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

时间:2023-06-01 09:09:44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范文1

1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白板集power-point与投影仪之优点于一身。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教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加上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再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它使单纯的教师操作变为生生互动,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令人心驰神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篇目,就可以借助其导入功能,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在学习《故宫博物院》之后,学生对又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对故宫博物院的美丽景象留连往返,恨不得马上能到那里去游览一番。看着学生那意犹未尽的情形,我马上利用电子白板的资源库,因为课前收集相关的影像资料放在了资料库中,课堂中很容易带出相关内容,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让学生一边欣赏故宫博物院的视频,一边听老师的介绍,使学生在视频和教师的介绍中对故宫博物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激发他们对故宫的热爱之情。另外,库中可放很多与学生相关的内容,如一些课外的补充资料,图片、音频文件、动画……这些可以在课堂上随时运用,还可以引导学生课后自己打开后去随机学习。讲课中,一些需要及时板书的内容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的功能切换完成,无吸食粉尘之烦恼,无书法好坏之担忧。在语文练习课上,学生上板做练习的积极性很高,可以让众多的学生上前做练习,并且进行当场讲评,正确与否一目了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提高注意力,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交互式电子白板有许多功能,如果应用拉幕、探照灯、拍照、擦除等白板的这些特殊效果和应用技巧,可以设计出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又突出教学重点。特别是白板对动画、视频的随时暂停控制与标注使教师能够更加自主的应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弥补了很多课件交互性较差的缺陷。功能强大而丰富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有效且有益的手段,能方便、准确地展示预设的效果,突破教学重难点。冰心的《观舞记》如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一文,文笔清新,委婉细致,意境清新优雅,但时间是个抽象的概念,如果仅凭教师讲述,也许是照本宣科。笔者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进行如下的教学设计:先出示一幅生机盎然的纯色图,画面上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翩翩起舞的蝴蝶,低回婉转的小燕子,整个画面充满了浓浓的诗意。然后启发谈话:同学们看到这幅画,我们似乎置身于春天的美景中,那么,你能画出你眼中的春天的景物吗?学生积极踊跃的上前画画,有的画几束花,有的画几棵小草,有的画几棵树….接着,要求他们用语言描述春天,然后引入:我们看大文豪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天的?形象生动的画面描述,充满诗意的设计导入,自然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笔者用课件再现教材内容:冬去、春来,花开花落,让学生结合教材体会时间流逝的踪迹,最后以嘀嗒的钟表结束本节课,让学生具体的体会时间流逝的匆匆,体会在作者因时光流逝而产生的惆怅无奈的心情,这样就解决了教学的难点。再如讲授鲁迅散文中的精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由于课文的篇幅较长生,字词较多,传统教学要突破词语这个问题难度较大。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却轻易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利用电子白板的屏幕捕获功能把生词截取下来呈现在学生面前,随后引导学生注意截取下来的词,并找学生读出不认识的词,在学生读新词的同时,利用白板的荧光笔功能在生词上进行圈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非常自然地在学生面前呈现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然后移开聚光灯,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迅速说出看到的词语。在这种新的感官刺激下,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同时还攻克了记忆新词的难关。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到课堂上了,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欲望空前高涨。

3实现有效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电子白板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积极的互动。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制作的“课件”,老师和学生可以在白板上面亲自操作,随时在显示屏幕、网页上和视频播放界面上进行标注、画图,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能与老师进行讨论,可以及时修改错漏,充分发挥起师生间教与学的互动性,从而也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不必受到课件的约束,可以随着学生对于文章的把握以学生为中心来随时调整自我的教学。如我在教学中抓住重点的字词进行师生深入体会,然后由学生自由选择句子进行交流讨论,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随时点击补充相关资料,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充分抓住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创作情绪,学生印象深刻。互式电子白板为语文课堂互动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和方便,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堂的有效互动,建立和保证了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如在最使老师头疼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习作可以利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实现了师生共同评议的目的。同时,在讲评中,教师的圈点批注,教会了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再指导学生分组进行修改同学的习作,较好的解决了当前多媒体教育所带来的师生之间教学互动的“弱化”现象。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确实,与其他的信息技术相比,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在课堂上提供给师生更多的交流机会;教师也可以作为学者,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师生组成了学习共同体,让教师能够更加自如地参与到学生中交流,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信息,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孩子很自然地实现了老师情感上的交流沟通,课堂更加活跃。总之,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这一新技术使灵活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更加适应教学要求,贴近学生。不仅仅是语文教学,就是其他的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合理地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教”的主体地位都会得到加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更会得到充分的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巧妙地运用这一技术,明天的语文课堂必将呈现出一派群花竞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教学的改革将出现一片蓬勃的生机。

作者:宋铁刚 单位: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第三中学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范文2

每一件文物都是时间与空间的深厚积淀,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保护当然是责任与使命,但保护并不必然意味着层层包裹起来。文物一代代传承的终极目的,是浸润人心、滋养性灵,昭示前人精神文化达到的高度与深度,不是被束之高阁、秘不示人。

据媒体报道,从今年9月28日到明年2月,深藏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的268件文物“移驾”首都博物院,接受公众的检阅,这也是养心殿文物首次“出宫”。对此,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观众想细看养心殿的文物,不用再趴窗户了。”

大批珍贵文物走出故宫,不仅仅是博物馆系统内部的一次完美合作,而且有着更为深广的意义。即文物不再一味地深“藏”不露,矜持内敛,而是正在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越来越亲民的路径,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以前只是“趴窗户”瞅瞅,或者端详文物图册,今后则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直面文物。

这显然是一种积极的变化。就像文玩上面的“包浆”一般,每一件文物都是时间与空间的深厚积淀,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保护当然是责任与使命,但保护并不必然意味着层层包裹起来。文物一代代传承的终极目的,是浸润人心、滋养性灵,昭示前人精神文化达到的高度与深度,不是被束之高阁、秘不示人。

单霁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一流的博物馆并不在于藏品有多么丰富,而在于“人们要有机会看到这个馆里大量珍贵的藏品,并将博物馆文化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去,从中汲取有助于现实生活的灵感。”也就是说,文物并非只是冰冷的摆设,而是有着深厚的蕴藉,走出养心殿,文物也会开口说话。

同样,以火爆的海昏侯考古成果展览为例,去年年底以来,公众像“追剧”一样密切关注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无论是展示时间,还是展览手段,均创下了纪录。古老的历史与文物交相辉映,历史因文物而更加具象,文物因历史而更加鲜活。这样的努力,既是一种文化普及,也是一次全民性的价值提升。

从全国范围看,文物休眠的情形不在少数。多年以前,笔者曾到一个县级市参观当地的文保所,打开沉重的铁门,管理人员就好像打开了神秘的大门,众多国宝级文物多年深藏在地库之中。而在另外一个县,文保所甚至连一个像样的仓库都没有,大量宝贵的出土文物就随意堆放在地上,令人叹息。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全国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高达76万处,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4295处。这里面有多少文物常年深藏“冷宫”、不为人知?听任文物闲置,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文化浪费。而国内不少地方,虽然也建起了宏伟富丽的博物馆,但由于理念的落后以及过度保护的错误意识,能够展出来与公众见面的文物仍十分有限。

文物就应该走出封闭状态,接受公众的观赏。文化的传承、历史的重现、艺术的熏陶,往往在这种亲炙一面中得以完成。画家陈丹青曾说,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他说,“到了纽约,我真的上了大学,在美国各地的博物馆,包括欧洲博物馆。博物馆除了是我的大学,所有欧美博物馆的中国馆,还是我的爱国教育基地,是中国史的课堂。”

确实如此,文物本身有力量。一个人若有幸在众多传承有序、历史和文化价值极高的文物精品中获得滋养,也一定是受用终生。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也是这样。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范文3

关键词:导入;存在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12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70

一、课堂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

导入是一堂课的引子、序幕。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导入的精彩与否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效果,作用不容忽视。好的导入方式会让人眼前一亮,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若把握不好尺度,则会有画蛇添足的嫌疑。在语文教学的导入环节,往往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一)过于冗长,目标不明

有些教师想通过导入环节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或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但因把握不好“度”,侃侃而谈一发不可收拾,教师费尽口舌,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浑然不知这堂课的重点是什么。

教师首先要明确,导入虽是课堂的重要一环,但并不是整堂课的重头戏。课堂导入最好控制在3分钟左右,内容要简明、扼要,力求用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切入课堂主题。

(二)过于花哨,不求实效

精致的、艺术性的导入不仅能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氛围,同时也会使学生如沐春风,进入一个美好的境界。但是,追求导入的艺术性应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以教学实际为出发点,否则,将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比如,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导入的艺术美感,在课堂上过多的播放音乐。有的教师干脆将语文课变成了演唱会、电影欣赏课或话剧表演课……课堂虽然热热闹闹、生机盎然,但一堂课下来,没有对教材文本的深入分析、挖掘,严重缺少了语文味。

(三)过于乏味,忽视作用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部分教师忽视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认为“导入只是公开课的必需品,而非实际语文教学的必备品”,使导入成为形式上的“走过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另外,在平常的教学中,因为工作繁忙、时间紧张等原因,一些语文课堂往往缺少精心设计,总是以陈旧单一的方式切入,比如“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某某课”等。这些不导、粗导等课堂导入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甚至影响到整堂课的氛围和质量。

二、高效语文课堂的几种导入策略

好的课堂导入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堂、顺利解读文本。也就是说,导入环节的设计不仅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还要顾及文本的类型和特点,力求新意和趣味,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设疑导入法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在导入过程中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积极思考。学生对课文有兴趣,学习的主动性自然会提高。例如,教学《邓稼先》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做一个假设,回到六十多年前的1950年,有着美国名校博士学位的你,有两个选择:一是留在美国享受一流的待遇,做一流的科学家;二是回到一穷二白的中国,过艰苦的生活,甚至离开亲人、隐姓埋名,在某一领域里默默地奉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六十多年前的邓稼先,他又是如何选择的?他又用怎样的行动诠释了自己的选择?”

