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自信论文

文化自信论文

时间:2022-09-08 00:07:16

文化自信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革命文化 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立场

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那文化自信的含义是什么呢?百度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为什么我们在“三个自信”之外还需要“文化自信”?为何如此重视文化的作用?对此早已给出了答案。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一民族要立起来,是需要有脊梁的,思想文化就是这根脊梁。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它既传承了历史留下来的精髓,也可以为当今的治国理政提供借鉴。也强调:“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文化自信所紧紧依靠的文化内容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于之前学者们对三大文化对文化自信的支撑作用的研究,笔者将仅从革命文化角度来阐述其为文化自信所产生的三点作用。那革命文化如何对文化自信产生作用,笔者谈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专家、学者前辈们。

一、革命文化内容丰富,促进了文化自信内容的完整性

革命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产生、积累、总结,最后去粗取精所留下来的精华。韦朝烈在《坚定革命文化自信需要科学把握三个基本问题》当中把革命文化的科学内涵从其创造主体、结构属性、产生和形成的时空条件以及生成演进规律四个方面阐述了何为革命文化地科学内涵,见解细致独到。并把革命文化地基本精神概括为六大内容:胸怀理想、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团结一致、顾全大局以及实事求是。而笔者将要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分析革命文化地内容如何对文化自信产生作用。

(一)革命理论在改革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

文化的核心是理论。革命文化的核心是革命理论。革命理论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以为代表的革命领导人把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结合,形成中华民族独树一帜的科学革命理论。长期实践证明,革命理论不仅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还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因此可以说,革命理论是文化自信当中革命文化的精髓,是被实践证实了的理论,是文化自信的饱满底气。

(二)革命理想与信念成为文化自信的精神动力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定明确的理想信念。如果没有或者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也多次强调过:革命理想高于天。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形象的比喻,指出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然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理想信念更是不可缺失的。革命理想与信念坚定了国家发展前进的方向,也为普通民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文化自信不能迷失方向、更不能缺失精神动力。

(三)革命伦理道德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正面发展

1938年8月,艾思奇在《共产主义与道德》中曾指出:真正的唯物论者在人类历史舞台上并不是道德堕落的角色,而且也不是破坏一切。他们本身常常就是进步的、高尚的道德模范。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并在心中树立了坚定的道德规范。即使在没饭吃、没衣穿、没床睡的艰难处境中,也不曾亵渎心中的道德戒条。在革命时期,共产党人高尚的品行道德为人所敬重,很多佳话也流传至今。然而,在如今不缺衣、不少食的年代,令人遗憾的是,道德风尚却走入歧途。但是,笔者相信,在如此纯洁美好的革命伦理道德的倡导与启发下,社会道德风尚终将归入正道。

二、革命文化在文化自信链中起承上启下作用

文化自信的三大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按时间起源来论,是诞生于而这中间的,因此在文化自信的内容链条上,革命文化所闪耀的光芒是不可遮蔽的。又可以按照内容的积淀形态来看,也是如此,革命文化相对于中华优秀文化,其文化形态是更接近当今中国发展的步调的,而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比之,又较为不那么易于接受。因此,总有人在持“抛弃传统文化”、“革命文化过时论”……诸如此类的观点。那么,革命文化从中协调之后,文化自信的内容更为一新,了;链条似乎也更为完善。

(一)革命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的滋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是革命文化产生的根基与力量源泉。不管是艰苦奋斗还是百折不挠,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从古至今,都被强调的是做人的品质要如松、如梅、如兰、如菊,然而归纳起来这些高尚植物所令人倾佩的何不是流血奉献的伟人们骨子里所流淌着的情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在“活起来”、“融进去”、“走出去”,随着这些年来的文化浸染,中国综合国力提升,文化影响深远,革命文化也随之一并开创了自己的一条道路。

(二)革命文化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影响下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从“年龄”来说,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辈”。因为革命文化产生与革命时期,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诞生于新中国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然而,不管怎样,革命文化也是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并且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崇高革命理想的革命者,然后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革命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也不曾落伍,它也在不断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内容,坚定自我立场,焕发自我品格。革命文化并不会落后,因为它也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因素。

三、革命文化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让文化自信站得更稳

南昌航空大学首席教授李康平在《中国革命文化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一文中提到,“中国革命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一种崭新文化形态,它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吸取了丰厚的滋养,更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创新;其文化实践与创新过程,又是在自身的传承、弘扬与自觉升华中不断演进的过程。”

(一)革命文化是唯物论的产物

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充分证明,唯物主义的观点是正确认识世界的前提和出发点,唯物主义是正确的世界观。只有遵循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我们的认识才能合于客观外界对象,达到真理认识。不管是革命文化的创造者、引领者,还是升华者,他们都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决定了革命文化是完全的唯物论的产物。革命文化是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经验总结,并且合乎于客观外界对象。

(二)革命文化以辩证法的眼光看世界

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实事求是的理论观点和思维方法。在革命文化的形成发展中,人们总是能够从客观事实出发去总结积累。因此,革命文化的辩证性是毋庸置疑的。就其对于革命精神的去伪存真和去粗取精就可以看出,革命文化是革命实践的经验,是革命历程积累下来的精华。学者们也一再对于同志的各种理论进行辩证法的研究,从此可以看出,革命文化当中辩证眼光是既在的,不可否认的。

(三)革命文化是实践的文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自实践又能指导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与实践统一性质的必然表现和结果。革命文化是在实践中总结积累出来的,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起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作为指导思想,更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自身的内涵和底蕴。

四、结语

革命文化是中国文化领域中一块神圣而又饱含精华的领地。它既能开发出宝贵价值,还能孕育出更为灿烂的果实。它既能在百花齐放的文化环境中独树一帜、又能与各种璀璨文化交相辉映。

本文系P者短浅的眼光、粗鄙的手法分析了革命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坚实后盾的几点作用。不管从革命文化内容、革命文化的地位,还是革命文化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都对文化自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促进。在探析文化自信的背后,革命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样,革命文化的影响与意义不容忽略。革命文化必将为现实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提供有益指导和借鉴,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取得辉煌成果。

参考文献:

1.韦朝烈,《坚定革命文化自信需要科学把握三个基本问题》

2.人民网:《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六、积极的现实意义》

第2篇

党的十以来,在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更加明确、自觉、坚定地强调文化自信。提出的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强调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而且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和确立独立自信的民族精神问题。显然,文化自信问题的提出不是解决一般性的问题,更不是解决枝节性问题,而是要解决关系中华民族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长远性、根本性问题,只有从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认识文化自信问题,才能从本质上领会其蕴含的战略价值,才能把握文化自信思想的要义所在。

一、文化自信思想的要义是确立中华民族独立自信的民族精神

文化自信思想是对中华文化独立自信的民族精神的呼唤和确证。 文化不是抽象的,文化总是一定主体的文化,反过来,文化也是一定主体身份的标示,它在根本的意义上解决“我是谁”的文化主体性问题。文化主体性确立的条件之一是文化主体自我意识的自觉。一种文化的特质是其之所以存在的内在规定性,这种特质决定了它是一个独立自信的“文化自我”。认识一种文化,首先要追问是谁的文化,所以,我们要阐释的文化自信自然要指向文化的主体条件。

中华民族以5000年的悠久文化著称于世,文化优势地位一直保持到近代。中华文化曾经以自信和强大的民族精神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正如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所言:“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而自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唯一性和封闭的自满性被打破,西方开始压倒东方, 文化自卑和崇尚美化西方文化的心态使我们曾经一度丧失“文化自我”。由于外国列强的入侵和自身的制度落后,中国人在落后挨打的惨痛反思中开始了学习西方的历程,中国人经历了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文化层面“向西看”的历程,中国人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我”一度被弱化,处于分裂而迷失的境地。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开辟了中国文化的新道路。正如指出的,“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 。 中国今天的发展和崛起正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

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的巩固和发展毕竟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实现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文化价值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以所谓“普世价值”形象自居的西方文化的强力渗透和影响,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带来新的困扰。在多元文化碰撞交流中,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再次凸显出来, 在当代,确立中华文化的“文化自我”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背景和更大的挑战。

回答“我是谁”必然追溯文化传统,中华文化的自我确立深藏于中华文化的基因中,文化自信来自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华文化在根脉上是自成体系且具有悠久历史生命的文化,在特质上区别于西方文化,中西文化的分流其根源早已存在于人类文化的总源头原始神话中。以古希腊文化为源头的西方文化具有超世的理想主义,而中国文化以现实性和入世性为特征;西方文化重个体,中国文化重整体;西方文化重利益,中国文化重伦理。思维方式上西方文化以主客二分为特征,中国文化讲主客统一和天人和谐,等等。正如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是难以正确认识中国的。”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世界创造出一种与西方文化十分不同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滋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也为这一文化圈中的其他民族提供了精神营养。文化自信思想的提出正是要找回丢失的民族自我。

文化自信思想的提出是中国成长为世界大国精神成熟的标志,是中华民族在精神独立性上的自觉诉求。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在政治上站了起来,中国人民获得了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意义上的政治解放,翻身做了主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迅猛发展,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中国人民获得了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意义上的经济解放。中国作为一个整体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形象已经在实践层面显现出来。但同时,中国人在总体精神状态和精神文化上的主体意识方面显得相对滞后。“西化论”和“复古论”在思想文化领域还很有市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文化复兴的精神支撑是不可想象的。文化主体性需要觉醒,文化主体意识需要形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国人在精神上真正站立起来。文化自信昭示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必须勇敢地做自己。只有如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获得持久的精神动力,并成为获得抵御一切干扰勇往直前的内生动力和定力。

