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时间:2023-08-02 17:15:55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1

论文关键词:散杂居地区 回族 少数民族 经济状况

在散杂居民族工作中回族问题尤为重要,它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一个民族,特别是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常见的少数民族就是回族。从人口分布上看,全国98%的县级行政区域内都居住、生活着数量不等的回族人口,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回族与其他民族广泛交错居住的空间格局。

散杂居回族地区经济比较

(一)收入贫富差距过大且生产方式以个体经济为主

我国散杂居回族人均年收入为15594.85元,有73.04%位于平均水平以下,大部分人员从事种植业或外出打工;有26.96%位于平均水平,主要从事个体经济和运输业;其中最高人均年收入166667元,最低人均年收入1250元。过大的贫富差距表现出社会阶层流动性极差,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活力与创造性,阻碍了回族地区的整体发展。

产生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居民生产方式的不同。在被调查的散杂居回族中,有47.83%从事于个体经济;有26.09%从事种植业;有4.35%从事运输业;有8.70%从事养殖业;剩余13.04%为外出打工,或其他。

从以上调查情况可以看出,散杂居回族的生产方式集中于个体经济,这与地区的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

(二)子女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子女的文化构成如下:有2.61%的子女为大学本科;有2.61%的子女为大专;有0.87%的子女为中专;有3.48%的子女为高中;有8.70%的子女为初中;有19.13%的子女为小学;有0.87%的子女为幼儿园;其余61.74%的子女为未接受教育。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散杂居回族的子女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基本在初中及以下。这同样是广大农村出现的问题,在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取一技之长,直接就业。在少数民族的农村尤为明显,很多不富裕的家庭即便为子女的教育进行投入,使之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仍旧解决不了生活工作的问题。尤其在偏远的散杂居地区,从事二手车市场的家庭,年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完全达到富裕水平,即便子承父业,也不用担心未来生活的问题。因此在教育投入的背后看不到长期的效益,更多的少数民族农村家庭也就选择早毕业早踏入社会。当然有些收入较高的家庭还是比较支持子女读书的,但是比例较少。

(三)保险意识参差不齐

在被调查的回族区中,户均保险年支出为1891.30元,有65.21%位于平均水平以下;有34.78%位于平均水平以上。同样存在两极分化状况,有60%的保险支出为0元;而有13.91%的保险支出达到5000元以上,最高的达到30000元。

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农村中投保方向基本根据其生产方式来定,大多数为财产保险,除去社会医疗保险外,极少人投保人身保险。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民的生产方式由最初的种植业向多方面转变,从事个体经济的住户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烈。在农村没有单位固定收入的人们,一般比较重要的是人身保险的投保,例如养老保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个人老年时的生活。

(四)基本生活消费状况呈现一定特点

在被调查的回族区中,主要调查了医疗保健消费、电费、人情费支出状况,做出如下分析:

散杂居回族的医疗保健年支出状况。户均医疗保健消费为2987.8元,有72.17%位于平均水平以下;有27.83%位于平均水平以上;最低达到100元,最高达到50000元。

我国少数民族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的原因,农村居民普遍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较差,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可以说,少数民族的医疗保障也成为了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散杂居回族的电费月支出状况。户均电费月支出为162.30元,有62.61%位于平均水平以下;有37.39%位于平均水平以上;最低达到30元,最高达到833元。通过数据横向对比发现,家庭电费的支出受家庭生产方式和年收入状况的影响。一般农村家庭的电费月支出范围在300元以内,但也有电费月支出超过300元的,通过实地考察大部分为年收入达到200000元的,大部分从事个体经济或养殖业,可见电费的支出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散杂居地区的经济状况。

散杂居回族地区与相邻地区经济比较

(一)生产方式不同

实地考察发现,散杂居回族地区与很多相邻地区虽然相隔不远,但是生产方式的趋向却有很大差异。很多散杂居回族地区的生产方式集中于个体经济和运输业,而相邻地区集中于传统经济—种植业,生产方式的差异也造成了地区经济的差异,人均收入相差约6000元。这缘于回族地区人民自身擅长经商的特点,可以及时发现商机并较好运用。将以传统经济种植为主的经济体系逐步转移成为个体经营。由于农村的土地面积有限,随着科技进步,种植业已经出现过多的劳动力,而散杂居回族地区依托周边的市场,充分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发展自身经济。

(二)教育程度基本相似

散杂居回族地区与很多相邻地区的教育情况基本相似,子女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以高中技校为主。这与地区的教育理念无法分开。读书无用论在地区是比较盛行的说法,父母并不鼓励子女到更高的学府进行深造。

散杂居回族地区与大中城市平均状况比较

通过山东省济南市2009年年鉴数据可查到,济南市城市人均年纯收入20802元,农村年人均纯收入7180元。农村医疗保健消费平均水平 1188.63元,教育支出 804.64元,电费月均支出266元。

(一)家庭经济状况基本良好

散杂居回族地区人均年收入为15594.85元,其水平低于济南市城市人均收入水平,但远高于济南市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可见散杂居回族地区发展态势很好,平均水平已经走在了很多大中城市农村的前列。由于很多散杂居回族地区普遍位于城乡结合处,临近大中城市,可以看到其与大中城市的差距,力争将差距缩短,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城市的扩张所引起的城乡对立和矛盾的现实,提出了丰富、系统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认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因是城乡对立的现状与农业的基础地位;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城乡融合;城乡统筹发展的措施是城市带动农村、工业促进农业。

要想实现城乡协调,重点就是如何让城市带动农村,而这个带动作用的最先受益者,便是城乡结合处的地区,该村的发展状况便也能体现出该城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

(二)散杂居回族地区发展潜力巨大

散杂居回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普遍在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经济环境以及政府政策的实施。其位于山东的很多散杂居回族地区,近几年在不断建设西部的政府措施中受益。济南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东扩,西进,北跨,南控”的战略思想。其中对西部的发展有一项重要举措—建立济南市西部的“西客站枢纽新城”,这是济南市适应自身城市发展要求,配合京沪高速铁路发展的城市新区。而新城的核心区便在散杂居回族地区,通过核心区的建设和发展,将能够带动周边发展,形成生态品质优良、新兴产业繁荣、城市功能齐全、人气商业聚集的现代化新城。

回族地区经济发展可行性措施

(一)理论支持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1988年11月,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提出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对中华民族内在构造、形成过程和精神特质最为新颖和恰当的概括。回族自古以来信仰伊斯兰教,拥有其民族自有的特色,“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回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农村区域经济国内研究。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小城镇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各自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使各种规模和各种类型的城镇在农村地域上有一个合理的分布状态,形成以区域性城镇为中心的多层次农村区域经济网络,才符合我国国情和农村特点,才能促进农村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通过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研究,可以给予散杂居回族地区的发展一点启示,首先要结合区域经济特点,要应用好附近的经济市场,发展个体经济;然后就是城市带动经济,形成城乡一体化。

