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教育方针

初中教育方针

时间:2023-08-04 17:24:50

初中教育方针

初中教育方针范文1

关键词:农村初中;德育管理;管理对策

相比城市的发展,农村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相对落后。农村初中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学校的教育观念和设施相对落后,致使学生的德育素养较低,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针对这种现象,我国农村学校应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要制订合理的德育管理措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明确德育管理人员的职责

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要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并且要将责任制落实到个人,从而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首先,学校要调动班主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班主任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工作中建立良好氛围,使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德育素养。其次,学校要调动德育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德育教育工作中。最后,学校要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进而更好地促进德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落实德育教育工作

初中学生的自我控制力较弱,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会面临诸多的困惑。因此,教师应该努力落实德育工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教师的德育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要充分观察学生的真实思想,对学生采取积极的心理教育,并且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疏导工作。第二,学校应定期举办家长会,讨论日常教育中的常见问题,使教师和家长可以相互配合完成德育教育。第三,对于学生出现的个别德育问题,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家访工作,了解学生德育问题的起因,以便进行教导工作。第四,学校要适当地组织教育活动,活动内容要紧贴德育教育,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总而言之,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有效地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可以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

三、加强对后进生的德育教育

在农村初中的教育中,由于管理和教育相对落后,致使学生中会出现较多的后进生,不利于我国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加强对后进生的德育教育管理,措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后进生的尊重和爱护,要在教育中做到一视同仁,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其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优点,并且激励学生,使学生可以主动发展自身的优势,并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最后,教师要针对后进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导,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四、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教育

在对农村初中学生的德育管理中,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难以满足德育教育需求,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针对这种现象,学校要加强和学生家庭的合作,从而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首先,学校要成立德育小组,教师对学生家长进行走访,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升家长的德育意识,并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其次,学校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开展德育教育,保证家长可以正确地教导学生。最后,学校和家长要经常互换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更好地教导学生。

五、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在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安全问题一直是德育教育的首要问题。由于初中生心智尚不成熟,且安全意识淡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能力。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尤其是要加强对住宿学生的管理,要做好学生宿舍的防火、防盗和防斗殴工作,同时,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宿舍,没收学生的管制刀具和不良书籍等物品,并且要加强对学生的教导。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空闲时期的管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继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最后,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保护措施,如组织班车送学生回家、组织防火和防震演习等,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措施,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安全技能,进而保证学生德育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我国的农村初中教育中,由于教育、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致使学生的德育水平相对较低,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学校可以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来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

参考文献:

[1]黎林.如何加强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2(2):8-9.

初中教育方针范文2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以生为本;德育渗透

前言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德育渗透主要存在这样几种现状,一是教师传统教学观念较为老套,二是德育渗透过程重视程度较低,三是德育渗透过程方法较为落后。这几方面因素所导致的结果无疑是将学生自身的发展过程看的较为单一、片面,对学生身心发展并不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就结合这些问题展开相应的研究,希望能对广大教师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过程的宗旨

以学生为本是我们在新时期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然而对课堂德育渗透过程而言也是要遵循内外兼修的宗旨。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我们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以学生发展为根本这一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渗透过程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同步发展,为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传统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过程的不足表现

1.德育渗透过程过于形式化,对于中学生身心发展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过程普遍得到重视,但是还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教师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忽视德育渗透过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导致了德育渗透过程过于“形式化”,表面敷衍现象较为严重。

学生是我们进行初中历史教学课程的主体,德育渗透则是要站在学生今后身心发展这一角度来进行。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情况调查中很多教师则是与这一观点相违背,导致了德育渗透目标不明确,对学生后期发展并没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德育渗透与初中历史教学目标不符,德育渗透过程远离学生生活实际

初中历史教案设计主要针对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以及情感目标这两项内容来进行,情感目标则是站在首位而能力目标则是居于其次,由此我们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情感目标对于学生德育渗透过程的重要性。然而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通常则是让学生能够将能力得到培养为主要目的,没有注意到德育渗透过程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前提。很多教师在进行初中历史德育渗透这一环节时还是停留在书面上,从实际效果来讲这些观点对当今学生而言并不适用,德育渗透过程脱离了生活实际学生接受过程就显得较为困难。

三、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贯彻以生为本的主要方法

1.注重初中历史德育渗透过程的针对性

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过程中以生为本主要体现在具有“针对性”这一方面上,然而学生是我们进行学校教学过程的主体,德育渗透过程自然也不例外。从德育渗透角度出发我们往往还是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性,进而使学生意识能够得到积极转变,将学生自身行为以及心态能够得到不断的优化,学生对待事物的看法变得积极向上,这是我们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以学生为本这一教学思想的主要目的所在,而这也是其“针对性”提高的主要手段与方法,希望能够得到我们广大教师们的借鉴。

