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核心

经济发展核心

时间:2023-07-27 16:23:46

经济发展核心

经济发展核心范文1

关键词:中心城市;区域经济;郑汴一体化

作者简介:郭蕾(1978-),女,河南三门峡人,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2-0072-03 收稿日期:2007-01-20

一、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中心城市的特征

在我国,一般中心城市的规模要达到50万人口以上。中心经济城市作为区域的经济中心,相对一般城市而言,具有显著的特征:

1.聚集规模效益高。中心城市是生产力集约化布局和资源集约化布局的高度结合。各种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集中,使生产率大大提高(范文韬,2005)。中心城市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竞争力很强的企业群体,在客观上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心城市经济活动聚集的特征,决定了城市经济运行的高效率,有利于市场体系的完善,实现城市发展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2.经济实力雄厚。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雄厚主要表现在其国民生产总值在所属区域内占据较大的份额,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区域平均水平。这是中心城市的特征,并影响着它功能的发挥和未来的发展潜力(郭震洪等,2006)。

3.基础设施完善。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保证中心城市高效、畅通、有序地运转,并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代化的运输网络为城市的辐射和扩散创造了条件。中心城市是信息高度集中的区域,其完备的信息采集与传输功能、先进的信息传输机构与手段,保证了它在区域发展中的有利地位,能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引领与主导作用。

4.科技实力强。先进的科学技术、雄厚的科技实力是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主要表现在智力资源的密集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心城市是区域内人才、技术、科研和设备的聚集地,拥有较高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相当数量的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有充足稳定的科研投入和发育良好的科技市场。中心城市拥有完善、先进的文化教育设施,为城市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奠定了基础。

5.对外开放程度高。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发展中心,是区域对外交流的窗口,是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主要表现在外贸依存度和投资依存度较高。中心城市的政策与国际惯例接轨,进出口贸易繁荣、能够充分利用外资,城市的对外开放领域比较广阔,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的层次较高。

6.中心城市是科技文化人才的聚集地。中心城市是先进生产力聚集的区域,是科技人才荟萃的地方,是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的重要基地。这里集中了众多高等院校,人才优势显著,是辐射周边区域的科学文化人才中心。

(二)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体化”是指客观主体之间相互整合、融合的过程与最终状态。通常这种组织在地域结构呈现出以中心城市协作基础上的经济一体化(刘治彦,2006)。各地区经济发展首先基于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形成地区专业化分工,而后通过市场贸易交换产品实现经济发展。因此,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就迫切需要相邻各地区之间通过市场的整合来实现经济共同繁荣,经济一体化便开始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其空间形态表现为城市圈战略。大城市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课题组,2005)。它通常都是在以中心城市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并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上世纪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在调整经济与社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适应市场一体化和资本的国际化流动这一大趋势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并开始推进大城市群战略,形成了一批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强大引领作用的大城市圈,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中心和枢纽。最具盛名的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大都市圈,它们都是以各自中心城市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面积都在2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到2000万。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快发展的推动力也由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采取的开放沿海地区的不均衡发展,进入到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已经比较成熟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及城市群,不仅使各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而且对全国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法国经济学家佩鲁(1955)在《略论增长极概念》一文中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弗朗索瓦・佩鲁,1998)。这种意义上的增长极理论与中心城市密切相关,相对一般型城市,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聚集、辐射功能以及指挥、调节和综合服务的作用,在集聚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要素的同时,又将经济动力、产业功能和创新成果扩散到腹地,带动区域实现跨越式增长。中心城市联系和影响的范围,就经济方面来说是和这个城市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愈高,其经济联系和影响的范围也愈大。同样,中心城市的发展也总是以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以自身的生产发展和与周围地区经济联系的发展为必要条件。当中心城市急剧膨胀出现经济热能向外辐射和内向经济要素极化时,中心城市的影响范围扩大,各种要素流动频繁,而中心城市衰落,其经济热能减少,影响范围收缩,各种要素流动也随之减弱。总之,城市发展合理,城市中心作用发展得好,就能强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相反,城市发展失误,城市中心作用发挥不好,不仅影响城市本身,更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此外,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服务水平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凝聚力。如果经济实力不够或服务水平有限,甚至周围有更强大的吸引力,都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凝聚力。

二、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聚集作用。城市的聚集作用是指城市吸收、聚合各类生产要素的效能,它是城市最基本的经济功能,也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中心城市凭借其在区位条件、服务能力、交通运输、信息交换、设施水平、人口规模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对区域内的资源、资金、人才、信息、产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促使区域内的这些生产要素向中心经济城市集中。因此,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较区域内的其他城市更为突出。

2.辐射作用。辐射作用是指以城市为经济发展的基点、通过其较强的经济、文化、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带动周边区域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城市经济辐射作用的大小,是同城市聚集的程度成正比的,城市聚集程度越高,辐射和吸引作用越强,区域经济发展越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心城市的市场是覆盖一个很大地区的资源配置中心,拥有高效的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有高效的与这些城市相关联的交通、仓储、金融、教育、科技、信息和其它服务业。中心城市通过技术转让、产业转换、资本输出、信息传播等多种方式,可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地区迅速发展,从而形成围绕中心城市的城市群,由此可见,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不仅给自身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而且还促进了周边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3.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挥中心。中心城市高密度的要素聚集导致各种创新活动的出现,使各种新思想、新技术、新时尚等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从而形成对其他地区具有试验导向意义的孵化器功能,决定着城市群体内和区域内科技发展的方向,能够从协作内容和质量两个方面引导区域横向经济的发展方向,加速整个区域的科技进步。

4.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中枢。中心城市作为等级位次高、能量很强的经济中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地,具有生产集中、分工细密、行业和部门比较齐全的特点,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的分工体系。不仅如此,中心城市由于市场集中、信息灵通、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政府组织能力比较有力、区域联系成本较低而具有有效的调节功能。它通过中心城市与所辐射的区域社会再生产系统,通过协调性规划、资金的区域性调剂来控制、协调、监督其区域经济运行。它所具有的包括产品供销、交通运输、金融信息、仓储在内的综合性很强的功能,保证了它能较好地调节区域经济的结构。

5.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中心。城市是人流、货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汇集点,它试图在极度分散的供需之间发现某种联系,提生联系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支持,这就是城市作为服务中心的意义:全球管理和后勤系统(江漫琦,2001)。中心城市基础设施齐全,由于许多企业聚集在一起,企业和市场聚集在一起,各种商品展览、会议众多,经济信息灵通,企业之间,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低廉。城市越大,交易成本越低廉,这就为区际要素流动和交换降低了成本,扩大了流动和交换的可能性。

三、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动态分析

(一)郑州的发展态势

郑州是河南的省会,是中部地区交通最便利,信息设施最完备的城市,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区位看,郑州在城市群中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理位置上的居中条件,使郑州具有非常有利的区位优势。此外,郑州已经成为河南大型物流企业聚集的地区,建立了通达全国的信息与交易网络,郑州的资源与信息优势地位已经逐步确立起来。郑州还是中部唯一具有全国商品交易所的城市。中国有三个商品期货交易所,其中之一就在郑州。期货市场的发展将带动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使郑州作为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同时,郑州也具有成为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基础条件,在中原城市群中,其服务业的优势最为突出。

郑州要成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从其自身的条件来看,规模偏小,城市化水平不高,辐射能力不强,尤其是经济首位度还比较低,郑州经济尚未在省内和区域内起到较强的主导作用,主导不了河南经济,代表不了河南产业发展方向,在国内经济大循环中的节点作用还不明显,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还相当有限,很难在较短时间里显现强有力的辐射力,致使郑州对当地经济拉动相当迟缓。郑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所列的50个城市中位居第50位。其综合生产率、综合经济增长、综合就业增长与综合环境资源成本等指标都在后10位,作为一个人口数量与经济总量基数都比较高的城市,郑州在提高城市竞争力上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二)“郑汴一体化”趋势及其作用

