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

时间:2023-10-08 15:44:47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9-0033-04

013年底,在四川师范大学举行的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中有“聚焦中学历史课堂”单元,其中,由全国历史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叶德元老师设计并执教的四川义务教育历史地方课程《可爱的四川》之《浓郁的民俗文化》一课,内容丰富,鲜活生动,恰似四川饮食的“麻辣”风味,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课后的课例研讨和晚间的“学术沙龙”活动中,本节课得到普遍认可与好评,但也有教师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和质疑,其中,有两个问题比较有代表性,其一,总体上是一节好课,但遗憾的是上得“浅”了一点;其二,本课只讲了“民俗”,而没有讲出“文化”。

与会论者的评价与看法,当然各有自己的视角和道理,其中有的认识,笔者在听课观摩之初也有类似感觉。然而,反复回味本课教学过程,特别是认真拜读了叶老师本课教学设计的详细文本之后,笔者思忖再三,生发了些许新认识、新思考。现扼要赘述于后,以与授课教师及与会者分享。

一、适度为宜无须求“深”

课堂教学的深、浅,通常是相对的。执教者应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的层次和难易度。而就本节课的初中学段、四川地方史的民俗文化教学课题而言,笔者认为应以适度为宜,不必盲目追求难度,甚至适当地浅显一些更为实际。

首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和教学,应定位于基础。义务教育历史程标准,特别是2011版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思想性、人文性、基础性、综合性”的课程性质与定位。这里,笔者认为尤其应关注课程的人文性和基础性,因为它们集中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质与教育定位,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因而,义务教育的历史课程应该围绕基础来设计教学,通过基础性的教学,达成基本素质要求即可,教学及评价标准切忌过高。这是由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性质决定的。

其次,从初中学生心理认知特点及能力水平考量,历史教学要求也应以基础及适度为标准,不能要求过高、过深。应突出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故事性、情境性、生动性,注重于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对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直观的历史事物的感受与体验,而少些高深学术理论、抽象晦涩概念的解读与机械灌输。

第三,本课四川地方“民俗文化”的课程内容,也决定了教学难度的适度和适宜,无须追求深度。地方史(含地方民俗),通常是作为中国历史整体的一个补充,其基本内容也大体为当地人所熟悉、了解,而地方史的教育目的往往又重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国情教育及至爱国主义教育,因而在具体教学内容的把握上和处理上,也应控制住难度;再者,地方民俗文化内容的教

学,本该更加生动直观、通俗易懂,尽可能使学生获得切身的体验和感悟,这也决定了教学不必追求过大的难度和深度。

基于上述思考,笔者认为作为义务教育地方历史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一般不能定位太高、要求太深。叶德元老师的这一课,课堂上创设了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展示了极其丰富的四川民俗文化,在紧凑、火爆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体验和感悟,就教学内容的数量与深度而言,与初中学生的理解认知能力水平大体匹配,因而,教学设计与实际施教的难易度、深浅度是基本合适的。

二、讲好了“民俗”就讲出了“文化”

下述认知应该是笔者与历史教育同仁的共识:民俗本身就是文化,甚至可谓最原生态的文化;而历史本身当然更是内涵深邃、外延宽广的厚重的文化。民俗者,民间风俗习惯是也。特定地域的民俗,无论是地方礼仪、传统节日、饮食服饰、民间工艺、民间传说、典故轶事,甚或姓氏生肖,等等,都由特定的地域环境条件造就,且通常有其历史发展积淀的过程,因而民俗无不蕴含着文化,无不渗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笔者认为,讲授地方民俗文化的历史课,只要把“民俗”讲好、讲透、讲到位了,“文化”也就自然渗透其中了。民俗味道越浓,文化味道也会越足。故而,笔者以为,历史课无须刻意给学生解读抽象、晦涩的“文化”概念。否则可能使本来简约明了的初中历史课堂变得僵化、呆板、繁缛、琐碎,冲淡了重点,增加了难度,也往往会脱离主体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考量,审视本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四川民俗文化之“民俗”的教学,已然设计得很好,实际课堂教学效果也可谓上乘。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首先,挖掘课程资源,精心整合设计,呈现了典型而丰富的民俗内容。整堂课几乎囊括了四川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茶的民俗与文化,戏冠天下与川剧文化,成都小吃与川菜文化,“耍”在四川与庙会、花会文化等四大板块,涵盖了四川民间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的方方面面,除此之外,还涉及四川的方言、绘画,以及由这些民俗所映衬出的四川的风土人情,甚至是四川人的性格特征,等等。听了这节课,使人在短短40分钟时长内,从民俗视角快速游历了驰名天下的天府之国,品尝到品类具备、色香味俱全的四川民俗盛宴大餐,令人大开[界,深受感染。丰富而充实的民俗内容,成为本节课获得成功的基础和保证。

其次,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创设了鲜活生动、极富感染力的民俗情境。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已有经验和兴趣的理念,灵活开发和运用课程资源,运用多种手段创设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营造出就在身边、就在课堂的“民俗文化”。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和形式包括:引用了包括民谚、歌谣、辞赋等在内的丰富的文字材料,直观而生动的民俗图片视频;教师用四川人特有的性情禀赋(局部使用四川的方言)进行有声有色的讲述、描述、讲解;民俗文化实物展示;教师的即兴示范、表]、]示;设计专门的学生活动环节,让学生亲身模仿操作和体验感受等。其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教师将民俗器物、民俗艺术品、民俗技艺等直接亮相于课堂,营造出最为生动直观的民俗教学情境。例如,讲到四川绵竹的年画时,教师现场展示绵阳年画的实物,还将自己珍藏的一幅年画带到课堂,作为奖励发给课堂上表现优异的学生;在进行教学重点内容之一――四川茶民俗、茶文化教学时,教师带来了四川当地真实的长嘴大茶壶,进行倒茶技艺的]示,并请学生进行模仿体验;带来了一套“盖碗茶”的茶具,逐一讲解“茶碗”“茶盖”“茶船”的造型、功用及各自的讲究,“茶盖”不同的摆放形式和位置所代表的不同含义等;用四川方言方音的朗读与说唱,除了师生一起朗诵民谣、辞赋之外,在讲述川剧的“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时,教师即兴]唱了“高腔”和“灯戏”两个声腔,有板有[,惟妙惟肖,引来学生和听课教师的热烈掌声;在讲到川剧脸谱及绘制技艺时,教师利用课

前空当时间,将学生练习绘制的川剧脸谱拍下来,在课上直接用于教学,令学生意外、惊讶和欣喜,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大大活跃了课堂氛围。

就是这样,教师在创设的生动情境中,带着一群四川孩子尽情地“耍”,用融融的川味情调渲染着川味的课堂,将四川的地域民俗、风土人情,]绎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在浓郁的川味民俗情境之中,真切地感受和体验了四川民俗文化。

第三,适度联系、引申与拓展,恰当揭示了四川民俗的文化内涵。本课教学,未见对“文化”概念的孤立讲解,但在许多具体民俗的讨论解读上,却都很好地揭示和渗透了“文化”的内涵。例如,在导入部分展示绵竹年画时,指出它“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它“是世世代代民间画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风尚”,揭示了绵竹年画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及在国内绘画艺术领域的地位;在讲到“川茶”时,教师分析到:“作为‘国饮’的茶文化据考就发祥于蜀地,历尽沧桑而不衰,且在川西生发出‘茶馆文化’一支来。”因而,“有人把川西茶馆同巴黎的酒吧、维也纳的咖啡馆相提并论”,揭示了川茶与“国饮”的渊源关系,甚至在“饮”文化上的“国际影响力”;在讲述“茶馆”的功用时,教师引述事例和茶馆中的生活场景,系统地归纳出“摆龙门阵”“民间会社联谊”“民间法庭”“社会文化娱乐场所”等四大社会功能,很好地挖掘出了茶馆的“文化”内涵。

第四,“川味”个性的教师风采与教学激情,烘托了四川民俗课堂的浓郁氛围。本课的设计和执教者,有着良好的综合教师素养和教学能力,课堂调控驾驭自如洒脱,极善与学生沟通互动,特别是富有四川人乐观、幽默、火爆、泼辣的性格禀赋,激情澎湃,活力四射。四川的青年教师,以四川人的性格禀赋,带着一群四川的孩子们尽情地“耍”,“耍”出了一堂浓郁川味风格的民俗文化课堂。

总之,本节课堂已经将四川“民俗”渲染得热烈、浓郁、鲜活、生动,因而说它没有讲出“文化”来,显然难以成立。当然,民俗文化之“文化”不仅仅局限于民俗本身,既然是历史课,还应蕴含于民俗背后的历史之中。

三、民俗文化之“文化”蕴含于

历史之中

下述认知也应是历史教育同仁的共识:大凡民俗,尤其是传统的风俗习惯,往往有其发生发展沿袭变革的过程,因而民俗必定无法与历史截然分割。而凡可称为文化的或物质或精神、或微观或宏观东西,又都无不蕴含着历史。

民俗文化的历史课如何讲出“文化”来?假如认为本课讲“浅”了,那么怎么“深”一些?如何适当调控其深度?笔者的观点是:讲出了历史味儿,讲出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性、特点,也就凸显了民俗的文化味儿。就是说,以文化命题的历史课堂,无需过多考虑“文化”概念本身,而只要教学设计和施教很好地体现出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基本特点和属性,也就能很好地显现出其文化的特质。

从《浓郁的民俗文化》一课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涉及相应的历史元素特征。例如,在讲川剧之“蜀戏冠天下”时,教师选用了自己拍摄于上海世博会四川馆的一幅照片――即1957年在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说唱俑”――取材典型,图片表现的形体动作和神态寓意,活脱脱反映出古代川人“说”“唱”艺术的鲜明风格特点,而这至少可以上溯到东汉时期,因而很好地印证了“蜀戏冠天下”,自然地体现了川戏民俗的历史属性,也揭示了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在讲述川剧的四大派别时,适当地铺垫了明清时期政治变革、社会经济状况、移民政策等历史状况,很好地体现了历史时代特征及历史的变迁等。

又如,在讲“川菜”中最具特色的“回锅肉”时,选择和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为鼓舞士气、战胜饥寒,邓小平围绕四川回锅肉组织“吹牛俱乐部”,带领红军进行精神会餐,坚持走完长征的历史

传说故事,既有趣味性,又渗透了情感内涵,也增强了教学的历史色彩;在讲猪肉的做法在四川有“上百种花样”时,教师引领学生一起用四川话朗读《猪肉颂》,当学生被诙谐的词句引逗得忍俊不禁的时候,教师点破这首词为著名大诗人坡所作,并自然而然地引出大名鼎鼎的“东坡肘子”, 巧妙地点出了川菜与历史、与历史名人的渊源。

在本课的文本预设中,本还有一些很好的民俗历史元素设计,大概限于教学内容偏多、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等原因,在现场教学时没能呈现出来。例如,讲述四川旅游的“耍在四川”,在介绍“新津龙舟会”时,强调它在新津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举行,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龙舟竞渡;在介绍“彭州牡丹会”时,引述唐宋以来,当地人即有观赏牡丹的习俗,把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勘花节”,并逐渐形成一年一度的牡丹会;在介绍“广元女儿节”时,引述唐朝女皇武则天母亲在广元游河湾时遇黑龙感孕,于农历正月二十三日生下武则天,因而民间以此日为“武则天会期”,之后,几经沿革变迁,1988年,广元市政府恢复这一民间传统节日,并定名为“女儿节”。这些设计都关联到一些重要的历史传说、历史典故,包含着生动的历史故事,将它们拿来镶嵌到对应的民俗中,会生成浓浓的历史与文化。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范文2

关键词:民俗;民间;地域;乡土;乡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5-0044-04

Abstract:By apply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comparative analysis, logical analysis and so on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cognition of rural sport, this paper extracted th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rural sports and mad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ocal sports and folk customs, folk, ethnics, and traditional sports.Logical classifications are made on rural sport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sports and reveals the attributes of rural sports,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rural sports.

