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俗体育研究

民俗体育研究

时间:2023-06-21 08:55:30

民俗体育研究

民俗体育研究范文1

关键词:民俗体育教学;社区体育;互动;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强国也成为了我国重点建设的方向之一。民俗体育教学及社区体育作为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研究二者的互动性发展,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各地社区的具体情况,构建促进二者互动发展的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社区体育活动能够促进民俗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反之,民俗体育教学的完善发展也能够为社区体育提供更好地指导与支持。

一、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概述

(一)民俗体育。民俗民间体育包含了民俗体育以及民间体育,一般指的是由人民创造,且通过人民进行传承与传播,结合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与传统习俗的一类有固定模式的生活化的集体体育活动。民俗民间体育不仅是一种传统的体育文化,同时也是一种传统的生活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体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民间体育拥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并且其活动形式具有多元化的特征[1],并且其中大部分活动项目所受场地与器械的限制较小。而作为教学课程的民俗民间体育,其所具备的大众化的娱乐性与游戏性等的特征为学校体育课程也提供了新的生机。

例如,我国已有27 个省进行了柔力球运动的普及与教学工作,在全国有180万人左右参与可柔力球运动,这项运动已成为我国传统民间体育的象征符合与文化代表之一。在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宣传片、各地的民俗文化、社区民间体育活动及跟雷大型体育赛事的开幕式中,均可发现柔力球运动的身影。

(二)社区体育。社区体育一般指的是成年人为了加强自身体育素质,通过一定的器材或身体运动来获得健美乐的社会现象。社区体育是全民运动的一类重要载体,其具备了娱乐以及健身等多重特点。然而,目前我国的社区体育活动也表现出了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的复杂性。社区体育活动对内容的选择与参与人员的主观意愿均难于集中统一。第一,社区体育活动作需要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分析才能真正地形成社区体育活动的氛围,树立正确的服务于民的观念。第二,为通过社区体育活动来帮助民众有效地达到强身健体与娱乐身心的作用,就需要科学地针对运动强度、运动负荷以及运动时间等方面进行指导。

二、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机制的构建

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共同具有的社会性、文化性等特征,使得二者具备较好的互动发展的基础与可能,构建民俗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助、互利、互惠的互动机制对于二者各自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2]。

其一,从互助的角度出发,民俗体育教学可利用与社区体育组织进行互助合作,以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工作。在民俗体育教学中,体育专业的师生可在节假日或周末进入社区体育活动组织,为其提供指导等服务。这样有助于加强师生对于社区体育活动中所需的体育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可为长期的民俗体育教改提供必需的实践参考与理论基础。同时,社区体育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在高校师生的协助与规范指导下也能够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发展的需求。其二,从互利的角度出发,体育院校也同样具备着大学使命理念,其中包含了教学工作、科学探索以及社会服务这方面的内容。而教学与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工作均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与体育为社会、大众所提供的服务紧密相关。各地省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所承担的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以及加强体育发展等责任具备着一定的相通性,而这相通性即是民俗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之间进行互动与协作的前提与基础。首先,各省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的下属协会可根据各院校的体育专业的课程规划、专业现状以及体育学生的情况等制定相关的管理体系与制度。其次。各院校的体育专业教师可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与体育专业学生等人力资源,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管理中心下属协会的工作。这样不仅有助于体育专业的良好发展与体育专业的教学训练、赛事组织等方面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将理论知识落到实处,并可有效地普及、开发有效的实习基地。其三,从互惠的角度出发,社区体育的组织者虽以营利为目的,但在提高广大居民的参与积极性、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社区体育以文明、科学、健康的活动形式使得社区居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区秩序更加有序、稳定,满足了社区居民身心健康发展及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同时,专业的社区体育活动有助于加强社区内部的凝聚力,促进社会整合。可以看出,社区体育在诸多方面的功能有效弥补了民俗体育教学在服务社会、指导社会居民健身等方面的不足之处。

三、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通过对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能够促进民俗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民俗体育运动的目标对象一般为社区体育活动的爱好者,此类人群因各种条件的约束而更加注重通过体育运动进行强身健体与身心娱乐等活动,其目标通常具有一定的务实性。对于社区体育活动人群,参加比赛、获得名次等方面并不是其所重视的。所以在民俗体育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随意地更改动作流程、自我创造不符合运动要求的动作等问题。因此,民俗体育教改应当注重规范化与系统化以及因材选教与因材调赛等重要方法与规范。因材调赛指的是民俗体育教改应当根据社区体育活动者的年龄、健康情况以及生活条件等客观因素去调整比赛的制度、形式以及奖励方式。在比赛时,不同年龄、体重等条件的体育活动者应当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划分开来,以满足不同条件的体育活动者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为民俗体育教学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对二者的互动研究将民俗体育教学在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突显出来,有助于正确地认识社区体育活动所面临的客观问题。例如,社区体育活动往往缺少实际的领导团队,没有真正的影响力,无力进行较大规模的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等。同时,社区体育活动也普遍缺少专业性的体育场地、体育设施以及进行相关活动的资金,而相关的体育设施也缺乏定期的保养与维修。这些因素均对社区体育活动的科学化发展造成了较大的约束。在社区体育活动中,一般包含了以下三类弱势群体:一是经济弱势群体,他们具备较强的健身、运动意愿,然而这类群体无法在体育活动上投入必需的资金与时间。二是生理弱势群体,他们因客观身体条件的限制,无法有效地进行体育运动。三是时间弱势群体,他们往往受到工作压力与学习竞争等沉重的生活状态的约束,不得不压缩体育运动的时间。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的互动研究,有助于正确地认识民俗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体育院校可针对社区体育的组织、制度、服务等方面内容有目的地进行指导,同时也可以根据体育院校具体实际情况,为社区体育提供一定的体育设施。此外,对二者的互动研究还可以更加明确社区体育人才的培养方向,改变传统观念中对于社区体育指导与社区体育管理等职业的片面认识。因此,研究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从互助、互利、互惠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为二者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从而实现二者的长期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民俗体育研究范文2

摘 要 以国家振兴赣南苏区的发展目标为契机,推动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的协调发展,突显其丰富内涵与价值,打造出提升苏区精神、乐心康体、发展经济建设与传承民俗文化并重的新型旅游目的地。

关键词 红色旅游 民俗体育 互动发展 赣南苏区

一、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互动发展之内涵

国内将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开发的研究时间并不长,且存在一些不足:单从如何开发红色旅游的角度研究较多,而从今后政府调控及相关部门整体规划角度研究较少,关于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的互动发展等问题缺乏进一步深刻阐述。而关于红色体育旅游存在两种解读方式,即“红色――体育旅游”和“红色体育――旅游”,分别侧重开展的区域和旅游的主题。但无论哪种形式,都同样可将其理解为“以红色文化为背景,在红色地域内开展的,为旅游者提供体验、健身、休闲、娱乐、交际等服务的主体性体育经营性项目群”[1]。

本文综合研究红色体育旅游的概念,结合实际调查分析和实地考察,争求相关专家意见,总结归纳出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互动发展的双重内涵。第一,在红色景区内开展民俗体育运动的途径;第二,将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互动开发的方式。

二、红色旅游和民俗体育互动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自2005年被命名为“红色旅游年”以来,革命老区人民在思考与探索中不断前进,对红色文化继承和老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发出很多值得借鉴的方式方法,并积累了大量的相关经验,但其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和缺陷。在相继走访调查了以瑞金、于都、宁都、兴国等地为主的赣南苏区,实地调研分析后,总结归纳得出以下结论:1.地方特色不突出,游览形式僵硬;2.有点无面,未能形成区域优势;3.有市场无产业,运营模式无法形成规模效益[2];4.体育部门与旅游部门的协作不够,专项服务人才缺乏。

三、红色体育旅游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一)突出老区特色,打造时代精品

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借鉴体育旅游的某些手段,融赣南苏区当地民俗文化和体育活动于红色旅游之中,创造独特的旅游项目,寓教于乐。例如,赛龙舟、舞龙、舞狮、舞傩、叠罗汉、踩高跷等[6]民族传统体育都含有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革命传统教育所要传达的百折不挠、英勇无畏、众志成城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用。年轻游客可亲身参与,年纪大的亦可驻足观赏,将“山水游”“文化游”“运动游”巧妙融合,使游客体验到赣南文化的与众不同,留下深刻的苏区印象。

(二)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打破地区经济壁垒,消除区域障碍,为实现旅游资源和市场信息共享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苏区根据地的创建,都是在行政区的边缘地带开始的。赣南红色旅游线路规划,也可以跨区跨省。因此,组织专家研究,规划苏区精品旅游线路是非常必要的。比如结合干部教育规划苏区干部好作风学习考察精品线,从井冈山开始经兴国、宁都、瑞金、会昌、于都到赣州;农村调查学习考察精品线,包括兴国、寻乌、上杭;红军反围剿战场考察精品线,包括永丰龙冈、吉安富田、兴国方石岭、宁都黄陂、宜黄东黄陂、广昌、福建建宁等地;诗词精品线,应该包括龙冈、白云山、广昌、瑞金大柏地、会昌等。这些线路虽然跨区,但是上述线路的中心点都在赣南,比如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在兴国、农村调查纪念在兴国、诗词纪念园在会昌、红军反围剿纪念园在宁都等[3]。

(三)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加强宣传促销

政府以其政策措施、投资导向和强大的规划协调能力,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环节上发挥主导作用。扩大客源是红色旅游形成规模效益的关键和基础。扩大客源和拓宽消费层,不仅要加强全国范围内的媒体宣传力度,更重要的是利用游客的良好口碑。如今网络非常发达,游客游玩过后的心得体会,对旅游服务的褒贬等,均可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现代通讯手段广泛传播,这样的主观感受和评价,直接影响还没有来过赣南苏区的潜在游客的意识倾向,左右他们的选择判断。所以,要关注每名游客的内在需求,切合现代人重视乐心康体的心理,合理设计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互动的体验和观赏项目,做到动静相宜、劳逸结合,即能照顾到游客的整体需求,又能满足来自各个阶层、不同年龄段游客的差异选择,才能获得普遍认可和赞同。

(四)加强协作,培养专门人才

面对巨大的体育旅游市场需求,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应该加强联合,相互协作,在需求与资源之间架起沟通和平衡的桥梁。江西省除拥有旅游商贸学校和旅游职业学校等专门的旅游学校外,各大高校如南昌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等均开设了旅游管理等专业;另外,体育人才储备充足,每年全省体育专业毕业生逾2000人。可采用校企联合的方式定向培养专门人才,亦可在旅游专业增设民俗传统文化和急救知识类课程,或在体育院校开设民俗传统文化和旅游相关知识的选修课程,以满足民俗体育与红色旅游的双重人才需求[4]。

民俗体育研究范文3

关键词:民俗体育;教育;认知;建构;超循环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05-0078-04

Research on the “Cogni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Folk Sport b y the Hypercycle Perspective

LIU Minhang,QIE Hanlie

(Dept. of P.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Jinan 250 014, Shandong China)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folk spo rts is the highlight problem in China’s folk sports education. The research us es the hypercycle i dea in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 to research the “cognition and construction”hypercycle system. It hopes that this research can facilitate the cognition an d construc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folk sports and its reflection in the fol k sports education (inheritance). I hope that this research can further enhancethe folk sport education, facilitate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fol k sports culture and benefit the inheritanc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elite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folk sports; education; cognition; construction; hypercyc le

