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俗与文化的关系

民俗与文化的关系

时间:2023-09-25 18:00:42

民俗与文化的关系

民俗与文化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民俗文化;保护;旅游开发;辩证关系

旅游开发作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关系。

一、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

我国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与理论探讨中,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旅游开发带来的浓厚商业文化侵蚀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势现代流行文化冲击着民俗文化。受到侵蚀、冲击的民俗文化,改变着拥有这类民俗文化的地域群体的整个价值取向,改变着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这种改变体现在物质、精神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变迁历史进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突变特征。

与主流的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属于稀缺的文化资源,弥足珍贵,突显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方式极易转换为经济价值。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地普遍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摆脱贫困为单一战略目标或者为主导性目标,忽视了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旅游开发必然会把强势主流文化引到当地,使当地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完全暴露在外来文化环境中,当地以落后经济为基础的弱势民俗文化必然会受到经济实力较强的异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旅游开发所具有的浓厚商业文化对传统的朴实的民俗文化的冲击,在仅以追求经济利益导向的旅游开发背景下,导致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甚至丧失。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核心资源在于独特的、稀缺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通过旅游开发,将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改善贫困的生活条件,但旅游开发过程中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却随之削弱,被强势文化逐渐同化,宝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逐渐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将随之消失,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终将成为泡影,依靠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成为不切实际的设想。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构成了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对立关系。

二、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统一关系

实际上,旅游开发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唤醒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增加民俗文化价值、提高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豪感等。开发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被价值化的过程”。

因此,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两者之间并非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应从民俗文化所处的客观现状来看待旅游开发对民俗地区文化的正面效应。旅游开发作为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转换器,在转化价值的同时,也承担着宣扬民俗文化、挖掘文化价值的角色。在宣扬文化与挖掘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出现的伪造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个别现象,因此,对于恶意伪造行为,应以政策法规手段进行有效管治。在宣扬文化、利用文化获取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度商业化现象,也并非是仅仅存在于我国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与民俗文化保护相背离的一些现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开发本身,而是在于旅游开发目的导向设置出现偏颇。根据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依托的文化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因果与依存关系,一个民俗地区的旅游开发首先应是保护民俗文化、其次才是发展旅游经济。在没有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能是“杀鸡取卵”、难以实现长期发展。因此,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应是保护、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围绕着首要任务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务才是转化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获得经济利益。

依托某一旅游项目保护、传承、挖掘某一个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项,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现给游客,在保护、传承、挖掘、呈现独特文化的同时,可以自组织地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收益的顺势转化。现实中,在策划旅游开发项目时,往往首先考虑这个项目能获得多高的经济收益、能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多大的带动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护好一个或几个文化民俗事项为首先考虑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开发理念,导致了与民俗文化保护不和谐的现象及文化破坏大量出现并难以扼制。

民俗地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关联性。一旦某个民俗地区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经济价值也会随之消减。因此,民俗文化保护是根本,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旅游开发项目、还是来自各方的力量,都应以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这样文化价值可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才有根本保障。

因此,以民俗文化保护为核心导向的地方政策指导方针的确立、旅游开发的角色定位与开发理念的重新审视,成为加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统一关系的重要前提。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将旅游开发统一到文化保护的大系统内,协调文化保护与经济收益的矛盾性,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提高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与变迁速度。

参考文献:

[1]钟敬文,董晓萍.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6.(11):11-17.

[2]李援朝.中国民俗文化知识读本[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3.

[3]陈立明,曹晓燕.民俗文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1-2.

[4]徐赣丽.广西龙脊地区旅游开发中民俗文化的价值化[J].广西民族研究,2005,(2):201.

民俗与文化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民俗民俗文化广告文本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3-0048-01

独特的风俗习惯依赖着语言在民间进行传播和传承。“语言与民俗之间发生的最经常、最密切、也是最重要的带有规律性的关系,即共同的双向涵化运动过程,其运动的结果便是民俗语言文化形态,主要是民俗语言与民俗语言现象。”不同的地方和国家的民俗文化是千差万别的,那么一则公益广告能否吸引住人们的视线,与广告文本中蕴含的民俗文化有着一定的关系。从某种角度来看,一则成功广告的基础就是广告文本中含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并且表达得合情合理。

一、公益广告中民俗文化的特点

在公益广告中的民俗文化的特点主要有:表现的号召性、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公益广告涵盖的范围很广,无论哪个层面的公益广告文本或多或少的都有着一定的民俗文化。

(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切入点的文本――表现的号召性。1.完美真实地将祖先留下的杰作传给子孙后代,是华夏儿女的责任。2.现在人类渴了有水喝;将来,地球渴了会怎样?

(二)以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切入点的文本――社会的现实性。1.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温暖世间真情。2.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

(三)以人与自身的关系为切入点的文本――主题的现实性。1.吸烟是继战争、饥饿和瘟疫之后,对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2.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二、广告文本与民俗文化结合的必然性

(一)国外的本土化广告文本与民俗文化结合是广告本土化发展道路的需要。作为一则优秀的广告必须能打动具有相同民俗文化心理的广告受众。“只有与当时当地的民俗文化相结合,广告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创作活力,才能保持其独特的个性。”在民俗制约人们消费心理的大背景下,广告不得不对民俗文化给予应有的重视。很多企业以迎合中国传统习俗,着重渲染传统节日等喜庆的气氛,以唤起观众对于传统习俗的认同,将传统习俗与所宣传产品联系起来,使产品带上了浓厚的象征意味,引导受众的消费动机。

(二)本土的国际化。广告文本与民俗文化结合是对广告文化教育功能以及民俗传播的补充。现代广告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是社会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中国广告只有依托本土民俗文化并吸取西方先进文化,这样才能走上国际化的轨道,同时促进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播。观念习俗是一种存在于人们内心的对于某种事物的认同。谁能充分理解民俗文化,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信息传播中掌握先机。如果本土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观念习俗比较固定这一特点,把广告定位于民俗观念中的共同点,那么在影响很多人的价值观念的同时,也宣传了我们的民俗文化。

(三)在全球信息化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日趋完善的今天,广告文本更是不能脱离深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21世纪是信息经济的时代,广告创意或广告传播作为一种商业民俗和社会文化现象,由以前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发展到今天电视、网络时代的大众传媒。”广告的目的之一就是追求达到一定认知度和知名度。作为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的中国,民俗文化成为了众多广告借鉴的重要题材,也是公益广告的首要考虑因素。综上,广告文本与民俗文化结合是现代广告寻求新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对民俗文化传播的有力补充。

三、广告文本与民俗的相互作用

(一)广告对民俗的作用。广告是一种文化行为,是唤起大众对某种事物的注意,并通过对商品的宣传而引导人们实现消费行为的一种手段。“当广告成为一种文化行为时,就不能不重视民俗文化。”广告创意的竞争,就是广告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竞争,而消费者对广告的认可,实际上就是对广告所传达的民俗文化的认同。

(二)民俗对广告的作用。民俗对于广。告的影响,主要地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民俗文化是广告创作的源泉。第二,民俗文化对广告受众心理的影响。第三,民俗文化影响广告创作所展现的价值观。因此,广告创作所体现的价值观也必然是与民俗文化形态下的价值观相呼应的。

民俗与文化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民俗体育文化旅游 品牌塑造 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视域下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塑造系统构建

在产业融合视域下,以现代系统科学的知识与技术为指导,构建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塑造系统。该系统包括五个子系统,即品牌市场分析系统、品牌定位系统、品牌设计与开发系统、品牌营销系统和品牌管理系统。以各个子系统为线索的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塑造模型如图1所示。

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塑造系统分析

(一)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的市场分析

在产业融合大背景下,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和白热化的旅游产业中彰显特色,在国内旅游业中树立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国际旅游业中打造出一定的知名度,首先就是要做好品牌的市场分析工作。具体来讲,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企业在对国际和国内的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综合分析和研判的基础上,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和供求预测,根据企业所处的外部一般环境、行业环境,同时结合消费者与潜在消费者的旅游诉求,对品牌产品和服务投放的市场环境、市场前景、目标客户、竞争者与潜在竞争者作出正确地认识与识别,进而分析、判断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在限定时间内是否有市场,以及采取怎样的营销战略来实现经营目标,树立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

(二)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定位

1.品牌产品定位。旅游产品是旅游品牌的载体。在进行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产品定位时,一方面应突出民族性和文化体验精神。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产品定位必须将旅游目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审美观点、价值取向、礼教制度等民俗文化要素联系起来,彰显旅游目的地各种民俗体育文化体验的差异性和鲜明性;另一方面还要分析这些民俗体育文化能否体现和代表旅游目的地的民俗体育文化内涵和符合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发掘和整理旅游目的地民俗体育文化的价值属性和鲜明特色,同时结合不同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的游客分析,确定目标客户群体,了解目标客户的旅游心理诉求。最后,通过民俗体育文化的价值提炼与升华和旅游者的消费诉求的界定,发掘和确定二者之间的耦合点,使旅游者对民俗体育文化充满体验欲望,形成消费动机。

2.品牌主题定位。品牌主题定位就是找到旅游资源中最鲜明、最有特色的要素为创意点,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定位过程就是根据旅游目的地的资源优势、内外部环境条件(人才、技术、资金、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目标市场特征和区位条件状况,通过SWOT分析找出发展方向,即品牌经营的主攻方向,经过慎重的筛选和提炼形成旅游品牌的主题。具体到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主题的定位,可以通过民俗历史重大事件、重要民俗节庆活动或重要历史人物为切入点确立品牌主题,找准主攻方向,以主题文化创意来启发和塑造品牌形象,对品牌主题实施儒雅而厚重的文化软包装。

3.品牌形象定位。品牌形象定位的核心思想是:“充分突出旅游品牌特色,引导潜在游客对品牌的认同,使其在潜在游客心目中占据一个有利的地位,激发潜在游客的购买欲望”。因此,品牌形象定位既要与产品特色相适应,又要与目标消费者的潜意识需求相吻合。旅游品牌良好形象的树立和美誉度的提高根本在于旅游者的认同, 而不只是品牌价值的彰显。为了提高旅游者的认同感,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企业要注重品牌文化的建设,同时结合各民族的民俗特色,构建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底蕴,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和网络技术,使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能够畅通的接收到品牌信息,形成认知欲望,进一步了解和领悟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产品和服务,使旅游者明确、清晰地识别并记住品牌的亮点与个性,有效建立品牌认同感,激发购买欲望。

4.品牌发展目标定位。品牌发展目标定位就是要建立目标体系和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目录,注重经济效益(如市场占有率、市场增长率、旅游客流量、客房出租率、人均消费等)、文化生态效益(民俗体育节日庆典数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掘与保护数量、民俗体育生态的补偿情况等)和社会效益(提供就业岗位数、旅游目的地居民人均旅游收入、知名度、满意度、美誉度、忠诚度)协调发展,最终形成发展指标体系。

(三)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设计与开发

品牌设计是品牌形象的塑造,它将品牌的核心价值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在旅游者的面前,形成对品牌所包含的文化和理念的认知,彰显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民俗体育文化旅游独特的内涵,即通过品牌名称、口号、标志、标识语、吉祥物和纪念物等元素的设计来有效地反映和强化品牌定位所确定下来的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核心价值,使得这些价值在品牌传播过程中能够被消费者迅速、充分地了解和记忆,从而使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在消费者心中产生更强的冲击力和占用更加有力的待选位置,形成有效的消费需求和品牌忠诚度。

