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趣味数学

趣味数学

时间:2023-05-30 09:37:54

趣味数学

趣味数学范文1

关键词:有趣;数学味;教学目标

一提起数学,很多人就会想到“枯燥、抽象、无味”,而数学课给人的感觉也是乏味、没有情感,不像语文课那样优美、生动。因此,让数学课有趣而不失数学味就成为我们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那怎样才能在有趣而不失数学味的教学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呢?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充满情趣

要让学生学得有趣,就要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趣味化,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将他们最喜爱的卡通形象请入课堂,将神话故事和童话世界穿插入内,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旺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时,就通过一个有趣的“父子对话录”创设问题情境。

父:如果有1个男人、1个女人,男的占全部的几分之一?

子:男的是2个人中的1个,所以是■。

父:但有1个男人、2个女人时,男的占全部的几分之一?

子:男的是3个人中的1个,所以是■。

父:这两种情况合到一起的话,男的占全部的几分之一?

子:全部是5个人,男的有2个,所以是■。

父:因此,■+■=■,是吧?

子:嗯,是。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到底应该等于多少呢?引导学生结合“分数墙”进行探究。钱老师运用启发性的故事,制造认知冲突,诱发了学生的思维。

二、组织活动,让数学课有“趣”“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因此,很多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过多地关注生动有趣,数学课堂从情境的创设到课后练习无不灵活、生动,甚至能用一个故事或一条线索贯穿始终,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视听及思考,学生是兴趣盎然了,但把数学课上得像语文课,有失数学的味道。因此我们在关注生动有趣的同时不能丢失了数学课本身的学科特点,要“趣”“味”兼顾。著名教师黄爱华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时,就通过精心设计的“三轮游戏”把比较数的方法巧妙地蕴涵在三轮“抽数”游戏比赛中,让学生在轻松、刺激的比赛中感悟并总结“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第一轮比赛,规则规定:“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个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十位上,第三次……”抽到的数字先放在个位,再放在十位、百位、千位。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抽了个位上的数字,教师引导:要不要继续抽下去?抽到十位上的数字,老师又问:要不要继续抽下去?让学生逐步懂得,个位上、十位上、百位上的数字再大,但千位上数字小,这个数就小。游戏中学生深刻地体悟到“数的大小”与“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逐步体会到高位上数字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轮比赛,规则规定:“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千位,第二次抽到的数字放在百位上,第三次……”抽到的数字先放在千位,再放在百位、十位、个位。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领会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千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大,千位上的数字相同,百位上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高位上数字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千位相同比百位,百位相同比十位这一比较的顺序。

第三轮比赛,规则规定:“每次抽到的数字由抽签者自己决定放在哪一位上。”在游戏中,学生为了取得胜利,想尽一切办法使最高位上的数字最大,这样,既使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又培养了孩子思考的缜密性。为了帮助自己的代表队赢得胜利,下面的学生也和代表“同呼吸、共命运”,不时为代表队出主意。学生对比较大小与数位及每一位数字的关系有了比较深刻全面的认识。

竞赛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场比赛结束,教师让学生记下比赛结果,进行数学的思考,组织学生交流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和体会。整节课老师都让学生痛痛快快地玩,开开心心地学,轻轻松松地悟,不仅有趣,还有浓浓的数学味。

数学课要有“趣”就必须了解学生,要在抽象的数学与学生具体形象的认知特点间架起桥梁,数学课要有“味”就必须了解数学,能引导学生会数学的思维。当数学课具备了“有趣”的“数学味”,在学生的兴趣和数学味之间达成和谐,数学课上就会“趣”“味”横生,就会有理想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目标也会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得到落实。

趣味数学范文2

在小学阶段推行数学趣味性教学至关重要,事关课堂教学质量,各个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们都在摸索中前进。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数学趣味性教学的有力开展做一些探索。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动机往往是直接与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学习动机更多地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与学习兴趣发生联系或受兴趣的左右。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逐渐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从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到对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感兴趣,但仍带有很强的具体性;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小学生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与当前课堂的教学方法的比较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提示型的教学方法,如叙述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新课改倡导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和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于同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不同的行为方式,教学方法在一堂课程中往往是交替使用。通过引起学生注意、给予学生关切、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以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成功的满足。而趣味性教学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参与,进而不断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营造趣味性课堂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重点,以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为最终目标,积极认真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只有将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呈现在小学生面前,让小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才能实现小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和谐发展。

趣味性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⑴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本身是一门融逻辑、推理、概括和综合等为一体的以数理为主线的自然学科。⑵提出挑战问题,开拓创新思维。⑶教师辅助引导,学生主体发挥。⑷组织合作学习,共同进步。⑸结合现实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趣味数学范文3

【关键词】 数学趣味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0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15-01

数学是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学生学习数学是有一点艰苦性的,但是当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时就会感到“乐在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数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高兴地学习呢?

