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时间:2023-06-06 09:32:09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范文1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课程改革;《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一、制订课程计划

由于当今时代,电器普及,电工与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涉及,所以各工种的技术工人都应该具有一定电工基础知识。所以电工基础成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专业的重要必修课之一。将电工基础和其他相关课程衔接起来,将电工基础内容分出层次、阶段,这样讲授时可以将各层次、阶段相互渗透、融合,便于学生学习理解。

教材是一门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目的的信息载体,在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电工基础教材能提供给职校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以及实验所需的基本技能。当前我国电工基础教材的不足有:传统知识偏多,扩展的新知识少;单元电路分析的知识多,缺乏对综合性电路的全面分析。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对教材的改革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教材基础性。重视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阐述,同时以丰富例题加以训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语言做到通俗易懂。阐述问题时,描述的语言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助学生轻松理解课本的知识。

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于其性质,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时,应当重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当前的中职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这一大弊病应该受到重视,并及时改革。在基础性试验阶段,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电路实验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动手进行实验。

参考文献:

[1]唐素霞.对职教《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改的探讨[J].成功:教育版,2013(18).

[2]王立艳,陈艳华,王文杰,等.基于工作过程“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13).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范文2

【关键词】典型工作岗位 岗位群 专业方向 专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045-02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及市场培养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合格人才。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很短(一般在校学习两年,顶岗实习一年),如何使其在短时间内更高效地获得符合企业需求的岗位能力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因此,通过对毕业生、企业的相关调研,了解新形势下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典型工作岗位的新变化,才能对课程及教学方向做出相应调整。

一、典型工作岗位探究意义

典型工作岗位分析是专业改革的前提。只有了解毕业生就业去向、从事的典型工作岗位,才能针对不同工作岗位确定专业能力需求,进一步映射相应课程;才能及早让学生了解专业典型工作岗位,可以让学生早日规划自己职业生涯,树立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内驱力;才能针对不同岗位需求,将专业细分方向,对职业能力具有相似需求的岗位归为一个方向,使得职业教育实现精准化、高效化,实现在更短时间内培育出专业化人才。精细化的培养也可以集中学生精力,提升其技术深度而非泛泛而学。

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典型工作岗位新变化

(一)家电维修市场紧缩。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是职业教育一门传统的专业,其曾经的职业定位包含家用电器维修与销售、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电工等,其中家用电器维修是学生就业创业的主要方式。据调查,学校电子专业毕业生是本市家电维修店的主力军。而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加快,集成度越来越高,老旧家电维修的需求也逐渐下降。

(二)家电维修方式更改。传统家电维修业,更注重元件的更换成本,因此对维修人员的技术也有更高的要求。而随着市场的变化,劳动力的成本逐渐攀升,有时甚至超越更换器件成本,对于一些家电生产企业设立的售后服务点,电路板成本就更是廉价。所以综合各种因素,家电维修商家为了节约时间和用人成本,“换板”逐渐替代了“维修”,故对维修人员的技术需求和数量需求都有所减少。

走在发达城市的街道,传统的家电维修店与钟表维修店一样,逐渐消失,而偶有的一两家也成了“老古董”的象征,市场对家电维修的技术需求更多的回归到了县级或欠发达地区。因此,对电子电器专业典型工作岗位进行深入了解,并及r调整专业方向,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市场新需求,能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电子技术人才。

三、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典型工作岗位调研

市场的变化深刻影响着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推动了专业方向及课程的改革。经过深入周边地区相关电子企业及近五年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进行调研,了解周边区域电子专业典型工作岗位,并邀请行业专家对相应岗位能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对应的核心课程。

本次调研得到的典型工作岗位共五个:家电维修工、电子电器设备操作工、制冷设备安装与维护人员、电子产品装配与检修工、电子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人员。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家电维修工,其专业岗位能力需求包括: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能力、电路分析能力、常用工具、仪表(如万用表等)使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知识、常用小家电拆装与维修、音响设备拆装与维修、空调(制冷设备)拆装与维修、电视机拆装与维修;对应的课程有《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测量技术》《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日用电器产品原理与维修》《音响设备维修技术》《电冰箱、空调器原理与维修》《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等。

第二,电子电器设备操作工,其专业岗位能力需求包括: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能力、基础电路分析能力、常用工具及仪表仪器使用能力、计算机绘制PCB电路图能力、PCB制板工艺、SMT设备操作及维护能力;对应的课程有《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电子测量技术》《protel2004项目实训及应用》《PCB制板与工艺设计》《SMT表面贴装技术与工艺》等。

第三,制冷设备安装与维护人员,其专业岗位能力需求包括: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能力、基础电路分析能力、常用工具及仪表仪器(如万用表等)使用能力、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能力、中央空调选购与维修能力、变频技术、电动机检测与维修能力;对应的课程有《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电子测量技术》《制冷设备原理与维修》《中央空调设计与维修》《变频技术》等。

第四,电子产品装配与检修工,其专业岗位能力需求包括: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能力、电子电路分析能力、常用工具及仪表仪器使用能力、电子产品装配及检修能力;对应的课程有《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测量技术》《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电子整机装配工艺》《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等。

第五,电子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人员,其专业岗位能力需求包括: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能力、常用工具及仪表仪器使用能力、电路装配及焊接能力、家用电器拆装与维修、家用电器选购与销售能力等;对应的课程有《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日用电子产品应用于维修》《典型电子整机与电子产品营销》等。

四、立足典型工作岗位,改革专业方向

依据“能力为本、课岗融通”的教学改革思想,并结合以上调研及分析结果,可将五大典型工作岗位分为三大岗位群:(1)基于电子产品(主要是电路板)的制图、装配、质检、调试、检修等岗位归为电子产品生产制造岗位群;(2)基于电子电器的选购、安装、维护、销售、售后等岗位属于电器应用与维修岗位群;(3)基于电子电器设备的运行、保养及维护等岗位属于电器设备运行维护岗位群。根据三大岗位群,将专业方向确定为:电子产品生产制造、电器应用与维修、电器设备运行维护。

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重构符合岗位实际需求的课程体系,并将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融入教学实践活动。教学方法上积极采用任务驱动法、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让教学环境最大化接近生产实际,有效推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另外,由于三大方向的专业基础课接近,所以专业细分应在二年级或一年级下半学期进行,让学生对电子技术产生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能力倾向,进而选择符合自己发展的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的明确选取更利于学生明确就业目标,在学习和认知上有的放矢。而另一方面,专业方向对职业素养、就业指导提出的要求也有所差别,这些都应体现在所配备的文化基础课上。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的专业改革永远在路上,只有紧紧跟着市场的变化,寻求顺应时展的专业方向,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才能真正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才能让专业的发展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郭雄艺,关景新,梁国均.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范文3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性强,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到电子技术教学中来,可以让学生以主动、实践的方式学习该课程。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子学课程组通过合理组织理论教学、合理安排《电子工艺实习》进度、改进实验和《电子工艺实习》的验收考核环节等诸多教学方法的改变,突出工程教育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电子技术;CDIO;教学方法;教育理念