(二)政策以点到面且城乡统筹发展

散杂居地区民族的个体经济发展阻碍之一,就是启动资金短缺。由于农村信用体系薄弱,以及少数民族科学技术水平低下,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人们很难进行小额贷款并且对资金的有效利用能力较低。面对这一现状,散杂居地区的城市应该起到带动发展作用。首先,当地政府可以选择几个颇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作为实验区,引导发展特色经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定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其次,农村信用合作社可以适当推出一些小额贷款发放给信用度相对较强的个体,提供个体经济发展的资金基础。另外,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少数民族企业信贷机制,鼓励支持各民族企业形成共担风险、互为担保的信贷机制,打造民族企业的信贷平台。

(三)发挥地域特点以发展特色经济

地域环境的优势是经济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能否真正运用好这一因素也决定了该地经济是否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对于散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当地政府应该深层次认知当地环境与发展情况,寻找地区具有的地域优势,从而制定相关政策,带动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散杂居回族地区要善于发现地域特点并且深度认识当前经济环境,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上取得突破。

(四)发扬民族特色以完善民族经济

国家政策对民族个体经济给予鼓励,2005年2月,国务院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36条相关规定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放宽了对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要求,并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国家的这些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非公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2

关键词: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重要性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与重视的民族理论政策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一、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原因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加快发展(包含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这是依据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状况和整个国家的状况采取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的原因。

1.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来看其相对落后

中国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受到国内发动统治阶级与本民族剥削阶级的严重剥削,社会生产力遭到很大的摧残与束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充分、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中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处在极度贫困与愚昧落后的状态。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停滞在前资本主义阶段,没有现代工业,农业生产也非常落后,全部靠天吃饭。交通运输特别落后,就连公路也很少,全部依赖肩挑背扛,牛拉马驮,文化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是空白状态,文盲比重占到总人口的绝大部分,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医药稀缺,经常发生流行疾病,人口发展迟缓。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开展了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然而,因为自身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和汉族地区发展相比较,差距依旧较大。在这种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要想赶上先进民族,那就得要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在自身发展基础差的状况下要想调动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加速自我发展的能力,那就得在自身奋发努力的基础上,需要国家与先进民族给予相应的帮助。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力量等诸多方面全面地支援与帮助了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与国家的帮助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加快”分不开的。

2.从少数民族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来看其占有重要的地位

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发挥少数民族经济中的优势、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才可能有高速度的发展。例如,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草原、森林、水利资源等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占绝对的优势,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也很丰富。这不但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而且也是加快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再如,畜牧业、林业等是某些少数民族的重要经济部门,同时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同志所讲的,“没有畜牧业的经济是不完全的经济”。

3.从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来看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中国2100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大多都居住有少数民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就约有30多个居住在边境线上,从东北的黑龙江,到北部的内蒙古,西北的新疆,西南的、云南,南部的广西,都是祖国边防第一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和周边15个国家接壤,有很多少数民族是跨国界居住的,像苗族、傣族、俄罗斯族、蒙古族、朝鲜族等。要巩固国防,把边防建设成为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就得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与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首要的是要把边境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这是改善边境地区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激起少数民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夺得反对境外敌对势力颠覆阴谋斗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因素,也是保卫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的物质条件。为此,为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安定的国内社会局面,必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把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当前,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因而,解决好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来的民族问题,实际关系到当前社会安定团结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情况、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等原因,体现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

二、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既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又是中国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特别需要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特别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志曾讲过:“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1]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需要少数民族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毫无可能的。就像同志讲的:“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族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方,区域自治地方,都现代化。”[2]另外,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跟汉族地区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国家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扶持与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这不仅有利于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而且还有利于完善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改变内地和边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中国废除了民族压迫剥削制度,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实现了平等。然而,因为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进行压迫、少数民族内部存在阶级压迫和剥削,还有少数民族落后的社会制度等因素,导致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上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各民族在行使各种平等权利时,受到各种约束。从经济角度来讲,国家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并未约束少数民族使用先进科学技术和装备。然而。因为,文化教育的迟缓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稀缺,客观上约束了对科学技术和先进装备的使用,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迟缓并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造成影响。因为历史的因素,各民族并未平等地行使宪法与法律赋予的各种发展经济与文化的权利。要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的根本途径,就得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让各民族都步入先进民族的队列,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快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加强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与互助合作,为将来彻底解决民族问题逐步创造条件。

总而言之,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事业,不仅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也是中国的根本利益,促使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国家的全方位开放与改革。同时,还有利于充分开发与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边疆得到建设和国防得到巩固,加快中华民族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3

一、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原因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加快发展(包含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这是依据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状况和整个国家的状况采取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的原因。

1.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来看其相对落后

中国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受到国内发动统治阶级与本民族剥削阶级的严重剥削,社会生产力遭到很大的摧残与束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充分、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中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处在极度贫困与愚昧落后的状态。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停滞在前资本主义阶段,没有现代工业,农业生产也非常落后,全部靠天吃饭。交通运输特别落后,就连公路也很少,全部依赖肩挑背扛,牛拉马驮,文化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是空白状态,文盲比重占到总人口的绝大部分,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医药稀缺,经常发生流行疾病,人口发展迟缓。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开展了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然而,因为自身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和汉族地区发展相比较,差距依旧较大。在这种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要想赶上先进民族,那就得要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在自身发展基础差的状况下要想调动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加速自我发展的能力,那就得在自身奋发努力的基础上,需要国家与先进民族给予相应的帮助。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力量等诸多方面全面地支援与帮助了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与国家的帮助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加快”分不开的。

2.从少数民族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来看其占有重要的地位

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发挥少数民族经济中的优势、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才可能有高速度的发展。例如,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草原、森林、水利资源等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占绝对的优势,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也很丰富。这不但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而且也是加快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再如,畜牧业、林业等是某些少数民族的重要经济部门,同时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同志所讲的,“没有畜牧业的经济是不完全的经济”。

3.从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来看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中国2100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大多都居住有少数民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就约有30多个居住在边境线上,从东北的黑龙江,到北部的内蒙古,西北的新疆,西南的、云南,南部的广西,都是祖国边防第一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和周边15个国家接壤,有很多少数民族是跨国界居住的,像苗族、傣族、俄罗斯族、蒙古族、朝鲜族等。要巩固国防,把边防建设成为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就得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与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首要的是要把边境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这是改善边境地区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激起少数民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夺得反对境外敌对势力颠覆阴谋斗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因素,也是保卫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的物质条件。为此,为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安定的国内社会局面,必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把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当前,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因而,解决好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来的民族问题,实际关系到当前社会安定团结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情况、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等原因,体现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

二、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既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又是中国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特别需要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特别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志曾讲过:“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1]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需要少数民族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毫无可能的。就像同志讲的:“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族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方,区域自治地方,都现代化。”[2]另外,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跟汉族地区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国家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扶持与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这不仅有利于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而且还有利于完善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改变内地和边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4

