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

时间:2023-08-03 17:27:58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范文1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当代大学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除了要在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学习上要有较高的水平之外,还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品。所以说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要有适当的方法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因此将哲学思想应用到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而创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很有必要性的。

一、哲学思想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同时它也是建立其它学科的重要基础,只有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工作是大学生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困难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最难研究和理解的原因如下: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有关工作本质性的知识,要求我们一定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众多现象中发现规律性具有理论规范性的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理论提升和概括,这就是哲学思想中从现象到本质的一个发展过程。其次,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又是具有体系性的,其中各个不同的原理之间要有严谨而密切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困难重重,所以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学体系的建构应用哲学思想是最好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说哲学思想的应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得以合理建构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哲学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建构具有重要作用,这一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想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个关于大学生政治教育的大厦,必须要保证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这些基本的砖石的合理性。这一过程的完成必须要对哲学思想进行恰当的应用,尤其是哲学分析法的应用特别是西方哲学中的逻辑分析和概念语义分析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的分析和形成是很有好处的。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观点的概括和精炼也需要哲学思想的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学观点的得到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的不断循环的过程,是对概念的不断提炼和概括的过程,这一过程哲学思想是必须要用的,因为哲学思想可以透过简单的外表看到内部的复杂性,帮助观点的形成。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体系的建构和对体系的反思和调整离不开哲学思想。因为哲学思想可以帮助人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具有统揽全局的整体性眼光和建构体系的严谨的逻辑性。

二、恰当应用哲学思想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在20多年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哲学思想的恰当应用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工作和学科的建设中对哲学思想的应用有时候不是特别到位和准确,也就是说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对哲学思想应用的不足或者应用过度的情况,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科的建构产生不良的后果和影响。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学科领域当中有许多的相似和相近的概念,对于这些概念的区分要利用哲学思想较大的辨别能力,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学对相关的学理的分析和辨别就做的不够清楚了,就会产生概念混乱的现象。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等这些相近概念它们各自的含义都是什么,如果不利用哲学思想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进行研究,就会产生这些住概念的模糊不清。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的原理进行建构和讨论中也必须要对哲学思想进行恰当的应用,例如哲学思想有一个论断就是: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论题来源问题,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论题不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当中提取出来进行研究得来的,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关的原理和体系生搬硬套过来,再戴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名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论题来出现的,这种论题的来源方式没有实践性和先验性。这种论题脱离了实践,是从概念到概念,而不是从实践到概念,这样容易使这些原理在哲学的相关原理中兜圈子,无法发挥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成了纯粹的经院哲学。换句话说就是哲学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不起当应用,除了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还会使人们产生对哲学思想的误会,从而也不利于哲学思想的发展。

三、哲学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结合

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相结合以后,对于这两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都可以避免这两个学科在发展中所产生的一些弊端,从而做到扬长避短。

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相结合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学就具有了比较高的对相关理论进行抽象和研究的水平,也就会产生了一些新的对思想教育学科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元理论。这时探讨的问题将是如何将哲学思想中的实践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相结合起来。这一问题是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性和前提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与自由原则的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不仅仅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更加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内容的具体概括和精细研究。为此除了要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以外,还要借鉴西方哲学和其它国家的关于教育的哲学。所以说将哲学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相结合是为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哲学的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可以利用这两个学科的结合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而努力和奋斗。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范文2

一、引言

所谓生命哲学,从广义上来看,现代西方哲学史上所有的人本主义哲学如唯意志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哲学、现象学哲学、存在主义哲学等,都可以称之为生命哲学。从狭义上来看,生命哲学则专指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欧洲流行的以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借助肯定人的生命价值来冲决理性绝对主义哲学观念的一种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亨利?柏格森、威廉海姆?狄尔泰和乔治?齐美尔是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生命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生命现象当作一种非理性的心理体验或本能冲动,一种绝对自由的创造力量和最真实、最直接的实在。例如,柏格森认为:“生命冲动或生命之流是世界的本质、万物的根源”、“这种冲动变化是在时间上永不间歇地自发地流转,故称为‘绵延’或‘生命之流’。”[1]他说:“绵延意味着创新,意味着新的形式的创造,意味着不断精心构成崭新的东西”[2]“对于有意识的生命来说,要存在就要变化,要变化就要成熟,而要成熟,就要连续不断地进行无尽的自我创造。”[3]所以,在柏格森看来,生命本质上就是绵延和持续不断的变化与创造的生命之流。生命哲学家们还认为传统哲学和科学所使用的理性概念和方法只能把握凝固的、静止的、表面的东西,而要把握生命,就必须深入到生命本身中,深入到现实生活当中去,而这只有依靠非理性的直觉。柏格森说:“所谓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这种方法绝对地掌握实在,而不是相对地认知实在,它使人置身于实在之内,而不是从外部的观点观察实在,它借助于直觉,而非进行分析。”[4]

西方生命哲学启发我们通过对生命的思考来寻求生活的意义以及对人生价值实现的追求,这正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反思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生命是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石和载体,离开了人的生命,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成了脱离实际的抽象的东西,失去了其存在价值。所以,从生命哲学视角看,就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的生命”的发展,用生命的意义及价值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生命关怀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意识形态灌输,功能单一化、功利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能带来实际经济效益的物质生产和科技创新,而精神家园的建构却被忽视。学校教育也更多地关注社会对人才的知识水平、 科学技能和创造财富能力的需求,为社会塑造了一个又一个 的“知识人”, 却忽略了受教育者的内在精神品质的塑造。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也日益趋于工具化、功利化,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发展的本质。具体表现为:学校教育者从社会的需求出发,向受教育者极力灌输社会政治思想,将受教育者当作培训的工具,将教育教学作为获得功利的手段,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思想需求和个性特征,忽视了与其进行生命交流,从而抑制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和创造性。例如, 有的教育者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的同时,否定或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性,片面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及其坚持和实现,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单一化和教育形式的呆板化”。[5]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确立、内容设置、方法选择时忽视人文关怀,致使 “本可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读物有时成为政策、文件、语录的简单汇编与转述,本可情趣盎然、文采飞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时成为枯燥、空洞的政治说教与道德说教”。[6]等等 。柏格森指出:“我们若将目的性理解为一种事先设想的(或是能够事先设想的)意念的实现,那么,生命便超出了目的性。因此,对于整体性的生命,目的性的范畴就过于狭窄了。”[7]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衡量其实效的标准,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政治觉悟是否高等,而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是否得到全面发展却被无视。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但是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同样重要的目标。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僵化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远离生活,缺乏创新性

作为传递一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观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增设相应的内容,而在实际教育内容中,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却越来越疏远。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局限于书本内容的教学,大学生现实生活比较关注的焦点不能得到充分满足;过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理论体系建设,没有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却陈旧落后,严重脱离社会现实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学生普遍表现出对“两课”不感兴趣,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在教学的过程中没能把理论的内容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生命哲学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

传统教育有两个根本的弱点,“第一是它忽视了个人所具有的微妙而复杂的作用,忽视了个人所具有的各式各样的表达方式和手段。第二个弱点是它不考虑各种不同的个性、气质、期望和才能”。[8]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是统一的教学模式,即在教育内容中片面强调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忽略了人的个体差异性,导致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用统一的标准塑造全部的学生,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从而导致我们的教育目标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脱节。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教育者在施教中应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忽视学生主体性

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的教育学观念中,教师和学生设定为主导作用与受动地位的形象,两者具有对立性。在课堂上,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将教师看作是实施教育的唯一主体,强调教师作为权威的中心地位,过于关注对学生的控制,使大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完全附庸于教师,对教师所传递的思想言听计从,不能提出任何的疑义。这种听话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很少有机会思考,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而严重削弱了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造成了学生个性压抑。教师与学生之间这种从属、依附的关系,表明了师生之间地位不平等,学生缺乏主体性,合理需求达不到满足,使他们缺少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这种传统教育方式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宣教,这与素质教育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背道而驰的。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调刻板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适当采用灌输方法是必要的,但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对灌输方法的应用有偏差,过于强调单向灌输,通常诉诸直接的问答式教学、说服、强迫执行、训诫、奖惩以及榜样等,试图使学生接受并最终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特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把学生当作盛载知识的“容器”,以知识来衡量教育的价值,以学到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和判断学生,这是一种强制、封闭的教育教学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这种“填鸭式”、“满堂灌”的单向灌输模式,教育者把系统规范的思想以一种不可置疑的态度灌输给学生,学生完全是被动的,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发展被忽视,他们的感受和实际接受性很少被兼顾,于是就产生思想政治教育课上学生逃课、睡觉的现象,最后导致出现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问题。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化”路径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生命关怀为价值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讲是育人教育,而育人教育不仅是一个阶级统治行为、政党政治行为或完成教学任务的行为,而且是要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行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9]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每个学生都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拥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都贯穿着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主线,因此,离开对生命的关怀和敬畏,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其本来的面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单是为了统治阶级意志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灌输、宣传, 或者纯粹的知识传授, 也不单是为了实现思想认识上的统一, 更不单是为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 而是为了育人, 为了给学生以智慧、道德和情感的启迪, 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也不只是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大学生,而是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生命质量。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唤醒人性、健全人格、完善人生,指导学生怎样做人,使学生成为真正“人”的育人活动。另外,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实现教育目标,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命活动、情感变化,不断地进行情感渗透和激励。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既重视学生的思想问题,也要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只有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才能切实从思想上教育学生。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满足大学生生命成长需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这样才能及时、有针对性地关怀到大学生个体,真正焕发出人文关怀魅力,这也是由当今大学生成长的特点和社会背景所决定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选择上, 不能不顾实际,停留于照本宣科, 满足于传达文件精神,而应该立足于现实,对内容进行精心编制, 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使之更贴近大学生、更贴近现实生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除了应该与当今世界形势发展以及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特点相适应外,必须贴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需要。针对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价值观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耐挫力弱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要深入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积极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使大学生能够在逆境中学会坚强,学会发现生活的真谛,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要高度重视大学生中出现的自杀、自残和其他暴力倾向,积极融入法制教育和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找寻到生活动力与生存价值,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和幸福观。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符合大学生生命成长规律

