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办学校的管理

民办学校的管理

时间:2023-06-26 16:23:39

民办学校的管理

民办学校的管理范文1

民办学校教学质量师资管理

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政府独揽办学的局面被打破,民办教学的形式应运而生,且在迅速的发展之下,形成了事实上的教育市场。然而民办学校间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如何放大自身优势,将教师队伍培养与学生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以获得市场认可就成为当前摆在民办机构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对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师资管理进行探讨,来探寻师资管理的着眼点与制度保障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民办学校的与时俱进与教学质量优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师资管理是提高民办学校教学质量的基石

教学质量由“教”与“学”两个部分组成,对于民办学校来讲,其学员更多为“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积极性高的同时,对教师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就成为学院择校的依据。当然,学校的优劣同主办者的素质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教师还是学员最为看重的因素。

二、民办学校师资管理的着眼点

(一)优化师资结构

师资结构主要指的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就年龄结构来讲,民办学校应当以中青年为主体,因为她们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教学的中坚力量。且青年教师亦不可或缺,其有着很强的可塑性,是学校的未来,通常把握中年教师的人数比例在50%,青年教师在20%;学历结构方面,民办教师的学历仍需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主讲教师,应注重对师生、博士、留学生的吸收,这对于学校声誉与办学质量提高十分有利;职称结构方面,应努力把握初级:中级:高级=3﹕5.5﹕1.5的比例,以促进学校师资队伍学术结构的优化。

(二)形成协作团结的师资群体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并非独立的个体,而应当是协作团结的群体。在民办学校当中,因各种因素的存在,使得教师的动态情形十分突出,故对教师间团结互动,同心同德,来保持教学的完整性、一致性,有着更高的要求,且有着更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民办学校应当通过协作团结师资队伍的建设,来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学任务,进而形成积极向上、彼此激励的良好校风。

(三)任人唯贤的校长

就当前来看,校长负责制被广泛应用于民办学校当中,校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规划者、组织者与实施者,是学校发展的工程师、设计师,其作用举足轻重。相关实践表明,相同学校条件的情况下,学校素质存在差异,其办学效果也有所不同。总之,民办学校的核心是校长,他应当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有远见,使得教师们感受到光明的前途,形成学校的内心里和凝聚力,从而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校品牌的树立奠定坚实基础。

三、民办学校师资管理需要制度加以保障

(一)坚持聘用制

依靠坚持聘用制,来实现动态的师资管理。民办学校应当在竞争规律与价值规律作用下,结合供求双方选择,来进行教师的配置。民办教师的选择应当进行公开招聘,在初核合格后,有半年或一年的试用期,之后经双方同意,便可签订为期3-5年不等的正式聘用合同,到期后可续聘,且在合同中应对双方权利义务、工作待遇任务及解聘条款作详细规定。

(二)教育目标责任制

落实教育目标责任制,来促进民办教学秩序的进一步规范。现实而远大的目标对于人创新潜力的激发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民办学校应当有一个每年的总目标,以总目标为基点,来对教务、招生、后勤、学生工作等职能部门的公共目标和分项责任目标加以确定,且将具体的职责落实到个人,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工作量应当作出明确规定。

(三)完善的考核机制

民办学校对于教师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应当给予特别的重视,其中应注意考核机制的完善,来促进对教师主人翁意识的培养。应当量化教学目标,在某些内容难以量化时,采取无记名问卷的形式来加以考核。在每一学期,由学生来评价讲授质量,而学校则将其同教学检查、统考课成绩来对教师作出综合性的考核,以考核结果为依据,来予以奖励。

可以说,以上制度规章的完善、实施对于民办学校师资管理十分重要。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创造性能力和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并不能单纯依靠这些程序、规章来加以制约,而是应当注重对他们归属感、事业心的培育,来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思想与工作方式,从而依靠他们的觉悟、认识来进行教育。

四、结语

师资管理与学校教学质量关系密切,特别是对民办学校来讲更是如此。新时期,摆在民办学校面前的形势更加严峻,参考上述内容,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合理地开展,从而实现高素质、协作团结师资队伍的建设,来为民办学校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阎志华.提高民办学校教学质量的若干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丁荣良.民办学校师资管理刍议[J].教育发展研究,2012,(8).

民办学校的管理范文2

和公办学校的管理不同,公办学校属国家所有,管理人由上级机关派出,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代表,不论其品行、能力、态度、成效如何,都有一种当然的权威。学校的基本秩序和常态运作由上级部门确立和历史形成,大多并非管理者所能变易的。所以尽管公办学校的管理效能不一定是高效的,但它的基本秩序和常态运作却是很有保障的。在民办学校中,学校的投资人、管理者和聘用教师都成为教育市场的平等主体,依靠绝对权威简单的压制管理常常引起各个层面之间的对立、离心和分裂,产生动荡和危机;因噎废食,疏于管理却又会导致学校管理的缺失,形成废弛和无序。如何实现基于有效管理层面的基本秩序和常态运作,成为民办学校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课题。

“法、术、势”是韩非子为统治者创建的一套完善而行之有效的“王者之道”。韩非的理想是:拥有至高权力的统治者,创造完备健全的法律制度,同时掌握一整套驾驭臣民的操作技巧,从而能够轻松地达到“智虑不用而国治”的效果。韩非的“法、术、势”理论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直到今天,仍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对于提升民办学校的有效管理也不无裨益。

在正德中学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我们扬弃这一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理论,实现了学校的大局稳定,办学品位、良性运作和积极发展态势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从而勾划出学校有效管理的大轮廓,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管理档次,积聚发展底蕴奠定了基础。

现将我们的理解和相关做法分述如下。

一、法:依“法”治校

“法”是学校正常启动和运行的操作系统和程序软件。依“法”治校,依据和制订完善的“法”,才能确立有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建立一个秩序井然的“法治社会”。

1.循法则

本地众多的民办学校有两种类型:社会人进入教育领域,老板们往往无从掌握教育的固有特点,习惯于市场经济其他领域的管理方式进行运作;教师办学,理想化色彩很浓,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显得手足无措,学校管理中易处置失当,常常简单地照搬公办学校的既有模式操作。

民办教育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和部分,同时有着当然的教育特质,这就决定了民办学校在投资人、管理层、教师、学生群体、上级机关及社会诸多方面的关系调适中具有自身的规律性。民办学校的运作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有机结合。只有探索和遵循教育市场规律,才能实现民办学校的有效管理。

我们正德中学属于教师办学,举办人有着多年教育领域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同时对探索和发展中的市场经济有一些钻研、心得和经历,所以正德中学的初创阶段即高屋建瓴,注重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有机结合,在创办初期即转制为控股制后,实现了各层面的凝聚、学校决策的集中和运作的效率。学校运作平稳,运转流畅,无学校体制因素造成的发展梗阻现象,为县内公认解决了体制内耗的成功范例。

经历了风风雨雨,值得高兴的是,我市大多数民办学校在学校体制、内部运作机制、管理模式和操作细节诸方面正在进行消极或者积极的调适,逐渐进入教育市场的本我角色。

2.守法纪

由于民办学校大体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相关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尚有一定的弹性空间,政策导向还是以“扶持”为主。有些管理人错误地认为学校是“我的”,消极对待甚或抵制部门管理。更有甚者,有的人置学校生存和发展于不顾,罔顾法律,投机民办教育市场。

民办学校的投资人应该充分认识到民办教育对于教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吃下定心丸,不把发展民办教育当作权宜之计,大胆投入,从长计议。况且,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在当今先行市场化的其他领域,因违法违规操作而锒铛入狱的屡见不鲜,殷鉴不远,民办学校的投资人和管理者不能不警醒。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规章制度和工作部署,是民办学校得以合法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实现学校内部有效管理的根本依据。离开国家法律的保障,各有关部门的支持,民办学校便没有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学校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只能依法办学,自觉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

3.制规章

完善明确的规章制度是学校因校制宜的产物。民办学校大可发挥体制优势,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广泛吸取办学经验,树新理念,讲高品位,因时制略,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我们正德中学在管理中明确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立下规矩,制定切实可行的纪律制度;养成习惯,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全体师生对于学校的常规制度,通过规章流程的教育,能够知道;通过增强制度意识,能够想到;通过身体力行,能够做到。

二、术:以“术”理校

“法”构建出管理的骨架,通过“术”,才能做到有血有肉,使民办学校的有效管理顺畅、流畅。

1.凝心聚力有“术”