1 立足课堂教学。感受数学趣味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学会在观察时透过事物的表象,抓住本质,发现规律,达到不断获取新知,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目的。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构成智力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的见,摸得到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乐趣。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课堂中学生如果老是听着老师来说,思维肯定会很疲倦。刚开始组织时是会有困难的,课堂可以用“喧哗”来形容,可是,当学生掌握了“游戏的规则”,知道自己的位置之后,整个课堂完全就属于学生了,教师则可以真正体会“无为而为”的乐趣了。多媒体的使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上我们在每一个课件的适当位置给予学生思考与活动、讨论的时间,既让学生积极参与,又注意学生的学习反应,克服因人机对话造成的情感淡薄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情商。

2 创设师生情绪融合的良好气氛

课堂教学是我们目前教学的基础情势,在课堂上创造一个使学生感到轻松高兴的气氛对学习活动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到以下两点:

2.1充分与学生进行情绪交换,加强心理来往要注意运用教师的沾染力,在向学生提出请求时,使学生感到亲切、善意,这样做,教师提出的请求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并成为推动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师生“共同在解决问题”,建立一种友爱的合作关系。师生之间的沟通、往来,重要是通过口头语言的传递。但也经常借助于表情、手势、眼神等其它方法。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动都与学生情绪交换有关,自己语气、声调、动作既要有分寸感,又要有风趣感,使学生不感到拘束。

2.2努力建立一个“我们在进步”的学习环境从儿童心理特点来看,当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心坎产生对学习的高兴情绪、体验时,就会加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信心更足。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成果,利用学习成果反馈作用是很有成效的。在教学中应用反馈教学艺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的信息相互及时传递,信息量得以把持,取得最佳效果。另外,要特别注意为“差生”在心理上创造条件,创造一种善意的环境,激发他的兴趣和进步他的积极性,这样“差生”的自负心就加强了,上课不再担心、紧张,对学习也就感到高兴了。我在课堂上提问,每次设置都有遂进性,让所谓的“差生”多一点机会答复问题,而且指名答复问题时,都让他能答复出来,而后再给以表扬,从而进步他的自负心,让他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3 课堂练习中体现趣味型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境。但也往往被呆板的练习形式、乏味的练习内容,把在学习新知识中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而无情淹没,使学生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受到严重的扼杀和抑制。因此课堂练习要设计得精彩有趣,教学中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

3.1练习形式要注意层次性。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降低习题的坡度,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比如“三角形内角和”中在运用规律解题时,先已知两角求第三角;再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锐角求另一角,感知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之和是90。;最后已知三角形的一角,且另两角相等,求另两角的度数,或已知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均相等,求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以上设计,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不断掀起学生认知活动的高潮,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趣,没有枯燥乏味之感。

3.2练习形式要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教学时可适当选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点情节又贴进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题目.通过少量的趣题和多种形式的题目,使学生变知之为乐知。比如,本课在完成基本题后,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出一个三角形,要求其中两个内角都是直角。在学生画来画去都无从下手时,个个手抓脑袋,冥思苦想。这时教师说出“画不出来”的理由,学生们恍然大悟。

趣味数学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 趣味 课堂 练习 技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将根据近年来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趣味数学并就怎样提高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论述。

一、趣味数学课堂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虽然一堂课的开头只有短短几分钟,但是它却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堂课要教授的内容,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别出心裁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我将从以下几方面介绍如何营造趣味的数学课堂。

1.用故事引导学生接受新的知识

比如,在讲“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时,我用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引入“比”的内容:你们听说过神算“小智慧精灵”吗?有一天,他去朋友“小可爱精灵”家玩,发现“小可爱”正在做一道数学题:1600÷25=?“小智慧”看了后,口算就得出了答案:64,同学们知道他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吗?原来他是运用了比的基本性质。同学们想掌握这种本领吗?通过运用一个小故事,引出了今天要讲的内容,这样就会立刻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集中注意力,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2.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总是有利于学生思考,发展思维。因此,老师要善于在课堂提出问题,刺激学生思考,然后慢慢引导学生,促使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讲小数乘法的内容时,可以设置一个问题,问学生们:大家不要计算,谁能知道4.235×2.4的结果有几位小数?给学生造成悬念,让他们因为好奇而更想知道结果,因而思考、探究,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更加努力的学习本堂课。

3.与小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使他们有亲切感,由于与生活密切联系而要努力学习数学

比如,在学习“时、分的认识”的内容时,老师可以从家里带来一个钟表,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观察,问学生:“今天老师从家里带来一件东西,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呢?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然后老师可以边放映幻灯片边发问:“上面有三幅图,看起来一样吗?他们都有三根指针,为什么他们长短都不一样呢?还有,指针的指向每幅图都不一样,有不同的寓意吗?是不是指不同的时间?学了本堂课,我们就能解决上面的问题,同学们有信心学会看时间吗?”用生活中的实物引入新课,既贴近生活,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此外,还可以用些其他方法,不管是好奇心、求知欲,还是情感,关注的需要,都使学生形成一种努力去发展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对学生本身来讲,就是一种学习数学的兴趣、满足。因此,老师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趣味数学练习

