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

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

时间:2023-06-06 09:32:10

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

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范文1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 课程体系 平台 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126-03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对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的需求强烈,尤其是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人才需求旺盛,而应用型人才是市场需求的主体。但目前在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够完全满足当前经济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市场需求。基于该背景,本文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探索满足社会需求、适合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多级平台+专业模块”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

一、国内外课程体系研究的现状

国外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表现的特点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选修课比例大、强调实践性教学。美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厚基础、宽口径的通才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宽阔的视野和应变能力。同时学生的选修范围非常大,除核心课程和少部分通识教育课程为必修外,其它都由学生自己选修。德国应用科技大学非常注重实践教学,企业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主导整个实践教学过程。

针对目前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动手能力不足、社会适应性差等问题,近年来国内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都积极开展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的研究,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包括对通识课程进行重新梳理,加大选修力度,提高实践环节教学比例,大力发展与企业的合作来开展实践教学。但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现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尤其侧重于对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而从经济管理学科大类考虑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并不多见。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主线,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专业的教学思想,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质量。课程体系建设既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因此,发达国家的高教改革往往首先都是从课程改革入手。从整体上来看,笔者认为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考虑社会需要。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素质和技能的要求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也是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依据。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适合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满足当今社会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复合型的经济管理人才。

2.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应深入研究国外同类大学在经管类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先进经验,吸收其长处,如加强通识教育、跨学科专业设置选修课程、注重实践教学等。在课程体系建设时,应以本科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为质量标准,调整课程设置,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增设一些拓宽基础和专业口径、有明显时代特征、体现学科交叉等的课程;同时,强化实践性环节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之重点。

3.形成自身特色。每所高校的经管类专业在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保持特色的条件下逐步地进行改革。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上由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两大块构成。其中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构成。目前,各高校在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大多数构建了公共基础课平台和公共选修课平台。公共基础课平台主要是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设置,课程设置因学校而异,但大都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大学英语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数学、物理和化学类等课程)、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体育健康类课程等。公共选修课程平台主要是根据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需要,以人文素质拓展课程为主的一系列课程组成,由学生进行选修。除公共基础课平台和公共选修课建立平台外,各高校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大多数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的和要求进行设置。

目前,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是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通行模式。通识教育体现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强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教育对人才素养、潜质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内涵是按学科和专业构建专业知识基础和能力结构,夯实理论基础,注重学科交叉、拓展专业面向,强调课程综合,提高人才的适应性。借鉴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目前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考虑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类人才的需求,注重专业知识、素质、能力的相互融合。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应力图突破原有的专业限制,跨专业从经济管理大类角度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建立“多级平台+专业模块”的课程体系,见图1。具体思路如下:

1.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大类选修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平台+公共选修课平台”多级课程平台模式。即在目前由学校建立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和公共选修课平台的基础上,由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在学院(通常为商学院或经济管理学院)建立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大类选修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平台。

2.在多级平台课程基础上,根据会计、金融、贸易、市场营销等经济管理类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构建特色突出的专业模块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必修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几大专业模块课程。

四、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

根据以上的建设思路,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包括课程平台建设和课程模块建设。

1.课程平台建设。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平台包括基础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大类选修课程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平台。各平台建设的具体内容如下:

(1)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由学生必须掌握的本学科及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构成,具体的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等课程。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应根据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确定专业基础课。

(2)经济管理类专业选修平台课程设置。选修类课程是为了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扩大学生知识面而设置的若干选修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程、本学科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与发展趋势的选修课程以及其它学科(专业)的跨学科课程。一般来说,学校的公共选修课平台多为跨学科设置,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和能力。因此,经济管理专业大类选修课程平台主要为对包括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跨专业选修课,帮助学生了解经济与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企业内在和外在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具体课程可包括经济理论与应用类课程、企业运作与管理类课程、对外贸易类课程、投资与理财类课程、管理素质能力培养类课程等选修课程,见图2。

(3)实践课程平台。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实践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获得对实际科学技术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合作精神等。目前不少应用型本科院均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开设比例,强化实践环节教学。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笔者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应在现有的军事训练、社会调查、暑期实践等综合素质类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大类实践课程平台(见图3)。即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开设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的同时,应尽可能开设综合专业实践课,如专业认知实习、经济管理综合模拟实践、创新与创业实践、毕业实习等。通过综合专业实践性课程实破原有的专业实践局限性,让学生全面了解、掌握企业的组织架构、内部流程及管理、企业外部资源利用和管理。

2.课程模块建设。立足本科层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正确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在通过设置课程平台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同时,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应通过在专业核心、专业选修、专业实践课程模块中开设应用性强、能体现人才培养特色的课程模块,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和培养要素,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

(1)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即专业核心课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是学习本专业必须具备的核心理论基础知识,专业核心课的设置应在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国高校本科专业总览》以及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专业规范设置的基础上,考虑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特色设置相关课程。

(2)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通常作为专业选修课程的一部分,是由延伸某一方向专业技能的课程组成。在一定的专业基础上,学生依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志趣爱好对专业研究方向进行选择,是专业的再细分。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可在统一的专业培养基本规格之上,注重体现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在宽口径专业内柔性设置2~4个模块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组,实现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

(3)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是针对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相对应开设的实践环节。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专业技能实践课程通常是模拟企业环境、通过运用和操作经营单位的管理系统,让学生熟悉企事业单位的运转和管理过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对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应紧密结合本专业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与理论课程衔接,相互融合,体现特色,合理设置专业技能实践课程。

综上所述,本文借鉴国外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探索满足社会需求、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级平台+专业模块”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希望能够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以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经济管理类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君.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优化与整合[J].科技信息,2009(32):16-18

2.赵波.论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优化[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59-63

3.李远辉,应用型本科“3+1”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0(24):147-148

4.杨明秀,夏新斌.基于教育分流理论的选修课程体系研究――以湖南中医药大学管理系为例[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6):139-140

5.王玉玺.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5)

6.毛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完善.科技风,2010(12)

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范文2

关键词:经济管理;经济法;教学方法;专业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049-02

我国很多高校开设经济管理类专业,旨在培养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基于培养既懂管理又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经济法学已逐步成为经管类专业如经济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的必修课。经济法学是法学体系中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涵盖面广,动态变化大。通常所说的经济法学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内容体系是按照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划分的。经管类专业的法学教育与法学专业的教育目标不同,经管类专业的法学教育更强调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来解决经济发展和经营管理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但很多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是按照法学专业的经济法内容体系来安排的,相应地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一、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内容体系与专业需求的矛盾

经济法是我国法的体系中一个独立而重要的法的部门,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经济法学包括该部门法的理论、制度及规范,内容体系由体现国家干预、管理经济的各种法律规范构成。经济法学的教材众多,比较常见的是概论加分论。分论部分一般包括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这种划分体现法学体系和法的部门划分的严谨性。

但是,按照法学专业的经济法学内容体系进行经管类专业的教学,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课程内容缺乏专业的针对性。按照此体系学生可以了解市场规制及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制度,如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但与经济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法律如公司法、合同法等都未纳入课程内容。这些法律属于民商法范畴,由于经管类专业的课时总数限制,一般不再开设民商法课程,只开设经济法一门法律类课程,导致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这些重要法律学生反而未能学习。二是充分考虑了经管类专业的学生需求,在教学实践中授课教师把经济法和商法兼收并蓄向学生讲授,忽视了向学生阐释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导致学生对法的部门的划分、经济法的概念及内容体系没有清晰准确的认识。[2]因此,根据专业的不同,依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经济法教学内容体系凸显必要。

(二)经济法课程的课时普遍偏少

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经济和管理理论,能够在工商企业等从事经济工作、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分解为知识结构,再细化为课程设置,课程围绕着培养目标展开。这些专业的主干课程中管理学、运筹学、经济学、会计学等课程的课时较多;再加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大型作业、实践性课程等,经管类专业的课时总数普遍较大。因此,可以给经济法的课时一般不多,经过对几所高校的经管学院的调研可见基本在30~50学时之间。经济法学内容庞杂知识点多,导致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教学中普遍存在课时少,进度紧张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存在偏颇

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学生对法律课程的重视程度逊于本专业课程,另外由于经济法的内容体系庞杂,很多学生觉得法律条文枯燥,更加影响了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教学中更加需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积极作用,在经济法教学中被广泛采用。[3]但在案例教学实践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案例选择忽视专业的需求差异。从笔者所在经管学院几个专业情况来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对公司业务的相关案例比较感兴趣,国贸专业的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更关注,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对宏观调控相关案例的关注高于其他专业。如果同一套案例应用于不同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专业针对性较差,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学中不能很好地把握案例教学与知识讲授的关系。知识点的阐释和讲授可以让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但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案例教学,反而忽视了知识讲授的重要性,或者出现案例教学与知识讲授脱节的现象,都不利于学生法律能力的全面培养。

二、改进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的建议

(一)构建合理的经济法学内容体系

构建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教学内容体系时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尊重部门法划分的严谨性,二是要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

1.绪论部分必不可少。在绪论部分严格按照我国法学体系介绍各个部门法的划分,让学生明确经济法地位与范围的同时,对法的体系有正确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相关法律打下正确的理论基础。

2.根据专业的不同,合理确定经济法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比例。从经管类专业培养目标来看,学生学习相关法律的目的是为专业领域服务,内容体系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经济管理活动必备的法律知识和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例如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将市场主体法律制度作为重点,经济学专业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可以作为重点。

3.兼收并蓄合同法律制度。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在市场经济下合同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合同法作为重点内容使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时能有效防范交易风险。

4.重视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将来有序竞争,遵守法制。

关于按照法学专业的内容体系开展教学,还是兼收并蓄经济法和商法作为经济法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笔者所在学院5个专业,11个班的级317位同学的问卷调查中,有76.97%的同学认可课程组教师构建的针对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学教学内容体系。

(二)对课程的设置做出合理的安排

1.对先修课程做梳理,授课专业除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否开设民法概论,理清先修课程对开展经济法的教学是有影响的,涉及到在经济法课程中是否要补充民法基本理论。

2.合理安排经济法课程的开课学期。了解经管类专业经济学、会计学、财政税收等课程的学期安排,与专业负责人沟通,合理安排经济法课程所在学期。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法律知识衔接贯通,适应培养既懂管理又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3.重视专业选修类法律课程。因为经济法的学时有限,为了更好的适应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在与专业负责人沟通的基础上,开设与经济相关的专业选修类法律课程。比如理财方向开设税收法律制度、会计法律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障法等实用性较强的内容,这样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更富针对性和实效性。

从本校经管学院的调查问卷来看,关于本专业选修类法律课程的选择,工程、物流、国贸、工商的学生对各自专业密切相关的法律制度的选择率分别65.45%、77.97%、86.11%和61.40%,远高于总人数中对该法律制度的选择比例,充分反应了专业需求的差异性。

(三)优化案例教学改进教学效果

经管类专业的法学教育更强调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来解决现实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坚持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必要的。优化案例教学可以改进教学效果。

