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木兰辞全文

木兰辞全文

时间:2023-05-30 08:54:33

木兰辞全文范文1

[关键词] 花木兰;解释学;阐释;改写

花木兰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一位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其原型来源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民间叙事诗《木兰辞》。因天子点兵(“可汗大点兵”),老父亲卷上有名,可惜“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孝顺,女扮男装,“从此替爷征”。自此征战于沙场,历经十多年才最终凯旋,受到天子赏赐,却拒受官职,宁愿回归故里,恢复女儿身。花木兰不仅是一个忠孝两全的巾帼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传统美德的贞女,在外征战十二年从未暴露自己的真实性别。

《木兰辞》只是给花木兰形象勾勒了一个大概的轮廓,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阐释空间。历代的读者以自己不同的阐释创造出了大量的以花木兰为原型的文学、影视、戏曲等作品,对这一形象进行了不断地重塑、更新与改写。1998年迪斯尼出品的动画片Mulan和2009年我国拍摄的同名电影《花木兰》即为其中的代表。这两部电影中演绎的花木兰形象都不同程度地偏离了《木兰辞》中的原初描写,且相互之间也有极大的不同。本文借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简要探讨,试图找出隐藏在不同阐释与改写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

解释学(Hermeneutics,也称诠释学、阐释学等)最早源于古希腊神话中信使赫尔默斯(Hermes)之名。他不仅传达神谕而且还担任解释者的角色,使神谕清晰而得以被理解。解释学缘起于古希腊时期人们对古代历史文本的解读,后来经过施莱尔马赫的努力,使它成为人文科学中一门关于理解的普遍学问。随后狄尔泰拓展了解释学的研究范畴,使它跳出了纯人文科学的局限,进入哲学领域并具有自然科学的严密体系。而海德格尔则完成了解释学从方法论向本体论的转变,他提出“理解的本质是作为‘此在’的人对存在的理解,理解不再被看成是一种认识的方法,而是看做‘此在’的存在方式本身”。(伽达默尔,1987:3)理解与解释被看成是以我们已经先有、先见、先把握的东西(先结构)为基础,受到解释者自身所处的历史环境影响。伽达默尔继承和发展了海氏的思想,成为现代解释学的集大成者。

根据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理论,“在理解过程中,人无法根据某种特殊的客观立场,超越历史时空的现实境遇对文本加以‘客观’理解”,(王岳川,1999:208-209)即每个人都带有一定的“偏见”去理解一个文本,也即海德格尔所谓的“前理解”或“前结构”;而“艺术文本是一种开放性结构,因而对艺术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也是一个不断开放和不断生成的过程”。(王岳川,1999:216-217)在面对一个文本时,读者不是带着一片空白去阅读,而是处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传统和景况,因而对艺术文本的理解和阐释会打上自己的个性和存在的烙印。

二、 不同“前结构”下的不同阐释与改写

借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理论,我们不难理解迪斯尼电影Mulan和中文同名电影《花木兰》中木兰形象的不同,也不难找到这不同阐释与改写背后的深层原因。中外电影人身处不同的时空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且具有不同的电影制作理念与经验。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他们拥有不同的“前结构”,因而在面对同一个文本和同一个原型形象时会有不同的阐释,也就会出现由同一个故事改编的同名电影会有不同面貌的情形。

(一) 《花木兰》:中国现代式的阐释

中文电影《花木兰》剧组站在21世纪现代中国的立场上对古诗《木兰辞》中的花木兰形象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并以其中国现代的视域下所具有的“前结构”对该形象做出了不同于传统的阐释,其呈现给中国现代观众的花木兰形象虽有不少传统解读的影子,但更多的却是新的时空下重新解读与阐释之下重塑的银幕新形象。

《木兰辞》中的花木兰是个严格遵守忠孝节烈传统伦理道德的巾帼英雄,其所做的一切都处在传统伦理道德所允许的范围之内,是作为完美的道德楷模而被传颂的。《木兰辞》一开始便用“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10个字简约而传神地勾勒出一个传统仕女形象,随后着重描写了木兰出征前的心理,暗示了木兰替父从军之缘由―“孝”,诗的末尾又以“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等诗句突出了木兰荣归故里恢复女儿身的喜悦之情,而全诗对其沙场征战的英勇壮举则着墨不多,可见,《木兰辞》彰显的是木兰所具有的传统女性伦理道德。

现代中文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虽也在一定程度上遵从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如因为孝而从军出征和最后回归故里,但她同时表现出了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某种叛逆,做出了一些“出轨”行为。最典型的一个例子莫过于她对爱情的追求。影片中的花木兰很有现代中国女性敢爱敢恨的豪情,可以为爱情牺牲一切。在战场上,为了保护心上人文泰,她可以违抗军令,一次又一次损兵折将。拥有爱情的花木兰做不了英雄,只有当爱情故意隐去后(文泰诈死),她才成为了一个冷静的将才,但她此时的坚强还是来源于对爱还在的信念。孤身率军在沙场奋战多年以后,看见原以为早已牺牲的文泰,她却表达了自己坚定的信念:“我就知道,你没有死!”影片结尾,木兰向文泰表白了自己的内心:“十二年来,我每天在战场上醒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起你,因为你在,我才有勇气把眼睛睁开!以后的每一天,也都会这样!”影片中,文泰为了救重伤的木兰和剩下的羸弱士兵主动做了敌人的人质,而木兰为了救文泰,也毅然离开了自己的军队,只身混入敌人营地,见机用计杀掉了敌人首领门独,救了文泰,熄灭了战火。可以说,中文电影《花木兰》中的木兰在战场上的所有英勇和胜利似乎都源于爱情,这分明是《花木兰》电影剧组在现代中国视域下对花木兰形象进行的现代阐释,这和《木兰辞》中的花木兰有着天壤之别。《木兰辞》中没有任何爱情的描写,当然也不可能有。在中国古代,不仅“爱情”这个词不存在,也很难想象一个普通女子如此坚定大胆地主动追求爱情,而且这也不符合传统的女性伦理道德。

(二)Mulan:美国意识下的改写

迪斯尼动画片Mulan中的花木兰形象不仅不同于《木兰辞》中的花木兰形象,也不同于中文电影《花木兰》中的花木兰形象,这也与其在解读与阐释花木兰原型时所具有的不同“前结构”有关。美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使得美国人在阐释中国人物形象时难免会打上美国特有的存在烙印,同时为了迎合具有类似文化“前结构”的目标受众,他们也只好对花木兰形象进行美国式的改写。

迪斯尼电影Mulan中的花木兰不仅没有《木兰辞》中的木兰所具有的中国传统女性伦理道德,也没有中文电影《花木兰》中的花木兰为爱而战的单纯。在美国意识形态下的花木兰更多地似乎是为自己而战,也即在美国个人主义精神支配下的为自我实现而战。影片开头,花木兰因为不能做个好嫁娘和好女儿而深感失意,觉得自己只会让家人伤心失望(“Now I see that if I were truly to be myself I would break my familys heart”),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实现自我价值 (“When will my reflection show who I am inside”),替父从军恰好给她提供了一个追求自我实现的机会。她在征战失意的时候,曾反思自己出征的动机:“也许我并不是为了爹爹,也许这么做只是想证明我自己有本事!这样往后再照镜子,就会看见一个巾帼英雄!(Maybe I didnt go for my father,Maybe what I really wanted was to prove I could do things right.So when I looked in the mirror,Id see someone worthwhile.”这与《木兰辞》和中文电影《花木兰》中的花木兰因孝顺而从军是根本不同的,虽然在某一定程度上她从军也源于对父亲的爱,但爱和孝是不同的概念。影片中,年迈伤残的父亲欣然应征入伍,她不能理解,在餐桌上摔碗与父亲争论。仅就这一点来看,她就不具有中国传统道德的“孝”,因为中国古代的孝顺子女是不可以顶撞父母的。

此外,迪斯尼电影Mulan中的花木兰也是美国女权主义对中国花木兰的改写。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应该是对木兰性别的处理。迪斯尼电影中花木兰的女性身份在征战关键时刻不小心给暴露了,此后她是以明确的女儿身来完成后面的壮举的。《木兰辞》中的花木兰出征在外从未暴露自己的女儿身(“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而中文电影《花木兰》中的花木兰的真实性别也是严格保密的,除了儿时伙伴小虎和恋人文泰,其他军士皆不知,直到战争结束后,受皇上赏赐时,她才主动向皇上披露。可见,中文语境中的花木兰都是在真实性别身份被遮蔽的情形下完成了自己的英雄壮举的;而在20世纪90年代女权运动尚还余音缭绕的美国,迪斯尼动画片Mulan对木兰性别的不同处理恰好体现了女权主义视界下的对女性身份的认同,以明确的女权意识演绎了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

三、结 语

迪斯尼电影Mulan和 中文电影《花木兰》中的花木兰形象虽然都来自于我国古代叙事诗《木兰辞》中花木兰原型,但却又都不同于《木兰辞》中的木兰形象,且中西两部电影中的木兰形象也互不相同。根据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对于同一个文本,不同的阐释者都是带着不同的“前结构”进行阐释的,经过阐释而后产生的新文本都会打上阐释者自身存在的印记。中西电影制作人因处于不同的历史时空环境,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具有不同的“前结构”,在面对《木兰辞》中花木兰形象时自然会有不同的阐释与改写。简单说来,迪斯尼电影Mulan是在西方视域下对花木兰形象进行了重新改写,而中文电影《花木兰》则对同一形象进行了现代中国式的阐释。

[参考文献]

[1] 中国文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古代诗歌卷[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文学出版社,1999.

