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探索生命科学

探索生命科学

时间:2023-10-10 10:42:24

探索生命科学

探索生命科学范文1

一、学生是“数学学科生命教育课堂”的主人

在营造“数学学科生命教育课堂”的初期,我一直在完全效仿观摩过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课前必须预习,课上分组合作学习,老师在课堂上基本很少说话。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即使我为学生准备了详尽的预习学案,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课上分组合作学习时也经常有一些学生不积极参与。自己的“照搬照抄”太生硬,只是从形式上改变了课堂,却没有真正实现教学目标,也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边教学边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调整,我意识到,对于学生而言,预习知识也是一种学习能力。我所教的学生是初一年级,几乎所有学生都不具备这种预习能力,所以我首先要培养他们的预习能力。于是,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培养他们的预习能力。不知不觉中,我惊喜地发现,只要我设置的预习内容得当,学生们都能够独立完成这个学习环节,并能正确感受到预习内容对学习新知识所起的作用。

二、教师是“数学学科生命教育课堂”引领者

1. 做好学生导学的引领者。“学科生命教育课堂”的复习和预习部分是由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如果创设情境问题,让学生觉得有难度或者问题的提出不够明确,以至于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教师根本没有机会对问题进行调整,就无法保证学生进行有效地预习。所以,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恰到好处,过于独立则起不到前后知识的衔接作用,过于复杂又会给学生的预习带来困难,无法达到预习的目的。

我在对预习导学部分进行情境创设时,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感兴趣、易于理解的实际问题,然后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增设一些问题或者适当地调整一下预习内容的顺序,使问题的设置更有层次感,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完成问题,为学生有效地复习和预习提供了保证,也达到了很好的导学效果。

2. 做好学生探究新知的引领者。“善教者,必善问”。在学生探究的不够透彻、感悟的不够深刻时,教师适当、准确地提出问题,为学生引领正确的思考方向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向;有层次、有步骤地提出问题,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交流探究。在学生对一个问题进行合作交流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提出问题,引领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使学生经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功体验。当学生对探究的知识似懂非懂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提问,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回答,明确概念性的知识。

在“学科生命教育课堂”中,教师通过适时的提问和巧妙的点拨可以恰到好处地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师与生融为学习的整体,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给予学生表现和展示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懂就问,使“学科生命教育”的预习交流、分组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到落实,真正实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三、多样化是“数学学科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解决了预习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我又进一步探索新课讲解过程应该怎样设计教学环节,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备知识,更要备学生。于是,我每次备课时,都会本着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前提,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探究——归纳——应用——纠错——反思”的过程。学生的分组形式采取自愿的形式,每节课谁与谁合作都是不固定的。经过观察,我发现几乎每个小组的同学都是好朋友,大家合作起来分工明确,久而久之达成了一种默契。有的同学演题,有的同学监督,有的同学验算,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在完成学习内容的同时,也彰显了生命的灵动和智慧。

探索生命科学范文2

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也是使学生提高各种能力、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过程。学生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占学校生活大部分时间的课堂教学的状况。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需要和心理追求主要表现为:好奇的心理需求、得利的心理需求。对此,在初中《生命科学》课堂教学中,对满足学生的“好奇的心理需求”和学生“得利的心理需求”的心理学教育策略的运用做了一些实践探索,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1 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的好奇的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的求知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内驱力,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要求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表现出一种好奇。”初中生的好奇心强,好奇心促使他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例1】“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根”一节的教学中,笔者就在把这节教学设计为探究型课题,“根怎样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把学生分成4小组,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用不同的根做实验,探究不同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奥秘,然后把结果写成小论文,在同学中交流。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需求。

【例2】《动物》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出:(1)蚯蚓是用肺呼吸的吗?(2)蟋蟀有鼻子吗?它是怎样呼吸的?(3)青蛙为什么在水中和陆地都能生活?在水中是怎样呼吸的呢?(4)泥鳅总是生活在淤泥中,为什么不会被闷死呢?……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但是笔者并不正面回答,只告诉他们哪些可以查看什么类书籍或网站能了解到这些知识,哪些是可以用实验来探究的,实验室随时为同学们服务。课余时间,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探究,他们终于自己通过实验知道了结果,学生高兴得跳了起来。有的学生把探究的过程写成观察日记或作文,语文老师大大地表扬了他们。这又进一步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个性,满足了学生尝新心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 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促使学生获得成功,满足得利心理需求

优化课堂心理环境,就是教师通过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来优化课堂教学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以营造课堂教学气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包括对学生的态度、教材的组织、教学方法手段、期望值、评价方式等),改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能使学生既有效地掌握学科知识和提高能力,又能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得利即是获得利益,它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两个方面,初中生的得利心理主要是指获得精神利益,如受到老师赞扬、同学认可、校方表彰等。学生学习上成功与否,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