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简称CDIO)这种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成果。该模式让学生主动地以实践的方式学习产品的研发、产品的设计、产品的运行整个过程,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多方面具有工程师的素养。对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国内很多高校将CDIO理念融入到该课程教学模式中。黑龙江工程学院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专业教育进行一体化设计,将《数字电子技术》与《EDA技术》两门课程有机地融合为一门课程《数字电子与EDA技术》,将《电工电子工艺实习》和《PROTEL实习》有机地融合为《电工电子工艺实习》[1]。广西科技大学基于CDIO理念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考核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2]。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改革《电子技术综合设计》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3]。东北林业大学基于CDIO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4]。南京工程学院将CDIO融入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模式改革中,使理论教学、实验课程与课程设计相辅相成进行[5]。浙江工业大学基于CDIO教育工程模式下进行了“模拟电子技术”授课体系改革,该体系分成课堂授课、课外辅导小组授课、建立课外兴趣小组授课这3个层次,具有诸多优点[6]。河北工程大学在CDIO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对电子应用系统项目实施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对项目训练教学中的项目体系结构、项目训练方式、项目训练成绩评定、项目指导过程及项目空间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实施模式进行构建和实践[7]。经过实践证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后,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项目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学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均得到了提高[8-10]。

1《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优点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性强,有很多通过学习、实践易于实现的电子产品,如秒表、节日彩灯、简易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直流电源、智能声音放大电路等。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到《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电子产品的思考、设计及实现,从电子产品的研发到产品运行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后,《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教学具有以下优点:1)能加强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2)该教学方法的实施能建立起学生在现行教育中缺失的工程意识,激发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转变学习态度;3)该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4)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引入CDIO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

把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到《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任课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工程知识与能力,这样才能在《电子技术基础》的课堂教学中提供恰当的工程实例。另外,学生在实践过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具备工程实践经验的老师能及时给学生提供经验性的指导。一般来说,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子学课程组采取了“传、帮、带”的措施,青年教师上讲台前必须跟经验丰富的教师听课并助课,课程团队同时还为年轻教师指定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指导。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对教学方法、工程实例进行讨论和共享。另外课程团队积极鼓励工程经验少的教师到企业单位参观,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工程项目,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2014年春季学期,课程组教师去同辉电子有限公司参观;2014年秋季学期,课程组教师去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测中心参观;2015年春季学期,两位教师去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测中心进行实际操作培训。通过参观和培训,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2.1根据工程实际,确定课程教学内容

1)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去除《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里陈旧的教学内容,比如集成电路的内部结构,突出集成芯片的外部特性与应用。

2)理论教学内容模块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突出计数器模块,学生可以进行秒表设计;突出寄存器模块,学生可以进行节日彩灯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突出直流电源模块,学生可以进行直流稳压稳流电源和充电器设计;突出波形发生和振荡电路模块,学生可以进行简易信号发生器设计;突出运算放大电路模块,学生可以进行各种运算电路和滤波电路的设计等。具体模块化内容与实践性项目如表1所示。

3)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中均加入电子线路的仿真。《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教学中加入仿真,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电路原理,比如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启动振荡过程。在《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中也引入仿真。学生在实验室搭接硬件电路前,利用仿真帮助学生掌握实验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及电路参数的测试方法,如放大电路的交直流参数的不同测试方法。仿真完成后,学生再进行硬件电路的实验环节。加入仿真的方法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通过理论与实验结合的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

2.2将《电子工艺实习》贯穿到整个《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电子技术教学体系中,《电子技术基础》与《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是分别开设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或者《电子工艺实习》)是一门单独的实践类课程,这种课程设置的本意是让学生重视实践课程,但是这种课程设置却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理论与实践分开,课程进度不做协调,并且一般课程结束数周后才进行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或《电子工艺实习》),不利于学生连贯性、持续性的学习。课程组将《电子工艺实习》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安排在同一学期,《电子工艺实习》安排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后,内容为稳压稳流电源设计与制作,该内容涉及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直流电源这一章节的内容。在理论课程未讲述到时,就下达设计任务,学生可以自行预习这一章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理论课程讲述完负反馈放大电路后,给学生安排稳压稳流电源的仿真与印刷电路板设计任务,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电源电路仿真和印刷电路板(PCB)的设计。在讲述完直流电源内容后,学生即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际的电路焊接与调试工作。焊接与调试时,每位同学做出一个电源成品。学生自行进行调试工作。最后学生进行实习报告的书写、分组讲解稳压电源的功能,提升整个实习的理论高度。经过《电子工艺实习》,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兴趣。

2.3改进实验和《电子工艺实习》的验收考核环节

CDIO其中的一个理念是团队合作能力,课程组采用口试答辩和现场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口试答辩和调试过程强调每个组员的作用,每位成员承担的任务不同,讲解及调试的重点也不同。调试通过后还要进行设计报告的提交工作,通过设计报告的制作提高学生的科技写作能力。

3结束语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范文4

关键词:教学改革;弱势学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092-02

一、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背景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呼唤适应“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观和学习观[1],而工科专业直接面向工矿企业的研发生产,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背景,尤其是包括光电子在内的电子科学与技术这类支撑现代社会信息科技的前沿学科,具有专业知识更新快、理论基础要求高、实践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对社会高新技术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而培养涵盖光电子专业基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也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2,3]。

近年来许多高校先后开设了与光电子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但受客观办学条件和主观重视程度的影响,各个院校的光电子专业(方向)发展参差不R,专业课程设置各有差异。中国矿业大学作为以矿业为特色的高等院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起步较晚且基础薄弱。本文以矿业院校背景下本学科从无到有至目前近500在校生规模的发展为例,以光电子方向相关课程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更好地设置和发展弱势学科的本科专业课程,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推动学科发展,实现“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偏应用”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

二、合理规划“光电子”专业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要兼顾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所涵盖学科范围极广,是以信息处理为目的,以电子、光电、光子器件为核心,包含物理理论、材料工艺、器件系统等研究内容的完整学科体系。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以“微电子”和“光电子”作为主要专业方向,相对于微电子方向的课程内容比较固定单一、本科阶段无需配套硬件实验等情况,光电子方向所面临的问题要复杂困难得多,其研究领域“广”、相关课程“杂”、所需硬件仪器“多”,因而合理规划“光电子”专业课程设置,既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又可推动弱势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二者密不可分,人才培养是最终目标,而学科发展是必要途径,合理地设置和建设专业课程,是学科发展的主要内容,学科发展好了,才有实力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利用人才优势和影响,又可更好推动学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二)课程设置以“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偏应用”为指导

针对光电子方向“广、杂、多”的特点,将其作为电子科学与技术弱势学科发展的重点方向,从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两方面考虑,制定了“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偏应用”的教学原则,同时也作为光电子技术相关课程设置的指导思路。这一指导思路,既是遵循国家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指导方针并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4],更是适应包括光电子技术在内的电子信息科学发展迅速与交叉融合的特点,同时考虑本学科方向实力较薄弱的现状和发展解决面临困难的实际需要。

