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共艺术美术

公共艺术美术

时间:2023-09-19 18:49:17

公共艺术美术

公共艺术美术范文1

作者:李晶 殷小烽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马列维奇在《至上主义》一文中曾经说过:"客观世界中的一切视觉现象本身都是无意义的,只有感觉才是真实的。最精确的表现手段永远是那种最能充分表达感觉的手段。”因此当我们对艺术表象拿捏不准的时候,探寻艺术语言的本体意义便显得尤为重要。公共艺术是指由公众的行为、认知及审美习惯所构建的艺术样式,其艺术语言及文化特性既是文化现象更是社会现象。公共艺术的发展伴随着当代艺术与文化的开放姿态,越来越频繁地在艺术语言的层面与“公共”发生关系。或者换句话说:公共艺术成为艺术语言新的载体,对公共艺术的研究与介入,转而体现出艺术语言的时代转换。公共艺术与传统艺术语言在此时代背景下具有了特定联系,在对艺术语言的探寻中,公共性成了迈不过去的因素。对艺术语言的公共化趋势的敏锐感知倒是应验了马列维奇的判断。

艺术语言在公共艺术中的情感属性公共艺术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其艺术语言的表述应当是开放的。艺术语言具有时代性与继承性,任何艺术语言都面临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既要继承传统秉性,又需弘扬时代特征,并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平衡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是当代艺术语言公共性趋势研究的重要内容。悦目的公共艺术语言首先要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之上,能如此者,必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扎实的理论素养和完整的知识结构,对艺术语言诸要素敏锐掌握,同时还应以踏实的情感融入生活,有情感的艺术家才能体味到有情感的公共艺术语言。虽然最终作品的情感要靠观者去体验并很大程度取决于艺术语言与公共态度的沟通,但是对公共诉求有所理解的艺术语言在整个过程中都作为主体存在。艺术家的职责不仅在于设计出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满足人们对空间的感官需要,更在于通过作品的情感传达出对现代人全新生活方式的理解以及在艺术语言层面所建立的审美导向,这才是本来意义之所在。面对公共态度,敏感的艺术语言总是能触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理想状态,巧妙拨动公共的兴奋点,在语言中引入能与人的视觉情感直接衔接的阳光、风、土和水等最基本的语言元素。艺术语言的高下在此时的表现便是是否能利用全新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将公共艺术从远处拉到身边、从冷漠变成温馨、从疏离变成沟通、从局部拓展到全社会,通过艺术语言公共性的充分展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阐释社会的、文化的、世俗的以及情感的愿望。

艺术语言在公共艺术中的审美趋向艺术语言的作用左右着公共空间及构成公共形态的基本要素,对公共空间的形象、公共空间的功能及公共空间的肌理起到空间属性上的引导作用,进而也决定了公共空间的存在形态。而公共艺术的语言样式及审美方向,又对于公共空间的文化属性有一定的表述作用。不同语言基础的公共空间,其审美品格也不尽相同。艺术语言的公共化趋势更多作用于这一范畴。当你进入到东方园林围合的空间时,其语言语境沉静典雅。而当你身处西方传统的建筑广场如圣彼得大教堂时,因其场所中艺术语言的繁复庄重而领略出强烈的宗教感受,这是公共艺术语言的既有限定,同时也构成了这一空间所特有的审美属性。因而,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要充分思考与之相适应的语言因素,使得公共艺术的造型语言紧密地与特定的空间氛围相协调,并对空间的既有秩序有机连接,但这种连接的语言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内容上的连接、形式上的连接及材质上的连接,或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在适应公共空间审美方向的同时,突显公共空间的审美属性,使观者在视觉上产生自然过渡,将空间与附属其间的艺术有机结合。

公共空间作为既有存在,其尺度与体量也对公共艺术的语言处理起着关键的限定作用。空间既有形态各不相同,有横向的空间展开,有纵向的空间延伸,以及复杂多变的空间变化,进而造成艺术语言的阐述角度各不相同。而艺术语言在此时的作用便是调节空间与观者、空间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公共艺术造型尺寸的控制,缓解空间尺度给人带来的视觉不适,在活跃空间的同时,拉近了公共艺术与人之间的视觉距离,使空间在视觉心理上有一个和谐的递进变化,同时也可以增加公共艺术的互动性,使公众在参与的同时延伸了空间的人文理念,进而拉近了空间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在艺术语言与公共属性中强化了人的气息。同时,艺术语言的介入也使公共艺术尺度上的控制与空间关系进行对比与互补,进而减弱空间单一性变化。公共艺术的语言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营造出空旷巨大的场所时,因其空间变化乏味,且视觉上又要处于一种丧失比较目标的茫然状态,就会使我们产生失落感和缺乏自信的情绪变化。在这种特定的空间状态下,公共艺术可利用艺术语言的多种介入方式,修正空间的视觉基础,在减弱空间对公众视觉造成压迫力的同时又调节了公众的视觉心理。作为有才情的艺术家往往在这些环节表现出对艺术语言驾驭自如的能力,其艺术语言的章法与套路令人称奇。

艺术语言在公共艺术中的技术属性毋庸置疑,技术属性是公共艺术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优秀的艺术语言从来都是在某些司空见惯之处冒出新的发力点。现代公共艺术的技术属性,首先应与人们的心理感受相一致。因为技术因素的特点往往以具体的、看得见的面貌呈现,而直观的技术手段又能够影响公共艺术的受众心理。人们常常会感受到具体的公共艺术对自己的情绪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或者接受某一语言在特定公共艺术中的作用方式。用某一种语言表达一定的情感,甚至表达信仰,这就是人们对语言的阅读心理。引申到技术层面,体现出的是对材质、对空间、对色彩等一切承载艺术语言的技术手段的接受与否。这一惯性的形成及演变是复杂的,包括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的等诸多因素。就现代艺术语言的公共性趋势的技术层面而言,加以完整、丰富、细化予以充实并将艺术语言与技术之关系环环相扣、落到实处才是根本。随着公共艺术外延技术的拓展,公共艺术语言也有了更加广阔的表现舞台和诸多的形式展望.但现在的问题是在公共性极大高昂的当下,艺术语言不应只是一种审美手段的体现,而更应传达当代社会的演进与张弛。语言经验表明,艺术语言必须在早期就介入公共艺术诸环节,包括对公共属性、公众的审美方向和功能属性等一系列因素的正确判断,才能使我们明确对于公共艺术造型材料、尺寸和色彩等相关语言的技术属性。我们可以通过对技术的合理运用,使语言与技术有机结合,艺术家如此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加大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语言之间的精神层次,进而增强艺术语言的情感厚度,丰富公众的审美视域,进而对公众造成视觉心理上的震撼,在突显公共艺术语言冲击力的同时,给既有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也带来一种崭新的人文气息。#p#分页标题#e#

公共艺术美术范文2

现代主义艺术与审美的救赎之道便是对日常生活经验予以彻底否定和颠覆,将熟悉的现实生活世界置换为一个新奇、破碎、抽象的陌生化世界。尽管现代主义围绕自律性艺术观念不断地进行着迥异的风格革命,并产生了唯美主义、超现实主义、机械主义、抽象主义、立体主义等众多风格流派,但在总体上,现代主义艺术皆倾向于摈弃模仿或再现生活的传统艺术法则,而借助于纯粹的艺术形式、新奇的审美经验以及个性化的艺术语言来塑造审美的乌托邦世界,以实现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替代和超越,从而使生命个体从无聊刻板的日常生活中得以解脱。换言之,以艺术来对抗日常生活是现代主义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分化。所以说,艺术从前现代时期与社会生活的密不可分到现代时期与日常生活的渐行渐远,是现代性不断发展的结果。

一、艺术重返生活与审美回归感性

显然,现代主义艺术与审美在解救人们脱离日常生活的惯例化与庸俗化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其救赎路径是以对生活世界的遮蔽和对日常经验的否定为代价的。其间接后果便是割断了艺术与日常现实和生活大众的传统联系,人们无法借助艺术获取与日常生活的有效对话,由此造成的现实经验的失效令人们日渐远离现代艺术,加之现代艺术家浓重的“文化精英主义”色彩,使得现代艺术愈发成为圈子化的形式游戏。现代主义的艺术自律和审美无功利性观念在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后受到了广泛的质疑。率先发难的便是标举“现成品艺术”的杜尚,他一反现代主义常态,将日常生活用品纳入艺术审美的对象,甚至直接以日常生活现成物来取代艺术品,并挑战艺术的博物馆与学院化体制,标榜艺术的日常性和任意性。杜尚革命性的艺术观念在后现代社会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扬。波普艺术、行为艺术、景观艺术、装置艺术等后现代主义艺术形式皆尝试跨越艺术与生活间的鸿沟,将艺术从高蹈的审美乌托邦王国重新拉回到真切的现实世界,寻求与生活对话的诸种可能性,并进一步将艺术市场化和商品化。由此,横亘于艺术与日常生活间的界限便被不断的消解,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渐趋弥合,雅俗的距离也消失殆尽。恰如詹姆逊所言,“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消费品”。后现代主义时期,艺术重返生活的表现不仅体现在上述艺术流派的种种日常生活化的艺术创作实践,更体现在大众传媒作用之下,艺术自身与日常生活的无间融合以及对大众文化生产逻辑和市场运行法则的自觉认同。具体而言,艺术的创作方式、存在形态与传播渠道更加多元,使得普通民众接触、体验、欣赏甚或创作艺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艺术不再是少数特权阶层或贵族的“家私”,而成为大众生活中的“常客”。而且,文化消费市场的主宰之下,“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现实,它进入了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绘画进入了广告,建筑进入了工程技术,手工业品与雕塑成了工业美术,音乐与影视合成了MTV……“因而一切事物,即使是日常事物或平庸现实,都可归于艺术之记号下,从而都可以是审美的”。所以说,艺术与生活的复合,一方面是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逻辑对社会诸领域全面渗透与扩张的结果。艺术的生活化、世俗化现实直接催生了审美体验方式与美学理论话语的转型。以审美无功利为理论内核的经典美学话语在后现代文化景观面前逐渐丧失了现实根基与言说能力,由于经典美学的原旨在于感性认识的完善,但因对理性的过度推崇,而将“感性”一直视为一种混乱和不成熟的限制性存在,而置于被理性规范、引导和改造的境地,韦尔施即指出:“古典美学的客观矛盾,存在于其对感性实施的暴政之中,因为它没有把感觉的多样性本身理解为智性的东西并加以尊重,而是错误地将其当作粗鄙之物了”,甚至发展为反感性的理性独断主义。显然,传统的理性一元主导论美学体系与当代社会注重感官体验、现世价值的世俗化文化现实格格不入,其合理性不断被当代文化艺术的商业性和感官化所消解便在情理之中了。可见,美学如若坚守其借助审美救赎通向人之自由解放的终极诉求,势必需要关涉人们的日常生活,正视构成人之日常生活及其生命意义的正当感求,只有将感性上升至关系生命质量的存在论高度,美学才能重获生命救赎的言说意义。唯其如此,美学需要摒弃理性霸权并突破纯艺术的界域而回归感性,在对感性和日常生活的关注与批判中实现理论话语重构。不难发现,艺术重返生活与审美回归感性是人类艺术审美活动进入消费主义社会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向,二者基本上同时发生,又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共同促生并见证着“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代的到来。

