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木兰诗教案

木兰诗教案

时间:2022-03-23 10:58:48

木兰诗教案

木兰诗教案范文1

1、了解这首诗的民歌特色。

2、掌握诗文的含义。

3、了解木兰形象。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解题。

简介这首诗产生的年代和木兰其人。

①这是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民歌是可以歌唱的,这首诗最后四句是歌唱者对诗中主人公木兰的颂赞之辞。

②这首诗一般都认为产生在北朝北魏的统治期间(386—557)。北魏(又称“后魏”)曾跟当时北方的柔然族多次交战,诗中提到的“黑山”“燕山”正是作战的地点,在魏太武帝期间战争尤为惨酷,至449年才彻底击败柔然。

③木兰可能实无其人,所以姓花、姓朱、姓魏、姓木兰之说均系猜测或捕风捉影,我们用不着追究。北方民族尚武,女子也不例外,木兰女英雄的形象可能是据此创造出来的

二、正音、解词。

三、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后讨论这首诗的民歌特色。

步骤是:(1)教师范读后提出问题:这首诗在语言风格上跟前一个单元里的文人诗歌有什么不同?

(2)学生齐读一遍后答问。

(3)根据学生答问情况再提问,再齐读全诗,进一步认识民歌的叙事手法。

①诗中大部分都是口头语,特别是人物的语言如“阿爷无大儿”两句、“可汗问所欲”四句、“同行十二年”两句,跟平时说话并无二致,可见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也有个别书面语句如“万里赴戎机”四句,这是诗在流传过程中经文人修改、润色的结果。

②民歌叙事常抓住重点加以铺排,铺排的办法很多:

排比:如“爷娘闻女来”六句、“东市买骏马”四句。

复沓:如:“问女”二句、“女亦”二句、“旦辞”八句(复沓跟叠句的区别是:叠句不换字,而复沓可以更换个别词语。)

顶真(又称“联珠”):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③民歌的基本形式是四句一节,偶尔也有六句一节的。本诗共14节(可让学生自行划分,除第8、11、12三节各6句而外,其余都是四句一节)。

④民歌中有三种基本手法:叙述,称“赋”;比喻,称“比”;由一事物(往往有具体的形象)引出本题,称“兴”。(可让学生先分析开头两句和结尾四句,提出“兴”和“比”;再说中间——这就是“赋”。)

四、诵读练习。

步骤是:(1)归纳各段大意,再合并为四大段,分段进行背诵练习;(2)每段先齐读,再以点拨方式作诵读指导,然后自由练习背诵;(3)检查背诵。下面只写出诵读指导的要点。

第一段(第1至4节):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要先设想这个五口之家在征兵令下达后的困难处境。

①前两句写木兰平日在家劳动的情形,应读得缓慢些,读后作稍长停顿。为什么?(要让读者想象她不仅勤劳,而且技巧娴熟。)

②“不闻”——谁“不闻”呢?(父亲)这是木兰见到“军帖”之后,出现了不寻常的情况:停机而叹。父亲感到奇怪——这正是情节的开端,当轻声徐徐而读。读完,径直接读“问女”二句。

③木兰答父问的基调是深沉的,但其间又有变化。木兰本有所思,为什么偏要说“无所思”、“无所忆”?(宽慰老父)“昨夜”一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忧国忧家)如此低沉的诗句该怎么读呢?(低而缓)到段末,感情有变化吗?(转为坚定)“愿为”两句应当读得恳切些。

至此,木兰已说出自己的打算,可是父亲(还有母亲、阿姊)同意吗?(同意)但诗中不提,这是一次“跳跃”。为制造悬念,读后可作稍长停顿。

第二段(第5至7节):木兰置办战具后奔赴战场。

要设想青年人纷纷置办战具的热烈图景和北方广阔原野的画面,但最重要的是,要在自己头脑里出现木兰策马飞奔的英雄形象。

①“东市”一句是承上文“市鞍马”而来,但中间又有“跳跃”,该怎么读呢?(要突然振起)下面三句呢?(要加快节奏)为什么?(军情紧急,刻不容缓。)

②第6、7两节既有叙事,又有抒情,诗中是怎样叙述万里征途的?(辞爷一宿黄河;辞黄河一宿黑山,两天就走完了,概括得多好。)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思亲;向往战斗)“黄河流水鸣溅溅”给人怎样的感受?(悲壮)“胡骑鸣啾啾”呢?(战斗的激情。)

叙述和抒情二者哪一件为主?(抒情)思亲和向往战斗二者哪一种为主?(向往战斗)可见,这段当用抒情的调来读,既刚强又柔婉。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熟练地掌握诗文的意思。

第二教时

一、继续分析诗文。

1、第三段(第8至10节):十年战斗生活,入朝受贺,辞宫不就。

这三节课本原作两段,有两个场面。读第8节,要设想出“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杜甫《后出塞·其二》)的图景;读第9、10节,要设想出朝廷庆功盛典的情况。(李白诗句“隐隐五风楼,峨峨横三川。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可资参考。)

朗读前还要解决一个问题:诗中写十年战斗生活,为什么只写战场夜景而不写木兰作战中的表现?目的是通过两处侧面描写(“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可以看出,无论是最高统治者还是普通战士,都把木兰视为出类拔萃的战斗英雄。这样,木兰的英雄形象在学生心中就变得更加鲜明了。

①“万里”两句写木兰到战场后回忆此番行军历程(上文“闻燕山胡骑鸣”表明已到战场),读时须有苍凉慷慨之感,中速。

②“朔气”两句概括了木兰十年战斗生涯,宜用悲壮声调读,引发听者的想象,用慢速;然后急转直下,读“将军”两句,可加快速度。

③“归来”四句,由庄严转为热烈。

④“可汗”之问要读得亲切,木兰答语要读得朴实无华、自然平易,才能再现女英雄的本色——她只是代父为国效力,毫无居功之心。

2、第四段(第11至13节):家人亲切欢迎,木兰恢复女儿妆。

要设想出家人迎接的具体图景:理红妆、杀猪宰羊,当在“出郭”之前;出郭相迎的岂止爷娘?姊、弟、乡邻必当一同前往。还要设想木兰家中居室的分布状况。诵读的基调是热烈、欢快,但其间亦略有变化。

①家人欢迎一节要有喜庆的气氛,节奏最快。

②木兰一到家,就是一副天真的女儿情态,节奏稍稍放慢,宜轻声读,以表现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和对女儿妆的喜爱。读到“贴花黄”,应作一顿,为高潮蓄势。

③“见伙伴”一节是全诗高潮,首句说木兰,宜读得平缓,至“惊忙”要突然振起;伙伴语的重音在“十二年”“不知”上,“十二年”后应作一顿。

3、歌者赞辞(最后一节)

前三句都是铺垫,最后一句才是正意所在,语调当由平缓发展高昂。“安能”句本可写作“安能辨雄雌”,但这样写语意就平淡无奇了,加上“我是”二字,才能表达出歌者对木兰的崇敬感情;此句当读得字字清晰,掷地有声,切莫“吃掉”其中任何一字。

二、分析木兰形象。

1.让学生想象木兰形象前后的变化。拟将课文分三个部分让学生口头描述,凡合理的想象都应加以肯定。以下要点仅供参考:

(1)参军前的木兰(第1至4节):是一个勤劳勇敢的少女,.平日除织布而外,也练习骑马射箭,“褰裳逐马如卷蓬”;她关心国家大事,体恤父母的艰难;她代父从军,是经过反复深思的。

(2)参军后的木兰(第5至10节):木兰穿上戎装,横刀跃马,英姿飒爽,与男儿无异。在行军途中,她走马如飞,“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夜晚宿营,她既思亲又渴望参加战斗,心潮澎湃如黄河流水。在战场上,她左右驰突,剑动而敌奔,“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在朝廷的庆功会上,她颜色平易,毫无居功之心,深得天子喜爱,她只向天子陈述自己惟一的愿望:要回到父母身边。

(3)到家以后的木兰(第11至13节):她生活在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庭里,她换上了女儿妆,依旧是父母膝下活泼可爱的女儿。

木兰诗教案范文2

中学生仿拟《木兰诗》就是一例:

拟《木兰诗》

浦亚男

嘀嘀复嘀嘀,亚男握手机。

不闻按键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查考分,心中有凉意。

先问分多少,科科不满意。

英语无长进,化学见粗心。

愿为改前非,从此少后悔。

同学问成绩,老师来关心。

亲属常提起,父母苦操心。

旦起无所事,暮宿无精神。

不闻爷娘怨女声,但闻独自哭泣声呜呜。

旦起查消息,暮至发短信。

不闻爷娘怨女声,但闻他人成功喜盈盈。

九年苦奋斗,关山度若飞。

朔气扑面上,寒光照书堆。

习题千回做,只为考题对。

又恐伤语文,坐立不能安。

来回万步走,心绪千层绕。

父母来相问,亚男不敢拨电话。

迟疑问同学,忐忑比自己。

爷娘忙慰安,娇女眼泪擦。

父母代查询,被女拦阻下。

拨通一号码,嘟声无空暇。

续拨终有果,眼泪哗哗下。

铃声又响起,同窗来电话。

惊奇大发现,同学不如她。

心情豁开朗,湿巾成白花。

生活十六年,不知悲喜变化大。

分数本扑朔,运气也迷离;

两者傍一起,安能辨我是悲喜?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流传于北方的一首经典民歌。诗中主人公木兰是家喻户晓的一位女英雄。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屡建战功。胜利后,不慕虚荣,回归故里。其人其事其诗传诵千古。拟诗的作者对木兰的形象是熟悉的,她选择《木兰诗》为“仿拟”对象,虽不无调侃之意,却也透露了对《木兰诗》和木兰本人的仰慕和喜爱之情。

《木兰诗》为五言古诗,62句,偶用长句。《拟〈木兰诗〉》也是五言,62句,语气转折处,以长句对应长句,与原诗句式保持一致,还尽量保留原诗的词语,而内容则是全新的。《拟〈木兰诗〉》演绎的是一名女学生的故事。“亚男”是故事的当事人。她与“木兰”同为女性,因时代不同、环境有别而志趣迥异。一为国家,一为自身;一为大义凛然,一为倾吐怨气,两者立意高下,品位悬殊,本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当下学生为“考分”纠结,悲喜无常却是生活的真实。作者明知两者有巨大反差,却有意为之,类似“戏说”,表现了作者面对学业重压疲于应付而又无可奈何的精神叛逆。

拟诗对原诗的模拟是十分用心的。原诗叙述“木兰”的故事,按情节起伏,可分六个部分。拟诗一一对应。原诗第一部分4句,以“机杼声”“唧唧复唧唧”引出“木兰”的“叹息”。拟诗同样以“声”引“叹”。只是引出“亚男”“叹息”的是“按键声”(“嘀嘀复嘀嘀”)。以“手机”代替“织机”,显示了时代的变化。

第二部分,原诗写“木兰”代父从军,“木兰无长兄”“从此替爷征”。这一部分12句。拟诗写“亚男”所思所忆,乃为“夜查考分”,患得患失。原诗第三部分又12句,写“木兰”征战“黄河”“燕山”,沙场突出女性在男装掩饰下思念“爷娘”的女儿心态。拟诗同样12句。原诗中有4句长句,“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拟诗对应的是“不闻爷娘怨女声,但闻独自哭泣声呜呜……不闻爷娘怨女声,但闻他人成功喜盈盈”,一“唤”一“怨”,适应不同的情境,折射出“木兰”和“亚男”不同的心态。“独自哭泣声呜呜”和“他人成功喜盈盈”,则和盘托出“亚男”作为小女生为考分纠结悲喜无常的痛苦心情。

第四部分原诗14句,写“木兰”身经百战,胜利荣归,辞去封赏,“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拟诗与之对应,“亚男”面对的是书山题海,也是历经“关山”,苦苦“奋斗”。“木兰”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而“亚男”是“习题千回做,只为考题对”。“木兰”辞官不就(“木兰不用尚书郎”),“亚男”“忐忑”不安(“亚男不敢拨电话”),惶然之情,溢于言表。

第五部分又16句,原诗生动地再现木兰还家的喜悦之情,“当户理红妆”“著我旧时裳”“对镜贴花黄”,恢复女装,面对战友,感受亲情,“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故事的传奇色彩令读者惊呼奇迹,敬仰之情油然而起。拟诗以“电话”为纽带,“查询”被“拦阻”,“拨通”又无声(“嘟声无空暇”),“续拨”带来“眼泪”,“铃声又响起,同窗来电话”“同学不如她”“心情豁开朗”,忽悲忽喜,为“分”纠结,态度可怜之至,又心胸狭小之至,应试教育里的中学生神情恍惚以至于此。

第六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4句,原诗以“雌兔”自比,以“雄兔”陪衬,“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喻指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取得成功。拟诗借原诗“扑朔”“迷离”之词(分数本扑朔,运气也迷离),以同样句式书写“亚男”无所适从、悲喜无常的痛苦情怀。

拟作和原作形式相同而内容不同,这是“仿拟”的标志。内容不同而有意义,“仿拟”才有价值。《拟〈木兰诗〉》与《木兰诗》形式相同,而意义各异。《拟〈木兰诗〉》反映应试教育对中学生的残害,也是有意义的,但与《木兰诗》的爱国主义情怀相比,高下有别,相去甚远。从习作的角度说,一名初中生能试作“仿拟”,实属不易。但对“仿拟”的内容要求不可轻视,这是需要强调指出的。

借助各篇,运用“仿拟”的修辞方法,常见于名人名作。书载1958年有《试仿陆放翁〈示儿〉》七绝:“人类今闲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愚公尽扫餮(tiè,贪食。)蚊日,公祭毋忘告马(马克思)翁。”(陆游,号放翁。其《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鲁迅1925年作“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中泣:我烬(jìn,烧剩的余物)你熟了,正好办教席。”(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当年鲁迅先生揭露女师大校长杨荫瑜等镇压学生运动所写的一首诗。鲁迅解释说,“据考据家说,这曹子建的《七步诗》是假的。但也没有什么大相干,姑且利用它来活剥一首”。“教席”是指当时杨荫瑜等在北京西安饭店宴请众人,商议开除游行学生之事。鲁迅指出,“活剥”《七步诗》是用来“替豆萁(指学生)伸冤”的(见《华盖集·咬文嚼字(三)》)。

木兰诗教案范文3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存在着主观的差异;其鉴赏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真所谓“看人生因作者不同,看人生又因读者不同。就如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不同:经学家看见淫,道学家看见《易》,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语)西方谚语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国古人也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诂”的说法。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如何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呢?

要想让学生在多元解读文本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建构文本多元阅读平台。

我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往往是教师居高临下,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单向传递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不平等性和情感、心理上的距离感。这种师生角色地位的恒定化,桎梏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本人在原来教学中就犯过如此严重的错误,如在教《木兰诗》一课时,《木兰诗》一课时,一位男生举手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不懂。古代女子都是缠足的,三寸金莲,走路都很困难。木兰怎么还能够参军打仗?”老师闻说便敷衍了事地说:“噢,那可是书上写的,可能是木兰没有缠足吧。”但这位男生却追根问底:“木兰可是个很听话,很孝顺的孩子啊!怎么会不听父母的话,而不缠足呢?”老师这时可不耐烦了,说:“我们只要学懂这篇课文,至于木兰有没有缠足我们就不必去讨论了。”这位男生说:“可是,老师,这样不就违背事实,不真实了吗?……”这位老师听了,沉不住气了,他以训斥的口吻对学生说:“学习这篇课文,你只要理解木兰的性格特点就可以了,别的问题不是这篇课文要写的。你用不着去多想。坐下!”就这样,一句“用不着去多想”重挫了学生的个性,一声“坐下”伤害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一顿训斥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学生探索的火花。由此看来,一名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他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探索,也可以压抑孩子们探索的童心。

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强调教师要以民主的作风对待学生。“教学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正如语文新课标所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实施民主教学,做学生“主体的守护者”,呵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为,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如教学《变色龙》一课,刚讨论完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有一个学生举手发言:“我觉得警官奥楚蔑洛夫并没有断错案,赫留金才是罪有应得。”老师在对学生的提问作了肯定和鼓励后问:“你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学生说:“开始时,小狗一副的可怜相;而赫留金却得意洋洋,完全没有受了害的感觉。我认为他想嫁祸小狗以获得一笔赔偿费。”这个发言轰动了教室,极大地激发了全班同学探索的好奇心。我因势发问:“对于这位同学的说法,大家有什么补充或不同的意见吗?”学生们纷纷搜寻文中相关内容,不久便有多名学生举手。