1.有利于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河南作为拥有近1亿人口的第一人口大省,缺乏超大区域中心城市引领区域城市群发展,因此,培育“郑汴一体化”作为河南省的增长极,逐步推进中原城市群的城市一体化建设十分必要。据预测,两市一体化后将形成区总人口逾500万的超大城市共同体,将有效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城市形态区域化。城市发展的规律是城市形态呈大城市化、城市区域化、城市网络化演进的趋势,特别是沿交通干线向外发展,呈“点轴开发”模式。郑州的交通优势尤为突出,郑州、开封、洛阳沿陇海等东西向主要交通干线形成带状工业经济区域。其中郑州和开封沿郑汴大道、连霍高速和国道新310线延展为城市增长轴,作为以中心城市郑州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实现“点轴开发”,辐射和带动中原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

3.有利于郑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腾出空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提升郑州核心区的辐射能级。在中原城市群的功能定位中,作为核心区的郑州定位为河南省省会、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中心、现代制造业中心和创新中心。郑州的定位与战略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大都市“退二进三”的战略方向,符合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腾出空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的总体趋势。这样即有利于郑州产业结构的迅速升级,提升郑州核心区的辐射能级,同时也通过一般制造业的郊区化,大力促进郑州郊区和辐射区工业化的进程,更好地发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实现核心区和周边地区的良性互动。

4.能够有效地缓解郑州作为城市核心增长极面临的严重土地短缺难题。郑州作为中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带动周边腹地以及辐射中部更大范围内区域经济的功能和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郑州都市圈发展受空间范围狭小的制约日益突出,郑州要成为中原城市群强大的经济中心和中部有影响的增长极,都需要进一步扩大其经济空间,因此,借助郑州东部150平方公里、150万人的郑东新区与开封西部的开发区的建设,尽快实现郑州都市圈经济实力的腾飞,以不断加强和巩固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核心地位,更加有力地参与中部崛起的竞争中去。

5.能够改善和充分发挥核心区经济功能,提高郑汴核心区经济实力。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在于城市人文与自然环境、城市知名度与品牌之间的竞争。近几年来,郑州的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东引西进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毕竟郑州的发展主要始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文化底蕴与其他文化名城相比略显不足。通常情况下,中心城市应具有独特而古老的文化遗产与传统,或代表了时代文化的潮流而地位显赫,或是现代科技教育特别发达。因此,作为省会和区域中心城市,郑州要发挥强大的影响力、聚集力和辐射力,就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郑汴一体化”一方面能使郑州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扩大郑州都市圈的规模,加强郑汴核心区在中部地区竞争中龙头地位的力量。郑州大都市圈除了现在的全郑州市以外,如果再将临近的开封全市也加入进来,按照大都市圈的模式建设“郑汴一体化”,这将使郑州经济功能更加完善,使郑州都市圈真正成为全国六大古都之首,即能有效带动古老开封市旅游业的发展,也能提升整个郑州都市圈旅游业的竞争力,可以使郑州都市圈作为更加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增加其聚集和辐射能力,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

经济发展核心范文2

褐色经济悄然逝去 绿色经济时代到来

褐色经济是指建立在对资源环境过度消耗基础上、忽视生态保护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Dennis表示,“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全球不断变化,人类在享受丰硕物质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能源危机、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地球的安全,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弊端日益显现,且难以为继。”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环境危机、能源资源危机以及世界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危机呈爆发式加剧态势,使得长期存在的各类社会问题凸显,深刻影响着世界的稳步发展。2008年以来,为应对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绿色发展理念从环境发展经济学的专业领域中脱颖而出,并且逐步得到完善,成为世界经济秩序重构和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

褐色经济悄然逝去,绿色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在于转变褐色经济的发展模式,而绿色经济这种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的经济形式,正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绿色发展成果喜人 国际合作需要加强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发展绿色经济制定为国策,奋力推行。但是何为绿色经济呢?

绿色经济最初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提出的。2008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了绿色经济倡议,其目标和使命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使全球领导者以及经济、金融、贸易、环境等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者意识到环境投资对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减少贫困方面的贡献。

“我们看到,中国在践行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努力。”Dennis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绿色经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关闭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生产企业,努力从源头上减少消耗;推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工程和重点企业节能,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采取多种措施推动节能增效。同时,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对火电厂进行大规模脱硫改造。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增加了大量森林碳汇,成果喜人。”

为了推行绿色发展,各国绞尽脑汁,创新技术。同时,人们还看到一种现象——污染转移。近年来,发达国家的高污染产业转移已是世人耳闻目睹的现实。面对这一现象,Dennis告诉记者,“绿色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场革命,我们要解决问题,而非转移问题。问题转移,究其根源,是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资源不均等导致的。相较于处在较高发展阶段、条件好、技术成熟、具有独特优势的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则囿于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局限,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面临很多实际困难。然而,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成功发展绿色经济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所以,绿色发展应从全球视角着眼,淡化国别与地域之分,不断加强国际间合作,作为绿色发展同盟军的一员,各发展中国家彼此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互帮互助。”

创新绿色经济发展引擎

实现绿色发展,关键是创新。Dennis以手机报为例,从微观层面强调了创新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手机报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帮手,让我们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中国移动拥有3500万收费手机报用户,累计发行份数近550亿份;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研究,相较于报纸,手机报节约用纸约15.7万吨,相当于少砍伐约260万棵20年以上的树木。手机报的诞生转变了相当数量读者的阅读习惯,所节省的自然资源也不言而喻。

经济发展核心范文3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价值链;工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4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作为贯穿亚欧大陆的带状区域合作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目标是打造亚欧国家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依据相关国家的既有合作基础,遵循由近及远的建设原则,可以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空间范围划分为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三个层次(见图1)。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包括中国、中亚五国和俄罗斯,这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体和基础;拓展区包括南亚、西亚、蒙古、东欧等国家和地区;辐射区包括韩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由“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深化到“产品内分工”,以发达国家为龙头、跨国公司为载体的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拓展,价值链分工日益成为区域产业分工的发展方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层级互补的工业体系,这为构建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为“龙头”、以中国中西部地区为“枢纽”、以中亚五国及俄罗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价值链创造了条件,有助于这一区域提升工业分工水平,进而实现工业经济协同发展升级。

一、国际分工深化与价值链升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国际发展实践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任何一国或地区的产业发展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下运行,只有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发展中国家才能逐步提升产业竞争力,进而跻身经济强国之列。20世纪中期以来,国际产业分工经历了“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的演进历程,各国之间的产业分工水平日益提升,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拓展。具体而言,产业间分工又称垂直分工,是指不同要素密集度的行业之间的生产分工。例如,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行业之间的分工,都属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又称水平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部的两种要素密集度相同或相似的产品之间的分工。产品内分工是在标准化大生产的基础上,由于中间产品的空间分散化生产,使得某一特定产品的不同生产工序或生产区段分布在多个地区(国家),从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跨区域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产业分工深入到产品工序层面,产品内分工成为国际产业分工的主要形式,促进了国际产业转移和价值链的全球拓展。

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入和长期科技进步的积累,发达国家的工业结构逐步转向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淘汰下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向相对欠发达的国家转移。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展了三次国际产业转移。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将纺织、钢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相对欠发达的日本、西德等国家,美国则集中力量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推动了日本、西德经济的崛起;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日本、西德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日德等国家则集中力量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推动了“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发达国家则集中力量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推动了中国经济奇迹的出现。进入21世纪以来,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以及越南、印度等国家转移,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则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这是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发展。通过研究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可以发现,前两次国际产业转移是产业间或产业内分工的表现,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转移的是某一产业或产品生产流程;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已经深入到产品工序层面,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转移的是某一产品的特定生产工序,产品内分工成为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

在产品内分工背景下,跨国公司充分发掘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把产品的不同生产工序分布到世界最具竞争优势的区域,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特定产品的不同生产工序之中。这样,特定产品的生产流程被划分成若干个具有不同增值能力的生产环节,这些连续、可分割的增值环节共同构成了产品内分工价值链。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以发达国家为龙头、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简称GVC)。按照增值能力和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价值链有高端与低端环节之分。在工业各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布中,由于发达国家具备品牌、技术研发等领域的比较优势,因此发达国家的工业部门往往占据着增加值较高的价值链高端环节;与此相对应,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体现在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等领域,主要承担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生产工序的分工任务,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工业部门大多被限制在增加值较低的价值链低端环节。图2展示的是某机械制造跨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布。其中,增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发动机制造、关键零部件制造等资金和技术密集环节,以及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管理和信息密集环节主要布局在发达国家,增加值较低的一般零部件制造和整机组装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则主要布局在发展中国家。从图2中可以发现,价值链的不同增值环节构成了一条“微笑曲线”。

