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教育

时间:2023-06-01 08:52:31

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1

一、知易行难起步艰

公民意识教育从何做起?这是各级教育工作者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一些学校在开展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还出现了反复。下面是某校的一个实际案例:

新学期开始,班主任闵老师结合《规划纲要》的学习,想在新组建的班里将公民意识教育与新的班委组建结合起来,由全班同学海选班干。想当班干的每人准备任职演说,承诺当选后为班级做些什么,然后由同学们投票决定班干人选。

开学一星期后,闵老师在班上公布了这一方案,全班同学活跃起来了,有去查资料写竞选演说词的,有在同学中征求搞好班级工作意见的,有找家长或自己亲近的人咨询完善班级工作方案的,经过一周的准备,全班42名同学中有16人提交了参加竞选方案。经过公开演说和投票,Z同学以最高票当选班长,与其他六位参选得票较多的同学协商组建起了新的班委会。

正当闵老师为自己的这一探索高兴的时候,就在新班委组建后的第三天,就有同学举报新班委中的L同学动用了他家长是本校教职工的优势为自己拉票,还有人举报新班委中的G同学私下里给同学送礼以增加自己的选票,还有人质疑新任班长Z同学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和品德都不是最好的,仅仅是竞选方案做得好,演说的时候“迷惑”了一些同学而已。闵老师调查后了解到,举报的情况基本属实,举报的同学就是落选的同学。这使得闵老师犯愁了,一时不知如何处理。

闵老师选择这样一个入手处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恰到好处的,公民意识教育不只是教一些词汇和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依据公民的责任和权力行事,在行动中生成意识,在行为中形成规范。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班级自主管理,并通过选举的方式选择自己信得过的同学管理班级事务,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责任心,而且能养成全体同学的责权意识、公民意识。

这个案例中显现出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是班委会的功能是什么?由于长期以来,外在环境和多重因素的影响,不少人认为班干部就是班级里学习最好的人,就是能集“三好生”和各种名誉于一身的人;还有人认为班干部就是在班级里有些特权的人,其实这些都背离了对班委会的功能定位。简而言之,班委会就是全班同学推选某几个人为班级尽责的组织,因为需要他们尽责,所以全体同学授予他们一定的权力,以便他们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班干部未必需要是学业最好,也未必需要太多的荣誉,却必须要有多数同学的认同,也必需要有为同学尽职尽责服务的责任心,得到大家信赖。

其次,班委会通过选举产生是学生自治的重要体现,需要有比较严密的程序和详细的规则,以保障这一过程是公平、公开、透明、公正的。学生在学校期间选举班委会的活动就是对这些程序和规则学习的过程,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就以这个班出现的这种情况来说,闵老师完全可以平常心态,引导学生公开讨论,处理好这些问题,并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深化学生对公民意识的理解。

二、以知导行是非明

现实中,确实有一些学生为竞选班干部暗地里请客送礼,买零食给同学,送玩具给同学。一些孩子的家长也掺合进来,私下“结盟”让各自的孩子互投选票、互相提名。尽管有这些问题,不能因噎废食,大面积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是单纯和正直的,选班干部还是最看重服务精神和综合表现,瞧不起用不正当手段拉票的同学。

事实上,孩子们的某些做法,很大程度上,是社会上成人想法和做法的折射。那些掺合孩子班干部选举的家长本身就属丑陋的行为,那些向老师“游说”要求务必给自己孩子戴个“官帽”的做法也是错误的,对于一些家长用社会上的丑陋现象来解释自己孩子为何落选,也有过多的主观成分。

更有一些家长,从功利的观念看待班干部,不是将担任班干部当成尽责的机会,而是当成获得特权和好处的机会,认为当干部就是各种特权的延伸。或想通过当班干部激发孩子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或觉得孩子当上班干部后,更有机会被评为区级、市级三好学生,成为今后升学的敲门砖。

现代社会无疑需要由公民组成,由于经历过长期的封建社会和臣民生活与教育,中国人普遍缺乏公民意识,以至现今在不少人的意识中,“公民”还是个陌生词汇,甚至有些人还将它当作敏感词汇。正是由于中国人现在还普遍缺乏公民意识,以致该尽责时不尽责,该行使自己权力时也不会行使自己的权力,对于公共事务冷淡,参政议政意识淡薄,诸如闯红灯、随处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从根本上都与自身的责权意识不强、公民意识淡薄直接相关。

这样的社会现状更说明公民教育的重要和紧迫。公民意识源于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很多意识都是从小养成的。真正的公民意识教育需要知行合一,不能仅仅讲理论,却需要讲明是非,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做小事的过程中确立公民意识;需要从校园生活民主开始,需要让学生从小就意识到自己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通过真正的学生自治培养公民的意识和能力。真正的公民意识教育不是给学生标准答案和结论,而是告诉他们基本事实,教会他们分析各方面权责与利益的关系,让大家在参与中明确规则,在讨论甚至是争辩中明了事非,让学生自己去作判断。

三、辨清“公”“私”立其大

公民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正确认识自己的利益跟国家的利益之间的联系。公民不是“私民”,不只是自己的,不是你一个家庭的,而是属于国家的。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思想的出思想,大家齐心合力才能把国家建设好。爱国就像爱自己的身体。爱自己的身体就要经常体检;爱国家就要经常检查政府存在哪些缺点和失误之处。

培养公民意识是各级各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或许正因为此,这次不到3万字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文本中,就有5次出现“公民”一词,强调“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战略目标中明确“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在强调德育时;在依法治教部分强调“开展普法教育,促进师生员工提高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自觉知法守法,遵守公共生活秩序,做遵纪守法的楷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简称《宪法》)是中国核心价值的法律体现。公民教育首先亟需要做的就是让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真正学好《宪法》。《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中第三十四条确立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三十五条确立了“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三十六条确立了“自由”;第三十七条确立了“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第三十八条确立了“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第三十九条确立了“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第四十条确立了“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第四十一条确立了“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第四十二条确立了“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依据近期在一定范围内对师生的调查,不少人对《宪法》赋予了自己这些权利和义务感到愕然,甚至有人认为这些是某些人散发的传单的内容。由此可见,公民教育任重道远而又迫不及待!

每个人都按照《宪法》的要求行事是成为公民的最起码要求,在现实中遇到不按《宪法》行事的人和事,就不应将它当作与己无关的事。如果将它高高挂起,那还是一种“私民”心态;如果能以适当的方式参与进来,如阻止、批评、与之讨论或采取措施纠正,这才是公民所应做的。

四、习得技能利于行

培养合格公民不宜纸上谈兵,重点在于能以公民的意识和规范做事。

合格公民的教育内容包括公民道德、公民价值观、公民知识和公民参与技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教育不是真正的公民教育,仅仅局限于道德的教育是空洞的教育,仅仅局限于价值观的教育更是虚无飘渺的,真正的公民教育需要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做上教,做上学,使其获得做的技能。因此对学生的公民教育需要从校园生活民主开始,需要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让学生从小就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通过真正的学生自治培养他们公民的意识、能力和处理公共事务的技巧。

公民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建立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一个责任社会,因而需要培养民主参与能力,学会公共沟通,学会公共决策,发展冲突管理能力,要善于探究社区公共议题,推动社会改造方案形成。当然,也包括学会如何在权势与金钱的面前保持个人的尊严、实践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的思想信仰、言论、出版自由以及选举与被选举等权利。

学校不能与社会隔离,公民教育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社会需要一个政府,明了国家政权的性质、功能、机构、运作程序,政府对公民有何义务,它的权力应当受到怎样的限制和规范,为什么公民需要有言论、出版等自由,如何去保障这些自由,以及如何去获得社会秩序和个人自由之间的平衡,而不是简单给个标准答案,或简单规定只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

公民教育当然需要系统地把真正有价值的、符合人类文明基本准则的政治学、伦理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也需要将建立公民社会的启蒙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又不是将学生关在校园里,而是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多开展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并将参与公益活动的态度、效果作为对学生的考核内容之一,这样才能保障他们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行事处世的能力和技巧。

公民教育不是仅仅教给学生一堆结论,而是要教会学生思考社会问题,了解国家政权的真实状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社会的分析批判能力,培养对现实社会的敏锐观察力和进行批判的道德勇气,在实践中理会公民的精神与美德,体验什么是合理的国家与政府,思考究竟要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然后再去考虑如何设计路径,如何通过自己以及联络更多社会成员去实现这样的目标,这样才能培养心智和人格健全的公民。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2

关键词:网络环境;公民意识;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D92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2)03-0142-04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为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机遇,同时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意识观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把握网络环境的特征,正确应对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显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共享性

开放性和共享性是网络环境最大的特点。网络从一开始就是以共享为目的的开放型系统,网络信息资源的全球交流和共享,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大学生进入网络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多元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文化习惯。共享网络信息使他们扩大了视野,但是在信息渠道丰富的同时,不良信息也蜂拥而至,对部分缺乏判断力的大学生造成误导,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主流意识受到影响,对我们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培养大学生坚定的国家意识带来巨大的挑战。

