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物理弹力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弹力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18 10:45:51

初中物理弹力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弹力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猜想;动手实验;案例;反思

【案例】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力的第四节,这一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力的概念、弹力、重力和摩擦力等知识,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用到或感知力的相互作用,本节就是一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环节。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和摩擦力时,其实就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本节的作用就是要一语道破。怎么才能把这看似简单却又抽象的知识让学生自己猜想出来呢?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把说教变成动手做实验,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总结出结论。

1. 就地取材,边学边做

在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我要求各个学习小组准备了铅笔、气球、弹簧等物品。

师:请同学们用手指压铅笔尖,你的手指有什么感觉?用手捏气球试试,气球变扁时,你的手又有什么感觉呢?用手指拉弹簧,弹簧被拉长,你的手指有何感觉?

生(纷纷动起手来):手指在压铅笔时,手指也会有被铅笔扎的感觉。

生:捏气球时,感到手指也有被气球挤压的感觉。

生:拉弹簧时也有被压的感觉。

通过这一体验后,学生讨论为什么会这样,并请学生汇报。这时关于为什么的答案就不是瞎扯胡猜了,学生很容易就认识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多动手,通过双手去触摸知识,在体验中猜到: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也许学生的猜想和表达的没有这么准确和精练,但是这时,真实的才是我们需要的。如果我们教学时只是把问题一抛出就想让学生去猜想答案,学生一定是摸不着头脑的。

2. 巧设情境,注重趣味

在教学的第二环节,书中安排了一个奇思妙想的阅读材料,虽然很有趣,但是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在这儿我组织学生做了一个游戏,我给这个游戏起个名字叫“我的神舟号”,并把这个名字板书在黑板上。所用器材就是学生手上的气球。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神舟号飞船,今天我们也来制造一艘。大家把气球吹起来,用手捏住进气口,然后松开手试一试。

学生开始按要求做起来,当学生松手后,气球飞了出去。

师(在学生的惊奇中):谁来解释这一现象。

生:是从气球里喷出的气流对气球产生的反作用力使气球飞出去的。

师:实现人类飞天梦想的火箭正是应用了这一原理:火箭喷出高温、高压燃气的同时,气也对火箭施加了推动力。

师:大家猜想一下,气球喷气的力和气体对气球的力大小和方向有什么关系呢?

生:方向是相反的,因为我看到气球和气体背道而驰。

生:大小可能是相等的。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我们在教学时不要期望他们可以凭空想象出来。力这个概念本身就非常的抽象,然而经过动手实验,学生就很容易认识到,气球和喷出的气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再引导他们想象划船等情境,进一步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动手动脑,自主设计

由于本节内容偏少,所以特别补充了第三环节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器材准备: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筋两根、空塑料瓶两个、拴有细线的重物一个。

师:实验要求设计一个可说明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的实验。

生:将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秤钩相互钩住,向相反方向拉,看到两个弹簧测力计都有示数。

生:将两根橡皮筋打好结后向相反方向拉,两根都伸长。

生: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橡皮筋向相反方向拉,弹簧测力计有示数橡皮筋伸长。

生:重物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重物受到拉力,弹簧测力计有示数。

生:重物挂在手指上,手指感到重物的拉力,重物也受到手的拉力等。

师:前面有同学猜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可能相等,通过我们的实验,大家认为呢?

生: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是相等的。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知道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是相等的,在这一环节,我又安排学生开展了掰手腕比赛,大家通过亲身比赛,发现势均力敌的对手僵持静止着,双方受到了同样的力。

【反思】

科学探究活动在苏科版物理教材中是每节必有的,其中一定少不了猜想。猜想的意义在于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发现知识。同时物理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动手做实验是物理教学中最直观、最形象的手段,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的最好手段,可见,学生动手实验对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这节课教学的三个环节皆体现了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动手做活动为主要形式,这种教学方式完全符合《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按照初中学生的特点设计和实施教学的,旨在努力解决学生因知识的枯燥而不喜欢学习,变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说教为积极愉快地去探索发现知识。

这虽然是一节课的三个环节,但这三个环节却是不一样,各有侧重的。第一环节以简单易行为特点,在上课的刚开始这样做是符合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的;第二环节的动手活动以趣味性为主,把复杂的事物原理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展现出来,体现了化难为简的理念;第三个环节不仅动手而且动脑,让学生认识到物理课的活动不是仅仅用双手去做,物理学家们的实验大多是自己设计出来的,从而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上升到创造能力上来。

新教材中安排了一些小实验,这些小实验作为正常物理教学的延伸与补充,重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可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成功完成,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与实验,培养了实验技能,熟练了知识应用,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新教材的施行,使物理教学打破了以往“灌输式”教学的樊篱,开启了“启发、探究式”教学之门。在运用新教材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用身边的物品可帮助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并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第三环节给学生提供的器材可以设计的实验有很多,这样宽松的设计条件为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提供了保障,从而解放了学生的双手,可以更加自由地做自己喜欢的活动。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是最有意义的,所以在教学中安排学生自主的创新设计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获取知识,也为学生猜想提供了动力。

初中物理弹力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实验探究;理论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物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6-0031-5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物理教学应进一步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和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与能力,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守恒思想是高中物理重要的思想方法,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学习中体现守恒思想的第一个定律,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这节课的教学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发展都是革命性的提升。因此,在本节课处理中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探究式教学设计,使学生亲历规律的发现,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物理核心素养。

1 教材内容简析

现行某版本高中物理教材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荡秋千和撑杆跳过程中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接着利用单摆实验观察小球能否到达对称等高的位置,然后利用平抛运动理论探究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最后通过一个小球从斜坡轨道滚下能否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的活动思考和上海“明珠线”轻轨车站的设计来加深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笔者认为,教材的处理存在以下值得商榷之处:一是实验探究仅比较摆球在左右最高点等高,而“守恒”是全过程一直保持不变,该设计未能体现全过程机械能守恒,从而使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守恒”概念;二是理论探究仅以平抛运动为例就推导出机械能守恒条件是仅有重力做功,未能体现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得出结论;三是对于有弹力做功的系统内机械能守恒未进行任何探究就给出结论,缺乏探究的普遍性、科学性和严谨性。

笔者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核心在于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主动探究“动能和势能如何转化”“实验探究守恒量”“理论探究守恒量”,应采用启发式教学设计和探究式教学设计,采取“情境―探究―建构―发展”模式展开教学,从而使学生顺利建构“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 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一学生在已经掌握了动能、势能和功、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等知识和规律,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但本节课教学内容抽象性强,较难理解和掌握;“守恒思想”学生是第一次涉及,学生理解和掌握“守恒思想”有一定的难度;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过程是本节课需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平台和路径。

3 教学目标设计

本节课是规律的探究课,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设定具体目标如下: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3)会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应用机械能守恒解题;

(4)经历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过程,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析问题;

(5)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过程设计

4.1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生共同复习回顾功能关系、动能定理及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概念,提出以下3个问题:

问题1: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这些能统称为什么能?

问题2:机械能具有什么特点?

问题3:不同形式的机械能如何进行转化?

设计说明:通过复习功能关系、动能定理,为本节课探究提供知识储备,通过复习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引入机械能概念,使学生理解掌握机械能的系统性、标量性和相对性,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功是能转化的量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进入新课学习。

4.2 设情境,激发思考

教师创设提供三个视频情景,激发学生分别在仅有重力做功、仅有弹簧弹力做功和重力、弹力都做功情况下分析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问题4:观察分析荡秋千过程中重力做功情况及动能和重力势能如何转化?

问题5:观察分析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以一定初速度压缩弹簧及被弹簧弹回过程中,弹力做功情况及物体动能与弹簧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问题6:观察分析蹦极下降过程重力及弹力做功情况及动能与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如何相互转化?

设计说明:本教学片断对教材内容作了调整和补充,通过三个不同情景的观察、分析、思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重力与弹力做功时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的定性规律:

(1)仅有重力做负功,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仅有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仅有弹簧弹力做负功,物体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仅有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转化为物体动能;

(3)蹦极下降过程,重力和弹力都做功。重力做正功,弹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少,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先增大后减少。

这一设计丰富了动能和势能转化的类别,为科学系统地探究转化过程守恒量奠定思维基础。

4.3 引发猜想,探究守恒

在上述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及时启迪学生思维引发猜想,并引领学生亲历探究守恒量的过程。

问题7:上述动能、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有没有规律?转化过程中有没有不变量?

学生通过思考交流与讨论会猜想出“仅有重力做功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然后教师引领学生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

(4)守恒的思想:(机械能总量)一直保持不变。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自我归纳、总结建构机械能守恒定律,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领悟、自我教育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理论探究的自觉意识和创新能力。

4.5 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4.5.1 巩固知识――学会判断机械能守恒

建构规律后,可以通过例1巩固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两种方法:

(1)条件分析法:判断是否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2)定义分析法:判断机械能总量是否不变。

例题1 下列情况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只有重力做功,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B.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的过程,机械能守恒

C.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D.物体除了受到重力,还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时,机械能将不守恒

E.自由下落的小球落到竖直的弹簧上,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

4.5.2 深化应用――发展学生能力

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生掌握了机械能守恒定律之后,为了发展学生的能力,通过例题2启发学生思考地铁站设计的优点,学会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例题2 如图6所示是上海“明珠线”某轻轨车站的设计方案,与站台连接的轨道有一个小坡度,电车进站时要上坡,出站时要下坡。(1)试根据今天所学知识来解释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2)如果坡高2 m,电车在坡底的速度是25.2 km/h,此后便切断电动机的电源,不考虑电车所受的摩擦力。电车能否冲上站台?如果能冲上,到达站台的速度多大?

