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安全论文

农业安全论文

时间:2022-10-08 19:36:56

农业安全论文

农业安全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安全蔬菜生产农药的选与用

 

安全蔬菜是指在蔬菜生产、储运过程中,农药使用量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以内,消费者食用后急性、慢性和蓄积性中毒的蔬菜。

一、尽量少用或不用农药

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适合当地高产、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2、做好种子的处理,温水浸种,采有54℃的温水浸种15分钟,捞出后再放清水中浸泡4~6小时,可消灭黄瓜黑星病苗,又例如:西红柿在育苗前,把种子浸入50℃温水中浸种泡了30分钟,然后捞出,放到凉水中浸泡4个小时后,即可播种,可有效控制叶霉病,减轻旱疫病的发生;将种子放在凉水中浸泡4小时,捞出后放到10%磷酸三纳溶涂中再浸30分钟,可防治西红柿病毒病;防治茄子黄萎病时,先把种子在凉水中浸泡3~4小时,捞出后再放到54℃的温水中浸种15分钟,然后再放到凉水中浸泡1个小时,凉干后播种。

3、栽培管理措施农业论文,保护地蔬菜实行轮作倒插不仅可明显减轻病虫害,而且有良好的增产效果;水旱轮作,在蔬菜种植2年后,在夏季种一季水稻,有很好的防病虫效果。

4、药剂处理:充分采用苗前用药进行土壤消毒或药齐拌种可防治菜田苗期立枯病。具体方法: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苗床用药8~10克,与细土拌均匀后,先将1/3铺在苗床下部,2/3的药覆盖在种子上面。拌种可用40%的拌双,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的种子,可用75%百菌清按种子重量的0.3用量拌种,能防治早疫病、霜霉病、苗期炭疽病、叶斑病等。另外用福尔马林100倍液的水在播种前10天浇水在育苗床上,然后将药土翻入土中播种,可防治多种病害,如枯萎病、立枯病、根腐病、软腐病等。

5、采用生物防治。例如利用Bt乳剂1000倍夜或25%灭幼脲3号胶悬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青虫。还可以采用以虫治的方法防治害虫。

6、采取其它方法进行害虫防治。如利用诱蚜板诱杀蚜虫,利用灯光诱杀害虫,利用性引诱杀虫等等论文格式范文。

总之,采取上述方法,目的就是减少蔬菜生长期间,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治病虫的次数,生产安全、放心、经济效益高的无公害蔬菜。

二、科学选用农药

1、首选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

微生物农药或生化农药(农用抗生素)和植物源农药既能防病治虫,又不污染环境和毒害人畜,且对农田自然天敌安全,害虫也不会产生抗药性。如苏云金杆菌制剂(Bt)、井冈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农抗120、喷可杀、蓖麻油酸烟碱、绿神花宝等。

2、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⑴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农田自然天敌杀伤力小的化学农药,且限量使用。如敌百虫、杀灭菊酯、辟蚜雾、克螨特、功夫乳油、波尔多液、DT、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代森锰锌、乙磷铝、硫酸锌、磷酸三钠、弱病毒疫苗N14、高锰酸钾等。

⑵有针对性地选用中等毒性农药。在使用低毒农药无法扑灭暴发性病虫害的情况下,可以选用中等毒性农药,但使用这类农药必须注意2点:一是要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程要求施药,不能随便增加药液浓度和施药次数;二是要选择其中毒性相对较低的药剂,如杀虫双、好年丰、巴丹等。

⑶严禁选用高毒、高残留、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两高三致)和禁用化学农药。如甲胺磷、呋喃丹、1605、1059、3911、氧化乐果、杀虫脒、杀扑磷、六六六、DDT、甲基异柳磷、磷化锌、久效磷、氟乙酰胺、有机汞制剂等。有些农药虽然低毒,但是在土壤和作物中残留时间长,也不宜在蔬菜上使用。如三氯杀螨醇等,其成分分解慢,施药1年后作物中仍有残留。

⑷选用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如灭幼脲、农梦特、伏乐得、抑太保等,这类农药的杀虫机理是抑制昆虫正常的生长发育,使之不能化蛹繁殖,从而发挥很高的杀虫作用,且对人畜毒性很低。

3、推广土农药

利用自己配制的而非工厂化生产的、且非药剂性物质来控制病虫的发生危害。如800~1 000倍的尿洗合剂溶液(1份尿素、0.2份洗衣粉、100份水混合而成)、石灰烟草水(石灰2份、烟草0.2份加水100份浸泡1昼夜过滤而成)等,对蚜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用100~150g碳酸氢铵加水15千克喷雾,可防治黄瓜霜霉病;喷施1.5~2.0%的过磷酸钙液可防治辣椒、棉花等上的棉铃虫、烟青虫等;将自然死亡的菜青虫、棉铃虫等鳞翅目昆虫幼虫捣烂加水稀释后过滤,喷雾可防治菜青虫、地老虎等多种鳞翅目害虫;将20~30克大蒜洋葱头捣碎成泥状,加10千克水,取过滤液喷雾,对蚜虫、红蜘蛛等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三、科学施用农药

1、准确诊断农业论文,对症下药

在充分了解农药性能和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防治病虫害种类,使用合适的农药类型,做到对症下药。如杀虫剂中的胃毒剂对咀嚼式口器害虫有效,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无效。

在正确诊断农作物所发生的病害和虫害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农药的性能和使用方法,选用合适的农药类型和剂型。如扑虱灵对白粉虱若虫有特效,而对同类害虫蚜虫却无效;劈蚜雾对桃蚜有特效,对瓜蚜则效果很差;甲霜灵(瑞毒霉)对各种蔬菜霜霉病、疫病等高效,但对白粉病几乎无效。在防治保护地病虫害时,为了降低棚内湿度,可选用烟雾剂或粉尘剂。高温条件下使用硫制剂防治瓜类蔬菜叶螨、白粉病,容易产生药害。

2、把握适期,适时用药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严格掌握最佳防治时期,做到适期用药。根据各病虫的防治指标确定相应的防治时期。在多种病虫害发生时,要明确主要病虫及其发生动态,综合分析,确定主治与监制对象,协调好关键用药时期。不要一见到田间病虫害就喷药防治,如果用药防治也只能挑治。如蔬菜播种或移栽前,应采取苗床和棚室消毒、土壤处理及药剂拌种等措施;当蚜虫、螨类等点片发生,白粉虱发生密度较低时采取局部施药。一般情况下应于上午用药,夏天应于下午4时后用药。

施药时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病虫害的发生特点确定植株不同部为标靶,进行针对性施药,达到及时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病原和压低虫口的目的,从而以减少用药。

3、控制药量,调适浓度

不同蔬菜种类、品种和不同生育阶段的耐药性常有差异,要根据农药的毒性及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结合气候、苗情等,严格掌握用药量和配制浓度,防止造成药害及对天敌的杀伤,只要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即可论文格式范文。如防治白粉病,对于抗病品种或轻发时只需用粉锈宁45~75 克/公顷(有效成分),而对于感病品种或重发生时则要105~150 克/公顷。此外,提倡运用隐蔽施药(如拌种)或高效喷药(如低容量细雾喷施)等施药技术,并且提倡不同类型、种类的农药合理交替和轮换使用,可提高药剂的利用率,减少施药次数,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从而降低用药量,减轻环境污染。

4、科学混配农业论文,兼治病虫

农药混配应以保持原药有效成分或有增效作用,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状为前提。如果混配不当,不但在不到混用效果,还会引起作物药害和毒害加重。