另一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工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突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地形复杂,自然灾害多发,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近年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导致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加,不利于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重工业,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有较高比重,使得工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12年,西部地区GDP总量占全国比重为19.76%,但废气排放量占全国比重却高达32.73%,高出GDP比重12.97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占全国比重高达33.36%,高出GDP比重13.60个百分点(见表3)。此外,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矿产资源较为富集,但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破坏性开发和掠夺性开发矿产资源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使该地区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在此背景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今后应积极推动工业产业协同发展,在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降低资源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构建工业价值链的条件及设想

在产品内分工背景下,地理因素对国际产业分工的影响力不断上升,区域内部的产业分工向价值链分工深化,构建区域工业价值链成为区域工业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的地域面积占亚欧大陆的五分之三,人口占世界接近四分之一,这一区域对世界经济发展举足轻重。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相关国家通过积极构建工业价值链,不仅有助于区域工业协同转型升级,而且有助于带动亚欧大陆乃至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构建工业价值链的条件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层级互补的工业体系,这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构建工业价值链创造了基本条件。

第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2001年6月15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在“上海五国”机制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致力于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全方位合作,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通过双边和上海合作组织框架,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中亚五国之间的全方位合作日益密切,目前已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建立起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开展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在经济合作方面,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强,能源合作需求旺盛,近年来贸易投资额不断增加(见图4),中国已成为俄罗斯、中亚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或投资来源国。在交通联系方面,第二条亚欧大陆桥正常运营,中哈第二条过境铁路投入使用,丝绸之路复兴项目、中吉乌铁路建设加快推进,中国与中亚及俄罗斯之间的交通联系日益密切。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良好合作基础,为相关国家加强工业分工提供了条件。

第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市场规模与分工专业化程度密切相关,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助于提升分工专业化水平。通过表4可以看出,包括中国、中亚五国、俄罗斯在内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地域面积为3069.92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0.61%;2012年人口规模为15.60亿人,占全世界人口总量的22%;GDP总量为10.55万亿美元,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14.56%。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庞大市场规模可以为相关国家的工业企业提供规模经济效益,一方面有助于具有竞争优势的工业企业在区域范围内做大做强,提高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充分利用广阔的市场空间来优化要素配置,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工业价值链的形成。

第三,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具备层级互补的工业体系。一般而言,只有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工业产业特定产品的不同工序具备比较优势,才能通过构建工业价值链形成分工优势。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涉及7个国家,这些国家的工业经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通过工业价值链跨区域重构,可以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工业产业实现协同发展升级。具体而言,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具备了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的条件,劳动密集型产业则需要向外转移;中国中西部地区具备承接国际范围内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条件,而能源化工、钢铁、纺织等过剩产能则需要向外输出;中亚国家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但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资源丰富,面临发展能源化工产业和矿产加工业的机遇,同时可以承接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俄罗斯具备良好的重工业基础,一些工业行业处于价值链高端,可以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构建工业价值链提供技术支持。由此可见,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具备构建工业价值链的产业互补基础。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构建工业价值链的设想

经济发展核心范文4

关键词:人才 资源 核心 标志 动力 竞争

资源问题,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始终是个重大的战略问题。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战略资源的重点发生了重大转变,人才资源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的战略思想,首次将人才强国思想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为此,充分认识人才资源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对我们当前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才资源作为核心资源是当代人类社会变革的主要标志

人类社会发展生产力离不开三种资源:一是自然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二是已经获得的科学技术成果;三是能够开发、利用和创造前两种资源的科学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即人才资源。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人类发展生产力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人类开始进入以科学技术为主体、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变革,科学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空前广泛的应用,不仅促使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巨大飞跃,而且引起了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世界各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是物质资本和物资资源,而是拥有较高文化和技术素质的人才资源;经济的发展也不再是主要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而主要依赖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资源。正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所说的那样,在信息社会中,“空间、能源和耕地并不能决定人类的前途,人类的前途将由人类的才智的进化来决定。”这也就是说,信息社会的到来,使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战略资源重点,由自然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转向人才资源。与人才资源相比,物质资本、土地、机器等传统资源要素的有效性正在相对减弱,人才资源已经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资源。

二、人才资源作为核心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提高国民素质,开发人才资源,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二战中的战败国日本和西德在经济上的迅速崛起,英、法等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西欧国家很快恢复元气并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菲律宾、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省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都不在于其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的丰饶,而主要是他们极其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拥有雄厚的人才资源。日本作为自然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在经济实力上能够仅次于世界经济强国之首的美国,其奥秘就在于它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国家之一,并拥有更多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拥有雄厚的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人才资源。据有关资料统计,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美国为70%,日本为65%,中国不足30%。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表明,人才富足且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就快,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就高,社会生产力就能够迅速发展,即使是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也能够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相反,如果人才资源匮乏且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那么,无论你的自然资源多么丰富,生产力的发展也不会很快,而且还要时时处处受到经济强国的控制。

三、人才资源作为核心资源是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

当代世界各国的竞争,是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强弱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载体是科技人才。大量的历史事实表明,一个人力资源素质差、人才资源匮乏的国家在国际上是没有竞争力的。因此,开发人才资源,拥有充足的人才,也就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

二战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产业和产品结构的深刻变化,使人才短缺成为世界发展中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对策,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和战略措施来抓。许多国家把人才资本的积累和结构的优化,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努力解决人均人才资本存量少或人才资本积累速度慢的问题,以期增强国家经济的竞争实力和企业生产的发展动力,摆脱经济停滞的窘境,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不仅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积极培养年轻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且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科技环境,千方百计甚至不择手段地吸引和争夺外国的优秀人才。他们的主要策略有五个方面:

一是通过立法吸引外国人才。如,美国的新移民法明确规定,“具有专长者可以优先移民”,只要是著名学者、高级人才和有某种专长的科技人才,可以不考虑国籍、资历和年龄,一律允许优先入境,并且每年留出近3万个移民名额用于引进外国高级人才。日本也在新的出入国境管理修正案中规定,为“具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外国科技人才和劳工在日本就业提供机会,并严禁本国企业雇用一般性的外国劳动力。

二是乘人之危抢夺人才。二战结束后,美军采取了强制性手段,从德国带走了数千名科学家。前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和日本捷足先登,从独联体挖走了9万名专家,仅高级核专家美国就挖走了2000名。

三是花费重金收买人才。美、日、法、德等国,都采取高薪聘请和提高科研经费等办法收买人才,截至1992年底,仅英国航空界就有数千名设计师和高级工程师被美国用重金买走。

四是提供优厚条件吸引外国优秀人才。美国凭借众多一流的科研设备和实验室,招揽了大批海外人才,同时还通过为外籍学者提供优厚方便的就学、进修和科研条件,大量聘用国外人才。据联合国开发总署统计,近10年中,美国接受的50万名专门技术人才中,有37.5名万来自发展中国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重要的科研项目有60%是美国完成的,有75%的科研成果是最先在美国应用的。这是美国经济、科技领先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发展核心范文5

3月22日至2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周铁农,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朱培康,农业部教育司原副司长、中国农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翔等到我市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河南省委主委毛增华,省政协常委、民革河南省委副主委史小红,省农业厅副厅长郭鹏亮,市领导吴天君、李庆贵、赵胜修、杨崇林、狄美良陪同考察。

