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6:23: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德育的重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生德育工作,以往重点培养学生们的理论知识,现在则更加关注学生的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培养。最近几年,德育的改进正在持续发展着,这也验证了学校德育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人们开始了解到德育对于学生今后成长的重要性,这同样是现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必然要求,教师们一定要注重对学生们的德育培养,优良的德育管理体系对增进学生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分层递进;德育管理体系
德育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拥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在自己擅长方面更加的突出,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小学分层递进教育是依照学生间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施教、调节教育措施,让学生们都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小学施行分层递进德育管理的理论依据
小学课堂教学是实行德育理念的最好途径,现在的学生间存在着差异,每个同学的情况不同,传统的统一性教学应用到现在越来越没有效果,所以如何能让个体差异的学生融入到整体中去,是现在学校在教育领域上首要想解决的问题,受到教育界的重点关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是采用“多对一”模式,就是好几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而且每个老师都是优秀老师,个性化教学模式是德育的必经之路。现代的课堂教育要重视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而极少的重视老师教学模式的个性化,事实表明生活化的课堂模式不仅要重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还要重点提高老师教学模式的个性化,这是教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若是面对各科各年段的学生都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统一、缺乏个性的方式进行教学,他们就不可能感受到生活中的丰富内容,不可能体会到生活中的乐趣,这让学生的个性得不到体现。这样没有个性的教学模式极大程度的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它会降低学生的创作能力,会把学生变成统一的没有自我的“标准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个体教学(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能接受个体教学的也只是极少部分的贵族,后来才渐渐的变成班级教学(一个教师对一群学生),由于班级教学的慢慢普及,很大程度的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后来又步入了信息科技时代,班级教学也开始适应不了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变化的信息化社会,因此个性化教育开始流行。
二小学分层递进德育体系的目标和内容体系
当小学老师对学生们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就一定要重点注意德育体系的目标,德育系统的目标重点指的是德育相关活动所要实现的预期效果,德育体系目标是指导德育教育的关键,起着重要的作用。德育体系目标是繁杂多样的,不仅如此,德育体系目标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我们先从道德的心理结构来了解德育目标,内容、方式和才能三个方面联合组成了道德,所以道德的内容方面德育目标可以分为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等等。当今社会,小学的德育总目标就是将全体学生培育成为热爱祖国、热爱劳动、拥有正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良好公民,为此,老师们更应该重视加强对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并且积极的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人生理念,为我们中国培育出有思想、有道德、有品质、有文化,能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我国现阶段的小学德育方式的特点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比方说目标性、周密性和层次性等方面的特点,学校和老师都应该掌握住德育教育方式的特点,将小学的德育管理体系建设得更好。从我国现阶段的小学德育管理的状态来看,小学德育管理体系还有着许多缺陷,这就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首先,德育教育管理的目标非常短浅,学校过分重视德育教育的外在能力,极大程度的忽视了德育教育管理对人品性的重要影响,这就不能帮助学生们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其次,德育教育管理的目标太过理想化,许多学校都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德育教育管理的真正内涵,同时也没有设立好德育教育的门槛,最后让德育教育管理的目标显得外表非常宏伟内在十分空乏,久而久之,老师们就会将德育的目标看作是学生们的道德出发点,让学生感受到德育是非常困难的,也会让学生们感到不知所措。最后,德育教育管理目标太过于绝对,这会导致老师们对德育教育目标过于限制,还会忽视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太过重视德育的社会主体,最终会导致德育教育管理不能得到基本落实,德育教育过于形式化得不到实际应用。
三小学分层递进德育体系的途径和方法
学校要对小学生们的道德品质进行一定程度影响,就应该积极努力的研究相关的德育教育施展路线,从而实现德育内容的落实,有利于学校的德育目标得以实现,德育教育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的类型,同时我们针对德育教育有着一定程度的界定,比如教学、班任的工作、校园活动和课外活动等等。
(一)教学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合而成的一种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是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引学生学习、了解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让学生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德育教育中,教学是最基础和有效的途径,总的来说,各学校之间都有着不同的教学任务,因此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把教学分为德育教学和其他课程教学。小学教学阶段,德育课程主要是针对生活、社会的品德教学,这是小学展开德育建设的关键,老师们要重视德育的科学与思想的相结合,使其变得越来越先进和合理,最终做到德育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少先队
少先队又称中国少年先锋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中国少年儿童组成的群众组织,少先队里有很多有思想、有远见、有志向的爱国儿童,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锋队,是德育教育全面发展的先机,在少先队中,老师要重点培养对儿童们的思想德育,让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听从党指挥、爱劳动、爱科学,培养能力,立志成为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贡献的有用人才,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重于实践、勤学肯干,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校外、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指的是在学校课堂范围外的一些活动,是有计划的、有目的的一项活动,通过课外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们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兴趣,课外活动对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们校外生活的重点内容之一,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们的品德修养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同时学生们参加课外、校外活动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特长,锻炼自身的实践活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小学分层递进德育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虽然并不顺利,但是老师一定要做好德育教育相关计划,要有教育性、要有积极向上的内容、要有不断变化的形式,只要应用的方式多样,就一定能吸引到学生们的注意力。活动结束以后,老师们要根据活动过程进行评价总结,便于为学校以后工作的开展积累经验。归根结底,小学分层递进德育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小学德育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德育教育相关的工作学者们一定要努力研究创新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并应用到德育教育的实践中去,为小学德育建设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丁银辉.加强小学德育有效性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2):29-30.