Key words: folk custom; folk; regional; rural; rural sports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入,乡土体育课程大家越来越耳熟能详,而“乡土体育”究竟是什么,大家却很难说清楚。只有弄明白什么是“乡土体育”,什么是“乡土体育课程资源”,才能够更进一步地挖掘、开发和利用乡土体育,才能更最大化地传承乡土体育文化这个独特的文化种类。因此,有必要对乡土体育的概念及其与民族体育、民俗体育、民间体育的比较、分类方法、特性等问题进行研究。

1乡土体育的概念认知

1.1乡土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乡”字的解释有4种:城市以外的区域,多指农村:~间。~村。世代所居住的地方或原籍:家~。离~。老~。回~。处所,地方:水~(多水的地方)。鱼米之~。政府组织的基层单位,属县、市或区领导。对“土”字的解释有9种:其中故乡,本地的:~籍。~话。乡~。年老思~。~生~长。以及民间生产的,出自民间的:~产。~布。~专家。这两种解释比较适合“乡土”一词的释义。近代学者王伯昂认为“乡土是属于吾人所居住之本乡本地的一切自然和人为的环境[1]。”朱典馨认为“本土本乡,乃是指学校所在地区,针对学生的家乡而言[2]。”吴明清教授就曾这样概括“乡土”的定义:“乡土是以自我为圆心,以情感为半径,画一片有家有生活的土地:生活中有人有事,土地上有景有物,交织成绵延不绝的历史和文化[3]。”吴教授关于“乡土”定义的解释,从目前可查的文献来看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从本质上说乡土是对应于城市或发达地域的一种表述,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变化,乡土已逐渐演化成为城镇和城市。因此,乡土在某种意义上早已变成了一种带有精神寄托的社会文化。

1.2乡土体育的概念

综合思考乡土的代表性定义,结合体育广义概念的内涵,将乡土体育这个复合词定义为:儿时的故乡或长时间居住地域内的一切体育元素、体育活动和体育项目的总称。这个复合词中的“乡土”既包括儿时的故乡,同时又包括后来工作、学习和生活长期居住的地域、社区或城市……。这就决定了乡土体育严格意义上说既包括浓郁乡土特色的体育,也还应涵盖现代社会中某个地域或地区长期形成的稳定的、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现代体育。当然,乡土体育内涵更多描述的是非现代体育成分,但并不排斥现代体育部分。从乡土体育定义的内涵来看,乡土体育具有地域性、活动性、民族性、民俗性、民间性、情感性等乡土特征,这里的地域、民俗、民间、情感等是有别于其他体育的原味特性。

1.3乡土体育与民俗、民间、民族、传统体育的相互关系

民俗体育是民间、民族体育的主要构成要素,与百姓民生的风俗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主要集中在节庆日、家乡民俗、宗教、祭祀等生活中,是民生生活传承的民俗活动文化形态,具有非个体性、延续性和规模性等特性。民间、民俗体育不是简单地等同,也不是相互代替。两者隶属上下级关系,不能简单地并列。“民间体育与民族体育、传统体育的重叠交叉更多[4]。”乡土体育则更多地来源于民俗体育和民间体育,从民俗体育和民间体育的隶属关系来看,乡土体育多半来源于民间体育,也有一定比例的乡土体育独立于其他几种形式的体育分类。乡土体育与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既相互交集,又有各自独立的部分。这几种分类的体育总的关系是相互交叉又相互独立,有彼此隶属关系、并列关系,又有独立和不交集的关系。真正把这几个概念排个清晰的上下级隶属关系,从目前的研究文献和实际来看很难做到。

2乡土体育的分类认知

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乡土体育的类别进行逻辑分类,可以对乡土体育的丰富文化内涵有透彻的认识,分类的视角不同其内容也呈现出异样的类别归属,当然,不同的分类方法在具体的分类过程中也会出现相互交集等现象。

2.1从乡土体育外延的角度分类

2.1.1民俗体育类

中国幅员辽阔,民俗活动多彩多姿,在各种传统节日、民间信仰、祭祀活动等民俗活动中体育元素与传统体育项目拥有一定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乡土体育的形式和内容日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态势。民俗体育中的乡土体育活动逐渐占据了各类民俗外在表现的主导地位。

2.1.2民间体育类

通俗地说民间体育是指来自于老百姓生活、劳动的实践中间,更多地来自偏远、闭塞的山区等落后地域,民间体育是乡土体育的根,乡土体育是民间体育魂。民间体育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全民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资源的重要土壤。民间体育项目来源于老百姓的劳动和生活,动作有劳动和生活的印记,难度一般不高,趣味性浓厚,老百姓乐于参与其中,它具有极丰富的地方色彩和区域特征。近年来,民间体育活动频繁,民间体育分类中的竞技健身类、嬉戏娱乐类和节庆习俗类中均含有丰富的乡土体育。

2.1.3民族体育类

民族体育简言之是指各族人民在漫长历史发展长河中,通过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逐步发展和积累起来,极具民俗和乡土特质的特殊体育文化表现形式。其主要特点有传统性、集会性、节庆性、游艺性、风俗性、表演性等,主要有强身、健身、娱乐等表现形式。从其特点和表现形式来看,民族体育极具乡土体育的特质,与乡土体育存在着隶属、并列、交集的多种关系,因此,某种意义上说民族体育是乡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1.4传统体育类

传统体育是指我国各民族传统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项目,具有各民族独有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体育的根基同样是乡土体育,只是民族体育经过历史的发展与积淀,已逐步脱离了乡土体育的原本含义,其体育文化的色彩更加浓重,但仍有部分特色不太鲜明的民族体育与乡土体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一些娱乐活动的传统体育项目,还很难与乡土体育割舍。因此,从乡土体育宏观分类的角度,仍然将其作为分类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2从乡土体育项目属性角度分类

2.2.1民俗游戏类

民俗游戏是老百姓在余暇时间内玩耍、消遣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娱乐事项,是构成乡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类别上看,主要包括智能、体能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游戏等。

智能游戏主要是以培养和发展未成年人的智能为目的的民俗游戏活动,表现为规模不大,适合在人数数量较小的集会人群中开展,玩耍操作简便、灵活,且趣味性浓厚,以口头语言表达和表述为主,以游戏者在玩耍的过程中共同裁定游戏的成败,共同对失败者进行“惩罚”,从中获取知识、锻炼智力和愉悦心灵。

体能游戏以培养和发展未成年人的综合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通常在室外开阔地带进行,以身体行为为主要特征,有一定的危险性,能够引起参与者的强烈身体反应,深受参与者的喜爱。

智能与体能结合的游戏兼备两者的优势,参与者乐此不疲,口头和身体语言同时或依次进行,具有身体练习和智力练习的双重属性,这也是该类游戏在现代体育当中得以传承的主要原因所在。

2.2.2民俗竞技类

民俗竞技是以各种激烈的民俗活动为主要竞赛内容,以争夺胜负结果为目的的乡土游戏活动,主要特点是伴有浓郁的乡土特色。从表现形式看,包括身体素质型、技巧技艺型。

身体素质型是以比拼身体素质为主的竞赛类游戏活动习俗,有个人竞技和集体竞技两大类。

技巧技艺型是以娴熟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决高低为最终结果的游戏活动。

2.2.3非遗类

非遗类是指各地、各级别、各类别的立项项目中内含音乐和舞蹈的成分,而这些项目某种角度看其同样具备乡土体育的特性。因此,在划分时将其单独归为一类,丰富和弥补了乡土体育的内涵,同样是乡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集中于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

2.3从乡土体育存在的形式角度分类

乡土体育与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和传统体育之间的交错关系,造就了乡土体育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其表现形式大致有庙会活动、节俗活动及民间艺术活动等。

2.3.1庙会活动类

各地庙会是指在某一特定日期举行的以寺庙为物质依托,以某一圣神祭祀对象为载体的精神崇拜活动。如滁州正月初九琅琊山庙会,农历正月初九既是玉皇大帝的诞辰祭日,同时也是碧霞仙姑的生日。千百年来,滁州及周边地区的百姓一直以琅琊山内的道教庙观和佛教寺院作为精神祭坛,举办盛大庙会。庙会期间的表演多为旱船、秧歌、舞龙舞狮、花鼓等乡土体育活动。

2.3.2节俗活动类

节俗是指我国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约定俗成的每年一度、有特定丰富文化内涵的民俗活动。如妈祖诞辰和“升天”纪念日、鄂西土家族的六月初六晒龙袍、重阳登高、端午龙舟等等,在这些节俗期间均要举办一些以体育活动为表现形式的表演,充分反映了我国各民族特有或共有的乡土体育文化底蕴。

2.3.3民间艺术活动类

我国地域辽阔,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尤其以民间舞蹈和民间戏曲艺术最具乡土体育特征,诸如龙舞、狮舞、麒麟舞、竹马舞、打春牛、打铁舞、荷花灯、灯、旱船舞、高跷舞、秧歌舞等,均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乡土体育的丰富文化特色。

3乡土体育的特征认知

3.1乡土性

[JP2]从乡土体育的定义看,其首要特征即是乡土性。这一类体育多数是原汁原味的,来自城市或城镇以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非正式的体育游戏或竞赛项目。乡土性表达更多的是来自乡野、群众自发组织和开展、有一定基础的、传统的、别有韵味的原生态的游戏或竞赛活动内容,其特点是原汁、原味、原色,很多项目难以改造和创新,有的项目依赖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的依托于社会环境,在其他地域传承和推广具有很大的难度,这也是乡土体育显著有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鲜明特性。

3.2地域性

每一类文化均有其特定的生长土壤,这就是地域性。乡土体育也是如此,各地各民族人民生活的地域、习惯、传统、习俗等各不相同,在这样的环境下所孕育出来的活动方式自然也不一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生产劳动与创造过程中,人民的活动烙下了明显的地域痕迹。地域性体现在活动的项目、内容、形式、规范、变换方式等,这一类项目在特定的地域和人们心中占有较高的地位,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价值体现在特定的时间或时间段内,人们根据生活、劳动、休闲的需要开展的浓厚地域特色的游戏或竞赛活动,具有不可替代性,其他地域即使有类似的活动,其形式、内容、内涵也不尽相同。

3.3娱乐性

人类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始终伴随着生产、生活、娱乐这三大主题,娱乐是从生产和生活中逐步产生出来的,也就是说乡土体育从出现的一开始就具备了娱乐性的特质。乡土体育的娱乐性是其另一特质,人们通过乡土体育活动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在辛苦的劳动之余给自己和别人,给参与者和观众带来无穷的乐趣,一方面可以缓解疲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生活的品质。

3.4文化性

伴随人类的进步和文明的出现,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劳动的加工和再创造,人类社会创造和构建丰富的文化体系,体育文化就是自始至终陪伴人类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是乡土体育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无论是哪一类乡土体育项目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内涵。

3.5传承性

传承的前提和条件是事物的吸引力,而乡土体育是千百年来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极具魅力的文化大餐,每逢节俗、庙会等重大的祭祀与庆典活动,乡土体育都如影随形。乡土体育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项目经过发展,在保留传统的前提下,大量吸收现代元素,变得更加适合表演,也更具观赏性。乡土体育及文化的传承是对传统的一种认可和接受,是对其特有文化价值的判定与肯定,在继承的基础上,人们经过挖掘、收集、整理、恢复、改造、创新等环节的不懈努力,经过现代科技手段的改造,使得传统的乡土体育和乡土体育文化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4小结

4.1乡土体育可以定义为:儿时的故乡或长时间居住地域内的一切体育元素、体育活动和体育项目的总称。某种意义上说乡土体育同样涵盖现代体育的成分,只是它更多地体现的是非现代体育部分。同时也决定了乡土体育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民俗性、民间性、情感性等特征。

4.2乡土体育与民俗、民间、民族、传统体育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既相互交集,又有各自独立的部分。

4.3从乡土体育外延、项目属性、存在的形式等不同的视角出发乡土体育的分类相对应有不同的内涵种类,在实际分类时出现了部分交集的现象。其特性主要包括乡土性、地域性、娱乐性、文化性及传承性等。对乡土体育的概念、分类和特性的研究,可以极大地丰富乡土体育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伯昂.乡土教材研究[M].上海: 商务印书馆,1948.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范文3

普通逻辑学知识告诉人们,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与一般的反映形式不同,概念对事物的反映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概念具有抽象性。因为概念不是对事物生动的直观、不是表面现象的反映,而是经过抽象思维的作用、舍弃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而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第二,概念具有概括性。因为概念不是事物的个别性的反映,而是经过思维的加工,概括了事物共有的、一般的本质属性。?可以说,正因为概念具有这样的特性,因此概念是事物基本特征的凝结点,也就成为人们研究事物的着眼点和逻辑起点。所有的概念,包括艺术概念都具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它有内涵与外延。所谓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属性,也被称为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所谓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总和。外延说明所反映的事物的范围有多大,是指所反映的事物的量的规定性。②由于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这样两个逻辑特征,我们就可以将民俗艺术、民间艺术、民族艺术这三个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可分辨出它们在内涵上有多少之别、在外延上有大小之分,它们之间的异同及逻辑关系就可显而易见,不至于再混淆不清。

二、民俗艺术、民间艺术、民族艺术三个概念的内涵

1.民俗艺术的内涵

何为“民俗艺术”?陶思炎教授认为:“‘民俗艺术’,系传承性的民间艺术,或指民间艺术中融人传统风俗的部分。它往往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③民俗学家叶大兵先生认为:“我国的民俗艺术,是指历代人民在创造、传承、享用的民俗文化事象中,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类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艺术形式。”?百度网将“民俗艺术”定义为:是指民间形成的非实用的、可供人们当作文化欣赏的各种技艺,主要包括像说唱一类的口头文艺、舞蹈、民间音乐和戏剧,以及像绘画、雕塑和雕刻等多种造型艺术形式。从以上三种定义可以看出,民俗艺术同民间艺术都是在民间形成的,都是用艺术符号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人类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艺术形式。但二者不同的是,民俗艺术仅指“融入传统风俗的”民间艺术的那一部分,不是指民间艺术的全部。民俗艺术“是指历代人民在创造、传承、享用的民俗文化事象中”形成的艺术形式。在这里,“艺术”和“传统风俗”或“民俗文化事象”的融合表现出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特性,这是它最本质的属性。

2.民间艺术的内涵

何为“民间艺术”?钟敬文先生认为:“民间艺术是在社会中、下层民众中广泛流行的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艺术创造活动。”⑤崔锦和王鹤先生认为:“民间艺术是民众自己创造的,具有自用的和自娱特点的艺术形式,其中包括艺术品和艺术活动。民间艺术的特色与它的创造者的民族特色、民俗文化相辅相成,互相依托,两者是互为表现的媒介。”?《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民间艺术”给出的定义则是: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在劳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艺术,包括音乐、舞蹈、造型艺术、工艺美术等。纵览以上关于“民间艺术”的定义可以看到,它们都充分肯定民间艺术创作和流传的主体是劳动人民钟敬文先生又明确指出了创作和流传主体身份的层级为“中、下层”劳动人民,因而“民间艺术”相对于“宫廷艺术”、“官府艺术”而言,具有下层性,比较质朴,乡土气息浓厚。关于艺术的层次性,顾希佳先生曾有过生动形象的论述。他认为,艺术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大致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艺术家的艺术,或被称为社会上层艺术;一部分则是仍然在广大民众中间活跃着的艺术,这两种艺术共同构成了艺术的“金字塔”。专家们的艺术位于这个“金字塔”的顶端,它总是代表着这个国家或民族的艺术所能达到的高度,因而受到重视;民间艺术则位于这个“金字塔”的底部,它构成了这个国家或民族的艺术的坚实基础。两者相互影响,互相渗透,共同组成所在国家或民族的艺术。?由此,我们可以认定,“下层性”即是民间艺术的特质,是其最本质的属性。

