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时间:2023-06-05 10:16:02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1

关键词:地域经济;工程实践;工创结合;研创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273-02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递增:2012年24.2%、2013年26.9%、2014年32%、2015年34.5%;2013年“中长期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本科规模相对稳定,专科规模有所增加。201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699万人,居世界首位;我国大学生34%学工科,印度25%、日本20%、德国15%、英国7%、美国6%。瑞士洛桑世界经济论坛公布“2012-2013全球竞争力报告”,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用度”指标中,中国在2008年度参与55个国家中位于48位,2013年排名第46位,所以中国是工程教育大国,而不是工程教育强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并结合地域经济特色,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湖南地域经济为例,探讨结合地域经济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

我国的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是当务之急。高校要努力培养出能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并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辩证的处理好几个关系,并以湖南地域经济为例,探讨结合地域经济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

一、辩证处理好几个关系

1.科学与工程。工程的范畴大于科学应用,且往往早于科学而出现。例如:第一代蒸汽机出现的时候,没有热力学;第一架飞机飞上天的时候,没有空气动力学。但是,一直以来,工程人才的培养,就是先学自然科学知识,然后应用到工程科技上。工程具有为社会服务和创造财富的明确目标、社会责任和法律约束。工程成功除了需要科学与技术之外,还需要社会人文知识,依靠团队,必须与市场和社会密切配合。工程师既基于自然科学,又基于社会科学,还要基于所积累的实践经验。

2.以知识为导向和以能力为导向。问题是通向真理的门径:肯下死功夫的人不难找到,但真正有批判意识的人却不多。批判性思维离不开理论基础和学术积累,要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工程教育的改革应该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模式和培养标准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注释和分类多元化的指导;更加突出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使学生增强实践性,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和案例教学,恢复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好传统。

3.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以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引导教学活动,教师负有明确责任;从“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知道了什么”,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知道会怎样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学生培养,实现由投入导向到课程导向,再到产出导向转变。

4.工程技术人才多样性。学校培养人才应该结合社会需求,明确各自的特色定位,注意工程教育“科学化”倾向,注意并非所有工科毕业生都做科学研究;学校应多层次多模式,而不是趋同化。关键在于根据自身条件和历史沿革特点,定位准确,实事求是,不搞攀比,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创出“名牌”学科,适应工程需求。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应该分层次,社会既需要能攻克高精尖技术难点的研发人才,又需要擅长各类实际操作的开发人才。

二、湖南地域经济

湖南具有特色的关键地域经济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推行“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将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列入优势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政府、中国南车共同达成具有战略合作意义的协议。规划建设株洲市使其成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之都”,并携手共创湖南千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2014年12月,“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提出“一心两翼九园”的总体格局,其中,株洲动力装备产业作为两个“发展翼”之一,重点打造高端动力装备制造产业密集区,做大做强轨道交通产业等动力装备产业集群。近年来,湖南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向世界展示了推动轨道交通发展的“中国力量”,有力促进装备制造业的中部崛起。

湖南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具有天然的优势,已经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带头企业,主流和附属产品品种较齐全,具有完善的产业链,相关企业、科研院所支撑实力强,其主导产业的综合实力位居前列,现已逐步成为湖南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且是国内外最大的重载交传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及其配套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基地。省、市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率先将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成为一个千亿产业集群,打造一个全球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中心。

三、结合地域经济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湖南工业大学是株洲市唯一的本科院校,毗邻株洲国家高新区产业园区,株洲轨道交通核心企业均集中在株洲轨道交通科技城,直线距离小于10千米,形成“半小时工作圈”,轨道交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主阵地、平台集聚于此。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有着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初具规模的产业群体,在科研开发、生产、自然资源和相关产业方面均具有国内领先优势,具备了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企业多形式协同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条件,并探索如下培养机制。

1.构建高层次师资队伍。按照创新团队流动不调动的政策,分别从企业派驻院士、教授、高工及其团队到湖南工业大学参加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并在资金、项目和人才队伍组建等方面予以全方位的支持,为形成深度融合的学科方向、学术团队,并为开展创新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将湖南工业大学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科研团队建设目标纳入各自的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总体规划中,并分年度予以实施,在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中,充分考虑协同中心团队凝练的结构、层次、学科、方向需要,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强力的人才支持。

对纳入创新培养团队成员,实行重点培养和系统支持,在资源利用、项目申报、研究条件、成长发展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支持政策,鼓励冒尖、鼓励拔尖、鼓励创新研究和成果产出。与此同时,全面落实跨单位考评机制和考评办法。

2.采取举措鼓励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基于株洲市(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对国家培育大学生所举行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各类创新比赛活动进行资源整合,完善评价制度以实现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目的,对科技创新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评价;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使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所产生的创新成果能够快速实现产品转化。

(1)完善评价制度以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采取多种措施,以正面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可以提高其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活动。这些措施包括:为各项创新活动设定学分,并为年度创新创业项目设定经费和奖学金等,将能力突出的大学生纳入横向和纵向项目研发计划中,力争营造学生全员、全学年参与创新创业的氛围。

(2)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基于株洲市(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使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所产生的创新成果,能够快速实现产品转化。为了实现创新成果的产品转化,制订辅助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并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给予支持;一旦成果转化成功后,政府及高校有义务全方位帮助大学生创业。

3.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

(1)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资源平台支持。定期与轨道交通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并提取创新需求,为大学生进行轨道交通方面的创业活动提供平台,并将毕业生至全体在校大学生纳入服务对象领域,有计划、有步骤地扶持一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以促进株洲区域经济发展。

(2)提供一定的创新创业资源并优化使用。与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人才的协同培养,将国家的扶持资金、政策进行归总,并与相关的创新创业培训计划、创新创业项目、各种创新创业奖励进行整合。对这些资源进行归并整理,形成有序的项目数据库,开放给对全市有创新需求的企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和群体等多种对象,形成以创新创业项目实施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

以区域经济为平台,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关键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为主线,形成校企深度联合的开放式的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机制,培养一批面向轨道交通自动化领域前沿科技的人才,为本领域国内的持续创新发展提供支撑;培养一大批面向产业技术开发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师,为中国高端轨道交通自动化装备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厉骁,于国庆.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商论,2015,(12).

[2]郭松.地方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及路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6).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2

关键词: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新型人才,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然而,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激励不足已成为目前制约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一大瓶颈,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实施激励体制能够很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概念

1 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涵义

所谓创新型科技人才(文中简称“创新人才”),是指既具有扎实广博的科学知识,又具有求实的科学态度、富有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和敏锐的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深厚的专业积累与稳定的研究方向、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方法和系统思维能力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四个典型特质。

2 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基本特征

创新人才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创造性思维加创造性人格。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共同特征应是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动机,且有非凡的创造才能。他们应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善于冷静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敢于挑战权威。他们对创新执着地追求,经得起挫折的考验。他们关注某一领域的学术前沿,并能敏锐地发现和提出学术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他们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探究能力,善于发现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他们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情、自信,作风严谨、求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他们兴趣广泛,不仅具有科学素养,也具有人文精神及对美学特征的敏感,他们能融通相关领域的知识,善于从跨领域的视角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创新型科技人才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的科技创新实践都表明,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是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是国家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条件和根本保障。科技竞争的实质是科技人才的竞争,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不创新就意味着落后。面对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形势,制定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资源战略,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务之急,是决定中华民族未来兴衰存亡的战略大计。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了实施这些重大战略,完成其战略任务,迫切需要培养和建设一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三、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1 激励机制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的意义

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能起到加强、激发和推动的作用,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激励机制的目的是调动培养实体的培养热情、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励能使工作人员增强责任心,努力完善自我,提高素质,并指导和引导工作人员实现工作目标。激励机制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热情、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工作效率和组织归属感。,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系统化的、动态的、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是创新性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3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concerns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To build an innovation oriented country, it is a must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so a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ry, increase the country's overall quality level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In recent years, China's universities have regarded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as an important mission, b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philosophy, practice ability, physical teacher innovation ability, campus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student's interest meeting have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education of innovative universit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mechanism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changing the idea of education, reinforcing the innovation platform, perfecting incentive mechanism, creating a good atmosphere of campus and other ways.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培养;高职

Key words: innovative;personnel training;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223-02

0 引言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以促进我国的发展,加快城市的进步,对我国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在认清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来构建出符合我国特色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1 创新型人才的概述

1.1 创新型人才的含义 所谓的“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的意识、精神、能力、品质等素质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特征体现在:“新”的知识,“专”业的技能,扎“实”的基础,“博”学的知识。除此之外,还应当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敢于创新冒险的科学精神。

1.2 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自主创新实现的关键在于大量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因此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重中之重。自主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各级各类教育和整个社会的任务,尤其与高校的发展和改革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高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但是,由于我国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我们的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严重缺乏,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重要制约因素。在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队伍中,高层次专门人才处于最紧缺的位置。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高等理工科教改交流会上再次强调:质量和创新是高教的生命和灵魂。21世纪我国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创新人才,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因此,建立一套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至关重要。

2 我国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院校生源问题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专业技术操作的人才,这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普通的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研究型的人才。要让学生具有专业的技术操作能力,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例如:生源的素质、专业如何设置、教学如何安排、技能怎样培养等多环节入手。但是近年来由于本科院校的扩招,缩小了高职院校的招生范围。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生源不但下降,而且生源素质不高。

2.2 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不合理 我国目前众多的高职学校,各院校的专业在最初的设置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不是按照社会需求来进行设置,从而导致了有的专业毕业生过剩,有的专业急需人才又缺少相应的专业来进行培养。

2.3 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院校的教师中,多数是毕业就进入到学校工作,缺少工作经验,教师对企业的实际了解也不多,由此,在学生的授课过程中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情况。