[2]郑如法.德育分层分类的实践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6(31):38-41.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 班主任 激励策略
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人们关注人才的思想素质的培养。小学生不仅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培养出高尚得到的情操。而这与我们的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之间是有着直接的联系的。
一、激励措施对小学德育教育的促进作用
(一)激发了学生对德育内容的关注
在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采用激励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和直接的激励联系在一起的。教师采用了相应的激励措施则能够让学生更加的关注德育教育内容,形成深刻的印象。像学校举办的各种德育活动竞赛是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尤其是那些获奖的学生甚至会终生的记忆这些德育的内容。比如在小学的教育活动中,给学生评定的等级和发出去的奖状会让家长张贴在家中显眼的位置,作为学生进步的一个证明。
(二)引起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中有还很多的琐事要处理,所以很容易就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激励机制的引入会让学生的德育学习情况成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重点内容。教师就会更加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的效果。学生的德育成效也就成为了教育活动关注的重点。因为有了激励所以就需要考核前提,一旦将德育教育纳入了考核中教师就会直接的关注。
(三)调动了学生之间的竞争
有了激励措施,小学生之间会进行竞争。每一个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别人的关注。而德育教育的激励措施中有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通过这种奖励或者典型的树立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尊和自豪。那么,激励措施就能调动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我们常听学生说“xxx做的很好” “xxx是标兵”等言论,这实际上就是学生之间竞争心理的体现。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激励措施的窘况
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德育教育的重点。在教育活动中采用恰当的德育教育实践,进行学生的爱国教育、理想教育、三观教育等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但是在德育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却存在这现实的困境。这些困境往往会带来德育教育的窘迫之态,导致激励效果无法达到。
(一)形式主义占据了上风
小学班主任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也没有意识到小学生德育教育对学科知识教育的重要促进作用。比如每年的三月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时候,教师会按照惯例办黑板报、检查学生卫生、评定学习雷锋小标兵等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并没有落实到学生教育之中,只是教师单方面的组织的活动,甚至典型都是教师直接任命的。
(二)过于侧重负向激励
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活动中有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负向激励措施过多。比如在检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r候直接的让学生背诵条例,不会背诵的直接罚抄。长期的负向激励会使学生失去了对德育内容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很强的叛逆心理。导致了学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这都不利于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
(三)公平性得不到保障
很多时候学校并不会对激励措施的公平性进行监督,即使有的学校制定了学生评议表也让学生填写了,但是基本上学校不会将此作为教学考核的参考。而很多我们看上去的“坏”孩子并不是没有闪光点的,但是却往往因为不公正的对待而被忽视。这就让德育教育的激励措施的优势作用无法发挥出来。
三、抓住激励措施,促进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措施
激励措施在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中能够带来很多的好处,而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文化教育之间又是相互促进的。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促进小学生的全方面的发展就需要借助激励措施这个手段来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一)树立小学班主任的正确认识
小学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中,班主任需要对德育教育工作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认识。要认识到德育教育在小学生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价值;认识德育教育对小学生文化课程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认识德育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作用。有了这些基础性的认识以后就需要在教育实践中采用扎实而有趣的教学形式来提升小学生德育教育成效。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活动中要发挥“以身作则”的作用,以模范带头作用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尊老爱幼的时候可以讲述自己曾经做过的尊老爱幼的事情;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上课的时候着装典雅,话语轻柔,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形象。
(二)保证激励措施的公平性
不管怎样的激励措施的实行都需要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激励措施包含了对教师的激励和对学生的激励两个方面。不管是针对教师还是针对学生都需要实事求是的去展示学习情况,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来推动德育教育的发展。保证激励措施的公平性首先要尊重学生。教师需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德育亮点,发现他们在人格、品德方面的异常之处。然后给出相应的评价。而教师的激励措施的公平性需要在学期的绩效考核过程中实现。学校可以安排教师的自评、互评,甚至考核等方式来确定教师德育教育工作的情况。另外,学校还要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考核与评价进行监督和管理,采用一些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来保证教育考核的正常化、公平性。学校可以组织领导和学生小组来监督每一个班级德育教育的情况。在每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量化管理,然后将各种材料汇总来衡量学生的德育学习情况,并且对考核结果进行管理和检测,保证结果的公正性。
(三)激励措施的多样化发展
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激励措施是非常的丰富的。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非常有必要。单一的激励措施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考核和评估是不利的,因为单一的激励措施很可能无法发现学生的德育学习的实际情况,也不能真正的起到激励全体学生的作用。那么,就要在具体的考核评估活动中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措施。将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措施结合起来运用。正向激励包括了典型的树立、奖品证书、经济奖励等;负向激励措施包括惩罚;布告公示等。侧重正向的激励,适当加入负向激励措施。这样就能促进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蜀民 甘霖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途径分析[J] 中华少年. 2016(20)