[2]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宋建平,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木兰辞全文范文2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木兰辞》塑造了木兰这么一位女英雄形象。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英勇杀敌。战后,立下奇功的她却辞官不做,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千百年来,这个勤劳,孝顺,勇敢的木兰的形象在中国深入人心。1998年,美国的迪斯尼公司根据《木兰辞》,拍出了其第36部动画片《木兰》,创造了票房佳绩,一举夺得“全美电影票房榜”冠军,但在中国却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它所创作的木兰被赋予了浓烈的美国色彩,是一个追求自由,探索自我价值,富有强烈女权主义意识的人,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木兰,因此激发不起我们的文化认同感。本文将对《木兰辞》中的木兰和动画片中的木兰进行对比,并简要的分析造成两者不同的原因—即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希望通过本文能加强人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与了解,从而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一.两位木兰形象上的对比—传统与自由的对撞

中国,这个具有独特文化体系的文明古国,深受儒家,道家及佛教思想的影响,整个社会有自己所特有的文化传统和体系。在这个传统中,男女的社会分工明显不同,“男耕女织”是这种社会鲜明的特色。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中,女子要守本分,要遵守“三从四德”。“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辞》一开头,就为我们勾画出典型的中国古代女子形象。在男耕女织的年代,她掌握着社会要求女子掌握的基本技能。同时,她又是一位懂得打扮自己的美丽女子。“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一回到家,她就脱下战袍,穿上了旧时女装,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

而美国是一个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家,根本就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这一发展阶段。美国最早的移民就来自欧洲大陆,他们就是为了摆脱欧洲封建社会的压迫和束缚而来的。最求自由是美国人典型的性格特征。动画片中的木兰不明礼教,无视这个社会对女子的要求以及女子所应具备的美德。她本身就是一个假小子,从不注重打扮,当被家人安排去相亲时,根本不知如何化妆,因此在动画片中我们看到的是顶着两片猴屁股式的腮红的“丑女子”。媒人叫她泡个茶,她也弄得手忙脚乱。她甚至记不住女德的内容,在相亲中,为了应对,她还把这些抄在手臂上。相亲回来,她跳到花园的桥上去,甚至爬到墙头偷看使官得招募等等。在中国人眼中,这绝不会是《木兰辞》中那个木兰的所作所为,而在美国人眼中,这样的木兰却颇为符合他们的胃口。因此,两者在形象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一位温柔贤淑,勤劳能干,孝敬父母,一位性格外向,大大咧咧。而这正是中美两个社会不同观念的体现。

二.二者从军动机的对比—忠孝与个人主义的对抗

《木兰辞》中有这样的描述,“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可见木兰当初从军,是因为她实在不忍心让年事已高的父亲披上盔甲上战场。她的这一举动实属无奈之举,同时也是对家庭做出的牺牲,也体现了中国千百年以来所推崇的“百善孝为先”的美德。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社会伦理规范的体现,即个人要对家族长辈尽孝,为国家尽忠。

而美国是一个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在美国人的头脑中,根本没有“孝”的概念。父母把子女养到成年,子女就搬出去独自居住。父母年老之后,并不依靠子女的照顾,而是选择养老院。因此,在美国文化中,个人不是作为一个家庭成员,而是作为个体来被对待的。动画片中的木兰,相亲屡屡受挫,觉得让家族丢尽了颜面。而她身上又寄托着家庭的希望,她希望能够从军立功,荣归故里,为家族争光。因此她从军的动机是想摆脱当时遭人嘲笑的境地,通过上战场来证明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在影片中,导演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描写木兰是如何勤奋刻苦地训练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甚至是军队里最优秀的士兵。影片中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节。在战场上,木兰被发现是女儿身后,被大军遗弃在冰天雪地中,她十分的沮散。木须龙劝她说,毕竟是为了父亲才沦落到这种地步的。木兰却回答说,“或许我并不是为了父亲来的,或许我只是想证明我能行。所以我拿起镜子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从木兰的回答,我们看出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潜意识,就是要在相亲失败后,证明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这完全体现了西方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强调通过个人奋斗取得成功,实现个人价值的人生观。在影片中,木兰最终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打败了敌军,救出了被劫持的皇帝,她的个人作用被无限地夸大了,而这也正是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淋漓尽致的体现。

三.男扮女装—社会认同VS女性英雄主义

不论是在《木兰辞》中,还是在动画片中,木兰都是女扮男装上了战场,但这两者的含义却大不相同。《论语》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言论,这是中国古代对男性的身份定位。男性是社会的主导,就应该厮杀与战场,保家卫国。而女性,是家庭的贤内助,她的作用被固定在家庭之中。而女性要想走出家庭,与男性共事的话,就必须对自己进行一番伪装。也就是说,女性只有在男性的外化身份下,才能实现与男性的平等,实现自己的抱负。中国长期处于重男轻女,男尊女卑思想的统治之下,在当时已有了最初的女权主义的意识,要求男女平等。而且,当时南北朝的社会风气相对开放。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社会是允许女性有理想有抱负的,但必须在男性的外衣之下,女扮男装是当时社会所认可的。

在现代文明中,女性在众多领域都已超越了男性。动画片中,木兰的女扮男装是导演对新时期阴盛阳衰现象的一种展现。木兰在军队中时最优秀的士兵,她击败匈奴兵,力挽狂澜,救出被劫持的皇帝,得到全国人民的膜拜,得到皇帝的拥抱。她明显优于 影片中任何一位男性,影片强烈彰显了女性英雄主义情结。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文化交流日渐增多。由于各个国家文化的差异,在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误解。因此希望人们能够多渠道的了解西方的文化,找出与中国文化的不同之处,提高我们的文化敏感度,从而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够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林大津. 跨文化交际学[M] . 福建:福建人们教育出版社,2005

[2]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教育出版社,1999

木兰辞全文范文3

摘要: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中国民间故事与民族文化载体,“花木兰”的形象早已经深入人心。在某种程度上,“花木兰”可以说是已成为一个带有中国印记的鲜明文化符号。从《木兰辞》到《花木兰》,花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也不断发生变化。[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花木兰》这一由全球知名的迪士尼影片公司所拍摄的影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部影片上映前就持续受到东西方影迷的关注,影迷们渴望一窥以影像文化为载体的创新与传承、文化差异与共识的一次视觉盛宴。

关键词:《木兰辞》、花木兰、传承与创新、文化差异、商业化

从《木兰辞》到花木兰

《木兰辞》又称《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木兰诗》最早见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五,入《横吹曲辞·梁鼓角》,其标题为《木兰诗》古辞。从全诗的风格和内容来看,应属于北朝民歌。多数学者以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时期,文辞经过后人的加工润色,逐渐形成了流传至今的《木兰诗》。[2]在我们的印象中,花木兰是一名勇敢坚强的巾帼英雄,同时还富有人情意味儿。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忠孝两全,既有对父母亲人的孝顺与思念,又有对民族大义的坚守与传承。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本来就属于民间传说,她之所以能够得以流传也应归功于《木兰诗》这一民歌。民间传说是人民创作的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传说的主人公大都有名有姓,而且不少还是历史上的有名人物。那么花木兰的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是否会与最初的版本发生一些不同的变化呢?答案是肯定的。

一直到今天的21世纪,《木兰辞》从字里行间走向了大荧幕,走向了世界舞台。在这一过程中,木兰的形象也是不断变化的,甚至其中的变化是巨大的。在中国人看来,这一变化与原先的木兰形象是相差甚远的。在《木兰辞》中,花木兰是一个喜欢岁月静好生活的传统女子,她从军也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多么喜欢舞刀弄枪,有多么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我看来,原诗中木兰替父从军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她的无奈。这种无奈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这一句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从语言情境来看,可以理解为诗文开篇以“唧唧”声音引起读者听觉的关注,然后出现木兰织布的场景,“唧唧”本是织布的声音,但实际上却是叹息声,叹息声与织布声交融,凸显出日常生活中的不平常。[2]为什么会叹息呢?就是因为“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里的木兰代父从军是因为家中没有适合去从军的青壮年男子,这样的决定也是万般无奈之下才做出的。但是电影却把木兰塑造成了一个为家族荣耀而出征的女性,她在影片中变成了一位天赋异禀之人,因为她拥有着强大的“气”,这种“气”的概念与好莱坞电影中常见的“超能力”是很像的。但这种“气”却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功”,所以说电影中对木兰人物形象的塑造从某种层面来看是一种很生硬的臆造。[3]

《花木兰》中的传承与创新

《花木兰》这部影片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有诸多还原的。它的原型是《木兰诗》这首民歌,这种还原也体现了民间文学的传承性。具体来说,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是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基本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群体中沿袭、存活。比如说街坊邻里都认为木兰是个假小子,他们觉得女孩子不应该像木兰那样,女孩子就应该仪态端庄、落落大方,嫁一个好人家光宗耀祖,而不是抛头露面,做一些男孩子应该去做的事。再比如,木兰相亲的时候,媒婆告诉木兰摆放茶壶要讲究一个“正”字。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人民几千年来一直奉行的生活准则,世世代代,薪火相传。除了一些实际层面的传承,我认为影片中木兰的一句台词也体现了中国历代贤才的政治追求。木兰的女子身份暴露后就被逐出了军营,途中遇到了“巫女”。“巫女”是柔然人的帮凶,她想拉拢木兰和她一起狼狈为奸,但是木兰拒绝了她的邀请,这其中木兰说了一句“贤臣择主而仕”。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自古以来,多少能人志士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而奋斗终身,即使最后结局可能不是很好,但他们心甘情愿。

对于传统文化不仅有传承,还要有创新。我认为在影片中最大的创新便是人物的插入,与原著相比,影片中多了一个人物,这个人物给我的感受是极其复杂的。她便是“巫女”,“巫女”在影片中是一个不被众人所接受最后只能投靠柔然人的略带“落魄”的形象。一方面,她为了给自己报仇残杀我方将士,而且用的手段是比较残忍的。她的造型是一袭黑衣,面部表情大部分时间也是扭曲的,这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恐怖的。同时,传统的巫文化与巫术也给影片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另一方面,“巫女”也是一个可怜的人物。一开始她和我方站在了对立面,最后因为木兰的一番话而动容,不能说是回归了正道,但是她带木兰找到了被困的皇帝,最终死在了柔然君主的箭下。对她而言,即使在最后也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说她也是一个可怜之人。

影像的传播、传承既具传统化,亦具现代化、国际化。相较而言,二维动画版人物形象的平面感、抽象感,与现实有明显差异亦可理解,但真人版中的福建土楼、西北大漠的冰川戈壁等,则是西方对东方带有猎奇感的误读。[4]读到“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时,我们会产生美好的想象,但迪士尼版的《花木兰》却在女性脸上涂抹着红黄相间的妆容,给人的感觉真的就像是一幅水彩画,这显然是对诗词乃至中国文化的误读;还有一个方面的误读,北魏人甚至住上了宋元时期才出现的土楼,土楼上还贴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对联。要知道,这句话可是出自距此数百年后的《西厢记》名句:“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眷属”、、、、、、[5]从这些方面来看,迪士尼的《花木兰》对中国特色解读得并不是很成功,甚至有的方面令中国观众是难以接受的。