(二)网民主体的虚拟性和平等性

网络所构建的是一个真实现实世界以外的虚拟的空间,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身份、行为方式、行为目标等都能够得到充分隐匿,同时,网络环境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充分自由和平等的平台,每一个大学生都可能成为网络的中心。由于网民身份的虚拟性和平等性,大学生在网上交流的过程中,作为网民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增长,民主参与意识更为强烈,通过网络参与现实决策的愿望更为迫切,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使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约束力大为弱化,这种情况极容易导致自由和权利的滥用,导致部分大学生将在现实社会中的不满情绪带到了网络中来,任意地攻击、侮辱他人,忽视社会后果,社会责任感淡漠,显示了最基本的公民意识的缺失。这些都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和从众性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用户的迅猛增长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以最迅捷的姿态介入某些公共事件,并形成汹涌的“民意大潮”。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信息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由于网络上的信息量大,传播的覆盖面很广,因此,大学生在针对一个信息自己的观点时,往往仅凭个人好恶和直观感受,缺乏深入的思考,比较感性化、情绪化、简单化,具有明显的非理性色彩。同时,网络舆论传播本身也有明显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受一时一事的影响较大,并且很容易受到阶段性的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和引导,表现出较强的从众性和跟风效应。对于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和从众性的特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增强和理性精神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网络环境给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因而,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对于国家和社会以及其自身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和谐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要求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里写到:“一个国家,只有他的人民是现代人,他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的人格,他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是真正的现代化国家。否则,即使经济已经起飞,也不会太长久。”随着我国网络环境下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在重视个人权利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在注重自我发展的同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成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一环。“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他们的公民意识不仅影响着他们以后的个人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走向。因而,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环境下的公民意识,是实现国家教育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是国家提高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

(二)信息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相互激荡,这种多元价值观正通过网络媒介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使他们的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变得更为多元、复杂。信息全球化多元化的飞速发展,既为大学生关注世界社会问题,吸收和传播先进文化,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也给西方敌对势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面临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冲撞对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挑战;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冲击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带来的挑战;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对青年大学生‘四信’教育带来的挑战。”因此,信息全球化、多元化发展下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塑造国家合格公民,是对国家政策、文化理念及传统价值的信仰和捍卫,是信息全球化、多元化发展对我国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新的挑战和要求。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3

一、在教学中渗透民主、平等的公民意识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我坚决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这种话的权利!” 这就是对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形象诠释。

语文教材中的《苏珊·安东尼》和《我有一个梦想》就具有强烈的民主、平等的公民意识教育目的。苏珊·安东尼作为美国女权运动的第一人,在1872年的总统选举中,为争取妇女与男子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历史性地带领十四名妇女“大步走向投票箱,投下了自己的选票”。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饱含深情地诉说“我梦想有一天,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表达了“人人生而平等”的崇高理想。

《选举风波》和《心声》作为难得的反映当代中学生精神风貌的小说,具有浓郁的校园生活气息,很适合对学生渗透公民意识教育。《选举风波》中,教师可针对文中大伙不重视“选举学生会干部”的事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让学生具有“参政”的民主意识。《心声》一文,也应在理解“心声”表层含义的基础上,挖掘更深一层的含义:作者借主人公呼吁教育工作者对每一位学生要一视同仁、平等关爱的愿望。

在名人传记《的少年时代》《“布衣总统”孙中山》的教学中,则可通过具体事件、生活细节的分析,来引导学生体会这两位伟人追求民主、崇尚平等的政治思想。

二、在教学中渗透公平、正义、尊严的公民意识

公平正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追求的普遍价值,更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本质要求。温总理2010年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说的一句“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至今仍震撼人心,令人动容。

教材中的孟子《鱼我所欲也》通过比喻论证(“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举例论证(“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和对比论证,形象生动地让学生受到“舍生取义”的教育。《强项令》一文,洛阳令董宣“格杀”公主家奴,是出于秉公执法;而他的不畏权贵,“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也是因为胸中有“义”!

毕淑敏的小说《一厘米》的结尾部分,当最后真相清楚后,陶影没有要五元钱的“赔偿”,也没有要那两张参观票,她要的只是让来人告诉小也:“妈妈没有错儿……”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她要的,其实是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完美形象,是作为母亲的尊严。如此,一个有强烈正义感的母亲形象就凸现在学生面前。

而《阿Q正传》《孔乙己》等文章,则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呼唤。

三、在教学中渗透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一个人对国家、社会、集体、家庭、他人、自己以及自然界主动施以积极作用的意识。

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属于显性教材,文章流畅简洁地论述了“负责任(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而让学生感受“责任”二字的重量。

《曹刿论战》一文,在分析人物的非凡战略思想和卓越军事见解的基础上,还应向学生渗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积极参政的责任意识;《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在学习邹忌的劝谏艺术的同时,也可渗透爱国责任意识。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还应具有热爱弱小事物的责任意识。在《山米与白鹤》中,通过体会“外祖父”对小动物的挚爱之情,自然而然地培养学生“爱一切值得爱的东西”、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蟋蟀在时报广场》一文,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情节告诉读者“友谊助人渡难关,真情促人获成功”,从而渗透人与人之间应互帮互爱的社会责任意识。

而在《孔乙己》中,同是社会低层的“短衣帮”和“我”对孔乙己的戏弄和嘲讽,则让学生明白了社会责任心缺失的可怕,从而受到“凡是人,皆须爱”的教育。

四、在教学中渗透规则意识

社会由种种规则维持着秩序,这种规则有的是人为设定的成文条例,但更多的是道德层面上约定俗成的不成文规定。

《十则》中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直接体现了孔子遵循“仁道”的一种规则意识。

在《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乘船》中,蔡勉旃、华歆的不轻诺寡信、“重诺责”,体现的既是一种责任意识,更是一种道德上约定俗成的规则意识。

《劳山道士》一文中,其实也体现出了规则意识:王生因没信守道士的“归宜洁持”的告诫,所以才“头触硬壁,蓦然而踣”。

而《选举风波》中,鲁智胜为了让自己的堂姐鲁燕青当选,竟请班委们吃巧克力,结果事与愿违,鲁燕青恰恰因此而落选。教师要以此为契机,提醒学生“贿选”是不道德的,是违背“规则”(法纪)的。

五、在教学中渗透宽容意识

宽容是一门做人的艺术。宽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纳别人,理解别人,尊重别人。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4

关键词:公民意识教育;溢出效应;补偿效应;交互效应

我国学界普遍认为,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是公民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将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包括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参与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

一、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溢出效应

乔治·埃尔斯特认为:“嫉妒对象的界定收到两种机制中的一种的控制。一方面,存在着一种溢出效应(spillovereffect),由于它的作用,嫉妒的习惯往往会蔓延开来。”[1]5同时他在分析托克维尔的政治心理学时,更为形象地谈到了溢出效应,他说:“溢出效应是指,如果一个人在他的生活范围x中遵循一种行为模式p,那么他也会在生活范围y中遵循p。”[1]184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溢出效应指的是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会对同它相联系的事物产生影响。

(一)公民意识教育对法律建设的溢出效应

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包含了法律建设。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是公民意识教育的构成部分,也是法律建设的内在因素。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和法律建设是联系的、有共同任务和发展目标。公民意识教育的成效对法律建设有着明显的影响。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可以对我国的法律建设产生溢出效应。法律意识的提高仅仅靠法律宣传和制裁是不够的,关键要靠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恰好可以充当这一手段。

通过公民意识教育可以提高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公民身份和地位的心理认同和理性自觉,使公民在对于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自觉形成的支配自己社会行为的基本价值观念,从而可以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关系并自觉依法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出来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权利义务观不可能只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他必定要通过一些的行为表现出来,这些行为也就是我国法律建设所要求的因素。公民意识教育对于法律建设的溢出效应就是在于这一点上,通过教育的手段把本身是人类应该具备的素质内化为人的精神素养,再通过人的有效行为表现为适合且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行为。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内化和外化交替作用——公民意识教育对法律建设的溢出效应之实现途径。

(二)公民意识教育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溢出效应

亚里士多德认为民主是大多数人的统治,大多数人参与国家管理。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也是要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做主。公民意识教育就是要实现人们对于自身在于这个社会、国家的身份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就是要实现人们在社会的主体地位。公民意识教育和民主政治建设是殊途同归的,只不过一个表现在意识形态建设上,一个表现在制度建设上。马克思论述唯物史观时说道:“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32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同样可以对民主政治建设产生溢出效应。

一种意识不是单纯依靠一种行为的影响就形成的,它往往需要的是一系列行为的带动才能形成。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也是如此,不能只把公民意识教育当成一种独立的实践活动。我们必须把它所培养出来的精神的、心灵的素养辐射到其他相关领域中去。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说:“宗教批判使人摆脱了幻想,使人作为摆脱了幻想、具有理性的人来思想,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性;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旋转。宗教只是幻想的太阳,当人还没有开始围绕自身旋转以前,它总是围绕着人而旋转。”[3]11我们的做法是以同我们靠的近的东西为中心,让其他的事物受其影响,共享公民意识教育的成果。