2.1 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是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基本构件。学生只有感到课堂心理氛围是安全的,他才会心情舒畅,才会不必花时间来保护自己,才不怕别人的非难,才能始终按自己选定的目标不断进取,才能消除创造性思维的抑制因素,学生才敢于提出疑惑,发表不同的意见。

在第一次上《生命科学》的时候,笔者就与学生“签订”“君子协定”,上课一定要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不管学生回答得怎么样,老师绝对不会批评,其他学生也不能起哄。对上课积极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在期末中记入这门学科的加分。

记得一次上课时,笔者讲到“在生物界中,细菌有惊人的繁殖速度,如大肠杆菌在37℃下培养在牛奶l中,其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仅12.5min。”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不对。”老师先表扬了他积极思考问题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这样,学生学得很主动,也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实验课上,学生由于是第一次接触显微镜,对于显微镜有着强烈的新鲜感与好奇心。他们常常在教师不注意的时候。把书或一根头发或一张白纸或笔,甚至是自己的手指放在显微镜下来观察。教师发现这些情况后,如果马上制止,学生固然不敢乱摸乱碰,但同时也扼杀了他们的好奇心。每当此时,笔者就和颜悦色地问:“你们看到图像了吗?”学生甲:“老师,怎么里面是黑的?”学生乙:“为什么看不到图像?”学生丙:“老师,我们的显微镜大概能放大多少倍?”学生丁:“老师,显微镜能看到细菌吗?”……教师先肯定了他们的探索精神,然后说:“同学们,你们提的问题非常好,想知道显微镜有哪些作用吗?”这样处理,即与学生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师生关系,又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实验中学生把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得非常好。学生在获得成功中又产生了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满足了学生的得利心理需求。

2.2 改变评价方式,满足学生的得利心理需求

对学生的评价根据学生的发展态势,采用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全面分析。例如,前差后好的,只记录进步了的成绩,前好后差或平稳发展的,则记平均成绩。由此动静结合,鼓励学生不断努力争取进步。后来,课堂上常常出现同一个问题有许多同学要回答,课堂越来越活跃;实验中,有的同学一次做不好,自愿再做一、两遍,成绩只记做得最好的一次。

探索生命科学范文3

北京时间2012年8月6日13时30分许,“好奇号”火车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赤道附近的盖尔环形山表面,开始了为人类踏足火星开辟道路的使命。

此次登陆火星的“好奇号”,将在火星工作两年时间,它的任务是搜寻碳、氮、磷、硫和氧等基本生命元素,探寻火星上是否出现过生命的迹象,并为美国NASA计划2030年将航天员送入火星轨道做准备。

“好奇号”登陆火星的过程中,最令人揪心的当属进入火星大气层后的下降和着陆。在短短7分钟内,它的时速由约两万公里下降至零,且无法人为控制,完全由最新着陆技术自行完成,其间充满不确定性,任何一个微小失误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美国航天局称之为“恐怖7分钟”。

“好奇号”项目总投资为25亿美元,是迄今最昂贵的火星探测项目,它的名字由一位华裔女孩马天琪命名。2008年11月,美国航天局向全国5—18岁学生开展为最新的火星车征名的活动,有9000多名学生递交了命名提议。当时仅12岁的马天琪在命名征文比赛中获得冠军,她用“好奇心”(Curiosity)为这部火星车命名,她在征文开头写的是:“好奇心是人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焰……”

美国航天局总部火星探测项目负责人戴尔回忆说,综合建议内容、火星实验室负责人的推荐和公众投票三方面因素后,12岁的马天琪提议的“好奇”这个名字最终入选,因为它反映了人类的基本共性和科学的本质。

漫长的火星探索史

人类对火星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1960年。1960年美国NASA建立了“地外生命计划”,在那个太空探索快速发展的年代里,NASA向太空发射了大量探测器,为天体生物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1962年,NASA的“水手计划”发射“水手2号”关注金星时,苏联发射的“火星1号”开启了火星探测的历史,但是直到“火星5号”才取得成功。1965年美国的“水手4号”首次近距离观察火星,并拍摄了21幅照片,辨认出水可能曾在火星上流淌的证据。

科学家在对“水手5号”和“水手4号”的金星观测进行比对后得出结论,火星相比金星是更好的寻找地外生命之地。

1975年,美国先后发射了“海盗1号”和“海盗2号”探测器并在火星成功着陆,是当时NASA最具野心的行星探索计划。这两辆探测车也是最早登陆火星的设备,每个探测器都肩负着14项实验,包括专门搜寻火星上的生命迹象。

