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

时间:2022-03-25 02:40:36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

第1篇

中原油田是我国特大型石油天然气企业之一。目前,中原油田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新的历史机遇,开展第二次创业。在第二次创业中,油田把“创业、创新、创效”确定为培育和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通过培训建设企业新文化,使企业牢固树立起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激发员工自觉投身于油田第二次创业中去,促进油田又好又快发展。

中原油田在培育建设企业新文化过程中,把创业作为根本,把创新作为动力,把创效作为目的。创业是创新、创效的基础条件、创新是创业、创效必须的灵魂和源泉、创效是创业、创新的必然结果。三者辩证地、紧密地统一在一起,就会使企业上上下下明确方向、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

中原油田在围绕着创业、创新、创效,培育建设企业新文化中,把解放思想作为关键。教育和引导员工切实做到敢想敢为,敢冒风险,敢担责任,敢争一流。立足于“干”,切实做到发展第一,大局为重,干事创业,自强自立;立足于“放”,切实做到多予少取,放开搞活,支持创业,善待百姓。对思想解放、观念新潮者,要多加鼓励。对思想解放、干事有成者,要多加支持;对思想解放、偶有失误者,要多加包容;对思想解放、遭遇挫折者,要多加保护。引导职工发扬“创业”精神,在油田改革任务重、发展困难多的情况下,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搞好二次创业,谋求各项事业的新发展。引导职工树立“创新”观念,围绕深化改革和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推进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以创新增效益,以创新谋发展。引导职工增强“创效”意识,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向工作岗位要效益,向工作效率要效益,向工作质量要效益。

中原油田在培育建设企业新文化中,十分注重靠人才素质形成新优势。油田明确地把人置于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最高地位,推行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视人才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把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视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在企业文化管理上强调人的情感关联和精神激励,通过促进,人的素质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智力,通过对人的文化价值与文化精神的塑造、引导和弘扬来调动和激发职工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开发职工的潜能。油田注重培养职工的文化理念,帮助职工建立认同感。文化理念是一切管理行为的前端,企业文化理念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人才、管理、质量和市场等方面希望达到的目标,油田坚持对照企业文化理念,认真检查现有管理规章制度中与之不相适应的或是相对滞后的内容,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正,使管理制度真正反映文化理念的要求。同时,通过文化理念的贯彻执行,促使员工在对管理规章制度的认识上,从“要求我这样做”转化为“我应该这样做”;在对企业生存发展意义和价值的分析上,从“企业是挣钱的地方”转化为“企业是事业的起点”。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帮助员工完成认识转变,建立认同感,把企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统一起来,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对文化理念进行广泛宣传,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系统的认识,使之在个人工作中逐步理解,并最终内化为自觉行动,按照企业管理的要求,用文化理念指导个人行为,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中原油田在培育建设企业新文化中,大力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引导员工认真学习科技知识,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勇攀科技高峰。深入持久地开展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宗旨和企业道德教育,加强厂规厂纪教育,进行企业理念、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教育,培育和塑造员工高尚的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强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提高全体员工的情商,从而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推动企业发展。中原油田涌现出的“知识分子的楷模――王中华”,荣获“中华技能大奖”的技术工人何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上,发挥了十分有效的榜样示范作用;涌现了见义勇为、英勇献身的英雄安长印、郭世国,激励人们以英雄为榜样,弘扬社会正气,自觉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决心和行动,充分展示了石油人的风采。

中原油田把广泛开展青工创新创效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载体,油田采取多种形式激发青年职工的创新意识。各级团组织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座谈会、团员大会,广泛宣传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目的和意义。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一线青工认识到创新不只是技术人员的责任,而是每个企业职工的责任,更是青年职工的责任,培养了“企业处处需要创新,青年人人应该创新”的意识,营造创新“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人人可为”的良好氛围,掀起了广大青工你追我赶搞创新、比贡献的技术创新高潮。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文化传承和不断创新的过程。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辩证的扬弃。为此中原油田坚持继承和发扬石化行业的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整理油田长期形成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在继承中创新,在弘扬中升华。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借鉴国外先进文化相结合,一方面从当代中国国情和油田实际出发,正确制定企业文化战略。充分体现民族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紧紧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开放、学习、兼容、整合的态度,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创新、自成一家的方针,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优秀文化成果,扬长避短,为我所用,努力培育体现时代精神的企业“合金”文化。

中原油田培育建设企业新文化,为企业第二次创业注入了动力和活力,现在创造财富、实干兴业已成干群的自觉行动。各级干部带头勤勉创业,引领富强工程;能人强手各展其长,投身于创业大潮。油田坚持以新的理念领导发展,以新的思路突破重点,以新的办法破解难题,以新的机制保障落实,将大胆创新、持续创新、全面创新覆盖渗透到所有领域,贯穿于崛起与振兴的整个过程。不断强化争先创优追求,让不甘落后、争创一流的言论和行为蔚然成风。干部工人齐心协力大力弘扬争先精神,以争先创优的工作成果推动油田经济建设再上新水平。

第2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城市景观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战略下,当前景观设计界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有些景观设计师对文化内涵不够重视,所以出现了很多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涵的景观设计作品,城市景观“趋同化” 、“均质化”成为普遍现象,使得景观设计的文化性研究显得比任何时代都更加重要。本论文将从当代城市景观设计入手,探讨城市景观文化内涵的构建和表现方式。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概述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传承不息的优秀历史文化,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推动我国民族思想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展现了其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传承性,对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和气质的涵养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认真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得知,每一个文化元素都折射着我国优秀民族思想与智慧,我们只有不断地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才能从源头上推动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产生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归属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思想意识不断创新发展的完美体现,其中传统文化元素所倡导的朴素、含蓄、和谐、淡雅等核心思想内涵与中国传统思想追求的渊博、意境、智慧与审美相得益彰,充分证明了民族优良传统影响下的高贵品德和节操等气质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性意义和价值。从历史文化角度而言,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元素包括:中国古典音乐、书法、京剧脸谱、松树、佛教教义、道教思想、儒家操守文化、寺庙寺院、唐装宋服、地方传统玉器、中国瓷器等元素。这些历史文化元素都是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有力见证,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性,通过分析和研究我国民族传统下的各类古典历史文化、历史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建筑风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我国的民族精神与品格。

二、城市景观设计的含义及特色

(一)城市景观的含义

景观设计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设计上也更加注重人、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迹、文化形态、等甚至是自然景观。将地域文化铭刻在景观之中,是地区内人们情感的寄托和归宿,也是塑造城市特色景观,提升城市景观价值和城市形象的重要部分。城市景观设计涉及到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理解,以及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的相互结合。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及。人与大地。关系的古典哲学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化的典范,在《园冶》一书中把中国园林作为中国文化和诗情画意的综合体,着重于开掘其文化内涵、构景手法及其作为文学艺术综合体给人的身心感受。同样,西方国家也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城市景观中人文景观的设计,把其作为改观城市环境和个性重要的课题,并进行相当广度和深度的系统研究。

(二)城市景观的特点

第一,城市景观都是依据一定的自然景观建立起来的,自然景观奠定了城市景观的基础,也制约了城市景观的轮廓。如重庆多山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重庆山城的景观轮廓,苏州多水的自然状况造就了河道纵横交错的水城景观。

第二,城市景观不只是物质空间的外显表现,同时有着深刻的内涵。关于这一点,从景观的定义就可以体会出来。有的学者将城市景观分为不同的层次,一是文化历史与艺术层,包括蕴涵于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文化因素,它直接决定一个城市的风貌。二是环境生态层,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人文与自然因素在内的从资源到环境的范畴。三是景观感受层,指对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体及其感受的范畴。

第三,城市景观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城市景观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都是景观整体系统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城市景观中的实体建筑、空间要素等等就好像“红花”,基面以及城市小品等等就好比“绿叶” ,红花固然重要,但离开绿叶的衬托,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成绩。

三、中国传统园林元素在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一)小区园林造景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

园林设计在中国由来已久,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文化特点。中国的审美主要定位在含蓄、内敛以及写意,在园林设计上也体现出内敛而含蓄。将传统文化的符号经过艺术处理后运用到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以使景观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会增强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并散发出文化的内蕴。从文化装饰的角度而言,这些文化符号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品牌。对于园林建筑中所呈现出来的设计风格,如亭子、画廊等等,经过了传统文化元素的装饰之后,就会给人以意境无穷的感觉。特别是在小区景观中出现雕刻、书法以及工艺美术等等,将这些文化景观恰当地融入到自然景观当中,使文化景观隐含于自然景观当中,营造出自然天成的小区景观特点。中国传统民居的设计中,往往存在着具有历史代表性的装饰构件,比如在门窗的设计上,通过装饰各种纹样来表达思想。从观察和辨别装饰物,就可以通过视觉判断其要表达的内涵。中国的装饰艺术图案具有极高的艺术情趣,当人们在园林中穿行的时候,就可以对这些符号的意义加以辨别,以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二)小区园林造景中注入传统园林景观林理念

