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

时间:2023-08-08 17:10:33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1

[关键词]高职学生 公民素质教育 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张鹏超(1971- ),男,内蒙古呼伦贝尔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浙江 杭州 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消费社会视阈下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12YJC710029)、2012年浙江省社科规划专项研究课题“我们的价值观融入高校实践育人的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浙社科规[2012]4号)和浙江省教育厅2011年度科研计划项目“90后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Y20112239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061-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党的十报告也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可见,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公民是一切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内涵

公民素质教育是对全体公民终身进行的,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1世纪中国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普及教育,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载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公民素质的高低将决定国家的盛衰。有效实施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校园这个小小的社会中争做一名文明公民,是将来立足社会的保障。已成为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内容具有特殊性。高职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些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反映了高职院校的办学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反映了关于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与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关系问题。如今高职学院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应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高素质高技能的公民。

从广义来看,公民素质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所进行的教育、培训活动,它是一种与“公民应试教育”相对立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从狭义来看,公民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多种途径对所有公民所进行的,旨在培养公民适应民主社会所必需的良好公民素质的教育活动,它所关注的焦点是处理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等现实社会关系中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公民素质,以及如何将这些公民素质要求确立为教育目标,具体化为课程标准,并通过教育活动内化为教育对象本身的意识价值观,外化为教育对象的行为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可以将“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定义为:国家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在校高职学生所实施的,旨在培养高职学生适应民主社会所必需的良好公民素质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好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社会、公民与国家三个社会关系,教育内容包括公民知识、公民意识与价值观、公民技能三个基本方面。

二、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

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是面对高职学生公民群体开展的,以提高这一大学生群体的公民意识、公民道德、公民能力和公民行为水平的教育。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政治法律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为主。

1.思想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主要是指思想品质的教育,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处理各种思想关系的行为习惯或习性,包括学生的思想认识、思想情感与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运用辩证法析解决问题,塑造积极健康、务实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形成平等、团结、友好、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具有真、善、美的判断标准。

2.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引导高职学生以一定的道德规范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教育,包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及家庭美德教育。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学生忠于祖国、热爱人民、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恋爱、婚姻、家庭关系;正确认识和遵守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和法律制度。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识不仅仅是高职学生个人优良素质的一种体现,而且对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社会的健康与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

3.政治法律素质教育。政治法律素质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政治法律地位的认识及态度。培养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政治认识、政治观点、政治信念与政治理想,培养公民尊重法律、尊重民主、尊重文明行为规范,积极而自觉地履行道德和法律规范,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法律素质的公民,对国家和法律持有忠诚的态度,有理性的行为能力,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并能在不受他人强迫和并非纯粹个人私利诱导的情况下作出决定,行使法定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使学生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遵纪守法的品行;树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维护宪法与法律尊严。

4.文化素质教育。公民文化素质是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整合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一般体现,使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并外化他们的日常行为。高职学生除了专业的学习之外能通过学校教育、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了解我国的政治、法律的信息,了解国家的基本国情、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政府的主要领导人等。同时还需培养学生书写能力、交际能力、鉴赏能力,特别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以适应世界科学技术综合化、整体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逐步融合发展的需要。

5.职业素质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一线人才,所以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一块特殊内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应是“职业人”所具有的、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素质,包括学生职业形象、职业操守、职业技能的塑造、培养与训练,强调学生作为一名“职业人”进行自我管理、团队管理,培养学生一定的职业意识、职业品德和职业精神。

6.身心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是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合称。身体素质是指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与适应性、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等。心理素质是指高职学生应具备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的意志力量、独特的人格力量。高职学生身心素质教育要在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注重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心理品质。

三、有效实施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1.探索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思政教育课程相融合,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核心作用 。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核心作用,以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使第一课堂成为学生增长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理论修养、兼修德才品质的主要途径。进一步深化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在课程中融入公民素质教育,以专业知识导向引导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政治法律、职业素养和身心健康教育,使得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教育思想得到切实的贯彻和实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丰富情感的体验,全面提升公民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素质类课程教学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引导学生具有一定相关的专业认知和专业发展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专业学习导向和职业教育氛围,使学生形成牢固的职业意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2.充分利用学生党团社团等有效载体,有效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学生党团社团作为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校内平台,作为高职院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因专业的交叉性、活动的实践性、组织的社会性而具有实践和教育的双重功能,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促进其全面发展。党团、社团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专业性的社团、协会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进一步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的提升。还有一类党团社团活动是旨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特长、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党团社团活动,逐渐形成一种集体的责任感,能够体会到集体活动带来的乐趣力量,从而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能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全局的意识。同时党团社团的干部选聘工作,通过演讲、答辩、公开投票等方式能够从思想和能力上对学生公民能力的成长进行锤炼与培养。充分利用党团社团等第二课堂开展公民素质教育,有利于加强高职学生的行为训练,增强权利和责任意识,同时对学生的爱国荣校教育、立志成才教育和文明行为教育,将会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3.充分发挥以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的第三课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活动是高职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的有效形式,已经成为公民素质教育的第三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学生的专业实习、“三下乡”、社会调查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等,这些实践活动可以促进高职学生了解社会和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公民意识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对社会问题的探索,将在学校获取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运用于具体社会活动中,不断提高思维判断能力,真正体验到作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为毕业后的社会参与打下良好基础。

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通过网络参与、服务基层、深入社区等具体实践了解社会,如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做义工,到边远山区支教,到村委会、居委会实习锻炼等多种形式,培育学生团结、守信、助人和见义勇为的优秀品格,掌握社会参与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的社会参与能力。使他们学到学校、课堂、书本之外的公民素质教育,增强社会工作能力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陈晓萍.当代大学生公民素质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

[2]郝永发,杨爱民,黄金元.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M].北京:青年出版社,2009.

[3]李芳.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

[4]李怀杰.当代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28-02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具有现代公民意识、良好公民素质,能有效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民。大学生作为社会上具有较高素质的公民群体,在社会公共领域中能够发挥一定的示范作用。他们公民素质的高低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公民素质,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一、我国大学生公民素质现状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高校的公民教育发展还不够完善,大学生的公民素质有高有低。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缺失、权利意识匮乏、参与意识不强、公共意识淡薄,这也是当前高校教育应该重视和亟待改变的。

1.主体意识缺失。“独立自主的公民并不是‘独善其身’,不问世事,而是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生活。”[1]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有一部分大学生具有相对较强的主体意识,具有自我控制、独立判断的能力,能够自主展示自己的思想、观点,探索问题解决的新思路。但是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自我和对社会的认识、理解缺乏全面性和辩证性,盲目追求个性化,脱离社会现实一味追求自我,容易偏执和走极端。通过访谈式调研的数据可以得出,对于社会上的一些黑暗现象,比如贪污、腐败、潜规则等,67%的大学生表现出无奈的态度,失望以及无助的心理。面对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一部分大学生无从选择自己的价值观,无法确定自己的公民角色。

2.权利意识匮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民社会就是权利社会。良好的公民性要求个体能超越自我意识的局限,把自己认同于一个与他者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整体,这个共同整体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也需要个体的主动营造和积极维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价值观的转变,人们的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也得到强化。然而有一部分大学生却因此而走向了极端,表现出对个人权利的片面追求,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而对应尽的义务和应承担的责任却置之不理。在公共生活领域,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有些大学生无法忍受自己的权利受到一点侵犯,而当自己侵犯到别人的权利时却显得无动于衷缺乏理性。

3.参与意识不强。公民性的一个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追求超越私人性的整体意识,自觉地关注公共利益与价值,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要有公共热情。罗伯特·赫钦斯曾经说过:“民主不会因为突如其来的打击而死亡,却可能在公众的麻木不仁、后继乏人中销声匿迹。”[2]目前,有一部分大学生呈现出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倾向,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关心自己的事情,脱离集体活动,只有在公共事务关系到自身的切身利益之时,才会参与其中。

4.公共意识淡薄。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生活处于一种萎缩的状态,很多中国人对于陌生人以及公共事务报以冷漠或旁观的态度,缺乏积极参与的意识和行动。公共精神的缺乏在大学生中也很普遍。大学校园经常会看到不注意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对公共财物的损坏熟视无睹的现象。个别大学生参与公共活动仅仅是为了评优、入党或带有其他功利性的目的。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公共精神淡薄,缺乏公共意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很多大学生的公共精神离公民社会所要求的还相距甚远,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培养还任重而道远。

二、高校公民素质教育对策

公民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提高大学生的公民素质,需要针对我国高校公民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高校的具体情况,树立新的教育观,从高调走向务实,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复合,由功利走向长远。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构建科学的公民素质教育体系。

1.明确公民素质教育的目标。公民意识不会自发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公民意识教育的培养。“没有一定的理性知识作为基础和支撑,公民意识就会陷入盲目、非理性的境地,社会也难以形成积极强大、富有成效的公民意识。”[3]公民教育不等于公德教育,还包括公民独立人格、自制自律、公共责任等基本价值观念的渗透,并使这些理念成为每一个大学生自觉的追求。①以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为主线。公民教育培养的学生应是理性的、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一定批判精神的独立自主的人。教师要引导这些未来的公民具备自主地选择和判断的能力,既尊重公共领域中的多种价值以及传统的存在,同时又能够摒弃从众和依附心理,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独创精神,能够自我反省,自我判断,自我主导,理性地思考问题,并且能够提出质疑和异议。②以培养学生自制自律为核心。公共生活中的很多情况是法律和制度约束不到的,只能是公民靠自制自律来发挥约束的作用。将自治自律作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核心,不是一味的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要让学生更多的在道德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内省、反思、判断和评价。③以培养学生的公共责任为关键。高校教育不能仅仅偏重智能教育和技术教育,还应该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周围环境的责任心,以及对公共生活领域的热情,防止学生人情淡漠,过分追求自身的利益,不管不顾他人。公民教育把公共热情、责任心的培养视为关键,正是要弥补当前教育的不平衡,为市场经济环境衍生出的市民社会培养人格健全的理性公民。

