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思想品德评价

思想品德评价

时间:2023-06-01 09:31:31

思想品德评价

思想品德评价范文1

思想品德 课堂评价 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改变了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轻视社会实践,注重学科本位、轻视自主探究,注重教师为主、轻视学生需求的教育倾向,形成了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积极实践生活化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增强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能力。作为教师的教学评价,也由以往的单一主体评价转变到包括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在内的多元互动性评价。其中,教师的课堂评价在这一多元评价体系中举足轻重。学生在课堂上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交流,能否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可以说与教师的课堂评价关系密切。

一、课堂评价应准确客观

在过去的课堂评价中,只是好与坏,对与错的评价。在新课堂的要求下,教师应用鼓励性语言或描述性语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评价。评价语应客观地指出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准确客观的评价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交流积极性、主动性的驱动力,没有这一驱动力,课堂教学就无法按预期有效推进,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苍白无力。因此,教师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就显得犹为重要,既不能完全肯定,也不能完全否定。

要让学生从你的评价语中知道哪些是正确的,哪些还存在问题。如“你回答的不错,有些想法连老师我都没有考虑到,真出乎我的意料。当然,还有另外老师想到的几点想法,譬如……如果你能再深入思考一下,那就更棒了”,“你的想法很好,很有创意,但总感觉还缺点什么,如果思考的深刻一些,那将是很有价值的设计”等,这样的评价语对学生回答有较强的针对性,既能给予学生鼓励,又能及时提醒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纠正缺点和不足,有助于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亲切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和积极性。

二、课堂评价应倾注情感

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有了春风的吹拂,鲜花会把自己的芬芳献给春天,有了老师的关爱,孩子会把灿烂的笑容留给老师。如果我们对学生真心付出了关爱,就一定在学生内心荡起涟漪,就一定会收获学生感恩的回报。

同样,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的评价是真诚的,是应源自心灵深处真挚情感的流露,那这样的评价也一定会像春风拂过学生的内心,像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灵,教师自身,也能博得学生的信任,才能赢得学生的心。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清晰地认识到,往往那些养成习惯差、学习成绩差、缺少关爱和老师关注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更为在意、更为敏感。负面的评价,可能会让他破罐子破摔、品德行为更加放任自流,客观积极的评价,则更容易触动他内心深处最柔弱的部位,让他感动,让他信任你,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借以回报你,甚至多年后,他还会怀念你。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倾注情感,具有真情实意的课堂评价,其实也是一种教育资源,一种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德育资源,只要很好的运用这些资源,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课堂评价应鼓励尊重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学习的目标,是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参与学习的评价,应当不是苛刻的要求,而是一种鼓励和激励,充分体现读学生人格的尊重。

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应当采取激励性评价,以鼓励、表扬等为主,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赞赏,往往是别人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和价值认可,是人内心中最单纯的心理需要和满足。

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把由衷的夸奖和鼓励看作人类的甘泉,看做自己积极进取的原动力。正处于人格成长和心理成熟中的学生,对这种需求尤为急切。当学生的回答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时,就会获得信心和满足感,就会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以超乎想象的干劲奋勇前行,就可能爆发出超凡的能力。针对未成年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能吝啬自己对学生的赏析和称赞,要用充满爱意、充满激励的的言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热情评价,让学生增强信心,体验成功的欢愉。

学生的回答不见得完全正确,老师如果以“不对”,“错了”,“你答非所问”等这样的语言来否定学生,或者对学生的回答不给于评价,不置可否,只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长期以往,到最后,就会出现没有人愿意回答问题的现象。从教这么多年,我还能清楚回想起在脑海中一个个镜头:课堂回答问题,回答对的、得到老师表扬的的学生,喜笑颜开,眉飞色舞;没有回答对的、受到老师批评的,一脸委屈,愁眉苦脸;踊跃举手,没有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一脸懊挠,垂头丧气。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因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表扬、一句鼓励、一个微笑而调动了起来,也会因老师的一句责备、一次生气、一次皱眉而陷入低谷,无法摆脱。

所以,当学生回答的问题不够全面时,老师应该用自己的机智而巧妙的方式告诉学生,使他知道自己的不足,又对自己有信心。这样,不仅对回答者既是一种鼓励,也是对学习兴趣的一种促进,更是老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交融。

总的来说,思想品德课要以情激趣,以情动人,以情明理。而恰当的评价语可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也可以让师生心相通,情相融。在实施基础课程改革的今天,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成长需要,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让我们的学生有尊严地享受学习、获得学习能力,就应当用我们充满亲和力的语言去关心、爱护、激励和表扬我们的学生,不断探索、完善课堂评价,使更多的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7-27(2).

[2]教育部.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思想品德评价范文2

一、多元评价的必要性

首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实行多元评价,符合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期望通过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让他们深入地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能够理性的思考今后的学习方向;能不断地提高初中生的探究能力、理论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初中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多元化评价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其次,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化教育理念的要求。素质化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多元化评价的目的不在于选拔高分优生,也不在于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通过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多元评价的主要方法

1.不断丰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可以先从网上收集一些图片和资料;或是通过社会实践,记录一些实例。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身边的实例有机结合,更加直观,可带动学生更有效的学习。

2.在课堂上应积极开展研究型学习

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地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和探讨,收集各种有用的信息和资料,不断加深对教材知识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当老师,让他们大胆地走上讲台,将自己的想法讲给同学听,然后再进行探讨,这样可以更有效的让学生自主性学习。通过这两种方法,教师可以从平时的学习中对学生进行相应地指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

3.遵循人文主义的原则

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过于强调了课程的思想性,忽视了它的“人文性”,给人一种空洞的说教感觉,使教学脱离了初中生生活实际,将丰富的生活哲理变成了枯燥的教条,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以更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性”。关注每个不同的学生个体的成长,尊重学生的思想观点,形成平等民主、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氛围。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活动,使思想品德课程发挥它应有的效应。思想品德课的人文性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独立、自尊和自主的人格,尊重学生多元化的发展,帮助他们正视和及时反思自己的问题或缺点,也为学生创造了乐于接受教育的良好的心境氛围。

4.注意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当前的思想品德学习已经不是单一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而是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树立和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是“学会思想品德”,而是“会学思想品德”。

(1)要注重评价学生获得思想品德知识的过程与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方法。

(2)要注重评价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要注重评价学生对思想品德的理解分析能力。

(4)要注重形式多样和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

思想品德教学的活动多了,教学方法灵活了,社会实践多了,评价的方式自然也就多元化了,而且在这其中也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初中思想品德学生多元评价的操作模式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多元评价的模式中,有即时性评价和长久性评价两种模式。