民办学校的股东和普通教师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触动神经的敏感问题。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弱化老板意识,突出学校行政管理职能,体现相互之间的平等地位。行政管理和职能分工关系使校内人际关系显得自然和谐。以此为基础,我们对全校师生大张旗鼓地进行爱校教育,教育师生在充分享受正德爱的同时爱正德,在分享正德事业成功的同时分担创业的艰辛。

2.创新机制有“术”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正德中学围绕“布置、落实、督查和总结”八字方针,强化、细化、优化、规范化学校管理。创设并调顺符合学校规模和实际情况的“集中统一,条条指导,块块运作,条块联动”的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并形成各个小系统的自运行机制。不唯资历和来历,不靠股份和高薪留人,坚持推行体现个人基本能力,更注重现时工作实绩的结构工资制和绩效工资制,真正调动起广大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3.常务处理有“术”

细节决定成败。管理者处理事务的机变和管理过程中的艺术性至关重要。管理者既要追求现代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也要具备在现实中学会处理日常事务和人际关系的本能。依靠超前的办学思想,我们一鸣惊人;凭借诚信的处事原则和纯熟的处理事务能力,我们营造出积极和谐的学校内外氛围,赢得了校内师生的一致认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尊重。

三、势:凭“势”立校

“法、术、势”三位一体,法、术、势思想的最后落脚点,就是为了巩固和扩大管理的“势”。失去了“势”,法就是一纸空文,一切管理之术也就无从谈起。

管理需要位势,“势”使管理者能够政令畅通,统领全局。公办学校的管理者代表上级机关执行使命,是当然的权威,能够确保系统的自然秩序和基本运作。而民办学校则不然,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市场的平等主体,市场人的易于流动和多向选择使管理者失去了传统的权威,公办学校意义上的“势”消失殆尽。必须重新造“势”,才能稳定系统整体架构,形成运作正常动力。

“势”的造成有赖于学校的体制、运作的机制、学校地位和前景、管理者的道德和人际氛围等诸多因素。股东之间有“势”,主要管理人与管理层之间有“势”,股东和聘用者之间有“势”,顺“势”而为,学校才有核心,运作才有序,管理才有效。

1.有理想导“势”

“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曾是许多公民办学校管理中稳定队伍的法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一理想化的法宝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迈入民办学校的教师固然看重收入,然而随着民办学校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此消彼长,对未来前途不确定性的担忧,使得教师选择中,更多的注重学校现有的市场地位和长远的发展前途。管理者不仅要倡导共同的学校理想,而且要让学校群体认同理想的实现条件和现存努力,进而自觉融入到理想的共同奋斗中去。最吸引教师的是学校的前途,留住人才的关键也是学校的前途。我们正德中学在民办学校中率先建起高品位的平民学校,高起点规划,高规格配置,高标准管理,取得了众多骄人的成绩,让老师看到希望,对学校的前途充满信心,他们就不会为一时之利所动,安心踏实地为学校发展尽心竭力。

2.有思想造“势”

优“势”形成需要科学思想的指导。学校思想是学校的灵魂,我们学习先进的办学思想,立足自身,确立“陶人之常情,扬我之个性”的教育理念,倡导崇德敬业、自强创新的校风;严谨求是、铸魂启智的教风;砺志笃学、修身健体的学风,践行正德特有内涵的办学思想:遵循教育市场规律,依法治校,以德理校,机制立校,教研强校,创建个性鲜明、内涵深厚、品位高雅、与时俱进的现代学校。正是在这些超前且一以贯之的思想指导下,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混沌的发展过程中保持方向,始终前行。

3.有道德引“势”

虽然说举办民办学校获取合理回报是众多办学者的初衷,但只有把民办教育作为教育理想来追求,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来办,才会有学校的长远发展,唯其如此,也才会有稳固和更多的回报。

我们正德中学的主要管理者也是学校投资人,我们不为一时私利所动,摆正自身位置,依托学校建立与师生员工平等的人际关系,公开公正公平处理学校事务。用高洁的人格亲合人,而不是用老板的权威来压服人。注重学校管理层特别是核心人物自身的人格塑造,正校德,厚待老师;正师德,厚待学生;正生德,厚报社会,成为正德中学大势已成,人心凝聚的法宝。

4.铸品质成“势”

“势”的形成决非一时之功,需要我们以顽强的意志、坚韧的品质,不断探求,精心呵护。没有一成不变的优“势”,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恒“势”。如果说民办学校的创立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那么,历经艰难,最终修成正果就更是众多民办学校坚韧意志和优秀品质的丰厚的回报了。

民办学校的管理范文3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情感管理

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属于一种新生事物,其内部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而多变的工作。目前,虽然在校生人数和近几年的入学人数都已超过国立的普通高校,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就发展而言,仍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内部学生管理工作也更是在“摸索中求发展,探寻中求完善”。本文所谈的“情感管理”属于民办高校初级阶段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种管理思路。它来源于民办高校近十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实践,适用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民办高校,是目前陕西乃至全国民办高校初级阶段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种摸索和创新;它的提出基本符合目前民办高校的生源结构、师资力量、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的客观实际。

一.“情感管理”在陕西民办高校大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性

“情感管理”属于民办高校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一种学生管理思路,本质上区别于国立普通高校的“制度管理”和“学分制管理”,从其核心内容上来看,民办高校初级阶段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注入“情感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提倡“情感管理”将对促进陕西乃至全国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情感管理”的基本原理

“情感管理”的核心是一个“爱”字。首先是每位管理者要树立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人民教育的思想,只有热爱这份工作,热爱这项事业,我们才会用心去做,使我们的枯燥的工作变的有血有肉;其次是爱我们的学生,要求我们要站在学生的根本利益上,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情理并重,爱严相济,以自身的行为教育、带动、感化学生,树立“人人可教”的思想,力争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己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用心去爱学生,与学生心理相融,情感相通,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服务意识才能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达到逐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良好效果。

(二)高校学生管理加强“情感管理”的必要性

民办高等教育整体上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没有脱离高等教育基本范畴,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做民办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既要按照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与制度、组织好“教”与“学”这两个中心环节的同时,在具体教学管理中又要根据民办教育对象与层次的特殊性,摸索出适合于自己发展的一套教学管理制度。从目前陕西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由先天不足而导致管理制度和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与管理制度,或者说现有的不健全的管理制度与管理中普遍遇见的具体问题相脱节,从而导致陕西乃至全国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与国立的普通高校相比还存在的很大的差距。我们如何来逐步消除这种差距使两种机制的学校的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舞台上同台竞技,同样成为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除了我们在考虑不断提高学生入学以前的理论基础水平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不断的加强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更新教学管理思路。逐步形成系统的管理思路,规范学生管理形式和创新学生管理方式。使教学管理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既而向科学化迈进。

民办高校初级阶段的现状,决定了其引用国立高校的纯制度管理的不可行性,它的学生管理工作既不能用普通高校的主体,学生管理学生的思想;又不能用中、小学主体方位包揽的管理模式,它是由被动管理向自觉行动,由班主任管理向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跨越的过渡阶段,不断更新的不定位阶段。民办高校初级阶段的学生管理是不定式管理,是百家争鸣的管理,但是,也是极其复杂的管理,劳动强度极大的管理。而在其当中注入“情感管理”新的内容。则是一种切合民办高校发展的初级阶段实际的管理思路。

重视“情感管理”,是民办高校初级阶段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自然作为,由于民办高校初级阶段的先天不足,而导致其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必然形成纯制度管理的软弱无力,要搞好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也同样需要填补不足。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注重教书育人工作,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投入,辅依于“情感管理”,才能完善强有力的学生管理工作。

二.陕西民办高校加强“情感管理”的建议与措施

发展中的民办高校,各种管理措施都有个不断的完善的过程。“情感管理”作为一种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摸索出的一点经验,它是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职业道德的一种继承和发扬,也更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运用和创新。在实际工作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树立“情感管理”的意识

初级阶段,是任何事物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民办高校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客观上也不可能脱离它。“情感管理”作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种管理思路,它来源于民办高校近五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实践,适用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民办高校,是目前陕西乃至全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种摸索和创新,它的提出基本符合目前民办高校的生源结构、师资力量、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的客观实际。

鉴于学生的整体特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认识其客观性,树立“情感管理”的意识,从爱护学生入手,以情激情,以心换心,与学生交朋友,注重情感教育,唤起学生的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的能力,一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为学生的顺利成长和学生队伍的稳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细致,敏锐的观察力,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深入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洞察其内心世界,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诊治”学生的“心病”,从而提高整体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心理素质。