二、日常生活审美的表征之一:公共艺术的出场

当下随处可见可感的审美泛化现实证明,“日常生活审美化”正逐步凸显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性文化景观,并日益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织原则和表征当下文化艺术现实的通用言说媒介。“日常生活审美化”景观最显在的表现彰显于都市生活空间的美化方面。除却政治、商业、历史和文化等固有因素之外,充满美感和艺术品格似乎是现代城市印象的题中应有之义,艺术审美观念被积极整合于当代城市文化的建构,诸多艺术形式和审美元素被应用于城市规划的设计、城市形象的建设和城市空间的安排之中。城市建筑的设计会参照审美的基本原则,街道两旁透明橱窗内的商品陈设会努力营造一种审美的效果,甚至城市本身也被视为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的艺术品,以至于“差不多每一块铺路石、所有的门把手和所有的公共场所,都没有逃过这场审美化的大勃兴”(8)。除了艺术观念、风格或美学元素的隐性融入,美化城市空间的最便捷手段即是诉诸于雕塑、壁画、建筑、园艺设计、景观艺术等具体的艺术品。由于这些艺术被置于城市公共的物理空间之中且参与了公众的艺术审美生活而被统称为“公共艺术”,并被形象地叫作“城市家具”。从概念发生学的角度来讲,“公共艺术”的出现是颇为晚近的事情。大多数艺术史家和批评家皆倾向于把此概念和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实践出现的时间,追溯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社会发生之时。如此一来,自然把后现代社会之前存在于公共物理空间中的艺术品排除在“公共艺术”的范畴之外,原因有二:其一,“公共艺术”产生的首要前提是必须具备建基于社会政治及文化民主机制之上的真正公共领域。根据哈贝马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考察,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是18世纪之后市民社会的产物。“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公众。……当他们在非强制性的情况下处理普遍利益问题时,公民们作为一个群体来行动;因此,这种行动具有这样的保障,即他们可以自由地集合和组合,可以自由地表达和公开他们的意见。”概言之,公共领域是由公众自发地针对公共利益问题自由发表意见的社会生活领域。所以,公共艺术便是存在于公共领域之中关涉公共利益的艺术品形式。由此反观人类封建与专制统治时代的主流艺术,例如,帝王雕像、纪念碑、宫廷艺术、宗教建筑与壁画等,此类艺术所反映和表现的题材,大多是凌驾于普通百姓之上的救世主、圣人、帝王、英雄、政治家、神话故事或丰功伟绩等,而且普遍借助于掌权阶层的政治权威和权力话语创作,自上而下地推广至全体社会,并以法定的形式纳入社会文化生活和大众的文化心理之中,其表达的是权力阶层的意识形态与审美规范,丝毫不代表公众或公众的意愿。所以,这类艺术形式虽处于(或部分地处于)开放性的物理空间之中,但并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精神和自由平等意味的民主参与的文化内涵,在当时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其二,尽管到了18世纪,近代新兴资产阶级及市民社会的兴起为公共领域的建立奠定了社会基础,亦为公共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文化场域,但现代主义时期置于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往往是少数艺术精英基于艺术自律性观念极度个人化的艺术表达和对前现代艺术观念的反叛,不仅超脱于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经验,且经常独立于所在的空间环境,基本上与博物馆或美术馆中的其他各美其美的现代主义艺术毫无二致,因此也难以被划归为“公共艺术”一类。由上可见,正如公共领域的形成一样,尽管西方社会中的公共——私人界定早在素有西方古典民主政治源头的古希腊城邦中即已存在,但公共领域的真正实现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当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只有在人类社会进入了后现代文化语境之中,艺术与生活相互融合并能够在促进公众参与社会公众事务和公共福利方面发挥积极效能之时,才真正以理想化的面貌出现。当代公共艺术在中国的正式出场并取得长足发展,不过是21世纪以来十多年的时间,而这恰巧与“日常生活审美化”话题进入中国并逐渐获得理论合法性与现实阐释力的时间基本同步。某种意义上,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出场即是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实表征之一,而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艺术生活化程度的与日俱深也为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现实文化土壤。从宏观上看,二者的“深入人心”皆得益于21世纪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全面发展进步的整体环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一系列重要变革,促进了国家政治、文化进一步开放,社会政治与文化生活的民主化程度愈来愈高,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这皆为“公共艺术”的引入和发展营造了必不可少的社会文化场域,也进一步加大了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相互转化的力度和深度。

三、艺术的公共性与审美的民主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之所以受到国内诸多学者的重视和认可,除因其与21世纪以来中国整体社会文化语境颇为契合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其为艺术审美的民主化带来了极大的可能性,无疑,公共艺术在此方面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公共艺术的出场,直接使得人们的艺术审美活动不再局限于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传统的文化艺术场所,而扩展至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街心花园等公共文化空间。而且,如果说那些糅合了艺术风格和美学元素的消费商品和工艺设计仅是“从艺术当中抽取了最肤浅的成分,然后用一种粗滥的形式把它表征出来”而与真正的艺术尚有距离的话,那么,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新型艺术形式,其所给予公众的审美便利和对民众参与艺术的热情的调动是不言而喻的。与以往艺术形态不同,“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第一本体规定性,此种公共性绝非宽泛意义上的把艺术品放置于开放性公共空间,而是包含着与现代民主紧密相关的深层意涵,具体表现在:第一,价值共享性。公共艺术是以假定其所表现的价值可以共享为逻辑前提的。任何理想公共艺术作品的创设,均不能仅是出于美化城市空间、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等简单的功利考量,而应以在为日常生活世界提供新型美学景观的同时为公众营造可以共享的城市文化空间和美学空间为旨归。纵观人类社会艺术发展史,被视为正统、主流艺术的总是标示和代表着该时代的官方意识形态和普遍审美规范,而且其审美阐释权也掌握在统治阶层、贵族、教会或少数文化艺术精英手中,公众在其中扮演的仅仅是被动接受者的角色。鉴于此,当代公共艺术对公共精神和民主意识的推崇,对于公众为社会公共事务平等对话和公共参与的倚重,恰巧意味着对以往少数人垄断文化话语权的否定和抗衡,代表了现代文明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未来走向。第二,可参与性。如果说非公共艺术大多体现的是国家权力意志或文艺精英的个人审美旨趣的话,那么,公共艺术的文化理念和价值核心便在于倡导和体现公民社会之公共文化生活的自由参与和平等言说。真正的公共艺术,从起初的策划、设计方案的商讨,到具体的创作,再到最终艺术品的落成与安置等整个过程,民众无不参与其中并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以此实现公众审美需要的满足和与群体文化心理结构(地域文化特色、历史底蕴、风俗人情等多重因素)的契合。而且,公共艺术家不会像以往的精英艺术家那样以某种自上而下的启蒙姿态强加给观众某种单一的解释,更不会赋予某种比其他理解更特权化和权威性的理解,而是保持作品的自由流动与敞开的状态,将作品的诸种价值解读留给公众。所以,公共艺术可以说是现代民主精神在文化艺术领域中的彰显与延伸,代表了一种基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公共文化实践和文化理想。这种文化理想,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在‘公意’和‘公心’的指引下,在共同协作和广泛参与的过程中,聚集和利用好公共社会的物质与文化资源来为公共社会的全体成员谋福利。”而这种社会福利最明显的体现便是文化资源的共享与审美的民主。

四、审美民主化:任重而道远

公共艺术提供了一种修复日常生活与艺术审美之间裂痕的方法,为民众接触艺术、参与艺术创作、自主审美鉴赏创作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其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和艺术审美民主化的重要推动作用自不待言。但正如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主,只有相对和有限的民主一样,公共艺术,尤其是国内方兴未艾的公共艺术,所产生的审美民主化效果同样是有限的。之所以如此,这与公共艺术本身的矛盾性和国内公共艺术整体的发展情况有关。首先,公共艺术先天具有某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性:既是艺术,又非纯粹的艺术;既是审美的,又是功能性的;虽有私人性,更具公共性。M.迈尔斯将这种矛盾性概括为一种两极性,“艺术(与建筑)是支配性文化、空间和城市的概念化的组成部分,在这种概念化中,公共艺术是城市铭文中的一个因素,它似乎是建立在价值自由的基础之上的;而艺术又具有某种社会的目的,它致力于重新界定价值,并且敞开城市生活的各种可能性”。即是说,公共艺术始终游走于自由价值与功能价值、美学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这注定了任何公共艺术作品皆是不同价值维度拉拽下的矛盾综合体。艺术一旦从孤立的博物馆、美术馆等政治化或学院化艺术体制中突围出来,便会与非艺术问题交织在一起。公共艺术不仅仅是艺术,而且是存在于公共空间中的“非博物馆艺术”(阿瑟•C.丹托语),尽管公众面对身边的非博物馆艺术时的审美反应方式与其面对博物馆艺术时基本一样,但不同的是,公众在这些彰显民主性的艺术身上有了更多的参与权、发言权和决策权,这自然是公共艺术的价值所在,但某种程度上也可能带来对审美性的减损与牺牲。在协调公共性与艺术性的矛盾问题上,就有可能出现以下情况:一方面,公共艺术最为看重的是公众个体意愿的表达和民力的实施,因而尽管在总体上须体现社会大多数公众的文化意愿和话语权力,但并不意味着公共艺术作品就一定会体现大众平均化的审美情趣或通俗化的艺术趣味,甚至并不太在乎大众的“喜闻乐见”或“一见钟情”。另一方面,公众在公共艺术实践中更多地扮演参与者角色,真正的创作者还是艺术家群体,这就难免导致某些公共艺术品带有艺术家本人的美学印记,如果艺术家个人色彩过于强烈的话,势必会造成类似自律性艺术中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之间对立的延续,这种对立的结果最终无论是以哪一方的胜出收场,都意味着是对审美民主化的破坏。其次,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公共艺术是由政府或企业和公司赞助设计的。“在公共场所中委托或设置艺术从一开始就源于某种政治的行为,这种行为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法律关系,这种关系交织着一系列行政的、政治的和资金的考虑。”多重强力外在因素的制约,使得公共艺术或多或少地隐匿着某种权力话语,艺术家受制于委托方或赞助者的权力意志,不得不采用艺术的形式和审美的符号去想方设法地表现出占支配性地位的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以服务于委托方或赞助者的功能性需要。这种政府主导或资本运行下的艺术项目显然是在公共性匮乏的情形下完成的,其审美的民主性便难以有所保障。基于上述原因,国内的公共艺术总体发展态势不容乐观。尽管不乏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但亦有许多作品存在公共性或审美性不足的问题。因艺术家与委托方或赞助者及当地公众缺乏持续且有效的沟通,而将已有的艺术观念凌驾于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之上,将自认高明的审美旨趣强加于公众,作品最终难以与公共空间形成互动,也无法与公众构成对话,而沦为无人问津的无场景性艺术。一直饱受诟病的央视新址大楼(“智窗”大厦)便是中国近年来公共艺术作品并不成功的典型案例。2002年7月,当荷兰建筑师库哈斯给出其设计方案——“力与美的雕塑”时,因该方案与中国传统的建筑美学原则相悖且造价甚高,而受到了包括某些学者在内的众多公众的质疑。尽管如此,当时的专家评委以该设计“不卑不亢,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无排他性;既能代表新北京的形象,又可以用建筑的语言表达电视媒体的重要性和文化性”为由坚决支持此方案的实施。但建成后该建筑仍是争议不断,尤其是当库哈斯在后来出版的名为《Content》的著作中故意袒露其色情隐喻时,公众对其的调侃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暂且搁置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和后现代意蕴,作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其之所以如此不被认可,最大的症结恐怕就在于专家评委和艺术家始终以孤傲和精英的态度应对公众的质疑,对公众的意见完全漠视,这种态度无疑违背了最基本的公共艺术精神,其不被公众接受便在所难免了。如果公共艺术是艺术家个人的审美实践或是国家将某种意识形态的、美学的规范强加于民,显然与远离公众的自律性艺术无异,其所蕴含的审美民主化价值也难以彰显。事实上,这同样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所在。尽管其有效地推动了审美的大众化、民主化进程,但不可否认,因城市化、商业化程度相较西方大都市尚有距离,国内实践“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主体集中在中产阶层,作为日常审美风尚的制造者和引领者,其有时候难以顾及到所有民众的审美趣好。唯其如此,“日常生活审美化”反对者经常以潜在的抹杀审美差异、将个人审美趣味普泛化的倾向为由,表达对其审美民主化效能的质疑,进而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加以否定。应该说,这种艺术家自说自话或中产阶层自娱自乐的非民主性审美情形的确存在,但这并不足以动摇公共艺术及日常生活审美愈来愈稳固的现实与理论根基。毕竟,审美的民主化是一个慢慢消解贵族特权和专家垄断的过程,如若此过程的终点指向“人人都是艺术家”(博伊斯语)的理想境界,那其必然是任重而道远的。