中国思想史的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 ,所谓的天,就是大自然;人,则泛指人类。“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思想灵魂,其治园的主要依据就是创造“诗”一般的意境。园林造景元素,诸如山石、水景、各种植物,在塑造的过程中,都要与中国的古诗有所对应,并运用恰当。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原则是运用山石起到“隔”的作用,以创造虚实相结合的意境。园林必有水,因为水是园林的“血液”有了水的存在,万物才会有生机。另外,园林中的景观经过水的映衬,会形成虚实结合的画面,特别是当有微风吹过的时候,水中的倒影浮动着,使景观更有层次感。园林中必不可少的构景元素是植物,其对于整个园林具有绿化作用,将植物根据园林整体设计效果,分布在适当的位置,可以给园林景观以视觉立体感。

(三)自然山水

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形成城市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文化指的是蕴涵在山水中的文化沉积并由此引发出来的文化现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能够体现文化意趣的重要手法之一便是山水的布局,像陶渊明这种隐士诗人和历代画家们作品所诠释的最重要主题,是美妙的山水风景和隐居生活的乐趣。

(四)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结晶和凝聚,能鲜明地反映地域差异,城市景观中遗存下来的历史景观记载着该地段的演化过程,保持和延续原有地段的历史性文脉显得尤为重要。它们所包含的时代信息能帮助人们去识别和体验一种城市文脉的存在和演变,充分挖掘城市的地标特色建筑或者建筑群并从中提炼出城市的文化脉络是打造特色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手段。

(五)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包含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民间艺术的形态和形式包容了各种艺术门类,如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等等。提炼城市民间艺术中的共同性加以抽象概括并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灵活运用则会使城市景观更加具有地域特色,能为人们的想象力留有余地,创造一种审美的自由境界。

结束语

树立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形象,更容易把握城市主题,体现城市的历史文脉。只有那些蕴涵着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的“标志性”才能够深入人心,经久不衰。如何更好地在景观设计当中融入文化,除了需要景观设计师对景观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判断外,更需要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对文化的注重也许才是景观与社会结合最好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余丹.中国传统园林元素在现代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发展[J].现代园艺,20,4,06:95.

第3篇

1丝绸文化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意义

丝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技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在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文化已逐渐渗透到历代社会的多个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秉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指导思想,对于传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传承即是激活其生命力,不断发展,不断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丝绸文化发展至今,应适应新时代的诉求,在创造中转化,在创新中发展,实现与时俱进的当代价值。教育传承是实现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推动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机构,应担负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使命,为其提供平台和支撑。丝绸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造物智慧,在设计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基于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设计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将丝绸文化引入高校艺术设计课程,通过教学传承弘扬丝绸文化,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引导设计专业学生从传统造物智慧中汲取设计创新的养分。在推进丝绸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同时提升当代设计的文化底蕴,不失为一条值得探索之路。

2丝绸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2.1基于理论教学实现传承弘扬

高校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与思想引领的作用,基于高校理论教学的丝绸文化传承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进一步构建丝绸文化理论知识体系,有助于更加科学地传承丝绸文化。教学内容涵盖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即丝绸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丝绸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2.1.1立足本土纵向的教学内容侧重于中国本土的丝绸文化。教师以时间为主线,以设计领域为主要视角,集体讲授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丝绸文化,为学生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脉络,搭建好基础的知识框架,并提供进一步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由教师结合教学重点设置更为具体的专题,如“西汉马王堆刺绣云气纹”“唐代织锦中的团窠与团花”“明清丝绸设计的吉祥寓意”等。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教学组织形式,以专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主探究、整合汇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丝绸文化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以“西汉马王堆刺绣云气纹”专题为例,小组成员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三个方向进行自主探究,以造型设计为切入点分析云气纹的形态流变,以工艺技术为切入点分析云气纹的刺绣针法,以美学思想为切入点分析云气纹的文化内涵。由现象到本质,深度探究西汉马王堆刺绣云气纹的技艺特征和设计思想,并形成图文并茂的PPT进行汇报。通过“集体讲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不再做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丝绸文化理论知识体系的主动构建者。2.1.2拓展视野横向的教学内容侧重于中外丝绸文化的交流。在传统讲授模式的基础上,择优引入相关网络资源辅助教学,采用“线上视频学习+线下课堂讨论”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拓展学术视野、提升思维能力。如央视出品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以现代方式解读传统文化,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节目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推选了两件丝绸文物,其一为绢衣彩绘木俑,其二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北京服装学院楚艳老师团队带来了绢衣彩绘木俑的真人版服饰艺术再现,透过服装色彩讲述草木染技艺,解析了经由丝绸之路传入并流行于大唐的红花染料(图1)。中国丝绸博物馆赵丰老师团队带来了根据老官山汉墓模型复原的织机,现场演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的织造技术,解析了传统织机的“编程”思想及其对现代计算机的启示(图2)。线上视频学习在课前进行,设有两个目标,一是了解学科前沿的探索视角,二是对关键信息建立较为直观的视觉印象。线下课堂讨论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展开,学生围绕视频学习的收获与思考各抒己见,在思想碰撞中深度学习,再经过教师归纳整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直观呈现。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层层推进,为更加全面、深入地构建丝绸文化理论知识体系做一些基础工作。

2.2依托实践教学推进创新发展

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以探索丝绸文化在当代设计领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教学重点。通过设计实践探寻古今转化的路径和方法,激活丝绸文化的生命力,提升当代设计的文化底蕴,以期实现丝绸文化、艺术设计和现代语境的有机结合。2.2.1文化元素的提炼转化教学模块1以文化属性为切入点,基于丝绸文化基因的传承,提炼具有设计价值的文化元素,进而借助现代语境下的艺术设计形式进行转化运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引导式教学。路径1是从文字到图像的转化,通过对丝绸历史文化进行图像化呈现,以达到更加直观的展现与传承效果。首先确定图像化呈现的内容,如丝绸起源的传说、丝绸之路的故事、诗歌中的丝绸意象等;再根据内容拟定风格形式,如细腻具象的白描、恣意洒脱的写意、风格化的艺术表现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设计,需要注意知识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以及与载体形式相契合。以博物馆宣传册设计为例,在四川早期丝绸文化主题板块中,用图像表达“蚕以蜀为盛”较为直观易懂,更有利于发挥公众教育功能。甄选最能反映该时期丝织业状况的场景进行图像化呈现,如采摘桑叶、纺线织造、浣洗晾晒等。绘画风格可以参考战国采桑宴乐射猎攻战纹铜壶,该文物出土于四川,纹饰设计简练朴拙且意趣盎然,其中的采桑场景更可以作为直接借鉴。除主体部分外,可适当穿插形似丝绸飘动的带状纹饰作为视觉引导。通过这样的设计,有助于丝绸文化的传承推广,实现了地域文化元素的转化运用,同时也符合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属性。路径2依托于载体形式转化,通过对丝绸中的传统设计元素进行创新性表达,实现跨材质的碰撞与融合。立足现代设计语境,让传统文化底蕴焕发出与时代相呼应的魅力。以书籍装帧设计为例,丝绸封面是中国传统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形式,而现代书籍大多采用纸类材质,将传统设计的精髓转化为现代设计的资源并创新运用是探索的核心和关键。设计对象的主要定位是历史、文化、艺术类书籍,设计风格应与书籍内容相契合,以兼具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为佳,表达方式可归纳为“显性”和“隐性”两类。“显性”的表达方式侧重于视觉效应,通过多维度的设计创新实现。如汉代云气纹的气韵延续与色调调整,唐代团窠纹的元素置换与图式衍生,宋代八答晕的骨架变化与设色创新,等等。“隐性”的表达方式侧重于触觉感受,主要依托特种印刷工艺实现。例如凹凸压印工艺,可呈现出多层次的浮雕效果,适宜刻画较为立体的设计;又如UV印刷工艺,可呈现出类似覆膜质感的纹饰,适宜表现较为平面的设计。通过跨材质的设计转化,延续了传统书籍装帧设计的文化底蕴,同时实现了丝绸文化的创新传承。2.2.2传统技艺的现代演绎教学模块2以工艺技术为切入点,以延续丝绸传统技艺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同时与当今时尚文化的审美需求相契合,在实践中探寻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创新之道。第一阶段,提炼丝绸传统技艺的精髓,挖掘创造性转化的新契机。高校可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积极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为其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如邀请丝绸传统技艺传承人进校园入课堂,传授技艺、传承匠心。设计专业学生与技艺传承人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研讨创造性转化的方向和路径,共同提炼出适用于现代设计语境的核心技艺。以此拉近传统手工技艺与当代大学生的距离,传承弘扬“道技合一”的工匠精神,并促使丝绸传统技艺成为培育文化自信的载体,推动文化创新的源泉。第二阶段,赋予丝绸技艺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复兴丝绸技艺作为设计资源的价值。本阶段重在探索丝绸技艺从“传统文化”到“设计资源”的转化,力求实现技艺传承与设计创新的并行推进。首先以丝绸技艺为设计源泉汲取转化创新的养分,再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甄选适用的设计元素,最终创新运用于艺术设计以实现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时尚文化的融合共生。充分发挥专业所长,探寻丝绸技艺、艺术设计、时尚文化的结合之道。如:染缬技艺在家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织造技艺在箱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刺绣技艺在服饰设计中的创新运用,画缋技艺在装饰品设计中的创新运用,等等。延续了丝绸技艺的核心价值,实现了传统手工技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同时提升了当代设计的文化底蕴。第三阶段,探索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为丝绸技艺注入新的生命力。例如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丝绸技艺在设计领域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又如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趋势下,积极推进丝绸技艺与环保材料的融合创新;等等。既培养了当代大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也实现了丝绸技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

3结语

基于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设计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将丝绸文化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探索传承与创新的有效路径。基于理论教学实现传承弘扬,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一步构建丝绸文化理论知识体系;依托实践教学推进创新发展,把丝绸文化转化为设计资源,实现丝绸文化、艺术设计和现代语境的有机结合。以文化传承推动设计创新,是一个值得持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袁熙旸.创造力在边缘:传统工艺、地方资源与可持续设计之路[J].装饰,2013(02):16-21.