(1)即时性评价模式就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课堂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状况,进行客观、及时地自评、互评和师评。

思想品德评价范文3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循序渐进,知行统一”的原则

培养品德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落实到道德行为上。道德行为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正确的行为方式才会带来良好的行为效果,小学生特别是低幻儿童对行为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具体性和情境性。教师、家长必须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细致地加以评价。对高年级学生,除了让他们明了道德行为的一般要求、规则和步骤外,还要使他们具有独立地灵活地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必须针对各年级道德认识的能力,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由概念到行为制订出不同程度的评价标准(我们称它为“思想品德评估导向标”),为他们创设道德情境(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使他们得到道德行为反复训练的机会,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激励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小学生品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非意志行动向意志行动转化的过程,小学生的道德言行内容简单,表现刻板,直接与外界(教师、家长等)的褒贬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评价时要做到确切、合理,把不断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做为出发点,在设计“评估导向标”时对不同年级的评价标准应有侧重点,有适当的坡度和必要的反复,允许学生一次做不到,下次再重做,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当然,评价小学生的道德行为,既要以激励为主,也要给予必要的处罚,但一定要讲清道理,使其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应该怎样去做才对。在使用“评估导向标”犑辈患欠郑瑺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处罚就是引导他限期(下次自我评价前)改正错误,重新做起,然后给予登记。再让其多次反复去做,这样就给了他改正的机会,激发和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好胜心。有时在引导小学生改正错误的时候,应该有目的地组织他们反复练(为他们创造改正错误的条件),培养其道德意志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从而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以身作则,以情感人”的原则。

一个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别人,使对方产生相同或与之有联系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

在进行思想品德评价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心理特征,一方面要用自己对学生高度热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他“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又要用自己具有丰富道德情感的形象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所以在引导学生评价中要严格作好教师的自我评价,(我们为此在教师中开展教师工作评估,实行教师工作积分制)要求每一个教师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衡量、要求自己,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注意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勇于自我批评,诚心诚意地、民主地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不愧“为人师表”,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起到感染、教育学生的作用。

由于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往往受教师、家长和社会评价的影响,所以教师和家长在平时各项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恰当,要有激励性。特别是对待道德行为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道德意志和信心,使其刚刚荫芽的思想火花能够越闪越亮。

在评价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同时,要为其道德行为的培养设置一定的情境,通过少先队、班集体,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之中,使其产生出各种道德情感,培养意志,促进道德习惯的形成。

思想品德评价范文4

培养品德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落实到道德行为上。道德行为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正确的行为方式才会带来良好的行为效果,小学生特别是低幻儿童对行为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具体性和情境性。教师、家长必须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细致地加以评价。对高年级学生,除了让他们明了道德行为的一般要求、规则和步骤外,还要使他们具有独立地灵活地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必须针对各年级道德认识的能力,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由概念到行为制订出不同程度的评价标准(我们称它为“思想品德评估导向标”),为他们创设道德情境(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使他们得到道德行为反复训练的机会,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激励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小学生品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非意志行动向意志行动转化的过程,小学生的道德言行内容简单,表现刻板,直接与外界(教师、家长等)的褒贬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评价时要做到确切、合理,把不断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做为出发点,在设计“评估导向标”时对不同年级的评价标准应有侧重点,有适当的坡度和必要的反复,允许学生一次做不到,下次再重做,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当然,评价小学生的道德行为,既要以激励为主,也要给予必要的处罚,但一定要讲清道理,使其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应该怎样去做才对。在使用“评估导向标”辈患欠郑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处罚就是引导他限期(下次自我评价前)改正错误,重新做起,然后给予登记。再让其多次反复去做,这样就给了他改正的机会,激发和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好胜心。有时在引导小学生改正错误的时候,应该有目的地组织他们反复练(为他们创造改正错误的条件),培养其道德意志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从而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以身作则,以情感人”的原则

一个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别人,使对方产生相同或与之有联系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在进行思想品德评价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心理特征,一方面要用自己对学生高度热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他“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又要用自己具有丰富道德情感的形象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所以在引导学生评价中要严格作好教师的自我评价,(我们为此在教师中开展教师工作评估,实行教师工作积分制)要求每一个教师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衡量、要求自己,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注意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勇于自我批评,诚心诚意地、民主地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不愧“为人师表”,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起到感染、教育学生的作用。

情感教育是提高思品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我们的主要方法是:

1、故事触情――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以故事为主,很适宜采用讲故事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也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做好准备,通过诱人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从故事中明白事理,坚定信念,提高认识。如学《惜时如金》一文,使学生明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自小学习好的主要原因,乃是他爱惜时间、刻苦学习,从而激发起他们从小要惜时如金,发奋学习的思想感情。

2、设“画”诱情――俗话说:“触景生情”,具体的情景可以唤起相应的情感。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需要,教师要合理地运用幻灯、挂图,加以生动的描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使学生情绪受到感染。如教《爱惜粮食》这课,我绘制了一组以粮食生产过程为主线的图画,让学生边看图,边听老师的描述,使学生很快被带进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情境。在看、听的过程中明白了粮食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3、歌唱促情――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进音乐,把思想品德教学与音乐合理的联系起来,能加深课文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学了《做爸爸妈妈的好孩子》这一课,让学生唱《我的好妈妈》,使学生明白妈妈为我们日夜操劳的艰辛,我们应该怎祥孝敬母亲,怎样做个好孩子的道理。又如学习《珍惜时间》一课,让学生唱《明天歌》,使他们在歌声中领悟到时间是宝贵的,明白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自觉做到今天事今天毕,刻苦用功,惜时如金。这样,既加深广对课又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思想品德评价范文5

斯塔弗尔比姆曾经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以往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以期末一次考试成绩和一份学生成绩单等终结性为主的评价方式,过分地强调了“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对学生的改进与激励功能。过分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不利于帮助学生自我认识和改进,也背离了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初衷。因此,如果要想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就要求我们积极树立新的评价标准和观念,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

传统的评价方式中更注重的是一种考试制度,这种方式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择功能,对于学生的现实表现给予了过多的关注,而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则较少重视。这样势必有一批学生从一开始考试起就被冠上“差生”的名号,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不能认识自己的潜能,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关键是我们的评价机制要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同发展水平,并且使得他们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为此,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应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肯定每个学生在同一个教学阶段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但是我们不能把那些没有达到教师预期教学目标的学生就此否定了,而是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耐心。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我是中学生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以积极的心态适应学校新生活,自觉融入心的集体,位创建良好班风而努力。为新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不断增强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能力目标为:知道进入七年级以后学习任务、校园环境、自己的心理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初步了解中学在学习环境、学习任务、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新特点、新要求。主动与同学沟通,相互帮助,友好相处,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知识目标为:了解朋友的含义和交友的意义。明确班风的含义,知道良好班风的作用及表现。知道怎样适应新的环境,了解做自我调适的注意点。很显然知识目标是比较容易达到的,而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比较困难才能达到的。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改变我们以往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过去和现在做全面分析,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预测性地揭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励他们挖掘自己的发展潜能,通过发展缩小与未来目标的差距。在评价中主张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只要学生最终完成了教学目标就应该得到鼓励。