22日,周铁农一行来到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参观了史来贺同志事迹展览,察看了农户家庭、村学校、华星制药厂之后,和市、县、村领导及村民代表在刘庄大酒店进行了座谈。在座谈中,市委书记吴天君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的几个问题谈了自己的认识。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不仅仅是解决农村和城市差别的问题,不是阶段性的,是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一项工作,是在建设现代化国家当中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政治民主化的一项重要工作。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来谋划。要站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围绕“三个集中”,即产业向聚集区集中、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着力作好三个层次的规划:1.体现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空间布局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要与都市区建设规划相衔接,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布局结构的要求,科学确定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产业聚集区和中心村的功能定位,编制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2.体现现代文明的村庄住宅社区规划,要在空间布局结构的基础上,按照农村住宅社区的要求和适应小康社会生活的标准,用城市设计规划的理念,进行群众住宅社区的规划。3.体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大文明”协调发展的建设规划。三、新农村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突出生产发展的问题。不断推进现代化农业,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要为农村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构建载体,构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体制、政策环境。四、坚持分类指导,依靠农民为主体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长期的过程,要避免偏差,避免一哄而起,要给地方适当的权限,创造一个宽松的探索环境,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最基本的问题。吴天君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了四点建议。一、在认真落实中央以工补农等惠农政策的同时,更好地着眼于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比如农村的电力、交通、通信、邮政、教育、医疗卫生、再就业等。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构筑城乡一体化的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主要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实现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产业分工一体化;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实现城乡服务功能一体化;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实现城乡就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社会进步一体化。二、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发放给农村建设以及农村中小企业发展贷款的限制较多,农村建设和农村中小企业发展融资存在较大困难,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大对农村的贷款力度,降低门槛;农民的邮政储蓄多数用来支持城市建设,真正用在农民身上的很少,应该考虑开办邮政银行,将农民的钱真正用在农村建设和发展上。农村 信用社的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并适度放宽农村民间金融的放贷。三、着力培育农村各类新型合作组织,资金扶持,政策引导,科学规范,法律保障。四、中央以及各级财政通过拨款、转移支付等手段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平均到每个人身上的就很少,要注重效益最大化问题。如果给予农村建设更多的政策支持,要比中央给予大量资金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

23日,周铁农等考察了卫辉市唐庄镇代庄村的建设情况,并在唐庄镇政府与全国政协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及村民代表进行了座谈。

周铁农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说,史来贺同志、吴金印同志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们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为农村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刘庄、代庄共同的特点是生产发展,农民比较富裕,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虽然这样的村目前还属凤毛麟角,但它们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说明我们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可以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次通过考察新乡市的这两个村,看到了中央制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抓到了农民所需、所想,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得到了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的衷心拥护、热烈欢迎。我们将把这次考察结果进行总结,上报给中央;也将地方上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整理后反映上去。

周铁农就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讲了六点意见。一、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就是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就是要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很多,但重点是发展生产,增收致富。在发展经济中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发展,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可以包括三层意思:一切事情要靠人做,人是发展的主要动力;体现人是发展的受益者;人在推动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对应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人为本就是:以农民为主体,充分体现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农民要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农民自身得到了发展。新农村建设改变的不仅是农村,更要改变农民,要使农民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都得到提高;反过来,农民素质的提高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不尽源泉。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科教兴农的方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必须科学规划经济社会的发展。像吴金印同志为唐庄镇的规划“西抓石头东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粮”就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所以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依靠科技和教育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因地制宜走创新之路。各地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建设新农村的方式也会不尽相同,必须因地制宜,在大的思想的统领下,各人使各人的“招儿”。要在工作中研究新方法,形成新思路,探索新途径,创造新模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而非一个沿袭旧路的过程。五、要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贯穿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当前我们倡导的节约型社会,不仅是珍惜资源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要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奢侈为耻,制止一些农村经济上稍宽裕些就不思进取、铺张浪费的现象。要珍惜民力、珍惜财力,珍惜物力,珍惜人力,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和派的作用。各级人民政协和派要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好的思路、方法。同时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能够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和派的特点和优势,使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经济发展核心范文6

关键词:新疆;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发展路径

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要把新疆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接着,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再次明确将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定位。3年来,新疆围绕“五中心、三基地、三通道和十大产业集聚区”建设目标,通过完善政策规划体系、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深化经贸合作、加强人文交流等方面的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现状

(一)规划先行,科学谋划

围绕国家赋予新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战略定位,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抢抓机遇,高位推动。2014年9月,自治区审时度势印发了《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实施意见》和《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了核心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即:按照“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要求,以“三通道”为主线,以“三基地”为支撑,以“五大中心”为重点,以“十大进出口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开放步伐,充分发挥新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作用,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同年10月,由自治区发改委、经信委等42个部门组成的自治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对核心区建设重点任务进行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强化组织保障。2015年初制定了《2015年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工作要点》。同年5月又编制了《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优先推进项目清单》。2016年10月自治区又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指导意见》。目前,核心区五大中心规划相继编制完成,《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重大项目储备库暂行办法》正式出台。上述一系列顶层设计规划和高位的强力推动,极大地促进了核心区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项目带动,夯实基础

按照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滚动管理原则,一批核心区标志性项目有序推进。仅2014-2015两年,全区新增铁路营运里程1254公里(其中高速铁路845公里)、公路里程84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78公里),目前已经投用的民用机场数量达到18个,莎车、若羌机场新建以及库尔勒、塔城、阿勒泰机场改扩建等多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乌鲁木齐国际公铁联运汽车客运站和吐鲁番综合客运枢纽站相继投入使用,中俄过境哈萨克斯坦的多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正式开通,中断7年的中巴国际道路运输恢复直达通行,中巴哈吉四国过境运输正式开通运行,新开辟中哈、中吉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4条,总数达111条,居全国之首,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初步成形。包含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八钢公铁联运中心、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港等项目在内的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项目全面启动建设,阿拉山口、喀什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也于2016年12月通过国务院十部委联合验收,即将封关运营,一批国际商贸物流园区、大型边境贸易市场、储运中心和铁路、公路联运物流园区的建设,大大完善了新疆对外开放的平台体系,增强了招商引资能力和水平。

(三)人文引领,深化合作

按照“五通”目标要求,新疆在加强经贸合作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科技、教育、旅游、医疗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其先后成功举办第四届丝绸之路新疆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等大型活动,分别在老挝、斯里兰卡举办“中国海外文化中心―新疆文化展示周”活动,组织大型文化歌舞剧“丝路上的中国梦―永远的麦西热普”赴哈萨克斯坦进行访问演出。2016年10月1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部、深圳市、中科院四方共同签署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建设合作备忘录》;“丝绸之路经济带”信息服务平台成功上线。截至2016年底,新疆已在周边及沿线国家建立孔子学院10所;2016年9月成功举办了“中国―中亚国家大学校长论坛”;继续实施新疆籍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政策,积极促进与周边国家高校师生的交流。正式推出中哈吉“天山廊道”世界遗产跨境自驾游、环阿尔泰山跨境自驾游、中塔走廊帕米尔高原跨境自驾游3条国际跨境旅游新线路。积极推进国际医疗合作,从2014年11月起,在自治区人民医院、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治区肿瘤医院、自治区中医医院等五家医院先行启动国际医疗服务,2015年,五家医院开展国际医疗服务共接待外籍患者就诊7204人次,2016年1-11月,共接待外籍患者就诊6010人次。

(四)金融突破,支撑发展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保障,新疆金融服务业发展加快。2016年11月24日,巴基斯坦哈比银行乌鲁木齐银行开业运营,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新疆设立分支机构的首家外资银行;2016年12月,新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营业;新疆前海联合财产保险公司新疆分公司获批开业;新疆丝绸之路铝交易中心开业运营,新疆纺织交易中心获批筹建;中国塔吉克斯坦“一带一路”国际纺织产业园保险服务项目签约。截至2016年11月末,新疆已与哈萨克斯坦、美国等8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业务,跨境结算实际收付累计达2208.6亿元;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直接交易发展迅速,截至2016年11月末,新疆辖内人民币对哈萨克斯坦坚戈银行柜台累计交易4102万元人民币,人民哦运吉克斯坦索莫尼现汇累计交易2175.4万元人民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政策创新工作成效明显,其中合作中心试点银行共开立跨境人民币创新账户58户,各类贷款业务余额达244.34亿元;金融交流合作平台日渐完善,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丝绸之路金融论坛,2016年10月21日,新疆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三)发挥丰富能源资源优势,打造区域能源中心

