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时间:2023-05-04 08:42:15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1

摘 要:音乐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在今天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下,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近些年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到,面向“互联网+”融合发展需求,鼓励高校根据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能力设置相关专业,鼓励校企、院企合作办学。国务院有关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政策要求,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

关键词:高校;音乐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产业界对于知识创新、技术转移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大学自身也在积极谋求变革和发展。一些拥有创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推动知识和技术转化运作的大学逐渐崛起,形成“创业型大学”的概念。创业型大学为所在地区乃至所在国家的产业升级和经济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它既延续了专注教学和研究的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又对接经济与社会发展,使大学的功能得以深化和拓展。创建创业型大学,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一)在创业型大学崛起的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新热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拥有“第三张教育通行证”――创新创业教育。创业的基础和核心是创新,创新支撑着创业。大学作为创新文化的引领者,所形成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人文氛围,有助于尝试、创新。同时,大学也吸引和集聚了一大批具有新精神,能产生原创性成果的专家,通过人才流动带动知识、技术等要素的迁移和创新,辐射区域经济发展。

(二)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一般为20%―30%,而我国还不到1%。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怎样激励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这应当成为国内大学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顺应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向,立足国内实际,积极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三)目前,全国大部分的综合性大学都设有艺术专业,每年大量招收艺术类学生。艺术教育具有重要价值,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创造灵感和塑造创新型人格等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该机制能够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且具有音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音乐人才。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指出:“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力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明确提出,要“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理应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前列。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创新资源的集中地及重要源头,应该激励青年学生开启创业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 “创新”升至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总理鼓励全民创业、创新。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是中国加速城市化的时代,是工业化产业升级向高端迈进的时代,是城市群逐渐形成的时代,是中国民众收入快速增长的时代。这些需求,来自于城市化人口的大聚集,来自于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来自于消费能力提升后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升的新需求等等。这是一个适合创新、创业的时代,将会有各种新机会不断涌现。而高校则担负着教育、培养、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善于观察、思考、具有创新精神与思维、勇于实践、拥有将创意转化为成果的能力的重任。

以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精神为理论依据,立足于新时代下国家、社会,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系统的分析、论证,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成果的借鉴,最终制定一套适合高校音乐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

音乐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在今天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高校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沉浸在陈旧的固化模式中不寻找出路,那么将来当越来越多的音乐专业毕业生,因为跟不上时展的脚步难以找到工作,遭遇一毕业就失业的命运时,高校音乐专业就会面临停招、取消专业方向等严重问题。

综上所述,高校音乐专业要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为国家、社会,培养新时代下的音乐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引进人才 挖掘潜力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配置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如何管理好大机器生产组织中的人,提高生产的效率,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因人才的缺乏而受到阻碍。人力资源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由于受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制约,成为人事管理的核心问题。当前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来确保人力资本增值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已经成为约束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把企业所需人力资源吸引到企业中来,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企业招聘是一个新建企业进行发展的第一步,企业的人员招聘标准显示了企业自身的定位和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因此新建企业的招聘管理对于企业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应该了解招聘的相关信息。

一、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和配置,充分利用好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及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上方面工作的总和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它是人力资源相关的绝对核心,包括预测与规划、工作上的分析设计、维护和成本的核算等等,以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以此来实现组织目标和期望。招聘就是某主体为实现或完成某个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择人活动。招聘一般由主体、载体及对象构成,主体就是用人者,载体是信息的传播体,对象则是符合标准的候选人。招聘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公司员工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获取公司发展所必需的优秀人才;为企业输入所需求人才,实现合理配置;扩大企业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对外形象;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有效运作的前提。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组织形式也随之变化,那么作为人力资源的管理也要有创新跟进。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理论、管理实践和管理方式都在不断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高校管理层与人力主体之间的关系没有真正协调起来,一些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人事管理是管理的一种职能,突破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局限,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探索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人才的整体素质和队伍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仍不尽合理,人力资源管理则无疑是一种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最核心的概念是寻找一个合适的机制把人用好。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民营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中小民营企业在与其他企业人才竞争中并不占优势,通过对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事的配合。它是人力资源相关的绝对核心,包括预测与规划、工作上的分析设计、维护和成本的核算等等,以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以此来实现组织目标和期望。招聘就是某主体为实现或完成某个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择人活动。招聘一般由主体、载体及对象构成,主体就是用人者,载体是信息的传播体,对象则是符合标准的候选人。

二、在经济发展中人才培养使用和创新的思路

改革至今,在经济体制大环境的影响下,国企还是在国家经济的范围内调控,受国家宏观调控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主要表现在对物质上的最求较大,对于各方面人才的培养不重视,只把员工当作固定劳动者,只是使用,人力资源管理一直不被重视,可有可无的感觉,用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不重视人才后期的培养和流动,使得人才几乎没有流动交流的可能,造成闲置和浪费,这样对员工的积极性也是一种打击。 面对入世后外国教育机构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开始活跃,管理重点转向关心人、满足人的社会需要,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就是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不少企业经营者把人才简单等同于资金、土地等有形生产要素,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成为难以逾越的屏障。因此,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很多企业都是在急需员工的时候才匆忙的进行招聘,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不仅会使招聘标准降低,也会忽略应聘者的负面因素。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民营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中小民营企业在与其他企业人才竞争中并不占优势,通过对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事的配合。它是人力资源相关的绝对核心,包括预测与规划、工作上的分析设计、维护和成本的核算等等,以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以此来实现组织目标和期望。

三、结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直接影响了企业人才培养使用与创新。只有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使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提高,才能在当今的复杂竞争中取得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3

“创新”一词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后迅速成为各领域的主题词,与之相适应的“创新人才”一词也成为流行的概念,“钱学森之问”更使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全社会特别期待和关注的事。学术界在创新人才的内涵、培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培养等实然层面的研究,推动着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深入,也形成了一些似乎常识性的共识,但常识中往往包含着误区,期望本身不能保证路径的正确,面对社会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别期待,更有必要超越实然层面从哲学的角度对流行的观点和现实的实践作一些反思。

一、 反思培养创新人才的哲学视域

“所谓创新实践,是指那些通过对事物规律、属性、关系的新发现或新运用,能够更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创新实践在实践的目的、手段、方式、对象等方面不同于先前的实践,而且能够创造出在质上不同于先前实践的新成果。”[1]对于创新实践目前三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是空间并存论,即人类社会并存着创新性实践和重复性实践,当前创新性的实践占主导地位[2];第二种观点是高层次实践论,即创新实践是一种相对与传统实践方式更高的实践方式,也是当今社会发展主要的存在与发展方式和实践方式[3];第三种观点,创新是实践的内在本性论,即人类一切的实践本质上都是创新性与常规性的有机统一,实践性与创新性是内在一致的,在当代创新性成为实践的主要特性[1]。创新是因社会需要而进行的主动性、创造性的社会活动[4]。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的本质是具有主动性、能动性,主动性、能动性就是创新的本质,因此,创新是实践的固有属性,即实践本质上就是创新的。一切时代的实践,一切的实践形式都是创新性与重复性的有机统一。在当代由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等已经成为驱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式,也成为人类生产实践、交往实践和科学实践的主导形式,因此,创新就是相对于重复性实践而言创新性占主导的创新实践。“创新实践是当代人的生存方式。当代的现实生活是由知识经济、全球化构成的,它们充满了创新实践的特点”[5],也就是说,在当代创新性成为实践的主要特质。

当一个社会的实践方式发生变化时,内在地要求人的存在方式与发展方式必须随之相适应。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促进人的社会化,是为每一个个体实现自身的本质、实现全面发展并创造美好生活做准备。创新人才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更加依赖情况下对人才特性的表达方式,是有别于传统人才观对人才创新特质的特别强调,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本质力量发展与实现的特别要求。从主观而言,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与创新能力的人,是以探究的态度不断地实现自我创新和超越的人;从客观而言,是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的人。创新的普遍性与主导性使现代社会的一切人才都必须具有创新性,要求现代所有的教育都必须适应创新实践的要求作出相应的变革。

