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危重病人护理总结

危重病人护理总结

时间:2023-08-02 17:16:49

危重病人护理总结

危重病人护理总结范文1

文山州人民医院儿二科,云南文山 663000

[摘要] 目的 研究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意义,提高危重患儿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小儿危重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4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并根据评分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入院不同时间段护理评分变化、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例小儿危重病患者入院治疗及护理时间越长,危重病护理评分分数越高,可见小儿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另外,经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后,显效15例(37.5%),好转20例(50%),无效5例(12.5%),其中1例死亡,总有效率为87.5%。结论 在小儿护理中实行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患者病情具体情况进行客观、合理的评定,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重要依据,在提高小儿护理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

关键词 ]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小儿护理;干预指导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b)-0122-03

[作者简介] 石光华(1969-),女,汉族,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儿科护理方面的工作。

小儿危重疾病具有病情严重、复杂多变等特点,增加治疗或护理难度。若对患者病情评估有误,延误治疗或护理时机,可能会威胁到小儿患者生命[1]。为此对小儿危重病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的、科学合理的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不仅能给抢救治疗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而且能提高护理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目前危重病患者评分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方法[2],一些研究文献及临床实践均肯定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指导作用。本研究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评分基础上实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小儿危重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1处或1处以上损伤致命;②满足急诊创伤入院治疗要求;③经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确诊为危重疾病;④家长签订同意协议书。男生25例,女生15例,年龄在8个月~9岁之间,平均年龄(5.2±1.5)岁。其中,感染1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8例,脑疝4例,休克2例,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ODS)10例。所有患者经由组织学、影像学等检查后符合小儿危重病诊断标准,且经小儿患者父母同意后参与研究,并签订同意书。

1.2 一般方法

先进行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然后根据评分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来说,按照《小儿危重评分法(草案)》[3]对小儿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分,包括生命体征、血气、血生化等20项重要指标,每一个指标5分,总分100分,且分数越高表示小儿患者病情越好。评分时间为小儿患者住院当天、住院1、2、3、7 d以及出院前。评分不大于70分的患者实行特殊护理,准备随时抢救;70~80分之间的患者实行重点护理;81~90分之间的实行一级护理干预;不小于91分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对所有患者各时间段的病情情况、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

1.3 疗效评定标准

小儿患者护理效果评定标准分为三个等级:显效、好转及无效。

显效:小儿患者脱离危险,生命体征(呼吸、心率、体温)恢复正常,且进食正常。

有效:小儿患者脱离危险,生命体征(呼吸、心率、体温等)稳定但还未完全恢复,可适当进食。

无效:小儿患者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心率等生命体征不稳定,严重时甚至死亡。

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小儿患者不同时间段危重病护理评分结果

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基础上进行对应护理干预,随着小儿危重病患者入院治疗及护理时间的推移,其危重病护理评分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小儿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见表1。

注:40例患者入院后1天1例小儿患者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人数变为39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护理干预后护理评分越来越高,出院前与初入院、入院1、2、3、7 d相比,护理评分≥91分的有39例,为1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2 40例小儿患者并发症、死亡率及有效率分析

40例患者入院首次评分中分数≤70并发症5例,占62.5%(5/8),71~80分并发症5例,占50%(5/10),81~90分并发症6例,占27.27%(6/22)。经一段时间的治疗及护理后,显效15例,占37.5%,好转20例,占50%,无效5例,占12.5%,其中1例死亡;治疗总有效率87.5%。

3 讨论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小儿危重病患者先实行危重病护理评分,然后根据评分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70分的小儿患者实行特殊护理,进行全面的监控,准备随时抢救。对71~80分的小儿患者实行重点护理干预,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对81~90分的小儿患者实行一级护理,对≥91分的小儿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由表1可知,患者入院后时间越长,超过91分及以上的患者人数越多,由此可见根据小儿患者病情、生命特征、病史等进行危重病护理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使下一次评分提高,同时也说明患者治疗及护理有一定的效果,病情逐渐好转。张洁[4]等人研究表明APACHEII评分越低,患儿死亡人数、并发症人数越低,能对危重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良好的评价,便于医护人员根据评分结果了解预后程度并及时的给予救治。这与本文采取的评分方式不一样,本研究是分数越高表明病情越好。雷静[5]等人将收治的75例危重患儿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儿入院后行常规危重症护理,临床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先行危重病护理评分法,随后根据得分分级护理,临床总有效率为65.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采取的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与雷静等人基本一致,但本文没有分组,通过对收治的小儿危重病患儿施行评分,统计评分后护理效果来体现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干预指导作用,相关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于护理干预效果来说,本研究对小儿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患者显效率37.5%,好转率50%,总有效率87.5%。由此可见,对小儿危重病患者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能有效的确定患者所对应的护理等级,保证不同等级患者受到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小儿患者护理有效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本次护理过程中小儿患者死亡1例,死亡率为2.5%。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护理指导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正确、合理评定病情。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是合理评分。根据小儿患者多种临床检查结果、疾病诊断结果等客观的评分,并对评分进行多次审核,避免漏评或误评,耽误患者治疗时机[6]。②提高护理人员水平。通过对小儿患者进行综合危重病护理评分,可避免护理人员根据自身经验盲目开展护理活动,提高护理人员采取正确方式评价患者病情能力,并实行分层护理,保证重点护理、一级护理及常规护理对号入座,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7]。另外,由于病情严重、疼痛难忍,患儿易出现害怕、焦虑等不良情绪,依从性较低,影响护理工作。为此针对性护理全过程中加强患儿心理辅导及家长健康教育[8]。具体来说,加强与患儿的沟通,鼓励家长多陪伴、关心、抚慰患儿,让患儿的心情有所平复,配合治疗及护理。同时加强家长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如疾病发生机制、治疗方法、护理干预重要性、预后等,提高患儿家长意识,自觉的配合护理人员做好患儿心理等护理工作。

总而言之,小儿危重病患者病情多变且复杂,需及时的对患者病情掌握和熟悉,并采取相应的预后护理措施,保证小儿患者生命安全。而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可准确、合理的对患者实际情况及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的评估,然后不同分数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在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及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利用。

[

参考文献]

[1] 卜淑香.探讨小儿危重病房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干预的指导[J].大家健康,2013(12):1.

[2]罗秀状,林梅,李强.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婴幼儿重症肺炎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1(44):432.

[3]中华急诊医学会儿科学会急救学组.第4届全国小儿急救医学研讨会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5(33):371-373.

[4]张洁,郭树海.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分析[J].成都医学学院学报,2012(2):331-332.

[5]雷静,石正娟.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研究[J].吉林医学,2012(36):8003.

[6]任晓旭,宋国维,宋慧琴.应用评分法评估儿科危重患儿病情与预后[J].小儿急救医学,2011(4):232-233

[7]亓淑萍.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研究[J].医学信息,2013(5):109.

危重病人护理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危重;患者家属;心理护理;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a)-0101-02

The effect research of mental nursing toward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critical patients' relative

LU Liu-xue1 LU Qing-mei2 LU Xiao-ni3 HUANG Zhen4 LING Yu-fang5

1.Nursing Department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tiy for Nationality,Baise 533000,China;2.Youjiang Medical Universtiy for Nationality,Baise 533000,China;3.Nurosurgery Department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tiy for Nationality,Baise 533000,China;4.ICU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tiy for Nationality,Baise 533000,China;5.Anorectum Surgical Department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tiy for Nationality,Baise 53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mental nursing for relatives of critical patients.Methods Sixty two cases of critical patients' relatives were asked to fill in the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and were given the mental nursing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They were given the SCL-90 two weeks later,the difference of their mental health status before and after the mental nursing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getting the mental nursing treatment,the SCL-90 score was (43.48±13.62) points, 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the score (57.58±17.45) points before the mental nursing,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Conclusion Mental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relatives of critical patient and promote their mental health,provides a stronger social support for critical patient.

