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探索价值观的方法

探索价值观的方法

时间:2023-06-11 09:33:54

探索价值观的方法

探索价值观的方法范文1

“80后”辅导员“90后”大学生现代价值观后代价值观现代教育模式一、引言

近年来,大部分学校开始了教师队伍的改革,大量聘用“80后”辅导员,来进行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同时,由于2008年以后,我国的高等院校中的学生主体逐渐转变为“90后”大学生,从而造成了高等院校辅导员与学生构成情况的大变动。而且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高速发展,对科学教育水平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于是,为了提高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水平,我国教育机构针对高等院校人员构成变动的现状,开始了有关教育模式的探索。

“80后”和“90后”是指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人,由于二者所处时代的环境不同,而且所受教育的程度和理念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导致二者的价值观产生严重的冲突。“80后”性格沉稳,由于所处环境较为艰苦,所以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由于思想过于僵化,导致其不擅变通,观念较为落后,容易叫死理;而“90后”却迥然不同,他们思想开放,新潮,大胆敢于创新和挑战,但是由于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缺乏生活的独立性,乐于享受,厌恶劳动。因此,当“80后”和“90后”以“辅导员”和“学生”的身份,出现在大学校园中之后,他们的价值观变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于是现代价值观与后代价值观的碰撞便开始了。

由于我国现阶段的高等院校存在“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共存的情况,其价值观的激烈冲突严重影响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而导致了教学管理的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标准。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现代价值观与后代价值观碰撞下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为此,本文采用实证分析与探讨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和研究当前“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的不同价值观,以及其产生的原因,对加强现代价值观与后代价值观碰撞下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与分析。

二、当前处理“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关系的教学管理模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高等院校对探索新型教育模式的重视力度不足,而且相关的制度与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部分高等院校缺乏危机感,并且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而且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科学,计划不周密。另外,高等院校对探索新型教育模式的重视力度不充分,缺乏相应的人才以及足够的经费,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科研管理机构进行有关探索新型教育模式的科研工作。同时,我们还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管理机制,从而导致整个教育管理系统缺乏至关重要的有效性和系统性。

2.“80后”辅导员的教学管理能力不足,且缺乏相应的人性化管理方法

“80后”辅导员年纪较轻,缺乏相应的教学管理的经验,而且由于其导师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保守,从而导致其思想过于僵化,并且从心底对素质教育和人性化教育有着很强烈的排斥感,从而导致其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过于以自身为中心,忽视了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性化管理。

三、加强现代价值观与后代价值观碰撞下的教育模式探索的必要性

1.加强现代价值观与后代价值观碰撞下的教育模式探索是提高当代高等教育提高教学管理效果的需要

当今的高等院校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开始普遍趋于年轻化发展,“80后”的青年们开始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了辅导员队伍之中的主体;而于此同时,由于时代的向前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开始普遍成为“90后”的人群,由于二者价值观迥然不同,而且又同为年轻气盛的青年人,再加上师生之间本身就存在的隔阂,导致二者严重缺乏沟通,相互之间容易产生矛盾与争执,从而影响教学管理的效果。而加强现代价值观与后代价值观碰撞下的教育模式探索,可以进一步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其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同时满足师生的需要,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促进当代高等教育提高教学管理效果的提高。

2.加强现代价值观与后代价值观碰撞下的教育模式探索是促进当前“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进一步沟通与交流的需要

根据人文社会学的一些知识,可以知道价值观是阻碍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重要因素。虽然“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大,而且都是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但是由于所受教育水平不同,在加上师生之间固有的隔阂,导致师生之间沟通不足。如果能够解决师生之间的价值观念的问题,那么便可以打破挡在两者之间的坚冰,促进两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往,而加强现代价值观与后代价值观碰撞下的教育模式探索,便可以很好的做到这一点,从而协调“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

3.加强现代价值观与后代价值观碰撞下的教育模式探索是实现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日益发展的条件下人性化教学管理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与完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过程中,对人的重视越来越明显,各种教育管理制度也都在向人性化发展。而加强现代价值观与后代价值观碰撞下的教育模式探索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有利于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帮助“80后”以及“90后”的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满足双方共同的心理及其他方面的需要,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日益发展的条件下人性化教学管理进一步发展。

四、建立适应现代价值观与后代价值观条件下的教育模式的具体对策

1.高等院校要加大对探索新型教育模式的重视力度,完善相关的制度与管理机制

我国高等院校应该时刻保持着危机感,并且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高等院校应加大对探索新型教育模式的重视力度,积极引进一批先进的人才,并努力形成一个相关的科研管理机构,或是建立相关的课题,组织一批权威人士或专家进行相关的科研工作。同时,要努力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从而完善管理机制,从而保证整个教育管理系统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努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转变其思维方式,提高其教学能力

我国高等院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努力提升“80后”辅导员的综合素质。高等院校在招聘辅导员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学历,还要重视青年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注其教学管理能力。另外,学校还可以定时组织一些优秀教师,出差到重点学校学习一些先进的科学经验和方法,从而提高其自身的教学管理水平。

“80后”辅导员们也要注意自身的教学管理水平及思想素质,并要及时给自己“充电”,保证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思想和价值观念等,要跟上时代的节奏。同时,要加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努力从生活中把握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另外,要努力转变其思维方式,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管理能力,协调与“90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双方的进一步沟通和交流。

3.努力实行更为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方法,实现对“90后”大学生的科学、有效管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医疗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渴望能够摆脱冷冰冰的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管理模式,享受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满足学生的要求,维护学生的利益,例如可以采取相应的“软管理”(即采用由学生自主控制或一些强制性较弱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相关的教学管理)。

4.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我国的高等院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抗压抗挫折的能力,使其能够拥有平和的心态,以此来对待一切人、一切事。同时,要使学生能够时刻保持冷静,以健康的心理状态来处理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80后”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这些辅导员们可以学到更多的心理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从而保证其能够在与“90后”大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其心理动态,根据其心理需求,制定相应的交流计划,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师生之间的沟通问题,打破二者之间的隔阂,帮助“90后”大学生解决其心理问题。

另外,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80后”辅导员,要努力用“心”去与“90后”大学生相沟通。“80后”的辅导员们在与“90后”大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要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并要学会尊重其所提的观点和意见,努力做到换位思考,保证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而且,“80后”的辅导员们可以经常组织一些能够增进彼此关系,促进沟通交流的小游戏,从而能够在快乐中渐渐的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实现心灵上的沟通。

5.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新媒体,促进当前“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网络也渐渐成为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我国高等院校可以以局域网为基础,搭建一个大型的师生网络沟通平台,从而给“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机会。通过这个师生网络沟通平台,可以规避面对面交流的一些羞涩、矜持和尴尬,减少一些忌讳和紧张,给所有人畅所欲言的机会,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另外,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和繁荣,一批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社会交友类的手机软件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广泛的普及,如微信、QQ、飞信、微博、易信等新媒体。“80后”辅导员要充分利用这些新媒体促进和“90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不断扩大交流的范围,从而能够从多方面深入了解学生,促进“90后”大学生学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五、结论

目前,我国加强现代价值观与后代价值观碰撞下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但由于其本身的发展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再加上我国教育机构缺乏该方面的权威人士及创新人才,导致该方面的教学模式的发展仍不充分,还不能在当今高等院校的教学条件下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普及,所以加强现代价值观与后代价值观碰撞下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工作,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因此,我国要加强对完善现代价值观与后代价值观碰撞下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工作的重视,加大对高等教育工作中教学模式探索的技术支持与投资力度,以社会主义价值观去引领潮流,从而影响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协调好当前“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进一步沟通和合作,从而促进当前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效率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推动现代化教育改革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华丽,沙文涛.试析高校中的“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J\].黑河学刊,2013,(06).

\[2\]何敬业.80后辅导员做好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0).

\[3\]陈建祥,陈玉平.高校“80后”辅导员师德建设的挑战与对策\[M\].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4\]谢雪梅.“80后”辅导员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M\].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1).

\[5\]张英.“80后”辅导员做好“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2,(10):73-74.

\[6\]陈子庭.当80后辅导员遇见90后大学生――浅析80后辅导员如何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青春岁月,2010,(05):102―107.

\[7\]董琳.当“80后”辅导员邂逅“90后”大学生――高校“80后”辅导员的工作探析\[J\].科教文汇,2012,(04):152―157.

