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

时间:2023-07-28 17:33:04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范文1

关键词:高效课堂;语文教学;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144-01

一、课堂缺乏应有的活力,教学效果欠佳的突出表现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处处都能发现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子。然而,通过听课、走访发现,目前农村语文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随处可见。也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再加上机械式的抄写。以及为应付考试而做的大量练习,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自动性、自主性,使课堂缺乏应有的活力、缺少激情,致使教学效果欠佳。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中的产出与投入比率低。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用在教师串讲串问理解课文内容上,师生共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多,但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缓慢,读写教学严重脱节,作文内容“假、大、空”,学生表达能力极为低下。

2.学生学习被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占用大量的时间,学生自己读书时间少,自己琢磨的时间少,自己活动的时间更少,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是用教材,而是教教材,只在课本的语言文字形式上绕弯子。

3.在高效课堂的改革中,导学案的实施,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缺点。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改变教学效能低下,学生发展态势欠佳的现状,最基本的对策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结合本人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学习过程。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讨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学习当中,充分发挥学生各种能力,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思维活动,教师就要认真引导,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成为知识学习和创新的火种。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课后反思与评价。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所要求的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鼓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坚定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主动力。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因此,反馈和评价,不仅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更是开放式教学和融洽师生情感的需要。

2.教师传统角色的改变,主动的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进而优化教学效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的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起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3.在实行的高效课堂改革中,努力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让新的教学模式体现在课堂中,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在学生激烈的讨论问题和抢答问题的基础上,效果才会更佳。强化学生发展观念,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创造性心态的形成创造性人格主要是指保持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执着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育实践活动,把学生向这方面引导。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够达到人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水平。具体到课堂教学中,一要凭借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观点;二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设置适当的教学情景和氛围,让学生在自主的实践中形成创造能力;三要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增加学生创造性学习与实践的机会。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时间,面对可能影响孩子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每一个问题,我们都不应该轻易地放过,更不要去轻易地去否定孩子稚嫩的好奇心,即使他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幼稚和单纯。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范文2

【关键词】素质 自主 合作 探究 创新

Talk about the Chinese teaching under the new course standard

Li Fanshu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Independence, cooperation and research is the effect way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Keywords】Quality Independence Cooperation Research Innovation

“素质教育的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确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是语文教学思想及观念深刻变革的体现,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当前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的追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校把教育组织成一种类似工业化生产的过程,用统一的课堂、统一的教育、统一的教育工艺流程,把受教育者“制造成”标准的“教育产品”。这样的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知识的掌握,只以分数、学历为重,不重过程,只重结果。这就使得教育变得短视,内容变得枯燥,甚至有功利色彩,往往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从而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

那么,怎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下面,笔者依据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结合自己平时教学实践的一些做法,谈谈笔者的一点粗浅认识和体会。

1.关注差异。教材内容往往是固定统一的,但我们对教材的理解是多样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个性,对文章的理解就会有差异。“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差异就没有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差异也是创新的开始。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讲的就是“差异”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老师不宜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统一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可把教参中的“标准答案”式的教学内容强加给学生,应允许不同的认识和认识不同水平的同时存在,对那些充满生命力的文章,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

例如我教授《孔雀东南飞》时,摒弃了传统的分析方法,积极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分析刘兰芝的殉情原因,然后在班上交流。形成两种观点,一是为爱献身;二是受封建礼教的束缚,观念――“好女不更二夫”的影响。设想一下,假如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不去关注这些差异,而是硬把这些学生“捆来齐步走”,这岂不是泯灭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吗?

因此,今天的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但是,教学的帮助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和至关重要的。否则,学习者难免要茫然无措,费时低效,教学也失去了其本质意义。

2.倡导个性化学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达到这些要求,笔者认为通常有以下途径:

2.1 创设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求者,教师的作用只是创造一种为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民主氛围,而不是去提供现成的知识。

创设氛围,一是创造师生之间民主互动的氛围,要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平等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学生只有在自由、活泼、主动的氛围中,才能够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才能够敞开心扉,发挥潜能,显露个性和才华。二是面向全体师生,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例如有位老师在教授《登泰山记》这一课时,不是由老师制定出学习的统一的学习目标,而是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需求,制定出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如:①根据导读要求,能够正确读懂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画,改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②依据导读,预习,课后思考,练习要求,读懂课文。③在学习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养成质疑句难的好习惯等学习目标,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去发挥自己应有的潜能。