练习可以巩固先前学习的知识,它是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能为教学营造一个重要的环境。但是,如果练习的形式呆板,内容乏味,能将学生学习新知而激发 出来的学习兴趣湮没,把学生学习的愉悦心情、兴奋竟然扼杀在摇篮里。因此,需要老师将数学的练习设计的趣味精彩。

1.注意练习形式的层次性

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时,老师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先让学生做模仿性的基础练习,然后做提示性的变式联系,最后让学生做拓展性的思考练习,使练习具有层次性,降低了习题的坡度,能够照顾到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学生将会保持兴奋的学习兴趣。例如,知道三角形的两角之和,求第三角(利用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求另一个内角(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角之和是90°);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和其中一个角的度数,求相等的角的度数是多少(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且其中两角相等解题)。这样的设计,是有层次的练习,难度逐渐加深,从而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学生学习起来有兴趣,不枯燥。

2.注意练习形式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教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选一些学生喜欢的、乐于接受的又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练习让学生做,通过这样的习题,可以让学生产生乐趣,变知之为乐知。比如,给学生出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的练习题:同学们在本子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其中要有两个内角都是直角。这时候,同学们开始画起来,可是画来画去,个个苦思冥想,没有一个人能够画出来,关键时刻,老师说出这样的三角形根本“画不出来”的原因,学生们会恍然大悟。

3.注意练习的技巧性

例如,做比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应用题时,先让同学做个简单的练习:“某个钢铁厂,它一周可以生产2.8万吨钢材,那么这个厂子这周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吨钢材呢?”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即: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然后再让学生做比较复杂的练习:“某一钢铁厂,它一周的前三天生产了1.2万吨钢材,后四天每天平均可以生产0.4万吨,那么这个厂子这周平均每天生产多少钢材呢?”通过这两道题的比较,让学生找出异同点,从而找到本题的关键,培养学生的技巧性,解答此题。

趣味数学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创设情境;游戏;

目前,趣味数学教学的方法有很多,有许多老师在趣味教学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小学生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达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数学老师来说,最痛心的是计算题明明那么简单,却总有人做错,很多老师都归结为学生做题时不够细心,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别有情趣

在刚开始讲课时,就注意让学生说计算过程。但老师一定要引导,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再聪明也想不到要怎么说,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选择合适的、简洁的语言把计算过程表述出来,在教学例题的时候就让学生跟着自己说,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说。教师的语言必须清楚而准确明了,让学生既了解完整的过程又不会感觉复杂。比如,在《两位数乘法》中选取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的人物,创编新的故事情景,并把故事情景贯穿始终,情景的内容同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第一,喜羊羊汇报收萝卜的情境:每天收20棵萝卜,收了3天,一共收了多少棵?第二,美羊羊汇报收萝卜的情境:第一天收了12棵萝卜,第二天收了12棵,第三天收了12棵,第四天也收了12棵。①如果是你,你怎么说?②出示:每天收12棵萝卜,4天一共收多少棵?③列式④12×4到底等于几?拿出练习纸,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上面写一写,画一画,算一算,关键是让人一眼就能看明白你是怎么想的。

二、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魅力

儿童学习数学是对他们生活经验中数学现象的“解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紧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们的课堂要选取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另外,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堂练习。学生的练习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实现“当堂训练”,就会成为“夹生饭”。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要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也就不大可能了。所以,我们有必要留有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每节课留5—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并随时随地反馈练习中的问题。

另外,老师要经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练习。计算教学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避免计算的单一、枯燥。如视算,听算让学生直接说出结果,列竖式计算注意数位一定要对齐。在低年级也可以做数学游戏,找朋友、送信、夺红旗或搞数学比赛等。并且基本的口算,基本的计算也应该天天练,单项的计算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重点练,对于学生难掌握之点易错之处要突出练。编排练习题时,题目可按巩固基础知识的,提高运算基本技能的等等来练习。

三、提供争辩的时空,使学生乐享数学学习过程

理不辩不明,利用辩论方法让学生即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小学生在争辩中达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数学教学的难点如果单纯的靠老师的答疑、解惑,对于孩子来说,可能适得其反。课堂上,老师不要喋喋不休,要让小学生主动参与。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争辩,在这种讨论和争辩中,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促进了认知能力的提高。同时,还有利于学生从众多同伴的不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乃至思维和实践方式中获得种种脾益。在同学的合作中,情感的互动中,思维的碰撞中,完善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学生自主意识,逐步积累学习体验,最终学会学习。