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针,以落实第三次全教会、国务院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组织实施《哈尔滨教育发展工程》为主要内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树立新世纪哈尔滨人形象工程”教育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深化落实,在扎扎实实抓好德育常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构筑我区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1、树立2~3所小学德育工作特色试点学校,推动全区小学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2、文明校达标率100%,文明班达标率95%,文明生达标率95%以上。三年内全区学生整体文明素质在此基础上稳步提高。
3、控辍率不能突破目标,辍学率城市小学在1%以下,农村小学在2%以下。
4、违法犯罪率为零。
5、保持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创新及特色工作
1、不拘一格育人才,创建德育特色校。
面向未来,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迫使德育工作者要努力探索
新时代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寻找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各学校一定要针
对学校校情,结合学生实情,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不拘一格育人才,创建德育特色学校将是我区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方向。全面开展“以个性育人、抓小事育人、分层次育人、按阶段育人、重素质育人、明方向育人”的 不拘一格的育人途径,培养教育学生具备“六会”和“七种能力”(“六会”: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求知、学会健身、学会创新、学会生存。“七种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发明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演讲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社交和社会活动能力)。各学校要以创新的思想思考本校德育工作,创出特色,抓出实效。本年度德育办以此为重点,树立2~3所德育工作有特色的先进试点学校,从而带动我区德育工作校校有特色,形成全区德育工作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新格局,使我区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2、网络管理促提高,资源共享,互学共进。
全球化、网络化、多极化的新时代,促使德育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要标准高,上档次。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形成我区德育工作网络化管理的新格局。各校创建的德育工作网页要充分展现本校德育工作的全貌,从而使全区德育工作资源共享,达到彼此互学共进的良好态势。
3、要进一步做好我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工作,在此之上,不断创新完善。
(二)重点工作
1、围绕“我做合格小公民,您做文明好市民,小手拉大手,为形象工程添光彩”为主题,深化 哈尔滨人形象建设工程。
首先,要提高认识,抓好落实。“树立新世纪哈尔滨人形象建设工程”,是我市目前德育工作的重点,各校领导要加强认识,抓好落实,要把此项活动与其它教育活动紧密结合,抓出实效。
其次,要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各校要把“形象工程”建设与“小公民”即(五小)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开展有本校教育主题、有特色的系列教育活动(各校要制定活动方案), 力求实效,不走过场,使此项教育活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本年度区德育办要以此为主题召开现场会。
第三,结合“形象工程”建设,深入有效开展“三文明”达标活动。
以“小手拉大手、共建美好家园”和“我做合格小公民,您做文明好市民,小手来大手,为形象工程添光彩”等活动为载体,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告别一切不文明行为。各校要加强“三文明”达标工作的力度,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增强“三文明”达标工作的实效性。
2、以德育为灵魂,以“形象建设”工程活动为契机,建设高素质德育队伍。
高素质德育队伍是实现高效的德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是我区德育工作永远不变的工作重点。
第一,要不断加强学习,端正教育思想。要将师德建设工作与“形象建设”工程有机结合,进一步树立“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形象。
第二,要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在继续开展“正师风、铸师魂、正行风、树形象”、“三心、两爱”等师德教育活动基础上,通过倡议“五不准”,各校要广泛开展以学生、家长、教师、领导不记名方式对教师进行师德评议,评议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从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为形象工程添光彩。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各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做为学校德育科研课题,加强研究探讨,寻找有效的教育途径,从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上半年我们将在1—2所学校进行试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下半年逐步推开。
四、常规工作
在突出特色,狠抓重点,努力创新的德育工作基础上,继续扎扎实实抓好德育常规工作。
1、继续开展以“激励永远”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影片观映、国防知识教育、“五导”活动及“长大的我把爱心回报社会”等教育活动。
2、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注重加强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功能。
3、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不断加大后进生转化工作力度。
4、以“两法”为教育重点,开展好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活动,有效控制学生违法犯罪。
5、组织开展好关于《走向世界的中国》读书系列教育活动,要求各学校学生读书参与率达100%,各校结合读书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6、加大学校控辍工作力度,严把控辍率,决不突破目标。
7、重视并加大学校环境育人的工作力度。
全局工作要深化、具体工作要实化,运行机制要创新化,工作绩效要成果化。
1. 采取“集中培训+网络学习+二级传导”三线推进的培训模式,通过“构建学校和谐的与网络”专题培训,深化理念,提升技能,促进德育领导及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成长。
2.在初步形成校本德育特色的科研模式基础上,总结经验,注重引领,整体推广。
3.以心理教研会为依托,以示范课为载体,全面提升我县心理健康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促进专业成长。
由xx——xx年度开展的关于《全教科xx规划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和谐德育体系”》实验研究的初步尝试与摸索阶段,向xx年度和谐德育“xx”规划重点课题的全面推广阶段转型。
在过去的五年科研研究基础上,xx年度,教研室将通过宣传、指导、典型经验介绍等多种手段,以点带面,面上推广,在全县中小学范围内全力做好“xx”和谐德育课题研究的申报及开题工作。
1.以往的培训对象为基层学校骨干班主任及心理健康教师,本年度,为了大力推进德育队伍建设工作,促进德育工作者专业成长,努力发展德育特色,坚持推进德育工作创新,教研室将把培训对象重点确立为学校德育主管领导上来,立足德育科研,以“如何构建学校和谐德育网络”为主题,采取辅导讲座、交流研讨、答辩质疑等方式对我县中小学校德育领导及部分优秀班主任进行专题培训,注重对集中培训后的二级传导落实情况的管理,做到有序、有效,有成果。
2.结合我县中小学校德育领导、班主任“六个一”创建活动,开展德育领导及班主任,为德育队伍的成长提供平台,促进交流,实现优秀资源共享。