二、公民意识教育的补偿效应

关于“补偿效应”,乔治·埃尔斯特认为:“这种机制所依赖的观念是,在某一领域内不能得到满足的愿望或许需要在其他领域中寻找出口。”[1]187另外,他还举了战争的例子对此进行了例证:“只有当他们的能量正常的、和平的出口被堵塞了,才会转向战争。”[1]189综合这种观点,我们可以认为“补偿效应”即是实现该事物的途径受到阻碍时,可以借助其他的方式和途径。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之“补偿效应”主要是体现在社会公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上。

(一)社会公德建设对公民意识教育的补偿效应

人们普遍认为的社会公德主要是指:可以反映阶级、民族或社会共同利益的道德。它包括一定社会、一定国家特别提倡和实行的道德要求,甚至还以法律规定的形式,使之得以重视和推行。但狭义层面上的社会公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是指影响着公共生活的公共秩序、文明礼貌、清洁卫生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我国的社会公德建设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无论是社会公德之含义还是社会公德建设的内容均包含了公民意识教育的因子。所以当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比较抽象,无法界定的时候,社会公德建设很好的以清新明了的形式和内容为其充当了解释和建设的功能。社会公德建设的内容都是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贴切的,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所以社会公德建设可以充当实现公民意识教育的载体,对公民意识教育产生一种有效的补偿效应,为公民意识教育开辟新的出路和新的实现方式。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公民意识教育的补偿效应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比较抽象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已经系统化和典章化。理论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建立起了学科即思想政治教育学,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工作体制和培育了数量可观的人才。所以对于公民意识教育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它不可企及的优势。“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社会或社会群体利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内容中可以发现它同公民意识教育的共同点,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了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道德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是无法脱离这些框架的。

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目的是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学生是公民意识教育所要塑造的主题之一。共同的对象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对公民意识教育产生补偿效应具有了现实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可能性、可行性以及现实性上都能够成为公民意识教育的载体,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公民意识教育的实现提供一种有效的补偿。尽管社会公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可以成为公民意识教育的载体,也可以对其产生补偿效应,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公民意识教育也不可以等同于社会公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

三、公民意识教育的交互效应

埃尔斯特在《政治心理学》中并没有给出“交互效应”的定义,但做了相关阐述:“有时,我们会问,两个领域是否可以通过一种溢出效应或逐出效应联系起来……以分析性术语来表示,第一种观点主张,通过某种主张学习过程降低参与的直接成本,而后一种观点主张增加机会成本。虽然如此这般描述,两种观点却完全相容,但它们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政治建议。”[1]190这段阐述其主要为表达: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可以产生一种相容的效果。

我国公民的公民意识塑造起步晚,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难以产生现代公民意识,顶多是“半是挽歌,半是榜文”的萌芽。这种公民意识建设多半是“拿来主义”式的舶来品,正如民主。这种现状提醒我们不得不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处理公民意识教育同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另一个是如何处理公民意识教育同国外公民意识教育经验的关系。这两对关系可以用“交互效应”来形容。我们要以我们自身情况为标准选择性地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公民意识教育的三个效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说明了今后我们进行该项实践活动应当注意的问题和侧重点。公民意识教育的溢出效应是从成效层面出发的,它要求不应孤立公民意识教育,而应当把它的成果分享出去,这样才能更加巩固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公民意识教育的补偿效应主要是以它的实现途径为阐述核心,它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意识形态问题,为了塑造我国公民的公民意识,必须采取清晰明了的方式,只有如此公民意识教育才能真正达到自身的目的;公民意识教育的交互效应则是从纵横的时空为出发点,把历史传统和西方的相关经验揉合到公民意识教育中来是不可或缺的。这三个效应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联系在一起的,甚至有的效应也可以用别的效应来说明。因而,把这三个效应放在整个公民意识教育的系统中才能恰当地理解它们。

参考文献:

[1]乔治·埃尔斯特.政治心理学[m].陈秀峰,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5

关键词: 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一、 加强职业院校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学生作为新时期的接班人,未来社会生活的参与者、主导者,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其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丰富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知识传授上,还应该为高职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承担起义不容辞的责任。尽管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在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中是一个新领域、新概念,但是它也是有理论依据的,其中“两课”、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就一脉相承,能够给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指导和借鉴。总之,对高职学生实施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职业教育提出的一种新的要求,可以丰富和繁荣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建设。

二、 高职学生公民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公民意识教育缺乏对学生的针对性教育

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高职教育期间是学生完成从校园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完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的重要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存在着差异,对教学的内容也是有选择地接受。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无论是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往往是统一的,缺乏针对性、指向性。多数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并不能真正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育部重新编订了相关教材,加入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的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职业道德教育往往成为了泛泛而谈,不同专业的学生学到的是一样的职业道德规范;这样的教学内容既缺乏吸引力,又不能很好的贴近学生所学的专业实际,只是一些空洞的大道理。

(二)公民意识教育内容有待多样化

职业教育除了强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外,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各种社会适应能力――比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等。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加入与学生发展相关的企业动态和行业动态的信息,还要适时地开发新的教学内容。这既利于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同时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已经与众多学科密切联系,是一门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公民意识教育具有涵盖范围广的特点,也就意味着大学生公民意识水平的高低不单单取决于某一学科某一部门的努力。所以,无论是从事那一学科教学或者管理的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要重视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各学科或管理工作中的公民意识教育素材,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工作方法,落实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

三、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导向主要集中在知识的掌握上,在教学中单纯强调理论的灌输,忽视了教学结合实践,对于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教育还存在欠缺。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将公民意识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各门课程中,提高高职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通过在学生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个人价值的体现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为培养他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打好基础。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创新

把公民意识教育内容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把教学内容重点放在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让学生从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的角度去理解和领会教学内容,进而再循序地渗透相关的深层次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内容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结合,突出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增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识,提高高职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情况的认识。

(三)发挥思政课老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加强高职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包括教师、管理人员、辅导员等在内的高职工作人员。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影响很大,因此需要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出表率,以高尚的道德修养感化、影响学生。“尤其是高职辅导员,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密切,只有端正他们的教育指导思想,提高教书育人的理论素养和职业素养,增强他们从事高职思想工作的能力,才能为高职学生公民素养的提高作出模范表率作用,使高职公民意识教育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约束力和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努力建设校园文化。如通过培育大学精神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学校的校纪校规、院风、教风、学风、人际交往方式、与社会交往的形式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广播站、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讲座等各种校园氛围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为了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学校要加强指导和引导,增强其育人的社会效应。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公民意识的培养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但客观的说,我国的公民教育还处在开创和起步阶段,总体的发展速度还比较缓慢。作为职业院校的教育者,培养具有完整、健康的公民意识,拥有专业理论知识的技能型人才是我国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符合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规划要求。

参考文献: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6

关键词:公民 公民意识教育 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72

李慎之教授曾经说过:“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在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公民意识教育这一概念之后,公民意识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效,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先进国家之所以先进是因为重视公民教育,比如,在国外公民意识的培养在小学就已经开始,公民学已经成为中小学的主要课程,重在培养合格公民,维护该国政治统治。我国公民意识教育起步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因此要加快步伐跟随时代的潮流。

1 公民、公民意识的内涵

公民一词几经变迁,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概念到罗马帝国的法律概念,从政治存在转为法律存在,从而明确了在现代民主国家公民的内涵,指的是具有某国国籍,依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由于公民意识是一个跨学科的复杂概念,公民意识的概念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才有明确规定。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等等。

2 “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提出了两个百年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一定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第二次详尽阐述中国梦,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富强民主,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文明和谐之国,在两个基础之上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中国梦是每个公民的梦想,要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在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梦想的前提下,我们每个现代公民只有具备爱国意识、责任意识、权利意识、生态意识、法律意识等各种意识形态才能引领人民正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团结中国心凝聚中国力量达成爱国共识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业。

3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

在国际竞争中衡量一个国家的地位强弱不单是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某一方面的竞争而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地位高低的标准。历史上有汉代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和清代康乾盛世等兴盛时期,综合国力都不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提升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人人幸福。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等硬件,忽视最重要的主体人的现代化,忽视对公民意识的培养就会步履维艰。因此要想把中国梦变成现实的历程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3.1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

公民意识是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的内在动力,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公民意识教育灌输的基础知识就是让每个公民正确认识公民角色以及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义务,强化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公民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的提高都推进了民主政治建设。只有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强调树立民主法治理念,不断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2 为中国梦的实现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在我国,公民意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是与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相适应的,民主和法治本身是密不可分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需要制定完备的法律制度,而且需要为广大公民接受认同并遵循运用。在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时我们采取普法教育等措施,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宪法意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法治保障。

3.3 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了精神力量

同志曾经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更是如此。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支撑,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的产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伟大业绩的力量源泉,而且是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支柱。

