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

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

时间:2023-08-31 16:08:29

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

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范文1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人们对应用软件的需求日益增大。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其代码设计越是复杂。客户的需求往往复杂而多变,在需求分析阶段初期,客户对自己的业务模型,并不一定完全熟悉,只能给出一个模糊而抽象的业务需求模型。当客户发现软件的功能并非自己所需的时候,则需要对软件进行修改和扩展,从而加大软件的开发难度及成本。

为了满足用户复杂多变的需求,软件的动态性越趋重要。软件的动态性体现在软件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上。当需要对软件进行更改和扩展的时候,能够在原有系统基础上较轻松的修改,且尽可能小的影响原有系统。为此,软件程序应该具备良好的分层结构,降低程序模块之间的耦合,增加扩展的灵活性,同时软件需要能够提供动态替换机制以及可插入机制的能力。本文以电子商城为例,提出了以现有开源框架为基础的轻量集成框架,用来解决系统集成中普遍存在着的扩展性、适应性问题[1]。

2 电子商城系统框架(Electronic shop system

framework)

以Spring.Net为核心来构建电子商城系统,以三层架构为基础,整合Asp.Net MVC以及Nibernate,构建基于Web的电子商城系统轻量级集成框架,同时以RESTful风格设计网络访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SEO优化效果。

2.1 框架简介

(1)分层体系结构

在目前的软件设计架构中,三层架构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分层式结构,即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表示层这三层,同时还有一个模型层(Model)。数据访问层用于访问数据存储系统,控制数据访问逻辑,为业务逻辑层提供服务。而业务逻辑层则负责封装各种业务逻辑,数据校验等。而最上层的则是表现层,将数据以人性化的方式展现给用户。而模型则负责在各层传递数据。

(2)Asp.Net MVC框架

Asp.net MVC框架通过Controller、View、Model这三者来处理用户的请求以及展示数据。整个框架通过使用Asp.net MVC代替传统WebForms,可以减少框架复杂度,避免了WebForm中大量的ViewState而导致页面文件变得过于臃肿,从而减少了带宽的压力,增加测试的可行性,使得框架更加轻量化。

(3)Nhiberate框架

NHibernate是一个基于.NET的针对关系型数据库的对象持久化类库,与直接使用ADO.NET操作SQL来执行数据库的逻辑操作相比,NHibernate更能够大量减少开发以及维护的成本。NHibernate通过XML文件描述,建立对象与关系模型数据(表或视图)之间的映射,以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来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逻辑,从而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减少低级错误的产生。当对象需要持久化时候,则会通过框架来生成对应的SQL语句,同时由框架来维护事务会话,使得开发更加简便。由于不直接与数据库交互,从而使得程序拥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4)Spring.Net框架

Spring.NET是基于.NET之上的应用程序框架,也是java第三方框架Spring的.Net版本。Spring.NET主体是IOC和AOP[2]。IOC全称为Inversion of Control,叫控制反转,一般也称其为依赖注入,它改变了传统在程序中强制声明对象的创建方法[3]。通过IOC,模块与模块之间的依赖,只需依赖其暴露出的接口,而具体的实现有IOC容器来管理,通过配置文件指向具体的实现便可以让被调用方的具体实现注入的调用方,最终降低软件模块之间的耦合度,控制模块之间的调用,降低软件开发的工作量,提高软件应用效率。AOP全称为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切面的编程,它能够分解系统服务功能,分离出重复或者次要的部分使其模块化,并对其提供声明式的系统服务方式。典型的使用方式一般包含了方法调用的日志记录,异常的处理,事务的控制等,这一些都是最容易重复产生部分,通过AOP将其抽出,从而使得代码更加简洁,减少后续开发与维护的成本。

2.2 框架系统结构

基于Spring.Net的电子商城系统框架,以三层架构为基础,以Spring.Net为核心,衔接Asp.Net MVC和Nibernate,通过IOC控制各层的具体依赖,以AOP分解系统的服务,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框架

Fig.1 System framework

2.3 技术可行性分析

表现层采用ASP.NET MVC框架实现,通过Spring提供的IOC机制,与业务逻辑层所交互,使得表现层与业务逻辑层相解耦。业务逻辑层,由表现层所调用,通过上层请求访问,结合数据访问层所提供的服务,进行相对应的逻辑验证,运算等操作,最后反馈信息。通过AOP服务,抽取封装日志记录,异常处理,事务控制等,从而到达分解系统服务功能,避免重复的开发。数据访问层,由NHibernate框架实现,与关系数据库建立映射,以面向对象的方式处理数据库,与Spring.Net结合,封装事务处理机制,大大减少系统构建的复杂度;内置的缓存机制,大大提高数据访问的效率以及可靠性。通过NHibernate可以方便切换不同的DBMS,提高整体可维护性与可扩展性。综上所述,该框架在技术上可行。

3 示例分析(Example analysis)

以电子商城系统为例,使用本文所述框架来实现电子商城系统的开发。

3.1 基础架构

以三层架构为基础,构建系统的初始化架构,划分为三层,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以及Web层,如图2所示。

图2 基础架构

Fig.2 Infrastructure

(1)数据访问层

IDAL项目:数据访问逻辑接口层;DAL项目:数据访问逻辑的实现层,采用Nhibernate框架实现。

(2)业务逻辑层

IBLL:业务操作接口层;BLL:业务逻辑实现层。

(3)表现层

Web:页面表现层,采用ASP.NET MVC框架搭建。

Entity层,贯穿三层,用于数据的传输和共享,持久化等。Config层,存放一些Spring.net相关的IOC和AOP配置。

3.2 数据访问层

基于NHibernate实现,通过XML描述方式,建立对象与数据库表之间的关系,以商品表为例,相关配置代码示例如下所示:

4 结论(Conclusion)

本文结合电子商城系统开发实例,通过第三方框架Spring.Net和NHibernate,采用ASP.NET构建三层应用程序,把应用程序进行分拆,使得程序结构更加清晰,降低其复杂度,从而使程序拥有更高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后续工作主要是更好的完善整个轻量级框架 ,探讨和设计一套简便的配置管理与集成的解决方案,同时在本框架的基础上创建能够简便应用于电子商城的功能组件,最终降低系统复杂度以及达到开发集成与测试的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红光,蒋跃军,左玉龙.基于消息传递的企业信息系统集成

框架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12):3219-3221.

[2] 刘艳.利用Spring.Net构建动态的三层应用程序框架[J].硅谷

Silicon Valley,2013,(14):31.

[3] 林庆.基于ASP.NET的MVC设计模式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

与设计,2008(1):167-169.

作者简介:

林平荣(1981-),男,硕士,讲师.研究领域:软件工程.

3.3 业务逻辑层

这一层系统业务核心价值所在之处,同样将具体的业务定义(IBLL)与实现分离(BLL)。对数据访问层的依赖,只依赖其接口,通过Spring.Net注入相应的配置。业务实现类中,只需依赖接口,通过XML注入具体的实现,先注册实现类,代码如下:

再通过配置,为业务实现类注入具体的数据访问实现。

3.4 Web表现层

表现层依赖业务逻辑层的接口,由Spring.net提供实现的注入。表现层中的View展示数据,交互之时,由Controller来控制数据的流向。而Web项目中,处于层次的最顶端,需要做最后的配置,即提供Spring.Net管理的入口。通过在Web.config中配置,将Asp.NET MVC的控制器,以及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的相关实现由Spring.NET来统一管理。

1 引言(Introduction)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人们对应用软件的需求日益增大。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其代码设计越是复杂。客户的需求往往复杂而多变,在需求分析阶段初期,客户对自己的业务模型,并不一定完全熟悉,只能给出一个模糊而抽象的业务需求模型。当客户发现软件的功能并非自己所需的时候,则需要对软件进行修改和扩展,从而加大软件的开发难度及成本。

为了满足用户复杂多变的需求,软件的动态性越趋重要。软件的动态性体现在软件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上。当需要对软件进行更改和扩展的时候,能够在原有系统基础上较轻松的修改,且尽可能小的影响原有系统。为此,软件程序应该具备良好的分层结构,降低程序模块之间的耦合,增加扩展的灵活性,同时软件需要能够提供动态替换机制以及可插入机制的能力。本文以电子商城为例,提出了以现有开源框架为基础的轻量集成框架,用来解决系统集成中普遍存在着的扩展性、适应性问题[1]。

2 电子商城系统框架(Electronic shop system

framework)

以Spring.Net为核心来构建电子商城系统,以三层架构为基础,整合Asp.Net MVC以及Nibernate,构建基于Web的电子商城系统轻量级集成框架,同时以RESTful风格设计网络访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SEO优化效果。

2.1 框架简介

(1)分层体系结构

在目前的软件设计架构中,三层架构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分层式结构,即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表示层这三层,同时还有一个模型层(Model)。数据访问层用于访问数据存储系统,控制数据访问逻辑,为业务逻辑层提供服务。而业务逻辑层则负责封装各种业务逻辑,数据校验等。而最上层的则是表现层,将数据以人性化的方式展现给用户。而模型则负责在各层传递数据。

(2)Asp.Net MVC框架

Asp.net MVC框架通过Controller、View、Model这三者来处理用户的请求以及展示数据。整个框架通过使用Asp.net MVC代替传统WebForms,可以减少框架复杂度,避免了WebForm中大量的ViewState而导致页面文件变得过于臃肿,从而减少了带宽的压力,增加测试的可行性,使得框架更加轻量化。

(3)Nhiberate框架

NHibernate是一个基于.NET的针对关系型数据库的对象持久化类库,与直接使用ADO.NET操作SQL来执行数据库的逻辑操作相比,NHibernate更能够大量减少开发以及维护的成本。NHibernate通过XML文件描述,建立对象与关系模型数据(表或视图)之间的映射,以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来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逻辑,从而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减少低级错误的产生。当对象需要持久化时候,则会通过框架来生成对应的SQL语句,同时由框架来维护事务会话,使得开发更加简便。由于不直接与数据库交互,从而使得程序拥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4)Spring.Net框架

Spring.NET是基于.NET之上的应用程序框架,也是java第三方框架Spring的.Net版本。Spring.NET主体是IOC和AOP[2]。IOC全称为Inversion of Control,叫控制反转,一般也称其为依赖注入,它改变了传统在程序中强制声明对象的创建方法[3]。通过IOC,模块与模块之间的依赖,只需依赖其暴露出的接口,而具体的实现有IOC容器来管理,通过配置文件指向具体的实现便可以让被调用方的具体实现注入的调用方,最终降低软件模块之间的耦合度,控制模块之间的调用,降低软件开发的工作量,提高软件应用效率。AOP全称为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切面的编程,它能够分解系统服务功能,分离出重复或者次要的部分使其模块化,并对其提供声明式的系统服务方式。典型的使用方式一般包含了方法调用的日志记录,异常的处理,事务的控制等,这一些都是最容易重复产生部分,通过AOP将其抽出,从而使得代码更加简洁,减少后续开发与维护的成本。

2.2 框架系统结构

基于Spring.Net的电子商城系统框架,以三层架构为基础,以Spring.Net为核心,衔接Asp.Net MVC和Nibernate,通过IOC控制各层的具体依赖,以AOP分解系统的服务,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框架

Fig.1 System framework

2.3 技术可行性分析

表现层采用ASP.NET MVC框架实现,通过Spring提供的IOC机制,与业务逻辑层所交互,使得表现层与业务逻辑层相解耦。业务逻辑层,由表现层所调用,通过上层请求访问,结合数据访问层所提供的服务,进行相对应的逻辑验证,运算等操作,最后反馈信息。通过AOP服务,抽取封装日志记录,异常处理,事务控制等,从而到达分解系统服务功能,避免重复的开发。数据访问层,由NHibernate框架实现,与关系数据库建立映射,以面向对象的方式处理数据库,与Spring.Net结合,封装 事务处理机制,大大减少系统构建的复杂度;内置的缓存机制,大大提高数据访问的效率以及可靠性。通过NHibernate可以方便切换不同的DBMS,提高整体可维护性与可扩展性。综上所述,该框架在技术上可行。

3 示例分析(Example analysis)

以电子商城系统为例,使用本文所述框架来实现电子商城系统的开发。

3.1 基础架构

以三层架构为基础,构建系统的初始化架构,划分为三层,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以及Web层,如图2所示。

图2 基础架构

Fig.2 Infrastructure

(1)数据访问层

IDAL项目:数据访问逻辑接口层;DAL项目:数据访问逻辑的实现层,采用Nhibernate框架实现。

(2)业务逻辑层

IBLL:业务操作接口层;BLL:业务逻辑实现层。

(3)表现层

Web:页面表现层,采用ASP.NET MVC框架搭建。

Entity层,贯穿三层,用于数据的传输和共享,持久化等。Config层,存放一些Spring.net相关的IOC和AOP配置。

3.2 数据访问层

基于NHibernate实现,通过XML描述方式,建立对象与数据库表之间的关系,以商品表为例,相关配置代码示例如下所示:

4 结论(Conclusion)

本文结合电子商城系统开发实例,通过第三方框架Spring.Net和NHibernate,采用ASP.NET构建三层应用程序,把应用程序进行分拆,使得程序结构更加清晰,降低其复杂度,从而使程序拥有更高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后续工作主要是更好的完善整个轻量级框架,探讨和设计一套简便的配置管理与集成的解决方案,同时在本框架的基础上创建能够简便应用于电子商城的功能组件,最终降低系统复杂度以及达到开发集成与测试的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红光,蒋跃军,左玉龙.基于消息传递的企业信息系统集成

框架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12):3219-3221.

[2] 刘艳.利用Spring.Net构建动态的三层应用程序框架[J].硅谷

Silicon Valley,2013,(14):31.

[3] 林庆.基于ASP.NET的MVC设计模式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

与设计,2008(1):167-169.

作者简介:

林平荣(1981-),男,硕士,讲师.研究领域:软件工程.

