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制造业发展趋势

制造业发展趋势

时间:2023-05-31 09:12:30

制造业发展趋势

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1

>>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 河北省服务业发展趋势分析 提升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测定与分析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 酒精制造业发展趋势研究 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测评与实证研究 河北省制造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动态综合评价 河北省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 后危机时代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探讨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前景预测 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 河北省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若干思考 构建服务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的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研究 浅析协同发展大环境下河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机遇 青海省“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世界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对我省的启示 信息生态平衡视角下创新驱动河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钢铁行业

运行情况[E/B]..

[7]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

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全球风能理事会.2014

中国风电发展报告[R].

[8] 河北装备制造业“十二五”专项发展规划

[E/B]..

[9] 中国制造2025[E/B].http:///zhengce/

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

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2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史;生产策略;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最基础的行业,机械制造业的水平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我国虽然在这个领域起步很早,但是发展却较为缓慢,例如: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要远远快于机械制造业,当然也有机械行业的特殊性因素,中国的大型技术型机械装备很多还是采用国外技术,而国内独立生产的汽车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随着全球化经济一体发展,各行各业之间国际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正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但是由于过去我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社会,受到战争的影响,我国在技术方面处于全面落后的状态,加上资金不足,工业原料匮乏等等很多因素需要完善,这些都为我国迅速在机械制造业赶上国际水平带来了巨大困难。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张,为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和发展条件。长期以来,欧美在制造业一直处于霸主地位,如今,亚洲经济的迅速崛起,形成了美、欧、亚三分天下的局面,先进技术和经济重心有明显的向亚洲蔓延的趋势。这些都证明了我国机械制造业正在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该针对现实,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加大改革力度,以求在短期内完成中国制造业的腾飞,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迅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一、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史

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机械工程技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成就辉煌,不仅对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技术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机械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传统机械发展时期,这是一个漫长发展的时期,而且在这时期中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上都是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但在后期却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二是中国近代机械工程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特征有起步先天不足,缺钱缺人缺技术却工业协调,而且进步缓慢。三是现代机械发展时期,这时期主要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中国机械发展与西方国家差距巨大的情况下,我国机械展开快速的发展,向世界水平看齐,甚至超越的发展趋势。

传统机械发展时期:传统机械发展这一时期是中国机械发展的第一个时期,然而石器的使用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青铜器的出现,铁器的使用标志着我国传统机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石器时代初期出现了磨制的石器,弓箭等一些简单的机械制造;商周时期青铜冶铸技术达到了高潮,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机械技术和制造工艺的诞生。春秋战国之汉代时期铁器开始得到普遍使用,使古代机械在材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另外钢铁技术的产生、铸造、锻造和柔化处理等机械热加工技术在这时期都有很大的发展;唐宋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机械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水利机械有了新的发展,水动力方面应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明清时期:出现了技术含量高的机械制造,如郑和所乘宝船是古代最大的远洋船舶,活塞风箱,风箱靠活塞推动和空气压力自动启闭活门,成为金属冶铸的有效的鼓风设备。

近代机械发展时期:近代机械发展这一时期主要开始标志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始中国开始开设机械制造学校,及机械制造工厂。从1840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为近代时期,这期间中国的机械工业逐步由手工业作坊式小生产,向使用动力机器的生产方式转变。到民国时期中国的机械发展又有了新的进展,1931年南京政府开始筹备中央机械厂,其设备状况较强。另外当时中国也能仿制一些进度较高的机器,如自动缫丝机、钨丝拉细机等。

现代机械发展时期: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近三十年来,我国的机械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很快。经过中国不懈的努力,中国机械工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综合实力的制造业,初步确立了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向机械产品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和成套化的趋势发展。在有些方面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就目前而言中国机械科学技术的成就是巨大的,发展速度之快,水平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

二、世界的机械制造业发展出现的特点

(一)从经济上看

世界机械制造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的发展速度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外部元素有着直接关系,并受制于经济周期变动的影响,既表现为对经济周期的敏感性,又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世界性机械制造业突出表现为在大波动中发展,显示其在国民经济尤其是在工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是防止经济“泡沫化”的基础;机械制造业贸易呈现极强的地区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很大的贸易差距,发达国家在机械生产和贸易领域继续其霸主地位。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不仅在于其在本国工业中生产、出口、积累、就业等方面的贡献率均占前列,更在于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技术,是经济结构高级化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产业。

(二)从技术上看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综合自动化常常与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集成制造等概念相联系,它是制造技术、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旨在全面提高制造企的劳动生产率和对市场的响应速度。环境保护的压力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技术化、信息化、绿色化、全球化成为发展的总趋势。

三、机械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机械制造行业的企业管理方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企业组织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多表现在大中型企业,在跨国公司最为明显,这种形式将做为新型企业全球化方式而发展下去。这种变化形式突出表现特点是:大量利用其他国家的生产设施与技术力量,在自己不需要花成本去采购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所有权的条件下,生产出最终产品,并面向全球市场销售。机械制造业公司根据自己生产的产品,首先在全球各地建立所需的零部件加工网络,加工零部件完成以后,公司只负责零件的总装和销售。原材料调配、零部件采购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趋势。机械制造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四种重要趋势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

(1)高新技术与机械制造的融合。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电子控制欲软件技术出现在各行各业当中。在机械制造业领域,高新技术的融入将必然为企业带来核心竞争力。例如,德国格第巴赫机械制造公司主要依靠生产大型玻璃为主的企业,但是目前该公司的软件控制装置、电子机械装置占据了其产值的1/3。

(2)服务性思维对机械制造的要求。人们对产品要求的提高,对生产厂家的生产有了新的要求,已经不再是某以固定的规格,需要根据人们所适合的需求制造适合的产品。因此现在产品的型号在不断增加,正是机械制造服务性思维的体现。

(3)机械制造业的市场扩展。要想扩展企业规模,必须先打开市场大门,产品的销售生产不是闭门造车,现在的市场已经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格局,只有把产品推向国际才能站稳脚跟,使产品面向开放的公共平台和社会资源。

(4)机械制造业更新生产策略。制定新的生产策略,首先要根据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潜力,新的生产策略是为了振兴我国的机械制造业,能够将我国的机械产品大量推向国外市场。为了增加我国机械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必须重新认识机械制造业,认真探讨新世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掌握最新的制造技术特点,不断更新生产策略。

四、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自动化应用

欧洲工业革命以后,一些国家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创新,这些国家在达到高度工业化以后,开始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这对于机械制造业来说,是一次新的机遇,其最关键影响因素的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出现了所谓机电一体化的新概念。出现了一系列新技术如:机床数字控制、计算机数字控制、计算机直接控制、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成组技术、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编制、工业机器人等等新技术。到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生产应用,成为制造业中的重中之重,并且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近年来,FMS技术在世界得到了普遍发展,它应用到机械加工、练造、装配、焊接等多种装备制造工艺中。最初FMS只有在大型跨国企业中使用,主要用于汽车、船舶以及军用设备,现在,这种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普及,服装、食品、家具、药品等多个领域都在使用。FMS同时也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将使设计、制造、管理、供销、财务都用计算机统一管理,实现工厂的全盘计算机管理自动化。如今,柔性制造技术正在向快速可重组制造系统和组态式柔性制造单元两个方向发展。在上述技术领域中。将全球不同位置的所有企业信息融合在一起,形成信息动态联盟,可以根据国际互联网建立的制造资源信息网络平台,在网络上实现资源的调配,产品的经营。

CAD/CAM一体化技术在装备制造中的应用,不仅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而且扩展了产品的设计思维。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产品是否能被大多数人接受,保证产品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前提下减少产品的制作加工成本。在集成制造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装备制造工程,是将设计、工艺准备、加工制造、装配、调试工作从多线衔接作业改成整体一体化作业,使产品的生产周期大大缩减,并降低了生产成本。最近新提出的敏捷制造技术势必将柔性自动化技术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工厂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有机地组织来,融合全球各行各业的资源信息,技术信息,在利用计算机发展技术,实现异地设计与生产,实现产品低成本、高效率、新设计的生产。

参考文献

[1]郭可谦,陆敬严.中国机械史,北京:机械工程师进修大学出版社,1987

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 制造业服务化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076-02

近几年,“互联网+”、“云计算”、“新零售”等概念的到来,带动了传统产业转型,给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巨大活力。特别是“互联网+”趋势发展越来越热,越来越多的行业加入到互联网趋势的大潮中,力图争取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更快的发展速度。于是“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现代服务业”、“互联网+零售业”等新的商业模式不断出现。而事实也证明这些行业联姻互联网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重新定义传统行业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_放30多年来,我国已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却面临制造业规模大而竞争实力不强的客观现实,相比美国和德国而言,我国制造业水平差距还很大。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到一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综合国力。为了强化制造业发展,提升制造业实力,国务院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宏伟计划蓝图,提出了制造业强国建设三个十年“三步走”的战略,希望通过对标德国、法国等制造业强国,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实力,实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的发展目标。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服务化趋势,从原有的单纯注重生产产品数量与成本,逐渐转向“产品―服务”的组合,从产品品质质量提升和产品服务质量改善两个方面入手,注重用户体验和满意度水平。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之下,做好制造业的服务化与互联网的交集越来越多。合理利用“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成为一种可能,也称为一种必然要求。由此,以互联网在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中的影响为题,探讨互联网对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的影响,并提出更好利用互联网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的政策建议。

一、互联网对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与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看似两个独立的命题,看似相关性不大,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制造业服务化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包括新技术研发、市场调研和广告、物流、技术支持、零部件供应、信息咨询等方面;另一个是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包括销售服务、维修保养等方面。互联网对这两个方面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一)互联网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诸多便利

“互利网+”趋势之下,万物互联,利用互联网将千家万户紧密链接在一起,利用互联网将与人相关的各种资源联系在一起,利用互联网将各种要素组合联系在一起。诸多的联系便于解决原有信息不同、资源不通、要素不通等诸多问题,将买者和卖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信息的掌握者和信息的短缺者联系在一起。通过多元化的沟通、便利化的磋商、可视化的交流,传统产业通过拥抱互联网,搭建了一种新的商业渠道,强化一种新的连接,争取到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也是如此,互联网通过发挥自身的连接优势,将庞大的用户群体连接在一起,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诸多的便利和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互联网为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发展平台和渠道

制造业从本质上讲是以生产产品为主的,其优势在于利用先进的制作工艺,为用户提供标准化的产品,解决用户对于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但是制造业要求的是批量化和标准化、规模化,这样的背景下,制造业能够为产品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能够提升产品品质和效率,但是在服务化和用户体验上却相对不擅长。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仅仅要求产品质量好,对于产品的个性化和产品的多元化、精细化需求越来越重视。而做好用户体验,解决好多元化的需要,都需要制造企业具备相应的平台支撑。对制造企业而言,利用传统渠道,自身单独建立系统面临着不小的困难,但这一困难可借助于现有的互联网平台和渠道得以有效化解。

