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

时间:2023-08-23 17:00:03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1

关键词: 古文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 趣味性

古文在语文教学中不容置疑地摆在重要的位置,因为它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载体,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最重要的传承体。古文教学对学生而言,是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窗口。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汲取其中的文化滋养,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对其语文素养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目前古文教学在中职教育中有逐渐弱化甚至忽略的趋势:一方面由于现在中职生文化基础差,对古文实词、虚词、句式等古文语法知识概念很模糊,学生往往在课堂上昏昏欲睡,至于古文背诵更是既无兴趣又无可能。这使老师异常困难,常常事倍功半,所以大部分老师上古文单元时往往只简单翻译全文及个别字句,能少讲就尽量不多讲,应付了事。另一方面有些学校片面地摒弃古文,认为中职语文对中职生而言就是一个工具,只要掌握应用文的写法就行,现代文都嫌多余,更不要谈“之乎者也”的古文,没那个必要也不愿花那种时间。

虽然中职生文化基础较薄弱,但是对中职生古文的学习不能放任不管。通过观察,我发现,现实生活中学生几乎没有接触古文的可能,对古代的东西兴趣不大。至于目前充斥荧屏的古装剧、穿越剧,更是造成很多误导。学生对古代的一些基础文化知识普遍不了解,如各个时期衣着的不同要求,称谓的时代变化,古代地域文明,等等,更不用说继承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如尊师重教,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儒家思想,谦虚礼貌、立志勤学等许多中华美德。古文中对学生所普遍缺少的修身、治家、睦亲、就业、交际等道理上都有发人深省的论述,在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职业观及确立个人道德体系上有着非常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因此,我认为古文在中职语文教材中应保留一席之地。那么,面对现在的中职生,语文教师应如何上好古文课呢?

一、调动学生学习古文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每一届的中职生第一次接触古文课文时,我都会先问他们:“你们在《语文》课本的这些单元中,最不喜欢的是哪一个单元啊?”毫无例外,他们的回答都是古文单元。接下来我会回应:“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语文的哪个单元吗?告诉你们,古文单元!”为什么呢?引发学生好奇后,我开始讲述承载中国两千多年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不是现代文而是古文,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四大文明中唯一保持文明不断裂是因为古文的学习与传承。如上阐述激起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树立学习古文的自信心,我所任教的学校位于闽南语通用地区,我用“福建人特别是闽南人在学习古文上具有先天优势”这一观点鼓励学生,并举例说明:一是闽南语中保留了大量的现代文中已不通用甚至消失了的古文本义,如“走”字,古文本义指“小步跑”,普通话中指“走路”,而闽南语中也指小步跑。再如“鼎”一字,古文本义“锅”,普通话中指“祭祀用的器皿”,闽南语中也指“锅”,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二是闽南语的发音更接近古汉语原音。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字,普通话发“xié”,是一个单音字,而正确的发音却是和闽南语相同的“xiá”,这个音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了,却被闽南语保留了下来。再如闽南语中的“入声”也是古汉语中有,而普通话中没有的。在讲解举例的过程中,学生往往积极性高,参与性强。这时,教师可以适当“示弱”,让学生多发言,主导课堂,教师“虚心接受”学生的指导。通过如上两步设计,学生对古文课文的畏难情绪就会暂时缓解,甚至开始期待自己在古文学习中的表现。

二、教学人文性先行,工具性上适当降低难度

学生兴趣的激发与信心陡增是一时的,是教师外在引导下的一时表现,无法持久。因而,在接下来的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如下手段,保持和内化学生的兴趣与信心,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语法内容的教授上,点到即可。

对古文字、词、句的讲解,要适当降低难度。古文语法结构繁多复杂,如你一一讲授,则学生只能在过程中晕乎其晕,最终不仅扼杀了培养起来的兴趣,还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怀疑:你不是说很容易、很好学,原来不过是骗人,想让我们认真听讲罢了,这就很不妙了。学生对教师个人的怀疑会导致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再配合甚至出现抵触现象。古文教学的难度把握和教学设计的灵活多变是上好古文课的关键。对语法的讲解只到点不到面,如对“之”一字的讲解,只举“乃夜驰之沛公军”“沛公之左司马曹无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中职古文课文中出现的例句,不做过多的课外拓展,解释字义时侧重讲授字的意思,而不强求学生掌握语法作用。注意对知识点的归纳,使之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如在讲解人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的古代散文欣赏单元时,我把出现的古文语法归纳为三个部分:字词部分,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等)、三动(使动、意动、被动)、通假、古今义不同;句子部分,只讲解到语气(陈述句、怀疑句、否定句、祈使句),句法只分析到倒装,而不要求句子的成分、结构的具体分析;文章翻译部分,只要求意译,不强求直译,教会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文体内容的讲授上,注重人文熏陶。

《将进酒》让学生体会李白从悲—欢乐—愤激—狂放的情感,体会《关雎》中轻松活泼的氛围,体会《青玉案·元夕》的孤高,让学生感受不同诗歌的意境,领略古诗歌无穷无尽的美。

每篇课文讲授之前,先与学生一起认识作者,贴近作者内心,或介绍其生平,或欣赏其文风,或了解其创作意图,多方位的讲解不仅使学生对作品的认识更深刻,而且让他们在讲述中感染作家作品的情感,内化其品性。

3.知识的拓展上,充满趣味的古文小常识。

如介绍古代天干地支的纪年方法,它的计算方式及与西方记年法的区别和联系,我在介绍这一古文常识时,往往结合分组比赛记忆、快速默写的方式,使学生在竞争中更快更好地识记。再如可以归纳古代对一定年龄的称谓,如孩提(二三岁之间)、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黄口(十岁以下)、总角(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束发(男子十五岁)、及笄(女子十五岁)、弱冠(男子二十岁)、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九十耄耋、期颐一百岁等。介绍词义的演变过程也是一个充满趣味的话题,如“字”的古义是“生子”,“自”的古义是“鼻子”,“亦”的古义是“腋窝”,教师可从讲解字的甲骨文写法入手,教学生理解其古义,再介绍其意义的演变流程,让学生站在历史演变的高度认识和了解古文知识。只要教师肯花时间不断探索,古文这一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优秀知识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学生输送丰富多样又充满趣味的养料。古文的枯燥不是古文本身,而是教师不主动钻研教材,开动头脑思考,灵活组织课堂教学的遁词。

站在中职语文讲台上,我们要改变原有的古文教学方式(重视字词句的讲解,机械地切割文章,毫无美感),在古文教学中注重挖掘人文性,提炼出古文的精髓,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学常识,带领学生领略古文的魅力。

三、与职业教育特点相结合,注重挖掘古文的“新意”

讲授《鸿门宴》时,针对市场营销101班专业特点,在解决“历史为何选择刘邦”这一问题时,我从个人能力、个人业绩、团队力量三个方面归纳刘项二人的表现,分析刘邦个人能力虽远逊于项羽,但其社交能力、领导组织能力强,知人善任,综合实力上远远超过项羽。最后我小结:可见,事业的成功单靠个人能力是莽夫行为,不可行也不可取,只有团队协作,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才能最终取得事业上的辉煌,学生由此听得津津有味。

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时,针对会计班女生较多数特点,我在分析妻、妾、客对邹忌的回答时,从分析其心理入手,告诉学生:在古代,男子的妻只有一人,妾却可多人,妻占主位,死后可入宗祠,尽得夫之荣誉,所以邹忌之妻的回答充满骄傲与宠爱;妾在古代地位远不如妻,须仰一家人鼻息,处处赔着小心,犯小错就有可能带来逐出家门不得善终的下场,所以邹忌之妾的回答惶恐而小心翼翼;客有求于高居丞相的邹忌,对人有所求,当然要投其所好,所以邹忌之客的回答巴结而敷衍。再作小结:可见,与人交往须注意身份,言谈要得体有度;不可尽信人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确分析和把握他人的内在心理有利于更好地与人交往。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而且传授了为人处事之道,自然深受欢迎。

古文的世界博大精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勤于钻研,提炼出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知识,发掘古文的“新意”。这样,一方面拓宽了课堂的知识面,增强了课堂趣味性和吸引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从优秀的古文中学到了多样技能。

总之,中职学校的古文课不应该削弱。广大的中职语文教师要钻研教材与时俱进,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一些优秀的通俗易懂的古文,并且提取每篇古文的精华。对于古文教学要采取“古为今用”的态度,教会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继承优秀文化遗产。这样老师愿意教,学生也愿意学,学生一定会在这块中华瑰宝中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2]曾文君.语文学习兴趣研究及对策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4.

[3]吴晓靖.以人为本 走出职高语文教学困境[D].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6.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2

一、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中职技校的学生爱上古诗文,就要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要激发兴趣,就必须要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它的美;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文的美,就必须要加强古诗文的诵读训练。因为诵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传统经验,也是学习古诗文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诵读训练可以使古诗文的教法返璞归真,让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质,感受文言文特有的生命力,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语感,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将诵读贯穿于古诗文教学的始终诵读既是认知的手段又是感受体会感情和领悟意境的途径。反复诵读能让学生逐渐感悟古诗文的节奏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意境之美,让学生主动持久地爱上古诗文,自觉地广泛地涉猎更多更美的古诗文。这里所说的“读”主要指诵读,就是出声朗读,并熟记成诵。这不但是为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背适量的古诗文,取得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而且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诵读加深对文章或作品的理解,把握古诗文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当然诵读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可以教师范读,也可以学生齐读,可以分组诵读,也可以男女轮读,还可以配乐朗读等。

三、诵读的主要方式

1.教师范读,引人入胜

教古诗文,教师应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朗读,这样可让深奥的文言文有了音韵和节奏,而学生又能在教师朗读的感染下逐步体会到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的范读可作为学习导入的主要手段,它是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重要方式,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2.学生初读,正字正音

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是文言文学习的起码要求,也是古诗文诵读的起码要求。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除了适当地讲一点汉字的造字法等常识和告诉学生查阅工具书的方法并督促学生勤查工具书以外,还要适当编一些练习,让学生出声诵读,在诵读中辨析字形和字音。

3.反复诵读,传情达意

在教授古诗文时,要把诵读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读读讲讲、讲讲读读,在反复诵读中疏通大意、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情感,在反复诵读中逐渐地理解作品的情趣、意义,品味出作品内在的味道,体验诗文中作者所寄托的深层次的情感。

4.放声诵读,体味意境

朱熹在《熟读精思》中说:“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多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现行中职技校的语文教材所选的古诗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不仅思想内蕴丰富,而且气韵生动,这种气韵只有通过诵读才能体会出来。叶圣陶先生说:“文言的吟诵是为了传出文学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学生反复朗读便会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韵味,受到感染和陶冶。这种方法,可充分利用晨读的时间,给学生以自由空间,让学生大声朗读并熟读成诵。只有放声诵读,学生才能更好地在诗句中去欣赏、领悟我们祖先的心胸、气魄、精神、人格,去吸取丰富的精神养料。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3

关键词:古代汉语 教学 激趣

古代汉语教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和语言工具课,更是文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更好地阅读古代文献和相关专业学习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在西方逐渐盛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认识不单纯是外部刺激的产物,而是外部刺激与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内部心理过程是指认知主体的兴趣、爱好、态度、需要以及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1]。利用构建主义理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古文的兴趣,更好达到古代汉语教学目标,下面笔者分三部分谈谈对古代汉语教学的思考。

