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时间:2023-07-28 17:31:22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范文1

企业文化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它是在一定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近几年,农村商业银行开始转型蜕变,其企业文化也面临着各种转型升级。虽然转型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

农商行;企业文化;思考

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传承自农信社,企业文化是其发展的灵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统一银行员工思想和行为,促进农信社股份制转型以及提高核心竞争力都有至关重要作用。各农商行应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全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职工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银行、良好银行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了职工文化素养,丰富了职工精神生活,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农商行职工队伍的道德修养素质、业务技能素质和精神文化素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一批精明能干的员工队伍,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群体环境,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教育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能促使员工不断提高自身各项技能,引导职工干在岗位、学在岗位、练在岗位、奉献在岗位、成才在岗位,同时还促使企业不断加快培养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的步伐。2.建设企业文化是加强企业凝聚力的需要。企业的改革是为了增加活力,而增强活力主要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农商行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能帮员工认清企业前景和发展目标,了解只有企业兴旺发达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才能得到提高,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并有效地把全体员工的力量凝聚成一股合力。3.建设企业文化是加强企业整体协调功能的需要。通过建设企业文化,可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行为标准,以此来规范农商行员工的行为,保持和谐的气氛,全行一盘棋,力量不内耗,各部门各环节协调运行,增强企业的整体功能。4.建设企业文化是有效发挥激励职能的需要。农商行目前还处于改革发展阶段,内部激励机制尚不完善,激励方法也有待提高,加强并推行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激励员工,就会使员工产生满足感和自豪感,可以激发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二、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1.先天缺失问题。农村商业银行源起于信用社,它立足于“三农”,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企业文化有着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对现代管理文化吸收较晚,造成企业内部现代与传统的文化碰撞。此外,从农信社到农商行,企业经历多次管理者的变化,先后为农业银行、农改办、人民银行、省联社,业务范围、工作重点、经营目标等都有所调整,难以形成长期积淀的、浓郁的企业文化和体系。2.文化价值观和农商行的发展战略不相一致。建设企业文化无疑是为了企业能够更好、更持续的发展,但有些农商行的文化建设只是机械地照抄照搬,没有结合银行自身实际情况,不是在综合考虑银行发展战略、经营宗旨的基础上对核心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众加以提炼和挖掘。这样的企业文化必将无法为企业带来预想效果,缺少实践性也很难让员工认同并接受。3.企业文化推广不力。随着农商行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者也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重视,但仍存在重业务轻文化的现象。对业务指标要求严格,而对企业文化却多数停留在口头上,主要通过会议贯彻,形成以会议贯彻会议,文件贯彻文件的现象。企业对文化建设推广力度不够,加上员工本身工作主动性不高,对企业文化更是缺乏深刻的认识,直接影响了员工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落实。4.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员工是农商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金融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不少农商行却对“企业文化建设”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这个词语从领导口中听过,陌生是因为他们并没有觉得实际工作和企业文化有什么联系。企业文化建设只体现在纸上,却不能落到实处,很容易给员工造成疲惫心理,更不觉得企业文化与自己有什么关系,错误的认识必将为企业文化建设带来阻碍。

三、加强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建设的思考

1.加大企业文化传播和落实的力度。农村商业银行应增加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各种手段如宣传栏、会议等向员工灌输企业理念,增加员工对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认识。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关建议。企业文化应体现农业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和行业特点。农商行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和中小企业,服务三农是其不变的宗旨。因此,农商行的企业文化不仅要为全体员工所信奉,还要为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所承认和赞同。要把农商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常抓不懈,形成独特和成熟的企业文化,并产生“文化生产力”的效应。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要考虑商业银行的共性,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如发展经历、经营思想、发展战略等,充分考虑到各种企业和人的因素,将企业文化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融合到农村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全过程,从而保证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能够反映经营目标的要求,始终以经营行为为依据,并有助于经营成果的实现,处处体现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全面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社会形象,不断塑造农村商业银行特色的企业文化。3.不断培养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贯穿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真正认识到员工是农村商业银行最活跃、最积极、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活力的源泉。一是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积极创造条件,给予员工更多的重视、关心和理解,为员工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为每个员工提供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场所。二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尽快建立健全完善的竞争激励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良好内部竞争环境。把每名员工的责、权、利结合起来,实行切实有效岗位责任制,将责任、权利与员工的收益捆绑在一起,完善薪酬分配制度,不断健全包括薪酬分配、等级评定、产品计价和绩效评价等管理规定在内的薪酬制度体系,还要提升员工幸福指数,除了物质激励之外,通过荣誉激励、情感激励、榜样典型激励、领导行为激励等多种精神激励方法,让员工真正感受到在农商行工作舒适、自豪、快乐。三是要不断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相结合,员工应该普遍认识到,只有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了,个人才能政治上光荣,事业上进步,经济上受益,个人价值也才能在为农村商业银行努力工作中得到实现,因此,工作必须时刻以农村商业银行整体为重,个人服从集体,将自己的行为统一协调到全局上来。4.进一步完善职工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职工文化建设是农村商业银行党委、行长室、工会的共同职责,是推进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根本之举,是实现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农村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委、行长室、工会齐抓共管的职工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形成党委领导、行长室负责、工会推动、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并将职工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整体规划之中,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的活动载体与活动形式。5.不断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企业文化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应贯穿于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全过程。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落实到经营环境的各个环节,建立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系统,避免与业务经营脱钩。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内容之一,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形成、确立及贯彻执行,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特殊化,保证制度的科学化、定量化、规范化、系统化,使制度不失其可操作性的指导意义。

四、结束语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对农商行的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强大的内涵是其用之不竭的财富和智慧之源,是塑造农商行品牌、吸引贤才、吸引客户的有效途径。面对体制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农村商业银行要给予企业文化建设更多的重视,对企业文化要加强宣传,进行长期并完善的规划,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以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珂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J].企业导报,2016(02)

[2]吴瑕.塑造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4(25)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范文2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商业银行;战略转型

一、前言

农村商业银行进行战略转型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在新形势下,农村商业银行只有实现战略转型才能够加快自身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村商业银行自从改制以来就陆陆续续的都进行了战略转型,银行的各项业务都获得了平稳的发展,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研究的主要课题。

二、新形势下农村商业银行转型存在的问题

1.战略目标不明确

在新形势下,许多进行战略转型的农村商业银行管理理念严重落后,并没有因为制度的转型而有所转变,在战略上还是定位在与本地的大中型银行有多相似,主要的业务来源还是大集体,相对而言有些过分依赖这些大集团业务。大集团业务一般的信贷都比较大、时间比较场,可以说不同符合农村商业银行转型后的业务标准。

2.缺乏差异化转型战略

根据调查显示,已经成功转型的农村商业银行,大多都存在这同质化竞争问题。在许多建设和发展制度上,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农村银行制度,并没有由于战略转型而去改变自身的制度。这样就导致了转型后的农村商业银行与未转型的没什么差异,转型的意义不大。

3.银行建设缓慢

根据调查表明,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在内部组织构建、业务流程、部门沟通、风险管理、监督机构等方面的都比较落后,建设非常缓慢,都没有达到转型前制定的目标,另外许多农村商业银行科技水平还不算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比较低,这样就导致了银行建设极为缓慢。

4.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水平落后

农村商业银行的转型上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对文化的要求,文化反应的是一个企业内部员工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文化水平的好坏,决定这企业能否快速平稳的发展。根据调查显示,当下的农村商业银行大多数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行对都比较落后,没有培养出具备自身能力和水平的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三、新形势下农村商业银行转型路径

1.明确战略目标

明确转型的战略目标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意义。战略目标是对企业战略经营活动的预期效果的评估,战略目标的设定是企业宗旨展开的具体化,是企业确定经营的目的,达到自己目标的具体规定。农村商业银行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农民,我们不应该将业务的重心放到大企业上,应该将重心转化到贷款较小、贷款时间较短的个体业务上,这样的业务是符合农村商业银行转型的最初目的。

2.确立差异化的战略目标

确立差异化的战略目标是对农村商业银行实行战略转型任务的肯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未完成转型的农村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速度。确立差异化的战略目标就要求我们对转型后的建设和发展要有所改进,不能够采取传统的管理经营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转型后的农村商业银行与未转型的农村商业银行形成一定的差异性,促使未实现转型的农村商业银行加快战略转型的步伐。

3.加快银行建设

新形势下的农村商业银行实现战略转型后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快银行的建设,只有加快银行的建设,才能够使农村商业银行适应战略转型的改变。加快银行建设首先我们要对转型后的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构建、业务流程、部门沟通、风险管理、监督机构等方面进行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便利性和实用性。接着还可以深挖客户的需求来加快银行的建设,转型后的农村商业银行要将业务的重心围绕在广大的农民和城市居民等个体业务户,这样可以很好的对风险进行控制,有益于银行的安全建设。最后可以强化业务合作,将资源集成处理,农村商业银行可以与各类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各种企业进行合作,包括技术上和信息上的共享合作,这样可以很好的实现资源共享,加快银行的建设。

4.加强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

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大对与企业文化的重视,我们在银行建设过程中,要积极的开展战略文化建设,明确企业文化的意义,激发员工对于企业的热情。接着要规范企业的制度文化,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很大的问题就是人员素质问题,规范企业的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最后在内部员工对企业具备一定的归属感和认知感,之后构建企业的人文文化,打造企业的团队文化,这样能够很好的帮助农村商业银行战略转移后的建设。

四、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在新形势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只有好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农村建设,笔者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农村商业银行战略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帮助农村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连友.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理论框架与路径选择[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5:33-37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范文3

关键词:社会责任绩效;商业银行;层次分析;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6)06-0059-05

一、引言

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运行枢纽,不仅要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还必须对社会的稳定与安全负责,因此商业银行承担的社会责任范围比一般企业更广,对其社会责任绩效的评价也就成为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目前我国社会责任绩效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基于不同理论构建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现有研究成果包括三种思路: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保持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由此构建涵盖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关键绩效评价体系(王艳丽、叶瑛,2011;王楠、苗迪,2012;陈永丽、邹航,2012);根据卡罗尔(Caroll)的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构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在内的多层次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叶陈刚、曹波,2008;周旭卉,2009;蔡月祥,2011);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构建针对股东、员工、客户、政府、环境的多维度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辛杰,2008;赵杨、孔祥纬,2010;赵天燕、张雪,2012),目前该种方法应用最广泛。第二,分行业构建的社会责任关键绩效评价体系。由于行业差异,用统一的评价体系衡量不同行业的社会责任绩效并不合理,因此结合具体行业的社会责任关键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成为重中之重。刘文纲、梁征伟、唐立军(2010)根据零售行业特点,构建了包含20个指标的零售行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齐二石、朱永明(2011)以煤炭行业为例,应用聚类分析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赵越春、王怀明(2013)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构建了七维度食品行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