探索价值观的方法范文2

摘 要: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治理之间存在本质必然联系。社会交换理论学派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布劳借助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方法,兼顾了微观与宏观社会层次,阐释了价值观促进多元社会治理主体良性互动、维持社会稳定的功能。借鉴社会交换理论学派的研究成果,对于推进当前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交换理论;核心价值观;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234-02

党的十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首次提出了“社会治理”的概念。

针对这两个论题,学术界分别从不同视角出发,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通过CNKI检索发现:学术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探索“社会治理”的相关研究相对薄弱。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可归纳:第一,凝练与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方法论探讨(寇东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左亚文《理论月刊》2013;韩震《红旗文稿》2012)。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概括(田心铭《红旗文稿》2012;梅荣政《红旗文稿》2012)。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诠释(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王学俭《理论探讨》2013;韩震《红旗文稿》2012)。第四,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的路径探索(范玉刚《湖南社会科学》2013;周文彰《前线》2013;施惠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

纵观国内成果,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研究层面。而从社会学出发,探索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治理的研究不足。龚群《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论为基础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旗文稿》2012)借鉴社会学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概括做了方法论探索;这对本论题所要开展的跨学科研究有一定启示意义。但是其文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与内涵研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分析相对不足。韩冬雪《政治合法性视域下的中国社会管理内涵探究》(《理论探讨》2013)则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中直接论及了社会治理问题,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治理的指导思想与价值追求,社会治理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具体化路径与方法,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管理实践中的功能研究相对不足。这都为当前的研究预留了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空间。

其实,对于社会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西方社会交换理论学派对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借鉴社会交换理论学派的研究成果,明晰社会核心价值观在推进社会治理实践中的作用对于当前推进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代化治理型的社会管理与传统的“统治”型的社会管理存在本质区别。社会治理中行使公权力的主体不再仅限于政府和国家。如皮埃尔・塞纳克伦斯指出的:“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1]。社会治理的主体呈多元化,打破了国家和政府对公共管理权的垄断,他们只是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众多权力中的一个,多元治理主体集体行动的“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和支配,而是协调”[1]。社会治理的协商性民主取代了统治下的强制性规范。社会治理权力主体的多元化,治理的民主化趋势直接决定了公权力运行向度的改变。“统治”是国家和政府依靠自身的政治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强力推行自上而下单向度“硬”管理。社会“治理”则是多元化主体(国家、社会、个人)在协商性民主的平等互动中采取合作的方式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软”管理,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目标。民主协商、平等合作成为现代社会治理最显著的特征。但是在现代化转型期,身处社会经济结构变迁中的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基于民主协商的多方利益博弈如何以最低的谈判成本和最高效的方式达成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共识,成为社会治理的所面临关键问题。

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套全社会公认共享的公共话语体系作为民主协商的沟通媒介来推动多元社会治理主体间的协商与合作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西方社会交换理论学派对此论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社会交换理论借鉴古典经济学思想,认为简单经济交换关系的交织构成了社会,从而形成了以“交换”概念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但社会交换理论远超出了古典经济学范畴,将具体的经济交换关系拓展到了对社会交往关系的考察([英]马林诺夫斯基),并关注价值观调节规范社会交往关系的功能,通过发挥价值观功能可实现社会整合和社会团结([法]列维・斯特劳斯)。社会交换理论家布劳更是兼顾了微观与宏观社会结构,借助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方法,对以核心价值观(布劳的著作中表述为“共享价值观”)制度化路径实现社会整合与稳定进行了逻辑清晰的论证([美]布劳)。其核心概念为: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交换的媒介”,为社会结构及其中成员间的复杂的间接交往提供了共同的标准。制度化是调节并稳定复杂交往过程的那些过程。从工具理性出发,布劳认为核心价值观为全社会所普遍认同,能够发挥公共话语媒介功能,为社会治理主体间的民主协商提供普适性的价值准则和规范,调节并稳定社会治理主体间的平等互动关系,对社会治理具有技术操作层面的指导意义。基于此,布劳对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发生机制进行了逻辑论证: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的交往互动分为微观和宏观层次,简单直接的微观层次的个人交往构成了复杂间接的宏观层次的社会互动。多元社会治理主体间宏观层次对话协商的复杂性远超于微观个体间的直接沟通,需要公共话语媒介来保证社会治理实践的顺利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则恰巧能满足这种需要,为社会治理主体提供逻辑先在的行为与价值判断标准。核心价值观在推进社会治理的同时又逐渐为整个社会所内化,而形成基于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信仰的民主协商、对话合作的社会治理的路径依赖,最终实现通过价值观制度化保证社会稳定和谐的社会治理目标[2]。

探索价值观的方法范文3

1.“探索规律”的教育价值审视

数学中探索规律的过程,实际上是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综合运用的过程。过去我们比较强调演绎推理,弱化了合情推理,影响到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合情推理是丰富多彩的,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是两种用途最广的合情推理。彭加勒曾经说:“逻辑用于论证,直觉用于发明。”因此,在探索数学规律的思维活动中,既要用合情推理发现数学规律,又要用演绎推理加以论证,以保证结论的正确性,两者缺一不可。这就好比人在迷雾中前行的眼睛与双腿,既要用眼睛观察方向、探寻道路,又要靠双腿循序渐进、达到目标。虽然合情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但在推理过程中,大胆的设想,超乎寻常的猜想,往往孕伏着发明创造的潜质。让学生在给定的事物中发现、探求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突出探究规律的过程,体验探究和发现规律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2.现行教材设计特点的分析

新课程实施以来,经过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都对“探索规律”的内容进行了合理选择和精心设计。但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内容选取相差甚远,编排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下面是人教版教科书中“探索规律”的单元设计:

可见,关于“探索规律”的内容分别在学段中以主题单元方式进行了独立设计,把探索规律的教学作为培养归纳、类比等合情推理能力的重要载体。综观各册教材进一步发现,在其他各个学习领域,还以分散渗透的方式穿插编排了有关数学规律的探索性内容,重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把发现规律、探索规律渗透教学的全过程。人教版教材以独立单元设计的“探索规律”的内容相对较多,并且分布在各个年级。选取的内容主要是图形变化规律、数列变化规律和操作活动变化规律。内容设计的活动性、探究性比较强,一些内容直接设计在“数学实践活动”之中。如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搭配的规律”;五年级上册《量一量找规律》中,通过操作实验探索规律等。并且注意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数和形的变化规律,体会数学的价值和美丽。

3.合理建构内容形式

《标准》把“探索规律”置于突出的位置。一方面,在公式、法则、算法等规律性知识的教学中强调让学生经历发现、探索的过程;另一方面,将"探索规律"作为数与代数中的独立内容,以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教学力度。因此,小学数学中"探索规律"的内容,主要是数、式、形的规律的探索,并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设计。即在不同阶段设置独立的单元以适当的主题进行"探索规律"的学习,同时以相关内容的学习为载体,以分散渗透的方式,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与变化趋势,培养学生归纳、类比等合情推理的能力。

探索数的变化规律,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并发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已经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探索数的变化规律的形式可以是在数列中找规律、数表中找规律、数与形的结合中找规律等。在低年级可多以这样的形式出现,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找规律更多地了解数的意义,渐渐形成良好的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推理能力,为第二学段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与变化趋势作准备。

探索形的变化规律,可从一、二年级开始,通过让学生观察简单的不同图形的排列,发现其排列规律,从而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图形。这有利于学生观察图形的特征,初步感受找规律的思想方法。观察图形的变化规律,有时需要画图和操作,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通过手脑并用,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增强空间观念。

这里,减法算式中隐含着“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变化规律。可通过先计算,再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发现规律,应用规律,感受数学规律的应用价值。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是新课程提出的要求,一方面,小学数学教材中可以独立设置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如苏教版教材中通过填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规律。另一方面,可分散设计一些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练习题。