二、 创新是现代人才的内在属性

创新人才这一概念可以作如下三种解读:第一,是与非创新人才相对应的新的人才类型;第二,是比非创新人才更高层次人才;第三,具有创新属性的人才。这三种解读对应三种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与制度安排:如果社会具有两类人才,创新人才和非创新人才,学校就有两种类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学校与不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学校。推而论之,一些大学可以延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些大学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但究竟哪些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哪些学校只能培养非创新人才?什么样的选拨方式、谁有这样的权利可以把人分成创新与非创新两类不同的群体,使学生在不同的学校接受不同的教育?这既无法操作,也不能让人接受。

如果创新人才是比非创新人才更高的层次的人才,就有具备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的大学与不具备培养创新人才能力的大学之分。正如当前比较流行的观点就是把创新人才作为少数学校对少数人的高要求,即重点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一般院校培养一般创新人才甚至非创新人才,这就形成了与创新人才层次相匹配的级差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我国目前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的录取标准是高考的分数,学校的层次与人才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等级并非直接相关。况且大学有类型的区别,人才也有培养目标的不同。这种直接的类比与联系,把创新教育等直接就等同于知识教育,事实就是以高考分数为标准人为地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创新实践之外,这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创新实践有不同的形式,创新实践的成果也有层次之分。创新人才就有层次与类型的区别。其类别有学术型创新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技能型创新人才;也可以按学科分为科技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人才、社会创新人才和文化创新人才等。每一种类型的创新人才可以依据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对社会的贡献,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也就是说每一种类型的创新人才都可以有拔尖与一般创新人才之分。正如200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第2条指出的:“只要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活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这一人才定义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从知识与能力纬度来看,人才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一定”是指量的方面的界定,而“知识”与“技能”并提,也就是意味着人才的类型的多样性,一定知识与技能是人才的基础,也就决定人才的不同类型。第二是进行“创造性活动”,这是现代人才的本质属性。第三是在各行各业具有“积极贡献”,即有价值的创造性的活动,这是指人才的价值取向。这种人才观凸显出创新成为人才的基本属性的要求,也为创新人才的正确认识提供政策依据。

因此,高校就是适应于创新实践需要,促进人才由传统的重复性实践主体向创新实践主体的转变。我们应该超越学校层次与类型的局限,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与办学层次,培养社会需要的某一类型创新人才,同时不同类型的学校都应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自己的类型中培养出卓越的创新人才。只有这样,人才培养才能满足普遍的创新实践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三、创新是人才的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

对创新人才通常还有两种不同的认知:一是在逻辑层面,创新人才往往被定义为是相对普通人才而言有创造力的人;一是在实际层面,是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做出创新实绩的人。由于大学是学生能力未能实现的时期,于是人们会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来认识创新人才,认为创新人才就是有独特创造力的偏才与怪才,甚至也有人会武断地认为某些学校自主招收一些特长生,或有些学校包容一些有偏科的学生就是在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这一问题包含着两层逻辑:首先,有创造力的人是不是一定是创新人才?其次是对一些有特长或偏科的学生的包容是不是就是培养创新人才?

对创新与创造关系的模糊认识一直是对创新与创造人才认知混乱的根源。创造是有对无的否定,创新是新对旧的否定。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创新人才是创新实践的主体,创造能力是创新实践主体的内在特性;创新实践是主体的创造力外化并创造出有价值的新事物、新过程、新产品的物质过程。“人的创造力是人的一种个性品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而创新能力是一种社会性行为,是能产生社会积极效益的行为。”[4]创造力是个体的自然禀赋和个性品质,创新则是人的社会属性。创新具有主体性、客观性、综合性、过程性、价值性。创新主体能够创造出创新成果、完成创新实践过程,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第一,主体具有创造能力;第二,能够遵循事物运动与发展的规律;第三,具备实现创新的现实条件;第四,能够创造出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的创新产品。因此,创造能力并不简单等同于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可以是有价值的创造,也可以是无价值甚至是负面价值的创造。“创新强调的是创造过程、创造结果与创造目的的统一。也就是说,创新活动的结果必须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或创造社会价值,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6]

创新实践是一个多主体参与、多要素互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能力是在社会系统中实现的创造能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决定其创造能力的社会价值取向,决定个体创新的动力与创新激情的强弱;创新也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中实现,在与不同的创新主体的群体合作中展开,创新实践需要不同个体结成的实践共同体才能完成。创新能力的培养必然包含着对社会现实与社会文化理解力的培养,包含着对合作精神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是适应创新实践的要求、以价值观为统领的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总体变革,是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在创新实践作为生存方式与实践方式的时代能够更好地全面发展。正如刘宝存指出:“我国教育界主要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创新人才或创造型人才。这似乎给人一种错觉,只要专门培养人的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便可大功告成。”[7]但事实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心理实验室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实验,并不仅仅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更不能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去攻关,而要通过开放办学、参与创新实践等推进学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学需要给一些具有特长与天赋的学生以成长的空间,但其主要的任务还是要适应创新实践的需要,使人才培养从知识教育为主向素质、知识、能力相统一的模式转变。当前创新已不再是社会的偶发事件而是普遍行为,教育就应该从以培养少数个体的创造力向让更多的、更普通的学生通过教育提升创新素质与能力而能够更好地全面发展的转变。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传统的教育方式与模式枝节的补充,不是对少数有个性、有特长学生的特别关照,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中去加以落实,在促进每一位在校学生全面发展中加以实现。

四、培育创新人才需要实施全过程、

全方位的创新教育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不是就是高等教育的使命?不可否认,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高等教育阶段往往是个体进入社会工作之前的最后一个全日制学习阶段,也是个体作为学生身份进行全日制学习阶段的结束,因而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往往成社会和人民大众关注的焦点。”[8]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还是知识创新的载体,是知识创造、加工、传播、应用的中心。同时,大学还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因此,大学已成为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与载体。在这个载体中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师和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组成一个特殊的实践共同体,一方面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使彼此的智力、创造力互相激发,另一方面,学生也是知识创新共同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获得创新的能力。所以,高等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

但必须看到的是,大学只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重要的是创新人格、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人格与精神的形成是具有连续性、统合性。因此,只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各类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完成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国外对人的创新素质的要求并不是在大学阶段才提出来的,而是从基础教育开始并贯穿于其后教育的各个阶段,单纯依靠大学教育根本不能真正地培养出创新人才”[9]。

当今创新实践已成为人们的存在方式,不仅仅是高等教育,所有的学校教育都应该为适应这种存在方式做出变革。所以,小学、中学和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就必须构建小学、中学、大学相互协调与衔接的、有机的、整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和人一生的成长之中,具有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德国学者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促发创新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家庭中轻松、无拘束和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学者对科学家一类的高层次的创新人才的研究也表明:“尽管科学家的成就基本上是在成人后取得的,但科学家的创造力却不是成人后通过培养才形成的,也不是单靠学校教育就能形成的。而是在未成年之前,生活在一个具有创造因素的环境中形成的。”[10]所以,适宜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源头和基础,是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和必要补充。

创新能力必须经过实践才能转化为创新成果,必须坚持知行统一。特别是大多数普通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只有通过产学研的方式才能锻炼与实现创新能力。没有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责任的自觉认知和国家对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相应的政策激励,就没有企业、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高校也无法独立完成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创新人才;教育体制;教育观;培养模式;文化

中图分类号:C961;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1-0004-02

当今时代,是一个改革和创新的时代,改革开放和开拓创新已成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主旋律。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之一,是顺应时代潮流、应对时代挑战、回答时代课题、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当前和长远发展需求所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创新人才。那么,目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如何,原因是什么,到底应该怎样培养创新人才,是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思考的命题。

一、创新人才的全新理念

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素质。在我国大力倡导创新人才培养的今天,树立全面、科学的创新人才理念,已成为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者不可逾越的问题。纵观国内外对创新人才内涵的研究,笔者认为:

1. 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他们与其他方面的素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创新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高度发展的人。

2. 创新人才的前提是个性自由发展

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首先必须使他们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真正自由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而不是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虽然不能说个性自由发展了的人就有创造性,但是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创新人才就不可能诞生。

3. 创新人才的类型是对应常规人才

常规人才是常规思维占主导地位,习惯于按照常规方法处理问题的人才。创新人才与通常所说的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是按照不同层次划分的不同分类,任何一个层次都需要创新人才。