我国对于社会责任绩效评价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评价体系还未成熟,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虽然依据的理论相对成熟,但所选取的指标因其可操作性差,数据不易获取,不具有普适性,不能很好地衡量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且有些指标以绝对值列示,忽视了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可比性。二是现有研究集中在指标的设计研究,缺乏对指标的应用研究,或者由于研究样本过少,难以检验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三是研究的重点集中在食品、纺织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以及煤炭、火力等重污染行业,缺乏对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研究。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枢纽,更应积极探索并履行社会责任,但是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在研究时一般会剔除金融企业,致使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研究比较匮乏。因此,本文结合商业银行的特点,构建了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以期为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研究提供科学的评价基础。

二、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重要利益相关者分析

本文根据16家上市银行2012―2014年公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不同种类利益相关者出现的频次,归纳了股东、监管机构、客户、员工、环境、政府及社会六大重要利益相关者,并分析商业银行对六大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1. 商业银行对股东的责任。股东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投资者,与银行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因此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责任是保障股东利益,以良好的盈利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及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确保股东的投资回报。

2. 商业银行对监管机构的责任。商业银行作为经济运行枢纽,与社会、公众关系极为密切,必须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督,遵守相关法规,按照监管机构要求调整各项指标,保障资产安全,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从而维持商业银行的持续经营能力。

3. 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责任。客户是利润的来源,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增强网点建设,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便利;另一方面要以公平合理的成本收益率吸纳存款、发放贷款,最大程度提高客户满意度、维护客户关系。

4. 商业银行对员工的责任。员工是企业在当今激烈竞争中得以生存的竞争力资源,商业银行的长久发展离不开员工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因此,商业银行有责任和义务支付给员工劳动力报酬,保障员工就业机会,改善员工工作条件,增加员工的工资福利,并完善长期激励机制与培训晋升机制。

5. 商业银行对环境的责任。商业银行不仅要解决自身的环境问题,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低碳经营;还要积极支持绿色信贷政策,合理分配信贷投向,增加对水利、环境行业的贷款比例,降低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贷款比例。

6. 商业银行对政府及社会的责任。商业银行作为社会大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府及社会的责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必须承担合法经营、足额纳税等基本要求;第二,要响应国家政策,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强西部地区建设,增加就业机会;第三,要积极支持公益事业,参与慈善捐赠,减轻政府负担。

(二)指标设计

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对重要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基础上,参考赵天燕和张雪(2012)、马善俊和孟枫平(2015)的研究,遵循可操作性、可比性和简便性的原则设计了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共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三)权重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主观赋权法和因子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等客观赋权法。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层次分析法,该种赋权法能够在多层目标结构下将专家经验认识与理性分析相结合,增强结果的科学性。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借助Yaahp 6.0辅助软件降低计算难度。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构建比较矩阵,区分每个层次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本次问卷共发放60份,调查对象包括社会责任专家、从事社会责任研究的高校教师和银行高管,被调查者均采用Satty1―9标度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打分,最终收回有效问卷43份;其次,通过与被调查者沟通并反复修正后,结果全部通过一致性检验;最后,综合计算各层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权值,确定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并通过一致性检验,由此得到的权重结果如表2所示。

(四)评价结果

在获得原始数据后,采用Z-score标准化方法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成为没有单位的纯数量。根据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和相应指标权重,可以计算出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绩效得分。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表示指标权重,表示社会责任绩效得分。根据本文的评价体系,越大,银行社会责任绩效水平越高。

三、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

(一)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16家上市银行2012―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应用分析。研究对象涵盖了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种性质的商业银行,有利于进行不同性质、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的对比研究。资产、收入及部分财务指标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其他数据来源于各银行网站、年度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通过笔者手工查询,逐条补充。

(二)应用分析

1. 评价结果分析。基于构建的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本文计算了16家上市银行2012―2014年的社会责任绩效得分,并在图1中描述了前10名的具体情况,同时绘制了平均社会责任绩效水平折线统计图(见图2),以此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

(1)横向分析。2012―2014 年上市银行平均社会责任绩效水平呈现出与规模相符的情形:大型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最好,股份制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表现次之,而城市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最差,不同性质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差异显著。社会责任绩效与企业规模显著正相关(特罗特曼和布兰得利,1981;鲍卡斯和尼尔,1991;沈洪涛,2010),因为银行的规模越大,人力、财务及其他冗余资源越丰富,越有能力负担社会责任成本,开展社会责任实践,从而呈现出更好的社会责任绩效。

对比各家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绩效情况,成绩最佳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兴业银行,三年的排名均为第一或第二,表现非常稳定;大型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社会责任绩效表现也比较优异,略有波动。各家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表现与其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兴业银行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社会责任,并建立了一系列措施落实战略目标:组织结构方面,兴业银行设有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小组,并任命多名部门负责人为环境官员;制度体系方面,将社会责任指标作为内控考核指标和绩效考评指标,纳入分行考核体系,管理层定期召开社会责任履职会议,审阅本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企业文化方面,在全行推行社会责任理念,培育可持续发展文化,并推出《社会责任专刊》供员工学习,取得良好成效。

(2)纵向分析。从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来看,大型商业银行2013年平均社会责任绩效维持了2012年水平,但在2014年显著增长;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社会责任绩效水平2013年略微下降,2014年大幅增长;城市商业银行平均社会责任绩效水平持续增长,且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究其原因,2012年底到2013年期间,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举措,社会责任制度建设也取得巨大进步;2014年4月还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意识开始增强,但是限于时间以及各行不同情况,2013年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并未取得明显进展;但2014年,各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社会责任绩效较2013年大幅提高;而城市商业银行由于一直以来的落后局面,自然要抓紧赶超,因此其社会责任绩效增速更高。

从绩效结构分析,2012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对监管机构、客户的责任绩效最好,对环境、政府及社会的责任绩效较低;2013年、2014年呈现相反情况,对环境、政府及社会的责任绩效大幅提高,成为表现最好的项目。

2. 对策建议。根据以上评价结果,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工作的开展提出以下建议,以期提高银行业的社会责任绩效水平。

(1)要想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社会责任绩效水平,必须给予众多中小型商业银行更多优惠与补贴,减轻中小型银行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从而削弱规模、资源的限制,督促其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2)加强社会责任制度建设。从正式制度来说,要重视社会责任法制建设,提高制度的违规成本,增强其约束力;企业层面也要完善制度体系,调整治理结构,将绿色信贷、低碳金融落实到企业制度上来。从非正式制度来说,增强社会成员社会责任意识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企业要培育社会责任理念,建设可持续发展文化,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内部驱动力。

(3)银行应重视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均衡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内部结构发展并不平衡,近年来整体社会责任绩效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是对监管机构、员工的责任绩效逐年降低。各商业银行应均衡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实现社会责任的良性发展。

四、研究展望

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随着银行体系不断发展,需要对其不断优化,后续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适当设置一些定性指标,如绿色信贷制度是否完善、员工晋升与培训是否合理、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并公开,以更全面、合理地评价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第二,改进赋权方法,可采用模糊评价法、因子分析法,或者继续使用层次分析法,但是将问卷调查的样本数量和范围扩大,以期获得更精准的数据。第三,在进行指标体系应用研究时,继续扩大样本量以检验其普适性。

参考文献:

[1]Carroll,Archie B. 1991. 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J].Business Horizons,(7).

[2]Clarkson. 1999. 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4).

[3]施婵娟.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D].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

[4]陈卫平.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11.

[5]赵天燕,张雪.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J].财贸研究,2012,(6).

[6]赵越春,王怀明.食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基于层次分析法[J].青海社会科学,2013,(6).

[7]赵杨,孔祥纬.我国 CSR 履行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分项评价模式[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0,(6).

[8]刘文纲,梁征伟,唐立军.我国零售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构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0,(1).

[9]马善俊,孟枫平.上市银行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实证分析[J].西部金融,2015,(4).

[10]华立群,朱蓓.中国银行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南方金融,2009,(2).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范文4

关键词: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比较研究

事业部制作为解决商业银行由规模大、经营范围过宽等问题所引发的管理效率低下、市场响应慢、风险控制不力的有效应对措施之一,从2000年开始,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尝试局部或整体推进事业部制改革。对此,2005年银监会颁布《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实际和客户需求,逐步实行以产品单元,业务线为流程的事业部制管理制度,以加强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增强总行的控制能力、切实体现商业银行法所确定的一级法人治理结构。有鉴于此,本课题立足于国内外理论和实践,对商业银行事业部制进行系统化研究,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事业部制推进服务。

一、中外商业银行的事业部制实践

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对银行业经营范围和地理区域的管制逐步放松,大型银行得以迅速发展,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直线职能制僵化的弊病逐渐显现出来,生产导向型的直线职能制不得不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开发新产品为宗旨的市场导向型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的采用有助于解决银行规模过大、市场跨度过广、经营范围过宽等因素所引发的管理效率低下、市场响应缓慢、风险控制弱化等管理问题,也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解决商业银行在追求综合化、标准化的同时与实现专业化和个性化之间的矛盾。70年代中后期以后,事业部制逐步取代直线职能型结构,从80年代开始成为西方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组织架构形式。此后,在追求综合化和专业化、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同时,大型国际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普遍经历了从区域型事业部制向条线型事业部制演进,又逐渐向区域型结构和条线型结构相结合的矩阵式事业部制方向转变。在这一不断演变的过程中,西方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主流模式,经过不同国家市场环境的实践日趋完善。与此同时,相对于国外同行的先进管理水平,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组织架构与西方商业银行主流模式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一因素影响到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1.国外商业银行的事业部制实践

(1)美国商业银行多采用内部制衡、清晰明确的直线汇报模式和派驻制的后台支持保障的事业部制模式。其中,花旗银行设有全球消费者集团、公司及投资银行集团、全球财富管理集团、另类投资等四大事业部;美联银行设置了普通银行部、公司和投资银行部、资本管理部和财富管理部等四个事业部。(2)在组织架构的演变趋势上欧洲商业银行紧随美国之后进行了事业部改革:德国的德雷斯顿银行将其内部分为事业部和功能部两大板块,事业部设为个人银行、私人银行、公司银行、投资银行和机构重组等五个部门;英国渣打银行将业务部门分为批发银行、个人银行和资金业务三大事业部;劳埃德银行、巴黎银行、兴业银行等商业银行对这些主流模式加以了仿效。(3)亚洲地区商业银行:新加坡大华银行总行将客户部门分为中小企业银行部、企业银行部、个人银行部;韩国韩亚银行内设机构分为业务、计划、支持三大板块,具体划分成20个事业部;香港汇丰银行设有个人金融服务、投资银行及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等四大事业单位;台湾的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和台新国际商业银行也采用了这一体制。此外,荷兰银行为了增强对全球市场的应对能力,将全行业务按地区、客户和产品维度划分为10个事业部。

