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

时间:2022-10-13 18:39:56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范文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歇后语;翻译;方法;技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韩两国之间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尤其是两国的文人把韩国的优秀作品翻译给中国的读者,把中国的优秀作品也翻译成韩语给韩国的读者,这样一来,也难免涉及文学作品里面的经典语句,如成语、歇后语、典故等语言的精华。汉语习语中的歇后语最能反映汉民族的语言习俗,如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歇后语,也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1. 跨文化交际翻译

跨文化交际是对不同文化源的信息的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到社会文化、心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又因文化而异,阻碍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2]

不同的民族透过统一喻体的不同运用,可体现其价值观。如汉语的“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翻译成韩语的话“? ? ? ?? ???? ??”;“?? ?? ?? ???”韩语的两个句子都合乎原意,前句是意译,以韩国人的思维方式和逻辑的表达方法,后一句是口头通俗的说法。

2. 歇后语及其特点

歇后语是汉语习语的一种,习语是指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表达形式。歇后语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部分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3]

歇后语充分展示了汉民族的语言风格,是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歇后语大都言简意赅、遣词隽永,有形象生动鲜明、富有韵律节奏的特点。[4]

3. 汉语歇后Z的韩语翻译

翻译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如果独特的语言形式又表现了民族性极强的思想内容,翻译就更难了,汉语中的歇后语就是这种类型的代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主要来自汉字文化,汉字由于其发达的表意功能造就了独特的汉字文化,汉字的偏旁、部首促进了其形音会意的特点。因此,歇后语是汉语独有的语言文字表达形式,翻译好歇后语是件不容易的语言活动。

3.1 歇后语的分类

歇后语从结构与内容上看可分三类。谐音、谐义类,比喻类,故事类。具体如下:

第一,谐音、谐义―双关类。如: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一根筷子吃藕―挑眼;这种歇后语运用谐音或词语语义上的双关通过联想来表达意义,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

第二,比喻类。如:电线杆上晒衣―-好大个架子;当官不坐高板凳―平起平坐。此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其后半段的“谜底”也自然在想象之中。

第三,故事类。如:老包断案―脸黑心不黑;齐威王猜谜语―一鸣惊人;刘备卖草鞋―本行。此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5]

3.2 找出歇后语和韩语的对应关系

歇后语是汉语中独有的修辞手段,汉字由于其发达的表意功能造就了独特的汉字文化,而韩文字是表音文字,韩语中没有相应的对应格式,韩语中的熟语(成语、谚语、惯用语等)的发展长期受到汉语的影响。由于汉语和韩语的语言表达格式和方式不同,在韩语里找不到和歇后语完全对应的格式,但是广义上讲歇后语也属于熟语、习语。因此,韩语的部分熟语、俗谈中能找到与歇后语在表达方式和喻义方面一致、相近或相反形成了一定的对应关系。[6]

第一、喻体相同,喻义也相同。如:上天摘月亮―难上难 (??? ? ??);笼屉里倒水―白搭 (??? ? ??)。

汉韩两种语言用共同的形象表达了相同的喻义。尽管如此,语法结构上仍有差异。即汉语有解释部分,韩语却没有。

第二、喻体略有不同,喻义相同。如: 老虎嘴上拔毛―寻死;不知厉害 (?? ? ? ???);猫哭耗子―假慈悲 (???? ???)。

这些例句的形象略有不同,但表达了同样的文化内涵和深层喻义。

第三、喻体完全不同,喻义相同。如: 正月十五拜年―晚了半个月 (?? ? ??);

麻花上绣花―好上加好 (? ??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 ?? ?? ????)。

中韩两国的历史背景、文化风俗、价值取向、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使两国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麻花”、“绣花”、“?”这些极具民族特色的事物也体现了歇后语和韩语熟语源自民间生活并带有深层的民族文化烙印。

第四、喻体相似,喻义不同。如: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 ?? ??? ???);

雨后送伞―虚情假意 (? ?? ? ??);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 ?? ?)。

有一些韩语熟语看似和歇后语喻义相同,但实际上略有差异。在上文例句中,韩语俗谈(? ?? ??? ???)经常以“为时已晚”的意思使用;韩语俗谈(? ?? ? ??)经常以“打一巴掌揉三揉”的意思来使用;韩语俗谈(? ?? ?)则表示“摇摆不定、犹豫不决”的含义。

3.3 歇后语的韩语翻译方法

我们经常提到的翻译标准有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钱钟书的“化境”、许渊冲的“三美”;国外则有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或“动态对等”等。这些主张并不互相矛盾,而是相互影响、互为补充、不断完善的。虽然侧重点不同,但中心都是主张译文要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文的风格,尽可能地保证原文与译文的等效或等值,使译文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如出一辙或大致相同的感受。[7]

3.3.1 直译方法

(1) 喻义歇后语

喻义歇后语一般地讲形象性强,喻义清楚,在韩语中直译也能产生一定的修辞效果。因此,可以运用直译法来翻译。如:他们现在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 ???? ?? ??? ??? ??? ???? ??? ???);他现在是老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 ??? ?? ?? ??? ?? ??? ? ?? ??)。

他远走高飞了,你现在找他,岂不是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吗?(? ??? ?? ?? ? ???. ??? ?? ?? ???? ? ???? ?? ?? ???)。译文只译了谜面,谜底没有译,但表意准确,而且也达到了原文的修辞效果。[8]

(2) 谐义歇后语。谐义歇后语可以只翻译前半部分。谐义歇后语与喻义歇后语不同,它是通过谐义交替表达意思,其表意方式是间接的,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双关的修辞手法。所以,谐义歇后语不必将前后部分都译过来,只翻译谐音的喻义部分就可以了。比如:

城门外的砖头―踢出来的。(? ?? ?? ???);快刀坎西瓜―一刀两断。(?? ?? ???)。

(3)喻事歇后语。歇后语前半部分比喻和后半部分喻义都属于一般事物或情理,比喻关系一目了然,易于为译文读者所理解,那么可以将前后两部分都整体翻译。如: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 ??? ??? ??? ??? ????);杀鸡取蛋―只图一时。(?? ?? ?? ? ?? ??? ??? ??)。

3.3.2意译方法

(1) 喻事歇后语。前半部分的意思或修辞手法不易为译文读者所理解,或容易造成曲解的,只翻译后半部分。如:打破砂锅―问到底。(??? ??? ???);破饺子―露馅了。(?? ????);肉锅里煮元宵―混蛋。(? ? ?);我还以为他改好了呢。没想到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 ??? ??? ????? ??? ? ???? ? ??????)。

(2) 后半部分是固定成语或谚语的歇后语。这一歇后语一般只翻译后半部分相应的韩语成语、惯用语、谚语等。因为后半部分的成语、谚语、惯用语广为流传,认知度高,可以用易于x者所熟悉的成语、谚语、惯用语来代替。如:大石头落沉海―一落千丈。(????);

瞎子坐上席―目中无人。(????)。

(3) 前半部分是包含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民俗等文化内涵的歇后语。这一歇后语存在文化差异,令译文读者费解,这时只翻译后半部分。歇后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源于古代的传说、神话、历史故事,包含了古典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或民族风俗。这部分内容对译文读者来说很陌生,不妨直接用韩语中具有相应意义和修辞色彩的语言,只翻译后半部分。如:武大郎上墙头―上不去下不来。(???? ???? ?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 ????)。

(4) 后半部分是双关语的歇后语。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从意义上和逻辑上都没有任何关联,只是取后半部分某个字的谐音或谐义,幽默地表达其比喻意义。这时就不必拘泥于前半部分的内容,只转达后半部分即可。如: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

老九的弟弟―老实(十)。(????):石头落水―沉没(默)。(???????)。

双关是汉语独有的修辞方式。这种译法虽然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喻义,但原文双关句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却大打折扣。

3.3.3 套译方法

一些汉语歇后语尽管原文很形象,但由于汉语韩语两种语言在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就不得不改变一下原来的形象,用一种读者十分熟悉的比喻来进行翻译。这事实上就是一种套译,译文和原文采用各自不同的比喻,来创造同一种形象,传达同一种精神,达到一种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效果。因为文化翻译的重点就是在译语文化中保留原语文化的意象,而套译是一种以译语读者为趋向的翻译策略,主张用译语文化中的意象来替换原语文化的意象。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水缸里的王八―跑不了。(? ?? ? ?):秋后的蚂蚱―蹦Q不了几天。(?? ??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 ?? ?? ? ??)[9]

这几个歇后语中的比喻对韩国人来说很陌生,容易产生错误的语义联想。翻译时可以舍弃原文的形象,使用韩语中常见的比喻,符合韩语表达习惯,让读者一目了然,能传神传义。

3.3.4 仿译方法

仿译是指翻译外语中词或词组的一种方法,通常借用外语词的语义结构或语义的组合模式。仿译,有时候也称借译或译借。仿译是一种逐词逐句的翻译方法,仿译以原文为参照模板,仿原文形式复述或再现原文的思想内涵,在译文中保留仿拟修饰。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按好心。(???? ??? ???? ??? ?? ? ??):墙上的草―随风倒。(? ?? ? ?, ?? ?? ????):断了线的风筝―谁知哪里去。(? ??? ?, ??? ?? ?? ??):兔子尾巴―长不了。(????? ?? ??? ???)。

4. 结语

总之,歇后语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应该根据具体语境和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在跨文化交际翻译视角下,歇后语的翻译决不能仅仅盯着语言形式的转换,更要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蕴藏着的文化内涵,并进行仔细的文化比较,寻找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平衡点。汉语歇后语翻译的根本任务是解释源语和目标语所反应的文化的深层结构,中韩两国交流历史悠久,在语言表达方式、思维逻辑、文化意蕴上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少差异,翻译时要把握好两种语言文化的异同,灵活掌握多种翻译方法,最终达到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目的,顺利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活动。

参考文献:

[1]马丽. 歇后语韩译策略 [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4.11.

[2]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篇 [M]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0

[3]王军云. 谚语俗语歇后语精粹 [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

[4]杨根培 李延林. 从跨文化视角看歇后语之英译 [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5]王军云. 谚语俗语歇后语精粹 [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

[6]马丽. 歇后语的韩译策略 [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11

[7]李延林 夏志明. 论英汉文化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M]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9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范文2

张飞穿针有两个歇后语:

1、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张飞眼大,《三国演义》描写他是“豹头环眼”,而针眼极小,故为“大眼瞪小眼”。比喻面面相觑、目瞪口呆的样子。

2、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张飞生性粗鲁,乃山野之夫,所以是个粗粗冽冽的人,而穿针是心细的活,所以粗鲁的人做心细的事,故称粗中有细。

3、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来源:文章屋网 )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范文3

