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木兰辞教案

木兰辞教案

时间:2023-06-07 09:11:59

木兰辞教案

木兰辞教案范文1

论《木兰辞》的影视改编

一、课题任务与目的

论文题目:论《木兰辞》的影视改编

主要任务:本文主要分析对乐府民歌《木兰辞》的影视改编,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影响较大的两部作品,即:美国迪士尼公司的动画片《花木兰》(1998)以及由马楚成导演的《花木兰》(2019)。本文将通过对两部不同版本的影视作品的情节改编、主人公形象塑造、设置配角形象以及主题设置上反映出改编者各自不同的民族烙印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对比分析。

研究目的:通过对两部《花木兰》的影视改编作品的对比分析,来研究中西方不同改编者究竟有何审美倾向及价值取向。

二、调研资料情况

1.谢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415-417

2.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00-101

3. 李婉,穿比基尼的“花木兰”——从叙事学角度看迪斯尼影片《木兰》对中国《木兰诗》的改编,《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4)

4. 李晓庆,试论中西合璧的动画《花木兰》,《文学教育(上)》, 2019(1)

5. 孙连琦,漫谈《木兰诗》[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1)

6. 杨开达,谈《木兰诗》的修辞艺术,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5)

7. 秦志希、翟晶,从迪斯尼《花木兰》看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当代传播》,2019(2)

8. 梁静璧,意识形态对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字幕翻译中归化策略的操纵[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年

9.毕耕、李冬青,《花木兰》:迪斯尼演绎的东方传奇,《中州大学学报》,2019(2)

10. 陈韬文,《文化转换:中国花木兰传奇的迪斯尼化与全球化 》[A],第六届全国传播学会议论文[C],1999年

11. 塞缪尔亨廷顿,张立平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M], 新华出版社,2019

12.宣菁,从女权主义视角解读“中国文化”[D],硕士论文,西北大学,2019,中国期刊网

13.李希光,新媒体挑战旧宣传——刘康、李希光对谈录 [J].国际新闻界,2019(2), 第5--10页.

三、实施方案

主要从对原作品的改编的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这四个方面均采用:“先总述概况进行对比然后再举具体的例子”的方法进行分析说明:

一、情节改编的异同

同:1、爱情友情一个都不能少;

2、都在战争未结束时就发现了木兰女儿身的秘密

异:中:对战争的思考,上升到国家的层面;

西:对中国文化的想象;没有上升到国家的层面上

二、木兰作为主人公形象塑造的异同异:

异:1、娱乐化的角度:中:女人在战争中的形象,娱乐化程度不高;

西:加入幽默的元素,形象设置夸张;娱乐化程度高,冲淡了战争的严肃性;

2、对女性的解读:中:人物中综合了犹豫、妇人之仁、爱情、理智等,将木兰的形象立体化,符合现代社会对女性的解读;

西:突出一个普通女孩的个性形象,突出强调个人主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带有西方的色彩,强调女性的独立,自由;

三、配角形象设置的异同:

同:都成功设置了“配角”形象;

异:中:以战争中的真实存在的人物为配角,表现了兄弟间的感情;

西:西方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影片中加入了“中国龙”作为配角,认为“龙”是中国的象征,是吉祥物;

四、主题设置上的不同,反映出改编者各自的民族烙印的异同:

异:中: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将人性放在国家利益面前进行拷问;宣扬集体主义的爱国精神;

西:西方文化的烙印:强调个人主义,宣扬女性的自由、独立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四、预期结果

课题任务: 论文选取对诗歌《木兰辞》的典型改编影片,通过对两部影片中的“情节改编、主人公形象塑造、设置配角形象以及主题设置上反映出改编者各自不同的民族烙印”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别。

预期结果:通过对两部《花木兰》改编影片的详细分析研究,来揭示出中西方不同的审美倾向以及价值取向。

结果形式:以不少于8000字的毕业论文完成。

五、进度计划(请依照学校要求的当期论文进度填充)

2019年11月16日—11月30日:联系指导教师查阅资料,拟定选题

2019年12月1日—12月31日:确定选题

2019年1月1日—1月15日:在教师指导下撰写开题报告

2019年1月16日:参加开题报告答辩会

2019年1月17日 —2月28日:在教师指导下修改开题报告,拟定论文大纲

2019年3月1日—3月31日:在教师指导下撰写论文初稿

2019年4月1日—4月9日:中期检查,修改初稿,形成二稿

木兰辞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民歌特色。

2、掌握诗文的含义。

3、了解木兰形象。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解题。

简介这首诗产生的年代和木兰其人。

①这是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民歌是可以歌唱的,这首诗最后四句是歌唱者对诗中主人公木兰的颂赞之辞。

②这首诗一般都认为产生在北朝北魏的统治期间(386—557)。北魏(又称“后魏”)曾跟当时北方的柔然族多次交战,诗中提到的“黑山”“燕山”正是作战的地点,在魏太武帝期间战争尤为惨酷,至449年才彻底击败柔然。

③木兰可能实无其人,所以姓花、姓朱、姓魏、姓木兰之说均系猜测或捕风捉影,我们用不着追究。北方民族尚武,女子也不例外,木兰女英雄的形象可能是据此创造出来的

二、正音、解词。

三、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后讨论这首诗的民歌特色。

步骤是:(1)教师范读后提出问题:这首诗在语言风格上跟前一个单元里的文人诗歌有什么不同?

(2)学生齐读一遍后答问。

(3)根据学生答问情况再提问,再齐读全诗,进一步认识民歌的叙事手法。

①诗中大部分都是口头语,特别是人物的语言如“阿爷无大儿”两句、“可汗问所欲”四句、“同行十二年”两句,跟平时说话并无二致,可见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也有个别书面语句如“万里赴戎机”四句,这是诗在流传过程中经文人修改、润色的结果。

②民歌叙事常抓住重点加以铺排,铺排的办法很多:

排比:如“爷娘闻女来”六句、“东市买骏马”四句。

复沓:如:“问女”二句、“女亦”二句、“旦辞”八句(复沓跟叠句的区别是:叠句不换字,而复沓可以更换个别词语。)

顶真(又称“联珠”):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③民歌的基本形式是四句一节,偶尔也有六句一节的。本诗共14节(可让学生自行划分,除第8、11、12三节各6句而外,其余都是四句一节)。

④民歌中有三种基本手法:叙述,称“赋”;比喻,称“比”;由一事物(往往有具体的形象)引出本题,称“兴”。(可让学生先分析开头两句和结尾四句,提出“兴”和“比”;再说中间——这就是“赋”。)

四、诵读练习。

步骤是:(1)归纳各段大意,再合并为四大段,分段进行背诵练习;(2)每段先齐读,再以点拨方式作诵读指导,然后自由练习背诵;(3)检查背诵。下面只写出诵读指导的要点。

第一段(第1至4节):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要先设想这个五口之家在征兵令下达后的困难处境。

①前两句写木兰平日在家劳动的情形,应读得缓慢些,读后作稍长停顿。为什么?(要让读者想象她不仅勤劳,而且技巧娴熟。)

②“不闻”——谁“不闻”呢?(父亲)这是木兰见到“军帖”之后,出现了不寻常的情况:停机而叹。父亲感到奇怪——这正是情节的开端,当轻声徐徐而读。读完,径直接读“问女”二句。

③木兰答父问的基调是深沉的,但其间又有变化。木兰本有所思,为什么偏要说“无所思”、“无所忆”?(宽慰老父)“昨夜”一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忧国忧家)如此低沉的诗句该怎么读呢?(低而缓)到段末,感情有变化吗?(转为坚定)“愿为”两句应当读得恳切些。

至此,木兰已说出自己的打算,可是父亲(还有母亲、阿姊)同意吗?(同意)但诗中不提,这是一次“跳跃”。为制造悬念,读后可作稍长停顿。

第二段(第5至7节):木兰置办战具后奔赴战场。

要设想青年人纷纷置办战具的热烈图景和北方广阔原野的画面,但最重要的是,要在自己头脑里出现木兰策马飞奔的英雄形象。

①“东市”一句是承上文“市鞍马”而来,但中间又有“跳跃”,该怎么读呢?(要突然振起)下面三句呢?(要加快节奏)为什么?(军情紧急,刻不容缓。)

②第6、7两节既有叙事,又有抒情,诗中是怎样叙述万里征途的?(辞爷一宿黄河;辞黄河一宿黑山,两天就走完了,概括得多好。)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思亲;向往战斗)“黄河流水鸣溅溅”给人怎样的感受?(悲壮)“胡骑鸣啾啾”呢?(战斗的激情。)

叙述和抒情二者哪一件为主?(抒情)思亲和向往战斗二者哪一种为主?(向往战斗)可见,这段当用抒情的调来读,既刚强又柔婉。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熟练地掌握诗文的意思。

第二教时

一、继续分析诗文。

1、第三段(第8至10节):十年战斗生活,入朝受贺,辞宫不就。

这三节课本原作两段,有两个场面。读第8节,要设想出“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杜甫《后出塞·其二》)的图景;读第9、10节,要设想出朝廷庆功盛典的情况。(李白诗句“隐隐五风楼,峨峨横三川。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可资参考。)

朗读前还要解决一个问题:诗中写十年战斗生活,为什么只写战场夜景而不写木兰作战中的表现?目的是通过两处侧面描写(“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可以看出,无论是最高统治者还是普通战士,都把木兰视为出类拔萃的战斗英雄。这样,木兰的英雄形象在学生心中就变得更加鲜明了。