(三)互联网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原有的制造业企业生产产品之后多采用供应线下商城销售,这种渠道整体利润率低,而且易受销售渠道商的影响,具有诸多不利因素。一些制造业企业逐渐开始采用自建销售门店的方式开始合作,但是这种渠道需要建立相应物流体系、建立庞大的人员队伍,成本较高。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将一些经营方式转化为一种网络化的店铺,店铺直接与用户沟通,有效解决用户需求,并利用现代的快递物流系统和配套的售后服务有效整合资源,做好用户体验和服务工作。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中,一些制造企业在互联网平台建立品牌专卖店,开辟互联网窗口,利用互联网方式解决产品销路,更好的为用户服务,解决用户服务化趋势的便利。例如2017年1月,美的集团与京东集团签署一份2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制造业企业美的利用互联网电商京东商城平台、京东物流体系、京东售后服务体系,解决产品销路问题,也能提品的服务解决方案,从而做到双赢。

此外,利用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还能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提高产品和服务整体的水平和质量。

二、利用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的对策建议

互联网的合理利用能够给制造业服务化提供各种可能和依据,但是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如果利用不合理,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为了更好地切入互联网服务化趋势,需要把握正确的方式和方法。

(一)找准制造业服务化与互联网的切合点和定位

制造业服务化是当前制造业发展的新的方向,拥抱互联网为制造业的服务化方向提供了诸多发展机会,但是制造业拥抱互联网毕竟属于相对新的形式,发展中切入口不明确、定位不清晰容易导致各种不良影响。找准制造业服务化与互联网的切合点和定位是十分重要的,有必要将制造业制造优秀产品与互联网的庞大客户群体和渠道有机结合,将互联网作为制造业服务化的窗口和渠道,作为制造业服务化的延伸和扩展。相对的分工是利用制造业的功能,深度做好制造的产品,提供优质的产品、提供更为便利的生活工具,让消费者享受工业带来的便利;利用互联网的链接功能,整合资源,将产品更快地送到客户手中,将售后服务更好地为客户解决问题,将物流、客户、服务等有机整合,从而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各种可能的便利。明确各自的优势和结合点,找准各自定位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利用优势,将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更好发展,推动制造业实力更强。

(二)利用互联网的品质方式严格把控制造业服务化水平

制造业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和制造更为便利的产品,让用户享受工业化带来的便利。在互联网时代,提供多样化产品的同时,更加严格做好产品,在产品质量和产品的品质上下功夫,才有可能在新的发展中,找准趋势,推动产品和产业的发展。制造业服务化要想更好地扩展,发展得更远,基础还在于产品,没有产品端质量的改善,没有产品端效率的提高,制造业服务化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应该仿效德国工业4.0等,深度钻研,研究制造好的产品、令人惊艳的产品,才有立足的基本底气。互网虽然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了窗口和平台,但是互联网毕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何在互利网发展中严格把控商品质量问题,是核心所在。所以,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利用互联网平台应该以商品品质为基准,任何时候不放松对于品质的追求和保证,这样才是正路。

(三)利用互联网提供制造业产品的定制化、个性化服务

互联网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了窗口和渠道,使得用户能够直接和企业进行沟通,在这种“多对一”的发展逻辑之下,利用互联网的趋势能够有效做好服务端的工作。制造业服务化的核心在于“产品―服务”,在保证产品端基础上,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成为企业赢得客户的必然要求,而提供这种优质服务正是互联网端口的优势所在。当前,消费者对于产品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产品个性化和定制化需要日益迫切,制造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渠道为用户提供可行的、优化的产品综合服务方案,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获得更好的满意度和好评。制造业企业在利用互联网渠道为用户提品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售前需求订制系统和售后产品评价系统,获取市场热点需求,定制个性化的产品,完美改善产品品质,更有利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的趋势发展,提高制造业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

三、小结

未来的时代,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必然将更加紧密地与互联网相互融合,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并且可以预见,两者的相互结合还可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发展出更多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柏林.现代制造发展的新趋势:制造业服务化[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7(1)

[2] 郭腾飞.制造业服务化理论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6(1)

[3] 范二平,于华.世界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对我省的启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

[4] 周大鹏.制造业服务化演化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J].商业研究,2013(1)

[5] 朱荪远.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模式和趋势[J].竞争情报,2015(3)

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4

【关键词】非煤制造企业;煤矿机械;发展趋势

1、前言

煤矿机械发展趋势和科学技术相关系,比如涉及到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及管理科学等多个学科。但是煤矿机械所应用环境比较差,而且产品技术较高。从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现状来看,国内产品性能与可靠性还不能够满足大型高效高产企业需求,因此几乎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因此,探究煤矿机械的发展以及非煤制造企业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2、煤矿机械的发展趋势

一直以来提升煤炭产量都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所需,因此快速实现现代化煤炭是社会发展需求,而也只有具备现代化与智能化的机械,才能够实现现代化煤炭。所以煤矿机械怎样发展成为了试管煤炭企业兴盛的重点,总体来看,煤矿机械要朝在如下几个方面发展。

1)应用灵活化;煤矿机械发展必须要朝着灵活化发展,也就是机械设备具备较强的适应性,一台设备能够适应各种比较复杂地质条件与矿井条件,一旦煤矿机械实现了灵活化,就能够将条件较差的煤炭中挖掘出极大潜力,进而有效提升整个煤矿企业生产能力。

2)功能综合化;煤矿机械要朝着功能综合化发展,也就是一台设备就能够具备多种功能。比如煤矿所用电钻不但能够钻洞,还能够具备凿岩机械的功能,单体液体支柱和顶梁功能综合化等。只有实现了煤矿机械功能综合化,才有效节约人力资源,提升设备利用效率,极大发挥着煤矿机械的生产能力。

3)设备国产化;经过十几年发展煤矿机械,我国煤矿机械确实有了较大进展,各种常用设备也基本上走向现代化。但是对于一些大能力、高精度及高技术机械设备依然不能够国产化,严重制约着煤矿机械发展。所以实现设备国产化,是煤矿机械发展的趋势之一。而且煤矿机械在发展中还应该和煤矿生产实况有机结合,设计煤矿机械上要注重人性化及环保节能型,以及可持续使用等各个方面需求,依据实况及时调整煤矿机械发展方向,进而才能够实现各种不同需求。

4)具备现代化与智能化;随着社会科技不断发展,各个行业都在朝着智能化与现代化发展,因此煤炭机械自然也是一样,也会随着时代潮流朝着智能化与现代化方向发展,有效解决煤炭行业发展所遇到的瓶颈问题。

3、非煤制造企业的之对策

3.1 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非煤制造企业发展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从其现状中来看还存在各种不足之处,具体有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1)是技术性比较缺乏,研发的能力不高;在许多非煤制造企业之中,开发高素质产品人才极难引进,而现有技术人才在种种因素影响下根本不能够发挥潜在才能。

2)是管理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企业的战略决策、新产品的研发与营销以及人才资源的管理,产品认证管理以及质量体系等各个方面都还没有形成系统,也不够完善。

3)就是没有真确人士到品牌,自然也就不能够全面发挥品牌的真正作用。

4)对市场需求了解不深入,根本没有有针对性制定出应对市场变化的措施。

因为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所以非煤制造企业就必须要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就是要避免出现急于求成心理,这种心理大都出现在认识到危机及面临突围时罪依犯下的错。具体表现为一些人制定目标时脱离实际,有病就乱投医,而做出的决策也缺少支撑。其二要寻找有效的合资,从各种实践发现这种做法极难成功;其三固化思维,一些非煤制造人员常常把已经成型的煤炭生产思维模式引入进去,带入到非煤制造中去,这种行为和非煤制造企业进入市场要求不相符;其四在制定战略决策上也脱离实际,缺乏了科学性。

3.2 应对策略

非煤制造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要从存在问题基础上探析应对策略,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与完善。

1)增强产品技术含量;首先要增强认识产品技术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产品而言竞争核心就是技术,一旦脱离了技术产品是绝对的难以生存;其二就是要大力发展技术人员积极性;只有重视了技术人员作用才能够创造出技术创新氛围,进而形成新产品知识产权。其三对考核指标内容进行调整,要把科技人员、研发指标等列入到考核之中。其四要吸收与引进新技术,模仿别人技术时还要吸收与创新,这应该算是非煤制造企业的一条发展捷径。其五要和大企业通力合作,尽可能承包零部件的开发项目,比如和输送机厂家合作,开发出快速自移机尾等;其六要购买一些实用专利技术,因缺少研发能力最还是购买一些专利技术,这样就能够极短时间内增强产品技术含量。

2)分工合作发展;要和其他企业形成战略技术联盟,形成产业集群,将企业的分工更细,共同分享信息、人才、技术以及政策等各种资源,进而形成一定规模的经济,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竞争能力。

3)科学定位;对于非制造企业而言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找准增自己位置,拓展市场空间。要依据市场区域或者层次差异,找出品牌市场中非重点层次或者非重点区域,用来确定非煤制造企业发展机会,同时还要给产品、价格以及服务定位,这样才能够以绝对优势抢占市场,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结束语

总之,要通过煤矿机械的发展趋势清楚意识到今后路子,这样才不至于出现迷乱现象。而非制造企业目前还存在各种困境之中,必须要采用多种方式与渠道,制定出合理的应对对策,才能够实现突破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从陆.矿山机械风险评价与安全策略研究[J].标准应用.2008.15(7):40-42.

[2]赵月罗,高志强,卢兰萍等.矿山机械设备选型的灰色分析方法[J].煤矿机械.2010.27(8):66- 68.

[3]成东艳.拓展环境监测领域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3):116.

[4]张润连.计算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9.4(7):29- 31.