1988年苏联发射的“福波斯号”通讯意外中断,1992年美国NASA发射的“观察者号“与地球失去联系,让火星探索陷入低潮。

近十年之后的1997年7月4日,美国NASA的“探路者号”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它携带的“索杰纳号”火星车,是人类送往火星的第一部火星车。这次探索找到了一些支持“火星生命之说”的证据,认为火星上有生命的说法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火星上曾经有水;二是在地球上发现的火星陨石中含有生物化石微粒。“火星探路者”拍下的照片表明,几十亿年前火星阿瑞斯平原曾发生过特大洪水,证实了“海盗号”飞船21年前的判断。科学家认为,即使火星现在不存在生命,这颖行星也许过去曾经可以支持生命。

2001年,美国发射了“奥德赛号”火星探测卫星,主要任务是寻找水与火山活动的迹象。“奥德赛号”帮助科学家发现火星极地下大量的水冰(非干冰),及火星表面的化学元素、矿藏以及辐射水平等信息,并成为通讯中继站,与其他派往火星的飞船联系。这次“好奇号”便是通过如今仍在服役的“奥德赛号”中继站将图片发回地面。

2003年,欧洲空间局(ESA)发射了首颗火星探测卫星“快车号”,第二年,美国发射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相继成功登陆火星。2008年,“凤凰号”在火星北极圈一处平原的永久冻土地带成功着陆,工作五个月后被“冻死”在了火星,而“勇气号”在登陆火星7年后也失去了联系,现在只有“机遇号”还在火星上活着,而它也在2012年迎接了新伙伴“好奇号”的到来。

“后人类时代”的开始

201 2年8月7日,“好奇号”在着落的陨石坑底部,向地球发回了火星景观的第一张彩色照片。这张照片的远景显示了盖尔陨石坑北部的山壁和山脊。

然而,伴随着“好奇号”成功登陆火星的欢呼,也不乏质疑之声,对于星际探索的高昂费用,反对者称应该“发展有用的科技,而不是把这些装了轮子的箱子到处乱发射”。对于这样的质疑,“好奇号”团队成员詹姆斯·贝尔认为,人类通过探索太空掌握到的新知识,其价值很难用金钱衡量。

科学家一直很想通过火星了解地球自身的气候和地理,以帮助解决地球环境领域的一些难题,而在探索宇宙的旅程中,火星是一处重要的“中转站”。“探索是人类的天性。我们不断地去到艰难或危险的地方。这些探险故事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知识遗产的一部分,了解周遭世界的欲望的一部分。”贝尔说。

英国天文学家洛德·里斯(Lord Rees)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好奇号”火星探索任务标志着

探索生命科学范文4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生命教育

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应当教什么?又应当怎么教?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课题。近年来,许多优秀生物教师先后通过不同途径对此发表了极具价值的观点和看法,但大多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来进行研究。从理论层面上看极为科学,但是否能通过实践的检验则不得而知。而近日,笔者也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由“学而知”所构建的过程体系中,“三维”目标处于体系的最顶端,即最难达成、最难评价以及最难维系;而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对生命的诠释力度,并加强生命关怀教育,反而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进而感知生命的珍贵,最终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对此,笔者现将论证过程阐述如下。

一、强化诠释生命的意义与方法探究

从本质上说,生物本身就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在生物课堂上,几乎每节课都与生命有关,每节课都是对生命的诠释。然而,这仅说明我们已达成了诠释生命的事实,严格来说,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满足生物教材的需要。学生虽然知道生物与生命有关,但却极度缺乏生命意识,只是将生物课程当做一门纯知识的课程来学习,难以提升学习效用,而这正是由于教师不注重诠释与渗透生命意识所导致的。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强化诠释生命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掌握生物课程的基本内涵,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哪些方法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呢?笔者认为,我们应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来加强引导。

第一,在理论层面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全面灌输与渗透生命的可贵,并加强生命与生物之间的联系,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来加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例如,在讲“光合作用”时,笔者随手抓住一片从窗外飘来的树叶(或课前准备),提出问题:我们知道,光合作用是通过这一片小小的树叶来完成的,那么,树叶有生命吗?它是一种生物吗?为什么?上述两个问题,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既与“光合作用”有关,又与“生命”诠释有关。而对于学生来说,要正确回答这两个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就必须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究时间,并为学生提供一些提示,如从分析生物的概念和生命的特征入手等。只有经过深入的探究,学生才能得出“树叶具有生命特征,但却不属于生物范畴”这一结论,并在探究中积累生命意识。

