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

时间:2023-07-28 17:32:01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范文1

关键词: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景观元素;应用

在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之中,商业综合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一个城市现在及未来面貌的承载体,因而其内部空间景观设计非常重要。要想空间景观元素在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与建设中运用得恰当合理,就必须遵循既定的设计原则,应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的空间景观元素设计对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与构建生态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1 城市商业综合体概念

关于城市商业综合体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界定,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相关的定义,如城市综合体、商业综合体、Lifestyle Center(生活方式中心)等。虽然称谓不同,但所表达的含义一样。在我国,《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城市综合体定义为,由多个功能不同空间所组合而成的一种建筑。国务院研究中心对既有建筑综合体和在建建筑综合体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大约66.8%的综合体都带有商业、酒店、办公及公寓这4项基本功能[1]。可以认为,城市商业综合体是指将城市中多种生活空间组合在一起,融娱乐、办公、商业、公寓、运动、酒店与一体,使之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依赖和辅助关系,从而达到满足现代人对不同生活方式需求的一种综合性、多功能高效建筑。

2 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景观元素的应用方法

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景观元素包括铺地元素、小品元素、植物元素等等,不同景观元素适宜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具体如下:

2.1 铺地元素应用方法

根据铺装在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中的具体组织形式和装饰形式,应合理的选择材料的色彩、肌理和规格这3要素。其中,色彩尤为重要。为了整体色彩和氛围的统一协调,同时又不失商业场所特有的丰富热闹,设计时会将材料的色彩分为主色调、辅色调以及强调色。根据经验,这3者的比例为70%、25%、5%。其中主色调和辅色调应该互相协调,以同一色系为佳,而强调色则是提亮和点睛的效果。同时,合理运用这3要素,还能对空间的分隔、路线的引导、氛围的营造,产生特别的设计效果。

2.2 小品元素应用方法

商业综合体中的小品元素具有特殊性,与普通的小品元素相比,其更强调2点:参与性、时尚。时尚能引领潮流,营造购物氛围;而参与性不但能增加顾客的停留时间,更能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这两者都是聚集人气、将场所的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法。以水景为例,水景有静态与动态之分、自然与人工之分,不同水景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和美感,是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景观元素[3]。水景元素在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中的运用,不但要求对于水景布局、位置、表现形式的选择和确定需要充分考虑内部空间大小、整体空间氛围及地域季节对水景的影响等,更是引申出旱喷、音乐喷泉、多层叠水等增加参与性和时尚感的水景形式。

2.3 植物元素应用方法

植物元素在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中的运用可以说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材料,既可以独立运用也可以与其他材料结合运用,或作为背景或作为装饰,功能极其丰富。对于植物元素的选择,除了需要考虑上述因素外,还需要全面考虑当地生长环境、气候特征、土壤等因素,以提高植物成活率[4]。植物在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中运用,经常以花钵小品、时令花卉摆拼、常绿整形灌木修边以及大乔木点睛的形式存在。

3 总结

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内部空间景观设计要求更高、更加严格,只有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景观元素设计遵循生态、人文、优化空间功能等设计原则,充分考虑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及色彩构成等环境要素,针对不同景观元素采用适当的设计手法,才能设计出符合现代人需求的城市商业综合体。

参考文献

1 彭爽.商业综合体双首层空间模式的应用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5

2 汤衡.大型商业综合体底部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设计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范文2

成功的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主要通过人们的视觉审美和听觉感受等主观行为,使其完全融入于整个商业环境中,并能很好的把握每个细节,呼应整体环境。因此,整体的商业环境和人们的消费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整洁、优雅的商业环境和独特的设计风格,都会影响顾客的消费心理。现代的商业艺术展示是人们和环境之间联系的媒介,在实际设计时必须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系统、科学的综合设计。根据现场环境整体颜色、周边建筑风格、空间规划分配和不同地域特色等要素综合考虑,并针对店面的陈列、霓虹灯招牌、广告和灯光的使用等,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地域环境要求,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商业氛围。

2.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的空间特性

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是对空间的整体规划和科学的有效利用。“空间”这一概念,有效的贯穿于展示设计的概念、本质、特征和应用范畴领域,为顾客提供商品展示和消费的商业环境。

2.1空间的双重性

空间从其本质上讲具有相对和绝对的双重特性。整个空间环境是根据商业品牌整体设计的要求、风格和配套设施等条件决定的,同样整体的设计要素是根据商业空间的不同形式决定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设计者通过赋予空间对应的设计内容,使其具有实质内涵,呈现实质意义。

2.2空间的时间性

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对空间的概念要求是四维,所以我们要将以往的三维空间叠加上“时间”这一概念。当顾客置身于商业空间时,必然能够体会到时间和空间的叠加变化,最终形成完整的主观感受。四维空间的时间特性是展示设计的客观要素,可以展现四维空间创造动态的表现形式,将局部和整体相互统一,将时间和空间相互协调。

2.3空间的动态性

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通过各种各样的设计手段,展示形式多样,具有不定向化的特点。动态展示现已发展成为现代展示设计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传统的静态展示相比具有互动操作、现场体验使用等多元化优点。顾客不仅可以亲自使用、体验、感受商品的好坏,还可以和商品零距离接触互动,充分了解商品的基本功能和作用。静态展示向动态展示的成功过渡,可以充分调动顾客积极参与的热情,使其真正的了解商品,购买商品。

3.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的表现方法

3.1利用科学、合理、有序的空间展示方法

由于商业空间具备动态性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的空间设计中,要做到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充分利用合理的动态设计,将整体环境内的展示内容有序分布呈现,层次突出。顾客在商业展示空间内参观消费时,要获取最优的空间感受。因此,展示空间必须合理安排,周边整体的商业环境也要具备良好的流动性,使顾客在整个参观流动过程中,可以快速、有效的进入需要的消费需求环境,不走或者少走弯路,让顾客切实体验到空间的多变魅力。

3.2利用有效的几何设计元素

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中应用最广的视觉元素就是直线,它带给顾客直观、准确的视觉效果,赋予通透和延伸的视觉感受;曲线的设计应用不仅可以丰富整体内容,还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节奏和韵律变化效果,一改以往直线单纯、严肃的商业气氛;圆形在商业展示设计中变化多样,不仅是实心的圆形,还可以是空心的圆环,使用得当可以有效协调整体和各个细节的关系;三角形和各类菱锥形的应用,可以赋予商业展示设计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照效果,通过三角形群体的叠加可以产生丰富、多样的有序变化;矩形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形态存在,通过不同面积、体积和容积的有效组合,可以形成无数种形式变化。笔者认为,几何设计元素的应用在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中是最常见和最有效的设计方法。

3.3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首先,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商业空间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人。其次,要充分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需求,这也是对空间分析的基本依据。同时,还应满足人类拥有舒适自然的展示环境、声情并茂的展示效果,准确科学的展示内容和便利的服务规划等。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认真分析顾客的行为活动,力争将空间与顾客协调统筹规划,使空间的比例尺度与顾客的行动感知相互协调,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现代商业展示环境。

3.4遵循安全至上原则

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要时刻关注观众的安全,遵循安全至上原则。在大型的商业展示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停电、火灾和意外自然灾害等,设立足够的疏散标识、疏散通道、应急照明等。同时,还应为顾客提供便利的休息空间,尽量照顾到特殊群体的需要,力求做到“无障碍”设计,充分体现现代商业展示艺术设计的发展需要。

4.结束语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范文3

关键词 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21-0211-01

1 城市商业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是将多种生活功能空间进行高效的组合,形成的多功能综合性建筑。随着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质量日益提高,城市综合体也需要融入更多的发展理念,使城市综合体与城市多样化的生活能够相互适应、相互依存。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城市综合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将商业策划思想融入城市综合体的设计规划思想中,要求设计者不仅要有丰富的设计理念和经验,更需要正确把握市场行情。

2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重点在于合理地将市场因素融入到规划设计中,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总结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有效的设计规划模式。

2.1 正确的规划布局思想

商业综合体的功能综合性强,导致人流和车流多且杂,在总图规划阶段要布置好商业综合体的各功能分区,使交通关系清晰。规划时,应把步行者的安全作为首要考虑准则,使步行者容易接触公共活动区间或商业店面。规划布局应该注重地区性的整体观念,尽量不给周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如昼夜营业带来的声、汽车流对居民区的干扰、光污染等。

2.2 合理的整合设计

整合就是通过某种方式把一些零散的东西彼此衔接,实现信息系统的协同工作和资源共享,形成一个高效的整体。从商业综合体的角度来说,其设计的宗旨就是将各种功能空间和谐、高效地整合在一起。

商业综合体区域功能丰富,涵盖了所有常见的城市功能区间:公共设施、办公功能、酒店功能、居住功能、娱乐功能、零售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停车设施、以及会议功能。商业综合体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功能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它们协同组织在一起,创造出各种类型的系统组合,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互补型:不同功能区间之间的功能互补构成整体。2)系列型:将功能上具有延续性和互通性的区间进行组合形成的整体。3)主从型:确定一个或一组功能区间,另一些功能区间附属于这些主功能区间。4)比较竞争型:功能相同的区间并置,通过服务的多样性和顾客的选择性产生集聚化效应。