3.民族艺术的内涵

“一般说来,我国学者习惯于在如下两种意义上使用‘民族艺术’这一术语:一是在相对于西方艺术的意义上使用,意指中国的艺术;二是在相对于汉族艺术的意义上使用,用以指称非汉族的或少数民族的艺术。”?这样是否会引起理解上的混乱?应该是不会的,因为只要你看清楚“民族艺术”使用的语境和所涵盖的内容,就可知道它是在哪种意义上运用的。需要指出的是:“民族艺术通常用于国家性的概念,指构成国家的那个单一民族或多个民族的艺术而言。例如中华民族艺术,即指中国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一体的艺术形式及其传统而言。”③本文所讨论的“民族艺术”也是把它作为“国家性的概念”使用的,而非指少数民族的艺术。何为“民族艺术”?金哲先生认为,民族艺术“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整体的已经固有成形的能体现民族特色、传递民族精神的艺术形式”④。杨德鉴先生认为:“具有这个民族、国家历史和文化的特色,这类艺术即民族艺术。”⑤百度网给出的定义则是:“民族艺术”是体现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一般是指传统文化中某一项有特色、有历史背景的技艺,可以代表其民族的文化内涵。由以上三个“民族艺术”的定义可知,其内涵表现为:体现了民族文化,运用了民族艺术手法,传递了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艺术”的本质属性是民族性。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具有民族性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民族艺术”的民族性内含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整体性,所谓地域性,是指人们在语言交流、社会风尚、审美情趣、物质生活、文化娱乐、心理素养等多方面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将欧美艺术称为“西方艺术”,将亚洲地域的艺术称为“东方艺术”;在建筑艺术上有“欧式”和“中式”之别,在饮食艺术上有“西餐”与“中餐”之分,在服饰艺术上也有“西装”与“中山装”之异。所谓整体性,是指民族艺术是与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相符合,得到广大民族成员认可,能代表整个民族艺术风格的艺术形式。其以整个民族为对象,充分体现一个民族整体的精神面貌。而民俗艺术、民间艺术仅仅是民间的、地方的、大众的艺术形式,不能代表整个民族,因而它们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仅在民间或部分地方的群众中广为流传,并不都能形成统一的民族艺术。①

三、民俗艺术、民间艺术、民族艺术概念的外延

1.民俗艺术的外延

前文在论述“民俗艺术”的内涵时曾引用过陶思炎教授给“民俗艺术”下的定义,陶教授不但清楚地指出了民俗艺术的适用范围,而且特别指出民俗艺术是“民间艺术中融入了传统风俗的部分”(不是民间艺术的全部)。这是对民俗艺术概念外延的一个清晰界定。张道一先生在谈到民间艺术与民俗的关系时,也同样认为,“与民俗有关的民间美术可以称为‘民俗艺术’,但决非所有的民间艺术都是民俗艺术。现在有一种混乱的看法,以为民间艺术就是民俗艺术,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②。由此,我们认定,民俗艺术的外延小于民间艺术,其全部外延和民间艺术的部分外延相重合,包含于民间艺术的外延之中(如图1所示)。

2.民间艺术的外延

对于“民间艺术”的外延,陶思炎教授首先从社会空间的角度进行了概括,即“‘民间艺术’,系相对于宫廷艺术、官府艺术等上层而言的下层艺术”,这既说明了它的本质属性,又划出了它的适用范围。其次,陶教授又具体地阐述了它涵盖的范围:“其类型与作品既包括来自传统的部分,又包括各种民间的新创,甚至还包括庶民中非群体的个人创作。”③我们还可以说,民间艺术既包括与民俗事项融合的民俗艺术的那一部分,又包括与民俗事象没有关系而独立存在的另外一部分。因此,民间艺术是较之民俗艺术更为宽泛的一个概念。有学者将民间艺术涵盖的范围分为8个类别:以实用和物质生活为主题的穿戴服饰类、宅居陈设类、生产劳作类、生活用品类,以审美和精神生活为主题的信仰祭祀类、娱乐教化类、装饰美化类、游戏竞技类。④民间艺术的适用范围之广,由此可见一斑。

3.民族艺术的外延

先生认为:“‘民族艺术’是个大概念。”⑤金哲先生在谈到民族艺术与民俗艺术的关系时认为,民族艺术中有民俗的成分,民俗艺术中也有民族艺术的成分,但二者并不相同或相等。它们反映对象的范围不同,民族艺术与民俗艺术相比较,民族艺术范围大于民俗艺术。?陶思炎教授认为,民间艺术是相对于宫廷艺术、官府艺术等上层而言的下层艺术。⑦顾希佳先生认为,艺术在进人阶级社会以后大致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为专门艺术家的艺术,被称为社会上层艺术;一部分为民间艺术,处在社会的底层。这两部分共同组成所在国家或民族的艺术。⑧学者们对于民间艺术为下层艺术在认识上是比较一致的。而对于“上层艺术”含义的解读,有学者认为是“宫廷艺术”(贵族艺术)、“文人士大夫艺术”、“宗教艺术”,有学者认为是“官府艺术”(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还有学者认为是“专业艺术”,等等。为了讨论民族艺术概念外延大小的简便,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哪种说法更为科学,暂将上层艺术称为“官方艺术”。根据上层艺术、下层艺术“两部分共同组成所在国家和民族的艺术”的论述,我们可以认为,民族艺术的外延主要包括官方艺术和民间艺术两大部分,民间艺术的外延显然小于民族艺术,其全部外延和民族艺术的部分外延相重合,包含于民族艺术的外延之中(如图2所示)。

四、民俗艺术、民间艺术、民族艺术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逻辑学所指的概念的相容关系包括同一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和相容并列关系。①由前文分析可知:民俗艺术和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和民族艺术至少部分外延相重合(即相同),因而判定它们之间为相容关系。它们在相容关系中又属于哪种关系,是否为属种关系?逻辑学所指的概念间的属种关系是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概念的全部外延相同,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属种关系。②由前文分析可知:民间艺术的部分外延和民俗艺术的全部外延相重合(相同),民族艺术的部分外延和民间艺术的全部外延相重合(相同),因而判定它们之间为属种关系。对于属种关系概念来说,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反变关系。所谓反变关系是:内涵越多,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外延越大。③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原理体现在“民族艺术”概念上尤为明显。一方面,民族艺术是个外延较大的概念;另一方面,“‘民族艺术’是个比较空泛的、不能明确指任何内容的概念”?为进一步说明反变关系原理,我们不妨将三个艺术概念的外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民族艺术一民间艺术一民俗艺术;然后再按内涵的多少由少到多排列为:民族艺术(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一民间艺术(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下层性)一民俗艺术(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下层性、集体性、模式化)。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如水果一苹果一红富士苹果,在这里,水果外延较大,但内涵却是比较空泛的概念;而相对应的红富士苹果概念的外延相对较小,但内涵却比较丰富而具体。属种概念具有相对性。所谓相对性是说,一个概念相对于不同的概念来说,可以是种,也可以是属。⑤例如:工人一甜工一女钳工,其中,“钳工"相对于“工人”来说,是种,相对于“女钳工"来说,又是属。根据概念之间属种关系相对性原理,我们可以将三个艺术概念按照外延的大小排列为:民族艺术一民间艺术一民俗艺术,其中,“民间艺术”相对于“民族艺术”而言是种,相对于“民俗艺术”而言又是属。三个艺术概念间的属种关系如图3所示。从以上分析可知,民族艺术中有民间艺术和民俗艺术的成分,民间艺术中有民俗艺术的成分,而民间艺术和民俗艺术中也有民族艺术的成分,三者相互融合、重叠在一起,形成了逻辑学上的相容关系。又因为它们存在着大概念的外延包含小概念的全部外延的关系,就又形成了相容关系的属种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民俗艺术一定是民间艺术,民俗艺术、民间艺术一定是民族艺术,但不能说民间艺术是民俗艺术,民族艺术是民间艺术和民俗艺术,概念的属种逻辑关系是不能颠倒的

五、民俗艺术、民间艺术、民族艺术概念易于混淆的原因

1.三个艺术概念有较多的相同、相通之处

(1)相同之处较多。外延和内涵上的部分相同。由于三个艺术概念之间存在着相容的属种关系,因而在外延上存在着部分重合,在内涵上也有部分相同,给人一种十分相似的感觉,而相似的事物是难以辨别、易于混淆的。三者在起源、文化内涵、表现手法上基本相同。三个艺术概念都带有浓厚的“民众”色彩,同属于一个艺术系列。从起源上讲,它们都起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追求完美的诉求,因而创作的主体也多为中、下层劳动人民;从文化内涵上讲,它们都表现了民族文化的内涵,体现着民族精神;从表现手法上讲,都有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包括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这些又使得它们十分相似。(2)相通之处也较多。三种艺术形式的相通不仅表现在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相互包容和相互重叠上,而且表现在相互转化上。民间艺术转向民俗艺术。比如,民间绘画如用在春节的节庆上制作灶王爷、门神画像,本来的民间美术就会转而成为民俗艺术,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民俗艺术、民间艺术一跃成为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艺术,邓抒扬先生举过一个例子:1986年10月,贵州黔东南歌舞团侗族大歌合唱团应邀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巴黎艺术节,侗族大歌的演唱使巴黎听众倾倒,受到法国各大报刊的盛赞……优秀的民间艺术跨越国界成为人类文化交流的桥梁。?在我国历史上,顶级的民间烹调艺术、雕刻艺术、建筑艺术、陶瓷艺术屡屡为历代皇宫所采用,从而成为国宝的例子也并不鲜见。由于三种艺术在形式上可以相互转化,就会使人误以为它们是同质的,本质属性是相同的,因而将它们混淆起来。

2.没有着重关注三个艺术概念的相异之处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旅游文本;英译;三亚;跨文化视角

国际旅游的发展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到“美丽三亚,浪漫天涯”这一胜地。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概论》中曾说:“国外游客和我们之间的接触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旅游文本的英译是在两种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沟通。其目的除传播基本信息外,更要吸引游客注意力,理解景点丰富内涵,诱发其对目的地文化、民族风情、旅游产品的兴趣,刺激其购买旅游产品的愿望。所以,从跨文化视角探析旅游文本的英译成为一项重要而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三亚旅游资源文化因素的中西文化对比分析

三亚旅游景点内容上涵盖了滨海旅游、宗教文化、民族风情、舞台艺术等。若将这些物质和精神财富传播给世界各国的游客,了解旅游资源中所蕴含的中西文化差异必不可少。

如:“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三亚市都举办盛大的中国(三亚)龙抬头祭祀南海文化民俗庆典。龙抬头被译为“Dragon Raising Head”Ceremony。中国文化背景下,龙是海神的象征,有强大的能力并且庇护人民。而其英译让外国游客费解,因为在西方文化中龙具有贬义色彩,是魔鬼撒旦的象征。因此,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用追加注释的方法则更为妥帖,即 “Dragon Raising Head” Ceremony-a memorial ceremony for sea god-dragon,which is a symbol of power in China,足以体现出译本的跨文化意识。

二.跨文化角度探析旅游资料的英译

(一)景点名称的翻译

景点名称的翻译可分为直译、异译、音译或交叉进行。英译的过程中,选择何种译法,传达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取决于译者是否具备敏锐的跨文化意识。如:“天涯海角”,直译为Tianya Haijiao或意译为 The End of The Earth 都会让外国游客费解,爱情地久天长的寓意却未能传达。若译为 “Tianya Haijiao-which means remote place and symbolize love or friendship will last forever”,相对就能尽量展现出“天涯海角”的丰富人文精神内涵。

(二)民俗节日的翻译

每逢农历三月初三,海南黎苗族同胞隆重庆祝“三月三”这一赞美生活、追求爱情的传统节日。很多国外游客穿起民族服饰、跳起竹竿舞,感受黎苗人民的热情。英文简介如下:

On Lunar March 3,Hainan Li & Miao would flock together to wish for double harvest in Shanlan rice plantation and hunting. Nowadays,large-scale ethnic events would be held in Sanya city,mainly launching singing and dancing performance,sport games and other featured activiteis.

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游客很难理解“三月三”的涵义。因此,在介绍三月三名称时,用副标题更为妥帖,即Lunar March 3―A Traditional Festival for celebrating harvest and expressing love for Li & Miao minority. 内容简介紧贴习俗活动,文化内容,采用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英语行文风格娓娓道来。足以体现译本中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大型文化演出的翻译

三亚海棠湾著名大型文化演出《海棠・秀》将一个流传于三亚海棠湾的古老爱情传说以国际流行的“秀”的形式搬上舞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其部分英文简介如下:

“Spiral Show” tells a tale about ancient love in Haitang Bay,Sanya. A’ming,an archaeologist,first discovered nautilus,an ancient sacred weapon. ……here lies the battle between good and evil that is played out every night in Sanya.

