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26 16:23:40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企业管理;文化创新;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若想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必须加强其管理工作,创新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以及改革创新具有推进作用,是企业发展创新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 企业文化创新的意义

在企业管理运营中,企业文化创新对促进企业的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力的一种主要途径,积极向上、科学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员工形成积极的精神风貌与工作态度,可以说,企业要想成功,就要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由此可以看出,在企业发展中,企业文化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在企业创新中,一定要重视企业文化创新,不断融入新鲜元素,增强企业活力,使企业与时展保持一致的步伐。从现代社会发展进程而言,企业文化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管理新,而一个好的管理方式与理念,也会对企业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企业要想得以长远发展,就要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并且迎合市场发展要求,以此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理念的创新

企业理念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代表企业信念、推动企业生产、企业领导及员工共同追求与认可的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在企业发展中,要想构建统一的价值观念,就要重视平等、和谐、公正、公平环境的创设,以此形成一种尊重人才、注重创新的文化氛围。在企业创新中,人是最为关键的要素。倘若每位员工均能认可与接受企业文化,那么企业文化就会将员工牢牢地团结在一起,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逐步形成创新意识,进一步推动企业管理改革与创新。

三、 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针对现代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员工的信仰,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为企业发展贡献最大的力量。

四、企业文化创新与资源管理的创新

现代企业的第一生产力就是人才,企业竞争的本质就是人才竞争。要想实现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就要重视企业环境的建设,吸引更多的人才,并且培养与留住人才,以此实现企业发展目标。通过企业文化创新,可以有效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热情与主观能动性,明确员工价值取向,从而使员工认可企业文化,让员工产生极大的归属感,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进一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创新性,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建设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约束机制就是对员工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的约束与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约束机制,会对员工思想、行为、心理等产生一定的约束与规范作用。但是,企业文化的约束与规范作用并不会如企业制度一样具有强制性,它更加侧重于软约束。这种软约束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创新、群体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倘若企业内部舆论、工作态度、群体意识等精神文化均具有强烈的创新性质,就会使群众产生无形的动力与压力,进而使员工产生共鸣,进行自我行为的控制与调整,积极参与创新活动,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制度管理、企业文化创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企业文化更加侧重于柔性管理,但是在刚性管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六、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企业要想得到稳定、长远的发展,就要重视企业能力的增强,也就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样才可以形成难以模仿与复制的优势。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管理模式、组织结构、企业资源等,这些因素与企业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具备优良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品位与竞争层次,还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力,从而突出企业发展优势,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由此可以看出,优良企业文化的构建是有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发挥企业文化作用的时候,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的辐射性、导向性、凝聚性、激励性、约束性等方面。这些充分体现了企业文化的作用,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优良的企业文化能够协助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符合企业核心价值观,从而设立远大理想,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工作的全面展开,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使其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归属感,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在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

七、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能够体现出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对促进企业的创新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不断创新企业文化,提高企业整体文化素质,从而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范文2

内容摘要:基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认识以及对企业创新文化作用机制的分析,本文认为,企业创新文化的培育应该在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挥企业和政府两个方面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创新文化的结构体系。

关键词:创新文化 创新 企业发展

创新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它是一个复杂的、包含若干因素的相互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社会的创新文化是整个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和核心。

创新文化的结构体系

(一)基于文化发展的创新文化渊源

创新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创新时代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整体文明先后孕育了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两种重要的形态。人文文化将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是人类文化的基础。科学文化则是在人类社会步入工业经济时代后,伴随着商品生产发展产生的对技术的呼唤以及市场交易的出现对法治的要求而产生的。随着工业经济形态的高度发展,知识经济形态发展起来,创新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最终引领了创新时代的到来。创新时代的发展反映到文化上来就是创新文化的构建。

创新文化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融合基础上的提炼和升华。人文文化尊重人的价值,强调依靠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文化尊重科学技术的价值和作用,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创新首先需要冷静的思考、深入的研究和艰苦的探索,需要尊重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这是科学文化的主要内容。创新也需要一种追求卓越的冒险精神,需要充分发挥主体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进行创造性地思维,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这又是人文文化的表现。

(二)基于创新主体的创新文化层面

创新文化是对创新具有导向和牵引作用的文化,是各种创新活动所赖以进行的文化环境,具有明显的层面性。创新文化层面应该依据不同的创新主体要素划分为三个方面,即反映国家意志的创新制度层面、体现个人倾向的创新精神层面以及凸显企业行为的创新实践层面。

作为创新主体要素之一的国家政府成为创新文化组成部分的途径是创新制度的构建,包括宏观上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微观上创新人才计划、创新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激励制度在内创新制度的建立,这些将作为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创全社会的创新氛围。作为创新主体要素的个人,不仅包括科研机构、企业及大学的创新人员,还包括企业家以及民间的创新个人,他们是创新活动真正的实施者,其价值观、精神状态和创新倾向是决定创新活动顺利实施的关键,当然也是创新文化的重要层面之一。企业是公认的最重要的创新主体,除了体现在个人创新精神层面的企业创新人员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以外,企业在创新文化中的作用层面主要体现在其实践性。创新文化是一种行为文化,企业创业实践是基于创新的行为过程,创业意识是创新文化的重要层面。

(三)基于创新特征的创新文化因素

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基于这一定义的创新行为有着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对促进创新的文化因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构成了创新文化的主要内容。

创新具有新颖性,其过程是新领域的开拓过程,需要创新者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这也是构成创新文化精神层面的关键要素之一。

创新具有系统性,创新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创新主体之间的通力合作。因此,创新需要创新文化制度层面国家创新系统的创建,也需要创新文化精神层面的互信观念和合作意识。

创新具有商业性,创新成果顺利完成转化才标志着创新过程的顺利完成,所以说创新过程也是创新成果商业化的过程,这就需要创新文化实践层面的企业创业实践,当然,创新文化制度层面的金融支持和市场准入的放宽也是必要的补充。

创新具有科学性,创新虽然形式上表现为标新立异,但其实质是求真务实,只有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才能取得成功,这就需要创新文化的精神层面的内容包括尊重客观规律的严谨的科学精神。

创新具有风险性,首先创新不一定能够成功,而且创新成果不一定能够顺利转化,所以,创新文化的精神层面不仅要包括冒险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而且还需要全社会形成宽容失败的风气。另外,创新的风险性还在于其具有外部性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创新文化的制度层面必须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条款。

创新具有国际性,随着国际化程度的逐渐深入,创新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国际性地区性机构的作用及国家间的技术创新合作趋势正逐渐加强,技术开发机构也呈现出多国籍化的趋势,这就需要创新文化必须具有兼容并蓄的开放意识(详见图1)。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分析

(一)创新文化的微观作用机制

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首先应该是精神生产的过程,创意阶段是创新过程的发端。而创新成果必须成功完成转化(市场化),才能实现创新的经济价值,才标志着创新过程的完结。所以,创新过程在创意阶段之后还应该有一个生产阶段和创新成果转化阶段(图2 )。

创新文化对创新的作用正是体现在对创新过程的三个阶段:

首先,创新文化是创意生长的土壤,是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创意是创新精神的生产阶段,合理的符合规律的创意是创新成功的关键。创新文化精神层面中的首创精神是创意生长的催化剂;良好的互信观念、合作与开放意识以及宽容失败的风气为创意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创新文化制度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则是创意顺利展开的重要法律保证。

其次,创新文化是生产过程的产品与工艺创新的要求,是创新活动的重要支撑。产品和工艺创新是创新的主要内容。产品创新是为了顾客和用户的利益而引进的新产品或服务。工艺创新是居于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新工具、设备和生产的技术知识创造过程,可以提高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效率。工艺创新涉及大量的工具、设备、人员和社会系统,关系到生产的整个过程,具有相对系统性,需要有纪律性的文化环境,这与创新文化精神层面的互信观念、合作意识是契合的;产品创新则相对独立,一般是独立于组织系统实施的。它需要独立自由的文化环境,这与创新文化的开放意识、坚持精神以及宽容失败的风气是一贯的。

再次,创新文化是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关键,是创新活动顺利完成的保障。创新成果转化是指为了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或市场化的过程,这对企业家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企业家的创业意识,而这又是创新文化精神层面和实践层面的主要内容。并且,创新成果的转化也需要政府在资金、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领域的引导和支持,实际上也就是对创新文化制度层面的完善。

(二)创新文化的宏观重要性

首先,创新文化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创新文化是形成创新能力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要加强国家的竞争力,最艰巨的任务之一,就是如何改变经济文化。作为先进文化和优秀的前沿文化的创新文化,这种作用当然就体现的更加明显。

其次,创新文化是企业实现升级转型的客观要求。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而创新显然是促成这个转变的一个重要前提。能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关系到企业能否跟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决定企业前途和命运的重要问题。在这种新的竞争条件下,培育良好的创新文化,促进创新活动,对加快企业的升级转型、增强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创新文化的培育路径

(一)政府要发挥积极作用,完善创新制度

政府在创新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构建科学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促进创新,培植创新文化的土壤。首先,要建立开放、公平的体制机制。就开放来讲主要就是要建立开放的科研机制和宽松的科研环境。就公平来讲重点是确立公平竞争的机制。其次,要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以及全社会的科学技术普及机制。着力于营造有利于创新者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那些“小人物”们提供更多公平参与的机会。再次,要建立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良好制度环境和支持平台。通过资源、资本、技术等物化要素的自由流动,对民众的个体精神和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优势的区域创新文化的形成和传播。

(二)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培育创新主体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文化的营造者和传播者,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是弘扬创新企业的重要手段。首先,要重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富有创新精神的领导者往往会提供创新的方向,建立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文化和气氛,鼓励个人的高度主动性,推行有效的多功能团队的协作和融合,促进整个企业的创新活动。因此,企业家创新精神是企业创新文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其次,要重视企业员工的创新热情。一个成功的企业应该是创新者的乐园,企业不仅要为员工提供极为舒适和宽松的工作环境,而且其经理层要鼓励员工积极创新,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做工作安排。

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创新文化的继承性特征是导致区域创新模式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鲜明特征的区域创新文化是解释区域创新模式差异的重要角度。创新文化的可塑性特征表明了政府在创新文化培育中的重要角色,需要进一步思考政府如何在创新文化培育中发挥作用。

创新文化、创新产业、创新体系的关系。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理解非正式制度如何在创新产业(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创新体系的成长中发挥作用,特别是进一步学结创新文化与创新网络的关系。

从大学的角度理解大学与创新文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领会“大学――产业互动”是创新文化源泉。

参考文献:

1.柏林科学技术研究院著,吴金希等译.文化VS 技术创新[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孙国际.创新文化的渊源及其内涵的形成提炼与升华[J].科学新闻,2007-6-10

3.员智凯.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构建和谐社会[J].广西社会科学,2006(4)

4.毛明芳.建设融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为一体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J].科学新闻,2007(3)

5.罗孝高.创新文化的基本模式与创新文化的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4(5)

6.辜胜阻等.区域经济文化对创新模式影响的比较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4)

7.弗朗西斯福山.彭志华译.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南出版社,2001

8.金吾伦.创新文化模式[J].科学决策,2001(4)

9.陈劲.产品与工艺创新和儒家与道家文化的关系[J].管理学家,2006

10.袁望冬.论创新文化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J].湖湘论坛,2006(6)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 创新文化 形成机制政府作用 制度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单纯依靠资源消耗和低廉劳动力成本投入的发展模式越来越突显其制约性。长期以来,许多行业在自主创新与对外技术依赖的矛盾中挣扎,在国际化竞争的环境中处于劣势。没有自身的品牌与核心技术,常常受到各式各样国际非关税壁垒的限制,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为此,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地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 的重大战略决策。可见创新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创新的推动力量又是什么呢?无疑是创新文化。亨廷顿就曾在解释国家发展的动因时说过“文化是决定性因素”。而文化的培育是从无到有的,政府在文化形成的各个阶段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本文将探讨政府在创新文化培育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一、创新,创新文化和创新文化的构成

创新一词最广泛的含义来自拉丁语innovare,意思是制造新事物 。我们认为创新是一个将现有事物扬弃发展的过程,是人们对现有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技术方法、行为模式、物质成果的超越与进步,是人类进步的核心内容体系。

