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观察日记怎么写四年级

观察日记怎么写四年级

时间:2023-05-30 09:14:09

观察日记怎么写四年级

观察日记怎么写四年级范文1

一、用心观察,从看图写起

在学生一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学生如何用心观察图片,看图说话,怎么把图中的内容说清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了什么。我不要求学生能说多少句话,或说得有多好,我只要求学生要说清楚,把自己看到的、观察到的、想到的内容,有条理地说清楚,用一句话或两句话写下来。看图写话是我在一、二年级中重点抓的内容,从说清楚到写清楚,从交代清楚基本的内容,即三要素,到能用一些形容词、修饰性的词语去说去写。

在这个过程中,以一幅幅图画作为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是丰富语言积累的好方法,也是学生学习作文的第一步。从看图中,让学生学习写人、记事、写景、写状物、写想象,从而教好“看图说话”和“看图写话”这两大关键环节,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及表达能力。

在一句话中,学生要学习找出关键内容,说清楚关键信息,再到培养孩子用两句话、三句话,甚至更多的句子或段落去描写,从而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积累,打开写作的大门

在过去,常常听家里长辈说:“肚子里没点墨水,怎么写得出东西?要想写出好文章,还是要多读书,你不看,怎么写?”我觉得他们说得真好,没有积累足够多、足够好的词汇和句子,又如何写出自己的好文章。所以,写作要从文字积累开始。

我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孩子多背四字词语、好词好句。二年级开始,则要求学生学习使用好词好句,学习使用比喻句、拟人句,使自己说的话、写的话更生动有趣。三年级开始,学生要开始学习模仿别人的写作顺序和方法,使用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写作方法,去写清楚,写细致,写好文章。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变得尤其重要。所以孩子手中,都会有一本摘抄本,或好词好句积累集,还有一个观察本,观察生活中自己身边的人、事、景,甚至是天气的变化,观察所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为写作积累素材。

每节课的课堂,是我训练的另外一个重要场所。说话,是一种积累,多给孩子说的机会,特别是上课的时候,我会鼓励他们自由发表意见,要使用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不要求说得多么优美,尽量贴近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课文就可以了。

日记是一种很好的写作训练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积累。我告诉孩子们:所谓写话就是把自己说过的话记录下来而已,只不过我们换了一种方式,把说的内容变成写的,用文字表达我们所说的话。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说话与写句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写话,就是用笔说话,用笔说话和用嘴说话一样,你想说什么,笔下就写什么,你想说多少,笔下就写多少。你的经历,你的观察,你的发现,你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写出来和朋友们分享。只要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真实地表达出来,意思表达得清楚、完整,就算只有一句话,也是值得表扬的。

三、读写不分家

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只有理解了文字内容、文章的意思,方能把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为自己所用。因此,我每天给学生规定一个固定的阅读时间。多读,读多了,学生写起来自然就比较顺手。

在读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观察文段的特点,如段落开头空两格,有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观察文章的内容,如每篇文章或一段话的第一句会明确写清楚什么,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通过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学生就能发现什么必须详细写,什么可以简单交代。所谓“详细写”,就是能写出人物间的对话,人物具体是怎么做的,并能够用上恰当的动词。在观察中,学生还学会正确使用“,”“。”“?”“!”等常见的、常用的标点符号,也能写通顺句子,然后做到在写话中不丢字,不多字,学过的字必须写字,没有学过的字,就写拼音。

同学们在读了无数遍课文,在和别的课外书做了比较,在读书中慢慢理解和积累了句子,就会慢慢地学会使用形容词、比喻句、拟人句等。在写作上,学生就不会感到害怕,也不会拒绝,甚至会爱上写作。

四、仿写,开始写作的道路

写作就是从模仿别人的写作方式、方法开始,慢慢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体会和感悟,从而悟出自己的写作内容、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之路,能独创一枝的方能成为大家。虽然,我不会要求学生成为写作能手、写作大家,但模仿是所有孩子进入写作的最好方式。

低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写作的门槛,看图写话就是低年级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发现通过长时间的教学,通过不断的积累和阅读,当学生们正式开启写作之路时,将会轻松很多。我只需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和仔细推敲,去写出自己要说的话;再要求学生找出要素,按照要素去写话,要求把关键内容交代清楚,如:谁在哪里做了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为什么要这么做等。然后再让学生,学习别人怎么把话写得具体,写得生动有趣。同学们就会把他们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用上,甚至把电视中、动画片里学到的一些可爱的话恰当地用上,让人读了感到很有创意。如有学生写小猫抓鱼的过程,是这样描述的:

有一只小花猫,看到一个鱼缸里面有一条金鱼。它想来想去:怎么能吃到这条金鱼呢?小花猫伸出猫爪在鱼缸里抓鱼。小金鱼游得非常快,就像一道红色的闪电。小花猫怎么也抓不到它,于是,它急得满头大汗。小花猫抓抓脑袋想出了一个办法。它对小金鱼说:“你游泳的技术真棒,可是你会跳吗?”小鱼得意地说:“我当然会跳啦!”“那你跳几下给我看看,我就不吃你了。”小花猫刚说完,小金鱼就跳了起来,水花溅了一地。小花猫看准时机,在空中抓住了小鱼,塞进了嘴里。小花猫闭上眼睛,舔着嘴巴,得意洋洋地走开了。可怜的小鱼,到死也没明白,它被骗了,真是可怜。这真是条笨鱼!