2.以发展学生身心素质为主要理念

德育渗透以生为本这一理念是我们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主要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注意到进行德育渗透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认识自身的不足,并且对其行为进行充分的引导过程,将学生今后的发展摆在首位。这是我们贯彻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关键点。学生今后的发展过程主要体现在能力与素质两个方面,自身基本素质得不到良好的培养那么能力的提高只能是片面的,并不具有前提基础和保障因素。然而通过身心素质的提高则是让学生思想得到转变,其“时效性”也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3.德育渗透过程与教学目标相结合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由学生各方面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自身基本素质培养两方面构成的,这两方面的构成无疑都体现了以生为本这一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面向所有学生是我们在进行德育渗透过程中经常提到的,然而两者之间还应该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其能力培养过程还应该遵循学生德育渗透过程的效果来进行判定,这样两者之间才能够保持一致,其“统一性”也能够得到保证,这样教学目标才能够做到更加科学和具有“针对性”。

4.注重教材与生活的感性体验接轨,积极开展德育渗透过程

生活实际是我们开展德育渗透过程的主要手段,这也是让学生能够以最直接、最明了的方式得到最佳渗透过程的主要方法。通常我们可以通过举例说明的方法进行德育渗透过程,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还可以发现利用教学实践展开探索也是让学生主体观念得到体现的一种方法,同时学生通过自身探索所得到的结论是我们单纯靠语言描述难以达到的,渗透效果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针对这一点希望对我们广大教师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比如说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播放《火烧园明园》、《太行山上》、《百团大战》等影片,并在观看影视资料后联系史实进行讨论。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过程是我们教学任务的一部分,所要坚持的原则自然也是将学生放在主置,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相应的渗透过程,让学生身心同时得到发展。“以生为本”这一教学思想正是我们将学生摆在教学主置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我们提高教学效果的主导思想。通过本文的研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如何以生为本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在此之中观点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积极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赵凯.培养合格的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成功(教育).2010年04期

[2]刘淑英.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网络财富.2010年16期

初中教育方针范文3

[关键词]新形势 农村 男生 青春期教育 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100

新时期下的农村初中男生,由于缺少系统的青春期教育,很多出现了心理问题,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因此,对农村初中男生进行系统的青春期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学校是教育主阵地,教师需要端正认识,科学选择教育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切实落实相关教育措施做出自己的努力。

一、走出认识误区,认识到农村初中男生青春期教育的紧迫性

初中男生进入青春期,有了性的萌动,这都是极为正常的事情。学校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即使没有相关课程设置,生物教师、班主任和校医也应该有教育的责任。农村家庭中,很多学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于是他们成为留守儿童。这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男生,由于没有父母管束,在冲动心理作用下,很可能会通过不正常渠道探知性体验。这当然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需要加强教育,从正面进行施教,给学生以关心,培养其健康心理,这样才能有效保护他们。

二、选择适当内容,提高农村初中男生青春期教育的针对性

农村初中学校教育教学条件有限,青春期教育并没有专业教师,一般由生物教师和校医承担这项任务,班主任也会参与其中。为了提高农村初中男生青春期教育的针对性,教师要注意筛选相关内容。根据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首先是青春期性生理教育内容。教师要让学生懂得生理发育的基本特征和生理功能,正确对待遗精等现象。其次是性心理教育内容。要让学生掌握性心理的特点,消除因生理成熟而产生的心理困惑,懂得关于人的社会化,培养健康心理。再次是性道德教育内容。要让学生明白人的行为与动物行为的区别,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另外,还要适当讲解异往的注意事项,还有法律层面的知识。只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青春期教育,才能让学生建立道德观念。

三、促使家校联合,实现农村初中男生青春期教育的多元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农村,家长大多对孩子青春期教育存在模糊认识,其教育方式也存在问题。还有相当数量的父母远在外地打工,对孩子青春期教育几近空白。因此,教师需要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要让家长负起一定责任来。不管家长身处何地,都不能忽视孩子的青春期教育。现在的孩子性觉醒较早,家长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传授性知识,注意自身性别教育。家长还要信任孩子,不可对孩子横加指责、挑剔,要学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学校方面要与家长建立多种沟通渠道,要将学生青春期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教师要与家长交换信息,针对学生特点展开个性化教育。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要注意消除可能存在的不良影响。学校还要建立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异常心理进行必要干预。现代信息技术早已进入课堂,学校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向学生传播青春期教育信息,为学生排忧解难。

四、开展教育活动,体现农村初中男生青春期教育的实践性

初中教育方针范文4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文章首先从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个体素质、有助于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定向运动的意义和价值,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应关注的几个问题,即: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的保障、安全问题是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关键、场地设施的有效利用是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基础三点,希望对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 定向运动 体育教学 初中 应用意义 应用建议

定向运动实际上就是通过利用地图和指南针来走访地图上所标识的各个标识,并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所有标识的参与者为胜的一种运动。与此相对应的,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所开展的定向运动,就是任课教师根据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带有标识的地图,让学生通过借助指南针和地图,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地图上所标记的某个或多个点的一种运动方式。这种运动方式不但符合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还能够有效的利用学校及学校周边的体育教学资源。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定向运动的意义