[Key words] Critical;Relatives of patients;Mental nursing;Mental health

危重症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随时有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疾病或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脏器功能衰竭或代谢紊乱所造成。危重患者家属是指和危重患者有血缘、婚姻、养育关系,以及与患者有着重要关系的人[1]。危重患者病情危重甚至危及生命,其家属不仅面对失去亲人的压力,还因担心医疗费用问题、工作和生活习惯被打乱、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等,而产生悲痛、无助、恐惧、焦虑、怀疑、敌对等负性心理。而在临床工作中,因患者病情危重,随时有病情变化,医护人员主要把精力放在抢救患者的生命和病情监测上,无暇顾及家属的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2]。国外有学者报道[3],危重患者家属体验着比患者更为巨大的压力。据报道[4-5],96%急诊危重者家属出现焦虑症状,若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其心理状况就会对患者产生影响。本文对危重患者家属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3月,选取本院ICU、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等5个病区危重患者家属共62例。入选条件:能理解调查内容、年龄18岁以上,能做出准确判断、未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62例家属中,男18例,女44例;年龄21~50岁,平均31.65岁;文化程度:初中28例,大专18例,本科6例,高中和中专各4例,小学2例;职业:无职业23例,农民18例,教师、个体各6例,职员4例,公务员和学生各2例,护士1例;与患者关系:母女关系15例,母子关系14例,夫妻关系9例,父女、父子各8例,兄弟、姐妹、婆媳、叔侄关系各2列。

1.2 调查工具与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SCL-90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和饮食等10个症状因子90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按5级评分制记分(无从到严重分别计0~4分)。量表的效度系数在0.77~0.90,评定结果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6]。发放问卷调查表前,向被调查者解释调查的目的、意义,征得患者同意后,采用匿名的形式填写问卷。共发放63份,收回62份,有效问卷为98.41%。

1.3 护理干预方法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①由高年资医生或护士负责与危重患者家属谈话,介绍病情、治疗方案、疾病预后和风险、治疗成功案例等,以取得家属信任和支持;鼓励危重患者家属乐观、理性地面对患者的疾病治疗进程及转归情况。②对危重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针对家属担心经济负担、疾病治疗的心理顾虑、陪护期间的身心不适感等进行互动沟通,帮助和指导危重患者家属矫正错误的疾病认知方式。③引导危重患者家属正视患者疾病治疗转归中的潜在风险,克服自身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恐惧等对机体的影响;适度进行放松训练,每天1次,每次15 min,指导患者家属在轻松舒缓的音乐环境中,运用内心意念和肢体活动放松肌肉,宣泄不良情绪[5]。④给危重家属提供相互沟通的空间,让他们交流经验,缓解悲痛、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整理、统计和分析,采用t检验,数据用x±s表示,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心理护理后,SCL-90总得分为(43.48±13.62)分,与实施心理护理前的总得分(57.58±17.4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3 讨论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危重患者家属面对垂危的亲人,因对疾病预后的未知感、有可能会失去亲人的生命,以及对治疗过程的不了解而感到无助、害怕,从而使焦虑、抑郁增加[7]。刘亚楠等[1]报道,危重症患者家属对自身需求的满足程度最低,由于危重患者病情危重,生命垂危,在这种情况下,家属内心焦急不安,只关注亲人的病情,忽略自身的需求,久而久之自身需求的空缺会导致潜在问题发生,如精神过度紧张引起自身健康损害等。长期焦虑、抑郁可诱发冠心病、胃溃疡等疾病[8-9]。如何减少危重症患者家属自身健康损害,加强家属对自身需求的重视,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结果表明,对危重患者家属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后,其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得到改善,SCL-90总得分为(43.48±13.62)分,与实施心理护理前总得分(57.58±17.4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由此说明,在抢救护理危重患者的同时,医护人员应主动与危重患者家属沟通与交流,让他们说出内心的感受,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和知情权,指导和鼓励他们面对不良应激事件发生时应主动采用积极应对的方式,以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配合医护人员抢救、治疗和护理危重患者,促进危重患者早日康复,维持危重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亚楠,李红.危重症患者家属需求评估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2,27(3):92-95.

[2] 周佳.ICU患者家属心理需求及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2,19(4B):19-21.

[3] Engstom A,Soderber S.The experiences of partners of critically ill persons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J].Intensive Crit Care Nurs,2004,20(5):299-308.

[4] 陈琳.急诊危重患者家属焦虑现状分析与对策[J].当代护士,2011,3(学术版):91-92.

[5] 高薇,魏志明,孙静.ICU患者家属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33):3473-3475.

[6] 泮燕红.神经外科急危重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和应对危机情况的调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2.

[7] 周晓娜,常丽丽,王莉.消化性溃疡患者焦虑抑郁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J].医学动物防制,2012,28(6):698-699.

危重病人护理总结范文3

一、加强领导管理、明确职责,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公司成立了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组,形成了领导主抓,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组织领导体系。按照HSE管理体系要求,制定了《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范围、内容,落实了责任,为加强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1、及时完善和修订了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各项管理制度及标准化的资料。补充完善12项管理制度,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专职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建立健全我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体系和技术体系,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

2.充分利用班前会、公示栏、培训学习等多种形式,做到全员参与培训,有针对性地宣传职业病防治知识,加大对《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就职业病防治、预防、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活动,提高了员工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工作环境。

3.还加强了对各级管理人员、各类操作人员的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培训率达到100%,使员工职业病防治责任和法治意识得到提高,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使劳动者懂得职业病防治中权益,掌握职业病防治知识。

三、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护管理

1.防护设施

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在各岗位作业场所设置防护设施,建立台账,设定专职管理人员,定期检查与维护。防尘、防噪、防毒、防热害等设施分别由专人管理,建立防护设施台账,定期对防护设施进行巡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护,做好维护记录。

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

我单位严格落实“每年进行一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相关规定,根据监测、检测、评价结果,落实整改措施。2019年的检测、评价结果设立宣传栏公示。并邀请有资质单位为我企业做好2019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现状评价。

严格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对噪声、粉尘、苯类等因素进行检测,确保全公司各作业场所危害因素不超标。

3.定期为职工进行健康检查

2019年我司依法安排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岗前、在岗、离岗),体检机构为:佛山市三水区乐平欣华医院。其中,2019年入职人数19人,岗前体检人数19人;2019年在岗体检,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数为:113人,体检率100%,未查出疑似职业病病人,需要调岗2人,体检结果均已进行了告知。2019年职业健康离岗人数14人,离岗体检:6人,2人在在岗体检后当月离职,剩余人员均在试用期间离岗。

4.个体防护用品发放

个体防护用品发放严格落实《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相关规定,建立发放台账,确保职工个体防护用品及时发放。

5.“三同时”工作

工程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严格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第90号令)》的相关规定执行,顺利通过预验收和设计专篇的评审。

6.职业病危害告知警示方面

严格按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范》的要求,入职时按照工种进行了危害因素告知,在工业区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我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7.职业卫生专项经费使用情况

我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专项经费结合全企业安全费用的提取使用,涉及到职业病危害防护的经费,各部门上报后由财务科建立台账进行汇总,逐月逐项列出分类明细,做好使用经费凭证。

四、加大职业病监督力度,狠抓职业病防控

对各部门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并将各部门职业卫生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作业场所安全防护设施落实情况和劳动者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以及职工体检和危害因素检测等方面。通过检查,生产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及时督促员工正确配带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从而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目前,没有发生一起职业危害事故。

五、存在主要问题

1.部分基层员工对职业病危害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

2.生产一线职工对个体防护的意识淡薄,噪音生产过程中容易不带耳塞等不正确、规范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等问题。

3. 个别部门在职业卫生工作中配合不够紧密,需严格管理制度,细化责任落实。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1. 充分利用省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规范我企业职业卫生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从个体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和作业现场防尘、防噪声管理入手,对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和解决,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尽快建立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