实际存在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往往是将上述几种类型灵活地综合运用,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2.3 完善的停车组织和交通系统

1)停车组织。停车组织影响到整体的形象和运作效率,是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关键组成部分,停车组织的规划就是停车方式的选择。停车方式的选择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涉及有关土地利用率、经济性等方面。在地面空间严重不满足停车要求和土地昂贵的情况下,常常选用建筑内部结构停车,但是其造价高于地面停车。合理的规划设计,增加不同功能的共用停车空间可以大大减少停车空间。2)交通系统。交通系统组织形式的选用应该根据周围环境的交通状况和地势特征确定,主要有平面和立体两种。平面交通组织形式适用于交通密度不大、基地空间比较开阔且流线简单的地区。以人流和车流为基础,分为人车混行和人车分流两种方式:①人车混行具有一定灵活性,但是由于空间上的干扰性强,不安全因素多。为了限制车行速度,设计中常利用曲折的边界和粗糙质感的铺地材料;②人车分流是指和人流和车流通过相对独立的入口和流线进入基地。其优点是流线十分清晰,交通相对干扰少。缺点是流线比较长,为了保证人流的方便而不利于车流的通行。

立体交通组织将人流和车流分配在不同的空间高度,大幅度地减少了不同交通之间的干扰, 起到了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和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的作用,形成了富有活力并且安全性高的城市空间。立体交通组织充分利用了不同高度的空间,解决了城市发展的空间问题,在我国城市已有较多应用。

2.4 内部开放空间设计

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部开放空间是用于开展促销活动、满足购物者休息与行走或其他社会商业活动的内部公共空间,包括商业综合体的室内商业街、露天商业内街中庭、内广场、 边庭、与引导空间等特色各异的空间型制。商业综合体内部开放空间分为水平交通空间、节点式空间、线性街道空间和垂直交通空间。主要的规划设计思路表现为以下几点。

1)围合与开敞的变换。综合体内部开放空间绝大部分存在顶界面,侧界面的形式确定其封闭程度,空间封闭或开敞的效果由侧界面的尺度和隔断形式决定。2)竖向高差的变化。节约空间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竖向空间的并用。不同的领域运用不同高度的空间,能突出空间的特征变化,同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3)空间的层次变化。空间上的层次感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感,通过高差、 绿化、隔断等的设置,可以使画面丰富,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4)空间界面的柔化。柔性的空间具有亲和力和弹性,是人易于接近和停留。5)空间的诱导性设计。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必须体现其职能的诱导性与识别性, 反映出购物环境的气氛和商业建筑的特征,以此吸引顾客的光顾。

3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展望

3.1 扩建的空间

扩建是指着眼于满足新的功能需求,拓展空间,提高环境品质。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最终是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的,所以在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进行扩建,特别是内部空间的规划,要灵活。

3.2 生长的可能

避免出现功能需求不足的情况,可以利用生长的方式,将预留空间的综合体联合在一起形成大型的综合体项目,满足更多的需求。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概念,论述了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思想和要点。城市土地需求大,通过合理的整合设计,集中各种功能空间,配以合理的停车和交通系统,确定好商业综合体的规模、形态和开放空间是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的主要思想。

参考文献

[1]韩冬青,冯金龙.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时匡,加晕.赫克,林中杰.全球化时代的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王桢栋.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龙固新.大型都市综合体开发研究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范文4

1CBI教学理念

“内容教学法”是将外语教学与主题内容融合在一起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教师摆脱翻译+泛读的教学模式,转向专业内容的教学。学生将语言作为工具获得知识的同时,自然提高了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由于不同教师根据“内容”和“语言”的不同理解,CBI教学中会产生不同的操作方法,例如沉浸式教学法、主题教学法等。商务英语课堂中内容教学法的运用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商务知识和语言知识、以及每个单元的商务主题来去选择具体教学方法,然后设计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

2基于概念体系的CBI教学理念在《商务导论》课程中的应用

《商务导论》是商务英语专业必修课程,本文提倡基于概念体系的CBI教学理念。该理念是在CBI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交际语言能力各要素和语境及语言使用者自身原有知识结构的交互作用模式的一种外语教学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学生不再是通过传统的学习纯粹的语言材料来提高外语水平,而是在基于概念体系的CBI理念下学生能够课前、课中和课下自我发现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并有针对性地将所学内容进行积极有效地输出。因此,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商务导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既不同于其他经济类专业课程,也与传统的精读、泛读等课程的教学模式不同。因为,《商务导论》课程理论性较强,概念和术语多、且难理解,所以绝对不能一味地强调完全侵入式教学。否则学生对所学内容无法理解和吃透,既不能学好语言,也不能学好专业知识。例如,《商务导论》课程第一章是经济学基础,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是核心概念、供需关系和经济指标。针对这部分内容,学生课前通过系列性导入性视频,了解经济学定义和供需关系等。通过章节概念谱系图掌握概念之间的关联,对较为晦涩难懂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对章节中出现的理论部分,如自由市场经济等,引导学生在CNKI数据库搜索相关的中文文献,要求学生对两种语言的教材和资料认真预习。其次,关注输出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任务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输出能力。具体来讲,给学生布置主题式讨论、核心术语辨析、理论要点概括等任务,要求学生形成讨论组在课上或课下进行细致讨论,教师课堂上可以抽查,作为平时考核的重要部分。这种方法让学生沉浸在良好的英语口语氛围中,不仅提高了一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参与真实商务语境下的话语实践,有效运用商务概念和理论完成商务沟通任务。最后,小论文的写作模式确保了学生的笔头输出能力。例如,要求学生对章节中概念、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将这种观点、支撑论据以及最终结论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写作能力,而且提高批判性思维,为分析、解读、起草商务领域内不同体裁的商务文件,如商务计划等奠定基础。

3结论

大多数教师以语言知识点传授为中心,忽略了专业知识与语言知识的有机结合,并且学生由于对商务核心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而导致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降、语言输出能力下降等问题。基于概念体系的CBI教学理念的专业英语教学将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结合起来,学生不仅掌握了核心概念和弄清了概念间的关联,而且有效地运用商务概念和理论完成商务沟通任务。

作者:王洪宝单位:黑龙江大学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范文5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体验式;商业设计

1 商业综合体的概述

1.1商业综合体的概念

“商业综合体”的概念,源自“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城市综合体是以建筑群为基础,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中之城”。而“商业综合体”,是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功能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

1.2 商业综合体的特征

1.2.1外部特征

1高可达性:位于城市交通网络发达、城市功能相对集中的区域,拥有与外界联系紧密的城市主要交通网络。

2高密度、集约性:人口密度大,昼夜人口、工作日与周末人口,功能不同而形成互补。

3整体统一性:各个单体建筑相互配合、影响和联系,并与外部空间整体环境统一、协调。

4功能复合性:完整的工作、生活配套运营体系,各功能之间联系紧密,互为补充。

1.2.2内部特征

1大空间尺度:室内外空间较大,一方面与城市规模相匹配,另一方面则与建筑功能的多样相匹配。

2通道树型交通体系:将内部交通和公共空间贯穿起来,同时又与城市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型”体系。

3现代城市景观设计:通过标志物、小品、街道家具、植栽、铺装、照明等手段形成丰富的景观与宜人的环境。

4高科技集成设施:其设施是高科技和高智能的集合。

2 商业综合体面临的挑战

2.1购物渠道增加,购物人群分流

随着国内消费心态的日渐成熟和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靠巨量铺设国际名牌店和服装店的商业发展模式和理念,将面临日益狭窄的市场。如今,国内高端消费者要不纷纷转战海外,要不则成为放弃“傻大牌”的理性购买群,更具趋势的是电商的迅速崛起。电商这种节约成本、便利选择并突破时空的互联网模式,不仅意味着一场商业市场革命,更可能会最终颠覆所有人的消费理念。

2.2 商业综合体同质化

近几年中国的商业综合体建设可谓极其迅速,动不动就是几十万的规模,连三四线城市也不甘于寂寞,时不时冒出个全国最大的商业综合体等等,跟当年的CBD热一样疯狂,完全违反了正常的商业规律,但最后,死的死,稍微能活下去的都还在苦苦支撑。其根源在于,这些大规模的商业综合体建设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往往几公里内建了2个大规模体量的项目,然后业态规划差不多,相互内耗,导致后期经营不善。

3 体验型商业越走越远

随着商业地产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经常会在商业地产相关的报道里看到“体验式”这个词。“体验式”的产生,是源于商业零售行业的不断发展升级,以及消费者对于购物场所的要求日趋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仅仅在商场中购物,而是更多的呈现出休闲、娱乐、就餐、培训、健身、亲子等多方面的消费诉求。

