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校科研的特点

高校科研的特点

时间:2023-06-12 14:44:44

高校科研的特点

高校科研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科学研究 特点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于提高全社会对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技能,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改革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与其它学科的科学研究相比,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诸多显著特点。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探讨,以期给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的科研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对象(在校大学生)、教育的主体(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一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科,是一个完整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发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史,结合实际特别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研究如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大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征、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状况、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认知和所持的态度等。将教育的主体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与高校其他教师相比较所享受的基本待遇,考察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以及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认知及所持的基本态度,并提出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途径和方法。将社会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情况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它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高校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哪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思想状况,根据时代要求,充分运用现代社会提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的倾向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二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研究。这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在研究对象上,前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本身,后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的教育;在研究任务上,前者以揭示理论的实质、探讨理论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后者则以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作为主要任务;在学科属性上,前者属于基础研究,后者则兼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性质,其中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加突出。因为理论教育的研究虽然也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并以此为前提,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无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但它更主要的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即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从而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价值观念。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先搞清楚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才能解决用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进行教育和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搞好了,又能增强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进一步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繁荣。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研究实践中要平均用力,而是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后者,即应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研究。这是由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具有一般意义的教育的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意识形态性。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的一般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般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目的、内容、方法、结果等,也反映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是别的理论作为施教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活动,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有着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既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更要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研究如何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以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主体的特定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教师。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除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研究之外,更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在目前形势下,主要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问题。对此,高校马克思主义课理论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教师最有发言权。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内容,毫无疑问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的编写,首先要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性。但教材内容还必须体现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和热点,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承认,教材内容的确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专家学者、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三方通力协作。需要学术界立足中国国情,开阔视野,深入探索,产生出较为成熟和系统的理论成果,而不是浮光掠影、只言片语的评说。还需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的规范下组织编写。而无论是专家学者的研究,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都离不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日常性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最了解学生,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最为熟悉,也有最深刻的体会。专家学者的研究(有的教师本身就是专家)必须以广大教师的研究作为基础,广泛吸收教师的科研成果。教育部门的决策也是一个民主集中的过程,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其决策的最为直接的依据,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而获得的科研成果,也是重要基础。

高校科研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地方高校 特色发展 高水平大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因此,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不仅是中央对“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要求,而且也是对地方高校的要求,要求地方高校要在不同领域内各具特色,在不同层次上实现高水平。因此,任何层次、任何领域内的大学只要找准方向、集中优势,都可以办出高水平。北京建筑大学作为地方高校,近5年来,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为发展目标,积极在以下方面强化特色、提高水平。

强化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特色,履行好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基本职能,以服务强特色,以服务促发展

地方高校的发展必须根植于地方,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责,是地方高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是地方高校建设人民满意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首先,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方面,聚焦地方需求,实现学科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近年来,学校适应首都大力发展地下轨道交通的需要,加强地下工程专业方向的建设。其次,在人才培养方面,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广泛征求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用人单位的意见,确保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符合市场需要,从而使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一直在北京高校中处于先进行列。再次,在科学研究方面,坚持产学研结合,加强和地方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联系,加强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工作。近年来,学校以参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及时转化和大力推广科技成果;积极推进“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建设,同时与其他驻大兴区高校和大兴区政府联合共建“京南大学科技园”;组织参加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落地区县项目,首批落地的10个项目中学校就获得2个项目。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以服务首都城乡建设为己任,形成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的发展定位。特别是近几年来,主动对接首都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需求,全面推进服务首都计划,为首都城乡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支持和智力支持,增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被确定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

强化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坚持产学研结合道路,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是特色办学的最直接体现。地方高校一般是行业性、教学型高校,只有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职能,走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在同类院校中争创一流的目标。学校始终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了注重实践教学的传统。积极构建以工程技术教育为主体,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两者相互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推进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推进“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部级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工程教育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成了校内外实习基地百余个,市级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6个,基本实现了每个专业都建有产学研用一体化、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以新校区建设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为平台,建立土木、环能、电信、机电、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计6个学生创新工作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采取引进行业、企业师资与课程,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与学术单位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与专业实践,合作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等措施,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的学生培养模式。与承揽国际工程项目的建筑企业合作,选派学生到海外进行工程实践,拓展国际视野,积累国际工程实践经验。发挥与行业企事业单位联系紧密的优势,探索建设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联合体,在合作企事业单位建立固定的学生实习岗,安排学生以接力方式轮流实习,既固化实习基地,又拓展就业基地。所有刚入校的博士都将选派到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锻炼至少半年,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弥补地方高校发展的短板,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促进整体办学水平的跃升

地方高校一般是教学型高校,与研究型重点大学相比,科研能力较差,科研水平较低,科学研究是地方高校三项职能中的短板,并严重制约着其他两项职能的履行。根据木桶原理,地方高校要想实现整体办学水平的跃升,必须加强科研工作。可以说,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实施科技兴校战略,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是地方高校突破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瓶颈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大多是教学型大学,或是正处于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转型期高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是地方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广泛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趋势。按照《中国大学评价》大学分类标准,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成功转型须满足以下5个指标:一是科研经费年到位量应不少于5,000万元;二是在国外及全国性刊物上年发表学术论文数不少于500篇;三是围绕特色学科形成学科群,有效覆盖面在4个以上;四是每年授予10个以上的博士学位、200个以上的硕士学位;五是社会声誉通过部级奖励成果、科学创新基地、部级基础性科研项目、学科带头人实力、特色优势学科水平等综合评价。可以看出,以上指标都依托于科研。因此,唯有加强科研工作,实现科研突破、转型方能成功。强化办学特色,走特色发展道路,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科研工作正是强化办学特色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近年来,学校深入实施科技兴校战略,按照“组建大团队、搭建大平台,拿大项目、出大成果,得大奖、出大师”的思路,坚持以科研平台建设为支撑,以重大科研项目研发为纽带,以科研团队建设为根本,采取差异化和区域化的发展策略,构建产学研紧密合作的科研创新团队,面向首都城乡建设主战场,着力开展具有首都城乡建设特色的科学研究。工作中主要是抓住4个重点,推动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是构筑平台,筑牢科研基础。科研平台是承担科研项目的载体,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地方高校的科研平台体系集中体现着地方高校的教师、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的基础设施、创新的制度安排、创新的环境、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等,体现着地方高校的整体创新能力。地方高校只有依托科研平台建设,才能切实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逐步形成一些有较强相互渗透与综合实力的群体;才能扶持国家急需的新兴学科和新的研究领域,组建科研集团军,建设一批跨学科的学术研究联合体。学校一向重视科研平台建设工作,提出了以平台支撑科技发展的思路。近年来,学校的省部级科研基地由1个增加到12个,位居北京市属高校前列,而且布局合理,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行业部门设立的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与企业联合建设的工程中心等,基本上实现了面上的全覆盖。这些科研平台承担了一大批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汇聚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术团队,产出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逐渐成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国家和地方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组建团队,汇聚攻关力量。在地方高校,教师开展科研往往缺乏团队依托,缺乏方向凝练,从而导致其所承接的科研项目级别低、经费少,出大成果的机率少,严重制约了科研实力的提升。组建科研团队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学校以学科为基础,以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为依托,从整合人力资源入手,创造条件,让各种自由、自发形成的科研团队不断成熟;加强整合,由校领导牵头,自上而下、有目的、有目标地组织建设注重学科交叉、能代表学校水平、将来在国内国际能形成一定优势的团队。这些团队都是学校承接大项目、拿国家科技奖励的主力军,学校获得的8项国家科技奖励全部出自这些团队。学校在组建大团队时注重“三合”,即注重整合,通过整合校内资源组建大团队;注重结合,侧重建设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注重联合,积极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组建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的大团队。此外,在团队建设中,学校通过在重点科研团队中建立党支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团队的战斗力;通过引进或培养团队中的学术权威,保持合理的团队结构,提升团队整体学术水平来增强科研团队的学术内聚力;通过培养团队成员坚定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营造团结、融洽、民主的合作氛围来提高科研团队的文化维持力。

三是争取拿大项目,提升科研层次。大项目是体现科研层次的主要指标。学校积极主动深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找准建筑行业发展中的关键科技问题,积极整合科研资源,不断凝练科研方向,努力拓宽项目申报渠道,集中力量做好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争取工作。5年来,学校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部级、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400项。其中,获得重大水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2007年的1项增长到2011年的13项。

四是争取出大成果,提升科研实力。学校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培育,强化科研成果管理。定期跟踪研究进展,强化成果整合工作,对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优化组合,以实现总体效果最优。加强科研成果报奖的组织工作,通过重奖国家科技奖获得者等方式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加强报奖工作,固化了科研成果,凝聚了科研团队,汇聚了人才队伍,培育了优秀人才,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科研工作,形成了良性循环。5年来,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不断实现新突破,2009年参与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2010年主持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实现了主持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项,其中1项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2012年又有1项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至此连续3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

夯实地方高校发展的支柱,加强学科建设,打牢提升水平的学科基础

学科建设是特色办学的标志和根本。学科是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平台,承担了引领科研、凝聚人才、支撑发展的重要作用。优秀人才从优秀学科走出,优秀成果从优秀学科产生,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科才能真正支撑起一所优秀的大学。由于地方高校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相对不平衡,学校工科很强,其他学科门类相对较弱,很难像研究型大学那样形成多学科齐头并进的局面。因此,选准科研突破口,凝练学科方向,营造某一学科异军突起的局面,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对地方高校来说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地方高校要想有所作为,应坚持学科的龙头地位,以创新思维加强学科建设。地方高校依据自身传统优势发展部分重点学科,形成优势并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显著贡献,是地方高校形成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学校以申博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学科振兴计划。坚持不懈按照传统方式,组织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等6个一级学科,围绕申报博士点建设目标,加强学科建设,积聚学科实力,为将来政策允许时申报多学科博士点做准备。同时,积极抓住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决定采取项目制的新方式,支持国家有重大需求、办学水平高的学科设置博士培养项目的重大机遇,跨学院、跨学科凝练了“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大都市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与安全关键技术”两个项目,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住建部的大力支持。其中“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项目,经过两个阶段的评审,从140多所高校188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首批30个实施项目之列。申博工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申博项目的成功,为学校进一步凝练了学科特色,营造了传统优势学科建筑学一级学科的异军突起,带动其他学科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2012年,3个一级学科增列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4个学科进入前15名,其中2个学科进入前10名。

突破地方高校发展的瓶颈,加强人才工作,集聚提升水平的第一资源

高校科研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地方高校 创新平台 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045-03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地方高校培育人才和聚集人才的重要载体,是为推动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科技创新平台主要包含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点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科学凝练研究方向和加强校企合作力度。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目的是希望借助科技创新平台将学科建设、人才建设与科技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充分共享,继而形成一种新的、交叉的、重要的科研组织运行模式。[1]据有关资料统计,地方高校数量占全国高校数量的95%以上,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创新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乃至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但相比985高校,地方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及科研基础能力较为薄弱。如何建设及提升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平台依托优势特色学科进行探索性和创新性研究,是实现人才和仪器设备共享的一种新的运行模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在资源设置的合理化和利用效益最大化。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途径是确定自身的优势特色,寻求全方位合作,加大人才及经费的投入,寻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争取与企业联合建立研究中心,并且加强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为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解决重大的科学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发展, 2004年7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由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制定的《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发表,标志着我国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工作全面启动。[3]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保障,是科技创新成果产生和转化的基础和载体,也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所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和重要内容,具有技术研发和转移、资源共享、共建企业等作用,是培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工具,是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支柱,更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的引擎和加速器。

组建科技创新平台可以融合更多学科优势,实现系统集成,提高担当承建重大科研的能力,获得原创的重大科研成果,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所以要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点放在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的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性。