2.加强档案管理。重点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专项经费、职工岗前、在岗和离岗体检、个体防护用品发放、作业场所警示告知等工作,严格按照《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进行分年度建档,每项档案要有计划、汇总和明细台账等项目。重点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资料,按照国家一级标准化的标准来要求,使我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危重病人护理总结范文4

摘 要 目的::探讨肺结核病区护士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肺结核病区的护士60名(肺结核组)及非感染病区的内科护士60名(内科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的职业性感染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分析肺结核病区护士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感染的对策。结果:年龄、护龄、文化程度、职称、感染控制知识、防护意识、标准预防、防护措施的实施、与肺结核护士医院感染呈负相关(P

关键词 肺结核 护士 医院感染 因素

肺结核是以细胞免疫低下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引起,可累及全身的各个器官[1]。肺结核的传染性较强,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肺结核患者病情的控制离不开护士优质的护理。近年来,肺结核护士的职业感染也越来越引起临床上的重视。为预防医院的交叉感染,降低肺结核病区护士的感染率,现对我院肺结核病区护士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肺结核病区的护士60名(肺结核组)及非感染病区的内科护士60名(内科组)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其中肺结核组,年龄19~45岁,平均(29.7±5.8)岁;护龄1~14年,平均(8.7±2.5)年;学历:中转3例,大专32例,本科及以上25例;职称:护士24例,护师26例,主管护师以上10例;婚姻状况已婚24例,未婚36例。内科组年龄21~41岁,平均(28.4±5.1)岁;护龄1~14年,平均(8.5±2.7)年;学历:中转1例,大专41例,本科及以上18例;职称:护士28例,护师24例,主管护师以上8例;婚姻状况已婚25例,未婚35例。两组护师在年龄、护龄、学历、职称、婚姻状况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方法: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根据我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Guideline for Disinfection andSterilization in Healthcare Facilities,2008》规定的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措施,设计出护士职业性感染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其中包括:护士的一般信息(年龄、护龄、学历、职称、婚姻状况),医院感染职业性防护相关知识了解情况(10个方面,按照简单评分法计分,是为1分,否或不知道为0分,满分为10分)、职业性防护态度(7个方面,计分方式与前相同)、职业性防护行为(9个方面,计分方式与前相同)[2]。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做组间比较,卡方检验做计数资料比较,用双变量相关性Pearson系数检验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与年龄、工作年限和职称之间的相关性,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

结 果

肺结核病区护士医院感染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护龄、文化程度、职称、感染控制知识、防护意识、标准预防、防护措施的实施与肺结核病区护士医院感染呈负相关(P

两组护士知识、态度、行为比较:肺结核组的知识总分和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内科组(P0.05)。见表2。

影响肺结核职业性感染相关知识得分的相关因素:肺结核护士的知识总分与护士的年龄、护龄、职称和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

讨 论

肺结核病区护士感染危险因素:医务人员在从业中的职业暴露为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肺结核病率处在较高水平,临床上的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肺结核属于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其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较大。有研究报道,医护人员在医院感染后,会承受着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和心理压力,有时甚至会带来工作行为的改变[3]。因此,做好职业性感染的防治工作十分必要。要使防治工作有针对性,就必须了解护士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4]。结核杆菌本身就与护士职业感染的危险相关,护理人员每天接触肺结核患者,做大量的护理工作,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和传染源。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护龄、文化程度、职称、感染控制知识、防护意识、标准预防、防护措施的实施与肺结核护士医院感染呈负相关(P

肺结核病区护士感染的预防: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结核病区护士的相关知识得分与护士的年龄、护龄、职称和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

参考文献

1 董桂珍,王晓曦,刘鸿燕.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9):133-134.

2 张兴华,徐凤霞,王沐荣,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HBV危险因素评估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2):1742-1744.

3 Charl ES SM,Pearson M.Risk to health care work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New Englang J Med,2001,345(7):538-541.

4 张三娥,熬丽君,周艳秋.感染性疾病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防护[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5):1793-1774.

5 赵华,黄根梅.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与防护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2):45-46.

6 朱加亚,王婷婷.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管理[J].护理实践与究,2007,4(12):50-51.

7 李秀英,房伍磊.护理工作中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3(19):1694.

危重病人护理总结范文5

1.完善ISO9000质量标准文件。

严格执行ISO9000文件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的根本保证。护理部根据院综合目标的要求,运行ISO9000质量标准文件,使护理管理逐步达到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使护理人员职责具体化、文件化;进一步加强了对护理单元的管理,并不断完善了各个护理环节的程序。

护理服务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核心,通过质量控制阻断和改变某些不良状态,使护理质量始终处于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状态。树立预防为主的方针,将工作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先控制上。进一步完善了《护理部作业指导书》,制定了各种紧急预案,根据实际修改了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完善了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物品器械放置规范,确定了实行护理宾馆化服务的内容,修订了安全教育制度,护士长巡视病房等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护理质量标准的控制范围,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包括新入院病人指导,执行医嘱,各项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病人满意度调查等全部护理环节。通过对护理质量标准的控制,实现了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护理差错率不断降低,赢得了病人的信任,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精心组织护理质量体系的运行与实施

为了把ISO标准运行于护理质量管理,使每个环节得到控制,最终实现住院病人治疗、处理,护理到位的目标。护理部充分发挥护士长,病房护理质量小组及老专家组成的质控组织的作用,每月定期、不定期组织检查、督促、指导,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护理部质控组织每周检查一次,每月底护理部组织大检查。病房护理质量小组每天检查各班护士的工作情况,护士长每天巡视病房至少四次,密切观察每个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化解,了解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和解决病人的需要。实行了全程导医、分组护理及主管护士负责制,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护理部每周随业务院长查房一次,以了解临床需求、护士业务学习及护理文书的书写等情况,护理部坚持节假日、危重病人查房、巡视病房至少2次/周,每月夜查房一次,以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护士长夜查房1次/周,每月底发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检查和满意度调查的不合格项以书面的形式与主管护士及护士长反馈并签字与考核分数挂钩,在每月的总结会上对普遍性问题集中讲解,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并再以书面的形式对各护理单元的不合格项给以反馈。例如,巡视病房中发现一级护理的病人较多,在护士长会议上及时提醒护士长要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要求巡视病房,特别是夜间一定要认真、仔细观察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充分发挥质控网的监督指导作用,以标准为依据,以质量为核心,以薄弱环节为重点,以检查督促指导为手段,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时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控制,确保关心病人到位,了解病人身心状况和病情变化到位,危重和自理困难病人基础护理到位;与病人的沟通、咨询和护理指导到位。注重护士素质的综合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行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全过程控制,使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自始自终都处于严密监控之下,以保护病人安全。

通过检查有效的促进了护理单元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3.抓好危重病人管理和基础护理的落实

我们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注重加强对危重病人的护理,要求每一个护士对一级和危重病人掌握八知道:床号、姓名、诊断、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治疗护理、病情变化、心理状态,要求护士长掌握每个病人的病情和心理状况,对危重病人及时进行护理指导,,以保证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到位,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抓好“四个”特殊:特殊人员(新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及思想情绪有波动的护士)、特殊时间(中午、夜间、节假日)、特殊病人(年老体弱、婴幼儿、疑难和危重及大手术等病人)、特殊操作(不常见的操作或者难度大的一些技术操作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等)病人的护理,做到预防为主,事前控制,确保关心病人到位,了解病人身心状况和病情变化到位,危重和自理困难病人基础护理到位;与病人的沟通、咨询和护理指导到位。注重护士素质的综合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组织护士认真学习《ISO9000护理作业指导书》

ISO9000文件运行以来,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认证后将更能促进我院护理事业的发展,为打造胸科医院护理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护理部工作总结二、开展优质服务,提高服务品质,打造胸医护理品牌