采用混合用药技术,可以达到一次施药控制多种病虫危害的目的。一般各种中性农药之间可以混配,中性农药与酸性农药可以混配,酸性农药之间可以混配,但碱性农药不能随便与其他农药(包括碱性农药)混用;微生物杀虫剂(如Bt)不能与杀菌剂及内吸性强的农药混用,以免降低甚至失去药效。

5、交替轮换使用农药品种

为防止和减缓病虫对农药产生抗性,要交替和轮换使用农药,同一种类农药不要在同一种蔬菜作物上连续使用。在选择农药时,应注重选用化学结构不同,有效成分不同,作用机制不同以及有负交互抗性的农药品种。

6、选用先进施药技术

积极推广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大力推广烟雾剂及粉尘剂等高效剂型。

7、有效间隔,确保安全

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的时间距收获期的天数,在采收之前应有一定的间隔期,防止蔬菜产品中残留农药。这是减少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防止残毒的重要环节。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必须严格按照此要求施药。农药安全使用准则中规定了每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一般规定间隔期在2~7天内,但也有间隔期达10天以上的。蔬菜喷药后一定要农药降解到无残毒时,方可采收上市。多次采收的蔬菜,必须做到先采收后喷药,以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农业安全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安全养羊重防疫

 

安全养羊是提高羊的养殖效益的重要保证,而免疫则是安全养羊的基础和保证。为此,下面把羊常用免疫疫苗简介如下:

1、氢氧化铝菌羔羊痢疾苗:主要用于怀孕母羊,在怀孕母羊分娩前20~30天和10~20天时各注射1次,注射部位分离在两后腿内侧皮下。疫苗用量分离为每只2毫升和3毫升。注射后10天产生免疫力。羔羊经过吃奶取得被动免疫,免疫期5个月。

2、羊四联苗或羊五联苗:四联苗即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苗;五联苗即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苗。于每年3月初和9月下旬分2次接种。接种时不论羊只大小,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一般在注射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

3、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主要用于预防山羊痘病,每年3~4月份接种,免疫期1年。接种时不论羊只大小,每只皮下注射疫苗0.5毫升。

4、破伤风类霉素:主要用于预防羊破伤风。免疫时间在怀孕母羊产前1个月、羔羊育肥阉割前1个月或羊只受伤时,一般在每只羊颈部中间1/3处皮下注射0.5毫升,1个月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论文格式。

5、Ⅱ号炭疽菌苗:主要用于预防羊炭疽病。每年9月中旬注射1次,不论羊只大小,每只皮下注射1毫升农业论文,14天后产生免疫力。

6、羔羊大肠杆菌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羔羊大肠杆菌病。皮下注射,3月龄以下的羔羊每只1毫升,3月龄以上的羔羊每只2毫升。注射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

7、羊流产衣原体油佐剂卵黄灭活苗:主要用于预防羊衣原体性流产。在羊怀孕前或怀孕后1个月内皮下注射,每只3毫升,免疫期1年。

8、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主要用于预防羊口疮。一般在每年3月、9月各注射1次,不论羊只大小,每只口腔黏膜内注射0.2毫升。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菌苗皮下或肌肉注射,6月龄以下每只3毫升,6月龄以上每只5毫升,免疫期1年。

9、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菌苗:皮下或肌肉注射,6月龄以下每只3毫升,6月龄以上每只5毫升,免疫期1年。

10、羊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主要用于预防羊链球菌病。一般在每年的3月、9月各接种1次,免疫期半年,接种部位为背部皮下。6月龄以下的羊接种量为每只3毫升,6月龄以上的每只5毫升。

农业安全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安全养兔严防四顽疾

 

兔瘟仍是獭兔的头号“杀手”,近年来该病明显出现了早龄化、非典型性和散发型特点。发病年龄是多元化趋势,尤其是刚断乳的仔兔也有发生,最早在40日龄左右。临床症状和解剖特点也并非与典型性的兔瘟完全相符,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渐进性死亡,浑身瘫软。剖检特征均表现胸腺肿大出血,其他如肺部和气管出血,肝脏变性,肾脏肿大出血,直肠内有胶冻样黏液,肛门有淡黄色黏液,有的具有1~2条症状,有的多条,并不统一。另外,兔瘟很少大面积流行,多为散发型、局部性。其防治方法是:

该病只能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措施,在管理中,只要按照免疫程序按时足量注射疫苗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仔兔在35~40天首免,每只皮下注射2毫升,20天后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年注射3次。注射单苗效果最好,联苗对兔瘟免疫有一定影响。发生兔瘟后有以下三条治疗途径:

1、注射高免血清,见效最快,效果最好农业论文,但成本高,货源缺。

2、注射干扰素,干扰兔瘟病毒的复制,在发病初期有效,但疫病过后仍然需要注射疫苗。

3、兔瘟疫苗紧急预防注射,每只2~3毫升,3天后逐渐控制病情,7天后产生较强的免疫力。

二、疥癣病

兔疥癣病又称兔螨病,是由寄生于兔体表的疥螨或痒螨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病。侵袭面广,发病率高,交互感染,控制较难。该病有高度的传染性,如果治疗不及时,病兔可因逐渐消瘦和虚弱而死亡,危害十分严重。其防治方法是:

1、不要购买带耳螨疥癣的病兔,不用疥癣病兔配种。

2、保持笼舍干燥,经常用火焰消毒兔笼。每个季度用2%的敌百虫水溶液给兔蘸蹄1次站。

3、疥癣病发生时,及时用专用的溶剂和水溶液给兔涂抹患部,7天后重复1次。同时用5%的水溶液喷洒兔笼和场地,焚烧垫草污物。兔癣1次净涂抹患处,严重的7天后可重复用药1次,用畜卫佳(阿维菌素)内服,每千克体重0.1克,7~10天重复用药1次。灭虫丁按说明要求肌肉注射。

三、脚皮炎獭

兔脚皮炎常见多发,虽不致死,但影响种兔种用价值和商品兔毛皮质量,患病兔不愿活动,食欲减退,日渐消瘦,行动轻缓,下肢不敢承重,四肢频频交换支持体重,有时拱背卧笼。检查患兔脚掌,出现脱毛、红斑、化脓,破溃后形成经久不愈易出血的溃炎并结痂,有的溃炎上皮的真皮可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其防治方法是:

1、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兔笼的清洁卫生,清扫笼底要彻底干净,定期用0.3%过氧乙酸喷雾消毒。

2、兔笼笼底最好以竹板制成。笼底要平整、钉子无突起、笼内无锐利物。

3、免疫注射葡萄球菌苗,每只兔2毫升,1年免疫2次。治疗时,先将患兔放在铺有干燥、柔软垫草(或其他铺垫材料)的笼内。用橡皮膏围病灶做重复缠绕(尽量放松缠绕),然后用手轻握压。压实重叠橡皮膏,20~30日可自愈;患部剪毛并消毒,清除坏死组织,3%过氧乙酸清洗后,涂擦磺胺嘧啶、土霉素软膏等,当溃疡开始愈合时,可涂擦5%龙胆紫溶液,每天1次;重者外用消毒纱布包扎好农业论文,同时注射青链霉素各10万单位,每天早晚各1次,直至痊愈;严重病例立即淘汰。

四、传染性鼻炎

獭兔传染性鼻炎是由巴氏杆菌和波氏杆菌为主的多种病原菌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獭兔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之一。其防治方法是:

该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四季发生,大小兔易感,疫苗效果甚微,药物控制困难,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病程持续期长,容易恶化和继发感染其他疾病等特点,用药见效,停药复发,是生产中最为顽固的疾病之一。其推荐方法是:

1、青霉素和链霉素,每千克体重各2~3万单位,混合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续3天。

2、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2万单位,每日3次,连续3天。

3、卡那霉素,每千克体重15毫克,每日2次,连续3天。

4、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氧氟沙星4毫克,每日2次,连续3~5天。

农业安全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12种生物农药在果树上的正确安全应用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

一、除虫脲

除虫脲又名灭幼脲1号,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可用于防治柑橘锈壁虱,柑橘潜叶蛾,柑橘木虱等害虫,使用浓度为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对人畜安全,对鸟、鱼、蜜蜂等无不良影响。与除虫脲相类似的还有灭幼脲(灭幼脲3号)、氟苯脲(农梦特)、氟虫脲(卡死克)、杀铃脲、氟铃脲、氟啶脲等。

二、鱼藤酮

鱼藤酮又名施绿宝,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也有一定驱避作用,无内吸性,具选择性,对天敌安全,杀虫谱广,对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等多种果树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效。防治蚜虫,可用2.5%鱼藤酮乳油400~600倍液。

三、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又名齐螨素、爱福丁、除虫菌素、阿巴丁隆维康。是一种抗生素类杀虫螨剂农业论文,对害螨和害虫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杀虫谱广,特效期长,杀虫效果好。可用于防治梨木虱、苹果叶螨、桃小食心虫、柑橘锈壁虱、红蜘蛛、潜叶蛾等。防治果树害螨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4500~5000倍液喷施。

四、虫酰肼

虫酰肼又名米螨,作用速度快,可用于防治梨小食心虫、草果卷叶蛾、葡萄小卷叶蛾、松毛虫、美国白蛾等。

五、武大绿洲1号

武大绿洲1号为病毒杀虫剂,可用于防治果树鳞翅目害虫、梨食心虫等。防治梨食心虫等钻蛀性害虫,在虫卵高峰期用药效果最佳。

六、烟百素

烟百素为烟碱、百部碱、楝素等3种成分混配的杀虫剂,具有很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杀虫谱广,可用于防治鳞翅目、双翅目、同翅目和半翅目等多种害虫。防治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一般用1.1%烟百素乳油1000倍液,7~10天1次,连喷2~3次。

七、皂素烟碱

皂素烟碱由皂素和烟碱配制而成,耐雨水冲刷杂志铺。可用于防治柑桔红蜘蛛和介壳虫等。防治介壳虫在卵孵初期,用27%皂素烟碱300倍液喷施,5~7天1次,连喷2~3次。

八、甲壳素

甲壳素其系列产品有:一施壮、聚糖果乐、黑星21等。一施壮,又名绿色植保素2号,能诱导植物增强免疫功能,并能防止病菌侵入,一般用2%一施壮600~800倍液,在开花到果实形成期喷施。聚糖果乐在着果期施用,有保护果实免受病菌侵入,并使糖度提高的作用,一般用1.5%聚糖果乐水剂6000倍液在现果期喷施,每6~7天1次,连喷2~3次。黑星21具有诱导抗性,抑制病菌侵染,改善果实品质的作用,可用于防治果树黑星病等,一般用2%黑星21水剂400~600倍液喷施。

九、阿密西达

阿密西达可用于防治梨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柑橘黑星病、疮痂病农业论文,桃褐腐病、核桃黑星病、葡萄霜霉病、白粉病、枝枯病、苹果黑星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轮纹病、烟污病等。防治桃褐腐病,一般用于25%阿密西达500~800倍液喷雾。

十、多氧清

多氧清又名宝丽安、多克菌、多氧霉素、多效霉素、保利霉素、科生霉素等。是一种广谱性核苷类农用抗生素,可用以防治梨黑班病、轮纹病,葡萄黑痘病、灰霉病、白粉病,苹果斑点落叶病、霉心病、轮纺病,以及草莓灰霉病、白粉病等。防治葡萄黑痘病,用3%多氧清600~900倍液,每隔7天使用1次,连喷1~2次。

十一、克菌康

克菌康又名中生霉素,对农作物细菌性病害和部分真菌性病害有很高的活性,可用于防治葡萄炭疽病、黑痘病,苹果轮纹病、炭疽病、斑点落叶病、霉心病等。防治葡萄炭疽病、斑点落叶病、霉心病等。防治葡萄炭疽病,可在发病初期用3%克菌康1000~1200倍液喷雾,共使用3~4次。

十二、根复特

根复特又名根腐110。可用于防治果树的根腐病,并能活化根系、壮根,促使根系发达。移栽期用2.5%根复特800倍,植株生长期用500~600倍液,每株200~300毫升灌根。

农业安全论文范文5

一、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机安全生产

农业机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农机安全生产关系着农机化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各级政府应当重视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加大对农机安全管理部门的投入,解决农机安全管理人员实际困难。结合福州市的实际情况,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监理机构、职能的法律地位,制定地方性法规,规范农机安全管理。

二、加大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

第一,发挥媒体的作用,充分利用媒体如当地报纸、有线电视,广播、互联网广泛开展农机宣传工作,扩大农机安全宣传覆盖面。手机短信方便快捷、费用低,县农机监理所可利用手机、小灵通群发系统,在重要时期给有机户与机手发送农机安全短信,提醒农机手关注安全,使他们提高警惕,自觉遵守安全规章。第二,各级农机监理部门结合农机作业特点,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活动要突出“安全发展,预防为主”主题,采取图片展览、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品、文艺表演、现场广播、有奖竞答、咨询等形式,向农民机手、农机户、学生、群众讲解农机法律法规、购机补贴等农机相关政策、农机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科普等常识,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大家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在活动中增强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农机应急救援和事故防范能力,使广大群众、学生积极关注、积极参与农机安全生产,让农机安全生产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让“安全发展”科学理念深入人心。

三、加强农业机械驾驶员培训考核

第一各地农机部门领导要重视农机检验员、考试员培训、审验工作,要严格把关,对农机检验员、考试员遵纪守法情况、日常工作情况和技能水平情况进行严格考评、审查。第二要整改农机驾驶员培训,由于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培训人员要耐心讲解。严格考核,杜绝作弊行为,严格执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人员考试各科目考试内容与评定标准,考试合格才能发证,每年还要进行审核,从根本上提高驾驶员的综合素质和驾驶技能。

四、加强农机管理队伍建设

农村机械化的顺利开展,必须发挥农机管理人员的主导作用,提高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只有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指导广大农民科学地操作各种现代化农机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作用;只有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带领农民遵章守法、杜绝违章操作;只有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是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管理,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人员加以处罚,对认真履行职责、群众满意的工作人员实施奖励。组织农机专家对监理员、检验员、考试员进行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培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切实提高农机监理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近年来,农机安全监理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农机安全监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对农机监理执法范围,工作程序提出了新要求。农机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熟悉监理业务的新标准,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二是加强经验交流。各县区要互相通报农机安全生产情况,相互交流经验。市农机监理所汇集信息,整合并分析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和改进措施。推进农机安全监理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机安全监理专业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农机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如果遇到难题,可向有关专家咨询。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农机管理人员要提高安全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到基层和农村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总结新情况,熟悉新政策、满足新要求,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才能有效地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农业安全论文范文6