歇后语是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一部分是“俏皮话”,也可以看成是汉语的文字游戏。最初的歇后语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典故】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该书第四十六回写道:在赤壁之战中,为了帮助周瑜早日打败大兵压境的曹操八十万大军,周瑜的部下黄盖自告奋勇,使用了“苦肉计”,骗过了曹操派来的奸细蒋干,并诱使曹操上当。最后使用诈降之计火烧曹营,打败曹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从而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典故】刘备在新野时,徐庶化名单福,投效与刘备,被拜为军师。所写,他在没去曹营的时候已经让刘备去请诸葛亮,而且已经请到。曹操南下攻刘备的时候,刘备弃新野,奔樊城,走当阳,收夏口的时候,庶于其母走散,其母为操所获,逼庶投操,庶无奈,为其母,奔了曹操,当阳长坂坡的时候,赵云杀了个七进七出,为什么没有挂,原因是徐庶出了很大的力,当时曹操看赵云如此厉害,就想生擒赵云,但是杀了很久没擒到,谋士就说用弓箭射杀,徐庶说:丞相如果能生擒此人,庶定能将他说服,归丞相所用,曹操当时下了一令箭:只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所以赵云和阿斗才能冲出长坂坡,要不是徐庶,10个赵云也离不开长坂坡。这是他给曹操出的第一策。第二:赤壁鏊兵之时,庞统献连环计,出来后被徐庶抓住了手,说:黄盖用苦肉计,XX下诈降书,你有用连环计,你们是唯恐曹营烧不尽啊?庞统把徐庶拉到一边说,君当真要说破我计?庶曰:如果我说破你计我就不会来找你了。反正曹营要烧了,你教我一个脱身之计?庞统就告诉徐庶,你在军中散布流言,说西凉马腾,韩遂要发兵取长安。于是主动请命去散关防守马腾、韩遂,逃过赤壁大火。好像终生就给曹操出这两个计策,后来演绎里面就没在写到他了。

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典故】孙权想要回借给刘备的荆州,周瑜为孙权献计,以娶亲为名将刘备诱到东吴。但是诸葛亮早有安排,使刘备娶到了孙权的妹妹,并打败了周瑜的水军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典故】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魏文帝曹丕死后,魏国的大权实际上落到司马懿手里。司马懿死后,大儿子司马师辅助十三岁的皇帝曹髦,权势比司马懿更大,但没有多久,就病死了。司马师在病重的时候,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当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都劝他暂时忍耐。在场的一个叫王经的对曹髦说:"当今大权落在司马昭手里,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君王您力量软弱,莽撞行动,后果不堪设想,应该慎重考虑。" 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范文4

1、导入谈话: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这部书,今天我们举行一次《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

2、抢答激趣。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

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

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

⑽诸葛亮病逝何地?

二、走进“三国”

一群英聚会。

1、导入:读完《三国演义》,同学们一定有这么一个印象,小说结构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今天,我们就来个群英聚会,说说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2、学生汇报。

如学生甲:我敬佩诸葛亮,因为他足智多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学生乙:赵云是我最敬佩的英雄,他不仅英勇善战,而且忠心耿耿。

学生丙:我最敬佩的英雄是曹操,他能征善战,才华横溢。

……

教师小结: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三国演义》人物众多,有1200多个,今天我们就重点谈谈大家非常熟悉的,也是同学们提到的最多的人物,让我们大家对他们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3、根据学生发言,进行分组。主要分为:曹操组、关羽组、诸葛亮组。

4、展开陈述与辩论。

学生自由发言争辩,教师略加点拨。

陈述辩论要点:如:诸葛亮神机妙算挫群雄,鞠躬尽瘁为国家。智者一失用马谡,失守街亭成遗恨。

曹操才高八斗诗篇传千古,能征善战英明后人赞,识才善用情义令人敬;自私多疑不容人,奸诈残暴人人骂。

关羽义肝侠胆足见英雄气概,无所畏惧尽显虎将风采;义释曹操一念铸大错,高傲自大失足千古恨。

……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关羽是否忠义之士,诸葛亮是否妙算如神,曹操是否识才善任等问题从书中找依据进行辩论。

教师小结:在同学们唇枪舌剑间,尽显英雄本色,让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屋子里挥洒着一股英雄豪气。现在我们对人物又有了新的认识。读书就要这样,读读、想想,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辩一辩,倾听别人的看法,全面认识事物。

5、请学生再次谈谈对人物的看法。

二计谋集锦。

1、教师谈话:“三国”里最精彩的是战争,这些战争不仅斗勇,而且斗智,主要是智慧与计谋的较量。有人统计过,小说描写了四百多处计谋,可以说一部《三国演义》就是一部写计谋的书,说到“三国”必然要说计谋。

2、学生讲述战争故事,并说出使用的计谋名称。如:孔明智激孙权、周瑜是激将计,其中反用了美人计;黄盖受刑是苦肉计,投靠曹操是诈降计等。

三词语积累

1、教师谈话:《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名著之一,它留给我们众多的文化财富。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歇后语数不胜数。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成语、歇后语。

成语:

一身是胆(赵云)望梅止渴(曹操)

赤膊上阵(许褚)割发代首(曹操)

乐不思蜀(刘禅)单刀赴会(关羽)

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

歇后语: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着

孔明挥泪斩马谡——明正军纪

孔明七擒孟获——要他心服

……

四“三国”超市

1、教师谈话:通过阅读,经过我们的活动,大家对“三国”中的人物、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我们就合伙开一家“三国”超市。

2、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为自己喜欢的人物捏泥塑、造兵器、画服装;为自己喜欢的故事配画面、配声音;为自己喜爱的精彩片断写感受。)

3、交流活动成果,谈创作感受。

三、“三国”链接

教师建议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1、了解三国纷争的历史。2、了解历史上的曹操、刘备等人物形象。3、看后人是如何评价《三国演义》的?

四、活动成果

1、学生收集的与“三国”有关的成语、歇后语的材料编印成册。

2、学生为“三国”故事而配制的连环画、录音材料。

3、学生泥塑的“三国”人物及兵器。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范文5

关键词: 语音隐喻 同音异形异义 同音同形异义 歇后语

从语音的层面看,每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同音异义字(词),这就为语音隐喻提供了语言基础,为以语音相似为基础而构建的隐喻思维,以及解读语音隐喻提供了可能(魏万德、伊慧,2006)。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用隐喻思维来理解语音隐喻。

一、同音异形异义隐喻(Homophonic Metaphor)

(1)A:What fur did Adam and Eve wear?

B:Bear skin.

发话者B的回答原应为Bare skin,因为我们知道亚当和夏娃原来住在伊甸园是不穿衣服的,而B故意说成“Bear skin(熊皮)”,又与问话中的“fur”切合,这就产生了一种幽默,其幽默感正是来自bear与bare是一对同音异形异义词,正是由于这两个词的发音相同,才出现了这一双关语用法。即B用一个象征单位[/[be?藜]]来喻说另外一个象征单位[/[be?藜]]。

(2)A:When does the baker follow his trade?