2.2 自主探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或片面的认识,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老师并不把现实的理解、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尽可能地提出好几种解释,然后在实践中去对每一种解释进行肯定或否定。学生通过实际去证明一个解释而又另一种解释。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因此,我们老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查找资料,让学生在心中有“数”,然后就可以在老师提供的自我展示的机会中得以发挥。

①查找丰富的背景资料。背景资料,可以帮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立旨以及文章的写作风格。如有位老师在教授《呐喊》自序时,让学生查找鲁迅先生的资料,从而理解鲁迅的生平、作品以及生活的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在教学中,老师要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互相交流、自我展示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如在学习《项脊轩志》时,可让学生板书作者的情感变化,展示学生的才华,激发学生的思维。

3.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有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自由,更有选择学习伙伴的权利,这就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既是个性化学习的保证,又是学生主体的体现,更是未来发展的需要。故应从这一群体的“差异”切入,倡导“合作”。

3.1 合作的形式。形式可依据自己的文化基础、爱好、性格……,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可以是学习小组、班集体这样的学习群体,也可以是一对一的学习个体。

3.2 “合作”的主要原则:应该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各取所需。如《我的空中楼阁》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交流:这篇课文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内容?这篇文章哪些方面写得好?通过合作,使学生在横向交流中各尽所能,取长补短,互相影响,各有所获。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87-02

系统论是一门关于现实系统和可能系统中存在的一般性规律或者性质的研究性学问,具体指的是对系统模式、结构、规律的研究。而且,一个系统功能的发挥,也并不是各个成分之间独立作用的效果,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也就是一个具有系统性质的"工程"。以系统论作为指导,也就是要加强教学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效连接,相互促进使语文教学获得最大程度上的作用,完成社会赋予的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任。

1.系统论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系统论视角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以系统论的理论知识为根本性指导的,要求教学的改革必须以国家制定的新课程理念为基础,统筹、协调并创新现代社会和教学改革下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努力做到、做好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取精华去糟粕"和教学改革。

系统论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中的运用意义,一方面在于其可以重新让人们审视小学语文的教学性质和对学生的教育功用;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系统中各个成分、因素之间的有效连接,更有利于相关教学活动的管理、改造和创新,从而使其越来越符合现代社会对语文教学的本质性要求。换言之,运用系统论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对语文教学课堂结构和系统的重新调整、优化,以此来达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和教学成效的最大化。

2.系统论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法途径

2.1 创设教学情境,让课堂充满活力。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只有当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计划,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如在教学《采莲》一文时,在课前我偷偷地把教室做了简单的布置:在黑板和教室墙四周挂上了荷花和荷叶,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课一开始,我播放了江南名曲《采莲》,并投影了课文的插图。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让学生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都在认真地看着图片,听着音乐。在此基础上,我说:"同学们,你们看见过美丽的荷花开满池塘时的情景吗?你有过乘着小船穿梭于荷花中的想法吗?那感觉一定特别美。

2.2 加强语文教学知识的日常积累,提升知识理解能力。在教育体系的变革中,语文教学的相关任务、目标等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语文教学也就越发注重启蒙性和创新性,逐步由以往课堂教学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让学生自主对知识进行感悟、理解。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成才而言,对知识的学习就必须要摒弃死记硬背的固定模式,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以注重平时对语文知识的日常积累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并在这种自主型的学习中进一步深入语文学习系统的内部,体验更为丰富多彩的情感认知,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教师的教学层面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平时语文积累的引导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知识理解能力的提升训练,以此来达到对学生语文学习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在小学语文《中国石拱桥》的课文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在课文所提供的文字信息基础之上,向学生详细介绍说明文的特征,让学生形成对说明文的自我总结和对文体的主要脉络的自主性掌握。同时,教师也可以以此篇文章为例,引导学生积累这类文体的文章的知识,提升系列性的语文教学效果。