生命哲学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不断促进大学生生命质量的提高,不断推进其全面、自由的发展。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满足大学生对完善人生、充实灵魂、提高思想境界的需求,又要促使大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实现以下三个转变:

1.教育目的由“知识‘量’的积累”向“生命‘质’的升华”转变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知识越来越显示出其巨大的价值和威力。知识价值的凸显就必然使得知识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知识“量”积累的多,并不代表个体发展能力就强、生命质量就高。教育不能为知识的积累而教育,因为积累知识的目的是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可能性,是要让生命更有价值、人生更有意义。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知识“量”的积累,而忽视了对生命的关怀。“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是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基于生命,生命融入教育,最终使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栖息地’。”[10]因此,生命哲学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心灵净化、人格完善、生命升华, 是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和滋润心灵的统一。

2.大学生由教育“客体”向“主体”转变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客体和被动接受者,“看不到”学生旺盛的生命力及其多方面的发展需求,“看不到”学生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关注“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的过程,过于关注“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忽视学生“自主发现”的过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仅仅当作个体应该遵守的外在规范和约束,而不是当作有益于个体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由于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纯粹的政策宣传、知识灌输和行为约束,本来应该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因此变得枯燥乏味,使学生对教育的内容难以接受和内化。生命哲学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想状况,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有意识地创设机会与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去自觉、独立地思考问题,开发其智力,鼓励其创造。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认可教育目标,自觉内化、接受教育的内容。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主体性人格,才会真正自觉地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范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维;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哲学思维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在党政机关、学校 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在中等专业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哲学课程是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往学习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的是它的意识形态色彩即把它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理论指导与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来进行阐述、学习,忽略了对学生哲学思维的培养。什么是哲学思维呢?“哲学思维不同于日常思维、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等其他思维形式。相对于其他思维形式,哲学思维显现出丰富的抽象性、深邃的独特性、清晰的缜密的整体性和内在的逻辑的系统性。”[1]

二、哲学思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哲学

1、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

首先,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基础。哲学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理论反映,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反映世界的本质,论证人在世界中的位置,揭示人与世界的复杂多样关系。对人的本质、人生价值、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等至关重要的人生问题予以审视、反思和预见,为人们的思想意识奠定理论基石。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哲学为支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理想世界。

其次,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论依据。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而且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理想世界的活动中,哲学提供总体性和一般性的方法论原则。

2、专业的核心课程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般都开设了哲学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西方哲学史》《伦理学》《马列原著选读》《美学》《逻辑学》《宗教学》等。

在这些哲学课程当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最为重要,它主要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提高用正确的立场、思想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其他专业课程奠定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因此,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视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核心的核心,并与其他哲学课程相互联系,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哲学课程体系。

其中《西方哲学史》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之前的西方哲学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此基础上开设《马列原选读》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准及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关哲学课程组成的哲学课程体系,既为学生的学习与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支持,又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

(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哲学思维

哲学思维,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基础的体现,还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象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都是人,目的是改变人的思想。因此,人是全部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全面科学地阐述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目的,任务,对象的重要理论支撑。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不但要求具有运用哲学思维的辩证性来分析、解决问题,对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的看待,反对片面性和绝对性;还要运用哲学思维批判性、实践性,不迷恋权力,不盲从权威,对工作中发生的事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同时,反对反对经验主义,反对把过去的、一时成功的经验作为绝对真理照搬套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从哲学思维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冷静地审视客观世界的事物和人类经验中的一切行为。总的来说,哲学思维方法不在于给人多少具体的知识,也不在于给人解决了多少具体的问题,它的根本作用在于给人提供了一种正确的理性思维模式,培养和锻炼人的思辨能力,从而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

(三)教育教学中的哲学思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千多年前韩愈在《师说》对教师职业的阐述,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些都是对教师职业的要求。现代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者,不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还要有科学的工作管理方法,丰富的人生阅历,开拓的视野,能够对自己的活动对象的客观属性、内在本质,因果联系、发展趋势、作用影响等矛盾各个方面的哲学认识,有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等哲学思维的能力。

关于教师的培养,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实际上学习哲学,培养哲学思维对于当好一名教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现代教学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过去机械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成这一要求就需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进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哲学思维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求教师从全局考虑,细节着手,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辩证思维,在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认真对待那些可能对群体造成重大影响的细微之处,哲学思维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支持。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应该能够运用哲学思维处理工作中的问题,还需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

(四)企业工作中的哲学思维

当今,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这一客观事实,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更属不易。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涉足了企业领域。如从事销售、业务员、银行柜员等工作。

在企业所从事的工作往往与本专业所学知识联系不够紧密,学生通常会感到没有把握,对工作缺乏信心,不能勇敢的去尝试,对未来感到迷茫。

面对专业不对口的这种情况,《实践论》给出了应对的办法。首先,是对工作的情况和环境加以详细的调查分析,了解这些之后就能够初步从事某项工作。在工作一段时期以后,有了工作的经验,再加上这个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2]最终胜任一项工作。

人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要对自己有信心,勇敢的面对工作,调查分析工作的情况,并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虚心体察情况,客观地、全面地分析与准确地判断自己在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就能够做好自己原来并不熟悉的工作,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在工作中成长。

三、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哲学思维

由此可知,哲学思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重要性,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哲学思维就成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1、构建有机的哲学课程体系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核心,《马列原著选读》《西方哲学史》《宗教学》《伦理学》《逻辑学》《美学》等各门哲学课程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哲学课程体系。哲学课程体系既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论,又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从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增强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必需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哲学课程,统一设置各哲学课程,把握好各门哲学课程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有机的系统。

2、增设新的哲学课程

的哲学著作《矛盾论》《实践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新中国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当中发挥了显著的指导作用,在教育教学,企业工作当中也同样具有用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其他的哲学课程,《矛盾论》《实践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得更加紧密,对我们的各项工作具有更强的指导作用,也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中增设《矛盾论》与《实践论》等课程,将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从教学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学习和研究哲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和训练哲学思维的过程,要想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就必需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和研究哲学。因此,需要推广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将书本上的哲学问题与我们所面临的哲学问题联系起来,为书本上的理论赋予现实的生命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从社会实践、科技发展的热点问题引出哲学的抽象理论问题,从身边的小问题中引出哲学的大问题,拉近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进入哲学思考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杨方.哲学思维略论[J].南通大学学报,2008,6(24).

[2].的四篇哲学论文[M].1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68:16.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范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定位;有限性;无限性;反思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1-0084-04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新建地方理工科院校文化软环境建设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协同递增规律探究”(2013B220);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指导性项目“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论新建地方理工科高校文化软环境建设”(2012G214);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青年研究项目“中国共产党实现文化领导权的路径与基本经验研究”(13YJC710076)的成果。

作者简介:朱磊(1978-),男,河南南阳人,湖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文化软实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方法。

“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1]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始终。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亦不例外。思想政治教育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结合体。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有限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此在”的一种客观体,有着自身独异的边界、限度、功能、机制等条件限制性特质。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无限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此在”,具有涵育、批判、引领、超越等无条件性特质。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成立30年,检视和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得出一条结论: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可治愈一切痼疾。实践中,我们理应认清其功能定位,杜绝“过度教育”和“泛教育”现象。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立足当下,又着眼未来,区分边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追求卓越的最大效能,不断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丰富而独立的品格,从而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限性

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界更多的是从“无限性”的角度出发来论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的丰富性,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被赋予了厚望。然而,在实践中,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了一种理论上日益臻善、自足而与现实生活“有限性”愈行愈远的境地。理论上“形而上学”逻辑演绎的严密性并不必然能够解决现实中人以及人生活的“缺陷性”和“有限性”。直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限性问题也许是解决当下“过度教育”、“泛教育”现象的正确路径。

1.从本体论的维度来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所当然的哲学根基――“社会性的人”具有无可置疑的有限性规定。

“社会性的人”作为一种“此在”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此在”的时间性表征着“此在”在当下的生成历史性。即是说,“此在”首先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时间和历史是‘此在’最内在的本性,这种本性彰示着‘此在’是一个有限性存在。”[2]德国哲学大师海德格尔也强调“此在”的有限性命题。“……谁要这样问:我能怎样?他就以此表示了某种有限性。凡是完全在其最内在的关切中受这个问题所触动的东西,就在其本质的最深处显出了有限性。”[3]106事实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会不间断发问:“我是谁?”“我会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诘问。而这些反思式的自我反问带有强烈的生命终极性的追问性质,也清晰表露着人们对自我“有限性”原初的本能意识觉醒。