3.为了促进德育领导的专业成长,开展《农安县中小学德育领导才、能大比拼活动》。评选活动以全县中小学德育领导为申报对象,以设计一个以某一年级学生为对象的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现场演讲以及特长展示为评选内容,分别予以量化打分,并按参赛领导比例评选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荣誉证书。
以往的心育管理模式是以培训及心理主题班会评选活动等为载体,本年度教研室将以心育教研为依托,以示范课为载体,通过观摩、研讨等双向交流方式,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1.在xx年度心理健康“十佳”教师评选基础上,组织开展《农安县xx年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教学研讨大会》,研讨大会采取示范课展示、现场说课、教研员评课以及专题辅导等方式,旨在提高我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素养,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2.以“和谐、阳光、快乐、健康”为主题,在全县中小学范围内开展优秀心理主题班会评选活动,预计在xx年上半年教研室组织开展优秀心理主题班会展演暨颁奖大会。
3.本年度,教研室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班主任阳光评语征集活动,并将优秀评语汇编成册,在教师中广泛推广。
3月中下旬及9月份教研室将采取听课、座谈、查阅材料、现场查看、指导反馈、问卷调查六种方式,对县城及农村10所学校进行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视导检查。
(1)整体规划,强化管理,重点关注网络培训及网络教研的参与度。
(2)鼓励学校、教师撰写教育管理经验性文章、教育叙事及教育心得,注重资源共享。
(3)对发表的文章要严格把关,使其内容健康、具有可操作性或长效教育意义。
(1)继续本着和谐融洽的管理原则,服从进修学校的管理大局,努力工作,注重部室内的常规管理与人员之间的团结和谐。
(3)以学校读书活动为载体,部室内倡导多读书、勤积累,撰写读书心得、工作日志或心情日记,开展“每周大练笔”活动。
(1)爱岗敬业,打造良好个人形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职。
2005年,教育部就颁布了相关文件来明确约束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其内容不仅包括小学德育方面,还包括具体的工作办法和管理要求。小学德育工作方法其实是连接教育实施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桥梁。运用的方法得当,会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此来构建起老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纽带,对于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小学德育工作的管理要求指的就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通过相关部门、机构以及教育工作者对一些管理方式的合理运用,来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手段,以此来达到德育的最终目的,从而充实小学生的德育生活。小学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其目的就是让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这项工作,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实践以及心理素质的构建过程,能够从根本上反映出德育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首先要培养学生们的“五爱”情感,其次要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再次是培养学生们乐观向上的积极性格,最后帮助学生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总结起来就是要通过知、情、意、行这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让他们将来能够成为祖国的可造之才。
二、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1.投入相对不足
现阶段的德育工作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育经费的投入都明显的不足,尤其是教育经费上的不足,导致校舍出现住房严重不足的情况。师资力量的不足体现在我国的部分农村,由于农村的很多教师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城乡德育资源配置出现不均衡的情况,阻碍了德育工作的发展。
2.成人化倾向比较严重
德育内容在制订的过程中都是按照成人的思想完成的,没有把儿童放到主体地位进行考虑,过分用成人方式来约束孩子,结果会适得其反。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令孩子过早地进入成人化,在很多小学教材中都出现了比较成人化的字眼。例如,很多低年级的课本就引入了比较刻板的文言文句式,孩子并不能够理解其中隐藏的深刻意义,学到的只能是空洞的情操和无形的品德,结果加速了孩子的成人化发展。
3.教育方向出现偏差
教育方向上的偏差主要体现在学生会以自我为中心,尊老爱幼的意识相对比较淡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现在的家庭出现了大量的“小皇帝”“小公主”,照此发展下去,对学生的未来将造成不利的影响。李国阳的事件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2010年,因喜欢上同一个女孩,李国阳对同寝室的同学痛下杀手,事后经过有关专家分析得知,真正点燃李国阳犯罪导火线的正是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陷。
三、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1.加强对教育经费的投入
政府应该对教育事业必要的经费进行合理的规划投入,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城市中的小学。很多农村小学面临经费匮乏的现象,且越来越严重,应下派专业人员对区域内的所有小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然后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经费的投入,把钱用在真正有需求的学校。
2.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素质
很多城市面临着教师资源过于集中的现状,很多优质教师资源往往集中在市内重点小学。就农村小学而言,很多教师没有在德育方面进行过专业的培训,为了提高老师的德育工作素质,政府应该支持教师资源分散或加强德育教师的培训工作,以此来平衡教育资源。
3.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德育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热潮逐步扩大,很多农村地区都出现了留守儿童,他们往往由隔代人进行教育,不仅缺少了父母的关爱,而且受隔代人的过分溺爱,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孩子的童年成长,让孩子认为自己的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一种自卑感。所以在外打工的家长应该多抽出时间去看看孩子,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让孩子不健康的行为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正,让孩子从小在一个快乐、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小学德育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想要提高小学德育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为此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坚持树立“素质教育,德育为先”的战略目的,争取早日实现小学德育工作具有较高实效性的目的。
作者:单位: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江永小学
参考文献:
[摘要]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阶段性,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一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内容都不同,我们小学教师培养的对象就象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这个共和进行加工,才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现就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谈几点笔者粗浅的看法。