(二)领导与机构建设

学生处是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管单位,班主任和辅导员

是直接面对学生的基层管理者,他们不仅代表学院对班级学生进行严格管理还要代表学生向学院反映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在长期的学生管理实践当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树立良好的校风,除了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学生管理制度和细则外,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加强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增强其工作责任心,鼓励其创新思维,从而形成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班主任辅导员队伍,要求他们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人人可教好”的教育思想,才能用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场合、安排适当的时间,去挖掘和激活每个学生的潜能并使之合理发挥。这正是能使“情感管理”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三)以人为本的“情感管理”措施

“情感管理”的内容多种多样,从长期的实践工作当中,我们选用了“以诚对待学生、以理说服学生、以情感化学生、以心哺育学生、以行带动学生”的“五以”内容。

第一、以诚对待学生

民办高校初级阶段的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同时生源也是民办高校发展和壮大的生命线。这就决定初级阶段的学生管理,不能用老模式,不能高高在上,而必须是:老师和学生既是师生关系,也是朋友关系,伙伴关系,以诚心对待学生才能学生信任,才能有威力管理学生。

例:从招生到管理,自始至终我们以诚对待学生,介绍学院情况不胡夸,不许愿,正视我们的规模,讲清我们的教学质量,管理质量和就业情况,由于事前说真话,我们几年来,学生学期流失业率平均控制在5%以内。

第二、以理说服学生

现代大学生,社会知识可谓见多识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很强的识别能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压而不服是条件反射,唯我独尊是病态心理,扬长避短,用说理的途径,来说服学生,来启示学生,来教育学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

例:在处理学生违纪的过程中,我们的作法是:班委会先提出初步处理意见,要求学生管理科要充分听取班委会意见,听取该班班主任的意见,经过处委会议认真研究决定,我们不但就事论事,而且还做到就事论理;要做处理一个人,激活一个人,教育一个面。

第三、以情感化学生

理走天下、情溶万物,现代大学生多数比较讲义气重交情,老师像父母,兄弟姊妹一样关心他(她)们,体贴他(她)们,爱护他(她)们,情溶一体,他(她)们就会相信你,依赖你,就容易接受你的教育,乐意听从你的管理。

特别是现代大学生中,单亲学生比例在明显增长,他(她)们缺少关心,缺少关爱,缺少父爱,母爱,他(她)们需要情感,送情入理教育他(她)们,比强硬的制度管理,收效会更佳。

例:学生生病住院,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做到从找车,筹钱,到整夜陪伴学生住院,有好几位班主任因过度劳累,学生病愈,班主任卧床。我们有的班主任为学生代管生活费,有的班主任把自己被褥送给家庭困难的学生等等,由于师生情深,我院经常有学生家长打电话,或来信表示感谢,甚至有部分家长亲自带礼物上门拜谢。

第四、以心哺育学生

教师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程师,承担着培养学生美好心灵的工作。面对受教育群体中的大多数双差生,更应该以爱心和适当的方式善待,感化每一位学生。我们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优点和缺点、要了解其成长的家庭生活环境、注重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的变化,要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学生,引导他们向正确的人生之路上健康发展。虽然我们的学生基础普遍薄弱、综合素质较差,但我们可以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任何才能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他们“先做人、后做事”。鼓励他们积极向团、党组织靠拢,树立正气、教育他们树立自信,培养他们养成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爱心及情感浇灌的同时,更应对学生严格要求,从严管理,做到爱严相济,在爱中求严、在严中见爱,与学生心理相融。常言说的好,“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把学生看成是自己亲生儿女,兄弟姐妹,知饥知饱,知寒知暖,关心入微,就有可能激活他(她)的良知,激活他(她)们的潜力,就有可能出现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异情。

例:为了使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内容,能更好的消化吸收,学生处要求全体班主任,尽其所长,利用自己课时间,进班辅导(无报酬)、每班、每周不少于两次,有的班主任为使入学文化课基础差的学生能跟上教学进程,利用双休日,在宿舍单独进行补课,他们的心血换来了学生求知的信心。

第五、以行带动学生

常言道:身教胜于严教,众人皆知,老师的言行,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着学生,要叫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一个好教师的自身行为就是无形的命令。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严格要求自己去进取,努力学习《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同时,针对所带班级的专业特点,加强额外的专业知识储备,从而站在不同的理论高度,适用不同的体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同时,用自身的言行素养影响和感染学生,以自身行为带动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表现出主体性和示范性。

民办学校的管理范文4

关键词:导师制;民办高校;学生管理

一、民办高校实施导师制的意义

1.有助于促使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目前,很多大学把教书放在重要位置,淡化了育人功能,重视知识理论的传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民办高校生源相对薄弱,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吃苦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不足,自控能力不强,这使得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注,民办高校导师制的成员是由专任教师组成,可以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他们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的指导,而且可以对他们生活、心理上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长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2.有助于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民办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采用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等途径,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能否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关键在于有没有为学生实践和创新提供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促使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传统的管理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管理者重视学生的管理而非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之,民办高校导师制的实施,促进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师生在时间和地点上有看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导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学科竞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激发学习的乐趣,在满足学生发展的同时,又满足了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目前民办高校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1.导师制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实施导师制情况表明:在实施导师制的过程中,大部分高校没有明确导师的权利和义务,制定目标比较含糊,多数导师完全是靠主观臆断对学生指导,缺乏计划性和必要的监督措施,学生甚至将导师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混为一谈,这种导师制实施起来轰轰烈烈,实则很难实现最迟的目的,没有彰显实施导师制真正的内涵。2.导师人数与指导学生数不匹配民办高校实施导师制过程中,大多采用班导制,或者年级制,即每一位导师带一个班的导师,或者是几个导师分别带不同的年级。但每一位指导学生的数量是否合适,一般而言,导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指导学生的数量过多,就不能达到指导的目的,管理的效率也会降低,民办高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师工作任务重,一般是采用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相结合,而外聘教师属于上课来,下课走,不能担任学生导师。专任教师中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担任导师,导师资源远远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校会选择聘任行政人员、管理人员担任导师工作,专任教师面临着教学、科研等工作压力,对学生指导的时间就会变少,而没有导师和学生数量相匹配的学校,导师制管理模式只是流于形式。合格的导师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责任心和爱心,导师队伍的非专业化常常使导师工作力不从心。3.缺乏对导师的培训民办高校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导师不关心学生,不了解学生情况,甚至一个学期下来自己指导了多少个学生也不清楚,指导学生的质量和效果可想而知了,有的导师只是对学生学业上进行指导,而缺乏与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交流,有的导师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一旦遇到问题,他们会手足无措,仅凭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应付工作,势必会影响导师管理效果。

三、民办高校实施导师制管理的路径研究

1.完善导师制管理制度民办高校应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与导师考核,评职称等激励措施,对于在导师工作方面做出成绩的老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每学年对导师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优秀的导师,在评职称、晋升方面优先考虑,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导师,给予警告或者取消评优资格。2.理清导师工作内容,细化导师职责导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而且要重视思想的引导,并定期开展专业相关教育,培养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考试,传达考试精神,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范指导,发展学生个性,开展校外学习指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果,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分享成功经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学业导师资源丰富是民办高校导师制成功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可以为导师制的执行提供保障,导师团队应加强沟通交流,分享成功经验,案例分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互动,同时,及时对导师指导学生情况进行追踪,了解导师每月指导内容与次数并汇总,对指导内容和次数达不到要求的老师进行督促,形成长效运行机制,提高导师的工作效率。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导师制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探索高校管理模式,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将会推进导师制度越来越完善,为民办高校实现应用型人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靖.论民办高校的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J].人力资源管理模式,2014(2)

[2]杜宇.民办高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管理模式的路径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6)

民办学校的管理范文5

关键词:二级管理;措施;改革

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笔者尝试用SWOT分析法对民办技工学校二级管理进行分析,希望以此促使学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优势、提高效益。

一、SWOT分析我校二级管理的内外环境

(一)优势(strength)

1.目标分解优化。高层领导下达整体目标,再将目标分解到系部,以系部为一个责任中心,加速高效地完成目标的实施、实现,使各层级有事可做,有“法(目标)可依”,考核有据。

2.有利于系部自主创新地管理。近几年,随着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沿用的三级管理模式导致学校管理层次过多,中间环节过多,导致决策下达和信息反馈速度慢,容易失真,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不高。实施二级管理后,系部拥有更多的自、更大的积极性、更强的创造性、更高的效率,而且学会了“自我经营”的发展思路,根据本系部的特色,建立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有利于系部巩固专业优势、创建特色,同时提升了系部各成员的成就感,加强教师队伍的主人翁精神和凝聚力,形成良性循环。