一、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古代汉语”是一门语言工具课,它始终面临着内容多、课时少、学生不爱学、不易学的问题。近几十年来,许多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对这一问题都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思考,这些思考有从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教学理念方面探讨的,如王洪涌的《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目的改革探讨》(《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肖瑜的《创新型古代汉语课教学刍议》(《广西大学学报》2007.2);有从教材建设方面探讨的,例如柳士镇的《古代汉语教学与教材琐谈》(《中国大学教学》2003.6);有从教学内容方面探讨的,如李先华的《高师古代汉语教学内容改革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2.5);也有从教学方法方面探讨的,如季云起的《高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及其应用对策》(《中国成人教育》2007.13),张振羽、谢序华的《古代汉语教改的关键在激趣》(《凯里学院学报》2007.2);更有各方面综合探讨的,例如薄守生、赖慧玲的《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07.7)。总的来说,前人的研究对我们古代汉语的教学有着很好的帮助。

但是,新时代下,随着新的教学理念出现、现代教育技术普遍运用,我们在激趣教学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高校学生依然普遍对古代汉语有着畏难情绪、恐惧态度及回避的意识,这种情况对我们教学目标的实现极其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对古代汉语“激趣教学”进行研究,从而化解学生畏难情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进一步解决“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达到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

二、古代汉语激趣教学方法

古代汉语“激趣教学”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激起学生对古代文献的兴趣,进而能够克服语言上的困难,主动进行学习,弥补课时不足的缺陷,体味和吸收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使古文活起来

要想使古文活起来,首先就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古文素养,使语料烂熟于心,拈之即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降低学生的畏难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

古代汉语课时一缩再缩,文选列的虽多,奈何学生没有时间和兴趣课后自学,如果对古汉语不感兴趣,就更不用说希望他们能自觉扩大阅读了。那么古代汉语教材和课堂上经常会使用的古文例句,大多成为孤立的,是学生所陌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课堂上只是一个一个的例句举出来,学生不能理解句子的语境,干巴巴的文言文,听起来毫无趣味,就无法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补充例句的语境,增强例句的趣味性,使一句句古话活起来,使一个个古人动起来。

例如,讲到古代汉语常见的修辞方式之引用时,有一个例句:“故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首先,我们以学生熟悉的成语“一诺千金”引起学生对此谚语的兴趣,知道此句谚语就是后来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之后,我们可以利用《史记·季布列传》给大家补充大将季布的相关故事,引发学生对季布的兴趣,进而引起他们翻阅《史记》的兴趣。

讲古书注解,介绍重要学者时,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史料使学生对其有一个更形象、鲜明、直观的认识。例如介绍马融时,可结合《后汉书·马融传》进行补充介绍:马融是东汉著名经学家,活了八十八岁,貌美才俊,学生数千,东汉著名学者卢植、郑玄都是他的学生,马融此人性格高傲、热情放达,史书传云:“行动浪漫,善鼓琴吹笛,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人入其室者。”这样,通过补充,话语不多,马融其人已跃然浮现在我们面前,学生对其兴趣倍增。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看一些史书,了解一些历史人物,诸如卢植、郑玄等,增加他们对古文的兴趣,从而增强古代汉语的趣味性。

(2)使古物动起来

在新的教学手段帮助下,古代相关的文物都可以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更具直观性。因此,善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相关图片、音频、视频资料,跨越三千年的时间长河,可使古代的文字、器物、服饰、古籍文献、人物、历史事件等重活于今,使学生消除时空上的距离感,寓教于乐,使学生乐于学习。

汉字的形体结构、汉字的发展演变、古代的用字这些理论方面的内容可以借助多媒体使古老的汉字形体活生生地动在学生眼前,《左传》、《论语》、《史记》等文选的学习,我们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

例如,讲解《左传·鞌之战》等文选时,我们可以借用视频把古代的车战呈现在课堂上,可以把古代的战车通过多媒体直观地放在学生眼前,从而使学生对相关的常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讲解《论语》时,我们可以适时播放上海电视大学鲍鹏山教授在《百家讲坛》栏目的相关视频,生动有趣地把孔圣人和他的弟子们的活动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如此以来,毫无疑问学生对《论语》相关篇目的理解会更深,想必也更有兴趣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

(3)使古今连起来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教学中需以今比古,善用方言解决相关语言现象,善用古代汉语知识解决现代社会各种新的语言现象,古今一体,从而减少古代语言的晦涩感,使古代语言形象化。

《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这样一句:“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觳觫”一词,王力教材相关注释为“恐惧的样子。”[2]郭锡良教材相关注释为:“叠韻联绵词,恐惧的样子。”[3]“觳觫”一词在《孟子》中首次出现之后,后世诗文中亦常出现,有的成为牛的代称,例如《池北偶谈》卷十一:“时见牧人蓑笠,御觳觫,归村落间。”有的则保留了形容词的用法,例如《蟹略》卷一:“亦不见蟹躁扰,亦不见牛觳觫,此亦是蟹箴。”后来所指范围扩大,不仅用于牛,也可以指驴,《耕学斋诗集》:“石磴牵确驴觳觫……”,还可以指人,《春明梦余录》卷三十六:“今见出关觳觫之状,视关内如……”对“觳觫”一词,《汉语方言大词典》 亦有释义:“【觳觫】面容憔悴。闽语。广东潮州、汕头。翁辉东。”还有一些相关的词,比如“觳觳掉”、“觳觳掣”、“觳觳颤”等:“【觳觳掉】发抖;哆嗦。闽语。福建厦门。【觳觳掣】闽语。福建厦门。1、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2、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觳觳颤】战抖。闽语。福建厦门。”[4]《汉语方言大词典》所记由“觳”组成的词条,均是闽方言,或作动词,或为形容词。在文选教学中,讲到这个词时,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和现代方言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方言去思考古代的一些词语。就笔者来说,“觳觫”一词绝对不仅保留在闽语之中,河南方言中亦有体现,不过它的读音在方言中稍有变化,河南方言中的【和萨】一词正是形容人或动物因恐惧、寒冷等而颤抖的样子。

教学中以今比古,古今连为一体,想必会消除古语的晦涩感,增强古语的形象性。

(4)把古字用起来

教学中,笔者发现,大多学生古文基础较薄弱,即使是对古文有兴趣的同学,对教材中经常出现的繁体字,也往往不知是何字,更不用说古文中其它异体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辨识了,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他们对古代汉语产生畏难心理的一个原因。因此,“激趣教学”除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之外,还必须帮助学生解决基础薄弱的问题,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古字用起来。

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适当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研读古代典籍,适时举行有关古文识别及书写的各类小竞赛,引导学生使用古文创作,使学生学以致用,增强代入感,消除他们古代汉语“学而无用”的认识。例如讲解“六书”理论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把洛阳最大公园隋唐遗址公园石头上所刻篆书显示出来,以此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引起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需从多方面着手,彻底解决学生的畏难心理,使之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并在以后的人生中阅读更多的古代文献,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

三、结语

古代汉语作为大多数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为培养和提高古籍的阅读能力而开设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阅读一般的旧版古籍,从而吸收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此课程内容多,既有文言文阅读,也有文化常识学习,还有大量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任务繁重;此课程学习内容以先秦语言为主,年代久远增加了学生理解上的很大难度,而现代社会经济价值取向也使学生对“古文”越来越漠视;另外,随着高校的课程改革进程,各专业基础课都在大量压缩课时,古代汉语课更是由原来的周四学时逐步缩减到现在的周二学时,在这种条件下,必须在课时内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使学生不再“怕”学古代汉语,而是“喜”学古代汉语,才能达到古代汉语的教学目标。

“使古文活起来、使古物动起来、使古今连起来、把古字用起来”是我们在激趣教学方面进行的一些尝试,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使古代汉语教学更易于进行,从而更好的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注释: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新发展》,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第37~48页。

[2]王力:《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90页。

[3]郭锡良:《古代汉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632页。

[4]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314页。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37~48.

[2]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9:7314.

[3]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0:290.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4

【关键词】古诗词;高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221-01

诗词,它以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生动形象、含蓄凝练、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成为人类精神营养丰富的滋补品。中国曾是一个泱泱诗国,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灿如星海的优秀诗篇。千百年来,这些优秀诗篇合着中华民族的脉搏,时时刻刻撞击着国人的灵魂,滋养着国人的性情。所以,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步入这个古老而美丽的王国,感受它的情感美和意境美,对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1当前古典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古典诗词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的瑰宝,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几千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都是值得我们回味品评的。多读一些古代诗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素养。然而古诗词的教学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回顾以往的诗词教学,教师们为了对付考试,主要是讲授一些知识性的条文,如作者名字、作品名称、内容大意,中心思想等,而对于作品本身意境、神韵没有带领学生进一步的体会、品味。另外,教师自身对古诗文价值认识不足,加上传统文化积淀的“贫血”,教学观念的滞后,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重内容,轻意蕴教师往往以本(教材)为本,目标定位、教学设计往往把解词释义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先是逐字逐词地解释,再是理解每个句子,最后串讲整首诗的意思,到此便达成了目标。而古诗最具光华、最耐人寻味的意蕴却常遭忽略,成了雪泥鸿爪。

1.2重传授,轻感悟古诗文的语言与现代语言有着较大距离,学生自主理解难度较大。于是,常常是教师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此词何意,彼句怎解,写作特点如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云云。学生自读感悟,从诗中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读出自己的想象力和鲜明的个性的时间和空间都很少,多的则是被动的听取和记录,

1.3重背默,轻朗读古诗文的背默固然重要,但跳过朗读这重要的一步,背默不免有似空中楼阁了。在很多的古诗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的机会很少。常常是课开始学生读一遍,然后理解诗意后再读一遍,一首诗“学完”,共读了两三遍。读中感悟,读中体验情感显然是“不可能的任务”,恐怕此时还有不少学生连读通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2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的实施途径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民族文化的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最精粹的文学样式,融饱和的感情、高超的艺术、丰富的想象和精美的语言于一体,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诗词教学应当得到充分重视。同时,新课程倡导的“培养语文素养”、“教师角色的转变”“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思想对古诗词教学都有着很大的启示和推动作用。

2.1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情景教学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播放音乐渲染教学氛围、转换角色融入教学情景、讲述故事创设教学情景等方法。如在学习《春江花月夜》时,组织大家配乐朗诵这首诗。当《春江花月夜》乐声扬起,同学们一面聆听着朗诵者的咏叹抒情,感受着那美妙幽深的意境,身心沉浸在迷蒙的月色中,体验那深切而浓郁的思念之情,在动听的朗诵中进行了诗情画意的情感体验。然后再让学生也随音乐诵读,在悠扬如桃花春雨般飞扬飘洒的旋律中,个个都仿佛身临其境。假如教苏轼的诗词,可以用讲故事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讲“东坡鱼”“东坡肉”等典故来点燃学生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2开展别开生面的古诗词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的诗词讲解的课堂模式会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审美疲劳,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曾经开了一次古诗活动课,就是在学完一些大诗人李白、杜甫的诗作后,在学生对李白杜甫两位诗人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有关书籍及网络等多种资源,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深对李白杜甫两位诗人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两大创作手法特色的了解,体会二者不同的风格。先将全班分成两个小组:李白诗歌鉴赏小组、杜甫诗歌鉴赏小组;活动程序: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以下任务:①了解诗人的生平遭遇,知人论世;②配乐朗诵诗歌;③分析诗歌及推荐理由;④相关评论;⑤小组的小结点评,最后再由我对李杜诗歌创作手法和诗歌鉴赏的方法进行总结。活动的效果是明显的:首先,学生通过配乐朗诵、自己查找资料赏析诗词的形式,沉浸于诗词当中,感悟诗以言志古今相通。其次,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程式化的教学已经没有太多的吸引力,学生厌烦当然在情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查找诗人生平资料,学生“知人论世”,让学生走进诗人的走进诗人的生活时代,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学生在揣摩诗人作品的同时,把他们的情感化成了自己的情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也就奠定了语文教学的基础。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激趣;积累;品味

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国素有“诗国”之称,古诗词以凝炼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动听的旋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词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也增加了古诗词的比重,强调了古诗词在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古诗词教学。但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面对如此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呢?