四、循序渐进,由表及里

在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的“招”中,是有递进关系的,是由表及里的,而孩子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应当是最高的追求,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内容循序渐进的进行。当然,面对学生的想法,教师要做到:接纳、对接、等待。对接是指将书面语言与学生语言对接、把教师语言浸泡在学生的语言中。数学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严谨的思维逻辑,包括观察、分类、抽象概括等思维环节,以及在各个环节中由类比、迁移等思维品质带来的直觉思维。

五、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对游戏的外在形式尤为感兴趣,特别是游戏富有激励性、竞争性的特点,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便能积极主动、自学地学习。如果能根据教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来满足学生好玩的心理,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持久、稳定,学习情绪变得高涨。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他们对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特别是对那些能演示的过程更有兴趣,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直观形象的原则,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多给学生创造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想一想的机会,以丰富深化感知。

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以上几点外,还应注意要经常让学生板演,在课堂作业上多练习,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等,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

参考文献:

趣味数学范文6

关键词:兴趣;养成;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257-01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由于数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但当他们对数学发生兴趣时就会觉得“其乐无穷”,就会积极、主动、愉快的去学习。下面谈谈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趣导——导入激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用“创造情境、设置悬念、小故事小幽默”等形式导入新课。例如,在数学“相遇问题”这节课时,正好有其他老师听课。上课了,我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有几位老师来听课,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教室里响起“哗哗”的掌声,气氛活跃极了,我接着说:“同学们,刚才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老师,你们知道鼓掌也有学问吗?”这一下把全班同学给问住了,他们面面相觑,不知说什么好,我抬起双手,掌心相对两掌距离约有肩宽,然后,双掌缓缓相向运动,猛烈碰击,发出响声,“大家看清楚了吗?开始手掌在两地,然后同时相向运动,在一定的时间里两掌相遇了,碰撞后才发出响声!”我边说边做边板书:两地、距离、同时、相向、相遇。“大家想知道这里头的学问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接着板书课题:相遇问题。这样导课生动、形象、自然,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心理准备。

二、趣学——学有兴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功能的双重作用。一个儿童的注意力水平是他能否学习好和心智发展快慢的最基本条件。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就高,没有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就不高。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自己观察学具,然后向同桌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几个顶点、几个面、几条棱,二者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抓住了生与生交流,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表现、自我确认的机会,有力的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能动作用,培养了创造力和自信的个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创造应用机会,引导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开展竞赛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学有兴趣。

三、趣练——练有乐趣

1、突出练习题的趣味性。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设计融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练习题,能够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例如+=9有几种填法?运用数的组成,学生很快就一道不漏的做完了。0+9,1+8,2+7,3+6,4+5,交换位置就有10种填法。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2、突出练习题的应用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兴趣的重要来源。“例如:让学生用绳子量一量树干的周长,求树干的直径;根据地图算一下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等可操作性的实践应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

3、突出练习的层次性。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性的变式练习再到独立性的思考练习,降低习题的坡度,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

四、趣批——评价促趣

1、及时反馈。教育心理学证明:学习必须获得信息的反馈,没有反馈的学习收效甚微,甚至无效;而反馈越及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学习效率越高。在布置完课堂作业后,我总是手握红笔,行间巡视,对学生做对的题目及时打上“∨”,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对他们做错的题目,我总是和他们一起分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及时订正。

趣味数学范文7

数学知识博大精深,有趣的内容很多,这就需要我们精心采摘一朵朵趣事小花,奉献给学生,和他们一起欣赏。

1. 数学知识有趣

纵观我们的数学教材,其中潜藏着许多趣味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发现、挖掘、加工,以数学独有的知识魅力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喜爱。

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这一单元就十分有趣,教科书通过例题中衣服和裤子的不同搭配,用图式语言构建了求简单事物组合数的基本模型,呈现了求简单事物组合数的两种不同思路,将有趣的、简单的排列组合思想通过学生熟知的方式编写出来。教学时,教师应通过加工,将知识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倍感亲切,感到自己经常体验的服装搭配这些有趣的生活问题,竟然也是我们要学的数学知识,探究欲望油然而升,不知不觉就爱上了数学课。

2. 数学趣味练习

在数学宝库里,很多趣事顺手拈来,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多彩,又能领略到数学的神奇,产生一种到数学王国遨游的冲动。如学习了分数应用题,我向大家介绍了《晚霞红》一诗:“太阳落山晚霞红,我把鸭子赶回笼。一半在外闹哄哄,一半的一半进笼中。剩下十五围着我,共有多少请算清。”该诗朴实生动,颇有田园气息,数学思维与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学生由衷地发出感叹:“啊!数学还可以这样……”“数学真奇妙!”学生能不喜欢数学吗?