一、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知识无阶级性,而教育则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从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阶级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而现行教材的编写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刚入学就学习古诗《锄禾》又继续学习了《英雄》、《刘胡兰》、《我不能忘掉祖国》、《白杨》、《》、《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等等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如:我在教《群鸟学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我让儿童有意注意使其进入角色,组织学生扮演学艺的群鸟,创造性地加上了学艺的小燕子给没学到艺的那几只鸟说几句安慰的话的这样一个表演内容,教育开导这些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外,就一定能学到真本领。这样,就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才会成功的道理。
三、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阶段性,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同样是教育的主体,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自我教育、自我养成。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而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就是要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就小学生来说,德育教育也有阶段性。它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教育工作的整体阶段,即根据学生中带普遍的、倾向性的问题,有侧重点地突出一个重点,解决某一个问题;另一层是教育内容的分段进行,即:低、中、高年级的教育内容就不一样,所以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突出德育教育的各段重点,在教低年级爱莫能助教育时,我十分注意从懂得入手,让其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等,懂得少先队的基本知识。在教中年级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学习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在教高年级语文时,我十分注重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国家,性质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教育。这样就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从不脱节,连贯地得到了落实。
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一。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首要任务。在小学主文教学中只有正确处理德育和教学的关系做到寓德育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使二者融为一起,把握教材的思想性,遵循德育教育的阶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意组织活动的实际性,长期坚持,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耕文化;农村小学;大德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构建了整个教育的基础与框架,是教育之船的龙头。通过有效的途径,通过加强道德方面的教育从而提升学校的内涵,进而为学生打造一个健康成才的平台,便是我们学校需要立足的地方。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良田第三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主要就自身的特色,并且着重于以创新为改革的动力,积极打造专属于学校自身的特色,打造开放团结并且活泼的校园文化环境,着力发展推进具有自身特色的农耕文化,并且根据农耕文化的特点重构学习教育的工作模式,构建有自身特点的教育品牌,打造具有我校的办学和教育的特色。
一、农耕文化渗透到农村小学德育的思考
1.教育接地气,收获田园心
我国古诗推崇田园的生活,田园般的心境能够使得我们忘记尘世的烦恼,忽略个人的得失。在当前的德育观念之中,农耕文化教育能使学生拥有恬淡的田园心。学生们观赏农耕活动,能够积极投入农耕文化氛围之中。
2.发奋图强,收获一颗勤奋心
当前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之中,学生容易受到一些功利心的影响。在当前丰盈的物质财富环境之中,在优越的条件之中,学生有了越来越多的惰性,失去了勤奋学习的动力。例如,在某一次课程实践之中,我讲述了古时候读书人往往还要进行农耕,在艰苦的条件下必须几经辗转才能够得到书本学习。学生们都能够经由感悟农耕文化从而收获一颗勤奋心。
3.返璞归真,收获一颗朴素心
返璞归真使得学生能够拥有一颗朴素心,回归于平静之中。心灵平静才能使得学生在优越的生活之中有着简单的人生哲理的体悟,给予学生一份嘈杂之中的宁静。农耕教育本身便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强化学生的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活力,能够快速利用农耕文化巩固学生品质教育并且激起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加强农耕文化的应用空间,拓宽农耕文化的学习特色。整个农耕文化的精髓便是教育的重点,为了使学生感受到祖辈劳动的艰辛,并且充分提升学生的智慧,教师应该利用农耕文化设计课程内容。在农耕文化的教育熏陶中,让学生学会感恩、发奋学习,回报父母、回报老、回报社会。
4.情感升华,收获一颗感恩心
社会发展过程之中,班级的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家庭。大部分独生子女享受着被许多长辈喜爱和照顾,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农耕教育创新了课堂教学形式,融合农耕文化于教学之中。在农耕教学之中,小学生能够亲自体验幼苗的成长,形成感恩体验,拥有感恩的心态,从而懂得关爱他人。
二、提升农村小学大德育发展的策略
1.重视德育工作,抓好德育管理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为了能够提升广大农村的德育工作,必须改善广大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改革相关的教学模式和德育工作体制。根据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自身学校的德育目标,并且广泛实践德育工作的内容,开辟一条有效、广泛并且能够实践自身的教学方法的德育工作模式。此种德育工作模式之重点在于完善其管理体系,进而培养适应时代的精英人才,为广泛的农村基础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维护好教师、父母以及学生子之间的关系
教师是沟通父母和学生的桥梁,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除了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更需要加强自身的责任心,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之中,需要做到以人为本,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划分德育工作开展的工作模式。基于身为一个民族之人之中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应该加强努力进行德育工作的发展和建构。
3.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小学大德育工作之中的重点部分便是德育工作的队伍建设。需要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队伍构建,并且加强队伍的领导的建构。应将整个队伍工作设计成为倒三角的形状,并且保证队伍能够顺利开展与实施。教师要充分加强德育工作的思想认识水平并且提升整个队伍的工作效率。提升领导队伍的工作能力,需要总体上使得教育队伍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基础教育的质量观念,不唯分数论高下,不以教学成绩定成败,并引导全校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把自己定位于做高尚的人、无私奉献的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人。
参考文献:
[1]夏自军.西方国家学校德育工作联动机制的发展及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5(1):130-133.
[2]代丽君.探析小学德育教育与教学的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9):33.
[3]谭 键.试分析朱熹的小学德育主张对现代小学德育的影响[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版),2016(9):20-21.