二、地方高校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

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地方高校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是支撑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是获得原始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基本手段。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就是通过对现有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等进行多元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改善科学研究现状,增强科技的发展能力,加强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加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为地方高校科学技术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4]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有益于学科间的交叉贯通、高层次多方面复合人才的培养、高水平创新团队的组建和“产学研用”科技攻关能力的提升。

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尚处于探索和起步发展阶段,一些长期困扰平台建设的因素仍然没有得到解决。[5]许多地方高校的科技平台建设还未引起国家或地方性政府的重视,地方高校拥有的部级科技创新平台的数量太少,而且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创新平台所属学科太过于单一,缺乏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缺乏原创性成果及前沿性的研究;承担部级重点及重大项目的竞争力严重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研发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影响地方高校科研平台建设的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其主要表现在经费和人力投入严重不足等,从而导致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缓慢,建设水平低;人才引进培育力度不够,缺乏科技领军人才;缺乏激励政策,留不住人才;团队协作精神不够,没有大师级人物做台柱,科研团队如一盘散沙;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完善,因此很难形成资源优化配置。

三、提高地方高校创新平台建设的对策及措施

如何建设好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使之有序健康运行,是我们当前必须重点思考的问题。各地方高校在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的过程中,要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学科的作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要求,坚持“优化配置、开放共享”的原则积极探索各类平台建设,同时还必须结合地方高校自身特点,争取各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与经费投入,建立起符合各地方高校学科发展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平台[6],将提高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研究竞争力为目的,来建设好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

(一)重视团队建设,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整体实力

人才队伍建设是建设好科技创新平台的关键点,也是地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只有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大师级人才的引进,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采取“开绿灯、花重金、区别化”的方针,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平台人才引进专项资金、设立特殊岗位津贴和实施拔尖人才津贴等措施,积极引进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团队,才能增强学科的发展实力。同时要发挥团队的优势,利用团队的优势来弥补缺乏大师级学者的不足。利用科技创新这个平台,培养地方高校自己的大师级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重点培养年轻人。充分利用创新平台的优势,加大担子重量,在实践中创造人才,“赛场选马”,我国航天的成功经验就是很好的证明。[7]

因此,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要想具有真正的竞争实力,首要任务是加大人才引进及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其次是建立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组建多学科集成的创新团队,形成大师加团队的新格局,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具备与其他高校竞争的真正实力。

(二)加大科技创新平台专项经费的投入

加大科技创新平台专项经费投入力度是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方面。科技创新平台专项经费投入的加大对于科研工作人员和设备仪器的功效是显著的。衡量科技创新平台工作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经费投入量的大小,科研经费的多寡决定着科研成果的大小。但地方高校的科研经费往往投入不足,特别是科技创新平台专项经费的投入,这也是制约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原因之一。所以,要促进地方高校的科技发展和科研平台的建设,就必须要争取更多的政府以外的企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投入。例如,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横向科研任务的合作,首先应该积极加大对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自身前期投入,开展科学研究的前阶段研究,努力在前期取得较好的成果,为争取政府更多经费投入创造条件。在取得政府经费投入后,也要注意分阶段、重点突出地朝重点研究领域方面进行投入和扶持。地方高校在争取政府以外的科研经费投入能力较薄弱的情况下,一方面要争取学校支持,加大对科技创新平台的经费投入力度,为争取承担应用部门的委托研究课题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必须依靠政策、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来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在争取政府的经费投入方面,地方高校一方面需要省部级相关部门的支持来进行科研平台建设;另一方面,要争取各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进入省级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在此之外,地方高校也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争取地方政府的更多经费支持。

(三)整合资源,发挥地方高校自身特色学科优势,凝聚特色,建设特色型科技创新平台

地方高校除了要紧跟国家科研热点和科研重点领域外,更要注重突出和发展自身的优势特色。优势特色是地方高校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形成特色,发挥特色,创造特色是实现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的重点标志之一。第一,地方高校应树立自身的学科品牌专业,注重加强内涵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和增强地方社会发展,比如加强地方资源的合理利用及跟地方企业事业单位的科研合作等,通过对资源的优势利用给地方高校的科研发展带来长足的好处。其次,地方高校要坚持开展校企、校行、校市之间的合作,在给地方经济带来广阔发展的基础上,整合有关的资源,结合相关的优势学科,创建有独特优势的科研创新平台。在该平台建设的基础上,科技创新团队就能够更好地找准研究方向,更容易取得优良成果和获得较快的科研增长速度,积累达到一定的实力后,就可以朝更具有挑战的领域出发,进一步增强实力,从而努力成为国内外的科研水平一流的团队。

(四)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地方高校的社会认同

产学研结合是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生命力所在,坚持产学研结合是发展科学研究的根本途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校是人才、知识和技术的摇篮和重要力量,同时地方高校的责任和功能之一也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所以地方高校更应该团结学校内部资源和外部地方、企业的相关资源,努力建设完整成熟的高新技术科技平台和对内外可以共享资源的科技平台;充分发挥科技平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高的优势,找准合作的重点,积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力度,努力推进“产学研用”的结合,从而提高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

四、结论

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使命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理应坚持“突出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注重基础应用,强化平台建设,培养顶尖人才”的思路,发挥团队作用,聚集和吸纳创新人才,面向地方经济社会重大发展战略的需求,构筑知识创新体系,促进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提高地方高校综合竞争力。

[ 注 释 ]

[1] 苏跃增,徐剑波.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几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6(12):39-41.

[2] 覃永毅.基于创新平台建设的地方高校创新能力转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7):190-192.

[3] 戴晓琳,刘成敏,陈子敏.西部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实践――以宁夏大学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2):91-92.

[4] 闫健,栾忠权.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发展的策略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70-72.

[5] 骆丹,华小梅,宋浩.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管理,2007(9):20-22.

高校科研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学科建设;党校姓党;特色

一、正确认识党校学科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党校学科建设是党校事业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党校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科建设的水平体现党校整体办学实力、决策咨询地位及核心竞争力,正确认识党校学科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党校定向确定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将更好地促进党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一)学科建设是突出党校特色和发挥党校作用的重要标志

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建设是党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党校姓党,作为执政党的学校,党校各项工作开展都要坚持党性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同时,党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主阵地,在教育培训中还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和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1]。因此,党校学科建设应立足党校实际特色,坚持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把党校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阵地,逐步形成突出党校特色、满足干部培训需要的学科体系。

(二)学科建设是提升党校教学、科研和咨政水平的重要途径

学科建设涵盖内容广泛,更是党校教学、科研和咨政一体化的结合点。高水平的教科咨一体化有利于凝炼学科方向、发挥学科优势,主要体现在高质量、高评价、高级别的授课效果,高发表、高获奖、高立项的科研成果,高价值、高采纳、高转化的智库决策。同时,通过系统扎实的学科建设,将优化学科资源,拓宽研究渠道,丰富教学科研咨政成果,促进学科建设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党校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和影响力。

(三)学科建设是落实党校人才强校战略和完善学科梯队建设的重要载体

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把更多优秀人才吸引到党校事业中来,需要通过好的事业留人,即除了通过高薪酬、高待遇来吸引人才,更需要靠好的工作氛围、好的基础条件留住人才。学科建设的成效之一就是科研条件的改善,通过学科建设,有利于党校科学研究水平提高、教研工作环境改善,有利于吸引高水平人才留校、增强干事创业的动力。同时,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关键,应根据学科布局,明确各教研部和教研人员的学科方向和发展定位,促进学科带头人的迅速成长,努力形成层次分明、持续发展的学术梯队。

二、科学界定学科建设的理念和布局

2015年12月,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上就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坚持党校姓党,深刻回答了事关党校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纲领性文献[2]。面对新的发展阶段和任务,党校需要树立起全覆盖、全过程、梯次推进、重点突破的学科建设理念,并以此为基础,科学界定学科建设的框架,着力形成布局科学、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和优势明显的学科体系。

(一)推进重点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是党校学科建设的重心,是贯彻“党校姓党”,着力提升党校思想引领力和话语主导权载体。长期以来,党校系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基础方面有明显的传统优势,也是新形势下党校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着力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确保重点学科在党校的主课地位。

(二)突出特色学科发展

特色学科是符合党校和地方实际,适应时代需求和培训需求的学科。全国党校学科建设既要有共性,但也应有特殊性,在立足党校特点、适应组织要求、满足干部培训需求的前提下,使教学内容、办学形式和培养目标等方面因地、因校制宜,重点培养发展一批特色学科,既满足地方党委政府和干部的需求,又能为全国党校系统资源共享提供条件。

(三)加强优势学科打造

优势学科是以在学校历史发展上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较完善的学科条件为基础,形成一系列教学专题和研究成果为支撑的学科体系。优势学科是提升党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群,促进党校教学、科研和咨政再上新水平,充分发挥党校培训轮训干部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四)坚持学科交叉融合

党校学科交叉融合是指学术理念、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的综合运用。当前社会问题复杂多变,仅仅依靠单一的视角难以得到全面、系统和科学的认识,也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干部培训的需要。这需要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通过学科间的相互交流探讨、借鉴学习等形式,进一步整合党校学科资源,优化学科框架。

三、狠抓落实学科建设的任务和措施

为适应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好地促进党校事业发展,就党校学科建设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正确把握党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党校发展的立身之本,也是党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党校姓党、党校的学科建设也姓党,要正确把握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关键要求就是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建设思想,要把党校办成马克思主义学习的重要阵地。[3]这需要做好两个“坚持”:坚持党的理论教育和坚持党性教育。党校学科建设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思想,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建设,着重在思想上“补钙”,在政治上“定向”,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理论素养,进一步拧紧信仰的“总开关”。同时,各级党校要把党性教育纳入教学培训的主线,形成党性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满足领导干部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夯实提升党校教研咨数量和质量

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咨政数量和质量紧密相关,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升教学、科研和咨政水平。一是以精品课程为抓手发挥学科研究优势。完善的学科建设务必依托成熟的教学成果,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要使党校教学内容、教学模块和教学形式的设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老师将专题“讲精、讲深、讲新、讲活”,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要以学科研究为基础,寻找教学专题与学科建设的结合点,建立涵盖多个学科门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精品课程库,通过打造精品课程,带动其他课程建设,推动学科建设成果化,教学过程进科研。二是以科研咨政成果为载体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强化科学研究是开展学科建设的必要途径,坚持问题导向是党校科学研究的优势所在。党校科学研究实力包括著作级别、课题申报立项水平、成果获奖层次和决策成果转化等内容。这要求强化科学研究的基础地位,明确科研发展目标,提升科研层次水平,要实行课题带动科研战略,充分发挥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的重要职责,引导教研人员立足本学科及本人的研究方向,多出成果、多出精品,通过有水平、有实力和有影响的科研咨政成果增强学科创新能力,推进学科建设。

(三)加强推进党校人才队伍梯队建设

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党校学科建设的关键,要围绕学科凝聚人才,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优化人才结构,完善人才队伍梯队建设。一是积极培养引进党校学科带头人。努力在各学科领域,选拔培养出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强团队带动力的学科带头人,发挥学科带头人在本学科研究领域较深的学术造诣,在学术团队建设中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在科学研究中有较高的带头推动作用。同时,加大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科学设置条件、程序和待遇,依托重点和优势学科组建团队,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二是积极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各类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在教学科研工作上给予政策支持,搭建好中青年学科骨干展示才华的平台。三是完善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根据学科布局,明确各教研部和教研人员的学科方向和发展定位,实现全校范围的师资资源优化配置。

(四)建立健全党校学科建设体制机制

完善的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是提升党校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保障。1.建立党校各教研部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明确党校各教研部门学科建设目标和工作职责,定期组织教研部成员就学科发展方向和重点研讨交流,并实地调研。依照党校相关发展规划确定每位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定位,并纳入本教研部的学科建设体系中。建立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党校各教研部学科之间的互动交流。适时召开学科交流会,介绍各学科的最新发展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和研究成果,实现资源共享,优化学科配置。2.建立学科建设动态管理模式。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调动全校教研人员力量参与学科建设。学校制定学科建设目标责任书,通过与相关学术带头人签约,依照项目建设方式进行经费管理,任务完成情况与学科绩效考核及资金拨款直接挂钩,实现学科建设项目化管理,有利于推动学科建设科学化水平。

(五)完善党校学科建设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成熟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激发教研人员干事创业的动力,助推党校学科建设水平提升。1.制定党校学科建设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党校应按照《党校工作条例》,结合党校特色和实际情况制定党校学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学科评估在指标设置方面突出“质量、成效、特色”原则,采用“学员评价、自我评价、组织评价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并设立相关一级操作指标,作为党校学科建设考核评价的依据。[4]2.实行目标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每个学科按照党校工作部署,并结合评估指标体系制定出本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划,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和工作任务、目标。建设目标要具体和量化;建设任务与经费等要落实到人,并责任到人;规划要进行年度任务分解并进行年度检查;学校与各学科签订《学科建设责任状》并进行相关考核。3.建立学科建设奖励与问责制度。党校将以学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学科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合格,则按期拨付相关学科建设经费;考核不合格,则应暂停经费拨付,提出整改意见和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12-14(01).

