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思想与政治的关系

思想与政治的关系

时间:2023-08-10 17:24:55

思想与政治的关系

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思想自由;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统一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们开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在强调它的重要性,并且会引用一些结论性的话来佐证,比如: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等等。那么,在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似乎从这些结论看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这些论断里面并没有提及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自由的关系,于是,有些外国人士就认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甚至认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思想上的专制主义。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思想自由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作出分析说明了。

二、何为思想自由

(一)自由是相对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自由,意味着不受限制,随心所欲。然而,是否存在绝对的自由呢?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万事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事实上的确如此。人具有社会性,是社会的人,既然在社会中,就要去适应社会的原则,才能有相对的自由,同时也只有很好的适应了社会的原则,才能得到更大的自由。举个例子,一个人,即使不生存在社会,也总要受到客观规律的限制,无法超脱生老病死,更何况,如果人不生存在社会,那还如何能称之为人?就像动物一样,生存在自然界,比人类要更自由,但相对也更无奈,同时也还是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万事无绝对,世界上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适应客观规律,我们才能拥有更多的相对自由,规律不是实现自由的限制,而是实现自由的必要条件。

(二)思想自由是否需要一些限制?思想自由,包括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和科学研究自由。思想自由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取得的成果,它象征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党对思想自由这一文明成果所持的态度是批判继承的。马克思主义注重思想自由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又优越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所以我们的思想应该比西方国家更为自由。但是为什么西方国家会说我国国民的思想不自由呢?据笔者分析,主要有两点原因:首先,我国绝大部分国民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者,是无神论者,基本没有的差异化。这里,笔者觉得信仰自由是一种权利,信不信教应该由当事人决定,国外有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等,只是体现了的多样化而已,而的多样化并不等于自由化。第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期,对于社会转型期国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需要引导的。如果不给予国民一定的引导,那么,社会动荡在所难免,必然会影响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最后受苦受难的依旧是平民百姓,所以基于这一点,暂时的思想上部分人为设置的限制是为了转型成功以后获得更大的自由。举个例子,是组织,如果国家不设定一些人为的限制,那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我们无法想象最后的结果到底有多么惨不忍睹,那么这些人为设置的限制是好是坏呢?很明显,这个限制不仅挽回了许多生命,也挽回了整个社会的稳定。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及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是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性活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都知道,万事皆有起因,那么,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为了国家的发展。相信这个也能得到大家的共识。但是这之后,很少有人会继续推论下去,总是以为“国家的发展”这个原因就是最初始的原因了。那么我们不妨继续进行简单地推理,国家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国家发展的最终归宿是要达到国强和民富的统一。国强和民富不可分,国家的强大是人民富裕的起点和保障,国不强民如何富?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的富裕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障,否则如果一个国家灭亡了,之前再好的生活都只是昙花一现,如空中楼阁一般虚无缥缈;人民富裕是国家强大的归宿,国家的强大最终是要保障人民的生活,国强而民不富,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动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再强大的国家,只要失去了民心,终将灭亡。我国目前正处于国强而民不富的阶段,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种情况是有原因的,也是暂时的。我国人口基数大,素质偏低,造成了我国人均不富的情况。这个时期是艰难的,人民难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非议,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者才要更好地引导大众。我们看到,政府已经把“富民”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改善民生,我国的民生状况正在逐步改善,作为普通大众的一员,看到了这些情况,我们有什么理由失去希望呢?

(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从近代才开始,可以说,从人类社会开始存在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就已经开始了。究竟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笔者认为,一切为人类在适应社会准则的条件下生存并且能为社会作出贡献而采取的教育实践行为都应该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当人类还处于最原始的状态的时候,男人负责外出打猎,女人负责采摘果物和操办家务。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分工?是因为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只有这样的分工才最具有效率,那么人们就会开始这样做,这可以看作是最原始的自我改进和自我教育。从先秦开始,我国的封建社会一直有思想政治教育,并且有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巅峰时期。唐朝开元盛世之时,社会风气和国民文明程度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状况比比皆是,这就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而服务的,以上地状况无论从任何方面看,都对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可以说是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然,封建社会后期,出现了“八股文”这类地纯粹为了维护阶级统治而诞生的思想控制手段,这当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很单纯地思想钳制而已,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不符。再看近代,建国以后我国的国民道德也达到了一个巅峰。与封建社会不同的是,我们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而封建社会大多是以儒家文化为指导。从这一点看来,我们现在有了更先进的理论指导,应该要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三)国外人士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质疑,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发现了问题,我们才会有完善和改进的机会。他们往往认为国家没有直接干涉个人生活的权力,只能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来管理人民。这里,笔者认为西方国家并不是不搞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没有条件像我国这样采取集中式的教育方式。为什么呢?拿美国举例,首先,在两百多年前,是没有美国这个国家的,美国的国民都是殖民和移民过去的,是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有着不同的,当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太过多元化的时候,政府是没有这个能力根据每一种文化来制定相应的教育方式的,那么,只能有一个普适原则作为规定,再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来管理人民;其次,从伦理学上讲,美国道德文化里有一个举足轻重的思想――自由主义,在这个思想的支配下,人们很反感他人包括政府过多的介入自己的生活,政府很难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里需要我们进行思考,政府难道仅仅只有管理的职责吗?在社会转型时期,在传统价值观遭到强力冲击,出现价值观紊乱的时候,难道政府不应该承担起引导的责任吗?但是我们知道,思想引导和思想控制之间的界限往往不是那么明显。思想引导过分地强调灌输强调成果,就会进入思想控制,但是如果不强调,那么就会很容易出现引导失效的现象。西方国家的政府可以引导,但是一旦做不好就会落下“思想控制”的骂名,况且在这么多文化的冲突面前,想要进行有效地引导,可操作的难度不可谓不大,于是西方国家的政府只有制定普适原则和相关法律来管理。西方国家的人民貌似生活地很自由,但是在需要引导的时候,人们只能通过向宗教和一些民间组织来寻求引导,这样会有很大的危险性,如果碰到的宗教或者民间组织是,那么将会引发人间悲剧。