2.国内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探索

国内商业银行事业部制的改革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国有银行为代表的局部突破。2000年,工商银行组建票据营业部,作为总行直属机构,专门经营票据业务,对内实行独立核算。此后组建的牡丹卡中心,按照一级分行的基本模式和公司化运作的要求进行管理,专门从事银行卡业务经营和管理。票据营业部和牡丹卡中心均采用事业部的形式,除共享品牌之外,与所在区域分行没有管理上的隶属关系。2006年9月,建设银行在宁夏区分行实行个人银行事业部管理试点、2007在部分地区实施了个贷中心试点。中国银行2008年成立私人银行部,2009年中国农业银行为了适应 “三农”和县域金融服务特点,成立了三农金融事业部;另一种是以中小股份制银行为代表的整体突破路径。2007年民生银行启动全面事业部制改革,目前已经形成了4 个公司金融业务部和6 个行业金融事业部,建立了十大利润中心。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开始将个人银行业务成建制地进行单独核算。2006年兴业银行零售银行管理总部在上海成立,并力图发展成为零售银行事业部,下设综合管理部、零售信贷部、财富管理部、银行卡及支付产品部等二级部门,成为国内第一家实行双总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2008年按照战略事业部制的运行模式设立小企业信贷中心,中信银行对信用卡业务采取特殊政策,组建独立于传统构架之外的信用卡中心,即信用卡事业部。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事业部建设方面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但是这一推进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工商银行的牡丹卡中心2006年左右被重新纳入职能结构,成为产品及营销部门之一。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建立的私人银行由事业部转为零售银行下的二级部门,建设银行试图推进多年的事业部模式的信用卡事业中心仍未独立。由于私人银行业务与个人银行业务的目标客服高度重合,2009年,民生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受阻,该行将2008年成立的私人银行事业部下属的业务及人事职能划归到分行,成为总行的一个职能部门。

二、商业银行事业部制研究综述

1.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钱德勒是最早系统研究事业部制的学者之一,他以杜邦等四家有代表性的大型企业作为对象,对事业部制形成的原因和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此后,威廉姆森在钱德勒的研究基础上,从交易费用的视角对事业部制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了事业部制的合理性。提出X低效率理论的莱宾斯坦认为事业部制是集权与分权相统一的产物,与U型结构相比较,能够更有效激励、督导事业部经理,约束事业部经理的偷懒、搭便车等行为,从而有效降低成本,克服低效率。巴特利特和高夏尔以ABB公司为例提出了实行专业化分工,强调各子公司对全球经营的贡献以及加强各子公司之间网络链接的“一体化的事业部模式”。事业部制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彼得·S·罗斯和西尔维娅·C·赫金斯对西方商业银行数百年的组织结构进行了总结,认为西方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在不断发展中调整,其组织结构历经了单元银行制到总分行制的演变,而总分行制则又分为单纯总分行制、事业部制以及在事业部制基础上的矩阵式事业部制。

2.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的银行经营变革研究,到90 年代以后的银行再造研究,基本局限于从对银行经营的困惑做出有效解读和指导的角度,研究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架构再造。基于国内外银行竞争力差异,许多国内学者从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审视和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现状和缺点,并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国外商业银行事业部组织结构研究:交通银行总行课题组(2003)、胡光荣(2004)成峰(2006)、李范婷(2008)、赖秀福(2008)、刘明彦(2008)、吴成良(2005);商业银行事业部制设计原则的探讨:刘奎(2000)、王宵勇(2001)、江进(2002)阙方平(1999)、王惊奇(2003)、彭纯(2003);国内商业银行事业部推进策略研究:尚煜(2005)邓智毅(2007)、张 (2006)、林治洪(2008)、白雪峰(2008)、吴晓辉(2008)、石岳(2010)、李公民(2010)、周景辉(2011);国内商业银行事业部推进影响因素研究:李茜(2012)、高玲侠(2008)、乔彬(2008)、刘理(2006)。

综上所述,国外事业部制的研究较早也为较深,这也是国外一些商业银行能保持持续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组织管理理论,特别是对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及其宏观、微观效应,还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也主要作为一种实用主义的应用工具,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事业部制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意义

纵观国际主流银行发展历程,事业部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确定事业部的组织形式,是按区域为主,还是按业务性质为主划分事业部;二是如何授予事业部与其职责相匹配的授权。民生公司金融几大事业部调整无非是“区域与条线”关系的优化。目前,中资银行处在一种典型的二元金融结构中,既面临着依赖区域网点经营的传统存贷款业务(目前主要是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市场,也面临着全国甚至全球一体化经营的金融市场。由此来看,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目前还未有发展事业部的土壤。个人客户尤其是私人银行高端客户既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特征,又对银行客户经理存有严重的“人际信赖”。对银行内部而言,私人银行业务缺乏进行事业部管理的考核、人员和IT基础。由于内部羁绊,急于追求自立门户的私人银行往往产生人员配置低端化、移民化,客户竞争内部化的恶果。这在战略上也违背了中资私人银行优先维护存量高端客户的初衷。一些中资私人银行业绩不彰正说明盲目照搬国外私人银行的事业部制模式并不可取。客观而言,当下国内市场已经为公司金融在银行内部施行事业部管理提供了内外部条件。一方面,公司金融业务已经从早先简单的“拉存款、放贷款”发展为集现金管理、贸易融资、各币种资金交易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基于上述服务需求,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搭建涵盖这些服务内容的IT服务平台。银行的服务受地域空间的影响越来越小,而且一旦企业选择了一家银行的网上银行产品或平台,则该银行必然成为企业的主要合作银行之一。另一方面,在中国企业群落中举足轻重的央企、外企和大型民营企业在本世纪以来日益加强了集团管理——统一授信、统一结算、统一信息、统一物流进而与银行“总对总合作”成为集团(连锁)企业的基本管理需求。十多年前,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往往在与银行“打交道”中“存贷双高”——不同的分公司、子公司在各地银行往往“有存有贷、冷暖不一”。而今随着集团财务和现金管理水准的提升,这种资金低效的典型病态已日渐减少。“兵无常法,水无常形”,自1924年诞生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后,“事业部制”虽然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已历经了近百年的时间,但对中国的银行业而言,还是一个较新的模式。允许并鼓励试验和试错是业内和舆论对这一模式的应有态度。

参考文献:

[1]杨德勇.现代商业银行组织设计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郑先炳.西方商业银行最新发展趋势[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3]刘桂平.中国商业银行再造北京[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4]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范文5

>> 北京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北京城乡中学生网络使用之异同研究 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建立城市新型社区的路径研究 北京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土地资源约束研究 冷暖北京城 北京城郊某镇集体资产产业结构转型研究 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研究 云南承接国内产业转移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广告与北京城 文人落脚北京城 北京城的高度 高端辩论北京城 滴血的北京城 北京城的骨气 老舍与北京城 北京城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北京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研究 北京城市居民环境行为意愿研究 北京城市品牌影响因素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数据整理

1.2 通州区产业承接存在的问题

通州区的产业承接主要以产业园区为基础,在园区内不断招商引资,吸引企业进驻,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2.1 文化创意产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文化创意产业衍生于现代服务业中并于近年得到了较大发展,不断成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了包括内容产业、设计制作产业和营销服务产业的完整的产业链。目前整个集聚区正处于招商引资、初步建设的阶段,许多艺术家的工作室还未进驻,零散分部,聚而不集,不仅对税收、统计、管理工作带来了不便利,产业链也尚不完整,还缺乏丰富的内容产业和设计制作产业,营销服务产业也极度缺乏。

1.2.2 外商投资企业签约的存活率不高

外资企业由于其能有效增加财政税收,并且为园区企业的发展带来高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劳动力,成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的有效推动力。但从整体来看,外商投资还是存在签约存活率不高的问题。外资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多,吸引外资金额少;小企业多,大中型企业少;一般加工业多,高新技术型和出口创汇型企业少。虽然近些年,园区在吸引外资上力度有所加强,但仍然处于建设初期,还未形成完善的格局。这导致外商企业的投资规模还过小,容易导致各方未能及时注入资金,导致资金缺口大,无法正常运营投产。使得最后存活下来的外资企业远远少于批准成立的企业。

2 通州城乡产业承接的金融支持措施

2.1 政府支持

通州区政府一直致力于加快通州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加速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化建设,把通州打造成北京新城区。因而通州区及北京市政府的资助以及政策支持一直是通州区产业园区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资金来源。

2.1.1 土地优惠

通州区政府将土地作为资源与企业共有,企业进驻开发区后将得到价格更加优惠、基础设施更加完备的土地资源。光电一体化产业基地中政府提出如果企业直接以出让方式获得土地并且将之用于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则企业可以免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四源费”,即自来水厂建设费;煤气厂建设费;供热厂建设费;污水处理厂建设费,且减半征收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费。除此以外,高新技术企业用于经认定的重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新增用地,也可享受以上优惠政策。

2.1.2 税收优惠

通州区政府为了资助园区对企业入驻的承接,采取减免税收的政策,尤其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力度较大。永乐经济开发区中经认定的经营期达10年的生产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可以享受“二免六减半”的优惠。对于认定的重要高新技术成果转让项目,五年内的营业税、所得税、增值税均由政府财政资助,后三年减半。金桥科技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三年内免征,四到六年减按7.5%征收。对于从事技术相关业务的所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基地内高新技术企业当年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实际增长10%(含10%)以上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再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2.1.3 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2010年9月11号,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项目、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中小企业发展项目以及清洁生产项目,并且重点支持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信用担保、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以及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北京市政府颁布的这一办法以银行贷款贴息、财政拨款补助和引导性委托入股三种方式扶持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ZW(]《北京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ZW)]

2.1.4 其他优惠

除了关于土地及税收方面的政策,通州区政府对于其他方面也有优惠政策。最主要的便是一站式服务和零收费政策。即基地管理委员会对于进驻园区的企业的相关手续实行一站式的服务,重点项目加快审批时限;企业在缴纳相关费用后无须再缴纳更多费用。其次凡是在开发区内兴办企业的单位、个人,政府可以按规定解决城镇户口。引进项目资金的单位和个人则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对于开发区内注册完税的企业和一般的生产性内资企业,根据纳税额度给予一定的优惠。2003年,通州区政府颁布了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文件,对于为通州区内的科学技术创新及发展作出贡献的组织或个人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励措施。