作者:李雷

公共艺术美术范文3

广义的公共艺术,是指在公共空间内的一切艺术活动形式。而狭义的公共艺术,是指大众参与的,有助于大众审美和满足于大众需求的艺术活动。公共艺术之所以被称为是“公共的”艺术,首先是因为它是在一个特定的公共环境内出现的,一件作品,不论大小与否,如果放在博物馆、美术馆内它也只是一件艺术的作品,但是如果放在公共的环境内,它就可以成为是公共艺术品。公共艺术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是需要大众参与的,与别的艺术形式不同,公共艺术的功能之一就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是一种大众文化活动。它以大众的需求为前提,是在艺术活动者和政府部门配合指导下的一种艺术形式。如今,随着大众审美能力和个人需求的提高,公共艺术的这项特征也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公共艺术在城市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反映了这个城市的面貌,也反映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我们只有更好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的认识到公共艺术的功能特征,让公共艺术为了我们更好的生活而服务。

公共艺术对城市发展的美化作用

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代社会之前,公共艺术也是存在于城市环境中的,只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最主要的是解决温饱问题。相对来讲,公共艺术的美化作用就弱了下来,但是也是存在的。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社会和经济需求也不断地提高,发展到现在的公共艺术,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公共艺术的审美性引导着大众的审美取向,而社会文明的进步也会促进公共艺术向着更高的层面发展。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出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比如公园、商业街、广场等等,这些公共艺术作品在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同时,还美化了城市环境,也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它们采用不同的材料,有的采用玉石、有的是钢材、有的是塑料、还有的是木材,这些不同的材质让公共艺术品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也使我们生活的生活变得不再单调乏味而是充满趣味。公共艺术作品,是在一定的特定的生活环境下产生的,大到城市的景观环境设计,小到公园的一草一木,公共艺术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地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特征,因此,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塑造和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公共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公众参与。当今社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各种压力都随之而来,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使人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好的艺术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愉悦感。公共艺术在满足人类正常功能需求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公共艺术对城市发展的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以及人们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公众参与的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我国的城市化形象和公共艺术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创作者投入到了公共艺术的领域,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这对公共艺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公共艺术也一度跟“行为艺术”一样被称为流行艺术。公共艺术之所以在社会上带来广泛的影响,除了它本身的功能特征外,也是由于公共艺术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城市特色,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另一面,它有巨大的凝聚向心力,它所散发的艺术魅力使得每一个居民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给城市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许多城市的标志性雕塑作为城市的名片在城市的旅游事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到北京,我们一定会去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件雕塑作品因为反应特定的历史事件,因此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城市商业街的设计也属于公共艺术的范畴。随着人们消费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商业街消费的文化需要也有所提高。再也不仅仅满足于购物的需求,而更多的是满足人们视觉、心理、生理上的需求。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购物环境,可以让人放松心情,轻松愉快地购物,从而给商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协调好公共艺术与商业环境的关系,可以营造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商业环境,给消费者带来轻松愉悦的购物体验,在商业环境中融入公共艺术,塑造独特的商业空间,以促进当地商业的繁荣与发展。

公共艺术对城市发展的教化功能

公共艺术作品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它的形成必然受到当地的传统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它能凸显鲜明的文化精神指向,颂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对当地居民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以郑州二七纪念塔为例,作为郑州市的标志性雕塑,虽然已经六十多年的历史,经过几次修整,但它的历史意义依然很大。它反映出劳动人民的大无畏精神,在当今仍然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因此,很大程度上,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作品都是以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为主要设计元素的,它反映了这个城市居民的生活习俗和精神文化,它被赋予光荣的使命,通过公共性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文明风采,鼓舞人们积极进取、奋力拼搏,也提醒我们在吸收和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公共艺术是大众参与的艺术形式,它必须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样才易于被受众接受。它的这种地域性特征也影响着公共艺术的发展,而富有地域性的公共艺术作品也潜移默化地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综上所诉,公共艺术对城市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设计师,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秉承以因地制宜的原则,以为本土人民服务为己任,坚持地域化、个性化、多元化、整体化的原则去创造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使城市的发展更好地符合人们的需求。

作者:曲璐璐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公共艺术美术范文4

关键词:中职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美术教育;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课程设置

一、中职学校《公共艺术(美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如今,在我国,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备受关注的一项内容,特别是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改善,学校与家长越来越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现阶段,美术教学日益受到重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顺应时代的要求,开设相关的艺术类课程。

《公共艺术(美术)》课程要求结合学生过往与现在的生活经验和专业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选择不同美术类型的经典性、代表性和时代性的佳作,从自然、社会、文化和艺术表现、发展演变进程等角度赏析,帮助学生了解美术以及应用美术的基础知识,熟悉其基本审美特征,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与人文内涵,感受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获得身心愉悦与欣赏经验,丰富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拓展审美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综合素养,提升生活品质和文化品位。

二、现阶段中职学校《公共艺术(美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公共艺术(美术)》课程在我校从开始实施至今已经将近两年的时间,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前进。但与此同时,在公共艺术――美术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公共艺术(美术)》课程在我校的开设,主要面对的教学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非美术专业的学生,如数控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专业,汽车维修专业等等。此类专业并非美术相关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相对不稳定,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在这以前很少正规地接触美术,也没有相关的美术基础,加上公共艺术――美术的课程中,美术历史以及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枯草,因此在上课期间难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缺乏动力,没有积极性,上课开小差,作业不准时交或者不交。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学习公共艺术――美术这门课程,心中没有目标,没有思考。在课堂中,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单单依靠一些强制的课堂纪律管理学生,强迫学生认真听课,这样的教学与课堂严重影响学生培养相关的美术素质,影响课程的进步。

(二)《公共艺术(美术)》课程教学方法单一

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一种有效的,合适的教学方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校在现阶段的《公共艺术(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实施中,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主要是运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这样子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环节,失去了主动在自我实践,群体合作实践中沉淀与提炼的机会。然后继续生硬地听课,死记硬背地应付考试,这样的课堂并不生动,也不能将学生应有的创新,创意,灵气等等发挥出来。

(三)《公共艺术(美术)》课程设置思路不够清晰完善

课程设置是教学的核心。如果把“课程设置”仅仅理解为学科课程的开设,这是不够全面的。现阶段,在我校《公共艺术(美术)》作为一门课程,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与要求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设置《公共艺术(美术)》课程。然而,目前《公共艺术(美术)》的课程设置思路并不够清晰完整,其中包括课程分布的比例以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相互关系与分配。

三、解决现阶段中职学校《公共艺术(美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对于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原因在于学生对此内容缺乏兴趣,以及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因此,想要在这个现状上作出改变,在上课过程中,可以从课程内容、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以及更接近学生思维方式的方法等等这几个方面入手,找到其中的关系,进行教学。正如在西方美术历史,西方名画欣赏的课程内容中,如果直接按照书本讲述,难免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可以适当找到名画与当代艺术,电影,音乐等相结合的切合点,从学生相对感兴趣的话题中引出其中与名画的联系,让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紧跟老师的思路。再者例如在讲到原始绘画的时候,准备好相关的视频资料:当下正热播的动漫电影《疯狂原始人》中主角每天晚上给他的家人们一边讲故事,一边用原始的材料在洞穴的墙壁上进行绘画情境的相关片段,以此告诉学生,原始绘画就是在洞穴中,用原始的材料进行绘画的;又如通过西方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对当代时尚时装流行风格哥特式黑色蕾丝元素的影响,让学生知道,生活的灵感也来源于艺术。

(二)避免采用单一的教学法。可以根据课程需求,适当变换教学法,找到创新点和突破点。传统的教学法是老师讲授,学生聆听,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公共艺术(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作出尝试,适当加入新的教学法,例如:

情境教学法。在讲到中国象形文字欣赏的时候,教师可以引用象形文字情境动画播放给学生看,通过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使学生自身于动画情景中,感受这个动画根据象形文字的特点以及内涵,创作出一个具有情境的识字故事,学生颇感兴趣。与动画结合的情境教学法,使本来学生觉得乏味的象形文字,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记忆深刻。再例如在一些名画的讲解中,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情境进行讲述,如名画《最后的晚餐》,教师通过语言对画作进行情境,故事的描述,加以渲染,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会更加鲜明。还有表演体会情境,在美术画作欣赏课程中,以学生表演课程内容中的情境为主,将整个班的学生适当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组织,模仿一幅名画,让没一个表演者都融入画作中的情境,包括名画中的人物,有特色的物件等等,可以以名画为基础,配以音乐,造型,对话,情境。在这当中学生自己进入情景,参与角色,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一定的亲切感、幽默感与新奇感,内心有了不一样的体验,因此会更加专注,更加积极,更有兴趣地去欣赏,去学习,去沉淀。

情景式教学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学生有独特的启迪作用,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适应能力。

(三)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美术)》课程设置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清晰规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分布,充分发挥实践检验真知的真理。例如在中国美术赏析课程中,实践性多与理论性的运用,我们挑选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和软陶雕塑制作这两个主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活动。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制作过程都非常简单易懂,不需要太过专业的手法和技能就能表现出来,对于不是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只要掌握其中的技巧,就能较容易地制作出成品,从而体会到中国美术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学期的美术课程教学中,我们尽量做到从实践中渗透理论,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慢慢接受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创造艺术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中职学校《公共艺术(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问题,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设置等进行研究与讨论。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创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公共艺术(美术)》课程的教学,达到教育部关于推进艺术教育的发展及提高中职生艺术素养的目的,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这需要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积极的探索实践,不断地通过研究与交流更好地明确课程的教学方向。

【参考文献】

[1]崔秀敏.当前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04).

[2]刘佳.中职艺术教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地位初探[J].佳木斯教育学院,2011,(02).

[3]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

[4]孙军.新疆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

[5]班守英.广西民族美术资源在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

[6]姚F辰.小学电脑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7]贺鑫.美术类院校教学空间的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3.

[8]赵亮.美术教育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公共艺术美术范文5

对于渴望建立新形象的城市来说,还有什么比一件大型的公共艺术品更合适呢?充满艺术气息的独特形象,展示一个城市的活力与亲切感,激活市民的自豪感,甚至能够拉动旅游业的增长,这些元素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十分具有诱惑力。荷兰艺术家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创作的“大黄鸭”,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中找到自己的重要位置,从2007年开始受邀在世界上十个大城市之间不断游弋,并且继续游弋下去。

就在清风无力夏日长的5月里,大黄鸭游到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大黄鸭与香港的气质是如此合拍,仿佛天生的一对——就像《天机·富春山居图》不会成为《碟中谍4》,刘德华不会成为汤姆·克鲁斯,香港也不可能成为巴黎、纽约那样的具有宏大秩序的纪念碑式的城市。香港的城市身份定位是“时尚与活力、自由与朝气”,那么,还有什么比一只巨大而可爱的“鸭子”更能体现香港的城市定位呢?