光电子方向专业课程设置需要满足“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原则。所谓的“光电子”专业方向,广义上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之下除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之外的多个二级学科(方向),甚至还包括与其他学科交叉衍生出的学科方向,既要与微电子一起承担本学科“厚基础”的教育任务,更要肩负更多的“宽口径”任务,同时也是着眼于学科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光电子方向专业课程设置还应遵循“重能力、偏应用”的教学原则。这尤其适于弱势学科的实力现状和发展要求。以我校为例,学科专业体系的基本格局是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优势学科集中在煤炭能源相关的矿建、安全、测绘等领域,在59个本科专业中,2002年首次招生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典型的弱势学科,在所属的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4个一级学科中,发展落后于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其他3个学科。在本专业设置初期,部分专业课程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承担甚至直接采用其他专业的课程,而随着师资力量的增强和专业课程的调整,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微电子和光电子专业课程体系,但就现阶段来看,本专业学生就业后直接从事光电子技术研发的人数很少,绝大多数还是作为光电子技术直接或潜在的使用者。可以说,“重能力”是促进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而“偏应用”是学科基础薄弱与实力有限的务实之选。

(三)课程体系宜采用多层次三位一体结构且内容环环相扣

针对本专业光电子方向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兼顾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偏应用”的原则,并广泛借鉴国内外高校课程设置经验,采用了核心课程、专业选修/限选课程、其他相关课程的多层次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包括激光原理与技术(48学时)、半导体物理基础(40学时)和光电子技术(40学时),专业选修/限选课程包括光电检测技术(40学时)、半导体光电子器件(32学时)、微波技术(48学时)等,其他相关课程包括电子信息学科概论、学科讲座和专业综合实践II(微波与光电子)。

本专业学生在第一、二学年已系统学习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大类课程,打下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厚基础、宽口径”专业基础知识体系,且在第一学年开设了《电子信息学科概论》,为学生专业学习提供了方向指引。第三学年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由专业类转入具体专业学习,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激光原理与技术》、《半导体物理基础》继续夯实“厚基础”,而《光电子技术》侧重“宽口径”。第四学年则加入与光电子相关的《光电检测技术》、《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微波技术》、《学科讲座》,这些课程全部或部分承接了《光电子技术》,进一步加深和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从学科实力和学生就业两方面进行考量,教学原则围绕“重能力、偏应用”;同时依托优势学科加强专业综合实践教学,设置2周时间的《专业综合实践II(微波与光电子)》,采用师生双向选择和分组形式,自主选题并完成较综合的设计,所需设备依托利用国家修购专项等经费而建立的光电子、微电子、微波等实验室。

三、结论

综合以上我校专业在光电子方向本科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做法和成果,主要有以下心得和建议:(1)在弱势学科发展中要兼顾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以“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偏应用”的教学原则和思路为指导;(2)课程体系设置,宜采用核心课程、专业选修/限选课程、其他相关课程的多层次三位一体的结构;(3)课程内容设置,符合教学原则,做到环环相扣,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人民教育,1999,(07):4-7,12-13.

[2]明海,陈博,章江英.大力加强光学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光学、光电类高等人才的培养[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4,17(04):15-18.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范文5

一、引言

电气传动技术课程群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课程主线之一,其课程包括“电机学”、“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数字控制技术”、“电气传动控制技术”等。课程的数量多、相互衔接和耦合紧密,因此对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所需基础、课程内容、掌握程度、时间安排和实践方式方法等都需要合理设计、规划和实施,否则出现一个环节不合理,就会影响整个教育质量。

目前,高校的教学改革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个是宏观层次,即研究某一专业的课程规划和设置,以该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为牵引,提出全周期的总体课程规划和时间安排。例如,文献[1]讨论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及毕业后的服务对象,对专业四年中应当学习的公共基础类课程和专业技术类课程进行规划设置,但没有考虑课程的具体内容和统筹衔接。另一个是微观层次,即针对某一门具体的课程,提出相应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如文献[2]、[3]等分别讨论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方法,这些研究都是从课程自身建设的角度出发,都没有考虑该门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接口关系。而课程群是处于二者之间的一种课程体系,它既讲究内容安排,又讲究衔接关系,集系统性和个体性于一体。现有的教育科研对电气工程专业的课程群系统教学方法鲜有研究。因此需要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的最终培养目标,对课程群中的各个课程的课程内容和授课时序等进行统筹安排,才能在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

二、电气传动技术课程群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在掌握电气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实作、工程计算、仿真建模等方面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同时具有归纳、评估、处理各种资料信息并加以利用的能力。

电气传动技术课程群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分支方向必然要配合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电气传动技术课程群方向的实际情况,可制定电气传动技术课程群的分培养目标为:在掌握电路、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基本知识与实践方法的基础上,能够系统深入地掌握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控制技术的理论基础以及对电气传动系统进行数字控制的编程基础;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门专业知识实现对电气传动系统的分析、计算与仿真,最终完成电气传动系统的软件、硬件设计与制作。

上述培养目标决定了电气传动技术课程群融合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现代交直流电气传动技术以及数字控制技术等多个方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在有限的教学周期内需要多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规划才能更好地完成。

三、电气传动技术课程群教学内容统筹规划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课程群中的各个课程和课时虽然安排比较多,但是,一方面各个课程内容上交叉重复较多,另一方面仍然缺少电气传动技术所亟需的一些教学内容,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梳理和统筹规划,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为此采用以下措施。

(一)课程设置调整

取消“电力拖动基础”课程,把课程中的传统电力拖动部分的内容并入到“电机学”中进行讲授。把“现代交直流调速控制技术”课程调整为“电气传动控制技术”课程,课时由60学时调整为40学时,并新增40学时的“电气传动控制技术综合设计及实践”课程,以强化学员的综合分析、设计和实践能力。新增40学时的“电气数字控制技术”课程,使学员掌握电气传动控制所需要的单片机、PLC等方面的数字控制知识。

(二)课时及课程内容安排

“电机学”的课时由122学时调整为110学时,精简合并有关直流电机特性、特殊用途的直流电机、变压器的并联运行和不对称运行、非正弦分布磁场下绕组电动势中的高次谐波及削弱方法等部分内容,强化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和交流异步电动机电力拖动部分的教学内容,使得被取消了的“电气传动”课程中与传动电力拖动控制相关的内容在电机学中进行了补充。

“电力电子技术”作为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除了为电气传动技术课程群服务之外,还要为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群服务,因此其教学时数保持60学时不变,但是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删减部分基于晶闸管器件的教学内容,增补电气传动控制技术所需要的SVPWM、多电平控制、间接直流变换等内容。对于四大基本变流器以及PWM控制技术的内容仍然作为重点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讲授。

调整后的“电气传动控制技术”变为40学时,删减PWM控制和变流技术部分的内容,该部分内容由“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统一讲授。

(三)教材调整

由于课程及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因此对各个课程的教材也进行调整:

“电机学”的教材改为自编教材《船用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改为王兆安编《电力电子技术》第5版;“现代交直流调速技术”课程调整为“电气传动控制技术”后,选用的教材为阮毅、陈伯时编写的《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4版;“电气数字控制技术”课选用的教材为:韩俊峰等编写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和王阿根等编写的《电气可编程控制原理与应用》。

(四)课程时序安排

课程群中的各个课程,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有的课程需要其他的课程作为基础,因此在开课顺序上要合理安排,否则在授课和学习上都会造成困难。

电气传动技术课程群的各个课程中,“电气传动控制技术”及其综合实践应当是终极课程,其他课程都是为该课程服务并作为该课程的基础,因此应在其他课程之后开课。此外,“电机学”是所有其他课程的基础,应当在课程群中最先开课。因此在课程时序安排中,应当把握以上基本原则。

四、结语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范文6

关键词: 电子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建设

1.引言

常州工学院立足于常州,服务于长三角地区,该地区是国内电子行业和产业的发达地区之一,对电子类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随着该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步呈现出多样化和高层次化的要求。面对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升级要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成为当务之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符合口径宽、适应性强、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大等要求,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十分重要。

2.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相关高校、社会的需求,以及学校与专业的具体情况等各方面因素,并以行业技术进步、企事业单位需求和毕业生的反馈为参考依据。

通过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调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理论基础实、口径宽、实践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的全面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以综合素质培养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统筹编排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市场对电子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信息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设计、制造与生产实践能力,具有不断学习进步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能够及时跟踪并掌握新理论和新技术,在电子电路与系统、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半导体工艺等领域从事分析、设计、制造与测试等工作。为了实现以上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计划的制订尤其是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3.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实现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体系模块化、层次化的应用能力培养体系。

课程体系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分为学校级、学院级和系部级三个层次。学校级通识课程模块层次教授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基本数学能力、英语能力、物理能力、计算机能力及思想道德法律等基本知识。构建以电气学院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层次为电类一级学科为基础的知识结构培养体系,学院基础的培养为知识面的拓宽打下良好基础。系部级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培养为毕业生的就业和继续深造提供专业技术知识。分级课程建设体系造就了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理论知识雄厚、专业技术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等特点。

(2)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建设。

专业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基础课程和实际应用课程两个层面,除了必备的工程数学与物理知识外,在专业知识方面,逐步建立电子材料、制造工艺、电子器件、基本单元电路、宏单元、子系统及系统的课程体系,打通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知识培养通路。以半导体物理和器件物理核心的课程体系构成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理论基础,为制造工艺和电路设计提供知识的基本结构。以信号与系统、电路设计与测试的核心课程体系作为电路的理论基础,为电路方面能力的培养形成电子系统的知识基本结构。知识结构的分层次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养体系覆盖了整个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能力点,全方位培养毕业生的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能力,重点培养从系统角度审视具体电子技术的能力。

(3)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干的专业课程体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可以划分为两大体系:第一是半导体材料、器件和制造工艺;第二是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在半导体材料、器件和制造工艺上,除了传统与新型集成电路方面的应用,还与相关新型电光源、光伏材料与器件、光电材料与器件在知识结构上具有互通性。均以半导体材料为核心,引申到其他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在理论与实际应用和制造工艺上具有相似性。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涵盖了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的电路与测试方面的内容,在电路方面,新型电光源的器件、核心芯片、驱动电路等,光伏器件与电路、光电子电路与信号检测,与标准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具有共同性。在测试方面,涵盖了电学测试与可靠性测试,完整地建立了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的基本概念。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另一个特色是在设计与应用电子系统时,具备其他专业所不具备的电路工艺与器件的底层知识,从而在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中具备更强的理解能力。

(4)全方位的课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设置理念,在课内实验、课内实践、独立授课实验、课程设计、科研实践、实习及毕业设计等方面全方位构建实验实践体系,重点培养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除了电气学院的实验中心和实验室外,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有两个专业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和集成电路测试实验室。为教学、科研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主要提供学生在系统设计、电路设计、器件与工艺实验等方面的专用软件。集成电路测试实验室主要提供电路测试、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工艺等各方面的实验。在电子技术的材料、器件、电路设计、制造、测试等流程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在实验室开放上,实验室开放给所有教师与学生使用,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与参与毕业设计。

(5)教学与科研结合,校企结合的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体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师承担了多项纵向与横向项目,系部鼓励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科研项目,为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实验实践平台和科研平台,从而从项目角度提供给学生实训机会。在校企产学研联盟方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紧密联系常州和周边地区的企业,如银河电子、天合光能、常州普美、常州欧智等多家企业,形成校企联盟。参考卓越计划的实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经常邀请外校和企业专家对学生开展前沿性科学讲座与培训,为毕业生的能力培养和就业提供指导。

4.实践的效果

通过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重点进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并通过多年教学与科研实践,进行以下方面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1)完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立材料、器件、工艺、电路、测试和系统的能力点分布。

(2)从社会需求角度和人才知识结构出发,逐步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增强课程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减少或删除部分实用性不强的课程,增设社会急需的专业课程。

(3)强调应用能力培养,强化理论知识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的能力。

(4)探索开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集中性实践环节和创新环节,探讨校企结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根据对本校历届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九成以上的毕业生去向为长三角地区,平均每年有20%的毕业生进入国内知名高校读研继续深造,其余进入各企事业单位。通过对接收毕业生的各高校、企事业单位,以及毕业生进行的调查和反馈,本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能够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促进毕业生快速进入新领域和岗位,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5.结语

通过几年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逐步得到了发展和优化,梳理清楚了本专业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分布更系统化和体系化,并通过实践进行了验证和完善,为毕业生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伟,杨恒新,蔡祥宝,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研”结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科技信息,2013(9):218-220.

[2]杨东晓,章献民,韩雁,等.电子工程类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分会2010年论文集,P20-28.

[3]沈为民,孙翎,杨凯,楼俊.“电子科学与技术”多样性人才培养.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9:66-72.

[4]张培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信息与电脑,2013,03:200-201.

[5]阮凯斌,刘银春,张洪.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施.时代教育,2012(11):28-29.

[6]殷景华,曹江,宋明歆,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信息技术,2007(6):17-19.