一、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提出

自从提出小康社会以来,众多专家、学者对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如国家统计局建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民主法制、人民生活、文化建设、资源环境等5个方面39项指标组成。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结构、民主法制、人民生活、科技文化和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28项指标组成。李孝坤、苏维词、凌洁的《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提出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涵盖经济水平、生活质量、人口质量、生存环境4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等。那么,对民族地区来说,现有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能否全面衡量和评价其小康社会发展和实现程度?民族地区有没有特殊的情况需要考虑和兼顾?为了全面有效地对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施和发展过程进行度量和监测,有必要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现有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适当补充和完善。

二、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虽然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侧重点不同,但大体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对于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除了包括这些指标外,还应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适当补充具有民族特色的具体监测指标,尤其应考虑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政治的程度、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程度、各民族文化教育的?l展状况、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来衡量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因为只有少数民族群众广泛参与政治,才能汇聚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只有各民族群众积极投身经济建设,才能为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教育发展文化繁荣,才能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只有生态良好环境美好,才能有效促进民族地区各民族群众宜居宜业。因此,制定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在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及生态环境中增加具有民族特色的具体监测指标。

(一)政治层面

国家统计局构建的《全面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民主法制从基层民主参选率、每万名公务人员检察机关立案人数、社会安全指数和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四个指标来评价小康社会在政治方面的实现程度。在民族地区除了上述指标外,还应增加少数民族干部配备比率。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自治权的保障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2104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大胆使用,放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让他们当主官、挑大梁。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需要有一定的财力、人力外,更为关键的是要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好了,能够管根本,管长远。少数民族干部与本民族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了解本民族历史与现状,熟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在本民族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更能发挥其他民族干部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政治层面中需要增加少数民族干部配备比率指标。

(二)经济层面

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在经济方面的监测指标有人均GDP、工业生产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等。人均GDP是生产性指标,用人均GDP、工业生产率等指标来评价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经济方面的实现状况还不足以全面体现民族地区的小康水平。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难度大、困难多、面积广。据统计,2012年民族地区的小康指数达到70.8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2.71个百分点。而民族地区的农村牧区更是重点和难点,2016年民族八省区仍有1411万农村贫困人口。为了全面有效地反映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发展程度,民族地区经济层面的监测指标还应增加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农牧区社会保障覆盖率、农牧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等指标。

1.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大多数民族地区属于农产品主产区。其主要特征是发展农牧业生产,提供农牧产品。要针对民族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开发特色农牧产品,发展优势产业,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面貌。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农牧民的收入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增加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指标。

2.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民族地区特别是农牧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是群众脱贫的最大障碍。一些民族地区的群众没有干净水喝、道路不通、住房简陋。因此,要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比重,完善农牧区基础建设。

3.农牧区社会保障覆盖率

我们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很好地覆盖到农村牧区,农牧区的群众因病因灾返贫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民族地区要编织好一张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在基本生活、基本养老、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方面为各族群众提供保障。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生活、体现社会公平。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增加农牧区社会保障覆盖率指标。

(三)文化层面

数据显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平均只有8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平均水平为93%),不少地区初中辍学率超过30%。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阶段,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最硬的骨头,离不开教育和文化的支撑作用。此外,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也最为薄弱,成为制约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要在民族地区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以,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体系文化层面的监测指标中除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等,还应增加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占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每万人口中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数、民族职业教育学生人数占民族地区在校学生数的比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率等指标。

1.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占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民族地区抓发展、抓团结,都离不开教育这项基础性工作。抓好民族基础教育,才能确保民族地区不同民族的孩子共享社会发展机遇,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为少数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国家要大力保障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这是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发展民族教育的基础。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要增加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占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指标。

2.民族职业教育学生人数占民族地区在校学生数的比重

职业教育是各族青年打开就业之门的“金钥匙”。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民族地区对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要加快发展民族职业教育,培养更多实用技术人才,才能为民族地区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为全面小康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民族地区要重视民族职业教育,加大民族职业教育学生人数的比重。

3.每万人口中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数

让民族地区更多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这是一件事关社会公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现状的生力军,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因此,民族地区要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就业。

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率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明确要求。民族地区要加快实施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村牧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民族地区要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生态层面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5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发展。在此发展目标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教育、卫生、医疗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得到了全面发展,产值增幅较大;人均收入得到了提高,就业人口数量增加,缓解了就业压力。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范围来看,仍然处于不利地位,表现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发展不平衡等。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1)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经济发展主体不明确。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过于依赖各级政府的扶持和干预,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较弱;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相脱节,经济发展的促进性较弱。

(2)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比重特别是传统农业比重较高,工业和商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层次不合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由于长期受重传统重农轻商思想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只注重农业的发展,忽视了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3)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小,城镇化发展落后,经济结构单一。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城镇密度和面积小,城镇化水平低,规模经济效应得不到发挥,经济力量薄弱,城镇经济的辐射功能差,经济发展较慢。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1)明确经济发展主体原则。明确县域经济的发展主体,才能发展县域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者。认真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与县域经济活动的主导地位的关系,才能有效调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2)实施工业化导向原则。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受到传统农业思想的影响,技术相对落后,工业化程度低。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努力改变生产技术,使其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化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现状。

(3)发展特色,突出特色原则。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相对特殊,其县域内资源、文化等相对特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要从特色出发,体现经济的特色优越性和特色潜力,以特色作为出发点,打造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

(4)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中,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中心城市与农村等发展的关系,发展县城、乡镇的经济辐射作用,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5)构建循环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原则。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丰富。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积极构建循环经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

(1)确定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县域经济发展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和保障,但是与其他县域相比,其素质技能较低。少数民族地区可以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推行中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等,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实现传统农业化向现代工业化的转变。

(2)突出特色,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特色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必然要求突出特色,强调特色,以特色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利用优势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旅游业、特色文化产业等,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3)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立文明的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4)政府及职能部门健全市场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属于行政性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政府及职能部门运用有效的政策和法规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扶持和宏观调控,建立县域经济服务性的政府,健全市场机制,合理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6

教育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也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能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口综合素质。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严重滞后于发达地区,导致该地区经济贫困落后。因此,大力优先发展适合自身需求的教育,对于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遵循如下基本链条:经济落后—教育落后—人才缺乏—科技落后—经济落后,由此链条产生的累积循环因果效应十分明显。教育落后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根源,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瓶颈。探究其原因有:1.经济的落后不能支持教育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在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的城市与乡村经济的发展却两极分化,农村所占的gdp不断缩小,经济的发展在农村举步维艰。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地区缺乏技术的支持,同时该地区的知识文化水平极低,这样就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教育陷入一个恶性循环。2.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低,不能支持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上的支持和保障。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普及率低,辍学率高,尤其是女性儿童的入学率很低,教育的机会均等难以实现。与中国发达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所享受的教育条件不均等,主要表现为物质资源配置不均和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在中国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完全由政府财政承担,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方财力不足,仍然需要由当地民众承担部分费用。3.义务教育制度的落后以及经济上的困境,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被边缘化,丧失了话语权。