依托新疆及周边区域丰富的能源资源优势,按照国家对新疆能源发展“三基地、一通道”定位要求,加快“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建设,形成比较优势明显的能源密集型a业承接转移聚集区和进口资源加工区,探索开展国际能源交易结算业务,打造区域能源中心,为我国提供多元、安全、稳定、可靠的能源资源。能源通道建设应重点围绕提升境内外能源资源利用水平和效益展开,通过加快推动中哈石油管线二期工程建设,逐步扩大原油的进口规模;加快西气东输四线、五线、六线等输气通道项目实施,提高中亚天然气进口量,提高我国对进口中亚油气资源的话语权。有效落实差别化产业政策,建设东联西进的能源资源加工基地。抢抓上合组织组建“能源俱乐部”的机遇,争取国家支持克拉玛依承办“上合组织能源论坛”,并在克拉玛依设立“能源俱乐部”驻中国办事机构;尽快组建新疆能源开发银行,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的资金、信用、技术等优势,更加有效地集中各类金融资源,弥补能源金融市场的缺损,推动新疆乃至全国能源金融市场建设,完善新疆地方金融组织体系。重点建设独山子、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南疆塔河石化等千万吨级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周边国家油气资源开发合作,按照能源资源惠及产地的要求,鼓励石油石化企业以及进口的能源资源更多在新疆本地进行精深加工,壮大新疆地方经济实力,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加快国家大型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建设,逐步提高清洁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增强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核心范文7

关键词:经济发展;广西农垦;核心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产业转移

中图分类号:F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3-0009-03

一、广西农垦大力发展园区经济

始建于1951年的广西农垦,职工队伍主要由转业军人、南下干部、大中专院校师生、知青、翻身农民、归国华侨、库区移民等组成。目前,农垦管区总人口约28.5万人,8万多职工,250多万亩国有土地,分布在广西12个市39个县(区),管辖104家国有直属企事业单位,有外来投资企业760多家,社会就业人数16.9万人。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2004年提出了充分利用国有农林场土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战略部署,2006年又下发11号、29号文件授予了自治区农垦局相当于地级市一级的计划、财政、税收、土地、建设规划和国有资产等六大经济管理权限,即“14+1”政策之后,广西农垦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确定了“整合资源、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的战略思路和总体目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与区内10个市、县和国内外150多家科研院所和单位,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招商引资等方面开展合作,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打造了以明阳、新兴、西江、北部湾等13个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以下简称园区)。农垦园区是广西农垦管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农垦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园区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经济规模逐年壮大、园区建设成效较好,对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以新兴工业园为例,试述广西农垦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发展,将工业园区打造成农垦新的核心竞争力。

二、新兴工业园的开发与管理

(一)新兴工业园区概况

新兴工业园是自治区农垦局与柳江县人民政府共同合作开发兴建的工业园区。新兴工业园位于柳州市南郊国有新兴农场,距市区中心14公里,距柳江河道鸡喇码头6公里,距柳州市白莲机场2公里,桂柳、柳南、宜柳三条高速在园区交汇,东可直达广州、香港等珠三角区域发达地区,西可达贵州、云南等大西南地区,南可直达南宁、北海、防城港等北部湾区域城市,交通十分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戏称“铁公机”,是连接各合作区域的重要交通枢纽。

园区总体规划建设用地26.21平方公里,控制用地规模28.23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土地约6000亩),园区定位为机动车零部件制造、机械制造、医药化工及及其相关配套产业生产基地和物流园。2007年,新兴工业园被自治区确定为A类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园区和优秀园区,同时也是全区第一个拥有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园区。2011年,新兴工业园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完成招商引资22.35亿元,完成经营总收入118亿元,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5.8亿元。新兴工业园已经成为了有力推动广西农垦与柳江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二)园区发展史

新兴工业园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以柳江县为主,农垦为辅的开发阶段。2004年6月广西农垦农垦局(集团公司)与柳江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约定由农垦向柳江县提供新兴农场3855亩国有土地用于“新兴机械配件生产基地”(后更名为“新兴工业园”)建设,园区的开发与管理主要由柳江县负责。

2.农垦与柳江县双方相对独立的开发阶段。

(1)农垦园区开发公司成立。2006年7月广西农垦实行“14+1”新的管理体制以后,广西农垦柳州新兴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即于2006年8月注册成立,与广西农垦柳兴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筹备处(同年12月份成立)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运行机制,代表自治区农垦局(集团公司)对新兴工业园其他未开发土地行使授权范围内的开发建设和管理职能。柳江县则在原已开发土地上自主进行建设、管理。

(2)双方独自开发的问题与困难。在农垦与柳江各自独立开发园区过程中,双方的各自优势无法互补,一些问题与困难也逐渐突现出来。

双方的各自优势:

广西农垦优势:一方面,土地资源:集中连片,征地手续简便,承载能力雄厚;另一方面,组织管理:隶属广西农垦,六大管理职能,合理资源配置。

柳江县优势:行政审批、服务等政府各项职能,有开发工业园的经验。

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第一,建设用地缺口大。新兴工业园因地理位置等优势得到了迅猛发展,2009年底累计使用土地已达300多公顷,新增建设用地使用量已超出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量指标。按原来的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已无指标可用。

广西农垦有大量适宜工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但绝大部分属于农用地,需要有政府土地规划、环评、建设管理的有力支持,才能转为建设用地进行非农利用,原有少量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最终也离不开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目前,有关农垦土地规划指标单列的法规尚未出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的分配权和土地规划的编制、评审、审批权仍都在地方政府。所以,缺乏行政资源支持的农垦土地也不再具有所谓的优势了。

而柳江县有土地规划、建设等行政资源,但从农民手里征收集体土地的难度逐年增大,而且适合用于工业开发的土地非常有限,所以没有土地在手,地方政府的行政资源优势也难以发挥。

以上两个原因致使新兴工业园的发展遇到了难以跨越的鸿沟,多个优质项目无法落地。

第二,开发资金匮乏。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按常规每1平方公里需要投入2亿元左右的资金。

广西农垦实施园区经济战略后,至2008年先后规划建设了区域层面以上的产业园区、特色集中区和商贸物流区多达23个,此外还有农场层面的若干工业集中区,无法做到全盘兼顾。新兴工业园前期的水电路网设施基本上都是柳江财政资金投入,要进一步扩大开发范围,资金压力也很大,同时也有税收分成顾虑。

此外,由于园区土地收储机制尚未建立,土地出让收入及税收目前也未返还用于园区开发建设,园区一直未能形成 “自我造血”功能,无法自行解决融资问题,所以开发建设所需资金几乎接近于无源

之水。

3.以农垦为主,柳江县为辅的开发阶段。双方合资公司成立。为了充分做到垦地双方优势互补,保障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按照自治区农垦工委、农垦局建设园区“一个目标、一个规划、资源共享、发挥优势、齐头并进、互利共赢”的原则和2009年8月自治区农垦局和柳江县人民政府洽商会提出加快成立合资公司的要求,2009年9月由广西农垦新兴开发公司(占股本51%)、柳江县园区投资公司(占股本49%)共同出资成立了“柳江新兴投资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按市场运作开发建设新兴工业园四方片区及其他未开发土地,形成共同投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合资公司这个平台的成功构建,标志着以农垦为主,柳江县为辅合作开发园区新阶段与新机制最终确立。

三、新兴工业园的成功经验

从2004年初试啼声到2011年10月新兴工业园已完成开发建设土地约6000亩,并于2007年通过了自治区A类园区评审,荣获特色产业园区和优秀园区称号。特别是近两年来,在农垦管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兴工业园经济呈现出速度快、成效好、潜力大的特点,成为拉动管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兴工业园取得如此成绩,其主要经验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垦地联手,加强合作

发展工业园区,农垦与地方政府各有各的优劣势,只有将地方政府宏观规划、公共服务的优势与国有农场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组合、有效配置起来,双方在政治和经济利益上结成互利共赢的紧密合作关系,才能给园区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强劲的动力。

