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时间:2023-05-04 08:42:15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第1篇

摘 要:音乐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在今天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下,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近些年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到,面向“互联网+”融合发展需求,鼓励高校根据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能力设置相关专业,鼓励校企、院企合作办学。国务院有关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政策要求,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

关键词:高校;音乐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产业界对于知识创新、技术转移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大学自身也在积极谋求变革和发展。一些拥有创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推动知识和技术转化运作的大学逐渐崛起,形成“创业型大学”的概念。创业型大学为所在地区乃至所在国家的产业升级和经济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它既延续了专注教学和研究的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又对接经济与社会发展,使大学的功能得以深化和拓展。创建创业型大学,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一)在创业型大学崛起的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新热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拥有“第三张教育通行证”――创新创业教育。创业的基础和核心是创新,创新支撑着创业。大学作为创新文化的引领者,所形成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人文氛围,有助于尝试、创新。同时,大学也吸引和集聚了一大批具有新精神,能产生原创性成果的专家,通过人才流动带动知识、技术等要素的迁移和创新,辐射区域经济发展。

(二)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一般为20%―30%,而我国还不到1%。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怎样激励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这应当成为国内大学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顺应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向,立足国内实际,积极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三)目前,全国大部分的综合性大学都设有艺术专业,每年大量招收艺术类学生。艺术教育具有重要价值,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创造灵感和塑造创新型人格等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该机制能够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且具有音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音乐人才。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指出:“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力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明确提出,要“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理应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前列。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创新资源的集中地及重要源头,应该激励青年学生开启创业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 “创新”升至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总理鼓励全民创业、创新。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是中国加速城市化的时代,是工业化产业升级向高端迈进的时代,是城市群逐渐形成的时代,是中国民众收入快速增长的时代。这些需求,来自于城市化人口的大聚集,来自于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来自于消费能力提升后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升的新需求等等。这是一个适合创新、创业的时代,将会有各种新机会不断涌现。而高校则担负着教育、培养、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善于观察、思考、具有创新精神与思维、勇于实践、拥有将创意转化为成果的能力的重任。

以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精神为理论依据,立足于新时代下国家、社会,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系统的分析、论证,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成果的借鉴,最终制定一套适合高校音乐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

音乐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在今天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高校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沉浸在陈旧的固化模式中不寻找出路,那么将来当越来越多的音乐专业毕业生,因为跟不上时展的脚步难以找到工作,遭遇一毕业就失业的命运时,高校音乐专业就会面临停招、取消专业方向等严重问题。

综上所述,高校音乐专业要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为国家、社会,培养新时代下的音乐创新人才。

第2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引进人才 挖掘潜力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配置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如何管理好大机器生产组织中的人,提高生产的效率,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因人才的缺乏而受到阻碍。人力资源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由于受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制约,成为人事管理的核心问题。当前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来确保人力资本增值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已经成为约束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把企业所需人力资源吸引到企业中来,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企业招聘是一个新建企业进行发展的第一步,企业的人员招聘标准显示了企业自身的定位和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因此新建企业的招聘管理对于企业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应该了解招聘的相关信息。

一、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和配置,充分利用好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及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上方面工作的总和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它是人力资源相关的绝对核心,包括预测与规划、工作上的分析设计、维护和成本的核算等等,以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以此来实现组织目标和期望。招聘就是某主体为实现或完成某个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择人活动。招聘一般由主体、载体及对象构成,主体就是用人者,载体是信息的传播体,对象则是符合标准的候选人。招聘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公司员工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获取公司发展所必需的优秀人才;为企业输入所需求人才,实现合理配置;扩大企业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对外形象;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有效运作的前提。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组织形式也随之变化,那么作为人力资源的管理也要有创新跟进。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理论、管理实践和管理方式都在不断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高校管理层与人力主体之间的关系没有真正协调起来,一些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人事管理是管理的一种职能,突破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局限,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探索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人才的整体素质和队伍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仍不尽合理,人力资源管理则无疑是一种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最核心的概念是寻找一个合适的机制把人用好。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民营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中小民营企业在与其他企业人才竞争中并不占优势,通过对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事的配合。它是人力资源相关的绝对核心,包括预测与规划、工作上的分析设计、维护和成本的核算等等,以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以此来实现组织目标和期望。招聘就是某主体为实现或完成某个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择人活动。招聘一般由主体、载体及对象构成,主体就是用人者,载体是信息的传播体,对象则是符合标准的候选人。

二、在经济发展中人才培养使用和创新的思路

改革至今,在经济体制大环境的影响下,国企还是在国家经济的范围内调控,受国家宏观调控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主要表现在对物质上的最求较大,对于各方面人才的培养不重视,只把员工当作固定劳动者,只是使用,人力资源管理一直不被重视,可有可无的感觉,用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不重视人才后期的培养和流动,使得人才几乎没有流动交流的可能,造成闲置和浪费,这样对员工的积极性也是一种打击。 面对入世后外国教育机构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开始活跃,管理重点转向关心人、满足人的社会需要,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就是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不少企业经营者把人才简单等同于资金、土地等有形生产要素,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成为难以逾越的屏障。因此,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很多企业都是在急需员工的时候才匆忙的进行招聘,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不仅会使招聘标准降低,也会忽略应聘者的负面因素。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民营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中小民营企业在与其他企业人才竞争中并不占优势,通过对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事的配合。它是人力资源相关的绝对核心,包括预测与规划、工作上的分析设计、维护和成本的核算等等,以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以此来实现组织目标和期望。

三、结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直接影响了企业人才培养使用与创新。只有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使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提高,才能在当今的复杂竞争中取得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第3篇

“创新”一词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后迅速成为各领域的主题词,与之相适应的“创新人才”一词也成为流行的概念,“钱学森之问”更使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全社会特别期待和关注的事。学术界在创新人才的内涵、培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培养等实然层面的研究,推动着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深入,也形成了一些似乎常识性的共识,但常识中往往包含着误区,期望本身不能保证路径的正确,面对社会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别期待,更有必要超越实然层面从哲学的角度对流行的观点和现实的实践作一些反思。

一、 反思培养创新人才的哲学视域

“所谓创新实践,是指那些通过对事物规律、属性、关系的新发现或新运用,能够更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创新实践在实践的目的、手段、方式、对象等方面不同于先前的实践,而且能够创造出在质上不同于先前实践的新成果。”[1]对于创新实践目前三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是空间并存论,即人类社会并存着创新性实践和重复性实践,当前创新性的实践占主导地位[2];第二种观点是高层次实践论,即创新实践是一种相对与传统实践方式更高的实践方式,也是当今社会发展主要的存在与发展方式和实践方式[3];第三种观点,创新是实践的内在本性论,即人类一切的实践本质上都是创新性与常规性的有机统一,实践性与创新性是内在一致的,在当代创新性成为实践的主要特性[1]。创新是因社会需要而进行的主动性、创造性的社会活动[4]。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的本质是具有主动性、能动性,主动性、能动性就是创新的本质,因此,创新是实践的固有属性,即实践本质上就是创新的。一切时代的实践,一切的实践形式都是创新性与重复性的有机统一。在当代由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等已经成为驱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式,也成为人类生产实践、交往实践和科学实践的主导形式,因此,创新就是相对于重复性实践而言创新性占主导的创新实践。“创新实践是当代人的生存方式。当代的现实生活是由知识经济、全球化构成的,它们充满了创新实践的特点”[5],也就是说,在当代创新性成为实践的主要特质。