这样的习作是很有趣的。因此在模仿中,我会要求学生注意重点观察别人是怎么按顺序写的,只有按顺序写了,才能使你的表达有序,而不是杂乱无章。在写景时,我们可以按照从前到后、从后到前、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的顺序观察,并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描写。这样,你的表达就显得条理清晰。我们的课文通常是怎么介绍的?为什么会这样介绍呢?我们能否用另一种方式呢?我要求的模仿也是要学会变通的,能做出改变的,能详略得当地描写,才能使作文更@张力,有所侧重。

观察日记怎么写四年级范文2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关键词】中年级 习作 生活 模仿 迁移

小学中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因此中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中年级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接受作文,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在他们初学写作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我就结合三个习作教学案例,谈谈我的作文教学。

1 习作源于生活,取之于生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作文其实就是写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果学生写作文时觉得没什么可写,说明他们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和体验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那些作文写得好的学生的观察力和体验他人情感的能力都很强,而那些不会写作文的孩子这两方面的能力都很差。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上次我们去“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活动,去之前,我让同学们带好纸、笔,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回来的路上,我问学生们:“这一天,我们进行了哪些活动,都有什么感受?”那些观察力强的孩子一直在滔滔不绝地说:“老师,我在科普室看到了光琴、循环小球、太阳能、辉光球等。光琴它没有琴键和琴弦,可是照样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来。我用手在琴上有节奏地摇摆,一首美妙动听的曲子被我弹奏出来了。下午我们去江堤漫步,江面上风平浪静,偶尔有几只轮船驶过,不时惊起一群鸥鹭。向长江北岸极目远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连绵起伏的群山都像蒙上了一层纱,朦朦胧胧,看不清楚。这番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中了。……”而那些平时不善于观察的同学却一言不发,仿佛在告诉我:我怎么什么也没发现呢!我的脑子好乱。为了帮他们理清思路,我首先让学生们回忆一天的活动过程:有“礼堂集合——参观科普室——旱地龙舟——食堂用餐——江堤漫步——做磁盘画”等;然后让他们说说每个环节中有趣的事情,谈谈自己的感受;再回家写篇作文。我想:这时候那些不会观察的孩子,脑子里一定也在跟着回放这一天的精彩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就是这样一点点培养起来的。让学生们带着任务去观察,当这些硬性的任务变成孩子的一种自觉行为时,观察和感受生活就变成了学生的一种习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小学生作文更是他们心灵的写照,是他们真实感情的流露。

2 习作就是积累生活,抒写我心

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许许多多的事情,大人们的辛勤工作,同学们的欢声笑语,绿树红花的自由生长,小鸟春风的动听歌唱……这些都是我们写作的好材料。“我笔写我口,我口抒我心”。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它能促使学生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然而让孩子养成记日记的习惯也很难,因为孩子往往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刚开始写日记的那一天,我跟学生们在班上做了个“贴鼻子的游戏”。学生们情绪高涨,活动过程精彩纷呈。我让学生回家先把这个有趣的游戏告诉爸爸、妈妈听,然后再将它记下来。接下来的几天里,学生也能把自己在一天中的开心事或印象深刻的事例记下来。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班上坚持写日记的人渐渐地变少了,而且他们都不懂得怎样去选择日记题材。这时我就有意识地教他们怎样选择日记题材;有的时候,我就让他们回忆一天学习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帮助他们拟定日记题目;有的时候,我会提醒他们注意观察生活,留意身边的任何事;更多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日记是最开心最自由的事情,不必像写作文那样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这个时候,孩子们搬出了他们的童话书,任意放飞他们的想象。渐渐地,学生们不用我提醒,就能够自己选材写日记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是那么的多姿多彩,他们会更加热爱生活,进一步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

3 习作也是迁移运用,精明模仿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知识才渊博,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学生对所读之书不仅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还要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例如《北大荒的秋天》一课,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本课要求进行段式训练的重点部分。教学这一段,我先让学生找到中心句“原野热闹非凡”,然后让学生找出具体描写“热闹非凡”的句子读一读,通过对具体描写的内容的反复诵读,领会“热闹非凡”的意思。最后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将“热闹非凡”的场景表现出来。学生们情绪高涨,班级里“热闹非凡”。我趁热打铁,随即安排了说话训练“活动课上学校里热闹非凡”。只见学生们瞪大了黑葡萄似的眼睛,小嘴巴叽里呱啦地说开来了,说得真够热烈的。几分钟后,我让学生进行全班交流,杨凯译第一个站起来回答:“只见食堂前面的水泥场上,同学们正在进行跳绳比赛,随着绳子的摆动,他们双脚敏捷地跳跃着,仿佛一群欢快的小燕子。”杨星叶说:“球场上,同学们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四周围满了小观众,他们正在为队员们加油,呐喊。”陶咪说:“操场上,同学们正在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只见老鹰张开翅膀,扑向小鸡。鸡妈妈左挡右拦,奋力地保护着小鸡。”同学们的眼光是敏锐的,他们的回答精彩纷呈,几个精彩的镜头足以表现“活动课上学校里热闹非凡”。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模仿是他们驾轻就熟的。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结合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模仿,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总之,“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人名篇中吸收营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坚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观察日记怎么写四年级范文3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决定从孩子的阅读、写作抓起。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让每个孩子都能想读书,爱读书,我决定以身作则,跟孩子们一起读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孩子读书方法是阅读的关键。我首先让学生懂得,读书要有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广为流传的中外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科普读物都是我们拜读的对象。读书要善于挤时间,读书更要善于思考、质疑,这样才会有收获。然后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你可以写下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也可以是好词、好句,精彩段落的摘抄,品味遣词造句的精妙;还可以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我每天利用晨会、午间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展示给孩子们看,读给孩子们听,孩子们像比赛似的追着、赶着和我一起读书、一起分享。