二、呈现方式有趣

儿童好动,喜欢多色彩、有趣味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我们教师知识传授的呈现方式应是生动活泼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自觉地把静止在教材上的东西通过艺术化的教学手段,呈现在学生面前,数学在学生眼中不是抽象的数字、干巴巴的符号、乏味的定义、没有生命的算式,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乐园。

1. 把静态的文本资源加工成动态的学习资源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当前数学教师所努力追求的。现行实验教材设计了很多富有童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虽是学生喜欢、熟悉、可亲可近的,但又都是静态的,久而久之学生的新鲜感将逐渐消失,又会出现新的视觉疲劳,缺乏吸引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把静态的文本资源加工成动态的数学学习资源。

如: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师可根据主题图编制多媒体课件:小猴玩耍、小猴回家、小猴吃桃,用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观察小猴吃桃的情境:盘子里有2个桃子,小猴吃掉了一个,又吃了一个,盘子里一个也没有了……体验“从有到无”的变化,感知0的含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2. 把冰冷的文字加工成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渴望我们的课堂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动态生成的过程,希望我们的教材是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而现在的数学教材以文字描述居多,这与学生的要求相差甚远。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把冰冷的文字加工成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存在,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一位教师在教学“比的应用”时创设了“饮料配制”一个情境。课伊始,教师首先提问:“你们喜欢喝饮料吗?都喜欢喝哪一种饮料?”“那你喝过自己配制的饮料吗?”随后,教师因势利导:“这节课我们就动手自己配制饮料”。配好之后,让学生品尝,由于配制的时候没有按照一定的比例,学生自然发出“好喝”“太甜了”“太淡了”的声音。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要求学生互相品尝,并进行评价,教师及时引导:要想配制出好喝的、可口的饮料,水和饮料粉一定要适度。然后要求各小组合作完成,吸取刚才自己配制时的教训,想一想应该放几份饮料,几份水配制出的饮料才好喝……整节课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学生在“品尝”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的快乐。

3. 把单一的以例题讲授知识的形式加工成多样化的活动方式

现行数学教材往往采取以例题形式讲授知识的单一形式,这种狭隘的编写模式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征有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结合实际把知识加工成游戏、卡通、故事、对话框、文字、实验、操作等活动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认识长度单位以测量活动贯穿始终;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运用剪对称图形的活动;探索镜面对称的特点通过照镜子的活动;比的应用通过学生配制饮料的实验来获取知识等。

三、探究过程有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有趣,就要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他们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能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急不可待地想接近和走进数学。因此,重要的是在学习探索知识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真有趣。

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圆柱”一课,用两个问题引入一节课的探索和学习,整节课学生兴趣高涨。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吸管是圆的,不是方的呢?”学生们感到很奇怪,我们平时为什么没有想过呢,为什么它是圆的,是方的不行吗?同学们展开自己的想象,想这个他们本来认为“不算问题”的问题了。有的说“方的比较磨嘴,而圆柱形的方便,圆滑。”有的说“圆的比较节省……”。

趣味数学范文8

报数期间,每人每次至少报1个,至多可报3个,报30的一方输。有的学生会认为,后报者一定是输家,你认为对吗?若同意,请说明如何报数不会输?笔者先邀请一位同学进行挑战,结果可想而知,接下来就是同桌之间的比试,很快所有学生都被动员起来参与到讨论中。通过反复比试,有的学生认为报25者一定赢,那么很快就有学生提出报25必须先报21,而报21则需要先报17,以此类推,学生们很快得出了一个等差数列,即1、5、9、13、17、21、25、29。进而理解了为什么谁后报谁就输的原因,同时还为教师下面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打下基础。

一、高中趣味数学课堂构建之视野博杂化

高中学生的学生状况很不稳定,因此老师在学生求知欲被激活后的情况下,应趁热打铁,持续不断地将趣味元素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以博杂化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一直处于求知的状态,课堂上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事实上,随着义务教育改革的深化,很多数学知识点已经得到了更新,尚若高中老师对其不加以推敲,扔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得教与学之间的地位发生变动。与此同时,高中教育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原则,都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与梯度。

二、高中趣味数学课堂构建之魅力个性化

在日常高中数学教学中,经常能够听闻高中学生讨论,他们喜欢某某老师,喜欢上他的课,喜欢他所教的科目;不喜欢上谁的课,上他的课就像打瞌睡。事实上,产生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个人魅力。笔者曾做过一个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见多识广、幽默风趣的老师最受学生喜爱;脾气较坏、没有耐心、照本宣科的老师最不受学生欢迎。所以,高中数学老师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还要展现出个人魅力,以个人魅力带动课堂气氛。比如:学生甲头发没有打理,不仅长,还很乱,教导主任以及班主任多番找其做思想工作,但该同学却依然不同意老师的看法,甚至还产生与其对着干的心理。刚巧班上有位同学理了一个小平头,笔者上课时偶然发现,便灵机一动对全班同学说:“我说今天咱们班怎么比往常明亮了,原来是多出了个小太阳。”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却不知所云,但随着笔者的目光指引,全班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到该同学头上,该同学羞得脸通红。“你这个发型很帅,同学们,你们说是不是。”全班同学一起回答:“是,非常帅!”接着便哄堂大笑。第二天,笔者去该班讲课时,意外地发现原来甲同学的长发俨然变成了小平头,没想到的是,下周讲课,该班小平头比原来还要多。虽然笔者发现这类事情与数学知识没有关联,但却与高中数学教学息息相关,只有老师有魅力了,学生才会对其感兴趣,只有对老师感兴趣了,才会对数学感兴趣,真可谓“爱屋及乌”。总之,开创建设数学趣味课堂的关键之处在于数学老师要善于把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转变成带有趣味元素的知识,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让学生学在趣味中,进而促进师生间的关系,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得数学的荒漠中出现一片绿洲!