小学生 德育教育 途径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260-01
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小学教学作为我国教学计划的初始阶段,其对学生早期潜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德育教学方面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讲求“毕其功于一役”,更应该强调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开展教学工作,有道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应该从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把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切实地做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教师的言传身教。
教师要为人师表,自己的言行举止、举手投足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我在平时尽量严格要求自己,衣着朴素、整洁,上课铃响,准时出现在教室,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在参加义务劳动时,跟学生一起动手,顶着烈日,坚持到最后。无论课堂内外,都以平等姿态与学生交流,即使在批评他们时,也注意不使用过激的言语和动作,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在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要时刻注意不要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2把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同样是教育的主体,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自我教育、自我养成。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而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就是要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就小学生来说,德育教育也有阶段性。它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教育工作的整体阶段,即根据学生中带普遍的、倾向性的问题,有侧重点地突出一个重点,解决某一个问题;另一层是教育内容的分段进行,即:低、中、高年级的教育内容就不一样,所以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突出德育教育的各段重点,在教低年级时,我十分注意从懂得入手,让其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等,懂得少先队的基本知识。在教中年级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学习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在教高年级语文时,我十分注重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教育。这样就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从不脱节,连贯地得到了落实。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必须使每个学生明白,而学生守则的落实必须靠广大学生自己,这样就是说要教育学生自我管理,在这方面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语文教材《》等教材的教学,我都让学生写心得、写体会、联系实际对自己拟定奋斗目标和要求、学习要求、纪律要求、卫生要求、艰苦朴素要求等。结合单元教材写作文重点,记人就记本班学生、写事就写本班事情。这样班级里模范同学的先进事迹就得到了张扬,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班级的样样工作都走在了前面。学生个人的集体荣誉感、自尊、自强感也增强了。个别学生的讲吃、讲穿、随便花零钱、逃学、进游戏厅等不良行为得到了彻底改变。
3让学生懂得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健康积极地做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孩子们了解自己的特点,并将自己的特点完全地展示出来,帮助其建立信心。我们也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肯定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且要让孩子们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所代表的都是一个新的、从来没有过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且对孩子们的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孩子们的缺点进行及时的纠正,由此增强孩子们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勇气。
4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低年级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让学生逐步培养起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5加强家庭德育教育,家庭学校相结合。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教育
引言:在小学教育中注重德育教育,实则是整个教育大环境的发展趋势,一个人,他再有才识,若是人品道德败坏,那么也无法成为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注重小学生们的德育教育,是必然的趋势。
一、旧德育教育方式的不足
教育教学始终是国家发展的一大重点内容,青少年代表得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那么,对于他们的教育,我们不仅是要求有高能力的教学,还要求对其有着高素质的德育教育,保证他们在人生发展中,保持有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世界观。旧教育教学时代,我们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虽然也颇有重视[1],但因大环境的原因,旧教育时代的德育教育方式始终有着其不足的点。
1 .教育观念的不足
对德育教育的重视,总得来说,在家长群体、班主任群体中并没有占据多大的比重,人们还是普遍认为学习成绩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在这样的社会教育环境下,班主任对于孩子们的德育教学也并不会过多的思考,更别提去探索更多的德育教学方式。在对班级的管理中,班主任往往更注重形式化,并不会将德育教育的思想和内容融合入班级管理中。
2 .教育内容的不足
道德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说教教育[2],它是需要以辅助成长的方式,去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乃至爱情观,当然,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是在前两者,那么,我们将德育教育的内容可以具体细分为四点,分别是认识、感情、意志、行为。对于这四个部分的教育,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有单独部分的认知,还要融合四个部分让学生有整体的价值认知。对认识的扩充、对情感的培养、对意志的磨炼以及对行为的教导,都是老师应该去做并且认真做的。但是,在以往的德育教育中,班主任普遍性的不会去注重这些方面,更别说是对四个教育内容的补充拓展和融合教导了。
3 .教育者自身的不足
小学班主任并不需要极高的素质能力教育,所以,在全国乃至国际来说,小学班主任的自身素质素养有着很大的落差,素质好坏参差不齐,就有些班主任而言,不仅在教育教学方面缺乏耐心和能力,更是会将自身想法直接硬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们感受到压力和压迫,这种强硬式的德育教育,不仅不会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反而是会让孩子培养出更加严重的逆反心理,影响其一生的成长。另一方面,有的小学班主任自身过于社会化、功利化,将社会上的那一套来生搬硬套在班级管理之中,最终导致班级出现严重的等级分化和层次落差,造成孩子们心理上的扭曲,也会影响到孩子们的一生成长。对于这些自身具有严重素质道德缺陷的班主任,自身的社会生存都存在着问题,更别谈去教导学生了[3]。
二、新时代德育教育对策研究
1 .树立积极的德育教育观念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要真正的认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和伟大,这个伟大,并不是指教师的社会地位,而是指教师所起着的社会功能、社会作用。我们的职责是去为国家强盛教导出可贵的社会力量,那么,正确认识到自身,才是教导孩子们的第一步。明确自身职责,便要以身作则,时刻提醒自己去做好一个榜样,不仅是对自己,也要对学生树立起一个积极的生活观,同时具备积极的德育教育观念。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把握,是对一名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要求,明确了学生们的培养方向,才能以教学行动来作为教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的实践。在对班级管理方面上,班主任也应该明白新时代教育和班级管理的共同之处,将新时代教育融入在班级管理之中,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综合型全面发展的学生。不仅如此,班主任更应该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了解学生品行和家庭背景,来制定正确积极的引导方案,也应该和家长做好教导孩子的沟通,要让家长在家也注重孩子的德育培养,并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之中去影响孩子成长
2 .转移班级管理重点
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重点都在于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管理[4],比如依据学生成绩进行排名,甚至是依照着成绩排名给予奖励,这样虽然对学生成绩提高有着促进作用,但是却忽视了德育教育,新时代教育教学环境下,小学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应该更多样化,对于排名和奖励也应该考虑多方面,不仅仅是学业的排名,更应该考虑到素质行为等进行综合排名,让学生们认识到素质和德育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出学生们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念。对于学生们的具体要求,应该是要求学生们有着分辨是非的能力、乐于助人的精神、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培养好学生的这些德育方面后,这些品德也会反过来帮助学生进行更高效的学习。
3 .拓展教育形式和丰富教育内容
德育教育的形式从来都不应该是强加硬塞,这种填鸭式的德育教育,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证实其弊端和不可行性,以及其不人道性。对于小学班主任群体来说,德育教育内容的展开,更应该是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和当前学习情况,再结合社会现实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拓展,以实践进行教育,让学生有更深刻、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改正自身。你们,具体的方式我们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点。
(1 ).开展德育活动
德育活动的展开不一定需要庞大的基础建立,可以是一个定期的班会,也可以是一次小的互动。比如,我们小学班主任可以在加班会时,刻意去加一些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观念的内容,比如让学生思考亲情、友谊的意义已经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得知到学生们不一样的想法,有的学生会觉得友谊一直在身边,尤其是自己在学校的时间更多,所以它是比亲情更重要的一种感情,对于这种想法,我们不应该是直接批判去纠正他,而是让他先认识到友谊的重要和亲情的重要,让他知道,这两种情感在自身的成长历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再去引导他思考到底是友谊重要还是亲情重要,当然,我们不能有一个固定或者明确的答案,但我们不能放任孩子们那明显显得偏执的观念。或者是另一种活动-开展一次小的互动,可以是游戏也可以是相机的交流,都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明白自身所处环境和自身所疑惑着的情感概念,去引导孩子们培养出自身的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
(2 )完善师生关系
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对于学生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其成长,为学生们以后的发展作铺垫,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明显是有利于我们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孩子们而言,我们应该是亦师亦友的存在,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老师可以耐心的为他们讲解,在遇到生活和成长上的难题时,我们也可以耐心的引导他们。
(3 )保持班级民主
为什么会强调保持班级民主,是因为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保持班级民主,听听来自学生们的想法,可以运用到班级班干部的选拔,也可以运用到班级规则的制定,这样选出来的班级干部,他一定是能更好的管理好班级的孩子,这样制定出来的班纪班规,它也一定是更能融入班级的。
4 .严格要求教育人
前文我们就说明了,一个教育学生,特别是教育年纪尚小的孩子的老师,他自身的品德能力一定是要过硬的,因此,我们对于小学班主任的选任也一定要持有高标准,在严格的规定下,才能选出负责人、高品德的教导者。
结语:总而言之,现教育时代下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德育教育应该列为重点发展对象,对于德育教育的开展,也应该有自己的一套方式。
参考文献
[1]迟丽萍.对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及德育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 (15 ).