创新文化简单地说就是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文化实际上是一个群体,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固定的思维。行为模式。它与规章制度无关,直接体现为群体共有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在创新文化中,这种思维、行为模式应该是完全有利于和导向于创新的。创新文化是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的的统一体,是自主创新最广泛最坚实的社会人文基础。

根据扬州大学王汉林教授与学者李武祥的观点也是通俗文化分类在创新文化中的应用,创新文化可以分解为器物层、制度层、行为层和观念层。观念层文化指的能够催生人们的创新意识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等观念文化形态的基本要素。器物文化环境是对创新起着基础和支撑作用的仪器设备、经费、图书情报系统等物质资料和条件。制度文化环境是对创新起着保证和约束作用并规定创新方向的组织、制度、体制等建制体系和运筹要素。行为文化环境是对创新起着规范和引导作用并影响创新效率的道德、政策、法律法规、评价体系等规范和评判系统。其中器物文化层面支撑创新;制度文化层面:鼓励创新;行为文化层面:规引创新;观念文化层面:崇尚创新。

二、创新文化培育的路径选择

在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自由竞争是一个显著特征。企业通过自主经营与不断竞争走向集中。这既是一个资本集中的过程,更是一个技术与创新能力趋于集中的过程。竞争本身赋予了企业严酷的创新压力,少数企业生存下来,掌握着大量实用技术,并保有对这些技术的垄断与继续创新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创新文化是在企业的主导下不断发展的。相应地,西方文化体系中的创新意识、冒险精神及其民主思想在资本主义的各个方面传播开来,以保持与其自身的资本主义现实的适应,并且继续促进这一结构的良性互动发展。

我国的传统与西方大相径庭,在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历史中,集权主义盛行,官本位现象比较严重,文化倾向也素来以政府为主导,子民只不过是“教化”的对象。中国的资本主义制度虽然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击下被迫建立,但之后的发展却是步履滞重,虽然经历了几次大的思想解放,但保守主义的历史残留依然严重。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整个国民经济框架也是在高度的计划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企业自主性严重不足,一切要求整齐划一,实际上是一种“政府指令性经济”,缺乏创新的环境与动力,更谈不上创新的文化氛围。在改革开放以后,这一现象有所改变,但从创新的现实基础来看,我国的优秀科研成果往往集中在各类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科技计划也具有突出的政府主导性,而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不足。这样的历史与现实决定了我国的创新文化建设道路应当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路径有所不同,应当有我国自身的特色。

三、政府主导型创新文化的形成机制

在后发展国家形成创新文化,促进创新体系的完善,政府是一个核心角色。根据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大致可将创新文化的发展和政府在其间的作用区分为几个阶段,政府在每一个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是有很大不同的。

1.宣传引导阶段。任何一种文化成熟的标志,就是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创新文化的形成,首先要求人们在观念上认同差异与个性,包容创新失败,“风气之开创与转移,必起始于少数,并且决定于少数之个性。因此,必尊重个性,培养个性,才是开风气与转风气之先决条件”,而这需要大量的舆论引导。在创新文化形成的初期,伴随经济的发展,创新文化初现端倪,特别是创新文化的观念层。一些企业或个人已经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逐步树立创新价值观,认识到只有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但是在该阶段,创新的制度文化尚未出现或者刚刚萌芽,整个创新文化尚未成为一种主流文化现象出现。个人、企业和科研院所虽然进入到创新领域中来,但是其科研开发力量仍是分散的、依赖的、无组织的;创新活动是零星的、局部的、偶然的、不完全自觉的,甚至是脱离市场的;合作开发是脆弱的、随机的、无序的;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文化作为依托,没有形成全社会的创新文化氛围。表现为缺乏创新活力,创新活动稀少,区域经济处于停滞或缓慢发展状态。该阶段政府的核心作用在于引导宣传,宣传创新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使大众了解到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不会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永久优势,也无法使一国的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寻求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应当使人们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明确自身的处境,以及只有创新才能发展的紧迫性。

2.制度建设阶段。在经历了现实与观念的冲击之后,创新文化的制度需求逐渐显现,创新文化的观念将逐步转化为一种现实的适合创新的社会体制环境。在该阶段中,政府从制度上加强了对个人和企业创新的支持,相关的政策、法规不断地出台和完善,社会对知识越来越尊重,知识产权得到合理保护,对创新的激励机制被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打击盗版变得更加紧迫。企业的研发人员比例逐步提高,创新资金投入明显加强,企业与创新系统的互动能力得到增强,表现为新产品不断涌现,在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改造速度加快,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之间在人才、技术、产品等上的联系在市场的作用下进一步紧密。社会上的各种中介机构得到较快发展,经济得到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快提高;同时,人们的观念、习惯和制度逐步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相适应,与新经济运行相协调;在创新文化系统中创新文化的观念层和创新文化的制度层共同推进,表现为规模化的自主创新形式的出现。在此阶段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制度创新作为创新文化的基础正在逐步建立,即创新社会环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包括方针的提出、政策和法规的制定等。当人们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之后,努力建设创新的环境,包括软环境与物质环境,就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只有保护个人与企业的创新热情与积极性,才能使创新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使创新文化从观念层全面贯彻到行为层。

3.服务协调阶段。该阶段观念创新文化和制度创新文化得到了较好的结合。个人,企业和研发机构都能自觉的进行创新活动,社会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整个社会充满蓬勃的生机。同时,制度上对创新的支持也达到了最佳的配合,政策和法规对创新起到了支持的作用,且相关的人员、资源、信息等也创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社会日新月异,不断向前发展。此时,创新文化已成为主流文化,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该阶段中,政府已退出了主导地位,而转变为服务的角色。政府所要做的是维护这个创新的环境,并给予恰当的引导,培育中介组织和市场,构筑信息平台,使创新文化得到不断地继承和发扬。当整个社会都适应创新,创新观念成为一种普遍的理念,创新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时,政府的作用重点应当从具体的制度制定转移到从宏观上指导创新,报告创新的前沿,引导企业少走弯路。做好企业的创新服务与牵线搭桥工作,比如定期创新报告等等。

当然,各个阶段的创新文化发展并非是截然分开的,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是相互融合的一个过程,只是在各个阶段上有相应的重点,以上的过程可用如下的表1表示:

四、结论及建议

在我国,由于缺乏企业自主文化创新的客观环境和历史渊源,在创新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均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参与。

在创新文化的形成阶段,政府的核心作用在于引导宣传,宣传创新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政府应当使人们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明确自身的处境;在制度建设阶段,政府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创新社会环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当人们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之后,使创新文化从观念层面全面贯彻到行为层面是政府的主要任务,努力建设创新的环境,包括软环境与物质环境,就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当整个社会都适应创新,创新观念成为一种普遍的理念,创新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时,政府的作用重点应当从具体的制度制定转移到从宏观上指导文化创新。

参考文献:

[1]: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l~09

[2]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笛德本珊特帕维特著:创新管理:技术变革、市场变革和组织变革的整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朱天飚:比较政治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文化创新;文化产业创新;内生增长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60(2016)03-027-8

2015年10月, 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文化创新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文化创新,即通过文化理论、文化体制、文化价值、文化内容、文化消费模式、文化传播手段等领域的传承与创新,使文化创新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一、 文化创新理念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

十八届五中全会赋予了文化创新重要意义。文化创新的目的是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创意能力,比起一般的经济增长因素,文化创意是一个社会、一个经济体更为基础和更为内在的增长原动力。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认为,“如果说我们能从经济发展史中学到什么,那就是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①然而,谈到文化创新却又不能完全抛开产业,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文化创新是在产业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中实现的,如果说文化发展的最初动力来源于人类对美的追求,最终助推那些审美冲动成为被广泛接受的观念并转化成社会文化的动力则是来源于经济的拉动。

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是不能被完全割裂开的。不以文化创新为目的的产业发展不具备可持续能力,完全抛开经济驱动力的文化创新则往往沦为空谈。一方面“文化创新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创新程度”②,文化产业的创新程度进一步决定了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另外一方面,产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发掘文化创新的附加价值,推动文化的创新扩散。创新理论的鼻祖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认为创新扩散是一种大规模的“模仿”过程,从经济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种创新都可能带来超额的利润,使得创新者(企业或者个人)获得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正是如此,每当一种新的具有巨大经济利益的创新出现,社会上就会形成竞相模仿的潮流,这种模仿使得创新的价值可以扩散到更宽阔的领域,带来社会的全面变革与发展。文化产业创新的目的就是适应这种创新扩散的需求,借助资本的强大驱动力,以产业的方式,让更多优秀的文化创新成果复制扩散,惠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文化创新的理念适时地为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同时意味着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不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在经过了起步、加速发展、保持高速增长的阶段后,在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步入了新的转型期,“当前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处在两个‘升级换代’的重要时期。也就是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自身要完成向更高层次的创意产业的升级换代,也要肩负着推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甚至第一产业升级换代的责任”金元浦:《文化产业“升级换代”发展与问题并存》,载《人文天下》,2016年第1期,第28页。。在新的阶段,文化创新的内容应该侧重那些影响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要素,文化产业创新政策也应该从外源式的模仿式创新转为内源式的基础性创新,在这种创新需求的驱动下,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效统一”,以“文化+”、“文化创意+”推动经济的内生增长成为文化产业创新的重要标准。

二、 内生增长理论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内生增长理论也被称为“内生技术增长理论”,该理论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在克服资本收益递减、突破增长瓶颈、保持经济长期增长方面的核心作用。熊彼特(1934)提出,经济的增长不是由外生因素影响导致的,而是由内生因素引起的,这种内生因素即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这种“新组合”是企业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推动创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旧有的生产方式被抛弃,经济在“创造性破坏”中实现新的增长。J. A. Schumpeter ,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Inquiry into Profits, Capital, Credit, Interest, and the Business Cycle,”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34, p.17;潘士远、史晋川:《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载《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3期,第753页。内生增长即“不依赖经济外部的力量(如外生的技术进步、外资等)的推动,主要由经济的内在力量(如内生的技术变化、资本积累等)推动的长期经济增长”方齐云等:《增长经济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6页。。罗默(Paul M. Romer, 1986)在《收益递增与长期经济增长》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一文中提出,内生技术创新的力量可以突破收益递减的规律,实现资本收益递增,所以投资技术比投资其他经济要素更有价值。大量的投资可以推动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以带来资本的收益递增,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如罗默所说,对于企业来说,知识产权带来垄断利润,而垄断利润可以进一步用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再一次带来新的垄断利润,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所以,对于企业和国家来说,在知识创新投入上的差异,最终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来平衡,国际贸易导致了知识的国际传播,从而减少后发国家的研究开发支出,使得发展中国家具有赶超发达国家的后发优势。林永青:《我在价值中国网的追求》,http://。

内生增长理论与文化创新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内生增长理论强调知识创新的重要性,而文化创新又与知识创新密不可分。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感知世界过程中的成果,而文化则是人类发展历史中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体表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都在文化的范畴内,而这些领域的创新也无不与知识相关。狭义的文化创新本身就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或者创意创新,而广义的文化创新所包含的制度创新、氛围创新等则是推动知识增长、技术进步和创意产生的基础。文化产业创新与内生增长理论的内在统一性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会不断带动总体经济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23,94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占GDP的比重为3.76%,同时文化产业带动的就业与出口增长日益显著;另外一方面,文化产业是经济增长模式升级的重要支撑产业,随着消费的日益膨胀,物质财富的积累和非物质财富的增长逐步成为可能,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增长范式也在逐步改变,在文化产业与高新科技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汇流,而以创新为内涵的新经济正辐射带动传统行业升级,带动传统产业商业模式全面创新。

内生增长理论为新常态下发展文化产业、评估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视角。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要素供给效率变化、资源配置效率变化、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约束增强”李扬、张晓晶:《“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载《经济研究》,2015年第5期,第4页。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出现结构性减速,文化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在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正从关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带来的短期经济增长率转向更加关注技术进步、创新那些可以为经济发展带来长期繁荣的要素。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经济的内生动力具有长期效益,美国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带来了超过110个月的经济长期繁荣。通过文化创新推动我国经济总体以及文化产业本身的内生增长是未来的重要战略方向。尽管我国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过度关注外部的经济拉动力,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GDP崇拜事实上也一直影响着对文化产业的制度评估、政策评估,文化产业园区和动漫产业的过剩产能无不与此有关,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新的评估框架,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经济结构深层次的改革。