3.3 业务逻辑层

这一层系统业务核心价值所在之处,同样将具体的业务定义(IBLL)与实现分离(BLL)。对数据访问层的依赖,只依赖其接口,通过Spring.Net注入相应的配置。业务实现类中,只需依赖接口,通过XML注入具体的实现,先注册实现类,代码如下:

再通过配置,为业务实现类注入具体的数据访问实现。

 

3.4 Web表现层

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范文2

【关键词】领域模型 事务脚本 表模块 表数据模型

1 前言

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以数据为中心的传统软件开发方式。在数据模型的设计与实践应用中,基于领域模型的数据设计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传统的数据处理模型主要采用行入口、表入口数据层叠方式,即为数据表中的每一行设计一个对象,后续再采用对象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对业务处理却没有特别关注。基于领域的设计模型,主要采用可视化方式表示领域内的概念类或现实世界中的对象。领域模型又称为概念模型、领域对象模型或者分析对象模型,它专注于分析问题领域本身,注重发掘重要的业务领域概念,并建立业务领域概念之间的关系,可让软件开发人员和系统设计人员更加注重处理业务的表达,而不是重点关注数据的层叠处理,从而极大地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

2 领域模型

领域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式处理数据,侧重业务模型的建立,使得系统的开发主要围绕业务而非数据表,可使开发人员主要聚焦领域而非数据。基于领域模型开发软件系统时,通常采用三层次的系统架构,这三个层次分别是数据访问层、领域层(业务逻辑层,系统真正的核心)和表现层,其中,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源进行通信,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支撑;领域层(业务逻辑层)完成系统业务的组织、实现,是系统真正的核心;表现层负责实现用户界面,提供更好的人机交互。

系统三层次架构如图1所示,层与层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表现层依赖领域层,领域层依赖数据访问层。

系统三层次架构中领域层(业务逻辑层)是系统的核心,其逻辑组织方式主要采用事务脚本、表模块和表数据模型这三种模式。

2.1 事务脚本

事务脚本模式将应用界面获取的数据直接存储到数据库中,或者直接从数据库中获取所需数据并在用户界面中进行展示,这种数据访问模式可使软件开发人员快速掌握基于某种语言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和过程,因此,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和使用。

事务脚本模式处理领域业务时常用两种领域组织方式,一是将领域逻辑的设计放入存储过程中,调用者通过执行存储过程即可获取或者维护数据;另一种方式是将领域逻辑的设计放入应用界面中,再编写对应的结构化查询语句(SQL)实现数据的存取处理。使用存储过程方式的缺点在于业务逻辑发生变化后,对应的存储过程必须相应地变化。此外,由于不同数据库产品对SQL语句实现的差异会导致存储过程的语法不能通用。将业务逻辑包含在页面中也有其固有的缺点,一旦业务发生变化,必须重新定义用户界面;此外,相同的业务逻辑可能应用于多个界面,这样业务发生变化后则需要多次修改用户界面。尽管如此,事务脚本模式由于其简单、直观,仍是初学者常用的领域层逻辑组织方式。

2.2 表模块

表模块模式以数据表为基础,每次以表为单位存取数据,以表为中心组织业务逻辑。目前,大多数开发者都采用表模块模式,如在.NET平台中,DataSet,DataTable都采用以表为组织结构的表模块实现方式;在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MIS)中,借助于代码生成器(如CodeSmith)可以快速生成一个应用系统的代码,开发效率非常高。

使用表模块模式开发系统时,主要围绕数据的增、删、改、查处理数据,业务逻辑组织往往比较单一,业务被分派到不同的功能函数中,借助于事务调用不同的功能函数来完成整体的业务逻辑。表模块模式的实现过程通常包括定义数据模型、定义数据访问类、定义业务逻辑类和组织表现层数据等步骤。表模块的开发方式是过去几年的主流开发方式,并且有很多优秀的开源库和工具可供使用。

2.3 表数据模型

表数据模型主要通过直观的可视化数据表,设计表间联系,实现业务逻辑,可让软件开发人员和系统设计人员更加注重处理业务的表达,而不是重点关注数据的层叠处理,业务处理效率非常高。以下订单管理系统分析领域模型的应用方法,实现领域模型驱动的数据处理。

3 订单管理系统

订单管理系统首先接受顾客提交的订单信息,然后查询商品库存,以获取商品的详细信息,最后确定商品送货方案。订单管理系统的开发主要涉及数据库表的设计和基于领域模型的业务逻辑处理。

3.1 数据库表

订单管理系统使用的数据库包括用户、订单、商品和订单详情四张表,表的结构和表间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3.2 领域模型

基于领域模型开发应用系统时通常分为业务建模、数据抽象、转换为实体、定义业务规范和实现业务规范步骤。

3.2.1 业务建模

业务建模要求将系统的业务采用建模方式确定下来,以后的开发工作都围绕所建模型进行,这样能有效控制需求和开发人员变化导致的开发风险。例如在订单管理系统中,为获取订单中商品列表,相应的业务过程如图3所示。

3.2.2 数据抽象

数据抽象指根据业务流程,抽象出业务流程所涉及的业务实体,并将实体及其相互关系标注出来。如在获取客户订单中商品明细处理中,经数据抽象得到的业务实体间逻辑关系如图4所示。

在抽象出来的逻辑关系中,订单和订单详情是一对多的关系,订单详情和商品是多对多的关系,顾客和订单是一对多的关系。

3.2.3 转换为实体

在抽取业务模型的基础上,还需将业务模型中的对象转换为实体。在转换过程中,需要使用面向对象的方式组织对象之间的关系。获取客户订单中订单模型转换为实体的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Order{

public string Id { get; set; }

public DateTime OrderDate { get; set; }

public decimal Total { get; set; }

/// 订单所属的用户

public virtual Customer Customer {get;set;}

/// 订单对应的明细列表

public virtual ICollection DetailList { get; set; }

}

3.2.4 定义业务规范

业务规范是领域模型中的核心,定义业务规范就是明确业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和使用方式。在定义业务规范的过程中,常借助于构建规约完成规范的创建。如在获取客户订单中商品明细处理模块中,相应业务规范的定义如下:

public interface IOrderContract {

///根据登录用户获取跟用户的商品列表

IEnumerable GetOrderProductList(string customerId);}

public class OrderComponent: IOrderContract {IEnumerable IOrderContract.GetOrderProductList(string customerId){

//1.构建规约,按用户编号获取用户信息

//2.获取Customer的订单列表OrderList

//3.遍历OrderList中的DetailList

//4.遍历DetailList中的产品列表

//TODO:根据上述注释填写代码

}

}

从定义的业务规范中可以看出,获取ProductList的过程变成了几个相关对象的业务合并,也就是说一个领域模块的完成是由多个子模块组合而成,而这些子模块又满足事务约定。

3.2.5 实现业务规范

在定义业务规范基础上,最后要实现业务规范。如在获取客户订单中商品明细处理模块中,相应的业务规范实现如下:

public class OrderComponent : IOrderContract{IEnumerable IOrderContract.GetOrderProductList(string customerId){

//1.构建规约,按用户编号获取用户信息

//2.获取Customer的OrderList

//3.遍历OrderList中的DetailList

//4.遍历DetailList中的产品列表

//TODO:根据上述注释填写代码

var orders = CustomerContract.Find(customerId).OrderList;

var details = OrderDetailContract.GetDetailList(orders);

return ProductContract.GetProductList(details);}

}

4 总结

本文在阐述领域模型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订单管理系统的开发,介绍了领域模型的应用方法和处理流程。应用实践表明,面向特定领域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对于软件重用、软件可升级性和提高开发系列软件系统的效率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吕有界.基于Modelica多领域建模仿真研究现状与思考[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4(02).

[2] 叶新,潘清,董正宏.多领域建模仿真方法综述[J].软件,2014(03).

[3] 丁宝宝,沈立炜,彭鑫,赵文耘.软件产品线领域模型与应用模型的通用同步演化方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5(02).

[4] 黄洋,沈立炜,彭鑫.通用的软件产品线领域与应用特征模型演化同步框架[J]. 计算机科学,2013(11).

[5] 余敦辉,何克清,李兵.基于模型聚类算法的领域问题本体构建[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3(01).

作者简介

周梦姝(1995-),女,重庆市合川区人。现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软件技术。

作者单位

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范文3

关键词 商业模式 构成要素 路径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0.063

Abstract There is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siness model and value creati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and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so by practitioners, strategist and scholars' attention. Through systematically combing,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strategy to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of business model, elements, and on this basis to build commercial pattern generation path, to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business model and helps promote business model from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the chang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business model; elements; path

0 引言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一般用来描述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企业生存运营状态以及其进行商业活动的行为逻辑,①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驱动力。②自1988年Timmers③首次界定商业模式概念以来,与商业模式相关的研究成果显著增多。然而不同的研究视角,不同的研究层面往往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研究成果,因此,不同研究成果很难相互支撑相互佐证。在此情况下,有必要厘清学者们在运用“商业模式”概念时所涉及的真正含义,并深入探讨其生成路径即商业模式实际构建问题,以促进企业实体正确应用商业模式理论,推动管理实践。

1 商业模式的内涵

商业模式一般指的是企业在向客户提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复杂过程的简化描述,这种描述涵盖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包括企业价值创造以及利益相关者交互两大部分。由于研究者们对商业模式理解维度与侧重不同,因此在理解商业模式内涵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观点。

经济角度。该观点认为企业从事商业活动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利润,因此商业模式描述了企业的成本结构、收益来源以及为获得超额利润所应采取的措施战略。例如,Afuah等(2000)④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通过向消费者提供更多价值的商品来战胜竞争对手从而获得利润的方法。Stewart等(2000)⑤指出商业模式是为实现企业持续收益流的内在逻辑。

运营角度。该观点认为企业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层级结构与内部流程尤为重要,企业间关于价值创造过程以及价值链的传递过程是不同的,商业模式是对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如何交易、企业如何运转的归纳总结,聚焦于企业内部结构与设计。例如Chesbrough等(2002)⑥强调商业模式是对企业运营秩序的描述。

战略角度。该观点指出,企业在进行商业活动中所展开的一系列行为,包括消费者需求研究、市场产品定位、营销渠道分析、可持续竞争优势研究等都属于战略层面,因而商业模式是对企业战略定位的宏观归纳,是企业实践的指导蓝图。

由此看来,商业模式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应该涵盖企业经济实质、发展战略与运营过程的每个方面,以孤立视角看待商业模式是不科学且缺乏可靠性的。商业模式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为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所制定的一系列决策,这些决策应包含组织战略、内部结构、价值传递等多种相互关联的因素。

2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业模式的概念与内涵从框架上规定了其构成要素。例如,从经济角度来看,成本结构、盈利模式是构成商业模式的重要成分;从运营角度来看,资源配置、合作网络更为关键。目前关于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模型主要为Osterwalder(2005)⑦提出的九要素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认为商业模式主要围绕四大模块构建:产品服务、客户界面、管理结构以及财务结果。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应该详细描述其产品服务的价值主张、创造获得这种价值的企业资源、支撑这些价值活动的企业结构以及将这种价值传递给目标客户的渠道,获得利润的成本结构等。具体来说,商业模式由价值主张、目标客户、分销渠道、客户关系、资源配置、核心能力、合作网络、成本结构以及盈利模型九大模块构成。它能解释所有实体商业模式,为商业模式的设计和描述勾画了一个框架。不同企业的商业模式差异和特色体现在各要素内容的差异、要素重视程度的偏差以及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差异中。例如戴尔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以无中间商的直销渠道为特色的典型代表。

这个分析框架以系统观的视角涵盖了运营、利益、战略等多个方面,比较完整的概括了商业模式的组成要素,实践性较强。因此,在设计、描述某企业的商业模式时,要考虑企业的产品价值、管理结构、客户界面以及财务支持等多方面因素。

3 商业模式的生成路径

不难发现,商业模式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复杂系统,因此在研究其生成路径时要考虑各种要素。白宏(2012)⑧认为在设计商业模式时应运用一套科学完整的思路和逻辑,他强调商业模式的根本目标就是创造价值,原则上商业模式的形成过程应该也是价值的形成过程。由此他提出实际商业模式生成二维模型(图2所示),即依据商业模式物质基础和价值运动逻辑两个维度进行商业模式的构建。具体来讲商业模式中的物质基础为企业运营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包括目标客户,合作网络,主体企业以及股东。价值运动逻辑则是围绕价值发现、价值聚集、价值交易、价值实现这一系列活动产生的影响利益相关者相互交易和结合的规则制度(例如竞争模式、营销模式),它决定了商业模式内在要素的结构和关系。由于不同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以及偏重点不尽相同,因此该模型能解释各类行业、各种企业不同的商业模式,并能指出各个构成要素的角色定位。

商业模式作为涵盖价值逻辑和利益相关者交互界面的系统框架,其稳定性和统一性要求企业各要素之间保持内外的一致性从而来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实际商业模式构建过程中还要考虑企业所面临的影响企业价值形成、创造、分配的内外部影响因素。

4 研究启示及意义

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本文从经济、运营、战略等多角度对商业模式内涵进行了探究,在现有商业模式构建模块的基础上,沿用价值运动逻辑对商业模式的生成路径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因此,企业在设计商业模式过程中,首先应确立其独特价值链,即异于竞争对手的价值主张、价值创造过程以及价值分配方式,立足于利益相关者交互界面,确立符合企业自身价值逻辑的基本要素。换言之,企业首先确立目标客户及价值主张的独特配套的支撑结构,然后进行资源配置,运用核心资源和能力创造产品和服务,再确定相匹配的营销渠道将价值传递给目标客户。当然,独特的成本结构与关系网络也起到关键性支持作用。

注释

① Pateli A G,Giaglis G M. A research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eBusiness models[J].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2004.13(4):302-314.

② 孙永波,陈柳钦.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及其路径选择[J].发展研究,2011(11):78-85.

③ Timmers P. 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J].Electronic markets,1998.8(2):3-8.

④ Afuah A, Tucci C L. Internet business models and strategies: Text and cases[M].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2000.

⑤ Stewart D W, Zhao Q. Internet marketing, business models, and public policy[J].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2000.19(2):287-296.

⑥ Chesbrough H, Rosenbloom R S. The role of the business model in capturing value from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Xerox Corporation's technology spin\off companies[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2.11(3):529-555.