新兴工业园自开创之初到现在,不管是以柳江县为主,还是以农垦为主,都离不开双方的紧密联系与通力合作。在相对独立开发阶段遇到的困难使双方更加坚定了采取合作开发园区模式的决心和信心,一系列合作依次铺开。例如,一是由双方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规划编制工作协调小组,对原各自委托编制的园区总体概念规划进行衔接、修编、调整、报批;二是成立联合招商小组共同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使园区招大商、招好商成为了可能;三是拟成立联合土地储备机构开展土地储备业务,将土地出让价的土地前开发成本及时返还合资公司,以便构造园区开发资金的“自我造血”功能;四是共同在供地、规划、建设、工商、税务等方面为引入园区的项目进行全方位服务,节省了大量资金、行政资源。

(二)创新机制,搭建平台

在“14+1”体制实行之前,柳江县政府在没有土地出让金返还农垦及税收增量分成之虞时,用高于一般征地成本和低幅度税收分成的合作代价,倾全县之力投资开发新兴工业园区。

在“14+1”体制实行之后,按照桂政发[2006]29号文件有关农垦国有土地出让金除扣缴的中央、自治区部分外,其他返还自治区农垦局,以及税收增量分成的规定,柳江县在农垦土地上开发园区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积极性有所下降,再以其为主投资开发园区已不现实;而农垦独立开发模式由于“14+1”体制授权不全、不到位等天生不足因素,包括开发资金、行政资源等在内,独自开发园区也处处制肘。

(三)绘制蓝图,规划先行

为了彻底解决土地瓶颈问题,广西农垦与柳江县人民政府于2007年11月签订了《新兴产业园区域合作开发框架协议》,新兴工业园区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以5年发展为目标,除已开发的土地外,再调10000亩左右作为预留建设用地,供园区发展使用。目前,《广西农垦柳州新兴产业园区概念规划(修编)》、《新兴工业园四方片区一、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获批复。同时,合资公司积极和柳江县国土部门沟通联系,通过新一轮调规,争取到了新兴工业园区更多的预留建设用地,并按概念规划的要求布置用地,将范围内的农保地全部调出,为今后园区发展用地预留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四)市场运作,多元共建

要推动耗资几亿甚至十几亿元的园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合资公司1000万的资本金无异于杯水车薪。为了解决资金匮乏问题,合资公司与柳州市建设投资公司签订了有关四方片区约2000亩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委托代建合同》。

四、对加快新兴园区发展的思路

(一)巩固现有模式,加大合作力度,科学发展,把新兴园区做大、做强、做优,再造一个新兴工业园

新兴工业园未来将重点开发四方片区,该片区位于新兴农场场部南面,规划用地面积9.6平方公里,分一、二、三区逐步开发建设,是新兴工业园的扩展区域。“十二五”期间,新兴工业园则重点开发恒业路西面1400多亩工业用地、新兴糖厂西面2000亩物流和仓储用地,四方片区将开发工业用地3000亩以上,进一步建全和完善配套设施,提供就业岗位3万个以上,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年提供财税收入3.5亿元以上,力争把新兴工业园建设成为一流工业园区,成为实现工业增长的核心载体。

(二)利用优势资源,留足后劲和发展空间,在园区的发展中不断提高公司的实力

园区开发公司将利用在土地、行政、资金、管理、人才等众多优势,积极参与园区标准厂房、商住办公、物流中心等配套工程的投资建设,构建资金的“自我造血功能”,不断增强自身综合实力。

(三)创新机制,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园区

园区将通过广西农垦、柳江县两个招商引资平台,不断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园区。

(四)创先争优,不断提升园区服务质量

在全球金融、经济等各种危机的影响下,入园企业的建设和生产面临着较多困难,为营造亲商、重商、安商的良好氛围,规范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园区开发公司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扎实开展“三个年”服务活动,深入一线了解企业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难题,使入园企业享受到零距离接触、零差距办事、零障碍发展的优质服务,切实增强企业增加投资的信心。

经济发展核心范文8

“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改进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方式,强化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切实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提高谋划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能力,提高依法办事、应急管理、舆论引导、群众工作的能力。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

“十二五”时期,要切实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群众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群众工作是我们各项事业成功的关键。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不断改进党的群众工作,落实群众工作制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要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关系,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领和提供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组织带领、凝聚激励广大群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要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做好群众的示范引导工作,以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重视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教育群众,使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增强群众工作亲和力和感染力。

“十二五”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建立决策反馈纠偏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工作力度,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提高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法制化水平,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以优良党风带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十二五”时期,要不断提高法治建设水平。各地在制定法律法规过程中,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服务科学发展,符合地方实际,反映人民意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要从立法层面更加重视有关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经济体制,建立国际化商业制度和营商环境,以及政府自身建设方面的立法。建立健全立法后评估制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着力构建法治政府。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基本建成立法科学民主、执法严格高效、司法公正权威、法治氛围良好、社会和谐稳定的法治社会。

中国共产党历年发展党员数量情况(2003~2008年)

注:中共中央组织部的《2008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7593.1万名,是新中国成立时的17倍;党的基层组织371.8万个,是新中国成立时的19倍。

数据来源:《2008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相关链接

期待更温暖的中国

这是辛卯年农历春节前的一天,北方天晴,很冷,南方下雪,也很冷。

候鸟一样的人群正怀揣着对温暖的向往,往家的方向迁徙。一年一度的春运还在困扰中国。

这东方的土地上,户籍制度构陷的城乡二元结构,依旧如故。有人说车票调价可以消除等待,也有人说飞机私车可以替代,然而熙熙攘攘的火车站里,每一张买不到车票后失望的脸,都是见证,都在诉说,那冰封的“自由迁徙权”何时迎来春天?我们想知道答案。

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9.8%,全年增长10.3%。12月CPI为4.6%,较11月5.1%的高位有所回落。一方面涨势喜人,一方面通胀缓和,经济形势看来很不错。

经济奇迹、北京共识、中国模式,溢美之词,一时纷至沓来。

但贫富差距扩大、环境污染严重、民生保障乏力,令亮丽的图景顿生阴影。上海静安大火毁了百户安居梦,新疆智障奴工引来辛酸泪千行。虚妄的赞美并不可靠,实际的人权更需关心。

作为人,作为普通人,作为普通的中国人,安全与尊严的底线怎样才能坚守住?我们想知道答案。

已经听惯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却依然远如天籁。农民工收入增长远远低于GDP的增速,大批劳动者成了经济增长的局外人,未能分享他们亲自参与创造的果实。

他们进城打工,他们起早摸黑,他们风餐露宿,但他们依旧是城市的过客。城里的月光再明亮,水泥森林里还是一片漆黑,房价日益高涨,物价伴着通胀,收入却不见涨,这是无名者的生活,从城市边缘处窘迫地回往老家。

成都已宣布率先打破城乡之间的转移障碍,但北京仍未能给出77元的“廉租房到底有多少,去哪里寻找”的答案。这么多年的城市化,何以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我们想知道答案。

地方政府追逐GDP的热忱一如既往,于是更多人的土地被征用,他们的房子被拆迁,他们的不满被压制,他们的故乡终究成了想象,而他们的补偿总是不公,他们的呼声很少有人倾听。

为什么他们不能获得公正补偿?为什么他们无法讨价还价?那属于他们的“财产权”何时才能真正落实?我们想知道答案。

中国在纽约时报广场和CNN推出了国家形象大片,明星们代表中国时姿态万千,而普通人的生活都在镜头外边,默默无声任岁月变迁。

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角色日显重要。人们也更期望对外展示的中国形象,更能反映日常生活的中国面貌。

GDP维持高速增长,国际上赞誉日渐增多。但一个积极的人,一个付出努力的人,一个对中国未来乐观的人,都会同意更要从人的自由是不是扩展来看待经济发展。

追求自由是人的本能。自由本身就是价值所在,就是自我充足,无须任何附加条件。经济改革上的成绩不能掩盖社会管理的低效。

更重要的是,如果GDP的增长是靠限制自由、诋毁尊严、破坏产权、与民争利来获得,那么这样的增长必定不可持续。

要以自由看发展,就必须继续坚持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强化社会领域的法治公平,并适时启动政治领域的体制改革。