又如,在讲《马说》一课时,我先问学生:“世上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学生有的认为先有千里马,有的认为先有伯乐,争论不休。针对这种情况,我说:“这可真是个难题,我们如何阐述理由才能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呢?这堂课我们来学习《马说》,看一下唐代的韩愈是怎么阐述这个问题的。”

(二)引用导入法

教师可以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成语、歇后语、对联、典故或广告语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学《狼》这篇课文时,我用对联引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剌贪剌虐入木三分’,这副对联描写的是哪位作家?(蒲松龄)对,我国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不仅写鬼写妖技高一筹,他笔下的狼也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蒲松龄笔下的《狼》(板书课题)。”

(三)“温故”导入法

“温故而知新”,教师依据此教学原则引导学生由已知向未知过渡,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欲望。例如,教师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以这样导入:“大家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美女蛇的故事吗?这个故事给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讲故事的人就是鲁迅的保姆长妈妈。长妈妈对鲁迅有着很大的影响,她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阿长与〈山海经〉》,去了解长妈妈,感受作者对长妈妈的深情(板书课题)。”

(四)故事导入法

学生都爱听故事,利用这个特点,教师在课堂伊始先叙述一个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故事,以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我在上《金色花》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知道母亲节是哪天吗?(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有关母亲节的小故事。有一个九岁的孤儿,他想在母亲节这天把爱献给他的妈妈,却又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在哪里。于是,他选择帮助别人,并请求受过他帮助的人去帮助更多的人。他想,通过这种爱心传递的方式,总有一天,他的妈妈也会成为被帮助的对象的。这个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关爱他的妈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散文诗,看看文中的孩子是用什么方式关爱妈妈的。”

(五)多媒体导入法

利用多媒体优势,通过播放与该课内容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等来导入,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下对新课产生吸引力。如上《故宫博物院》一课时,我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一段《故宫博物院》的视频资料。金碧辉煌的大殿,壮观的画面,详尽的解说,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故宫的雄伟和壮丽。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学习热情一下子高涨。这时,我趁机引入:“故宫曾是我国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你有幸置身其中,定会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今天我们就随作者一起去游览故宫,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和魅力。”

总之,导入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形式的导入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愿我们的语文教师用心设计、精心打造,使导入这一环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精品课堂上的一个闪光点!

参考文献:

[1] 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范文4

知识目标

1.积累“磬、攒、鳌头、琉璃、藻井、蟠龙、中轴线、金銮殿”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2.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3.了解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德育目标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学习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方法

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方位词的运用。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理清课文说明顺序当不成问题。

图示法。删繁就简,一张醒目的方位示意图便浓缩了全文的说明内容。

延伸拓展法。标新立异,转换立足点口头介绍故宫,内化课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故宫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理清文章局部思路,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说话训练,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训练学生按一定顺序介绍建筑物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多媒体显示“故宫”全景录像

故宫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中国数千年宫殿建筑艺术的总结性杰作,让我们随着作者去参观故宫,去感受故宫的宏大壮丽和精美绝伦吧!

设计(二)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

二、检查预习,组织学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宫”为话题进行交流,营造学习氛围

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故宫的图片和资料。图片交由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全体同学,资料由各位同学朗读或用自己的话介绍。学生提供的资料可能包括故宫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和与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介绍这些资料,有助于学生熟悉说明对象,为理解课文作准备。

2.请游览过故宫的同学谈谈见闻和感受,也可展示拍摄的照片,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需要掌握的词语(多媒体显示):

(3)玲珑:精巧细致。

湛蓝:深蓝。

布局:全面安排。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造句略。

2.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方位词语的运用。

3.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4.选三位同学口述参观故宫的路线,其余同学补充。

明确: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明确空间顺序。

(1)师生一同回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

多媒体显示: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宜采用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以让读者看明白。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2)提问: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3)学生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面的故宫示意图。

教师总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

学生思考,明确:第1、2段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中间(3~15)是分说。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坤宁宫(13),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15)。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五、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多媒体显示太和殿内景。

1.学生齐读5~8段。

2.学生精读5~8段,思考: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2)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3)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同桌之间交流,选六位同学回答。

明确:(1)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额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2)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3)文中写龙的句子有:“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写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二是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

教师总结: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平均使用笔力,只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六、说话训练

要求学生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

多媒体显示故宫博物院全景图。

教师提示:可以试着以神武门为出发点,沿中轴线前行到午门,介绍沿途的建筑;可以以三大殿为中心分别介绍三大殿前后的建筑;可以以保和殿北面的长方形小广场为中心分别介绍广场以南的建筑——前朝和广场以北乾清门以内的建筑——内廷;可以按不同的功用将故宫里的建筑分成几组逐次介绍。

选四位同学口头介绍,其余同学评价。

七、课堂小结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八、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这段话,指出其说明顺序,并画出说明这种顺序的有关词语。

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在明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倾斜台地,东、西两侧各建面阔三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片,为过去守陵卫士的驻所。正面建陵门,高十五米,宽二十四米,深八米,蓝玻璃单檐歇山顶。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式样,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

(提示:采用空间顺序介绍陵墓,由南向北,依次介绍了石牌坊、墓道、卷棚小屋、陵门)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活动设计

1.按照空间顺序向别人介绍你们的学校,要求重点突出,总说分说结合。

2.选择你所在的城市中最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物,向别人介绍。

3.从你家到学校有几条路,最近的路该如何走?请向同学们介绍,欢迎他们到你家做客。

4.投影显示颐和园游览示意图:

佛香阁是园内的建筑中心,登上佛香阁,放眼远望,你会看到哪些景物,请按照空间顺序作一简明的介绍。

二、收集故宫相关的图片、资料,力求全面详细地了解故宫,以“故宫”为话题,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图书馆、网络皆可,可以借助多种渠道搜集)

三、开放性探究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在这里共商国策。

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体积有1596900立方米。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蔚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我们在建筑师的陪同下,从天安门广场往西走,参观人民大会堂。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踏上一层楼高的花岗石大台阶,迎面是12根浅灰色的大理石柱。门柱有25米高,柱身要4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柱距采用我国柱廊的传统样式,明间宽,紧邻的两个次间较窄,再往两旁,各4个次间又较窄。这样高大而有力的柱廊,是建筑师们吸收了中外古今门柱造型的优点创造出来的。

迈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亭,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建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万人大礼堂;往北通宴会厅;向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整个建筑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

1.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哪些内容。

2.第二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3.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表明了空间方位的转移?

4.文章介绍了万人大礼堂,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参考答案:

1.交待了大会堂的位置、气势以及在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2.描写,突出了大会堂雄伟庄严、气势宏大的特点。

3.迈进、穿过、到

4.列数字空间顺序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1.故宫简介

紫禁城是中国明(1368~1644)、清(1644~1911)两朝皇宫。1925年成立故宫博物院,俗称故宫。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15年(1417),3年后建成,1421年明代正式从南京迁都北京。至今故宫有近600年历史。

故宫坐落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它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8公里,皇家禁苑部分约占1/3。整个建筑以中轴线为中心展开,天安门为其序幕,外朝三大殿形成高潮,景山为其终曲。整体建筑主从分明,跌宕起伏,前呼后应,左右对称,由此形成了宫廷区乃至整个北京城的宏伟气魄和井然秩序。仅在宫廷区范围内,共有殿堂馆舍号称9999间半(现存8000余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占地72万平方米。为了建造这座巨大的“城中之城”,明王朝倾全国人力物力,征调能工巧匠10万余名,民夫逾百万,所用建筑材料采自全国各地,真可谓“量中华之物力,给人间之仙阙”,堪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最。

故宫平面为长方形,其四周由高10米、长约3.4公里的宫廷围括,墙四隅各设造型别致的角楼一座。宫墙四面分别建有宫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墙外环绕护城河,河宽52米,长3.8公里,河水清幽,终年不断。

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其布局分外朝、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主体,左右衔连文华、武英两殿。三大殿以北为内廷,内廷又分中、东、西三路,中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其后是御花园;中路两侧为东、西六宫。东六宫向南是奉先殿、斋宫、南三所,西六宫向南为养心殿。内廷的东有宁寿全宫,西有慈宁、寿安储宫。这种布局,充分体现了古礼所谓“前朝后寝”的格局。前朝为“大内正衙”,后寝即所谓“三宫六院”。

如此恢宏浩繁的建筑群,所以未给人杂乱纷繁、局促拥塞之感,主要因为突出了一条极为明显的中轴线和重点突出、简繁得体的建筑手法。建筑群以太和殿为重中之重,它巍然坐落于前朝的中心位置。这里是皇家政治活动的中心,皇帝继位、大婚、朝会、殿试及命将出征均在此举行,所以它的体量最大,等级最高,充分体现了皇权第一的思想。同在中轴线上的内廷主体建筑如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虽然也是帝、后经常活动和处理政务的主要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实用性甚至超过外朝三大殿,但它们毕竟不是重大活动的中心,所以它们的建筑规模、体量和豪华程度明显逊于太和殿,表现出严格的“内外有别”。再以各殿飞檐的垂脊兽为例,太和殿设置10尊,乾清宫设置9尊,交泰殿设置7尊;而中轴线两侧的东西六宫各主要大殿仅设置5尊。由此不难看出,紫禁城内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等级关系,即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在这里被明白无误的建筑形式完整地体现出来了。等级是权力的象征,也是皇权赖以维系的基础,这其中政治与礼制的内涵,被我们聪明的古代匠人以简洁明快的物质架构昭示于世人。

故宫以其完美的古代建筑艺术,丰富的文化艺术藏品和厚重的人文精神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

2.故宫主要建筑物简介

前朝

是故宫建筑物的重中之重。对旅游者来说,大体包括从天安门至保和殿一组完整的建筑群,即故宫中轴线建筑的前半部;严格意义上的前朝,应从太和门算起,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二殿为两翼。前朝是宫廷举行典礼、朝贺、筵宴的地方,故建筑物以高大、宏阔、豪华为特征,以表现皇家宫殿的至尊至贵以及皇权统治的绝对权威。

太和殿

殿内陈设如当年帝、后临朝状。6根蟠龙金漆柱中央为高约2米的地平台,上设明代金漆雕龙宝座,座后为髹金屏风。殿内金碧辉煌,庄严华贵。明清两代曾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诏书”,接受群臣朝贺。

内廷

泛指乾清门以北,延至东西六宫。主要建筑物为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它们是内廷最高等级的建筑群,也是帝、后频繁活动的中心,许多军国大事在这里决断,许多惊世骇俗的事件在这里发生,至今仍有许多文物保存在宫中,见物思古,能给人以无限的幽思与联想。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范文5

书林掇英 ――魏隐儒古籍版本知见录

魏隐儒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书林浩瀚觅知音,魏隐儒先生的古籍版本学著作《书林掇英》经李雄飞整理校订,以皇皇80余万字的规模重新面世,实在是嘉惠学林的一大幸事。解放后,魏先生调转入新华书店,饱览古籍善本;1957年中国书店成立以后,他被调去编辑《古旧书刊介绍》,向学术界推荐从各地搜访来的古旧书刊中的善本。经过夜以继日的工作积累下的鉴定笔记,终成如今展阅于读者眼前的《书林掇英》,沉甸甸的不仅是该书近800页的厚度,更是一位历经风霜的博学老人记录下的与古籍相伴一生的岁月。