[7]邸志刚,贾春荣.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体系改革及构建.中国电力教育,2013(7):59-60.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范文7

关键词:高职电工电子;课程衔接;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要全面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满足企业的需要就应该在专业领域入手,突破传统的片面追求理论体系严整性的意识限制,努力凸显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的本质特征,不断在专业课程建设中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各种新器件、新电路、新技术、新工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电工电子”课程是学院工业分析技术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学生继续学习“仪器分析”、“工业分析”“分析仪器维护”“化工原理”等专业课的基础。由于没有的针对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的教材,而且教学模式多采用传统的理论授课的方式进行,没有实践环节,造成学生在学习电工电子课程中学习兴趣不足,感觉与本专业毫无关系。从适应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我们对原有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使电工电子课程能更好的与工业分析技术专业衔接。

1 原有的电工电子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电工电子”教学都是以电专业的模式完全复制,没有针对其他专业的教学倾向性,所以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学模式陈旧,完全依靠老师的上课讲授,没有任何实践教学环节。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过于枯燥[1]。其次,教学内容没有体现专业特色,完全的按照现有教材进行,没有取舍没有重点,没有和工业分析技术专业后续课程进行衔接。第三,教学方法没有创新,不能做到与时俱进,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 更新教学理念,制定新的教学课程标准[2]

根据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的特色,学院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在“电工电子”课程标准中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电工电子”课程能更好的衔接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的后续专业课,而不再孤立的学习电工电子课程。在原有的教学目标中加入实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正确识别与检测方法、焊接技术基本技能、以及低压电器使用基本技能、通过对电子产品的安装及调试,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应用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在专业学习化学分析仪器中做到简单的对分析仪器的维护。

3 建立适应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的电工电子教学体系

3.1 教学体系的改革

根据新的教学课程标准,结合工业分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特色,将“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体系设置为:基础学习,专业学习和实践学习三部分。

这种教学体系的应用,体现了“电工电子”课程服务于专业的宗旨[3],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1.1 基础学习。重点学习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电工仪表;常用半导体二极管器件;信号产生电路;电动机;放大电路等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1.2 专业学习。工业分析技术专业专业课中需要的光电管,信号放大器,电磁搅拌,迈克尔逊干涉仪,测热辐射器,辉光放电管,惠斯通电桥,FID检测器等,进行专业讲解学习。

3.1.3 实践学习。常用的常用的电子仪器仪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毫伏表、万用表、兆欧表、晶体管特性仪等)的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掌握连线技术、焊接技术和EDA仿真技术,达到技术技能培养的目的。

例如:在讲解电子系统一般组成结构中,以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的马弗炉为讲解对象,画出它的电子系统组成框图,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讲解它根据不同要求配备相应组合部件和控制程序的典型电子线路。在讲解半导体二极管时,改变以往的只讲授普通二极管的结构及其基本电路,改为简单介绍二极管的结构及其基本电路,重点介绍特殊二极管,尤其是变容二极管;光电子器件;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结合工业分析技术专业中仪器分析课程光电倍增管的知识,二者相辅相成,学生在电工电子课程中学习到了专业课知识。在实践课程中教授学生掌握二极管的辨别,同时学生在拆装分析仪器的时候,协助专业课老师指导学生了解仪器的结构。

3.2 构建专业实训模块,完善学生学习成果

电工电子面向工业分析技术专业,与该专业多门专业课结合紧密,为满足专业课的需要,将电工电子实训课程设置为两个教学模块[4]: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

基础模块中重点掌握万用表的使用,万用表电路板的焊接和组装,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专业模块中强调与专业衔接,与分析仪器维护课程的专业教师共同完成分析仪器的维修,在维修分析仪器的时候,电专业教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寻找仪器故障的原因,配套相应的电子元器件,对仪器信号显示器进行焊接维护,并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实践学习。

实训内容的广泛性和专业性是实训课程的关键。在练好使用万用表的同时,掌握基本的焊接技术,专业实训中在工业分析技术拆装实训室和分析仪器室中完成。

4 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模式,每一个教学章节的开始以工业分析技术专业常见分析仪器为开始,从分析仪器的讲解进入本章知识,采用PBL教学模式,教师向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内容,学生通过图书馆资料查找和网络查找的方式,找到类似的生活中常见的仪器,并做成ppt课件的形式,在课堂上交流,教师完成相应的原理的讲解。实践教学中采用小组竞赛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老师人为设置分析仪器故障,各小组在实践教学中进行竞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的学好电工电子。

在电工电子的教学改革中,为满足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的专业教学,我们的教学团队进行了很多的教学尝试,使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更加牢固,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军英,王静,王吉贷.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14-15.

[2]李秀兰,杨宏韬.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2):79-80.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范文8

关键词: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208-01

改革和开放使我国的电子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电子行业驶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电脑和自动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对电子产品生产和技术维修的专业人员需求越来越供不应求,超尖端技术和技术过硬的高级人才更为奇缺。鉴于此,全国各专业职业技术院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加大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以便更多更快的培养专业技术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目前我国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为技校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此,笔者客观分析了技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技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大部分技校电子电工专业毕业生的总体情况看,专业理论知识不是很扎实,操作技能不是很强,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是很乐观,具体情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基础知识不牢固

电子电工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是电工基础和电子线路等,由于教学内容很抽象,逻辑性又很强,导致电子电工专业课枯燥无味,中职生感到难学,没兴趣,以至于很难学懂,也找不到学习的技巧,所以大多数中职生感到电子电工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内容不好理解和掌握。对各种电子产品的结构、电路内部结构、电路工作原理等专业性极强的内容,更是觉得难上加难。因此,大部分中职生在电子电工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普遍感到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

(二)专业操作技能不过硬

由于大部分中职生在电子电工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掌握得不够好,所以大部分中职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不是很过硬,如维修维护技术不佳,方法简单,缺乏实践经验;又由于实践教学设备不是很充分,缺乏熟练的理论知识,使得大部分中职生仅仅靠死记硬背电路工作原理和电器电路内部结构,闭门造车,一知半解,更不能举一反三和贯通融会,以至于学习三年后不能或不敢单独从事家用电子产品的维修。

(三)毕业生就业安置不理想

对一般的技校生来说,入校前都想着在校学到一技之长,就业安置到比较理想的岗位,对毕业安置充满了美好的憧景。但是,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安置工作并没有入学前想象的那样美好。由于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等都不特别过硬,所以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难胜任各种电器维修、质检、专业维护等技术要求极强的工作;他们毕业后一般只能到各类生产电器电子类产品的工厂从事一般性的普通工作岗位。这样的普工岗位一般技术要求简单,大多重复操作,工作时间一长就感觉枯燥无味,工资不会很高,也没有发展前途,与理想中的工作岗位差距较大,因此,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会离开学校推荐的工作,自己去寻找认为更好的、更合适的工作。这样,一是对技校产生一种怨恨心理,二是使技校的声誉受到了损害,从而影响技校的招生工作,不利于技校的发展。

二、技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一)对所设置的专业合理定位

一是重新明确定位本专业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要摸清技校生自身的素质,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去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技校生经过三年的电子电工专业学习,对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结合技校生自身的素质,充分考虑社会对该专业的实际需求及技校生毕业后的工作需要,使电子电工专业的专业定位更加合理,更有特色。三是制定教学目标要因地制宜,根据学生基础和专业技能多层次专业定位。要根据学生对专业知识兴趣要求和侧重点的不同,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及方向去制定教学目标,如从事电子、电器流水线生产、组装;从事家电售后服务、维修、维护;从事专业技术更强的电子产品如摄录机、电脑主板等甚至更高级的电子产品的维修工作等分别定为不同的教学目标,实现分层教学。

(二)加强直观教学,重视教学实验

电子电工专业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要根据专业特点,采取直观教学和实验教学。一是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采用实物、模型,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协调作用,如让学生亲自拆卸旧电视机,亲身触摸电器元器件,并让他们初步认识元器件的外型、型号,为学习了解其性能和应用情况奠定基础。二是注重演示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实行开放教学,让学生亲手选择电子元器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实验探究的兴趣。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教学