1.选择适合教学对象专业特点的案例。针对经管类专业学生对案例教学的需求差异,教师在经济法教学任务开始前,关注学生的专业方向,明确经济法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针对专业需要精选不同的案例,提高案例教学的针

对性。

2.充分运用小案例进行法理阐释。针对经管类专业学生法律课程课时少的实际,考虑他们先修课程不充分,针对重要的法律知识点,采用短小精悍的案例进行法理阐释,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法律适用的方法和原则。调查中95.9%的同学认为针对较难理解的法律规定用小案例进行法理阐释非常

必要。

3.注意典型判例的讨论安排。调查中关于对典型法院判例的讨论,有67.51%的同学认为穿插在课堂理论讲授过程中与知识点衔接展开更合适,而不是在章节结束之后安排专门的讨论课。这对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如何将理论讲授与案例讨论有机结合避免脱节提出具体要求。针对案例讨论过程,有44.16%的同学认为可以由同学们完全发散式的讨论,而54.89%的学生认为教师应当事先设计好思考题,先由学生发散式讨论,教师还是要从理论上给予指导。因此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对案例讨论进行充分准备凸显重要。

4.关于视频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94.01%的同学表现出兴趣,超过课程组教师的预期。这对经济法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媒体,选择合适的视频案例,进行剪辑改编使其适合于课堂教学都提出要求。

三、结语

经济法课程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培养质量相关,从事经济法教学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对该课程的研究和建设。本文仅从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优化案例教学方面进行了分析。除此之外,需要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全面考核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另外做好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工作,需要任课教师注重知识面的拓展,了解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师资团队的进修与提高都是加强经济法教学的重要方面。随着立法进程与教育改革的推进,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将会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 杨紫煊.经济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辉.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12(5):157.

[3] 曹冬岩.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案例教学方法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9,(11):185-186.

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范文3

关键词:非法学;经济法;课程内容;重构

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具有一定经济法律素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经济管理、财务金融等应用型非法学专业普遍开设了经济法课程。由于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本身的边缘性,目前,该课程的内容体系,仍然是在“经济法”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所作的增减和修补;各种课程内容重构的实践,本质上还不是从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目标出发所作的构建。本文试图对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内容重构的必要性和路径做一番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法课程内容体系的具体设想。

一、课程内容重构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重构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内容?一个基本的理由是: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与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存在实质的区别。那么,这种实质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从逻辑上说,认定一门课程与另一门课程存在实质区别,可以从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应用场景这些基本面去判断。事实上,与法学专业相比,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在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应用场景三个方面存在实质差别。以下是具体的分析:

(一)课程目标不同,决定了课程内容重构的必要性

法学专业总共有十四门专业核心课程,这十四门专业核心课共同服务于奠定各法学专业的基本法学素养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法学课程的经济法,其课程目标是:养成经济法领域的法学素养。相应地,经济法课程在内容上必定是涵盖了经济法学科领域的学科发展背景、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法律制度在内的完整知识体系。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只是非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课程目标是:养成非法学专业人才的经济法律素质。很显然,经济法律素质与经济法领域的法学素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因此,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不可能采纳或“借鉴”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内容,必须重构其内容体系。

(二)课程性质不同,决定了课程内容重构的必要性

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是法学课程。而且,属于法学专业的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这门课程,是对“经济法”这一法学学科的研究成果的基本反映和完整展示。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是法律课程,是服务于培养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口径要求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法学课程强调法学理论以及从基本理论到具体法律制度和规则的完整知识体系;法律课程显然是以现行有效的法律制度和规则的具体运用为主线。二者在性质上的这种实质区别,决定了: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在课程内容上一定要反映出“经济法”这一法学学科的理论发展和基本制度;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则应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常见的法律问题、法律制度及法律规则。

(三)应用场景不同,决定了课程内容重构的必要性

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培养出的法学专才,具有共同的法律价值观,也掌握了法律逻辑思维的一般方法,同时,在各自的法学专业领域具有自己的专长,是各自专业领域的名副其实的专家。其知识应用的场景应该主要是公、检、法、司、法律教育等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职业领域。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培养出的经管财经类复合型人才,是经济领域的专门人才,其知识应用场景主要应该是与企业的创设、经营管理和管理咨询等企业经济活动相关的职业领域。上述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决定了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达到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所具有的培养法学专才的深度和广度,因此,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必须构建属于自己的课程内容体系。

二、课程内容重构的路径

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必须进行课程内容重构,以反映该课程自身的培养目标、课程性质。那么,应如何进行课程内容重构呢?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在非法学专业开设经济法的基本目的,是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满足法治的要求,增强企业员工的法律素质。那么,经济法课程作为非法学专业开设的一门法律课程,应当全面地反映和满足这种来自社会、来自企业的需求。因此,重构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内容的路径,应当是:一是根据市场经济的法治要求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二是根据企业运行的法律需求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一)根据市场经济的法治要求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非法学专业开设经济法课程的基本背景在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经济学家于光远曾经撰文论述:市场经济本质就是规则经济、法治经济,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是市场经济的内核和市场良好运作的前提。这一点已成共识。随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法治规则和基本制度也逐步确立和不断完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必须遵循法治要求、遵守法治规则。在这一宏观社会背景下,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必须依法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经济法治观念和经济法律常识。可见,市场经济的法治要求以及随之而来的法治发展与进步,不仅是非法学专业开设经济法课程的现实背景,也是其根本动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企业是市场主体,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是参与企业管理、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力军,这些人才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决定了经济领域的整体法治水平。在一个历史上缺乏法治思想资源和法治传统的社会,推进市场经济和法治发展,尤为需要更多具备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经济管理人才充实市场经济的主战场。在经济管理金融财会等非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除了经济法,没有任何一门课程担负得了普及市场经济要求的法治观念、法治规则和法律常识这一使命。因此,要重构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内容,就应当把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法治观念和法治规则这些带有普及性的内容充实到经济法课程中去。

(二)根据企业运行的法律需求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开设经济法课程的非法学专业,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金融、财会等面向市场经济主战场的一些应用型文科专业。在这些专业开设经济法课程,是以企业为主要的知识应用场景的。那么,开设这门课程,就一定要满足企业的有效需求。问题是,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企业一般人员对经济方面的法律的有效需求是什么?在一个日益强调专业分工的社会中,法学专业培养的法务人才当然是为解决专业性的法律实务问题而存在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若有专业性的法律问题,一般来说,会求助于自己聘请的法律顾问或交给自己内部设立的专业法务团队去解决。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事无巨细,企业经营管理涉及的所有法律问题都可以交给法务专业人员解决了事呢?事实上,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在法治越来越完善、法律专业化程度越高的今天,企业无论是对内的管理还是与外部的业务往来,涉及的法律问题很多,也很琐碎。这些法律问题,如果全部交给法务专业人员去处理,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会相当昂贵。而且,经济业务中的一些法律问题,是有很强的时效性要求、必须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处理的。这就决定了企业经营管理涉及的一部分法律问题是需要一线人员在现场进行处理的。二是同一性质的法律问题,在业务性质和经营环境不同的企业之间,往往存在极大的差异性,从而决定着解决问题的法律方案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熟悉业务或管理流程的企业一线人员如果同时具备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往往能更及时更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实质,从而能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发现法律问题或提出解决方案。那么,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哪些法律知识领域是企业一般人员可以也应当熟知的?实际上,我们可以采用排除法。首先,战略层面、较为宏观的企业决策涉及的法律问题显然和一般员工没有多大关系,是可以排除掉的。其次,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法律问题,比如,投融资、并购、公司上市等业务,也肯定是需要外部法律专家专案解决的。把这些问题排除掉之后,在一般员工的日常业务处理中可能会出现的、也需要员工进行初步识别的问题,就是企业一般人员应当熟知的领域。比如,企业采购部门接到供货单位拟定的一份供货合同,对其中的某个具体条款需要当场协商的,就需要具备买卖合同的基本法律常识的一线员工进行问题识别和诊断。大体上说,涉及市场交易的法律规则、各种经济业务活动的合规性要求、企业内部管理的基本法律要求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可以认定为企业一般人员应当熟悉的法律知识领域。

三、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

有了课程内容重构的路径,下面就可以对经济法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具体的建构了。首先,从市场经济要求的法治维度出发,以普及企业管理人员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为侧重点来构建课程内容。这个方面的内容不涉及企业的具体业务活动,带有“务虚”的成分。而且,这部分内容不能只讲法律层面的知识,更多地要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精神实质。以市场经济要求的合同法律制度为例:为了增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应当从合同法对企业交易成本的影响来介绍合同法的法律理念和重大作用。根据上述分析,市场经济的法治维度大体上应包括如下具体课程内容:产权保护与物权法制度、市场交易与合同法制度、企业组织的兴起与公司制度,市场正当竞争与反垄断法、弱势群体保护与社会法、经济纠纷的解决与司法制度。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市场经济的主要法律安排。第二个方面是从企业的实际法律需求出发,根据企业一般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法律问题进行具体的内容设计。这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应该贯彻问题导向,就是说,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角度来发现和梳理常见的法律问题,然后,归纳成不同的类别,形成体系。不考虑企业的行业特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常见的一般法律问题,大致上应包括下列领域: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企业合同管理、企业的劳动人事管理、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的财税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这些内容,构成了企业日常运行中的主要法律领域。根据上述重构路径及具体设想,整体构建的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的内容体系如下:导论:1.市场经济的法治维度;2.法规检索与分析方法。第一部分、把握市场经济的法治逻辑:3.产权保护与物权法制度;4.市场交易与合同法制度;5.企业组织的兴起与公司制度;6.市场正当竞争与反垄断法;7.弱势群体保护与社会法;8.经济纠纷的解决与司法制度。第二部分、辨识企业日常法律问题:9.企业内部治理中的常见法律问题;10.企业合同管理中的常见法律问题;11.企业劳动人事中的常见法律问题;12.企业知识产权中的常见法律问题;13.企业财经税务中的常见法律问题;14.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常见法律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中圣.关于经济法体系问题的研究.中国法学.1991(4).

[2]李正华.经济法的定位与经济法学体系之重构.河北法学.2003(11).

[3]侯丽艳、许彩云.对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设置的重新思考.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6).

[4]陈叶茂、李炼.非法学专业《经济法》内容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法制与社会.2016(7).

[5]曾玉珊.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的若干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2(12).

