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三国人物歇后语

三国人物歇后语

时间:2023-05-29 18:22:40

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1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虚虚实实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假仁假义/不是真心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孔明斩马谡——咬牙忍痛

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孔明七擒孟获——以德服人

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孔明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孔明弹琴退仲达〔司马懿〕——好沉着/临危不乱

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生不如死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关羽开凤眼——要杀人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羽守嫂嫂——情谊为重

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2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歇后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Chinese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FU Ling, LIU Huan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0)

Abstract A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 is one kind of idiom phrases, compared with other forms, which is rarely involved in the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 some of textbooks even not choice as teaching contents. But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 from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is a very good teaching content. In this article,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 teaching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d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 teaching

1 以歇后语特点为角度

1.1 歇后语独具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歇后语主要流传在老百姓的口头,所以与中华民族民俗风情有很多联系,其中蕴藏的传统民俗文化就更具独特性和丰富性。所以,歇后语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既是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得以继承的重要载体,又是使文明古国的历史遗产得以发扬光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歇后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

第一,修辞美——歇后语语言生动,形象俏皮。巧用比喻:比喻可使事物形象描写的更加鲜明,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通过形象的比喻,让人产生丰富的美的联想,从而感悟其话语里的哲理。 如:“芭蕉叶上垒鸟窝——好景不长”。妙用双关:前一部分都是隐语,后一部分运用谐音构成双关,表层意思引出深层意义,听起来妙趣横生,让人咀嚼再三,过耳难忘。如:“黑旋风的本名——理亏(李逵)”。善用拟人:运用拟人修辞法赋予动物、事物以人的情感,使语言俏皮幽默,让人忍俊不禁。“癞蛤蟆穿大红袍——只可远看,不能近瞧”。喜用夸张:歇后语除了较多运用以上修辞手法之外,还有意识地突出、夸大事物的情状,渲染事物的本质,将抽象的道理生动化,给人以非常真实之感,能引起强烈的共鸣。第二,含蓄美——歇后语表意委婉,迂回曲折。“含蓄”是文学作品追求的艺术境界,也是文学创作追求的审美目标 。古人有云:“文贵远,远必含蓄。”含蓄被公认为汉语表达的较高境界。歇后语深得含蓄委婉之妙,含而不露。在语言活动中,或前后都说,或只说出前半段,不说后半段,而要听者通过审美联想活动,从前半段中“悟”出后半段的意蕴所在。第三,凝练美——歇后语简洁明快,词约意丰。歇后语的语言形式高度凝练,简洁明快,用字大都保持在五六个字以内,很少有超过十个字的。歇后语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谜面,隐住后面谜底部分。这种特殊的结构形式会造成一种突出的戏剧效果,不但强化了受话人对语义的了解,而且引出一种美妙的意境。第四,韵律美——歇后语讲究节奏,音韵和谐。在节奏上: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并不工整,不像成语那样整齐。前一部分有四字格的、五字格的、六七字格的,后一部分多为两字格、三字格或四字格,读起来前后呼应,自然流畅。在音律上:汉字有阴、阳、上、去四种不同的音调,在歇后语中,四种音调参差组合,平仄相间,犹如古诗词一样讲究音律,朗读起来有异乎寻常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既易诵易记,又富有音乐的韵律美。

2 以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为角度

2.1 小学生需要的特点

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需要,包括对游戏活动的需要和对运动活动的需要等。首先,对求知、认识需要。这是小学生的主导需要,表现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的阶段,求知欲很强,尤其在科技发展的时代,他们更渴求知识。这种求知的需要不仅是文化科学知识,还包括社会、生活等方面。其次,交往的需要。今天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基本上处于缺乏儿童伙伴的状态,但他们从内心来讲却很需要获得同伴的支持和友谊,需要集体给予的温暖。

歇后语教学首先满足了小学生群体对知识,对认识的需要,也给学生提供了不同形式的交往的机会,实际上适应了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需要的特点。

2.2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在学校情景中,促使学生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功的内在推动力量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附属内驱力又称交往内驱力,指学生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根据以上动机特点可知,教师合理的教学引导,同伴之间良好的学习的氛围可以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产生,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语言学习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对于发展小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思维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借助鲜活的语言学习,来促进其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协调性、开放性、可塑性特点,学生可以从歇后语学习和实践中可以较好地发展个性,品德和社会性,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在歇后语学习和实践过程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抓住机会进行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教育。

3 对歇后语教学实施的构想

第一,教师进行歇后语随堂教学。即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在进行教材所编入的歇后语教学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入课外歇后语资源。小学生对歇后语这种鲜活的语言形式是非常喜爱的,教师应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积累歇后语,学习,理解,鉴赏,应用歇后语。

第二,学生自主收集,积累歇后语。引导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课余时间深入生活,收集歇后语。可以采用三种收集方式:(1)个人访问。学生以个体为单位充分挖掘社会关系网,随时随地向身边的人征收歇后语,如长辈、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等。(2)小组采访。学生自发组成采访小组,以小记者身份主动接触周围有特殊生活经历的人物、知识分子等,以获得更多更全面的歇后语。(3)到文化馆、图书馆查阅书籍,上网下载等方式拓宽各种渠道,收集各种歇后语。

第三,开展歇后语趣味活动。可以采取各种活动形式,如歇后语主题班会,办歇后语手抄报,歇后语黑板报等。这类活动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自由性,自主性和趣味性。教师应在正确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最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歇后语的积累和学习融入到班级生活的点点滴滴。

第四,探究出适合小学生的歇后语校本课程,进行系统的校本课程设计开发。包括收集歇后语以编写歇后语教材,设计课程结构,建构歇后语课程模式和课程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此过程是一个相对完整系统的歇后语教学过程,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需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和完善,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通过以上几种途径,既可以缓解歇后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缺失,又可以使学生在开展歇后语语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走入社会,进行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并认识应用社会资源,同时也认识和了解自己,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参考文献

[1] 蒋蓉.小学语文教学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3.

[2] 唐作藩.中国语言文字学大辞典[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3] 王岩.论汉语熟语的审美功能及其语用意义[J].汉字文化,2007(6).

[4] 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5] 温端政.中国俗语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3.

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3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国歇后语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是语言的精华。翻译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媒介。翻译活动的首要目标是文化交流和沟通。而对歇后语的翻译,要达到交流的目的,必须要克服文化壁垒。

关键词:歇后语的翻译文化壁垒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及表达人类生活和思想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因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语言的发展常常折射文化的变迁。而翻译是在译语中用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它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而且还涉及两种民族文化。翻译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自身文化和异国文化的桥梁;翻译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媒介。但翻译不是万能的,而是有限度的。翻译中存在着许多非对应关系(无论是文化、语言层次上,还是审美层次上),造成缺项,构成实实在在的障碍(许钧:《译事探索与译学思考》)。

汉语中的歇后语,正是一种独特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在其他语言中一般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这种结构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又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因此,在汉译英的实践中,歇后语的翻译对译者无疑是一大挑战(郭建中,1996)。由于汉语歇后语构造上的特别之处,其文化承载的厚重是其它许多修辞格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不能把它忽略不译,而是应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采用多样化的手法,竭尽一切可能克服文化壁垒,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二歇后语的定义和溯源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是广泛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三歇后语的分类

歇后语分为喻意和谐音两类。喻意的歇后语,它的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如“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快刀切豆腐――两面光”;谐音的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如“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窗户上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四歇后语翻译中的文化壁垒

1、由于汉英两民族思维方式和习惯的不同,对于牵涉到习惯用法(语义联想)和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歇后语,为消除文化壁垒,就要采取直译加意译的方法来翻译。例如:

丈二金刚/和尚――摸不着头脑

(What you said at the meeting made me completely at a loss)

上例中的“摸不着头脑”,其语义联想对汉民族文化中理解起来是不成问题的,但对英语民族而言,就不可能产生同样的语义联想。故直译之后再加意译,并注明“摸不着头脑”是汉语中的习惯用法。

2、对一些具有强烈而浓厚的民族特色,往往涉及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神话传说,经典著作,乃至封建迷信等的歇后语,意译往往不能说明问题,为消除文化壁垒,让英语民族的读者彻底理解这种歇后语的意思,必须加注交待文化背景。例如:他们一东一伙,都是看透《三国志》的人,要我说,那一耳括子,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

Hard to say.The two of them are hand in glove,and they’ve both read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I should say that box on the ear was skillfully given by a Chou Yu and gladly taken by a HuangKai.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译文如不加解释,外国读者仍然是看不懂的,所以译者将这一歇后语的出处《三国志》另加了如下注释:A fourteenth century novel based on events which took place in the third century A.D. ChouYu of the Kingdom of Wu had Huang Kai, another Wu general, cruelly beaten,and then senthim to the enemy camp in order to deceive the enemy.通过这种意译加注的翻译策略,既翻译出了意思,又达到了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目的。

3、由于汉英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有些歇后语在翻译过程中,无法保留原语中的比喻形象,在英译时可将其转换为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形象套译,虽然译后形象有所改变,但喻义相似或对应,能达到翻译的目的。例如: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这种套译策略,既巧妙地避开了文化壁垒,又达到了交流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4、对一些双关歇后语的翻译,为了消除文化壁垒,也可对其改头换面,重设意境。如:

绱鞋不使锥子――针(真)好!

A sherbet in a midsummer night"s cream: cool!

虽说直译成中文“仲夏夜梦吃果露冰糕――真爽”的时候双关丢了,但英文“cool”是双关。而如果将中文原文译成“To sew shoes without an awl, a needle is good”,不仅丢了双关,而且毫无意义。改换意境是为了在不偏主题的情况下求双关。因为这里“cool”有“凉”和“棒”的双关意思,而“cream”既有赞美“杰出”、“优秀”的意思,也可比喻物理上的人体之“精华”,可以一语双关。

“……姨奶奶犯不着骂我,我又不是姨奶奶家买来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罢咧!这是何苦来呢。”

“……You’ve no call to swear at me,madam.You didn’t buy me.

We"re all birds of a feather――all slaves here.Why go for me?”