当一个社会的实践方式发生变化时,内在地要求人的存在方式与发展方式必须随之相适应。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促进人的社会化,是为每一个个体实现自身的本质、实现全面发展并创造美好生活做准备。创新人才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更加依赖情况下对人才特性的表达方式,是有别于传统人才观对人才创新特质的特别强调,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本质力量发展与实现的特别要求。从主观而言,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与创新能力的人,是以探究的态度不断地实现自我创新和超越的人;从客观而言,是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的人。创新的普遍性与主导性使现代社会的一切人才都必须具有创新性,要求现代所有的教育都必须适应创新实践的要求作出相应的变革。

二、 创新是现代人才的内在属性

创新人才这一概念可以作如下三种解读:第一,是与非创新人才相对应的新的人才类型;第二,是比非创新人才更高层次人才;第三,具有创新属性的人才。这三种解读对应三种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与制度安排:如果社会具有两类人才,创新人才和非创新人才,学校就有两种类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学校与不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学校。推而论之,一些大学可以延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些大学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但究竟哪些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哪些学校只能培养非创新人才?什么样的选拨方式、谁有这样的权利可以把人分成创新与非创新两类不同的群体,使学生在不同的学校接受不同的教育?这既无法操作,也不能让人接受。

如果创新人才是比非创新人才更高的层次的人才,就有具备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的大学与不具备培养创新人才能力的大学之分。正如当前比较流行的观点就是把创新人才作为少数学校对少数人的高要求,即重点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一般院校培养一般创新人才甚至非创新人才,这就形成了与创新人才层次相匹配的级差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我国目前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的录取标准是高考的分数,学校的层次与人才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等级并非直接相关。况且大学有类型的区别,人才也有培养目标的不同。这种直接的类比与联系,把创新教育等直接就等同于知识教育,事实就是以高考分数为标准人为地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创新实践之外,这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创新实践有不同的形式,创新实践的成果也有层次之分。创新人才就有层次与类型的区别。其类别有学术型创新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技能型创新人才;也可以按学科分为科技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人才、社会创新人才和文化创新人才等。每一种类型的创新人才可以依据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对社会的贡献,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也就是说每一种类型的创新人才都可以有拔尖与一般创新人才之分。正如200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第2条指出的:“只要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活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这一人才定义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从知识与能力纬度来看,人才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一定”是指量的方面的界定,而“知识”与“技能”并提,也就是意味着人才的类型的多样性,一定知识与技能是人才的基础,也就决定人才的不同类型。第二是进行“创造性活动”,这是现代人才的本质属性。第三是在各行各业具有“积极贡献”,即有价值的创造性的活动,这是指人才的价值取向。这种人才观凸显出创新成为人才的基本属性的要求,也为创新人才的正确认识提供政策依据。

因此,高校就是适应于创新实践需要,促进人才由传统的重复性实践主体向创新实践主体的转变。我们应该超越学校层次与类型的局限,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与办学层次,培养社会需要的某一类型创新人才,同时不同类型的学校都应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自己的类型中培养出卓越的创新人才。只有这样,人才培养才能满足普遍的创新实践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三、创新是人才的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

对创新人才通常还有两种不同的认知:一是在逻辑层面,创新人才往往被定义为是相对普通人才而言有创造力的人;一是在实际层面,是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做出创新实绩的人。由于大学是学生能力未能实现的时期,于是人们会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来认识创新人才,认为创新人才就是有独特创造力的偏才与怪才,甚至也有人会武断地认为某些学校自主招收一些特长生,或有些学校包容一些有偏科的学生就是在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这一问题包含着两层逻辑:首先,有创造力的人是不是一定是创新人才?其次是对一些有特长或偏科的学生的包容是不是就是培养创新人才?

对创新与创造关系的模糊认识一直是对创新与创造人才认知混乱的根源。创造是有对无的否定,创新是新对旧的否定。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创新人才是创新实践的主体,创造能力是创新实践主体的内在特性;创新实践是主体的创造力外化并创造出有价值的新事物、新过程、新产品的物质过程。“人的创造力是人的一种个性品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而创新能力是一种社会性行为,是能产生社会积极效益的行为。”[4]创造力是个体的自然禀赋和个性品质,创新则是人的社会属性。创新具有主体性、客观性、综合性、过程性、价值性。创新主体能够创造出创新成果、完成创新实践过程,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第一,主体具有创造能力;第二,能够遵循事物运动与发展的规律;第三,具备实现创新的现实条件;第四,能够创造出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的创新产品。因此,创造能力并不简单等同于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可以是有价值的创造,也可以是无价值甚至是负面价值的创造。“创新强调的是创造过程、创造结果与创造目的的统一。也就是说,创新活动的结果必须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或创造社会价值,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6]

创新实践是一个多主体参与、多要素互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能力是在社会系统中实现的创造能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决定其创造能力的社会价值取向,决定个体创新的动力与创新激情的强弱;创新也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中实现,在与不同的创新主体的群体合作中展开,创新实践需要不同个体结成的实践共同体才能完成。创新能力的培养必然包含着对社会现实与社会文化理解力的培养,包含着对合作精神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是适应创新实践的要求、以价值观为统领的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总体变革,是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在创新实践作为生存方式与实践方式的时代能够更好地全面发展。正如刘宝存指出:“我国教育界主要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创新人才或创造型人才。这似乎给人一种错觉,只要专门培养人的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便可大功告成。”[7]但事实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心理实验室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实验,并不仅仅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更不能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去攻关,而要通过开放办学、参与创新实践等推进学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学需要给一些具有特长与天赋的学生以成长的空间,但其主要的任务还是要适应创新实践的需要,使人才培养从知识教育为主向素质、知识、能力相统一的模式转变。当前创新已不再是社会的偶发事件而是普遍行为,教育就应该从以培养少数个体的创造力向让更多的、更普通的学生通过教育提升创新素质与能力而能够更好地全面发展的转变。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传统的教育方式与模式枝节的补充,不是对少数有个性、有特长学生的特别关照,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中去加以落实,在促进每一位在校学生全面发展中加以实现。

四、培育创新人才需要实施全过程、

全方位的创新教育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不是就是高等教育的使命?不可否认,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高等教育阶段往往是个体进入社会工作之前的最后一个全日制学习阶段,也是个体作为学生身份进行全日制学习阶段的结束,因而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往往成社会和人民大众关注的焦点。”[8]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还是知识创新的载体,是知识创造、加工、传播、应用的中心。同时,大学还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因此,大学已成为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与载体。在这个载体中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师和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组成一个特殊的实践共同体,一方面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使彼此的智力、创造力互相激发,另一方面,学生也是知识创新共同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获得创新的能力。所以,高等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