当孩子们有了一定的读书积累后,我就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我笔写我口,我口抒我心”。首先,我让孩子们写日记,怎么写?那时,四年级学生刚好要去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去之前,我就布置好了观察任务,让孩子们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回来后,我先让学生回忆一天的活动过程,说说每个环节中有趣的事情,谈谈自己的感受,回家再写下来。这时,即使那些不会观察的学生脑子里一定也在跟着回放这一天的精彩活动。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然而,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也很难,因为学生往往不知道写些什么,我又在班中跟学生们做“贴鼻子游戏”,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跟学生们去操场玩“贴烧饼”“老鹰捉小鸡”游戏。学生们情绪高涨,活动过程精彩纷呈。我让学生回家先把这些有趣的事情告诉爸爸、妈妈听,然后再将它写下来。但过了一段时间,班上坚持写日记的人渐渐变少了,而且他们都不懂得怎样去选择日记题材。这时我又教他们怎样选择日记题材:有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回忆一天学习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帮助他们拟定日记题目;有的时候,我会提醒孩子们注意观察生活,留意身边的任何事;更多的时候,我会告诉孩子们,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日记是最开心最自由的事情。这个时候,孩子们搬出了他们的童话书,任意放飞他们的想象。渐渐地,学生们不用我提醒,就能够自己选材写日记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是那么的多姿多彩,他们会更加热爱生活,进一步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人名篇中吸收营养。

观察日记怎么写四年级范文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日常教学中,只要训练有法,低年级学生也能写好作文。当然,对他们的要求不要太高,最主要的就是培养他们的习作兴趣。

根据低年级的学生特点,怎样培养他们的习作兴趣呢?

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孩子从掌握一个词语到用词造句,再到说、写句子,然后把句子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成一段话。

比如看图写话,可以先让孩子认真观察图画上有什么,然后能把这些东西联系在一起,进行说。最后把大家说的进行筛选,引导学生串成一段通顺的话。在说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语言上的自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可以从说一个词,到一句话,然后到一段话。这样便会有许多孩子争着说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提高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如此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孩子们一步步扎扎实实地进行写作训练,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思路,从而对写作产生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写作文最大的困难就是“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因此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到有说不完的话、写不完的材料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方法。作文教学要创造和设置一种与教学内容吻合、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联系点的典型场景,使学生在情真意切的情境中唤发激情,从而兴致勃勃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项活动的作文时,我是这样为学生创设请境的: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玩什么活动,再说一说这项活动怎么玩,最后把喜欢玩同一活动的学生分成一组到操场上玩,玩完后回到教室告诉我你们是怎样玩这个游戏的,玩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这时老师抓住时机总结:作文就是用我“手”写我“口”。怎么做,怎么说,就怎么写,一点都不难。这样先说后写言之有物,学生很顺利的完成了习作,并逐渐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三、留心生活,保持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是写作材料的宝库,是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的的源泉。

对于学生写作文,如果离开了生活,坐在教室或家里冥思苦想,会使学生感到作文枯燥无味,即使写出文章也会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要克服这种现象,老师就要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并学会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因此,平时我要求学生写生活日记,长短技巧不做过高要求。只要写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所感即可。批阅这些日记,不做技巧批改,只注意日记是否真实而有新意。

四、充分赏识,延续兴趣

《小学教学》(语文版)中的何捷老师曾把作文认识归纳为12个字:低要求、早起步、勤锻炼、多鼓励。“低要求”能一下子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他们总是乐呵呵的拿起笔来写。“早起步”指很多情况下,我们都等到三年级时突然提出作文这一概念,吓到了孩子们。作文教学应该早起步,并与日常活动紧密结合。但早起步,不能急于求成,要与低要求相配合。“勤锻炼”告诉我们作文不必都靠写,平时课堂发言、随文小笔、同伴、父母之间的交谈都是在练习作文。“多鼓励”是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对于写作能力不高的,只要他愿意主动写作,哪怕用正确了一些标点符号,一个成语,一句修辞,老师也要适当鼓励,给予赞美;并且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而对于有写作能力或有较高水平的学生,教师应该把握好他们每一次独具特色的习作。可以在班级内范读,可以利用墙报公示,甚至可以推荐到报纸杂志上发表等等。

观察日记怎么写四年级范文5

我的作文教学及研究故事系列之四十七 作文辅导任务引发的作文阶段特点的研究(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特点的研究

高年级作文教学有什么特点呢?

对高年级作文教学特点的思考,我主要是结合了教材中“重点训练项目”、“大纲的要求”以及肖君合的《论思维》中关于“形象思维逻辑学”的理论来思考的。

我又一次分针分析了全套小语教材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安排的重点训练项目,对照大纲的要求进行了研究。我发现:教材在安排中,从四年级下学期的后半段开始,安排了一个的重点训练项目是“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怎么理解这个项目?我的看法是:除了学习一些技巧、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意识和习惯。把留心观察生活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来培养,促使学生不断地、独立地区运用学到的观察认识事物的方法去观察事物,获取和积累作文素材。

而且,到了高年级,大纲和教材安排了“对事物进行思考、确立中心、谋划篇章结构”等方面的要求,这样的要求,“指导观察、集中观察”就被指导思考而取代了。

肖君和在《论思维》的“形象思维逻辑学”中指出:作家进行创作的时候,要经历对一有材料的“重新排列、组合、取舍、增补”等一系列的形象加工,使头脑中形成关于事物的完整、鲜明的形象,然后,再写下来。他还谈到:人们观察事物留下的表象,一般是不够清晰、不够稳定的——即使一件事情,人们观察以后,经过一段时间,其过程也会有一些“遗忘”、“没看清楚”,再加上不稳定的特征,写作之前,只有经历了“重新的排列、组合、取舍、增补”,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稳定、清晰、连续的心象”。他把经过加工以后可以下来的头脑中的“形象”称之为“心象”。

我又想到了自己的作文教学经历:到了高年级的几年,我不是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日记中选择材料来写作吗?日记,不就是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积累”吗?对学生观察的指导,经历了中年级的“事物外表观察训练”,到了高年级,我不是主要在“对获取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联想和想象”的训练,促成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上做文章吗?课堂上,我们的指导如果在“加工表象”上下功夫,不就是构思吗?