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科学有效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定向运动不但改变了传统初中体育教学的方式,而且活动的开展形式较为灵活,涉及的内容也更为直观生动,这一点充分符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其次,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个体素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遵守纪律、团结互助、拼搏进取的重要性,从而有效的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纪律意识、团队意识、进取意识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学生个体素质的提升。

最后,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利用定向运动来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对学生完成任务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没有做出硬性的要求。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对自己来说完成任务的最佳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选择是自主的、能动的,从而尊重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充分的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二、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对策分析

(一)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的保障

由于在利用定向运动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按照地图上所设定的标志来自主选择到达目的地的方式和途径,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就会较传统的体育教学课堂而言秩序性会较低。如果此时再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来加以约束和规范,就很容易让教学活动出现混乱,而引发一系列的意外情况或事故,在影响正常的教学成效的同时,还为学生的安全问题带来隐患。由此可知,利用定向运动来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时,必须要制定良好的课堂纪律和课堂规范,以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二)安全问题是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关键

定向运动不同于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方式,其在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不可预料因素,而这些都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影响到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身心健康,而背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相关要求。因此,在利用定向运动来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始终把学生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要确保学生在参加定向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具体来说,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设计开展定向运动所需的地图时,应针对开展定向运动所涉及到的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的勘察,对勘察过程中发现的危险区域要进行相应的标注;其次,在根据教学需求设计运动路线时,应根据所设定的运动路线设置多个检查点,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所设置的检查点进行多次检查,以尽可能的排除安全隐患;最后,在教学活动实施之前,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学生安全意识的提升来降低安全问题出现的几率。

(三)场地设施的有效利用是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基础

场地设施的有效利用是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基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目前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学场地、设施等教学资源都是有限的,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体育教学资源来开展有效的初中定向运动教学也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概况来说,要做到初中定向运动中场地设施等现有体育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应注意关注以下两个主要的方面:首先,应注意制图的合理性问题。由于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而场地器材设施的现有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针对定向运动来制定运动地图时,切忌生搬硬套,而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充分考虑开展定向运动的实际环境、本校现有场地的大小、器材的多少以及学生的数量和本次教学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等多方面的因素来有针对的制定和完善;其次,在安排和分配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时,还应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因素,尽量的通过教学场地设施的科学安排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现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的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张成恕,种夫波.我国农村中小学开展定向运动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05).

[2] 叶朝忠.体育课教学学生定向运动技能培养的手段与练习方法[J].山东体育科技.2006(02).

初中教育方针范文5

初中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的思想品德、作风养成、心理健康、学习能力等方面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班主任的影响。初中生处在认知世界和学习知识,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一个关键时期,初中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动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教育策略,使学生积极融入班级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继而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班主任要十分注重管理和教育的艺术感染力。

1、初中班主任应该具备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基本素养

1.1要有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初中班主任的工作繁琐且辛苦,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去闹脾气,影响工作和人际关系,从而影响整体队伍的纯洁和稳定。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利益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个具体反映,就要加强这方面的思想改造。要认清班主任的工作并不是为了追名逐利,而是为了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益和管理水平。而学校作为激励和回报,要给予表现优秀的班主任适当的荣誉或者物质奖励,这也是对班主任利益观的一个重大考验。初中班主任要自觉提高思想觉悟,荣誉面前保持清醒头脑,不被利欲熏心,去追求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和为社会做奉献的高尚境界。

1.2要有先进教育理念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班主任素质的核心所在,引领其他各方面素质。它所指的是初中班主任应该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思想觉悟,表现在具体的工作中,就是要对《教师法》《教育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有正确认识和深层次学习,并且转化为通过自身来教书育人的精神动力。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将决定班主任对初中教育的一个根本的看法,同时也给教师定好育人标准和方向,这也是当好初中班主任的基础和前提。

1.3要有整体发展的观念

初中班主任要取得管理的成功,就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缺,使学生全面进步。一个优秀班主任一定是有整体发展观念的,要顾全大局、识大体,把建设一支优秀的学生队伍作为目标,互相团结,搞好人际关系,以全面提高育人的水平。

2、初中班主任要拥有较高的教育能力

2.1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

初中班主任首先也是一个教师,育人和教学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连接学生和教师的桥梁就是教学,教学的水平高了,桥梁就会愈加结实和宽阔,学生和教师在心理上也就越走越近,教师才会越来越有威信,就会增强他们对学生的影响力。所以,初中班主任必须

要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2.2要有较高的理论修养

教师受人尊敬除了要有高尚人格,还需要有广阔的知识,知识是教育工作的一个巨大财富,这也是对初中班主任的一个要求。试想如果一个班主任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都很丰富,学生对其评价自然很高,班主任的威信也就更高。不仅要知道自己学科的发展史,还要和其他的学科联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理论修养。只有这样,班主任才可以在课堂讲得深而透,讲出趣味性和灵活性。

2.3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

班主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管理方针,充分挖掘出每个学生的长处,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延伸,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等特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的教学辅导。