“探索规律”内容的设计,应体现素材选取生活化、情境设置趣味化、呈现方式多样化等特点。也就是说,要从儿童身边的事例入手,设计现实的、有意义的内容,使数学学习更加生活化、社会化、趣味化;要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提出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如:“你是怎么想的?”“你发现了什么?”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并且要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内容,如图形、漫画、表格、文字等。学生探索规律时需要从题干、表格、人物之间的对话等当中获取信息,有时信息多余,需要学生选择,有时信息不足,需要学生设法间接获取,让学生经历“现实题材――提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研究或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4.恰当把握内容设计的层次性和探索性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此时的学习内容应该更多地反映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认数与计算进行数与式的排列规律的思维训练,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到了中高年级应更多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已经掌握的数学工具来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探索规律”的学习应当从一年级开始并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安排。

探索价值观的方法范文4

[论文关键词]正义概念 正义标准 启发意义

一、作者介绍与著作写作背景

(一)作者简介

埃德加·博登海默(Edgar Bodenheimer),1908年出生于德国柏林,在海德堡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33年移民美国后在华盛顿大学研习美国法律并于1937年获得LL.B学位。从1951年开始担任犹他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法律教授,并于1975年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法学荣誉教授,1992年去世。博氏是综合法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法律哲学)。主要论著有:《法理学》,《法理学:法律哲学法律方法》,《论正义》,《权力、法律和社会》,《责任哲学》和《英症状法律体系导论》等。

(二)写作背景

博登海默生活的那个年代正是历史法学派、分析法学派和哲理法学派相互论争的时代,各个学派以其各自的理论根源为依据,并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对法律的“实然”和“应然”等传统问题进行论战,交锋愈演愈烈。与此同时,一部分学者鉴于三大法学派的理论的片面性,试图找出另外一条道路。这些学者看到,之所以各个学派之间存在争论,是在于每个学派都由于自己的理论只关注法律理论中的一个方面而存在着缺陷。因此,他们试图建构一种统合各派之优点的综合法理学派。米杰罗·霍尔教授是这种观点的倡导者,他所撰写的《统一法理学》、《法理学中的理性和现实》、《民主社会的活法》等论著,为综合法学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霍尔从综合方法论和认识化的前提出发,认为法是“形式、价值和事实的特殊综合”。据此,他严厉批评了法学理论中的“排他性缺陷”(Particularistic Fault),尤其对三大流派割裂法的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的做法进行了谴责。按照霍尔的观点,当今西方法学所需要的,就是把分析法学、社会学法学以及自然法理论中有价值的成分统一起来,建立一门联合诸法学流派的“综合法理学”。埃德加·博登海默自20世纪50年代起,积极响应霍尔的倡导,加入了建立综合法理学的运动,并在他的《法理学》中阐述了综合法理学的观点和主张。

二、著作结构分析

《法理学——法律哲学域法律方法》一书作为经典法律理论论著,无论从它的语言上还是它的内容上看都可谓是博大精深的,作为法律的初学者仅仅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浏览此书是很难从根本上把握住本书的精髓的,需要先纵观全书结构框架,再分别研究学习,方能懂得作者的苦心研究成果的深刻内涵。

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法哲学的历史沿革,作者将自古希腊至20世纪70年代的各派西方法律哲学的理论观点做了一一的陈述;第二部分是法律的性质和作用,作者在此部分中分析了秩序的需求,正义的探索过程,从而得出了“法律是秩序与正义的综合体”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法律的性质与作用;第三部分法律的渊源和技术,作者在这一部分分析了关于法律方法的问题,同时对法律推理程式,以及对价值判断在审判程序中的作用等方面都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由于对法律的性质和作用的哲学思考是博登海默先生的这本书的核心,所以该书第一部分的历史阐述成为第二部分理论分析的史料基础。针对作为该著作最为重要的第二部分,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情况谈谈“正义的探索”这一章带给自己的启发,以及通过通读此书获得的收获。

三、博登海默的正义探索

在我们的生活中,正义概念的含义是不确定的,在中外学术著作中,正义也被赋予多方面、多层次的规定性和含义,“有时正义是指一种德行,有时是指一种对等的回报,有时是指一种形式上的平等,有时是指某种自然理性的关系”。正如作者在这一章开始所说的那样“正义具有着一张普罗秀斯似的脸,变化无常、随时可呈现出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正义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理论学派那里其内涵和外延都是不同的,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致使历史历代的理论学家们也难以看清什么才是真正的正义,什么样的定义对于“正义”才是最为贴切的。他们的正义观或多或少都于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关,他们的正义观正是受了他们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使得他们观点的片面性和不完全性,甚至有些观点也存在一定的错误,但是前人的研究成果往往给予了当代人很多的实惠,对于此,作者也认为“从哲学的理论高度上看来,思想家们与法学家们在许多世纪中已提出了许多各种各样的不尽一致的‘真正’正义的观点,而这种种观点往往都声称自己的绝对正确。”“对那些颇有影响的理论和历史上的重要社会制度——它们反映出人们对实现正义的不尽相同的态度——作为一个简略回顾,会有助于我们指出这个问题所具有的使人困惑的各个方面。”

在此篇章中,作者分析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沃德、马克思、恩格斯、斯宾塞、康德的正义观,认为他们大都是用自由或者平等作为自己正义观探索的焦点,然后又分析了索利和罗尔斯,认为他们的理论与众不同在于其则侧重平等与自由的结合探索正义;最后作者又提到了霍布斯和边沁,分析了他们是从安全的方法角度探索正义的。通过对上述思想家的论述,作者认为“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社会建设曾产生过影响的种种正义观念……都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接受”“封建制度给予了安全观念一突出的地位……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却将自由视为是政府政策的首要任务……在社会主义国家……其最终目的乃是要达到对需要的平等满足”,这是出现诸多正义概念的根源所在。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并不是简单地罗列了诸位思想家的基本观点,而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紧接着,作者在理性思考之后对正义与理性,正义的概念范围,正义与其他要素的关系进行探索分析。

同样的,作者用他惯用的分析方法对这几部分进行了阐述即分析历史上的思想家的观点,然后据此列举示例,当然,作者还运用了心理学和人类学的许多成果进行分析,这些材料的运用使得作者对正义的分析更具说服力,他成功地通过直观、简单的事实说出了复杂、深刻的道理,在阐释的同时做到了面面俱到与详而不繁。最后,博登海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个正义的社会秩序,除了满足人们对平等待遇的需求以外还必须服务于人们的其他需求。

正义标准是如此的复杂多样,这是由正义概念的历史性、阶级性和具体性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正义是一个历史的,阶级的概念,而不是一个永恒的、超阶级的抽象的概念”;同样,针对此,恩格斯也说过:“正义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的或者反应其保守方面,或者反应其革命方面的观念化的神圣化的表现”。因此,我们对正义的探索应怀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不同的时间中、不同的空间中、不同的制度中、不同的阶级中等等多种因素之中去探索分析正义的涵义。由于人们认识和知识的局限性,以及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受到诸多客观因素(如经济的、政治的、阶级的等等)的制约,也决定了我们的探索之路应该更加长远。

四、启发意义

博登海默的《法理学》作为一本教科书,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丰富和理论的全面,通过系统的浏览笔者觉得更应该关注的是此书交给我们的学习方法。在此书中,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的渊博的知识体系。

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思考“正义”的意义,对我们现阶段法制建设有很好的启发作用。我国是法治社会,法律的价值应当能够体现出正义、秩序、公平、自由和效率。自有法以来,正义就是人们恒久追求的价值,同时也是法学家们探讨最多的价值,更是法治社会希望很好诠释的价值。法律是权威性的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法律追求的正义不仅体现在法治领域,由于法律调整的是整个社会,所以他还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现实中法律如何才能很好地体现正义的价值,笔者认为应当从一下两方面努力:

(一)重视正义对法律的评价作用

民主的法治国家应当有一套完整的法律评价机制,正义的法律才能被认可和适用,不正义的法律将会被拒绝。法律需要正义填补空白,需要正义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是希望建立一套公平正义的法律体系。

探索价值观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建构主义;幼儿教育;科学教育。

建构主义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过程是一个意义的建构和生成过程,新知识也是在学习者的原有认知图式基础上逐步生成的[1]。它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生的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明确指出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唯一主体[2]。