3.4 提升国民素质,凝聚中国力量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三大战略支撑点,共同构成实现中国梦的路径体系。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合格公民,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社会乱象的不断出现,比如“看客”现象、扶起老人以怨报德、“小悦悦事件”等都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阻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民素养、改变国人形象,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力量。

此外,加强公民意识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培养公平意识、平等意识、监督意识等等既是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更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经济基础对于中国梦这一上层建筑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育合格公民,提升国民素质对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百年目标具有重大影响。

4 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一词作为一个西方政治学概念引入中国,后来界定为凡是具有某国国籍,并且依据该国规定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都可以称得上公民。虽然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已经取得许多成效,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公民意识的薄弱状态已经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实现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人的重任,也是激励中国人民奋斗的理想,在这一新形势下我们如何使中国公民意识从觉醒状态走向崛起值得我们深思。

4.1 吸收西方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

公民意识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提升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谈到中国梦我们也会拿美国梦作比较,美国梦值得我们借鉴的是美国非常重视公民教育,美国梦有一个好的出发点是人。由于我国公民教育进行得比较晚,我们要想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要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鲁迅先生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我们除了要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也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加强思想文化教育,提升国民素质,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前提。

4.2 有效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对于中国梦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公共资源采集公民感兴趣的、热点的公民意识教育内容;利用网络建立主题网站,加强公民的参与意识等;网络为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更大更宽松的平台,同时网络的发展中存在一些弊端阻碍着公民意识的培养,因此,要有效利用网络媒介使其作用最优化。

4.3 加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微观路径无疑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单位的教育,一个伟大的中国,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凝聚一份力量,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家庭是我们生活的基本单位也是我们意识的启蒙场所,家长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因此要给孩子进行良好教育;学校是公民教育的基地,也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学校公民意识培养体系;公民意识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并在各个领域都要开展富有成效的工作,一个公民社会才会得以真正形成,因此社会教育更是不容忽视。

中国梦这个伟大的梦想是我们前进的精神动力,我们只要坚定信念,不懈努力,坚信我们一定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对于实现中国梦也是迫切需要的,对我们民主政治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柏清.党的十七大与理论创新探析[J].湘潮(理论),2007,10(下半月).

[2]章秀英.公民意识评价与培育机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刘鑫淼.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复兴及其当代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7

关键词: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教育培养

公民意识概念的界定

所谓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它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民主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公平意识、正义意识等。公民意识不仅能直接表明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但这里的“人民”还是一个抽象的政治实体,人民当家作主需要落实到具体的一个个人民个体身上。个体是否具有公民意识,能否扮演好公民角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否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

公民意识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公德意识。公民在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中,应该自觉地遵守公共规范和约定俗成的礼仪,这是公民明确自己处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的体现;第二层含义是法律意识。公民在社会中应具有知法、守法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还应具有公民的权利、义务观念和平等观念等;第三层含义是国家意识。公民应该以主人翁责任感去维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应该明确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具有民主观念、政治观念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观念等。

当代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的现状

农村职校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提高广大职校生自身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及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实现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现状概述

笔者对如东职高21个班709名学生公民意识状况,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到公民的责任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公民的民主意识,公民的自由意识,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公民的平等意识,公民的安全意识,公民的创新意识,公民的正义意识等方面。通过对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61.5%的学生有较好公民意识;23.04%的学生有公民意识缺失现象;15.54% 的学生有公民意识模糊的现象。

由于农村职业中学的地理区域与教育资源的客观性,农村职业学校在学生中开展公民教育还处在刚起步阶段。因此,大多数学生对公民角色的认识还处于不自觉状态,他们将自己作为“公民”的这一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角色忽视了、淡化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方面,他们往往仅停留在认识和遵守道德法律的层面,却不愿主动制止不道德和违法行为;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都不十分理想,把义务与权利、义务与道德混淆在一起。由此可见,农村职校生的公民意识仅仅体现在书本上、口头上,却没有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意识。

农村职校生在公民意识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在行动中体现出应有的素质,理论和实践脱节、知行不统一。“一个人道德知识无论有多么渊博,若无切身体验或情感的介入,就不会有任何行动;或者一个人光有善意,却无坚决执行善意的性格力量,那也只不过是一种伪善;即使有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不付诸行动,依然构成不了一种美德。”任何一种道德行为必然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我国的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现状分析

(1)公民意识教育存在不足。

①非专门性。当前我国中职生缺乏系统全面的公民意识教育。学校普遍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了中职生的公民意识基础较为薄弱。公民意识教育的非系统性、非专门性,不利于中职生公民意识的养成。

②灌输性。在我国中职生所受的公民教育之中公民知识的教授被视为重点,而实践环节薄弱,“灌输”成了公民教育乃至整个德育教学的主要方式。“灌输”的方法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也许有效,但是在其意识养成上却收效甚微,甚至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逆反,不利于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深刻领会并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③封闭性。我国有灿烂的文化和许多优良的传统,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和熏陶。而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习惯性地强调民族性、忽视世界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在培养学生放眼世界、追求平等等方面有所欠缺。

(2)权利意识淡薄。

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但在古代中国,民众的权利意识极其淡薄。这主要是由于:客观上由于自然经济、宗法家族和集权专制三位一体的社会存在形式,导致商品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与之相联系的权利、自由、平等等观念无法正常发育与成长。主观上由于儒家思想一向推崇重义轻利。受其影响,时至今日部分公民依然羞于言利,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居然会因打官司有贪利嫌而不愿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这就不是现代公民应有的意识和行为。

(3)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较低、文化教育落后,现代文明的意识薄弱,这是现实原因。

对农村职校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的必要性

1.培养公民意识是农村职校生健康成长的必然需要

农村职校生是青少年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行为如何,直接影响未来劳动大军的素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职校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生理与心理尚不成熟,自我约束力较弱,情绪不稳定,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并且喜欢模仿,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和影响,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影响。著名教育家朱熹就认为青少年教育应“培其根”、“固其本”,从而“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2.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公民意识是体现现代政治秩序和法治观念的民众意识,包括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公德意识等诸多方面,其核心是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农村职校生的公民意识,使学生自觉领会和遵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蕴含和必需的道德、纪律和法规等行为规范,树立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做一名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好公民,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一项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课题。

这样的教育目标恰恰就是职业学校德育目标。职业学校德课就其课程目标看,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树立独立、健康的政治人格、法律人格、道德人格和心理人格,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做一个善于调适自己心理、情绪的有良知的人,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在家里,是一个热爱父母、关心家庭的好成员;在社会上,是一个遵守公德、热爱祖国的好公民,一个既有国家意识又有世界精神的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共享人类和平、命运的世界公民。

3.在农村职校生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是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前,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公民意识的缺失已成为制约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著名学者李慎之在谈到我国民众公民意识缺乏时说:“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他认为,中国要赶上先进国家,实现现代化,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人的公民意识,使在中国大地上生活的中国人成为有现代意识的公民。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课要着眼于中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围绕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主线,在农村职校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法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相关政策教育,帮助农村职业中学学生树立法律与规则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环境与国情意识、国家和国际意识等等,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切实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做一个自觉守法、勤奋进取的中国公民。

4.培养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是民主法治建设的内在需要

法治应当优于人治,民主优于专制,这已成为定论,尤其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更需要民主和法治。民主和法治的实现制度很重要,但民主法治的“软件”系统同样重要。一个国家要实现民主化和法治化,就必须有足够的社会公众对民主和法治的尊重、认可和接受。没有社会公众的尊重、认可和接受,即没有社会公众对民主和法治的信仰,民主和法律就会丧失稳定性,法律就会没有权威,犹如“空中楼阁”,那么民主和法治就会论为专制和人治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讲,“法律能见成效,全靠民众的服从”。

5.重视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改革开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深刻的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仍然存在;少数人思想混乱,道德缺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这些问题的存在与蔓延,势必会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农村职校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因此,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显得尤为重要。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必然要求明辨是非、鉴别美丑、扬善惩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帮助广大农村职业中学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志向远大、优品德良、习惯良好、人格高尚的人,一个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好公民。

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的目标和意义

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国家宪法,关心及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承担责任的公民,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即具有权利意识、义务意识、自主意识、程序规则意识、法治意识、纳税人意识、道德意识、生态意识、科学理性精神、具有与时代共同进步能力的现代公民。

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公民的公共意识和合作精神,一方面要在社会层面上,培养国人的团结力、公共意识,使他们无论在什么团体,都能做一个忠实而有效的分子;另一方面要在人类普遍共有的良心上,发掘出一个公民的批判力和正义心,使他们都有自决自信、公是公非的主张。

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学生自治,提高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

民主政治的要义是公民平等而普遍地参与决策。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生会、团委会、班干部竞选、班级民主管理等活动,加深对民主运行规则的理解,培养民主素养。同时,让学生积极参加班级的相关管理如值日班长制等,行使其作为被管理者与管理者的权利,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意识。