梅香是婢女常用的名字,代指婢女。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奴婢只能和奴婢结拜兄弟姐妹。译者改换原文的形象,套用英语读者十分熟悉的比喻来翻译。虽然梅香和拜把子等词的文化内涵受到了损失,但对译文读者而言,产生了和原语读者一样的感受。

5、由于文化壁垒的存在,在一些文学翻译中,译者有时不得不舍弃歇后语这一独特的结构形式和民族特征而采取省略译法。例如:

“我这个人你也知道,说话向来是‘袖筒里入――直出直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You know me――I speak frankly and to the point.”由于其比喻及其喻意无法为外国读者所理解,译者也就只能省略了歇后语的这种独特的结构形式和外国读者难以理解的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概念。

五结语

歇后语的文化特色无不与其丰富多彩的来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历史典故、思维观念和道德标准产生了许多中国式的表达方式,绝大多数歇后语正是这种典型中国文化的折射。有的歇后语还带有地区性的特点,方言色彩比较浓厚,有些偏僻的特殊意义不容易懂,因此歇后语的翻译不能仅仅着眼于语言转换,而要透过语言表层剖析歇后语的文化内涵,进行仔细的中英文化比较,并通过各种翻译手法,不拘一格地消除文化壁垒,达到文化交流和沟通的目的。在着手翻译前,先要了解歇后语的出处,然后要注意兼顾歇后语的意义、形象、风格以及英语的表达习惯等,也就是说,歇后语的翻译虽“译无定法”,但要力争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许钧:《译事探索与译学思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11月。

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4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语音隐喻的提出,汉语中歇后语是其中的一种现象;其次通过对烧芯(心)这类歇后语语音、语义分析,看语用中的幽默现象;并且从“心”歇后语中边缘化词义追本溯源到其本义,发现“心”语义从原型义到边缘义不断演化、发展,与自然界、人类本身形成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心”歇后语; 语用幽默; 语音隐喻

1.引言

语言始源于语音,因此语音隐喻 (Phonetic Metaphor) 就必然是一种十分必要的语言现象,不可小视。了解和掌握语音隐喻不仅有利于丰富语言表达,加深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而且对于我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大有裨益。(李弘 2005)

“语音隐喻”这一术语是国外学者Ivan Fonagy 1999年首次提出的,他主要从语音与其所表达的意义这一角度对其进行论述的。在他的论文“Why Iconicity” (1999) 中,总结出三条原则:1)有意识表达某种情感与特定发音方式对应,如表达“愤怒、藐视、憎恨、厌恶”等否定性情感时,发音器官会较紧张,咽喉肌肉会收缩;表达“攻击”态度时,会延长辅音如p、t、k等,缩短元音;表示温柔情感时,咽喉肌肉会放松,声响程度低,发音器官趋于平滑,过渡趋慢,较为渐进;等等。2)发音器官的运动与身体姿态会一致,如表示高兴和柔和时,舌头会向前运动,对应于身体或情感上欲接近对方,反映出一种亲近和友好的态度;表示对立和悲伤时,舌头会向后运动,对应于身体或情感的后缩。3)不同程度的紧张、延时、言语速度反映出不同程度的情感。(转引自王寅 2007)

歇后语一般分为两类:喻意歇后语和谐音歇后语 (谢艳红2006)。谐音歇后语的后部分借助音同(或者音近)现象来表达意思,其引申义只有通过前半句的明示和语境的关联进行推理才能获得。如: 熬尽了灯油―烧芯(心),从这类歇后语中“心”的语音、语义分析看语用中的幽默现象。

2.歇后语“心”的语音语义分析看幽默

汉语中的“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词,使用频率很高。《歇后语大辞典》收含有“心”的歇后语298条。“心”还是一个部首字,以“心”为部首的字多达数百个。“心”以词、语素、部首三种形式活跃于我们的语言文字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与“心”的词义及其特定的文化价值是分不开的。

李弘 (2005) 研究语音隐喻时把歇后语和诗文对联、语音仿拟列出来,笔者从“心”字歇后语现象来探讨“心”义这一现象。

2.1 “心”的音同义异

语音隐喻在汉语歇后语中的突出表现形式就是谐音歇后语。这些歇后语是基于音同形异义异类的语音隐喻之上形成的,它通过同音字来表达其深层含义。如:

熬尽了灯油--烧芯(心);灯盏无油--枉费芯(心);草把作灯--粗芯(心);煤油炉生火--芯(心)眼不少;油浇蜡烛―一条芯(心);打柴的下山--担薪(心);山楂树上吃酸枣--辛酸(心);

在这些例子中,“芯”和“心”、“薪”和“心”、“辛”和“心”,他们都是音同字,后者是上述歇后语的真正含义。这里分别用喻体“芯”、“薪”和“辛”来跨域喻指本体“心”。

歇后语中音近也是谐音歇后语的一种,如:矮子过河―淹了心(安心);吃了土泥鳅--

泥心(疑)。这些例子中“淹了心”和“安心”、“泥心”和“疑心”的发音相近,他们的生母相同、韵母不同,读起来十分相近。这类谐音歇后语的后部分是借助音近字来表达其深层意义的。

在这些表达中歇后语通过类比和比喻所创造的诙谐、滑稽、幽默效果在表情达意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中“心”的本义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熬尽了灯油―烧芯(心),前半部分是引子,后一部分是注解,芯是油灯的芯,这里“心”用“烧”组词,是表示心特有属性,“心”的语义也丰富了。

我们运用语音的相似构建语音隐喻,形成了独特的歇后语,可以用来营造轻松的气氛,利于人们口头流传。正如张涤华 (1980) 指出,歇后语的后一部分都是双关语,既表面上对前一部分的解释,实际上另有所指。

2.2 “心”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即语音与书写形式相同,而意义都不同。但是多义词是一个词,也就是一个语音形式承担多个意义,而这个意义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是一个词的几个义项。

在《汉语大字典》对“心”的释义,共14个义项,足以可见“心”词义的不断变化、发展。以下含有“心”的歇后语中,“心”承担多个意义。如:

脊梁上长茄子--有二心 (二心:双关,本指两个心,转指不忠实、异心。)

火烧芭蕉--心不死 (心:双关,本指芭蕉的心,转指人的心志、思想、愿望。)

腊月里的萝卜--冻心 (心:双关,本指萝卜心,转指心思。)

水泡的灯草--软了心 (心:本指灯草心,转指心肠。)

三月的芥菜--心里烂 (心:菜心,转指人心、中心、核心,某种势力的核心已经腐败。)

擀面杖当箫吹--有心没眼 (心:双关,本指实心(擀面杖是实心的)转指心思。)

秋后的蚱蜢--失去了心劲 (心劲:想法、念头,本指秋后的蚱蜢不久就要死亡,转指人心灰意冷,失去了生存的信心和愿望。)

熟透的藕--心眼多 (心眼:本指藕里面的孔,转指对人或对事的疑虑或思考。)

吞下个秤砣--铁了心 (铁心:本指铁秤砣,转以形容坚定不移的决心。)

枣木棍子--实心 (实心:本指棍子很结实,转指人心地诚实,或是心眼死,不开窍。)

这些歇后语中从“心”的本意:心脏、生理器官出发,在使用和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

许多新的意义,如心思、心志、心肠、核心、心劲、心眼、决心、诚心,修饰事物的性质、属性或运动的词都用来修饰“心”,从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心的语义已经变迁,赋予“心”新的喻意。

歇后语能够以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的表现力,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歇后语中绝大部分也表达了很强的诙谐幽默的修辞效果,这种修辞效果为交际添加了润滑剂,能够在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中把要表达的意义和效果顺利有效的表达出来。(冉永平 2007)

3.从“心”的边缘化到“心”的本义

歇后语中大量的隐喻现象,说明隐喻是人们认知客观事物的有效手段,它为人们提供了看待事物的新视角,赋予事物以新的意义。上述歇后语中出现的大部分都是“心”的边缘化意义。我们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人的内心、思想、性情、品行;一类为物体的中心、中央部分,喻事物的核心、要旨。从边缘化我们追溯它的本义,看“心”的动态发展。

3.1“心”的本义溯源

《甲骨文字释林》甲骨文“心”字正像人心脏的轮廓。《说文》“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转引自侯玲文 2001) “心”的本义即心脏,生理器官。在使用和发展中,又衍生出诸多新的意义。汉语从“心”这一具体的生理器官衍生出“思维器官”和“中心、中央部分”两义,这一特点的形成受到了汉民族固有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中医学在整体观察下,从“心”与其它脏腑的关系,特别是“心”与“脑”的关系中把握“心”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将“心”视为“精神之舍”、“思维器官”也就显得很自然了。例如,情绪激动时,心动过速;紧张心算时,心率增快等等。人们在这繁多、细微的联系中,也极易联想到“心”与思维有密切的关系。

3.2 “心”的动态发展

“心”义词的发展变化是对自然、社会的反映,它以自身为中心,与人体、自然形成了一个动态关系系统。“心”义所蕴含的整体观念、在词语中也充分地表现出来。“心”族词语以客观的自然界来描述“心”表示的主观精神世界。

3.2.1 “心”与自然界的关系

“心”可以与许多表示自然事物的名词性语素构成词语。“心”与这些自然事物存着或多或少的相似性或相关性。从这些组词我们也可见中华民族 “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构成的词语是“心”义词语中的自然化体现。“心”的形象变化极其灵活复杂,随遇而迁,将自然万物缩影于它的词汇家族中。

如:心地、心田、心房、心窝等。“心”对大自然的全息,不仅仅是事物形象映射,而是连同事物的运动、变化、属性等一起摄入,体现“心”丰富的语义。

如: 烧芯(心);枉费芯(心);粗芯(心);担薪(心);辛酸(心);冻心;软了心;铁了心;实心。这些词本用于表述某些具体事物的动作、变化。如:费:花费、耗费。一般用在金钱、财物、时间等方面。“费心”中,将“心”拟作金钱、时间,“心”表现出与金钱、财物、时间相似的属性、特征。软:物体内部的组织疏松,受到外力作用后,容易改变形状。“心软”中,“心”表现出与软的物体相似的属性,“心”像软的物体易改变形状一样,容易被感动或动摇。

“心”与这些喻体存在着某种相似或相关的联系。这种联系存在的思想基础即是“心”与自然界的关系,也正是整体思维方式的体现。“心”族词语,词面自然化,词义人文化的特征,也能说明“天人合一”的思维,自然和人类密不可分。

3.2.2 “心”与人类本身的关系

“心”义词抽象、复杂,将它作为有生命的人来刻画,不仅展现出人的形象,还具有人格化的行为、活动能力和思想感情。在含有“心”的许多动词中,“心”俨然以人的身份出现。如:

肚里装二十五只小耗子--百抓挠心

打柴的下山--担薪(心)

买了肝肺来补上碗--用心

吞下一个棒槌--横竖都窝心

山芋越冬--变心了

“心”像人一样可以发出各种动作,内心的思想、情感,通过具体的行为、动作、感觉生动地表达出来。如:窝心,本指藏窝在心里,转指受到委屈后不能表白、发泄心里的苦闷;用心,本指心脏,转指心思、心力,指多用心力,小心谨慎去做某事。

“心”是人的精神之舍,由“心”产生各种思想情感、道德观念。人的各种精神现象都由“心”发出,故有“心劲、心慌、心意、心情、心力”等。“心”通过各种行为、动作、变化来支配各种精神活动。如:

秋后的蚱蜢--失去了心劲 (心劲:想法、念头,本指秋后的蚱蜢不久就要死亡,转指人心灰意冷,失去了生存的信心和愿望。)

胸口上长草--心慌(荒)(指心慌意乱、没有了主意)

“心”在人体中占据主宰地位,它以自身为中心,与其它器官、部位保持多方面、紧密的联系,形成内外对立统一关系。

空度罗汉--没有心肝 (双关,本指空肚,转指人丧失了良心)

歪脖子说话--嘴不对心;黑瞎子装弥勒佛--面善心不善

用“有心眼儿”、“心眼儿多”、“猴儿托生的―满肚子心眼儿”、“心眼像蜂窝―窍门多”、“熟透了的藕―心眼多”表示人聪明,头脑机灵;用“缺心眼儿”、“少心眼儿”、“没心眼儿”、“石头娃子―没心眼儿”、“竹筒子吹火―只有一个心眼儿”表示不太聪明或有点笨。

汉语由“心”引申出“思维器官”和“中心、中央部分”义。整体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的思想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心”义发展的思想依据;对“心”自身形象的认识,可以说是“心”义发展的物质基础。“心”虽小却可全息宇宙,包容万象。对“心”之大小的认识体现了辨证思想,这些认识也进一步印证了“心”义蕴含的整体观。

4.结语

“心”歇后语的语音隐喻现象,为我们研究“心”族语提供了新的视角,赋予事物新的意义。“心”是一个精神宇宙,它以人类自身为中心,与人体、自然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开放的动态关系系统。我国古代的整体、系统的思维方式对“心”义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同时自然服务于人同时也是汉民族的人为天地立心,自然服务于人的价值观念,在语义发展中的价值导向作用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侯玲文. “心”义文化探索[J]. 汉语学习, 2001(3): 54-60.