人们对生命有限性的自我体验无可辩驳地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根基,或者说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存在的逻辑起点――“社会性的人”所携带的与生俱来的有限性。有趣的是作为人存在的时间性以及在实践生活中的种种“缺陷性”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成为可能。人的生命周期、理解程度、认同阀域的差异性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达至理论上所设置的所有可能性和应然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我们甚至发觉还没来得及进行有效的理论灌输和方法疏导就已经失去了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人们经常调侃的“我们甚至来不及充分的欣赏沿途如画的风景就已经成为历史的‘曾在’了”。这句调侃式话语的所指与思想政治教育有限性的内涵是十分相似的。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实证也表明,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和内化认同的心理区间并非理论上设想的永远“不可饱和”。抛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断涌现的鲜活问题,一味沉浸在书斋中孤芳自赏的理论建构的后果必然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空疏无物的玄学。试想,空疏无物玄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实效性有何关联?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在实践中的“被迫溢流”和不断消解迫使人们不断思索:如何确保其有效性?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似乎还必须回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性命题上来寻求答案。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学和存在根源的相关理论启示人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有其正当合理性,但也有二律背反的悖论之处。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在根源性命题上存在学理不通或缺乏有效证据支持,那么在实践中损害的恐怕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了。另一方面,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个人的生活空间的私密性以及人的思想的多变性等因素,试图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介入一切领域和空间非但是不可能的,而且还会引致本来就已经过度泛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再次遭受诘难的困境之中。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证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积极正向功能和价值之外,也同时承载着消极负向的功能和价值。为此,我们可以相信“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人们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唯一变量”,[4]而且要杜绝“一揽子”处理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惯性模式,必须再次从思想政治教育有限性原点出发来思考诸如主体合法化问题、客体分层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合力重建问题。“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姿态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才会在实践中更加自觉维护其权威性,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夯实思想政治教育根基。”[4]

2.从认识论维度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体介入客体的桥梁和纽带,在主动反映客体获得有效信息的过程中,所触及客体的广度和达至客体思想现象的深度同样是有限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反映对象――“社会性的人”也许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认识,同时也是最具磁场吸引力的存在物。西方哲学史上,从赫拉克利特“寻找自我”的思考、苏格拉底对“人是什么”的追问,到休谟人性怀疑论的透彻思力、费希特知识论的精辟见解,再到笛卡尔的自我反思、康德的自我意识以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从这些大师的相关论述,我们不难推论出认识世界和分析自我一直是西方哲学传统的一个不变主题。反观中国哲学史,我们深刻感知到,其“人本哲学”色彩尤为明显。孔子的“为仁由己,而不由人”,孟子倡导的“仁政”“回心”,道家哲学张扬的“道法自然”和极力反对“人为物役”的理念以及禅宗强调的“佛即本性,离性无别佛”等论断,反复昭明中国哲学最高目标的永恒的主题同样也是“现实中的人”。

对人本身复杂性的觉醒和思考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古今中外的哲人痴迷般地不懈探索。而面对先于人而存在的浩淼世界,人的所有一切显得如此苍白和脆弱。人始终无法穷尽一切现象,人只能在自身有限度的前提之下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遗憾的是,现实中,我们根本无法寻觅到先验论中所设想的那种“大写”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也无法寻觅到近乎完美的进入彼此内心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也许,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那种无限逼近对方内心世界的博弈状态才是一种常态化的存在。任何一方试图走近对方进而完全同化对方思想的做法则预示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可能性失败和完结,而新一轮的思想政治教育矛盾博弈活动即将开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正是在这一无限循环矛盾运动中而得以螺旋式开展和运行的。因此,试图建构一种臻善完美的精妙理论而忽视现实中直接被给予的有限性的“人”,其结果必然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形式化和泛化的尴尬处境。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获得是以现实中人的有限性和缺陷性为原初参照的,而人的这种有限性和缺陷性也恰恰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奠定了稳固的哲学根基。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是预设的、先验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这种奠基于人的有限性和缺陷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根基非但不会动摇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的理论大厦,而且还会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合理性预留无限的生存空间。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无限性

现实中的人似乎永远处于一种自身无法超越和克服的悖论之中:人生而注定是暂时性的有限性存在,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否认这一点。但是,作为具备高级自觉意识的人绝不会因此而沉沦消极,相反,现实中的人往往以刚健有为和积极入世的态度有所作为。归结起来,人不是一个仅有生物生命的个体,而且还是具有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独特存在。生物生命规定着人是一个有限者,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规定着人又是一个无限者。人不是无限者,但是人必须超越有限像一个无限者那样去思考和行走。

1.思想政治教育支持、帮助人们构建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

人之所以为人,最生动、最鲜明的诠释和展现是主体意义世界的建构和精神家园的皈依。意义世界何为?意义世界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远古时期,人们囿于自然界的威慑,为了寻求安全的栖身之所和希冀获得某种超力量神灵的护佑纷纷寻找一种所谓的“图腾”来加以崇拜。这种原始的“图腾崇拜”恰恰显示了人们由于恐惧死亡而追寻原初生命永恒性的强烈诉求。实际上,即便是远古人虔诚地信奉某种神灵的护佑,生老病死依然会如期而至,任何人也不能豁免。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在今天来看是人们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的另一种指代。对于有限性的生命体而言,自身不可能自动获得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的自动圆满,必须借助于外力的介涉才可能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为人们合理地参与社会生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使参与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凝聚成一个社会整体。”[5]社会整体的团结性资源是人们美好生活所必需的秩序需要和意义需要的先决性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是属“人”的客观存在,“人是世界上最奇异的存在――超越性的存在。”[6]1如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限性一样,人自然也是一种有限性存在。实践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换句话说,人其实是一种实践性存在。实践首先是一种目的性活动,实践的目的性是意识超越性的体现。人总是“以自己的意识超越性去超越自己所理解的世界对它作出‘深层的解释’”。[6]100在此意义上,作为“属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获得了超越性的独异特质。因其“超越”特质,故而彰显“无限”可能。人无疑还具有“未定成性”和“在途中”的内在规定性。“未定成性”和“在途中”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无限的可能性。

在嘈嘈切切的人间俗务中,人们难免会有一种无家可归的颓败感和漂泊感,对未来的无知和无助更迫使人们一再思索何处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千百年来,人在何种意义上称其为“人”的争论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初使命便是――“成人”。对“成人”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标志。“成人”的目标诉求蕴含着生命价值和意义追寻的终极性命题。“超越突破”的基本旨趣以作为有限存在者的人类与“绝对实在”的连接方式不仅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特定的基本价值取向,而且对其特殊的发展路向也产生了重要的决定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界产生共识的“适应超越律”的内涵也正原发于此。基于人类对于自身作为有限存在的心理恐慌,才使得人类竭力探寻超越“有限”的途径。康德的“浩淼的天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被认为是人类生命意义追寻中的永恒主旨和内容。“对生命意义的追寻特别是对于自我生命之终极意义与价值问题亦即‘终极关怀’的追寻构成了人作为具有超越追寻的社会存在者与一般动物的一个基本差别,因而作为类存在的人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是不可能丢弃终极关怀的。”[7]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上超越的独异性特质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就在于帮助人回归到“闲逸的好奇”和“心灵的宁静”境界。闲逸与好奇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协助人们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从而使人的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获得充分的舒展和张扬。“道德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生活中的道德影响无时无处不在。人不是被自己皮肤包裹着的封闭存在,而是敞开心灵与外界和人进行交流的存在。”[8]

现实生活中充满各种斗争和欲望,然而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却不会永远失落。崇高的道德修养使人的行为产生出利他的效果,能形成彼此相助相爱的生活环境,在给他人带来欢愉体验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惬意,这就是良心上的幸福。一个缺乏道德修养的人,总以利己的行为损害他人利益,不断遭到社会舆论和良心的谴责,他感到的是孤独与冷漠,乃致敌视与仇恨,与幸福所要求的愉悦相去甚远。思想政治教育为人的幸福和生命意义不断赋能和增值,使人的生命之树焕发生机活力。在这种因道德修养升华而使生命得以赋能和增值的过程中,个人和群体都可走向和谐的幸福。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收获了超越时空的无限性。

2.思想政治教育激活思想、激发潜能,助推人的全面发展。

精神独立、思想自由、全面发展被视为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最高境界。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具备了超越性意识。超越性意识根源于人的超越性生命活动――生活。现实的生活给予人类以无限的可能性和挑战性。生活中的思想是超越性意识活动的源泉,思想和意识的超越性使得人类对未来的生活具备超越当下的预知性和能动性。法国大思想家帕斯卡曾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所以,人们也常说思想是自然园地中盛开的最美丽的花朵。