二、以全面的眼光评价学生

既然要求全面,评价的机制就势必多元化。

首先,评价的方法应该是多元的。在以往的思想政治评价体系中,评价的方法是单一的,即:考试。学生不应该是一系列考试的消极应付者,而应该是主动参与者,所以新的评价机制要求改变这一单一的格局。例如八年级下册《我与集体共发展》中提到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特别是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怎么处理?在这个时候学生的回答不一定是通过书面的形式来体现的,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体现,如:运动会的时候自己是怎么表现的;国家需要捐款、捐物的时候又是怎么表现的。也许有的同学书面成绩不怎么好,但是他对集体有贡献的我们同样也要表扬。

其次,评价的主体也是多元的。在传统的评价机制中,评价的主体只有教师,教师是学生发展及其学习状况的“裁判员”或者"法官",教师评价的结果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新的国家课程标准提倡更多的主体来参与评价。这一点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好的体现,如:八年级上册《让爱驻我家》,要求学生爱自己的家人,进而爱自己的国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要求他们做一次家务,在这个时候教师就没有办法做“法官”了,这个评价的主体就成了家长。如学生卓玛央宗的妈妈就向我反映通过这次家务劳动,觉得她的女儿很有爱心。至于学生在社会上的行为,如何爱国,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龙的传人,评价的主体就是全社会了。同时新课程也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因此在课上也给了学生时间来反思,这个时候评价的主体就是学生自己了。

第三,评价的标准也是多元的。在以往的评价体系中标准也是唯一的,即:分数。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强化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使我们认识到分数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而对个性充分发展的要求是越来越强烈。思想政治有其学科的特殊性,它更注重的是人内在品德的形成,而品德是难以用具体的分数来衡量的,因此我们说完成了思想品德的学科教学目标,并且将思想品德教授的德育精神真正落实在行动中,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也是合格的。

总之,新的思想政治课评价机制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评价体系,着力于学生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着力于促进学生的完美和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的科学评价学生的做法,更加注重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有助于教师和家长多角度、多层次、更全面地了解学生。这种全面、客观的评价机制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助于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反思,使学生得到更健康地发展。

思想品德评价范文6

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不仅仅需要提高自身的知识,还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大学生自我评价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大学生思想品德自我评价500字范文一:大学三年是我一生的重要阶段,是学习专业知识及提高各方面能力为以后谋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从跨入大学的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就把这一信念作为人生的又一座右铭。

大学三年里,在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即思想道德。大学三年系统全面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自觉遵守《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规则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系集体;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觉抵御封建迷信等错误倾向;树立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当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坚持把国家、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认真参加学校及系上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我曾参加党校系统学习并取得结业证书,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

智,即科学文化知识。端正个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大学三年,我系统全面地学习了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学生科协及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活动。

体,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大学三年里,我掌握了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学校、系和班级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身体健康,体育合格标准达标。在心理方面,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克服心理障碍,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大学三年,塑造了一个健康、充满自信的我,自信来自实力,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眼下社会变革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自身还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得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己,改正缺点。作为一名IT人士,所受的社会压力将比其他行业更加沉重,要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大学生思想品德自我评价500字范文二:珍贵的四年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大学四年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一、政治思想方面

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考进大学时,脑子里想的是好好放松从重压下解放出来的自己,然而很快我就明白了,大学仍需努力认真的学习。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拼命的学习,我也打消了初衷,开始大学的学习旅程。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由于大学的授课已不再像高中时填鸭式那样,而是一节课讲述很多知识,只靠课堂上听讲是完全不够的。这就要求在课下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须自己钻研并时常去图书馆查一些相关资料。日积月累,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换了好多种方法,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有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请教。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不止是学到了公共基础学科知识和很多专业知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能较快速的掌握一种新的技术知识,我认为这对于将来很重要。在学习知识这段时间里,我更与老师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使我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我与身边许多同学,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现在我已经大四,正在做毕业设计,更锻炼了自我的动手和分析问题能力,受益匪浅。

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大学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四年中,我读了一些名著和几本完善人格的书,对自己有所帮助,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

二、思想品德

《政治思想方面自我鉴定》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以前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现在我理解道理,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回顾四年,我很高兴能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们,相对的,在我有困难时我的同学们也无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对于老师,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为他们在我彷徨的时候指导帮助我。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我可能将不知道何去何从。我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社会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大学四年中,我参加了不少的校内活动和做过一些社会实践。参加校内的活动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同学,也就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此外,还一直做班委和寝室长,对自己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我喜欢做一些社会活动,会让大学生活更丰富多彩,做过家教、志愿者、推销员和设计员等,有时会感到累些,但乐此不彼。

体育成绩一向很好。我的体质并非很出色,可是通过我的练习和对体育项目的理解,还是能很好的完成体育课的教授项目。我喜欢运动,基本对所有运动都感兴趣,尤其是足球。在四年之后的今天,我的球技有了质的提高,脚法和意识。我是从高一开始接触足球,起步比较迟,可进步很快,总能在同一水平的伙伴中踢一段时间后脱颖而出。我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抱定了要踢好的决心,也许还有那么点运动天赋。踢足球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增强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个人认为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但关键是能否正视并利用它们。四年来,我不断的自我反省,归纳了一些自己的优缺点。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文摘

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坚毅。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记得有好几次,同学或老师约了我见面,我答应以后必定按时到达指定约会地点,即使有急事也从不失约,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映像。由于待人热情诚恳,所以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得很好,而且也很受周围同学的欢迎,与许多同学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更懂得了,考虑问题应周到,这在我的毕业论文设计中充分展示了出来。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虎头蛇尾,做事从来都是有始有终,就算再难的事也全力以赴,追求最好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我把自己的志视为主要因素,相信只要有恒心铁棒就能磨成针。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他本身。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是在跟自己作战,准确地说,是和自己的意志战斗。现在回想起来,我确实比以前坚毅了许多,但我不会松懈下来的。以上这些优点,是我今后立身处世的根本,我应该继续保持,并不断以此鞭策自己奋发向上。