2.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工学结合、为特殊群体的爱心募捐等实践活动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这些活动贴近实际生活、避免了空洞枯燥的说教,其中所蕴涵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更是加强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和行为训练,提高公民意识和实际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职校生将公民意识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3.充分利用“隐性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在《教育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学生在正式课堂上的进步并没有完全说明学校教育的结果,除了这些之外,学生还从学校生活的教育中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心理的发展。如青年党校、团校、升旗仪式、节日庆典、重大纪念日、国防教育活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会、校园艺术节、专业实习、技能比赛、创新作品比赛、职校生文明风采大赛、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等等。

过去,我们一直比较侧重于显性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正面系统的理论教育,而且容易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但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或者说教育的有效性不理想。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单纯的显性教育显然已难以完成道德教育任务。

4.农村职校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对中学进行系统的公民知识教育,建立和完善公民知识体系。例如可以在政治科中设置专门章节进行讲解;另一方面,于各文化、专业课中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渗透公民意识教育。如文化课教师要根据各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和谐社会、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音体美等学科要结合学科的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专业课教师要结合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发展需求,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安全与健康意识精神教育;计算机学科的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教育学生文明上网。让学生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大量知识信息的同时,提高区分、鉴别各类信息的能力,增强网络交往的“免疫力”。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8

关键词: 小学思品课教学 公民意识 自觉性 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任务、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等方面的规定上,更加凸显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新课标在阐述思想品德课程基本理念时明确指出: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那么,小学思品课如何才能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凸显公民意识教育呢?

一、提高公民意识教育的自觉性

1.正确认识公民意识缺失的现状。现代社会是公民社会,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之上的道德高尚的法治社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有了较大进步。但由于受传统封建意识及“”影响,现实生活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现象随处可见,愿意享受权利但逃避承担义务的情况屡见不鲜。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对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在培养学生合作竞争、开拓创新等现代公民意识的同时,消除等价交换、利润至上、消费主义、嫌贫爱富等负面影响,尤其要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的腐蚀。

2.聚焦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追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是《课标(2011年版)》的宗旨。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加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参与意识、法律和民主监督意识、规则和责任等基本意识。因此,思品课必须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与行为实践,以学生的视觉呈现一个真实世界。逐步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使法治、诚信、效率、公平等现代公民意识成为引领小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的主流价值。

二、探索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教学策略

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心理健康的小公民。小学生被动接受和服从教师权威的教学关系,会压抑学生的个性,禁锢学生的头脑和思维,不利于公民意识的形成。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必须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熏陶和培养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或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孩子,如果心理不健康,就算学习成绩再优秀也没办法立足社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课堂教学。如五年级上册的《品德与社会》中《我更了解我自己》,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关键在于自己如何看待,一方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懂得欣赏自己,培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另一方面要了解自身弱点,认识到没有人是完美的或是万能的,只有客观、全面、愉快地接受自我,才能在同学、老师、家长的帮助下完善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公民。

2.营造“公民生活”氛围,培养具体集体意识的小公民。思品课不仅要进行知识教育和强调理性,更要贴近学生生活和情感。陶行知说:“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在学校生活中,要努力创造体现公民意识的生活机会。比如,让全班学生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民主选举班干部与课代表,而不是班主任一个人说了算;当学生受到处分,有权知道班主任的决定是怎样作出的,并有申辩的权利。同时,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是集体的主人,而不是被老师管理和监督的对象。比如,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中《我们在行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找来班级集体照,回想自己入学以来的集体生活,感受到集体就像是一个大家庭,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无限欢乐。接着,学习课文中吴铎等同学为使自己的班级成为全年级的“优胜班级”所做的努力,发动大家总结自己班级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积极为维护班集体荣誉而作出贡献。这样,从班级、学校开始懂得树立集体意识,长大了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3.善于创设教育情境,培养遵守规则的小公民。《课标(2011年版)》强调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如三年级下册的《不给邻居添麻烦》一课,由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正处于由以自我为中心转向考虑他人感受和想法的阶段,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多为邻居想一想。通过教材中的两个提示性案例让学生明白在邻里生活中,有很多事如果不注意,就会给邻居增加不必要的麻烦。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会打扰邻居时会如何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活动,找找生活中遵守或违反规则的例子开展故事会,组织班级辩论赛,让学生当当小法官,谈一谈、辩一辩同学的行为,逐步学会用规章制度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并及时把规则延伸到校外,让学生说说在社会中应遵守的规则。如应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红灯停、绿灯行”;在公共场合自觉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等等,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讲公德,学会替他人着想,学会谦让,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其实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有道德的公民。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9

[关键词]君武小学 全球教育项目 世界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8-001

学校的办学目标引领着学校的发展方向,西大君武小学(以下简称“君武小学”)于2013年确定了“少年君子,放眼世界”的办学目标,倡导全体师生要“学在君武,心怀世界”。以此目标为驱动,君武小学不但意于培养学生的中国公民意识,更着眼于培养他们具有国际化视野、社会责任感,关注和平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的世界公民意识。为此,君武小学与加拿大BC省文思博学校根据“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而共同开发课程,引进全球教育项目。该项目以英语学科为火车头,带动了全校各学科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开发校本课程;提高了全校师生的综合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形成了学校“行全球教育理念,育世界公民素养”的新特色。

一、“全球教育”课题的实施背景

(一)全球教育思潮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率先兴起一股全球教育思潮,着力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国家公民。冷战结束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国家理解、合作、和平、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教育”发表宣言。之后,包括美国、英国、日本及中国香港在内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实施全球教育课程。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策略等方面都有研究。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判断能力、决定能力、跨文化交流和外语能力等,重点在外语、历史、地理、文化课程等学科中渗透全球教育。全球教育包括跨文化理解、和平、环境保护、人权、发展等内容,并形成了反思性教学、参与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二)中国当代形势发展的需要

中国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的十分重要的力量。随着国力的强盛,中国开始参与世界政策的制定。所以中国公民应该主动了解世界并参与全球事务,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而培养下一代的教师更要树立“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念, 引导学生树立起坚实的世界公民意识,为他们今后成为合格的世界公民奠定基础。

(三)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倡导

2000年9月,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领导人就消除贫穷、饥饿、疾病、文盲、环境恶化和对妇女的歧视等内容,商定了一套有时限的目标和指标,即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普及小学教育;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产妇保健;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全球合作促进发展;等等。这些目标和指标被置于全球议程的核心,统称为“千年发展目标(MDGs)”。这个千年发展目标,对于全球教育发展目标,起到了框架统领作用。

中国人一向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今我们更把眼界放到世界的层面。我们小学生也应该响应联合国的号召,从小树立远大目标,把世界人民的和平和发展作为己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在全球教育方面有所涉及。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明确了生态问题、和平文化、对外开放、国际竞争等教育目标。新课程标准在各学科基本教学要求中都提到要树立学生的“国际意识、世界意识、全球意识”等目标。在一些科目中,如英语、艺术、历史、地理、社会等学科都安排了有关内容。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中所设的全球教育课程整合度还不够,不仅表现在每门学科内部编排的内容没有统筹规划合理,而且学科更是缺乏整合。本课题将致力于这些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对此,一种整合课程的改革思潮,正在我国基础教育界悄然兴起。顺应时局,锐意革新的君武小学,在这样的思潮引领之下,开启了学校课程整体改革的步伐。

二、君武小学的优势条件

(一)与北美发达国家姊妹学校合作,引入先进理念

君武小学重视与教育发达国家的交往与合作,全球教育项目,就是在学习发达国家的基础上而实施的。其中有加拿大文思博学校负责为我校量身定做的全球教育课程。该项目总负责人鲍德温先生在国际教育学术问题上享有盛誉, 曾担任加拿大Cherwell教育策略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以及设立在日本东京的Setagaya Gakuen学校国际教育交流大使,同时他还担任过加拿大私立学校协会主席,以及泛太平洋民办教育协会副主席,曾在马尼拉、美国普林斯顿等很多世界级校长峰会上作过报告,近几年在台北、湖南长沙、辽宁沈阳、北京、苏州等地的教育会上交流报告。同时该学校负责为我们输送外籍教师进行教师培训和日常教育教学任务。前后两年中,他们先后派出20多名外籍教师来我校进行指导工作,同时也邀请我校的老师和学生去加拿大交流学习。

(二)有得天独厚的多元文化氛围和智力资源

君武小学地处广西最高学府广西大学校园内,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氛围。君武小学原为广西大学附属小学,在办学过程中一直与广西大学各学院通力合作,比如国交处、中加学院、教育学院、文学院、农学院等的学生都来学校实习,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另外,君武小学也可以使用广西大学各学院的资源,比如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到农学院、林学院等学院的试验田和实验室去参观。而且,君武小学的家长不仅来自广西大学各学院,而且更多的是来自是不同省市,甚至不同国家。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使学生们从小就处于一种文化融合体之中。