关键词:农电安全生产;管理;实践

安全生产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我国基础施工建设中必须要遵循的原则,我国电力运输行业近几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在农电安全方面。目前,对农电安全的保护已成为电力行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电网运行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我国开始注重发展农电工程,但是,由于农电安全生产是农业与电力的有机整合,因此,会涉及很多的交叉问题,使农电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变得非常复杂,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农电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想有效的处理好这些问题,就要提高供电安全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并从多个角度来避免农电安全生产出现违规现象。确立农电安全生产制度,并优化制度体系。

1供电企业农电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配电线路质量问题。农电生产与线路质量的关系非常紧密,由于受到自然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我国供电企业农电基础设施建设中,配电线路的质量经常出现问题,这些质量问题在材料配备中体现的最为明显,这些问题给农电的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严重时会威胁到农电安全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1.2供电规范化问题。供电企业承担着电力资源的运输和持续平稳供应。由于供电企业涉及民生和我国农业的发展,所以,在供电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依法经营,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责,并进一步落实规范化的运输,保证运输过程中能够稳定、安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各项服务,这是我国供电企业在落实供电工作过程中必须执行的准则。从当前的供电企业农电安全生产现状看,很多方面都没有达到精细化管理标准,且粗放模式与管理模式中都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经营。除此之外,在供电企业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很多环节都没有系统的监管,增大了供电工程的改造难度,而且施工环境也比较复杂,这些都是供电企业农电安全生产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问题。1.3农电安全生产人员综合素质的问题。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电力的持续供应都与职工队伍的能力有关联。虽然很多电力企业在生产体制上已经有了较大的转变,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电力工程队伍的素质也较之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一部分供电企业安全生产技术人员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很多人甚至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和技术训练就上岗工作,这些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农电安全生产过程中,忧患意识并不明显,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给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2供电企业农电安全生产管理

2.1创建科学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要建立严格的发展规范和规章制度,并按照这一规章制度来发展企业。对于国家基础建设行业—农业而言,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当前我国农电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国家要对已经落实的规范和制度进行数据上的支持。在农电安全生产中,还要明确各级人员在岗位中的职责,通过工作标准来建立统筹安全职责,并进一步规范制度体系,通过制度体系的落实,更好地促进农电安全生产。2.2注重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原则。安全生产以及安全管理的核心在人。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手段和整体素质。要求供电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定期做好培训和检查工作,使农电生产人员将心思都放在安全生产中,达到提高农电安全生产的目的。2.3提高供电生产现场的安全指数。针对很多供电企业农电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供电企业一定要进一步强化规章制度的落实问题,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并定期对供电企业农电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保证生产管理人员对农电生产的安全管理。2.4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环境。在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环境之前,首先要提高农电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安全管理人员人人关注安全的文化氛围。利用当前的网络宣传手段向员工灌输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观念,通过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农电生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严格落实奖罚考核制度,将安全生产与员工的安全意识连在一起,使农电安全管理人员能够自觉的注重安全问题,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在提高安全意识的时候,供电企业可以借助广播、媒体、报纸、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来推广农电企业安全生产的相关法规,积极推广标准化作业的理念,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内部讨论,从中发现农电安全生产规范中不足的地方,并及时予以改正和完善,除此之外,还要对安全生产的标准进行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农电系统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通过促进工作人员安全生产的理念,达到推动供电行业规范化生产的目的。

3结语

针对供电企业农电安全生产的现状,安全生产一定要结合农电工作的实际需求,要在当前农电安全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处理已经出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统筹兼顾,认真夯实农电安全生产环节中的各项基础施工工作,在整个农电安全生产过程中都要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前提,严格执行国家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供电企业农电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农电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作者:范大鹏 单位:国网吉林省通榆县供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建国,孟宪利,田玉清,等.煤炭供电企业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施[C]//2009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2010.

[2]丛连日.供电企业Intranet网络系统构建[C]//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2年年会山东电机工程学会交流论文集,2002.

[3]安文斗,孙才新,王杰,等.基于配电GIS的供电管理信息系统(MIS)的研究[C]//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4]贾亚军.电力体制改革中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C]//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2004.

[5]杨如康,刘润珍.供电企业强化营销管理的措施研究[C]//2008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2008.

[6]明晓明.浅谈供电企业信息一体化建设[C]//第三届安徽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

[7]向晓东.供用电合同相关法律问题分析[C]//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2005.

[8]周益忠.浅谈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C]//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四卷电力分卷),2006.

农业安全论文范文7

读者定位和选题分类杜绝含糊不清

根据安全工程理论,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可以系统地认为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在安全技术上,可以将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归于各行业领域工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生产环境中的危险性因素。因此,可以将农民工安全生产图书的读者定位为三大类:第一,全体农民工群体。之所以有此类读者定位,是因为无论是哪种行业,从事不同生产作业的农民工,都需要了解最新的国家安全生产政策、法规,以及最基础的安全生产知识。例如,生产型企业的农民工都必须了解:安全生产的合法权利、应尽的安全责任、工伤保险规定、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等。第二,不同的行业生产一线的农民工。不同的行业生产一线,危险源和事故隐患不同,针对于此的安全生产技术和事故防范措施不同。例如,我国井工开采的煤矿,生产中都面临着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事故等五大自然灾害;而建筑施工企业的作业人员面临的危险源主要是高空坠落、高空坠物、临时用电、作业机械、重物吊装等。因此,将不同行业生产一线的农民工定位为不同的读者,他们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是有区别的。第三,从事特种作业的农民工。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我国法律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才能上岗作业,证书每3年复审1次。因此,此类读者的定位十分明确,就是正在或即将上岗的从事特种作业的农民工。在清晰了读者定位之后,选题的分类显得尤为关键。一个成功的选题,必须清楚其归属的种类,才能为其赢得市场。笔者将安全生产图书分为四大类:一是注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贯彻的宣教类图书;二是将安全工程理论浅化、通俗化的知识普及型图书,包括针对各类事故和职业健康伤害的特点,提高农民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现场急救以及职业卫生预防能力方面的图书;三是针对各行业企业生产过程特征,结合专业安全生产标准和行业安全操作规程,编写的安全技术类图书;四是高危行业特殊工种安全生产上岗培训教育图书。

选择作者和书稿审读是选题成功关键点

在约稿过程中,笔者经常发现优秀的安全生产理论专家缺少相关的行业企业经验,关注重点为安全理论知识;而有相当数量的行业专家却又在安全理论知识方面有所欠缺,注重行业专业知识。因此,农民工安全生产图书的作者需要安全和行业技术知识兼顾,同时还要关注农民工阅读、理解的特点。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安全生产权威专家学者。顶级的专家,能够写出更好的普及性读物。浅显易懂而又朗朗上口的小学、中学课本里的文章,都是选自顶级文豪的作品;很多优秀的科普小册子,都是由著名科学家编写等。安全生产权威的专家学者,将安全科学理论、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研究得十分透彻,编写出的文字更容易使人接受、容易理解,也更适合最基层的人群阅读。另一方面,行业领域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如前所述,安全生产贯穿于各类行业生产活动的始终,因此最了解行业安全的专家里手在生产一线。有实际经验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包括行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人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安全生产培训机构的培训专家等。例如,策划《电力企业农民工安全生产必读》选题时,在作者的选择上,就先考虑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电力企业负责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培训机构的老师等,这样才会让图书更具权威性。农民工安全生产书稿审读过程中,应时刻注意读者对象的理解能力和阅读习惯,可操作性的方法是换位思考,将自己当做图书的第一个读者。可以说,当前我国农民工整体文化素养还不是太高,阅读的文字肯定需要通俗易懂、语言流畅、断句清晰,甚至可适当地口语化,尽可能少地使用公式、法律规范原文等。笔者在工作中,曾经接到一个农民工读者的电话,他询问我一个关于农民工电工安全的书中的问题:“某某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这么多,记不住啊!”后来在工作中,笔者才发现在原文中出现此类工具,繁杂的安全管理规定中,可以用几点归纳总结地说明,如“在某某操作中,请不要……,不然会导致……事故”即可。这样简单明了的陈述,更容易被农民工读者接受,而非实用专业术语影响他们的阅读认知。