这段简介概述了《海棠・秀》的故事梗概及历史来由。采用插入语,解释说明的表达方式,以及“the battle between good and evil”等英文惯有的行文习惯和相类似英语文化背景的表述,大大提高文本翻译的接受性(acceptability),提高与国外游客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结语

国际旅游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旅游从业人员的高度敏感的跨文化意识对于高效的跨文化交流尤为重要。因此,旅游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充分理解源语言符号,而且要从跨文化的角度破译源语非语言符号―文化的内涵,才能将三亚旅游事业推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R],2010.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 英语习语 来源 翻译技巧

一、引言

习语是人类社会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也最富有魅力的语言表达形式(张镇华,2007:233)。各民族的语言都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大量的习语保留并传承下来。习语蕴含着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文化因子,因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生活哲理。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结晶和文化的积淀。同样,在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里,也积淀了大量的成语、谚语、俗语、典故、俚语和歇后语,它们是我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然而,由于英汉语言分属不同的文化体系,英汉习语在意义和表现形式上,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缺乏对彼此文化的了解,总是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理解对方所说的话,或者随意套用本民族语言的表达模式,不仅会“望文生义”,而且还会引起文化冲突和误解。因此,译者有必要深入了解英语习语的来源及其特点,掌握英语习语的基本翻译技巧。

二、英语习语的来源

同汉语习语一样,英语习语也是英语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下来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特殊语言形式。英语习语数量庞大,英语国家仅谚语词典就有许多,每种词典所收录的条目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但是,很多长期使用的言语已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湮没其来源。郭著章(2003)在《英汉互译使用教程》中提出,英语习语主要有三大来源:《圣经》、莎士比亚著作、伊索寓言。张镇华(2007)在《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一书中,将英语习语来源分为三类:源自日常生活和习俗;源自《圣经》、其他宗教神话和寓言;源自莎士比亚戏剧和其他文学作品。可以看出,二者对习语的来源的论述有相似的地方。本文列举了张镇华(2007)《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以及《最新英语习语词典》里的一些例子来说明英语习语的来源。

(一)源自《圣经》、宗教神话和寓言

《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西方国家的翻译活动很多都与《圣经》的翻译有关。《圣经》的英译本,尤其是1611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的钦定本,对后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这些影响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英语中很多固定表达都源自《圣经》。例如: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明珠暗投,对牛弹琴);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labor of love(不计报酬的工作,乐意做的事情)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分辨良莠)

the sp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心有余而力不足)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

escape by the skin of one’s teeth(死里逃生)

new wine in old bottles(旧瓶装新酒)

a fly in the ointment(让人扫兴的小事,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

除了《圣经》故事,很多英语习语来自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例如:“a dog in the manger”源自《伊索寓言》中的一则故事,说的是狗站在马槽里,自己不吃马槽里的干草,还不让马去吃。多用来形容自私自利,在其位不谋其政,与中国的俚语“占着茅坑不拉屎”有异曲同工之妙。“ass in a lion’s skin”多用来形容倚仗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再如“the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常用来形容人外表温顺,其实内心阴险。出自神话故事的习语还有“Achilles’heel”(唯一的致命弱点),“act the part of a Trojan Horse”(里应外合)等,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二)源自莎士比亚及其他文学家作品

英国许多知名作家的作品在广大民众中广为流传,有些句子被人们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成为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pound of flesh”被用来指合法而不公平的要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too swift arrives as tardy as too slow”一句,常用来形容做事不能急于求成,相当于汉语中的“欲速则不达”;《哈姆雷特》中的“murder will out”,用碇刚嫦啻蟀祝纸是包不住火的。其他作品中同样有广为流传的习语,如“as busy as a bee”出自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用来形容人很忙碌。再如“sober as a judge”出自菲尔丁的《堂吉诃德在英国》,用来指人非常清醒。

(三)源自风俗习惯及日常生活

在中世纪的英国,贵族出行时会骑着高头大马,骑在马上的人会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因此,当时的人用“ride the high horse”来形容人趾高气昂、耀武扬威。在英国有一种很古老的习俗――“touch wood”,摸过木头或者木制品之后,就可以辟邪,这和中国用桃木剑来辟邪的习俗类似。所以“touch wood”直译为“触碰木头”,意译为“走好运”。除了来自风俗习惯,英语中还有很多习语源自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例如:“as you sow,so as you can reap”(种瓜得瓜,种豆得豆),“a black sheep”(害群之马),“bark up the wrong tree”(弄错对象,白费精力)等源自农业生产;“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hone”(一石二鸟,一举两得,一箭双雕)源自狩猎;“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徒劳无益,多此一举)源自煤矿生产;“dark horse”(黑马,出其不意的胜者)源自赛马;“the coast is clear”(危险已过)源自走私行业等等。

三、英语习语的常用翻译技巧

英语习语具有结构固定、意义完整以及约定俗成等特点,英语习语的含义不是单个字意义的简单叠加,而是要放到特定的语境中去理解。译者在翻译习语时切不可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要将习语放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考察其文化内涵,结合中国本土的成语或者谚语,翻译出既能反映英语国家表达习惯,又让国内读者可以接受的习语。

关于翻译的方法,早在杰罗姆翻译《圣经》之时就存在直译和意译之争,在翻译出现文化转向后,以韦努蒂为代表的翻译学家提出归化和异化的策略。异化和归化可以看作是直译和意译的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涉及的是语言层面的对等,而归化和异化更多关注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孙致礼,2006)。张培基(1983)在《英汉翻译教程》中提出三种英语习语翻译的方法,分别是直译法、意译和同义习语的套用法。本文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种译法:增补法。

(一)直译法

英国作家泰特勒曾在《论翻译的原则》中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译文要完全复述出原作的思想;译文的风格笔调应当和原文的性质相同;译文应当同原作一样流畅(王秋瑞,2008:101)。也就是说译文应尽量做到忠实,既忠实于作者及原文,也忠实于读者。此外,译文还应保留原作的风貌,保持原文的风格和民族文化特色。在准确传达原文意义的同时还要做到通顺,便于目的语读者阅读。三原则中,忠实被放在第一位,一般情况下,只要不违背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大部分习语都可直译。例如:

Lose face(丢面子)

Sour grape(酸葡萄)

Paper tiger(纸老虎)

Make someone’s mouth water(让人流口水)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滚石不生苔)

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条命)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

上述例句的本义和引申义与汉语的表达习惯一致,直译过来不会影响译入语读者的理解,因此可以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有些具有英语国家文化内涵的习语,对于不了解其文化内涵的译入语读者来说,很难理解其真正内涵,例如“Achilles’heel”如果直译为“阿基里斯的脚后跟”的话,就会让不懂古希腊神话的人很困惑,因此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就要选择意译法。

(二)意译法

大多数负载文化信息的英语习语只能部分对应汉语谚语,找不到完全对等的语言来翻译。例如:“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可直译为“杀掉生金蛋的鹅”。该译法虽然保留了“金蛋”和“鹅”的形象,但只传达了其字面意义,没有表达出“杀鸡取卵”的深层含义,会让目的语读者一头雾水。英语习语中有些词句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译为汉语时,译者必须在充分了解英语文化的基础上,摆脱原语的结构限制,把原语的意思转变成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的语言,对其进行意译。例如:

Born with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生在富贵之家)

Pull one’s leg(开玩笑)

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挂羊头卖狗肉)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

Put one’s foot in one’s mouth(说错话,闯祸)

(三)同义习语套用法

英语习语与汉语习语一样,很多都源于各个民族的生活、宗教等诸多方面,自然会有相同之处。英语习语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并且其表达意思与汉语有对等物时,可以采用套用法。如:

Shed crocodile tears(猫哭老鼠)

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

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

Laugh off one’s head(笑掉大牙)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一人不及两人智)

但是,同义习语的套用也是有条件的,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用。因为一组对应的汉语和英语成语,即便语义相近或者形式相似,其包含的确切意义或感彩也会有很大差别(郭著章,2003),因此不可以随便借用。例如:“a piece of cake”译为“小菜一碟”,常用来形容做一件事很简单,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但这种译法不是完全对等,因为在英语国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烤箱,做蛋糕很方便,但是在中国人看来,做蛋糕是很麻烦的,因为很多中国家庭没有现成的设备。因此,译者在套用的时候需要谨慎,要考虑两种文化的差异。

(四)增译法

所谓增译,就是先将句子进行直译,然后通过加注解释原习语的文化信息。因为习语有着本民族自己的文化特色,若只按字面意思进行直译的话,会令读者不知所云,这时应在译文之后添加习语蕴含的文化信息或解释性文字,以便于译语读者理解与接受,从而更好地体会原作表达的思想。例如:

No rose without a thorn.没有不带刺的玫瑰(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幸福;有苦必有乐)

It’s a long lane that has no turning.路必有弯,世上没有直路(事必有变)

Bad workmen often blame their tools.拙匠常怪工具差(不撑船怪河弯)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运煤到新堡(多此一举)

从上述例句可以看出,译者对英语习语进行直译之后在括号内说明其引申义,便于译语读者对习语的理解。

四、结语

英语习语作为一种文化负载词,具有结构凝固、语义完整和约定俗成等特点。它们或者来源于宗教神话,或者来源于文学作品,或者来源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译者在翻译这类文化负载词时不能断章取义,也不能望文生义,要深刻地理解这些习语所处的具体语境,综合运用多种翻译方法,译出准确、通顺,能反映英语国家文化内涵的译文。

参考文献:

[1]郭著章.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孙致礼.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王秋瑞.英汉习语翻译技巧的应用[J].大学英语,2008,(5).

[6]王尚阁.最新英语习语词典[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7]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

民族区旅游是当下旅游集群的高热区,在民族聚居区,游客不仅能亲临其境感受同一国度内的“异域风情”,而且能更多的观赏到当地聚居民族的生活习俗。但短暂的旅程只能给游客带来某一时段和特定空间的感官感受,而如何让游客对旅游区产生记忆犹新的印象,旅游工艺品这一旅游附属消费品便应运而生。

旅游工艺品是在旅游业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新产品,它是在原有工艺品的基础上开发和创新出来的,它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为了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工艺品特别是民族工艺品,又是旅游文化艺术产品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将民风浓郁的民族聚居区旅游工艺品设计发挥到淋漓尽致,本文就以新疆哈萨克族旅游工艺品为切入点进行简单论述。

一 发掘民族文化,丰富旅游工艺品设计内涵

民俗是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并在一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发展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哈萨克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民俗主要特色集中在音乐、舞蹈上,以及众所周知的哈萨克毡房建筑和狩猎活动。其乐器种类和乐曲形式相当丰富,分为弹奏乐器、拉奏乐器、吹奏乐器、打击乐器,因演奏方式不同,乐器形制各异;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生产、劳动等各种活动都在舞蹈艺术中得以体现,如《擀毡舞》就是按民间艺人擀毡工序,把打毛、铺毛、洒水、捆绳、拴绳、晒毡等整个擀毡过程用舞蹈体现出来的1;狩猎是哈萨克族人重要的传统生产活动,在长期狩猎过程中,他们细致观察各种动物,掌握了动物的各种特性,并积累了丰富的狩猎经验,这些都被哈萨克人民编成了舞蹈,丰富了哈萨克人民的舞蹈艺术,如《鹰舞》对鹰的刻画非常真实感人,舞蹈把鹰在空中翱翔、在暴风雨中搏击、捕获猎物的动作刻画得十分逼真。

旅游工艺品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在融合了一定的民俗文化内容后,旅游工艺品事实上是旅游市场中文化力量的角逐。设计师用心发掘、精心嫁接,将当地富有代表性的民俗事象融入设计中,并通过设计制作过程考究用材和工艺,赋予产品特定的时代精神。因此,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发掘就需要设计师深入民间挖掘民间传统元素和地域景点特色,以此来丰富旅游工艺品设计的文化内涵。在品牌意识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并赋予旅游工艺品传统特色,开发能够被现代人所欣赏和喜爱的现代旅游工艺品,地方特色旅游工艺品设计要体现本地文化,需要深挖地方文化内涵,才能真正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同类产品。

二 注重创意设计,提高旅游工艺品设计水平

民族地域文化赋予了旅游工艺品的地方特色,提升了旅游工艺品文化内涵。文化内容的体现并非旅游工艺品表达的唯一要义,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和技艺技法,将旅游工艺品设计成为一件集艺术与文化并存、视觉享受与情感体验共通的艺术品。主要表现在:

装饰手法的运用:大自然提供的材料是形态各异、 多姿多彩的,设计师巧妙利用材料的质感和形态的自然特性进行模拟、夸张、变形的形态设计,追求的是借形立意,不拘陈规,同时求的是神气、韵味,使作品达到一种含蓄与流畅、精致与惬意共舞的境界。如哈萨克族阿肯弹唱主要道具“冬不拉”,新疆旅游工艺品中不乏对真实“冬不拉”造型精细的刻画,制作出各种尺寸不一的观赏品,小的甚至只有3-5cm大,打造出指尖上的旅游工艺品。

视觉趣味的表达:旅游工艺品的开发设计已经不再是“为了纪念”而作,更多的是向游客传达一种美感和实用性,摆脱了以往摆设功用的唯一性,使购买者在完成商品的本质属性同时获得更多的实用价值。正如傣族布艺包风靡的云南地区,新疆哈萨克族刺绣因独特简单的造型与色彩艳丽的线条,已经成为内地游客居室中帘饰的一部分。