[2]徐隽.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工作原则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N].人民日报,2015-12-13(01).

[3]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全文)[EB/OL].(2008-10-29)[2017-4-1].

高校科研的特点范文5

[目的/意义]以满足高校教改热点———重点学科建设需求为目标,研讨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途径。[方法/过程]分析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对学校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阐明特色馆藏与学科建设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剖析特色馆藏建设存在的问题,给出促进重点学科建设的特色馆藏建设途径。[结果/结论]学科建设对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起着指导作用,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又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基于重点学科的特色馆藏建设途径包括做好前期规划,收集和整理重点学科所需资源;找准类型标准,确定展现形式;做好技术协调;开发二次、三次文献;不断更新特色馆藏内容;选择适合馆情的学科馆员制度。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学科建设;特色馆藏;重点学科

浙江大学原校长潘云鹤曾说:“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核心工作。”学科建设代表了办学水平,决定了办学方向。学科建设水平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要素之一,是学校工作的龙头。学科特色决定了办学特色,高校一切工作围绕学科建设来开展。图书馆在学科文献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多载体服务体系上的建设,是高校教学、科研成效的直接反映,是学科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科建设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从影响学科建设的诸多因素来看,图书馆对高校学科建设起着其它因素不可替代的作用[1]。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对高校的学科建设、整体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这是由高校图书馆的性质、功能、定位所决定的。高校学科建设与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关系密切,存在着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高校图书馆满足学科建设需求、促进学科建设发展的途径是紧密围绕学科建设来整合、优化、创新资源建设,面向重点学科建设特色馆藏和学科服务。

1学科建设、特色馆藏的概念

1.1学科建设的概念

学科、专业是高校最关键的两个名词,这两个词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不同的含义。专业是培养学生的组织形式,而学科则是培养教师及研究生的组织形式。学科分为一般学科、重点学科、特色学科、精品学科,确定学校的学科门类、学科、专业,也就确定了学校的学科建设方向,学科方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由此来看,满足高校学科发展方向的文献资源保障,也就基本达到了学校学科建设中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要求。高校学科建设既要聚焦前沿学科和新兴学科,也要兼顾传统学科和交叉学科,走特色化的发展路径是目前高校发展的趋势之一。学科建设主要内容是学科的专业方向设置、学科的人才培养、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学科的基地建设、学科的学术成果建设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很多发展方向。任何一个学科组织都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方向上争创一流,它必须作出选择[2]。因此,确立学科重点发展方向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凝练学科方向要尊重学校已有的传统和优势,追踪学科发展前沿,从而确保学校学科建设的特色性、时效性以及可行性,并以此作为学校学科资源倾斜配置的依据[3]。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学校实际和特色,确定具有本校特色的研究方向、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梯队,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逐步建成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形成独有的学科特色,促进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和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4]。

1.2特色馆藏的概念

特色馆藏是指图书馆结合学校的学科结构设置,对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优势专业的文献资源进行重点收藏、重点建设、优先投入,经过长期建设积累,使其尽可能丰富、系统和完整并形成一定规模、结构完整的文献资源优势[5]。特色馆藏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既有实体馆藏,也有数字化虚拟馆藏。特色馆藏与特色数据库、自建数据库是不同的概念。特色数据库是特色馆藏的子集,要同时满足“特色”和“自建”两个条件。特色馆藏包含但又不仅限于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是特色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馆藏特色的重要资源,是传统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在数字时代的另一种表现形式[6]。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大多基于本校的重点学科或者特色学术资源优势来实现馆藏的特色化,特色馆藏是学科特色和办馆特色的直接体现,有别于传统资源,其重要性和深刻的理论意义体现在它与学科建设、与学校整体发展的互动性关系之上,特色馆藏建设是一项创新的知识管理工作。特色馆藏的知识与信息是动态的、不断生长着的信息文献资源,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增值效应的良性循环的特色文献信息系统[7]。

2学科建设和特色馆藏的互动关系

2.1学科建设指导特色馆藏建设

高校学科建设的过程涵盖了教学研究、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其建设、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教学、科研成果,基于此,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才具有可持续性、创新性。在此过程中,大量的成果随时间沉淀,凝结成一所高校的学科特色,是图书馆的珍贵资源,以此作为特色馆藏来建设既是图书馆的份内工作,也是高校的一项教学、科研工作,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科建设对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基于学科建设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更多的是表现在对学科专业方向和硕博学位方向文献的把握。重点学科是学校的支柱性学科,其发展直接影响到其它学科专业是否具有适应性、竞争力和生命力,关系到能否培养高质量人才、创造高水平成果;就学校的特色学科建设而言,呈现出明显的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专业性越来越强的态势,图书馆则更应提供该学科的重点文献资源保障,使得该学科或专业范围内应用研究的参考文献的收藏比较完备,以支持该特色学科的教师、科研人员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8]。高校图书馆要建设适应本校需要的有着自己鲜明特色的馆藏体系,拥有自己的特色资源,必须充分研究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情况,以此作为特色馆藏建设的方向。

2.2特色馆藏建设促进学科建设

高校构筑学科基地离不开作为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重要基地———图书馆的支撑[9]。学科建设离不开对学校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借鉴,是高校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信息源,也是各种创新知识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节点,交流与互动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8]。特色馆藏建设帮助高校建立新的研究领域,提升学校总体声誉,传承校园文化,提升图书馆自身核心竞争力,反过来学科建设的发展又促进了面向学科方向的特色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图书馆面向重点学科的特色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建设是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更高质量的数字特藏应是围绕学科主题,对内容进行搜集、整理、重组、研发而成,是一个再创作过程,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以下2个方面可以说明:(1)学术成果整理。学术成果是学科建设成效最显著的标志,呈现出多元化的组合形式,需要图书馆的全面参与收集、整理和分类工作,针对学科的特殊需求,研究资源信息方法及最佳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建设有助于学校特色学科建设的信息资源数据库[3]。(2)学科水平的评价。学科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以其学科成果对学科进行评价,以此判断各个高校学科建设的水平。如通过学科竞争力分析,可对本校优势学科领域和潜在的优势科研领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客观、准确的量化评估报告,可对学校发展重点学科、引进重点人才、创建特色学科专业提供参考资料和数据,揭示某专业或某一学术研究主题的发展年代分布规律及时序变化趋势图,洞察学科发展的完整过程和走向,从而对特色优势学科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测,及早调整学科发展方向,还可能催生优势学科新的切入点,对学科发展的规划提供数据支持[10]。

2.3学科建设和特色馆藏的互动关系

互动性关系包含着3个意思:动态性、增值性和共建性。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本身就是一种科研活动和学科建设的过程,是一种融服务性与学术性为一体的教育科研活动。通过馆员与师生参与建设和科研活动,提升馆员与学者的素质,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激发创造欲望,促使多出学术成果。这样,在特色化信息资源建设、学科建设和学校整体发展三者之间,自然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学科成果不断地升华、创新和持续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7]。重点学科建设是特色馆藏建设的基础。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专门建设了学科馆员与院系师生的交流平台———图院之窗,此举对于加强双方的互动,增进相互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河南大学图书馆定期出版《高教参考》,利用自身强大的信息资源优势,向教学部门提供专业教学的资源、方法等,直接参与到学科建设的第一战场。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与学校教务处合作,建设本科教学参考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图书馆创新学科服务主要体现在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全面融入到学科建设、课堂教学中,与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无缝对接,同时通过进一步加大与院系的沟通来对馆藏资源进行更合理的调整与布局。实践表明,高校图书馆积极主动参与重点学科建设,既是促进其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办出特色、创建品牌形象的需要。图书馆如果积极参与重点学科建设,其自身的定位就得到了保证[11]。教学科研人员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分析、研究、融合、创新产生新的观点、方法并应用在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创新中,以此来推动、完善学科建设,其产生的学术成果是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基础和来源,经由馆员进行整合、优化、创新、组织、输出,形成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和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特色馆藏建设存在的问题

(1)重数字化资源建设,轻纸质资源建设。调查发现,高校馆纸质特藏资源的数量约占特藏资源总数的15%,只有少数高校馆的特色馆藏还是以纸质文献为主,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山大学图书馆。

(2)特色馆藏建设跟不上学科发展。学科的重点在发展中逐渐偏移,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没能及时捕捉学科发展的前沿,学校重点学科资源建设未能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滞后不前。

(3)重点学科资源收集不全,更新不及时,更严重的是没有与院系密切沟通,特色馆藏建设系统性较差、规模较小。

(4)重建轻用,特色馆藏资源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利用率低。

4优化基于重点学科的特色馆藏建设途径

(1)做好前期规划,选择建设坐标;要加强对学科建设的研究,做好为重点、特色学科所需文献资源的分析,为各重点学科建立档案,针对本校的省级重点学科乃至部级重点学科进行资源的整理和收集。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倾全馆之力,只做了“森林培育学”一个学科的资源导航,将本馆资源与外网资源进行整合打通,提供一揽子服务。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学科网页”,将本校重点学科的馆藏图书、期刊与相关专家学者、会议、机构等推荐给师生读者,强调馆外资源的布局,尤其注重不同资源之间的关联,将类目与层次完整化,如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

(2)有的放矢,找准类型标准、确定展现形式:收集整理图书馆现有的特色学科资源以及网络免费资源,以教师和科研人员需要的形式展现出来,及时更新、修正。此外,像河南农业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那样,选择教学参考作为突破口,将资源与教学挂钩,为教学服务;建立重点学科题录数据库、学术成果数据库;纸质资源建设要同样重视,争取经费支持,拓展特色学科实体文献的采购渠道。

(3)技术协调:特色数据库建设中数据采集复杂,多类型、大批量的数据需要检索、传递、申请、索取、鉴别,同时还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对于购买第三方系统自建数据库,需要与对方技术人员反复沟通协调,确定网页布局和资源分布。

(4)开发二次、三次文献:对已经形成的有关一次文献、信息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之后评论、综述进行深度加工,同时要利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预测某一学科或技术领域发展的方向及未来前景,使读者能对文献进行分析,以把握当前的研究动向和发展水平,具有学科性、增值性特点,能引导高校学科建设的深度和横向发展,推进高校学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12]。

(5)特色馆藏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依赖以下途径:特色馆藏的内容要不断更新。如美国圣何塞大学IFLODD数据库每年会加入当年新数据,音乐系提供支持,参与各种贝多芬的研究和纪念活动,就此不断获得新的捐赠,如头发、头盖骨、手稿等,因此收藏更加丰富。馆员对特色馆藏的精通才能保证特色馆藏的充分展示和利用。美国圣何塞大学贝多芬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本身就是个音乐专业人士,不仅懂音乐,还能演奏乐器;不仅能参与特藏建设,还能参与专业文献的研究,策划音乐会、展览等一系列的服务工作。特色馆藏建设的成功,需要学科专业人士的合作与参与,使之成为某学科的研究中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和田长霖东亚研究中心合作;圣何塞大学的贝多芬特藏与贝多芬研究中心、贝多芬学会合作;伊大的IFLODD与全美的消防员培训工作合作[13]等等。

(6)选择适合馆情的学科馆员制度:图书馆要根据自身情况确立最适合自己的,现阶段推行阻力较小的学科馆员制度逐步发展,同时适当作出创新。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实行全员参与学科服务工作模式,除了信息咨询部的专职学科馆员外,放低门槛,符合本科学历、馆员职称以上条件的馆员均要兼任学科服务工作,充分调动全馆人力资源,按学科背景分组嵌入学校各院系开展学科服务。相对而言,2个以上学科馆员服务1个院系稍显合理,如江西农业大学图书馆施行的是学科服务小组模式,即“多(学科馆员)对多(院系)”模式,这一模式对于学科馆员之间的团队精神以及跨学科、交叉学科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有着天然的优势。在图书馆人力不足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调动院系的积极性和力量,力争每个专业都有能参与到图书馆事务当中的教师,由他们作为学科服务中介人,更大范围地加强学科服务的力度,多途径、多样化地宣传推介特色馆藏资源,促进学科成果不断升华、创新、再生、发展。

作者:王蕙 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李凌杰.从学科建设角度优化馆藏文献信息资源配置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6):50-53.