我个人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一心两用甚至多用。急功近利,喜欢一口气学许多东西,但是贪多嚼不烂,即使最后都能学会,也已经搞得自己很疲劳。如今想想,这样其实并不好,正所谓贵在精而不在广。如果我一段时期内专注于一种学问,不求博但求精,相信一定能更深刻的理解并掌握这门知识。自从我发现自己有这个缺点和问题后,我常常警戒自己,步入社会后也不能一心两用。

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格更坚毅了。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建立起友谊,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质,认清了自身的一些短处并尽力改正。社会实践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矗.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这条线上的一小段,是闪闪发光的一段,它包含了汗水和收获,为我划平人生的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思想品德自我评价500字范文三:我是一名XXX年即将毕业的大专生。通过这几年的不断努力,我掌握了学习方法,变成了学习的主人,锻炼了自己的毅力,培养了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为自己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矗经过这几年的学习使我在个人修养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以后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本专业更深一层次的知识做好了准备。

在思想品德上,我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 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

在学习上,我圆满地完成本专业课程。并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读写能力。对office办公软件和其它流行软件能熟练操作,平时我还涉猎了大量文学、心理、营销等课外知识。相信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提高!

在生活上,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此外,对时间观念性十分重视。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敢于拼搏刻苦耐劳将伴随我迎接未来新挑战。

作为积极乐观新时代青年,我不会因为自己是大专文凭而失去自信心,反而我会更加迫切要求自己充实充实再充实。完善自我实现未来目标。我相信:努力一定能赢得精彩!塑造一个健康,充满自信的我,自信来自实力,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眼下社会变革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自身还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得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己,改正缺点。要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这几年学到的专业知识必将应用到以后的工作之中,通过学习提高了工作能力。由于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高人一筹。除了工作方面的提高、毅力的锻炼,更重要的是为以后的人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将自己塑造成有用的人才,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品德评价范文7

关键词:思想品德学科;作业设计;作业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54-2

传统的思想品德作业是以教师、以知识为主体,学生被动地通过机械重复习题来实现的。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心生厌倦,以至于出现学生缺交作业、抄袭作业甚至根本不做作业等现象,导致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存在厌学心理。于是,布置作业成为老师上完课后最头疼的大事;做作业成为学生最沉重的心里负担;批改作业成为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未必取得多大实质效果的工作流程。因此,改革学生作业的设计和评价势在必行!

一、作业设计与评价改革的必要性

1.传统的思想品德作业内容和形式单一

思想品德作业在内容和形式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但在应试教育下,作业内容的单一性缩小了作业的内涵,以书面作业和课后作业为主,在内容上注重的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再现。这样的做法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对作业失去兴趣,把作业当成一种负担,单一僵化的形式和内容不能给学生一点新鲜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传统的思想品德作业缺乏差异性

教育应该考虑、尊重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以自己的认知方式与理解能力学习,保持他们对思想品德学科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并使他们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遵循学生主体的差异性,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进行教学。但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没有针对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作业,而只是简单的“一刀切”,从而导致出现应付、抄袭甚至不做作业的现象。

3.传统的思想品德作业评价缺乏人本精神与创新精神

思想政治课作业评价的价值取向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支持和鼓励。但是,由于担任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普遍任课的班级多,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大,多数教师批改形式仍停留在全批全改,多采用“A、B、C”等级制或者百分制,这样以来,学生只知道自己的等次,不知道主观性试题中,哪些是答对的,哪些是答错的,为何错。单一的批改模式缺乏创新,缺乏趣味与鼓励,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难以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二、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几点思考

(一)作业的设计

1.加强对作业形式的研究

单一的作业形式不利于知识的内化,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应重视作业形式的多样性。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笔者认为初中思想品德作业形式除了常规的笔头作业之外,还应该有以下几种实践型作业:

(1)设计搜集资料型作业,比如,学习《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一框题,笔者就让学生搜集了很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各方面成就的实例,以此来培养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设计时事型作业,比如,笔者一直坚持每节课课前五分钟的“新闻”,鼓励学生关心身边的事,锻炼了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评析现实新闻的能力;

(3)设计社会调查型作业,比如,我校在开展“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自主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研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设计体验型作业,比如,体验帮助父母做家务,体验做一名社区服务志愿者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家庭美德、社会公德。

2.加强对作业内容的研究

教师对作业内容的设计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水平,使作业在内容上具有层次性、现实性、开放性、趣味性。在内容上可分层设计作业,让知识结构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比如:笔者把《伴你成长》上每个框题的习题按照难易程度分成必做题、选做题和自选题推荐给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实行同一起点,不同的人达到不同的终点,让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尖子生“吃得饱”,并对学生自选的优秀自选题在班里“学习园地展示板”上展示,这对学生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和肯定,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可设计具有现实性的作业,体现品德作业的人文价值;可创设开放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创设具有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体会学习品德的兴趣。

(二)作业的评价

1.从评价主体上,由教师评价转向学生评价

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是学生做作业,老师批作业。结果,学生既缺乏对作业质量给予评价的责任心,也没有对自己作业作出评价的能力。因此,采取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批、学生互批、教师面批、精批等多种形式进行。

(1)学生自批。作业做完后,师生共同讨论答案,要求每个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批改作业,改正错误答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互批。按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成12个学习小组,每组大约4至5人。教师公布参考答案。小组内的几位同学互相交换作业进行批改。这样,学生在批改中能够吸取别的同学好的解题方法、严谨的学习态度、互帮互学的学习风气以及活跃课堂气氛。

(3)教师面批。为了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差异,批改作业可以当堂面对面进行,当堂面批可以了解作业中产生的错误的原因,便于对症下药;可以转变学生不认真完成作业的态度,调动学习积极性;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可以有效地弥补学生自批、互批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4)教师精批。教师进行精批,就能了解整个班级学生的作业情况,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弥补学生自批、互批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2.从评价的结果上,从传统的作业评价结果由只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科学转向关注评价结果的反馈

(1)写个性化评语。现在我们批改作业不再是几个大勾、几个大叉和一个日期了,而是要写出缺点、优点和一些激励的话语,然后写上优、良、中、差的等级,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如此的坚毅和勤奋,学习上暂时的困难并不能阻止你前进的步伐。”“其实你是一位有思想、有主见、富有潜质的同学,相信你会管好自己,追求更大的进步。”个性化评语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关怀,明确了以后应该怎么做,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2)作业的二次评价。如果学生对第一次作业不满意,教师可以延迟评价,让他自愿拿下去修改,也就是相当于重做,直到满意了为止;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错误后,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作业给予评价,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种方法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新的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

总之,伴随着新课程的深入,作业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感受到作业的快乐,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样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思想品德评价范文8

[关键词]思想品德评价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一、关于中学思想品德评价的文献综述