图形语言的凝练: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不仅要有较强的纪念性,也应当适应不同旅游者的审美欣赏习惯和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旅游纪念品是针对某一旅游区或某一旅游景点、旅游项目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工艺品。纪念品的开发自然在形象上、 文化内涵上应具有所要纪念的旅游区旅游景点、旅游项目的特征。如新疆旅游工艺品手鼓,绘以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舞蹈图案,为求画面简洁明了,常常绘有舞蹈人群中的主要舞者,通常为两人,并通过生动的笔触和艳丽的色彩来丰富画面,背景留白不作任何点缀处理。

客观寓意的传达:部分旅游工艺品上哈萨克族民俗活动阿肯弹唱记录了哈萨克族游牧民族的重要生活方式,丰富了草原文化的底蕴。歌词和曲调水融,飞翔在广袤的草原上,因而形成了“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的写照,和从生到死“唱着来唱着去”的民族特色文化。

设计师在打造优秀民族旅游工艺品时,不仅是着眼于当地的民风民俗特点,更需要有对消费者心理的理解,通过材料、 形制、色彩、技术等必要方式运用融入到地域、社会、文化、时代等因素中进行创作。

三 加强多元融合,提倡文化旅游

民族旅游工艺品不仅具有象征和符号意义,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反映着制造或使用该工艺品的民族或族群的文化认同。一般来说,族群认同会随着空间结构、历史性联系和政策过程以及文化塑造过程的变化而变化。2哈萨克族这个有着浓厚民族风情的民族,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其实是该民族在其动态发展的文化中认识自己所依存的生态资源并赋予民族特色的人工技艺的过程。因此,作为象征、符号的民族旅游工艺品的背后蕴涵着民族或族群的文化认同。

哈萨克族民俗与旅游工艺品的融合是设计的魅力之源,有利于旅游工艺品的提质增效,并坚持以旅游市场为导向的原则,突出旅游工艺品民族与地域的审美文化特点,哈萨克族旅游工艺品已经成为当下民族旅游工艺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范文7

关键词:传统民俗元素;视觉传达;必要性;应用

1 传统民俗元素和视觉传达的内涵概述

1.1 传统民俗元素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其文化在建立过程中传承下来的文化元素是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将文化和现代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民俗文化经久不衰。我国传统民俗可以追溯到神灵文化和传统文化两方面,前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特色,上有玉皇大帝,下有索命判官,代表的是古代文化中人们普遍的神明崇拜,还有一些关于神灵文化衍生出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女娲造人》等。后者也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项目,其中包括一些特色节日、礼俗文化、民居文化等,这些丰富的类型构成了传统民俗元素。[1]

1.2 视觉传达结构

信息传递的路径很多,将符号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是我国传承下来的文化方式,不仅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路径,也是进行情感交流的媒介,人们借助视觉符号进行意识的传递,特别是借助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将颜色和形状进行统筹汇总,真正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模型。而视觉传达结构就是利用视觉符号进行情绪情感的表达,借助传统民俗文化弱化文化交流中的局限性,拓展思维方式的同时,提高视觉传达结构的实际价值。

2 在视觉传达中应用传统民俗元素的时代必要性

2.1 实现传统民俗的优化传承

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已经逐渐变得常态化,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仅具有持久的社会影响力,也具有时代和历史赋予的社会价值。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顺应时展趋势的必经之路,也是民族精神传递的基本路径。我们在接受和传递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将文化形式和视觉传达融合在一起,提升民俗创新发展机制,积极的建立一种贴合于时展趋势的模型,能从根本上提高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2.2 实现设计理念的落实和融合

要想优化传递民俗文化中的精髓,首先要对民俗文化的内涵和实际要义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要从宏观分析其发展动态,也要从微观分析民俗文化象征性代表符号的实际含义,推进文化符号代表的独创性运行模式能得到有效的践行。并且在深度剖析后,强化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融合机制,提升民俗文化在世界文化平台上的价值,真正发挥设计理念的影响力和艺术魅力。另外,在设计理念践行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借鉴传统文化元素中的设计经验和情结,实现创新式融合目标,将民俗元素融合在视觉传达中,有效提高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实现文化和情感的延伸。[2]

3 在视觉传达中应用传统民俗元素的表现形式分析

3.1 在雕塑中应用传统民俗元素

在雕塑中应用民俗元素,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圆明园的十二兽首,圆明园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整个建筑宏伟壮观,特别是十二兽首铜像,不仅形态逼真,而且制作工艺精良,在宫廷匠师、设计人员以及监修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具有非常深远的社会和历史价值。相传,在最初的设计图纸中,设计师原本想用西方女性雕塑形象,但是乾隆皇帝出于对中华文化和中国伦理道德的尊重,决定利用中国的十二生肖取而代之。

3.2 在影视作品中应用传统民俗元素

近几年,关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影视作品比比皆是,关于十二兽首铜像的《十二生肖》,还有电视剧《精卫填海》《女娲》等,都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时代意义,也是民俗传承的一种表现形式。

3.3 在服装设计中应用传统民俗元素

在服装中运用民俗元素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中国民俗文化符号引领的“中国风”不仅能提升服装的时尚质感,也能添加一份独特的民族风情,在时尚界也成为了一种特殊的设计方式。另外,中国的旗袍是最具中国风情的服装,在旗袍的图案中,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不仅能突显东方美感,也能在设计过程中表达出东方人独特的气质。

3.4 优化应用表现形式的路径分析

要想更好的推进民俗元素和视觉传达的融合,就要建立多元化的运行机制,依托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艺术和设计搭配在一起,提升民俗文化的时代感,也在时代元素中渗透民俗文化。[3]第一,设计人员要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充分了解我国民俗文化元素的深刻含义,并且以视觉传达为目标,建立完整的运行框架,在运用外在符合和元素的同时,深刻的了解其内涵,建立一种思想意识的传递方式。第二,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要创新化的发展民俗元素,积极的挖掘深层次的含义和精髓,创新思维,跳脱出原有的创作框架,将民俗文化和民俗元素融汇在我国民俗历史中,以全局性的设计眼光进行作品设计,凸显出时代感和民族感,设计出与时俱进的设计作品。第三,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在了解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提炼最直观的元素符号,贴合现代设计理念,创造出具有中华文化气质的设计作品,实现视觉传达的最佳效果。

4 结语

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创新化设计发展,有效地增强我国的软文化实力,将文化传递作为设计人员的必修课,强化设计人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尊重,真正践行文化传播职责和义务,在提高文化创作价值的同时,推进我国文化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艳.乌克兰传统民族艺术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中),2016,14(04):17.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范文8

关键词: 潮汕文化 文化网站 综合性网站 专题性网站

潮汕文化是由潮汕人创造的以潮汕话为纽带,包括潮剧、潮乐、潮汕文学、潮汕建筑、潮汕民俗等多方面内容而主要流行于潮汕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1]。随着网络规模和容量的扩大,网上潮汕文献信息资源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潮汕文献信息急剧膨胀,数量巨大,面对海量信息,任何一个有上网经验的人都知道,只要任意输入一个主题词,都会有上千条甚至上万条信息,显然,这样的检索结果很难说是有效或无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必定使用户晕头转向、无所适从,望网兴叹;二是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各种各样的潮汕文献信息均充斥于网上;三是信息混杂度增加,有序与无序的网络潮汕文献信息相互混杂着。为了有利于用户(读者)快速查找和选择利用网络潮汕文献信息,提高潮汕文化研究的效率,我们必须对网络潮汕文献信息资源进行评价。目前,潮汕文化专题网站较为丰富,按其内容分有综合性,也有专题性。下面笔者试用述评潮汕文化网站的办法,按综合性和专题性,对汕头大学图书馆潮汕特藏网等二十多个潮汕文化网站进行网络潮汕文献信息资源评估。

1.综合性网站

1.1今日潮汕网(http://)是一家以潮汕资讯为核心,以潮汕文化为特色,以海内外潮人为依托,以潮商经济、潮人文化为重点的网络载体,于2010年7月1日创办并正式开通的潮汕文化综合网站。其目标在于打造成为整个潮汕地区最大、最有权威、最重要、最具有影响力的对外宣传网络载体。其定位于潮汕,以联合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等各县区的一个跨地区的综合性的网络电子载体,突出利用并全面整合潮汕地区的新闻资源,从本地的潮汕到海内外的潮人,纵横开阖,形成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多地区联合一体化的新闻资讯载体。目前网站设有30多个栏目(主要有:潮汕新闻、潮汕侨网、潮汕风情、潮汕文学、潮汕图片库等),近20个市县区频道,内容涵盖了潮汕重大的新闻资讯和文化,特别突出以关注民生、潮商经济、华人潮裔、潮人文化为主。另外,与惠州市潮人文化经济促进会、惠州市潮汕总商会合作,开办“今日潮汕网惠州潮人”专栏;开辟有“第十六届国际潮团联谊会”、“第六届国际潮青联谊会”、“2010广州亚运会特别报道”和“第三届粤东侨博会”等专题。

1.2潮汕网(http://.)本网站由潮汕人士和一群潮汕热心人士协助联合于2005年3月17日创办的公益性网站。本站创办的目的在于宣扬潮汕文化,传播潮汕经典文化,让更多潮汕人了解潮汕的历史文化,让世界人了解潮汕的文化。本站资料库借用了黄赞发的《潮汕先民与先贤》、陈汉初的《潮俗丛谭》、方烈文的《潮汕民俗大观》,蔡绍彬的系列丛书(《潮州俗语故事》、《潮汕歌谣集》等书籍)、林伦伦、吴勤生编的《潮汕文化大观》、林凯龙的《潮汕老屋》、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编的《潮汕历史文化小丛书》、曾楚楠的《潮州功夫茶》、郭伟忠的《揭阳城坊志》、杜松年的《潮汕文化大观》、张道济的《潮汕文化探幽》、黄挺的《潮汕文化源流》、陈香白的《潮州功夫茶》、林春诚的《潮汕人生册》、陈汉初的《台湾文化之旅》、王伟深的《潮汕俗语文化趣谈》、陈香白和陈再粦的《功夫茶与潮州朱泥壶》、隗芾的《隗眼看潮汕》、余流等人的《潮汕熟语俗典》、陈历明的《潮汕名胜纪实》、鄞镇凯《潮汕谜艺》等书籍。该网站可谓是上述各家著作的电子版。

1.3汕头大学图书馆潮汕特藏网(http://)[2],这是由汕头大学图书馆特藏组创办,一个以宣传潮汕文化为主要形式的潮汕文化综合性网站。网站内容包括网页、潮汕文献数据库和其他资源三大部分。网页以宣传潮汕文化为主,集学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力求使包罗万象、内容丰富的潮汕文化,以较为简洁、清晰的形式呈现出来。主页上设有潮汕特讯、潮汕概况、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民间工艺、潮汕人物等十个大类。潮汕民俗是潮汕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网站中内容较为丰富的栏目之一。除收集有关文献外,汕头大学特藏组也将自己民俗采风中拍摄的部分图片资料整理上网,如“贵屿郭氏族典”、“妈生”等;数据库的建设以服务研究学者为目标,已建的数据库有“馆藏潮汕文献书目数据库”、“电子图书全文库”、“潮汕研究论文全文数据库”、“剪报数据库”等。读者可通过“题名”、“作者”、“关键词”等多种途径检索到需要的资料。其他资源,网站除了相关文章里配的插图外,还含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料,如民间剪纸、木雕、陶瓷图片集,以展现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工艺。

1.4汕头数字文化网(http:///)这是由汕头数字文化网汕头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2004年4月1日创建的,网站设置有文化概况、民俗文化、美食文化、潮汕名人、潮剧乡音、潮汕文献、影视在线、网上资源库等栏目。其中“潮汕名人”是潮汕海内外名人网、“美食文化”是潮汕美食网、“民俗文化”是潮汕民俗网、“潮剧乡音”为潮剧大观园网。

1.5潮汕人(http:///)这是一个综合性潮汕文化网站,以论坛为主要形式。网站栏目设置有:门户、潮汕人论坛、俱乐部、微博、相册、交友、潮汕小品、潮汕音乐、潮汕美食、排行榜、游戏、酒店、美等。其中的“潮汕人论坛”是一个综合性潮汕文化论坛,设置有:潮汕区县论坛、潮汕文化论坛、潮汕图片论坛、潮汕音乐论坛、外地潮汕论坛等。BBS论坛是网络互动的有效形式,是很多用户乐于接受的一种网络交流方式。BBS论坛能够及时最新信息,用户也可以发帖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他人进行实时交流。潮汕人论坛就蕴含丰富的有价值潮汕文化的信息,很需要我们去探索挖掘。

1.6潮汕文化网(http://.cn/)网站于2007年建成,为宣传潮汕文化而打造一个信息丰富的平台,主要是针对潮汕文化的发展。网站收集潮汕文化信息、潮汕新闻、汕头新闻、揭阳新闻、潮州新闻、汕尾新闻、潮汕小品、潮汕歌曲、潮汕企业、潮汕美食、潮剧、潮菜、功夫茶、潮汕旅游景点、潮汕工艺品、潮汕方言等丰富信息,让读者更了解潮汕。其栏目设置有:首页、潮汕简介、潮汕资讯、潮汕美食、旅游、习俗、功夫茶、潮汕书阁、传统工艺、庵寺文化、潮汕视听、潮汕家园等。

1.7潮网(http://)这是一个最为专题的潮汕资讯网站,网站内容几乎囊括了潮汕文化、经济、艺术等几乎所有题材,以汕头市、揭阳市、潮州市为中心,辐射全球的潮人圈。网站设置的栏目有:潮讯速递、潮汕风情、潮汕民居、潮剧舞台、潮菜小吃、潮人风采、潮汕民居、潮汕曲艺、潮汕忆旧、潮汕教育、潮汕旅游等近30个。