学生思考交流后,在实物投影仪上讲解自己的解答,并相互讨论,归纳总结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优点和注意点。

(1)步骤:①确定系统②确定过程③确定守恒④确定参考面;

(2)优越性:比动力学解题更方便,适用范围更广;

(3)注意点:必须明确初末状态的机械能,要确定符合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设计说明:通过例题与思考,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并通过学生自我总结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要点、步骤,体会应用定律解题的优越性,引导学生学会应用守恒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5.3 布置作业――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作业1:课后思考课本第73页小球从光滑轨道斜坡由静止释放能够到达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内侧最高点的条件,并分组讨论交流。

作业2:有一种其尾部有一个小帽能伸缩的圆珠笔,将笔尾部向下用力压笔,笔将竖直弹起一定高度。请你用这样的实验粗略测定压笔的小帽时其内部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并撰写实验报告。

设计说明:学生课后动手、动脑探究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能将科学思想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真正提升科学素养。

5 教学课后反思

科学思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探究学习,不仅是科学方法,更是一种学习方式。本节课教学后我们有以下反思:

(1)本节课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了过程和方法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思路,即:“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猜测结论―实验探究―理论探究―得出结论―迁移应用”。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亲自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教学设计既重视实验探究又重视理论探究,既重视定性实验又创设定量实验,实验探究坚持定性和定量并举,理论探究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科学探究本质。

(2)本节课教学设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教学要把“发现”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发现”的主人。师生共同探究物理现象和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参与到实验与探究中来,参与到合作交流中,让学生体会实验的过程,体验探究的情境。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通过问题层层设计,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发现机械能守恒定律,I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升意志品质和物理核心素养。这些都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科学素养高、创新意识强、主动发展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物理教材编写组.物理(必修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72-75.

初中物理弹力教学设计范文3

本节课中通过视频的播放以及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出形变的概念;通过探究物体形变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及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的大小关系,进而说明这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

1 问题链。点燃思维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说问题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物理科学的发展。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步,而发现问题,则是获得物理发现和进行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围绕问题来进行来构建问题链。所谓的问题链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按照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组成的一条链。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就连学识渊博的孔子,也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养成”每事问“的习惯,要为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所以我们要以问题链为根本,共同展开探究教学。

《力弹力》中,为了让学生能自主的学习,我们设计来这样的问题链: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力?——通过压气球、拉弹簧、拉橡皮筋,说说你感受到的力?——除了手可以施力,物体可以施力吗?——有力必须接触吗?——什么是形变呢?——捏橡皮泥和压气球相比,都是形变,但又有什么不同呢?——说说形变和弹性形变有哪些区别?——在弹性形变的过程中产生的力叫什么呢?——通过拉弹簧、压直尺,说说形变和外力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外力越大,形变就越大呢?——弹簧测力计有哪些构造呢?——弹簧测力计在使用之前要干什么呢?——如何使用呢?——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你能测出一个苹果有多重吗?通过这些问题的链接,让学生处在问题的情境中,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当然,我们设计具体的问题,目的是为了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是我们在设计时也要注意:1。问题要有目标指向作用。特别是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忽视的地方提出来的问题。进而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2。问题要突出探究性。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设计问题链是要体现探究性,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

2 思维链,唤醒心智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而要唤醒学生靠的是唤醒学生的思维。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重视物理规律、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教学,他们是物理的核心。同时也是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物理教学需要我们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以获得对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物理思维是一种内隐的心智活动,这种活动需要一个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链。

比如在《力弹力》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一条思维链:

感受什么是力——体验形变和弹性形变——体验弹力——体验弹力和外力的关系——过度到应用:弹簧测力计——使用弹簧测力计——体验弹性势能。通过这样的思维链,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盘旋而上的状态,使本节课的教学自然流畅的进行。

3 活动链。激活探究

孔子说过:“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意思就是与书本知识相比,实际能力更为重要,多多实践,才能有收获。孔子对自己的知识学问(文)还感觉良好,而对自己的实践(躬行),则并不满意(未之有得)。可见,孔子是十分重视实践活动的。在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活动将近200个,由此看出物理活动是学习物理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也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生命线。所以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参加物理活动,提高学习效益,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

初中物理弹力教学设计范文4

抛体运动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教科书用了两节课来展开抛体运动的教学过程,它和传统的做法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抛体运动的规律”这一节课相比传统教材有三个特点:

1.1 教材在知识涉及面上比过去的教材要广,既有平抛运动,又有斜抛运动。教材的出发点不是说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而是说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如何,竖直方向上受力如何,然后应用牛顿定律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进而根据运动学的规律得到物体在这两个方向上的位置(坐标)与时间关系等规律。

1.2 利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强调坐标(位置)、轨迹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解决位移,速度等问题的框架,将平抛、斜抛等问题纳入这个框架里来处理,不同的只是x、y两个坐标随时间变化的具体方式不同。

1.3 本教材注重物理跟数学学科的横向联系,把数学中学到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跟物理学有机地融合起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物理中应用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能力。

2 学生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与直线运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后,通过前几节的学习,逐步将目光由一维情景转向二维情景。他们建立了一套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方法:已知物体受力情况而想知道它的运动情况时,要先对物体所受的力进行分析,然后应用牛顿定律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进而根据运动学的规律得到物体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

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教材通过蜡块运动的实验,希望能让学生明白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思想方法,以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研究物体运动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学生建构起了以强调坐标(位置)、轨迹的概念为基础去解决位移、速度等问题的框架,已具备了将平抛、斜抛等问题纳入同一个框架来处理的能力。

在相当多的学生中,存在着将学习数学和学习物理两者截然分开的现象:他们学习了各种方程、函数及其图象、指数与对数等数学知识,并能解决一些较难的数学问题;但是在需要运用这些数学知识、方法来解答物理问题时,如分析物体运动图象、建立物体的运动方程、探究物体运动轨迹等问题时,却表现出滞后和吃力,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决物理问题时,没有注意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用到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3 教学目标

3.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抛运动物体沿水平、竖直方向上的初速度及受力情况,会求平抛运动物体的位置、轨迹、位移、速度。

(2)知道斜抛运动物体沿水平、竖直方向上的初速度及受力情况。

3.2 过程与方法

(1)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2)引导学生体会并接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探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方法。

(3)会用数学中的方程函数思想、三角函数法、几何图形法来解决物理问题。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平抛运动的感性认识变为理性思维,再去分析没有感性认识的斜抛运动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使学生养成将探究直线运动规律的方法迁移到探究曲线运动规律的习惯;养成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的习惯。

4 设计思想

4.1 注重方法教育,重视探究过程

学生通过上一节的实验探究,已经对平抛运动的特点有了感性认识,这一节的任务便是将这种感性认识变为理性思维。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应用牛顿定律的方法,探究平抛运动规律,并通过应用这种方法去分析没有感性认识的斜抛运动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流程如下图1所示:

图1 平抛运动的教学流程

4.2 运用数学方法,关注学科渗透

在直角坐标系中,要用点坐标确定物置,应先在轨迹上取一点P(x,y),再探究坐标x、y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建立x、y随时间t变化的参数方程,再利用参数方程的消元法得到二次函数方程。

5 教学过程

5.1 创设教学情景,提出探究问题

出示多媒体动画:(1)猎人手举猎枪水平瞄准树枝上的顽猴射击,子弹出膛的同时,小猴吓得从树上跌落F来,在落地前被击中。(2)在匀速飞行的飞机上,落下一颗炸弹(空气阻力不计),以飞机作参考系,看到从飞机上落下的炸弹几乎是沿直线竖直下落,而地面上的人以地作参考系,看到的炸弹是沿曲线下落的。

教师提出探究问题:

(1)子弹、炸弹作何运动?

(2)子弹、炸弹的位置随时间怎样变化,变化的轨迹怎样?

(3)子弹、炸弹的速度、位移随时间怎样变化?

教师指出:要明确回答以上的问题,应认真探究抛体运动的规律。教师通过设置悬念所提出的新课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5.2 构建物理模型,建立直角坐标

教师提问:子弹、炸弹作何运动?为什么?

学生(1):作平抛运动。没有空气阻力。

学生(2):作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作自由落体运动。

学生(3):作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没有受力,有初速度;竖直方向只受到重力,没有初速度。

……

教师总结:以上的几位同学的回答都正确,他们在探究子弹、炸弹作何运动时,都忽视了空气阻力等次要因素,突出只受重力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子弹、炸弹作平抛运动的理想化物理模型。但是在探究物理问题时要从最基本的方法入手,即:找对象、分析力;建坐标、分解力;看初态、定规律。学生(3)的回答:“作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没有受力,有初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只受到重力,没有初速度,作自由落体运动。”是符合物体运动规律探究的最基本方法的要求的。

教师提问: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我们怎样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呢?