[2] 李弘. 语音隐喻初探[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5(3): 70-74.

[3] 冉永平, 张新红. 语用学纵横[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 王陶宇. 歇后语大辞典. 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88.

[5] 王文斌. 论汉语“心”的空间隐喻的结构化[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1): 57-60.

[6] 王寅. 认知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研出版社, 2007: 431-441.

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5

关键词:歇后语 客家歇后语 上堡

一、引言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俚语、口头禅、成语、谚语、歇后语、格言等多种形式。其中歇后语是汉语中的语言之花。一句话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在交际使用时通常以“说出前半截、省略后半截”的形式居多,故称歇后语。

相对于汉语中的全民通用歇后语,地方性歇后语(方言歇后语)也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已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笔者在对客家歇后语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中,还发现一种非常独特的地方性歇后语,暂且将其命名为“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

二、现象描述

上堡以高山梯田闻名,《舌尖上的中国2》对其特色小吃“九层皮”有所介绍,是一个相对闭塞,客家方言和客家文化保存较为完好的客家乡村。

(1)张有邦看病――下场(床)

上堡有名的老中医张有邦看病特别慎重,他诊病都会一边搭脉一边思量,大病小病都不一口定论,要留有余地。“你这病啊――”他摇头晃脑,“下场(床)哟!”意思是叫病人慢慢用药慢慢治,不要急着下床劳作。“下场”本身是张医生个人经典口头禅,不带贬义。而在日常交际中,“下场”带有“没有好下场”的意思,由于这句话比较伤人,所以当地人就隐晦地用“张有邦看病”来暗讽一个人“没有好下场”。

(2)邹贤考做生意――大过

民国时期邹贤考在上堡圩开了一间店铺。人们进店买东西不免顺口问一句:“邹老板,生意好哇!”不管生意好做不好做,邹贤考都谦逊一番,一律回答:“大过哦。”意思是:马马虎虎,没啥起色,或者说生意不好做。“大过”是邹贤考永远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所以当地人想要表达“马马虎虎没多大多起色”之类的意思时,经常放着简单的三个字不说,而是隐晦地说“邹贤考做生意”。

(3)陈聋牯做地――一片都

,没有;聋牯,聋子;地,坟墓。遂川县高排乡(注:与上堡乡毗邻)的地理先生(风水师)陈聋牯与别的地理先生不同,他出门找坟址往往一找就是一整天,傍黑回来就摇头,说:“这一片都好地方!”东家只好留宿。他便三天两头去探看。有时一找就是十天半个月,说不寻个好地方对不起东家。到后来人们才明白,原来他是外地人,来回路远不说,还耽搁接生意。遇到没人请他看风水的时候,就设法以“一片都”之类的借口在本地人家赖吃赖喝等候新东主。此后,当地人描述某一区域没有某事物时,不说“一片都”,而是说“陈聋牯做地”,大家都能心领神会。

(4)骆三芳买药――称头要足

称头,称东西时的分量。一般人都把“吃药多”看成是大忌,买药不是买青菜、买猪肉,不能去计较医生称的药是不是分量充足。而上堡人骆三芳是个小气鬼,买药时总要关心医生的药戥,生怕少称了药,还叮嘱说:“医生,称头要搞足来哟!”一时传为笑话。此后,在日常商品买卖中,买家叮嘱卖家不能短斤少两时往往说“骆三芳买药”,意思就是你别给我短斤少两。

(5)拿把耙泥坳人――荒了

耙泥坳,地名;拿把,意思是“给”、嫁给或送给。上堡乡赤水村耙泥坳住着清一色的方姓人。上堡方言h、f不分,“荒”和“方”统读“方”音。人们把荒废田土或荒废事业借谐音“方”来戏称。

(6)米筛眼大的字――独有张锡坤

米筛,客家地区一种竹制的器具,有许多小洞(客家话把“洞”叫作“眼”),用以筛选稻米。张锡坤是上堡一个偏僻山村里的人。解放初期,那个小山村里的人没文化,米筛眼那样大的字只有张锡坤才认得几个。所以,记人工,独有张锡坤能行;选当文书,独有张锡坤才行。久而久之,但凡认字写字,甚至所有难办的事,人们便说“独有张锡坤”,有时则说“米筛眼大的字”,意思也是“这事得找张锡坤”。

(7)竹筒子的泥团――一大工

客家话中,“一天”的读音是“一工”。旧时,人们不识字不能用笔记人工,做了一天工就捏一个小泥团放进竹筒里。竹筒里的泥团数就是人工数。有时小泥团不慎被水浸泡湮成一坨大泥团,几十天的人工瞬间变成了一塌糊涂的“一大工”,令人倍感无语。此后,但凡有类似令人哭笑不得的糊涂账,人们就说“竹筒子的泥团”以示调侃。

(8)崩岗下睡的――炮打鬼

崩岗,局部有坍塌的山窝。上堡乡上堡村水北有座小山头,解放初期曾作为枪毙反革命份子的靶场。上堡人称被枪毙的人为“炮打鬼”,这是一句骂人的话。当地人骂别人“不得好死”时,说“炮打鬼”太过直白,于是就委婉地说“崩岗下睡的”。

(9)狗爪豆皮搭辣椒――相送

狗爪豆,一种藤本植物的果实,夏末秋初成熟,可食用。上堡人卖狗爪豆皮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一定会在狗爪豆皮里绑几只辣椒。辣椒是额外搭送给买家的,不另要钱。所以,如果某样东西是免费赠送给别人,就可以说“狗爪豆皮搭辣椒”。

在以上9个实例中,例(1)、(2)、(3)、(4)大致属于同一种类型:某个人的经典口头禅,成为该地区许多人言语交际的特殊表达形式;而例(5)、(6)、(7)、(8)、(9)大致属于另一类型,它以某一地区众所周知的独有习俗、风土人情或名人轶事为基础,形成一句集体使用的特殊用语。

事实上,这类独特的歇后语并非只见上堡一隅。崇义其他乡镇,甚至某一特定圈子里,也大量存在类似的现象。再举3个“某某说的”例子:

(10)家达先生哇咯――急时难想

哇咯,讲的、说的。这条歇后语主要流行于崇义县扬眉镇及其邻近的龙沟乡、长龙镇(上述3地统称扬眉片)。家达先生是扬眉片区小有名气的乡贤,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急时难想”,意思是这件事本来我是知道的,可是一时半会儿就是想不起来。于是,每当人们遇到“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的情况时,就会说“家达先生哇咯”。

(11)老逼哇咯――口子很多

这条歇后语主要流行于崇义县崇义中学教职工这个小圈子。老逼,一位朱姓老师的绰号。朱老师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口子很多”,说话间总是一副胸有成足的样子。“口子”在崇义方言中指“办法、出路或者可用的资源”等。“口子很多”,意思是“不用着急”。据说,这句话最早是由于朱老师的父母催促其早日找到对象,成家立业,朱老师总是不以为意地说:“嗯,咱(不用)急,口子很多。”这一说就是许多年,朱老师到很晚才结婚。而他的这句口头禅却不胫而走,在县中学这个圈子里广为流传。每当老师们想表达“有的是办法,不用着急”这层意思时,就说“老逼哇咯”。

(12)阿杨哇咯――不可能

这条歇后语也流行于崇义县崇义中学教职工这个小圈子。阿杨是一位杨姓老师的绰号。这位杨老师总是一副怀疑一切的姿态,言必称“不可能”,遂成为圈子里尽人皆知的口头禅。每当老师们想要说某事不可能时,则干脆以“阿杨哇咯”来代替“不可能”。

三、语言特征

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在形式上具有同普通歇后语相同的形式特征,但在具体内容上则有着较为独特的内涵特征。

(一)范围狭小。这是一种只流行于小范围局部地区并为该地区的人们所熟悉和使用的歇后语。前述的例(1)至例(9)基本上只有上堡乡当地人才知道,如果不是上堡人,就算是崇义县域内其他乡镇的人,恐怕也不知所云。例(10)仅为扬眉镇人所知,邻近的长龙、龙沟两地略有知之者――因为这3个乡镇合称“扬眉片”,在方言文化上具有较多的共同性。例(11)和例(12)则流传于崇义中学的教职工圈子,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人未必知其所以然。本地域内或圈子内的人对此心领神会,而地域外或圈子外的人则茫然不解。

(二)名人担纲。这类歇后语往往包含一个当地人家喻户晓的“区域性名人”,这位“名人”的经典言论或者典型事迹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从而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最终浓缩为一条别致的歇后语。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名人”只是相对而言,其实未必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他们的“出名”,多半是因为非常经典的言行能引起人们的传播兴趣。除此之外,这些“名人”的名气,影响范围很有限。比如说,邹贤考、张有邦、骆三芳、张锡坤乃至“老逼”“阿杨”等人,只在一定的范围内会有人知道,离开特定区域,则根本无人知晓。

(三)浓缩经典。这类歇后语的背后,或包含了个性鲜明的人的有趣言论,或包含一件在该地区老幼皆知的典型故事或社会常识(如,例(8)、(9))。于是,从这些人或事当中,人们便提炼出一条很经典的歇后语,成为当地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乃至日常交际的暗语。一般说前半句大家便心领神会,也偶尔单说后半句的,大家都能心照不宣。事实上,这类歇后语的前后半句可谓唇齿相依――虽然后半句是所要表达的最终目的,但离开了前半句的背景便索然无趣。人们因某个有意思的人而浓缩出一句有意思的话,但在使用这句话时,恐怕优先想到的还是那个有意思的人,没有他,便没有这句经典;引用经典,难免就要调侃这个有意思的人。两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四)喜闻乐传。这类歇后语能够形成并流传,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人们对此喜闻乐见。“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中,孔夫子是名人,他的经典特征是家中书籍众多,所以人们用孔夫子搬家的行为来调侃输赢。同理,诸如“邹贤考做生意――大过”之类的话语中,邹贤考虽不是什么可以比肩孔夫子的大人物,但他也有属于自己的经典特征:世故低调。所以当地人可以将他作为一个传播的对象予以调侃。“大过”因邹贤考而流传,邹贤考同样也因“大过”而闻名――或许,在今天的上堡,不少年轻人或许已经茫然不知邹贤考是谁,但邹老板这条歇后语无疑已经在当地地方文化的史册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四、语言价值