大黄鸭除了自身形象讨人喜爱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它是一件公共艺术品,而不是一个随意放大一百倍的迪斯尼卡通玩具。这件作品是搭建在艺术与普罗大众间的一座简易的桥梁,亲切可爱的鸭子打破了艺术界的某些权威性和庄严性,把艺术从美术馆的殿堂中释放出来,让艺术与城市、环境融合在一起,让观众的体验更加独特与丰富。

与庄严的美术馆里那些列置楚楚的艺术品不同,游弋在维港上的大黄鸭消除了人们与艺术之间的时间、空间上的距离感,化解了人们参观美术馆时的崇拜感。在憨态可掬的鸭子面前,人们前所未有地感受到艺术的亲切与近距离。这一次,艺术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大黄鸭的访港,让港人获得了片刻的快乐与放松;让香港强化了时尚之都的朝气蓬勃的形象;荡涤了维多利亚港的霉气与戾气;也让港人暂时忘记政府高官在农历新年求得的那一支下下签。从喜庆与欢乐的角度来说,“大黄鸭”完美地完成了任务。

大黄鸭与“现成品艺术”

成品艺术”

荷兰人霍夫曼创作的大黄鸭自从2007年以来,已经在全世界十个大城市分别展出过。但是从来没有像在香港这般火爆,甚至吸引了无数大陆观众的眼球。对于大多数西方人来说,一只体形巨大的鸭子实在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上世纪60年代开始,艺术家克拉斯·奥尔登堡(Claes Oldenburg)曾创作了许多著名的“现成品艺术”。从某种程度上说,荷兰人霍夫曼的“大黄鸭”,以及他创作的其他大型动物雕塑,灵感都来自艺术家奥尔登堡的作品。

奥尔登堡是上世纪中期的波普艺术运动中最具表现力的雕塑家之一。他把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放大几百倍,转化为艺术品,使日常用品成为一种雕塑,并希望通过它们来取代那些传统的、充满宏大叙事的古典雕塑。他的作品包括许多随处可见的日常用品:工具、调羹、水果、羽毛球、印章、别针、保龄球、衣夹、三明治,等等。

就像我们在图中看到的那样,奥尔登堡创作的艺术品,与荷兰人霍夫曼的大黄鸭在形式上几乎是一样的,都是把日常用品放大无数倍,转化为巨大的雕塑艺术,属于“现成品艺术”。艺术家选用日常用品的形象进行创作,一是用“俗物”来打破传统艺术高高在上的姿态;二是发掘出日常用品被放大之后的魅力与震撼力。

事实上,把日常用品转化为艺术品的行为,奥尔登堡也不是第一人。第一个这样做的人是马塞尔·杜尚 (Marcel Duchamp)。1917年,杜尚把一只从商店买来的小便池命名为“泉”,并送到美术馆中展出,这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现成品艺术”。

杜尚的“现成品艺术”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它的意义在于:对艺术的边界和本质提出了质疑,杜尚用现成品艺术提出了“观念”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改写了艺术史。杜尚选择现成品的时候,往往带有“视觉的冷漠”,不在意色彩、品位,现成品的选择从来不依据审美情趣,甚至故意反美学、反经典、反传统。

在杜尚之后,安迪·沃霍尔选择了罐头、纸盒、米老鼠等许多日常用品的形象进行创作。他把过去被摒弃在传统审美观之外的生活俗物搬进了艺术的殿堂。安迪的作品是一种消费主义文化的再现,对商业社会中大量生产、物质过剩的批判与反思。

杜尚与安迪的现成品艺术,都是对传统艺术审美与秩序的完全颠覆,以至于现在还没有学者能够完全梳理清楚那些罐头和纸盒代表的“观念艺术”的美学叙事。

我们在大黄鸭身上,依稀可以看到几位“现成品艺术”的前辈大师的痕迹。但是荷兰人霍夫曼远远比不上几位“现成品艺术”的前辈大师。他既没有杜尚和安迪的“反传统、反美学”的深厚文化背景与艺术语言的探索,也没有奥尔登堡对消费主义的反思,以及对商业时代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批判。也没有另一位现成品艺术大家杰夫·昆斯的艳俗与夸张,炫耀与挑衅,虚无与危险。

“大黄鸭”这件作品,无论艺术语言的探索,还是背后的文化思索都平平无奇。“大黄鸭”更加接近大众流行文化,并不算是一件高水准的艺术作品。

与大黄鸭一样,有不少艺术品深受大众喜爱,并且在市场上也有很好的售价,但并不代表着这些作品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前几周,英国“涂鸦大师”班克斯的一件街头涂鸦“奴隶劳工”拍出75万英镑的高价。艺评家乔纳森说:“在这个拥有弗洛伊德、培根的国家里,居然捧出班克斯这么个活宝。他那些街头涂鸦,没新意的图像、幼稚的政治观,以及三流的营销手段,都让艺术蒙羞。班克斯的走红,是现代英国文化的衰落的象征。”

同样是鸭子,国人早已忘记,宋徽宗时代,睿思殿的待诏画师笔下的那些“紫蒲生湿岸,青鸭戏新波”。国人早已忘记,明末清初的山人笔下那些“行鱼避杨柳,惊鸭触芙蓉”。就像许多英国青年不在意伟大的弗洛伊德与培根,反而喜欢班克斯的随手涂鸦。

在情感上,我们并不愿意说,大黄鸭的火爆走红,是香港和大陆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衰落的象征。我们只希望香港人民或者大陆人民,在欣赏大黄鸭的同时,不要忘记给其他形式的艺术投去更多的关注目光,不要仅仅在大黄鸭的流行文化层面进行一次嘉年华的狂欢。

大黄鸭的版权与山寨

大黄鸭走红之后,全国各地一夜之间冒出无数的翻版大黄鸭。艺术家霍夫曼尽管声称要追究法律责任,但是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这里引出一个“现成品艺术”的版权的问题。

1990年,卡尔·安德烈和唐纳德·贾德两位艺术家致信《美国艺术》,强烈抗议洛杉矶埃斯画廊在一次展览中“复制”了两件他们的雕塑作品。

两件作品的原件都收藏于意大利潘扎美术馆,因为尺寸巨大(其中安德烈的钢雕《坠落》高达49英尺,贾德的《铁墙》也是非常庞大),运输不便,潘扎美术馆授权洛杉矶埃斯画廊“复制”了两件大型雕塑,在一次展览中使用。这两件复制品在视觉上与原作一模一样,并且只是在一次展览中使用,并不出售。但是两位艺术家依然发出强烈抗议,认为这是弄虚作假。

“现成品艺术”因为采用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艺术家的原作与复制品可以做到在视觉上没有任何区别。不像传统的“手工艺术品”,可以从视觉上区分出真实性。因此,艺术家的授权与监督,就成为作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唯一依据。这也是现代艺术品的制作工业化之后,给“作者的身份”带来的新问题。

当然,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全国各地涌现出的“山寨大黄鸭”无一不是粗制滥造的产品,与洛杉矶埃斯画廊“复制”的与原作一模一样的翻版雕塑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就算“山寨鸭子”能够做到跟原版一模一样,它也是一件盗版作品,一件没有合法性的“非艺术品”。

全国各地的那些山寨鸭子,粗糙程度让人发指。艺术上的美,是不能指望了,就连工艺上的协调美也没有。只是一个裸的丑字。

关于“丑”,尼采在《偶像的黄昏》里说:“丑是败坏的象征与症候,一切暗示精疲力竭、沉重、衰老、倦怠,任何缺乏自由的表现,就是丑这种价值判断。”

公共艺术美术范文6

关键词:艺术教育 审美素质 全面培养

审美素质日益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素质,未来的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要求现今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而处在学习和成长阶段的在校学生,由于自身的条件和社会化程度低,因此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特点。如何在美育工作中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以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是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内容。因此,高校要全面实施艺术教育,根据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身心素质都在发展的要求,对艺术教育的目标、教学大纲和课程建设等进行全面规划。 以人为本,以培养教育为主线,其最终目的是解决人全面素质发展的问题,使“感性”的人首先成为“懂得欣赏美”的人,最终成为“审美理想”的人,也就是想法和意识处于主动性状态的人,即人性“完美”的人。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性质及其体系内涵

(一)公共艺术教育是指在群众中的一种广泛的审美教育形式。通过音乐、舞蹈、绘画、书法、雕塑、文学、摄影、戏剧、影视等手段,着重对人们进行的情感道德教育,是集合赏析、实践和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艺术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健全人格心理特质,陶冶人的道德情操,拓展人的课堂知识结构,提高人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赏析水平,美化人的精神心灵,发扬人的创新精神,从而提升其生活及人生的品质和境界,使之成为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二)公共艺术教育是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开展的艺术素质教育, 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各种能力的平台,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对公共艺术的学习来发现他们的学习兴趣,丰富情感,提高艺术修养,陶冶高尚的艺术情操, 进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作用

(一)公共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公共艺术教育是具有一定的模糊特性的,他面向的并不是专业类的学生,而是全体学生。譬如在进行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时候,可能有大部分学生不懂得基本的乐理知识,也不懂得如何入手去欣赏一幅作品和即兴跳出一段舞蹈,这也正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们都成为音乐家、美术家和舞蹈家等,而是通过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丰富学生的多种兴趣和爱好,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情感体验和良好的人生价值观。

艺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感知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审美艺术教育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传播方式,其自身拥有丰富的艺术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步,并且在发展中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正是个人身心的和谐发展,任何人无论其自身条件和文化背景如何,均有权享受艺术教育所提供的丰富知识,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艺术功底,热爱艺术并借此融入自己的生活和心灵。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中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使大学生在感受艺术、理解艺术、鉴赏艺术的同时,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境界中,人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人格品质得到完善、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公共艺术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育是实现人类自身心灵和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美学家席勒提出:“如果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使他成为有审美能力的人。”艺术教育正是通过对各类艺术基础理论和实践的传授,实现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浅层欣赏及各类艺术活动的实践,使得学生从自身丰满已有的情感体验, 完全融入课堂,享受课堂氛围,缓解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在课堂学习中逐渐养成一定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情趣,不断增强其自我调控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以放松心情、愉悦身心、塑造完美人格,逐渐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受过这种良好艺术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弃;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

审美教育是当代教育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它是要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形式,使人形成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价值取向。可以说,音乐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良好的音乐教育,自然可以使人从中获得真善美的理解和认识能力,也一定可以激发人创造美的能力。

(三)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心态 。

在张扬个性,注重自我的今天,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耐心、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等,已渐渐走向萎靡,而这却又是现代人心理健康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在大学校园里,公共艺术教育则能在矫正学生在这种心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学习艺术学科有明显的差别,无论是学习声乐,还是学习器乐,都是一种技术性很强劳动,这首先就需要长时间的艰苦磨练,久之必然能锻炼出坚强的毅力和信心,同时它要求精确度比较高,要想较好地完成学业,必须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持久的耐心和极度的细心。例如学习音乐,音乐其实是一种需要精诚合作来完成的艺术,合唱、重唱、齐唱,合奏、重奏、齐奏,只有协调一致,才能成就一个精美的艺术品。即使是独唱、独奏这样的形式,也要伴以和谐的伴奏或伴唱来完成。尤为重要的是,音乐作为人类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最根本的功能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心灵的沟通,实现的是人的心灵上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培养的是人的合作精神和共处意识。可见在浸润、滋养人的心灵世界方面,没有什么艺术形式能与音乐相媲美。

(四)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发展人的创造力。

公共艺术美术范文7

关 键 词 :少数民族音乐 教学 艺术实践 课余 审美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精神渗透。少数民族音乐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美育方面同样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通过学习不同民族的音乐,在感受其音乐独特风格之美的过程中,不仅领悟到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艺术,激发他们对不同的美的感受和热爱,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更能够加深对自己民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尊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

一、教学过程中的审美体验

音乐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人类最自然、最本性的艺术。有学者指出,在许多少数民族的音乐活动中,“音乐对他们来说,是自身的自然表露,是生活的必需,是生活有机的组成部分。他们劳动、抒情,离不开音乐,他们找对象、敬鬼神,也得借助于音乐,因此,他们能歌善舞,尤善于即兴唱、奏、舞……他们是真正的知音。这些事实都是人自身所具有的音乐本性再好不过的证实。”①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所蕴含的与人类音乐本性相一致的特征,是其能够与当前公共艺术审美教育相接轨的重要理论前提。毫无疑问,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纳入音乐教育之中,作为音乐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必然会拓展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深化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内涵。

例如,蒙古族的歌曲是审美教育活的教科书,古老的蒙古族宴歌《六十个美》,仅在一首单乐段的淳朴歌曲中,就唱出了六十个美好的事物。“歌中列举了草原、土地、生命、青春、牛羊骏马、嘹亮的歌声、父母的恩情、弟兄的情义、长者的训导、老师的教诲、谦虚的美德、英雄的荣誉、崇高的事业、万民的安乐、天下的太平……”②其范围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至社会伦理道德,简直无所不包。对于大学生来说,通过音乐感受生活中美的哲理,感受蒙古人民崇尚美、追求美的圣洁情怀,以及古朴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是具有潜移默化的审美功效的。这种源自少数民族音乐自身的、与人类本性相一致的内在感染力,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无法比拟的。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鼓励来自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同学,用各自方言演唱各自家乡的民歌。在演唱的过程中,大家可增进彼此的了解,拉近距离,交流感情,不仅使大学生对各地区少数民族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同时也加深其对不同地域音乐的审美体验。对于本地的大学生来说,学习家乡的本土音乐,是母语音乐教育的一种体现,会使他们更了解家乡和热爱家乡,形成对家乡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意识。而对于外地来就读的大学生来说,这种学习会让他们开阔文化视野,了解当地富有地域个性的艺术形式,认识到中国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