2.整合现有课程,增加公民教育内容。我国高校一直没有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但是可以利用现有课程的重新整合来实现公民教育,而不只是添加公民教育的新课程和新内容,增加学生的负担。高校教师应在充分认识公共精神培养内涵的基础上,找出现有课程与公民教育之间的结合点,对所要整合的课程内容进行积极改革。①通过与公共课的融合进行公民教育。我国高校公共课中的一些课程本身已经覆盖了公共精神教育内容。可以以现有的公共课程为平台,增强伦理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什么是“正义”、“道德”、“公众与个人”、“中庸与极端”、“现实与道德”、“社会与公共政策”、“人类的本质”、“社会分层”、“自然、科技与环境”、“社会与文化”等等,引导学生成为一个能够进行理性思考的公共生活者。例如,将公民教育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整合。现有的课程内容中包括了忠诚、爱国、、奉献、正义、平等、民主和自由等价值追求。但是,就目前来看,多数高校只强调了国家的意志或者政党的意志,忽视了政治伦理和公共伦理方面的教育。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迫切需要教师把公共领域所要求的道德文明,公共理性、诚信、合作、独立人格等公共精神传递给公民。同样,在法律基础内容部分,为了满足教学内容的全面性,课程设置偏向理论,各种部门法面面俱到。没有从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出发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为了与公民教育相结合,教师可以结合相关内容,增强公共理性、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个人权利和公共权利等方面的教学。再如,互联网时代,虚拟网络环境中的公共领域同样需要具有一定公民意识的网民。将公民教育与《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进行整合,使大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网络道德水平,能够在当代虚拟的新环境中进行独立学习、思考、批判和鉴别,在网络社会中同样具备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以及公共精神。②在专业课教学中注重公民意识的培养。高校各专业课程也应该承担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职责。除了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理工科课程中也可以渗透公民精神。在讲授专业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学科、专业发展史,让学生了解所学理论的社会价值;介绍学科发展中优秀科学家献身真理的感人事迹,以激发学生产生崇高的正义感与社会责任感;介绍学科中与当前国计民生密切关联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献身于造福人类与社会的热情。[4]欧内斯特·博耶曾尖锐地指出:大学生们都渴望变成专业领域的能手,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问题:“掌握专业技能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博耶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富有真知灼见的回答。那就是:既满足个体需求也满足社会需求。“只有既掌握了坚实的职业知识又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的大学生才能面对未来世界的挑战。”他认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主修专业必须要回答以下三个基本问题:“本学科所要考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本学科所包含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是什么?本学科所面临的伦理和道德问题是什么?”“所有学生都应该学会从历史、社会和伦理的角度看待他们的专业。”[5]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从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历史学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思考科学与人文、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可以结合本校和本专业实际,运用优势资源,让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中切实体会自己的社会责任。另外,专业课教师也应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把学生分析、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现实问题的情况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激发学生思考与学习的积极性。

3.开展综合实践,增强大学生公民的主体性意识。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公民的主体性意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公民教育应摒弃过去的单一死板的灌输式教育方法,拓宽教育途径。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当前,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各国公民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实践教学更为重要。公共精神中的独立人格、自制自律、公共责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真正的形成。只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生活,理解公共生活的规则,才能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的真谛,将公民教育的内容内化为公民意识,进而在长期的社会磨练和生活经历中变成他们的现实行为,为公共领域的建构做出贡献。

高校也是一个小型的公共生活领域。在校内,可以同学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结合起来,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丰富大学社会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公共道德以及公共事务的责任心。另外,教师也可以设计社会实践教学方案,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带领学生了解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参与公共生活。

参考文献:

[1]李芳.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25.

[2]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5.

[3]王冬梅.公民意识教育的三个维度[J].政工研究动态,2007,(21).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公民素质 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建设深入发展,社会生产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公民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所需要的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而现实情况是全社会普遍存在公民意识淡薄、社会公德意识不足以及参与技能较低等问题。公民素质滞后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发展,将是影响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校教育是公民素质培养的主渠道。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现代合格的公民。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未来生产第一线的人才,其公民素质的高低对整个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教育应当坚持把公共生活及其公共精神渗透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项工作,体现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前在我国应当着力构建“一体两翼多层次多角度”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模式。所谓“一体两翼多层次多角度”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模式是指以公民课程为主体、以公民课程以外其他课程和课外教育活动为两翼、从不同年级、从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和参与能力等角度建立和优化多层次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模式。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应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是与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总方针相一致的,并对提高公民素质的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最集中体现在以人为本。在我国民主制度中不仅权利在民,而且在民,国家的价值在于服务和服从于公民权利的需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权利作为公共权力的出发点和目的。只有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才能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模式,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

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所要达到的目的。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培养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权主体,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好公民。具体说来就是:了解现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具有相应的实践能力;了解现代国家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具有民主法制意识和民主参与的能力;了解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学会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和自主承担,能够为现代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我国宪法全面规定了我国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具有的这些权利和义务,必须经由公民自己行使,而要行使权利和义务,公民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的素质,这种素质包括意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公民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能通过自身的行动行使权利和义务,才是具备较高素质的公民。

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

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模式的内容是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模式目的之体现。主要就是构建“一体两翼多层次多角度”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模式。

“一体”就是开设独立的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综合课程。公民素质教育综合课程是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模式的主体。通过专门的课程,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集中和系统,使学生、学校、家长和社会更加重视公民素质培养。公民素质教育综合课程应由国家组织制定,集中体现国家的意志,它是专门为培养未来的国家公民而设计的,并依据这些公民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根据不同阶段教育的基本任务,制定该课程的课程标准或教科书。

“两翼”就是指除综合课程以外的各科教学和课外教育活动。首先,在各科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公民素质培养的内容。特别是进一步深化哲学社会科学和其他各类专业课程,突出对学生进行公民素质培养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增强能力的过程中受到公民素质教育。

其次,课外教育活动是开展公民素质培养的有效载体。课外教育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范围之外,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包括由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学校的社团活动、校园建设活动以及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的校外活动等等。要引导学生形成团结向上的价值取向,培育积极进步主导价值观。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能加深对人生的体验,增进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从而使自己更加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和社会。

“多层次”是指在不同年级中系统开展公民素质培养。公民素质培养必须与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状况相结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将总体目标具体化,对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建立分层次渐进的培养目标。学生公民素质培养还必须体现教育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系列性,争取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个年级的教育中,接受一种全社会都认可的公民观念,并使之变成个人的人生信念和生活原则。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4

关键词:公民教育课程化;学校公民教育;公民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227-02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如何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青少年是即将成为公民的一个群体,是未来公民社会的主体构建者,关注青少年公民教育,符合现代公民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系统全面的公民教育的主战场,学校必将承担起更为艰巨的公民教育任务。

一、学校公民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

从世界各国推行公民教育的经验来看,采取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小学生进行学校公民教育最为重要。虽然在公民教育的目的与内容上因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特点各异,但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公民教育一直为各国共瞩。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通过提升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继而逐步提高整体公民的素质,是学校公民教育的意义所在,可以说学校公民教育在整个公民塑造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学校公民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以学校为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青少年掌握公民知识、形成公民意识、养成公民行为及培养公民能力的教育过程。从广义上说,学校公民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培养民主平等的现代精神,这种现代精神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二是培养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三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的合理性认同,核心则是一种社会主体意识的培养。从狭义上说,学校公民教育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具体方面。

在《教育大词典》中,学校公民教育被解释为现代国家的基础教育,是每个公民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它主要是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全民族的基本素质。世界各国均把学校公民教育放在核心地位。由学校来对青少年实施公民教育,既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必然选择,也符合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特点。正如托马斯・雅诺斯基在《公民与文明社会》一书中指出的“权利和义务起始于家庭,青少年时期逐渐变得自觉。青少年在学校听公民课,以及参加邻里和社区活动,会学到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许多内容。”

二、公民教育课程化是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主要方式

随着公民教育实施范围的不断扩大,当前大多数国家都采取各种课程形式来推行公民教育,公民教育课程化成为世界公民教育发展的必然潮流。

开设独立的公民教育课,可以使公民知识的学习内容更加系统、更加具有针对性,是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途径。公民教育内涵丰富,要求复杂,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培养,面对这样的任务,学校必然会选择课程这一学校教育最核心的途径加以承担。

公民教育课程化是指在学校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并将其作为独立学科纳入考试考核体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总体安排和统筹规划。公民教育课程化形式主要有三种,即设置独立的分科公民教育课程、综合的公民教育课程、以及渗透式的公民教育。分科的公民教育课程,是指以专门的一门学科系统地传授公民知识,进行公民教育;综合的公民教育课程,是指以公民教育来统整纷杂的课程内容,通过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等社会学科来传递公民教育内涵,一般适用于小学和初中阶段;渗透式的公民教育则是指将公民教育广泛渗透到各个课程和所有学科以及学校的其他活动中实施, 主要通过各科教学、课外活动及校风建设等环节来实施。三种课程化形式各有利弊,而较为理想的公民教育推行模式则是将渗透式和独立科学或综合学科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既能保证学生获得相对集中的公民教育,又能充分利用学校的整体教育资源。

从国外公民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来看,各国都开设正式的公民教育课程,并且都把公民教育看做学校正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国家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采用综合课程的形式进行公民教育,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课时的安排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为了拓展公民教育范围,英国越来越多的社区服务志愿者参与到学校公民教育中来,美国学校和社区之间积极合作,开展“服务性学习”活动,而日本、新加坡还相继开发出了社区参与计划。