但必须看到的是,大学只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重要的是创新人格、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人格与精神的形成是具有连续性、统合性。因此,只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各类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完成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国外对人的创新素质的要求并不是在大学阶段才提出来的,而是从基础教育开始并贯穿于其后教育的各个阶段,单纯依靠大学教育根本不能真正地培养出创新人才”[9]。

当今创新实践已成为人们的存在方式,不仅仅是高等教育,所有的学校教育都应该为适应这种存在方式做出变革。所以,小学、中学和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就必须构建小学、中学、大学相互协调与衔接的、有机的、整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和人一生的成长之中,具有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德国学者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促发创新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家庭中轻松、无拘束和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学者对科学家一类的高层次的创新人才的研究也表明:“尽管科学家的成就基本上是在成人后取得的,但科学家的创造力却不是成人后通过培养才形成的,也不是单靠学校教育就能形成的。而是在未成年之前,生活在一个具有创造因素的环境中形成的。”[10]所以,适宜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源头和基础,是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和必要补充。

创新能力必须经过实践才能转化为创新成果,必须坚持知行统一。特别是大多数普通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只有通过产学研的方式才能锻炼与实现创新能力。没有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责任的自觉认知和国家对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相应的政策激励,就没有企业、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高校也无法独立完成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

第4篇

1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高等学校担当着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努力培养具有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教育的迫切任务。

1.1 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国家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说是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而伟大中国梦实现的关键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她的任务是伟大、光荣而艰巨的,实现伟大中国梦速度和进程的快慢取决于高校能否培养出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1.2 是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创新人才,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目前,国际国内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那些只有较窄的知识面、较差的适应能力和较低的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不仅就业困难,而且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这种状况是当今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索的全新课题,也是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并使其飞速发展必须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以教育创新推动创新教育,使高等教育卓有成效地服务于新形势新任务,培养创新人才,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是当前高校保持旺盛生命力的迫切任务。

1.3 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的一切工作都源于目标,并终于目标。我们的高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才,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诸多方面尚待着力探索,如创新意识薄弱,创新导向不明,创新愿望不强,创新标准缺乏,课程设置欠科学,教学内容单调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或多或少限制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抑制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这些都需要在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伟大工程中明确和达成。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教师传授为主,通过口头表述、文字讲解、直观展示等手段实现,而学生通过直观观察、深刻理解、复习巩固、尝试运用等方式消化吸收知识,最后由学校考核和学生自我评定来检测掌握知识的情况。这种培养人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它的长处是: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教师完全控制教学的整个过程;能在同一时间内对大多数学生传授同一教学内容,因而教学效率较高;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整系统的知识传授。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了束缚,这也是最大的弊病;凸显了知识的继承,这是件好事,但却忽视了对所学知识的批判和创造,容易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培养能力的欲望;过分强调整体性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等等。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运用正确的教学手段进行施教,系统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强壮体力,提高素质,它是理论和实践辩证统一的过程,它的基本要素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这个层面上说,传统的教学过程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化。根据《纲要》的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应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和努力实践,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

2.1 突出主体地位

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学生不单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更是主动学习者、积极发现者和执着的探索者。

2.2 强调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学习精神,让学生主动思维、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完善认知,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追求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追求创造性的学习成果。

2.3 体现全面发展

强调丰富知识、拓展能力和增强素质并进,不仅强调三者对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而且注重三者在教学过程中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从以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看,它符合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国家的实现。

3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历史给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高等教育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也是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的一个重要课题。

3.1 更新教育理念

更新教育理念,积极确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理念转变的核心内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高等教育核心内容,就是要坚持把学生的全面培养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要重视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又要关注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发展个性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独立的人格,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分辩、善于发现。同时为他们创造一种自由、平等、民主的宽松氛围,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广阔空间,让他们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创造的态度去掌握知识、增强本领,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3.2 提高教师素质

塑造创新型的人才依赖于创新型的教师。要卓有成效的培养创新型教师。首先要尊师重教,尊重教师的意愿、了解教师的需求、激发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次,要鼓励教师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有与众不同的思路、方法和特色,有开拓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再次,采取必要的措施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同时,还要制订和完善一系列的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教师的行为。

3.3 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5篇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教学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013-03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创新也就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知识创新相应也就成为国家和企业间竞争必备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人才的匮乏,而是急需大量具备团队协作精神的创新性人才,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等院校的积极参与,因此高等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我国,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 ”,又称“协同创新计划”,并于2012年3 月15 日颁布实施,其目的是推动以协同创新为目标的战略实施,实质就是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探索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加快推动企业和高等教育的转型与改革,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科技创新竞争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地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一般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定位

中国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建立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的分类发展、协调发展,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地方一般高校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提出,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地方经济对应用创新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我国高等院校将人才培养类型一般分为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包括我校在内的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应用型,是符合高等院校分类培养,并适应社会需求,定位是准确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上提出了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因此地方一般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目标定位,是需要坚持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规划纲要》又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分为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两类。专门人才是指经过高等院校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的,又能进行实际应用的专业人才。这种人才类型与应用型人才应该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应用型人才也应具备专业属性。而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具有高尚品德、博专知识、创新能力,具有明确的目标选择、长期的优势积累和突出的创新业绩,被社会承认的学术、技术、企业和管理等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英人才。教育部已规划了“985”研究型综合类大学承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任务,因而地方一般本科院校不应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但我们知道,创新可大也可小,创新可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更准确地说,它应是一种素质、思维、能力和人格等因素倾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渐进性创新,急需各类德才兼备、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综上分析,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将应用型创新性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是符合地方经济人才需求的选择,而且这个目标定位应该说是准确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一是从人才类型上看是应用型,二是在人才素质和能力倾向上注重创新要求。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求

创新性人才一般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与技能型,而社会需求量大又迫切需要的人才是应用型创新性人才。首先,它不是那种拔尖创新人才;其次,它是应用型的;第三,它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样我们将应用型创新人才进一步表述为:高等教育根据经济社会实际需要培养面向实际工作一线,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善于将专业理论或相应科研成果创造性地应用于解决经济或管理实际问题的人才。

关于知识结构,应用型创新人才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既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广的知识面,具有符合实际需要的知识体系。那么,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如何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一是要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理论技能,包括辩证逻辑思维等;二是要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应用性知识;三是要具有较广泛的相邻学科知识,不仅仅限于掌握专业技能和技术操作性要求的知识,应该是掌握较系统的知识体系。

有关能力要求,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应除具备创新思维外,首先必须具有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因为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其实来源自于实践。其次,要具备较强的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第三,应具备获取信息、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获取和使用信息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因而提高应用创新能力。第四,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因为创新思维的产生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常常需要群组行为,需要具备团队精神及合作能力。

关于素质要求,对于应用型创新性人才来说主要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智力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等要求。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任何创新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能要经过多次失败才能获取成功,因而需要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相信成功的心理素养,还需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较强的探究能力和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与品质。

对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强调个性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维度进行全面理解。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培养具有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是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也是目前我国地方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所在。

三、基于协同创新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协同是指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地行动。协同创新是组织内部形成的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各独立的创新主体拥有共同的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现代协同论认为,协同应当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协作与融合。不仅仅要求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而且要求创新观念、目标、组织、制度等的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实现途径,它本质上确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理念,它涉及培养目标、培养措施、培养途径和培养制度等要素,它的基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去培养人。