因材施教教学方针的实施,首先就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的总体情况,多和任课教师沟通,全面分析每个学生,得出客观的研究结果;再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例如,有学生对历史、地理等知识感兴趣,班主任就可以按照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帮助他们搜寻这方面的资料,激发他们的潜力,也可以主动为他们联系此类的知识竞赛,让他们发展自身特长。其次,在日常教学中,班主任寻找每个学生优点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们的不足,并针对不同的缺点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全面平衡地发展。最后,班主任还要分析出不同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及动手的能力,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感受自己在一个时期内所取得的成绩,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使得他们更有激情和动力不断进取。

3、初中班主任要有高超的管理艺术

3.1发挥好班干部作用

班干部因为是在学生当中学习、生活,自然对班级里的活动都很了解,尤其是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也很了解。所以,班主任要发挥班干部得力助手的作用,采用班干部管理班级的方法,同时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工作,建立班级委员会,以班干部为抓手,实现学生的自治管理。

3.2班级管理制度化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班级虽然是学校的一个最小单位,但是也要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保证正常的教学。需要注意的是,管理制度分为成文制度和非成文制度。成文的制度就是指常规的管理制度,非成文的制度主要指的是班级的风气、传统和习惯等大家约定俗成的管理制度。

3.3掌握好管理方法和艺术

初中教育方针范文6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个性;研究分析

个性是人在一定的环境与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特征的一种稳定心理特征,表现在学习与生活中呈现出个体之间的明显差异。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与最优化发展。

一、教学中了解学生个性,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

在接手一个新班级的体育教学之后,教师并不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种,一方面,教师要利用课后与学生谈心的机会,增进对学生个性状况的了解,尽可能多地获取学生的发展信息,为自身教学活动设计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在教学之中注意观察和研究学生,从学生的神态、言语、动作、行为等方面分析,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研判,并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调整与优化奠定基础。在分析和获取学生的个性状况之后,关键之处在与教师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以满足教学实际需求,提高教学成效。对于身体素质较好、性格开朗、自信心足的学生,本人对学生设计出了更高的训练要求,让他们向着身体潜能的更高极限挑战,并勉励他们勇于突破自我。在对待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水平都一般,自信心不足,甚至存在懦弱、自卑、急躁等情绪的学生,本人则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设计中尽量多给予他们包容和鼓励,以此来提高学生心理满足感和认同感,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因势利导,提高教学方案实效性。而对于技能与基础较差、性格暴烈、较为放任的学生,教学方案中则涉及一些针对性的专题活动,强化心理感悟,提高教学成效。

二、训练中兼顾学生个性,统筹性推进训练活动

初中体育教学中,项目训练体力消耗较大,学生也容易产生疲劳感,意志不够坚定的学生对于体育训练存在着心理上的抵触情绪。针对这样的状况,本人结合教学设计环节与步骤要求,将学生的个性因素统筹考虑进去,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设计相应的训练方式与途径,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例如在针对技能动作掌握较好、自我表现欲望强烈和热心帮助他人的学生,本人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专门的环节,给这一类型的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本人将学生分为多个互助训练小组,为每一个小组配备一名训练动作较为规范的学生,做示范教练,帮助这一组的学生进行规范化训练。这样的岗位正好满足了这一类学生的心理需求,其在训练指导的过程中尽心尽力,对于其他学生的训练活动帮助较大,这一成效的取得就是建立在学生个心心理特点扬长避短的基础之上的。再比如在教学中遇到基础较差、内心自卑、性格孤僻、不善交际等类型的学生时,本人都进行了相应针对性教学措施的运用,通过降低表扬门槛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多获得肯定性评价,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对于不善交际的学生而言,本人尽可能地设计一些团队合作训练项目,让其成为小组一分子,以此来将其融入到团队之中,有助于学生逐步摆脱封闭的心理状态,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体育学习与训练之中。

三、竞赛中发挥学生个性,发挥引领性教育功能

对于学生的个性,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扬长避短,通过设计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摆脱消极情感,改正性格与心理、思想上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闪光点个性进行选树,体现榜样示范作用。教师应当结合竞赛活动,发挥学生个性,对其他学生彰显辐射示范作用,在全班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渗透积极的思想教育。例如在全校运动会上,班级学生参加了1500米长跑活动,这是一项耗费体力较大的竞赛项目,每一位参加的运动员都将经受心理与生理双重考验。本人组织学生组成啦啦队,观看比赛并进行鼓劲加油,当运动员顺利冲过终点,获得好名次的时候,全班学生沸腾了。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中,本人一方面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让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作为集体的一分子,应当为集体的荣誉努力奋斗。同时,对学生进行顽强拼搏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从运动员的精彩表现之中受到教育,鼓励学生克服畏缩不前的消极心理,在全班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并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四、活动中升华学生个性,构建立体型教学模式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正确人生观念的教育,保障学生健康成长,这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学生个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校一堵围墙阻隔不了各种社会不良思潮对学生的侵蚀,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其个性发展方向与趋势对于其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帮助学生把好方向,构建立体教学模式,尤其是要借助于各种专题活动,深化体育教学的思想引领成效。本人在班级专门针对当前初中生中存在的盲目讲义气、冲动等个性特点,进行了“一冲动成千古恨”警示教育,选取了发生在本地区青少年群殴致人死亡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向学生讲述青春期冲动的危害性,以及帮助学生明晰义气的正确理解,感知盲目讲义气带来的严重后果。通过这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实现了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同时对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具有借鉴和警示意义,升华的个性,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初中教育方针范文7