4. 创新人才的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不同时期人们对创新人才的理解有所不同。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博、专结合的充分的知识准备;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强健的体魄等。鉴此,笔者认为,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二、影响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一直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是实践表明,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 中国传统文化因素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所涵盖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因素,给创新人才培养带来了不利影响。受“中庸之道”“和为贵”等儒家文化思想传统的影响,一些人习惯于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保持一种从众心态,不敢冒险,不求标新。这种心态的存在,大大削弱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2. 高校管理制度因素

高校管理制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一是教学制度。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体制是学习前苏联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而延续至今的,大学本科专业划得很细。学生一进入大学就被限定在某一狭窄的专业学科,十分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二是管理制度。教育创新需要有宽松的环境和条件,就教育系统本身而言,很大程度上与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直接相关。高校对教师的奖惩制度虽然对于规范教师的行为有积极作用,但教师的教学行为被模式化、程序化、套路化,有时可能影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创造性教育。

3. 人才培养模式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知识型人才培养为主,这种以知识为中心的目标取向,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和方式上,一些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弱化,阻碍了创新所需要的思考力和判断力。教学以课堂理论知识教授为主,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学生创新的机会和灵感没能得到充分的激发。学生管理体系有时过死过严且管理缺乏弹性,学生的创新天性和创新冲动有时受到影响。

4. 教师与学生的因素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因素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大多是依照模式、套路来实施教学行为,教学活动中的丰富多彩被抹杀,学生个性化学习也被抹杀,妨碍了教育教学的创新。另一方面,高校扩招以来,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既没有时间钻研教学业务、改革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也没有精力去开展科学研究,掌握学科前沿最新成果及其动态。其结果是教师业务和学术水平薄弱,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学生自身因素而言,一是从小受到的若是听话教育,则使学生形成权威定式、从众定式、唯书本定式等习惯;二是素质教育是创新的前提条件,当前高校实施的素质教育还远不利于促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真正实现。

三、对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面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挑战,国家应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改革现有教育体制。高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完善管理制度,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重视学生的选择,注重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为学生研究和创造提供空间和机会,要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营造富于创新氛围的校园文化。

1. 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突破教育体制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着力点。目前高校的个性、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等问题,依然极大地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教育体制改革,首先要让高校自主地探寻生存、发展之道,形成个性和精神品格,因为高校的个性直接影响其所培养出的人才的个性和创造性。其次,要切实落实高校的自治权,为此政府要着力完成两个关键任务,一要加大投入,二要减少行政干预。这样才能使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管理制度、经费使用、教师聘用、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方面,全力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三要正确处理好高校科研和教学的关系,改变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使广大教师自愿把精力和时间放到教学上,使专心于教学的教师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同时,促使教授们能够回到讲台,为本科生上课。

2. 完善高校管理制度,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和谐环境

为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当前高校亟待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调整。第一,健全促进教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承担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第二,完善教师考评制度,促进教师处理好科研和教学的关系,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向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转化。对教师的考核应避免重科研、轻教学。第三,改善教学和学生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应通过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导师制、支持学生科技创新和科技实践等,为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多样性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学生评价体系建设方面,要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

3. 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引领创新人才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根本要求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知识产业实质上是一种创新产业,创新能力是现代生产力的核心。这种人才观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要求教育质量观的变化。因此,高校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改革,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中;要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把培养创新人才与社会发展和进步紧密结合起来;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社会发展的教学观念;要转变人才的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把创造能力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依据。

4.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创新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由课程来体现的。从课程改革方向看,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知识,多开设短课、研究型课、选修课、思维方法课,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从教材内容看,应贯彻少而新的原则,突出重点、难点和疑点,既便于自学又有适于开展课堂讨论的参考题和提示。提倡课程设置厚基础、综合化,力求课程整体结构优化,既要保证厚基础与综合性,又要有开放性。在课程设置上要改变传统的重必修课、轻选修课的做法,保证两者并重,加重人文素质教育的分量。要打破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加大实践技能课的分量;要注重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把创新思维逐步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之中,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精神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注重开启学生思维。要在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并吸收精华的基础上,让启发式、开放式、问题式、辩论式、质疑式、发现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共同架起知识传递的有效桥梁。

5. 构建实践创新平台,强化创新人才培养

首先,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例。其次,根据学科专业知识体系要求,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整合现有开出实验项目,减少同类实验室内容重复开出,提高实验效率和学习效果。第三,高校要强化与企业的合作办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高等教育中,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实现学研产的结合。同时,举办创新教育实验班、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等,都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校园文化是高校所有成员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的总和,是影响学校生活的一种精神与物质相统一的力量。富于创新的校园文化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能起到领航作用,并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实践机会。校园文化建设要提倡学生坚持真理、追求真理,敢于挑战传统、挑战未来,做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校园文化建设要赋予学生坚强的意志、过人的胆略、独立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要培养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胆略,具备向未知事物挑战,向高深领域探求的心理品质,不迷信权威,不盲从传统观念,不唯书本是从,不惧怕群体压力,大胆地提出新观点,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承认失败。高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要为学生搭建发现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创造自我的平台,促进广大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勇于创新,促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得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教学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013-03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创新也就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知识创新相应也就成为国家和企业间竞争必备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人才的匮乏,而是急需大量具备团队协作精神的创新性人才,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等院校的积极参与,因此高等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我国,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 ”,又称“协同创新计划”,并于2012年3 月15 日颁布实施,其目的是推动以协同创新为目标的战略实施,实质就是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探索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加快推动企业和高等教育的转型与改革,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科技创新竞争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地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一般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定位

中国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建立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的分类发展、协调发展,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地方一般高校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提出,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地方经济对应用创新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我国高等院校将人才培养类型一般分为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包括我校在内的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应用型,是符合高等院校分类培养,并适应社会需求,定位是准确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上提出了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因此地方一般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目标定位,是需要坚持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规划纲要》又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分为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两类。专门人才是指经过高等院校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的,又能进行实际应用的专业人才。这种人才类型与应用型人才应该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应用型人才也应具备专业属性。而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具有高尚品德、博专知识、创新能力,具有明确的目标选择、长期的优势积累和突出的创新业绩,被社会承认的学术、技术、企业和管理等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英人才。教育部已规划了“985”研究型综合类大学承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任务,因而地方一般本科院校不应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但我们知道,创新可大也可小,创新可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更准确地说,它应是一种素质、思维、能力和人格等因素倾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渐进性创新,急需各类德才兼备、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综上分析,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将应用型创新性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是符合地方经济人才需求的选择,而且这个目标定位应该说是准确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一是从人才类型上看是应用型,二是在人才素质和能力倾向上注重创新要求。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求

创新性人才一般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与技能型,而社会需求量大又迫切需要的人才是应用型创新性人才。首先,它不是那种拔尖创新人才;其次,它是应用型的;第三,它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样我们将应用型创新人才进一步表述为:高等教育根据经济社会实际需要培养面向实际工作一线,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善于将专业理论或相应科研成果创造性地应用于解决经济或管理实际问题的人才。

关于知识结构,应用型创新人才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既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广的知识面,具有符合实际需要的知识体系。那么,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如何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一是要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理论技能,包括辩证逻辑思维等;二是要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应用性知识;三是要具有较广泛的相邻学科知识,不仅仅限于掌握专业技能和技术操作性要求的知识,应该是掌握较系统的知识体系。

有关能力要求,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应除具备创新思维外,首先必须具有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因为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其实来源自于实践。其次,要具备较强的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第三,应具备获取信息、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获取和使用信息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因而提高应用创新能力。第四,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因为创新思维的产生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常常需要群组行为,需要具备团队精神及合作能力。

关于素质要求,对于应用型创新性人才来说主要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智力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等要求。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任何创新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能要经过多次失败才能获取成功,因而需要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相信成功的心理素养,还需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较强的探究能力和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与品质。

对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强调个性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维度进行全面理解。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培养具有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是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也是目前我国地方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所在。

三、基于协同创新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协同是指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地行动。协同创新是组织内部形成的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各独立的创新主体拥有共同的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现代协同论认为,协同应当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协作与融合。不仅仅要求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而且要求创新观念、目标、组织、制度等的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实现途径,它本质上确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理念,它涉及培养目标、培养措施、培养途径和培养制度等要素,它的基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去培养人。