2.4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技能单一 目前的高职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从而对其他方面关注的较少,例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已知品格、心理情感等。如果只注重单方面的培养,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3 我国高职人才培养建议

3.1 招生体制上进行创新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是以高中毕业生为主,生源结构比较单一。若高职院校进行独立的招生考试体系,而不是完全的依靠高等皎月的招生体系,那将会解决目前高职院校所勉励的生源危机。另外,对一些有工人、农民等进行在职的培训,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增加高职院校的生源,并且此种做法可以提高我国公民的教育水平。

3.2 给高职人才的发展开辟第二通道 目前高职毕业生想要继续深造,只能是通过“专升本”的方式,这条路并不宽敞。英国将职业资格等级与工作岗位及证书的等级联系起来。目前绝大多数职业学院都是2-3年的专科层次教育,这难以满足高职人才的继续发展需要,应当建立高职人才继续教育的上升通道,要形成从专科到本科、技术硕士、技术博士这样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对于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3.3 建立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企业向学校预定用人订单,学校和企业从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学方法、评估指标等方面共同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对于高职教育实现从传统教学体系到现代教学体系的转变,提升学生文化素质、技术素质、职业素质和能力素质,解决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并已逐渐得到社会认可。

3.4 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按照高职教师队伍特点,认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要经常派教师到企业参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了解企业经营实际情况;同时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职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就必须从教育体制和教育教学方法上多方入手,实现人才培养多渠道的创新模式,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高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林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4

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

公司发展的推进和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汇集与展现。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两个转变”,所能依赖的最宝贵战略资源,就是人才资源,所能建立的最重要竞争优势,就是人才优势。多年来,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始终将人力资源视为企业发展最核心的战略资源,深入推进“人才强企”战略,积极营造“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要成才、人人都能成才”的良好氛围,培养、造就了一支高素质干部员工队伍,有力支撑了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随着特高压和坚强智能电网的全面发展、“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快速推进,电网的格局和功能定位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司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等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对公司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山东所属县公司上划后,员工总量大、人才当量密度偏低问题尤为突出,队伍整体素质与公司发展不相适应,已经制约了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可以说,人员素质问题不加快解决,公司发展目标就无法实现,更无法保障员工的长远利益。面对当前艰巨的任务,必须主动作为,化压力为动力、变“短板”为“跳板”,加大人才培养开发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发展对员工素质的需求。

以战略眼光、创新思维推进人才培养工作

人才培养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必须充分突出人才队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尊重人才成长成才的自身规律,以战略眼光、创新思维看待人才培养工作。山东公司在系统思考分析、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积极把握电力企业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提出了建立“全职业生涯人才培养成长机制”,将人才成长划分为入职前、入职期、成长期、发展期、退出期五个阶段和“吸纳―融入―强基―提能―传承”五个重点。入职前,坚持“跟踪人才的才华,关注人才的意愿”,构建基于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招聘模式,吸纳优秀人才,赢得发展先机。入职期,坚持“跟踪员工的诉求,关注员工的转变”,构建基于员工角色转换和文化认同的培训模式,加快角色转变,融入企业发展。成长期,坚持“跟踪员工的努力,关注员工的成长”,构建基于员工能力和素质巩固提高的培养模式,夯实工作基础,提升综合素质。发展期,坚持“跟踪员工的潜质,关注员工的发展”,构建基于员工核心能力持续提升的发展模式,持续开发潜能,充分发挥作用。退出期,坚持“跟踪员工的知识,关注员工的生活”,构建基于人才信任的跟踪联络模式,关心员工健康,提升幸福指数。

努力打造山东电力人才高地

构建全职业生涯人才培养机制的过程,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开展人才培养实践创新的过程。在工作中要大力倡导“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要成才、人人都能成才”的成长成才理念,营造激励员工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要遵循“立足当前、面向未来、适度超前”的原则,滚动修订人才发展规划,为保持人才队伍建设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奠定基础。要围绕“四级四类”人才体系构建,实施好十大人才培养工程,确保“6313”优秀人才培养目标落地。要健全完善引进、培养、评价、使用、考核一体化机制,特别是要在构建省市县内部人力资源市场、稳妥推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深化全员量化绩效考核、加强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等机制保障方面进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通过持续改进,不断优化,逐步形成在各专业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人才群体,使人才优势成为公司最重要的竞争品牌。

总之,山东公司将以全职业生涯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为抓手,坚决落实好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人才培养的各项部署,努力在人才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创新变革,积极构建人才培养大格局,助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为加快“两个转变”、创建“两个一流”提供坚强素质支撑。(作者系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

在国务院国资委下发的《关于表彰奖励2011年度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优秀选手、先进单位和优秀工作者通报》中,山东电力荣获“2011年度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先进单位”,其分量在于:在国资委管辖的117家央企人才评比中取得此成绩实属不易,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中仅有2家单位获此殊荣。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5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对建立学习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还存在教育观念落后、缺乏优质的教学资源、人才和资金不足、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后,可从协调机制、责任落实机制、人才机制、管理机制、资源整合机制、保障机制和考评机制等方面,创新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远程教育;培养机制;创新

一、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

“依托于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引进先进的教育信息化设备,根据农村教育实际情况整合资源,改善了农村信息闭塞、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手段落后等办学条件,并充分利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为农村服务”[1]。现代远程教育拓宽了农村师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通过远程教育设备接收专家讲座、教学课件等内容,学习先进教育模式、教学理念,观看知名教师上课录像,并模仿其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为推进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弥补了农村教师人数少、教学模式单一的缺陷。2007年,国家正式了《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意见》,经过几年建设,建立起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平台和教育终端站点,并定时向农村党员干部开放,远程教育站点采取“一站多用”形式,平时上课用、课余时间农民用。针对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把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开发适应农村党员干部需求的教学资源,建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队伍。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的能力,让农民掌握2-3门种植和养殖技术,这是农民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组织农民到专业大户和种养殖基地进行现场操作,让农民在做中学习技术,从而熟练地掌握种养殖技术知识。通过远程教育,让农民明白规模化经营带来的好处,增强农民对市场的分析能力,特别是对农产品的营销能力和获取市场信息能力,提高了科技兴村和生产发展意识,逐步改变农民比较固定的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健康的思想意识,提高农民的政策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的陈旧,人才支持不足

1.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这种教育方式研究较少,因而应用远程教育理论也较少。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具备使用远程教育设备的能力和较高的农业科学理论、实践水平。目前,从事远程教育的工作人员一部分为农业大中专毕业生,他们只有少部分从事过农业推广,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另一部分是师范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由于信息技术能力欠缺,无法有效运用远程教育技术下载资源、运用资源,对各种软件和硬件资源均不熟悉,因而不能感受现代远程教育优势所在,不能明白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然而,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主动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喜欢在课堂上辅导教学,指导学生自学的远程教育较少,他们对现代远程教育有排斥心理,认为现代远程教育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并没有多大帮助。

2.学习者对现代远程教育这种教育方式认识不足,刚开始他们对此感到新奇,但一段时间过后根本无法自主、认真地学习知识,不愿意独立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喜欢用电脑等远程教育设备玩游戏、看图片等。另外,远程教育没有传统教育上课氛围,师生之间的交互性不明显,很难找到学习的感觉,容易分散学习者注意力。

3.教育行政官员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未能认识到现代远程教育的重大意义,因而与传统教育不能一视同仁,在教学管理上不尊重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不鼓励教师积极使用远程教育资源,导致很多资源和设备的闲置。

(二)缺乏优质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且运用不充分

农村中小学硬件设备数量有限,教室中往往只有一台电视机和DVD播放设备,无法满足教师教学需要。农村远程教育站点配备的计算机也较少,很少有配备计算机的农民家庭,个别农村家庭虽然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但是上网也成为难题,因而难以获得满足农业生产的新技术和新知识。目前,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在硬件教学资源上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多媒体计算机配置需要投入较大的经费,维护费用较高,对于广大农村,在教育经费有限的条件下,这需要全社会配合;二是上网问题,目前我国上网费用仍然较高,对广大农村家庭有压力,将不利于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2]现代远程教育资源除了硬件资源不足,软件资源也缺乏。很多企业开发的教学资源往往不能照顾到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优质教学资源少,很多网站只是放一些课件等文字性材料,缺乏多样性,且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不接地气。另外,国家远程教育电台与各地作息时间不协调。我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一方面,优质资源缺乏,另一方面,教育资源运用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远程教育设备闲置情况比较严重,前文已提到,很多领导对远程教育资源的优越性认识不足,没有鼓励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很多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限,更钟情于传统教学模式;第二,远程教育资源管理较为混乱,很多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较差,找到适合自己的资源比较困难;第三,远程教育资源整的整合力度不够,为农村远程教育提供的课件与教材不匹配,教师往往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整理资源;第四,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形式较为简单,主要在演示讲解时使用,少部分在备课时使用;第五,远程教育的运用领域还要有待扩展,在运用农业科技成果和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大量设备需要购买和维修,这需要大量资金。由于实行义务教育,很多地区的财政比较紧张,根本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来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另外,靠农民拿出大笔资金投入到自身教育中也不太现实,所以远程教育还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但有限的经费已经严重制约着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发展。

(四)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功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比较繁杂,教师习惯了传统授课方式,不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加之信息技术本身比较复杂,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有一定难度。在不熟悉信息技术的条件下,教师运用远程教育技术和资源来教学需要花很多时间来准备,所以不愿把优质的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到远程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制定强有力的评价制度,把运用远程教育与教师评优、评职称挂钩,形成相应的监督体系,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引导教师主动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三、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机制要素分析