1.8潮人网(http:///)由汕头经济特区报社大华网,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个综合性潮汕文化网站。网站的栏目设置有:潮学动态、潮风潮俗、潮学论坛、潮汕史话、藏书叙录、潮商风采、侨批文献、资料征集、潮人俊彦、潮人社团等。在“藏书叙录”栏目中,提供了“书名”、“作者”“关键词”等途径,让读者检索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有关潮汕文化藏书。

1.9潮学网(http:///bbs/forum.php)这是由潮汕三市几位喜欢研究潮学的年轻人于2004年5月8日自发创办的民间学术网站,网站资源十分丰富,栏目设置有:潮学方面的:潮汕胜迹、潮汕民俗、潮汕方言、潮侨侨批、潮汕美术、潮人姓氏、乡帮文献、潮汕风、潮汕收藏、潮汕工艺、潮汕戏曲、潮州佛教;汇聚方面的:学者专栏、古瀛诗艺苑、文苑天地、虎坛谜韵、八面来风、三江水涨等等。

1.10潮人在线(http:///)网站创办于2000年,是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官方网,是全球第一家专门为潮人及潮人社团提供文化交流、商业资讯、联谊合作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机构。设置栏目有:潮讯、潮团、潮人人物、潮人文化、论坛、视觉潮人、视频等等。网站以服务全球潮人为己任,以“弘扬潮人精神、传播潮人文化,整合资源、共谋发展”为宗旨,以创建全球潮人最具影响力和最权威的公众性门户网站,推动国际潮团和潮人企业信息化建设为战略目标。

1.11潮汕风情网(http://)该网站由广州市中连亿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以传播潮汕文化特色为中心,精心收集、编辑具有代表性的潮汕风情习俗资料,在目前的涉潮类网站中,该网是信息量最全、最新、最广的综合性网站。专为世界潮人了解潮汕文化而建立的,以最全、最新、最广的潮汕资讯,简单易懂的潮汕图解,雅俗共赏的潮汕方式,让你轻松地接近潮汕,了解潮汕,热爱潮汕。设置的栏目有:潮汕资讯、文化潮汕、人物词条、潮音潮乐、潮人社团、姓氏族谱、潮汕校园、潮汕庵寺、潮汕图库、潮汕网址等等。

2.专题性网站

潮汕文化内容广泛,涉及的内容可谓方方面面,如潮风潮俗、潮剧、美食、建筑、人物、姓氏,等等,网站除了一些综合性外,仍有大量以专题出现,当然,一些专题网站也会涉及其他潮汕文化方面的内容,如潮汕华龙网。

2.1潮剧大观园(http:///)这是广东潮剧院主办的一个介绍和研究潮剧艺术的专业网站。栏目设置涵盖较广,大体分为三大类:即介绍类、研究类和交流类。主要包括:话说潮剧、潮剧表演、潮剧剧目、潮剧音乐、潮剧团体、广东潮剧院、名家新秀、菊坛先贤、潮剧教育、潮剧舞美、潮剧研究、潮剧史料、潮剧简讯、剧目评论、剧目简介、曲文欣赏、演出剧照、轶闻趣事、戏里戏外、潮剧音像等专业栏目和戏迷论坛、论坛精选、剧协之友等交流类栏目。网站资料齐全,史料准确,溶地方性、专业性为一体,为海内外各潮剧团体与潮人戏迷搭起一座桥梁,给海内外潮人朋友提供一个交流潮剧信息的园地。

2.2潮汕海内外名人网(http:///)这是由汕头市图书馆、《潮汕史学》、《潮汕海内外名人》编辑部2002年12月联合制作的,2003年7月开通。该网系统地全方位收录潮汕海内外名人档案、著述及相关资料,主要栏目有热点新闻、名人档案、名人风采、名人传记、名人著述、编辑部刊物、在线潮人、潮缘社区等内容。但由于编辑部收集的各界“名人”范围广、时差大、人才多,特别是因编辑部水平和力量等限制,许多“名人”调离已久,工作变化大,已刊出的“名人”人才职务、单位,甚至个别离世,没能及时更正;“潮汕海内外名人”不同于全国展示的名人,主要是根据本人的贡献多寡,可以在一个界出现也可在其他界出现,如李嘉诚先生他在教育界、工商界、交通界等界出现。

2.3华龙潮汕网(http:///)创建于2008年6月,是目前潮汕最大的影音分享网站,网站致力于为所有的影音爱好者提供一个最全面、最个性的影音网。设置的栏目有:潮汕文化、潮汕新闻、潮汕音乐、潮汕影视、潮汕美食、潮汕电视、潮汕电台、潮剧频道、潮语歌曲、潮汕小品、潮汕故事剧、潮汕搞笑剧等。网站是一个以提供影音相关服务为基础的娱乐网站,提供的服务以影音的在线播放为主,但其他潮汕文化方面的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潮汕文化”栏目下就设置了潮汕风情、潮汕岁时节日、潮汕生活习俗、潮汕礼仪习俗、潮汕行业习俗、潮汕、潮汕民间文学、潮汕民俗史话、潮汕民俗趣谈、潮汕民俗旅游等子栏目。

2.4潮人黄姓(http:///)该网站汇集潮汕地区黄氏族谱,黄氏历代名人。概述潮汕地区黄姓各世系播布状况,现有黄荀公世系、黄井公世系、黄久盛公世系、黄致政公世系、黄程公世系、黄全公世系等等。栏目的设置有:黄氏名人(历史名人、潮汕名人、海外名人、历代丞相、历代状元、历代进士)、黄氏文化、故事与传说、宗支世系、辈分字派、潮汕黄姓、姓氏网站、黄姓组织、精选文章、潮汕琐谈等。

2.5潮汕民艺网,简称潮艺网(http:///或http://)这是由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汕头市工艺美术学会主办,2007年5月1日开通,设置栏目有:民间文艺、工艺美术、盛世说玉、俚风民俗、潮人之星、功夫茶话、汕头民协、工美学会、东山古寺、民艺社区等。网站旨在弘扬和传承潮汕传统民间文化,促进传统工艺的交流和发展,为民间艺术家、艺术爱好者提供互动平台。自开通以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与赞赏。

2.6潮汕美食网(http://)由汕头市图书馆承建的文化部科技项目,2000年11月14日通过文化部技术鉴定,并纳入广东省图书馆数字化资源。该数据库是我国第一个具有一定规模,采用先进网络技术手段,进入实用化的地方美食多媒体数据库,是一个集文体、图片、动画、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数据库系统。主要栏目有:潮菜大全、潮菜原料、潮汕名厨、烹调技巧、健康饮食、食疗药膳、饮食文化、饮食企业、美食节专栏、美食情报等。该数据库涵盖了潮汕美食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结构合理,检索方便,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

2.7潮汕民俗网(http://)该网站由汕头市图书馆创办,2004年开通。该网是由文化部立项的科技项目“潮汕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重要内容之一的“潮汕民俗数据库”。该库[3]根据潮汕民俗特点将其分为以下结构体系:潮汕岁时节日、礼仪习俗、生活习俗、行业习俗、文化习俗、潮汕半山客、潮汕游艺赛会、潮汕信仰习俗、潮汕会社组织、潮汕民间文学、潮汕民俗史话、潮汕民俗趣谈、潮汕民俗旅游、潮汕民俗研究和潮汕民俗图片等15个栏目,全面介绍了潮汕民俗文化的多元性,初步完善了潮汕民俗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但对于包容万象的潮汕民俗来说,目前该网站记录的数量只是杯水车薪,还无法满足深层次信息服务的需要。

2.8在线潮州音字典(http:///)潮州·母语(潮声)是一个关于潮州音字典和习语收集的网站。潮州话,作为现存最古老的汉语方言之一,保存了大量中原古汉语的语言成分,已被语言学家们公认为古汉语的活化石。本网站旨在将潮州话的语音、词汇等各方面的资料信息化,使其语言特点不至于由于文化交融和时间流逝而丧失,同时方便不同人群查询、学习、研究的需要。在首页查询中,输入要查询的某一字,就能提供部首、笔画、发音、中文解释等内容。

2.9世界潮商网(http:///)网站设置了《世界潮商》、潮人精英、今日潮商、潮人艺苑、潮商史略、潮商文化、潮商人物、潮汕文史、北京潮商等栏目。其中《世界潮商》是杂志《世界潮商》的电子版,“潮人精英”、“今日潮商”、“潮人艺苑”、“潮汕文史”是《世界潮商》所有文章的具体分类;“潮商文化”、“潮商人物”、“潮商史略”是《潮商丛书》中《潮商文化》、《潮商人物》、《潮商史略》三书的电子版;“北京潮商”是一链接网站。该网基本上是《世界潮商》的刊、书电子版。

3.结语

潮汕文化网站还有很多,上面论述的仅仅是其中一部分。笔者对各网站的评述,或许不大准确,但希望能为广大用户(读者)快速查找和选择利用网络潮汕文献信息,对提高潮汕文化研究效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林齐瑾.开发利用地方图书馆资源,推进潮汕文化进校园[J].图书馆论坛,2011(4):119.

[2]陈俊华.潮汕文献特藏网资源述略[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增刊):163-165.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范文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2-0099-02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国又一次掀起了民间文化保护的热潮。和以往不同,这一次全面启用了一个新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英文缩写为“ICH”)。这个概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下,经历了一个从争议到基本达成共识的命名过程。仅从术语的使用上看,就“出现过几次明显的变化,其中既有民俗(folklore)、非物质遗产(non-physical heritage)、民间创作(cultural tradition and folklore)、口头遗产(oral heritage)、口头和非物质遗产(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一类总称性术语,也有后来在“代表作”申报条例和申报书编写指南中解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种基本类型的“文化表达形式”(cultural expressive forms)和“文化空间”(cultural space)。这长达数十年的概念嬗变过程,反映出人类展开文化间对话的决心、艰辛和成就,同时也昭示了这一框架性的综合概念在国际语境中的相对明确的内涵。

在2011年,我国出台了一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命名的法律,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部法律把口头文学,传统的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传统的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的礼仪、节庆等民俗以及传统体育和游艺等都列为了保护对象,并将它们统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个称呼毕竟不是中国人自己习惯的称呼。它是随着昆曲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通过,才“开始进入了中国的公共阅读空间”,但这个概念的中国含义和它的“国际来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独立出来将无法理解。所以我们必须借助它在国际交往语境中被定义和被使用的历史,透过术语频繁更迭的表象,才能厘清这一概念稳定且融贯的内涵。而这正是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政策保护、数字化保护的前提。1与“民俗”有关的术语的使用

195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一次政府间会议通过了《世界版权公约》。但该公约没有覆盖到“民俗”(folklore)所指称的范畴。“首创民俗一词的英国民俗学家汤姆斯认为,民俗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即‘民间古旧习俗或民间文学’、‘民众的知识学问’以及‘古时候的举止、风俗习惯、仪式、迷信、歌谣、寓言等’”。而这些正是后来被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主要属于“非西方”的文化形态,因难以得到“西方”主导的国际版权法的保护,而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包括被肆意掠夺和歪曲。到了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一些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已经开始利用国内版权法来保护其“民俗”。例如1967年,突尼斯率先将民间文学列入版权法保护范围,此后有玻利维亚(1968,仅限于民间音乐)、智利(1970)、摩洛哥(1970)、阿尔及利亚(1973)、塞内加尔(1973)、肯尼亚(1975)……1973年玻利维亚政府建议为《世界版权公约》增加一项关于保护民俗(folklore)的《议定书》。正是在这些国家的影响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关注从国际法的角度来保护“民俗”,并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力协作。自此,在国际社会拉开了一场围绕着“民俗”与版权保护问题的历时久远、争执不断的认同过程。

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日内瓦召开了专家会议,并通过了后来颁布的《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表达、禁止不正当利用和其他破坏的国家法律示范条款》(以下简称《示范条款》)。《示范条款》使用了“Expressions of Folklore”这一术语,并将其定义为:指由传统艺术遗产的特有因素构成的、由某国的某居民团体(或民营该团体的传统艺术发展的个人)所发展和保持的产品。

这一文件虽然得到了部分中东欧、非洲、拉美和亚太地区国家积极回应,但由于在世界范围内分歧太大,当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试图根据《示范条款》出台一个同名公约时,终因难以引起广泛共鸣而不得不作罢。

198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这个文件完成了一个重要的转向,即把“民俗”和“知识产权”这两种从一开始就捆绑在一起却相互责难的理念分开来处理,萨曼塔·谢尔金女士在工作回顾报告中引述了杭柯教授的客观评价:《建议案》明智地强调了民俗保护的积极方面,比如以适当的方法维护和传播民俗;同时避开了消极方面,如“知识产权”及其运用中的棘手问题。与知识产权问题加以分别对待的取向日益清晰起来,以期绕开长期的困扰和最后出现的僵局,在将来的行动计划中从方法上改善工作途径,在理论基石与预期的操作结果之间厘清观念上的认识,形成内在统一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指示了两个组织在未来更加明晰的分工合作的方向。那就是在UNESCO框架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朝着鉴别、保存、保护、传播、维护以及国际合作这些容易达成共识的方面努力。这一方向最显著的成果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出台。另一方面则由WIPO采取特别立法来建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特别权利体系,UNESCO积极配合。这一转向给国际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内涵在脱离民俗和版权主导的两难语境后,朝着可操作性方面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建议案》采用的术语是“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lklore”,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该定义和《示范条款》的规定基本一致,但是却用“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lklore”替换了《示范条款》使用的术语“Expressions of Folklore”。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民俗一词带有西方人居高临下的“轻蔑”含义,故将“传统文化”置于“民俗”之前。术语的替换已经反映出教科文组织框架内一种谨慎使用“Folklore”一词的共识,这为它将来的“退出”埋下了伏笔。