(一)加强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观念协同

要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使培养的人才与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在知识、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协同,因此在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需要坚持三个原则。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课堂讲授和知识传授为中心,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被忽视了,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与发展,因此,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 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而教师则是引导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重心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新知识及探究未知,提出质疑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欲。

2.坚持实践性的原则。创新是一种不墨守成规的认知行为和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则是由知识技能、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共同构成的一种复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教育规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仅仅通过理论课程传授显性知识显然不够,还必须通过创造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内隐学习获得默会知识和创新思维。因此创新思维的产生,有赖于实践的锻炼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坚持个性化培养原则。个性和兴趣是学生创新活动的基础,而且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也越加多元化。因此,教学及管理实践需要从注重共性教育向注重个性发展、全面因材施教转变,要求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开展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在课程设置上,减少一些公共必修课,增加一些学生可以主动、灵活的选修课程。

(二)强化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协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方案,是体现专业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应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宽口径和应用性,重视实践和与时俱进的要求。应该在遵守国家规定的专业主干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一定要围绕培养目标和能力体系设置,注重课程知识体系与技能目标体系的协调以及课程之间的知识体系的协调,要有利于教学团队的集体教学、有利于适应市场需求的弹性教学、有利于探究性学习,切忌有技能要求而无技能实践,切忌各课程间知识的简单重复和教学中留下大批知识空白。

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为学生的第二课堂留学分、留时间,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要便于通过教学系统和学工团学系统的良好合作以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成功对接,使各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在现有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下,教务处、团委、学工部等等部门分工分别管理着学生的第一、第二课堂以及对学生的奖惩,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往往就只有教务处一家在动;即使教务处有新的举措,其他部门针对学生的管理办法却往往没动而形成掣肘。因此,建议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由校委统一领导,由相关部门分工协作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协调改革。

(三)增强实践与创新体系的协同,强化实践环节

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学校职能部门、企业、政府等多方协同创新,积极互动,为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执行环境。

1.推进理论教学改革,注重能力培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对学生满堂灌输,启发不够,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度低并处于被动地位,减弱了学生的“独立探索”的学习能力,这种方式是以讲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控制和掌握着教学活动过程的各个阶段。这类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依赖于自主性的活动,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改革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采用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及情景教学等互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索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研讨式、情景式等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主题知识设计讨论性问题或情景,学生围绕情景问题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地进行引导并鼓励学生思考,教师不要轻易就某一问题下结论,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设想和分析。由于课程形式灵活,内容富于启发性与思考价值,这与大学生富于挑战性、思维敏捷的特点相吻合,很好地激发了大学生参与的兴趣和思考、评价的热情,同时也为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找到了契合点,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深化各层次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实践教学在大学生四年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互动研讨式教学、课程见习、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多层次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但在实际操作中,要使各层次的实践教学更有效,不仅需要学校各部门,还需要地方政府、企业等多方的协同创新。首先,学校各层次都要重视校内的实践教学工作,加大建设可供学生设计和实践的各类实验室,增加专业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操作能力。另外 ,重视校内的实训基地的建设,鼓励学生以勤工俭学的形式参加校办企业实际工作。其次,提升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水平。地方高校可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通过共建项目建立良性互动关系,促进政产学研密切合作,开拓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并协同政府、企业共创实践基地。此外还需要建立鼓励教师、学生走进企业深入实践的长效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改革并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四)全面推动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协同开展

地方高校各部门要重视并鼓励学生参与社团、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课外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开展课外第二课堂等竞赛活动活动有利于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定期举办各类竞赛、学术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做强大学生学科竞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培养拔尖的创新型优秀人才。

鼓励教师承担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及竞赛等项目指导工作,还可依托教师自身的科研项目引导学生从事相关项目的研究,引领和指导学生进行与地方区域经济密切的科研、创造等实践活动;激励学生走进实习基地,自主寻找实践项目,并开展研究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荆伟.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8,23(8):164-165.

[2]陈支武,张德容.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70.

[3]张占国,孙丽霞,张玉峰.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教学研究,2011,34(4):36.

[4]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4):29-30.

[5]吴十月.内隐―外显协同学习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文史博览(理论),2010,(1):42-45.

[6]刘和忠,高新,姜生元.强化实践环节培养一线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2):36-37.

[7]张占国,孙丽霞,张玉峰.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教学研究,2011,34(4):36-37.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创新人才;模式;高等教育;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202-02

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数量扩张的高速发展阶段后,目前进入主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建设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批的拔尖创新人才,这正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迫切要求。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各类创新人才,成为我国高校的主要任务。

一、发达国家的发展得益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欧美日主要发达国家综合国力处于世界前列,与他们长期实施人才兴国战略有很大关系,而其中的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成为了重要的人才培育手段。

美国拥有一套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如,本科生研究机会方案(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加州大学伯利克分校)、创新工作计划(普林斯顿大学)、科研学分制(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这些常态化的科研培育制度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各个高校以竞赛的方式促进学生参与科研竞赛。美国高校通过国际间学术交流、科研协作攻关等方式加强学生国际视野训练,发掘国际领先型人才。[1]

另外,学校实施奖励机制调动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设立杰出教学成就奖激励教学创新,设立项目研究经费用于教师指导本科生项目。

英国教育提倡革新、鼓励创造,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国际顶尖人才,造就了像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英国大学最具特色的是团队协作学习方式,通过交流、沟通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同时,英国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研发带动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区别于全日制大学的“工业大学”的新学校形式,激励企业与个人终身学习的需求。[3]伯明翰大学通过设计产品制造系统设计工程(PAMS)项目来实施特殊的工程教育。项目以虚拟的公司为平台,工程师由学生担任,以设计一个新产品作为项目任务,任务完成后提交工作报告。通过实施“理论―实践―理论”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人才培养。[2]

日本的大学通过理论课程的优化设置,高年级学生以独立的科学研究为主,强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能力。[4]

综合国际发达国家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创新的氛围创新人才的重要外部环境。麻省理工学院(MIT)鼓励学生去“搞怪”或搞“恶作剧”,例如,“hack”行动产生了黑客。这些“创作成果”编辑成册,有的还放进了博物馆,以鼓励学生创新。剑桥、牛津采用导师制培养学生的创新,对学生进行追问式交谈,一直到学生创意火花出现。“下午茶”是剑桥、牛津师生的习惯之一,孕育出许多最大成果。像美国、英国大学强调学生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与研究,为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环境与氛围。

二、我国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现状

科学家钱学森教授临终前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来?”这句话折射出我国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缺失问题。问题已经提出了近10年,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认为,“中国有足够的资源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但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要强调批判性思维”。斯坦福大学校长汉尼斯认为,“中国大学课程设置以讲座式为主,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学生不敢提问、不敢质疑”。从这些观点中可以看出,“缺少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瓶颈”。[5]

南京大学启用的“三个培养阶段”和“三条发展路径”的“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说,本科生要经过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的“三个培养阶段”,学生在完成专业学分之后,可在专业学术类、跨专业学术类、就业创业类“三条路径”中自由选择其一,执行个性化的课程计划。通过个性化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南京大学[6]国家物理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依托重点学科,教学科研互动,训练学生科研技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天津大学校长龚克认为[5],政府部门给予高校更多的自,给予产学研教学改革更多的空间,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将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天津大学[7]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实践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武汉大学[8]依托“三创”(创新、创造、创业)教育理念,探索构建综合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实施教学与科研、教师与学生两者互动,倡导师生交流、研讨,鼓励学生自学理论学习、积极参与实践学习一级课外活动,实施创新、创造与创业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目前,许多高校通过选拔低年级本科优等生进入创新实验班,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在导师指导下实验班的学生提前完成专业课程学习,或自主选择学科方向课程学习,进行个性化培养。还有就是成立创新能力强化班,低年级学生通过参加科技竞赛或导师的课题进行科研训练、创新实践等。招生规模大都在100人以内,招生门槛高,学生受益面非常窄。清华大学[9]设立数理基础科学班,大一、大二两年学基础,大三开专题研究课程,大四进行科研训练;北京大学[10]通过选拔高考尖子生设立元培实验班,实验班实行分段式培养,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专业教育,实验班实施弹性学制以及导师制,强调创新培养。中山大学通过高考成绩选拔100人左右的学生进入逸仙实验班,学生免试本博连读,日常教学管理采用全程导学制,促进精英人才的培养。北京师范大学[11]通过测评学生成绩,选拔5%的新生进入励耘实验班,采用贯通式培养,强化技能与综合素质,加强跨专业交流合作,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12]