民俗体育教育是我们保护和传承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但是由于民 俗体育在文化表现、教育内容和手段等诸多环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 应当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智慧,发展新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地借助于民俗体育文化这一优秀载 体传承和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

在一般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知识的认识和建构两个环节,民俗体育教育自然 也不例外。但是,由于民俗体育的知识体系较为庞杂,其发展和演化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 ,因此学生在民俗体育知识的认知阶段对于该领域的认识就会产生偏差,自然也就无法进行 有效的自主建构,因此,如何解决好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和建构问题,就成为当前民俗体 育教育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运用现代系统科学中的超循环理论,对民俗体育 知识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厘清,对民俗体育教育中的知识认识和自主建构进行分析并建立相 应的模型,为民俗体育教育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1 民俗体育教育中“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的建立

所谓超循环就是循环之上的循环,原指生命起源过程中化学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一种自 组织机理,它是建立在反应循环、催化循环两类较低级的循环基础上,所构成的更为复杂的 循环。也就是说超循环应当维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态系统的循环圈,伴随着组织层次的跃 迁,首先要在一个低级组织层次上建立一个相对较高级的组织层次,然后在这个(相对较高 级)组织层次上再建立更为高级的组织层次,循环套循环,从而构成超循环。超循环理论在 民俗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民俗体育教学是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教学活动 。因为民俗体育是一种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活动,它始终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教学本身也 是一种对于民俗体育的传播活动,正是民俗体育教育所具备的这种特质为超循环理论的应用 奠定了“生存”基础。其次,在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建构”环节契合着超循环理论 。学习者对于知识的认知和建构,往往是在对简单知识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形成高一级知识的 自主建构;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对高一级知识的充分认知,继而又形成更高级的知识的建 构,以此类推,不断的丰富、完善着自身的知识体系。而作为民俗体育的教学环节,更是如 此,因为民俗体育始终处于不断的演化进程中,不同参与者对每一项民俗体育运动的参与感 受不尽相同,这也就意味着在必要的认知基础上(基本的规则、方法等)所进行的建构环节 完全是依据学习者在前一阶段的认知水平和自身建构的能力所形成的一种“耦合关联”,这 种关联具有强烈的因果关系,最终在民俗体育教育中形成了“循环套循环”的“认知――建 构”超循环体系。而这种民俗体育教育超循环模式的建立,能够让我们在教学环节更加贴近 民俗体育的文化特质,提高学生对于相关民俗体育知识的认知水平;也可以让我们更准确的 把握民俗体育的演化规律,继而有效的推动民俗体育的演进;当然,最终是让我们的学生能 够理解、融入民俗体育,积极的参与到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之中。

1.1 解读当前民俗体育教学中的一个误区当前在民俗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听到的学生反馈意见最多的是学生将民俗体育课程分 为完全不同的两个部分学习,在学习理论部分时更多的是以民俗文化为基础,需要理解、掌 握大量的不同民俗文化特征、规律等,这部分内容跟其它课程没有太大区别,而在学习民俗 体育相关技术时,又将其视为普通的体育课程,按照各个运动项目技术的要求,分别讲述。 一门课程学习结束,学生总是感觉是在学习两门毫不相干的课程,这种既无特色又无联系的 课程体系,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此问题,我们必须以师生双方都有着积极的 良好学习愿望为前提来找寻导致这种状况的真实原因。其实,是我们在民俗体育教学过程中 存在着一个严重的教学误区:我们人为的将民俗体育课程知识结构割裂开来,构建了“理论 ”与“实践”两个教学框架,这种教学方式尽管看上去结构完整(或许在其它课程中也比较 合适),但是事实上,它并不符合民俗体育知识体系的生成结构,自然也就不会取得良好的 教学效果。这也就是说,民俗体育教学必须要遵循其自身知识体系发生、发展的规律,才能 够在教学中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那么,民俗体育的教学规律是什么?那就是关于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建构”超循 环理论,它恰恰契合了教育学中知识学习的过程。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我们在教育环节存在 着知识“认知―建构”领域中的循环,甚至于也会发生“认知―建构―再认知―再建构”的 超循环存在。同样作为生命个体存在的民俗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也会贯穿着超循环演 化,而这种超循环是建立在民俗文化和体育文化互为基础、相互交融的过程之中的。因此, 我们在民俗体育教学中谈论的“超循环”事实上是存在于知识的发生基础上的超循环和文化 演进过程中的超循环两者叠加的产物。民俗体育教学超循环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循环系 统整合,而是一种功能性的综合。正是由于这种功能性的综合与整合,才真正赋予了民俗体 育教育以生命活力和价值。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教学误区一样,很多人总是认为教育就是简 单的知识的传递,就民俗体育而言需要学生像其它体育课程一样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等等 ,诚然,这些是民俗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必须环节,但是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对于民俗体育 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让学生能够真正的走进民俗体育,了解民俗体育,融入到民 俗体育之中,使之不仅仅成为民俗体育的传递者,更重要的是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成为民 俗体育的创造者。而这个过程的前提正是基于学生对于民俗体育相关知识的认知与建构过程 ,这才是导致我们当前民俗体育教学误区存在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建立“认知―建构”超 循环系统真正意义所在。

1.2 基于民俗体育教育的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研究民俗体育教育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的建立完全依赖于民俗体育教育系统自身体系的 自组织演化,而这种演化的核心动力来自于文化。我们不妨以一组图示来描述民俗体育教育 的超循环系统的生成。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作为文化系统中的重要因子 ,原本是两个联系并不紧密的系统(请注意是在民俗体育教育尚未生成之前),它们之间的 联系更多的是趋于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的联系,在很多民俗教育或者体育教育活动中也会部分 的涉及到关于民俗体育教育的因素,例如民俗教育中的带有“游艺”特征的教育,体育教育 中涉及到民族传统体育部分中的“踢毽子、滚铁环或者拔河等”这些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中 的共同元素,为日后民俗体育教育奠定了基础。但是,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在此时的联系仅 仅局限于此,如图1所示,甚至两者之间都无法产生交集。是什么原因致使两个有关联的部 分,却无法产生紧密的联系呢?主要是两者的联系是在外在表现形式而非核心内涵,也就是 说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文化信息交换,所以它们只能存在一种表象化的联系,而无法实现真 正意义上的交融。

那么民俗体育教育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又是如何建立起来呢?按照超循环理论,民 俗体育教学超循环系统的生成必须建立三体超循环体系,即民俗体育教育、民俗教育和体育 教育三体超循环体系,这个体系能够完成自我复制、适应和进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 则完全依赖于文化的交融作用,通过民俗文化、体育文化之间的交融,实现了信息流的交换 ,从而形成和巩固这种三体超循环的环境发展,那么这种循环模式也将很快被固定下来,继 而固定成为真正的三体超循环。于是,两个实体的民俗教育――体育教育超循环演化成为了 民俗教育――民俗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三个实体的超循环了。如图2所示,在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之间构成了一个超循环圈,在演化的过程中,由于 随机性或者突发性作用,突然出现一个不稳定的、暂时虚拟性的民俗体育教育突变体,此时 的民俗体育教育以一种暂时联盟的形式参加到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的超循环圈中,使得原来 的两个实体性质的超循环暂时得到了三个实体性质的超循环圈的形式,但是这种三体超循环 是一种暂时的、临时的超循环。这是因为此时的民俗和体育两个系统的文化还并没有达到完 全交融的状态,新的“民俗体育文化”体系并没有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分别针对学生 传授了两个系统的文化精髓,只完成了基本知识的认知过程,但是学生并没有在此基础上形 成知识的自主建构,完成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 忽略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的是通过对两个文化体系知识的认知,逐步建立起以 两者为基础所形成的新的、独立的民俗体育知识体系,该体系体系具备了自我演进的能力( 此时它已经超越于民俗和体育两个系统),又能够反过来影响民俗和体育系统,改变它们的 某些结构之后,这种基于文化核心的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才得以成立。

实际上我们在民俗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例如在讲授民俗体育舞蹈这 一教学内容时,通常会分别讲授民俗和体育两大文化体系相关知识,完成知识的认知过程, 继而在此认知基础上,我们就要去探寻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以“以身体运动文化 ”、“民族文化”作为基本联系纽带的,最终通过这种关系的相互渗透,在学生充分掌握的 基础上,由学生完成对于民俗体育(舞蹈)文化的构建。这样完成了知识――建构的第一步 过程。此时我们发现,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例如像社会文化的改变、宗教祭祀的需 求以及参与主体人的主体需求发生变化之后,两种文化系统得以真正的融合(当然这是需要 长时间的文化作用),形成属于民俗体育自身系统的文化体系――民俗体育文化,此时民俗 体育就已经突破了图1中的民俗和体育的关系,使二者关系更为密切。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 两个系统所进行的信息交换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直线型交换,而是通过民俗体育教育这一中介 形式,进行信息交换,但这样就使得交换的信息。这也就意味着学生通过自主构建所获取的 信息(民俗体育文化)应当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反过来促进学生对于民俗和体育相关 领域的学习,以此类推,超循环模式最终得以确立。图1 民俗教育―体育图2 民俗教育―民俗体育

教育关系教育―体育教育关系

2 民俗体育教育超循环系统演进研究

民俗体育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的演进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过程,它一定是与民俗 体育文化自身系统的演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民俗体育教育有别于其它领域教育的根本 区别。因为民俗体育作为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系统,它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因 此对于它的教育过程也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教育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将自己 至于民俗体育文化体系之中,去洞悉民俗体育的演进历程,然后才将自己置身于学习者的角 色,通过对民俗体育文化精神的把握,与民俗体育一起享受成长的过程。在民俗体育的学习 过程中,学习者一定是民俗体育演进过程中的参与者,正是由于学习者在认知基础上的不断 建构,才推动了民俗体育不断演进。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体育教育的过程就是民俗体育不 断演进的过程,民俗体育的学习者本身就是民俗体育的教育者,民俗体育的认知本质就是建 构,它们在系统的演进过程中是高度辩证统一的。因此,对于民俗体育认知――建构超循环 系统的研究一定是在民俗体育文演进的过程之中展开。

2.1 民俗体育传承的本质认知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环节,事实上就是民俗体育系统的自我复制过程。民俗体育一旦 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就会具有自主演化的能力,能够完成自我复制的过程。这个 过程仅仅是民俗体育自身知识体系的自我复制,它本身并不能完成针对民俗体育自身的保护 与传承,必须借助于某个平台才得以进行。这个平台恰恰就是民俗体育教育的认知过程。通 过对民俗体育相关知识的认知过程,民俗体育以教育为平台,人为传播媒介,完成了自我复 制的过程,同时在复制的过程中会随着传播时间和空间的扩布影响到民俗体育教育自身的发 展。这种相互影响,正是千百年来民俗体育得以延绵不绝、传承至今的本质所在。从拔河这 一运动项目1 300多年传承历程来看,运动项目本身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基本的规则 没 有发生变化,这就是说民俗体育在漫长的教育(传承)发展过程中,借助于人类的认知手段 ,很好的完成了自我复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自己的“遗传基因”。是什么原因能够让民俗 体育教育完成自我复制呢?是针对运动技术的认知教育。民俗体育教育一旦和体育教育完成 信息流的交换,它也就自然而然的秉承了体育教育的部分特点,其中体育运动技术的传承性 就是很重要的一点。把握住这个核心环节,拔河的遗传基因就不会丢失。我们可以清晰的看 到,无论拔河形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角力”为主导的项目价值核心没有发生变化,以 “拉绳过线”的竞技方式并没有改变。拔河这一古老的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得以流传不息应当 归功于民俗体育教育的自我复制。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意义,正是民俗 体育教育的本质所在,它已经超越了教育自身的范畴,而成为文化传承过程中最为有效的手 段和方式之一。