关键词:定向运动 初中体育 教学 应用对策 研究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定向运动的开展通常指的是在校园中,借助操场来开展体育比赛项目,要求要基于学校实际环境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身心发育与需求特点,实现定向运用的科学且合理开展。而在实际践行中,要想充分发挥出定向运用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进而在激发学生兴趣与调动学生主观积极性的同时,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在开展定向运动的过程中,落实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定向运动的重要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借助定向运动的实施,能够将体育活动的范围进行拓展,且形式多样、运用灵活、直观生动,同时这一运动的趣味性较强,对于湖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迎合了该阶段学生身心发育与兴趣需求特点,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促使学生对体育运动本身感兴趣。同时,在践行新课改要求的过程中,对于体育学科而言,借助定向运动的开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积极性,促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之需。对于学生而言,能够结合自身的特点与需求来实现对任务的灵活选择,这一自主灵活教学方式的运用,在尊重学生个体需求的同时,为切实贯彻落实新课改要求提供了保障。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定向运动的有效途径

(一)全面认识定向运动并加大推广力度

在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的长期束缚下,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相应教学方法与模式过于单一且陈旧,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形式下,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进而不仅弱化了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同时也使得体育学科本身的教育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而基于定向运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所呈现出的重要作用,就需要教师要在进一步的提升对定向运动重视程度的基础上,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进而促使师生能够在全面认识定向运动的基础上,对定向运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同时,对于学校而言,需要针对定向运动的开展,做好相应的规划安排工作,完善相应的场地建设,为定向运用的顺利且高效落实提供支撑。比如:在实际践行中,学校与教师可借助多种宣传途径来加大对定向运动的宣传推广力度,以学校宣传栏、校园网站窗口、微信以及微博等方式来进行宣传。

(二)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从当前初中体育学科教师队伍的现状看,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且自身的能力素质偏低,进而致使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思维僵硬且局限,教学方法模式难以得到有效创新,而一些教师自身的学历与技能水平偏低,进而无法为该学科贯彻落实新课改要求并实现定向运用的完善实施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在实际践行中,就需要针对该学科教师加大培训力度,以定向运动培训学习班的设置,或是交流培训学习活动的开展,促使教师能够及时接收到新的知识与思想,不断提升教师的经验,促使教师能够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并能够满足定向运动实施之需,进而才能够为切实发挥出定向运动的价值提供保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在不断提高定向运动开展质量的同时,促使学生之间具备运动健身的习惯,并针对实际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与反思,结合实际反馈信息来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教师更好的明确学生个体需求以提升定向运动实施的针对性与效率性提供保障。

(三)完善相应运动器材设施

对于体育学科而言,定向运动的开展在具备相应场所的基础上,还需要以完善配套运动器材设施的打造来提供必要的支撑,进而才能够确保学生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切实能够在掌握体育知识的同时,实现对身体素质的锻炼与提升。而面对当前体育学科定向运动的实际开展现状看,相应运动器材设施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在实际践行中,则就需要从定向运动的实际开展需求出发,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在购进相应运动器材设施的同时,加大研发力度以实现可替代器材的发明,进而才能够在有效缓解定向运动开展实施压力的同时,促使初中体育学科切实具备开展定向运动的资本。

(四)健全定向运动开展实施制度并确保实施的安全性

在实际践行中,为了切实发挥出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学科中的作用,提高该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并落实教改的全面要求,就需要针对实际践行中,针对相应课堂教学的开展,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以确保实现定向运动的规范实施,促使教师在规范自身教学行为的同时,能够实现对学生行为的有效约束,进而才能够为提升定向运动教学开展的有效性提供保障。同时,还需要确保定向运动实施的安全性,这是实施定向运动的基础性前提,尤其是动向运动的形式灵活多样,因此在上实际开展的^程中,要提高对课堂秩序的重视程度,加强安全教育以促使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同时要针对相应的运动器材等落实完善的检查工作,以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为实现定向运动的高效且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三、结语

综上,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借助定向运动的开展,能够以灵活多样且充满趣味性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来满足学生个性化且多元化需求,进而在吸引学生兴趣并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为提升该学科教学有效性并落实新课改的全面要求提供保障。在实际践行中,则需要加大对定向运动的宣传推广力度与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同时完善运动设备器材、健全课堂制度并确保实现定向运动的安全实施,以此来充分发挥出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印玺.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6,(42).