第二,在实践层面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外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妙,以任务驱动式教学为主导,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生命的成长和凋谢,进而加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例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植物的种子,让学生在课外种植,利用所学过的生物知识培育植物的生长。当学生看到自己亲手培育的种子发芽并渐渐长大时,他们会将植物的生命与自己融为一体,最终养成热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二、生命教育与学生探索意识的关联性探析

在学习的过程中,由学生与学习对象构成了学习的主体与客体,而知识仅是预期达成的结果。众所周知,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而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即如何学,以及怎么学。然而,假如学生没有学习动力,那么教师又应当如何引导呢?因此,在学生为获取知识而所开展的客体研究中,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求知”意识创设足够的动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坚定地对学习对象进行探索,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探索生命科学范文5

关键词:物理中考 命题 方向

中考试题是初中学科教学的指挥棒,正确认识课程改革对考试命题带来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就初中物理学科来说,近几年来的中考试卷,内容一改长期以来的教条现象,在关注社会、实验能力、科学渗透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把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根主线,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教学与培养,开拓了广阔的命题空间。笔者就新课标理念下物理中考命题方向浅谈几点体会。

一、注重试题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课标》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解释其中隐藏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考试内容发生了很大的改革,试题力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景,选材丰富,生活气息浓郁,从多角度展现生活与物理的广泛联系,使学生通过答题关注现实问题,感受与领悟人与环境、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关系。相信今后的中考物理试题会更加贴近学生生活。通过试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理知识、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培养热爱科学的意识,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身边处处有物理,体验物理为生活服务,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从根本上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注重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的考查

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状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近几年初中物理中考命题加大了物理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方面的考查力度;加强了根据一定物理情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收集、处理信息等能力的考查。如:试题会给出一个物理现象和一组相应数据,让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初步结论,引导学生将学习的重心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的转化。

《课标》强调:实验在物理课程中对学生认识概念、规律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力求加强实验原理、方法,设计及操作能力的考查,即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体验和感悟实验过程,观察并对实验现象归纳总结,设计表格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如果学生平时没有亲手操作或认真观察研究,将很难得出正确答案。

看来,今后的物理考试命题一定会加大实验探究题的比重。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将成为中考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从知识的实际应用出发,以初中生能够接受的形式,适当渗透与物理有关的能源、环保等社会问题和科学技术成果,让学生一方面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源危机感,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目前,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科技发展新动态,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会成为中考命题的一个热点。这种试题一方面让学生在阅读所提供的信息中思考,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而获得正确结论;另一方面扩大知识面,让学生了解社会,热爱科学,关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四、注重体现学科渗透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整体的世界,不是被物理、化学、生物等分割开来的学科世界,因此学科渗透将成为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课标》提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的课程基本理念。近几年的中考命题在学科渗透方面也做了不少尝试。出现了一些学科内部综合、学科之间渗透,具有时代气息的综合试题。这些试题力图体现知识与技能、物理与生活、科学与技术、科学与人文等问题的综合。由此预测:学科渗透将成为中考考试命题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探索生命科学范文6

我在几年来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一、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探索识记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

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2、探索概要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点词(动词或名词),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时,可结合数学的“集合”概念,对各条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掌握。

3、探索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

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集合”的方法,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二、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

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和联系,包括学科重点知识的挖掘、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等。它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近年中考对学生知识能力考查的重点。只有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1、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辛亥革命失败,直接原因是袁世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会性质,它决定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从革命的特点可以分析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规律性的结论。

2、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也是中考命题能力测试的重点。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专题线索。以此提高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3、探索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

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也是近年来中考能力考查的重点和趋势。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以正在学习的内容为立足点,联系其它学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或对比,从多学科的角度,更为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相关问题。如学习到美国西部开发问题,可以联系到当今中国西部大开发这一政治时事热点问题,同时又可以联系中、美两国西部的地理因素进行比较,从而对中、美两国西部开发的区别和联系形成一种正确的认识。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趋势。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是对学科内某一重点、热点或现实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研究。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内容、学习研究能力、研究需求或兴趣取向,确定相应的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方式、手段、需要的材料、研究的步骤、分工、预期取得哪些研究成果等。通过研究性学习,做出阶段性或总体性的研究报告,或写出研究专题小论文,以此训练检测学生的学科研究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

探索生命科学范文7

1.针对生物学科的主要特点,构建符合初中学生认知规律的学科达标规程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材设有“看一看,想一想"“演示实验"“动动脑"“动动手"等部分,并配有大量而系统的形态结构插图、表示生理活动规律的动态图解以及指导实验方法步骤、规范操作的图解。教材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是对生物学有关概念的学习,分门别类地对生物的生活习性、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规律特点及生物与外界环境相统一的辩证认识。突出地体现了对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自学、思维这4种能力培养的教学要求。