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5

关键词 机械工业 绿色设计 绿色制造 绿色壁垒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进程,在机械制造业,除了面临着产品质量和成本等方面的竞争外,如何突破绿色壁垒是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我国的机械加工过程中,绿色设计、绿色制造以及报废处理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企业的足够重视,许多企业仍然走的是粗放型老路子(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只注重产品的质量、成本、效益,而忽略了加工、使用、产品报废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即环境成本)。

近年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关于环境管理的140000系列标准后,推动了绿色制造研究的发展。绿色制造研究的强大浪潮,正在全球兴起,那么我们国内企业的设计、制造也应该紧跟步伐,合理利用资源、能源,进行清洁化生产,减轻环境的污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加强环境保护、拯救地球、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如今,“绿色设计”、“绿色制造”、“清洁化生产”等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涌现。其中绿色设计与制造是“清洁化生产”出“绿色产品”的设计手段。

1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问题的提出

据统计,造成环境污染的排放物有70%以上来自制造业,它们每年约产生出55亿吨无害废物和7亿吨有害废物。在过去,更多的把保护环境的重点放在了污染物的“末端治理”上,而忽略了污染物的全过程控制和预防上。要想彻底解决对环境污染问题,必须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具体到制造业,就是要求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材料、能源,减少有害废物的排放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产品设计的思想也日益受到重视。

绿色设计与机械制造是近几年提出的新概念,其深刻的内涵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综合现有文献的观点和学者们所作的研究,将绿色制造定义为: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效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2绿色设计与制造的结构体系

在实施绿色制造过程中,绿色设计是关键,它决定了产品生命周期的80%~90%消耗。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及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各有关设计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减到最小。绿色设计又称为面向环境的设计(Design For Environment, DFE)。绿色产品设计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绿色材料及其选择。绿色材料是指在满足一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环境兼容性的材料。绿色材料在制备、使用以及用后处置等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具有最大的资源利用率和最小的环境影响。绿色材料选择的三个原则:A优先选用可再生材料,尽量选用回收材料。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B尽量选用低能耗、少污染的材料;C尽量选择环境兼容性好的材料及零部件,避免选用有毒、有害和有辐射特性的材料。所用材料应易于再利用、回收、再制造或易于降解。

3绿色制造的发展趋势

将来绿色设计和制造的特点将趋向于全球化、社会化、集成化、并行化、智能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未来可能的研究方法有:(1)模块化设计;(2)神经网络和模糊数学的应用;(3)公理化设计;(4)虚拟拆卸。

人们提出了绿色设计发展体系,其中关键是绿色产品设计评价体系的完善,对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报废整个生命周期中每一个环节对环境影响作出评价,并且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集成环境下建立绿色产品的评价体系。同时,要研究开发先进制造技术,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先进制造模式,大力开发低污染、低能耗、无公害的生产工艺与最终产品。研究开发适合绿色设计和制造需要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例如,材料数据库、制造数据库、LCA数据库及各种知识库,开发绿色产品设计和实施绿色制造的支撑软件。

WTO规则中的“绿色壁垒”虽有一些大国为限制发展中国家贸易借口的因素,但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我国的机械行业要在世界贸易中站住脚,“绿色”水平的高低至关重要。因此,能否在绿色设计与制造方面有所作为,不再是一个间接的或长远的效益问题,而是一个直接的效益问题。

4结语

必须加强对企业的“绿色”教育,完善政府部门对企业绿色制造的监督机制,加强立法和行政规定以及相关的经济政策。建立较为系统的绿色制造理论和方法体系,促进和指导绿色设计和制造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宏菊,杜江,李成刚.绿色设计方法――设计领域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环境科学,1999 (1).

[2] 张丰.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1999(4).

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6

1.前言 

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世界的制造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我国在家电等若干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还不是制造强国。本文仅就机械制造企业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和技术发展趋势作一些研究,供机械制造企业制定信息化方案时参考。 

2.机械制造企业目前管理中存在问题 

中国机械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国外的技术、资金、产品大量涌入中国,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局面。竞争要求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质量高、价格低、交货及时、服务好。这些市场竞争的武器与企业管理的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密切相关。然而中国企业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由于受到30-40年计划经济的影响,上述竞争武器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1)生产计划控制的模式落后 

尚未实施ERP的机械制造企业几乎100%采用台套计划的方式。即以产品最长生产周期作为构成产品各种物料的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过分夸大的提前期是造成库存和在制品储备高,流动资金占用大的根本原因。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脱节,零件成套水平差,不能准时交货。或者用高储备来保交货期。距离现代管理方法物料需求计划MRP、准时生产JIT、供应商管库房VMI、同步生产相差甚远。 

(2)企业应变能力差 

今天的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按订单装配MTO,按订单制造MTO,按订单设计MTD,大规模定制MC。品种规格繁多,生产、采购异常复杂。从客户—销售—设计—生产—采购—财务—成本,需要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才能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适应千变万化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 

(3)成本计算不准确,成本控制差 

人工成本核算一般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大量成本数据采集是人工归集的,数据准确性很差,使得成本计算不准确。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成本控制差。 

(4)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 

制造业产、供、销、人、财、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之间存在大量信息交换。然而人工管理信息分散、缺乏完善的基础数据,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大大影响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5)科层式的组织机构而不是面向业务流程的扁平化的组织,一般业务流程不合理,业务流程的管理和控制不规范,随意性大。 

(6)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式化的管理,管理的优劣因人而异。尽管通过ISO9000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文件,执行的效果可因企业和管理者而异。 

(7)管理工具落后,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或微机单项管理的阶段。有的企业也建立了全厂的计算机网络,但应用仍是分散的,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8)现代化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差。例如:敏捷制造AM、虚拟制造VM、准时生产JIT、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电子商务EC、企业资源计划ERP等。 

3.用信息技术提高机械制业管理水平 

上述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刻不容缓任务。所以建立联接厂内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选择先进、成熟、适合企业管理需求的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电子商务EC等软件系统,通过管理咨询和业务流程重组,优化设计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应用上述软件系统,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以克服目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是企业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做出的必然选择。系统建设的目标是: 

(1)建成一个覆盖全公司的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的高度统一与并行运作,并通过Intranet、Internet 实现企业内、外部充分的信息交流及企业与外界的联系,形成有效的敏捷供需链系统。 

(2) 采用先进的生产计划控制方法。打破台套计划的方式,按各种物料的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编制物料需求计划。建立一个有效、灵活的由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的三级计划所组成的生产计划管理体系,最大限度的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采购周期、准时交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和成本,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有条件的企业推行准时生产JIT、供应商管库房VMI、同步生产等先进管理方法。 

(3)实现全公司基础数据(如物料数据、产品结构数据、产品设计工艺数据、生产能力数据等)统一生成、统一维护和统一管理,供经授权的各相关部门使用,真正做到数出一家、数据共享,避免冗余。通过ERP系统的建立和实施进一步理顺企业的管理程序,做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4)针对目前各管理部门中信息分割的情况,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动态信息反馈和监控体系,实现对每项任务从合同签订、设计、生产、采购、成本核算到成品发货全过程的动态跟踪,使每项任务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 

(5)加强财务管理和健全成本核算功能。真正建立起二级成本核算体系,采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较为准确地核算出零部件成本和产品成本,为销售报价和财务核算提供可靠依据。进行成本分析,找出降低成本的因素,有效降低成本。 

(6)使用计算机加强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充分利用质量检测数据,利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的统计和分析。有力地监督和提高质量水平。 

(7)通过计算机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将广大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机会学习管理理论和提高管理技能,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4.中国机械制造业管理的特点 

机械制造业与其它制造业的管理具有共性也有个性;机械制造业本身随着生产类型,生产批量,生产组织方式不同其管理方法存在差异;中国的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企业文化、法律、制度的不同也有其特殊性。下面就这些特点加以论述: 

(1)机械制造业是典型的离散制造业,其管理软件根据企业的生产类型,生产批量,生产组织方式不同,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下图列出生产类型的划分: 

这些制造类型的特征: 

离散制造——不同的物料经过非连续的移动,通过不同路径,生产出不同的物料和产品。如汽车、机床、飞机、计算机、家电等。 

流程工业——物料经过混合、分离、成型或者化学反应,物料大多连续地通过相同路径,生产出有价值的产品。它又分为连续生产、批量生产和混合制造几种类型。在管理上要求配方管理、副产品、联产品、多种计量单位,同一物品多个质量等级、批号跟踪、保质期等特点,一般用专业流程工业软件。 

单件生产——产品按订单设计、按客户需求生产,产品很复杂。产品生产周期一般都很长。有时一个合同按部件多次交货。如三大动力厂(大电机、汽轮机、锅炉)重型机械、造船等。生产组织按工艺划分,设备是通用的。生产管理中除应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整套方法外,需增加网络计划(项目管理),关键资源排序。这里CRM就并不重要。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产品是标准的或选配的。需求可以是预测,或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装配。生产组织按工艺特征分车间、工段、班组,如铸、锻、铆、焊、车、铣、刨、磨、装配等。生产计划的特征是典型的MRPII加配置控制。他们也需要CRM,SCM等。 

大批量生产——产品是标准或少数选配。需求主要靠预测,也考虑订单。生产设备是以物料(零件、部件)为对象组成一条条流水生产线。生产计划的特征是将传统MRPII与JIT混合制造,中长期计划和批量生产的零件采用物料需求计划MRP,执行计划采用JIT、看板(电子看板)、反冲库存、条码物料跟踪等计划。CRM,电子商务就很重要。 

大规模定制——将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满足不同客户个性需求和大批量生产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的优势相结合。生产组织仍是流水线,但产品配置是多种多样。在生产计划控制方面它需要结合MRP、JIT、配置控制等综合应用。是前两种的混合制造模式。 

所以,企业生产类型不同,在选择ERP软件时要按这些不同的管理特征去寻找满足企业需求的软件。你是个年产10万辆汽车的生产厂,软件中没有JIT我看就不合适。你是个重型机械厂,他产品中没有项目管理,关主件质量跟踪,我看也不行。另外,不同的企业管理的重点也不尽相同,有的企业销售非常复杂,但生产简单。有的采购和生产制造非常复杂,但一年只有几个合同,销售管理并不重要。所以,一定要辩证施治、对症下药。 

(2)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西方ERP系统在中国的应用问题。 

西方以“法”为重心的管理模式,所以西方ERP系统是根据以法为重的企业文化、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税收政策、设计开发的;比较重时间进度,重计划,以保证交货期为目标,以时间计划为主线,以标准化为基础,强调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物料按正确的量送到正确的地方。软件功能和逻辑符合所在国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税收政策。人们严格遵守合约,重计划、守纪律。 应当说,ERP较好地解决了发达国家的制造企业的集成化管理问题。 

东方以“情”为特质的管理哲理,这种管理由于偏重于人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却忽略制度效应和条例管理,从而表现出在强调人事关系方面理性精神表现得充分,而在强调任务和规则方面,理性精神表现得不充分。因此,法规制度的不严,人事关系过多,理性精神不足,正是中国式管理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其在管理上的表现,就是较多考虑“后果”。所谓的“主人翁”精神,否认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注重自己行为的价值标准,他们重承诺,轻合约;重调度,轻计划;重情感,轻制度;随意性强,守时性差。所以西方ERP在中国的应用必须注重对人的价值观的管理。所以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全面进行企业绩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3)ERP这个现代制造业的管理工具,它有其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两个方面。就其自然属性而言,中外企业没有多大差别。它们都追求最大限度的缩短生产制造周期,降低成本,降低库存,准时交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因此ERP的普遍原理是中外适用的。但就其社会属性而言,企业管理受国家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税收政策、市场环境的影响。因此ERP一定要考虑国情化。例如,ERP中的财务软件,它必须符合中国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电算化的要求。在现阶段还要处理“三角债”;以物易物的“磨帐”处理;在成本核算中保留计划价逐步接转,差异分摊的方法;既有财务应收帐,还要记录销售应收帐;双重工时定额等。 