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范文4

相比于柯达的破产令人叹息,诺基亚的挣扎令人忧虑,IBM则令人羡慕。IBM的寿命已经超过了100岁,真正实现了卓越成长和基业长青。除IBM之外,世界商业史上还没有第二家千亿美元规模的企业从濒死边缘回复生机。然而,郭士纳带领的这一次全面转型,不仅让IBM回转生机,而且仅仅是10年之后,IBM就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跨国公司。

IBM的成功转型,是偶然的意外,还是自身基因的必然?IBM华丽转身的背后,有没有可以借鉴的一般规律?对正处于转型升级期的广大中国企业,IBM的成功转型能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启示和借鉴?曾在IBM担任高管十年见证转型历程,拥有丰富的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现任GE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西北区总经理、GE中国创新中心总经理的许正先生,在《与大象共舞:向IBM学转型》一书中,抽丝剥茧之后告诉我们:“我们学习IBM,但不必成为IBM”。

未济是事物的常态,未济和没有完成是企业转型的常态。一家公司现在的位置,取决于对未来的思考;一家公司在未来的位置,并不完全取决于钱的多少,很大程度要取决于战略定位与业务模式。没有未来就没有现在,企业应该时刻准备转型升级,而不应到被逼无奈的时候才开始着手实施。关于企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选择,郭士纳曾说:“要IBM这样的大象去追赶那些像兔子一样的技术狂人,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如果不能领先,那就去对手的弱点处创造新的逻辑。”所以IBM的“拥抱客户”计划正式实施,不是为客户提供和微软、英特尔、戴尔一样的技术或产品,而是针对客户的需求配置这些设备的服务,帮助客户用这种设备去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

许正先生在《与大象共舞:向IBM学转型》一书中表示:“实际上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才有可能做最有效率的事情,组织里的人员都有正确的思维方法才可能做最有效率的沟通,组织的生产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基于“没有未来就没有现在”和寻找“对手的弱点”的思维方法论,时刻开始转型升级,做一个因需善变的企业,这无疑是我国企业最欠缺的品质。所有好的企业,基本上都遵循着普遍的商业底线逻辑,如战略远景、核心价值观、公平交换、自由竞争等,在不同的企业,只是具体表现形式有差异,但本质内涵却是一样的;但基业长青的公司,特别是像IBM这样历经兴衰却仍然持续发展的公司,除了商业底线逻辑之外,还对所在产业的“产业逻辑”有着清醒的认识,也就是所在产业的游戏规则究竟是以什么为中心的领导者逻辑。如果不清楚这一点,即使我们学习IBM,想成为IBM,也不可能成为IBM。

许正先生的《与大象共舞:向IBM学转型》,以IBM的转型为例,概括了企业转型的一般规律,即“转型六要”:企业战略、领导力、创新机制、企业文化、商业模式及运营模式。战略提供转型的方向,领导力提供转型的内在驱动力,积极而审慎的创新打开企业的生路,企业文化保持着转型的安全,商业模式确定利润区和盈利点,运营模式则将其快速复制到尽量多的客户群。

IBM华丽转型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是被迫转型,还是抓住机遇引领转型,不同的思维决定了不同的未来。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企业也一样,最难战胜的也是企业自己。能否及时拿掉那些成功的光环,抛弃路径的依赖,在明晰的商业逻辑和产业逻辑之下,对“转型六要”做出一个内外一致、上下协同、首尾相顾和快慢结合的系统调整,将直接决定着企业能否抓住转型升级的机遇,直接决定着企业转型升级的成败。

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范文5

关键词:商业模式;资源基础理论;可持续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11-0126-05

在当今的新经济时代,商业模式似乎有点石成金的魔力,星巴克、E-bay、戴尔等新兴企业,通过创造与众不同的新商业模式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成长为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商业模式在企业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人们谈论较多的热门话题。近年来,学术界对商业模式同样做了大量研究,一些学者的回顾性文章表明,目前有关商业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商业模式的概念、构成要素、分类、评估、设计和变革等问题[1-2],较少有研究者从整体上探讨商业模式构筑竞争优势的能力,以及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问题。本文认为企业独有的商业模式是内含在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行为中的商业逻辑,是企业家商业智慧的结晶,可以看成是企业的一项无形的智力资源。本文从资源基础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商业模式特殊的资源属性,发现商业模式虽然能够帮助企业获得高绩效和竞争优势,但是这种竞争优势可能具有难以维持的特征。本文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它提醒人们在热衷于谈论商业模式可能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时,还需要注意到商业模式带来的商业利润可能具有难以维持的特征,依靠优秀的商业模式获得成功的企业家,需要不失时机地把优秀商业模式所带来的短期利润,用来投资和积累不易被模仿的核心能力,把企业生存和盈利建立在核心能力的基石之上。对于处在复杂和动荡环境中的企业,则需要持续地变革组织和战略,开发和利用外界环境提供的新的商业机会,持续创造和革新商业模式,才能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盈利。

一、 资源基础理论的简要回顾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源基础理论逐渐发展成为战略管理的主流理论。不同于重视市场结构的战略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从企业资源的角度,详细阐述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和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问题[3-4]。资源基础理论集中考察了资源难于模仿的属性,认为资源难以模仿的属性是企业租金的来源,因而成为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基本的驱动因素[4]-[7]。2003年Peteraf和Barney合作完成了《澄清资源基础理论的混乱》一文,系统回顾和总结了资源基础理论中关于资源、价值、租金和竞争优势的相关论述,认为企业拥有的有价值且稀缺的资源可能是竞争优势的源泉[8]。资源基础理论认为资源在企业之间呈现出不均匀的异质性分布,拥有高级资源的企业(下文简称为占优企业),运用这些资源执行产品市场战略时,会获得更高的效率,高效率既包括以更低成本满足顾客需求,也包括相同成本下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相对于拥有一般资源的企业而言,他们将可能获得竞争优势[8-9]。资源基础理论回答了竞争优势的来源问题,同时还探讨了竞争优势可持续的条件。Barney提出了VRIO模型,认为资源的不完全模仿性可能是占优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条件,竞争对手若想模仿获得高级资源,可能会面临着成本劣势,这些成本劣势主要源于占优企业的资源依赖于独特的时空条件,资源与绩效之间的因果模糊性,资源之间存在着社会复杂性和相互加强性等资源特征。如果竞争企业不容易模仿(或替代等方式的间接模仿)获得占优企业拥有的高级资源,占优企业的竞争优势将得以维持[6]。Peteraf 提出了构建持续竞争优势的四根“支柱”,分别是资源异质性、事前限制竞争、事后限制竞争,以及资源不完全流动性,满足以上四个条件的资源将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9]。Dierickx和 Cool从资源的积累特性出发,认为能够构筑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是企业长期积累的结果,企业资源存量具有大规模效应和相互联结效应,企业资源的发展具有路径依赖特性,竞争对手若赶超占优企业可能会面临时间压缩不经济等问题,因而占优企业的竞争优势可能得以维持[10]。

使竞争优势和高绩效得以维持的资源属性条件,也是占优企业竞争优势存在的一个重要来源。如果有足够多的竞争企业成功地模仿占优企业的产品市场战略,占优企业只能获得盈亏均衡,竞争优势将会成为竞争对等,企业的高绩效和超额利润将可能不复存在,甚至可能威胁企业的生存。维持竞争优势持续存在的资源属性,使资源难以在企业之间流动,资源在各企业间呈现不均匀分布,而资源的异质性又是竞争优势的源泉。竞争优势和可持续竞争优势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在探讨竞争优势时,应同时考虑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问题。本文运用资源基础理论关于竞争优势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分析了商业模式构筑竞争优势的能力,以及其带来的竞争优势能否维持的问题。

二、 商业模式的内涵

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商业模式做过较多的研究,但是商业模式的含义和构成要素以及要素的结构特征等仍存在争议。在商业模式的早期研究中,Timmers的研究成果被较多引用,他把商业模式看成是对商业概念中关于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等关键组成部分的简洁描述[11]。后来的学者沿用和发展了这种定义,Linder 和 Cantrell将商业模式抽象为组织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12]。Amit和Zott把商业模式看作是为了利用商业机会而创造价值的交易内容、交易结构和交易治理[13]。Magretta将商业模式通俗地定义为企业如何运作的故事,认为商业模式描述商业系统各个部分如何组合成一个起作用的整体[14]。Osterwalder和Pigneur把商业模式看成是连接战略和商业过程的中间环节,代表运作商业过程和设计信息系统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5]。Afuah认为商业模式是关于运用其资源执行何种活动,如何执行这些活动,以及什么时候执行这些活动的概念集合,这些活动创造了卓越的客户价值,并将企业推到获利的位置[16]。Rappa认为,商业模式基本的定义,是指做生意的方法,它描述了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规定了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位置,揭示出企业盈利的方法[17]。商业模式的定义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在创造价值逻辑的定义基础上增加了合作网络和关系资本等新的元素,认为商业模式应以商业网络的方式呈现。

Morris等在广泛回顾商业模式定义的基础上,把商业模式的定义归为三类:经济含义层面上讲,商业模式是企业的经济模式,关注公司产生利益的逻辑关系;运营结构层面上讲,商业模式表现为企业内在的过程和组织结构设计,这些过程和结构使企业能不断创造利润;战略层面上强调商业模式对企业资源、结构、竞争优势、持续成长的全面说明。他们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简单的陈述,旨在说明企业如何对经济逻辑、运营结构和战略方向等方面一系列变量进行整合,以便建立企业的高绩效和超额利润[18]。Osterwalder等在总结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试图澄清商业模式概念的起源、现状和未来,他们的研究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包括目标、概念和关系等的元素,用来阐述企业商业逻辑的概念性工具,商业模式简要地描述了企业所提供的顾客价值,如何传递价值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务结果[19]等关键要素。

在国内研究中,翁君奕把商业模式定义为一个类似“魔方”的三维结构,由价值主张、价值支撑和价值保持构成的价值分析体系[20]。罗珉等认为商业模式是整合组织、顾客、供应链伙伴、员工、股东或利益相关者,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结构体系和制度安排的集合[21]。原磊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创造价值的逻辑,包括顾客价值创造逻辑、伙伴价值创造逻辑、企业价值创造逻辑[2]。

综合已有的研究,考察商业模式的本源,王伟毅和李乾文认为商业模式来源于对商业机会的认识[22],而商业机会源于市场失效,正是因为存在着一些导致市场失效的条件,市场不能自动有效地协调经济活动,从而出现了尚未被利用的资源和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企业利用自身的创业活动,突破导致市场失效的条件的限制,实现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对接,从中获得企业盈利。具体而言,企业通过创业行为,降低了协调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使得市场交易顺利进行。随着对降低交易成本认识的加深,企业同时也深化了对商业机会的认识,进一步明晰了产品和市场组合,进一步界定顾客、资源供给方和其他合作伙伴的身份,以及企业与合作伙伴在提品和服务过程中各自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这是商业机会逐渐成熟并演化成较完善的商业模式[22]。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模式是一套关于降低交易成本、开发市场机会的系统的、结构化的逻辑,它对企业、供应商、分销商、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价值进行识别和设计[23],这种系统设计使得交易成本降低到交易的潜在价值以下,促进市场交易顺利进行,为交易各方创造了价值。

商业模式的经济学本质是一种基于信息不对称下的企业家的机会主义行为。在新经济时代,一方面,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消费者需求日益体现出个性化和变动性的特征,市场细分程度越来越高,企业面临着动态复杂的环境,因而市场信息变得越来越不对称,也潜藏着大量的产生熊彼特租金或企业家租金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互联网有降低交易成本的极大潜能,发达的通讯技术为企业间以低成本方式组建系统和联盟,顺利完成商业运作提供了机会和可能。这两方面的力量把商业模式创新推向了商业实践的前沿,商业模式成为新经济时代热门的概念。

三、 商业模式构建竞争优势的能力分析

如果将商业模式看成是组织的一项智力资源来考察它构建竞争优势的能力,我们需主要关注商业模式是否具有经济价值,并考察商业模式存在着异质的特征,有价值并且高人一筹的商业模式将可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考察商业模式是否具有带来竞争优势的潜力,可以关注商业模式是否符合Barney提出的V(Value)和R(Rare)的特征,能否通过Peteraf探讨的资源异质性和事前限制竞争等条件的检验。

商业模式具有创造价值的潜能,这在实业界和学术界都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商业模式通过构筑特定的交易结构和交易安排,降低了企业与合作伙伴的交易成本,能够以更低成本或者更好的为顾客提供价值,使得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能充分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因此,商业模式本身是企业的一项资源,能够提高企业设计和执行产品战略的有效性。而且,商业模式能够激励和沟通各要素[14],使得各要素围绕商业模式架构,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众志成城、通力合作,为市场提供所需的价值。因此,从激励资源的角度来说,商业模式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能够促进产品战略得到有效的实施。

成功的商业模式要通过两个检验:一是逻辑检验,即商业模式对各成员的动机要有合理的见解[14],对成员动机的不合理的假设会导致商业模式在逻辑上不可行。二是商业检验,即商业模式所描述的服务,应该能够吸引足够规模的消费者,商业模式的结果至少应该维持企业的盈亏均衡,才能证明企业的新进入行为具有合理性[14]。不同的商业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这两项检验存在着差别,因此不同的商业模式可能蕴含着不同的盈利潜能。优秀的商业模式对各方参与经济活动的动机有更准确的把握,能够设计出良好的交易结构来激励和约束交易各方的行为,更顺畅地动员各方资源组合到一起,为顾客创造和传递更多的经济价值,因而与一般的商业模式相比,优秀的商业模式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

四、 商业模式构建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分析

考察商业模式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是否具有持续性的特征,主要看商业模式是否具有不易被模仿的特性,也即考察商业模式资源能否通过Barney提出的I(Inimitable)检验,不易被模仿的商业模式可能给占优企业带来可维持的竞争优势。商业模式是一种关于如何赚钱的逻辑化、系统化的知识,这种知识驱动着系统资源的运转,使得系统资源充分实现其经济价值。若将商业模式理解为驱动资源运转的逻辑,而与被商业模式驱动的资源相分离时,我们发现商业模式可能具有可模仿的特征。

1.因果模糊性检验

因果模糊性是指企业的资源变量和价值创造竞争优势等结果变量的关系不清晰,竞争对手不清楚这种因果关系,因此不知道应该投资和发展哪些资源才能够获得同样的绩效。商业模式可能不具有因果模糊性的特征,它清晰描述了系统中各要素的角色和价值,要素各方的角色和价值创造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到了清晰的阐述。竞争对手可能会对照商业模式,联系和动员各方资源,模仿占优企业执行类似的产品市场战略,这会加剧市场的竞争,稀释占优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企业为了激励各要素,将其因果关系向系统要素的各方做出说明,这种因果关系的知识将可能外显为公共知识而被竞争对手掌握。当商业模式成为行业众所周知的公共知识时,商业模式不再具备产生竞争优势的潜力。