一、以培养科学兴趣为主的幼儿科学教育目标。

科学兴趣是指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科学兴趣的重要时期, 对于幼儿来说,兴趣是促进他们积极主动探索的内部动力,浓厚的科学兴趣能使他们开动脑筋, 积极地思考问题,提高主动建构的自觉程度和创造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目标也明确提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3]因此,激发和培养儿童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是新一轮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由此可见,《纲要》的科学领域的目标正体现了建构主义价值取向。虽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已经颁布了将近十年,然而,在教育实践中,依然存在忽视科学兴趣的培养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科学教育形式单一,注重讲解。二是科学教育资源有限。三是内容过于书本化,难以引起幼儿兴趣。幼儿教师要充分领会建构主义价值取向,激发和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

第一,以“形式”激趣。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形式必须丰富多样。在每个学期,教师要根据内容确定不同的教育形式,观察、参观、科学小游戏、饲养、种植、科学实验、科学阅读等互相结合,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了解身边的事物,发现身边神奇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第二,以“环境”激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来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 一方面利用园所资源,在教室内设计科学角,提供大量的探索材料,供幼儿探索;在园内开辟饲养角,动植物角等,让幼儿观察动植物的变化,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另一方面利用社区资源,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亲近大自然。

将社区大自然作为课堂。带领幼儿去社区的草坪采摘野菜,去蔬菜基地观察无土种植,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

第三,以“内容”激趣。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关心和爱护周围环境,这些积极的态度和精神能引发幼儿的科学探索行为,维持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因此,除了利用环境资源,教师还可以从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及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精心选择科学内容, 着眼于幼儿身边的科学现象,为幼儿选择可见、可闻、可触摸、可操作的自然物和科学现象,便于幼儿从周围物质世界中获取直接经验或生动形象的具体知识,产生积极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第四,以“心理”激趣。建立一种平等的探究学习关系,为幼儿提供心理安全的探究环境也是激发和培养幼儿科学探索兴趣的一种方法。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出错,在他们出错时,不要急于批评和制止,而应该对他们进行真诚询问,耐心倾听,认真观察,支持幼儿的各种想法和做法,实行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平等的合作,评价,使幼儿获得继续探索和成功的自信。安全的心理环境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也促进了幼儿探索精神与合作精神的培养。

二、以亲历探究为核心的幼儿科学教育过程。

探究亦称为发现学习,是指幼儿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自己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的过程。科学本身具有探究性的特性,就决定了探究是幼儿学科学的基本方法。而且“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幼儿对他们周围能接触到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幼儿亲历探究作为幼儿学习科学的方式和手段,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让他们体验探索发现的全过程,也能够培养他们初步的创造力及批判思维, 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相较于科学知识,“科学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儿童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其领悟科学、运用科学的能力。”[4]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应以幼儿的亲历探究为核心,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主动建构科学知识、获得科学素养的过程。那么,幼儿科学教育过程如何实现以幼儿的亲历探究为核心?

(一)教师要积极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源泉。“只有既适合于学生又有意义的问题才能产生有所收获的探究活动。”[5]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不会提问、不敢提问是教育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教师可以从幼儿观察的兴趣点、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或针对幼儿身边及时发生的现象或事情来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用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提问后,教师还要通过暗示、示范、建议、设问等手段来引导幼儿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支持幼儿解决问题。

(二)教师要积极支持幼儿亲历探究。

亲历探究就是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动手操作是是幼儿亲历探究的一个关键环节。然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亲历探究对幼儿学科学的重要意义,总是以自己的一家言抢占了幼儿的探索时间,或者以讲解代替探究,严重影响了幼儿的积极性以及科学教育的效果。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听会忘记,看能记住, 做才学会。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探究,幼儿有了“做”的机会, 才有自主学习的空间[6]。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孩子关注科学、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获得正确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因此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少说,而让幼儿多做,支持幼儿亲历探究,为幼儿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引导幼儿多方面、全方位地探究问题,而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答案。法国的“动手做”

倡导“让儿童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进行学习”。这正是建构主义的价值取向的充分体现。

(三)教师要积极支持幼儿获得探究的完整体验。

真正的探究是幼儿积极、主动、充分地与客观事物或现象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幼儿亲历探究,支持幼儿获得探究的完整体验。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必要的环节和要素:

1.观察发现,提出问题。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对事物和现象进行细致观察和操作,进而发现问题。幼儿有了疑问和问题,并产生想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究才进入了真正的准备状态。

2.猜想和假设。幼儿用已有的经验猜想和解释。它为幼儿认识的主动建构,即主观原有认识与客观物体和事实相互作用,提供了可能。[]

3.形成问题的解释。儿童根据收集到的证据,学习推理、预测,找到事物的属性、现象的因果关系或其他的解释,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4.交流探究结果。幼儿通过图画、记录表等,与同伴或教师分享探究结果。交流是儿童探究后的自然流露。幼儿通过整理自己的记录,学会描述自己的发现结果。

教师只有支持幼儿经历这几个必要的环节,帮助幼儿获得探究的完整体验,才能真正实现以幼儿的亲历探究为核心的幼儿科学教育。

三、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幼儿科学教育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科学教育提倡的一种评价方法。所谓过程性评价最早是指对所确定的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的评价,为方案的制定者提供反馈信息, 用于发现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问题[7]。

教育领域中的过程性评价是指判断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是否朝着既定的目标方向顺利有效地进行,以便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过程,它是在教育过程中持续进行的评价。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 过程性评价既是评价方法,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贯穿于幼儿学习的始终,其目的是诊断教学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幼儿的科学素养是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故在进行评价时,不能简单的看待幼儿探究活动的结果,而要将评价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始终,尤其要重视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幼儿园广泛运用的成长档案袋法也是一种可以在科学教育中借鉴的过程性评价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成长档案袋,融过程与结果为一体,描绘幼儿的科学活动过程,记录了幼儿的科学活动轨迹, 展示了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理解力、创新力的成就和进步,为幼儿、教师以及家长就幼儿的科学素养提供交流的平台和依据。

总之,建构主义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幼儿主体性,鼓励幼儿运用有意义的方式,在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中,通过探究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科学知识和经验,激发幼儿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和态度,从而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裴新宁。 从学习理论的现展谈建构主义在科学教学设计中的实践[J].全球教育展望,2004(7)。

[2] 陈琦,刘德儒。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5.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J].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72.

[4] 陈琴。建构主义与科学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4(6)。

[5] 罗兴凯,等。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25.

探索价值观的方法范文6

辽宁省本溪市化学工业学校

【摘 要】德育教育始终摆在学校教育的第一位。德育教育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展开。如何采取更贴近学生的方法开展这方面教育,我们的探索,对中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住宿学生;管理;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灵魂,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出发点和基石。它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在住宿学生管理的实践中,我们结合本校发展的总目标,不断探索解决学生问题的有效方法,在点点滴滴的住宿学生管理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推动了学生管理再上新台阶。

我校98%学生住宿,由于他们初中毕业离开父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于是我们首先在新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和谐、友善教育,让学生把宿舍按自己喜好装扮,开展“我宿我秀”评比活动。许多同学积极响应,参加活动寝室的同学不仅紧密团结,集中智慧、共同出资商讨和实施装扮事宜,而且在他们自己动手过程中愉悦了身心,提高了审美情趣,也博得了家长的一片赞美声,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团结友善,和睦相处。

为了推动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我们采取了以点带面的办法,在寓教于乐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取得了很好效果。例如,16普3班有女生寝室7个。除一个寝室参加了“我宿我秀”评比活动外,其余都未参加活动。但公寓老师通过认真观察发现,虽然个别学生表现较差,但这些寝室都有提升的空间。于是公寓老师积极与班主任沟通,达成相互协助教育学生的共识。

公寓老师多次带他们参观“我宿我秀”的标准寝室,手把手教她们整理内务,每天利用下晚自习时间给他们开会,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班主任老师也经常深入寝室督促。寝室一天一天在变化,这些学生努力向上的劲头也越来越足。经过一个月的努力,7个寝室全部进入“我宿我秀”标准寝室的行列,崇尚争先的文明风尚日渐形成。文明、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些学生中一点一滴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建设良好学风中,我们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管理中。16普1班王思诺同学过去是一个吸烟、逃寝、窜寝、表现较差的“关系户”学生,老师找她谈话时她不屑一顾的表情,动作、姿态就让你无法忍受。学生处领导、班主任、公寓老师,家长对其批评教育不计其数,收效甚微。她累计的处分以也达到了留校察看。针对她的情况,我们根据她的内务是整栋公寓内务最差的情况为突破口,让公寓老师做其思想工作让她带领她所在的312寝室参加“我宿我秀”活动。经过反复思想工作,清明节后返校,王思诺出全资买来了地板块,把寝室地面进行装扮。随后,其他同学买来了墙壁纸,寝室面貌焕然一新。通过自己努力换来的美丽环境,置身于其中,王思诺整个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寝室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文明程度和遵守规章意识有了大幅提高。