[2]雷丽.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社会学解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7(03):9-13.

[3]陈炜,郝继旭.民族传统技艺融入高校美育的路径研究[J].湖南包装,2020(01):116-122.

[4]何思倩,张明.“民艺的传承与创新”设计专题实践教学启示[J].装饰,2017(01):110-111.

第4篇

作者简介:

陈亚玲(1977-),女,湖南郴州人,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高等工程教育。

摘 要:

作为一种文化组织,大学与文化相生相融、相得益彰,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与生俱来的职责。以2011年主席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十七届六中全会为契机,整个社会对文化建设以及大学在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和使命的关注迅速升温。在第二届创新中国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当代大学的新使命、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当代大学实践新使命的内涵与要求、困惑与阻力、方向与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关键词:大学新使命;文化自觉;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2-0026-05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

新使命”的时代意义

随着学者们对大学作为文化组织属性的认识,以及文化因素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社会竞争中的价值日益凸显,高等教育学界早在多年前就有要将“引领文化”、“守望社会良知”作为大学第四职能的学术讨论。因此,不少与会专家首先对本次会议主题“大学新使命: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新”提出了质疑。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老先生就明确提出: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个使命不仅仅是现在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应该是大学应有的使命和永恒的使命。然而,正如北京理工大学庞海芍指出的:将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大学的第四功能,它肯定不是新的,因为文化传承实际上已经蕴含在育人和社会服务工作中。但是学者需要研究的是,为什么在20世纪,我们会提出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它的意义何在?庞教授的这一问题关怀正是此次论坛召开的背景和动力,也是代表们集中的热议话题。

代表们对大学承担这一新使命的时代背景的分析可以用两个“相背离”来概括。一是时下社会上发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等事件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背离。楼宇烈老先生引用了《中国经济在增长,文化认同感却在消失》、《走向世界,中国人不能迷失自我》、《崛起的中国面临身份危机》、《警惕“铜臭味”污染中国社会》等大量的外媒报道,呼吁要警惕我们的社会变成经济机器,人成为经济动物,并指出文化建设的重点应当是国民整体素质的养成和提升。二是大学时下的功利化和庸俗化与其文化担当的使命相背离。论坛主席李政道先生在大会的书面致辞中说:当前国家正在强调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大学延续着一个民族的道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根脉,此刻更应该走在前面、勇于担当。然而让他深感担忧的是,目前却出现了一些高校盲目求大、单纯求快的现象。因此展开一场对大学使命再认识、再深化的讨论非常必要。

在当代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激励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升综合竞争实力越来越重要的时代背景下,大学作为文化重镇,直面中国文化现状,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中国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认为一方面可以使大学回归大学的本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成为培育杰出人才的基地,反省自我,清源正本,以先进的大学文化为自身定位引领发展;另一方面在当今这个处于深刻质变的时代,大学作为人类文化的守望者、创造者和引领者之一,应以足够的坚持和敏感,唤起社会深刻的文化自觉,以优秀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为基础,构建当代文化的价值体系,最终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民族的伟大复兴铺就厚实的文化底蕴。

二、当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特质

文化传承与创新一直是我国学界讨论的话题。中国社科院张建军研究员认为,我国关于大学与国学研究院经历了两次大讨论,而这两次大讨论的本质都是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认识和再认识。一次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严复、梁启超、胡适、王国维等大学者对中学与西学体与用的争论,并以清华国学院的成立告一段落,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儒学的回潮、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引起的中西文化争论及当下的国学热。《科学时报》社社长陈鹏也指出,如何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文化的再造与创新,已经成为这个社会和有责任的中国人很久以来思考的问题,并在许多的场合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

我国学人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持续思考与20世纪的两次大讨论,正说明文化具有发展性和时代性。那么,在当下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特定内涵是什么呢?对此,专家们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比如,楼宇烈老先生提出,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在中国这样一个环境,我们虽然讲的是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但更应当注重和强调的是对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为民族文化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紧密相关。北京大学章启群教授则旗帜鲜明地提出,现在的很多社会问题,其根源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源于思想问题,而思想的问题在于缺失思想。因此,当下中国需要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沂研究员认为,我们现实社会中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信仰的失落,重建信仰是重新建构我们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方向和最根本的途径。北京大学韩水法教授则从语言承载着思想和文化的视角,提出汉语要成为一种学术语言,传统文化需要进行创新。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无疑是当下文化传承与创新议题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专家们关注的核心。秦伯益院士通过对比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指出不发展文化盛世是不能实现和持久的。他认为我国对GDP的追求让我们付出了很多代价,造成了各种社会矛盾。一部科技兴衰的历史反映着民主进程史,中国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科技创新(主要是原始创新),为此必须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南京理工大学刘魁教授则借鉴社会学的自反性现代化理论,指出科技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来说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在进行科技创新时,需要将之与文化创新和价值观创新有机融合在一起,关注创新行为的伦理指向,从而提高科技创新的品质,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创新。

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两个令我们深思的话题。一个是张建军研究员提出的,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学讨论相比,当前的国学热我们是在弘扬、而不是研究,缺乏一种反思的精神。我们现在要警惕盲目的乐观和膨胀的文化自信,同时还要注意文化中心主义的重新抬头。另一个话题则是由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提出的,即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否支持创新、包容创新。他举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例:以色列总统曾对他说起自己小时候妈妈每天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你今天有任何问题挑战你的老师了吗?”而他自己每天问孩子的问题则是:“今天你听老师的话了吗?”由此,他认为中国需要另一种形式的文化革新,使年轻人里面有一批能够在十年、二十年以后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信念,不为社会世俗的观念所动的人。

三、当代大学实践新使命的内涵与要求

高等教育哲学家约翰・S・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1]蔡元培校长也有句名言:“大学者,高深学问者也。”中外教育家的论述都界定了大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机构,文化是其存续的内在规定。而我国大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不是沦为政治的工具,就是甘做经济的附庸,失去了文化身份的自觉。对此,陈鹏先生的提醒振聋发聩:如何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实现大学精神的重塑,并最终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跨越和学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中国大学必须面对、求答并解决的重大时代问题。

New Missions of Universities: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 Summary of the Second China's Innovation Forum

Chen Yal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94)

Abstract:

第5篇

大学历来是一个国家培育人才、创造知识和传承文明的重要阵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又更加明确地承担起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重要使命。知识和人才无疑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之一,大学在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使命,使得大学成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而大学文化软实力则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一、大学是文明传承的主渠道

人类的文明成果薪火相传,绵延不息,主要包括人文传承和科学技术传承。

对人文的传承,是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任何其他文明的一大特点。何谓“人文”?周易贲卦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人文传承内在地包涵着“善成价值、化成天下”的功能。世界五大古代文明,唯独中华文明从无间断地传承下来,这无疑得益于中国历史上各类学校担负“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使命和功能,其中处于高等教育层次的机构,诸如太学、书院等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儒家文化传统明确把大学界定为大人之学,也就是学习如何进行道德修养以成德成物成为大人、君子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首先在于“知本”,即循流知源。《大学》开篇即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明”的过程,就是传承的过程。尽管中国现代意义的大学历史不长,但作为传承人文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机构(包括高等教育机构)始终参与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承。

对科学技术文明的传承,主要体现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认识、科学方法的传承上。这些传承一是通过生产实践的科学技术操作来进行,一是通过学校的书本和课堂来进行。在以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大学中,科学技术文明的传承实际上主要是在大学里进行的。这种传承,当然也包括反思科学技术的“异化”,在充分认识科技发明可能给人类带来利益、财富和方便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灾难性后果。而这种反思,又使科学技术文明的传承和人文社科文明的传承水融地形成合流。应该说,任何其他社会领域对文明的传承很难同大学相媲美。必须明确的是,大学是培育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因而大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人类文明传承的主渠道。