创建一流新型专科医院,精心打造“管理一流、质量一流、技术一流、环境一流、服务一流”的护理服务,开展了感受亲情护理,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活动和温馨服务活动,使护理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护理先行”的服务理念,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氛围,调动护士长和护士的积极性,鼓励护士长创本护理单元独特的护理品牌,增强了团队精神,为病人提供了优质全面无缝隙服务。

1、规范护士行为,护士精神饱满,着装整洁,佩带胸卡和发网、淡装上岗。推出优质服务新举措,使每个护理单元都做到:五个一:病人入院时得到一声问侯、看到一张热情接待的笑脸、一个温馨的就医环境、一张亲情卡、住院期间护士会积极努力为病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三主动:护士对病人主动接待、主动观察、主动帮助;三个掌握:掌握病人病情、治疗和检查结果,掌握病人医疗费用情况,掌握病人及家庭、社会心理因素;七声:病人入院有迎声、进行治疗有称呼声、操作失败有道歉声、与病人合作有谢声、遇到病人有询问声、接听电话有问候声、病人出院有送声;使病人感受到在胸科医院护理服务的温馨。与检验科王协商解决了新入院病人一天两次抽血的问题,减轻了病人痛苦,使病人满意率不断提高。

2、宾馆化个性化微笑服务:使用文明用语,接待病人及家属时态度和蔼、语言得体,树立病人至上的观念,说话做事都要站在病人的角度,使病人感到我们都是在为他们着想,护士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体现对病人的细心、耐心和爱心,标准化服务是平台,个性化服务是最终目的。

3、ICU独立理顺了与外科的关系,ICU护士相对固定利于管理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使外科护理工作更加规律,护士长能专心病房护理工作,ICU成立2个月来到内二、内六特护病人20个班次,较好地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4开展了流动奖牌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每个护理单元都轮流获得奖牌。

胸外二护理单元获得三次“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流动奖牌,三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流动奖牌。

内三护理单元获得一次“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流动奖牌,三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流动奖牌;

胸外一护理单元获得一次“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流动奖牌,二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流动奖牌。

内五护理单元获得二次“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流动奖牌,一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流动奖牌。

内四内七心内。呼吸一呼吸二护理单元获得二次流动奖牌。

胸外三内二内六护理单元获得一次流动奖牌。

通过这项活动激发了护士比学赶帮超的意识,促进了护理服务和护理文书水平的提高。

5、5.12护士节与工会举行了以“传承南丁格尔精神,树立崭新护士形象,弘扬抗非斗志,打造胸医护理品牌”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和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增强了护士为建设一流新型专科胸科医院努力工作的信心。

护理部工作总结三、提高护士风险、安全、法律意识,防控护理缺陷的发生

1随着社会进步,科学的发展,病人维权意识增强,消费者权利意识抬头,护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护理人员执业风险加大,为了增强护理人员安全防犯意识,护理部制定了《提高风险和安全意识,防控护理质量缺陷》对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表现、护理事故常见原因,进行了总结概括,对护理差错的定义和判定标准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如何防止护理事故及差错的发生、加强风险管理的综合措施并在1月份召开的护士大会上给予讲解;8月份分两次对全院护士进行了《如何应对举证倒置》的讲座,使每个护士提高了风险、安全、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

2、进一步规范了护理文书的书写,根据卫生厅《山东省护理文书书写要求及格式》的要求,组织护士长进行学习和讨论对书写的细节进行了规范,并抽调专人进行随机检查,每月组织护士长到病案护理病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护士的书写水平不断提高,以确保病案资料科学、完整、真实。

护理部工作总结四、针对不同层次进行护士培养,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1.护士长培养

护理部进行了《护理管理理论》、《护士长素质与护理管理技巧》、《论护士长的多元意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安全》等知识的培训,举办护理管理经验交流会,有9名新老护士长进行了发言,各自讲了管理体会,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护士长管理水平,为护士长创造了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有四名护士长进修学习,心外科护士长李春梅、心内科护士长到武汉亚心医院进修学习。内六、内七护士长到北京朝阳医院学习。

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每月工作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至少每二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工作重点,表扬先进,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每月初对大检查发现的问题和病人满意度情况,向各护士长反馈,提出改进措施,持续改进护理工作。

继续开展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8%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每月各科召开病人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与尽量满足。

2、全面提高护士素质

加强了护士的培养,对全院护士进行每月一项护理技能测试,一至10月份分别进行了心电图、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除颤器的使用、鼻饲、口腔护理、导尿、吸痰、静脉留置针、皮内注射和测血压培训与考试。提高了护士护理技术操作水平,组织护士长讲课,科室内安排相关业务理论学习,护理部进行抽查、提问每月一次,鼓励自学、函大学习,组织业务查房,选派一名护士到上海新华医院,四名护士到齐鲁医院和千佛山医院进修ICU,提高了对危重病人的护理水平。请赴亚心进修的两名护士长汇报了先进护理理念和管理经验,同时又选派两名护士到武汉亚心进修。护理单元护士轮流到心电图室学习,对年轻护士进行科室轮转,以尽快掌握各科护理技术。

3.对全体护士进行礼仪培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通过礼仪学习,所有护士都表现出了高度的纪律性和自觉性,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转变了服务理念:真诚为病人服务真正把病人当作是自己的亲人,使病人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享受了独特的胸医护理服务,改善了护士的形象,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及胸医知名度。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实现了“让病人满意,使病人健康”的护理目标。

危重病人护理总结范文6

1.完善ISO9000质量标准文件。

严格执行ISO9000文件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的根本保证。护理部根据院综合目标的要求,运行ISO9000质量标准文件,使护理管理逐步达到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使护理人员职责具体化、文件化;进一步加强了对护理单元的管理,并不断完善了各个护理环节的程序。

护理服务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核心,通过质量控制阻断和改变某些不良状态,使护理质量始终处于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状态。树立预防为主的方针,将工作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先控制上。进一步完善了《护理部作业指导书》,制定了各种紧急预案,根据实际修改了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完善了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物品器械放置规范,确定了实行护理宾馆化服务的内容,修订了安全教育制度,护士长巡视病房等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护理质量标准的控制范围,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包括新入院病人指导,执行医嘱,各项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病人满意度调查等全部护理环节。通过对护理质量标准的控制,实现了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护理差错率不断降低,赢得了病人的信任,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精心组织护理质量体系的运行与实施

为了把ISO标准运行于护理质量管理,使每个环节得到控制,最终实现住院病人治疗、处理,护理到位的目标。护理部充分发挥护士长,病房护理质量小组及老专家组成的质控组织的作用,每月定期、不定期组织检查、督促、指导,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护理部质控组织每周检查一次,每月底护理部组织大检查。病房护理质量小组每天检查各班护士的工作情况,护士长每天巡视病房至少四次,密切观察每个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化解,了解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和解决病人的需要。实行了全程导医、分组护理及主管护士负责制,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护理部每周随业务院长查房一次,以了解临床需求、护士业务学习及护理文书的书写等情况,护理部坚持节假日、危重病人查房、巡视病房至少2次/周,每月夜查房一次,以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护士长夜查房1次/周,每月底发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检查和满意度调查的不合格项以书面的形式与主管护士及护士长反馈并签字与考核分数挂钩,在每月的总结会上对普遍性问题集中讲解,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并再以书面的形式对各护理单元的不合格项给以反馈。例如,巡视病房中发现一级护理的病人较多,在护士长会议上及时提醒护士长要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要求巡视病房,特别是夜间一定要认真、仔细观察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充分发挥质控网的监督指导作用,以标准为依据,以质量为核心,以薄弱环节为重点,以检查督促指导为手段,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时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控制,确保关心病人到位,了解病人身心状况和病情变化到位,危重和自理困难病人基础护理到位;与病人的沟通、咨询和护理指导到位。注重护士素质的综合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行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全过程控制,使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自始自终都处于严密监控之下,以保护病人安全。