一、激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古诗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音乐导入、画面导入等。

1、音乐导入。音乐容易激发人的内心情感,古诗词节奏感强,大都可以配乐而唱,并有独特的韵味,现代一些歌曲就是据此改编而成的。如学习古诗词前,可以先让学生听《涛声依旧》这首歌,在优美的旋律中让学生思考这首歌的内容与哪一首古诗词相关,学生经过思考大都能联想到他们学过的《枫桥夜泊》。然后教师可以再举一些学生熟悉的歌曲中的歌词,告诉学生只是一些诗句做了改动而已。引导学生明白古诗词与我们的生活离的很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画面导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说明诗与画是相通的,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画面具有形象可感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学习杨万里的《小池》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泉池小荷”图,引导学生描述看到的景象,然后再学习古诗,这样易于学生理解古诗,生动形象的画面也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积累

学习古诗词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学知识积累,而这些是一步步积淀起来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诵读、拓展等环节引导学生扩充视野,积累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1、诵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说明学习古诗词时诵读的重要性。古诗词教学应改变教法,引导学生自主诵读,大量积累,整体感知诗文意境。首先可以通过教师范读或者听朗读录音,读准字音。其次读出诗文的节奏感。古诗词节奏感强,初读要读准诗的节奏。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偌/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供/沾巾。”正确划分诗词节拍,有助于学生体会诗词韵味。最后读出诗的语势。古诗词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读出诗的语势,有助于体会诗的感情,表现出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从而引导学生在引用诵读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

2、拓展。古诗词与创作背景及诗人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深入理解古诗词,必须注重拓展,大量积累。学习古诗词必须了解作者本人及创作背景,也即是知人论世。教师课前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有助于学生自身知识积累。如学习苏轼的词作《水调歌头》前,先让学生搜集苏轼的经历、思想及其所处的时代,内心对苏轼的浪漫气质和自由个性有一个基本的感知。课堂上教师再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苏轼作为士大夫中的一员,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现实的压抑,使他走向想从精神上寻求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通过文学创作中的洒脱、随缘、彷徨等体现出来。如果不了解苏轼的政治遭遇,就很难明白他写这首词时的心境。另外,学习古诗词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如学白的诗,可让学生阅读同时代的杜甫的诗,比较两者的异同,从而加深理解。还可以阅读同一主题的古诗词,从而使知识体系系统化。

三、品味

品味古诗词,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品析名句、分析意象、再现意境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

1、品析名句

学习古诗词抓住关键字、句赏析,有助于品味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体会古诗词遣词炼字之妙,激发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如学习《使至塞上》时,要重点品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大”字体现了边疆沙漠的浩瀚无边,因边塞荒凉,烽火台上燃气的一股浓烟显得格外醒目,成为孤烟。一个“直”字准确地写出了无风的大漠空旷苍凉之感。大漠上没什么奇峰异景,贯穿其间的黄河显得非常“长”。落日用“圆”给人亲切与苍茫之感。这句诗通过沙漠中的典型景物,体现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同时也体现出诗人的孤寂之情。

2、分析意象

意象是表现主观感情的物象,多个意象联接成的整体,就是我们所说的意境。意象可以分为景观类如月意象,多表达离愁别苦,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植物类如杨柳、芳草多表达离别之情,崔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另外还有动物类意象如雁,鸳鸯等;行为类意象如凭栏、吹笛等。

3、再现意境

古诗词大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品味古诗词时,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用流畅的语言书写优美的文章。领悟完诗的意境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续写古诗词,用具体的文字创造生动的画面,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写作等综合能力。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育 趣味 开发智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171-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小学生往往觉得识字课程很没有意思,枯燥乏味,不喜欢学习。长此以往,小学生无法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在往后的语文学习中会受到非常大的阻力。那么,如何增强小学语文识字教育中的趣味性,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法和教学方法,提升识字教育课堂的趣味性,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小学生智力的目的。

1 识字教学的基本―― 增加小学生阅读面,提高小学生的词汇量

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只有在具有了一定的词汇量,才能够正确阅读和理解文章,但是新的教学思路打破了传统的束缚,认为学生唯有在拓宽阅读面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进行识字教育。虽然小学生认识的字数有限,但是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拼音和字典的使用方法,在识字教学的初期,可以指导小学生阅读带有拼音的童话故事、传奇故事、成语故事、名人名家故事等,让小学生在拼音的帮助下朗读句子,并且大体掌握字音与字形。而且,在有趣的故事背景下进行阅读,能够调动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正如孩子在睡前让爸爸妈妈讲故事一样,为了知道故事的走向,小学生会积极的探寻下文,阅读时也是一样。当小学生对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得到结果,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小学生就会自己通过拼音阅读来理解文字的内容。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小学生能认识的字不断的增多,慢慢的可以用纯文字的书本来取代有拼音的书本,通过大量的阅读,小学生的识字能力也不不断的增强,为小学语文的识字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遵循古法,在文化气息中领略识字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古老的教学方法已经被时代背离,但是在五千年的文化中还是遗留了不少的精华,这是也是现代教学中所需要的。例如,古代也有许多以识字教育为目的的教科书,如《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等,这些都是非常优秀的儿童读物,但是因为目前的识字教育大部分是遵循以拼音为基础的识字教学系统,而忽略了传统读物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而汉语汉字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要进行系统的识字教育就要掌握一定量的汉字,那么采取古人的做法也不失为一个转换思维的新办法。以《千字文》为例,文章里有一千个字,基本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文字范围。而且,文章不仅仅是字的排列,并且有着含义及韵律,这样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弥补了光识字而不理解字的含义的缺陷,也为将来汉字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思维的线索。所以,古人的教学模式应用到今天,也会对小学语文的识字教育产生启蒙的作用,并且古文中也有着为人处世的方法和知识等,也会开发小学生的智力。

3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趣味性,开发学生的智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好动,且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转移。要想掌握小学语文识字教育的教学方法,就要熟悉小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去教学。通过小学生好奇心旺盛、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要以趣味性为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供小学生所感兴趣的课堂话题,这样才能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更好的进行识字教育。

3.1 图像教学

小学生由于识字较少,更容易被漂亮、可爱、有趣的图案所吸引。所以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贴近小学生的爱好,多多采用图像对字的发音及字形进行讲解,让小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字所代表的的事物和含义。例如,在讲解“月”这个字的时候,可以在黑板上或者ppt上画出月亮的形状,让学生在图画中理解“月”这个字的字形的来历,也让他们明白“月”这个字代表的是月亮,加深他们的理解,在往后遇到“月”这个字的时候,他们就明白是跟月亮有关,这样,在学习诗句“床前明月光”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明白,原来这里所说的场景发生在晚上,表达的是月亮的光辉洒在床前的样子,这样也有助于小学生思维的发散。

3.2 动作教育

小学生比较好动,如果让小学生乖乖的坐一节课,会让小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结合这样的特点来做小学语文识字教育的时候,就可以在讲解字音字形的时候结合上动作,让小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坐,在动作的同时也愉快了课堂气氛,让小学生更快的认识字的结构和含义。例如,在讲解看的时候,教师可以比出看的姿势,还可以用具体的实力,比如“老师正在看小明、小丽正在看黑板”等;在讲解“飞”的时候,可以使用纸飞机,“飞”一下纸飞机,让学生明白“纸飞机在飞”;在讲解“叫”的时候,可以模仿动物的声音,如找学生发出“喵喵”的声音,模仿猫咪叫的声音,表达“小猫在叫”。这种动作与语言、声音结合的教学,能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与教师互动,并对字产生深刻的印象,加深对字的理解。

3.3 故事教学

前面提到,小学生对故事是非常有兴趣的,如果利用故事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小学生一定会对识字课堂更加的期待,在听课过程中也会更注意力集中。例如,可以将“太阳、月亮、星星”等同类型的词语组成一个故事,例如太阳、月亮河星星是一家三口,由此产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述,小学生会精神集中的在故事中完成对词语的认识,这个时候再趁热打铁,引出几个词语的含义和相关的成语、词语、例句等,将会提高小学生对词语的认识和兴趣,并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

3.4 竞赛教学

小学生也具有竞争意识和好胜心,有的甚至比大人还强烈,运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组织一些识字竞赛活动,能激发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获得更高的名词为目的的进行词语和字的学习,最终达到认识更多字、更多词并熟练应用的目的。例如,在每个识字教育阶段结束后,要预先告知小学生将举行识字竞赛活动,并组织小学生进行复习。在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准备多种题型,多方面的考察小学生的字和词的运用能力。出题要由易到难,首先是比较固定的字词拼写考察。其次是组词造句的考察。最后是字和词灵活应用的考察。在活动中,要注意对小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并鼓励小学生由一个字延展出其他的词、句子等,提高小学生的文字掌控能力。

小学语文的识字教育是一项艺术,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识字教育既能帮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量,更能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小学生开发智力。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让小学生对识字教育产生积极主动性,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投入到识字教育的课堂中。

参考文献

[1] 胡晓燕.趣味识字快乐学习[J].综合天地,2012,4:96.