“一种机制的形成要素包括系统的功能目标、系统的组成、系统的主体、客体要素以及体制”[3]。现代远程教育打破传统集中面授的教学形式,实现教和学的时空分离,因此,学校(站点)、教师、学习者、教学资源以及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成为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系统要素。第一,人才培养机制的“学习者”要素。现代远程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按照人才培育规律,把学习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远程教育的培养对象具有不同特征,根据学习者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和实际需要采取分层、分类的组织活动。第二,人才培养机制的“教师”要素。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已经被重新定义,更多的是“导师”的内涵,主要是提供学习指导,帮助学习者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习者“学会学习”,聘请有关专家、教授以及优秀农村基层工作者加入远程教育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队伍对远程教育质量有着直接影响,需对兼职教师队伍进行有效管理。第三,人才培养机制的“学校(站点)”要素。学校(站点)是远程教育的中心,随着学习者对学习形式要求的变化,学校(站点)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也发生重大变化,教学站点(学校)一方面,要建立规范管理机制,实行学习登记制度,另一方面,与家庭合作,整合社会资源,使其职能单纯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第四,人才培养机制的“教学资源”要素。教学资源是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主要包括光盘、卫星接收、计算机和电视以及相应的教学光盘等软件资源,目前,现代远程教学资源是缺乏与闲置并存,优质教学资源缺乏,大量教学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第五,人才培养机制相关“服务支持体系”要素。支持服务体系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府宏观调控,合理、系统规划教学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管理协调好各种服务体系,促进教学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持续发展的保障;二是加强远程教育技术保障,实现教育技术标准的统一与规范,为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环境支持,同时做好远程教育相关硬件设备的维修保障以提高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三是监督评价、反馈机制,监督评价具有激励、导向功能,通过监督评价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保证资源的质量,促进整个远程教育系统不断完善;四是激励机制,强化远程教育各方期望,遵循利益和分类激励原则,物质激励与精神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

四、创新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机制

(一)健全协调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是由多部门共同实施的庞大系统工程,各级行政部门和远程教育参与单位都要建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协调小组,并制订年度工作计划,明确需要协调的具体问题。协调农村远程教育各部门人员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以增强远程教育的适应性和协作力;协调同级部门和单位之间的横向关系,增强远程教育的整合力;加强政策指导和制度约束,落实责任。通过制定一系列法规制度,比如,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学习制度以及教学资源库管理制度等,实现工作制度化,建立相应的目标机制,落实相应的责任,推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人才机制

首先,建立一支高素质、服务能力强的现代远程教育管理队伍。通过各种形式对管理队伍培训,培养他们管理能力和针对一般设备的维护、使用以及排除故障等能力,充分发挥他们骨干带头作用。培养一批业务能力精干的技术服务人员,发挥其在设备维修、资源建设与技术指导方面的作用,完善以县为中心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包括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技术服务人员一方面,要保持稳定性,另一方面,要提高业务素质。其次,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聘请熟悉远程教育规律的教授和有一定农业推广经验的专家、学者作为远程教育的骨干教师,另外,远程教育需要建立信息联络员,发挥信息联络员在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以及农业生产技术方面信息采集方面的作用,有效避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

(三)建立人才培养学校(站点)管理机制

远程教育学校(站点)要设立学习制度、签到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管理机制,形成规范长效的组织机制,完善站点的服务管理机制。乡镇远程教育部门对远程教学内容安排进行整理,形成教育节目表并印发给基层站点,使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安排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基层站点需要把学习者的反馈意见收集好,定期向上汇报,组织网络运营商和硬件提供商共同解决站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推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在学习内容安排上,由站点工作人员联系当地起带头作用的农户和乡镇企业家对学习者进行农业知识、经济、政治等相关培训;对于技术难度比较大,需要相关市场运作知识的特种养殖技术,需要县级以上的农业部门派专家和相应的技术人员专门指导学习。专家借助示范基地,进行现场辅导,开展实地培训;对技术性较强、专业术语较多的课件,学习者接受培训后往往不能理解,可以结合实际,举办种养殖现场培训班,以此推广种养殖技术。

(四)健全人才培养的资源整合机制,开发远程教育媒体资源

首先,“补充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硬件资源,提高农村中小学和远程教育站点的硬件环境。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成员单位的课程资源,统筹规划,有计划、针对性地开发符合农村教育实际的课程教学资源,建立以省级教学资源库为龙头,市县级教学资源作为重要补充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确保资源的有效性”[4];其次,建立教学资源的专家评审制度,制定一套操作性强的评估办法,各领域专家要严把教学质量关,确保远程教学资源的安全可靠,逐步建立起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运行机制。

(五)创新建立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要实现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资金的可持续投入非常重要,设立专用的资金账户,保证专款专用”[5]。首先,建立站点维护资金筹措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从财政、党费以及其他私营企业主的赞助中获取;其次,建立远程教育各站点工作人员的待遇保障机制,根据不同岗位,享受不同补贴;再次,建立设备维修、更新保障机制,及时维修、更新站点设备,保证站点所需耗材,定期联合设备供应商和网络运营商进行技术服务保障,完善技术服务保障机制;最后,确立设备安全管理保障,确定设备产权、管理权和使用权,并确立相应的丢失、损害赔偿责任制度。

(六)建立和完善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的考评机制

考评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首先,考评远程教育学校(站点)的环境和条件,比如,当地经济是否得到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是否得到加强,农民收入是否得到提高以及社会治安是否稳定等;其次,远程教育站点的管理水平、办学特色以及硬件、软件服务条件;再次,学校(站点)的教学模式改革情况、工作人员履职情况和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等方面;最后,通过学习者的知识、能力和心理方面的变化情况来衡量人才培养的质量。

作者:徐慧 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思政部

参考文献:

[1]杨宏,李晓蕾.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现状及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0(2):83-85.

[2]王天虎,等.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137-139.

[3]陈金龙.论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运行机制及其阻力控制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5(8):16-20.

[4]艾建安.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长效运营机制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8(12):171-174.

[5]刘艳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协调发展机制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6):33-34.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6

关键词:新学制;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1-0077-04

从2013年起,江苏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实行“2.5+0.5”人才培养模式,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实行“4.5+0.5”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职业学校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规范管理和质量提升的文件精神,倡导文化育人,抓实队伍提升,强化科研先导,推进专业建设,追求内涵发展,努力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一、建设美丽校园,实现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是最高境界的育人模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指出:“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鲁昕副部长也多次强调,职业教育“要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为此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确立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优化配置,整合资源;彰显特色,提升品质;丰富内涵,教育激励”的校园文化建设总思路,力争打造文化育人的最高境界。

首先,着力打造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环境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重要的育人资源。为挖掘宝贵的育人资源,将军山新校区从2010年开始,就按照“承担服装专业教学、实训、培训、考证和市级以上技能竞赛任务‘五位一体’,集‘园林式校园、集约式管理、居家式生活、多元化办学、人性化教育、一体化教学’于一体,建成服装业、软件业技能人才培养和创新发展的基地”的定位,通过为期4年3期的建设,专业设备、校园环境和文化得以改造升级,并初步形成了“一中、二亭(池)、三(广)场、四园、五楼、六路”为篇章的园林式校园主题景观建设体系,呈现了一个干净的、绿色的、美丽的和文化的校园。校园绿植主题景观和园林主题小品展现了校园的园林式美景,实现了建成“绿色景观区、人文教育区、运动休闲区”的既定目标。

其次,着力彰显校园哲学文化。结合学校办学特质,发挥校风、学风、教风和校训、楼名育人的明示和暗示作用,创意路名和文化校园系列产品;营造“温馨、温暖、温情”“雅致、精致、别致”“和气、和善、和睦”的教师办公环境;添置宣传橱窗、文化标牌,发挥文化设施、名人名言警示牌、荣誉墙等宣传阵地的激励作用。特别是将军山新校区,秉承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美丽精致的校园环境处处彰显着文化的内涵与气息。将军山校区的“一中”,学校整体按汉字“中”字结构设计,既寓指校名中的“中华”之意,又寓意全校师生立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二“亭”,指的是“抱一亭”和“君子亭”,抱一,道家谓专精固守不失其道,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先生,笔名抱一,命名为“抱一亭”,为表达对黄炎培先生的景仰之情。《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命名为“君子亭”,寓意学子修身养性,以成君子之范……使校园真正成为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教师与学生和谐共处的育人之地、雅善之地、幸福之地。

再次,着力营造校园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职业教育彰显特质的文化形态,也是文化育人的主要内容。学校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创新教学环境、实训环境,按照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院长林靖东先生提出的教学工厂的办学理念,根据“理念上超前于企业,设施上同步于企业,标准上接轨于企业,技能上适配于企业,模拟职业环境、真实生产装备,教学实训一体”的思想,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并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过程变成生产产品、完成任务的过程,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学校在四大专业均建立了校企双主体的教学工厂,融合双方资源优势和育人环境,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浓厚的企业文化中接受技能训练,提升综合职业能力。通过建设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绘画设计作品展厅,服装设计专业金牌选手的荣誉长廊、衣字浮雕等方式,充分发挥先进企业文化感染和渗透作用。班级文化在注重常规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凸显专业特色,着力与学习文化、社团文化等相融合,充分彰显学校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导向性、职业性、鲜活性”。[1]

二、致力“双师”培养,打造教学团队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当前,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离不开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的打造。叔本华曾说:“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近年来,学校本着“突出重点,分层推进,点面结合,整体提升”的原则,通过实施四个“推进”(师德师能提升、结构调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习型教学团队组建)和五项“计划”(温馨计划、优岗计划、优才计划、引领计划、名师计划)工程,以科研为引领,从“建立长效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注重效果反馈、强化评价标准”等四个方面大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实施“1234”培养模式,努力打造一支敬业精神强、教学能力强、合作意识强、管理能力强和科研能力强的“双师型”队伍。