内容和版式的设计是选题成功的助力器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农民工安全生产图书规模大、品种全,但是大致在内容设计上可分为三类:一是传统的章节形式,以渐进式知识传授方式为主;二是将知识分解成模块的形式,如“法规模块”“安全常识模块”“现场急救技巧模块”等;三是采用问答的形式,如用“夏季室外高温作业时,遇到中暑病人该如何急救?”然后根据问题展开知识内容。经过市场调研发现,农民工读者对第三类内容设计非常喜欢,因为问答形式容易抓住重点,便于掌握他们所关心的内容。近期,我们正在研究用正文加插页的形式表达农民工关注的安全生产热点问题,如文字页内容为“生产班组安全交接班制度”,中间的插页即为当前企业通用的“安全交接班项目表”,既给读者一个形象的理解,又可让企业班组稍加改动即可“拿来用”。可见,巧妙的内容设计,会大大提高图书的可读性,进而被市场接受。版式设计同内容设计一样,需要灵活多变、丰富多彩。针对我国目前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阅读理解能力有限的特殊情况,在版式设计上更要让他们投入很大的阅读热情,主动去了解图书内容。常说的“多图、多表、多形式”在这里要得到充分的利用,如标题栏设置相应的图标,在正文插入趣味漫画,采用不同颜色和规格的字体等。如图1所示的是《农民工安全生产普及知识百问百答》中的一页,不难看出这种内容设计和版式设计能将复杂的工伤认定程序清楚明了地表达出来。农民工安全生产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出版社来说,相关图书读者数量庞大、市场广阔。然而,在策划此类选题时,应该紧紧围绕读者,深耕细作,做出优秀的、适用的图书来供广大农民工阅读、学习,同时做好市场宣传和渠道建设。安全生产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课题,策划图书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始终树立为我国农民工安全生产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的坚定信念。

本文作者:傅圣英工作单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农业安全论文范文8

关键词: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在农业经济生产中引入农业机械,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生产力,使农业产业朝高效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但是,在农机生产中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也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1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重大,在进行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应重视人为影响因素、机械自身及作业的环境影响因素。对于老旧的农业机械,应该及时进行更新换代,这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还能够提高农业机械安生产的安全性。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做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还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效率。

2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管理状况

2.1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操作人员缺乏较强的安全意识

农业机械的主要使用地区在农业地区,农业地区中农业机械的操作人员主要以农民为主。由于农民大多数没有接触过完善的教育,所以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对于全新的农业机械这种新事物的理解能力也比较有限。部分农民虽然会操作机械,但是对专业的理论等并不是十分的熟悉,所以在操作中缺乏安全管理意识,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有些地区虽然有专业的农业机械操作人员,但是这些农业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并不重视安全问题,缺乏安全意识,这很容易引发危险的安全事故,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2.2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模式相对落后

受到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我国农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依旧比较落后。当前,依旧依赖单一的、人力管理模式进行。并没有引入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等技术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因此导致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效率较低、质量较差。所以,有必要尽早完善我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实现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现代化。

3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3.1构建安全监管机构,完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

做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构建,有助于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在安全生产方针的推行、实施期间,应积极构建安全的监管机构,做好相关部门职责、权限的划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监管机构内部,要实行安全监督个人责任制,要做好每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3.2实现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现代化

传统的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高强度的农业生产需求,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逐渐显示出监管力度不到位、不全面、反应不及时等问题。所以,应该加快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模式建设步伐,加快引入计算机设备、网络监控、信息技术等,完善现代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3.3增加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

政府与各地区有关部门要提高安全生产力度,为农机操作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应积极为农业地区农业机械操作人员普及机械基础知识、操作方法、流程、注意要点等,还要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操作意识及操作水平;应要求农机操作人员必须通过机械熟练度、规范操作性考核获得相关证书后,才可持证上岗操作农机机械设备,从而提高农业机械生产的安全性。

3.4增加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

只有及时增加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优化生产管理水平、积极更新安全生产监管设备、完善人员培训投入等,才能够确保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要利用各部门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的方式,抓住机遇,筹措资金,更新现有的落后管理设备,增加监管人员,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3.5优化安全监督工作者职业综合素养

积极优化、提升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工作者的职业综合素养,有助于改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效果。因此,各地区要为安全监督工作者提供培训与考核的机会,从而帮助他们更新安全生产理论、考核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利用、理解效果,优化安全监督工作者的职业综合素养,提高安全监督工作的质量。还应增加安全监督工作者预算支出,做好各地农机事故问题分析,并积极制定预防对策,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4结语

做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状况的分析,有助于掌握国内农业生产中机械的使用效果及潜在的问题,通过积极的制定对策、处理问题的方式,必然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质量,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安全论文范文9

一、人的安全理论的发展及问题的提出

“安全理论”虽没有系统明确的体系,但仍可谓源远流长,从部族、国家的产生开始,就开始萦绕着人们。古今中外思想家、学者们都曾试图想给出一个具体、明确的概念,却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

(一)人的安全理论的发展

殷周时期,我国一些思想家从民心向背对政治稳定影响的角度,阐释了早期的安全观。如《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管子?牧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英国学者巴里?布赞将安全定义为对“免于威胁的追求”,显示“国家和领土完整,反对敌对势力的能力”[1]。美国学者卡尔?多伊奇认为,安全意味着和平与对和平的维护[2]。思想家们对于“安全”的界定往往是局限于国家的范畴,一提到“安全”首先想到的是国家安全。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们对“安全”所包含的内容有了新的衍生,已涉及个人、群体领域。为了便于研究和区分,前者被人们称为传统安全观,后者被称为非传统安全观。

“罗马俱乐部”的知名学者、工程师和科学家发表的《增长的极限》、《人类处于转折点》等几份著名的研究报告,预警人类可能发生某些非军事性灾难,最先提出了非传统安全的问题(是指来自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对社会各元素,包括个人、群体及全人类非军事威胁和侵害)[3]。批判安全研究强调个体安全重于国家安全,突破了传统安全各流派以国家安全为中心的认识,更加倾向于非传统安全流派中的个人和群体的地位。受到批判安全研究的影响,女性主义安全研究视角也得到拓展,把研究范围广泛的各种对象作为女性可能受到威胁的安全客体,从社会性别角度批判地研究各个维度上以及层次上的安全问题。这其中已经涉及“人的安全”领域。

无疑,人的安全理论是对以往传统安全观和非传统安全观的进一步发展,是对批判安全研究流派的继承,又是对女权主义学派的补充,更加注重向“人”这个维度倾斜,同时也越来越符合“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环境复杂,各地呈现出的人的安全问题又各具特色。显然,批判发展的人的安全理论是难以完全解释中国式的人的安全问题,但对人的安全理论的现实需求无疑为其寻求市场提供了颇为充足的理由。已有学者对人的安全理论的实践操作进行了出色探讨,如封永平《安全新概念:人的安全解析》等[4]。