三、专业内涵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条件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高校教学改革项目,是新时期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确定了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其中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成为其重要的建设内容;十二五期间,质量工程在质量标准建设、专业综合改革、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以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五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其中实施了卓越培养计划,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的专门计划。

面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提升迫切需要,促进高校形成独特的学科特色与品牌专业,十一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高等学校分批立项建设3000个特色专业建设点。部级特色专业的建设,正是国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特色专业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促进高校培养特色创新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此,我国许多高校把特色专业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形成专业优势,通过特色设计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也成为高校特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由此可见,对地方高校,尤其是工科特色专业进行创新人次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四、展望

通过这几年的探索,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有一定的改观,但培养的创新人才还是极其少数,很难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除了需要原创性创新型人才外,还需要工程应用等各类人才,各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显得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其中,针对分类型创新人才培养,尤其是对于高素质工程应用型的创新人才培养,地方高校则成了主阵地。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包含着创新人才,不管哪类创新人才,其核心要素都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地方高校在得到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质量工程项目支持下,具备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需要在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大量的复合产业发展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成,李勇,张敬,彭卫红.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与启示[J].科技与管理,2009,11(1).

[2]王延年.英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及启示[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4,(2).

[3]干武东.改革创新是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Z].今日浙江,2007,(5).

[4]韦秉兴,冯键玲,廖丽珍.日本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些主要做法[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5]唐景莉.为优材提供沃土――中国人民大学探索人文社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教育报,2010,(8).

[6]王均义,张序余,陈如松,鞠国兴,金国钧.依托重点学科,教学科研互动,培养创新人才[J].大学物理,2006,25(11).

[7]郁道银,常辽华,滕建辅,武星.加强素质教育,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1).

[8]赵菊珊.大学有效教学及教学管理的理念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5).

[9]刘红宁,朱卫丰,康胜利.厚基础 重传承 提高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J].中医教ECM,2014,33(3).

[10]谈小`,沙丽曼,张庭芳,等.从实验班到元培学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7

[关键词]高等学校 创新人才培养 误区

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近年来,我国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均相当重视,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也有了高度的认识,并在实践及培养模式上做出了巨大的尝试和努力,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何谓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无论是高等学校、用人单位及社会都没有科学的认识,而是陷入种种误区。

一、培养创新人才目标的误区

1.误把培养创新人才机械地等同于高学历人才。目前,许多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信心,将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事实上,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界,对于创新人才的理解至今都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而许多高校在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计划时,往往追求高学历,要求学生和教师高学历,我国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的人数居世界第一位,认为高学历人才就是创新人才。但实际上,创新能力并不等于知识多和学历高。一些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他们并未有很高的学历,比尔·盖茨没有读完大学,著名的桥梁专家林元培只是中专毕业生。发明大王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只受过三年的正规教育,所以学历与创新并不一定成正比,学历对创新来说,不是先决条件。创新能力最本质的要素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洞察力。好奇心是一个人有没有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一个人如果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好奇心或者说兴趣,不太可能有很大的成就。爱因斯坦说他四五岁的时候,父亲给他一个礼物,就是指南针,他看了一下子,就有了强烈的兴趣,发现这个针永远都往一个方向摆动,他觉得这背后肯定有重要的原因,很想搞清楚,这就是好奇心。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误把培养创新人才等同于高智力人才,把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定位于开发智力,开发智力不等于培养人的创新力。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培养创新力却必须要开发智力。也就是说,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创新力就强,但创新力强的人智商却相对较高,。创新力与智力二者之间是包含而非等同关系。其实,创新人才是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统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一般来说,智力因素是一种以脑的神经活动为基础的、偏重于认识方面的潜在能力,是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是认识客观事物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作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心理能力,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过程。非智力因素有广义与狭义,非智力因素广义上指智力以外的心理、环境、生理以及道德等因素。狭义上则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基本因素。智力的发展需要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和支持,同时,非智力又伴随着智力活动的进程而形成和发展,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根据专家研究显示,一种创新活动的成功,智力因素可能占到20%~30%,而非智力因素占到70%~80%。因此高智力人才并不等同于创新人才。

3.误把培养创新人才等同于创造性人才。创新必定是创造,但创造却未必是创新。比创造更为根本的问题是:创造什么?为谁而创造?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具有两种本能:一种是生命的本能,还有一种是死亡的本能—— 出于生命本能的创造是建设,而出于死亡本能的创造是毁灭。毋庸置疑,没有人会同意将毁灭视为创新,但即便是出于“生命本能”和“建设动机”,创造在许多情况下也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就因为无论是在科技创造领域还是在制度创造领域,创造的成果往往既可以用来造福人类,也可以用来掠夺自然、损害社会、摧残文明。在今天,创新已成为任何一个社会实现其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教育发展、生态发展的根本途径,创新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至关重大,所以创新不仅需要具有工具合理性,而且需要具有价值合理性、伦理合理性。否则,一旦“创新按钮”操在持有像路易十六“我死后哪怕它洪水滔天”那样人生观的人手下,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创新”与“创造”这两个最相似的概念之间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其是否有人文内涵:创新是指那些接受了价值定向\通过了价值检验的创造行为和创造成果,价值性是创新活动区别于一般创造活动的最本质属性之一。创新必须具有终极关怀意识,必须遵从价值定向,必须接受价值检验,必须以整个人类的最高福利为旨归。总之,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性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创新人才培养观念的误区

1.把创新教育等同于精英教育。有不少人认为创新只是那些头脑聪明、智力超群的尖子生的事,搞创新教育只对那些天赋超常的学生才会成功,而对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太可能的,也不需要。因此,创新教育应重在拔尖人才,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创造型人才。这种认识将“创新”与“天才”划等号,把创新教育的重心上移到培养少数精英人才。这是对创新人才培养观念的偏颇,是偏离了创新教育的正确轨道。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创造的素质是每个人、每一个正常儿童所固有的,需要的只是把他们揭示出来并加以发展。可见,精英人才只是人才队伍中的精华,是社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如果把创新教育只针对少数精英,这不仅把创新教育狭窄化,而且也使创新教育的价值标准单一、并剥夺了多数人受创新教育的权利。

2.把素质教育代替创新教育。在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模糊或错误认识,其中比较典型的观点就是试图用素质教育代替创新教育。其实,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关系。区别在于,素质教育主要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是目前教育领域的一种重要教育思想,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个体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但创新人才培养中除培养个体的全面素质外,尤其注重构建整合化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品质、积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二者又是辩证的统一,一方面,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理念、思想、范式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时代升华,是素质教育在更高层次的价值定位。

3.创新人才培养仅作为教育思想而存在。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种教育理论和指导思想,它是为了适应科技创新需要,是与传统的纯粹继承性的教育思想相对立的,它强调了教育的社会导引功能,是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对自身的一种调适。这就注定了实施它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艰辛的探索过程和革命过程。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从教育目标、观念、内容、形式、方法、评价等多方面进行切实而有效的创新,才能将创新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

三、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的误区

1.误认为取消考试能够培养出创新人才。有人认为,考试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羁绊和障碍,惟有取消考试,才有将受教育者彻底解放出来,才能涌现出大量的创新人才。这种认识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是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能客观上评价教学活动及教学过程的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考试应有的功能和地位。当然,这里所讲的考试不是指我国以前那种“应试教育”的考试,而是要使考试科学化,考试目的、内容、方式、方法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目的相一致。因此,考试与人才培养是辩证的,我们不是取消考试,而是要认真研究考试模式和方法。

2.误认为搞好学生假期中的的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就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近年来,有不少高校为了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视学生假期中社会实践和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这种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或手段未免太低档和太简单了。假期的社会实践对于每个大学生都是必须和极其普通的事情,毕业设计中的独特创建是毕业设计中必须具备创新点的要求,这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最普遍的要求。