又一个学生:“我同意同学张亮的看法。就如警官奥楚蔑洛夫说的,狗那么小,够不着赫留金,怎么能。”

第三个 学生举手发言:“我也同意。当有人说出是赫留金用烟卷戳狗时,赫留金很凶,还用自己兄弟当宪兵吓唬人。可见他做贼心虚。”

学生毛刚说:“我认为,虽然事情的真相是赫留金不对,但奥楚蔑洛夫根本不曾以真相为依据来断案。所以,谈不上有没有断错案。”……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奥楚蔑洛夫断案的依据始终是狗的主人,而非事实,足见其性格特征。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变支配者为引路人,应当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放下身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平等互助的气氛中与学生研究探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只有真正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了,才有课堂上的师生间情与情的相融、心与心的相通、教与学的相长、师与生的互促,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个性特长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养分”。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受到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文本多元阅读才得以真正开展。

木兰诗教案范文4

记得某专家讲到这样一个课堂教学案例:有一次观摩课,一名教师讲授贾平凹的散文,师生在整堂课上讨论的都是动人的刻画、真挚的情感。临近下课,一学生提出相反的问题说:“老师,我怎么感觉他的感情有点做作呢?”老师肯定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后,接着说:“这个问题可以放在下节课进行讨论。”就对本堂课进行了小结。专家评点道: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问题,应马上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就此打住。对于专家的这种说法,笔者实在不敢苟同。

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说得好:“文本的规定性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结构,而对文本意义作随意理解和解释。”课堂还剩几分钟,教师直接告诉答案是不可能的,和大家一起讨论又会占用较多的时间,何况这个问题解决不完怎么办?拖堂吗?那就会侵占学生的休息时间,也影响了其他老师下节课的教学,说不定占用一个课间也解决不完呢;再者说,这堂课的重点内容还需要有一个理解、反思和消化的过程,因一个细枝末节的问题而冲淡了整堂课的教学重点,那才是得不偿失。所以笔者认为,重视即时生成的问题,当堂解决确实是一堂课的亮点,但是由于时间不足,学生提出的另类问题不妨放在下节课展开,照样可以解决得很好。这些问题的巧妙处理,不仅体现了语文老师的学识修养,更体现了语文老师的教学智慧。

那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除了时间不足,还有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放在下节课解决呢?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涉及古代文化知识的查询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讲授《木兰诗》,临下课时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环节,她在以后的教学随笔中写道:“范文澜先生说过,乐府诗中有双璧——两块美玉——《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木兰诗》反映了古代女子刚健的风格,这类反映古代女子刚健风格的诗很少见。这时,一个女孩子扑哧一笑,很不以为然。我觉得自己没讲错,就请她站起来发表意见。她说:‘好是好,不过全是吹牛。你想啊,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军队里的人都是傻子啊?’一下子教室里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古代女子是裹小脚的,战争间隙的时候洗脚,鞋子一脱就出洋相了’……我顺口回答了一句:‘那时候还没裹小脚’,学生就问:‘那么中国古代女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裹小脚的呢?’我从来没研究过,我备课没有想到从《木兰诗》要备到中国古代女子裹小脚的起源,我就说回去查资料。”(于漪《在学生心灵深处滴灌生命之魂》)这个问题课上不好解决,于漪老师课下查阅资料才知道:古代缠小脚是从南唐后主李煜开始的,而花木兰应是南北朝时代的人,她应是大脚。

从以上事例可以得出,在涉及古代文化知识的查询时,老师的知识储备不可能全知全能,有时候课堂上不能及时解决,就可以告诉学生,这个问题需要课下查阅资料才能解决。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且和学生一起研究文本,这正是教学相长啊。

二、涉及古代文学典籍的推断

在一次全市高中语文公开课上,某老师讲授《垓下之战》时,正提出项羽写的《垓下歌》表现了项羽气冲斗牛的磅礴气势,一学生提出“力拔山兮气盖世”一诗不是项羽所写,理由有两点:①项羽幼时不读书,是个粗人;②《史记》是文学作品,存在虚构,这首诗肯定是司马迁为了表现项羽的英勇,捉刀。于是,全班同学开始议论纷纷,讨论了半天,也没理出个头绪。这样一来,就冲淡了整堂课教学的重点,到下课时只好草草收兵。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课堂生成问题都值得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去处理,关键是看它是不是从文本教学的重点中生发出来的。《垓下歌》的作者问题不是这堂课的重点,也不可能在课上马上解决,因此只能鼓励同学课下多方寻找论据,自圆其说。

所以,在涉及古代文学典籍的推断时,应大力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并在课下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的书籍,以及互联网的资料,学会多方寻找证据,学会理性分析,学会与人合作研究。这样的话,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自然就提升了。

三、涉及传统道德观念与当代价值观的碰撞

最近一次,笔者在教授孙犁的《荷花淀》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段,目的是体会人物语言所表现的人物性格。参与朗读的同学读出了感情,全班同学连连叫好。这时节外生枝,一学生提出,“水生话别水生嫂说,被鬼子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宁死也要让妻子保住贞节,也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而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的主持人主张女子遇到歹徒时先设法保住生命,再想办法惩治歹徒。两种做法,哪种更好?”当时,笔者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于是就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是对敌斗争的智慧问题,是完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大问题,也是下节课重点探讨的问题。并且,提出问题的这个同学就是下节课的重点发言人。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品读美的语言,体会美的情感,激发大家保家卫国的激情。”这样,既保证了本堂课教学的顺利进行,又为下堂课富于丰富性的课堂教学做好了铺垫。

木兰诗教案范文5

[关键词] 《花木兰》;文化传播;娱乐;教育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丰富多彩的奇闻趣事,如巾帼英雄花木兰等。这些民间故事包罗万象,不胜枚举,深受人民的喜爱,并且被人们用多种形式流传至今。如何使这些文化资源能够更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之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呢?将古典意境和意蕴呈现于荧屏,给观众带来一次视觉盛宴,使观众在娱乐的同时接受文化教育,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如何汲取来自古典名作的营养并给影片加以符合现代观众审美的包装,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探索的问题。

1998年的迪斯尼动漫电影《花木兰》用适当的娱乐包装手段将朴素的英雄主义情结传达给观众,使得影片中全新的木兰形象非常吸引人,使得在中国千古赞颂的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形象蜚声海外。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鉴迪斯尼动漫《花木兰》在传播文化资源方面的成功之道,促进中国文化资源的传播,使中国文化“走出去”,从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使其产生更重要、更深远的影响。

一、迪斯尼动漫《花木兰》

《木兰辞》是一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它以音乐和诗歌的形式在中国大地广为流传,并且以多种表现方式逐渐渗透到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经典。《木兰辞》中的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屡建战功,在外保家卫国,回家孝敬高堂,她的忠孝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成为中华民族优良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中国人是非常推崇花木兰的英雄事迹的。大多数中国人都能自然而然地把花木兰的形象与女英雄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然而,有趣的是,在中国人们耳熟能详的花木兰故事真正被世界其他民族广为知晓是得益于美国迪斯尼动漫《花木兰》的成功制作。

1998年,迪斯尼将木兰故事制作成动漫《花木兰》(Mu Lan),该影片讲述花家的女儿花木兰从小便是一个聪明伶俐、士气高昂的女孩,她一直非常期待自己能给花家带来荣耀。一次,北方匈奴来犯,花木兰年迈的父亲被征召上战场。而花木兰害怕父亲会一去不返,出于对父亲的爱与担忧,她便偷走父亲的盔甲,女扮男装,代替父亲去出征。花家的祖宗们为了保护花木兰,便派出心地善良的木须龙一直陪伴她。在军中,木兰通过了种种困难的训练与考验。然而,花木兰女扮男装的秘密最终还是被军中的同伴发现,他们害怕花木兰会被朝廷判以“欺君之罪”,于是将她遗弃在冰山雪地之中,自行前往匈奴之地作战。在那艰难的时刻里,善良的木须龙一直陪伴她左右,花木兰最后协助朝廷大军击退了匈奴的来犯,拯救了全中国。