人们厌恶死亡,恐惧死亡,但死亡却如幽灵一样如影相随。冰冷而残酷的死亡宣告着生命的确是有限的存在。有限的存在因其思想的延传而获得永生。正如诗人臧克家所说:“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之所以活着是因为生命个体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所折射出的“思想”永恒挺立。思想政治教育对道德伦理的深度开掘,往往伴生着激活生命个体道德理想和创造欲望的苏醒。思想固然是永恒的,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思想会干涸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此外,新生的思想也是极其脆弱的,思想成长的历程中往往会遭遇各方批判的无情围攻。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传递知识、传递思想,而且还肩负着呵护生命、激活思想、促进发展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上述三方面的积极介入和关注,逐渐渗化人们的表象世界,贴近人们的伦常日用,改铸人们的文化构造,使人的思想重新获得灵感而得以启迪和绽放。这种力量无疑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强大正能量。

思想政治教育不但通过激活思想获得超越性,还内在具备指向激发潜能,挑战极限而获得无限性。据有关材料显示,人的大脑神经元,约有120亿到140亿个,但人一生中有效利用的神经元仅有10%左右。因此,从理论上讲,只要有了好的环境和教育,人的智力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一个人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但要有智力和体力的完善发展,有美感和道德的修养,还要具有劳动的、创造的才能。”[9]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展现出的导向、激励、规范、塑造等个体性价值已经被人们深度认同。

潜能之谓潜能就在于它是一种被遮蔽了未显现的一种潜能力状态。通常情况下,人们的潜能被现实的制度、生活、惯性等异质因素所压抑和牵制。潜能的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需要借助外力的点燃和助推。苏格拉底讲的“精神助产术”就是对潜能内涵的最好注解。思想政治教育激发潜能效能通常表现为对心理契约激励机制的有效引导和规约的充分应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催化和点燃,人们的潜能所激发的精神动力能量是惊人的。“山高人为峰”这句广告词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人的潜能激发对于挑战人类极限的巨大功用。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在激发潜能的过程中并不满足于医头医脚的小修小补,更多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从超越有限的角度出发去唤醒人们精神最深层的动力基因。以“激进亢奋的姿态,去怀疑、颠覆和重估价值预设”。[10]缘于此,我们可以说激活思想和激发潜能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无限性存在的最佳路径,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人们以最原初、最生动、最鲜活的生命体验路径。

三、思想政治教育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和谐共生

正如人是矛盾存在一样,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让人颇费思量的矛盾结合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是由人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关系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限性存在为思想政治教育无限性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惟因“有限”才渴望“无限”的崇高和永恒。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无限性又消解或淡化了由于“有限”而衍生的悲观和消极情绪,从而获得精神愉悦、

快乐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离开了对人的精神生命和意义世界的观照,思想政治教育就丧失了本质规定性。从此观点出发,可以说,对精神生命和意义世界的观照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无限性的根基存在。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根基――现实中“社会性的人”的复杂性和有限生命周期规定性等因素又注定思想政治教育兼具有限性。无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无限性和超越性发挥得多么极致,于有限性的“人”而言,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把生命哲学概念移植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有限性和无限性内在逻辑地共生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而宏阔的实践之中。对有限性的主动规避和厌恶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教育”、“死亡教育”价值回归,对无限性的持续追寻和求索彰显着思想政治教育对生命尊严的敬畏和惊叹。为生命寻找出路和诗意栖息之所本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一项义不容辞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6.

[2]牛小侠.海德格尔“有限性”思想及其“实践”意蕴[J].学习与探索,2011,(6).

[3]海德格尔选集(上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106.

[4]朱磊.实然与应然:有限性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再审视[J].思想教育研究,2012,(3).

[5]蓝江.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根基[J].探索,2006,(1).

[6]孙正聿.属人的世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7]李翔海.民族性与时代性――现代新儒家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68.

[8]高德胜.道德教育的20个细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6.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范文5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哲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172-01

西方社会思潮包含众多学术流派,其中的内容非常复杂,总体覆盖了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等领域,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精神的一种折射,同时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同阶层人们的思想倾向与利益诉求。在过去,西方社会思潮包含马克思主义,但是现在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社会思潮是不同的理论范畴,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无产阶级对世界进行改造的思想指南,同时具有非常鲜明的党性特征与积极性。

一、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涵义

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基础是批判现代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观念形式非常古老,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否定或者超越。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对传统哲学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是对现代主义哲学的一种全面批判。虽然后现代主义哲学中存在一些合理成分,但是更多体现的是消极的因素,主张非理性主义,对零散化和不确定性进行片面的强调,对现代化中体现的弊端给予过分的宣扬。上面这些特征的存在决定了后现代主义不会存在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我们不可以将后现代主义哲学看成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一种社会批判理论,也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深刻反省。对待后现代主义哲学我们也应该向面对其他西方哲学一样,实事求是的对它的理论进行研究,最后总结出相应的经验和教训。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严重影响

后现代主义哲学传入我国以后引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从积极的层面来看,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完全不同于传统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主要是对既定等级制度和僵化的个性进行批判,它的引入有利于唤起人们对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对非主流一面的特别注意,是对当时很多人抱着的冷静清醒态度的一种揭示,同时也是对一些社会现象的一种揭示,在它的影响下青年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这种思潮中带有一种挑战意识和怀疑意识,帮助青年对科学与人类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更加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帮助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信念与理想,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更好的朝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方向努力。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哲学遇到一起,前者往往会被肢解,变成零碎的观点,虽然整体上看后现代主义哲学是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可以忽视后现代主义哲学对大学生的严重冲击,这种思想使大学生的责任感严重弱化,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原有的理想很容易迷失。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应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

后现代主义思想引入以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使一部分大学生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认识产生了严重的偏差。想要应对后现代主义对高校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我们应该从下面几方面努力:

(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哲学遇到一起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这时我们应该明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促进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科建设上的方向,同时更好的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二)教育工作者应自觉抵制不良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自觉抵制后现代主义思想县级影响的能力,为大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从整体上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武装学生的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引领。

(三)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实现自身的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与实际的、已经发生变化的思想文化环境相结合,以大学生本身的特点为主要依据,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思想和正确的行为,使他们的自身价值得到真正的实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大学生受到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端正态度,引导他们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进行正确的理解和积极的认识,努力做到从自身做起抵制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不良影响,用积极的理论和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

参考文献:

[1]秦宣.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沿革及其启示[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范文6

关键词:哲学视野 思想政治课 教育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国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的特性,使其工具理性的色彩日益浓厚,而其人文色彩,尤其是承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思想政治课却陷入了“鸡肋”的境地,如何改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尴尬境地?如何通过创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来开拓其在高职院校的发展,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从哲学视野思考问题,注重对问题的前提性思考,即考察事物的本质是什么,事物的价值是什么等问题。本文从哲学的视野出发,本着思考问题前提性的角度,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的本质、价值以及建构进行了反思,以求有益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的本质

谈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的本质,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规定。

教育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的教育目的下,为完成教学任务,在教与学的共同活动中应用的互动性和联系性的步骤、技巧和手段的总称。17世纪夸美纽斯的5大教学论对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对我国影响比较大的是上个世纪中叶前苏联凯洛夫教学法。作为教学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以整个教学过程的内部逻辑为依据,联结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效果的等诸多要素,动态的渗透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

高职教育的发展是兼具工具理性和人文色彩的和谐发展态势,人文色彩的培养和传承很大部分上在于思想政治课的宣传和教育,因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在服务于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前提下,其基本规定是高职院校的师生在一定的教育目的下,为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在思想政治课具体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所采取的适应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思想性高的互动性的手段、媒介和技巧。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制约着教学实践效果的高低和教学实践的成败。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倾向于讲授法、演示法、提问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这些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传承了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营造和提高了高职院校的人文环境和色彩。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发扬发展这些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理念,开拓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新的境地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研究问题注重考察其前提性,反思问题的前提,这是哲学视角考察问题的立场,也是我们考察传统问题,寻求问题解决新途径的突破点。审视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的本质是我们研究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的第一个前提性问题,虽不尽完美,力求通过分析能够接近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的本质,以求有益于对其本质的认识。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的价值

我们探讨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的本质,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本身的价值。从哲学上来讲,所谓价值,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作用。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价值,就是要研究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对它所服务的对象学生和它所指向的领域高职院校发展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对高职生发展的价值

纵观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教育教学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由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由教师如何教转移到学生如何学,进一步突出了学生自我参与的积极性。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本着此原则,进一步克服了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前提性问题,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人文知识。对于身处工具色彩浓厚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是保证高职生健康、和谐发展的前提,一方面是协调高职生专业课学习的剂,能够使学生在较强的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合理的感受到社会科学文化气息,培养一定的政治修养;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一定的政治基础,能够使学生毕业后正确面对现实,调整自我,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促进自我人生的不断发展。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对高职院校发展的价值

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机遇期,能否得到进一步的更好更快的发展取决于高职院校各方面的协调共进。在现实的高职院校中,工具理性日益凸显,而人文色彩却趋于弱化,这样的现状不利于高职院校健康发展。“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所以,只要这个木桶壁上有一块木板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木桶才能盛满水。因而,在高职院校中,我们必须重视承载人文色彩阵地建设的思想政治课的发展,以思想政治课的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形成渗透在高职院校角角落落的人文气息,构建和谐的高职教育态势。在具体操作中,应采取更科学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思想政治课的发展,保证和开拓高职院校的人文色彩才有保障,由此也才能更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体系的建构

我们从哲学的角度研究问题,不仅要研究问题的基本规定和价值,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对问题解决的建构,在于对问题的尝试性解决,当然这种尝试性的建构只是探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达到对问题的最完美解决,只是通过研究,不断接近这种完美,以求能够对问题的解决找到更合理的方法。