书缘与人缘

《书林掇英》是20世纪50至80年代魏先生在中国书店、各种古籍展览及受托到全国各地审定善本的经眼录。全书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另有小说、戏曲,附录丛书,凡著录图书2830种,其中小说297种,戏曲587种,合之比集部的857种还多,成为该书的一个特色。书中记录的古籍善本几乎涵盖所有的版本形式,刻本、L版印本、拓印本、磁版印本、钤印本、活字印本,贯穿宋、辽、金、元、明、清数代,还有高丽、日本以及太平天国时期的刻本。魏先生对每一种善本除介绍书名、卷数、作者、断代、行格、版式、刻工、题跋、藏印、纸张等基本情况外,还记录了该书的访得过程、当时的定价及旧藏、现藏于何处,文字精审质朴,读之如身临古籍审定现场。

在传统版本目录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丰富而独到的鉴赏经验,使得该书具有集大成的时代特色。魏先生以真知灼见纠前人之误,如原是故宫旧物的四卷《毛诗》,《天禄琳琅书目》认为是宋活字本,他凭残存的卷四考订此著录有误,按语云:“以其字体、纸、墨、版式,风格细审,当系明正嘉间活字印本,……有人疑为宋泥活字本,亦非。其实当明正嘉间正是覆刻宋本最盛时期,常以宋刊为底本,因之由此产生误解。原北京图书馆藏有三册,此本亦归之,破镜重圆矣。”(第17页)魏先生常以细节作为确定古籍版本的依据,如唐庚《眉山集》著录为“清雍正三年汪亮采南陔草堂活字本”,因“几与雕版无异”,北京市文物局、黑龙江大学所藏皆误定为刻本,而魏先生认定为活字本的依据是版心鱼尾摆离开了左右行线,这虽是活字本的基本特征,但常为人忽略,不起眼处成为审定的关键,此类案例在《书林掇英》中俯拾皆是。遇及旧日书商篡改作伪,他不仅从书的内容本校,还与其他相关版本进行比照,发现作伪者的蛛丝马迹。这些真实的鉴定过程是魏先生作为专家的独门秘诀,书之于纸,便成为后辈学习的宝贵经验。

《书林掇英》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特色,即作者的按语非常精到。寥寥数行文字,不仅形象、全面地描述了古籍的特征,对名家题跋的记录也不吝笔墨,使读者不必亲见原书就能掌握其概貌;按语又以精炼的语言介绍原著者的生平及相关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扩展知识阅读。在审定图籍时还向专家学者请教,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毛氏汲古阁刻《汉书》,向达先生鉴定认为其中刘文淇题跋无疑,何焯的批点可能是过录。明代蓝格钞本《木讷先生春秋经筌》残卷,藏家王文进鉴定为天一阁旧藏散出者,魏先生介绍王,“北京市中国书店成立,聘为顾问。1958年病卒于北京”,寥寥数笔足见先生对同行老友的尊重怀念。小说类有很多意见采自古典文学研究者、藏书家吴晓铃先生,如元末刻本《新编红白蜘蛛小说》仅残存一叶,经吴先生研究,《醒世恒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即依此改写。耳语闲谈之余体现出前辈学者严谨谦虚的治学精神。

我国仅有的一部朝鲜瓢活字本《论语集注大全》,是抗战时雒氏书商从吉林长春朝鲜书商手中购得,50年代将此书售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向达馆长,当时仅索值200元。“据称,朝鲜南部盛产大瓢,皮厚,民间用以刻活字印书”。李雄飞的整理按语有的是对原文的补充,有的纠正魏先生著录之误,亦是锦上添花。

古书之流转

《书林掇英》全书所著录的古籍大多见于50年代后,时值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淘书者遍迹全国搜访散落四方的古籍善本。书中所记录的古籍采访人有带经堂的王士英,育民书店的洛云培,新民书店的张寿鹏,文奎堂书店的刘满进,修绠堂的孙助廉,二希堂的王希华,三友堂的于铭,大雅堂的李拔元,文殿阁的王平斋,文渊阁的李殿臣、萧文豹,中国书店的白廷智、吴希贤、魏广洲,东来阁的李佩亭,来薰阁的陈济川,信义书店的韩信义,效贤阁的裴效先,鸿文阁的王文礼、葛鸿年,邃雅斋的董惠卿等,皆为长年走动于书坊的民间学者,他们与古籍亲密接触,挽救了大批流离失所的古旧书。那时的古旧书店多集中于北京的琉璃厂和隆福寺街,不仅如黄裳序所言:“建国前后迄于今日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旧书流转踪迹,大致是得到了反映的”,扬州、南昌,远至广州、福州、福建莆田,南方古书的精要也为作者目光所及,大致可一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古籍的流转概貌。

从魏先生的字里行间能读出一部古籍的艰辛流传史。明嘉靖间刻本《中原音韵》是“湖南文物管理委员会在造纸厂收购的大批造纸原料旧书中抢救出来的”(第76页);元元统甲戌梅溪书院刻本《韵府群玉》“已流入东瀛,清光绪庚寅黎庶昌出使日本时访得,携回国”(第78页);宋昭定二年池州张洽刻《昌黎先生集考异》,“此书为山西省祁县图书馆一直作为明本收藏,1978年余被邀往太原讲授古籍版本课,祁县馆胡乐云同志听课后回馆编目时,发现原来著录明刊有误,带来北京鉴定后改正。”(第318页)经历过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古籍如人,命途多舛。

累累的藏书印昭示很多旧籍原属私人所藏,从中可推知古书的授受源流,《书林掇英》著录的古籍转藏多家,汲古阁、范钦天一阁、“吴兴周氏亦足斋藏”、“季印振宜”、“四明卢氏抱经楼珍藏”、“王鸣盛印”、“海宁陈@观”、“铁琴铜剑楼”、刘承干嘉业堂、蒋光盅芊也萏玫榷嗍艄糯藏书名门,还有故宫旧藏、清内阁大库散出者。汪宪“振绮堂兵燹后收藏书”经部2种,史部5种,子部1种,集部56种,其中有汪宪辑清乾隆钞本《宋金元明赋选》,前扉有王鸿朗跋云:“此系汪鱼亭手稿之副本,海内孤本,咸丰中兵燹流离,幸未失坠,但已不全,光绪元年仍归故主。”(第505页)魏隐儒云:“振绮堂所藏书于1956年散出一批,为北京隆福寺街修绠堂书店孙助廉访得大部,皆罕传善本,郑振铎、赵万里先生闻悉,争睹为快,分为购藏。”(第439页)郑、赵二先生的“争睹为快”,尤其郑振铎视书如命,逝后所藏捐于国家图书馆,令后人为收藏家们对“罕传善本”的珍惜之情而感动。近现代藏家有傅增湘、莫伯骥“五十万卷楼”、李盛铎、刘盼遂、郑振铎、周叔|、柯逢时、于莲客等。还有一位特殊的“收藏家”康生,作者1979年在故宫整理康生古籍时发现很多珍贵善本,如宋末坊刻巾箱本《礼记》,按语云:“此书为清宫散出者,为藏书家于莲客旧物,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曾出让一册,归邓拓购藏。‘’中又散出九册,连同邓拓所藏一册,共十册,统上世纪归康生掠为己有。”(第33页)很多原为傅惜华、傅增湘、刘盼遂等学者所藏书,被“”小组抄得后,定价数千元的即被康生以数元的象征价获得,并以“张三洗”名钤于书上。虽然康生在特殊时期恶名昭著,但是现在不得不承认,若没有“张三洗”的特殊照顾,这些旧籍恐怕会和许多同时代的珍贵文物一道遭遇灰飞烟灭的厄运。

这些“曾在某家”的故籍,魏隐儒访书时已被各省市、各大学图书馆、文物局等公共机构及专门机构收藏,笔者翻阅全书,结合魏先生的原文和李雄飞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文献的补充,大致整理出如下数据:

一、东北地区:省市图书馆8,高校图书馆2,科研机构1,博物馆1;藏书总计185种。具体情况是(限于篇幅,本文仅列举藏书有5种及以上单位,下同):

旅大市图书馆69,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图书馆44,辽宁省图书馆36,吉林省图书馆11,大连市图书馆5。

二、华北地区:省市图书馆11,高校图书馆15,科研机构11,博物馆3,其他(指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出版社等,下同)7;藏书总计1485种。具体情况是:

北京图书馆803,北京大学图书馆185,中科院文学研究所71,首都图书馆69,中国科学院图书馆62,清华大学图书馆60,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34,北京市文物局25,历史研究所20,历史博物馆18,戏曲研究院12,文学艺术研究院15,故宫博物院图书馆11,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10,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10,中央党校图书馆8,国家文物局7,天津市人民图书馆6,南开大学图书馆6,山西省图书馆6,中科院语言研究所5。

三、华东及华南地区:省市图书馆11,高校图书馆15,博物馆7,其他7;藏书总计507种。具体情况是:

上海图书馆243,南京图书馆104,浙江省图书馆36,复旦大学图书馆19,山东省图书馆14,天一阁文物保管所 13,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12,福建省图书馆6,杭州大学图书馆6,安徽省图书馆5。

四、华中及西部地区:省市图书馆11,高校图书馆9,科研机构1,其他2;藏书总计77种。具体情况是:

重庆市图书馆13,湖北省图书馆11,江西省图书馆10,湖南省图书馆7。

以上统计虽失之粗略,但大致能反映全国古籍收藏的地域分布,历史和实际的政治、文化等因素导致古旧书业在各地区的发展情况更多地接续传统:北京始终是全国最大的古书聚散地,以之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和以上海为中心的东部地区凭借发达的经济、文化优势占有了全国大部分古书资源,并向辐散;东北三省虽是前代皇家重地,然较京津地区以及东南地区而言,文化资源相对匮乏,古书源源流入各省图书馆;辽宁省的旅大市图书馆购入明清小说善本多达52种,特色更为明显。从《书林掇英》看,古书流转活跃于上世纪50、60年代,“”期间停滞,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重新振兴,此时期大批学校和文化机构兴建,积极吸纳古书,尤其是大型图书馆、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具备强大的资金及科研实力,不惜重金购藏古书,累积文化资源。