通过检查有效的促进了护理单元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3.抓好危重病人管理和基础护理的落实

我们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注重加强对危重病人的护理,要求每一个护士对一级和危重病人掌握八知道:床号、姓名、诊断、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治疗护理、病情变化、心理状态,要求护士长掌握每个病人的病情和心理状况,对危重病人及时进行护理指导,,以保证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到位,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抓好“四个”特殊:特殊人员(新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及思想情绪有波动的护士)、特殊时间(中午、夜间、节假日)、特殊病人(年老体弱、婴幼儿、疑难和危重及大手术等病人)、特殊操作(不常见的操作或者难度大的一些技术操作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等)病人的护理,做到预防为主,事前控制,确保关心病人到位,了解病人身心状况和病情变化到位,危重和自理困难病人基础护理到位;与病人的沟通、咨询和护理指导到位。注重护士素质的综合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组织护士认真学习《ISO9000护理作业指导书》

ISO9000文件运行以来,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认证后将更能促进我院护理事业的发展,为打造胸科医院护理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护理部工作总结二、开展优质服务,提高服务品质,打造胸医护理品牌

创建一流新型专科医院,精心打造“管理一流、质量一流、技术一流、环境一流、服务一流”的护理服务,开展了感受亲情护理,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活动和温馨服务活动,使护理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护理先行”的服务理念,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氛围,调动护士长和护士的积极性,鼓励护士长创本护理单元独特的护理品牌,增强了团队精神,为病人提供了优质全面无缝隙服务。

1、规范护士行为,护士精神饱满,着装整洁,佩带胸卡和发网、淡装上岗。推出优质服务新举措,使每个护理单元都做到:五个一:病人入院时得到一声问侯、看到一张热情接待的笑脸、一个温馨的就医环境、一张亲情卡、住院期间护士会积极努力为病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三主动:护士对病人主动接待、主动观察、主动帮助;三个掌握:掌握病人病情、治疗和检查结果,掌握病人医疗费用情况,掌握病人及家庭、社会心理因素;七声:病人入院有迎声、进行治疗有称呼声、操作失败有道歉声、与病人合作有谢声、遇到病人有询问声、接听电话有问候声、病人出院有送声;使病人感受到在胸科医院护理服务的温馨。与检验科王协商解决了新入院病人一天两次抽血的问题,减轻了病人痛苦,使病人满意率不断提高。

2、宾馆化个性化微笑服务:使用文明用语,接待病人及家属时态度和蔼、语言得体,树立病人至上的观念,说话做事都要站在病人的角度,使病人感到我们都是在为他们着想,护士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体现对病人的细心、耐心和爱心,标准化服务是平台,个性化服务是最终目的。

3、ICU独立理顺了与外科的关系,ICU护士相对固定利于管理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使外科护理工作更加规律,护士长能专心病房护理工作,ICU成立2个月来到内二、内六特护病人20个班次,较好地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4开展了流动奖牌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每个护理单元都轮流获得奖牌。

胸外二护理单元获得三次“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流动奖牌,三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流动奖牌。

内三护理单元获得一次“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流动奖牌,三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流动奖牌;

胸外一护理单元获得一次“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流动奖牌,二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流动奖牌。

内五护理单元获得二次“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流动奖牌,一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病房”流动奖牌。

内四内七心内。呼吸一呼吸二护理单元获得二次流动奖牌。

胸外三内二内六护理单元获得一次流动奖牌。

通过这项活动激发了护士比学赶帮超的意识,促进了护理服务和护理文书水平的提高。

5、5.12护士节与工会举行了以“传承南丁格尔精神,树立崭新护士形象,弘扬抗非斗志,打造胸医护理品牌”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和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增强了护士为建设一流新型专科胸科医院努力工作的信心。

护理部工作总结三、提高护士风险、安全、法律意识,防控护理缺陷的发生

1随着社会进步,科学的发展,病人维权意识增强,消费者权利意识抬头,护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护理人员执业风险加大,为了增强护理人员安全防犯意识,护理部制定了《提高风险和安全意识,防控护理质量缺陷》对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表现、护理事故常见原因,进行了总结概括,对护理差错的定义和判定标准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如何防止护理事故及差错的发生、加强风险管理的综合措施并在1月份召开的护士大会上给予讲解;8月份分两次对全院护士进行了《如何应对举证倒置》的讲座,使每个护士提高了风险、安全、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

2、进一步规范了护理文书的书写,根据卫生厅《山东省护理文书书写要求及格式》的要求,组织护士长进行学习和讨论对书写的细节进行了规范,并抽调专人进行随机检查,每月组织护士长到病案护理病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护士的书写水平不断提高,以确保病案资料科学、完整、真实。

护理部工作总结四、针对不同层次进行护士培养,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1.护士长培养

护理部进行了《护理管理理论》、《护士长素质与护理管理技巧》、《论护士长的多元意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安全》等知识的培训,举办护理管理经验交流会,有9名新老护士长进行了发言,各自讲了管理体会,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护士长管理水平,为护士长创造了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有四名护士长进修学习,心外科护士长李春梅、心内科护士长到武汉亚心医院进修学习。内六、内七护士长到北京朝阳医院学习。

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每月工作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至少每二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工作重点,表扬先进,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每月初对大检查发现的问题和病人满意度情况,向各护士长反馈,提出改进措施,持续改进护理工作。

继续开展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8%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每月各科召开病人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与尽量满足。

2、全面提高护士素质

加强了护士的培养,对全院护士进行每月一项护理技能测试,一至10月份分别进行了心电图、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除颤器的使用、鼻饲、口腔护理、导尿、吸痰、静脉留置针、皮内注射和测血压培训与考试。提高了护士护理技术操作水平,组织护士长讲课,科室内安排相关业务理论学习,护理部进行抽查、提问每月一次,鼓励自学、函大学习,组织业务查房,选派一名护士到上海新华医院,四名护士到齐鲁医院和千佛山医院进修ICU,提高了对危重病人的护理水平。请赴亚心进修的两名护士长汇报了先进护理理念和管理经验,同时又选派两名护士到武汉亚心进修。护理单元护士轮流到心电图室学习,对年轻护士进行科室轮转,以尽快掌握各科护理技术。

3.对全体护士进行礼仪培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通过礼仪学习,所有护士都表现出了高度的纪律性和自觉性,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转变了服务理念:真诚为病人服务真正把病人当作是自己的亲人,使病人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享受了独特的胸医护理服务,改善了护士的形象,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及胸医知名度。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实现了“让病人满意,使病人健康”的护理目标。

危重病人护理总结范文7

【关键词】 新生儿;临床分析;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4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12-01

危重新生儿转运是医院新生婴儿急救工作的重要工作。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发达地区医院就建立起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近几年,我院儿科成立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负责刚出世新生儿的救治转运工作。在过去2011年1月到9月期间,我院救治了22例危重新生婴儿;其中男的7例,女的15例;现将这成功救治22例婴儿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在2011年1月到2011年9月期间,共接待危重婴儿22例,其中男的7例,女的15例,其中日龄

2 方法

2.1 转运设备建设 我医院在为危重婴儿转运上,做了许多准备工作。这几年来,我院在组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同时,也建立了新生婴儿救治的绿色渠道;在科室专门设置了专线电话,24小时服务;并且准备了专门的救护车2辆,车上专门配有手提式心电监护仪、充电式吸引器、微量血糖仪、复苏囊、水封瓶式CPAP、氧气、转运暖箱、新生儿喉镜等这些医学器械,还有抢救急需用的药物等。当接到求救电话的时候,就有专业医护人员坐着救护车出发,平均往返时间是70min左右。在途中有预热暖箱,并且用手机和医院以及婴儿家属及时联系。