(三)已有课程改革的经验和能力

君武小学注重教学与科研同行,2008年开始进行了自治区的A类课题《多学科渗透的作文》研究并完满结题。这个课题使全校各科教师有着“各学科渗透”的超前理念和整合各方面资源和信息的能力。2015年,君武小学又成功申请到了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全球教育理念下的绘本开发和应用》。在进行此课题的研究实践过程中,全校各学科教师广泛利用自己已有的研究基础和资源,全身心投入到课题研究中,不仅为全球教育项目的深入和拓展注入了不竭动力,而且更是在基础和微观层面上践行着“全球教育”的理念。

三、全球教育项目介绍

(一)全球教育项目的理念阐释

立足本校基础和优势,君武小学联合加拿大文思博学校合作开发了“全球教育项目”。该项目聚焦“和平、环境、公民、发展”等主题,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充分发展学生的手、脑、心三方面的同时,让学生能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乐于实践。不仅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外语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个人在全球社会的积极参与意识,关注自己、家庭、社区、城市、国家、世界和自然界等事务;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世界,有效讨论、批判思考、欣赏差异;愿意在小区以至世界层面做出行动,为建设更公平、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而努力。

(二)全球教育项目的课程分析

根据全球教育的理念,经过合作学校双方教师的研讨,君武小学的全球教育课程分为以下六大单元(模块),其主要教育教学目标如下表所示。

四、全球教育项目的实践措施

(一)理念先行:全球教育的宣传和培训

从开创学校特色至今两年多,我校共迎来世界各地外籍专家20多人,派出三批教师骨干到加拿大文思博学校培训。外籍专家对教师进行密集型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培训和课堂策略指导,除了每天对英语教师进行实地指导、合作上课交流、更新理念及方法等培训外,还定期对各学科教师进行系列培训。这样,“全球教育”理念已深入到各学科教育教学实践中。

每月邀请国际教育专家,开展家长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丰富:和谐家庭构建、家庭阅读养成、自闭儿童教育、家校合作共建、义工活动组织、特色课堂展示等。形式新颖:沙龙交流、微格讲解、情景模拟、教师与家长互动、家长与学生共学等,得到了家长的认同与支持,并积极参与学校特色建设。

(二)开发课程:全球教育的校本落实

在全球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围绕全球教育课程“和平、环保、公民、发展”四大主题,各学科教师结合学科特点,进行相关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

(三)国际理解:全球教育的效果展现

在实施全球教育项目的过程中,君武小学还开展了学生国际文化冬令营。例如,与加拿大学校合作,每年由学校组织教师带领部分学生赴加拿大姊妹学校游学参观,与姊妹学校同学同生活、共佳话,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如何理解他人,理解国际规则,培养学生的国际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文化节日是渗透国际理解的主要机会,君武小学通过举办全校性的节日庆典,如圣诞节、感恩节和中秋节庆典活动,让学生自己制作用具,自己设计活动,感受节日中所隐含的民族意义和世界意义,加强了学生的国际文化理解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

总之,全球教育理念让各学科教师改变了过去单打独斗的学科本位思想,取而代之为综合各学科资源,建立起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全校各层面的凝聚力在增强, 教师们的课程开发意识在提升, 家长们的教育理念在更新,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在发展。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反思、不断努力,使每一位教师拥有国际视野,以身作则,成为合格的世界公民,并致力于让每一位学生在浓浓的国际氛围中自信、成功、快乐地发展,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10

[关键词]社会公民意识 学生 教师 可为

近期,中国游客形象排名全球倒数第二,更爆出两名中国游客在从瑞士飞往北京的航班上大打出手。另外,自2006年11月,南京的“彭宇事件”发生后,一系列这样的事件就不时出现。所有的这些事情的发生,究其原因,都在于人的社会公民意识的缺乏。追溯到教育方面,就是教育失衡引起的后果,过去及当前的教育重点在于单纯的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忽视了学科的“教育方面”。教育乃“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以人类也。”

发展与完善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是教师道义上的责任,事关学生的人生幸福和社会的和谐。

一、平衡教育的基本矛盾,事关学生社会公民素养的形成

任何学科的教育都存在学科的“知识方面”与“教育方面”,例如,数学教育就存在“知识方面”和“教育方面”,其它学科教育也同样存在“知识方面”和“教育方面”。“知识方面”是关于学科的知识、内容体系的教学,侧重点在学科的科学性;而“教育方面”则主要是培育学生的人格品质、道德修养等,侧重点在于人文素养。学科的“知识方面”与“教育方面”构成学科教育的基本矛盾,教师要处理好这一基本矛盾,过于偏重某一方面,都会造成教育的失衡,导致畸形教育的出现。

“知识方面”的教学是很重要,关系到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实利”,从而导致以“实利”作为教育目的的大有人在。显然,科学是有用的知识,可以给人类带来了财富和成功,但获得知识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且学生获得的知识应是有血有肉的科学知识!蔡元培先生也不反对培养专门人才,认为是“目前的急务”,但培养人格更重要――“国民人格完善与否,则事关国家的隆盛。”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NCMT)在其《学校数学课程和评估的标准》中就提出了数学教育的四个“社会目标”:(1)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的劳动者;(2)终身学习的能力;(3)平等的教育;(4)明智的选民。四个“社会目标”的指向是把学生培养为能履行“公民”职责和为社会所认可、需要的人。数学学科的教育有如此目标,其它学科的教育也应有所但当。

只注重“科学知识”的教学,很大原因是受到了19世纪八十年代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写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的影响。书中论述: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这个论断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明显存在其历史的局限性。论断忽略了教育中人的因素,唯利而舍意,是一个物质至上、典型的实用主义的答案,只追求对社会“有用”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的认识也逐渐深刻,雅斯贝尔斯就指出只注重科学知识的教育是教育中的“唯利是图”,违反了教育的本原,教育要体现人的主体性,回归人本主义教育。

二、社会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有灵魂的教育

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中提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实利”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时,给教师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把人文教育融入学科知识教学中,实现教育的平衡,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健全的人。健全的人意指全面发展,不但具有学科的科学知识与素养,而且兼备实实在在的人文素养――有自强的意识、自尊自重的精神、自立的能力;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有担当责任的勇气;有明辨是非的知识;有公平民主的观念。实际上,这就是有灵魂的教育。

有灵魂的教育,要首先反思一些社会性的事件,这些事件实际上起到了一种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作用。目前,在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上问题不少,出现了偏差,有时还相当严重。对还不能明辨是非的中、小学生误导很大,造成学生有时分不清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有一种普遍现象,看一所学校的好与差,就是以这个学校是否培养出高官显贵、明星与富翁作为标准,否则,就认为这个学校不是好学校。对这些人的人格修养、道德品质等“看不见”却很重要的东西,却往往漠视无睹,一概不问,想当然地认为这些人就是模范公民。一旦这些人出现负面新闻或做了坏事时,媒体亦或社会就会为其找开脱的理由,让年轻一代误认为这些“负面新闻或做了的坏事”都没什么,我们也可以去做。再举一例,“干露露”现在成为网络、媒体的热点新闻,暴露的不能在暴露了,已远远超出了社会的道德底线,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非常负面的,社会的相关部门早就应该加以规范和约束。目前的这些情况,不仅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工作,也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给学生以正确的社会道德、人格品质、公民意识等培养的引导。

有灵魂的教育,既是时代的需要和呼唤,也是教育的宗旨,同时也是教育赋予教师的使命。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在这一点上,中西方的教育是有共识的,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人才,先成人,后成才,这说明“人”乃“才”之根本。实际上,哈佛大学教育体系也是这么安排的,大学教育重点在“成人”,研究生教育重点才在“成才”。环顾当前社会,我们都有深深的体会,“成人”先于“成才”对个人和社会都是利大于弊。上世纪40年代,潘光旦先生就指出:“如果学校培养的只是有一技之长,但无人文情怀而又自以为是的专家,这样的人只能‘是一个畸形的人、零碎的人、不健全的人’。这样的人越多,合作就越困难,冲突就越多,‘国家的和谐康泰越不可闻’”。

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有灵魂的教育,简而言之,即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将培养有德性、有教养的人置于第一位。“真关于求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就要辨别真伪,寻求真理。人能发意志,就要想好,就要趋善避恶,造就人生幸福。人能动情感,就爱美,就喜欢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求知、想好、爱美,三者都是人类天性;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要,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使一个人在这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和的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

有灵魂的教育要有“开放教育”的态度。现在的教育不能局限在校内和教材,而应把教育放在整个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中。可以围绕某一具体“问题”,把生活的、历史的、现实的内容进行整合与融合,向学生呈现某种“社会文化形式”的异同及背景原因。

三、有灵魂的教育――教师的可为

有灵魂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追求学生能获得教育的幸福,这是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作为教师,在基于平衡教育基本矛盾的前提下,把“成人”教育置于教育的首义。

首先,发挥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处于文化的优势,道义上,教师必须负起“价值引导”的作用。“价值引导”重在启发,原北大校长蒋梦麟先生说的好:“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即使在欧几里得那里:“学习几何学是为了引导灵魂接近真理和和激发哲学情绪,以便了解关于永恒存在的知识,进而掌握“善”的本质和形式。”