除公共藏书机构以外,书中提及的私人收藏家则只有郑振铎、赵万里、周叔|、李一氓、傅惜华、刘盼遂、孙定国、康生等寥寥数位,他们的藏书于逝后多捐赠公共图书馆。私家藏书的历史绵延至今,“子孙永保”的理想终成幻影,“耕读传家”更多的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继承。古书渐渐集中于大型图书馆,文化资源得到重新配置,曾经散布在民间的藏书楼、藏书家零落殆尽。文化资源分布格局的改变,导致学术文化分布格局的新变,从此很难见到地方性的文学流派、学术流派,文化和学术最终集中于大城市。

古书“身价”及古旧书业何去何从

古籍善本作为古董收藏由来已久,为古籍议价既不失其身价又符合市场规律实非易事。魏先生所录的收售书价,颇具史料价值。书中所载的善本最便宜的如郑振铎以2元购藏的清乐意吟馆刻《品芳录》;最贵的是明万历江西刻《水经注笺》俞樾批校本,“朱黄满卷,价3000元”。又如八卷宋刻本《楚辞集注》,原为关蔚煌旧藏,因不见著录于各家书目,中国书店的白廷智误作高丽本以20元收入,然经价格研究组讨论,此书不但是宋刻,而且是海内孤本,最终定价2000元售归北京图书馆,并向关家说明情况补价300元。《校补金石例四种》作一般书以4元收进,后来发现是清道光十二年李瑶泥活字印本,北大、北图争购,后在本馆检索皆发现。“此本马上升值,价100元,归周叔|先生购藏。”在古籍鉴定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导致重大疑误,遮掩了善本的真正价值,亦可见鉴定工作之难。古籍的价格从数元到数百元不等,以20世纪50年代的物价水平来衡量应能列入奢侈品行列了,在物质清贫的年代,无怪乎散出的书籍越来越多,私人藏家越来越少。

《书林掇英》的问世,与王文进的《文禄堂访书记》、孙殿起《贩书偶记》、严宝善《贩书经眼录》、雷梦水《琉璃厂书肆四记》、《书林琐记》等组成一个贩书掌记的系列。淘书客们用毕生精力丰富书业文明,实践与理论相成,字字皆辛苦,书写了深厚的书友情谊和拳拳的爱书情结,酿成了浓浓的书卷气息和醇美的书香,较之中规中矩的学者型藏书目录,则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贩书目录之学。综观百余年来的书史,中国旧书业发展可以说是“多灾多难”,旧书业的发达与繁荣看似与社会、经济的状况有联系,然而更多地则取决于大众知识分子的行为和精神趋向。《书林掇英》记录的近40年书史,正处在社会动荡及复兴的年代,诚然,遭遇战争、政治的厄运,很多知识分子为了保全性命忍痛割爱,而如郑振铎等的真爱书人则是“以个人的爱好和力量,数十年如一日地积极抢救古旧书刊的文化义士”(徐雁《中国旧书业百年》,第460页),巴金先生当年曾批评其“抗战”期间抢救古书,认为“不能抱着古书保护自己,即使是稀世瑰宝,在必要的时候也不惜让它与敌人同归于尽”。但数十年后巴金先生反省道:“……我批评他‘抢救’古书,批评他保存国宝。我当时并不理解他,直到后来我看见他保存下来的一本本珍贵图书,我听见关于他过着小商人生活,在最艰苦、最黑暗的日子里,用种种办法保存善本图书的故事,我才了解他那番苦心。我承认我不会做他那种事情,但是我把他花费苦心收集、翻印出来的一套套的线装书送给欧洲国家文化机构时,我又带着自豪的感情想起了振铎。”(《中国旧书业百年》,第463―464页)。然而在千年后的今天,古旧书业不得不面临夹缝中生存的窘境,这门个人化的民间学问渐趋萎缩甚至濒于湮灭。每念及此,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范文6

摘要:远程教育让我的教学不断走向成熟,不断展示辉煌。它让我的课堂更有生气,让我的教学更加生动,也让我的教学更加直观,还让我的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它让我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自信,走得豪迈。相信,在远程教育的大力帮助下,我会走得更加精彩!

关键词:远程教育

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正文:

作为一名乡村语文教师,11年来,我见证了远程教育在山乡从无到有的历史,也亲身感受到它无穷的魅力,体验到它无比的优越。

它像一座桥梁,拉近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距离;

它像一场春雨,滋润了每个农村娃干涸的心灵;

它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每位教育者奋然向前进。

远程教育,这种信息技术与教育改革相结合的产物,这种新兴的具有如此魔力的教育手段,为山乡的教育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回首往昔,心酸的画面依旧历历在目。一所容纳近800名学生的中学校,居然没有一台电脑,更别说网络平台。仅有的一台黑白电视,也早已佝偻着身子,退出了“江湖”,到杂物室清闲去了。只有一台录音机,抱着一个大喇叭,苟延残喘。口齿不清倒还可以理解,偶尔哆嗦一下绞了磁带,那才让人心力交瘁啊。

没有办法,每次上课,我就只有拿着教材和备课本上讲台,靠自己的嘴上功夫为学生授业解惑。一张嘴、一支粉笔和几本教科书,成了我一学期忠实的侣伴。“满堂灌”,“一言堂”,无形中,我成为了课堂的主角,自编自演一场又一场独角戏。

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远教的春风吹进了我们山乡,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飞进了我们学校的课堂,丰富的信息资源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远教从此成了我教学中得力的忠良,因为,它让我的教学不断走向成熟,不断展示辉煌。

首先,远程教育让我的课堂更有生气。

以前教学散文,给学生范读课文,因为没有背景音乐,气氛不够,学生难以进入佳境。现在好了,有了网络资源,我可以随意搜寻相关的音频视频,需要时,轻轻一点,柔和的乐音,陪伴着纯正的国语倾泻而出,一下子将学生带到了理想的境界,让学生接受那精美语言的洗礼。

其次,远程教育让我的教学更加生动。

在教《万紫千红的花》这一课前,我精心收集了一些色彩缤纷的花的图片,制成幻灯片。上课时,我首先激情导入:“春光明媚的三月,到处盛开着万紫千红的鲜花。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花的海洋,去欣赏那片万紫千红的花。”然后一点按钮,一段天籁之音飘然而出,同时,一幅幅花的图片也呈在了眼前,朵朵鲜花婀娜多姿,姹紫嫣红。学生个个大饱眼福,惊叹四起。我趁机提问:“万紫千红的花让我们惊叹,也让我们生疑:花儿为什么如此万紫千红呢?”话还没说完,同学们已经翻开课本,到课文中搜寻答案去了。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效果奇好,因为它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同时,远程教育也让我的教学更加直观。

以前最怕教说明文,因为没有可以直观展示的物品和挂图,仅凭教师和学生的口头交流和想像来完成对课文的解读。记得那年教学《中国石拱桥》一课,教材上只有一幅赵州桥的远景图画。当我教到赵州桥“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一处时,学生大多无法准确地认识拱圈的位置与排列,我也只有草草收场。如今,再次接触到这篇文章,我已经有了经验,先把赵州桥的雄姿展现在屏幕上,再来一张从桥上或桥下拍摄的特写镜头,28道拱圈的位置与排列一目了然,真正是“意会胜于言传”啊。

在结束了《故宫博物院》一课的学习,脆将自己在故宫各处景点拍摄的靓照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故宫的魅力,也让自己来了一次作秀,真是乐死了学生,美死了我。

另外,远程教育还让我的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每周有四节读报活动,每天晚上七点到七点半为读报时间。我把四节活动课分为了四个板块:周一“情感剧场”、周二“音乐时空”、周三“法制安全大讲堂”、周四“一周新闻盘点”。

在“情感剧场”这一板块中,我安排了“感恩”“友情”“爱心”之类的话题。在“感恩”这一话题中,我又具体分为了“感恩父母”“ 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几个栏目。在“友情”这一话题中,我则安排了“珍惜友情”“淡泊早恋”“与人和睦”几期节目。通过情感的交流,让学生懂得感恩,心怀博爱,感悟人间真情。

推出“音乐时空”板块前,我先让学生写出自己最喜爱的革命歌曲和流行歌曲各两首,选出得票最多的曲目,每个星期供大家欣赏或歌唱。

在“法制安全大讲堂”中,我分期举办了“法制课堂”、“安全你我他”讲座,以图片、事例的形式向学生解读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让学生懂法尊法,也收集了一些关于“防火、防水、防电”的小常识,向学生宣传,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范文7

【关键词】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趣味性

一些初中地理老师老是反映,地理科的内容过于枯燥乏味,你看,有时整本书几乎每个章节的结构都一样,不外是“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矿产资源”等等,真的是教的觉得无味,学的更觉无趣。但就笔者看来,只要教者多动点脑筋,把握住初中生的共同心理,,采用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地理教学的趣味性,相信你会进入另一个地理教学的新天地。

一、趣味导课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通过富有情趣的导言,使课堂开始便形成一种活跃而愉快的氛围,使学生产生掌握新知识的强烈愿望,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导入新课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大致归纳成如下几类。

1、以“之最”来导入新课

在区域地理讲授之前,通过“地理之最”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亚洲地形特征时,先提问:世界最高峰是什么山峰?海拔为多少米?在讲述南极洲时,可用世界上位置最南、平均海拔最高、气温最低而冰层最厚来导入南极洲;可用“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作为日本地理的开端;用“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引入中东地区的讲述。

2、以著名景观来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地理风貌,在观图领略一个国家或地区风土人情的基础上讲授新课。例如,先观察艾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阿尔卑斯山的美景、地中海的迷人风光等,然后开始欧洲西部的学习;用克里姆林宫和红场的图片,引入俄罗斯的学习。

3、以读图提问来导入新课

此方法多用于讲述地理位置、范围及地理规律等内容。

4、可以用地理谜语导入新课

例如,在讲述埃及地理时,可用“灰尘吹来”猜谜底“埃及”来导入新课。

二、趣味授课

1、生动的教学语言

(1)用诗词歌赋来描述地理事物。诗词歌赋交融于地理教学过程,能将抽象的地理事物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例如,可用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描述三峡峡谷之幽深、水流之湍急;用“望庐山瀑布”反映庐山风景之秀丽。

(2)使用地理别称配合地名教学。地理别称具有把地理事物的特征高度概括的功能,有助于学生记忆众多的地名。例如,“世界公园”“钟表王国”──瑞士;“火山之国”──印度尼西亚;“佛塔之国”──缅甸;“枫叶之邦”──加拿大;“日光城”──拉萨;“不夜城”──漠河;“草原钢城”──包头;“塞上江南”──宁夏平原等。