三、中国公民教育课程化的现状

回顾中国公民教育课程化的发展历史,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绩,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定位含糊不清。课程内容明显狭窄,政治科和思想品德科作为中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主要渠道,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养成特定的意识形态、认同特定的政治群体和政治权威,并且向学生灌输特定的伦理要求。课程改革以后,虽然增加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关注身心健康的内容,但都略嫌空泛,重点不清。

2.课程体系有待完备。新课程改革以后,在小学低年级、高年级与初中阶段分别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历史与社会”等综合社会科课程,注重突显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在实践层面上有利于提升公民教育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但各门课程衔接不足,且内容重复,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弱化了各科公民教育的责任。

3.课程目标尚未厘清。由于不同时期对于公民教育目标的界定模糊,诸如“培养四有新人”、“培养四有公民”的具体内容有待厘清,具体课程目标的解释仍存在盲区。例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参与现代社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以及“参与现代社会必须具备哪些能力”却缺乏具体的阐释与深入的设计、分析及陈述,从而直接影响了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4.课程内容层次不清。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更加广泛,但是内容广度和深度之间缺乏适当的平衡。从过去单一强调意识形态教育、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无法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到现在的内容面面俱到、琐碎杂乱,只强调具体事例和低层次技能,但忽略认知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其间的平衡尚待解决。

目前,各国均越来越重视公民教育的课程改革。这是因为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随时展而不断更新,既要考虑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学校公民教育还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应紧密关联。

四、大力推进公民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及建议

进入了全球化发展的新时代,公民教育必须紧扣时代脉络,公民教育课程应该拓展视野,将生态、和谐、可持续作为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在课程设置的具体环节中凸显未来公民社会的发展要求。总体来说,在公民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切记时代特征,着眼未来发展;同时立足本国国情,选择性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此为原则指导具体的实践。具体建议如下:

1.课程设置上,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从学校教育的全局出发对政治科和社会科进行合理的配置与调节。具体来说,小学和初中阶段宜采用“社会”作为小学和初中阶段统一的社会科名称,设定完整的综合社会科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应以培养合格公民为目标,将历史作为时间线索,把地理作为空间支架,全面整合社会科学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具备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能力和态度,潜移默化地养成基本的公民道德和公民意识。高中阶段则采用分科的公民教育课程,提炼公民资格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深化对公民地位、权责以及实践的认识与理解,形成理性决策与批判思考的政治态度与技能,培养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公民。这样既可以避免课程之间内容重复、层次不清,使各门课程目标明确、协调发展,又能照顾学生的认知发展特性,突出了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公民教育重点。

2.在课程内容上,合理组织要素。深化公民教育主题,丰富课程内容,对知识体系加以合理组织。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不同的课程要求和重点,提炼公民教育的关键概念,以争议性问题为中心要素整合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辨别或澄清有关争议所涉及的各种价值取向,并在解决问题争议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分析在决策时所涉及的组织和程序,以培养和提高学生高水平理性决策与批判思考的能力。将公民教育的相关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学校其他课程的教学中。注重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从而实现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3.在课程目标上,以“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型公民”为教育目的,以此为前提,制定学校公民教育的课程目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建立具有操作性和科学性的具体目标,进一步细化公民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内容要求。

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是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面对全球化机遇和挑战,中国需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而如何顺应这一时代大潮,对于身处复杂转型期背景下的中国公民教育来说,显然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良好的公民素质是民主社会建立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中国整体公民意识薄弱、公民道德低下、公民素质亟须提高的社会现状下,学校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必将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传统德育课程向现代公民教育课程转型的重任,继而全面提高整体公民素质,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培养合格的未来公民。

参考文献:

[1]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M].柯雄,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36.

[3]王文岚,黄甫全.中国公民教育课程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学术研究,2008,(12).

[4]张宜海.谈学校公民教育[J].教育探讨,2005,(6).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5

关键词: 公安院校 素质教育 考试改革

一、公安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是指在先天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和体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它是个体在完成一定的活动与任务时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清楚受教育者应具备哪些综合素质。对于公安高等教育而言,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政治可靠、业务精良的高素质公安人才为核心,以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身心健康成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公安院校是培养人民警察的摇篮,人民警察作为一种特殊职业,肩负着保卫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责。在公安部“向教育要素质,向素质要警力、战斗力”的总体思想的指导下,对公安院校素质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公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公安院校推进素质教育不仅是我国公安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需要,还是培养高素质公安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素质教育实施中考试改革的思路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考试作为一种检测手段,公开、公平、公正,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传统的教学活动中,闭卷考试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这种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考试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尤其是公安高等教育所包含的各门课程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单一的考试方式无法反映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早在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上就指出:“要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他还指出:“考试改革是涉及我们整个人才培养很当急的问题。”因此,考试改革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一)树立科学的考试观念

公安高等教育活动中,教师通常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拟定试题,学生在考试前通常寄希望于教师划定考试范围和重点,根据课堂笔记,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不少学生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应用能力的提高与培养,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无法取得实效。为了确保素质教育在公安高等教育活动中的全面实施,不仅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要改革考试方式,确立“以育人为本”的考试观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培养。考试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是教与学效果的阶段性总结,学生通过考试能强化公安实战能力;教师通过考试能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改进和完善教学工作。

(二)科学设计考试内容

在考试内容的设计上,不能完全局限于书本知识和教师授课内容,还要涵盖学生课堂教学以外的其他多种学习活动和实践训练活动,使学生通过考试,强化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提高和培养自身的公安实践能力的理念,从而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效率。考试内容方面,科学设计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试题,并加大考核综合素质和公安实战能力的知识内容所占的比例。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全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围绕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问题,实现以下目标: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三、主要工程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工程

目标:

推动学校科学教育的开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教育活动,增强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

措施:

1.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推进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积极推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课程,逐步推进高中科学课程改革;城乡中小学应积极开设科学课程,深化科学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改革科学教育评价制度,定期监督科学教育质量。

2.建立中小学科普活动组织,指导未成年人课外科技活动。中小学普遍成立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电脑作品制作竞赛”等科技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举办各种类型的科普活动,增加未年人接受科普教育的机会。继续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普报告团老区行”、“大学生暑期帮扶行动”、“科普希望快车”等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大学生走进农村、社区和校园,直接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科普教育。组织开展未成年人科普知识竞赛活动。

4.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位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加强现有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的科普教育功能。设区市、县(市、区)应建立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专门的科普活动场所。鼓励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和高校设置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普教育场所和设施,并对未成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有条件的社区应建立青少年科学工作室。

5.鼓励和支持大众传媒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扩大未成年人接受科普教育的渠道。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机构和团体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农民科学素质工程

目标:

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着力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措施:

1.突出农村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实施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多渠道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努力办好农村村干学历教育、乡村管理大专班和农村致富培训班,做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

2.突出农村基层科普网络建设。稳定和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扶持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扶持农技协的改革与发展,构建农村科技服务网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科技进步。开展福建省“百强”农业技术协会创建活动。

3.突出农村科普载体平台建设。依托农村中小学、村党员活动室、乡(镇)化技术学校、文化站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大力推动农村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站、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开发和充实适应需求、富有特色的展示教育内容。

4.突出农村基层科普能力建设。大力加强县级科协能力建设,支持县级科协配备科普车和加强办公手段自动化建设,增强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农村科技人员服务、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服务的能力。

5.突出农村科普活动项目开展。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和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深入开展“院士专家八闽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巾帼科技致富培训工程”、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969155农业服务热线、科技入户、科技110、科技咨询服务站、科教兴村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组织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到农村为农民服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辅导活动,宣传和推广先进适用的优良品种和实用技术。

6.开展农村科技和科普先进、示范创建活动。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乡(镇)、村、户和福建省科普先进县(市、区)、乡镇等创建活动,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发挥它们的示范作用。

7.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按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要求,在全省评选、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辐射性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带动更多的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劳动技能,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8.发挥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高等、中等职业学校和其他成人教育机构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在全省各县(市、区)建立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室和教学实践基地。

9.依托星火培训基地和星火学校开展星火科技培训。以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为重点,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训,造就一批新型农民和种田能手;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重点,开展农民工非农产业就业技能培训,并注重供需对接,积极开展星火科技培训。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工程

目标:

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意识、学习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适应城市社会和自身发展要求。

措施:

1.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对劳动科技教育培训进行专门的规划、组织和监督实施;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合理分工,加强合作。

2.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教材。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纳入各行业的职业标准,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

3.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和“阳光工程”,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继续推进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定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4.开展科教进社区活动。以城镇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等机构和设施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在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

5.加强企业科普。在企业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技能培训、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着力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鼓励群众性技术创新、发明创造和工业设计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

6.建立企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机制;在职业培训中,加大有关科学知识的内容。

7.支持发展科普旅游。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科普资源,以科普教育基地为主要依托,将科普与旅游紧密结合,面向城镇劳动人口开展科普旅游。支持发展科普旅行社,为城镇劳动人口科普旅游提供服务平台。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工程

目标:

增强领导干部、公务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能力。

措施:

1.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纳入培训规划。将提高科学素质列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负责人培训教育规划和相关计划的重要内容,在制定有关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政策法规中,体现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和干部学院应增加学员科学素质培训内容。

2.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各级机关学习培训制度应体现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要求;鼓励支持各级机关开设科普宣传栏、科普图书资料室,在广大公务员中大力普及科学知识。

3.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加科普活动。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科技发展动态和提高科学素质的专题报告。

4.发挥有利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提高科学素质的平台的作用。充分利用全省科普场馆、科普期刊、科普教育基地、学术年会、院士专家八闽行、“6.18项目成果交易会”等科普资源和平台,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接受科学思想、科学知识教育提供服务。

5.将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纳入综合素质的考核内容。在公务员考试录用、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测试环节,列入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

(五)科学教育与培训工程

目标:

加强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提供基础条件。

措施:

1.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中小学和农村化技术学校科学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尤其重视县及县以下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的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科学教育教师。

2.建立科技界和教育界合作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动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