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一般是从形象、直观、生动的生命活动现象开始,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整体局部整体,由个性共性个性探索生命活动规律。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思维特征,正处于由形象、具体的思维方式向抽象的思维方式的过渡阶段,他们对抽象的生命规律的学习,尚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和帮助。针对初中生物教材的主要特点和初中学生的心理及思维方式特征,构建以·提·示·观·察·启·发·探·究·引·导·整·合为主的学科达标规程,经笔者及我市部分生物教师在不同层次的学校进行教学操作的实践证明,该达标规程广泛适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观察(实物、模型、演示)、实验的大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操作,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启发性等原则,明确了对教师教法、学生学法的指导及能力培养的教学导向要求。

(1)提示观察是生物教学中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教师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模型、图表、演示等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或通过提示观察的具体要求(顺序、颜色、结构层次、排列、反应特点等),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观察比较,抓住观察对象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对观察现象的描述能力等。

(2)启发探究是指教师紧扣教学目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激疑启思,引导学生沿着精心设计的实验、问题及演示的现象进行探索,积极主动地思考,进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演绎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以追究问题的原因,得出正确结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教师则对要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提示、点拨、疏导、指导,激发有序的思维活动,培养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3)引导整合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把通过学习观察、实验操作等获得的表象、具体的感性材料,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进行梳理,突出主体,分出层次、类别,把认知结构重组和构建,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上述达标规程的构建及教学操作程序的探索,遵循了目标教学的理论观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体现导学达标过程中教师的教法、手段和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及能力培养的教学要求。但在教学实践中,操作上不是一成不变,还需要根据学科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课型、学校条件、班级特点,并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灵活变通,做扩展延伸或对应变动,构建相应的达标规程。

2.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课型特点,探索构建初中生物学科达标规程体系纵观初中生物教材,课文大都是以先提出问题,启发引入,提示观察实物、插图、演示,启发探究生命活动规律,指导实验操作,引导分析比较,归纳总结规律或导出结论,解释生命原理为主线。抓住这一主线进行探索,辨析异同,分化出几种不同的课型。针对不同的课型特点、教学内容,初步探索构建的初中生物达标规程体系。

上述达标规程体系的构建,尚属探索阶段,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

3.遵循规律,科学进行学科达标规程的教学操作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达标规程作为学科课堂教学导学达标活动的规律程序,在教学操作上还需要教师紧扣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根据学校的条件,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采取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优选教法,科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等灵活进行教学操作,使之体现科学有序的优化组合效应和学科特点优势。

探索生命科学范文8

参观学习,感受探索的乐趣

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中国科技馆,到钱学森青少年科学院参与体验载人航天模拟发射。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兴致勃勃,积极动手,在游戏中体验科学探索与发现带来的乐趣。参观后学生感慨地说:“通过参与体验载人航天模拟发射,我感受了火箭在发射腾空一瞬间的紧张和激动,体验了航天员太空生活是那么的神奇,感受到宇宙星空的背后有无数值得探索的世界。”

专家讲座,激发探索的欲望

孩子们普遍崇拜科技专家,因此,我们经常请专家进校给孩子们讲解科技知识。专家们结合时事和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进行细致的讲解,使高深的科技知识变得鲜活生动、充满神奇与乐趣。

神舟九号发射前夕,我们请尚增雨研究员结合此次对接任务以及神九的相关亮点给学生讲解。讲座中,他还特别提到了进行飞天任务的女航天员的故事,使在场的每位学生都很兴奋。

神舟九号发射之后,我们又请来钱学森四大弟子之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李颐黎来校和学生们对话交流,并为学生做了“神九开启天宫梦想”的专题讲座。

专家的讲座,为学生们打开了探索宇宙的大门,激起了他们探索的欲望。

动手实践,体验探索的过程

在科技活动中,我们还注重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我校老师带领学生设计并制作的“我心中的空间站”,得到航天院士的指导。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超重、失重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怎样才能让学生不机械地记住超重、失重的现象?我和学生们一起设计了《超重与失重的科学实验》。利用实验和理论探究的方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知识,通过实验、分析、归纳、讨论等方法得出结论。在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爱科学、爱航天事业的情感,提高了学生动手与合作能力。

参与竞赛,提高探索的能力

学校以“科技节”为载体,开展科技小制作比赛、模型比赛、金鹏论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探索的能力。

为拓展学生视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我还带领学生制作了“海盗船”。通过制作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他们在活动中体验了科学实验的快乐,提高了探索的能力。这项活动还参加了北京市青少年TTS技能与创新设计大赛,获得小学生组一等奖。

关注航天,引领探索的境界

我校地处东高地,这里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源地,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引领孩子们关注航天,进行航天精神的教育。