提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我”问题,不仅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具有世界意义。文化世界产生的标志是“文化自我”的生成。文化是一个民族尊严的标示,是一个民族向更高人类文明迈进的台阶,也是民族生命存在的基本价值。重树中华文化价值的自尊、自信和自我认同,其实质是坚定地自信中华文化有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作为独特的文化体存在的正当性和先进性。任何民族国家的独立性和独特性都是以文化的独立性作为基础的,独立的文化赋予每个民族以“文化自我”的内涵,“文化自我”的丧失意味着文化凝聚力的丧失,意味着人的归属感、安全感、意义感、幸福感的丧失。因此,当前强化中华文化自信问题是关涉国家民族安全的大战略,是对当代国家安全发展的积极回应。

没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支撑和准备,中国便不会成为有文化内涵的世界强国。我们应当从经济全球化的视域,在传统与现代、中西互动和交融的现代情境中,从确证形成与提升当代中华民族的 “文化自我”的战略高度,深入理解和阐释文化自信思想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

第3篇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网接口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0.引言

变电站是输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电网的主要监控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电压等级和电网复杂程度也大大的提高。传统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已无法满足降低变电站造价和提高变电站安全与经济运行水平这两方面的要求。

而现在变电站所采用的综合自动化技术是将站内继电保护,监控系统,信号采集,远动系统等结合为一个整体,使硬件资源共享,用不同的模式软件来实现常规设备的各种功能。用局域网来代替电缆,用主动模式来代替常规设备的被动模式。具有可靠、安全、便于维护等特点。

分散分层分布式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这就对通信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一个可靠、高效的网络结构,是解决问题关键。90年代中期,国内外曾掀起一场“现场总线热”,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以及采用设备总线时信息量大且传输较慢的特点,造成了现场总线存在多种标准,阻碍了其发展。以太网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技术上日臻成熟。随着嵌入式以太网微处理器的发展,以太网已十分便利的应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太网具有高速、可靠、安全、灵活的特点,使其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变电站通信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从图上可以看出:

1)管理和控制一体化局域网将无可争议地选用以太网。

2)间隔级控制总线在FF-H2总线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工业级以太网和ProfibusMMS(ManufacturingMessageingSpecification制造厂信息规范)将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被发展成PCC(Programablecomputercontroller),即用智能模块实现逻辑及自动控制功能,它比常规的PLC具有可交流采样、通讯组态方便等优点。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的基本设计原则

通信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内容包括当地采集控制单元与变电站监控管理层之间的通信,变电站当地与远方调度中心之间的通信。系统通讯网架的设计是十分关键的,本文从以下方面考虑变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的设计:

1)电力系统的连续性和重要性,通讯网的可靠性是第一位的。

2)系统通讯网应能使通讯负荷合理分配,保证不出现“瓶颈”现象,保证通讯负荷不过载,应采用分层分布式通讯结构。此外应对站内通讯网的信息性能合理划分,根据数据的特征是要求实时的,还是没有实时性要求以及实时性指标的高低进行处理。另外系统通信网设计应满足组合灵活,可扩展性好,维修调试方便的要求。

3)应尽量采用国际标准的通信接口,技术上设计原则是兼容目前各种标准的通信接口,并考虑系统升级的方便。

4)应考虑针对不同类型的变电所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系统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是灵活多样的且具有延续性。

5)系统通信网络应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约。

6)对于通信媒介的选用,设计原则是在技术要求上支持采用光纤,但实际工程中也考虑以屏蔽电缆为主要的通信媒介。

7)为加速产品的开发,保持对用户持续的软件支持,对用户提出的建议及要求的快速响应,就要求摆脱小作坊式的软件开发模式,使软件开发从“小作坊阶段”进入“大生产阶段”,采用先进的通信处理器软件开发平台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并开发应用与其之上的通信软件平台。

3.通信网的软硬件安装

3.1.硬件的选择

为了保证通信网的可靠性,通信网构成芯片必须保证在工业级以上,以满足湿度、温度和电磁干扰等环境要求。通讯CPU采用摩托罗拉公司或西门子公司的工控级芯片,通讯介质选择屏蔽电缆或光纤。

3.2.接口程序

采用国际标准的通信接口,技术上设计原则是兼容目前各种标准的通信接口,并考虑系统升级的方便。装置通信CPU除保留标准的RS232/485口用于系统调试维护外,其它各种接口采用插板式结构,设计支持以下三类共七种方式:标准RS485接口,考虑双绞线总线型和光纤星型耦合型;标准ProfibusFMS接口,考虑双绞线总线型、光纤环网、光纤冗余双环网;标准Ethernet,考虑双绞线星型和光纤星型(通信管理单元考虑以上两种类型的双冗余配置)。

3.3.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约

系统通信网络应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约,应建立符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的计算机间的网络通讯,根据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际要求,在保证可靠性及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尽量注意开放性及可扩充性,并且所选择的网络应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和通用性,尽量靠国际标准。长期以来,不同的变电站监控系统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约,如何实现不同系统的互连和信息共享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应采用规范化、符合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和规约。为此在系统中选用了应用于RS485网络的IEC61870-5-103规约、应用于Profibus的MMS行规以及应用于TCP/IP上的MMS行规。它们都具有可靠性、可互操作性、安全性、灵活性等特点。

4.通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通信软件的设计涉及到多种设备的配合问题,本文只以DF300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网络为例,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软件设计与运行原理。

4.1.软件功能与运行原理

在DF300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采用二级分层分布式网络。针对110KV中压变电站的要求,我们可采取图2所示的组网方式。后台与主站都是一种监控系统,其主要功能为监视各智能单元的运行状态,并能对各智能单元进行控制。而监控系统为完成其主要功能所需要的各种数据都是由通讯转换器DF3211或保护管理单元DF3210来提供的。因此,从数据流控制的角度来看,通讯程序主要完成智能单元运行状态信息的上报和监控系统控制信息的下发两种功能。智能单元的运行状态信息一般包括遥测数据、遥信数据、电度数据、突发数据等。监控系统的控制信息则包括遥控命令、对时命令、查询命令等。本文中的变电自动化系统通讯程序所要完成的数据结构与函数过程如图3所示。

4.2.软件开发平台——RTOS

随着应用的复杂化,对控制精度、智能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微处理器往往要同时完成很多任务。体现在变电站自动化通信产品中,由于信息采集量越来越大,信息交换越来越频繁,简单地用单一任务来轮询,往往造成通信的“瓶颈”现象,如保护和测量设备采集到的实时信息无法及时向上传递。多任务编程的特点是:程序在功能上以任务的形式存在,

各个任务之间相对独立,可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资源,进行任务间的信息交换和相互控制,可通过优先级、时间片来控制各任务执行的顺序。多任务编程的特点打破了传统软件顺序执行的框架,便于程序的系统开发、调试及维护。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RealTimeOperatingSystem)是面向21世纪嵌入式设计的基础和标准开发平台。高性能软件开发平台可以使嵌入式软件程序的开发进入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有了高性能开发平台,可以极大的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RTOS体现了一种新的系统设计思想和一个开放的软件框架,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一种更为通用的通用软件平台,软件工程师可以在不大量变动系统其他任务的情况下增加或删除一个通信规约;一个大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可以有多个工程师同时进行系统的软件开发,各个人之间只要制订好规程和协议即可,既缩短了开发时间,又降低了最终通信软件产品对于具体某个人的依赖性。

4.3.与因特网结合

通信管理单元提供内置的WEB-SERVER,可动态向外部系统数据,这部分可采用在RTOS之上外购WEB—SERVER模块来开发完成,更为方便的是,在设置各种系统参数和浏览现场实时数据时,只需要一个标准的浏览器软件,如Microsoft的IE即可。

5.改进的网架结构

当变电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可靠性要求进一步提高时,可采用图4所示的网架结构。即对通信管理单元和通道实行主备切换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对通信管理单元和通信切换器的要求较高。在这种模式下,当通信管理单元损坏或通道故障时均得到切换,因此这种模式更可靠、更安全。

第4篇

[关键词]世界公民; 多元文化; 包容; 自信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技术的同一性,使国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变得越来越快速、便捷, 关联也越来越紧密。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逐渐被改变并出现了趋 同,这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成为加快文化交融的强大动力, 使“各国能分享经验及彼此的成就和困难中相互学习,并促进着理想、文化价值和愿望的相 互丰富”[1],这对教育目标的影响是深远的,使得各个国家越来越注重培养自己 国民作为世界公民的素质。

所谓世界公民,指在确立国民意识前提下的适应本国的国际化需要而具有国际素质的公民。 这种公民具有国际性和国家性、普世性和民族独特性的双重文化品格。世界公民应具备的素 质:一是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对自己的民族有认同感和归属意识;二是世界意识、创新精 神和世界一体的观念,有竞争精神、谋求世界的发展;三是权利与义务的观念,学会维护权 利,践行义务,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学会负责任地生活;四是民主与法制意识,有民主的信 念,按民主程序办事;五是生态意识与人道精神,时刻保护环境,学会关心他人,关心自然 ;六是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学会在竞争中发展,学会合作发展。此外,必须学会为地球着 想,保护地球的资源和生命,尊重生命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更重要的是热爱和平,为建立一 个博爱的世界而努力[2]。但是,从文化视域上讲,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必 须通过多 元文化教育,使之具有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具备文化的普 世性 品格与独特性品格,为此,也要涵育网络文化,使之具备快速、便捷地进行全球文化交流与 对话的技术品格。