3.有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形成的金字塔目标管理,底层的目标得以实现,塔尖的目标自然得以实施。同时,由于工作重心下移,行政中层职能机构可以精简,学校领导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处理战略战术问题,节省了学校领导的管理精力,系部有一定的权力,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一系列的问题,不必凡事都交到学校领导,使学校和系部相得益彰。

(二)劣势(weakness)

由于二级管理在民办技校还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

1.二级管理有其不可忽视的优越性,但职责和权限常出现混淆重叠的情况,职能部门过多干涉,导致系部工作积极性不高,自主性难以充分发挥。

2.二级管理的力度不够,学校对系部就像父母对子女的态度,既想放,又怕放,系部负责人的工作繁杂,基本处于事务性阶段,大多只对系部下发日常工作。

3.二级管理强调了系部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对应的培训和绩效考核机制不能及时有效地建立,会导致二级管理形同虚设,而且会从基部以系为单位出现混乱的局面。

(三)机会(opportunity)

1.有利于后备人才的培养,民办技校由于在人力资源方面不具有优势,可通过竞聘上岗,使人人有机会来做管理,人人有机会学到管理,扩大了管理层的预备队员。

2.提高系部经营管理能力,以系部作为责任中心,加强了系部的节约成本提升效益意识,同时,也给系部管理层与外界企业、服务性单位相互交流的平台,便于系部能根据企业的需求适时地调整课程的设置和学生的综合要求,达到学生顶岗实习单位抢着要、毕业就业预订的状态。

(四)威胁(threat)

1.管理能力的挑战。随着我校二级管理体制的建立,学校的许多管理职能及权限下放到系部,系部由管理客体演变为管理主体之一,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新的管理模式不仅需要建立健全系部组织机构,还需要学校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宏观控制能力。我校现有的系部管理者长期处于管理客体的角色,习惯于服从校领导的安排,执行具体工作能力较强,但缺乏管理经验,全面管理水平低,使得我校的二级管理面临极大挑战。

2.管理理念的挑战。我校现有的管理者和教师对这方面改革的意义和作用缺乏普遍的理解和认同,有的系部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各自为政的现象,有的行政职能部门感到权力被削弱,管理权威受到挑战,产生失落感;甚至有的系部负责人担心责任下放,压力增大。

3.管理风险的挑战。二级管理关键问题就是要理顺学校与系部之间的关系,划分二级管理职责权限,重新设计权力架构,使系部的责权利一致。二级管理体制的建立使得某些权力被下放到系部。但如果职责不明确,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缺乏全面管理能力,则可能出现失控现象,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各自为政的现象,降低学校的号召力和整体凝聚力。

二、应对措施

1.更新观念。目前,我校的管理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营造实行二级管理的良好氛围,特别是一级管理层,实施二级管理使他们的权威受到挑战,权力下放,利益调整使一级管理层权力削弱,这就要求他们转变思想观念,转换思维方式,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

2.循序渐进。在民办技工学校推行二级管理需根据自身实际,循序渐进。要在综合考虑系部特色、专业设置、师生规模、机构设置、管理人员数量与素质、管理制度、管理经验等因素基础上,结合现状,借鉴经验,制订出实施方案,逐步推进。

3.界定责权。学校的权力有多少可以下放至系部,很难量化,也很难统一,有时候甚至出现一级管理的权力,系部要来承担责任,总的来说,要遵循权责对等原则,扩大自,简化办事程序。例如,关于人事管理权,校级管理的职权在于制订用人规范、基本标准、奖惩机制、职务聘任标准、工资福利制度等制度与政策,系部则有权根据需要制订具体用人计划,通过制订内部员工的奖励办法和科学规范的考核,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奖惩等。

民办学校的管理范文6

[关键词] 民办学校 教师管理 激励机制

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不管是公办的学校,还是民办培训中心,管理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教师队伍的管理,又是这项系统工程中的核心。作为一名管理者,既处于领导者、组织者、指挥者的地位,集职、责、权于一身,又处在上级部门、教师、学生、家庭等各种矛盾关系的汇合点。实践证明,提高教师素质,培养教师能力,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增强培训中心发展活力、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源泉。

笔者所在的科技馆培训部,主要是以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为目的开展各项科技活动及培训工作,从2008年开始相继引进“清华少年科学家”、“小牛顿”科学实验课程等科学素养培训项目,参与活动及培训的学生目前约10000多人。培训部拥有一批既能吃苦又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目前教师共有5位,每年要承担130多个班级的培训教学工作及节假日各项公益科技活动。在人员少、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怎样才能管理好教师队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下是实践经验:

1 行政管理与率先垂范相结合

校长的职能是领导与管理培训中心。首先是领导,其次才是管理,领导比管理更重要。所谓领导,一是“领”,领要领先、领路、指引、率领;二是“导”, 指导、引导、倡导、辅导等等。这就是说,领导的言传身教是最具权威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言行和举止直接影响着一所培训中心的教风与学风。领导的信心和干劲是推动培训中心各项工作前进的原动力。领导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培训中心工作立宗旨、明方向、树规矩、严管理的前提条件。校长身体力行,群众才会与你同心同德,共同战斗,出色地完成任务。例如,我们科技馆培训中心,每一学期都要开展科技馆进校园培训活动,工作难度、工作量度都大,教师的压力也大。校长带头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如果能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同甘共苦”,每位领导都超量兼课,扎扎实实教学,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必然影响着广大教师,不计时间、不讲条件、不论报酬,一心扑在教学上的新气象,自然就蔚然成风。

2 制度管理与情感投入相结合

管理离不开制度,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光靠制度管理,至多只是管理教师表层,而很难对其责任心和内因原动力发生影响,唤起管理对象的主人翁意识,因此,教师管理要有培训中心自己的特点。制度管理求共性,又要因人而异,创造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艺术,达到教师工作起来不仅用力,更会用心去做,使教师真正把培训中心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

台湾心理学家曾文星认为,“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主要被情感所操纵”,情感相通,心理相融,和谐奋进,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最佳氛围里进入最佳精神状态, 发挥最佳的教育教学效益。当然,要充分调动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必须恰当运用激励机制。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是以情聚人,建设教师队伍的激励理论。“双因素”即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激励因素主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情感,保健因素主要防止产生和缓解不满情绪。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要不断创造积极上进的情感,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尽量使教师避免产生消极情绪,使大家在互谅互助互爱,相互关心的气氛里为教育贡献才华和力量。要达此目的,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2.1 精细化管理

培训中心内部应实施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培训中心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营造教育教学精细化工作氛围,使培训中心管理精、细、实,并具可操作性。具体细则如下:

2.1.1 建立每周一次教研制度。每位教师要提前一周备课,并在在教研会上模拟真实课堂,通过说课、评课、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1.2 建立竞争机制,优化师资队伍。通过充实、调整、培训,使教师队伍不断优化,并且建立竞争机制,建立续班保生奖励制度、体验课程生源转化奖励制度、课后回访制度,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师的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最大程度地实现其自身价值,使教学名师不断出现。

2.1.3 狠抓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定期举办师德培训,评选“师德标兵”、“先进个人”等活动,推动师德建设深入开展,从而使全校教师树立忠诚和献身教育事业的职业情操,形成“团结协作、争先创优、追求卓越、敬业奉献”的教师从业精神。

2.1.4 建立常规制度。对于常规工作要做到每天有检查反馈、每周有小结评价、每月有评比表彰,有奖罚。年终要依量化考核评选“先进员工”,并予以表彰奖励。具体常规制度如下:

①教学纪律

每周至少检查上报一次。A.教师按时上、下课,上课期间不得抽烟、不得接打手机。B.教师要严格按教学进度表、课程表上课,不经教导处同意,不得随意挪用它课、随意停课,自行调课或找人代课。C.教师要服从培训中心、教导处的工作(包括代课)安排,按各教学环节的要求履行其职责,认真完成教学工作量。D.教师执教期间,必须坚守岗位,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岗。

②备课

教案每周开课前一周上报检查:A.根据本学期教学的情况,及时编排并上缴全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B.教案项目齐全,内容包括:课题、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至少每月一次)。C.教案数量不得低于教学参考书的建议要求。D.教案整洁、书写认真,配备电子版。

③上课

A.做好课前各项准备工作,不上无教案之课。B.传授知识正确、教法得当。C.组织好课堂教学。不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情:不看与本节课无关的报刊、不接手机、不随意外出,不无故旷课。D.讲课精神饱满,教态自然,语音清晰,力求做到清楚、生动、富有感情、有启发性、激励性。

④教研

A.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及时上缴各种教学材料、课题材料、课件等。B.教师必须积极参加培训中心对内或对外公开课、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次。