“继续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这是主席访美之际的宣言;“风雨无阻,至死方休”,这是总理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声。

这是值得坚守的目标,这是亟待实现的理想,这是需要推进的变革。

经济发展核心范文9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摘要]从管理经济学角度出发,企业应实施动态管理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对企业内部进行重构和管理,从而保证企业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其满足现代企业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动态管理通常可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涉及企业管理中的技术革新、人资管理和经营策略分析等。文章从动态管理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关键词 ]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经济学;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02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并获得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使我国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主要集中在新技术的应用、合理的人员管理、有效的成本控制和企业优质服务体系的构建。动态管理兼顾企业内部和外部,以实现技术的创新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为前提。总之,企业处于动态发展之中,这要求企业实施动态管理策略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1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

1.1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内涵

目前,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分析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从狭义上讲,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循环管理的模式促进其核心竞争力与环境发展相适应。而从广义上讲,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多变的市场经济而采取的一系列涉及技术、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等实施的手段。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供应商、经销商、股东、客户的协调和管理都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其技术是否具有现代化特征、资源分配是否合理都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影响了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企业要依据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策略的调整,对其实施合理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完整的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包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确定、培育、运用和评价四个阶段,做好每个阶段的管理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1.2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必要性

目前,企业正在逐渐实施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模式。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客户的认同程度,因此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客户评价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实施这一竞争力的动态管理要求企业善于发现客户需求的变化。动态管理模式下,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对发展战略进行相应的调整,其战略实施具有必然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市场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之中,这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人力资源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经济全球化更是加大了其冲击力度,容易导致资源跨国流动而造成企业发展处于停滞。因此为了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企业应实施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模式。

二是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企业应对政府策略等宏观环境变化的基本策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随时关注政府的宏观政策,以免与政府策略背道而驰,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实施动态管理是企业硬性指标的重要手段。

三是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企业适应行业技术革新的策略,技术革新是企业在发展中时刻关注的问题,企业要始终处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前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要做到这一点,要求企业始终坚持采用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模式。

四是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能够使企业准确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的调整,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模式和服务体系,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包括分析企业的外部经营和内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只有企业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才能促进其持久的发展。经济学中常用的函数关系式包括: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内部管理能力M和外部管理能力R关系式等。基于此我们将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分析如下。

首先,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企业应从产品价格、数量等方面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才能满足客户需求,实现自身价值。市场经济发展一致性程度决定了其核心竞争力的大小。

其次,核心竞争力具有稀缺性。企业在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洞察力、组织管理能力。

最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知识性和系统性。其知识性体现在只有符合市场价值观的创新模式才能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选择对象,以此制定的发展战略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其系统性与企业自身的系统性相吻合。以能力为核心的资源、环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各种资源之间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只有各个要素同时发挥作用才能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3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的现实途径

3.1采用灵活的战略发展模式,培育企业核心市场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企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因此,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制定合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并采取灵活的战略发展模式,适应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以此培育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确保企业在某一领域的地位,并逐渐扩展核心领域,为其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3.2规范企业组织管理体系,营造企业核心机制

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应使其自身的组织结构保持一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实施动态管理模式,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制定和调整其组织管理规范。切忌单一依靠经验解决问题的方式,企业应进行适当的培训,时刻处于学习状态,了解市场经济的变化。总之,要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核心机制的构建十分必要,企业应规范自身的组织管理结构,时刻关注市场经济变化,建立有利于其经营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3.3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核心文化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发展所奉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发展宗旨等。正确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提高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另外,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从我国成功企业发展的途径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文化,优秀的员工培育方法依赖于企业文化的树立。缺少必要的核心文化,企业的发展也将陷于尴尬境地。

4结论

实践证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其是否能够依据客户的需求构建正确的发展战略。而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具有多变性。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企业管理能力包括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个方面,无论是资源分配、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都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应将主要竞争力集中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当然,市场经济具有多变性,企业发展也随时处于变化之中。企业应始终按照市场发展的规则,进行正确的外部协调和内部管理,使企业处于动态发展环境下,解决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提高组织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武.从管理经济学的视角看企业核心竞争力[J].中国集体经济,2010(9).

经济发展核心范文10

关键词:民营经济 非核心技术创新 非技术创新

民营经济如何提高竞争力,这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是一个重要问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但从民营企业自身的情况来看,应集中在非核心技术与非技术创新上,或民营经济的比较优势体现在非核心技术与非技术创新上。

非核心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的含义

技术创新的分类

企业的创新可以分为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其中技术创新又分为核心技术与非核心技术创新;非技术创新包括的种类比较多,如营销手段创新、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等,有时甚至是一种观念的转变。核心技术的创新离不开资金的大量投入,但资金投入不是核心技术开发获得成功的充分条件,仅是必要条件。核心技术决定着非核心技术的发展,非核心技术的创新不能离开核心技术的约束而自行发展,当然非核心技术有很多相关的替代技术,非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相对较小,相对简单。非技术创新主要从非物质方面着手,它与技术创新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方式是间接的,主要通过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管理效率的变化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

核心技术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与相关企业竞争时该企业所具有的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等同于产品的核心技术。一个企业必须在整个产业链进行定位,占据自己的战略位置,而这块位置就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可能是技术,可能是物流,也可能是库存管理。由此看来,现代社会中的很多产品的生产需要经过许多道工序,专业化的分工使许多企业参与到产品的生产环节中,在生产的某些环节中的关键技术才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而这种关键技术与产品的核心技术并不完全相同,所以要消除把产品的核心技术一律看作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误解。产品的核心技术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有条件的,或者说核心技术并不构成所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民营企业来说,其核心竞争力不是产品的核心技术,而是与产品相关的关键技术以及强大的生产能力、比较完善的营销网络。民营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就表现为非核心技术的创新与非技术的创新。当然这并不是说民营企业不需要了解产品的核心技术,而是民营企业在了解相关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与掌握核心技术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以最优惠的条件,及时获得核心技术,为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挥打好相应的基础。

民营经济发展与非技术创新的关系

民营经济选择非核心技术与非技术创新的原因

产品从原材料到消费者手中,可以分为三类环节,研发环节、制造环节、营销环节,企业可以处于不同的生产环节,参与产品的价值链,获取自身的利益。研发环节一般就是指产品的核心技术开发过程。现代社会的产品生产已越来越专业化,一项新产品的开发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多,资金、人才、技术一项不可缺,开发周期相应延长。核心技术开发的这些特征使民营经济自身的实际情况难以承担的,民营经济集中精力开发产品的核心技术是不适当的,经常是投入多产出少,挫伤民营经济创新的热情。制造环节一般是把产品生产出来,所使用的技术已经定型,要求企业仅仅是理解掌握,提高产品生产的熟练程度与精确程度。民营经济在这方面是可以适应的,民营经济完全可以以对市场的了解进行产品外观、颜色、体积大小等的改造,即实行非核心技术的创新,这种创新适应民营经济自身科研力量弱而擅长模仿的特点,扬长避短。营销环节是通过有效合理的促销手段、广告手段使消费者购买产品,这就需要处于市场当中的企业掌握先进的营销手段,这时需要的更多是企业人员的创意,即进行非技术的创新。

民营经济选择非技术创新的可行性

民营企业能够实施非核心技术与非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非核心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市场需求的变化取决于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变化,消费行为的变化又决定于消费心理的变化,这也预示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迅速,要求企业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把创新作为日常经营行为的一部分。民营企业比起国有与集体企业要具有优势,民营企业决策迅速,能很快觉察到市场的变化,迅速采取措施满足市场的需求。对民营企业来说,在发展的早期,应尽可能选择适合自身的创新活动,他们的创新应更多集中在非核心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上。非核心技术创新更侧重与原有技术的衔接,在原有价值链的基础上,与掌握核心技术的先进企业合作,能使民营经济充分了解技术的发展趋势,规避风险,在价值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非技术创新主要从营销手段创新、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等方面,民营经济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已初步建立了自己的营销网络,经营模式不拘一格,在非技术创新中更能发挥民营经济的优势。

利用非核心技术创新战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非核心技术创新战略使民营经济容易进入产业链条