目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是:1.经济落后,无法保障教育的投入。2.入学机会不均等。在少数民族地区还存在这样一种极其不平等的现象,那就是男生和女生的入学机会不均等。3.教育条件失衡,差别巨大。少数民族地区存在教师素质不高和数量不足的困境,这是因为本地的教育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即使出现了优秀的人才也由于少数民族地方的经济条件等无法留住这些人才,而外地的优秀人才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薪酬待遇以及其他条件也不可能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教育工作。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的执教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巨大的差异。4.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入学率低,学生的辍学率高。5.观念滞后。随着改革开放,金钱观念已逐步成为人们信奉的价值观,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家长认为教育成本巨大,而且经过大学教育之后依然要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很多人都持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让自己的子女经商或者加入打工潮。

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举措是尽快改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现状。

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可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中国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少数民族地区,且差距越来越大。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的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例越来越低,形成了资源富饶与经济贫困的强烈反差。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还需要下大力气,还需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优先发展教育,努力发展经济,最终实现各民族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可促进民族大团结

既要做到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和社会进步,又要克服人口失控带来的危机;既要增加人口数量,又要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就是大力发展教育。发展教育可以带来少数民族社会观念的变革,可以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参政议政的能力,这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在政治上享有平等权利,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大力发展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促进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和思想意识的提高,有助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综上所述,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必须具备两种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最重要的途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已经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只有高素质的人才与富饶的资源、特色产业相结合,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规模的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从日本、中国台湾和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近几十年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力证明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教育和经济发展是辨证关系,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特别是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只有经济和教育协调稳定发展,才能有效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7

关键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影响因素

建国以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我国的民族关系整体上呈现出了稳定和谐的局面。但是目前我国依旧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民族问题,例如近些年发生的“3・14”事件和新疆“7・5”事件等,这些问题严重威胁了国家的统一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稳定。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发生与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较低存在直接关系。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因素。

“认同”(identity)一词是现代社会科学中比较流行的词汇,它是在社会经验积累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观念,其内涵有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在社会学领域,identity主要描述一种特殊的集体现象,包含群体特性和群体意识两个层面;而在政治学领域,identity是一个不同于“物质利益”的分析概念,强调身份和集体认同对个人行为的深刻影响。学者陈茂荣认为:“国家认同,指公民对国家的政治权力和统治权威的认可、接纳、服从、忠诚。国家通过颁布法律和制定政策保证公民的权利,公民则履行相应的义务。”国家认同具有性、政治性、领土性、阶级性、合法性和波动性等特征。对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被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所关注,国家认同问题关系到一国公民在其所在国家的生活状态,对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增强以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治良性运转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接下来将对影响少我国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传统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构成复杂多样,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新中国成立时,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形态与政治制度存在明显差异。学者吴钦敏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形态分为四种:一是社会结构和汉族地区相同或基本相同,例如满、壮、回、白、朝鲜、土家等民族;二是社会结构保留封建农奴制度,主要是藏、傣、哈尼等族;三是社会结构保留着奴隶制,主要分布在川滇交界的大小凉山和彝族地区;四是社会结构属于原始社会末期,主要是滇西山区的独龙、傈僳、佤、布朗等族,内蒙古东部的鄂伦春、鄂温克等族,以及海南五指山地区的部分黎族。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与主体民族的社会形态相似程度有关。

同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各民族产生了不同的政治制度。例如内蒙古地区的盟旗制度,地区的僧侣贵族制度,大小凉山彝族地区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支制度,维吾尔族的伯克制度,景颇族的山官制度等等。这些内容、形式各异的政治制度在闭塞的民族区域环境中传承下来,带有明显的专制色彩。在以上政治制度统治之下的少数民族人民,其对国家的认识十分有限。

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具有民族特色,但是无论其政治制度具有怎样的特殊性,都是我国总体政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权力的推动下,少数民族的人民民主政权逐步建立起来,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由传统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各民族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少数民族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普遍增强。

二、经济发展水平与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密切相关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关乎少数民族人民的切身利益,由经济引发的物质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国家认同这一精神层面的问题。正如安东尼・史密斯所说:“我们所寻求建立的认同本质上是实用的;它们依赖于经济的基础,并且仅为促使和增进物质利益而寻求政治的表达。”

从地理特征分布角度来看,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于东北、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地形复杂多变导致交通通达度低,这些先天的不利因素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阻碍,成为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经济落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与外界的沟通联系减弱,长此以往的封闭、半封闭状态使当地人民对本民族以外的其他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了解少之又少。没有对国家基本的认识作为基础,认同将无从谈起。因此,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少数民族人民的物质生活状况,对于增强这些地区的国家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离了原始的社会形态,改变封闭落后的经济状况。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援助,增强了少数民族对国家的依赖程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这些地区人民的国家认同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市场机制下,人们受利益的驱动和对公平竞争的追求,不同民族在经济交往中的民族意识逐步淡化,为各民族之间平等交流提供了平台。

三、对外开放是打通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

这里所说的“对外开放”指的是对某一少数民族以外的地区开放,开放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对外交往等方方面面。通过开放,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特征越来越广泛的被其他民族所了解,同时,少数民族人民对本民族之外的其他民族也加深了认识,各民族在长期交流、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共同的认识,共同认识的产生为国家认同的形成奠定稳固的思想基础。

1.通过对外开放可以启动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8%,草原面积占94%,森林面积占41.6%,水能资源占52.5%,稀土、钾盐、铬、镁等储量占90%以上,煤铜、铅、锌、锑矿占35%以上,石油、天然气储量十分可观。此外,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同样十分丰富。但是,目前上述资源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依旧落后。而国家出台的包括西部大开发、兴边富农等多项政策也并未形成预想的效应。因此,少数民族的对外开放还需鼓励少数民族人民主动的“引进来,走出去”,冲破本民族思想的束缚,主动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长此以往的主动开放,将会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对国家的认同和依赖。

2.对外开放有助于冲淡少数民族地区的不和谐因素

对外开放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状况,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从而缓解由地区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不满情绪,保证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对外开放还可以带动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融合,开拓少数民族人民的视野,转变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价值观念。思维的开拓有助于少数民族人民跳出狭隘民族思想的束缚,增强全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

近年来,在我国更加注重边疆地区对外开放的历史节点上,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少数民族应抓住这一机遇,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方位开放,这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增进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四、公共服务水平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

除了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以外,公共服务水平同样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产生重要影响。以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为例: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以来,西北地区在交通通信、环境保护、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改善,为进一步开发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其中交通运输方面的发展尤为明显: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西部地区相继开通了内昆、环渝、株六复线等重大干线铁路;西部公路通车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08年底西部地区国道主干线全部建成。此外,西部地区桥梁建设同样取得巨大进步,隧道建设进入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在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建设中,主要靠中央政府投资和国债,地方政府的等靠心理比较突出。2004年在约占国土面积30%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铁路营业里程仅占全国总里程的9.5%,公路里程也仅占全国总里程的8.9%,高速公路和内河航线更少,分别仅占全国总量的5.4%和0.98%。交通通达度直接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影响外界信息的传入。因此,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基础交通设施建设,对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方针信号的向少数民族的传输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育方面,近年来虽然中央和少数民族地方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和扶持,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与其他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首先,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盲、半文盲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学生所占比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这些地区的教育投入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教育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县为主的体制,长期以来80%以上的教育经费靠地方财政支出,在分级财政体制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经济难以提供必要的教育服务。由于地方经济落后,政府无法提供资金以满足教育事业的要求,是造成这些地区的教育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的重要原因。此外,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在基础文化设施投入方面也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体育文化场所短缺,设施落后,人民的文化生活极为缺乏。教育文化上的落后,使少数民族人民的思想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现状很难有效改变,外界的新思想、新知识无法传入,全民族文化的感召力在这些地方难以生效,这对于国家认同感的生成极为不利。