3.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这样的学习机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思维。而合作学习,要努力做到有目的的合作,有实效的合作。给学生明确的问题,合作过程要有思考、有议论、有交流、有补充完善,力求使每一名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合作意识都得到提高,达到合作双赢、合作共赢之目的。英国大艺术家萧伯纳曾经说过:"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兑换后我还是一个苹果;而你一种思想,我一种思想,交流兑换后,我就拥有两种思想。"这也说明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所在。在实际教学中切忌合作学习走过场,要真正体现它的价值。从客观的角度讲,我们的班容量很大,课堂上,不可能给每一名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而合作学习就弥补了这个缺憾,给每一名学生搭建了听、说、读、议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在平等的对话交流中深入研究问题、探讨问题,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大家看到的是学生两眼放光,小脸发红,小手频频举起的学习情景,而课堂教学也充满活力,充满激情。

4.发挥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以往的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以教师的活动为中心来展开教学,学生作为课堂的附属只有听的权利,而没有发言的权利,这种教师单方面的教学使得学生倍感压抑,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新课程改革提倡建立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积极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乐学的氛围,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与选择权,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敢于挑战教材与教师,勇于发表个人独特见解,从而彻底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多言堂"的转变。

总之,要想成功实现系统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就必须要依靠各方的共同努力,首先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鼓励支持,以此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精神物质基础。此外,还必须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努力,以和谐健康的环境为基准,通过简单实用的教学方法来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的日常积累和创新生成,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以最终实现学生文学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范文4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教学;教学模式;语文

在新课改的发展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应当注重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习惯的培养,同时要促进小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索以及创新。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为目的,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给予尊重,同时为小学生塑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新课改的要求,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使得小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从而增加小学语文课堂的活力。在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内容着手来进行。

一、更新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单调乏味的教师解说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新的教育形势与要求,因此要对小学语文教学理念进行更新。一方面需要将小学生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结果,更要重视教学的过程。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种手段与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同时,这样还能增加小学生的学习收获,从而提高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师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参与者以及促进者。从具体的教学方面来看,教的职责不仅在于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小学生,同时还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来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重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以及课堂演示来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得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获得知识,同时也能够将课堂塑造成为一种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

二、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想达到一定的效果,就必须尊重学情,尊重学生的实际,通过创设一些情境来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和创新,使学生在逐步交流中不断进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摆脱“一切为了学生的分数”这个单一的目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期发展为着重点。在这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关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其感悟学习语文的快乐,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例如,在小学阶段不同的年级中,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积累程度都是有差距的,为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通过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更好地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明确学习目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收获,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来看,往往重视的是课本知识的传授,且实行的是以教师教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最终导致小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以及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手段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从这个方面来看,教师可以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来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来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形式丰富且视觉冲击力强的教学方式,能够改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小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从而更好的学习知识。

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教师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想做好语文教学工作,就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与时俱进,进行现金教学理念的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深刻的理解新课改的观念,对原有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顺应当前教育发展形势。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做好教材的备课工作,同时要加强与同组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便于对自己的备课内容进行补充以及完善。同时也可以参加其他语文教师的授课,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责任心以及耐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进以及完善自身的教学经验,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教学理论知识,从而更好的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得出来,新课改自从颁布以及实施以来,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水平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了适应新课改下的发展形势,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小学生为中心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这样不但能够让小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同时也与新课改要求相符合,从而更好的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范文5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那么,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这次课改呢?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改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新世纪优秀的语文老师。

其次,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要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重新认识教学内容。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今后的教师,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

二、是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今后的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终年辛劳而收效甚微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教导孩子拥抱生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练,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新课程期待着老师们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把自己从“神坛”中请下来,能与生为善;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期待着老师们正确地发掘其内涵,变通地实践其要求,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素养套餐。期待着老师们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对这个大课题,面对新课改,让我们大胆地去实践,留下我们共同探索的足迹吧!

汉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当今社会科技发达,信息灵通,教师必须注重搜寻信息、博览群书,讲课时渗透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学生在自己合作探究的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质疑有一个丰富完美的解答这样学生就会学得满足满意。同时还要注意课文阅读取材的广泛性,使教材承载着大量的社会、人文、历史及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使用语言的同时,还将接触到许多诸如天文地理、文化艺术、古今中外的背景知识和一些未知领域。若老师孤陋寡闻知识面窄,在教学中就会捉襟见时,被动应付,就不能应付自如,举一反三。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多义性的语言。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要恰当;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要准确;运用语言辩论事理要严密。教师要引导学生听、说、读、写,兼顾教材,学会在生活中撷取语言。生活处处皆语文,利用这一优势,尽可能地为学生打开语文世界之窗。所以教师应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使教学富有文学色彩,生活情趣,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得以感化掌握知识。