迪斯尼拍摄的《花木兰》虽然已不再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故事,而是现代的“西方语境下的中国故事”。比如,该影片刻画的木兰的性格中明显带有浓厚的美国自由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色彩。她的性格被篡改,是为了要体现美国的文化价值理念。她从军的原因不是出于“孝道”,而更多是出于“荣耀家庭”的想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该影片中的花木兰是一个被美国化了的平民式的女英雄形象,她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才能,在个人奋斗中获得了成功。

虽然说该动漫以美国文化视角对中国传统木兰故事作了部分新的改动,甚至有些学者对迪斯尼公司将木兰形象和故事情节窜改感到忧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这样的“木兰”经过迪斯尼化技术处理和推广后将会在中国以外其他国家中产生误读。但是毋庸置疑,我们还是应该看到迪斯尼将该片在全球推广发行后确实让木兰的形象深入世界其他民族的心中。该影片总收入达三亿美元,成为迪斯尼利润最高的影片之一。当时,从美国东岸的纽约大都会到西岸的旧金山湾区,《花木兰》首映的周末每家电影院都人满为患,人们蜂拥而至,竞相先睹为快。看完后,都对其啧啧称叹,几乎90%以上的观众都对这部动漫电影给予了高度的赞赏,许多儿童看完后都非常兴奋地表示还想再看――马上再看。《花木兰》的魅力与轰动效应于此可见一斑。

二、在传播文化资源方面迪斯尼动漫《花木兰》的成功启示

迪斯尼动漫《花木兰》的问世,在中国乃至世界再一次掀起了一股“花木兰热”。该动漫是如何做到广受欢迎、从而促进文化资源传播的呢?笔者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此进行了探析。

(一)选取典型素材,融入现代元素

迪斯尼动漫《花木兰》为什么能够将这个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故事演绎得如此受人喜爱呢?

花木兰故事的文化核心价值在于其“忠孝仁义”的儒家思想文化。而分析迪斯尼动漫《花木兰》,我们不难看出,该动漫电影巧妙地利用了中国的文化经典,融入了一些现代文化价值观,甚至融入了一些美国文化元素,使花木兰成为一个被美国化了的平民式的英雄形象。试想,如果该动漫电影照搬中国式的木兰故事,不作任何改动,对于现代的、世界范围内的观众来说,由于历史传统、族群意识、地域发展等众多差异,他们拥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这样就可能会对木兰替父从军为什么是出于孝道而感到困惑,感到难以接受。而由于美国文化主导的人性观、价值观、人生观,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以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宣扬,获得了大范围的认同,于是,该动漫电影融入了一些美国现代文化元素――木兰替父从军是出于对父亲的爱、是为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把木兰故事从一个中国传统的孝道典型、家国一致尽忠尽孝的典型,改编成了迪斯尼动漫电影中的爱父亲和自我成功的典型。正是由于这种共同的文化经验、共同的回忆基础――对父亲的爱、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该动漫电影迅速得到全世界范围的情感认同。

(二)以娱乐的形式宣传文化价值观,使娱乐、教育两者相融

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经历了民歌、诗词、小说、戏曲、戏剧、电影、电视剧、电脑游戏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真正在中国乃至世界再一次掀起这股“花木兰热”的却是迪斯尼动漫《花木兰》的问世。

如果说动漫电影《花木兰》在转述中国经典故事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的学者可能不认同这一说法。但是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从受众面广、影响深远方面来看,该动漫电影在传播文化资源方面确实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毋庸置疑,从传播中国文化、宣扬中国魅力的角度来说,动漫《花木兰》确实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我们怎样去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经典故事并被人喜欢呢?还是用一幅老中国的面孔去讲述花木兰故事吗?不可能的,当今世界的人们,被好莱坞等现代视听媒体熏染得非常喜欢对感官刺激具有较强冲击力的作品,因此,作为文字性的文学作品《木兰辞》与作为好莱坞影视作品的《花木兰》两者相比,后者更容易被世人接受。我们在传播文化资源时,不妨采取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其兼备娱乐、教育两方面的功能,使教育功能渗透到娱乐形式中去,毕竟,人们更愿意以娱乐的形式而不是教化的方式接受价值观教育。

因此,在进行文化资源传播时,我们不妨借鉴一下这一成功案例,除了用民歌、诗词、小说、戏曲、戏剧等来宣传文化,我们还可以借助动漫电影,毕竟,动漫电影的有声光色的影视视觉、听觉效果的感官享受,可以使人在轻松、幽默和愉快的环境下接受文化教育。

如果电影缺少了娱乐性,在当今一个快餐文化的时代,很可能就会少人问津。而动漫电影《花木兰》深受大家欢迎,使人们在观看时觉得是一种极其醉人的享受,是因为它在各个方面的精心制作,比如:人物形象方面,该动漫电影创造了栩栩如生的卡通人物形象,使得木兰形象亲切可人,表情丰富;另外,场景背景方面,该动漫的许多场景的背景就像一幅幅中国泼墨山水画,有一种淡雅写意的意境,再配上若干首美妙动听的音乐和歌曲,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在制造娱乐欢快的同时,该动漫电影也发挥着积极的教育示范作用,诚如迪斯尼国际总裁安迪・伯德先生所言:迪斯尼长盛不衰的神秘武器是创造欢乐,而且创造的是老少皆宜、促进家庭和睦的欢乐。在娱乐中体现的价值始终是乐观、向上、正派、信任和社区精神,这些是从古到今全世界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接受的价值。

可以说,迪斯尼动漫《花木兰》成功地做到了使人们娱乐的同时接受教育,接受教育的同时感受娱乐,娱乐、教育两者相融。这正是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三、结 语

用有口皆碑的《木兰辞》改编电影实属不易,因为古典意境与现实审美的碰撞在带来火花的同时肯定也会带来非议,所以说,无论迪斯尼动漫《花木兰》非议有多少,说它是一个外包装是中国化的、内部结构被完全西化的故事也好,说它是个中西合璧的电影也好,但是,在把中国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扬名海外这一点上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古文化中值得拍成电影的题材数不胜数,最近几年中国宣传古文化的大片也不少,都是一些大名鼎鼎的导演、大腕明星,铺天盖地的宣传。然而,这些影片又有多少部在海外引起巨大轰动呢?恐怕不多。这些影片有共同的特点:大量的投资、华丽的服饰、炫目的武打、知名的演员,为什么却没能取得巨大成功呢?我们为什么不借鉴一下迪斯尼动漫《花木兰》的成功之道呢?争取做到寓教于乐,从内容到形式等许多方面有意添加娱乐,达到艺术与商业双赢的境界,而不是把古典文化拍成一个冗长而乏味且颇具说教的故事。

综上,笔者认为,中国文化资源如何借鉴动漫电影《花木兰》的好莱坞手法实现其文化资源的时代化、大众化传播,是我们当前急需探索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在文化大众化教育中的这一成功案例,将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手段,在动漫作品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同时加入诙谐幽默等元素,寓教于乐,创造深受大众喜爱的经典作品,将中国文化推向全世界,最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大众化的教育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保和.花木兰,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演进与传播[J].上海大学学报,2001(01).

[2] 陈林侠.美国电影的中国想象:全球文化、动画形式与文化政治[J].社会科学,2010(06).

[3] 王瑾瑾.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J].当代世界,2009(12).

[4] 王璐.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从动画片《花木兰》《梁祝》透视文化转换现象[J].电影文学,2005(01).