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形象设计完成之后,就需要围绕设计主题进行资源整合开发,以更好地支持和物化品牌核心价值。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就是以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替代的特有的民俗自然风光、厚重而个性鲜明的民俗体育文化以及源远流长的民俗历史为底色,综合考虑政府的优惠政策、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企业的开发优势与不足、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情况、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等要素,在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搭建快速联系的桥梁。当然,上述资源要素的整合与开发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这些相互依赖的要素是由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最优化整合,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同时,该系统通过竞争与协同机制,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引入对系统有益的负熵流(如民俗体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数量的增多、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金投入的加大、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等),排出有害的正熵流(如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开发、旅游景区地方垄断行为、游客投诉)。这一开发过程是动态和不断完善的,不是一劳永逸的,它会随着资源禀赋、竞争环境与竞争对手的改变而变化。

(四)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营销

品牌的目标市场分析、定位、设计与开发是品牌塑造的基础,其目的就是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与理念。为了使这种形象与理念快速、通畅的传递给消费者,使其认知和感悟品牌文化内涵与价值,并能够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品牌偏好,赢得良好的竞争优势。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依靠品牌营销来实现。对于传统品牌营销来说,品牌宣传常采用广告、公关传播、销售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进行。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人们信息获取方式的转变,现代化、信息化与人文关怀式营销方式便应运而生。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营销方式是对传统营销方式的变革与发展,强化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宣传创意,在营销过程中注重注入产业融合理念、民俗体育文化色彩和品牌差异化特色等元素,整合各方资金加大宣传推介,高起点、大手笔加强与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重要媒体的合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开展全方位立体宣传促销新模式。

具体而言,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的营销与传播的过程就是在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媒介(如网络、电视、报刊、品牌推进会、会展、产品促销、旅游会议、政府招商引资会议等)将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核心理念、价值、特色及由其发散的品牌个性、品牌形象、品牌名称、品牌logo、品牌口号、品牌吉祥物或象征物传递给目标消费者,目标消费者通过品牌联想或体验,循序渐进式的由品牌认知来了解和感受品牌的属性、文化和个性,形成第一印象,产生好恶感觉。如果目标消费者对品牌感觉良好,就会有进一步了解的欲望,结合自身的情感诉求,通过情感体验对品牌所彰显的利益和价值产生品牌认同感,心理诉求就会由认知层上升到情感层。最后,随着情感的持续积累,目标消费者就会对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产生共鸣,激发强烈的购买欲望,最终实现购买行为。这一“情感―购买”过程是一个“认知层―情感层―关系层”动态螺旋上升的过程。随着目标消费者情感的不断积聚与体验的发生,品牌的倾向性和忠诚度随之而来,同时会形成口碑效应。

(五)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管理

品牌管理是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于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塑造的全过程。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和维系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塑造系统的良性运转,协调和处理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使各子系统能够与系统整体保持高度一致与协调,形成自组织演进发展趋势,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积累厚重的品牌资产。具体而言,品牌管理就是要处理品牌经营中的各种反馈,根据市场反馈对先前创立的品牌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品牌再次投入市场,跟踪修正品牌的营销,积极收集各种新的市场反馈,进一步修正品牌,然后再使这一过程得以良性循环。

品牌管理的核心就是品牌形象的整合与提升。旅游者在做出消费抉择时,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和口碑起到决定性作用。对于旅游者特别是初次选择民俗体育文化旅游的旅游者来说,由于缺乏对民俗体育文化旅游项目以及同类旅游产品必要的了解和认知,所以在消费选择时,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企业在品牌管理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品牌形象的整合与提升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旅游者的消费倾向,最终建立忠实的品牌消费群体。同时,在品牌管理时还要注意突出品牌个性与特色,深挖民俗体育文化旅游的亮点和独特之处,真正领悟和诠释“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的文化内涵和管理个性。

结论

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塑造系统的发展演进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涉及民俗体育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的诸多要素,而各个要素又包含于一定的子系统中,同时各子系统在整个品牌塑造与建构过程不是单向有序进行的,其中品牌管理贯穿于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构建的始终,另外,构建过程中还暗含了品牌的再定位、再开发、不间断的营销和管理等反复的行为过程。因此,需要根据该系统本身运行的客观规律,协调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整个系统的预期目的和最优化目标,实现民俗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以及塑造出具有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德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西部旅游经济中的开发潜力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2.秦安臣.生态旅游品牌规划的基础理论研究[D].北京农业大学,2005

3.常彦茹.我国服装企业品牌运营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

4.王忠云,张海燕等.产业融合视角下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价值提升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18(4)

民俗与文化的关系范文4

一、现代教育环境下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有利条件

(一)民族民俗文化功能与现代教育理念一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并通过育人活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家教育规划规定的方向也是学校努力办学的方向,国家教育规划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意味着学校教育的各项教育工作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基本任务。学校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化过程中既能够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获得相应的社会待遇,同时也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完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衔接,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现代教育所设定的教育基调为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俗是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生活习惯或仪式,民俗的历史性决定了民俗对传统文化的承载,对于民俗的展开实际上也是对传统文化意识的温习和巩固,而民俗的文化性决定了民俗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习惯,也是文化精神的沉淀,对于民俗的展开也是对历史文化精神的沟通。对于少数民族民众而言,虽然每个民族的民俗文化都有所不同,但是经过口传身教的传统民族民俗都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凝聚,通过民族民俗文化学习可以促进民族学生精神思想的统一,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加强民族认同意识,使民族民众与民族先民保持精神上的沟通。《纲要》面向全体学生,其在素质教育方面的解释同样适用于民族学生,因此对于民族学生而言,通过学习更好地适应社会,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民族学生教育的主要目标。民族民俗的价值意义和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个体的全面发展及个体的人文素养培养在内在上是一致的。对民族民俗文化的学习可以使其在精神上与民族历史血脉相连,保持其对民族的内在认同,另外由于民族民俗是民族生活的一部分,对相关民俗的学习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民族现实生活,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教育的本质和定位意味着民族民俗文化在教育体系中的融入重要且十分必要,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路径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现代教育特色为民族民俗文化教育提供了便利在民俗文化的传统传承方式下,口口相传、身体力行是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在此种教育方式下,由于民众本身对于民俗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多是凭借主观经验和实践来进行传授,学习者完全在一种直观、感性和自悟的状态下学习,在每个传承者的主体因素作用下,民俗文化的传承往往加上了主观色彩,影响了民俗的原汁原味,且不利于民俗内容的全面保留。另外由于民族民俗是在民族、民族文化等基础上所产生的生活习俗,因此糟粕和精华共存也不可避免,在民俗用传统模式相传的同时,民俗中的糟粕也随之流传下来。而在现代教育环境下,由于教育体系的科学性及现代技术的支撑,民俗的教育传承具有一定的优势,课堂教学步骤清晰,民族民俗文化得以深入系统地梳理,加上教师从深层次对民俗文化的知识进行联系,加上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都是现代教育的优势所在,这些优势可以使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更加全面透彻。因此从以上方面来看,系统化的现代教学特色为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在原有传承模式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二、现代教育环境下民族民俗文化教育传承的弊端

(一)现行教育体制的应试教育特色客观上制约了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虽然素质教育近年来成为教育改革的方向,但是由于教育体系牵涉到各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调整都需要相应的条件来配套,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现行教育模式的实践并未完全完成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调整。应试教育仍然是现行教育模式的主要特色,追求高分、追求升学率仍然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主要特色。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以考试为轴心来进行安排,由此导致了与学校教育关系不大的科目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往往不能得到合理设置,从师资、课时、设施各方面都有所体现。现行教育体制实践中的应试教育特色与素质教育的人文教育、全面发展理念的分歧也使得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民俗文化教育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被冷落。从学生方面来看,由于民俗文化并未在教育评估体系中有所体现,因此从思想上使得民族学生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此类课程方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多地依靠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自觉意识,而这显然是不能满足民俗文化传承需求的。从教师方面来看,现行教育体制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单独考核在客观上形成了民族民俗文化在教师教学成果评估体系中的排斥,且由于民俗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教育成效相对而言难以显性体现,因此教师更愿意在能够体现教学成果方面的教学课程方面努力而不是民俗文化教育。最后,从最终的教育成效来看,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较为直观地体现教育成果,推动学生在社会中的实践工作,而由于民俗文化教育更多地是文化精神方面的熏陶,是生活方式理念的诠释,隐含于学生的社会活动中,并不直接表现出成效,因此相对而言,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不能得以清晰展示。现行教育模式对于考分的片面追求和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忽视使得整个教育体系形成了对民俗文化的消极教育态势,直接制约着民俗文化的传承。

(二)现代教育场景与生活场景的疏离影响民族民俗文化的实践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社会化,但是从教育本身而言,其对学生集中学习的教育方式及学习内容方面的偏向,使得教育无形中形成了与社会的疏离。而从民俗本身来看,民俗是生活场景的产物,生活场景是民俗产生的母体,在生活场景中,民俗文化才能得到滋养,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也是在生活场景的自然状态下所进行的传承,因此传统传承的模式使得民俗文化传承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教育场景的生活化与民俗生活化特征背道而行;另一方面,在现代教育中,更多地是以理论灌输为主,重理论轻实践是教育的主要特征,而这一点又和民族民俗的实践性相悖。少数民族民俗是在民族生活场景下产生的民俗文化,应用于民族生活实践是民族民俗的基本属性,也是民族民俗文化赖以存在的意义,但是在现代教育场景下,民俗文化从生活场景的剥离教育,使得其在传承方面形成了民俗文化的实践不足。

三、基于素质教育改革推进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

综上分析,现代教育理念和民族民俗文化的功能在内在上是一致的,民族民俗文化是现代教育丰富教育内容的重要资源,两者的一致性意味着在民族民俗传统传承模式解构下,学校教育路径可以成为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新路径选择,当前多数民族地区民俗教育在民族学校的顺利开展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但是由于现代教育理念在现行教育体制中的推进是逐步发展的过程,因此现代教育环境下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实践还存在多个分歧,这些分歧也使得民族民俗文化基于教育路径的传承举步维艰。在现实条件基础上,现代教育环境下民族民俗文化传承可以采取以下举措来推动教育发展和民俗文化的传承。

(一)把民族民俗文化纳入教育评估体系从以上分析可知,民族民俗文化对于民族学生在民族社会的适应以及在精神上与传统民族精神的一致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民族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这与民族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近年来国家通过各种举措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民族民俗文化与素质教育的一致性意味着少数民族学生的素质教育推进可以和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同步来进行,把民族民俗文化纳入民族教育评估体系便是两者同步的具体表现。和普通学生教育一样,大部分民族地区的教育应用的是统一的教育评估体系,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也是民族教育的基本评估体系。在这种评估导向下,虽然部分民族地区在小学阶段已经展开了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但是最终因对于升学率的追求而使得其在初中或高中阶段由于学习压力较大而不得不放弃对民俗文化的教育,由此可见,评估导向教学活动,现行教育体制中民族民俗文化的缺失使得民族民俗文化在民族教育中难以持续进行,同时在具体教育活动中也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影响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因此对于民族民俗文化在教育路径下的教育传承强化就必须从根本上调整现有教育的评估机制,把民族民俗文化的评估考核融合于现代教育评估体系中。民族民俗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一致已经为此项融合奠定了基础,而民俗文化与素质教育的一致性也意味着民族民俗文化在评估体系中的融入正是素质教育进步的具体表现。

(二)增强民俗文化教育与生活场景的结合民俗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是民俗生存发展的土壤,因此民族民俗的教育同样不能与民族民俗的生活性相悖,推进民族民俗教育与实践生活的结合是民族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民族文化教育与生活场景的结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推进,首先是模拟生活场景,可以通过民俗文化与其他课程的结合,通过其他的教学内容设置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模拟情境,再现民俗情境,使学生对民俗有逼真的感知,在情境模拟中,不仅推进了民俗文化的生活化认知,同时也使其与其他课程教育目标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民族民俗与其他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以部分民族的对歌风俗为例,可以和音乐课程结合起来,通过对歌模式进行音乐教学,同时也促进了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达成。其次是参与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民族民俗文化在学校的展开多是理论方面的灌输,对于民俗的学习最终要应用到民族生活中去,因此可以把教学内容和当地民俗生活结合在一起,通过各种机会和条件的创设,使民族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日常民俗活动中,在其对民俗的亲身感知中,再进行民俗知识的学习,将有效促进民族学生对民族民俗的理解和认可。