四、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思想自由条件下地良性引导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必要?通过以上分析和论证,可以肯定地说,在一个国家发展的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必不可少,而且在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这里要更正西方世界的一个观点,他们认为只要法制健全,就没有必要对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这个观点笔者是持否定态度的。这种说法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法家思想很相似,认为管理人民不需要进行道德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只要法律体系完善,处罚严酷,人民就会服从,但是事实证明了,这种才是高压专制。从统治阶级的角度来说,如果带给国家和社会的不是进步而是倒退,会产生社会动荡,人民对统治阶级会产生反对甚至敌对的情绪,这种不利于自身和国家发展的行为,是不会被统治阶级接受的,尤其现在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有先进的马克思理论作为指导,是一个本着一切从人民出发的政党。一个与人民利益一致的执政党,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只会给人民带来好处而不会带来坏处。

然而,只有统治阶级有选择进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力吗?难道人民就没有权力接受或者反对思想政治教育吗?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这种人民反对的情况,但是随着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这个问题被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这样看来,人民具有两种权力:一种是接受的权力,即肯定的权力;一种是反对的权力,即否定的权力。在这点上,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在逐渐进行改善。就曾经在《论人民民主》中说过:“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的。有了人民的国家,人民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是自己脱离内外反动派的影响,改造自己从旧社会得来的坏习惯和坏思想,不使自己走入反动派知道的错误路上去,并继续前进,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对于原来是敌对的阶级和分子,人民的国家“也对他们做宣传教育工作,并且做得很用心,很充分……但这是我们对于原来敌对阶级的人们所强迫地实行的,和我们对于革命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工作,不能相提并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思想自由与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水火不容得敌对关系,而是辩证统一得关系。思想自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同时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我国宪法规定了自由是我国国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力,如果没有思想自由,何谈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正是因为有了思想自由这个前提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才有了用武之地,没有思想自由也就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反过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为了促进人类更好地发展,实现更大得自由。马克思说过:“……人类要全面且自由地发展……”,既然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那么这句话就印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实现人类全面并且自由地发展。

(二)在新时期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如何强化在思想自由前提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呢?笔者认为,经过“反右倾”斗争及“”等等过激的政治运动之后,人们的思想自由实质上受到了制约,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厌烦,这是由于我们离开了思想自由这个前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造成的。那么,在新时期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在充分尊重思想自由这一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具体措施有以下三点: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尊重个人思想自由的前提下开展工作。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并且在尊重个人思想自由的前提下,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曾经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指出:“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来消灭宗教,不能强制人们不信教。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切记,一定要采取引导的方式,而非强制的方式。

2、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地引导作用。我们的工作方式要从以前的单方面宣传灌输转变为既有宣传又有引导,要引导受教育者自己进行思考,进行分析。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应该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尝试诱导受教育者主动进行思考,教育者从旁引导,最终达到理想得教育效果。同时要注意引导的方式,淡化理论色彩,把马克思主义演绎成生活中的细节,拉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力。

3、政治色彩需由明变暗,加强对受教育者地隐性教育。以往我们过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性,在引发了许多政治斗争之后,人民对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冷漠甚至反感。在这种时候,直接进行说教和引导,会使受教育者产生抵触心理和情绪。那么,当显性教育无法奏效的时候,隐性教育的作用就大大提高了。我们可以通过制定一些法律法规,或者树立楷模,表彰优秀个人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受教育者,使其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将社会行为准则内化成自身地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姚晓丽,陈文斌,方莉.论思想教育与思想自由的和谐统一[J].学习月刊,2009(12):17-18.

[2]刘建军.试论思想教育与思想自由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5(10):4-9.

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2

(国网衡阳检修公司配电运检室,湖南衡阳421001)

摘 要:任何一个企业家都不能忽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我们必须承认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细微关系,这种关系下才能使企业一步步走向强大。本文通过分析电力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电力企业;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2-0185-02

收稿日期:2014-07-12

作者简介:齐军(1958-)男,湖南衡阳人,本科,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党群党务工作。

引言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电力企业也迈入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阶段。然而单单依靠以往的陈旧的管理思路是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企业的,因此,缔造合理的企业文化,把握好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也是当前电力企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缔造电力企业文化的美好未来。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伴随着中国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全国电力行业文化建设迈上快车道。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的血脉,也是全国电力职工的精神家园。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历程中,广大电力职工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优秀的行业文化,为国家电力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和政治的工作的结合点,我们会很容易发现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1]。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扫除误区,才能有效处理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首先,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二者之间的区别:企业文化发起于企业管理,应用于企业管理,是直接指导和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及员工行为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属于管理范畴[2]。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政治优势,是企业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它是在党的领导下,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人、说服人、转变人的行为,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实践活动,属于政治范畴[3]。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范畴上来看是不同的,一个是经营理论,一个是意识形态和政治的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有其各自特定的含义和内容。在电力企业中,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得区别就是二者属于不同的分类。企业文化通常适用企业经营中,是管理方法的一种。然而,与标准化管理的范畴不同,企业文化属于思想层面,因而也就与思想政治工作相挂钩[4]。

其次,我们来看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二者之间的联系: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中,想要将企业文化渗入企业的内涵中去,让每个员工能够每时每刻都切身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持久魅力,就要从“人文”二字入手,因为只有突破了僵硬的教条,从电力企业的每个员工的人文精神世界入手,才能真正将企业文化灌输到人内心中去,切实发挥企业文化的无形铸造作用[5]。而这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虽然思想政治工作通常存在于精神文明建设当中,但在企业中一样不可或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改善人的行为举止,为企业文化增光添彩。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在无形之中日益积累,形成电力企业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电力企业中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的重要性

谈及电力企业中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的重要性,我们就不得不谈到当今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浪潮中的重要性。很多大公司大企业都把企业文化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而要想发展好企业文化,就一定要把握好思想政治工作。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企业能否保持青春与激情的重要原因。在前文我们提到,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二者是不同的,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电力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也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只有坚持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才是企业成功的必由之路,原因具体有以下几点:

没有企业文化也就没有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一个注重营造企业文化的企业,才有思想政治工作可言[6]。然而这一切的前提又离不开一个基础,那就是这个企业首先得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如果一个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可有可无,那就很可能采取一些强制措施甚至不采取措施,这样一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员工的觉悟和热情提高不上去,整个企业就会陷入制度化和僵硬化的泥潭,无法自拔。只有努力发扬企业文化,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手段,以营造良好的电力企业文化为目标,才能使中国电力企业发展出一个美好的明天。这是每一个企业家的目标,也是电力企业中每个成员的目标所在。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是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保证[7]。思想政治工作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总体方针政策,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思想水平,因而具有很强的执行力。一般而言,国家和政府会有相应的政策来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进行。而小到电力企业来说,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了政策和制度上的支持和保障,企业的文化建设也就相对更加容易,因而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称得上是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最后,只有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才能促进电力企业的长足发展。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去[8],处处有文化,时时有思想。将二者统一于企业的长足发展中去,才是缔造优秀企业的必经之路。