①“万里”两句写木兰到战场后回忆此番行军历程(上文“闻燕山胡骑鸣”表明已到战场),读时须有苍凉慷慨之感,中速。

②“朔气”两句概括了木兰十年战斗生涯,宜用悲壮声调读,引发听者的想象,用慢速;然后急转直下,读“将军”两句,可加快速度。

③“归来”四句,由庄严转为热烈。

④“可汗”之问要读得亲切,木兰答语要读得朴实无华、自然平易,才能再现女英雄的本色——她只是代父为国效力,毫无居功之心。

2、第四段(第11至13节):家人亲切欢迎,木兰恢复女儿妆。

要设想出家人迎接的具体图景:理红妆、杀猪宰羊,当在“出郭”之前;出郭相迎的岂止爷娘?姊、弟、乡邻必当一同前往。还要设想木兰家中居室的分布状况。诵读的基调是热烈、欢快,但其间亦略有变化。

①家人欢迎一节要有喜庆的气氛,节奏最快。

②木兰一到家,就是一副天真的女儿情态,节奏稍稍放慢,宜轻声读,以表现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和对女儿妆的喜爱。读到“贴花黄”,应作一顿,为高潮蓄势。

③“见伙伴”一节是全诗高潮,首句说木兰,宜读得平缓,至“惊忙”要突然振起;伙伴语的重音在“十二年”“不知”上,“十二年”后应作一顿。

3、歌者赞辞(最后一节)

前三句都是铺垫,最后一句才是正意所在,语调当由平缓发展高昂。“安能”句本可写作“安能辨雄雌”,但这样写语意就平淡无奇了,加上“我是”二字,才能表达出歌者对木兰的崇敬感情;此句当读得字字清晰,掷地有声,切莫“吃掉”其中任何一字。

二、分析木兰形象。

1.让学生想象木兰形象前后的变化。拟将课文分三个部分让学生口头描述,凡合理的想象都应加以肯定。以下要点仅供参考:

(1)参军前的木兰(第1至4节):是一个勤劳勇敢的少女,.平日除织布而外,也练习骑马射箭,“褰裳逐马如卷蓬”;她关心国家大事,体恤父母的艰难;她代父从军,是经过反复深思的。

(2)参军后的木兰(第5至10节):木兰穿上戎装,横刀跃马,英姿飒爽,与男儿无异。在行军途中,她走马如飞,“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夜晚宿营,她既思亲又渴望参加战斗,心潮澎湃如黄河流水。在战场上,她左右驰突,剑动而敌奔,“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在朝廷的庆功会上,她颜色平易,毫无居功之心,深得天子喜爱,她只向天子陈述自己惟一的愿望:要回到父母身边。

(3)到家以后的木兰(第11至13节):她生活在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庭里,她换上了女儿妆,依旧是父母膝下活泼可爱的女儿。

2.让学生说说这首诗千余年来脍炙人口的原因。

要点有二:①木兰是人民大众理想中的英雄,她在祖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挺身而出,替父从军,这种勇毅的精神受到世世代代人们的敬重;尤其重要的是,她勇敢作战,战功赫赫,不是为了贪图官爵,而是视为自己对祖国,对人民应尽的责任,她是真正的人民英雄。②木兰又是个感情极其丰富的人,在征兵令下达后,她为父亲年老又无大儿而停机叹息;在行军途中的夜晚,她回忆起爷娘呼唤自己的亲切声音;在庆功会上;她却急于回到故乡的土地上,跟家人团聚,跟故乡人民一同过和平劳动的生活,如此美好的感情在世世代代人们的心中也能引起强烈的反响。

三、解释诗中的“互文”。

意思是一联中的两句互相补充,须合解,正式名称叫“互文足义”,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说的是,有些将军和壮士战死沙场,另一些将军和战士胜利归来。此类“互文”甚多,须用心发现。二是诗中的数字如十、十二、百、千等,无非是言其多,不能看作确数。这两种情况,不只是在本诗中有,在其他古代诗篇中也有。

四、布置作业。

1.熟练地背诵全诗。

2.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编一段故事,

木兰在战场上

木兰辞教案范文3

作者简介:许巧云(1974-),女,山西省寿阳县人,文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史。四川 成都610041

[摘要]今拾《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中的几则民族词汇:“哨鹿(木兰)”、“昂邦”、 “碟巴”、“堪布”, 以现有大型辞书为参照,对其中解释未尽之处进行补释。除检索清史文献外,也兼及同时记小说、方志等,略陈管见,可为不同学科利用这一文献提供参考、借鉴,同时也可补大型工具书之缺失。

[关键词]《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满语词;藏语词;考补

中图分类号:H3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3)06-0078-04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满族建立的一个朝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语言的接触、借用,文献典籍中出现了不少的民族词语。《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1]是康熙朝乃至清史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其中出现的民族词汇,今人或颇费解,今拾几例,加以考释,可促进清史研究、民族研究等相关研究,也可为《汉语大词典》、历代职官辞典等大型辞书的编撰修订提供参考。

【哨鹿】【木兰】

康熙肆拾捌年玖月初肆日直隶巡抚赵弘爕奏折:

捌月拾陆日已经具折,差家人文绶恭请圣安,文绶至今未回。想因皇上哨鹿路远,故未即回。[1](2册P.642)

康熙伍拾伍年拾月貮拾伍日广东广西总督赵弘灿奏折:

又传旨:“皇上哨鹿回来,身子精神狠①好,总督家人回去对你主子说。”[1](7册P.483)

按:打猎时,人仿鹿声吹哨而引鹿谓“哨鹿”。满语称“木兰”。清康雍诸朝都在每年秋季围猎习武,举行“秋大典”。康熙二十年(1681) 在约当今河北围场县置“木兰围场”,以满洲八旗兵为营卫,凡内外蒙古各扎萨克均率左右分班扈猎。场内置行宫。 [2](P.45) 场面相当壮观,《清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王礼考》十六《大狩》有载:“木兰者,围场之总名也,周一千三百余里,南北相距二百余里,东西相距三百余里,周遭设卡,伦守之。每岁白露后,鹿始出声而鸣,效其声呼之可至,谓之哨鹿。国语谓之木兰,今即为围场之通称矣。凡围场之名,曰塔里雅图、曰永安莽喀、曰巴颜喀喇……曰沙尔当、曰图尔根伊昭。凡六十余所。每岁车驾大弥,或十八九围,多或二十围,盖于讲武中寓好生之德,与成汤三面解网之意同一揆也。”[3](P.6065-6066)

清代哨鹿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但此一活动非自清始。其实,早在辽代,女真人就有哨鹿的习俗。《辽史·营卫志》:“每岁车驾至,皇族而下分布泺水侧。伺夜将半,鹿饮咸水,令猎人吹角效鹿鸣,既集而射之,谓之舐鹻鹿,又名呼鹿。”清代多位学者在著作中都有相关论述,如清阿桂《满洲源流考》卷十六《国俗》:“《通考》女真,俗勇善射,能为鹿鸣,以呼群鹿,而射之。按:今哨鹿之制,以木为哨具,又象鹿之首,戴之使鹿不疑,惟精于猎者能之。”[4](P.315)清查慎行《人海记》卷下《哨鹿》:“哨鹿之说,《辽史》已有之,但未详其法,今特志之。每岁于白露后三日,猎者衣鹿衣、戴鹿头,天未明,潜伏草中,吹木筒作声,牡鹿闻之,以为求其偶也。遂踊跃而至,至则利镞加蔫,无得脱者。”[6](P.117)七月为鹿期,猎鹿者仿雄鹿作声而诱引雌鹿,当源于“由鹿”,即用来诱捕其他鹿的鹿。清郝懿行《证俗文》卷十七:“由鹿谓之哨鹿,又云:‘今制秋狝,谓之哨鹿。猎人冒鹿皮,入山林深处,口衔芦管作鹿声,鹿乃群至,然后取之,即古之由鹿也。唐吕温《由鹿赋》曰:“由此鹿以致他鹿,故曰由鹿。”《说文》云:‘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则由鹿又当作。”[7](3册P.2619)

可见,“哨鹿”之法当起源于用以诱捕其他野鹿的由鹿,到清代哨鹿成制、成规模。而从康熙二十年开始的“木兰秋弥”,成为清代一项重要的国家大典,哨鹿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八旗官兵的素质,同时也具很重要的政治意义,“通过木兰秋弥活动,绥服、团结内外蒙古各部,使之成为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政治支柱。”[8] 《汉语大词典》《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清代卷)对“哨鹿”及“木兰”解释内容大致相当,未对哨鹿之法及与之有关的“呼鹿”、“由鹿”做进一步解释,今检相关文献,补之。

【昂邦】

康熙肆拾年拾月贰拾肆日陕西甘肃提督李林盛奏折:

御前噶喇昂邦吴达禅、二等侍卫喇西传旨,着铨等赍来,皇上赐有食品物件,并有吴达禅等清字旨意,为此,先期禀知。[1](1册P.59)

康熙肆拾伍年拾月贰拾玖日直隶巡抚赵弘爕奏折:

臣于拾月初拾日前往天津会同内务府包衣昂邦赫硕色等查勘水田,自天津起身到永定河查看两岸堤工,原俱于限内赔完。[1](8册P.655)

康熙五十七年闰八月初一日杭州织造孙文成奏折:

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准内务府清字文开:带管包衣昂邦事董殿邦,于十月二十四日传旨。[1](8册P.299)

按:“昂邦”为满语音译词,又作“按班”。本义为“大”,后沿用为“大臣”。《汉语大词典》只收“按班”,解释为:“满语,大臣,又译为昂邦。如尚书称阿思哈按班,侍郎称阿思哈尼按班。”没有书证,只有两个用例,且未收“昂邦”。《中国历史大辞典》“昂邦”“按班”均未收,只收“昂邦章京” [2](P.300),见后文。《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释“昂邦”为“满语。义为大臣。”[9](P.493)《清史满语辞典》释“按班”为:“又作昂邦,满文为“amban [ampan]。amban(按班)为臣、大哉之大。汉义为大臣、大员。”[10](P.22)

今查检清代文献,知“昂邦”本义为“大”。清李桂林、顾云《(光绪)吉林通志》卷二十七《舆地志》十五:“……父曰阿马,母曰葛娘,大伯曰昂邦阿马,叔曰曷克赤,子曰济,女曰义……要曰该蜜,不要曰该辣库,小曰阿卽格,大曰昂邦,买曰乌打蜜,卖曰温嗟蜜……。”[11](P.503-504) 清张伯英《(民国)黑龙江志稿》卷四《地理志》:“(小依吉密河)注于呼兰河、昂邦河县东三十五里。昂邦,清语大也,一作安邦河。”[12](P.159)

“昂邦”本义为“大”,由此沿用为“大臣”、“首领”。二者具有渊源关系,《清史满语辞典》云满语“为臣、大哉之大”,汉义为“大臣”,似不确。这一意义在更早的时代已经出现,参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卷三《按班》:“按班如言首领大人,金时或对音‘谙板’……后审定为阿么巴,又审定为昂邦,又审定为按班,此两字乃三合为阿么巴最审也。”[13](P.82)

关于涉及昂邦的官名,以“昂邦章京”为例,《中国历史大辞典》释为:“官名。满语音译,后金天聪八年(1634)定总兵官为昂邦章京。”[2](P.300)《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释“昂邦章京”为“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总兵。”[9](P.493) 《清史满语辞典》“昂邦章京”条释“昂邦”为大臣,“章京”释为“有职守的文武之官。”而汉义则直接释为“总管大臣、大将军。”[10](P.22)究其实,满文的janggin(章京)即汉语“将军”的音译,以上解释“武职”为是,“有职守的文武之官”似不确。清王先谦《东华录·天聪九》:“夏四月辛酉谕曰:今我国官名俱因汉文从其旧号,……夫知其善而不能从,知其非而不能省,俱未为得也。朕虽未成大业,亦不听命他国。凡我国官名及城邑名俱新易以满语,勿仍袭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备御等旧名。嗣后,赏册书名定五备御之总兵为一等公,一等总兵官为一等昂邦章京,二等总兵官为二等昂邦章京,三等总兵官为三等昂邦章京……”[14](P.369册P.109)从此我们可以看出,为了防止满族人汉化,皇太极谕示摒弃汉人的原有官爵、城邑名,而改用满文音译名。上文康熙朱批用例中的“噶喇昂邦”、“包衣昂邦”到底何指?清方浚师《蕉轩随录》卷三《清语官职》有详细的论述:“……固山额真,又名固山昂邦,凡固山读如姑色,昂邦读如按班,下同此,即今之都统;……驻防昂邦章京,今之驻防副都统司;……噶喇昂邦,即左右翼前锋统领;戈什昂邦,又名郭齐哈昂邦,即御前大臣;包衣昂邦,即总管内务府大臣。”[15](P.108)

《清史满语辞典》收“包衣昂邦”和“包衣大”两个词条,并分别加以解释,释“包衣昂邦”为:又作包衣按班。满文为boo i amban [poo i ampan]。Boo i(包衣):家内的;amban(昂邦):大臣、大员;汉义为家内之臣,汉名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官名。释“包衣大”为:满文为boo i da[poo i ta],boo i(包衣):家内的;da(大):头目、首领、根、本。汉义为包衣头目,汉名为管领。官名。[10](P.34)词典把“昂邦”释为“大臣、大员”,把da(大)释为“头目、首领、根、本”,不确。参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二:“总管内务府大臣,清语称包衣昂邦,即包衣大。”[16](P.29) 该词典后出转精,前言谈及“对清代衙署职官、封爵赐号等满名的解释,散见于清代官书、文集、笔记及某些东北地区的方志。近代学者对此也做过研究,但总的来说,收录未备,在解释上亦有未能尽如人意处。”又云:“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广采清代史籍(包括《清文鉴》等满汉合璧书籍),目的是给清史、清代文学的研究者和爱好者在研究、阅读清代史籍时,解决一些满名方面的疑难。”[9]总体来看,词典释词较为准确,引用有据,但囿于条件,只引用史籍资料,未求索笔记、方志,同时缺少从语言学角度对词义的深入阐释。

【碟巴】【堪布】

康熙五十七年闰八月二十四日料理军务都统法蜡、四川廵抚年羹尧奏折:

臣等自川省备兵以来,凡情形信息,无不留心体察。向闻达则哇地方,虽系所属,其碟吧②名大克咱者,素于拉藏不合。[1](8册P.321)

康熙五十八年正月十三日四川总督年羹尧奏折:

现今巴尓喀木沿途有名地方,皆西海各部落交纳差事之处,碟巴大克咱将旧有之营官、堪布,悉用心腹之人换替,而西海王贝勒等竟无言者。待以羁縻,施之驾驭,则无不可,若与我兵同行,窃恐贼人及得知我动静。[1](8册P.386)

按:“碟巴”、“堪布”均为地方政府的官名,是达赖班禅的高级侍从,握有军权,管理喇嘛的首领称“堪布”,管理地方老百姓的称“碟巴”。 《汉语大词典》释“堪布”为“藏语音译词。原地方政府的僧官名,为达赖、班禅的高级侍从,握有大权。”释为是,不赘言。关于“碟巴”和“堪布”的官职,清方浚师《蕉轩随録》卷十《》载云:“自前后藏东至里塘,司其地者皆以僧与民长杂治之。而僧尤重,在前藏者曰达赖喇嘛,在后藏者曰班禅喇嘛。此其尤尊者,呼曰胡土克图。胡土克图者,师也;其弟子曰班弟,班弟所任职曰仓储巴者,主其财,任其烦事,其分居他部为喇嘛之长曰堪布,而民长曰碟巴,又有堪布兼碟巴者,盖西夷所敬,惟僧也。”[15](P.406)施行政教合一,所以,此二官名也用于宗教。清李元《蜀水经》卷十《若水》:“……称佛四弟子之一饮酒杀生,善役鬼驱神……其徒阐黄敎者为胡图克图,其次掌黄敎者为堪布,又其次辖地方民人者为碟巴,民听约束。”[17](P.728册P.302-303)碟巴管理地方事务,包括藏族非常重要的丧葬礼俗,文献都有相关记录。如清邹弢《三借庐赘谭》卷七《陋俗》:“《旃林记略》云:……盖贫乏之家不能用司剐,而自剐者也。司剐者卽丐头,多拥巨赀,亦有碟巴管束。”[18](P.1253册P.701)

选拔官吏也有明确的规定,清人黄沛翘《图考》卷六《人事类》提到这些管理者的选拔的条件,而且对相关的职位都做了具体阐释:“委用头人,由住藏大臣、达赖喇嘛选择,亦取才品及家道殷实者。……凡放大小碟巴,皆于此等人中选用,至于出使头人称谷操,传事头人称若尼尔,管理家计头人称业尔巴,听役头人称乃兴巴,其各地大头人称碟巴,次称热熬、称十布。凡统领兵马之官有五:总统之大头人称戴本;其次称甲本,管兵二百名;次称如本,管兵一百名;称赖本,管兵四十五名;称局本,管兵十名。又有小头人称郭度。以上所委之碟巴、头人,即征收所辖其地之钱粮以自赡。”[19](P.189)

《汉语大词典》《清史满语辞典》《中国历史大辞典》以及其他相关词典③均未收“碟巴”一词,当补。

注释:

①康熙朱批奏折文献中“很”与“狠”通用,“很好”出现1例,“狠好”出现7例。

②从我们所检的文献用例看,均用“碟巴”,写作“碟吧”仅见上举此例,当为笔误。

③包括张政烺主编《中国古代职官大辞典》、余鹿年编着《中国官制大词典》、唐嘉弘《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大辞典》、徐连达主编《中国历代官制词典》等。

参考文献: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4.

[2] 郑天挺,戴逸.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清史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3] (清)张廷玉.清朝文献通考(一)[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4](清)阿桂,等.满洲源流考[M].孙文良,陆玉华,点校.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

[5](元)脱脱,等. 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清)查慎行.人海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9.

[7](清)郝懿行. 郝懿行集[M].济南:齐鲁书社,2010.

[8]景爱.木兰围场建置考[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2).