四、结束语

民俗与文化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民俗文化传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

1.引导思想行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民俗源于俗民日常生活的需要,是俗民习得、传承和累积文化成果的重要方式,因而也是社会群体建构组织认同与自我认同的重要手段。由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变化往往最先通过民俗的新旧流变呈现出来,民俗文化集中反映了俗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民俗一经形成、扩散和接受,便成为规范俗民思想行为的一种基本力量。一些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民俗文化将个体引导到合规范的德目和仪轨上来,一些陈规陋习因其传统的惰性而成为移风易俗、除旧革新的对象。2.规范个体行动。民俗形成于俗民的日常生活,在世代承继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文化模式和许多程式化的规矩。这些规矩往往作为通行的规则支配着俗民的社会行为。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指出,道德法律、社会舆论、社会暗示、、个人理想、人生礼仪、文化艺术乃至社会评价等,都可以成为社会控制的方式和手段。日常生活中,习俗规则和习俗惯制以隐喻、规约、惩戒、诉讼的方式对俗民的思想行为实施防范、监督和评判。任何俗民越轨、违规、失范、破俗的行为都将受到群体的制裁和惩罚,付出相应的社会代价。3.塑造社会人格。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社会心理、文化风貌和思维方式,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延续性、群体认同性和权威性,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从“习惯”到“风俗”、从“仪式”到“德范”的社会化过程。“采风俗,定制作。”社会生活中,民俗文化以其鲜明的服务性、规范性在人类的经验和信仰中占据着支配地位。经过社会风尚和组织习俗的感染、模仿和遵从,人们习以为常地遵从着习俗惯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生活态度,塑造出健康、健全的社会人格。

二、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

1.建构意识形态。“为政之要,辩风正俗,最其上也。”正如美国民俗学家萨姆纳认为,“民俗是社会意识诸形态和社会结构的母体”,世界观、生活观、是非曲直、权利与道德起初都孕生在民俗之中。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正是民俗整合的结果。民俗文化包含着意识形态的内容,与建构主流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共识密切相关。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指出,民俗是权力结构和社会实践的产物。民俗表达了不同场域中社会行动者的处境和利益,体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权力和意志。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正是社会整体发现、接受和传播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民俗生活的过程。[3]我国近现代以来民俗文化传承的历史也反复确证了民俗的社会价值。“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建立了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民俗学,发挥了民俗文化在思想启蒙与社会解放当中的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传统年画转换为意识形态话语的表达方式,满足了党的政治宣传和大众日常生活的双重需要。改革开放时期,党从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高度看待民族文化,发挥了一些重大的民间礼仪活动“传播主流价值观,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积极作用。2.优化社会环境。人的生活包括由习俗惯例、血缘关系、生存本能、天然情感等调节的日常生活,以及由科学、艺术、哲学等精神生产与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所构成的非日常生活。个人首先要按照一定社群的习惯系统所提供的节奏、秩序和规则融入日常生活,才能从事社会生产,融入社会生活。民俗活动通过娱乐、宣泄、补偿、熏陶等方式调剂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本能,以共同的习俗和文化心理为纽带发挥着内化社会规范、协调社会利益、发展社会关系的功能。优秀的民俗文化有利于创造社会风尚,减少社会摩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现代社会,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快,优秀的民俗文化可以为一个地方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可以通过民俗旅游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4]优秀民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资本化运作,在优化社会环境的同时也形成和创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载体和渠道。3.增进文化认同。“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大众的、民间的、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非主流文化,反映了俗民的社会认知,提供了理解国家与民众的需要及其权利的重要方式,构成了主流文化、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交互发展的基础。民俗事项、民俗物象、民间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习惯、歌谣史诗等民俗文化资源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俗文化传承增强了俗民的文化感受能力和群体凝聚力。这种以习俗为纽带而形成的文化认同力量,创设了“融洽与契合、团结和秩序”的文化氛围,加大了社会群体组合的强度和广度。随着民俗文化的传承,人们拥有了文化自觉,在民俗文化传承中形成了对民族文化、现代文化和先进文化的认同。

三、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1.深刻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意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关涉的现实生活作为教育介体,通过诠释人们的生活世界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趋势和要求。精神现象学的创始人,德国思想家胡塞尔指出,人类的精神现象包括高度抽象的理论和具体直观的生活。任何理论和科学都是从人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一味地将科学世界凌驾于生活世界之上,将使人遗忘或质疑生活的意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创始人,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指出,日常生活是“欲望与需要、严肃与轻浮、自然与文化、公共与私人的接合点和冲突点”。引导日常生活的主体同自身的类本质建立起自觉的关系,是日常生活人道化的核心。[5(]P183)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教育实践活动,是引导受教育者实现“类的发展自觉”的“一种特殊的生活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从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机,建构教育内容,凝练教育智慧,才能描绘出日常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引导受教育者“从最高水平上掌握生活的展示方式”。2.准确把握民俗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在关联。民俗是生活的海洋,“社会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日常生活”是民俗文化形成的基础。民俗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特定社会群体的心理需要,本质上是俗民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互动中达成的某种文化共识。民俗文化凝结着俗民的社会态度、社会情感和社会价值观,反映出俗民的道德认知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构成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公共场域。民俗中的俗民并不专指底层民众,而是指共享着某一文化传统,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认同的任何群体。民俗文化的传承流变、民俗主体的分化发展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社会群体的认知冲突与社会结构的内在紧张。民俗事项、民俗符号和民俗象征物的产生促进了民俗主体与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形成了民俗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民俗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在关联,就是要通过开发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受教育者在“辩风正俗”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观察、体验与创造社会生活的思想行为能力。3.充分认识民俗文化“日用而不知”的资源特性。民俗文化包括口头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游艺民俗、人生礼仪、民间科学技术、岁时节日民俗、信仰民俗、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等丰富的形态和内容。然而,正如美国的民俗学家邓迪斯认为,民俗书写着人类的象征性自传,展现为一种“自内而外的社会观”。民俗学研究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寻找“意义的程式”,将民俗生活的无意识表征转化为民众有意识的理解。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在生活里的,不坐正堂的文化”,却又有着“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文化特性。英国早期的民俗学家博尔尼女士指出:“引起民俗学家注意的,不是耕犁的形式,而是耕田者推犁入土时所举行的仪式;不是渔网和渔叉的构造,而是渔夫入海时所遵守的禁忌;不是桥梁或房屋的建筑术,而是施工时的祭祖以及建筑物使用者的社会生活。”开发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是要洞悉民俗文化传承所具有的政治寓意和思想内涵,在民俗教育、民俗体验、民俗传承、民俗采风、民俗调查等活动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4.不断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民俗文化自觉。把握民俗文化传承“日用而不知”的鲜明特性,开发和实现我国优秀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必须了解和掌握民俗学的原理与方法,不断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者传承优秀民俗文化的自觉意识。正如邓迪斯指出的,民俗学对于“促进种族自豪,发现世界观和价值的本土认知种类和模式,是一个先于其时代的学科”,只有不断增进优秀民俗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形成对我国民俗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才能够自觉地走进社会日常生活的深处去发现、体验和传播民俗,运用田野调查、民俗志等民俗学的原理与方法创造性地转换并实现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作者:孙朝晖 单位:宿迁学院

参考文献:

[1]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王杰文“.阿尔及利亚影像”中的民俗与政治——布迪厄民俗知识体系资本化与其学术创业的内在关联[J].民俗研究,2014,(5).

民俗与文化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民俗体育 民间体育 民族体育 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88-04

导言

基础概念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就像房屋的地基一样;要想建造高楼大厦、房舍殿宇必须有稳固的地基。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必须建立在基础概念的地基之上;基本概念对学科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基础概念的混乱的学术研究就像根基不稳的房屋一样缺乏有力的支撑。在体育学研究领域内,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概念常常被混淆与乱用。因此,明确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厘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体育学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

1 民俗体育

民俗体育,由“民俗”和“体育”两个词构成,对民俗体育概念的界定,关键在于对“民俗”一词的理解。“民俗”是一个外来词,“这个词是由英国学者汤姆斯1846年创用的,他以撒克逊语的‘folk’(民众、民间)和‘lore’(知识、学问)合成为一个新词,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民俗是指民间风俗现象,那么要把握“民俗”,就要对“民间”和“风俗”二者的含义有清晰地认识。“民间,顾名思义,是指民众中间,它对应官方而言。概而言之,除统治集团机构以外,都可称作民间。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风俗’一词,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因此,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民俗是一种民间传承文化,它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它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着一个国家或民族民众的生活继续向前发展和变化”。

世界著名民俗学家哈森教授认为:“民俗是文化的一种分类,它有文化内涵和形式两方面的东西。文化是人造的环境,它不能被生物性地遗传,人类必须经过学习的过程,这被称作文化适应(inchlturation),学习他所出生社会、社区的文化,所以一个婴儿出生了,它需要学习语言、礼仪、风俗、宗教、价值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等等,这就是学习,这就是认知,学习通过训练塑造人们的行为。谈及民俗,民俗可能是文化所是的任何东西,它可能是语言、社会组织、礼仪和习俗、信仰和知识、仪式、宗教、幽默、娱乐等等、社会交往――男人在女人面前怎么表现,女人在男人面前怎么表现,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传统文化。民俗是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让中国人成为中国人,让俄国人成为俄国人,让埃及人成为埃及人,如此等等,通过学习获得,使一个生物的人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哈森教授主要是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解释民俗,而华东师范大学的田兆元教授则从民俗的社会功能方面来解释民俗,他认为:“民俗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即传统与文化的活态形式。它是经过千百年岁月的淘洗,留下来的文化的精华,与现实结合的产物。民俗对于特定的群体有强烈的认同功能,因此,民俗对于当代社会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哈森教授和田兆元教授从个体和社会两个不同的角度解释“民俗”到底是什么,他们都强调了民俗的文化认同功能,民俗无论是在个体成长还是社会发展中都有着重要作用。对于个体而言,个体通过对民俗文化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和适应融入自己日常生活的世界;在社会而言,社会通过民俗的文化认同性组织和巩固自身结构。那么,民俗体育则是民间风俗活动中出现的体育,这种体育与民俗关系密切,是民俗的有机部分,是能够体现民俗文化属性的体育。是在特定群体中具有文化认同的体育形态,就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是帮助个体形成群体认同感的体育文化,例如,我们儿时玩得踢毽子、跳房子、拔河等等,通过参加这些民俗体育活动我们获得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融入日常生活的世界。

综上所述,我们将民俗体育理解为:民俗体育是一种具有集体性、模式性、传承性的民间体育文化,是在特定群体的日常生活世界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体育文化形态;它形成于过去并绵延至今,始终处于动态的更新和发展之中,是一种活态的体育文化传承。但是,随着社会现代性的发展,尤其是在城市中,民俗体育原初赖以生存的语境发生了巨变,因而其发展模式形态也随之发生了裂变;在传统社会中,民俗体育发展的文化空间主要是节庆节日、集、庙会等传统文化空间;而在现代城市中,传统文化空间已经不复存在,民俗体育失却了原有的文化空间,城市中的社区、公园以及赛事、表演活动成为了民俗体育发展的新的文化空间,民俗体育由原来节庆节日走入了日常健身活动。这些新现象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民俗体育。在城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空竹、风筝、气功、太极拳等民俗体育活动,它们既不是发生在节日节庆的文化空间之中,也不具有传统的仪式,可见,民俗体育的发展模式正在不断变化。