重庆市巴县中学教师郭荣在其论文《浅谈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不同方式》中提出品德评价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它引导广大学生,按照国家对中学生的基本要求这个标准方向去努力;它指出中学生品德的优劣程度,行为表现的好与差、正确与错误,发挥诊断功能;它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情绪体验,激起行为动机,进而发挥强化良好品质,抑制不良品质,起到扬善抑恶的作用。席家焕在其论文《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定量平价》指出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也是个体思想品德方面知、情、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虽然中学生的思想复杂多变、千发万别,但不是虚无漂缈.不可捉摸的,它和其它事物一样,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或量化的。冯建军在其论文《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量化方法探讨》一文指出,所谓思想品德评价就是教师、学生群体(包括自己)依据一定的社会评价标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行为等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思想品德评价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在我国传统的学校管理中,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一向采用等级记分的方法,即用甲、乙、丙、丁或优、良、中、差四等表示,这种方法虽容易区分学生的品德等第,便于实行,但划分时标准很难把握,且有点粗略。粉碎“”后,适应高考的需要,实行了品德操行评定法,这种方法对学生品德考查,只写评语,不分等级,利用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能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主要特点和发展状况,也曾对中学教育和高招选优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只用语言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定性描述,往往是写得模糊、抽象、笼统,难以区分学生品德存在的差异,不利于比较。近几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学生的操行评语多是只写优点,不写缺点,使得招生工作者根本无法择优。

二、 “人本”评价与“绩本”评价

(一)对“绩本”评价的审视与反思

所谓“绩本”评价,即以学生的成绩作为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依据,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都冠以“思想好,有上进心”,可以获得较高的品德等第,而其它的品行表现只作为一般性的考查。这种“一俊遮百丑”的现象长时间的存在,即使在品德测评中加入了思想、心理等其它方面的指标,但在实际测评中,这些也被看作软指标,是只能凭印象进行模糊评价的。这种只重学习成绩的评价往往事与愿违。事实上,成绩好的学生,并不一定思想好、品行正、求上进,他们也可能存在思想上、心理上,甚至学习动机、态度和习惯上的种种问题。

(二)“人本主义”对评价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认为“人是一切物的尺度”,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观念。我国改革开放背景下兴起的教育人本论,是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融我国儒家“人本”教育传统与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于一体的教育思潮。其基本涵义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提高。

(三)全面评价学生,正确处理好“人本”与“绩本”的关系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发展、整体的发展和个性化的发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是需要的,但是,中学生品德评价更应当是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作全面的评估。评价中要正确处理好“人本”与“绩本”的关系,以人为本,体现全面发展原则和个性化发展原则。

三、当前思想品德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品德测评指标的设计问题

科学的品德测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指标体系的科学化。从目前的品德测评工作的实践来看,指标体系的设计质量依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其中问题较为突出的便是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问题。

在现实中,人们为了求得指标的可操作性,将指标体系设置得过分细致和具体,甚至出现了包含几十条指标的庞大指标体系。但其效果却适得其反,由于其过大过重的工作量而不被人们所欢迎和接受。但如果指标过于笼统、抽象,人们无法通过指标去获得有关应测评对象的思想品德特征的信息,那么,测评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如何兼顾品德测评指标体系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是品德测评研究中人们关注的重点。

(二)品德测评的量化问题

目前,全国各地中小学品德测评,普遍喜欢实行量化。科学而又合理的量化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克服品德测评过程的许多主观臆断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品德测评的效率与效果;有助于德育管理与德育研究;有助于强化德育工作。

“量化”是否能全面、真实、精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量化”实际上只重视对学生行为结果的评分,并不注意行为过程,因此有些学生的行为不是出于对品德测评目标的自觉遵守,而是为了躲避扣分,争取高分,是一种表面行为。这样就导致学生品德得分的多少与他们的实际水平挂不上钩。

(三)思想品德测评方法实践可行性的问题

在思想品德测评中,人们总是刻意追求它在理论上的完善性和方法上的先进性。如目前有关研究人员提出采用模糊数学或其他先进计量手段的测评方法。虽然它们在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但中小学教师却不愿接受或难以接受,主要是计算操作繁琐,不便人们使用。

因此,如何使思想品德评价更具针对性,能科学而准确地确定学生发展的水平,仍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继续进行探索。

(四)评价目标不够明确,评价的标准不够科学的问题

目前的思想品德评价过程中却存在着评价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很多学校"为了评价而评价",没有真正意识到这项评价活动的重要性,弄清楚所要达到的目标。他们仅仅将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不得不完成的一部分。中学阶段,包括入党、评优、高考升学等等一系列的活动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对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考察。在这种压力之下,学生为了自己的前途,学校为了升学率和荣誉,往往就会将这种品德评价活动给"利益化"。这种评价目标的扭曲势必影响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整个德育工作的质量。

(五)评价的方法和主体过于单一,不够多样化的问题

评价方法的单一性在这里主要表现为:评价主体只重视定性评价或者只重视定量评价。不可否认这两种手段在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方面都有各自的优点,但是单独使用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却都是缺乏科学性的。定性评价的优点是可以让人对于被评价者的思想品德有个整体、宏观的认识。缺点是这种评价不能很好地展示学生们品德发展的历程。

四、针对当前思想品德评价中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

思想品德测评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对学生道德的发展仍具有积极意义,仍然是德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提出一些对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测评进行改进的建议。

(一)完善评价内容、建立科学评价标准

1、不断完善评价的具体内容

针对测评标准、内容的不确定,我们认为应该保留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品质的内容,将其他非道德教育的内容放入其他相应的测评之中。比如,以一般人们常用的品德检测与评定指标体系的结构形式为例,品德分为道德品质、法纪品质、政治品质和思想品质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之下,又分为不同的内容。但真正属于学生道德发展范畴的并不多。法纪观念中的学法、守法和用法,与法制教育的关系更为密切。政治品质中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念、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和主人翁精神、社会主义民主生活习惯,则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对这些内容的评价不应在道德评价中进行。只有比如家庭道德心、社会公德心等内容才是道德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也才是品德测评的主要内容。让思想品德测评真正做到名副其实,是品德测评发挥作用的基础。

2、建立科学合理的品德评价标准

在整个道德评价过程中,拥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品德评价标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活动只有按照统一的标准才能使得评价结果具有可信度。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品德评价标准,首先存在一个依据的问题。"究竟我们应该依据什么来确定这一标准?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第一,国家出台有关德育工作的法规、政策。第二,不同时期社会需要。