[9]吕宗力.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K].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10]尚鸿逵.清史满语辞典[K].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1] (清)李桂林,顾云.(光绪)吉林通志[M]// 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2] (清)张伯英.(民国)黑龙江志稿(一)[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13](清)俞正燮.癸巳存稿[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14](清)王先谦.东华录[M]// 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5](清)方浚师.蕉轩随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6](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7] (清) 李元.蜀水经[M] // 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木兰辞教案范文4

诗歌鉴赏题目和文学作品阅读题同属于阅读,必然会有某些题目有共通之处。第一,都要求考生准确把握文本的主旨或者写作意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或者评价;第二,都要求考生懂得赏析文本的语言或者艺术特色,准确理解特定句段的深刻含义。第三,都要求考生准确理解文本塑造的主要形象或意象的典型意义。所不同的是,诗歌鉴赏因为篇幅的关系,一般不需要考生回答关于段落层次方面的问题,而是在把握诗歌所蕴涵的感情方面的题目会多一些。

所以,下面简要说一下这几类题目的解答思路。

解析文学作品的主题之前,大多数需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台湾作家的散文大多抒发对故土的思念,比如琦君的《春酒》;鲁迅的文章多有披露旧社会的罪恶,比如《孔乙己》。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对诗的主题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如岑参的《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中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和杜甫的《兵车行》中的“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同样是描写战争,为什么前者充满积极追求功名的英雄气概,后者却满腔对战争的仇恨和抱怨呢?只因前者是盛唐边塞诗,当时国力强盛,国人皆以驻守边疆,为国捐躯为荣;后者则描述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的史实。因此,阅读诗歌首先要弄清楚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才可以把握正确的方向。

例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相传是战国燕昭王所筑,昭王求贤若渴,置千金于台上,招请天下贤士。诗人借用此典故,有何用意?

这道题考的就是对本诗主题的理解。诗人生活于中唐时期,国力还很强盛,因此边塞诗中多有以忠君报国为主题的。所以这道题答案是“表现了诗人对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忠君报国的英雄气概的称颂”。

第二种类型的题目是赏析文本的语言或者艺术特色,和文学作品阅读题一样。解答这类题目的思路是“由实到虚”,“实”是要先分析句子写了什么实际内容,“虚”是分析句子想达到什么表达效果。

通常先考虑诗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取得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营造了什么氛围或者意境;接着思考这类句子是否有什么深刻含义,是否揭示了深刻的主题。句子用了明显的艺术手法的,如果是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先找出本体,说明这句话的实际含义。如果是其他修辞,应该说明这种修辞的作用——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感情。写答案的时候要分点回答。如果句子是抒情性质的,应该回答两点:怎样抒情的,用了什么方法;抒发了什么感情。句子是总结概括、议论或者抒情性质、有深刻含义的,应该结合上下文,概括要点,并分点回答。

例如,2011年陕西省中考古诗歌鉴赏题,选用的是元稹的《西归绝句》,第二题是: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

这道题考的就是对诗句的鉴赏,题干用“景语皆情语”给考生以提示,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描述本句写了什么样的景,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答案分为两个要点,一个是“实”:诗人猛一抬头,只见江岸嫣红一片;放眼远眺,只见商山上开满桃花,春色妍丽。一个是“虚”:本句诗表达了作者欣赏明媚春色的浓郁的喜悦之情。

至于理解文本塑造的主要形象或意象的典型意义,这种题目在小说阅读里最为常见,如2011年广东省考题的15题:“你是怎样看待安东尼这个形象的?”这种题目需要结合文中具体描写来分析,不能孤立地给人物以评价。古诗鉴赏题亦然。

木兰辞教案范文5

6月20日,由张颂仁策展的李青个展《交织》在澳门东方基金会开幕,共展出了李青的七件绘画、两件装置、两件录像和数件创作手稿。李青的这批新作延续了自《飘零》个展以来对物品和人之间纠缠着欲望和情感、消费与反控等关系的考查,将服饰生产与消费以及自我装扮的行为放置进一个广阔的时空框架内,并涉猎了不同时代的典故。衣物伴随着人类的进化被不断复杂化,承载了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欲望,参与了人类的异化过程。展览触及的其他命题还包括工业生产、文化身份、纺织作为自主与抗争的现场等,延续了李青作品中一贯的冷幽默气质和对艺术史典故戏仿的兴趣。(王静)

着迷——若瑟·狄莫新作展

在北京全艺社展举办的《着迷》个展中,艺术家若瑟·狄莫首次在北京展出自己的近两年新近创作的32幅作品。狄莫的作品,是对身份、多重品格、梦境与现实、美丽与恐惧、以及可视与不可视之间的隐喻对立的探索,这意味着作品不只是纯粹的视觉艺术,概念上必须与当代社会及其价值观一同诠释。艺术家利用了概念和达达艺术的词汇,进行了一连串艰巨的实验,并不断以典故和隐喻,反映出存在于公开与私人的幻想和确定性。同时,在探索美丽与恐惧之间,他对意识和表现力发出提问。(木木)

那危的“观与辞”

2012年6月3日,由著名策展人杭春晓策展的艺术家那危个展“观与辞”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将集中展出艺术家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十几件绘画、装置作品。关于那危近期以蓝白颜料为主创作的作品,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杭春晓说到道:“那危的‘蓝色’、‘白色’,彻底摆脱了文学化的图像象征,成为‘感知’被重新激活的视觉力量,一种独具特征的修辞方式。尤其,当画家用锡管颜料直接挤压出的‘色丝’来完成‘蓝色’、‘白色’的视觉结构时,关于绘画的‘惯性认知’也成为这种‘修辞’加以审视的对象之一。那危的‘色丝’,将‘笔触加工’的物质感变作直接挤压出的色彩本身,仿佛未曾通过‘手绘’过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手绘笔触’的平面性,转向体积化的浮雕性。很显然,那危的目的并非为了制造浮雕效果,而是为了消解关于‘绘画’的既定认知,并通过‘色丝’的直观化物质感,建立一种全新的视觉修辞。”(木木)

邓箭今个展:“欲の幻境”

“欲の幻境—邓箭今个展”于2012年6月24日在北京东京画廊+BTAP隆重开幕。邓箭今是中国南方执着于架上绘画的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在展览现场观者所欣赏到的“戏剧”极其凌乱,人物交错攒集一处,同性、异性的在欢畅而剧烈地进行,带角的面具和翼翅让人物的表演有如重口味的化妆舞会??

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邓箭今这类创作的缘由呢?我想他关注的应该是像巴塔耶所说的性对于自我、自我意识的重要意义,以及人的内在对立、人性与兽性的斗争。邓箭今的作品将人们引入那片令人狂喜而又备受煎熬的欲海,那个神秘而又暗藏危机的世界,而他自己却难以给出清晰的答案,抑或根本就没有答案。在这里,他只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张瑜洋)

印度公路

近年来印度的高速发展,是新世纪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印度与中国发展状况的比较,也经常成为热门的国际议题。在两国经常被外界视为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印度充满活力和创意的文化正慢慢传入中国。本次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印度公路”展览带来三十多位来自印度的艺术家的作品,通过多种媒介探索了当今印度的社会与政治现象,包括环保、宗教宗派主义、两性和阶级等。(木木)

米兰·葛里噶尔:看得见的声音,听得见的绘画

米兰·葛里噶尔是一位87岁高龄的捷克国宝级艺术家。与激浪派艺术几乎发生于同一时期,他的绘画、声音及行为艺术对20世纪后半期的艺术史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5月28日到6月17日,葛里噶尔首次在今日美术馆举行个展,完整呈现了葛里噶尔独特的绘画与声音艺术。米兰·葛里噶尔在一生的创作中,不断地将视觉符号进行简化,并在其上加入了声音、行为等元素。1965年,当葛里噶尔偶然勾勒素描时,发现铅笔划过画纸的声音能够能够引发想象,于是他将声音录下,成为了他绘画作品的一部分;后来,他不断尝试利用多感官进行创作,甚至用身体穿透画纸进行绘画。他的行为艺术从来就不是一种表演式的行为(performance),而是一种自主的行动(action)。(周雪松)

孔令楠:水上书

孔令楠是从去年在UCCA展览项目开始崭露头角的年轻艺术家,她以普通的油画颜料制造的霓虹灯效果线条让人过目不忘。5月19日至7月9日,孔令楠的首次个展在杨画廊举办,此次个展由绘画系列《姑射山》、《迷阳迷阳》与装置作品《我们走向荒原,却依然看的见火焰》三个系列作品组成,延续了她对人类与客观世界关系的辩证思考。

(周雪松)

匠人“匠气”

由著名艺术家吕胜中策展的李洪波、魏明、王雷、叶森装置艺术展在前波画廊开幕。他们的创作实践并非从观念的表达开始,而是基于传统的手工艺。他们身处国际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雄厚土壤,因而,他们的工作,不是为了在今天再重建一个传统农耕文化的海市蜃楼,而是为了寻求一种现代精神与创造的实在营造。他们不再将原有专业美术教育给予自己的造型能力当成从事艺术表达的唯一法器,而是从民众生活、游方匠人或工棚作坊中开启灵感与智慧的广场,并进入其中接纳质朴造化。(王宏州)

水声墨语

6月30号,“水声墨语”—当代水墨联展在49画廊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杭春晖、李军、李飒、黄丹、李婷婷、潘文汛、天卫、张天幕等8位当代水墨艺术家共20余幅作品,也是49画廊即2011年后持续推广当代水墨的延续。展出的艺术家同属70一代,作品风格却各具特色,虽然是水墨展,艺术家也并没有延续水墨传统的绘画题材,他们融合了当下的艺术形态,给予了水墨新的表达形式。(奈西)

木兰辞教案范文6

[关键词] 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和媒体渠道的多样化,各种声像的字幕和配音翻译活动也越来越多。然而,我国外语影视作品的引进以及翻译研究起步都较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专门针对电影配音翻译的理论。可喜的是,新世纪初,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对产生恰当译文的翻译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和解释力,可应用于不同方式、不同类型的翻译活动中”[1],其中包括影片的字幕和配音翻译。