以课题为引领,提升科研能力。学校以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五年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研究”为引领,组建了电子商务、电脑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团队并着力打造。其中服装设计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已经被立项为南京市职业学校“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各获得20万元的专项建设资金,在建设过程中,被评为明星团队。

以培训为载体,推进持续学习。著名教育家肖川说:“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培训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学习型教学团队建设,有针对性系统性地举办专家讲座,拓展理论视野;外出培训考察,提高实践水平;举办高品质的读书讲台,营造教师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氛围,并鼓励学以致用。“十二五”期间,近百名教师参加了部级、省、市级培训。

以外引为举措,优化队伍结构。学校坚持人才引进和校内培养相结合,以“数量保证、结构合理、质量凸显”为目标,加强梯队式教学团队建设。学校从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中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努力形成较为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师结构,提升专业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以企业为基地,强化实践调研。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是培养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专业优秀教学团队的重要举措。学校利用暑期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下企业实践活动,要求教师对产业发展、技术进步、企业文化、岗位职责、人才需求变化等进行系统地调研分析,在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晰课程及教学改革思路,并完成企业实践报告,以此推动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专业建设,夯实职教根基

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命脉。学校秉承“内涵发展、规范管理、质量提升、品牌建设”的专业建设理念,不贪大求全,着眼于做精做强,着眼于内涵提升,坚持“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企业需要转”的要求,大力加强专业建设。

一是不断加强校企合作融通,丰富现有专业的内涵,不断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每年举办一定规模的校企联谊会,与10多家合作企业签订了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与江苏舜天集团、苏宁集团等100多个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30多家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二是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订单”式培养人才,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与南京软件有限公司、香港海运集团、北大青鸟集团、江苏联通等联合办学,建立了12个企业“冠名班”。企业根据岗位提出人才培养的数量、期限、目标、规格(基本素质、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学校按照企业订单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所需开设的课程,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组织教学,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充满活力的办学机制。

三是建立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进行专业转型升级。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的原则进行专业动态调整,主动适应区域经济需求。适时对电子商务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进行转型升级,通过人员互派、“订单”培养、专项培训、科研协作、基地共建等形式,对接区域经济。以电子商务专业为基础对接软件相关项目,以江苏省软件培训联盟、苏软人才培训中心为平台,与镭镀电子有限公司、北大青鸟等企业开展合作或培训。通过“引进培训+专业对接+课程嵌入+学生就业”,将网络营销、软件测试的相关课程引进教学。以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为基础,与艺德源动漫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并嵌入学校教学中。共建实习基地、引企入校、拓展专业方向,设立企业专家工作室,将企业手机游戏项目的培训引入学校教学。

四是进一步适应区域软件经济的结构调整,服务民生,进一步扩大培训基地规模,拓展培训项目,将培训基地做大做强。学校与省软件人才中心合作,注册成立的软件培训实体――雨花台区苏软人才培训中心是江苏省软件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并通过省商务厅、财政厅评审,成为南京市唯一一所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已拥有江苏省软件人才培训基地、江苏企业大学培训基地、江苏省软件人才培训联盟人才培训基地、南京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联盟培训基地、中国软件谷人才培训基地、南大在职软件工程硕士教学点、南大ITP教育中心软件谷分中心等。利用两个校区全年为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诚迈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南大富士通软件有限公司等软件企业“订单”培训数千人。学校软件培训已经形成全日制、常态化的格局,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五是开展国际合作,构建升学就业立交桥,做精做强专业建设,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与相关全日制大专院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为中职专业的学生搭建直升全日制大专通道。学校与台湾吴凤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签订合作交流协议,深化五年一贯制大专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服装设计专业与中航集团合作对非洲国家进行专业教师、基地建设、设施设备选购等项目培训;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与韩国又松大学、极东大学等两所国外院校和6所国内院校开展国际、国内多方位合作,实现“就业有门、升学有路、留学有桥”的三个层次办学。

六是注重评估创建,提升专业建设品质。“十二五”以来,学校抓住每次迎评创建的机会,以创促建,优化提升,优越发展,优势推进,大力提升专业建设的品质,助推学校跨越式发展。2010年,四个五年制高职专业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评估,现场评估1个专业优秀,3个专业合格;2个专业顺利通过省示范专业复评验收;2012年,1个专业通过省级品牌专业验收,并有1个专业创建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服装设计专业实训基地成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立项建设单位;2014年,美术设计与制作、美容美体专业成功创建为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

四、致力质量提升,增强竞争实力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教育质量的核心在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职业学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关键在于深化教育教学研究,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提高育人能力和水平。

一是抓实教学常规、打造数字化校园、保障有效教学

依据江苏省教学管理规范的要求,学校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学五个环节,突出“有效备课”和“激情授课”两个重点。坚持“预约听课、相邀听课”相结合。严格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关注教师教学力和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学校以“服务、优化、创新”为主题,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落实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为有效教学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2013年,学校成功创建为南京市示范级数字化校园,获专项奖励100万元。

二是立足“五课”教研、聚焦课堂一线、攻坚有效教学

“五课”教研的目的是将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提升到教学研究层次,整体推进教研工作的开展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彰显职业教育本质特色,其核心关键在于“研究”。学校依托教研组,坚持聚焦课堂、攻坚课堂。通过青年教师“活力课堂”优质课教学大赛,中老年教师“振兴课堂”示范课教学大赛和每学期“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展开及动态生成”青蓝工程诊断课教学研究活动,攻坚有效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行动研究,推行项目教学、场景教学、案例教学和岗位教学,“教、学、做一体化”,取得良好效果。近4年来,学校4位教师获得省级示范课,5位教师获得研究课,近40位教师获市“两课”评比一二三等奖。

三是注重科研先导,推行课程改革,促进有效教学

学校坚持“课题引领、返璞归真、实践求索、提高质量、追求品位”的科研理念,以反思性教学为举措,实施“科研理念明晰化”“常规工作制度化”“校本教研规范化”“课题研究实践化”“考核奖励常规化”“科研意识习惯化”“精细化”管理模式,以科研为先导,适应4.5+0.5、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深入行业企业充分调研论证,制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准确、职业面向清晰、课程结构合理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推行灵活柔性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模式,实现五个对接,真正按企业培养规格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陶行知的生利主义之课程观,扎实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双主体课程改革,以工作过程或岗位任务设置课程,开发了《素描技法》《动态网页》《《设计色彩》《软文营销》等数十门校本课程,其中《素描技法》《商务软文写作》已成为国家规划教材。

春华秋实一年年,春风化雨入杏坛。仅2013年,学校名列职业学校质量管理考核结果表彰榜和教学质量综合推进优秀学校表彰榜,获区教学绩效考核综合奖和质量提升先进学校。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多家媒体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予以关注和报道。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7

关键词:文化事业;高艺术人才;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216-02

文化事业的发展人的因素是第一要素,也是最活跃的因素。高艺术文化人才,在推进文化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创新机制,实施文化人才战略,开发文化人才资源,全面提高文化人才队伍自身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是新时期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高艺术人才的匮乏是影响社会文化发展的瓶颈因素

1、高艺术人才严重匮乏。高艺术人才是一种集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较强的实践经验和较高技能于一身的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发展条件下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部城区目前拥有18万人口,是发展中的港口城市,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基础文化设施还相对落后,特别是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的相对匮乏,与我们建设“国际化海滨城市”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就连云区文化馆而言,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学历层次较低,高级职称1人、中级人才相对较少,编剧类、舞蹈、网络类等文化专业技术人才几乎没有,高文化艺术人才严重匮乏。人才的基础薄,后劲不足,创新能力不强。面对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无法站在专业和学科的最前沿,缺乏应有的创新能力。从年龄结构来看,平均年龄47岁,趋向老龄化发展,观念较为陈旧,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今,艺术教育和艺术培训规模也不断扩大,培训层次也逐步提高。而我区近十年来,没有引进新鲜血液,没有送出学习先进的经验,目前处在青黄不接的阶段,而高艺术人才的老同志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没有形成传、帮、带的局面,缺乏精品力作,业绩不显著。高艺术人才的严重缺乏,直接阻碍了我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2、缺乏合理的管理机制。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完善,工作不得力。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抑制了现有人员参加提高专业水平的热情,不思进取,惰性严重,工作缺乏主动和热情,扼杀了高艺术人才的创造性。由于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在经费短缺、面积狭小、文化阵地被分割,迫使艺术人才分散,各立门户,各自回家搞创作及培训,造成一些艺术人才不注重对艺术的追求与创新,工作目标不明,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形成不了“双赢”的局面。对人才的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阶段,想要的紧缺人才因为编制已满,难以引进,人才未能形成能进能出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优秀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新形势下我区人才战略的实施。

二、高艺术人才的培养是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文化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重要,文化已经成为决定经济发展潜力和后劲的重要因素。随着东部城区大建设、大开发的步伐,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人才的开发成为当务之急。

1、高艺术人才的开发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链条”。这个链条涉及高艺术人才的培养、选拔、评价、使用、交流、激励和保障等诸环节。目前,我区处在向国际化海滨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强对专业化、高艺术人才的培养,为东部城区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使我区高艺术人才水平达到国际化先进水平,全面推进创新东部、和谐东部、国际化海滨城市的建设。

2、高艺术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文化事业基本职能就是通过较好的文化设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秩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文化事业首先要有阵地,有良好的环境和文化氛围,才能发挥高艺术人才的潜质、培养具有创造性、高产量的创新艺术人才。近年来,我区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标志性文化建筑一直处于空缺状态,如:文化艺术中心、体育活动中心,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剧院等设施均为空白,严重阻碍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国际化海滨城市的建设不相符合。