[2]罗云.论大学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5(7):48-50.

[3]李忠.大学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的功能定位[J].扬州大学学报,2013(12):63-65.

[4]唐华生.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理性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46-49.

[5]生修雯.学科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及共享模式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11):52-56.

[6]刘葵波.特色数据库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图书馆建设,2015(5):14-17.

[7]刘小红,陈康荣.图书馆特色化在学科建设中的人文理念[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4):125-127.

[8]邵平.高校图书馆开发特色馆藏建设的必要性及方法初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6):64-65.

[9]刘元芳.大学图书馆与学科建设[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5):5-6.

[10]袁锡宏.基于特色优势学科建设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探讨[J].图书馆学研究,2013(24):62-65.

[11]任通顺.高校图书馆参与重点学科建设之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2003(1):79-80.

高校科研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信息类专业 教学科研 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建设的工作由于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仍普遍存在片面重科研,忽视教学,甚至是将二者对立的现象。对于这种教学科研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已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然而,但这些观点或是没有很好结合专业特点,或是只提供了思路而没有具体实施策略,针对具体专业的详实的可操作方案介绍不多。本文则着眼于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建设,结合其教学科研的特点及前期探索实践,总结一些促进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科研协调发展的可借鉴的新举措供同行参考。

1 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学科研现状分析

本节首先从分析地方高校的特色与定位的角度入手,指出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特色与建设中遇到的困难,进而分析其教学科研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和不足进行分析。

1.1 地方高校必须走特色发展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要求各高校要明确各自办学理念和风格,克服同质化趋向,努力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取一流。

地方高校在办学条件、办学实力、地理位置上等多方面和985、211高校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要想提升办学的影响力,必须走“特色立校”的道路,从宏观层面研究地方高校如何办出特色的文献较多,本文则拟从较为微观的角度,具体探讨地方高校的信息类专业如何在教学科研协调发展方面做出特色。

1.2 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建设困难

(1)同质化严重,特色不明。由于几乎每所高校都开设了信息类专业,同质化现象尤为严重,不仅受到重点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冲击,而且很多专业也开设基础的信息类课程,其他专业的学生通过自学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水平,对信息类专业学生也形成一定的冲击。

(2)知识更新很快,师资队伍知识结构更新速度滞后。高校扩招之后,各个专业的师资力量都比较紧张,信息类专业也不例外。信息类专业知识更新速度相对其他专业要更快,且实践性要求高,老师大多数时间都忙于教学,很难有时间及时补充新知识。

因此,地方高校在信息类专业建设方面要做出特色,其难度要比其他专业更大。

1.3 地方高校在教学科研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1)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严重。大学分类和排名强化了大学的科研导向。在这种导向的指引下,地方高校也在引进教师和师资培养和选择重科研轻教学,将科研作为考核教师业绩和职称评聘的主要指标,教师则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致使本科教学受到严重影响,无论在教学科研上都无法与重点高校相比,特色难以凸显。

(2)科研难出高水平成果,持续性差。为了加快提升高校办学实力,地方高校普遍采用目标考核机制,要求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都要达到目标考核要求,由于教学压力大、知识更新速度滞后,教师每年要同时完成目标考核压力较大,精力分散,往往采用一些急功近利的方法完成考核科研考核目标,无法潜心研究,更难以持续性出高水平成果。

(3)科研项目来源分散,与教学不同步。开放办学使大学更重视社会服务和校外合作,纵向项目较少,与企事业的合作项目基本上是应用研究项目,有很明显的公共服务功能,但科研项目来源分散且与教育教学本身关系不密切。

1.4 研究现状与不足

上述诸多因素综合起来,导致了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特色不明,教学效果不理想,人才培养质量差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些现象,很多学者在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和专业教学改革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与实践,但多数只是将视角局限于一些细节上,没有全面综合考虑,从如何促进教学和科研协调发展的角度来探讨改进方案。主要表现在两点:(1)未充分运用教学与科研协调中教学的导向作用。(2)多在理念层面探讨,而较少提供可操作性策略和具体实施方案以及案例。下面我们将结合三峡大学今年来在信息类专业教学科研协调发展方面的实践,总结一些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科研协调发展的可借鉴的新举措。

2 三峡大学信息类专业教学科研协调发展方法探索和实践

2.1 三峡大学信息类专业建设现状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采取不均衡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永远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有效策略。因此,三峡大学明确了建设教学科研型大学的发展定位,目前已成为水电特色与优势比较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一定社会声誉的综合性大学。然而,和其他地方高校一样,其信息类专业并没有形成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在合并之初学科定位不明,和重点高校的培养方案同质化严重,而且三峡大学的信息类专业还分散在理学院、经管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等不同学院,难以形成合力,并没有办出明显特色和优势。

2.2 改革与实践

2006年以后,学校调整了信息类专业的学科布局,将信息类相关专业集中到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大力推进有别于重点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政策引导、搭建学科平台、成立教学科研团队、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有效促进了教学科研协调发展,使信息类专业建设近年来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具体改革与实践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1)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第一,根据学校定位,明确了 “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信息类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建立了有别于重点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以“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验)—专题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基本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毕业时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和特色。

第二,强化教学在教学科研中的导向作用和主体地位,紧密围绕市场需求,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首先,采用学校投资和引入社会资金支持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多个实验室以满足教学要求;此外,注重学生课外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启明星”课外创新活动实验室,独创性地采用了“自我管理,循环传帮带”的运行模式,探索出课内课外并举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新模式。

第三,建立校内实训平台,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学院依托教师科研平台三峡大学软工程中心建立了校内实训平台,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参与老师的实际科研项目研发,锻炼个人能力;另一方面,已完成的一些新实际项目经过适当处理后用于学生毕业前的实训,学社不需要到校外完成实训,既节约了成本,也减小了外地实训存在的安全风险。

(2)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轮流培训教师,加快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可以有机会到企业挂职锻炼,增强对社会需求的了解,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3)政策引导,促进科研教学并重。面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在学校的统一目标考核管理框架下,制定了一些促进科研教学并重,协调发展的管理细则,通过团队考核、经济收入调节、职称评审条件限制等多方面促进教师同等重视并积极参与教学和科研活动。

(4)团队协作,突出优势,教学科研协调发展。为了实现学校在科研教学方面的考核目标,信息类专业教师通过团队建设的方式进行有效协调,通过改变个人目标考核方式为团队集体考核新模式,只要团队中老师共同完成了科研教学的总工作量即视为所有老师考核合格,团队内部可以根据老师实际情况分配教学科研任务量,这样不同老师均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不必担心考核压力,可保证部分专职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做出高水平成果。

(5)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凝练研究方向,促进科研服务与教学。三峡大学计算机学院通过紧密围绕学校水电特色和优势学科加强学科建设的方式,依托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不断凝练学科方向,已形成了几个特色鲜明的科研方向,已经初步具备可持续申报到各类纵向项目的能力,校企合作成效明显,老师可以有选择性地承接与教学密切相关的科研项目,普通项目放到校办企业去单纯用于创收。

2.3 建设效果

(1)教学效果明显提升。目前信息类专业的就业率/签约率(2011年超过90%)逐年增加,已跻身于优势专业行列;学生在大四上学期已基本签约且就业质量明显好转,部分本科毕业生年薪已超过10万;学生动手能力明显增强,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计算机仿真大赛、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部分成绩可与985院校媲美,越来越多的本科生考上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研究生。

(2)科研成果日益突出。由于切实落实了促进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近年来科研实力不但增强,成果不但涌现,在科研论文、专利、纵横向项目数量与质量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提升,特别是在部级项目申报方面,2011—2012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 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学科研协调发展方法总结

虽然地方高校的信息类专业教学与科研协调不仅存在一些共性问题,还存在一些学科自身的一些特殊问题,总结三峡大学信息类专业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两点:

高校科研的特点范文7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纵向科研项目 提高结题率

随着国家对科学研究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作为科学研究主力军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承担的纵向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总量大幅提升[1],例如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3项,经费456万元;2009年承担各类纵向课题178项;经费1522万元。在科研总量增加以后,如何对各类纵向科研项目进行有效管理,提高结题率,保障国家经费投入的使用效益成为地方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以学科建设、高水平科技研究平台为依托,创新学校科技管理体制,为科研项目的成功申请和顺利结题营造优质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证。

1.加强学科建设,构筑高水平的科技研究平台。学科建设和高水平科技平台两者互相依存、互相带动,两者都是做好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保证,加强两者的建设有利于高水平人才的聚合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产生新学科增长点;有利于学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承担高水平的重大科研项目。学科和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发展和建设可以将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转化成学校的科技竞争力,可以为学校各级科研项目申请的成功率和结题率的提供人才、智力、制度保证[2]。

我校始终将学科建设和高水平的科技平台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并根据依靠特色、发挥优势的平台建设思路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开放共享、整合集成的建设原则,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目前我校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采矿工程”等4个博士点与36个硕士点,拥有“安徽省现代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安徽省高校“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矿山建设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这些科技平台基本覆盖了我校的矿业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并且已经形成了一批稳定的、学术水平较高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各级科研项目的申请和按期高质完成奠定了基础。

2.创新学校科技管理体制,优化科研环境。科研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制定一套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科研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其政策导向作用,是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学校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的根本保证[3,4]。我校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途径,出台了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学术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学校科研工作基本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同时,我校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在加强科研量化管理,制定科研成果的量化标准,完善科研机构评估体系,修改科研奖励措施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营造了一个有利于提高科研质量,推动科研成果转化、鼓励科技创新、实现科研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在“十五”期间我校先后出台和进一步完善了《安徽理工大学硕博科研启动基金管理办法》、《安徽理工大学校青年科研基金管理办法》、《安徽理工大学引进人才暂行办法(修订)》、《安徽理工大学选拔和培养优秀创新学术群体实施办法》、《安徽理工大学院系年度综合考核实施办法(修订)》、《安徽理工大学校内津贴改革暂行办法(修订)》等政策文件,形成了涵盖人才引进、人才培养、项目孵化、职务晋升、个人和院系考核等各个方面的完整的科研评价和考核制度系统,为学校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证。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为了提高项目按时结题率,争取更多的科技成果奖励,我校出台的各种科研政策文件在重视科研经费和项目数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科研项目的层次和完成的水平。如在制定我校教职工和院系工作业绩评价体系时,除了考虑科技成果、科技项目和经费数量,还特别重视质的评价,特别是各级重点项目是否按期高质完成在个人和院系考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此外,学校对项目完成质量高的负责人予以重奖,例如对按期完成的项目负责人一次性最高按照项目经费的15%予以奖励;对部级奖获得者,学校按照所获奖金的1∶3予以配套奖励对其他级别的获奖也有不同的配套奖励,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教职工按期结题、申报成果、参加报奖的积极性。