一、翻译适应选择论中多维度转换研究概述

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学说为指导,综合考虑影响翻译活动的各方面因素,于2004年在其《翻译适应选择论》一书中提出并阐述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其基本理念:翻译即适应与选择;译者为中心;最佳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累积结果;对于译者,适者生存、发展;对于译文,适者生存、生效。而“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源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2]

根据胡庚申教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不能仅仅将注意力放在两种文本语码的简单表面的转换上,应该注意细心观察译者所处的具体的翻译生态环境,全面分析可能影响到翻译结果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至少“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才有可能产出最佳翻译。

二、动画片《花木兰》配音翻译的多维度适应转换

花木兰的故事取材自中国南北朝乐府民歌代表作《木兰诗》,迪斯尼公司与美国艺术家以其独到的眼光,第一次将中国千年来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蜕变为具备一切要素的流行文化,得以风靡海内外。但是,根植于西方价值观和伦理观的新创作,在保留原故事的中国传统元素和主要故事情节基础上,进行了相对的改写,突出了主人公花木兰勇于突破传统意识框架的束缚,努力追寻个人价值的美国精神。因此,该片打上了很深的“美国化”烙印。国人在动画片的配音翻译过程中,由于有着对这个故事更加直接的了解,对原版电影中一些过于“美国化”的东西进行了多维度的适应性转换,使之更加符合中国观众对原著的理解和接受力,以适应译语的翻译生态环境。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选择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2]《花木兰》是迪斯尼的第36部动画片,对于配音的动画片,考虑到青少年是主要观众,要求配音应体现口语化这一特征,力求语言贴近大众,雅俗共赏。下面以“木须”一角为例,对比台湾版吴宗宪和内地版陈佩斯的配音翻译进行分析。

例1 (木须督促蟋蟀煽火)

木须:Cmon,youre gonna stay,youre gonna work.

吴:快点,你想跟来你就快煽呀。

陈:快煽呀,你不就会煽乎吗?

例2 (木兰初来报到,与他人打架,把营地弄得一团糟。)

木须:I mean,uh,sorry you had to see that,but you know how it is,when you get those,uh manly urges and you just have to kill something,fix things,uh,cook outdoors.

吴:我是说抱歉,给你制造麻烦。不过你也知道男人就是这样,冲动起来,非得动手打架不可,修理东西啦,出出气啦!

陈:我是说,请您多包涵。不过你知道这么个理儿,男人心里不顺了,总是要发发火,打打架,出出气什么的。

内地版中北京味十足的方言配音,契合了汉语口语中的象声、押韵、儿化和叠生等显著特征,既生动活泼,又妙趣横生。而且,对比吴与陈的配音,内地版通过陈佩斯这个地道北京人的声色演绎,木须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鲜明,其“京味”配音风格也更受中国内地观众,尤其是孩子们的喜爱,非常成功地实现了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民间俗语是汉语的一大源泉,历代典籍文献中的成语典故则是汉语的另一肥沃土壤。[3]内地版译者尽量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四字成语、诗句和典故来给角色配音,尤其体现在“皇帝”一角的语言转换。

例3 (皇帝夸奖男主角李翔)

皇帝:I know what this means to you,Captain Li.Your father would have been very proud.

台译:我知道它对你的意义,你父亲会以你为荣。

内地译:你劳苦功高,前程远大,你父亲定会为你含笑九泉。

例3中,内地版译文在一句话内用了三个成语,显得庄重且富文采,符合皇帝的人物性格和身份,而且与木须的滑稽方言形成对比,让语言的表现更具张力,彰显了汉语的博大精深。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文化意识,认识到翻译是跨越语言、跨越文化的交流过程,注意克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2]

“家族是中国文化最主要的柱石,我们几乎可以说,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先有家族观念乃有人道观念,先有人道观念乃有其他的一切。”[4]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不同,前者是个人文化,国家、政治、社会,一切都建筑在有独立人格的自立的个人基础上,以个人为本位,家族不占重要地位。后者则是家族文化,个人组成家,家再组成社会、组成国家。家族的长期存在和成为社会的本位,使家族成为中国文化繁殖和滋生点。中国的传统文化:忠孝、礼教、三纲五常、伦理,都和家族有联系,都是由家族产生的。

首先,儒家思想的体现。

例4 (木兰见媒婆)

媒婆:Recite the final admonition.

台译:妇有四德指的是什么?

内地译:三从四德的四德会背吗?

木兰:Fulfill your duties calmly and re…f —respectfully.Reflect before you snack act.This shall bring you honor and glory.

台译:妇德指的是谦虚;而妇言是少说话;妇容是和悦,还有妇功,妇功意思是服从。

内地译:妇德指的是卑顺;妇言是少说话;妇容要端庄;还有妇功,会干活,一定要为家里争光。

“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方面进行的规范要求。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相比台湾版的配音,内地版着重点出了“三从四德”这一儒家关于妇女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且最后还加上了一句“一定要为家里争光”,进一步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转换。

其次,忠孝精神的体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事君为忠,事亲为孝,忠孝两全”是社会思想道德标准的最高典范。《木兰辞》中,花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是忠与孝的典型代表。动画片《花木兰》的创作,由于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介入,木兰完全成为一个叛逆或挑战传统追求自我价值的形象,是美国人依照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塑造出来的美国木兰。[5]然而,内地译者在给木兰配音时,着重从文化维还原了木兰忠孝两全的精神,重塑了木兰在中国文化中所代表的传统形象。

例5 (木兰受伤后女扮男装一事被发现)

木兰: My name is Mulan.I did it to save my father.I didnt mean for it to go this far.It was the only way.

台译: 我叫木兰。我是为了救父亲。我并不想骗人。我没别的办法。

内地译:我叫木兰。我是为了救爹爹。我并非故意欺君罔上。这也是逼不得已。

类似体现忠君报国、为家争光的适应性转换贯穿了整个内地版的配音翻译。通过从文化维对原文对白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内地版配音翻译还原了影片的社会文化语境,符合当时中国的时代特征,也符合汉语观众的语言习惯以及文化心理预期,成功地适应了译语的翻译生态环境。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众所周知,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任何交际活动都有一定的交际目的。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换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2]。

首先,修辞的转换。

例6 (木兰参军后的第二天早晨,宰相赐福来点名。)

赐福: Order people,order!

士兵:Id like a pan fried noodle!

赐福:点名了!你们吵什么?

士兵:炒个葱花蛋!

这段翻译巧妙地把英语的一词多义转换成了汉语的一音多字,利用汉语中“吵闹”的“吵”和“炒菜”的“炒”的谐音,达到了与原文中的“Order”异曲同工的双关幽默效果,精彩地实现了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令看过英文原版的人为之叫绝!

其次,声画同步。

电影翻译受到配音或字幕声画同步的制约,因而有别于其他翻译。声画同步(synchronization) 是指译制片中的译文应与影片中的对白、声响及画面动作保持一致,即使游动字幕、配音声音与画面形象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状态。

例7 (李祥训练新兵)

李祥:Anyone who acts otherwise will answer to me.

台译:不从命者,绝不宽待。

内地译:做不到的人,立即出列。

为了配合画面尧的被迫出列,内地版的配音翻译作出了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实现了声画同步,并且最大限度实现了影片的交际意图。

三、结 语

翻译适应选择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翻译活动作出了宏观的解释,阐释了翻译的实质和翻译的原则,并将翻译方法简化为“三维转换”,即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上重新适应新的生存环境。[1]这一理论对译制片的配音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内地版的配音翻译是一个典型个案,它的成功完全可以通过“三维转换”来分析说明,且同时验证了“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程度越高,它的“整合适应度”也就越高这一理论。

[参考文献]

[1] 胡庚申.从译文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应用例析[J].外语教学,2006(04).

[2]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34-138.

[3] 史仲文.汉语是这样美丽的[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37.

[4]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木兰辞教案范文7

【内容摘要】解释字词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甚至老师都摇头叹息。笔者重在从文言的价值,以及当今文言字词解释教学的一些弊端入手,最后,总结出一些释词的方法。

【关键词】文言 释词 方法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文言文考查必不可少。从分值来看共有10分,占了整张试卷的1/12,主要考查的内容有:朗读节奏的划分、文言字词的理解、关键语句的翻译、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评价、写作特色的领悟与欣赏、思想与内涵的借鉴与感悟。笔者认为文言考查内容的重中之重是结合具体语境释词,只有理解了文言当中的字词,才能读懂文本,读出韵味,领悟文言的精华,真正达到古为今用,弘扬国学。释词,即将句中某个关键字词解释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在阅读考查中,这些词对理解句意至关重要,多为文言中的常见词,故释词教学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对于学生而言,释词是他们的盲点和难点。初中阶段的学生怎样突破释词难关?初中各年级、各册,语文教师又将怎样引领他们学习文言?