2. 社会复杂性检验

社会复杂性是指竞争优势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例如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之间长期积累的良好声誉,企业与政府部门所具有的关系资本等资源就具有社会复杂性的特征。拥有这些关系渠道和良好声誉的企业,能够顺畅地完成商业运作,而这些关系资本不由企业的一方决定,竞争企业难以在短期内获得这些资源,因而可能会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商业模式是一个较完善的、系统化的商业创意和概念,它似乎并没有具备社会复杂性的特征。与商业模式相关的竞争优势如果能够持续下去,可能是因为商业模式所驱动的资源具有了社会复杂性和相互加强的特征,商业模式驱动的资源是一个资源系统,企业的关系资本和声誉资本可能在中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商业模式作为系统化的计划工具,其优势在于集中关注系统中的所有要素如何组成一个整体,从而顺利地向顾客传递价值[14]。这些资源在商业模式的组织和驱动下,具有了社会复杂性和相互加强的特征,可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尽管商业模式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易模仿的资源特征似乎不是商业模式本身带来的,而来源于商业模式所驱动的资源特性,这些特殊资源是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长年互动和积累的结果。

3. 积累性特征检验

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多是来源于存量型资源,这些存量型资源是企业长期投资和积累的结果,不容易被竞争对手短时期内模仿和超越,积累性资源影响着企业的竞争能力,使得竞争优势能够得以持续[10]。优秀的商业模式的出现,是企业家创新的结果,其价值主要在于组装各要素使之成为一个起作用的系统,而较少关注商业模式是否在进化和积累变成核心能力,它不具备积累性资源经长年投资形成、并存在的路径依赖性特征。企业可以对商业模式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但是完善商业模式的活动似乎应该归为一种战略行动[14],商业模式的本质和优势主要在于它创造性地构筑了合理的交易结构,将各方资源整合为高效运转的系统,使之能够更加顺畅、低成本或者更优秀地提供独特的顾客价值。

商业模式作为一种关于如何赚钱的系统化的知识,难以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商业模式驱动的资源由于具备了某些特性,为企业带来了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且,由于商业模式所驱动的资源具有组装的特点,而不具有在实践中进化和长年积累的特性,尽管它们可能存在相互加强和社会复杂的属性,其带来的竞争优势也不大可能持续很长的时间。

商业模式及其驱动的资源带来的竞争优势可能难以维持,这要求企业不仅要关注商业模式创新,还必须积累自己独有的资源和能力,企业能持续获取的租金更多情况下是来源于它独有的核心能力。正像企业通过企业边界和有效的治理模式,将企业内资源与资源之间相互加强的积极外部性限定在企业内部,企业通过商业模式的将企业与企业之间资源相互加强的积极外部性约束在商业模式圈中,各方依据自身提供的资源获得相应的收益份额,企业也凭自己提供的特有的资源和能力获得应有的收益份额。商业模式通过构造企业资源和企业外部资源相互加强的态势,充分开发出企业现有核心资源和能力的价值,最终占有和维持着商业模式所带来的经济价值。

五、 结论和启示

本文在回顾资源基础理论关于持续竞争优势的论述,以及商业模式的定义和内涵的基础上,将企业独有的商业模式看成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智力资源。本文从资源基础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商业模式这种特殊的资源构筑竞争优势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研究发现商业模式是一套关于降低交易成本、开发市场机会的系统的、结构化的逻辑,它清晰地界定了企业、供应商、顾客、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价值,能够成为企业高绩效和竞争优势的一个源泉,但是商业模式具有容易被模仿的资源特征,这决定了商业模式带来的竞争优势不具有可持续的特点。这一论点与现实情况一致,例如湖南卫视引入“超级女声”这种电视选秀节目的商业模式,于2005年在中国走红后,迅速成为各大电视台模仿的对象,而“超级女声”自身也是对美国某电视节目的跨国模仿。优秀的商业模式能够为企业带来高绩效和竞争优势,但是其竞争优势可能具有难以维持的特征。这一论点提醒企业家不应该试图通过构建一种商业模式来实现持久的盈利,企业家需要不断地发现和开发新的商业机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通过创新商业模式的方式抓住外界环境提供的机会,用创新来串联起一系列短期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和兴旺发达。同时,企业在创造出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后,需要充分利用其带来的短期盈利,加快投资和积累其他不易被模仿的核心能力,通过构筑核心能力,才能实现企业的长期生存和持续盈利。

参考文献:

[1] Pateli,A.G., Giaglis,G.M. A Research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eBusiness Models[J].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2004,13(9):302-314.

[2] 原磊. 国外商业模式理论研究评介[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 29(10):17-25.

[3] Wernerfelt,B.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4,(5):171-180.

[4] Barney,J.B.Strategic Factor Markets:Expectations, Luck and Business Strategy[J]. Management Science, 1986, 32(10):1231-1241.

[5] Rumelt,R.P.Towards a Strategic Theory of the Firm[A]. Lamb,R.B. Competitive Strategic Management[C].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1984. 556-570.

[6] Barney,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17(1):99-120.

[7] Conner,K.R. A Historical Comparison of Resource Based Theory and Five Schools of Thought with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conomics:Do We Have a New Theory of the Firm?[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1):121-154.

[8] Peteraf,M.A., Barney,J.B. Unraveling the Resource Based Tangle[J].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2003, 24(4):309-323.

[9] Peteraf,M.A.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A Resource-Based View[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 (14):179-191.

[10] Dierickx,I.,Cool,K. Asset Stock Accumul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J]. Management Science, 1989, 35(12):1504-1511.

[11] Timmers,P.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J].Journal on Electronic Markets, 1998, 8(2):3-8.

[12] Linder, J., Cantrell,S. Changing Business Models:Surveying the Landscape[J]. Accenture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Chang, 2000,(1):1-13.

[13] Amit,R.Zott,C. 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6/7):493-520.

[14] Magretta,J.Why Business Models Matter[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2,(5):1-8.

[15] Osterwalder,A.,Pigneur,Y.An E-Business Model Ontology for Modeling E-Business[A]. 15thBled Electronic Commerce Conference E-Reality:Constructing the E-Economy[C].Bled, Slovenia, 2002. 17-19.

[16] Afuah,A.Business Models:A Strategic Management Approach[M]. Boston, Massachusetts:McGraw-Hill, 2003.

[17] Rappa. The Utility Business Model and the Future of Computing Services[J]. IBM Systems Journal, 2004, 43(1):32-42.

[18] Morris,M., Schindehutte,M., Allen,J.T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3, 58(1):726-735.

[19] Osterwalder,A, Pigneur,Y, Tucci,C.L. Clarifying Business Models:Origins, Present, and Future of the Concept[J].Communications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s, 2005, 15(5):1-25.

[20] 翁君奕. 商务模式创新[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21] 罗珉, 曾涛, 周思伟.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基于租金理论的解释[J].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208(7):73-81.

[22] 王伟毅, 李乾文. 创业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研究[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5, 27(11):32-41.

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范文6

【关键词】服务主导逻辑;资源基础理论;企业经济潜力

导论

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认为,生产企业是价值链中的核心,产品在价值链的前进过程中,伴随着附加价值的不断增加,直到企业通销售环节将产品转移给终端客户,产品的价值才会总结。我们将这种经营模式称之为商品主导逻辑理论,因为企业经营的最终的关注点落在商品上面。在GDL基础之上,Vargo和Lusch在2004年提出了服务主导逻辑理论,并在2008年进一步完善了他们的理论体系。简单来说,服务主导逻辑理论认为所有供应链中的全部参与者(包括供应商、制造商、消费者)都被视为资源的整合者,而产品的价值只有当消费者使用或满足某种需求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使用价值或者共创价值。

在讨论服务主导逻辑为企业带来怎样的经济潜力之前,我们需要首先梳理服务主导逻辑是如何影响企业的经营体系的。

1.服务主导逻辑的转型影响企业体系。

1.1 价值网络

Vargo和Lusch阐述了企业从商品主导逻辑转型到服务主导逻辑,所需要清楚的十一个概念,在这理念中,共创价值是服务主导逻辑中最主要的部分,在服务主导逻辑中,供应链转变为共创价值网络的概念。Basole与Rouse(2008)阐述了将消费者和供应商纳入共创网络中以及共创价值网络中的复杂关系,Gebauer(2010)将这共创价值网络运用于公共运输服务中并得到了良好的共创价值效果。

1.2 顾企互动行为

Vargo和Lusch(2004)指出,在价值共创的过程中,由顾客决定价值实现,价值建议则由制造企业提出,而互动行为是服务主导逻辑的关键因素。之后,Gr?nroos(2006)、Gummesson(2006)和Payne(2008)等学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类似的探讨。Pe?aloza和Venkatesh(2006)以及Arnould(2007)在他们研究中认为所有参与者都是资源集成者,各方资源的交互和集成能增加价值创造的能力。

1.3 企业组织结构变化

服务主导逻辑影响企业组织结构原因在于,一方面企业的组织为顾企交互行为提供了可能性,而交互行为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另一方面,服务主导逻辑中必须的共创价值以及快速响应顾客需求也需要一定的组织结构作为支撑。

2.模型逻辑框架

对于企业经济潜力,我们根据Shang和Seddon(2002)的研究,将企业的经济潜力分为五类,分别是运营价值,战略价值,基础设施的价值,管理价值,组织价值。我们将其用于我们的研究中,这样我们便初步构建了我们的模型体系,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根据我们第一节的分析,我们梳理出企业转型为服务主导逻辑所带来的三个方面的竞争优势。而根据是Shang和Seddon(2002)的研究,我们同样将企业经济潜力划分为五个基本维度。最后我们将通过资源基础理论分析企业竞争优势和价值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行为依托于企业所拥有的独特的资源,这种资源可以是战略资源、人力、政策等。而企业行为又反过来影响企业绩效,最终导致了企业经济潜力的提升。企业转型为服务主导逻辑在这里就可以视为企业所拥有的独特资源。我们根据Muller等人(2008)在研究中采用的影响链(cause-and-effect structure)的方式来构建我们企业行为层中的因素,具体因素如图2所示。

3.实证分析

我们总结了先阶段国外书籍、教材、杂志、报刊上的有关于服务主导逻辑的成功案例,并将其分发给从业人员进行影响链的勾绘。具体步骤为,从业人员分析该案例中成功的元素,从一层中选出他认为最重要的因素A,然后在下一层中选择与因素A逻辑关系最为紧密的因素B,这样层层推进,构建出一条完整的影响链链条,示例的影响链如图2中所示。根据统计分析,因素被最多链接到的即为该层中的最重要因素。我们总共找到127份二手资料,将其分发给从业人员进行影响链的勾绘。最终回收了89分有效问卷,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4.管理学推论

根据我们实证调研的数据显示,企业转型为服务主导逻辑的经营理念时,企业最为看重的是,这种服务理念为企业带来了更好的“交互行为”(47次),而最终服务主导逻辑的经营理念最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潜力是在“运营价值”方面(53次),(下转第56页)(上接第54页)其次在于“战略价值”方面(20次)。为了更好的梳理模型两段的逻辑关系,直接链条统计表如表1所示。

由表1和图2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统计学推论:

推论1:服务主导逻辑提升企业经济潜力最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运营价值”层面,即企业通过转型为服务主导逻辑,通过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更好的需求管理)使得企业的运营更有效率和效果,可以为产品或服务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市场方案。

推论2:服务主导逻辑提升企业经济潜力次要体现在企业“战略价值”层面,即企业通过转型为服务主导逻辑,通过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协调合作(供应链协同能力的提升)使得企业和上下游参与者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更具战略上的竞争力。

推论3:企业向服务主导逻辑理念转型,可以为企业创造的竞争优势最主要来自于顾企之间的交互行为(47次),而这种交互行为导致的企业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于“运营价值”层面(37条链接)。

推论4:企业向服务主导逻辑理念转型,可以为企业创造的竞争优势次要来自于企业和合作伙伴之间形成共创价值网络(31次),而这种价值网络导致的企业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于“战略价值”层面(11条链接)。

参考文献:

[1]Mueller B,Viering G,Legner C,et al.Understanding the economic potential of 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10,26(4):145-180.

[2]Vargo S L,Lusch R F.Evolving to a new dominant logic for marketing[J].Journal of marketing, 2004:1-17.

[3]Vargo S L,Lusch R F.Service-dominant logic: continuing the evolution[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8,36(1):1-10.

[4]Pe?aloza L,Venkatesh A.Further evolving the new dominant logic of marketing: from services to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arkets[J].Marketing Theory, 2006,6(3):299-316.

[5]Lusch R F,Vargo S L.Service-dominant logic:reactions,reflections and refinements[J].Marketing Theory,2006,6(3):281-288.

作者简介:

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范文7

但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经营逻辑,并且经营逻辑的不同,决定着企业从顶层治理,到战略,到组织体制,再到管理机制与队伍建设等各类管理活动的差异性。

所以,也有人将企业的经营逻辑,上升为企业生存之道来解读。在我们关于“事业、组织与人”的企业理论中,经营逻辑与使命宣言是“事业理论”的两大核心内涵。

抛开互联网型企业不说,传统企业的经营逻辑,通常意义上只有彼此难以兼容并蓄的两个类型:一是客户需求导向型;二是技术立企模式。至于当下尘嚣泛起的互联网企业的经营逻辑,无非是在此基础上的某个变种。

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逻辑

1.客户需求驱动的资源整合

直面客户需求的企业家,其经营逻辑往往源自两个基点,一是确定性的客户关系,譬如说就现实条件而言,只服务于某一类大客户,或某一群目标客户,那么围绕这个客户的一切相关需求,只要组织有能力去做,去满足的,都想尽办法使之成为企业的价值基点,即所谓的范围经济学。

二是从本源性的企业能力来说,至少在主观意义上,这一类企业都较为自信、认可且推崇资源整合。有的企业家,可能天生就是资源整合的高手,自然愿意将这种天赋发挥到极致;有的老板则客观上也无他长,为求生存和发展,只有基于客户关系,发展出尽可能强的资源整合能力。

客户需求导向型企业的经营逻辑,概言之,就是但凡客户需要,什么都可以整合;整合能力越强,越能从既定客户那里收获价值。

在此之下,存在两个层次的经营着力点:第一,不断深化既有的客户关系,挖掘和延伸资源整合的价值;第二,不断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既能在老客户那里获得新的价值,也为拓展新的客户提供能力支撑。

2.技术立企型

技术立企型的企业不那么关注客户关系,甚至在战略层面上并不聚焦到现实的客户需求上;在内生能力方面,这类企业对资源整合也不那么看重,甚至打心眼里有一些不认同。

取而代之的是技术立企型企业关注的两个独特的经营基点,第一,时间上更具长远意义,空间上更具普适价值的市场需求。这种需求,在当下可能还不是社会组织或个人自觉的认知,而只是时不时感受到的痛点。