2.2 现场抢救和救护车上的护理 在救护车抢救危重婴儿的时候,采取了现场急救和救护车运送急救的措施;先是仔细询问婴儿的病情,并且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同时做好测量微量血糖的工作,一共清理呼吸道、吸氧(2例子),建立静脉通道(3例),镇静、降颅压(4例),应用简易CPAP,甚至气管插管正压气(1例);当婴儿病情稍微稳定的时候,就把婴儿放置暖箱内转运;在救护车回去途中,注意婴儿和生命体征的监测工作,并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一直保持联系。

3 治疗结果

经上述处理,在转运途中患儿的病清基本稳定,无人死亡。本科室治愈婴儿14例(63%),患儿家长放弃治疗4例(18%),死亡4例(18%)。

4 讨论

危重新生儿转运是提高新生婴儿存活率的重要环节,所以是婴儿急救工作的重要部分。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主要有主动转运方式和被动转运方式两种。在被动转运方式中,因为缺乏急救设备和必需的抢救技术,婴儿在运送医院途中,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所以产生病情的恶化。但至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成立以来,能开展训练有素的主动转运工作,所以能提高新生婴儿的救治水平。我院在转运中,均是救护车转运,现将转运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4.1 据总结,早产儿占危重婴儿的首位;因此,为了避免危重新生儿的出现,应该尽量减少母亲的早产。早产儿发病的原因,一般常是母体胎膜早破、多胎妊娠、胎盘早剥,以及妊娠后期从事体力劳动,过度疲劳以及精神紧张等造成的。早产婴儿往往缺乏自我维持生命的能力,只有精心治疗和呵护才能使婴儿健康成长。所以,为了防止早产儿疾病,应该教育母亲做好孕期保健工作,产前检查的教育工作;也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促进母体胎儿肺成熟。同时注意早产儿的保暖、监护、护理等工作。

4.2 肺透明膜病也是发病率较高的,这是因为早产儿比较多。为此,早期应该使用nCPAP(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程一般在3d左右,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孕妇在产前地塞米松3d,能促使肺成熟后在分娩,这样肺透明膜病的发病率就明显下降,发病症状减轻。

4.3 本组有四例先天畸形,其中肺囊肿2例,肾囊性发育不育1例,1例为消化道畸形。为了降低早产儿畸形的发生率,第一是在孕期实施婚前医学检查,预防遗产病所导致的畸形,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目前一般采用生物化学方法、细胞学方法、物理方法等。

4.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也叫做黄疸。新生儿患有黄疸的原因比较复杂,99%的是因为间接胆红素增高。患有这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早产、血管外出血、缺氧等。治疗新生儿的黄疸病,光疗是主要手段。

4.5 新生儿出血症 本组新生儿出血症中,都是消化道出血。在治疗时候,用维生素K13.0-5.0mg,6-12小时注射1次,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出血可停止。注意新生婴儿出生后,应该常规肌注预防量维生素K1,以防止新生儿出血症的发生。

危重病人护理总结范文8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以职业病防治执法监督为手段,对我区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及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健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为员工配备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有效减少和消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强化职业健康监护,确保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

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职业病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组织成立区卫生局职业病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机制,加强职业危害的监督管理,落实预防措施。根据区域有毒有害企业分布及职业健康检查信息统计情况,对存在职业病危害隐患严重的重点企业加强防控、统筹部署,力争实现对存在有毒有害因素企业的日常监测覆盖率达85%,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职工的健康体检率达55%,把职业危害专项整治工作深入落实,保障职业接害人群的健康,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整治工作安排

专项整治工作从6月份全面展开,11月底结束,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开展铅烟、铅尘、苯系物等有害物质的专项整治活动,防止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针对我区职业性疾病发生情况,在我区范围内开展有害化学物质的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职业危害严重,劳动条件恶劣,各种防护措施严重不到位的涉铅企业进行整治,通过整治,进一步建立健全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落实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改善劳动生产条件,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彻底消除各种隐患,切实预防突发性职业卫生中毒事件和群体性职业危害事件的发生。

2、开展石材、工艺品等粉尘危害重点行业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区石材、工艺品等粉尘危害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专项整治,督促此类用人单位依法安排接触粉尘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对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的,督促用人单位及时安排患者诊治,并依法进行整改和处罚;对不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工厂企业,依法予以整顿,预防群体性尘肺事件的发生。

3、加大职业健康监护的监督检查力度。根据我区实际情况特点,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职业病危害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落实情况开展检查,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完善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落实劳动者的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全健康监护档案。对违反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切实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4、开展职业病日常监督、监测工作,完成职业卫生考核指标。制定职业病防治工作方案和计划,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特别是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强日常性监督、监测工作。

5、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计划于5月—7月期间,利用各种宣传活动的机会与相关部门加强普法协作,扩大宣传覆盖,强化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观念转变,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营造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危重病人护理总结范文9

【关键词】ICU; 护生; 临床教学

重症监护室(ICU)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基地[1],是危重病人集中管理的地方。作为临床实习的一个重点科室,ICU复杂的仪器设备和多变的病情往往使实习生茫然不知所措,不能很好进入角色。为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笔者对本院ICU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6月~2011年5月我院外科ICU共接收36名实习护生。其中男生4人,女生32人。本院校学生20人,在ICU实习时间为3周;外校学生16人,ICU实习时间为4周。本科学历32人,大专学历4人。ICU实习内容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技术操作及专科理论知识。

1.2 教学方法

采取一对一方法实施临床带教。入科前3天由总带教老师负责培训,包括介绍ICU的组成、职能、环境、进入ICU的注意事项、ICU的工作特点及服务理念等,让学生对ICU及危重病医学有初步的认识。根据实纲的要求制定带教计划,要求细化到每周的教学安排。

实习最后一周进行出科成绩评定。评定指标及考核内容包括:评价表(包括思想品德、工作纪律、工作整体性、计划性、独立性、合作能力、应急能力等的总评)占20%、过关项目占20%、护理程序运用占10%、基础操作占20%、专科操作占20%、理论成绩占10%。

2结果

36名学生全部按照计划完成ICU实习,掌握ICU基本工作流程和基础的监护抢救技术。护生出科平均成绩为87.2分,理论成绩平均84分,技术操作成绩平均89分。

3讨论

ICU收治的是各种急、危重病人,涉及多个临床专科,集各种先进监测、仪器设备于一体,实习环境有一定的特殊性。而教学大纲针对ICU的实习要求存在内容广泛、操作复杂与实习时间较短的矛盾,因此认真分析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合理的ICU护理教学方法是临床教学的重点之一[2,3]。我院作为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教学任务繁重,而且ICU接收的实习护生来自不同的院校、实习时间有所不同,给临床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3.1护生进入角色困难

重症医学虽然已经成为二级学科,但在部分医学院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学生在基础学习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涉及危重病医学的专科知识,仅是在各门临床课中学到一些疾病危重阶段的内容,这可能导致学生到ICU后不知从何学起。而且ICU环境特殊,工作压力大,具有仪器设备多、报警声音不断、患者病情危重、突发事件多等特点。部分护生可能因环境陌生或压力过大产生恐惧心理,很难适应实习角色,面对病人感到束手无策。

3.2不重视基础护理

ICU基础和专科护理操作较多,护生往往在实习初期对技术性较高的专科操作,如动脉采血、气管插管、床边血液净化治疗等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但对床上浴、口腔护理、更换床单等基础护理重视不够,在完成实纲的要求后不主动参与生活护理。

3.3缺乏整体医学观念

ICU 集中了各专科危重病人,而且同一患者的疾病往往涉及多个脏器、多个学科。与传统学科不同,危重病医学更强调以整体的思维来诊治患者[4]。护生从其他专科轮到ICU 实习,往往只能观察到患者片面的生命体征的改变,缺乏从患者整体进行综合判断的思维方式,需要在实习过程中逐渐加强。

3.4带教老师压力大

带教老师是临床教学的主体之一,其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5]。ICU工作高度紧张,护士队伍较年轻,带教老师要承受来自学生和危重患者的双重压力,需要付出双倍精力,在某种程度上临床教学可能成为工作的负担,致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未得到老师足够的专业指导和实践机会,ICU实习有可能变成单纯的观摩学习。