另外,国家编创和推广的新体育项目中,很多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俗体育,但是它们的编创吸收了传统风俗文化、体育文化的要素,那么它们又应不应被纳入民俗体育的范畴呢?本文认为应该属于民俗体育的范畴。虽然这些新的民俗体育项目未必具有民俗体育集体性、模式性、传承性的特点,但是它是从民俗体育“根”上长出的新枝叶,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现代性条件下民俗体育发展中自然衍生出的新路径,是民俗体育适应性发展的结果。正如现代竞技武术是从传统武术中衍生出的,但是我们不会否认竞技武术是武术的事实;现代龙舟竞技也是从传统龙舟竞渡文化中发展起来,龙舟的竞技化发展虽然使龙舟文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异化,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竞技龙舟文化促进了传统龙舟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因此,鉴于民俗体育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我们将民俗体育的概念界定为:民俗体育是指在体育中能够体现某一民俗活动功能和文化意蕴的体育。

2 民间体育

钟敬文先生认为:“民间,顾名思义,是指民众中间。它对应官方而言。概而言之,除统治集团机构以外,都可称作民间。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那么民间体育就是在广大民众中间开展的体育,与官方体育相对,也就是说除官方体育之外的体育都是民间体育。依此而言,民间体育几乎涵盖了所有体育活动形式,只要是在民众中间开展的体育都是民间体育的范畴,即使是小区中偶尔发生的一场足球赛、篮球赛,也属于民间体育。

但是,《体育科学词典》对民间体育的解释是“在民间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俗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形式”。并且指出“民间体育具有民族气息、地方特色,是传统的体育形式。这一特征又使其严格与近代西方体育形式相区别”。按照这一概念,民间体育应该不包含近代西方体育的内容,那么现今在群众中广泛开展的羽毛球、乒乓球、篮球以及新兴的攀岩、自行车、轮滑等不属于民间体育的范畴。这与现实生活中民众对民间体育概念的理解有很大区别:在生活中,当提到民间体育时人们一般认为是指与官方体育活动相对的体育形态,即除官方体育以外的所有体育活动都可以称为民间体育,它几乎包含了所有的体育项目。

“民间”是汉语中的固有词汇,鸦片战争之前,西方体育还未传入中国,民众口中的“民间体育”指的就是他们日常生活世界中广泛存在和开展的游戏、竞技、娱乐等活动形式,民众潜移默化地将这种日常生活习惯以语言的形式保存了下来。程征先生就认为:“‘民间’的概念是随着原始文化阶段的混沌状态的结束,文化在文明社会条件下演进分化,相对于宫廷、文人等概念的确立而确立的”。另外“《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民间’的解释指人民中间,主要指与官方相对而言”。程征先生关于“民间”的观点以及《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民间”的解释与钟敬文先生对“民间”的定义是一致的,都是指民众中间,与官方相对。而《体育科学词典》关于民间体育的概念则强调民族气息、地方特色以及传统性,其对民间体育的界定与“民间”一词的理解不相符,并且与现实和当下研究趋势也不相符;另外,《体育科学词典》对民间体育的界定,容易引起民间体育与民族体育、民俗体育等其他相关概念的混淆,因此,我们不采用《体育科学词典》的观点。

综上所述,民间体育是在民众中开展的、非官方的体育。

3 传统体育

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传统文化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传统文化在体育中的体现。对“传统”或者说“传统文化”的理解决定了我们对传统体育的界定。“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他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和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也就是说传统不仅仅只是历史的遗存,而是“活在现在的历史”或者说“活着的过去”,是较现代而言的。它承载着历史文化也变革着历史,它是历史在现代的活跃。

因此,传统体育是指人类历史上已创造并衍传至今,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目前,在我国,传统体育一般是指鸦片战争以前形成,并一直衍传至今的体育文化形态。应该说,从历史变迁的视角而言,目前学术界的这种关于传统体育的认识存在商榷的地方。

4 民族体育

民族体育概念的界定关键在于对“民族”一词的把握,对民族体育概念的研究也大都是从“民族”一词入手,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涂传飞将国内外已有的对民族的定义分为三个流派:一是强调民族的“客观”因素来界定民族的概念,最典型的是斯大林给民族下的定义。二是强调“主观”因素来界定民族的概念,代表性的是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三是选择跨越“主观――客观”谱系的标准对民族进行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安东尼・斯密斯。涂传飞在三个流派的基础上总结出民族的本质属性是“民族认同”,认为“民族体育之所以是民族体育是因为它是为一定的民族所共同拥有和享用并对其产生民族认同意识的一种特殊的传统体育文化形式。因为,在一定的民族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体育文化形式,而只有为一定的民族所共同拥有和享用并对其产生民族认同意识的传统体育文化才是该民族的民族体育”。王俊奇则采用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的《文化学词典》对民族的解释:“民族,人们在历史上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有广义、狭义。广义的民族包括原始、古代民族,近代民族和现代民族;同时还有其它广泛用法,如作为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总称(如中华民族),狭义的专指资本主义时代形成的有关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并依此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民族体育概念进行界定,广义的民族体育是“在历史上反映并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共同文化的为该民族享用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中华民族体育、古希腊体育、古埃及体育、印度体育都是民族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狭义民族体育界定是“近现代一个民族所独有的,反映并承载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共同文化并为该民族所创造和享用的一种特殊体育文化”。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民族体育的概念,涂传飞强调“民族认同”、“民族共同意识”;王俊奇则强调“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共同文化”;其实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表达不同而已。它们最根本的是指民族体育的群体认同性,即它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石上建立发展起来,是民族文化的产物。首先,从民族体育起源和形成过程来看,民族体育既可能是本民族土生土长的体育文化,也可能是从其他民族传人,经过与本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最终成为民族的体育文化。归根结底,只有获得了群体文化认同的体育文化形态才是民族体育。其次,从民族体育的存在形式上来看,民族传统体育不限于一个民族,它可能为多个民族或国家所有,如秋千、龙舟、舞龙、舞狮等,就为多个民族或国家所有;然而,不同的民族可能拥有相同的民族体育项目,但它们的文化内涵则各具民族文化特色,具有民族文化的独特印记。最后,在民族的历史中曾经绵延存在过一定时间并产生民族认同,但现今已不复存在的体育形式,是否属于民族体育?本文认为是属于的。民族体育概念的核心和本质是“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文化”,至于是否一直绵延存续至今并不是民族体育的本质特征,因此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定时间并产生民族认同但现今已不存在的体育形式属于民族体育。这也是民族体育与传统体育的区别之一。

由此可见,民族体育项目不一定为某一民族所独有,而可能存在于多个民族,但是不同民族的同一民族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不同,即反映和承载的民族心理素质、民族文化不同。另外,历史上存在过现已消逝的具有民族共同意识的体育,属于民族体育的范畴。因此,民族体育是反映和承载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文化,并为民众共同享用的民族整体的体育文化。

5 民俗体育、民间体育、传统体育和民族体育的关系辨析

民俗体育是民俗中的体育,是民俗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民众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风俗习惯、生活习俗,是具有集体性、模式性、传承性的民间体育活动。民间体育则是在民众中开展的、非官方的体育,也就是说除官方体育以外的体育都是民间体育,既包括传统体育也包括西方体育、现代体育等非传统体育,只要是在民众中间开展的体育就可以称之为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是在民间体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具有内在的联系,民俗体育是具有集体性、模式性和传承性的民间体育,它们都是扎根于民众生活中的体育。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相比,民间体育具有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外延更加广阔:民间体育的文化空间几乎可以是民众生活中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而民俗体育的文化空间一般是特定的节庆节日和特定的场所,即民俗体育的发生具有内在的节律性。因此,本文认为民间体育包含民俗体育,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整体文化,是能够反映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共同意识,具有民族认同并为民众所享用的文化。民族体育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体育的本质与核心是民族认同或者说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文化,强调的是“民族整体”。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体育是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民众认同,具有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共同文化,并且56个民族共同享用的体育;56个民族也各拥有自己的民族体育文化,如汉族体育、藏族体育、蒙古族体育等等。另外,历史上存在过现今已不存在的古希腊体育、古埃及体育也是民族体育的范畴,虽然它们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们曾是产生过民族认同的文化,而只是随着民族的消逝而消逝了。传统体育是人类历史上已创造并衍传至今,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传统体育的本质特征是其传统性。

民族体育与传统体育,两者之间互有交叉、重叠:传统体育包含大部分民族体育的内容,但是从广义的民族体育概念来说,民族体育包括已经消逝的民族体育,而这一部分民族体育不符合传统体育“活着的过去”的特点,不属于传统体育的范畴。因此,传统体育并不能包含所有的民族体育。传统体育与民俗体育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即传统体育包含民俗体育。一般而言,民俗体育一定具有传统性,传统性是传统体育的本质特征,所以民俗体育属于传统体育的范畴。而民间体育与传统体育则是互有交叉、重叠:民间体育包含一部分传统体育,同时还包含非传统体育;而传统体育中不仅有民间体育的内容而且还有官方(宫廷)体育,因此,传统体育与民间体育都不能包含彼此所有的内容,而是互有交叉、重叠。民族体育与民俗体育也是如此,既有交叉、重叠又不完全相同:民俗体育具有集体性的特征,但是这种集体性在某些民俗体育中可能还未达到“民族整体”的程度,而是被民族整体中的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所认同;反过来,民族体育也不包含民俗体育的所有内容,民俗体育具有模式性,往往具有一定的仪式,而民族体育不具有这一特征,有些民族体育是没有仪式的。民族体育与民间体育也是既有交叉、重叠,又有各自不同的领域。民族体育与传统体育、民俗体育一样,都是在民间体育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民间体育包含一部分民族体育项目,但是不能包含全部的民族体育,例如,历史上曾存在的古埃及体育、古希腊体育属于民族体育的范畴,却不是民间体育。

可见,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的关系错综复杂,它们之间的关系:民间体育与民俗体育、传统体育与民俗体育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民族体育和民俗体育、民间体育与民族体育及传统体育、民族体育与传统体育之间是相互交叉、重叠,既具有相同的部分,又拥有各自独特的领域。

民俗与文化的关系范文7

[关键词]档案学;民俗文化;传承途径

一、民俗学领域关于民俗文化传承途径的分析

(一)建立民俗文化村

民俗文化村源于主题公园,强调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运转模式,为美国迪斯尼乐园的全球化翻版。[1]民俗文化村是集中保存、保护、传承、展示、发展或经营特定地域或群体民俗我恩华的村落。民俗文化村可分为两种类型:异地集锦型和实地展示型。前者为博览、旅游等目的,通过浓缩、模仿、移植等方式,异地向人民集中活态展示民俗文化的模型博物馆,如北京的中华民族园、深圳的中华民俗文化村、昆明的云南民族村等;后者是指在原居地选择有典型代表性的村寨。集中保存、传承、展现和发展其民俗文化的村落,如贵州黔东南的郎德寨、南花,湖南的德夯苗族民俗村等。[2]

以档案学的视角观之,档案不是单一的,民族档案不仅仅指某一份单一的文献、石刻等,而是还包括与此文献、石刻相关的一切事物、活动等民族文化事象,一份具体的民族档案文献和与该份文献相关的所有民族档案事象共同构成了民族档案这一整体,民俗文化村就是将各地区典型的民俗习惯、仪式风俗、节日庆典等集中于一个主题景区内表现出来,其就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其不仅保存了民族档案的本体,还保留了与之紧密相关的民族档案事象,民俗文化村使保存分散的、不完整的民俗文化实现了体系化、集成化管理,有效地整合了民俗文化或民俗档案。