眼下,在初中语文教育界,存在这样一些现象:众多学生对学好文言失去了信心与趣味。语文老师难辞其咎。文言教学只是老师一味课堂理解、翻译,学生一律课外背诵、记忆,或者学生课后对照翻译资料自学、复习巩固。这样弊端多多,尤为在解释字词方面出现许多谛笑皆非的故事。记得有一次,笔者在布置文言文练习《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如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这样一道字词解释,请学生们解释文中“辄以水沃面”一句中的“沃”是什么意思。一学生解释为“泡”。当时,我估计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好了,有吃泡面的经历。再想想范仲淹昼夜苦读,饿了自然需要吃点夜宵――泡面。这样解释理所当然,似乎合乎逻辑,合乎情理。再说,当时,初一学生懂得了运用组词法去解释,也相当不错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轻而易举就发现了学生存在的问题。(1)生活阅历缺乏,体会不到穷孩子读书的艰辛。(2)学生前后结合理解,整体把握能力偏差。只看到了:范仲淹读书至深夜。忽略了“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一句。(3)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究能力不够。若学生想象在当时背诵社会有方便面之类的速食吗?再说,那时的食品加工技术也没有达到。基于这样的教学案例,笔者在字词解释方面做了一些探讨与总结。

我认为初中文言文的释词,重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迁移能力,让学生感知汉语言运用的规律,为以后的文言学习奠定基础。在学习中,尽力避免由大量支离破碎的死记硬背提升到认识汉语词语运用规律,做到活用、用活方法。从大的方面来看,首先,教师需要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其抛弃“学好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这种观念。相反,为其树立信心。比如可以从文言的简洁,精辟之美入手。感知文言文的伦理道德之美……让学生爱上文言。其次,教师在选择练习与讲评时,注意循序渐进,达到趣味与能力齐飞。再次,引导学生多总结,多归纳,多迁移……最终,实现释词与理解到位。

现就释词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做法:(1)组词法,即对于单音节词,我们在解释过程中,可以给它组个词,但要结合词语所在的具体语言环境。比如《童趣》中“必细察其纹理”,“细”与“察”的解释依次可以组词为“仔细”、“观察”。但不可离开具体语言环境,如《彭雪琴崇尚俭朴》中“曾饭友人处”“饭”不可解释为“米饭”,应该解释为“吃饭”。(2)换字法,即找一个同义词或近义词代替它。如《童趣》中“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方”的解释可以换为正。(3)偏旁部首法,即依据所要解释的字词偏旁部首去猜测解释,如《彭雪琴崇尚俭朴》中“终席不下箸”,“箸”可以根据其偏旁去猜测解释,学生很容易想到“箸”即筷子。(4)词性分析法,即依据词语的词性分析解释其意思,如《彭雪琴崇尚俭朴》中“曾饭友人处”“饭”的解释,可以确定饭、友人是两个名词,前面一个定要活用为动词,故此处的“饭”可以解释为吃饭。(5)前后推敲法,即结合前后文推敲解释词语。如《木兰诗》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暮”的解释。(6)成语促解法,即利用所学成语帮助解释相关字词。如“旦辞爷娘去”“旦”可以结合“通宵达旦”一成语去解释。(7)积累迁移法,即用课内所学文言字词,迁移到课外文言阅读中去,比如《匡衡勤学》“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中“愿”的解释,可以利用《木兰诗》“愿为市鞍马”中的“愿”去替换。

木兰辞教案范文8

[关键词]好莱坞;动画电影;电影改编;文化资源

好莱坞动画电影一直热衷于改编世界各地的传说与故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改编中国文化资源风潮愈演愈烈,它的改编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改编中国故事,如改编中国民间故事的《木兰》(Mulan,1998);二是改编中国文化元素,如《功夫熊猫》(Kung Fu Panda,2008―2016)系列。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好莱坞动画电影改编中国文化资源,找出好莱坞动画电影成功的原因,为我国动画电影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好莱坞动画电影里中国文化资源的运用

(一)中国元素的外在表现:符号的东方

1998年,迪士尼电影《木兰》在全球公映,这部电影根据中国南北朝乐府诗《木兰辞》改编而成。《木兰》的制作团队网罗了许多中国人参与制作,力图展示正宗的中国元素符号。如在电影片头,电影银幕被制作成宣纸质感,一只无形的手娴熟地画出苍山、松柏、祥云和长城,一幅中国传统写意山水画逐渐凸显;片名“Mulan”之下出现一条红色的龙,长城边界烽火台上悬挂的旗帜画着“龙”的图案。此外,影片里还充斥着古朴的街道、中式的红灯笼等中国元素符号。

《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由梦工厂出品,目前共三部。与《木兰》不同,功夫熊猫在中国并没有故事原型,梦工厂将功夫和熊猫两个中国元素结合起来创作了一个全新的故事。主创人员对中国元素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首先是中国古典风格的画面效果,如祥云、漫天的桃花、陡峭的栈道等。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制作团队均是实地取景,三部电影的取景分别来自桂林山水、成都古建筑和青城山。其次是包含了中国特色的小吃符号,如第一部中的包子、饺子、面条,第二部中的麻婆豆腐、小笼包、担担面以及餐具筷子、中式招牌、传统海碗等。最后是典型的功夫招式。第一部中浣熊师父的五个徒弟分别对应中国功夫里的五种象形拳:虎拳、猴拳、螳螂拳、蛇拳、鹤拳。影片的功夫招式也借鉴了不少中国的功夫电影,如五大高手飞檐走壁的设计就来自《卧虎藏龙》等。

在《木兰》和《功夫熊猫》中,好莱坞成功地将古代中国幻化为一个个文化符号,通过电影被全世界获知,这些符号展现了亦真亦幻的古代中国形象,成为好莱坞电影异域风情的表现部分。

(二)中国元素的内涵:传统哲学的异化

除了对中国元素外在形式的运用,《功夫熊猫》制作方还进一步阐释了中国传统哲学,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第一部中,乌龟大师和浣熊师父准备通过比武选出神龙大侠,阿宝从天而降后,乌龟大师说他就是上天指定的神龙大侠,并极力劝说浣熊师父接受阿宝,乌龟大师说:“你无法回避命运的安排。”这源自佛教的“定数”论;而在乌龟大师开解浣熊师父时,指着一棵桃树说:“我不能让它随意开花或者提前结果,但可以控制果实何时掉落、何时种下种子,不管你做了什么,种子只能长成桃树。也许你想要的是苹果或者橘子,但最后你只能得到桃子。”体现了佛家的因果观。

道家思想方面,在第三部中,乌龟大师在灵界打坐中强调“心如止水”(peace),这体现了道家的“虚静”说,意为排除杂念,回到其最原始的虚静状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澄明,才能追寻万物的本质。在第一部的结尾,各方争夺的“神龙秘籍”竟然是一个空白卷轴,这是道家“有即是无”的理念,功夫里面即是无招胜有招,阿宝因此领悟到没有什么秘籍,功夫的真谛在于相信自己。梦工厂成功地将中国传统哲学里的“虚无”理念,转化为美国“相信自我”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二、好莱坞动画电影改编中国文化资源成功的原因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好莱坞逐渐向海外进军,“据统计,90年代初,在世界所生产的4000部电影中,好莱坞影片只占其中总数的十分之一不到,但是却占有全球票房的70%。”①《木兰》上映后全球总票房达3亿美元。2008年,《功夫熊猫》第一部入围了第8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2011年,第二部的全球票房为65亿美元;2016年,第三部上映后连续五周蝉联北美票房冠军,仅在中国内地票房就接近10亿人民币。好莱坞一次次利用中国文化资源在全球电影市场取得成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文化策略、叙事模式与商业运作三个层面。

(一)东方元素与美式价值观的结合

出于市场的考虑,影片要尽量避免因价值观差异导致的排斥现象,易于被好莱坞改编的故事类型具有西方文化中的某些母题或原型,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独创性,具有人类共通的某些价值观和情感,所以好莱坞的电影价值内核都是包装过后的美式价值理念,比如崇尚个性自由、追求个人的成功等。《木兰》是好莱坞首次从中国民间故事中取材的动画电影,中国人之前熟悉的花木兰是一个勤劳勇敢且孝顺的传统女性,如木兰从军是为了替父尽忠,建立功勋后辞官回乡继续服侍父母是为了尽孝,符合中国传统忠孝两全的理想。改编后的电影弱化了原作的思想,在情节设计上以实现个人价值作为表现重点。如木兰参加媒婆的考试失败,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才去从军;通过自己的勇敢与智慧,保护了皇宫和皇帝,得到了皇帝的鞠躬致谢。电影里皇帝说:“A single grain of rice can tip the scale.One man may b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ictory and defeat.(小兵也会立大功,有时候,一个人就是胜败的关键。)”这体现了美国人推崇的个人主义。木兰完成了个人价值的实现,从一个普通女孩成长为受到皇帝嘉奖的英雄,成为一位打破世俗偏见,靠自己的能力获得社会尊重的女性。

(二)类型化的叙事模式

好莱坞的动画电影叙事结构基本遵循固定的模式,“涵盖了一种类型的故事,各种各样的人物关系和不同风格类型的人物发展”②。从商业角度来说,类型化的电影能够减少制作难度,降低影片投资风险。《木兰》和《功夫熊猫》的叙事结构就运用了好莱坞的类型化叙事模式。

《木兰辞》的叙事结构如下:木兰操持家务――朝廷征兵,花家无儿郎――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战场立功――辞官回家,服侍父母。全文共计310余字,关于木兰如何建功立业、保卫家园的描述仅30个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重点是表现木兰对皇帝的忠和对父母的孝。电影的叙事结构是:木兰被逼婚――参加媒婆考试失败――替父从军――身份败露,被赶出军队――救皇帝――获皇上肯定,收获爱情。重点在于木兰的个人成功。电影采取了“冒险――遇险――成功”的戏剧模式,这与迪士尼其他动画,如取材自《天方夜谭》的《阿拉丁》(Aladdin,1992)和取材自《哈姆雷特》的《狮子王》(The Lion King,1995)的叙事结构基本相同。