(一)加强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观念协同

要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使培养的人才与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在知识、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协同,因此在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需要坚持三个原则。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课堂讲授和知识传授为中心,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被忽视了,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与发展,因此,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 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而教师则是引导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重心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新知识及探究未知,提出质疑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欲。

2.坚持实践性的原则。创新是一种不墨守成规的认知行为和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则是由知识技能、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共同构成的一种复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教育规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仅仅通过理论课程传授显性知识显然不够,还必须通过创造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内隐学习获得默会知识和创新思维。因此创新思维的产生,有赖于实践的锻炼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坚持个性化培养原则。个性和兴趣是学生创新活动的基础,而且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也越加多元化。因此,教学及管理实践需要从注重共性教育向注重个性发展、全面因材施教转变,要求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开展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在课程设置上,减少一些公共必修课,增加一些学生可以主动、灵活的选修课程。

(二)强化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协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方案,是体现专业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应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宽口径和应用性,重视实践和与时俱进的要求。应该在遵守国家规定的专业主干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一定要围绕培养目标和能力体系设置,注重课程知识体系与技能目标体系的协调以及课程之间的知识体系的协调,要有利于教学团队的集体教学、有利于适应市场需求的弹性教学、有利于探究性学习,切忌有技能要求而无技能实践,切忌各课程间知识的简单重复和教学中留下大批知识空白。

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为学生的第二课堂留学分、留时间,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要便于通过教学系统和学工团学系统的良好合作以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成功对接,使各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在现有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下,教务处、团委、学工部等等部门分工分别管理着学生的第一、第二课堂以及对学生的奖惩,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往往就只有教务处一家在动;即使教务处有新的举措,其他部门针对学生的管理办法却往往没动而形成掣肘。因此,建议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由校委统一领导,由相关部门分工协作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协调改革。

(三)增强实践与创新体系的协同,强化实践环节

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学校职能部门、企业、政府等多方协同创新,积极互动,为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执行环境。

1.推进理论教学改革,注重能力培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对学生满堂灌输,启发不够,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度低并处于被动地位,减弱了学生的“独立探索”的学习能力,这种方式是以讲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控制和掌握着教学活动过程的各个阶段。这类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依赖于自主性的活动,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改革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采用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及情景教学等互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索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研讨式、情景式等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主题知识设计讨论性问题或情景,学生围绕情景问题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地进行引导并鼓励学生思考,教师不要轻易就某一问题下结论,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设想和分析。由于课程形式灵活,内容富于启发性与思考价值,这与大学生富于挑战性、思维敏捷的特点相吻合,很好地激发了大学生参与的兴趣和思考、评价的热情,同时也为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找到了契合点,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深化各层次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实践教学在大学生四年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互动研讨式教学、课程见习、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多层次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但在实际操作中,要使各层次的实践教学更有效,不仅需要学校各部门,还需要地方政府、企业等多方的协同创新。首先,学校各层次都要重视校内的实践教学工作,加大建设可供学生设计和实践的各类实验室,增加专业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操作能力。另外 ,重视校内的实训基地的建设,鼓励学生以勤工俭学的形式参加校办企业实际工作。其次,提升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水平。地方高校可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通过共建项目建立良性互动关系,促进政产学研密切合作,开拓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并协同政府、企业共创实践基地。此外还需要建立鼓励教师、学生走进企业深入实践的长效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改革并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四)全面推动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协同开展

地方高校各部门要重视并鼓励学生参与社团、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课外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开展课外第二课堂等竞赛活动活动有利于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定期举办各类竞赛、学术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做强大学生学科竞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培养拔尖的创新型优秀人才。

鼓励教师承担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及竞赛等项目指导工作,还可依托教师自身的科研项目引导学生从事相关项目的研究,引领和指导学生进行与地方区域经济密切的科研、创造等实践活动;激励学生走进实习基地,自主寻找实践项目,并开展研究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荆伟.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8,23(8):164-165.

[2]陈支武,张德容.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70.

[3]张占国,孙丽霞,张玉峰.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教学研究,2011,34(4):36.

[4]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4):29-30.

[5]吴十月.内隐―外显协同学习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文史博览(理论),2010,(1):42-45.

[6]刘和忠,高新,姜生元.强化实践环节培养一线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2):36-37.

[7]张占国,孙丽霞,张玉峰.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教学研究,2011,34(4):36-37.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能力培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 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09-02

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这就要求所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应该具有创新能力。要培养出数量充足、适应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做到正确的引导与教育。笔者结合在高职院校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新时期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对创新及创新人才的一些理解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具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绪、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富有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开拓工作新局面的人才。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以下的基本素质和品格:合格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的欲望和探索的热情;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严格、严谨、严肃的科学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

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实践来取得,各种教学实习、实践环节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在新型的教育发展趋势下,高校不能够仅把传授知识作为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人才培养的结果是要教给学生最多有效的“能力和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具备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大学的学习生涯学会“做事”和“做人”,让他们在进入社会时能够较好地应对各种不同情况的挑战和挫折。

美国高校在上个世纪就对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培养目标,包括:一是知识体系的全面性和基础性;二是突出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三是强调个性的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而正是从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美国各高等院校通过共同努力和培养,培养出了大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领军人物。表1是美国部分大学培养的精英人才举例。

对于美国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先进性和前瞻性,我国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目标的设计规划上存在“趋同”现象,缺少对创新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具体设计和要求,导致各校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培养的人才“千人一面”现象严重,缺乏各校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加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2000年高校顺利完成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但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在人才的培养模式、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生产性实训场所的建设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还没有比较完整、完善的制度和保障机制,使得许多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创新能力相对不足。

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学校优劣的标准,而创新人才的多少更能显示出一所大学的未来前景。21世纪是信息时代,教育部2012年3月16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模式。鼓励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各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把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深入思考、认真实践。

三、加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举措

第一,高职教育的服务目标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它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要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上下工夫。为此,高职院校应重点强调“创新”,以培育学生“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加强最新高职教育理念的学习,组织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讨论,加强教育教学的创新活动,打造合理、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等方面融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元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培养机制与氛围。

第二,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高职院校要坚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有教学模式,深入企业、行业等一线调研,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与企业的要求一致,把职业资格考试逐渐引入正常的考核中,使学生不仅拿到毕业证,还可以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训场所的一体化建设,利用好项目教学这一方法,边讲边练,使学生更快掌握所学知识,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通过双方的深度探讨,在双方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建立“厂中校”和“校中厂”,同时加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制定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训教学制度化,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与未来工作相融洽。同时,应保证毕业生有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第7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 创新人才培养 误区

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近年来,我国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均相当重视,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也有了高度的认识,并在实践及培养模式上做出了巨大的尝试和努力,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何谓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无论是高等学校、用人单位及社会都没有科学的认识,而是陷入种种误区。