除此以外,政府扩大了首创担保公司通州分公司的贷款担保资金规模,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范围和规模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专门安排了3000万元用于中小企业的贷款贴息和1.1亿元产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高端商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产业发展,引导二、三产业优化升级。

2.2 招商引资

园区的发展资金另一主要来源就是来源于园区自身的招商引资。

图2 2008—2010年园区签约项目以及亿元以上项目趋势变化

资料来源:北京通州—通州区政务门户网站,http:///portal/index.htm,数据整理

园区的发展资金另一主要来源就是来源于园区自身的招商引资。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园区签约的项目稳步维持在80个左右,其中达到亿元以上的项目保持在总数的20%。2009年园区签约的项目达到9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在264亿元的总协议投资中,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达到了260亿元,基本占到了100%。2010年虽然项目总投资减少,但平均每亩土地的投资额却不断增加。这说明园区的土地利用率在不断提高。在2010年引进的80余家企业中总部型企业达到了近40%,园区引进项目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图3 2008—2010年通州区园区项目协议投资总额以及亿元以上项目投资总额

资料来源:北京通州—通州区政务门户网站,http:///portal/index.htm,数据整理

图4 2008—2010年通州产业园区引进项目平均每亩投资

资料来源:北京通州—通州区政务门户网站,http:///portal/index.htm,数据整理

2.3 金融行业

金融行业对通州区产业园区的金融支持主要来源于各大商业银行。北京银行以及华夏银行分别为产业园区的动漫行业、高新技术型小微企业提供了较大的授信额度和贷款。华夏银行还专门推出了“商圈贷”及“园区贷”,分别针对汽配城、农贸市场商户的14个商圈以及中关村示范区内信息传输、现代制造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另外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七家金融机构,共同组建为通州国际新城运河核心区项目银团,筹资94.16亿元作为通州区土地一级开发的信贷资金,用于新城运河城市核心段土地拆迁和储备。2012年4月,10家银行组团为新城运河核心区建设项目筹资。

3 通州城乡产业承接的金融支持特点

3.1 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通州区产业的承接主要是以园区为基地,政府在其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园区的建设,企业的进驻需要有土地的供给,政府对于土地的租金的优惠是资金的重要来源。另外,自2007年至2010年,通州区每年的税收总额均以两位数增长,增长幅度较大,2010年税收总额首次超过100亿元因此税收的减免也是园区产业承接的重要资金来源。进驻园区的主要是高新技术企业,是政府大力支持的产业,因此政府对高新技术的财政支持尤为突出。

图5 2007—2010年通州区税收总额变化趋势资料来源:北京通州—通州区政务门户网站,http:///portal/index.htm,数据整理

对于出现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务院、北京市政府以及通州区政府都出台优惠政策,甚至设立基金和专项资金为中小企业融资。同时政府积极组织各大银行联合为重大项目融资。

3.2 园区自身的融资为主要资金来源,但力度还有待加强

园区的建设资金主要还是来源于园区自身进行的招商引资。园区通过不断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一站式服务对外招商引资,获得大量资金注入。在招商引资的企业中,所资助的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产业。但近年来,园区招商引资的成果不够显著,园区签约的项目自2009年达到顶峰之后2010年开始下降,甚至低于2008年,同时亿元以上项目的投资总额也急速缩水。

3.3 金融行业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金融行业为通州区的项目融资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其中银行贷款占了较大比重。但商业银行的贷款仅限于新城运河核心区的项目,且投资力度尚显不足。除了对运河核心区的两期银团贷款外,仅限于北京银行和华夏银行对园区扩大了授信额度并且发放贷款,其他金融企业参与的融资比重较少。

3.4 融资模式过于单一

除了以上政府、园区招商引资以及金融行业的少量介入,园区资金的来源过于单一。银行业的融资模式除了银团贷款没有别的更有效的融资渠道。企业自身没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4 总结与启示

4.1 政府层面

完善一站式服务对进驻企业正式在园区开工建设之前需办理的手续、物业、安全等问题实行一站式的服务,简化企业进驻的流程。对于进驻的国内外中小企业安排专门的金融指导员,积极了解企业存在的融资问题,提供专业的指导建议。

扩大政府的专项资助。政府所设立的专项资助应当不仅用于中小企业的资助,还用于符合通州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企业的资助,如高新技术企业,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企业等。鼓励企业发行金融工具,鼓励协调推动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债券、公司债券等融资工具,吸引民间资本注入。还可以针对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出建设债券,筹措专项资金。

4.2 园区自身层面

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园区近年来招商引资的力度有所下降,园区签约的项目,亿元以上的项目以及融资的额度都有所减少,而这笔资金的来源恰恰是通州区产业转移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需要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园区的一站式服务,减少企业进驻的各项手续,做到人性化的服务,并且加强园区的推广,加大园区招商引资的力度,在吸收国内中小企业的同时也吸收到国外企业的进驻,大大增加资金的来源。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债券吸收社会资金。对于第三产业企业,特别是具有知识产权的文化创意产业,或者技术专利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聘请专门的资产评估公司对这些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并将此作为质押获得银行的贷款。

4.3 金融机构层面

探索新型贷款方式。对于符合政府招商引资政策的企业、项目,金融机构应当给予优惠政策予以资助。采取多样的融资模式: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利用风险投资机制为中小企业融资。增加银团贷款的额度,扩大融资额度。对于具有专利权、商标权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可以知识产权作为质押提供贷款,扩大无形资产的抵押贷款范围。针对宋庄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借鉴北京银行推出“创意贷”特色贷款项目的经验,为文化创意企业贷款设立专项授信额度,提供以版权作为核心质物的信贷产品,同时开展著作权、版权等无形资产抵押贷款和专业担保公司贷款,并配合“绿色审批通道”简化审贷流程,快速满足通州园区信贷融资需要。

参考文献:

[1]鲍蔚,周彬,王劭君.文化创意产业链及发展对策研究[J].产业经济,2011(4).

[2]张伟,朱宏亮.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融资模式[J].城市问题,2007(2).

[3]于北冥,郭东明.走出城市发展定位的误区——以北京通州和亦庄两座新城为例[J].学术交流,2011(1).

[4]王怀志.对通州区重大建设项目投融资体制及政策的思考[J].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9).

[5]刘强.产业地区转移中的金融支持状况调查[J].南方金融,2007(11).

[6]唐孝阳.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与金融支持[J].西南金融,2008(4).

[7]吴成颂.产业转移承接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以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为例[J].学术界,2009(5).

[8]魏作磊.对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就业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3).

[9]宁德春,龙如银.第三产业与国内生产总值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4(3).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范文6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法治建设;问题;对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战略部署,开启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征程。作为服务“三农”的农村商业银行加强法治建设,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银监会为了加强银行业法治建设,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法律风险管理水平,2016年11月出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法律顾问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了农村商业银行等机构应逐步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到2020年全面建立与自身风险状况相适应的法律工作体系,对农村商业银行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农村商业银行法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仍需完善

农村商业银行是在农村信用社的基础上进行股份制改造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成立的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按照章程召开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并明确了高级管理层,但有的农村商业银行尚未把党建工作的法定地位和企业负责人作为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列入章程。监事会管理相对薄弱,部分章程制订不够严谨,存在照抄照搬现象。表现在:董事会和监事会下设的专门委员会不够健全且未充分履行职责,外部理事和监事成员素质相对偏低,缺乏参政议事和监督管理应有的能力。在实践中,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没有得到有效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机制没有形成。没有细化各层级决策事项和权限,决策权力清单尚未建立,甚至个别农村商业银行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流于形式,存在决策事项不坚持集体讨论、决策程序不规范、决策论证不充分等违规现象,增加了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2.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对法治建设重视不够

部分农村商业银行领导对农村商业银行法治建设工作认识上存在误区。对法治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工作机制薄弱,制度支撑不力,工作目标规划模糊,考核标准欠缺,领导干部和员工学法懂法用法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缺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发展的能力。部分员工合规意识淡薄,制度规定和操作要求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岗位履职不到位,制度执行力不够,特别是信贷管理随意性大,违法违规责任追究避重就轻,企业法治文化还需进一步培育。

3.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法律制度还需完善,法律资源配置不足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处于初立阶段,相应的职责划分、工作制度及流程还需不断完善。从整体来看,农村商业银行法务工作力量不够强,法务人员兼职的多,专职的少,人员专业化程度还不高,法务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学习机会较少,法务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机制不够到位,职级晋升通道不畅,职称评定难以开展,任职的积极性有所欠缺;公司律师制度推进缓慢,制约了法律部门职能的发挥。

4.农村商业银行内控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仍需不断完善

由于整体经济形势出现新常态,新常态下金融运行呈现增速放缓,利差收窄,金融脱媒,风险暴露等特征。违约风险持续增加,农村商业银行内控合规建设等基础工作面临挑战,内控合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表现在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合规管理资源配置不够合理,部分新业务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未能及时跟进,规章制度不够完善,重大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内外部违法犯罪行为依然存在。

5.农村商业银行法治建设工作任重道远

农村商业银行法治建设特别是法律工作体系建设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农村商业银行法律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高,法律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迟缓,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对金融改革、金融创新等方面的法律风险防范研究仍需不断深入和加强。同时,加强法治建设,是农村商业银行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迫切需要,当前,全面依法治国正在深入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只有将内部治理提升到法治的新高度,才能在竞争中抢占先机立足不败之地。

二、加强农村商业银行法治建设的对策

1.不断增强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决策,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市鼍济对现代企业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需求。农村商业银行领导干部应带头学法懂法用法,加强员工普法教育,增强全员法治观念,全面提升全员法律意识,培养对法律的信仰,形成尊重法律的良好氛围,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同时农村商业银行各级机构和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工作实践中要按照法律的理念和原则,运用法律逻辑思考、分析各种问题,让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融入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坚持“决策先问法,违法不决策”,从源头上把经营行为规范在法律框架内,促进农村商业银行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逐步完善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

(1)依法完善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和党委会规范运行的机制。一是合理确定股东会、董事会、经营管理层的权力边界,完善工作细则,强化权力约束,确保权、责、利相统一。二是着力解决监事会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建立法务、审计、监事、纪检监察、职代会“五位一体”的立体监管体系。加大监事会对法治建设工作的监督力度,将合规经营、依法管理作为监督的重要内容。三是把党组织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任务纳入企业管理体制,使党组织成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2)确立章程在农村商业银行依法治理中的统领地位。一是切实纠正不重视章程的法定作用,制定章程照抄照搬,执行章程不够严格等问题,使章程成为依法治理的根本准则;二是依据章程明确各治理主体的职责权限和履职程序,健全会议制度、议事规则、执行监督等各项基本制度,确保章程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三是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农村商业银行章程,厘组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以及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