对于学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建设就是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今年第四周末,16高1班有5名学生相继在校外酗酒回寝,被公寓老师及时发现后,进行批评教育、写检讨、写保证,按校规校纪上报处分。学生处领导了解情况后,认为注重在学生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对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进行制约和惩处,可探索新的方式,改过去的常规做法,不使用处分手段。因为几名学生认错态度好,可以尝试变“教育学生”为“学生自我教育”。我们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或身边同学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撰写教育文章,既实现自我教育,又教育他人。第一遍检查不合格,退回;第二遍再写……不仅在她们的头脑中打上改正错误要付出代价的深刻烙印,而且要让她们树立遵纪光荣,违纪可耻的荣辱观,认识到只有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改正错误。深刻的烙印之后,这几名同学再也没有违反校规校纪,也让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到了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平等、公正的效果。

日常管理中,经常有学生是“大毛病不犯,小毛病不断”,为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我们探索开展了师生“一帮一”、“一教一”、“一带一”活动,每位公寓老师都要一对一帮扶,带动起近百名学生,并建立相应的帮教档案,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落细、落小、落实。

总之,教育工作者应该以重品行、讲操守、守规矩的姿态层层压实责任,不断探索和实践贴近学生的方式、方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生管理中深根发芽,促进德育教育开花、结果。

探索价值观的方法范文7

关键词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6.026

Abstract Since the party's eighteenth meeting was held in 2012, the educ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cessary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training. How to cultivat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xplore the effective path is the meaning of the title. Universal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from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popularity of the relation of, through this a series of theory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futur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achieve to do some exploring thinking.

Key words college; socialist core values; cultivation path

2012年,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从国家、个人、社会层面提出了“三个倡导”的价值观;多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2013年,中办出台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更需要学习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贯彻到日常生活中。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研究,针对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路径实现作了初步探索。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前提是其理论的普及化

从对“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表述上来看只有简单的24个字,但其实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几乎涵盖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这在无形中给学生深入把握其内涵增加了难度。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公民的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复杂状况,大学生的观念受社会思潮影响较大,因而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变成主流价值观进而统领社会各不同阶层的意识观念。“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国当前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所有价值观念中最本质、核心的精神内核,是我国社会各阶层成员所普遍追求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需求。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一定程度上说,“核心价值观”理论成为主流价值观将逐步深入每一位社会成员的思想深处,进而发挥代代相传的价值传递功效,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基于理论教育及其普及化的前提之下的。

“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物,是现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一。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来看,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著名学者华雷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中认为,“理论大众化是实践大众化的前提。理论大众化的程度决定着实践大众化和创新大众化的广度和深度,离开理论的大众化,实践和创新的大众化就是一句空话”。①他把理论大众化放在首要前提的位置,从根本上看也是遵循着理论指导实践的根本方法,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陶德麟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一文中指出,大众化的内容、对象、与通俗化的关系、与语言文字等存在诸多问题,如果不首先解决理论大众化将很难实现实践的大众化。②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我们的基本国情而提出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的价值观基本理论,但是必须要看到它的普及化所面对的对象所将要应对的问题仍然严峻。特别是脱离了理论普及化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将举步维艰。所以,培育的前提是要让价值观理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是其实践的普及化

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在《理论与实践》中认为,实践对理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的传播和发展的关键在于继续实践。人类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实践是人类认识前进的内在动力,进而是认识的终极意义,认识的正确与否靠实践来衡量,且是唯一标准,同时认识又反作用于实践。无论哪一种理论都源于实践,都将为实践所服务,否则理论将失去存在的意义。从实践上来看,当前努力实现大学生的思想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更是广大思政工作者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里的教育问题在于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理论学习活动,以掌握相应的知识;还在于言传身教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落实落小落细,实践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方面的关系来看,实践大众化是理论大众化成效的现实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大众化的目的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大众化,广大人民在社会实践中是否正确、自觉运用该理论是检验核心价值观理论大众化的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普及化是理论普及化成效的直接体现。高校“核心价值观”理论普及化的目的在于实现其实践的普及化,大学生在实践中是否正确领悟、自觉内化并践行“核心价值观”是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普及化的试金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普及化是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也是该理论最终归宿和价值根本。在实践的普及化中,促成大学生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明辨是非,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凝聚青春的智慧、才干,实现青想与人生价值。所以价值观培育的关键在于落实落小落细,在于平时的点滴实践。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指导与统筹兼顾

“党的十”报告不仅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设想,还把科学发展观列入我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这也是我党乃至我国应对和解决一切工作的根本方法。党的十不仅进一步昭示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也表明了我国高校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析的根本方法,即科学指导与统筹兼顾。具体来看就是要遵循科学的理念为指导,统筹全局,兼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个方面的教育。

根据这一方法论的指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不断深入开展,且初见成效。如,《绵阳日报》关于“把握途径拓展思路加强青年政治教育”的报道中指出,绵阳市委在绵阳高校党委宣传部长座谈会上,传达了坚决贯彻落实在北大关于“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好驻地高校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该校把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相结合。具体举措有,以“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创业思想;以社会主义理论引导大学生创业价值;以社会主义理想激发大学生创业精神;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大学生创业行为。该校准确把握我国社会重大转型时期的历史机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以往传统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创新,实现了把创业教育推上一个崭新高度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在更深层面上完成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④相关学者也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与方法进行了研究。陈必华、王鹏在《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中指出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要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要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要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曹和修则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浅析》中强调,要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坚持科学发展观,践行公民的义务观。

要实现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必须将科学指导与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具体化。从微观层面上来引导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才能探索到真正的有效途径。

首先,高度重视,上下一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与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要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来推动该项教育实践活动的进行。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要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必须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来武装高校全体教职员工、教育广大青年学生。高校应更加注重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创新力、影响力和亲和力,更加注重紧密结合当前时代特征,积极帮助全体师生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要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的“两课”和专业课程教学中,进一步改革与创新课程教学,发挥教书育人作用。

其次,树立典型,弘扬正气。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教育发展理念,在广大学生中树立不同层面的先进典型。通过各类先进评比和表彰,教育和影响广大学生。通过校报、广播电台、校园门户网站及二级网站、手机客户端APP、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媒体和平台,大力宣传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代言人及其先进事例,大力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来诠释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讲好学生、教师、学校的故事来激励教职员工和广大学子见贤思齐,严厉律己,向上向善向美。要美化和优化校园育人环境,营造一个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第三,身先垂范,落小落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管理人员甚至后勤员工的示范带头作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大学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言传身教促进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要以问题为导向,从解决广大学生的现实存在的实际问题入手,让“核心价值观”看得见、摸得着,进而推进“核心价值观”培育润物细无声。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持续机制,与教师晋升、学生的评奖评优制度相结合,逐步提炼符合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和精神,耳濡目染内化形成学生道德行为规范,最终在大学生之间形成一个道德行为标准。

4 结语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会成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需环节。通过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普及化,坚持科学指导与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能够进一步探索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培育成效及辐射作用。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探索,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出发,来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

注释

① 华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J].人民论坛,2009(14).

② 陶德麟.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EB/OL].求是,2010-01-25.