“体验式”商业可理解为关注顾客整个购买过程,能通过综合性元素给顾客创造独特愉悦心理过程的商业。体验型商业跟之前的商业有本质区别,之前我们所讲的商业更多倾向于怎样给顾客提供更丰富的货品,让他们能够很方便的完成购物,买到他们想买的东西。而现在的体验型商业更多的强调全过程,就是人们从进入商城开始,整个消费过程能够带给他们除满足购买之外的心理愉悦感受。

4 如何打造体验型商业

体验型商业打造过程需要很多专业资源,在笔者看来要格外专注以下几个环节;

4.1 独一无二的主题定位

每个购物中心都应该有其独特的风格,大到外立面,屋顶,室外雕塑,小到场内休息椅,防火门的装饰,都可以成系统的设计,时时提醒消费者这个购物中心的特色,给消费者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

如上海的k11,在购物中心的基础上,把艺术・人文・自然三大核心元素融合,将艺术欣赏、人文体验、自然环保完美结合和互动,带出无限创意、自由及个性化的生活品牌,并为大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

4.2 独具特色的场所营造

借助独具特色的建筑设计,一个商业项目建筑本身就能够吸引人们到达的观光场所的话,商业一定会好运作。比如日本的难波公园,把购物中心定义为公园,为拥挤喧嚣的城市带来一片绿洲。沿着一坐30层的高塔,难波彰显了一种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空中花园、屋顶绿树,公园直接跟大街相连,为钢筋混凝土林立的城市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人们可以欣赏成群的大树、岩石、悬崖、草坪、溪流、瀑布池塘及露台,人们徜徉在空中花园中尽享体验式购物的乐趣。

4.3 专注设计空间细节

细节上的设计与许多要素有关,如灯光、中庭等的设计等。上海浦东嘉里城定位是家庭社区型的的购物中心,营造的是一种休闲、轻松、亲子的氛围,所以购物中心内部的灯光相对较暗,让人比较愿意坐下停留。而静安嘉里城定位是区域型购物中心,从品牌到设计都高大上,灯光强度也略强,让顾客可以更方便迅速的购物。再比如丰富的中庭空间能引导消费者消费者进入,并进而引领消费者到购物中心的各处购物、游玩。

4.4 招商环节

在招商上,一定要根据项目定位找到适合的租户来表达定位特征。定位于高端也好,休闲也好,整个租户的素质和运营能力是否能够达到要求,这是需要有所控制的。如果整个公共区域做得非常好,而里面的租户却没到要求,整体定位还是不能有效实现。商业和住宅的运作是有区别的,商业的招商是一个整合资源计划,需找到计划中的目标商家一起确定定位,而且双方一定要有双方互相认可的过程;而住宅的资源对开发商而言是相对可控的,如森林主题或水主题的社区,其中的特色资源都可以用钱买得到,而不像商业项目那样和租户一起实现。

4.5 运营环节

从运营角度看,要力图为未来顾客创造一个不一样的体验型商业场所。开业后,要十分注重保持其中租户的活力,适合目标顾客的喜好和变化,举办的活动也要能够保持跟他们的亲近感。商场的气氛怎样,服务能不能带给人惬意的感觉都至关重要。如山西的一个项目,定位为城市白领活动中心,基于此定位,每个月都定期做不同主题的推广活动,比如这个月可能是亲子月,下个月可能是好太太生活月。让人们感觉到去这个购物中心不但可以买到东西,还会增长方方面面的知识。

5 在项目中的实际运用

笔者在贵州仁怀某项目的设计中,由于项目地处城市新区,周边新兴商业项目较多,为了给予消费者独一无二的消费体验,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我们在设计中引入了曲水流觞的设计概念,通过设置适当的中央广场,空中退台,屋顶花园,同时辅以水景的设计,赋予建筑环境与人文特征。在建筑的细节设计上,我们也更关注于内部流线的可通达性,消费者休息区域的设计等,同时给予每个广场鲜明独特的个性,演化出充满强烈对比的戏剧场景,引人遐想,给人多种购物体验的可能。

6 结语

总之,体验型商业一定是传统商业的升级,更强调关注消费者在整个购买过程中的整体感受,是未来商业地产发展的趋势所向。

参考文献:

[1] 张家鹏. 商业地产真相――项目运作全解密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4]

[2] 段宏斌. 商业地产改变中国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6[12]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范文6

Abstract: Avi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Zhengzhou airport economic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zone is the hope of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Zhengzhou City and even Henan Province. Through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background of proposing aviation econom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study situation of aviation economy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redefined the concept of aviation economy, and carried out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avi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Zhengzhou airport, and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the Zhengzhou airport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zone respectivel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acro layout, policy support, expanding opening up, in an effort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avi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Zhengzhou airport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zone.

关键词: 航空经济;发展策略;郑州航空港

Key words: aviation economy;development strategy;Zhengzhou airport

中图分类号:F5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038-03

1 航空经济概述

1.1 航空经济的提出

2014年9月,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大卫在郑州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航空货运发展论坛上提出,郑州航空港区已从“临空经济”走向“航空经济”,这既是经济活动的新形态,也是经济成长与发展的新动力。

目前关于临空经济的研究已比较完善,较常见的概括是依托机场设施资源,通过航空运输行为或航空制造活动,利用机场的产业集聚效应,促使相关资本、信息、人口、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机场周边集中的一种经济形态。临空经济发展形态在国内外已有较多成功的例子,如韩国的仁川、爱尔兰的香侬等,国内首都机场的天竺,以及正在发展中的西安阎良、湖北襄阳等。为进一步促进我国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国家发改委、民航局于2015年7月3日《关于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有62座城市依托54座机场,规划了63个临空经济区,充分反映了临空经济在我国的火热。

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民航业及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临空经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物流成本低,通关效率高,非常适合周边建有保税物流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机场,但它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如无法涵盖在全球航空网络平台上进行的物流活动和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的信息流活动。而航空经济因其布局不局限于临空,而是在更广域的空间展开,因此其发展受到社会期待。

1.2 航空经济研究现状分析

从世界范围来看,航空经济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1965年美国著名航空专家 Mackinley Conway就已经提出了航空经济这一名词,并认为在未来航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航空经济会对城市产业区的设计及大都市圈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国外关于航空经济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航空经济形成机理、航空产业、航空经济区管理等角度来展开,对航空经济区政府土地管理、规划制度、政府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已比较成熟。国内关于航空经济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是关于航空经济概念的界定。夏兴华(2011)认为,“航空经济”是以民用航空业为战略依托形成的一种在逻辑上并列于陆地经济和海洋经济的经济发展形态,是从产业的角度对航空经济发展特征进行了把握,并对航空经济的基本内容、实际范围、主要特征等进行了概述;朱前鸿则认为航空经济就是空港经济,并认为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和助推器;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认为,航空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而李建(2005)、曹允春(2006)、肖李春(2006)、张军扩(2008)等人认为航空经济即是临空经济,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临空经济的定义和内涵描述。

二是关于航空经济与临空经济的区别。丁勇,苟大舜(2013)从产业链的视角,借助产业链模型,对临空经济和航空经济在产业链的内涵、产业链的形成机制和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比较,最后,从概念、产业、形成机制等三个角度对临空经济和航空经济进行了区别分析;李宏斌(2014)对航空经济的提出背景、航空经济的现有概念进行了综述,并对航空经济、机场经济、航空港经济、临空经济、民航经济、航区经济等相关临近概念进行了区别分析。

三是关于航空经济产业特征及建设。刘涛(2013)分别从时间特征、距机场距离的远近、对航空运输和机场资源的需求和利用程度等角度对航空经济产业特征的规律性进行了研究;施进发,金真,田雪(2014)对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的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框架进行了构建,并提出了相关建设建议;刘怀庆(2015)认为通用航空经济发展的首要驱动因素是机场的先行投资建设,对河南省通用航空经济滞后的根源、通用机场的独特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和对策。

1.3 航空经济的概念

随着国内对航空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入,其概念的演变和提出过程也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如从航空港经济、临空经济到航空经济等概念演变,同时,还先后出现了一些如航天经济、临空港经济、低空经济等相近、容易混淆的相关概念。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校研究部门、企业界也分别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航空经济的概念,本文认为,航空经济是一种依托于航空枢纽的发展,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集合与集成航空制造业、航空服务业、航空旅游业、民航运输业、民航保障业、通用航空业等行业,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从内涵来说,航空经济至少还包括以下几个层次:首先,航空经济是一个区域概念。航空经济的发展是依托于枢纽机场,服务于区域经济,强调整体规划空间布局,其发展与航空大都市的发展过程相辅相成。其次,航空经济是一个产业概念,即航空经济是以与航空关联度高的航空产业发展为核心。另外,航空经济是一个新经济形态和发展经济学概念。