中西文化差异

《花木兰》看似是一个中国故事,但却由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失去了中国味道。虽然自其开始筹备以来一直被寄予厚望,但是终因文化差异难与中国观众擦出火花,即使是刘亦菲、甄子丹、巩俐、李连杰等一众知名演员出演电影也无法拯救其中的文化韵味缺失的问题[5]。

这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没有很好地体现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在原始的传说中,木兰代父从军是因为无奈,其中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她不忍看到年迈体弱的父亲去上战场的孝顺与体谅。但是在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中他们却把这种无奈抛之脑后,把一份诚挚的孝心替换成了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木兰在其中被塑造成了一个具有超能力的女性,无所不能。这与西方的个人崇拜主义是分不开的,影片中过于强调花木兰的个人觉醒与个人意识,仿佛什么事情都要靠木兰去解决。战争中遇到雪崩时,木兰凭一己之力骑着马救了所有人,这让我想到了美国大片中的个人英雄以一己之力拯救世界的情节。这种情节让观众看了可能会有一时的爽快,但是后来细细品味的话就会发现这种个人英雄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团结精神是大相径庭的。

民间传说的商业化

民间传说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作为民众文化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传说,不仅以它特有的方式保存民众的历史,而且在大力发展经济的今天,民间传说仍然能够发挥它的经济价值。电影编剧往往会为了电影的经济效益而去对原始的传说做一些改动,不是说这种改动是完全不被允许的,而是在改动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大的感情基调是不应该去改变的。《花木兰》这部影片的商业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于强调木兰的个人英雄主义,借用超能力吸引观众眼球;一是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插入了一条模糊的感情线,这条感情线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影的点击量,但是它和电影主题几乎没有关系。

人物动机明确,不仅仅是逻辑问题,更重要的是情感问题——只有得到观众共情的影片才是一部好的影片。所谓共情有很多种,可以是感动、可以是悲伤、可以是看完之后热血沸腾、也可以是在看的过程中被逗得哈哈大笑[6]。但是在观看《花木兰》的过程中,我很难找到那个令人产生情感共鸣的点。所以,一部好的影片应该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浏览量与点击量上,更应该做的是追求一种文化韵味,追求一种与观众的共情。

[1]跨文化视阈_花木兰_传奇故事改编及传播路径反思_王煜

[2]从乐府_木兰诗_到电影_花木兰_梁小南

[3]迪士尼版《花木兰》怎么不香了

[4]_花木兰_有_气_无_心_的迪士尼公主_郦沄

木兰辞全文范文4

“民间述史”性质

《木兰辞》说它是北朝(魏)乐府,大概不会有人反对。

秦汉以前的朝廷大多设有专门的乐府官署,南北朝也不例外,具体职能是负责收集整理民歌、训练乐工等,属掌礼仪教化的太常寺该管。《木兰辞》被宋代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不是没有道理的。郭茂倩的父亲郭源明曾做过太常博士,家学渊源、慧眼独具。

乐府歌辞的来源一般有两种:御用文人创作和民间采集。《木兰辞》显然属于后者。重读,我们眼前会呈现这样的景象:一个利落朴素、自恋成痴的姑娘,在娓娓叙事,旁边还有一个小秀才做记录。

实际上,汉魏时期流传下来的《战城南》、《东门行》、《十五从军征》、《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乐府经典,无不带有上述“写实”的特点。

这种民间“写实”非常可贵,我们称其为“民间述史”,也即老百姓自己写的历史,相当于某人传记或非官方大事记。为何这么说呢?古代官方修史,帝王将相、改朝换代是大餐,后妃本传、怪力乱神只是小菜儿,民间小事小情小人物,史书不显。

寻找木兰从军的可能

有人跟我较真儿,说《隋唐演义》里还有花木兰故事呢。没错,那能说明什么?隋恭帝在位不足半年,还是唐高祖李渊立的傀儡。中原百姓有称皇帝为“可汗”的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又怎么解释?

在北魏官方文献里,孝文帝改革之前,皇帝一般称为“可汗”,这是不争的事实。稍往前溯,五胡十六国也有称皇帝为“可汗”的,但在内蒙额尔古纳附近连续征战超过十年的,恕我浅陋,找不到。唯独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与柔然族的战争达到了25年之久;且孝文帝改革后,朝野全面汉化,已不再有“可汗”的称谓。也就是说,花木兰若史有其人,应该生活在拓跋焘时代。

关于花木兰的籍贯,如今争议也颇多。有说她是谯郡人,有说她是宋州人,有说她是黄州人,有说她是商丘人。如果熟悉史料的话,这些争议其实不是争议,因为历史上的谯郡、宋州、商丘等,指的都是河南商丘市虞城县一带。

商丘原是南朝刘宋的土地,拓跋焘在433年将刘宋势力驱逐,至439年完成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其发动对柔然的战争,从424年开始至449年结束,历时25年。这个时间段,与目前流行的花木兰的生平亦基本相当。

比如说花木兰生于412年,若成立,那么433年商丘归属北魏,木兰应是21岁,在年龄上具备了代父从军的可能。北魏在孝文帝改革前,还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阶段,“可汗大点兵”和“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等,符合当时的史实,奴隶主或部落首领发动战争,每家每户出一男丁为兵。“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从行孝的角度出发,花木兰代父从军,也成为可能。

花木兰“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抵御柔然的故事,应发生在拓跋焘击溃高句丽等柔然附属部落之后,在东北设六镇戍边期间,约435年到447年或449年。因为439年双方通过和亲改善了关系,其后的战争走向主要围绕西域的争夺,东北部只是在444年有过一次大规模战争,中山王拓跋辰等八将“坐击柔然后期,靳于都南”,北魏大获全胜。其他时间基本没什么大仗。

史家学者认可

花木兰是否真有其人?目前学界说得最多的就是五个字——“史书无确载”。但唐代诗人白居易、杜牧,南宋学者程大昌,明代学者徐文长,清代史学家姚石甫、宋虞庭等人,都认为花木兰确有其人,只是年代背景不尽相同而已。这些人既是文学家,又是饱学经史的大学者,自不会凭空乱说。

成书于清代的《商丘县志》也值得参考,其载曰:“……及还家,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遂以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诸宫中。木兰曰:‘臣无媲君之礼’,以死誓拒之,迫之不从,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该县志史料依据源自元代碑文《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

前半段或是可信的。因为北魏前期实行“齐整人伦,分明姓族”的民族政策,貌似提高了汉人士族官僚的地位,其实不然,鲜卑贵族及其分支勋贵依然唯血统论,史官述史基本也遵循这个原则。我的推论是,花木兰有可能是鲜卑奴隶移民至商丘,凭战功跻身贵族行列,《魏书》和《北史》原本应该有她的传记,但“以事闻于朝”,她的女儿身暴露了,犯下欺君之罪,虽赦免,青史留名的机会随即被褫夺。后半段说木兰被拓跋焘强纳为妃、不从自尽云云,绝无可能。

木兰辞全文范文5

1、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学习本文祥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4、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利用民歌形式上的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2、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3、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4、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

5、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

6、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古代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分钟),今天我们想要更详细的了解花木兰的故事,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二、解题,介绍时代背景。(由学生介绍,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效果,给生字注音。

2、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教师有感情示范背诵。

可汗鞍鞯朔柝辔啾

4、分小组讨论:

①这是一首叙事诗,请大家按照故事情节来划分故事的层次。

②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四、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弄清字词句的含义,不清楚的教师点拨。

(二)讨论问题:(小组讨论,互相解答,不懂的全班来解答)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愁。

②能使文章简洁。

2、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

忧虑——反复思考——下定决心

3、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明确:①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②战事紧迫。③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④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4、战场上木兰表现如何?请从文中找出来。

明确:“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战事频繁,做事机警,智勇双全。

女扮男装,竟未被识破。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战斗艰苦,思念家人。保家卫国,

壮志未改。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战争残酷,英雄凯旋。

(仅仅十五个字就表现了木兰十年的战斗生涯,可见详略得当,字字千金。)

5、木兰为什么辞官还乡,请你结合自己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谈谈看法。

明确:

①不慕荣华富贵,愿与家人团聚。

②向往和平劳动生活。

③封建礼法,歧视妇女。

7、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8、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后,可进行合理的想像表演)

9、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对木兰的赞美。

五、总结、拓展。

①这首诗在叙事上详略得当。详写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会见亲人;略写十年战斗生涯和出征前的准备。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安排详略,对能表现中心的材料详写。

②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

木兰辞全文范文6

花木兰代父从军已经是千万人都无比熟悉的感人故事了,而且现在还被拍成了电影,这一电影一出来就掀起了。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影片花木兰观看心得感想范文,欢迎大家参阅。

影片花木兰观看心得感想范文1花木兰,一个中国的传统故事,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女孩。在中国,花木兰是孝道、爱国、有责任感、有勇有谋的象征。欣赏完《花木兰》这部动画片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花木兰不怕困难,艰苦练习,终于爬上杆顶拿到了那支箭的场景。

一个柔弱女子有着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练习,终于到达了成功的顶端。我敬佩花木兰的勇气和那种不屈的精神,谁说女子就不能闯出一片蓝天?谁说女子就不能拯救天下百姓?谁说女子不如男?

对,就是她,花木兰,她做到了。她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拥有了英雄般的刚强气质。她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女汉子”!