在建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体系的时候,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从科学性原则出发,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针对高职院校的实际,我们还必须考虑到教育对象的规模,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和学生授课的实际,在上思想政治课的时候,教学对象的规模是不统一的,上课时学生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本着科学性原则,我们发现,教学对象的规模不同,所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应是不同的,当我们的教育对象规模在20人以内时,在思想道德课的教育教学方法上可以选择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教学法、模仿教学法等;当我们的教育对象规模在45人以内时,在思想道德课的教育教学方法上可选择讲授、演示等方法;当我们的教育对象规模在100人以内时,在思想道德课的教育教学方法上可选择讲授、多媒体展示等方法;而当我们的教育对象规模超过100人以上,可以选择有辅助的教学工作人员参与课堂管理,在思想道德课的教育教学方法上可选择讲授、视频展示等。

(二)最优化原则

所谓最优化原则就是指在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可以凭借一般的途径达到最好的、最优的效果。在思想道德课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遵循最优化原则,一方面可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具体操作中,教育教学方法必须依据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心理学、哲学理论,立足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框架之中,凭借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依据最优化原则,笔者对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体系建构的建议有:

1.理论联系实践。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实践性,可通过互动性教学法、模拟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 方法强化实践性教学。

2.寓教于乐。思想政治课的抽象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感枯燥和乏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通过户外活动教学法、参观式教学法等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寓教于情。思想政治课关注学生的意识成长,注重学生主观世界的培养,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引导,可通过角色扮演法、案例研讨法、项目法等方法来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世界,真正使学生的灵魂在思想政治课的世界中滋养。

参考文献:

[1]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人民出版社,2000.4.

[2]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范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价值;人文关怀;实现途径;哲学审视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81-0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人民,启发人们的觉悟,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革命目标而奋斗的实践活动。它不仅要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行为等问题,还要解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既非常重要,又很难做。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角度审视当今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同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的基本途径——人文关怀。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价值的逻辑起点——自然人

价值是具有主体性的客观关系,是一种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主客体关系。主体尺度就是价值尺度,它决定价值现象的本质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体可以分为社会主体和个体主体。依据价值主体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可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两种形态。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价值形态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现实的个人为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逻辑起点?从广义上讲,思想政治工作主要表现为一种具体的组织工作,主要职责是因时、因地、因势对对象所采取的一种思想情感激励,从而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它的目的指向是社会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讲,维护社会组织内在思想意识的高认同率,是它的首要责任,当然,从终极意义上讲,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门育人的学问,具有育人的功能与作用,是一种尊重人、理解人、肯人的价值,开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人以更多选择和创造机会的人生哲学。

长期以来,人们都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看做社会存在的一个单项,看做社会的一种存在方式,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大系统和其他子系统之间的联系。通过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已经发生的作用来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寻找基础。这种方法视角却使我们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实然与应然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然存在使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个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存在却期望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这就必然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中作为价值主体的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凸显出来。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人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性。但是,人的发展还有其自身的规律,而且社会的需求又需要通过人的自身发展才能体现出来。马克思说:“社会不是由个人所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并不是一种实体性存在,而是一种关系性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可以还原为与社会中个人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也不是直接的,而是经过现实的个人这个中介。在马克思看来,个体是全部历史活动得以展开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不论其性质、目的、方法如何,都是以个体为最终的对象,现实的、活生生的个体生命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得以产生和赖以存在的前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个人。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价值核心体现——个体价值的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系统”,而是一个“人为系统”,其中渗透着人的活动,体现着人的目的需要和价值诉求。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也就是说,人的需要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要求和不竭动力。人们行动的最初动因源于人的需要,人们行动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不断丰富、永无止境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具有特定的目的性的实践活动,而这种目的性则根源于人的本性和内在需要。从本源意义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由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演变而来,而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起源于人们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或者说更好地生活及发展的要求,因为当人们开始“意识”和意识到通过劳动可以维系个体和种群的生存与发展,这种“意识”明确地告诉他们这种劳动是需要相互依赖的,这就构成了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则。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求得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的满足以及共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物,既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同时又有超越自然束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实践活动是对人本身的改造,它发端于人更好地生存、提升自己、发展自己的需要。目的是需要的具体化和现实化,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本质的目的。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人的全面发展不单指体力和脑力的充分发展,而是指人的一切属性的充分、自由和谐统一的发展。那么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致认为,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在这其中,精神的引导、道德的教育是其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实现人的思想转化教育,作为深入人精神的教育,它不仅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引导着人们的精神成长,并且由于人的全面发展本身就包含有精神塑造、道德引导等内容,故而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优秀文化的传承、先进思想理念的弘扬、高尚道德精神的陶冶,提高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人不断从被主客观条件遮蔽的状态中走向真理的澄明,从异化的束缚中走向自由,最终成为马克思所设想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现的基本途径——人文关怀

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重物轻人、重社会轻个人、泛政治化、理想化。改革开放以后,德育理论界对现行德育传统“无人”特征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如我国著名德育专家鲁洁教授就指出,当前德育理论和实践存在人学空场现象,即缺乏人文关怀。德育界开始重视对人性的关注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人文关怀便越来越受到理论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当前,我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由于理念空泛、手段贫乏、效果不理想。

我认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注入深情的人文关怀。“南风法则”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南风法则”起源于一个寓言故事: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使劲刮,行人却把衣服越裹越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暖意十足,继而脱掉了大衣。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要做好思想工作,就必须先了解人、关心人,坚持以人为本,多给工作对象关心和呵护,多给予人情暖味,才能激发人的工作和生活热情。寓言中的南风获胜重要的原因就是以人为本,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关心人、激励人、提升人、尊重人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内涵,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它关注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关注个体生命的尊严、意义与价值,注重对人的精神信念、道德人格的培养,重视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主体性的高扬。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人提供丰富的人文关怀的过程。

物质利益是人类全部活动的基础,群众的许多思想问题往往是由于切身利益所引起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实际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而产生的,实际问题不解决,思想疙瘩就难以解开,离开群众关心和急需解决的实际利益,一切说教都是空洞乏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才会有生命力。唯有此,才能达到对人自身及社会的认识理解和建构塑造,于个体就是树立理想,坚定信念,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升境界,于社会就是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人性理念,建构人类共同的美好精神家。

参考文献:

[1]王冬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J].浙江大学学报,1993,(4):15-17.

[2]吴易雄.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确保国家粮食安全[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2,(1):13-1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0.

[4]汪俊枝,丁华,方宝岭.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化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1,(2):9-11.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范文8

关键词: 高校校园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普遍联系 哲学视角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正确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和历史,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下面我们就从哲学的角度,简要分析高校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

一、两者是内在统一的

1.实践对象的同一性

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内管理文化、教育文化的总和,作为高等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必然是以大学生作为实践对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通过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使大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实践活动。这一活动的主体就是大学生,所以高校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对象上具有同一性。

2.作用环境的统一性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为根基,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包含校园环境、建筑、图书、设备、社团等在内的硬件部分,一部分是由各种规章制度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生活方式、心灵、性格、审美倾向及校园文化活动等组成的软件部分”(王邦虎:校园文化论)。

3.价值目标的一致性

高校校园文化的实质是通过良好的文化氛围,从物质、精神、价值观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熏陶,使其适应性、自主性、创造性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都得到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余常德:以人为本推进大学文化建设[N].北京:光明日报,2005-2-2)。简而言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综上所述,两者都是以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乐观的人生态度、有理想、有文化的优秀大学生为目标的。

二、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1)高校校园文化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

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多元化的价值观并存,青年学生各方面发展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校园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着师生的精神面貌、政治立场、是非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通过自身各种文化要素的综合作用,引导大学生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优质的校园文化,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行为准则。

校园文化除了文化功能、价值功能等外,制度文化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文化包括校纪、校规、校风、校训等,是全体师生共同创造、认可并须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制度要求师生的行为必须符合规范,文明的道德规范又可以更好地约束和矫正不当的思想和言行,引导其向好的方向转化。好的校园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制度使大学生将正确的思想言行内化成为自觉的要求,从而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己的素质,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育人目标。

(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让大学生通过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大学生通过组织、参与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科技、人文、思想、艺术各个方面,能够在在有兴趣的主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人际沟通艺术,将学习从课堂拓展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全面发展。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加速了他们社会化的程度,唤醒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从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素质培养等各个方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统一,寓文化与教育中,在文化建设的同时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育人目标的实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导方向

2007年底,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导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由此可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旋律。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内容,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这就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方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价值目标,同时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倡导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构建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育人目标就要求校园文化建设逐步改变过去单一的专业化培养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制度化的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使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这样的发展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体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文关怀,同时将教育内化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变化很快。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同时,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信息如潮水般涌来,网络文化逐步渗透和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这就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高校校园文化在这些新形势下应该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大力发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宣传活动,同时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充分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两者的关系正是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原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共同的实践对象、作用环境和价值目标,同时两者又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有机统一于高校育人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余常德.以人为本推进大学文化建设[N].北京:光明日报,2005-2-2.

[3]周复.大学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5.12.