三、管理体制的改革是高艺术人才培养的关键

建立教育培训对策与建议。把全区艺术人才集中起来,定期进行培训,统筹全区范围内各类艺术教育与艺术培训资源,推进文、教合作。建立艺术教育培训计划,突出区域内各类艺术教育与艺术培训的改革与发展。

1、选才。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文化人才。扩大民主选拔、竞争上岗的比重,公开、公平、公正地将优秀人才提拔到领导岗位上,为初级、中级人才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建立人才资源数据库,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在使用中发挥人才的潜能。

2、引才。大力发展我区文化事业,坚持用文化事业集聚人才,用特殊政策吸引人才,广开渠道引人才,把不同领域的文化专业技术人才吸引到我区干事创业。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的力度,形成专业门类合理、年龄结构合理的文化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同时建立文化工作协调机制,充分调动驻区对外的专业和业余文化人才优势,形成以专业为骨干、以业余为基础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逐步建设出一支专业相对齐全、规模相对宏大、素质相对较高的文化工作者队伍,为文 化的发展以及特色精品工程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3、育才。以基础教育为重点,以高中阶段教育为突破,以高等教育为龙头,构筑我区完善的文化专业技术人才培育体系。同时,建立健全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针对不同岗位和不同领域人员结构的具体情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分期分批的进行专题培训、短期进修、学历教育等,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8

[关键词] 外语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可持续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飞跃向前推进,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外语人才的培养方面,外商经济的不断涌入以及内部产品出口量的不断加大,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外语人才的培养也随着国际化标准与程度越来越高而变得细致化和标准化。而当前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机制中尚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亟待解决。以下将从外语人才培养机制的发展特点入手,分析当前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一、外语人才培养机制的特点概述

培养更多、更好的外语人才是为了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储备和保障,以及加强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供应和输送能力,提高人力资源的多元化素质。外语人才培养机制的发展特点主要有三个:第一、外语人才培养机制注重人才本身的素质,对待不同素质和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培养方法;第二,外语人才培养机制是一种整体性的培养方式,从培训的初始到培训的结束都有比较全面和系统化的培训理念指导;第三,外语人才的培养方式比较重视对外语人才素质的提高,尤其是注重对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而就当前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因为往往没有便利的资源,存在更多的交流障碍,所以在最后的教学理念中都难以很好的实现这个目的。

二、当前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外语人才培养机制的理念陈旧

当前,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机制的理念已经跟不上时展和社会的需要,外语教学经验的不足及教学能力的欠缺导致我国的外语人才培养在多年的国际化发展中慢慢失去了竞争优势。国内的一些培训平台上的培训方法和培训渠道都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在培训的理念上已渐现陈旧。比如,在课堂教学时缺少互动性教学能力,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不足,授课教材内容的不足,教学方法存在不足,课堂任务的布置存在不足,课堂中的互动式游戏与教学沟通存在不足等。长久下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失去了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机会,没有让学生在老师的积极辅导下形成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失去了学习的探索精神和主动求知精神。而由于欠缺国际化的先进教学理念,导致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主动的教学模式,对待知识的认识态度不端正,教师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和对外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认识不强等,引起了知识灌输的弊端,造成了极其消极的影响,导致学生与教师自身都对外语教学的实际运用能力的环境和背景等都形成了陌生状态,不利于外语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

2、外语培养机制中对教师的要求过低

外语培养机制是外语人才培养的一种纲领性文件,其中对外语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都具有一定的标准。而在目前的外语人才培养机制中,对于教师的合理和科学的考察制度尚不完善,在标准上也欠缺一定的经验,在外语培训机制中没有对教师素质的多元化考核标准。其中在外语的实用性考评中,教师的自身外语运用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考察也存在着相当的不足。这也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外语培训机制中教师自我不能够掌握好如何发展和创新自身的综合教学素质,以至于教学过程中总是陈旧思想,落后方式,弄得学生都失去了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对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意识和学习状态上也明显不足等。尤其是对待外语学习的心态上,从以往的消极心态转为了外语学习的负担心态,对待外语学习的考察和深入性欠缺一定的积累和了解,存在不足性,尤其是对待外语知识的培养中,欠缺对外语知识的合理化掌握,存在外语知识的实用性掌握不足的缺点。

3、外语培养的人才输送与社会对接存在问题

外语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外语人才在社会中的价值体现。可是目前我国外语人才的培养机制欠缺发展的完整性,在人才培养与社会的对接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性。尤其是在外语人才培养的创新性与实用性上存在不足,外语人才的培养没有根据社会的现实需求和需要的具体数量进行详细的划分与详细的数据跟踪式的培养。现阶段只是没有目的的盲目式的教学与发展,欠缺外语培养过程中的合理性的对接与社会需求达成一致,形成了不明确的发展状态,导致了学生学习目标的不明确。

三、创新外语人才培养机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1、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外语人才实用性价值的培养

开展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需要不断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性与实用性。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机制总是单纯的认为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尽量多的掌握单词(即所谓的词汇量),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从而忽视了外语本身作为一种交际语言的实用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及时转变外语人才培养理念,利用新型的外语人才培养能力改善对外语人才培养的认识,从不足中体会外语人才发展的概念和方向,极力保障外语人才在实用性上的更多可拓展和可持续化发展的动力,从创新性的能力中继续外语人才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外语人才培养的理念性教学,提高外语人才对自身实用性价值的重视程度,注重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外语知识实用性的掌握能力,从而提高培训者的学习实用性。利用学习型和可持续发展性的观点来实现外语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化,帮助外语人才寻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提高外语人才在社会交际的现实对话能力,以提高外语人才的实际价值。

2、完善外语教师考核制度,打造一支高素质创新型外语教师培训团队

我国发展外语培训的动力在于建立健全外语培训机制,而在对待教师素质较差这一问题时,需要不断的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改善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不断加强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由于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机制中对教师考核制度欠缺导致教学理念的陈旧,直接导致了培训机构或教师对于外语实用性知识的掌握不充分,造成了外语培养中欠缺自身基本素质的提高等问题。最关键点就在于要完善教师的考核制度的,促使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课堂教学内容、环境、方法等的改进,实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回复,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师资队伍是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高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热衷于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工作的外语教师队伍更是当前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关键所在。

3、建立健全外语人才就业机制,提高外语人才的实际工作价值

完善外语人才就业机制的根本途径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更新他们的就业及择业观念,鼓励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自由择业或创业,促使其尽早找准自身的职业定位。这要求我们教育机构要发动一切学校或社会资源帮助大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成人成才,其主要目的就在于完善外语人才学习与培养的整个过程。其优势就在于:一方面,能够加强外语人才后期综合素质的提高,寻求人才自身价值最大发挥。另一方面,学校与社会的直接对接,能够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力资源寻找工作的成本,直接实现外语人才的对接培养,加快人员的适应性,提高外语人才的实际工作价值。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教育规模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外语人才培养机制的不断创新已经成为了我国外语事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外语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不同渠道,适时更新外语人才教学的培养理念,完善外语教师考核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创新型外语教师培训团队。同时,要以外语人才教学的实用性目标为指导,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出我国外语培训机制中存在的巨大潜力,通过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转变教育发展理念的方式来提高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实现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机制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梅德明,朱晔等.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9

关键词 “互联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体协同;机制创新;C-TRPS模型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0-0034-05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加速,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催生出巨大的创新性,并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2015年7月,国务院在《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中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要顺应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加快推进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同时指出,我国传统产业运用互联网意识和能力不足,新业态发展面临着体制机制障碍,跨界融合型人才匮乏等问题。从目前现实看,虽然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重要载体和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途径,但合作程度不深、参与度不广、利益契合度不高、运行方式单一等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学校、企业、社会、政府等并没有真正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的机制,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并没有得到彰显,职业教育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还表现出很大程度的不适应。

职业教育具有“教育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因此,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互联网+”等经济发展新常态将引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模式等变化,进而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创新。2015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5年10月,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明确指出,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主动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制造需要,调整专业、培养人才。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资源配置方式转换、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等经济发展新特征的深刻把握,从而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战略任务作出的最新部署。基于此,面对目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困境,本文结合经济新常态对职业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主动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新趋势,研究和探索“互联网+”职业教育立体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有关问题。

二、模型构建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常议常新的话题。一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应包含就业导向、服务宗旨、行业参与、产教融合、跨界合作、协同育人等逻辑内涵[1],职业教育应提高职业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要与社会经济同步规划、与产业建设同步实施、与技术进步同步升级[2],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服务和人才支撑。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在找准自身定位的基础上,探索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优化机制、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调整机制、汇聚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育人机制等,形成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另一方面,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十分重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不断明确“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企业等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也在纵深推进,但是学校和企业对人才培养创新的基本内涵、实现路径认识有差异,大多还停留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阶段,把重点仅放在推动协同育人上,而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整体性、系统性思考还不够深入[3]。

当前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时代对产业生产模式和组织形式、职业岗位和从业人员知识与技能等提出了新要求,进而对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等产生了很大挑战[4]。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来说,如何以互联网思维拥抱时代变化和产业变革,关键是解决如何加强供给侧的改革创新以适应当前时代背景下的职业教育需求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个难题,就必须适应“互联网+”提出的融合、跨界要求,促进知识领域与产业领域的同步,提高产业服务能力、帮助企业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服务创新驱动战略等。事实上,职业教育越来越呈现出网络化发展趋势,需要更多社会多元主体的协同互动,这无疑加大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难度。所以,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单向思维模式,对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进行整体性、系统性思考,不管是教育类型、教育方式,还是实践要求、实现路径等都需要得到有机整合,从而建构起多维度协同互动的人育人机制。