一、培养创新人才目标的误区

1.误把培养创新人才机械地等同于高学历人才。目前,许多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信心,将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事实上,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界,对于创新人才的理解至今都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而许多高校在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计划时,往往追求高学历,要求学生和教师高学历,我国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的人数居世界第一位,认为高学历人才就是创新人才。但实际上,创新能力并不等于知识多和学历高。一些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他们并未有很高的学历,比尔·盖茨没有读完大学,著名的桥梁专家林元培只是中专毕业生。发明大王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只受过三年的正规教育,所以学历与创新并不一定成正比,学历对创新来说,不是先决条件。创新能力最本质的要素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洞察力。好奇心是一个人有没有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一个人如果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好奇心或者说兴趣,不太可能有很大的成就。爱因斯坦说他四五岁的时候,父亲给他一个礼物,就是指南针,他看了一下子,就有了强烈的兴趣,发现这个针永远都往一个方向摆动,他觉得这背后肯定有重要的原因,很想搞清楚,这就是好奇心。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误把培养创新人才等同于高智力人才,把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定位于开发智力,开发智力不等于培养人的创新力。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培养创新力却必须要开发智力。也就是说,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创新力就强,但创新力强的人智商却相对较高,。创新力与智力二者之间是包含而非等同关系。其实,创新人才是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统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一般来说,智力因素是一种以脑的神经活动为基础的、偏重于认识方面的潜在能力,是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是认识客观事物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作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心理能力,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过程。非智力因素有广义与狭义,非智力因素广义上指智力以外的心理、环境、生理以及道德等因素。狭义上则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基本因素。智力的发展需要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和支持,同时,非智力又伴随着智力活动的进程而形成和发展,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根据专家研究显示,一种创新活动的成功,智力因素可能占到20%~30%,而非智力因素占到70%~80%。因此高智力人才并不等同于创新人才。

3.误把培养创新人才等同于创造性人才。创新必定是创造,但创造却未必是创新。比创造更为根本的问题是:创造什么?为谁而创造?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具有两种本能:一种是生命的本能,还有一种是死亡的本能—— 出于生命本能的创造是建设,而出于死亡本能的创造是毁灭。毋庸置疑,没有人会同意将毁灭视为创新,但即便是出于“生命本能”和“建设动机”,创造在许多情况下也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就因为无论是在科技创造领域还是在制度创造领域,创造的成果往往既可以用来造福人类,也可以用来掠夺自然、损害社会、摧残文明。在今天,创新已成为任何一个社会实现其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教育发展、生态发展的根本途径,创新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至关重大,所以创新不仅需要具有工具合理性,而且需要具有价值合理性、伦理合理性。否则,一旦“创新按钮”操在持有像路易十六“我死后哪怕它洪水滔天”那样人生观的人手下,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创新”与“创造”这两个最相似的概念之间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其是否有人文内涵:创新是指那些接受了价值定向\通过了价值检验的创造行为和创造成果,价值性是创新活动区别于一般创造活动的最本质属性之一。创新必须具有终极关怀意识,必须遵从价值定向,必须接受价值检验,必须以整个人类的最高福利为旨归。总之,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性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创新人才培养观念的误区

1.把创新教育等同于精英教育。有不少人认为创新只是那些头脑聪明、智力超群的尖子生的事,搞创新教育只对那些天赋超常的学生才会成功,而对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太可能的,也不需要。因此,创新教育应重在拔尖人才,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创造型人才。这种认识将“创新”与“天才”划等号,把创新教育的重心上移到培养少数精英人才。这是对创新人才培养观念的偏颇,是偏离了创新教育的正确轨道。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创造的素质是每个人、每一个正常儿童所固有的,需要的只是把他们揭示出来并加以发展。可见,精英人才只是人才队伍中的精华,是社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如果把创新教育只针对少数精英,这不仅把创新教育狭窄化,而且也使创新教育的价值标准单一、并剥夺了多数人受创新教育的权利。

2.把素质教育代替创新教育。在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模糊或错误认识,其中比较典型的观点就是试图用素质教育代替创新教育。其实,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关系。区别在于,素质教育主要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是目前教育领域的一种重要教育思想,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个体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但创新人才培养中除培养个体的全面素质外,尤其注重构建整合化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品质、积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二者又是辩证的统一,一方面,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理念、思想、范式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时代升华,是素质教育在更高层次的价值定位。

3.创新人才培养仅作为教育思想而存在。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种教育理论和指导思想,它是为了适应科技创新需要,是与传统的纯粹继承性的教育思想相对立的,它强调了教育的社会导引功能,是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对自身的一种调适。这就注定了实施它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艰辛的探索过程和革命过程。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从教育目标、观念、内容、形式、方法、评价等多方面进行切实而有效的创新,才能将创新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

三、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的误区

1.误认为取消考试能够培养出创新人才。有人认为,考试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羁绊和障碍,惟有取消考试,才有将受教育者彻底解放出来,才能涌现出大量的创新人才。这种认识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是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能客观上评价教学活动及教学过程的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考试应有的功能和地位。当然,这里所讲的考试不是指我国以前那种“应试教育”的考试,而是要使考试科学化,考试目的、内容、方式、方法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目的相一致。因此,考试与人才培养是辩证的,我们不是取消考试,而是要认真研究考试模式和方法。

2.误认为搞好学生假期中的的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就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近年来,有不少高校为了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视学生假期中社会实践和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这种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或手段未免太低档和太简单了。假期的社会实践对于每个大学生都是必须和极其普通的事情,毕业设计中的独特创建是毕业设计中必须具备创新点的要求,这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最普遍的要求。

四、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误区

1.误认为只有高等教育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这是一种以短视和片面的眼光看待创新人才培养,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只看最后阶段的单独作用而不看全部阶段的综合作用。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它与各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有机联系,从纵向的时间链分析,有学前阶段、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大学阶段和大学后阶段,这些阶段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教育是创新教育的第一环,而且是重要的一环。中小学教育也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各方面基础打得好坏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到了大学阶段,人的创新力发展已渐趋成熟,很多方面的创新性已经接近顶峰。由此可见,必须确保学前、小学、中学、大学、大学后各阶段的连续性和衔接性,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2.误认为学校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唯一阵地。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系统性、多层次性,该系统的主体无疑是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活动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可以根据个体身心发展水平的变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其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是一贯的、体系化的。但每一个个体都无时无刻不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中成长,其个性特征中的许多方面都来源于家庭教育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和人一生的成长之中,都具有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德国学者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创新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家庭中轻松、无拘束和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社会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不可低估的。日本政府不仅提出了“立足国力,开发创造力,创造新技术,确保竞争的优势”的战略方针,还在全国范围内创办了许多创新人才培养和研究的培训基地、研究所等,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支持创新、鼓励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良好氛围,从而为确保创新人才辈出提供了重要保证。

本文系2010年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创新人才培养的误区与体系构建》(课题编号JXLG—09—1—8)

[参考文献]

[1]何克杭.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2000,(6).