学生有不同的回答,教师总结:我们以小球离开手的位置为直角坐标的原点,以水平抛出的方向为x轴的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的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并从这一瞬间开始计时,其轨迹如图2所示。

5.3 迁移基本方法,探究平抛规律

教师提问:现在请同学们迁移《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探究蜡块运动的位置、轨迹、位移、速度的基本方法来自主探究以下几个问题:平 抛运动的位置?平抛运动的轨迹?平抛运动的位移?平抛运动的速度?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展示学生探究成果,并作出探究结果、方法、过程的评价。

(1)探究平抛运动的位置。

在运动轨迹上取一点P(x,y),如图3所示,小球的位置是用坐标(x,y)描述,设此位置是小球离抛出点t时的位置。则:水平坐标x随时间变化规律是:x=v t;竖直坐标y随时间变化规律是:y=12gt2;即小球的位置是(vt,12gt2)。

评价 大部分学生都能进行平抛运动位置的探究,探究效果较好,能在直角坐标系中,用点坐标确定物置,能在轨迹上取一点P(x,y),再探究坐标x、y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把数学中的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到解决物理的实际问题中来。

(2)探究平抛运动的轨迹

物体的x、y坐标随时间变化规律为x=vty=12gt2。在数学上,关于x、y两个变量代表的是一条曲 线,而上面的两个关系式中,除了x、y之外还有一个变量t,应该从两个式子中消去t,即从x=vt中解出t=xv代入y=12gt2式,得y=g2v2x2,式中,g、v都是与x、y无关的常量,所以g2v2也是常量,这与初中数学中的抛物线方程y=ax2是一致的,抛物线就来源于此。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评价 学生都能得出抛物线的轨迹方程,也都应用了函数方程思想中的参数方程的消元法。使学生明白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可以用初中学过二次函数方程来描述,并体会到学习物理要充分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与方法。

(3)探究平抛运动的位移

如图4所示,从计时开始到时刻t,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是OP=x2+y2,位移是矢量,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设位移方向与x轴成α角,则有tanα=yx,这样就能求出α,从而得知位移的方向。

评价 大多数学生都知道利用矢量的合成得到位移的大小,但求位移的方向(受到蜡块实验中蜡块位移方向求解的影响)时会产生错误:写成tanα=vyvx,原因是学生把速度的方向当成了位移的方向,这是学生经常犯错误的地方。

(4)探究平抛运动的速度

物体抛出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某点速度方向就是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求某一时刻的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可以用速度分解的方法来分解这一时刻的速度来求得,如图5所示。

用vx、vy分别表示物体在时刻t的水平分速度和竖直分速度,有vx=v,vy=gt。即:v=v2x+v2y;设v的方向x轴成β角,即:tanβ=vyvx,这样就能求出β,从而得知速度方向。

评价 学生基本上都明白轨迹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速度方向。而且,也知道速度的分解是解决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但探究速度的方向时,往往与位移方向混在一起。因此位移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的关系应该加强探究。

(5)探究平抛运动的位移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问题:平抛物体运动轨迹如图5所示,设位移方向与x轴交角为α,速度方向与x轴交角为β,求证:tgα=12tgβ。

考虑到探究此题,应用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要求较高,最好让学生课外探究。通过此题的探究,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位移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

5.4 形成理性思维,探究斜抛规律

教师总结:通过上面对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使学生对平抛运动从感性认识变为理性思维。也就是说,学生学会建立直角坐标系,速度的合成与分解;会分别在x、y轴上探究受力、初速度情况,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确定物体运动规律等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当物体抛出时的速度v不沿水平方向,而是斜向上方或斜向下方的,这样的情况称为斜抛运动,请用探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来探究斜抛运动受力和初速度的分解?

学生对斜抛运动没有感性认识,但学生已形成了对平抛运动的理性思维。教师把学生的探究结果总结如下:

(1)建立直角坐标:斜上抛如图7所示,斜下抛如图8所示。

(2)受力分析:斜抛受力情况与平抛完全相同,即在水平方向仍不受力,加速度为0;在竖直方向仍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

(3)初速度的分解:斜抛运动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与平抛不同,分别是vx=vcosθ,vy=vsinθ;因此斜抛运动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速度为vcosθ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初速度为vsinθ的竖直上抛或竖直下抛运动的合运动。

请用探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探究斜抛运动的位置、轨迹、位移、速度?

考虑到此题应用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要求较高及本课的容量,要求学生课外探究。

6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知道了平抛运动物体沿水平、垂直方向上的初速度及受力情况,平抛运动物体的位置、轨迹、位移、速度;斜抛运动物体沿水平、垂直方向上的初速度及受力情况。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探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方法。会用数学中的函数思想、三角函数法、几何图形法来解决物理问题。使学生养成将探究直线运动规律的方法迁移到探究曲线运动规律的习惯;养成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的习惯。

初中物理弹力教学设计范文5

一、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和捕捉物理现象中的问题,将这些物理现象与自身的生活实际体验相联系,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激发探究兴趣。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实验,激发物理兴趣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在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突破时空的阻隔,引发学生的物理实验探究兴趣,并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强化,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来。

例如:在探究“物体物质状态的变化对其质量的影响”时,要展示固态的冰融化为液态的水,而其天平显示的质量平衡的实验现象,教师就可以截取事先录制的多媒体录像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这一变化过程比较缓慢,如果采用现场呈现的方式,则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丧失探究兴趣。

2.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物理学习兴趣

将初中物理知识融入生活常见场景中,就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例如:在物理杠杆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让学生自己运用羊角锤、老虎钳、螺丝刀,拔取图钉,学生在自己动手进行生活实践的操作中,不禁发出疑问:“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可以较快地拔出图钉?工具使用的过程是利用了什么原理?”在学生感到疑惑的同时,则可以引入物理杠杆教学内容。

3.自制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初中生对于趣味性强的实验易受吸引,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实验过程,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内容时,可以自制弹簧车实验进行演示。如右图所示:

在这个弹簧车演示自制实验中,烧断弹簧中间的细线,则显示出弹簧在推动小木块时,车也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揭示出物理知识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二、利用物理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内心需求

1.运用设计对比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需求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运用对比性的实验现象,在提出问题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需求。例如:在初中物理的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内容时,可以设计对比实验:实验一,将鸡蛋沉入清水,加盐直至鸡蛋浮到水面之上;实验二,将弹簧秤挂住石块,并沉入水中,观察弹簧秤的记数。在这两个对比实验中,可以引发思考,为什么鸡蛋在清水中下沉,而加入盐后会上浮?为什么弹簧秤的记数会减小?鸡蛋和石头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如何?等。

2.创设具有悬念的问题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需求

教师创设具有悬念的问题探究情境,以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中,可以采用学生熟悉的易拉罐材料,将其加热,并移开酒精灯,再用橡皮泥材料封堵罐口,可以感受到压强的存在。同时,将这个简易实验转换为两个大小不同的试管,将水灌入大试管之中,再将小试管置入大试管中,如下图所示,可以明显地发现:在将两个试管的口倒置时,小试管不会下掉,而是会缓慢地向上移动。

三、采用不同的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1.变革直观性、可见度较差的演示实验仪器,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

在一些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中,由于其可见度、直观性较差,因而,可以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变革。例如:在演示实验“弹簧的弹性限度之内其伸长量与承受的拉力成正比”中,弹簧刻度的尺寸有限,可见度不高,因而,可以对其进行变化,采用大面积的白纸,并用粗刻度线替代刻度尺,从而提升其可见度,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

2.改进已有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物理实验中,对于证实大气压强的存在演示,通常采用水杯倒置而纸张不掉落的方式,这种实验方式会使学生产生误解,认为纸张被水粘住了,不能达到较直观的实验效果。如右图所示:可以对演示实验进行变换,将水杯更换成漏斗,在漏斗的末端套上橡胶管,并且用夹子夹住,将演示实验变换为:纸张不掉落之后,松开夹子,纸张和水均呈下落状态。这样,就可以证实纸张并没有因水而吸附,而是由于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不掉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开展分组实验中的合作探究,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弹力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课堂是学习的课堂,更是生命的课堂,需要教师去激活。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主渠道,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永恒课题。

一、新颖的新课导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也不例外。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用心设计新课导入,掌握好的导入方法,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实验导入新课

初中物理教材在许多新课的开始安排了小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小实验来导入新课,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讲液体的压强时,可以让学生先回家做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薄塑料袋直接接在水龙头上,用细线扎紧,然后打开水龙头,看到塑料袋很快就会破裂,水从裂缝处喷出来。课堂上联系学生做过的小实验,引导他们分析塑料袋破裂的原因,从而导出液体压强这一概念。讲摩擦起电时,用经摩擦带电的塑料勺或塑料梳子靠近水龙头流出的很细的水流旁时,会看到水流发生了弯曲,这样就导入了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这一课题。学生自己动手做小实验导入新课,不但能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引起兴趣,明确探求的目的与方向,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技能。