B:Whenever he kneads the dough.

A问面包师傅什么时候营业,B则巧妙地运用了knead与need这一同音异义词,在加上dough一词的歧义(面包、钱币),表面上回答当他揉面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当他需要钱的时候。用/[ni:d]来喻说另一象征单位[NEED]/[ni:d]。

(3)――His words are as plain as ABC.

――But I am DEF.

上述对话中听者巧妙地利用DEF与deaf谐音,用字母域来喻指本体的意义:“我的听觉失灵。”

英语还基于这种语音隐喻编出了很多谜语,例如:

A:Which four letters can frighten a thief?

B:O,I,C,U.

用字母域作喻体来跨域喻说本体的句义:“Oh,I see you.”

汉语中这种现象比英语更为常见,曾有人写了一幅对联,以诉说其窘迫生活:

(4)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这一对联正是运用了同音异形异义的手法在诉说他缺“衣”(一)缺“食”(十)。很明显,“一”和“十”是喻体,这是一个数列,将这两个数字故意略去不说,这就在喻比“缺少”(这又是一条隐喻:用文字喻体的缺少来跨域喻说本体的缺少)。“衣”和“食”是本体,那数字喻说生活用品(这里的“本体”和“喻体”并不是指修辞意义上的,而是为了易于理解才使用的)。

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很多地运用了这种同音异形异义的形式作隐喻,最明显的就是人名、地名和物名的语音隐喻。

(5)人名语音隐喻

①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元迎探惜”是本体“原应叹息”的谐音。

②贾政――假正;甄世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英莲――应怜。

(6)地名语音隐喻

十里街――势力街;仁清巷――人情巷;潇湘馆――消香馆;怡红苑――遗红怨。

(7)物名语音隐喻

《红楼梦》中有很多物品,包括茶具、酒具、水果等也都含有语音隐喻。如:

万艳同杯――万艳同悲;千红一窟――千红一哭(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叫“千红一窟”,又让他饮“万艳同杯”酒)。

二、同音同形异义(Perfect Homonym)的语音隐喻

同音同形异义字(词)是指语音形式与书写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的字词。它们的意义没有联系,或至少在共时的层面上找不出联系,多个意义偶然由一个语音形式承担。这种情况有时又被称作“双关”。

(8)――But a cannonball took off his legs.

――So he laid down his arms.(Thomas Hood;Faithlesss Nelly Gray)

从字面上来看,“arms”为双臂,与上文的“legs”相对应。双腿都没有了他也只能放下“武器”,这是本意。用一个象征单位[UPPERLIMB]/[a:m]跨域喻说另一个象征单位/[a:m],同时后一种解释与上文的cannonball取得连贯。一语双关。

(9)风吹桃花桃花落,雨打李花李花落。棒打烂锣锣更破,花谢锣破望唱歌。(歌剧《刘三姐》)

上述例句中刘三姐机智地运用了“桃李锣”隐喻本体“桃李罗”(三秀才的姓名谐音),挖苦抨击对手。桃与陶、锣与罗的发音相似,李是同音同形异义词。李花的李是木名,而姓李是理的异体字,两字相差甚远。

三、歇后语中的语音隐喻

歇后语有前后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称作“引”,后半部分称为“注”。根据歇后语的“注”可以运用谐音,可以把歇后语分为谐音性歇后语和非谐音性歇后语,“谐音性”是建立在“喻意”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脱离“喻意”的纯谐音歇后语(温端政,2000)。谐音性歇后语必然是一种语音隐喻。谐音歇后语的后部分除了借助音同异义字来构建语音隐喻之外还可以用音近字来表达,其引申义只有通过前半句的明示和语境的关联进行推理才能获得。

(1)歇后语借助音同异义字构造语音隐喻的例子:

饭锅冒烟――迷(米)糊了;老九的弟弟――老实(十);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在这些例子中,分别用喻体“米”、“十”、“输”来跨域喻指本体“迷”、“实”、“书”。

(2)歇后语借助音近字构造语音隐喻的例子:

和尚住山洞――没寺(事);木头人投河――不沉(成);打破砂锅――纹(问)到底

这几个歇后语中的用近似的音通过联想、辨识完成了语音隐喻。

四、结语

语音隐喻是认知角度中的隐喻通过语音而构建的跨域喻指现象。它具有隐喻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可以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认知事物、表现事物之间的关系、解释语言现象。语音隐喻的解释应用领域虽然较为广泛、巧妙,但其实都是一切原始的诗性民族所采用的表现方式,原来都有完全本土的特性。语言源于语音,语音隐喻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依赖各民族的文化背景,具有鲜明的民族烙印。

参考文献:

[1]李弘.语音隐喻初探[A].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

[2]谭姗燕,黄曙光.《红楼梦》中的语音隐喻[A].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魏万德,伊慧.语音隐喻探析[A].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5]温端政.歇后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徐志民,刘裕莲.歇后语与隐喻.修辞学习,2005,(6).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范文6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庇佑/麻痹 押解/懈怠 禅院/禅让

B追溯/朔风 压轴/宇宙 隽秀/隽永

C屏风/秉烛 踟蹰/鞭笞 敷衍塞责/塞翁失马

D晕车/熨斗 菲薄/簿册 弱不禁风/令行禁止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在当今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我们还需要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我想说的是,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当然,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种文化。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时,应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在一起。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有一个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营造全民族的阅读风气,而首当其冲的是营造阅读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A眼花缭乱 B势必 C营造 D首当其冲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重德是选人用人的一个重要原则,要把践行核心价值观情况作为考核评价、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