[2]赵登亮.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定向运动的措施研究[J].高考(综合版),2015,(11).

[3]季晓国.浅析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21).

初中教育方针范文8

摘 要:最近几年,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教育教学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针对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教学反思是教学开展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与内容。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自身,获得更多质的提升。针对教学反思角度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以及改革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见解。

关键词: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对于教育教学有了更多崭新的认识和更加深入的思考。就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有了更多的新课例和新的教学方法,这些都应该被投入到现代的教学实践当中,这也是我们制定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最佳方法。

一、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和载体,要不断地进行自我的完善和创新,这样才能够对自身有一定的提高。同时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的反思,才可以更好地将符合时展要求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传递,为学生提供更多新的学习内容,培养与社会良好接轨的人才。

另外,教学反思也是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反思中才能够有所比较,才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出自身的不足,真正地意识到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弊端,为学生的教育教学开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帮助。

二、当前我国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当中,针对教学反思相关内容渗透的现状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

当前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对于教学反思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很多的教师在这方面的分工不够细致,内容也不够深入,这就会造成很多时候教师的反思力度不够,形成的效果和作用也不明显。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改进。首先,我们应该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目的进行教学的开展。新课程改革之后我们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的根本兴趣为出发点。从学生的个人利益出发,抓住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创新和改变,这将是教学反思当中非常有意义的举措。其次,我们应该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当中的弊端,将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引入其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以及较强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姜海霞.教学反思角度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J].中小学电教:下,2012(02):126.

[2]邵美红.教学反思为初中语文教学与改革提供保障[J].考试周刊,2011(48):42-43.

初中教育方针范文9

关键词:初中德育;问题;教学方法;分析

传统初中德育主要孤立以及片面的考虑教学过程,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对知识灌输,轻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价值观培养,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教学效率低下,不利于初中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难以实现教学目标,所以要对初中德育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

一、初中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1.重传递,轻思考

在初中德育教学时,强制性知识灌输以及形式主义的说教是一种惯用的教育形式,这种方式片面的重视知识传递,忽视价值的多样性以及价值选择性,忽视错综复杂的价值观,不能对学生正确分析以及选择问题和处理价值问题的能力积极引导。因此要改进德育教育中对学生价值判断以及选择功能的引导,将传统帮助学生形成所要达到的最高层次价值观进行转变,逐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判断,提高理智价值选择,通过积极的参与到现实生活中,不断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对学生创新精神积极培养。

2.知行脱节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高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思想品德教育最为关键的时期,在德育教育中,主要将社会道德要求以及规范转换成学生个体道德要求,将其外化成自觉的道德行为,实现知行统一的过程。初中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便是行与知存在脱节。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比较多,比如初中学生德育重视抽象说教,忽视具有目的性的对学生道德行培养。如果德育只重视一些简单的条件反射方式训练,然忽视学生道德理性的思考,会导致学生会养成一种言行不一的不良习惯。

二、初中德育教学方法

1.谈话教学法

所谓谈话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其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且要求学生回答的一种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知识进行巩固。这种方法的优点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对学生独立思考习惯不断培养。此外有利于学生对所需的知识进行更好的掌握,教学实际效果能得到及时反馈。但存在的不足: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是师生一对一的一问一答,会对多数学生带来忽视,并且信息传递速度比较慢。例如:在德育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出自己存在的困惑或者问题,还可以用不记名的方式把自己的问题写到纸上交给教师,这样教师能根据学生问题,对自身的德育教育方法及时有效的调整,充分实现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德育教育。

2.讨论教学法

一是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积极培养。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针对一个问题思考,并且对自己观点进行表达,使学生不得不学会应用概念以及原理对自己的观点证明,学会在不同角度上对同一个问题思考分析。

二是对学生集思广益的技能给于培养。这种方法要求学生能倾听其他人的意见,对他人意见进行评价,从而调整自己的思路,形成属于自己的观点。在讨论时,要克服自己的偏见,不可以钻牛角尖,通过这些技能的应用可以更加自由以及无压力的讨论。

三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在讨论时需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要对他人观点进行反驳,在这个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另外还要对学生集体合作技能积极培养,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通常情况下都会积极发言,针锋相对,同时还能相互协商和妥协,共同完成小组布置的任务,对学生合作能力培养。讨论法在初中德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势比较提出,所以被大量使用。

3.读书指导教学法

所谓读书指导方法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对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积极培养,养成较为良好的读书习惯。通常情况下适合应用到学生预习和复习中,也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读书指导法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够科学的使用教材以及参考书,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能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掌握属于自己的高效自学方法。在对该方法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提供相应思路。二是教师要教会学生读书方法以及技巧。三是教师在学生阅读中要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初中德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分析

一是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以及任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每个教学方法都存在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二是结合课程特点以及内容等选择教学方法。在初中德育课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其他学科存在不同,目前思想品德课程不仅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同时也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

三是根据学生身心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变化较大阶段,学生心理和生理等都存在较大变化,教师要掌握这个时期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另外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风格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教师个人能力以及风格存在密切联系。有的教师有激情,并且充满活动,还有的教师比较冷静、理智,会给学生一种威严,有的教师性格相对来说比较温和,给人以如乘春风之感,所以教师应该清楚了解自己个人特点,选择出最优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习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课中要提高学生自身法制观念,积极渗透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充分结合学科特点传递给学生爱国主义和责任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思想品质,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培养高素质人才是目前教育的主要目标,学校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提高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也是所有学校面前的关键问题。要针对目前我国初中德育教育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向东.解决农村初中学生德育教育问题的方法与对策[J].学周刊,2016,12(08)135-139.