4管理对策

4.1临床教学循序渐进

为减轻护生压力,教学应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展开,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制定每周的教学计划,第1周以熟悉环境、了解ICU理念和工作模式为主,消除学生对ICU恐惧、排斥等心理。第2~3周实习内容逐渐接触ICU常见的危重病人护理及基本抢救监护技能,理论讲课和临床实践同步进行。第4周进行考核,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对此教学计划接受度比较高,能较快转变角色,顺利完成ICU实习。

4.2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训

带教老师的言行对护生的临床实习和今后的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带教老师必须具备较为广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临床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设立总带教老师,负责整体把握教学计划和日常教学工作的安排和调整。所有带教老师必须参加医院的教学培训后方能担任教学工作。每年度教学结束后实习护生评出优秀带教老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4.3培养临床整体思维能力

在ICU临床教学中要坚持整体思维,无论病人还是疾病都要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判断。教会学生不仅要观察监护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还要考虑病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带教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病人的基础生活护理,提高学生对基础护理的重视度。

4.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采取教、学互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查房时选择有代表性的病例,或将临床常见问题、重点问题制作成讨论题,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学生练习从整体的观念思考临床的问题。

由于ICU病人周转快,一些很有教学意义的病人往往很难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碰到,因此,总带教老师将平时遇到的典型病例收集整理,做成多媒体教学材料,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总之,ICU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阶段,认真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因人施教,教学计划与时俱进,有利于提升护生的临床护理水平和思维能力,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大为. 21世纪的医师丛书-危重病医学[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

[2]梁玲, 高海莲, 曾新芝. 高职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探讨[J]. 实用全科医学, 2008, 6(2): 161-162

[3]张春英. 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探讨[J]. 实用全科医学, 2006, 4(6): 692-693

[4]叶进燕, 林锡芳, 潘景业. ICU临床见习带教的方法和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11): 1056-1057

[5]边巍, 罗媛, 张媛, 等. 临床实习管理及带教工作体会[J]. 华北国防医药, 2008, 20(2): 34-35

危重病人护理总结范文10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现状; 调查; 评价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1.073

采油是石油行业的基础,主要工艺包括原油开采、集输和污水处理及回注,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本文通过调查某集输站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1 调查内容与评价方法

1.1 调查内容

包括调查集输站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设施、职业健康监护、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的现状[1]。

1.2 评价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工程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依据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2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以及GBZ/T 194-200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等法规、标准以及集输站提供的基础资料。

1.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

现场采样按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进行[2];粉尘浓度检测采用滤膜称重法[3],硫化氢采用硝酸银比色法[4],非甲烷总烃采用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4],二氧化硫采用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4],二氧化氮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4],氢氧化钠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4],噪声采用仪器直读法[5]。

2 调查结果

2.1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结果

正常生产状态下集输站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煤尘、矽尘)、毒物(硫化洹⒎羌淄樽芴、氢氧化钠、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物理因素(噪声、高温)。

非正常状态下集输站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为:⑴进入沉降罐等密闭空间作业,可能导致缺氧窒息和急性职业中毒;⑵检维修使用电焊、电钻时可能产生氮氧化物、锰及其化合物、臭氧、电焊烟尘、紫外辐射、噪声、手传振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2.2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调查结果

粉尘、毒物防护措施:⑴锅炉上煤采取机械化作业方式,出渣采用湿式作业,降低粉尘扩散;⑵卸油区露天布置,利于有害气体扩散;⑶各泵房、沉降车间、过滤车间、操作间等均设有侧窗及强制排风扇,通过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降低房间内有害气体浓度;⑷油品管网严格密封、预防泄漏扩散;⑸各泵房、沉降车间、过滤车间、操作间、灌区等均设有可燃气体自动监测报警仪,伴生气、石油气超限可自动报警。

噪声防护措施:⑴设备订货时提出设备噪声限制要求,对于长期连续运行生产高噪声的设备采取消声、隔声、减震措施;⑵值班室采用隔音性能好的门窗及有较好吸声性能的墙面材料;⑶对产生高噪声的各类泵安装有隔声罩,并且布置在单独的建筑物内;⑷管道敷设顺畅,外覆保温层,可以减少和吸收动力性噪声;⑸站区绿化良好,可以起到一定的消声降噪作用。

高温防护措施:⑴各控制室、值班室、油泵房采用集中供暖,采暖方式为热水上供下回;⑵各类储罐及管道外表均覆有保温层;⑶工艺要求使操作人员远离热源。

2.3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结果

3M1201型尘毒呼吸防护套装 (内含1200半面罩、3001CN有机蒸汽滤毒盒、385CN滤棉盖各1个,3N11CN预过滤棉2片),护目镜,防酸碱手套,耳塞(型号:3M 8100),防尘口罩( 型号:3M N95)。

2.4 急性职业危害及应急救援设施调查结果

2.5 职业卫生管理调查结果

集输站成立了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职业危害申报制度》、《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检维修制度》、《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职业病危害宣传与培训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职业病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现场查阅相关资料,集输站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良好。

2.6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7 职业健康检查

依据集输站连续三年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分析:集输站每年对生产人员按照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5]进行一次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均未发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

3 评价与建议

3.1 评价

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的规定,集输站属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采矿业-石油开采,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

集输站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健全,现有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基本满足实际防护需要。

3.2 建议

(1)建议集输站应严格执行设备日常使用、维护、检修、检测制度,职能部门加强检查力度,确保防护设施正常运行。

(2)建议集输站加强计量间、提升泵房日常通风设施管理,防止因通风不良导致硫化氢浓度升高,产生安全事故。

(3)建议集输站加强检维修时的职业病危害预防,特别是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前,应检测有害气体浓度和氧含量[6]。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AQ/T2470-2015,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19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6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危重病人护理总结范文11

【摘要】 目的 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及家庭安全护理要点。方法 对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修订本中情感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出院的144例患者,进行为期2~6年的护理随访,对自杀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6例(25%)患者发生过自杀,其中自杀未遂30例(20.83%),自杀死亡6例(4.17%)。自杀危险因素:为双方相混合或快速循环型频繁发生和自杀未遂史,保护因数为多次住院。结论 有潜在自杀危险因素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应加强自杀的防范,家庭安全护理非常重要,住院治疗为有效的保护因素。

【关键词】 情感性精神障碍;自杀;危险因素;家庭护理;保护因素;护理随访

目前,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多为病例对照研究,我们采用队列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一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随访研究,探讨其自杀的危险因素,为家庭护理提供有效的方法,为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防范提供依据,降低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44例病人为我院200301~200601的出院病人,符合中国精神病学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版修订本中情感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并排除脑器质性及其他功能性精神障碍的患者。男60例 ,女84例,平均年龄(32.6±3.8)岁,病程1~16年,平均(7.8±1.6)年。根据首发病至随访时的发作过程将临床类型分为单项抑郁症(简称抑郁症)42例,双相非混合或快速循环型(简称双相)58例,双相混合或快速循环型(简称混合循环)32例和单项躁狂症(简称躁狂症)12例。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人口学特征,即往病情、诊断、治疗、出院后就医、服药和病情演变的情况;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事件量表(LES)、大体评定量表(GA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BSS)。

1.2.2 研究方法:采用对列内对照研究方法,将出院到随访时发生自杀(含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的36例病人为研究组,其余108例作为对照组。

1.2.3 统计学分析:随访期间是否自杀作为因变量,性别、年龄、婚姻、文化、职业、性格、自杀家族史、发病年龄、起病形式、发病诱因、总病程、诊断亚型、发病次数、即往自杀未遂史、临床症状、SSRS评分、LES评分、GAS评分、SDSS总分、治疗情况和住院次数等变量为暴露因素,以比值比(OR)作为相当危险度(RR)的估计值,资料采用四格表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全部资料量化后输入联想586计算机,用STATA(3.1版)统计软件包进行各种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自杀发生率 144例在随访期间发生自杀36例(25%),其中30例(21.83%)自杀未遂,6例自杀死亡(4.17%)。