2 郑州航空港区航空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民航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民航局的《2014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48.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76.4亿吨公里,增长11.4%,其中,国内航线完成运输周转量508.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46.96亿吨公里,增长10.2%,国际航线完成运输周转量240.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9.4亿吨公里,增长14.0%。另外,旅客周转量560.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58.9亿吨公里,增长11.7%;货邮周转量187.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7.5亿吨公里,增长10.3%。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率远高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民航旅客周转量的比重已上升到21.1%,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民航仍将是增长速度最快、增长潜力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获国务院批复后,河南省省委政府着眼大格局,立足大市场,把握大逻辑,建设大郑州,在进一步推进郑州航空港区建设过程中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作为,围绕民航业在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走势谋划发展,更好地发挥民航业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富集效应。目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经济发展现状如下:

2.1 区域性枢纽功能不断增强,抢抓历史新机遇

2014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3亿元,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401亿元,实现翻番;外贸进出口总额388.2亿美元,占全省的60%。郑州机场旅客和货运吞吐量分别达到1580.5万人次和37.0万吨,分别增长20.3%和44.9%,增速在全国前20个大型机场中排名均居第一位,特别是国际货运量达到20.6万吨,呈现出国际货邮运输量超过国内货邮运输量、全货机承运量超腹舱承运量、进出港货邮运输量趋于平衡的良好态势。这些数据标志着作为内陆城市的郑州已经迈进了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航空产业正迅速改变着、引领着这个城市的发展,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2015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重点提到了以郑州为例的多个节点城市,充分说明郑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将在“一带一路”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同时其南北纵横、东西贯通的交通优势更加凸显,郑州航空港试验区的发展赶上了历史机遇。

2.2 政策优势明显,自上而下带动性强

近年来,河南省省委省政府把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寄托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上,自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后,在全国27个省(区、市)的51个城市,先后提出的54个航空经济区中,郑州成为唯一一个部级的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在中央的宏观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河南省配套了强大的政策优势,在土地管理、财税、金融等方面均有布局。

在财税政策方面,河南省财政围绕着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三区”建设的总体部署,从2013年开始每年均安排大量省级财政资金,用于支持郑州机场客货运民航发展,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机场二期拆迁等实验区重大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同时,结合河南省实际,建立了实验区与省财政直通车制度,对于郑州航空港实验区重大招商项目,按“一事一议”原则研究财政支持办法,并设立实验区建设专项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实验区建设,推动央企、省属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各类投资主体,扩大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

在金融支持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建立健全郑州航空港区金融体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据统计,截至2015年7月,中行以郑州航空港区十大招商项目、十大产业项目和十大要素平台项目为重点,已累计向河南机场集团、富士康集团、兴港投资、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台湾科技园等提供新增授信143亿元,为郑州航空港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2.3 综合交通体系高效衔接,基础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2014年出台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综合交通规划》提出,未来5至10年,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将加大投资和建设,以郑州机场构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为引领,构建市域地铁、省域城轨、国内高铁的综合交通系统,来吸引河南乃至全国的旅客前来郑州机场乘坐飞机出入境,实现中原大枢纽由“国内”向“国际”的转变。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建设,郑州目前全方位打造米字型高速铁路,也就是意味着郑州八个方面连接,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面,同时,“井”字形高速路网和“四纵六横”快速路网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铁、公、机”多式联运体系的搭建也进一步完善。

2015年郑州市政府全面推进航空港实验区建设,全力推进相关路网、生态水系、学校、医院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引进和留住高端人才、完善公共交通项目等方面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政策。2015年全年将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79个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共计3868亿元,涉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139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3042亿元,数量占据“半壁江山”。此外还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94个、社会事业项目23个,日趋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3 郑州航空港区航空经济发展策略

当前河南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特点逐渐显现,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历史机遇背景下,围绕实施《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郑州航空港区抓住历史机遇,引领带动全省转型升级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高地,承担加快河南省经济发展中的“新动力”和“增长极”角色,打造经济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全面、健康、快速发展郑州航空港区航空经济。

3.1 做好宏观布局,打牢航空经济发展根基

发展航空经济,首先要做好机场、航空枢纽谋划工作,打牢航空经济的发展根基。全面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探索以航空经济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模式,全方位构建航空、公路、铁路三网联合、多式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吸引、促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实验区落户发展,推动物流、贸易、投资、通关、监管便利化,建设陆空高效衔接的国际物流中心及航空物流中心。进一步加快机场二期工程建设,提高机场运输周转量,并结合河南省实际,做好航空线路规划,更好解决回货问题。

3.2 加强政策支持,形成促进航空经济发展的多方合力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统筹协调、规划引领的作用,加强政策支持,形成多方共同推进的合力。一是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把服务国家大局、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加快航空港区自身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争取在“一带一路”中发挥郑州航空港区更重要的作用、取得更重要的经济地位。二是争取河南省政府和郑州市政府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相关政策支持,在土地审批、规划,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招商引资等方面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并争取政府支持构建国际、国内航线网络,在培育发展基地航空公司以及建立航空枢纽建设协调机制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

3.3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为航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开放程度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对发展航空经济影响甚远。坚持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构,推动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大规模对外开放,构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为航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活力。一是做好开放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新郑综合保税区业务拓展、郑州特种商品进口指定口岸和经开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推进通关通检机制创新,着力构建以电子口岸为载体的“大通关”体系,完善“一站式”通关服务平台,进一步做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提质增量。二是积极拓宽开放领域。吸取其它地区如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向社会资本推介一批服务业、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加工贸易扩大规模、提高质量,鼓励优势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三是认真开展大招商工作。在做好富士康、正威、天语、酷派、中兴、统一、花花牛乳业、好想你等企业招商入驻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 “三力型”项目的引进工作。

发展航空经济,目前已成为很多内陆地区打破传统发展方式模式,快速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点,但其成功发展并不是像拿一块地、引入一些企业、建个机场那么简单。就郑州航空港区航空经济发展而言,除上述三点之外,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科技、商业模式等创新驱动能力,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升级,科技创新载体平台的构建,航空经济管理等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相应工作,以保证郑州航空港区航空经济发展的后续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涛.航空经济产业特征的规律性研究[J].商,2013,20.

[2]施进发,金真,田雪.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4,12.

[3]刘怀庆.河南通用航空经济的首要驱动问题及对策[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5,4.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范文7

一、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我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主要以工商企业营销员岗位所需的营销能力为依据,确定本课程学习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再根据本课程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情境,制定课程教学进度安排。

2.课程目标设计情况

一是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具备以下能力:对指定产品所面临的营销环境、竞争状况和目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根据市场和产品情况选择相应的目标市场确定合适的市场定位、识别竞争对手产品的价格策略并为产品制定价格提供信息、分析产品的渠道模式并对指定产品设计合适的渠道模式、设计有效的面向中间商、消费者的促销方案的初步能力。

二是知识目标。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理论、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环境构成及分析法;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决策过程;理解市场细分的概念、依据、原则和方法,掌握目标市场营销策略和市场定位策略;理解产品整体概念和新产品的内涵与推广,掌握产品组合策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品牌策略和包装策略;理解影响价格确定的主要因素,掌握定价的策略与技巧;理解分销渠道的功能和类型,掌握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和分销策略;理解促销的内涵及促销组合策略。

三是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品质、较强的自信心、挫折承受力、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创新能力。

3.能力训练情境设计

一是学生能理解市场营销的内涵,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可以采用营销观念应用案例分析。二是基本能分析指定产品的营销环境及其带来的机会和威胁,可以采用营销环境案例分析。三是基本能分析指定产品的目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征,可以采用撰写某超市顾客购买行为调查报告。四是能分析某产品运用的目标市场选择策略和市场定位策略;能对消费品进行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和为产品进行定位设计,可以采用撰写本市某商场的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报告。五是能够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搜集信息,能帮助企业针对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调整产品策略搜集信息,可以采用某商品开发策略报告。六是能识别竞争对手产品的定价方法和价格策略,可以采用产品定价案例分析。七是能初步分析某企业的渠道模式,可以采用某企业营销渠道案例分析。八是能为背景企业设计有效的寻找顾客方案,能模拟产品销售,可以采用寻找顾客方案。

二、教学进度安排

第1次课:认识市场营销。第2次课:营销核心概念。第3次课:市场营销观念。第4次课:现代营销观念的新发展。第5次课:市场营销基础综合实训。第6次课:宏观营销环境。第7次课:微观营销环境。第8次课:营销环境综合实训。第9次课: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因素。第10次课: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第11次课: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综合实训。第12次课:市场细分。第13次课:目标市场选择。第14次课:市场定位。第15次课:目标市场营销综合实训。第16次课:产品整体概念、产品组合。第17次课:产品生命周期。第18次课:品牌、包装、新产品开发。第19次课:产品策略综合实训。第20次课:定价方法。第21次课:定价策略。第22次课:价格调整。第23次课:定价策略综合实训。第24次课:分销渠道管理。第25次课:选择中间商。第26次课:渠道设计与管理。第27次课:渠道策略综合实训。第28次课:人员推销。第29次课:人员推销实训。第30次课:广告宣传。第31、32次课:公共关系。第33、34次课:营业推广。