[2] 袁玲玲.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立足课堂,追寻趣味有效的教学方法[J].现代阅读,2011,7:139.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7

关键词:传统园林;铺地;装饰技法;装饰意味与影响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039-01

铺地是对园林路径、地面的一种基本装饰。“长砌多般乱世,中庭或宜叠胜,近砌亦可回文”是古人对其的诠释。由于铺地的材料繁多,而式样亦错乱有致,其装饰意味在其中发挥得尤为突出。铺地虽多为过渡陪衬,但亦为体现道家思想中“天地万物,恒常有序,只有为人类所利用,才有积极的意义。”人为因素也许居多,但人们心中顺应天道,自然为主的意识使得铺地也是一派自然天成的景观。

园林的韵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传统园林凝聚了中国古代文学与艺术的结晶,而探讨园林里的“真趣”,就要了解古人们如何装饰这些心中所向的“桃花源”。园林的装饰意味具有物质与艺术双重功能,它们是构建者筑起的一件艺术品,亦是闲人散士们的世外桃源,集居家、会友两大功能,延传至今,给予后人欣赏与透析。

如同“园冶”中说道:庭前阶下,花丛香径,或叹香瓣飘零,或见秋风扫叶,总由铺地先知。铺地成为花径,陋处顿生幽香。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寓意,虽只是肖似花的图案,但却好似瞬间香气扑鼻,足以说明铺地的装饰性特征已经上升至精神层面。传统园林中铺地种类繁多,多与林中各景物相呼应,如风窗常用的冰裂纹格在铺地中也常用到,该纹饰文致减雅,信画如意,有其上疏下密之妙,多为利用与门窗格式与铺地样式之间。铺地的众多种类样式恰好体现了这些趣味:乱石路、鹅子地、冰裂地、诸砖地;了解传统园林的装饰意味,就要清楚其表现手法:

一、象征与比拟

(一)造型比拟

植物造型在传统园林铺地中出现的较为频繁,海棠的造型则为装饰庭院中常用的图案之一,因其形态柔美,常常是某个院落孤殇一株海棠,色泽清淡愈浓烈,姿态优美显冷傲,每每为清冷的庭院一角增添一抹冷艳气息。而海棠中的西府海棠又名“解语花”,唐明皇曾攒杨贵妃:何如此解语花也。亦称赞其是能懂得话中风情的花朵,如今也多比拟为美女可人。海棠花开亦娇艳动人,花姿潇洒,恰恰能说明造园者雅俗共赏之情怀,且与其他花种相得映彰,或清傲或娇艳或富贵。在其铺地装饰中除却植物,还有动物的单体造型也多为运用,像蝙蝠,松鹤等都有其独特的造型之美。

(二)同音韵意

在运用象征手法时,常会取某一字体的谐音来装饰其特征,借助同音来表达造园者的韵意。较为常见的有“五福捧寿”,在大大小小的园林,此铺地是较为常见的,一般都会铺装在前厅外的阶梯边。其图案应为或方或圆的图案周边,规律的分布了五只蝙蝠,其中央则由这五只蝙蝠围着一只“寿”字。往往游园时,如何走位这“五福捧寿”也有一套讲究,由于蝙蝠与“福禄”的“福”同音,因此沟纹时就用蝙蝠意指“福”,我们常以顺时针的方式围走一圈这分布在五个方向的蝙蝠,最后这贯穿中间的“寿”字,象征福禄同寿。除却常用的“五福捧寿”,还有诸如如意的铺装装饰,像鱼,莲荷都有用其同音做相关的韵意链接,都旨在美好的装饰韵味。

(三)色彩装饰

色彩在铺地装饰中也极为广泛运用。传统园林传承中华文明古国的用色规律,红是其中运用较多的色彩元素。红似太阳给予我们的感觉,意味光明与瞩目,亦意味温暖与庄严。在古代,是喜庆的象征,因此这些传统园林中的铺装色彩意味也极其重要与普遍,色彩丰富亦传统。

(四)民间趣味

传统园林的造园者们虽然都是大隐隐于世的闲居者们,但却不是不识人间烟火的仙道者,虽然崇尚自然,天人合一,但毕竟也是雅俗共赏之士。园林中的铺地寄托了筑园者的思想与艺术底蕴,其中也汲取了民间的传统乐趣。园林常用的花与铜钱造型的地面铺装以及落水口的铜钱造型,以现代与民间角度来说多泛指某些现实意味,不乏趣味。

知其技法,研究其影响是对如何延续它的探讨:对于铺地装饰性的探讨,我们关注点自然还是放在如何更好的沿承,而不是光承袭不去创造与求新。传统园林独特的装饰形式结合如今现代的材料与文化趣味,以现代手法或简约或融合,出新出意,吸取传统元素塑造现代风格,图案的演变结合现代的工艺,创造出新颖的艺术形式,传统要尊重要结合,创新也要讲究时代的发展。

园林铺地的装饰意味夹杂着艺术与文化的双重韵味,正因为园林铺地的装饰性呈现如此丰富多彩的面貌,园林才具有身后的美学价值,为众人所欣赏与爱好。我们因自然被装饰,因装饰愈发质朴,从中体验美妙的趣味与其重要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8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内容转变;观念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286-01

诗歌,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中国的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颗绚丽夺目的明珠。它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在此,我仅结合自己在课改中遇到的问题谈谈关于古诗文教学的几个转变。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传统教学大纲对古诗文教学要求仅一句话:“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也就是说传统古诗文教学是从题目、诗人到字、篇再到齐背诵的机械性读背为主,这似乎已成为大多数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万能钥匙,不假思索地套用这三步曲,娴熟用之。这就使得本来意蕴悠远的古诗大餐被翻译成一碟索然无味的小菜。古诗文教学最终被简化成机械地翻译,苦苦地背诵。随着课改的深入,古诗文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即在初中古诗文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多读、多思考、多积累优美的古诗词,在诵读的基础上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也就是说,古诗文教学已经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重视古诗文的教学。

当课改的春风吹来时,改革首先要从教师的观念开始。由内容分析而重视语感积累,在教学中要摆正篇章分析与学生感悟的关系,要讲精彩讲到位,不是完全排斥分析,而是要把分析当成帮助学生领悟的手段,而非目的。

二、教学内容的转变

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就指出了古诗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一是记诵语文教材及较熟悉的课外古诗文名句;二是从语言、意象、意境、风格、表现手法、作者感情等方面赏析诗文。为有效地落实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初中古诗文时把重点放在常见实词、常用虚词的理解、整理、运用上。注意比较古今语言的异同,加强新旧课文的联系,便于学生积累常用词,学会辨析词义。并设法激发学生诵读课文的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背诵古诗文的方法,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同时掌握更多的古汉语知识。

三、教学模式的转变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古诗文教学也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1、教学方法的转变。传统古诗文教学认为:“学好语法、词汇、音韵和文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突出重点、难点。”如今,这种方法已经完全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诗歌教学要求在诵读中品味,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发挥学生的主性,自己动手通过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进一步感受古诗的美。

此外,有效地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春望》时,我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组长安城繁华时与衰败时的图片,让学生在图片的欣赏中说出自己所观察到的一切,由此引入背景介绍。再用多媒体显示诗歌朗诵,让学生初步体会诗的节奏和感情,同时正音正字,划分朗读节奏,让学生放声自由朗读,交替运用轮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感知诗的内容,通过品读结合注释理解全诗,感悟诗歌内容。最后,通过品读探究感受作者忧国思亲的思想感情,更深刻地体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2、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教学是教师收音机,学生录音机。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渐渐成为学习的主体,其学习模式也随之改变。在新课改下,我们提倡“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注重诗歌教学中的“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变换形式地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等。如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过零丁洋》;壮豪迈奔放、想象瑰丽的《望天门山》;与世无争、清新自然的《归园田居》;委婉含蓄、缠绵悱恻的情诗《无题》;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春望》。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反复进行,要引导学生采用轮读、个读、听读、小组读等多形式朗读,读出诗歌的韵味,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做到五分钟内至少读三次。在朗读中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体会到了古诗词的感情和气势,把握住诗词所要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9

【内容提要】当前古文论研究领域存在着若干需要清理的问题,例如因“失语症”的恐惧而引发的“现代转型”问题、现代阐释者究竟能否揭示古文论话语本真含义问题、我们研究古代文论对今天究竟有什么意义的问题,以及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来对古文论问题进行有效的阐释,等等,本文即就这些问题发表个人的看法。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古文论?古代文论话语所暗含的文化意蕴对今天是否具有积极意义?准确把握古文论话语的本真意义是否可能?作为阐释主体,我们需要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换言之,阐释主体应该如何确定自己的阐释立场?这些都是每一个古文论研究者不能回避,却又不易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期得到方家的指正。

一、在对待古代文论的态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正面阐述个人的观点之前似乎有必要对当前古代文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简要评述。

首先是所谓“失语症”的问题。“失语症”这个提法本身即具有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它表征着二十世纪以来几代中国学人的一种“基本焦虑”。这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表述:一个在智商与勤奋方面都足以傲视邻里的家族穷数代之力积累了大量钱币,本想凭此发家致富、光耀门楣,却不料一夜之间改朝换代,旧币贬值,新币坚挺。其痛心疾首是可以想见的。这个家族中当然也会有人适应潮流,去积极获取新币,但当他偶然看到那盈箱满箧的旧币时,心中的苦涩毕竟是在所难免的。他们做梦都想着有朝一日旧币会忽然重新获得价值。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到国粹派的“中西会通”;从新儒家的“中西互为体用”到当下学人的“现代转换”,均可视为这种“基本焦虑”的话语显现。现代学人的这种苦苦寻求也许无补于事,也许幼稚浅薄,有的甚至可能近于荒谬,但他们上演的都是悲剧而非喜剧。这种悲剧不是他们个人的而是历史的,是人类不同文化类型演变、碰撞的产物。

与“失语症”的提法一样,“现代转型”也是现当代学人“基本焦虑”的话语形式。从纯理论层面上看这一提法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古代的文论话语资源经过现代阐释与改造,从而建构成一种新型的、中西和璧的、既有现代精神,又有传统意蕴的文艺理论话语系统。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理论建构呀!但是这一建构工程所面对的难题却是难以解决的——我们面对的绝不是孤立的古代文论,而是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因为中国古代文论是与作为整体的中国古代文化血肉相连的。在价值观念上,古代文论的基本范畴无不可以视为古代文化基本旨趣的醇化(审美化)形式;在思维方式上,古代文论更是古代文化的集中体现。这就意味着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问题实质上也就是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

但是问题的复杂性并不意味着“现代转型”的话题是毫无疑义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与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转型”一样,绝对是有着重要理论的和实践的意义的话题。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其一、事实上中国古代文化与文论早已处于“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了。谁要说我们现在完全生活在外来文化之中,那当然会被斥为痴人说梦。但我们毫无疑问也不是完全生活在传统文化之中。那么我们生活的文化环境是什么?正是处于“现代转型”中的中国文化。这种“转型”也许是不自觉的,但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其二、在自己立足的现有文化基础上去选择、吸取异质文化中合乎需要的因素正是当下中国学人面对的最重要的任务,而且是无法推卸的任务,除非他放弃言说的权利。这一任务的根本性质不是别的什么,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这就是说,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愿意不愿意,“现代转型”都是中国文化演变的必然趋势。这种必然性不是任何阐释主体所给予的,也不是他们所能够给予的,而是生活方式的演变所决定的。我们与古人在文化上的差异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的准确答案不能在话语层面上找到,只能在我们的生活方式与古人相比所发生的那些变化中找到。同理,我们的文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继承了古人的文化这个问题,也只能在我们的生活方式与古人的生活方式所具有的相同之处中方能找到答案。但是,“现代转型”的这种必然性并不意味着言说主体在这里没有任何自主性可言。生活方式的作用是通过言说者的文化选择与话语建构来实现的。情况是这样的:不同层面有不同的决定因素——在言说主体与先在话语资源的关系层面上言说者是当然的决定因素,他在选择哪些话语资源以及如何改造这些资源以完成新的话语系统等等方面拥有绝对裁决权。旁人的意见对他来说最多是具有参考价值而已。然而言说者何以如此言说呢?在言说者的生活方式与其言说方式的关系层面上生活方式则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决定着人们的需求指向,从而也就决定着言说者言说的兴趣指向。任何言说本质上都是对一种召唤的回应,而这种召唤最终是植根于生活方式中的。