内生增长视野下,文化产业创新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015年9月,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上通过的《改造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包括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创意与可持续发展被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大会上,决定在北京设立全球首个“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旨在通过创造力和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支持教科文组织在促进文化、创意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文化是创意的基础,创意是可持续发展重要路径。创意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得文化产业创新生态的意义更加重要,创新生态不是关注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单个要素或者独立单元,而是从长期效益考虑复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这与新经济学所提出的内生经济增长不谋而合,从内生经济增长的角度考虑文化产业创新,那些有利于基础性创新的要素,如创意氛围、创意阶层、创意能力就成为重要的评估维度,而文化创新的动力机制、竞争与共生机制、扩散机制、协调与发展机制等也需要重点考虑,这些都是文化创新生态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 内生增长视野下的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重点

1. 将创新、创意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

2001年,约翰・霍金斯(John Howkins)在研究创意与经济的关系时提到了“创意经济”这个术语,J. Howkins, The Creative Economy: 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 London: Penguin UK,2002,p.12.在霍金斯看来,无论是“创意”这个术语还是“经济学”这个术语都不新鲜,UNCTAD, “Creative Economy: A Feasible Development Option,” http:///en/Docs/ditctab20103_en.pdf.他更关注随着二者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所带来的财富的增长。霍金斯将创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满足人类自我需求的消费性创意,另外一类是可以用于创造新产品的生产性的创意,第一类创意遍布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而第二类则是在工业社会中强调新颖性(novelty)、强调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的情况下变得日趋重要。我们前面讲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创新带来了垄断利润,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而创意则是创新的基础,熊彼特强调的创新(innovation)主要是指将新事物引入经济过程,而不管这个事物是否是自己创造的;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意义上的创意(creation)③R. Florida,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New York: Basic books,2004, p.8.是指非重复的原创性东西,由此可以产生新的经济价值。诸大建、易华:《面向都市经济增长的创意产业发展――以伦敦、纽约为例》,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44页。如果说创新经济强调的是知识的积累和技术改进,那么创意经济则更强调创新的人文内涵,创意经济的重点不是强调对技术工具的改进,更强调那些根植在人类文化中的原生态的创新,这种创新是“活”的,甚至可以说是创新的源泉。

强调创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文化产业不断升级的体现,国家统计局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中新增加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体现出我国文化管理部门对产业发展的认识的加深,文化创新旨在培养良好的创意、创新环境,形成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促使“文化+”、“创意+”等新业态的形成,推动文化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双创”旨在构建良好的创意氛围,通过机制和体制的突破带动社会各个阶层的创新意识觉醒,通过创新、创意突破现有增长模式下资源约束的短板。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人口红利消失、资源约束日趋明显的情况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日趋重要,创新和创意将成为未来带动文化产业以及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原生动力,也正是如此,从总体经济贡献的视角看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就是将推动创新、创意作为首要的发展目标,从关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提升、关注产业园的规模、关注粗放的投资方式,转向更加关注“人才(Talent)、技术(Technology)和包容度(Tolerance)”③。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文化创新以及创意的涌现规律逐渐形成共识,即文化创意的生成以及文化产业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与技术的内生增长相似,文化创新、创意的产生同样具有偶然性,仅仅靠纯粹的经济刺激很难实现创新增长的目的,通过宽松的文化环境、优秀的创意氛围、多元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熏陶,才能产生更多的原创动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推动经济长增长周期的目的。

2. 重视文化自身特点,形成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目前对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研究主要有两大路径:一种是经济学的路径,研究影响经济增长的文化要素以及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主要是将经济发展理论用于文化产业领域;另外一类研究则是从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入手,通过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研究提出推动文化创新以及文化产业创新的思路。

从经济学路径展开的有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研究基本沿用了刺激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理论。目前,我国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有三大类:一个是通过扩大投资推动经济增长,二是通过扩大出口推动经济增长,三是通过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在文化产业领域,很多学者接受了经济学“三驾马车”的理念,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旨在通过投资、出口和消费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花建(2002)提出,“要从加大投资规模入手解决文化市场需求和文化生产能力不足的矛盾”,花建:《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战略的思考》,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2期,第139页。文化出口和文化走出去一直是文化产业领域重点关注的研究主题,胡惠林(2004)认为,“为实现本国在世界文化市场占有上的最大化,有效地拉动本国的内需,推动本国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强化本国在现代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 就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的国家战略”。胡惠林:《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走出去”战略》,载《思想战线》,2004年第3期,第89页。此外,通过文化消费增长带动产业发展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议题,邓安球(2007)提出,“文化产业的产生依赖于文化消费需求, 文化消费构成了文化产业生产和再生产的最终环节和源泉, 并调节着文化产业资源配置和供给,促使文化产业结构随着人们需求层次高级化而高级化”。邓安球:《论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载《消费经济》,2007年第3期,第16页。在相关理论引导下,我国文化产业的宏观政策实践也在不断推动,近年来一系列的文化产业政策均在围绕这三大要素发力,旨在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在前面我们讲到,文化创新的第一驱动力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即文化自身的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投资、出口和消费可以拉动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但是更多的文化创新是偶然的,不能通过短效的经济刺激来完成的,需要更加长效的体制、机制去培育,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现有的文化政策,从长期发展的角度重新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作为广播影视改革发展目标,始终以坚持正确导向为灵魂,以繁荣精品创作为中心,以坚守社会责任为己任,不断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更好地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也正体现了这种认识的转向,这种转向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国家管理层面对文化发展的新认识,因为仅仅依靠市场推动文化创新也是不足的,思想性的、艺术性的精品往往还需要发挥政府的力量,通过原创的、差异的和不可替代熊澄宇:《3G 与新媒体发展》,载《新闻前哨》,2009年第9期,第15页。的文化产品带动中国文化软实力根本性提升。

3. 创新发展模式,推动“ 文化+”和“+文化”融合

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创新一直是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领域的重要主题,相关研究层出不穷。总体来看,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属于协同创新的范畴,即通过协同实现资源高效流转,通过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推动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分为区域间协同、部门间协同、行业间协同以及产业链条协同创新等第二类属于融合创新的范畴。融合创新研究又分为三大方向:第一是关注科技与文化的相关关系,即如何通过新技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发展;第二是关注文化与资本融合的相关研究,即如何通过改善资本市场、通过资本的拉动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第三是关注文化与相关产业的关系,即如何通过文化的价值、文化的内涵的挖掘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融合创新模式中,文化科技融合、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更加关注内生增长动力,即通过融合创新带来生产率的提高、新的文化价值的增值;而文化金融融合则更加关注外部动力,即如何借助资本的力量拉动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的增长。

文化产业的特殊性使得产业融合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对于文化产业来说,融合分为正向渗透和反向渗透两大基本方式。首先,从发展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高技术的渗透实现文化价值的提升,近年来提到的“科技+文化融合”、“互联网+文化”都属于这种融合方式;另外一方面,从文化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影响来看,“文化+”则成为另外一种融合方式,这种融合是发挥文化产业的基础作用、引领作用,如通过“文化+制造”的方式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通过“文化+城市”的方式提高城市的内涵及创新力。从内生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文化+”的作用日趋明显,“文化+个人”将带来个人创造力的提升,有利于创意阶层的崛起,“文化+企业”将使得企业更具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文化创新的广泛渗透正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初动力。

四、 未来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1. 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

文化创新的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外源性的,一个是内源性的,内源性的文化创新是基于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现有社会文化条件进行的创新,而外源性的创新往往是在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的过程中产生。当前文化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是各国的特色文化,只有本国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文化资源基础足够强大,国家文化实力才有更多的上升空间。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历史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那些多样性的、不可复制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是国家的“金色名片”。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是基于现有文化资源的生产、再造和传播过程。文化资源是基础,文化资源通过生产、再造和传播实现其增值。文化资源是潜力要素,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但是潜力的发挥需要技术创新带来的形式创新和传播广度与效率,因为产业发展是与生产和消费紧密相关的,生产技术的进步决定了产业的增长,即挖掘文化资源的能力;而传播技术则决定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效率和广度,效率和广度反过来也形成了对生产的拉动,形成技术创新的动力。所以,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期,往往是技术进步所主导的竞争,技术创新带来了垄断利润,谁掌握了先进的技术也就掌握了市场,掌握了产业发展的命脉;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的扩散以及国际贸易带来的知识扩散,区域间技术创新能力逐渐均衡,如何挖掘民族特色文化,才是未来文化产业进一步增长的动力,在当前国际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下,文化创新需先从保护和传承开始。

未来,需要不断加强对各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种保护要在总体规划下进行,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挖掘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资源。在保护的同时,要注重“活化”各类文化资源,即在生产中保护,通过生产调动社会各界资源,提升保护的积极性,以合理、适度为准则深挖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在注重实用性和生活适用性的基础上,拓展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大力引导消费,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此外,还应扩大这些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可以以版权为基础占据上游产业链,吸引更多的国际力量参与资源的保护和挖掘。

2. 创新文化创意人才机制

人才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人才问题是双向的:一个是人力成本不断的提高使得资本密集型的企业不断转移,导致人力资本过剩;另外一方面,那些具有市场竞争力以及国际贸易竞争力的产业所需的文化创意人才严重不足,高端人才缺失,影响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如何破解当前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障碍,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意人才,聚集国际创意精英,已经成为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创新当前和未来的重要任务。

人才政策是最为根本的,是影响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政策。由于特殊的经济发展阶段,我国文化创意类人才的培养体系相对滞后,未来需要从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规模和培养模式上加强政策支持。从规模上讲,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构建从初级教育到高等院校、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同时需要根据行业发展和区域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加快对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的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机制可以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只有能够适应市场的创意人才才能推动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就是说,只有能够从“学”和“研”走向“产”的文化创意人才才是目前经济发展最需要的。这就需要我们为创意人才的培养、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赋予高校、科研院所更多的对文化创意成果的处置权和收益权,通过突破现有的机制、体制,加大人才激励力度。鼓励人才创业、创新,一方面加大对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创新支持,活化具有良好创意基础的新生人力资源,同时也鼓励现有的高校、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业、创新,鼓励优秀的人才向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即文化企业集聚。为创意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通过对外人才交流和对内人才吸引融合,不断提升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3. 知识产权保障文化创新

无论是文化资源保护,还是创新、创意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最为有效的促进创新的手段。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深挖的特色文化资源优势会被技术垄断所掠夺,如早期的互联网视频公司,往往通过传播渠道的垄断带来高额利润。在我国科技创新在国际上没有绝对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通过特色文化资源占领全球文化市场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同时,由于创意的可复制性,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无法保障创意成果得到应有的收益,会降低创意人才的各种激励政策的效果。

尽管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经历了依靠模仿式创新推动发展到以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阶段后,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凸显。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证资本的流向和人才的流向。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加快研究制定对文化创意、创新成果的保护办法,同时,也需要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服务机制,为创意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此外,应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接轨,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尽快融入全球文化市场,将更多优秀的文化创意成果推向国际市场,推动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增长。

4. 加强文化科技融合力度

原创内容与渠道的利益纷争一直存在,在从文化内容生产到文化内容消费的产业链条中,技术进步的力量是巨大的,每次技术创新都会带来新的垄断利润,再次划分文化产业链条的利益格局,尽管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不断的扩散使其国际垄断的优势不再那么明显,特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新的技术创新正在酝酿之中,从2013年的大数据元年,到2016年被称为VR元年,近年来一系列的信息技术突破预示了新的竞争格局的到来,如何将文化产业与大数据技术、3D打印、全息成像技术进行深度的融合,成为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016年2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即数字创意重塑文化,随着各类信息技术的进步,未来的文化产业竞争必然是“特色文化资源+创新信息技术”之争。未来文化产业创新需要以“互联网+”为依托,加强促进文化与科技的双向互动政策。在科技创新的背景下实现文化内容的活化,将我国具有历史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以更为新颖的形式体现,加强边远特色地区的文化数字工程,有效地保护和开发数字文化资源;通过科技进步让更多的文化内容走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促进文化消费的增长,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5. 构建良好的文化创新空间