2.2 民俗体育文化的生命活力民俗体育作为民俗体育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系统,自然民俗体育也会秉承这一特性, 二者之间的生命特征是如何得以彰显的呢?是通过民俗体育(教育)参与者的自主建构得以 实现的,从这个方面看,两者之间的自主建构是高度契合的。民俗教育的参与者在充分认知 的基础上,通过对获取信息的在再加工,得到一种全新的信息,这种信息因为信息获取者个 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经过加工之后并不会完全相同,因此,这是属于加工者个人的信息。也 就是说,民俗体育运动项目的信息经过学习者认知之后所完成的建构是独一无二的,学习者 将它们再次传递时,所传递的信息一定是属于“自己”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传播,才会导致 千姿百态的民俗体育运动形式的存在。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的运动项目会在不同地区、不同 人群中有不同的名称或者不完全相同的玩法的重要原因。当然,当这种建构建立在集体行为 之上时,就会对民俗体育运动项目产生重大的变革。在我们的民俗体育发展历程中不乏这样 的运动项目。

例如作为投射类的重要代表项目――投壶。在春秋时期,属于典型的上层社会的“高雅 ”运动,一开始其实就是射箭运动。投是指的投射带羽毛的剑(当时的射箭主要是指袖箭) ,壶则是指制作精美的剑壶,这两样东西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而言属于高端的奢侈品,但是 对于士大夫阶层而言,则是生活、社交必需品(当时士大夫如果不会射箭会被人耻笑),因 此,该项目只在士大夫阶层广为流传,士大夫阶层对其具有深度的认知。后来,由于社会价 值观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士大夫不会射箭了,但是他们对于该项目是熟知的,便逐渐将剑改 为筷子等其它器物;剑壶自然也不具备了,改为酒器等器皿,这其实是建立在对过去投壶运 动项目知识充分认知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其运动核心内涵没有改变,只是运动器械发生 了改变。这些改变后的器械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较为轻易可以获得,因此投壶这一运动得以在 民间广为流传。但是对于少年儿童而言,筷子、酒器也是不易得到的器物,因此,他们按照 投壶的规则(请注意此处同样是基于认知的基础)将器物进一步简化,改为木盒、杏核甚至 于直接在地上画圈,捡起石块就可以进行该项目的比赛。到了后来,投壶这一古老的民俗体 育运动项目逐渐分化为砸杏核、砸元宝等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尽管运动项目的发展是通过参 与者自主建构的,但是所有的建构都是建立在对该项目充分认知的基础上的。正是由于这种 自主建构的存在,才赋予了民俗体育以生命的色彩,彰显其生命活力,才有效的推动了民俗 体育文化的发展,使其千百年来得以延绵流传至今。

2.3 民俗体育的演进超循环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就是借助于教育的平台得以实施。而在民俗 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认知――建构这种超循环系统则成为民俗体育的重要演进动力。从教育 学中知识的学习逻辑来看,建构一定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这一点无论是从教育学的永恒 主义还是建构主义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同样,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建立在这一 逻辑基础之上的。首先,民俗体育的保护其实就是对民俗体育文化的认知,通过认知这一重 要的教育手段,我们将民俗体育文化得以传递,才会使我们的民俗体育文化精神能够延续。 但是仅仅是简单的保护还不够,这样的方式只会导致民俗体育系统的僵死,我们还需要对民 俗体育给予必要的创新,而这种创新正是由于受教育者认知过程中对接受信息的一种“深加 工”,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建构”。任何时代的民俗体育演进。一定是在保留文化精髓 的基础上,满足当时代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民俗体育的保护保住的是 其精神内涵,传承的是其时代特征。因此,民俗体育的超循环体系才会生出――这完全依赖 于民俗体育认知和建构系统的演进。这种循环之上的循环,是一种具有生命特征的系统演化 ,高一级的循环依赖于低一级循环的存在而存在,或者说正是由于低一级循环的不断演进, 才会导致高一级循环的生成,而这种动力恰恰来自于系统演进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驱动力―― 内驱力。因此,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超循环正是民俗体育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演进的根本动力 所在。

3 结 语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民俗体育教育的认知与建构过程应当注重两个环节的工作:一个是 针对民俗体育运动项目自身演进的认知与建构;另一个则是针对民俗体育在教育(传承)过 程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其知识体系的认知与建构。正是这两个环节的紧密协作,才会促使民 俗体育千百年来的传承与演进。“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将更加有效的推动民俗体育教育 的深入进行,更有利于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更加有利于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 、保护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策三,著.教学论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吴彤著.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 杨启亮,著.困惑与抉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4] 王俊奇,著.中西方民俗体育文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5] 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6] 刘航.民俗体育认知研究[J].体育学刊,2010(1).

民俗体育研究范文4

【关键词】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传承;北宋汴京

引言

汴京(开封),在北宋时期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纷纷再现了北宋汴京的盛世况景。宋代体育是宋代风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1〕。民俗体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综合的历史形态,民俗体育文化既是现代体育的基础,又是现代运动的补充,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不可缺少的精髓部分。在民俗体育学中所关注的,正是这种民俗体育。而古老的北宋汴京所蕴含的民俗体育文化则充分证实了这一点。《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界定为“在民间风俗或民间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

态”〔2〕。借鉴民俗体育的定义,笔者将北宋民俗体育文化定义为,是在北宋民间风俗活动或生产生活中产生,依托多种需要发展起来的,在北宋汴京流传的与竞技、娱乐、健身、休闲、表演有关的活动形式,它既是一种民俗生活的丰富,又是一种民俗体育的创新。为此,笔者参照项群理论,大致将北宋民俗体育活动分为民间竞技体育和民间休闲体育两大部分,使北宋综合的民俗体育形式以一个现代的民俗活动体系呈现,古为今用,以促进现代体育活动的繁荣发展。

1 北宋汴京民俗体育活动

北宋时期由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使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古代体育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城镇的繁荣,推动了以娱乐健身为主体的体育活动的发展,古代体育在北宋得到创新与发展,传统的体育形式进一步深入民间,开展得更为普遍〔3〕。

1?郾1?摇民间竞技活动

根据定义理解,民间竞技活动是指在民间举行的各种形式的赛力、赛技巧和赛技艺的活动〔4〕。而经过了千年的传承演变,到了北宋时期,这些民间竞技活动已经脱离了单纯娱乐表演的初级阶段,逐渐形成了具有完整规则的竞技体育项目。但此竞技非彼竞技,北宋活动项目的演化使其娱乐功能并未减少,反而在竞技的同时大大加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使其活动流传更为广泛。如蹴鞠、女子马球、捶丸、举石锁、投石射箭、水秋千、冰嬉、争标竞渡、马术、赛马、相扑、拳枪术套路等活动,演变至北宋都有其各自的创新与发展。

首先是极具代表性的蹴鞠活动,其发展到北宋就有了专门的竞赛场地,名为鞠城,球门两厢对应,两边队员相对进攻,进球为胜的单球门间接比赛,它是由双球门竞赛演变而来的,主要用于为朝廷宴乐和外交礼仪竞赛表演。进行间接对抗比赛时,中间隔着球门,球门中间有两尺多的“风流眼”,双方各在一侧,在球不落地的情况下,能使之穿过风流眼多者胜。而无球门的散踢方式称作“白打”,历时最久,到了宋代白打场户仍然很流行〔5〕。同样是球类运动的还有马球,又称马鞠,是一项骑在马背上用长柄球槌拍击木球的运动〔6〕。游戏者乘马分两队,手持球槌,共击一球,以打入对方球门为胜。这种“马球”在当时称为“大打”。唐代把此运动用于军中,以此加强军队战斗力,但是作为军事训练的马球,在北宋时期是衰落了,这种衰落,和北宋的军事战略有关。此后,作为娱乐活动的女子马球,在皇宫中却一直继续,宋徽宗对女子马球的发展推广卓有成效。

另外,捶丸(Pelletwhacking)这一项目与现在的高尔夫非常相似,故被中西方体育史学界喻为“中国高尔夫”〔7〕。捶丸项目是在地势起伏有变化的旷地上画一球窝,并分别以离球窝数十步到百步为距挖一定数量的球窝,球窝旁竖彩旗为标志,球窝中放有锦囊,进球后一提便可把球提出。英国人说捶丸出现在元朝,其实最晚至北宋末年捶丸运动已经发展得很有规模了。元朝宁志老人曾写过一本专门论述捶丸的著作《丸经》,其中明确记载“至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相比较,其活动形式与如今的保龄球极为相似的还有“打瓦”(targetedtile-piecesthrowing),它在宋代也是一种投掷形式的活动,由古之击壤(targetedwood-stickthrowing)演变而来。现在也称投衙役,是由多人参与的竞技性投掷游戏,它不仅可锻炼敏感的击敲技能,而且也能锻炼奔跑能力。它较投掷木块或砖瓦要复杂些,而且更有趣。

在宋代,也出现了石制的举重器具,如石球、石墩,其活动名为举石锁(stone-locklifting)。石质的举重器可以随地取材,并可随意制成各种形状,既方便又省钱,对广泛开展举重运动有许多好处。《水浒全传》中有一段描写武松在安平寨举石的事,既表明了北宋举石的方法,又反映了北宋举石运动开展的情况。武松这一撇、一掷、一接的举石方法,正是我国民间的举石动作,直到今天,民间的举石锁活动还保存了这几个动作。相比,射箭投石(Bowingandthrow-stone),是类似射击的一种活动技能,由于在军事和狩猎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历史上更受人们的重视。从唐代到宋代,整个射箭在民间更为普及,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在当时的河北一带,民间组织的“弓箭社”就有六百多个,参加的人员有三万多,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业运动员组织了。投石是作战中一项很重要的技能,《水浒全传》中的张清,“善会飞石打人,百发百中”。而鞭技也是从古代兵器演变过来的一种技能,鞭长6米,重10斤,挥鞭者双手挥鞭,百发百中。

摔跤也是宋代宫廷宴会娱乐的压轴节目,发展至北宋,在汴京“瓦子”的各种娱乐表演项目中,相扑表演是最受欢迎的,相扑艺人也是各种表演艺人中最多的〔8〕。宋代的史料上称摔跤为相扑,也有称为角抵(ancientwrestling)的。那时的相扑可以使用拳脚,有时也会发生死亡事件,但比赛中多半还是以摔、绊等技巧,把对方摔倒取胜。《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浪子燕青也是当时的一位摔跤好手,《水浒传》中还描写了一场他的“相扑”比赛,那场比赛,在当时可以算是盛况空前。

此外还有一些表演类的活动,如抢金鸡(snatch-the-goldenpheasant)。在宋代“金鸡竿”盛行,即把竿子竖立在地上,和底座演员头顶上晃动的竿木大不相同,表演时用不着小心翼翼,担心竿木倒下,因此演员是以勇猛的姿态忽上忽下,开拓了竿术技艺的新天地。北宋的“抢金鸡”是从唐代“缘竿技”发展创新而来,但与前者不同的是,“抢金鸡”是多人比速度的缘竿,增加了节目的观赏性。在北宋,马术(Equestrian)也极具表演性,骑士的动作甚为潇洒,他们的一些招式至今仍是马戏骑士的基本动作。比如马戏开始前的准备动作,空手出马与在马背上麾旗出马,两种不同的出场方式等。发展至北宋,马上射箭也出现了两种,其中一种叫“拖绣球”,前面骑士把一只由红带子系着的红绣球扔在地上,另一头用手拉着,纵马疾驰,后面的骑手骑马追赶,张弓射绣球,技艺高超的骑士左右开弓,马尾巴迎风抖擞,这时壮士纵身飞奔,追上快马,用手拽住马尾飞身上马。