三、考核评价

考核原则。本课程的考核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重视营销职业能力的培养。考核以综合技能考核为主线,建立开放式的全程考核体系。采用期末考核理论知识、平时成绩、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其比例依次为60%、10%、30%。

期末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主要考核理论知识。侧重于考核学生对市场营销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卷面成绩为百分制,但占课程总成绩的60%。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其中单选题25~30分、多选题10分、判断题10分、分析题10~15分、案例分析题35~40分。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从学生互动的知识点和仪表来评定,满分为100分。实训评价方式(过程考核)为30分,分别从树立市场营销理念、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制定目标市场营销战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人员推销八个方面进行考核。

四、教学资源及其利用

尽可能根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或选择教材。如果选择教材,鉴于本课程教材种类繁多,而且不乏规划教材和优秀教材,可根据学院教学实际,建议本课程使用高职规划教材或优秀教材。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范文8

关键词:商业,双首层设计,综合体,建筑功能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城市综合体往往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集结点,可以吸引大量的人流、车流以提升综合体的人气。在倡导环保、节约、对资源合理利用的今天,从空间利用的角度上来讲,在商业建筑设计方面,我们要节约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因此对于商业地产来讲,如何把人流向上运输成为项目动线设计的重中之重“双首层”应运而生,双首层的出现是对商业、建筑、人性、消费四者深度剖析和重组的结晶,充分体现出商业街的体系化和层次化。而烟台某国际商贸就是这么一座采用“双首层”的概念和设计模式从经营理念、建设规模、辐射半径到商业规划、建筑设计、开发建设和商业运营独特的“城市商贸综合体”。

1、双首层的概念

双首层是指通过缓坡布道、扶梯等建筑交通元素的布局应用,将一层与二层步行街自然贯通起来,把商业的临街性以及开放性运用到了非底层的层面,使得二层的店面改变了封闭的内循环格局,将人在一、二层之间传统的垂直动线转换为自然起伏的曲线,达到两个首层的效果,扩大步行街聚拢人流的功能。另外跨街而立的商业建筑不仅不会隔断步行街动线的完整,反而因为地上、地下贯通连廊和码头式设计形成连贯的步行街体系。传统动线设计常见的有中庭及穹顶灯光的设计,促使人向上看,向上走,另外载体上有扶梯、垂直梯、步梯等尽可能把一层的人流向上运输,同时在建筑方面做文章,在功能性上寻找突破。

2、建筑设计

2.1 建筑选址

要修建一座现代化的商城,建筑选址十分重要,烟台某国际商贸城选址位于烟台芝罘区魁玉路以南,化工路以东,魁玉路以西,港城西大街两侧。整个地块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势较为复杂,呈犄角之势。西北角地势最高,标高达到36 米,地块东部地势较为平坦,呈缓坡状,地块西部为小型台地式丘陵地貌,与东部相差高约15 米。南北两侧距港城西大街路面最高差约18 米左右。和其他区域便利的沟通,是辐射烟台六大区的重要因素。现代化城市中心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外向型经济为主配套生活服务现代化工业城区综合性市发展区城市副中心高等教育高新技术及旅游新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工业等综合区随着烟大铁路轮渡的贯通、德龙烟铁路的建设、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青荣城际铁路的开通,同三高速、荣乌高速、芝罘湾港、烟台莱山机场近在咫尺 ,凸显了项目独特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如下图)。

2.2建筑的设计理念

1)以“一核两翼”的空间结构为基础,通过国际化理念结合地域文化,打造宜居宜业的特色城市空间核;并以项目原有商业模式和运营经验为基础,将产业空间进行模块化研究,形成各模块配置合理,相互又能紧密联系协作的产业载体系统,并能满足未来产业升级和业态组合进化的需求。

2)在商贸城内形成核心区,演变为小CBD 的概念,带动其他模块发展,提供地产、服务业(楼宇经济)两方面价值,形成商贸城主要支撑,进而形成产业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

3)规划在原有场地生态基底上,通过景观系统的改造,实现生态环境升级,景观风貌独特的空间的效果[1]。(图2.1)

2.1图

2.3建筑设计功能分区

任何一个公共建筑物都是由主要使用部分和辅助使用部分所组成,在进行空间布局时必须考虑各类空间使用性质和功能的差别,将主要使用空间与辅助使用空间合理地进行分区。本项目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优越的发展环境,注入规模化、多元化、全产业链的设计格局,打造集商品交易、总部办公、产品展示、星级酒店、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综合功能新区。涵盖家居、家电、服装、电子电器等业态,同时布置高档写字楼、购物中心、餐饮中心。多个功能共构的城市功能结构布局,强调各个街区的空间关系,综合展示交通区和CBD 沿道路两侧布置露天停车场,根据地形和实际功能需求,避免人流和车流冲突,生活空间、商务空间与商贸空间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本项目建筑设计划分为五个部分,即C1、C2 、D1、D2、D3,并且按照每个区的不同特点设计为不同的功能区,使本项目能够最大地发挥规模化、集约化、全业态、多功能的相互支撑、相互配套。(图2.3图2.4)

图2.3 图2.4

3、双首层设计

为了有机结合地势,合理地利用资源,扩大步行街聚拢人流的功能,烟台某国际商贸采用现代化的商业设计,通过下沉式广场和向下坡道的应用,让首层和一层铺位临街,营造双首层效果。

3.1传统的双首层布局方式为独立商铺按满铺方式布置,利用地势高差设计双首层商铺,其特点是排布形式单一,道路流线简洁,商铺数量多,容积率增大。商铺上下对齐布置,结构简单。其缺点是:①首层采光不足,二层无法设置采光井,一旦设置采光井,影响车行道路宽度。②首层有尽端商铺,使用及销售产生影响。③商铺朝向单一,布置不够灵活。④内部广场节点及景观节点不易设置[2]。(图3.1 、3.2)

图3.1

图3.2

3.2 相较于传统的双首层设计,烟台某国际商贸的双首层设计,有机结合地势,采用一层商铺东西向布置,二层商铺南北向布置(图3.3)。地势高差设计双首层商铺利用地势高差设计双首层商铺的布局方式,其特点是:1、上下层商铺布置灵活,可供选择不同朝向商铺。2、利用地势高差设计双首层商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均设置人行、车行入口将整个地块贯通。3、车道环形布置,使车辆流线明确,与周边主干道相连。4、利用上下层商铺朝向不同特点,布置出相互交错的道路流线,有效利用上层局部铺位设置上空区域,增加首层采光面积。5、首层入口处设置中心景观广场,设置自动扶梯将人流引上二层,二层挑空区域增加首层采光[3](图3.5)。

图3. 3图3.4

图3.5

3.3 一个现代化的商业设计当然少不了对其内在交通的合理布置,而烟台某国际商贸以现有的交通设施系统为基础,通过对交通设施布局、交通工具选取及交通线路的设计,加强其区块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市场入口主要设置于地块的东西两侧。场地内分为18米车行主通道,货运入口设置于地块的南北两侧,9米人行次通道,车行通道均环通布置,形成网络式的交通构架。(图3.6)

图3.6

3.4 从以上可以看出,烟台某国际商贸的双首层设计,上下层商铺相互交错,使上下层道路流线不重叠,利用上层商铺掏空位置为下层提供采光面积;体量丰富,局部设置广场节点,连接上下层空间,使二层价值得到提高[4]。

4、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蓬勃发展,商业属于城市经济最活跃的元素,而商业设计不仅仅以购物为出发点,集中于室内设计与装潢,更多的是要结合购物、休闲、餐饮、娱乐、商业等多种元素融为一体,做商业地产并不能简单的类推和叠加,寻找创新点,用商业建筑空间与人的体验最切合的设计方式,因地制宜,拉大城市框架,有力地推动当地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烟台某国际商贸城的双首层设计真正做到了对建筑、商业、人性、消费真正理解和合理运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吸引眼球,扩大了商业表现的张力。大胆的场地功能规划与通过一些设施设备功能的合理运用有效弱化楼层概念,刺激人流上行,提高非首层空间的商业价值。迅速形成了周边区域经济的核心,拉大了城市框架,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相信“双首层”模式将成为未来现代商业建筑中的走向。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建造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周晰涛.商业空间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范文9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满意度;模糊综合评判法

【Abstract】The quality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involves the function of the layout,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technology can be realized, green energy saving,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investment developers,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home buyers, comfort satisfaction, environmental effects and other factors,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urvey results of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design plan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the results are obtained as objective and fair.