2.日常现象导入新课

学生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很熟悉,但现象所揭示的自然规律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用生活中的现象导入新课,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讲“压强”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一个常见的现象――一个人在烂泥地上走和在烂泥上垫一块木板后再走,两种情况下,陷入泥里的深浅是否一样?为什么?由此导出本课要讨论的问题──压强。又如:讲“惯性”的时候,可以举汽车起动、制动、拐弯时乘客有倾倒等日常生活现象来导入新课。

显然,用日常现象导入新课达到的效果,是无论多么美妙的语言都替代不了的。教师应抓住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有好奇心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使课堂教学生动、有效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教师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而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讲究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用好,即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用活,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例如:学完“物体的浮沉”这一节,处理书上的习题“如何区分水和盐水(密度大约为1.1×103kg/m3)”时,笔者没有局限于书上给定的器材(一支铅笔、一块橡皮泥),而是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实验进行区分。

学生在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后,提出了很多不同原理的方法。其中有一组同学提出:用弹簧测力计、细线吊着同一个物体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示数较大的那杯为水,另一杯则为盐水。方法提出后,同学们都表示这是可以的。于是笔者让学生进行了实际的判断,给了两组器材,第一组:分度值为0.1N的弹簧测力计、体积为10cm3的小铁块;第二组:分度值为0.1N的弹簧测力计、体积为150cm3的物体。实验完毕,第一组的同学意外地发现,弹簧测力计吊着10cm3的铁块浸没在水和盐水中时,两次的示数几乎是一样的,根本无法区分哪杯是水、哪杯是盐水;而第二组的同学两次实验示数却明显不一样,因而比较方便地判断出了哪杯是水、哪杯是盐水。

针对不同的实验结果,笔者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计算、分析,结果发现:第一组实验中,铁块两次受到的浮力差F浮=0.1 ×103kg/m3×10N/kg×10×10-6cm3=0.01N,而这个数字用分度值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是无法显示出来的;第二组实验中,两次的浮力差F浮=0.1×103kg/m3×10N/kg×150×10-6m3= 0.15N,此示数用分度值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是可以显示出来的。

做完这个实验,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时,学生感悟道:“设计实验时,不仅要考虑到理论的正确,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器材,确保实验的可操作性。”而这恰恰是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很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试想,这样一道习题,如果仅仅就题讲题,学生的思想能有这么多火花吗?但经过这样的加工、创作后,无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还是学习的成效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宪魁.物理课堂教学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初中物理弹力教学设计范文7

一、利用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教学反馈的信息来看,实验演示具有生动、真实、有趣等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物理概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大气压”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首先,教师必须做好实验器具的准备工作,具体包含:硬纸片、杯子等,然后往杯子里倒水,将纸片放在杯子上,让盛满水的杯子和盖在杯上的纸片倒立,最后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结果.此时学生发现硬纸片不仅没有掉下,杯里的水也没有流出.接着,教师自然地引入大气压这个知识点,再带领学生实验,帮助学生提高感性认知.在实验中,学生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这样的教学方式,拉近了学生与物理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引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每节课开始,学生都处在情绪激昂、精力旺盛的时期,所以教师要通过有趣、生动的内容,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物理实验作为课堂设计的重要选择,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来设置悬念.

例如,在讲“浮力”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验组织教学,以说明浮力大小和影响因素,让学生认识浮力,从而领会阿基米德原理.通过播放“南海一号”打捞视频创设情境,并提问:你是否明白沉船被打捞的原理?它蕴涵着怎样的物理知识?然后让学生思索为何气球会升空?人为何能浮于死海海面?带着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基于弹簧测力计,挂上用细线拴住的石块,并且让学生记录弹簧测力计变化,让学生发现石块受弹簧测力计的影响,其数值不断减小.再将石块放到水中,引导学生观察弹簧示数.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测力计变化与向上托的力量.最后由教师点明浮力概念.事实上,浮力大小直接影响实验活动与教学设计.在实验环节中,学生必须参与到活动中.为引导学生领会F浮与G排的关系,可以利用分组实验的方式,在易拉罐中装满水,带领学生分析和浮力相关的具体因素.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的物体重力关系,下按易拉罐的同时,小桶的水面也会随之升高,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探索水的体积和什么因素有关?此时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易拉罐侵入水的与这部分水的体积有关.也就是:除开液体,排开的液体为V排,利用实验就能知道浮力和V排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就能发现G排与F浮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物体浮力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

二、物理实验与生活实践整合,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任何学科都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一旦脱离生活,教学就显得没有任何意义.物理也是如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与生活有机整合在一起,在挖掘教学资源的同时,将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增强现实生活与物理实验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与方向”时,教师可以借助《刘三姐》中的抛绣球,将绣球作为实验材料,让全班都参与到课堂实验中.

三、利用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初中物理弹力教学设计范文8

关键词:第一轮复习;先学后教;学案;课堂;错题重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270-03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要求对各考点进行全面复习、系统归纳,力争做到突出重点、解决盲点、帮助学生构建树状知识网络图,如此大容量的复习时间有限,而学生上课后掌握缓慢的现状却需要大量时间,两者之间矛盾尖锐。知识点一多,进程一快,学生普遍出现“蜻蜓点水”,“囫囵吞枣”的现象,达不到复习该有的效果。物理学科成绩的提升见效缓慢,多次努力无果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学生将学习的重心转移到其他学科。在学生时间和精力都竞争激烈的高三复习中,根据如今的复习现状,迫切要求我们拿出办法,指导学生找到一条符合物理特色的复习之路。

一、编写学案,准备学生“先学”的素材。

对于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来说,根据考点编写适合学生基础水平与学习重点的学案,无疑是实现学生“先学”的关键。笼统来说,编写学案也就是参照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教师先把该考点近年的高考真题和精选模拟题整理一遍,研究编制一份重点突出、难易适中、设计分层的学案,让学生在学案的主线下进行自学。通过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仔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入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案应该提前一天下发,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回忆,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并标记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当天做,当天交,教师全部批阅后掌握学生知识的遗忘点与盲点。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发现找到典型、有针对性的内容是编写学案的关键点。由于受到传统教育习惯的影响,老师总喜欢将预习作业设置成几道习题。而对于这样的预习,我们发现其实学生很难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我们原先在平抛运动复习时的学案预习作业设计如下:

1、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下落过程中的某一秒内,物体运动方向由与水平方向成30°变为与水平方向成45°角,求:①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多大?②这一秒前物体已运动了多长时间?

2、如图所示,小球以初速度v0自倾角为 的斜坡顶端被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作用且斜坡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1)小球需经过多长时间落到斜坡上?落地点到斜坡顶端的距离是多大?

(2)小球被抛出多久距离斜坡最远?

3、如图所示,光滑斜面长为a,宽为b,倾角为θ,一物块A沿斜面左上方顶点P水平射入,恰好从下方顶点Q离开斜面,求入射初速度。

我们试图用这三个例题让学生回顾平抛运动的规律和解题方法,并类推至类平抛运动的求解方式,达到提升的目的。而事实却是学生在拿到学案时并没有去翻书查资料,只是用自己那些模糊的记忆或者说是错误的记忆将题目做了一遍,在这一题时就没有回忆分解的方法求解。这样后面的题目根本无从下手。因而没有达到预习的目的。上课的时候复习效果很差。所以我们讨论,要降低预习的难度,对于那些困难的学生要慢慢引导,最后将知识点以填空的形式呈现,辅以一道较简单的例题。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简单地回顾了知识点,做到上课听得懂,提前知道学习要点:

1、平抛运动的定义和性质:

(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____________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_________下所做的运动。

(2)性质: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 的________________运动。

2、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和基本规律:

(1)研究方法: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即水平方向的________________和竖直方向的_______________。

(2)基本规律:(从抛出点开始计时)

①平抛物体的位移:

x= y=

S= =

tanθ= =

②平抛物体的速度:

Vx= Vy=

Vt=

tanα= =

例、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初速为20 m/s,物体运动3s后,求:

①物体的末速度?②物体运动的位移?③位移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而速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求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抓住课堂,实现教师“后教”的价值。

课堂永远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实现教师“后教”价值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对学生学案的批改,发现学生的知识的遗忘点与盲点,准备好与这些知识点相关的素材,对主要知识点通过条件变化的变式、情景变换的变式,对有些关键知识点加深难度,准备好针对这些知识点的补充例题,课堂上加以强化和落实。

复习课的教学容量大、内容多、有难度,讲解过程需要体现层次性和提升感,注重讲解知识规律和解题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按照教学规律,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但“遵规”不是“守规”,不应唯教案施教,而该根据课堂情况,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对于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据学案批改情况的反馈,老师上课时所讲解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增减,讲解的形式也是因人而异。

我们在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复习学案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预习题:

例、如图所示,斜面足够长,其倾角为α,质量为m的滑块,距挡板P为s0,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滑块沿斜面方向的重力分力,若滑块每次与挡板相碰均无机械能损失,求滑块在斜面上经过的总路程为多少?