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要阵地,是探究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对学生有关爱,在教学工作中就会有动力、有办法、有信心、有成绩。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了解学生。要认真钻研分析教材,把学生和教材联系在一起考虑问题。这样,教师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让学生有所收益。不能一刀切,优生适当增“量”,困难生“吃饱”就行。这样可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教导。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和巩固课文知识的最佳方法,是课堂教学的延读。多开展语文综合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到语文世界去漫游,让他们去体验和感情语言的含义,让他们去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实际价值。总而言之,利用课改的有利时机,多动脑筋,勇于探索,让学生在紧张活泼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语文,让多才多艺的高素质的教师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范文6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创新

21世纪以来,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对知识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投入。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个学生开始学习语文生涯的开端和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直接关系到孩子在以后的人生成长中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抓住小学语文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尤其重要。不同于幼儿园的学习教育,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具有更系统,更规范,更科学,更合理的特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要切实结合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科学的引导而不应该一味的追求成绩的提高。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相比较与传统教育从国家到家长都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能保证学生的成绩又能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每一个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1新课改形式下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

大家都知道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蒙以及基础学习阶段,同时也是其它学科学习必备的知识技能,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对语文的深造方向,在新课程改革形式下,教师逐步的从之前课堂的主宰者到现在的主导者。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虽然有了诸多方面的改善,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1.1语文教师的课堂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低年级,教师不注重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教师习惯性的教学生一些识字、认字的能力,完全忽略了对学生关于阅读以及写作方面的能力培养,这也就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合理的安排提问,也不能合理安排朗读,这也就严重限制了学生语言逻辑能力的提高。

1.2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主导着小学语文教学当前的小学教育教学也存在着“填鸭式”教学的现象。很多的情况下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存在超龄的情况。由于现代社会的就业压力比较大,社会对学生的学历看得越来越重。这也就间接的导致了小升初的压力。如今社会学历是一块找工作的敲门砖,考上好的大学接受好的教育是每个学生和老师的愿望。很多的学校和老师在学生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时候通常都会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范围。这样的语文教育教学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样会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兴趣,是一种事倍功半的“揠苗助长”式的教学模式,不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1.3教学理念和师资力量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首先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普遍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评定一个学生的标准,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等的培养。不能够因材施教,这样往往会阻碍一部分对某一方面有着天赋的学生的发展。其次,一部分学校的师资力量水平达不到新课改教育教学的要求,尤其是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缺乏教学热情、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热爱、学术的热忱。

2新课改下小学语文的创新举措

2.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要将学生置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要以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实现素质教育为目标,学校不能只注重简单的知识传授,更应该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思维,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主动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教师还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要源于教材也要高于教材,设置一些合理的教学目标,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础情况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的差异,根据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特性有选择性的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合适的年龄阶段能够最好的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最终能够灵活的掌握运用。

2.2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素质教育注重的是以人为本,改变以前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导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学生主体,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创新,要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中得到进步,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各种尝试中得到教训,让学生从教训中学到知识,吸取经验,像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选取各种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如何记忆,出现错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错,怎样做就是正确的,如何避免错误,教师还要民主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在课堂上和课下都可以开展语文教学,拉近师生的距离,便于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增加教学方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学生可以主动地加入到学习当中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2.3相关教育部门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差异,针对性的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师资力量,比如选拔专业的特长教师针对特长生的能够很好的得到教育,还可以引进一些高科技的教学设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让学生在通过生动的图片提高记忆,提高学习,帮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师素质也是一项教育投入,教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以身作则,加大教育建设项目的投入,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的成长。

3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改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指明了方向,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牢牢抓住这个机遇,加大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力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大化的利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时间,是对语文教学效率的保障。还有学校和教师要对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再有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要注重语文教师的培养,增强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意识,从而有力的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黄少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J].小学教学参考,2011,(06):41-79.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范文7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就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改变,课程改革就无实质性的变化。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倡导"以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因此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事在必行。

语文是提高综合能力的学科,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40分钟内真正学有所得,并获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就应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入手,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能学会的让学生自学,学生学不会的教师引导点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师生共同认定目标