二、艺术实践中的审美体验

几乎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音乐是整个民俗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贵州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芦笙会”为例,芦笙会期间,只要芦笙一响,人们便蜂拥而至,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甚至十几万人,成百上千架芦笙一齐奏响,场面极为壮观,扣人心弦。其他民族的民俗音乐活动也十分壮观,如回族的花儿会、蒙古族的敖包会、壮族的歌墟、侗族的坐妹、苗族的“四月八”等。

少数民族的民俗节日活动中,载歌载舞也是其活动的一大特点。歌声起,舞蹈便随之而起,不论男女老少,不论在田间院场,只要群体场合,有人唱就有人和,有人舞就有人跟,形成热烈的气氛。苗、壮、布衣等族的“跳月歌舞”,苗、侗等族的“跳芦笙”歌曲等,都是优秀的少数民族乐舞形式。引导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感悟少数民族歌、舞、乐相结合的综合艺术之美,不仅可为公共艺术教育引入新的素材,更使以往枯燥、单一的音乐教育显现出活泼的气氛,扩展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视野。

转贴于

以维吾尔族民间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为例,这种乐舞形式继承、融合了疏勒乐、龟兹乐、于阗乐的传统,集中体现了维吾尔族歌、舞、乐三种艺术高度统一的特征,被誉为“维吾尔族音乐之母”。演出形式有独唱、齐唱,有时还有说有唱、连说带唱,有独奏、合奏和齐奏,有配合乐曲的各种舞蹈等,可谓歌、舞、乐的完美结合。木卡姆的歌词多为名诗、歌谣和民间故事,内容多反映人民的理想、斗争和爱情。这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对培养人的全面的艺术修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少数民族乐舞文化在于歌、舞、乐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给人带来的综合美感,歌词、歌谣和民间故事等人文内涵对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少数民族乐舞中群体共同参与的热烈场面,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化提供值得借鉴的模式,最终让大学生主动参与到艺术实践之中,成为艺术的参与者、享有者,而不是旁观者。

三、课余活动中的审美体验

音乐最典型的特征是激起聆听者的情感反映,并为情感提供有意义的、(转第80页)(接第62页)恰当的解决方式。大学生正处于情感充盈的青年时期,他们更需要借助音乐这种审美中介,进行各种不同的情感陈述。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和文化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所喜爱的音乐风格是他们所认同的文化样式的表现。

在审美过程中,美不是直接诉诸人的理解,而是诉诸人的情感。美的事物和美的形象将人带到一种“忘我”的境地,引发出各种丰富的情感反映和情感交流,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时在美的熏陶和感染下,滤掉情感中的“杂质”,使情感得到“净化”,促进道德感化和优良品质的形成。而音乐则是这种审美过程中最易于被人接受、最易于寻找的媒介。例如,静心听一曲蒙古族长调民歌《辽阔的草原》,悠长舒缓的节奏,宽阔的曲调让人仿佛置身于蓝天、白云和牧场之间。呼麦《赞美阿尔泰》,以浓重厚实的持续音和壮丽奔放的高音区的完美结合,创造出一种深邃的艺术境界,让人充分感受蒙古族对天地、宇宙的感悟,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由此拥有像草原一样宽阔的胸襟。

再如,在第12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一群穿戴花团锦簇服饰的侗族少男少女,以甘甜圆润的歌喉尽情吟唱着“侗族大歌”。我们虽然听不懂那“依呀耶罗”的唱词,但那似“泉水的叮咚声,小鸟的啾啾声,林涛的飒飒声”的美妙乐声,一定会勾起人们对绿水青山的美好回忆和向往。古朴而动听的歌声,让人不得不为他们惟妙惟肖的模仿表演而感叹,为他们宽广的音域所折服,为人的声音能创造如此美妙的境界而感动。少数民族音乐的这种自然之美,是无须用更多的言语来表达的。在当今流行音乐盛行的大学校园里,具有浓郁地域、民族风格的少数民族音乐,必将为大学校园注入一股清新的气息,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在体验美的同时使心灵得到净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各民族音乐别具特色,既相互交流借鉴,又各自发展,形成中华音乐文化百花盛开、姿态万千的多彩景象。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认为,“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使一个民族能最深层地感受自己”的重要方面,因为“音乐如此有力地捕捉了我们文化的色彩、活力和生活特点”“是一种本文化馈赠给我们每一个成员最珍贵的礼物”。③将少数民族音乐纳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仅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体验,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注释 :

①廖乃雄.音乐教育向何处去?[C].音乐教育参考资料,中国音协教育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86:262.

公共艺术美术范文8

关键词:公共艺术建设;中国国情;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2-0019-04

自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概念引入中国大陆,很快因其形式多样及在推进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显著作用引起诸多领域学者和艺术家的重视。来自文艺批评、美学等领域的学者注重探讨以美国“百分比艺术”为代表的欧美公共艺术策划理论及其社会学意义,雕塑家、壁画家则开始尝试在室外作品创作设计中验证公共理念,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中国公共艺术实践推进却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快。这一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固然是由经济、工艺、管理等多重因素造成的,其本质又应归结为理论与实际环境相脱节等原因。需要看到,目前中国公共艺术建设领域的主要指导理论基本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渠道多样且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相互矛盾之处,在公共艺术建设实践及后续管理中已经暴露出不适应中国国情的问题,遵照此类理论建成的部分公共艺术案例也面临多方面质疑。这种局面如果不能及时扭转,势必会造成建设资金的浪费和因法规空白而形成的纠纷,最终将制约公共艺术在中国的推广,对城市文化建设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基于中国当前国情推进公共艺术建设,答案应当来自无数个体基于各自目标努力的宏大进程中。根据艺术的一般规律以及其他国家、地区的相关经验,以下几项工作应是不可或缺且必须及早进行的。

一、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艺术的标准界定工作

当前在艺术批评、实践和教育领域,围绕“公共艺术”展开的激烈争辩有些混乱,以致很难达成共识。之所以如此,并非因公共艺术自身形式多样和定义模糊,而是理论界对“公共艺术”的界定标准见仁见智。有观点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环境雕塑、壁画即公共艺术,这佐证了当前中国公共艺术研究领域存在的“‘泛公共艺术’倾向”;有观点认为所有经过艺术化设计的街道设施均为公共艺术,如此,某些学者批评中国公共艺术建设“肤浅”也就并不为过;还有观点认为,应该严格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界定公共艺术,因此,中国当前能够归为公共艺术的作品实在少之又少。因此,中国公共艺术建设尚处于萌芽阶段就陷入了窘境,公共艺术批评亦如是。

所以说,对公共艺术进行广义和狭义的划分是客观需要。广义的公共艺术几乎包罗万象,我们必须本着由简到繁、由易人难的原则,以“造型艺术中的城市雕塑、景观艺术”为主先从狭义上来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在狭义的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应该是当前国情下推进公共艺术建设最好的实践承载形式。因为较之壁画这一基本属于平面的艺术,雕塑的三维特性与公共空间既有本质上的契合,又比景观能表达更多的内涵。其次,中国城市雕塑发展已有一定积累,国内多个大中城市都出台了自身《城市雕塑规划》和《城市雕塑管理办法》,以城市雕塑为依托推进公共艺术建设有可靠的法律法规保障。再次,中国雕塑界对公共艺术概念已经进行了一定深度的探索,以城市雕塑为依托推进公共艺术建设具有人才和相关环境理论支撑。最后,在当前国情下以城市雕塑为依托推进公共艺术建设能依靠相关建设部门的财力支持,并为借鉴欧美艺术基金会形式逐步推进公共艺术建设筹款机制创新提供了一个较长的过渡期。

如果确定这样的理念,尚需注意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二者的区别,并不是所有的当前存在的城市雕塑都属于公共艺术作品。目前看来,狭义公共艺术在位置上应具有开放性、题材上具有通俗性、形式上具有综合性、内涵上具有现代性、功能上具有实用性、空间关系上具有互动性、对所处环境具有归属性、表现手法上具有趣味性。不具备这八种主要特征的城市雕塑,如位置上有专属性的、题材严肃的、形式上传统的、历史悠久的、排斥实用功能的、空间关系上具有高度独立性的、并非为所处环境专门设计创作的城市雕塑就不属于公共艺术范畴。从这八个主要方面深入开展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的比较研究,将有利于在当前中国国情下更准确地界定公共艺术个体及整体特征,以期更有效地进行公共艺术理论建设、实践探索及艺术批评。

二、吸收国外公共艺术建设理论时要注重国情相似度

在当前围绕中国公共艺术建设展开的理论争鸣中,主张全盘吸收欧美相关理念,从社会学出发看待艺术与公众关系的观点为多。事实上,在欧美公共艺术实践中很少存在一种先入为主的方法论。以公认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流派――最低限雕塑(minimalsculpture)为例,其早期代表通常是较大尺度的室内试验性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意图原本是希望观者根据自身的“感受性和知觉性来作客观的评价”。只是到了“1960-1970年代,许多最低限雕塑的纪念性的尺度,不可避免地引出一个给特定空间或特定场所搞雕塑设计的概念”。这一概念的产生与欧美国家保障艺术建设资金的机制相结合,逐步出现了遍布欧、美、日城市公共空间的巨大、简洁的最低限公共艺术品。最低限雕塑家对实体组织与建筑空间组织关系的探讨,又“不可避免地引向了室外,导致去组织或者再组织大自然”。这正是另一种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流派――大地艺术的由来。无论是最低限艺术家还是大地艺术家,他们从不同方向探索艺术价值的努力,在具有同一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殊途同归,在不同程度上都放弃了传统艺术承载的教化、提升作用,最终呈现出今天欧美公共艺术的整体面貌并为其他国家的研究者所感知。欧美公共艺术实践过程中借鉴的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以及由这些实例进一步总结归纳出的公共艺术建设理论,无不是植根于欧美发达国家自身国情的,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复制到尚处于发展阶段,其文化传统又与之截然不同的中国,目前尚不得而知。

中国公共艺术建设的宏观背景是处于快速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微观背景则是当前中国有代表性的主要城市现实环境。从宏观上看,在处于现代化追赶阶段的中国试图一蹴而就,直接从立意、空间位置、筹款方式上推进带有后现代属性的公共艺术,是不符合艺术规律的。从微观上看,中国许多城市连基本的街区市政设施都不完全,甚至刚刚具有用艺术提升城市形象的意识,这与欧美发达国家市政设施完善,城市雕塑星罗棋布,只能见缝插针结合市政设施环境推进公共艺术建设的情状是大不相同的。

因此,在中国当前国情下应特别注重依靠具有艺术任务承接资格和相应能力的雕塑家、画家、景观设计师以及建设职能部门的自觉来推进公共艺术建设。要求这些实践者都熟谙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可能不够现实,但是对他们来说在方案中逐步增加公

共性,使作品从内涵、形态上更好地与公众互动是不难做到的。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步行街都出现了表现当代日常生活或传统生活、工作场景的写实人像,这些虽然是对美国艺术家小强生等公共艺术先驱的借鉴行为,但更大程度上还是源自写实艺术在当前中国文化环境中的高接受度。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的繁荣正是公共艺术建设与中国国情契合的绝佳体现。

三、注重利用现有管理法规及法规执行单位优化公共艺术环境

欧美国家的很多公共艺术作品在所属环境中具有非永久性,有些可移动,有些可人为控制作品消失的时间节点,如克里斯托的《山谷幕》和《包裹德国国会大厦》;有些消失的时间节点则交给大自然控制,如罗伯特・史密斯的《螺旋形防波堤》,更有许多根本就是“行为”。虽然这样,依然有许多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追求永久性,并因为它们与公众互动更密切而引发一系列后续管理中的问题,最低限雕塑家塞拉的作品《倾斜之弧》因阻挡交通被拆除就是一例。因此,基于中国当前国情推进公共艺术建设,还必须注重公共艺术品建成后的后续管理工作。