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与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公共服务的完善对于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面临很大挑战,这就需要国家以及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援助。只有将国家的支持落实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实处,人民才会对这个强大的国家产生认同与归属感。

少数民族事业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一项综合性事业。少数民族事业的发展事关各族人民的福祉,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到国家团结统一和长治久安。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事业不断深入发展,使得民族团结不断巩固,民族关系更加和谐。但是,当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的瓶颈制约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困面大的问题仍然突出,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任务仍然艰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仍然繁重。少数民族事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而国家认同则在促进民族团结与合作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精神导向作用。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有效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与民族矛盾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史密斯. 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陈茂荣.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学术界(月刊),2011(4).

[3]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6).

[4]吴钦敏.少数民族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J].贵州民族研究,2010(4).

[5]姚万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公共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科学・经济・社会,2008(2).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8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县,全县面积2394平方公里,总人口33.3万,其中瑶族、畲族等15个少数民族5.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7%,是郴州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民族乡村面积最大的县。全县辖有5个瑶族乡镇。

汝城县历届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民族乡镇的工作,把做好散居少数民族工作作为整个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在认真贯彻落实民族法律和政策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汝城县委、政府于1996年做出了《关于认真落实民放政策,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决定》(汝发[1996]14号文件),把民族乡镇作为为辖区的“西部地区”来对待,制定特殊政策措施,切实加大对民族乡扶持力度,帮助民族乡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导下,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全县民族乡镇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克服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等困难,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乡村面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仍相对落后缓慢,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仍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条件恶劣。少数民族乡镇往往既无区域优势,又无资源优势,山高田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自然条件差,造成经济发展落后。

2、思想观念陈旧。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小农经济意识比较突出,缺乏冒险精神和闯劲,固步自封安于现状较普遍。部分干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3、基础设施落后。各民族乡成立之初,大都处于“无公路、无电力、无电话广播、无医疗设施”和“缺吃、缺穿、缺住房、缺文化、缺技术”的“五无五缺”状况。近些年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导下,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信息闭塞、交通状况、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仍是制约民族乡经济发展的障碍。

4、财政非常困难。财源枯竭,乡村两级发展集体企业难度大,几乎没有支柱财源,加上历史上的各种负债,乡村两级都只能以保工资保运转为目标,无钱办事业现象普遍。

5、文教卫事业发展缓慢。民族地区条件较差,压力大,待遇不高,影响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基于同样原因,教师、医务人员、科技人员也不愿到民族地区工作,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加上经济条件所限,医疗设施、学校建设硬件设施都相对落后。

三、建议

为了更好地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建立完善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政策,体现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让民族乡镇得到更多实惠,提出几点建议:

1、建议县委、县政府出台新的文件,制定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政策。现有的汝发[1996]14号文件《关于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决定》有许多条款已经过时,如关于农业税、屠宰税的条款,有的已执行完毕,有的标准参照现时太低了。

2、建议各级各部门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重点加强民族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民族乡镇交通、通讯、农田水利、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对民族地区的指导,帮助民族乡镇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并在资金物质技术上给予帮助。

3、建议加大对民族教育科技医疗事业的投入,适当增加少数民族义务教育补助费,适当减免民族乡镇贫困人口住院治疗费用。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9

摘要: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滞后性,且受到较多制约因素影响,若想有效促进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稳序发展,那么对其制约因素和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性意义。为此,本文主要立足于制约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发展的因素,继而提出几点发展建议,以打造出独特的云南边境民族文化产业。

关键词: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发展方向

云南边境县市数量较多,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却未能跟上现代化发展步伐,交通条件以及生产生活环境水平也不高,产业发展动力极为匮乏。在这区域发展之中,少数民族可谓是占据主导力量,占据一半以上,但丰富的劳动力却没有支撑起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的经济发展,其经济发展方式仍处于单一性与滞后性状态,制约性因素无外乎为经济政策制度、文化产业的发展等方面。所以,若想有效推动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应当从其文化产业、经济政策等方面来加以探究。

一、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经济政策实施力度有待提高

一方面,云南边境地区在专业支付制度上仍有待完善。其支付范围和支付规模皆难以满足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挥的实际需求,致使边境区域经济发展遭受阻碍。另一方面,云南边境区域整体经济相对滞后,存在着自身财政收入不高、资金筹集渠道少、资金积累能力相对不高的问题,在这种缺乏中央及其省级财政投资规模相对较少、投资方向也偏重于区域基础设备设施建设的形势下,自然难以通过自身的资金投入来拉动本区域经济向前发展。

(二)民族文化产业没有得以有效利用

云南作为民族文化省市,其少数民族文化可谓是历史悠久、徇烂多彩,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与优势。想要促进边境少数民主区域经济的发展势必离不开文化产业。然而,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却相对落后,在市场经济中没有凸显其民族文化创意,所生产出的民族文化也缺乏集中性,没有足够的资源整合与企业推动,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云南边境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又如何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之中占领一席之地?此外,旅游文化产业的价值也没有被充分利用并开发出来,所谓资源也只是纯粹为了促进市场多元化而发展,在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实在有限。

(三)管理缺乏创新性

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管理仍旧沿用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管理创新力度显然尤为不足。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地处边境,在生产生活方式上呈现单一化,且变化速度是极为缓慢的,对于新时代下的管理技术、发展方式的接受能力也相对较低,尤其是在生产经营的技术管理上,在这缺乏创新型的经济管理下,若想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有其难度性。

二、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展方向

(一)创新文化,发展旅游产业

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不仅有利于我国民族和谐发展,还能对少数民族人民群众起到文化熏陶的作用。为此,一方面,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应当积极利用本区域的文化及旅游双向功能,不断吸引商家企业来进行文化旅游投资。同时,对于资金投入相对较少的少数民族区域则可通过旅游资源、文化优势,开创出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民族性的产品,以此推动边境民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同时,有效带动该区域相关的旅游配套产业的发展,使其最终形成云南边境区域旅游的龙头产业。另一方面,可将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特殊的人文有机融合于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等经济活动过程中,使企业创设出良好的管理文化,促进云南省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合理规划,确立区域功能定位

促进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理当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以确立出科学的有利于边境少数民族区域发展的规划,真正做到一族一策、一族几策等,立足于边境区域的发展水平来施以相应的规划政策,使政策制定得以落实具体区域,稳序推动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云南民族地区在其地理条件上具有地域辽阔、气候多样且生态环境呈现立体性的优势,所以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还可充分运用自身优势条件,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三)施行特殊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若想真正促进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那么就应当对其施行有效的特殊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首先,主要是施行特殊财税政策。对于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应加强其财政约束机制管理,并辅之以刚性财政预算制度,在确保预算透明度的同时使支出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让该区域的财政资金控制在平衡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的设立应建立在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如金属矿石和热带作物等,这将为现有工业企业改造升级注入了新活力。

三、结束语

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受到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若想真正促进本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那么必须重视当前存在的阻碍制约因素,立足本区域实际发展状况,积极规划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该区域的地理优势、文化优势等,并加强与政府的联系,以政府为主导,通过特殊政策、制度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转变。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动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志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5(4):128-129.