即确定一节课师生共同探究完成的学习任务,目标的制定意在明确本节课应该学会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可以更有效的提示学生本节课要学会什么,怎么去学,学习内容更清楚更明了,是站在学生角度来审视学习内容,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学。学习目标的确立,解决了学生盲目阅读、不会阅读的弊端,明确了读什么、学什么的问题。

二、指导自学方法

确定了学习目标,明确了所学内容,就要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小学生学习能力有限,学生之间也存有差异,教师要有意识的渗透学习方法,教会他们如何学习,逐渐提高自学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而以往我们的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关注的是教师怎样教,学生没有章法可循,渐渐养成被动听课的习惯,教师一旦放手,学生就乱了阵脚。课堂上要求我们教师精心设计自学指导,从单元导读、自学提示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提示学生图文对照、勾画句子、写批注、概括小标题等,教师的提示引导、问题的抛出应照顾文章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着手解决重点内容。此环节教师一定要注意问题的有效性,针对教学目标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三、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在学习提示引领下,学生开始自主学习,边读边感悟课文内容,此时教师的任务是引导掌握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情,尤其关注中差生的学情,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导,此环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注意发现各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疑点,做到心中有数,以明确下一步汇报交流的重点。先自主学习新知识,有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同时倾听别人的想法,当问题无法在组内解决时,在全班讨论交流时提出来。

四、交流引领提升

在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学生能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此过程既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又是对学生自学效果的检验;既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要引导学生提高品读、感悟、表达、运用的能力,有针对性地探究重点问题,全班学生参与交流,认真倾听,起到学生帮学生的作用,此过程是整节课的重点环节,在围绕目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力求把所有自学中的问题都展现出来,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独立解决,自己独立解决不了的,小组讨论解决或全班讨论解决,还解决不了的,教师通过启发引导、读悟结合,共同品析重点语句,理解重点词语,感悟作者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最后在有感情朗读中升华文章主题。这样学生在品词析句中,强化语感训练,学会读写方法,提高自主阅读能力。第一课时可在此环节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训练。

五、自测反馈

一节课的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能紧扣学习目标和教学重点的练习内容当堂进行检查。因为班级教学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检测内容应有层次性形式要多样,以基础练习为主,注意习题的层次和梯度。互测练习既是巩固,又是反馈,要能发现问题,尢其是学困生要重点帮扶,以完成学习目标。要注意语文学习特点,检测内容可以是背诵,小练笔等知识与能力兼顾。

六、拓展运用

这一环节目的是运用语文,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延读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知识的迁移,也可以是课外阅读。迁移的内容可以是读写方法,也可以是课文的语言材料,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还可以是语文实践活动。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搜集、整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也可以阅读合适的课外读物,并对其中的句、段进行摘录,写写读后感。教师要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交流、评议,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堂教学模式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教学模式的选择与确定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不仅从目标的实现、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差异来确定教学模式的取舍。而一旦确定了何种教学模式,就必然关系到教与学的优劣成败。在教学模式的应用上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同化与异化。通过同化和内化吸收新信息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适合具体学科的教学模式。教学工作是多种教学模式的集合。从教师自身来讲,掌握一些常用的教学模式,以完成教学所赋予的任务。一般得心应手地运用几个不同的教学模式,这是完成教学任务不可缺少的。

参考文献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范文8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改革 改进策略

在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社会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教师课堂教学逐渐多样化,教学模式逐渐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不断丰富的教学设备使得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得到了空前的改革和发展。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呈现不够彻底。因此,不断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现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应当面对的问题。以下,笔者立足多年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国家的信息化发展迅速,现阶段的高中学生由于长期处于信息社会的环境下,其思想观念、见识及价值观和传统的学生都有较大的不同。因此,新时代,教师应当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方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但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依然面临很多问题,主要如下:

1.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但是,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依然存在。教师讲、学生听、记笔记的教学模式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当然,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一概而论,一棍子打死。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但是,对于其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也不能回避。就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讲,会极大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从某种层面来讲,语文应当是一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因为,语文知识丰富,且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这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极有帮助的。但是,当前,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却将语文课讲得枯燥乏味,学生昏昏欲睡,对语文学习毫无兴趣可言,严重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考试制度影响了教学改革