二、充分发挥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能动作用。

我校科研管理部门重点从以下四关入手,将按期高效结题的思想贯彻于项目申报至结题的全过程中。

1.项目申报关。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把好申请项目的质量关,才能从源头保证项目最终结题的质量。为了保证申请项目的质量,我校实行系、科研处和校学术委员会三级审查制度,从不同的方面逐一进行审查。首先,系部就课题对国内外科研现状的了解与分析,科学水平及意义,预期研究前景,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研究方案等学术角度进行审查。其次,科研处从申报者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科研信用,申请书的形式,课题组人员结构、现有仪器、设备及前期工作基础学术水平及研究能力、申请经费及预算依据的合理程度等角度进行审查。最后校学术委员会从课题的科学价值和意义,观点、方法和理论的创新、可行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宏观把握。

2.中期检查关。中期检查作为项目过程管理的重要一环,是把握项目进展程度,了解项目研究情况的手段。我校2009年一年各级项目立项超过200项,而各级结题项目数超过150项,如果仅仅依靠校科研处少数几个管理人员,很难保证对各级项目都进行有效的过程管理。因此,我校目前采用院系二级分级管理制。学校科研处主要对那些部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进行直接管理和监督,以保证高级别项目的完成质量。对于一般项目,学校科研处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和宏观把握,系部主要负责具体的日常管理,并定期向科研处汇报项目进展。学校明文规定,无论什么级别的项目负责人都要按照《安徽理工大学科研项目中期检查实施细则》按时填写《安徽理工大学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送交科研处审查。部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除了填写《安徽理工大学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学校还以中期检查时间为参照,对每个项目制定了不同的实施阶段,并要求项目负责人及时填写《安徽理工大学重点科研项目阶段检查报告书》。学校组织的检查评议小组根据项目计划任务书对材料审核后形成检查意见,作出“继续进行”或“需要整改”的判断,对极少数与项目计划书要求差距较大的研究项目进行调查,视不同情况采取限期改正、追回经费和终止项目等处理办法。

3.项目结题关、项目延期关。在把好项目申报关、中期检查关的前提下,项目一般都可以按时结题。但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我校每年六月、十二月组织下发《关于加强纵向到起项目结题与验收(鉴定)工作的通知》文件,及时通知相关系部和个人,督促项目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各种材料。学校科研处对项目负责人提供的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并交校结题验收评议组,按《安徽理工大学学科研项目结题验收实施细则》检查验收并形成验收意见,通过的项目移交上级主管部门。如果的确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项目不能按期结题,就必须提前三个月向学校科研处提交《安徽理工大学科研项目延期申请书》,由学校调查核实后在上报相关主管部门待批。

三、我校项目结题率高的其他原因

1.我校依据《安徽理工大学硕博科研启动基金管理办法》、《安徽理工大学校青年科研基金管理办法》、《安徽理工大学引进人才暂行办法(修订)》设立的安徽理工大学硕博启动基金和安徽理工大学青年基金是学校支持学校青年教师从事创新科学研究,培养青年科研骨干人才队伍,培育孵化有研究潜力和发展前景的科研课题的专项基金,学校每年的投入达到100多万元,并且投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两项基金的有着共同特点,就是项目负责人几乎都是初次承担研究课题,既缺乏项目宏观把握的经验,对课题研究进展过程把握的能力不强,又没有形成固定的科研态度,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我校科研管理部门针对这个特点,不仅加大了对项目负责人的培训和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的力度,而且重点从科研思想和态度入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研方向和严谨的科研态度,让他们从自己的第一个课题开始就认真按照计划任务书踏踏实实保质保量地进行研究,形成按时结题的好习惯。

2.建立科研信用档案。学校为每一位科研人员建立科研信用档案,信用档案主要详细记录该科研人员历来在科研方面的得与失,具体包括主持或参加哪些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成果质量如何,课题结题概况等记录。这些记录基本上可以反映一个科研人员的科研实力,通过适当的量化后,可以形成一个信用值(我校分为优、良、一般、差四个级别),反映该科研人员在科研方面的信用状况。当该科研人员申报新课题时,我校根据信用值分别采取以下措施:信用值优和良者学校负责重点推荐申报,信用值一般者限项申报,信用值差者一年内不准申报,同时,项目获批后根据信用值学校分别予以不同数额的经费配套。

3.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做到科研经费既要加强管理,又要简化手续,方便合理使用,以便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能。经费是一个课题顺利开展的保证,其花费是否合理决定了项目能否取得预期成果。因此,我校在予以各级项目配套经费以保证项目研究经费充足的前提下,也针对科研经费管理的特点出台了《安徽理工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中规定项目按期(科研处出具证明)完成后,剩余经费并入项目负责人其它项目并且优先并入高级别项目课题。同时,学校参照项目剩余经费的50%予以现金奖励课题组成员。若没有按期结题,学校根据《安徽理工大学校内津贴改革暂行办法(修订)》规定扣除项目负责人相应的津贴。这样不仅保证了经费的使用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项目负责人的研究热情和按期结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古广灵,刘碧容.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01).

[2]谷菲菲,安胜军.高校科学研究的六大关系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1).

高校科研的特点范文8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科研工作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为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我们仍需注意到,高等职业教育仍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目标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等诸多问题,这使得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社会认可度不高,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要解决这一问题,加强科研工作、促进校企合作将成为必然选择,其不仅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解决校企人才供给的矛盾,还对高职院校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改善办学条件,形成办学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想搞好校企合作最关键的是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让学校和企业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共赢,高职院校既可以资本为纽带,同企业共建盒子公司,又可以技术为纽带,同企业共同研发产品,只有将合作拓展到学习、科研、就业等多种层面,校企合作才是牢固的。本文以加强科研、促进校企合作为视角,从多方面探讨加强校企合作的路径。

一、科研在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提高其在社会上的声誉和认可度,尤其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科研活动,更是有益于校企合作的健康稳定发展。具体来讲,科研在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科研工作是校企合作的良好切入点。目前,校企合作普遍存在校“热”企“冷”的现象,学校虽然有强烈的校企合作意象,但难以找到参与热情较高的企业,校企合作长期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迈出实践性步伐。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不能从校企合作当中获得利益。高职院校要抓住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充分发挥学校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协助企业寻找利于生产经营的科研项目,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促进企业产品及技术更新换代,以科研为切入点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

(二)通过科研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企业的根本目的是取得利润,作为最活跃的经济体,企业自始至终的使命都是探索提高生产效率、攫取更大利润,企业在决策过程中首先考量的是经济原则和效益原则。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同样要确定参与校企合作能否为企业带来效益。此外,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优惠政策,在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往往存在很多顾虑,不能自始至终完全投入到合作中,学校不能在短期内带来合作成果,校企合作的关系一直都很脆弱,真正能够形成良性运作的校企合作还很少,企业与学校之间始终缺乏长效合作机制。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身在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组织教师、行业专家、高级技工进行学术交流,召开校企合作学术研讨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当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使企业切实感受到校企合作的好处,真正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建立学校与企业稳定、和谐的发展关系。

(三)科研工作能够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校企合作应当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双向共赢的。学校与企业要想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长久合作,就必须互惠互利,寻找双方利益的契合点。通过科研合作,高职院校能够将科研成果带到企业生产一线,企业也能将生产经验带到课堂当中,产业发展真正同专业建设相联结,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理论与实践水平提高,还有益于企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帮助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

高职院校经费有限,缺少必要的科研仪器设备,科研力量相对薄弱,无法开展高投入、高科技等大型科技项目的开发与研究。科研条件方面的制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科研模式,而不能简单套用普通高等院校的科研模式。高职院校要立足自身办学特点与发展需要,选择恰当的研究领域,利用自身在教学手段、教学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应用研究。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开始搞科研,但研究过程同外界独立,这导致研究成果、科研立项同企业经济发展严重脱节,很多研究课题还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加之,科研条件、科研水平等方面的限制,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很难反映自身专业特色,真正能够应用于生产的、具有实践价值的项目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职院校对科研的分析定位不准确,因此,重新明确科研工作在校企合作中的定位对顺利开展校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结合点应定位于“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将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起来,重视科研活动在校企合作中的推进作用。在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要通过科研工作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与经营中出现的难题,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活动,努力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将科研作为促进校企合作的动力。高职院校还要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将生产中得来的经验应用到课题研究中,利用高职院校的条件优势将经验与技术转化为科研成果,并最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将从企业中得来的最前沿的技术、技能、技巧融入课堂教学或教材内容中,增加实践课程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为教学改革注入活力。可以说,将产学研结合的模式融入校企合作当中,不仅锻炼了教师队伍,让学生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还为企业带来了学术气息,有利于企业科研成果的价值转化,真正实现了校企双赢。

(二)高职科研服务功能的着眼点应定位于行业、产业生产一线。高职院校办学的功能定位之一就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应当是面向行业、产业生产第一线的。高职院校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和中小企I生产实际找课题、找项目,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尽一份力。此外,高职院校还要认清自身在科研方面同普通高等院校的差距,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在高等院校没有涉及的、不愿搞的科研领域下手,将科研能力较强同时又拥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做出成果,从而提高学校知名度,扩大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三、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侧重点

(一)科研要立足于企业需要。高职院校要深入了解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院校专业特色深入一线,主动寻找科研课题,突出投入产出好、见效快的应用技术项目研究,在为企业服务中搞科研、在技术实践中搞科研,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地位,促进产学研良性循环的形成。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对市场有一定了解,协同企业做好市场分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寻找研发课题,不能局限于政府招标项目。

(二)突出重点,形成学科优势。高职院校加强科研的根本原则是突出专业重点、形成学科优势。具体来讲,高职院校一是要面向周边地区,立足区域发展,紧密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及本校发展目标开展科研工作;二是要集中力量开展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研究,不能四面出击,分散研究力量,要集中自身专业优势大力扶持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专业,尽快形成科研特色。

(三)大力推进合作科研。当今世界是知识密集、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单独依靠某一力量很难完成科技攻关,合作研究、合作实验变得日益重要。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并不占有优势,其在科研基础、设施、人才队伍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如果仅依靠自身力量开展科研工作,难免出现选题范围窄小、科研成果肤浅等问题,这不利于高职院校科研品牌的创建。因此,高职院校要打造合作站,走出校门,同企业合作、同其他院校合作、同科研院所合作、同行业内优秀的企业合作,集思广益,吸取对方优势,发挥自身长处,搞好科研工作。同时,还要以中小型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联合企业自身做好项目攻关,搞有针对性的校企合作。

(四)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成果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要转化成企业的实际利润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高职院校科研可少量涉及理论性研究,但不能以理论研究为主,要以“短、平、快”的、能够为企业尽快带来效益的科研项目为主。高职院校一方面要积极利用政府出台的科研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要帮助企业了解市场、开拓市场,同企业分工合作,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高职院校不能独立经营公司,但可以参股企业,以知识和技术的形式出资,鼓励有经营能力的教师承包部分科研项目,还要参与企业专利转让、产品分成等工作,同企业合作进行市场运作。

(五)组建高素质的科研队伍。高职院校要加快引进高层次、高技术人才,同时进一步完善科研工作相关制度,落实科研工作目标责任制,以校领导牵头,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学校实际为出发点,制订贴合实际的科研计划;适当增加科研队伍编制,根据教师特长对工作进行分配,在理论教学方面有专长的教师可多承担教学任务,有科研特长及一线工作能力的教师多参与校企合作及科研工作;在全校范围内树立“上得了课堂,下得了一线”的观念,鼓励教师参与企业运作;从社会上聘请一些高级专家、学者、行业带头人、一线优秀技工等人才进行讲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四、结语

我国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提高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度,对科研工作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有明确定位,立足地方实际与学科特色,找到科研工作的重点,积极同企业开展生产、研发、经营等多方面合作,促进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葛惠民.产学研结合在高职电类专业教学中的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6(6).