3.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教授协会的作用,动员组织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公务员和企业事业单位管理者参与科学教育与培训。各县(市、区)要建立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组织,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

4.加强科学教育研究。按照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的要求,促进科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更新课程内容,提高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教材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5.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中科学教育的教材建设。根据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特点和需求,以科学发展观、先进适用技术、职业技能、现代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编写教材,并逐年出版。

6.加强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科学课程的需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图书室、电脑网络教室、科技活动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7.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鼓励和支持科技馆等科普场馆、社区学校、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运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目标:

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集成国内外科普信息资源,建立科普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措施:

1.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网络平台。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图书、期刊、挂图、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科普志愿者等各类科普信息资源,构建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2.促进科普创作的繁荣和发展。扶持和鼓励原创性科普作品创作,表彰优秀科普作品,开展优秀科普作品推介、展演和展示活动,扩大科普作品的影响。

3.支持和鼓励面向公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的科普创作。鼓励并组织创作公众普遍关注的卫生保健、生活常识、致富技术、环境保护等科普作品。

4.加强科普创作队伍建设。以省科普作家协会等为骨干力量,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和造就一批科普作家及热心创作的科普工作者,构成我省科普创作队伍的主体。

5.建立健全科普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和交流机制。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公共信息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七)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目标:

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公众通过大众传媒接受科普教育的渠道明显增多。

措施:

1.发挥广电在科普宣传的作用。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应安排科普专栏固定节目,继续办好“走进科学”、“农家新事”等电视、广播科技栏目。

2.在报刊开设科技、科普专栏。办好《福建科技报》、《科学与文化》等综合性科普报刊,使其成为我省报刊科普宣传重要阵地。由省科协指导和协调,定期设计出版适合城镇、社区、学校、农村等公共场所张贴的科普宣传挂图。

3.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等综合网络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海峡科学网》、《福建科技网》等专业科技网站扩大科技新信息、新知识内容,建立网上“虚拟科技馆”,开发科普教育游戏软件,提高科技传播的吸引力、时效性和覆盖面。

4.积极开拓科普宣传领域。利用电视、电影、声像、摄影、戏剧、文艺等传播形式,增进科普教育的效果。

5.编撰科普重点人群科普读本。鼓励编写适合本省青少年、农民、城镇务工人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需要的科普读本。

6.提高各类媒体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各类媒体要加强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普宣传报道。

(八)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目标:

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新旧结合,各具特色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

措施:

1.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多渠道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的公共投入。

2.加强科技馆及科普活动场所建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场馆及设施的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投资计划。设区的市和县(市、区)应当建立科技馆和科技活动中心。乡(镇)、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科普画廊(橱窗)、科普活动室。在社区和街头设立科普画廊(橱窗)的,有关部门应当免收有关费用。

3.支持和鼓励社会办科普事业。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投资兴建科普场所、提供科普展品和教具、维护场所运行等方式兴办科普事业。鼓励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团体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场地设施。继续命名和表彰省科普教育基地和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4.支持基层科普设施及功能的改造和完善。引进和开发适应公众需求的科普活动项目、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吸引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5.支持和发展科普展品巡展。鼓励科技馆定期为乡村、社区、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举办科普展品巡展,提供科普服务。

6.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提供捐赠、资助;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兴建和参与经营科普场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专业科普场馆,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四、保障条件

(一)政策法规

建立和逐步完善我省科普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党政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及公民的科普责任、权利和义务,进一步推动我省科普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为科普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贯彻实施《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促进各地制定本地区科普发展的具体政策。

——协助各级人大、政协对执行科普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视察,严格执法检查监督,保障科普法律法规实施到位。

(二)经费投入

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科普经费投入,为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程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将科普专项经费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投资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增加对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科普资金扶持,保障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

——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科普工作。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科普产业,落实国家有关减免税费等具体政策。

(三)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化人才,发掘兼职人才,建立志愿者队伍,加强理论研究,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落实激励专兼职科普工作者的相关政策。为科普工作者在科普研究、科普创作、学术交流、出国考察、技术培训、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申请科普项目经费和奖励等方面提供政策引导与服务。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组织予以表彰和奖励。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升在职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

——通过高等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培养大批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专门人才;改革文博专业课程内容,为不同类型科普场馆培养适应性广泛的专业人才。

——增强科技界的责任感,支持科技专家主动参与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促进科学前沿知识的传播。

——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理论研究,加强国内外、省内外及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把握基本规律和国际发展趋势,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实践提供指导。

五、组织实施

——成立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领导。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相关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推进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程建设。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7

论文摘要:公民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国家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培养合格的公民是一切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国家时教育的塞本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民主政治的建设需要由具备相应素质的公民来实现。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加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大学生进行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

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邓小平曾提出带有根本性意义的问题,即“大学究竟起什么作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些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反映了高校的办学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以及关于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关系问题。在面向21世纪的过程中,大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应是如何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

    一、大学生缺乏公民素质的主要表现

1.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缺乏法治意识

    市场经济在充分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同时,社会主义的道德信仰也受到市场经济中物质利益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原来建立的计划经济基础上的道德伦理,正在失去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而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公平正义、规范诚信等道德与伦理建设滞后。特别是当失信所带来的收益远远要大于由此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时,更促使市场主体作出逆向选择,完全背离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大学生对社会缺乏理性思辩和分析选择能力,也容易将观察了解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从而误导他们失去公德意识,甚至做出与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相背离的行为。因此,与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这一外在内容相配合,构建人们内心的精神和谐秩序即社会主义道德信仰是建设和谐社会更高层次的精神动力。

    2、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法治意识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中反复强调崇尚法律,服从法律对法治的作用。他写道:“法律能见成效,全靠民众的服从。”“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们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实行法治”。fzl然而在我国长久人治社会模式下,公民对法治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先天不足。加上公民所获取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并不系统,在处理涉法问题时,也不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增多,他们年轻气盛,遇到磕磕碰碰的事情极易采取极端手段。

    3.缺乏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

    权利与义务本是一对对立统一的范畴,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但有一些大学生确立了权利观念为核心的意识之后,极力回避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主要体现为:强烈要求获得个人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同时极力回避或逃脱个人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割裂开来,偏重对个人利益的保护,过多地要求国家、社会、他人为其实现权利和实现自我价值提供条件和加以保障。于是,很可能在实现自己的权利过程中侵犯着别人的权利。正如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所说:“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问题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个人动机和集体要求之间的关系”。

    4.人文素质教育缺失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利用人文科学的优秀成果,通过知识传授、亲身实践和环境熏陶等途径,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相应方面。其核心就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艺术审美教育,传统与文化教育,科技与社会教育,政治、法律、经济基础知识教育,文史哲基础知识教育,心理与人格教育等。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为国家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过去盲目照搬苏联的办学模式,片面强调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专业划分上过细过窄,文、理、工径渭分明,各自封闭,使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受到了很大影响,虽然近几年高等教育在努力纠正这一偏失,但由于长期的恶性积累,收效不佳。

    二、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公民素质培养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第一,培养公民的科学理性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的个胜化社会。复杂的现代社会对分辨能力、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要求较之传统社会要高得多,一个人如果缺少这种能力,哪怕再善良,也无法履行对于社会的种种义务。康德说过:“无规则即是无理性”,从辩证法的意义上也可以说,“无理胜即是无规则”,在一个理性缺失的度里,规则的普遍运行只能是一种奢望。理性的实质是人类思维与行为的根据。众所周知,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困境之一就是传统文化的重情感轻规则的价值取向。中国社会仍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分化和社会重组正在向纵深发展,尽管社会成员的规则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但广大基层社会成员在圈子社会中依赖亲缘等关系开展社会交往的习惯并未真正改变。西方人有一套对所有的人都适用的行为准则。中国人则本能地将人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之已有固定关系的,另一类则是与之没有固定关系的。这些关系就像一根根看不见的线,把中国人紧紧串连在一起。如果一个人理性素质不高,会表现为行为散漫、自我控制能力薄弱、无法遵守纪律,因而导致其行为缺乏应有的可预见性、可协调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上讲究私德、轻视普遍规则的国家来说,如果教育公民真正做到遵守规则、一视同仁、公私分明,就会产生非常积极的效果。

    第二,着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借鉴国际上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应清醒地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在一流大学的形成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功能。综观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它们不仅以公认的自然科学成果引领世界科研,而且均拥有享誉全球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例如:哈佛大学的哲学、法学,牛津大学的文学,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育学,耶鲁大学的政治学、法学,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等。在哈佛人看来.,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而不是成为一个什么专家。具体而言,哈佛的教改有四大目标:

  (1)培养全球性的公民;(2)发展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3)使学生理解生活的道德面向;(4)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既是文化传统的产品,又是创造这一传统的参与者。哈佛课程因此求广不求深。一个重要理由是,大学要为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作实际的准备,而不仅仅是提供专业知识。为此,要进行两方面的探索。其一,加强科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尊重人、关爱人,讲诚信、讲奉献,热爱祖国和人民,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既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把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精华进行梳理和归纳,结合中国国情,结合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特征,结合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开展多种有效的宣传教育。其二,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这就要努力做到两个“充分发挥”,即: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切实解答好“大学究竟起什么作用?培养什么人?”以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课题和根本问题。

    第三,加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教育。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其要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民主意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应认识到自己是国家权力的主体,树立起“人民主权”的意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重视、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利。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8