在宋代,游泳运动得到了创新发展,并创造了丰富的水上体育运动文化〔9〕。水秋千(waterswing)是水上杂戏的重要内容,出现于北宋中后期,是北宋汴京最为重要的跳水活动。据《东京梦华录》中描述,秋千分别架设在两只船上,在鼓笛的伴奏声中,表演秋千者即跳水运动员,在竖立着高高秋千的“画船”上,荡起了秋千,越荡越高,一直把秋千荡到与秋千架相平,才猛地双手脱开秋千绳,纵身飞向空中。动作惊险,姿势优美。另外水球活动,则是参与者用陆地上所踢的气球,在水中用手轮流抛掷,以距离远近定输赢。宋徽宗还特赋诗一首:苑西廊畔碧沟长,修竹森森绿影凉。戏掷水球争远近,流星一点耀波光〔10〕。诗中未标明是北宋汴京的金明池,但这一“水球”竞赛,显然是在金明池的水上体育运动场所开展的。同样,据《东京梦华录》记录,北宋时,每到清明节前后,汴京金明池都会举行龙舟赛。宋代画家张择端绘有《金明池夺标图》反映了北宋汴京的龙舟竞渡(Dragonboatrace)活动。发展至北宋的龙舟在“争标”之前还有精彩的龙舟花样表演,可谓标新立异。先是龙舟花样表演,分为“旋罗”“海眼”“交头”等花样〔11〕。

与水上活动相得益彰的还有冰嬉(ancientskating),即在冰上进行的冰雪运动(snowandicesports),包括速滑、花样滑冰(figureskating)、滑雪、打冰嘎、拖冰床、冰上蹴鞠等。最初的滑冰是人站在“竹马”(“bamboo-horse”)上,手持木棍撑地滑行。而后,在北宋得到创新,出现了冰床,即数人坐在木板上,一人拉动木板在冰上滑行。

除此之外,在枪、拳术(Chineseboxing)的武术套路中,枪在宋代战场上使用广,种类多,在兵器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12〕。《水浒传》中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就善于使枪,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最有名的也是枪法,其枪术在保卫国家和军事训练上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宋代,随着中华武术的日渐丰富,其中拳术套路日趋成熟,主要表现为形成了具有各种风格和技术特色的流派。而围棋(Go)和象棋(Chess)则是我国古代人民所喜爱的娱乐活动,但由于棋类活动具有竞赛的特点,国际上把它也列入体育竞赛之中。宋代从皇宫到市井,尤其是士大夫阶层,围棋、象棋成为一种雅玩,一种智力与才学的较量,也是一种心理交流的特殊方式。

1?郾2 民间休闲活动

休闲体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和愉悦身心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体育活动〔13〕。体育属于文化范畴。文化是上层建筑,当然受制于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经济基础,又反过来为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经济服务〔14〕。因此,北宋汴京的经济繁荣决定了其民俗休闲体育文化的丰富多彩。从《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看出,北宋京都地区繁荣安定,其民俗休闲体育活动规模盛大而繁华。在北宋民间,市民通常把春游、放风筝(kiting)、荡秋千(swing)、踢毽子(shuttlecock)、鞭陀螺(spinning)、打瓦、推铁环(iron-hooprolling)、跳长绳、垂钓(angling)、抖空竹(spinhollowreels)、抖鞭子(jerkwhip)等作为平日或节庆里的休闲娱乐活动。此外,北宋的社团组织也有许多,如弓箭社、齐云社、锦标社、角抵(ancientwrestling)社等,还有“舞队”经常为节庆组织表演活动。宋代的杂技是宫廷宴会不可缺少的节目,这些杂技艺人都是市井的演员,内容如踩高跷(stilt-walking)、跑旱船(lang-boatrowing)、顶竿技艺、舞龙舞狮、盘鼓以及一些民间绝技,如气功喷火、上刀山钻火海等,而北宋汴京民间习武活动也多与娱乐表演相结合〔15〕。由此可见,在北宋汴京许多传统的体育活动融传统与创新于一体,倾向于娱乐休闲、观赏与体验。

2 北宋汴京民俗体育项群分类

民俗的内容包罗万象〔16〕。一个城市的民俗文化是根据其市民的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等方面综合产生的,民俗体育文化亦是如此。北宋民俗体育文化,其表现形式错综复杂,其交叉性活动类型使我们不能只使用一元的项目种类或民俗文化表现形式去片面地研究这一多元化的民俗体育活动。因此,笔者采用项群理论中的竞技能力主导因素为分类方法,归类分析北宋汴京民俗体育的项群文化,使其现代创新方向能够更为明确。

2?郾1 体能主导类

体能主导类在民间竞技活动项目中又可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耐力性三个项群。快速力量性项群指的是田径项目中具有快速爆发力的体育项目,它们以瞬间爆发力出手使重物瞬间举起或快速出手使目标投到更远为主要特征,表现此特征的北宋民俗体育项目有,举石锁、打瓦、捶丸、水球等。速度性特征是以突出速度使比赛获胜的项目,如北宋以时间征服距离为主的项目,如速滑、赛马、竞渡争标、抢金鸡。耐力性则指的是中、长距离和超长距离运动的项目,它们主要表现坚强的意志力和承受超人负荷量的能力特点。关于北宋长距离耐力为主的民俗活动,资料还没有明确的显示,但宋代有信使,跑步送信,一天上百里,其运动形式相当于现在的马拉松,可见耐力非凡。

2?郾2 技能主导类

技能类项目不但对运动素质,而且对运动技术、技巧的要求都很高。技能类也可分为表现和对抗两个类。前者包括准确、难美两个项群的项目,后者包括隔网对抗、同场对抗、格斗对抗三个项群项目〔17〕。

2?郾2?郾1 表现类

北宋时期的表现性体育项目也同样可分为表现准确性技能和表现难美性技能,其中表现以准确完整运动技术的准确性项目有凸显精准度的射箭投石、有现代高尔夫之称的捶丸、可百发百中的鞭技,以及速度与准确并存的马上射箭等。而表现难美性,即完成高难动作的同时又充分展现人体优美的运动能力的项目,有北宋的跳水运动水上秋千,基于“缘竿”技术的顶竿艺技,冰嬉中的花样滑冰,无球门的单人“白打”蹴鞠,“瓦子”里以表演性质的相扑、武艺,以及马术、踢毽子、龙舟等花样表演。

2?郾2?郾2 对抗类

北宋汴京民俗体育活动中的对抗类项目也可分为隔网对抗性、同场对抗性和格斗对抗性三种,表现运动者在各种条件下直接对抗的能力。以身体不直接接触为特点的隔网对抗性项目,在北宋时期,有场地中间隔球门的单球门间接蹴鞠,特征与其较为相似。另外,笔者暂且将以心智较量为主要拼杀力量的棋艺项目归为此类。而以身体有直接接触,以拼抢争夺为特点的同场对抗性项目,有北宋盛行的女子马球,以及逐渐削弱的双球门直接对抗性蹴鞠项目等。北宋以格斗竞技为特点的格斗对抗性项目,有《水浒传》里的竞技性相扑,北宋得到形成与发展的武术,如拳术、枪术、散打等。

3 结束语

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18〕,自2009年“全民健身日”诞生与“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并实施的开始,中国全民健身事业蒸蒸日上,体育也实实在在地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更标志着中国未来已经真正开始迈向体育强国的行列。而在今时,民俗体育作为一种大众的体育健身活动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广泛而又深厚的民间基础。因此,研究和开发利用民俗体育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然而给民俗体育注入现代性、创新性内容,则是使民俗体育作为人们体育生活方式推广的重要形式,使其在继承优良民俗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与实践。在理论研究方法上,宜采取交叉性、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把握民俗体育活动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军平?郾浅谈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体育文化的嬗变〔J〕?郾产业经济,2009(2):237?郾

〔2〕王铁新,常乃军?郾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J〕?郾体育文化导刊,2009(10):133?郾

〔3〕崔乐泉?郾图说中国古代体育〔M〕?郾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2-5.

〔4〕郭泮溪?郾民间游戏与竞技〔M〕?郾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4.

〔5〕门丽?郾宋代蹴鞠的文化性和时代特征〔J〕?郾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1):28-29?郾

〔6〕侯彦喜,刘英,梁留科?郾宋代开封体育文化研究〔J〕?郾开封大学学报,2008(1):21?郾

〔7〕刘秉果,张生平?郾捶丸(中国古代的高尔夫球)〔M〕?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0-20.

〔8〕周宝珠?郾宋代东京研究〔M〕?郾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1-8.

〔9〕宋旭?郾宋代的水上体育运动〔J〕?郾体育文化导刊,2008(6):113?郾

〔10〕魏有为,张瑞江?郾从宋诗词描写中看宋代体育文化〔J〕?郾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7(12):31?郾

〔11〕〔宋〕孟元老,等?郾东京梦华录(外四种)〔M〕?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11-25.

〔12〕王俊奇?郾中国唐宋体育史〔M〕?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15.

〔13〕周兵?郾休闲体育〔M〕?郾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0:1-12.

〔14〕储建新?郾《清明上河图》与宋代休闲体育〔J〕?郾体育文化导刊,2009(5):87-88?郾

〔15〕石展望,马爱民?郾古都与武术文化〔J〕?郾《体育文史》,2001(4):50-51?郾

〔16〕柯玲,邵荣?郾中国民俗体育学探略〔J〕?郾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6):761?郾

民俗体育研究范文5

(1.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湖南 吉首 416000;2.吉首市第一中学,湖南 吉首 416000)

【摘要】本文采用访谈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课题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湘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旅游景点推广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融合应用研究,为湘西发展有特色的区域体育旅游文化产业提供理论参考从而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旅游业发展,促进湘西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湘西;民俗体育文化;旅游景点;推广

旅游业与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相结合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这就要求我们研究湘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旅游景点的推广应用,开发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对构建和谐湘西,和谐旅游,打造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湘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旅游景点应用,是利用民俗体育文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利用旅游业挖掘整理、传承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这一途径的有效实施对挖掘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促进湘西旅游文化建设;创新湘西民俗体育旅游业,提升旅游品味具有重要意义。

1 湘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旅游景点应用现状

开发湘西民俗体育项目旅游资源最好依托湘西现有景点和现有旅游线路。湘西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精心确定了一批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和重点景区建设项目,依托湘西这些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和重点景区开发当地少数民族民俗体育项目旅游资源可以避免交通上的不便,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方便地被游客看到,不仅可以使这些项目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宣传,也可以使景点活跃起来,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欣赏到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甚至可以亲身参与其中,享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乐趣,达到娱乐旅游的目的。