(3)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一是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等决策制度,细化农村商业银行各层级决策权限,建立决策权力清单,认真落实员工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决策等程序要求,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规范、过程公开、责任明确。二是加强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权力运行等关键环节的管理,重要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三是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规范职工董事、职工监事产生程序,切实发挥其在参与农村商业银行决策和治理中的作用。四是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法治责任倒查机制,切实防范重大决策的法律风险。

3.进一步完善农村商业银行法治建设制度体系

(1)全面梳理现有规章制度。按照现代公司法人结构治理的要求对农村商业银行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查漏补缺,建立以章程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体系,针对空白缺失、难以适用、交叉重复等不同情况开展立、改、废工作,形成适应农村商业银行发展需要的制度体系。

(2)强化制度实施监督。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追究违规人员责任,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3)建立制度后评价机制。定期评估制度的执行情况、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风险控制情况,通过各类监测、评价检查等手段了解制度实施情况并进行科学化完善。

4.建立健全农村商业银行法律顾问制度

(1)明确总法律顾问履职定位和工作职责。在农村商业银行章程中明确总法律顾问作为全面负责法治建设工作的高层管理人员,由董事会聘任,对企业负责人负责,真正发挥总法律顾问在法治建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2)建立规范的法律顾问制度。农村商业银行应按照中国银监会的要求逐步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设立法律合规部门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法律顾问、专职法务人员。明确法律顾问工作职责、权利、义务、待遇和考核制度等,确保法律顾问顺利开展工作。

(3)建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法治建设工作后备力量。强化法律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公开竞聘、面向社会招聘等方式,选拨优秀人才担任农村商业银行专职法律顾问,鼓励法律顾问在经营管理中创造价值。健全法律顾问激励机制,推进法律顾问评价考核工作,完善职业岗位等级评价制度,拓宽法律顾问的职务职级和专业技术晋升通道,实行与职级和专业技术等级相匹配的差异化薪酬分配方法,为法律顾问创造多方位职业发展空间,充分调动法律顾问的积极性和忠诚度。

(4)设立公司律师办公室。汇集农村商业银行法律精英人才,充分利用公司律师的职业优势,协助业务管理、风险处置,有效降低法律维权成本,充分发挥公司律师在农村商业银行依法管理、依法经营方面的积极作用。

5.深化农村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1)全面加强法律审核、管理。一是健全重要决策、规章制度、经济合同的法律审核制度,将法律审核作为不可逾越的节点嵌入业务流程,确保应审核必审,实现三项法律审核率100%。二是确保法律审核过程覆盖,从重大项目的决策到运营,从规章制度制订到执行、从合同的订立到履行,法律管理必须全程参与,并通过开展后评估等方式,不断提高审核质量。

(2)推进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向业务前端延伸。加强对重大信贷投放,新业务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发,重大投资融资、产权改革、大宗物品采购、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法律管理,实现风险防控关口前移,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3)加强依法治企绩效考核。明确农村商业银行法人代表就是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将依法治企纳入对农村商业银行领导人员的考核体系,在经营业绩考核中加大依法治企的考核分值。并将考核情况作为农村商业银行领导人员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和考核奖励晋升的重要依据。

(4)强化对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工作。对农村商业银行法律纠纷案件统一管理,实施专项管控指导;同时通过处理案件,总结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符合实际的建议并及时进行管理改善。

6.进一步强化农村商业银行内控合规管理

(1)建立合规管理体系。把依法合规作为农村商业银行开展业务经营的前提,正确处理合规管理与经营业务的关系,始终坚持合规要求高于经济利益,业务活动遵守合规制度,对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建立由总法律顾问领导,法律合规部作为牵头部门,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合规管理工作体系。制定统一有效、全部覆盖、内容明确的合规制度准则,健全前期防范、过程控制及违规追责机制等合规管理规范。加强合规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合规管理评价考核,把评价考核与工作绩效、评先选优等挂钩,努力形成全员合规的良性机制,以合规管理为突破口,促进法律管理与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

(2)进一步完善授权管理制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授权管理事项,在区别授权、有限授权、权责一致、适时调整、先评价后授权的原则下,授予被授权人一定权限,确保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经营效率。农村商业银行要制订本单位及分支机构授权制度,确保权力分配制度和业务流程依法合规开展。

(3)建立案件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加强案防制度建设,形成覆盖全机构、全流程、全业务的案防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从业务到监督的“三道防线”作用,加强案防沟通协调机制建设,做好案件风险防控排查工作,提高整改到位率,提高案防有效性。

(4)开展法律法规前瞻研究。对于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中遇到的重大法律问题,持续开展前瞻性和Σ咝匝芯浚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经营管理;及时捕捉金融商机的热点、焦点问题,研究提出法律层面的应对策略和建议,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银行法律顾问在战略决策、竞争超越和增值经营上的价值创造性作用。

7.推进农村商业银行法治合规文化建设

先进的文化是法治建设的基石,是依法合规经营的治本之策。推进法治合规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把法治合规文化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用法治合规文化引导全体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1)有效发挥领导干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企的关键作用。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健全和落实党委中心组集中学法,董事会集中学法制度,提升企业领导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并视其执行情况和学习效果作为判断领导干部是否具备良好法治素养的重要标准。

(2)精心打造农村商业银行法治合规文化。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员法律素质,推动法治合规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创新法制宣传载体,充分借助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传媒,加大推进普法联动机制建设,与司法部门联合升级打造金融普法平台,营造法治经营环境。

(3)加大合规管理教育培训力度。推进员工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普法新模式,丰富和拓展合规管理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如举办岗前培训、法律知识培训,法律研讨会、发行《以案说法》电子期刊、统一普法考试等,将法律合规宣讲和案防警示教育相结合,进一步规范员工从业行为,提升员工职业道德修养。同时坚持“送法送规下基层”主题教育活动,将新法新规、内控合规知识、案件警示教育予以充分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员工依法操作、按章办事的水平。探索建立宣传教育、制度管理、强化执行、监督检查、整改纠偏、考核奖惩“六位一体”的合规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提升法治合规文化建设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高进权,《突破传统制约瓶颈 推进法治银行建设》《中华合作时报》2015年8月28日.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范文7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质押率;收益共享合约

中图分类号:F275.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ed a finance-constrained supply chain of a retailer and a bank, and we discuss the retailers' order decisions in the case of confirmed warehouse when faced different conditions from the bank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insufficiency of retailers' operating capital. The business of confirmed warehouse is analyzed from the angles of the bank, retailer as well as the two cooperate respectively. It is proved that the bank could sign revenue-sharing contract with the retailer through a way of lower rate in order to stimulate retailer increase order quantity and loan amount. As the result, it makes mutual profit increased and achieved win-win situation.

Key words: supply-chain finance; confirmed warehouse; loan-to-value ratios; revenue-shared contract

0 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实力薄弱,融资压力较大。银行在无法有效判断融资合法性、合规性,以及偿还能力真实性的情况下,不愿为中小企业融资;银行在企业信用不足、承担较大风险的情况下,会提高融资利率。这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常态。近年来,国内外众多金融机构纷纷与物流企业合作,推出了供应链金融业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作为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方式之一,保兑仓融资业务利用核心企业的信用为中小企业融资,核心企业(供应商)、融资企业(销售商)、银行和仓储监管方(物流企业)四方签订保兑仓融资契约。融资企业缴纳保证金,核心企业提供回购担保,物流企业提供仓储监管服务,银行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保兑仓将供应链的某一段看成一个整体,既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方便,又能降低银行贷款风险。

中小企业破产原因中,28%是因为资金不足导致的,中小企业资金问题不但影响盈利,还关乎其生死存亡[1]。这一问题促进了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这一概念的诞生――在2006年Allen N. Berger[2]等的研究中最早被提出。随后,相关学者在需求随机波动和价格随机波动两种研究背景下,纷纷对于这一模式展开研究。王玉洁[3]对供应链金融模式展开定性研究,并对供应链金融典型模型――保兑仓为研究对象,定量研究银行、供应商、销售商分别对于利率、批发价格以及订货量的决策。白少布[4]从企业努力水平和信用程度对保兑仓收益的影响展开研究,促使合约两方企业实现共赢,结果表明不同的努力水平和信用程度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水平。利用有资金约束的报童模型研究库存和采购问题,认为银行扮演了Stackelberg博弈模型中领导者的角色来协调订单数量。利用风险价值VaR定量方法对保兑仓进行风险衡量,提出银行利率定价模型[6]。

目前对于保兑仓业务优化的方式有数量折扣、收益分享以及引进期权等。林强[7-8]等分别构建两阶段资金约束型收益共享契约模型以及数量折扣契约模型,研究三方在Stackelberg博弈中相关参数设计,从而实现改进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的同时,达到互惠共赢的目标。对于质押率的研究主要领域是存货质押业务。李毅学[9]等针对价格随机波动的存货,研究银行在期末存货价格服从几种具体分布时的质押率,并得出质押率解析式。也有一些学者对保兑仓融资模式中质押率作出了一定的研究,郑忠

良[10]等建立了以银行期望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质押率模型,并通过仿真的方法对几个关键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以及这些关键参数对质押率的具体影响,从而得到了银行降低风险、提高利润的启示。张钦红[11]等认为需求波动产生的风险是存货质押融资风险的重要来源,利用均值――方差模型,研究了需求随机时存货质押贷款的最优质押率的决策。于辉[12]等建立单期报童模型,运用Var风险计量方法等研究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权衡风险收益两种情况下质押率的决策,凸显出质押率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别构建销售商和银行的利润模型,对收益共享合约进行优化分析。

1 模型的说明与构建

1.1 问题描述及参数设置

在采购阶段,中小企业(下游销售商)为了获得其所需要采购的产品,往往需要向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预付账款。而中小企业资金实力薄弱,短期资金周转紧张,可能无法一次性付清合同全部价款,则可以使用保兑仓融资这一方式获得银行的融资款,促使交易的达成。

保兑仓融资模式参与各方的具体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1.2 前提假设

假设1 销售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假设2 当需求过低时,供应商回购存货将会面临很大的滞销风险。故假设当市场需求D低于极限值Z时,供应商拒绝回购剩余货物,银行将面临违约损失。Z是一个外生变量。