(二)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

所谓民俗博物馆,就是依托丰富多样的民俗文物、收藏品等,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将民间传承下来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有形和无形的陈列手段,以达到实现地域民俗风味的效果,从而也兼具对民俗文物的研究保护,最大限度的成为一个民俗文化展示、研究和传播的产所。[3]民俗博物馆不同于历史类、自然类或其它类博物馆,它是以收藏、演讲、展示民俗文物为主要职能,并以此作为对公众进行民俗知识教育的产所。

从档案学的视角来看,民俗博物馆保存了有形的民族档案实物和无形的民俗文物,档案是历史的记忆者,在民俗博物馆中所保存的文物可以看出民族档案的发展历程,并且民族档案实物与民族档案文献相结合就构成了完整的民族档案,因此,民俗博物馆中的民俗文物是纸质型民族档案文献的重要补充,对于完善民族档案体系和实现民族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

(三)进行参与式保护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人的自觉、自愿、积极地参与,然而在我国的保护实践中,由于主位观点与客位观点的歧义异、对参与的肤浅化理解、政府角色的定位失误等原因,导致对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保护性破坏”。[4]因此,在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就需要基于对主位观点的尊重和了解,充分汲取草根智慧与地方性知识,激发文化承载者的文化自觉,使其真正参与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监测和评估,实现参与式的保护。对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字、风俗习惯等民俗文化进行参与式保护,通过与民俗文化的原始产生地的民俗文化传承人或是当地居民交流,能够记录民俗文化的起源、社会发展历程等具体的信息,能对民俗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对民俗文化进行有效保护的方式。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因思维定势的缘故,人们较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所创的作品,而容易忽视民俗文化作者所持有的那套技术或技艺。关注民间工艺的现状,以现代田野作业的理念调查民间工艺,以种种现代手段保存技艺、建立档案,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更应注意对于民间工艺传承人的人文关怀,创造条件让他们走入现代社会的前台,更直接地参与到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运作的过程之中。[5]因此,在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同时,还应进行参与式保护工作,参与到民俗文化的原始产生地,加强与民俗文化传承人之间的互动。

从档案学的视角观之,参与式保护从源头保护了民俗文化的原始形成地,保证了民俗文化的纯真性,明晰了民俗文化的传承途径、模式和形式等等,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档案学视野下民俗文化传承途径探讨

民俗文化的传承从各个不同学科领域视之,都有不同的有效地途径,从档案学学科视角解读民俗文化的传承,就可以实现民俗文化档案化。民俗文化档案化是指依据档案学原理,通过文字、录音、摄影、录像及数字化等记录手段将民俗文化转化成档案予以保存,并以之为依托加以再现、复原和创造的过程。[6]即把有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等具备一定的档案属性的民俗文化当作档案来对待,运用档案学的学科理论、知识对其进行有效地保护与传承,最终的目的是拯救濒临灭绝的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以档案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以档案管理的操作要求来进行后续的管理,把民俗文化纳入到档案管理的范围之中,以档案管理的系统要求来对它进行保管、保护和提供利用,以达到民俗文化永续相传下去的目的。民俗文化档案化管理使民俗文化在开始形成时就处于受控状态,并及时纠偏、纠错,使民俗文化在形成、收集、整理、归档等环节中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实现民俗文化档案化的具体实施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泛搜集民俗文物和民俗文化事象

民俗文物和民俗文化事象搜集的类型可以是文字型、石刻碑文型的古籍文献,也可以是宗教典籍文献、民族节日仪式以及举行宗教仪式活动时使用的物品等等。对于民族古籍文献而言,具体来说,国家可以成立专门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组,由民族地区的档案管理部门和文化管理、文物管理部门一起,做好民俗文化的普查、登记工作,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的数量、种类、价值、保管状况进行登记;对于民族节日和宗教仪式活动等而言,就可以采用录音、录像的方式真实地记录整个仪式活动过程。对于价值难以判断的,可以组织专家,成立专门的民俗文化鉴定小组进行鉴定,以便对有价值的民俗文化重点保护。另外,针对以往普查不全的情况,可以在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除了派工作人员走访登记外,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专门网站,鼓励群众自己通过网络来进行登记,进行“鉴宝”。普查的结果,要形成民俗文化管理状况分布图、形态样式表、有价值的民俗文化登记表,使人们对所寻找的民俗文化资源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和掌握。

(二)对民俗文化进行界定并归档保存

从档案学的视角解读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就必须从档案学的学科视角出发对广泛搜集而来的不同载体类型的民俗文化进行界定,看其是否具备档案属性,如原始记录性等,具体来说,要看其内容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也就是了解某份文献是否是当时当地直接形成的,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有些文献是事后形成的,但是这些文献与有关社会活动是紧密联系的,是相关社会活动的一部分,类似这样的文献也应视为档案,就需要进行归档保存。待界定工作完成后,就把古籍文献和录音、录像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地归档,考虑到民俗文化分布分散、残缺不全和有些民俗文化还正在产生等原因,可以采用区别于“官方归档”的“自然归档”方法进行归档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补充,实现民俗文化的体系完整、种类齐全。

(三)民俗档案的提供利用

从档案学的视角来分析,对民俗文化的收集、归档保存,即实现“民俗文化档案化”是基础工作,对“民俗档案”最好的传承方式是开展对其的利用。“民俗档案”的提供利用方式主要是开展“民俗档案”的宣传、展览活动,如保存“民俗档案”的档案馆可以借助各类节日(劳动节、国庆节、端午节等)和地方上各个民族的节日(火把节、泼水节等)做好“民俗档案”的宣传工作,还可利用“民俗档案”进行旅游方面的开发,在给地方带来收益的同时,还可起到宣传“民俗档案”的作用。通过展览,让对民俗文化陌生的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不同于官方文化的民俗文化,让了解民俗文化的人们深刻认识到民俗文化中蕴含的无穷魅力和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等等,增强民间、社会和官方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

参考文献:

[1]潘峰.民俗文化村的文化表演―以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1(2):94.

[2]麻三山.民俗文化村开发设计探索[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1.

[3]王炯.浅议民俗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特点[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1):226.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大众参与―以住客位视角为中心的探讨[J].文化艺术研究.2009(2):7.

[5]张士闪,邓霞.当代民间工艺的语境认知与生态保护―以山东惠民河南张泥玩具为个案[J].山东社会科学.2010(1):37.

民俗与文化的关系范文8

【关键词】:建筑学 民俗学 乡土建筑

【Abstract】:There always exist two ways to research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ne is in the area ofarchitecture, taking the appearance and culture of the build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s,while the other is in the area of the folklore, for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is theimportant portion of the indigenous conventions. This paper, however, summarize theresearch status of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in the both views, trying to reveal thesignificance of the methodology for researching this area.

【Key word】:architecture folklor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中图分类号:TU-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中国古代民分四等:“士、农、工、商”,即读书为先,农次之,工再次之,商人最后。这种划分方法直接决定了中国古人对建筑文化的审美。士族文人追求儒雅、高尚、意境悠远以及权利体现,因而建筑多走向气势宏大、装饰精美、寓意高尚美好。以这种喜好所创建的建筑文化代表了中国古代审美的最高标准。而农、工、商阶层则追求生活殷实、家庭美满、诸事吉祥,因而建筑则多求实用、美观、趋吉避凶。但是,如今社会巨变,“士、农、工、商”不再是社会阶级划分的标准。那些曾经埋没于乡间不为人关注的田野建筑,如今成了学者眼中的乡土瑰宝。越来越多的人涌到乡间,各种“古镇游”、“民俗游”成为了我们这一辈人耳熟能详的名词。

社会阶级关系的转型直接改变了乡村社会的组织关系,但是几千年的审美观却依旧很大程度地影响人们择居、宜居的理念。这里产生了一对矛盾――传统主导的审美观与现代生活方式如何协调?关于这个问题回答同时揭示了乡土建筑研究的最终目的。现实是,当我们还在审思问题的时候,许多乡土建筑正在许多目的不明的行为下发生着巨变――有被拆除的,有被变相改造的,有被荒废的。留下的乡土建筑越来越少,因而对于乡土建筑的研究显得迫切而重要。

一、建筑学视野下乡土建筑的研究概况

1. 20世纪30年代

关于乡土建筑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以刘敦祯、梁思成、龙庆忠、及刘致平为代表的营造学社的研究者。他们借鉴西方古典建筑研究的方法,以建筑单体测绘的基本操作方式,对我国西南地区如四川、云南、西康以及西北地区的典型民宅进行了调查,奠定了中国民居研究的基础。这一时期的研究涉及了中国137个县市,1800多座各类古建筑,研究范围和力度史无前例。其中梁思成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根据大量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第一次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个时期的民居建筑作了详细的叙述,并对各个时期的建筑特征作了分析和比较。刘敦桢的《中国住宅概说》、刘致平的《中国居住建筑简史》、龙炳颐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汪之力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陆元鼎的《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与特征》等则将民居研究与社会形态和居住形态结合,研究民居的历史、文化、信仰、习俗和观念等社会因素所形成的建筑特征,以及民居的平面布局、结构方式、内外空间、建筑形象所形成的特征。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客观条件和理论视野的限制,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将民居(实际上只是民宅)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类型来考察,尚未能够从建筑群体或聚落的整体视野讨论小区域内不同建筑类型之间关系,尤其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与乡村社会民俗生活的相关性。

2. 20世纪50年代

这一时期,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在他的著作《乡土中国》中首次提出了“乡土”的概念,并指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是由那些住在乡村,“生于斯,长于斯” ,世代靠着农业生活的人组成的,并且遵循以“礼”治世原则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环境。它的关键词是“住在乡下的人”、“小农经济”、“礼治秩序”、以及“血缘和地缘关系”。这些内容与我们所研究的乡土建筑密切相关。“住在乡下的人”即是建造和使用乡土建筑的人;“小农经济”是乡土社会人们谋生的手段,生活殷实成为人们首要愿望,它决定乡土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礼治秩序”和“血缘和地缘关系”是乡土社会维系和运作的保障。乡土概念的提出重新诠释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环境特征和价值。

3. 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教授在《建筑师》撰文,建议用“乡土建筑”的概念取代传统民居建筑的说法。这一概念更为精确地表述了乡村环境中各类建筑研究的重点。“乡土建筑”的概念借鉴了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乡土”说法,显然这种说法更符合这类建筑的特征。乡土建筑除了研究民居建筑(即传统民间住宅建筑),还研究其他各种乡村环境中的建筑。诸如:宗祠、庙宇、小品建筑、商业建筑、文教建筑等等。研究重点也从建筑形式研究转向建造工艺、建筑文化圈和与各种建筑有关的民俗活动。乡土建筑的概念实际上更接近于一个生态系统:不仅包含建筑,还涉及了乡土建筑所在聚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研究。在这个系统中人的行为、建筑、生态环境组成一条生物链,其中任何两个要素之间又有着显性或隐性的关联。这一时期的许多乡土建筑研究的著作都开始关注这几个要素之间的连锁关系。如陈志华的《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楼下村》、《俞源村》从乡土建筑的地理、人文入手,剖析村落结构与村落社会环境、人的日常生产生活行为与建筑形式的关联性,并附有大量的建筑测绘图引证说明。同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楼庆西的《中国乡土建筑装饰艺术》、《乡土瑰宝:千门万户》、《乡土瑰宝:雕塑之艺》则以人们最为熟悉乡土建筑装饰构件为研究对象,研究建筑构件形式及其民俗学象征意义。同类著作还有李秋香的《丁村》、《梅县三村》(与陈志华合著)、罗德胤的《蔚县古堡》等。这些著作的共同特点都是以一个自然村为研究对象,将乡土建筑研究置于社会和历史的怀抱,以温情又不失严谨的态度对待我们身边的乡土建筑――理性地研究村落的历史和内外环境;迫切地关注它的生存状况;仔细地调查记录乡土建筑的现状。这是这个时期乡土建筑研究的主要成就。它将乡土建筑带入了大众的视野,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那些承载无数记忆和几代人情感的老房子。并且这时的乡土建筑研究不知不觉地渗透了许多民俗学的内容。建筑常常是冷漠的存在,很容易让人忽略了它曾经与精彩的民俗生活水融。