(4)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是最复杂的。机械制造业由于物料品种规格多,生产不连续,生产制造过程复杂,所以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比其他制造业复杂。另外,中国机械制造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组织模式,专业化分工没有像国外那样细,中国企业内部的管理相对国外要复杂,所以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是最复杂的。 

5.械械制造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断涌现,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作为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工具---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和发展。下面我们从管理思想、系统性能和软件开发平台三个方面讲述其发展趋势。 

(1)管理思想的发展 

1.在网络系统支持下,新的ERP系统将给世界带入这样一种境界:消费者或客户通过互联网络在电子商场了解产品性能、价格,通过电子商务给生产厂商下达订单;生产者通过ERP系统下达物料采购和生产制造指令,通过电子商务完成物料采购、支付活动;经过生产制造,最后将商品按时送交用户,在网上完成交易和结算。它使供应商、生产者、分销商、客户,通过供应链紧密集成,物料不间断的流动,达到减少库存,最大限度减少经营成本,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所以供应链管理SCM,电子商务EC将必不可少。 

2.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制造商要从过去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客户关系管理CRM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客户视角,赋予企业更完善的与客户交流的能力,是一种最大化客户收益率的方法。它在充分了解客户的特殊需求基础上,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提高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使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系统,使企业在客户服务、市场竞争、销售及支持方面形成彼此协调的全新的关系。CRM既是技术,又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哲理和机制。 

3.支持敏捷制造和虚拟制造。敏捷制造是使企业具有卓越的自适应能力,在多变的环境中占据竞争主导地位的总体战略。在经营管理范畴中其实现的技术手段包括:准时生产JIT,精良生产LP,并行工程CE,业务流程再造BPR,虚拟制造VM等。通过快速建模工具和参考模型库,加快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采用基于浏览器/服务的体系结构和软构件技术,通过标准虚拟专用网VPN技术,完全可以构建虚拟制造的环境,支持虚拟企业和虚拟制造的管理需求。 

4.企业绩效管理EPM(Enterprise Performance Management)。EPM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设置各个部门的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层层分解为每个员工的目标,通过ERP系统采集其执行情况,并与分配的目标进行比较,以确定员工的报酬和奖励。并对整个公司、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进行分析。EPM包括计划、管理和分析的全过程。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促成公司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的绩效。 

5.ERP要走专业化的道路。鉴于不同行业在管理细节上存在较大差异,需要针对不同的行业特点、运作机理,设置相应的业务流程、搭建相应的组织结构并设计相应的软件架构去实现。不能指望用一个通用解决方案去适用所有行业,特别是在涉及到生产、销售、采购和成本这样的企业业务细节时,必须拥有专注于某一行业的方案才能有效解决不同应用环境的信息化问题。另外专业化的ERP软件产品其开发周期短、升级换代快、实施容易、成本低等特点。 

(2)系统性能的要求 

1.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ERP系统需要发展商务过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和工作流管理,支持业务流程重组和企业动态建模。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实现功能可裁剪、系统可配置、流程可重构、过程可管理。 

2.为了使广大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广大员工进入应用系统,ERP系统必须提供对内对外的可集成性和灵活性。对内ERP系统要与CIMS、OA、立体仓库、条形码,数据挖掘等系统紧密集成。对外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的异构系统集成,充分实现信息共享;支持移动办公和无线接入。 

3.支持集团公司业务。支持多公司、多组织,跨地域的商业运作模式。 

(3)软件开发平台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管理功能和系统性能的要求,ERP软件开发平台必须采用以下技术:1. 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多层体系结构。为了使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操作数据成为可能,大大拓展客户范围,将客户扩展到整个Internet网络上,采用J2EE或.NET开发平台,实现客户端的浏览器层、Web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层的多层体系结构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实现模块之间的互通、互操作,管理构件的搭建与跨环境的部署和管理,都需要中间件的支撑。 

2.了使ERP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可集成性、互操作性,必须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开发语言、开发工具、通信协议和数据库系统。使应用软件真正做到独立于操作系统(NT,UNIX,Linux),独立于数据库(ORACLE,SQL SERVER,Sybase,DB2)自然也独立于硬件平台。 

3.了实现系统可配置、流程可重构,软件开发要采用软构件技术。 

4.支持分布式应用系统。新一代的管理软件系统是超大规模的,也可根据需要剪裁成中小型应用系统。它将不再是集中在同一局域网络服务器上的系统,因此支持分布式应用和分布式数据库是未来管理软件的一个特征。 

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7

    关键词: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中间业务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11-0038-03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

    一、股份制改造对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股份制改造促进商业银行内部资源配置发生变化

    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涉及人、财、物、组织机构等方面的全面重组与再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作为一个成熟的现代商业银行,在其内部资源配置方面,首先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其次是兼顾各项业务发展的平衡;然后才是其他的一些要求。中间业务作为一种风险低、收益高,且属于我国商业银行诸多业务中的“短板”。股改后的银行必然会在其“短板”业务上有所改进,从而促使其内部资源配置发生变化。据对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焦作分行的调查,目前,建设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三步走”战略已基本结束。在中间业务发展上,传统银行经营理论正逐步向现代银行经营理念转变,现代经营观念趋于成熟,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进行了准确定位,在经营战略上把中间业务作为银行三大支柱之一进行大力发展。在机构设置方面,目前建设银行已专门成立了中间业务发展部,具体负责统一的业务规划、业务指导和有效协调。同时,中间业务在人员配备、经费开支、收入分配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自主性,拥有中间业务职能的诸部门在中间业务管理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整体功效得到较大发挥。

    (二)股份制改造使商业银行利益诉求发生变化

    在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之前,各金融机构为追求短期经营业绩,普遍把中间业务作为吸收存款和争揽客户的一种手段,许多中间业务诸如工资、信息咨询、上门收款、零残币兑换等业务成为银行的无偿服务。就连国际上通行的信用卡收取年费的规定,许多商业银行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各种技术性操作手段给免除了。这种现象随着银行业股份制改造的深入进行正在逐步打破。信用卡收取年费、小额存款收取管理费、工资收取单位费用、零残币兑换收费等中间业务已在部分商业银行进行,其他商业银行也在跟进过程中,并且各行在中间业务收费上表现出了意志绝对的统一。尽管部分收费单位和个人对中间业务收费表示一定的反对与抵触,但在商业银行股改利益诉求压力下,正在渐次妥协。如,建设银行代收电力公司和水务公司的电费、水费,前些年代收该两种费建行都作为吸收银行存款的一种手段。

    (三)业务创新少,品种单一,实用性不强的状况正在改变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无论是品种,还是实用性方面都较之前有了较大的改变。在品种上,目前国内银行业中间业务品种已达200余种。在一些传统的银行卡业务、结算业务、一般性收付业务上,扩大了业务面和增加技术支持。在技术含量高、盈利较大的诸如咨询业务、现金管理、风险管理、投资银行业务等方面,商业银行针对市场客户细分人群加强了市场开发和营销。其他如信托租赁、信用证、各类担保、投资承诺、外汇买卖及金融衍生等外汇业务也根据地域不同适当推出。尤其是近两年,各银行业机构普遍加大了证券、基金、保险等业务的创新与推广。在营销手段方面,目前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时充分发挥全员营销的作用,基层行多数能主动地把中间业务推广到市场中去。另外,我国多年来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等市场中间业务也相应地推出货币市场投资基金、外汇理财等产品。

    (四)股份制改革带来了观念和经营理念的嬗变,给各项中间业务的发展带来的历史性变化

    目前,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经营机制和经营理念上的问题。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可以通过制度性调整强行促使经营机制内生。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不仅是要解决外在的体制问题,更关键的是促进内在经营理念的嬗变。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通过统筹局部与全局,速度、质量与效益,资产、负债与中间业务,业务发展与队伍建设之间的关系,转变观念和对现代商业银行的认识,从而全面提升经营理念。

    从焦作市近年来中间业务发展情况来看,也从实证方面体现到了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对中间业务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为:

    1.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呈现出快速的增长态势(如图一)。2003年,焦作市商业银行本外币中间业务收入为2614.33万元,增长3.7%。进入股份制改革后,焦作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增速加快,2004年、2005年本外币当年增幅分别达到86.64%、20.79%。增长速度分别高于2003年近80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

    2.股份制银行改革进展不同体现在中间业务发展的不同(如图二)。建设银行是2003年以来在焦作市诸多金融机构中中间业务增长速度最快的银行(其图形变化最陡),其中间业务收入总量也由原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排名第三增长到第一。建设银行2004年、2005年中间业务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50.20%和38.77%,分别高于全金融机构当年增速63.56和17.98个百分点。反观地方性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2002年以来,尽管中间业务总量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其增长速度要明显低于原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增长速度。

    3.中间业务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2005年焦作市中间业务收入结构如图三)

    如图三所示,随着股份制改造而形成的产品结构丰富、新增业务收入增加等原因,焦作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结构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尽管支付结算业务收入仍居各项中间业务收入中的“龙头”地位,但银行卡业务、业务等中间业务收入快速上升。与2002年比较,2005年焦作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中结算类收入占比下降了19个百分点,而银行卡收入上升了19.32个百分点。正逐步形成以结算收入、银行卡收入、收入“三足鼎立”局面。同时,担保、融资顾问、托管等新兴中间业务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二、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中间业务发展的趋势与研判

    目前,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大势已不可逆转。根据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协议,到2006年底我国将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金融机构将享受与中资金融机构同等的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在公平、对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推进加快,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以其风险小、收益高、创新潜力大的特点逐步成为银行业竞争的新领域,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进一步拓宽商业银行盈利渠道,降低经营风险,增强综合竞争能力,是我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革后的重要利润增长源。我们从商业银行股改后可能遇到的利益增长因素和削减因素两方面入手,分析股改后短期内及长期发展趋势,并综合得出一个基本性的判断。

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8

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管理问题对策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机械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国外的技术、资金、产品大量涌入中国,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来自国内外激烈的竞争。竞争要求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质量高、价格低、交货及时、服务好。

一、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生产计划控制的模式落后。这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机械制造企业计划的方式。销售计划与生产计划、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脱节,零件标准化水平差,产品成套水平低,服务定制水平弱,适应千变万化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有待提高。