从学案批改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不够到位,于是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随堂练习:

【对应练习】如图所示, AB与CD为两个对称斜面,其上部都足够长,下部分别与一个光滑的圆弧面的两端相切,圆弧圆心角为120°,半径R=2。0 m。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离弧底E高度为h=3。0 m处,以初速度 0=4 m/s沿斜面运动,物体与两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2。求:物体在两斜面上(不包括圆弧部分)一共能运动多少路程?(g=10 m/s2)

经过课堂训练和讲解,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基本意识到其中的相似之处即阻力做功的特点,所以在此基础上,我又举了两个例子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补充1、空中有一质量为的m小球,从H高处下落,撞在地面上,碰撞过程中无能量损失,直到小球处于稳定状态,空气阻力不能忽略,求整个过程中,阻力做的功。

2、如图所示,一物体质量m=2 kg。在倾角为 =37°的斜面上的A点以初速度 0=3 m/s下滑,A点距弹簧上端B的距离AB=4 m。当物体到达B 将弹簧压缩到C点,最大压缩量BC=0。2 m,然后物体又被弹簧弹上去,弹到的最高位置为D点,D点距A点AD=3 m。挡板及弹簧质量不计,g取10 m/s2。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

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更容易把握知识内容的难点和重点,但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的教学不可能照顾到所有,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内容的增删。

三、错题重组,巩固“先学后教”的效果。

学生一轮复习阶段最大的问题在于 “蜻蜓点水”式的学习,课堂教学不算是效率低下,而是效率不能持久。也不是学生不学,而是学生焦躁的心理让学生停留在肤浅的知识表层,或者是没有时间也没有办法去解决它。那么,错题重组,也许能成为突破这一阻碍的利器。

如图所示,我们将出现错误的习题以图片的形式加以展示,让大家来分析同学解题时存在的问题,学生在作业本上将老师讲解的过程进行有效的记录,并及时加以订正。从学生自身的预习发现问题?――老师第一次批改了解问题――课堂分析讲解问题――课后订正反馈解决问题等几个步骤,让学生踏实做好每一步。每一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书写,完成学习任务。像这样的批改实录我们通过图片的形式得到保存和归类,加以合理的综合和讲评,可以让学生快速明白解题中的关键,通过类比感悟,掌握规律和联系。而正是在这样的引领中,学生的思维乃至几乎是全班同学的思维,全部被调动起来,处在一种高度紧张和深度开放的状态,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许多学生在进入高三后,无论从自身要求还是老师要求,都会建立一本错题集,用以巩固、反思。而作为老师,对于整理和反思,我们有学生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有眼光分辨错误的典型性,有时间进行相似错误的比较,有能力知道错误形成的原因,也比学生更明白解决这样错误带来的报答。所以,从老师层面将学生的典型错题有计划的保存和整理,并适当地拓展和变化,重新组卷测试,可以为学生节约大量的时间,也可以检验学生平时问题所在,更可对照自身教学的薄弱环节,有效改变自己的教学手段,巩固“先学后教”的效果,达到双赢。

【错题】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图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的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1m/s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4kg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AB间的距离2m,(g取10m/s2。)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3)从A处传送到B处的时间

(4)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动速率。

这是我们保存整理的学生错题之一,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对传送带的运动情况缺乏正确认识和细致分析,对传送带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判断失误,导致对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因而对运动状态的分析和运动过程的分析混乱。为检测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最新掌握情况,我们在原题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设计了以下针对性试题:

【拓展1】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7°,其以4 m/s的速度向上运行,在传送带的底端A处无初速度地放一个质量为0。5 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 =0。8,AB间(B为顶端)长度为25 m。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物体的运动性质(相对地球)。

(2)物体从A到B的时间为多少?(g=10 m/s2)

【拓展2】如图3-6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以速度v=10m/s匀速运行着。现在传送带的A端轻轻放上一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因数μ=0。5,A、B间距离s=16m,则当皮带轮处于下列两情况时,小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分别为多少?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2。

1、轮子顺时针方向转动;

初中物理弹力教学设计范文9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课程 弹性教学模式 路由机制

1 引言

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照本宣科”模式大行其道,这有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性强的特点。因缺乏科学合理且可操作的教学模式,授课过程必然是概念堆砌,缺少主线,不成体系,加之实践环节薄弱,考核方式传统,严重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本文首先从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本身所具有的弹性展开论证,对该课程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即授课方式、实践方式及考核方式所存在的弹性有针对性地展开论证并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最后给出了教学效果的例证。

2 “计算机网络”课程弹性教学模式的制定

2.1 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的弹性

任课教师首先应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体系的弹性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这一特性决定了其知识体系的宽广性。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又是时代应用需求驱动的产物,这又决定了其知识体系局部的时效性,加之新型通信技术深层次的不断融合(如IP网和3G的结合)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本身的不断深化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执众多技术发展之牛耳,这导致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的弹性化,其课程知识体系的弹性是其应用技术弹性的自然“镜像”,并非故弄玄虚。

该课程知识体系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教学模式的独特性,即采用弹性的教学模式。

2.2“计算机网络”课程弹性授课方式的制定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弹性授课方式始于弹性授课计划的制定,落实于弹性的课堂教学形式。

2.2.1弹性的授课计划

弹性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授课计划的制定要明显区别于本专业其他课程,授课时应围绕当今Internet路由体系结构的宽广视角而展开,即当今Internet物理上由具有独立网络技术的局域网、广域网、Internet骨干网组成,Internet域内路由(如OSPF),域间路由(BGP)是其主线。这种授课内容的布局模式应该适合于任何种类和层面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授课对象,差别仅是内容讲解深浅程度的把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新速度快的现实特点要充分(且必须)反映到授课计划中来。即授课计划不能写死,而要有核心且有空间,使其具有良好的弹性或自适应性。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新永远遵循着“无止境地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的目标,这导致新技术实现的“不择手段”性,意味着大量新网络基础理论“背叛”性(即有悖于设计初衷)的涌现出来,要多选择这样的实例使学生体会这一规律。例如,当网络层的传统路由协议(尤其是BGP)对在路由失效时因收敛时间过长而导致传输延迟的增加表现的无能为力之时(当然设法缩短收敛时间是自然的必然的研究方向,也正在进行),而另外一些研究者打破常规提出了覆盖路由体系结构(Overlay Routing Architecture),即在原有路由层之上构建了弹性覆盖网(Resilient Overlay Network),从应用层完成端到端(End-to-End)的路由选择,从而大大缩短了路由的收敛时间。目前该覆盖网络路由理论和传统网络路由理论的应用并存。国内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覆盖网体系结构BSMON及多播服务模式,从根本上弥补了网络层多播的先天不足,使世界范围内的多播成为可能。需总结强调的是,覆盖网的出现有悖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最初设计理念,即“层次间功能不重叠“的设计思想(但应用效果是原方案所不及的),这一直被称为其特色的设计却成了新理论产生的羁绊和禁锢。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不深入追踪思考类似的现象,不仅不能对新的网络应用从理论上做出合理的解释,反而会前后矛盾!这里的关键问题不在于大量计算机网络新理论的出现,而在于一些新理论和原有理论的“背道而驰”。对待这样的知识点,教师应给学生一个怎样的交代?方法只有一个,即“留有空间”!切忌将课本中的定义规则,尤其是算法当作真理而采取“封顶”式讲解、记忆和考核,这里建议采用“解释理论产生的技术背景―解释理论本身―探讨现在和未来的技术背景―勾画新理论”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勾画新理论”就是“留有空间”的具体表现,这种引导学生“勾画新理论”的能力应该做为一个优秀计算机网络教师的重要标志。

弹性的授课计划要靠弹性的课堂教学落实。

2.2.2 弹性的课堂教学

弹性的课堂教学是弹性授课计划的实施过程。需学生和授课教师共同合作完成。

这里要求学生上课之前必须进行课程预习,了解本次课程和已讲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带着对问题的初步思考走进课堂。第一节课由教师讲授,第二节课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这对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老师将授课计划中的“留有空间”、“勾画新理论”的理念在第二节课中应充分展现出来,学生在“留有空间”中“行走”需要教师高质量的引导,教师对讲授的知识“留有空间”越大,带领学生“行走”越合理,越接近知识内核。

弹性的授课方式还需弹性的实践环节对课堂知识给予拉动和提升。

2.3“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弹性实践方式

弹性的实践方式指弹性的认识实习内容、弹性的开放式实验内容及弹性的课程设计内容。

2.3.1弹性的认识实习内容

这里建议认识实习在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前一学期进行,认识实习要求任课教师和实习基地的网络工程师共同切磋制定好实习计划,并分两阶段进行,首先是网络工程师来校讲解该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现状,重点在于对本单位的应用需求、网络拓扑结构和关键网络设备设置、各种服务器及防火墙等内容进行总体介绍,然后安排现场参观及网络工程师和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网络的感性认识,为下学期的课堂学习打下一良好的基础。