B无论是“土豪”、“大妈”、过去的“功夫”,它们都有相似的特征,带着一点猎奇、一点偏狭,还有一点揶揄。

C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是一种国家目标和国家行为,对特定个人和人群,社会保障和行政扶持也并非是必需的。

D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国家外汇储备充足,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

我们皆是梦中人物,我们渺小的一生都是在梦中完成的……――莎士比亚

一个人也许会朝着完美奋斗,但必须在相反的那一面受足够了苦,才能使自己变得完整。――荣格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儒家是否只讲“三纲五常”呢?那又不然。 , , ; , 。 ,断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①否则就会有亡国的危险②孔子维护君权,但是不赞同个人独裁③宣称“苛政猛于虎”

④以为国君不能“言莫予违”⑤孔子肯定人人都有独立的意志⑥更反对暴政

A⑤③④②⑥①B②④⑤①⑥③C⑤④②⑥①③D②④①⑥③⑤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愿相国孰虑之。”应侯以闻秦王。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返而后图之。”黄歇为楚太子计曰:“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歇忧之甚。而阳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阳文君子必立为后,太子不得奉宗庙矣。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臣请止,以死当之。”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愿赐死。”昭王大怒,欲听其自杀也。应侯曰:“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秦因遣黄歇。

歇至楚三月,楚顷襄王卒,太子完立,是为考烈王。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

春申君为楚相四年,秦破赵之长平军四十余万。五年,围邯郸。邯郸告急于楚,楚使春申君将兵往救之,秦兵亦去,春申君归。春申君相楚八年,为楚北伐灭鲁。当是时,楚复强。后十五岁,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春申君既相楚,是时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争下士,招致宾客,以相倾夺,辅国持权。

(选自《史记・春申君列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国诚善楚太子乎 诚:确实。

B愿相国孰虑之孰:同“熟”,仔细。

C应侯以闻秦王闻:禀告

D方争下士,招致宾客下:地位低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秦留之数年②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

B①秦因遣黄歇②春申君因城故吴墟

C①欲以求利也②出身以徇其主

D①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②邯郸告急于楚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

B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

C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

D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申君“以身徇君”(《太史公自序》),这是对暴秦以强凌弱的一种抗争,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楚国的利益,是值得称道的明智之举。

B春申君在太子完回国继位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因为如此,太子完做了国君后任命他为相,并赐地给他。

C春申君劝说与太子完友善的应侯,应侯被说服了,太子完这才有机会回国。如果没有应侯,太子完是不可能回到楚国的。

D被认为写“无我之境”的作品,因其全部具有宁静、淡远之致,容易使读者误会为作者并没有强烈的感动。

E读者阅读非虚构性的诗词时,无论是被其“无我之境”还是“有我之境”打动,都是在感情上与作者共鸣。

13关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的异同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两者都是就诗句中提及的那些具体事物所构成的总的境界而言。

B所谓“无我之境”,跟“有我之境”一样,都是“以我观物”,从而都“著我之色彩”。

C“有我之境”“著我之色彩”的特征要鲜明一些,而“无我之境”则深藏而不露。

D无论“无我之境”还是“有我之境”的作品,都离不开作者深沉、浓厚的感情。

14“但如仔细考虑一下王国维的话,就会发现并非如此”一句中的“如此”,指代的是什么?(3分)

答:

15文章第三段是如何阐明“诗词中的境界全都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的?请结合文意分析。(5分)

答: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l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处方碑

吴克敬

法门寺北去十里,见一座石碑,巍然高耸,立于人来人往的大路边。克敬问过家父:“这是谁的碑子呢?”

家父说:“一个善人的。”

再问家父:“善人是谁?”

家父不再回答,也去看碑石,迷茫的眼睛显见也不知道善人是谁。立碑的“善人”此后成了克敬心中一个抹不去的谜。后来识得一些文字,再与家父去法门寺赶会,歇在石碑下,想要从碑上文字了解这位“善人”。遗憾的是,石刻文字已遭损毁。从损毁的方式上辨析,损毁者好像还不是一人,有些文字明显是用铁锤砸损的,有些则是动了錾子,一錾一錾凿毁的。百姓口碑中的“善人”碍着谁了?妨着谁了?竟然要下此毒手!

克敬的疑惑瞒不住家父的眼睛,他说那是恶人所为。恶人为了使碑石上的处方成为秘方,偷偷地抄下处方后,就把处方残忍地毁损了。还好,石碑高处的文字依稀还在,克敬便央求家父架着我,去辨认残存的碑文。站在家父肩上,首先读到的是四句话:“生命至贵,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至此。”

当时不知道句子的意思,更不知是谁所撰,只觉得读来琅琅上口,如诗一样美丽,便如有刀雕,深深錾刻在我的记忆中了。

后来去耀县的药王山游览,始知这四句话为孙思邈的佳句。公元581年,孙思邈出生,幼年体弱多病,为了给他请医生买药,几乎耗尽家里所有财产。十岁时,家乡流行一场瘟疫,凶猛的疫害夺去了许多乡亲的生命。这一切在孙思邈幼小的心灵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他暗下决心,苦读医典,救民病难,成就了一代药王的盛业。药王为人治病疗疾,从不论病人的身份地位。他说医生“不得问病人贵贱、贫富……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是他朴素的医学思想,更是他坚持不懈的医学操守,因此才会有那四句哲思天成的美言。他把人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而能够治病救人的医方,其价值自然与千金一般。由此,伟大的孙思邈把他的著作定名为《千金要方》,此后晚成的一部专著也取名《千金翼方》。

哦!苦苦待解的谜终于有了底。人们一代一代流传的“善人”是孙思邈呢。

克敬曾记下石碑上另一些文字,一个连着一个,都是草药的名称:旱莲草、女贞子、百合、首乌、人参、桃仁、茯苓、苡仁……记忆中这些草药名称,后来依着顺序说给一位研究中医的同学听,经他一番斟酌配伍,竟开列出几副绝妙的药膳验方。处方碑在克敬心中愈发高大起来。

任何发问都是一种寻求。――马丁・海德格尔

我们误读了这个世界,却还说它欺骗了我们。――泰戈尔

可熟悉扶风县典故的一位文化馆旧友说:“那碑快要倒了。”旧友还说:“查阅县上旧志,那石碑是为杨贵妃的叔父杨询立的呢!”