当前,在中国,各种考试制度的存在,使得学生已经成了考试的机器。中国的考核制度,往往都是用一些硬性的指标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考虑一些人文化的因素,不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是一味地将学生培养成只会学习和考试的机器,这种压抑的考试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影响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初衷。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1.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讲,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教学范围中,不再感觉到拘束,而是积极主动地和教师互动,主动提问,主动回答问题,在这种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极大提高,从而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序推进。当然,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应当建立在有组织有纪律的基础之上,不能逾越课堂教学纪律。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近来比较热门也比较实用的课堂教学模式。高中语文作为文科类的科目,是比较适合适用情境教学法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情境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些散文、小说等文章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的模式,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完成对文章的学习,并深刻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对于一些有趣的文章,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一个即兴的情景剧表演。这样的表演模式,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让学生敢于表现,另一方面,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章的了解,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参与度,促进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

3.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

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辅助设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前,很多高中院校都给教师配置了多媒体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集音、形、色于一体的优势,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对于一些文章,例如《红楼梦》里的选段,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情境和对话,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知识的了解,同时对于中国古代的民族风俗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时展变化的社会背景下,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创新的重要意义。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依然面临很多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积极主动思考这些问题,在不断思考和改革中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以上,笔者立足于多年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的策略。

参考文献: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范文9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有效课堂

有效的课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准的,而要让学生获得发展,那就需要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在合作探究中构建知识,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文章就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此进行简单分析。

一.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多是通过讲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故而在教学之初多采用“单刀直入”的方式告诉学生要学什么。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兴趣以间接兴趣为主,学习兴趣容易受外界刺激因素的影响。教师直接导入新课,学生的感官没有受到应有的刺激,思维不够活跃,课堂参与度就较低,教学效率自然也就不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可提高课堂参与度,为有效课堂奠定基础。

在情境创设中,首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般而言,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如《艾滋病小斗士》中从什么是艾滋病谈起,以问题“恩科西为什么被人们称作‘艾滋病小斗士’”引入。也可通过多媒体展示而创设情境,如《九寨沟》的教学中通过展示九寨沟图片引导观察后导入。其次,要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如在《日月潭》的教学中有“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一句描写了日月潭下雨时候的朦胧美。但对于“朦胧”一词学生不甚理解。为此,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现下雨时烟雨朦胧的景象,然后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类似的情景,从而感受日月潭下雨时候的朦胧美。

应该说,情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通过情境创设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重在课堂中通过情境创设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从而把握课文的内容。当然,在情境创设中教师还要注重用问题来实施引导。

二.加强合作探究,提高问题能力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倡导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旨在转变学生单向接受知识的模式,而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地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问题能力。在合作探究中,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问题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另一方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表达。

首先,教师要注重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在《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教学中,在初读过程中以问题“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概况主要内容,围绕“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从此”按时间顺序分清文章的层次后以问题“说说在小女孩和她的父亲的眼中爱因斯坦有什么不同”进行讨论。其次,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文章的句子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样是在该课的教学中教师以问题“在爸爸的心目中爱因斯坦是伟大的,在小姑娘心中呢”过渡到对爱因斯坦的描写学习中,就需引导学生围绕外貌、穿着、动作、语言来进行分析。如“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其中“一边……一边……”(表示动作同时进行,爱因斯坦“埋头、思考、低头”表现了他的专心思考,从而可见其潜心研究的精神。

在合作探究中为避免学生漫无边际地进行讨论,教师要注重紧扣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交流,在交流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围绕课中的词句抒发自己的感受,不能脱离了课文而“自由抒发”。当然,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教师则要注重引导其进行表达。

三.开展多样活动,培养应用技能

语文教学注重的是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故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需以多样化的活动来激活课堂,让学生在动口说、动脑想、动手做中获得知识构建。

首先,要注重多引导学生说。课前导入也好,课中交流也好,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多为学生提供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悟或观点表达出来,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其次,要注重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语文教学并不是读读课文、写写生字就可以的,如在《埃及的金字塔》的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埃及金字塔的塔身之高、周边之长、石块之巨、数量之多、人数之众、时间之长的特点,教学中教师以“比一比”活动来引导学生将金字塔和熟悉的建筑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感受,然后以“画一画”活动来引导学生在画中感受其宏伟。最后,要注重用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如在《我不是最弱小的》的教学后以讲勇敢的故事为活动,以问题“什么是勇敢?怎么才能做一个勇敢的小朋友”来引导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勇敢,结合自己的实际谈勇敢,正确认识勇敢。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带动而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获得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甚于教师单纯地教授更有效。当然,在活动中教师也要注意调控好课堂,要让学生能积极参与活动而又不显得松散,故而活动就需紧扣教学目标进行。