所以中国古代文论或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转型”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因为这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每一个言说主体都应该主动参与的。如果我们认真检视一下当下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实际情况,我们或许会惊讶地发现,原来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子是呼之欲出、随处可见的,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久已逝去的东西。我们且不说在书法及中国画的评论方面所用之核心概念直接就是从古代画论、书论中拿来的,即使是那些满篇现代学术用语的理论或批评文字大都在骨子里依然是中国式的。这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念与运思方式两个方面。价值观念涉及审美趣味、艺术理想等问题,这些方面的“中国特色”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根本无须论证。运思方式方面中国式的经验主义:感悟、内省、归纳、直觉、类比等方法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如何对待古代文论的问题上,当下还有一种十分普遍的观点,这就是阐释的相对性问题:许多论者认为:对古代文论的阐释永远不可能揭示其本真意义。这种观点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在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的历史哲学、哲学阐释学的影响下产生的。从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林伍德的历史的“构造性”及“历史就是思想史”之说,到海德格尔的“前理解”、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与“视界融合”、利科尔的“间距化”与“解释框架”,再到海登·怀特的“喻说理论”,这些阐释观点都倾向于强调阐释的主观建构性,甚至文本的独立性,而对于是否存在着历史的“本来面目”则表示怀疑。在接受了这种阐释观点之后,我们的阐释者们在面对中国古代文化(包括古代文论)的话语资源时也就不再寻求什么“本真意义”,而是主张将研究当作一种纯粹的建构活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样一种阐释学倾向呢?如果先行否定了阐释主体接近阐释对象的可能性,阐释本身是否还有意义?我以为这里还是有一个层次与程度的问题。对阐释对象必须划分为不同层次,对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阐释态度。就中国古代文论这一阐释对象而言,我认为至少应该划分为三个层次:知识、意义、价值。作为知识层次的古代文论话语毫无疑问具有客观性,因此也要求阐释活动的客观性。这里无须创造与发挥,不容许主观因素存在,主观就意味着虚假。例如“诗言志”之说是何时由何人在什么著作中提出的?这是知识层面的问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不能有第二个。对于这个阐释层次来说,阐释就等于发现,与自然科学并无根本性区别。阐释对象的意义层次是指作为能指的古文论话语所负载的所指——含义。对意义的阐释本质上即是理解。理解虽然不包括主观表达的意思,但阐释对象已不像知识层次那样仅仅要求着主体去伪存真式的发现,而是要诉诸主体的知识结构与趣味。这就不可避免地使阐释活动带上一定的主观性色彩。例如,“风骨”这个概念的准确含义究竟是什么?历来阐释者可谓多矣,但迄今并无完全一致的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这当然也是由于古人没有为这个概念下过明确的定义。但即使有明确的定义,理解的差异也是必然存在的,只不过程度上会有所不同而已。谁也没有办法给出一个人人认可的界说来。阐释活动的这种情形并不意味着主体与对象之间的阐释关系完全是任意的,毫无规定性可言。事实上,人们对“风骨”这类概念的理解总是有着大体上的一致性,差异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这就说明,阐释活动中对意义的理解是一种阐释主体与阐释对象的融合过程,但客观性因素明显要大于主观性因素。概念的含义虽然不像概念的发生那样毫无阐发余地,但毕竟也有着基本规定,也不允许随意阐发。对这个层次的阐释对象来说,阐释主体应该采取的态度也应该是努力接近概念的本来含义,而自觉地抑制主观任意性。

最麻烦的当然是价值阐释。即使是古人也很难对“吟咏情性”与“以意为主”两种不同的诗学主张作出令人信服的价值判断。在古今或中外对比中来做价值判断当然要容易一些——阐释主体可以用通行与否来作为评价标准。但同样也难于在“典雅”与“浅俗”、“灵韵”与“震惊”这样截然不同的风格或效果之间分出高下。这是因为,在这里阐释的主观性居于阐释活动的主导地位。这种阐释的主观性不能理解为纯个人的好恶,而应看作是文化语境的差异所给予的。古代文论的价值取向与整个古代文化的价值取向相关联,因而也是与古代文人生存方式直接关联的。而阐释者的评价标准则是今天的文化语境的产物,是与他们当下生存方式相关联的。这种文化语境的错位就造成了价值阐释的主观性与相对性。然而也正是由于价值阐释的这种特点,才使得古代文论话语有可能进入到现代文艺学理论的建构中去。而且,西方现代哲学阐释学与历史哲学主要是对实证主义历史研究的反拨,其所怀疑的是“历史真相”,认为历史实际上都是存在于文本中的,也是一种叙事,是话语的建构,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不是未曾存在,而是无法复现了。而我们对中国古代文论的阐释所面对的并不是历史事件,而是思想观念,是精神趣味,它们蕴含在古文论话语中,是可以通过阐释活动而把握到的。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阐释对象的不同层面对于阐释活动具有不同的制约性。价值层面不要求阐释活动纯粹的客观性,知识、意义层面则基于本身的客观规定性也要求着阐释活动远离主观阐发而趋向客观发现。所以笼统地强调阐释的相对性不仅会导致对阐释意义的怀疑,而且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二、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意义何在

如何对待古代文论还不仅仅是研究方法的问题,我们一旦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就立即会发现,研究目的,即为什么研究古代文论也是一个没有得到解决问题。而且,许多方法上的迷误都是因为这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故。对于坚持“失语症”及“现代转型”的论者而言,研究目的是很明确的——古为今用,让古代文论话语进入到现代文艺学的话语建构中去。这种目的无疑具有合理性,因为任何文化的延续发展都是以对原有话语资源的继承与改造为前提的。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合理性太明白直露了,所以任何以此为目的的话题都令人感觉是没有必要言说的。那么“失语症”与“现代转型”作为话题的存在依据何在呢?如前所述,它们表征着现代中国学人的一种“基本焦虑”,这才是这类话题的真正意义所在。具体而言,“失语症”与“现代转型”都暗含着这样的一种潜台词:在现代文学理论与批评话语中,中国固有的文论话语应该占到足够的份额!而其更深一层的潜台词则是: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应该在当今世界文化体系中占有足够的份额!

由此可知,如何面对中国古代文论这样一个看上去纯粹的学术话题实际上却包含着远为丰富的内涵——民族精神、权力意识、自尊与自卑、抗争与超越等等。也就是说,我们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文论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文化的问题。也就是追问曾经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在今天究竟是业已废止的旧货币,还是有待开采的宝藏的问题。答案到哪里去寻找呢?在理论上说,我们的古代文化当然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但是如何来证明这一点呢?

作为符号系统的文化体系无论如何宏大辉煌也无法自己证明自己具有存在的合法性。正像文化是人类生存需求的产物一样,文化的合法性也只有人类生存的需求可以证明。对于现代中国人来说,并不是存在过的古董都具有阐释价值。与当下人类生存意义、生存方式毫无关联的文化因素是不具备存在的合法性的——曾经有的就丢掉它,尚未出现的就不要去创造它。人类文化史的发展证明,那种无关于,甚至有害于人类生存的文化因素总是缠绕着人们,需要人们去自觉地加以辨别与摒弃。这就意味着,文化的选择问题也不是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对文化合法性的最终裁决者应该是人类共同的生存需要。这样一来问题就复杂起来了:对古代文论的阐释联系着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阐释,而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阐释又关联着人类生存的意义问题。这就是说,对古代文论的研究在最深层的意义上应该是对人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意义是超学科的,是关乎古人与今人在生存智慧上的对话与沟通的。那么应该如何理解这种作为人的研究的古代文论研究呢?

这种研究要求阐释者不能将古代文论仅仅视为按照一定规则而形成的编码系统,而是要将其当作一种生存方式、人生趣味的象征形式。譬如,我们不能够满足于了解“主文而谲谏”之说的字面含义以及产生的过程,而且还要了解这一观点究竟表现了言说者怎样的生存处境及文化心态,揭示其所暗含的价值取向。如果仔细考索古文论的范畴与观念,我们不难看出,它们对主体的表征是多方面的。首先,它们能够显示出主体生存处境及其复杂心态。例如前面所言之“主文而谲谏”即十分准确而鲜明地反映了在“君道刚强,臣道柔顺”的情况之下文人士大夫的矛盾心理。又如“美刺教化”说、“发愤”说、“穷而后工”说,都是言说者特定心态的反映。其次,古文论的范畴、概念常常表现着主体的某种人格理想,诸如“飘逸”、“高古”、“温柔敦厚”、“典雅”、“自然”、“平淡”等等概念,都可以用来表示某种人格境界。这就是说,古代文论所标举的许多价值直接的就是言说主体在生活中所向往、追求的价值。审美价值与人生价值在这里是相通的。第三,又有一些古文论范畴乃是言说主体某种学术观念的反映。例如“文以载道”、“文以贯道”之说、“气盛言宜”说、“自得”说、“妙悟”说、“童心”说、“肌理”说等等都是如此。第四、还有不少古代文论的范畴与观念乃是言说主体某种生活情趣的升华,例如,“滋味”、“神韵”,“兴趣”、“清丽”、“娴雅”、“委曲”、“疏放”等等。

可以说,如果将言说主体的精神世界视为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价值系统,那么每种价值项都相应地转化为一种文学价值范畴——人的价值与文学价值在这里形成紧密契合的关系。文学价值象征着人的价值,这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征。西方文论当然也存在着这种情况(例如“崇高”既是审美范畴又是伦理范畴),但绝不像中国古代文论这样普遍。这是因为自亚里士多德以降,贯穿西方文论的就主要是认知性理性精神。言说主体将文学也当作与万事万物一样的客观对象来剖析,因此人生旨趣、人格理想与文学价值之间就隔了一层。西人关于文学的言说也就带上明显的认知性而较少价值色彩。中国古人从不将诗文当作纯粹认识对象来把握,而是当作体验的对象来涵泳其间,所以关于诗文的言说就不纯粹是,或主要不是认知性的,而是主体精神的呈现形式。

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如何面对中国古代文论不仅仅是如何面对整体性中国古代文化的问题,而且还是如何面对中国古人的生存方式的问题。简言之,古代文论的问题本质上乃是人的问题。中国古代文论作为阐释对象的这种特征实际上也就规定了阐释活动的意义所在:通过对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阐释可以进而把握古人的生存方式与生存智慧。这种阐释目的也可以说并没有溢出古代文论的学科范围,因为只有进入到古代文论的言说主体研究之中,才能真正理解古代文论话语的奥妙所在。但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则这种阐释活动又的确具有远远超出学科范围的意义:古代文论的基本价值范畴与观念是今天的阐释主体与古代的言说主体在生存智慧上沟通的渠道之一。

因此,古代文论研究就变得重要起来了,这是今人进入古人精神世界的有效方式。这种进入的意义是根本性的:只有在此基础上,理解古代文论话语的本来含义及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等才是可能的。如何理解这一点呢?这是因为,古代文论的范畴与观念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与态度。这种理解与态度与我们今天的文化价值观有相冲突的部分,也有相吻合的部分。古代文论话语能否被今天的阐释者所理解、它能否进入今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话语系统,关键就要看作为其基础的那种古人对世界的理解与态度是否能与今天的阐释者沟通。例如,与贵族趣味相应的“雅化”系统的文学价值在今天大众化、世俗化的文化语境中就越来越失去市场了。今天的阐释主体明了了古代文人贵族趣味的陈腐过时,也就不难明了与之相关的诗文价值范畴的不合时宜。又如,古人基于闲散舒缓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诸如静穆闲远的诗文价值观,在今日的文学创作中也不再受到青睐。而基于英雄崇拜(圣贤崇拜、清官崇拜、侠客崇拜等)而产生的古代叙事模式,在今天的小说戏剧中也渐近消失了。倘若不进入对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趣味的阐释层面,我们就不能对这些现象有正确的把握。