2.2 自杀危险因素分析

2.2.1 单因素分析:女性、自杀家族史、诊断亚型、发作频率(≥0.5次/年)自杀未遂史和多次住院(≥1次)6个因素与自杀显著相关(P0.05),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自杀危险因素(略)

注:*P

2.2.2 多因素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双相混合或快速循环型、频繁发作、自杀未遂史为危险因素,而多次住院为保护因素,见表2。

表2 自杀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略)

2.3 剂量反应分析 病情发作频繁和自杀未随史次数越多,则发生自杀的危险性越大(P

2.4 交互作用分析 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多次住院与双相混合或快速循环、频繁发作有负交互作用(P0.05)。见表4。

表3 自杀危险因素的剂量反应分析(略)

注意:趋势χ2检验,**P

表4 自杀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略)

注 :(1)--为因素均暴露,-+为危险因素非暴露,+ -为危险因素暴露、保护因素非暴露++为2组因素均暴露;(2)趋势χ2检验,**P

3 讨论

3.1 危险因素 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情绪不稳定,在临床上易发生激越自杀现象,特别是重度抑郁症患者以及双向快速循环型,更容易发生自杀。本文对出院后的144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护理随访,结果显示有25%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自杀,其中自杀未遂者占83%。重性抑郁症患者有过自杀未遂的病例占50%~70%,抑郁症在精神疾病中自杀发生率最高,有15%的抑郁症病人最终死于自杀。因此,对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应广泛重视,加强防范。应特别注意观察病人的语言和情绪反应。对既往有自杀未遂史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应重点防范,其自杀危险性是无自杀未遂史的7.35倍[1]。自杀未遂史是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的一项高危因素,以被不少研究所证实。因此,自杀未遂史也是预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的高危指标,对有自杀未遂史的患者更应引起重视。

本研究显示,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断亚型中,双相混合和快速循环型的自杀危险性最高。有研究指出,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最危险的阶段是混合状态[2],快速循环型也是自杀重要的危险因素。这说明双相混合型或快速循环型是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危险性较高的一个临床亚型,临床上对此型也要高度重视,加强治疗和重视预防。同时,我们对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预后及影响预后因素进行了护理随访研究。结果发现,预后不良与发作频率、住院频率呈显著相关。发作频率(频繁发作)是自杀的高危因素,住院治疗控制疾病是预防自杀的有效的保护因素,稳定情绪可以减少自杀的危险性。因此对于有潜在自杀危险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应及早住院治疗。发作频繁也是自杀的一项预测指标,家属应高度重视,加强看护,减少自杀的发生。

3.2 家庭安全护理

3.2.1 居所安排:家属应与病人同居一室,室内要简单,禁止存放危险物品,对有自杀迹象的病人应整天有人陪伴,注意观察病人的动向,夜间不让病人蒙头睡觉。

3.2.2 病情观察:掌握病人情绪变化规律,有些病人自杀的计划周密,致死的危险性交大,但大部分有自杀企图病人在语言、情感、行为表现中都会有些流露,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病人不能离开家属的视线。病人常睡眠不好,容易早醒,在清晨最易发生自杀。深夜和凌晨更要加强看护,切勿被病人的假象所迷惑,有的病人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一反常态,如:主动热情帮助别人,取得信任后易发生不测,不可以被假象蒙蔽而放松警惕,给病人造成可乘之机。

3.2.3 安全护理:掌握病人的病情特点几思想情况,对病人做到心中有数,注意危险品的保管,不要让病人单独外出,经常检查病人身上及床铺上有无存留危险品或病人书写的遗书和字条,去厕所也要有人陪伴,注意检查口腔,严防病人积存大量药物一次吞服而造成自杀。

3.2.4 心理护理:心理治疗极为重要,出院时应给予家属充分的指导,家属不要嫌弃病人,要多鼓励,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打消病人的消极念头,对周围人应保持正常接触,避免孤独感,多关心体贴病人,转移其注意力,不要整天沉侵疾病中,让病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危重病人护理总结范文12

【关键词】 危重症 手足口病 儿童 护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重者可以出现频繁抽搐、昏迷、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甚至导致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11年3月—4月份我院共收治175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19人为危重患儿,符合卫生部《2010版手足口病防治指南》手足口病诊断标准。男性16例,女性3例,1例入院后60分钟内经抢救无效死亡,18人治愈,年龄1.5岁—3岁。

1.2 临床特点:19例均有发热其中体温37.5—38.5℃,14例≥体温38.5℃,均出现频繁抽搐、昏迷、呼吸困难。

1.3 治疗及转归:按照2010版手足口病防治指南》大剂量使用甲强龙冲击,丙球,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措施后,使用时间4—7天,除1例入院60分钟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18例危重患儿全部治愈。

2 护理体会

2.1 严格消毒隔离,做好预防交叉感染: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温湿度适宜;门把手、桌面、床栏、地面等以消毒液喷洒消毒;患儿用过的物品及其排泄物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处理,不宜浸泡的如衣被在日光下暴晒处理;医护人员严格手卫生,接触患儿的医疗器械如听诊器、血压计抽带示做好消毒,严格控制交叉感染。

2.2 做好急救护理工作,严密观察病情:为了应变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的发生,我院组织了一批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抢救小组,备齐急救器械和物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持续心电监护,监测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糖、动脉血氧饱和度得变化,当患儿出现口唇紫绀、呼吸急促、或呼吸变慢,心率不齐,心率增快、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气管插管准备,随时配合医师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等抢救措施,准确记录出入量,限制液体入量,达到出入量平衡。

2.3 做好高级生命支持工作:对于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儿加强人工气道的护理,妥善固定气管插管;保持气囊压力适宜,气道湿化,温度适宜,呼吸道通畅,适时按需吸痰,严格无菌操作,肺出血期禁止气道吸痰。严格观察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效果,患儿有无人机对抗,每日查血气分析观察患儿氧合的情况,及时发现变化及时报告医师按需调节呼吸机模式及各项参数,观察有无气胸及患儿插入性感染的发生,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生命体征及各项参数的变化,及时处理呼吸机报警。

2.4 输液管理及用药的护理:危重病手足口病的患儿每天必须使用大量抗感染、抗病毒、补充电解质、甘露醇、甘油果糖等高渗性的药物,增加了静脉穿刺及血管保护的难度,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做好输液管理,选择弹性好,较粗直的血管进行注射,选用交替性注射法,使血管在注射药物之后有间隙时间得以修复,增加血管的使用寿命。对于危重症患儿临床上大多会使用甲基强的松龙,但甲基强的松龙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胃溃疡合继发感染的发生,所以在临床上会使用护胃药,如奥美拉唑、西咪替丁等药物在前,危重症患儿根据指南使用丙种球蛋白,使用此种药物前后必须用生理盐水冲管,避免与其他药物混输,在输液前30min内速度宜缓慢并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发心肌损害的患儿根据患儿病情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控制出入量。

2.5 做好基础护理,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口腔内有疱疹溃疡的患儿根据医嘱直接给予涂西瓜霜,预防细菌继发感染,减轻疼痛,促进创口愈合;保持臀部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尿便,有导管尿管的患儿做好尿道口护理,有疱疹的部位根据医嘱予以涂药,如阿昔洛韦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有胃管者给予进行少量多餐的营养丰富的流;体温升高的患儿,为防止引起脱水,适当补充水分。

3 小结

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发生的比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发展迅速性,危重性让医务人员始料不及,所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做好急救措施,急救后的生命支持及用药护理,基础护理及预防交叉感染是治疗护理的关键所在。

参 考 文 献

[1]蒋蓉芝.机械通气呼吸道管理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