也有的企业家,愿意这么去理解这种需求:“它是人类生产、生活或社会治理中重大或至少不能忽视的挑战”。这种挑战,基于当前可用的资源、技术及人类智慧,很难在根本上予以克服,至多能“减轻一下痛苦,延缓一些痛感”而已。

譬如人们长久以来希望能够一夜之间从北京赶到深圳,或似鸟一般翱翔天际。在现代交通工具诞生之前,与其说此类普遍人欲是市场需求,倒不如说它们不过是人类的理想或幻想。但无论如何,技术立企型的企业确实是将实现某一种人类理想或幻想当作自己经营的目的。

技术立企型企业的第二个经营基点,往往是自身拥有且高度自信的某种专业技术能力。爱迪生如果不是爱钻研的电气科学家,盖茨如果不是痴迷于计算机技术,就不可能创造出通用电气和微软这样的企业来。

在这两个经营基点之上,技术立企型企业的经营逻辑,就是誓愿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去成就人类的某种理想,有一点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的英雄主义色彩。毕竟,这不是延续性创新,也不是集成式创新,而是原创型、颠覆式创新。

其价值创造是循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产品研发――实验(不断扩大的)――试范应用――市场推广与营销――销售与服务”的串行路径循序铺开的,必须要忍受长时间的商业寂寞,经历漫长的从不确定性逐步抬升为确定性而又充满挫败曲折的心理煎熬才行。

技术立企型企业经营逻辑首先关注技术与知识积累,要练就能揽瓷器活的金刚钻!因此聚焦于研发是它经营逻辑中第一顺位的东西。在“金刚钻”逐步成形的基础上和过程中,企业才会加大对商业化运营的关注。

对很多技术立企型企业来说,很多技术研发出来后并不一定能马上实现市场价值,但是不代表他们就不会去做。当越来越多的技术储备起来了,产品线自然而然就越来越丰富。

就像华为,厚积薄发了许多年,做智能化的移动信息终端就成为必然的事情,现在居然牛到可以向苹果收专利费,跟三星打知识产权官司。

经营逻辑分道扬镳的根本

经营逻辑是选择的产物。外部环境对任何企业都一样,然而不同企业为何会选择不同的经营逻辑?驱动因素不在环境,而在于企业。进一步说,在于决定企业方向的企业家,他的能力和精神特质。

企业家不同的能力和精神特质,决定他如何去认知经营的基点。第一,他看到的是现实的客户需求,还是当前根本没有现实需求而只属于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痛点的远大梦想。第二,他经营企业的自信心,是来源于同人打交道,以资源整合为主;还是专注于做事,以研发积累知识和技术能力为主。

1.能力

这里能力特征主要包括由身体素质、家世熏陶、所接受的教育与训练,以及创业前的工作经历,创业过程中因为成功而被正向强化的行为模式等等因素综合起来而造成的模型化的做人做事能力。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譬如说,一个人是技术专家出身,那么他选择技术立企方向的可能性大一些;另一个教育与工作背景主要集中在营销与客户服务领域,则面向特定客户需求走资源整合的道路往往成为其优先的选择。

2.企业家精神追求

与企业家精神相比,能力因素在企业经营逻辑选择中的权重更小一些。企业家的精神特质,可能是经营逻辑分道扬镳的核心驱动因素。

企业家精神有共性的因素。不论遵循哪一种经营逻辑,创新精神都是企业家所共有的。但稍加细致分析,不同经营逻辑所蕴含的创新精神特质是有所差别的。

不同的经营逻辑各有短长

1.现金流,有人欢喜有人愁

客户需求驱动的经营逻辑,在创业阶段,往往发育出两种阶段性的核心能力:一是前端的客户关系经营能力,不论是既有客户的深化和维护,还是新客户的拓展,都是企业十分关注的。二是后端的资源整合能力,包括供应商管理、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以及商业模式设计等等。有的企业前端强,有的企业后端棒。两端都不强,就是最早死的那一批。

这两种核心能力,都是直接瞄准客户价值创造的,或者说,价值创造的链条相对比较短,因而与技术立企型企业相比,客户需求驱动的企业更容易获得现金流,甚至能够很快建立起基于短期运营盈余的正循环,因而中基层的士气容易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而技术立企型企业因为价值创造链条比较长,稍有不慎就可能步入创新陷阱,或因长期投入不见成效而造成基层干部与员工的士气低靡,或现金断流而崩盘。这种经营逻辑下,技术立企型的企业家不仅自身要有很强的韧性,更需要面对内外部挑战,发育出一些必要的愿景激励能力,在某些批评家那里,也可能被定性为“忽悠”,以便获得融资以保障现金流和内部士气。

2.有的情商高,有的讲秩序

需求导向型企业的两种核心能力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人际能力是核心与关键,往往强于与事打交道的能力。所以不论外部运作还是内部管理,这类企业都会表现出很高的灵活性和弹性,发展出高水平的情商文化,但也稍显圆滑世故,重体验而不一定那么强调逻辑。由此,组织管理上,对领导艺术的要求较高,对标准、规范和理性秩序的要求相对较低。

长而久之,在文化上,需求驱动型组织可能会滋生出一些山头文化,有时甚至尾大不掉。这是需求驱动型企业在组织建设上从一开始就必须关注到的风险。

技术立企型组织则正相反,其核心能力是奠基在做事之上的,从老板到员工都聚焦于做事,重理性、讲逻辑,情商则较低。由此在组织上,对标准、规范和秩序的要求较高,而对领导的要求相对较低。

既要坚守理性严谨的做事方式,又要驱动基于信心的员工士气。前者重务实,后者求务虚。这两者之间多少有一些矛盾,创业中的技术立企型企业能不能处理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成功的可能性与成长的空间。

3.前端强的也要合理地布局,强的必须完善前端

在社会分工之下,需求驱动型的企业若欲求得持续的生存甚至谋求做大做强,必定要聚焦到某一个或某一类专业领域,逐步发育这个方面的“足够”专业的与事打交道的能力。这其中,有研发、生产、交付和售后维护服务等运营过程。所以,很多遵循客户需求驱动资源整合逻辑的企业,在外表上长得与技术立企型企业并无多大差异。

同样道理,技术立企型组织,基于技术积累和研发成果,必须要不断完善人们可以看得见的那一部分“树”,包括供应链体系,市场营销、推广与产业合作,发展销售渠道与服务网络等等。这个过程中,企业往往从上至下都不太善于授权,需要加大力度学习与各色人等交往的情商型能力,得在实践中变得更加尊重客户、尊重供应商、尊重市场合作伙伴等等。

4.战略:需求驱动型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客户需求驱动的企业,在大的市场环境不变的情况下,或许比较容易获得并保有生存的能力,但它的梦魇般的难题是,如何求得更好更持续的活法!

仅靠直接强化“客户关系”和“资源整合”这两个能力显然不那么足够。换句话说,这两个能力已经转变为企业持续生存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只发挥保健作用;更关键、更核心的能力,一定是某种基于资源整合而能持续创造客户价值的做事能力。我们一般可以把它称为架构能力。

架构,概要地说,又可以分为两种大架构:(1)与直接创造客户价值,满足客户需求相关的是业务架构,也就是基于业务分析和标准化业务功能模块之上的系统设计方法;(2)与社会化整合资源对应的,是基于某种技术路线、技术专业化发展和插入式的技术中间件,构筑技术解决方案的系统设计模式。

企业必须基于过往经营客户、服务客户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积累,以及对目标客户及其需求发展趋势的深入理解,沉淀并不断提升业务架构能力,这是需求驱动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能力原点;同时,企业必须不断关注相关专业领域内可供整合利用的技术,强化技术应用研究和集成创新,不断积累在经济有效性基础上的,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的技术架构;进而,基于技术架构与业务架构能力,瞄准特定的客户需求,为期定制解决方案,从中收获市场价值。

立足客户关系经营和资源整合能力,围绕技术架构、业务架构以及面向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打造经营的前、中、后台;进而提升研产销过程的一体化衔接与协同水平,确保快速响应需求和经济有效的交付,大体是需求驱动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缘于面向客户需求快速、经济和有效地整合资源的需要,成功的需求驱动型企业一般很早就学会授权,并基于授权/分权,构建起责权利一体化的价值创造、评价与分配体制和机制。

但现在,在内部价值链上的那些决定公司是否有未来的关键环节(即重要业务与技术架构能力建设及其发挥)上,继续按授权/分权模式来组织,必定不能成功;而必须按相对更加集权的模式,构建起基于专业化分工的一体化协同体制;同时,又要与灵活适应客户需求的前端组织无缝协同、有效衔接,才能解决问题。在组织理论上,企业需要有新的思维、学习新的能力、构建新的文化,设计更加复杂的体制机制,这个挑战是极其巨大的!

5.学会在授权中发挥前端组织的能量

技术立企型企业既有了相对领先的技术优势,又无现金流之虞,则组织便在战略意义上走出了生存危机状态,转而进入追求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一方面要在技术积累和研发上保持领先地位,造成难以动摇的差异化优势;另一方面,这些技术积累和研发成果能否找到有商业价值的应用方向,形成现实市场,并通过有效的商业模式设计与运作,实现技术优势的商业价值最大化。这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命题。

如前所述,在生存问题没得到解决之前,技术立企型企业会在资源配置和运营重心上严重倾斜到技术研发与积累之上,对可以看到的“树”,组织只会从保障现金流的角度予以关注。

但转入追求持续发展阶段后,组织要对资源配置和运营重心做适当的调整。虽然技术研发与积累仍然是优先级第一的工作,但对可以看得到的“树”(比喻技术立企型企业)的投入与运营关注度必须显著抬升。

在有的公司,甚至可能提出“两手抓”的策略,一手抓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一手抓技术成果的市场转化。如果不做这样的调整,企业的发展便不能持续。

技术成果的市场价值转化,在组织上必然要求适度的授权和分权模式,否则前端组织很难高效率地灵活响应市场需求。这个时候,具有相当授权的市场经营组织、产品经营组织必须逐步完善起来,并与后端高度一体化运作的技术体系实现有效衔接。

成功的技术立企型组织在此之前一般都是按集权模式组织并运行的,上上下下都很习惯统一部署,各司其职,理性协同的工作方式。突然之间,前端组织转换成授权模式,内部协同立马会面临不适;并且老板自己也可能成为新体制的障碍――不舍得放权,事就干不成;分权过度,反过来又冲击了后端必须要保有的秩序。

那么这里可以介绍一下华为的经验,就是不断强化对前端的授权,按“少将排长”的导向建组织配能力,所谓的“让听的见炮声的人来呼唤并指挥炮火”,要求在“上甘岭上提拔干部”等等,同时保持必要的约束:“呼唤炮火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按MM&IPD模式来组织产品的市场管理和集成产品开发,基于技术积累,通过产品经营平台不断拓展市场绩效。无论如何,能否学会在看得见的“树”上有效地授权/分权,是技术立企奠定持续发展能力的试金石。

亚分类与企业经营逻辑的嬗变

构建起两大类经营逻辑的理论模型之后,返回到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类经营逻辑内部,又都可以进一步做细分的。

比如说,在需求驱动的经营逻辑里,有的企业会更加专注于客户经营的确定化,由此其整合资源的面会更加广阔,甚至演变为机会主义的生存策略;另一些企业,则可能强化资源整合能力,由此必然聚焦到越来越确定的某个具体专业领域里,成为这个专业领域里的需求响应“专家”;进而,它可以获得更多的客户。

技术立企型经营逻辑基于集成产品和技术演进的分野,也存在类似情况。特别关注技术演进的,会蜕变为某个非常专业的技术厂商,其产品与服务不大可能独立面向终端市场,而是成为众多应用市场中不同集成产品厂商的零部件供应商;特别关注产品创新的,则可能越来越关注缩短与市场和客户需求的距离,逐渐演变成面向某一类市场的集成产品供应商。

就单个企业而言,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经营逻辑可能会在大类内部适当演化,但除非驱动组织发展的企业家精神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否则企业很难直接从需求驱动型演变为技术立企型的经营逻辑,反之亦然。

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范文8

[关键词] Web ServicesCOM+技术 分布式结构 系统集成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供应链经常需要随之作出适当调整,物流系统也要能够及时调整,以支持供应链一体化的管理和控制。为了充分利用企业既有的专业物流服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企业综合实力。本文研究了Web Services和COM+技术,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s和COM+技术的三层分布式物流管理系统的体系架构,实现了跨平台、跨语言的软件代码重用等系统集成需求和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把地域分布广泛的供应商、生产制造商、服务商、分销商和终端用户联结为一个整体,并保证信息自由准确的流动。

二、关键技术

1.Web Services 技术

Web Services技术是基于互联网的和部署在Web上的对象组件技术,通过网络存取、组合多个应用程序的方式来构建动态互用的环境,用于解决网络环境下松散耦合的客户程序与Web Services、Web Services之间的相互调用与集成。Web服务核心技术包括服务描述语言WSDL、服务访问协议SOAP、服务和注册机制UDDI。其核心构件块如图1。Web Services技术使用基于XML的消息处理作为基本的数据通讯方式,消除使用不同组件模型、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的系统之间的差异,协同运行异构系统。

Web服务由URI来标识应用组件,其接口和绑定的信息可以通过XML来实现定义、描述、和查找以及交互的功能。它不依赖于特定的硬件、操作系统和编程环境,支持面向服务体系结构,实现三种角色(服务提供者、服务和服务请求者)之间的交互。

+技术

COM+是微软公司在COM、DCOM (Distributed COM)和MTS(Microsoft Transaction Server)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组件管理环境与事务服务[3],提供了无缝连接系统,它以系统服务的形式把原先一些分散的技术综合起来,并提供简单的编程模型,以直接应用层的编程接口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使创建服务器应用就像实现客户应用一样简单。COM+把COM模型推向了更高层次,成为了企业级别分布式软件开发领域的重要技术。

三、三层分布式物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基于Web Services和COM+技术的分布式物流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分为应用层、逻辑层、数据层三个层次,如图2。

图2 基于WebServices和COM+的三层分布式物流系统架构

在COM+技术提供了强大的应用分布与底层通信的基础上,三层结构很好地实现了物流系统的应用、逻辑与事件的分离。应用与逻辑的分离规范了应用对数据的操作,增强了系统的可重用性,使得应用开发的重点放在与用户的交互上;逻辑与数据的分离优化了数据的共享机制,增强了数据安全性。COM+一方面提供了许多新的服务和一个一致的管理环境,另一方面它支持说明性编程模型,即开发人员尽可能按通用的方式开发组件程序,将细节留到配置时刻再确定。