由于文化创新的内生性和偶然性,创意氛围的构建对于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则显得非常重要。文化创新比科技创新更需要轻松自由的创新空间,从制度上和空间上拓展文化创新的空间是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发展的两大路径。在制度上,我国正在执行的“双创”政策,正推动文化多元、多层次发展的创新格局的形成,文化创新需要多元文化的发展,从社会精英到草根百姓,从体力劳动者到脑力劳动者,他们都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只有充分调动社会各个阶层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文化创新的不断涌现。

在空间上,宜居城市建设为文化创意阶层的崛起、文化创意的不断涌现、文化的不断创新创造了条件。在实践领域,我国很多城市正通过宜居小镇、文化小镇的建设创造这种环境,但是目前的这种环境还处在探索阶段,宜居城市不仅仅是环境上的宜居,还有制度上的宜居,未来的文化创新空间的打造,需要结合政策制定和环境保护进行,通过制度宜居和环境宜居,打造良好的文化创新生态。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SWOT分析;对策;武汉城市圈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8-19(7)

引言

熊彼特(J.A.Schumpeter)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将创新(innovation)定义为新生产函数的建立、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及联结技术与产业的一种企业经济行为,包括引入新产品、采用新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应来源、实现新的工业组织形式等;并用以解释超额利润的来源、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在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创新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更是区域持续发展与占领世界发展高地的核心动力,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选择,创新能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发展潜力与活力的主动力。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发[2006]4号)主导下,各省相继出台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政策与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正在成为区域发展的主旋律。城市作为国家发展的承载空间,是区域成长与发展的核心,决定和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软实力与活力。因此,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决定性因素,并服务于创新型国家战略,是引领区域快速、持续、和谐与包容性发展的核心,既体现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又体现了新型城市化的路径依赖与动力机制,还体现了城市化与创新双轮驱动发展转型的基本要求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

1 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发展概述

1.1 创新型城市

Charles Landry(2000)认为,创新城市必须是:开放思想、多样化与宽容性;独立个性;可达性;弹性、有活力的公共空间;高质量的人居环境;源于地方的全球导向(locally derived globally oriented);动力机制包括富有创意的人、意志与领导力、人的多样性与智慧获取、开放的组织文化、对本地身份的强烈的正面认同感、城市空间与设施和上网机会等要素。创新型城市是孕育知识经济的地方,知识经济要求城市创新,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城市是集聚性、多样性、不稳定性和良好声望的结合体(Gert-JanHospers,2003)。杨冬梅等(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是创新资源高度集聚于城市空间的一种城市发展形态,是城市发展知识化和高级化的产物,是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一般是由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发展演变形成,是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融合的一种城市演变形态,完善的城市创新系统是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在集聚和配置创新资源不断形成自我平衡调整和发展功能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创新型城市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基于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要素驱动,受市场规律与机制作用,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先导、以创新文化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融合的城市演变形态,具有创新性、系统性、内生性、可持续性、集聚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等要素(图1),体现在技术创新、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城市文化创新、企业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是城市实现跳跃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

1.2 创新型城市研究概述

世界银行(2005)“东亚创新型城市”研究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型城市的必备条件:拥有优良的交通电信基础和功能完善的城市中心区;拥有充足场所设施;拥有研究、开发与创新的能力;拥有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队伍;政府治理有效,服务高效;拥有多样化的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和服务;拥有高质量的居住选择;切实重视环保;社会多元化,能接纳各种观点的碰撞,各种文化的融合和各种体验的交汇等等。

英国Comedia创始人Charles Landry(2000)是创新城市研究的国际级权威,他认为城市中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构成了创意生活圈,要为创意提供最适合的成长环境。从而提出创新城市的组成要素,包括富有创意的人、意志与领导力、人的多样性与智慧获取、开放的组织文化、对本地身份的强烈的正面认同感、城市空间与设施等。为此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战略框架和实施机制,为其他城市实施创新战略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方法。Simmie James(2001)揭示了创新与城市之间的复杂性以及其欧盟经济与社会研究计划组发起的关于城市竞争力和结合力的这个国际间的可比性项目的结论。

在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战略已成为各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共识,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南京、青岛、武汉、杭州、成都等重点城市都提出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思路,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典范。在学术界,金吾伦等(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是以其持续不断的创新,推动整个城市在新技术突破及其产业化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更大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旧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使国际竞争力得到空前提高。胡钰(2007)认为,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内涵是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具体表现为科技创新制度设计较完善,科技投入较大、基础条件较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强。重点分析了深圳、上海、大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经验。杜辉(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的指标包括区域技术对外依存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明专利占全社会专利申请量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研发投入经费占GDP的比重、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乌兰察夫(2005)认为深圳已经具备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基础和条件,从人才、公共管理体制、财政税收及中介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措施。卢小珠等(2007)用3个指标来衡量城市创新能力:人才资源(人才素质和人才总量)、物质基础(研发投入和教育投入)和创新成果(科研成果和技术进步)。戚湧(2006)认为,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建立城市多层次的自主创新支持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科技在城市管理、建设中的应用水平以及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引领地位,使创新型服务业成为提升城市功能和辐射能力的主要驱动力。

2 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群评价指标设计

在科学性、综合性、可双性、应用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原则指导下,根据创新型城市构建要件,按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与创新效率4个方面,基于数据可获取性筛选确定了33个解释性指标。

3 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群发展思考

3.1 SWOT分析

根据各中心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确定SWOT分析矩阵。

3.2 总体思路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坚持科技和人才为引领,致力于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创新,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浪潮为契机,突出科技驱动、城市引领、民生导向、生态保障、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高端生产性与生活经济主导、内生增长为主转变,由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与城市化驱动为主转变,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集群推进、对接周边”的原则,形成核心-枢纽式放射状、网络化空间联动发展格局,并以世界先进城市、多中心大都市区为标杆,进一步彰显创新、生态、人本、法治、和谐理念,突出科技驱动、城市引领、产业化带动、民生导向、生态保障,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总体思路上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支撑,以建设创新人才队伍为根本,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思想文化创新,着力构筑和完善城市创新体系,把武汉城市圈建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产业结构合理、人才汇集、创新氛围浓厚的创新型城市集群区。

3.3 发展对策思考

根据创新城市系统,构建创新城市群发展路线图,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即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创新文化品牌与文化软实力提升为纽带,构建创新体系系统、创新产业系统、统筹城乡系统、创新环境系统4大创新系统,促进与提升城市发展创新能力。同时,通过打造区域性创新孵化基地、技术转移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在创新要素聚集、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环境优化、创新优势转化等方面获得突破,以自主创新为主线、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创新、城市化与产业化三轮驱动,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任务,依托武汉·光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培育创新企业主体,重点抓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服务业超越、新兴产业倍增、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载体建设、科技金融服务、生态环境治理、民生改善幸福等主题工程,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

3.3.1 创新体系系统: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基础

3.3.1.1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以供需关系基准,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创新型企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

3.3.1.2 加强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建设

以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光谷产业园区为基础,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软环境建设,抓好光电子、装备制造、新材料及制品特色产业等基地建设,努力使其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带动产业整体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国家光电子及其相关产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建设;积极与城市圈内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与基地协作,构建共享、共用协作网,并向社会提供“开放、共享、竞争、协作”的公共研究开发与实验服务平台;以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为重点,形成市、县、乡三级综合性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和技术转化体系。

3.3.1.3 加强政策支撑体系建设

根据《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方案,科学制定区域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在整合现有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在财政科技投入、税收、金融支持、政府采购、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人才培养、科普和教育发展、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政策保障(考核、监管、参与)等方面,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推进创新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形成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政策体系。

3.3.1.4 加强创新平台协调运行管理

建立科学的考核、监管、参与机制,完善创新平台运行管理模式,打破条块分割与利益博弈,推动多中心城市区域资源、行业、部门整合,以激活科技资源存量、优化增量,实现科技资源的战略化重组,形成联合、开放、共享、流动、竞争、激励和约束的组合化运行机制。建立科技信用制度与科技创新成果认证机制,最大限度的利用公共科技资源与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

3.3.2 创新产业系统: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关键

3.3.2.1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依托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战略,按照“创新驱动、重点跨越、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的要求,努力提升产业信息化水平,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根据城市圈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市场前景,以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节能环保为核心,集中力量发展先进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移动通信、生物、激光、新能源动力汽车、软件及服务外包、动漫、地球空间信息、半导体照明、数控机床、消费电子、新材料、现代物流、金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滚动扶持,集中力量突破和掌握一批对产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形成主导产品,培育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集群。

3.3.2.2 创新驱动促转型,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嫁接。按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总体趋势,以信息化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的设计、装备、生产和管理水平。重点抓好企业的示范带动和应用推广,促进全市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在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等方面重点攻关,实现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水平提升,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加快我市传统产业向现代新型生产形态转变。

3.3.2.3 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化

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产业模式化、标准化、轻型化和无公害化栽培和养殖技术的集成创新;支持特色农业支柱产业的良种选育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新技术、新成果推广示范,支持农林副产品精深加工、资源化综合开发利用、循环农业相关产业链接等技术创新活动;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支持重大病虫害和森林生物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同时,在社会事业领域统筹实施科技发展计划,加快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3.3.2.4 有序推进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三位一体的资本体系;构建权责对等的专业化分工体系,放松管制、降低产业进入壁垒、引入市场机制、强化竞合;加大对生产者服务活动的投入,构建大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服务业集聚式发展;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通过引入竞争打破服务业的行政垄断,通过开放引进国内紧缺的关键性人才,促使有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走出去”等,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培育竞争优势。

3.3.3 统筹城乡系统: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路径依赖

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线与关键动力,应坚持在优化多中心空间结构与布局的基础上,紧抓城市化在带动区域转型中的抓手功能,以城乡平等互利的统筹机制为主线,建立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结构城市化四度空间整合的长效机制,围绕“生活方式的转变与都市文明的渗透”主线,促进多中心基于人流、经济流、信息流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社会结构转型、文化结构转型、空间结构转型”的现代新型城市化之路,促进人口、城乡空间联动,从而实现多中心共存、共生、共赢。武汉城市圈城市化呈中心高、四周低、东边高、西边低的不对称、不均衡态势,应把城市空间拓展、产业转移与园区分解、人口转移同身份转型与地位转型相结合,寻求城乡发展的联合模式,实现人口的双向流动、产业双向交流、发展红利的双向分配,从而形成空间城市化、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文明城市化的健康的全方位城市化道路,促进城乡空间整合、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生态文明。

3.3.4 创新环境系统: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支撑

根据创新型城市系统与创新路线图,确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环境支撑系统,主要包括资源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与市场环境等方面。创新环境系统主要通过培育创新文化、知识产权、信息化、创业环境、制度保障为引导,围绕建设辐射全国的创新孵化基地、技术转移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目标,通过整合武汉城市圈多中心资源、要素、人才、技术、产业等优势,实现多中心互补的联动与协作创新,并通过创新调控与评估,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多中心一体化与互惠互利的区域效应。

资源环境方面,着力抓好人才、资金、物质资源、基础设施等基础条件;制度环境方面,从服务与推进机制、政策制度与服务供给等方面提供支撑;文化环境方面,以价值体系、文化观念、舆论,创新精神、包容心态、竞合关系为主线,构建和谐创新性文化氛围;市场环境方面,构建成果交易、转让、推广的市场运作体系,促进成果转化、推广,服务于发展。

3.4.5 创新文化: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品牌与氛围

从城市系统演化角度讲,创新的文化是创新型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的繁荣和进步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文化氛围是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一方面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产业,一种能够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新型产业;另一方面,良好的文化氛围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温床,是提升城市形象、培育和吸引人才、吸引国内外投资的重要条件,也是决定其他创新能力的隐性因素,对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武汉城市圈而言,着力抓好如下环节:一是深度挖掘楚文化资源、打造创新城市文化;挖掘乡村、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品牌文化引领发展。二是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激活文化活力。三是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整合文化产业资源、探讨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楚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并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成繁荣的文化市场,为文化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3.4.6 重点工程: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核心载体

重点工程是实现城市创新发展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突破口与优先路径,通过重点工程的推进,实现以点带面、以面带区、以区带圈的联动效应。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根据创新型城市系统与路线图,确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十一大重点工程:创新体系(创新主体、创新基地、创新平台)、产业创新(高新技术、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社会事业(教育、公共卫生与医疗、公共文化、生态)、创新人才(引、育)、技术攻关(研发、应用)、智慧城市、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服务、应用)、创新环境(政府服务、宜居宜业、创新文化环境、金融服务)、创新辐射工程(核心、、场)、产学研联盟、转化与测评中心。

4 结语

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群建设,应坚持以武汉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为龙头,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充分发挥中心城市武汉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集散地、创新人才汇聚地、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的示范与引领功能,联手圈内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企业,集中优势人才、优势要素、优势资源、优势环境,着力打造多中心联动的创新品牌,通过创新投入,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模式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大力培育与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创新驱动先行战略中,必须把教育模式改革与人才培养作为重点,把企业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伙伴,按上、中、下游关系建立创新联动、互动协作模式,通过人才培养与企业联合构建合力创新攻关;建立创新联动长效机制,中心城市武汉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把高端创新、原始创新、集成性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城市以实用型创新与协作联合创新为主,着力解决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为教育提供人才实训基地、为人才提供研发平台;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Charles Landry. 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M].Earthscan Ltd,2000.