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范文4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5-0003-0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微观基础。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直接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性的经营活动,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依法纳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读懂财务报告并利用其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是对企业管理者的最基本要求。为此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规定会计学课程为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足以证明会计学课程在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知识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会计学课程的授课对象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学课程是面向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等会计学专业以外的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开设的,这些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未来的工作岗位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认知会计信息和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的能力。为此,构建一个既适合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特点又能满足不同专业本科生多样化需求的会计知识的教学模式,成为会计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的关键点。

二、会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目标不准确

由于专业性质决定了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只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不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所以为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本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成为具有会计意识、能解读财务报告的企业管理者,而不是培养他们成为记账、算账、报账的专业会计人员[1]。目前,许多高校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会计学课程是将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两门课程教学内容浓缩形成的,其教学内容组织主要侧重如何“做会计”,忽视对企业财务报告中项目列示的特点、项目填列的基本方法、各项目之间钩稽关系的理解,更没有涉及如何对财务报告进行分析。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学完会计学课程,只明确了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后按照程序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并编制财务报告。这种教学模式与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对会计知识的需求是不相符的。

(二)教学内容结构体系缺少特色

目前针对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会计学课程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沿用会计学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按照会计循环,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到最终财务报告的形成,分章节逐一地介绍[2]。由于会计学课程既有会计基础知识又有会计要素知识,并将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要素中扩展讲授,这种教学模式即使任课教师能在有限的理论授课学时内将这些内容全部讲完,但由于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没有相应的辅助课程来进行消化和巩固,造成学生无法对会计学知识点形成连贯记忆,从而对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另一种模式则是基于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只需要对会计知识有简单了解即可,安排的课程教学内容只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科目与账户,对会计实务部分只做简单介绍,这种教学模式造成学生难以对会计知识形成整体的理解。在课程结束时,大多数学生只记得如何做简单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对于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最重要的财务报告仍然理解不深,仿佛雾里看花。这种没有针对性、缺乏特色的教学内容,使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各种会计概念、会计原理和会计要素内容及其关系,难以从会计的角度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单一

会计学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任课教师往往担心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不能理解并掌握会计知识,所以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灌输会计理论知识和实务知识,这对于初次接触会计知识的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来说在短期时间内不易理解和接受,很难进入学习状态。由于学生没有体会到会计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所发挥的作用,对会计循环理解不深,缺乏企业实际会计业务操作和符合专业特点的案例分析,加上一般高校对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不安排会计学课程进行实习,导致学生对会计知识难以获得全面的感性认识,感到枯燥乏味,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会计学课程后学生对会计知识仍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三、改进会计学课程教学的措施

(一)明确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

只有明确了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才会有合理的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使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懂得会计信息产生的过程和这些信息背后所反映的经济含义,能够运用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做出生产、营销、投资、融资或其他商业决策。因此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在了解会计学的基础概念后,理解会计核算方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内容,掌握会计信息分析方法,能解读企业财务报告内容,对企业财务报告数据进行财务分析,为企业进行经济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安排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

明确了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不仅决定了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而且还影响到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及就业。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目标主要是各类企业的管理部门,他们不会从事具体的会计工作,但是他们会在工作中运用会计信息,故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像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那样懂得如何记账和算账,也不需要掌握比较多的高深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方法,会计学课程主要应该围绕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循环及解读财务报告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阐述会计基本原理和基本核算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财务报告的阅读和使用,让学生学会使用财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另外鉴于经济与管理类本科各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对会计学课程教学需求有所不同,应增加一些学科相互融合的知识,让学生理解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以便更好地将会计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以讲解财务报告为例,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根据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侧重通过财务报告了解企业的销售状况,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的变动情况,了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便制订生产计划、营销计划和策划方案;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财务报告侧重了解企业资产负债情况和经营成果情况。这样的授课内容不仅向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传授了会计知识及其相关领域最前沿的知识,而且让学生感觉在课堂教学中涉及的会计知识就如同在企业实际工作一样,增加了学生学习会计学课程的兴趣。同时在授课期间辅以会计学习题训练,增强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理解,达到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三)积极改进会计学课程教学方法

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仍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中心,以课外作业练习和实践性教学为支撑。课堂教学组织方式上可以采取将会计知识讲解与企业管理流程介绍相结合、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校内经管综合实践中心模拟实践操作相结合等方式,使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既理解了会计理论知识,又与本专业知识相结合,实现知识的相互融合和利用,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理论教学模块中注重常规课堂教学和启发性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既可以增强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的会计理论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会计实际操作能力,是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对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本科生来说,会计学课程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会计案例教学为辅,将案例教学融入理论课堂讲授之中。如在讲授每一个会计要素后,通过对每一个会计要素的业务处理流程设计一个小案例,并在全部会计处理流程讲授完之后,再设计一个综合案例供学生课后思考讨论。任课教师利用每一节课前时间对案例进行点评,便于学生将自己思考的结果与教师的结论进行比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以逻辑思维的方式对会计学课程内容形成立体概念,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巩固理论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3]。

在会计学课程理论教学结束后,为使学生理解会计核算形式应用,能够阅读简单的企业财务报告,配以实践性教学进行验证练习,帮助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的一部分内容获得感性认识。由于会计工作特点的制约,会计学课程不易安排实地实习,为弥补实践环节的不足,哈尔滨商业大学成立了经管综合实践教学中心,为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学生提供了模拟实训的场所。通过在经管综合实践中心的模拟实训,学生可以在实际动手操作中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操作流程,同时对会计学课程理论知识予以具体化,如会计凭证的填制和财务报告编制等。通过会计学课程任课教师对实践内容深度和难度的不同设计,使学生真切体会到了会计活动的复杂性、有用性和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支撑性。

参考文献:

[1]刘峥.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3).

[2]王风华,桂良军.信息化条件下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0).

[3]赵咏梅.我国高校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财会教育,2012,(14).

收稿日期:2013-12-22

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范文5

关键词: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社会越来越需要既懂专业技术又具备经济管理素质的高级人才。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和教育资源紧缺的双重压力下,在不干扰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前提下,如何把专业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较好地结合起来,是高校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当今高等教育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现在许多高校将管理类课程作为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公共必选课或选修课,寄希望于该类课程的开设让非经济管理类学生了解管理、成本、质量、市场、效益等方面的知识,学会用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为促进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顺利就业发挥重要作用。

一、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管理类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难题

1.绝大多数学生对管理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是潜在需求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现实需求是指已经存在的市场需求,潜在需求是指消费者虽然有明确的欲望,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明确地显示出来的需求。潜在需求是十分重要的,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大部分需求是由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引起的。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不但要着眼于现实需求,更应捕捉市场的潜在需求,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开发措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和具有一定商业意识头脑的非经济管理类学生对管理类课程具有巨大的渴望和需求,所以接受这门课程较为容易。然而非经济管理类的大多数学生由于知识面不够广和接触社会较少,且受专业视角限制,从潜意识中认为只有本专业才是他们未来就业发展的方向,认为大学期间管理类课程与自己毫无干系。

2.专业课程和外语功课的过大压力势必排挤管理类课程

在大学期间,学生除了要完成本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还有大量的实验课程,为了顺利毕业和较好就业,还要努力学习外语,同时还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在这样的多重压力下,大部分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对管理类课程相当排斥,具体表现在许多学生逃课、旷课,在课堂上研读外语和专业课等。

学生不愿意把精力放在管理类课程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受传统认识的影响,除了与过去我们许多部门对科学管理缺乏重视有关,还源于历届学生的偏见、浅见,其中对管理课的轻视就是一种片面的、表面的认识,实际上是用感性认识代替理性认识。其次,这种传统的片面认识,既缘于对专业缺乏全面了解,同时也缘于对各门课程的真正地位缺乏基本了解。入学时,专业教育不足,学生难以准确把握专业,有时只凭直觉,认为本专业与管理工作是两个不相干的范畴。

3.课时较短使得教师难以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

为了体现专业课程的主干体系,管理类课程作为边缘性的课程,在学生培养体系和培养方案中体现不出该课程的意义,与其他课程脱离,且一般限定在20~40学时,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把企业管理的各个章节进行充分讲解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样反而让一部分学生认为是无足轻重的课程,与本专业关系不密切,因而也就应付了事,不是设法真正掌握,而是走过场。这样,便影响了教学效果。

4.学习方法和风格错位

文科解决的是形而上的问题,即人生的目的、意义、归宿,从哲学、宗教、艺术到心理学、社会学等,无不是为人生活的目的作出解释,解决人本身的问题,文科更注重精神层次,而人生的走向是需要精神去引导的。与之相对应,理科解决的则是形而下的问题,作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工具。管理类的学科之于文科和理科在学习方法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说作为一名理科的学生,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思辨能力的获得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那么作为一名文科学生,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获得一种思辨的能力。知识的学习,是观念的更新、能力的获得、智慧的升华的一种途径和工具。这种巨大反差带来的学生学习方法和风格的调整难度极大,而学习方法的不得当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对该课程的兴趣。

二、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管理类课堂教学的建议

1.利用情景模拟或管理难题测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学生之所以对管理类课程不感兴趣,不进行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关键因素是学生的需求处于潜在的甚至是排斥的状态下,这就使得教师在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成为首要任务。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和许多担任此课教学的高校教师的探讨发现,在开始正式讲解相关管理学内容的前期,需要利用情景模拟或管理难题测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情景模拟或管理案例,让学生在较为现实的管理中先对自己的管理水平进行测验,由于情景模拟和案例情节简单易懂省时,而学生都以能够解决这些管理问题而自豪,所以能激发学生的互动热情。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提示诱导(千万不要进行批判),从中找到学生管理的弊端,并进行最终的案例和情景点评,从而让学生有种豁然开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这时,回答好的学生有种无比的优越感,回答存在问题的学生也意识到自身管理水平的缺陷,无论如何,大家都会在这种情景下逐步对管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2.要对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管理类课程教学进行合理定位

学生对管理类课程不重视的总体原因还是对该课程的定位认识存在偏差。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经济管理类课程的确不是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不应存在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体系内,但这不应被视为对管理类课程不重视,我们应该不断完善管理类课程体系及内容。重视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是利于摆正课程地位的一个方面。

其次,应加强专业宣传教育环节,这也是把各门课程的地位包括管理类课程正确置于专业整体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与普通中学相比,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职业性,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掌握一门专业。因此,从学生入学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应该不断宣传和介绍专业,介绍本课程与专业的关系,把这一环节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把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各个教学环节给予恰当的定位,以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避免因片面的、表面的认识而造成偏废。这不仅对学生是必要的,对教师也是必要的,而且教师应该首先把握专业对课程的要求,指给学生以正确的方向。从这个角度讲,如何使课程为专业服务,也应该是教学研究的课题之一。

3.利用案例教学,实现以点概面功效

作为非主干课程,非经济管理专业的管理类课程的学时较短也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对于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说,如何在短暂有限的课堂环节让学生了解到管理学的主要内容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摒弃“满堂灌”的教学理念,这不是解决教学时间太少的借口和方式,这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特性,根据学生自身专业的内容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性教学,既压缩教学内容,达到有限课时充分利用的效果,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其次,也是一个最为关键的解决手段,将商学科的典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引入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体系里,在课程安排上缺乏案例而只是概念性、理论性讲解将比较单调,也是不被学生重视的原因之一。管理学科作为一门科学性、艺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其特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基本手段。再次,利用案例教学可以实现以点概面的效果,可以通过一个企业案例对该企业进行战略管理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分析、生产运作管理分析、财务会计管理分析、技术创新能力分析等。因此选择一些恰当的案例进行剖析既调动了课堂气氛,又实现了节约课时、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最终目的,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有限的时空中全面了解管理学知识。