[2]小强. 关于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6,15(08)156-159.

[3]屈雅洁.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J].才智,2014,15(09)178-179.

初中教育方针范文10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116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教育机构和教师越发重视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它有助于中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然而,目前初中阶段的德育工作还有很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相关教师一定要对此引起重视,积极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现阶段德育工作问题汇总

(一)开展德育工作的观念有待转变

现阶段,很多初中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仅停留在口头说教的层面,学生在认识方面虽然得到了提高,却并不意味着会表现出相应的道德行为。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内容匮乏

很多初中班主任对传统教育非常重视,但在德育教育等适应时展的内容上,却缺少深刻认知以及足够的相关知识。德育应该因材施教,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很多班主任过于关注学生成绩,不注重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思想层面的完善,这是他们急需改进的地方。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缺少针对性

班主任的教育观念以及德育理论水平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日常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之间矛盾的处理能力,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的能力等等。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班主任德育理论水平的高低。纵观现阶段班主任德育工作状况,一个最显著的问题就是缺乏针对性。对此,班主任要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的效果更显著。

(四)初中班主任对德育的认知有限

在很多班主任心里,只有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很多班主任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及习惯,往往视而不见,不注重学生良好思想品行的养成。这种做法未免有失偏颇,身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注重培养德才兼备、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然而,由于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知有限,致使德育工作往往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二、提高德育工作效果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加强沟通

想改变现阶段德育工作的教学成果,首要的一点,是要改变人们的教育观念。思想影响行为,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引导人们做出科学合理的行为。针对现阶段我国德育工作整体水平不高以及目标具有盲目性的特点,一线教师一定要及时转变自身观念,将德育工作提上日程,并放在与学习成绩并重的位置。

为此,班主任首先要高瞻远瞩,对德育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使自身树立新的德育观念的同时,也努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次,班主任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配合。这样不仅可以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品德方面的表现,班主任也可根据学校的德育工作为家长布置相应的任务,使教学成果更显著。

(二)调整目标

想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教师一定要及时调整德育目标,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更有计划性和针对性,且在内容和方法上,也更加清晰和明确。德育目标的调整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提升学生道德选择能力

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方式,更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虽对学生的学习有益,却不利于学生形成较强的道德选择能力。因此,身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注重提高学生道德选择能力。

2.提升学生社会公德意识

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让学生学会完善自己,形成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树立德育理念

初中教育方针范文11

1.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理论的策略

1.1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每个学生作为单独的个体,因为智力、心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所以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也是不一致的。分层教学首先应将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编排分组,让学生能在学习小组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初中英语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记忆单词、语法以及不同情境下英语的使用,不同的学生侧重点也存在不同之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前应对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以及能力做一个详细的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作为学生分组的重要依据,让所组成的学习小组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取长补短,获得成就感。

1.2教学方式分层

在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的教学方式则应根据每组学生的特点来设定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分层。首先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根据各层次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方向,例如学习能力较强、英语知识水平高的组别中的学生优越感较强,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设定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任务,鼓励学生进行新的探索;对于英语学习状态稳定的学生组别,因为他们不敢贸然尝试创新,因此教师可以多对他们抛出一些引申式的问题,加强学生信心;而对于学习英语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组别,教师应多给他们关怀,让他们从回答简单的问题开始,必要的时候教师还要从旁启示。说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备课设计问题时应将中间层次的学生作为备课的基础,在兼顾其他层次学生的情况下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所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可以从问题中学习到知识点。提问时,教师可以先将每个层次的问题一起展示出来让全班学生一起思考,然后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相应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让所有学生把旧知识复习一遍,也有利于学生讲新旧知识相结合,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进行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8AUnit6Naturaldisaster一课中关于Reading板块的教学时可设置如下两个问题:问题1:WherewasTimmywhentheearthquakehap-pened?问题2:DidTimmytryhisbesttohelphimselfaftertheearthquakestopped?