2、成本计算不准确,成本控制差。人工成本核算一般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大量成本数据采集是人工归集的,数据准确性很差,使得成本计算不准确,有些企业的有些产品甚至生产了很多年都没有一个人说得清产品的成本究竟是多少。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成本控制差。

3、多层式的组织机构和一般业务流程不合理,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制造业产、供、销、人、财、物之间存在大量信息交换,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式化的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文件和管理制度,执行的效果却因企业和管理者而异,执行力非常差。

二、加强机械制造企业管理对策

1、创新管理思想

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 单纯生产观点严格束缚着人们的管理思想, 致使一些制造企业相关人员至今仍不能顺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经营思想僵化, 重干轻管。为适应市场经济客观需要, 制造企业应树立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强化效益意识和质量意识。效益与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没有效益与质量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 也就没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的质量, 制造企业必须做到:坚持将市场意识与效益质量意识高度统一起来, 并且将市场意识融入效益质量意识之中,靠过硬的质量去开拓市场、管好现场。坚持将社会责任与企业利益高度统一起来, 以社会责任为重, 使企业利益服从于社会责任, 始终将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 常抓不懈。坚持将企业质量标准与行业标准高度统一起来, 做到企业标准高于行业标准, 用实实在在的制度和规范确保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

2、更新机械数据与设备

在现代社会, 技术是具有高度可用的企业资源, 是科学管理的依据。在制造行业中, 与机械设备有关的数据。问题、方法、效果的信息是大量存在的, 涉及面也是非常的广泛,相互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这就要求在设备购置之前就要对该设备的有关运行过程和历史数据, 进行计划的系统的处理。在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中要广泛的收集机械设备,使用的技术鉴定参数及国内外设备市场信息、设备价格、有关科研成果、设备的利用率故障率维修费用、耗材情况、零配件供应情况、供货渠道等。建立起合理详实的机械设备前期信息反馈系统, 并及时向决策层正确的信息, 减少投资的盲目性, 将投资的目标锁定那些生产上适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机械设备。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机械技术更新的步伐越来越快, 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由于一般单位的旧机械拥有量较大, 而资金又有限, 所以不可能把旧机械都淘汰。为解决这一矛盾, 可以局部更新进行技术改造, 给旧设备换上新部件、新装备、新附件, 例如对传统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可以改善现有设备的技术性能, 增添部分新功能,使之达到和局部达到新设备水平, 扩大设备的生产能力。

3、强化成本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规范, 制造企业如果没有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 要想实现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的财务目标是极其困难的。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 的前提下, 已经给整个制造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由于机械制造成本核算内容复杂, 周期长, 所以要求我们必须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当前, 诸多制造企业大都采用责任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要作好责任目标成本的分解、实际成本数据的归集、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的跟踪对比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作好合同成本、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预算成本就是将投标报价时产品估价单中的各项单价换成企业内部价格, 从而以此指导生产活动。这就要求在编制预算时注意充分了解投标报价过程, 分析哪些方面已经在报价时考虑了降本措施, 哪些尚有降本空间; 必须研究合同条件和生产条件; 必须以最经济合理的生产方案和降本措施为依据; 必须以企业内部价格、市场价格为依据来计算成本, 不能简单地为了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而盲目承接超出自身成本控制能力的工程, 更不能只知道埋头干活、不进行成本分析和指标分解。同时要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 实行成本倒算, 所下达的指标必须在相应各层次可控制的范围, 各层次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指标下达后, 应赋予各级成本中心充分的权利, 上级对其正常管理工作不应干涉, 以保证各级成本中心能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对各级成本中心的奖罚比例政策, 要掌握在确实足以调动管理者积极性的程度, 起到奖优罚劣、多劳多得、职工与企业双赢的作用。

4、深化质量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相关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满足人们与企业的高标准生产与消费需求, 制造企业必须强化产品形成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确保高质量产品的实现。首先抓质量目标管理。以调查、制订、实施和总结为质量目标的控制过程, 是将质量管理活动、质量目标按质量体系要素及专业保障系统进行纵横分配, 做到人人职责明确、目标清楚, 并进行定期考核、督促落实。其次是抓监督保障。从质量体系和产品生产过程两个方面, 加强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的评审, 定期实施质量体系内审和年度管理评审, 注重质量管理的实效性和实施过程的有效性; 加强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提高质量体系的整体运行水平; 严格把好产品质量监督关, 对产品形成全过程的各道工序、各个操作过程进行监控, 以免不合格的产品进入下道工序。还要抓动态管理, 尤其是各个生产要素的动态管理。严把生产要素的验收关、使用关和评定关, 以劳动力的控制为重点, 按生产的工艺流程设置工作岗位,并对各个工作岗位提出明确的要求,做到进场考核不合格的生产人员坚决不收, 使用中技能未达到要求或责任心不强的工作人员清理出场, 评定后有不足而未加以改进的清理出场, 进行制造质量的动态管理。

5、提高人员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生活目标、生活方式日益个性化发展。同时一个产品从投料到成品出厂, 要经过多重环节和多道工序, 需要有多层次和不同岗位的人员共同参与实施才能完成。因此, 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全方位、多层次性。为此我们要加强人才的知识更新和培养, 一方面要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另一方面要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 鼓励员工去分析新情况, 研究新问题, 接受新思想、新技术, 并创造性地运用于生产和经营管理实践之中。通过每个员工的发展来提高生产率, 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 最终达到企业发展目标的圆满实现。不过在人力资源规划和设计中, 无论培训科目的设计、培训计划的拟订和实施, 还是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估, 都要注重企业目标的实现。

三、机械制造业管理发展趋势――信息化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断涌现,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作为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工具――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 系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和发展。

有条件的机械制造企业应建设ERP 系统,建立起财务、人力资源、设计、生产计划与管理、质量控制、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物资仓储和物流管理等多个系统,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需要实施改进和升级。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实施,使企业对各种相关信息流通、收集、处理、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大大提高,从而有助于企业实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快速化、准确化,增强了企业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准和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 田淑琼. 浅析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J]. 中国城市经济. 2010(05)

[2] 冯庆华. 基于网络环境的小企业生产管理系统设计[J].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9(09)

[3] 张宝忠. 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J]. 经营与管理. 2009(08)

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9

【关键词】成套装备;过程自动化;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领域,高效的、连续的、自动的过程装备及其控制工程已经俨然成为我国企业级成套装备与控制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我国不仅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市场需求巨大,而且在这一市场中,对于自动化制造设备的需求尤大。

一、成套装备技术的自动化需求趋势

我国在自动化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市场方面需求较大,自动化装备工程与控制工程既是一种技术较为密集型的产业,又是一种人才较为密集型的产业,还是一种资金密集型产业,在这三者合一的进程中,装备与控制的自动化方面的需求十分旺盛。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自动化的程度方面发展稍显滞后。虽然成套装备技术存在着自动化的需求,但是,在这方面一直以来美日与西欧等国家的企业占据了较为强势的垄断地位与主导地位。在成套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方面,尤其是成套装备技术的自动化方面距离满足我国的国内自动化需求还相差甚远,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了我国的成套装备技术自动化的需求的趋旺趋势。

二、成套装备技术的自动化技术的行业发展趋势

成套装备技术自动化技术也存在着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设计中的程控编程能力、系统制造中的柔性集成制造能力等。这些能力标志着核心竞争能力的强弱。展望未来的成套装备技术自动化我们看到,未来的新产品将越来越多地依托于自动化的编程与自动化的控制,自动化的柔性制造以自动化进行新的成套设备的开发将会成为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中的一大亮点。自动化的成型机通常都会包括四大组成部分,即控制工程部分的自动控制与气动控制两大系统,以及机械系统与整机总装总调系统共四大系统。在此大四大系统之中,尤以两大控制系统与整机总装总调系统的复杂度较高,这三大系统也因此而成为了未来成套装备技术自动化的行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三大硬指标。

三、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为主导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目前世界工业中的较为尖端的科技,世界的许多工厂都在积极致力于实面大规模全自动化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以减少人工操作。这不仅能够极大地减低成套装备与控制工程制造的成本,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因此,可以说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是工业尖端科技在成套装备与控制工程中的集中体现。成套装备与控制工程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率与普及率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越来越多的自动化生产线上已经难觅操作工人与产业工人的身影。工业机器人在不远的将来将更多在应用到自动化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中来。

四、我国的成套装备技术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成套装备技术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可以细分为下述五大趋势:

1.自动化的成套装备生产线设计与开发趋势

随着CAX仿真系统以及先进设计技术的不断应用,未来的快速设计与自动化设计新产品以及自动化的成套装备生产线设计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数字化、自动化、综合化、一体化将成为过程装备的发展趋势。

2.自动化成套装备生产线的自动化趋势

世界的虚拟设计与虚拟制造技术发展极为迅猛,我国目前也已经有为数不多的数家公司开始应用这种世界最为先进的技术,以达成数字化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未来5-10年之这内,虚拟化设计与制造必将成为我国的自动化成套设备生产与设计的重中之重。而且我国的规模化企业还将建成规模化的虚拟设计与制造平台。

一旦这种虚拟化的设计与制造平台成功实现与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及其他信息平台的完全整合与对接,设计、制造的全过程都将可以在数字化的规范下高速有效连续地进行。这在工作效率、制造效率方面的提高将可以达到不可思议的高度。

3.自动化成套装备在控制工程方面的协调与管理技术趋势

未来我国在自动化成套装备的控制工程方面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利用高速主流运算大型计算机对于成套装备的控制方面进行全面的计算机化实时控制。而且实时控制的范围将从传统的控制整条生产线发展到控制所有生产线,并且还可以形成与设计、制造等部门的有效的协调与管理机制的整全。

4.自动化生产线在实现模块化与可重构化方面的发展趋势

我国未来在成套装备的设计与制造方面的衔接过程将完全采用计算机的一体化机制,即设计以标准的模块化进行,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设计的效率而且这种标准化的模块式设计还可以将制造过程整合起来。

5.自动化成套装备的生产线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未来的自动化成套装备还将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支撑之下形成所有生产线的实时监控与快速整定。而且更为先进的离线编程技术也将在我国得到深度的应用。

成套装备技术的全面自动化已经成为世界潮流,我国也已经全面进入了成套装备技术的自动化大发展的加速发展阶段。成套装备技术的全面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设计、制造、协调、管理高度集成的、高度一体化的成套装备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必将引领我国的成套装备与控制工程进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参考文献:

[1]宋鹏云,胡明辅,姚建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过程工程[J].化工高等教育,2004 (02)

[2]闫绍峰,熊晓航.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3]陶秀祥,孙凤杰,何京敏.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J].煤炭高等教育,2005(03)

[4]贺华,姬鸿斌.化工专业课程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J].石油化工应 用,2006(02)