“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尽管数量有限、使用范围有限,但作为方言和地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依然有着不容忽视的言语交际意义和语言文化价值。

(一)含蓄生动。和其他歇后语一样,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也有着诙谐幽默、隽永含蓄的言语交际效果。在一定的认知背景和语言环境下,人们说出某句歇后语的前半部分,大家便心领神会;或者提到某句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大家都会情不自禁想起身边某个有趣的人、好玩的事,或者众所周知的地方习俗等,言语交际会因此变得既轻松愉快又不直白无味。这便是此类歇后语的魅力。

(二)有效传播。它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并凝练亮点,将一些饶有趣味的人和事变成人们日常言语交际的一部分,既实现了对人和事的传播,更实现了对某句话的反复使用和有效传播。日常生活中,一些口头禅(例如:“不可能、大过、口子很多、急时难想”等等)其实并不专属于某人,它们其实就是大众的日常语言,本身可以直接使用,一旦将这些日常用语与某个特定的人物相联系,则其传播效果立刻得到了强化,人们用一种新颖别致的方式说出日常习用的话语,其交际效果显著好于直接使用。

(三)语言范式。“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可谓提供了一种语言生成与传播的范式――从“个别人无意识反复使用”到“许多人有意识经常使用”。这种生成与传播范式,在任何地域方言或社会方言中都有可能发生,具有良好的可复制性。包括时下那些层出不穷、“各领数百天”的网络流行语,其基本原理与此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保存文化。方言熟语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它能够反映、保存并传承地方文化。在“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中,一些个性鲜明的地方人物,一些小有影响的地方事件,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习俗等,无意间被以歇后语的方式被保存下来,且随着人们的言语交际、口耳相传而得到延续。这对于缺少书面材料记载的乡村文化来说,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文化传承方式。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依赖口耳相传方式流传的语言和文化,随着语言文化环境的变迁,随时都有失传的危险。因此,具有独特价值的“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值得各地的语言文化工作者去发掘、整理和保存。

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6

【游戏准备】

准备几个有趣的歇后语

【游戏过程】

1.认识歇后语: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前后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就像谜语的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部分,像谜底。歇后语通俗易懂、口语化、鲜明、生动、活泼,很受同学们喜欢。怎么样,你们了解歇后语了吗?这些知识可以写在作文的第一段,让所有的读者对歇后语都有大致的认识。

2.歇后语大比拼:歇后语这么有趣,你们是不是有些心痒痒啦?心急的同学已经开始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歇后语啦。不如我们就开始比赛,看看谁的歇后语记得多,背得熟吧。如果能在背诵后对歇后语的大致意思作个解释就更好啦,这就叫作“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写作时运用的语言靠的是平时的积累。像歇后语、谚语、成语等这些精彩的语言形式都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以便在写作时信手拈来。本次比赛中失利的同学赛后可要注意积累喽。

3.歇后语故事会:现在,我们的歇后语故事会正式开始啦。请同学们利用何老师提供的歇后语,展开你的想象,编写一个和它的意思接近的故事。如果不喜欢何老师提供的,也可以采用自己熟知的歇后语。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杀鸡用牛刀—小题大做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老虎跟着狐狸走—狐假虎威

电线杆上插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酒鬼喝汽水—不过瘾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蚊子打哈欠—口气不小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猪鼻子插葱—装相 (象)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请注意啦,编写的时候要注意适当扩写一些细节,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一则吧,张飞为什么穿针?穿针过程是什么样的?眼睛瞪起来是什么样的?旁观的人心里怎么想?张飞心里又是如何想?把这些小问号都解释清楚了,故事也就编得具体生动了。

【何老师唠叨两句】

用歇后语编故事很有意义。其一可以让大家的想象力得以驰骋;其二,可以提示大家注意日常积累;其三更为明显,那就是让大家感受到编故事作文的乐趣。

看我的歇后语故事

林 易

歇后语就像一则则谜语,前半部分是一则谜面,而破折号的后面就是谜底。歇后语既幽默,又形象,它不像诗句一般优美,也不像名人名言一般深刻,但它却很好记、好笑。这歇后语还能编故事呢,今天我也来编一则“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吧。

因为黄鼠狼老是吃鸡,时间长了鸡不干了。于是,鸡们召开了一届商讨大会,商量该如何对付黄鼠狼,会上一只鸡说:“俺们都不是懦鸡,要想个方法来保护自我!”鸡们纷纷出谋划策,办法好到可以赛过 《天人三策》 了。最后,选定了一个实用但普通的法子:就是白天进食,晚上在狗的保护圈内休息。黄鼠狼总也吃不到鸡。时间长了,黄鼠狼受不了了,就想了一个鬼主意。

大年初一的早上,一只穿戴整齐的黄鼠狼抱着一大堆好吃的东西到鸡家中拜年了。鸡看见黄鼠狼来拜年,觉得其中有诈,很警惕。可黄鼠狼说:“鸡小弟,不用担心,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们放下仇恨来好好过年吧。这些都是我送你的礼物,都够你吃一个月了,好好享受吧。”鸡听他这么一说,就放松了警惕,说道:“黄鼠狼大哥,那就谢谢你啦,今天之内我们都放下仇恨吧!”黄鼠狼又坐了一会儿,就心满意足地走了……一个月后鸡把黄鼠狼送的东西都吃光了,觉得该出去觅食了,于是就站起身来,可是他发现自己竟然胖得站不起来了!这时早已等候在门外的黄鼠狼立刻冲进来把鸡抓住,烤了吃。原来黄鼠狼送给鸡的全是吃了易胖的零食。

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7

.仲尼日月。(射古人名一)(孔明)

.落花满地不惊心。(射晋人名一)(谢安)

.降落伞。(射古人名一)(张飞)

.仲尼日月也。(射成语一句)(一孔之见)

.南北安全,左右倾斜。(射成语一句)(东倒西歪)

.西施脸上出天花。(射成语一句)(美中不足)

.五句话。(射成语一句)(三言两语)

.心无二用。(射成语一句)(一心一意)

.游泳比赛。(射成语一句)(力争上游)

.万年青。(射成语一句)(长生不老)

.导游。(射成语一句)(引人入胜)

.铁公鸡。(射成语一句)(一毛不拔)

.爬楼梯。(射成语一句)(步步高升)

.戒之在斗。(射唐五言诗一句)(莫学武陵人)

.除夕守岁。(射论语一句)(终夜不寝)

.劝君更尽一杯酒。(射离合字一)(口口回)

.朱门美脯臭。(射离合字一)(府肉腐)

.十五天。(射国字一)(胖)

.十个哥哥。(射国字一)(克)

.两人十四个心。(射国字一)(德)

.上无兄长。(射国字一)(歌)

.多一半。(射国字一)(夕)

.半部春秋。(射国字一)(秦)

.岳父大人。(射国字一)(仗)

.草上飞。(射国字一)(早)

.春去也,花落无言。(射国字一)(榭)

.今朝泪如雨。(射国字一)(漳)

.一家十一口。(射国字一)(吉)

.是非只为多开口。(射国字一)(匪)

.弄璋之喜。(射国字一)(甥)

.中央一条狗,上下四个口。(射国字一)(器)

.一家有四口,还要养只狗。(射国字一)(器)

.说他忘,他没忘,心眼长在一边上。(射国字一)(忙)

.一家十一口(射朝代一)(周)

.人者何所乐。(射大陆地名一)(应山)

.锄禾日当午。(射大陆地名一)(田阳)

.永久和平。(射大陆地名一)(长安)

.黄昏。(射大陆地名一)(洛阳)

.一路平安。(射大陆地名一)(旅顺)

.武陵人。(射台湾地名一)(仁武)

.四季花开。(射台湾地名一)(恒春)

.四季如春。(射台湾地名一)(恒春)

.山明水秀。(射台湾地名一)(景美)

.北军归顺。(射台湾地名一)(南投)

.南军归顺。(射台湾地名一)(北投)

.君子之交。(射台湾地名一)(淡水)

.改邪归正。(射台湾地名一)(善化)

.开张大吉。(射台湾地名一)(新店)

.饮水思源。(射台湾地名一)(知本)

.玉皇太后。(射台湾地名一)(天母)

.空中霸王。(射台湾地名一)(高雄)

.雨后春笋。(射台湾地名一)(新竹)

.狼来了。(射台湾地名一)(杨梅)

.无盐。(射台湾地名一)(淡水)

.开张大吉。(射台湾地名一)(新店)

.万世太平。(射台湾地名一)(永和)

.怀胎十月。(射台中县地名一)(大肚)

.沃野千里。(射台中县地名一)(丰原)

.云中岳。(射台中县地名一)(雾峰)

.山在虚无飘渺间。(射台中县地名一)(雾峰)

.白昼无光。(射台中县地名一)(乌日)

.老人扛轿。(射台中县地名一)(白毛台)

.没有脚、没有手,背起房子就会走。(射动物一)(蜗牛)

.南阳诸葛亮,坐在将军帐,排成八卦阵,要捉飞来将。(射动物一)(蜘蛛)

.日出满山去,黄昏归满堂,年年出新主,日日采花郎。(射动物一)(蜜蜂)

.两兄弟,手拉手,一个转,一个留。(射文具用品一)(圆规)

.一声呼出喜怒哀乐,十指摇动古今事由(射传统戏一)(布袋戏)新晨

.在欉黄。(射闽南话歇后语一)(无稳)

.葫芦墩白米。(射闽南话歇后语一)(无错)(无糙)

.归欉好好。(射闽南话歇后语一)(无错)(无锉)

.阿哥住楼顶。(射闽南话歇后语一)(高高在上)(哥哥在上)

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8

“万丈高楼平地起”,积累丰富的词汇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不然眼前闪烁着美好事物的形象,笔下却不能用适当的词语来表达,岂不遗憾?你见过盖楼房用的现成的材料——预制板吗?建筑工人建筑好墙和梁后,使用预制板很快就盖好了,省工省力,真方便。在我们现代汉语词汇中也有这种现成的造句材料——熟语。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

“成语”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汉语词汇,是汉语语汇中的精粹。他结构紧凑,修辞丰富,生动形象而有表现力,成语中记载着许多故事典故,蕴含深刻,概括力强。因此,用成语来来表达较深刻较复杂的意思,可使文章言简意明,生动形象,同时文章的句式整齐,节奏和谐,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谚语”是人们在口头上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一种现成的话。如“三个和尚没水吃”、“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人心齐,泰山移”。“一只烟二两油,一顿饭一头牛,一屁股坐一座楼”。谚语通俗易懂、精炼传神、整齐押韵;说起来顺口,细想想意味深长。作文或说话时用它来表达意思,简明生动、通俗易懂,给人鲜明印象而又耐人寻味。

“歇后语”是流行于民间的俗语之一,它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一个比喻或隐语,而后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好像谜底,有时候前半部分歇而不讲,留给人去回味。歇后语分“喻意”“谐音”两种。前者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后者如“老虎拉车——没人敢”。歇后语幽默含蓄,生动活泼,耐人寻味。掌握一定数量的歇后语,在作文中灵活运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文章生动活泼,文风幽默风趣。