第8篇

关键词: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要发展就必须重视全民族的创新思想文化的培植和建设,应当重视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的国情决定我们要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关键在人才的培养,而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大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培养人才。创新型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及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①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广泛的本学科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同时具有与自然科学相对应的人文科学知识和素养,具有一定内涵的人文底蕴和人文精神。②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③具有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又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科学创新能力与技术管理能力。有较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抓住事物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④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⑤创新型人才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阅读国外本学科文献资料。

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①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思路的创新②对创新型人才的创新人格的培养③对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的创新

要想让创新型人才辈出,就要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转变教学理念,推行“创新型”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大学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在引导和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变灌输方式为主动探索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学氛围,运用有利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从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的教学型教学向知识传授与探索相结合,师生互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的创新型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最好多样化,大学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高等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然趋势,是高等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可以根据情况综合采用诸如: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演示法、实验法、创新法、观察法、练习法、复习法、独立作业法、多媒体教学法、欣赏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成功教学法等几种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而单一的教学方法只能遏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高校和高校教师的挑战与要求

(1)现代大学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教育功能、创新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其中创新功能是大学负担进行科学创新的任务,现代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型大学是21世纪初世界教育和科技迅猛发展的结果,创新型大学作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的源头,又是知识创新的基地,应该在科技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建设重大问题等创新领域中发挥重大作用。研究型大学在办学理念上,应把创新作为学校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培养上,应更加着重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2)要培养今后从事科学创新人才的任务,也是高校教师责无傍贷的责任。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首先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了解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只有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优良道德品质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格培养。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和杰出人才培养。支持教师参与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企业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自由探索。要把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保证整体质量的提高。大学要努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批教育家、大学者。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高校教师作到不但是教学人员,而且是教育家、学问家、创新员,不但自己是学问家、创新员,而且把学生培养成学问家、创新员,成为自己今后创新的骨干,要有意识、有准备地引导学生积极从事科研活动和学术活动。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怀疑,积极地探索,成立各种形式的科研兴趣小组,培育创新团队。

大学的教学与创新是相互促进的,缺一不可。大学教育不以知识的灌输为目的,大学教师不是知识的“传声筒”,不是“教书匠”;而应是学问家、教育家。本学科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前景,引导学生进入本学科的学术殿堂,更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注意培养本学科的创新专家。大学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尽可能地向学生展现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不断把自己创新的最新创新成果教给学生;大学老师应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并且要鼓励那种标新立异的学生,鼓励个性的张扬,要倾听不同的声音。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教学中注意启迪学生的心智,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结:高等学校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和新知识、新思想生产传播的重要基地,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现代大学的目的之一。大学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倡和鼓励创新,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对新观念、新思维模式和意识的培养,为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贡献。大学教育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创新教育模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大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不断创新,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方面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这要求教师必须把科研与教育必须结合起来,老师首先是创新型的学者。大学和大学教师要树立起一个民主开放和积极进取的形象,营造培育创新精神和人才的环境。在教育内容上,传导最新的创新成果;在教育方式上,采用启发式、合作式等教学法,要求学生及早介入科学创新的过程,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既具有前瞻性的视野,又具有主动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动力源泉和后续保证,只有这样,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的目标才能比较快地得以实现。(作者单位: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

参考文献:

[1]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10,9。

[2]张笛梅:《什么是创新性学习》,《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9日第9版。

第9篇

关键词:CDIO;人才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253-01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概述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国家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依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质量标准和要求,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和特点,为了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这个目标而形成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要素构成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与机制。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清楚地知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一个刚出现不久、需要继续发展完善的概念,在当前,要给出一个科学的界定,被人们所公认还为时尚早。但是在操作层面上,只能暂且给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勾勒出一个大概的雏形。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几个确定的关键要素。

培养目标: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层次人才。

培养内容: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

培养过程:注重基础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实施个性化培养。

培养制度:为保证各个环节正常有序的进行,制定相关的制度给以支撑。

培养评价:重点突出“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的考评,检验培养出的人才能否达到既定的目标,建立健全的评价指标体系。

特色理念: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有可能成为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基于 CDIO 理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方案设计

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CDIO 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也是教育创新的一种体现。本着“创新源于实践,始于问题”的认识,将 CDIO 融入创新教育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掌握各种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具有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从而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这不仅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基于 CDIO 教育理念,围绕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四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整体地系统地建构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系统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与规格+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精心全面的培养过程+严谨的教学质量监控与培养评价=“知识系统+能力突出+质全面”三维一体的培养目标实现=人才的高应用力、高创新力、高就业率。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等基本要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必须是围绕其基本要素的整体性、系统性创新。

以 CDIO 为基本环境,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方法和程序: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职业分析(知识分析、能力分析、素质分析――职业核心能力分析)生产过程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职业行动领域、任务核心能力要求)人才培养目标(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三维一体”――学习行动领域、核心能力培养)专业课程体系(素质课程系统、基础课程系统、能力课程系统――专业核心课程)证书考核评价(基本能力培养――英语、计算机等证书考核,职业能力培养―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教学进度计划安排。

三、结语

应用技术型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需要直接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更广的知识面,具备更强的创新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因此,应用技术型学院的培养方向应该由以上对人才类型、人才层次的需求和利益相关者提出的建议来确定,引入 CDIO 先进理念和标准,进行顶层构思设计,明确培养方向、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等。办学思路应注重“开放、合作、创新、品质”。即进行开放性办学,注重校合作和工学结合,整合资源创新教育和培养,办出学校特色和品牌效益。专业面向定位要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以能力的培养为本位,立足地方,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为切入点,在完善原有现代服务业领域专业的同时,根据社会行业一线的需要,整合已有资源设置新专业,达到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基于市场需和利益相关者的建议总结而来,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行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用历史解读 CDIO 及其应用前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5):78-87.

第10篇

【论文摘要】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力量,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认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本文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入手,进一步分析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趋势。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的时代,要求人们不断地培育和开发出高创造力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是国家后备的高级人才,他们肩负着时代的重托,其知识和能力能否跟上时代迅猛发展的步伐,能否以优良的素质来应对当前全新的挑战,已成为我国高校新时期教育工作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力量,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认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一个需要。

一、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根据创新的含义,“创新”的核心是创造性。创造性体现在人才身上,表现为人的一种特质和与众不同之处。创新人才就是指在科学、技术创新和创造性应用方面,做出比较大贡献的人才,当然也包括在管理、文化创新等方面做出比较大贡献的人才。

对于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品格,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科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做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创新型人才应该六个方面具备的素质和品格。第一,要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技事业,德才兼备。第二,要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要有严谨的科学思维的能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进行研究。第四,具有扎实的专业的基础,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准确地把握科技发展的创新方向。第五,强烈的团结协作的精神。第六,具有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淡泊名利,志向高远,不谓艰难,勇攀高峰。这六点要求明确了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和方向,明确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现今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到2020年要使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今后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报告在论述建设创新型国家时指出:“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意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党的十七大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强调,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时代新课题。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虽然高等院校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效果和成绩已开始初步显现。尤其是一批名牌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已走在高等院校的前列,充分发挥了其示范带头作用,但是大多数高等院校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观念上还没有完全到位,创新教育体系还没有完整形成,创新型教师团队也没有完全形成,充足的资金投入还有很大的差距,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使培养教育仍未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

三、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综观高等学校近年的发展,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认识还不到位,总体发展水平不够高,进展得较为缓慢,真正在实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学校较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整体体制创新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创新,招生考试制度创新和教学科研体制的创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进展,但是传统观念和一些旧有的模式还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培养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以致高等教育仍然部分延袭已有的的招生模式,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推动也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没有对创新的教育体制给予足够的保证和推动。