(3)使用抒情的文学语句、地理趣闻、地理故事来调节课堂气氛。例如,在讲述西欧国家时,简单介绍“只有一棵树”的国家──冰岛共和国;讲述泰国首都曼谷时,让学生知道它是世界上名字最长的首都,全称若译成汉字共有四十一个字;讲述非洲热带草原上的树木──波巴布树时,可介绍“绿面包树”的来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选编一些地理口诀来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和规律等,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为了使学生牢记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可以采用“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甘陕,云贵西四上北天,重内台海福吉安”。

2、灵活的讲练结合

在讲授新课时,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及动脑能力。

3、形象的直观教具

(1)课堂的边讲边画。如讲述我国主要铁路干线时,教师就以北京为起点,依次画出京哈线、京广线、京沪线及京九线;接着以河南焦作为起点,画焦柳线;以陕西宝鸡为起点,画“宝成-成昆线”之后,可以再画三条东西干线及铁路枢纽,形成全国铁路网络,给学生留下鲜明的直观印象。

(2)充分运用电化教具。除了制作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幻灯片和录像片外,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动手制作一些电动教具。如“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中国矿产分布”“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等主题鲜明、制作精湛的现代化电动教具。

三、趣味小结

打破常规的“一言堂”式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归纳、自拟提纲、自行总结,然后展示。

四、趣味练习

1、自测练习。是指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拟题,相互提问,相互评定,以求共同提高的练习方法。

2、形成性自测。是指教师在课前将有关练习题印好,新课结束后,进行当堂测试的练习方法。时间多为6~10分钟。

3、竞赛式练习。竞赛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竞赛题目以当堂教学内容为主,由易到难、层层深入;题型多种多样,有口答、连线、指图、填图等内容,最后以小组得分多少取胜。

五、趣味活动

1、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地质宫、矿产博物馆、天文馆等;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范文8

一下子,大批学子云集李庄,使这个不足3000人的弹丸之地,新增人口1.1万余人。知名专家学者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等人,自此在李庄生活、工作达6年之久。

6年间,这个四川小镇为学者们安置了一张张平静的书桌,给战时的中国人文科学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养分。李庄也由此与重庆、昆明、成都并列成为“抗战后方中国四大文化中心”,更成为当时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重镇。

“镇首”罗南陔成就弹丸小镇千古壮举

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档案资料透露,当时,成就“同大迁川”这一壮举的关键人物,是李庄的罗南陔先生。罗南陔时任李庄区党部书记,属中的左派。罗家在李庄也是个很有威望的大族。当时,罗南陔的大儿子、二儿子、三女儿和五儿媳妇,都是中共地下党员。

四川文史资料记载,1938年前后,全国各个车站、码头挤满了拥向大后方逃难的人们,其中也包括许多学术、文化上的巨擘。逃难者开始是把昆明作为栖身之所,然而,昆明并非一方静土,1940年,日军逼进长沙、宜昌,日军飞机同时对昆明也进行了持久的大轰炸。当时,中央研究院的总干事兼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等人心急如焚,他们开始酝酿把史语所、社会所和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等机构,从昆明迁到四川的事宜。

1940年8月,四川宜宾中元造纸厂厂长钱子宁,意外地收到同济大学寄来的一封求助信函。和傅斯年一样,同济大学也在焦急地四处寻找新校址。

钱子宁曾就读于同济大学,他义不容辞地为母校奔忙。钱子宁的行动引起罗南陔的注意,罗南陔马上约请区长张官周、镇长杨君惠及李庄的社会名流来共同商议。

商议会上,罗南陔说:虽然这些文化教育单位迁来,物价可能会上涨,但同时也会提供一些就业机会,最主要的是能够给李庄的青少年创造一个很好的学习、教育环境。凭着自己在地方上的威望和权力,罗南陔终于说服了大家。

李庄人好客“九宫十八庙”全被腾空

于是,李庄的士绅们公推罗南陔草拟了一份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这16字,掷地有声。一个仅有3000人的四川江边小镇,开始接纳一万多名外省籍的文化名流和学子们。

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李庄,一夜之间陡增这么多外来人,在当时环境下,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那时的李庄有“九宫十八庙”之说,为了待客,镇上把所有庙宇祠堂大院全部腾空,改建成大学学府和科研机构:中央博物院连同数千箱珍贵文物搬进了张家祠,祖师殿成了同济大学医学院的课堂,东岳庙安置了同济大学工学院,面积最大的禹王宫成了同济大学的校本部……

李庄热闹了,人们开始习惯和“下江人”在一个镇上和睦相处。不少李庄人自己搬到乡下,把房子让出来免费给学生们住。农民为学者们送来最新鲜的蔬菜;而工学院日夜不停的发电机也让古镇第一次见到了光明。

据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的资料记载,当时,涌入李庄并生活在这里的知识分子中,有不少人找不到老婆。对此,罗南陔毅然决定,将自己的两个女儿许配给下江人:一个嫁给了中央研究院的学者,另一个和同济大学的学生结了婚。很快,更多的女子开始效仿,有知识的学子光棍们陆续娶上了媳妇。

病中林徽因帮梁思成完成建筑学巨著

当时内迁李庄的名人大师中,有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他的夫人林徽因。

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档案资料介绍,梁思成夫妇的居住旧址位于镇西1公里外上坝村的月亮田。梁思成在李庄的日子,除了研究李庄的古建筑,还跑到重庆、乐山、宜宾、眉山等地研究古墓、古塔、古民居。当时,梁思成脊背有伤,他穿着钢背心,走路不方便,下乡时,就由弟子搀扶。他的两个徒弟,一人负责绘图,一人协助走路。

在李庄,梁思成夫妇度过了一段极其艰苦的时光。林徽因到李庄不久,身体就越来越虚弱,她经常连续几周高烧40度不退。上坝村无医无药,梁思成只好去李庄镇请来医生,自己还学会了打针。两人的工资大部分买了药品。实在没钱时,梁思成就到委托商行去典当衣物。衣服当完了,最后他将珍藏的派克金笔和手表也拿去典当,结果只在市场上买回两条草鱼。回家后他幽默地说:“把这支派克笔清炖了吧,把这块金表拿去红烧了吧。”

林徽因的病情稍微好转,就躺在帆布床上为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作案头准备。1944年夏,《中国建筑史》终于完成,这部著作后来在美国出版,享誉世界。书中,林徽因没有署名,但全书融入了她的心血,所有文字都经她的加工润色,集科学家的谨严、史学家的清明、艺术家的诗情于一体。

大师也“打架”弹丸之地的艰难文化融合

四川文化学者岱峻在《发现李庄》一书中,透露了当年中国考古学开创人李济、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等人在李庄的矛盾,颇为有趣。

当时,国家最高学术科研机构迁在西南边陲一个小小的村庄,这种事恐怕是空前绝后的,其间遇到的困难,诸如环境的落差、贫病兵匪的威胁、科学与迷信的冲突、精英学术与乡邦文化的隔膜等,也是层出不穷,难以想象的。

于是,名人们“彼此误会”可以说司空见惯。当时,在外来者中,有德日学派(同济大学)和英美学派(史语所、社会所等)的学术分歧,在中研院内部,有陶孟和与傅斯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扬言;有傅斯年与李济在板栗坳的拳脚相向,还有吴定良苦心孤诣筹备多年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所终成泡影……但最终,这些显示人性丰富性的各种矛盾,统摄服从于全民抗战这个大背景。大家彼此妥协、沟通、融合,朝着一个大的目标艰难前行。

岱峻说,李济后来还是很感激傅斯年,他曾说,“我是因受傅斯年之聘主持殷墟发掘而得以施展抱负的,如果没有傅斯年的帮助,自己在考古学方面的成绩肯定要小得多。”

万箱文物竞没丢失一件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范文9

事实上,流行于当前语文课堂之中的许多文本误读的现象,诸如:“愚公破坏生态环境”(《愚公移山》);“她拥有那么多珍宝,为什么不另选夫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父亲爬月台买橘子违反了交通规则”(《背影》)等,都可以从学生生活经验的角度寻求答案。或者说,这些误读所体现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学生依赖其自身生活经验对文本进行解读。笔者曾经在北京市某一中学听课,有些学生在学习《故宫博物院》一文时便提出故宫一点都不美,也不壮观,甚至认为要重建故宫:

笔者:为什么要重建故宫呢?

答:因为它太损中国的形象了。

笔者:为什么?它不是挺宏伟的吗?

答:一点都不宏伟,你看现在这些高楼大厦多高呀,多么气派呀。我在电视里面看到国外有些房子比我们的还气派呢。

对此,该班语文教师作了一些具体的解释:现在的学生很多关注经济利益,都变得有些商业化了。比如对于某些古典建筑,要修一幢四十层的楼房,可以赚很多钱。这跟他们在家里所受到的熏陶有关,现在的许多家长都比较功利化。家里待的时间长,价值观、思维方式受到很大的影响。

这些例子都表明,当前许多学生正是依据其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并产生了对文本的误读。那么,基于学生生活经验为什么易产生文本误读呢?

学生生活经验是学生在生活世界中产生的经验总和。生活世界指的是在一种自然态度中直观到的世界,它具有“自明性”,人们不需要将它视为问题,更不需要把它当作课题来研讨。据此,生活经验也形成于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之下,并以一种内隐的方式内化于人的内心之中。同时,因生活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而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我们可把生活经验理解为人的各种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基于从活动这一视角具体把握生活经验,生活经验则体现了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正是如此,学生总是在自觉和不自觉之中便会自然地运用其生活经验对相关文本进行解读。

另一个方面,生活在实质上构成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结点。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表面是读“文本”,其实是在读“生活”。文本的创作源于生活,那么对这些文本的接受也需要生活。在阅读活动过程中,读者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和重构艺术形象。但是,正如以上所分析的那样,生活世界所具有的自然性使得学生生活经验大多不是采取研究的态度,而是通常是在一种自然状态下进行的。相对于课堂科学世界中产生的经验而言,学生生活经验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然习得的特征。这就使得学生生活经验以儿童固有的天性为依据,随着学生遭遇的背景而自然展开。但是,儿童不是一个理性者,更多的是一个游戏者。游戏是学生生活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这便致使学生生活经验不可避免带有游戏性、娱乐性、大众化等倾向。与此同时,文本的创作也源于生活,即便想象是作者成功的重要前提,但是,任何想象都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的。作者的想象必须立足于生活,它需要从生活中吸取足够的养料,需要生活的丰富和广阔赋予翅膀。如果脱离了生活,想象力只能是虚幻、枯涩而空洞的乌托邦。正如惠特曼所说:“要记住,语言不是博学之士或字典编者的抽象构造,而是起于工作、需要、关系、欢乐、深情、趣味,历经世世代代的人类,它具有宽而低的基础,靠近地面。”[1]然而,这些文本并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再创造,是对生活的超越。“作为作家与生活的关系,绝对不是拘泥于生活,停滞于生活,而应该是不被生活所局限,以想象力和思想力对生活进行提升,使之具有更高远的关怀精神,表达出对生活更深远的思考。”[2]如此比较,学生生活经验便与文本中所力图反映的生活形成一种明显的落差。而这一落差与学生生活经验所蕴含的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相结合,便导致误读的出现。

可进一步追问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生活经验的角度如何具体把握文本误读?