针对电子电工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抽象的实际。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形象逼真的课件进行模拟教学可以使学生很清楚的看清电动势的方向、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交流电的产生等。特别是对电磁波等隐性的内容教学不仅将抽象的东西生动形象化了,学生比较容易的接受,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环节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术人才,一是要求学生根据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自拟题目进行科研小制作。利用课余时间或第二课堂活动设计、研究和论证,从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二是帮助学生联系技校周边的电子电器厂家开展实习操作演练,使学生接触电子元器件的安装、调试和应用,从中运用所学的知识,锻炼掌握操作技能,学会解决生产实验实际中的具体问题。生产实习近似于将来的专业工作岗位,是实现培养学生真才实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生产实习使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完美融合,增强岗位技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在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要积极改善专业教学条件,积极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优化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强化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系统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将来成为具备一定科技开发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高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利治.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法[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尚志.电子电工基础知识应用问题[M].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

[3]王小杨.对开放实验室的认识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11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范文9

1 实验课程的优势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快速发展,各学科领域自动化、智能化的实现多依赖电工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来实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和推进行业和技术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为电工电子课程建设服务,为电工电子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

2 实验教学体系的现状

随着各类高等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不断扩招,学生需求与有限的教学资源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特别是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目前我国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定位产生偏差

目前在一些高职高专类院校中,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度较低,长期以来实验室一直作为教学辅助单位,不能独立承担教学工作。仅仅作为学生学习课程的辅助工具,一切以基础课程教学为重。

2.2 投入不足

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甚至是高校的扩张速度过快,导致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特别是教学资源较为缺乏,无法满足大量学生的学习要求。许多高校的电工电子实验室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无法满足学生一次性的电子实验。此外,多存在电子实验室电气化和智能化程度低,设备落后,难以适应目前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的状况。

2.3 教学师资建设滞后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高专院校对实验教师的培养不够重视,对学历和技术要求都不明确,实验室人员配置不合理。

2.4 内容老化

目前,电子电气实验的安排多为验证型实验,作为教学理论课的附属品,仅仅是为了验证课本的基础理论,为理论课程服务,缺少创新。大多数实验课程前后缺乏联系,学生做实验时也是按照书本中教授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整个电子实验项目的体系设计都缺乏创新,且内容多明显陈旧,实验方式单一,对学生自身的创新和主动性缺乏培养。

3 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初探

针对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明确实验教学体系向应用研究型教学体系进行转变,即教师通过提问题为主线,引导作为主体的学生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3.1 多层次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

目前,我国各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验教学体系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基础性实验、设计型实验、创新研究实验三个层次。其中基础性实验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实训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叠加定理与替代定理的验证、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等电工电子理论的相关验证性实验。此外,通过基础性实验实训可以让学生熟练使用仪器、调试电路、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数据分析技能。这类实验内容已经相对完善和成熟,实验方式多详细规定,教师在培养学生时应积极开创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基于所学的基础理论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进行研究讨论,加深其基础理论的学习。

3.2 多层次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内容

综合性实验是在学生完成基础性实验后,为了实现对电工电子基础理论知识的拔高,设计的综合实验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的安排以设计性为主,结合多层次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进行。综合性实验多为教学课程的知识或是本课程相关的综合知识的实践和运用。如要求学生设计一个信号调理电路,放大和滤波处理信号等实验内容。此类实验不仅要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同时对学生自身能力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此类实验可引导学生通过参与试验,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其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1)完善实验考核成绩的评定。电子实验的考核体系可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考核,检验教学成果,为进一步提升电工电子实验实训的质量提供基础,具体见表1。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目前大部分高校实验室存在实验教师学历水平、技术参差不齐的状况,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途径之一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同时对协助教师进行工作的实验技术人员也应重点培养。技术人员可做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协助指导教师进行实验指导和科研工作以及对实验室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特别是对实验设备的购买、研制、维修。

3)加大实验教学资源的投入。以校园网为基础,构建“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首先通过网络化的实验平台教学大纲、电子课件和教案等,同时可以设置网络预习、提问、答疑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提交作业、下载资料等;其次,可全面开放网络化教学体系,最大限度地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利用实验设备完成基础性的实验课程,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加电工电子实验,让学生多多锻炼,建立科技活动小组,增强其科研意识。

4)完善实验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开放式的实验室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全方位开放后的实验室,学生流量较大,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管理中可以进行创新,如学生协助实验教师管理自己。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制定考核体系、明确岗位职责等方式完善实验管理机制。

4 结束语

总之,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重视,通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不仅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还要重视电子网络化和实验设备的投入。该项改革对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能使学生熟练掌握电子专业技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邓香生.电工基础与电气测量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0(2):30-31.

[2]杨冬云.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工基础》教学的整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5):151,153.

[3]俄燕.电工基础课中电路网络等效变换的授课探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范文10

关键词:技工院校 电子技术 课程建设

随着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手段、方法不断得到创新,教学的方向与目标不仅越来越贴近企业的岗位需求,而且更加注重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因此,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作为电子、电工以及机电等相关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也必须做好课程建设,以提升教学效果。

所谓课程建设,即课程设计,其基本要素有两个:一是安排课程。这一环节主要是根据教学大纲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设置相应课程、安排课时,要求比例合适,充分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二是教学实施。这一环节要求教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与规律,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开展理论、实训教学。对技工院校的办学者来说,抓好课程建设无疑具有极其特殊的现实意义。

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建设的意义

技工院校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两大块,课程多,内容杂,加之技工院校的学制普遍较短,还有大量的校内实习、顶岗实习。因此,各课程的学时安排往往捉襟见肘。为此,笔者学院电子教研室有针对性地选择了电子技术基础作为课程建设的试点与突破口,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1.满足企业用人和学生就业的需求

以往技工院校的课程教学都是以教学大纲为主旨,将学生的培养完全放在学校这个封闭的小环境中,学生毕业后面对企业生产第一线无所适从,无法胜任工作。而开展相关课程建设,课程的内容、目标与企业一线的岗位技能需求实现了对接,从而满足了企业的需求;同时,使学生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就业的成就感,满足了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技校电子、电工等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许多学生刚进校时,对电子专业课程的学习还抱有一定的兴趣,还有一定的主动性。但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学生基础薄弱的缺陷就显现出来,不少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丧失了兴趣,进而厌学、逃学。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建设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打造适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模式

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打造适合学生认知现状的教学模式。现在的技校学生面临两个学习困境:一方面,随着高中、大学扩招,报读技工院校的生源素质逐年降低;另一方面,企业对技校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却逐年上升。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课程建设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等形式,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与做一体化、校内实训与企业情境一体化,这样才能实现人才培养方案所设定的目标。

二、技工院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建设的内容

1.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向技校学生传授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专业课。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企业一线岗位群的技能需求现状,可将教学内容设置为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等;教学过程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逐步加大理论难度。例如,在学生掌握了常用基本器件、放大电路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讲授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数字电路基础。