[2]安平平,张择,云南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J].时代金融旬刊,2014(3):305-306.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10

【关键词】民族地区,民族经济,区域特色

一、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特点

少数民族地区是指地处我国边远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些地区大多属于中西部地区,较为偏远,信息滞后,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难度较大,较为贫穷落后。这些区域为多民族聚居,民族关系复杂,较为封闭,科学文化落后,商品经济观念比较淡漠,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1]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地处国防第一线,容易受国内外政治变化的影响。

但是,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其自身的一些优势。一是自然资源丰富,有待开发,发展潜力巨大。二是大多与我国周边国家接壤,具有对外开放的条件。三是民族融合趋势明显,文化交流频繁,多种文化交汇丰富。四是环境状况较好,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二、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特色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平衡,东西部差距较大,而少数民族地区多属中西部地区,发展形势非常严峻,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重点难点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党的十报告提出了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少数民族地区起步较晚,步伐较慢,是其中的难点,从大局来看,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直接影响着全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今后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加有效地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繁荣。党的十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因此,从中央到地方,都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尤其是中西部少数民族地方政府更应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开放,缩小自身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早日实现与全国共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三、民族地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之前,首先必须了解各民族地区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找出制约发展的原因,从思想上先认识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思想观念等主客观因素,严重影响并制约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需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自我发展能力弱。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分布在偏僻的高寒山区、低深河谷地区,生态环境差,地质地貌复杂,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经济建设成本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加之投资不足,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比较缓慢,如农田水利设施较差,人畜饮水困难,缺水问题突出,住房条件较差。[2]封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限制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流动。

第二,产业结构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大多以农牧业为主,种植业仍没有跳出小农经济、小规模经营的圈子,经济效益不高。由于群众科技文化水平不高,种植养殖科技含量低,管理粗放,严重影响农牧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加之信息不灵、交通不便、销售渠道不畅、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往往造成增产却减收的尴尬局面。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来源不足,财政自给能力低,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收不抵支的状况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受资源匮乏、地域偏僻、信息闭塞、灾害频繁等因素制约,农牧民增收十分困难,收入不稳定。

第三,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教育投资不足,国家拨付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保证教师工资,使得学校无力改善办学条件。老百姓的教育观念未跟上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边远山区医疗设施简陋,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仍然存在,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有发生。

四、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特色发展的对策

造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环境和条件,这是内在因素;二是国家投资宏观决策的特殊作用,此为外因。[3]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特色发展需要依靠国家的政策关注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

(一)进一步转变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保守、陈旧,无法顺应时展的潮流,这是制约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特色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才能焕发出经济发展的精神活力。为此,要想脱贫致富,改变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尤为重要。政府在加大对少数民族群众帮资金、帮技术的工作力度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素质,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激活农牧民群众要求致富的强烈愿望,从“要我富”的观念向“我要富”的转变。

(二)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指导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做好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扶贫攻坚,关心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引导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鼓励他们正视民族地区的困难和问题,带领群众知难而上,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

(三)用足、用好、用活民族政策。多年来,中央十分关心和重视少数民族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政策,要正确理解、深入吃透民族政策,并结合当地实际,用足、用好、用活民族政策,注重总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经验,不断探索发展规律,选好突破口,采取既能符合政策要求,又能推动当地工作发展的有力措施,创造性地工作,确保民族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变“输血”为“造血”,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四)建立完善有效的体制和机制。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思想观念陈旧,体制和机制落后,严重制约了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要深入调查少数民族地区阻碍体制和机制创新的主客观因素,大胆创新,按国家政策的要求,在用人制度上、激励措施上、财经制度上、考评标准上进行全面创新,彻底打破旧框框、老套套,让政府的工作职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五)增加财政投入,努力改善基础设施。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信息闭塞是制约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特色发展的瓶颈。[4]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资金短缺的制约,需要国家继续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资金上予以倾斜,每年集中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当地的交通、能源、水电、通讯以及教育、科技、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建设项目中,应当结合实际,减少或免除项目配套资金。当地政府应研究、论证、储备和争取实施一批发展项目,并努力争取上级的支持,力争在几年内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有一个大的改观,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夯实基础。

(六)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结合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资源状况和特点制定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经济有较大发展,产业化经营水平有较大提高。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环境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依靠科技和农牧资源,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和有机农牧产品。

(七)加强劳动力输出,提高市场经营意识。解决好少数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问题,是增加当地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它既能解决少数民族眼前脱贫的问题,又可让少数民族群众在打工中学习技术,学习管理,积累资金,改变观念,为原住地的经济发展储备人才,积蓄后劲。在提高劳动者市场经营意识方面,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掌握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农民就业和创收能力。

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能否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特色发展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使少数民族地区逐步脱贫奔小康,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和历史原因,民族地区的发展还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在部分人口较少民族和西部边远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群众收入和加大民生投入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健英.论少数民族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J].学术探索.2009(01)

[2]韩辉.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着力点[J].满族研究.2008(04)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11

关键词:民族地区数字鸿沟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字鸿沟”又称“信息鸿沟”,它是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简言之就是对信息的掌握、拥有、控制和使用能力上存在的差别。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美国商务部1999年的《定义数字鸿沟》报告说,收入、教育和种族都是造成“数字鸿沟”的因素。因特网、无线通信等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出现,使各国信息拥有和使用的不对称更加明显,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国家之间以及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出现了差距,也就是“数字鸿沟”。据统计,全球70%因特网用户在占世界人口16%的最富裕国家,而占世界人口40%的最贫穷国家仅拥有全球因特网用户的5%。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在开发、普及和应用方面的不平衡,意味着落后的国家、地区和人群面临着“知识贫困”和“信息贫困”,缺乏发展的能力。此前,关于“数字鸿沟”的诸多研究大都涉及关于一种产业或行业的差距问题,或涉及关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南北差距、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差距等。然而,笔者认为,由于“数字鸿沟”所显示的社会阶层性特征,使得我们有必要从社会阶层角度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此外,先前的研究大都在理论上对“数字鸿沟”问题进行意识形态层面的探讨,实证研究似不多见。因此,笔者试图以实证分析,来厘清“数字鸿沟”的问题性和此视角下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近几年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异军突起,正凭借着自己技术方面的优势和传播模式方面的优势,逐渐打破了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介三分天下的局面,在竞争激烈的传播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隐然有后来居上之势头,这无疑引起了传播学界,新闻学界的极大关注,各种关于对互联网媒介发展现状和问题作阐述的着作和文章不断的出现,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对互联网在整个中国的生存和发展现状作了系统深刻的阐述,但是对互联网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地区的发展关注并不够,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网络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数字鸿沟的表现形式