依据问题解决后,还有另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怎样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思想品德评价标准。这里,有两点必须要坚持,既要考虑评价标准各项指标的完整性又要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然,在评价标准中还存在一个评价指标权重的问题。在如此数量繁多,关系复杂的评价指标中,究竟应该怎样对每一个具体指标内容设置分值,协调各项评价指标之间的分值分配,这都是需要仔细探讨的。

3、推动品德评价的方法和主体的多元化

现今学校大多采用评语评价法,等第评价法等或定性或定量的评价方法。这些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都有它们各自的优点,但是如果只片面地采取某一种方法就难免会使评价过程带有主观性,评价的结果缺乏科学性。总结国内外对于品德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以及当前中国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现状,我们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说都从不同的角度推动了其多元化的进程,在现实都具有它们各自的可行性。

这种多元化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首先,以班主任为代表的教师仍然是重要的评价主体。其次,同学之间的互评也十分重要。再次,中学生自己既是评价对象同时也是评价的主体之一。最后,与学生关系最为紧密的家长也是重要的评价主体。

(二)建立动态、静态相结合的测评模式

动静态结合的模式有利于改善测评方法不科学所带来的问题。静态特征是在测评中易被发现、容易进行测量的。但学生的道德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历史地进行测评。在测评中,常常进行的是相同年龄段学生的横向比较,忽视了每个学生自身的动态发展。学生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教育者应该珍惜的。如果不能在测评结果中及时地反映出来,就容易错失道德进步的关键期。考虑到学生面对分数有可能产生的负面反应,有的学校抛弃了分数,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个人的5成长册6,教师和学生共同将道德成长的一点一滴记录下来。学生脱离了分数,放下了包袱,为自己的进步而自豪,也在记录自己成长的同时自觉地思考道德问题,不断地反省、提高。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做法。现代学校中,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应考虑建立个人纵向测评与群体横向测评相结合的测评模式。让学生不仅知道自己的发展状况,更能了解同辈群体的状况。不单有自省而且有比较。这样,能更好地促使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班主任在评语中要指出学生的优点、需要努力的方向,应以表扬鼓励为主。

(三)改变测评结果的不恰当使用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注重自身修养,是一种发自个体内心的对道德自我完善的追求,是对自己道德的提升的渴望。使中小学生的品德测评结果成为学生对自己成长的认识,才是品德测评结果超越性、非功利性的使用之法。如果我们的测评的结果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思考自己的道德水平有了多少提高,是如何达到这一提高的,将教师的注意力吸引到思考自己道德教育中的优缺点,将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的注意力吸引到思考如何建立更好的行政措施帮助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道路上来,这样我们的品德测评才会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在改革和发展的时代,道德教育任重道远,改善中小学品德测评更是迫在眉睫。我们呼唤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关注品德测评,改进我们的品德测评工作。

(四)重视品德评价结果的反馈

既然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德性,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那么仅仅获得评价结果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将它们反馈给每位学生也就是众多评价对象身上才算真正实现它的价值,整个评价过程才算完整,评价才能发挥它的引导和激励的功能。因此,我们必须在评价活动的最后将评价结果反馈这一工作真正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吴刚:《现代教育评价基础》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7

[2]周谦:《教育评价与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8

[3]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1

[4]祝佳佳:《中学思想品德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2012.5

思想品德评价范文9

初中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开放性评价有三方面涵义:一是指变单一的闭卷式评价为多元化评价,包括开卷考试和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参与能力、合作能力、访谈调查水平、活动报告以及探究精神、态度表现、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公开评价;二是指变某个教师“一支笔”或“一张嘴”的单方面的评价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三是指变单一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评价为学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评价。

一、如何开展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开放性评价

1.形成性试卷评价中的开放性要求

(1)开放性评价内容应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

课程标准强调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这要求试题应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避免喊空口号和死记硬背,坚持正面引导。

因此,思想品德课试题在形式上,可采用情境辨析、社会调查、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主题班会、辩论会、表格、漫画等形式;在内容上,可涉及时政热点、社会热点和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贴近学生;在参考答案上,可以多元化,让学生在领会教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灵活地运用。试题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考核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使之知行合一。有一道题目,以青少年上网这一生活热点为情境,在班级进行正反双方的辩论会,然后出示了三个问题:第一,填写主题辩论会的题目;第二,围绕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帮正反方面说明理由;第三,综合正反两方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这三问环环相扣,试题背景资料既源于生活又来自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让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发散思维,能检测学生演绎、推理、逆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并能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爱自己、热爱生活,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开放性评价内容要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

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能在自己所学的知识上有所发展和创新。这就要求命题时力求做到灵活不呆板,指“群”不指“点”,即问题指向不是某一个知识点,而指向某一个知识群,给学生留有多角度的思维可能和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理解灵活运用知识并分别作答。相应地,试题的答案也应是多元的,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考生可以从多角度分析和回答问题,只要答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如果学生观念新颖可适当加分。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3)开放性评价内容要体现德育功能,引导学生全面提高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思想品德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试题不仅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更要注意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德育因素,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和评价过程都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学科知识获得的过程同时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如,在围绕教材中的环境保护内容进行考查时,让学生写出几条有关环境保护的好建议。学生就如何清理小广告、如何治理乱吐口香糖方面出点子,他们的思想肯定会受到触动。

2.过程性评价中的开放性要求

(1)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在学期期中、期末考试中,可由闭卷考试改为开放性评价。开放性评价以提高学生知识运用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为目标。在评价内容上,以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实际的材料为载体,重在考查学生的素质、能力、觉悟和创新。如,在七年级的开放性评价中可增加心理测试,八年级可增加“请你来评析”“请你来执法”“请你做律师”等。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必须认真思考、勇于创新,这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活动课学习的评价

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以及在活动中获得的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这对于学生视野的开阔、知识的丰富、情感的升华具有积极作用。可让学生自己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心理测试,参观访问,自己创作小品,进行一分钟演讲,参加义务劳动、社区服务,制作友情卡等。这些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都能有所表现;活动尽量由学生自己主持;每项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这些活动评价主要依据的是学生参加活动课的次数,在活动课中的表现以及获得的感悟、体验;评价以自评、组评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指导作用。

思想品德活动课的主题和活动内容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活动设计要与本学期教学内容相关,有利于学科知识运用、拓展和能力的培养;第二,活动设计与其他学科知识交叉、渗透,有利于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综合;第三,活动设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操作类的内容;第四,活动要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实际,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

(3)强化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的评价

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评价,教师应根据校情、生情,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劳动态度、学习态度、诚信守纪、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热爱集体等方面进行具体细化,对表现突出的好人好事给予加分,对行为表现不佳或受校纪处分的适当扣分。当然这项考核要同班级日常行为规范考核结合起来,考核结果与班主任的操行评定基本一致。