而且,进入古人的生存方式与人生旨趣之中也不仅仅对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具有积极意义,更重要的是这同时也是今天的阐释主体追求合理的生存方式与人生旨趣的重要方式。人生的意义与幸福何在?这些生存论问题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的。无论中外,人类的历代哲人们都在苦苦思考这些问题。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主要才智与精力没有用于探讨自然宇宙的秘密,也没有用于创造物质财富,他们的全副精神都用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对付君权,一是如何对付自己。前者的目的是寻求与君权合作的最佳途径:既从君权那里得到信任与倚重,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君权有所约束。后者的目的则是寻求最佳生存方式,主要是使心灵充实完满、平静和乐。用今天的术语来表述就是,前者的核心是权力,后者的核心是幸福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获得幸福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为关注的事情。孔子的“吾与点也”之志,孟子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荀子的“虚一而静”,直到宋明儒者的“寻孔颜乐处”、“与物浑然同体”、“常舒泰”、“为学之乐”等等,都是对这种幸福感不同侧面的描述。以入世为主要人生旨趣的儒家是如此,主张出世的道家与佛释之徒就更有过之了。观古人寻求幸福感的方式主要是所谓“窒欲”——一方面抵御外在物欲(功名利禄)的诱惑,一方面消解内在的躁动,从而保持心灵的独立自主。这是一种人格的自我修养、自我提升。其最高境界具有两方面的特征:就其社会意义而言指向最高的善;就其个体心理体验而言指向最高的乐。所以二程说:“学至涵养其所得而至于乐,则清明高远矣。”又说:“中心斯须不和不乐,则鄙诈之心入之矣。”(见《河南程氏遗书》)可见这种幸福感是具有价值功能的。

古人面对着如何令心灵独立澄明而不为物欲遮蔽,从而得到幸福感的问题,今人又如何呢?我想在这物欲横流的当今世界,这个问题恐怕较之古人更为严峻了。只可惜今天的不少知识分子似乎已然放弃了心灵自我护持的意识,而且还创造出许多理论来证明顺从物欲之合理与心灵自由之虚妄。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进入古人的心灵世界,看看他们超越物欲、呵护心灵的智慧,难道不是极有意义的事情吗?对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正是这样一种进入古人心灵世界的有效途径。古代文论的主要范畴可以说就是古代知识分子人生旨趣、生存智慧、人格理想的集中体现。其共同处即在于心灵的自由与超越。譬如“兴趣”、“性灵”、“神韵”这类范畴实质上都是对个体精神价值的张扬。这其中当然会含有某种贵族趣味,但在超越物欲、维护心灵自由这一点上是足以给今人以启迪的。

这样说来,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古代文论这个问题的问题确实大大超出了文艺学学科范围——我们之所以研究那些尘封已久的古代文论话语不仅仅是为了使今天在外来文论话语甚嚣尘上的局面下能够保持属于自己的声音,更不仅仅是为了做“文物考古”式的整理发掘以保存文化遗产。我们的古代文论研究是延续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方式之一,这有助于我们探寻或建构今日恰当的生存方式,也有助于为人类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简言之,是对今人应“如何活着”具有参照价值。

三、如何研究古代文论

确定了研究古代文论的目的之后,重要的事情就莫过于如何研究了。研究方法一方面要受到研究对象的制约,另一方面更要受到研究目的的制约。我们的研究目的是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从而与之沟通,所以我们也相应地提倡一种“活的”研究方法,或者说是对话式的研究方法,其要点如下:

其一、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主体看待,而不是看成僵死的话语材料。通过话语材料所负载的信息能否还原出活生生的言说主体呢?我以为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研究中国古代精神文化所不可缺少的。西人所提倡的那种“主体缺席”式的研究(结构主义的、解构主义的、知识考古学的研究方法都是这样的。)不应原封不动地搬过来研究中国的精神文化。西方传统的学术话语中的确贯穿着一种“理性逻各斯”或“语言逻各斯”,主体精神被这种“逻各斯”所消解。所以我们读西人的著作经常感觉似乎是某种逻辑或规则在言说,而不是活生生的人在言说。如果对西方学术话语进行还原,得到的大约不是活生生的言说主体,而是某种理性原则。中国古代学术话语则相反,其中始终贯穿了言说者的主体色彩。即使在学理性很强的著述中,我们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言说者的个性,甚至喜怒哀乐。这说明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基本上就是言说者精神状态的直接展现,它不像西方文化学术那样在言说者与话语之间横亘着严格的话语规则。中国的学术话语当然也有自己的话语规则,但这种规则主要表现为言说的方式与技巧,而不表现为逻各斯中心主义。(有论者说中国的“道”或其他什么范畴与西方的“逻各斯”是同一层面的本体论概念,完全是信口开河。“逻各斯”是潜在的言说规则,而中国的“道”则是兼有亚里士多德之“第一推动者”与斯宾诺莎之“唯一实体”之义的宇宙本原、万物本体,二者迥异。)中国古人的言说只遵循主体精神(人生旨趣、社会关怀、生存智慧等)而缺乏类似“逻各斯”的言说规则。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文化学术缺乏西方文化学术那种理论的严密性、体系的完整性、言说的抽象性的重要原因。

基于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在言说方式上的这种独特性,我们的阐释活动就应该还原出活生生的言说主体作为第一要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古代文论话语的内涵。如果去拾西人之余唾,也讳言主体,那只能是圆凿方枘式的胡乱言说了。例如,李卓吾的“童心”之论既与其心学、禅学交汇的学术旨趣直接相关,又与其求真实、去虚伪的为人相关,而且还是他独特的叛逆性格的产物,倘若不了解李卓吾的整个精神世界及其社会境遇,如何能够准确理解“童心”之论的意义与价值呢?总之,可以说,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之说,在今天依然是我们的阐释活动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其二、重建言说主体所处的文化语境。人的言说行为并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事实上,任何言说都是言说者对某种外在召唤的回应。而且为了言说的有效性,言说者必须遵守一定的话语规则,因此其言说方式也是被给予的,这就意味着,对于言说行为而言文化语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化语境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它规定着什么话题是有意义的,何种话语形式具有普遍的可传达性等等方面,而且表现在只有它能够给出特定的、对一切言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意义生成模式。所谓意义生成模式是指在一种具体文化语境中构成主要话题的各要素之间形成的关系网络。例如在中国先秦时期,王道与霸道、仕与隐、君子与小人、君与民、事功与修身等等构成言说者的主要话题。在这些话题之下隐含着一种基本的三维关系,即士人阶层、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阶层及作为社会主体的民三者间的关系。士人阶层作为言说主体,主要是面对三种接受者:君主贵族、天下百姓、自身。这种言说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便构成了子学时代文化语境的意义生成模式。各种言说基本都是围绕这三种关系维度展开的。所以,现代阐释者必须了解古代言说主体与其言说的接受者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言说主体在这种关系中究竟处于怎样的位置,才可能对其言说有比较准确的阐释。这就要求阐释者在对某种言说进行阐释之前先要重建言说的文化语境。这种重建工作未必要阐述出来,但它必须作为一种完整的形态存在于阐释主体的意识中。由于文化语境无不渗透于在其笼罩下的各种话语形态之中,所以我们就有可能通过对一个时期各种话语形态的剖析而重建其文化语境。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10

一、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闲趣”

(一)任情而发之“趣”晚明关于“趣”的论说很多

袁宏道关于“趣”的论述在晚明极具代表性:“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然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袁宏道认为,世上能得“趣”者不过三种人,一是“童子”,二是“山林之人”,三是“愚不肖”。前二者由于无拘无束,完全任情而发,故“趣”自然萌发;而“愚不肖”由于无视世俗的规矩礼节,所以任性而为,大肆放纵于声色享乐,无所忌惮,故离“趣”也近。“趣”与“理”是相互排斥的,“趣”来自人的自然本性,是感性生命的自然流露,得“理”越多,则去“趣”越远,因为“理”束缚了自由心灵的活泼与灵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袁宏道所说的“趣”其实就是人的心灵的自然流露与灵性显现,“趣”无关功利,只要发自主体内心之“真”,不受经验、教条、偏见的影响,即使是声色犬马的世俗喜好,也是“趣”之一种。袁宏道在这里强调的是“趣”的“自然”与“真”。真者,乃绝假存真之童心,其“最初一念之本心”。对于这种任情而发之“趣”的追求不仅反映在晚明“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艺呼声上,而且反映在对本真惬意生活的追求上。这种“真趣”表现为俗世生活中的放情极意,率性而行,又在平淡的俗世生活中添加灵动的艺术元素,却不失自然,意态天真。首先,任情而发之“趣”,有轻松、自然、灵动之意。如张潮“喜泉声,喜丝竹声,喜小儿朗朗诵书声,喜夜半舟人欸乃声;恶群鸦声,恶驺人喝道声,恶贾客筹算声,恶妇人骂声,恶男人咿嘎声,恶盲妇弹词声,恶刮锅底声。喜残夜月色,喜晓天雪色,喜正午花色,喜女人淡妆真色,喜三白酒色;恶花柳败残色,恶热熟媚人色,恶贵人假面乔妆色”。喜恶分明,好雅恶俗,享受游戏般的。晚明文人的世俗趣好极其广泛:“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从不讳言及时行乐的世俗喜好,仅仅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人性的自然表露,趣好越多,快乐也就越多。并且,世人眼里平常的物事,在文人看来就有了趣味,原因在于他们以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张维昭认为,晚明文人心中“无物,故河山大川,以至虫鱼花鸟之万象皆能怡情;无人,故先秦两汉诸子百家,以至历代诗书字画古玩皆能适性。”故此“天趣”、“别趣”也即“清境”也。可见,晚明文人之“趣”的产生并非心中无物、无人,而是胸中无道理闻见的羁绊,故能以“真”之目光去审视万物。其次,任情而发之“趣”突出表现在率性而为,狂放不羁。张岱《陶庵梦忆》记载了一出别有生趣的“金山夜戏”:“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戏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张岱突发奇想,率性而为,在金山寺大唱夜戏,锣鼓喧天,将众僧侣从睡梦中惊醒,其中老僧既惊愕又惊喜、半睡半醒的动作神态引人发笑。剧终,众僧尚未明白怎么回事,张岱等人已“解缆过江”了。张岱别出心裁的将戏搬演到庄严肃穆的寺庙,轻松的夜戏令道貌岸然的僧人也忍不住捧腹,这种人性本真流露之“趣”正是晚明文人所要表达和追求的,文人在对正统秩序的瓦解中体验到一种身心俱乐的。袁宏道谓:“大抵世间只有两种人,若能屏绝尘虑,妻山侣石,此为最上;其不然,放情极意,抑其次也。”袁宏道认同此两类人,是因为这两类人均遵从内心之“真”来生活,都有真情与真趣。率性而为,是完全的放下世俗的一切顾虑,全身心投入于心所想往之事,在这种无功利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游戏的。晚明传奇多喜剧,戏曲理论集大成者李渔强调剧作就是要使观众发笑,雅俗共赏。“传奇原为消愁设”、“一夫不笑是吾忧”,戏曲传奇在晚明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求新、求奇、求乐就是为了还原生活之本色,求取人生之真趣。再次,晚明文人爱以度己之心度物,视物为友,善于发现物事之“天趣”。袁宏道《瓶史》和屠隆《考槃余事》均强调插花须“或上茸下瘦,或左高右低,右高左低,或两蟠台接,偃亚偏曲,或挺露一干中出,上簇下蕃,铺盖瓶口,令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态,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可见,所谓“天趣”就是妙肖自然,又不受规矩的束缚,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均怡然自得的一种自然本真趣味。这一“天趣”实与晚明文人尊崇的“尊生”、“养生”密切关联,只有顺任事物的天性本然,才是美的、有趣味的;倘若泯灭天性,即使形式上整齐划一,也不美,缺乏“天趣”。并且,“趣”要发自活泼灵动的主体心灵,立足于审美主体和对象生命的生气与灵性。史震林说:“趣者,生气与灵机也”,袁中道的认识更为深刻:“凡慧则流,流极而趣生焉。天下之趣,未有不自慧生也。山之玲珑而多态,水之涟漪而多姿,花之生动而多致,此皆天地间一种慧黠之气所成,故倍为人所珍玩。至于人,别有一种俊爽机颖之类,同耳目而异心灵,故随其口所出、手所挥,莫不洒洒然而成趣,其可宝为何如者。”晚明文人喜爱参与器物的设计制作,其创作往往富于“天趣”。高濂制作的“宜床”颇得“天趣”。他设计的“床”既重实用,夏月通风,令蚊虫不得入,冬月御寒,透气;又锦上添花的添加进审美元素:“帐中悬一钻空葫芦,口上用木车顶盖,钻眼插香入葫芦中,俾香气四出。床内后柱上钉铜钩二,用挂壁瓶。四时插花,人作花伴,清芬满床,卧之神爽意快。冬夏两可,名曰二宜。较彼雕銮蜔嵌,金碧辉映者,觉此可久。”连睡觉都要有花相伴,体舒神怡,此物我交融之“天趣”真令人有世外之想。并且,高濂认为这种富于天趣的“床”比起装饰奢华的“床”更让人心旷神怡,其给人的愉悦是长久的。高濂这种看法在晚明极具代表性。