二、大学是文化创新的主阵地

人类的历史是文化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任何一种文化,只有随着时展和社会的变化,不断创新,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当今中国正处于不断创造奇迹的时代,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历久弥新,这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能力是分不开的。如果说,大学与中小学在传承文明的职能上是相同的,那么创新文化的职能则是大学所特有的。因而大学是一个民族文化创新能力的源头。正如在清华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所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实践永无止境,文化创新也永无止境。为什么大学会成为文化创新的主阵地?因为大学是高级专门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最集中的地方,又是各种思想文化的集散地,还是学术民主思想活跃的地方。由于大学生年轻,所以条条少、框框少、思维活跃、敢想敢说,这就使青年学生成为社会中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活力的创新主体。由于是各种思想文化的集散地,所以才能使学习和工作在大学里的师生知识面宽、视野宽、信息多、学派多、分歧多、碰撞多,这就可以为知识创新提供足够的素材和智慧启迪。由于学术民主,才能包容差异、鼓励多样、宽容失误,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知,出乎争;新,也出乎争,于是大学便形成了最有利于创新的宽松环境。显然,大学这种宽松环境最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大学源源不断地向国家和社会输送所培养出的创新型人才,就会不断把文化创新的种子播撒到各地,所以说,大学是当之无愧的知识创新的主渠道。

三、大学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论文联盟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中。大学始终是一个国家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是引领社会潮流,确立主导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在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决定了大学将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大学已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人才基地。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在大学中汇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已成为国家科学研究和文化建设的强大生力军。

第二,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为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不断深入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国家社科基金每年立项的课题总量中,大学所占比例平均在85%以上。全国各类学术刊物论文的作者90%以上都是高校专家学者。在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即便按最苛刻的标准来遴选,高校文化软实力研究成果依然占据显著位置。据《2010年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的资料:2009年在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成果中,高校发表的论文占研究论文总数的50.74%,无疑是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主阵地。

第三,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广泛开展和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研究的重要性和广阔前景,纷纷搭建平台,成立基地,延揽人才,占领文化研究的制高点。以湖南大学为例,早在2009年就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国内相当一批热心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先后加盟这个中心的研究工作。目前中心已经推出了以第一部《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蓝皮书》为代表的一系列有份量的优秀研究成果,成功召开了两届中国文化软实力高层学术研讨会,对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四、当前我国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家与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和较量日趋激烈,知识创新力

转贴于论文联盟

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以知识创新力和文化影响力为核心要素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成为日益引人注目的领域。如何加强我国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目前,我国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建设任务还非常艰巨。主要表现在;一部分教材、一部分教师,对文化中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高与低、对与错的鉴别与选择能力还比较欠缺;一部分师生对思想政治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地位缺少深刻的理解,缺少学习的自觉性;少数教师对理论创新、知识创新不热心、不善为、不作为;还不能为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富有创造力和奉献精神的文化研究人才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民族论文联盟认同、国家认同、历史文化认同在一些大学中还存在政治上和学理上的挑战,等等。应当看到,大学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大学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以及大学对文化的研究力和传播力之中。大学作为文明传承的主渠道、文化创新的主阵地和中国文化软实力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要履行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建设好大学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始终坚持大学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不仅是培养人才、研究学问、传播知识、服务社会、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也是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必须坚持的前提和基础。所以,高等学校在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开展大学文化建设的时候,必须坚持和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人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教师,教育学生,用先进文化熏陶和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永葆大学的生命力。大学是先进文化的播种机、知识创新的发源地,要主动为国家昌盛、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和动力。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进程中,大学应该着眼于国家的兴旺发达、民族的团结友爱、社会的和谐进步,应该着眼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和高等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自觉担负起批判地继承人类文明,大力弘扬先进文化,不断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光荣使命。

第三,提升大学的创造力。大学要把求新作为己任。文化繁荣靠的是思想,靠的是人的思维活力和知识创新力。大学的繁荣与否取决于大学是否能够为不同的具有创造性的个人提供独特的,适宜的学术环境;是否善于将各个不同领域形成的亚文化,吸纳、整合并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规范。尊重、理解、包容、吸纳、整合成为大学提升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第四,增强大学的吸引力。大学的吸引力无疑在于其杰出的教师与优秀的学生。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科南特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他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青年学生冲着名师、大师而来,名师出高徒,高徒不断传播知识与学问,大师和高徒一代代教学相长便形成了大学独具个性的人文传统和大学文化,这就是大学具有吸引力的精要所在。

第6篇

关键词:中原文化;载体构建;优势资源整合;跨学科整合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216-02

2005年河南省出台了《河南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接着省委、省政府又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2009年省政府设立了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7月出台了《关于支持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2011年,国务院出台指导意见,明确将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为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2011年9月29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思路和举措,其中弘扬中原大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积极推进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这一切都为弘扬中原大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离不开千百年来积淀的中原文化。文化是中原经济区最宝贵的资源和优势,要充分发挥中原文化“深、厚、重、实”的特点,努力传承和创新中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把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河南省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用文化软实力打造经济发展的硬实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传承哪些文化是需要筛选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它所传承的文化必须是存活在生产、生活当中的文化,不是仅仅表现为思想理念。文化只有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才能被民众传承,才能发挥影响社会的良性作用;传承的文化一定要表现中原文化的特点,同时又代表中华文明的特点;传承的文化要凸显出兼容并包、融会贯通、化生创造、以天下为己任等等中原文化精神;传承的文化要符合现代价值理念,而且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能够表现中国的软实力。

中原文化已具有一定数量、一定质量的创新发展载体。如一些较有特色的知名文化品牌,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武林风》等节目;还有一些影响广泛、特色突出的节庆活动,如第九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郑州,中国绿博园彩灯艺术节、新春文化庙会、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郑州首届黄河湿地文化节等;再者,还有一些表现中原文化的艺术精品,如河南歌舞剧院创作的大型情景交响音乐《木兰诗篇》、由郑州歌舞剧院推出的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洛阳的舞蹈诗《河洛风》、开封的歌舞剧《清明上河图》、河南豫剧二团的《程婴救孤》等。

一、中原文化创新发展载体构建现状不容乐观

第一,某些载体只是为了拉动经济而存在。实践中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打着发展中原特色文化的旗帜对其进行不正当的、过度的产业化开发,使某些载体成为拉动经济的工具,只保留其形式和皮毛,丢掉实质和精髓,严重损害了中原文化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已经偏离了其文化本质。

第二,某些载体如昙花一现。有些载体的构建由于研究不到位,载体构建时目光短浅,只看重一时的可行性,没有长远的发展计划,导致昙花一现的状况时有发生。

第三,载体研究太过表面化,载体的创建只流于形式。实践需要理论指导,社会各界对中原文化创新发展研究太过表面化,对其还没有深入的研究就要谈载体的构建,是对中原文化创新发展非常不负责任的态度。

中原文化创新发展载体构建研究中所遇到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对中原文化以及其发展载体构建的本质认识不清、研究不够有关,也与社会上浮躁的研究风气有关,在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大背景下,我省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综合优势,为中原文化创新发展载体构建研究献策献计,这是我省高校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

二、高等院校对中原文化创新发展载体构建的特殊作用

(一)为中原文化创新发展载体构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高校应发挥其拥有丰富的各学科(历史、文学、艺术、传媒等专业学科)的高级专业人才的优势,进行跨学科整合型研究的科研优势系统研究整理中原文化创新发展载体的相关理论,使中原文化创新发展载体构建工作有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在科研方面,地方高校具备文献信息搜集、整理、保存等科研条件以及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等能力。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进行中原文化创新发展载体的构建工作,地方高校能够成为中原文化创新发展载体构建的桥梁。

第7篇

[关键词]校报 文化 传承 创新 担当

[作者简介]孙伟(1976- ),男,江苏睢宁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徐州 22111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校报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为”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91-02

党的十吹响了“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的时代号角。高校校报处于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理应在引领大学文化和社会思想文化方面有所作为,这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赋予校报的责任与担当。

一、文化传承创新是校报发展的时代命题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校庆讲话中,首次把文化传承创新定位为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之后的大学第四个职能,并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这一论述既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升华了高校的基础地位,也赋予了校报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课题、新任务。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既要担负着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的重要使命,更要担负着文化的记录、保存、育人、选择、生产、传播、繁荣的时代使命。这既由校报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也为校报走出生存困境找到了新路。

当今世界,在新媒体助推下,各国间多元文化形态的交流交锋交融更加频繁,网络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战场。西方利用网络技术上的优势加紧向我国倾销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容易使心智、“三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产生民族虚无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重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维护大学文化独立性的重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校报在全媒体竞争中,自身作为纸媒的新闻性大大弱化了,但作为文化集聚的平台作用却大大增强了,其官方的公信力、宣传的正面性、育人的文化性使其成为高校引领多元社会文化思潮健康发展的灯塔。校报应自觉担负起文化传承创新使命,切实发挥校报的文化策源地、文化孵化地的积极作用。