作者:沈刘燕 单位:如皋市搬经中学

趣味数学范文9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提高教学艺术,改变教的方式,首先,必须在“活”字上做文章。一是贴近生活,寓各种数学知识于生活中,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二是教学事例鲜活,充满童心、童趣,常教常新。三是课堂上彰显生命活力。在教学设计上要有独特之处,切合孩子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提高教学效率及学生学习效率。四是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人常说,方法改变现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走出思维低谷。五是课后练习体现活学活用的原则。在练习中,注重练习的时效性、层次性。练习时间上,难度上,讲解点拨上讲层次,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不同的发展。

其次,在“乐”字上找方法。要让孩子们乐学、会学、爱学,就要讲究教学艺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掌握快乐学习的法宝――学会听课,认真对待每次作业,消化每天所学知识,合理分配时间,重复记忆对付忘记,理解帮助牢记,联想思维增强记忆,从观察中找到灵感,学会自学,归纳适合自己的方法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愉快的学习心情,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和才能,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快乐高效地学好每个知识点,在心理上感觉学习是快乐的,从而喜爱上课,乐于完成作业。

再次,在“趣”字上下工夫,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简单有趣的教学氛围,课前激趣,课中有趣,课后品趣,融趣味知识、探究方法解决问题于一体,让学生徜徉知识芳草地。

二、挖掘数学的“美”。让学生自由行走在数学欢歌林里

首先,要让学生觉得数学有用。有用才能激发起学习的欲望,才能产生发现美的动力,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畅谈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数学。从学生的发言中,了解生活中买卖东西,出门旅行,建造房子等都会用到数学,生活处处有数学,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爱上数学。

其次,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通过认角、找角、辨角、折角、做活动角、画角、数角等活动。通过看视频,同学们还发现了自然界中各种鱼类游动时尖嘴速度快,钝嘴速度慢的奥秘,把角的知识活学活用,发挥了学习的正能量。让学生在玩中学,发展了思维,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再次,让学生觉得数学处处有美。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数学规律的寻找,空间图形的运用等,不仅有思维创造之美,还有形式之美,图案之美。例如教学“对称图形”时,用课件充分展示对称图形的美,建筑的美,山河壮丽之美,动植物的形体之美,美术绘画之美。

三、构建数学“谐趣”墙。让学生漫步数学“趣味园”

幽默和魅力向世界展示着数学的力量。教师在课堂上构建“谐趣”墙,把平等、快乐、笑声、自信、思考融入学生的心田,帮助学生走出思维的低谷,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漫步数学“趣味园”。当学生迷茫泄气时,用清新、巧妙、谐趣的语言,滋润学生的心田,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树立自信。当学生讨论问题闹别扭时,穿插些幽默的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尴尬。当学生思维涩滞时,借用有趣的故事开启心智。当学生情绪陷入低谷时,利用陈省身、欧几里得、高斯、黎曼等世界级数学大师的成长故事激励学生。

四、践行评价的艺术。让学生带着美去融入

教师的评价能成就学生的人生,也可能毁掉一个孩子的人生,我们不知道学生的明天会怎样,评价中我们・定要尊重学生。

首先,巧用“赞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评价时依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有意夸奖学生,夸大其闪光点,在赞扬中指出需要改正的缺点。

趣味数学范文10

一、增加师生情感投入

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是孩子的老师,请记住,每一位孩子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了孩子们所关心、操心的情感世界.他的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转交了我们——作教师的人,这颗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要是我们,作教师的人,在心里也像儿童对待我们那样,把无限的信任也同样给予他们,就好了.那将是一种高于人性的,相互尊重的,美妙的和谐.”其次,多赞美学生。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热情、向上的学生更是如此。

二、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积极的思维往往从“疑”开始,而好奇、质疑正好是学生的天性。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与习惯并非是轻而易举就能形成的,是教师按“引疑—质疑—解疑”精心设计问题的程序,逐步地引导。①以导引趣。导入新课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头,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情境,把学生带进学习的氛围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每节课的“开场白”说得好,对整堂课的教学有一定的影响。②以疑引趣。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智慧的窗口,善于提问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金钥匙。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疑则诱发探索,探索则发现真理。在教学中,要适当设置疑问,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③以动引趣。数学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但它也存在至高的美。只要精心设置,用心安排,可通过不同的教具、多媒体以及不同的教学场地使教学动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充满乐趣,充满活力的乐园。