[2]吴蔚.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发展与创新研究[J]时代农机.2018 (8 )
[3]王金萍,王玉昶.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 (47 ).
一.要增强德育渗透意识与教学切入点
教师要增强德育渗透思想,在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中渗透德育教育,将德育工作和语文学科特点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潜移默化的教育,体现出德育渗透长效性、无痕性特点,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语句和字词,掌握修辞运用、句式变换等,并感受到语言魅力。在课外阅读时,教师要根据农村学生年龄、爱好、兴趣、特征等,向他们推荐课外读物,帮助学生学会读书方法、提升阅读兴趣,在课外阅读时获得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要实现预期效果,重点是选择德育渗透切入点。根据小学生认知特点,语文课本处处体现德育内容,能够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但因为教材的德育因素特别多,提高了教师找切入点的难度,选择不善则影响实际教学效果。需要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再选择德育渗透内容,找到最合理、最恰当的切入点,更好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
二.通过学科训练,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教学,万变不离其宗,钠涠晕恼绿、说、读、写进行赏析,可以看出语文教学具有紧密的思想性。就此而言,语文与德育教育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反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德育教育是融入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通过语文教师讲课的技巧和引导力量,这种技巧和引导往往具有潜在性、持久性。从而使德育和语文教育达到高度统一,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例如,在一些积极向上、思想性很强的课文学习时,通常语文教师会对文章进行朗诵,再对语言情感基调进行分析,思考中心思想,然后对文章重点语句进行赏析,最后抒发读者对于整篇文章的感受。德育教育包含在这之中,教师会在这些语文训练中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文章中积极精神与作者向上追求。通过这种学科训练可以无声无息地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与训练当中。
三.通过作文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是学生思想认知的体现,也是教师读懂学生内心思想情感倾向的重要方式。在小学作文指导中,教师要通过古往今来的例子让学生充满正能量,围绕主题进行创作。比如,描绘大自然风光的风景作文中,通过对于祖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抒写中,应该融入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与牵挂,民族英雄的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当写个人品格行为时,要有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一样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情感塑造,意识到“有志者,事竟成”的思想深度,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永不止步,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接班人。当对于她人的关心、社会关心类的作文描写时,渗透母爱的伟大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情感传递,对家人和社会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作文思想的体现能教育和启发学生的认知,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现代化人才。
四.通过课外活动,开展德育渗透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应多开展课外活动,将课内教育与课外拓展相结合是提升学习效率,储备知识经验的重要方式,也是开展德育渗透的最佳手段与途径。课外学习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板块,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第一,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延伸上给学生推荐有益于学生长远发展的相关书籍、网站、资料等等,不要让学生的视野局限于课本。学生通过对于书籍等的阅读学习,也能塑造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个人的内在修养,培养个人气质。第二,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周记或者观察记录学生的作文,以此了解学生的思想倾向。既能通过评语和课堂表扬及时鼓励主动进取得思想,又能通过沟通交流将有害于学生成长的思想扼杀于摇篮之中。这样,德育渗透不仅开展了,而且效果更明显,学生更愿意参与进来。
关键词:小学德育;有效提升;新课改
在我国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后,全国多数的小学课程安排、教材的革新编排等方面,都有了重大创新,同时,对于小学生的德育也有很多新元素的加入。在此,本文通过研究小学德育的教学理念、教材编写的逻辑方法和小学德育教学的课程安排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行探讨,得出相关结论。
一、小学德育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在新时代到来的时候,生产力逐渐向世界化、全球化演变,社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科技进步更为迅猛。世界在向多元化转型,那么教育也应该伴随世界的进步而改革创新。如果在社会发展阶段依然采用落后的教育方式,那么就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作为身背基础教育重任的小学,更应该将老旧的教育方式进行创新,把德育工作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重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这个新的时代。只有在教育的同时向小学生展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才能够将学生带入德育的境界。例如,在平日的教学中应该加入诚实守信、团队合作、保护环境、热爱社会等教学重点,避免空喊口号、空谈形式,必须落实到位。
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小学培养出的是未来社会的人才。很多学生的家长会遭遇失业、下岗等残酷的社会现实,这些鲜明的实例能够代替理论的说教,让学生明白在不久的将来还有更多挑战等着他们。在小学德育中,教师应该通过类似的手段引导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正确的认知。近年来,我国各大小学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理论指导,将此要求与小学德育有机融合,把团结友善、爱国守法、勤俭自强、明礼诚信和敬业奉献这“二十字方针”贯穿到对小学生德育的实践当中,为学生而办学、为打动学生而办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发挥自身的高尚情操,将德育完整、有效地传输给学生。