(二)问题的提出

江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典型的农业大省。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留守现象越来越严重,其中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状况颇令人担忧。笔者认为,根源于西方的人的安全理论也许能够为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的平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为了说明问题,笔者尝试根据现实数据,展示和分析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现状,并运用人的安全理论解决当前农村面临的困境。

二、江西农村经济发展、留守儿童人身安全状况

(一)江西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1.农业增长情况

江西是中部地区农业大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49年,全省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仅9.9亿元,1978年为49.3亿元,2008年达到1 68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49年和1978年分别增长12.8倍和3.9倍,年均分别递增4.5%和5.5%。2011年我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 207.27亿元,同比增长16.13%(按现价计算)[5]。

2.农村家庭收入情况

2007至2011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迅速增长,由4 098元增加到6 892元,增幅较大[6]。

3.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农民生活质量方面,2008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3 309元,比1949年和1978年分别增长44.3倍和31.8倍,年均分别递增6.6%和12.3%。2011年农民人均生活支出数额又有明显变化,达到4 660元,用于文化教育娱乐及服务的占6.8%,较2007年稍低,但用于衣着、医疗保健的比例明显增加,再也不是一年到头穿不上新衣、看不起病的状态。从2008年起,江西省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明显降低了,已由1957年的66.1%下降到49.4%[6]。

4.江西农村人口外出务工情况

截至2013年全省乡村人口2 493.0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5.35%(全省人口总数为4 503.93万),全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756.3万,占全省乡村人口总数的30.33%。截至2012年末,全省乡村人口年龄在20―45岁之间的占39.48%。

(二)目前江西农村的安全状况

近年,我省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受到伤害案件有增多趋势,见诸报端的有:2012年5月宜春天台镇5名农村留守儿童意外溺水事件、万年县一城中村住房起火,一对5岁和3岁的留守小兄妹不幸遇难;2012年12月江西贵溪校车落水11名儿童遇难事件;2013年瑞昌6名女童遭老师性侵;2013年6月南昌市红谷滩新区3个亲兄妹在村口一池塘旁边洗衣戏水时,全部溺水身亡事件等。可见农村留守人员的人身安全状况颇令人担忧。

三、困境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的同时,我省农村“留守现象”严重,留守儿童人身安全问题尤为突出。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大大削弱了农村安全防范能力,间接催生了涉及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事件。根据如上材料的佐证,可以发现,随着江西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留守人员的安全状况陷入一种非正常的“病态困境”,可以表述为: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留守人员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农民为了生活得更好,又不得不隐忍这种糟糕的安全状况存在,从而造成了一种矛盾的“恶性循环”,也是一种暂时难以挣脱的“困境”。

四、维护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的出路

如何解决当前江西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这一“困境”?最理想的状态是达到“双赢”,是寻求在“零和”中农村经济发展的“赢”与人的安全的“输”两者达到一种平衡,或者是“1+1=2”的累积状态,而不是近乎“1+1=0”的“零和”状态,即达到农村经济既发展迅速,农村留守人员人身安全又得到有效保障的“1+1=2”的累积状态。这里最关键的还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的安全理论维度出发,注重农村留守人员的人身安全的维护。因为“人的安全从根本上是主动的,积极主动地预防,比在危机已经明显的情况下再采取措施更有效,代价也是最低的”[7]。

农业安全论文范文10

关键词:生物安全;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00-03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外来入侵生物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农林业生产、对外贸易及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外来入侵生物潜在的危险严重威胁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安全。[2]另外,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也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3]因此,根据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生物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十分迫切。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需要,福建农林大学于2004年申报了生物安全专业,并获得教育部的批准,率先在全国设立生物安全本科专业。从2005年开始,植物保护学院设立生物安全系加强生物安全新专业建设,2005年9月招收第一届4年制生物安全专业本科生,2009年6月,首届毕业生已顺利毕业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自生物安全系成立以来,按照人才分类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培养阶段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依托国家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和福建省重点学科(昆虫学),以“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用生态研究所”和“益虫研究所”为依托平台,以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验基地建设为重点,进行了生物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现将生物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践教学目标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生物安全专业办学的实际,结合福建农林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福建省闽台地域优势,生物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要独具特色又要符合教育规律[4]。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和探索,确定生物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高尚的健全人格、宽厚的业务基础、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敏捷的创新思维、厚重的社会责任、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潜在的领导能力,毕业后能在学术上继续深造或进入社会并开展终身学习的复合型人才。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素质”的人才培养目要求,结合“研究型”学院建设的实际,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在生物安全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实行分流培养,并根据培养类型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研究型”人才培养:强化专业基础培训和科研素质培养,通过提供良好科研平台,争取使这部分学生能够推免考试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为生物安全科研方面的塑造后续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尤其是在生物安全检测技能、外来入侵生物的检疫处理技能、生物安全的评估等方面具有生物安全专业特长,争取获得国家或行业相关技能认证,为今后从事生物安全专业工作打好基础。“复合型”人才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经验和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和优势,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条件,在人文素质、学科文化和综合素养方面具有生物安全专业特色,调研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为今后从事生物安全相关领域工作打好基础。

二、实践教学体系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通过整合和优化专业课程实验和加大实验教学的学分比例,设立创新性、综合性和探究性实验,建立了具有生物安全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据培养阶段和实验性质的不同培养锻炼相应的实践技能。

1.基础培养阶段的基本实践技能培训。该部分实践主要在大一至大二上学期进行,主要是进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基础培养阶段,以通识教育为重点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结合开设网络教学、自学课程、讨论课程、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增设《学科文化》课程,组织师生交流、读书报告(人文底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学术沙龙(学生定期参与校、院的各类学术报告活动),通过总结、提炼、挖掘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深厚的学科文化引导学生巩固专业思想。这部分实践教学多为专业必修基础课的实验教学内容,包括《大学信息技术基础》上机实习(24学时)、《文献检索》上机实习(14学时)、《大学物理III》实验(15学时)、《植物学》实验(15学时)、《动物学》(12学时)、《微生物学》实验(30学时)、《学科文化》讨论教学(15学时)等。

2.专业培养阶段的专业实践技能培训。该部分实践主要在大二下学期至大三下学期进行,主要主要是进行专业实践技能培训。将专业基础课提前到二年级进行,将专业课的实验课独立开课,并提前到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上学期执行,在三年级下学期即开展综合性、创新性和探究性实验,通过系统化培训全面掌握专业实践技能。这部分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为综合性、创新性和探究性实验教学内容。综合性实验课程主要包括《基础化学实验》(80学时)、《生化实验》(45学时)、《分子生物学实验》(15学时)、《农业昆虫学实验》(36学时)、《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36学时)、《植物检疫学实验》(45学时)、《生物安全检测技术》(45学时)等。同时,为开展科研素质和科研文化的培养,学校、学院设立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省、校级各类创新项目,学生双向选择导师,自主选择申报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展创新性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设计、研讨的基础上,撰写创新性实验项目结题报告。由指导老师组成的评估专家进行评分,合格者计入学分。