在评价的过程中先由学生自评,并在小组中陈述,由小组同学给出评价,老师结合平时的观察和记载作出评价,并能和学生在平时所受奖励相结合,综合几方面的因素得出该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成绩。

在综合性评价中,评价的内容具体包括基础知识、实践活动能力、思想品德行为三个方面。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评价(占60%)主要采取笔试开卷考试(开放性试题),整个初中期中、期末评价都可采用;实践活动能力的评价(占20%)主要考查学生参与思想品德活动课的表现情况,评价既可根据期中、期末统测试卷,也可根据学生平时实践活动中的态度、表现、能力等;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评价(占20%)主要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教材要求对品德行为细化评价。

在这些评价的基础上,最后形成一个总的开放性综合评价汇总表。

二、几点思考

1.在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开放性评价实践过程中,有的家长不理解,有的学校不支持,他们更希望学生将时间用在学习书本知识上,他们更看重的是纸笔测试成绩。他们的思想不转变,这项工作将很难进行。

2.在综合评价中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与思想品德活动课、思想品德行为评价所占比例是否合理、科学,有待进一步研究。有人认为不需要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将以上三个方面的评价分别记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3.思想品德活动课、思想品德行为评价过程比较细,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精力,加大了思想品德教师的工作量。如何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4.思想品德课学习的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潜能。

思想品德评价范文10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方在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是否能愉快的享受课程学习,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程度,所以教师的课堂即时性评价会起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情感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对学生做到适时适度的评价呢?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1评价用语应适当

以前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我对学生发言总是以“好的”、“不错”、“你真棒”之类的语言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也失去了以往的兴趣,通过不断观察及实践我发现:“好的”、“不错”、“你真棒”之类的语言,看似是对学生进行了鼓励、表扬,实则并没有进行实质上的评价,而仅是泛泛而谈,应景似的敷衍,听了这样的话之后,发言的学生并不知道好在哪里,其他学生也不知道该相他学什么或向什么方向再进行努力,久而久之学生便无法从这样的语言中感到激励与指点,无法获得学习的满足感、成就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来我在教学中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用语,如:“你上台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看得出你做了充分的准备,显得这样有自信。”我想,其他同学从教师的这一段评价中至少可以获得这样的信息“老师希望我们上台回答问题时声音响亮,声音响亮是自信的表现,如果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也一定和他一样充满自信并受到老师的表扬。由此产生出一种也要向他学的心理,并且也知道了怎样才能做得跟他一样。反之,如果对表现不足的地方能用合适的语言并针对性的指出,不仅被评价者明确了要求下次努力纠正,其他学生也能从中明白要努力避免什么问题的产生。由此可以促进全体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的提高。

2评价手段要多样

评价不应该拘泥于一种形式。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及时评价不仅表现为一些鉴定性的、语言式的评价,更多的应是教师的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种默许、一种认可、一种赞同、一个微笑等等。如:上课时,有的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我会向他微笑,点一下头;有的同学搞小动作,我会适时给他一个提醒的眼神或微微摇摇头;有的同学板演又快又对,我常冲他竖起大拇指;有的学生问题回答的好,我会情不自禁地说一声“ok”;有的学生回答问题非常有趣,引起笑声,我会和大家一起笑??????。这些无声的语言评价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我发现同样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保持旺盛的学习精神,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评价内容要有突破

对学生的评价不要仅仅停留在对、错上,更要评价学生是怎么思考的,要通过鼓励与众不同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知识和能力之外,评价的内容还应包括良好的学习品质及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其他方面的好习惯、好作风等。

4评价主体要突出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要只限于“老师评学生”还要把更多的评价权交给学生,开展师生(生生)互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增强评价意识,提高评价能力。

如:师生(生生)互评:“你觉得他回答的怎么样?”“你认为他的答题思路最棒的地方在那里?”“这节课最值得你学习?”等等。同时也可以让家长评价学生、老师和教学,如:“八年级有关父母和子女这一课的教学,我没有按照常规布置作业,而是给学生一项特殊的作业,即要求学生在双休日为父母做一顿饭,由家长评分及自评分数并写出自己的感受。这一次作业教的十分齐,有位同学给自己打了60分,同时说:”想想平时经常抱怨父母的反不合口味,真不应该因为做一次真的很不容易“。这位学生的家长给孩子打了90分,并建议学校多搞些这样的活动,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这样使评价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5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真正地享受学校的学习生活,才能更加投入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因此教师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学生受教师评价的因素是很大的,如果在课堂评价中教师表现得偏爱优生、忽视中间学生、厌恶后进生,必然会使学生与教师产生不同的距离,影响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兴趣与参与能力的提高。

思想品德评价范文11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生活化 评价体系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思想品德课堂教育的需要。

思想品德特有的科目教学,被划归成观念指引这样的科目。初中时段的思品授课,更应注重去指引观念,有序衔接起知行的流程。为促动认知成效的提升,拟定好的授课内涵,必须关联惯常见到的平日生活。

选出来的授课话题,应围绕这一时段的真实话题,协学生去化解平日的疑难,把学生体悟出来的生活感悟看成本源的指引。这样做,能让初中时段的思品科目走出惯常的书本局限,融汇更广范畴的真实社会,经由实践对接,引发深层级的共鸣,并激发多样联想。

2.对教学现状的反思。

现有的科目教学,单纯注重本源的原理传递,忽视掉了真实状态。这种授课路径,很难与多层级的生活契合。初中时段的思品课,惯常被看成特有的应试工具;学生只是被动地接纳知识,缺失了应有的自主特性,潜藏着的创造潜能也会被压抑住。这样的弊病,禁锢了新颖思维,没能调动起学生的认知热情。

3.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改预设的授课要求,是培育出更高层级的创新特性。学生经由认知的接纳,能够化解这一范畴的真实疑难,有序融汇这样的细化认知。生活化架构下的课堂评判,应根植于细节特性的平常生活,建构互通状态之下的授课流程。预设的认知目标,应被变更成内在范畴的探求需要。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实施措施

1.加强师生沟通。

师生的互通,能促动彼此的接纳,创设和谐架构下的新颖课堂。教师应当更替旧有的授课方式,添加课堂以内的互动流程;应当明辨学生的心态,主动去接纳班内学生,在互通中做朋友;应当协同班内学生,发觉潜藏着的认知潜能,确认更高层级的学习信心。

对思维带有偏差的学生,应当接纳并去耐心疏导;对疑难特性的某一疑问,经由班内的互通讨论,提炼出交流得来的一致论点;鼓励班级以内的学生,去发表差异特性的多样见解;对教师没能掌握的、新颖的认知领域,应虚心去接纳。这样做,能创设最佳情形下的师生关系,营造出愉悦及轻松的授课气氛。