三、如何缔造优秀的电力企业文化,培养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十八大召开以来,营造优秀的电力企业文化,培养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了电力企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把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环节。就如何缔造优秀电力企业文化,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对于企业文化提出了“五统一”,即:统一价值理念、统一发展战略、统一企业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统一公司品牌,“五统一”深入全国各电力企业文化当中,深入人心。

但必须注意的一点是:虽然国家各项方针政策都有利于缔造优秀的电力企业文化,可是在营造企业文化和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切忌操之过急[9]。培养一个好的企业文化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要学会运用无形的手段,抓好每一个细节,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电力企业文化中去。让员工自觉接受思想文化的熏陶,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格局,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个体系要时刻“接地气”,也就是要与电力企业自身的情况相适应。

根据企业特点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充分利用公司局域网、宣传橱窗、板报、广播等形式,宣传上级精神和企业的形势任务[10];开展关于企业文化的知识竞赛和讲座,激励员工进行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提炼与整个企业的文化相统一,又具有思想政治工作特色的企业文化,将提炼的文化理念用语深入到电力企业每个员工中去[11]。

总之,想要缔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将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有交叉、有重合,不能相互代替,必须有机结合。我们既不能将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又不能将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割裂开来。所以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找准基层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的互动作用,必将有力地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永利.《构建和谐企业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若干关系研究》.[J].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0.

[2]于淼.《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J].北京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08.

[3]周明山.《豪迈机械公司企业文化策划与实施》.[M].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2009.

[4]陈瑞.《日本企业文化视角下的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研究》.[M].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2.

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 企业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s the lifeline of all the 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o provide political support and ideological prop for the enterpri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plays a guiding role in policy decisions, i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reasonable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business management, so that the two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to promote enterprise reform deepening in the complementary and competitive marke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he two closely related, with a major role for effec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the management of modern enterprises,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the.

Key words: enterprise manage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中图分类号:D631.19

前言

在深入发展的改革开放和快速进步的我国经济中,中国特色较为显著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同时,适应于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和利益原则也使企业员工在思想政治等方面受到较大的影响,从而使企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人员面临着较多困难。因此,在对改革进行深化,对企业市场竞争力进行增强进而提高其经济效益的同时,对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进行探索, 进而促进二者有机结合意义重大。

一、 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

(一) 企业管理

首先, 在企业组织和开展的经济活动中, 有很多内容需要管理,而所有管理的重点归根结底都为人的管理。根据实现途径,企业所有管理工作都需要通过人的努力进行实现和完成;根据管理要素,人始终处于运动状态, 其行为是不断变化的, 因而在管理工作中较难进行控制; 根据能动性,人属于主动的个体;根据相互间关系,其他因素只有与人的有效结合, 才能使产品得以形成, 管理目的得以实现。其次, 企业对人开展的管理活动将思

想的管理作为重点。作为行动的指南, 思想总是因矛盾、 因地、 因时而呈现不同的状态。因此, 企业管理要将人的思想进行时刻关注,在将企业核心价值观作为共同导向, 引导员工对正确的利益观、 思想观和人生观进行树立的基础上, 使员工的创造性、 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和发挥,从而使管理工作中的协同效应得以最大限度发挥, 进而促进企业最大价值的创造。

(二) 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通常是指管理人员根据员工存在的各种思想矛盾, 通过对正确、 科学的道理进行宣传, 在使员工思想问题得以解决的同时,也促进其正确价值观、 人生观、 世界观的树立, 使员工在工作、 学习和生活中保持积极姿态, 从而实现企业全面发展的疏导教育工作。

二、 二者关系

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涵义, 在企业中, 其与管理工作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组成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机部分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管理主要包括软管理和硬管理两部分。其中, 硬管理通常是指将计算机信息系统、 行政命令及各项规章制度等作为依靠, 将现代化物质手段作为途径, 从而实施的管理; 软管理是指通过细致深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使企业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风气和共同的员工价值观得以形成,而使管理企业的目标得以实现。从本质上来看, 软管理就是对员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事实上, 硬管理对组织纪律和企业制度的管理主要靠强制性,而唯有细致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等才能使员工对制度自觉遵守。

(二) 在对企业管理的吸收和利用中开展现代思政工作

现代企业管理中组织和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将传统思政工作的继承和发展作为基础, 在对现代企业管理科技手段、 理念和制度的充分吸收和利用中, 不断寻求新的内容和形式。根据新时期国家对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的指导,企业要重视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从而使人际关系的处理得以保持正确方式。同时, 企业还要在对国家有关政策文件的认真贯彻和深刻领会中,使自身的思想得以进一步解放, 在对保障经济服务和融入等工作原则的围绕下,对企业思政工作的内容进行拓展, 对其工作的方法进行拓展, 从而使心理疏导工作得以从人的思想感情上激发。

三、 在企业管理中, 有效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作用

作为企业其他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不可或缺的生产力要素,为其他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企业管理活动中,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有利于其市场竞争力的有效增强, 对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意义重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能够使企业员工间的人事矛盾得以化解, 为其营造和谐、 温馨的工作环境和人事氛围, 对于人心的凝聚和员工创造性、 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具有重大作用。

四、 在现代企业管理建设和发展中,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

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涵义及其重要作用,结合其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对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坚持,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得以不断创新和完善。

(一) 为与时展的需要相适应, 需要在内容形式上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改变在工作方法选择上, 要以 “引导式” 代替 “说教式” ;以 “激发式” 代替 “号召式” ;以 “参与互动式” 代替“我讲你听式” , 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的感染力得以强化。在活动形式上, 要在对实际结合的基础上, 通过将 “创建学习型组织” 、“双好双新” 及 “学、 转、 谋、 建” 等形式各异的活动作为载体,在将思想教育向员工生活、 学习和工作中渗透的过程中,使职员的参与自觉性和广泛性得以提高,在使其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的同时, 也使其素质得以提高, 情操得以陶冶。