[4]庞大连.网络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0.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范文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哲学艺术思维融合

一、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的意义和价值

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进行融合是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和教育手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以及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思想政治教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是相对枯燥的一门课程类型,仅仅依靠教师自身的讲解和传授,学生被动学习和思考,单一的教育手段加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比较单调,尤其哲学部分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这就使得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学习,特别是哲学部分的学习热情较低。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有助于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实现哲学与艺术的思维融合,把艺术的内容和知识融入到哲学教育中,为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注入了新的内容,使整个课堂更加丰满,这极大地丰富了政治课堂的教学内容,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1]。

2.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创新思维

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内容相对固定和单一,把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局限在了一定的范围中,这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从内容角度来说,把艺术的内容纳入到了哲学教育的范畴中,扩充了思想政治教学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把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统一起来,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创新;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把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观察能力。因此,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升[2]。

3.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思想政治教学中包含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和思维观念,其中的内容是先人智慧的结晶,需要不断传承和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哲学内容涉及了国内外众多的观点和认识,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不仅使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到了哲学知识和观点,而且帮助学生接触了艺术领域的知识和内容[3]。同时,通过这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对于哲学和艺术的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使得民族文化得到了弘扬和传承。此外,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帮助学生树立了强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有了充分的理解,更加注重自身思想素质的培养,激发了其学习欲望,进而提升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二、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的路径探析

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并不理想,因此,需要采取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去进行改进,进而促进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

1.注重对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内容与艺术内涵的分析

要实现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内容和艺术内涵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只有做好分析才能为后续各项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和前提。首先,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既包括社会主义的建设理论、建设思想,也包括国内外的哲学思想,还包括一些基础的法律常识和道德理论,而要想实现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必须先找到合适的入口,选择正确的方向。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哲学内容的教育是实现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的核心,这就需要把重点放在哲学内容的教育中[4]。其次,需要深入分析哲学内容与艺术内涵。哲学内容博大精深,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涉及到国内外众多的哲学观念和哲学思想,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看问题角度,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哲学思想和哲学内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能去寻找其中所包含的艺术观点和艺术信息。同时,艺术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是人们对生活中各项事物的不同认识和表达,可以是现实的写照,也可以是对现实的再创造,有抽象的,有纪实的,而且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只有对艺术的内涵进行分析,了解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才能真正与哲学内容融合。最后,思想政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其中的内容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创新和延伸,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和创新的态度去开展教育活动,所以,对哲学内容和艺术内涵的分析也要实现与时俱进,避免被社会所淘汰。

2.寻找共同的切入点进行融合

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寻找到共同的切入点,这样才能着手进行两种不同内容和不同思维习惯的融合发展。首先,哲学与艺术的本源都是来自于现实生活,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和创新出来的成果和结晶,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而哲学是对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抽象,是一种科学的观点,经过了社会实践的验证;艺术是从人们的情感出发的,是自身情感的表达,艺术成果所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或者是对于事物的自身认识和理解,其中带有创新和创作的部分,是生活的一个延伸。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艺术与哲学具有相同的本源这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5]。其次,哲学与艺术虽然来自于现实生活,然而它们最终成果的展现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都是需要不断进行分析总结,要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尤其是哲学思想,是人们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指导和保证,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同样的那些历史遗留的艺术成果也都是人们的心血。从艺术和哲学诞生的过程来看,都需要较强的观察分析能力、联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是两者的又一共同之处,所以,思想政治教学中要想实现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必须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不断地提升学生观察总结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实现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

3.借鉴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内容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生对于哲学内容的学习热情不高,一方面是由于哲学内容相对的比较抽象,理解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哲学的内容比较枯燥,都是以理论和观点的形式出现的,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自身学习热情不高,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就难以实现,所以,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实现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的一个重要前提。首先,从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的类型丰富多言,包括音乐、舞蹈、美术、雕塑、戏剧等等,而哲学几乎都是以文字理论的形式出现的,这就造成了哲学教育中教育内容单一、教学形式单调的状况。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可以充分借鉴艺术成果,以艺术作品引入到哲学教育中。例如,在哲学教育中,讲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观点时,可以把一些艺术作品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由学生进行观察和总结,去发现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中事物的联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哲学观点,而且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艺术品味,实现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其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教育,大都是以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开展的,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要想实现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参考艺术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通过视频、音频,或者利用哲学艺术作品开展辩论赛的形式去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极大地促进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6]。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范文10

关键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课程教学; 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023-05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即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的功效和能力。作为知性教育与德性教育的统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能够以丰厚的人文意蕴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培育人们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政治思想、法律意识、人生态度和审美能力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对象涵括了社会普通公民,但主要对象是大学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但核心功能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故此,本文所要探讨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进一步发挥,特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所担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尤其是伴随《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颁布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更是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体系建设、课程教材建设、教学管理体系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诸多成绩。但就实际效果而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状况仍不够理想。如何进一步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仍然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前提:强化育人意识

教育人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实践活动,必须有先进的育人意识作指引。某种程度上说,育人意识决定了育人行动,进而间接决定着育人功能的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果缺乏自觉的育人意识,就不会有自觉的育人行动,进一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也将成为空话。当前,一些高校之所以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片面强调教育的思想性、政治性,忽视教育的知识性、学科性和人文含量,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片面强调其学科具有的学术性、专业性,刻意回避甚至故意削弱主流意识形态的问题;还存在着一些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个人业务发展轻教书育人的问题等,都是因为自觉育人意识不够所致,严重削弱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概言之,当前进一步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前提在于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包括德育为先的意识、育人的责任意识和科学育人的意识。

1.强化德育为先的意识

树人德为首,可谓是古今中外的一项基本共识。儒家经典《大学》首篇第一句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代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受教育者实现道德的完善。原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形象地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而同时它又是人的个性的一个个别的、特殊的方面。”[1]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言人杜威也曾指出,道德目的应当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并在一切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等等。[2]近年来,我们党和国家更是反复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明确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强化德育为先的育人意识,要求所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师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紧密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作”[4],要努力让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方面发挥更大价值,在解决学生的思想与现实问题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强化育人的责任意识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师,都担负着育人的责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强化育人的责任意识,应注意克服两种偏向,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忽略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其他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重视业务知识传授而轻视思想政治教育,这两种偏向都无益于教书育人。因此,强化育人的责任意识,一方面,要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明确认识到自己既是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是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同样负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教育含量,传授学生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责任。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为主要特征的,但同时又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包含着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研究与建设”[5]。事实上,强调知识教育责任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强调要“对干部群众和学生必须认真进行中国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和政治知识的教育。没有这些知识的武装,人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难以确立起来的”[6],讲的也是这一道理。另一方面,要使其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认识到,他们也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责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是学科的建设者和课程的实施者,是教学科研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大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其世界观、人生观、思想方法、行为方式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因此,他们必须“自觉强化课程教学的教育意识,强化课程教学的教育性,牢固确立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的观念,消除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书而不育人、授业而不传道的现象”[7];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大学生德育的责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在业务上要树立和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全面关心大学生的进步成长;在作风上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8]

3.强化科学育人的意识

强调科学育人,即强调育人的方法、内容和路径等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规律。强化教师的科学育人意识,一方面,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学育人意识。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育人实效性欠佳的问题,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在于育人工作的知识性、学术性先进而科学性不足。强化科学育人的意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实效性,要求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正确处理学术性与政治性、知识性与思想性等关系,坚持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统一,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不断增强针对性、说服力和实效性”[9]。另一方面,要强化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师的科学育人意识。应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关系,做到既充分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学科规律,以科学的态度开展各专业的教学工作,也要深刻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性,将德育内容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具体来说,就是要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用理想信念引领学生,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通过传授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知识,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文精神,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促进身心和人格的和谐健康发展;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青年一代肩负的社会责任。[10]

二、关键:坚持德智并进

这里讲的德智并进,指的是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统一,并行推进。从人的全面发展指向看,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是辨证统一的。知识教育是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与载体,是思想教育获得成效性的基础,而思想教育是知识教育的深化。一方面,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基础所在。从大学生个人发展的规律而言,如果忽视知识的教育,思想教育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目的。列宁就曾深刻指出:“如果以为不必领会共产主义本身借以产生的全部知识,只要领会共产主义的口号,领会共产主义科学的结论就足够了,那是错误的。共产主义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方面的典范。”[11]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正处于理性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的阶段,如果对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仅停留在专业知识层面的传授,忽视思想教育,就不能发挥其影响学生深层次思想认识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作用,进而也不利于促进学生对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充分掌握。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这种辨证统一性表明,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是进一步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关键所在。

然而,在现实当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存在着把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分割开来的误区。如,在高校教育中,不少人将德育工作与学生的思想教育简单地“对接”,从而在客观上忽视了德育本来就具有的知识教育价值;同时,也将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与学生的知识教育简单地“对接”,从而在客观上忽视了其他哲学社会科学本来也具有的思想教育功用。这种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对立起来的现象,造成了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分裂化”,这是导致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发挥得还不够理想的重要因素。避免此类误区,真正实现把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是当前进一步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一项重要工作。