2.设置均衡的达标要求

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给学生设置的达标要求也要适度。教师讲授不同的课程内容要设置不同的教学要求。例如,在讲授“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这一部分时,教学要求设置为了解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作用及其特点,掌握典型差动放大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抑制零漂原理,明确运算放大电路的理想化条件,掌握理想集成运放工作于线性和非线性状态时的特点,掌握比例、加法和减法运算电路的接法。能运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分析上述运算电路输出和输入的关系,能按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关系式,画出集成运放电路图,了解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和波形分析方法,了解集成运放的使用方法。

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将该课程与相关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大胆引入仿真实训、多媒体动画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加强讲授的立体化。针对该课程实验性强的特点,要有意识地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做结合起来,不同的理论知识点布置相应的实验内容,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范文11

关键词:电子管 晶体管 半导体 集成电路

中图分类号:TN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238-02

1 电子管的诞生

1883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进行提高电灯灯丝寿命的实验时在灯丝附近安放了一根金属丝,然后他意外地发现通电加热的灯丝和这根金属丝之间竟然出现了微弱的电流。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爱迪生发现当金属丝对灯丝的电压为正时有电流通过,而当电压为负时则没有电流。这种现象就是“爱迪生效应”,它成为后来发明电子管的基础。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约翰·汤姆生(J.JThomson,1856—1940)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证明了从炽热灯丝会发射出一种带负电的粒子流,这就是电子。由于电子的发现,人们终于明白“爱迪生效应”就是真空中的热电子发射现象。

1889年英国工程师弗莱明(J.A.Fleming,1849—1945)在当时迅速兴起的电子学的基础上,开始对爱迪生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终于在1904年发明了第一种电子元件:一种可用作电磁波检波器的二极电子管。二极管发明之后,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德·福雷斯特(L.de Forest,1873—1961)即对弗莱明的发明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了改进二极管的性能,福雷斯特于1906年进行了在二极管的负极加入一个电极的实验。实验结果发现,在正极负极之间加入一个金属丝支撑的栅极时,其检波效果最佳,不久还发现三极管对电流有放大作用。

二极电子管和三极电子管的发明奠定了电子元件的主要技术基础,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发明。由于电子元件技术的带动,另一电子基础技术—— 电子线路也得以迅速发展,两者一并为后来的广播、电视、雷达等电子应用技术的兴起提供了技术基础。虽然电子管作为20世纪前半期电子技术的基础,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它也暴露出一些弱点,主要是体积大、重量重、耗电多、寿命短、需预热等,这同电子设备的发展要求提供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高、起动迅速的元器件,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就迫使人们去寻求新的性能更优异的电子器件。

2 半导体物理学的兴起

半导体物理学是凝聚态物理学的主要分支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得到了迅猛发展。它的兴起与30年代中后期相关技术背景和相关科学基础的形成有直接的内在联系。

在技术背景方面,到30年代中后期的时候,以热机技术和电力技术为主要技术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美、英等国家已基本完成。以电子管为主要技术基础的电子技术经过从20世纪初到30年代中后期的发展,其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其技术局限也日趋明显。

在科学基础方面,布洛赫提出的能带理论为半导体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所谓能带理论,是研究固体中电子运动规律的一种近似理论。固体由原子组成,原子又包括原子实和最外层电子,它们均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为使问题简化,首先假定固体中的原子实固定不动,并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排列,然后进一步认为每个电子都是在固定的原子实周期势场及其他电子的平均势场中运动,这就把整个问题简化成单电子问题。到1931年英国物理学家威尔逊提出区分绝缘体、半导体和导体的微观理论判据之后,半导体物理学已经开始呈现向半导体技术初步转化的态势。

晶体管的出现

由于半导体物理学的兴起以及电子管本身材料与技术的局限性,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部电子管分部主任、固体物理学家凯利(M.Kelly)敏锐地察觉到电子技术可能正面临着一场大革命。1939年,凯利组建了以肖克利(W.Shockley)、巴丁(J.Bardeen)、布拉顿(W.H.Brattain)和伍德里奇(D.E.Woodridge)等人为主要成员的半导体学物理小组。这是一个年富力强,既有深厚的固体物理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实验技术经验的科研集体。他们的目标是:探索半导体的导电机制,研制能消除电子管缺陷并具有放大功能的新型电子器件。

1947年12月,研究小组发现金属与半导体表面形成的两个充分靠近点接触的结,存在着相互作用。巴丁和布拉顿根据这个效应重新制订了方案,12月23日终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晶体三极管,它是用半导体锗制成的点接触型晶体管。1956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顿三人由于晶体管的发明和半导体物理学的杰出贡献,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3 P-N结理论

肖克利及其小组成员在研制第一代晶体管的同时,在固体物理学已有的电子理论、量子理论和能带理论的基础上,对半导体物理的导电性进行了深入研究。1949到1950年间,他们提出了以半导体电子理论为基本内容的P-N结理论。P-N结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半导体有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两种不同的类型。N型半导体参与导电的主要是带负电(negative)的电子。这些电子来自于半导体中的施主,如含有适量的五价元素砷、磷、锑的锗或硅,即是这种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参与导电的主要是带正电(positive)的空穴。这些空穴来自半导体中的受主,如含有适量的三价元素硼、铟、镓的锗或硅,即是这种P型半导体。

其二,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交界层能形成P-N结。由于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因此以P-N结为基础的二极管对电流具有整流作用。

其三,以P-N结为基础,可以形成PNP或NPN两种类型的组合P-N结。由于组合P-N结具有三极,因此以它为基础的三极管与电子三极管一样,对电流具有放大效应。

4 晶体管的大规模生产

在肖克利及其小组成员提出P-N结理论之后,肖克利根据对晶体管工作机理的分析,又提出了PNP和NPN结型晶体管的理论。1950年贝尔电话实验室的斯帕克斯(M.Sparks)等人研制出了这种结型晶体管(或称面触型晶体管)。它同点接触型晶体管相比,结构简单、牢固可靠、噪声小、宜于大批量生产。

晶体管的大规模生产除了自身技术硬件指标达标外,原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的供应以及产品的生产工艺也是决定晶体管能否大量生产的重要因素。1952年,范(W.G.Pfann)发明了生产高纯度锗的区域提纯熔炼工艺;1954年蒂尔(G.KTeal)和比勒(E.Buehler)改进了拉制单晶硅的工艺;同年,富勒(C.S.Fuller)研究出了一种新的掺杂方法—— 扩散工艺。他们均来自贝尔实验室。1959年,仙童公司的霍尔尼(J.A.Hoerni)发明了平面工艺,并制出了第一个平面型晶体管。这些成果为晶体管的大规模生产和半导体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尤其是扩散工艺和平面工艺,不但将晶体管的工作频率推到了超短波波段,而且使晶体管的管芯结构图形达到前所未有的精密和微小程度,从而为晶体管的微小型化开辟了道路。