4.由浅入深,由草根语言到专业术语

授课中,我们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大二之后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管理理论基础较好,对专业术语并不陌生,而非经济管理类学生对经济管理专业术语经常是似是而非,教师认为的非常普通的经管类专业术语对于学生可能是闻所未闻,管理类课程的教师要经常提醒自己“隔行如隔山”这个简单的道理。在课堂教学中,主讲管理类课程的教师要用浅显易懂的日常用语来进行课堂教学,通过讲解让学生基本接受后,再用专业术语进行总结分析。这样学生才能逐步融会贯通,忌用专业术语来直接讲解或用专业术语解析专业术语,否则会曲高和寡。

5.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管理非“学”而是“悟”

管理学课程的学习方法和理科的学习方法有明显的差异,理科更多的是要么静下心坐下来进行逻辑分析推导,要么待在实验室进行实验设计。而经济管理学科是以社会为背景进行的应用性探索,不需要太多的公式定理,如果只会待在教室潜心研读而不去接触社会进行思考和应用,将导致理论与现实的脱轨,这也可能是大家认为管理学科不严谨、教师和学生太浮躁的主要原因。

主讲管理类课程的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管理是“悟”而非“学”,就像《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的作者给我们的启示一样。例如:“宝洁公司推出了6个品牌,飘柔、沙宣、海飞丝、潘婷、伊卡璐和润妍,就算你没有使用这6个品牌中任何一种洗发水,你身边肯定会有人使用,你也肯定看过这些产品的广告。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些问题,宝洁为什么要推出这么多个洗发水品牌呢?这些品牌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通过在课堂上经常给学生这些提示,学生也会慢慢去从身边的实例进行反思。经济管理的学习是以关注身边的实践为出发点的,要让学生懂得将课堂学到的东西应用到身边的生活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国家管理存在的问题、学校班级存在的管理问题及如何解决等,举一反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只有通过“悟”而非“学”,许多管理的道理才能自然而然地进入学生的大脑,成为他们思想体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刘珂.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金锡万.工科专业经济管理类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洪燕云.工科专业《企业经济管理》教学改革的探讨[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4]洪霄.非管理专业“企业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初探[J].常州师专学报,2002,(3).

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范文6

关键词:高校 旅游管理专业 课程设置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社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我国旅游业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和产业融合协同发展,除技术与资金外,最为关键的还是人才资源。当前,许多高校都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是以专业为单位的,专业建设又以课程设置为基础。因此,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通过专业课程这一重要载体和媒介来完成。本文在分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待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有所帮助和启示。

一、我国高校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类本科包括4个专业,分别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其中,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为特色专业[1]。在课程设置上,一般分为两大类,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这些课程一般包括通识课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几大模块。主干类专业课程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广,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心理学等,课程覆盖面广。

我国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从开设到现在已有30多年,已经发展成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大类专业。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是依托其它学科发展而来,学科背景差异较大,有的依托地理学科起源发展,有的依托管理学科而生存,有的依托历史学科而演变,这使各高校往往会依据自身优势来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旅游管理本科所开设的主干课程中,除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等课程较为统一外,其他主干课程差异很大。哪些课程应设为专业必修课,哪些课程设置为专业选修,至今尚未得到统一,目前仍未就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形成共识。

二、高校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和交叉性很强的专业,受学科发展背景的影响,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主干课程五花八门,暴露不少问题。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第一,基础课比重大,专业课比重小,科目门数多,课程过于庞杂,缺乏行业的指向性。据初步调查统计分析:我国旅游专业课程结构比例大致为:基础课约占41%――43%,专业课约占37%[2],主要集中在管理、经济、财务、心理、旅游等课程,而相关技能型课程,以及领导能力、沟通能力、职业素养等有关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设置较少,甚至根本没有开设。第二,实践课比重小,理论课比重大。现阶段,大多数高校都把重点放在理论学习上,在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的教学计划中,对于课程见习和服务技能课的安排较为模糊,实践课明显不足。多数学校的专业实践部分仅为总课时的10%――15%,实习时间多为3――5个月,实践模式基本以顶岗实习为主,几乎没有岗位交叉培训及管理实习,学生很难对行业特征有深刻认识。

(二)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目前,各高校旅游管理本科都以管理学、经济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方向课,如旅行化管理、酒店管理概论、旅游景区管理、会展项目策划与管理等都会涉及到管理学相关知识,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财务管理等也会与经济学的知识点有所重复。另外,部分专业课程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现象时,缺乏有效整合,从而导致不同专业方向课程之间出现基本相同的授课内容,这不仅浪费基本教学课时,还影响教学效果。

(三)课程设置无特色

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包罗万象,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导致专业课程来源多样化,但缺少特色课程。大部分专业课程设置雷同,差异性过小,涉及到的主干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课时大致相同。我国地大物博,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历史沿革变化等因素影响,各地的旅游资源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加之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旅游市场发展状况不同,对旅游人才的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要求也不尽相同。多数高校几乎都没有设置能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将地域文化与专业知识融为一体,且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特色课程,结果导致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存在差距,学生缺乏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课程设置创新性不够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强调创新。在这一背景下,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企业转型升级,旅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这意味着旅游人才需求有了根本变化。旅游教育是旅游人才培养的基地,必须根据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在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课程设置也应作相应调整。然而现在多数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没有与时俱进。大多数高校的主要课程设置仍然是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原理、旅游经济学等。此外,开课计划是本科生入学初期就拟定的,分四年按计划修学分,较少中途变动。这就使课程设置按部就班,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业态发展变化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导致课程设置滞后于行业发展和需求。

三、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

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是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课程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其专业特点进行重新构建。

(一)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

近年来,为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纷纷提出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方案,作为人才培养载体和手段的课程体系也必将随之进行改革。过去那种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的模式已不能满足需要,各高校可根据情况设计诸如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专业选修和实践拓展等课程平台,在平台的基础上设置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和就业意向选修不同的模块课程。在专业选修一块,可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设置一些体现地方特色和行业发展趋势的模块课程。不同的模块可由相应的课程构成。这种课程设置保证了国家教育部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又注意了学科性、专业性、特色化、地方性的要求,更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的价值取向。

公共基础课要加强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基础课内容应围绕专业需求来选择。如大学英语要侧重于旅游行业英语,就不必再开设《旅游英语》,大学计算机要侧重于旅游信息系统的学习等。

在优化课程设置过程中,还必须处理好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教学课的关系,大幅度增加实践课的比例和学生实习学分的比重。旅游管理专业可考虑将实习改为一年,分阶段进行。两次实习时间安排可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而定。此外,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在不同学期安排多次的实践活动,如教学见习、专业考察、校企合作项目等。通过这些不同内容、频率和周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以期达到最大程度发挥实践课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二)以行业需求为依据,减少课程及课程内容的重复

课程设置优化过程中,由于教学时空的有限性,在增加实用课程的同时,必然要精简一些课程。这就要求各高校要整合现有基础理论课程。因此,有些对于专业培养目标支撑力度较小、较弱的基础课程完全可以删减。应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在学生“出口”中作用,对那些已经过时,陈旧甚至是无用的课程进行清理删减,原则上清理的课程门数应占现有课程门数的四分之一左右。这些课程既包括学科专业基础课,也包括专业课程。

为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还要加强对现有的基础理论课程的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如合并《旅游学》、《旅游管理》、《管理学原理》、《客房管理》、《前厅管理》等主要课程。由于旅游管理本科在2012年才上升为一级学科,有关其核心课程的设置,至今仍未形成共识。因此,各高校在课程整合中,还可将那些所包含知识并不是旅游从业人员开展工作所必备的核心知识的课程,从现有的专业课程模块中删除或压缩课时,以解决课程内容重复问题。

(三)服务地方经济,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开发特色课程

旅游管理专业在对课程设置优化时,应在保证基本理论、保留旅游专业最核心与最有价值的学科专业基础上,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结合高校的优势和特色,增设相关课程。所增课程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面向行业的课程,二是面向地方的课程。

面向行业的课程应追踪行业发展的趋势来增设。如随着国民旅游普遍化发展,旅游消费需求多元化趋势明显,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转向休闲、个性化方向发展。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一些相关专业知识性课程。如康乐保健、饮食营养、文博知识、游轮旅游知识等。此外,还应增设一些知识服务型的课程,如旅游策划,用来引导学生依靠专业知识,帮助客户制定线路,实施方案。如旅游信息系统,引导学生如何从信息中获取客户的潜在需求和预测企业的生命周期等,以适应行业需求。

面向地方的特色课程应贴近本地社会经济特征和市场需求来设置。如江西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茶文化研究、湖泊温泉旅游等,进一步丰富旅游专业知识结构,拓宽就业口径。

四、培养岗位能力,注重创新实践课程设置

近年来,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越来越受到行业欢迎。因此,人才培养上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与此对应的课程设置也要注重前瞻性和创新性,不断丰富专业课程的内容。要适应“互联网+”的旅游发展趋势,增加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网络创建、大数据管理等课程的设置。要适应目前旅游需求多元化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关注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策划等创新型课程。要结合各种技能大赛,技能考试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活动,开发创新型课程。

总之,高校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培养的总体蓝图,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据。因此,用全新的思路设计和开发出科学合理、满足市场和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中国旅游教育蓝皮书2016[R].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

[2]姜春红.旅游管理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9)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课程设置优化研究”,编号:JXJG-13-23-10

作者简介:

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范文7

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引言

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思想并根据社会需要确定的人才培养的总体样式,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其他教育内容、课程及内容的组织及实践中的方式方法的总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一级学科,重点解决农林领域的管理活动,目前已在我国54所本科院校开设。近二十年专业改革仅限于内部框架调整,并未依据市场需求从根本上改变原有模式。为适应市场需要,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目标和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梳理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对专业建设的建议。

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1.1 教学模式

1.1.1 理论教学

王雅鹏(2004)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依据社会需求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利用现代技术提升专业层次和水平,开拓区域经济学、农林产品比较优势等研究领域。奚祥华等(2007)提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创新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策略,建议增加基础学科课程,删减重复过时的课程,开设生态环境科学、现代农林技术等课程以及热点问题的专业讲座及发展动态课程。柯水发等(2011)对北京林业大学240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进行课程设置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农林类课程较少,建议压缩基础专业课程,增设农林经济地理学、专业论文写作等课程。

彭艳等(2008)以29名学生4年所学部分课程成绩为原始数据,①基于因子分析得出农林经济类相关课程对学生专业素质影响较大,建议加强宽专业教育,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颜华(2009)具体提出农林院校可采取主修与辅修制度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罗攀柱等(2008)依据我国农林业生产特殊性及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划分为5个模块,②建议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生态和环境意识较强的人才。刘强等(2009)依据市场需求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平衡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比例,增加实务类课程,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务的教学效果。李红(2008)进一步提出各高校应结合实际准确定位,突出学科特色,力争与其他同类院校有所区别。