于是,我归纳出了高年级的作文教学特点:日记作文。——指导学生对观察到的材料进行“本质的认识”,从日记中选取材料,然后,课堂上,对选取的合适的材料进行“加工”(重新排列、组合、取舍、增补等),在这样的基础上,写出作文来。

观察日记怎么写四年级范文6

一、结合阅读教学,通过比较指导观察训练

小学语文教材有不少课文可供老师指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观察,应充分利用教材这一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训练,从中掌握观察规律和方法。教《少年闰土》一课,可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人物如何抓住外貌特点。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是个天真活泼、知识丰富、纯朴健康的农村孩子,他的外貌、神态和穿戴跟非劳动人民出身的孩子不同,这就是特征。联系学生平日习作,比如写学习不认真的同学,很多学生人云亦云地写“他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闪着深邃的光芒”,那就不够真实,他那炯炯有神的“神”就不符合学习不认真学生的特征。这么一比较,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怎样观察外貌来表现人物特征。

二、结合看图学词学句,看图说话和看图作文进行观察训练

教学这类课文,应十分重视指导对图画的观察,认真指导观察方法。指导看图,低年级要求简单一些,多从表象方面加以引导;中、高年级要求逐步提高,多从事物本质、特征和由此引发的联想等方面加以引导。备课时,要定好看图教学的目的、方法和要点。如高年级看图学文《长城》有两幅图,一幅是长城的远景,一幅是长城的近景。教学看图,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并重点进行由观察而引起联想的训练,可提问:从长城的远景和近景的观察,你发现这个建筑物有怎样的特点?从长城的建筑特点,你会想到古代劳动人民的什么?看图结束后可布置这样的训练:你看见“红色”会联想到什么?久旱之后下了一场雨,你会想到什么?你看见改革开放之后自由市场一片繁荣,会联想到什么?总之,结合看图教学,由简到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学生就能一步一步地学到一些有用的观察方法。

三、结合学生日常生活进行观察训练

小学生由于观察习惯没有养成,又缺乏观察方法,往往对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看得平淡、普通、没有什么意义。但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重视指导学生学习观察自己和周围的人们平日的生活,为作文广辟源泉。

许多老师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这是结合日常生活行之有效的观察和写作训练,除此之外,我觉得定期举行“观察说话会”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形式。有位老师以《做饭》为观察内容,布置学生回去亲自做几次饭,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下来,然后举行一次《做饭说话会》,会上人人说自己如何做饭,大部分同学说得大同小异,有一般化倾向,但少部分同学的做饭经历有其特色。学生发言结束,老师选了两位同学的发言让大家评议。

其一是:“这次我做饭的米特别白。我把锅洗干净之后,放进米,添了水,就开始生火了。大约过了五、六分钟,锅里的水开了,饭也就做熟了。我吃着自己做的香喷喷的白米饭,心里无比高兴。”

其二是:“我看过做饭,自己却没亲手做过。我问怎样做饭,说:‘做饭嘛,两份水,一份米,初来火要旺,然后火就要小’。我按的话,在锅里放下两斤米,大约加了四斤水,用木盖盖紧,便在炉膛里生起火来,闹腾了好一阵,火总是不旺,浓烟呛得我睁不开眼。说:‘人要通,火要空’。我把木柴架起几个空子,果然火渐渐旺起来。火光熊熊,好一会儿锅里呼噜噜作响,一阵阵像烟一样的水汽从木盖边冒出来,弥漫着炉灶的上空。我不时打开锅盖去看,说:‘不要乱揭盖,否则会成夹生饭。’我说:‘不看怎么知锅里有没有水呢?’说:‘锅里不响,水就少了,那时便可除火。’真的,过了不久,锅里不再呼噜噜作响了,我动手除去了一些柴火。可毕竟炉膛里还有很多烧得通红的木炭,最后还是把饭做糊了,吃着带有火烟气味的米饭,我想,别以为做饭那么简单,想真正做好一顿饭,也是不容易的。”

观察日记怎么写四年级范文7

在多年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一提起写作就感到头疼,对习作课有厌烦情绪,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对写作不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才能引导学生走进习作大门。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对写话没有统一要求,却强调了对写话有兴趣,让学生喜欢写,乐于写,为第二学段的自由表达奠定基础。所以,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抓好习作起步训练,使他们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从而打好写作基础。

1.坚持说话练习,打好写话的基础。

要写话先会说话,从说到写。让孩子们敢说、爱说,而后再要求会说。训练说话要为孩子们创造好的语言环境,为他们创造大胆说话的机会。激发他们的说话愿望,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说话。

我们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说话练习。如:在语文课、班会课,每节课前的三分钟口语训练、口语交际课上引导学生看图说话、观察说话,设置情境说话、辨析说话等等。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做游戏、绕口令、猜谜语、参观访问、排演课本剧、组织信息交流会等等,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都能使学生得到锻炼,提高说话能力。在此基础上,要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说通顺连贯,使别人听得清楚明白。对于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首先要鼓励他们多说,先不管说得是否有条理,等他敢于站起来说之后,再来提别的要求。必须消除孩子的胆怯心理,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评价时要以赞扬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为主。对学生要多一份鼓励和欣赏,这样学生就敢说、乐说、想说。

制作说话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让学生把在实践中的想法,制作过程中和制作过程后的想法说出来。这种方法不仅能训练说话,而且培养了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制作说话这种训练形式能够把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确实是说话训练的一种好形式。

2.坚持写话,培养写作兴趣

在一年级上学期学完拼音后,我就让学生每天用拼音写一句完整的话,并鼓励学生把自己会写的字写出来,不用拼音代替。同时加大指导力度,每天加上一节"写话展示"课。课上,先让几位同学朗读自己的写话,再让学生们评议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词用得准确,使学生们在朗读与评议中学到写作的方法,获得成功的喜悦,对写话逐渐产生兴趣。之后,让学生修改写话,侧重指导学生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不写错别字。学生修改写话以后,再重新批改,并给得"优"的学生奖励一颗"红五星"。这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可以说,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成为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