1.1 有名景点移植开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

目前在湘西著名景点开发的少数民族民俗体育项目做的比较好的是乾州古城。古城内有建一个“巫傩堂”专门用于表演湘西民俗体育文化活动,每天都进行数场表演。

为了促进资源转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也包括民俗体育活动)成为了解湘西、沟通世界的窗口与桥梁;湘西太阳树文化产业公司转无形为有形,在有4200多年历史的乾州古城中,将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深度挖掘与保护性开发;最终以舞台文艺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节目。表演内容(节目与道具)包含部级非遗项目20项,省级非遗项目30项;现场演绎部级传承人8人,省级12人;州、县级传承人10人。民族体育项目包括:苗寨苗鼓、土家族摆手舞、苗族绺巾舞、民间巫傩绝技等。

将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也包括民俗体育活动)移植到乾州古城里,游客们可以领略到中国湘西苗鼓王石顺民、部级土家摆手舞传承人张光明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现场演绎。让游客领略到湘西民俗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很受游客欢迎。在最后一个节目土家族摆手舞《大团摆》,会邀请游客们一起参与在土家族摆手舞《大团摆》的热烈气氛中,游客们全部参与其中,齐跳摆手舞,演出进入高潮,各类演员互动,形成天地合一、天人合一的艺术氛围。而湘西其他很多住著名景点都没有这样做。

同理,湘西的其他旅游景点也可以效仿这一做法。在湘西其他著名景点开发民俗体育旅游项目也会为景点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使各旅游景点活起来。

1.2 特色村寨就地开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

湘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是开发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最佳地,这些著名景点中很多是土家山寨、苗族村寨,在这些村寨就地直接开发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人们在享受美丽的风景、独特的民族建筑、文化底蕴丰厚的古村落的同时可以观赏、参与当地民俗体育活动,体验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更深刻地了解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如德夯苗寨位于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西郊峒河上游的德夯大峡谷,2005年12月被国务院评为部级风景名胜区。这里是反映和展示湘西苗寨民族社会文化风情的窗口,游客众多。目前,德夯开发了苗族鼓舞表演、民族歌舞表演却没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其他本民族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与湘西其他民族村寨一样主要特点还是用各民族的传统建筑和各民族传统生产生活工具来表现其传统文化,虽然有一些民族节日表演,但各民族的节日都是有时间限制的,没到这些节日,进入民族村,看到的则是各民族的建筑、生活用具和一些旅游的人,民族村寨显得冷冷清清、死气沉沉。

越是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民俗体育项目,越要去乡村里去找。笔者到少数民族村落做实地考察,发现在这些村落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可以节约开发成本,另外,可以举办小型的民族传统体育比赛,让游客们也参与其中,可以让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民俗体育节目,使游客在享受自然、享受生活、享受体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达到康体健身的目的,让游客在亲自体验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这样做是用一种活灵活现的方式展现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会吸引有越来越多的游客,而湘西民族村寨的名气也会越来越大。这样可以进一步打造当地优势旅游资源,从而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帮助当地农民致富,拉动当地经济增长。

1.3 有名景点任就没有移植开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

如凤凰古城,一座享誉全国的著名旅游景点,没有意识到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没有开发、移植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没有运用体育文化资源来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没有展示民俗体育文化的舞台更没有开发游客参与的与民俗体育相关的旅游活动。

2 结论与建议

2.1 促进民俗体育文化和旅游业更好地结合

把民俗体育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回归自然,融入文化,注重参与”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反映了当代人们的需求变化,界定了未来旅游业的基本走势和整体格局。据统计,国内外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是山水风光,其次是历史文化。湘西是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旅游胜地,风光秀美,景色怡人,在国内外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可以借助张家界、古城凤凰、猛洞河、桃花源等旅游风景区的自然资源有时选取一些娱乐性、观赏性较强的项目,在旅游区开展富有地方风情的体育活动,既推广民俗体育,又发展边区旅游事业。

2.2 加强民俗体育文化自身发展

发展民俗体育,首先要做好理论准备。数十年来,许多学者从民族学、文化学、历史学等不同角度对民俗体育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然而,时代的发展又赋予她新的价值和功能。因此,我们应当与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和湘西科协联合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在继承和发扬基础上,推陈出新,这对于发展民俗体育,弘扬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大有裨益。要注重人才培养,培养市场需要的专门人才。民族传统体育,它需要依据市场需求来制定培养目标,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

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帮助地方政府开展体育旅游业。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可以建立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集团公司,与地方政府组建的体育旅游旅行社,利益共享。

2.3 培育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产业主体

争取国家或地方财政对发展民俗体育事业的投入。不断扩大体育旅游中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层次化。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发展民俗体育,推动民俗体育和旅游业的结合。

3 结语

湘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旅游景点的应用推广是利用民俗体育文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发挥其文化的社会功能,在维系社会的良性运转中起到一定的文化传承作用。要想旅游业具有吸引力,必须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为引导,而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旅游景点的推广应用是对人类文化活动内容深层次的开发。为此,应该更好更快地利用旅游业挖掘整理、传承发展民俗体育文化,促进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旅游景点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少英.民族传统体育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2]李文玉.湘西山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及其保护发展[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121-124.

[3]田祖国.湘西民族传统体育调查[M].吉首:吉首大学出版社,2003.

[4]钟海平,田祖国.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与保护[J].复印报刊资料(体育),2001,8.

[5]舒萍.体育资源资产开发与利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4.

[6]黄贵.初论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3).

民俗体育研究范文6

关键词:江西 民俗体育 现状 发展措施

一、江西民俗体育的现状

江西的民俗传统体育内容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驱崇、禁忌和祈祷为活动目的的节庆中,这些节庆主要包括元宵节、春社、花朝节、寒食、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除夕和元旦等,主要内容有舞龙灯、放风筝、划旱船、荡秋千、踏春、竞龙舟、登高和舞傩等,表现了其自给自足,依靠自然,感恩自然的农耕文化的根本特色。民俗传统体育对于深入了解我省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农耕生活习惯、家族宗教理念和文化心理内涵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族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如龙舟、舞龙和风筝等几个项目,并未完全挖掘出我省优秀的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精髓。

虽然江西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但是与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和某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比,发展和建设的脚步相对缓慢,其在全国的影响力也不甚很大。以江西永新县的盾牌舞为例,永新盾牌舞是永新县传统的集体性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团队合作精神丰富了其精神内涵,最原始最纯粹的凝聚力、团队精神和战斗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地向来就有“不练盾牌舞,不是男子汉”之说,可是当城市化脚步的加快、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以及老艺人的相继去世,盾牌舞正在面临失传的危险,抢救工作危在旦夕。当下在对其传承和整理的时候盲目地把其中的优秀内涵当作封建迷信的内容抛弃,就直接导致现在人们在表演盾牌舞的时候舍弃了习练前的仪式,直接从布阵开始表演,十分钟左右便完成了布阵、对阵、抢阵、破阵和抢花牌。大部分人现在只是从凑热闹和例行公事的角度来旁观或是参与这项活动,人们对于传统的民俗体育活动也就失去了原本应由的虔诚与崇拜。

从古代历史来看,正统宗教的繁文缛节让人们很难完全理解和接受,而民俗体育活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带有趣味性且简单易行,比较能让民众接受和适应。随着社会转型的一步步深入,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呈现立体化的趋势,虽然供人们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呈现多元化的状态,但是民俗传统体育中对宗族的崇拜正在削弱,其组织、协调和教育的功能也趋于弱化甚至是消失。现阶段,大多数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都是采取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承方式,由教学者把自己的技术要领和直观经验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传授给后辈,后辈则机械地模仿到熟练地操作之后就算是掌握了这一门民俗传统体育项目。从总体的存在形式和发展来看,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仍处于一种自然的自生自灭的状态。

民俗传统体育面临的另一个发展的瓶颈就是整个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十分不平衡,无论是理论研究、政策支持,还是传承方式、民众参与力度都较为集中在具有鲜明地域性的几个强势项目,如舞龙、龙灯、龙船和花灯等,小众和弱势的项目却显得十分冷僻和孤静。纷繁多样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中,能真正广泛开展、吸引民众注意和取得经济效益的项目其实了了,表面繁荣的民俗传统体育现在正不得不面临发展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随着西方体育的强势扩张和侵入,以球类运动、田径运动、游泳运动和拳击运动为主体的西方体育项目不断冲击着我国的民俗体育,并不断赢得各年龄层民众的喜爱和参与,民俗体育在这样艰难的生存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其发展也难免靠功利和噱头来吸引民众注意和参与。

二、江西省民俗传统体育发展建言

1.加强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

众所周知,文化自身具有两面性,变与不变的两个方面让文化处于不停地向前发展之中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也是一样。我们应当认识到的是,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现在所处的大环境是体育全球化,如果我们还是坚持僵化不变的固有环境便会禁锢住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在坚持其原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同时,加强理论研究,探讨其正确的发展道路。

首先从理论研究者的角度来说,建议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迫在眉睫。我省民俗体育文化的爱好者众多,但是专业的研究人员尚少,其中大部分是从事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工作人员、从事编写地方史志的工作人员和高校的学者,而高校学者的比例较少,这也就直接制约了整个研究队伍的内在素质和质量。基层的研究人员受主客观的条件限制,主要进行的是一些地方民俗体育活动的采录和研究工作,或是利用当地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现有成果来为行政和宣传服务,所以缺乏深层次研究的实力和动力。而大学里的在本领域的专家学者大多数来自于文学、社会学和民族学等其他学科,兼顾着研究民俗传统体育,这也继续导致着民俗传统体育研究的不够深入和具体。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发挥高校人才的科研作用,提高研究队伍的质量和素质。高校师生是科研的一股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随着近年来体育教育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增加,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迎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我省民俗体育文化的钻研,在论文选题中多关注我省的民俗传统体育,这就加大了产出高质量理论研究的可能性,也能循序渐进地发展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另外,岗位培训、带薪培训等方式的发展和普及能够增加民俗研究领域的专业人才,并带动发展民俗体育运动的爱好者。

2.开发江西省民俗体育旅游娱乐项目

我省民俗传统体育文化底蕴丰富,均可以作为优秀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而且形式丰富多彩,独具赣地特色,如果能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是可行的,更是对江西的发展具有巨大意义的。所以我们必须从源头上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民俗体育旅游行业的产业化发展,深入实地去挖掘和整理江西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江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民俗性、观赏性、娱乐性特点使其极具旅游潜力而江西各地民风习俗的奇异神秘,赣文化的深醇熏陶,优秀的革命传统,导致了颇有特色的人文旅游景观、历史名胜和纪念地,而民俗体育文化就深蕴其中。民俗体育深刻融入老百姓的生活,通常在节庆时开展,集体进行,反映了江西的人民的生活、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对旅游产业而言,这些更添民俗色彩,更富内涵和情趣。江西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的潜在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进行联合开发,使人们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获得高品位的民族体育文化熏陶。以民俗体育旅游为主线全省各城市加强包括游客互送在内的旅游合作以南昌为圆心以九江、上饶、景德镇、吉安、宜春为外圆以井冈山、龙虎山、婺源为品牌打品牌战略形成点、线、网结合的格局。把历史文化旅游、自然生态旅游、人文景观旅游和民俗体育旅游精密结合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体育旅游文化圈。其次,突出民俗体育特色、坚持市场导向。民俗体育旅游的开发要以民俗体育特色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民俗体育项目的特色不动摇积极对民俗体育旅游产品进行新的开发和定位这是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的根本而坚持市场导向是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的动力和经济基础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统一规划、协调开发精品与普通兼顾。