[2] Gert-Jan Hospers. Creative Cities in Europe: Urban Competitivenes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J].Intereconomics,2003(Sept./Oct.):260-269.

[3] James Simmie. Innovative Cities[M].London: Spon Press,2001.

[4] Schumpeter, J. 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Original in German, 1912)。

[5] 杜辉.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J].大连干部学刊,2006,22(2):10-12。

[6] 胡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和途径[J].中国软科学,2007,(4):32-38,56.

[7] 金吾伦,李敬德,颜振军.北京如何率先成为创新型城市[J].前线,2006,(2):43-45.

[8] 卢小珠,等.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0):51-60.

[9] 戚湧.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12-15.

[10] 世界银行.东亚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报告[R].2005.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范文6

技术创新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面对的挑战。技术创新依靠企业文化的支持,企业文化则是体现在企业日常活动之中,而这些活动又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浸润。因此,企业技术的创新永远不会是孤立而行的。新型企业文化可以孕育出新型的企业,企业文化的创新在创新型企业中得到动力。创新型文化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助推器,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是创新型企业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创新型企业文化概述

(一)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文化内涵

创新型企业指的是具备优秀的企业文化、顶尖的核心技术以及前卫的管理经营理念,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的企业,其途径主要是持续创新。创新型企业作为当前企业运行的较高层次,其运行的模式新颖,同时其所具备的持续创新能力是发展的根基,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讲至关重要,其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企业的创新不在表面,而是取决于有没有一定的企业文化内涵,在企业文化中是否富有创新气息,在企业的精神层面是否能够体现出对新事物的把控与创造,因此不能仅靠一些活动以及活动所带来的外在物质表象来判断创新型企业和传统型企业。

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内涵指企业人员切实落实企业文化的要求,转化为自己内在动力,开展创新思维活动,为企业做贡献。创新型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个部分,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从企业这个主体的视角来看,它是企业整体精神内涵的叠加,是在以创新为内容的各项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另一方面是从文化的功能视角来看,它是培育创新精神的企业创新的阵地。

(二)创新型企业文化特征

1. 建设创新型企业文化,必须做到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员工的需求开展工作,让职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离开了工作人员的支持和实践,企业高层的所有设想和战略都将沦为空中楼阁。这就表明企业文化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就是参与原则的确立,其具体内容包括企业内部各个成员要真正接受这个企业的战略目的、开展业务活动的原则和最重要的价值观念等。从企业高层的角度来说,参与原则的确立和实践,包括尊重每一个成员的在单位中应有的地位,尊重单位成员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上的要求,让他们感觉到企业内部的关怀,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中。

2. 创新型企业蕴含自身文化的独特性。所有的企业文化具备一定特殊性,其正好彰显其独特魅力。每一个公司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社会环境和行业属性,也有自己独有的管理方法、经营的途径、价值观以及文化底蕴,正是这些因素形成了企业本身的特点。因此,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扩大企业文化内涵时,需要抓住重点并要在现实运作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所处的境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建设,这样就能更好地突出企业在发展方面的特色。

(三)创新型企业文化的作用

1. 导向作用。创新型企业文化能够集大家之所长,让全体员工都能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下,把自主创新作为一种习惯,在企业管理中起到导向性作用,将企业目标融合到个人的创新行为中来,并且最终用企业目标来评价个人的创新成果。

2. 激励作用。创新型企业文化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激励氛围,个体价值的实现和企业利益有机融合在一起,企业员工通过自主创新在实现个人发展需要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高效的动力,因为在这种氛围下,人们都是积极主动工作的。

3. 凝聚作用。文化的凝聚力胜过任何一种制度的约束,在创新型文化背景下,就如同磁铁一般牢牢吸引着员工向企业的核心靠拢并汇聚在一起,从而推动整个团队健康有序地发展。

4. 约束作用。企业的管理需要依靠两个层面来维系,一是企业制度,另一个是道德规范。创新型企业也不例外,在制度的管制中,更多地需要依赖于道德规范和文化的影响。给员工一个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让他们在创新型企业文化中得到浸润,逐步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并不断激发个体的创新潜能。

(四)创新型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内部的创新型文化不但具备普通文化的功用,更是一个企业的导向机制,在这样的导向下,不断激励着制度的变革,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对于推动企业文化不断向前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其可以让企业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创新关乎企业生死存亡,企业创新与否直接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前途,同时企业文化的创新理应伴随创新型企业创新而进步。企业文化的持续革新是建设创新型企业的灵魂,能够引导其前进的方向;解放员工在工作中的生产积极性,调动聪明才智,为企业创新添砖加瓦;还可以实现企业内部的团结合作,提升竞争力。这样就可以在企业员工之间形成一种竞相创新的鼓励机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地创新内部文化才能给企业重新注入一股强大的推动力。

二、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建立了企业文化体系并提出了口号。创新型企业文化是一个曲折向上发展的过程,由于多种原因,多数企业无论是创新思想还是创新性活动都存在偏差,无法进行精准定位,致使相当的创新型企业把创新型企业文化当成了口号,很多空洞的所谓创新型企业文化错误地把偏离轨道谓之为创新,这不但不能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领航引路,反而扩大了假象,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失掉人心,削弱了战斗力和凝聚力。

企业文化的创新毋庸置疑是积极的,反映了企业当下的发展思路、精神内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与时俱进”在企业的进一步体现。纵观各类企业的文化发展,真正有效打造出完备的创新型企业文化的企业屈指可数。因此,大部分企业需要加快步伐,量身定制,不断创新,以推动创新型文化的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多地要倾向于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建构,这有助于增强竞争力。

三、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为了适应企业现代化的发展,企业都纷纷搞起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时存在诸多困惑,因此企业文化的打造需要漫长时间,致使企业文化不仅无法满足当前现代化要求,甚至对于当前企业现代化造成障碍。

1. 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在实际的管理中,很容易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企业文化的外在特征上,这就成了徒有其表,片面地追求形式而忽略内涵的发展。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应把企业文化所赋予的价值观转变成一种内在的力量,让全体员工形成一种共识,是企业在处理内部问题时需要自觉遵循的行为标准,其中传达的是管理者的一种价值追求,同时这种力量最终会构成企业运作的一种理念,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再通过各种不同的活动或形式呈现为外在的形象,只有通过这一个完整的转化过程,才能真正构成企业文化。反之,只有外在而没有内涵,便成了无本之木,绣花枕头,毫无价值可言,更不能适应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2. 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偏离企业实际。目前,许多企业建设创新型企业文化,不少领导只是在各种会议上大谈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并对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大发感概,只在文件上写写,喊喊口号。在管理上没有专门的企业文化部门负责规划、组织和考核,在具体贯彻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时忽略了实质上的落实,其精神实质难以为广大员工所领悟。企业管理者没有有效地把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灌输给员工,大多数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对企业文化一知半解。因此,企业的管理层需要融入到员工中间去,让全体员工理解企业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否则只能是领导的“单相思”,激发不了员工的创造欲望和创新思维。

3. 照搬创新型企业文化,缺乏创新和个性化。创新型企业文化没有固定的模式,也并非为了单单满足现在社会需求而提出的口号,其是企业所具备的特有的运行方式,充分彰显了企业的独特性。在一些企业从办公楼到工厂车间,随处可各种各样、措词有力的口号标语,这些标语口号虽然简单易懂、言简意赅,但一味地模仿同行的企业文化,雷同率极高。文化不是表象的标志或者口号等,而是需要融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从而影响全体员工,否则那只是一个流于表象的形式。可以通过学习先进优秀企业的成功方式和经验,比如海尔和华为公司的成功策略,但不提倡完全模仿并将别的企业的理念完全搬到自己企业而不管是否适合,这样势必会给企业造成伤害。创新型企业文化相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有所区别。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一致的,但由于具体到不同的企业中时,每个企业都有其自己生长的土壤和环境,并不是能够用相同的模式放到每一个企业,需要企业在实践中加以选择,要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4. 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制度化隔绝开来。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来说是每位员工的共性,而思想则属于个性。企业的管理者只有把自己的创新思想转变成一种文化并让众多员工所接受,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但很多企业的领导认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要把管理当作企业文化来做,这就走入了一个歧途。当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是在运用这种传统的制度进行管理,这与文化管理的层次还差了一大截。创新型企业文化只在极少数的企业中形成,其关键原因是保障体系缺乏,等同于让企业的命运悬在钢丝上,企业不会有什么创新动力的。

三、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建设的路径

1. 寻求创造型的领导。企业所有员工尤其是管理层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对本企业文化内涵有全面、深层次的理解,每位员工特别是管理者主动完成思想观念的转变,全面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强烈的创新意识。创造型领导往往首先在思想上有着敏锐的开创性思维,积极的求胜心态,其次在行为上有能力创新。在新时期创造力是领导艺术的核心与灵魂,是管理者最宝贵的素质。通常情况下,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该企业的思维和行为。那些被市场竞争淘汰出局的企业公司,其失败的原因就是高层管理者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拒绝挑战和创新。企业和员工在面对新挑战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领导者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一个具有挑战精神的管理者能够带领企业员工不断战胜新困难,这是传统思维无法达成的。企业领导者需要站在长远的角度谋划企业的发展,把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创新精神等溶于管理工作当中,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思维,推动企业内部文化不断地发展并趋于成熟。

2. 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可行性的创新型企业文化。在创新型企业管理工作中,创新型企业文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可行的方案,架构行之有效的企业运行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员工在企业的带动下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文化。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提炼要从企业的发展历史、行业特点、发展前景等方面综合考虑。企业创新型文化在与企业的实际运作进行融合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善于运用其导向作用,明确企业创新的方向;(2)善于运用其激励作用,调动员工积极主动地创新;(3)善于运用其凝聚作用,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4)善于运用其辐射作用,把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功效发挥到极致。把创新因素注入企业文化,就是要让它与企业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这是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开展的根本。因为它只有与公司的现实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够拥有存在和延续的外部环境条件,并且健康成长。

3. 以人为本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型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有赖于一批又一批的企业新老人员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慢慢积累。时间越长,积累越深厚,人的价值也越能显现出来。所以,企业文化的创新应该以人为本,不仅要尊重高层领导的想法,而且要尊重普通工人的意愿。至于这两者如何区分轻重,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综合考虑。创新型企业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当企业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切实需求,在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地沟通时,能够有利于双方沟通的效果并建立起较好的信任互动,让员工真正关心企业,自觉自愿地为公司发展尽心尽力;人性化的待遇能够让员工感觉到集体的温馨,树立并增强他们对创新型企业文化的认同感,这样,员工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以报答知遇之恩,他们会接受并执行各种企业规章制度、保质保量地完成分配的任务,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建设添砖加瓦。所以,增强企业人员多方面的工作能力,营造出人际间的良好氛围,都是企业文化走向创新型道路的题中之意。企业内部人员的团结互助有赖于该种企业文化中人性化的一面,进而最大限度地开发企业和个人潜在的能力。人性化理念的植入,创新型企业文化将会把握住企业人员的思想。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范文7

创新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关系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培育创新文化与和谐文化,是同一个实践发展的过程,二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创新离不开和谐,和谐也离不开创新。创新之所以离不开和谐,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事实表明,在企业创新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和谐的环境和氛围,没有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创新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同样,没有创新,企业的和谐也难以真正实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而发展就必须创新。古人云:“合则齐美,离则两伤。”对于创新与和谐,也可以这样说:创新有利于和谐,和谐有利于创新;在和谐中求创新,在创新中促和谐,二者是“齐美”共进。