把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功能,切实做到“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12],同时也要更加关注对大学生进行知识方面的教育,“关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理论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相关的思想道德理论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则。”[1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处理好政治性与科学性的关系,切实加大自身的知识含量、科学含量,注重以真理的力量打动人,以科学的力量征服人,以丰富的内涵吸引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建设方面,应随时补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成果,来引导学生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还需吸收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最新理论成果,在批判继承、扬弃创新的基础上,及时充实到教学、教材之中,为我所用。总之,在现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既要避免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理论课教学智育化,又要防止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理论课教学,因不注意吸纳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理论成果而流为空洞的说教;既要努力增强教育内容的科学含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感召力,又要努力探索理论知识向理想信念转化的规律、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知识型掌握向信念型掌握转化的规律,引导学生在掌握先进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14]

把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外的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传授本专业知识以及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的同时,更注重发挥自身的思想教育价值。在2002年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讲话中,曾深刻揭示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的强大思想教育价值:“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15]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作为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统一,“担负着对高校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任务,同时还起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展开、深化、呼应的作用”[16],对于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精神境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外的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想教育价值,其一,应该牢牢建立在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深刻把握之上。这是因为,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是在以真理的力量征服人的过程中实现对人的价值引导的,离开真理的力量,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也就失去了可依托的载体,这是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特点所在。日本著名教育学者小原国芳曾将不了解善、恶、道德本质等“根本性问题”的“修身教学”斥之为“一种虚伪的教学”[17],原因就在于不了解善、恶、道德本质等根本问题的修身教学,在脱离了真理性的同时无法实现教学的价值性。其二,还应该牢牢建立在对专业课程各自特点的深刻把握之上。在专业课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不存在统一的模式和方法,要因课程而异,结合专业课程自身的特点予以精心设计。曾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校长和美国联邦教育署长的欧内斯特・L・博耶(Ernest・L・Boyer)曾经提出过“内涵丰富的主修专业”的设想。他认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主修专业将要回答3个基本问题,即“本学科所要考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本学科所包含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是什么?本学科所面临的伦理和道德问题是什么?”他提出,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学会从历史、社会和伦理的角度看待他们的专业。[18]博耶的观点,对我们深入探索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实现的途径和艺术是很有启迪的。

把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还应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交流机制。当前,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专业教师在资源共享、学科交流、互相支撑方面异常薄弱。为克服这种状况,双方应从不同的视角,经常交流研讨教学中碰到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大学生的思想热点、难点、疑点和兴奋点问题,交流研讨教书育人工作的内容、方法和路径,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之间密切配合、相互促进的契合点等。要以交流研讨为动力,积极探索构建跨地区、跨专业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努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创新发展;要通过研讨交流的平台,促进全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所有教师在面对重大的教育问题时,保持思想认识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形成各门课程教学相互配合、促进的合力,实现所有教学环节的知识育人和思想育人功能的最优化,保证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功能在全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中得到充分贯彻落实。

三、保障:形成合力机制

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成功实现需要高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密切配合与共同努力,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效互动。然而,当前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哲学社会科学一些学科教材建设滞后,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少数学校没有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19]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实现的合力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是当前进一步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重要保障。

1.纯洁师德,牢固夯实育人合力机制的思想根基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实现合力机制的思想根基所在。只有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全体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在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和业务水平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激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满腔热情,促使他们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强化育人的理念,把绝大部分精力和无限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模范,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促使他们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一切以学生为本,突破狭隘的学科界限,团结协作,共同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并以真心诚意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反之,如果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师德师风不纯正,只关心个人利益,将大部分时间忙碌于个人创收或者其他方面,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将无法有效发挥,构建育人合力机制更是无法实现。

2.开发载体,充分整合高校与社会中的育人资源

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合力机制,必须开发载体,推动高校与社会育人资源的整合,充分合理发挥校内校外两类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资源的作用。一是开发载体,促进各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如,近些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网络管理平台建设、文献基础数据库建设、学术期刊建设和学术网络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部级、省级精品课程以及一级、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建设也较好地整合了优秀教学资源,提升了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资源的整合共享,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提供了有力支持。二是开发载体,整合校外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资源参与育人工作。如,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这对于大学生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各高校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节,邀请文化部门和艺术团体到高校开展高雅文化表演,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艺术修养。

3.培训教育,提供育人合力机制的人才队伍保证

指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20]同样,形成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合力做好育人工作,关键也在教师,尤其在于抓好教师队伍的培养和使用。事实证明,通过建立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训体系轮训队伍,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和业务水平,构建思想政治方向正确、梯队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过硬、热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哲学社会科学师资队伍,是强化育人意识,形成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合力的有效举措。如,国家多部委联合组织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在“十五”末起步,在“十一五”期间已经进入常态化举办的阶段,每年举办多期,数千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工作者受益。各地也纷纷举办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的研修,与国家多部委举办的研修活动相互呼应,构成了多层次的立体化培训体系。这对于进一步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工作者的育人意识,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合力育人机制,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1]

4.创建制度,引导高校教师切实践行育人的职责

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22]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实现的合力机制,制度的问题同样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党的教育工作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为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类教师更好地践行育人职责,高校应制定与完善相关规定和政策,明确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及时建立健全有利于各门课程和所有课程的教师都认真践行育人职责的制度和机制。尤其应该注重“建立健全有利于各门课程和所有教师践履育人职责的考评制度,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形式多样的思想熏陶、言行一致的教态教风、切实可感的教学效果等作为教材评价、课程评价、教学评价、教师评价的重要方面,融入教育评价和教师评价的全过程,从而将教书育人确立在科学、可靠的制度安排之上”[23],依此形成共同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

5.加强领导,建立完善齐抓共管的组织管理体制

形成齐抓共管的组织管理体制,对形成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合力起着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领导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有力、责任明确、管理到位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的强大合力。教育行政部门要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同时不断加大投入。高校党委要统一领导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工作,经常分析育人工作状况,制订总体规划,做出全面部署和安排,把育人工作贯穿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评估。与此同时,学校各相关部门也应明确各自责任,密切协作,确立教学工作的正确思想政治方向,加强相关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协调各门课程在德育功能上的互补协作关系,进一步完善在教学中贯彻教书育人的方法与途径。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8-159.

[2]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23.

[3].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82.

[5]顾钰民.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27-31.

[6]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2.

[7][9][23]沈壮海.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N].中国教育报,2005-02-08(3).

[8]袁贵仁在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上强调 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切实担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N].中国教育报,2005-03-11(1).

[10]刘延东.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0-03-10].

[11]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0.

[1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79.

[1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63.

[14]沈壮海.把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N].中国教育报,2004-10-19.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76.

[16]吴倬.充分发挥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德育功能[J].高校理论站线,2006(10):40-44.

[17][日]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上卷)[M].由其民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07.

[18][美]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1979-1995[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4.

[1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78-179.

[20].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范文11

哲学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建国以来,我们党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尤其是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意见》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同时,高校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在引领正确意识形态和导向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为此,学术界围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

近几年来,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主要目的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各大高职院校得以广泛推广和实行,但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主要停留在单独的理论知识传授、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设计等主要环节上,未能形成相互连贯和系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且,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成效不明显。我们希望通过分析国内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实践教学的新规律、新思路和新举措。为哲学社会科学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逻辑的相融合给予一定的借鉴和支持,确保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真正落实到培养高职学生的正确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具有健全心理人格和健康体魄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所承担的重要使命。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模式来凸显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健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卓有成效的实践教学,以及如何正确处理社会创新人才的需要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矛盾。我们意旨在通过探索高职院校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完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并且,结合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教学优秀成果,有目的地提出一套多元化的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实践教学模式。

二、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深化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开设,国内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育人功能的研究方面,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方面取丰厚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表现形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育人职责、育人功能的现状、以及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实现路径和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表现形式看,有学者人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意义与价值就是要帮助人们解决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大批高素质优秀人才。前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认为,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显得更为突出:有助于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促进身心和人格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学生奠定广博的知识基础,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不断提高思维能力。

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育人职责看,有学者认为,高校哲学科学工作者因角色的特殊性,承担着传授学业,改变传统政治工作的“唯政治化”的倾向,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从单一灌输向多元内化转变。高校哲学社会工作者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科研水平、教学水平,以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科价值水平,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具有前瞻性眼观,在新理论、新思想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创新,勇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新的施教模式,尤其是如何结合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的受教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哲学社会科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现状看,有学者在调研分析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现状过程中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存在着唯马克思主义理论化的错误倾向,使得高校哲学社会育人的作用局限于如何控制学生思维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弱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个别现象,在多元文化意识的冲击下,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育人功能已经消弱。当然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效用在一定层度上,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实际联系不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吸收不够,以至于导致缺乏说服力、吸引力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在教学中存在明显的意识形态方面的错误,对学生成长产生严重误导;在教材建设中,存在教材建设滞后、课程时效性差等问题。

从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实现路径和对策看,学者从高等教育层面、课程层面、课堂教学层面等不同视角进行探讨。在高等教育层面上,张振刚等提出,要重视理论研究,推进学科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探索,体现时代精神。从课程层面上,程光泉等提出,要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指导,紧密联系实际,为大学生解惑释疑。从课堂教学层面,雷光和等认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环节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好以下四个环节工作:以充分认识课程特殊性为起点;以厘清事实为重点;以澄清价值为导向;以引導学生作出自己的判断为落脚点。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方面研究成果颇丰。虽然国外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提法,但以“公民教育”、“国民精神”教育等形式,通过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哲学等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象、内容、手段、效果等进行宏观和微观研究,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教学提供有力的指导。