(二) 企业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寻求机制、 体制和制度上的创新。在对企业思政工作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对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结合中,对员工思想实际进行紧密联系,从而使与企业管理协调的、切实可行的制度规定得以制定, 进而使企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得以从根本上确立。要对权责明确、 分工科学的组织体系进行建立。企业领导者管理过程中, 一方面要善于运用发展的观点, 在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重视,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策划的同时, 将思想政治的强化和改进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另一方面, 在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 还要重视其内容的科学分类, 在对党政工团各层次、 各级权限职责进行明晰的基础上, 促进严密的执行层、 管理层和领导层组织体系得以形成, 从而使企业发展的完整战略得以形成。

(三)现代企业管理中, 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对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坚持。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方式,人本管理重视将员工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对其人格和思想的充分尊重中, 使企业各级职工的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得以培养; 在对激活员工潜力工作的充分重视中,使各级职工自身的素质得以极大提高; 在对员工创造性、 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中,使企业的凝聚力得以极大增强。同时, 作为企业组织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归宿和出发点,企业员工思想认识问题的解决十分必要。因此, 企业领导者要善于将思想政治工作向现代企业管理范畴纳入, 作为一种实质上属于以人为本类型的发展战略, 思想政治工作对其企业外部竞争力和内部凝聚力的增强意义重大,对于企业物质文明建设和制度建设及全面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各级领导和相关工作者要在对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进行明确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实际,对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手段进行探究,从而使企业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企业最大价值得以创造。

参考文献:

[1]何峰.浅谈新形势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山西煤炭2010(08)

[2]呼海平.浅论企业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J].经营管理者2009(16)

[3]王丽.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J].政工研究动态.2009(14)

[4]安超.浅析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管理的构想[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4)

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 妥善处理; 企业文化; 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谋求企业生存发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还是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和渠道,展示思想政治工作新作为的需要。

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含义。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筛选与提炼形成的人本管理理论,它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最高目标、企业精神等为主要内容,能够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法宝,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两个相交的圆,既有互相渗透影响的相同部分,也有本质不同独特互补的不同之处。

二、正确区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点。

( 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相同点。

1 、工作目标相同。企业文化的直接目的是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 、工作对象相同。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对象都是企业的全体员工。

3 、工作方向一致。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4 、工作内容相似。一是在经营行为方向,建立和坚持行为准则、企业道德,维护企业信誉,树立良好形象,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合同。二是在价值观方面,注重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统一,注重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

三是在企业精神方面,强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励员工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保持旺盛的劳动热情。

( 二)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点。

1 . 内容不同。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是根据企业内外条件培养企业精神、确定企业目标、树立企业形象等,具有鲜明的企业个性特征。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对党员干部和全体员工进行系统的路线政策、形势任务教育等方面的教育。

2 、主导力量不同。企业文化的优劣及建设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素质。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对企业领导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体现着党的执政能力和党建水平。

三、正确把握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 一)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这与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新的理论,其本质是一种经济文化,即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创造企业最佳效益,促进其发展。

( 二)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思想政治工作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避免企业员工出现“精神危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谋划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形成,并为员工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群众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企业个性。

四、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1 、借助企业文化,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营生产的融合。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发展为出发点。因此,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去。

2 、借助企业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一旦形成并成为全体员工的物质意识,就会转化成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无尽资源。

五、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5

摘 要:红色旅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它实现了革命传统教育与现代休闲方式的有机结合。同时红色旅游还具有十分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参与者从意识到实践的活动过程,按照知、情、信、意、行的内在程序循环往复,构成了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进行;通过接受、内化、外化等达到教育功能的实现,红色旅游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法和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

关键词: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3-0191-03

1 红色旅游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是在新的形势下将革命历史资源与旅游巧妙结合的一种创新,它是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游乐等价值和功能于一体,进行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旅游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二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1.1 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反对民族分裂 和国家分裂,维护各民族的联合、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在外敌入侵面前,团结对外,英勇抵抗,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和反动制度进行斗争,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

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段话十分精辟的阐述了中国文化的根本意义――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大力弘扬和培育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方向的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是由于爱国主义教育它本身具有强的社会整合功能,能使我们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逾越一切艰难险阻而立于不败之地。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江泽民同志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精神和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形成的优良传统,借鉴世界各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

1.2 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支撑与指导。但是,当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研究者习惯于将具体教育实践问题简单地转入操作性讨论,而对于思想方法、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变革研究还很不充分,明显地存在跟不上社会、经济变革步伐的情况”。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为了更好地总结与归纳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从方法论的高度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就变得十分必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开宗明义地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这就明确地昭示了共产主义运动是为了人民谋利益的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教育利益。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直接关系着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命运。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

1.3 体现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早在建党初期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宣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对基层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及建国后对理想信念教育范围的扩大、手段增多,等等,这些无不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重视。然而面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现实与世界局势,面对日益深化的改革开放形势,一系列新问题和新矛盾正不断冲击着人们思想,向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和伦理观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也把公民理想信念教育的一系列新课题摆到了我们的面前。理想信念问题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共产党人的政治信念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党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更加明确地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邓小平同志更加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理想信念教育。他多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他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同志:“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

2 红色旅游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2.1 渗透性教育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原则就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的真理性、规律性。它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具有的科学规律,与形形色色的宗教、迷信、有神论划清了界限。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原则,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这个方面,只有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才能克服经验和教条主义,才能防止感觉主义和庸俗主义的实用主义倾向。工人阶级不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也不能自发产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实际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价值性与合理性。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性方向性原则,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旗帜鲜明地批判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渗透性还体现在体验过程中体验是受教育者主动为之的事情,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而理论知识和道德观念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却具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性,因此,体验的实施必须具有明确的导向性。通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道德要求,使体验向着要求的方向进行,从而增强体验的实效性。

红色旅游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于一体的政治工程,红色旅游的旅游基地很多都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处于思想的最前沿也是新的思想和理论最先到达的地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都与这些地方有源源不断的联系。红色旅游展现了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传统精神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民族精神的新内容,既有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内涵,又有与时俱进、价值永恒的普遍意义。

2.2 实践性教育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根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人们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并且把低层次的心理状态的意识提升到思想体系的高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在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的发展中,社会发展处于快速变革的状态,理论的飞跃和发展与社会世界的变化都呈现出崭新的局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显得更加突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联系新的世纪,才能符合教育的自身规律,取得预期的效果。“人的活动是社会及其全部价值存在与发展的本源,是人的生命以及作为个性的发展与形成的源泉”。