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鼓励学生写一段或多段话,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首先教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如四季变化,天气变化、每天发生的事、电视新闻等都作为观察的内容。同时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多看、多听、多问、多想,平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如此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学生就有了很多的积累,写话的内容也丰富了。鼓励学生记自己喜欢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一定要真实、新鲜。每篇日记我都逐字逐句地批阅,并写上鼓励的话,学生们倍受鼓舞,写作的兴趣更浓了,写话的质量也就越来越高了。

二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每人每天写80字左右的日记;下学期写不少于150字的日记,此时让学生的写作范围更广了,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对提高了。要求学生写日记时要用上好词好句,表达出真情实感,内容要具体。利用每天的"日记展评"课,让学生读日记、评日记,修改日记。还把优秀日记打印成集,每月出一期《春芽集》,印发给每一位学生。哪位学生的日记被编成集,就评为本月的"语文之星"。这项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在学生大量练习写日记的基础上,让学生开始练习写小练笔。每次练笔前给学生布置好题目,并给以简单的指导。练笔的形式多样,也可一些想象作文,自己编故事、续故事等。这样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增强了写作兴趣。这时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写出150字左右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的小文章。

3.坚持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只有大量阅读课外书,才能积累大量的词汇,下笔时才有话可写。从二年级开始要求学生每天在家读200字左右的课外读物,在校保证每天20分钟的阅读时间。经常在班里开展"读书汇报会"等语文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从二年级开始还让学生每天积累3个好词;下学期让学生用统一设计的摘录本,摘抄优美词句、片x;每周摘录#则名人名言和12个成语。通过广泛地摘抄,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了作文能力,还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见识。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习作教学中我注意将写作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找素材,积累素材,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大到国家大事、学校的大型活动,小到日常生活,像谁主动捡起地上一块纸,谁帮父母洗脚等等,这样积累素材的契机我c不会放过。生活越丰双,写作内容越充实,久而久之,学生从大量的材料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写作时就会有取之不尽的素材。

4.坚持指导,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语言积累少,他们在倾吐的过程中常常出现

语言不规范的现象,甚至语无伦次。这也难怪学生,他们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怎么会能做到规范的表达。这就要求教师要细致地进行指导写作方法。例如:我在要求学生扩充阅读量的同时,让学生从简单的句子入手,先学会说完整的、规范的句子,然后把这些句子写下来,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无从下笔了。在要求学生写句子的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4.1 单词造句。例:请用"美好"造句,鼓励学生用一个词语多造几句句子。

4.2 多词连句。例:请用上这些词语说几句话:阳光明媚、百花齐放、高兴。

4.3 仿写。低年级的教材有很多文章的格式很规范,学生可以仿写。

4.4 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或改编故事。

4.5 给词语编写童话故事。例:小猴、树林、小花、小河和露珠。

4.6 即兴说话写话,老师给学生话题,引发学生兴趣,即兴讲话,随即写下说话的内容。还有就是班级中的突发事件,例如:上课过程中,突然飞进来一只美丽的蝴蝶,引导学生观察,写下短文。

4.7 放胆文。没有任何内容限制,学生随意而写。

观察日记怎么写四年级范文8

一、提出问题

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诸项任务中既重要又困难的任务。从目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仍存在着序列不明,路子不清,方法不当等问题,影响了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认为,改革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形成重点训练项目的具体的训练序列,增强作文训练的科学性、计划性,铺好提高作文水平的台阶;二是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验积累,使之储备大量的写作素材,充实作文内容;三是形成与综合训练相配套的同步单项训练系列,解决作文基本功问题;四是千方百计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使学生经常练笔,使动笔写文章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解决练得少的问题。

1987年我校开始了"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系列训练"的专题实验。在县教研室的帮助下,通过招聘,自愿报名,领导考核,择优录用的办法,选聘了朱耀元同志担任实验班老师,并制定了《试验方案》,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跟班实验到六年级学生毕业,为第一轮的实验周期。

二、实验的目标与方法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系列训练"是一项整体系统性的实验,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

(一)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当众、独立地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努力达到"能说会道"有的学生还要"能言善辩"。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重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使学生视野开阔。在观察中,有计划地培养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精确性、细微性,以及观察的敏锐性。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作文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要求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意见。

(四)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摸到习作的门径,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写作水平。

(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作文系列训练中,通过各种活动促使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品质等个性特征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为培养一代合格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系列训练"的主要方法是:以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作文训练的"序"为核心,形成"纵向贯彻,横向渗透,同步穿插,内外交流"的系列训练体系,使作文教学向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的整体改革方向发展。

三、实施措施

(一)纵向贯彻

纵向贯彻就是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形成纵向的作文训练体系,保证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能够得到贯彻。再根据整体训练系列,和每学期重点训练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制定出一套学期训练内容,构成语言文字、知识技能、智力活动和思想内容相互联系的学期训练系列,纵向组成训练台阶。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重点训练项目共有26个,按训练内容,我们把这些项目分成三大类,即"观察"、"思维"、"表达"。然后根据各年级同一类不同要求的重点训练项目,纵向编排序列。如"观察"类别的训练,三年级第一学期"侧重于抓事物特点的训练",第二学期"抓特点,进行描述",四年级第一学期"体现事物的特点";五年级第二学期"描写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使文章更加生动;六年级第一学期"写出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的思想品质"。编排训练序列时,充分体现作文训练的"序"。如要求抓特点写人,三年级要求写人物的外貌;四年级要求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五年级全面要求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六年级还要求展开合理想象,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突出人物的思想品质。这样遵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形成"滚雪球"之势,逐步使学生在训练中知、能入链。