二、校报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独特优势

校报从历史上看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报纸类型存在的,不仅体现在其出版刊号的单列,还表现在其首先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其次是相对新闻化的报纸。确切地说,校报是一种“杂志的出版周期+新闻的表现手法+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内核”的独特文化集聚的构成体,在文化传承创新上具有独特优势。

1.和谐文化的集聚优势。校报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反映改革发展新成就,宣传新人新事新风尚,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和谐文化既包含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有世界共享的人类文明成果;既有反映学校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大学精神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大学文化,也有反映各个系统的后勤文化、机关文化、二级学院文化;既有宏观的教风、学风、校风,也有微观的校友文化、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社团文化。校报的党报性质使得多元文化形态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读者受众在尊重差异、兼顾多样中凝聚和谐共识。

2.思想文化的集聚优势。高校历来是社会的首善之区和思想文化的集聚地。引领思想文化,推动社会进步是大学的本质特征。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没有思想大讨论就没有改革开放。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功利文化、消费文化大量涌入校园,造成师生道德滑坡、学风浮躁,学术不端屡见不鲜。高校校报要高擎思想文化大旗,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倡导非功利化的价值追求、理想主义的坚守、人文主义的关怀、批判反思的独立精神等,在挖掘、传播各种优秀思想文化资源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满足高校校报特有的理论层次较高的读者群需要,又适应校报出报周期较长的特点,其传统的印刷阅读方式与思想文化作品可读、可品、可悟的受众心理接受机制实现了高度契合。

三、校报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责任与担当

第8篇

关键词:当前;戏曲;传承与创新;理论反思

一、戏曲传承与创新的现状

目前虽然国家给予戏曲传承发展高度重视,但是在传承与创新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盲目推崇古人,不能认清社会现状,在进行创新时单纯进行模仿与复制,导致创新方式单一。我国之前是农业大国,戏曲生于农村,并在此扎根,在广大农民群体中获得了发展,而随着时代前进,工业化加剧,小农意识已经与社会不符。在进行创新时,受保守思想影响,对其态度消极,害怕引进新鲜元素进行改革,导致了创新受阻。在戏曲的发展过程中,受江湖卖艺思想影响,各戏班演员对自身的关注度太高,不能放眼整个戏班、地区、剧种,只顾眼前利益,敝帚自珍导致戏曲失去发展空间。在传承中遵守老传统,不能看见外部观众需求以及社会的发展规律,将自己困在自己的小圈子内。

二、如何正确面对戏曲的传承与创新

(一)正确对待传承与创新

在面对戏曲的传承与创新时,需要从辩证的角度出发,给予其公正客观的评价,并理性采取措施进行传承与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时期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是不同的,因而在进行传承时,需要根据社会需求进行适当的选择与继承,保留优秀的内容,剔除其糟粕。进行创新时,需要与社会时代相融合,跟进时代潮流,才能够被人们接受。戏曲是一种精神文化,是为人民进行服务的,如果其创新不能够满足需求,就没能够达到其存在的目的,只能在历史的选择中被抛弃。因此在进行传承与创新时,需要客观对待,进行适当筛选,不能一味的全套继承[1]。

(二)尊重观众需求,包容对待其他艺术

戏曲的存在,是为人们提供精神上的享受,因此观众的需求待戏曲的发展有着决定影响,需要认真对待。不同的人们对其需求各异,在封建时代,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需要歌功颂德的艺术来粉饰自己,清王朝对戏曲的爱好,吸引了四大徽班的进京。在表演过程中,京剧鼻祖程长庚积极吸取其他剧种的优点,开创并发展了京剧,一时风靡京城,并延续百年,传唱至今甚至走出了国门。这是观众的需求带来的艺术发展。在文革时期,国家政治动荡,人们牢记革命至上,因此有了样板戏并流行于世。观众的需求给予戏曲发展的空间,而开放自身积极汲取其他的长处能够促进自身走的更加长远。

(三)从历史中找寻艺术发展规律,合理创新

在戏曲漫长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出,每个剧种发展的成功都是从无数的失败中总结出来的。特别是地方剧种,在满足当地观众需求的前提下,不断对周围环境中的方言、民歌等进行吸收消化,以此提升与当地观众的契合度,从而使其展现出更加顽强的活力。京剧的形成是徽戏、秦腔、汉调合流,并借鉴昆曲、京腔,从而形成的新式戏曲,一经推出迅速在全国获得良好的反响。自乾隆年间徽班入京,至道光、咸丰年间形成,最后与清末民国初年成熟,京剧历经百余年获得了成功。在这其中,经过自然的融合与吸收,并由戏曲艺人积极进行创新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最终形成了今天看到的京剧。以此为鉴,戏曲在进行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不能盲目进行创新,需要把握方向,逐渐进行,不能期望一蹴而就[2]。

(四)保持包容的态度,积极面对戏曲评论的发展

在戏曲的发展过程中,戏曲的评论对其影响深远,公正客观的评论在促进其发展的道路上功绩卓著。戏曲在进行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从业人员的思想开放,对待外界的评论要能够虚心接受批评,深刻反省自我,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及时进行改正。在面对新形势时,不能抱守传统思想不放手,应当解放思想,接受新事物并主动改变自己融入到新环境中。在艺术的传承中,总是新人代替旧人,一代代的人员不断进行艺术继承、创新发展,才能够使其长久流传。在这过程中,老艺术家要适当给予新人提携,并分享自己的表演经验,为后辈铺路;新人在进行艺术学习时,尊重老前辈,并将自己的想法、观点提出,请其指正。评论人员要保持客观性,对待问题减少自己的感情影响,以保证评论的公正。在与观众进行交流的规程中,虚心接受观众的意见,并与其进行深入探讨,深刻了解观众的内心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为戏曲发表评论,促进其健康发展。

第9篇

关键词:文化传承;创新设计;培养

一、文化传承创新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关系

1.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职能与任务

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与任务之一,高职院校也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职能,守护、传承、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将其与科技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一大批社会需要的创意人才。

2.艺术设计人才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

“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都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美术创作,大力发展平面、外观、工艺美术、雕塑、服装及展览设计,提升设计创意能力和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地区积极创建以创新驱动的创意产业园区,各个行业、不同方面的设计人才需求巨大,需要高校以文化传承创新为载体培养创意设计人才,全面提高未来设计师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实现传统文化走向市场,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求。

3.文化传承创新是提升专业内涵的有效路径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艺术设计和艺术设计教育激烈竞争的时代,这种竞争必然演变成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的竞争。专业内涵建设需要注重发展自己原有的基础与特色,注重专业文化内功的积淀,追求教育品质。这需要我们立足中国文化,借鉴国际趋势与专业知识精要,融入创造价值和设计文化,构建本土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民族意识、创新思维、设计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文化传承创新视野下的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专业设置雷同,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

教育部2011年统计显示,全国高职(专科)院校1280所,在校生人数744万余人。高职院校普遍开设艺术设计、服装设计、装饰设计、视觉传达、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影视动画等设计专业,但缺乏院校自身的个性与特色,与本科院校之间也缺乏科学合理的分工与定位,培养目标、规格与岗位相互重叠,与本土文化结合不足,存在“千校一面”的情况。

2.课程体系重技能而轻文化,缺乏传统文化的融入

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时间都不长,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受到西方包豪斯设计教学体系和当代观念艺术的影响,在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者容易迷失发展方向。各校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也存在“趋同”现象,课程设置中存在重技能、轻文化,重专业、轻通识,传统文化融入不够深入等现象。设计专业很少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修课程和各种增强人文素质修养的选修课程,没有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传统,使得一些文化素质不高的学生更难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也就谈不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3.学生创意能力不强,缺乏职业文化素养

由于近几年的扩招,部分学生绘画基础不牢固,文化基础差。教学大多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实践教学走形式,教学过程缺乏恪守职业精神道德的融入,忽略了文化思考,以及对过度包装、图形剽窃、违法广告等设计的视觉污染缺乏自我反省和社会责任感。

三、高职艺术设计人才文化传承创新的解决对策

针对目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需要树立传承中华文化的创新理念,结合国际设计教育的经验,科学定位培养目标,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强调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创意,提高艺术修养,在日常设计、学习中养成自觉的习惯。艺术设计课程体系要立足中国文化,融入创意产业、创造价值,在参考国外设计院校课程的基础上,结合专业与岗位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注重中国传统艺术中相关美学思想、设计理论的研究,适当加入文学、建筑、国画、书法、音乐等传统艺术语言课程或具有地方艺术特色的课程,构筑一个“厚文化”的教学理论框架,着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民族意识、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艺术设计类专业除了要设立艺术基础课程外,还要设置较为宽泛的跨专业、跨院系选修课程,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范畴,培养学生的跨界设计能力,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设计与医学、物理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课程,或文学、音乐、电影艺术、中西文化价值评析等相关门类的课程,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商业设计实践或者国(境)外交流,以拓宽知识面和视野。

参考文献:

[1]余雁.创意产业化发展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探究.艺术研究,2010(1).