红色旅游中“参与体验”这种旅游方式的发展很好的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要求: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参与体验”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和旅游开发理论已获得了普遍的肯定,这也是日后旅游发展的趋势,并日益受到了重视。红色旅游文化对旅游客体的参与体验中起着引导性的作用,游客在参观游览、参与活动、互动交流和兴致勃勃的旅游过程中,自觉自愿地受到熏陶、学习知识、了解历史、接受教育、锻炼身心。通过红色旅游文化的教育,增强旅游客体的吸引力,激发游客的好奇心,并且设计将教育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的参与体验项目,满足游客的主观需求。同时,在旅游过程中所接受到的理论知识和精神感悟和参与过程相结合,让游客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从而使游客有悦耳悦目达到体验的高峰阶段,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2.3 自我教育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原本就是个体对理想自我的追求而产生的一种活动,当社会物质、精神文化水平比较低,而个人的认识水平又有限的时候,理想自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定性往往存在着同一性,思想政治教育就主要表现为一种规定性的教育;而随着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丰富化,人们对理想自我的认识更加深刻、前卫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故有的规定性便成为一种羁绊,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个体对理想自我追求的需要,注重教育过程中个体主体性的发挥。自我教育的原则,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注重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发挥教育对象的能动作用,将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的原则。教育和自我教育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们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靠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最终还是要通过人们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来实现。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互动的,教育者必须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确立正确的原则方法,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果。在现代社会,只有尊重人格、平等对话才能产生思想的交流,才能产生教育对象思想生的积极参与,才能不断吸收教育对象思想上反映出来的合理成分,充实教育者的头脑。这样,才能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这两个积极性,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新型关系,从而增强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 红色旅游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3.1 红色旅游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观

政治价值观“一般指的是社会成员对政治世界的看法,包括社会成员看待、评价某种政治系统及其政治活动的标准,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选择标准。在某种政治文化影响下,社会成员在总体上都存在一种基本一致的政治价值观念,它直接影响着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信念、信仰和态度”。发展红色旅游首先是一项政治工程,他对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是新时期、新年形势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是教育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的特殊课堂和鲜活教材,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载体,新形势下革命老区已经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圣地,红色旅游所具有的智力开发、美感教育和人格培养的功能逐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政治教育功能已达到缅怀前人、教育今人、激励后人的效果。现代社会提倡“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政治观要求政治工作教育者要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自身价值和思想感情,凸显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科学定位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将受教育者置于绝对服从或被动的地位,将教育过程视为教育者把某些既定的理论、观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传输给受教育者的过程,这就必然导致对受教育者主动性甚至一定条件下的主体性的忽视,使得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内容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接受和服从的阶段,阻碍受教者由认同到内化的过渡,无法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效果。

3.2 红色旅游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观

道德,是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人们在共同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观是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所处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它不是铁的教条,而且没有成文的条律来规范它,它一般是通过社会舆论或者某种阶级性的意识形态宣传来对人们的生活构成某种秩序,起约束作用。简单的说,就是社会群体的不成文的规则。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内涵,把握其历史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思想性与实践性的特征,体现新世纪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和标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活动载体的应用符合受教育者心理特征,能使受教育者在活动中接受教育者的教育指导,实现教育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不是教育者单方面的活动过程,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的两个主要因素,因此无论什么活动载体,都要体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活动过程。红色旅游具有典型性,红色旅游能充分调动受教育者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积极性,吸引受教育者参加活动,并使两者有机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开展。

3.3 红色旅游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所经历的事情瞬息万变,总会遇到许多大小各异的矛盾、挫折和冲突,会带来一些烦恼与困扰。这时就必须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积极性,通过自我调节和控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才能掌握与各种致病因素作斗争的主动权。这就要求个体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而且调节人的行为、活动方向和进行方式。人生观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它以观点、信念、理想、需要、动机、兴趣等具体形式,表现在人的个性的意识倾向中,而这种作为心理的稳定倾向的人生观,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对人的心理功能起着调节、支配的作用。遍布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资源都蕴含了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先辈的人生观。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进而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毛泽东选集(1-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1-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江泽民文选(1-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05[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6]张广瑞,魏小安,刘德谦.2002~2004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张广瑞,魏小安.2003~200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吴必虎,余青.红色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

[9]苏文才,孙文昌. 旅游资源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

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6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凝聚人心之本,是企业的灵魂所在。企业依靠先进的思想生存、发展、壮大,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为煤矿未来发展输出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矿管理更需要不断创新,在思想政治工作指导下有新突破、新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获得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一、思想政治工作对煤矿发展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煤矿管理的核心工作。

在煤矿管理中最重要、最活跃、潜力最大的因素是人的管理。现代煤矿内部,人、财、物是生产经营的三要素,也是煤矿管理的基本对象。在这三要素中,人是第一位的,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思想工作的对象也是人,两者相辅相成。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能够振兴煤矿精神,陶冶职工道德情操,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能够保证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是煤矿管理的一种内在要求。

煤矿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用马列主义、思想和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对职工进行引导、启发和教育,使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在煤矿中的地位和作用,把自己的生产行为、煤矿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充分发挥主人翁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参与煤矿的生产和管理,促进岗位效益和煤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是煤矿管理的一种内在要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可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工作顺利进行。

煤矿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提高经营效益和增强煤矿实力。而完成这个任务,物质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煤矿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各个矿井都应通过开展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从而提高煤矿的整体生产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把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煤矿的经济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及时传递、灌输给职工,从而使其形成共同的理想、目标和利益追求,不断增强煤矿职工的凝聚力。

思想政治工作可提高煤矿领导和职工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职工的责任意识,并改善煤矿领导和职工之间的关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煤矿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肩负着重要任务。煤矿和谐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要建立和谐的煤矿,做好领导和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本。思想政治工作是理论基础,在教育学习中通过对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进行宣传,形成良好的氛围。领导通过各种会议、媒体,坚持不懈地向一线职工宣传讲述形势任务、市场定位、竞争态势,使员工能及时掌握当前发展的脉络,提高认识水平。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业务技术教育,可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和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更好地为煤矿发展而奋斗。

三、煤矿管理中政治思想工作的实现

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运用到煤矿管理中去,使其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确实是一个值得推敲和探索的问题。