探索价值观的方法范文8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探究英语知识的奥秘,引导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英语教学不但要重视教学结果,也要注重解题的过程,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品德为教育目标。

一、认知:形成英语教学的“过程”理念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学生上课听得明白,但课后作业不能完成。是什么原因呢?关键是在于:学生只听英语,而没有去做英语,也就是说没有将教与学的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教师也只是负责完成自己的课程,对学生学习情况不够重视,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讲授完毕,认为让学生做些课后作业,就达到了教学目的,掌握了知识点。其实,这样却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研究探索过程;忽略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过程;也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的教学习方法,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使学生缺乏学习的激情,从而学生就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或不学的想法。这样的结果是,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吃力,教师的教学质量也难以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如何使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呢?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互动合作的教学活动。同时,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提出疑问、发现困难、解决障碍和矛盾的过程,也是发掘学生聪明才智、展示自我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在学习中研究知识,思考问题,从而得出结论。这样,才能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知识。

二、实践:把握英语教学的“过程”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过程,把握教学过程,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由重视教学成绩转变为重视教学过程,回顾英语教学历程,是否只重视英语的成绩,不重视教学的过程。英语教师在教学时缩短知识的形成过程,而通过大量的题海战术,使学生模仿、记忆和练习,让学生快速地熟悉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思想方法和体验获取结果的过程。学生的学英语变成了“记英语”,这就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学习的目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对外在信息的独特感悟、理解、体验,在特定情境下的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将一些具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联系一起。它会带给学生创新的尝试、探索的体验、发现的能力和实践的机会,这样比通过题海战术获得结果更有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活动,学生在“思考、讨论、交流”上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从外表上看,似乎没有学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甚至要时时面临问题和困惑。实质上,在这个过程,是一个逐渐发掘能力、启发智慧、发展思维的内在要求。但这样的方式,会给学生带来不可量化的有效报,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极为有利,所以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所以,教师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想去做。转变教育的理念,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

2.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对学生客观、全面了解的反应,掌握学生的英语学习历程,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但要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把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并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情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加强合作交流意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去,能够在评价中感受自身的价值。此外,教师也可采用过程性评价,更能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如果教师只关注考试的结果,从而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理念是陈旧、落后的评价。关注过程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客观的。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综合的评价,不能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让学生养成重视学习探究的过程,科学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学习态度与学习精神。教师对学生合理的评价,才能加快学生思维发展的进程;合理的评价,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观念;合理的评价;才能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一个不断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我们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实践,在探索和实践中去发掘,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进行开展教学组织的活动。使教师教有所用,教有所得。作为学生,不能只满足于学到了什么,还应知道如何去探索和学习新知,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与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英语教育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探索价值观的方法范文9

1.学习课程标准,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

学习课程标准,首先,是要全面深刻地理解课程标准所体现的基本理念。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课程标准的“三个特点”和“五个原则”。“三个特点”就是“强化了中国特色”“突出了时代特征”“体现了国际视野”。“五个原则”就是“坚持德育为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全面发展,进一步精选对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坚持能力为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与时俱进,体现时展的新要求和科技进步的新内容”。[1]看起来,这“三个特点”和“五个原则”是很简单的。关键是要理解,正确理解,全面理解,深刻理解。比如,突出“时代特征”,不但是要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引入新的信息、新的资料和新的理论成果,更重要的是要将当代的新思想、新观念,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理念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活动之中,很自然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进学生的“血肉”和“灵魂”。

其次,要注意比较课程标准修订稿和实验稿之间的“变化”,悉心体会这“变化”之中所蕴含着的时代要求和新的追求。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是对实验稿的发展,一以贯之地坚持了过去10年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核心理念和正确方向;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也是对实验稿的完善,面对新时代社会、科学技术以及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挑战,修订稿与时俱进,在一些方面也有了一些“变化”。过去10年,我们反复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运用课程标准进行了近10年的教学,对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等核心理念已经有了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并且较好地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现在,我们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特别要注意将实验稿和修订稿进行比较,领悟其“变化”之中所蕴含的新精神,并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去。

再次,要将各学科的教科书和课程标准结合起来,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各门学科教科书的具体体现,并结合学科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来讨论学科教学的新策略和新思路。比如,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标准“能力为重”的具体体现,也是课程改革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与挑战作出的回应。但是在各门学科中,如何落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需要结合学科教学的实际来探索。

2.改进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学生发展的主渠道。”[2]改进教学,首先要改进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应真正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即“把课堂还给学生”,顺着学生的思路去教,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规律去教。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课堂教学改革特别要重视改进“教”的方式,并由此促使学生改进“学”的方式。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讲授式、讨论式、探究式、启发式等都是有效的教学方法,过去10年中所形成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也是有效的教学方式。

但是每一种教学方式或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也有其自身的不足,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发展,我们要结合实际摸索和总结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立足于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读懂学科、读懂教师、读懂学生、读懂中国的教学改革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自由、全面充分发展,促进智慧型教师发展、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以及学校的现代化发展。”[3]加强高效课堂建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下课堂教学的基本主题,也是教学改革的根本。

作为学校,尤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组织教师研究教学,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减负提质,不但要研究怎么“教”或者怎样“教”学生“学”的问题,还要认真研究“教”什么的问题。有一句流行的教学格言:“要想教得好,就要教得少。”但是,教得少,到底少到什么程度;既然要“少”,这“少”的内容应该是些什么,这些都很值得研究,而研究的依据则是课程标准。也就是说,这教学内容的多少,及其具体内容和要求的程度都要根据课程标准来确定。

3.改进评价,深入推进学科教学改革

要真正将教学改革推向深入,就必须改进教学评价。换言之,教学评价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改进教学评价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首先,教师应树立这样的观念,即教学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过去教学评价非常注重“评判”和甄别,常常就根据考试来给学生下“结论”,来评价学生学得“好”或者“不好”,这是不科学的。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之中的形成性评价,我们特别重视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就要特别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注重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我们尤其要注重的是过程评价。注重过程评价,这是基本原则,但是怎样落实呢?具体怎样做才简便而且有效呢?值得探索。比如,分段评价和分项评价相结合就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法。所谓“分段评价”就是根据学年段的教学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评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要根据学段的不同采取合适的评价方式。

所谓“分项评价”就是要将学科教学的评价适度细化。比如语文学科可以从背诵、课堂表现、平时测验、作业、课外阅读等小项目来分别评价,然后再综合起来。再如物理学科可以从实验、作业、课堂表现、课后探究、阶段检测等小项目来分别评价。有学者提出,课堂教学评价策略主要包括三点,一是要“及时”,二是要“正反面结合”,三是要“多元化”。[4]要真正以课堂教学评价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还需要结合学科教学的实际去进行广泛的探索。总的说来,过去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注重闭卷笔试,太注重“分数”,把我们的教学“逼”进了“题海战术”。其实,除“分数”之外,课堂教学评价完全可以采取等级评价的方式,还可以采用“评语”的方式。

探索价值观的方法范文10

关键词:存在主义;荒诞;自由选择;赫索格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117-02

马克思曾说:“信仰是人类把握自身和世界的一种特有方式。它给人以对未来的希望和生存的勇气,永远被人类所向往和追寻。”诚然,人在实现现实关怀之余,还要思索和探究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是人类精神发展史中不断追寻的主题。上古对神的信仰,中世纪对上帝的膜拜,以及近代的理性主义的自我张扬,事实却是,“他救”成为泡影,“自救”也陷入泥潭,现代人依然在精神的荒原中徘徊。人类的信仰和价值何在?无数的知识分子怀着对个体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对此进行执着地思索和探寻。索尔・贝娄笔下塑造的赫索格成为在荒诞社会现实中艰难探索的典型,而这种探索的过程也充分体现出萨特对于人的本质及价值意义的哲学思考。

作为西方精神世界的文化巨人,萨特始终把“处在荒诞世界的人如何生存”的时代课题作为自己哲学思考的核心所在。他继承并超越了传统哲学和价值体系,形成自己独特而深邃的哲学思想,确立了“人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他认为,在一切传统价值和信仰已坍塌的荒诞世界中,人的意义和价值不再是“命定”与“赋予”,只能由人的自由选择和行动予以决定,而其中体现出的“自由意志”则是人的本质所在。他把“自由选择”作为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的首要途径。这一哲学理论为沉沦在理性泥潭中不能自救的人们带来希望的曙光。纵观赫索格的人生经历,似乎在无意识中图解了萨特的这种哲学内涵。

一、荒诞――西方现实世界的底色

萨特对人本质的思考来自于对个体生命的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并把这些作为“命题”去界定和阐释。这些体验多为人类的一些消极的情感如焦虑、孤独和痛苦,而这些都脱离不了“荒诞”。

在萨特的观念中,“荒诞”作为现存的不可避免的事实和境况,它体现为人与世界的关系――割裂,即人们对主客和谐的向往同事实上两者之间难以克服的分裂。萨特曾说:“我们一方面面对着散漫无形的日常生活之流构成的现实,另一方面又面对着人类语言和理智对这一现实的哲理化了的再现。当人们与那种简简单单的现实直接相逢,又无法借助与之对应的理性的变调来理解它时,就不得不重新去探求真实。感到我们不能凭借语言和概念来思考世界的事物,这就是荒诞情感的来源。”[1]可以看出,“荒诞”不仅存在于人与世界的关系之中,更体现在人对抗世界的努力之中。