二、小学的德育工作应该更加全面
学校作为教授学生知识的殿堂,在我国一直以来都秉承着不便的教育模式,即重书本、轻实践,缺创造、无实践。由于该理念从古至今的错误引导,我国小学中的德育工作也呈现着落后的现状,例如:一般而言,教师会将一成不变的教学纲要或老旧的道德建议口述传输给学生,更有甚者,就是直接将道德条例、定义强加给学生,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智力条件,完全剥开了德育和教育管理的关系。同时,由于教师传达的德育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层次以及社会经验毫不相关,因此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德育就失去了意义,最后变成了空谈和教条。小学生的年龄小,社会经验几乎为零,因此对他们进行德育,应该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不能制定短时期内的过高目标。
(一)德育目标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之前,教师需要确定学生需要了解什么、学习什么,学生对德育的看法是什么,学生对德育能够理解到什么样的深度等方面。通过细致的了解,接着制定德育方案,才能有效果。例如对于农村小学而言,学生之间由于家庭等各方面原因,差距较大。在教育工作中,应该加入“爱心救助”项目,通过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重返校园来使其他学生了解“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了解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要求他们寻找自身的社会角色、养成社会品质,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完善自己。
(二)德育工作要有科学的思想作指导,有层次性
“头脑不是一个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一位哲学家如是说。而我国小学的德育,更应该保证把知识和实践有机统一起来,鼓励、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将德育理论转化为实践。
三、小学的德育工作应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1)成立校内的家长委员会,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保证学生在回家后还能受到正确的教育。
(2)将小学生带入学校附近的企业或者敬老院中,通过动员社会力量推进小学生的实践学习,达到德育的要求。
(3)可尝试聘请兼职法制副校长,通过领导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强化其法律意识。
(4)开办学校课余辅导,组织中高年级的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活动,开展社会实践。
(5)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点一线的教育机制,共同抵御社会上不良思想对小学生纯净心灵的侵害,保障学生的心灵健康,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转变思想不正确的学生,彻底消除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来到的同时,单纯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已经不合时宜,学生需要全面发展,包括心理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健全等方面,只有通过国家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从小学德育开始,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全方面发展的、合格的、符合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民.桃李如何遍天下 芬芳应该满校园――例谈十年课改对小学德育带来的新变化[J].小学德育,2011(02)
[2]杨旭红.小学德育新课程开设现状、问题与对策――来自重庆市南岸区的调查报告[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1、评价标准之不直接应用政府文本条文
其实,为了能够让我国的小学德育教育运行正常,我国颁布了《小学德育大纲》、《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等多部文件、准则和条例。通过对小学德育教学的考察我们能够发现,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德育教学以国家颁布的各项文件、准则和条例为主要依据,这样对发展小学德育教育有方向性的指导,但也存在着学校在实施的过程中只是盲目的搬用、套用,缺乏同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的相互结合。所以,为了确保形成性小学德育评价标准的实施,一定要杜绝照搬国家德育评价的相关规定和条例。
2、评价标准之超越教育目标
形成性的小学德育教学评价体系,需要不只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而是应该从加强德育条件和活动本身合理性的角度,来进行教育教学,从而对学生进行德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方面,多类型的全面教学,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3、构建形成性小学德育评价的方法
形成性的德育评价并不是说非要创建完全标新立异的评价模式,是通过在实际应用中得出更适合本学校的评价模式,在不断改进中不断完善形成性德育评价体系。而如何创建形成性小学德育评价选择方法呢?
(1)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一直都是人们争论的重点。赞同定量评价的人觉得通过采用定量评价的评价方法能够将德育评价中存在的模糊性和隐形的旧观点打破。同时,也有与之相反的观点。在看似矛盾的观点中我们能够发现,他们以评价功能的不同来进行小学德育教学的评价,造成对评价方法不同观点的不同。为了能够降低这种混乱的产生,形成性小学德育评价则是在对定性分析、形成性小学德育评价和定量分析三者进行相互结合中来进行评价的。
(2)注意事项。在以定性分析作为主要形成性小学德育评价基本评价方法的同时,也需要结合定量分析的相关方向,但要注意的是定量分析一定不能喧宾夺主,它始终处于评价构成次要位置。在对小学德育评价进行形成性运用时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注意:首先,只有对于德育范畴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才能在形成性评价中进行合理的定量分析;其次,通过应用定量分析来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来形成小学德育评价的初期阶段,之后以文字描述的形式来对相关信息进行反馈;最后,要注意的是定量和定性的收集和分析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对数据进行收集的阶段就要确定是定量评价还是定性评价。
(3)收集信息的方法。在对教育进行评价前一定不能缺少收集信息的过程,所以我们现在就来谈谈怎样来对信息进行收集。现在具体有五种收集信息的方法,分别为测验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文献法。我们主要对测验法、问卷法、观察法来进行分析。测验法主要是以学习者的学习进展为主要收集对象,但在小学德育教学上的运用中,通常通过对教师德育的能力来进行评价;问卷法是通过书面调查的形式来进行信息收集的,能够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反映出相关的信息;观察法作为确保形成性小学德育评价真实性的资料搜集方法,能够对学校组织活动进行文化气氛的调研。
作者:聂群珍 单位:重庆市开县岳溪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