课题组在2006年7月和2007年2月分别对鄂西民族地区,主要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洲展开调查,恩施是湖北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州下设8个县,均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我们最终选定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本次的调查对象。

鄂西民族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主要表现为有无能力使用电脑和互联网,使用的熟练程度,以及信息处理能力的差异。网民与非网民是衡量数字鸿沟的重要内容,网民的上网频率也应该是测定数字鸿沟的重要内容。数据显示,因年龄、学历、文化程度、收入等因素的不同,网民之间也存在着上网频率的巨大差异。

从我们统计过程中上网和不上网两个群体的对比中,我们发现,经济收入状况是区分网民与非网民的一个重要指标。所谓网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网民的定义为: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1小时的6周岁以上中国公民。一般来说,网民通常为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接触和使用网络媒介的受众,而非网民则为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没有足够经济能力去供给接触和使用网络媒介的受众,由此可见,经济状况在网络媒介发展过程中所起的突出性作用。网络媒介的使用与发展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分不开的。我们这里主要针对少数民族贫困落后地区,因为在这些地区制约网络媒介发展的种种状况表现得尤为明显。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1、互联网使用的整体水平比其他地区低。通过综合调查显示,鄂西民族地区被调查对象中每天都上网的为18%,一周上几次的占16%,一个月才上一次网甚至从不上网的高达70.2%。在巴东野三关的调查中,数据显示,上网的人数比例为45%,而在另一个经济较发达的平原地区沙洋的李市镇的调查显示,我们得出的比例是68·3%,在巴东地区进行了网吧数量的调查发现在巴东县城的网吧数量不超过10家,而在野三关镇有网吧5家,而在沙洋县城的调查发现网吧数量不少于15家。

2、互联网使用受众单一。网络媒介的接触和使用的受众状况与人们的职业有关,在通常情况下,教师,政府工作人员,企事业人员,新闻从业者等这些职业的人们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较高的文化教育程度,具有使用网络媒介的客观条件,在主观上,学习、工作的需要也促使他们去接触和使用网络,成为网民。而非网民的职业分布则集中于农民、个体工商业者等,文化程度较前者相对较低,没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他们的经济收入受外界环境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较大,他们或者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经济能力,或者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对网络媒介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在接触和使用网络媒介,成为网民的客观条件上略有欠缺。在主观上,他们的生活、工作单一,在现有的社会机制下,他们还没有必要去使用网络,而在时间上,他们则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没有时间去使用网络。这一部分人主要分布于农村地区。

3、互联网使用目的单一。调查结果表明,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少数民族受众在信息接受渠道、信息选择与认知、受传效应的多元化以及对于大众传播的影响力等接受传播的具体方面,都能在较高的层面上运行,体现着较强的主动性。而文化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受众则往往在这些方面呈现出某些被动与盲目,接受传播的目的往往集中在满足娱乐需求这种单一的浅层次上。从调查中看出,民族地区的农村当地无论是网民还是非网民,网络媒介在当地的发展处于起步并有初步发展,人们对于网络媒介的认识尚处于初步阶段,人们利用或者期待利用网络媒介更多是利用网络玩游戏、聊天、娱乐、收看影视,来满足自己不同的初步需求。

三、应对策略

数字鸿沟的存在,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少数民族地区与城镇的数字鸿沟,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并由此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我们还在此次鄂西网络受众调查的一个题项中问到:“您没有上网的原因是什么?”,在巴东地区有46.03%的受众选择了“感觉没必要”,这种受众对于网络的态度,也是互联网普及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难以展开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尝试提出几点应对之策:

1、大力开展互联网的普及和教育工作。首先就是要大力发展当地的社会经济,提高经济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从而使当地人们拥有上网的基本经济支撑。其次,重视信息化的宣传,开展媒介的基础素养教育。为人们使用和接触网络媒介奠定物质基础之外,民族地区人们的受教育水平也不容忽视,还要努力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提高民族地区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水平,降低网络媒介的接触和使用对人们的文化程度的门槛要求,并为网络媒介受众接触和使用网络媒介提供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12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失衡 原因 对策

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导向,忽视了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产生了三农问题。而一些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与全省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断拉大,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对维护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概况

云南省边疆地区是指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的地带。其范围包括怒江、保山、德宏、临沧、西双版纳、普洱、红河、文山等8个边疆地州(市)共25个县(市)。其中怒江僳傈族自治州有贡山县、福贡县、泸水县;保山市有腾冲县、龙陵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有盈江县、陇川县、瑞丽市、潞西市;临沧市有龙陵县、镇康县、耿马县、沧源县;普洱市有西盟县、澜沧县、孟连县、江城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金平县、河口县;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有马关县、麻栗坡县、富宁县。边疆25个县占全省129个县的19.37%,国土面积9.2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3.47%。

云南边疆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地区,2007年边疆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367.48万人,占边疆总人口的57.2%(见图1),云南边疆25个县除3个县外,其他县(市)均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州、县范畴。边疆地区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占全国跨境民族总数的1/2,这些民族与周边国家民族文化同源,语言相通,习俗相近。边疆地区还有7个人口较少民族,有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依族等。此外云南边疆地区大多是“直过区”,上世纪50年代初,云南边疆许多少数民族还分别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制、封建领主制、地主制等社会经济形态。

图1 云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示意图

二、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

(一)与全省全国差距不断扩大

虽然近几年来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有较大的发展,但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如表1)所示。

表1 2006年云南省边境县经济发展对照表

资料来源:2007年云南民族经济工作手册第197页。

2006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全国和全省的比重都比2002年低。如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为46.5%,而2006年则下降了1.2个百分点,只有45.3%。2002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比全国少6286元、比全省少1946元,而2006年则扩大为比全国少12082元、比全省少3119元,进一步说明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全国和全省的差距在不断扩大。

(二)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缓慢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缓慢。劳动力中农业劳动力占很大的比重,收入也主要来源于农业。在农业中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而种植业中又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辅。表2为随机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抽取的5个村委会2007年的经济情况。由于是随机抽取的样本村,因此可反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总体情况。不难发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所占比重在80%以上,种植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在40%以上。

表2

三、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

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各种原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造成了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本文分别从环境、制度和个人三个方面的因素来分析。

(一)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导致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宏观原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

1.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在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未达到很高水平之前,自然环境往往是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最根本原因。边疆地区目前还是以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生产靠天吃饭、生活勉强自给,劳动生产率低下,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特别大。并且边疆地区还是自然灾害频发之地,有无灾不成年之说。此外云南省边境地区地处偏远,国土面积基本为高寒山区、山区和半山区。边疆25个县除勐腊县、河口县和富宁县属于坝区外,其余88%的边境面积均属于山区。一方面山区耕地面积有限且土壤贫瘠,农作物单产不高。另一方面山区交通不便,远离城市,在获取信息、资金、技术、人才和商品等发展经济要素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相对与世隔绝的状态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全省全国。