“价值引导”需要教师的言行一致,在学生中建立威信,受到学生的崇拜与尊敬。教师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打动学生,以自己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影响学生,以自己对卑劣行为的憎恶和对崇高人格的景仰来塑造学生。好的教师绝不能为取媚他人而随意创作(教育学生)、随意改变自己的思想,只有视学生的教育幸福为自己灵魂存在方式的教师,才能“寓教于乐”。在自然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影响和教育了学生。

“价值引导”的最重要途径是师生间的思想“冲突”,坦诚地交流,并不能能完全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学生思想的“冲突”是“价值引导”的最佳方式,师生间的思想“冲突”不是两个人的简单对话“冲突”,而是两种不同思想、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文化理解的“冲突”。师生间的思想“冲突”是对教师的教育智慧、渊博知识与文化素养的考验。“冲突”只要在健康氛围中进行,那么,“冲突”就有教育价值。“冲突”就可以使学生心灵深处的东西在碰撞中浮出水面,带领学生共同探讨人身价值、人性的本意。

其次,创建教师引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共同体”,建设“教室文化”。教室作为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场所,其学习氛围的浓度、文化气息的强度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学习共同体”是“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的需要,学习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实践,具有社会性,而个人实践存在易谬性和局限性,“学习共同体”中的集体学习有相互交流、评估的机会,避免个人建构主义对学习的消极影响。同时,“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也是基于以下因素的考虑:一是自主、自我教育应当成为教育的首选,是真的有效教育。教育过程中,应追求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享有学习的自由权。“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者的使命是把受教育者引到自我教育的道路上。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二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好的“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标准,“学习共同体”中不仅要注重认知因素,也要高度重视“情感”等非认知因素,如此,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教育不断面临新问题,既是挑战,也是荣耀。教育研究需要教师不断回顾、总结与反思,也需要教师自主地前行,更需要教师有自己的思想,“思维方式是一切文化的主体设计者和承担者”。有探求的愿望和永无止境的责任心,就会有希望,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杨承运.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2005.

[2]刘铁芳.回到原点――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4.128.

[3]朱光潜.无言之美[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37.

[4]蒋梦麟,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03.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11

[关键词]网络;公民意识;教育;价值;内容;目标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5 — 0021 — 02

公民意识教育是政治文明的基础,是推动网络问政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网络舆情呈现的公民意识“觉醒”与“混沌”并存状况,结合课题组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的网络公民意识特征的调查结论,针对性地梳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是本课题研究的最终价值。本文从网络公民意识教育的价值维度、内容维度、目标维度三个认识维度进行探讨,从宏观视角追述教育的迫切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以及教育目标的层次性。

一、网络公民意识教育的价值维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都强调了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并提供了政策引领导向。从社会价值看,公民意识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网络问政作为网络时代出现的公民政治行为,其蓬勃兴起表明我国政治文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公民意识是公民政治行为的精神内核,公民意识教育正是为了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培养合格的公民,因而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环节。政治文明主体的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政治主体是政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离开政治主体的文明,政治文明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当前网络社会公民意识“觉醒”和“混沌”交织并存的状态表明:公民意识的教育十分急迫。

公民意识教育是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反映。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宗法等级制 “官贵民贱”事实,造就没有“公民”, 只有“臣民”的政治意识。教育家胡适指出:没有现代化的公民,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国家,现代化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能够建立起来的。并非器物的现代化,而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才是国家现代化的标志。现代社会从“熟人社会”进入“陌生人社会”,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比如网络生活越来越具有社会公共意义,网络社会公民意识是现代文明的一个可视窗口。

从个体价值看,公民意识教育是现代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曾提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2〕 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教育应当……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3〕

二、网络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维度

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学者的研究成果视角不一,基于比较教育研究的成果颇丰,但基于调查研究的成果较少。笔者认为:公民意识教育,是以培养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和政治生活所必需的知识、能力、价值为目的,与公民作为法定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相关的政治、法律、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体系应作广义的理解,内涵相当于公民素质教育,涵盖公民意识认知、公民理性和公民技能三个部分,与此相对应,教育体系的建构应立足现有学生的实际,包括学生的知识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能力三个方面的具体情况。

根据我们调查,大学生网民的公民意识的特征表现为:公民身份的认同度较高, 但对公民权利的认知片面;利用网络表达诉求的愿望强烈,但维权现实渠道的了解少;热情关注公共领域,有批判精神但道德和法制意识含糊;在网络生活中激情有余,但理性不足,参与技能有待于提高〔5〕。在当前架构完整的公民教育课程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在现有德育课程体系中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无疑是现实选择。我们认为,教育体系的构建应体现针对性:即以“完善认知、培育理性、增强能力” 框架。

首先是完善公民意识认知。公民意识认知教育应该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具备独立人格的知识基础,应该涵盖权利和责任意识、法律和道德意识、生态和公共意识、国家和民主意识等全部方面,并以权责意识为核心。由于涉及的知识分布在政治、经济、伦理、法律、以及社会学等多学科中,前几部分均可以在当前中小学和大学德育课程中渗透进行,社会学领域则是相对空白:可以对各种社会组织如基金会、慈善会、生态保护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的相关知识内容应该适当进行补充。教育内容的构建应使学生具备:了解并能够具有维护自身的自由和平等权利的强烈意识,关注、尊重社会中其他个体、群体的自由和权利;了解和认同维护公正正义的法律准绳;了解和认同区分善恶荣辱的道德标尺,了解国家机构职能和运作,了解参与公共领域监督的制度化渠道,了解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常规知识;等等。

其次是培育公民理性态度。在罗尔斯看来,公共理性是一个民主国家的基本特征,其首先表现为公民的理性。公民理性要求“开放”“包容”,克服“偏激”和“执拗”。必须培育学生学会通过相互探讨、相互沟通以求得共识,从而作出行为判断的态度。理性来源与对个人情感情绪的剥离和超越,必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思维能力,学会用法律审视自身情感情绪,因为 “法律条文均蕴含公平正义的价值,法律思维方式是有价值取向的理性思维”。〔6〕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阶层冲突、心理失衡,矛盾丛生。针对大学生网络生活中“激情有余,但理性不足”的特点,应该通过理国、理性质疑、理性维权等典型事例,正面引导学生冷静审视网络常见的两种消极和极端情绪——“不满”和“不信”,以及“羡慕嫉妒恨”等非理性情感。培养学生具有合格公民应有的情绪情感:对社会公共领域关注而产生的社会责任感、因规则意识内化产生的正义感;因道德内省自律产生的耻辱感;因国家民族意识产生的民族尊严感等等。

再次是增强公民参与技能和能力。罗尔斯在 《政治自由主义》 指出秩序良好的社会需要公民“理智而有效的运用其自由权利和机会”,〔6〕在这里,理智依靠理性,有效依靠技能。严格的说,当代大学生仅仅是“准公民”的身份,因为调查表明,虽然其身份意识强烈,但参与技能匮乏、渠道单一。南师大叶飞博士认为如果缺乏公民的主体性参与,会“造成公民知识与公民实践,公民个体与公民社会的分裂和疏离”。公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无论是美国学者艾勒与贾尔斯的调查,还是许多国家的公民教育实践,都表明参与型或经验型公民教育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必须构建开发式社会教育体系,以实践参与为路径,建立经常性的学生社会参与机制,通过让学生们参与社会生活,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体验公民身份,逐渐提高社会参与技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网络公益服务,参与网络评选如道德模范等的评选,参与网络立法民意征集,规范文明上网,加强网络自律。同时,通过改革高校的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的管理。

三、网络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维度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所有公民都应该掌握的知识,因而是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但公民意识教育目标是具有层次性的。一个公民经过教育成为“合格公民”,更进一步才可能是“好公民”或“成熟公民”。

“公民”资格是凭出生自然获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籍只会因提出申请或加入别国国籍而丧失,国籍是不会被剥夺。换言之,公民资格是不会被剥夺的,因此即使是一个罪犯,也有基本的公民权利,即使经过审理和宣判被剥夺了“政治权利”,但仍享有其他的公民权利比如科学研究权利。但是,这个罪犯显然不是“合格公民”。

那么,合格公民要具备什么?基于上述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探讨,我们认为,既然权责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那么权责意识教育就是培养一个合格公民最起码的条件,上文所述“了解自身的自由和平等权利,关注、尊重社会中其他个体、群体的自由和权利”就是合格公民的底线。自由主义的代表性人物约翰?密尔提出社会自由的基本方针是“不伤害原则”,即只要不直接伤害别人,任何言行都不应受到干涉。〔8〕“伤害”是指侵犯别人的权利。这是国际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观点,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关于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为,个人则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或是社会的或是法律的惩罚。因为安全是人类最强烈的需要,是人类一切利益中最重要的方面,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成为“合格公民”,他不能选择做以损害别人为直接目的的事。 “合格公民”能够认清自身权利的边界是他人和公共群体的权利,具有维护自身的自由和平等权利的强烈意识,并能关注、尊重和维护社会中其他个体、群体的自由和权利。那么什么是“成熟公民”?袁征教授认为,社会自由的原则允许人们仅仅做一个普通公民或合格公民,可以不做超越公民标准的事情。所以那些高于普通公民标准的行为,比如:积极帮助其他公民,参与社会服务,有能力利用社会和公共资源解决社会问题,努力追求正义等等公民权利,是可以放弃的。〔9〕我们可以认为,高于普通公民标准的行为是“成熟公民”的标志。