第一,应明确思想政治工作不只是政工人员的事情,而是煤矿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应担负起的工作,都应运用的一种管理手段,从而形成一个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齐抓共用的氛围。煤矿领导要主动改变过去单纯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要主动积极地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手段开展企业管理工作;行政干部要改变思想政治工作是分外之事的观念,把它当做天然的、重要的管理手段开展企业管理工作。

第二,建立依法治企、以德治企、二者合一、相辅相成的煤矿管理机制。依法治企就是运用各种专项规章制度、奖罚措施来管理煤矿;以德治企就是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要手段来管理煤矿。因此,在制定专项管理制度时,要充分考虑职工的思想动态、心理素质、承受能力等,使制度切实可行;在制定、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时,要充分保证煤矿目标的实现,保证专项管理制度的落实,从而使两种手段相互促进,共起作用。

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7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存在统一性的关系

首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作为员工思想观念的体现方式,都是以提升员工思想道德水平为发展目标,以此来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目标提供相应的服务;其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开展过程都是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并且运用思想教育方法来正确指导员工的工作行为规范,从而使得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在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再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在工作模式上存在相似之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模式通常是以身作则或者以模范带头来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企业文化则是采取领导带头或者模范带头等方式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因此两者在工作模式上是非常相似的;最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发展当中的作用是相似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以将个体意识逐步同化为社会群体意识,而企业文化则是在其工作开展过程中,将社会意识作用在个体意识培养中。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企业与员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思想与情感上的交流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意识与员工意识的交融过程,从而使得企业文化体现出其民主与和谐,进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企业文化的发展能够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契机,并且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在科学高效的企业文化当中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以此来促进企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水平的同步提升。

二、企业文化能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条件

首先,企业文化的发展能够进一步拓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从而使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工作模式更加能够符合企业发展与市场发展的需求,以此来将企业发展的经济与文化元素进行充分融合,从而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生产中的效用水平,同时企业文化的发展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先导性的作用。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企业文化建设极大地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并且也丰富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形式,从而使得其在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及员工集体团结意识的培养上提供了充分的文化环境保障,以此来使企业的向心力与市场竞争力以新的方式和内容体现出来。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在功能发挥互补协调

首先,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进行加强及其工作内容与模式的创新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文化稳定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对员工在市场的激烈竞争当中的生存意识及发展意识和危机意识等个人发展问题上进行指导和提供相应的帮助,而企业文化则是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及其创新创造出合理高效的环境条件;其次,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例如基础设施的改善、人员的配备和各项规章制度等,从而使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具体的形式得以体现,并且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融入到部门之间、领导之间、员工之间的关系协调与处理等;最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是以企业文化相关理论为指导思想,并且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的拓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丰富自身的工作内容,从而使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充分满足企业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经济竞争力。除此之外,企业文化通过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宣传与拓展,能够使企业文化的发展以及作用的发挥更加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文化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中起到了提供环境、拓展内容等促进作用,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则是对企业文化内容的创新和改革,从而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形成符合自身情况的企业文化氛围和凝聚力。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只有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两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融合,并且要注重两者的差异性,才能够真正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作者:钱江 单位:保定天威集团特变电气有限公司

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8

摘 要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软实力,是员工的精神家园;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势,是理顺情绪,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医院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辩证关系的阐述,找出两者之间相通、相融的联系,努力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探索同时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关键词 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 两者结合 方法 探讨

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做人的工作,都是为了改造人,但在实际工作中,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路径和具体目标是不同的,如果不理清它们的关系,往往会手段混淆、路径相向,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笔者以为,要搞清它们的关系,以医院文化为切入点,在营造文化氛围、树立医院形象、锤炼医院精神之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改造人的目的。

一、医院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

文化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医院文化是以救死扶伤为中心、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对医院的发展有重大作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大家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积极奉献,在实现医院的共同目标中体现自我价值。医院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对象相同。医院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其研究对象都是人,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都是做人的工作。医院文化从研究人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出发,倡导优良作风和好的传统,强调自我约束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解决人的思想认识、观点、立场问题,以育人为业,以转变人的世界观为本,旨在用共产主义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总之,医院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都是人,都是为了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

(二)方向一致。医院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品质,塑造人的美好灵魂,引导员工具备爱病人的高度自觉,都是为医疗服务的。在中国,无论是文化建设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医院文化不仅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方向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又能保证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供思想动力。

(三)目的相近。医院文化的主要功能就是营造全体员工美好的精神家园,就是提高医院的软实力。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工作,也同样把坚定人的理想信念,理顺人的情绪,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可见,医院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激发人的工作热情,提高服务质量,让病人有家的感觉,在服务病人的过程中吸引更多的病人,提高医院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效益。

(四)途径相通。医院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达到目的的途径或手段是相通的,都是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净化人的思想。思想政治工作经常采取的一些途径对文化建设也适用,只是由于具体目标的不同,途径各有侧重。

由此可见,医院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项不同的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许多方面都是相同、相通和相融的。一方面医院文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病人新的需求的客观需要。医院文化所强调的价值观,从层次上来讲仍限于医院范围内的“集体主义”等较低层次的观念,而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入,在目标上必然会提高医院文化建设的层次,将群体价值观定位于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定位于爱国主义的崇高目标,这就为医院文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对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面临着方式方法的改进,而医院文化理论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捷多样的形式和灵活的工作方法,并以此为载体,为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团结、奋进的内部环境,形成一种民主、协调、奋发向上的风气,从而保证医院改革发展各项制度措施的有效落实。可见,医院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不可或缺。

二、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可以互相推动,共同发展,同医院文化相结合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