从学生生活经验这一角度来具体分析,正如前所述,学生生活经验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学生生活经验本身体现了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学生阅读到了与其生活经验相近的文本时,总是会主动与其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如以下案例:

师:请大家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究竟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呢?

生: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

师:你从哪些语句当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

生: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

师:这还有些笼统。你能抓住其中一个具体的语句来说吗?

生:从“带着赤色的足金”这一句。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看到在珠宝店,看到金子都是用克来量的,这里“足金”显示出金子的分量非常重,于是显示土地非常的富饶。

在以上这则关于《土地的誓言》的教学案例中,学生便是主动运用他在生活中所看到的关于金子的度量单位来理解土地的富饶。这体现了学生生活经验所具有的能动属性。正是在这一层意义上,我们认为误读是学生能动性的直接体现。我们不应对文本误读一味地否定,或一味地追求文本解读的统一标准,而应积极保护误读中所蕴含的学生主动性。这是从学生生活经验的角度具体把握文本误读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同样如上所述,学生生活经验存在着种种不足之处。这直接导致文本误读的随意性、大众性甚至是庸俗化。本文开头所举各例均表明这一倾向。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范文10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建设;“锦绣阿房宫”;凡尔赛宫;文化重建;人文价值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曾在哈佛大学,听过一位学者的精彩演讲――“记忆与想象中的阿房宫”,虽历经半年,但依然萦绕在耳,促笔者思考当下艺术与文化的重建问题。讲者向听众展示了秦代的阿房宫、史学的阿房宫、文学的阿房宫、图像的阿房宫和作为废墟的阿房宫。当然,人们最熟悉的自然还是杜牧先生在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写的铺陈华美的《阿房宫赋》了:“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这是我们少年时代学过并要求背诵的经典美文。那时候没有人怀疑这金碧辉煌的阿房宫是照着项羽烧毁的蓝本写的。但演讲者以史学家的缜密和考古学家的严谨甚至严酷的考据告诉我们,那个蓝本基本上是子虚乌有。宋代人就曾提出,现代人再去考古求证,确实发现下面根本没有柱础,也没有瓦砾……

但一代代艺术家们却不去管学者们的这些研究与推论,他们依然对子虚乌有的阿房宫尽情想象,但多是对其中的雕梁画栋、人间仙境、美女宫嫱感兴趣,全然忘却了杜牧写作的主旨,其实在讽谏。就像演讲者告诉我们的,历代的青绿画家们譬如周文矩、赵伯驹、仇英、黄秋园等都在笔墨工细间留下了阿房宫的丽影,尤其清代袁江袁耀的阿房宫更是以明清样式特有的精致入微,又以明清样式难有的磅礴气势装点了晋商们的豪宅厅堂,把杜牧“政治性的批判转化为了私人占有宫室的欲望”,可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对阿房宫的想象延续到今天,演讲者悉数几处个案后,嘎然而止。也许是史学家的审慎不针砭时弊,也许是考古学家的科学性认为话已说完,而我却觉得他刚刚打开了一个喧腾不已的热锅,亟需我们的思考批判和冷却。因为当代人的想象、悖论与包天大胆,实在令人痛心震撼,这也是今日我写此文的目的之所在。

“‘罪恶的过去’被转化为视觉的盛宴”,演讲者的这节标题说的是晋商们不问意义只求堂皇装点厅堂而对袁江袁耀们笔底下的渴望,满足的是曾经皇帝拥有而今日自己拥有的饕餮心理。但这句标题我想也真的是可以直指当下。

演讲者提供的信息是:1995年,陕西省一家民营企业投资2.3亿人民币,建造了“锦绣阿房宫”风景区,力图真实再现杜牧笔下阿房宫的壮观,以期游客如云,票房收入扶摇直上。景区于2000年开放,在阿房宫遗址南侧200米处。我们看到在景区正门前方秦始皇帝威风凛凛、气势逼人地赫然而立,在这张图片旁是演讲者并置的一幅20世纪50年代朝华美术出版社的孟姜女痛斥秦始皇的封面图,那上面的始皇帝一派“反动派”的狰狞丑恶之面目,那“阶级斗争”场面令人忍俊不禁。但谁又看好今日秦始皇“翻身得解放”?没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个景区果然经营不下去,央求政府帮他们来拆掉这花费巨大资金的盛景大殿。

此情此状,不禁令人想到法国的凡尔赛宫。凡尔赛宫位于巴黎西南郊外的凡尔赛镇。作为路易十四时代建造的法兰西皇宫,又经路易十五、路易十六的增添扩建,其建筑气势之辉煌,其各殿各宫室内部装修陈设之富丽,其和建筑相匹配的浩大花园庭院之奇美,无不令人叹为观止。笔者曾随学术考察团旅痕至此,我们流连在迷人的镜厅,驻足在一幅幅巨幅油画、挂毯、精湛的家具以及其他各类珍贵文物前,我们也在有着海神战车雕塑喷泉的湖边逗引天鹅……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如“锦绣阿房宫”前矗立的始皇帝那样的路易十四、路易十五与路易十六的塑像。他们的金身肉身乃至他们所代表的专制皇权早已被向往自由的民众们打烂:路易十五的雕像被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黎人民所捣毁,代而竖起的是一尊自由女神石膏像;路易十五广场也被更名为自由广场(就是现在闻名遐迩的巴黎协和广场);路易十六则被法国大革命的人们推上了断头台,凡尔赛宫也被激愤的民众多次洗劫,一度成为废墟。1833年,大革命结束后,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国王下令修复凡尔赛宫,改为历史博物馆,修建工程持续了40余年之久。

法国大革命永远是人类历史光辉的一页。就像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所说的,这场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①。这场革命的意义在于动摇乃至摧毁了政教合一的封建专制帝制,自由民主的思想深入人心,现代社会终于拉开了帷幕。但大革命期间的暴力与暴力革命的过激行为也给后世的我们留下了警惕与思考。凡尔赛宫一度成为废墟便是这种过激革命掉落的一片树叶。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的话题,篇幅所限,这里无法展开。

总之,我们在永远铭记法国大革命辉煌意义的时候,或许也该感谢法兰西重新修复了凡尔赛宫,尤其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其修复的理念,使昔日的皇宫成为法国的也成为了世界人民的博物馆。当把皇宫改为博物馆的时候,我们观赏的就不是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时代的穷兵渎武、骄奢淫逸与夜夜笙歌,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件件具有历史保藏价值的器物文化,虽然它们件件都是王宫贵族们奢靡生活的见证,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17世纪、18世纪巴罗克、洛可可艺术的风格样式,当我们过滤了历史的尘埃烟云,纯留了形式的时候,它们件件都成为了艺术品(就像我们面对西周的青铜器)。这里凝结的审美劳动,就不耽耽属于皇帝与王公贵族,而是属于创造了它们的民众与历史,这个转换我们早已在美学的课堂上得以解决,而贵族文化的保藏与否与文明延续的关系问题,也早已在春秋之际儒墨相争的后续继承中确立了答案。当墨子攻击孔子“盛容修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墨子・非儒下》)的时候,他并没有理解孔子“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为政》)的深意,而墨子自己的“腓无”、“胫无毛”的苦行理想也并没有被当时以及后世的人们采纳为理想,儒学虽历经忧患却昌盛至今。但可惜的是,我们中国人在对待贵族文化(其实也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时大多时候却总是不知道该怎办,一把火烧掉(如本文题引的项羽火烧阿房宫的想象)、一杆子打掉(如“”破四旧)、瓜分为己有(如鲁迅笔下的阿Q去想“秀才娘子的宁式床”)就常常是我们的办法,于是我们没有了 “茶道”、“花道”,没有了汉服唐装……

所以,文化的修复重建,不见得都是坏事情,但类似阿房宫这样的重建,还真是越少越好,乃至没有最好。短期效应的景区旅游点设想,全然不管人文价值关怀地让始皇帝的“肉身”(金身)耀武扬威地展现(我们不也是曾历经了多少世代的奋斗流血牺牲才革除了皇权专制吗?),并且让那些不甘寂寞、想永葆青春的艺术家们来云中出岫地劲歌劲舞,不实在是可悲与浅薄吗?

笔者无意于非难曾经出演了那么多优秀电影而让我们欣赏喜爱备至的著名演员刘晓庆,而只是被演讲者给我们播放的“《阿房宫赋》惊艳刘晓庆跳鼓舞满堂彩”的视频片段惊得目瞪口呆。无疑,刘晓庆是下了大功夫的,近60岁的身躯,来跳“楚舞纤腰掌中轻”、“纤腰舞尽春杨柳”的飘逸之极美的中国古典舞,那可真是不容易的事,令人敬佩。但她舞得没有提沉呼吸这一基本点,就说明她并不真懂古典舞,也就别提那些云手头眼的动作要领,也就只剩下天才优美的比划了。缺乏古典舞的专业性这也许不是最要紧的,作为电影演员去客串一下舞蹈家也无可厚非,那是她的个人权利,尊重个人权利是我们民族历经波折坎坷进入到现代社会的成果之一,但每个人尤其是艺术家们是否也需要珍惜这份权利?要命的恰恰就是刘晓庆没有看看自己在演什么!更要命的是在跳完宫嫱妃子之舞,仰躺着被“始皇帝”的铠甲战士怀抱下台之后,突然出现了蒙太奇切换的《小花》电影的视频片断,出现的是她当年扮演的“小花”之一朵的天真美丽的脸庞,她正跪着抬着担架吃力前行,担架上躺着的是受伤的战士(“小花”的亲哥哥),回眸的她(“小花”)相伴的音乐是曾经唱遍祖国大江南北也是我少年珍藏记忆中的《小花》插曲“绒花”……在满场听众惊异不已之际,我差点流下了眼泪。