公民意识教育的两个目标层次,是不能逾越的,只有经过合格公民,才能成长为成熟公民,我们认为:合格公民的目标是教育体制内必然性目标,成熟公民的目标是教育体制的倡导性目标。在实践中,合格公民的培养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价值;成熟公民的目标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终极价值,有赖于公民社会的真正生成。但现实问题是,我们的高校德育目标,常常错置了两个目标的次序,比如理论教学中常常忽视和淡化权利义务教育,体现为三少:内容少、课时少、相关研究少;但学生工作部门组织志愿服务公益劳动,有相应的组织任务指标。我们当然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做一个好公民,但前提是学生必须知道如何成为一个合格公民——对权利的正确认识和理解;通过各种合法的途径实现和行使自己的权利;在权利遭受侵害时,勇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利。

当代大学生大多独生子女,他们身处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时代,客观上受教育的时间延长,劳动实践的缺乏,父辈们的过度呵护,独立与成熟的进程更加缓慢,大学教育应当负起培养合格公民的使命。十七大以来,公民意识教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加大对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教育主管部门如何将已经取得的理论共识转化为教学体系;为公民意识教育选配高素质的教师,一个不合格的公民是没有资格教育别人怎么做“好公民”的;探索公民意识教育的社会联动机制,加大大学生公民实践等等问题,仍有许多值得探索的空间。

〔参 考 文 献〕

〔1〕 郑慧.政治文明:涵义、特征与战略目标〔J〕 .政治学研究,2002,(03).

〔2〕 檀传宝.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公民教育意义的现代化视角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1996.

〔4〕 傅梅蓉,陈清水.大学生网民公民意识状况调查〔Z〕.

〔5〕 傅梅蓉.公众法律思维方式的局限及成因〔J〕 .法制与社会,2010,(11).

〔6〕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35).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12

关键词:公民意识 辅导员 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80

公民意识教育在社会转型期对于大学生思想体系的建立健全有着重要作用,高校作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公民教育理论的传播以及正确思维方式的建立的重任,而高校辅导员长期以来与大学生群体保持最为紧密的联系,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考思维方式,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方式融入公民意识教育。

1 公民意识的内涵

公民意识的含义指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的法律地位、政治地位的一个自我认识,也是对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理解。这样的理解包含了从感性到理性对于自身公民角色的全盘思考,也涵盖了对于自身权利和义务的一个理解。由于不同意识形态系统内公民的经济和政治归属的差异,不同国家对其公民所宣扬和推行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也就不同,所培育的公民意识自然也就不同。[1]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形态与公民意识的重视程度上与西方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国社会主义体系下的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完善公平的公民资格、良好的公民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关于我国第一次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相关理论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此之后,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正式进入实践阶段,但由于实践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公民意识教育工作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公民意识教育作为学术研究开始在近年来得到各学者的重视,但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合理可行性研究目前较少。

2 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

第一,缺乏理性的爱国教育,对于国家的政治以及历史发展进程了解太少。我国在近年来不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基础建设,以及尖端领域事业和体育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让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正在不断提高。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当代大学生对于国家政治时事、历史发展、社会现状都缺乏基本的认识,以至于对于众多突发事件和国际争端不能有合理理性的判断,如2012年中日矛盾激化,许多城市爆发了不理性的爱国主义游行和示威活动,不少大学生参与其中,认为这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但对于目前国际关系的理解和我国外交策略却一无所知,不理性的爱国主义透视出公民意识教育的匮乏,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国家凝聚力。此外,由于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的弊端,许多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缺乏基本的了解,也无法理解中国精神的所在,这也是造成大学生不理国的重要原因。

第二,在法律意识层面,缺乏基本的权利与义务意识。大学生群体对于自我意识形态下的民主体制有着极强的憧憬,以及对于现有制度改革的强烈要求,但多表现为权利层面的诉求,但自身责任意识淡薄和法律行为实施不足的矛盾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普遍。大学生在对于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解决同学纠纷等问题上有近两成的大学生的方式方法是消极不可取的,更有违法行为,近期某大学中毒事件就集中的反应了大学生在公民意识层面教育的不足。大学生群体对于权力和责任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而缺乏理性的法律意识,有对于法律的尊重和敬畏,但却没有自觉主动的守法行为。造成这样的原因在于不少学生认为法律本身空而泛,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本身也疏于形式,从主观层面也不想深入理解权利与义务所存在的深刻关系。

第三,在主体意识层面,自我意识强于公民主体意识。通过对于当前大学生意识层面的研究发现,由于独生子女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绝对比重,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对于自身利益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公民意识层面的主体意识。当代大学生拥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渴望个人的独立性,因而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不足,对于社会核心价值理念和公民意识内涵的理解都有一定欠缺。大学生群体普遍出现对奖学金、荣誉证书等的强烈追求,甚至出现不和谐、不合理的争名夺利现象,没有清晰的自我定位,过分重视自我利益,忽视集体利益和社会公平准则。

3 高校辅导员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分析

第一,加强辅导员自身道德思想素质的培养。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的最直接负责人,扮演着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三个重要的角色,如何发挥辅导员自身的能力和管理,对于公民意识教育有着最为根本的意义。具体来讲,辅导员在公民意识教育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强自身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首先是良好人格形象的塑造,公民意识教育已经开始从课堂教育开始转换为潜移默化的意识影响教育,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者,有必要通过自身的所做所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塑造非权力性影响力,通过自身品格、能力、知识、感情等多因素的提升,实现公民意识思想的传递。其次来讲,辅导员对于公民意识的内涵和意义需要不断加强学习,通过真正理解公民意识的发展历程、实施意义和有效的教育方法之后,才能够在学生教育过程中达到理想的效果。最后来讲,除了自身能力的加强之外,对于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解应该不断加强,对于学生群体公民意识教育的方式应该不断创新,应该认识到要以学生为本。公民意识教育不是应试教育,而应该是通过对于学生的呵护,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不断认识到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去收集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特点,通过自身工作职能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结合公民意识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观,增强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形态的认识。

第二,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传导。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一直是高校共青团组织以及各级学生管理组织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辅导员作为基层学生组织管理者,通过重视班级学生骨干的培养,通过班级的有效管理,学生干部的思想道德培养,最终实现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达成。学生骨干是学生队伍中的精英,在大学生中起到模范和旗帜的作用,也对于大学生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因而他们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担任学生事务处理的助手,并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尤其是班级学生干部的培养具体来讲应该从学生干部的选择、培养两个维度出发。首先,对于班级学生干部的选择上,不可以唯成绩论作为选择标准,精心搭配合理的学生干部队伍,使之内部产生良好的合作效应。选择学生干部的首要标准是思想道德素质过硬,这是对于每一个学生干部来讲最为重要的标准,也是通过学生干部实现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的基础。工作能力、服务意识、团结合作意识也是三个重要的选拔标准。在培养培训过程中,可以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方式,开创基层学生骨干培养模式,通过理论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的举行,锻炼学生干部的能力,增强学生干部对于公民意识的理解。在通过选拔与培养的前提下,高校辅导员积极向学生干部提出严格的要求、以身作则的悉心指导,让学生干部理解在日常过程中,去帮助同学们从学习、生活中找到对于公民权利与意识的理解,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明确未来自身在社会中公民意识的定位。

第三,通过网络平台,实施公民意识教育。当前网络时代的来临,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冲击程度日益增强,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成为一个重要命题。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和进行也需要依靠网络平台。根据网络交往场域内主体互动关系的差异,我们把校园网络分为三种主要的媒介场所, 即师生关系场所、熟人世界、陌生人世界。辅导员基于公民意识教育角度的工作属于师生关系场所,通过信息的真实性和导向性实现公民意识教育。具体来讲高校辅导员应该积极加入学生自发建立的网络站点,如校园BBS等,融入学生群体,了解大学生的思考思维方式、思维动态,以及他们所关注的热点话题,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另外通过建立小型的网络宣传平台,以班级为载体,公民意识相关的信息、思想,传递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通过这样的平台,增强辅导员自身与学生的及时互动,明白自己需要了解什么,做什么。以微博为例,辅导员可利用自身微博,自身所关注的微博,建立班级微群,利用微群健康的舆论信息,并做好实时监控,了解到目前大学生舆论的重点,并适时传递公民意识相关思想。此外,班级QQ群、人人网等众多平台也可以作为辅导员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宇文利.关于当前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几个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2012,(2):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