2.高等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性进展较为迟缓

当前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改革创新的力度不足,不能深刻反映科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科学研究方法和求实创新精神方面均没有形成体系,成为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方面也同样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制约,以教师、教室、教材和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还仍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占统治的地位,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能较好地结合。

3.高校教师队伍创新能力薄弱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主体因素,自始至终贯穿于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之中。要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使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要求开展教学。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的素质虽然在不断地增强,但新进的高学历者大多缺乏教育经验,使得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4.高校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实施创新教育、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高校来说是一项艰巨而又系统的工程,创新教育必须坚持“探索实践第一”的基本原则,因此在更新旧有的教学及实验设备、师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及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的升级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去实施完成。当前,政府对高校办学经费的投入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划拨严重不足,大多数高校自身这的投入也远远不够已成为制约高校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发展瓶颈。

四、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议

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必须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速度,因此,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1.转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想观念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大学教育体制、教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是进一步转换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创新教育理念,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精心育人”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对落后于时代要求的体制与机制问题进行革新,切实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化发展融入到高校的各项工作中去。树立适应时代创新精神的创新教育理念,在高校的整个教育领域进行弃旧立新的创造性革命,对于一些落后于时展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同时,把重塑大学的创新型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作为当前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实现的头等的重要事情来做,一旦观念转变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自然就会被放到高校办学的重要位置。

2.加快高校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

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转变了教育观念后,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推动切实可行的教育体制的创新。要加快高校的体制创新,去健全和完善原有的体制,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组织保证。完善高校的体制创新,首先是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建立和完善学校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软硬实力;其次是办学体制的创新,在办学格局上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上,在多种办学层面的融合等问题上加大创新的力度;第三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高校应组织一定的人力和物力逐步的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坚持书本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创造性的能力,培养出许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此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创新工程,需要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比如现有的招生考试制度,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管理制度、各类考核奖惩制度;对在校大学生的各项管理规定等,都应该围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加快创新,改革和完善,为人才的培养创造科学的良好的氛围。

3.采取措施建设高水平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要着力建设“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积极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高校要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其知识和科研水平。为了带动教师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目前一些高校在加强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时,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对青年教师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给予具体的指导,不断提高其教学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参加过企业新产品研发和科研院所研究经历的比例,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从企业和科研院所引进人才,适当适量地改变现有教师队伍的成分;二是有计划地安排或引导现有的高校教师深入到企业、科研院所去进行产品研发和科研实践活动,可采取阶段性实践,甚至挂职的方式去参与。另外,欢迎或鼓励以兼职的形式使企业和科研院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人员到高校从事教学和实践活动。

除了建立健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机制,还要制定高校教师创新素质的基本标准,制定围绕创新教学环节,把科研和实践引入到教学的考核措施,考核措施都必须落到实处,才能使教师的创新素质得到逐步的提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造就出一批知识渊博、人格魅力突出、能让学生终身铭记的学术大师和教学名师。

第11篇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在高校的众多学科中,管理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具有鲜明的特征。工商管理是一门实用性和操作性极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环境变迁和组织改革,其不断进行各种形式的理论实践创新,这就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强。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之后要直接进入企业经营一线,面对变幻莫测的组织环境,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管理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各项管理实践的挑战。

近年来,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在国内开始受到高度重视,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一次中美两国经济管理类教育现状的调研中发现,美国学生的创新性指标明显高于中国学生,主要原因是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对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学生对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同。在我国传统的管理教育培养模式下,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被忽视,整个培养过程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体,表现为课程内容设置单一,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通常是以基础知识为中心,不重视创新能力的塑造。大多数高校仍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学制、统一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操作模式中,个体之间的差异容易被忽视,个体的创造热情也极易被窒息。大学对于教师的管理客观上是一种让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模式,再加上当前教师劳动仍是一种谋生手段,因此高校教师也很难有动力和热情进行教学的革新。

对于高校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诸多问题,社会各界都在进行反思,如何培养工商管理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是当前高校讨论的热点问题。国内教育专家、工商管理类教师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例如改进教育模式、校园文化、教学方法和方式等,这些意见和建议为工商管理类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可以选择的方向。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管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什么样的工商管理类创新性人才、怎样培养工商管理类创新性人才,需要倾听用人单位的诉求,需要倾听已经毕业学生的反馈,他们在实践一线,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要求,提出工商管理类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建议和要求。华侨大学是一所开放的国务院侨办所属侨校,上级主管机构及学校历来非常重视创新性人才培养问题,将其作为学校的发展战略,并在切实执行,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也一直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11月是华侨大学50周年校庆,工商管理学院借助校庆校友返校这个时机,采用问卷的方式向校友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参加此次调研的校友来源比较广泛,他们代表各类用人单位提出工商管理类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建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结论不仅对于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对于国内其他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都具有借鉴意义。

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工商管理类人才

从调研结果看,按照李克特量表法,校友(代表社会一方)对工商管理专业人员的交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抗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非常看重,校友认为这些能力非常重要的比例超过了50%。让校友对各种能力的重要程度按照得票多少进行排序,结果是交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专业知识、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说明此次调研是有说服力的。有些结论不完全一致,例如,按照李克特量表法,有47.82%的校友认为专业知识非常重要,即认为非常重要的比重并不太高,处在中等,但按照排序法,它排在第三位。实际上这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也并不矛盾,原因在于认为专业知识重要的校友往往把它排在极高的位置。工商管理是实际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从此次调研也能看出这一点,校友所看重的交际沟通能力、适用能力以及执行能力都是应用性很强的能力。另外,创新能力也非常重要,校友认为创新能力重要和非常重要的比重为100%,也是最高比例。调研结果说明,如果将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结合,工商管理学院应该重点培养实用型创新人才。如果将所有工商管理学院定位为培养理论型创新人才,确实要求太高,又有点不切实际;培养实用型创新人才比较切合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实际情况。另外,校友认为工商管理学院在知识和能力培养上比较欠缺的是:抗压能力、创新性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动手能力和兴趣知识。这其中创新能力、抗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又非常重要。这说明创新能力是一种社会需要的重要能力,同时也是工商管理学院目前培养上还比较欠缺的地方,应该重点发展。

三、培养方式的选择

从统计结果看,校友认为,培养方式重要程度的排序依次为:教师带队参加与企业的交流、教师讲授、学生专题讨论、参加创业等计划大赛、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从该结果看,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同时也能看出,校友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方式也非常重视,例如,学生专题讨论、参加创业大赛、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都是校友认为重要的培养方式。教师带队参加与企业的交流排在第一位,并且得分远远高于其他培养方式,这一方面说明了校友对培养实用性能力非常重视,都很看重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又选择了教师带队这种方式,说明在实践过程中,他们很看重学院专业教师的参加,这样会提高知识的接受速度,并且有教师指导,与企业交流中获得的知识更有针对性。