3.开发和完善江西省民俗体育在学校中的课程设置

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让西方体育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疯狂发展,对民俗传统体育产生的冲击很大,在各个大中小学的学校课程里,西方体育文化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我们很少能够看到以学校体育的形式出现的民俗体育课程。早在2004年就明文要求体育课要适当增加中国武术的内容,以身体教育来体验民俗体育,并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和民俗体育精神的弘扬。可是单单是要求体育课增加武术这一项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刘三元先生所说:“弘扬民族文化的误区,最核心的最根本的在于我们不是缺少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是缺少优秀文化的教育。”

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教育意义,其包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伦理道德都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现阶段学校在课程设置中要多利用好民俗传统体育运动所带来的正面的教育意义,用民俗事象里表现出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生活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这应该成为一种新的耶是不能被忽视的教育方式。学校如果能够重视民俗传统体育课程的建设并将其利用好,不仅能有助于德育教育的建设,也能够促进学生思想的正确培养,对于整个学校的学风校风具有很好的正面引导作用。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在学校中开设民俗体育课程的意义更多时候会以一种隐性的表现形式出现,而这种隐性通过学生表现出来之后必定能够改变当下我省教育相对落后的情况,甚至能推动我省教育教改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向前推进。

开设了民俗体育课程的学校要进行科学的管理,更要注重高效率地利用这样的课程,对纷繁的民俗传统体育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梳理和分类,在教学方式上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方法进行备课和教学。而且不能流于表面,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教授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在和精髓,让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了解到民俗传统体育的技术原理和悠久历史,让其在陶冶性情的同时感悟到民俗传统体育的文化精神和独特魅力,让学校民俗体育课程合理发展的同时扩大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队伍。

5.结论

只有加强对我省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研究队伍,才能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引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才能让民俗体育的形式与精神更好地传承;而重点扶持开发我省民俗传统体育旅游娱乐项目能够让拥有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地区的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并壮大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授和传承队伍,其次也能形成以民俗传统体育资源为核心的体育旅游产业,为其长久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开发和完善江西省民俗体育在学校中的课程设置才能为民俗传统体育的研究提供和壮大更完善的科研队伍,为其技艺的传承和精神的弘扬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鲁雅.论民间体育的内涵、外延与作用[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2]郎勇春等.江西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流变—以江西永新盾牌舞为例[J].体育学刊,2009

民俗体育研究范文7

关键词:农村;民俗体育;衰落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3—00—00

Abstract:The stag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urrounding area of rural villages in Jinan folk sport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restricted development factors and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of countermeasures in—depth study, clos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cession causes and development of folk sports power,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r rural folk sports, to give a broader practical pursuit in order to build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Key words:rural; folk sports; fading and development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民族和民间体育文化源远流长。上下5000年,56个民族在辽阔的土壤上孕育着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特色,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发展轨迹。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深刻地反映了各个民族发展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和社会生活,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剖析体育的形成及发展过程的活化石,是挖掘和创造新兴民族体育的灵感之源。然而,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和现代城市文化向乡土社会浸透的今天,我们很多宝贵的民俗体育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因此有必要针对新时期农村的

收稿日期:2011—06—29

作者简介:孙昭君(1979— ),女,山东龙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作者单位: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Shandong 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e, Jinan 250014, China

民俗体育进行一次大规模系统性的调查和小规模典型案例相结合的研究。针对农村民俗体育的发展历程、目前的生存及发展状况、制约发展因素及推动优化对策等进行深入探讨,近距离地观察和研究民俗体育的衰退原因和发展动力,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农村民俗体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状况,推动我国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进程。

1 研究对象概况

山东历史沉淀深厚,独具特色的齐鲁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同时也因为中国的原始部落的首领—舜(约公元前22世纪)诞生与生活在济南一带,济南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此,以济南周边农村为研究对象,具有深厚的文化特征,亦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济南的周边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章丘市、长清区,3县1区1市,共有23个镇,10个乡,56个办事处。研究涉及的村落共48个,涉及的民俗体育项目多达45项。(见表1)

猫逮老鼠、踢毽子、跳百索、打尜、跳房、抽陀螺、打啪、翻绳、打呱儿、将军宝、跳拉拉秧、弹琉璃蛋儿、藏摸互、丢手绢、徒手拔河、砸子儿、跳皮筋、呼拉圈 、徒手拔河、磕拐、拾子儿、推铁环、走四棋儿、走九联、摔哇呜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研究

通过历史文献、村碑、家族谱、农民口述等途径来了解不同时代的文化变迁及民俗体育活动开展状况。查找地方政府的内部文件并通过有关文献资料和网络信息来拓宽对研究对象的把握。

2.2 问卷调查:

2.2.1 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法和强度抽样法相结合的办法对济南周边的48个村落进行调查研究。其中平阴县5个,济阳县13个,商河县12个,长清区7个,章丘市11个。共发放问卷816份,回收791份,回收率96.9%,其中有效问卷675份,有效率85.3%。所抽取的自然村落分属不同层次、不同地域,能够反应农村民俗体育的开展状况,符合研究需要。

2.2.2 问卷设计和检验

问卷的设计大多数题项采用结构型封闭式(76.8%),小部分题项为结构型开放式(23.2%)。经相关专家对内容效度检验,问卷内容与期望了解的信息一致。针对问卷信度进行了内部一致性检验和复测信度检验,效果符合设计要求。复测信度选取的是长清和商河的19个村进行第二次调查,信度检验R=0.87。(问卷设计参照侯小伏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社团组织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的问卷设计)

2.3 专家访问:

本次研究通过电话、网络及面谈,共访问省市专家教授等20余位。对于问卷的设计以及研究结果倾听指导意见。

民俗体育研究范文8

关键词:艺术民俗学;文化产业;教学模式

艺术与人类的总体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随着人类的文明、习俗发展而不断演变。以艺术为对象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完善,在艺术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从艺术的起源、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的创造等方面进行探讨,更有学者从民俗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艺术展开研究。就艺术与民俗而言,有学者从民俗中的艺术展开讨论,另有学者从艺术中的民俗进行探析。不论民俗中的艺术还是艺术中的民俗,都是对艺术与民俗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探究,旨在深入了解伴随民俗产生的艺术本质以及艺术产生、创作的民俗文化内涵。正如学者钟年在其文章中所述“对于艺术的认识,不能‘止步于对艺术事象的静态分析’,而应该‘以艺术活动中的审美形式与情感效应为材料,将其置于民族区域社会中生产生活的、社会时尚的、宗教信仰的广阔背景下予以观测论析’”。[1]就此研究视角,张士闪教授首先提出了“艺术民俗学”的学科建设理念,尝试在民俗文化研究和艺术学研究的学科间,建立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研究理念,旨在研究艺术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艺术进行民俗学的视角研究。学科归属上,艺术民俗学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由艺术学与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而形成。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作为艺术活动背景的民俗文化,包括民俗事象和民俗观念。其次,它将以民俗学的视角重新审视、阐释艺术的源起,本体,功能,以及艺术与民俗的真实关系。”[2]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民间文化的表象之一,同时还是文化形态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们在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着形态和功能上的演变。文化产业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就“产业”而言,其本源之意为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而逐渐拓展为“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3]从文化产业角度结合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观照,能更全面地对艺术的本源进行阐释,同时也对其产业化发展展开更深入地探讨。当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事业正蓬勃发展,在此热潮中应运而生了文化产业专业教育,尤其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民俗、民间艺术联系紧密。因此,要发展文化产业,对艺术民俗的研究、探讨必不可少,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开设艺术民俗学这门课程也是有必要的。笔者在本文中将尝试探讨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这一专业领域中的教学模式,从而为今后的文化产业民俗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1教学模式制定的理论依据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功能之一,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正如潘懋元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理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即必受一定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人的发展规律相适应。”[4]同样,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教学也应遵循以上的教育规律。由此,制定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而且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1结合艺术民俗学的教学特征,应该突出区域特征或民族特色

就笔者执教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而言,该地区世居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侗族、苗族、水族、毛南族、水族、彝族等11个,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艺术产生所依附的民俗文化也各具特色。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整理各民族文化资源,构建富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专业领域艺术民俗教学特色,强化学生的优创意识、特色意识和品牌意识,在保护和传承该地域中优秀的艺术、民俗类文化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化产业领域中进行艺术民俗的研究。

1.2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通过日常教学,使学生接收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包括艺术民俗学学科所涉及的艺术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艺术民俗学科学专业知识和规范,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理论训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学术研究水平。

1.3促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专业结构、巩固艺术民俗学专业优势,逐步建立健全该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制定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拓宽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学生的专业视野,是艺术民俗学在教学中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艺术民俗学教学除了遵循专业研究规范外,还要围绕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结合我国国情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业教学。在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教育质量观贯彻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之中”。由此可知,艺术民俗学教学贯穿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应结合该专业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掌握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民俗学、艺术学的专业研究方法,尝试艺术民俗与文化产业等学科理念融合展开科学研究,进行文化创新和传承。

2艺术民俗学教学目标与规格设计

目前高校教学在面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市场与就业需求下,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由此,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艺术民俗学的教学中,要本着“突出地域特色和民俗特点”的目的,抓住在文化产业中如何发展民间艺术与民俗的基本点,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的,即掌握艺术与民俗知识又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的学生,具体如下:首先,通过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领域环境中教学,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叉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了解并驾驭历史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逐渐加强,作为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在此领域中更应该具有敏锐的触角,而且要意识到艺术民俗学这一交叉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仅纸上谈兵是不能为今后从事的专业服务的,必须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引导学习实践以及学术研究,要注重当下新的形势、政策、信息、思想等,做新型的文化产业与艺术民俗的复合型学者。二是学生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同时掌握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民间艺术的生存需要民间文化的沃土滋养,艺术的创作也离不开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掌握。民间艺术体现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所特有的审美观念与道德意识,其间更蕴含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念。因此,在艺术民俗的教学中,以艺术、民俗文化为根本,秉承传承传统文化的观念,站在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度,探求如何构建新时期艺术民俗学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通过整合学科知识和运用知识传播发展艺术与民俗文化的能力。其次,通过教学,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学习中具备传承及实践创新能力。张士闪教授提及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一是从民俗学研究的整体文化观出发,对典范社区内曾经存在的和仍然存在的艺术事象予以梳理,对其中的各个艺术门类进行慎重的微观性分体研究和宏观性综合研究,为社区文化的艺术定位、发展提供出指导性建议;二是注重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三是中国的艺术民俗学研究应注意其自身特色。[5]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艺术民俗学教学,除遵循以上几点研究原则,还要结合社会文化的发展现实,让学生把社会实践同创新思维相联系,在日常学习的实地调研等实践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学习知识,同时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操作过程中。

3艺术民俗学教学模式中的课程教学设计

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所设立的艺术民俗学课程教学有别于一般学科中的艺术民俗学教学,除遵循一般课堂教学原则外,还有其独特的课程教学设计,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具体如下:

3.1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综合来看,文化产业专业领域的学生的文化素质一般较高。但就艺术民俗学这个学科而言,涉及了艺术和民俗,具有一定特殊性,尤其是艺术,并非每个学生都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掌握艺术、民俗文化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知识教学。对艺术基础常识较弱的学生,让其多听、多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对民俗文化常识较弱的学生,可通过消化课堂讲授知识和实地调研体验,增强学生的民俗意识和文化自觉性,掌握民俗文化基本理论。

3.2把握教学整体性与灵活性

在进行艺术民俗学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式通常采用纯理论性的授课方式,难免会枯燥乏味,让学生在冗杂的理论学习中失去对课程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的理论授课分解为理论与实践穿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灵活掌握课程的进度。例如,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自选定一个调查对象,在进行前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对其选定的对象进行文化、现状、发展、艺术性、民俗特征等方面的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写出调查报告并做课堂展示。学生的课堂展示不仅要表述清楚所调查对象的具体内容和文化背景等,还要结合文化产业的专业特点进行思考并展开有效的阐释。此类学生课堂展示的教学形式,将以学生为主体,自主策划每次课堂演示,教师为辅助对展示完的学生进行提问引导,从而达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艺术、民俗文化素养。

3.3掌握学生实践学习的合理性

艺术民俗学在研究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将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由此,将这个研究观念引入其教学模式中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艺术民俗学的教学中,尤其在文化产业专业视阈下的艺术民俗学教学更加要关注在变迁的民俗社会中艺术活动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动态的艺术活动所依附的民俗社会大环境。从而,在学生将艺术民俗学基本调查方法运动到实践过程中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调查进度随时给予指导,适时纠正学生在实践中所遗漏的关键信息,指导学生合理运用相关学术知识进行实地调研和调查报告写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活动和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在张士闪教授提出构建艺术民俗学这一学科开始,就提出本门学科应该将文献资料、历史考古和民俗调查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展开学术研究,从而更清晰、准确地认识存在于各地域、人群中的民俗和艺术。同样,今天我们将艺术民俗学放置文化产业这样的专业领域中进行教学,不仅要遵循以上学术观点进行教学,而且要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结合,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艺术民俗学,也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教学实践依据,让艺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年.《艺术民俗学》评述[J].民俗研究,2001(2):169-170.