2“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一词的使用

1997年6月在马拉喀什举行了“国际保护民间文化空间专家磋商会”,在会议辩论期间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就是“人类口头遗产”(the oral heritage of humanity)。后来UNESCO执行局第155届会议指出,由于“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是不可分的,因此在以后的鉴别中,在“口头遗产”的后面加上“非物质”的限定。至于为什么要这样限定,学者们有不同的理解。根据向云驹教授的看法,这是由于口头遗产在某种意义上契合了另一种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传统,例如欧洲的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的大型有形文化遗产、小型有形文化遗产、小型可移动文物等历史悠久的遗产保护传统和法律法规用语。又如,日本、韩国、美国等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开展的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民俗文化遗产、无形民俗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保护等保护传统和法律法规用语。所以,在民间文化变性为口头遗产时,许多参加教科文组织制定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的国家代表要求补充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口头遗产并列和连缀。

在本次会议随后通过的“代表作条例”中,“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成为了这一时期的法定用语,它被定义为“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他艺术。除此之外,还包括传统形式的传播和信息。”

3“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的使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法定用语,一般认为是直接从“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这一术语演变而来,但其根源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关。1972年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但保护的范围仅限于纪念物、建筑群和遗址等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不能涵括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而此类遗产则面临着更易受到破坏乃至消亡的严峻形势。为了完善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作为与物质性、遗址性、建筑性文化遗产相对应的概念被提了出来。这个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日本对无形文化财产(intangible cultural properties)保护的前瞻性立法的影响。

1992年,UNESCO启动遗产保护项目的子项目,保护对象就是“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实际是一个与日本政府合作的项目,当时设立了“日本保护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托基金”。这里要注意的是“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个术语,它应该就是1998年“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英文“intangible”一词的来源。

UNESCO于2002年1月22日至24日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国际公约应包括的优先领域”为主题的国际专家会议。会议期间,专家们建议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取代“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此后,“非物质文化遗产”(ICH)成为了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法定用语,并被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根据上述定义,进一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以下五个领域:①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同时《公约》还对“保护”作了以下说明:“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该《公约》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即“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所以我们可以说,在国际社会由“民俗”演绎成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外来概念整合了我国对民间文学、民间风俗、传统工艺美术、传统技艺等对民间文化进行分类描述的概念。这将为我国民间文化的保护提供一种整体的,统一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J].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8(1):6-17

[2]向云驹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哲学问题之一[J].文化遗产,2009(3):1-10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inc/detailjsp?info_id=30872012-2-8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inc/detailjsp?info_id=30882012-2-8

[5]向云驹论“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概念与范畴[J].民间文化论坛,2004(3):69-73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范文10

关键词:剪纸艺术;现代艺术设计;文化内涵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那时便已经出现了剪纸的图案。在我国唐代时期,剪纸艺术盛行,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风格,表达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但同样都承载着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拥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韵味十足。现如今,在我国农村地区,这种剪纸艺术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剪纸艺术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内涵。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早已走向全世界,我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际友人的喜爱。但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严重的问题,一些传统文化早已失传,一些文化处于失传的边缘,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承与保护,剪纸艺术属于后者。在弘扬中国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想下,保护传统文化艺术已成为现代艺术的重责。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艺术结合不仅有利于传统剪纸艺术的发展,同时也赋予了现代艺术新的文化底蕴,体现出了民族特色。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研究剪纸艺术的目的。通过研究传统剪纸艺术,使人们更加科学、全面地掌握剪纸艺术,了解剪纸艺术的内容、种类、色彩以及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从而使其与现代艺术实现完美的结合,提升现代艺术的品位,为现代艺术的设计提供灵感,赋予现代艺术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使现代艺术为传统剪纸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得剪纸艺术走向大众、走向世界,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扬,而不是仅仅被保护起来。1.2研究剪纸艺术的意义。近几年,剪纸艺术渐渐被融入各个行业,比如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和景观设计等,它们形态丰富,多种多样,但大部分只注重外部形态,引起美观效果,却忽略了内涵的发展和精神文化的传承,剪纸艺术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历史悠久,富有很强的文化精神,之所以研究剪纸艺术,是为了使剪纸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得到更好的运用,从而丰富现代艺术,并在这一过程中使我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得到很好的继承,传承我国传统剪纸艺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

2剪纸艺术概述

2.1剪纸艺术的历史背景。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农村人民生活经济水平普遍不高,但民风淳朴,剪纸艺术便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结晶,它与我国的节日息息相关,也与各种风俗习惯紧密结合。婚丧嫁娶都有不同的剪纸作品,表达着不同的愿望,不同的感受,例如春节时的窗花,蕴含着过年的喜庆,寓意红红火火。窗花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基本都是表达着人民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够顺顺利利。用于葬礼的窗花则表达出悲伤、痛苦的情感。在旧社会,剪纸艺术一般都是农村女性所掌握的,她们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经历挫折,尝尽人间冷暖,她们通过剪纸宣泄自身内心的情感,通过艺术排解内心的痛苦。2.2剪纸艺术的发展历程。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在西汉时期造纸术发明后便得到发展,在此之前人们一般会在其他物品上雕刻,比如树叶、树皮。在唐代,剪纸技术得以提高,布局更加合理,到了宋代,剪纸艺术走向了各个领域,灯笼、窗户、茶盏上都出现了剪纸的影子,这也是剪纸艺术在其他领域的初步应用,在明清时期则更为昌盛。2.3剪纸艺术的分类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人文情怀,人们在剪纸艺术上的表达方式、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也是各有不同。研究剪纸艺术的分类则更加有利于其在现代艺术中得到很好的运用。2.3.1题材的分类。(1)日常生活类。我国劳动农民通过自己的双手辛勤劳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们把这种辛勤、朴实的画面用剪纸的方法表达出来,表达出内心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喜爱。(2)动物类。一般都会以十二生肖为主,尤其是在过年时节,不同的年份对应着不同的动物,表达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期望,再有则是来源于一些神话故事,在结婚时,一般会以龙凤、鸳鸯这样的动物寓意龙凤呈祥、恩恩爱爱。(3)人物类。日常生活必然离不开人物,在剪纸上刻画辛勤劳动的农民,表达出农民的辛苦,以及期望丰收的愿望;也有正在戏耍的儿童,期望着子孙满堂。(4)植物类。在人们的生活中,自然离不开农作物,植物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选取植物作为题材的同时也有它的寓意,比如桃子代表着长寿,石榴则有着多子多孙的寓意。2.3.2作品的分类。(1)折叠剪纸。这种方式是将纸张对折,选取对称的题材,例如鱼、龟、倒影等,这种方式的剪纸结构对称,通俗易懂。(2)撕纸。这是一种新的类型,通过撕纸获得作品,这样的作品缺少了精细、规整的唯美,却多出了豪迈、雄健的磅礴气势。(3)分色剪纸。通过多种颜色的组合描绘出一幅画面,体现出不同事物的协调性,比如天空是蓝色,草地为绿色,花朵是红色,使得剪纸有很强的修饰性。(4)木印剪纸。将图案雕刻在木板上,然后印刷、填色,一般都用于表现神话故事、戏曲人物等。(5)彩编剪纸。利用丰富多彩的纸条进行编制,类似于刺绣,然后进行加工,描绘出丰富多彩的画面,一般用于装饰。

3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

剪纸艺术体现出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与,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文化内涵可以运用现代艺术的设计当中。3.1剪纸艺术包含的民俗文化。剪纸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比如各种传统节日、婚丧嫁娶、衣食起居等,重现了人们的生活场景,田间耕作,女红纺织,一幅幅画面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期冀;儿孙满堂,家庭和睦,多福多寿,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有的剪纸有祈祷吉祥、镇妖辟邪等寓意。这些千姿百态的剪纸充分地展现出其所蕴含的民俗文化。3.2蕴含的宗教文化。3.2.1道家思想。道家思想讲究自然,天地间万物的本质都有自己的独特规律。道家的思想超凡脱俗,摆脱了世间的束缚,返璞归真。自然洒脱、不被客观事物所束缚的剪纸作品蕴含着道家的思想,在生死之事上,讲究长生,“夫寿命,天之重宝也”,比如福寿禄、石榴等,寓意多福多寿、子孙满堂。3.2.2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注重“仁”“礼”,仁则是仁慈、仁义,礼则礼仪。在剪纸艺术中,结婚、生子、葬礼都有着相应的剪纸作品,例如生子,有着葫芦生子,祈求小孩平平安安;婚礼上有龙凤呈祥,双喜盈门,希望夫妻生活幸福美满;丧礼上挂挽联、白花,表达失去亲人的悲伤,对逝者的怀念。这些都表现出了儒家思想。3.2.3佛家思想。佛学思想起源于印度,自汉朝传入我国。佛教讲究“苦”“空”,讲述众生皆苦,这繁华世界如梦幻泡影,都是不真实的。其目的就是告诉人们不要被世间凡事所拖累,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剪纸艺人经历生活艰辛,体会人间冷暖,但只有在剪纸的时候放下一切,不因外界事物或喜或悲,构建平和的心态,这正体现了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

4现代艺术中表现的特征

剪纸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间接表现出传统剪纸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运用。4.1剪纸艺术特征在现代艺术中的运用。4.1.1剪纸的手工艺性。剪纸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结合了丰富的情感,蕴含着文化底蕴,而正是因为这些才使得剪纸艺术更加珍贵。在我国农村,每逢过年,人们贴墙花、灯花、门笺、窗花,用来寓意一年的红红火火、大吉大利。这体现着人们生活的朴素、自然,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剪纸的手工艺性在现代艺术中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4.1.2造型性。剪纸艺术内容丰富,表达方式也是变化多样的,如“观物取像”“立像取意”等。剪纸艺人运用长期的生活经验以及想象力,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剪纸艺术,使得每一幅作品生动形象、活灵活现,例如鱼的制作,采用鱼的谐音,寓意年年有余,象征着生活的富裕;“狮子狗”窗花,运用狮子狗与花的结合,摆脱自然限制,大胆想象,剪出其形态、特征,表现出狮子狗的生动、活泼、可爱的形象;再比如神话中的寿星,和蔼可亲,手持蟠桃,寓意长辈长寿,表达出晚辈对长辈的孝顺之心。在现代艺术中也有一些表现生动、富有寓意的创造性作品。4.1.3多彩性。颜色直接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器官,剪纸一般都会选择红色,表达着红火、吉祥、喜庆之意;祭祀、葬礼则选择白色,给人一种沉重、压抑之感;绿色、蓝色一般用于自家装饰,赋予家庭生机、活力。通过不同颜色的组合使视觉出现层次感,使剪纸描绘的内容更加丰富、绚丽。在现代艺术中也会选择丰富多彩的颜色来创作作品,给人们带来喜庆、热闹。4.2剪纸艺术在现代艺术中表现的艺术美。4.2.1饱满的唯美形式。古人剪纸艺术作品追求意境,讲究有图必有意、有意必有像的精神创作,通过各种各样的表达形式,使得像与情感相互融合,从而达到寓情于艺术作品的目的,展现出自身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感。4.2.2丰富的题材。剪纸艺术的题材来源相当广泛,有惊心动魄的神话故事,例如八仙过海、女娲补天,也有浪漫凄凉的爱情故事,例如西厢记,还有神话人物的肖像,比如寿星、福星、灶王爷等等。这些都表达着古人内心的美好愿望,同时也间接表达出剪纸艺术的艺术美感,这些丰富的题材为现代艺术提供了丰富的作品来源灵感。