鉴于此,本文基于社会网络思想,借鉴协同学理论,统筹考虑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五个要素,以职业性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以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联结为发展方式,以校园教育与企业生产高度耦合为实现路径,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统一为动力驱动,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支撑要素,通过这些要素或主体的多元协同、立体架构、相互渗透、耦合互动,建构了人才培养立体协同机制创新模型,见图1。同时,为了简单化的识别需要,将核心、方式、路径、动力、支撑等五个要素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图中以斜体表示)组合成“C-TRPS”,并以此命名该机制创新模型。该模型中的五个要素不是孤立的,恰恰是在开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活动环境中,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作用、协调同步,继而产生整体功能倍增的多元协同效应。

三、模型阐释

(一)核心(C):职业性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这就决定了其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区别――职业性。具体地讲,高等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环境、区域产业需求密切相关,具备产业性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其内涵发展的焦点聚焦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机制的创新。当前知识社会创新背景下互联网形态催生出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正深入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中并释放出巨大的创新力,信息技术正在推动工业生产模式的颠覆和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职业岗位也遭受了猛烈冲击,市场对从业人员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更高。产业变革中的企业需要职业性技术技能人才和拥有互联网思维、跨背景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为适应当前时代背景下的经济环境和市场需要,应从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定位、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办学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力培养高素质职业性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设置适应产业升级和学习者个人发展需要,课程体系建设对接职业岗位标准,教学体系构建注重课程与项目实践结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衔接等。

(二)方式(T):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有效联结

随着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迅速发展,新一代学习者对接受教育的方式和要求也在改变,可以设想一下未来职业教育领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逐渐淘汰,职业教育应该更多是基于知识库、交互平台等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而教师授课将逐渐被教育技术部分取代;未来的学习模式将颠覆传统教与学的线性过程,做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形式、从任何渠道进行学习,可以说,互联网正在解构传统的学习模式和教育体系,并重新定义一套新的教学互动模式,远程教育平台必不可缺,强制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状态不再有效,职业教育要打造汇聚更多优质特色课程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需要自主选择学习。现代远程教育因其拥有大容量的优质资源平台、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方便、快捷的双向交互手段,以及教学过程的智能化和个性化等特征将为职业教育适应互联网作用下的变革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有效联结将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创新模式,通过加强两者间的沟通和交流,实现职业教育开放性、共享性、服务性,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吸引力。

(三)路径(R):校园教育与企业生产高度耦合

当前,“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广泛融合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产业发展模式和企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传统业态即将被改变,新型业态正在逐渐形成。“互联网+”引致的业态变革也必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职业教育要适应产业互联网全面升级,就要培养与“智能化、个性化、快速响应化的生产需求”相适配的有专业技能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如何利用互联网优化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增强“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动态适应产业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能力,需要得到清晰解答。事实上,无论是国务院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提出在融合创新、变革转型等行动原则指导下,深化互联网领域产教融合,都是在深刻把握时代背景对教育发展要求基础上提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对于现代职业教育而言,更因其具有“教育性”和“产业性”双重属性,必须主动适应产业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变化,瞄准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需要,强化校园教育与企业生产高度耦合;职业院校要建立相互支持的办学支持联盟,与当地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深化基于课程开发、专业发展能力、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实现校企合作互融互补、协同发展。

(四)动力(P):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统一

人才培养是一种人力资源投资过程,而人力资源具有使用过程的时效性和开发过程的持续性,在经济社会新常态下,人们必须通过持续的学习以适应“互联网+”带来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商业模式和市场需求变化。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职业院校的教育体系也要顺应时势,不断作出调整,由学历教育为主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发展。事实上,教育部正在积极推进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提出要进一步明确高校继续教育办学定位,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这表明,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对于转变高校发展方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统一的动力推动作用,一是开展专业性和职业导向较强的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定位逐步转变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二是要进一步研究职业教育需求结构发展变化,以非学历职业培训为学习者的终身职业发展提供服务,探索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模式、支持服务模式,创新合作办学机制、大力开发形式多样的培训项目;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职业性数字化资源开放和在线教育联盟,利用网络和移动终端为学习者提供全过程的学习支持服务。

(五)支撑(S):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现代信息技术已深刻融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而“互联网+”针对职业教育本身也带来了直接挑战:新的传播媒介形式和新一代学习者接受知识、技能的方式对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式、教学管理、教育效果等提出了变革的要求。因此,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必然成为支撑。与传统职业教育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主要发生在线下教学不同,“互联网+”职业教育强调开放的环境和在线特征。“互联网+”时代,以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开放的在线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群体之间分享,帮助学生习得知识技能;通过移动终端形成互动式教学辅助平台,可以实现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与协作,学习、生活、研究等也已不再受到传统校园环境的制约,呈现出更加开放的时空格局。另外,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也将颠覆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互联网+”职业教育必须致力于教学大数据的集成、挖掘和使用,推动更深层次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幅提升职业教育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

四、实现路径

(一)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要素高度共生共存的生态系统,职业教育系统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必须高度关注自身与其他系统(外部环境)的互动联系。所以,为适应“互联网+”所提出的变革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在转变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同时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并从局部认知上升到系统认知层面,让“互联网+”融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可否认的是,新科技革命正在主导社会经济发展,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最重要价值取向。为此,“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系统和整个价值链环节都要随时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各产业、企业要开展跨界合作和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提升科学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增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增强实践教学组织、设计及指导能力,提升职业教育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二)拓展社会合作网络

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层面,传统的校企合作之所以是一种浅层次的校企合作,一是职业院校受制于学校行政地位、财政制度、学校规模等条件的约束,面临着来自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压力[5];二是因为在产权制度、内部运行机制等无法突破的背景下,校企合作更多地是一种短期行为,无法及时有效地适应经济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不断从“控制”转向“服务”,职业教育办学自不断扩大,职业院校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探索交叉互融的深层次合作方式,拓展社会合作网络。具体地讲,政府要继续为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提供更好的环境支持、条件保障,以弱化合作的机会主义倾向,削弱沟通协调难度;要在强化市场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开展校企合作,构建基于契约关系和信任关系的协同合作,促进资源交换和共享;探索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运作实践,建立混合所有产权制度和更加灵活的调节机制,让校企合作行为嵌入到更大的社会关系网络中。

(三)发展远程职业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习者需求的变化是驱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决策基础。在新技术革命驱动下,原有的人力资本存量贬损加快,而新一代学习者从一出生就接触、学习并掌握互联网技术,对教育产品的有效性、教育服务的个性化、获取方式的便捷化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为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有效联结以开展跨领域的合作和资源共享提出了新要求。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旨在提升个体职业素质和职业胜任力的教育,要建立和整合基于远程教育教学服务的开放的课程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有效的支持服务系统,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满足学习者需求。远程教育则要继续利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将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整合进来,开展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当然,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还要依赖于管理体制的形成、基础性支撑条件建设、教育评价标准的完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等。

(四)扩大信息技术应用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及管理方式提出了升级优化的要求。而职业教育作为与产业发展最为亲密接触的高等教育类型,更需要应时而动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要加强现代信息化基础建设,为教学模式创新及学生协作式学习、个性化学习等学习模式创新提供基础性的网络应用环境支撑;要加大对在线课程资源开发、平台建设的投入,构建数字化教育群落,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在线学习途径;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远程协作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开展启发式、互动式、情景式教学,在增强学习趣味性的同时,提升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和便捷性,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虚拟仿真技术,以同步再创工作场景,增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开展学习情况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价,促进管理柔性化和服务智能化,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

(五)健全政策支持条件

面向未来,“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是职业教育资源禀赋与外部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除了受产业价值网络形成机制的约束作用外,政策支持体系也将深刻影响“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演化路径。教育部在推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明确要打通衔接各级各类教育的“进阶”通道,建立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认证、评估与转换制度,完善社会有效参与的治理体系等重要战略任务,但与此配套的教育发展政策支持却没有真正落实,与“互联网+”有关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完善。事实上,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组织结构,办学类型融通的设计以及相关辅助支持条件必须建立在政府统筹主导的基础上,可以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中增加“人才成长立交桥”“学分银行”等项目立项,推动学历资格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沟通衔接[6]。同时,加大对开展“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职业院校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职业教育进一步“互联网+”化。

参 考 文 献

[1]马树超.区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J].现代教育,2013(3):8-10.

[2]郑永进,徐建平.高职院校“政行企校”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4):107-109.

[3]刘贵芹.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14(10):4-8.

[4]车明朝.互联网+: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2):37-40.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10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14-02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培养方法和体系,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仍然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亟须改革。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使之从“提高质量”到注重“内涵式发展”。 对于高校来讲,抓内涵建设,抓手可以是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但是根本在于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审慎、科学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及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改革事关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稳定。

当前,各高校人才培养朝向“个性化、多样化”迈进,积极探索出了“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在经过对百余所国内外高校进行调研后认为“现代大学制度的精髓在于多样性,不同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办学理念、不同的办学定位,并善于挖掘守护大学的特色”。人才培养更是如此,现代高校应该紧跟行业和社会对人才类型需求,以原有传统人才培养为基础,结合自身特色,创新理念,真正培养适应时代和各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一、创新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理念

党的十报告中,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并明确指出了高校的四大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作为高校四大职能的首要职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是高校所要面对、思索与完成的基本命题。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面对未来教育的挑战,提出教育必须围绕4种基本能力进行,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近十年来,国内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很多大胆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十的召开,现代高校人才培养应在已有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整体上与教育的四种基本能力相融合,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会认知、会做事、会合作、会生存、有一技之长”的“四会一长”能力,使学生在“认知”中掌握学习的手段和方法,在“做事”中锻炼处理问题的动手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团队间良好的沟通交流,在“生存”中完善自身完整的人格、判断力和责任感,将“一技之长”作为自身终身奋斗的事业,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作出贡献。