第10篇

1.1传统艺术体育化转变,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传承广度

通过研究把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简单化、现代化、体育化、大众普及化。在遵循传统的昌黎地秧歌基本动作韵律,音乐特性的基础上,以先进文化为导向,融入新的音乐元素,把昌黎地秧歌传统艺术资源进行体育化的转变,创编成健身操,健身舞蹈使其动作变化更多,舞蹈语汇既现代又简洁,在动态上融入时代气息,很好地表现当代人的精神风貌。使其即能锻炼身体又能提高人们对其了解和认识,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更多地域的人都来学习昌黎地秧歌、了解河北的民俗文化,以期为昌黎地秧歌更好的蓬勃开展、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健身、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1.2探索体育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提高体育与民俗文化的互动

把昌黎地秧歌健身操,健身舞蹈引入体育课堂,使其在发挥大众健身作用的同时,使更多的大学生对民俗文化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体育与民俗文化的互动,为开发体育潜在课程,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课程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建立特色体育教学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打好基础。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2.昌黎地秧歌创新性传承研究的实际价值

昌黎地秧歌创新性传承研究,将成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拓展,丰富教师教学技能,学生学习的一个平台。通过师生对昌黎秧歌健身操和健身舞蹈的学习,充分提高师生对传统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增强其保护意识的责任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打好基础。

昌黎地秧歌创新性传承研究将弥补,河北省民间舞蹈进入体育课堂,在普通高校推广与普及的空白,同时拓宽与延伸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展,丰富高校的校园文化,进一发挥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以及大众健身的作用。因此,昌黎地秧歌创新性传承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以及社会实践价值。

3.目前国内外昌黎地秧歌创新性传承研究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活动不断深入开展,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自身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我国为了更好的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于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18项,其中河北省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入选民间舞蹈类。

昌黎地秧歌产生于元代,主要分布在河北省昌黎、卢龙、抚宁、乐亭、滦县等地的广大农村。当时人们为了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借助无拘无束的手舞足蹈,边唱边扭,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体现农民生活情趣、舞蹈风格鲜明独特的戏剧秧歌形式,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

昌黎地秧歌属于北方秧歌。通过互联网及石家庄各大音像书店、图书馆查询,目前对于昌黎地秧歌的研究极少,尤其是图书、音响方面的资料,远远不及东北的秧歌、花鼓灯、胶州秧歌的影响力、辐射面。

目前国内对于昌黎地秧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性、纵深性,本土性以及传统艺术资源的挖掘研究。目前对昌黎地秧歌体育化转变,改造利用,创新性传承方面的研究很少。因此昌黎地秧歌创新性传承研究,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艺术在普通高校普及发展开辟一条新路。 [科]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著.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法]卡琳娜.伐纳著,郑慧慧译.舞蹈创编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3]大众艺术体操.体育院校普修通用教材[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4]吕艺生著.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第11篇

(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文化的传承途径有民间传承和学校传承两种模式,前者在传统农业社会中曾占主导地位,但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传承主体、传承内容和传承场都在发生变化,民间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学校传承势在必行。作为现代农业技术和理念的传播中心,高等农业院校有着传承创新农业文化的优势资源。本文旨在讨论高等农业院校传承创新农业文化的紧迫性,提出农业文化进高等农业院校课堂的设想,认为可以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设置、博物馆的创建、地方项目的参与等方面开展工作。

关键词 :传承创新;农业文化;高等农业院校;新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90X(2015)03-0075-05

收稿日期:2014-05-15 修回日期:2014-10-22 网络出版时间:2015-06-0220:22

基金项目:云南农业大学校级课题边疆大学生助学成才研究项目“农耕文明传承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研究”。

作者简介:和晓蓉(1978—),女,云南丽江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602.2022.020.html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of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20159(3):75-79http://xb.ynau.edu.cn

ISSN1004-390X;CN53-1044/SE-mail:ynndxbsk@qq.com

DOI:10.3969/j.issn.1004-390X(s).2015.03.01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中心之一,长期形成了以农耕民族为主体,农业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农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精髓所在。即使是在今天,农业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传承和创新农业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弘扬和继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2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全球环境基金(GEF)等十余家国际组织或机构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也被称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其农业文化是世界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中国的农业文化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目前我国已经做了不少农业文化传承创新的工作。但是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发生着巨变,农业文化面临着严重威胁,正在逐渐流失,有的已经消亡,有的濒临灭绝传承现状令人堪忧。

一、传承创新农业文化的紧迫性

(一)农业文化的传承途径

文化的传承途径有民间传承和学校传承两种模式,民间传承是通过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口耳相传,父子传承、师徒传承等方式,实现代际之间的学习和传承,具有生活化、随意化、非强制性的特点。

民间模式在传统农业文化传承中地位非常重要。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很多农业生产知识、生产技术、手工技艺都是通过它而得以世代传承的,但是民间传承模式有其局限性:传授者多数凭借自己的记忆和个人感受进行传承,缺乏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其次,很多民间文化只在小范围内传承,普及率较低;再次,在无文字记载的情况下容易因各种原因而流失;最后,民间传承模式需要较长的时间,相对固定的传承人,不离土不离乡。

学校传承则是由教师为传授者,学生为传承人,以文字记录为主要形式,教学为主要手段的传承模式。其特点是传承时间、传承空间、传承人、传承内容都有严格的限定,有专业性、权威性、稳定性,高普及率的特点。

较之“不接地气”的学校传承,民间传承是一点一滴地实践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节庆、祭祀、舞蹈、歌唱、耕种、婚礼,就能够真实地体验、触摸、聆听和感受到的。被我们所精英化和理论化的在学校传承的所谓的“农业文化”实际上来自于农民的真实生活,植根在田间地头。民间传承模式能够继续,但现实是困境重重。

(二)民间传承途径的困境

1.传承主体

农业文化的传承主体是广大农民,农民既是传承者,也是传承对象。但是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的深入,大量的农用耕地已经丧失,农民工进城已然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失,我们现在看到的农村是老弱病残的留守地,农村后继无人已成事实。

精通农业文化,并亲身经历过、实践过的老一辈传承者,在逐渐老去。作为传承对象,农村的青壮年却以“农民工”的身份不断地涌入城市,寻求着与父辈、祖辈不一样的谋生方式。所谓的民间传承是后代向上一代人的学习和继承,而现实是上一代人留守在农村,而年富力强、接受能力最强的年青一代却没人愿意留在农村。只有过年过节,偶尔回乡才能看到乡土文化的再次上演。因此,对于很多农民工而言,乡土文化变得越来越陌生,他们常常只是过客,那是属于父辈和祖辈的文化,脱离了他们年轻一代的生活现实。很多人不关注,也不愿意传承农业文化,因为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确实已经逐渐失去了联系,有愿意传承的,又没机会学习。农村人口的高频次流动,打破了传统农业社会的人员结构,无法满足民间传承模式所要求达到的固定的传承主体。农业文化民间传承的“后继无人”已是事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到,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报告告诉我们城镇化步伐将会继续稳步前行,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之后,将会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变成城镇人口,这不仅是一种户籍身份的改变,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彻底转变,农业文化的传承困境会比当下更揪心。没有“人”的“传承”,对于任何一种文化而言,都是致命的。

2.传承内容

农业文化从总体来讲,可以分为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三大类。物质文化是农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主体部分,内容丰富,如农产品、农具、饮食、服饰、建筑等。精神文化包括农事节日、农业科技、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农业思想等。制度文化则是精神成果的外显,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其进行整合和调控的一整套规范体系,包括法律法规、婚姻制度、政权体制等。

一方面,人民群众对以上传承内容的选择和取舍,是比较功利的,讲究实用,需要符合两个要求,一是要方便生产生活,二是要有经济利益。于是,那些不符合这两个要求的,往往被传承者摒弃,比如低效又费时、费力的石磨、风车、犁等传统农具的淘汰,手工刺绣被机绣所代替。

另一方面,现代农业对传统农业的冲击,也是民间传承步履维艰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农业追求的是高产量和高收益,亩产量和收益是评价某一种农业技术是否成功的标准,它通过农业部门的技术推广,实现商业化的、市场化的目的。

在传统社会中,农业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农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少代人的积淀和传承,与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紧紧相连。传统农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它还承载着社会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等等。随着现代农业理念的传播,原先建立在自给自足,不以商业化为目的传统农业体系正在被瓦解。

2005年4月浙江省青田县传统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5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试点之一,青田稻鱼共生种养模式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这一农业生态系统中,水稻和鱼共生,鱼利用稻田的水分,以田中的虫类为食物,又为水稻提供肥料,搅动水体疏松土壤,并吃掉害虫与杂草,从而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了稻鱼双丰收。这一系统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多样化食物,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体现了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它以生物防治虫害为主,减少了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物多样性,保证了人类食品安全,成为生态农业的重要典范。稻鱼共生系统不仅保持着独特和谐的农耕文化,而且还衍生出许多当地饮食文化、风俗习惯、特色工艺。如青田鱼干、鱼灯、鱼灯舞等青田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高度集中了民间舞蹈艺术、民间音乐艺术和民间手工制作技艺,许多村民世代延续着鱼灯表演的习俗。