2.2 对每个教职工给予同样的关心爱护

教师在辛勤工作付出爱的同时,他 ( 她 ) 同样也需要得到爱。作为校长,以爱教师为先,以关心教职工为己任,只有把教师放在心上,教师才会把心放在教育上。所以,校长平时应注意深入组室,了解每一位教师的疾苦,搭准每一位教师的思想脉膊,关心每一位教师的生活。当教师生病或生育时,领导主动带着补品、补助金探望;当教师家庭出现意外或困难时,更是风尘仆仆及时赶到他们面前……教师感到组织关怀的温暖,生病尚未痊愈就急忙赶来上课,哺乳期未过就匆忙到校任教……他们已把培训中心工作真正当做自己的事业。

2.3 心理位移,角色转换

校长是领导角色,但作为教育工者,又是教师角色。因此校长应时时心理位移,以 “教师”的角色出现在教师之中,这样与教师心理与感情的距离才能越来越近,才能成为教师 “知音”;只有甘当“后勤部长”,才能激励教师出色、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4 把握教师情绪的变化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积极的情感产生时, 它能提高大脑皮层活动积极性,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人的精神处于最佳状态,随之工作效率也处在最佳态势。因此,校长要努力探究教师心情的最佳期,适度激励,反之必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物以系心,情以聚人。在培训中心注意制定必要、有效、科学的规章制度的同时,但更要注重做关心人的工作,方方面面体现“人情味”,表现关心人的情感,烘托团结、和谐、温馨的氛围,才能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共同把时代赋予我们的教育使命顺利完成。

3 权力因素管理与人格影响相结合

权力是一种控制力,也是一种强制力。校长应当运用权力控制全校师生围绕培训中心目标进行有序活动,必要时也可用强制手段要求师生服从培训中心的意志,但一味追求权威、程式化、统一化,要求教师无条件服从,以命令式、指令式取代教师自主性,久而久之,会造成教师被动工作的习惯,极大地压抑教师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培训中心领导需要十分重视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使被管理者对管理者产生发自内心的信赖与尊敬,满怀激情地去执行管理者的决策,去实现管理目标,主要途径有:

第一、校长要具有优秀的品格,高尚的情操,较高的理论水平,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样才会使教职工产生敬佩感和吸引力。

第二、有较强的领导才能。一位德才兼备的校长必然能使培训中心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自然在群众中产生极大影响力。如果一位校长连当一名班主任的能力都不具备,怎么能管理好一所培训中心呢? 所以培训中心领导才干、能力是其影响力大小的主要因素。

第三、还必须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较丰富的经验,不仅精通一两门学科知识,还应具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影响力。

总之,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工程,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动力。只要确定好一个努力的目标,落实好一套有效的措施,创设好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那么,一所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一定会取得硕果,学校的发展一定会日新月异。

参考文献:

[1] 郑晓明. 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龙君伟. 校本人事开发与管理[M].广州: 广东高教育出版社,2002.

民办学校的管理范文7

本课题组设计了调研问卷,对西安5所知名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企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学生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采用调研问卷方法,共发放800份问卷,收回800份,经审核筛选,有效问卷720份。通过对720份问卷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一、学生对教师评价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以上数据显示,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充分认真备课、表达清楚、能组织好学生和班级秩序的方式数值较高,说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比例较大,照本宣科、照屏选课所占比例为60%,说明多数老师不能脱离教材,不能将知识融入实践。其它指标,特别是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大家质问、讲课具有吸引力启发性和探索性的课堂比例较小,说明课堂上没有让学生动起来。

二、影响课堂学习的主要因素

影响课堂学习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周围同学不认真听课、课堂纪律、教师素质、自身因素、多媒体教学的影响几个方面。

1、课堂上周围同学不认真听课的行为是否给您的学习造成影响

说明大多数同学的课堂学习不受外界的影响,但还有部分学生会影响到课堂效果。

2、对大学课堂纪律的总体印象

较好以上的占75%,说明大学课堂总体是好的,由于其它各种原因,还有个别班级课堂纪律有问题。

3、您认为大学课堂纪律是否有必要管理

对该问题的回答中,有90%的学生回答“有必要”,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希望有较好的课堂管理,好的课堂纪律才有好的学习效果。

4、您认为教师下列那些素质对您课堂学习的影响较大

通过以上数据显示,老师的教学方法、个人品格、科研水平对课堂效果影响较大,而专业知识比重较小,说明当前大学课堂授课应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而不是以知识灌输为主。

5、干扰课堂学习的自身因素主要有那些

以上数据显示,对本专业或课程缺乏兴趣,认为课堂上学习认真与否,与考试结果没有关系两个方面占的比重较大,说明专业设置、课程设计、考试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影响较大,老师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这两方面的问题。

6、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给课堂学习带来以下哪些问题

以上数据显示,教学设备、老师授课速度、授课方法、课程设计、授课内容和安排对课堂教学有较大影响。

三、对民办高校课堂教学管理的思考

通过对调研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社会需求和学生需要对课堂教学管理也由很大影响;(2)传统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学需要改革;(3)课堂教学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教学环境、学生学习心理、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方式、课堂管理等。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

1、学校方面

(1)师德教育与师资建设。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师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也是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的动力之一,因为师德所体现出的爱能培植教师应有的态度和教育信念, 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教师的潜力[2]。

(2)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改善教学条件。通过技能培训、教学观摩、讲课比赛等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力度,鼓励使用先进的教育技术。

2、教师方面

(1)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积极学习MOOC、TED、翻转课堂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2)提高自身的个人修养[3]。教师的敬业精神、对学生的态度、个人品质、科研水平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3)重视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无序的课堂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把课堂教学管理当作自己分内的事,把它提升到和传授知识同等重要的高度,用优质的课堂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民办学校的管理范文8

【关键词】民办高校; 民办学生; 管理模式; 日常管理; 教学管理一、学生管理模式及对学生的影响。

民办学校一般实行较为封闭的学生管理方式。一是为了使学生能把更多的时间用到学习上,提高教学质量和考试通过率; 二是为了防止学生在校外出现不安全事件。因此,民办学校在学生管理的运行体系上有比较严密的组织。目前比较常见的做法是每 2- - 3 个教学班配一个班主任,目的就是要有专职班主任来随时掌握学生的状况,班主任对班里的大小事逐一过问。班主任实行跟班制度,早中晚不离班级,甚至班主任住进学生公寓,做到了 24小时全程跟踪管理。而公办学校虽然也设班主任,但是人员数量比较少,对于具体事务也都是指导班干部,主要依靠班委完成,而不像民办院校的班主任做的那样具体。

在民办高校实行专职班主任制度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是出于学生自身考虑,民办学校尤其是民办高等学校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这部分学生中虽不乏自律性较高者,但仍有许多学生由于以前养成了一种自由散漫的作风,并带有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集体观念淡薄、信仰淡薄,劳动意识差等弱点。如果没有专门人员加强管理并进行思想教育的话,难免会出问题。班主任就要从他律的角度对这些学生进行督促教育。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更带有学生家长的监护人角色特征,要对家长负责,避免学生出现一些不测,学校就必须专设管理人员来监管和预防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种种不良行为。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学校认为这样就可以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控制管理,殊不知,学生对此意见很大。细加分析,这些学生刚刚脱离紧张的高中校园,本以为可以轻松的学习、生活而不再受更多来自于家庭、学校的约束。可是当他们来到大学以后才发现,现实中的大学生活与梦想中的象牙塔相差甚远,于是就会有一种上当,被欺骗的感觉。自以为长大的他们仍在被迫接受种种限制,于是他们变得有些不理解了,开始不配合、开始逃课、开始与学校对着干。一种由学校管理制度不当带来的不良后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总之,民办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相对于公办学校要更为严格。

民办高校在大一、大二年级基本上是采用中学式的管理。这种管理固然可以使学生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有所帮助,但是隔离了学生对社会的接触,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可能会让管理更加困难,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学校对学生管理不能“水来土掩”而应该采用疏导的方法。

二、教学管理模式及对学生的影响。

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与公办院校存在着诸多不同,这些不同也是影响学生在校行为的重要因素。这些不同及其影响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 一) 专业课程的不同。民办高校要生存、要发展,就要让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能快速发展就业。因此设置一些热门专业或具有超前性的专业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比如一些学校在前些年就大胆的开设了如环保、皮革纺织鉴定、室内外装饰、通信工程等专业。正因为新的专业在社会上还不普遍,有时他们在新专业中接触到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思路在生活中就很有可能不被别人接受理解,比如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穿戴大多很大胆,这可能让很多人不能接受。对此我们应该客观的分析、理性对待学生的这种行为。