观察日记怎么写四年级范文9

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6岁-8岁的儿童是智力、语言能力发展的最佳期。处于这一最佳期的学龄儿童的思维十分活跃,他们的思维正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低年级进行作文训练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更何况低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口语基础,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如果不对他们加以指导,任其这样下去,那么他们的口头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很难得到提高的。但怎样才能让他们会说会写,并且说得好也写得好呢?这的确是一个难题,因为教他们不像教高年级的学生那样,可以直接告诉他们写作的方法,低年级学生的头脑中根本没有“作文”这一气象的概念。因此,必须先给他们找个参照物,树立榜样,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好句子,怎样写才能写出好句子,这就要借助课文了。

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的,各有特色。教师在讲解这些课文时,要抓住好句子进行逐字逐句地分析,并让学生当堂模仿,教师给予及时的纠正。

二、指导观察

观察是智慧的主要能源。儿童心理学指出:“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知觉。”因此引导学生观察时,要先教给学生观察的反复法,使学生有目的、有准备地去观察。

低年级学生的观察一般有两个弱点,一是观察无序;二是泛化和粗略。无序观察,必然丢三落四,或只看到色彩、形状突出的事物,而忽略一般的事物,或只看到人物而忽略了环境。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按图中的方位或依事物间的主从关系有序地进行观察,不仅观察事物的整体和轮廓,而且要观察到事物的细节和状态。

1.按照顺序,有条理地观察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无论是动的,还是静的,虽然错综复杂,但都有它一定的序,以静物来说,方位有远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之分,一件事也有发生、发展、结果的顺序。例如:观察自己的铅笔盒可按从外到里的顺序,另外,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看图的顺序,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2.从细处着眼,深入细致地观察。可利用教材内容,训练学生深入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从中学到观察事物的方法,也潜移默化地去观察周围的事物。

三、在阅读中积累词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帮助学生积累素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语言文字的积累。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词汇少,往往是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想说又说不出来,就像一个礼品找不到合适、漂亮的包装纸一样,因此学生习作需要语言的积累。如果分析课文是教给学生方法,那么积累词语就是给学生构建的材料。为此,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1.制作“阅读卡”。从低年级起,就开始培养学生看到好词好句摘录的好习惯。让学生将文章中好的词语或句子进行摘抄,并且把这些词语所描写的事物用彩笔画下来,让他们物、词两对照。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也增强了他们识记词语的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专题阅读。例如,下雪了,让学生走出教室看看雪景,再收集一些描写雪景的词句进行阅读。这时,文字对学生来说不再抽象、虚无,而是具体、可感的,从而提高了阅读和作文的效率。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阅读的内容最好和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学得会。

3.自由阅读。“勤于阅读,逸于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通俗而又讲清了读中悟写的道理,因而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从课外阅读中汲取更为丰富的营养,广泛地学习语言表达方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材料。除了在家阅读外,教师也可选用班队会或自习课让学生在校阅读,他们遇到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教师及时讲解,以提高阅读效率,还可以在班上设立“图书角”,学生课余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

4.记背好词佳句。有的学生即使读了不少书,仍然不会写或写不好作文,关键在于读得不“勤”,读得不“熟”,书没有读破的缘故。因而让学生多背一些优秀文章、片段,日积月累,方能生悟。

四、指导写话

学生将口头语言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也就形成了低年级学生最初的作文。

1.指导学生写好一句话。随着课程的进展,学生学的音节、音节词和短语越来越多,句子和句群也渐渐出现。这时可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给学生讲什么叫句子,然后说几个简短句子,让学生动手用音节写出来。告诉学生一个句子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意思,让人读了很清楚这句话讲的是什么。

2.指导学生用几个词语写一段话。 在学过的课文中,找一个段落,让学生反复朗读,使学生对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完全理解。然后在这段话中找出几个重要的词语让学生画出来,使学生理解到这几个词语在这段话中的主要作用。

3.指导学生看图写话。低年级的教材中都安排有“口语交际”。这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在导入新课后,教师针对图上的景物提出问题,让学生看图思考。图上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人物应该怎样称呼或起个什么名字,人物在干什么、想什么,表情如何、人与人之间会说什么话?图上有没有什么字样和物品,与图意有什么关系等。领会图的整体思想后,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图意,怎样安排写话的先后顺序,都要给学生一一指导,真正让学生心领神会。让学生观察思考成熟后,教师就有目的地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一一回答,并做好指导。

观察日记怎么写四年级范文10

一、在活动中作文并做人

课题组根据传统节日,结合学校德育活动设计体验活动,为学生的作文积累素材。

儿童节,课题组的老师组织了全校范围的游艺活动。一年级教室的“水中戏球”,学生屏息凝神,考的是眼疾手快;二年级教室的“吹乒乓球”,学生鼓足了气,争得面红耳赤;三年级教室是最热闹的,“体感游戏”吸引了全校师生,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每个人都想过一把瘾;四年级的教室玩的是“套圈游戏”,教室里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声;五年级教室,课题组老师带领学生运乒乓球,师生小心谨慎,心随球动;六年级教室里,老师认真协调,不断提升踢球的难度。在活动中,学生懂得了合作,懂得了谦让。

端午节,学校请来了老奶奶和外国友人一起包粽子。 老奶奶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学生认真地学着、包着。不管包成什么样,看着自己包的粽子,他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拿到热气腾腾的粽子后,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有的学生拿着粽子闻了又闻,塞进书包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吃。

此外,在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节日,课题组的老师总是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中华文化,汲取民族营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

在作文训练中,课题组的老师拟选了《开心的一天》《有趣的游戏》《我们的节日》《无法忘记的一件事》《我爱我家》《悠悠粽香》《中秋月儿明》等习作题目,要求学生选择最深入自己内心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身边的小事、细微处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在作文的过程中,学生既写清了这些活动是如何开展的,怎样有趣,又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揭示了自己得到的启示,使写作主题得到升华和深化。在活动中渗透作文教学,强调在生活中学做人,在做人中学写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作文的欲望。这样,学生就能在作文中做到自然倾诉,不会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作文内容也更加生动、具体、形象了。