木兰诗教案范文6

【摘要】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

【关键词】初中语文;品读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在上课之前,教者备课如果能有“品读”这一环节,教师便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现将我在古诗文教学中,在品读这个环节中的领悟,以课例的形式作简要阐释。

一、反复推敲,品得细

课本中古诗文大多数是名篇美文,有的就要一个字一个字地,一句话一句话地,多角度、反复地咀爵品味语言材料,才能得其况味。

如对《木兰诗》中“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两个诗句的品赏:

①唤女声与流水声、嘶叫声,一面是亲情,一面是战情。②唤女声与流水声、嘶叫声,一面是思家之情,一面是卫国之情。木兰毅然服从了后者,勇敢地奔赴前方。③爷娘唤女的亲切、关怀,熟悉的声音与黄河水声、胡骑鸣叫声的陌生、凄厉、可怕,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反映了木兰复杂矛盾的心情。④两次“不闻”集中表现了木兰从军时的坚定,而两次“闻”则表现了木兰所经受的历练。“不闻”和“闻”对照鲜明,深刻表现木兰忠贞报国的爱国情怀。

通过品读这个点,来带动主题那个面。学生就可以清晰知道木兰同普通少女一样,离家也会思乡。所不同的是,她为国戍边,割舍那份亲情,这是被人称颂千年的原因。在此过程中,木兰的性格凸显出来,形象丰满起来,这个女英雄真实可信起来。

二、耐心挖掘,品得深

文章是有节制的表达,它的深刻内涵往往蕴藏在字里行间之下,这就要求我们要耐心挖掘,从别人不易读或不能读的地方,读出味道来;而且品读的角度与方法具有独特的个性。这是“品读”高层次的境界。

如《陋室铭》一文“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品读:

①“琴”即弹琴,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的生活。②“素琴”即未经装饰的古琴,“素”字是可以看出作者心境的淡泊,不追求浮华。③“经”是指佛经,佛经不释手,正体现作者心如止水,安贫乐道的情趣。④“金经”是指用泥金所书的佛经,泥的质朴宽厚,不也隐隐昭示作者的性格吗?

这不起眼的地方,只要教者善于开掘,学生也能习得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意趣。

再如《醉翁亭记》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至于负者歌于途……”两个段落的欣赏:

①从表达作用看,前段承上,后段启下。②从内容组合看,前段主要写景,景中有人;后段重在写人,人中有景。③从描写笔法看,前段概括描写山间景色,后段详细描写游宴场面。④从氛围表现看,前段给人以空寂的静美,后段表现出欢愉的动美。⑤从句式特点看,前段基本上一句一景,后段则一句一事。

从文章写的角度去品读,这有一定难度,教者寻求了一定坡度,就是品析前给学生一个品析提示(从表达作用看……),学生品读时就会事半功倍。这深入挖掘是在教者指导下的“钻探”,而不是盲目的。

三、妙语连珠,品得美

从“美”“妙”“好”的角度,对课文进行品味、揣摩、品评欣赏文中不同凡响的表达艺术。就古诗文而言,它简明凝练的语言,含有大量的信息,也要学生进行再创造,用自己合理的联想,丰富文章的内容,这是“美”的创造。这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

如《桃花源记》课文第二段品读:

你能选一个景点用一个句式给我们描绘一番吗?

(这里的……美,你看……)

①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②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坦荡如砥,一望无垠,就像是一面大毡子……

③这里的屋舍美,你看,排列得整整齐齐,炊烟袅袅升起……

④这里的田地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⑤这里的阡陌美,你看,它们交错相通,田地像一个巨大的棋盘……

⑥这里的人情美,你看……

这种品读,将古诗文所描绘的画面和场景,进行详细的描述。只要在文意的范围之内,描述是体现个人的感受,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分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

四、别出心裁,品得新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要读出自己的见解。我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我力求读出“别是一番滋味”。下面就是我教《曹刿论战》一文,学生用“反弹琵琶”对课文内容进行品读。

大家以课文为依据,都来找找鲁庄公的“闪光点”,使他免受不白之冤――为鲁庄公翻案。

①“乃入见”“公与之乘”可见“鲁庄公不高高在上,他不因曹刿是一个平民而不接见,不仅是,还有问必答,打仗还让他同乘一辆战车。这叫礼贤下士。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公与之乘”,可见鲁庄公为百姓排忧解难,打仗时又身先士卒,亲临前线。这叫以身作则。③他提出的迎战条件前两条遭曹刿否定,他不气恼,可见鲁庄公能从谏如流。④战前,问及取胜原因,可见鲁庄公没有掩饰自己的无知,虚心请教曹刿制胜之道,这叫不耻下问。

在品读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不要拘泥于教参上的结论,让学生在阅读中,要颠覆、修正文本,创造出属于我的新世界。当然学生对这种颠覆、修正和创新,并不是随心所欲,漫无边际的,而是以文本为话题,与作者进行一切平等自由的对话。

参考文献

木兰诗教案范文7

寓教于乐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语文教学中应当如何营造寓教于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乐之者”,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呢?

一、精心设计导语,引发学生好奇心

教学《竞选州长》一课时,我用故事导入:马克·吐温发表《竞选州长》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纽约州州长霍夫曼,霍夫曼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小说家,便恶意攻击说:“马克·吐温,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吗?什么东西最锐利吗?我告诉你,我的防弹轿车的钢板最坚固,我手枪里的子弹最锐利。”马克·吐温笑着回击说:“我认为世界上最坚固、最厚实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还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么厚,可你的胡须居然能够刺破它长出来,还不锐利吗?”故事引起同学们的笑声,我又乘兴提出:“马克·吐温语言特色就是幽默、辛辣,你能从《竞选州长》中说说这种特点吗?”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立马被调动起来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计一个好的导语就能将学生顺利带入知识的海洋,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导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发挥幽默魅力,调节快乐课堂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风趣的语言,可以使语文课的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如教学《狼》一文时,我让学生说出“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一句的译文,发现有一位学生正在打盹儿。我没有在学生面前批评他,而是在学生回答译文“一狼假装打盹”时说了这样几句话:“据说,专门研究打盹儿的一个西方人认为,坐着打盹睡觉要比躺着休息得更好。大家认为这只狼会不会在验证这一说法呢?不过我们班真的有位学生正在验证这一说法是否正确。”我的话音未落,全班学生一阵大笑。在笑声中,那个打盹的学生脸红了,同时很快地悟出了“前狼假寐”的目的和我的用意……幽默的语言是健康的。它可以使学生提神益智。但幽默语言的运用一定要讲究艺术,做到适时适度、恰到好处,否则将会破坏教学的整体性,转移学生的思维方向,失去教学幽默的本意。

三、利用信息技术,化枯燥为生动

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能创设有效的学习气氛,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情趣,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以现代电子技术为手段的电化教学,把课文中的语言符号文字或其口头转述变成鲜明的视听形象,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经过图片、音乐、朗读等效果的处理,学生对课文就能较好地理解和把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还能将无声的书面语言、有声的口头语言和形象的直观画面结合起来,创设良好的情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古诗词及现、当代诗歌的教学,鉴赏是重点也是难点,如果没有图片和配音效果,学生的情怀就较难与诗人产生共鸣。又如《再别康桥》的教学,配乐与图片的结合就能很好地将诗人那依依惜别之情很好地表现出来,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感悟,另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语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可以强化教材内容的真情实感,使知识变抽象为形象,化疑难为浅易,能深化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四、积极参与,营造民主氛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努力去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获得知识。例如教学《木兰诗》一课,目的是让学生们在读读背背的基础上了解花木兰的故事,学习花木兰的意志品质。当课文内容进行到人物形象分析,揭示主旨的时候,我点拨了一句:“从花木兰身上我们清楚地看到有的时候男子办不到的事女子也有能力办到。”一“石”激浪,此时,男生纷纷站了起来,抢着提出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男生能办到的事,女生不一定能办到,男子就要比女子强。于是男女生各分两边展开了辩论。这时学生思维的火花已被点燃,教师就要给学生一片自由讨论的天空,让他们去思辨,通过热烈讨论,去找到正确的答案。