随着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技术创新的速度加快,无法掌握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可以专注于产业链条的某一个环节,然后通过与产业链条中的上下游企业相互协作,共同实现产品的生产。民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先选择需要非核心技术的产业环节切入,这些环节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市场进入障碍较低,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但这也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也处于相对不利的状况。

非核心技术创新战略符合民营经济的成本约束

民营经济总体来说规模小,资金短缺,人才匮乏,不适合从事资金投入量大的项目,非核心技术的创新具有这样的特点。在引用核心技术后,民营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推出满足市场要求的新品,虽然在核心技术方面没有突破,但在非核心技术方面则应大力创新。非核心技术主要从产品的外观、色彩、体积的大小以及针对特定的消费对象方面创新,所需资金的投入并不大,技术要求并不复杂,但效果非常明显,符合民营经济少投入多产出的要求,符合民营经济的成本约束。

非核心技术创新战略容易发挥民营经济的比较优势

民营企业在发展中比起国有与集体企业来说具有体制上的优势,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能根据市场需要迅速调整其经营战略。非核心技术创新战略正好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调整创新的方向,非核心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需要民营企业对相应的核心技术与市场需求有深刻的认识。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正是在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一点一点突破原有体制的约束而实现的,市场经济训练了民营企业敏锐的嗅觉,在实施非核心技术创新战略时就具有相应的比较优势。

非技术创新战略使民营经济创新的思路更加开阔

非技术创新是一种非物质方面的创新,按德鲁克的说法,创新可以是一种观念的转变或想法的提出。如分期付款制度的引入使营销手段产生创新,使企业销售由生产驱动转变成需求驱动,同时使企业的生产与市场的需求联系更加紧密,大大推动企业与国家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非技术创新往往只需要很少的投资,仅仅是在体制方面的一种新的想法,非常适合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在暂时不具备核心技术创新的前提下,利用非技术创新与非核心技术创新一方面可以节约资金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逐步积累,为以后进入产业链的上游打好基础。这种创新战略将会使民营经济意识到创新除去物质方面的创新外,还有非物质方面的创新,拓宽民营经济的创新思路,促进民营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核心范文11

2006年印发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强化海洋意识,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生态,开发海洋资源,实施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经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对海洋经济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段时期,我国建立了海洋经济核算体系,全面实施了海洋生产总值核算,海洋经济统计工作开启了全新的时代。

一、新产业分类标准颁布实施

为合理界定海洋经济概念、科学划分海洋产业,2005年,我国开展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研究。2006年12月,我国海洋经济领域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20794—2006)正式颁布。该标准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参考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明确了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概念,区分了海洋产业及海洋相关产业2个类别,构筑了海洋经济的核心层、支持层和层等3个层次,具体包括28个大类、107个中类和380个小类,基本构建了完整的海洋经济统计分类体系。同年,为了明确沿海区域的分类标准和海洋经济统计的区域范围,海洋行业标准《沿海行政区域分类与代码》(HY/T094—2006)。这两项标准的颁布实施,规定了海洋经济核算的行业范围和区域范围,为核算体系的创立提供了前提条件。此外,我国相关部门还编制印发了《海洋高技术产业分类》《海洋经济指标体系》《海洋高技术产品分类》《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标准体系》等标准。

二、海洋经济核算体系的创立

2005年,为全面反映海洋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实现海洋经济与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的可比性,为海洋经济发展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建设海洋经济核算体系,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工作,依据《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参考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经济核算的研究,创建了由海洋经济主体核算、基本核算和附属核算构成的海洋经济核算体系框架,构建了海洋生产总值核算的方法和模型。海洋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包括海洋经济生产核算、海洋投入产出核算、海洋固定资本核算、海洋对外贸易核算、海洋自然资源核算、海洋环境核算和涉海社会活动核算等。2005年8月,《海洋经济核算体系实施方案》印发,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工作。2005年6月~2006年6月,为了验证海洋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河北省和江苏省盐城市分别开展了省、市两级海洋生产总值核算的试点工作。海洋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使海洋经济统计工作发生了质的跨越,是海洋经济统计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里程碑。

三、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全面实施

在专题研究和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06年,国家统计局批准实施了《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并废止《海洋统计快报制度》。之后,为适应国家统计分类、统计制度和统计时效性的变化,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要求,先后形成了2008年、2011年、2013年、2016年和2020年多个修订版本。2007年,全国和省级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工作全面实施,开展了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可比价核算和历史数据核算等工作,实现了海洋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07》全面改版,公布了自2001年开始的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历史数据,重新规范了产业名称,调整了年鉴的框架内容。从2007年开始,在每年第一季度,通过《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上年度海洋经济初步核算数据;在每年第四季度以后,通过《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上年度海洋经济核实数据。之后,海洋经济统计工作进入稳步发展期,连续定期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在这段时间,依据《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20794—2006),海洋经济统计口径和内容进行了调整,统计范围扩展为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12类主要海洋产业及其他海洋产业活动。为保障核算数据的稳定性,这一核算范围和口径沿用至今。2012年9月16日,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国务院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该规划作为“十二五”时期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此后,沿海省市纷纷印发实施本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又掀起新的高潮。海洋经济统计核算数据为科学评估“十一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状况,深入分析发展问题,合理预测“十二五”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信息支撑。国家和沿海地方政府对海洋经济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极大地加强了海洋经济统计工作。

作者:何广顺宋维玲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经济发展核心范文12

我国社会主义旨在追求更广大群体的利益,使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基础,其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法律和制度中,决定着市场经济建设的目标,也通过法律权威和制度规范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其二,我国市场经济虽然可以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但是其主体仍以维护自身利益为主,其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取向存在一些差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完全相符合的,也存在着正相关与负相关的波动[1]。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市场经济相背离也具有一定的逻辑基础,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而市场经济又决定了市场主体利益的价值追求,所以在客观上来说,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具有半径差异。

2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背离

2.1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我国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负面性。例如:我国实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策略,极大程度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在效率提高的同时会产生一些社会公平问题。此外,实行部分人先富的政策会加大社会收入差距,并且使差距逐渐扩大,从而导致社会中一些群体产生不满情绪,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性。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因而导致价值取向混乱。在现阶段,我国贯彻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以将社会价值放在首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社会道德水准多数情况下被扭曲,使社会沦为金钱的社会,例如:老人摔倒,而群众到底应不应该扶起的问题引人关注和发人深省。因此,我国的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严重的冲击作用。

2.2工农阶层群众对其主体地位有虚化感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的人民民主的国家,所以以工农阶层的群众为主体,保障这些群众的基本利益和权益,进而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然而,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工人阶级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使群众对自身主体地位感觉到越来越虚化:首先,我国工人队伍壮大的速度十分迅速,我国实现充分保障每一个工人权益和利益的难度较大;其次,我国工农阶层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就业者数量迅速增多,给我国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最后,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各种职业角色都在发生转换,没有所谓的“铁饭碗”,而更多的企业会选择实行合同制,进而导致工人阶层的许多人面临下岗失业等问题。正是由于我国工人阶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而使越来越多的工人感觉到自身主体地位的虚化。

2.3群众对社会的不公平感与日俱增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人民的幸福指数与市场经济越来越背离。首先,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较大,穷人一贫如洗,富人腰缠万贯,两极分化现象十分显著。其次,我国多数官员的腐败不利于民生,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因此,社会矛盾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加剧,更多群众的不公平感油然而生。所以,我国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生了严重的背离,不利于我国的发展。

3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

3.1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相融性首先,二者都以社会生产力为基础,以促进国家发展和进步为目的。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为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二者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高度。其次,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联系。

3.2大众实现合理回报率对二者融合起关键作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我国经济的两级分化。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用法律权威和制度规范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市场经济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目前,我国多数群众对社会的贡献与回报呈正比例,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维护社会的稳定秩序,从而大众的合理回报率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的关键[2]。

3.3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化我国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容易产生意识形态化,而市场经济的各种矛盾也相继伴生,因此,要想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化,需要有效地消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其一,需要遵循矛盾中蕴含的规律,掌握并利用其自然规律以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其二,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