利用Web Services和COM+技术构建的三层分布式物流系统的体系结构,有效集成企业原有的专业物流服务和资源信息,实现协同工作环境下企业的资源优化和重组,提供了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产品销售之间的全方位物流服务。具有以下特点:

(1)基于Web Services和COM+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面向跨企业/部门的分布式管理。

(2)结合EAI集成技术,充分整合已有的专业物流服务和信息资源,如E_mail、资源管理等。

(3)多种安全控制权限,级别有用户鉴定、服务器访问控制、数据库访问控制、文档访问控制等。

(4) 实现逻辑上的多层和物理上的分布式处理,以及跨语言、跨平台的代码重用。

四、三层分布式物流管理系统的实现

利用Web Services与COM+组件技术,开发的三层分布式物流管理系统中,Web Services技术完全支持SOAP、HTTP协议和XML的标准,能轻松得跨越企业防火墙或服务器。COM+组件提供了ASP、ASP Servlet、ASPBean等技术,实现页面动态内容的实现与显示,ASP Servlet运行在Web服务器端的Servlet程序,支持多线程、多用户访问,能完成所有CGI功能。因此,基于Web Services与COM+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可以不受防火墙限制、能独立于硬件、操作系统、应用开发环境,而对已有的财务软件系统等进行整合,使公司内部、公司与客户、供应商、交易伙伴进行多对多联接,从而建立更加灵活、有效的公司协同工作环境,实现了应用子系统的松散耦合

客户层在浏览器中运行,通过HTTP/HTTPS协议与应用层、逻辑层传递信息。系统代码集中在Web服务器端,系统部署方便、可靠,降低了维护与更新成本。客户层通过HTML/XML实现,用于显示和收集信息。表单数据的合法性通过客户端ASP代码来检验。

业务逻辑层通过Servlet实现逻辑控制,负责处理HTTP请求;通过ASPBean组件实现业务逻辑,访问数据库;以ASP实现表示功能。ASP页面只负责信息显示功能,一般不处理业务逻辑。通过应用逻辑与表示逻辑的分离,应用逻辑组件独立性更强,易于实现子系统的可重用性、可移植性、集成性。

数据层采用通用的RDBMS,通过ASPBean完成数据访问和存储。

基于Web Services与COM+技术的三层分布式物流管理系统在某物流公司得到了具体的应用如图3,该公司属松散型机构,在设计物流管理系统时,尽量不改变原有结构及正在使用的应用软件资源,而是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和统一管理。

图3 物流管理体系结构

五、结束语

本文以某物流公司为背景,针对物流管理业务逻辑复杂、业务节点分散、数据处理量大的特点,采用三层分布式结构,开发了基于WebService与COM+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组件化的特点使得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跨平台性、广泛集成的灵活性、快速高效性和可扩展性。

参考文献:

[1]Jun Zhu.Web services Provide the Power to Integrate[J].IEEE Power and Energy Magazine, 2003,1(6):40-49

[2]S Vinoshi.Integration with Web Services[J].IEEE Internet Computing.2003,7(6):75-77

[3]How Web Services Work[EB/OL].msdn.省略/webservices/,2003-05

[4]Robert J,Oberg.Understanding&Programming CO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范文9

[关键词] 三层架构;;进销存

在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c/s两层体系结构的开发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应用程序逻辑通常只分布在客户和服务器两端,它采用由客户端发出数据资源访问请求,然后服务器端将结果返回到客户端的信息传递机制,对系统的性能、升级与维护等有很大制约。随着面向对象技术、分层建模技术和网络浏览器导航技术的逐步成熟,b/s模式的多层应用体系结构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应用系统开发模式从原来的两层结构向三层甚至n层结构的转变,主要是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加入了一个被称为“应用服务器”的一层或多层应用服务程序,使原来集成表示层处理和业务逻辑处理的臃肿胖客户端得以释放,演变为表示层和业务逻辑层分开实现的模式,使开发人员在保证为用户提供必要功能操作的简洁界面前提下,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系统核心业务逻辑的分析、设计和开发上;从c/s模式到b/s模式的转变,使得原客户端维护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c/s模式应用程序的客户端要求管理人员在每个客户端计算机系统上安装客户端程序,当需要维护系统时,管理人员需要到客户端的用户那里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而b/s模式只需用户在自己的电脑系统中安装浏览器软件(该软件通常在操作系统中可附带自动安装),应用系统的全部程序可以集中放在服务器中由管理人员统一管理维护,这可以大大节省系统维护的开销。在多层结构模式的b/s系统架构中,b/s的三层结构是目前流行的架构设计模式,它由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3个层次结构组成。微软公司的asp.net充分地发挥了面向对象的技术特点,能轻松实现三层结构的b/s系统架构,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开发效率,增强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本文研究如何基于asp.net(c#)技术实现三层结构应用系统的设计。

2三层结构系统模型

选择合适的系统体系架构是一项影响整个应用系统设计的关键工作。架构设计主要完成定义和说明包(子系统),以及包与包之间的依赖关系与通信机制。b/s模式的三层结构是一种简单、成熟,并得到普遍应用的应用程序架构,它将应用程序结构划为分3个相对独立层,包括用户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每一层只实现该层内相对独立的功能,而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保持层间接口关系不变,则其他各层都不会受到影响。三层结构是一种严格的分层协作, 即数据访问层只能被业务逻辑层访问, 业务逻辑层只能被表示层访问。用户通过表示层将请求传送给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完成相关业务规则和逻辑, 并通过数据访问层访问数据库获得数据, 然后按照相反的顺序依次返回, 将数据显示在用户界面层。

2.1 用户表示层(usl)

用户表示层也叫用户界面层,封装人机界面的所有表单和组件,是应用系统与系统用户之间的直接接口。主要用于显示由业务逻辑层动态传送过来的数据信息,结合使用相应的html标记和样式表定义来实现;用户录入数据信息并通过简单的校验后,经由数据接口传送给业务逻辑层下载论文。

2.2 业务逻辑层(bll)

业务逻辑层主要完成对应用系统相关业务规则和逻辑的封装,在为用户表示层访问提供功能调用的同时,它又通过调用数据访问层所提供的功能来访问数据库。业务逻辑层主要根据系统设计的需要,通过构建系统的关键对象类,实现系统的大部分逻辑控制功能。

2.3 数据访问层(dal)

数据访问层只能被业务逻辑层访问,并且系统只通过它访问数据库来获取数据。当数据访问层根据业务逻辑层的要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时,主要完成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库记录的查询和插入、修改与删除数据库记录的更新数据功能。众所周知,数据库访问是动态信息管理应用系统中最频繁、最消耗资源的操作,所以必须优化对数据库的访问策略,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b/s模式的三层结构是一种严格的分层定义,它首先将应用系统复杂的开发工作划分为相对简单的小分块,然后在每一层中只实现系统相应层的功能设计,层间的交互由相邻层对应的功能模块进行调用,信息传递只由接口进行传送。

数据访问层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业务实体和数据操作。microsoft公司提供的标准术语称为业务实体组件和数据访问逻辑组件。在三层结构中,数据访问层是唯一与数据库打交道的层,所以该层的设计要尽量以提高速度和安全为目标。

业务实体组件体现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业务数据,而数据访问逻辑组件则是在数据库中检索数据或把业务实体数据保存到数据库。

2.3.1 数据访问逻辑组件

数据访问逻辑组件,简单来讲就是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操作的组件,以及实现数据相关操作所需的业务逻辑。数据访问逻辑组件的主要功能如下:

(1)在数据库中添加记录。

(2)读取数据库的记录,并以业务实体数据的形式返回给调用者。

(3)将调用者修改的业务实体数据更新到数据库。

(4)删除数据库中的记录。

并不是所有的数据库表都由一个数据访问逻辑组件操作,其实,一个逻辑组件封装的是对数据库中的一个表或一组相关的表的操作。

2.3.2业务实体组件

业务实体是以数据的形式表示现实生活中的业务模型。业务实体的属性与数据库中的表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个数据库访问组件都对应一个业务实体。

2.3.2.1业务实体的特点

(1)提供对业务数据及相关功能进行编程访问。

(2)可以使用具有复杂架构的数据来创建,这些复杂的数据一般表现为数据库中可以作为业务流程中的输入输出的相关联的多个表。

(3)可以作为业务流程中的输入输出参数来传递整体数据。

(4)业务实体不参与事务处理,只是事务处理过程中的一部分数据,事务处理由数据访问层完成。

2.3.2.2业务实体的表现形式

在应用程序中,业务实体有很多种表现方式。有以数据为中心的表示方式,也有面向对象的表示方式。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xml:使用xml字符串或xml文档对象模型来表示。

(2)dataset:dataset是缓存在内存中一个或多个表的集合,一般来源于数据库或xml文档。

(3)自定义业务实体组件:一种自定义的类库,用于保存业务流程中的数据。包含一些数据表中的字段和其他公共属性。

本文采用第三种方法:自定义业务实体组件。业务实体可以被数据访问组件调用,也可以被业务逻辑层调用,通常的三层结构将业务实体包括在数据访问层中,如图1所示。

有的系统把业务实体单独放在一层中,如图2所示,这两种方式都正确,关键要看设计者的意图以及实际的开发项目,本文采用第二种形式。

3 三层结构优缺点

3.1 三层结构的优点

(1)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三层架构层次分明,一旦运行出现问题,可以快速判断是哪一层的问题,利于维护。

(2)可以合理开发:因为三层之间除了调用没有其他关联,只需要先把三层之间的接口定义好,程序员可以并行开发,提高了开发的速度。

(3)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每层都有安全设置,即使表示层被攻破,下一层的安全还有保障。

(4)提高系统的扩展性:三层结构最大的好处是在扩展应用系统时,改动的部分不会影响到大局,比如要给这个系统增加oracle数据库的功能,只需要改动数据层就可以了,其他层保持不变。

3.2 三层结构的缺点

三层结构开发模式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就是其执行速度不够快。当然这个“执行速度”是相对于非分层的应用程序来说的。 “三层结构”开发模式,不适用于对执行速度要求过于苛刻的系统,如在线订票、在线炒股等。它比较适用于商业规则容易变化的系统。

4asp.net的三层设计和实现

基于以上对b/s三层结构的介绍,下面引用一个基于asp.net技术的b/s三层结构模式的进销存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方法,介绍asp.net应用系统三层结构的具体实现。asp.net的三层结构应用程序目录结构如图3所示,目录bll业务逻辑层,dal为数据访问层,dbutility存储的是一些常用的类和方法,model为业务实体层,jxc为用户表示层。

(1)model(业务实体层):都是一些属性,业务实体的属性与数据库中的表为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个数据库访问逻辑组件对应一个业务实体。

(2)dbutility公共类:数据库操作的一些类库,其中包括pubconstant.cs类(实现从web.config获取数据库连接字符串)、dbhelpersql.cs 数据库助手类、对数据访问的类。

(3)dal(数据访问层)的实现:对应着数据库中的表,实现对表常用的操作,如增删改等常用操作。

(4)bll(业务逻辑层)的实现:创建每个类,每个类对应着数据库的每张表,完成数据表的一些业务逻辑,完成对数据层的调用过程。

(5)jxc(用户表示层):界面的编写。

5总结

以上介绍了应用基于asp.net技术的三层结构模式来设计和实现b/s结构应用系统的总体方法。通过介绍示例的具体分层规划,体现了利用asp.net技术编写三层结构的清晰逻辑,并有效地实现了系统中各功能层的相对独立,使系统具有更强大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而且系统分层管理使分级分布部署成为现实,可极大地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满足日益壮大的b/s模式应用系统的需求。借鉴此方法还可以开发企业其他各类应用系统,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慧宗,孟祥瑞.基于j2ee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109-111.

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范文10

一、通识教育概述

众所周知,今天高等教育中所谈及的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其核心在于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关注点并不在于自然科学的探索,而在于人文精神的培养。通识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培养出与社会相适应的,具有较为宽厚的文化基础,能够批判性的独立思考,同时对不同学科有所了解,以致融会贯通,达到最终促成人的完整、自由、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9世纪,一些西方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将通识教育理念发扬光大,其目的与古希腊时期的博雅教育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对不同的学科知识有所了解,最终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出具有完整人格,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自从20世纪以来,通识教育巳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事实上,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中国古代亦有所涉猎。比如《易经》中记载“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读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扬雅言,审定文牍,以教授为师者,通人也”,“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淮南子》中有言:“通智得而不劳”。这些论述表达的都是一种教育应该可以使人具有多种知识,具备多项才能,并且融会而贯通。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包罗万象的精神气质,同时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回溯中华文化历史源头,仍旧可以找寻于今日具有重要意义的通识教育思想。

从源头上,古希腊和古代中国都能够探究到通识教育的脉络,二者不谋而合,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概源于此。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素质教育,到21世纪初期的人文素质教育,再到今天的通识教育,历经20年。通识教育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的重视,国内众多高校以通识教育为切人点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通识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通识教育存在的合理性,通识教育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

其一,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大学生需要通识教育来扩展知识和完善知识结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整个世界日趋一体化。在此一体化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会出现冲突和碰撞,即出现多元文化现象。然而,当代高等教育却日趋专业化,大学生对专业知识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但是却缺乏对整个知识体系的建构,缺乏对多种文化的包容,甚至缺乏对社会的关注。

其二,建国以来,我国髙校长期实行的专业化教育模式迫切需要通识教育。专业化教育模式是建国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选择。这个选择对我国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然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这一模型的缺点也日益凸显。当今科技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发达,全球化和国际化日益加强,社会的快速进步使得单纯的专业性人才已经不再符合其发展需要。现代科学的重大进展越来越需要多学科的相互借鉴与支持,现代科学呈现出综合化趋势,即使从事专门领域的研究,也需要广博的知识为后盾,因为一个问题可能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因此,实施通识教育,是改变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化模式的有效途径,不仅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

然而,通识教育在运行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其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教育评价上。大部分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上,都偏重于应用型和专业化。课程设置理念不一致,主要表现为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缺乏明确的标准,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性,课程结构支离破碎、杂乱堆积、拼盘现象严重,缺少科学的分布和设置。本文以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切人点,展开对逻辑学通识课程及通识教育的探讨。

二、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能够适应社会进而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才,而通识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逻辑学列为与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同等重要的基础学科。”逻辑学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决定其为高等教育通识课程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逻辑学通识教育课程承担着培养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创新性思维能力的重要责任。在西方自公元12世纪开始逻辑学便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而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及发展亦得益于以亚里士多德三段论为核心的形式逻辑和以培根“三表法”为基础的归纳逻辑。逻辑学对培养人的思维和促进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大陆地区部分高校也逐渐开始重视逻辑学通识课程的建设及发展。然而,纵观国内逻辑学通识课程现状,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探讨并解决。