木兰诗教案范文8

关键词:历史;学习兴趣;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079-01

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根据自己多年对初中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体会,浅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如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第1课《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结合当前形势的特点后认为:这一课首先要告诉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以及应做怎样的人。所以讲这一课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或读过许多历史故事,看谁能讲出秦始皇、曹操、秦桧、刘胡兰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们是怎样的人?”这一问题的提出,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七嘴八舌在议论。我先后叫了几个学生来回答,但他们的答案都不够准确。这时,我先指出以上人物分别属于那个时期。在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时,我板书第1课课题《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导入新课:“历史上的人物形形,有的光耀千秋,象英雄刘胡兰,受到了世世代 代人民的崇敬;有的遗臭万年,象奸臣秦桧,长跪地上向人民请罪。”这时我指导学生看课文《刘胡兰》、《秦桧》的插图。进而激励学生:“我们学习了历史,就应懂得怎样做人。我们应当做象刘胡兰那样的人,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气节,将来才能为建设祖国多作贡献。”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巧设问题,以问激趣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计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这种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我在讲授《昌盛的秦汉文化》第一目“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我国发明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和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时,我作了这样的设计,我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哪个同学能够说出首先发明纸的国家和时间?”当学生作出“中国”和“西汉前期”的正确答案后,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有谁知道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用什么作书写材料?”有同学回答 “龟甲、竹木简或帛”后,我简要向学生介绍在纸张发明前我国书写材料的变革:殷商-主要是龟甲和兽骨,也有铜器和玉石器;西周-主要是铜器;春秋-竹木简盛行,并开始用帛书写;东汉-竹木简和帛仍是重要的书写材料。继而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后,我指导学生看彩图27“汉代木简,”指出这就是汉代以前的书。看到这种用绳子串木简做成的书,引发了学生很大的兴趣,这时我又加上一句话:“要是你们的书包里的学习材料还是木简的话,该有多少木简?会有多重?”学生听后,情不自禁地议论纷纷,都感到纸的发明太伟大了。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设疑解难,把学生引向似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的境地,这样既激发了兴趣,又掌握了知识,也更好地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的伟大意义。

三、创设情境,以情激趣

木兰诗教案范文9

关键词:导语; 情境; 设疑; 释题; 故事; 音乐; 诗文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虽然与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课堂节奏的成功把握和教师的语言艺术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不可缺少恰当的导语设计,精心设计好导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导语就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方法所设计的简炼、概括的教学语言。好的导入语,就像一首歌的序曲,它一下子就能专注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去,为整堂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导语在语文教学艺术中非常重要,也是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最有效方法。那么,如何才能精心设计导语进行巧妙运用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情境导入法

所谓情境导入法,就是教师充分利用直观、巧妙的手段,创造出一种有生气、有吸引力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情境导入法注重的是学生情感的挖掘,人文情怀的洋溢,通过极富感染力的导语使学生入情、移情、陶情。如:《最后一课》在导入时,我们放一放我们自己的祖国当年国土沦丧,受外敌入侵的历史画面。让学生感受爱国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情感。然后说: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个在外敌入侵祖国时的法国小男孩的心理活动,从而进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融洽氛围,使学生迫不急待地想将课文读下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

二、设疑导入法

设疑导入法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设疑置难,制造矛盾,使学生产生种种疑团,从而激起追根溯源、急欲寻找答案的一种学习方法。如教学《狼》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有一个屠夫,傍晚卖完肉回家,半路上遇上了两只大灰狼,它们虎视眈眈,张着血盆大口,紧紧地跟在他的后面……请大家想想这个屠夫到底会怎样对待呢?”这样设疑会使学生产生急切想知道屠夫命运的心理。这时,教师就可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再如教学《扁鹊见蔡桓公》时,可以这样导入:“俗话说:‘吃五谷杂粮生百病。’这话道出了会生病的普遍性,既然人人都有生病的可能,那么,一个人如果患了病,却不以为然,甚至根本就不认为有病,一味拒绝治疗。请同学们想想,他的结果会怎样呢?”既切中课文教学重点,又便于引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三、释题导入法

释题导入法是解释文章题目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例如教学《斜塔上的实验》时,我就从题目入手,问到:“这是什么实验呢?是谁做的呢?结果如何呢?”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这篇课文。这样由题目引入,可以迅速牵住文章的主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上《社戏》时,教师可以这样释题:“为什么叫‘社戏’呢?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相当于‘村庄’。社中有庙,为了祈求全社平安富足,社庙里每年在一定时间都要演戏,这就叫做‘社戏’。”这样释题,清楚明白,学生易于接受。

四、背景导入法

背景导入法就是介绍作者写作时的相关背景,让学生了解关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一些信息的一种方法。通过在导语中述说历史知识、时代背景,让学生理解文意,与作品产生共鸣。如在上都德的《最后一课》时,把普法战争的背景向学生们阐述清楚,学生们就容易把握课文内容,同时也很能清楚本课就是在《最后一课》中要体现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再如在《伟大的悲剧》一文中,先讲清楚挪威人与英国人这间在这次探险中的背景,及他们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竞争对手,挪威人在这次探险中胜利归来,而英国人则在这次探险中遇难等这些背景告诉学生,这样学生就容易明白作者为这些遇难者写颂歌的用意。

五、故事引路法

学生都爱听故事,在新课之前讲一个小故事,使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在讲《皇帝的新装》时,可以这样导入:丹麦有位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齐来欣赏《皇帝的新装》。――老师生动的讲述,明了地转达了安徒生的幽默,引得学生们哄堂大笑,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们被引入新的学习情境。

六、音乐导入法

音乐导入法就是播放音乐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在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教师可先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然后请学生挑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歌词,如“该出手时就出手”,教师问“这句歌词在哪个人物身上体现得最鲜明”再依据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上《木兰诗》时,教师可播放现代舞剧《红色娘了军》军歌,并特别提醒学生注意这么两句歌词:“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然后提出:木兰这一古代劳动妇女的英雄形象,打破了女不如男的传统观念,为千千万万的妇女扬了眉、吐了气,“木兰”已成为巾帼英雄的代名词。上《愚公移山》时,可抓住学生喜欢流行歌曲的心理,播放录音或请学生演唱青年歌手江涛唱的流行歌曲《愚公移山》,并提醒同学们注意歌词:如“……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因而,学生对愚公的形象和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七、诗文引用法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引用诗文(这里的诗文是广义的,包括诗句、对联、成语、名言、座右铭等)来抒发某种感情,或阐明某一事理,纵横捭阖,增加自己说话的力度和深度,从而达到抒情达意、明辨事理的目的,在导语设计中,也可引用诗文。在讲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由和本课内容有关的对联导入:“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讲蒲松龄的《狼》时,由和狼有关的成语,如“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等导入。使用这种导入法,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所引材料的理解,得出课的内容,所引的材料,要求通俗易懂,学生熟悉。这样的导入没有太多的修饰和渲染,既简洁又自然。

总之,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诸如温故导入法,简笔图画法,比较引入法,开门见山法等。无论哪种方法只要我们精心设计,讲究知识味性,巧妙应用,给学生以启发,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更加绚丽多彩,展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木兰诗教案范文10

在语文课堂上,我一直苦苦思考着这样的问题: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是要教给学生们什么东西?到底是要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更乐于接受?诚然,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目的绝对不是培养工具。但由于某些语文教师对语文工具性的绝对认同,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过份的执著于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因而,很多文质兼美的文学性课文被肢解成为考点罗列的考试演练场所。事实上,这种人为的砍斫不仅使这些文学性的课文失去了它们固有的文学美质,而且使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因缺乏必要的训练失去其生成发展的根基。更直接的问题是,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一根粉笔一张嘴,重点难点加要点”的满堂灌不适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常常是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学生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这绝对是失败的教育。

那么,如何把一堂语文课上得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如何把原汁原味的文学美感尽可能直接的传达给学生,如何真正的从素质教育上下工夫,如何结合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打破原有传统的“手写式”教学方法,这些就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下面我就以《木兰诗》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对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有关问题的一些想法。

《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故事性很强,所以图示法尤其利于讲授此类课文。我采取的就是图示法,用一幅幅图画来反映整篇课文的故事情节。简单的讲,就象小时侯我们看的连环画,图画和故事情节联系得十分紧密恰当,色彩丰富,形象直观,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规律,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观赏图片的同时不自觉的掌握了课文内容。高尔基说:“艺术的作品不是用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象。”强烈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甚至在尚未完成对课文原文的记忆之前已经牢牢的记住了那几幅图画,而图画又跟课文原文紧密相关,学生在课后回忆的过程中就能根据对画面的记忆追本溯源的回到课文本身上来。多媒体的性质是什么?或许有很多老师都会回答:多媒体是教师讲解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然而,这并不是完全的理解。现代教育理论下教学媒体的性质已经发生的根本的转变。现代教育理论要求要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教育技术的应用应能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进行意义建构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再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所以在每幅图画展示完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我又加入了对课文内容的总结及理解,并且用配图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这就避免了纯粹用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学生在接受具体而直观的信息的同时,也在积极的进行总结概括等抽象思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锻炼。