但就是这样在聚光灯下备受关注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它的传承也面临着危机,尤其是传承内容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迁。按照传统的稻田养鱼方式,鱼不用喂养,完全以杂草、稻田中的害虫以及脱落的稻叶、稻花等为食物。现在,为了追求产量,已有少数农户喂养一些配合饲料,甚至为了提高产量,而选用现代育种技术培育的高产田鱼品种。有些为了防止鱼搅泥,造成稻田漏水和大雨冲垮,还用水泥加固田埂,严重扰乱了传统的稻田养鱼方式。近年来稻田养鱼的面积正在减少,因为稻田养鱼系统面临着现代农业具有更高产量的单一种植或养殖的威胁,与单一的水稻种植相比,稻田养鱼的管理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和乡村合作,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种植单一的水稻或其他的农作物而不是稻田养鱼系统[2]。

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成功,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稻田养鱼以及传统农业文化的认同。但是,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利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这个名声,带来经济上的巨大利益,传统的农业文化成为了当地人一种重要的谋生名头,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传承内容的功利化在所难免。

3.传承场

民间传承模式的传承场是传承主体传授、交流农业文化的场所,包括家庭、村落、集市等。其中,家庭是农业文化传承的基本单位和重要场所,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授,上辈对后辈进行相关农业的耕种、技术、风俗、节庆、工艺、艺术等等的传承和教育,家庭传承依赖于成员之间的稳定关系[3]。伴随着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失和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不断出现,农村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代际不完整,青壮年大量外流。

村落是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的社会组织形式,它是人们生产、生活和学习的公共场所,是传承农业文化的重要场所。目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已经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尽管城市无限制的外延扩展占用大量农业耕地的做法,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但是城镇化的繁荣确以农村的败落为代价。农业文化所植根的村落和耕地,正在被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所蚕食,昔日的村落正在被空间大挪移,变成一个个住宅小区,或某个名目的工业园区、商业区,随之而来的是,农业人口的身份和谋生方式的彻底改变。

鉴于民间传承逐渐失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通过学校传承农业文化的方式,纳入高等农业院校教育体制中。通常,民间传承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学校传承处于次要,但是在民间传承失效的情况下,为了抢救即将衰微的民间文化,学校传承有可能升格为主要途径,如国学进课堂、京剧进课堂、年画进课堂等。

需要注意的是,民间传承向学校传承的转变,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要经过研究人员和教师的专业研究之后,对传承的内容进行专业化、理论化、系统化的整理,留下精华部分,科学地编写教材,设计教学环节等,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并且有教育部的规章制度保证传承过程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学校传承的任务在于将民间智慧收集整理成文字、影像资料,深入研究,并将其理论化、殿堂化、精髓化,更关键的是要对传承方式进行创新,以便指导民间传承,之外,还要在民间与政府和相关部门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参与决策和指导的作用。

高等农业院校是现代农业技术和理念的传播中心,在农业人才培养、科研、技术推广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文化的传承需要高校研究机构的参与,民间传承所固有的功利性以及生活化,使其更倾向于传承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而往往忽视了更高层次的理论传承,而这正是学校传承的优势,也是责任所在。

二、传承创新农业文化是高等农业院校的新任务

(一)高等农业院校的第四大功能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他明确提出了高等院校在原有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项功能之外,第四项功能是文化传承与创新。胡锦涛总书记还进一步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这次重要的讲话是胡总书记对大学和高等教育规律的新的重要认识,同时也高度肯定了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的重要地位[4]。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问题时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任务,这就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和繁荣发展指明了路径,也为教育系统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全国有独立建制的高等农业院校37所,其中高等农业本科院校31所,高等农业专科学校6所,一些综合性大学还设立有从事农业、农村和农民研究的二级学院和专门机构。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农业院校横跨教育、农业两大领域,具有很强的行业针对性和发展特殊性,担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使命,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高等农业院校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农业专业科技人才,为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高等农业院校除了培养农业人才、研究农业科学、直接服务农业三项任务之外,还要担负起农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5]。

(二)高等农业院校文科专业发展的新出路

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优势是农学,学科特色依然是生命科学,依托此类院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把传承创新农业文化作为学校的一个教学和科研的新方向,加强人文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建设相关课程和学科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由于长久以来形成的文理分科的思维模式,谈到农业,就只联想到实验、种植、技术。事实上,在农业实践中,还有着诸多的文化因素影响着农业生产,这在人类学的调查中比比皆是,那么,是否可以尝试消解文理对垒的思维模式,利用农业院校的农学优势,在技术化的农业与文化的农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关注农业中的人和他们所承载的文化,使技术化的农业和文化的农业有对话的可能。

其目的有三,一方面,文理科往往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学习方法和思维锻炼,原先农业院校单一的学科极易造成学生发展的片面化,不利于培养兴趣广泛、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情感丰富、素质全面的学生;另一方面,“学科门类打破单一化局面之后,非农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及其专业的成长,必定给高等农业院校带去更丰富、更多元、更活跃的文化基因,对于加深和扩散农业高校的人文氛围能起到极大促进作用”[6];最后,可以更好地履行好农业院校的第四大功能,改善农业院校文理发展过度不均衡,文理院校之间缺乏合作和交流等现状,给高等农业院校带去新鲜血液,对提高农业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能起到促进作用,也期望能更好地服务“三农”。

三、农业文化进高等农业院校课堂的设想

笔者百度搜索“农业文化进课堂”,仅有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网站刊载2009年2月16日《游牧经济与游牧文化为主的“人与草原”课程进入北京高校课堂》;搜索“农耕文化进课堂”,有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2012年12月14日举办的“农耕文化走进农林校园”的主题活动;搜索“本土文化进课堂”,有“本土名人进课堂”、“本土音乐进课堂”、“传统文化进课堂”、“京剧进课堂”(2008年),但多数是中小学、幼儿园课堂,少有大学课堂;搜索“传承”这个

关键词 ,主要集中在一些艺术类院校,比如手工技艺、剪纸、年画、民间舞蹈和音乐等。限于收集资料的方法,可能遗漏了不少信息,但也从某个角度说明,农业文化进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课堂尚有发展空间,可以进一步考虑。

(一)做长期的教学计划

传承创新农业文化,对于很多高等农业院校而言,属于新课堂。首先,调查学校的实际情况,是否有文科专业,现有的师资队伍结构,本校的农科办学特点、特色专业,以及同类院校和其他相关部门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进一步论证传承创新农业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再做一个较为详细的长期教学计划,如何做到既能发挥我们学校现有专业的优势,又能将专业特色、地方特色和农业文化传承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等农业院校的文科背景教师并不多,尤其是有文化学、人类学背景的,这两个学科出身的教师有较深的文化理论学习和研究的经历,对掌握农业文化,深入调查,有着严格的学科锻炼经历,比较擅长研究文化问题。所以,本着补足配齐的原则,加强新课堂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农业院校文科教师结合学校实际,从边缘逐渐走向主流的一条新出路。

(三)设置相关课程

第一,要开设哪些农业文化课程,哪些作为基础课,哪些作为选修课,哪些是专业必修的;第二,教材如何编写,针对不同的专业,教材的内容和深度需要调整,还要注意与中小学的相关教材相区别,中小学的教材侧重技艺的传承和农业常识,那大学的侧重点又在哪里;第三,农业文化进课堂,学生将成为传承人,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自觉传承农业文化,这将是个重点也是难点;第四,如何整合农业院校现有的师资队伍。

(四)创建农业文化博物馆

作为文化窗口,农业文化博物馆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近年来,国家对文博机构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博物馆除了过去简单的展览展示、收藏、研究的功能,其文化教育、文化传承的职能越来越受到关注,将是未来学校教育的重要阵地。征集、收藏、保存文物、标本及其他实物资料,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

农业文化博物馆通过举办各种展览,借助现代声光电手段和多媒体技术,将展品内在和外在的信息,以更加生动活泼的形式传达给观众,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博物馆是大学生精彩的第二课堂,它是一座实物“图书馆”,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还能提升学校层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的中国农业历史文化博物馆,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博物院共同筹建的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是“农具变教具”的最好实践,当然,鉴于各个农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先从收集当地的农业生产生活用具做起,创建农业文化的实物展厅,这是传承农业文化最直接的做法。

(五)参与地方的传承创新项目

高校本着科研和服务社会的职能,积极参与地方的发展,为地方决策部门献计献策,使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并和地方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高校产学研结合的通常做法。长期以来,由于农业院校的科研优势,在地方推广农业技术、开发农产品、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已经在地方有着一定的影响力。那么,是否可以在这些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文科所学,在传承创新农业文化的工作上做些事情呢?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个工作主要由一些科研机构和文化部门在做,高等农业院校参与的项目不多。

参考文献]

[1]孙白露,朱启臻.农业文化的价值及继承和保护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1):54-56.