徐辉等(2010)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案例选取难,缺乏专业的案例编辑,导致理论教学与讨论教学学时分配困难,学生自主性难以调动。建议教师通过业内交流、校际交流、发动学生调查编写等方式增加案例讨论环节,避免单一的理论教学。

综上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核心课程较少,缺乏时代感;(2)重复性课程较多,学生知识面普遍较窄;(3)授课方式单一,讨论教学欠缺。在未来课程设置上,应重点培养新学科,增设农林经济学课程,以专业讲座带动课程教学,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

1.1.2 实践教学

赵锦域(2002)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改革为例,提出全面调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的实验项目,完善实验室建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使专业课的实验学时达到总学时的30%。

黎东升等(2002)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提高教学实践现代化程度,建立以多媒体为中心的现代电子教学系统和以农林经济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为中心的教学研究系统。其后研究发现传统办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存在缺陷,建议开展专业知识准备性教学、随堂性实践教学、阶段性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通过参观和专业生产劳动等方式深化人才能力培养。颜华等(2011)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实践比例过低,建议形成以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重点,社会实践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郑炎成等(2007)结合教学经验发现,实习经费难以落实阻碍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开展的首要因素,此外,实践对象及接收单位选择也是影响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据此并结合费孝通先生社会学理论提出就近选点,解剖麻雀的实践方式,建议在院校周边选择行政村,开展具体连续性调查,节省经费和时间同时保证实践效果显著。

综上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实验室现代化建设不完善;(2)实践教学比例较低,与理论教学及社会需求结合度不高;(3)实践经费及对象落实困难。在未来实践教学建设上,应重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外基地建设,选择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实习单位。

1.2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有助于推动我国农林产业建设快速发展,扭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社会认同度较低的现状。

杨根宝等(2005)结合21世纪我国农林 经济背景及对高等 教育的要求,提出开发学生潜质、培养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注重厚基 础与宽 发展兼顾。郭翔宇等(2009)借鉴部分高校农林经济 管理专业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 经验,提出学校应设计个性化发展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和 职业发展需求。

徐辉等(2010) 总结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敢于创新的精神、付诸创新行动等素质,提出创立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创新教学内容体系、创议探究式教学、创新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和专业认知实景模拟见习顶岗等五种实践模式。王玉芳等(2011)通过对东北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原创能力的调查发现,学生知识陈旧、缺乏课题研究能力是制约原创能力培养的内在因素,提出重视学生原创能力培养、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务实基础知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议。

杨香合等(2010)基于河北省 农业发展,提出构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高地,从教育管理、办学机制、教育结构、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创新,以学术带头人为引导,培养本科学术创新人才。胡云等(2010)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要立足于 应用型高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阶梯状培养模式,构建了一个中心、③三个层次、④三种形式⑤的实践教学模型。

刘惠琴(2007)运用访谈研究、模型构建、量表设计、实证研究等方法对86个高校学科团队进行调研,总结出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创新氛围浓厚是提高中国高校学科团队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结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题研究较多的特点,应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先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创新型科研团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进入科研领域铺设平台。

综上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重在机制的构建,农林院校应打破传统的理论教育,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尊重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开发原创思维能力并付诸实践,上述激励措施比教师单方向从事科研更具有效率。

2 结论与建议

学科建设状况从根本上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建设目标应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支撑区域农林产业建设,满足 社会发展需求。目前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进度较慢,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未来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应集中于如何塑造创新型人才、如何突出学科特色、如何提升社会认同度等方面。农林院校应结合实际,将理论转化为行动,突出专业的比较优势。针对该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笔者建议如下:

(1)创建以本科生为主,教师队伍为辅的初级科研平台。以基础项目为资源,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学生思考、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科研热情,为培养后续人才奠定基础。

(2)鼓励学生参与学科建设。学生视角能真实反映学科发展中的缺陷,建议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科研讨会,依据学生的意见合理改革,使学科发展更符合学生要求。

(3)建立院校间学科交流平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缓慢反映了学科建设理念的局限,校际间交流平台能够为学科建设提供新思路。建议定期举办农林院校学科研讨会,互通先进理念。例如,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种类较多、细化程度高、相关 实习及科研项目丰富,这为其他农林院校提供借鉴。

(4)适当增加与农林类相关的专业课程,减少关联度较低的课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通过课程设置突出学科特色,将经济、管理与技术三者结合,注重实用性,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避免出现宽而不精的学习效果。

(5)强化专业实践。建议将大一学年起每年至少 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专业实习纳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 计划大纲。内容由浅入深,倡导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对专业应用的认知,有助于减少学生在就业方向选择上出现偏差的可能。

(6)实行导师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可建立本科导师制培养模式,并进一步细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例如农林业政策、农林业资源管理、农林业金融 保险等。允许学生依据自身兴趣选择研究方向,使学生对某一领域有较深入地认知。

总之,农林经济管 理学科优势劣势同样明显,扬长避短更要积极补短。未来专业应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完善教学建设,实现人才向高素质、综合型发展。

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建设

本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和大学教学的基础。专业特色是质量与创新的生命线,加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与辐射作用。

特色专业的建设内涵

特色专业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办学水平和鲜明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等特征。特色专业是一所高校所有文化要素汇聚提升的体现,是一所高校办学经验趋于成熟的标志。建设特色专业,是高校在新形势下获得持续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质量工程建设文件指出,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要紧密结合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和课程教材建设,切实为同类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主要建设原则是:强化优势,突出特色。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强化优势为根本,以突出特色为关键,充分体现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改革创新,提高效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强专业建设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办学效益,与相关行业领域紧密结合,探索适应社会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专门人才;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强化专业建设实践成果积累和有效经验总结,主动宣传推广建设成果,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以改革精神推进特色专业建设

笔者所在的华中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历史底蕴较深厚,可追溯至1904年湖北农务学堂开设的财政、理财等课程,迄今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1981年建立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1986年建立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点,1998年设立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批准为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7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特色专业。现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5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0人。特色专业立项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切实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特色专业建设必须与社会背景、产业背景及行业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已难以适应WTO框架下用人单位的需求。当前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实现四个转变:从侧重理论研究型向侧重实际应用型转变,从窄深专家型向宽口径通用型转变,从单科型向复合型转变,从侧重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型向涉农中小企业管理型转变。总之,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以服务三农为特色,与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新形势相适应,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农业大学特色的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掌握农业科技发展的经营管理高级人才。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影响着特色专业建设方向、进程和绩效。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构建了一体两翼培养模式,注重农、经、管知识复合,突出社会责任与创新能力培养,开展课程体系研究与改革,进行课程重组、整合优化,建立了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实践教学模块、专业特色课模块、通识教育课模块、前沿与特色课模块等六大教学模块。

在基础课中,增加数学、计算机等课程学时和难度;专业课中,对重复、脱节教学内容调减优化;实践教学中,新增创新学分,对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优化,独立设课,单独考核;专业特色课模块中,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培养,增加选修门类,拓宽选修课范围;通识教育课模块中,规定学生必须修满12个学分农业科学和素质教育方面课程;前沿与特色课模块中,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及教师科研成果,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讲座,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与前沿,突出专业前沿与特色,开设了农业经济管理专题、农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管理理论发展、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等前沿与特色课程。体现三个强化:强化农、经、管知识复合,文理渗透,拓宽知识面;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突出实践教学,增设创新学分;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爱农情感、兴农责任、强农使命。

与此适应,推进以十多门国家、省和校精品课程三级精品课程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改变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推进问题导向的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灵活运用情景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构建了师生知行苑交流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点,遵循实验实践教学特点和规律,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遵循系统优化、整合集成要求和阶段递进原则,注重实验教学体系系统性,注重实验教学层次性和模块化,注重实验内容新颖性,注重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科学性,突出基础性、提高性、综合设计性三层次,建立了农户经营与风险控制模块、农业金融与贸易模块、农林经济管理与决策模拟模块、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模块四大实验教学模块,形成分层次、模块化、

点面结合、全面开放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高标准建设了经济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企合作共建了6个功能实验室,为实验课程开设提供条件支撑。

以感知见习认知实习实训体验为路径,构建以见习为主的感知实践、以社会经济调查为主的课程实践、以管理模拟及企业实训为主的角色实践三维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有1个教育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和35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为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有效保障。

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和教师科研课题,积极开展经常性学术讲座,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通过教师科研课题带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立项资助、实验教学中心条件支撑,培植学生创新成果。

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围绕特色专业建设需要,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专业建设才有坚实基础和生命力。

学校还先后实施了青年教师八个一计划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等育人工程,教师队伍学缘、年龄、职称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通过科学研究项目建设具有稳定研究方向的学术梯队,培养了科研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将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内容。通过对重大问题研究和探索,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领悟和运用得到内化升华,拓展了学生专业视野,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理解的良好效果。科研项目作为本科生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学生毕业论文选题80%以上来自于科研课题,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整体水平与质量显著提高,近几年省级优秀学位论文获奖率40%以上。高职教师100%为本科生开课,鼓励开设学科或专业主干课程,创建精品课程,主编课程教材。

专业建设责任人在专业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促成学科专业良性循环发展重要协调者。通过其领导的专业团队,把握专业建设指导思想,落实专业建设规划,引领专业在国内同行中占据重要位置。专业责任人应在教学科研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熟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对学科专业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深切体会,有能力站在更高水平上驾驭学科专业协同发展,将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优势引导并转化为专业建设重要资源。

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尽快融入社会是提高学生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请校外知名人士做报告,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实习等,增强学生与社会联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特色专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将国际化教育融入课程、专业实习实践中,形成多渠道、全方位国际化教育机制,通过联合培养、互认学分、选送学生、聘请教授等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在国际化教育中受益。与山东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设立了国际 教育 实习学分,鼓励学生走出国门,完成学业。

特色专业建设 实践的思考

建设方向明确 农林 经济 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应突出地域特色、突出农林特色和突出人才培养复合式、 应用型与国际化特色具体设想,围绕 社会需求、区域需求,在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培养等方面多做文章。

建设定位准确 面对现代 农业科技和经济 发展的两大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新要求,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和改革以及学生的就业去向必须有准确定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学生知识结构须与农业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一致,符合国家农业发展对人才要求。

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范文8

 

一、农业经济转型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一)农业经济向专业化、多元化和全产业链模式转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的追求产量目标转变为质量、数量和综合效益的协同多目标,农业产业的发展也逐渐由过度分割的分段式农业向全产业复合型农业产业转型。这种转变一方面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农户有效衔接起来,将小农户通过产业化模式联合起来融进大市场、参与大流通。另一方面,这种转变将农业产业链条产前、产中和产后联结起来,形成了“六次产业”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由传统的原料供应部门向工业加工、环保、旅游、休闲等领域拓展,一、二和三产业的界限日益模糊。这就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工业、旅游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专业人才,使之具备全产业链经营与管理知识以及交叉学科知识和职业能力。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转型,需要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这已经成为转型时期推进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工农关系的转化,农业经营发展需要培养新型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农业是工作辛苦程度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比较效益却较低的行业。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实施细碎化的均分耕地资源的配置方式,进一步使农业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所以,农业领域很难吸引到专业人才。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日益缺乏,谁来种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吸引新型职业化经营主体成为“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而职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链管理者必然成为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提升的重要基础。这种转变既要求农业经济发展由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共同参与,同时需要以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共同推进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7]。与此相适应,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要求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职业能力、农业资源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应对市场风险能力都要高于传统的小农户,使其能够在复杂交错的经营环境中获得更高的经营效益。因此,培养新型职业能力人才就是要培养其成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致富的带头人、领路人,带领专业的“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建民族品牌,打造和推动农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全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转型时期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渐萎缩、非农化趋势明显