比如课文的开头部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我就用两幅图画来展示课文内容(见图一、图二)

从木兰停机叹息引出母女对话,说明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从中看出木兰深明大义,既体贴父亲年老、家中无成年男子从军的困难,又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保家卫国的大事,毅然决定代父从军。(心事重重、军情紧急、忠孝两全、)

(图一)(图二)

课文的画面感本身就具有艺术欣赏的价值,何况课文纯粹是运用文字来达到画面的效果的,所以展示范图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通过老师的讲解课文字句,学生能够比较快、比较准确的掌握课文内容情节。

如分析课文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一段,因为是描述性文字,而且非常凝练却又意蕴丰富,所以学生理解课文必须掺入自己的想象。这段文字虽寥寥数(图三)

语,却很具画面感,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木兰横刀跨马、飞度千山万水的矫健英姿,凛冽北风传送孤寂的打更声,冷森森的月光映照着明晃晃的铠甲,活脱脱一幅塞外战地景致,正如(图三)所示。“一切景语皆情语”,用边地战场的残景来反映战争的冷酷无情、悲壮惨烈,同时又与“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少女木兰形象构成强烈的对比,从而更加突出战争的残酷性。有了画面

的提示,学生的想象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依据,

甚至可以引发他们对战争场面更多的想象,

在他们的脑海里诱发更多的生动画面,起到

“抛砖引玉”的作用。

同样的,在课文主题的挖掘上,通过图(图四)

示法也能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如(图四)所示,我们就能够从画面中木兰的两种不同装束体会到她既有巾帼英雄的豪气干云,又有纤纤少女的儿女情怀;既有对国家的忠,又有对父母的孝。这样的人物形象就显得十分的丰满和富有人情味了。

另外,课文的审美价值不光是体现在画面感上,文字的优美也是审美的一个重要方面。课文文字的音韵十分和谐动人,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等,无不铿锵流美,读来使人有珠圆玉润之感。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稀小,以前的那种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代教育手段,还要不要花费课堂时间让学生去读?答案应该是不容置疑的。中学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教学活动的进行,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能有全面的发展,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中学语文教学。很多非语文学科的老师在听了语文课之后都会说:现在的语文课已越来越不象语文课。这给只注重多媒体课件的多种信息的融合,而忽略了朗读这一最能体现语文教学特点的课堂活动的教师提了一个醒。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是为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那么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只起到了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不能“为用多媒体手段而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声、光、电等多种信号刺激,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使用各种媒体,使课堂中的信息过多过滥,则会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木兰诗教案范文11

[关键词]环塔里木经济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072-03

文化旅游产业是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发展潜力、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对于壮大一个地区的经济,提升一个地区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塔里木经济圈是新疆政府继天山北坡经济带之后提出的第二个经济带,因其所含区域紧紧环绕在塔里木盆地周围而命名,简称“塔圈”。范围包括环绕在塔里木盆地(或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克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等五个地州。环塔里木经济圈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得到系统而合理开发后,定将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1 发展塔圈文化旅游产业的必要性

新疆地处祖国的边陲,环塔里木经济圈属于更广袤的南疆,虽然该区域也有诸如塔里木河、博斯腾湖、塔克拉玛干沙漠、乔格里峰等中外闻名的名山大河与大漠,但都是未经开发利用的原始自然景观,缺乏可观赏性,也没办法为该地区创造应有的经济效益。所以地理位置偏僻,景区之间距离远,旅游成本高,可进入性差,成为制约本地区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

上面是笔者根据新疆地图绘制的简易交通图,其中库尔勒、阿图什分别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克尔克孜自治州的首府,以阿克苏为中心,阿克苏至库尔勒、喀什、和田的里程分别为561千米、462千米、465千米,如果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出发,其距离更是吓人,动辄就是1000千米以上。同时,新疆大学的韩春祥教授指出,人均GDP和第三产业产值已经是普通旅游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由于塔圈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新疆其他区域,财政对旅游投入能力有限,因此发展普通景观旅游时在开发、营销时就很容易受到限制。

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通过旅游这种方式进入到异质文化的现实氛围中,以切身体验了解其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宗教、艺术、文化、历史、民族特点的行为。

其目的绝非单纯的消遣娱乐,而是为了知识与思想的提升。由于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塔圈的文化旅游资源的独一无二性,在很大程度消除了地理位置偏僻的不利影响,同时,文化旅游具有投入少,收益快,且长期效益等特点,又可缓解由于资金困难所造成的制约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是未来塔圈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也会成为整个塔圈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2 塔圈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国内外专家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从不同的目的,各学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如:张春香将河南省的文化旅游资源分为文化景观资源、文化风情资源、文化艺术资源三个大类;杨洪等在“湖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一文中将其分为主体文化、客体文化、媒体文化;笔者本着简明实用原则,根据塔圈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将其划分为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艺术文化四大类。

2.1 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

新疆有47个少数民族,是我国第二大民族聚居地,新疆的少数民族大部分分布在南疆的环塔里木经济圈,喀什与和田的维吾尔族、巴州的蒙古族、克州的克尔克孜族,这些少数民族都世居于此,并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民族艺术与民族风情,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所处地理位置偏僻,长期隔绝于其他社会,累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历史并保留了原生态文化遗产,大多数民族都有独立的语言、文字、婚娶、神话传说、生产方式、生活习俗、音乐舞蹈、绘画雕刻、饮食服饰、寺庙、居所、手工艺品、节庆娱乐活动,以及墓葬方式。如维吾尔与哈萨克等民族的小毡帽、彩绸连衣裙等千姿百态的服饰文化,风靡全国的烤全羊与烤羊肉串,吃法别致的抓饭、手抓羊肉等各种香味俱佳的食品,叨羊、摔跤、赛马、姑娘追等各种体育竞技活动,处处透露着浓郁的西域特色。

2.2 神秘悠远的西域历史文化

新疆古称西域,在历史上环塔里木经济圈内的库尔勒、阿克苏、和田、喀什及辖区各县都曾是西域36国的若羌、楼兰、龟兹、姑墨、皮山、于阗、疏勒等国国都所在地,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曾是联系和沟通亚欧大陆的桥梁,也曾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地,正是多种文化的兼收并蓄,碰撞与交流,才孕育了举世闻名的龟兹文化,这种文化,风格独特、色彩奇异,既不同于西方文化,也不同于中原内地文化。 在古“丝绸之路”几千公里的干线上,留下了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烽燧、千佛洞、古建筑、古屯田遗址等,还有汉、晋、隋、唐等各历史时期治理新疆的都护府、都督府、屯田都尉府、将军府等历史遗存,所有这些都承载着极为丰富多彩的西域历史文化,也成为人们思古凭吊和历史研究的极富魅力的旅游资源。

2.3 包罗万象的宗教文化

新疆是个多种宗教传播区,先后有佛教、摩尼教、景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东正教在这里传播,留下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和建筑遗存。最早佛教的传入,就是从印度传入于阗(今和田)、疏勒(今喀什)、龟兹(今阿克苏)、高昌(今吐鲁番),在公元4~5世纪西域佛教进入全盛时期,从而形成了位于塔里木盆地南北交通要道上的龟兹与于阗两大佛教中心。到了宋代,伊斯兰教开始在新疆盛行,新疆现存宗教建筑中以伊斯兰教建筑最多,规模也最宏伟,它包括清真寺、圣地、圣墓与麻扎、名人墓葬等。这种系列的宗教建筑和宗教文化,正是开拓国际宗教文化旅游的雄厚物质基础。