二、民俗学视野下的乡土建筑研究

相较于建筑学领域内乡土建筑研究与民俗学研究的缓慢结缘,民俗学研究的对象从一开始就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俗文化” 。因而作为“俗文化”重要代表的民间建筑自然是民俗学家们研究的重要对象。此外,“俗文化”与“乡土文化”在研究范围上有着重叠。虽然在民俗学研究中并没有明确使用“乡土建筑”一词,但是民俗学研究中的居住民俗研究已经较为广泛地涉及了乡土建筑文化圈的内容。在许多民俗学著作中,居住建筑民俗被作为物质民俗的一大类进行研究。民俗学中的物质民俗包括了乡村社会中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所有这些活动都围绕着乡土建筑展开。

“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一书中将民俗研究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四个方面。其中居住建筑民俗从属于物质生活民俗范畴,这种分类方法被民俗学界普遍认同。他在此书中总结了中国的民间建筑的五个共同的民俗特点:1.聚族而居,全族聚居于房屋互相连通的村落,或者全族聚居于一村,但房屋不一定连通;2.房屋式样大体相同;3.城镇附近有长亭而无旅社。因安于本乡本土,不愿意轻易移居他地,是故城郊不需要旅社,多设长亭;4.民房低于官府;5.中国哲学思想和神秘文化在居住建筑民俗中随处可见,如讲究阴阳调和,风水选址。在《中国民居漫话》一文中钟敬文详细地分析了民间建筑的民俗特征,指出民居首先作为人类生存需求的人工产物,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文化,它具有实用性、艺术性、伦理性和宗教性的特征。如:民居建筑常把房屋分为正房、偏房、厢房、客房、以及附属的厨房、佣人房、仓库等,然后根据家族成员长幼秩序安排住房,不能随意紊乱,这种居住安排体现了非常浓厚的伦理色彩。其次,在传统民居中,还有许多专门为而设的场所,如宗祠、坟墓、佛寺道观,以及房屋正厅的神坛、厨房供奉灶神龛台,这些地方神圣不可亵玩。再者,民居建筑在形体的构成和材料的选择、安排方面遵循了传统民居建造沿袭下来的美学法则,有的时候还加入了工匠自身的审美趣味。

民俗学研究专家陶立也在其再版著作《民俗学》也提到了居住建筑与民俗的关系。从人类历史发展看,正是由于居住习俗的变迁,人类的居住建筑经历了穴居――巢居――风篱 ――房屋的形式。不仅如此,住宅的布局、房间的分配、火塘和厨房位置、独特的供奉和祭祀、信仰、禁忌等都与人类的物质生活民俗密切相关。此外,北京大学社会科学系教授高丙中在他的《民俗学概论》一书中也从村落布局习俗、家庭布置习俗、房屋建筑习俗论述了民居建筑的民俗特征。

目前民俗学家对住房研究的成果,主要是从民居建筑的作用和性质着手,研究住房的伦理功能、宗教功能。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斌在他的《共有的住房习俗》一书中指出了现代民居或者说住房的“世俗性”在强化,“神圣性”总体上在弱化,今后住房民俗学研究的重点应转为住房世俗性研究,探求当代的住房习俗。不同于建筑学领域乡土建筑的研究,民俗学领域内的民间建筑研究主要侧重于与居住建筑相关的住房习俗,如:住房和建房的仪式、对住房风水的关注、乔迁仪式、家中住房分配等内容。

三、交叉研究的启示

民俗学中的居住民俗研究虽然没有像建筑学研究一样深入解剖乡土建筑作为实用空间的结构和造型特征,但是它从民居建筑的民俗特征的角度,研究影响乡土建筑形成和改变的活态因素,无疑为乡土建筑研究开辟了新视野。然而,实际上犹如建筑学研究内容之广泛,“民俗,从来都是一种时空文化,它所包含的层面是极其丰富的,既有物质的因素,也有精神的因素,物质的因素是表层的,精神的因素则是深层的” 。因而民俗视野下的乡土建筑研究应该关注物质与精神双层因素。单纯的居住建筑民俗研究未能全面诠释乡土建筑与民俗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民俗学中的居住建筑民俗从属于物质民俗,但实际上居住建筑的行为本身又与民俗信仰、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等其他民俗内容发生着联系。应该将乡土建筑作为实用空间和作为精神符号的价值放在天平的两端,客观、全面的看待才能真正体现乡土建筑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驭寰.我国古代建筑材料的发展及其成就〔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

[2]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三联书店.1985年.

[3] 龙炳颐.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香港区域市政局.1991年.

[4] 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与特征〔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年.

[5] 汪之力.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6]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7]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8] 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9] 陈志华.说说乡土建筑研究(J).建筑师(75) .

民俗与文化的关系范文9

【关 键 词】都市民俗学/体系/民俗资源/保护

【正 文】

自20世纪60年代城市民俗学(urban folklore)在英美兴起之后,“城市民俗学”或“ 都市民俗学”的概念已为国际学界所接受。然而,“都市民俗学”作为民俗学的分支学 科,仍面临着理论建设的任务。对中国来说,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都市民俗的比重越 来越大,及时地从学科的高度加以理论的概括已是一项不可漠然置之的工作。

一、急迫的任务

中国民俗学的工作重点过去一直是放在乡村,以人口占80%以上的农民生活为考察的焦 点,“走向民间”主要是走向农民,农耕民俗长期以来成了中国民俗传统的基调。改革 开放20年来的巨大变化,突出表现在城镇与都市的迅猛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蜂拥 转移,以及城市文化的多样化和国际化。当今社会转型加快,乡镇社会已过渡到城市社 会,全国农业人口的比重已减少为总人口的60.9%,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仍有1.2— 1.5亿有待向都市和城镇转移。这样,依存于封闭型乡土的农村民俗正随主体的流动在 耗散,而城市民俗在快捷地整合和发展。现代都市民俗已不再像《东京梦华录》一类古 书所记录的那样,它与乡村民俗是在自然经济下的一种空间的和行业的离合,而是伴随 着经济、文化、信息、金融、产业、教育、政治、外交等变化、发展而不断地选择、增 生、融合、播化,并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主导。

民俗中心由乡村而都市的变化,带来了一些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廓清的问题。诸如,在 当代中国都市民俗与乡村民俗究竟孰为重点?都市民俗源于乡村民俗吗?城市中的风尚能 不能称作“民俗”或“泛民俗”?为研究都市民俗而在市区采风调查,在术语上也叫作 “田野作业”吗?洋节、新庙会、人造会节等是否应排除在民俗考察的视野之外?外来文 化对现代都市民俗的影响有多大?都市民俗学有没有自己的研究体系?这一体系的架构又 如何?新兴的都市民俗学是否也有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任务?等等。

回答上述问题并建构都市民俗学的理论框架已成为中国民俗学建设的一项急迫任务。 由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理论工作已落后于社会实践,民俗学总结与引导俗民生活的 使命正有待及时完成。这不仅是学科理论建设的需要,更是社会实践的要求。

二、都市民俗学的体系

作为非农化的都市民俗在中国古亦有之,并伴随着市民群体和市民生活而传演不息, 然而,学科意义上的都市民俗研究只是在近年才稍稍受到重视,可以说,中国都市民俗 学的体系迄今还未得到清晰的架构。从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角度着眼,中国都市民俗 学的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一些支系:

1.都市民俗志。民俗志是按一定的方法和体例对民俗事象加以搜集、记录、整理、研 究、编写的民俗学成果。都市民俗志应包括都市断代民俗志、都市市别民俗志和都市专 题民俗志等基本类型。所谓“都市断代民俗志”,系指按朝代、城市而编写的民俗志, 例如,其选题可为“唐代长安民俗志”、“宋代汴梁民俗志”、“明代南京民俗志”、 “清代扬州民俗志”、“近代上海民俗志”、“当代广州民俗志”等。所谓“都市市别 民俗志”,系指时间不定而空间明确的某城市的民俗志,例如,其选题可为“北京民俗 志”、“天津民俗志”、“重庆民俗志”等。所谓“都市专题民俗志”,系指对某都市 某一民俗类型的记录,例如,其选题可为“金陵岁时记”、“苏州民艺志”、“长沙婚 俗志”等。

2.都市民俗论。民俗论属民俗学的基本理论,而都市民俗论是有关都市民俗学的基本 理论。它包括都市民俗的定义、类型、特征、性质、功能、研究对象、主体构成、形成 背景、变迁轨迹、传播方式、研究方法等,涉及民俗学的内外部规律,以使都市民俗学 成为理论严整、架构完善的民俗学的新支系。都市民俗论着重都市民俗的理论概括,它 不以阐释、还原、考证、比较等具体研究为任务,具有突出的学科表述的性质。

3.都市民俗史。都市民俗史属民俗史学的范畴,它主要由都市民俗发展史、都市民俗 研究史和都市民俗学运动等构成。其中,“都市民俗发展史”涉及都市民俗的形成、变 迁、整合的过程;“都市民俗研究史”涉及对古今都市民俗的记录、整理、论述和考辨 ,以及随都市的发展而出现的有关都市民俗研究的理论补充和理论创新;“都市民俗学 运动”涉及国内的与国际的有关都市民俗的倡导与研讨、研究成果的集中发表、相关著 作的连续性出版、研究组织的成立、国际间的交流等历史过程与现实发展。

4.都市民俗专题研究。都市民俗的研究专题包括都市民艺、都市信仰、都市行业、都 市社交、都市语言等。都市民艺研究涉及各类口头的与手工的艺术类型,都市信仰研究 涉及各种土生的和外来的宗教观念和民间信仰,都市社交研究涉及都市不同群体的分层 交往和越层交往规律,而都市语言的研究则涉及对都市五音杂陈和乡音互融现象的探讨 。专题研究往往在对象上较为具体、单一,或者说,它是某一类型、某一事象的深度研 讨。

5.都市民俗应用研究。应用民俗学是以民俗为教育手段,干预生活、改造社会的学科 ,同时也是以民俗为开发对象,对其加以勘察、利用、保护及管理的学科。[1]都市民 俗应用研究也具有上述双重的任务,即一方面用以协调社区的生活,对市民从风俗的层 面做出引导;另一方面,推进对都市民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它涉及应用领域、应用对 象、应用方法、应用目标、保护原则、利用限度等理论与实践的一系列问题。

6.都市民俗比较研究。都市民俗的比较能帮助人们从一个侧面看到都市间的风俗传统 和城市特色,以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自的变迁或复归。它包括中国都市间的比较和 中国都市与外国都市的比较,其比较的基础是这些都市间具有共同的民俗文化因子、相 近的发展水平和相类的功能需求。比较研究以找寻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为目的,思考都 市民俗的传演规律并推进文化交流。国内都市民俗比较的任务,主要从地域条件和各自 职能的背景,考察都市民俗的个性特征;而国际间的都市民俗的比较是真正意义上的比 较民俗学,其任务是判断传统民俗在现代都市中的地位,促进文化交流与社会发展。

都市民俗学的研究体系是一个开放的、新兴的、与时迁化的系统,它随市民生活和都 市文化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开合演进、丰富严整,同时,其体系的完备,正表明都市民俗 资源的厚实和学科研究的成熟。