[2]雷建龙.高职科研工作的定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5).

高校科研的特点范文9

摘 要:文章对湖北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在特色馆藏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在特色馆藏建设方面应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并从三个方面指出了特色馆藏的建设内容。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1-0048-03

收稿日期:2014-12-19

作者简介:王红芳(1973―),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馆员;李雪霞(1979―),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本文为湖北工程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课题“基于Google云消息框架的个性化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523。

地方高校是指隶属省级人民政府、位于地级中心城市并由省市共同投资建设的普通本科院校,其主要职责是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地方经济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特色办学已经成为地方高校普遍推崇的一种办学理念,其宗旨在于地方高校要遵循办学历史,寻求办学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实施特色办学。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地方高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服务机构,能否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努力构建与本校特色相适应的馆藏资源,是成功实施特色办学的信息资源保障。[1]

1 湖北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1.1 现状调查

笔者通过访问湖北省10所地方高校图书馆网站,调查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情况,结果显示,仅有6所高校图书馆网站主页上设置了专门的“特色数据库”栏目,其中三峡大学图书馆建设了比较完善的特色数据库,包括三峡大学文库、水利水电、武陵地区资源库、工程移民专题库、三峡濒危植物库、专业课课件库、本校国际论文统计、读者资源共享库等11个专题,具有很鲜明的学科特色、本校特色和地方特色;湖北医药学院图书馆建立了麻醉学、解剖学和护理学三个学科特色的数据库,具有较明显的学科特色;湖北民族学院建立了土家族研究网和学位论文数据库,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图书馆建立了新能源汽车和学位论文特色数据库,具有一定的学科特色和本校特色;湖北文理学院建立了文化襄阳和博士教授信息服务平台,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尽管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建立了唐诗、宋词、成语词典特色数据库栏目,但没有实质性的建设内容。其余4所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图书馆的主页上没有建立专门的地方特色数据库栏目,在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明显滞后于其他地方高校图书馆。以下是湖北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数据库调查情况(见表1)。

1.2 现状分析

表1的调查结果表明,建立并提供了特色数据库服务的只有5所地方高校,所占比例仅为50%。其中,三峡大学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建设工作方面成绩尤为显著。另外4所高校图书馆尽管也建立了特色数据库,但不够全面,仅仅偏重于特色数据库的某个方面,不能为读者提供比较全面的特色资源服务。调查中笔者还发现,尚有5所高校还没有开展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占总比例的50%。由此可见,湖北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情况很不乐观,呈现明显的滞后。另外,调查中,笔者分别从本校特色、学科特色和地方文化特色三个方面统计了10所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发现只有4所高校建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数据库,占总比例的40%,有4所高校建立了具有涉及本校学科特色的数据库,占总比例的40%,仅有3所高校建立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数据库,占总比例的30%。因此,研究如何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构建与本校学科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特色馆藏数据库,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2 特色馆藏数据库建设原则与内容

2.1 基本原则

王红芳,李雪霞: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数据库建设探析

王红芳,李雪霞: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数据库建设探析

2.1.1 遵循学校办学特色原则。地方高校的主要职责是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地方经济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2]因此,每一所地方高校在学科设置、地域文化等方面应具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通过多年的办学,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了多次优化与重组,通过专业结构调整,强化优势学科和建设重点学科,在适应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等方面均呈现出了各自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增强自身竞争力,发挥办学优势,凸显办学特色,培育重点学科与特色学科,已经成为很多地方高校特色普遍推崇的一种办学理念。[3]图书馆必须根据本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确定自身的馆藏定位,以专业特色为依据,以原始收藏为基础,构建具有院校特色的藏书体系,为本校特色办学、特色发展和特色创新创造条件。如三峡大学图书馆依托地处世界水电之都的地方优势和学校在水电学科方面的学科优势,建立了水利水电、武陵地区资源库、工程移民专题库、三峡濒危植物等地方馆藏。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可以利用本校在“农业资源与环境”和“植物学”学科方面的优势,建立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特色数据库。由此可见,遵循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影响图书馆确立特色馆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1.2 遵循地域文化特色原则。地方高校的发展通常要与学校所在地的地域特点和经济发展需求密切联系起来。其办学出发点、学科专业的设置、未来发展趋势很大程度上受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4]一方面,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服务社会,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该设立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专业;另一方面,为得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地方高校在科研选题上会更多地涉及与地方经济相关的项目。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资源收藏范围和重点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文献,体现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地理、重要人物事件、风土人情及民间习俗等方面内容的地方文献,就成为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和重点收藏的对象。[5]因此,民族地区图书馆应该以收藏本民族特色文献为重点。如湖北民族学院图书馆建立了土家族研究网,涉及民族宗教、民族语言、民族史志以及地方志和民族古籍。湖北文理学院建立的文化襄阳特色数据库,涉及三国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和风土人情。因此,充分考虑地方高校所在地的地域特点及需求,是确立特色馆藏的另一基本原则。

2.1.3 遵循本馆发展的实际状况。学校和地域的差异,导致各图书馆的软硬件实力各不相同。地方高校图书馆在购书经费、馆藏数量和质量、计算机设备和技术、办馆理念、人员素质、图书馆制度建设和管理、图书馆文化氛围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地方高校图书馆应立足本馆实际确立自己的特色馆藏。[6]如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图书馆自建新能源汽车特色数据库,符合本校“立足绿色能源、发展绿色交通”的办学特色理念。因此,立足本馆发展实际,是建设特色馆藏不可忽视的又一重要因素。

2.1.4 遵循由点及面、分层建设原则。地方高校图书馆由于资金有限,在学科资源的建设和开发方面明显滞后于国内重点高校图书馆。为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定位、学科发展和专业结构,围绕学校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首先确立2―3个能体现本校学科特色的项目进行重点建设,同时协调好与其他培育学科的平衡发展,注重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整合和深层次开发。在建设过程中,对本校的重点学科、重点平台、重点项目所涉及的学科资源要优先建设,重点扶持。建设时要寻求相关部门的支持,依托本校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相关院系,采取分层次、点面结合的建设模式,建立院系联系机制和考核机制,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此外,还应设置特色资源学科专人负责制,由专门的学科馆员和院系学科带头人负责某个学科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2.2 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内容

对于特色馆藏建设,图书馆除了要重视传统纸质资源建设外,还应该依托网络数字化平台,加强特色馆藏的数字化与合作化建设,将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有效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特色馆藏的共享。[7]在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内容方面,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从本校学科特色、所处位置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本校个性化特色三个方面着手建设。

2.2.1 建设学科特色资源。学科特色是指与本校某重点学科、重点项目、重点平台和重点实验室有较密切关系,能体现本校办学特色或具有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特色的资源。[8]如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可根据省重点学科的设置加强农业资源与环境、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工程和教育学几个学科特色资源的建设。同时,还可以与本校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相关院系建立合作机制,对重点学科建设和重点项目急需的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设。

2.2.2 建设地方文化特色资源。由于地方高校地处地级中心城市,所在位置具有一定的地域和历史人文特色,因此建设与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是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建设地方文化特色资源时,地方高校图书馆尤其要和当地的公共图书馆、地方志办公室、文化馆和档案馆建立联系与沟通,寻求支持;也可拜访一些地方名人和专家学者,收集或复制他们手中的珍贵资料。如湖北工程学院可以立足“中华孝文化”这一品牌,建立具有独立孝文化研究特色的资源数据库,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孝文化学术研究机构提供研究资料和交流平台。

2.2.3 建设个性化特色资源。个性化特色是指他馆、他校所不具备或只有少数图书馆具备的特色馆藏。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发、整理,将本校老师公开出版的著作、科技论文,以及课件等资料建成本校教师文库;或将本馆收藏的古籍建成特色文库,形成有别于他馆的特色资源;也可以将本校学生的优秀毕业论文整理成学位论文数据库。此外,可以将本校各级精品课程项目的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与集成,搭建网络课程特色数据库教学共享平台,为实现本校立体化教学提供全面的服务。

3 结语

特色办学是当前地方高校普遍推崇的一种办学理念。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本馆资源优势,立足本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在考虑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需求和本馆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按照分层次、点面结合的方式,对学科特色资源、地方文化特色资源,以及个性化特色资源进行有效的建设,为实现特色办学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 文.特色办学模式下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138-139.

[2] 杨 红.图书馆特色馆藏的构建与特色服务方式[J].实用医药杂志,2012 (7): 665-666.

[3] 呼 群. 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 (11): 150-153.

[4] 杨 慧.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现状问题与建议――山东省高校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 (2):45-48.

[5] 龙柳亭.浅述广州图书馆多元文化馆的特色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 (4): 176-180.

[6] 王伟利.农业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对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 (5):75-76.

[7] 夏有根,谢 惠.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策略[J].情报探索,2007(6):117-119.

高校科研的特点范文10

Abstract: Taking Hebei Finance University for example,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meaning of "applied research", objectively analyzes the gap between the existing research and the "applied research" in newly 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and summarizes th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of Hebei Finance University in constructing "applied research",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an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 development road suitable for newly 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关键词:应用型科研;新建本科院校;河北金融学院

Key words: applied research;newly established universities;Hebei Finance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2-0205-04

0 引言

自1999年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高层次需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独立或与多所不同类型学校合并升格而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达725所(含民办),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1203所的52.3%,已占领普通本科院校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国内众多学者也对高校科研建设作了有益探索,李琪(2014)以武夷学院为例,提出开展应用型科研是促进学科特色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是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纽带,徐燕刚(2011)、张宝秀(2010)等人从科研评价考核、科研途径措施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王宗篪(2009)提出新建本科高校的科研定位。

梳理各学者对高校科研的研究可以发现,部分学者对高校实施“应用型科研”进行了相关研究,针对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定位问题也有了一些探索,但是针对何为“应用性科研”尚无定论,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现实特点提出具有操作性、可行性的体系性实施措施,还存在研究上的空白。本文力求探索“应用型科研”的内涵,并以金融学院为例,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新建本科“应用型科研”发展路径。

1 “应用型科研”是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建本科院校多由地方性专科院校演变而来,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新建本科院校从专科建制时代“不讲科研”到新建本科时代“初识科研”,对科研的认识一步步加深。如何精准定位,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人无我有的科研发展之路,对新建本科院校加快发展、树立品牌显得尤为重要。新建本科院校在制度、管理等方面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有较大不同,如果照搬这类院校的科研发展模式,只能是亦步亦趋、做“跟随式科研”,不可能体现出后发优势;如果仍然沿用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发展模式,只是为了评职称而做科研,永远在较低层次做重复性研究。既不能没有科研,也不能像老牌大学一样搞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综合研究,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发展之路在哪里?经过八年的探索,河北金融学院走出了一条依托行业、服务社会、立足河北、面向全国的、金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科研”之路。

2 “应用型科研”的内涵剖析

“应用型科研”的题中之意应包括:“应用性”、“行业性”和“地方性”。

“应用性”,指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是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展开的,科研方向是与特色专业方向紧密相关的,致力于为行业、为地方、为企业解决现实问题,强调“创新+应用”。

“行业性”,指新建本科院校要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发展科研,依托行业、面向行业、服务行业,以解决行业、企业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通过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形成产学研合作的多赢局面。

“地方性”,指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走“行业+地方”的发展之路,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成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3 新建本科院校现有科研与“应用型科研”的差距