1.逻辑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理念存在分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逻辑学学科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也始终伴随着争论和分歧:逻辑学传统和逻辑学现代化、逻辑学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等等,本文重点关注后者。逻辑学分为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两类,专业教育主要指逻辑学或哲学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育,目标在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非专业教育是指除逻辑学专业和哲学专业以外的其他所有专业的逻辑学教育教学,即逻辑学通识教育。逻辑学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主动培育大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和理性精神,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为更有效解决实际思维问题提供智力和方法论支持”。事实上,对逻辑学进行这样的定位是符合逻辑学科发展规律的,有利于逻辑学教学的推进。

然而,就目前我国高校逻辑学教学实际来看,对于逻辑学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虽有区别但就理念层面还仍旧没有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应该统一逻辑学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有学者认为应该对二者进行明确的区分。逻辑学通识课程的建设首先有赖于对逻辑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区分,如果二者混为一谈不仅会影响通识课程的建设,同时也会阻碍专业教育的发展。由于逻辑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决定了其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对于区分逻辑学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是逻辑学通识课程建设的首要问题。

2.逻辑学通识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基于逻辑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念混清不清,直接导致我国高校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中存在教材及教学内容五花八门,形式各异的现象。首先,逻辑学教材数量虽多,质量参差不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出版发行的逻辑学教材有几十种之多,但是专业教育教材和通识课程教材没有明确区分,教材质量良莠不齐,教师很难找到符合通识教育目标的专门针对通识课程的教材,直接导致了通识课程教材使用的随意性。其次,教材内容体系大同小异。通观各类教材不难发现,教材内容体系主要以传统演绎逻辑和传统归纳逻辑为主,有些教材穿插现代逻辑内容。教材内容体系以理论为主,缺乏具体思维应用实例分析,对能够澄清思维、保持思维具有清晰性作用的批判性思维内容涉猎较少。再次,近年来,公务员招录考试、工程硕士人学考试、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MBA),公共管理硕士入学考试(MPA)等广受大学生关注的考试都专门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大学生对此需求日益扩大,而大多数逻辑学教材中却缺少专门针对这类考试的训练内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逻辑学课程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同时也较低了逻辑学的实用性。

3.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方法和考核方式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逻辑学课程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单一,缺少创新。首先,我国髙校开设的逻辑学课程绝大多数采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即:以传授理论知识为目的,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基于此种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仍然使用传统的“讲授法”和“提问法”。实际上,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难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整个课程当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逻辑学的兴趣和热情,久而久之,逻辑学成为了既不受学校重视,又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其次,逻辑学通识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闭卷式、开卷式和课程论文等。其中,课程论文由于难度大而很少被采用。开设逻辑学通识课程的高校主要采用闭卷式和开卷式两种考核方式,试题设计上也多采取传统的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推理题,证明题等题型。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考核方式和手段仍然以“关注知识本身的再认和再现”为主,缺乏“对知识的运用尤其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与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相去甚远。”推进逻辑学通识课程建设应该改变这釉现状,惟有改变目前逻辑学教学中问题,才能够使得逻辑学课程真正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三、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建设与发展之路径

培养全面发展、健全人格、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识教育是一条有效路径。通识教育是一个有机体系,逻辑学课程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逻辑学通识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关乎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应该得到教育部门、社会和学生等各方面的重视。本文仅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进行策略解读,通过对课程理念,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等方面探讨逻辑学课程教学建设与发展之路径。1.摒弃分歧统一逻辑学通识课程理念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由于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不同,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逻辑学亦不例外。广大逻辑学教学工作者,应该摒弃分歧,统一理念,在承认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区别的前提下,明确通教育的教学目标。在通i只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有别于专业教育,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对象,设置总体目标一致,具体内容不同的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体系,从而践行逻辑学课程的任务和使命,使得逻辑性成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明确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从教学目标上看,逻辑学通识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基本逻辑素养,让大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提高效率与品质。通过逻辑学的教育教学使大学生能够拥有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培育科学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日常逻辑思维能力,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育提供基础和前提。-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通过逻辑学的学习,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推理论证工具,为学习专业知识提供方法论支持和批判性思维理论基础,从而提髙大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大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实现逻辑学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

从教学内容上看,以传统形式逻辑和归纳逻辑为主要内容,即包括:词项、简单命题及推理、三段论、复合命题及推理、穆勒五法等。这些内容是逻辑学的基础,是保证人们正确思维的基本工具,应该成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核心,任何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和掌握。除此之外,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内容还应该包括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教育能够“引导我们树立深思熟虑的思考状态,尤其是理智的怀疑和反思态度;帮助我们养成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等好的思维品质;培养我们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是帮助我们过健康的精神生活、提高学习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工具”。批判性思维成为了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密不可分,“逻辑的重要价值本质地表现在批判性思维中,因为逻辑对于批判性思维,不仅具有方法的意义,而且具有原则的意义”。w因此,批判性思维应该成为逻辑学通识课程的内容之一。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还应该包括公务员招录考试、工程硕士人学考试、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MBA),公共管理硕士人学考试(MPA)等相关考试所涉猎的逻辑学内容,增强大学生的实际运用逻辑思维的能力。通过对逻辑学课程内容的合理设置,使得逻辑学课程能够真正做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的目的。

3.创新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

目前,我国高校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多采取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逻辑学教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转变教学模式对推动教学发展的重要性,其中,王保国在《逻辑学定位失范与通识教育转向诉求》一文中提出的抛锚式教学模式很值得借鉴和推广。该文指出:抛锚式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启发者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伙伴。抛锚式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教师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教师效果评价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对具体情境问题,自主的认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笔者认为,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实现逻辑学课程教学目标,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改变了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逻辑学通识课程的考核方式,目前主要采取期末考核,方式有:开卷式、闭卷式和论文。其中,试卷形式较为普遍,试题的设计多以知识点重现为目标。笔者认为,推动逻辑学通识课程的建设,考核方式的改革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首先,应该提髙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而考勤成绩仅为平时成绩的小部分。基于抛错式的教学模式,设计案例分析、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从而完成对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经过教学实践,逐渐形成平时成绩+期末考核各占一半的考核模式。其次,期末考题的设计。可以借鉴公务员招录考试、工程硕士入学考试、工商管理硕士人学考试(MBA),公共管理硕士人学考试(MPA)等相关考试的考题模式,减少知识点重现,增加知识点运用。在试题的设计上,力求新颖、灵活、创新、多变,通过试题的设计体现逻辑思维与现实生活直接、密切的联系,使学生最终能够学以致用。通过对逻辑思维规律的把握,为学生以后的发展真正起到作用。

四、结语

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范文11

  摘  要  设计企业bean应用时,实体bean的目的不是代表对象模型中的每个持久性对象。实体bean更适合于粗粒度的持久性业务对象,使用复合实体模式可以设计粗粒度的持久性业务对象。本文介绍了目前流行的mis系统整体架构设计,分析了某学院mis系统b端学生信息管理模块中的数据库模型,接着说明将复杂的对象模型直接映射到实体bean模型时产生的细粒度实体bean问题。给出了在mis系统中细粒度实体bean问题的解决方案——复合实体设计模式及相关的会话外观和值对象设计模式。     关键词  粗粒度实体bean;细粒度实体bean;设计模式;复合实体;会话外观;值对象   1  引言     j2ee(java 2 platform,enterprise edition)是sun公司定义的一个开发分布式企业级应用的规范。它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分布式应用模型和一系列开发技术规范。j2ee技术之所以赢得广泛重视的原因之一就是ejb(enterprise javabean)。它们提供了一个框架来开发和实施分布式商务逻辑,每个ejb是按功能逻辑划分的,开发时不必关注系统底层细节问题,只关注具体的事务分析。ejb有三种类型:会话bean(sessionbean)、实体bean(entity bean)和消息驱动bean(messagedriven bean)。实体bean代表数据库或另外一个企业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对象。如代表数据库的一行记录。实体bean不包括商务逻辑,它们只是数据模型。因此,在ejb中设计一个实体bean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选择之一就是:你是设计一个粗粒度(coarse-grained)的实体bean,还是一个细粒度(fine-grained)的实体bean。粗粒度一般表示类别级(the type of object),即仅考虑对象的类别,不考虑对象的某个特定实例。比如,用户管理中,创建、删除对所有的用户都一视同仁,并不区分操作的具体对象实例。细粒度表示实例级,即需要考虑具体对象的实例(the instance of object),当然,细粒度是在考虑粗粒度的对象类别之后才再考虑特定实例。通常,决定到底该采用粗粒度还是细粒度是很难的。这最好通过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模型中的模型化关系来决定。 2  信息化管理系统(mis)整体架构设计

图1 mis系统整体架构设计(bs和cs混合结构)     目前,大多数院校开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整体上采用b/s(brower/server)和c/s(client/server)混合结构。其中b(brower/server)端,即web应用部分一般采用基于j2ee(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的三层架构,即将表现层、中间层和数据层分开,将所有的商业逻辑和工作流放入服务器端。在中间应用层中,采用以ejb(enterprise javabeans)为中心、servlets做控制、jsp(java server pages)负责呈现逻辑的mvc(model-view-control)结构,即模型-视图-控制器结构(如图1所示)。mvc结构把功能模块、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分离,使各部分之间协调工作、耦合性较小。ejb负责业务逻辑部分。为了使系统开发与维护更具有可操作性,使系统的体系结构更清晰,软件开发中将业务逻辑划分为应用逻辑和商业逻辑两个部分,其中应用逻辑部分负责用户的请求,商业逻辑部分负责与数据库服务器的操作。应用逻辑以应用的需求条件调用商业逻辑,商业逻辑将相应结果再返回给应用逻辑。业务逻辑功能的划分使ejb的处理更加自如,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可复用性。 3 mis系统中数据模型的分析 3.1 模型分析     设计ejb层,首先必须了解它的数据模型。如某学院mis系统b端共有用户登录、课程查询、培养方案查询、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学生选课管理等6个功能模块。其中学生信息模块——学生信息繁多,关系复杂。该学院学生有三类:本科自招生us(undergraduate student)、本科转专业学生csus(change specialty undergraduate student)、硕士研究生gs(graduate student),每类学生包含六大类信息:基本信息(basic information)、奖罚信息(rewards punishment record)、学籍变动信息(status change record)、课程成绩信息(course)、班级(class)、研究方向和专业(study direction and specialty )。每大类信息包括各种类型学生对应的详细分类信息。     各实体、视图之间的整体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某mis系统学生信息管理模块实体关系图 3.2 细粒度实体bean问题     在ejb应用时的一个常用经验是把对象模型直接映射到实体bean,也就是说,对象模型中的每个类被直接转换成一个实体bean。随着企业bean数目的增加,容器和网络负载也会同步增加。这类映射也把表间关系(又称主关键字/外部关键字)实现为实体bean到实体bean的关系。这将会对应用的性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对象模型直接映射到实体bean的设计方法对于实体关系比较简单的模块(如前述系统b端中的用户登录模块、教师信息模块、培养方案查询、课程查询等)的设计实现是最佳的。因此这些模块开发时使用了容器管理持久化cmp(container managed persistence)实体bean技术对所用到的表进行了映射,原因是这些数据结构相对简单,数据单纯,不需要进行非常复杂、多样的查询,系统对数据表的操作不频繁,通常情况下对性能不敏感,故采用了cmp实体bean技术。cmp中只提供最基本的查询方法,所有的程序逻辑都封装在对应的会话bean中,会话bean和cmp一同部署,故可以采用本地接口访问实体bean,提高效率。客户端仅仅与会话bean进行交互(会话外观设计模式)。该设计的好处是隐藏了数据逻辑,mvc的结构非常清楚,后期的数据维护也比较简单。     但是对于像学生信息管理模块和学生选课管理这样实体关系复杂,对象数目众多的模块来说,将导致大量的细粒度实体bean。将严重影响应用的可扩展性,故使用bean管理的持久性bmp(bean managed persistence)实体bean技术,但需要开发人员编写持久性代码而容器只是确定何时执行该代码。     在学生信息模块中(如图2所示),三种基本信息表(gsbainf,usbainf,csusbainf)与其对应的家庭成员社会关系(gsfamsorel,usfamsorel,csusfamsorel)、学习工作经历(gslewoexp,uslewoexp,csuslewoexp)、奖惩记录(gsrepurec,usrepurec,csusrepurec)、学籍变动记录(gsstachgrec,usstachgrec,csusstachgrec)、班级(cla)、研究方向(studdir)之间的表关系如果直接映射到实体bean时,会产生很多问题,也就是说细粒度实体bean会影响许多领域:一是影响实体关系,把对象模型直接映射到实体bean,会将对象间的关系转换为实体bean之间的关系。结果是一个实体bean往往包含或持有对其它实体bean的远程应用。这样在增加代码的复杂性之外,它还会降低系统的灵活性;二是影响可管理性,细粒度实体bean会导致系统中存在大量的实体bean。容器会创建大量对象来支持每个实体bean实例。大量的实体bean会产生更多需要维护的代码和类。这样会对应用程序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三是影响网络性能,细粒度实体bean潜在地有更多的实体bean之间的关系,关系数的增加肯定会导致远程调用的增加,结果是由于网络负载而降低系统的可扩展性;四是影响数据库模式依赖,当实体bean是细粒度时,每个实体bean实例通常都被看作数据库中的一行,客户端使用这些细粒度实体bean时,它们实际上操作在数据库中的行层次,则客户端就变得对数据库模式很依赖。 4 在mis系统中的解决方案 4.1 把实体bean设计并实现成具有根和依赖对象的粗粒度对象——复合实体 4.1.1 复合实体及其相关概念     如果把学生信息模块的对象模型直接映射到实体bean,将导致大量的细粒度实体bean。从而带来网络负载、数据库模式依赖及管理复杂等问题。     为解决细粒度实体bean问题,在学生信息模块ejb的设计中采用复合实体的设计模式。     复合实体(composite entity)表示、模拟和管理一组相互管理的持久性对象。持久性对象是保存在某种类型数据存储中的对象。多个客户端通常共享持久性对象。持久性对象可以分成两类:粗粒度对象和依赖对象。使用“复合实体”对于一组相互联系的持久性对象进行建模、表示和管理,而不是按照个别细粒度实体 bean 表示它们。复合实体 bean 代表一个由一组对象构成的图。通过复合实体模式,可以减少数据库模型的依赖性、提高网络性能、消除实体间的依赖性。