探索生命科学范文9

1.制定好每节课具体而可操作的目标

我们给科学素养定义了四个核心概念:科学概念(或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的这四个核心方面正对应着我们科学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的目标要有具体的描述。所以要把三维目标定在具体问题、具体活动上。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会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在每篇教案上都应有明确的表示。

2.做个“问不倒”的老师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们普遍感觉到自己原有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科学课的教学了,加强学习已是大势所趋,为此有教师提出“做个问不倒老师”,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自然不在话下。

的确,小学科学虽然内容并不深奥,但也涉及了“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部分内容,综合性强,原来教师的知识结构确实需要更新和完善,对于一个“一问三不知”的科学教师,孩子们会丧失学习的兴趣。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一个有着丰富科学知识的教师一定能培养出有科学素养的学生吗?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如果教师缺乏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缺乏一定的方法,单一地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那么科学素养的培养将大打折扣。在科学教育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知识不是科学素养的“唯一”,在实施教学时,要变单一的科学知识传授为全面科学素养教育,变以课堂为中心向引导学生走向自然、生活和社会转变,变教师为中心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转变。科学素养的培养必须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得到实现,因此教师必须精心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

3.小学科学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3.1探究发现法。探究发现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探究发现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2实验探索法。实验探索法是指教师提出命题或创造若干条件,学生围绕着教师的命题进行假设和实验证明;或者利用教师创造的条件,进行开放性实验,从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实验探索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假设论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实验探索法的特点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在实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提出命题或创造条件,通过什么样的实验,怎样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探索发现什么,都由学生自己来确定。实验探索法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发现的能力。也就是说,把实验作为探索和发现的方法,学生按照提出的命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寻找答案。在这里,实验过程就成了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

3.3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法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有关专题,在小组的群体中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学习,从中获得对该问题深入认识或进一步了解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所以比较适合在小学中高年级使用。

4.合理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改中进行了教材多样化的改革,允许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教材,可以说,再完美的教材,也很难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另外,由于编写与出版的时间差,也可能会出现落后于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实际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树立新的教材观,明确教材只是“学生和教师进行教学的材料”教科书并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而只是一种材料,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授课顺序是可变的;授课时间是可调的;教学实例是可选的;教科书中的内容不一定是必须用的或必须掌握的。

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有课程开发意识。

探索生命科学范文10

一、贯彻**大精神,推进教育创新

中国共产党是创新精神身体力行地实践者。**大是我党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复兴中华民族的一次大会,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关键在与时俱进,破除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坚持创新。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大会的历史功绩和值得珍惜的理论成果,它体现了党在理论上的创新。

新一轮课程改革,体现着教育创新。未来的竞争是综合国力之争,是科技之争,更是人才之争,教育之争。教育是百年大计,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教育理论的创新,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在教育领域,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一切为人的发展服务”,这是首次将“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最终归宿。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21世纪教育委员同样向我们呼吁:教育的使命多么崇高,它要求我们把人受教育看作是一条人性展开之路,教育要在一种契合人性发展的轨道上,不断的改造和构建人性。“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帮助人最大可能地实现自己。”可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教育,以人性化的理念诠释教育,赋予新世纪的教育以新的生命力,这正体现着创新精神的可贵。

二、语文教学要在批判和继承中创新。

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下一代,教师自身必须具有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一切为人的发展服务。”的目标指引下,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使我们所致力的小学语文学科焕发了新的活力。可以说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然而如何将新的理念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实现学科教学创新,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这成了我们共同思索的问题。作为新课标的实践者,作为区语文学科的教研员,我以为只有教学和教研并举,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批判和继承,探索和实践中创新,才能变革课堂,提升学科价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1、语文学科的创新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新课标理论具有的创造的

独特理解上。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在语文课堂上实践新课标,必须对新课标进行个性化的剖析和解读,在领悟共性的基础上将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以有效地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为了实践新课标,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研活动,通过一个又一个新课标解读的讲座,一次又一次关于新课标的研讨,一堂又一堂实践课的探索,我们对课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们不断寻找着理论和实践的最佳契合点。我们深深地懂得,正如“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只有有了个性化的解读才会有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才会有孩子们激荡碰撞的思维火花。

2、语文教学的创新必须建立在教师对已有的课堂实践和自身的教育思想的深刻反思上。

没有破就没有立,没有对原有课堂教学模式的质疑和反思就不会有新的教学方式的产生。为了能对原有的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进行量化,在教研室的组织指导下,区语文中心教研组的成员们就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各自确立了研究对象,他们教学与教研并举,通过对详尽的课堂实录的记录、整理,分析和反思,通过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教学反馈,通过组内成员的集中探讨和辩论,对原有的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新的突破。与此同时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教研能力,并形成了与课改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新的教研活动模式。