四.跨领域学习,育综合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适时地把语文教学和综合实践、美术等课程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彩的语文学习“乐园”,呈现出多元的课堂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老师,您好!》一课的学习,我就把语文教学和综合实践、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这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歌,歌颂了教师的伟大。品读了课文后,我让学生利用随之而来的教师节开展一系列活动:做贺卡送祝福、我为老师唱首歌、“我爱老师”诗歌创作朗诵会、关注老师一天的生活……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情。通过活动,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老师工作的辛劳与美好,从而更加激发他们对老师的感激、热爱之情。教材中这样的课例很多,我们可以把《第一次抱母亲》和“三八”妇女节结合起来,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可以把《庐山的云雾》和美术鉴赏进行整合;《赶海》可以配以歌曲《大海啊,故乡》,激发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对课文感悟的升华处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会让知识触类旁通,让学生的整体能力得到提高。

五.加强学习过程中复习和巩固的环节

复习和巩固是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是记住已学知识,提高授课效率的有效手段,任何知识,如果不加复习,是不可能熟练掌握的,克服遗忘的最好办法是加强巩固练习。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巩固,使学生通过多练,所学的知识,这样才有希望让学生把基本的技能技巧掌握住。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不断巩固、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教师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自觉变幻学习方法,改进教学质量,对学生进行复习指导,布置复习作业,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来,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在构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万军、李霞: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思考[J],教育学文摘,2013年6月总第86期。

[2].邓骄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当代教育之窗,2011年第3期。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范文10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语文教学

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世纪教育的发展步伐,由此便催生了我们一轮又一轮的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倡导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致力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所有教学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新兴的教育理念有别于传统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单向传输知识的模式,将课堂教学变为教师与学生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前提下,相互交流沟通、共同提高进步的过程。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小学和高中的衔接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要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努力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突出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课堂活动的主宰者,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只能坐在下面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学习过程带有明显的灌输性,学生的主体意识无法被激发,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精神格格不入。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调动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实现自我的教育与提升,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愿望。在新课程改革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课堂活动的主宰者和是非对错的裁判员,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升道路上的引路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又是时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教师在对传统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之后做出的必然选择。教师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自己的主导作用,要成功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引导能力,如果课堂教学毫无章法,那么课堂教学氛围就活跃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是无从谈起。所以,教师要准确把握主体和主导之间的关系,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也同样影响着我们的教育事业。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单调与无趣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跃。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年,但是实际的效果却并不理想,教师对于运用多媒体的尺度把握不准,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有没有用多媒体的必要都一律用多媒体,要么就直接将网上下载的课件照搬照用,这样的教学不但不能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甚至还会降低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努力改变这种现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性强、形式丰富的优势,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和集中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深入其中,体会文章的内涵。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再加上教师的适时讲解,让学生在声情并茂、身临其境的环境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兴趣的指引下完成自主学习与探究。

三、运用各种激励性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想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也可以引入适当的课堂评价体制,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深入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随后,教师可以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予以保留和推广,对于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教学方法可以进行改进或者剔除。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教学活动,学生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真正交到学生手中,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服务者、引导者、激励者和促进者。教师要在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的同时,将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教师要勤于反思:这堂语文课是否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各环节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重难点是否得到体现?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这些课堂上的教学因素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高低,教师要及时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和提高,有效促进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教学思想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室为主阵地的教学方式,适当开展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语文课外活动,把课堂从教室内搬到室外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感受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教师要努力在课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在课下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高。总之,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准确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小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6):126.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范文11

【关键词】素质教育;释放生命;灵性飞扬;创造潜能

让语文走进生活的过程是一种释放生命,展现语文教学魅力的一个过程。那么,如何活化语文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呢?这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故教师的思想观念也应该与时代同步。旧的课程目标在一定程度哂纳感扼杀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想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新课程改革针对此积弊,鲜明的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无疑是给沉闷的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清风,直吹学生和教师的心坎。当前,教师的教育观念需要更新,语文教学要注重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学有所长,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生活实际。