由于公共艺术品的特征决定其形式比传统城市雕塑更为多样,部分结合水景,部分结合声光电设备,而且其出发点也要求作品更亲近民众,因此比利用基座与公众保持距离的传统城市雕塑更容易造成游人特别是儿童的意外人身伤害,同时也必然比传统城市雕塑需要更多的维护工作。由于上述公共艺术界定标准不一的原因,中国当前公共艺术后续管理的相关法规十分匮乏,从长久来看不利于公共艺术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也妨碍其在繁荣城市文化方面持续、有效地发挥自身作用。如果能在参照现有国内大中型城市制定的《城市雕塑管理办法》及相应城市雕塑工程技术质量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利用修订和增补的办法逐步加入有关公共性的条款或相关内容,借助现有管理法规执行单位,如建设局、园林局的维护力量。在此基础上逐步对适用于公共艺术品管理的地方法规及地方标准进行探索,应当是一条优化公共艺术管理环境的较为稳妥、务实的技术路径。

四、注重利用现有美学理论衡量公共艺术审美质量

即使在公共艺术实践历史悠久、相关理论基础雄厚、社会文化更为多元的欧美国家,如何衡量公共艺术品的审美质量依然是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更不必说在相关建设刚刚起步的中国。审美标准的差异与界定标准的混乱同样容易影响公共艺术建设在中国城市中的推进。

显而易见,作为艺术的公共艺术作品首先必须以形式美和艺术美的相关标准衡量其审美质量。正如陈云岗先生指出的:“(公共艺术)最终要落脚在造型物上,这个造型物的核心价值所体现的是审美而不是其他功能。”与此同时,强调“艺术自律”的传统艺术美学又难以解释艺术品进入公共空间后向公众所作的必然妥协。另外,由于公共艺术品往往还能提供有限的乘坐、休憩功能,这就进一步要求公共艺术品在设计中考虑人体工程学知识,使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技术美学的相关标准。

艺术美学和技术美学均无法完整衡量公共艺术品的审美质量,因为它们只涉及作品本身而不包括作品与所处空间的关系。在这方面,新兴的环境美学值得关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环境美学理论研究逐步深入,拓展其应用范畴的工作也一直在进行,已有环境美学学者利用相关原理来衡量城市雕塑的审美价值。通常来看,公共艺术品与所属环境的关系比城市雕塑与环境关系更为紧密,优秀的公共艺术品应该能够提升其所在自然、人工与人文环境的审美价值。因此在当前中国国情下,要特别注重环境美学、文艺美学和技术美学在衡量公共艺术审美质量过程中的结合运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围绕公共艺术审美标准产生的争议,也能为相关美学理论研究成果产生重大应用价值提供通道。

五、结语

公共艺术在中国推广所遇到的困难,并非因为当代公共艺术这一形式本身不适合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其源自西方的建设理论全盘照搬而很少结合中国国情予以扬弃造成的。在中国,公共艺术不应成为无所不包的艺术概念,也不具备动摇现有学科体系的能力。中国公共艺术肯定不会是未来所有门类艺术的必然发展方向,但也不能因目前的一些困惑而怀疑其在中国发展的前途。适度的争论很有意义,比如需要加快探讨公共艺术界定标准,以向实践者和公众明确解释什么是公共艺术,什么不属于公共艺术以及怎样分辨。但“不争论”也不失为一种努力方向。根据中国当前转型期的特殊国情和中国城市具体环境现状,借助现有职能部门及相应管理办法,依托现有审美标准,循序渐进,自点及面推进公共艺术建设,寻求公共艺术在反映、引领社会的同时与后者协调发展而不是冲突对立,必然能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公共艺术建设之路,中国的城市建设理论研究者、艺术实践者以及绝大多数的公众,都将受益于此。毕竟,城市需要公共艺术,时代更需要公共艺术。

参考文献:

[1]孟彤,公共艺术:学科还是泡沫[J],美术观察,2011,(6).

[2]季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现状及发展态势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0,(5).

[3]杜宏武,唐敏,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由来・理论・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5).

公共艺术美术范文9

[关键词] 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 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2-0087-02

一 国内外大学公共美术教育的发展概况

当今世界各国对于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均十分注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诸国就兴起了“艺术教育运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前,美国只有中小学开设美术教育课程,后通过与当时富有创新精神的苏联教育机制的比较,开始在高校推行公共美术教育,并且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特点。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简称MIT,即MassachusettsInstitute of Technology),自20世纪40年代起,正规的艺术课程纳入学科体系已有60多年的历史,开设有视觉艺术导论、艺术史、现代艺术和大众文化、西方音乐、和声与对位、爵士乐等15门课程。哈佛大学设有3所艺术博物馆,是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英国牛津大学的业余艺术社团多达一百多个,涉及各种艺术类型,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1]

公共美术教育在中国历史渊源悠久。古代“六艺”教育思想中侧重文字识读和书写的“书”教,即书法教育,是中国古代公共美术教育的端倪。近现代公共美术教育的发展,肇始于清末洋务学堂的“图画手工”科[2],在“实业救国”的社会情境下,大学堂公共美术教育注重实业性。民国时期,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得到初步发展。任职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大力提倡美育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就是“蔡元培亲自组织筹备并领导的学生业余美术团体,它不仅发挥了高校美育与社会美育普及的功能,也是蔡元培本人针对民国早期北京美术界及美术教育的现状创造出的一个机能性组织”[3],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少数大学和师范学校,公共美术教育以开设艺术课程和组建艺术社团的形式而进行。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全面展开,始于建国后的改革开放时期,国家颁布了一系列艺术教育法规,《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两个文件,确立公共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2006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2014年教育部下发《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确立了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重要地位。公共美术教育在学科设置、课程建设等方面都有较好发展。

二 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公共美术教育是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不但要面对来自外界的忽视与质疑,也还要面对自身的零散与混乱――缺乏整体形象与整体意识,这是公共艺术教育领域直至目前还无法克服的重大(甚至是致命的)弱点”[4]的确,从该课程的性质来看,仍存在较大不足,诸如课程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僵化,学生兴趣不大等问题和现象。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观念上不重视公共美术鉴赏。从师生层面都存在观念对公共美术鉴赏不重视的问题。教师因为学生的不专业性对其不免敷衍了事,学生自身视该课程为积累学分,积极性都不高。二是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教师不够专业。公共美术教育的教师一般是由专业美术教师兼任。三是公共美术课程设置单一。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公共美术教育主要以开设美术鉴赏、书法鉴赏两门课程为主,就丰富的美术门类而言,或从年轻学子们的兴趣和需求来看,都远远不够。四是教学内容陈旧枯燥、教学方式不灵活。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注重专业知识学习,轻视人文素养,缺乏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和兴趣不大。

三 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发展对策

普通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美术教育,并不培养专业的艺术家,其教育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拟立足教学实际,以教学改革为研究目标,从学科性质、教学现状、具体教学改革举措等方面入手,以求切实推进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借鉴欧美国家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从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探索推动我国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具体如下。

(1)明确课程目标,正确认识公共美术教育学科的“公共性”。公共美术教育“公共性”是公共美术教育区别于其他美术教育的根本属性,也是理解公共美术教育的首要问题。钱学森曾说:“现在的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就是在我们教育中缺乏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学生普遍存在重技轻艺的思想,只重视专业,不重视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高校美术教育包括“专业美术教育”和“公共美术教育”两类。“专业美术教育” 主要以培养专业美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公共美术教育” 是指面向普通高校各学科非艺术专业学生的人文艺术教育, 是一种审美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2)注重与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衔接。《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对美术鉴赏内容的解释如下:“通过对美术鉴赏内容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简史、各种艺术流派、代表艺术家及作品,同时也使学生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尊重与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 ”[5]大学的公共美术教育应在高中美术教育基础之上,不能重复教学,应对其人文精神和审美素养有一个阶段性的提升。钱初熹指出绘画作品鉴赏应从以下六个角度分析:“第一,侧重于社会学研究的鉴赏方法。第二,侧重于艺术家生平研究的鉴赏方法。第三,侧重于心理学研究的鉴赏方法。第四,侧重图像学研究的鉴赏方法。第五,侧重于比教学研究的鉴赏方法。 第六,综合角度的鉴赏方法。[6]大学公共美术教育应从多角度对作品予以鉴赏,提高进一步大学生的艺术涵养。

(3)丰富课程类别,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美术通常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篆刻。[7]应将丰富的美术种类引入课堂,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切实让每一个学生都感知造型艺术的趣味和特点。除美术鉴赏、书法鉴赏等课程外,应同时开设其他美术类课程,如民间美术欣赏、工艺设计欣赏等种类更为多元的美术普选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4)提高师资力量,应引进专门的公共美术教育教师。多数学校的公共美术教育课程大多由艺术学院专业教师兼职,专业教师擅长技能教学,不能满足大学生提高审美素养和美术鉴赏能力的需求。从公共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来讲,技法类教师无法满足这一教学需求,应增加专门公共美术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引进。

(5)充实教学内容。目前公共美术教学内容主要以介绍经典的名作为主,内容凸显单调、枯燥之不足,无法吸引学生走进课堂,融入课堂,应把当代艺术热点问题、以及民间美术等多元内容,积极引入课堂教学,充实教学内容。以河北省为例,其依托燕赵传统文化,拥有丰富悠久的地方艺术资源,目前所收录的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艺术文化资源多达290余项,涉及农民画、剪纸艺术、年画等多项民间美术,是公共美术教学内容特色化构建的丰富资源。丰富公共美术教育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多举办由本校经验丰富和知识渊博的教师,或聘请校外专家开展的专题性讲座。课堂与讲座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某一种美术种类的认知,并提高学生继续研究的兴趣。

(6)注重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积极借鉴并应用互联网、多媒体、图像、影视数据、微信等信息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授课效果。同时通过开设中外美术资源信息平台,拓宽学生接受公共美术教育的机会,提高其艺术修养。

(7)注重实践教学。公共美术教育的教学在课堂教学同时,应重视艺术现场的实际考察,带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多看原作,把教学现场移入博物馆、美术馆,通过更直接和丰富的资料,开展更为生动有趣的教学。美术作品的原作具有较大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这是课堂教学课件所达不到的艺术效果,带学生多看原作,提高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眼光,让更多的学生养成主动进入艺术博物馆的习惯,丰富其学习和生活的内容,提高艺术品位。

总之,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列维、史密斯在《艺术教育:批评的必要性》一书中说:艺术并非一种,也并非一种装饰性的调节,而是一种必需,一种必不可少的东西。[8]大学公共美术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公共课程,应明晰其公共性的课程性质,并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通过生动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走入艺术殿堂,享受视觉审美愉悦的同事,提高其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沈致隆.哈佛大学和MIT的人文艺术教育及其哲学思想[J].高等教育研究,1999(2).

[2]陈瑞林.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莫艾.蔡元培与北大画法研究会.文艺研究[J],2008(1).

[4]陈振濂,李立编.思想的轨迹――陈振液教授学术演讲录(下)[M].杭州冷印社出饭社,2005::665.

[5]尹少淳.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S].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81-82.

[6]钱初熹.美术鉴赏及其教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114-125.