在萨特看来,客观世界是“自在的存在”,人是“自为的存在”,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当人被偶然地抛到这个世界时,“自为存在”和”自在存在”就开始发生联系,这在于:具有理性和认知能力的人类,总是认为可以通过不断实践对世界和自我有准确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从而营造一个人类能够和谐永久生存的新秩序。但历史证明,人类的努力只能获得暂时的平静,世界的矛盾性和混乱性难以消除。在这种难以消除的悖谬之中,人类对自身存在的关怀和终极意义的追求只能是徒劳。

索尔・贝娄诸多的小说都集中揭示了信仰失落、传统价值远去、急剧变化的当代社会的“荒原”状态,以及人们在此艰难挣扎的心灵困惑。赫索格的苦难经历就真实地诉说了一个以人道主义来确立人生意义的高级知识分子与各种异己力量所进行的苦苦争斗的过程。

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时期,科技飞速发展,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随之而来的是整个社会物欲横流,信仰、理想甚至于道德等人类最宝贵的精神支柱日渐倾斜。意义的缺失和精神的空虚像挥之不去的阴霭笼罩着人们。正如赫索格哀叹的一样:“个体赖以生存的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它不断挤压异化个体,将个体纳入到自己的轨道上来。个体不可避免地受到组织的力量的改造,处于其强大的控制之下。……在一个没有共同道德责任,同时淹没人的价值的组织里,自我变得毫无意义。”[2]出现于这一时期的赫索格深刻地体会着内外二元世界不断分裂带来的孤独与迷茫。

赖以生存的社会现实侵蚀着赫索格的精神,而婚姻和生活的不幸,使其终日思绪混乱,进而出现对世界和自我价值的怀疑。有过背叛婚姻经历,在迷惘之后,赫索格真诚地希望在与马德琳的第二次婚姻能够和谐、稳定而长久。诸多关于人类美好生活的设想让赫索格沉浸在希望当中,而周围的人用真实而残酷的现实摧毁了他的美梦。玛德琳直言不讳地说:“像赫索格这种单纯、善良、理性、且把生活当作研究课题的人,就应该受到教训。”[3]赫索格的确受到了教训,遭受了爱情和友情的双重背叛,这无疑是对男性尊严最致命的打击:妻子马德琳和视为一生知己的瓦伦丁・格斯贝奇私通。于此产生的连锁痛苦――驱逐出门、讥讽挨骂、失去亲人、他都被迫一一承受。更具讽刺的是,他连受痛苦也需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了挽救婚姻,赫索格每个星期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躺下接受所谓的精神治疗,而就在这时,马德琳上演着“红杏出墙”的戏码。这深刻揭示出:赫索格作为一个学识渊博、富有理性的知识分子,他的价值王国和事实世界的脱节。智慧和学识本应是我们能够愉悦生活的最好资本,但在有“缺陷”的社会,只能带来更多、更大的痛苦和磨难。正如威尔逊在他的评论中所说:“问题是这些天才的思想飞旋的意义何在?如果他们根本就无处可落。”[4]

婚姻的不幸,让赫索格身心疲惫,而犹太民族的背景与所生活的异域文化之间的冲突,加深了他对世界荒诞性的体认,形成深重的灵魂焦灼与孤独之感。

出身在传统犹太家庭却生长在美国文化中的赫索格,注定其意识深处两种文化不断地碰撞和斗争,难以达到和谐统一。犹太人的和生活模式构成了赫索格精神世界的底色――怀有人道主义精神,乐观地面对生活,但这却恰与“物欲之上”的现实生活产生严重的隔阂。长久生活在美国的赫索格总觉得自己是个边缘人。瑞莫纳曾调侃式地对赫索格说:“你不是一个纯粹的美国人。”[5]这句话刺伤了赫索格本已不安的灵魂。既非美国人又不是十足的犹太人的赫索格只能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前行,倍感压抑和孤独。

通过以上对赫索格人生悲剧的分析,可以看出,作家贝娄对现代文明危机和现代人生困境的认识,表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意识,这也充分印证了萨特对世界和人生荒诞性的阐释:没有了神圣崇高的概念,又不愿沉沦于世俗,这种两难境地,使现代人成为一种一无所有的存在。简而言之,现代西方人,在“荒原”中,虽生犹死。

二、“自由选择”――现代人的希望

萨特独特的思想力量在于:在揭示西方荒诞现实的同时,又为生存于此的人们指明方向――自由选择、积极行动。这种思想指引当代西方人超越苦难,走向新生。实则,这种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也成了赫索格在人生道路中的艰难探索。

萨特存在主义的核心原则就是“存在先于本质”,他在其《存在与虚无》中明确主张:“因为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在后来人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照自己的意志而造成他自身。人,不仅就是他自己所设想的人,而且还只是他投入存在后,自己所自愿变成的人。这就是存在主义的首要原则。”在萨特看来,人被偶然地抛到这个世界决定了人自由的绝对性,现存的任何一切都不能限制人的自由。而且这种“自由”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个体生命面对人生境遇时选择的自主。萨特进一步指出:“‘是自由的’并不意味着‘人们能够获得所想要的东西’,而是由自己决定去‘追求’。它意味着‘选择的自主’。”[6]因此,自由不仅是愿望,更是充满主观意志的实践,萨特一再强调“存在主义就是行动的哲学”,这要求每个个体生命都要用自由的自由意志――不束缚于理性和传统,不拘泥于任何狭隘的道德,去改变这个荒诞的世界,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萨特对人自由的纯粹性的过分强调,有其狭隘之处,但是这种对人的“自由”探究的精神,试图启发人们自由地选择,让自己成为自己人生意义的缔造者,这也印证了赫索格这个文学形象所具有的重大的文化和精神价值。

陷入生活泥潭中的赫索格,虽徘徊迷惘,但始终没有失掉自己独立的生命意志,在他的意识深处一直在找寻人生的方向。在经历人生诸多不幸之后,赫索格深刻的领悟到,在荒诞的世界中,在难以置信的现实遭遇中,传统的道德观念只能让个人陷入更大的不幸,个人只有按自己的意志去选择和行动,才能赢得尊严和价值。赫索格在给希尔顿主教的信体现出这种自由生命意志的觉醒和对人生荒诞的自觉反抗:“……我相信您会有兴趣知道,当人们要把自己从虚无主义的泥沼中救出来时,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改变。”[7]

赫索格这种对自我生命轨迹的把握,体现为他摆脱了背叛、仇恨的困扰和他对“自我身份”的纠结,更集中体现在在新的爱情生活中享受“自由存在”的愉悦。作品结尾处哥哥威利探望赫索格时,发现其又一次沉浸在甜蜜的爱情之中,威利担心他会重蹈覆辙。赫索格坚定地告诉威利,雷蒙娜不是马德琳,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不会再把自己交付于任何人手里了。既然人的生命不是生意,那就应该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8]可以看出,赫索格已完全从过去生活和精神的枷锁中挣脱出来,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尊严。他在信中写到:“亲爱的埃维德医生,痛苦的减轻,并不仅是人类幸福的一部分。在它的原始的和比较鲁钝的地方,有一只关闭的阀门再度开启。”[9]在这再度开启的阀门之中,闪耀着生命重生的讯息。从此,赫索格坚定了自己的信仰:“绝不对任何人发出只字片语,我就是我自己。”[10]赫索格新的人生准则完全顺应了萨特的哲学主张:现代人在深刻认清世界和自我生存状况之后,通过自由选择的努力实践,才能够达到人的自由的存在。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萨特和贝娄分别用哲学和文学表现他们对世界和人生形而上的思考,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意图通过其思想和文学形象启示人们:在主客二元对立的非理性世界中,人只有自由地选择,勇敢地抗争,才可确立自我的本质。

通过萨特和贝娄对现代人生存价值的探索,我们发现在人类深层的生命意识中有一种永不消失的精神特质:当肉体生命在苦难中颤抖时,精神生命依然可以为获得昂扬充盈的自由而无所畏惧地抗争。英国史学家柏雷诺做过精辟的论述,审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自由是人类心灵深处最强烈的呼唤和亘古不变的追寻,有了自由,人才可以称之为“人”。诚然,在这个人类越来越被异化的非理性世界中,人类想要赢得自由,确立自己的本质和价值,道路异常艰辛,萨特和贝娄以他们殊途同归的方式做了深刻的探索,对我们来说意义深远。

――――――――――

参考文献:

〔1〕(法)让一保罗・萨特.施康强译.局外人的诠释[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41.