[5]王永建,李辉.IE专业毕业设计及论文多元化模式研究[A].第十二届工业工程和工程管理国际会议论文集(二)[C],2005

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10

[关键词]长三角;制造业;分类;同构;趋同

[中图分类号]F42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6)12-0057-09

一、引 言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高速发展,由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组成的长三角地区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的制造业中心和世界的制造业基地。2014年,该区域内制造业总产值达到23万亿元,占全国制造业总值的比重为23.5%,约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出的5.8%。然而,作为区域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的制造业一直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尤其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看,长三角制造业还处于中低端,国际地位低,附加值不高。尽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但由于制造业低端同构而引起的同质化竞争被认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许多学者从测度方法、影响因素、形成机理、引致后果以及治理机制等不同角度对长三角产业同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极大深化了人们对该现象的认识。事实上,对产业同构问题进行研究,除了需要关注上述几个主要的方面外,如何对产业进行分类进而对其同构水平进行测度也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话题。因为,若选择测度的产业范围不同或对产业进行的分类不同,测度得到的同构水平是有差异甚至是大相径庭的,这必然会对判断该区域产业同构的真实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

二、产业细分条件下长三角产业同构问题相关研究的梳理

唐立国(2002)测算了2000年长三角15城市三次产业的同构度,结果表明,各城市间产业同构水平都比较高,尤其是在地理上邻近的城市之间,表征产业同构水平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在0.93以上。同时该学者在产业细分条件下研究发现,15城市均将食品加工与食品制造业、纺织与服装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电子通讯及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及设备制造业等作为主导产业[1]。陈建军(2004)的研究表明,从1998年到2002年,上海与浙江工业部门的同构度均超过0.7,上海与江苏工业部门的同构度均超过了0.8,而江苏与浙江工业部门的同构度更高,甚至均超过了0.9,存在严重的同构现象。但当深入到细分产业层面考察,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比如在纺织、化工、机械等领域,两省一市间的产业同构水平是比较低的[2]。邱风等(2005)认为,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结构趋同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应当在产业细分条件下深入考查同构问题。为此,其将产业分为细分产业Ⅰ、Ⅱ和Ⅲ,并测算了同构水平。结果发现,长三角细分产业Ⅰ的结构相似系数平均为0.89,比三次产业结构的同构水平下降了8.24%。说明随着产业细分同构水平呈下降趋势[3]。靖学青(2006)测算了长三角15城市三次产业的同构水平,结果表明,除舟山外,城市间的相似系数均大于0.9。而当测算5个主要城市制造业、服务业的同构水平时发现,较三次产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进一步,当细分到行业层面,其同构度的降低则更为显著。也就是说,随着产业细分,同构水平呈明显的下降趋势[4]。赵连阁等(2007)沿着陈建军的思路,测算了1988~2005年长三角两省一市工业部门的同构度,结果表明,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最高,均超过0.9,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居中,上海与浙江的同构最低,且呈逐年下降的发展态势。在产业细分条件下对纺织业、化学工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同构水平的测算表明,江苏与浙江纺织业的同构水平、三地之间化学工业的同构水平、上海与江苏橡胶制品业的同构水平均很高,超过了0.9。这样的结论表明即使细分到大类产业层面,有些产业的同构度依然很高,随着产业细分同构水平并不一定出现下降[5]。李清娟(2006)的分析表明,上海制造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竞争优势,是上海制造业层次较高的标志性特征。而浙江这两类行业的产值比重相对较低,同时其纺织服装业和食品加工业又很高,是制造业层次较低的标志性特征。说明即使在产业大类层面,长三角的产业同构度也不是很高。细分到产品层面也是如此,如上海的轿车产量是江苏的6.8倍,是浙江的28.6倍,而江苏纱产量则是浙江的3.3倍,是上海的16.1倍,差异性很明显,不存在同构问题[6]。吴迎新(2013)的研究表明,从1999~2007年,上海与江苏制造业的同构水平由0.92下降到了0.90,上海与浙江制造业的同构水平由0.86下降到了0.68,江苏与浙江制造业同构水平由0.97下降到了0.84,均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处于高位。同时,即使在产品层面,也存在趋同。上海与江苏有20余种工业产品产量分别超过10%的全国市场份额,江苏与浙江有9个产品趋同[7]。蒋伏心等(2012)专门针对长三角制造业中高技术产业的同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1~2009年长三角两省一市高技术产业同构度的平均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变化态势:2001~2005年,高技术产业同构度在波动中小幅下降,之后又在波动中上升,到2009年高技术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均值已经达到0.75。说明即使细分到高技术产业,同构度依然比较高[8]。

由以上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学者在产业细分视角下对长三角的产业同构水平进行过考查,有的甚至细分到了产品层面。当然这些学者得到的结论不尽一致,有的认为随着产业细分同构水平呈下降趋势,而有的结论却相反。同时,分析这些研究发现,多数学者在进行产业细分时缺乏系统性甚至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对制造业所包含的大类产业进行同构水平测算时,产业的选择存在缺乏系统性的倾向,仅列出相当少的一部分产业以举例性方式加以呈现;二是在对产品进行细分时,缘于数据资料的限制等原因,也仅是选择部分产品进行同构水平测算,举例性呈现的特征更加明显。正是这些不足的存在,使研究得出结论的可靠性和普遍性受到质疑。基于此,本文将在相对规范的分类基础上,在大类层面上分门别类地系统梳理制造业的分类,并测度每种分类条件下各类产业的同构水平。这样不仅可以构建起测度制造业中不同类型产业同构水平的体系,而且可以为正确认识不同类型产业同构水平的高低及其变化提供依据。

三、制造业的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将制造业这一门类划分为31个大类行业,基于此,在不同的产业分类标准条件下,可以将制造业中的这些行业分为不同的类型,这也是进行制造业结构研究的前提。目前,对制造业大类层面各行业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以生产的最终产品是生活资料还是生产资料为标准,可将制造业所包含的各大类行业划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轻工业是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重工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尽管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在相关数据中不再使用轻工业、重工业这样的分类,但其也是在我国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工业分类方式[9]。分类结果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在国家统计局关于轻工业、重工业的分类统计目录中对某些大类产业细分到了其所包含的中类产业,本文考虑到数据的可获性,仅从大类层面进行划分。

第二种:以在产业链上所处位置是中游还是下游为标准或以生产过程是初级加工还是深度加工为标准,可将制造业所包含的各大类行业划分为原材料产业和加工组装产业[10]。原材料产业是指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采掘业所提供的产品为对象进行加工生产的产业,加工组装产业是指以原材料产业所提供的产品为对象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组装进而形成最终产品的产业。分类结果如表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分类结果中并没有包含所有制造业行业。

第三种,以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密集度相对高低为标准,可将制造业包含的各大类行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11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主要依靠使用大量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依赖程度低的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则正相反。分类结果如表3所示。

第四种:以生产技术水平高低或最终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为标准,可将制造业包含的各大类行业划分为低端技术产业、中端技术产业和高端技术产业[12]。分类结果如表4所示。

四、长三角各类型制造业结构趋同水平测度

测度制造业同构水平的方法有多种,本文选择笔者曾经提出的结构重合度方法。选择该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该方法体系下有一个判断同构与否的基准值0.667,这有利于更加清楚地认识同构问题[13]。关于该方法的详细解释可参见相关文献[14]。同时,计算同构水平时,使用的是各行业的总产值指标,在没有公布总产值指标的年份,以各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替代。所用数据均来源于相关年份《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为了方便后续的比较分析,本文在测度不同类型制造业同构水平之前,也以制造业包含的所有大类行业为基础测度了整个制造业的同构水平。结果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

第一,不论是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还是江苏与浙江,2000~2014年制造业的同构水平总体均呈波动下降的发展趋势,即呈现出的是结构趋异而不是结构趋同。其中,上海与江苏制造业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785下降到了2014年的0.716;上海与浙江制造业的同构度从2000年的0.727下降到了2014年的0.669;江苏与浙江制造业的同构水平由2000年的0.847下降到了2014年的0.785。缘于此,长三角制造业的均值也呈波动下降的发展态势,由2000年的0.786下降到了2014年的0.723。

第二,比较两省一市制造业的同构水平可以发现,就多数年份而言,总是江苏与浙江最高,上海与江苏居中,上海与浙江最低。2000~2014年间,上海与江苏制造业同构水平的均值为0.764,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同构水平的均值为0.677,江苏与浙江制造业同构水平的均值为0.793。

第三,尽管长三角制造业呈结构趋异发展态势,但直到2014年,同构水平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均大于0.667这个基准值,说明长三角制造业仍然处于同构状态。

(一)轻工业、重工业同构水平测度

依据表1中的分类,利用结构重合度指数计算得到的轻、重工业的同构度如表6所示。

分析表6中的数据可以发现。

第一,就轻工业而言,从2000~2014年,不论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还是江苏与浙江,同构水平均呈波动下降的发展趋势,呈现的是结构趋异,这与整个制造业同构度的发展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上海与江苏轻工业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721下降到了2014年的0.579;上海与浙江轻工业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728下降到了2014年的0.565;江苏与浙江轻工业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885下降到了2014年的0.757。与此相对应,整个长三角地区轻工业的平均同构度也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而且比较发现,轻工业下降的速度要明显快于整个制造业同构水平下降的速度。

第二,就轻工业而言,横向比较发现,虽然上海与江苏轻工业的同构度要稍高于上海与浙江轻工业的同构度,但这种差异并不明显,上海与江苏轻工业历年同构度的均值为0.656,上海与浙江轻工业历年同构度的均值为0.640。这组数据也说明,从历年平均水平来看,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轻工业的同构度已小于0.667这个基准值,已不存在所谓同构问题。进一步,从2014年看,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轻工业的同构度已经降到0.600以下,已经远小于0.667这个基准值,更不存在同构问题。而江苏与浙江轻工业的同构度与之相比明显要高,且即使经过多年趋异式发展,到2014年其同构水平仍然处于高位,甚至比两省间整个制造业的同构度还要高。

第三,就重工业而言,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江苏与浙江历年同构水平发展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上海与江苏重工业的同构度呈现的是先在波动中上升而后在波动中下降的发展态势,从2000年的0.814增加到了2005年的0.861,然后又下降到了2014年的0.758;江苏与浙江重工业同构度的发展变化则正相反,呈现的是先在波动中下降而后在波动中上升的发展态势,从2000年的0.840下降到了2005年的0.721,然后又上升到了2014年的0.842;至于上海与浙江重工业同构度的变化则很微弱。

第四,就重工业而言,横向比较发现,近几年江苏与浙江同构度最高,上海与江苏同构度居中、上海与浙江同构度最低。当然,如果从所考查全部年份的平均水平看,同构度最高的是上海与江苏,均值为0.807,其次是江苏与浙江,均值为0.796,最低的是上海与浙江,均值为0.728。不过,不论怎么看,重工业同构度的数值不仅明显高于判断同构与否的基准值,而且还高于整个制造业的同构水平,说明重工业在长三角内部的确处于同构状态。