欧美等发达国家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课,强调将人文社会科学作为隐蔽性课程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教学环节上,教师自己制定课程大纲并征求学生意见,以政府为主导、学校自主設置课程,有序地完成教学工作,师生之间交流畅通,信息透明;在教学模式上,欧美高校教师注重课堂提问和讨论,“启发诱导式”地让学生具体分析、综合评价相关观点和问题。教学气氛生动活泼,学生积极性高、趣味性浓,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创造创新实践;在教学手段上,欧美国家师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给予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教学以强有力的辅助。

亚洲如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高校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研究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如韩国在1995年政府颁布了《确立主导世界化、信息化时代的新教育体制教育改革方案》、日本《学习指导纲要》、台湾教学改革中都明确提出,通过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主体性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逐步展开,培养学生适应时代变化能力。同时,不断拓展和丰富学生的实践性、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三、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总体来看,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视野下,国内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在高校育人问题研究方面,紧跟时代前沿,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表现形式、功能的现状、实现路径和对策等方面均有涉及,不仅在理论问题研究方面深入各个层面,而且有许多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方面,国内研究与东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虽然国内有些学者在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实现路径和对策方面对实践教学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但总体上还局限于理论阐述,数高校该学科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明显。

而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数量一直保持着增长趋势。但现实的问题在于,高职院校在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的结合不足,且一些高职院校重专业技能培训、轻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现状,更加不利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历史较为短暂,并且以“高技能人才”为主要培养特色等特殊性,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高职院校说起来重要,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育人时效性不高、相关学科师资队伍不健全、相关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实践理论教学研究成果匮乏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视野下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现状令人担忧。

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视野下,进一步深入分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在依据,通过对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实践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国内外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课实践教学模式,吸取其有效性措施,对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状况、新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已形成创新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对策。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3-21.

[2]靳诺,郑永廷,张澎均.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3]刘贵芹.深化综合改革努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北京:中国大学教学,2014.2.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范文12

[关键词]语言转向 认识论 存在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刘庆杰(1958- ),男,河北秦皇岛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陈光辉(1972- ),男,四川乐山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理论、大学生就业能力以及教育经济与管理;邓会君(1976- ),女,四川江油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秦皇岛 0661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182-02

“语言转向”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最具革命性的一股思潮,也被称为是区分现代西方哲学与传统哲学的重要界标。斯鲁格在《弗雷格》一书中指出:“首先,哲学家们思考这个世界,接着,他们反思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最后,他们转向注意表达这种认识的媒介。这似乎就是哲学从形而上学,经过认识论,到语言哲学的自然过程。”①这概括了“语言转向”在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必然性。虽然,我们依然处在这一语言哲学话语体系的边缘之上,然而由于全球化的扩张,这一历史必然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且延伸到我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其意识形态和文化话语权的构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语言转向思潮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输主导意识形态的载体,作为政治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话语形构(discourse formation)也必然被纳入其中。因而,正确地分析和借鉴西方哲学语言转向,有助于我们理性地思考如何更好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构的建设,正确理解和认知思想政治教育本身。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的认识论理解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也发生着新的变化。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能够实现其为上层建筑培养政治意识、训练政治素质的目的,它的话语形构也必须要做出转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首先要从形式上确定语言的合理性,其次才能验证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的本质及其真理。从认识论层面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的研究,就是对语言本身和语言艺术表现在形式上的技术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通过特定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话语,它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说“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②。然而口头语言因为是一种听觉载体,其信息传播具有即效性和共时性,受到特定的时间、地点的限制,且依靠记忆留存信息,致使信息传递出现偏误。书面语言则是通过文字把语言记录下来,形成书面语,是一种延时载体,具有历史性,反映思想也较深刻、准确,但是也要求信息接受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理性思考的能力,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否则可能因文字语言本身和语言的接受者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对等而产生信息理解上的随意性,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到达的本真意义。因此,要有效地避免这两者的缺陷,准确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本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客观上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们在进行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理念的过程中,首先要用逻辑的分析方法去澄清思想政治教育中各种概念本身的偏误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各种问题,其次则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字进行语言逻辑分析,来验证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内容的真理性,用严谨的科学的语言去进行描述和解释以规避其理解的差异和误用,在形式上准确地表达出我们这个时代所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内容。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不仅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要有扎实的学术基本功,做到由表及里去伪存真。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的存在论理解

人本主义存在论赋予了我们关于语言转向新的理解维度,即生命存在的意义,只有借助语言并在语言中才能得以把握。因而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转向的探讨中,就不能只仅仅把语言当成一种工具,而要将语言研究推向更深一层的理解空间,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何以能够存在?为什么能够存在?也就是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语言不再是其表象,而是其核心。关注高校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政治信仰,促进学生素质修养的提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黑格尔在其《精神现象学》一书中指出,“精神乃是一个民族的伦理生活。它必须继续前进以至对它的直接状态有所意识,它必须扬弃美好的伦理生活并通过一系列的形态以取得关于它自身的知识”③。这为我们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关注的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与知识,而更多的是伦理与实践。这一理念恰好契合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方式就是通过物质生产实践去理解自己理解世界的理念。所以人对思想、精神的需要,人对目标、理想的追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本源。那么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个体生活方式和交往领域日趋多元化,形成了新的社会群体和不同的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积极介入到这些新的群体和领域当中,探求和掌握社会生活各领域各层面的发展规律,做到真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存在意义。

因此,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在内容上只有转向于与我们的教育生活、教育实践紧密联系的世界,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的本真意义,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的引领与建构”这一宏大主题。正如胡塞尔所言,只有将视野指向人类精神得以生长和存在的生活世界,将其作为人价值存在的基础,那一度失落的人的意义才能重新复归。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的理性整合

语言转向是对传统哲学研究方向的逆转。传统哲学把抽象的观念对象化、实体化、凝固化,并且以此作为说明世界、规范人生的根本原则,它遮蔽和扭曲了现实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因此必须要摧毁拆解传统哲学中的形而上学话语,从久已被人遗忘的语言中找回存在的本真意义。语言转向的认识论和存在论的理解正是在这一理念中应运而生。无论是认识论把语言转向看作是对混乱或误用的哲学语言的净化,强调用实证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影响语言和认知;还是存在论把语言转向生活世界,关注人与世界以及人本身的生存,它们的核心主题都是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毋庸置疑,这一批判和拒斥是现代哲学的积极成果,它拓宽了哲学思考的维度,增大了哲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实证性。

然而,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不可避免地出现矫枉过正的尴尬。认识论的形式逻辑和知性逻辑常常会脱离思想内容来考察思维形式,因而也就避免不了思维的主观任意性。存在论则因为对逻辑本体论的抗拒,致使哲学家们忽视了对事物的思辨性思考,容易受到经验主义和知性思维方式的影响,导致存在哲学过分强调人的经验和本能意识,把科学说明和人文理解对立起来,从而在批判和拒斥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形而上学的经验论。

因此,在把西方哲学关于语言转向的分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的研究中,一方面要肯定二者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践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实践基础上通过遵循一定的理念和准则对现存的思想、观念、行为等进行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价,将无产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逐渐内化为自身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践者要用富有时代特征的、先进的精神文化,用人类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去塑造和发掘大学生的内在潜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主客体的和谐统一。

另一方面,务必要把握住这两者间的尺度,合理地借鉴与扬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语言转向,体现在两点: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形式上的分析,即语言的艺术或技术上的分析,这里语言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工具存在。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所关注的内容上去把握,把语言当作人存在之根本来加以分析。前者要求我们更多地用认识论的科学的逻辑分析方法去解构和澄清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本身的偏误或不合理性,在语言表达的艺术或手段上做到严谨、准确,同时要做到个性和共性的对立统一,历史地具体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体现出的表达方式并加以联系和比较,弄清其实质、揭示其发展趋势,从而避免认识论只带来抽象的共性却缺失对个性的理性认识。因此,先从语言的形式上给予理性澄清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的思考中,语言仅仅是作为一种工具出现则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所要探讨的目的。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④,“观念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⑤,表明了人的存在在本质上是语言性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践者作为其存在方式才是探求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本质。这与存在论的理念旨趣是如出一辙的,但在借鉴存在论所倡导的语言是人存在的根本的同时,应摒弃经验主义和知性思维方式的影响,站在实践的维度上来验证存在的合理性。事实上,不管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现实的、具体的、具有实践活动能力的人,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因——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素质最终要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离开社会实践谈论思想政治素质,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正如马克思所谈到的那样:“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⑥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转向,只有无限贴近于现实、符合于现实的需要,才能提升和彰显其存在的价值。因而用科学的逻辑思辨的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回归于现实生活中,理性地从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对象的规律和人主体自身的规律来探求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所呈现的内容,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发挥精神的动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是我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的本质诘问。

四、小结

语言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拥有世界的方式,无疑是人理解自身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在认识论和存在论方面的理解来考察和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转向,对我们来说,不是要提出某个具体的语言表达方式或某种具体的套路,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吸收和借鉴西方的哲学成果,正确表达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的自我理解和自我认知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理解和认识,唤醒和提升符合人性、符合语言本性的辩证思维方式。

[注释]

①(美)汉斯·D.斯鲁格.弗雷格[M].江怡,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0.

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8.

③(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

④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