二、在生活中指导学生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可见,写作是生活的反映,只有热爱生活,深入生活,才会有深刻的感受、真实的感悟,才会体验到生活的情趣。我们要尽可能地把生活和作文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学会阅读生活,阅读社会,并在生活中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例如,五年级的《黄果树瀑布》是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的写作特色很鲜明:一是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三是触景生情,写下了作者真实的感受,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笔者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品析文本,进行语言文字的濡染和训练,不仅欣赏黄果树瀑布的美,还欣赏了课文的结构之美、表达之美。于是,在教学细节上,教者要处处注意引导学生遣词造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内化,让学生习得语言,培养语感。学生写景比较困难,写游记更是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适时组织学生到园博园游玩。

在游玩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联系《黄果树瀑布》移步换景的表达方式观察:观察点不固定,所观察描绘的景物也不固定,在移动观察点的同时,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绘出来。我带着学生逐一观察出景物的各个局部,以浏览为顺序展示景物的全貌。我们先后游览了园博园里的热带植物馆、“农家乐”、“长江畔”,并指导学生把观察点的变化交代清楚,另外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避免流水账。最后的习作成果不言而喻,大多数学生学会了怎么选材,怎么过渡,怎样前后呼应,怎样描写才生动具体……我想这是因为学生有了先前文本的濡染,进入了真实的情境,有了切身的体验,再加上老师的适时指导,才写出了令人满意的作品。

三、在分享习作的快乐中体验成功

在生活中体验快乐,在习作中享受快乐,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习作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过程。学生中出现合作的天才、辩论的高手,妙语连珠,那么这样的学习活动是快乐而高效的。

比如,“献宝”(让小作者在学习小组内、班内读自己的习作)活动中,往往会有师生、生生智慧碰撞的火花,学生互相批改,积极合作,就能在别人的习作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在辩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小作者在呈现及倾听同学的评议,回答同学的质疑中反思、完善自己的习作。

在分享的过程中,我特别要求小听众:第一要务就是发现同学习作的亮点,评议的时候先谈“我学到了什么”、“我觉得哪里最精彩”,再谈如果是自己,自己会怎么写,让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甄别瑕瑜,修正错误。在此基础上,教师将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张贴在学校的展板上。在这种公开的展示中,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作文的兴趣也更浓了。

如在写一次活动习作时,笔者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评。一个学生这样评价:“小作者擅长运用拟声词使自己的习作有声有色,更加生动,富有情趣。她的开头写得很有气势,如果在结尾处前后呼应就更好了。”还有的说:“‘又高兴又紧张’,把高兴、紧张的表情和原因写出来,或许会使你的习作更加细腻,更容易让读者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我觉得,作者有的地方是群体的场面描写,有的地方写个人的内心体验,有详有略。这学习了《水》的写法,富有变化,生动形象,如果再加点对观众的描写,作文会更丰富。”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学生在点评和被点评的过程中慢慢获得能力,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四、在畅所欲言中体现真情

学生的习作不是文学作品,不需要艺术加工,只需用文字来记录生活,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因此,真实的生活、纯真的童趣、真切的儿童言语是学生习作追求的目标。真情才是学生习作的根基和生命。

然而,在习作指导过程中,有很多时候,教师的指导、修改本想升华学生习作的主题,使内容更丰富,描写更具体,却忽略了学生的本真和童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有些学生认为老师的修改改变了他本来的意思。有些学生按老师的意见进行了修改,但他们觉得那是套话、假话,不再是自己独特的语言。更有甚者,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这些指导显然是欠妥的。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老师一味按着自己的生活阅历、理解能力和习惯来规范、指导、要求学生的习作,不仅会令学生的习作缺少个性,使学生对真实的生活缺少兴趣,还会在学生的心里埋下作文即是“编造”的错误观念。这是教师必须尽力克服的。

观察日记怎么写四年级范文11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 美术创作能力 培养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许多学校在硬件和软件上狠下功夫,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一则这样的事例:一位国内重点1

小学的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教师要求他们画一颗圣诞树,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都很惊叹,因为他画得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模一样。可是当教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时,这位小朋友却搞了半天也无从下笔。这位学生的美术水平在国内学校算比较可以,而外国人评价“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创造能力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如下几个原因:(一)社会因素:人们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一幅画的好坏,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们画得“像”,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二)教学问题:许多教师上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还有家长过早给儿童买来临摹的画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了解儿童,转变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我们教儿童学美术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多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思维表现特点。儿童画有如下几个特点:(1)用色、用线大胆、果断、单纯。(2)不受对象约束,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带有很多印象成份。(3)随意性大,对比强烈,夸张,无拘无束。在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时,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而要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儿童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儿童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也只有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认知规律,才能正确评判孩子们的作品。

二、充分利用电教设备,搞好课堂教学

我们的孩子临摹能力强,基本功扎实,但创作能力比较差,解决问题的关键,仍是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美术课有别于语文、数学,它是一种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它首先要求学会欣赏美,学会发现美。小学美术课主要分为四大类:(1)欣赏课;(2)绘画课;(3)制作课;(4)工艺课。如何来上好这些课呢?