    复合实体模式的角色有:复合实体、粗粒度对象和依赖对象三种。其中复合实体通常是粗粒度对象或者持久粗粒度对象的引用。粗粒度对象拥有自己的生命期,管理与其它对象的关系。它可以被包含在复合实体里,同时复合实体本身可能就是粗粒度对象。依赖对象是依赖于粗粒度对象的对象,其生命期由粗粒度对象管理。     学生信息模块中复合实体的业务对象类图如图3所示。

图3  学生信息模块复合实体类图 4.1.2 实现复合实体的不同策略。     实现复合实体模式时存在许多策略。根据学生信息模块特点,在设计复合实体时采用了复合实体包含粗粒度对象策略和复合值对象策略和滞后加载(惰性加载)策略等三种策略。     在学生信息模块复合实体的开发中应用了复合实体包含粗粒度对象策略,在该策略中,复合实体(studinfentity)包含三个粗粒度对象(gsbainf,usbainf,csusbainf)。粗粒度对象继续保持与其它依赖对象(gsfamsorel等)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值对象是任意的可串行化java对象。在学生信息模块复合实体中通过应用值对象策略(如图4所示),可以创建必需的值对象(gsbainf)。对于复合实体(studinfentity),客户端可以只用一个远程调用getgsbinf()来获取全部所需的信息。根据客户端请求数据的不同,值对象既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对象,也可以是拥有子对象的复合对象。值对象被串行化,并且按照值顺序传递给客户端。值对象只充当一个数据传输对象;它不负责安全、事务、和业务逻辑。值对象把所有信息打包进一个对象,使用一个远程调用来获取信息,而不使用多个远程调用。一旦客户端接收到该值对象,则来自客户端的对值对象的进一步调用相对该客户端来说都是在本地执行的。     一个复合对象可以由其对象树中的多个层次的依赖对象组成。当ejb容器调用复合实体的ejbload()方法时所有的依赖对象都需要加载,这个过程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一种优化策略是通过使用滞后加载策略来加载依赖对象。当ejbload()方法被调用时,首先只加载那些对复合实体客户端最关键的依赖对象。接着,当客户端访问尚没有从数据库中加载的某依赖对象时,该复合实体就执行一个即时加载。ejb2.0提供滞后加载策略。 4.2 会话外观     从实体bean中抽取和移动操作其他实体的业务逻辑,并集成到一个会话bean——会话外观。 4.2.1 会话外观模式     通过把实体bean和会话bean结合在一起,能够减少网络调用等开销,会话bean替远程客户端执行大批crud(创建、读取、更新、删除)操作。会话bean也作为一个事务的外观进行服务,强制事务在服务器上执行,而不是牵涉到一个远程客户端。这就把实体bean嵌入到会话bean的具体实现中去了。外部的客户端永远注意不到实体bean。这种方法的最终好处是使实体bean具有高的重使用率。     采用会话外观的设计模式把应用逻辑(业务对象)实现为会话bean,商业逻辑被实现为实体bean。从实体bean中抽取和移动操作其他实体的业务逻辑,并集成到一个会话bean,如图4所示。     在学生信息模块中。与实体bean相关的工作流被封装在busersession会话bean中。会话外观是一个粗粒度对象,其中该对象通过管理业务数据和业务服务对象交互以允许对工作流进行封装(如图4所示)。

图4  mis系统学生信息管理模块复合实体顺序图 4.2.2 总结会话外观模式优点     会话外观是在mis系统中使用的最多的一种ejb设计模式。即将实体bean层包装在一个称为会话外观的会话bean层中,客户端只能访问会话bean而不是实体bean。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边界被一个会话bean层分开,它的方法将映射为应用中的所有用例,并且包含了这些用例的业务逻辑。采用会话外观可以隐藏业务组件之间所有的复杂交互活动,向客户端提供一个更简单的接口。通过网络跨越服务层而被直接暴露给客户端的业务对象的数目也会减少,避免把低层业务对象直接暴露给客户端,使两个层之间的紧密耦合最小。采用会话外观还可以提供统一的粗粒度服务层,以分离业务对象实现和业务对象抽象。向客户端隐藏业务组件之间的低层交互和相互依赖关系。这样做会提供更好的可管理性、交互(职责)的集中化、更大的灵活性,以及更大的对付变化的能力。 5  结论     实体bean最适合用作粗粒度事务持久性业务组件。而使用实体bean来表示细粒度对象会增加整体网络通信和容器负载,而且将影响应用性能和可扩展性。为解决细粒度实体bean问题,在系统开发中采用了复合实体和会话外观两种设计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减少数据库模型的依赖性、提高网络性能、消除实体间的依赖性。在复合实体模式中采用了复合实体包含粗粒度对象策略和复合值对象策略和滞后加载(惰性加载)策略等三种策略,可串行化粗粒度对象和依赖对象树。使用会话外观可管理实体bean之间的关系,可以隐藏业务组件之间所有的复杂交互活动,向客户端提供一个更简单的接口。 参考文献 [1](美)floyd marinescu著《ejb设计模式》[m]机械工业出版社[3-9页] [2] 刘晓华等编著《j2ee企业级应用开发》[m]电子工业出版社[258-260页] [3](美)deepak alur john grupi著《j2ee核心模式》[m]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17页] [4](美)ed roman著《精通ejb》[m]电子工业出版社[250-253、264-265页] [5] kyle gabhart 著《持久数据管理——比较 java 数据对象和 ejb 技术》j2ee 探索 系列 网上期刊[j-ol]

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范文12

[关键词]企业 竞争情报 作战室 要素

[分类号]G350

1 作战室的应用领域

从历史的观点看,作战室被看作是用于存放最新情报报告的情报分析中心(intelligence operation),这些情报使得军队或军队单元的高级军官能在充分享有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指挥决策,或与上级或联盟各方互通讯息。随着政治活动别是竞选的日益激烈,作战室的概念被广泛用于政治领域。克林顿政府1993年执政之后,为推行“金融自由化”,商务部为此专门建立了“作战室”(war room)――“为自由市场而战的指挥中心”(the command center for free markets)。作战室的应用领域以时间为纵轴不断拓展,推广到商业、医疗、法律领域。“作战室”的应用见表1。

由此可见,“作战室”这一术语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涉及到军事、商业、卫生、科技、法律等各行各业,服务于不同的战略目标。

2 企业作战室的类型

在商业领域,不少国际知名的企业按照各自的需求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作战室”,见表2。

这些不同类型的作战室有其特定的目标与功能,为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的要素设计提供了原型。

3 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的要素设计

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应用于竞争对手分析、竞争环境监测等领域,以实现竞争优势为目标。竞争情报作战室的概念可以从过程、场所、技术、工具四个维度来理解。竞争情报作战室是采用规范专业的流程进行情报信息的收集、传播、分析、处理的过程。竞争情报作战室是一套提高技能、优化思维的场所,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固步自封、僵化狭隘的局限,有助于孕育一种开拓、灵活、创新、进取的思维观念。竞争情报作战室是一种制定情报规划,实施战略部署的技术。竞争情报作战室是一种为赢得竞争优势、实现竞争情报价值而设计的工具。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的基本要素为逻辑链、信息流、决策链、价值链,如图1所示:

信息流能起到沟通和交流作用,由竞争环境聚焦型信息流、竞争对手监控型信息流、竞争能力说明型信息流三种类型的信息流组合而成。逻辑链模拟了作战室团队成员的思维过程,可以采用六顶思考帽子的方法优化作战室团队成员的思维模式。信息流和逻辑链是决策链形成和建立的基础,信息流为决策判断提供了原始素材,逻辑链为决策判断提供了思路。作战室的决策链主要体现在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两个环节。建构信息流、逻辑链、决策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创造竞争情报的价值,以收益/损失分析为基础的,以价值图、价值记分卡为展现形式的价值链模拟了价值的生成和创造过程,勾勒出竞争情报作战室中所有活动的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

3.1信息流

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中的信息流分为竞争环境聚焦型信息流、竞争对手监控型信息流、竞争能力说明型信息流三种类型,辅助实现情报模拟展示、情报分析预测等主要功能,如图2所示:

要形成竞争环境聚焦型信息流,首先要进行识别环境,详细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技术、法律各个方面的信息。将复杂动态的环境分解建立环境的综合指标体系,有利于定量地、综合地概括环境的特点,竞争环境的指标体系是各种变量的集合体,但最终目的是要聚焦关键环境要素,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关键变量。

竞争对手监控型信息流由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业务组成、行业地位、薄弱环节等方面的信息组成。竞争能力说明型信息流可以按照战略管理之父――H.Igor Ansoff博士提出组织竞争能力的8个关键因素入手进行归纳。根据Ansoff模型中的市场交易、创新、管理、文化、结构、决策系统、战略规划、战略能力的八个维度,来说明组织的突出优势和显著劣势,并制定组织竞争能力的调查报告。

模拟展示和分析预测是对作战室中信息进行提炼加工的过程。模拟展示主要采用的是可视化技术。具体而言将事件、参与者、时间、地点等要素分解为不同类别的情报片断,借助多维可视化工具(如泡沫塑料板或磁性板、显示屏或类似的显示设备)从多个角度、多侧面来查看数据,展示情报片断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将存在强关联的情报片断合并,再利用可视化的工具展示情报的体系结构。

分析预测是作战室进行战略决策的基础。首先要衡量组织与当前环境的匹配程度,找出组织中不适应环境的因素。然后要分析对手与组织关系,其重点是要采用历史趋势分析法对竞争对手历史状况进行总结,归纳竞争对手目前的行动措施,分析竞争对手的战略行动,以减少对竞争对手行动的反应时间。最后要预测未来态势,未来态势预测可以通过长期跟踪某一个变量的变化趋势(如产品销售、经济驱动力、政府行动、竞争对手、市场价格变化等等)来实现,这样连续性反复地描述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有利于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实状况。

3.2逻辑链

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是一个优化思维模式和完善知识结构的平台。人类思维的特点是连续的、网状的,能把似乎毫无关联的信息,组合成一组相关联合的情景。逻辑链反映了这个思维优化的过程。六顶帽子的思考方式是爱得华・得・波偌博士开发的目前最流行、最有效的思维技能之一。六顶思考帽子(白色、红色、黑色、黄色、绿色、蓝色)代表着六种不同的方式的思考。作战室的成员可以采用六顶思考帽子对思维模式进行分解,得到每种颜色的逻辑链,并以此模拟和展示思考判断的过程,如见图3所示:

・白色思考帽主导下的白色逻辑链。白色代表透明。戴上白色思考帽子,作战室的团队成员只专一地考虑和信息有关的东西,如在目前组织已经得到什么样的情报,还需要哪方面的信息?作战室的团队成员依据白色逻辑链一心一意的收集信息,扩大信息资源的占有量,使信息越来越透明,可以得到一个包罗万象的信息全景的视图。

・红色思考帽主导下的红色逻辑链。红色暗示着愤怒、狂暴与情感。红帽子思考帽子许可作战室的团队成员考虑感情、直觉、预感和情绪之类的因素。如竞争对手的高层领导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会导致怎样的管理风格?通过红色逻辑链可以得到人性化的视图。

・黑色思考帽主导下的黑色逻辑链。黑色暗示着危险、阻力。它是个带有逻辑性的负号,正因如此它是思考中最有用的部分,如果没有黑帽子,思考便会完全不真实。让我们想想还有哪些危机?哪些事可能出错?作战室的团队成员利用黑色逻辑链着重收集组织最薄弱环节的情报,着重考虑组织面临的危机、困难、

故障、弱点和问题所在。

・黄色思考帽主导下的黄色逻辑链。黄色思考帽子代表乐观,它寻求利益、价值观和可能性。作战室的团队成员戴上黄色帽子刻意去追寻价值和利益。为什么这个值得做?利益是什么?如果我们投入此项新产品,会将市场份额提升几个百分点?作战室的团队成员利用黄色逻辑链重点考虑与组织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

・绿色思考帽主导下的绿色逻辑链。绿色思考帽子代表创意与创造性的想法。它为周详的创造构思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戴上绿色帽子作战室团队成员随时都会产生思想火花以方便创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新的想法、建议和假设是什么?作战室的团队成员利用绿色逻辑链着重收集技术革新、实用新型等方面的情报,关注如何使组织孕育出新的主意和开辟其他新途径。

・蓝色思考帽主导下的蓝色逻辑链。蓝色思考帽子代表思维过程的控制与组织,并尽力寻求最佳的思考途径。戴上蓝色思考帽子作战室的团队成员要求总结论述,逻辑清晰的思考。作战室的团队成员利用蓝色逻辑链提供规划项目和控制业务流程等情报,得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信息。

借助于彩色逻辑链可以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思维的过程,能改变过去被习惯所支配的思考行为,形成创造型的思维方式,最终提高作战室团队人员的交流能力、分析能力、战略思考能力等方面知识和技能。

3.3决策链

决策链是作战室的执行机制。决策链的形成过程是利用竞争情报信息制定战略规划的过程(见图4)。

整合战略变量是战略制定的基础。整合战略变量之前要从竞争对手分析、竞争环境检测、自身核心竞争能力分析的结果中提取变量为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在执行战略制定的过程中,首先要形成战略目标。在不同的时间范围内,连续地做出关于战略决策制定的最可能的描述,阐述各种战略选择的可能,研制战略规划方案。战略规划的关键步骤是要对研制的战略方案进行战略模拟,尝试创造“最有可能的”带有可能结果的场景。战略决策模拟试图遵循每一个影响战略决策的关键指标并且将它与不同的场景下这一指标每一级别上最有可能的行动联系起来。在战略模拟的过程中如果具有越多的关于战略决策的模型,未来的可预测性越高,模拟就越准确。反之也成立,模拟的准确性随着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的增长而降低。战略决策模拟的目标是尽可能地与现实状态接近。因此,能根据模拟结果评估战略实施方案的效益,分析战略实施方案存在的问题。如果效果不理想,则对战略决策方案做出修改,进_步优化战略实施计划。竞争情报作战室是一种支持积极战略实施参与的机制。一旦决定了战略实施行动的过程,作战室被用作分配责任、义务、设备的场所,选择最适合的战略行动过程,执行战略实施计划。

3.4价值链

价值链的研究表明,竞争优势主要源自竞争者价值链之间的差异。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是一项能够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场所。因此,必须寻找出情报价值链的形成过程,这些价值链是企业产生利润的主要来源。其流程如图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