四、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误区

1.误认为只有高等教育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这是一种以短视和片面的眼光看待创新人才培养,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只看最后阶段的单独作用而不看全部阶段的综合作用。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它与各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有机联系,从纵向的时间链分析,有学前阶段、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大学阶段和大学后阶段,这些阶段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教育是创新教育的第一环,而且是重要的一环。中小学教育也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各方面基础打得好坏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到了大学阶段,人的创新力发展已渐趋成熟,很多方面的创新性已经接近顶峰。由此可见,必须确保学前、小学、中学、大学、大学后各阶段的连续性和衔接性,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2.误认为学校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唯一阵地。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系统性、多层次性,该系统的主体无疑是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活动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可以根据个体身心发展水平的变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其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是一贯的、体系化的。但每一个个体都无时无刻不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中成长,其个性特征中的许多方面都来源于家庭教育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和人一生的成长之中,都具有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德国学者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创新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家庭中轻松、无拘束和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社会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不可低估的。日本政府不仅提出了“立足国力,开发创造力,创造新技术,确保竞争的优势”的战略方针,还在全国范围内创办了许多创新人才培养和研究的培训基地、研究所等,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支持创新、鼓励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良好氛围,从而为确保创新人才辈出提供了重要保证。

本文系2010年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创新人才培养的误区与体系构建》(课题编号JXLG—09—1—8)

[参考文献]

[1]何克杭.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2000,(6).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8

关键词:职业教育 培养 创新型人才

课 题:本文系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重点研究课题《职业教育毕业生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案例和规律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拔尖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今时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所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的人才,使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是当今职业教育的主题。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性

十将培养创新型人才当做现今时代教育的总目标,这使得当今教育工作更加具有时代内涵。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创新型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在这种背景下,创新精神就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的竞争已经由传统的竞争变成了综合国力的竞争,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对于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大环境的需要。

2.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

创新可以改变人们的生产关系,使其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时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也是一种生产力的革新。所以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型人才的出现可以促进生产力革新的脚步,所以说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推动。

3.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需要

中国教育的发展要跟上时展的脚步,而如今创新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所以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职业教育学校来说,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其走出社会后的适应程度是成正比的,所以职业教育学校要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当作教学的重点。

二、职业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时要具备三个眼光

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注重下面几点。

1.长远眼光

创新型人才是创新能力与创新成果的结合体,在学校期间主要培养的是创新能力,而创新成果是其在工作岗位上才能拥有的,所以,职业教育院校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具有长远的眼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2.发现的眼光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个创新型人才如果不能被发现,其创新能力和价值就不会体现出来,其后续的工作也无从谈起。所以对于职业教育学校来说,学校要具有发现人才的慧眼,做创新型人才的伯乐。

3.全面的眼光

很多人将创新型人才简单地认为是科技方面的人才,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不光需要科技方面的创新型人才,同时也需要社会、人文、艺术等多方面的创新型人才,在不同的岗位发挥其创新精神和能力。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学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候要树立全面的眼光,经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方面的创新型人才。

三、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能力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当今在职业教育中,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许多教师表现得不是很积极。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校体制建设不尽合理。首先,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培养少部分的人才,但是现在很多学校,没有这种培养人才的“特区”,不能适合创新型人才个性的发展需求。其次,职业教育中培养创新型人才只是一个中间环节,学生的创新成果要在日后走进社会工作后才能发挥出来,这样就使得学校缺少对学生创新精神的考评机制。最后,校方没有激励机制,使得教师没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积极性。

所以,职业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待加强。要想培养较强职业院校的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加强学校的机制建设,设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专门课程,并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制度化;建立教师与学生的创新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其次,为创新型人才找出路,优先推荐创新型人才适应比较好的工作单位。另外,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在实训课程中增强创新能力。

四、小结

随着科技发展,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教学中,职业教育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上面要树立长远眼光、发现眼光和全局眼光。另外,在如今的职业教育中创新型人才的教育还有待提高,校方要在建立创新教育机制的基础上为创新型人才找到出路。

参考文献:

[1]史静寰.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及培养[J].大学(学术版),2011(2).

[2]林崇德.从创新拔尖人才的特征看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J].北京教育(德育),2011(1).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9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创新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与国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又是我国教育界的重中之重。高校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主阵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是教育界长期关注的热点课题。本文结合我国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政策方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路径上的探索,以期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我国实现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提供人力支持。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1、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内驱力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我国教育界改革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高等教育界的改革更为重中之重。现阶段,高等教育界出现了一些问题,高等教育培养机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高校学生就业难、学生培养质量下降、教师晋升难、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等。种种问题给高等教育发展敲响警钟,高等教育的改革已进入关键期。

高校内部还存在不同的问题,与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不足,此问题长期不解决,将进一步影响高校的长期发展。2006年,在中央组织召开的中南海教育座谈会上,科学界泰斗钱学森先生提出了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氏之问。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社会各界的热议,侧面促使我国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实施,使得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提上政府工作日程。

2、外部形势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国际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国与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教育是人才培育的关键环节。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和科技强国,美国之所以长期处于世界经济的领先地位,跟其人才政策密不可分,美国重视人才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实践性。据统计:占美国人口不到5%的科学家个工程师,创造了美国50%的GDP,美国有各种各样的科研型基金会4700个,基金总额近4000亿美金。人才政策才使得美国经济长期领先各国。再观察其他发达国家,他们强大的经济实力与科技创新是分不开的,科技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来推动,发达国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建设科研创新环境方面有着可借鉴的地方,其经济腾飞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和培养体系。我国要想尽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就应改变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种适应我国社会环境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释放“人才红利”迫切需要培养创新人才

我国的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在重点大学的一些专业里有60%-70%学生留学国外,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接受过国内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对国内的教育也了解的更为深刻,但是都选择了出国深造,学成归国的人却很少。近十年来,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114.1万人,回国只有30.3万人,累计回国率只有26.5%。这说明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环境和人才培养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度不够。国务院总理提出转变我国过去依靠“人口红利”的发展模式,充分释放“人才红利”,而“人才红利”的到来更需要创新人才的培养。

中国有三个群体可以说是我国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重要群体:一是高校学生,从2003年到2014年这12年间,全国高校毕业生累计达一亿人次。这一群体将是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主力军,也是实现人才红利的重中之重;二是新生代农民工,中国有6.7亿农村人口,新生代农民工同老一代农民工比较,受教育程度较高,是产业工人的重要后备力量;三是海外人才,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从1978年到2013年底,中国共输出310.5万留学生,留学生人员年均增长28.2%,留学生和移民是我国吸引海外人才的重要途径。要使我国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要更加关注以上人群,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政策,来促使高校学生敢于科研,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喜爱创新,吸引海外人才归国科技创业。

二、创新人才的定义分析

要想探究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了解何为创新人才。对于创新人才,各国并没有统一的定义。而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但仅仅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不能称为创新人才。创新人才还要有创新型的人格,人格一般是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并在不同时间、地域下影响着人的内隐和外显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人格包括性格和气质两个部分,而创新型的人格具有独特性和综合性。创新人才不仅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我的理解,创新人才是建立在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具有敏锐的创新观察、超前的创新思维、坚韧的创新意志,并且勇于进行创新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1、树立创新的的教育理念

我国的传统教育理念强调以“教师为本位”,重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在知识接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也单纯地重视学生知识的灌输,忽略学生自身思维的发散和知识的学习。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逐渐失去自身的学习和创造,对知识不会去主动的探索,进而影响创新性人格的培养。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教育现状,首先得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鼓励创新的教育理念,在师生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允许学生犯错,对犯错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建立一种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制度上,要向教师倾斜,从制度上肯定教学的学术价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体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更要重视学生的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教育理念上,要建立一种宽口径、博而广的综合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湖北大学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立了湖北大学楚才学院。湖北大学楚才学院实行分阶段的教育教学模式,先宽基础再精专业。有文、理两大平台,在此基础上设置公共课、特色课程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思维。其人才培养模式由导师制、学生自由选择专业、个性化培养计划、完全学分制、单独招生和全程管理等要素组合而成。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等。