四、人才培养需要加强的方向

对于人才培养需要改进的项目上,按照急需的程度从高到低排名前五位的项目依次为:学生的实践锻炼、与企业的交流、创新性课程和实践的锻炼、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其中教师水平和学校的宣传力度,校友认为也有提升空间。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的建议上,归纳起来主要有:注重实践培养,包括培养实践性人才、实践培养要结合职业道德和科技发展、信息管理多上机操作;培养全面型人才,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加强英文教学;增加与企业的交流;培养思维能力和适应能力。这说明,工商管理学院今后需要在与企业和社会的交流上增加力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方法、创新性课程和实践安排上进行必要的改革。

五、实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举措

1.根据社会的需要,增强实践教学,培养实用型创新人才

调研的四个部分都说明实用人才的培养是校友们所看重的。这次在调研问卷设计上,为了获得正确结论,我们并没有特别强调创新性人才培养问题,以防止问卷出现引导校友按照我们要求回答的现象。但从调研结果看,校友对创新性人才培养都很看重。就像前面提到的,如果将实用和创新结合,那么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发展重点应该是加强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的内容、培养的方式及今后的改革都要向这个方向迈进。从调研结果看,校友非常看重学生的社会实践锻炼,特别是与企业的交流。今后工商管理学院需要结合企业的要求、与企业进行沟通,同时将企业请进来,让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业,通过与企业实践的结合来加强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学校课外的实践中,创业、创新等竞赛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2.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进行系统性思考

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通过一次课程、几次讲座、一些活动很难实现目标。这种人才的培养要通盘考虑,既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体现创新,也要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中体现创新,还要在实践中体现创新,甚至要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创新。因此,学院今后要从多方面加强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12篇

Abstract: Strong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s one of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independent college graduates to achieve high quality employment. Focusing on personnel training, which is the basic task of colleges, and aiming at the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taking employment as the orientation and setting up advanced education idea, exploring new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 and strengthening targeted personnel training, emphasizing teacher team's construc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facing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training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y in the open environment.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three years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mode.

关键词: 就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与对策

Key words: employment;innovative;applied talents;training mode;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3-0262-03

0引言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实现独立学院毕业生的高层次就业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伴随着广东省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优化升级,各产业对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然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导致一方面是大学生抱怨就业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在慨叹合适的人才难求,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独立学院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性因素。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校,独立学院应主动适应时展要求和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使学生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

1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内涵

创新型应用人才是指能够运用较为宽广厚实的理论基础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且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和不断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型应用人才应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具备良好地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健全人格等。二是能够面向产业,以适应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创新人才。三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多元化知识转化能力,不仅能较快地胜任某个岗位的要求,而且能够较强地综合运用知识进行技术的二次开发。

2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办学理念缺乏创新,脱离市场需求目前很多独立学院对创新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片面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被动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教学模式单一,适合批量培养却不适合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而轻视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偏重理论考试的考核方式,有时甚至会压抑学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活动的积极性。[1]这样,个体的创造热情被减弱,培养出的学生往往缺乏创新精神,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标准和需求,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多重挑战。

2.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不符合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要求 很多独立学院专业课程设置过细,使学生难以了解工程设计的整个过程,学生无法灵活贯通地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主要表现在:各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关注学科自身的系统性,缺乏必要的学科交叉;单调的授课内容;选修课过少,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等等,这些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对实现学生的顺利就业产生影响。

2.3 教师缺乏产业背景和工程经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教师的工程实践素质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目前工程实际问题往往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大多数年轻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任教,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生产或工程实践经验,在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时不能予以实质性指导,无法很好地承担起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任。然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质量。

2.4 实践环节偏少,未能有效面向工程实际实践环节作为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验证式、演示式等传统实验教学内容占主导,不易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课程比重下降,学生缺乏必要的工程实践;很多独立学院实验教学条件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学生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导致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进入用人单位后适应工作的时间太长,无法快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影响了用人单位录用大学生的信心。[2]

3促进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3.1 以就业为导向,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观念强调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潜能,评价标准不科学也减弱了学生开展创新探究的激情,不利于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的先进创新教育理念是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前提。因此,独立学院必须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就业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采取“研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参与研发项目、带研究任务学习”等多种形式,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科学有效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确保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与岗位需求相匹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力。

3.2 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加强人才培养针对性

3.2.1 尊重学生兴趣需求,分类分层开展创新实践。独立学院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突出因材施教的个性化的教育理念,遵循从基本到复杂的认知和能力发展规律,量身定做培养方案。以笔者所在的独立学院为例(以下简称该校),开创性地提出了“个人拓展计划”的概念,专门设置了“专长拓展模块”,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基础的学生实际情况,构建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塔式结构”培养方案。“塔式结构”分为基础普及层、综合提高层和研究创新层,三个层次均贯穿着创新性、综合性、基础性的实验内容项目。基础普及层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强调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实践能力;综合提高层主要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设计能力;研究创新层主要培养学生强化知识更新、独立分析处理复杂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以上分层分类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锻炼了横向可拓展、纵向可提升的实践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力。同时该校还率先设置了15个创新学分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实践创新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创新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3.2.2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加强校企合作成为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校与世界著名企业中兴通讯公司深度合作创办了面向通讯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中兴通讯工程学院,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专业共建、合作就业”式的校企合作,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要求,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开展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学习,加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此外,双方还在师资培训等方面建立合作,推进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3.2.3 开放办学,国际化育人。独立学院由于自身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为更好地借鉴国外高校创新型应用人才的经验和做法,可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为学生交叉复合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该校先后与美国、法国、荷兰等十多个国家和台湾地区30多所院校签订了合作意向书,近500多名学生参加国外高校研习、学术交流、2+2、3+1国际交换生项目,力求为广东省产业升级输送更多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3.3 注重师资的建设与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了解社会需求、掌握过硬技术、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前提条件。为了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适应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独立学院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与到实际的工程实践活动和科研中去,同时拿出专项资金奖励优秀教学和科研成果作为激励;通过以老带新、内聘讲师、内聘副教授等多项举措,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同时吸纳用人单位业务专家、校内各学科专业带头人等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实践创新水平的提高,大大促进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3.4 面向工程实际,在开放的平台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打造实践创新培养平台,是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3]该校特别注重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投资建成了5个基础实验中心和9个专业实验中心共153个实验室。现有广东省实验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2个,校内所有实验室全部对学生自由开放,学生可以本着“立足兴趣、鼓励创新、交叉联合、突出重点、注重过程”的原则,鼓励来自不同二级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自由组队,面向工程实际需求自主开展实践创新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保障课外扩展计划(SRP)、学科竞赛的有序进行,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快地适应职业岗位工作。基于以上尝试,该校学生作品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也是全国唯一获得一等奖的独立学院。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中央电视合组织的亚太地区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国内选拔赛中,该校代表队连续四年以小组第一的优异成绩进入十六强,并在2012年获二等奖。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我校有平面多关节机器人、迎宾机器人和智能家居三项成果展出,是高等院校中唯一参展的独立学院。

4该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该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三年以来,带动和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提高,毕业生获得两项以上技能证书和资格证书的占92%,近三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超过99%,[4]就业质量明显提升,并因此获得了“中国最具就业竞争力院校”等殊荣。

独立学院要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先进的创新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广搭创新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江风,张东初,岳永胜,魏明宝.创新学分与创新人才培养[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2).

[2]徐蕾.就业导向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