要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入手: 一是培育医院精神。培育医院精神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医院精神包括价值观、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应当以先进的文化理念为核心,充分尊重人的价值,注重发挥每一个员工的自主精神、创造潜质和主人翁责任感,在医院内部形成一种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和巨大凝聚力,并通过制度安排,实现职工在医院统一目标下的自我管理,从而形成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医院精神。二是塑造医院形象。塑造医院形象是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医院形象是医院服务质量、人员素质、医疗技术和在病人心目中所处地位和声誉的总体印象,是医院文化建设的综合体现和外在反映。要重视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还应积极利用舆论工具,将良好的医院形象“推销”和推荐,使医院成为内外一致的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院。三是培育群体价值观。群体行为是以共同信守的价值观为基础。在培养群体价值观念中,重点是培养自尊自强、争创一流的观念,这种观念是医务人员在长期医务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医院群体共同的心理和价值取向。四是持久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用真情去营造医患关系的良好氛围,把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刻苦钻研业务,掌握更全面的医学新知识和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医疗实践的适应性、能动性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医院行为文化,包括全体员工的礼节礼貌、言行举止、穿着装束、风度气质等,使患者对进行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并对医院的医疗质量产生信赖。五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文化包括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守则及管理目标。制度文化是医院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是医院文化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也是对医院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最好检验。而制度文化重在制度的建立与落实,重在奖惩结合、奖惩分明、奖惩及时。六是凝练医院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包括医院建筑布局、外观色调、环境绿地景观、内饰风格、公共设施的陈设、病房诊室的设备功能等,做到既宽敞明亮又不显空旷,功能与美观相结合,色调和谐高雅,陈设考究精致,点缀美观得当,给人多一点温馨感、方便感、艺术感和人性化。六是培养创新意识。判断一个医院的文化是否先进,关键就要看医院是不是在培养医院员工的创新精神上下功夫,是否跟上时展的步伐,与时俱进的医院文化才是先进的文化。必须坚持创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采取研讨交流等方式,推进文化创新,也可以设立文化创新奖,奖励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方面好的想法、好的做法并加以推广。

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思想政治工作适时适度适用的原则。一是加强宣传教育。要在医院内部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造成一种强烈的舆论环境和氛围,使广大职工对医院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二是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员工队伍的现状,划分层次,对医院文化建设有一个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布局,因人施教,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把医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渗透到每个员工的内心深处,变为自觉行动。三是形成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医院的政工系统无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部门,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责任体系,明确书记和党小组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制定院党委、支部、党小组三级责任制,发挥党支部书记承上启下的作用,定期组织党支部书记分析员工的思想问题,特别是倾向性苗头性普遍性问题,研究制定对策措施。四是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关键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做通他们的工作去带动一批人的工作;做好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关注关心关爱困难员工,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关心,给全体员工以家的温暖。五是发挥领导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医院高层管理者是医院文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最高倡导者和践行者,其行为应当充分体现医院文化的内涵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要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去带动广大员工。要注重典型启迪,通过树立典型人物和事例启迪广大员工,使他们确信医院文化的存在,时时影响着大家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及态度。

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9

企业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企业精神以及企业价值观。构建企业精神就是在企业领导人员的引导下,对企业的任务、特点以及发展路线进行分析,同时将企业价值观念作为基础,建立企业内在的追求与信念,从外部形象以及企业的群体行为来使企业精神得以形成。企业文化的建设不但是企业谋求生存发展的方式,同时也是企业对管理水平进行提升的需要,也是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领域进行拓宽的方式,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作为与需要进行展示。

一、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内在含义进行正确的认识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人本管理的理论进行倡导、筛选、积累、提炼并形成,将企业价值观作为核心,其主要的内容就是企业精神、企业的最高目标等等,这就是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创造性以及积极性得到激发与凝聚,同时也成为了企业的精神支柱与灵魂。我党与国家最优良的传统与政治优势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这也是对各项工作进行有效落实的必要条件,以此来使企业的中心工作得到保障。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密切,不但有能够相互影响的共同部分,也存在着互补的不同部分。

二、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异同点进行正确的区分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之间的相同点

第一,相同的工作目标。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加强,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就是企业文化最主要的目的。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最主要的工作目的就是要让职工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出“四有”员工,以此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

第二,相同的工作对象。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之中,人是主要的研究对象,企业文化中始终提倡以人为本,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对员工主人翁的地位进行了强调,企业的所有员工都是这两者的工作对象。

第三,相同的工作方向。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企业文化都要为经济基础进行服务。不管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是企业的文化,都必须要服从党的安排,坚持我党的正确领导,掌握当前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第四,相同的工作内容。首先,在经营行为上得到表现,建立与坚持良好的企业道德以及良好的行为准则,对企业的信誉进行维护,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严格的遵守我国法律法规,对确立的合同严格的旅行。其次,在价值观上得到表现,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统一更加的重视,加强对个人、集体、国家这三个方面的利益进行正确的处理。然后,在企业的精神上得到表现,对企业的向心力以及凝聚力进行强调,使员工对企业的发展与生存的劳动热情进行激励。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之间的不同点

第一,不同的内容。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必须要对企业内外部的实际条件进行分析,对企业的精神进行培养,明确企业的实际目标,对良好的企业形象进行树立等,这也就说明企业文化中具备了非常明显的企业个性。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所有员工以及党员干部进行相应的政策、任务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教育工作。

第二,不同的主导力量。企业领导人员的素质对企业文化的好坏与否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高低有直接的影响。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对企业进行领导的最主要的方法与途径,对我党的党建水平以及执政能力有最直观的体现。

三、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进行发挥,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因为员工想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就必须要通过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进行强化,经营理念以及企业精神这些都必须要依靠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保障,企业文化想要快速的发展与进步,也必须要依靠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进行促进与推动。

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

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肩负着国家未来发展的重任。与此同时,大学生也存在思想不成熟,价值观体系不完整等问题。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常态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

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全面发展是有别于以前教育模式下的新型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存在两大发展基础:第一、理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即“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都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第二、现实基础为新常态下科技、经济和教育形式的转型升级。新常态下,塑造能够面向世界化、现代化和未来化的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体系是关系国家未来发展命运的大计。大学生是新常态下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对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常态下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内涵为:以平等和谐发展为基础,促进个体发展,通过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发展,最终实现整体水平的提高。从现实角度讲,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单纯的科学文化知识、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的学习,更要求其拥有正确的政治观、健康的思想和完整的价值观。

二、新常态下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

(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育拥有正确的政治观、健康的思想和完整的价值观的大学生,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常态下的创造性运用。新常态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始终以独特的方式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理论指导,为大学生全面发展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始终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宗旨,最终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不仅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也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进行了深入阐述,即人的全面发展存在着两大发展条件:第一、生产方式的全面发展;第二、人所受教育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当前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强大助推剂。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渗透性要素,存在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环节,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部分:第一、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价值导向;第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大学生协调处理社会关系;第三、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价值观;第四、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正确的思维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诉诸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常态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以下基本矛盾: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需要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社会思想政治的代表者,是主要矛盾,与此同时,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低位同样不容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常态下在教育领域内开展的与政治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的教育方式,其直接目的是通过教育进行政治意识宣传,以促进大学生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出的要求,最终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密不可分。