《功夫熊猫》虽然营造了中国意象,讲述了中国哲学理念,但是影片中运用的却是小人物成长为超级英雄的故事模式,这种“成长+成功”的励志故事是人类文学史上一个长盛不衰的主题,好莱坞更是精于此道,如《大力士》(Hercules,1997)、《埃及王子》(The Prince of Egypt,1998),因此迎合了不同地区的审美趣味,能够吸引更多的电影观众。这些运用好莱坞叙事模式包装过的异国文化,成为异文化的视觉奇观与刻板印象,虽然对于文化内涵表述得不够准确,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出现在好莱坞影像中,也成为其他地区的观众了解异质文化的窗口,虽然内核都是好莱坞式的,但也起到了一定的介绍交流的作用。

(三)成熟的商业运作

“当前,全球正在放映的影视产品85%都来自好莱坞。好莱坞形成了一套开拓国家电影市场的政治经验、文化经验和经营经验,建立了全球市场营销网络。”③为追求商业利益,好莱坞将票房成败作为衡量电影的最重要标准,为保证票房,好莱坞积极寻求与不同国家的合作拍摄。如《功夫熊猫3》是由美国梦工厂动画、中国中影公司和上海东方梦工厂共同出品的合拍影片。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有200多名中方动画师参与其中。而在后期配音方面,则聘请了周杰伦、成龙、黄磊、张国立等中国大牌明星助阵,甚至还配置了专门的导演进行配音指导,这种中美合作拍摄的方式,让《功夫熊猫3》从表征到内涵显得更加中国化。

电影发行也是关系到电影成败的重要方面,《功夫熊猫3》在上映前曾在上海电影节上曝光预告片,导演和配音演员还到成都等大城市进行推广宣传。围绕电影本身,电影的各种衍生品也成为电影推广的重要方面,《功夫熊猫》放映后,东方梦工厂和网易联合开发了电影系列三款手游,熊猫阿宝的彩绘形象也出现在了衣服、鞋子上,流行于大街小巷,这些营销手段都成为电影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好莱坞动画电影成功的启示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艺术形式多样,也曾拍出过《大闹天宫》(1964)这样的经典动画。但是,现在我们只能为好莱坞提供故事素材,并争先恐后地去影院为其买单。如何才能让中国动画电影重新崛起,在国际动画电影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结合上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多样化的题材

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资源对于异文化观众而言,具有其独特的故事性与视觉效果,从商业角度看,这些资源可以成为电影拍摄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角度看,通过将本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有效输出,可以增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消除异文化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此外,除了从中国传统文化文学中探寻,也可以在世界文学宝库中挖掘、运用其他民族的元素,为我所用,以此拓展全球市场。

(二)永恒的人类情感和追求

在改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题材时,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和处理,植入能引发人类共鸣的情感,比如亲情。在《功夫熊猫2》里,收养阿宝的鹅爸爸回忆了阿宝幼年趣事,小阿宝头顶炒锅啃着萝卜爬进家门;阿宝得知鹅爸爸并非其亲生父亲后,悄悄离开了一段时间,但很快他还是回家了,和鹅爸爸紧紧拥抱说:“你就是我的爸爸”;采用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如正义战胜邪恶、真善美战胜假恶丑等,好莱坞的动画电影大多以此作为主题。

(三)成功的商业运作

一是确立以市场和观众为核心的营销理念,打造优秀的电影品牌;二是电影上映前进行多渠道的宣传;三是档期的选择也很重要,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贺岁档、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以及多个小长假档期,要根据题材和电影受众确定合适的档期;四是在选取国外题材时,可以采取与国外电影公司合拍的方式,这样既能使民族特色更加鲜明和准确,也能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增加在当地的宣传力度。

四、结语

“一个事实已经无法打破……无论将其树为学习的榜样抑或反抗的标靶,好莱坞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存在已经在各国电影业的土壤里扎下深深的根基。”④与全球各文化体系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同时也要确保自身的文化特色,这或许是中国动画电影的一条出路。中国动画电影进军世界电影市场需要以美国电影为榜样,以本国市场为基础,同时增强电影本身内涵的多义性,最终打破好莱坞的市场垄断。

注释:

① 尹鸿、萧志伟:《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当代电影》,2004年第4期。

② [英]罗伯特・埃德加・亨特、约翰・马兰、斯蒂芬・亨特等:《国际经典影视制作教程:电影语言》,陈茜玉、曹莹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第85页。

③ 陈渔:《好莱坞电影产业运作模式》,《群众》,2010年第6期。

木兰辞教案范文9

 

    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树立节日新风,丰富我院干警职工的文化内涵,XXX拟开展 “我们的节日·端午”暨“廉洁端午·严肃家风”道德讲堂为主题的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深入推进XXX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时间:2019年6月4日

二、活动地点:六楼会议室和食堂

三、参会人员:全院干警职工

四、活动内容

(一)迎端午,包粽子,弘扬民族精神

在食堂组织干警职工学习手工包粽子,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形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活动结束后,每名干警职工可将自己动手包的粽子带6—8个回家与家人分享。同时,干警职工在享受包粽过程中,传递传统节日气氛,坚守“文化自信”精神,坚持中国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助推全区精神文明建设。请大家前往食堂参与活动。 

(二)道德讲堂活动

活动议程:

1.唱歌曲

让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的第一个环节:唱歌曲,请全体起立,一起来唱《歌唱祖国》。

2.看短片 

下面,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第二个环节。请大家看视频短片《重拳拍蝇》《迷途人生》《忏悔实录》。

3.颂经典

接下来,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第三个环节,诵经典,《楚辞》是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屈原所作《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成为《楚辞》的主要部分,这些诗抒发了屈原追求光明,抗击黑暗,坚持真理,热爱祖国,锲而不舍的献身精神。《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他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临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是诗人蕴含着满腔爱国激情,饱含着血泪写成的一首忧伤怨愤之歌。

请大家一起颂读《离骚(节选)》。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4.讲一次党课

下面,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第四个环节,请党组书记上台为我们讲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党课。(讲党课的时候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形势宣讲专题党课”会标)

5.讲一个家风家规故事 

下面,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第五个环节,讲述一个廉洁家风家规的故事,家风家规是一个家庭良好风气的体现,在我们身边就有好多具有良好家风的家庭,下面有请XX为我们分享《XXXX》。

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百善孝为先,常存仁孝心。心存感恩,学会付出。并不是什么大道理,却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让我们再一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XX。

6.谈一番感悟

看了短片、听了党课、廉洁家风故事之后,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感想、感悟,下面请大家谈一谈感受。(有请XXX)

五、活动要求

木兰辞教案范文10

“血案”回溯

女友杀了男友

2003年3月29日下午6时许,同为甘肃工业大学(现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大三学生张君慧与男友李小勇吃完饭在榆树坡坐着一块复习功课,闲聊中李小勇提出要张君慧坐在他的腿上,张君慧推辞后两人发生口角,张君慧用水果刀捅伤李小勇,李心脏被刺破,经抢救无效死亡。兰州市检察院以犯故意伤害罪对张提起公诉。

她已是满头华发

一审时,记者在法庭上看到,张君慧带着镣铐,她黑发中夹杂着缕缕白发,当她一眼望见旁听席上从山西远道而来的父亲生前的好友和自己昔日的同窗时,泪水立刻夺眶而出。据记者了解,他们都是班上品学兼优的学生,考试经常名列前茅,奖学金总拿一等。

她承认祸起口角

庭审中,她说,她的性格比较内向,而男友却让她在众目睽睽下坐在他的腿上,她觉得很难为情,便拒绝了,两人为此不快。男友扇了她一个耳光,进而将她推倒在地。她起身要回宿舍,男友却抓住她的双手,不让她走。在这种情况下,她才抽手拿出水果刀,一边说:“不放,我就戳你。”一边就捅向了男友的左胸。

死者父母为她求情

请求书上说,“请求贵院给予张君慧从轻从宽处理,因为她根本没有害李小勇的心;请求甘肃工业大学予以保留张君慧的学籍,让其继续学完大学课程。我们的请求理由是:鉴于张君慧的犯罪出于偶然,确实属于误伤;张君慧的家庭贫困,父亲早亡,家中又有60多岁老母,每月仅靠45元补助度日,张君慧上大学的钱全是借贷的,我们很同情张君慧家庭的困难;出事后张君慧多次请求让她看看小勇,由此可见他俩感情非同一般;一个人一生上大学的机会并不多,且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极不容易,更何况培养一个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这是出自我们的肺腑的请求,敬请贵院慎之再慎,予以考虑。”

张君慧上诉

木兰辞教案范文11

北宋与南宋词体特征的变化已为很多学者所注意,但论者多从社会原因加以阐述,较少关注传播中介的变化对宋词的深远影响。本文拟在前贤时俊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传播方式的角度对于宋词的繁荣及其词体特征变化方面的特点进行探析。