我们培养世界公民,应当坚持文化多元化和文化拒绝全球化的立场,顺应全球文化多元共生 的发展趋势。

文化全球化,实际上是以强势文化取代弱势文化,这会让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逐渐趋于一元 ;使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逐渐丧失,这是人类的莫大损失。同时,弱势文化逐渐失去 “自我”,也就失去了与强势文化平等交流、对话的可能性和资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一些弱势文化国家和地区在相继取得政治独立和经济发展之后,开始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 反思,通过反思,大家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具有世界意义。因为自身 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和个性,才是文化间交流的前提和基础。某些人如果要想凭借强 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将世界上各民族长期形成的、千差万别的文化变成单一的文化 ,是不可想象的。当今世界,孤立的民族文化是难以自存的,单一的世界文化也是不可思议 的。不同文化只能以开明开放的态度互相包容,只能和谐相处,以期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 荣的目的[3]。

多元文化中的文化含义是指社会、集团或群体以及区域成员所创造、掌握和共享而又作为社 会性遗产而代代承袭的生活方式。它被指定为超生物、超个体的社会化、理性化的群体文明 产物[4]。多元文化必须存在于由相互关联着的不同的文化群体所形成的社会集团 的场域系 统中,但是多元文化并不是多极文化,它具有内聚性而少产生离心式外射化,不同的文化在 承认彼此差异性的同时,认同彼此间的共融性。因为文化多样的价值——即在由多元文化的 群体组成的社会中共生、共存的意义,所以,这种多样性,不仅在于它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还在于它们 为社会的更新和适应性变化提供了资源。人们应该意识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我们人类几 千年历史创造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的财富。世界正是因为有如此丰富多样的文化,才具有了 活力。文化的多样化从根本上对人类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人类的福分。当今人类不仅需要保 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更应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如果假设某一天人类几千年来创造 的文化的多样性消失,那么,我们相信,人类社会将会失去发展的源泉和活力。某种文化与 文明的丧失,将不会再重现或复制,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是人类所赖 以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基本保障。现代化并不意味着人类文化的单一[5],世界文 化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

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任何一种文化,它一方面有其独创性以及服务于本文化群体的充分价 值,另一方面对其他文化的价值及其所产生的文化背景的估价呈现相对性,因而文化之间优 劣的等级之分与“文化相对论”者同样。多元文化主义者遵照“基于经验判断,而经验是由 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文化传承来说明的”行动原则,尊重不同的文化及其价值,即理解、肯定 和欣赏多种不同生活方式及其价值。在多元文化的社会里,多元文化主义者试图通过实施多 元文化教育,传递多种文化共存、共荣的理念,把多元文化主义的理念,即社会的公平与公 正,人的生存和发展机遇的均等,兑现为全体社会成员在多元文化社会个人生存及发展的文 化能力,逐渐学会多元文化社会人需要掌握的、在本族群文化中鲜见的多元文化知识、人际 理解和社会交流方式,使每一个成员都能充分享有多元文化社会的公平带给人们的福祉[5]。

我们培养世界公民,面对全球多元文化发展的可能危机,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割据 主义。

经济全球化应是文化横向开拓的大好时机,但经济全球化同时也蕴涵着以强势文化覆盖弱势 文化,削弱多元文化的可能。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割据主义。所 谓文化霸权主义,是指某些人总想把他们的价值标准,对于人生和世界的观念强加于人,覆 盖全球,形成单边统治。这种单边化相应地构筑了文化的一元化,破坏了文化生态,致使多 种文化消亡。美国学者享廷顿所提出的“文明冲突”理论,不是把基点放在不同文明间的平 等对话与交流合作上,而是放在所谓文明冲突的预设上,企图通过打击、遏制异类文明来达 到维持西方文化霸权的目的,这是严重违背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潮流的。文化割据主义,是 指有些人很怕受到外来影响,极力鼓吹纯粹的本土文化,排斥一切外来文化,拒绝交往和任 何改变,甚至为此镇压内部改革求新的势力。显然,这会带来自己文化的覆灭。

历史和现状都已证明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之间所引起的冲突必将给人类带来极大的 灾难。因此,我们希望21世纪是一个多极制衡、多元文化并存、互相交流、互相发展的世纪 ,而不是以一种文化覆盖全球的世纪。如果我们能首先在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之间 的广阔空间里,让人们逐渐接近,取得共识,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就会被孤立起来 ,他们所产生的危险也就可以制止,多元文化也就会发展起来。遏止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 据主义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沟通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民,通过对话使他们能互相理解、互相 尊重,以致互相欣赏。正如费孝通先生在《反思对话文化自觉》一文中提出的“各美其 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6] 二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必须树立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使国民具有对全球多元文化 包容的普世性品格。

在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多元文化交流的趋势不可阻挡。在这场多元文化的相互博弈中, 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性中国人,既要坚守,又要开放,必须掌握一种与其他文化相处的原则 和方法,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

我们不能把对多元文化包容的结果理解为相互迁就,相互接受。我们必须明确,对多元文 化 我们不一定要相互接受,而只需要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能够了解彼此的文化背 景和文化传统,了解彼此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强迫对方服从自己的意愿。在这种 文化多元共存的格局中,彼此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我们必须坚持“道法自然”的原则,即 要了解和尊重事物的本然,不能有所强加,而要顺应事物的本性去发展,本着“己欲立而立 人 ,己欲达而达人”的精神,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别人,而是在自己达到最好状态的同 时 ,也帮助别人达到最好的状态。中国文化尊重事物的本性,按照自然合理的思维方式,去帮 助和成全世界多元文化的共生共存,而不是以自己的好恶去改造其他文化的本性,这正如《 淮南子》中所讲的“不以私志入公道”[7]。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应该坚持文化多元并存的“和而不同”的原则。不同文化传统的 民族 国家和地域能够在差别中得到共同发展,以形成在全球意识下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态势。在 不同文化传统中应该可以通过文化的交往和对话取得某种共识,这是一个由“不同”到某种 意义上的“同”的过程,这种“同”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另一方,而 是在不同文化中寻找交汇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这正是“和”的作用。不 同文化间的“和”的含义是相互包容、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意思。但这里的“ 和”是有原则的,它包括了互相补充、互相结合。世界多样性文化的“同而不和”只是一潭 死水 ,而“和而不同”才是充满生机的活水。在罗素1922年写的《中西文化比较》一书中有这样 一段 话:“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 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考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 仿效拜占庭帝国。”一种文化之所以能吸收他种文化,往往是两种文化交往和对话中体现“ 和而不同”思想的结果[8]。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必须大力拓宽视野,具备世界眼光。既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 ,既正 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文化同“和谐世界”的时代主题结合 起来,才能在文化创新中,铸就民族进步的灵魂,开掘中华复兴的不竭动力,从而使我国步 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快车道,跟上当今世界的发展步伐,确立我国在世界发展大格局中应 有的地位。着眼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最前沿,瞄准它的最新思想、观念和知识成果,是吸收 世界科学文化精华的最佳切入点。当今,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西方文化以强势迅速扩张, 一方 面,好莱坞、CNN为代表的美国大众文化,正以工业方式大批量地生产和复制,迅速传播到 世 界各国;另一方面,当代西方精神文化如知识经济思想、生态文化理论、人本主义思想、全 球 化思潮等等,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然而,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 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公民具有国际性素质,我们不仅要拥有先进的价值观念,还应拥有科学 的 思维方法和开阔的胸襟、恢弘的气度,把目光真正触及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最前沿,汲取世 界各国文化发展的精华和前沿成果,并立足实践以融会贯通,发展创新,从而使我国文化能 够在博学众长中立于时代文化大潮的前列[9]。

我们要引导国民面对全球多元文化的异彩纷呈,保持应有的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融合外 来文 化,拿出自己的眼光,并不只是看自己,而是也看世界,或者说,并不是只看世界,也看自 己。看整个世界,以中国文化的博大胸襟与睿智眼光看包括自己的文化传统在内的全球多元 文化的一切资源,以中国胸怀,世界眼光,做出独特理解下的独特整合,既推进中国文化的 发展,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只有这样整合的文化实绩,才能既是中国的,又是世 界的。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面对世界各种文化交流,应有“馈赠”之心。

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差异不一定导致冲突,差异是否导致冲突,这取决于 文化主体彼此的态度。如果抱有强加于人的态度,就会导致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如果抱有馈 赠于人的态度,就不会导致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因为馈赠的关系是双向的平等的,既把自己 的好东西馈赠给别人,也乐意接受别人的馈赠;馈赠的态度是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选择, 对方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馈赠的结果是多种文化的相互交融,共同繁荣。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既要关注全球不同文化主体自身的特性,更要以普遍的人类繁荣 为基本和最终的追求,将文化的自身的内在协调、自我改造更新与其他文化合理因素的影响 有机统一,将发展文化特征与普世性关照有机统一。文化发展的普世性关照,旨在多元异 质文化和谐共存的积极情感与努力,是多元文化之间 的平衡、协调而共构文化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多元文化和谐共存而形成的文化共同体,绝非 一个文化压制另一个文化的文化帝国主义,也非一种声音压制另一种声音的话语霸权。在全 球中多元文化共存是保证世界公民自由和幸福生存的前提,更是世界公民自由与幸福生存的 表现。在文化交往愈来愈深刻而频繁的当今时代,从普世性意义上讲,一个文化与多元异质 文化的和谐共存而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幸福的程度,是衡量该社会文化生命力持久与否的重要 指标[10]。