“我只想证明自己的本事,我只想证明!”我记住了这句朴素而充满力量的话。想想自己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经常因为遇见困难而退缩、放弃,我自叹不如,感到非常羞愧。也许有的时候,我缺少的就是这样一句激励自己的话;缺少的就是这一份坚持。今后我要学习花木兰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认真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影片花木兰观看心得感想范文2初次听见我们学校的大姐姐在学校活动中诵读这首《木兰辞》时,就被它朗朗上口的韵律、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回家后我从爸爸买的古诗词书籍中找到了这首《木兰辞》,缠着爸爸讲给我听,原来《木兰辞》讲述的是一个叫花木兰的女孩,因国家需要驱赶外患、征战戍边,花木兰年迈的父亲也在征兵之列,她弟弟又未成年,于是木兰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沙场上,木兰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屡建奇功,经过多年的征战获得了胜利,使民众过上安定的生活。回朝后不愿在朝为官,只恳求早日回家与家人团聚,恢复原来在家时的本来面目,过上了平淡、安宁的田园生活。从此,我就喜爱上这位能为国分忧、文武双全,孝敬父辈、关爱手足,热爱生活、勤劳善良的女英雄。每当我诵读《木兰辞》时,眼前就浮现出花木兰那英姿飒爽、刚毅坚强的身影,又联想到木兰“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情景。多次诵读《木兰辞》后,我深深感到木兰在三个方面值得我去学习。第一是她自强不息、刚毅坚强、心系民众、为国分忧的精神。木兰从小自强不息,练得一身高强的武艺本领,在封建礼教的重男轻女的大环境下,不畏艰难,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十多年的征战中,她为广大民众能过上安定平和的日子,放弃亲情,不辞千辛万苦,出生入死、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终于凯旋而归。我觉得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刻苦认真的学习真本领,锻炼自己坚强不息的精神,长大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第二是她尊敬父辈、关爱手足的诚挚亲情。从文中看到国家需要戍边征兵,而木兰家父年老多病,没有长兄,弟弟又小,木兰坐在机杼前一阵阵的叹息,转而毅然决定替父出征,积极参军,为父解忧。又从文中“不闻爷娘唤女声,……”感受到木兰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我觉得从木兰的身上,我要做到尊敬老人,关心弟弟妹妹,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做一个大家都喜爱的人。第三是她热爱生活、积极生活、勤劳善良、不爱慕虚荣的生活态度。从木兰回家急切地“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到“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看出木兰是一个热爱生活,也是爱梳妆打扮的女孩子。从“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看出木兰是一个不爱慕虚荣、追求名利的人。我觉得我也应做一个热爱生活、真真实实、健康快乐的人。

我国有丰富的文学宝库,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从参与诵读经典的活动中,我体会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这些知识的指引。只有努力学习、勇于实践、积极生活,才能做一个对社会、家庭有用的人。

影片花木兰观看心得感想范文3他够聪明,总是能想出各种方法不花钱或是赚到钱,那段见花木兰和人谈生意,过去蹭吃蹭喝大饱一顿,席间周旋,面不改色,镇定自如,当真是大将风度,令人拍案叫绝。

他够雄辩,口才极好,且出口成章,逻辑严密,每每被欺骗的“苦主”找上门来,也能够顺利的反戈一击,理直气壮,气吞山河。

他够孝顺,想尽办法找钱,甚至不惜出卖自尊,做拉车的驴,也不过是为了给善忘的母亲治病。为母亲画下的一张张地图;母亲走失,四处找寻,焦急伤心时留下的眼泪,一点一滴,满腔都是儿子报春晖的心思。

他够温柔体贴,喜欢上花木兰之后,陪着他去找寻徐三纲,大漠中生死不顾;为花木兰分忧排难,出谋划策,以求成全;面对花木兰和徐三纲在一起甜甜蜜蜜,有风度的恭喜,自己却对住那个小绢人黯自神伤。那段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写出表白的书信,怎料机缘不巧,空落得伤心的情节,真是让人伏案长叹。奈何奈何。

他还 够武艺超群,虽然最后显露身手,打死终极boss的时候,化身东方不败,颇有些儿戏,前面也没有埋些伏笔给些预兆,但随便摸本书出来,随便捡套武功就开打,也很有高手风范了。

当然,他还 很有智谋。说是什么花木兰有将才,通篇看下来,只看到贺高升的智慧和功劳:是他施计挟持住突厥王,才能以人易人,救朗小小,而花木兰只不过挡掉那飞箭,却占尽全部功劳;是他想出方法和花木兰扮打仗的士兵,才能顺利的挟持突厥首领,救出第一小队,结果花木兰成为人人敬仰的大英雄,却无人理会他;最后杀死终极boss, 却四下无人,功劳更是埋没。唉,没办法,这部片子名为花木兰,而非贺高升,自然只能做红花旁边的绿叶了。高升兄,为了老婆,你委屈了。

总之呢,这部片子里面,阿喜的形象,又可爱,又讨喜,比武筛选时的投机取巧,被曹军罚重复动作重复话语时的惫懒搞笑,都淋漓尽致的展现了阿喜的喜剧才能。真是好喜欢。

影片花木兰观看心得感想范文4这个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观看了电影《花木兰》,看了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花木兰是北魏的一个女孩,那时北方柔然部落南犯,到中原抢劫。北魏皇帝下令从每户人家中抽一名男丁充军,花木兰家里只有父亲一个男丁,为了不让年老多病的父亲上战场,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战场上,花木兰隐瞒身份和男兵一起出生入死,她不仅勇敢,而且肯动脑筋,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好士兵,花木兰屡建奇功。后来,在一次战斗中受伤,人们才发现原来花木兰是女孩子……

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这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奇女子到现在都为人们所称颂。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的故事告诉了世人: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女性的吃苦耐劳是世界闻名的,但是她们的英雄事迹却很少为世人所知。古有巾帼英雄穆桂英、梁红玉、冯婉贞、秋瑾等,今有爱岗敬业、清正廉洁、公而忘私的任长霞、为人生注入真爱的朴今淑。在国难当头时,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指挥千军万马,驰骋在刀光剑影的疆场,勇气可钦可敬,事迹可歌可泣。正如近代革命志士、巾帼英雄秋瑾诗中所说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在和平年代,她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一曲曲巾帼英雄的`赞歌。我常钦佩花木兰,钦佩她遇到困难时毫不退缩勇敢面对的精神。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应该向花木兰学习,克服困难,不气馁、不放弃。长大以后也要向花木兰一样孝顺父母,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影片花木兰观看心得感想范文5今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看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一天,国王下令每家派一男丁去前线打仗,花木兰的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她就想替父从军。

木兰辞全文范文7

下面以《木兰诗》为例,从两个方面予以分析理解。

1.从时代背景来分析理解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这一时期,我国北方战乱频繁,各政权交替,各民族互相攻伐,民无宁日,民间反战情绪很明显,从这一时期的许多诗歌中都可以得到印证。

木兰作为一个民间底层女子,她跟普通人一样,对战争是反感的,甚至产生恐惧心理都是正常的,她的反战情绪应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普遍情绪状态。她身上集中体现的是底层人民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对战争的反感。罗执廷在《民间立场与反战倾向》中认为:木兰绝不是一个尚武之人,不是一个渴望在战场上流血拼杀,建功名、争风头的巾帼英雄。

2.从诗作的三个场景来分析理解

诗歌第一个场景即开头一段:“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叹息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所忧的是,家里无可去应征的人,父老弟幼。退一步讲,即使木兰的父亲身强体健,或者有长兄可代,难道木兰会欢欣鼓舞地送父兄上战场吗?木兰的“替爷征”实在是出于本性的“孝”,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并非因爱国而识大局去“为国征”,诗中一点也看不出木兰热衷于战争的字句。清代诗人杨文淳《题木兰祠》中的两句“不是爱从军,代父心良苦”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正确的理解。

诗篇开头如此渲染木兰深重的叹息,足以表明她的烦忧无奈及反战情绪。对木兰代父从军的决定,王永在《思想倾向新探》中认为:“完全是从自己的家庭情况出发”,“没有也不可能表现出为国、为君、为民的爱国思想和精神。”

诗中详写的第二个场景是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和途中的所见所思。我们做个原生态的研读:“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不难发现,木兰购买战马及用具,并不是有经验、有次序的,她很可能不熟悉这些战略物资,加上她心里乱糟糟的,所以购买的时候不能一次性买齐备,购回这样,发现又缺那样。要知道木兰只是一个普通的民间女子,她每天所做的不过是纺线织布,绝没有热衷于舞刀弄枪,更不会训练有素,她不是一个豪迈的女英雄形象。诗歌如此铺排渲染出发前的情景,无非是要真实地反映木兰出征前内心的慌乱与无奈。如果不是逼上战场,木兰何不“雄赳赳气昂昂”去保家卫国呢?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里运用间隔反复的手法,以遥远的征程、艰苦的宿营环境烘托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的少女情怀。离家愈远,思亲之情愈切,而在此也没有什么豪迈之情展现,反倒是“燕山胡骑鸣啾啾”的环境再次衬托出她对环境的陌生感和反战情绪。

诗中详细叙写的第三个场景是:木兰还朝辞官,与亲人团聚。木兰十年征战,虽然“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甚至可以“用尚书郎”,但她丝毫不贪恋功名,她只有纯真朴实的心愿,“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接着铺陈全家人迎接木兰回归的热闹场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一家人也绝没有埋怨她的不居功,而是出于亲情,满心欢喜,只要木兰平安归来,便是最重要的。在家人眼里,木兰仍然是一个女孩子,谁也没把她当成一个巾帼英雄。

而木兰自己的表现更展现了她天真烂漫的本性。“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出她的调皮和喜悦心情,即使“伙伴皆惊忙”,也只是惊讶他们自己“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及其伙伴也没有谁表现出对功名的喜悦,都是以战争结束、亲人团聚、重归和平、平安生活为喜乐,可见当时社会中普通百姓都是反战、热爱和平的。