三、通过介绍趣闻轶事

在数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流传着许许多多,引人深思,富于情趣的趣闻轶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介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典故趣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起到提高数学课堂趣味性的作用。

如在解析几何中的入门课上,可以向学生讲解笛卡尔发明直角坐标系的故事:数学家笛卡尔潜心研究能否用代数中的计算来代替几何中的证明时,有一天,在梦境中他用金钥匙打开了数学宫殿的大门,遍地的珠子光彩夺目,他看见窗框角上有一只蜘蛛正忙着结网,顺着吐出的丝在空中飘动,一个念头闪过脑际,眼前这一条条经线和纬线不正是全力研究的直线和曲线吗?惊醒后,灵感终于来了,那只蜘蛛的位置不是可以由它到窗框两边的距离来确定吗?由此,笛卡尔发明了直角坐标系,解析几何诞生了。

四、让学生制作教具

对初学者,直观教学尤其显得重要。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画。对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图片,提早一个星期布置下去,要求他们用彩笔画在白色的硬纸片上,在纸片的背面再画出表格归纳出有关性质,为了便于以后保存,我对纸片的大小作了统一的规定。一周后,一些“作品”被运用在课堂上。这样,在课外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制作图片,课上他们都期待着自己“作品”的出现。开展画图片活动,其意义已经超出图片的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愿意来上数学课。此外画图片,也培养了学生的绘图及动手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也可让他们先熟悉一下将要教的新课,达到预习的目的,真是一举多得!

五、进行知识新旧联系

如果机械地让他们读背抄写公式、例题,很容易使他们厌倦。因此我在教学时,经常采用启发诱导,新旧联系的方法,只要能和学过的内容联系上,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做比较。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主动去学数学,然后再让他们找出新旧内容的内在衔接。这样做不但化难为易地掌握了新内容,也轻松复习巩固了已学过的内容。

六、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

新教材还针对初中学生细化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老师的帮手,一起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便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七、讲究课堂教学艺术

教学手段多样化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能否达到教学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学教师的课堂艺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分钟。如果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光是教师的讲,没有学生的思和练,学生就很容易疲劳,就会开始走神。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答记者问”、辨论会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投影机、电视机、电脑等多媒体,使学生的多个感观器官都受到适当的刺激,让学生在整堂课中都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八、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趣味数学范文11

关键词:设疑;练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185-01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下面本人结合《三角形内角和》一课,谈几点体会。

一、开讲生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

二、授中激趣

开讲生趣仅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那成功之路,至多只行了一半。还需要在讲授新课中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恰到好处地诱导,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以好奇心为先导,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三、设疑引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启动思维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

比如“三角形内角和”在新授结束后

师:(出示一个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师:(出示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师: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它的(指均分后的一个小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生有的答90°,有的180°)

师:哪个对?为什么?

生:180°,因为它还是一个三角形。

师:每个小三角形的度数是180°,那么这样的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

这时学生的答案又出现了180°和360°两种。

师:究竟谁对呢?

学生个个脸上露出疑问,经过一翻激烈的讨论探究后,学生开始举手回答。

生1:180°,因为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三角形了,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总是180°。

生2:我发现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拼接在一起的两条边上的两个角没有了,就比原来两个三角形少180°,所以大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不是360°。

师:表扬:你真聪明。

四、练中有趣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但也往往被呆板的练习形式、乏味的练习内容无情淹没,使学生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受到严重的扼杀和抑制。因此课堂练习要设计得精彩有趣,教学中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

1、练习形式要注意层次性。先已知两角求第三角;再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锐角求另一角,感知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之和是90°;最后已知三角形的一角,且另两角相等,求另两角的度数,或已知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均相等,求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以上设计,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不断掀起学生认知活动的高潮,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趣,没有枯燥乏味之感。

2、练习形式要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本课在完成基本题后,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出一个三角形,要求其中两个内角都是直角。在学生画来画去都无从下手时,个个手抓脑袋,冥思苦想。这时教师说出“画不出来”的理由,学生们恍然大悟。

五、课尾留趣

一节课的前半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佳时刻,但一到后半节,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时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游戏,不仅可以使大脑得到适当休息,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课业结束趣犹在”的效果。

在本课结束时,我设计了一道抢答题。

揭示:把左图截去一部分,(每次只截一次)要使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180°,有几种截法?“

学生原以为截法只有几种,到后来知道截法可以有无数种,感到是“一大发现”。但更使他们感到“一大发现”的是尽管截法有无数种,但剩下的图形的种类只有一种,因为内角和是180°的图形只能是三角形。这样练习,使学生在探索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