“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怎么与这处方碑扯上了联系?是她为叔父杨询立的碑吗?克敬的想象涩滞起来,昏头昏脑地再次站立在这石碑前,感到从来没有过的迷茫……对了,为李隆基百般宠爱的杨玉环,其堂兄杨国忠不正是杨询的儿子吗?祸国殃民的杨国忠,与他享尽荣华的堂妹杨玉环,都在安史之乱中被护卫李隆基的禁军杀死在马嵬驿,留下一段遭人唾弃的历史。然而立在扶风县境的碑石,却享受着平民百姓“善人”碑的赞誉。

处方碑,一个已经解开的谜,现在又回归成谜。暖暖的秋阳,照着将倒未倒的处方碑,克敬用目光从碑座触摸起,一点一点摸高,却也有了新的发现,少小时站在家父肩上还能识辨的碑文,如今已被毁得一塌糊涂。克敬触摸碑石的眼睛迷离起来,感到焰火一般的阳光,照得黑黑的碑面镜子一样光亮……一个人是“善”是“恶”,都会在这面镜子里显出真形来。

(选自《碑刻的故事》,紫禁城出版社,有删改)

16作者两次识辨碑文,目的方面有什么共同点?结果方面又有什么不同之处?(4分)

答:

17请分析“一个人是‘善’是‘恶’,都会在这面镜子里显出真形来”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5分)

答:

18“处方碑,一个已经解开的谜,现在又回归成谜”,文章并没有揭开谜底,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与好处。(6分)

答: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范文7

1946年6月的一天,梅园新村中共驻南京办事处(民间俗称“周公馆”)一间紧邻小街的办公室内,一脸倦容的焦急万分地在这间落下窗帘的斗室中踱来踱去,经过一番思考,他再也不犹豫了,当机立断地命人悄悄去通知目前正在南京拟赴美求学的熊向晖前来相见。

熊向晖是中共深埋在胡宗南身边的红色巨谍。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陕北战场上,由于胡宗南的机要秘书熊向晖及时、不断地向中共中央提供了大量甲级绝密情报,使本来就用兵如神的和更加知己知彼,在一次次战斗中,打得胡军晕头转向。多年后有诸多军事评论家在评论这件“谍案”时称,如果没有熊向晖在胡宗南身边卧底,当年陕北战场乃至全国各战场的局面,都可能会发生难以预测的变化……

且说当熊向晖悄悄“潜入”梅园新村周公馆后,面色沉重的未作寒暄,便开门见山地对熊向晖说,日前他乘坐美国驻华军调特使马歇尔将军的专机去延安,返回时,由于极度疲倦而睡着了,不慎把装在衬衣口袋里的一个小本子掉在专机上了。小本上不但有熊向晖在南京的住址,而且还在住址旁标注了个“熊”字。虽然第二天小本子就被马歇尔的副官送回,但小本子有可能被拍了照。还说,虽然他在事后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但熊向晖仍有可能暴露。熊向晖闻言不由一阵震撼,但他坚定地表示:为了党的事业,自己早将生死置之度外。

告诉熊向晖:为避免无谓牺牲,让他先去上海暂避,若有异常,党组织会用暗语通知,让王炳南护送他去苏北解放区。若半月后一切正常,说明马歇尔没有把“影印件”送给,便可立即回南京办好手续去美国。

马歇尔怀揣情报离开美龄宫

估计的一点没错,马歇尔在无意中获得这个小本子后,立马拍了照。与此同时,马歇尔还密派随员(美国特工)按图索骥去摸熊向晖的底牌。当随员向马歇尔汇报侦察结果时,马歇尔大吃一惊。别说是美国精英马歇尔阁下了,就是一般老百姓也能想出:“西北王”胡宗南的大红人熊向晖的个人资料和通联方式,为何会出现在中共首脑级人物的记事本上?这件事的背后肯定隐藏着惊天大谍案!

马歇尔虽然从内心欣赏、仰慕中共的,而轻视的,但他作为美国政府驻华军调特使的身份,又不得不与中国保持接近或一致。经过艰难的抉择,马歇尔还是决定,为了美国在华利益,将这件绝密情报送给。

当马歇尔在南京美龄宫造访,礼节性地问蒋对国共和谈有什么新思路时,说,他拟任命为新疆省主席或某部部长,但和中共其他要员都不接受这个“现实而又合理的建议”,所以政府准备先礼后兵了。还对马歇尔说,一旦和谈彻底破裂,国军完全有把握在3个月至半年内消灭关里关外的共军。

对的“豪言壮语”马歇尔未持异议,因为他也认为,军力和地盘都占绝对优势的军在美国政府的援助下,击败中共军队是不容置疑的。这时,马歇尔才想起,他今天来的目的还没完成。于是,他对说:“蒋先生,我作为一个美国军人,想向阁下提供一份或许对你有用的情报。”讲完这话,马歇尔原以为会欣喜若狂地向他讨要情报,谁知竟面无表情地说,非常需要美国方面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但基本不需要情报方面的帮助,因为有世界一流的情报系统。还说,当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在美国情报系统还蒙在鼓里时,戴笠就侦悉到这个绝密情报了。如果当年美国能重视戴笠提供的情报,日军偷袭珍珠港也不至于得逞。

这番逞能的话,马歇尔听了很不是滋味,他暗忖:在今天这个氛围下,将情报送给显然不合适。但情报总是要送给的,该如何送呢?马歇尔心想,这份重量级的绝密情报应择机“恩赐”给,至少也应平行“递交”给对方,岂能像巴结人似的“呈送”给蒋?想到这里,马歇尔便怀揣情报离开了美龄宫。