[关键词]民族观教育;公民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160 ― 02

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公民素质。作为社会群体中最富有活力的大学生,其公民素质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公民素质的高低,然而公民这个最为普遍的角色却被很多大学生忽略和淡忘了, 所以他们对公民所蕴含的主体意识也没有清晰的认识。〔1〕因此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势在必行,而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是不可忽视的教育群体。切实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能够有效防范和抵御分裂势力的反动图谋,从而提升整个国家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筑牢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牢固思想防线。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教育中融入公民教育的必要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公民教育开展不足。公民教育实际上是民族观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大力开展公民教育,会有效防止少数民族大学生狭隘的民族观,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一)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有力武器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从小受到生活环境、、传统文化等的影响,使他们更倾向于对本民族的认同,对民族认同表现敏感。而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且国家的整体利益高于各民族的利益,因此要把对国家的认同放在首位。如果把对某个民族的认同放在高于国家的位置,那么就会影响国家内部的团结和完整,造成国家分裂,因此必须加强公民教育。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只有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刻理解公民内涵,树立现代公民意识,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才能自觉地以各种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并将其转化为自觉建设法治国家、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动力。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求

党的十提出要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需要大力培养合格的国家公民,而合格公民的培养离不开公民教育。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大学的学习,不仅在身心发育、学业发展、人格完善等方面得到大幅度提升,而且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大学生才能获得全面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他们是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教育中融入公民教育,不仅能够淡化他们狭隘的民族主义,而且能够带动本民族群众公民意识的提升,有利于推动当地政治文明建设。

(三)使民族观教育基础更扎实,内容更丰富,更有说服力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观教育面临着更多挑战。然而,现代公民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公民意识的觉醒是公民社会的重要标志〔2〕,公民社会中法治精神、道德自律和政治人格并存,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是大学生存在于这个社会的基础〔3〕,因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民族观教育必须立足于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公民素质的养成。传统的民族观教育只重视政治理论的灌输,缺失了作为其基础的公民教育。而公民教育实现了权利和义务的对等,赋予了大学生公民的主体地位,能够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所承担的责任,从内心认同国家、民族和文化,将个人意志融入到民族意志当中,为解决他们思想认识上的矛盾提供了依据〔4〕。所以只有将公民教育融入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教育中,才能够使他们在公民教育的视野下,提高权利意识和接受民族观教育的认可度,增强民族认同和爱国主义精神,从而使民族观教育的效果更具有说服力。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教育中缺失公民教育的原因分析

我国的公民教育起步较晚,而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更是对如何进行大学生公民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将有助于增强民族观教育的效果,但是目前公民教育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过程中。主要原因在于:

(一)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法制观念、政治参与的意识与能力。当前学术界对于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研究和关注不少,但是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教育中融入公民教育的研究不多,尤其是在高校中,虽然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涉及到了有关公民教育的内容,但是没有对公民教育开设专门的课程,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教育更缺乏系统的教育体系。目前来看,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学生工作中,融入公民教育是缺乏的,甚至是匮乏的,因此导致的结果是我们所进行的民族观教育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甚至有些学生并未对民族问题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教育成效不明显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公民教育还主要以学生自觉为主,学生工作人员的引导和课堂教育为辅助方式,教育效果不明显,大学生公民意识和素质的提升也极其缓慢。而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和宗教观教育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工作不可回避的问题,这就赋予高校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更为繁重的工作,就像周莹洁和朱军所指出的:“许多少数民族信仰一些世界性宗教,一些民族还是跨国界民族……,这极大地增加了少数民族公民教育的复杂性。”〔5〕尤其是当前国内外“”把魔爪伸向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他们往往打的是民族宗教的旗号,对其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而大学生又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容易出现思想的混乱,而且他们的法制观念也较薄弱,所以在民族观教育中融入公民意识教育,能够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达到一名合格公民所具备的素质要求。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教育中融入公民教育的建议

我国高校教育中虽然尚未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教育中融入公民教育,而且推进公民教育也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这并不能动摇高校在进行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教育中融入公民教育的信心和决心,而且我们要积极寻求切实有效的路径。

(一) 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教育的价值理念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我国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主要力量,在加强民族观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把国家公民的理念融入其中,从而才能树立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民族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首先应当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中国的公民,这种公民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助于认清自己作为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且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和“四个认同”教育,能够抵制分裂势力的蛊惑和利用。

(二)构建系统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教育体系

我国历来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开设了一系列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中也涉及到了公民教育的内容。但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毕竟不同,而且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又具有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要想改进和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成效,就必须积极探索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教育体系。要想达到民族观教育的目的,首先要把握公民教育的内容,通过公民主体性教育、公民品德教育、公民技能培养、公民行为习惯的养成等,让学生增强公民意识,形成强烈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等,提高判断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关注于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公民权益,其次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民族理论政策的教育,让学生系统掌握我国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这样一来,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会慢慢弱化本民族意识,自觉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三)构建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校园生活

公民教育关键在于让大学生亲身体验、参与,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教育中,融入公民教育,更应该注重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首先,高校要营造一个公民教育实践的良好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作为公民,与学校的荣辱存亡紧密相连,学会彼此尊重作为公民享有的同等权利和义务,这样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会淡化本民族意识,更愿意参与到学校的事物中,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增进民族融合。其次,根据学校的实际改进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公民品性、公民能力、公民行动等,多给学生提供参与公民实践的机会和平台,这样在公民教育的实践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教育也会随之提升。最后,培养专业的公民教育教师队伍。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公民教育能力还很薄弱,国家和高校都应该有计划地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当然,这些教师应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在理论上要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通过公民教育的实践活动,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是国家的公民,应当履行公民义务,然后把这种观念融入到民族观的培养上,促使他们自觉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

总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作为少数民族中佼佼者,少数民族大学生承担着建设祖国、繁荣家乡的伟大使命,因此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公民教育十分必要,它能够加强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公民的基本责任与义务的意识,促进民族团结,从而巩固和发展和平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国家的和谐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张雷声.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

〔2〕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0-92.

〔3〕袁长青.美国现代公民教育的核心理念与方法〔J〕.高校教育管理,2010,(01):28-32.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9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公民道德教育;必要性;必然性

大学是高层次的教育系统,在公民道德建设环节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而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承载和传递大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介,对生活其中的成员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影响。因此,充分理解认识大学校园文化参与公民道德教育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于公民道德建设和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二者均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校园文化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了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大学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具有自身的特质。这些特质决定了必须对其展开公民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大学生应有的社会作用。大学生的特质之一表现在:其已是法律承认的独立公民。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在适当的年龄有针对性地展开系统公民道德教育,才能保证大学生正确地行使法律赋予的责任,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否则,大学生就有可能因为没有明确的公民道德意识,不能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甚至做出有违公民道德的事情。有研究者对当代大学生个体公民道德素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个体公民道德素质整体不容乐观,虽然公民道德认知水平较好,但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上表现得相对薄弱。”[1]可见,大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教育还任重道远。大学生的特质之二表现在:其是高智商的观念不稳定体。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同龄中佼佼者,在认识世界、分析问题方面具有超群的智商。但是他们思想活跃、喜欢接受新事物、富于批判精神,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成型期,认识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面对社会生活、文化思想的复杂化、多样化,大学生容易受到消极思想的侵蚀,滋生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甚至做出道德失范的事情。大学生的这种矛盾综合体特质决定了必须对其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只有使其树立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是必要的紧迫工作,也有诸多切入的路径,如发挥“两课”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创新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等,而其中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大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决定了不能采用中小学说教、灌输的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隐形感染力量,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文化养成、思想熏陶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力量,发挥校园文化的独特作用。校园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有德育的作用,然而,以往的校园文化并未明确将“公民道德”教育纳入到德育工作的范畴。在当今全社会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应明确、系统地把公民道德教育纳入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2.教育环境的变化决定了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实施公民道德教育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推进,我国高等学校的育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变化,高等学校只有积极探索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才能应对新环境带来的挑战,真正发挥高等学校的育人作用。我国高等教育的巨大变化之一是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曾提出过高等教育“精英—大众—普及”的发展理论。该理论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指出国家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内的高等教育阶段为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型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阶段[2]。教育部于2016年4月7日的首份《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里提到,截至2015年,我国的高校在校生规模将达到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数量达到2852所,位列世界第二;毛入学率达到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此外,报告指出:预计到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以上,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根据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的大量高素质人才,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巨大毛入学率意味着高等教育入口开始放宽。进入高等学府的不再是精英教育阶段经过“严格筛选”的精英,大学生在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个体品德、行为心理素质等方面呈现良莠不齐的态势。作为道德教育重要阵地的大学,如果不能把数量如此庞大、地位如此重要的大学生培养成道德合格的公民,那么大学生有可能从建设社会的中坚变成社会的不稳定力量。因此,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更应该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当大学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时,高等教育具有边缘性的特点,对社会来说,高等教育更多的体现在观念上的需要。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凝聚大学精神的社会精英,从思想观念上引领社会发展。而在当今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功能也要相应地发生一定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中国正悄然进入人民社会,人民社会的良好运行,要求其主体———公民具有相应地素质,而其中公民道德素质是重要的方面,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的形成需要学校的参与。高等学校作为教育系统的最高层级,在培养公民道德素质方面更是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走向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应该从以精神来引导社会发展的精英时代的发展观念中走出来,把培育公民道德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如果说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大环境的话,那么高等教育的内部育人方式应是小环境。育人小环境的变化要求在实施公民道德教育时重视校园文化的作用。在学年制条件下,班级不仅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机单元,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实行学分制后,班级的实质性作用减弱,以班级为单位的教育活动减少,这势必会减弱集体主义的观念。再有,传统的大学德育方式单一,缺乏实效。在大学生道德认知方面,只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理论说教,导致学生道德认知贫乏,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面对大学道德教育的现状,现阶段,在大学里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必须积极寻找新的载体,以保证大学育人功能的实现。校园文化是弥散在校园中一种有形和无形的文化环境,与课堂教学相比,在道德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隐性影响作用。因此,在实施公民道德教育中,要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