公共艺术美术范文10

王蒙文学艺术馆作为一座高校人物博物馆具有完善的美术馆职能,王蒙文学艺术馆馆长王安先生根据多年在中国美术馆的管理经验,考察了国内各大美术馆建设,结合王蒙文学艺术馆实际情况,为王蒙文学艺术馆做了科学、合理的学术定位,制定了王蒙文学艺术馆的六大功能:收藏、展览、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面向教学。

一、王蒙文学艺术馆公共教育功能的意义

公共教育是王蒙文学艺术馆重要功能之一,收藏、展示功能归根结底来说就是传播和教育,目的在于促进文化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的审美趣味和道德水准。美术馆公共教育在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系统中越来越发挥起不可替代的作用。王蒙文学艺术馆在绵阳的建立不仅为文艺界人士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公共平台,而且对推动绵阳、四川乃至全国的文化事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从美术馆免费开放以来人气飙升,美术馆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也凸显出来。2012年,国务院公布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历史高度,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愿望,制定的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公共服务规划。随着政府对文化建设、文化产业的重视与支持,各地的美术馆也开始活跃起来,一大批美术馆应运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总结和展望王蒙文学艺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是一件很有现实意义的事情。

二、王蒙文学艺术馆公共教育功能的体现

王蒙文学艺术馆承办的《青春万岁――中国美术馆馆藏经典作品展》由著名美评家、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策展,展览以王蒙先生第一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为主题,展出了共和国五十年代至今的一百多件青春主题的经典美术作品,展览期间一万多人次到场参观。绵阳市民对展览的广泛关注,反映出了绵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同时对理性的渴望与构建,而且随着知识层次的逐步提高,人们不再觉得艺术作品遥不可及,反而愿意去欣赏、评价和讨论艺术作品;展览期间,王蒙文学艺术馆接待绵阳、成都等地团体参观数量巨大,可以看出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对员提高文化艺术修养也非常重视;观众中不乏少年儿童和老年人,仅绵阳市少年宫周末两天就有600人次参观展览,许多文化部门、教育行业的退休老人到场参观并被展览深深的吸引。

王蒙文学艺术馆举办了王蒙文学作品《中国天机》研讨会、《青春万岁――中国美术馆馆藏经典作品展》、“王蒙文学思想研讨会”等大型具有较高学术成就的活动。这些展览、研讨会在为绵阳人民送上高品位文化大餐的同时也积极有效地宣传了绵阳。提升了绵阳城市的整体文化品位,让中国科技城插上了艺术的翅膀。今后,王蒙文学艺术馆要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加大引进高级别的展览的力度,更多地展示绵阳本土文艺家的优秀作品,通过对高品位艺术品的宣传,引导民众生活营造城市健美、浓郁的文化氛围。

三、王蒙文学艺术馆公共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著名文化学者、油画家陈丹青谈到美术馆的教育功能是讲到:“美术馆是储存完整记忆、实行人文教育的最高文化场所。西方艺术之所以持续保存创造力和影响力不是艺术学院和艺术教育,而是美术馆。”

随着美术馆逐步走入普通群众的生活,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其公共教育功不能只是停留在让参观者观看高质量的艺术展览和听工作人员解说上,应该专心策划一系列的公共教育活动,使王蒙文学艺术馆的公共教育从静态转化为动态;对于传统文学、艺术,王蒙文学艺术馆应着重于培养公众的艺术兴趣;对于当代文学、艺术,应用灵活的形式鼓励观众对艺术做出自己的诠释与感悟。原来的艺术象牙塔就可以转化成为大众可望而又可及的学习场所、接受文化传承和认识艺术的殿堂,让观众享受到文学、艺术带来的快乐。因此在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特点重新考虑和设想我们的工作,长期架构起王蒙文学艺术馆独特、科学、合理的公共教育体系,非常重要。

四、发达国家美术馆公共教育方法的借鉴

在发达国家,艺术较广泛地深入到民众之中,如:法国的巴黎、里昂,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奥地利的维也纳及德国的科隆、柏林、法兰克福、汉堡,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等城市的美术馆,总有众多的人在参观或临摹画作。

艺术教育受到公民的广泛关注是欧洲美术教育之世界前列的前提和保证,这当中美术馆公共教育起到了很大的的作用。欧洲大部分的美术馆不仅是艺术品展示的场所,其功能也绝不仅仅是让大众观摩展品;这些美术馆除了大量的展厅之外还专门准备了画室、画架、画凳和其他教学设备,全部对公众免费开放;尤其在欧美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完善的美术馆公共教育功能的互动机制。

美国把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作为美术馆自身非常重要的使命之一。美术馆不仅有大量艺术品对公众开放、展示(包括对观者进行艺术引导以及和观者进行交流),还把举办各种文化讲座、文化聚会以及社区的公共社交活动,纳入美术馆的整体工作计划并把它们放在很突出的地位,全方位地拓展美术馆自身的文化价值影响力。

公共艺术美术范文11

关键词:高校公共美术课程 建构 模块化 实践

艺术教育,是作为培养人文精神素养、形成完美人格的重要课程,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意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指导文件,就浙江省而言,笔者认为只有立足于本地高校学生美术素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才能提出对公共美术课程的建构更切实际的策略,逐步完善素质教育教学,实现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公共美术教育的渊源

中国公共艺术教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新式学堂的兴办。自从19世纪中后期,晚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建立起第一批新式学堂,设置了“手工”、“图画”等课程,开启了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新纪元。民国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大力提倡美育,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很快,但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普及。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政府颁布了相关政策,促进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而高校以培养专业人才为主,公共美术教育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到时期,中国教育受到极大地摧残,美育的丧失给中华民族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确立了公共艺术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尤其体现在2006年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方向。随后,国内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有了更快地发展。

二、浙江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

我们对浙江省普通高校做出了相关调查。了解到,省内的普通高校及高职类学校,共计约100所,其中40多所普通高校均已基本开设全校性公共美术课程,50多所高职类学校中开设此课程的则较少,公共美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开设了的院校,一般以公共限选课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课业,或修够学分,才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以下简称《课程方案》)的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通过考核合格。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方可毕业。

浙江高校公共美术课程一般选用通用教材或自编教材,内容上以鉴赏为主,包括:中外美术鉴赏书法鉴赏摄影作品鉴赏及纺织品鉴赏服装色彩理论与穿着等;部分高校开设了实践课程,如浙大城市学院开设中国画基础技法,授课内容包括中国画的理论知识和绘画、裱画、题字刻章等,多媒体技术(图像设计,动漫制作,网页设计)也是公共美术选修课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学校还形成了特有的艺术教育模式,比如,浙江大学,专设了“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总地来看,浙江省公共美术教育已经起步,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与国家教育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具体了解公共美术课程设置在大学生中的反应,我们进行了大量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如下:

(1)在我们调查的大学生中,有51.75%对美术感兴趣,并且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渴望;不感兴趣的学生数量约占10%。

(2)大学生重视和青睐中国画的占38.5%,而“西方油画作品”、“民间美术作品”、“现代媒体艺术”与“雕塑作品”分别以25.75%、15.5%、13.5%和9.75%分列其后。既表明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较强,珍视民族文化,也表明大学生能以宽容心态接纳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呈现出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中心,向其扩散的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3)有52.75%的学生即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对美术知识都能有一定的了解,甚至了解得比较深入。缺乏相关知识的学生表现出对学习美术的渴望。同时,亦有少部分的大学生还仅仅停留在“美术即是绘画”的认识上。大部分人对优秀美术作品只能初步感知,能产生强烈共鸣或感觉的只有3%,而且对于看不懂的美术作品,置之不理的多达40.5%。

(4)在美术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上,认为非常密切或比较紧密达到82.25,但许多大学生并不认为美术学习对于自己的本专业有很大帮助或认为没什么用。

(5)众多大学生希望在公共美术选修课上学到美术鉴赏的知识和美术技能与实践、较有深度的内容、更多的交流机会、更多的实践机会。

(6)涉及公共美术课程的教学上,三分之二以上的大学生希望把美术课程安排在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艺术场所,或美术专用教室。

(7)对于学习结果的评价,相当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和自评相结合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评价应用中还缺少指导;最后,对于公选课的态度上,超过三分之二的大学生选修美术课目的出于:丰富知识,提高修养,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防治学习枯燥;或是单纯地喜欢美术、对美术具有强烈的兴趣;对学习自身专业有帮助或提高生活品味;只是为了完成学分。不愿选修的学生认为不喜欢美术、没兴趣、课业繁忙、没有足够时间;自认为没有绘画天赋;认为选修课上,学不到东西等。

从调查综合情况看,浙江省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在校大学生总体的美术素养还是不容乐观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我们认为是“实用主义”思潮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影响,重科技、轻人文,高校“专才”教育大行其道,公共美术教育则处于边缘。另一方面,庸俗文化盛行的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的影响。各种庸俗文化正利用网络、影视等媒体快速地席卷全球,“浅阅读”的“浅文化”迅速弥漫,对大学生的审美品位也造成负面影响。再次,国家教育考试政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应试教育使学生在基础及高中教育阶段得不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导致高校生源的综合素质不可乐观。另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本身缺乏明确的主管部门与健全的体制。缺乏政策和制度的保障,没有针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独有的评估体系,均以方便管理为上,“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不但要面对来自外界的忽视与质疑,也还要面对自身的零散与混乱――缺乏整体形象与整体意识,这是公共艺术教育领域直至目前还无法克服的重大(甚至是致命的)弱点(陈振濂)”。这些均是阻碍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

三、公共美术课程建构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上述原因的分析和思考,笔者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点浅识拙见,概括为五句话:

1.以树立人文精神为指导思想

公共美术教育的根本所在,是培养人文精神,完善美术修养。人文精神怎样树立?这要从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吸取成功的经验。精神是虚的,要注重务虚,以虚驭实,贯穿于实践教育之始终。教育工作者是以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为自己的职责,把人文精神作为指导思想,作为教育学生的应尽义务,是必然的不容忽视的。

2.以确定课程目标,摆在首位

课程目标在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明确课程方向,而且还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公共美术教育有别于专业美术教育,旨在普及而不是专门意义上的提高,应该重在了解和欣赏感受而不是专业技能训练,它存在的意义不是“宝塔尖”的定位而是“推广”定位。目标应从认知、过程、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课程方案》明确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3.以完善课程结构为中心环节:

公共美术课程结构,有三种形式:(1)整合课程,既涵括工具学科、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整合,也涵括文化与学生发展的整合,也涵括身心发展整合和知识、情义和道德的整合,作为一个分支门类的公共美术教育,在教学上可分成理论课、欣赏课和技能课,理论课以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美学等等为主要内容;欣赏课和技能课也应在其内安排有序的课程内容,如此一个全局而科学的“标准版”的课程结构,决定公共美术教育水平的高下。(2)继续实行限选学分制(已如上述)。(3)模块化,如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等等,一般分为四块:美术史、美术评论、美术鉴赏、美术技能与实践,笔者依据《课程方案》的目标和现状调查,以整合为两大模块:即美术理论块、美术实践块为宜。

4.以健全组织体制为当务之急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虽然是一所理工类的院校,但它非常强调艺术的重要性。“不让幻想衰竭”是这所学院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力提倡的一个教育口号。院长威斯纳说:“我们希望最终把麻省理工学院改造成一个大型的万能艺术中心。”这是为了使“作精神的智力体现的幻想”不会衰竭。可见,美国已经把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了。对比浙江省的高校,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还是仅仅把其当成附庸品,并且没有系统化的艺术教育体制。因此,人文精神的思想指导下,整顿高校艺术教育机构是浙江省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在这方面,浙江大学可以为我们提供成功的实践成果参照。依据潘云鹤校长的意见,浙大公共课有两种模式,我们可以借鉴来形成两种思路:(1)是高校建立独立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而不是挂靠在其他机构或相关院系,将公共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分开管理,目的是要扶植公共艺术教育的自主发展。专业教育都有一整套培养体制,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从助教到讲师再到副教授教授,但唯有公共艺术教育缺乏这样的体制保障。因而,公共艺术机构独立能够为浙江省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发展平台。(2)是公共美术教学与专业美术教学使用同一套人马同一个牌子,美术学院教师兼具专业教师与公共教师的名份。当然,这并不是无视公共教育的特殊性,将教育的专业性与公共性结合起来,在面对非美术专业学生的时候增加向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文化艺术教育以及校园文化塑造方面的倾斜。这样,既依靠专业教育在品质上高度上的学术保障,又依靠了有关党团工艺委在环境塑造方面的校园活动保障系统。浙江高校可以依据自身实践情况对两种设想进行选择,这个作为,能够树立公共美术教育的形象健全自身的问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制的加强是公共美术课程建构的基础与保障。