木兰辞全文范文8

一、生字词攒成 拗过去 确凿 菜畦 桑葚 轻捷 蟋蟀 臃肿 脑髓 相宜 书塾 方正 博学 蝉蜕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倜傥 鉴赏 盔甲 收敛 秕谷 狗窦 厥土 肿胀 叮嘱 恐惧 骊歌 花圃 廊檐 徘徊 抽屉 咻咻懒惰 抡起 丑陋 讪笑 嫉妒 来势汹汹 沼泽 害人 木屐 铰链 迸裂 泥泞 棕色 火钳 飕飕 瞬息 幽寂 延绵 荒草凄凄 涉足 矗立 伫立 山巅 澎湃 狂澜 屏障 哺育 九曲连环 气魄 浊流 滋长 郝叟 哽住 喧闹 肃静 懊悔 磨损 祈祷 惨白 宛转 纵身 诧异 柏林 干脆强迫 踱步 炽痛 嗥鸣 斑斓 谰语 怪诞 亘古 默契 田垄 蚱蜢污秽 饥肠辘辘 桦树 石碾 宰割 筹划 彷徨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当之无愧 锋芒毕露 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至死不懈 奠基 元勋 孕育 选聘 无垠 难堪 殷红 萦绕 开拓 衰微 直肠癌 赫然 迭起 高标 锲而不舍 无无穷年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弥高 群蚁排衙愁苦 深邃 踌躇 巴望 锁闭 磐石 惹人注目 杂乱无章 不见天日重荷 喃喃自语 古董 白皙 琐事 滑稽 轮廓 捋着 荒谬 嘲讽 含蓄义愤填膺 博学多识 一拍即合 寻欢作乐 忘乎所以 惮 踱 棹 归省 行辈 撺掇 凫水 潺潺 絮叨 橹 筋斗 弥散 旺相 撮 桕树 作揖 狂舞 闪射 火烈 飞溅 亢奋 晦暗 羁绊 蓦然 冗杂 搏击 烧灼奔突 翻飞 大彻大悟 戛然而止 叹为观止 水门汀 撇 蘸 幽暗 惬意 疏密 包罗 朱砂 口头禅 参差不齐 清扬 咿呀 静穆 端凝 颦蹙粲然 嗔视 变幻多姿 本色行当 离合悲欢 低回婉转 叱咤风云 吁气浑身解数 高视阔屏 尽态极妍 息息相通 惊鸿 倘若 蕴藻 家眷 松懈渔父 闷热 萧萧 铮铮 褶 供养 浑身解数 绚丽二、多音字攒 便 露 系 折 转 号 数 缝 鲜涨 尽 禁 弹 解扎 夹 更 将 曲劈 长 强 假 杆 塞 帖 伧 背 宁 召 浆 说 兴 钻模 哄 颤 蹲 撇三、文言文知识点《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 )耕。仲永生( )五年,未尝( )识( )书具,忽啼求( )之( )。父异( )焉,借旁近( )与( )之,即( )书( )诗四句,并自( )为( )其( )名。其( )诗以( )养( )父母、收( )族为意( ),传一( )乡秀才观( )之。自( )是( )指物作诗立( )就( ),其文( )理( )皆有可观( )者。邑人奇( )之,稍稍( )宾客( )其父,或( )以钱币乞( )之。父利( )其然( )也,日( )扳( )仲永环( )谒( )于( )邑人,不使学。余闻( )之也久。明道中,从( )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 )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 )自( )扬州,复( )到舅家问焉。曰:“泯然( )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 )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 )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 )众人,又不受之入,得为众人而已耶?《木兰诗》唧唧复( )唧唧,木兰当( )户织。不闻机杼声,惟( )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 )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修辞手法: )。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 )点兵。军书十二( )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 )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 )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修辞手法: )。 旦( )辞( )爷娘去( ),暮( )宿( )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 )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 )鸣啾啾(修辞手法: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 )若飞(修辞手法: )。朔( )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修辞手法: )。将军百战( )死,壮士十年( )归(修辞手法: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修辞手法: )。策( )勋( )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 )尚书郎,愿( )驰( )千里足( ),送儿还( )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 )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修辞手法: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 )我旧时裳(修辞手法: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 )花黄(修辞手法: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 )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 )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修辞手法: )《孙权劝学》初( ),权谓( )吕蒙曰:“卿今当涂( )掌事( ),不可不学!”蒙辞( )以( )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 )欲( )卿治经为( )博士邪(yé)?但( )当涉猎( ),见( )往事( )耳。 卿言多务,孰( )若( )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 )有所益( )。”蒙乃( )始就( )学。及鲁肃过( )寻阳,与蒙论议( ),大( )惊曰:“卿今者( )才略,非复( )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 )更( )刮目( )相待,大兄何见( )事之晚乎!”肃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口技》京中有善( )口技者。会( )宾客大宴( ),于( )厅事之东北角,施( )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 )坐。少顷( ),但( )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 )坐( )寂然( ),无敢哗者。遥( )闻深巷中犬吠,便( )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 )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妇拍( )而呜( )之。又一大儿醒,絮絮( )不止。当是( )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 )齐( )发,众( )妙毕( )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微笑,默( )叹( ),以( )为( )妙绝。未几( ),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 )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 ),妇梦中咳嗽。宾客意( )少( )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 )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 )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 )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 )所应有,无所不有。虽(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 )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 )袖出臂,两股( )战战( ),几( )欲( )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四、文学常识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第一次使用笔名“鲁迅”发表的作品是《狂人日记》。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16本《坟》《二心集》等。林海英,台湾作家,作品《城南旧事》。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普希金,俄国诗人,俄罗斯文学之父,代表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至恰达耶夫》。(《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弗罗斯特,美国诗人,《未选择的路》。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临川先生文集》(《伤仲永》)。光未然写词,冼星海谱曲的《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都德,法国作家,代表作《小东西》(《最后一课》)。李大钊,字守常,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的丰碑”。(《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木兰诗》是南北朝时的北方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南方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邓稼先》)。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全集》。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命运交响曲》。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 “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包法利夫人》。《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丰子恺,现代画家,散文家。《口技》选自《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笔记小说。林嗣环,清代人。四、名篇名句。1、关于黄河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天走东海, 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白日依山尽 ,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全文背诵。3、《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的句子:表现木兰必须替父从军的句子:表现木兰为从军准备的句子:表现木兰思念父母的句子:表现木兰英姿飒爽的句子:表现战场条件艰苦的句子: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表现木兰不慕名利的句子:表现木兰回家后兴高采烈的句子:4、《山中杂诗》中写静景的句子:写动景的句子:5、《竹里馆》中用拟人手法的句子:6、《峨眉山月歌》中表明作诗时间的句子:写景色的句子:7、《春夜洛城闻笛》中用夸张修辞手法的句子:表明全诗思乡主题的句子:8、《逢入京使》中写当下情景的句子:9、《滁州西涧》表明写作时间的句子:表明诗人恬静胸怀,忧伤情怀的句子:10、《江南逢李龟年》中表现过去之盛的句子:表示感伤现在之衰的句子:11、《送灵澈上人》中写景的句子:表明时间的句子:

木兰辞全文范文9

关键词 《木兰》;文化全球化;中国文化

美国电影《木兰》改编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素材,不仅有令人捧腹大笑的美式幽默剧情,还有气势万千的战争场面,令全球观众耳目一新,也令这一传统的中国故事失真而焕然一新。人们认为:过分的民族化、过多的异域色彩会局限影片的全球化,为了迎合全球观众,为了将古代东方故事推向全球,唯有将电影《木兰》中西合璧。

从美国迪斯尼电影的这一现象,反映了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存在的文化霸权和文化失语,也反映了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木兰诗》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的叙事诗。诗歌叙述女子木兰孝敬父母代父从军的故事。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

《木兰诗》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写木兰代父从军的背景,第二部分写木兰“万里赴戎机”,第三部分写木兰荣归故里。

诗歌的第一和第三部分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详细。诗的开场白“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传神地勾勒了一个传统仕女的形象。由于父亲年迈,“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挺身而出替父从军。临行时她恭敬地“朝辞爷娘去”,辞后还念念不忘家中的父母。诗的第三部分描写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展示她内心深处不爱武装爱红装的传统女子本色。

而第二部分对十年征战的内容却很简略。诗歌共有七个段落,十年征战只用了一个段落几行笔墨带过。这是因为诗歌所要突出的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作者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此外,这种繁简安排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残酷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二、美国电影《木兰》

美国电影《木兰》叙述一个怎样的木兰故事呢?

请看宣传和推广电影的剧情简介:美国电影《木兰》改编自中国素材,不仅有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剧情,还有气势万千的战争场面……令全球观众耳目一新。很有主见的花木兰,一直很想做一个能让父母引以为傲的女儿,代父从军。经过严厉的军旅生涯,木兰摇身一变成为胆识过人、英勇机智的沙场英雄。到底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由迪斯尼诠释之下是什么样的风貌呢?迪斯尼经典动画绝对颠覆您的想象,不让您失望。

显然,中国的花木兰故事在美国电影中已经美式化了。

虽然电影《木兰》在画面上出现了大量的中国符号,如长城、故宫、中国功夫和秦兵马俑铠甲等。然而,电影对《木兰诗》的故事主题和情节改编很大,与《木兰诗》的侧重点刚好相反,它突出的是木兰十年征战及其爱情故事,主要描写木兰在沙场上英勇机智,而不是木兰辞别家人和荣归故里。

好莱坞主流电影的主旋律一贯是建立在个性主义和自由主义基础上的,是通过欲望的宣泄来完成个体的净化,通过对个人自由的渲染来证明人道主义的意念。好莱坞电影无一不在描述对生命的尊重、对个性的张扬、矢志不渝的爱情以及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这一切也都无一不在打动并深入人心,并在文化精神上与引起全人类的共鸣,让文化背景不同的观众感受到相同的人生体验。

不难想象,影片《木兰》中出现很多美式的、与传统中国文化格格不入的情节,例如木兰拥抱皇上等等。该电影也始终贯穿着美国式的幽默,很多场面让人忍俊不禁。当木兰的祖母看到前来看望木兰的李翔模样俊俏,也不忘幽默一把,叫道, “下次征兵换我去”。

此外,在美国电影《木兰》的英文版中,木兰不姓Hua,而是姓Fa(“花”的广东话念法)。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迪斯尼的木兰已被香港化(毕竟香港比内地更加国际化,而被看做是中国的代言人);二是由于大多数美国人都不会念H开头的拼音的事实,为了迎合美国观众,改用了广东话发音的“Fa”。

当换了姓氏的木兰再回到中国,父老乡亲们可否感到似曾相识?