3、语文教学的创新还必须建立在教师对已有的经验和理论的批判性的继承上。

创新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已有的知识经验,如果我们一味地否定过去,创新便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创新的前提是继承前人积累的经验和成果,对原有经验和成果的甄别、筛选和批判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语文学科的本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当我们对文本所具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个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倍加重视时,也不应该因噎废食,而丢弃了语文学科最基本的特性——工具性;当我们致力于以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时也不应顾此失彼,否定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可取之处……只有批判的继承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创新,语文教学才会充满活力,焕发光彩。为了防止教师们在学习新课标理念过程中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我们的市区级名师以及各校的骨干教师身体力行,为全区老师开设了实践新课标的示范课,共同探讨课堂教学如何在继承中创新。

三、语文教学要在探索和实践中创新。

如果说批判和继承是创新的先决条件,那么探索和实践就是创新的灵魂。探索和实践是创新赖以生存的土壤,是创新坚实的基石。我们的创新经验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中才能接受检验,提高其理性化的层次,并融入不断更新的教育知识体系,成为我们共同拥有的资源。

1、在探索中实践,创新需要印证。

创新需要务实精神,它既不是一个单纯时髦的名词,更不是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它是踏实而谦逊的,只有能经受住实践推敲和事实印证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推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零零总总的创新课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创新之作,值得借鉴,但也有些许所谓的创新课,空有创新的外壳,不具创新的实质,只停留于教学形式的多样和新奇,而忽略了教学主体学生的感受和收获。其实对每个学生而言,每一堂语文课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成长的过程,致力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才是创新的根本目的。因此,语文教学的创新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永无止境。

探索生命科学范文11

论文关键词:毛泽东思想;现实意义;大学生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一)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而当时中国面临的时代背景却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如何来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的问题。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具体情况,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在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二)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革命与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的内涵。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凡事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理论观点、原则方针,无论是出自毛泽东本人还是党的决定,都不能纳入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不属于毛泽东思想;(三)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是毛泽东一个人的创造,老一辈的革命家都参与了毛泽东思想的建立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这是对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新的科学的评价。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大学生身上。在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毛泽东思想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需要让大学生意识到毛泽东思想对于当今时展的指导意义,让大学生学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大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是坚持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坚定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发展社会主义中国的要求;是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继续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要求;是在当前形势下解决新问题的要求。

(一)学习毛泽东思想是坚持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七大对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做了新的概括:“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新概括,要求大学生必须把培育思想道德素质作为首要任务,把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基本目标,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国家思想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面思想旗帜,是作为中国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地位不容忽视。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必须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不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它覆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学习这一思想体系,可以使大学生接触到广泛的人文社科知识,丰富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提高了,有利于他们学习专业知识,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思想保证和文化基础。他们“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通过对这一思想体系的学习,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人类传统,并在实践中发扬了这种精神,毛泽东思想正是这种创新的硕果。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这一理论体系,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创新精神贯穿毛泽东思想之中,这对于培养大学生树立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习毛泽东思想是坚定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

毛泽东思想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伟大的指导作用。让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从而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统治,创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的确立起来;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同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是分不开的。邓小平指出:“我们能够取得现在这样的成就,都是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是分不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学习毛泽东思想就不能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中国共产党。总之,我们今天学习毛泽东思想是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三)学习毛泽东思想是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个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中,毛泽东思想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并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基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来源。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同志出色成功地进行了这件特殊困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比如在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上:毛泽东思想为我们党建立了这样一套共同语言,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全党都认同了。邓小平理论就是用毛泽东思想所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共同语言来讲问题。可见,不学习毛泽东思想就不能真正地把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四)学习毛泽东思想是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党的一些方针政策,有了一些新变化,但是基本的方面都是在毛泽东时代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从很多方面来说,对于毛泽东提出的基本点,没有做到的事情要做起来,做错了的要改正过来,没有做好的事情要做好。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可以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掌握毛泽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全面正确的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邓小平继承毛泽东许多有价值的理论,总结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上成功地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于毛泽东,三大改造完成以后,面对我国人口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相对落后的状态,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摆在了中国共产党的面前。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开始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任务,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探索,并且提出了很多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尽管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过程中,经历过巨大的挫折,犯过包括“文化大革命”在内的错误。但是总结反思,这些挫折也给我们留下了有益的教训,避免在社会主义建设犯同样的错误。学习毛泽东思想是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五)学习毛泽东思想是在当前形势下解决新问题的需要

探索生命科学范文12

1.导入新课:教师询问学生对有关生命起源问题的认识。

【设计说明】教师用通俗易懂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先畅所欲言,说说对生命起源问题的认识,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从而导入课堂教学,为后来由浅入深的探究作准备。学生回答后,概括出目前主要的几种观点。