三、新常态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弘扬人文精神教育,坚持人性化教育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是具有独特人格的群体。因此,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坚持人性化教育原则,切记采用强迫、专制的教育方式,应对大学生时常进行鼓励和支持。

(二)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前提,拓展多元化的教育形式。以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往往存在诸多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未得到充分尊重。因此,新常态下,应充分尊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将常规教育方式和互联网教育模式相结合,拓展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高校学风是大学生治学态度与求学精神的外在体现。高校学风的好坏决定了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风的好坏,与其说受学校师资力量、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如说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学风建设为主线,针对新常态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困难,制定出适合大学生群体特点的学风建设机制。全面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激情,形成大学生的学习纪律性和学习作风,从而在深层次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上的薄弱环节。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常态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结合大学生群体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大学生在专业素质、心里素质、思想状态及政政治素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也应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通过教育手段,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1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需求;效果;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各级领导干部和政工干部都要努力认识和掌握它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一、 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定位与意义

早在2005年初,为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教育部就提出,在新的形势下,各高校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也应符合教育规律,而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更多地考虑施教者的立场,对受教者则考虑较少,这是高校思政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确立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科学方法论”。[2]思想政治教育从空间维度上看,其要立足于特定环境,正确把握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以及工作的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等;从时间维度上看,其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正确把握自身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开展工作的切入时机和恰当方式。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使之遵循客观规律、体现时代要求、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和大学生的教育需求。因为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具体的,都是工作主体和工作对象辩证结合、良性互动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同时又要靠具体的人来实施。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6月党中央召开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中心环节”、“重要政治优势”进行了精辟阐述,并把“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目前,四年制本科的课程设置应有四门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和教学经验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如有的学校就针对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的现实情况,形成了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提出在处理好学生成长需求与学生工作需求的关系,处理好学生表面物质需求和深层自尊需求的关系,处理好学生现时需求和未来需求的关系,处理好学生个人需求和群体秩序需求的关系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略。笔者试图以大学形势与政策课为例来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形式方面,各个高校基本的教学形式是以课堂讲授为主,根据需要,采用各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较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影视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丰富教育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教学的内容和空间。

另外,现在各高校普遍采用“一对多”的讲授形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形式沿用多年,尽管采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但是学生仍然对这种形式的教学有所不满。许多大学生认为这种教学形式的缺陷是缺少互动,学生参与较少。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表明,教育者作为传播者,传播的对象是有情感和有思想的能动的人,如果只进行单向传播,不利于教育效果的提高。传统的讲授形式在过去曾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新时期,随着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人们在统一意志下表现个人情感、思想和个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若内容不能很好地满足对象的需要,就不会引起对象的兴趣。许多大学生用“枯燥”或者“乏味”这两个词语来形容大学的思想政治课。他们表示:大学思想政治课的现行教学内容离他们的现实有一定的距离,不能引起他们广泛的兴趣与热情。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与效果关系的思考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应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应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统一思想、振奋人心的作用,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高校思想政治课对帮助大学生学会正确地分析形势,深刻认识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自己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对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主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自身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认真对待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推进思想政治教学创新,必须充分重视当代大学生的教育需求。

当代大学生有长远发展的需求,也有现时短期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兼顾二者。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借助鲜活的事实和可操作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教育学生。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有的高校开展广谱教育、分群类教和全员教育,建立主动出击和快速反应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的探索和实践的经验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注:

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范文12

一、理论依据

对两者的总线性关系进行讨论认识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上层建筑理论。在该理论中,马克思将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因生产活动产生得到的思想活动和人类之间的联系,都是社会这座大厦上的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的理论中,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且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政治教育,最初是为了强化统治而存在的,是对统治者的理想以及政策进行宣传强化的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的上层建筑,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为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保证执政党的先进性。

同时政党也是社会组织的核心部门,是与阶级紧密相连的概念。政党是作为一个国家阶级成员的领导者,凝聚着政党的组织措施以及思想的先进性,是阶级统治的核心,是国家组织的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的执政纲领,也是党建的根本。作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党建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作的核心,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组织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的总线性关系

在相应的学科分支中,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党建并不属于同样的学科,因此理论上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是一个跨学科的难题。但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作中,两者的关系十分紧密,所以本文从逻辑学的角度,结合我国党建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对这两者的总线性关系进行论证探讨。

1.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建思想的基础

在无产阶级诞生的历史中,政党是革命实践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产物。因此在政党建立的初期,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思想基础,自从《共产党宣言》作为无产阶级成立的标志,无产阶级的政党也随着成立。我国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结合的产物,“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共产党在马克里主义的指导下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与成熟,都离不开思想政治的指导作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为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而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深入,思想为党的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梦理论,都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思想基础。因此,为了保证共产党的先进性,保证党建的与时俱进,必须要有相应的思想建设作为指引。

2.党建是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依托的领导核心

思想政治教育为党建提供了发展方向以及科学的决策,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需要以党建作为落实。党建的主人公是中国共产党,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责任人以及对象。党建中,共产党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导,展开必要的组织活动,从而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党建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基础,并且可以让共产党先进性得到充分的体现,科学的世界观、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是党建工作的主体要求。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推行的过程中,需要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及富有成效的宣传手段的工作者进行宣传,党建的质量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只有建立学习型的政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思想基础,才能够体现党的先进性,才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广,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服务。

3.构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

协同机制是生物学中的概念,在《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一书中,协同机制是研究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的主要机制,对于复杂体系中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识,从总体中认识到不同的要素的发展。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协同机制以及突变论和结构论成为现代生物学中新三大理论。协同机制理论不仅仅可用于研究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能够对社会政治的关系进行有效的认识。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史不同学科中的理论,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两者呈现出相关性,因此,采用协同机制进行研究,能够让两者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目标协同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能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四有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党建的目标主要是为人民服务,构建能够适应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两者的目标能够协同。

(2)队伍协同

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是全体工人阶级,而党建的队伍是无产阶级的核心中国共产党。在党建的过程中,构建强有力地政党,能够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也能够促进全民的整体进步。

(3)方法协同

党建工作的主要方式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两者在方法上具有协同性。

结论

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呈现着密切的关系,在两者的关系中,思想政治建设属于思想的上层建筑,党建属于组织建设中的上层建筑,两者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上层建筑理论为理论根据的。两者的关系中,思想政治建设时党建的基础,并且为党建提供了思想基础,而党建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组织以及核心。考察二者关系的目的是构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使二者双向加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