新建本科院要想切实提升科研水平,就必须具体分析自身发展情况和科研特点,发展有别于传统本科院校的“应用型科研”。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现状距离“应用型科研”还有较大差距。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3.1 教师科研意识淡薄,科研积极性不高

新建本科院校完成从专科到本科的角色转换时间不长,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专科院校阶段,没有科研意识,普遍存在着专业教师科研能力低、科研意识差、科研热情不高等现象。很多教师认为科研仅仅是职称评聘的工具,没有自发的科研动力和热情;有意向进行科研的教师对科研了解不够深入,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明确,对科研方法和技巧不了解,无法将所在专业和自身特点统一到科研工作中来。

3.2 产学研合作机制不畅,科研产出与行业和地方需求脱节

由于起步较晚、合作双方地位差异等原因,新建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机制并不畅通,同时存在合作形式单一,重形式、轻成果转化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外科研项目和成果从立项、研究到结项整个过程没有从企业和社会需求出发,这样就导致科研工作缺少对市场需求的准确判断,科研成果数量很多,但大多束之高阁,成果难以转化、更不用说产业化,造成了科研资源的巨大浪费。

3.3 科研政策导向模糊,科研制度不健全

新建本科院校现行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与传统综合大学的科研评价体系如出一辙,以在SCI、核心期刊的数量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必然导致教师的注意力集中在发论文上。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科研能力较弱,无法短时期内形成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而这种没有面向市场和企业需要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势必导致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的短期性投机行为。

3.4 科研与教学分离,教学型科研能力欠缺

大学教学与科研应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科研是教学的有力支撑,教学是科研的基础,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只有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师,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把丰富的知识、创新的思维、严谨的学术态度传授给学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但现实情况是,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绝大多数是教学型大学,教师往往只重教学、不看科研,即使硬着头皮做点科研,也是为了评聘职称,根本谈不上在研中教、在教中研、教研相长。

4 河北金融学院在“应用型科研”之路上的有益探索

河北金融学院前身是1952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创办的保定银行学校,2007年3月,升格为本科院校,是一所具有鲜明金融特色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财经院校。学校升本后,在探索建立“金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应用型科研为主,涵盖教学科研、学生科研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大科研”格局。

4.1 优化科研制度,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增强科研动力,制度建设是基础。学校根据“大金融”财经学科群和“应用型科研”发展的需要,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额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一是出台针对教学科研单位业务负责人和引进人才的科研考核办法。对教学科研单位业务负责人的科研考核,侧重点放在落实学校科研政策的能力、建立本部门科研发展战略的能力等方面,形成多层次科研业绩评价体系;对引进人才的科研考核,侧重点放在协调教学和科研的能力、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能力等方面,充分激发他们的科研潜力。二是建立分类考评体系。根据教学学术、专业学术、学生学术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政策研究的不同特征和规律,建立分类考评体系,不单纯把论文、纵向课题的数量作为科研考核标准,强调成果转化、强调服务教学,从而能够保证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潜心研究、长期积累,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随着学校科研政策导向的明晰化、教师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学校科研工作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课题立项级别、成果发表级别、获奖级别和人才培养层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目前,我校承担部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274项、市厅级课题1111项、横向课题8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993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40部,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53项。(如图1、图2所示)

4.2 构建“大科研”体系,联通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

“大科研”格局是指定位于应用型科研,打通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固有框架,通过理顺管理体制机制,以双向协同创新的理念为指导,建立涵盖教学学术、专业学术、学生学术在内的、整合国际和国内、学校和社会两种资源的、上可为国家决策提供咨政建言、下可为行业企业出谋划策的、顶天立地的科研格局。河北金融学院为此做出了开创性的探索:建立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协同创新框架。这个框架的核心是人才培养(包括多层次的学生培养和多学科交叉的青年教师的培养),落脚点是产学研用,抓手是教学和科研。通过大学联盟、校企联盟的建设,提升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的能力,形成网格化协同创新新机制。

4.3 实施科研能力提升工程,释放青年教师科研潜力

河北金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00余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60%以上,且这些教师大都毕业于985、211院校并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激发这样一个高知群体的创新活力和科研热情,对学校“科研强校”战略的落地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学校实施了“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工程”。这一工程包括科研骨干甄选计划、科研精英培育计划、咨政精英培育计划等。科研骨干甄选计划定位于为团队、平台甄选人才,从每年新进教师中选拔有科研兴趣、科研潜力的教师,采取“老带新”的方法,促成青年科研骨干的尽快成长;科研精英培育计划瞄准省级、部级科研人才项目,主要面向已经具备一定科研能力、承担过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的青年教师设立,每年选派青年教师赴海外或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研修;咨政精英培育计划定位于为政府、行业、企业提供高水平咨政建言,主要面向具备行业、企业工作经验或熟悉政策环境的青年教师设立,为智库建设储备校内人才。“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工程”的启动,不仅培养了青年科研人才,而且形成了团队科研的良好态势。

4.4 立足地方和行业需求,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一方面探索建立多层次、多样化、多主体的协同创新合作体系。河北金融学院先后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民生银行总行、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等金融机构、政府、企业、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地、校企、行校、校校等多维、立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新模式。不仅实现了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而且也为学校了解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提供了重要途径,为学生实习实践和教师挂职锻炼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形成了“服务地方、合作共赢”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学校出台一揽子激励政策,在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硕导评选等方面对积极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教师和团队给予倾斜和照顾,从而激发全校师生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热情和激情,营造产学研合作的良好氛围,使更多的专业课教师走向社会、深入行业和企业,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了教学和科研的融合。(如图3、图4所示)

4.5 打造多层次科研平台体系,提升科研支撑能力

平台,特别是高层次科研平台在集聚人才、项目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河北金融学院升本以来,在平台培育和建设方面下足了力气。2013年,河北金融学院申报的“河北省科技金融协同创新中心”成功立项,并成为河北省唯一一个经济类协同创新中心。截至目前,学校拥有河北省唯一社科类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级科研平台、“金融研究中心”等3个市级科研平台、“河北省民营企业管理变革协同创新中心”等9个校级科研平台,平台数量和层次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同时,学校在平台建设和管理方面还做了大胆探索:一是建立平台协同创新的机制,打破平台各自为政、闷头建设的现状,打造开放式平台体系,建立平台主任联席会议制度:主管科研相关领导、相关行政处室负责人、平台主任、协同单位主要负责人定期举办联席会议,协调平台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二是建立平台考评机制,建立平台能上能下的淘汰机制,激发平台创新活力和创新热情,提升平台建设质量。三是建立平台培育机制。根据学校学科发展的需要,定向遴选校级科研平台进行培育,为申报更高层次科研平台奠定基础。

4.6 打造高端金融智库,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又一重大举措。早在2012年,学校就启动了“高端金融智库”建设工程。一是人才集聚工程。发挥协同创新的作用,按照“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建立了一个涵盖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民间智库在内的多源的、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库。学校与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汉唐教育集团联合成立了国际金融研究院,通过整合校内外金融资源,同时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改革的实践经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提供金融研究支持。二是金融咨政工程。联合省委政策研究室成立咨政选题委员会,定期咨政选题,并创办了《金融咨政》,开辟为省委、省政府咨政建言的“绿色通道”;依托科研团队的建设,建立了5支咨政团队,面向河北经济建设主战场,紧密结合河北省经济建设发展特点,重点开展应用研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为保定咨政建言,成功完成了《承德市金融业2010-2020年发展规划》、《保定市金融业2010-2014年发展规划》和《邢台市金融业2016-2030年发展规划》。三是服务行业、企业工程。河北金融学院充分发挥经济、管理的学科优势,依托民营企业管理变革协同创新中心、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联合攻关,为河北省金融行业和各类民营企业提供研究咨询。学校与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联合完成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系统性融资规划》、《河北省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系统性融资规划》和《河北省旅游业系统性融资规划》等三个系统性融资规划,得到了国家开发银行总行的充分认可并鉴定为优秀。

学校升本以来,为实现“建设金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的目标,围绕“应用型科研”定位,以“科研服务教学、服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为宗旨,立足河北、面向全国,服务行业、强化特色,以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路径,以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着力点,以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科研人才的培养为抓手,打造“大金融”学科群,全面提升学校科研的整体水平,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和互促共进,走出了一条金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科研”之路。

参考文献:

[1]鞠铭.应用型科研院所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工作活力和创新行为影响因素及创新激励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

高校科研的特点范文11

关键词:行业特色 高校 产学研合作 模式 五元一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33-02

行业特色高校主要指在建国初期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整合了全国高校有关专业和系科而组建的单科性院校,它们源于原国家行业管辖,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1]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行业特色高校大多逐步完成了从行业到地方的融合和转变,学科综合,特色鲜明,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结合了行业内外相关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部门的优势,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促进教育、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达到一个“多赢”的局面,是一种促进社会技术创新的模式。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促进行业特色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科研水平,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了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行业特色高校可持续发展,并充分发挥行业特色高校在行业领域科技、人才优势,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迫切需要依托行业,立足地方,创新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

1 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

我国产学研合作经历了层次由低向高,领域由点到面,范围由小及大的发展过程。近年来,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结合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呈现多元化的趋势[2]。行业特色高校都认识到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纷纷开展产学研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北京科技大学构筑了构筑自主创新、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三大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国农业大学推动产学研合作,先后与河南开封、广西、山东寿光等地开展产学研合作,将农业领域积累的技术和经验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河海大学坚持发挥水利专业的特色与优势,以学带研、以研促产,开展产学研合作;江苏科技大学依托船舶行业,形成了面向船舶行业的“产学研良性互动”办学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等等。

1.1 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现有模式

总体来说,目前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四技服务:主要包括了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含技术培训、技术中介)四类服务。

(2)共建研发平台:行业特色高校依托现有科教资源,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公共技术平台等。

(3)创办高技术企业:行业特色高校利用自身积淀的行业特色技术成果,以及衍生出的其他高技术成果,依托投资机构,创办高技术企业,开展创新创业。

(4)共建科技园:行业特色高校与地方或行业共建科技园区,加强科技成果孵化、推广转化和科技中介服务。

(5)人员交流:行业特色高校和政府、企业安排人员到对方单位兼职、挂职,建立良性的双向互动交流。

(6)全面合作:高校与地方或行业主管部门以及企业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内容主要涉及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3]

1.2 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正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火热场景,但是客观分析看来,目前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行业高校在产学研合作目标定位上倾向性过于明显。

行业特色高校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出现了定位和适应性出现差异的问题。一方面,部分行业高校对原行业归口部门依赖性较大,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产业化方向缺少新鲜血液与模式机制的注入,产学研合作存在行业局限性,尤其是在于地方产业方向的结合方面;另一方面,也有部分行业高校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原有行业基础,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方向谋求突破。这两种现象都是存在着片面性,局限性。

(2)校地、校企合作模式仍需进一步探索。

企业和行业特色高校实际上并没有紧密结合。比如,企业为主体申报的项目,经费掌握在企业手中,高校不掌握经费的主动权,会对研究的积极性产生影响;高校为主体研发的项目,由于不了解成果转化后的效益和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且转化后利益分配主动权掌握在企业手中,企业通常会要求一次性转化,但后续升级换代等问题会不断出现。因此,产学研合作模式仍需进一步探索。

(3)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人员考核评价体系还需完善。

行业特色高校在体制机制上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历史遗风,体制机制较为严谨,条框限制很多,尤其体现在对产学研合作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方面。一定程度上对高校教师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对于产学研合作人员考核评价体系、人员晋升制度等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要通过体制机制的规范和激励,逐步实现产学研合作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解决产学研合作目前存在的合作期短、任务单一等问题,形成长足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

2 南京理工大学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实践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 中国人民军事工程学院分建而成,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并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在新的发展时期,南京理工大学充分发挥机、电、光、化等多学科综合优势,形成了以陆为主,陆、海、空、天协调发展的“立体兵工”特色学科体系,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力促进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性大学建设。