三、都市民俗资源保护 都市民俗同乡村民俗一样,是无形而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 的象征。近年来,由于资源保护意识的淡漠,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应对措施的不力, 以及个人或集团利益的驱动,破坏都市民俗资源的事件时有发生,且常常是所谓的“建 设性破坏”。例如,2002年在江苏省无锡市就发生了拆毁《二泉映月》作者、蜚声中外 的民间艺人——阿炳故居的事件(后修复);镇江的一幢文物老楼则令人惋惜地毁于一场 大火;南京的绒花曾盛极一时,并形成名为“绒庄街”的街市,而今已人亡艺绝;不少 城市拆城筑路或填河修路,为建新城而拆除老街,其中有价值的古宅和文物也常难幸免 。显然,保护都市民俗资源同样也成了一项当今亟待着手的重要工作。

(一)资源类型

都市民俗资源涉及物态的、动态的、心态的和语态的不同范畴,或者说,包括物质的 、行为的、精神的和语言的文化层面。这里,且略举数例。

1.建筑民俗资源。建筑作为物态文化成果,是都市中最丰厚的民俗资源之一。凡都市 中具有地方风格、一定历史和蕴含艺术成分的民居、街道、会馆、当铺、作坊、商号、 祠堂、府邸、书场、剧院、戏台、庙宇、园林、碑石、城楼、学堂等,均为有形的建筑 民俗资源。其中,不少在现代都市中早已拆毁,偶见遗存,虽不完整,亦具有保护与利 用的价值。

2.饮食民俗资源。饮食有用料、口味、形制、颜色、制法、食法、时令等不同,其地 方特色、民族特色非常明显。作为物态民俗,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常能折射出一 城、一地的市民风尚,并成为城市的“标签”,例如,北京的冰糖葫芦、西安的羊肉泡 馍、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扬州的酱菜、镇江的肴肉、南京的板鸭等。此外,各市的民间 小吃,也是重要的民俗资源,在旅游开发中不可或缺,诸如成都小吃、开封小吃、西安 小吃、秦淮小吃等就颇负盛名。

3.游乐民俗资源。游乐民俗包括体育运动、竞技活动、儿童游戏、赏玩踏游、演剧歌 舞等,它们能愉悦身心,既可观览,又可参与,故常在旅游项目中得到应用。诸如,龙 舟竞渡、清明踏青、重阳登高、元夕赏灯、春放风筝、夏日赏荷、秋斗蟋蟀、冬作诗会 ,以及踢毽子、抖空竹、击棒壤、舞狮子、玩龙灯、打秋千、爬竹竿、翻绳绷、斗鸡子 、练拳脚等,都构成都市的游乐项目,作为动态的民俗资源亦不可随意忽略。

4.庙会民俗资源。庙会是以行为的与精神的文化为主的综合资源,它包括庙会仪典、 文艺表演、民间食品、宗教法物、商贸活动、民间传说、神祠庙宇、服装仪仗、旅游项 目、民间玩具和其他手工艺品等。庙会一般以某个寺庙为依托,具有定时而办的岁时规 律和与庙神诞日相联系的信仰特点。目前,中国一些都市仍保留着一些神庙,也留有相 应的庙会活动,往往表现为宗教与民俗的融合。例如,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北京 月坛、开封相国寺等,它们的存在与活动主要表现为民俗资源的性质。

5.市内交通资源。市内交通资源包括道路、桥梁、河道、码头、驿站、舟船、车马等 。其中,属于交通工具的有:独轮车、手推车、马车、驴车、骡车、三轮车、黄包车、 板车、轿子、轿车、轿船、渡船、画舫、灯船等,都属于民俗通工具。此外,早期 的汽车、有轨电车、小火车、自行车等,同石库门、石板路、马头墙、大宅院一样,亦 成为再现旧时都市风情的象征。

6.口承文艺资源。城市口承文艺包括传说、歌谣、谜语、谚语、故事、笑话等,它们 常常载承着城市生活与城市文化的信息。在江苏省南京市曾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一枝 园,二郎庙,三山街,四象桥,五马街,六角井,七家湾,八府塘,九龙桥,石(十)观 音。”歌谣按数字顺序列出了南京古城中的一些街名,具有浓郁的民俗气息。此外,有 关城市的起源、名胜、人物、风物的神话、传说、故事等,往往因积淀着深厚而多趣的 文化信息,而成为都市文化建设的无形资源。

(二)保护方略

都市民俗资源的保护是都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谁少了这一意识,就不是一个 现代建设者。都市民俗资源的保护应从各城市的特点出发,多手段地采取措施,以达到 保护与利用的目的。就保护方略而言,至少有以下几点可以实践:

1.立法性保护。所谓“立法性保护”,就是制定法规、条例,用发文、命名、挂牌、 警示等方式对某一民俗事物加以强制性保护,对破坏者予以惩处。

2.利用性保护。所谓“利用性保护”,就是对某些民俗物象或事象加以合理的应用, 使之在建馆、造园、集中陈列、异地迁移、文艺移植、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既获得新 的应用,又得到妥善的保护。

3.研究性保护。所谓“研究性保护”,就是对都市民俗的一些重要事象和物象开展学 术性研究,用课题立项、调查研究、学术讨论、研究报告、专题论文、学术专著、学术 演讲等形式,在把握某些民俗价值的同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

4.组织性保护。所谓“组织性保护”,就是人事性保护,即建立一支从事保护工作的 高水平队伍,包括检查监督人员、宣传普及人员、维护管理人员、专业研究人员等,以 使保护工作得到人力保障。

5.租借性保护。所谓“租借性保护”,就是将一些古民居等民俗文化遗迹租借给民间 去修缮、管理,以克服保护资金不足的矛盾。这种民营式保护方式已在江苏省苏州市开 始实行,具有探索的意义。

6.试验性保护。所谓“试验性保护”,也是一种探索性的保护实践。它或在空间上划 分出试验区,或在时间上划出一定的时段,并给予特殊的政策;或在类型上做出选择, 对涉及民间信仰的某些事象和略有争议的民俗活动予以宽容,诸如庙祀、庙会、祭祖、 祈祝、燃放爆竹等,通过暂时性留存的试验阶段,从而为后人正确判断其价值和最终做 出存废的决定留下回旋的余地。

都市民俗的类型大多归属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其保护工作才刚刚开始受到 注意。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存在,外来文化的涌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的加剧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城市环境的快速变化等,对都市民俗的传承产生了冲击,并已造 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在社会转型的高速发展时期,都市民俗资源的保护应与城市生态 环境的保护协同进行,确立保护的指标体系,对都市民俗遗产统一编号,建立等级标准 ,完善监测机制和薪火相传机制,并从都市民俗中发掘民族精神、弘扬优秀传统。这是 都市民俗资源保护的目的,也是都市民俗资源保护的任务。

民俗与文化的关系范文10

关键词:邢台市;民俗文化;旅游价值;开发策略

作者简介:关兵(1978-),女,河北邢台人,邢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文学教学和研究;

李伟(1978-),女,河北邢台人,邢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2.0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2-08-02

“民俗”一词,在中国早已有之。《管子・正世》就曾提到:“料事务察民俗。”《礼记・缁衣》则有:“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在古文献中,民俗之“民”字指普通百姓,可衍生为民间。而“俗”字则为习惯。也就是说,某一种行为经屡次、经常的重复或模式化,可能就衍变成为俗。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民俗,即为百姓习尚,民间习俗。民俗文化是传承文化,也是变异文化,它是认识和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更是关注现实人生、变迁滞后文化的核心所在。民俗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类型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使民俗文化景观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一般意义上来讲,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较好的旅游体验。

邢台市的民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全国的旅游市场中比较,与国内、省内其它旅游目的地相比,民俗旅游项目可以发展成为其特色和优势。本文将从邢台市的民俗旅游资源、旅游价值、开发策略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邢台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文明史,历史上曾4次建国,两次定都,商代祖乙帝曾迁都于此,战国时是赵国早期国都,东晋时赵石勒又建都于此。隋唐时邢台称谓邢州,自元朝至清,改邢州为顺德府。这些都使得邢台发展民俗旅游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民俗历史文化资源方面,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英谈为代表,拥有郭守敬纪念馆、黄巾起义军寨、义和团议事厅、邢侯墓、清风楼等享誉国内、省内的一批著名历史文化遗址。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普利寺塔”和“唐代邢窑遗址”、“风波亭”等人文景观。民俗宗教旅游资源方面,北武当山山顶有真武大帝庙,和邢台县的小西天同为中华道教名山。张果老山又名仙翁山,传说张果在此隐居修行成为八仙之一。远在明朝时“仙翁古洞”便被誉为邢州八景之一。白雀庵位于邢台市南和县,始建于北周时期,这里是观音菩萨出家修行之地,是国内久负盛名的女庵院。开元寺在邢台旧城内东北隅,建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忽必烈诏立为皇家寺院,明代时古刹春游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清代时野寺钟声为邢州八景之一。扁鹊庙始建于秦汉,鹊庙仙迹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现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民俗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天河山――中国爱情山,位于邢台市,是中国七夕文化之乡,牛郎织女传说的原生地。邢台还拥有丰富的戏曲民俗文化 ,邢台四股弦、邢台梨花大鼓、隆尧秧歌、威县乱弹都起源于邢台,被称作邢台的四大地方戏,也全部都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丘神马、招子鼓、柏乡牡丹花会、武松传说、泽畔抬阁等众多民俗也已成为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精品。

为了更好地促进邢台市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应该抓好以下几点:

第一,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全面发掘民俗文化,就是运用调查取证等方法,有步骤地对民俗旅游开发的各个景点或其组成部分进行考察,以掌握大量有利于开发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民俗文化的发展动态。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对民俗进行合理、综合的开发,赋予民俗旅游产品更深的内涵以提高其品位。在邢台市英谈古村落的开发中,应注意强调民俗的原版性,在当地居住区选择原有村寨加以保护和完善,展现其民俗的原有风貌和现实生活状况,这就可以全面发掘英谈古村落的民俗文化,展现最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提高英谈民俗旅游自身的品位。

第二,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现有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邢台市南和县的白雀庵、邢台市的扁鹊庙都属于以静态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扁鹊庙被誉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现为4A级景区,在实际开发中就可依据这种方式。比如举办庙会,吸引天下善客到此游览,参与庙会。节庆、庙会本身就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最佳载体,旅游者观赏或参与这种庙会活动,可以最直接地了解、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大大提高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获得丰富的旅游享受。

第三,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有机结合。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可移性。民俗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情区和其他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实现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利用现开辟的民俗旅游线和建成的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技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民间编织等手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将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引进著名自然风景旅游区,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作为固定或流动性项目,参与到观光旅游和文物古迹游中,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第四,加大宣传民俗旅游产品的力度。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把相关信息展现给大众,不但要让本地区的人知道,而且还要让邻边地区甚止让更多的人了解。

第五,及时解决民俗旅游中的社区参与问题。民俗文化深深扎根于民间,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文化之旅”的旅游项目,其魅力在于能够使游客欣赏到异地他乡人们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创造。但如果没有社区的参与,民俗旅游便不可想象,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要积极寻求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正确处理政府、开发方与社区居民三方利益分配关系,动员社区居民保护和传承当地特色的民俗资源,这样才能更大程度的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

第六,创造民俗旅游的市场品牌体系。民俗旅游市场品牌体系的创造首先建立在分工体系的基础上, 有了分工体系, 进一步是特色化的体系, 最后形成市场的品牌体系。邢台市民俗旅游市场品牌体系的建立需要多方面的联合, 通过地区之间的联合、景点之间的联合,互通自己的优势资源, 带动整体的和谐发展。现在邢台市的一些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些简单的体系,很多地区已经构造了大体上有差异的品牌, 应该在此基础上,相互学习, 交流经验, 共同进步, 开拓市场, 建立品牌体系。

民俗旅游开发要保证具有魅力的地方文化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保护,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资源的现象。因此,高品位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举棋之关键。高品位开发指旅游地在民俗资源开发上,要正确瞄准本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邢台市及周边地区旅游环境,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示出来,开发建设民俗旅游资源,就应当对当地民俗资源充分地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开发方向,确定文化定位,尽最大可能挖掘出当地民俗资源的潜力。

邢台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蕴涵丰富的旅游价值,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实现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实现其旅游价值,也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文化及经济效益,积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将成为邢台市民俗旅游业今后发展的又一新出路。

参考文献:

[1] 巴兆样.试论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2]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 谢科.民俗旅游开发刍议[J].旅游经济,2005,(01):146.