第五,从长三角平均水平而言,到2014年,轻工业的同构度已经降至0.633,已经不存在同构问题。而重工业的同构度则要高很多,达0.774,仍然处于同构状态。

(二)原材料产业、加工组装产业同构水平测度

依据表2中的分类,利用结构重合度指数计算公式,可计算得到2000~2014年长三角原材料产业、加工组装产业的同构度,结果如表7所示。

分析表7中的数据可以发现。

第一,就原材料产业而言,纵向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分化,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总体上是结构趋同化的发展,而江苏与浙江则是结构趋异化发展趋势。从具体数据上看,上海与江苏原材料产业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735上升到了2014年的0.805,由同构走向了更为严重的同构;上海与浙江原材料产业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666上升到了2014年的0.691,由不同构发展到了同构;江苏与浙江原材料产业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844下降到了2014年的0.796,同构水平有尽管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同构状态。与这种变化相联系,整个长三角原材料产业平均同构度的变化呈现出的是微有上升的发展变化态势,由2000年的0.748上升到了2014年的0.764。

第二,就原材料产业而言,横向比较发现,多数年份而言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最高,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居中,上海与浙江的同构最低。同时,若以历年同构度的平均值来看,则是江苏与浙江最高,均值为0.790,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居中,均值为0.778,不过二者相差很小。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最低,均值为0.646,从这个角度看,上海与浙江原材料产业是不存在同构现象的,或者多数年份不存在同构,只不过到2014年已经发展到了同构状态。

第三,就加工组装产业而言,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江苏与浙江之间同构水平的发展变化呈现出的趋势并不一致。上海与江苏加工组装产业的同构度呈先上升而后下降的发展态势,从2000年的0.857到上升到2005年的0.904,然后又下降到了2014年的0.769;上海与浙江加工组装产业的同构度呈波动下降的发展态势,从2000年的0.762下降到了2014年的0.684;江苏与浙江加工组装产业的同构度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态势,从2000年的0.866到下降到了2005年的0.755,然后又上升到了2014年的0.825。与这些变化相伴,整个长三角加工组装产业同构度也呈波动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0.828下降到了2014年的0.759。当然,尽管同构度是下降的,但其仍然要高于基准值,处于同构状态。

第四,就加工组装产业而言,从近年来的数据看,江苏与浙江同构度最高,上海与江苏同构度居中、上海与浙江同构度最低。如果从所考查全部年份的平均值看,上海与江苏、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很接近,均值为0.823,最低的是上海与浙江,均值为0.721。

第五,就多数年份而言,长三角原材料产业的平均同构度要小于加工组装产业的同构度,但发展到2014年则出现了翻转,原材料产业的同构度反而要高于加工组装产业的同构,前者为0.764,后者为0.759。

(三)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构水平测度

依据表3中的分类,利用结构重合度指数计算公式,可计算得到2000~2014年长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同构度,结果如表8所示。

分析表8中的数据可以发现:

第一,就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同构度纵向的发展变化均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740下降到了2014年的0.689;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766下降到了2014年的0.692;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897下降到了2014年的0.785;相应地,整个长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平均同构度的变化也呈现出的是逐步下降的发展态势,由2000年的0.801降到了2014年的0.722。当然,尽管是结构趋异的发展态势,但仍然处于同构状态。

第二,就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横向比较发现,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最高,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居中,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最低。同时,若以历年同构度的平均值来看,也呈现出类似排序规律,历年江苏与浙江、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同构度的均值分别为0.839、0.724和0.719。

第三,就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言,纵向看,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同构度均呈现的是波动中下降的变化趋势。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816下降到了2014年的0.733;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740下降到了2014年的0.699;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呈现的是先波动下降而后又波动上升的发展趋势,从2000年的0.826下降到了2005年的0.716,而后又上升到了2014年的0.828。与此相对应,整个长三角资本密集型产业平均同构度的变化呈现出的也是波动下降的发展态势,由2000年的0.794下降到了2014年的0.753。

第四,就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言,横向比较发现,近几年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最高,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居中、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最低。而从全部年份的平均水平看,则是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最高,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居中,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最低。

第五,比较均值发现,长三角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同构度要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构度,且两类产业均处于同构状态。

(四)低端技术产业、中端技术产业、高端技术产业同构水平测度

计算得到2000~2014年长三角低端技术产业、中端技术产业、高端技术产业的同构度,结果如表9所示。

分析表9中的数据可以发现。

第一,就低端技术产业而言,纵向的发展变均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711下降到了2014年的0.538;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749下降到了2014年的0.584;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884下降到了2014年的0.785;相应地,整个长三角低端技术产业平均同构度的变化也呈现出的是逐步下降的发展态势,由2000年的0.782降到了2014年的0.636。表明就整个长三角而言,低端技术产业已经由同构发展为了非同构,尤其上海与江苏、浙江之间更是如此。若从横向看,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最高,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居中,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最低。这一点从历年同构度的平均值也能得到印证。

第二,就中端技术产业而言,纵向的发展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上海与江苏同构度呈现的是波动中上升,而后又在波动中下降的变化趋势,由2000年的0.826上升到了2005年的0.865,然后又下降到了2014年的0.767;上海与浙江同构度呈现的是波动中上升的变化趋势,同构度由2000年的0.718上升到了2014年的0.808;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呈现的是先波动下降而后又波动上升的发展趋势,从2000年的0.850下降到了2005年的0.722,而后又上升到了2014年的0.802,呈微有趋异的变化趋势。在这三种变化规律的作用下,整个长三角中端技术产业平均同构度的变化呈现出的是在很小的范围内即0.770~0.800之间小幅波动的态势。同时,横向比较发现,到2014年,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最高,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居中、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最低。

第三,就高端技术产业而言,纵向的发展变化趋势也不尽相同,上海与江苏同构度呈现的是波动中上升,而后又在波动中下降的变化趋势,由2000年的0.831上升到了2005年的0.852,然后又下降到了2014年的0.761,当然,总体呈现的是结构趋异;上海与浙江同构度呈现的是波动中下降的变化趋势,由2000年的0.789下降到了2014年的0.686;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呈现的是先波动下降而后又波动上升的发展趋势,从2000年的0.848下降到了2005年的0.737,而后又上升到了2014年的0.851,呈微有趋同的变化趋势。在这三种变化规律的作用下,整个长三角高端技术产业平均同构度的变化呈现出的是在较小的范围内小幅波动的态势。同时,横向比较发现,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最高,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居中、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最低。

第四,比较低端、中端和高端技术产业的同构度发现,低端技术产业的同构度最低,中端技术产业的同构度最高,高端技术产业的同构度居中。而且,低端技术产业已经不存在同构现象,而高端和中端技术产业仍然存在同构现象。

五、分析与讨论

第一,分析表明,从整个制造业来看,到目前为止长三角仍然处于同构状态。但有两点应当明确:一是多年来该地区制造业呈现出的是结构趋异化的发展态势,这是产业结构演进中最大的特点。二是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已经显著下降,同构明显的是江苏与浙江。尤其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已经基本不存在同构现象。因此,讨论长三角的同构问题不能笼统言之,应当明确具体的状况。

第二,分析表明,从平均水平而言,长三角两省一市间轻工业、低端技术产业的同构度分别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出现的是结构趋异的发展态势。而且发展到目前,其同构度已经低于判断同构与否的基准值,即长三角的这些类型产业已经不存在同构现象。当然,缘于以上这些类型产业在长三角的地位,我们也不能因这些产业的非同构,就低估长三制造业的同构问题。虽然,到目前为止,从产值角度看长三角轻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已经下降到25%左右,低端技术产业占制造业的比重也仅有20%左右。但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近期关于“圆珠笔之问”就是对此的真实写照。长三角的上海是全国著名的制笔中心,浙江是世界闻名的制笔之乡,但关键设备、核心材料仍然需要进口,甚至连笔尖上的钢珠也需要进口[15]。

第三,分析表明,从平均水平而言,长三角两省一市间重工业、加工组装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高端技术产业分别呈现的是结构趋异的发展趋势。不过,到目前为止虽然同构度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同构状态,这仍然需要予以关注。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资本密集化、高端技术化曾是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最普遍的选择路径。2014年,长三角重工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已分别接近75%、70%,高端技术产业、加工组装产业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也已分别接近制造业产值的60%、55%。一方面这些产业占制造业比重很高,另一面又处于同构状态,理应引起重视。

第四,分析表明,从平均水平而言,长三角两省一市间原材料产业呈现的是结构趋同的发展态势,由同构走向了更为严重的同构,这是最值得注意的问题。尽管这类产业所占制造业的比重不是很高,其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约30%。但一方面这类产业不仅是高能耗的,而且是高排放的,在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加大的背景下,转型发展已迫在眉睫。另一方面这类产业也是目前产能过剩集中的行业,行业业绩近年来持续下滑,“去产能”的任务十分繁重。

第五,测算结果表明,2005年似乎是一个特殊的时点。因为,不论从整个制造业看,还是从重工业、加工组装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端技术产业、高端技术产业等类型产业看,在本文所考查的时段内,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在该年份总是最高点,而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在该年份总是最低点。究其原因,在新世纪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申办奥运会、世博会的成功,极大刺激了长三角经济的增长并使其快速融入了全球分工。在江苏追赶上海的过程中,加工贸易在两地迅速发展,由此形成了结构上的趋同。与此同时,浙江与江苏相比而言,则走的是一般贸易的路线,因此出现的是结构上的趋异。当然,经过几年的超常规发展,当“入世申会”效应逐步消退后,同构的状况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发展趋势。

六、结论与建议

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11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 行业应用 未来趋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了迅猛发展,应用在各行各业中,使其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受到了变革,并且通过与各个学科的整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应对其在行业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和了解,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从业人员提供建设性思路。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情况

1.在制造行业的应用

传统机械制造业一般是依靠重复劳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来获取竞争力的,将传统人力生产转变为机械生产,降低了人的劳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用较低的成本获取较高的工作效率。而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实现了机械制造的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通过对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传统机械制造技术与创新科技的结合,产生了虚拟制造、计算机数字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等创新制造技术,实现了制造行业的飞速发展。

2.在钢铁企业的应用

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在钢铁企业中建立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实现了现场总线技术、交流传动技术等创新技术,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了开放式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全方面监督和控制。钢铁企业中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将整个生产过程联系在一起,使管理者能够从原料进厂、生产一直到产品发货的全过程中,都能够实现控制和管理。现场总线技术能够对取代传统信号传输技术,使更多的信息通过智能化仪表装置与高新控制系统相连接,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开放式控制系统能够对不同厂家的仪器进行兼容,实现资源互享,进一步扩大了钢铁企业的信息交流速度。