[2]张士闪.当代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界[J].齐鲁艺苑,1998(2):48.

[3]王伟.民俗艺术产业化的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0(8):161.

民俗体育研究范文9

关键词 民间体育 传统体育 民俗体育 民族体育 关联性

世界各国的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是人类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上述体育活动理论和文化特征一直是体育界研究谈论的热点问题。自我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之后,我国体育界更是将体育活动理论和文化特征的探讨和研究推向了另一个高潮[1]。

一、对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研究

(一)民间体育概述

民间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育活动形式种类很多,和西方体育在形式上有很大区别。民间体育在我国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由公众发起的体育活动都可以算作是民间体育。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体育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受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我国民间体育逐渐成多元化发展,其涉及到体育器材和竞技形式丰富多样。

(二)传统体育概述

传统体育是围绕民族传统文化定义而来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对传统体育的影响很大,著名社会学家苟永杰曾提出:“传统体育应从传统民族角度考虑,其概念内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诠释民族的思想特征和文化特征。”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各项体育活动和健身方法都属于传统体育。早在秦汉时期,便有了马球、蹴鞠、赛马等体育竞技活动,这种格斗竞技形式是传统体育发展的前身,同时也为传统体育建立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2]。

(三)民俗体育概述

民俗是一种民间生活方式,民俗体育也是从民间体育活动演变出来的一种体育形式,民俗体育是一种含有民族风格,符合当地民族生活、气候的一个体育运动习惯。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特有的生产方式,同时也离不开民俗体育的生存方式。著名体育学家张璐雅曾说过:“一个民族要想实现长远的发展,其民俗体育必须顺应其生产生活模式。”由此可见,民俗体育对民族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影响意义。

(四)民族体育概述

民族体育是近代体育最好诠释,近代体育和其他体育形式不同。奥运会将世界体育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所以我国现代民族体育已经和世界体育合二为一了。以时间为界限,其区别于传统体育和民俗体育的发展方向,以竞技形式为界限,其区别于民间体育活动的广泛性。民族体育是由一定的国家、一定社会、一定族群、一定地区的民众所实践的体育活动,其体育活动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文化上的统一共识[3]。

二、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关联性

通过上文对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进行深入研究可知,其四种体育形式的关联性非常强,处于相互融合的发展状态,民间体育由传统体育和非传统体育组成,传统体育由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组成,其关系结构如图1所示[4]。民族和民俗体育主要表现的是人类体育的文化部分,民族体育主要表现的是体育文化的传承和演变,能够充分体现出一个民族体育活动变化的特点和特征。民俗体育主要表现的是体育活动自身的演变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完整的保留其体育活动的民族文化特点。所以这两个体育活动表现的主体形式大致相同,传统体育是依托于体育发展历史的历史型体育活动形式,这种体育形式相较于民族和民俗体育更具历史性和文化底蕴,所以民族和民俗体育也被统一成为传统体育。民间体育是体现社会体育活动的主体,是维系传统体育、民族体育、民俗体育关系的重要纽带,同时其体育活动转变形式也和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图1 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关联结构图

三、结论

综上所述,民间体育是社会体育的主体,是传统体育和非传统体育的整合,民族和民俗体育是相互依托的文化型体育,两种体育活动形同姐妹,其协同发展可以推动我国传统体育发展,使中国传统体育的影响力扩散到全球的各个角落。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领域产业的发展仍在起步阶段,虽然目前我国民族体育的发展已逐渐趋于完善,但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需要广大体育运动员不断的努力和拼搏。

参考文献:

[1] 涂传飞,陈志丹,严伟.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2(04):134-137.

[2] 张淼,李龙.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关系辨析[J].搏击(武术学科).2013.24(04):101-114.

民俗体育研究范文10

【关键词】民俗学;西藏;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4【文献标识码】A

民俗也就是民间风俗,指的是国家和民族中人们创建、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方式。民俗学属于一门将民间风俗作为习惯进行研究的人文科学。西藏多个组群创建了较为灿烂的西藏文化,其中就具有较为丰富的民俗文化。此种繁多的民俗事项和西藏各族群之间的生产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从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民俗文化资源宝库,充分展现了西藏文化的多样性,为西藏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打下来了良好的基础,并且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也是民俗学主要的研究对象,并且还成为党和国家关心的对象。为了有效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党中央召开了多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西藏的发展进行了商讨,在不同阶段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促进了西藏的全面发展。党中央将西藏民俗文化保护提到了全新的高度,有效促进了西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基于民俗学,对西藏民俗文化的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

一、西藏民俗文化

西藏自治区处于我国西南边疆,是青藏高原西南部。其地理位置对民族风俗的特点有着一定的影响,藏族属于多节日民族,节日的内容和形式较为丰富,比如农事、祭祀、庆贺、纪念等。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的主体民族,其最古老的宗教主导了西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及藏传佛教,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和其他民族不同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西藏民俗文化的内容较为丰富,民俗文物也多姿多彩,其中的服饰、婚丧、饮食、节日和居室都为我们展现了藏族丰富历史文化的变迁[1]。

藏族的饮食主要为米、麦和青稞等,以在高原生长的青稞为主要食物。藏民族还有饮茶的习俗,主要饮品酥油茶。酥油茶的原料包括茶、酥油及食盐。除了酥油茶,藏族饮品还包括甜茶、清茶、青稞酒和鲜奶。西藏民居建筑形式为碉房,其为两层结构,上层为人们的起居场所,底层为储藏房和牲畜房,碉房建筑一般使用小窗窄门的形式,从而能够挡风避寒。雪域高原较为辽阔,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其代步工具主要包括骆驼、骡马和牦牛。马是青藏高原人们重要的伴侣,藏族人们对于马有特殊的情感,对于马鞍也非常讲究。牦牛属于高原之丹,其行动虽然迟缓,但是具有耐力,是青藏高原理想的运输工具。

国家一直以来都对西藏的发展非常重视。为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党中央进行了多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西藏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2015年8月24日北京召开,会议中对目前和今后西藏工作的目标要求、指导思想和重大举措进行了明确,为进一步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进行战略部署。2010年召开的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表示在西藏自治区政府和党委的团结带领下,全区的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西藏经济持续发展,能源体系的建设和综合交通的成果较为明显,文化建设效果明显,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断实施,民族团结在不断的加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绩效,并且强调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西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国家对西藏传统民俗文化进行复兴,实现了西藏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现代,西藏民俗文化遗产也具有一定的成就。在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西藏还将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的优势充分展现,积极进行民俗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在西藏各大学设置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研究。通过多年的研究和积累,西藏研究院在西藏医学制作和唐卡传统技法研究方面都具有較大的进步[2]。

二、西藏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进入21世纪之后,针对西藏民俗文化进行研究的工作人员不断增加,研究的成果也在不断积累,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展,西藏民俗文化的研究已经到了全盛时期。

(一)具备西藏民俗文化论学术思想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此时期的民俗学学科占据勒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地位,并且还发表了西藏民俗学相关的作品,成为了优秀的学术传统。相关人员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地介绍了西藏饮食、服饰、居住、节庆、娱乐、信仰、婚姻等民俗,此书在国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赤烈取扎是西藏民俗研究的开拓者,其对民俗岁时研究尤为重视,对岁时节气的来源、形成和分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对于之后研究人员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促进了现代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并且还有相关人员表示,宗教影响着民俗文化,并且大部分的民俗文化都来源于宗教文化[3]。

(二)民俗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其一,服饰。服饰民俗是比较重要的物质生活民俗,相关人员研究了西藏服饰民俗,将西藏传统服饰分为节日服饰和常用服饰两种,并且还提供了全新的详细素材。还有相关人员进一步对藏族服饰的审美进行了研究,表示世俗服饰存在和谐统一、朴实无华和和谐统一的审美特点。

其二,民间口学文化。英雄的叙事事件是民间口学文学中的主要内容,《格萨尔王传》展现了藏族原始社会的形象,其也成为藏学研究过程的重要内容[4]。

其三,体育民俗。本时期的体育民俗尤为重视西藏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并且还和新闻学相互交叉。西藏民俗体育因为藏民族的文化才能够稳定的发展,是集体参与,具有农牧区、民族礼俗、健身性的特点。在创新和借鉴的基础上,现代创建了较为独立的体育传播和体育话语体系,形成了自我发展模式。

在西藏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体育、新闻、旅游等事业共同发展的特点,并且逐渐形成了西藏民俗文化论理论体系。在对西藏民俗文化发展研究过程中,当代研究人员对西藏民俗文化的内容、功能、含义及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使其能够占据我国民俗文化中的重要部分[5]。

三、西藏民俗文化保護和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

在西藏民俗文化为当地经济带来效益的时候,也出现了部分珍贵传统文化丢失或者表现低级化的特点,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并且由于基础的建设设备较为薄弱,导致部分珍贵的文化遗产面临消失,而且人才缺乏,缺少传统文化组织策划人员和传承人员。要想能够实现西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持续发展,就要使用针对性的对策,提高当地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

文化是在社会中被人们继承的,如果没有人传承,那么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就会消失。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交流也出现了大融合。此时西藏民族地区人们要在意识上具有自觉性和自主性,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在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还要尊重当代居民的发展需求,尊重人们的选择。

在保护和发展西藏民俗文化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市场,使其能够进一步发展,对当地文化市场进行丰富,有效提高人均消费水平,这也是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并且还要培养民俗文化传承、组织策划和管理等相关人才,藏族要引进优秀的组织策划和管理人员,从而促进西藏民族传统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

在保护西藏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创建完善的保护机制,对于部分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满足时展、即将消失的文化进行保护,也就是使用现代科技方式,通过影像、实物等多重手段,创建民俗文化旅游博物馆等多种方式进行保护,并且还要在政府、相关部门及专家的指导下,对西藏民俗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保护[6]。