 

这一问题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需要。首先,从农业院校农业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设置情况看,非农化趋势突出,工商管理、会计学等非农专业迅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农林经济管理学院中专业招生人数日渐萎缩。其次,从课程设计上看,一些反映农业经济特色的课程逐渐消失。例如,一些传统农业特色的反映交叉农学知识的课程,植物学、畜牧学、林学等课程已经被排除在一些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农产品贸易、农业推广、农村金融等农业经济管理特色专业课程,在一些农业经济管理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被削减课时甚至多年未开课。再从学生就业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90%都去了与农业有关的行业或部门。但是,进人21世纪以后,进人农口工作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0%。这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趋萎缩,特色和优势逐渐丧失。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服务于农业的技能不断被弱化,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农业经济与其他学科融合较差

 

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越来越突出交叉学科融合与创新,这些新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经济转型和产业延展要求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交叉的综合知识和职业能力,需要交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教育平台。但是,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单一、专业面窄,社会实践缺乏,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随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向非农倾向发展,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务农、亲农、服务农业经济的意识淡薄,能力弱化。培养的人才只懂基本的企业会计知识、企业管理原理等通识知识,缺乏农业特色和服务转型农业经济发展的职业能力培养,导致其在职场竞争中缺乏特色和优势,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经营和管理的需要。

 

(三)传统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单一

 

首先,从当前农业经济课程设置上看,缺乏应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系统设计,尤其缺少与企业互动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不具备独立的顶岗实习能力,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积累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之一些教师常年“足不出户”搞教学,而目前教科书更新速度较慢,教材上的农业经济知识落后于实践的问题突出,其培养的学生能力必然远落后于转型经济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也是很多学生感觉部分课堂知识“学无所用”的原因所在。从授课方式看,目前普通高校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多学科综合知识的串联讲授,主要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没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但面对转型时期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很难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标准答案。这些新知识难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反映,需要紧密结合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和规律的追踪研究、总结和报告,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深入相关企业及部门进行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技能,形成与农业经济岗位可以对接的职业能力。

 

三、职业能力导向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模块化培养体系设计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是综合性的职业行动,区别于通识教育、职业培训[8][9]。应对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在兼顾高等院校优势和特色基础上,重点融合和互动教学模式改革,培养目标既要强调厚基础、宽专业,同时要突出强调农业特色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按照模块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形成职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块

 

从高校学生培养的学历层次看,本科生为主的金字塔结构已经被打破。近年来,本科生规模缩小、硕士研究生规模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基本稳定,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学员结构呈现梭型的特点。本科招生规模严重缩减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适应农业经济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现实,高校学生的培养需要按照层次结构、按照“精专深”原则培养,重点拓展职业能力培训。其中,本科层面人才培养突出“精”度,重点在于突出对小规模本科学生核心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抓住核心精品课程内容的传授和基础技能的培养,按照精品思维打造基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层面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度。在突出相关方向的广度知识基础上,需要加强硕士生研究方向农业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专业化的学习,保障其在实践中能够独立解决农业经营管理中的难题,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博士层面则要有“深”度,这一层面需要掌握较为精深的复合专业知识,能够独立、系统、开创性地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复杂、关键性问题,并形成开创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潜在能力。

 

(二)搭建职业能力导向的交叉型课程体系模块

 

需要按照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发挥农业院校学科特色优势,搭建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目前,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主要按照文科、理科和工程类设计,形成了农学特色专业、畜牧兽医特色专业、食品科学特色专业等优势学科。这种割裂虽然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但是不利于培养适应性强、就业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打破这种割裂的学科分界,以农业经济管理核心课程为基础,整合全校其他学科核心课程优势,将优势学科资源按照专业需要设置为集群优势平台,并按照卓越式或者精英式教育模式重点培养,架构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能力之间的桥梁。例如,农业食品经济专业方向,重点培养方案以农业经济管理系核心专业为基础,实现农学系、动物科学系、食品工程系等学科核心课程交叉融合,并采取小班授课和专题授课方式,从食品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相关课程的系统设计,搭建集群式核心课程体系平台和配置师资力量供学员选择。在学分设置上,除了通识课程、经济理论等基础课程外,还需要增设必修的农学类核心课程、畜牧类核心课程和食品工程类核心课程,满足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建立职业能力导向的翻转式教学模块

 

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动手操作能力强,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激发积极性和投人精力,为此,需要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热情。教师要革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设计。课堂改革就是要告别“课堂干讲”“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的传统三部曲,需要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转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优质资源开展教学。教师的责任在于理解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学生在课前领取任务,自主学习并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实现信息知识的综合、凝练与传递。将课堂和实践场地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场所,包括知识运用、答疑解惑、总结提升。

 

(四)完善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块

 

要走出课堂、走进生产一线,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互

 

动。生产实践环节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对接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要通过走进生产一线,直面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促进学生消化吸收理论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互动增加学生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直面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其中,农业经济的经营者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主体之一,包括专业农户、农业企业人员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这一部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多学科核心知识的专题讲解,需要根据经营者面临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培训。其次是农业经济管理者,主要是省、县、镇(乡)村等各级农业经营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或者服务人员,主要针对农业经济政策、农业全产业链管理核心专业知识和核心技术进行专题讲解。第三,农业经济研究者和从事农业经济职业教育的人员。这一层面主要是通过对农业经济前沿理论、方法和交叉学科核心知i只与技能的系统培训,使之成为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主体,既要侧重学员对前沿理论和知识跟进学习,也要加强这类学生的交叉学科知识的补充学习,提升其研究和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⑴毛迎春,黄祖辉.中国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趋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4-16.

 

[2]吕立才.我国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非农化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4(3):22卜223.

 

[3J李万木,谢明荣.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教育之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20-21.

 

[4]王雅鹏,杨涛,张岳君.农业经济转型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丨几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5.

 

[5]史金善.新时期农业面临的新问题和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农业科技管理,2005(2):74-76.

 

[6]王守龙.复合型人才与专业创新型人才比较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70-176.

 

[7]钟真,谭玥琳,穆娜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研究一基于京郊农村的调查中国软科学,2014(8):38-48.

 

[8]蒋乃平.对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1(10):18-20.

 

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范文9

关键词:高校 经济管理 实践教学 基本功用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6-163-02

1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企业部门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完成的《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显示,国内有半数以上的社会用人单位在实际招聘中,录用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比例超过10%;受调查单位中仍有91%的社会用人单位表示,今后将继续招聘经济管理类本科层次的毕业生。而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底进行的人才需求信息汇总和分析显示,像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及企业管理等专业列在社会需求最大的前50个专业之中,即使在目前金融风暴的不利影响下,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量依然超越其他热门专业,继续排名第一,而对于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用人单位最重视的依次是综合素质、实际能力和专业知识。 因此,如何培养出具有高综合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成为我国高校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2当前各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综合能力较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不能快速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造成这一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育体制及传统理论教学为主,实验实践教学为辅的观念培养的学生主要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忽略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导致学生不能很快适应社会的新要求,二是大多办学单位的实践教学往往只浮于形式,没能发挥其真正的实践效用,三则是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育的结合研究不深入,课程体系设置和安排上存在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2.1实验实践教学被弱化,专业实践技能培养被忽略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可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一般来讲,专业主干课属于实务性相对较强的课程,需要设置大量的实践环节来辅助理解与掌握,但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大部分专业主干课的实践课时在整个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现以某经济管理类高校2004年教学计划为例,将其开设的部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的课时比例等列示如下表。

(2)专业实践教学学时包括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课时与独立实践环节中的模拟实习、阶段实习、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课时(不含毕业实习)。

上表数据表明,实验实践教学相对理论教学而言地位相对弱化,表现如下:

(1)专业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较低,最低为电算化专业的15%,最高为市场营销专业的23%,说明专业实践意识不强。

(2)每门专业主干课平均课时较少,特别是电算化会计专业,仅为77课时,其中实践教学课时为20课时,这意味着该专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从事的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简单的上机实验,课程考察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技能的培养被忽视了。

(3)专业主干课实践教学课时占该门课程总课时比例普遍偏低,最低的是保险专业的15%,最高的是工商管理专业的32%,次高为市场营销专业的30%,这说明专业特色并不明显。

2.2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课程体系和真正实用的模拟教材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特别是会计学,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求,国家定期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但模拟实习软件系统及教材却跟不上政策调整的步伐,导致在新的经济政策环境下许多模拟教材过于陈旧,漏洞也较多,这样即使教师能通过备课使理论教学与经济理论与政策变动相切合,模拟实习教材却难以及时进行更新,这就使得实训的政策依据与最新经济政策脱节,达不到理想的实习目标和要求。

2.3经费原因导致硬件设施难以支撑大型数据库及模拟教学软件的有效运行

由于经费的问题,极少部分学校硬件达到当前主流要求,而且大多教学单位由于硬件老化等问题导致难以支撑模拟教学软件的有效运行。例如,SAS、neurosolutions等教学软件要求硬件配置高,而硬件配置问题导致该类软件运行不畅,影响实践效率及效果。

2.4对实践教学研究不够深入,教学模式滞后

当前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校内实践主要表现为“实验教学依附于课程教学”,实验内容更多表现为对课程内容的验证和重复,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创新性试验项目匮乏;校外实践主要表现为“粗放式的社会实践与实习”,由于校外实践环境不稳定、实习经费严重不足,大多数学校的校外实习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导致出现了“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实践目标得不到很好地实现。

2.5 缺乏既能上理论课又能上实验实践课的师资

实践课对师资队伍的要求很高即要有较专的业务素质, 又要具备专业岗位的技能, 熟悉生产实践, 不但能从事或参与相关专业技术的开发工作, 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但对大多教育单位而言,往往理论课与实验实践课程分别由不同的老师进行授课,这更不能使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有效的、完美的结合,无法达到教学效果。另外,由于某些教师在社会上专业实践本身不足,就更不能上好实验实践课程,因此“双师型”教学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刻不容缓。

2.6实践基地功能受限

一般来讲,大部分高校并没有为经管类专业学生设置类似其他理工类院校专门用于实践的实习工厂、车间或实践中心,而一些有能力承担专业实践的校内基地,也只是一门心思的完成部门的工作计划任务,不愿主动和相关专业合作开发实践项目,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资源上的浪费;一些校内基地即使具备了实践的条件,但由于没有实践计划、实践(验)大纲,或缺少实践老师指导而搁置;部门间的协调也人为的设置了障碍,严重地影响了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总而言之,要切实抓好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实践教学质量,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通过积极探索实践教学规律,构建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3经济管理类实验实践教学的基本功用