3.综合培养阶段的综合实践技能培训。该部分实践主要在大三下学期至大四下学期进行,主要是进行综合实践技能培训,重点是培养效果的提升及定位,强化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在大三下至大四上(3月15日~10月15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毕业实习。在大四开设《科研实践》(3周2学时)、《综合实践》(3周2学时)、《工作实习》(4周3学时)等综合性实践教学。本阶段强化实践教学,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对于“研究型”,进入导师实验室,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持各类创新项目,开展研究性工作。在完成创新项目的基础上,提前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学术论文、参加相关学术活动,提前做好保研和考研准备。对于“应用型”,进入校实验中心、动检局、检测中心和相关企业,主要涉及入侵生物诊断和鉴定、生物安全检测,服务社会,鼓励取得相关技能认证证书,开展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并完成毕业论文,提前做好报考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招聘准备;对于“复合型”,通过科研院所、企业、基层单位联系,指导学生开展野外科学考察、社会实践、社会调研工作,调研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将实际问题带回学校进一步探讨,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

综合以上安排,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安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度安排(表1)。

三、保障措施

1.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经过几年的新专业建设,生物安全专业已建成“生物安全专业综合实验中心”,先后投资150多万元,对4间实验室进行改造,建成符合现代教学的多媒体实验室,添置了一批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诸如人工气候箱、超低温冰箱、基因扩增仪、酶标仪、电泳图象分析系统等高精教学设备。依托农业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应用生态研究所,益虫引进与利用研究所等,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目前已在校内建成了生物安全综合性实践基地并且安排专职指导教师负责指导,主要包括农产品安全(残留)检测、转基因生物检测、病原微生物检测、检疫性有物预防与控制研究基地等(表2)。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过几年的新专业建设,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安全专业与省内外生物安全专业相关单位联合建设了一批校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表3)。在省内的实践基地主要包括指导教师科研基地,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和全省各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等。在省外的实践基地主要与从事生物安全研究的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建立了联合培养实践教学基地。

表3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安全专业校外实践基地

3.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①采取多样化的实验教学考核方法。生物安全专业实验教学考核采取多样化考核方法,分别按照实验报告、考察报告、专业论文、毕业论文等的质量和水平,参考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来分三类综合评定:对于研究性实验与论文(报告),主要以揭示生物安全相关规律、机理,具体技术的应用效果和技术集成等为主,重点评价其研究内容和实验方法的创新水平;对于应用性实验与论文(报告),主要以生物安全相关的检测、检疫等为主应用性研究,重点评价其以其设备使用和实验技能水平。对于实践性实验与论文(报告),主要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调查报告、考察报告为主,重点评价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水平。②采取双导师制的实践教学管理方法。在生物安全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合作单位开展合作研究,采用双导师制,促使学生的毕业实习与岗位工作相结合,顶岗实习,学生的实习、论文工作与岗位衔接,在场地与时间上实行弹性处理;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岗位适应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经过四年来的实践,生物安全专业实验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专业思想稳定,学习积极性高,自觉学习文化知识,主动锻炼实践能力,积极塑造高尚品质,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等已在学生中蔚然成风,综合素质培养效果明显,毕业论文质量提高显著[4]。在后续的培养中,生物安全专业实验教学继续按照人才分流培养目标要求,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支撑体系,加强实践技能培训。对于“研究型”培养对象,创造条件让学生主持或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计划项目,鼓励同学在毕业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鼓励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或考取国内外硕士研究生;对于“应用型”培养对象,指导学生获得相关技能认证(检疫员、检验员等),在技能方面有生物安全专业特长,让毕业生能比较顺利地获得能够发挥其技能优势和专业特长的工作岗位;对于“复合型”培养对象,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和优势,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条件,在人文素质、学科文化和综合素养方面具有生物安全专业特色,使毕业生具有继续发展的潜能和优势,为今后从事生物安全相关领域工作打好基础。今后,我们根据社会经济与生物安全科技发展的需要,结合福建农林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福建省闽台地域优势,进一步加强对外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考核,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其在生物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万方浩,郭建英,张峰.中国入侵生物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24.

[2]宋宗水.外来物种进入与生态环境变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5(1):11-14.

[3]陆群峰,肖显静.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政策模式的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2):68-78.

[4]侯有明,艾洪木,杨广,黄居昌,等.生物安全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增刊):15-19.

农业安全论文范文11

关键词:农户施药行为;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方程模型;传导路径

中图分类号:F3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4-0146-09

引 言

食品安全问题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农产品安全生产则是食品安全的源头,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根本[2]。中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重点始于三聚氰胺事件。目前在中国,由于农户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区域经济环境,化肥、农药、兽药及有害物质的残留所诱发的农产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普遍担忧[3]。而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安全的诉求持续上升,如何规范农户施药行为,减少农产品安全生产风险,推进农产品安全生产,就成为当下政府必须关注的问题。

国外关于农户施药行为的研究较早,Lynne&Rola[4]指出已有的农户施药行为研究缺少一个理论框架将其社会心理和经济决策有机结合,对经济决策过程中心理行为变量的分析不够深入,更确切地说,农户的行为选择决定于自身的行为态度和行为目标,并受农户个体特征和社会客观条件等外生变量的影响[5]。忽略对农户的心理行为变量的分析,将无法准确地揭示农户施药行为的影响因素,无法有效规范农户施药行为。此外,Hanson[6]研究认为,控制生产者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要务,农产品生产环节一旦过量施用农药,出现农药残留超标,将会直接影响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应由事后检查监督转为源头控制。而国内关于农户施药行为研究较晚,周宝梅等[7]研究发现,为满足自身食用需要为生产目的农户更关注农药残留问题,而以市场销售为目的的农户则更关注农药效果与粮食产量。周洁红等[8]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讨了影响菜农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关键因素,研究认为菜农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是在其需要、动机和目标的推动下而做出的一种行为选择。姚增福、郑少锋[9],江激宇等[10]研究表明,农户的行为态度与其行为意愿呈显著性正相关,农户的行为态度越积极,采取规范施药行为意愿越强烈。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农户施药行为的研究相对较早,并已形成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而国内研究则相对较晚,且国内研究忽视了地区间的发展差异和农户内部日益分化的基本国情;虽然现有实证研究农户施药行为文献比较多,但使用的多是同类产品的加总数据和局部调查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明显不足。因此,本文基于河南、山东、江苏、浙江、黑龙江等5个典型农业生产省份100个行政村986个样本农户的调查,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支撑,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传导路径,分析影响农户规范施药行为的主要因素,挖掘其中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

(一)计划行为理论

1987年,Ajzen[11]通过权衡影响人们行为决策的潜在因素,包括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来预测并解释人们的行为,并基于此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以下简称“TPB”)。后经不断完善,被广泛运用到社会心理学及其他领域。TPB指出,人们的实际行为决定于人们的行为意图,而行为意图又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所决定。个体的行为态度越积极、主观规范的约束力越大、感知到的行为控制程度越高,则采取某种行为的意向越强烈,采取这种行动的可能性越大[12]。同时,计划行为理论也是一个开放的模型,引入对实际行为有价值的变量可使模型更趋严密。王瑜、应瑞瑶[13],江激宇等[10]的研究证实,农户的行为目标对其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影响显著。因此,本研究尝试将行为目标变量纳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事实上,已有诸多学者运用计划行为理论研究农户安全生产的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赵建欣、张忠根[14]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了影响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行为意向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控制认知。同样,王海涛、王凯[15]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养猪户安全生产决策行为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养猪户的安全生产目标对其安全生产决策影响最大。王瑜、应瑞瑶[13]则通过研究垂直协作紧密程度对养殖户质量控制行为的影响及其差异,验证并补充了前人的计划行为理论。