[2]朱洪启.地方性知识的变迁与保护——以浙江青田龙现村传统稻田养鱼体系的保护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2007(7):24-26.

[3]倪梦.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消解与建构——基于民族学校教育的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3(3):47-49.

[4]赵沁平.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3):15-16.

第12篇

关键词:高等美术教育;人文教育;创新;文化传承

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一直以写实主义美术为主流。写实主义在中国艺术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能够美化我们的生活、反映我们的生活。从民国时期到现当代,中国主流美术潮流就是各种类型或题材的写实主义。我国美术界对写实主义的推崇由各种政治因素、历史因素和民众文化素质造成。但随着国际美术交流的日渐增多,也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逐渐强大,美术作为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显现出了诸多问题。首先表现为中国的美术与世界美术发展的脱轨现象。虽然,美术不像科技可以用明确的指标去进行比较,但在文化主导方面,中国一直处于被引导的角色。中国的绝大多数优秀艺术家都有海外留学和进修的经历。相反,能够成为有影响力的美术工作者单纯依靠中国本土美术教育体系的培养是行不通的。这种现象,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中国文化和艺术环境发展的限制,另外一方面则不得不追究中国美术教育的问题。

在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断扩招以及艺考生高考文化课分数的低录取使得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已经出现了人才培养过剩的现象。平庸美术人才过剩与高级美术人才的缺失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发展状态。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不仅面对来自国外艺术文化交流与日俱增的压力,还要面对来自国内的一届届美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适时地去发现问题和改变现状是中国高等美术不得不进行的计划。

1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专业与模仿

1.1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职业化与专业化

中国的绝大多数艺术院校的本科课程中专业技法课程占70%左右,相关的艺术理论类课程占30%左右。专业技法课明显成为了美术高等教育的重点课程内容。专业技法课重视的是专业技能的培养,艺术理论课重视的是学生艺术修养、艺术理解力的培养。许多美术学院的毕业生有非常好的绘画技巧,但在阐释自己画作和思想时却是局促紧张的。

高等美术教育并非职业培训,这种职业性培训应该是专科或职业类学校的工作,高等美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思想、有文化引导力的美术大师,而不是美术工匠。

另外在国内的各类关于美术优劣评价的比赛和考试中,绝大多数人习惯于用画得像不像、画得好不好等标准却衡量美术作品,导致了高等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也沿着画得准不准去努力。艺术院校的教师也用这种标准去评价和考核学生,很多有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考力的学生不被重视和鼓励,在专业发展中逐渐失去信心而选择了其他的发展出路。

1.2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对美术的“狭隘”理解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把绘画、雕塑等美术专业理解为一种职业,并且在等级制社会中把美术定位为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但我们回顾西方文化发展历程会发现,美术可以成就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汇聚了各国艺术大师、19至20世纪的法国巴黎吸引了众多的现代派艺术先锋、如今的美国纽约成为时尚与艺术之都。这些国家和城市的强大无不印证了艺术扮演着文化发展中最强有力的角色。

如果单纯地把美术理解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职业或一个没有意义、不需要更多理念的技术劳动,这种美术教育也不太可能培养出影响国际文化的艺术大师。只有扭转对美术基础作用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并找到正确的美术教育发展方向。

1.3 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特定历史历程与对模仿的重视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起源于公益学堂这种职业性教育,美术人才的培养以解决功利性的需求为主。在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的影响下,中国美术教育出现了“全盘苏化”的局面。长期因循契斯恰可夫的教学方法,注重摹写,淡化创造力和想象力。建国以来美术教育的目的基本上是为政治服务,并由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美术学院的教育制度,这种教育制度的培养方式主要是为了适应政治宣传的需要。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只能产生一种美术创作的风格即革命现实主义。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从历史发展到艺术服务功能定位,都决定了美术教育对模仿的重视。中国的美术院校多数是侧重于技术创作型的学院,像是培养技术的技工学校而非真正的美术大学。

2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在高等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2.1 创新能力培养是美术新时代的需要

当代社会,多媒体艺术、观念艺术、装置艺术等新的具有更多科技含量和形式化因素的美术创作形式出现,原有的传统媒介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方式在逐u退出主流艺术领域。画家的想法与创意具有更多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才具有更多的社会效应和国际影响力。时代在向前发展,文化和艺术领域不可能停滞不前,文化发展不可能固守传统。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需要艺术工作者不仅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更需要有强大的创新勇气。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就要顺应时展的趋势,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美术人才。

现代艺术鼓励艺术家的个性表现,正是这种五花八门的个性化表现构成了现代艺术发展的多元化。艺术作品的可识别性越来越成为绘画市场上的重要元素,现代艺术家们也在竭力的塑造这种个人特色,赖利的视幻艺术、沃霍尔的商业气息以及波洛克的随意洒脱、培根的沉闷窒息等都让人印象深刻,所有之后的艺术模仿都难以引起更多的回响。

2.2 创新能力培养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

美术多以可视的艺术形象或形式来反映艺术家的思想及情感,艺术的每一次创作过程都是一次创新过程。成熟的艺术创造依赖于人对客观世界的观察,经过艺术家内心的体验,通过复杂的联想、辅助以视觉加工、转化等多种过程得以成形。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创新能力的结晶,艺术家的创新能力是其艺术创作的源泉。

美术创作成为了所有美术教育环节的最终目标,创作能力的培养与教育除了训练和提高学生艺术造型技巧与审美能力外, 对于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追求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任何一种教育都不如学生因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努力更有效,所以,创作环节就是让学生去尝试完整的艺术加工过程,从而明确今后的学习内容。

3 注重文化传承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作用

3.1 注重文化传承是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体现

高校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上被多次讨论,并在近现代一直是欧洲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尤为重视的话题。关于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孰重孰轻,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但在西方的各类高等教育学府中普遍的做法是:在人文科类教育中普及理工类教育,而在理工类教育中加入人文科目的教育。大学教育是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道德风尚的人,高等教育不仅是专业的教育,更是全面的教育。

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也重在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坚持。高等美术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教育不能通过具体的考试或模式来进行,它往往要通过更多地日积月累的不断努力,通过学生对深邃文化内涵的一种执着精神去坚持。这种学习和探索将是人一生的学习,也是比学会任何一种技能和任何一类专门知识更重要的学习。

注重文化传承体现在美术教育领域,反应为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美术技能,还包括对精神、价值问题的追问,对自然与美的思考。以文化传承为导向的美术教育、美术研习活动,往往强调灵感与顿悟的重要性;往往追问美术作品中所隐含的信仰与启示,而非简单的视觉形象的塑造。正因如此,美术教育应像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在文化传承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

3.2 注重文化传承是拓宽学生知识面与就业面的途径

高等美术教育经过的多年的扩招之后,美术专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但对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有限的,导致了美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成为了牵扯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大问题。拓宽高等美术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也是高等美术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拓宽高等美g毕业上的就业面就必须扩宽高等美术教育的知识面,使学生在就业时能选择与美术相关的其他行业,如艺术品收藏、艺术品鉴赏、艺术品买卖、青少年艺术教育、大众文化艺术事业、文化传媒行业等。与纯美术就业难相对应的是美术相关的其他行业及新兴行业的人才紧缺。大学教育是培养全面的人。注重文化传承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加强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知识包含了宽泛的内容,使受教育者的知识体系得以全面发展。

拓宽高等美术教育的知识面,也是改变单纯的以专业技术为核心的教育形式。艺术不等同于技术,技术教育仅仅是艺术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艺术的核心知识除了技能技法之外,还包括艺术修养、文化思想。艺术修养的高下,决定个体成为“匠”与“师”的重要因素。文化思想的深度,决定了个体成为“师”与“家”的重要因素。

4 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4.1 美术家的文化素养是创新的灵感和源泉

技术进步、文化发展与新艺术形式的萌芽总是如影随形,而这些高科技产物的美的价值和意义总是差强人意。原因在于其背后缺少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认同感。脱离了文化传承的艺术创新显然是走不远的。

艺术创新往往被认为是困难重重的,困难的关键在于对前人的艺术作品的广泛了解和在此基础上的破旧立新。所以,没有深厚的艺术理论就无法进行基于历史与传统的创新。其次,文化素养为艺术人才提供了宽实的知识结构,宽实的文化知识是拥有灵感多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4.2 文化传承是一种学习,创新是另一种学习

文化传承是一种继承形式的学习,创新是一种突破形式的自我审视。创新要依托于文化传承,艺术创新不是奇形怪状,艺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引人向上、给人警戒、给人启示。文化传承的终极目标是在历史文化的积淀中总结出能反映本时代精神和文化的新颖艺术表现形式及内容。

以创新为目的的文化传承不是单纯的复古,以文化为基础的创新也不是另类的搞怪。在此消彼长的交替学习中,才是培养未来高级美术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黄跃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艺术教育[J].高教探索,2006(5).

[2] 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 罗伯特・基尔.社会艺术教育与社会文化的流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