5.以探索实施策略为必由之路

真正的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起到的作用应该是:提高艺术修养,激发想象力、鼓励尝试与试验方面给予学生更大的创造机会与创造热情,重视学生动手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目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美术课程还仅仅停留在以陶冶情操,丰富受教育者精神内涵为主体的隐形的额“贮存“层面上,诸多学校都以中外美术作品鉴赏为主;而且理工类学校普遍认为实践课程不容易,操作难度大。为此,“美术实践”模块的设置应符合需要,又便于师生操作,在学习方式上可包括临摹写生与创作。

在此,我们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公共美术选修课程采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美术基础与欣赏》,内容分欣赏与技法两部分,融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美术实践技能训练部分设有三项内容供选择:装饰画、中国画、水彩画。例如,装饰画章节,从概念、特征、造型、构图、色彩及技法加以介绍,内容着力以艺术形式美规律、色彩基础知识和绘画应用的技巧,提高大学生视觉审美和形象思维的能力。中国画章节从分类、工具材料、学习方法与技法特点,分别予以介绍,在花鸟画中以梅兰竹菊荷鱼等为主,讲解用笔与用色;山水画中以树、石、山、水、烟云、屋宇、芦草等讲授技法,在中国画的实践体验中,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及其独具东方特色的笔墨韵味,引导大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由于公共课时的限制与教学条件的局限,实践教学模块不必要求太强的专业性,重在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亲身体验与感受,从中陶冶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鼓励敢于尝试与创造的信心,将创造性思维有效地发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与探究中去。

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公共美术课程的实践性特色还应融合感性与理性层面,从跨学科的角度,实现内容的综合化,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一方面,可以建立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内容之间的综合,寻找适合的结合点,由这个结合点向不同学科生发,从而使不同学科内容建立整合关系。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案例建立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和学生以及社会之间的联系。案例教学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色,解决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

公共美术教育有别于专业美术教育,旨在普及,重在了解与感受,既不能以获奖的级别与刊物的级别来衡量,也不能用专业的高标准来界定,但作为普及类课程的公共美术课程,应该具有与专业课同样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这就好比在国外,是由获得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在写普通读物一样,一流专家的立场与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要求并不矛盾,相反倒是应该互相辉映的(陈振濂)。”评价体系不能单一,不是将公共美术课程与专业美术教育完全割裂开来,也不是将公共美术课程置于次级的、上不得台面的点缀品地位,而是完善其内容与方法上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

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出现了从重视专才教育向提倡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相结合的重大转变。国内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有着迅速发展,本文对浙江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现状分析与课程建构建议及实施策略研究,希冀可以为中国高校公共美术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2006.

[2]陈振濂.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发展与改革――在浙江大学主办“在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主题演讲(代总结).2004.

[3]黄甫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论[J].课程教材法,1996,(10).

[4]张道一.美术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公共艺术美术范文12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学生;角色定位;艺术

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面向大学生群体普遍开展的公益性、大众性的教育活动。在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公共艺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无疑是公共艺术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并发挥其德育效应的关键所在。所以,在研究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德育的路径选择上,必须明确公共艺术教育语境下师生的角色定位。

一、教师的主导角色

在加快推进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建设一支符合公共艺术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彰显公共艺术教师的主导角色已势在必行,这是普通高校实施与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20世纪初叶,教师已经被认为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人,“教师即研究者”逐渐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理念和努力追求的目标。英国教育家Stenhouse(1975)提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研究,我们都很难否认教师拥有大量的研究机会。我们应该承认,每一个课堂都是一个实验室,每一位教师都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成员。”美国教育与人力资源理事会(EHR)或大学教育部(DVE)的大学教师提高项目(VFE)是把科研与教学仅仅结合在一起的,它要求教师把最新研究成果带入课堂的教学与实验中,并能对不同的知识进行整合,能及时交流、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估。

的确,与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研究者相比,教师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机会。称职的公共艺术教师同样也应该首先成为一个研究者,即高校公共艺术教师应不断地研究教学对象(学生)、研究教学内容(着重研究艺术教育对德育的渗透)、研究教学方法。

第一,研究教学对象。针对我们调查中了解的情况,一些高校之所以没能扎实有效地实施公共艺术教育,主要归因于高校自身缺乏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应有重视,缺乏对大学生心理需求、行为动机和成长愿景的研究。这些恰恰是高校公共艺术教师所应承担的具体工作。高校公共艺术教师应在研究大学生普遍心理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兴趣爱好、成长愿景,有针对性地实施公共艺术教育。

第二,研究教学内容。公共艺术教育到底教给学生什么?我们认为应通过艺术审美、使大学生自觉接受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进而提升做人的素质和品位。因此,公共艺术教师应在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相关理论和学术动态基础上,关注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并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实践化、审美化、德育化。

第三,研究教学方法。公共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机制,通过经典艺术作品的展示、高雅艺术氛围的烘托,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课堂里与世界文化艺术面对面地交流与沟通,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综合艺术审美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情绪―情感―情操”的发展轨迹中,不断获得积极的情绪感受和体验,促进情感的形成与升华,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二)艺术实践的示范者

教师作为一个整体,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表,其言行举止、态度、个性等,无不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教师的示范作用重点表现在艺术实践中,即以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来给学生以良好的带动和积极的影响。

1.以自己的艺术造诣率先垂范。19世纪德国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师不仅要教育别人,而且要教育自己,自我教育的意义更加重大;学生所受的教育和教育程度取决于教师所受的教育和教育程度,自我教育是教师的终身任务。由此可见,公共艺术教师在整个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

公共艺术教师不是只懂艺术理论、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该是有着较强艺术实践能力和较高艺术修养的艺术行家、甚至是艺术大家。只有这样,公共艺术教师才能以自己的艺术造诣现身说法而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无限向往,进而激发起自觉热爱艺术、学习艺术的热情。比如,公共艺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或学校文化活动中,展示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特别是自己公开发表的和获奖的艺术作品,这本身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示范作用,也是一个最好的榜样力量。因此,公共艺术教师应不断加强自己的艺术修养,通过终身学习不断深化自己的艺术造诣,进而才能真正做到以自己的艺术造诣率先垂范。

2.引领大学生参与到艺术实践中。公共艺术教师应该是高校公共艺术活动的引导者,积极引领大学生参与到各类艺术实践中。艺术教育是哈佛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哈佛校园总是弥漫着浓郁的艺术氛围。在一份哈佛大学校报(英文名Gazett,双周刊)的“两周事件日历”栏目中,整整3个版面被用来刊载1997年3月27日-4月8日校园与艺术有关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中有12场音乐会,5场戏剧演出,一场印度古典舞表演,15个艺术展览,13场艺术讲座,电影欣赏更是天天都有。不论对艺术的哪一方面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免费参加的。而这些艺术活动之所以能够热火朝天地开展,从根本上说是与校方的高度重视和公共艺术教师的亲历亲为、积极引领分不开的。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的公共艺术教师不能仅仅让大学生停留在接受艺术理论的层面,更应该自觉把大学生引领到参与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的伟大实践中,让大学生能够自如地运用艺术理论欣赏艺术作品、创作艺术作品,给他们以充分的自我实现的机会和艺术成就感。

(三)为人为学的传道者

“为人”就是做人,在这个方面教师应该成为一个“人师”;“为学”就是做学问,对此,教师理应是一个“经师”。我国古代教师多以学识和人格为本,所谓“智如泉涌,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英国哲学家培根曾把教师称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栽培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些都揭示了教师在“为人”与“为学”两方面的重要意义,堪称是实实在在的“传道者”。作为公共艺术教师,同样应该成为“为人为学”的“传道者”,成为“德艺双馨”的践行者。

1.展现高尚人格。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特别强调:在教学工作中,一切应以教师的人格为根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理想教师的人格包括善于理解学生、富有耐心、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力强、有幽默感等。作为公共艺术教师,在艺术实践中应充分体现出对艺术的高雅追求、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等等作为艺术教师特有的品格,进而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种独有的人格魅力。这就要求公共艺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自己模范的言行展现高尚的人格。与此同时,公共艺术教师的艺术作品也应传达高雅的意境、内涵高尚的品性,正所谓文如其人、歌如其人、书如其人、画如其人。

2.传授科学知识。公共艺术教师应该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的艺术理论知识,以自己深厚的艺术功底来造就和丰富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为此,公共艺术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专业造诣,要有较高的艺术理论水平和感情表达力,要有开阔的视野和了解新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这些是公共艺术教师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的公共艺术知识的先决条件。

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这一前提条件本身要求公共艺术教师不必向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讲授系统而高深的艺术理论,而应该本着“能懂、会用”的原则教会大学生艺术欣赏的基本技巧、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使大学生不仅要懂得艺术,而且要达到以艺术启迪思维、以艺术激发创造这一根本宗旨。

二、学生的主体角色

大学生在公共艺术教育这种特有的情境与氛围下,通过不同阶段的角色定位,循序渐进地实现着公共艺术教育所具有的德育载体功能。

(一)全程参与者

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艺术教育,无论是学习欣赏、表演还是创作,都要经历情感体验。如果没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就不成其为艺术活动,更谈不上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正是在唤起情感、体验情感的过程中,使我们的情感由枯竭而丰富,由芜杂而纯真,由卑微而高尚,“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我们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进而,我们的人格在日积月累中得到完善。”

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去创造美,对美的创造要以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为基础,是对美的感知的升华,而且与人的精神、文化修养密不可分。王岳川教授指出:“通过艺术体验去把捉生命的价值,通过艺术活动去穿透生活晦暗不明的现象,揭示生命的超越性意义。”由此看出艺术体验与艺术实践的重要性。要想成为艺术实践的全程参与者,大学生必须精熟于从静态的欣赏美到动态的创造美,同时还应关注个体精神和文化修养的不断提升。

(二)审美反观者

公共艺术教育语境下大学生成为审美反观者,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作为审美主体的大学生应在审美艺术的同时更需反思具体艺术的意义或价值。王岳川教授认为:“真正的艺术把一种特殊的体验突出到对其意义反思的高度。”二是指从宏观上反思审美本身对审美主体的现实意义。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是人的高层次需要,并直接指向自我实现。作为审美主体,只有反观生命个体的逐级需要,并以审美为最终媒介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

陈旭光教授指出:“艺术作为人类一种的精神需求,是人的需要之发展的必然结果。”他认为,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精神需求,是审美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公共艺术教育这一特定情境下,大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应不断培养自己的反思意识,成为一个自觉的审美反观者,即在艺术面前应本能性地思考何为美?艺术之美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审美?等等。通过审美反观,不仅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丰富自己的审美素养,而且切实体认到艺术审美对于广阔人生的重要意义。

(三)人格完善者

实现人格的完善是公共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一个重要表征。鲁迅在《热风.随感录四十三》一文中说:“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令我们看了,不但喜欢赏玩,尤能发生感动,造成精神上的影响。”这充分说明了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创作者进步思想和高尚人格的表现,只有如此艺术作品才能够打动人、鼓舞人、改造人,进而实现人格的自觉完善。

李泽厚认为“礼乐传统”中的“乐者,乐也”在孔子这里获得了全人格塑造的自觉意识的含义,它使这快乐本身成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和人格的最终实现。艺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发挥其培养人的良好修养、塑造人的健康个性的作用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艺术教育形式,强调艺术面向大学生,追求大学生权利和意识的尊重与表达,尤其强调大学生参与过程中所体现的交流、互动,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造就大学生的完善人格,并以此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最终实现大学生提高文明素质的价值。既然艺术教育的最终指向是个体人格的自我完善,所以,大学生通过置身于艺术教育的特定情境必然会顺应艺术教育的这一必然指向、逐步成长为一个人格完善者。

可以说,科学有效地实施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必须明确公共艺术教育语境下师生的角色定位,这不仅是我们探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路径选择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方向,也是确保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因素。强调公共艺术教师的主导角色和学生的主体角色,是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应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旭光.艺术为什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岳川.艺术本体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朱光潜.谈美书简[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4].选集[M].(3).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5]张维平.维护教育的公益性[J].求是,2005,(14)48-50.

[6]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我国的实践[J].中国教工,2003,(9)12-17.

[7]殷波.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5月.

[8]马建初.开展民族传统艺术教育,传统中华文化精神,艺术教育,2007.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