2、营造鼓励创新、重视创新的社会环境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不仅要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更要注重软文化的熏陶。创新的社会氛围和教育环境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我国教育界的整体氛围还是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分数为中心”,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较多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分数的提高,忽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学校的决策者、教育工作者在校园规划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一流的图书馆、博物馆、学生社团俱乐部等学生组织都会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3、加强校企合作助推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高地,是国家发展的智库,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是十分明显。我国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上仍偏弱,企业设置技术研发部门较少,习惯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略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高校要进一步与市场接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校进一步加强同企业的合作,坚持产学研三结合,鼓励学校科研力量投身社会建设。加强同企业合作的途径是多样的,如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优秀人才作为学生校外导师、成立专业型研发中心等,加深同企业的结合程度。

4、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我国的高等教育还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我国的高等教育不能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上,我国还缺乏高层次、领军型的创新人才。在高校人才培养上,部分高校还不能敏锐地意识到国外人才培养的先进模式,不能把握国外先进学科的发展方向。高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上,要审时度势,树立开放办学意识,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政策。建立出国留学人员鼓励政策,积极探索适合学科发展、学校发展的公派留学机制。各校也应在已有的基础上设立双语班、国际班等,互派学生、修读课程、承认学分,互派教师学术和科研交流等。以此来推动国际化交流,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开辟新的发展途径。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10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002-02

党的十报告指出,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因此,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而能否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也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求,面对国际竞争压力,国内各高校都在进一步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本文主要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若干问题进行粗浅的探究。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含义和特征

所谓拔尖创新人才,就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突出创新能力的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是多种类型创新人才的总称,包括复合型、学术型、管理型和应用型等多种类型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概括起来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良好的身心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二是系统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知识的涉猎程度,人文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形成。三是创新精神与意识,主要包括开拓创新意识、,顽强拼搏精神等。四是组织协作能力,主要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1996年,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还提出了创新型人才的七条标准:第一,有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第二,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第三,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第四,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有终身学习的本领,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第六,有丰富多彩的个性;第七,具有和他人协调与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二、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制约因素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既包括来自学生自本身的因素,如学生学习兴趣、认知能力等,也包括来自教师方面的因素,如师资水平、教育方法等,还有来自学校体制层面的因素,如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在过去30年的改革进程中,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我国各高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制度制约学生创新思维。在目前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下,检验一名学生学习效果、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准以考试为主。考试成绩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名学生能否顺利毕业,获得学位。这就使得学生对考试产生了畸形崇拜,最终导致学生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而试题设计上也缺乏开放性和研讨性。试题一般都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使他们逐渐丧失了质疑能力和开拓能力。

2.教学方法制约学生创造性。当前我国在高等教育中对培养学生学习思考能力和提问能力有了很大改善,但力度不够。在一些课堂上,教师教授时间过多,灌输式教学仍然存在,启发式、研讨式授课较少。学生过于依赖老师,欠缺思维的独立性,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此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无法实现全面的因材施教,这对培养学生个性和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有不利影响。

3.师资水平制约学生能力发挥。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广大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专业修养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先进理念和前瞻性思维。但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师资力量总体上看发展不平衡,优劣差距较大。一些院校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无法胜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缺乏敬业精神,使得学生素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工作难以保证。

4.实践不足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中,教学形式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重知识重理论轻实践,对于实践教学侧重不足,特别是产学研结合、联合育人的观念不够深入人心。本科生实践机会不多。即使本科生参加实习,但在实习过程中实际上缺乏全程监督和指导,质量难以保证,使得实习目的性不强,对提升学生能力素质帮助不大。

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几点建议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各高校正在积极探索、不断借鉴思考的时代课题。总结国内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求突破。

1.更新教育观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应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热情。在知识观念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智能观念上,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教育发展观念上,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正视个体间差异,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在个性教育观念上,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求知欲得到充分满足,这样才能孕育出真正的创新能力。

2.创新教育制度。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要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充分尊重学生个人选择,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活动,完善多元化综合性的人才选拔机制,积极探索多样式招生模式,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选拔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此外,还可以制定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制度,激励学生根据专业基础和发展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合格者可以发放相应专业培训证书。

3.探索培养模式。我国部分高校探索实行分模块、分段式、多渠道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了一些成绩。分模块指根据人才培养特点和知识能力掌握规律,将本科阶段育人进程分为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等多个模块。分段式指的是本、硕、博分阶段培养方式。在分模块、分段式培养下,促成高等教育院校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培养渠道。这一思路可以进一步推广。此外,还可以探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由于其地域和专业优势,集中了一批高分考生。如果高分考生进校后没有适当的培养模式,毕业时比较容易流于一般化,丧失了其本该拥有的优势。该学院试点拔尖创新模式,为高分考生指定学院最优秀的老师作为学业导师,全过程指导和跟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样通过导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弥补传统本科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不足,提高高等教育院校教学质量。在研究生层面,该校还在全体硕士生中选拔进入经济学培养实验班,以出国读经济学博士和高端理论人才为目的,师资力量全部来自于该校的“常任轨”学院(国际经济管理学院)的海归教师。这种模式培养起点高、,标准高,让硕士中的拔尖人才接受到接近国外的博士生前两年的培养模式和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4.优化课程设置。课程建设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心所在。高等教育院校必须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应坚持“少而精”原则,重视通识教育,增加探索性课程设置,加大教育资源对学生开放程度,注重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管理;注重培养交叉学科复合拔尖人才,以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为课程设置目标,学生的行为养成和实践为基本导向,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兴趣有机结合。

5.加强师资力量。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教育院校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改变教师“论资排辈”的现象,采用合同制、聘用制、评定制,引入竞争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大教师引入及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能力水平。高等教育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规划好创新型教育师资队伍培训,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合理选择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有效性和针对性,要引导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形成创新动机;要加强教师创新能力培养,鼓励他们以激发学生创造力为中心,推进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的研究性教学,运用案例教学,以问题为牵引教学等教育方法,着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6.丰富科研实践。“科研是激发创新潜能的最佳途径。”但对于本科生来说,科研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等教育院校应注重学生课外实践环节,通过举办讲座、科技展览,拓宽学生视野,大力发展学生社团,鼓励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广泛参加与各种科研活动、学科竞赛及教师课题研究等,与研究所和厂商沟通,发展共建关系,加强课外实践基地建设,达到共赢目的,为拔尖创新人才搭建起科研实践平台,开发理论结合实践、学习结合探究、体验结合创新的课程体系。

7.注重环境熏陶。宽松和谐的氛围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高等教育院校应为教师授课、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宽松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平等讨论、自由切磋的原则,促进学生创新思想的产生。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质疑和探索,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扬。此外,还应开展创新型小组、班级或集体的建设,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开阔办学视野,通过营造国际化教育环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已成为各高校探索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从历史和现实角度看,人才培养不是一个可以通过简单照搬套用,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课题,它需要在借鉴和实践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国情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4).

[3]徐晓媛,史代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

[4]赵沁平.精英教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04,(8).