[4] 叶涛.关于民俗旅游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3,(03):137.

民俗与文化的关系范文11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工具,查阅了1985~2012年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广州、沈阳、成都等各大体育院校的学报和《中国体育科技》、《体育科研》、《体育学刊》、《体育与科学》等10余种刊物中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120余篇,并通过相关网站获得了大量的参考资料,掌握前人对民俗体育文化及在社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河北省的民俗体育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利用历史发和逻辑思维法预测本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

2问卷调查法

本文采用一般问卷调查和专家调查。通过专家问卷的论证和分析形成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指导方针以及合理化建议。为河北省农村文化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3逻辑分析法

对河北省的民俗体育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研究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对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及找出乡镇民俗体育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良性互动的建议和对策。利用历史发和逻辑思维法预测本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民俗体育研究进展

民俗体育是反映地域文化和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体育文化模式和行为。国外研究民俗体育长于历史考证,同时在对民族、民俗文化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下讨论民俗体育文化表现出的微观问题的研究,一些研究结果值得我们借鉴。国内的学者对民俗体育的研究主要是在政治方面和民俗体育内容、特征、价值取向方面,表现出对宏观问题的关注。吕利平等从体育考古角度综述了中国古代民俗体育文化的审美观、精神文明、哲学内涵、形态丰富等特征[3];王俊奇等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角度探讨了江西省民俗体育的主要内容及其文化特征,其主要内容有舞龙灯、放风筝、划旱船等,表现了健康向上,强身健体,追求娱乐等特征[6];邵荣等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中国民间体育进行梳理,对中国民间体育的深层文化底蕴,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特征,提倡中国民间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中国民间体育和现代经济体育的关系以及当前民间体育的生存和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民俗体育的普遍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民俗体育具有内部和外部特征,其中内部特征有竞技性、娱乐性、依附性、民族的差异性和全人类共通性等,外部特征包括历史性、地域性、传承性、变异性和观赏性等方面。[1]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国内对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对国外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研究不够,没有充分参考现有的研究文献,而且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另外,现有研究都是从宏观角度上研究民俗体育文化的特点与功能价值,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和谐社会发展的需求;加之,我国特有的多民族、多地域特征、庞大的农村人口、落后的农村文化,因此研究民俗体育文化与和谐社会发展的关系,在省内、以及国内还很少有人问津。

河北省民俗体育现状分析

1河北省民俗体育现状与特征

农村的民俗体育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立足于河北省及辖区的广大农村的实际需要,在城乡开展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广大群众通过参与喜闻乐见的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可以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2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对河北省及辖区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

当前对城镇社区研究较多,对广大农村的讨论较少,为了加快农村体育的发展,使城镇和农村的体育能够协调发展,促进乡村民俗体育文化与农村建设、乡镇建设紧密结合,正确地引导广大群众投入到自己熟悉的民俗体育活动中来,为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作用。

3和谐社会对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提出的要求

当今流行的现代体育是一种外来的体育文化,我们的民族体育文化在接受日益严峻的挑战。随着竞技体育的盛行和体育全球化的走向,各个地区对竞技体育的方面的投资力度日益增大,而忽视了对民俗体育的关注,这就使本来就不发达民俗体育文化在生存面到了一个更加岌岌可危的地步。这种压力除了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影响日趋强大外,我们自己对我们的民俗体育文化也是忽视的。事实上民俗体育文化是连接人类的文化传承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不管形式怎么变化,她都会顽强的传承当地的民俗传统。

4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发展与共建和谐社会良性互动的意义

城乡民俗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将促进城乡民俗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民俗体育文化是随着时代不同而变化的,是与时俱进的。民俗体育的发展应该适应社会时展的要求,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应该对这些民俗体育文化进行整理,使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5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建议

河北省辖区广大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和谐的内在要求,从党中央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对“三农”问题十分关注,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城乡民俗体育文化所特有的社会作用和功能,正确继承和创新民俗体育文化,努力繁荣和发展具有河北省风格及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促进河北省和谐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1)认真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并作为指导思想。发掘本地区特色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逐步选择、创新、发展本地区的特色民俗体育,逐步把这些特色民俗体育打造成为该地区体育文化的象征,使其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民俗与文化的关系范文12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

一、民俗文化概述

民俗文化,是时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总称。其中包括: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积淀、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等。通常表现出来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文化风貌、文字符号、地方性语言、建筑风格等等。民俗文化就是一部历史,真实的反映着民族的嬗递更替。研究透了民俗文化就是读懂了整个民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史。也正是因为民俗文化具有的特殊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研究价值,才使得民俗文化在漫长的各民族同体生活中得以保留至今。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中歌舞占据了较大一部分,是经过长时间同化后保留较多的一种能够体现民族风尚,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一种文化传承。歌舞多为民族成员在日常生活、劳作等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独特的民族行为习惯,体现本民族某种民族精神或信仰的一种表达、交流、传递、传承的方式。被保留传承最广的应属歌谣,歌谣本就是滋润民众心灵的存在,先人经过岁月的沉淀,将毕生经验总结成郎朗上口的歌谣,方便记忆传承。这些歌谣里记载着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劳动生产的经验总结,更不乏表现其民族精神气质,体现其民族文化价值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教育意义的歌谣。歌谣按其内容划分可以分为苦歌、情歌、盘歌、风俗歌、节令歌、童谣等。其童谣往往是儿童游戏时自然流露的童言,也有成人教育儿童对事物简要认识的知识性歌谣,多以童趣、娱乐为主。

二、学前教育概述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然而一旦被重视便往往会导致错误观念的形成,很多家长对学前教育理解不得当,越重视反而越使孩子偏离原本应有的学前教育轨道。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前教育是学得越多越好,甚至以牺牲孩子的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为代价,这与最初的教育目的明显南辕北辙,得不偿失。学前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幼教专家董旭花说,学前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现今以研究学前教育,培养优秀幼师的专业迅速占领了教育市场,可见科学的学前教育方式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的大力发展、扶持。

三、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及原因

教育关乎着民族发展的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一成不变的陈旧的教育模式注定会被社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必将是更新、更全面、更丰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纷繁复杂的学前教育中,各种形式的融合此起彼伏,而学者认为,最有意义和价值的融合是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融合。基于幼儿对事物认知的限制,本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寻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的启发诱导教育,并寓教育于各项游戏活动之中,已成为学前教育的热门话题。学前民俗文化教育课程也就应运而生,这种立足于儿童需要,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融入生活的教育模式备受推崇。通过儿歌、童谣、寓言故事等多种形式在儿童现有的认知基础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其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增长见闻、懂得一些道理。当然对于融入学前教育的民族文化内容需要进行筛选,要选出利于儿童接受,符合儿童发展需求,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综合凡此种种,学者一致认为童谣是最适合融入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由于各地方民族构成的差异,及长久以来的生活教育环境上的差异,各地方儿童民谣的内容也大不相同,出于对儿童接受能力的考虑,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儿童歌谣融入地方学前教育是最适合、也是最理想的。这些儿童民谣多是以教育为核心目的,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将中华美德也囊括在内,是儿童启蒙、情感培养、代代传承的重要手段。

四、课程设计与研究

(一)理论基础

1、人类学基础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与人本身有着严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既是文化的传承又是文化的创新。而课程又是教育的核心,课程与教育的关系就像心脏和人的关系,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文化形态,课程遵循着文化的一般规律,具备文化的一般特质,是人类文化中的理念。

2、民俗学基础

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俗产生、发展及其规律,揭示和利用民俗的价值,引导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一门科学。以民俗学作为理论基础,将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与理解民俗文化,正确分辨、选取民俗文化,也正确对待、运用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虽然是一种文化现象,遵循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但它仍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规律。把握民俗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对我们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有着重要的启示:第一,有利于我们对课程资源的分辨、蹄选、整理、运用。第二,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

3、心理学基础

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这些依次发挥作用的环境包括儿童周围直接接触的环境、家庭与学前教育机构和社区构成的环境、更广泛意义的文化或社会环境。因此,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必须切入儿童生活,以儿童生活为依托进行课程资源选择,必须首先选择与儿童身边最基本的民俗文化事象,再遵循从家庭-学前教育机构-社区为中轴范围进行课程资源选择,然后逐渐延伸至更广泛的、更一般意义的文化知识经验,这是选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最基本的规则。

4、教育学基础

在地球上,中国是唯一没有被中断过历史的国家,中国拥有最古老的民族和最古老的文明系统。但在教育领域中,我国长期以汉文化为主,极少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出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与现代教育不相融等现实问题。多元文化教育顺应时展的需要,成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本民族、本国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

(二)课程目标

1、理论依据

对于课程目标的依据,历来有过激烈的争论,有强调社会生活需要的“社会本位论”,有强调儿童发展需要的“儿童中心论”,有强调学科知识的“学科中心论”等。由于儿童的兴趣爱好具有跳跃性,我们需要考虑其兴趣爱好,但是又不能一味的迎合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否则课程目标就成了放任自流、丧失教育功能、远离教育宗旨。因此,对儿童认知和学习的了解使得我们获得一些儿童学习的知识,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儿童提供了理论的指导,这既对我们制定和细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为我们实施和评价课程目标提供了依据。

2、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需要在对儿童、社会、知识研究了解的基础上,应考虑如何发挥课程目标的功能以及如何进行具体目标的设计与选择,这就需要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要求进行规范。笔者认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须符合适宜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生活性与整体性相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差异性与多元性相统一、灵活性与操作性相统一等基本要求。

3、目标体系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是对课程的整体把握和统筹,是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实施与评价进行的前提和依据。建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有利于幼儿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了解、实施、评价、创生课程,也便更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

(三)课程内容

1、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通过从学科知识、社会生活需要和儿童发展需要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诸要素的过程。课程选择是一项价值判断的工作,且历来争论颇多,主要涉及课程目标、课程资源等方面。本研究拟从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存在状态及范围、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选择原则与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2、内容的组织

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组织简称为课程组织。课程组织是课程实施的前奏,是对课程内容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性操作,直接关系到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课程实施。课程组织是将构成教育系统或学校课程的要素,加以安排、联系和排列的方式。因此,课程实施涉及课程组织者的课程组织取向,以及对课程诸要素的考虑、课程组织结构的架构、课程组织标准的选择等,是联结目标与实施的直接通道,其成败直接关乎教学质量的好坏。

(四)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课程的重要环节,是把课程设计付诸现实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从文本到行动的转换过程,只有通过课程实施,才能产生实际效应,否则,设计得再完美的课程,一旦束之高阁,便不会产生任何的实际效果。同时,课程设计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总是蕴含着对旧有课程设计的变革,课程设计的实施就是把这种变革导向教育实践,使之产生现实效应的过程,也是缩短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过程。课程实施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课程釆用、教学和创新阶段。

五、小结

千百年来,人们多数时候只顾低头前行,脚下步履匆匆,却往往忽略了原本一同上路的文化灵魂。我们经常说适时放慢脚步,好让灵魂追上来,其实我们更应该在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会带着民族文化上路,伴着灵魂前行。将民俗文化融入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将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只是我国教育迈出的一小步,今后教育事业的改革完善尚待筹备开发。走好今天的一小步,为今后大步的跨越做好准备。

作者:朱轶琳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