为了使我们的世界公民具有“有容乃大”的文化普世性品格,不少学者从全球视野对多元文 化教育进行了国际性思考。有学者认为,全球视阈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具有如下的使命:“多 元 文化教育在本质上是在教育领域实现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多元文化教育使人们通 过教育来预防冲突,遏制战争,创造和平,创造幸福,创造未来。多元文化教育通过增进各 民族了解,有益于缓和民族矛盾,稳定社会秩序;通过对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益于 民族文化应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冲击,促进民族文化的更新与进步;通过增强民族凝聚力, 促进国家的强大与民族的昌盛;通过倡导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承认、理解与尊重,促进民族之 间、国家之间、民众之间的宽容、沟通与尊重,促进人类和平[11]。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必须树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使国民具有对中华民族文化充满 自信的独特性品格。而当前最重要的是培养世界公民性中国人对祖国文化的自信。

今天,我们要重新树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仍然要植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自己的文化。 虽然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年的积淀和传承,但是,近代我们是“积弱”的,我国之所以会沦为 西方国家的半殖民地,其“积弱”是重要因素。到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亚洲很多国家 和地区取得了民族解放的胜利以及政治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发展,于是文化自觉也就开始了 ,中国也经历了同样过程。中国传统文化,经过现代的重新诠释,使之适应现代社会,成为 现代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对祖国文化的自尊和自信,要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深切了解的基础上,这种深切的了解不应该 通过单纯的讲解来实现,而应该把传统文化体现在国民的生活和实践中。比如,人人都讲诚 信,那么很多社会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从而大家都会感到这就是我们的好传统。我们要把 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传统进行新的诠释,并正确地灌输给人们,能为现代人所接受,这样 人们才会身体力行[7]。

培养公民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自信,不能妄自菲薄。有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我们就 可以因势利导,开拓发展,用先进的手段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迎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从而丰富世界文化,同时也维护和保持了自己文化的自主独立,因为民族凝聚力要靠文化 传统来维持,文化传统铸就民族精神。

民族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特质的一种肯定。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为人类文 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 000年的人类历史上, 出 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是长期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这种 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影响深远,如 “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就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 内容[12]。又如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意识,蕴涵了“生”(创造生命)是宇宙的根本 规律, 是“仁” 是善;人与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包含有活泼的 生命和生意;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充满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关爱,表现人与万物生死与共、休 戚相关的“生态美”等意义。其中包含了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美学的内容。这些内 容体现了当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极富现代意蕴。如此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既是民族的,又是全人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13]。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 公民,必须充满 民族自信,背靠五千多年中华文化,使中国文化能够与时俱进,在世界上起到本应该起的作 用。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集中 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中华民族文化,使我们所培养的 世界公民具备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尊。因为没有文化自信和自觉,就没有文化自尊 ;没有文化自尊,就没有民族自信;没有民族自信,就没有国家自强。所以,文化的自信和 自 觉是非常重要的。胡锦涛同志2006年4月21日在耶鲁大学演讲中精辟地指出:“一个民族文 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 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14]

我们培养世界公民性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应当要求对本民族文化向内自省,向外开放,加强 与多元文化平等的交往、合作、互利、共享和综合创新的自觉。如果我们固守文化传统或文化表面形式,不能从文化之根的价值与信念发掘其与时俱进的生 命动力,就会导致文化传统中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斩断自身文化传统的内在价值,盲 目接受异质的文化形式,从而不加分析地接受其价值和信念,我们所培养的世界公民其 内在的价值信仰与其生活实践就会出现断层,造成他们价值的混乱与意义的迷失。我们培养 中国的世界公民,必须最大程度地使文化传统价值的自我反思与重构具有普世性关照,把合 理的层次与文化传统同时代性的生活实践有机融合,使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在保持其自身特性 的同时,促进多元文化最大限度的内外一致、纵横协调,从而使趋于和谐共存的多元文化共 同体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担负起人类共同繁荣的历史重任[10]。

当代中国文化的自觉,鉴于中国近百年来作为一种弱势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轻视和压 抑,因此,在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中我们首先就是与民族文化复兴的强烈愿望结合在一起的 ,必须了解自身文化基因,也就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最基本的特点;其次,必须创造条件,对 这些基本特点加以现代解读,这种解读须融合古今中外,让原有的文化基因继续发展,使其 在 今天的土壤上向未来展开一个新的起点。此外,还要将中国文化放置于全球的语境之中,研 究它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使其成为正在进行的全球文化多元建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应使中国人拥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在文化交流中拥有自己的 标准。 如果在文化交流中不采用自己的标准,就等于是自己扼杀自己的灵魂。同时,我们要与时俱 进,不断更新和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必须清楚,21世纪是文化和技术全面创新的 世纪,在新世纪中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倡导与理性自觉相联系的文化自觉,激发文 化教育和科学工作者的创新活力,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必须立足于民族文化认同的国民的培养。虽然人们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但是民族国家仍然是每个公民首先要认同的。当今世界,借助 蓬勃发展的高科技手段,全球人员交往频繁,信息流通迅速,话语霸权穿透国界,文化也成 了一个民族参与全球对话、竞争和创造的身份证。失去文化身份证的民族,是不可能在全球 交往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的。全球各方面的交往联系,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在多样文化 的选择面前,人们选择反而单一。整个地球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差距也是 很大的,发达国家不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和商品的输出,本土的商品和文化的竞争力不 断减弱。不少的青少年追逐的时尚都是发达国家的产品,忘却了自己国家的传统。所有的文 化都“麦当劳”化了。此外,一些西方国家打着国际援助的旗号推行自己的文化,行使文化 霸权主义。面对这一挑战,我国教育必须培养合格的本土国民,认同本土文化。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必须树立本土生长的观念。所谓本土化就是本土发展在面对 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过程中所作出的一种反映,使之具有浓厚的本民族文化底蕴 和家园意蕴。所谓“土生土长”是立足于本土社会的文化演进过程,它对异域文化的借鉴是 一种自主吸收,而不是将另一种文化奉为圭臬[15]。我们中国文化的发展必须破除 文化霸权 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真正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土壤,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在教育上土生土长 观念的核心表现,就是在反洋化教育和反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建构现代性教育。

我们培养世界公民对文化的包容与自信,必须涵育网络文化,切实提高公民的网络素养。网络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网络呈现,使得人类文化获得了崭新的存在空间、表现形态、传播 载体和交流工具,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领域和新平台。此外,在网络空间中,人们的网络 行为所遵循的平等性、自由性、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规则,无疑都彰 显着可贵的精神气质,反哺现实文化的发展,也浸润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生发出网络文 化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积极意义。面对世界网络文化的大发展,我们所 培养的世界公民需要有大胆迎纳的心态,科学引领的智慧,积极涵育的行动,创造性地将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融于一体,体现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健康文 明、积极向上、开放活泼的网络文化的涵育,必须优化和净化网络内容,提升公民的 网络素养。网络素养是一个系统的、多维的、介于技术和伦理之间的概念,是网络利用能力 、网络行为文明的综合体。提升公民的网络素养,需要建立网络空间的教育和现实空间教育 相互融合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网络空间相应规范以及法律和伦理道德的建设,加强公民 信息规则理念、信息守法意识、信息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育[16]。

[参考文献]

[1]赵中建.教育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8.

[2]邬志辉.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48-163.

[3]袁行霈.文化拒绝全球化 [N].中国教育报,2007-04-19(9).

[4]牟岱.多元文化概论[J].社会科学辑刊,1996,(6):19.

[5]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6-157.

[6]乐黛云.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3,(1):97.

[7]双华斌.自信与包容:文明共存之道[N].中国教育报,2007-04-19(9).

[8]红雨.北大思想的八八种表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194-196.

[9]胡良桂.先进文化与世界眼光[N].光明日报,2002-07-31(2).

[10]江庆心.从文化结构解读和谐文化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7-04-19(9).

[11]陈时见.全球化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使命[J].比较教育研究,2005,(1 2):41.

[1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52 -377.

[13]叶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N].光明日报,2007-11-15(10).

[14]杨叔子.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文化哲理的凝视[N].光明日报,2007-11-15(10) .