3.在饮料行业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当前发展最为迅速、成果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在饮料行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前,食品、饮料包装的设计和开发环节都应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形成了具有连贯性的生产线,不仅使生产自动化程度得到提升,也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为操作中存在的误操作行为,使饮料、食品的质量得到提升,使饮料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网络化趋势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出现了新的变革,并且网络的普及使得很多行业都实现了远程操控和监视。这种远程控制的设备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能够将家庭中的所有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集成电器系统,使人们在家庭中就可以享受机电一体化产品带给人们的好处。同时,这种远程机电一体化产品还能应用在工厂、办公室中,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便捷。

2.数字化趋势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融合,使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断向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很多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并出现了虚拟设计等数字化设计,使机电一体化产品更加稳定、安全,并具有易操作性、便于维护、能够自我诊断等特性,并且能够实现远程操作和维护。

3.人性化趋势

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应用在生产中,也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人性化发展,除了使各项功能更加完善,符合人类的操作习惯,还能够使造型更加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相协调,使人们在使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时候,能够更加贴近生活习惯。

4.微型化趋势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有科学家对机电一体化提出了微型产品和微观领域的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的微型化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尺寸向着微小的方向发展,制作几何尺寸不小于一平方厘米的机电产品,并且向着微米、纳米发展,体积较小的机电产品能够在生物、医疗、军事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机电一体化的微型化是指对机电设备进行精细程度更高的的设计,例如加工生物智能计算机的芯片。在建各行各业中,精细化程度更高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能提升建生产的准确性,对测量、勘察等方面的工作都提供了更高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5.绿色环保化趋势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方向。传统的机电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噪音、沙尘、化学物质等,而当前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就是尽量降低机电设备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的健康的伤害。而绿色环保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应用和推广,将更好的践行了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各种工厂的建设过程中,都应用了大量的机电设备,因此机电设备绿色环保化的发展也是工程建设和城市发展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6.模块化趋势

生产和研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设备的企业有很多,在研制和开发的过程中,很多接口的尺寸和大小并没有形成规范,使不同厂家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没有兼容性,影响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便捷性。因此,在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设备的研发过程汇总,模块化趋势将更加明显,厂家更加注重研制具有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和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模块,这样能够快速研制出新产品,有效缩短研发时间,将创新机电一体化设备快速投放到市场中。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并希望机电一体化技术向着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产带来更多的便捷。因此,我们应关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并注重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思考,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来创造更加新颖的产品,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

参考文献:

[1]周璇.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 科学之友,2013,10:15-16.

[2]杨卫平. 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2:124.

[3]郭广超.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 电子世界,2014,06:196.

制造业发展趋势范文12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趋同

长三角经济圈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沧海桑田的缩影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例证,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尤其是产业同构状况,一直是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从中国现阶段产业同构状况、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争论两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并针对长三角产业同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

一、中国现阶段产业同构概况

产业同构是指在一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的区域间结构的高度相似趋势,这种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增强易使资源配置效率低,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Alwyn Young(2000)认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的国内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下降,并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中国经济虽然在国际层面上开放,但在地方层次上却显得支离破碎,省际间的产出结构表现出趋同的趋势。

Chong-En Bai(2003)以中国为研究对象,通过直接研究影响产业分布的因素和本质来分析产业分布的成因。他在理论假说中加入了历史的因素(前期的产业集中状况)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因素。实证的结论说明了规模经济和自然资源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并且地方保护主义的因素对产业集中现象中存在负显著的边际效应。

黄玖立(2009)剖析了中国地区专业化和产业分布的典型事实及影响因素,发现20世纪80年代由于新旧工业基地的轮替,地区专业化和产业分布平衡稍有退化,而20世纪90年代产业集中则明显加速。都阳等(2001)认为,中国财政“分灶吃饭”及地方负经济发展责任,造成中国各地区之间商品结构十分相似,商品重叠率很高。

二、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的争论

蒋祝伟(2010)指出,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主要呈现三个特点:空间分布,长三角产业以集群化发展为主;结构分布,长三角产业以现代制造业为主;而内部各地区产业,呈现“错位”和“互补”式趋同。前两个特点已被学术界公认,而第三个特点,存在争议。

(一)支持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的观点

根据产业组织和结构理论,比较两个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可用相似系数进行衡量。部分学者采用简单三次产业分类或以二次产业内部大分类层面数据为依据,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进行研究,得出相似系数普遍较高,这正是学术界对长三角产业同构化严重的担忧来源之一。

洪银兴等(2003)认为地方政府的各自为政导致“重复建设”,进而加速产业同构,引发恶性竞争现象。梁琦(2004)根据区域分工指数,认为空间地理位置越靠近,产业同构性越强。趋同的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长三角地区片面追求制造业增长的倾向。曹光洁(2006)认为,城市之间GDP竞争的意识,使当地优先发展高产值产业,阻碍了长三角统筹协调一体化,带来恶性竞争的可能。各地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项目盲目上马,导致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

许明(2008)指出产业结构趋同的弊端,主要是相同产业重叠,不利于形成合理的专业化分工,阻碍区域整体长远发展和一体化进程;其次是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利于资源在整个区域内的最优配置,导致地方间产业过度竞争,降低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王锐兰等(2005)认同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观点,但指出产业同构可以促进市场竞争、有助于产业升级、塑造异质型企业家。陈耀(1999)认为可以将区域产业趋同现象分为“合意”和“不合意”两种情况区分对待。制造业结构过程中的趋向现象和重复建设工程具有负面效应,但也有正面影响,结构趋同和重复建设是增强行业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反对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的观点

近年来,已经有不少学者反对“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认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水平虽然较高,但其同构的趋向已经放缓甚至趋异。

靖学青(2004)研究得出,只有苏州与杭州,苏州与无锡,南京与杭州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结构趋同,认为产业结构趋同只存在于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结构这样的宏观层次上,而制造业结构等中观层次并未明显出现。

范剑勇(2004)使用了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地区间专业化指数、行业的空间集中度指数来分析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研究表明,尽管长三角地区存在着产业同构现象,但近4年内,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仍然激烈,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正从上海转移到浙江、江苏两省,说明上海正在向外转移部分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浙江正在成为上海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接收者,由此导致制造业结构的差异度逐步提高,产业同构化趋势正在减弱。

邱风等(2007)对长三角地区的重复投资进行了研究,以制造业为例,2000年前后长三角地区产业的相对专业化指数和平均集中率变化趋势如表1所示。

表1显示,上海、浙江、江苏地区的制造业专业化指数均上升;平均集中率表现为上海下降、浙江上升、江苏基本不变,这说明上海正在向外转移部分不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而浙江正在成为上海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接收者,由此导致制造业结构的差异度逐步提高,区域产业同构化趋势正在减弱。

判断产业结构同构程度的方法还包括计算产业层次和细化到产品层面的产业相似性系数及差异性系数。

陈建军(2003)研究计算得出沪、苏、浙三省市工业部门结构相似性系数,如表2所示。

表2显示,尽管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长三角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确处在较高水平。陈建军将其解释为:长三角地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接近,资源禀赋相似,经济联系紧密以及由此而来的要素流动也对产业结构的相似性产生正面影响。

邱风(2003)从产品层次上对结构相似性系数进行修改深入,并补充计算了差异性系数,如表3、表4所示。

表3、表4反映出,只从产品层次的结构相似系数的变动趋势,不能完全得出该地区的结构相似性程度在整体上趋于弱化的结论。参照差异性系数可发现,长三角各地区在产品层次上的结构差异越来越大,佐证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弱化甚至趋异的现象。

三、研究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多数的学者支持“产业同构水平较高,但趋同减弱并部分趋异”的观点。然而,近年来学者对长三角产业同构的研究中,存在区域范围划定过于宽泛、数据更新获取滞后、产业与产品界定不清等问题,影响了实证分析的准确性,就此笔者建议如下:

(一)重新划定研究区域

准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应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以及浙江省北部共16座城市,并非沪、苏、浙三省全境。因此,研究以16个市为单位比以“二省一市”全境研究更能体现出真正“长三角”产业结构同构情况。目前,也有学者提出了“泛长三角”的概念,将长三角的经济辐射带动功能考虑进来,区域扩大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以及江西部分地区。

(二)更新产业数据

产业结构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长三角地区区位优势独特、人力资本及城市群集聚比较优势明显,正在迅速形成中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竞争优势,国际资本十分活跃。但由于国内外经济波动,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某些行业的倒塌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的影响不可忽略。然而,目前研究的数据大多集中在2005年之前,从2006年到现在的数据应当有所补充,从而进一步推断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为判断同构情况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三)综合产业与产品结构两方面

尽管产业结构相似性系数较高,但三地产业发展存在明显差异:浙江主要依靠民营经济,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有优势;江苏主要依靠引进外资,竞争力强的行业都属于资本密集型;上海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制造业竞争力相比苏、浙较弱,但在重化工、临港行业的优势明显。三地产品结构差异明显大于产业结构差异。因此,研究产业同构需要结合产品结构分析,综合两方面数据,才能得到真实反映区域内产业同构的现状与趋势。

参考文献:

1.金翮.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 新中国三大经济发展引擎[J].新重庆,2009(11).

2.Don E.Waldman、Elizabeth J.Jensen.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Young,A,.The Razor’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es,2000(4).

4.Bai.Chong-En.Local Protectionism and Regional Specialization:Evide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es,2004(2).

5.黄玖立.对外贸易、地理优势与中国的地区差异[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6.蔡防,王德文.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1(2).

7.蒋祝伟.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经济从横,2010(3).

8.史忠良.产业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9.洪银兴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模式和机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0.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与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2004(12).

11.王磊.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研究――以汽车行业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2.曹光洁.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探讨[J].商业研究,2006(5).

13.许明.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化问题的研究[J].现代商业,2008(8).

14.王锐兰,刘思峰.产业同构的利弊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12).

15.陈耀.跨世纪的中国区域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1999.

16.杨建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7.靖学青.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趋同分析[J].改革,2004(2).

18.范剑勇.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J].管理世界,2004(11).

19.邱风,朱勋.长三角地区产业重复投资与协同发展研究[J].财经论丛,2007(11).

20.Don E. Waldman、Elizabeth J.Jensen.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1.陈建军.长三角的产业集聚及其省区特征、同构绩效――基于长三角产业集聚演化的视角[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2.邱风,张国平,郑恒.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工业经济,2005(4).

23.钱明霞.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差距的定量分析[J].商业研究,2006(11).

24.程必定.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及政府管理创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

25.蒋兰陵.产业集群在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模式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