某些说法形象通俗、诙谐,大伙喜欢这么说,流传开去就成了“惯用语”。比如通过“冷”比喻引申而成的惯用语有:“炒冷饭”、“冷板凳”、“吹冷风”、“泼冷水”,如由“吃”引申比喻而产生的:“打游击”“定心丸”“闭门羹”“吃哑巴亏”“炒鱿鱼”“铁饭碗”。恰当的运用惯用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文章独具形象、通俗、诙谐的风格

格言指言简意赅、寄寓哲理具有教育和启发作用的名言警句。他与谚语相似,但用语庄重,大多来源于名家学者的书信日记,著名诗词中。格言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可做有力的道理论据或当作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可用以概括某些材料的中心用在记叙文上;可置于文首,用以“首句标其目”统领全文;在文末用以画龙点睛,点化中心。

熟语贵在积累,积累方法有三:一是在生活中留心虚心向群众学;二是在课外阅读中勤记录,向书本学;三是收集多了,注意分类整理,既是巩固记忆又便于查找应用。

熟语运用,忌滥用、乱用,宜适时、适境、贴切、传神。同学们在你写作时,当你每每要表达一个意思(尤其是复杂的意识)时,请你问问自己:“可否用一个熟语?”长此以往,不愁练不出一手好文字功夫。

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9

肚皮里吃萤火虫――心里亮堂堂(又:心里清爽)。

屁股上挂棒槌(“槌”:无锡方音读“树”)――吃生活葛坯子。

耳朵遮没则眼睛――看勿出四六(暗含骂意。因为能够遮没眼睛的,只有岩下的猪耳朵能够“胜任”)。

手臂往里弯――只顾自己。

鼻头上挂鲞鱼――休(嗅)想。(意谓:想都别想)

脚底里放爆仗――闸底火(谐“着底火”――指坏人)。

瘌痢头儿子――自家葛好。

膝馒头(膝盖)里放屁――有点曲气。(从传言看来有点因头:可能会有这么一回事。)

蛮娘(后妈)的拳头――早晚一顿。

屁股上挂镰刀――作死(斫屎)(斫:普通话念zhuo,意为“用刀斧等砍”。如“斫伐树木”。这里的意思是“割”。作死:自作自受,自讨苦吃,活该。)

嘴上搽石灰――白说白话。(原想不说白不说,实际说了也白说。

三只手节头捏田螺――稳笃笃。

钥匙挂勒胸脯头――开心。

脚底里搽油――溜之大吉。

矮胡子卖蟹――勿死勿卖。(讽喻某种人的无良德行)。

聋彭耳的耳朵――勿派用场(或说“粪桶耳朵――摆样”,因其听不进话,勿理勿睬,故此用“粪桶耳朵”来贬之)。

戴则箬帽乖嘴――接勿拢头。(意谓:无法对接。箬帽:斗笠,用竹篾等编制而成的遮阳挡雨的帽子。乖嘴:这是土得掉渣的无锡土话,义同“香嘴”、“亲嘴”、今称“接吻”。)

城里人请吃饭――嘴上客气。(旧时乡下人的亲身感受,城里人只是嘴上敷衍,完全表面功夫,不会实笃笃地真的会请你吃一顿饭。“卫生口罩――嘴上一套”,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月里着棉鞋――日脚(热脚)。

棺材里伸手――死要钞票。

嘴上呒不毛――做事勿牢靠。

临临上轿穿耳朵――临时忙。(这是一条无锡民间古老的歇后语,意思类似“临渴掘井”、 “临阵擦枪”等成语,并类同歇后语“临时抱佛脚――来不及”)

火烧眉毛――眼门前的事(又:只顾眼前)

六节头(六只手节头)帮忙――越帮越忙(等同北方话:添乱)。

额骨头上放扁担――头挑。(指出众、尖子、首席)

打落牙齿往肚里咽――有苦难说。

俏眉眼做拨瞎子看――白搭。

光屁股坐板凳――有板有眼。(指:蛮合规矩)

东耳朵管进,西耳朵管出――耳边风。(例句:“我好心好意劝劝佗,罗里晓得佗油盐勿进)(同:水也泼勿进),东耳朵管进,西耳朵管出,只当你耳边风!我气到啊噗pu啊噗pu!)

两只手拎则两面铜锣――呒手筛锣。(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无法干下去了)

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10

[关键词] 《唐山大地震》;方言;熟语

由内地知名导演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于7月12日在河北唐山举行了全球首映式,该片系根据张翎的小说《余震》改编,描述的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一位母亲在痛苦地选择救双胞胎姐弟方登和方达时选择了救弟弟,但姐姐最终却奇迹般生还,并于其后被一军人家庭收养。32年后,在前往汶川做地震志愿者时,姐弟意外重逢,家人遂得以团聚。影片再一次勾起了当代人对唐山大地震那一段刻骨铭心的惨痛灾难的回忆,充满悲情,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综观全片,凸显该主题和深深撞击观众灵魂深处沉寂已久的情感的手段主要表现为:(1)艺术地设计画面效果;(2)构架感人而跌宕的故事情节;(3)着力渲染主人公强烈对比的生活;(4)演员娴熟的表演技艺;(5)成功运用朴实无华的方言熟语。本文拟从语言特别是方言熟语的角度,着重论述其对影片取得成功的积极影响。

电影《唐山大地震》在语言运用上有着鲜明的特色,即交错使用方言和普通话,且把普通话作为方言的陪衬,这一点与系列电视剧《乡村爱情》单纯运用东北方言有着明显不同。这种针对影片32年的时间跨度所做的处理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方言熟语对彰显主题和激发观众情感共鸣所起的独特而巨大的作用。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语音上,其次是用词,本文仅就后者作以分析。片中人物所使用的方言主要是冀鲁方言,其次是四川方言。片中所使用的十三个方言词语分类统计如下:

第一,单音节词。包括以下五类:(1)代词:啥、咋、咱;(2)语气词:呗;(3)形容词:中、犟、(脾气)拧;(4)动词:投(毛巾);(5)数量词:俩儿。

第二,双音节词,包括以下两类计四个:名词“冰棍儿”“拉屎”“姥姥”和形容词“得了”。

结合人物对白分析、梳理方言词的内涵及作用

对方言词语的释义主要参考《汉语方言大词典》(以下简称《汉方》),同时辅以《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以下简称《现方》),对俗语、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的释义分别参考《汉语俗语词典》(以下简称《俗典》)、《汉语成语大全》(以下简称《大全》)、《汉语惯用语辞典》《歇后语词典》。

(一)首先分析单音节词

1.啥

《汉语方言大词典》(以下简称《汉方》)(第四卷)义项为:〈代〉什么。冀鲁方言。例如,(元妮):“那有啥不敢的?可惜怀不上了!”“没了,才知道啥叫没了。”

2.咋

《汉方》(第三卷)收有义项为:怎;怎么;怎样。冀鲁官话。例如,(元妮):“喂,方达,咋这么长时间没来电话了?”

3.咱

《汉方》(第三卷)收有义项为:我;自己。冀鲁官话。例如,(方达大姑):“咱一大家子人呢,不会让你们两个受一点委屈。”

4.呗

《汉方》(第二卷):啊;吗;嘛。冀鲁官话。例如,(元妮):“妈说话算话,中呗?”(女军人):“也不着急,有空就多过来看看呗。”

5.中

《汉方》(第一卷)收有义项为:行,可以,好。冀鲁官话。例如,(元妮):“我下半辈子给你们当牛作马,中吗?”

6.犟

《汉方》(第五卷)收有义项为:不乖。例如,(方达祖母):“你这孩子真犟啊!”

7.投

《汉方》(第二卷)收有义项为:把洗完了的衣服放在清水中再刷洗。冀鲁官话。例如,(元妮):“达,吃早饭了,毛巾我给你投。”8.俩儿

《汉方》(第三卷)收有义项为:两个。冀鲁方言。例如,(唐山地震救援人员):“我看见方登了,一块板儿压着俩儿呢。”

(二)其次分析双音节词

1.冰棍儿

《现方》(第二卷):“一种冷食,把水、果汁、糖等混合搅拌冷冻而成,用一根小棍做穸。”例如,(方登):“爸,我想吃冰棍儿。”“奶奶,我要两个奶油冰棍儿。”

2.拉屎

《汉方》(第三卷):解大便。冀鲁官话。例如,(元妮):“双胞胎怪呢,一个拉屎另一个也想拉。”

3.得了

《汉方》(第四卷)收有义项为:好了;够了;可以了。冀鲁官话。例如,(军人老王妻子):“得了吧你,有你这样教育孩子的吗?”

4.姥姥

《汉方》(第三卷)收有义项为:外祖母。冀鲁官话。例如,(军人老王):“点点,给姥姥敬杯酒。”

上述方言词语的运用,所起的作用大致有三:一是真实再现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后的社会现实,极易勾起观众内心那段惨痛的回忆,引起观众共鸣。如一听到方登说“冰棍儿”,观众的思绪便会不由自主地回到那个特定的年代。这与时下许多描写我国历史上特别是古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影视作品一味采用普通话的做法很不相同,后者的做法大大降低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真实性,从而降低了观众的认同感;二是使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更加鲜活立体可感,刻画得入木三分。影片之所以催人泪下,这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三是片中方言和普通话交互运用,并以普通话为底色,作方言的陪衬。与之相适应,就必然会出现方言词语和普通话词语的共现,从而进一步强化方言特色,突出影片的语言艺术。

谈熟语的运用

熟语是指汉语中固定的短语或句子,只能整体运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其特点是:结构固定、言简意赅、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俗语、成语、惯用语、格言、谚语、歇后语等。电影《唐山大地震》中使用的熟语包括俗语、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分析如下:

(一)俗语

1.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汉语俗语词典》(以下简称《俗典》):“比喻彼此非常熟悉,无话不说或说话办事不必客气。”例如,(方达大姑):“行了,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出了这么大的事,死了这么多的人,都要想开,团结起来向前看。”

2.手心手背都是肉

《俗典》:“比喻都是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例如,(汶川地震唐山救援队人员):“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不是。”

3.得了便宜卖了乖

《俗典》:“比喻既得到了实惠,又卖弄了聪明,一举两得。”例如,(元妮):“你呀,得便宜卖乖,厂子再不好,也比干个体强。”

以上俗语的运用,既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片中人物用语的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十分符合人物身份,又充分表现出对话人之间的亲密无间,揭示出他们纯朴善良的性格特点。

(二)成语

1.扫地出门

《汉语成语大全》(以下简称《大全》):“原指清扫杂物,把一切东西处理无余。后指对某项工作承担全部责任。也引申为没收其家产,赶出家门。”

2.倒打一耙

《大全》:“在《西游记》中,猪八戒用耙作武器,常用倒打一耙的战术打败对方。现用以比喻做了坏事或犯了错误后,不仅不承认,反而指责、诬赖或揭发提意见的人。”

3.贼喊捉贼

《大全》:“做贼的人喊捉贼。比喻坏人做了坏事,故意混淆视听,转移目标,使自己得以逃脱。”

(三)惯用语和歇后语

片中的惯用语和歇后语各一个,即“不着调”和“揣着明白说糊涂”,在此一并分析。

1.不着调

《汉语惯用语辞典》:“不合乐调。引申为不正派,没规矩。”

2.揣着明白说糊涂

《歇后语词典》(双查版):“揣着明白说糊涂――装傻。”

尽管用量很少(成语三个,惯用语和歇后语各一个),但对情节的展开、人物的刻画以及主题的揭示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请看下面两段对话:

对话一:

老王:她睡了。

老王妻子:不着调。

这是收养方登的军人老王和妻子的对话。寥寥六个字,却蕴涵着深意。一方面二人的语气形成了强烈对比:老王轻声慢语,既是为了不惊扰王登,又确切地表现出对妻子的关心与疼爱;妻子却饱含怒意,强压怒火,既表现了对养女王登另类的爱,又以独特的视角透露了对丈夫的不满与深爱。

对话二:

老王:我这是在家呀,我连孩子的房间都不能进吗?