假设3 该笔业务银行预期是盈利的,银行通过Var风险计量方法控制风险;银行面临的主要信用风险是供应商的违约。

假设4 单位产品银行期望收入为wr,单位产品银行期望损失为w-v・FZ,其中w-v为供应商违约时单个产品的损失,FZ为供应商违约概率。只有单位产品期望收入超过单位产品期望损失时,银行才有利可图,即wr>w-v・FZ。

1.3 模型建立与分析

分别构建销售商利润模型和银行利润模型,发现在销售商的原最优订货点处,并不能使银行和销售商共同利润达到最大。可签订收益共享合约使销售商调整订货量,从而共同利润达到最大,然后通过适当调低银行融资利率的方式,将银行利润增加的一定比例弥补给销售商,保证销售商期望利润不低于在原最优订货点处的利润,最终银行和销售商均能获得一定的利润增长,实现共赢的效果。

(1)销售商利润模型

销售商的期望利润为销售毛利扣除其缺货成本和贷款利息后的净额,设销售商期望利润为∏■,则:

3 结 论

本文研究了资金约束型供应链中,保兑仓融资模式的收益共享合约问题,利用质押率刻画融资程度,分别建立了销售商利润模型、银行利润模型和总利润模型,对不同质押率下利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论表明银行可与销售商签订收益共享合约,通过适当调低利率的方式将其增量利润的一部分分配给销售商,以刺激销售商提高订货量从而增加融资,最终使二者利润均实现增长。最后,用数值算例验证了上述结论,并数值分析了调整后利率减少的有效范围。另外,本文仅考虑银行和销售商间收益共享,当同时考虑银行、销售商、供应商三者的收益共享时又应该如何提高供应链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Sullivan T A, Warren E, Westbrook J. Financial difficulties of small businesses and reasons for their failure[D].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1998.

[2] Allen N. Berger, Gregory F. Udell. A more complet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ME finance[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6,30(11):2945-2966.

[3] 王玉洁. 供应链金融中保兑仓融资与运作决策[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67.

[4] 白少布,刘洪. 基于供应链保兑仓融资的企业风险收益合约研究[J]. 软科学,2009,23(10):118-122.

[5] Dada M, Hu Q. Financing newsvendor inventory[J]. Operations Research Letters, 2008,36:569-573.

[6] 颜明,王军,张继霞,等. 基于VAR的保兑仓部分承诺回购模式研究[J].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2):91-94.

[7] 林强,李苗. 保兑仓融资模式下收益共享契约的参数设计[J]. 系统科学与数学,2013,33(4):430-444.

[8] 林强,李晓征,师杰. 保兑仓融资模式下数量折扣契约的参数设计[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12-17.

[9] 李毅学,冯耕中,徐渝. 价格随机波动下存货质押融资业务质押率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12(12):42-48.

[10] 郑忠良,包兴,郝云宏. 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模式的担保物质押率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2(10):36-39.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范文8

天津经常项目逆差原因探讨——兼述自2001年中国入世10年涉外经济情况

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及其防范

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的法律思考

对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后危机时代FRA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及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境外住房保障制度及融资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拓宽天津市保障性住房融资渠道研究

从“囚徒困境”模型看我国保险市场诚信体系的构建

我国返程投资外汇管理研究

美国促进小微型企业发展的融资经验及启示

天津市中小企业经营及融资情况调查

移动支付业务发展问题探讨

商业银行“同业委托付款”业务发展浅析

基层央行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塘沽中心支行为例

天津融资租赁发展路径选择

完善反假货币工作法律法规建设的思考

从内审视角看央行基层机构履职状况

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履职情况的调查

我国开放式基金动态资产配置能力研究——基于H—M模型及其扩展的检验

可转换债券的赎回效应分析

“十二五”时期天津金融业发展战略研究

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境外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对保定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及融资情况的调查

关于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综述

我国银行债券投资业务风险及防控研究

关于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金融机构定价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研究

边境地区人民币跨境投资分析

新欧盟电子货币机构审慎监管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论保险法的最大诚信原则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出台后天津市存款来源结构变化引发的思考

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霍林郭勒市个案

浅析特定非金融业反洗钱

天津市信用评级机构发展问题探讨

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审计刍议

关于天津市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情况的调研

基层人民银行发行库撤并的相关影响分析

天津金融业:六十年跨越式发展

站在新起点推动天津银行业改革发展创新

天津证券业发展历程及成就

新中国六十年天津保险发展综述

基于MVGARCH模型的美元市场与黄金现货市场溢出效应与时变相关性研究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天津金融改革创新研究

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

征信立法对消费者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

农村信用担保机制建设研究——对乐亭县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个案思考

对增强农村金融供给有效性的思考

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初探

金融危机下我国外汇储备的思考

对金融危机背景下阳泉市重点煤电企业经营状况的调查

我国汇率制度和外汇干预方式的演变

浅谈金融监管者的社会责任问题

浅议保险外汇业务管理的路径

网上银行交易风险以及法律风险探析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的管理框架探析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范文9

关键词:信用风险;商业银行;KMV模型;建议及措施

一、引言

对商业银行来讲,信用风险是最传统的风险类型。由企业财务危机带来的巨额不良贷款和由企业破产而引发的银行支付危机、挤兑风潮已成为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

就湖北省农业银行来说,信用风险管理状况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基层支行贷款损失大,只贷不收现象严重;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落后;信用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缺乏。湖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结合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服务城乡”的服务宗旨,本文尝试对湖北及周边省份的农业类上市公司进行信用风险度量实证分析,并据此对湖北省农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建议。

二、KMV模型的介绍

KMV模型是由美国KMV公司推出的一种信用风险违约预测模型,又称为预期违约率模型,该模型运用期权定价理论,将上市公司的权益视为以公司资产为标的的看涨期权。如果该上市公司的资产价值小于某个值,公司则会选择违约。公司资产价值的现值与违约点之间差值与资产价值的标准差之比称为违约距离。

KMV模型具体求解步骤及公式如下:首先利用期权定价公式,根据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资产价值的波动性、到期时间、无风险借贷利率及负债的账面价值估计出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

其次,根据公司的负债计算出公司的违约实施点,假设公司资产价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那么可以通过KMV方程组利用MATLAB迭代计算出上市公司的违约距离DD。

三、实证分析

1.样本选取与数据计算

选取沪深股市的农林牧渔及农药化肥类上市企业一共25家,利用前文介绍的公式计算出股权价值的月收益率和月波动率,最后利用MATLAB中的fsolve函数迭代计算出企业资产价值、资产价值波动率及负债违约距离,并由此负债违约距离结合正态分布计算出企业的违约概率。数据来自于新浪财经网站http://.cn/stock/及大智慧软件。具体列表如下:

2.计算结果分析

从以上25家农业类上市公司违约距离结果来看,具有如下特点:

资产市场价值高于其股权总价值。这一方面表明农业类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具有较好的价值增值空间。另一方面表明KMV模型确定的资产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这种趋势。

资产价值波动率总体上与违约距离呈反比。

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违约距离相比较其他行业而言仍然较低,这说明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状况比较不稳定,信用状况相对较差。

四、结论及展望

1.对银行的建议

湖北省农业银行一方面应将整体市场表现优秀的上市企业列为优先贷款对象,例如湖北宜化、沙隆达等。另一方面应加强上市企业的信用违约数据库的建设并由此对非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衡量提供参考。

商业银行应成为KMV模型的研究主体。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决定其手中掌握大量贷款的实际信用风险数据,因此商业银行对该模型的研究也比高校、研究所等学术性研究机构更具优势。

2.对农业类上市企业的建议

作为整体收益率较低、市场投资信心相对不足的农业类上市企业,更应建立及时、诚信、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模型对一家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价是否准确取决于该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表中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

现阶段建立可量化的风险管理机制,已成为农业类上市公司改善其信用状况的重要措施之一。风险管理机制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农业类上市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应将风险管理活动所带来的收入与支出,进一步量化为财务层面的损益。

随着风险管理由业务层面逐步上升到战略高度,农业类上市公司还应当进一步实现风险管理与公司业务流程的相互融合,并定期评估公司风险及公司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夏红芳.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田永强.现代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新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都红雯,杨威.我国KMV模型实证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4,(11).

[4]马若微.KMV模型运用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的实证检验[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9).

[5]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2006.

[6]李园.基于Matlab计算的KMV模型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论坛,2014,(6).

[7]张盼盼.基于KMV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违约风险实证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4,(7).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范文10

关键词:小微企业 信息不对称 关系融资

众所周知,小微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及社会的安定团结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们创造了60%的产值、50%的税收和70%的就业,但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也都在想方设法解决这一难题,本文旨在开拓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可行的决策依据,以更好地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从而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衢州市小微企业融资现状调查

衢州市地处浙西南,是浙江省的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低,2013年全市的工业总产值为1 474.87万元,在浙江十一个地市中排名第十,仅为全省的2.32%。企业规模普遍偏小,95%以上属于小微企业,较经济发达地区而言,小微企业有着自身的特点,融资难的问题也特别突出。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查阅文献等形式对衢州市小微企业资金来源、融资渠道等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了解,通过对资料进行整理,总结了衢州市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一)融资渠道单一。通过调查发现,衢州市的小微企业大多由家庭作坊发展而来,产业低端、传统产业比重偏大,技术含量不高。企业主的创业资本主要是自有资金,主要来自自身和家庭的积累,其次来自亲戚朋友和熟人。这和全国工商联《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的“小微企业95%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的结论是一致的。调查发现,有66.1%的小微企业认为从银行获得贷款比较困难。

(二)融资成本高。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资金。即使能够从银行取得资金,资金成本也很高。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平均上浮10%-30%,加上担保费率,搭售保险、理财产品等,实际利率更高,达到60%-100%,这对盈利水平不高的小微企业无疑是很大的负担。另外,小微企业在无法从银行取得借款的前提下,只能投奔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的资金成本都比较高,这样就导致小微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经营风险加大,阻碍了其健康发展。

(三)融资风险大。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较弱,与上游供货商和下游经销商议价能力弱。为了取得业务,在购买材料时往往要预付部分货款,为了扩大销售,要进行赊销,这样,资金就被大量占用。为了维持经营,不得不借款。而下游经销商一旦发生财务困难,就会直接影响小微企业的偿债能力,加剧了其融资风险。如果这种风险不能很快控制,便会连带小微企业,使其失去信誉,甚至倒闭,影响小微企业的形象,形成恶性循环。

二、衢州市小微企业融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本文从衢州市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入手,结合衢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从小微企业自身、外部金融环境、政府层面等方面剖析衢州市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深层次原因。