三、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涌动

文化是流动的,而在传承和交流的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地被损耗、误传或更改。文化的交流也避免不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对峙。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强加行为,是一种文化强权、文化殖民,拥有经济强势而又企图把自己的思想文化意识强加于人,就是文化霸权。文化霸权的形成,是通过对文化的话语性和历史性的遗忘,取得人们的认同。文化霸权使其他民族文化受到伤害,导致一些民族传统文化在面临威胁、母语在流失、文化在贬值,以及意识形态受到不断的渗透和改型。

当今世界各地处处可见美国影响,美国强势的文化渗透通过发达的美国电影得以进一步的实现和促进,形成一种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美国电影制作通过把其他民族文化的故事美式化,导致民族文化被强势文化吞噬和篡改。迪斯尼改编中国传统故事《木兰诗》,其过程本身本应是两种文化间的一次对话。但好莱坞向来扮演着推动美国强势文化全球化的急先锋,且美国文化产业的输出是“单向”的,是从美国向那些文化弱势的国家流动,而且是拒绝反向的流动。而弱势民族的文化则受制于美国文化的霸权,无法将自身的文化能量释放出来。由于经济、政治、科技等力量对比的差距,两种文化间存在着文化势差,美国文化凭借其强大的势能,掌握了文化对话的话语权以及文化输出的主动权。

《木兰》的电影宣传和推广打着“颠覆中国传统”的旗帜,唯恐不颠覆就不吸引观众,就没有市场。其对木兰的误读也构成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冲击。结果,不争的事实是:与这部精彩画面、温馨幽默的美国电影相比,我们传统的花木兰故事显得那么的苍白和单薄。

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的花木兰故事被颠覆了,美国电影制作向来惯于从其他民族文化中汲取素材,改编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美故事,借脍炙人口的异国情调,演绎和宣扬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他们认为,将电影《木兰》中西合璧是将古代东方故事推向全世界的唯一办法。过分的民族化、过多的异域色彩会局限影片的全球化。“出于其商业与意识形态的双重需要,迪斯尼这一文化工业的巨无霸凭借其强势媒体的话语权,将这花木兰一个性鲜明的本土文化遗产进行了解构,以美国主流文化的个人主义、女性主义将其重构为身处逆境的女子追求自我实现的个人主义动画叙事。”

四、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迪斯尼改编制作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木兰诗》。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不少国人纷纷追捧着西方文化和国际接轨,以致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处处可见。

赛艇是英国的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也是美国的耶鲁和哈佛两所大学的传统活动。前些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每年也比赛一次赛艇。有仿效别国文化的嫌疑,结果遭到非议而停止了。

为了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国家在英语教学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英语教学也表现出重英美文化而轻中国文化。结果,我们的学生都能用英语描述西餐的刀叉和烤面包片,但很多人却不会用英语表达中餐的筷子、粥和馒头,不能掌握富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表达。结果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出现“母语文化失语症”,无法进行母语文化输出,令自己失去文化身份,造成邯郸学步的后果。

走在中国的大街上,广告里的模特儿很多都是洋人。令人纳闷,明明是在中国卖中国产品给中国人,却用洋人宣传中国的产品。据说在我国活跃着一大批洋人模特儿,专门为中国产品做广告。此外,我国处处盛行庆祝西方的情人节,而几乎无人问津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节。美国电影、电视、音乐、快餐和饮料成了时尚的标记。对这些现象,外国人惊讶不已,而国人却习以为常,不以为然或无动于衷。

五、结语

在全球化语境下,美国电影《木兰》叙述着一个美式的中国花木兰的故事。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也带上了西方文化的色彩。

木兰辞全文范文10

一、《招魂》、《大招》的现实建筑

(一)室内的布置和装饰:经堂入奥,朱尘筵些。砥室翠翘,挂曲琼些。翡翠珠被,烂齐光些。蒻阿拂壁,罗帱张些。纂组绮缟,结琦璜些。室中之观,多珍怪些。兰膏明烛,华容备些。(《招魂》)翡帷翠帐,饰高堂些。(《招魂》)内室西南隅有供休息的竹席。奥,室之西南隅,西南隅为古时祭祀设神主或尊长居坐之处。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室之西南隅,宛然深藏,室之尊处也。”翠鸟尾羽悬挂在玉钩上。“翡翠珠被”,翡,赤羽雀;翠,青羽雀。衾被绣着翡翠的图案,并有珍珠加以装饰,灿然若光。轻薄、柔软的细缯挂在壁上,“如同后来的墙帏”。床上张挂着丝织的帱帐,并以系着琦璜玉璧的赤色、五彩相杂、花纹交错与素色绶带饰之。翡翠羽毛装饰的帷帐挂于高堂,显得庄严、肃穆。细缯拂壁,有一种朦胧的神秘感,契合巫风、楚文化在人们心中的神秘气息。总而言之,“室中之观,多珍怪些”。“灯烛明亮散发兰草芳香”。宫殿高大肃穆,尊贵华丽,灿然俊秀,芳香四溢。(四)苑囿的描写图腾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依托以及民族精神凝结的象征。楚民以凤为图腾,认为凤是其始祖祝融的化身。凤亦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由于对凤的崇拜,延伸到对其他丽鸟的普遍赞美和偏爱,则是楚民在潜移默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非自觉的集体意识”。因而俊丽之鸟为楚民的图腾,对于楚民来说最神圣的巫术仪式上巫觋舞蹈时手中拿着的就是鸟之尾羽。图腾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有所展现,建筑更不例外,楚都纪南城遗址出土的瓦当上的图案多为凤纹,《楚辞》中描写墙壁、衾被、帷帐等时都选择翡翠鸟羽装饰。但在《楚辞》中最能集中体现鸟图腾和由此表达诗人志向的应属对苑囿的描写。其辞曰:孔雀盈园,畜鸾皇只。鹍鸿群晨,杂鹙鸧只。鸿鹄代游,曼鹔鷞只。魂乎归来,凤凰翔只。(《大招》)孔雀盈园,豢养鸾鸟和凤凰。鹍鸡、鸿鹤晨鸣,夹杂着鹙鸧的啼叫。天鹅往来游戏,鹔鷞群飞,曼衍不绝。生动地描绘了生机勃勃,繁荣的景象,表达了期望贤才济济,清明有道的政治,渴望君臣遇合、一展宏图的志向。(二)色彩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建筑的基调。各民族对色彩也有着不同的好恶及其文化历史渊源。《楚辞》勾勒的建筑色彩斑斓多姿,朱红为主。如:“朱缀”、“朱尘”、“纂”(赤色绶带)、“红壁”、“沙版”、“沙堂”、“朱宫”。张正明先生在《楚文化史》一书中阐释了楚民“尚赤”的民族意识:“楚人确信自己是日神的远裔,火神的娣嗣”,“日中有火,火为赤色”。我们于文献与出土文物均可以得到有力的印证。由《国语·楚语上》可知灵王所筑章华台有“彤镂”之美。韦昭注云:“彤,谓丹楹。”可见,楚民以红为主,以红为美。此外,红色还是尊贵的象征。楚王的朝服为红袍。“楚国的田夫野老、织妇村姑乃至役徒之流,怕是难得有赤色为他们装点门第的。”楚墓中出土的漆箱、旗帜等无不述说着“尚赤”的楚俗传统。《楚辞》建筑的另一显著特点:奢华光鲜、亮丽璀璨、“烂齐光些”,主要表现为:室内:“砥室翠翘”、漆黑如玉的房梁、玉钩、“翡翠珠被”、“琦璜”;室外:阳光充实着兰花蕙草,波光粼粼。《楚辞》描写的建筑不仅考虑宽敞舒适,同时追求细节的精致,体现了楚国的发展水平,建筑技艺的纯熟。其二,楚建筑不仅仅一味地高大壮美,而且雅致秀丽,别有一番情趣。

二、《湘夫人》等篇章想象中的建筑

(一)《楚辞》建筑中所寄寓的诗人的情怀和志向《楚辞》中不仅描写了略带夸饰的现实宫殿,而且勾勒出几近完全以想象筑造的居舍。对于《楚辞》建筑虚实的描写,浪漫之想象比现实之铺述更能表达诗人之情怀与寄托之志向。想象笔下的建筑主要见于《湘夫人》之中: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其房屋建筑材料主要为香草香木,如:“荷盖”、“芳椒”、“桂栋”、“兰橑”、“辛夷楣”、白芷、荷屋、杜衡。室内布置:编织薜荔为帷帐,屋檐张挂着蕙草,荪草饰壁,布白芷、石兰以熏房。芳菲满堂、茂盛的秋兰与靡芜罗列广布于堂下、百草实庭、芳馨庑门,馨香弥漫,高洁美好之志向。想象之台、席、镇皆为玉制,高雅尊贵之象征。构造出超凡脱俗的独特意境。屈原笔下的香草香木一贯寓意着明君贤才,君臣遇合。诗人所构想的屋舍,正是他希望自身能处于清明高洁的世道,能与明君贤才齐聚一堂情怀的表达,自身追求的展现。此外,想象的虚构暗示了现实环境的污浊之气。纯洁、馨香的自然之物筑造的屋舍与污浊、混乱的社会形成鲜明的反差、强烈的对比。(二)从《楚辞》建筑与自然的关系视角看楚民与自然的关系建筑与自然是分不开的,《楚辞》中的建筑描写不同于楚地饮食等方面的介绍,并非仅仅描写建筑,其中必然会有少则一二句自然环境的描写,主要为山、水、花、草、鸟、木。《湘君》:“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一派祥和、柔美的景象,直接描写了建筑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体现了楚民与自然的浓厚感情。在《招魂》和《大招》中,基本上属于现实的建筑矗立于山谷川泽、繁茂的花草以及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中,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相依相融,进而,可以说明楚民与自然相亲相近的关系。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正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映照和体现。在《湘夫人》等其他篇目描写的想象建筑更能展现建筑与自然、楚民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这种亲密的关系还可以从两方面得以体会:其一,虽然当时社会生产力已达到一定的高度,青铜铸造业登峰造极,铁器也得到发展和普及,漆器可谓首屈一指,但《楚辞》中的建筑材料、室内装饰从未出现青铜、铁器、漆器以及砖瓦,而是皆取材于自然,尤其是想象之建筑所使用的材料甚至没有《招魂》所描写的“砥石”。《湘夫人》中的屋舍、装饰均采用香草香木,上文已详细举例;《河伯》则是鱼鳞为屋,紫贝为阙。未经加工,源于自然的素材天然、质朴而脱俗。居于建筑之内便会感到处于自然之中,“其建筑理想追求人与自然之和谐统一”。建筑与自然的结合,也是动与静的结合。其二,楚民不惧怕自然是与自然亲近的前提。诗人笔下的“山鬼”形象不是凶猛乖张,而是“含睇”、“宜笑”。《楚辞》中的第三种建筑,想象愈加大胆,完全脱离于实际。例如,《离骚》:“麾蛟龙使梁津”,虽荒诞不经,却更加体现人与自然、神灵是一种友好的关系。这在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原文化中难得一见,孔子有言:“事鬼敬神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怎敢这般的胆大妄为。究其原因,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会导致南北方人对自然环境态度的不同。南方四季温热的气候是开放式建筑的前提条件。开放式建筑会增强人与自然相沟通的感觉。北方严寒,其建筑为封闭式,较南方而言,与自然接触少,人们从心理上便会产生与与自然相隔的感觉。楚民对自然、神灵的不恐惧而是亲和、接近自然的态度以及与自然、神灵的互通、亲密的关系,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楚地浓重的巫风和老庄思想。这种态度和关系在《楚辞》建筑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我们可以通过《楚辞》对古楚建筑的形貌得到一些认识,在建筑形貌的表面下挖掘其承载的楚文化,例如,尊鸟、尚红的民族文化积淀。此外,还可以感受到建筑与自然相融为一体以及诗人寄托于建筑之情怀和志向,其本质便是楚民对自然的浓厚感情,与自然亲近的关系。建筑的内涵是丰富的,传达的信息是多彩的。建筑是有生命的,需用心去体会。(本文来自于《职大学报》杂志。《职大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杨海萌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木兰辞全文范文11