5剪纸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的运用

5.1现代艺术设计概述。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艺术的设计贯穿着现代社会,现代艺术也走进各行各业,如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现代景观等,各行各业通过设计为人们提供舒适温馨的服务。剪纸艺术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将其内在的精神文化、风俗习惯融入现代科技中,使得现代设计更加人文化,更加富有内涵、深意。将剪纸艺术运用到现代艺术中的目的是让传统剪纸艺术不仅仅停留在被保护、被继承的阶段,而是要与时俱进,创造出更有价值与内涵的作品,提高现代人审美水平。5.2剪纸艺术在现代平面艺术的设计运用。剪纸艺术重在“意”的表达,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将剪纸艺术所具有的文化内涵、风俗习惯融合进去,认真负责地设计出具有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作品,设计出有价值、有情感的艺术作品。平面设计范畴广泛,涉及面广,比如包装设计、室内设计、图标设计等,平面设计与传统的剪纸艺术相似,都是从点、线、面出发,构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借鉴传统的剪纸艺术是非常有帮助的。将剪纸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融入现代平面的艺术设计中,首先应先了解剪纸艺术内在的文化内涵,各种文化精神所表达出来的人文精神、愿望,然后掌握创造艺术造型的方式。剪纸艺术讲究“图中有意,意必吉祥”,图中要有幸福吉祥之意,再将唯美与文化融入作品之中,使得作品既美观又富有深意。比如凤凰卫视的图标,凤凰被视为吉祥之物,有幸福美满的象征,凤凰以太极为基础,阴阳协调,寻找平衡,不失和谐,同时也表现出内在的大气,包罗万象,寄托了设计者的精神情感。再比如可口可乐的招贴,充分地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图案以红色调为主,给人一种吉祥喜庆之意,再有设计有“福”字引人注意,设计有花、鱼、鸟,这些都是传统剪纸艺术中表达幸福安康的典型之物,通过整体构造,表达了在新年到来之际,祝福客户幸福安康、合家欢乐,营造出吉祥、喜庆的氛围。5.3剪纸艺术在现代景观中的运用。当今社会的企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企业文化,这也使得设计成为获取经济效益的一种手段。大多数设计者在设计的作品缺少应有的文化内涵,缺少内在精神,也使得现在的人们渐渐地失去了审美理念。在现代景观的设计中加入剪纸艺术所蕴含的文化,渲染社会的文化氛围,培养人们的审美理念,打造出最好的设计景观。5.4剪纸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多元化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剪纸艺术也应与时俱进,吸收先进的经验,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剪纸艺术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对其进行完善、创新。5.4.1剪纸艺术造型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设计流派层出不穷,各种设计风格也是越来越多样化,例如抽象派剪纸,随心所欲,描绘主体的特点,生动形象,不受外界干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状态,表现出独特的风采。5.4.2剪纸艺术色彩多元化。传统的剪纸艺术以单色调为主,古朴大方,但在当今环境下,应突破传统,大胆创新使得传统剪纸艺术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比如元代作品《扇舞》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使得整张剪纸都富有生机。再比如农村布匹,色彩鲜艳,描绘着牡丹、龙凤,寓意花开富贵、龙凤呈祥,强烈的视觉效果,使得其整个画面都充斥着喜庆的感觉,深受喜爱。5.4.3剪纸艺术材料多元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剪纸艺术应不能只停留在纸张之上,金属、木材、玻璃等都可以成为剪纸艺术的材料。在古代,屏风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通过雕刻图案,表达出一定的寓意,最后呈现给顾客。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生活,将剪纸艺术的材料多样化是现代艺术运用剪纸艺术的必然趋势,将越来越多的艺术作品被引进千家万户,不仅增添了经济效益,还使传统艺术走进家家户户,得到弘扬。

6结语

传统剪纸艺术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不仅要保护还要发扬传统艺术,让它们走向全世界。本文通过描述传统剪纸艺术的文化背景、发展历史、剪纸艺术的特征以及艺术美,提出了剪纸艺术在现代艺术中运用。将传统剪纸艺术运用到现代艺术当中,有利于提高现代艺术设计水平,提升当代人民的审美层次。现如今文化的发展致使各种的流派风格层出不穷,传统艺术也应适应时展,吸收先进的经验与技术,从而在当今社会得到大范围的发扬。

作者:何雨声 单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腾.剪纸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6(12):137.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范文11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民俗叙事;应用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的代表人物。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其作品主要表现的湘西下层人民平凡的人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善良的淳朴的美德,作品语言朴素,但是文章充满了乡土气息,尤其对湘西民俗的描写更是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沈从文小说中的民俗叙事。

一、湘西人居住的是用长长的竹竿支起来的小楼,这也构成了湘有的居住民俗

吊脚楼是湘西水乡的独有建筑,它不仅仅是一种居住场所,到了沈从文的小说里就成了有生命的湘西人民生活的背景,赋予一种独特的审美内涵。

在沈从文的小说中,多次出现吊脚楼,吊脚楼的产生跟苗族的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时,苗族人被历代统治者所不容,被驱赶,生活范围越来越小,在这种极其有限的狭小的空间里,吊脚楼应时而生,一半建在河岸一半扎进河里,既节省空间又节省原料,可以说吊脚楼是湘西苗民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要见证。但是对于作者来说,不仅仅是回忆过去,在作者笔下吊脚楼成了湘西民俗的典型,作者对吊脚楼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向人们传递的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感,特别的清新别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沈从文在进行小说的创作时,多次描写了吊脚楼,给读者的阅读创设出了形象的湘西文化情境,他的创作并非对以往生活的刻画,也并非在刻意展现自己的创作能力,而是从主观意识上对湘西文化的接受,将这种民俗文化印刻在小说中,小说对民俗叙事结构的影响一般表现为三个方面,即: 情景化; 片段化; 意象化。在沈从文的小说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内容,将民间文化中的物品进行意象化表现,推进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

二、湘西多河流,而且沈从文从小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湘西的交通工具----船,也就成了湘西民俗的一部分

船自古在文人笔下就是男女情爱的桥梁。到了沈从文笔下,船更是成了男女情爱的媒介,比如《边城》中翠翠和渡船就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船既是翠翠和爷爷的谋生工具,也是翠翠的嫁妆,本无生命的东西一旦和有故事的人联系起来,就有了生命,有了独特的文化韵味。

船在沈从文笔下,不仅仅是交通工具,也成了人们的家,成了端午赛龙舟时一道亮丽的风景,更重要的是,作者能看到更深远的东西,那就是船连接着现代文明的大中城市,使得偏僻闭塞的湘西受到了冲击,作者希望自己的民族能够在这种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失自己的民族特色也要容纳外来先进文化。可见作者真是一腔热血献家乡。

三、湘西特有的端午节

在端午节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赛龙舟了,既能健身,又能娱乐,关键还是男孩子们一展自己雄姿的机会,也是女孩子们选自己心上人的时机,可见赛龙舟是湘西人民的一种传统的民俗了。作者在文中详细描绘了龙舟的形状,颜色,放置的位置,参加龙舟比赛的人数,参赛人员角色的分配,以及之前的祭祀活动,仿佛让我们共同看了一回赛龙舟,可见,没有对民俗的亲身经历和浓厚的感情,是不能写出这样的场景的。

在《边城》中,沈从文四次写到了端午节的划龙船,每次的侧重点都是不同的,但是都交织着翠翠的丰富的情感经历,通过几次龙舟的描述,不仅给我们展示了湘西民俗的特色美,而且为翠翠的情感的跌宕起伏安排了一个广阔的背景,使传统的民俗和现代的爱情融合起来,浪漫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结合起来,使翠翠这个少女形象被刻画的惟妙惟肖,绘声绘色。

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从不同角度给我们描述了湘西苗族的民俗风情,仿佛让我们走进了一个清新自然的湘西水乡,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这一民族独有的居住民俗----吊脚楼,还领略到了水乡特有的交通工具,更让我们看到了节日赛龙舟的热闹场景,一幅幅的画卷使我们对湘西的风俗有栩栩如生的了解,更为可贵的是,作者把这一民俗融入到不同人物,不同故事中,这样使得民俗又具有了文化内涵。从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故乡深沉的眷恋,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情的讴歌。

参考文献:

[1]吴翔宇,薛敏.“生命的力”:与人类原初经验的对话――浅析沈从文小说的“生命本体”[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10).

[2]胡和平.民俗与沈从文创作中的人物形象塑造[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

简述民俗文化的内涵范文12

关键词:功能理论;民俗文化;翻译

一功能理论概述

基于功能理论视野下的翻译论是在20世纪起源于德国的一种新型的翻译理论观念。它强调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只是注重对原文以及译文两者之间进行文章翻译的评价,而是强调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能够在对原文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功能翻译理论运用一定的翻译原则对文章进行翻译[1]。这种基于功能理论视角下的翻译方式与传统的那种强调文本等值的翻译原则相较而言具有明显的科学性。

二民俗文化概述

(一)民俗文化内涵概述

民俗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蕴含着那个时代、那个民族下丰富的精神生活以及物质生活状态。从这一视角我们可以看出,民俗文化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基于时间方面的视角观察,民俗文化是在整个人类演进过程中逐渐积淀而成;基于空间方面的视角而言,民俗文化无论是在当下的现代社会,还是追溯到古代的传统社会,都是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产物;再次,从民俗文化关系的视角观察,民俗文化可以说是民间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民俗文化的社会作用分析

1.规范作用。民俗文化的规范作用指的是民俗文化在演变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民俗规范,这些规范对于当地的居民会起着一定的教育以及规范作用,同时,是当地居民得行为也受到一定的约束。诸如,民俗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成的一些道德规范对居民的道德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同时,这些民俗规范也形成了一个民族重要的对外民族特征。2.娱乐作用。民俗文化的娱乐作用主要指的是民俗文化中的一些传统民俗活动对人们身心健康的放松作用,这些娱乐作用可以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极大的舒缓、放松,尤其是对于劳作一天的居民可以使其身心得到极大的享受与愉悦。3.维系作用。民俗文化的维系作用主要指的是有益身心健康、良好的民俗文化对于维系民族内部的安定和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种纽带的联系下,民俗文化所形成的一种向上的凝聚力可以使我国的社会以及国力得到迅猛的发展。

(三)民俗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意义

上文中提到民俗文化中的一条重要特征就是对外传播,对外传播对于民俗文化的继承以及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尤其是对于我国的海外侨胞更是如此,有的海外侨胞自幼便在外发展,没有机会接触到地道的民俗文化,而我国国力的日益昌盛,民族文化的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使其在国际上有着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这就使得我国的海外侨胞进一步增强了对于我国民俗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同时,对于我国民族凝聚力的发展也极为重要,进一步的也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国立昌盛创造了良好的国内、国外环境。

三民俗文化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俗文化在语境翻译层面存在的

语境是不同民族、国家在进行语言交际时的大背景前提,在不同的语言背景下不同的词汇可能就会有不同的释义,同样的,反过来,译者也会根据语言社会教育大背景的不同而对词汇以及译法进行不同的抉择,使翻译尽可能贴切原文所要表达的意境。这就使得译者在进行翻译前要首先对语言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对民俗文化所内含的深层意义进行挖掘,接着再对词汇进行一定的选择。但就当前的民俗文化翻译而言,许多译者还很难做到这一点,这就使得他们对于民俗文化的翻译漏洞百出,词不达意的现象常常发生。

(二)民俗文化在文体翻译层面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翻译时的文体大致有书面文体以及口头文体两种主要的文体形式,不同的文体形式也体现出译者所翻译的译文的表现形式,同时也体现出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翻译时译文首先要忠实于原味,只有这样,才能将传统民俗文化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正确的传播,使读者了解到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民俗文化翻译时要十分注重文体的选择,第一步就要对原文的文体进行合理有效的解读,进而再对其进行翻译[2]。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很少有译者注重对于文体的选择,许多译者都只是注重对于民俗文化字面意义的理解,有些庄严的字眼却采用极为随意的词汇进行翻译。

(三)民俗文化在文化翻译层面存在的问题

民俗文化的翻译说到底是一种民俗文化的对外交流、传播,正是因为世界各民族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民族文化差异以及语言差异才会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3]。因此,在进行民俗文化翻译工作时,最重要的还是把握住民俗文化在文化这一层面的翻译,这就要求译者要对所要翻译的民俗文化的文化内涵有着深入了解,通过斟酌语句,采用合适的译法以及词汇表达出文化的内涵。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留下了数不尽的民族文化瑰宝,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其中不乏许多晦涩难懂的语句,尤其是古代社会中的文言文,给翻译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前要做好充足的事前准备,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许多译者在这一方面表现的明显不够。

四功能理论视野下民俗文化翻译的策略研究

(一)功能理论视野下民俗文化的翻译原则

1.功能理论视野下翻译的目的性原则。在功能理论视野下对民俗文化进行翻译,其主要目的是希望民俗文化在异国他乡进行传播时,国外的民众或旅居我国的游客能够领会民俗文化的真正含义,并且通过译者对于民俗文化内涵以及深层次意义的解释、翻译,使国外的游客增强对我国民俗文化的理解,使他们能够更加认同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并且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在世界广为流传。这就要求在功能理论视野下进行翻译时读者要能够对原文的真实含义有所解读,在对原文消化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翻译,使其达到原文翻译的最终目的。2.功能理论视野下翻译的忠诚性原则。忠实性原则是翻译在进行翻译工作时所必须要遵守的基本职业素养[4]。在功能理论视野下进行文章的翻译更是如此,译者在对民俗文化进行翻译时切忌只是对民俗文化的表面意义进行浅层翻译,而是要深入挖掘它的内在含义,采用合适的词汇以及译法对文章进行翻译,在这一过程中译者还要十分注意要准确的保留民俗文化的文化信息,不能只是为了翻译而翻译,失去民俗文化翻译本该有的意义。

(二)功能理论视野下民俗文化的翻译技巧

1.对民俗文化进行音译。文章在对民俗文化翻译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曾经指出,在对民俗文化进行翻译时词汇是其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是许多民俗文化中所含有的生僻字、词等,在翻译的词汇中根本很难找到对应的解释。如果强行进行翻译反而会使得读者一头雾水,而此时最好采用音译的办法,既能够使文章保留一定的文化信息,又能够使译文显得简洁易懂。2.对民俗文化进行直译。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入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国力昌盛,民族凝聚力以及向心力进一步发展的当今,对外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国外的读者对于我国的民俗文化更感兴趣,他们渴求的也不再是简单的基础文化,而是更希望看到具有浓郁中国风俗翻译。这就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译者在进行文化翻译时尽可能将民俗文化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信息进行直译,但同时要注意,对其中一些直译但不能与原文对等的内容要注意加以注解,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3.对民俗文化进行意译。尽管在对民俗文化进行翻译时采用音译以及直译的方式能够更好的体现以及还原我国民俗文化的真实特色,但就实际而言,我们还要注意到读者并非我国传统地道的语言使用者以及民俗文化理解者,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注意对某些文字适当的采用意译的方式,使民俗文化中的某些释义能够最大程度的忠于其真实性含义。

参考文献

[1]利•哈林,杨柳.民俗研究与翻译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31-35.

[2]于洁,田霞.关联理论观照下的民俗文化的预设凸显翻译方法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05):61-65.

[3]杨玲玲.认知文化图式观照下的民俗名称英译[J].怀化学院学报,2007,(12):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