A、利用各种电教设备,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一大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特别是欣赏课。有些课本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变差,画面不够清晰,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美感。因此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找一些画册、光盘、光碟,网上下载资料储存在电脑硬盘中等途径,来制作CAI课件。它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材料,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小学美术欣赏课,许多图片几次印刷之后,已变得很难看,图片又少,要教师重新绘制也不太可能,现在有不少光盘、VCD都有这方面素材,教师整理之后,让学生欣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B、利用各种电教设备,解决课堂难点。

多媒体电教手段能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十分有利,也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的解决十分有利。如教师在讲解示范制作表演时,通过摄像机不同角度拍摄,然后投放出来,能解决学生看不清、或不明白的操作过程,也可以多次重复播放,消除学生畏惧情绪,使学生明确、自信、愉快地理解创作过程,学会怎样去表现美。如:上立体纸工课,教师示范剪法,如果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一节课的时间单教会学生都很难。通过多媒体示范,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看得很清楚,教师也可以有较多时间去指导学生创作。学生的奇妙构思,也可以及时反馈出来。

三、加强四个能力的培养

四个能力的培养即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良好的观察力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基础,也是我们教学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升华,有一位著名画家曾说:“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观察力。”可见,观察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观察力的培养,我们主要让学生多写生,分低、高年级按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

如:写生一组水果,低年级可以画一些苹果、雪梨、香蕉等形状、色彩不同的静物。高年级可进行同类物体练习。如:高年级可以画一组色彩、形状相近苹果,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的培养可多采用默写的方式,如:出示一个玩具,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再拿走,然后默写,也可以默写一幅画,使学生养成整体意识,对物体能抓住特征,增强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可多做基本型的添加、变形练习。例如:正方形的练习,对它进行添加,可以变成汽车、房子、钟、手帕、电视等,对它进行夸张和变形,可以联想成鱼、火车、大桥等。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课外多画日记画

观察日记怎么写四年级范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段看图写话;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272-01

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写出想说的话,写想象出来的话,写出心中的感想,是新课标为小学语文低年级段的老师提出的具体要求。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写话兴趣不浓、欲望不强。教师应采用有效的有趣的活动,引发学生愉悦的情趣和情绪,培养学生“我会说”到“我要写”的飞跃。

下面,结合一、二年级的语文写话教学的实际,简单论述写话教学的几点感悟――说得精彩、写得生动。

一、巧用资源,精选图片

1、利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漂亮的插图,教师应善于借助于这些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看图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基础,观察又是写话的首要条件。而小学生往往在观察图片时,对于图片内容不知道从哪些地方观察,往往对图片内容“目不暇接”,不分主次,抓不住重点,也不够深入,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改变“目无章法”的坏习惯,力避“乱顺序”、“主次颠倒”的弊端。

2、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们观察图片,往往对图片内容把握不到位,这就需要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合理想象,敢于想象,只有观察仔细、善于想象,写话才会具体,才会有声有色。

如学习《探母》时,教材中有一幅插图,的母亲半卧半躺在床上,在洗衣服,孩子们观察图片时,往往只看到母亲和,对在洗衣服时,可能和妈妈谈论什么内容,而难以想象,教师应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敢于想象,到家后,可能会和母亲说什么?洗衣服时,会和妈妈说什么?给妈妈洗衣服,妈妈会怎么说?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想象和表达。

二、授之以渔,引导方法

1、明确写话的基本要求

写话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把握时间、人物、地点和事情,以及写清楚感受如何,类似以记叙文的六要素中的五个主要方面。

(1)指导学生写出“三素句”

写话的最基本句型是三素句,即要体现写话的三个主要要素,也就是突出和强调谁(人物)、时间(什么时候)以及事情(干什么)。如星期天的下午,爸爸和妈妈陪我。

(2)指导学生写好“四素句”

四素句,也就是句子包含四个要素,相对于“三素句”而言,多一个具体的地点(在哪儿)。“四素句”应包含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情。如星期天的下午,爸爸和妈妈陪我在公园里玩。

(3)指导学生写出“五素句”

“五素句”就是包含五个要素的句子――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情以及心情如何,使比较完整的句子。如星期天的下午,爸爸和妈妈陪我到动物园里参观,我们开心极了。

2、仔细观察,完整表达

写话表达的基础是看图观察,终极目的是完整表达,让读者知其意。如呈现给学生一张“看图――值日”的情境,在表达――写话前,先确定写话的题目――值日,再仔细看图,看同学们值日时,都做了些什么。学生们看出图片中一个女孩在擦黑板,两个男生在扫地,两个女孩在擦桌子。那么,这个写话表达就可以完整地表达为:

值 日

放学了,值日生们在教室里打扫卫生。他们有的擦黑板,

有的扫地,有的擦桌子。他们该得特别认真,不一会,教室就被打扫地干干净净。

再如,呈现给学生一幅图,图片内容是放学的情景:天下着雨,图片上三个人,一个是女孩,一个是男孩,一个是大人――老师,老师给女孩披雨衣,男孩和老师合打一把伞。

对于这幅图,教师应引导学生适当想象,图中的人物是谁,给人物起个名字,敢于想象图片中的人物进行了怎样的对话,他们的心情如何等。如:

放 学 后

一天放学后,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小红没有带雨伞和雨衣,李老师就把自己的雨衣披在小红的身上。小东看到老师被雨水淋湿了,就说:“李老师,咱们一路,我的家就在您家附近,我们合打一把雨伞吧”,说着,就把雨伞打到李老师的头上面,他们三人说笑着走着。

总之,看图写话的基本套路是:看图――说句子――写句子――写话。写话就是把每一个句子串起来。一般而言,看图写话中的表达,最好采用“三段论”,即三个句子,以“课外活动”的看图写话为例子,要求学生写好三个句子:

第一句话: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第二句话: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第三句话:要求学生根据画面或者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想象,写出真实的心理感受。

如:下课了,______到_____上_____。他们有的在______,有的在______,有的在______,还有的在_______。_____玩得_____!

看图写话,不能一蹴而就,应注重循序渐进,从如何看图,到怎样表达,都应给以方法的引导,表达也就注重方法的多样化――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学生会说,才能会写,说得好,才能写得好,说得精彩,写得更生动。

参考文献:

[1] 张秀丽.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问题与对策[J].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