老王妻子:你少在这揣着明白说糊涂的。

老王:你现在变得,越来越不可理喻了。我告诉你,为了这种事,你找了不止一次茬了,我一直忍着!

老王妻子:你少倒打一耙,贼喊捉贼。

老王:你怎么这么无聊啊!

先是妻子用歇后语“揣着明白说糊涂的(装傻)”对丈夫的举止加以嘲讽和讥刺,从而使火药味越来越浓;接着是丈夫以成语“不可理喻”回敬,更以“找……茬”“忍着”对这种情绪加以强化;妻子当然不甘示弱,于是用连用了“倒打一耙”和“贼喊捉贼”进行顽强有力地反抗回击,致使丈夫老王偃旗息鼓,无奈地败下阵来,而只能发出挣扎式的呐喊:“无聊啊!”

以上方言词语和熟语的综合运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充分发挥了它们对影片取得成功所起的巨大作用。当然,方言熟语的大量运用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会造成非方言区的观众理解上的障碍,弱化影片在国际上的推广,给部分观众的听觉带来某些不适等,但与影片的整体语言艺术设计和运用相比,这些看似消极的影响恰恰又会成为影片的看点所在。

[参考文献]

[1] 许宝田,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 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 李茂.汉语惯用语辞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4] 孙洪德.汉语俗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5.

[5] 梅萌.汉语成语大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 安燕.影视语言[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11

在这个问题上,有时,一页历史的教训超过许多本书。

1801年3月3日夜,华盛顿,美国国务院灯火通明,一片忙乱。已经就任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一个多月但仍然担任着国务卿的约翰?马歇尔正忙着给法官委任状加盖国务院的大印。〔2〕这批法官是总统依据国会三天前通过的法律于昨天提名,今天白天参议院刚刚批准的。作为这种废寝忘食和效率的背景的是这样一个事件:联邦党人在去年底的总统和国会选举中全面失败。从法律上看,午夜之后,亚当斯总统就将离任,马歇尔也将卸去国务卿之职;而他们的对头,共和党(此共和党非美国今天的共和党,而是今天的民主党之前身;这一变迁也许是本文论点的另一种补证)领袖杰弗逊将继任美国第三任总统。作为撤退前的战略部属的最后一步,马歇尔必须赶在午夜之前送出这些委任状。

总体的战略部署从1800年末就开始了。由于行政权和立法权均已丧失,联邦党人唯一可能继续控制的阵地就是不直接受大选结果影响的司法领地。因此,当1800年年末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因身体不佳而辞职后,联邦党人看重的候选人杰伊也以“身体不佳”为由谢辞提名,亚当斯总统立刻提名他的年轻力壮的(时年45岁)国务卿、坚定的联邦党人马歇尔出任首席大法官,得到了国会参院的认可。即将卸任的国会还采取了一系列动作,于1801年2月13日和27日先后通过了《巡回法院法》和《哥伦比亚特区组织法》,对美国的法院系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前一法令将联邦巡回法院的数量从3个增加到6个,并因此新设了16名巡回法院法官;又在华盛顿这一对最高政治可能有重大影响的特区增加了5个地区法院,在每个地区还增加一名检察官和一名联邦执法官;最后,又将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数量从6名减少到5名。〔3〕后一法令则在人口稀少但邻近首都的各县设立了42名任期5年的治安法官,这一任期将跨越下一届总统选举,杰弗逊总统除修改立法外无法替换。随后,一大批忠诚的联邦党人就任了这些新设立的官职;其中治安法官是亚当斯离职前一天提名,离职前的当天参议院才批准的。而所有的委任状都必须于当天午夜之前由国务院盖印之后送出。否则的话,这批没有“文凭”的联邦党人法官将无法履行联邦党赋予他们的固守阵地的职责。就这样,在这新旧总统交接之夜,同时担任国务卿和首席大法官的马歇尔日理万机,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这一撤退,整整工作了一个通宵。送交委任状之事,他委托给了其弟,刚被任命为新设立的华盛顿特区法官的詹姆斯?马歇尔。

一切都已准备停当,一个意外事件却打乱了撤退中的联邦党人的如意算盘-詹姆斯并未能将全部的法官委任状送出。当太阳再次升起时,有17份治安法官的委任状仍滞留在国务院。新上任杰弗逊总统对联邦党人的这些做法早就“义”愤填膺,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指令他的国务卿麦迪逊拒绝发送这些已经签署封印的委任状,并将这些委任状都“如同办公室的废纸、垃圾一样处理了”。〔4〕与此同时,共和党人为主的新国会也立即引入法案并于1802年3月8日成功地废除了《巡回法院法》,但没有撤销有关治安法官的《特区组织法》。为了防止马歇尔控制下的最高法院对国会的行为挑战,新国会还进一步以法令形式迫使最高法院从1801年12月到1803年2月关闭了长达14个月。当最高法院再次开庭时,已经是1803年了。

无法获得委任状的威廉·马伯利以及其他其他三位“亚当斯的午夜法官”万般无奈,他们依据1789年《法官法》第13款所规定的联邦最高法院的管辖权提出诉讼,要求最高法院向新任国务卿麦迪逊发出训令,命令他递交委任状。与此同时,联邦党人对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废除《巡回法院法》的行为也在巡回法院提出了诉讼。案件到了马歇尔大法官的手中。

马歇尔大法官所面临的局面非常微妙也非常棘手。他非常想利用这个机会来教训教训杰佛逊总统和共和党人;同时为了使联邦党人真正能够有效利用司法对抗共和党,最高法院的权威也必须提高,使其真正成为与国会和总统同等的机关。然而,马歇尔也深知,这个汉密尔顿曾认为“既无钱又无剑”〔5〕的最高法院的权威很有限,无法强迫政府和国会服从最高法院的判决。在此前,马歇尔就曾将马伯利的请求转告麦迪逊,要求麦氏就此问题给予答辩,然而麦迪逊毫不理睬。因此,即使最高法院作出判决,麦迪逊还会如此对付。这样一来,不仅判决毫无用处,更重要的是会“偷鸡不成反蚀把米”-马歇尔个人的和最高法院的权威都会进一步降低。但如果为避免这一尴尬而拒绝审理这些案件,则意味着-至少在他人看来-马歇尔在共和党人的猖狂“反攻倒算”面前屈服了,他和最高法院也将同样灰溜溜的。干还是不干(To be or not to be),这是一个哈默雷特式的问题,甚至更为哈默雷特,因为无论干不干都可能是输家。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马歇尔决定要在一个看来必败的战役中打一场成功的战斗。他选择了马伯利诉麦迪逊一案进行反击(在另一案中,马歇尔放弃了,认定新国会废除《巡回法院法》的行为合宪〔6〕)。在该案判决中,马歇尔狡猾地(不带贬义)将问题概括为三个:

1、马伯利是否有权获得委任状;2,如果马伯利的权利被违反了,法律上可以有什么救济;3、如果法律上可以给予救济,是否可以由最高法院发出训令。在这份长达27页的判决书中,马歇尔用了整整20页对前两个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7〕但是,从逻辑上看,说麦迪逊违法并不自然而然地等于最高法院有权力和权利命令麦迪逊纠正自己的违法。问题的关键在于,联邦法院有没有这个权利向麦迪逊发出这个训令?

马伯利所依据的是1789年的法官法第13款,这一款规定最高法院对这类问题有一审管辖权,可以向麦迪逊发出训令。〔8〕但是,马歇尔说,依据美国宪法第三条,马伯利的案件不属于宪法规定的联邦最高法院一审管辖之内,〔9〕1789年的《法官法》实际上扩大了最高法院的管辖权。因此,宪法和《法官法》之间在这一问题上的规定相互抵牾。当宪法和普通立法有冲突时,马歇尔指出,必须服从宪法,因为宪法是最高的法律,不允许国会以一般立法来改变其内容。也许有人会说,国会可以解释宪法和法律,作扩大的解释。但马歇尔指出,确定法律规定的含义断然是司法部门的领地和责任;如果发现两个规则有冲突,必须由法院来决定谁有效。马歇尔的解释是,与宪法相背的法律是违宪的,也因此是无效的。因此,尽管马伯利享有权利,尽管麦迪逊不送达委任状违反了马伯利的权利,尽管马伯利应当得到法律救济,但是,最高法院对此问题没有管辖权。短促突击,有利有节,马歇尔巧妙地利用了一个法律技术问题在判决的最后否决了马伯利的诉求,也就避免了与杰弗逊的正面冲突。

马歇尔是极其精明、大胆和狡猾的。在他看来,只要选准了,一个马伯利案件就足以教训杰弗逊了。他追求的效果是,既要当面煽杰弗逊的耳光,对方还无法还手。他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首先,马伯利判决直接抨击的对象是杰弗逊政府,而不是国会,但是,这一判决毕竟又否定了马伯利的诉求。其次,这个判决虽然否决了国会的立法,但否决的又不是本届受杰弗逊控制的国会颁布的法律或决定;而且这一否决本身并没有对行政机关(杰弗逊)或立法机关(杰弗逊的共和党人)的活动构成限制,而仅仅与马歇尔所在的司法机关有关。第三,这一判决尽管主张了司法审查的权利,创立了审查国会立法的先例,但这种主张不是一般化的,并且就这一判决本身来说,是限制了而不是扩大了最高法院的管辖权。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这个判决在政治上更为容易为杰弗逊为首的行政部门和杰弗逊的政治盟友控制的立法部门接受,杰弗逊挨了打,也只能往肚子里咽。而一但对手咽了下去,就意味着对手接受了这样一个原则,即联邦最高法院有权解释宪法并判断国会立法和执行机关的法令是否合宪,并成为一个先例。不论杰弗逊是否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事实是,他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马歇尔把一个极为重要的、然而宪法上并无明文规定的权力抢到手中。这个判决,大大提高了联邦最高法院的威信,从根本上改变了它自建立以来的“鸡肋”形象,初步形成了三权分立和制约平衡的格局,对此后美国政制的定型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100多年后,这一判决赢得了著名的美国历史学家比尔德一个绝妙的赞誉-“伟大的篡权”。〔10〕必须看到,尽管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案件马伯利案得到后代美国法学家一致赞美,但这个案件的处理有许多地方都违背了司法常规,甚至是“违法的” (往好听里说,即所谓“创造性的”)。首先,马伯利案件的发生与马歇尔任职国务卿直接有关,依据司法惯例,马歇尔在这样与自己有牵连的案件中必须回避。其次,为了便利“公报私仇”,马歇尔特意在司法判决的写作上“不远万里”,绕了一个很大的弯子,他以超过4/5的篇幅论证杰弗逊当局的行为非法,仅以不到1/5的篇幅认定自己无权管辖,还“搂草打兔子”式地创立了司法审查的先例。如果他真是为了维护宪法的权威,如果他真的仅仅是试图创立司法审查的先例,那么无论就逻辑上看还是就司法惯例上看,那么他完全可以、甚至必须直接了当地从讨论管辖权开始(管辖通常是司法首先要讨论的问题),并宣布1789年《法官法》第13款违宪。但如果是这样照章办事,那就不是他马歇尔了。因此,几乎是在完全讨论了马伯利案的实体问题并作出了“判决”之后,他才开始讨论程序,并淡淡地说了一声,“哦,对不起,这里没有我说话的份”。