5 集成电路

晶体管可以大规模生产以后,其体积小、重量轻、能耗少、寿命长、可靠性高、不需预热、电源电压低等一系列优点使它全面取代了电子管。但是,晶体管取代电子管,还只是一个器件代替一个器件。对于大型电子设备,有时要用到上百万个晶体管,这就要几百万个结点,这些结点就成了出现故障的渊源;同时,生产部门和军事部门希望电子设备进一步微小型化,这都强烈地推动人们去开辟发展电子技术的新途径。

20世纪50年代,用硅取代锗作晶体管材料,以及制作晶体管的扩散工艺、平面工艺等,都相继研究成功,这就为集成电路的研制提供了技术基础,而掌握这些技术的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仙童公司也就具备了更有利的条件。1959年初,美国德克萨斯公司的工程师基尔比(J.Kiby)利用扩散工艺,很快就在一块1.6×9.5平方毫米的半导体材料上,制成了包括1个台面晶体管、一个电容和3个电阻的移向振荡器,从而研制成功了第一块集成电路。与此同时,美国仙童公司的经理诺伊斯(R.N.Noyce)运用平面工艺制成了更专业化,更适合于工业生产的集成电路。1961年,集成电路即在美国实现了商品化生产。

同半导体分立电路相比,半导体集成电路具有容量大、体积小、组装快等优点。因此集成电路自问世以后,其发展速度可谓突飞猛进。自1961年以后的短短20余年内,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便由最初的100个元器件以内发展到10万~100万个元器件之内。

6 电子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

从电子管到集成电路,短短60余年间,电子技术就从电力技术的附属产物蜕变成整个社会的主流技术。爱迪生发现了“爱迪生效应”,但他却不能对这个现象做出完满的解释,于是便吸引着其他的科学家来解决问题,逐渐形成科学共同体。一项新技术其诞生必然源于自然现象,其发展必然会形成科学共同体。汤姆生发现电子,解释了“爱迪生效应”为电子技术的起步打下了理论基础。弗莱明发明了真空二极管、德弗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他们成功的将理论转化为技术产品,其中的转化必然有现实需求的牵引。当电子管的元件缺陷与电子技术高速发展形成尖锐矛盾时,半导体物理学理论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而半导体物理学的蓬勃发展又离不开电子技术这个载体。半导体物理学理论的发展促使晶体管的诞生,而P-N结理论则是研制晶体管的理论衍生物,又反过来促进了半导体物理学的发展。而从晶体管发展到集成电路,则是纯技术工艺上的进步。

纵观整个电子技术从“爱迪生效应”发展到集成电路,其科学技术轨迹可以大致概括为:发现现象探究现象形成理论衍生技术升华理论技术飞跃技术完善技术成熟。

另一值得注意的现象在电子技术的发展进程中,大部分的研究人员都是默默无名却又充满干劲的年富力强的青壮派科学家。如,参与研发出第一支晶体三极管并发表了P-N结理论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三人在1956年获得诺贝尔奖时也才不到50岁。我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电子技术的科学吸引力强。电子技术对于当时的学术界来说是非常前沿的,也充满了科学的神秘性,这种特性对那些刚毕业的青年才俊来说既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又能做比较时髦的研究,那是再好不过了。其二,电子技术相较其它领域容易出成果。电子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领域,探索的空间较其它传统领域更为宽阔,也更容易出成果,作为默默无名的青年科学家,自然想更快的成就一番事业。其三,电子技术的社会需求量大。由于当时的电力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人们用电已经得到普及,相应电子产品的需求量也是极大,如收音机、电视等家用电子产品。广阔的市场需求使得资本家们将大量的资金注入电子行业以谋求更高的回报。毫无疑问高额的薪水和奖金对于急需金钱的年轻人来说是颇具吸引力的。

参考文献

[1]\高达声.汪广仁.近现代技术史简编[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范文12

【关键词】电气工程 电工电子技术 探讨

对于欧美的工程教育体系来说,最重要的教育主要是电气工程训练,工程教育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课堂教学要和实践相结合,工程教育和实验内容要有时代性,要运用科学的工程训练方法等。而对我国来说。电气工程训练的加强也是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

1 我国电气工程实训的现状和目标

电气工程训练的开展,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管理能力等。高等院校开展电气工程训练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工程环境,让学生可以很好的掌握电气工程过程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过程。安全用电常识,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实际操作技能是电气工程训练的基本内容。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科生,应该拥有牢固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具备电气应用的实际技能与加工工艺。学院应该重视对学生电子电气方面的训练,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在实际运用中需要的技能。

2 电工电子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现状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工电子技术在生活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作为实用性很强的一门科目,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践也是学院在课程设计中应该考虑的,保证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使思维,观察,学习,探索能力等得到提升,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具有以下特性基础性,先进性,应用性等,这对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开展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为电子电工类的学生学习这方面知识打下基础,二是,电工电子技术要求学生从实际出发,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三是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要与实际相结合,适应时代的发展。

3 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践方式和内容

3.1 电工电子技术实践的内容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一是电路基础知识与分析方式,主要是对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等的分析,二是电机和控制部分,主要是电磁学基础知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等,三是电子技术部分,主要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是与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一样重要。

3.2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三个层次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主要又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对基础实训内容重要性的强调。基础实训是培养学生个性能力的重要条件。学生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用实践具体化,通过实践课程的锻炼提高学生自身的技能。二是加强对工程应用与设计的实践。技能的掌握是具有长期性,学生需要自主创新,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实践能力想结合。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三是要实施开放式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鼓励,提倡共同合作,让学生可以真正的参与到电工电子实践中。

4 电工电子技术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

(1)目的明确,实训的目的是实用性,使学生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熟练的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为了很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在学习的开始应该让学生了解并且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这样学生才能很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2)观念转变,课程体系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传统的教学体系是不够完善的,这种教学体系主要是依据教材的理论知识框架开展的,虽然强调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但是却不能突出重点,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必要的,要转变观念,构建出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课程体系。

5 电子电气工程的实践方法

电子电气工程实践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设计性实验、分析检测实验、综合实验、工艺操作性实践。其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是项目化,对每个项目的产品都要求具有通用和简单的特点,还应该具有直观性,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让学生可以很好的了解知识,掌握实践技能。

6 电子电气工程实践的原则

(1)电子电气工程实践在进行课程安排时,主要应该包括现代电气电子工程技术的方方面面内容,要通过大量的综合性实践,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2)电子电气工程实践具有时代性,其内容,结构、功能都应该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要与工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结合,才能保证电子电气工程得到很好的开展。

(3)电子工艺、电气装配实习等是训练的项目,实践项目的重点主要包括检测,控制、设计、制作、调试等,通过对这些综合性内容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4)电子电气工程实践应该建设成为一种学生可以参加科技活动的平台,为学生的课外活动和技能竞赛的开展提供条件。

7 结语

目前的社会竞争压力非常大,综合性的、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人是社会迫切需要的,在这里笔者对电气工程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推广新颖的教学理念和完善的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出满足国家电气电工类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范瑞云.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J].科技传播,2011,07:194-195.

[2]雷学敏.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7:99-100.

[3]邓宏明.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1:124.

[4]刘德璋.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探讨[J].电子制作,2013,19:155.

[5]黄文浩.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5: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