第5篇

1.1以太网技术概述

我们现在所说的以太网通常是指在IEEE802.3标准下构建的局域网。1975年,美国施乐公司(Xe-rox)成功将其公司的电脑、打印机等组建成一个局域网络,后来施乐公司(Xerox)、数字装备公司(Dig-ital)、英特尔公司(Intel)三家公司为了推广这项技术而合作,并起草了DIXEthernetV2标准,这就是IEEE802.3标准的前身。以太网通信具有系统组网方便、信息共享性好、易于互操作等优点,所以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与应用。与前述总线类通信技术相比而言,以太网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它的通信传输速率高。

1.2以太网构建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网络拓扑

用以太网组网构建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由于将全站一次设备保测装置的信号均接在了交换机上,当地监控后台、远动机、工作站如需知道某一断路器、刀闸、变压器的遥信或者遥测信息,直接访问交换机即可,这样,数据的共享性显然优于现场总线。

1.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采用以太网组网的系统原理

区别于现场总线,在采用以太网组网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介质采用的是网线而非485线。在图二中,保测装置1~n负责采集变电站一次设备的遥信、遥测信息,然后通过网线接至交换机。变电站主控室的当地监控后台通过交换机了解全站设备运行情况,并根据需要在监控机上,或者在现场对一次设备进行操作。另外,交换机采集到的信息通过远动机上送给调度中心,调度中心根据全网的负荷情况,如果有需要将对这个站实现负荷切换的话,将会发送命令给远动机,远动机再经由交换机发送至保测装置,这叫“遥控选择”;保测装置接收到遥控命令后,会回复调度中心一个报文,这就是“遥控返校”;当调度中心接收到保测装置返回的信息后,再对该变电站的一次设备进行操作,这就是“遥控执行”。

2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两种通信技术应用的比较

每一项基础性技术的诞生,都会推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也不例外。就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而言,衡量其系统好坏的几个性能指标很重要,那就是快速性、实时性、共享性和信息量。快速性是衡量通信通道传输信息速率的一个指标。变电站的断路器有变位信息时,该变位信息要能在现有技术水平的前提下,在最短时间内上传至当地监控后台或者调度中心。实时性与快速性相关,它是指在监控画面上,监控机上的图(或者报文)要能及时反映断路器或刀闸的变位信息。现在中国南方电网的规范要求实时性要控制在ms级别内。由于以太网模式将所有保测装置的信息都挂在了交换机上,当地监控后台、远动、工作站如需访问数据,直接在交换机上读取即可,比起现场总线要方便许多,这就是它的共享性。当雷雨天气时,上送的报文量非常大,由于现场总线传输速率有限,所以能上传的信息量有限,有的信息不能上送,导致值班人员不能判断变电站所有设备的运行工况。具体优劣比较如表一所示。表一现场总线与以太网通信质量比较

3结束语

第6篇

由于电力通信业务量的日益增长,供电单位对供电系统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有关的电力信息需要更为可靠、稳定、安全的传输中介,电力系统通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此时光纤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并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光纤通信技术的可靠性、实时性、有效性等特点正好符合了电力通信系统的要求。因此,光纤通信技术也就成为了电力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1光纤通道的配置方式

电力系统主要是由发电厂、输变电系统、配电系统等共同组成。而在系统中,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是其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双光纤通信的组网方式极其灵活,大致分为树形、星型、链型、网状、环状等。按照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光纤网通常采用环型网或者树型环型相结合的网络,并通过与计算机的连接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由于环路节点较多,为防止光缆设备故障、通讯中断等通信事故出现,大多数企业采用双光纤环路自愈网,并配置具有自愈功能和自动切换的光纤收发器。当光缆出现故障时,断点两侧的光纤设备通过双环路切换器构成新的光纤路径,实现自愈功能,为电网的运行调度和继电保护系统保驾护航。

2光纤通信有利于保护输电线路

供电单位作为一个特殊的部门,对电网可靠性的要求极高,因此对继电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系统发生故障时要求必须做出及时高效的反应,快速切除,及时解决故障,绝不允许出现任何纰漏,继电保护发生拒动的现象更是不被允许的。另一保护电网的有效方法是全线速动的纵联保护,其保护作用的发挥程度直接关系到高压电网的稳定运行。当出现故障时,高压线路纵联保护两端的保护装置通过故障信息的交换,可以甄别出是本线路故障还是区外故障,并根据不同的故障采取不同的方法。在遇到区外故障时不动作,在甄别出是区内故障时,快速反应及时切除故障以达到保护的作用。光纤抗干扰性,容量大的特点为电流差动保护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3光纤通信在电网中的发展前景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光纤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现代生产生活中。光纤通信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广泛,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发展趋势。通过数字传输手段传递电量讯号、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取代金属电缆共同构成了网络通信的二次系统,这种网络二次系统成为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智能化电力系统的基础。而智能化电力系统则是对信息传输全程实现数字化,这对光纤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纤通信技术也应积极创新,与时俱进,实现应用上的平稳发展,并对重点技术及科技难题进行逐一突破、逐步完善。电网现代化要求调度自动化进一步加强,要求人力从繁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调度自动化有利于优化配电网络结构,简化保护和运营程序,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作为新的传输媒介,将光纤运用到电力通信系统中,并依据电力系统自身特点对其进行科学的改进,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运转能力,也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转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光纤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力通信会越来越完善,光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深化。

4小结

综上所述,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调度自动化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光纤因其可靠性、实时性、有效性的特点使其具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电力系统自动化对光纤通信技术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应当高度重视这一光纤通信技术并且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光纤通信技术的优势,使其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一大助力。

作者:韩亚男

第7篇

1工业自动化信息技术的简介简单的说,工业自动化信息技术也就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人来进行操作,而是使用自动化信息技术使设备自动运作,同时还能够自动的调节设备的工作状态。在使用自动化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提前对设备各个时候的参数变化进行设定,以便于及时的对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以此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也能够避免人工操作过程中的失误。

2工业自动化信息技术的构成工业自动化信息技术主要由传送设备、计算机以及通信网络设备等组成,在计算机部分主要使用嵌入式的计算机和工业控制计算器;在传送设备中,主要是使用调速器和电动机等;在通信网络设备中,主要使用通信连接器、网络交换机以及网桥等。

二、工业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现状可编程序控制器也就是PLC。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工业自动化发展中被广泛运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可编程序控制器主要解决单机自动控制的问题、流水线问题以及自动化的问题等。大约在1970-1980年的时候,我国引进了大量的可编程序控制器,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分析,目前,我国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一直是在外国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没有创新,一直处于被动发展的局面。所以在今后可编程序控制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其的创新研究。

2自动化控制PC的应用现状在工业自动化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自动化控制PC被广泛的应用,其中主要运用在安装和使用的阶段,能够及时的诊断设备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许多企业都使用PC,因为PC不仅使用灵敏,而且成本比较低。除此之外,相对于可编程序控制器,工作人员还更容易使用PC。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许多的生产企业大多选用PC运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就目前形式来看,现在的运用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PC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可编程序控制器,另一种是延伸发展机型。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高配置的PC中仅仅使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已经远远达不到要求。相对于可编程序控制器,我国的工业自动化PC技术发展还是比较先进的,其技术的先进性也可以与国外相比。

三、工业自动化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

1可编程序控制器未来的发展前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在可编程序控制器生产使用的过程中,其一直在不断的改进、完善。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工业自动化生产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这是其他自动化控制系统难以实现的。对于可编程序控制器未来的发展前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阐述。首先是在技术上,工作人员可以把现在诸多的先进技术应用到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制造和设计中,这样将会设计出运算速度更快、结果更准确,性能更加的强,功能更加齐全完善的新型可编程序控制器。其次从产品的规模上来阐述,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不断的改进、优化可编程序控制器,使其不仅能够运用在大型的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还能够运用在小型的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产品的整体上来阐述,目前许多的产品逐渐向着更加丰富、更加完善且规格更加齐全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设计也要结合市场情况,具体分析研究,争取设计出比较完善优秀的可编程序控制器。

2工业自动化信息技术系统未来的发展前景众所周知,工业自动化信息技术系统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IDE,另一个是IAS。其中IDE主要负责对工业自动化信息技术系统中所有的程序提供历史记录,以便于及时的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这些历史记录主要包括日期、相应的标示符以及一些具体的变化内容等。而在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大多数的企业都使用IAS,因为对于企业老板来说,IAS在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还可以降低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管理以及维护成本,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今后的发展工业自动化发展过程中,许多的工业自动化信息技术系统逐渐向集成化、网络化以及平台化的方向发展。最近几年,在工业自动化信息控制技术中,快速发展的工业数据总线也就是现场总线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因为它不仅能够解决工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仪器、仪表出现的问题,还能够解决各种控制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除此之外,现场总线还使得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各种监控设备拥有数字通信以及数字计算的功能,这都大大的提高了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信号传递与测量的准确度,大大提高了工业自动化信息技术系统以及设备的性能。就目前形式来看,我国的现场总线未来的发展前景为:随着各种自主设计的现场总线的,市场中将出现大量的现场总线,竞争比较激烈,且存在优胜劣汰的现象。因此,在以后的现场总线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设计出高质量且功能完善的技术系统,以满足工业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四、结语

第8篇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人民主体观的当代中国形态研究”(15BKS041);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媒体时代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转型研究与实践”(2017C392);广西教育系统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立项研究课题“易班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中的作用研究”(20161C048);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研究中心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研究”(2016RWYB02);桂林医学院教改课题“德育与人文融通:基于医学院校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制度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2016JGS27);桂林医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经费资助研究课题“马克思自由思想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2015SK006)。

作者简介:王成(1982-),男,安徽定远人,桂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邓倩(1987-),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医学院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国道路的必然性、必要性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优越性和科学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将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相并列,提升为必须坚持的“第四个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更加完整和全面的理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理论意蕴

现代性问题的深度解析不能脱离基本概念、范畴的总结与梳理。何为文化?文化何为?回溯这些基本概念、范畴对于廓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历史脉络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文化具有双重含义。在广义上,文化的首要特征是“人化”,也即所谓大文化,是指既着眼于人类与生命系统,又着眼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狭义上的文化是指,“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2]包括哲学、文学、艺术、科学、宗教、价值观、道德、风俗等。《易经》曾言:“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已化成天下。”《文选?补之诗》言:“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谓:“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由此观之,在中国古代先贤的话语视阈中,文化与“野蛮”“粗鄙”等相对,寓示知识精英强制训化普罗大众的天然使命和道义责任,乃是少数人驯服多数人的工具。此种语境之下,少数当权者和统治者成为文化的当然主角,人民大众则成为天然配角,从而处于边缘化和被支配地位。