(二)超尘绝俗之“趣”任情而发之“趣”的另一面

是对超尘绝俗世界的营建。由于强调“真”,生命本初之“真”,故晚明文人拒绝“假”,排斥“俗”。雅与俗相对,晚明文人所认为的“俗”并非诸如“饮食、男女”的自然需求和世俗趣好,“俗”指的是受经验、偏见、教条的左右,而失却自然本真之心;而“雅”则是求真,深入物事之神髓,以求其“真”,并在“求真”的过程中寻回自我生命的本初真实。袁中道《砚水楼记》这样记载袁宏道的志向:“聚万卷于此楼,作老蠹鱼,游戏题躞,兴之所到,时复挥洒数语,以疏瀹性灵。”谢肇淛《五杂俎》有言:“一香一茗,同心良友,闲日过从,坐卧谈笑,随意所适,不营衣食,不问米盐,不叙寒暄,不言朝市,丘壑涯分,于斯极矣。”吴从先《小窗自纪》则说:“志要豪华,趣要澹泊。”“石上藤萝,墙头薜荔,小窗幽致,绝胜深山。加以明月相映,秋色相侵,物外之情,尽堪闲适。”华淑向往的生活是:“晨推窗:红雨乱飞,闲花笑也;绿树有声,闲鸟啼也;烟岚灭没,闲云度也;藻行可数,闲池静也;风细帘清,林空月印,闲庭悄也。……构闲屋一椽,颜曰‘十闲堂’,度此闲身。”晚明文人所向往的生活是雅致的、澹泊的,他们与自然为伴,与同心友交谈,随意适性,无欲无求。这类言说在晚明清赏、清言小品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深刻反映了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在晚明文人的日常生活中,既有名目繁多的世俗趣好,又有孤高趣味的追求,这两种趣好看似矛盾,但正好说明了文人内心深处的两种不同情感需求,既求热闹,又喜清静,在追逐世俗享乐的同时不忘时时返归内心,以此对抗世俗,回归本真。李流芳《游虎丘小记》记载了虎丘中秋夜之盛况,然而,他对“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是持鄙薄态度的,认为这“遂使后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他所追求的虎丘中秋之“趣”是绝俗的、本真的:“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而最有意境的莫过于:“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认为如此才得虎丘之本色。无独有偶,张岱《虎丘中秋夜》也描写了虎丘中秋之夜人头涌涌的热闹场景,“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然而张岱在文章里也流露出对这种喧闹场景的鄙夷,而独欣赏“三鼓,月孤气肃,人皆寂阒,不杂蚊虻,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世俗之人中秋赏景只是随波逐流,看人看热闹,满足感官快乐,而不能深入物事之神髓,得到物事之真趣。虽说他们也“笙歌笑语”,“丝管杂兴”,但那只是“慕趣之名,求趣之似”,“皆趣之皮毛”。晚明文人认为,在绚丽的民间风俗画卷中,仅有一小部分人才真正懂得虎丘中秋夜之“趣”。“俗”往往与“热闹”不可分,正如傅山所言:“幽独始有美人,澹泊乃见豪杰。热闹人毕竟俗气。”他们会选择在夜深人静之时,与同心良友石台静坐,感发幽思,享受虎丘中秋夜的静谧与安然,情景交融,物我而一。或者如张岱所描绘的,喧嚣过后,山空人静之时,“一夫登场”,没有任何的伴奏,而“声出如丝”,抑扬顿挫,一字一句,如“寻入针芥”,在场者皆会心点头。孤寂的月色与深情的演绎相得益彰,张岱认为,这才是虎丘中秋夜的本色,深得虎丘中秋夜之神髓。

在物我交融的情境中,超尘绝俗之“趣”自然萌生,“我”不仅发现了虎丘中秋夜的本来面貌,同时也思索着“我”之生命存在。此“真趣”与“俗趣”水火不相容,这种趣味能将人引向生命的本真,在对物事神髓的追寻中思考并领悟自我存在的真意;而“俗趣”虽也发自内心,却缺乏深度,正所谓“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诵读有真趣,不玩味终为鄙夫;山水有真赏,不领会终为漫游;吟咏有真得,不解脱终为套语。”晚明文人的这种趣味深刻体现了他们在面对物欲横流、日益浮华奢靡的世俗世界时的反思。这种对雅致本真之趣的向往与追求,发自文人内心的最深处,它们与对世俗闲适趣好的追求交相辉映,形成晚明特有的雅俗共赏趣味。晚明文人对雅致绝俗之“趣”的追求,还表现在尚古,尊崇古雅之趣。晚明是个“复古”与“开新”思潮并存的时代,虽有公安派、竟陵派等文艺家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但复古思想始终根深蒂固。表现在日常生活领域,晚明文人尚古趣,不仅爱好收藏古玩,仿古之风浓郁,并且向往古雅生活,家具、服饰、舟车、文玩等多以古雅为式。以古为雅、以古为趣其实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习惯心理倾向,寄寓着文人对传统审美趣味与风格的眷恋。而在晚明文化趋新的情势下,文人的这份“述古”、“慕古”情怀显得更为可贵,以古为雅成为一种时尚。但晚明的尚古又具有与前代不同的风格,晚明文人的“述古”情怀是建构在某种世俗情调基础之上的,具有独特的况味。晚明文人爱闲赏,对古董书画的闲赏是重要内容之一。高濂说:“余嗜闲,雅好古,稽古之学,唐虞之训;好古敏求,宣尼之教也。好之,稽之,敏以求之,若曲阜之舄,歧阳之鼓,藏剑仑鼎,兑戈和弓,制度法象,先王之精义存焉者也,岂直剔异搜奇,为耳目玩好寄哉?”文人尚古,晚明收藏古玩成风,甚至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去换取心仪之物,这种对古物的痴癖,除了附庸风雅之徒外,文人崇尚的是“见古人所制与古人所用者,如对古人之足乐也”,修心养性,营建一个雅致绝俗的世界。“时乎坐陈钟鼎,几列琴书,帖拓松窗之下,图展兰室之中,帘栊香霭,栏槛花研,虽咽水餐云,亦足以忘饥永日,冰玉吾斋,一洗人间氛垢矣。清心乐志,孰过于此?”高濂认为,徜徉于古董书画中可“一洗人间氛垢”,“清心乐志”。陈继儒的理想是“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文人在对古董书画的爱好中几乎倾注了全部的情感,珍爱之甚于一己之生命。晚明文人还尊崇古雅生活,这一点在文震亨《长物志》表现得最为突出。通贯全书的,是“自然古雅”、“无脂粉气”等审美标准,对不古不雅之物,文氏几乎一概摒弃。“古”就是自然、本色、朴实,与之相反的则是俗、冗、巧、繁。室庐要“萧疏雅洁”,“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卧室要“精洁雅素,一涉绚丽,便如闺阁中,非幽人眠云梦月所宜矣”。工则不雅,“古人制几榻……必古雅可爱,又坐卧依凭,无不便适……今人制作徒取调绘文饰,以悦俗眼,而古制荡然,令人慨叹实深。”精工雕琢,铅华粉黛,新丽浮艳,都是有碍古雅的。文震亨醉心于经营这样一个古雅天然的生活环境,实际上就是对绝俗雅趣的追寻。这种“趣”与世俗喧嚣趣味迥异,反映出晚明文人对奢靡风气的反思。比文震亨略早的董其昌认为,文人对古董书画的趣好乃是厌倦了世俗的浮华艳丽,进而又将心灵寄托于古董书画等“长物”之中,故“好骨董,乃好声色之余也”。董其昌是这样描述明代中期以来的奢靡之风的:“故人情到富贵之地,必求珠玉锦绣、粉白黛绿、丝管羽毛、娇歌艳舞、嘉馐珍馔、异香奇臭,焚膏继晷,穷日夜之精神,耽乐无节,不复知有他好”,而当人们逐渐厌倦了声色之后,“浓艳之极,必趋平淡;热闹当场,忽思清虚。”古雅之”趣”乃一股清流,不仅可以借以追思怀古,还可以赏心悦目,修身养性。可见,晚明文人追慕古雅之趣,并不指向传统的道德崇高之义,而是在旧的秩序已然瓦解、新的秩序尚未建立之际的一种文化归属心理,是在享受晚明绚烂的物质文化之余对本真、平淡趣味的回归。对于纵情声色之世俗趣好,文人实已有所反思,反思的结果便是重新投入古雅之趣中,在对古雅本真趣味的追寻中,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与自我的价值。苏状的观点很有见地:“这种‘古雅’已不是传统的纯然超越的雅逸崇高,而是世俗生存趋势下的一种浓重的挽歌似的‘述古’情怀,这种情怀和世俗之心一并转化为明清普遍流行的高雅情调。”并且,这种高雅之“趣”是立足于现实感性生命的,和传统文人骨子里那种形超神越的崇高审美有了根本的区别。