应当确立什么样的企业创新观

概括地讲,企业应当确立全面创新观、全员创新观、持续创新观。全面创新观,是指企业创新不是单项创新,不是某个方面的创新,而是全面的创新。这种全面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而且包括文化创新。不讲企业的文化创新,不是全面的创新观。全员创新观,是指企业的每个人、每个岗位都可以创新,而不单单是少数技术专家搞创新。持续创新观,是指企业创新是没有止境的,是不能停顿的;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全面创新、全员创新、持续创新,体现了在创新问题上发展的、全面的辩证观点。当然,创新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它是在务实基础上的创新,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创新。

与此相联系,企业家的素质与人格魅力问题是一个极为重要且有待深入挖掘和研究的课题。企业家在整合资源、创造财富的市场开拓中,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必须有新理念、新思维、新思路、新举措、新创造。作为企业家的一种素质,创新不仅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而且是一种能力,是表现在经营运作上的一种操作智慧。

注重文化创新的现实意义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重文化创新,其现实意义可以分以下几个层次来说:

企业文化不是一个封闭的、停滞凝固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建设过程。明确这一点很重要,不然就会用僵化的、停滞不前的观点看待企业文化。

文化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流变性、创新性。今天提出培育创新文化,或者说注重文化创新,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市场竞争形态飞速变化,企业制度在不断创新,“企业再造”在不停发展,企业运作形式也在发展变化。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范文8

[关键词] 创新型企业文化 自主技术创新 文化氛围

自主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涉及方方面面,对社会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企业角度看,不同的企业文化模式,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自主技术创新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有一大批企业早已着手实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甚至有的已经取得了许多技术创新成果,提升了整体竞争实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虽然一开始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却不能进行持续技术创新,创新缺乏动力机制,生命力脆弱。这固然和企业科研能力、资金状况、设备先进程度等硬件有关,但是,从根源上说,应该是这样的企业缺乏一种鼓励企业进行长效持久技术创新的软件,即创新文化。

一、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1.从科学技术哲学史的角度看创新型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纵观科学技术发展史,我们发现每一次科学技术的伟大进步都伴随着创新型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科技创新是特定文化环境的产物,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方能生存。古希腊曾经出现过极为繁荣的科学文化,其直接原因是当时出新了许多学派,各派之间自由争鸣,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活跃和学术探索的深化。形成这种学派林立、自由探索、自由争鸣的局面的重要条件是古希腊特有的人文传统。近代科学肇始于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歌颂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反对宗教桎梏。17世纪,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之所以由意大利转移到英国,是因为17世纪、18世纪,那里有较为宽松的宗教背景,有培根、莎士比亚等人推波助澜的人文主义思潮,为牛顿、胡克、波义耳等科学家们进行自由的科学探索并提出有创见的理论提供了优越环境。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科学中心转移到了法国,这与法国启蒙运动和科学精神传播有关。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盛世”,其中心从法国转向了德国。德国的科学发展得益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横扫欧洲的启蒙运动,以及康德、黑格尔等思想家对科学方法的总结和传播,也得益于歌德、希勒等人领导的浪漫主义运动。美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也是文化与创新互动的结果。美国开放性的移民文化为各种文化观念的撞击创造了条件;人们在竞争、迁徙中形成了实用主义思想观念,导致了更加注重策略、看重效果的行为模式。因此,二战后,世界科技中心便转移到了美国,使得美国的经济、科技等都摇摇领先于其他国家。

2.创新型文化是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先导

创新型文化是鼓励创新、倡导变革、敢于进取、甘冒风险、勇于挑战的那种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类型,其意义也众说纷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创新型文化是具有长期的、多样化、创造性的强风险意识等特点的,并以未来发展为导向的文化。所谓企业创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创新及创新管理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以及创新物质形态的综合,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和规范、创新物质文化环境等。创新文化是一种培育创新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唤起一种不可估计的能量、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来帮助组织达到一种非常高的目标。创新文化能引发几十种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公司内创造、发展和建立价值观和态度,能够唤起涉及到公司效率与职能发展进步方面的观点和变化,并且使这种观点与变化得到接受和支持,即使这些变化可能意味着会引起与常规和传统行为一种冲突。创新文化是以一种初始方式,在某一特定时期为了满足创新思想数量最大化的需要而培育的一种行为模式。创新文化是组织内一种奖励创新和鼓励冒险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激励和奖赏杰出工作者,对于快速变化的环境突然出现的危机和突发情况作出迅速反应。

由此可见,创新文化是一种宏观战略层面的变革文化,任何一种文化的塑造都离不开组织自上而下的正确的有效的引导。而创新型文化一旦形成,就要求组织从宏观战略层面进行创新思考。组织的领导者在制定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时,必须将创新作为一切战略的中心和出发点。创新文化还是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创新其实是一种知识的创造和运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全体员工相互合作,相互分享知识,而员工的知识受控于员工自己的思维和意识,只有在员工自觉自愿情况下进行知识分享,创新讨论,思想碰撞,创新行为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它还是快速响应的适应性文化,企业外部环境多样性及易变性的特点决定了企业赖以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创新性地分析这种变化,找出这种变化对于组织既有模式的影响,并快速制定策略响应这种变化,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快速的速率达到组织与环境的新协调。创新文化还是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包容文化,一种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包容性思想则是创新价值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创新意味着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也意味着失败的可能,因此,创新文化更应注重对于创新失败的理解与对待,注重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鼓励和激励,容忍创新的失败,这样将有助于保持员工的创新热情,使员工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发掘他们的创新思维,以获得创新的成功。

二、创新型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

IBM董事长沃森曾经说过:“一个企业组织与其他组织相比取得何等成就,主要取决于它的基本哲学、精神和内在动力,这些比技术水平、经济资源及组织结构、革新和时机选择等重要的多。”由此可见,文化在组织中的地位是任何其他组织元素无法取代的。文化并不是一项具体的经营活动,而是隶属于企业的软环境,它和隶属于组织硬环境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组织元素。因而,人们往往看不到,也不注重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为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但是,这种影响却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著名学者傅家骥认为有三个,即组织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陈劲认为主要有:企业家精神、研究与发展体系、科学教育与技术培训、与政府的合作。邢以群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力”。还有其他学者也有类似的观点。纵观这些因素,我们归纳出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科研管理。而文化显然对这三者产生显著性、决定性影响。故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可以通过这三个因素传递。

1.企业文化通过作用于企业家精神来影响技术创新

自熊彼特首次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企业家创新精神以来,企业家精神的理论就一直在丰富和完善着。继他之后,德鲁克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创新精神”,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企业家的作用就在于长期不断地进行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在于技术上的创新”。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人格化。作为企业成功的领导者和开拓者,企业家的观念对技术创新有决定性的影响。企业家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推动着企业技术创新的自觉实施,使之成为企业的一种规范化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则是技术创新的发起者、组织者、推动者。因而,以技术创新精神哺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技术创新最适宜的土壤。

2.企业文化通过作用于人力资源来影响技术创新

在任何企业,以技术骨干为核心的企业员工队伍都是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基本力量。他们如何看待技术创新的价值,有无技术创新的动力,在技术创新的风险和种种困难面前如何应付,是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否广泛持久开展的关键。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使科研人员难免会顾虑重重。而创新的文化氛围则可以消除或减弱科研人员的这种心理压力,使他们竭力挖掘自己内在的潜能,积极主动地承担科研项目。没有企业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鼓励和支持,员工是不会主动积极地投身与风险较大的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倡导创新型文化,实质是以企业文化为导向开发人力资源,是广大员工意识到创新是时代的主流,是企业持续快速成长的关键,也是每个员工特别是技术人员借以证明自己能力,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也为个人发展创造条件的主要机会。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范文9

关键词:文化建设;科技进步;引领;文化创新;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关系;文化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120文献标识码:A

“创新”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个极富魅力也极具亮色的字眼。而“创新”在现时代――在我们号召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现时代,需要有一种宏观视野和一种超越精神。因为我认为,我们现时代谈论的“创新”,主要不在于比自身的既往提供了何种“新意”,而在于它能否立足时代前沿、跻身价值高端去拓辟“新地”,或至少在领略“新风”之际捕捉“新机”。

一、现时代的“文化创新”应成为“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我们现时代的“文化创新”,是在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最好时期”中进行的。一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赋予文化创新以崇高的使命;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新高潮“两大一新”的呼唤又赋予文化创新以强劲的动力。这个使命和动力要求我们的“文化创新”成为“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李洪峰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做了一个题为《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的讲演。其中谈到大国崛起的文化条件之时,认为有四个方面尤为值得重视:即,一、强化国家意识、坚守文化传统是大国崛起的必要前提;二、增强文化感召力是提高国家战略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三、培养开放的民族心态是大国崛起的必要条件;四、坚持思想引领和制度创新是促成大国崛起的深层原因①。“大国崛起”需要“文化准备”,是说一个大国要成为强国,需要具有与其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相适应的“软实力”。成为“软实力”的“文化准备”,对内要有凝聚力和崇高的价值取向,对外要有感召力和伟岸的精神魅力。在这样一个目标引领下的“文化创新”,无疑需要一个大视野,需要一个大跨越,更需要一个新动力。换言之,我们现时代的“文化创新”本身也需要“两大一新”。

二、科技进步引领立足时代前沿、跻身价值高端的文化创新

为着实现“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我们当下的文化建设不能不以发达国家发达的“文化力”为参照。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一个重要的因素、更确切地说一个重要的前提是科技的进步与发达。在发达国家,发达的科技不仅推动着经济建设而且推动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建设,而事实上,发达国家之所以产生并且重视发达的科技,本身就有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土壤。总理在中国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讲话中,高呼“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提出“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实际上,温总理是有鉴中国近代以来4次与世界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才在战略目标、战略方向、战略重点等战略思考中,明确提出“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并进一步提出“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为此,我国制定了汽车、钢铁、纺织、船舶、石化、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10大产业的振兴规划。而随着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文化产业”成为第1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总理要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而我国当下亟待振兴的文化产业,就明显具备了上述特征。

三、“文化产业”意识的确立是当前文化发展理念最重要的创新

尽管“文化产业”的理念已经引入并申说了许多年,但相对于我们既往的文化发展理念而言,它仍然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新理念,是我们文化发展理念的最大创新。“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发展理念的最大创新,在不久前发生并且至今尚未走出困境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寻求到机遇。文化因经济危机时期大众生活追求的“口红效应”而具有了市场需求,这使得文化产业在全球性经济滑坡的趋势中“逆势上扬”,也使得我国从理念到实践都起步不久的文化产业有可能在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激烈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方面,不仅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也是我国当代文化建设解决“4个不相适应”状况的需要。也就是说,党的十七大之所以提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掀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不相适应。

分析上述“4个不相适应”,我们注意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适应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是我们文化建设不断调节的目标;而适应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适应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广泛运用,是我们文化建设必须正视的路径。就路径而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更多体现为环境的约束,而现代科技进步的影响则更多体现为系统的动力。从“文化创新”谈到“文化产业”,是因为我们相信任何有意义、有价值的创新都不是“为创新而创新”的行为。英国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在谈到“艺术创造”时说,“人只有在解决他所要解决的问题时才具有创造性”,我们当下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4个不相适应”的问题。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说明促进并发展“文化产业”是解决当下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重要路径,“文化产业”意识的引入、确立和项目的实施、推展也就成为我们当前文化发展理念最重要的创新。

四、“文化创新”一要关注体制改革二要关注科技进步

总理之所以高呼“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他说:“只有加快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因此,在经济积极向好的趋势得以巩固的时候,应该而且必须开始考虑长远的事情。长远的事情是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科技和教育”。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的文化部的文化科技司(其职能其实是“教育科技司”),也必须考虑文化建设方面“长远的事情”,在这一考虑之中的“文化创新”,最需要关注的便是文化体制创新和文化科技创新。