今天的宋词都是案头文学,属于雅文化范畴,但在有宋一代尤其是北宋,词更多的时候被认为是诗文之外的非主流的文学样式。北宋的词更多依赖口头传播,也就是靠歌儿传唱,四方辗转,得于遍及大江南北。邵培仁的《传播学》讲道:“传播者不仅决定着传播活动的存在与发展,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与数量、流量与流向,还决定着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与影响。”北宋市民的文化娱乐场所非常多,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东角楼“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些勾栏瓦肆里表演的伎艺节目相当丰富,“风暖繁弦声脆,万家竞奏新声”(柳永《木兰花慢》)。罗烨的《醉翁谈录》丙集卷二载:柳永客居汴京时,“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歌妓因为商业的利益愿意重金酬答柳永,柳永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了大量的娱宾遣兴的词作,两者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传播者主动要求作者创作新篇,作者因为作品得到了名和利,又更加积极地创作赢取更大的声名,声名日隆则传播者愈多。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一书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斜,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言其传之广也。”清人宋翔凤《乐府余论》指出:“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竞赌新声。耆卿失意无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言语,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习。一时动听,散布四方。”这段话正好为柳永在歌词创作方面的成功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传播者和创作者之间的互动图。

词本来就是应歌而作的,所以也称“乐府”、“乐章”、“歌词”、“曲子”等。除了像柳永这样混迹于青楼的词人,身为贵公子的晏几道在《小山词自序》中讲道:“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有莲、鸿、萍、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而已。”苏轼在《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词序中也说“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柳永《玉蝴蝶》:“要索新词,带人含笑立尊前。按新声、珠喉渐稳,想旧意、波脸增妍。”自唐到北宋,词人作词自娱也娱人,其传受往往是在消闲场合来完成的。这些场合作为词之传播主体的歌伎是词人审美观照的主要对象,她们婉转的歌喉与美丽的身姿总是能让多情多才的词人们引起强烈的创作冲动。“歌檀敛袂,缭绕雕梁尘暗起。柔润清圆,百明珠一线穿。樱唇玉齿,天上仙音心下事。留住行云,满座迷魂酒半醺。(欧阳修《减字木兰花》),将歌女容貌和歌喉描摹尽致,栩栩如生。歌伎在筵席上的演唱以及当场向词人索要新词,对词人的创作是一个极大的推动。词人创作新词由歌伎唱词,词的创作与传播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使君落笔春词就,应唤歌檀催舞袖”(黄庭坚《木兰花令》),词人填词甫就,歌伎便应声而唱,这种即时传播方式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才情。李之仪《姑溪居士文集卷三十八《跋戚氏》载:元末,苏轼为定州安抚使,经常与李之仪、滕兴公、孙子发等穷日尽欢。席间,“多令官妓随意歌于坐侧,各因其谱,即席赋咏”。一日,歌伎有意在酒席上歌柳永的《戚氏》词“意将索老人(指苏轼)之才于仓卒,以验天下之所向慕者”。苏轼遂就席间所谈论的有关周穆王、西王母的故事,用柳永《戚氏》一调也写了一首词,“随声随写,歌竟篇就,才点定五六字尔。坐中随声击节,终席不间他辞,亦不容别进一语。临分曰:足以为中山一时盛事。前固莫与此,而后来者未必能继也”。

总之,歌伎传唱这一传播方式,极大地刺激了词人的创作热情。歌伎传唱对于北宋词之繁荣兴盛,是极其重要的因素。

歌伎作为传播中介,除了促进词的广为传播之外,对词的创作也起到制约作用。词人在创作时必须十分注重音律不差,也即说对词作的是否协律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柳永能够自由地驾驭词调,灵活地变动曲调甚至创制新调,李清照《词论》评为“变旧声作新声”,“大得声称于世”,实现了歌词与燕乐杂曲的完美结合,这显然取决于词以歌伎为中介进行传播的事实。龙沐勋《选词标准论》指出:“南宋以前词,既以应歌为主,故其批评选录标准,一以声情并茂为归,而尤侧重音律。”“声情并茂”和“侧重音律”不仅是歌伎传唱的主要特点,同时还是早期词作编选和批评的首要标准和重要原则。

靖康之难,宋室南渡,词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词乐丧失严重,歌伎演唱在宋词的传播中作用日渐式微。不可歌之词逐渐与音乐相脱离,渐变为韵文之一种。它们脱离与歌伎的结合,走向案头,成为阅读文本,通过书面传播,让读者(而不是听众、观众)阅读和接受。印刷出版逐步取代歌伎演唱成为宋词传播的重要渠道,逐步取代歌伎在宋词传播史上的地位。更多的词依赖书面传播方式面世:绍兴年间的《复雅歌词》、《梅苑》,嘉定间的《百家词》,淳熙年间的《花庵词选》,南宋晚期的《绝妙好词》、《乐府指迷》等大型或专题词选陆续出版。毋庸置疑,时至南宋,传播方式的变化影响和制约着文学审美趣味的嬗变,导致了宋词从内容、形式到艺术风格、审美特征方面根本的转变,从重音律转向重文字,从娱宾遣兴转向抒情言志,创作上也出现了运用典故和散文化的特点,也有部分通音律的词人继续了协律作词的传统,但是,南宋词人所协之律已经是士大夫阶层喜好的音乐,而非歌儿口中传唱的小曲。南宋词以后的词则完全脱离了大众,成为文人案头韵文的一种。

(作者为贵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编校:张红玲

木兰辞教案范文12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成功与否与精准的课堂提问关系密切。好的课堂提问能使语文课更高效,有利于学生语文素业的培养;不恰当的课堂提问,会阻塞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

一、紧扣主旨,启迪思维

课堂提问,一定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启迪学生的思维。比如分析《邓稼先》一文时,对文章第三部分的教学,我抓住此文段思想内容深刻、语言鲜明准确的特点,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作者要拿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比较?”学生对这个问题是感兴趣的。于是我让学生先熟读课文,在文中找到答案,然后引导学生课堂展示,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有话可说,积极踊跃,课堂氛围热烈,效果好。最后教师归纳总结。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的职务、学术水平、功劳相当,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两个人的国籍、文化背景、性格不一样,因而造就两个不同的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善于辞令、是个复杂的人,而邓稼先是个忠厚平实、最不引人注意的人,是一个很“纯”的人。课文通过对比,突出了邓稼先的“奉献精神”。

紧扣课文主旨,联系学生实际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启他们心灵的门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有精彩的展示,语文课才能上出味道。

二、捕捉信息,拓展思维

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深入文本,不放过文中的细节,利用文章中一些细节,提出一些让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明察秋毫,善于从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并及时延伸引导,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教授《木兰诗》,当讲到“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有的学生说织机声,诗歌一开始,就出现不停息的织机声,人未出场声先闻,然后才交代这是木兰正在对门而织,一个勤劳的姑娘形象跃然纸上。有的学生说叹息声,作者通过接连不断的声声叹息,刻画出一个充满忧愁苦闷的木兰的形象。有的说是“虫鸣声”,夜深人静,四下没有人声,只有虫儿在夜幕中“唧唧”鸣唱。接着再写木兰姑娘正对门坐在织机旁织布,可是她为什么手握织机不织布,却坐在那里长吁短叹呢?四野的虫声与木兰的叹息声相应和,渲染出一个女孩儿将要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前的心境和气氛。……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虽然我明知学生的答案与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不一致,但对学生带有创意性的思维,必须给予热情的鼓励,让学生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管学生怎样说,教师及时捕捉学生答话中有价值的语言信息,延伸疏导,帮助学生完善认识,顺利完成回答,逐步将学生引到正确的思路上来。

三、变换角度,异中激趣

提问要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比如在教《丑小鸭》时,先创设一个情境,假如你是那只鸭子,“鸭群和鸡群中你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大家都要赶你走,连自己的兄弟姊妹也不欢迎你。”……然后提问:“你是那只鸭子,那么你将如何办呢?”先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让学生和文本对话,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主旨。这样的问题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也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再比如教《马》时,学生合作探究时,我设计的问题是:被征服之后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马原本是什么样的动物呢?你觉得训养后的马和野生的马,谁更美?如果你是一匹马,你会选择哪种生存方式?为什么?这些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同时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利用矛盾,激发疑问

事物往往是对立统一的,碰到这种情况时,容易引起人的思考,语文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有这么几句话“连那最末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确凿”是一对矛盾的词,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利用这对矛盾的词,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深入理解。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对百草园的印象有些模糊,故用“似乎”,表示不确定;然而追忆童年生活,种种景象又历历在目,故用“确凿”表示肯定的语气。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它们是统一的,“似乎”、“确凿”准确表达了作者特殊的心情及对百草园深深的依恋之情。这种写法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富于情趣。学生弄懂了这两个句子,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如《伟大的悲剧》课题中为什么说“悲剧”又是“伟大”的?提出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生疑,由疑而思,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五、由易到难,富有梯度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堂冷场,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问题设计时,由易到难,有梯度,有层次。比如在教《伟大的悲剧》一文时,设计了以下问题。

1.快速默读全文,并用自己的话简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简要谈谈对文章的初步感受。

3.找出你认为最感人的片段,带着充沛的感情读一读,写一写你感动的原因。

4.你觉得斯科特是怎样一个人?

5.同样是探险南极,阿蒙森成功了,斯科特却失败了。可是茨威格这位著名的作家,为什么要充满激情地给失败的斯科特作传?

6.题目是《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剧”,那又为何“伟大”?这是否矛盾?

7.斯科特一行人明知困难重重、明知已经不能第一个到达了,还要继续前进,到底值不值?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这样的问题设计有层次,让学生由易到难,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能兼顾基础不一样的学生,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事可做,学生可据自己的能力、学习基础来解决以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