二、大学校园文化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必然性

1.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大学校园文化参与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可见,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道德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公民道德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诚然,培养具有一定道德素质的公民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然而,如果以社会发展为根本旨归,把人的道德素质的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工具和手段的话,最终将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从而影响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新时期《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以“公民”为主体,道德是人用以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手段。美国著名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WilliamK.Frankena)曾指出:“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3]可见,道德不是外部对人的规约,而是人获得自我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成为完善自我的一部分。因此,人要获得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和发展一定的道德。人的道德不是天生,而是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教育和道德实践逐步积累完成的。人的道德的生成与道德行为的维持,一方面依靠制度规范的约束,更重要的是要形成道德的自律,即把道德作为内在生命的需要,把德行作为自动的行为方式。当今,各种道德失范的行为表明,外在制度化的道德规约未能帮助人们建立有道德的生活。只有将道德内化为个体的品质,才能真正完善人的综合素质,促进的人的全面发展。所谓道德内化就是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人品德,使个体不仅从内心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而且自愿将社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转化为自己价值准则的过程。人生来并不具备知识和道德,它们是在外部因素的触发下,内化为人的一部分的。也就是说,人的道德形成要依靠一定的外部环境[4]。在人的道德形成的外部环境中,学校是一个有基础性作用的场域。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而在学校的整个德育系统中,校园文化相比课堂教育具有更大的“渗透”作用,它是没有灌输和说教的无形教育,对学生的道德内化具有先天的优势。因此,在我国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背景下,在高校道德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最终导向的同样是人的全面发展。

2.校园文化的功能和特点决定了其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有效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由自身要素构成的微观文化系统,除了具备文化天然的教育功能外,还具有特殊的育人优势。在校园文化的诸多教育功能中,德育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利用校园文化的特质,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对于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促进全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德育是校园文化众多功能中的重要方面。德育,又称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外在社会的要求,结合受教育者自身的特点,展开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活动的总称[5]。校园文化作为有形和无形的学校资产,既为全体学校成员所创造,同时反过来又塑造了这个群体。校园文化自身及其建设过程都蕴涵了极强的德育功能。学校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一般采取课堂教育和非课堂教育的方式进行,前者主要通过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以及相关的人文教育课堂来实现,后者主要通过第二课堂、学生社团、道德实践等活动来推行。两者都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利用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展开公民道德教育,一方面有益于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宽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径。校园文化自身的特点可以保证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校园文化的文化性特点决定了其能够在德育上做到潜在性和深刻性。校园文化虽然可通过校园环境、教学、科研、活动等有形载体得以体现,但最终它体现的是一种无形的文化,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人文性和审美性。校园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群体思维定式和氛围存在于校园之中,对生活于校园之中的受教育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在感染与熏陶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校园文化的德育方式是一种隐性教育,即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为受教育者营造相应地文化氛围,引导其感受和体味,促进道德素质的内化。只有将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才能算得上道德教育的成功。校园文化渗透式的德育方式,尊重人的主体性,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在道德教育的内化上具有其他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校园文化的辐射性特点决定了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示范作用。校园文化的辐射性特点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在大的社会范围内,作为社会亚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的校园文化对社会主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作用;二是在小的校园范围内,学校中的先进典型、优秀事迹对其他成员的影响。本文主要在前一种含义的基础上讨论校园文化的辐射性特点对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高等学校作为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校园文化既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同时也有力地影响着社会文化和其他社会亚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最直接的辐射作用体现在为社会提供一定素质的人才。大学校园文化首先作用于培养的人身上,通过大学的教育和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培养大学人才多方面的素质,然后再由融合了校园文化的人去影响社会和其他人。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更大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因此,要利用大学校园文化的优势,加强对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发挥其对社会辐射和示范作用,进而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

综上所述,公民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作为实施主体的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实施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优势、各有侧重。大学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自带道德教育的基因,在公民道德建设的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要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公民道德建设的历史使命,促进民族素质的提高。

作者:郭金创 单位:山东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宗泉.当前大学生个体公民道德素质调查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6):218.

[2]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17.

[3]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黄伟合,包连宗,马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7.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要经过一个选择、建构和整合的过程,才能形成一个富有内在逻辑的结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受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内在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依据阶级社会对其成员的根本要求、时代条件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继承借鉴和结构要求,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植根历史、立足现实、面向世界、前瞻未来,适应与超越市场经济,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批判与借鉴西方文明,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时代精神。

一、阶级社会对其成员的根本要求

    严格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的特有表现形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阶级社会中的一项实践活动,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的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发展阶段。其本质是统治阶级为巩固自己的阶级统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社会成员而进行的社会教化活动。第一,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要求。在任何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尽管各个国家或不同历史时期对它的称谓不同,形式也是各种各样,但实质和目的是相同的,即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总是以本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去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成为符合统治阶级思想要求的人,从而巩固其阶级统治。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p98)社会主义国家同任何阶级性质的国家一样,作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为了实现本阶级的统治,不仅要在政治上、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而且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统治地位。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建设,是无产阶级把自己的意志贯彻到全社会的一种活动。在我国现阶段,虽然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但社会生活中对人的阶级性要求依然客观存在,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必然要对其成员实施与阶级性有关的意识形态教育。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无产阶级思想意识武装全党,引导青年、教育人民。显而易见,基于无产阶级的阶级统治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中,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内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内容,这些内容体现着鲜明的价值导向。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这些主导的、核心的、根本的内容,才能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

    第二,教育阶级属性的鲜明反映。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涉及教育的阶级属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总是具有阶级性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教育的阶级属性不同,为本阶级培养具有符合阶级所需要的思想意识的人,是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各自都具有的阶级属性。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肩负着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集中体现了教育的阶级属性。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关于教育发展的总方向和指导思想,是对教育性质、目标、任务、功能以及实现途径的总规定,是对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表现为教育“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三个最基本问题,体现了教育的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完整体系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根本特点,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导向,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合格社会成员的素质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理想目标。而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p123)一个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全面的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p530)实践表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既有赖于其自身的智力因素,同时也有赖于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因素。合格的社会成员,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合格社会成员的根本条件,而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由一定社会所承担的、旨在促进个体实现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作为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要全面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就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确定的,并随着社会发展进程而不断充实和调整。因此,要明确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坚持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有机统一,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时代条件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4](p544)而“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p1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面对国际背景、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传播手段的深刻变化,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新情况,面对教育对象思想实际的新特点,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充实、深化、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第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是一种新的经济体制确立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生成和建设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冲击着人们旧的传统思维方式,更新着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催生了一些反映时代特点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提出了许多新的道德要求。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极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这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求我们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要确立市场经济活动中正当求利、合法利己、互惠互利、公平竞争的基本道德要求,充分吸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伴生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各种意识、观念和行为,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入新的活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气息。要深入研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相一致,坚持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相统一,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着力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第二,与对外开放相适应。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我们面对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日益强劲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交汇激荡的思想文化态势、持续高涨的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诉求、相互合作谋求双赢共同发展的外交战略,向全人类提出了许多共同的问题。要适应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面向社会实际,面向整个世界、现实中国和社会生活,向当代世界性问题和时代性课题开放,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不能面对开放的社会格局和多元的价值现实的状况。要密切联系现代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受教育者了解当今世界特别是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用历史的深邃意识和世界的全局眼光来关照事物的发展变化,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感和现实性。要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及时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重对公民进行全球意识和全球伦理教育,使受教育者学会从全球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具有面向全球化所必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形成对待和处理全球问题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律。同时应警醒的是,随着加入wto,我国将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向世界开放,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将更加密切,在利用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我们面临外来的和本土的、落后的和进步的、颓废的和积极的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复杂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政治意识,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第三,与科技进步相适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科学技术不仅是创造现代物质文明的基本动力,也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力量。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了人们的思想层次。科学技术发展可以促进人们形成科学世界观,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变革人们的道德观念,革新人们的思维方式,提升人们的精神追求;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丰富新内容,增强新活力,为理想信念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思想、知识和事实材料,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良好条件,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也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量新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新问题和高要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神动力和引导正确方向。我们要研究现代科技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所形成的有利条件,发挥科学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引导人们热爱科学、相信科学,用大量鲜活的思想、知识和事实材料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思想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不断增添新内容、增强新活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第四,与网络发展相适应。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社会,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渠道、拓展了新空间、注入了新活力,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但是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网上信息良莠混杂,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落后、迷信、黄色的内容。而青少年是网络社会的最大群体,网络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左右着青少年的日常行为选择。因此,要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的发展趋势,适应受教育者主体性、创造性的需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努力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知识含量、科技含量、信息含量。要加强网络文明、网络道德、网络法制和网络安全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鉴别能力和选择能力;要建设具有正确导向的网站,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知识经济时代倡导的知识价值观、科技创新观、终身学习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中,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形势任务教育,拓展和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空间。