二、系统构建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在学生。学生是大学存在的意义,大学的理想是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要关注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遵循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有既定的体系作为指引,有完善的平台作为支撑,有细致周密的实施步骤作为途径,有标准化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从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教学培养计划编制、任课教师选择、课程教学改革、课外实践能力训练、择业就业六大环节入手才能真正抓住人才培养的关键点,进而形成系统完整的现代高校人才培养循环机制。如图1所示。

三、实践应用指导

山东科技大学作为以矿业见长的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其重点建设专业采矿工程在60多年建设发展基础上顺应矿业发展需求,针对现代采矿工程专业特点,结合学校特色与优势,面向矿业领域以培养“四会一长”人才为原则,着重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采矿专业人才,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1.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专业在总结已有人才培养经验基础上,本着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因材施教、分类模块化培养的原则,通过到中国矿大、河南理工、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山东能源、神华集团等煤炭企业走访调研,完善实施了“应用型”、“拔尖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型”三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中,“应用型”是指通过在专业中构建“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环节为支撑、科技训练为依托、竞赛活动为引导、第二课堂为拓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厚基础、强能力、重特色”的高素质人才;“拔尖创新型”指在采矿工程专业中实施“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组建“拔尖人才培养班”,培养矿业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型”指以服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为目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行“3+1”定单式人才培养。

2.教学培养计划编制

在专业教学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专业将“四会一长”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融合,将三种不同类型人才对能力的要求与教学课程体系相互对应,形成“能力要求-课程群”相对应的发散式课程体系,使学生每通过几门课程的组合学习就能达到培养某种能力的目的,从而为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了基本的知识及能力保障。

3.任课教师选拔

现在高校课程教学任务下达一般都是由学院各专业统一调配,做到尽量每位教师人人都有课,人人都满工作量,虽然不少高校也都设有教学测评环节,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测评打分等,但由于相应后续奖惩机制不健全,往往打分成了流于形式,导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降低,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为了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制定任课教师遴选制度,每门课程任课教师都要由上一年度在学生测评中反映较好的来承担,学院相应配套经费支持并有政策性倾斜,积极鼓励任课教师主动把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保证课程课堂教学质量。

4.课程建设及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专业主干课程积极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打造课程教学支撑平台。目前,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已经建有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两门,建有校级以上精品课程7门,为学生网上自主学习及师生远程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选择专业主干课程进行试点,从教材选择、授课方式、实习实验及考试方式进行综合改革,鼓励教师有计划有选择地增加启发式、探究式、座谈式、讲座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启发思考。对现场性要求较高的课程,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增加动画、录像,或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些虚拟现实课件,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

考核方法上也鼓励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实习设计环节主张与实践现场指导教师打分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全面考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5.课外实践能力训练

实践是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主要通过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与激励机制,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走进实验室、参加各类创新竞赛活动、走进第二课堂、企业创新项目资助等途径为学生开辟多渠道实践平台。

在专业课程实践环节上,专业由于招生规模扩大、实习现场存在下井难等问题,往往容易降低实习质量。据此,专业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合并成一个实习环节,适当缩短其学时,并根据专业主干课程内容需要增设“课程实习”环节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实践环节仍将坚持以现场实习为主,校内实习、虚拟矿井为辅的实践教学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很好地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

6.择业与就业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尽其才,学生所学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得到充分发挥,这环节需要校院两级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跟踪与指导,以使学生能在更好的平台上施展所学,也可以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所需的优秀人才。同时,也要建立与毕业生、企业的实时联系平台,及时将人才现场应用效果所存在的问题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进行完善。

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是一个循环提高、不断升华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更需要有强有力的专业学科、实验室、精品课程、规章制度、学术氛围等平台作为支撑,学院需要下大力气进行重点建设并将其与人才培养恰当融合,才能在人才培养上取得好的效果,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磊.高校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10,(2):92-94.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11

【关键词】金融危机 企业创新 先模人物 培养路径

一、企业创新型先模人物的一般性概述

什么是企业创新型先模人物?比较严谨、符合逻辑的理解应该是,首先界定创新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创新型先模人物的内涵。关于创新的概念,熊彼特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一词及相关理论,随后在其1939、1942年出版的《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书中使该理论系统化。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包括5个方面,即研制或引进新产品、运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采用新原料或原材料的新供给、建立新组织形式。换句话说,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各个方面。企业家便是建立新的生产函数的人。企业创新型先模人物可以理解为为企业创新(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做出了贡献、并在一定范围得到了普遍认同的企业人才。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创新型先模人物不完全等同于创新型人才或企业家。创新型先模人物是创新型人才的一部分,是那些已经作出了贡献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同的创新型人才。而企业家又是创新型先模人物中的一部分,是那些做出创新决策、在创新工作中起主导作用的先模人物。从范围上看,创新型先模人物的范围比创新型人才的范围要小,比企业家的范围要大。

2、企业创新型先模人物的本质特点就是创新。他们通常以高素养、高智力、高技术的形象出现,而且有着灵敏的嗅觉,能够应对企业和市场风险变化。评价创新型先模人物的标准更注重结果,需要凭能力和业绩说话,这一点与那些拼命苦干、舍身忘我等等纯职业道德方面的先进典型有着较大的区别。

3、企业创新型先模人物需要通过市场检验。因为创新的结果最终必须要在市场中得到实现,根本不符合现在或可以预见的未来的市场需求的发明、变革或技术革新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新就是要能创造市场价值。因此,企业创新型先模人物是能创造较高市场价值的人才。

二、企业创新型先模人物的作用

1、应对风险变化,对企业成长与发展有直接贡献。先模人物之所以成为先模人物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为集体、社会作出了贡献,这种贡献和创造贡献的过程值得群体学习、模仿。一个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会随时面临着市场风险变化的挑战,需要有大批的创新型先模人物帮助企业积极变革,不断在市场中成长壮大。就实际情况来分析,创新型先模人物对企业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两个层面。一类是企业的宏观层面。通过重大技术创新,创建或引用科学的管理理论,正确制定企业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建立先进的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等方式,使企业获得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获得较多的市场份额和较好的经营效益,并进而使企业保持持续发展,使员工从企业的发展壮大中获得利益或得到充分发展。这类创新型先模人物一般都是企业家。如广为我们所熟知的联想、海尔、万科等优秀国内企业在发展历史上的几次成功的经营转向、发展战略调整,已经和正在发生的管理性革命等,都与企业家层面的先模人物的正确判断、果断决策、周密部署有很大关系。这种贡献从定性上讲是全局性、方向性的,从定量上讲是巨大的。第二类贡献涉及到企业的微观层面。许多先模人物在具体项目和具体管理部门,很好地贯彻了企业战略决策,创造了大量优秀管理成果,取得了优异经营业绩,攻克了技术难关等等,同引领企业方向的企业家一起,使企业这艘船较好地适应了市场大海中的各种狂风巨浪,始终保持了奋勇前行。

2、对内部员工的榜样作用。这种榜样作用主要表现在激励、示范和引导等三个方面。所谓激励作用,就是企业创新型先模人物通过努力所作出的贡献,表现出来的精神、知识和能力,所获得的奖励感染和鼓舞了周围的其他人员,激励着他们努力创新、争当先进;所谓示范作用,就是先模人物的言行举止、思路方法对其他人员有着良好的正面示范效应,被大家所模仿;所谓引导作用,就是引导周围的其他人员进行自我对照反省,克服与先模人物不一致的思想和言行。创新型先模人物就是通过这种榜样作用塑造内部员工,带动其他人员成为先进,增强凝聚力和团队力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促进了企业发展。

3、对塑造和推广企业形象的品牌作用。创新型先模人物往往都是企业的“名片”。例如被誉为“当代工人杰出代表”的许振超,其创造的“振超效率”,表现出来的“振超精神”,被媒体广泛宣传之后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成为新时代工人学习的楷模。许振超的名字迅速为公众所接受和传播,而许振超所在的青岛港务局也为公众所熟知,成为了知名度极高的企业。其他如“抓斗大王”包起帆与上海港务局、柳传志与联想、张瑞敏与海尔等等,都揭示了创新型先模人物对企业品牌的塑造和推广作用。这些先模人物一方面成为了社会知名度很高的公众人物,使自己成为了公众学习的楷模,另一方面也发挥了企业的品牌作用,间接树立和推广了企业形象。

三、先模人物的形成规律

1、成长模式。(1)内部逐步成长型。指企业领导或内部员工积极适应环境变化要求,在各种岗位上努力创新,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为企业作出了贡献,并得到了企业的普遍认可而被树立为先进典型。这种成长型模式是企业创新型先模人物最为常见的产生模式。(2)外部引进型。企业因发展需要,引进外部高级创新人才或外部创新型先模人物,这些人员极可能被树立为本单位的创新型先模人物。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风险越来越大、用人机制的不断创新,这类创新型先模人物将会在企业中逐渐增多。(3)偶然产生型。指因为非常偶然的机会成为了企业创新型先模人物。如某项偶然的职务发明创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拥有某项独特的技能在特殊背景下受到表彰、因为机遇等偶然因素取得了重大创新成果而受到表彰等等。