【Key words】Residential building;Design satisfaction;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1 题的提出

住宅建筑是当今工程建设领域的热点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美观与舒适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筑产品作为一种多元素含义的概念[2],具有多层面的意义:包含与人的活动相关的某种实用功能的场所概念;与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条件发展密切相关的工程概念;涉及居住行为、设计行为、材料技术领域的科学概念;同时也是具有文化内涵、风格隐喻、美感与艺术体现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概念[2]。住宅建筑同其他类型的建筑一样,基本要素的构成包含有功能要求、技术适应性、艺术表现力等[2]。正因为如此,建筑方案的表达没有唯一样式,而对于建筑设计质量涉及功能布局体现、绿色节能、建设资源消耗量、技术可实现性、投资开发者的经济效益、购房者经济效益、居住者舒适满意度、环境艺术效果等多因素,质量好坏的评判显得层次复杂、指标体系多样化[1]。

为了达到工程建设的最合理效益分析,对于住宅建筑设计质量的综合评价,是设计院对于自身设计能力认可的广泛调查,更是投资商对于市场形态分析必不可少的工作,根据评判反馈的结果可以更好地促进跟踪市场发展,激励设计方案的创新和调整,投资开发者也可在选择方案时有了更为全面的指标体系比较和评判原则。

为了解决住宅建筑设计这一多层次、多目标的方案质量评判问题,本文根据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采用模糊数学的因子集方法建立其综合评判法,构造综合评判模型,可供同行参考和商榷[7]。

2 模糊综合评判法

2.1 评判方法简介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扎德提出,可针对现实中大量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事件而设计的一种的评价方法[4-7]。我们都知道,建筑设计方案质量好坏的评价通常受到投资方、设计方、购房者居住者等多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干扰,采用常规的表格打分形式进行评价可能存在定性方面的概念不清,如评价人的主观意愿在分值上的偏差过大,或者有些评价指标在分值跨度上过大评价时难以掌控的问题[7]。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拟提出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探讨。模糊评判法首要的根本是正确对待所分析评价对象的某些方面属性的“模糊”――不确定性,参照隶属度集合理论把相关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然后用矩阵集合的转换计算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质量做出总的评价[7]。

2.2 评判流程

一般情况下,模糊评价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如下,如图1所示[4-7]:

3 案例分析

根据模糊数学中最大隶属度判别准则,说明该住宅建筑方案的方案质量经济效益属于客户一般满意水平。其中居住者和开发商的考量评价影响最大,符合建筑开发投资这一特定属性。

4 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该评价方法具有合理简洁、科学公正、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是如何得到建筑设计方案客户满意度答案的有益尝试。当然本文案例调查样本偏少,不能代表该设计院方案设计质量的普遍性,指标体系的建立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思宁.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研究[J].门窗,2017.01:139.

[2]董黎.房屋建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4.

[3]肖盛燮,王平义,吕恩琳.模糊数学在土木与水利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55-172.

[4]杜栋,庞庆华,等.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2-60.

[5]王新平.管理系统工程方法论及建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范文10

关键词: 城市规划;城市综合体;建设开发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urban planning for professional basic view,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relevant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management knowledge, through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uccessful cases, summarizes the concept of complex from the city and the origin of it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 so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mplex factors of planning analysis, understand its base, analyzes its space organization of function, improve the structure and finally to a new city dalian axis concept design, for example,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complex put forward some ideas, in order to China's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s complex with a little help.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Urban complex;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引言

城市综合体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当城市建设在经历了将住宅和商业严格区分的时代后,人们发现,单一的用地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居住要求,不能适应城市的迅速发展,开创一种崭新的城市开发模式就成为城市建设者们面临的课题,城市综合体模式自然而然的登上时代的舞台。城市综合体开发是当今城市建设的热点,逐渐代表城市的发展能力。

1 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1.1城市综合体的概念

城市综合体是建筑综合体的升级版,所谓“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酒店、餐饮、会议、文娱、交通枢纽等城市功能在空间上进行组合。城市综合体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

1.2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历程

1.2.1第一代城市综合体

第一代综合体即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的美国郊区购物中心,如美国新泽西花园购物中心。大多选择在高速公路的附近,以一组建筑综合体或者商业建筑群为主,把一系列零售商店、超级市场组织在一起,而其周围则是大面积的停车场,是后期城市综合体的雏形。

1.2.2第二代城市综合体

第二代城市综合体即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旧城中心建筑综合体。在这个阶段,西方国家由于经济、政治、文化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引起了人们对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的思考,其主要形式有购物中心以及早期历史建筑改造成的建筑综合体,如洛克菲勒中心。

图1.洛克菲勒中心平面图图2.洛克菲勒中心鸟瞰

1.2.3第三代城市综合体

第三代城市综合体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即城市区域开发。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其娱乐形式的多元化及游憩空间互相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新城市生活,在城市的局部地区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一建设、协调开发,如加拿大多伦多伊顿中心等。

在中国,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泊来品”,直到九十年代才相继出现,如北京的国际贸易中心、上海的新天地等。

2 城市综合体规划要素分析

城市综合体发展到第3代的区域开发,已经无法用单一建筑思维去设计组织,通过以往城市综合体开发经验的总结可以看到,一个成功的城市综合体必然需要规划控制,它不能无的放矢的随处建造,也不能毫无限制的膨胀开发,更不会是一蹴而就的。

2.1 规划选址要求

(1)城市综合体开发所在位置通常要求为城市的核心区,具有一定的人流和消费基础。

(2)需要拥有交通便捷这一区位优势。

(3)需要具备完善的生活系统。

2.2 规划周期分析

城市综合体开发周期跟城市经济能力和地块选址有关,在开发过程中必须要有商务办公、商业休闲、酒店餐饮和公寓住宅四大核心功能。一般要求开发商要有能力结合城市规划目标有计划的控制开发节奏,一般需要3~5年的开发周期,新城区开发相对快些,如杭州万象城(规划周期5年);而由于旧城改造等原因,在市中心区域开发的周期往往较长,通常采取片区逐步分期开发的模式,如上海新天地(整体开发约15年,开发程序如下表)。

图3. 上海新天地鸟瞰

3 城市综合体空间组织

对一个城市进行城市综合体开发前,要分析研究该城市的各种零售功能、商务办公功能以及其他具体功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还要分析各功能场所的空间选择习惯,结合所需的辅助配套条件(如交通方式、货物运输等)的要求程度,才能确定城市综合体规划中每一种功能的地价区位的位序,为了实现城市综合体内各个物业综合价值的最大化,不同类型的物业依据其商业价值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空间组织。

3.1 空间布局分析

3.1.1立体化空间布局形式

立体化空间布局指在城市综合体中利用空间竖向层面来组织和布置各功能区域的混合。这一混合使用的形式一般表现为城市综合体的建筑内部是由多种不同的使用功能在不同层面上相互组合而成。而在其地面层上多是公共性质的功能空间,如商业零售、服务大厅等;高层部分则集聚的是相对私人化的功能空间,如办公、公寓等。

3.1.2平行空间组合形式

平行空间组合形式是指在同一空间层面上同类功能空间的组织布局的混合使用方式。该类型的产生是由于城市综合体中同类功能的组合使用存在竞争性、互补性、辅的功能关系,例如办公、商厦附近的餐饮功能等。在使用平行空间组合形式布局时需要在同一范围层面上对这些同类功能使用进行准确推测,空间分布上规划组合布局适当,才能够达到城市综合体经济收益增长的目的。

3.1.3多时间区段的空间混合组合形式

由于城市综合体在其运作过程中明显会受到时间段的影响,因此出现了利用服务时间区段的交叉来使用各功能空间的组合形式。通过把不同时间段的功能组合在同一系列的空间区域中,空间使用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能得到空间的充分利用,这即是多时间区段混合组合的形式。在城市综合体同一区域中,利用一天不同时间段的特性,灵活的调动不同功能不断运转,从而使得城市综合体拥有更高的空间使用效率,这是保持城市综合体持续活力的最有效手段。

3.1.4多活动层次的空间混合组合形式

在城市综合体中的人群行为各有不同,一类是以工作目的为主的人群,这类人群在室外活动的流动速度比较快,在室内滞留的时间相对较长,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另一类是以购物娱乐目的为主的人群,与前类人群不同,这些人群在室外有较长的逗留时间。无论哪类人群都伴有偶发性和多样性的其它活动行为,如休息、集会、进餐、社交等活动。因此,多活动层次是指活动内容多元化的组合方式,在城市综合体的空间组合上要注重活动空间的主次排列、层次结构以及多元化的使用特性,尤其各公共空间之间的联系,需要公共活动特质相互链接。

3.2 功能组织分析

由于城市综合体的包容性,因此它的功能选择的范围很宽。从成功的实践中来看,功能组织不合理是造成城市综合体失败的重要原因。而这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能做到各种功能的目标客群一致,又能做到有效的交叉互动。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综合体内部功能的组织,城市综合体中各物业功能的确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与城市的经济特点、地域文化等要素息息相关,同时又由其开发选址区域所决定。

3.2.1功能组织影响因素

(1)地块规划指标、政府要求;

(2)市场状况;

(3)项目的整体定位;

(4)开发单位预期的收益目标。

3.2.2功能组织的区域性

(1)在城市商务集中的CBD地区,一般以写字楼、酒店、服务式公寓的开发为主,零售只作为配套服务功能,主要客群针对高端的商务、企业职员等,成功案例如新加坡新达城等。