    第五,与和谐社会相适应。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拓展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科学内涵。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进行整体性和战略性思考。要加强和谐理念教育,引导受教育者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等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以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要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加强维护社会稳定教育,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促进社会和谐与维护社会稳定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通过思想疏导、精神激励、人文关怀、利益协调、行为规范来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提高公民素质,化解矛盾冲突,实现社会稳定。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继承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蕴涵着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强烈的时代特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和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借鉴,体现着发展的连续性。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p585)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在继承人类文化优秀成果和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道德文明发展的新境界。因此,科学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必须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国思想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正确借鉴和吸收世界思想道德教育的优秀成果,给继承的内容赋予时代内涵,使之具有时代价值,给借鉴的内容浸入中华民族底蕴,使之具有中国特色。第一,继承传统思想道德资源。思想道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民族同一性的根源,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总是立足于中华民族根基,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有着强烈的民族性。在中国古代贤哲那里,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层次和结构概念,把“道”“阴阳”“天”“地”“人”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天人合一”。中华传统道德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主体,同时兼收了墨、道、法以及佛教等各家中的有关思想,经过几千年的扩展、充实、更新和演变,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其内容涉及价值观念、道德精神、情感信念、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儒学是一个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等在内的庞大的文化体系,其中伦理道德是儒学最核心、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儒学大致可分为以礼为基础的伦理规范和以仁为基础的德性原则两个层面。在儒学体系中,伦理之礼与道德之仁是两个不同的维度,礼是具有外在戒律性的社会规范,仁则为涵蕴内在目的性的生活意义和行为品性。孔子曾经把“恭、宽、信、敏、惠”视为仁的具体内容,后来孟子又提出“四德”即“仁、义、礼、智”。封建社会的共同道德或国民公德,集中体现为孔子讲的仁、智、勇“三达德”,管仲讲的礼、义、廉、耻“四维”,董仲舒集先秦儒家之大成而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德”。《大学》一开篇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第一章)朱熹在注释中把这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也”。所谓“三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之间存在着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这一关系表明了道德主体从“明明德”出发,经过“亲民”的发展,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八条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功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基本宗旨。“八条目”的内容是一个由内而外、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一个穷尽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论体系。宋代提出了“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到了近现代,孙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八德”的基础上,加上了“礼仪廉耻”这“四维”,统称为“四维八德”。这些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都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发掘。当今,有的学者主张用“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作为学校德目体系,其中,“忠”是尽己报国的责任,“孝”是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是求真务实的品质,“信”是立身兴业的基点,“礼”是人际文明的规范,“义”是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是清白正气的根基,“耻”是人之为人的底线。[5]这都表明中华传统思想道德在新时代的现实价值。总之,我国灿烂的文明史中蕴涵着深厚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它们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发展壮大起到过非常大的作用,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大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仍是不可偏废的重要部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要吸收中国传统道德的合理内核,活化传统思想道德资源,塑造民族共同价值观,同时又注入时代精神,体现传统继承性与时代创造性的统一。

    第二,借鉴外国思想道德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总是面向世界思想道德发展,有着鲜明的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也就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我们所说的民族精神是一定时代的民族精神,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民族精神,而时代精神实质上是民族精神发展到一定时代的综合表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正确对待国外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重要参照。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存在于世界各国,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不仅有着事实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有着值得我们借鉴的多种思想道德成果。古希腊的“节制、勇敢、智慧、正义”四主德的品德要素结构思想,关于知、情、意、信、行的品德过程结构以及皮亚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等,都存在许多可资借鉴之处。研究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发现,他们大都把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教育、国民精神教育、共同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以及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美国,其“思想工作”发挥着“思想旗帜”和“社会水泥”的作用,爱国主义、宗教凝聚、法律规范、政策调节、教育推动、社会监督、道德感召等,是其“思想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6]。1990年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各种族都能接受的五大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调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阶级性,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思想道德价值也具有愈来愈多的时代性和人类性的内涵,对外国思想道德中属于人类共同心理、共同美感、共同道德方面的成果,要大胆学习和有效借鉴。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是一个结构系统。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要求,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素结构与层次结构的关系,把握教育内容类型之间的互补关系和层次之间的递进关系,既体现内容要素结构的完整性,又体现内容层次结构的序列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纵向上分层递进,在横向上整合一致,形成要素完整、层次分明、连续衔接、互动有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

    第一,内容横向结构的全面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多类型、多向度、多层次的统一的有机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包括由内容各要素组成的横向结构和由内容各层次组成的纵向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全面性即横向延伸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一层次的各个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及比例关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横向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体现在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整体联系上。首先,社会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具有全面性。“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由多种要素构成,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等。”[7](p102)一定阶级和社会总是对其社会成员提出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的全面性要求,体现人的素质的多维性、丰富性、整体性,从而形成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类型结构。其次,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从个体社会生活来看,一般是以个人为圆心,覆盖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和世界等各个层面,由此就有相应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的道德教育就包含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个人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一目标既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又反映了个体全面发展的愿望,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的全面性、多样性的发展要求,体现了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的多方面要求。又如,我们国家颁布的中学、大学德育大纲涵盖了理想、科学、学习、考试、职业道德、公德、节约、为人、处世、合作、自尊、互助、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表明德育内容也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结构体系。这样,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必定具有多层次、多向度和丰富性、多样性的特征。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中,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横向联系出发,从人与人关系的层面、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确定对受教育者在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的要求,并解决现存的内容分散、重复交叉等问题,归纳整合类型相近的教育内容,删减重复性的教育内容,淘汰过时的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第二,内容纵向结构的层次性要求。层次是表征系统内部结构不同等级的范畴,是指系统要素有机结合的等级秩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纵向结构的层次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高一级层次包含着低一级层次,低层次系统孕育着高层次系统,不仅内容诸形态本身具有层次递进关系,而且各形态内容的内部存在着认知层次、情感层次、行为层次的区别,即使在认知、情感、行为领域当中,也存在低层次和高层次、浅层次和深层次的划分。这就要求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纵向结构的层次性要求,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纵向衔接出发,构建循序渐进的内容系列。一是做到教育目标上的分层设计。我们可以把教育目标设定为培养健全的人、遵纪守法的公民、忠诚的爱国者、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五个层次。顺应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三个层次:较低层次的教育内容,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性内容,如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等,它是“必须”的层次;较高层次的教育内容,即反映社会主导要求的教育内容,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等,它是“弘扬”的层次;最高层次的教育内容,即具有先进性、崇高性和理想性的教育内容,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等,它是“追求”的层次。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呈现出由低到高的递进关系。二是做到教育对象上的分类把握。教育内容的层次性与教育对象思想的层次性是相联系的。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造成了人们思想认识的多样性和觉悟程度的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这个现实出发,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不同层次的对象,设计、制订出不同要求的教育内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的过程中,要坚持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考虑内容系统自身的完整性,使诸多教育内容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功效;又要遵循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避免“一刀切”“一锅煮”,以适应不同教育对象的实际和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三是做到教育内容上的分别实施。要区分不同的教育层次,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科学安排教育内容,用不同的内容和标准去教育和要求不同的对象,使教育内容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螺旋上升、循序渐进,形成从广泛到先进、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递进式的教育内容系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参见王殿卿.传统美德教育之我见[n].人民日报,2005-06-09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11

【关键词】 公安院校;素质拓展训练;德育功能;意义;影响因素;建议

一、发挥公安院校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德育功能的意义

当前,我国公安院校面临学历教育逐渐萎缩,正处在以学历教育为主向以培训教育为主的转型的关键时期。公安院校培养的对象,是在职公安民警或是即将走上公安工作岗位的定向培养的“准警察”。相比其它职业院校,公安院校的德育便被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职业道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而德育又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1]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作为公安院校素质拓展模块的重要部分,经过了七、八年的教学实践。受传统心理素质训练课程的影响,该课程虽然借助行为训练这种新的媒介手段,却仍旧是为了达到提高学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旧目标,课程过分心理学化。育人以育德为先,每一门课程都蕴涵着德育功能。公安院校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也不应例外,道德素质的培养势必成为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今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已成为民警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纳入“三个必训”体系之中。只有增强课程的德育功能,才能使该课程真正成为拓展素质的课程。

二、当前公安院校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影响德育功能实现的因素分析

1、课程内容发挥德育功能的局限

(1)当前的素质拓展训练课程过分强调团队合作过程中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作用,而忽略了人在一定团体中的行为必然受到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与团队意识”的部分实则也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课程内容中应有的德育内容被忽视。

(2)德育内容的警察职业特色不明显。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比当前警察与军人以及普通高校的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内容,不难发现,这些内容大同小异。第二,不同层次培训学员的训练内容重复较多。

2、渗透方式发挥德育功能的局限

(1)忽视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一些教师以完成训练任务为导向,目标行为明确,但学员体验不深刻;另一些教师则表现为过分强调学员的情绪体验,但强烈的情绪体验带给学员的认识未必是深刻的。教师应能观察典型行为和运用鼓励技术。在小组分享时澄清团队、学员和自己的行为,引发大家的思考。也只有当教师“一只脚站在团队里,一只脚站在团队外”时,教师才能最大限度地起到道德表率作用。

(2)课堂上的德育情境没被充分利用。由于参训学员的职称、职位有时比教师还要高,年龄也比较大,授课教师在把握德育情境时表现出了退缩,错失了德育情境。

(3)教学情境与警察工作现实关联不紧密。东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在参加过拓展训练的民警中进行了问卷抽查,通过分析问卷调查,得出了结论:警察拓展训练的效果随着训练的持续深入达到最好,但训练结束后,训练效果因脱离了训练环境得不到强化而慢慢消退。[2]

3、教学方式发挥德育功能的局限

(1)重操作轻分享是公安院校素质拓展训练课程普遍表现出的特点。训练中操作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而拿来分享的时间往往比较短。这样的分享常常是在浮在表面难以深入的。

(2)重教师说教轻学员表述是在小组分享时表现出的另一个特征。教师往往具有传授知识的倾向,当某一学员开始分享后,教师便习惯性地进行点评。导致教师说的比较多而学生说的比较少。

三、促进公安院校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发挥德育功能的建议

1、通过课程内容的变革促进课程发挥德育功能

(1)明确现有课程内容的德育价值。要看到学员在团队合作中体现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重新审视现有训练科目中蕴含的德育内容。

(2)考虑警察职业特色变革课程内容。第一,引导学员正确认识自我,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第二,充分考虑受训公安民警的年龄、性别特征,当前所面临的心理困惑以及职业心理结构的发展与完善,有针对性地设置训练科目进行训练,使训练内容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心理需求、不同警种公安民警的需要,才能提供多水平、多层次的服务,形成适合现阶段公安民警心理特点的训练体系。

2、充分利用渗透方式促进课程发挥德育功能

(1)充分利用教师的道德表率。在训练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任务的布置者和任务完成好坏的评判者。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团队的一份子,教师对待团队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本团队成员之间的态度和行为。