2、造就企业创新型先模人物的主要因素。(1)自身的“先天”基础与“后天”的主观努力。“先天”与“后天”是指员工进入企业的时间概念。自身的“先天”基础是指员工在进入企业之前已经具备的德、智、体、能力、资力、阅历、业绩等方面的基本创新条件;“后天”的主观努力是指员工在此基础之上,积极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努力有意识地勤奋创新,抓住各种机会展示自身能力、才华,并取得业绩。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具备基本条件,就很难有所创新成就;不积极努力,就无法展示自我、抓住机遇,再好的基础也难有创新成果,更得不到认可。(2)团队员工的配合。一项创新成果的取得往往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一个创新型先模人物往往都在一个好的创新团队里面,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没有团队的支持与努力,个人就是有再强的业务能力、做再大的努力也难成大事。这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事务越来越复杂的必然结果。(3)机遇。这是产生任何一个创新型先模人物的必备条件。这种机遇包括时代的要求、单位的实力、内部工作的舞台、工作以外的其他舞台、组织的发现、领导的赏识、公众的认可等等。如有的青年企业人才因为参与了生命科学的研究、国家重点课题的研究,这些项目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创新平台,从而赢得了较高社会荣誉。(4)组织的培养和推荐。就中国的具体国情而言,这是造就企业先模人物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一个有创新潜质的员工成为创新型先模人物,除自身的努力以外,一般都需要经过组织的发现和进一步培养,或者获得各种培训深造的机会,需要组织提供各种能展示才华的舞台,需要组织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并向各级评选机构推荐,而最终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甚至成为企业的品牌。

四、企业创新型先模人物的培养路径

就企业实际工作而言,可以从抓好以下七关入手形成造就和培养创新型企业先模人物的有效机制,其完整培养路径如图1所示。

具体来说,建议把握好如下七关。

1、选才关。主要是指企业在招纳人员时,要尽量录用符合企业要求、具有创新潜质的各类人才。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为培养创新型先模人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使创新型先模人物的整体水平建立在较高的平台之上,容易形成创新型先模人物辈出的局面。在实际操作中,应该通过科学而又行之有效的选人机制,从高校、社会等渠道大量引进创新型专业人才,尤其要注意引进适量的经济、企业管理、法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既有利于人才的专业性、复合性,又能发挥外来人才的“鲶鱼效应”,冲击、激活内部人力资源,形成学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创新氛围。

2、职业生涯设计关。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个人的需要是从低到高逐步发展的,或者说,在基本保障得到满足后,就需要得到自我发展的激励。对于企业创新人才来说,低层次需要是很容易得到满足的,激励作用更大、持久性更强的是其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一般认为,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是使员工保持持久创新激情的好方式。如果能运用科学的职业生涯设计理论,结合企业和员工实际,帮助员工作好职业生涯规划,将个人职业目标和企业创新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则有可能实现员工职业目标和企业创新目标的共同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的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工作并不成功,最终都成了花瓶一样的摆设。究其原因,是没有把握好以下两个要点。其一,设计者应该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了解优秀员工的职业发展愿望和其自身特点,帮助其建立职业发展目标,使其以此为动力,尽快成长为创新型先进模范人物。其二,企业应该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实现的保证机制,必须使其融入到企业各项行为之中,不得随意破坏游戏规则。

3、舞台磨砺关。锻炼是检验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措施,也是最重要的步骤。企业应该建立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舞台,给予员工各种广泛的创新锻炼和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使其有可能得到领导和其他员工的赏识;给予员工整合团队及其他资源的机会,使其有可能干出业绩,具备成为创新型先模人物的基本要求。锻炼的舞台包括大型工程项目、技术攻关项目、技术比武活动、各类竞赛活动、市场推销活动等等,应该有意识地将各种创新型人才在这些舞台中不断磨砺成长。为此,相关企业部门每年都要有相关计划,并在员工档案中有明确记录。

4、培养提高关。对各种潜质好、有一定业绩的创新型企业人才建立知识、技能的创新培养提高制度,使其具备胜任、超越工作创新要求的条件。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有实力的企业可以专门设立企业创新学院,建立内部职业培训教师队伍,聘请外部专家,实行职业化的创新培训,同时经常开展各类创新交流展示活动。GE、IBM、微软等跨国巨头都建立了实力超群的内部培训学院,为内部各类优秀人才的不断创新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这些跨国公司的培训经验,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解决“越是骨干越得不到培训”的非正常现象,为优秀创新人员不断“充电”提供条件。

5、评选关。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评选出既真正有创新业绩又是为大家公认的创新型企业先模人物,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尤其在大型企业集团,由于员工众多、机构庞杂,更加难以作到客观、公正。目前很多国内企业采取层层投票海选或是凭领导印象、凭考核者找员工座谈了解的考评方式,这些方式的最大弊端在于难以克服信息不对称现象及为考核者主观意识左右的问题,往往一方面错失了很多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使被考核者和其他员工不信服。良好的创新先模人物评选机制应该是以创新业绩为评价标准,以企业参与创新的员工所认同的方式进行操作。如海尔的“赛马机制”就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比较好的评选先模人物的方式,通过这种市场化的方式,可以形成广泛的相互沟通机制,广泛地发现人才,同时尽量避免了信息失真和人为随意操作现象,激发员工的创新竞争意识,最大限度地展示个人创新业绩和创新潜质。

6、激励关。有效运用激励理论,对企业创新型先模人物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促使大家都尊重先进、都争当先进,形成良好的激励氛围。西方专门研究员工激励行为的学者很多,也形成了不少为管理者所认同的激励理论,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克和休斯的目标设置理论、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等。从这些理论中,可以得出如下关于创新激励的重要观点:(1)应该建立良好创新氛围的企业文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只有当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融入每个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企业价值而努力创造;(2)建立和实施多层次的激励机制;(3)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可以根据员工的不同需要灵活设计,包括现金、荣誉、职位、住房、疗休养、期权、股权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

7、品牌打造关。当先模人物被评选出来以后,企业应该大力加强宣传其先进事迹和良好的职业风范,激励其更加努力工作,并促使其成为更多人的学习榜样。对于贡献很大、时代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先模人物,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作为企业的品牌,通过内部的宣传渠道和外部的各种媒体大力推广,打造成为企业的“名片”,以此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0.

[2] 熊彼特:经济周期[M].商务印书馆,1990.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12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效率;创新型人才

《机械制图》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看图、绘图和空间想象能力。如何针对中职类学生的原有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基础,有的放矢地搞好这门课的教学呢?要想提高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除了教师有一腔热情外,更重要的是要努力营造专业氛围,注重方法指导,实行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一、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兴趣

学习跟我们做任何事情一样,首先要对它感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机械制图》的学习也不例外。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机械制图》这样的专业基础课,而专业基础课的内容、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与文化课又有明显的不同,学生原有的文化基础与学习制图联系不大,学生心理上往往会产生一种陌生感和畏惧感。因此,上好绪论课,阐明任务,严格要求就显得很重要。让学生明白将要学什么,学了有什么用。

在教学中,注意运用各种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在初上制图课时会有一定的新鲜感,但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就容易产生懈怠情绪,特别是在碰到难题后,更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时,可以带他们到车间去参观学习。体验加工氛围,研究机床构造,观察工人的按图施工。包括带学生到计算机绘图室熟悉绘图员的工作,从而增强感性认识,认识学好机械制图的重要性。当学生认识到了制图的实用价值和对自己将来工作的帮助,他就能从心理上消除懈怠情绪,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从教师的“让他学”转换到学生的“我要学”。同时,在课堂上,经常性地向学生传递新信息、新技术、新科学,让学生了解机械工业的新发展,包括展示一些先进机械的图片,观看相关的机械加工录像,都能很好地使学生对学习本课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逐渐转化为学习兴趣。

二、注重方法指导,提高教学效率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怎样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飞跃呢?这就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1)勤练多思,举一反三。制图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勤练多思,做到熟能生巧,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如第三章立体表面的交线中的截交线和相贯线,在课堂上因为有模型学生容易领会。可一拿走模型,学生很难想象空间形状,更不用说解题了。在学习这一部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默想截交线、相贯线的形状,最后把模型拿出对照,这样反复练习几次,把形状印在学生脑海中,讲到相贯线和截交线,心中有数。在讲课中,求截交线、相贯线投影时,让学生注意截交线和相贯线都是立体表面的交线,分析出它是一系列有特殊位置的点的集合。而立体表面的点的投影可以采用投影的积聚性法、辅助直线法、辅助平面法求出。在此,也可采用这三种方法。这样,就完成了表面上的交线转换到简单的表面的点,把前后知识连贯起来。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勤练多思,学会分析,把疑难问题分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比较分析,求同存异。《机械制图》中的点、线、面的投影分析、三视图的画法等对学生来说,由于缺乏空间想象能力,都很容易混淆,在绘图时错误百出。这时,如果能给出不同的模型,让学生进行比较,或者利用CAD绘图软件,在多媒体上将立体图和三视图进行同步演示,可以更进一步地增强学生的立体感和空间想象能力,容易找出不同类型的视图的区别。例如,“剖面”与“剖视”是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为了让学生搞清它们的异同点,我先给了“剖面”的概念,再让学生回忆剖视的概念。同时用模型和多媒体演示两者的区别,特别强调“剖面”的概念。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对照立体图形,就很容易找出两者的异同之处,然后给出相应表格,让学生对照模型进行填空,分清概念,再通过相应练习,就能很好地掌握、巩固。

(3)巧记活学,掌握规律。制图课程中有很多烦琐的知识,如何学好制图课,方法很重要,笔者在教学中就很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①高度概括,找出规律。在课堂教学中,用典型的例题,简明的语言,比较等方法抽象概括出一般规律,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比如,投影面的平行线的投影规律可概括为“一斜二平线”,而“一斜二平线”概括了投影面的垂直线的投影规律,对于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规律概括为“三斜线”,这样便于学生记忆。②列表记忆,提高实效。制图中有些内容很重要却很烦琐,用文字叙述一大段,不易牢记。比如移出剖面的标注问题,教师就可以通过列出表格,让学生自己或者师生一起填空,可以增强记忆效果。③学科联系,简单易学。如在螺纹标记中,用L、N、S分别表示长、中、短三种旋合长度。学生对抽象的L、N、S字母很难记忆。我就让他们与英文单词相联系,Long长、Neutral中等、Short短的首位字母正是“L、N、S”。

三、实施因材施教,全面提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