(2)在城市传统的购物街区,零售所占的比重往往超过商务类需求,利用商业综合体的人流聚集特质,提升商业的品质,其针对客群面往往较广,面向全市,成功案例如上海新天地等。

(3)在城市新开发区域,除了有一定的商务类需求外,安插些生活类、社区型的商业元素也比较容易获得成功,针对人群以项目周边3-5公里内的城市消费人群为主,成功案例如香港太古城等。

4 大连某新城中轴概念方案简介

4.1 项目前期分析

4.1.1区位分析

本项目位于大连某新城中轴所在的经济核心区上,处于两大商圈之间,未来与机场新区城市副中心之间形成很好的人气和呼应效果,有条件成为一个综合性城市副中心级别、商业繁荣、人气旺盛的区域。

规划用地内东侧和北侧为建成的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居住片区,用地中心为已修建的大型城市绿地公园。现状对外交通主要依靠一条主干路,与将要建设的快速路、轻轨线、小公汽等共同形成新城的交通网络,实现新城与大连主城区和经济开发区的便捷联系。

4.1.2定位分析

城市综合体是一个可以将建筑与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等要素结合起来的城市场所;同时它还具有很高的城市开放性,通常将城市开放空间、建筑公共空间和交通空间等要素融合起来,形成具有开放性、立体性和连续性的公共空间体系。

通过前期的分析,根据该项目的区位条件和发展方向,我们将该项目定位为城市综合体,一个综合性的区域。一个成功的城市综合体最终会成为一个区域、城市的标志,同时会成为一个城市居民娱乐消费的中心。希望将该综合体项目做成一个大连积聚人脉的目的地,成为大连的城市标志之一。

4.2 方案设计

4.2.1规划目标

本次规划希望能追求多功能及其层面间的“协同作用”创造的整体效应。并且在项目中强化城市的特征,不仅仅针对特定的使用人群,城市公园和城市综合体应为广大公众提供“公共空间”。确定空间形态特征,营造戏剧化的空间特质。

规划方案以一根流动的绿飘带(即立体步行空间)为出发点,将各个功能子系统串联起来,以中央公园为核心,形成一串流动的音符,组成一段浪漫的旋律,成为舞动的浪漫之城,成为新城的价值引爆点和标志性名片。

4.2.2空间结构

方案采用“一轴一带四BLOCK”的空间结构进行布局。“一轴”即中央公园的绿色休闲轴;“一带”即立体步行系统,由地面步行空间、地上连廊和地下通道组成,这一带将四个BLOCK和中央公园有机的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四BLOCK”即办公、酒店、商业、公寓四个功能子系统。

图4. 方案总平面图

图5. 夜景鸟瞰图

图6. 空间结构分析

4.2.3功能布局

在功能布局方面采用了3种模式来分别营造“四BLOCK”――即办公、酒店、商业、公寓四个功能子系统的不同场所体验。(1)标志性建筑群――超高层酒店及办公。(2)景观型商业中心。(3)多功能公寓――Box-living的居住模式。

图7. 功能布局分析

4.2.4交通组织

方案通过地下层、地面层、天桥层的有机规划,将建筑群体的地下、地上交通和公共空间贯穿起来,形成立体步行交通体系;同时又与城市街道、地铁、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以及建筑内部的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型”(Access Tree)体系。这种交通系统形态打破了传统街道单一层面的概念,形成丰富多变的街道空间,将四个功能子系统有机串联起来,形成流畅的动线,为进入其中的人们提供了戏剧化的步行体验。

图8.交通系统分析

5 结语

一个成功的城市综合体项目是一个城市文化与灵魂的标签;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城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体现;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城市综合体对加快城市商业产业升级换代、再造城市区域经济、升级城市产业结构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中国,城市综合体开发一般具备四个要素:1,城市的中心和副中心地段;2,公共交通枢纽;3,具有或者相邻城市的优秀自然景观或公共资源;4,有利的政策。我们的城市能满足这些条件的机会很多,商人地产逐利的欲望也很多,但是城市的土地和人口只有这么多,在城市综合体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的城市到底能承载多少。中国有句老话:“过犹不及”,城市综合体尤其应该严格的通过规划论证把关,依靠科学的方法统筹去实现这一利城利民的工程。

参考文献

龙固新.大型城市综合体开发研究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朱凌波.2010年城市综合体专业报告摘要[C].北京: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商业不动产专业委员会,2010.

童悦仲等.新城市综合体价值高峰论坛[R].深圳: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2009.

朱凌波.城市综合体分析[J].城市开发,2011.

徐洁,林军. 商业综合体的城市竞争力模型[J]. 时代建筑,2005(12).

胡孝民,殷世建.城市设计中的建筑综合体[J].山西建筑,2007(6).

王琳.城市综合体――新的商业地产模式[J].城市开发,2008(3).

蒯涛.“豪布斯卡HOPSCA”的理念――福顺尚都设计的架构思路[R].科协论坛,2007(6).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范文11

[论文关键词]项目课程 “设计组”制 教学模式

21世纪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但一些基本问题仍未解决。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重大问题;另一方面,产业界对毕业生不适应行业的职业需求、企业难于聘到合格人才的现状也不断抱怨。这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偏差过大,而导致这一偏差的最直接原因是现有课程体系已不适应信息时代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开展项目课程教学是一种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商业展示设计”项目课程建设问题的提出

如何围绕商业展示设计师岗位工作要求,建立一种专业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一体化创新培养模式,以全新教学模式为指导,从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就业岗位能力需要三个方面进行“商业展示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组教师(以下简称“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具体的项目为载体,带领学生走向社会,结合企业真实设计项目任务,综合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从设计任务需求出发构建相应的教学环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必修课在社会实际设计中完成,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是加强教学的重要举措,实现了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一体化培养,并以此带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

为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我们与东北创意产业研究院挂钩,以东北创意产业研究院项目为依托,以“名阳春秘制排骨饭专卖店”为代表的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和店面设计等项目进行项目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探索相应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合作基地,以项目带动课程建设,做到“实题实做”,即由学生动手完成实际设计课题,使学生在真实工作中学习设计,在设计中完成艺术设计的全过程。这样不仅摆脱了传统学科体系教学的藩篱,还突出了实践教学、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实践教学促进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同时,以“名阳春秘制排骨饭专卖店”(以下简称“名阳春”)展示设计项目的研究为示范,带动其他如多媒体技术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项目课程建设,建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为本地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

二、“商业展示设计”项目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1.“商业展示设计”项目课程的设计思路。“商业展示设计”项目课程是以模拟仿真或真实的企业设计项目为教学、实践的载体,在项目开发工作过程中实施设计实践、技能训练、管理规范和能力评价,使学生具备规范化、创造性的设计开发能力和设计服务能力。根据商业形象展示这一产业的发展、技术应用、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引进广告企业项目资源,开发教学案例,从而实施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实践和技能训练。课程的设计是以模拟或真实的商业展示设计项目作为课程整体设计的主线,将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融合到相应的展示设计项目中。学生在完成该项目的同时,水到渠成地接受并掌握相关的设计知识和工作技能。

我们在艺术设计专业开展该课程的项目教学时,学生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做项目,主要通过参与吉林省“名阳春”项目的经营理念、经营策略的研究,来进行企业形象设计与店面空间设计等一系列“项目”的设计与制作,在项目实战中消化自己学习的设计专业知识。我们把课程变成企业真实课题,作业变成企业真实项目,教室或多媒体机房变成工作室,完全对学生开放,这样做强化了学生的自主研究型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

目前,在国内,商业展示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一直有一个难点,即真实项目的来源问题。我们经过探索与实践,摸索出一些项目课程教学和双师队伍建设的捷径。通过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引进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依托校企合作基地作为课程实践、实训的平台。我们先后与“吉林省创意产业研究院”“吉林省国际会展中心”建立了课程合作教学,从企业和市场选题,以实际项目驱动教学任务,与市场紧密对接,实施项目驱动教学,培养专业化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并实现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相统一。

2.“商业展示设计”项目课程的实施。在课程教学中,贯彻学校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锻炼相结合的理念,依托校企合作基地作为课程实践、实训的平台。本课程的项目教学实施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引进“名阳春”展示设计项目,对“名阳春”进行企业形象策划与店面空间设计,并应用于具体经营上。