(2)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德育情境,强调队风建设。团队的凝聚力越强,在训练中就越能体现团队合作和人际互动。反之,学员更关心自己的操作,而忽视团队。充分利用人际关系情境,重视道德行为体验。实践活动不但加深了对道德规则的理解,为道德行为的养成提供基础,而且在交往和协作中,可以培养、发展责任意识和义务感。德育是否有效,最终体现在道德行为上,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学生的道德理论与道德情感的牢固性。[3]

(3)将教学情境与警察工作现实相联系。教学情境与公安民警的实际工作情境关联越紧密,越能影响民警的内心体验和将来的行为。应该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工作,丰富训练内容,把训练和警务实战有机结合起来。[4]将该课程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结合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分组进行日常管理。这样在素质拓展训练课上习得的道德行为和态度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延续。二是可以将如“天使的秘密”等部分教学内容贯穿于日常管理中。这样的训练科目不仅增加了培训期间的趣味性,也会助长互相帮助、默默关心的道德行为,在道德行为中体验情绪,情绪改变认知和习惯。

3、改进教学方式促进课程发挥德育功能

(1)充分发挥“分享”环节的作用。及时进行小组分享。德育需要把握时机,不及时分享便会影响到德育效果。分享中应强调使用“我……你……”的句式,谈小组内的人际互动和道德行为。鼓励每一位学员分享,让每一位受训学员有机会表达。教师应引导学员对某些需要关注的行为进一步深入思考,尤其是对道德思维、道德行为的思考。

(2)把握德育时机。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把握最佳德育时机;适时进行道德行为的点评。当团队中出现了道德行为或不道德行为,要引导学员对这一行为引发的道德情感,存在的道德观念及时进行分享;课内外德育的衔接。引导学员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对团队中出现的道德行为或不道德行为的看法。让学员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的行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行为改变为突破口,逐步实现德育目标。

【注 释】

[1]杨荣东.试论加强公安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4(2)19-21.

[2]东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警察拓展训练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思考[J].公安教育,2011(10)32-36.

[3]于海生,陆俊青.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后的学生德育实践——以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75-79.

[4]周沃欢.公安民警心理行为训练的理论与实践[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8.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12

六五普法理论征文——关于法制宣传教育系统性建设的思考

作为依法治理工作的首要任务的法制宣传教育,如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新型公民,这是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回忆过去,我们对广大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无疑取得明显成效,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表现在法制宣传教育的目标上,“一般高”,讲远近不够;教育对象上,“一锅煮”,分彼此不够;教育内容上,“一阵风”,抓经常不够;教育方法上,“一副样”,出生动不够;教育推进上,“一家忙”,搞合力不够。这些问题,既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对广大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改进和创新的着力点。必须在内容、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针对性、趣味性、实效性上下功夫。

法制宣传教育本身是一门面向人的应用科学。人民对法制宣传教育认识总是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同时又是多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和对待它,克服“走过场”和“教条主义”,注重抓好法制宣传教育系统性建设。所谓系统性建设,就是用系统论的观点,将法制宣传教育看作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强调依据“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顺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特点,开展目标环环相扣,内容层层递进,方法包罗万象的法制宣传教育,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相适应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的新体系。

一、目标上的远近配套。目标是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归宿和起点,在整个法制宣传教育系统中处于指导和支配地位,对于确定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按照目标的实现时间、可能程度,可以分为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等等。改进法制宣传教育,首先就是要分层次设置目标,要从公民各自不同的特点开始,根据培养广大公民“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总目标。设计出切合不同群体的分目标,由近及远、阶梯式、连贯性将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导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在不同群体的分目标下,各群体中的教育对象又分别有不同的具体目标,有的要着重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有的要提高公正执法能力,有的要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有的要提高法律素质,有的要着力培养法制观念等等。所有这些分支目标、近期目标,都是对总目标、长远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他们都是最终指向总目标和长远目标并成为其基础。我们在确定目标时,就应该做到既立足现实找对策,突出针对性;又把握未来求发展,看到远近目标之间的连贯性,使二者上下相接,互相配套。

二、对象上的分层有序。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个多层面的复合体,包括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是普法教育对象。按每一轮五年普法工作综合情况考察,可分为重点普法对象和一般普法对象。重点普法对象类别可分为领导干部、公务员、司法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村级组织领导。领导干部还可分为地(厅)级、县(处)级、科级;公务员还可分为行政执法人员、无执法职能的公务员;司法人员还可分为法官、检察官、司法行政干警;青少年还可分为青少年学生、社会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还可分为企业经营管理者、企业员工;村级组织领导还可分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般普法对象类别可分为工人、农(牧、渔)民、城镇街道居民、个体工商业者、常住外来人口。这些类别和层次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表现在公民作为社会成员上,他们有共同的基本需求和行为规范;表现在公民作为独立个体上,他们又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成功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就是要抓住公民的共同规律,把握整体性的同时,仔细分析公民不同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对症下药,因人施教。

三、内容上的系统衔接。法制宣传教育内容的确定,很大程度是受教育对象不同特点的制约和影响。具体到公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就是一方面要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法治社会”的需要,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公民,为公民的健康成长服务。根据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既要鲜明地体现时代特色,紧跟形势的发展,又要从实际出发,保持一种动态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就法制宣传教育内容的总体框架而言,可以概括为四个大方面:一是要深入学习《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要将学习宣传《宪法》,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工作摆上日程,努力提高广大公民的《宪法》意识。要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进一步培养公民法制观念、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二是要深入学习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引导经济主体依法进行经营和管理,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极开展人口、资源、环境、公共卫生和文化,体育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推进文化和体育 事业发展。三是要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同时,在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征用和承包地流转、国有企业改制等工作中也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努力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四是要深入开展“一学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即:“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加强对公民守法和依法维权观念的培养,引导公民依法表达自己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纠纷,进一步提高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的能力,促进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等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应该看到,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要素根据它本身所要解决的问题,又表现出等级有序的层次性。比如,同属法制教育对象的领导干部和农民教育就是两个不同的层次,领导干部是提高依行政的能力,农民是提高法律素质的问题,领导干部教育层次要高于农民教育层次。法制宣传教育的全过程就是一个有序递进的运动过程,它立足于公民不同特点的实际,有的放矢;又根据人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

四、方法上的生动多样。法制宣传教育的方法,就当前而言,我们要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为主线,以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原则,力求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载体,把抽象的法律条文形象化、生动化。具体至少要落实五项宣传教育载体:一是“法律广场”。在城镇人群密集地设立固定“法律广场”,如:休闲广场,影剧院露天广场等分别设立法律宣传处,定期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宣传及法律咨询解答活动。二是“法制文艺”。要与文化、剧团等部门共同创作编排一台高水平高质量的法制文艺节目,在城、乡、村、屯巡回演出,扩大法制宣传教育辐射面,推动“法律六进”活动有效开展。三是“普法专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开辟“普法专栏”,采取银幕字幕、宣传口号、法律条文、法律讲座、以案说法等形式,通过电视等覆盖面,把法律知识传送到千家万户,达到“家家户户是课堂,随时随地学法律”,以此解决人员难集中和死角盲区的问题。四是“法律大集”。在农村乡(镇)集贸市场设立“法律大集”宣传处,以各乡(镇)集贸市场日定为“法律大集”活动日,县依法治县办统一制作一整套关于“法律大集”活动的形式,力求图文并茂、形式多样、通俗易懂,到各乡(镇)巡回宣传。五是“法律橱窗”。充分利用乡村公开栏,开设乡村“法律橱窗”,乡(镇)每周一期并轮换一次内容,村每半月一期并轮换一次内容,广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动法律进乡村活动有效开展。不仅仅如此,还有很多方法,但各种方法的运用都应该与内容相适应,符合广大公民的认识规律和心里活动规律、要适时、适度、不能脱离实际,或千人一面,或生搬硬套。同时,由于广大公民特点不同和复杂性,也决定了方法运用的多样综合性,既要针对不同对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又要多路出击,优势互补,以实现法制宣传教育的总目标。

五、推进上的齐抓共管。法制宣传教育虽然自成体系,但同时它又是社会思想教育的一个子系统。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国际国内信息、社会环境因素对广大公民的思想影响也越来越大。可以说,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律素质问题带有社会的普遍性。因此,要加强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系统性建设,就必须克服光靠司法行政干部唱“独角戏”的现象,走出司法行政自我封闭的怪圈,积极争取和运用社会合力,努力构建“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抓、各方配合”和“内外结合、纵横照应”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大格局。首先,内外结合,拓宽法制宣传教育的时空渠道。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由单位向社会、由八小时之内向八小时之外延伸,注重与家庭、学校、社会及其它教育力量的沟通、协调和配合,采取普法骨干教公民、领导干部带群众、大手牵小手等措施,从不同侧面共同提高公民的法制素质。其次,纵横照应,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从横向来说,各级党委既要充分发挥普法部门、普法干部的主力军作用,又要广泛领导和发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积极配合,都要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自己的份内之事、首要之责,认真抓紧抓好,并且要把它自始至终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真正形成“人人带头学好法律、人人争相做工作”的良好氛围。就纵向而言,在各级法制宣传教育部门之间,也应就实现法制宣传教育的目标、任务等进行合理分工,层级有别,不能照抄照转,上下一般粗。特别是基层法制宣传教育部门,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具体实施单位,一定要根据上级法制宣传教育部门的工作安排和本级党委的要求,及时摸清公民的法制素质状况,创造性地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广大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制素质。

综上所述,公民的法制宣传教育系统性建设,就是从不同方面加强目标、对象、内容、方法、推进五个要素的建设,使它们更趋完善、科学。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五个要素之间是孤立的、静止的。它们各有自己的特定功能,但又都必须服从于系统整体目标。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任何一个要素的加强或削弱都会影响到整体的效果。因此,我们只有坚持从整体出发,以未来向度的思维,用全局、全程的视野,去把握法制宣传教育的每一个方面和层次,才能在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联结中,不断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