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代性语境下“文化”演变为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多元复杂概念,涵盖人类社会知识传统、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成为众多哲学社会学科以及诸多交叉学科探究、求索、阐释和争鸣的理论范畴。克利福德?格尔茨将思想、价值、行动、感情和其神经系统相并列为文化的产物。[3]泰勒则把知识、道德、信仰、艺术、法律和风俗等视为构成文化这一复杂整体的基本要素,乃是社会成员必须习得的基本习惯和能力。[4]文化自信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产物,受到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东西方优秀文化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契合性和内在一致性,同时它一经产生又会对现代性文化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文化在时代嬗变和主体选择中产生、发展、转型和升级,体现了客观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领域遭遇多重困境与选择性盲区,西方道路在部分学者面前被奉为“圭臬”和“典范”。一些人撕裂革命文化、建设文化、改革文化和传统文化内在关联性,把转型时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归结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原罪”,马克思主义被日益空泛化、标签化和边缘化,在意识形态“多元―一元”博弈和竞争中迷失方向,对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失去信心。由此出发,企图颠覆优秀传统价值观,消解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在一些领域“失语”“失声”“失踪”。从历史延续性视角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价值引领、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方面有着鲜明的导向功能。

(一)价值引领功能

价值在不同语境中含义不同。从哲学理论范畴出发,价值指代物的属性对人的需求的满足,体现了客体与主体的统一。基于文化而形成的价值理念包含社会主体对共同理想和信念的信仰和追求。价值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和引领民众的手段和方式,文化是教化人心的基本方式和手段。基于此,文化自信必须以价值自信为其逻辑起点,价值是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文化发展暗含价值实现,不存在不包含价值的文化。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用先进文化引领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前进方向,不断增强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正是凭借着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的高度自信,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特色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在承继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文化基因过程中,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重构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

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5]当下中国社会,伴随时代变迁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越来越体现出双重性特征, 即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的统一。 没有自身价值理念的文化是丧失灵魂的文化,难以有效引领时代变迁和国家发展。现代化本质上是一个多元因素互动的系统工程,包含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以及文化现代化。其中,人的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的程度具有主导性和引领性。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特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今天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这种文明和价值理念、价值追求的延续和升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筑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和领导权。 基于此,文化自信决定个人、政党、民族、国家的素质、能力、前途和命运。立基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必须正确引领社会思潮,自觉抵制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失灵论”以及“意识形态淡化论”和“指导思想多元化”等错误思潮。

(二)?v史性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合法性基础日益被剥离。 传统中国在僵化的政治体制和封闭的社会结构束缚下向着现代性蹒跚而行。经由19世纪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再到甲午战争和20世纪初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20世纪中期日本侵华战争等一系列战争和灾难的洗礼,传统中国被动地、渐进式地引入外来的军事性、经济性、体制性、政治性、思想性以及文化性资源, 谋求通过改革的方式在危机中重获新生。洋务运动、百日维新以及清末新政就是这种努力的尝试。 同时,政治危机导致传统社会出现结构性裂变,乡土社会分崩离析。 社会结构裂变驱动思想文化发生裂变,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化、革命化,传统社会进一步撕裂。 太平天国运动、白莲教起义、小刀会起义以及义和团运动等旧式革命企图通过激进的形式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打开闸门, 实践中却难以超越传统社会农民造反的程式,充斥着强烈的反智色彩。 传统文化遭受外来文化冲击,日益面临结构性危机,同时异质文化的输入给传统文化提供新的视角和活力,促使其在解构与重构中谋求新生。 与内源型现代化国家截然不同,中国等外源型国家在道路选择上并不具备“复制”西方模式的文化生态。

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状态和社会精神风貌存在紧密的内在关联性。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时代语境下,必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结构主义巨匠列维?施特劳斯认定:第一,结构具有整体性,组成结构的各元素相互制约、相互平衡,无法独自发生变化;第二,结构具有可变性,组成结构的任一元素发生变化,结构将不复存在;第三,结构具有可识性,结构的意义在于可以被辨识和观察。[14]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出发,中华文化具有稳定性与可变性双重特征。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具有明显的“自发内生型中心文化”特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一以贯之,从未间断。与此同时,中华文明的外部结构作为内在变量的存在形式,必然受到外在变量变化的影响与制约。近代以来,现代化语境下资本主义席卷全球,在资本逻辑的冲击和侵袭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逐渐边缘化、外围化、非中心化。在西方话语的冲击与侵扰下,中国社会总体性危机与现代性危机相互交织,“后发外生型边缘文化”特征开始凸显。知识精英从最早致力于借助外力复兴自身的探索与尝试到掀起内生政治变革运动,再逐渐转化为内生文化再生运动,亟待塑造有别于传统社会的“中华文明新型态”,建构新的秩序和意义体系。

(三)先进性

理论的先进性取决于实践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立基于革命性和批判性。 恩格斯曾明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5]民族的创造力和创新力是中华文明奔腾向前的不竭动力。如前所述,中国人民在国家衰亡和民族危亡的黑暗与彷徨中迎来20世纪的曙光。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变革和革命的历程中,无数知识精英以捍卫中华文明为己任,图存保种,积极奔走于世界。 从林则徐、魏源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经由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以儒教为国教”、章太炎的“国粹兴国家兴,国粹亡国家亡”,再到胡适的“全盘西化”以及辜鸿铭的“儒学复兴中华”,文化复兴与创新成为知识界的孜孜追求。由于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缺失,传统知识精英未能真正意义上重塑中国社会的文化自信,无法彻底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前途。

伟大的实践离不开伟大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驱动力,是两者结合和双重创新的产物和结果。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最具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提供内源性动力和根本保障。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和制度认同以文化认同为根蒂,没有文化认同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难以稳固和长久。马克思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6]文化作为观念的存在形式,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阻碍和延滞作用。基于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化自信可分为对先进文化的自信以及对落后、腐朽文化的自信。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激烈竞争与博弈中,任何一个民族要站稳脚跟,实现发展和复兴,必须保持精神独立性。社会主义国家一旦在精神文化领域失去自身特质,无限融入异质性思想资源,最终只能亦步亦趋,重蹈覆辙,重新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世界体系附庸存在。

三、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

文化不可能是脱离社会形态的“普世存在”。柯林斯雄辩地指出,“(文化作为)威胁、物力、间接压力、外交、诡计以及其他可以想到的手段,对敌方实施所需要的各种程度和各种样式的控制,以实现国家安全的利益和目标。”[17]萨义德从意识形态视角出发认为,文化乃是多种力量角逐甚或是权力较量的“场域”。“文化不但不是一个文雅平静的领地,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战场,各种力量在上面亮相,互相角逐。”[18]

(一)加强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政治保证

“中国气派”“中国话语”抑或“中国气派的中国话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再生和话语转换运动。马克思主义并非纯理论式或书斋式的观念存在。从实践逻辑出发,传统文化“经世济民,学以致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等济世救民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关怀高度契合。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对我国历史和文化传统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文化原教旨主义的文化自信存在根本差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深刻剖析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在价值理念上的本质差异,“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7]14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和形成,建基于文化力、自信力二维有效融合、再生,是实现“西方话语”向“中国话语”转变的关键,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来源并服务于社会实践。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20]另一方面,马克思从来都不是空洞的说教,教条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只能窒息马克思主义。事实上,“去马克思主义化”和“去共产党化”必然导致马克思主义政党土崩瓦解,社会主义事业只能沦为“水中月、镜中花”。由此出发,构建文化自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反对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以及文化虚无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必须超越“西方话语”“西方路径”,绝不允许遮蔽和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使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有效应对“西方中心主义”话语挑战,在接续和传承中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

(二)强化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

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手段,文化创新必须立基于文化传承。文化是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继承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延续性,创新性则建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社会主义文化是作为人类社会全新的观念存在,本质上与西方文化形态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存在差异性。基于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时候必须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使之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全球化历史的大逻辑出发,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体进程中始终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构、建构和重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毛泽东认为,“忠就是要忠于大多数人民,孝于大多数人民,而不是忠孝于少数人。对大多数人有益处的,叫做仁;对大多数人利益有关的事情处理得当叫义。”[21]习近平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重新阐释了传统文化中“道义”概念。在他看来,当今社会,道义就是“要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立足我国国情,放眼观察世界,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实事求是、客观公允,重实情、看本质、建真言,多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献计出力”。[22]

文化具有反复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等多元复杂特征。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全新的社会存在,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世界范围内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现代性意义下社会秩序的重构首先体现在文化的重建和文化自信的重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自我批判、革故鼎新的演进过程,必须因时而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东西方文明有过和平的交流、交往与交融。现代化语境下,西方国家从资产阶级革命起通过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价值观及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逐步确立其“文化霸权”;当代中国社会则面临急速转型和剧烈调整变动,错综复杂的现代性问题日益凸显。基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话语的时空维度仍然面临挑战,必须正视这种复杂性、反复性和艰巨性。面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日益复杂态势、信息传播技术的深刻变革以及过渡转型时期人民思想观念的深刻调整,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党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现实性问题,全面研究新的历史时期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我们要对各种有益文化思想学派流派实行包容性引领式发展,避免错误思潮的侵袭和误导。