( 二) 授课形式不同。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学生学习实践相对较少,学习场所也比较集中。这种模式与中学模式更为相似。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多,大致有如下几点: 1、集中授课是出自效率的需要; 2、因为民办院校的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相对薄弱,需要适当地控制其学习的随意性; 3、同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院校的资源相对有限,学生难以享受更多的课堂外资源。

( 三) 考试制度的不同。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比较复杂,这也就带来了教学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环 - - 考试的不同。考试规格可以分为国考和校考形式,国考就是学生要参加由国家组织的考试,其规格高、保密性大、权威性强,过关难度大。基本上是授课教师不参与命题,真正的是教考分离。考试前教师不能对考试作相对范围的重点复习,因此过关难度比较大,这些课程也是学生们比较努力学习的课程。校考则是由学校组织的考试形式。基本上是本校教师授课,本校教师命题,本校教师监考,本校教师阅卷,其过关率也就不言而喻了。虽然国家有政策要求应该做到教考分离,可是由于民办院校的师资相对不足,这一点也就做得不是很好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民办院校从效益点出发一般也“不与学生作对”。这种情况也会影响学生的在校行为,为此学生往往会有如下现象:

1、区别对待教学课程,对于国考一类的课程努力学习,而对于校考一类的课程采取放任的态度,一般是平时不努力,期末猛突击。这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

2、作弊现象严重,由于校考课程主要是有学校内部组织,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一些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一些平时不好好学习却利用投机行为取得好成绩,这种现象带来的后果是,更多的学生效仿,故而会直接影响那些本来学习刻苦学生的公平感。一种学习不努力、考试不严肃的现象便发生了。

3、不能客观评价教师,对于一些校考课,很多学生都要求代课老师在考试前做重点复习,说的暴露点就是要求教师透漏一些考试试题。如果教师透露了试题,他们会评价教师为好教师; 如果教师没有透露考试试题,他们则评价为差教师。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光辉形象,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种悲哀现象。

民办学校的管理范文9

[关键词]民办;艺术本科;学籍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4.140

[中图分类号]G64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1

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籍管理是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和控制民办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它关系到学生的学历资格、学习状态及结果认定,是控制和把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

学籍管理是每一所高校对学生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相比,学生的学籍管理更为繁杂。从新生入学之初的学籍注册,到在校期间的成绩管理,特别是学生休学、退学、参军、转专业、留降级等学籍异动,乃至学生毕业时的毕业证、学位证及学历注册,都和学籍管理息息相关。教育部于2005年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将高校转专业与转学、休学、复学等学籍管理方法上升为制度。从形式上重视了依法管理和学生权利。

1 民办艺术类本科高校学籍管理现状

1.1 学生对学籍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民办学校学生与公办学校学生相比,在自觉性、学习动力等方面有较大差距。民办艺术类高校学生和普通民办本科学校学生相比更崇尚自由,较难管理。学生对学籍的重要性认识远远不够。很多学生对学籍管理制度完全不清楚,并不了解课程设置,对所有考试抱着60分及格的侥幸心理。只有受到处分、学分未修满,影响了学籍内容时才明白学籍的重要性,才懂得日常在校期间的表现、考试成绩都可能会影响到自身学籍的记录情况。

1.2 教师对学籍管理重视度不足

民办艺术类本科高校自有教师年轻人居多,特别是从事行政工作的多为年轻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学籍管理岗位上更是以年轻人为主。这是民办高校教师的特点。民办艺术高校情况更是如此。队伍年轻化导致教师自身对学籍管理重视度不高,不能深刻领会国家政策、学校制度等基本制度。学校对行政工作人员的培养培训力度也远不如专业教师,导致学籍管理难以走向专业化。

1.3 信息化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

民办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学校并未实质性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由于信息的飞速发展,落后的学籍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学生学籍管理的需要。目前,有些高校仍采用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不仅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精确度不高等问题,而且不利于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不利于学校的全面转型。

2 民办艺术类本科高校学籍管理对策

2.1 加大教育力度

学校应加大学籍管理制度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加强对学生、教师的教育。学校要把各类学籍管理规定作为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重视自身学籍,履行大学生权利。学校领导要重视对学籍管理人员的培养,选拔有责任心、耐心、细心的管理人员从事学籍管理工作,通过技能培训、制度学习等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2.2 加强学籍管理队伍建设

正确认识和理解学籍管理工作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学籍管理各部门职责,建立和完善校内各部门对学籍管理的协作体系,优化学籍管理模式,明确分工,统一协调管理,建立符合自身学校特点的学籍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学籍管理队伍的高效性。增加学籍管理队伍的培训、进修等机会,通过定期参加讲座、研讨会、培训班等,开阔视野、开拓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2.3 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

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统筹规划,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构建合适自身学校信息化管理教学管理流程,做好信息资源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籍管理提供更为便捷的平台。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Z].2005.

[2]林灵.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榆林学院学报,2009(5).

民办学校的管理范文10

关键词:项目化管理;民办高校;团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159-03

团学工作,一般是指在大中专院校,共青团的工作和学生会工作,简称“团学工作”。团就是共青团,团委、团总支,学就是校学生会和院系学生会。随着我国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团学工作,在民办高校的稳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今团学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我国民办高校团学工作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来适应其快速发展的需求。项目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重视,并已经较多地被运用到其他工作领域。本文试图以项目化管理为切入点,将现代管理方法运用到高校团学工作中,以期能够对民办高校团学工作的创新提供一点借鉴。

一、项目管理概述

随着市场经济和管理科学的快速发展,项目化管理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诸多管理部门所应用。所谓的项目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指项目的管理者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条件,运用系统的方法与观点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过程。在项目化管理中,项目管理者为了要努力实现项目的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目标,必须对项目从决策到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满足项目参与者或受到项目活动影响者的需要和预期。项目化管理作为现代管理方法的新热点,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具体的项目整合相关的人力、物力,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相互合作。目标是对项目的可行性、有效性及相关性等多方面进行宏观把握,注重过程控制,通过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控制、项目验收和评价等程序,不断完善项目管理体系。项目管理具有一次性、独特性、目标的确定性、活动的整体性、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等特点。

团学工作中引入项目化管理,主要是期望把与团学工作有关的一些活动当做项目进行设计,通过、申报、批准、运作、检查、验收、总结评比等程序,建立项目规划、项目实施以及项目考核评估的完整体系,以促进团学工作更加高效地运转。通过项目化管理,引进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和目标管理,规范组织行为,通过项目设计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创新的能力,从而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民办高校团学活动中引入组织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民办高校团学工作的现状

1.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多数民办高校建校历史不长,在团学工作建设方面缺乏经验,对学生社团的管理,有的存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有的将制度流于形式,有的照搬公办院校的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创新性,在实践中贯彻和执行力度不够,工作效率低下。管理职能部门权责不明确,缺乏管理和监督的长效机制,分管共青团的工作人员和分管学生会的工作人员配合不协调,存在人员配备不合理、多重管理或无人管理的情况,在活动的开展方面缺乏统一的思想指导,缺乏规范性。

2.团学活动资源缺乏,缺乏创新性

很多民办高校对团学工作不够重视,社团活动经费和活动场所都非常有限,开展一些大型的团学活动只能努力节约开支和找企业资助,在团学规模和影响力方面都存在较大影响。由于资源有限,很多好的创意和计划都不能完全付诸实践,也影响到了团学干部和干事的积极性,致使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活动形式化、雷同化,难以形成本校的品牌活动。

3.奖惩制度不健全,工作积极性不强

民办院校的团学工作大多没有健全的奖惩机制,加之民办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学校的文化氛围都不是很强,在这样的环境下,民办高校的团学工作缺乏自主支持,很多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成员的热情,开展起来受到很多阻力。共青团干部和学生会干部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和奖惩,存在一部分干部从早忙到晚最后没有得到学校肯定,一部分干部整天不做事照样稳坐干部职位的情况,极大地消弱了整个团队的积极性。

(二)民办高校团学工作的特点

1.团学工作具有一次性、临时性的特点

高校团学工作多数通过团学活动得以展开,这里的团学活动有学院统一开展的,也有各个系部自己独立开展的,另外还存在一部分几个系部或单位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举办的。有些活动可能是举办一次以后都不会再举办的,也有可能是每年举行的例行活动,无论是哪一种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在一定的指导思想下,开展的一次性或者临时性活动。

2.团学工作的开展具有独特性和整体性

民办高校团学工作与高校其他管理工作相比,在指导思想、运作模式、管理方式、人员架构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团学相关工作在操作过程中,不同的工作在开展的时间区间,经费的使用,活动内容的设计,人员的配备和权责的划分上都会有所不同。另外,每项工作都必须是完整的,从计划到结束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进行详细设计,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后续环节的效果。