第三,马歇尔甚至也并非真正想维护马伯利的权利。因为,据后来的学者的一些研究,并从马歇尔一贯的司法风格来看,只要马歇尔愿意,他完全可以对1789年《法官法》第13款作不违宪的解释。〔11〕更重要的是,联邦最高法院此前就曾依据过这一款向政府官员发出过训令并得到了执行。〔12〕因此,无论是依据“先例必须遵循”的原则,还是依据“禁止反悔”和“合法依赖”的原则,马歇尔都可以、甚至是必须将错就错。他之所以不怕麻烦地来纠正这种不为人所注意的小小历史“失误”,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要避免发生正面冲突后必定会给自己和联邦党人控制的法院留下的难堪。而马伯利个人的权利却为此牺牲了。

如果仅仅是在一般意义上,我们完全有理由谴责马歇尔狡诈多端、玩弄权术,说他“公事私办(对马伯利),私事公办(对杰弗逊)”,说他缺乏司法职业道德,不“把(马伯利的)权利当回事”(借用德沃金的一部书名),等等。但是,本文并不想就马伯利案本身论个是非,而是试图从此获得关于制度如何发生和形成的一些启发;因此,仅仅追求个人的动机或以“道德”来评价历史和制度的形成是不贴切的,至少是不完整的。

近代以来,由于对人类理性的力量的过分崇拜,我们如今几乎习惯于将某个后来人认为良好的制度视为一种正当理性的逻辑展开,是个别人或少数精英清醒意识和追求的产物,把一个制度同后来者构建起来的关于这一制度的理性论证等同起来;我们不仅日益注重制度设计,而且在设计时,也往往注重所谓的制度的“本质关系”;在考察一个制度时,也习惯于用善良愿望出发考察它的纯洁、崇高的起源。而一个制度的失败,也往往归结于起先天的理论不足或创制者的道德缺陷。我不敢对这种观点作出一个一般性的判断,但是,马伯利案却表明,至少有些制度的发生和形成全然不是如此。为如今众多法学家、法律家赞美的司法审查制度的发生完全是一个历史的偶然(尽管并且仅仅在后来者看来,其创立在美国的语境中可以说是一种必然,我将在后面论及),是党派间的争权夺利、政治家的不共戴天的产物,是他们的激情和狡诈、他们的斗争和妥协的产物,是他们追求各自利益的副产品。〔13〕至少在这一制度的发生中,传统的法哲学或法理学教科书上最为津津乐道的道德或正义所起的作用并不象人们想象得那么大,尽管法学家经常并今天仍然这样告诉人们。在这里,起源似乎并不重要,制度实际发生的作用和意义并不会因为起源的神圣而增加,也不因起源的卑贱而减少。制度在发生学上的伟大意义往往是后人回头展望之际构建起来的,在后来者的总体历史观的观照下和理性塑造下才带上了神圣的光环;而这种光环常常使得我们不能或不敢以一种经验性的求知态度来“凝视”(福柯语)它和凝视我们自己。

如果再扩大一点来考察,这一点甚至格外明显。因为被一些学者当作人类理性的制度设计之典范之一的美国宪法本身就没有明文规定司法审查制度,〔14〕然而,这一制度却在美国产生了,并成为其宪法制度的不可变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后来,特别是二战以后,当其他国家试图把这一制度当作制度来齐整地、有目的地追求或移植时,反倒没有一个国家建立起了美国式的司法审查制度,不仅“走样”,而且根本没有美国的那种权威。〔15〕这倒印证了中国人的一句老话,“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也再一次印证了马克思早就指出的事物的逻辑不等于逻辑的事物的深刻命题。〔16〕之所以不相等,是因为制度形成的逻辑并不是如同后来学者所构建的那样是共时性的,而更多是历时性的。制度的发生、形成和确立都是时间流逝中完成的,是在无数人在历史活动中形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弗格森、休谟、门格尔、哈耶克都称制度是人类行动的产物,是演化的产物。〔17〕

也正因为此,我认为,许多美国学者对马伯利一案对司法审查制度形成的意义或多或少地被夸大了。从严格意义上看,在马伯利一案中只是发生了司法审查的事件,为这种审查提出了某些理由,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此后司法机关审查国会立法的合法性铺了路。但它创造的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必定性。〔18〕一个先例仅仅只是一个起点,而只有在这一先例为后人所遵循且必须遵循时才成为制度。从抽象层面上看,马伯利一案并没有决定后来者必须遵循它;在习惯于关注实体问题的普通人看来,马伯利判决中最重要、最直接的问题是最高法院的管辖权或马伯利能否获得委任状,因此它并不必定只能解释为司法审查的先例。事实上,不仅在此后任职大法官的30余年里,马歇尔一直没有对国会立法进行司法审查,〔19〕而且据一些美国宪法学者的研究,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马伯利判决的这一深远意义也确实一直为人们所遗忘或忽略。〔20〕一直到了1857年,在声名狼藉的德里德?斯考特一案中,〔21〕联邦最高法院才再一次审查并否决了国会立法。然而,这一次,联邦最高法院否决了国会的一个与废除奴隶制有关的立法(密苏里和约),并因此-用一些美国法律史学家的夸张的语言来说-引发了美国南北内战。只是到这时,司法审查作为一种制度、一个原则才可以说真正得以确立。在这个意义上,制度倒是后来者构建的,而不是“先行者”创造的。马伯利案的意义-借用钱锺书先生的话来说-是一种事后追认的先驱,“仿佛野孩子认父母,暴发户造家谱,或封建皇朝的大官僚诰赠三代祖宗”。〔22〕这种不限于文学或法学领域内的普遍现象表明,即使在诉诸和认同传统之中实际隐藏了诉诸者和认同者自身的强烈创造欲望和创造能力。

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到,即使一个总体上说来是有用、有益的制度也不是万能的,不存在只有好处没有缺点的制度。一个制度并不仅仅因为它是制度,就不会在具体问题上,有时甚至是重大历史问题上出错。司法审查并没有使马伯利被侵犯的权利获得法律救济;而德里德?斯考特案否决废除奴隶制的国会立法,更表明司法审查制度有时-而不仅仅如同我们习惯想象的那样只是出了坏人或好人不当使用时-也会变成正当且必要的社会、政治变革的一个障碍。〔23〕但是,我们评价一个制度无论如何不能仅仅以个别事件的实质性对错为标准,而是要对一个制度作出总体上的利害权衡,而这种权衡是公众在历史中选择的产物。同时,这还表明,社会的构成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依赖某一个制度,而需要的是一套相互制约和补充的制度;这些制度不仅包括成文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的,而且并且可能更重要的是包括了社会中不断形成、发展、变化的惯例、习惯、道德和风俗这样一些非正式的制度。

尽管容易产生误解,但本文的目的其实并不是要贬低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而只是试图通过考察历史来展现制度实际是如何发生的。因此,当我说制度的形成不是理性设计的或具有偶然性时,这并不意味着说制度的形成完全是随机的,无需任何条件的。马伯利案之所以可能成为司法审查制度的开端,显然有多种社会的因素,包括有法学家、法律家的职业因素和努力。例如,美国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都要求一个更为强有力的联邦政府(美国宪法就是对此的一个回应) 和联邦最高法院,在这个意义上,司法选择得以真正确立是一种社会的公共选择;英美法形成的遵循先例的司法传统对这一制度的确立意义重大,在这个意义上,司法审查又是传统的产物;美国当时各派都具有相当的政治力量以及基于这种力量基础之上才可能出现的妥协,在这个意义上,制度的确立是一种政治力量对比的产物;马歇尔此后长达30余年担任的首席大法官以及他对最高法院权威之精心呵护,在这个意义上,司法审查又是司法人员稳定和司法经验积累的产物;以及后代法官能从特定视角将马伯利案件开掘出来,并赋予司法审查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司法审查又是后代法官的慧眼下的再创造。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我们可以想到的以及我们今天的想象力也无法触及的因素。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制约着但并非决定了河水流向的河床,而水流的冲刷也将不断地改变着河床。但是,必须指出,所有这些构成性因素只是我们今天回头来才能辨识和理解,甚至判定为是一种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必须且总是向前生活,因此,历史究竟如何发展,究竟会形成什么样的制度,又会如何形成,所有这类问题,对于身在此山中的愿意并具有一点反思能力的当代的人来说,大约总是具有某种无能为力甚至是荒谬之感。

当然,这也并不必然得出我们只能且应当无所作为的结论。正如同这个司法审查制度的故事所例证的,促使人们作出具体行动的更多是他在当下情境中产生的欲求,是他的激情,而不是、也不可能是在对遥远的将来进行总体反思后的选择;相反,理性只是这种欲求、这种激情的奴隶。〔24〕因此,即使从历史的角度看来似乎是必然的事物,我们也无法否认个体活动的创造性因素;更无法否认后来者对于传统的重新构建作用。例如,当年,最高法院的第一任首席大法官杰伊因无所事事宁肯辞职到国外当大使;1800年亚当斯也曾希望杰伊再度出山,而杰伊拒绝了这个“鸡肋”,亚当斯是不得已才提名马歇尔出任首席大法官。〔25〕事实上,杰伊也并非等闲人物,作为《联邦党人文集》的三名作者之一,1800年联邦党人的总统候选人之一,他在美国政治法律思想史中的地位和在美国宪法创制过程中的作用甚至超过了马歇尔。然而,只是在马歇尔手中,才出现了马伯利诉麦迪逊,才出现了麦克洛诉马里兰州〔26〕等一系列对美国意义极其深远的案件。最后,就是从上面对马伯利案的剖析,我们也足以领略,马歇尔大法官个人的政治魅力、机警、不带贬义的狡猾和分寸感、以及他对司法技术的娴熟并创造性运用,所有这些个人性因素在制度发生和形成中的作用都不容忽视。而这一切因素,我想,即使马歇尔本人也未必清楚地自我意识。

而且,即使意识到了,就一定能够超越甚或是把握吗?