(三)保障民生公正是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落脚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构建与发展,存在着内外两个方面的促动力:一是经济领域的革故鼎新推动了文化领域的改革与发展,中国文化的发展水平与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很不匹配,这是内生变量;二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及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逐步侵入,使得中国文化领域更具多元性、挑?鹦裕?这是外生变量。两个变量的交互作用,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转型和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真正确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就要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构建中国话语,超越西方中心话语体系。创新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实践。毛泽东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为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23]“四个全面”战略背景下,只有不断改进民生、推动精准扶贫深入开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才能提升社会主义文化影响力,从根本上推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和敌对势力通过话语霸权来实施文化渗透、争夺人心,而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也在借用西方的话语体系在社会甚至在党内传播,构成了对国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严重冲击和严峻挑战。葛兰西对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论述。他认为,必须夺取日常生活领域的价值引导权;如果一个执政党失去了文化领导权和价值引领权,那么,这个执政党的政治领导权也会失去保障。[24]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的渠道日渐多元化、信息化、隐蔽化、开放化、个体化和全球化,网络等信息高速公路成为文化传播与扩散的主要载体。基于此,文化的影响力一再越出传统民族国家的地理界限,在时间、空间等多个维度急剧转换,成为主权国家建构世界话语的基本要素。文化对于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更富渗透力和控制力,对于社会大众的思维导向、政治认同以及价值认同产生了潜隐而深刻的影响。民族复兴必须建筑人民富足以及文化自信,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一方面,我国经济领域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带来机遇;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和就业问题、住房问题、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社会保障等问题都深刻影响着人民群众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认同。只有解决事关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的民生问题,确保其正当利益需求不受侵扰,切实解决其实际问题,才能在更广泛的社会阶层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第9篇

考试说明:考试时用快捷键(Ctrl+C)复制文本,(Ctrl+V)粘贴文本到答题页面的文本输入框中。

题目:阐述你对“四个自信”的认识

论述题(30分)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你对“四个自信”的认识。

答:四个自信是:

1.道路自信。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为近代历史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

2.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自信,就是要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自信。

3.制度自信。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坚持制度自信就是要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相信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自由平等权利和人身财产权利。

4.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

自信是开拓奋进的强大动力,是通往光明的精神支撑。足够自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才能真正安身立命,坚定走向未来。

第10篇

关键词:文化;文化自信;党员干部

党的十以来,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2014年2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他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4年3月7日在全国“两会”参加贵州团审议时,又指出,“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在对其文化抱有强烈信任和发展的理想信念之下,才能获得坚持和坚守的信心,才能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激发发展创新的活力。

(一)文化作为一种基因、血脉和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渗透到人的活动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到道路、理论和制度中,影响更广泛深远。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说:“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始终把文化放在应有的位置,从一件件事情做起,从一次次强调做起,从自己做起,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树立文化自信。

(二)一个民族的文化力强盛,这个民族的生命力就强盛。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不仅要靠经济实力,最终还要通过文化符号来表达,文化力量来展示。提出文化自信,实际上是中国软实力的最好注释。在文化融合加剧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更应为中国社会各界所重视与扶持。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历来对自己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只是到了近代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文化自信、国民自信受到极大损伤。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时期,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一系列的重大言行举措,无不彰显着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和推崇,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饱含着许多耳熟能详的治国理念,学习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可从中获取足够力量,为治国理政不断提供强力支撑。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党和人民群众长期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独特价值,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他一再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毫无疑问,“讲清楚中华文化”,需要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一个整体;需要认识到中华文化既包含着历史,也涵盖了现在,更指向未来。”“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二、努力培养和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只有对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近代以来,我国长期积贫积弱的现状,诱发了人们“自卑自弃”的文化倾向。而随着当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与文化的迷茫和失落,对文化的无知与粗暴等现象并存,使一些人失去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担当起文化引领、传承和创新的责任,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出力献策。

(一)要努力学习民族文化,通过多读经典,掌握优秀民族文化的精髓,在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库中,存储大量传统文化信息,掌握这些知识并传下去。要保护民族文化,用高度的热爱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绝不自我贬低、自我放弃,搜集整理那些散落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资料和艺术表现等形式进行保护。要宣传民族文化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的时代价值,在各种场合积极倡导,借助博客、微博、网络论坛等现代传媒进行传播。要发展民族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通过精心萃取,使之不断发扬光大,成为涵养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

第11篇

关键词 文化强国 文化“三自”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1.037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ltural Powerhouse Perspective

FAN Yingyuan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750021)

Abstract The main task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o embody the essence of culture. This strategy is the futur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spiritual support, with the culture "affecting" people, take culture to "educating" people is the core tas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on the cultural power of Sight,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better foster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cultural awareness and cultural self-reliance, in order to better train personnel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wo hundred years" goal, build consensus, the formation of identity.

Key words cultural power; culture "three-self ";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深刻地包含了两种内在的逻辑,一是文化强国的战略归旨,在于培育和提升共同体成员遵循现念和现代行为的功能;二是实现文化强国,必须构建人们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欲想达到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摆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言”而不信的尴尬,必须抛弃空洞的说教和简单喊“政治口号”的俗套,在言传身教中真心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文化归属(我是谁),文化认同(我从何而来)和文化追求(我到哪里去)。

1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群体成员人格尊严的塑型源于文化精神的构建,心理归属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化。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精神是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的。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一个战略地位,是党中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报告将文化强国确定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精神指导,凝聚社会共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主控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以全新的思想理念和文化内涵培养新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了视野,指明了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文化本质的体现。文化蕴涵了共同体成员的血脉和精神,丰富和发展共同体成员的精神世界。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是中华民族强国惠民的根基,因此精神的构建和价值的蕴涵是文化的本质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机能在于培育教育客体的理想信念,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涵化其爱国爱家的理想追求,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核心精神;倡导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引领和规范其日常行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诉求,夯实其德行与德性的文化底蕴。这些以精神与价值为核心的任务是促进教育客体的全面发展,既突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价值和意义,也充分体现了文化的本质所在。

2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文化“三自”

云杉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高屋建瓴地回答了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级背景下,用什么样视角、态度和思路来发展和繁荣当代文化,如何以文化自觉的理性思维和价值归旨来指导我国文化自身的升华和质变,指导共同体成员以文化自觉来掌控共同体发展的命运和前途。文化的目的是以文化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以德育人,前者是隐性的,后者是显性的,两者的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便可达到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养新时代条件下新型接班人的历史责任。文化“三自”以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作用来塑造共同体成员的现代人格和精神家园,育化着中华民族不竭的创造性和持久的生命力,完善共同体成员的时代诉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高校专业课的教育专注于专业信仰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学生政治信仰、道德判断及价值取向的培育便更为凸现。高校思想政治的价值目标是培养道德、价值鲜明的“现实的个人”,着重点在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和道德观等方面,目的是使人成为“优秀人”,即执政党需要的优秀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培养。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穿文化自觉意识,就是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明,清楚民族文化的内涵、阶段和在世界文化中的场域,使之不仅有着满腔的热情,而且要有理性的认识,避免导致行动上的随意性、盲目性,强调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探索,激发求知欲,提高创新思维和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运用新知,在解决问题中增长才干,拓宽视野,不断地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自觉完成思想觉醒、履行青春使命,践行责任担当,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向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文化自信,就是将学生的培养放在世界发展的场域中,基于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既培养其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又培养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既传承本民族价值规范体系,又能融入世界优秀文化中,大学文化自信,需要以广阔的胸襟面对东方文化与现代文化,回归传统不复古,不民粹、涉猎西方不,不猎奇,走向未来不保守、不短浅、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世界各种文化,以包容的态度反思世界文化,以谦虚的态度学习他国之长。同时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应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扬弃”,认清中国文化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不自卑自弃(民族虚无主义)也不自傲自大(民粹主义),礼敬自豪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倍加珍惜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红色精神。以开放包容的胸怀,辩证取舍的态度,转化再造的能力对待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放眼世界,审视自己,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继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文化自强,就是让学生明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中国欲真正走向复兴,实现“中国梦”,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文化设计,特色所在,拥有自己的文化力量,牢牢把握文化的主动权,增强文化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拥有话语权,建设文化强国。“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建设的最新最大的课题,文化自强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最终实现目的。文化自强一方面需要我们建设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另一方面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融合力和竞争力,让“中华牌”影响世界。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竭力塑造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使创新成为学生的一种信念,一种追求,继而使创新成为文化领域内的主旋律和最强音。一个民族的尊严是这个民族的文化给予的,文化自强就是还给我们这个尊严。

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肩负着最为重要的社会职责和政治职责。党中央对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求广大教师要拥有敏锐的政治敏感性、高度的职业垂范性和良好的道德自觉性,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大学生的教育。传承历史的厚重,适应时代的诉求,契合人民的期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价值归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应该从旧有的教材体系转向教学体系,从空洞的说教转向理想信仰的建构,使该课程自觉地担负起大学生文化“三自”的培育,建立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的自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理念,首先要清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略意义。当前很多专业课教师都将自己的培养目标放在了器物层面(技),这使得我国高校人才的培养出现了种种缺憾。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则将自己育人目标更多地放在认知层面(能),其主要引领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道德判断,通过传播先进理论思想来建构政治认同,使之明白“我是谁”,“我们是谁”的身份考量,进而确立坚定的政治信仰,树立起明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在于育人的精神性,目的使人成为特定阶级和政党需要的优秀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不可替代性,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来。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的自信。如前文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以德育人”,这样的育人目标是有着其自信的现实基础。当人们从一些个案中评说当代中国青年(尤其是大学生)是“抱大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时,我们却看到一个普遍的共性,即当代中国大学生从整体上说是具有理想和追求的一代人,他们不缺乏热情和现代意识,有强烈的表现欲和交往欲,对国家的发展充满期待,对党的领导认同与日俱增,每年新增党员中大学生占三分之一便是很好的例证,当代大学生需要教师的“传道”来设计自我、设计人生、规划未来;需要教师的“解惑”来解答个人生存之惑、生活之惑、生命之惑;需要教师的“授业”来完成自己的课业优秀和职业规划。当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认同度和信任度越来越高,说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用的不可替代,这也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所在。