3.团学工作目标具有明确性

高校每项团学工作的开展都具有明确的目标,工作的开展就是为了高质量完成该目标。为了在特定的时间内实现工作目标,团学工作负责人要在工作实施以前进行周密系统的计划,并要监督整个工作过程,使项目组成员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实现工作目标

目前民办院校团学工作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符合民办院校特点的科学管理方式来完善相关管理,提高工作水平,这就使得人们把眼光投向了项目化管理这一新型管理方式。而同时由于团学工作本身又符合了项目化管理一次性、独特性、目标的确定性、活动的整体性等特点,这就为民办高校团学工作中引入项目化管理提供了可能。所以综合这两种情况来看,在民办高校中引入项目化管理十分必要。

三、民办高校团学工作项目化管理的策略

(一)民办高校团学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思路

民办高校团学工作不同于一般企业的项目化管理,在实施项目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各高校自身的特色,不能生搬硬套。因此,在高校团学工作中实施项目化管理,首先应该对本校的团学工作有清晰地了解,对过去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深入调查。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目前团学工作的外在环境,对于团学工作的对象变化也要有较多的理解,尽量充分调动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管理对象的积极性。在项目实施完后,要及时对项目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每一个的项目实施都要做到有计划、有监督、有反馈,确保将项目化管理落到实处,确实推动团学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转。

(二)民办高校团学工作项目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1.建立科学完善的项目化管理体系

民办高校团学工作中引入项目化管理的方式首先要建立新的科学管理体系。目前在部分高校中较多采用的是四级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明确了项目化管理各个层次的责任与协调关系,调动了从团学干部到团员青年参与项目化管理的积极性。本文也极力推荐采用四级管理体系,具体建议如下:

(1)第一级设立项目化管理委员会

项目化管理委员会是指导团学活动项目开展的最高指导机构和专家委员会,由学校主管团学工作的领导组成。该级是决策领导层,其职能是确定项目发展的方向和项目总资金、协调各二级院(系)职能部门关系、审定项目管理技术人员的成员组成,是行使决策和监督权的机构。

(2)第二级设立院项目化管理办公室

项目化管理办公室是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具体执行和管理机构,一般由院团委书记及主管院团委工作的相关人员组成。该办公室专门负责团学工作文件的制定,团学活动项目的开展,对学校开展的所有团学活动资源进行整合和协调,对项目进行规划、修改和审批,对全院项目进出库和项目运行全过程进行监督以及处理项目化管理中的各种事务性工作。

(3)第三级设立系项目化管理办公室

系部项目化管理办公室主要由主管学生工作的系部办公室主任和分团委书记组成。该部门主要是在院项目化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本单位的团学工作。该办公室负责指导本单位团学工作项目化管理制度的制定、通知的传达、政策的宣传、项目的立项和本系部学生团学活动的具体开展,并及时与院项目化管理部门保持沟通,相互协调。

(4)第四级设立学生项目化管理办公室

该办公室主要由院团委副书记或者院学生会主席担任办公室主任,其他各系部团委副书记或者系学生会主席作为成员组成。该部门为学生团学活动的直接执行者和第一负责人,在团委老师的指导下,上传下达,积极开展项目运作的各项工作。由于该办公室都是由学生组成,能够及时发现存在于学生中的问题及一些新的、好的便于开展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对学生团学活动项目开展的成效和反映能够最快最直接地获取大量信息,是以上三级机构重要的信息来源和开展活动的群众基础。

2.完善项目化管理的制度

确立了项目化管理的管理体系,还需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根据民办高校团学工作的特点,需要制定出项目分类管理制度、项目过程监督制度、项目激励制度和资金管理制度。

(1)项目分类管理制度

高校团学活动项目涉及的范围和类别较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之间可能开展的项目都不一样,对于不同的项目要采取分类归档,分类管理的方式。目前高校的团学活动大致可以从以下三各方面考虑,进行分类管理:一类是学校的品牌特色活动项目,这类项目活动数目有限,但是对学校整体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称为A类项目;一类是学校每年的例行团学活动,这类活动项目较第一类活动要多,都在每年的特定时间举办,我们称为B类项目;一类是学院每年一些新的、临时性的活动,有些可能举办一次就再也不举办,我们称为C类项目。学校的团学工作要根据不同类别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对于A类项目,要重点考虑其活动的独创性、品牌性和特色性,B类项目主要考虑其活动的可持续性、先进性和实践性,C类项目则突出考虑项目形式的新颖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活动方式的群众性。

(2)项目过程的监控制度

民办高校的团学工作管理程序主要包括项目的申报、立项、审批、监督、验收、总结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又要设立相应的监控管理制度,以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如在项目的申报阶段,项目负责人要监控招投标程序的公正公平性;在立项阶段,项目负责人应该监控所选项目的实施意义、预期目标及活动方案的完善情况等。在整个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不同级的负责人要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监控整个过程,如果发现项目的发展远离了项目目标,要及时进行调整。

(3)激励制度

如果管理缺乏了相应的激励制度,就很难保证有高效的团队工作。高校团学工作项目化管理必须建立严格的项目激励制度,根据不同类别的项目进行制定相应的评优细则,从项目的整体完成情况、项目覆盖面、项目投入、项目总结、项目成效等方面综合考虑,对优秀的活动项目进行评比表彰。对于非常优秀的项目负责人和团体要进行物质或者精神的奖励,而对于一些没有多大影响或者没有多大意义的活动项目采取消减开支或者取消申报资格的措施,以达到激励先进,提高团学工作质量的效果。

(4)资金管理制度

民办高校团学活动管理中应该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项目资金的预算、审批、统计、发放工作,应该制定出明确的团学活动经费使用规定。对于不同类别的活动项目应该实行不同标准的资金预算,对于A类活动项目,可以加大活动资金的支付额度,而对于那些在评比中处于最后位置的活动项目适当降低经费额度。在发放活动经费的程序上也应该有相应的规定,如团学活动在资金的前期拨付中只审批与主题活动相关的费用,应仅作为启动资金,如无特殊原因,下发不超过审批资金的50%,积极鼓励其对外联系,争取社会资源的多方支持。在资金后期拨付中,如活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视不同情况,则剩余50%资金不予拨付,甚至收回等。

目前民办高校团学工作项目化管理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实施和运作过程中都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只要不断研究,反复实践,都将逐渐完善,到时候民办高校的团学工作必将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吕哲峰.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化管理研究与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

[2]张永民.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项目化管理[J].机械职业教育,2011,(4).

[3]高职院校社团项目化管理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教育探究,2009,12(4).

[4]孙凯.基于项目化管理创新高校学生会运作模式[J].教研探索,2008,(6).

[5]李宏国,赵金华,盛义保,宋之帅.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民办学校的管理范文11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籍管理;计算机信息技术;思考

一般情况下,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将学校、老师和学生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并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信息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一、民办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概述

(1)民办高校学籍管理。民办高校学籍管理是指根据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在遵照有关规定的情况下,对学生学籍注册、在校学习情况及毕业资格进行考核、记载、控制和处理的全过程。其内容包括取得学籍和注册管理、课程考核和学业成绩管理、纪律与考勤、学籍异动管理和学历与学位证书管理等环节。学籍管理带有很强的政策性与法规性,是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抓好学籍管理工作对稳定学校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及校风和学风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2)民办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一是新生管理,学籍审核与学籍电子注册登记;二是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如学籍信息、学籍异动、成绩记载等;三是学生综合管理;四是学生奖惩记载;五是学业审核及学历电子注册管理。当前,主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学籍学历信息电子注册平台、学生学籍成绩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当然,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信息管理的内容也是存在一定差别的,但是,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大大提升了管理的效率、促进了管理的科学化,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3)计算机技术在学籍管理中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学籍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要想研发出一套适合民办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计算机软件,还需要克服很多的难题,但不论如何,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到学籍管理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计算机技术的参与给学籍管理带来了很多的方便:首先,一次录入的多次利用。学校在招生的时候就已经将学生的相关数据录入到了电脑上,这样在录入的时候就不需要再次的重复录入了,可以直接将原来录好的数据导入到系统中,如果需要添加新的信息,也可以在原有的数据基础上进行录入,这样就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其次,方便快捷的查询与检索。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库访问,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显示出想要的结果,同时也可以满足查询和打印的需求。