一、注意把教材内容生活化

农村小学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主宰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教学缺乏沟通和交流。因此,要把教材内容转化为一些有趣的问题提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同的课文需要采用不同的教法,才能让语文真正的走进生活。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具体教材的内容,抓住课文的重点段,句,章节直奔中心主题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教学法的多样化,学生就感到新鲜有味,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有趣;要运用情感进行语文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踏踏实实地进行愉快教学,推荐素质教育的长效,有序的开展。

由于教师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模糊,直接导致了农村学校语文教学模式的落后僵化,教学方法陈旧、枯燥。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教师埋头苦灌,学生被动地吸收,这种现象还经常存在。因此,要注意把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备课时,要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游戏结合起来,以语文游艺的形式组织学生活动,在活动当中掌握知识、巩固知识。这样,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自觉地学习和掌握了知识。此外,由于单纯的教材内容显得单调、枯燥无味。因此,教师教学时可以联系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或小故事,不仅使知识形象化,通俗易懂,而且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把教材知识游戏化,丰富教材内容。

二、在语文教学活动实践中体验说话在课堂中的作用

说话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若一调到底,平平无奇,势必使学生身陷枯燥乏味的苦海而怨声载道;若说话抑扬顿挫,语音富于变化的话就容易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而充满情感的语言会带动学生的情绪全情投入到情景中,真切地感受文中的情感。老师的感染,是激发学生对语文感兴趣的一大法宝。抖擞精神,以最佳的状态运用表情、姿态、手势等等去演绎角色,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情绪,活跃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充分感受语文的无穷的魅力。

课堂是个特定的空间,构成课堂的要素是学生,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教师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和激情去投入到每一节课之中。在具体的教学时应从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地调整音量、音调、语速,时而浑厚有力,时而轻柔婉转。在课堂上注入你的情感,真正做到蹲下身子来看学生,实现师生的零距离交流。当学生在课堂上遇到困难而产生压抑紧张的负面心理反映时,教师一定要面带微笑,进行及时真诚的调控。“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构筑新型的师生关系,注重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激活学生的情感才有可能。

三、强化感知,激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态度的体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也就是说,学生对事物了解得越多,感知才越丰富,情感才会越深厚。当前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能动性原则,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教师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广闻博览,力争把全部的激情释放出来传递给学生。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范文12

一、改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多出现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较为被动的现象。由于受旧有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师生关系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不能主动的接受新知识并研究和探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教师提出问题、共同商讨、老师解决问题、学生根据老师的解答进行记录的旧有学习方法。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也多是被动的。所以,在教学理念中,语文教师应具备民主化的思维,主动地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创新,教学方法从重知识转变为重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积极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其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只注重课堂的活跃程度,忽略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激发与对语文内容的讲授。从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参与热情有一定的改善,老师改善了旧有的教授方法,然而从长久的教学进展来看,许多老师在开展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完全违背了教学的目的和方向,不注重学生语言潜力的开发。故严重忽视了以前注重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出现用词搭配不合理、出现错别字、语序不清楚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在进行教学方法改变的时候没有正确把握和分析新课程的标准,仅仅在表面上理解新课改教学理念。

最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授的方式。缺乏创意、空泛的课堂知识的讲解会使学生的主动性极大程度的降低。很多老师总是空泛的运用和讲解教学思想,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才可以产生高质量的教学方法。目前有很多对教学方法的理论探讨,但许多的理论知识仅仅是在研究的技术层面上,未能很好的和教学相结合,不能很好的起到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作用。

二、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进行创新改革的方法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兴趣,为确保高质量的教学水平。需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课文,理解其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真正的做到训练语言,使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并积极努力的去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熟练使用当今的一些多媒体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调整情绪、注重环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高质量的教学。学生主动的进行教学活动是老师进行良好学习氛围的目的。

2、激励学生主动进行评价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即是评价。在合作、共享、自主、探索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学习效果的共享过程是评价,具有促进学生积极努力学习的正面影响。学生通过对不同学生的想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对探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会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更加全面、深刻、独到的见解。学生在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后,会想要第一时间展现自己的思维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能力的提高。因此,老师应该建立多种展示平台,积极的促进学生用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促进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长处,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团结合作所带给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维护同学间的和谐关系。

3、广泛利用课堂教学资源

语文教学中可以广泛引用各种教学资源,如:社团、广播台、学校图书馆、教学课堂资料、宣传栏、学习园地、阅览室、黑板报等等。老师要能熟练使用这些资源,创造多样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学中应用设施的活力,并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