2.(多媒体显示)上篇:万物从何而来? ――人类的追寻之路。

神创说:西方――上帝创造万物论;中国――女娲抟土造人。

外星起源说:生命起源于其他星体,后来才被带到地球上。

地球自身进化说:生命起源于地球自身的演化。

3.重点介绍生物进化学说。

(多媒体显示)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继承发展了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的生物进化观,并用大量事实进行了论证,指出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诞生标志:1859年《物种起源》的出版。

赫胥黎发展生物进化论: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通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论证了“人的构造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它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了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教师:这些观点到底哪个有道理呢,我们先回顾150年前人类起源大论战,看看前人的观点与争论。

【设计说明】结合多媒体显示的长颈鹿进化演示图引导学生概括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让学生学以致用,用进化论的观点分析问题。

4.(多媒体显示)你的祖父是猴子变过来的吗?1860年6月30日,英国教会在牛津大学精心策划了一场关于进化论的辩论会,这就是在人类科技史上著名的“人类起源大论战”。

【设计说明】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赫胥黎代表科学的进化论一方,威尔伯福斯主教代表神创论的一方,双方的根本分歧在于生命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还是上帝创造的产物。威尔伯福斯主教猛烈攻击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理论是“猴子理论”。

了解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科学与宗教的区别,了解人类认识不断提高是科学进步的结果和表现。

5.介绍前人的观点与争论后,教师询问学生今天支持哪一种生命起源观点,然后教师也来讲解自己对生命起源问题的追寻过程。

(多媒体显示)上篇:万物从何而来? ――我的追寻之路。

童年时代:从小父母外出打工,我是奶奶带大的,奶奶一直生活在农村,没学过文化。自从听了奶奶讲的女娲抟土造人传说后,我就相信了神创论。那时家乡的习俗,过年时要到神庙先祭神,还要跪拜,仪式结束后再准备吃年夜饭。

少年时代:学习了进化论,又特别喜欢外星科幻作品,相信进化论和“外星起源” 的观点。彻底批判神创论, 同时对于一些与神有关的祭祀活动也很反感,有一次因为过年时不肯去神庙祭神和奶奶吵架。

中年时代:时光飞逝,如今已经快到中年,回首万事,对很多问题进行了思考。对神话故事也有新的看法,特别要把一般的神话故事同思想区分开来,现在过年时, 我会先去祭神,再吃年夜饭。也许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也许是为了让奶奶高兴吧。不过老家的神庙已经倒塌,村里人就在家里简单祭神,没人再去重修神庙了。如今我觉得研究地球生命自身的进化比研究外星起源更有实际意义。如果地球生命起源于外星球,同样会面临着一个外星的生命是自身进化还是神创造的问题。所以现在我也特别敬佩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为科学所作的探索与努力。

【设计说明】教师讲解自身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过程是本节课的核心,教师作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参与课堂讨论,把本节内容有机贯穿起来,并以自身不断成长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力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实践新课程倡导的教师真正做一个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的理念。

6.(多媒体显示)材料分析:阅读下面达尔文的生平材料介绍,概括达尔文作为一个科学家具备了哪些优秀的科学品质?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材料及回答略)

7.进化论还无法解决的三个理论问题,体现了进化论的局限,说明科学理论也需要不断的发展和进化,从而讲解生命科学其他领域的探索情况。(材料略)

8.(多媒体显示)下篇:万物归向何方?

思维拓展:目前生命万物生存的地球环境正在遭受破坏,很多生物正在快速灭绝,面对这一切,你认为地球上生命是该留在地球还是向外星移民?为此作为拥有高等智慧的生命――人类该做些什么?

(学生回答后概括)

(1)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2)大力发展航天技术、空间技术,探索未知的外星世界等。

【设计说明】增加这部分内容使课堂教学前后对应,让学生通过人类对生命起源及其发展的认识对生命未来发展问题进行关注,来培养崇尚科学、保护环境的意识,实现对生命起源问题教学的升华。

【课后反思】本节课中笔者运用人类对生命起源问题的追寻之路和笔者自身对人类起源问题的认识的追寻之路两条线索,以及“万物从何而来”和“万物归向何方”前后对应来进行课堂教学。其中教师自身对人类起源问题的认识的追寻之路和“万物归向何方”这部分内容都是作者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开发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本节课中教师作为一个探究活动的引领者,引领学生对生命的起源问题展开探究,并且以教师自身三个阶段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过程作为另一条教学的主线以平等的角色和学生一起探究,最后通过简短的“万物归向何方”问题的讨论实现探究的升华,把一堂介绍生物科学知识内容的课设计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