〔2〕〔3〕〔5〕〔7〕〔8〕〔9〕〔10〕Bellow, Saul, Heryog [M]. London:Penguin,1996:41-215.

探索价值观的方法范文11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被放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笔者通过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教学的尝试探索,总结出几点科学合理的做法,以便帮助教师正确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涵并科学合理地达成其目标。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状的分析

造成学生在科学探究学习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未得以有效凸显的原因是多方因素的综合结果。其一,社会因素造成学生将学习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语、数、外三个学科的学习上,这主要是受制于现有教育管理体制。其二,小学《科学》教材几乎是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学习活动的唯一信息源,教材的部分知识对于学生学习探究相对比较抽象,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对比较空泛,学生欠缺主动探究的兴趣。其三,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按照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组织教学,填写规定的实验室大量实验表册,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导致注重于理论学习轻实验探究活动,导致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沟通不洽,不会合作。此外还有课程的挤占挪用、专业教师的缺乏、教学研究缺失等因素,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实验课堂操作中不注重课前的精心准备和探究操作预设,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策略是否得当等,这就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只注重于理论学习而缺乏在实验探究中的情感态度的投入钻研精神,教学中学生所体现的或能训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思维过程大多是教师在备课时候的一个文字环节,而并未真正得以很好的落实并发挥其“育人”的作用。

二、对科学合理地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尝试

1.创设问题情景,提出探究的实效问题,让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很好的表现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一个好的问题,既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又能够引领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同时释放出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要使学生产生“情感态度”,创设情境是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定的生活情景,以便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科学探究的学习兴趣。当科学探究活动能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进入常态化活动时,那学生的科学情感就能很好得以发挥,科学探究的态度能在实验活动中学会活跃于严谨的自控,在这种情况下其科学学习的价值观就会自然而然的得以体现。

2.把握教材的目标定向,避免教学的盲目性,让学生的价值观适时得以展现

为实现科学学科课程应有的教学价值观,首先教师应该把握课程标准的性质和基本理念,把握课程目标;其次要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有整体性认识;其三应该切实研讨教材,把握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偏离,避免探究过程的无效重复。比如,我在执教《我看到了什么》这一课时,观察的对象是一棵大树,主要目的:“引导学生考虑观察方法”“并不单纯地为了获得关于这棵树有根、茎、叶、花、果方面的事实性的知识”,前者是主要教学目标。学生无论是对大树还是对他们周围的事物,都已经获得一定的初步认识或经验性的感知认识,这是学生凭借着这样的感知或经验来认识新鲜事物、探究认识解决新鲜问题的好时机。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利用好观察实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自主观察,在观察中探讨,在探讨中交流,在交流中合作,在合作中开展实验,在实验后再次反思探讨,从而得出认识结论。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和指导性的评价,让其个性得以张扬,情感得以发挥,价值得以体现。首先教师要创设评价氛围,对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对表现较好的学生可以鼓掌赞扬、点头赞赏等,对表现一般的学生要寻找闪光点,给予鼓励或者报以一个亲切的微笑等,此外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促进科学教育教学和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探索价值观的方法范文12

一、建国后初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凝结为追求国家富强、政治民主的核心价值

在民主目标的探索上,中国人民始终在摸索真正的适应中国发展的民主政治。三年改造完成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真正建立起来,之后,作了政治制度方面的努力探索,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民主的道路上作了很有创造性的探索。中国民主政治既不搞西方的多党制,也不模仿前苏联的一党制,而是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党派的友好真诚合作的模式,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保障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方面,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了促进中华民族共同进步和繁荣,对待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证少数民族地区独立处理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自治权利。富强、民主是我们国家建国后核心价值追求,在探索中取得了很多富有成效的成果,思想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从政治、经济两大主要方面辩证地阐述了十大关系。其中基本思想就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适合中国的国情,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充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探索中国民主发展道路上,思想的根本点就是在人民内部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1956年,指出:“在我们的许多同志中间仍然存在着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和作风,这就是: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工作上的和组织上的宗派主义。”认为人民内部的矛盾可以而且应该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获得解决,从而得到新的团结。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指出了民主和集中、纪律和自由、统一意志和心情舒畅要达到有机统一。可以这样说,没有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富强、民主、文明的初步探索,改革开放后确定的主题也不会那么明确和坚定。

二、改革开放以来继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核心价值不断得到发展和丰富

1978年中国走上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正反思考得出的结论,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社会主义从历史的发展的规律来看,应该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一)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正反思考提出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中国建国以后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仍然处在贫穷落后的阶段,如何创造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从什么是社会主义着手思考。“社会主义不是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思考社会主义制度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社会主义是否优越资本主义关键要看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和社会民主发展程度。在1978年,邓小平就是从社会主义相比资本主义制度要体现更加优越的一面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主要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就是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突出强调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转折点,成为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一个新的起点。从中国改革开放后要走的道路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明确和坚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目标、民主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华民族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再结合创造出中国特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一条伟大的道路,这条道路最终就是要把正在苏醒的中国引向一个富裕强大、自由民主的社会主义文明国家。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观点。他始终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建设中就是一个统一体。这个文明落实到每一位中国公民的身上就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从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手段思考。实现国家富强、民主必须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决定走改革开放之路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经历二十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其高度集中体现。邓小平理论是这一文明成果的高度凝结,核心思想就是中国要走改革开放之路,在坚定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勇敢探索中国富强、民主、文明、平等、法治及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实践途径。

(二)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思考探索核心价值的理论创新

在探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进程中,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的竞争环境,中国共产党要不断改善党、发展党,具有探索核心价值的理论创新的水平和能力。在新中国成立时说过:“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中国改革开放对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新课题,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智慧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群众、来源于社会。正是这样一个新的世界环境和国内形势需要中国共产党要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思想,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创建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需要具有适应时代的创新思想、创新水平、创新能力。纵观中国历史,中华民族成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就在于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和品质,近代中国逐渐衰落以致沦陷为西方殖民地,也在于封建统治者沉湎于泱泱大国之梦,不思进取。新的时代呼唤着中国共产党需要有个崭新的面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展现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更加清晰地表达了追求核心价值的内容。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位一体”到政治、经济、社会文明“三位一体”发展和丰富了核心价值追求的新的内涵。

(三)从社会的和谐发展价值的需要提炼出文化和生态文明

国家、社会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的目标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独立开创的一条发展道路,它同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更高更文明的阶段,在发展中需要尊重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需要在发展中逐渐探索出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规律,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的文化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应运而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仍然回避不了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当这个矛盾交织在一起冲突到一定程度时,大自然、社会和人就会彼此产生反作用力,导致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受到损害。从我们国家当前来看,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在进行激烈的变革,必然要引起社会方方面面的激烈变化,表现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和东西发展很不平衡,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受到侵蚀和破坏的势头难以得到遏制,中华民族良好的道德风尚如诚信助人、乐于奉献等受到很大冲击,个人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严重冲击社会主流价值观顺利推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描绘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美好蓝图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把探索社会和谐作为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这就要求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要科学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需要重视文化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位一体”到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的“三位一体”思想起逐渐发展到党的十拓展为包括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更为科学的社会发展思想。从党的十六大到十逐渐提出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坐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从中凝结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涵,铸就了文化之魂。文化文明和生态文明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当代中华民族追求的核心价值,为中华民族崛起凝结了一股新的力量,更加坚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的目标。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核心价值观发挥着凝聚人心、统一灵魂和统一力量的号召力的作用。思想决定着行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价值。中国这头正在走向游戏池塘的大象一步一步地接近和展望中华民族复兴的最高目标,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优越性也在向全世界人民展现,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会继续奋发向上为人类社会向更高一阶段发展做出理论和实践上最大贡献。

作者:李浩 单位: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