自比“蒋干”所以未出卖熊向晖

3天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邀请马歇尔去南京中央大戏院观看经典京剧《群英会》。马歇尔的汉学造诣虽逊于司徒大使这个“中国通”,但也达到了相当水准,所以当他看到剧中《蒋干盗书》一折时,触景生情,喟叹不已。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范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导入 导入艺术

语文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一段精彩的导语不仅能扣住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富有魅力的导入,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师生情感的共鸣。小学语文教学中,鉴于学生的年龄与心理需求,新课的导人要讲究“新、奇、趣”,瞬间抓住学生的听觉、视觉与嗅觉,才能取得最佳的导入效果。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新课之前,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问内进入角色,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教授《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一进课堂,我就用深沉、悲哀的语调说:“岁月的风雨,可以冼去我们许多记忆,历史的车轮,可以磨掉我们许多的往事。但是,我们不会忘记这一天――l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在祖国的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就是我们最敬爱的。江河呜咽,群山肃立,亿万人民悲痛欲绝,泪水洒遍祖国的大地。1976年1月11日下午,百万群众云集在长安街旁,在泪雨和哀哭声中,向徐徐而去的总理灵车沉痛地告别。这是历史上空前的送葬礼。时至今日,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情景,依然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尽管我们没能亲眼见到那动人的场景,但《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却可以把我们带进那催人泪下的场景中去。”这则导语激起了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感受到课文作者感情的脉搏,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如此一来,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二、质疑导入,启迪思考

“学贵有疑。”宋代大儒朱熹曾说:“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更是精辟:“为学忠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应理解为认知的冲突,理智的挑战,就是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信息、观念、新的刺激相矛盾、不一致,因而引发冲突的心智状态。在语文教学时,有时可以针对与学生的已知认识相冲突的课题产生疑问,用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调动他们急于解决问题的好奇心。

例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悬念:“我们一般怎么向别人借东西呢?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向谁借的呢?为什么用‘草船’借箭?能借到吗?怎么借的?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章节,从中找出答案。”这一连串的提问,能给学生造成一种强烈的心理,一种跃跃欲试、急于求知的紧迫情境,大大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急于阅读的兴趣。

三、故事导入,新奇多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提到讲故事、听故事,可能没有一个小孩子是不感兴趣的。教师在授课前,花极短的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显得亲切自然,课堂上一定鸦雀无声,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全部集中起来,同时,还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如我在教授《赤壁之战》时,巧设了这样的导语: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歇后语吗?

生:知道。

师:谁能说一个歇后语。

生(纷纷说):竹篮打水――一场空;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等等。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歇后语的故事,叫“周瑜打黄盖―打的愿打,挨的愿接”。

师: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那么谁知道周瑜和黄盖的“苦肉计”是在哪次战斗中实施的呢?

生:赤壁之战中。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国演义》中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历史故事“赤壁之战”。

师:板书课题。

我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作为导语,会让学生们感到新奇,它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思维和丰富的联想,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兴趣,很自然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四、猜谜导入,调动热情

课堂导入意在通过不同方式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探求欲望。谜语语言简练、生动形象,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能够以趣激趣,让学生感到有趣味,继而愉悦地走进文本。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范文9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计

借东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写三国时赤壁之战,周瑜欲用火攻,但因风向不顺,忧虑成病。诸葛亮前往探病,自言能借东风。周瑜即请诸葛亮在南屏山设坛祭风;大战前夜,果然西北风转为东南风。巧用天计:比喻利用自然条件使事情得到成功。

[例]眼看要办喜事了,家里外头全扔给我一个妇道人家。这阵子,他让志扬给请去了,听说我那没过门的儿媳妇想要让韩庆招养老女婿,想的倒美。我养儿子他得济,我呀,准备着孔明借东风--巧用天计,叫他们到不在一块儿!

有关孔子歇后语:

1.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2.孔夫子打哈欠——满口书生气

3.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4.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5.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6.孔夫子门前讲论语——自不量力

7.孔夫子挂腰刀——不文不武

8.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范文10

[关键词]创伤;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新视域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留学基金。

中国电影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范式在海外理论界兴起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而自新世纪开始出现一个持续到今日的研究高潮。其中,较为流行的研究方法和视域主要有历史研究、电影工业研究、类型研究、美学批判、心理学研究、女性主义批判、性别研究、文化研究和跨学科研究。①而从新世纪初开始,海外中国电影研究开始了一个新的视域:创伤视域。从创伤视域来研究中国电影,依靠的是两个研究领域的勃兴,一是中国电影海外研究的热潮,一是海外创伤研究的兴盛。在两个领域研究的共同热潮下,才催生了中国电影研究的创伤视域热潮。同时,由于创伤研究的视域本身具有的社会文化意蕴,海外中国电影从这个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因而较少关注中国电影美学的问题,也不倾向做中国文化的普及工作,主要还是在学科专业领域进行的学术研究。本文以几本代表性的研究著作和论文为主,对这一研究动态进行介绍和归纳。

一、电影的“真实”――另一种现代性:《反历史

的证词: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学、电影和公共话语》

(Yomi Braester,Witness Against History:

Literature,Film,and Public Discours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2003)约米・布雷斯特的《反历史的证词: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学、电影和公共话语》一书是较早地从创伤视角来看中国文学和电影现象的一本书,本书集中关注被启蒙内部“被压抑”的另一种现代性。

约米・布雷斯特指出,海外对中国文学及电影现象有一个独特的视角,就是对被压抑的现代性/启蒙的关注。他举出李欧梵和王德威为例,指出两人分别就“颓废派文学”和“被压抑的现代性”来说明,在官方/主流所说的启蒙之外,还有一个边缘的、被压制的一脉。但是约米・布雷斯特进一步指出,李欧梵与王德威的立足点,是从与主流现代性/启蒙相对立的地方来的。我们知道,这个观点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李、王二人所采用的文本,如沈从文、张爱玲等,更多是被大陆主流所忽略的。而他本人的出发点,则是从启蒙内部出发,认为不仅有李欧梵和王德威所指出的这一条平行的被压抑脉络,而且在主流启蒙内部也有这种被压抑的因素,因而他的文本主要是从被公认的主流文本,试图挖掘出其中的异质成分。