但认识实习的缺陷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受条件所限未能得到锻炼,校内网络实验室的开放实验项目便可做到很好的补充。

2.3.2 弹性的开放式实验内容

计算机网络实验是提升课堂知识的重要实践环节。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建设了专用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设备档次、种类及数量都达到或超过了教学评估的基本要求,但经调研发现许多高校的网络实验老师对实验内容没有足够的把握,实验题目多年不变。这里建议选择引入国内CCNA,CCNP网络工程师教材中的一些可操作的实验项目,在满足配置要求时学生可以自带题目进行验证性实验,也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创新性实验,从而提高实验内容的弹性。

实验教师的素质应通过外出培训、自修和部门内交流等方式予以提升,考核学生先考核实验教师,摆脱实验教师仅是实验设备和上机学生管理员的次要角色。

2.3.3 弹性的课程设计内容

本着“念书不是学习的目的,而是创出新知识新体系的手段”(扬振宁教授语)的原则,课堂上的“勾画新理论”在课程设计阶段得到了落实。

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了网络课程设计,以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但对设计题目的选定工作量投入不够。大多是要求学生用WinSocket 实现课本中如 :FTP、TCP、TELENET等传统协议的功能。原因主要是好的课程设计题目的确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总结归纳,鼓励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与老师争论的内容整理成题目并建议老师量学生之力,从所从事的网络纵向或横向课题中精心抽取出一些“片段”,做为设计的题目,使课程设计成为“留有空间”的大胆尝试环节,哪怕是失败或得不出结论。好题目需要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多年的沉淀,故课程设计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弹性。

以上三个实践环节是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逐步提升的自然与强行的过程。

授课和实践的效果都需科学合理的量化评定,故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要给予特殊的考虑。

2.4“计算机网络”课程弹性的考核方式

弹性的考核方式体现在总成绩的构成及其权重。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弹性的考核方式能从根本上打破学生应付考试的心态,使考试成为一次特殊形式的学习。

2.4.1常规成绩评定

经调研发现,常规成绩评定法非常不适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考核。

常规成绩评定法是:总成绩 = 平时成绩(20% 或30% )+ 笔试成绩(80% 或70% ), 其中平时成绩=上课出勤率+课堂提问+实验成绩。因该课程一般为合班(4-6个班)上课且采取满堂灌的授课方式,点名和课堂提问只能是随机几次或没有,加之学生缺乏预习准备,回答问题质量都不会很理想。实验成绩一般根据实验报告来评定。因对实验过程缺乏监控,实验报告抄袭现象严重,实际成绩很难采集,成绩失去了意义。

2.4.2弹性成绩评定

弹性成绩评定反映在对实践成绩的灵活掌握。

这里建议平时成绩占60%,考试成绩占40%,其中,平时成绩=课堂讨论(10%)+实践成绩(50%),实践成绩=实习成绩(10%)+实验成绩(10%)+课程设计成绩(30%)。

课堂讨论成绩是一弹性考核点,因授课计划中的预先合理安排,效果有底线保证。实践成绩中的实习成绩为一弹性考核点,其成绩根据实习报告的内容而定,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结论。实践成绩中的实验成绩采用准备充足的实验项目,对所做实验项目采用抽签选取的考核方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可一定程度借鉴CCNA,CCNP网络工程师实践部分的考核方式,现场给分,保证了实验成绩的真实性。课程设计成绩为原有考核点,因题目选定的原则区别于以往(如2.3.3所述),效果自然不同凡响,可根据题目设定的合理性,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程度而定(如果授课对象是计算机硕士研究生,该考核点可设置为计算机网络成绩的全部)。同学们普遍反映,一个好的课程设计题目能够使学生将其他各个环节所学到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迅速整合和升华。

2.5 弹性教学模式的效果例证

该弹性教学模式在东北大学总校和秦皇岛分校及燕山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近几年教学实践中获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无论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的学生,其知识的宽厚程度和强动手能力都受到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的普遍认可,从而验证了该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

3 结束语

本文以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弹性教学模式为剖析对象,给出了制定该课程弹性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教学实施方案。弹性和原则并不矛盾,兄弟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任课教师可遵循该思想来制定出符合自己校情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弹性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刘杰民.基于路由机制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05年全国青年教师计算机教育优秀论文集.

[2] Liu Jiemin, Zhao Yuhui, et al. A QoS-Satisfied Interdomain Overlay Multicast Algorithm for Live Media Service Grid, GCC 2005, LNCS 3795, pp.13-24, 2005.

初中物理弹力教学设计范文10

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114-01

探究式教学就是要将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主动地思考问题、参与讨论、寻找课题的答案。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加强对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探究,注重探究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法中的应用。

一、结合学生特点,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难以摆脱“一言堂”的束缚,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大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新课改倡导的探究式教学则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新课标要求为学生创造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的学习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将其与实际教学内容结合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探究课题,并通过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为其安排合适的学习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活动中为自己定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使其在积极参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密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密度的概念,教师往往会组织学生利用天平和量筒对物质的密度进行测量。在完成实验分组后,教师要挑选出每个小组中较为细心、读数更为精准的学生负责对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和记录;让操作能力更强的学生负责校准、称量等操作;让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数据的统计和计算;让责任心较强的学生对操作、读数、计算等环节进行监督和检验。通过明确的分工,学生们各司其职,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和质量,还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对物理的抵触和恐惧心理。

二、加强实验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参与度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探究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物理素质。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另一方面要主动设计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探究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参与度。而探究性实验中出现实验数据不一致、实验结果与课本不同等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加以捕捉,并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思考这些问题,让学生通过亲自设计和动手实验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缜密、严谨的科学态度。

如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的实验中,教师在学生完成实验后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各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轮流测量同一石块的重力,要求各小组只能使用本组的弹簧测力计。在讨论交流时,学生发现各小组得到的实验数据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差别。“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误差呢?”教师问道。“是大家读数习惯不同造成的读数误差。”“是因为弹簧测力计不同,有的小组校零不准确造成的。”“肯定是石块的重力超出测力计的量程造成的。”学生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积极设计新的探究方案来控制无关变量,找出真正的原因。

三、注重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交流和讨论可以实现认知角度、思考方法等信息的互换,对激发灵感、启发思维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要为学生的交流和讨论留足时间,然后再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讨论要以开放式讨论为主,学生在交流后要对彼此的观点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够做到放弃错误的答案,接受和坚持合理的观点。

如在教学《压强》相关知识时,教师在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后,将学生分小组讨论“压强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刚开始学生之间还比较拘谨,发言不够活跃。此时,教师示意小组里较为活泼的学生先发言。“我们钉钉子的时候,钉子与墙体的接触面积特别小,压强就变得特别大,所以钉子就容易被钉到墙里了。”“没错,所以我们摁图钉的时候才会这么容易就摁进去。”“那什么时候需要压强变小呢?”“我们坐沙发时接触面积变大了,压强就小了,所以我们坐沙发会比较舒服。”慢慢的,学生越来越活跃,得到的观点越来越多,既及时巩固了当堂所学的知识,也提高了学生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初中物理弹力教学设计范文11

1、《中国神火》是我国第一部全景式地反映我国“两弹”(导弹、原子弹)创业史的电视文学作品。共十集,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集中的几个分镜头:著名火箭专家钱习章在美国特米那岛的生活片段。课文通过环境的烘托,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性格的刻画,展示了这位科学家眷恋祖国的拳拳之心,报效祖国的殷殷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党和政府对知识分子高度重视和热情关怀。电视剧《中国神火》在第十二届电视剧飞天奖中获优秀编剧奖,在第十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中荣获优秀电视连续剧奖。

2、《中国神火》剧情

新个国的元勋们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决策“两弹”上马,于是一大批抱着拳拳赤子之心的知识分子,从国外,从全国各地汇聚祖国的心脏,震惊世界的中国两弹事业这一幕壮丽的话剧就是这样在历史舞台上开演了。

勘探铀矿,原子弹试验基地建设,原子弹靶场建设,导弹基地建设都在紧锣密鼓之中。当我国“两弹”的航船开航时,“老大哥”背信弃义。中共中央决定全面加快中国两弹建设的步伐。一群在苏的中国留学生毅然返回祖国,参加祖国的“两弹”研究。

在一代优秀的核物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原子弹的轮廓初步勾勒完成。中国第一颗完全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弹道式导弹研制完成。艰苦卓绝的“两弹”战役已经胜利在望。1964年6月29日,随着“点火”的口令,导弹底座喷火,弹体缓缓升空,飞驰上云空,带着一条潇洒的白线,导弹渐渐隐去。我国第一颗自行设计的弹道式导弹发射成功了。

1964年10月16日,在罗布泊中心,升腾起一片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从此,全世界重新估计我们可爱的祖国啦。

3、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与钱学森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大。1935年赴美留学,1938年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著名专家冯·卡门指导下获博士学位。