2.基础设施差。基础设施差严重制约云南边境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自由畅通无阻的与外界进行交流互换,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往往向基础设施好的大都市单向流动,此类生产要素在边境地区更加缺乏。边境地区行政村下属的村民小组或自然村的基础设施更差,大部分的公路路面还未硬化,下雨天无法行走。

3.消积文化束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长期封闭、文化教育水平落后,以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形成了一种落后的亚文化意识形态。如创业冲动微弱,易于满足;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不能抵御较大困难和挫折,不愿冒险;生产与生活中的独立性、主动性较差,有较重的依赖思想和听天由命的观念;难以打破传统和习惯,接受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大多数新事物、新现象;追求新经历、新体验的精神较差,安于现状,乐于守成等。重消费轻积累,重义轻利等思想也与市场经济所提倡的唯利是图相悖。如哈尼族举世闻名的“长街宴”,届时每家每户都要准备家里最好的碗菜,为了争面子,有的村民不惜花光一年中大部分的积蓄,甚至有的村民借钱也要参加这个长街宴。“长街宴”不仅增加农民的负担,也不利于资本积累。哈尼族还有“见者有份”的分配习俗,即在分配财物时,只要是在场的人,不管对财物的获取有没有贡献,都按在场的人头平均分配。那些运气好的人,虽没付出劳动,只是碰巧在财物分配时出现也能平均分得一份,容易助长好逸恶劳的不良风气。这些少数民族中固有的传统观念、遗风陋习难以与现代市场经济接轨。

此外,宗教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和生产负面影响很大。少数民族普遍信教,各大宗教在边境地区盛行,信徒们常无所作为、听天由命,认为凡事都是由老天爷、神灵等预先决定。生活不好,身体不好,命该如此,与个人的努力无关。有的信徒家里本来就穷,还要花钱去烧香拜佛看风水等,浪费钱财。生病不请医生看,却迷信驱鬼降魔,往往把小病拖成大病,甚至丢了性命,造成家破人亡;有的信徒安于从事农业生产,不愿或不敢从事第二、三产业,害怕激怒神灵等,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制度因素

有效的制度安排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无效的制度安排则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具体来说造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制度因素主要有:

1.城乡二元体制。它造成城乡居民之间地位、待遇不平等。此外还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转移,把农业人口固定在土地上从事生产率较低的农业生产,限制了农民非农化,导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且以农业为主的落后状况。

2.土地流转制度。目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青壮年都有外出打工现象,土地流转仅限于出租或借给亲戚朋友,有的甚至抛荒。没有土地流转市场,因此土地无法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而农业产业化能带动龙头企业的发展,龙头企业既能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又能提供很多就业岗位。

3.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障的不力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还是以儿子养老为主,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同时也造成了多生的现象,导致家庭负担重而致贫。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农民难得有点积累,因病致贫和返贫很普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能使农民大胆地从事非农产业,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不力也是造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原因。

4.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高,非农产业发展明显不足(不到20%)也是导致经济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以农业为主,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农业中种植业占比过高,林业、牧业和渔业发展缓慢,众所周知,农村地区林业、牧业和渔业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开发农业资源,分散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相反,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将直接导致农民就业渠道的减少,收入水平不高。

(三)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是造成经济发展滞后的微观因素,个人因素中主要是受教育程度和身体健康水平两个方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个人素质整体偏低,表现为一是受教育程度低,二是健康水平低。以下是由随机抽样所选取的5个样本村2007年的教育和卫生情况表。

5个抽样调查村中沙仁村的入学率最高,小学入学率为97%,中学入学率为55.18%。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落后,严重影响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因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相对迟缓,文盲、半文盲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比重远远高于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教育、文化、科技等事业发展的严重滞后,给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力素质、人才技术的供给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少数民族中有许多文盲、半文盲,他们思想意识保守,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差,科学种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水平低。在偏远山区一直沿袭传统耕作方式,广种薄收,靠天吃饭,主、客观上必然导致农作物减产、效益差、收入少。此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多年来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和农业科技培训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策

(一)异地搬迁

对于生态环境极其恶劣的边疆少数民族村寨,对当地村民实行异地搬迁。自然资源缺乏,生态环境恶劣是这些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在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穷山恶水环境下,必须改变就当地资源解决经济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积极引导、组织群众迁往适合居住的地方。政府统一规划,由村民自己选址,在通水通电且离生产地较近的地点重建新居,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缓解基础设施差所带来的相对封闭,提高开放度,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要素的流动,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各级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地引导社会闲散资金和寻求非政府组织的援助,并鼓励当地居民投工投劳共同参与改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确保边境地区粮食安全。其次要加快边境地区交通道路建设。最后加快电力建设。

(三)户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要加大户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尤其要消除各种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歧视性政策,取消各种不合理的限制,维护进城民工的合法权益。可实行多元化户籍管理制度,鼓励农民进城定居并从事非农产业,使常年在农村和城镇两头奔走的农民在城镇定居下来,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这样既可以缓解高度紧张的人地关系,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又可以促使农民非农化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四)成立土地流转中介

在确保农业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期限明确的前提下,成立土地流转中介机构,专门负责把进城从事非农产业而无力兼顾农业生产的农民的土地转包出去,通过招标的办法,建立土地有偿转包机制,把土地有偿转包给他人经营,这样既鼓励了农民进城从事非农产业的积极性,又解决了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改变农民农闲时出、农忙而归的候鸟式迁徙现象,同时也减少了土地浪费,提高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五)产业结构调整

首先要调整三次产业的结构,注重二三产业的发展,改变传统农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其次要改变农业内部以种植业为主的状况,大力发展畜牧业、林业、渔业,再次要转变种植业内部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局势,因地制宜地调整经济作物的品种和布局,积极发展甘蔗、茶叶、水果、咖啡等优势产业。

(六)发展教育,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通过教育、培训、非农化等途径帮助当地少数民族居民提高获取收入的能力。一是加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研究表明,基础教育的社会回报率在20%以上。要落实好两免一补,对不让子女上学的家庭要给予经济处罚,同时要加强师资培训,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二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及农村劳动力培训,组织劳务输出,促进非农化。建立农村科技推广培训体系,进行农村适用技术培训,积极开展成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培训和推广一批成熟可靠、容易掌握、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的适用技术,提高劳动技能。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隐性失业严重,因此必须组织劳务输出。青壮年劳动力文化程度大多是小学,劳动技能单一,职业技能欠缺。大多只能从事体力劳动,难以进入较高层次岗位,因此就业不稳定,收入低,流动性大。为此在劳务输出之前务必要进行技术培训,才能顺利地使这些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民非农化,大幅提高农民的收入。

五、结论

解决边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当地居民相互配合,以政府为主导、当地居民为主体,通过发展教育、制度变革等措施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2005年云南民族经济工作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