3.1实验实践教学五个阶段的基本功用

经济管理类的实践教学分为五个阶段,即课程基础实验阶段、专业基础实训阶段、专业综合实验阶段、情景模拟实验阶段以及专业社会实践阶段。

(1)课程基础实验阶段是实验教学的首要环节,这一阶段属专业基本技能培养阶段,随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均通过课程基础实验阶段进行传授,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理论基础,并学会如何用其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相关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2)专业基础实训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进行综合利用,使学生通过专业基础综合实训对本专业的多门课程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专业基础实训是专业技能的综合培养阶段,应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进行,专业基础实训在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对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和求职都会有一个积极的帮助。

(3)专业综合实验阶段是在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后,实验教学环节中所进行的一种创新式实验过程,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于学生而言,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提升和发展都是在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的教学形式多以在教师指导下的科研和学术活动为主,要求尽可能多的同学能够参与并具备一定质量地完成这个阶段的实践活动。

(4)情景模拟实验阶段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对相关专业模拟完成企业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及销售等实战场景,锻炼学生的实务操作运用以及商务谈判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和控制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一阶段是对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训和研发式实验的补充和完善。

(5)专业社会实践阶段是指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实际从事一项调查研究或管理模拟实践活动,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管理实践活动的了解,锻炼学生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训练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本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使学生能自主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系统地进行创新性、实践性尝试,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2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复合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有效方式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产品的生产、成品的销售三大主要活动和人力资源、财务、物流活动三大辅助活动。因此,作为一名统揽全局的经济管理人才,仅仅掌握经济管理的某一方面、某一局部的知识,是很难担负起其职责的。即便是那些只承担经济管理的某一方面、某一局部功能职责的管理人员,若仅具备所承担职责直接所需的知识,而很少具备或不具备其他相关知识,也无法满足其工作角色的要求。这表明,经管类人才是复合性人才,而不是单一知识结构型人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尽管各经管类专业除开设专业课程以外,也开设了若干相关专业的课程,但是学生学习这些课程往往是分散的、孤立的。未能找到一种适当的方式使学生将所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综合贯通并进行运用,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而实验实践教学的引入使学生通过参加具备先进理念的综合型实验实践,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软硬件、ERP沙盘以及会计电算化等学习手段,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管理的情景、建立竞争意识,参与经营决策。将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结合起来,从而在受到良好的专业理论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对经济管理类及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活动系统地进行实践性尝试,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造就适合市场需要的复合型经管类人才。

3.3实验实践教学突破了经管类教学活动时空的局限

在实验实践教学五个阶段中的专业社会实践阶段中,虽然可以使学生很好地感知在一个特定情境下活生生的现实, 对知识的理解有所帮助。但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 学生虽在真实的情境中, 但往往处于被动的位置,由于企业要保守商业机密,致使实习生无法深入、完整地接触企业的运作过程,大部分时间耗费在的、简单的服务性工作中,学生在这项实践教学活动中所付出知识与能力的综合程度很弱,在专业知识的运用与专业技能的锻炼方面收获甚少,实习活动大多流于形式。此外,不少企业担心接受实习生会影响自身的正常工作秩序,将接收实习视作一种负担,致使高校很难联系到足够的实习单位以满足扩招后日益增多学生的实习要求。加上由于实践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能接触到专业实践活动的某个环节或某几个环节,无法系统地、完整地认识与把握专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而实验教学方式的出现,如实践教学中的“ERP 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管理,会计专业在实验室中按照实际会计业务操作流程,设置不同的会计岗位,进行会计业务的流程模拟。这种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知识应用、技能掌握、经验积累、职业意识等复合型能力具有非常好的作用,使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突破了原有时空的限制,为其从根本上摆脱目前的困境创造了条件。

3.4实验教学缩短了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

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需经过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两个阶段。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环节,使得许多经济管理类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很难解决实际工作的的问题,短时间内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要经过一段较长的磨合期与适应期。从这种意义上说,高校对这类人才的培养只是进行了第一阶段的任务,而没有完成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第二阶段的任务;产出的不是经管类专业人才的成品,而是经管类人才的半成品,从而导致学生所学与社会实际相脱节的情况,进一步导致人才培养效率的低下与人才培养周期的延宕。实验实践教学的进行,不仅可以使经管类专业学生构建起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可以使其经济管理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实验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资助(立项编号:0831078))

注释:

钪炯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碓评创新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

试论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 年第1 期.

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范文10

关键词:经济类非会计专业 会计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早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高等学历教育中,会计被赋予愈来愈重要的地位,1998年教育部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将会计学课程作为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和其他有关专业的主要课程,高校的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一直将会计学设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从事会计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承担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可能还包括不同学历种类、不同学历层灾的教学,特别是近些年高校扩招,教师的工作量增加较快,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和有限的学时内,使经济类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掌握会计理论与方法,全面了解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资金运动,培育他们有效运用财会信息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理性导向经济决策的能力,确是有待深入探讨的教学研究课题。

一、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设置原则

从理论上说,非会计专业开展会计教育的动机一则是考虑到会计理论知识与财务会计工作实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即会计的普遍适用性;二则是基于不同学科内在逻辑联系而架构本学科知识结构完整性的需要。非会计专业开设会计课程实施会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期望学生通过学习会计课程,理解掌握会计这样一种价值信息核算技术,培养他们对经济数据的认知能力运用能力,拓展思维,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符合高等教育培养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培养目标,这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业人才”有明显差异。

非会计专业,根据学科方向、针对不同专业知识结构要求,一般开设2—4门会计课程,作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学时学分有限,教学中不可能完全移植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故课程设置应符合人才培养方向和教育目标的要求,结合专业特征,与专业要求相衔接,注意与其他课程的互补与渗透,突出教学重点,安排适中的会计教学内容、教学难度,并采用与教学对象相协调的教学步骤与教学方法。

二、合理设置各门会计课程

在整个大学本科阶段,经济类非会计专业开设的会计课程一般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有的专业(如应用经济学科类的专业)还开设行业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各门课程之间注意有机衔接,每门课程安排适当的实验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延伸至实践或实践模拟,具体设置见下表:

三、优化教学思维与教学内容

从学科划分看,会计属管理学科,经济学是其基础,反过来会计又服务于经济学。在对非会计专业教授会计课程时,不能就会计将会计,特别是第一门会计课程——会计学,需要运用经济学等学科知识进行课程导人和会计专业知识点的讲述。会计学课程内容分三个层面:一是会计基础理论与会计方法;二是从企业成立、经营活动主体过程到财务成果核算及年终决算;三是会计信息加工程序。按学生理解能力,掌握循序渐进的三个关键点:会计对象;会计帐务处理;会计报表,逐步使学生学习掌握会计主体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运动及其相应的会计处理、理解并合理运用会计综合信息,并通过一定的实验教学,切实培养学生运用会计信息思考经济问题、理性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

在接下来一个学期开设的行业会计中,减少或删除会计基础理论和基础会计方法论部分,突出各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要求,按不同行业特征安排教学内容。如金融专业开设的金融企业会计,重点在于金融行业主要业务核算,以及外币业务、长期投融资中的债券业务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的外贸会计,重点在于商品流通核算、对外贸易业务核算、外币结算等。

财务管理课程划分三个部分:基础理论、财务主体理财环节、理财专题;对经济类非会计专业一般教学重点放在前两个部分,突出财务估价、资本成本资本结构、(长期)投融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等内容。对学生来说,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理解可能较难一点,教师注意掌控教学广度与深度,在基础理论与投融资部分可以安排章节论文,安排2个学时进行讲评,了解学生学习掌握情况,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财务知识,评析客观经济生活中的一般财务现象。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根据专业需要与经济动态安排专题讲座、实地观摩、模拟实验等,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他们做一些有关方面的问题研究。

会计报表分析课程注意与前面课特别是财务管理的衔接,对于将该课程作为主干专业课的经济类专业,比如金融专业,更要注意做一些铺垫与补充,除课程主体内容(会计信息分析方法论、单项分析与财务效率分析、上市公司综合财务分析)外,增加完全成本(制造成本)与变动成本比较、会计控制、会计法规、传统行业标准等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客观理解会计信息,正确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会计信息,在实验教学中,重点安排对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财务判断提出建议等内容,开展投资理财模拟实验,有条件的参与国家、地方和院校举办的模拟实验竞赛。在此需要说明一点:对于不开设会计报表分析课程且会计学课程中未曾展开报表分析的有关专业来说,可将报表基本分析理论与方法、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指标及其运用等内容安排到财务管理课程中。

四、改进并充实教学方法

会计本来是专业性强、知识结构逻辑严密、实务性强的专业,面对非会计专业学生,受学时少、教学条件短期内难以改观等制约,制定适宜的教学策略、采取灵活相应的教学方法,非常需要教师潜心策划、精心安排。

笔者认为传统的“粉笔+黑板”方式,利于老师掌控课堂教学节奏,演绎思维推理过程,逻辑关系清晰,关键知识点易于展开,仍不失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同时,现代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加大课堂容量,处理图、文、声、像,而且成熟的教学软件能够很好地演示会计学课程中的会计核算流程、账户体系图、账表、实物等内容,这样可加深学生的印象,活跃课堂气氛。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教学软件系统的运用,可追踪资本市场行情,方便地演示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范文11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2003年11月,教育部统计学专业的专家达成以下共识:无论是理学类还是经济管理类的统计学专业由于培养目标,知识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差异,难以互相取代。相应地,统计学的教育模式也就分为两类:一是按照理学类学科的特点设置课程,培养学生掌握通用的统计方法和理论的数理统计专业。二是按照经济类学科的特点设置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既懂数理统计方法、又懂经济统计方法,并能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手段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的经济管理类的统计人才。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在现在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对复合型和应用型的经济管理类统计人才的市场需求更大。

一、当前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目标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统计人才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当前,我国很多经济管理类高校的统计学专业是经济管理类统计专业,授予的是经济学学位,办的却是数理统计专业或半数理统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开出了大量的数学类课程且学时占的比重较高,过分强调数学基础和现代统计方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主要根据数理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要求制定,数学类的课程中统计学的知识点不多,由于数学前后承接性强的特点,学生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数学知识,造成学生应用能力差,实践性不强,毕业生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缺乏整体性

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注重学科交叉,造成统计学专业学生只重视对本学科的知识,忽视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应用领域狭窄。二是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重复较多,统计应用能力的深度不够。三是教学方案层次不分明,导致课程设置及内容在不同层次的统计教学之间无明显区别,降低了教学质量。四是统计学教学还存在把经济管理类统计专业课程设置成数学化的不良倾向。五是实践教学内容相对于理论教学内容比重不够,造成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六是与国外主流的统计学教学相比,教学内容没有很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所需的新要求、新知识和新方法。七是经济管理类院校没有结合自己的办学优势、地区特色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自主选择应用领域和专业方向,统计人才培养的特色不突出。