四、结语

民俗体育研究范文11

《体育文化导刊杂志》2014年第七期

1徽州各县区民俗体育的分布

1.1绩溪县民俗体育分布绩溪县隶属于安徽宣城市,古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徽厨之乡”,“无徽无成镇,无绩不成街”。绩溪县西与黄山区、歙县、旌德县接壤,东与浙江省临安市交界,南与歙县相连,北与宣城市宁国市、旌德县毗邻。县域面积1126km2,辖11个乡镇81个村(社区),人口18万人。课题组在该县考察的民俗体育项目共计9种,占到总数的8.6%,其中除了纸龙舞外都有文献详细记载。在有文献详细记载的民俗体育项目中,绩溪县独有的共有5种,它们分别是:手龙舞、纸龙舞、破寒酸、跳旗、舞徊。

1.2婺源县民俗体育分布婺源隶属于江西省上饶县,古徽州六县之一,东邻衢州市,西毗景德镇市,北枕黄山市,南接德兴市,该县辖1个街道、10个镇、6个乡,面积2947.51km2,人口36万。课题组在该县考察的民俗体育项目共计7种,占到总数的6.7%,其中有5中有文献详细记载。在有文献详细记载的民俗体育项目中,婺源县独有的共有3种,它们分别是:婺源傩舞、豆腐架、甲路抬阁。

1.3黄山区民俗体育分布黄山区是黄山市市辖区,地处黄山北麓太平盆地,西南与休宁、黟县交界,东连旌德、绩溪,东南与徽州区毗邻,西接石台、青阳,西南与休宁、黟县交界,东北同泾县相依,面积1669km2,辖1个街道、8个镇、6个乡人口,16万。课题组在该县考察的民俗体育项目共计8种,占到总数的7.6%,其中有7中有文献详细记载。在有文献详细记载的民俗体育项目中,黄山区县独有的共有4种,它们分别是:五福会、轩辕车会、婆溪河灯、跳竹马。

1.4屯溪区民俗体育分布屯溪区是黄山市的一个市辖区,其东北、东南分别与徽州区、歙县毗邻,其余均与休宁县接壤,面积249km2,人口15.6万,辖4个街道、5个镇。课题组在该县考察的民俗体育项目共计10种,占到总数的9.5%,其全部有文献详细记载。在有文献详细记载的民俗体育项目中,屯溪区县独有的共有6种,它们分别是:跳魁星、黎阳仗鼓、隆阜台阁、黎阳板龙、威风锣鼓、旱船蚌壳舞。1.9徽州区民俗体育分布徽州区地处黄山风景区南麓,是古徽州域名唯一传承地,面积443km2,辖7个乡镇、1个街道,总人口10.05万人。课题组在该县考察的民俗体育项目共计6种,占到总数的5.7%,其中有5中有文献详细记载。在有文献详细记载的民俗体育项目中,徽州区独有的共有2种,它们分别是:渔翁戏蚌、白菜灯。

2徽州地区民俗体育特征分析

2.1项目类型特征参照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可见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更多地考虑到民俗体育的外在形式。虽然民俗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但从以外在形式分类的角度来看,不可能将民俗体育视为单独的某一类,而因其外在形式的多元性,民俗体育是一种具有多元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研究认为对于民俗体育的分类应考虑3个方面的因素:(1)民俗体育的外在形式;(2)民俗体育的社会功能;(3)民俗体育的体育因素归属。基于这3个方面因素的考虑,本研究将徽州民俗体育分为以下7类,即舞蹈类、游艺类、民间信仰类、竞技类、民间杂技类、民间武术类等。本研究通过访谈、调查、网络搜索和查阅文献,发现9个县区民俗体育项目105项,其中有详细记载的52项(见表2),记载不详的民俗体育项目53项目。对有详细记载的52项民俗体育项目进行了分类(由于记载不详的民俗体育项目信息丢失太多,无法准确判断类型属性,因此不能将此类纳入其中),其中舞蹈类21项,占总体的40.3%;游艺类25项,占总体的48.1%;民间信仰类33项,占总体的63.5%;竞技类3项,占总体的5.8%;民间杂技类11项,占总体的21.2%;民间武术类2项,总体的3.8%。

2.2流变类型特征课题组对民俗体育的流变形式进行了划分,设置为3类:(1)“活态”民俗体育项目。它指近几年每1-2年或定期开展,传承能力强,深受当地人们喜爱,人们主动地、长期地、持续地都开展该民俗体育项目。(2)“边缘态”民俗体育项目。它指近十年偶尔开展或开展次数越来越少,传承能力较弱,当地人们被动地、间歇地开展的民俗体育项目。(3)“消亡态”民俗体育:曾经出现过,但近十年人们没有再开展的民俗体育项目。对有详细记载的52种徽州民俗体育项目的流变状况研究表明:活态类44项,占84.6%;边缘态5项,占9.6%;消亡态3项,占5.7%。可见,有记载的徽州民俗体育项目传承情况非常好,这与当地居民以及政府的关心和支持等原因休戚相关,但这里有3点需要说明,(1)虽然有些项目表明“活态”,但是在少数县区的乡镇可能是“边缘态”或“消亡态”,如打莲湘在祁门县历口镇的流变状态是活态的,但在歙县武阳乡和桂林镇却是消亡态,我们将它视为“活态”是因为从整个徽州地区来看它还是活态的。(2)有些项目虽然这几年开展还不错,主要是因为传承人还在,非常积极推动这些项目的开展,不过我们发现这些项目的传承人年龄都很大了,而且无传承人,也许再过些时间,传承后继无人,这些项目也许就会消亡。(3)上面数据不包括“记载不详的民俗体育项目”的信息,课题组为了科研研究的严谨性,特对部分“记载不详的民俗体育项目”到当地进行实地调查,如跳财神、梅花枪、白菜灯等,通过对当地村民访谈了解到,有些民俗体育因传承人过世或迁徙外地已无法问询,有些项目因长期无人组织等原因荒废多年,有些仅仅在文献、网络等传媒搜索到它们的行踪,最多只留下了一个“名字”,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若将这53个“记载不详的项目”算在“消亡态”这一类,消亡态徽州民俗体育项目总量为56,占到总数的53.3%,因此,总体上徽州民俗体育项目的消亡率还是非常高的。

2.3开展时间特征通过对表2显示的数据,课题组对52项记载详细的徽州民俗体育项目的开展时间进行了分析,在春节和元宵期间开展的项目共有19项(活态15项、边缘3项、消亡1项),占到总体36.5%;在端午节开展的项目共有3项,且都为活态,占到总体5.7%;在中秋节开展的项目共有2项目,且为活态,占到总体3.8%;在庙会和迎神会上开展的项目共有6项,且都为活态,占到总体11.5%;开展时间不固定共有22项(活态18项、边缘态2项、消亡态2项),占到总体42.3%。可见,虽然在不固定时间开展的徽州民俗体育项目占第一位,但其它一些徽州民俗体育项目都是在节庆时开展,共有占到总数的57.7%,充分凸显徽州民俗体育的节庆特色。在众多的徽州节庆民俗体育项目中,在春节和元宵期间开展的民俗体育项目最多。

作者:王凯珍冯潮余涛单位:首都体育学院安徽体育局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民俗体育研究范文12

【关键词】沂蒙精神;民俗;育人;融合

民俗是特定群体共享的传承文化,它伴随社会发展而发展,是一种动态的、活的文化现象[1]。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沂蒙山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生活着汉、回、满、壮等44个民族,由于交通落后、地域闭塞,这里慢慢孕育了一系列特有的民俗文化,形成我国的早期文明――东夷文化的发祥地。历经千年封建社会,沂蒙民俗被不断丰富充实、拓展延伸并传承至今;改革开放后,多数民众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情感已经逐步淡漠。在外来文化强力冲击下,沂蒙地区许多传统民风民俗不断消淡,各种节庆活动也日趋减少;再加上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不够,开发不足,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没有彰显,致使不少民间艺术陷入因人而存、人绝艺亡的困境。大学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有必要强化民俗文化教育,从而不断推进沂蒙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加强沂蒙民俗教育的必要性

1.1研究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民俗文化多数是特定族群传承与发展的共享文化,因而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往往结合一定的地域开展工作,其研究重点多集中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民俗教育等方面,以增强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目前,有关沂蒙民俗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刘德龙(2008)等在山东民俗与沂蒙文化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周忠元(2009)对沂蒙俗文学做过大量的研究;马静(2009)对

沂蒙方言做过一系列调查;于爱水(2009)结合课题对临沂民俗做过初步整理。

当前,沂蒙民俗文化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资料整理也不太全面,再加上传承过程中面临的艰难困境,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可全面整理沂蒙传统文化资料,不断充实《沂蒙精神》、《红色旅游》等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深入领会沂蒙精神产生的根源、背景及沂蒙人民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1.2 传承沂蒙精神的需要

沂蒙精神和沂蒙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可以说沂蒙传统文化是沂蒙精神的根,沂蒙精神是当代沂蒙传统文化的魂。因而,在开设的沂蒙精神课程、红色旅游等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传统文化及沂蒙民俗的内容,通过多种方式融入课程和课堂,使那些“勤劳、睿智、刚毅”的沂蒙品格不断传承和发扬,并结合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使同学们接受正确的价值导向,并形成良好的品格品行。同时也不断拓展沂蒙精神方面研究领域,丰富教学内容,并探究以劳苦大众为主体形成的沂蒙精神的起源。

1.3 发掘社会经济价值的需要

随着世界各地对本民族文化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未来一段时期内,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不遗余力地推动民俗旅游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当地民众真正认识到保护与开发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并在开发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从而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行列,进而增强了民俗文化自我延续与发展的能力。

2.强化措施

2.1沂蒙传统文化及红色旅游的育人导向的融合

沂蒙传统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具有较强的教化功能和规范功能,是沂蒙人民宝贵精神财富和教育资源。在育人导向方面,可以说沂蒙精神是精髓和灵魂,它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引领沂蒙人民不断取得对敌斗争的胜利,在和平建设年代又引领沂蒙人民不断取得经济建设的硕果;沂蒙传统文化是内涵丰厚的知识殿堂,它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沂蒙儿女的健全人格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红色旅游资源是教育后人的载体,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品味到血雨腥风的年代沂蒙人民的顽强,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三种教育资源的有效融合,再加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对弘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展现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2.2 沂蒙精神、沂蒙传统文化及红色旅游教学内容的融合

沂蒙精神不能脱离沂蒙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为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给养;沂蒙精神是当代沂蒙文化的升华,脱离了丰富多彩的沂蒙传统文化显得过于单调;同时,沂蒙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又需要载体,尤其是那些拥有丰厚历史记忆的红色旅游景点,因而可以说沂蒙精神、传统文化及红色旅游资源是相互包容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教学内容的融合,组建课程群,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做到内涵丰厚、内容精彩,便于学生接受。此外,传统文化中还包含许多和谐成分,通过对这些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可增进和谐校园和平安沂蒙建设。

2.3 创新教学方法,发掘传承人才

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常用的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等,还注意采用田野调查法、走访法等新方法,利用学生周末或假期时间,深入田间地头、乡村社区,让学生了解沂蒙民俗的赋存状态、发展情况及传承与创新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利于发现在这方面有一定天赋,并乐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奉献自己才智的优秀学子。乡土艺术人才的匮乏是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最薄弱的一环,由于当前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少传承与创新的能力,以致一些传统文化艺术和传统工艺出现人才真空。为此,要积极挖掘和培养人才,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发掘相关人才,使他们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扭转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创新过程中人才匮乏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周玉东.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困境与出路[J].新西部,2009,(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