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导致的各种道德判断和价值取向的博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常有无奈之感,一些社会负面因素的确冲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成果,但所有这些不能为思政课教师底气不足的借口,相反应该成为其证明自身价值的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欲摆脱这样的尴尬,必须在文化强国战略的视域下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置身于这样一个大的环境氛围中,以更高的要求来提高自身的学习科研能力,育化自身的人格魅力,坚定自身的理想信仰,扩宽自身的政治视野,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导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理直气壮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直气壮地讲授马克思主义,这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底气所在,也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目的的价值标准。

基金项目: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宁夏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课‘三化’教学方法的途径研究”研究成果,项目批准文件号:宁高教[2012]348号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亚文化;信息传播;社会认同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8-0020-02

微博中一直被视为经典的“鸡汤”段子,近期却成为了网民们的调侃对象。“只要是石头,到哪都不会发光”、“又一天过去了。今天过得怎样,梦想是不是更远了?”……人们在玩笑调侃中热情地分享各种相似的“反鸡汤”段子。这些段子大多由经典的“鸡汤”改造而来,但比原来的“鸡汤”更加精辟、有趣,而且更让人觉得贴近现实。就是这样,“反鸡汤”段子一度成为了微博中热门话题。根据新浪微博的话题统计,共有43万人参与了“反鸡汤”段子的话题。“反鸡汤”段子的流行与微博自身的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在微博环境下,人人都有“麦克风”,这就为非主流的亚文化的诞生和传播创造了土壤。本文试从社会认同理论角度分析,微博的亚文化环境对用户传播信息的影响。

一、微博具有天然的“亚文化”环境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亚文化”是指区别于占主导地位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和生活方式。“亚文化群”是指处于非主流的、从属的社会地位上的一群人,他们有着区别于主流群体的诸多明显特征(如偏理性、边缘性甚至挑战性)以及特殊生活方式。概括的说,“亚文化”就是指社会阶层结构框架里不断出现的、带有一定“反常”色彩或挑战性的新型社群或新潮生活方式[1]。

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社会就具有浓厚的“亚文化”特征。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传统媒体在民众利益诉求和话语表达上表现出“缺位”的状态,人们的不满情绪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有效纾解,进而变成了“信息无奈”甚至是“政治弱势”。而微博的出现恰好为这种不满情绪的表达提供了“借机发泄”的平台。那些有着“相对剥夺感”的人们,利用微博即时性、互动性强的特点,在抵制“剥夺感”的共同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社区。因此,微博具有天然的亚文化特性,而微博上信息的传播相应地显示出这样的特性。

微博的“亚文化”具体表现之一在于原创性流行词汇的传播。2013年,“我伙呆”、“喜大普奔”、“内什么”、“臣妾做不到”等网络流行语,寄托着网民们传播另类文化、形成小圈群体、引起大众关注的渴望。这些流行语大多为网友原创,通过与一些特殊事件的结合、在微博上流行,表达着网络“草根”阶级对非主流文化的追捧。这些词语不光在微博、贴吧中出现,就连在报纸、杂志、电视节目中也开始频繁使用。网络原创的、非主流式的流行语的传播,证明了微博具有天然的“亚文化”的特征。此外,个人微博、个人主页的流行也是微博“亚文化”的表现。微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主页,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或个性来装扮主页、状态、上传照片、转发评论,同时关注着他人。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网友们通过犀利的言语标新立异,争当“意见领袖”,并借助就转发次数、评论跟帖来或者别人的评价。人们积极经营着自己的“个人主页”,通过“发感想”、“晒幸福”、“求点赞”的方式彰显着自己的个性。这种“个人主页”、“个人微博”引发个性的张扬也是微博“亚文化”的表现。

二、社会认同理论

微博的发展打破了现实生活中的时空差距,使人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和个人独立性同时得到加强。但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网络社会的认同问题。

学者泰费尔等人认为,社会认同是一个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它来自于个人对自己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的认识[2]。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会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积极地自尊来自于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3]。社会认同由三个基本历程组成:类化、认同和比较。类化是指人们将自己编入某一社群;认同是认为自己拥有该社群成员的普遍特征;比较是评价自己认同的社群相对于其他社群的优劣、地位和声誉。人们通过这一过程提高自己的身价和自尊[4]。本文认为,此理论也适用于网络社会中的认同问题。网络构建了一个虚拟社会,其中的成员不能有效定义自己的身份,因而人们依赖于社会对某些网络组织(或称“群”)的观点来定义自己,以及与外界的关系[5]。因此,社会认同理论有助于解释网络信息传播的心理机制。

三、社会认同理论下微博用户的信息转发行为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谈到:“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6]”微博――这个具有天然“亚文化”环境和反主流特征的网络社会,对“亚文化”信息具有明显的偏好倾向,在社会认同理论的作用下,这种“亚文化”环境对用户转发信息的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围观“亚文化”信息――进行社会比较、分类的过程

网络围观是一种特殊的舆论监督形式。在微博这个特定的信息场域里,人们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与其他对此话题感兴趣的人们共同形成集群声势,这就是网络围观现象。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角度来看,围观信息正是人们对各种信息进行比较、分类、挑选自己所要归属的“群体”的过程。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比较、分类是个体根据自己关于社会的认知对社会现象和事物进行比较与分类的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不但会形成他群体、我群体的认识,也会形成对我群体的认同与积极评价、他群体的消极评价。泰纳提出的“自我归类理论”,也认为人们会自动地将事物分门别类,将他自动地区分为内外群体,并将自我也纳入这一类别中[7]。微博上,各型各色的话题、讨论小组、讨论群、同城活动应接不暇,在海量信息当中,人们经常会挑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加入话题的讨论,与其他参与讨论的人们共同形成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既有和自己相同立场和观点的人,也有和自己有相同兴趣点的人,由此人们找到了“心灵上的归属”。然而,微博中的热门话题就有明显的“非主流特征”,比如2014年5月11日的十个微博热门话题中,就包含五个“非主流话题”,分别是“自己的第一个网名”、“闺蜜如何抢走我的男朋友”、“老妈口头禅”、“吐槽飞机餐”、“随手拍嘟嘟嘴”[8]……在这种“亚文化”环境中,人们参与的话题也往往呈现“亚文化”特征,这对人们在微博上转发信息、信息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转发“亚文化”信息――获得社会认同的需要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各种社会现象、文化、群体的认识,以及在这些认识和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将自己划归为某一群体,并对所归属的群体产生认同的过程。泰费尔认为,社会认同源于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并源自特定的知识体系及其价值和情感。由分析可知,社会认同除上述因素之外,还受个体所处环境的影响。在微博中,用户所转发的信息对用户来说是一种标签的功能。通过对信息的围观,用户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转发。这个“转发”的行为,暗含着用户证明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具有该群体其他成员同样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心理动因。这种行为是人们在微博中定义自己身份、认同归属“群体”的表现。影响人们“转发”信息行为的,正是人们自身的经验、知识系统。

微博具有天然的“亚文化”环境,用户对“非主流”信息的转发,是用户参与社会认同的需要。这就体现在一些名人参与网民的“非主流”话题的讨论使得自己粉丝增加。例如,@模特张亮在微博上转发了大家对“张亮是男神”话题的信息,并表达了自己不是男神,一切都归功于老婆的付出。这使得人们对其好感度提高,同时也是张亮粉丝快速增加、得到粉丝支持的原因之一。

(三)“亚文化”信息――内群体的强化和自尊假设

“自我归类理论”认为,个体会自动地将他人进行内群体或外群体划分,并将自我纳入这种分类,符合内群体特征的将被赋予自我,实现自我定位的过程。这种内群体的强化作用使得个体拥有不断巩固的归属感和定位感,促进了网络信息的转发[5]。社会认同理论中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积极区分”。人们通过积极区分来获得评价性的积极社会认同,积极区分是为满足个体获得积极自尊的需要[3]。

用户在发微博的时候,热衷于使用流行的网络语言,发表与热门话题相关的评论,这就是个人实现自我“内群体强化”的过程。而微博的“亚文化”环境,使得“内群体强化”呈现“亚文化”和非主流的特征。迎合微博“亚文化”语境的信息,是个体融入群体、实现内群体强化需要。此外,转发微博热门的非主流信息也是人们实现积极区分、增强自尊的需要。通过使用流行语、对热门的、娱乐信息的转发,个体会获得一种来自群体的积极效应,如认为自己“属于时尚人群中的一个”、“属于具有敏锐洞察力人群中的一个”等等。因此,微博用户信息,在社会认同理论的角度来看,是内群体强化、通过积极区分提升自尊的需要。

四、结 语

微博具有天然的“亚文化”环境,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角度来看,对微博的信息传播有一定的影响。用户通过对微博信息的围观、转发和,融入微博这一大的信息场域,同时也实现着自我定位与自尊实现。这也解释了当前微博主要传播的信息具有娱乐性、非主流性甚至是“非理性”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孟登迎.亚文化概念形成史浅析[J].外国文学,2008(6).

[2] Henri Taifel, “Social categorization. English ms of la categorization sociale”, Psychologie Sociale, ed. S. Moscovici.

[3] 张莹瑞,左斌.社会认同理论以及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4] 武小庆.社会认同理论视角下的网民群体――以“被XX”为例[J].外国文学,2012(12).

[5] 窦东徽,刘肖岑.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迷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6]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