2.教学目标优化。

拟定好的授课目标,应从僵化特性的应试目标变更成多元架构下的生活目标;联系现今时段的开放内容,寻找出带有生活气息的、独特的拟定目标;明辨不同特性的学生需求,对枯燥特性的偏旧目标应大胆去更替;依循设定出来的授课宗旨,适当调和原有的科目目标。

3.教学内容优化。

要优化原初的科目内容,侧重真实特性的平日体悟。体验范畴内的授课,在思品授课这一范畴,应能占到偏大的比值。只有创设亲身参与的时机,学生才会体悟出更深的感受,形成共通特性的情感及认知。例如:在解析关涉抵制诱惑这一内容时,可在备课时段内,经由上网搜索,得来真实情形之下的关联影片、时事特性的新闻等。在授课中,借助多媒体架构下的技术协同,为学生放映预备好的这些片段。这种带有真实特性的体验,能让学生明辨各类诱惑潜藏着的深层危害,从而自觉去抵制。

4.教学活动优化。

除了课堂范畴内的生动解析,课余时段的多样活动也应加以丰富。思品授课关联着的教学活动,被划归成生活化特有的认知成分。课余时段的各类活动,能营造出最优情形下的校园氛围,创设新颖状态之下的校园文化。例如:可以预设平日时段的大扫除、校园范畴的花草培植,让学生亲身体悟出劳动的价值。经过预设的真实锻炼,能培育出坚韧个性,锻炼出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行。

5.教学评价优化。

传统范畴的授课评价,侧重应试架构中的分数评价。实际上,科目测试得来的分数很难折射出现有的真实水准。为此,应当延展既有的评价指标,添加关涉生活的、多样的指标。例如:学生表征出来的积极性、参与活动特有的态度,都应被涵盖进这一评判体系。多元框架之下的教学评判,带有全面的优势,化解掉了单一评价的弊病。

三、结语

初中时段的思想品德,应当整合根本原理、后续时段的真实运用,创设生活化架构下的评判体系。平日之内的授课,应当密切关联着学生生活,摸索出生活化特有的授课路径。要注重实践层级内的锻炼,培育更高层级的探究能力,让学生经由亲身体悟、接纳本源的价值指引,培育出应有的崇高人格。

参考文献

思想品德评价范文12

案例一:在教学《珍爱生命》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应怎样以实际行动来珍爱生命?”同学们思考着,无人举手。这时,性格内向、成绩后进、从不主动举手的A同学破天荒地举手了。很是诧异的老师居然脱口而出:“奇怪,今天连A也举手发言了!”A顿时脸红,同时,全班同学的目光也都转移到A这边,大家都打量着这“难得的现象”。终于,A举着的手缓慢无力地缩了回去。从此,他再也没主动发言过。

案例二:在“环境”教学的课堂上,老师提出类似上例问题,从不回答问题且有些口吃的学生举手,感到诧异的老师说道:“请这位同学来回答。” 虽然他的回答有些听不清,但老师带领同学们给了他热烈的掌声,并对他说:“你回答得非常正确,如果速度再慢一点,声音再大一些就更棒了。”从那以后这位同学经常在课堂上勇敢地举起自己的右手。

从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短短的一句评价语的作用具有天壤之别:“案例一”教师的评价挫伤了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们要正确对待不同学生的差异,关注、尊重每一个学生。要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还要十分重视语言艺术。

一、当前课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表扬缺乏针对性,过多过滥。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几乎是清一色的表扬,听不到一句批评,即使学生答的很差也给予表扬,导致一些很好的评价语言没有达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有的反而起了反作用。

2.忽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过于关注结果和即时表现。评价时更多地关注学生答问的结果、题目的正误等体现知识与能力的内容,而对学生学习的情绪情感,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态度等因素不予关注,忽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

3.评价缺乏诊断和导向性。有的教师只关注学生是否达成自己预想的教学目标,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更正。教师面对这很明显的情感偏差,不作正确引导,不利于学生良好情感的发展。

二、提高思想品德课堂评价有效性的对策

1.教师评价语言要简洁明了,有重点,指明学生努力的方向。评价语言应该努力做到恰如其分,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要有明确的导向性。如:“你的回答特别准确到位”“你的观点正确但不全面”。

2.评价要体现恰当的赏识激励功能。赏识激励教育是一门艺术,评价源于对学生真诚的爱。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学生身上瞬间即逝的“闪光点”, 运用灵活的表扬方法,让评价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以达到最佳效果。

(1)表扬要恰当、多角度。表扬学生的精神如“回答得真好、非常有创造性”,表扬学生的行为如“你真是个有责任心的好孩子”,表扬学生的素质如“这种方法很有新意,说明你动了番脑筋”等等。

(2)表扬应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对见解独到的学生,表扬他“很有创意”;对见解一般的,鼓励他“回答正确”;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同学,要纠正错误并给以 “你有进步”的评价等。

(3)把握好表扬与批评的度。表扬要进行有效的反馈和激励,表扬不能过度,要适中,否则单一、过度、重复的表扬会适得其反。批评也是一种评价形式,以不伤害学生自尊心为前提。批评的语言要婉转,要寓情于理、欲抑先扬、说清利害、循循善诱、指明方向,易于学生接受,改进不足。

3.评价要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学科知识形成过程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情感体验、人格的养成。如《我爱我师》一课,有一环节是“夸夸我的老师”,有位学生说:“我们有位老师非常强壮,有190多斤呢,他上课从不迟到,上45分钟的课,他会说半个小时的废话,其他的时间才是给我们讲课呢。”当时教室就嬉笑一片,我脑海里闪念:这哪是夸老师啊?但从同学们的表情上看好像很喜欢这位老师,然后追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位老师吗?”学生说:“喜欢。”“为什么说那么多废话还喜欢?”“好玩儿。”“那老师说的是废话吗?”“不是。”“我知道我们班这科成绩非常棒,看来啊,老师的教学各有特色,我们还是很喜欢这位老师的。”这种评价语使学生在知识技能的增长过程中升华了情感,也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4.评价要幽默机智。幽默机智的评价语言更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如在讲情绪一课,同学们正在举手回答问题时,教室后排的一个学生把他后面的课桌碰倒了,老师边扶起课桌边说:“你准是着急回答问题了,来你先说吧。”他在同学们释怀的笑声中认真的回答了问题。老师接着说:“你刚才情绪激动了,幸好碰倒的是课桌,要是玻璃杯后果就惨了。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控制情绪。”教师机智幽默的评价既很好地处理了突发事件,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情绪”的学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