3.师资知识结构亟待更新

一部分原先计划统计专业毕业的老教师,数理基础薄弱,现代统计方法欠缺,统计软件不擅长,势必影响了学生的数理能力和统计分析能力;另一部分数理统计学专业毕业的年轻教师,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功底薄弱,势必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这两种现象最终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足。目前这些教师受繁重的教学工作量,学历提高等原因所限,难有更多的精力去更新和深造新知识,师资知识结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统计专业发展的瓶颈。

4.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目前,一些院校统计实践课程和现实情况联系不紧密,没有真正达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环节往往疏于组织和管理,多流于形式。

二、经管类统计学专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按照教育部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要求构建教育教学体系。“宽口径”旨在培养学生既能胜任基层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日常统计业务,又能从事市场调查、经济预测、信息分析和其他经济管理工作。“厚基础”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的理论基础、计算机基础、统计学基础和数学基础。“重应用”旨在培养学生应用经济理论和统计方法去处理问题的能力。“高素质”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2.围绕培养目标调整、优化课程体系

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应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与其它选修课,本文着重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的课程的设置提出建议。(1)专业基础课:统计学专业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课相对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来说要求应该更高些。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要求也要高于其他经济类专业。普遍开设的课程中可只保留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会计学三门课程。其他经济学核心课以及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2)专业主干课:为了防止课程内容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相互衔接不好,照搬理学类统计专业课程的倾向,建议将现有的多门方法类课程设置为《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抽样技术与应用》六门课程。对理论方法类课程的讲授应与统计软件的应用密切结合,对最基本要求的统计方法类课程,主要讲授统计技术、基本思想和具体应用,不作过多的数学证明与推导。对统计方法的数学背景感兴趣的学生,学校可以开相应的选修课。(3)应用类专业主干课:为防止应用类经济统计课程分得过细,建议开设《国民经济统计学》和《企业经营统计学》等两门主干课程。各校还可根据自己的特色选开1-2门应用类专业主干课。

另外,在课程的结构上,还要强调数学、经济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应用四个方面课程的有机结合。在专业课程设置时,须保证专业核心课程有足够的学分和课时;对专业选修课程,各校可按自己的特色设置。对其他选修课,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等进行选择。

3.构建“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五位一体”的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课堂实践教学、集中模拟实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毕业实习。课堂实践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集中模拟实验主要指学生毕业前在模拟实验室的综合模拟业务实习;社会调查主要指市场调查;社会实践包括参加国家规定的调查诸如城乡住户调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人口普查等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毕业实习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到今天,统计的范畴已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几乎无所不包,它被广泛用于研究社会和自然界的各个方面,而且它在现代化管理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统计学的应用就越加广泛,高素质统计人才的需求就越大,我国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对统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完善,才能更好的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才能促进统计学科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刘忆宁,杨丹江,段复建,谢永安.电子信息类院校统计学专业建设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

[2]伍长春,宁自军,杜欢政.应用型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1).

[3]冯利英.统计学专业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4).

[4]曾五一,肖红叶,庞皓,朱建平.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统计研究,2010(2).

[5]向书坚,平卫英.30年来我国财经类院校统计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统计研究,2010(1).

[6]徐群芳,顾光同,张香云.关于统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8(13).

[7]孙清岩.统计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对统计学性质的再认识[J].统计教育,2007(8).

[8]程土富,杜金柱.对统计学的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统计教育,2005(7).

[9]李金昌.关于统计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几点思考[J].统计教育,2005(5).

[10]王振龙.我国授予经济学学位的统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1).

[11]曾五一.关于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的若干问题[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4).

[12]全国统计学专业(授予经济学学位)课程体系讨论会在天津召开[J].统计教育.2004(4).

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范文12

关键词: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思考

 

体育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体育产业所蕴藏的巨大商机,所带来的巨大利润,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个新兴产业的巨大魅力,伴随北京申奥成功和中国加入WTO,它已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最有活力和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当前,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经营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培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高等院校适时创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是高等教育及时满足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解决我国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的重要措施。本文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体育经济专业人才为指导思想,就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提出初步设想,为培养中国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参考。

1创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必要性

1.1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要

我国迈入WTO已经第六年了,服务贸易全面对外开放。论文大全。由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更由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古尽优势,以至于国外体育产业营销“大鳄”不仅在我国同行中遥遥领先,而且居高临下,超前于我国体育产业自身的发展。如NBA成功登陆我国,在体育市场开发中“独领风骚”,在我国重大赛事商业化动作中纵横捭阖,对我国运动员的商业性包装与无形资产开发等等都开创了成功先河,这些现象既反映了我国体育产业资源正在大量流失的现实,也充分反映了中国缺乏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是何等的迫切。

1.2是08年北京奥运会等大型赛事的迫切需要

国际经验表明:在当前生产力水平状况下,商业化运作是像奥运会这样重大赛事获取经济效益的唯一途径。但不等于说只要从事商业化运作就能赢利,关键在于什么样的人来从事这种商业化运作,能否具有素质高、数量足的专业化人才。把奥运会这一潜在机遇转化为现实效益的严峻任务,促使我国必须尽快着手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1.3是全球体育产业发展的共同需要

体育产业已成为全球性的产业之一。它不仅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而且带动了传媒业、建筑业、交通业、通讯业、娱乐业等行业的发展。体育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吸收了大量人员就业。各国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也需要大量的组织管理人才,尤其是既懂体育、又会外语,且善营销的人才。英国有十几支足球俱乐部已成为上市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意大利的AC米兰足球俱乐部、德国的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也先后上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体育产业的营销正在逐步走向规范,相应地也促进了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因此,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已成为各国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举措。

1.4是体育院(系)学科结构改革的需要

大多体育院(系)都设有体育教育专业,近期又设置了如运动训练学、体育保健康复、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学等专业,但这些专业基本上是以运动生物学和教育学科为基础,不涉及到经济学、营销管理学等理论,也就不能培养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调整,各级各类学校对体育师资的需求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体育院(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将越来越大。因此,部分教学条件硬件差、学科结构不合理、培养模式陈旧的院(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众多体育产业部门对其急需的体育产业专门人才望眼欲穿,所以,体育院(系)应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为学校和学生赢得新的发展空间。

2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

2.1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掌握体育产业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宜到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企业、体育娱乐业、体育中介机构等部门从事体育产业的开发和管理者、体育经济人、以及跨国体育经营人才、国际性体育经营组织决策人才和国际性公司体育运动行销部门策划人才。

2.2 体育产业人才培养规格

2.2.1专业素质要求

系统地掌握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聚合思维能力与较宽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游戏法则;掌握会计、财务、法律、管理、决策分析和营销等知识;掌握体育资产管理、体育赞助、国际体育营销、体育经济学、体育活动策划与管理、体育市场相关法律政策、体育经济、体育旅游与健身等知识;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的读、听、说、写能力、并通过国家六级水平考试;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并通过国家二级水平考试。

2.2.2综合素质要求

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意识和良好的聚合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能力和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对各种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知识背景和国际沟通交流能力。

3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式

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新型体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式实施“平台式教育”:第一为基础平台通识教育管理,即公共基础课程,同时可规定选修一定学分,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注重“综合性、多层次、可叠加”。第二为平台课程。即专业基础课程,突出“基础性、技能型”。按照体育大类培养设计。论文大全。第三平台为专业方向课程。体现“灵活性、先进性、扩展性、专题性、小型化”的特点。第四平台为任选课程。开设背后型的、针对性强、内容和体系小型化的任意选修课程,旨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4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以全面提高学生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为中心,以“社会需求、课程改革、发展素质”为目标建立课程体系。论文大全。课程总课时2500—2600学时左右,总学分为150学分,课程分为通修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和活动课程、素质课程。

4.1通修课程。通修课程是指高等院校各专业必须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外语课程、计算机基础及应用。通修课程总学时数为550—57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2%。计30学分,占学分的20%。

4.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指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相应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的课程,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分为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也为限选课程。本专业必修课程中专业主干课程8门,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法学、体育经济学、体育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学、工商企业管理、经济信息论、货币银行学。一般必修课7门,包括体育公共关系、网络经济、统计学、体育场地与设计、发展经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信息论。选修课程13门。包括体育概论、体育法学、健身理论与实践、资本论、财政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体育投资、计量经济学、体育竞赛学、西方经济学、体育广告学、体育政策学,限选6—7门。专业课程学时数为1000—120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40%,计60学分,约占总学分的40%。其中必修课程学时数为625—65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5%,计20学分,占总学分的13%。

4.3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是指根据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特点以及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原则而开设的课程。本专业设置体育学体系、营销学体系、管理学体系三个专业方向课程,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到二个专业方向课程。总学时数为500—520,约占总学时的20%,计25学分,占总学分的17%。

4.4实践与活动课程。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各种经济活动中运用的课程。包括市场调查、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实习、市场咨询、军政训练、勤工俭学、毕业设计、生产劳动等。活动课程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课程。包括科技活动、社团活动、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总学时为450—468学时,占学时数的18%,计20学分,占学分的13%。

4.5素质课程。素质课程是指选择跨系科的有关课程,以体现“文理渗透、文文渗透、理理渗透”的综合性素质培养的要求。总课时为300学分,不计入总学时,学分计入总学分,计15学分,占总学分的10%。

5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我们知道,教学计划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有了目标定位,有了课程设置,还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个专业的建设不能没有教材,教材的好坏对学生预习、复习、讨论的效果有直接影响。针对目前教材建设普通落后和缺乏的状况。可以让教师以专题、讲义、、教材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在教材上多方论证,尽量选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要求教师努力提升理论与科研水平,解决教材不足的问题。在教学中,应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市场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将实践活动贯穿于平常的教学中,适应课程目标与要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如与体育公司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参与市场调查,进行大型赛事的策划,了解体育公司的运作。在教学的过程中,各学校可以把新的科研成果有针对性地运用到教学中去,与商学院、外语学院、体育专家等座谈、沟通、交流,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 设置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对策

6.1 体育院(系)设置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需要政府、学校和体育部门的通力合作。

6.2 加大投入招聘或引进有关人才,组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核心和骨干队伍。现有部分教师根据自身条件自学或进修有关专业课程,尽快适应教学要求。

6.3 要立足于体育院校和综合类大学联合办学,走出去请进来,实现横向联合与资源共享,还可以由用人单位与体育院校联合,采用委托培养方式,培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6.4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生源,应按同等普通高等院校分数线录取,将体育测试成绩作为参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文化基础差的状况。

6.5 可在有关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的高等体育院校试办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以取得办学经验,形成办学模式与特色,然后逐步推广。

6.6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不但要适应新时期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还要着眼未来,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未来大型赛事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 俞继英.体育产业指导[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73

[2] 马杰罗(美).市场营销[M] .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3] 韩德昌.市场营销理论和实物[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4] 黄汉生,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3):57

[5] 刘 威.专业经营人才培养——我国体育产业专业化发展的关键[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3)

[6] 于 杰等.体育产业经营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