(一)小微企业自身问题。

1.竞争力不强。小微企业产业层次低,大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市场地位弱,多处于下游市场,上游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受到影响。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多为资源初加工产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2.管理制度不健全。小微企业一般多为家庭或家族模式,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实现专业化管理,重大决策往往是企业主“一言堂”,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透明度较差。为了逃避税收,经常进行财务造假,为了获得银行信贷资金,想方设法美化财务报表,难以获得信用评级,影响信贷资金的取得。

(二)外部金融环境欠佳。根据衢州金融网的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衢州市仅有15家金融机构,这远远不能满足衢州市小微企业融资的需求,具体表现在:

1.国有商业银行支持不力。衢州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受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来源不足,因此信贷资金一直紧张。考虑到效益,银行一般愿意将资金投放到风险小,收益高的房地产、公共设施等项目上,对于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银行一般不提供信用贷款。而对于抵押贷款,小微企业的产成品、原材料以及部分无形资产,银行觉得价值低、风险大,往往“不接受”。尽管近年来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导向,使商业银行更加重视小微企业融资。但受制于体制、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国有商业银行沿用服务大企业的模式和思路,采用一刀切的信贷方法,在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中表现不佳。

2.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截至目前,除了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温州银行、金华银行、杭州银行、浙江农信和几家小额贷款公司外,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衢州市设立分支机构的很少,更不用说外资银行。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小微企业大部分资金来自于中小金融机构。在国有大银行门槛高的前提下,中小金融机构的缓慢发展,加剧了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3.担保体系不健全。截至2013年年底,衢州市担保公司不足10家,这和衢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不协调的。小微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成品、机器设备等可抵押的资产不多,小微企业只能寻求有实力的企业担保。而目前我国的担保体系是以政策性担保为主,商业担保和互助担保为辅的担保模式。由于受地方财力的制约,担保基金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影响小微企业信贷资金的获得。

(三)政府支持不够。近年来政府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如2011年5月银监会了《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银监发[2011]59号),国务院2011年10月实施的“国九条”,2012年4月19日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意见》,2013年7月1日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这些政策的出台,明确了政府支持小微企业的决心。但和小微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相比,这些还远远不够,政府不仅要出台措施,更要想办法落实这些措施,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关系融资”文献综述

众所周知,我国是个“关系社会”,关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实,国外学者很早就从不同的角度对关系型融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提出很多积极的措施,这对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最早关注关系型融资的是马歇尔,其在《货币、信用和商业》中提到了关系型融资的内涵。美国学者Hodgman(1961)开启了对关系融资研究的先河。Sharpe(1990)通过研究发现,关系融资对企业有很大的价值。随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关系融资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Petersen and Rajan(1994),Berger and Udell(1995)利用美国中小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建立关系型贷款,能够增加中小企业的贷款可得性和降低资本成本。Elsas and Krahnen(1998)认为关系时间的长短与企业信贷获得正相关。Berger,Miller and Petersen(2002)认为小银行在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和处理软信息方面具有比较优势。Sreedhar Bharath(2007)研究发现,关系对银行贷款的获得有正面影响,尤其在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时,关系的价值更能体现出来。近几年,我国学者也分别对关系融资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主要观点认为建立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其中代表性的有林毅夫(2001)、全丽萍(2002)、周宗安(2006)等。

通过梳理发现,现有的研究大都是针对银企之间的关系,而关系融资包含的范围较广,除了银企关系外,还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与个人投资者之间的关系等。

四、小微企业建立和完善“关系型融资”的措施

(一)小微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首先,小微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树立诚信意识。其次,小微企业要勇于进行自主创新,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积极参与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最后,小微企业要与时俱进,创新营销和商业模式,积极运用电子商务、大力拓展经营领域,可以涉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教育、商贸流通等行业,只有自身实力提高了,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二)利用集群融资,拓宽融资渠道。过去,小微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亲朋好友,属于小范围的“关系融资”。现在,小微企业要跳出“家族范围”,利用更广泛的地缘性和事缘性关系,加入产业集群,拓展融资渠道。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产品结构相似,大多有一定的关联,或者是上下游的关系。集群内的企业,同属一个地方,对彼此的产品、信用、企业财力等方面比较了解,大家的信息是对称的,容易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关系合作可以大大地降低企业风险,而且这种合作关系比较稳定。集群内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不同步,可以利用时间差,整合集群内的闲置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三)加快中小金融机构发展。Stein(2002)运用GHM理论(即控制权的安排影响激励)从理论上论证了小银行优势假说:与大银行相比,小银行由于组织构架简单,科层设置少等特点,因而在提供关系融资时具有比较优势。以林毅夫(2001)为代表的学者基于要素禀赋分析提出“大银行天生不适合服务中小企业,应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雷震等人(2010年)通过对我国30个省市(区)1995-2006年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我国中小银行市场份额的上升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利。在美国,社区银行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极大地促进了小微企业的成长。

2012年4月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意见》,文中适当放宽了设立中小金融机构的条件,并鼓励商业银行到中小企业集中的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这为我们提供了政策依据。在政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中小金融机构成为服务小微企业的中坚力量,而且探索出独特的发展之路,其中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走在前列。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市场定位就是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成立于1993年,现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103家分支机构,6 000多名员工,服务范围涵盖浙江、上海、苏州等长三角城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多年来,泰隆银行在实践中探索小企业信贷服务和风险控制技术,总结出一套以“三品、三表、三三制”为特色的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截至2013年6月末,泰隆银行衢州分行累计发放贷款11 307笔,金额60.05亿元,笔均贷款53.11万元,额度100万以下(含)微小贷款10 022笔,占分行贷款总笔数的88.64%,500万元以上贷款17笔,占总笔数0.15%,平均贷款期限在六个月左右,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家数增速36.65%,余额较年初增加31.26%。泰隆商业银行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国外的经验也证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金融机构能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衢州市也在做强做优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方面积极探索,2014年初成立了市首家农村商业银行―――浙江衢州柯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柯城农商银行),其定位是为小微企业和三农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要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积极创新,通过产品创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实行差异化经营策略来开辟市场。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中国2013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包括网贷平台在内的互联网金融业依赖大数据分析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信用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和更多样化的产品,降低了交易成本,更好地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其中阿里金融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据统计,截至2014年2月,阿里小贷服务的小微企业已经超过70万家。阿里小贷以“封闭流程+大数据”的方式开展金融服务,凭借电子化系统对贷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核定,发放无抵押的信用贷款及应收账款抵押贷款,单笔金额在5万元以内,与银行的信贷形成了非常好的互补。阿里小贷同时采用365×24的全天候金融服务,在产品设置中支持以日计息,随借随还,便利小微企业有效掌控融资成本,更提升了自身的资金运作效率。对信贷资金较紧张的衢州市小微企业而言,积极充分地利用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技术取得资金,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五)完善担保体系。目前我国的担保体系是以政策性担保为主、商业担保和互助担保为辅的担保模式。首先应加大对担保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由地方财政或国有企业出资,参股或控股设立政策性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不断完善经营激励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为更多的小微企业提供扶持性的担保增信服务。其次,鼓励担保机构开展特色化经营。鼓励和引导担保机构为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行业、市场内小微企业开展融资担保服务,开发特色化、专业化的担保服务,逐步培育担保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水平。最后,要规范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要提高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标准,解决担保机构的后顾之忧。

综上所述,小微企业要解决融资难题,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利用广泛的关系网络,处理好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段海艳.国内外关系融资研究最新进展[J].会计之友,2009,(11).

2.胡瑞光.美国促进小微型企业发展的融资经验及启示[J].华北金融,2011,(11).

3.陈晓红.中小企业集群内源性投融资模式的探讨[J].浙江金融,2013,(01).

4.李小芬.小微企业关系型融资探讨[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作者简介: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范文11

2.论我国政策性金融转型问题阮红新,RuanHongxin

3.至诚服务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支持湖北新农村建设丁伟,DingWei

4.我国大城市农业发展银行的定位与发展策略选择郭扬华,GuoYanghua

5.论构建农业发展银行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姜封炎,王和新

6.农业政策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十堰市分行课题组

7.农业发展银行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银政矛盾及对策建议邓新林

8.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工作之浅见刘春莲

9.基于吸收态马尔可夫链的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刘晓星,LiuXiaoxing

10.论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与CRM系统的应用杨芳,何康民,YangFang,HeKangmin

11.论股份制改革与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赵具安,ZhaoJuan

12.银行保险业务经营与发展研究钱虹,QianHong

13.对银行贷款企业关联方及关联交易问题的思考何运福

14.对农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向伟

15.政府信用协议贷款中保证担保的法律问题及其管理探讨吴清松

16.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途径丁庆祖,DingQingzu

17.提升修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余君春

18.浅议如何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田坚

19.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亟待进一步强化刘惠玲

20.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倪莲

21.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几点思考高清国

22.有限理性、信用机制与经济波动张世晓,ZhangShixiao

23.对提高中国地方财政效率的思考李新,梁萍,吕丽娜

24.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贾钢涛

25.略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意蕴殷云飞

26.浅析我国企业营销的本土化问题骆昌海,LuoChanghai

27.论科学人文的师德本体价值刘杰

28.努力增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实效性沈军

29.浅议房地产抵押贷款问题赵欣

30.目录管理:破解小企业融资难的有益尝试——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襄樊市分行实施中小企业客户目录管理后评价报告李建华,余传斌,郑庭国

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及金融支持——对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董玉华,DongYuhua

2.金融发展、农村信贷与定价:一个理论综述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联合课题组,JointsubjectgroupofABCWuhanTrainingCollegeandfinanceschoolofZhongnanUniversityofEconomicsandLaw

3.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研究《农村金融发展的财政补偿机制研究》课题组,Subjectgroupoffiscalcompensationmechanismforthedevelopmentofruralfinance

4.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林小平,LinXiaoping

5.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财政支持的调查与思考——以广西靖西、隆安两县为例聂勇,赵蕾,NieYong,ZhaoLei

6.我国社区性中小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与相关对策许传华,XuChuanhua

7.内部审计在农业银行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与创新思路张锦盛,康立新,杜兴启,ZhangJinsheng,KangLixin,DuXingqi

8.转型期农业银行员工压力及工作倦怠应对策略孙伟,刘春红,董丰

9.加大创新力度是快速推进农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理性选择——对湖北省襄樊市城区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证研究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襄樊市分行课题组,SubjectgroupofHubeiXiangfanbranchofABC

10.企业金融投融资方式影响分析及建议杨进华

11.中小商业银行跨区扩张问题研究——对中小商业银行异地布局情况的观察与思考李晓海,胡征成

12.加强信贷合规管理提高风险防控水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分行营业部实施信贷合规管理的调查刘建新,石襄燕