[5]于桂芳.浅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经营管理者,2010,(2).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11

【论文关键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趋势。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的时代,要求人们不断地培育和开发出高创造力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是国家后备的高级人才,他们肩负着时代的重托,其知识和能力能否跟上时代迅猛发展的步伐,能否以优良的素质来应对当前全新的挑战,已成为我国高校新时期教育工作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力量,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认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一个需要。

一、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根据创新的含义,“创新”的核心是创造性。创造性体现在人才身上,表现为人的一种特质和与众不同之处。创新人才就是指在科学、技术创新和创造性应用方面,做出比较大贡献的人才,当然也包括在管理、文化创新等方面做出比较大贡献的人才。

对于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品格,总书记在中科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做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创新型人才应该六个方面具备的素质和品格。第一,要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技事业,德才兼备。第二,要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要有严谨的科学思维的能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进行研究。第四,具有扎实的专业的基础,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准确地把握科技发展的创新方向。第五,强烈的团结协作的精神。第六,具有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淡泊名利,志向高远,不谓艰难,勇攀高峰。这六点要求明确了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和方向,明确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现今以为首的党中央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到2020年要使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今后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报告在论述建设创新型国家时指出:“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意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党的十七大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强调,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时代新课题。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虽然高等院校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效果和成绩已开始初步显现。尤其是一批名牌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已走在高等院校的前列,充分发挥了其示范带头作用,但是大多数高等院校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观念上还没有完全到位,创新教育体系还没有完整形成,创新型教师团队也没有完全形成,充足的资金投入还有很大的差距,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使培养教育仍未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

三、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综观高等学校近年的发展,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认识还不到位,总体发展水平不够高,进展得较为缓慢,真正在实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学校较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整体体制创新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创新,招生考试制度创新和教学科研体制的创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进展,但是传统观念和一些旧有的模式还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培养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以致高等教育仍然部分延袭已有的的招生模式,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推动也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没有对创新的教育体制给予足够的保证和推动。

2.高等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性进展较为迟缓

当前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改革创新的力度不足,不能深刻反映科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科学研究方法和求实创新精神方面均没有形成体系,成为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方面也同样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制约,以教师、教室、教材和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还仍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占统治的地位,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能较好地结合。

3.高校教师队伍创新能力薄弱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主体因素,自始至终贯穿于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之中。要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使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要求开展教学。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的素质虽然在不断地增强,但新进的高学历者大多缺乏教育经验,使得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4.高校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实施创新教育、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高校来说是一项艰巨而又系统的工程,创新教育必须坚持“探索实践第一”的基本原则,因此在更新旧有的教学及实验设备、师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及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的升级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去实施完成。当前,政府对高校办学经费的投入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划拨严重不足,大多数高校自身这的投入也远远不够已成为制约高校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发展瓶颈。

四、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议

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必须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速度,因此,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1.转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想观念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大学教育体制、教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是进一步转换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创新教育理念,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精心育人”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对落后于时代要求的体制与机制问题进行革新,切实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化发展融入到高校的各项工作中去。树立适应时代创新精神的创新教育理念,在高校的整个教育领域进行弃旧立新的创造性革命,对于一些落后于时展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同时,把重塑大学的创新型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作为当前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实现的头等的重要事情来做,一旦观念转变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自然就会被放到高校办学的重要位置。

2.加快高校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

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转变了教育观念后,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推动切实可行的教育体制的创新。要加快高校的体制创新,去健全和完善原有的体制,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组织保证。完善高校的体制创新,首先是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建立和完善学校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软硬实力;其次是办学体制的创新,在办学格局上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上,在多种办学层面的融合等问题上加大创新的力度;第三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高校应组织一定的人力和物力逐步的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坚持书本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创造性的能力,培养出许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此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创新工程,需要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比如现有的招生考试制度,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管理制度、各类考核奖惩制度;对在校大学生的各项管理规定等,都应该围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加快创新,改革和完善,为人才的培养创造科学的良好的氛围。

3.采取措施建设高水平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要着力建设“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积极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高校要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其知识和科研水平。为了带动教师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目前一些高校在加强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时,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对青年教师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给予具体的指导,不断提高其教学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参加过企业新产品研发和科研院所研究经历的比例,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从企业和科研院所引进人才,适当适量地改变现有教师队伍的成分;二是有计划地安排或引导现有的高校教师深入到企业、科研院所去进行产品研发和科研实践活动,可采取阶段性实践,甚至挂职的方式去参与。另外,欢迎或鼓励以兼职的形式使企业和科研院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人员到高校从事教学和实践活动。

除了建立健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机制,还要制定高校教师创新素质的基本标准,制定围绕创新教学环节,把科研和实践引入到教学的考核措施,考核措施都必须落到实处,才能使教师的创新素质得到逐步的提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造就出一批知识渊博、人格魅力突出、能让学生终身铭记的学术大师和教学名师。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12

关键词:创新性;人才培养;创新教育实践

创新性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的相关规定中认为,单位应当培养创新性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为此,许多单位将培养人才定位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以提高员工创新意识和能力为目标,加强员工的创新水平。单位进行创新性人才培养时不仅要注重素质和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方法、创新实践。

一、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指的是以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意识和精神为目的的教育,它能够从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管理、方法、环境等创造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能够根据员工的基础思维进行教育。进行创新教育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人的能力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核心为创新性人格,人格中包括创新的思维和意识,这就要求单位在进行教育时要注重员工的思维和意识。从能力角度分析,基础能力影响认识能力,社会能力影响个性的发展,行为能力是由社会能力实践形成的,创新能力是这几种能力的集合,如何培养员工创新能力,是进行创新教育实践的重点。

2.能够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员工的综合素质为品德、学识、才能、体质,单位进行创新教育实践能够很好的培养这些综合素质。员工在进行创新教育实践后,不仅能增加理论技术的掌握程度,还能学习实践中的创新技巧,使员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后,提高专业技术的掌握程度。通过创新教育实践,增加员工实践的机会,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员工将这些创新能力应用在实践中,还能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3.能够体现员工的精神。员工是教育实践的主要成员,作为活动的主体,创新教育能够强调员工的主体作用,注重员工的创新精神,员工可以从多角度运用思维去解决问题,凭直觉去体验实践的过程,运用多种途径寻找答案,能够体现员工在教育实践中创新精神。体现员工精神的同时,确定了教学的主体,明确创新实践教学的目标,单位才能针对创新性人才培养制定相应的方案和计划。

二、基于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实践

1.增加创业教育。为了加强员工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增强员工综合素质,企业可以根据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将创业教育加入教育中,制定相关的试行管理办法,对员工提出培养创新能力和思维的要求和目标,单位还要规定员工必须获得相应的创业学分才能毕业。为了增加员工创业教育实践的机会,各单位可以开发科技竞赛、项目展览、创业社会实践等活动。

2.增加相关课程。单位为了培养创新性人才,可以增加《创新理论》、《创新实践》等课程,将理论和实践融入在教学中,使员工掌握实践的技巧,还能增强员工的应用能力。设置这些课程的主要目标为:利用创新教育的体系,将创新思维和方法融入在教学过程中,既增强员工意识,学习了创造力的构成、原理和方法,又使得员工了解创新思维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单位在进行创新教学时,可以通过对相关案例的讲解,依照企业外实践等资源,进行课题创新,增加员工对技术创新、科技探索的兴趣,提高员工的实践能力,逐渐增强员工整体能力,真正实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

相关课程教育的过程可分为:进行理论教学,主要讲解创新思维的概念、特点、形式、创造方法、技术法则、知识库、发明原理、矛盾矩阵等内容;应用实际问题进行实践教学,培养员工分析、解决问题、提出相关创新方案的能力;将课程融入到课题设计和科技活动中,结合课题设计的知识和科技项目的相关技术,训练员工的应用能力。

3.课程要注重实践性。课程内容上要注重与实际问题相联系,倾向于实际问题中的经验;理论教学要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教师与员工进行讨论,将抽象过程变得简单,也可以进行课外学习增强员工的创新兴趣;课程内要增加实践教学,例如在科技基地、创业园、实验室等进行教学,企业也要支持员工自选方案和跨学科组成创新团队,让员工有自主选择的机会;企业可以根据课程的理念,结合相关科研项目和其他资源,开设创新实践的活动。

三、进行创新教育实践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效果

进行创新教育实践,让员工的创新能力都提到了提高,创新意识得到提高,掌握了创新的相关知识,增加应用和实践的能力。创新教育实践能够将理论转化到实际操作中,能够帮助员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进行创新教育实践过程中,能够完善企业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体系。企业在设计培养人才方案时,可以将创新教育加入到必修课程里、开设相关课程,补充教育的内容,构建完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系。

创新教育实践能够提高员工参与学科竞赛、实践项目的兴趣。员工在学习创新的理论知识后,希望将知识应用在实践中,掌握实践的经验和技巧。单位可以提供给员工更多的项目和机会,例如创新性计划、创新创业计划等,还可以鼓励员工参加省市级的竞赛,提高员工创新能力和意识。

四、总结

创新教育实践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基础,增强员工创新精神的实践教育,对员工的创新思维、能力、素质、精神都有很好的培养。以创新性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创新教育实践中,要增加创业教育、创新的相关课程、课程中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使员工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得到提高,掌握了创新的相关知识,同时增加应用和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眭平.基于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3,8(13):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