(二)研究假说

知觉行为控制(PBC)。知觉行为控制是指农户在采取规范施药行为时感知到的可控制程度。研究表明,政府的安全规制和信息服务、农业经济合作社的组织机制等有助于增强农户知觉行为控制能力,农户知觉行为控制能力越强,越倾向于采取规范施药行为[16]。Kelly S. Fielding 等[17]研究发现,知觉行为控制与可持续农业实践行为决策显著相关。

由此假设H1:知觉行为控制因素对农户规范施药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行为目标(BG)。行为目标是指农户在采取规范施药行为时的预期目标。行为经济学强调,目标、态度等心理因素对农户的行为决策产生影响[18]。Bergevoet et al.[5]通过研究荷兰奶农的行为,发现追求农业收入、非农收入等行为目标对农户的行为决策影响显著。诸多研究表明,农户的行为目标对其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有显著正向作用[9,12,15,19]。

由此假设H2:行为目标因素对农户规范施药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行为态度(BA)。行为态度是指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持有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主要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部分[20]。因认知偏差而导致的农户施药行为对农产品安全生产风险影响突出[21]。Karppinen[22]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以权衡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为出发点,通过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解释人的行为意向与农产品安全风险间的传导效应,发现农户的行为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安全风险的大小。

由此假设H3:行为态度因素对农户规范施药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主观规范(SN)。主观规范是指农户在采取某种施药行为时感知到的社会压力。Obayelu等[23]研究表明,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受农业技术推广与先前形成的耕作习惯影响较大。Brannon[24]通过研究较低经验水平下的餐饮服务业员工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发现主观规范有助于提高员工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

由此假设H4:主观规范因素对农户规范施药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交互作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变量既相互独立又两两相关。新变量农户行为目标与计划行为理论中原有的三个变量间可能两两相关,并共同影响行为意向[25-26]。

由此假设H5:农户的知觉行为控制与行为目标存有交互作用;H6:农户的行为目标与行为态度存有交互作用;H7:农户的行为态度与主观规范存有交互作用;H8:农户的知觉行为控制与行为态度存有交互作用;H9:农户的行为目标与主观规范存有交互作用;H10:农户的知觉行为控制与主观规范存有交互作用。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说模型:

三、研究设计与基本特征分析

(一)样本选取

为客观反映农户的施药行为和生产状况,江南大学食品安全研究基地采用分层设计、随机抽样和实地一对一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13年2-3月组织人员进行专项调查,在全国范围内按照东、西、南、北、中五大区域的划分方法,其中主要包括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和黑龙江5个典型农业生产省份,并有针对性地选择了这5个典型农业生产省份的100个行政村,从100个行政村中随机抽取了986个农业生产者(以下简称受访者),整个调查过程共随机发放问卷1 000份(山东省190份、河南省200份,江苏省200份,浙江省200份,黑龙江省210份),回收问卷993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有效问卷986份,有效回收率为98.6%。

(二)问卷设计

为保证调查问卷的良好效度,验证图1的假说模型,本研究在计划行为理论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前人的研究方法,基于本研究的实际,针对模型中的各项假设设计问卷。在问题项的测量上,本研究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法,保证了问题项的内部一致性,避免了问题项单纯用是或否来回答的弊端,且可以测度主观性判断问题,也可定量分析测度的结果。问卷共设置了19个观测变量,共由5个潜变量构成,分别为:行为态度、行为目标、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向(见表2)。

(三)受访者基本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就年龄段而言,85.70%的受访者年龄在60岁及以下,其中46~60岁年龄段的受访者比例最高,为41.58%;在性别构成方面,男性比例高于女性,高出近20个百分点;在婚姻状况方面,已婚的受访者中占绝大多数,为94.22%;而从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来看,受访者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高中(包括中等职业)及以下的受访者所占比例高达94.43%,大专、本科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仅为2.64%和2.93%(见表3)。

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探索性因子分析

运用SPSS18.0对回收的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821,样本的Bartlett卡方检验显著,P=0.000,说明样本数据适宜做因子分析。本研究运用斜交旋转法确定各因子包含的变量个数(参见Fabrigar et al.,1999),因子旋转后得出4个主因子、16个变量。

(二)信度与效度检验

农业安全论文范文12

关键词:新型拖拉机;操作;驾驶技术;培训

中图分类号:S23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67

拖拉机操作驾驶技术培训是确保我国农机安全生产的主要环节,也是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有关部门专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拖拉机操作驾驶技术培训,包括《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从目前来看,各种新类型、新型号的拖拉机层出不穷,对于拖拉机操作驾驶技术培训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就新型拖拉机操作驾驶技术培训进行探讨。

1 全面开展新型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专项检查

为了加强新型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工作,确保培训质量,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农机管理部门应该对辖区内的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开展检查。检查组应按照《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通过听取汇报、现场实地察看、抽查档案资料等方式,重点对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工作开展情况,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培训任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和费用的收支等进行认真检查。农机管理部门要将拖拉机驾驶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培训机构积极行动起来,进行整改,努力加强学校自身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培训质量,以此来取得较好的培训成效。

2 进一步推进培训教学规范化

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各培训机构应该对档案管理员、校长、教练员、理论教员的岗位职责进行建立健全,建立起一系列的规章管理制度,如安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教学设备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教练车管理制度等,坚持做到“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强化教员的责任意识。无论是教练员,还是理论教员都应该持证上岗,坚持做到“谁教学、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教练员在出车之前,要注意维护保养教练机;培训记录上全部的签名都要严禁代签、做到实名制;值得注意的是,档案资料要及时归档,且完整、齐全,坚持做到1期1卷、1人1档;对各项制度和职责都要坚持执行,尤其是要重点落实资料归档、理论教学、业务公开、结业考试、资格审查、实践训练、培训学时等工作,确实做到位;要建立起统一的业务运转流程,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农业部所出台的拖拉机驾驶培训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从资料归档、核发证书、结业考试、业务公开、资格审查、实践训练、理论培训、培训报名等方面入手来让业务运转流程变得统一、顺畅。另外还要加强对驾驶员职业道德教育,讲道德、讲形象、比技术,培养遵章守法、文明驾驶的良好习惯,确保教学培训质量。

3 进一步推进培训服务优质化

新型拖拉机操作驾驶技术的培训对象是农民机手,要坚持秉承“以学员为本”、“以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为原则来进一步推进培训服务优质化。做好宣传工作。要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来进行宣传,及早告知培训时间安排及培训报名条件,便于广大学员能够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培训过程中要注意宣讲《农机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培训《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拖拉机机械性能、驾驶操作规程,进一步提高了拖拉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不断总结培训经验和方式方法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理论与实践、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重视拖拉机驾驶操作实践,加强理论知识的宣讲;结合近年来在省内、外发生的拖拉机安全事故案例,逐一进行了分析探讨,并通报了公安农机联合执法中查处的农机违法行为,促进机手保安全、防事故思想的形成;培训安排要方便学员。为了避免学员往返奔波,无论是培训报名,还是考试报名,亦或者领取驾驶证,都要为学员提供一条龙服务;培训的时间要尽量要选择在农闲时间,并且安排固定时间节点,以便能够让广大学员自主选择相应时间。而培训地点也要秉承“就近就地培训”的原则,要尽量选择在交通便利、学员居住地相对集中的星级合作社、中心村组、乡镇等处;培训方式要创新。在理论授课时,教员要多采用对照实物、模型、挂图等方式来直观明了地对广大学员进行讲解;在实践训练时,要仔细分解操作要领,编成口诀,方便学员记忆。

参考文献

[1]黄春福.关于规范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与考试的思考[J].福建农机.2013(1):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