二、民办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现状及问题

(1)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化管理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更高水平。过去不少的民办高校实行的还是旧的管理体制,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并不明显,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同时,很多民办高校为了提升学校的形象,不断进行改革,但是在改革的同时,没有做好管理工作,使得学籍管理信息化体制破绽百出,所起到的成效不明显。(2)管理者的信息化水平较低。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时间紧迫、要求较高的特点。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涉及面较广,政策性和技术性含量很强,它不仅要求学籍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具备有极强的计划性、准确性、原则性、创新性,同时还要具备有完成管理任务和协调工作关系的能力。很多民办高校学籍管理者在从事学籍管理工作时,经常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再加上来自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籍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很大。高校的管理人员是学籍管理信息化的直接操作者,其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工作的态度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籍管理信息化的进程。(3)信息化管理方式较为滞后。由于信息的飞速发展,落后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学生信息管理的需要。目前,仍有很多高校还在采用传统的手工化学生管理模式,很多日常工作中的管理信息,比如资料登记、数据统计、填写工作成绩、毕业登记等,都是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进行,不仅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精准度不高等问题,而且不利于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不利于民办学校的全面发展。因此,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对民办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不论是从学校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的角度,都应做好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但是如何更好更有效率的做好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将是民办高校学籍工作者一直探讨和思考的问题。首先,加强教育部学籍学历信息电子注册平台与学院学生学籍成绩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数据对接,保障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了满足对学生信息管理的教育需求,学校管理人员应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对学籍信息进行维护;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大学入学管理的实际需求,应该根据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信息数据维护的管理模块。加强学校管理信息平台之间数据接口的集成,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其次,民办高校应健全和完善学校的管理措施。软件开发人员和学生管理人员通过密切合作,建设学校的信息平台,开展学校活动,促进学籍管理信息软件需求的发展;结合国家关于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的学籍管理规定。特别是对于在校生的学籍变动,即转专业、转学、信息修改等方面的内容,应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完善学籍档案管理,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档案资料都进行完好保存,比如新生的入学资料、学籍异动资料、成绩、学籍卡等,都应归档永久保存。再次,与时俱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籍信息化管理队伍。要重视学籍管理人员的培训。学籍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的多少,直接关系着学籍管理工作效率的高低、也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学籍管理人员在提高业务知识的同时,应提高服务意识,提高理论水平,加强责任心和耐心的培养。为了适应学校的发展和工作岗位的要求,从高校教务处、高校院系培养出一支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在业务上勤于钻研学籍业务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高素质管理队伍,使学籍信息化管理为高校教学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后,考虑到系统安全及数据安全,在系统分析阶段要做好系统数据库安全问题分析,制订完善的安全策略并且严格实施。用户权限分配问题、用户密码管理问题,都是基本的安全防范措施,如果缺乏这些措施,就会出大事。

当下,民办高校普遍面临着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上的难题。尤其是在信息化发展迅猛的今天,高校的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提到了日程上。民办高校要想提高管理和服务的质量,树立高校的良好的形象,充分发挥学籍信息的价值,就不能将计算机技术排除在外,要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有利优势,加强学籍管理两个信息化平台之间接口软件的开发力度;健全和完善学籍管理实施办法;与时俱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籍信息化管理队伍;保证学籍信息的安全,解决民办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朱则庆.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资讯.2011(12)

[2]邝奕涛.浅谈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J].今日科苑.

2010(6)

[3]罗剑莉.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

2010(13)

民办学校的管理范文12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学生党员 教育和管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Reflections on Private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ZHANG Xiaol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Informatio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chun, Jilin 130122)

Abstract Combined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 current problems and management education Student Party faced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science educ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should be taken, and it will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to strengthen Party building work in private colleges.

Key words private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高校学生党员是我党新时期一支具有特殊地位的有生力量,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和带动全体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民办高校在认真抓好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的同时,还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笔者经过多年研究实践,在对新时期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加强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几点建议。

1 新时期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党的十召开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面临了许多新问题:

(1)中国加入WTO后高科技迅猛发展,这对于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由远及近甚至达到了零距离,西方敌对势力凭借其经济和科技优势,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妄图实现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高等学校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必然会对青年学生党员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点我们不能忽视,部分学生党员中已经出现了入党后思想滑坡、纪律松懈的现象。

(2)Internet的泛滥,使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面临新的课题。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使社会高度信息化,同时也使渗透和反渗透斗争日益激烈。互联网就是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可以比任何一种方式都更快、更经济、更直观、更有效地把一个思想或信息传播开来。如果能为我们所用,必将增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正能量。然而互联网却是一把双刃剑,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影响,尤其对党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如果管理不好,不健康的甚至反动的信息就可能趁虚而入,对广大青年党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民办高校的指导地位,强有力地抵御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如何掌握教育引导主动权,用正确、健康、积极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帮助青年学生党员健康成长;如何引导青年学生党员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增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努力实现中国梦,成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3)改革大潮的冲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既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也对青年学生党员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想信念淡薄;二是先进性作用不明显;三是学习上不够刻苦;四是功利型入党动机有所抬头。例如:有的学生党员过分热衷于社会活动,学习不够刻苦,出现工作能力强但学习成绩不突出的现象;有的学生党员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以工作为理由上课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个别党员寝室卫生不好,出现不叠被等现象。

2 问题产生的成因分析

2.1 党建工作对象呈现新的特点

目前民办高校发展的大学生党员大都是90年代后出生的青年学生,具有家庭背景差异大、生活经历单纯、责任意识差、自主意识强、自率能力低、功利意识强等特点。不少青年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中心,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其团队意识、协作观念、奉献精神、艰苦奋斗作风明显不足。

2.2 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力量薄弱

随着学生和学生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加,学生党建工作量日渐增大。发展学生入党后的再教育工作主要都落到了党员的辅导员身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在党员再教育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往往存在重视“抓管理”,忽视“抓教育”的倾向。另外,党员教育时间或党内组织生活的时间较多地被发展新党员工作所挤占,无法较好地发挥教育管理党员的作用。

2.3 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内容陈旧

当前教育管理内容的陈旧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实施。在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中,党员教育内容乏味单调,缺乏创新,单一的学习形式和固有的管理方法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没有根据90后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点等情况安排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通常情况下,都是各个系根据上级党委的统一安排,学习我党在近期的重要方针政策文献,一般都是念文件、读文章或者进行两三次专题形式的讲座,不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4 党内监督考核机制尚未完善

目前党内监督考核机制虽日趋成熟,但尚未针对民办高校的特点建立一套符合学生党员实际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导致实际操作性较差,无法对学生党员的综合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有效的监督约束。

3 加强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3.1 要创新学生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模式

推进以年级或校外实习团队为单位建立学生党支部,使学生党支部成为带动学生团结进步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等实践活动的坚强堡垒。把党支部建在年级或校外实习团队,有助于通过党支部的各项工作加强对党员培养和教育力度,也有利于学生党员更好地发挥旗帜和表率作用,对周围同学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使各项思想教育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3.2 要建立院级党校为主,系级党校为辅的分层培养的党校教育格局

院级党校负责对近期发展对象的培养,系级党校负责对重点积极分子的培养。同时还要分层培养,举办新党员培训班和预备党员培训班,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培养学生党员全面素质的提高。作为一个学生党员,除了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高的政治觉悟外,学习上也该出类拔萃,集体活动应起表率作用,遵纪守法并且在精神文明上起模范带头作用。

3.3 要建立和健全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

(1)建立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在目标要素体系、教育培养措施、测评考核方法等方面,要形成具有可操作性,长效性的规范,为学生党员自觉践行党员先进性,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提供制度支撑。

(2)建立优秀党员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党员在学生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党员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3)建立支部建设创新机制,进一步增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鼓励学生支部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和学生的思想作为特色开展党员活动,促使学生党支部的活力得到激发,增强党建工作的影响力。例如在学生党员中结合实际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当好一名辅导员助理;转化一名后进生;联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帮助一个批评寝室;找准一项技能训练。要通过党内“五个一”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党员的在普通学生中的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3.4 建立监督体系促进党员履行党员义务

通过设立学生党员举报箱,建立宿舍党员挂牌、张贴党员床头卡等制度,使得学生党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肩上有了担子就能够更好地严格要求自己,塑造良好形象。而不是认为入党后等于进了保险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把学生党员培养、造就成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结合时代特点,根据青年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努力探索适合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特点的新思路与新途径,形成培养、考察、再教育的工作机制,努力培养一批品学兼优、综合素质好、具有“中国梦”的合格大学生党员。

此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党建专项)《吉林省民办高校党组织的管理体制机制及其作用发挥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651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小空.探索新形式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J].党建论坛,2003.24(3):28-29.

[2] 马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