1943年,他与马林纳合作完成的研究报告《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为美国40年代研制成功地对地导弹和控空火箭奠定了理论基础。其设计思想被用于"女兵下士"探空火箭和"二等兵A"导弹的实际设计中,所获经验直接导致了美国"中士"地对地导弹的研制成功,并成为后来美国采用复合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的"北极星"、"民兵"、"海神"导弹和反弹道导弹的先驱。以他和卡门名字命名的卡门-钱学森公式成为空气动力计算上的权威公式,并被用于高亚音速飞机的气动设计。

由于他对火箭技术理论卓有建树,并于1949年提出核火箭的功能设想,因而在当时被公认为火箭技术方面的权威学者。

1955年,钱学森冲破美国当局的层层阻挠回到祖国,投身于创建中国航天事业当中。1956年2月17日,他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建立我国国防工业意见书》,最先为我国火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同年10月,他又受命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第一任院长。接着,他长期担任航天研制的技术领导。

在他的参与下,1960年11月我国发射成功第一枚仿制火箭,1964年6月29日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火箭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65年钱学森建议制订人造卫星研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最终使用我国第一颗卫星于1970年到太空遨游。

在50年代初,钱学森把控制论发展为一门技术科学--工程控制论,为飞行器的制导理论提供了基础。他还创立了系统工程理论,并广泛应用。

由于钱学森在中国航天科技方面的卓越成就,1989年6月,国际理工研究所向他颁发了小罗克韦尔奖章;1991年10月,我国政府授予他"杰出贡献科学家”的称号。

4、电视剧本是一种供拍摄电视剧、也可供读者阅读的文学剧本。电视剧的拍摄是根据电视文学剧本编写分镜头剧本来进行的。

二、教学设计思路

整堂课的教学分为“导入、基本内容、人物描写、环境描写、课堂总结”这五个环节(重点是两次讨论)来完成。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了解剧情的基础上,运用讨论、阅读、点拨、朗读等方法,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把握电视文学剧本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岚、幢、墅、翰”等4个字。

2、了解电视文学剧本通过描写环境和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等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

3、初步学会通过分析场景和人物动作、神情、语言及其细节,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方法。

4、感受科学家钱习章的高风亮节和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了解电视文学剧本通过描写环境和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等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

②、初步学会通过分析场景和人物动作、神情、语言及其细节,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方法。

2、教学难点

把握钱习章这一人物的思想性格。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中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导入新课

①、2003年10月15日上午九点多,我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你们知道是什么事吗?

②、“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中国的壮举,是所有炎黄子孙的骄傲。我们的航天事业走到这一步真的很不容易。从最初的两弹(就是导弹和原子弹)的创业到第一颗卫星的发射,直至今天的载人飞船上天,祖国走过了一条异常漫长而又艰难的路,其间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失落有自豪。而在这条路上,最令人感动的是最初两弹的艰难创业了。《中国神火》就是我国第一部全景式地反映国家“两弹”创业史的电视文学剧本(板书)。《中国神火》中的“神火”可以说就是指这里的导弹和原子弹。这部电视文学剧本共十集,它讲述了在五十年代,我国的核物理学家在“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带领下,克服种种的困难,自力更生,完成了两弹的研制工作,制造出了自己的导弹和原子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从《中国神火》第一集中节选出来的几个分镜头。文章中的钱习章就是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为原型塑造的。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引导学生通读课文、了解剧情

1、《中国神火》是整个电视文学剧本的题目。而我们的这篇课文只是其中的节选。所以老师首先想请大家根据节选的内容给课文取一个恰当的小标题,并阐述你们的理由。

2、学生取小标题,并阐述理由。

3、内容要点(理由):(点拨: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

①、小客厅里,钱习章怒斥美国政府无理阻拦他回归祖国的卑劣行径,急切寻找冲破阻力的方法。

②、海岸旁,钱习章仰天涌热泪,深情望东方;钱夫人献计解忧虑。

③、小客厅里,钱习章通过助手巧妙地送书信。

④、中南海西华厅,获急电,努力争取钱习章回国。

4、归纳中心事件:我们通过给课文加小标题,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中写的“钱习章要回国,和美国政府不让他回国”构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冲突。具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就是电视文学剧本一个突出的特点。文章就是围绕着这一个矛盾冲突来展开的。

那么围绕着这一矛盾冲突,人物的感情又是怎样变化的呢?(点拨:钱习章先是怎么样的,然后是怎么样的,最后又是怎么样的?又是怎么样的?你能各自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从这一矛盾冲突中你能看出钱习章的思想品质吗?是怎样的?(板书:爱国)

板书:

(三)、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人物动作、神情、语言、细节,把握人物思想性格。(老师适时点拨。)

1、从这里(指着板书)我们可以看出,课文是围绕着“回国”这一中心事件,在矛盾冲突中推动剧情发展的,从而使文章的情节一起一伏,深深地吸引了读者。那在这些情节中,哪个情节是最吸引你的呢,为什么?

或:从这里(指着板书)我们可以看出,钱习章的感情是随着矛盾冲突的变化而变化的。课文中每一次变化都写得非常生动,每一种感情都描绘得淋漓尽致,那这当中,哪一种感情的描绘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为什么?

2、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阐述你们小组的探究结果——答案力求完整、具体。好,请进行。

3、四人一小组,分组探究,寻找内容,阐述理由。(要求:阐述理由时力求有条理。)

4、点拨:

①、在每个场景中钱习章有哪些特征性动作和个性化语言?神态又是怎样的?这样写有何作用?

②、在第一个场景中,作者为什么要写钱习章妻子的神情、动作和语言?

③、在第三个场景中,写助手的神态、动作有何作用?

④、体会一些重要语句的含义。

5、探究内容要点(一):

①、动作、神态:

A、“举起\摔\敲打”——怒不可遏,迁“情”于物。

B、来回踱步——内心烦躁,“情”露于形。(备课思考——踱:慢步行走。在这里用词是否恰当?)

C、落坐——心情忧郁,非常传神。

D、“冲出、推开、拨开、奔过、抓住、喘着”这一系列动作,“仰脸朝天,泪如泉涌”的神态显示了他对祖国无限的爱,对美国政府的迫害极度的恨,爱恨交集,激荡难息。

E、“眼睛一亮”“紧紧抓住妻子的手”,这一“亮”一“抓”充分体现了钱习章对祖国的无限信赖,对回归祖国充满了信心。

F、“书稿交给助手”“向助手一笑”“望着助手的背影,双眼充满希望之光”“挥挥手”这些描写交代了转交书信的巧妙过程,表现了钱习章争取摆脱美国政府无理阻拦的坚定性,对回归祖国充满希望。

(点拨:你为什么这样理解这些动词?这些动词能用其他的动词替换吗?为什么?)

②、语言:(让几位学生反复朗读语言,体会其中包含的感情。)

A、三次反复说“岂有此理”——对美国政府无理阻拦的强烈谴责。

B、“我已经等了整整四年了,四年哪,四个春夏秋冬,我还要再等吗?”——反复、反问的句式表达了急不可耐的心情和对美国政府无理阻拦的强烈不满。

C、“我要去控告,去、去控告,这个一向标榜(人权宣言)的国家却侵犯了我的人权!”——满腔愤怒溢于言表,一针见血地揭露了美国政府的虚伪本质和卑劣行径。

D、“回不了祖国,我的病好不了,你让我望望东方的海岸吧”这句发自肺腑的话表达了钱习章眷恋祖国之心。

E、“钱习章……!”句中的省略号和感叹号,表达了丰富的含义,无限的深情:望不见又望得见,因为心底早已把祖国牢记!一想起祖国,就会感到慰藉,增添力量。

(点拨:先请一个学生读,然后再让学生评价,评价后再读,再评价,然后齐读,老师评价鼓励。)

③、通过钱习章妻子的神情、动作和语言描写,从侧面作衬托。“惊恐”这是异乎寻常的神情,反映了钱习章愤怒的程度出乎她的意料。

④、从助手“崇敬地望着”“会意地点头”说明钱习章的学术造诣,爱国举动得到了正直的美国人的崇敬和支持。

⑤、分析有关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品质。

A、描写了接到“急件”后的神情和言行:“浓眉已经轻轻扬起”——表明信的内容引起的兴趣和关注;“突然放下信纸”——兴奋、喜悦;“一步跨进门”“大声笑起来”——喜形于色;“好,好!机会来了,机会来了!”——反复念诵,流露了对钱习章的关切,对钱习章有机会回国的欣喜之情;“钱习章有可能,不,一定能回来了!”一一语意递进,表示了对钱习章的信赖及支持钱习章爱国行为的决心。

B、思想品质:热爱祖国,对知识分子高度重视和热情关怀

6、探究内容要点(二):分析环境描写,把握人物思想品格,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等刻画人物形象是直接描写,通过其他人物来刻画人物形象是间接描写,在本课文中还有没有通过其他的手段和内容来刻画人物形象呢?