1.3课后作业分层

秉承“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教学核心”的理念,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也应该根据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作业。将课后作业根据难易程度布置给相应的学生,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到的知识,而后慢慢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稍稍增加难度,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分层教学理论对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影响

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能够提高英语教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因为分层教学能够帮助教师将教学的课程更加细化,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显得愉快轻松,从而提高了学习积极性;而且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学方式等,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分组学习也能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3.结语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中,对所有的学生均采用一致的教学方式,没有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同,从而导致两极分化严重。而分层教学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陈建龙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南华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张雪梅.分层教学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初中教育方针范文12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一、引言

古人云“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由此可以窥见古人对于正身的看重,何为正身,自然就是端正自己的品行,只有品德端正才能成为一个正人君子。如今,不管是学校里的道德规范还是国家提倡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对人道德取向、价值观念的引导,这就足以看出国家对于社会道德建设发展的重视程度。对初中生来说,他们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树立初中生的正确价值观念,行为选择显得非常重要,初中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主动性,在引导中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思想。

二、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目标不符合实际

德育工作目标不够具体,高远不切实际是德育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目标规划来看,培养初中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精神;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坚定政治立场,拥护党的领导,这些内容成为初中生德育工作目标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是每个初中生应该具备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要求,但是,却不应该让它们成为初中生德育工作的全部。这种内容的形容是空洞的,它可以出现在这个时代,也可以出现在上个世纪,缺少必要的针对性和具体性。尤其在社会转型这个关键时期,德育目标没有具体的要求和说明,德育教育工作很难开展。

(二)德育内容和方法滞后

德育工作的内容围绕在国家、社会这些大的方面,描述的情况普遍存在,德育内容似乎从开始提及要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就没有做出过鲜明的改变,从整体来说,德育内容表述相对落后,同样,在德育方法的选择上,内容也是相对滞后的,很多初中的学校还只是通过单一的召开班会,组织升旗,召开全校大会等方式开展德育工作,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没有让初中德育工作与科技发展结合,没有与现代化的内容结合。这些表现都说明初中德育工作的滞后性。

(三)德育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不完善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并没有完全为其配套相应的教师队伍,很多初中,德育工作开展的主体是各班班主任,较少的有班级任课老师参与,学校领导的介入,级部领导介入的可能性更是非常低。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它不是靠班主任一个人就能建成的,德育目标也不是靠班主任个人就能实现的,而学校德育工作不到位,队伍建设不全面,教师学校的参与程度不高让初中德育工作有很多方面都处在没有人管理的真空状态中,这对推进初中生的德育工作是不利的,这也是现在普遍存在于很多初中学校的德育教育问题。

三、初中德育工作更好开展的建议措施

(一)“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做德育工作的传导者

要更好的落实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措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到学生的存在,看到学生的问题,一切以学生为重点和出发点,一切以学生的德育发展为工作依托,这是最基础的内容。所以,在实际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班级学生的成长发展状况,随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变化,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给出应有的关注,通过召开会议或者其他的一些群策群力的方式,找到不同学生德育问题的解决方案,让每个方案针对不同的问题。比如,初中这个年龄段出现学生打架的情况很多,几乎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存在,既然这是一个高发问题,各个班主任以及学校领导就应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了解,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了解学生做出这一激烈行为的原因,并不单纯的批评学生,而是以学生为本的探讨根本所在,是以学生为基础进行探究,这对解决实际问题更具实际意义。班主任在其中应该积极发挥引导性的作用,扮演好传导者的角色,帮助初中生走出德育困境,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选择适应时展的德育教育内容

德育目标可以树立大方向的,但是德育内容一定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一些不符合初中思想内容发展的要求,没有出现在初中德育工作开展要求上的必要性,尤其在这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初中学校作为培养青少年行为习惯的重要阵地,根据初中生情绪变化大,身心起伏大等特点,有必要针对社会发展现状,符合时代特征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在德育工作方法落实的过程中,班主任的方法选择,建议措施的提出应该针对现实情况提出,不能用一些模板式的思路限定德育工作的内容和问题的解决路径,只有让每个德育工作者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贴合时代思想教育的内容,初中生的德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

(三)根据班级的现实情况,制定一套可行且科学的工作计划

一个班级的班风优良与否对学生整个的学习生活环境影响重大,作为班主任,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就是对学生的一种约束,告诉学生自由是在规则以内的自由,超出了度就是违反规则的。道德意识是指导道德认识让它转化成实际行动的一个中介,如果没有道德意识那道德行为就不会出现,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科学文化课程获得道德认识,获得对美丑善恶的判断,但是我们要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必须要有道德意识的作用。班主任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发展情况,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举办演讲活动,进行班级征文等一系列的活动,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德育建设中来,让他们成为自己思想道德树立的主宰者,让教师成为引导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开展道德教育工作,让学生通过潜在的影响不断升华自己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进而提升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激发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向上的情感体验。

四、结语

道德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笔者认为,教育中始终是德育教育为上,素质教育为先,教会学生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怎样顶天立地地存在于社会中要比单纯地管理课堂秩序,形式化地建立班级管理制度,要有意义有价值的多。所以,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重要掌握者,应该明确学生工作的重点所在,明确德育教育的关键所在,把德育教育纳入一般教育中,让德育工作在教育中、课堂上、课间里随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忠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认识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23).

[2]刘光恒.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科技信息,2008(28).

[3]刘大明.价值澄清理论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教育的启示[J].现代经济信息,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