在具体实施的教学环节中主要把握两个阶段:从形象概念到设计概念,再从设计概念到视觉符号。这两个阶段把握好了,“名阳春”视觉传播的基础就具备了,可依以下步骤进行:制作开发设计委托书,明确“名阳春”企业形象设计的开发目标、主旨、要点等;探讨“名阳春”标志要素概念与草图,拟定标志设计概念,再从构想出来的多数设计方案中,挑选几个代表性标志草图;选择设计及测试设计案,包括对外界主要关系者、“名阳春” 秘制排骨饭专卖店内部职员进行设计案的意见调查,进而选定造型性好、审美价值高、有地方特色和满意度高的作品;“名阳春” 秘制排骨饭专卖店标志设计要素精致化;展现基本要素和系统要素的提案。其他企业形象设计基本要素的开发和标志要素精致化同时进行,将标志、要素同其他基本设计要素相融合;编辑基本设计要素和系统手册;“名阳春” 秘制排骨饭专卖店标准应用系统项目的提案。进行展开应用设计,包括服装、招牌等,在此阶段建立应用设计系统;将设计理念通过具象的表现形式融入方案,从运用材料、新媒体和新技术角度,从调研—草图—预想图—工程制图—模型表现全过程进行店外环境门面及店堂内部环境展示设计。

3.“商业展示设计”项目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艺术设计人才,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创新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组”制工学结合的课程为设计理念与思路,带动本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建立“商业展示设计工作室”,搭建“设计组”制教学模式,构建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引导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和专业技能的提升。

“设计组” 制课程教学模式以工作室为基本框架,以企业项目为引领,具有开放、融合、灵活的特点。它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联盟,依托企业的资源与优势,在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便于学生发现问题并掌握现代商业展示设计的发展现状,完全打破了教室和工作场所的界限。在实训中一切教学行为均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空间并转换空间,教室可以在实训基地,也可以是店铺或是在展览会现场。借助企业的真实项目和实训现场,与企业建立了直接的合作关系,企业与“设计组”二位—体,学生进入项目“设计组”就等同于进入企业,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预先进入企业员工的角色,实现了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相融合,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求知欲,以及就业、创业意识。

项目引导下“设计组”制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项目引导的“设计组”制教学模式无疑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的有效途径。

4.“商业展示设计”项目课程的评价研究。“项目课程”的评价是本课程实践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没有评价就很难肯定该项目课程的成功与否,因而也会影响对人才的培养,项目课程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对学生掌握商业展示空间的基本设计流程、商业展示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应用、商业空间的认知能力的评价;对学生适应市场需求能力评价;对专业人才培养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评价;项目设计对“名阳春”经营所带来的效益的评价。

三、“商业展示设计”项目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果

1.开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范专业建设、专业教学、专业管理、专业评估的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核的依据。本课程标准开发的基本理念: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确定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依据来组织课程内容;以企业项目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来强化技能训练。具体内容包括:课程名称、适用专业、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建议、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

2.开发专业核心教材。专业核心教材建设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首先,教材建设团队。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和教材必须与岗位(群)紧密联系。为此,教材建设组聘请了行业企业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的编写与审定,实现课题研究队伍的多元化。其次,教材编写体系框架。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企业真实的生产项目为载体,以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单元或章节以“任务的完整性”取代“知识的系统性”。最后,教材编写模式。根据吉林省商业展示行业的发展需要,从职业角度出发,根据企业现实岗位能力的要求和实际项目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用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为目的,以真实的工作为依托,利用任务驱动的手段来选取、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把课程体系结构分为服饰卖场空间设计、家电卖场空间设计、专题展示空间设计。

3.建设课程网站。课程网站主要提供“商业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资源及资源管理,为项目教学提供一个快捷的学习平台。网站整体分为两部分:前台部分和后台部分。前台部分提供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教学团队、课程描述、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素材库、案例库、训练与测试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教与学”平台;后台部分主要提供课程资源的动态管理,主要包括课程类别管理、资源类别管理和资源内容管理,为教师更新教学资源提供管理平台。

4.“名阳春”商业展示设计应用。与东北创意产业研究院合作开发项目“名阳春” 秘制排骨饭专卖店展示设计,通过对“名阳春” 企业进行空间规划、视觉传达、形象策划与设计,并应用于具体经营上,树立我市“名阳春”品牌,扩大知名度,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促进我市的文化建设。

商业综合体概念设计范文12

关键词:城市化;商业综合体;视角

在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程度的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让人们逐渐摆脱土地的束缚走向了城市,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此时城市化下的商业综合体是否具备一些功能来满足居民的各类生产生活的需要以及其满足的程度,这个项目值得去探究,因为这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问题的一项工作,牵涉到不同的利益集团,处理不恰当容易造成很多的社会问题。

一、什么是商业综合体

商业综合体的概念是起源于城市综合体的概念,但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城市综合体是把建筑群作为基础,将城市中的商业零售、综合娱乐、酒店餐饮、商务办公、公寓住宅五大核心功能集于一身实现节约土地、聚合功能的城市聚集体又称为城中城。而商业中和体则是将城市中的交通、商业、餐饮、居住、办公、会议、文化娱乐、展览和旅馆等与城市的生活空间的其中三项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种能动性的关系,进而形成一个高效率、多功能的综合体。它具备了现代城市中的全部职能,所以又被成为“城中之城”。

二、城市化下的商业综合体的类型划分

商业综合体产生于对城市土地资源的高度集约利用的需要。因此更具其在城市核心区域和未来的核心区域中的具置可分为中心商务区(CBD)、新开发区的中心商贸区、交通枢纽和城市副中心这四大部分。四部分综合体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同时这四大部分还进行横向的联系。

三、城市化下的商业综合体的特征

从城市化的角度商业综合体的特征进行归纳,可以发现此时的商业综合体具有如下的特征。

1、内部特征

城市化进程中的商业综合体其内部特征就更为具体专业。例如高科技集成设施,这些设施的应用体现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建筑形式的影响;现代城市景观的设计风格;树型的道路交通体系;大空间的尺度

2、外部特征

商业综合体所具有的外部特征主要是各类综合体在功能上的复合性,以便实现生活和工作配套运营体系,做到各项功能密切联系;交通上的高通达性,不只是实体的各类道路交通,还包括信息网络的高通达性;建筑上的集约性和高密度性;风格上的整体统一性等特点。

四、城市化中商业综合体的存在问题

1、对城市化中的商业综合体功能的认识不足

由于商业综合体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发展模式,人民对这个发展模式的认识还处于表层阶段。只是简单的理解为把各个商业连在一起就是商业综合体了。事实上,商业综合体的功能远不止是各类商业功效的叠加,它是一种复合型功能的表现形式。

2、城市化中的商业综合体的开发模式单一

当前的商业综合体只是单纯的以商业为主进行开发,而且是更侧重于对实体商业的开发,造成大量的城市用地被占用而用在休闲、娱乐等综合体方面的比重不大,这不仅是存在规划中的漏洞,还有一部分是开发商的原因,他们追求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见到效益,对那些投资大,回收资金慢的项目不感兴趣。

3、城市化中的商业综合体的规模划分

在城市这个综合体中,如何对有关商业综合体的规模做出明确的划分不是一件容易事,商业综合体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商业形态和商业类型,在这些业态中,有很多个体的边界范围是模糊的,还有很多商业的业务性质是一种无形的工作活动,其工作范围会涉及到很多方面,但其规模就很难进行界定,这么多的不确定因素最终导致了对商业综合体难以进行规模的划分工作。

4、城市化中的商业综合体的业态融合问题

前面又讲到商业综合体是一个包含多个城市功能的综合体,这些功能在发挥城市职能的过程中,必然会与其他城市功能相交汇,这就会出现不同的商业种类和不同的商业形态相互融合又或者相互排斥的情况。如何做到各类商业和各类商业形态的共生这是摆在当前发展商业综合体有关部门面前的一个难题。

5、城市化中的商业综合体的交通体系选择混乱

交通体系的选择和确定都会影响的城市化中的商业综合体的发展方向。当前各地对道路交通的进行设计和施工时所选取的方法和依据的交通体系各不相同,这样既有可能造成道路交通系统道路功能的浪费,又存在着道路的承载力过度的可能性。在这种混乱的交通体系下,商业综合体的功能发挥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五、城市化下的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城市化下的商业综合体将会作为休闲性质的综合体来发展,更加突出其文化主题。由于这种开放式的休闲消费场所具有的特性而成为一个城市或是一个区域内的标志性建筑,成为了一个地区或是一个城市中的商业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典型代表,进而成为都市休闲旅游中的热门商业地产项目,休闲商业综合体在各个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广泛,其在城市建设中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盈利模式是商业综合体的核心,休闲业态是关键,实现文化活化是灵魂。具有休闲性质的商业综合体通过自身努力和结合时代需求,将商业综合体中的所涉及到的文化做活,朝着盈利画的商业地产、市场化的休闲业态方向发展。

结语:

作为在各类综合体最普遍采用的实践形式,商业综合体已经出现,就收到了各界的好评。我国的城市商业主要是在城市的发展的过程中一点点繁荣起来的,如今形成的商业综合体也主要是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出现的。如何使商业综合体同样能够对城市化产生相同的反作用力这个课题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将商业综合体的各类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合作长处,对其潜力进行深度挖掘,来服务和满足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牛素玲,崔金松.地下空间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及整治措施[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0(12).

[2]金紫菘.大型商业综合体空间形态体系及其设计手法研究[J].杭州浙江大学,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