关键词:尽孝,忠君,爱国,个人价值

我国南北朝脍炙人口的乐府民歌《木兰辞》,使得巾帼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流芳百世,妇孺皆知,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我们不会忘记木兰替父从军的侠肝义胆,不会忘记她“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坚毅顽强,不会忘记她功成不受赏、凯旋归故里的磊落轩昂,还有她脱去战袍后那种青春女子的纯真烂漫。正因为如此,美国迪士尼和中国导演马楚成都先后将其搬上大荧幕,为木兰这一形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木兰从军的这一传奇故事的情节线条应该说是简单清晰的:可汗征兵,代父从军——军营拼搏,立功疆场——凯旋而归,辞官归家。在木兰从军这一故事中,有许多可以被利用的类型元素,“忠”“孝”的精神、女性的性别倒错、一场战争、一次可能发生的爱情。一般来说,大多数人认为木兰故事的核心是关于忠和孝的冲突,因而,木兰在人们印象中就成为了一个尽忠尽孝,侠肝义胆的奇女子。历来文人作家,编剧导演毫不吝啬的将木兰的忠孝两字反复吟诵。在中国影片《花木兰》和美国迪士尼影片《mulan》中,都是尽力表现木兰的爱国和尽孝。但细细品味之下,同样的爱国行为,却有着别样的文化内涵。

一、替父从军

木兰从军这个故事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暂且不论此场战争的开始是抗击入侵还是为了开阔国土,总之国家征兵,一家要出一名男丁,应征入伍,保家卫国。

木兰从军这个故事中,一开始是想表现木兰的孝道的。“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家中无其他成年男子,父亲年老体弱,若上战场,生死难测,木兰只有易装替父从军。在中国影片《花木兰》中,继续秉持这一观点:木兰父亲要去接军书的时候,她拉住父亲:“爹,你身体不好,你去不了。”出于身体的考虑,木兰阻拦父亲参军,这是孝道。可这毕竟是皇上在号召他的臣民为他战斗,“尽忠”理所当然,可“尽孝”也不容推辞,而折衷的办法就是木兰易装从军。中国历来尊崇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提倡的正是家庭在社会中的本位地位。孟子讲五伦关系,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关系,其中有三伦在家中,一伦在国家,一伦在社会。可以说,家族集团是构成国家的社会基础。这种家族本位具体的表现在就是“忠孝”为核心的社会伦理规范,个人要对家族长辈尽孝,然后延伸至为国家尽忠。在中国的伦理观念中,“孝”是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是孝的扩大。二者是一致的。

在美国迪士尼影片《mulan》中,木兰劝阻父亲接受军牌,说:“爹爹,你不能去。大人,求求您了,我爹他已经为国家效劳一辈子了……”这里木兰给出的理由是父亲年岁已大,而且已经为国效劳了一辈子。这个理由,隐约透露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是有了国家才有个人,当国家需要它臣民的付出时,没有可以拒绝的理由。美国文化的主线却是个人本位,人民对国家的义务是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寻求个人的发展,谋求个人利益是理所当然的,也是人生的目标,集体利益不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个人利益和自由不容侵犯。

于是,在美国人看来,木兰替父从军的理由也不全是为父着想。影片中,木兰因为女儿身被大军遗弃,她在沮丧之余却意识到:“或许我并不是为了我的父亲来的,或许我只是想证明我能行。所以当我拿起镜子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通过木兰的这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木兰替父出征的潜意识:希望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而原作中“孝”的内核已经完全被取代了。自殖民时期,美国拓荒者们挣脱先前旧世界禁锢于他们身上的社会枷锁以来,自立的精神就一直延续至今,他们认为人应该为个人而生存。这种文化以人为本,注重个人人格和尊严,强调个体的力量,注重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于是,在《mulan》中,木兰从军的理由就被替换为想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了。

二、征战沙场

木兰戍守边关十余年的艰辛磨难和机智英勇,《木兰辞》中仅仅用了“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简短的几句诗句进行概括描述。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戎马倥偬,十余年方归,对于如此长的时间跨度,短短的30个字,一带而过。我们只能根据“寒光照铁衣”来想象木兰从军的艰苦,从“壮士十年归”中来臆测木兰战绩的辉煌。然而我们不难想象,戎马生涯,东征西讨,生活条件能好到哪去?战场险恶,浴血厮杀,当身旁战友一个个倒下,木兰的精神又如何能够放松?可艰苦的环境、残酷的厮杀,木兰又是如何能够坚持到凯旋而归呢?在中美的这两部影片中,导演和编剧都尽可能立足现实背景,充分发挥想象力,同时注入现代精神理念,努力填补这一叙事空白。

中国木兰:从忠君走向爱国

在中国,家与国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家齐而后国治”,爱家即爱国。特别是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社会,君主是国家的代名词,爱国更容易被理解成忠君,为国而战就等同于是为皇上而战。然而,为皇上而战很难让人产生认同感,战争似乎是为了别人家的事情,但是陪上的却是自己的性命,太不值得了。为什么还要战争了?

于是,在中国影片《花木兰》中的木兰一开始害怕死亡,拒绝战争,逃避沙场。她没有因为“为国而战”这个口号就认同兄弟们在沙场上的牺牲。她迷惑于战争的价值与意义,整个战争过程就是木兰内心困扰直至解脱的过程。她本是为父亲才入伍,却不想眼看着身边一个个同伴倒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此逝去,一块块染血的军牌挂了起来。终于,在一次运送粮草过程中,木兰判断失误导致粮草被劫,战友伤亡惨重。面对着一具具同伴的尸体和一辆辆仍在冒着余烟的粮车,木兰不想再打仗不想再看同伴流血的想法占了上风。她开始意志消沉,醉酒逃避。

汉族文化中很大一部分受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结构影响,与封建机制中的家国同构互为因果。封建机制的家国同构在语言上的反映是,自己是“自家”,别人是“别家”,全体是“大家”,全国是“国家”。这种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使得社会组织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群体价值观和信念,强烈的群体身份认同感以及频繁的互动使得人们能识别共同的利益所在,有助于组织成员协调一致和形成共同的愿景和目标。

于是,当所谓的“忠君”变成“爱国”之后,困扰着木兰的症结也就迎然而解:她在文泰假死后幡然醒悟——这场战争并非是为皇上,而是为自己、亲人、同伴、家乡甚至祖国而选择的坚守。当魏军依计退守峡谷,却遭大将军背弃,进退两难的时候,木兰为鼓舞士气说道:“今天我们将血染沙场。身后就是自己的家乡,纵然流下最后的血,纵然化成大漠里的一具尸骨,我们也要拼死守护她。要让柔然人知道,我们大魏将士,永不屈服,绝不退让,士兵可以叛我,将军可以弃我,但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

从军之初木兰只为忠孝两全;奋战沙场中,她又和同营战友结下情谊,看到了生命的轻与重。木兰之前的“为国而战”只是一句口号,然而当文泰用“死”来逼迫木兰看清时局之后,她才在国家和人民之间画上等号。

美国木兰:爱国与爱我相统一

在美国人看来,国家是由个人组成的。他们更崇尚个体生命,个人自由与个性奔放。他们把个人置于核心地位,因而他们所构建的是主权在民的政治体制。所谓君主也是为民服务的。国家与个人的利益是不相冲突的,保卫国家和实现个人价值应该是统一的。“为国尽忠”不等于“为国牺牲”。美国民众都是优先考虑自我价值的实现,并在实现自我价值过程中去实现国家利益的。

于是美国木兰没有过多的纠结于个人与集体,忠君与爱国这一类的问题之中,让她兰难过的是自我价值没有得以实现。在反观自我镜像的独白中,木兰唱出了内心的压抑和渴望:“我无法成为完美的新娘和女儿,莫非我不该扮演这样的角色,为何我的影子那么陌生……我不愿再隐藏真我的心何时我才能看到真我的影子?”这分明是一位不幸被困在昏暗的东方异域的美国少女。她渴望找回真正的自我,实现个人主义的美国梦。“雪山一战”使木兰成了英雄,实现了个人主义的美国梦。而这场战役胜利的关键并不是常规的军事战略与勇猛顽强,而是美国式的临场发挥的个人急智:在敌我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木兰急中生智点燃最后一枚炮弹,制造了一场雪崩,使匈奴军队全军覆没,并在危难中救了李翔。木兰疗伤时不慎暴露身份,被放逐雪山,她开始正视自己替父从军的个人主义动机:“也许我这样做不是为父亲,是为自己,是为了证明自己能行。”正当木须龙惋惜他们的努力前功尽弃,美国梦破灭了的时候,匈奴首领生还的新情况又一次为木兰提供了实现自我的机会。木兰赶到京城投入了营救皇帝的战斗,值得注意的是,当士兵们采取传统的战术试图凭借集体的力气撞开皇宫大门营救被当作人质的皇帝时木兰第三次发挥个人急智成功地以智慧战胜体力:她率战友翻墙入宫,乔装成宫女,最终从匈奴手中救了李翔救了皇上,成就了所有“不得志的人”(木须语)的个人主义梦想,完成了辉煌的凤凰涅磐。

三、凯旋而归

十余年的浴血奋战,木兰满载军功而归。“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那么大的军功,什么赏赐都能有了。于是,中美两部影片又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于这一事件中。

在中国影片《花木兰》中,皇帝封花木兰为魏国大将军,却被木兰婉言拒绝:“木兰不想为官。征战十二年,从未尽过孝道,我爹多病,请皇上恩准我回家吧。”木兰本非为了封官拜相而战,自然也不会为“大将军”一职而停留眷恋。国家和人民才真真正正是她所眷恋的对象,为此她可以抛弃儿女私情,拒绝心上人文泰私奔的邀请。木兰的爱国情怀已经不仅仅是保家卫国,而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国家得到和平,富强起来。