②、找出课文中有关的环境描写,体会它的作用。

A、课文开头海岛特定自然景象是:“昏暗的天色”、“混浊的海浪”、“撕扯阔叶乔木的海风”。这样描写,与往日的“优美”“奇丽”的“异国风情”形成鲜明的反差,渲染晦暗、沉郁的气氛,烘托了人物烦躁、郁抑、愤怒的心绪。

B、在钱习章冲到海边,“仰脸朝天,泪如泉涌”后,写“海浪拍岸,涛声送云”、“海浪拍人批石上,飞酒开一阵涛雨”。真切地烘托出他对祖国的爱,对美国政府迫害的恨,爱恨交集,激荡澎湃。

C、第二处是“海浪像是平静了一些了。天边显露出一抹暗岚。”烘托钱习章想起祖国,感到了一些慰藉和力量,忧虑逐渐消失,心情平和了一些,预示回国之事会有转机。

D、第三个场景中“曙色”“斜射”“悦耳的琴声”“窗外晴空丽日”等环境描写暗示了沉郁和忧虑的消除,转机和希望的出现;表现出钱习章放下了心头的重压,感到浑身轻松、满腔喜悦;烘托了人物开朗的胸怀和光明的前景。

③、小结: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揭示人物思想品质。

(点拨:前后的环境描写能否调换,为什么?能用课外的例子说说你的理解吗?)

7、请学生小结:看到同学们的探究结果,老师感到很高兴,因为从这里可以看出你们开始真正懂得学习,学会学习了。现在,老师想请你们谈谈你们这次探究学习的心得: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有谁能总结吗?

明确:

①、通过分析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再者是通过分析侧面描写(即其他人物)和环境描写来揭示主要人物的思想品质。

②、了解电视文学剧本的特点:电视文学剧本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推动情节发展,展示人物性格;电视文学剧本往往从多方面来刻画人物,常通过特征性动作、个性化语言、性格化神态的描绘和环境气氛的烘托来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征。

初中物理弹力教学设计范文12

关键词:教师主导作用;静摩擦力;教学设计

G633.7

一、教师主导作用的涵义

何谓“教师主导作用”?有学者(王多宏,周俊明,2007)认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培养目标,拥有知识、经验、技能并能传授,同时能预见教学进程,处于支配地位,很大程度影响教学质量的作用。[1]有学者(李军星,2013)认为教师要在六个方面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学习方法、教学参与、教学评价。[2]通过以上梳理,可以发现教师主导作用绕不开一个单词:“支配”。也就是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支配性的地位。支配性地位的作用可以使一堂课或成功或失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很大程度的影响着教学的质量。[3]因此,“教师主导作用”自提出以来,就伴随着诸多的讨论与质疑,甚至将它视为教学中出现不良问题的诱因。主要的质疑声是认为教师主导作用凸显了师生的不平等与教师对课堂的绝对控制,下面对其进行澄清。

首先针对师生不平等性进行讨论,就人格而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并不意味着师生人格上的不平等,就教育地位而言,教师与学生在教育地位上原本就是不平等的。其次,无论教师教什么或者怎么教,教师的“教”总是服务于学生的“学”的。教师的作用并不是强制学生的思维与行为,而是以服务者的姿态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4]所以教师主导并非教师对课堂的绝对控制。“教育史上教师专制主义的片面性正在于不承认教师主导作用的服务性,从而否定了学生主体性”。[5]教师主导是学生发展的外因而非根本原因,学生是否从心理上和行为是接受教师的主导决定于学生个人[4],但即使如此,外因对影响学生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教师要主动发挥主导作用,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习。所以教师“应理直气壮地发挥主导作用,但全部的主导作用应限制在发挥外因作用的范围内”。[6]所以教师主导不仅没有问题,而且是教育质量的保障。而现实教学中存在的灌输、强制等不良教学行为,亟待我们去探讨在具体教学情境中教师“如何主导”这一问题。笔者选择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中的静摩擦力进行教学设计,尝试着说明具体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教师主导作用下的静摩擦力的教学设计

有学者提出化学课堂的系统要素为:主体要素(教师与学生)、信息要素(教学内容)以及方法要素(教学方式方法)。[7]笔者要借鉴这个系统要素应用于物理课堂之中,并以教师主导的角度加以解读。即:

主体要素:物理教师与高一学生。

高一学生于初中向高中过度的阶段,其思维特点是抽象思维进一步发展,但还需“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形象演示作为辅助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初步了解滑动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学习过二力平衡,已经知道力的矢量性,在前一节已经学习了胡克定律。

信息要素:静摩擦力。

《课标》对静摩擦力的内容标准是“通过实验认识静摩擦的规律”,活动建议是“调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利用静摩擦的事例”。[8]

方法要素: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

教学方法实际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二者在教学过程中密不可分,此处试图以教师的教为主导,促成学生的学,仅呈现教师教的方法。

1.课前的准备

主要是教具的准备:气球、打气筒、透明的厚塑料杯、毛刷、夹子、一本厚书、长弹簧。

2.完整的教学程序

创设物理情境,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兴趣。

在讲台上仅呈现一个杯子和一个未充气的气球,问学生如何用气球将杯子提起来,接下来拿出打气筒,将气球置于杯子内对其充气之后发现气球能够将杯子提到空中,引导学生观察气球形状及其与杯子内壁的关系。逐渐放掉气球里面的空气,发现杯子下落。提问:是何原因使气球既能把杯子提起,又放下?然后告诉学生,今天要学的内容可对其作出解释。

聚焦学生已知,点明教学主题,引导层层释疑。

让学生对桌面上的杯子进行受力分析,杯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再对被气球提到空中的杯子进行受力分析,提起的杯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要使杯子保持静止状态,则必须有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与之平衡,这个力就是我们此次所要研究的静摩擦力。

引导学生回忆气球提杯子的实验,挖掘所需要的相关细节,得出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杯子被提起是因为静摩擦力的作用,要产生静摩擦力,首先需要接触,除此之外还得有挤压,发生形变,最终还要将杯子提起来,使其有一个相对运动趋势。至此,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已经被清晰地梳理出来: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趋势。紧接着分析作用效果,杯子之所以想往下掉是因为受到重力的驱使,之所以没有往下掉是受到静摩擦力的制约,一旦静摩擦力消失,杯子就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所以静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

在进行以上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之后,让学生试着给静摩擦力下一个定义,引导学生从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两个方面来入手。教材上的定义为:两个相互接触并且挤压的物体,当它们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个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9]

立足旧有框架,借助实验演示,完善新知体系。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力是矢量,而静摩擦力属于力的范畴,也是矢量,因此需要分别对其大小和方向进行研究。秉承先易后难的思想,首先引导学生来探讨静摩擦力的方向。通过其作用效果可以初步得出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那具体什么是“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呢?物体是具有了“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静摩擦力的作用,所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就是假设没有静摩擦力时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向。由于静摩擦力的方向是直接逻辑推理得出,其真实性需要由实验验证。采用毛刷实验,将毛刷与书本接触,挤压,并使其对书本有一个相对运动的趋势,通过观察刷毛的方向就可以得出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理论推导一致。

接着对静摩擦力的大小进行探讨。先引导学生学生复习上一节弹力的内容:弹簧在弹性限度以内,其伸长量与弹力大小成正比。接着将厚书放在桌面上,用夹子将长弹簧一端固定在书本上,在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对书本进行受力分析:书本受到重力及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二力平衡,此时书本保持静止状态。接下来缓慢拉弹簧,使其有一个较小的伸长量,即书本除了受重力和支持力之外还受到一个弹簧的弹力,书本仍然保持静止状态,所以还受到一个与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静摩擦力。继续拉长弹簧,弹力增大,书本静止,说明静摩擦力随弹力增大,同时说明静摩擦力是可变的,教师抛出问题:静摩擦力能否无止境地增大下去?然后继续拉长弹簧,最后发现,当拉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书本动了起来,说明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值,物理学上把这个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也就是说,静摩擦力随着外力的增大而增大,一旦外力超过最大静摩擦力的时候,物体就会发生相对滑动。所以结论是:静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到最大静摩擦力之间。

三、结论:有所主导,有所不主导

立足于物理课堂系统要素来看,教师在主体要素、信息要素和方法要素三个方面都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对于主体要素,教师除了主导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之外,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表现在对学生已有知识和当下思维特征的理解。对于信息要素,基于教师的专门性,对课标要求的教学内容的掌握优于学生,因此,在把课标要求下的知识转化加工为易于学生理解的知识的阶段,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对于方法要素,教师基于对学生的理解和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演示实验的设计、提问的设计上要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教学质量的保障,但要清楚教师主导作用只是学生发展的外因,由于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发挥和个体差异的存在,课堂是动态和生成的,学生对同一物理现象的解读也因人而异,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也并不总是与教师预设目标一致,比如让学生通过杯子提气球的实验现象归纳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或者让学生试着给出静摩擦力的定义,学生的答案是无法预知的,但我们允许乃至鼓励这种生成的存在。

参考文献:

[1]王多宏,周俊明.试论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J].管理与评价,2007:112.

[2]李军星.论高中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15(6):115-118.

[3]于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64.

[4]⒓唐.“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一个经典公式正当性的论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5-33.

[5]王策三.教学认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0-121.

[6]冉乃彦.试论教育者“一身二作用”[J].教育科学研究,2010(5):14-16.

[7]占小红.化学课堂结构系统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