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体制创新关涉的其实就是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关系的问题。我们之所以认为“文化产业意识的确立是当前文化发展理念最重要的创新”,正是因为当下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凸显出文化体制的创新和文化科技的创新,是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建构起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生产关系。在文化产业的建设,或者说在文化建设产业化的进程中,处处都能看到科技进步的作用,看到科技进步对文化建设的支撑、提升和引领作用。在笔者近一年来对文化科技工作的调研和思考中,注意到在深圳这样的新兴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科技含量比较高,或者说在许多方面是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创新。最近注意到上海文化建设中最引人注目的文化创新也体现为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也就是说,科技进步引领下的文化创新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已取得率先突破和发展。现代科技进步引领下的文化创新,有原创性创新、集成性创新和工程性创新之分,就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局部文化”而言,以集成性创新构成文化科技创新的主流。文化科技的集成创新正在文化产业的促进、文化市场的监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属“文化权益的保障”)、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产品的外销等诸多方面全面推进。

五、“演艺科技创新”是文化创新应特别关注的重要领域

既往的文化科技主要应用在舞台演艺方面,因而多特指演艺科技。演艺科技除舞台机械、灯光、音响之外,既往还涉及民族乐器的科技改造、演艺训练(如形体、嗓音)的科技观照等。当下的演艺科技创新,其实并不只是创新形态而且更创新业态。比如由科技进步引领的“网络化生存”,就不仅是全球化进程的重要表征而且也将创造出新的演艺业态。演艺形态的科技进步,在电影艺术中体现得最为充分。事实上,电影作为新的演艺业态,当年的出现本身就是科技进步的产物――电影的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每一次文化创新都由科技进步所推动。电影的科技创新,是科技进步引领文化创新的典型范例,因为我们注意到技术革命的发生也变革着我们对视象构成方式乃至故事构成方式的理解。

自20世纪以来,我国演艺文化创新有四次较大规模地借鉴并吸纳国外的演艺文化的过程:第一次是20世纪初对话剧这一演艺样式的吸纳,这是一次比新文化运动还早的“新演剧”运动,是被一批立志做中国“易卜生”的新文化运动先驱者推动的。第二次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不失时机地把握了科技进步催生的新演艺样式――电影,并使这种“新演艺业态”在当时中国社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的新文化建设在演艺文化中的作为,一是改造旧戏曲等传统演艺,二是引进歌剧、交响乐、芭蕾等西洋“贵族艺术”,后者在新文化的建设中似乎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第四次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并且一直延续到新世纪至今,主要体现为对发达国家音乐剧艺术的关注。

审视上述四次借鉴和吸纳,我们注意到几乎每一次的关注对象,都体现出科技进步对演艺文化的影响。相对于传统戏曲的表现理念而言,话剧也引入了照明和置景方面的科研理念;电影艺术自不必说,它本身就是科技成果创新的文化业态;音乐剧作为当下新演剧形态的制作理念,鲜明地体现出高科技含量和产业化运作的特征。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或许可以说,“文化产业”从意识的确立到项目的实施,都是与科技进步分不开的。音乐剧作为一种新演剧理念能迅速打开并赢得市场,与其说是适应、满足市场需求,毋宁说是刺激、引领市场需求。在当下,我们演剧理念的创新不能不关注科技进步,而“产业化”运作其实是“高科技”含量的必然取向。有趣的是,我国演艺行业高科技含量与产业化运作的理念,率先在与山水旅游产业紧密结合的“印象××”中得到推展,率先在旅游文化大视野中拓辟了演艺新景观。

六、“教育先行”是文化创新应当关注的“长远的事情”

我总在想,为什么我们谈论文化创新或者具体些说是演艺文化创新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本体”或“自律”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在建构人文精神之时似乎又格外与推动我们当代社会迅猛发展的科技理性相抵牾。事实上,我们主要的文化形态及决定这种文化形态的文化心态是由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所陶塑的,工业革命及后工业革命在率先推动西方社会前行之时,已使其文化心态完成了由手工技艺、田园情趣向机械力量、都市时尚的过渡。换言之,科技理性已由冷峻转化为温馨,“网络化生存”加速了人的社会化进程,电子符号已浸透着浓厚的情感信息。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自律”是由社会方方面面的“他律”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文化“本体”是对无数历史“具体”的不断抽象、不断增容。

总理在考虑我国经济社会“长远的事情”之时,认为最重要的是科技与教育。我们要实现科技进步引领下的文化创新,不仅有个率先推动科技进步的问题,而且有个文化创新能否响应、追随科技创新的问题。这后一个问题涉及文化建设深层次观念的问题,是需要通过“教育先行”从人才培养方面去实现、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温总理2009年9月在视察北京第35中学时,指出我国教育目前存在着两个不适应:一是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二是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适应”说明有脱节,而脱节的原因是我们过于强调教育的“自律”而忽略经济社会发展的“他律”。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过于看重既往经验的传承,对于适应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还缺乏足够的自觉,这个“自觉”是关注、适应“他律”从而扩展、增容“自律”的自觉。

实际上,面对全球性经济衰退,一些发达国家率先而为的就是重新强调教育的战略地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3月宣布《美国全面教育改革计划》时提出,要教育孩子们勇敢面对挑战并使之具备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强调为所有人提供一个完整的、有竞争力的、从摇篮到职业的教育。英国布朗政府2009年在白皮书《新机遇:迎接未来的公平机会》中指出,必须现在就采取行动投资儿童的未来,用教育、技能和终身学习应对挑战,强调为所有人铺平从教育到工作过渡的道路。在我国,教育历来被视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这也是教育最古老的功能;而钱学森之所以强调“创新型人才不足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严重弊端,也是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我以为正在于要拓展甚至是改变教育的功能,使其成为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七、我们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

要求进行文化创新

结合我国文化建设存在的4个“不适应”和教育工作存在的两个“不适应”,需要特别让我们警醒的是必须正视“经济社会”这个“他律”对文化、对教育“自律”的新要求和新期待。而毋庸讳言的是,当下的这个“经济社会”正是由高科技推动并且又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经济社会”。文化创新也好,教育适应也罢,都不能不正视当代经济社会由科技进步推动并且以科技进步为特征的事实。为此,笔者曾在上海戏剧学院和北京舞蹈学院中层干部培训中谈到,演艺教育要适应并且先行于经济社会,一个重要的调整是将对“实验艺术”的关注多一些转移到“实用艺术”上来。在美术界,工艺美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率先的悟觉者,而其实你读任何一部美术史,其源头都是留存在实用品上的印记。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功利先于审美”,笔者以为不仅是在陈述一个简单的事实,更在于阐明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关系。

强调当代演艺教育由“实验艺术”向“实用艺术”的转移,其实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造理念和一种艺术生产技能的归朴返真。在实验艺术和实用艺术之间,前者更重视艺术方法“自律性”的探索而后者更重视在解决为对象服务的问题中探索方法,方法来自满足对象的需求而呈现出“他律性”;前者更重视艺术家个人的体验而后者更重视艺术家对大众生存状态、生活感受的体验,其体验来自大众的感受而更具有“社会性”。由此,我想到前一段我们演艺文化生产中涉及的艺术规律与市场规律的问题,其实所谓“艺术规律”就是艺术家深为洞悉并身陷其中的演艺方法的“自律性”,而“市场规律”是由经济社会改变并构成经济社会主体的大众对演艺产品的“他律性”需求。

这就对我们包括演艺文化在内的文化创新提出了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我们的文化创新主要是追求“自律性”的完美自足还是适应“他律性”的扩展增容。其实,科技进步引领下的文化创新在这里已经不是某种具体的科技进步要冲击既有的文化形态,而是科技进步改变着经济社会并陶塑了一个全新社会的文化心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科技进步引领下的文化创新的大目标;我们之所以说“文化产业”意识的确立是当下最重要的文化创新,在于我们把实现文化权益的公平性放在比实现文化享受的奢华型更为重要的位置。

可以预言,科技进步不仅将引领我们的文化创新,而且将推动文化发展理念在更高的层面进行新建构。(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 参见2009年12月26日《文汇报》“每周演讲”。

Cultural Innov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YU Ping

(Ministry of Cultur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722)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范文10

(一)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特征

1.创新型企业对人才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是创新活力的源泉,人才的挖掘是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前提。所以对人才的高度重视成为创新型企业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人的假设,是一个有着自主思维,完全自立的理性人,他们的需要不仅是经济利益和交往的满足,而且需要真正平等的机会,普遍的信息获取和交流。

2.创新型企业具有强的创新开发能力。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带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从而保证企业有着较强的创新开发能力,能够把高新技术应用在本企业的产品上,从而不断开发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

3.创新的组织化、制度化、信息化。创新是一个市场信息收集、存储、处理、更新与应用的过程,创新行为已成为多部门、多成员协作配合,高度专业化、组织化、制度化、信息化的系统工程。所以创新型企业文化要重视团队精神的培养,成立一支团结合作的高效团队,以及一个相互融通交流的平台,形成一套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谈判机制和其他形式的机制。

(二)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信息化培育的影响

1.对企业信息化的素质的影响。企业信息化的素质是由传统企业文化向创新企业文化的过渡,一定要继承企业原有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以创新的思维从根本上对企业旧的思维和管理模式进行重构。创新型企业文化强调注重视员工的专业和思维模式多样性的同时,更强调员工的创新价值,尊重员工的建议,对员工充分信任,注重和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从而增强了企业的信息化全员素质的培养。

2.对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影响。创新型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的信息化培育也是系统工程,培育的关键点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实现信息采集,数据传输到响应,最终将信息传递到决策人的手中,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数据。而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要求企业高层技术人员在硬件完备的基础上,敢于冒险和创新,在冒险中求创新的价值观念,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气息,从而带动基层员工积极渗入到企业的信息化培育中。

3.对完善企业管理机制的影响。企业信息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要求企业经营所涉及的各个层面必需积极响应并有效配合。只有充实地熟悉“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才能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达到以信息化加速企业管理机制的创新。

二、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的误区

(一)注重企业文化的外在形式,轻视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企业文化培植中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是突出的问题之一。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创业和成长过程中的根本价值灌输给全体员工,经由过程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价值机制,是影响企业顺应市场规律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行为准则,这其中凝聚了企业管理者形成的经营理念。

(二)复制其他企业的文化,缺乏自身个性

大部分企业搞企业文化培植时都呈现一种照搬模式的问题,模拟或复制某些优异企业的企业文化,把他们的企业文化套在自己企业身上。我们倡导借鉴优秀企业的经验,倡导学习海尔,借鉴华为,但不是照抄照搬,生搬硬套。不要把日立的理念直接拿来用,不要把IBM的企业文化直接套用到本企业,这种“拿来主义”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好处。企业文化讲究的是个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忽视企业文化的创新

企业文化是在每个企业所具有的特色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彰显,不是统一的模式。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其各个方面都大体相似,可是缺乏光鲜的个性特色。从企业的成长角度看,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过程,企业的组成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就不同,企业的策略及经营自然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与其他企业完全一样。

三、信息经济环境下重构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对策分析

(一)必须有一位创新思维的领头羊

所谓创新思维的领头羊是指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CEO。这是企业最主要的财富。具有创新思维的领导者能积极带领员工探究新的问题,尤其是能成功地迎接新的挑战,而这些挑战所需要的应对策略是无法在传统性的思维中所能找到的。他们的高瞻远瞩,往往能激发下层员工的创新思维,从而形成创新型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员工综合素质培育是重构创新型企业文化的保证

信息经济时代对企业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型企业文化是靠员工来实施和体现。智能成本将导致世界财富发生大转移,企业的成功将从依靠自然资本转向依靠拥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智能的成本就是人才成本,企业投入在教育和培训方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方面的成本,它具有人才成本的堆集效应。企业文化创新必须依靠创新型人才。

(三)将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思维融入企业的规章制度中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有的文化,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创新思维化的结晶,有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重视创新的企业文化,但却只有很少的企业拥有创新型企业文化,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规章制度的保障,所形成的创新压力和创新动力不够。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全体人员必需遵守的处事规程和行为准则,可以指引企业中人的思维和行为。如果没有规章制度的保障,员工就没有压力和动力,创新就会沦为口号,很难变成现实。所以激励员工创新甚至把创新视为员工们的责任和义务的规章制度,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把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思维变成真正的企业文化至关主要。