爱国既是一种天然的民族情感,又是民族的理性和良知。它是长期以来人们民族意识和对祖国深挚的爱之情感的积淀,作为一种情感,其中交织着感性和理性的因素,但不具有自觉的理性形式。传统爱国观在表现方式上是以情感为主的感性形态的爱国情感,它强烈地表现出对故乡故土的深情眷恋和对悠久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的骄傲自豪,具有浓厚的忠君意识和简单的“暴力抗争”的斗争方式。在“大一统”的皇权主义的理论框架之内,人们的心理情感指向自然而然地以忠君爱国为板依,爱国实际上往往成了少数忠臣义士之事,只有到了国破家亡的紧急关头,人们才不得不为保家而卫国。

而木兰,在经过一系列事件的洗礼之后,从理性基础上彻底抽去了封建的忠君的基石,“忠君即爱国”,“爱国必须忠君”等观念已经不再束缚她的思想,她忠于的是国家及人民。所以她坦然的拒绝皇帝的赏赐,并要求回家赡养老父。

《mulan》中,木兰救下皇帝之后,全体民众下跪感谢木兰,连皇帝也鞠躬感谢她救了全中国,木兰谢绝皇上后荣归故里。木兰的个人价值得到了彻底的肯定,而在木兰的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中,国家的利益也得到了维护。美国人并非不爱国,要不然在独立战争中,也不会有这么多美国人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强大而战了。但是,这种爱国思想,是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联系在一起的。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各国人民交往的增多,电影的交流得到了蓬勃发展。从美国电影《mulan》和中国电影《花木兰》中关于木兰不同行为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电影中蕴含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鲜明的文化特色,观赏电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我们对这个国家文化的了解。作者希望人们在欣赏电影时,在娱乐的过程中能提高一些文化的敏感度,增强对异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从而保障跨文化交际能顺利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贾东亮,李琳.从电影“mulan”看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冲突.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122.

[2]李书影.花木兰“做自己”的传奇女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134-135.

木兰辞全文范文12

关键词:《离骚》;修辞学

引言

修辞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调整修饰语言,使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科学。修辞是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的综合运用,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以增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效果。

《离骚》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源头,其在写作上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是古汉语修辞学研究的优秀范本。对《离骚》进行修辞学分析,通过实例了解古汉语修辞学理论,不仅为《楚辞》其他篇目的修辞学研究奠定基础,也是从修辞学角度对《离骚》辨义与翻译研究的提出。

一、《离骚》修辞学分析

1.比喻

比喻也作“譬喻”。比喻有三要素: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1)借香草喻贤人及优秀品格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江离”“芷”“兰”也是在用来比喻美好芳洁的品格。

2.设问

设问分为两类。一类是自问自答,答在问后。另一类设问是只问不答,答在问中。这一类设问又叫做“激问”“反问”“反诘”,重在加强语意。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3.借代

借代也叫“代称”。甲事物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利用这种关系用乙事物代替甲事物,就叫借代。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皇舆:国君所乘之车,在此代指朝廷、国家。王逸注曰:“皇,君也。舆,君之所乘,以喻国也。”“皇”与“舆”组成专用名词,与“败绩”相对应。

4.互文

互文,训诂学术语。又叫“互辞”“互言”。互文是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美之能当?“当”与“得”为互文,义为“得当”,“确切”。

5.摹状

摹状就是摹写事物的情状,包括摹形和摹声(也叫“拟声”)两类。摹状最常用的手法就是使用联绵词和叠音词,以增强描写的形象美和音乐美。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

摹状还常常使用描写性词语去具体描摹事物的情态、动作。“苟余情其信以练要兮,长颔亦何伤。”

摹声还可以使用感叹词来表现。乱曰:已矣哉!

6.夸张

夸张也叫“夸饰”。就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把事物的本质特征夸大或缩小,以取得强烈的表达效果。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汨”,迅疾貌。作状语提前,强调时光像水流一样疾逝。

7.转类

转类就是词类活用,本属语法范畴,可以使语言精练、生动。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名”“字”此处为名词活用作动词,义为命名、取字号。

8.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就叫比拟。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骐骥:骏马,千里马,喻以屈子为首的贞壮之士。屈原在此,是以骐骥自喻,赋予骐骥以人的意志,意在说:我就是贞壮之士,你来驾驭我吧,我辅佐你像三后那样“遵道而得路”。

9.对偶

对偶就是把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两两相配,用以表达密切相关的意思。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结构上,前两句的句子构造为“状语+动词+名词+之+数量短语”;后两句的句子构造为“动词+名词+与+名词”。内容上,通过所列香草,皆喻屈子任三闾大夫时所培养的学生,以对偶方式表明屈子治国希望的寄托。

10.用典

用典也叫“稽古”。就是援引古人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此处,不论三后所指为“禹、汤、文王”还是“古楚三后”,其都是在用先人典故来论证明君纳贤而成就事业的事实。

二、《离骚》修辞学分析与辨义

古汉语发展脉络长远,而且在流传的过程中,不乏脱简、传写、翻刻、虫蛀、鼠咬、后人的肆意改窜等致使的文字上的误夺、增益。因此,《离骚》辨义是一个值得探讨但有具有难度的问题。关于《离骚》的注释与辨义版本众多,其中不乏名家名著,各学者的观点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摒弃。《离骚》乃至《楚辞》,其辨义一直是楚辞学界研究与争辩的热点。从修辞学角度探讨《离骚》的辨义问题是一个新的思路。修辞学分析从写作手法及文句构造上,给予辨义启示。

1.比喻与辨义

朝搴o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郭沫若先生《屈原赋今译》中译为:“我在春天去攀折山上的木兰,我在冬天去收揽水边的藻。”屈子之所以用“木兰”、“宿莽”遣词造句,意在取“木兰”剥皮不死,“宿莽”拔心不死的顽强之义,是艺术引类取义的譬喻手法。当代楚辞学者赵沛霖指出:“其实‘奇服’也好,‘初服’也好,皆非实写,都不过是‘引类譬喻’的比兴象征之法……从艺术上说,诗人这样描绘自己的形象,也是艺术构思的需要。只有披花戴草,使实际生活中的诗人恍然变成玉肌冰骨的‘神’,才能与后边所写的冰清玉洁的天国生活协调起来,从而为诗人乘龙驾凤的天国神游打下了基础……”郭沫若将“朝”“夕”译为“春”“冬”,已完全丧失屈子感叹“恐年岁之不吾与”而抓紧时间励志修态报国的紧迫感。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郭沫若先生《屈原赋今译》译为:“我驾着骏马正打算去奔驰”。这完全曲解了屈子的本意:表述自己修洁励志,被疏远后依然想抓紧时间报国图志。此处屈子以“骐骥”自喻,是在说:我就是忠贞之士,你来驾驭我吧,我辅佐你像三后那样“遵道而得路”。

2.设问与辨义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翻译时应注意设问的修辞手法,译为“何不抚驭贞壮而摒弃奸佞呀,何不改变当今用人的轨度啊?”。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此句用反问手法,应译为:“间杂申椒菌桂普通志士啊,哪里只是联结蕙那样的奇才啊?”

3.借代与辨义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郭沫若《屈原赋今译》将后一句译为“怕的是君王的乘舆被破坏”。“皇舆”喻指国家,不可分解,此处拆译为“君王乘坐的专车”不恰当;“败绩”指国家倾覆,不能被译为君王乘坐的车“被破坏”。

4.互文与辨义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清・徐焕龙曰:“何不,与上文互文,上不字已暗含一何字。而又带起下文之词。”所以翻译时应注意互文的修辞手法,译为“何不抚驭贞壮而摒弃奸佞呀,何不改变当今用人的轨度啊?”。

“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美之能当?”“得”与“当”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义为“得当”“确切”。两句译为“览察草木还未得知香臭啊,览察玉之质美岂能得当?”

5.摹状与辨义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李朝辉《屈原楚辞正宗》将后一句译为“用胡绳搓成一根根又长又好的绳索。”“{{”,是绮丽逶迤洒洒脱脱的样子,译成“又长又好”,已失去重叠式摹状词所表达的优美而潇洒的辞情。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节。纷:纷,盛多、众多貌。运用摹状的修辞手法。此处引申为“众人”“人群”。后句中“纷”运用摹状的修辞手法,应译为“人群中你独独有此美好服饰。”《屈原赋今译》译为:“偏偏的一个人有这样的奇装?”,不妥。

6.夸张与辨义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九死”,《屈原赋今译》中译为“死上九回”;《屈原楚辞正宗》译为“死九次”,都不妥。“九死”在此非实指,意谓爱好修洁,即使九死无一生依然不悔。利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誓死修洁之志。

7.转类与辨义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厚”:重,大。此处运用转类的修辞手法,义为动词“看重”“器重”。

8.比拟与辨义

“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屈子在此,将“九疑”拟人化,以示九座山峰都以主人身份站在屈子立场迎接百神以尽地主之谊。同时,与上一句描写“百神”对仗。《屈原赋今译》译为:“九嶷的女神”。《屈原楚辞正宗》译为:“九嶷山上的众神”。两者皆混淆主语。

9.对偶与辨义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惟:思考,谋虑。此处义为“想到”。《诗・大雅・生民》:“载谋载惟”(载着谋划载着思虑);《九章・抽思》:“数惟荪之多怒”(每每想起君王多次发怒)。“惟”在此处不是发语词,作“想到”义,与后句“恐”字相对仗。

10.用典与辨义

“汤禹俨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此处用禹、汤之典故,但多将“汤禹”误译为“商汤”和“夏禹”。一方面,根据时间顺序,汤禹不应错置;另一方面,古无倒称汤禹之例。“汤”亦有“大”之义。姜亮夫先生辨“汤禹”说:“则‘汤禹’犹后言‘大禹’也……古书皆言‘禹汤’,已成通例,无言‘汤禹’者。”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离骚》作为《楚辞》的代表篇目之一,其所用修辞手法多种多样,从修辞学角度研究《离骚》,不仅为《楚辞》浪漫主义写作研究提供新的视野与方法,也是我们理解先秦诗歌修辞甚至古汉语修辞学的良好范本。此外,《离骚》的辨义与其修辞学研究是相辅相成的,本文在综合各家注解、翻译的基础之上分析离骚的修辞手法,同时,这种修辞学研究为《离骚》辨义的再发展又提供了新的路径与视野。(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 向熹.古代汉语知识辞典[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6.

[2]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

[3] 从药汀.屈原赋辨义.离骚卷[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