「注释

〔1〕 Marbury v. Madison, 1 Cranch 137 (1803)。关于马伯利诉麦迪逊案的背景及前因后果,本文主要参考了,John R.Schmidhauer, Constitutional Law in American Politics, Brooks/Cole, 1984, pp. 60-65; Henry J. Abraham, The Judicial Process, 4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pp.325-332; Stanley I. Kutler, ed., The Supreme Court and the Constitution, Readings in American Constitutional History, 3d. ed., Norton and Company, Inc., p. 25; Alfred H. Kelly, Winfred A. Harbison, and Herman Belz,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Its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6th ed., Norton and Company, Inc., 第10章。

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12

费歇尔通过对劳动实践这一人类本质的分析,确立人类优越于动物的哲学人类学基础,赋予人类以征服自然、控制自然、延伸自身能力的劳动工作形式,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但费歇尔富有创见的探索则是:这种实践融合了巫术的起源与功能,实践在某种程度上是巫术活动,劳动等于巫术,劳动者等于巫师,工具就是魔棒。如此就形成“劳动一巫术~艺术”的三位一体,三者可以互相阐释,艺术的起源也随之得到理解。劳动本体意义仍然存在,但是与巫术的理解达成了内在的一致性,艺术的内在本质也就是劳动的巫术性。卢卡奇在《审美特性》中也如费歇尔一样分析从宗教、艺术、科学的统一体走向科学、艺术等高级形式的演变过程,而且认为人类最初的日常生活都与巫术相关。卢卡奇在清理弗雷泽、泰勒关于巫术的观念的基础上,接受了汤姆逊关于原始巫术是反映现实的一种幻象技术的观念。但是对卢卡奇而言,本体论的基础是日常生活,巫术仅是日常生活过渡到艺术的中介。②巫术活动与日常生活相关但是又超越了日常生活,孕育了艺术的审美发生。卢卡奇仅仅是把巫术作为艺术起源的中介,而没有如费歇尔那样把劳动视为巫术,进而把巫术视为艺术的起源、功能、本质,视为在人类社会的艺术中持续存在的实质。不过,他们都没有忽视人类的本质性力量的存在,这种力量的形成来自劳动,这应该说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人类学基础。巫术既是艺术起源的问题,也是艺术功能的问题。费歇尔认为,艺术的功能是融合个体与集体的手段。

人类欣赏艺术,是超越自己的特殊性走向完美,把自己与群体存在联系起来,使个体成为社会的人。艺术对自然施加力量,强化了集体的经验,它是个体回归集体的路径,从“我”进人“我们”。“艺术能够把人类从碎片状态提升到一种整体的有机的存在。”③在石器时代,图像不可能具有审美创造的快乐,是涉及集体的生与死,存在与不存在的问题。在巫术模仿仪式中,个体被同化到集体之中,生产的经验、性的经验、规则和义务都因此而赋予给年轻人,部落的年轻人在仪式中饱受折磨,甚至留下一生的创伤印记,最后与不朽的集体、与祖先融为一体。现代个体虽然摆脱了集体合唱,但是合唱的回音仍然回荡在个体人格之中。集体的因素虽然以“我”的形式主观化,但是人格的实质仍然是社会的,甚至最主观的艺术家也是以社会的身份而工作的。现代诗歌以语言来表达个体的经验是如此主观,以至于所有惯例被捣毁,与他人联系的纽带也被割裂,这似乎与诗歌的功能背道而驰,但是即使不可表达的最主观性的经验也仍然是人类的经验、社会的经验。即使当今最典型的艺术家的孤独情绪,也是一种社会经验。虽然这种认识与考德威尔的观点有直接的联系,但是,费歇尔没有像考德威尔那样关注心理本能与集体融合的问题,而是从巫术的文化人类学意义来触及艺术作为个体与集体的中介的功能。费歇尔认为,虽然艺术的功能随着人类历史不断擅变,亚里士多德和布莱希特的艺术功能观是不同的,阶级社会的艺术的功能不同于原始时期的艺术的功能,但是在艺术中仍然有一种不变的真理,仍然能够在时间性和历史变迁中寻觅到永恒不变的价值。史诗被马克思视为非发达的史前时代的艺术形式,作为正常的儿童体现出永恒的魅力,超越了时间性。这种不变的永恒性的真理对费歇尔来说来自巫术形式的本质意义。

在20世纪文艺理论、美学中重新得到讨论,在语言学转向的语境下人们对形式备加关注。但是费歇尔始终把形式与内容、意识形态结合起来,挖掘形式的意识形态性及其人类学的基础。一方面,费歇尔认为内容是形式的决定性因素。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形式是最重要的,质料屈居次位。在阿奎那看来,事情的秩序是最终的结构,秩序的观念是最终的原则。因而“形式等同于事物的本质,质料被降格于次要的非实质的地位”①。资本主义时代的艺术家也信奉这种观念。费歇尔反对这种形式决定论,认为虽然水晶在无机界中是最完美的形式,但这种形式不是形式的形而上学的原则的最终决定,而是为原子的特性所决定,水晶的原子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动态之中,运动状态影响温度,进而改变形式。因此,形式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暂时变化的结果。内容不断在变化,就突破现有的形式,创造新的形式,被改变的内容再一次得到稳定,这是内容与形式的动态关系。费歇尔把形式视为保守的而把内容视为革命的。在有机物世界,遗传是保守的,变化是革命的。在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即生产的形式是保守的,而生产力即所有社会结构的经济内容则是革命的。资本主义不言说民主的内容,而是言说民主的形式,事实上是为维护其永恒的统治地位。艺术形式主义不仅是艺术表达的问题也是社会现实的形式的问题,联系着意识形态的权力结构问题。不过,费歇尔指出,社会现实影响艺术形式不是简单化的,而是一个间接的过程。社会的、技术的、意识形态的因素是如何共同创造新的风格的?对此,人们难以得出准确的答案,因为社会现实如豪瑟尔所说的是复杂的综合体,具有从不同方面发展的可能。但是,艺术表达的需要和方式是受阶级控制的。观看和聆听的新方式不仅是精致化的感觉的结果,而且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艺术形式具有本质的意义。费歇尔指出,虽然内容决定形式,但是断言形式不在艺术之中,断言艺术所有问题直接联系着社会条件,这是对艺术本质的完全误解。不能从纯粹进步或反动的立场简单地看待艺术作品。费歇尔充分考虑了俄国形式主义的研究成果,认为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形式。他认为,只关注内容而把形式降格于次要地位是愚蠢的,因为“艺术是形式的赋予,只有形式才使一件产品成为艺术作品”①。费歇尔不仅认识到形式对艺术的本质性规定,而且深人阐述了形式的人类学基础。形式是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的社会经验的凝聚,是控制自然的人类力量。形式不是偶然的、武断的、非本质的。形式的法则和惯例是人类支配自然的体现。在形式中,被传达的经验得以保持,伟大的成绩处于安全中,故形式是艺术和生活必需的秩序。要理解自然或社会现象,就必须探寻它们是如何存在的。社会产品的形式直接联系着其社会功能。“形式是社会目的的表达”,“形式是固定化的社会经验”。②一座房屋的比例和对称不是走向形式的审美意愿的结果,而是被材料的结构和造房者过去的经验所决定的,对称是能量均衡的表达,是原始人的经验的表达。形式在原始人那里体现了巫术的效果,作为巫师的人类通过类似性等方式控制自然,通过巫术方式影响现实。汤姆逊认为,图腾和禁忌是维护部落集体生存的植物或动物,随着生产力发展它们失去了原初的意义,但是形式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在人类历史中仍然保留着,部分被赋予新的内容。它们维护着传统的社会结构,保护着部落及其财产,调节着性关系。图腾和禁忌等巫术信仰产生了许多的形式。“只有认识到原始人把自己等同于以之为食的动物和植物,即等同于自然,只有意识到形式和形式的类似性对原始人的重要性,我们才能有希望理解那些不能理解的东西。”

虽然费歇尔不完全认同现当代文化人类学家的观点,但他仍然充分吸纳了他们关于形式对原始人的重要性的描述。一个非洲部落的带有狮子或豹子的皮和头的泥像是最初的雕塑,其目的是以图像的方式支配现实,并不断走向精致化。巫术要求图像与模范对象达到同一化程度。最初的同一化是通过动物的皮和头,当没有皮和头又要制造图像的时候,巫术就来承担这一使命。原始人接受部分是整体的法则,把血视为真实的生命实体。非洲的科尔多番斯(Kordofans)这个狩猎部落相信,如果狩猎人把被杀死的动物的血倒进了巫术角里,那就完全控制了猎物。弗雷雷斯(肠。15Freres)洞穴是扮演巫术仪式的地方,巫师和他的助手是生产巫术图像的艺术家,他们使用可以获得的最有效的形式,最大限度与原物类似,‘他们的职责就是想象尽可能像的现实,越相像效果就越好”②。人类学的描述可以说明,早期艺术形式的起源的理解不是神秘的或形而上学的假设,而具有哲学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基础,具有超越现实与控制自然的力量以让人类能够得以生存与发展。可见,对费歇尔而言,艺术形式本质上具有巫术的意义,而且这种巫术形式具有传承性。形式具有极为保守的特征,当人们忘却原初的巫术意义时,仍然敬畏地依附于古老的形式:“所有词语形式、舞蹈形式、图画形式等曾经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现在仍然保留在先进的高度发达社会的艺术之中。巫术一社会的法则极为缓慢地淡化,然后形成审美的法则。”③诗人讨厌日常词语,但是诗人突然唤起长期掩埋在日常语言渣滓下的联想,把一块铜币变成一枚熠熠生辉的纯金。“诗歌的词不仅是客观的意义,而且具有巫术的意义。”④原始人借助事物命名来创造对象,并把对象视为自己。诗歌中的许多词语直接从“起源”中产生。一首诗的词语是充满朝气的、纯净的、没被沾染过的,好像浓缩了一个隐秘的现实。抒情诗是无用的、天真的,因为它不局限于明白晓畅的陈述而是依赖于巫术,因为它和词语打交道,因为它远远脱离了现时的习惯用语。

诗人不使用日常交往的规范语言,“每个诗人渴求创造一种能够直接表达的完全新的语言,或者回归到‘起源’,回归到古老的、没有磨损的、具有巫术力量的语言的深度”①。诸多抒情诗给语言增添了从没听说过的新词语,发现被遗忘的词语,恢复普遍词语的原初而鲜活的意义。波德莱尔诗歌对城市的孤独的发现不仅把一种新的颤动带入了世界,而且在上百万人无意识适应这种体验的心灵里敲击了一串唤起共鸣的音符。为了产生这种共鸣,诗人使用了现有的语言手段,但是每一个词都获得了新的意义。这种新颖性在于诗中词语的辩证法、词语的交互性,也在于诗中的每一个词语不仅传达了内容,而且事实上就是内容本身,是一种自律的现实。诗歌中的每一个词语就像水晶中的原子,具有自己的空间:这构成了诗歌的形式与结构。“艺术作品的形式不仅是其内容的恰当的工具:它原本地、‘优雅地’解决了内容的困难,解决了艺术家对形式掌握的纯粹愉快的困难。形式始终是一种胜利,因为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因而审美的质性被转变为道德的质性。”②马雅可夫斯基使用新的节奏使得其《红军之歌》成为诗,获得自身的质性。

作者:傅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