2.4 独特珍稀的艺术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环塔里木盆地居住的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构成了光辉璀璨的语言、文学、诗歌、音乐、舞蹈、建筑艺术。在文学语言艺术方面,公元1070年玉素甫•哈斯•哈吉甫著的《福乐智慧》,叶尔羌国诗人喀迪尔罕创作的察合台语诗歌《喀迪尔罕诗集》,著名的鸿篇巨制克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11世纪阿勒马伊编写的《喀什噶尔史》,由•喀什噶里于公元1174年撰成的突厥民族的《百科全书》、《突厥语辞典》等都是中国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在音乐舞蹈方面,维吾尔音乐经过16世纪和19世纪中叶木卡姆的两次规范,产生了喀什十二木卡姆等大型音乐歌舞套曲,在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赛乃姆、刀朗舞、萨玛、夏地亚纳、纳孜尔库姆等不同风格的舞蹈形式;在建筑艺术方面,塔圈境内星罗棋布的清真寺,形成了新疆伊斯兰教建筑特有的风貌。如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伊斯兰教经堂、阿帕克霍加麻扎等。

3 塔圈文化旅游发展思路

3.1 政府主导,联合旅游企业树立大旅游观念

政府主导型战略是我国旅游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已被实践证明的一条成功经验,要把塔圈的旅游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该区域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的亮点,保证旅游业长期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同样离不开政府的参与与支持。政府的主要作用是统一整合本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与统一规划本地区旅游开发方案。在本地区旅游业的前期设计与规划上,按照“发展大旅游,培育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思路,构建文化旅游发展框架,营造文化旅游发展环境。自2004年开始,塔圈五地州政府联合北京中坤投资集团,经过中科院、社科院、自治区设计院等的多位专家研究,塔圈五地州旅游规划方案已经出台,共有特色旅游、商务旅游、分时度假、自助旅游、西域国际影视基地游五大主题,26个三级主题和349个资源点的开发。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努力把握这一契机,将规划方案中的中长期目标逐一付诸实践。同时对本地区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一包装与统一宣传,避免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对文化旅游资源加以切实的保护,避免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的变质与被破坏,所有这些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3.2 重点突出,着力打造民俗文化与丝路文化两条主线

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加上是我国第二大少数民族聚居区,特别是塔圈,地处广袤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环境,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与最原始的人文景观,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路途遥远,旅游成本高,给当地的旅游带来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但也正因为如此,更加增添了当地民俗文化的神秘色彩,对大多数境外旅游者来说,塔圈境内的自然景观并不具有多大的吸引力,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才是其来新疆的首要目的,因此当地政府与旅游企业应顺应旅客需求与市场需求,应在如何深入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上多投入,多宣传。在开发过程中,可以结合丝路文化这一品牌,统一设计旅游线路,将神秘的西域历史文化充分展示在旅游者面前。古代丝绸之路在新疆境内曾留下了三条线路,其中道与南道基本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南北边缘延续,所以环塔里木经济圈的这个圈基本上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中道与南道所围之圈,塔圈所辖的五地州首府以及辖区内各县市都曾是西域36国的国都所在地,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历届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及自2005年开始的联合国丝绸之路市长论坛上,新丝绸之路的旅游开发与合作成为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塔圈各级政府应好好把握这一机遇,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城市及国际间的旅游合作,共同打造丝绸之路这一旅游品牌,重振古丝绸之路的辉煌。

3.3 特色为本,重点开发本城市具有垄断性质的文化旅游产品

文化旅游讲究的是差异和特色,各城市及区域在发展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应树立大旅游观念,避免重复建设与盲目竞争,应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高价值的、具有垄断意义的文化旅游产品。努力打造本地区和城市的旅游品牌及识别系统。具体来说,①阿克苏地区集合了龟兹文化、佛教文化、军垦文化、沙漠绿洲文化等旅游资源,开发重点应依托其特有的石窟艺术、汉唐烽燧、古墓古城遗址、佛教寺院遗址等文物古迹,如著名的克孜尔千佛洞与昭怙喱大寺等,突出“丝路文化、龟兹文化、军垦文化”旅游主题,全力塑造库车与阿克苏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形象。②喀什是新疆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地区,维吾尔族占了全疆维吾尔族人口的1/3。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其中维吾尔族的民族服饰、婚俗礼仪、饮食习惯、民族歌舞、民族音乐、达瓦孜民间艺术、伊斯兰宗教文化、民居建筑风格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享有“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的美誉。因此喀什应紧紧围绕维吾尔文化与伊斯兰文化,打造民俗文化城与宗教文化城。③拥有“美玉之都”的和田自古就是美玉的故乡,最先开始的丝绸之路的前身也就是玉石之路,集维吾尔族文化、玉石文化、地毯手工艺文化等旅游资源为一体,则应以“玉石之路”、“丝绸南道”文化为核心,打造“千古玉都”形象。④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与克孜勒苏克尔克孜自治州作为蒙古族与克尔克孜族聚居地,应努力开发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紧紧围绕蒙古文化、克尔克孜文化、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突出本地区的特色文化旅游。

3.4 推陈出新,努力挖掘全国独一无二的军垦文化

从20世纪50年代由人民与地方部队集体转业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担负起屯垦戍边这一历史使命伊始,沙漠变绿洲、荒原变城市,兵团人创造了人类垦荒史上的奇迹,而兵团人五十多年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军垦文化。这种军垦文化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万人月下大垦荒,七人拉犁气死牛,八千湘女上天山”这些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故事与兵团人的奋斗精神,既是激励后人奋发向上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分布在塔圈地域内的兵团人,由于环境更加恶劣,条件更为艰苦,其付出的努力与艰辛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在阿克苏地区,20世纪60年代来自上海等地的近10万知青也参与了屯垦戍边,军队、知青与当地居民一道,这种轰轰烈烈的改造大自然的垦荒运动,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发展壮大塔圈旅游产业,可以充分挖掘军垦文化这一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一方面将军垦文化中一切历史的、故事的、物质的、精神的因素以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给游客,另一方面把军垦文化与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大农业观光等旅游资源紧密结合,可以打造出中国独一无二的“军垦文化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韩春祥.基于旅游资源优势度差异的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分布[J].经济地理,2009(5).

[2]刘宏燕.文化旅游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5(5).

[3]李华.南疆五地州旅游方案已经出台[N].新疆日报,2004-10-05.

木兰诗教案范文12

6月16日,家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的施大娘一大早就起床了,匆匆来到百年养生依兰服务店。这里已经聚集了三十余名糖尿病患友,他们要去参加依兰分店的开业典礼。

在开业仪式现场,一位身披“重视糖尿病 要行动”授带、戴着遮沿帽的女子在人群当中忙碌着,她就是百年养生依兰店“当家人”刘淑彬。

家有糖尿病 做起无糖事业

算起来,刘淑彬和“糖尿病”很有缘。丈夫、姐姐、弟弟先后被诊断出糖尿病,这引起了她的重视。了解到木糖醇食品符合糖尿病人食用后,开了一家木糖醇食品商店。可是她慢慢地发现,满足糖尿病人需求的食品只是一小方面,拿什么来拯救糖尿病人的真正健康?他们需要的实际是怎么把血糖调整好,不得合并症的操作方法。

毫不犹豫,她选择了百年养生糖尿病教育服务事业。在依兰县城的服务店面开展工作。通过上级的培训、考核、指导,逐步完善了对糖尿病人群康复的所有指导知识与服务技能。健康教育任重道远

从最初经营无糖食品,到从事专业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服务。每天家访、谈心、指导测血糖、小课堂的谆谆讲解、大课堂的仔细剖析问题,让她乐此不疲。在她的服务店面指导下中,凡是按照科学教育方法去严格管理自己生活的糖友,其血糖、血压、血脂都恢复得较好,心态也有所改变,家里人的健康观念也在逐步提高。

这让她有了底气,有了动力,依兰店的辐射面有限,于是她选择了县城下设的一个小镇――达连河镇设立服务分店,扩大宣传、教育的服务面积。

教育火炬 代代传承

糖尿病教育服务,让她感到一种强烈的责任。她正在培养女儿,每次回百年养生学习,都要带着女儿,让女儿接触到最前沿的教育预防理论和更多的病理知识及解决方案。店里的学习活动、服务项目的举办,也都让女儿参与。娘俩下班时谈论的话题也是糖尿病的人体解决方案。

通过实践工作:她总结出:越偏远的小县城、小乡镇,人们懂得糖尿病知识的越少,而相反,糖尿病发病率却在升高。所以糖尿病的服务教育急需人去做,去夯实。

看着刘淑彬,让人想起她的诗集“长调”中的一句词:系一方人,一湾水,一重天……这个心系小镇糖尿病人的女子,让人心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