六、“评”中增趣

这里的“评”是指教师对学生答问或作业的口头或书面评价。数学材料本身因其感彩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如果数学教师能在教学语言、语速、语调和语气上风趣一些,幽默一些,对学生的答问、作业的评价上恰当地赋予一点情感味,那么,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可增添妙趣,乐学而不疲。

趣味数学范文12

关键词:有趣味;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0-178-02

“鸡兔同笼”是一个传统的数学问题。我以思维训练课为平台,对这个问题的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探讨,涉及猜想、列表、假设、方程等内容,深感这个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之丰富,课堂生动有趣又不失数学味,师生双方都受益颇多,现将教学片断及感悟记录如下:

片断一 用猜想验证法教学鸡兔同笼

师:鸡兔同笼,有10个头,26条腿,猜一猜鸡有 只?免有 只?不用马上说出来答案,先写在练习本上,完成了就举手,看谁最快得出答案。

生:(自主思考 )

师:(巡视,指名回答)

生:鸡5,兔5只。(笑声)

师:从同学们的笑声中可以知道,这个答案是有问题的,问题在哪里呢?

生:鸡和兔一共10只,5只鸡是10条腿,5只兔是20条腿,一共有30条腿,所以这个答案是错的。

师:这样一验证就知道错了。那么正确的答案是什么呢?

生:鸡7,兔3只。

师:说说理由。

生:7只鸡有14条腿,4只兔有12条腿,鸡和兔一共10只,正好有26条腿。

师:完全正确。我发现大多数同学的答案都是正确的,想的方法是一样的吗?能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一下吗?

生:(小组交流)

师:交流得很热闹啊!汇报一下吧。

生1:我先假设鸡5只,免5只,腿30条,不是26条,多了4条,说明兔太多了,改成鸡7只,兔3只,腿26条。头的个数与腿的条数正好与题目相同

师:非常正确,思路清晰。还有吗?

生2:2×7=14(条),4×3=12(条),12+14=26(条)。所以鸡有7只,兔有3只。

师:数感真好,一猜就准,学数学需要这样的敏捷头脑。还有吗?

生3:从鸡有1只,兔有9只开始试,也能得到相同的答案。

师:做为老师,我十分赞赏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还有吗?

生:……

师:归纳同学们的各种想法,最后都落实到2×7+3×4=26(条)这个算式上,这样既符合头的个数,也符合腿的条数,虽然获得的渠道不同,但结论是相同的,我们把这种先猜想后验证的方法称为猜想验证法。

用猜想验证法可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不妨试试

……(略)

感悟

1、猜想验证法首先是猜想,然后是验证,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教学中单刀直入,首先提问错误的同学,通过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剖析,让全体同学生体验到了猜想是否正确,要靠验证来支持。教师的指导地位在课堂中就显现出来了。

2、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有益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放手让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出符合事实的猜想,再通过验证使自己的猜想趋于合理。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和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不同的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也不同,教学过程中尊重差异,但殊途同归,各种思想互相启发,使得猜想验证这个思想方法逐渐渗透到学生的心里。

片断二 用假设的方法教学鸡兔同笼

师:鸡兔同笼,有10个头,26条腿,鸡有鸡有 只?免有 只?

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这是一个圆。你能把这个圆画成一只鸡吗?现在是数学课,画的是数学鸡,而不是美术鸡,动手吧,看谁把这只数学鸡画得又快又好。

生:(画数学鸡。)

师:(巡视,个别指示评价)。

师:这是我找到的最美的数学鸡了 。 圆圆的身子,尖尖的小嘴,千万别忽视了,还有两条细细的小腿。

生:(一阵轰笑)。

师:笑够了吧?也学着画一画,把10只都要画出来。数一数,一共画了多少条腿。

学生:(画鸡)。

师:(板书)

与题目对照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头是对的,共有10只,腿不对,只有20条,少了6条。

师:可见有些鸡要变成兔了,怎样变呢?请同学们也试试,画出一只数学兔。

学生:(画兔)。

师:(巡视,评价)。

师:这是我发现最美丽的数学兔 。说一说,应该如何描述这只美丽的数学兔。

生:一个圆圆脑袋上长着两只尖尖的耳朵

师:可以回答问题了吗?

生:可以了,鸡有7只,兔有3只,共10个头,26条腿。

师:能把这个有趣的过程用算式表达出来吗?试一试,要求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

生:(列式)

2×10=20(条) ………… 假设10只都是鸡,就有20条腿。

26-20=6(条) ………… 少了6条腿。

4-2=2(条) ………… 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条腿。

6÷2=3(只) ………… 要把其中的3只鸡变成兔。

10-3=7(只) ………… 剩下的就是鸡。

师:我们把这个解题方法叫做假设法,它的好处是可以解决比较复杂的鸡兔同笼的问题。

用假设的方法可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不妨试试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