南京理工大学高度重视与地方企业和政府的合作,确立“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服务地方、携手共赢”的产学研合作发展理念,充分整合行业内外的各方资源,突出国防兵工特色,瞄准地方产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学科交叉和资源整合,提升学校学科和科研实力,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多方共赢。

2.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职能部门推进产学研合作

为了更好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加强产学研基地建设,学校专门成立了产学研基地管理办公室,主管产学研基地建设和管理,助推产学研合作。为了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常态化,学校还成立了由主管副校长任组长,相关学院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员的产学研工作领导小组,学院确定产学研工作分管领导和联系人,以加强产学研工作的组织实施。此外,还在学校招聘了一批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科研人员担任校外产学研基地负责人,加强与地方企业的项目合作。

2.2 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学校师生参与产学研合作

2010年,南京理工大学承担了“依托行业,立足地方,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在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同时,积极就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创新进行研究。为了调动学校师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学校出台了《鼓励师生依托产学研基地创新创业的暂行规定》,对现有职称评价体系、考核体系等机制进行改革,明确师生依托产学研基地创新创业的业绩、对产学研合作产生的贡献,和校内老师的课时、论文、科研成果等一样,学校承认其工作量,可视为职称晋升、干部聘任、岗位聘任的依据。新规定有效激发了学校师生和地方、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

2.3 贯彻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模式同步改革

协同创新正成为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类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是加快国家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体系完善的重要途径。南京理工大学通过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和实习基地等方式,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机制。学校与常熟市人民政府、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签订了中德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依托研究生院常熟分院培养面向应用的高层次人才,取得了良好成效。此外,学校还选派高校教师到企业、院所工作交流,提高工程应用实践能力。2011年,南京理工大学引进了5名企业高层次人才担任学校产业教授,合作指导研究生,加强与重点企业的科技、人才合作。这些举措有效贯彻了协同创新理念,做到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同步创新。

2.4 强化产学研基地建设,依托行业,立足地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依托行业,立足地方,发挥行业高校科教优势,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南京理工大学依托科教优势,促进合作环境基地化,目前建有无锡研究院、常熟研究院、连云港研究院、东海研究院、沭阳研究院、南京高新技术研究院等校外产学研基地。依托产学研基地,开展项目合作、平台共建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先后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软件企业等荣誉资质,建设成效良好。此外,学校还与地方共建了其它一大批专业性产学研合作平台。在此基础上,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交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多方面拓宽信息渠道,努力发掘潜在需求,主动“走出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 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

对于行业特色高校而言,在产学研合作中,要发挥行业优势,结合地方政府政策导向,依托高校已有部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高层次科研平台,加强已有高层次科研平台依托行业、立足地方的力度和深度,从推进产业技术创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和推动区域创新发展这五方面着手,构建“五元一体”的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促进产学研合作可持续发展。

3.1 依托科教资源,推进产业技术创新

行业特色高校拥有优势科教资源,以及部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高层次科研平台,可以跃升层次,建立以产学研基地或校企联合研发中心为基础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突破目前校地、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等方式,放大合作规模,拓宽技术辐射面,形成产业聚集,建成部级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打造产业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对产业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实现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化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闭环。

3.2 强化校企结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行业特色高校培养的人才具有行业背景,但是行业毕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完全消化该领域高校培养出的全部人才,同时,地方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因此,产学研合作成为了企业和高校间的纽带,对符合地方需求的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通过产学研合作,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可以通过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等载体,共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或者根据企业需求,采取“订单”模式或开放课题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3.3 开展技术转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一直以来都是产学研合作中的重要环节。高校有着大量的科技成果积淀,部分已经从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但是大多数还是由于种种原因,停留在实验室理论或样机阶段,无法转化。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要大力开展技术转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依托地方产业特色和企业技术需求,与地方科技部门共同主动开展科技成果对接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于产学研合作来说,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有效防止重复投入,是快速形成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方式之一。

3.4 凝聚优势资源,开展高质量公共服务

国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对于地方企业而言,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也在于核心知识产权的积累和科技创新。因此,地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知识产权申报、科技查新、产品检测等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在公共服务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拥有如专利事务所、科技查新站、产品检测实验室等专业机构。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可以依托高校母体,在地方构建服务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高质量公共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和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

3.5 汇聚智力资源,推动区域创新发展

行业特色高校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和所处区位的不同,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途径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开展长期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解决区域创新发展中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共性技术问题,为区域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撑;开展知识创新、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等,引领前沿科技,推动区域技术和产业变革,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战略性科技储备。

4 结语

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推动国家、行业和地方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持行业特色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依托行业,立足地方,运用集产业技术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公共服务和区域创新发展“五元一体”的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可以有效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开展,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进社会经济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杨琴,刘清生,杨福章.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与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的选择[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8):117-121.

高校科研的特点范文12

关键词:创新科技;人才培养;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191-02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除了能够为培养创新技术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之外,还能够为其院校的科研发展提供支持。高校本身的职责在于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的专业型人才,必须要实验室来给其相关人才提供实践保障,从而才能够让相关人才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进行科技创新,促进我国创新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对创新科技人才培养具有带动性及辐射作用

高校本身就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战场,在高校中建设计算机实验室,可以增强其地区创新科技人才的培养品质。对于一些计算机重点实验室而言,主要是通过政府以及高校进行联合建设,其实验室成为了省级以及市级的重点实验室。这些计算机重点实验室,将会成为培养创新科技人才的重要载体,为地方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通过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可以让创新科技人才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针对性地对地方以及社会中所产生的实质性问题进行战略性实验,并实现对人才培养的知识储备以及理论支持。此外,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创新科技人才的能力,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可以为其提供一个研究场所,让其在一个优秀的实验氛围中研发出更多的科技成果。应该说,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是凝聚与稳定创新科技人才以及培养计算机技术领袖的主要载体。所以,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可以充分调动起创新科技人才对科技知识的探究意识,并能够结合当前社会以及市场需求,进行计算机实验。让其所实验研究的方向,更加满足于地域经济特征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增强了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所在地的地方特色。从另一个层面来讲,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在国家以及地方经济建设的研究课题中的作用非常巨大,不仅让创新科技人才能够接触到基础性的技术性研究,还能够在其基础上进行原始创新,有效提升了创新科技人才的创新意识及水平,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对于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除上述优势之外,还能够汇集一大批科技拔尖创新人才,让其相关人才通过高水平的实验研究,研发出更多的创新科技,不仅满足了当前高速发展的科技需求,还能够带动起一批创新科技人才的发展。要实现这样的双重效果,则需要一个先进的计算机实验室,并为其创新科技人才提供最新的实验及科研环境。许多地方高校在建设计算机实验室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更新了其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以及科研条件,为创新科技人才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科研环境。在优秀、稳定、宽松的实验环境的引导下,能够吸引许多创新科技人才参与到其实验团队当中,并通过合理化的结构形式,让其创新科技人才团队之间形成互补。其团队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中的研究,可以以高起点、高水平的研究来进行,此举会带动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及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并在这个群体中脱颖而出许多的创新科技人才。从本质上来分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创新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创新科技人才。

二、通过高校计算机实验建设促进多种渠道科技合作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是政府与高校联合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其高水平的研究氛围以及创新平台,为多层次的创新科技人才提供了一个“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合作渠道。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要通过大量的宣传吸引更多的高素质科技人才,参与到高水平的计算机实验活动当中。此外,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应该加大与社会以及企业的合作,为企业生产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与解决,从而给予地方经济发展最大化的支持。所以,在政府、高校以及社会企业的联合模式下,让其计算机实验的研究方向更加多元化,并为其开创更多的渠道促进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与其他计算机实验室的合作与交流,为其创新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最新的学术理论,让更多不同层次的优秀科研人才,能够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中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发挥不同的优势提升创新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促进地方高校计算机科研水平的提升。在这样的一种多渠道合作形式下,让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能够多出科研成果,多出创新人才,增强其实验室的学术影响力,并为高校计算机专业性以及创新科技人才能够参与更多国际性科研项目打下基础。通过这样的发展形势,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不仅承载着人才培养的任务,同时还需要承担起科学研究以及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任务。通过计算机实验室的具体,可以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例如,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整改方案。通过在计算机实验室中的不断研究,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数控技术为当地制造业提供现代信息技术。

三、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需要结合高校特征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需要结合其高校特征,让其更加具有服务高并促进学科建设的作用。在开展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其高校在计算机领域的领先优势,制定一个合理化的发展与建设模式。同时,还需要针对其领域的领先优势与其他实验室进行对比,总结出其实验室的发展方向与前景。这就需要重点针对其领域与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在一个学术交叉的研究中产生思维碰撞,并生成新思路,以其新思路为切入点进行科技创新。在这样的一种学术研究与实验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带动其高校其他学科的进步,同时也提升了创新科技人才的思维性。此外,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可以为高校发展提供一定的优化保障。因为,高校计算机实验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主要是应用于相关软硬件的配置。有了高新科技的软硬件配置,对于改善相关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利用实验室来开展一些重大科持项目的研究与攻关,通过研究带动了其高校的知识以及新技术的更新,让其高校能够拥有计算机学科最前沿的学术理论以及创新成果。在这种学术氛围的作用下,不仅带动了其高校相关学科人才的发展,同时还能够为其创新科技人才提供一个研究拓展的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传统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让创新科技人才能够参与到更多的新兴学科研究当中。

四、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有利于促进高校进行科研体制改革与创新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本身就是面向新科技人才培养的途径。高校计算机实验应该采用 “开放、流动、联合、竞争”创新机制,改变传统的实验室封闭制度。在其实验室中实行自由、民主、探索求真的管理机制,让创新科技人才团队能够在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中,不断地对其人才团队结构进行优化,并将其科研资源进行开放式、共享化的模式,带动一种新型的科研氛围与环境。对于高校而言,可以得到科技实力的提升,也能够为其院校的科研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不仅有利于创新科技人才的培养,还可以带去高校整体科技实力的提高,增强地方科研能力。所以,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是推动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的一个重点,虽然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高校计算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但相信在不断的探索之后,一定能够发挥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作用,对地方以及高校创新科技人才潜能的挖掘产生积极影响。

五、面向创新科技人才培养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的几点建议

1.明确优势,增加计算机实验室特色。在这一环节中,应该以结合高校办学特色为前提,建设科研型计算机实验室。因此,任务实验若要在当前科技竞争中得到突显,需要借助其优势才能够取得发展。所以,高校计算机实验建设,必须要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科研项目同样也需要以特色来带动发展,必须要坚持以其自身特色的研究方向来构建科技创新科研项目。这是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其建设后是否能够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汇集的一个关键。具有特色的计算机实验室,可以让其整体结构得到最大的优化,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开展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项目研究。

2.寻找合理化的突破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应该及时抓住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难得机会,结合自身高校特色及优势,积极与企业以及相关科研组织进行联合科研。让这些尖端科研团队能够在其实验室中开展科研创新,并发挥出其各自所具有的优势进行互补,最终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在开展一些重点科研项目时,应该汇集更多的创新科技人才来进行研究,让不同人才的思维在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中进行碰撞,从而产生创新成果,最终实现高校实验室的跨越式发展。

3.结合高校实验室研究方向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在此环节上,高校计算机实验建设,应该加大对海内外跨学科顶尖人才的吸引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以通过课题资助以及基金申请等方式来进行,让更多的计算机创新科技人才能够参与到其实验室中开展项目科研。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科建设与科研项目的交叉融合,让科研带动学科,让其科研资源能够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大的发展机会。

六、结语

创新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此,培养创新科技人才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促进国家发展的核心。通过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不仅能够培养创新科技人才的实践能力,还能够对高校教学品质的提升以及高校学科建设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世同,曾繁丽.加强高校实验队伍建设 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9).

[2] 莫华善,戚业国.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管理的历程、经验与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