13.谈切实加强纪农业银行纪检监察工作曹显树,吕向东

14.国外财政支农政策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梁萍,LiangPing

15.谈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和谐关系林金贵

16.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分析——以广东省促进政策为例蔡涛,丘磐,刘艳,CaiTao,QiuPan,LiuYan

17.浅论企业集团化财务管理刁振宇,胡瑛琳

18.强化市政企业财务管理的探讨费佳

19.谈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会计实务策略王秀

20.《管理学》实践教学的思考刘宇清

21.高校心理咨询师自我成长的不同诠释与启示何红娟

22.县级部门预算日常公用经费综合定额标准研究唐虓端

1.关于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几个问题的思考张小彩

2.对农业银行培训工作的调研分析梁健洪

3.对进一步完善农业银行教育培训考评的思考林小平

4.农业银行加快发展城市业务研究张贵益

5.农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问题研究杨文勇HttP://

6.农业银行城区网点扁平化后零售业务发展路径探讨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襄樊市分行课题组

7.农村小额信贷——扶贫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郑智峰

8.惠农卡及农户小额贷款业务推进中的难点与对策杨婧易

9.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合作风险分析于立红,崔慧敏,王君龙

10.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从表外业务操作风险看内控风险倪莲

11.抓好项目对接实现银政双赢胡征成

12.我国证券经纪业的结构性缺陷、成因及其矫治策略沈军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范文12

〔关键词〕企业竞争情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6-0152-04

21世纪的企业竞争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企业要发展下去,在众多企业中占有优势的地位,竞争情报可谓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尤其是在市场与经济的作用下,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建设,与竞争情报的研究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信贷在银行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对信贷建设的竞争情报研究更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使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立于不败地位。

1企业竞争情报在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作用

1.1竞争情报的涵义

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简称CI)是指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它是一种具有竞争性的信息,从某种范围上说它与商业机密信息重叠;同时,竞争情报也是一种过程,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商业行为,分析对手的优势、劣势、选择与机遇,为企业提供决策[1]。竞争情报有着非常明显的目标,其服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研究上还具有谋略性和预见性,对一个企业来说,落后的策略情报是毫无意义可言的,而它所实现的价值就是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我国对竞争情报的应用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蓬勃,竞争情报的范围也越来越广阔。然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谁能最快的获取信息和情报,谁又能决策最适合的策略,谁就能拥有竞争的主动权。竞争情报对企业的竞争有着预警的能力,并通过技术的创新与生产,最后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出决策依据。所以,竞争情报对企业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竞争情报在国有商业银行的作用

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的竞争主体,其竞争情报的整个体系尚不完善,尽管不少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了相关部门,但仍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借助竞争情报来挖掘市场,帮助企业定位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选择最佳的开发方式,进行有效的措施改革。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下,银行作为各个行业经济的枢纽,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商业银行认识到竞争情报与银行发展的重要性,而竞争情报在银行中也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

首先,竞争情报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银行要想达到预期的营销目标,需要企业的情报人员分析出市场的风险与劣势,如何采取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而决策是否正确也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今后的发展与生存。其次,竞争情报有利于市场信息的开拓与获取。竞争情报不仅可以提供决策,同时还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竞争对手的重要信息,根据竞争对手的市场目标、核心业务,对本行的决策做出调整。第三,竞争情报预示了银行的发展方向。通过竞争情报的分析研究,银行可以准确把握市场的发展方向,可以为商业银行创造更有利的机遇,也便于掌握各大银行的发展状况,选择正确的市场,从众多商业银行中崭露头角,获取更大的利益。最后,竞争情报指导了商业银行的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中,充满了风险与竞争,只有准确地掌握竞争对手的信息,才能在行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获取大量的客户。

2信贷在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必要性

2.1业务的发展现状决定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粗放、管理水平相对低下,系统建设薄弱,尤其是在信贷管理机制、经营体制、员工个人的素质修养等方面,都与信贷商业银行发展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是对国民经济研究的力度不够,尤其是对地区经济与产业分析的不够,容易产生比较片面的观点,信贷业务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特别是在预防和化解信贷风险的能力方面,投入产出率较低,信贷文化落后,将信贷经营管理这种复杂的劳动简单化,是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经营管理模式相对单一,没有特色,业务发展趋同。并没显现出很好的竞争优势,而且内部损耗也比较严重。

2.2资产和收入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结构

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看,信贷资产一般占据着总资产的70%以上,而其他的非信贷资产比例比较低,例如同业债权、债券投资、股权投资、存放央行款项、固定资产等。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中,中间业务收入即非利差收入占比较低,而利差收入一般占全部收入的80%以上。尽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吸收国外银行经验,开始注重并努力发展中间业务,千方百计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但信贷收入仍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信贷资产规模和信贷收入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和效益。

2.3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必然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提高,银行业的竞争越演越烈。自中国加入WTO,结合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国内银行之间的竞争,还严重遭受国外银行的打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加之我国宏观经济信息传导机制的不灵敏,银行对经济形势的把握难度加大了[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金融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投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个人信贷需求越来越普遍化、多样化。我国投资体制改革,对银行信贷决策和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信贷定价不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能否科学合理的定价直接关系到信贷营销和信贷效益。所有这些都说明,适应形势发展,加强信贷能力建设,已经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当务之急。

3基于企业竞争情报的信贷能力发展目标

3.1提高信贷营销能力

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既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决定银行自身的发展。从理论上讲,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因素看,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制度结构、融资制度安排、企业融资构成、金融准入壁垒等从制度和环境层面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实现;从内部因素看,银行的资本充足程度、流动性水平、股东投资回报期望值直接决定着银行信贷规模扩张的半径和扩张边界。

实践方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凭借其垄断地位扩张信贷规模很容易做到,但要形成合理有效的信贷规模却很难。因为合理有效的信贷规模,不仅要求银行信贷资产的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更重要的是要求银行信贷风险资产要控制在一定比例,信贷资产的贡献度要达到一定水平。通俗的讲,国有商业银行要争取和保持一定的优良贷款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发展优良信贷规模,就必须通过专业情报分析人员的调查与分析,选择和培育优良贷款对象,而让优良的贷款对象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这就要求商业银行提高信贷营销能力。

3.2提高控制、化解信贷风险能力

银行属于高风险行业,它需要有一定的能力去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以保证银行系统的安全。长期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较为薄弱,内部控制能力不强,尤其是在竞争情报分析中,包括对银行的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方法落后,对客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也存在欠缺,以及信贷审批决策的人为因素过大,缺乏有效化解风险的措施,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等许多的方面。

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国有商业银行在很多方面都开始了探索和努力,并逐渐在信贷体制、构造风险控制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完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是粗放式的,很多风险管理手段还是比较落后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水平也比较差。尤其是在风险的识别、计量和反馈等方面。这样,就会导致风险管理的效果不理想。因此,银行仍需要在信贷、操作和市场风险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通过建立即全面又有比较规范的的情报分析管理体系,从而提高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的能力,仍当前信贷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3.3提高信贷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就是追求收益的最大化。信贷资产是商业银行基本的盈利资产,要实现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就必须努力提高信贷盈利能力[3]。正确处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努力实现低风险高收益。一流的银行必须具有一流的信贷定价能力。尤其是在当前信贷高增长的条件下,无论是银行的成本控制还是盈利水平,都离不开高超的定价艺术,银行信贷部门对每一笔贷款所确定的利率必须覆盖其成本。提升信贷定价能力,银行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第一,银行不仅要与中国经济市场相结合,还要积极引进国际上成熟的定价工具,通过传统的定价工具和方法的改造,进行升级,从而实现全额定价的计量和控制。第二,细化利率定价和绩效考核的专业分工。银行应建立相关的管理会计制度,要按照产品、客户以及业务经营单位,分门别类的进行成本核算和业绩考核,以此为依据,为信贷定价提供基础数据。最后,在保留贷款过程中的“三查”和“审贷分离”制度的基础上,运用升级后的定价工具确定潜在客户的贷款利率水平。

4基于企业竞争情报的信贷能力的建设构想

4.1增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情报判断能力

经济与金融的内在联系,决定了银行必须把握宏观经济状况,现代经济是实体经济及与货币经济的统一,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十来年改革基本重叠的集合。从目前的金融市场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货币经济能够脱离国内及基本面实现自我循环,但货币经济从根本上仍然有实体经济决定,银行信贷与实体经济的联系则更加紧密。

经济形势的总体状况,对于银行信贷十分重要,缺乏和忽略对经济形式的总体评价,就难免使银行贷款造成风险,例如,过去商业银行在支持建筑施工企业过程中,由于对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等问题研究认识不够,结果使大量建筑施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成为“垫付”工程款,继而无法收回,造成损失,再如,我国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逃废了大量的银行贷款,但改制后特别是股份上市公司本应主要靠直接融资获得资金,可实际上改制后的企业仍然靠银行贷款过日子,之所以如此,重要一点就是银行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规范性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

4.2建设情报意识的信贷人才队伍

为了强化分工和专业化管理,有利于发挥岗位间的制衡作用,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信贷审批和风险管理岗位实行垂直管理。首先,要搞好信贷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尤其是具有情报意识的信贷人员,强化竞争情报意识,传授竞争情报知识,提高抓好竞争情报的应变能力,从而加快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满足当前迫切的人才需要[4]。其次,要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岗位能力为核心,按照“育人和用人一致、培训与使用结合、供给与需求匹配”的原则,认真制定和实施培训计划,加大信贷人才培养力度。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外语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能力与洞察力。此外,银行还要优化内部人力资源配置。要根据每个员工自身的特征,合理分配任务,明确责任和考核,这样能够起到制衡作用,可以降低企业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在实行专业化管理的基础的同时,还要注意把不同特点的人员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

4.3要建立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

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不能完全依赖产权改革及上市,通过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对拥有众多分支机构和员工的大银行来说,无论在何种产权基础上都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公司内部治理能否形成有效的机制,远比简单地对公司的产权进行改革难。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通过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等,说到底也主要是解决了总行一级少数人的制衡机制问题,如何解决对广大员工的激励与制约问题,尚需要国有商业银行认真对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改革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研究建立全面、科学、合理、具有长期激励制约效应的考核体系,要设计能够满足员工各层需要的激励项目,努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员工个人价值最大化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刘书泉.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研究[J].管理科学,2011,(7):197.

[2]顾京圃.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69-94.

[3]朱纪亮,朱纪明.商业银行价值链探析[J].商业经济,2012,(10):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