二、结语

晚明文人的“闲趣”立足于感性生命,形成融欲望、情感、道德于一体的个体趣味,这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是一次深刻的革命。晚明文人追求身心俱闲的生命张扬,肉身要享尽世间繁华,精神却要超脱于尘世之外。喧嚣与闲静,这两种情感需求共存于文人心灵深处,一方面,晚明文人的“闲趣”是任情而发,自然天真;另一方面,却是对超尘绝俗之境的营构,极力突出与世俗不同,以求心灵的宁静,由此可见文人在日渐浮华的物质享乐中的沉迷与反思,晚明文人的“闲趣”因而也具有雅俗交融、喧闹与闲静并存的特点。然而,这两种趣味的本质都指向“真”,忠实于肉身与精神的真实感受,并以此探求生命存在的价值,开出了现代审美之路向。但是,晚明文人追求的“闲趣”毕竟局限于一己,形式极其精致,气象却愈加内向与狭隘,缺乏宏阔大气之美,终致在有清一代遭到非议与抵制。

作者:曾婷婷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11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古典美朗读教学效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07

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文化瑰宝,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格言,传遍市里巷间,穷乡僻壤。可以说,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受它的影响。它让中华骄傲,更令民族自豪。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魅力、审美特色,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它的古典美实在令人赞不绝口。我们学习它,正是要从思想和语言上加以继承与发展。

然而,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基本书面语形式,三千多年的时空距离,造成其与现代人的隔膜,学生学古诗文常常存在怕、厌的心理。因此只有拆除那道隔断千里的心理防线,才能让学生走近古诗文,学好古诗文。

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古诗文教学效果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古诗文

法国启蒙思想家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古诗文成功的前提是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而教师的思想深度、人格修养、语言感染力能吸引学生,使学生乐于听课,因此这就要求教师须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加强自身的古诗文素养,提高其欣赏品味水平,敢于解放思想,巧用古语,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古诗文。

1.口诀激趣。诗文语句,铿锵悦耳,口诀练习朗读,朗朗上口,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例如,教学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教师范读:“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游、流”押韵you,读起来既顺口又悦耳好听,学生喜欢听,还跟着朗读,教师顺势引导他们齐读、分组读、交叉读,在多次熟读中成诵。

2.导入激趣。上古诗文时,教师的导入语要鲜明、生动、新颖,可使用故事法、谜语法、或唱歌法等方式导入。学商隐的《无题》时可用多媒体播放徐小风的歌曲《相见时难别亦难》,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歌词,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得到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可以把分散的心集中到课堂上来,用视频歌曲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在学生兴趣正浓时引导他们品味这首诗的内涵,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效果特佳。讲授《出师表》可用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导入,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巧设情景激趣。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应巧设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回答问题,往往会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如,下面一段教学片断:师:“同学们,当你快乐时,会觉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但再美的景象也会如过眼云烟,因此人生的乐趣莫过于得一知己,如今好友离己而去他乡,心中不觉惆怅,不过好友虽离你而去,但你们能心心相印,真是……”学生接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师:“为表达对好友美好的祝愿用何诗句表示?”便有学生抢答:“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就尝到了巧用古语的妙处。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巧设情景提问,让学生探讨,进一步激发其积极性,让学生在古诗文中尝到甜头,乐在其中,从而深深地爱上古诗文。

4.讲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经历激趣。这好比一缕沐浴古老文字的春风,一江滋润古老文字的春水。通过对作品背景、作家经历的介绍,让这个历史人物在原本的生活中鲜活起来,学生对此特别感兴趣,很乐意听,进而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如教学刘禹锡的《陋室铭》,笔者就讲了作品背景,还讲了作者的人生经历。讲到作者少年及第,志在兼济天下,性格率真,为人正直豁达,因为有才,深受皇帝器重,又因敢于改革、讥讽权贵多次遭到贬谪,而更因豁达,终能在被贬的二十三年里留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学生对作者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之后,更有兴趣学课文。陈钟梁先生在全国中语会单元教学课题组第三届年会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读中学时,就特别喜欢听语文老师介绍时代背景,讲作家经历,有时往往会花上半节课的时间,为我们作这样的介绍,我们很感兴趣,很喜欢!”因此,讲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经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多朗读,让学生读出情味来

《语文课程标准》说:“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对古诗文教学的目标重新作了更明确的界定,还古诗文教学以读为本的要求。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及朱光潜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正是对“读”的诠释。也只有熟读,才能体会到:或神情激荡,或流利婉转,或浅唱低吟,其美必然让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况且古诗文往往一字多义,不易理解,且语言高度凝练、深远,讲究声韵和谐、朗朗上口。若反复诵读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美感,又能领悟其中的内涵和丰富的蕴味,甚至包括作者难以用言语表达“然而又流淌于字里行间的微妙之处”(叶圣陶语)。因此教师应该在读上多下工夫,要很好地范读,挑起学生的朗读愿望,然后引导学生多读,多留给学生朗读的空间,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丰富多彩的情味来。例如,学习陶渊明《饮酒》一诗,笔者示范诵读导入,然后引导学生朗读,多次熟读成诵,由此学生体会到:此诗前四句语言虽朴实却道出作者愿保留一颗远离俗世的心,下四句具体描写自己的这种心境或心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形象地写出“心远地自偏”的全部意境,“悠然”两字用得妙,写出不经意,好像总觉得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正是心灵自由美好的结局。在这样的心态中,山中的落日,回巢的飞鸟,都显得那么美妙,那么富有人情味,能让人忘记周围一切,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谛。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用心灵感受,真是意趣无限,令人拍案叫绝。如果没有经过多次熟读,用心诵读是无法品味这种清新自然之美,无法感受到这种“心远地自偏”的自然乐趣的。

三、培育生命意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古老的文字虽与现代人存在时空的隔膜,但它同样迸发着生命之光彩。生命是脆弱的、短暂的,也是尊贵的,它给每一个人只有一次,这令很多文人赞叹过。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培育生命意识,融合对鲜活生命的关注,对稚嫩灵魂的雕塑,对健全人格的塑造,唤醒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激情。因此古诗文教学应从生命的意义入手,尽可能联系现实,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用自己的生命去体会、感悟另一个古老的生命,让二者交融。用古典美的精髓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力争做到古为今用,让它在今天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如,学习杜甫的古诗《望岳》,让学生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和气概后,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热爱美好人生,激励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生命的美丽灿烂而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努力奋斗。

四、让学生诉说情感体验,捕捉人性中的真善美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体验。”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一目标突出“欣赏”、“体验”,体现了对文学教育思想的回归,对诗文鲜活、灵动风采的回归。这使得在古诗文教学中应联系实际背景,调动学生相似的情感去欣赏、去体验。例如,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在学习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吃苦在先,享乐在后”的认识及它在今天的借鉴意义并写下读后感,同时对他们进行吃苦耐劳的教育,并且要求学生回家帮助爸爸妈妈做做家务劳动,亲自体会父母劳动的艰辛,对儿女爱的无私。这便是一个感悟升华的过程,一个受到自我教育的过程。而学生发自内心体验的诉说令笔者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独特价值与魅力。

五、留给学生想象余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育 趣味 开发智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小学生往往觉得识字课程很没有意思,枯燥乏味,不喜欢学习。长此以往,小学生无法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在往后的语文学习中会受到非常大的阻力。那么,如何增强小学语文识字教育中的趣味性,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法和教学方法,提升识字教育课堂的趣味性,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小学生智力的目的。

1 识字教学的基本――增加小学生阅读面, 提高小学生的词汇量

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只有在具有了一定的词汇量,才能够正确阅读和理解文章,但是新的教学思路打破了传统的束缚,认为学生唯有在拓宽阅读面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进行识字教育。虽然小学生认识的字数有限,但是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拼音和字典的使用方法,在识字教学的初期,可以指导小学生阅读带有拼音的童话故事、传奇故事、成语故事、名人名家故事等,让小学生在拼音的帮助下朗读句子,并且大体掌握字音与字形。而且,在有趣的故事背景下进行阅读,能够调动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正如孩子在睡前让爸爸妈妈讲故事一样,为了知道故事的走向,小学生会积极的探寻下文,阅读时也是一样。当小学生对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得到结果,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小学生就会自己通过拼音阅读来理解文字的内容。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小学生能认识的字不断的增多,慢慢的可以用纯文字的书本来取代有拼音的书本,通过大量的阅读,小学生的识字能力也不不断的增强,为小学语文的识字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遵循古法, 在文化气息中领略识字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古老的教学方法已经被时代背离,但是在五千年的文化中还是遗留了不少的精华,这是也是现代教学中所需要的。例如,古代也有许多以识字教育为目的的教科书,如《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等,这些都是非常优秀的儿童读物,但是因为目前的识字教育大部分是遵循以拼音为基础的识字教学系统,而忽略了传统读物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而汉语汉字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要进行系统的识字教育就要掌握一定量的汉字,那么采取古人的做法也不失为一个转换思维的新办法。以《千字文》为例,文章里有一千个字,基本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文字范围。而且,文章不仅仅是字的排列,并且有着含义及韵律,这样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弥补了光识字而不理解字的含义的缺陷,也为将来汉字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思维的线索。所以,古人的教学模式应用到今天,也会对小学语文的识字教育产生启蒙的作用,并且古文中也有着为人处世的方法和知识等,也会开发小学生的智力。

3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趣味性, 开发学生的智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好动,且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转移。要想掌握小学语文识字教育的教学方法,就要熟悉小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去教学。通过小学生好奇心旺盛、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要以趣味性为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供小学生所感兴趣的课堂话题,这样才能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更好的进行识字教育。

3.1 图像教学

小学生由于识字较少,更容易被漂亮、可爱、有趣的图案所吸引。所以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贴近小学生的爱好,多多采用图像对字的发音及字形进行讲解,让小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字所代表的的事物和含义。例如,在讲解“ 月”这个字的时候,可以在黑板上或者PPT上画出月亮的形状,让学生在图画中理解“月”这个字的字形的来历,也让他们明白“月”这个字代表的是月亮,加深他们的理解,在往后遇到“月”这个字的时候,他们就明白是跟月亮有关,这样,在学习诗句“床前明月光”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明白,原来这里所说的场景发生在晚上,表达的是月亮的光辉洒在床前的样子,这样也有助于小学生思维的发散。

3.2 动作教育

小学生比较好动,如果让小学生乖乖的坐一节课,会让小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结合这样的特点来做小学语文识字教育的时候,就可以在讲解字音字形的时候结合上动作,让小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坐,在动作的同时也愉快了课堂气氛,让小学生更快的认识字的结构和含义。例如,在讲解看的时候,教师可以比出看的姿势,还可以用具体的实力,比如“老师正在看小明、小丽正在看黑板”等;在讲解“ 飞”的时候,可以使用纸飞机“, 飞”一下纸飞机,让学生明白“纸飞机在飞”;在讲解“ 叫”的时候,可以模仿动物的声音,如找学生发出“喵喵”的声音,模仿猫咪叫的声音,表达“小猫在叫”。这种动作与语言、声音结合的教学,能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与教师互动,并对字产生深刻的印象,加深对字的理解。

3.3 故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