艺术不需要人文价值的追问吗?“小花”及其哥哥们前赴后继为自由而战,为建设共和的新中国奋斗不息的精神理想难道可以和秦代歌女的长袖善舞和皇权苛政的始皇帝并在一起歌唱吗?刘晓庆一代如北岛顾城们所觉醒的“黑夜给我了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现代性启蒙之眼就要堕落为“歌妓今谁在?高坟垒垒满山隅”的前现代还魂和后现代搞笑吗?如果说前现代还魂不免严重,刘晓庆怕也没想那么多,也许她只是想轻松愉快地在这个仿古舞台上,一并回顾自己的青春高峰之作,以显示她的迷人魅力与不朽的年轻,于是,那再度的蒙太奇切换就帮忙现身出了16岁打扮的晓庆姐姐的真身,天真得近乎童声地摇摆着头唱着“绒花”款款走下一级级台阶,和始皇帝全副武装的“武士们”以及艳丽妖娆的“宫女们”一遍遍牵手高举着谢幕。如此滑稽混搭的演出就能比景区马哥“阿房宫嫔妃望”的旅游摄影照又高明了多少呢?我想,这当然不是演员刘晓庆一个人的事,而是当代价值跌落、价值迷失乃至压根不关怀人文价值的那些浅薄人们的共通病。

我就没有在今日的博物馆凡尔赛宫里看见这样的闹剧,没有看见芭蕾演员在那里尽情演绎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宫廷里的奢靡故事,芭蕾恰是那时候盛极一时的宫廷舞,被誉为太阳王的路易十四就是不错的芭蕾舞者,曾出演过20余部芭蕾剧。但这些故事都随着路易十五那句臭名昭著的“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而被人们所唾弃漠视,路易十五的著名情妇蓬巴杜夫人的繁盛闺厅也静静呆在凡尔赛宫的某个悄落之处,但芭蕾这一经典舞种却斐然高贵地走向了世界,人们过滤了其中的娇柔做作,接受吸纳了它的优美典雅与阳刚之美,创作了《天鹅湖》《胡桃夹子》这样的名篇巨著。而我们曾经繁华千树类似芭蕾宫廷舞的经典古代舞蹈却失传甚久②,于是有今日舞界进行的“中国古典舞”取其精华、卓有建树的复建与重建工程③。作为文化之一种,以及作为和古代舞蹈一样价值珍贵的其他文化,今日的复建重建要靠什么?靠刘晓庆们这样不好好看历史看今天,不追问人文价值以致让价值分裂的任意剪辑和拼接吗?

所以,阿房宫或是其他什么宫(以至所有古代文化)如果有必要在今日修复重建,那就决不是这么个重建法,杜牧“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劝诫依然生效。好在这个景区阿房宫也只不过是个民营企业之所为,但这一失败的例子该成为警示(相信不只这一例,那些“西施故里”、“刘邦故里”、“西门庆故里”、“洛阳城重建”……的营造者们是不是也一样需要反省?),那些中外修复重建成功的范例却也是那么鲜活如许,历历在目,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而艺术家的青春想必也不是晓庆姐姐们这样山呼海啸的大跨度方式。1993年,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意大利著名影星索菲亚・罗兰在繁忙于世界各地为联合国难民署工作之际,还是特别抽出了不到一天的时间,来到上海。飞机晚点,罗兰却悄然而至,没有前呼后拥,只一袭正装红裙,长发飘飘,在缓缓向上的扶梯上,爽然挺立,远看就像是一尊活动的雕塑,那般优雅大方,那般端庄明艳,那般激情美丽。那一年,索非亚・罗兰也年届六十,那风采才是不老的青春之树! (责任编辑:徐智本)

①[法]托克维尔著,冯棠译《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范文11

关键词:语文 情境

学习语文,在一些学生的眼中是件苦差事,掌握字词、划分段落、分析人物、总结中心、背诵诗词名句……这些方块字的集合似乎枯燥无味,激发不出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其实,我们只要再现语文内容的情景,活学语文知识,便可以体会学习探究中的乐趣,这才不失为语文学习的捷径。

一、唱词曲

背诵古词曲是学生们头疼的一个问题,光靠死记硬背,不仅难以体会作品中所描绘的意境,也不利于长久记忆。实际上,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曲也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而现在我们只看到古代词曲的文字部分,是由于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绝大部分曲谱早已丧失,仅保存了文字部分罢了。聪明的现代人怎能让这古词曲留下这样的遗憾呢?于是便为他们度身打造曲谱、配乐,从而赚取了古人的“稿费”。

比如,同学们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听着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跟着轻轻吟唱,在那空灵缥缈的音乐中,既可以真切地体味词人那绵长的相思之苦,又可以将词句烂熟于心,可谓一举两得。流行歌曲《寂寞沙洲冷》,相信大家不陌生吧,不妨边唱边背诵一下苏轼的《卜算子》,看看二者有何联系: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二、演课文

学习语文课文,分析人物是一个重要内容,学习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等是家常便饭,但纸上谈兵,未免有些乏味,而把人物活灵活现地演出来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学习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在分析人物形象之前,同学们可以自己来认领角色,课下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揣摩人物性格特点,进行二次创作,塑造人物标志性外形,设计夸张的语言、动作,将人物的某些特征放大,排练课本剧。课上在同学们的热切期盼下,那带着黑框眼镜的大臣会自语发问,与同学们互动;那戴着皇冠的皇帝“脱衣”和游行,定能赢得阵阵笑声;那两个骗子被装扮成独眼龙,他们口中的“骗人谣”和表演的“织布舞”,也一定带来掌声不断。就这样,在一片欢声笑语的热烈场面之后,同学们再评价人物表演的得失,对人物的分析自然可以入木三分了。这种表演方式对于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小说尤为适用,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蒲松龄的《狼》、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都可表演展示,令同学们融入情境之中,发掘语文魅力。

三、拟对话

学习古文《唐雎不辱使命》,最适于同学们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主体性,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在课下,同学们可以结合书下注释解读全文,了解当时情境,明确秦王与唐雎针锋相对的谈话是学习、研究的重点。在课上,由两组同学模拟秦王与唐雎的对话,第一组先以现代汉语来完成此任务,之后同学们分析对话感情把握的情况,作为第二组的借鉴;第二组同学在此基础上用古汉语原文对话,这时同学们对于文意已经知晓,更易感知唐雎的正气凛然、有勇有谋、不畏的布衣精神,深入了解秦王的骄横狂暴、阴险狡诈的性格特点,尤其可淋漓尽致地表现秦王由“色挠”到“长跪而谢之”的态度变化,以及唐雎的据理力争,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观音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为我们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生动性,也迎合了同学们强烈的求知心理,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同学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观看《岳阳楼记》课件,在电闪雷鸣中观看“淫雨霏霏”的萧条景象,体味“感极而悲”的伤感;在清悠的古筝曲中观赏“春和景明”的生机盎然,体味“喜洋洋”的愉悦。就这样,在配乐朗诵中,音画相宜,情景交融,使同学们有身临其境之感,融入文章营造的特定意境之中,加深了对文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更便于背诵。

五、绘简图

文字存在缺乏形象性的特点,限制了同学们对于课文的理解,那就不妨利用简笔画解决这个问题。“一切景语皆情语”,可以寥寥几笔画出文中所描绘的内容,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换成具象的图像信息储存在脑子里,增强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学习《核舟记》这篇古文时,大家在纸上勾画出核舟、船舱、小窗和船头三人,尤其对于核舟上的佛印、苏轼、鲁直的坐姿、动作、神情、衣着等作为勾勒的重点,虽然自己画得可能不是十分美观,但船的重点部位及人物的重要特征应具备,以便形象记忆。在同学中还可以开展一个简笔画大赛,看看谁画得最准确、最生动、最美观,贴出来让大家共同鉴赏,增添学习的乐趣。同样,学习《故宫博物院》时,同学们可以描绘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等建筑的方位示意图,制作一张故宫主要景点游览简图,以这种方式把握作者说明的空间顺序,了解文章说明的侧重点。

六、亲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所展现的内容包罗万象,人情美、山河壮、哲思深无不囊括其中,为了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联系大家已有的生活体验是行之有效的。

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范文12

一、溥心畲的人生历程

溥心畲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时期从1896年至1924年前后,这一时期跨越了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30岁以前的溥心畲基本完成了他的学习生活。这一时期的学习为溥心畲打下了扎实的传统文化基础。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溥心畲出生在北京恭亲王府。虽然他的父在他14岁时即已去世,但是在母亲的抚育下,溥心畲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就接受了十分完备的中国传统教育,也养成了独立的人格。后来溥心畲曾经写过两篇自传,其中对于他童年时期的启蒙学习有着比较详细的记载:“延师于家,下榻园中,师为欧阳镜溪先生,江西宜春县人,官内阁中书,时贵胄子弟,读书法政学堂,因师下榻园中,早起读书至八时,遂赴学校,读法政、英文、数学等课;归家,饭后,上夜课,每日如是,新旧兼习。”“书则始学篆、隶、次北魏、右军正楷,兼习行草。十二岁时,先师使字,以增腕力,并习双勾古帖,以练提笔。”1910年,溥心畲被送入法政学堂,接受新式教育。

1911年秋,袁世凯派兵围住一些对其怀有敌意的皇亲贵族府邸,溥心畲所在的恭王府亦在其中。在这一兵围事件中,生母项氏奉太夫人之命携16岁的溥心畲和六岁的溥德年避难于北京清河县二旗村,后迁于北京西南方马鞍山戒台寺,隐居于“牡丹院”。戒台寺有着悠久的历史,寺中松柏常青,溥心畲读书于此,逐渐喜欢以绘画自娱。他对松柏尤其感兴趣,在其日后许多画松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戒台寺苍松的影子。在戒台寺溥心畲还结识了忘年之交海印,根据启功的回忆,溥心畲早年的书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海印的影响。溥心畲早年有一本据手写本石印的《西山集》,诗和书法的风格与海印十分相似。

第二个时期从1924年前后至1949年,溥心畲回到京城,并在40年代后期游历江南。1924年左右溥心畲结束了长达十余年的隐居生活,回到北平。1925年,溥心畲与许多皇族画家一起组织了“松风画会”,也正是在这个画会里,启功得以与溥心畲相识。根据启功的回忆,溥心畲不常来这个画会,但是每次来了以后就会使气氛更加欢快。除了作画切磋以外,还经常弹古琴、三弦,品评古字画。虽然溥心畲在戒台寺时已经开始学画,但他在自传中则说“画则三十左右始习之”,可知从这个阶段开始,画艺在他的生活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