(四)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全员沟通

创新要求企业员工具有追求卓越的情怀和创新性的心智模式。首先,对企业的员工进行不定期的轮换,以保证个性理想的创新。这主要是针对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在正常的企业经营中,高层管理人员影响甚至抉择着企业的思维和行为,如果管理企业的人变得保守了,不能创新了,这个企业也就会在市场上失去竞争优势,甚至给企业带来危机。其次,对企业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它可以是大规模的公开沟通,如动员大会、研讨会、集思广益会等;也可以小规模的或者一对一的沟通。以使人清醒、明晰目的,可以消除误会、增进感情,从而使员工更主动地为企业的发展出力。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范文11

(一)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可能性

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着众多的关联性,二者对接的可能性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梳解:首先,从特征上看具有相似性。其一,二者同具有综合性。一般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部分组成。其二,二者同具有社会性。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必然反映时代的变迁。其三,二者同具有历史性。都有其自身的形成、变化与发展过程;其次,从基本功能上看具有相通性。二者都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等;再次,从对接的基础上看:一方面,在指导思想上,二者均需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另一方面,在目标与内容上,二者都必须使其成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成员的人文素质与修养,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凝聚力与向心力,同时协调人际关系,改进方法,提升能力,在终极价值目标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创新性诉求

“创新实践是当代人的生存方式。当代的现实生活是由知识经济、全球化构成的,它们充满了创新实践的特点。”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市场经济的当下,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因此,无论企业还是高校,都必须抓住培养创新人才这个核心,力求解答“钱学森之问”。换言之,以创新实践为特点的当下,创新无可非议的成为人才的内在属性,我国的任何一个领域,这里自然包括财经类企业与财经类院校,都必须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一种应然与实然的诉求,这是其一。其二,无论是从财经类院校的地位上,还是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上看,亦或是从知识经济的客观需要,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上来看,财经类院校必致力于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整合中谋求创新人才的成功培养。“从主观而言,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与创新能力的人,是以探究的态度不断地实现自我创新和超越的人;从客观而言,是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的人。创新的普遍性与主导性使现代社会的一切人才都必须具有创新性,要求现代所有的教育都必须适应创新实践的要求作出相应的变革。”这意味着,一方面,财经类院校仍然是知识创新的平台与载体,与此同时,又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它各方面创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财经类院校培养的创新人才,除了应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素质以外,还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与此同时,创新人才还必须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积极贡献。换言之,财经类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实现与企业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链接,实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实践创新与文化创新的整合。既要注重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又要关照现代人才的内在属性———创新,以及创新人才的价值取向———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作出积极贡献。“……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心理实验室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实验,并不仅仅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更不能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去攻关,而要通过开放办学、参与创新实践等推进学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缺位———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问题厘析

(一)二者在自身特质方面存在差异

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除了具有上述关联性之外,各自又具有自身的特质。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质主要有:包容性、超前性、主导性,在多元化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财经企业文化的特质主要有:效益化、竞争化、现实性、在效率至上的文化导向基础上存在众多需要进一步引导与规范的因素。二者自身存在的上述特质使二者的对接存在某种疏离。

(二)文化对接自觉性不强

长期以来,我们对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的认知过于狭隘,以为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就是学工部等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在实际工作中,财经类院校大多缺乏构建财经职业类型校园文化的自觉意识与行为,导致目前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财经特色。这样导致了如下的后果,一方面,有许多财经类院校毕业生根本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另一方面,财经企业又无法找到自己所需的人才,进而影响到自身以至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然而一些信息渠道显示,因为缺乏对职业文化、企业文化足够的理解和认同,不少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财经专业毕业生的从业态度、专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成为制约他们在行业、企业中生存、发展的瓶颈,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对企业的不适应症,出现了心理差异、文化差异、习惯差异和经验不足等问题,这使得学生不能尽快融入企业并有效的开展工作,有的甚至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而最终无奈离开。”

(三)在实践对接中缺乏整合与创新

目前,财经类院校学生职业精神、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薄弱,究其原因,与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财经行业性、职业性、应用性的特点有直接的关系,也反映出我国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的特点。“在财经教育与社会经济同步持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原因,会发现目前财经类院校育人实践中专业知识教育重于职业素质教育,专业技能培养强于专业观念教育,注重能力的训练却忽视职业精神的塑造,校园文化建设注重高校校园文化的共性却忽视了财经人才培养职业化的特点这些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当前,整体上看,财经类院校还没有把职业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战略来考量,缺乏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还未形成学生的职业素质。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对接上,财经类院校与财经企业缺乏进一步的整合与创新,并没有形成“四位一体”的对接格局。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模式上,财经类院校尚没有突破传统“象牙塔”式的教育,没有形成现代开放式办学格局。在软硬件设施共享、网络及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人才交流与合作方面、以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融合方面,财经类院校与财经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创新的文化对接体制与机制。

三、重构———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创新对接方式探寻

(一)理性的建构———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自觉、自信与自强

1.顶层设计方面,财经类院校在办学定位与理念上,应具有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自觉性。

在办学定位上,务求与财经行业零距离就业;在办学理念上,渗透重诚信、公平、效率与效益的企业文化精神。

2.文化对话方面,实现财经类院校与财经企业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全方位的对接。

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物质层面应体现财经行业特色,如在校园雕塑设计与使用上体现财经文化,在学校校园网、宣传栏、标语、指示牌设计上紧扣财经主题。在精神层面,应使大学精神与企业文化哲学相互渗透,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精神接地气,展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企业精神脱俗升华,展现企业精神的科学发展指向,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在制度与行为层面,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为切入点,将财经企业严格的规范制度与体系、经营文化融入财经类院校制度与行为文化建设中,逐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使其在校期间成为准职业财经人。

(二)实践的导向

如果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各自“喜欢幽静孤寂、闭关自守并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观”,那么二者之间的疏离就成为难以化解之殇,再合理的文化建构只能是孤芳自赏,无法达到雅俗共赏。因此,二者在理论层面顶层设计上,需诉求文化对话、沟通、理解与回应外,在实践层面具体操作上,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则成为破解二者疏离之殇之匙。“创新能力必须经过实践才能转化为创新成果,必须坚持知行统一。特别是大多数普通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只有通过产学研的方式才能锻炼与实现创新能力。”

1.搭建科研与实习平台,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

财经类院校和财经企业双方都应搭建合作与交流平台,共同磋商理论与实际问题,实现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管理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创新体系良性互动与整合。一方面,对于财经类院校而言,要把财经企业文化融入到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当中,充分发挥校内实验室、实验基地的科研功能,通过举办各种竞赛、讲座、聘请财经行业专家做兼职导师的方式,使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技术革新、经营哲学紧密联系起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财经企业实训基地的前沿作用,加强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的整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真正实现订单式培养。

2.发挥创业教育孵化器作用,加快构建实践导向型的创业模式。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范文12

中图分类号:F28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9(C)-0069-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普遍意识和时代潮流。创新文化是一个科研单位的生存之根,科研院所必须不断促进创新文化的建设,才能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科研院所作为创新体系的主体,担负着为国家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在创新文化建设方面引领方向,是我们崇高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完成这一时代的重任,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革创新,建设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军工科研院所自身特色的创新文化,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本人结合我所的实际情况,对创新文化建设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结合我所的科研生产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我所的创新文化是在从事科研生产中所形成的具有军工特色的意识形态、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物质表征,它包括外在文化和内在文化两个方面。一个目前肩负着国防重点工程任务的研究所,要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创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就必须要发扬、挖掘并培育研究所自身独具特色的企业创新文化。结合在我所的工作实践对创新文化建设进行尝试性的探索,本人认为创新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弘扬精神,宣传核心价值

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是创新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企业核心价值观能够产生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使广大员工保持不断创新的激情,促进创新文化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调动和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创新文化与科研生产的良性互动,使广大员工树立“我与企业同荣辱”的价值观,从而自觉自愿地、齐心协力地为实现企业的共同愿景目标而努力。

(二)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创新意识是决定大至国家民族、小到我们这样一个研究所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它能进一步推动人的思想解放,有利于人们形成开拓意识、领先意识等先进观念,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因此,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关键在以下几点:

首先是教育。要在宣传教育上下工夫,通过多种形式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创新文化建设对研究所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大家从思想上、从根本上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我所通过橱窗、局域网、板报、所内工作简报等多种宣传方式,开辟专栏、专题宣传,倡导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风气,从而在全所上下形成勇于创新的生动局面;其次是领导高度重视。一种需要全员参加的创新文化建设,如果没有领导的竭力倡导和大力支持,是难以实现其目标的。我所各级领导应该不断鼓励创新,支持创新,把创新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年度目标任务,并落实管理部门,明确工作职责,积极组织和发掘创新点。

(三)完善制度,建立激励机制

创新精神的保持与发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增强和提高,都离不开制度这一载体的存在。制度建设是提高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任何一个组织,如果没有相应的组织制度,其成员就会成为毫无凝聚力的一盘散沙。要鼓励创新,必须完善制度,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健全激励机制

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发展创新文化的制度与规范,必须通过具体的激励创新的规则,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推动创新建设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激励机制大体应该包括: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科研经费资助制度、优秀创新人才奖励制度等。对获得“年度管理创新奖”的单位,予以通报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这些都是我所创新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

2、优化调整科研生产管理体制

制度的完善并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地补充、改进和完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调整和优化科研院所的组织结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改变机构重叠、相互封闭的状况,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有创新能力的科研生产和管理队伍,提高我所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所不断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分类评估制度。目前正在进行多方面的调研工作,准备进行第三轮体制改革,针对研究室、管理部门和技术服务部门的不同工作特点,建立不同的考核方法和指标,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量化标准,有效地考核评价各部门的工作业绩,以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我所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进步,为我所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以人为本,培养创新人才

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创新文化建设的灵魂。因此,创新文化建设必须塑造和培育企业人本文化,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结构和激励模式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创新潜能,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同时,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中,大力营造依靠人、服务人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单位和个人统一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做到激励要公平,力度要合理,要使员工看到努力的希望,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我所新出台的表彰制度中增设突出贡献团队、突出贡献个人、青年岗位能手等奖项,对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年轻人才施展才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促进人才快速全面成长;第二,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竞聘上岗制度,择优录取,力求最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做到人岗匹配,变人才的成本观念为人才的根本观念;第三,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完善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提高人才素质,发展壮大企业的人才队伍,加大引进人才、引进智力的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技术一流的领军人物。我所为促进学术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本着“公平竞争、动态管理、目标考核”的原则,制定下发了《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管理暂行办法》,加大学科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强化激励措施,推动我所专业发展和学术建设;第四,建立人才评价机制。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各类人员的科学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管理机制,每季度对职工及部门进行考核,将工资的20%作为考核标准,按考核结果进行按比例分配。鼓励广大职工和科技工作者做自主创新的先锋,做拼搏奉献的楷模。

(五)团结协作,凝聚团队精神

团队文化是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成功、高效的团队是形成学科优势和竞争力的核心,也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可以形成人力资源的有效凝聚,使大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从而形成合力,共同完成重大项目的科技攻关,促进创新思想和创新成果的产生。

我所作为XX所的核心地位,决定了专业的多样性。在科研生产过程中,需要由有不同特长的人组成结构合理的队伍,发挥各自专长,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互补,才有可能出更多的创新科研成果。我所围绕自身特色和学科优势,根据科技创新目标,制定团队创建计划;并从学科建设、项目实施入手,培育科研创新团队,增设多个奖项以团队命名,如“突出贡献团队”、“科技自主创新团队”等;大力引导团队创新,提倡团队合作,弘扬善于协作、取长补短、齐心协力协作攻关的团队精神,提高团队成员的责任心、事业心和主动心,促进团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六)组织创新,培育学习型组织

学习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唯一途径,是实现个人和科研院所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知识经济时代,科研院所作为高新技术密集、尖端科技集中的前沿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创新、要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应该强化知识管理,大力倡导学习理念,从根本上提高科研院所的竞争力。

近年来,我所全力推行创建学习型组织建设,着眼于学习能力的提升,组织氛围的改善和实际工作的促进。我所制定了《学术交流活动管理规定》,开展一年一度的科技周活动,推动日常性的学术交流广泛深入进行,对活跃我所学术气氛,增进经验交流、弘扬创新精神、激发创新热情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管理方面,学习日本等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我所在全所范围内推行精细化管理的6S管理,应用先进管理手段,改善和提高了部门形象、工作质量和效率,真正实现我所科研生产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