1926年春天,溥心畲结识了北上的张大干,二人十分投缘。1927年,溥心畲受到日本大仓商行的邀请赴日。1930年,溥心畲在中山公园的水榭举办个展,因其绘画中充满了浓郁的宋代绘画风格,而在画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39年,溥心畲一家由萃锦园搬至颐和园介寿堂居住。1945年10月,溥心畲和齐白石同去南京参加“北平故都文物研究会”为二人主办的展览,并于1946年初回到北平。

第三个时期从1949年至1963年,溥心畲在台湾定居。1949年春夏之交,溥心畲与家人从杭州出发前往上海,然后由吴淞港起航,取道舟山,到达台湾。初到台湾,溥心畲生活的十分困难,他曾在信中写道“今已抵台湾,惟因行李钱币皆不能携带,困穷情况,甚于上海”。1949年10月期间,溥心畲被聘为台湾省立师范学院艺术系教授。溥心畲迁居台湾后,张大千也曾经赴台,两人异地相逢,回想青年时的意气风发,更是十分感慨。为了生计,溥心畲在台湾办了一些个展,其中包括1949年在高雄的个展和之后在台中的个展。由于当时台湾经济十分凋敝,买画者也不是很多,所以这些画展对溥心畲生活上的补助是十分有限的,但是在这期间溥心畲却得以游历许多台湾的著名山川,包括彰化、官子岭、阿里山等地。台中个展以后,溥心畲一家搬至台北市政府分配的一处偏僻、陈旧的日式平房居住。在狭小的居住空间里,溥心畲还谆谆教导了几位入室弟子如安和、刘河北等。

生活的困苦在溥心畲来台三年后才开始有些好转。这一时期溥心畲也开始一些书稿的撰写,如《寒玉堂画论》(1958年出版)、《四书经义集证》《毛诗经义集证》等。1955年3月,60岁的溥心畲与朱家骅、董作宾同往韩国讲学,并游览名胜。同年夏季他在东京举办个展,巧遇在日本举办展览的张大千和去日本开会的黄君璧等人,遂同游日本。1958年10月前后,溥心畲由李墨云、万公潜陪同到曼谷举办画展,两个月后转赴香港,于1959年初返回台北。此后1961年和1962年两赴香港,在新亚书院艺术系讲学三个月,并游览香港胜迹。1963年,68岁的溥心畲感到身体不适,而他也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开始不断地整理自己的手稿,最终于1963年11月18日逝世。

二、溥心畲的绘画成就

溥心畲绘画题材涉猎广泛,山水、人物、花鸟、马匹等皆有精品。由于受到家庭收藏的影响,他的绘画风格主要来源于两宋院体山水画风格和明代中叶文徵明、唐寅的文人画风格。溥氏选择宋代院体作为自己的风格,有两个原因:其一,溥心畲家中所藏绘画珍品丰富,他可以看到宋代院体绘画中的精品。溥心畲选择其家藏宋代院体绘画的精品,反复欣赏体味,并悉心临摹,认识到宋代院体山水画的价值。其二,溥心畲出身皇族,对于院体绘画中体现的雍容华贵、精密细致的皇室审美趣味十分认同。宋代院体绘画是中国宫廷绘画的高峰,溥心畲对此也有所心仪。对于明代中期的文人画,溥心畲也精心学习。他收藏了许多明代绘画,有沈士充的设色分段《山水卷》、设色《桃源卷》、赵文度的《山水卷》,还有杜瓊、姚绶和陈淳的山水画等。他十分欣赏唐寅、文徵明的绘画,钦佩他们在诗、书、文上的造诣。溥心畲苦心钻研宋代院体绘画的精妙与明代文人画的高格,结合自身的学养,形成了自己的山水画风格。

溥心畲山水画主要分两个时期,其早期的作品如《古寺疏钟图》和《寒岩联吟图》都体现出了宋代院体绘画的风格。以《寒岩联吟图》为例来分析:此画造型丰富,意境深远,一角山岩横空伸出,却不突兀;一泓清泉,澹澹水气,尽显清晨之态;清泉汩汩声打破了山涧宁静,平添了许多生趣。寒泉高士,对泉吟诵之意,涵诗之情充满画面,境味隽永,令人回味。图中人物的衣纹、发式和着装都是典型的宫廷绘画样式,有明显的继承痕迹,楼台亭阁都工整描绘,也体现了宋代院体绘画的工谨和细腻。《寒岩联吟图》除构图巧思之外,在用笔上也是颇具院体绘画的特色,如图中巨岩用的是小斧劈皴,笔法有力明晰,横出之石则用晕染之笔,迷迷累累,突兀之感顿然消失,而且还衬托出些许空远之感。点苔笔用在岸边与巨岩之上,岩之峻因此而含润,岸之平淡则有几许浓郁生气。构图之巧与用笔之活,皆成趣味。溥心畲晚期山水画则体现了明代中叶唐寅、文徵明的文人山水画风格。吉林省博物馆所藏《林皋秋寂图》《策杖观瀑图》《临文五峰山水》都是溥心畲受明代文人画风格影响下的代表作品。溥心畲重视继承古人的笔墨传统,同时又把对风格的追求作为艺术的重要目的。《林皋秋寂图》体现出了溥心畲文人绘画风格的特点,注重写生,师造化,使画面富有生活气息,运用水墨干湿浓淡浑厚苍润的微妙变化,以单纯的墨彩概括绚丽的自然。

溥心畲的花鸟画风格也很丰富,不仅继承了宋代和明代宫廷院体花鸟画的特点,而且受到了同时代如张大千等艺术家的影响。例如溥心畲与张大千曾在一起谈论诗词画论,合作绘画,切磋技艺。1926年春,张大千拜访了溥心畲,两个人谈话不多,就坐在一个大书案旁,开始画画,一人画了一树或一石,另一人就不假思索地添上一些花鸟,相得益彰。启功对此有非常详细的记述。又如,1945年溥心畲还曾经和齐白石同游江南,并与同时期的花鸟画家交往频繁。

在现存的溥心畲花鸟画作品中,重要的有《花卉四屏》和吉林省博物馆所藏的《池塘秋意》等。《花卉四屏》充分体现了溥心畲花鸟画的风格,在构图方面,采用了全景式和折枝式相融合的构图方式,把一些花卉、鸟虫、石头石坡等组织在一起进行构图,均描绘得十分详细完整,而且也有近景和远景的区别。由于条屏的形制限制,在全景构图中又采用了折枝式构图,整幅画面讲究剪裁,简练、概括,但表现的非常精细到位。在笔墨方面,溥心畲做到了工笔和写意的结合。此图笔墨萧疏奔放,以不断变换的笔势和墨、彩的融合绘出花卉的整体面貌,然后又用淡墨画花瓣、浓墨点蕊、焦黑涂染等技法,用双钩与没骨法混合起来画成,既工致又洒脱,兼有“黄徐”的法度和形似。花叶纵横重叠交错,繁而不乱,不但符合此花的生长规律,而且避免了呆滞刻板。

溥心畲的人物画也受到宋明画风的影响,例如他画的《婴戏图》《李香君小像》《白描仕女图》《竹簟清梦》等有明显的表现。《白描仕女图》展现出他对李公麟的白描技法的继承和发展,溥心畲运用线条的浓淡,粗细、方圆、转折变化和用笔的轻重、快慢、提按、顿挫等艺术手法来描绘人物,并采用聚散、疏密、虚实、强弱等线描形式因素获得形神,生动地表现衣褶的动感与厚度感。他又吸取了文人画的一些积极因素,造型强调姿态优美,风格崇尚淡雅飘逸,体现了对女性人格的尊重。

溥心畲绘画的题材还有很多,包括人骑图、猿、钟馗等等,他的这些作品很有特色,读起来饶有趣味。除此之外,他还有经常取材一些新兴事物。这种观察生活,师法自然的精神证明了这位艺术家对生活一直保持着一种好奇的纯真之眼。

三、溥心畲的绘画思想

溥心畲的绘画思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修养,包括书法修养;二是绘画方法;三是用笔和临摹。以下分别说明:

首先来看文化修养。溥心畲认为文化修养对于画家非常重要,他重视读书多于重视绘画,认为“士人唯读书始能经世济民”,而且认为画的气韵在“画外之事”“画重气韵。气韵者,画外之事也。画外之事何事也?《礼记》曰:‘学以聚之,问以辨之。’聚则博识,问则明理。必也持志以养气,博闻以明理。”因此他在绘画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的国学功底,青年时期的启功拿自己的画作给溥心畲看,而溥心畲则问他有没有作诗,以至于启功后来请教绘画的时候总是带着诗。

书法被溥心畲看作是绘画的基础。他的绘画就从书法中获益颇多,特别是在一些风格简逸的作品中更能看出绘画中的书法意蕴。溥心畲在《自传》中写道“书画一理,故可以触类而旁通也”,他认为要学好绘画必须要先学好书法,在《寒玉堂画论》中写道:“用笔中枢之力,皆出于臂,而达于腕。运臂动腕,而指不知,此运笔使腕之法。画出于书,非二本也。”

其次来看绘画方法。溥心畲对于自己的绘画心得和绘画体验从来不吝惜分享,不仅与朋友、学生谈论,而且还写成《寒玉堂画论》一书。《寒玉堂画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阐述绘画的理论性问题,又对绘画的用笔做了十分详尽的论述。在《寒玉堂画论》中,中国画不再是一种玄而又玄的东西,而是可以通过练习就能达到的一门古老的艺术。但是相比较于《芥子园画谱》,溥心畲的许多论述又很有理论高度,为后学者提高绘画品质指出了道路。

溥心畲在《寒玉堂画论》中认为作画首先要进行细致的观察,但是这种细致不是刻板地记录形象而是总结事物形态的规律。例如他对于松树的观察:“松叶虽簇簇攒成,必有生生之理。凡近梢生叶之枝,后生小枝,小枝生叶。所生或五六叶,或十余叶,或两三叶,皆攒生于小枝之梢,望之如一簇,团团然而成。其实非一簇也。”他认为即使是写意的作品也要符合事物的形态规律,并且反对那种“任笔为之”的文人画态度,特别指出了“写意者,非粗率简易也。”

最后来看用笔和临摹。溥心畲认为绘画需要讲究用笔之道,什么样的形象用什么样的笔法来表现也有一定的规律,例如他总结画山的笔法:“画山,用笔必重起伏,或横卧其管,以三四指屈伸钩挑而取之。或直树(竖)其管,自上而下,蹙节顿挫而为之。或直卧其管,折转以下,逆其毫而用之。或空其掌,以前三指滚转笔管而行。欲翻折其毫,以取轻重跳跃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