约米・布雷斯特采取这一视角,是试图通过对20世纪中国文学和电影文本的分析,揭示想象式呈现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他的关注点,就是文本对历史的书写,或者反言之,他是持这一观点:历史是被书写的。约米・布雷斯特的整个论述就围绕着想象与真实之间关系来的。

约米・布雷斯特进入论述的其中一个视角,就是创伤。他在引言中,对全书立足的方法论做了全面的阐释,其中关于创伤,他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创伤的时间性。在他看来,创伤并非是“即时的”“瞬时的”,而是一种在事件发生之后长时间内被追忆、书写起来的一种现象。二是创伤的集体性质。他首先用了列维纳斯相对哲学的视角,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出发,讨论了自我建构离不开与他人关系的一种“矛盾性”。随后又用了弗洛伊德,尤其是后者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心理的分析,指出了创伤是如何从个人经验走向集体经验的。在对创伤进行了这两种论述的同时,他认为,想象文本,包括文学与电影的创伤内容,就是理解历史与再现之间的钥匙。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他此后的真个文本,都建立在这一立论之上。在他看来,创伤的书写不是去论证事件发生的原初真实,而是通过对过去的不可言说性和叙述的崩溃来揭示其意义。也就是说,约米・布雷斯特这里就提出了一个悖论:文学与电影试图呈现创伤经验,但是在这一呈现的过程中,遭遇到不可言说的困难,沉默、断裂、矛盾,是其中的关键词。这与米歇尔・巴瑞对《悲情城市》中文清这一角色是哑巴这个象征的阐释是一样的。对不可言说之言说的关注,是约米・布雷斯特文本分析的基本方法论。

作者对电影的创伤呈现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

首先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这里,作者主要讨论了四部电影:杨延晋,邓一民的《苦恼人的笑》;吴永刚、吴贻弓的《巴山夜雨》;杨延晋的《小街》和谢晋的《天云山传奇》。作者指出,这四部电影在寻求处理创伤新电影话语和将叙述者作为证人这一尝试上踏出了第一步。它们集中讨论“”期间的政治迫害以及在不同程度上还关注了新时期“”所造成的一些后续影响。在作者看来,这几部电影对“”的呈现是一种象征式的。它们都在方法和技巧上有很大的创新,如强调从个体经验出发来看“”创伤,采用实验性的音乐、新的视角、紧凑的剪接、突出的想象、倒叙和开放式的结尾这些手法。而这些形式上的创新,不仅表明是对式美学的反对,同时也是对权威的解释密码的直接挑战。与此同时,这些创新也说明了公共话语的一种改变。

但作者的重点,还是在于将这些电影中的呈现创伤的悖论揭示出来。如在对《苦恼人的笑》进行解释时,作者突出了影片结尾时主人公的幻觉这个意向,说明作为证人的这一身份所持的一份焦虑和内在想法,并认为这个片段说明了视觉图景,包括电影,能够作为事件的证据这样一种身份,但它无法对内在思想的复杂情况予以证实。而《巴山夜雨》在作者看来,保留了很多革命样板戏的主题,比如老妇诉说她儿子的死的方式,就与《铁道游击队》中用的句式是一样的,这样一来,《巴山夜雨》将“”看成是以为首的少数人的行为。这样看来,这部电影对“”的清算话语就是有限的。

其次是20世纪90年代及其后。在这里他的视线主要集中在《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电影里。作者对这部电影的论述,是从对“怀旧”这一点的质疑开始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日子是由王朔的小说改编的,姜文导演。王朔在他的小说叙事里采取了一贯的风格,将“”经验娱乐化。如果说很多作家和学者如作者在书中引用的冯骥才对王朔的小说绕开了“”反思这一点持批判态度,约米・布雷斯特则认为,这部电影在看似对历史见证这一作用无动于衷,但实际上提供了中国电影的一个精确历史并证明了电影对过去重新认知的作用。②他的逻辑是这样的:姜文的电影将整个故事建立在一个似是而非的假设上,主人公马小军对“”“阳光灿烂”式的回忆,就像他本人对他的爱情故事如叙述中那样发生过一样,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就表明了电影话语在呈现和不可呈现之间的悖论。

二、“向心”与“离心”的历史呈现:《痛史:

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中的创伤》(Michael Berry,

A History of Pain:Trauma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Film,2008)2008年,米歇尔・巴瑞的《痛史: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中的创伤》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这本书在《反历史的证词: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学、电影和公共话语》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约米・布雷斯特的影响。但是《痛史》较之后者,将创伤方法论上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进而起到了对全书提纲挈领的作用。比如在书的封面给出的是一个中国人受凌迟的画面。接着在整个序言部分,作者对凌迟的社会历史存在、文学表现以及影像呈现给予了全面的疏离。凌迟的意象使得米歇尔・巴瑞此书更具有震撼的力量。米歇尔・巴瑞的第二点创新,在于它不像约米・布雷斯特那样只从一个侧面来看创伤呈现所代表的被压制机制,而认为创伤是有两面的,它不仅可以代表被压制的文化,但同样也可以被用作成为一种主导型的力量。

米歇尔・巴瑞的这种划分实际上得益于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巴赫金将话语大体分为“向心”和“离心”两种范式,这种灵活的方式尤其是“离心”话语的环节,使其理论在后语境中获得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巴赫金的原意中,“向心”和“离心”分别是针对官方意识形态的话语形式与民间意识形态的话语形式而言的。莫尔逊和艾默逊将这两种话语形式看成是前者“试图赋予本质混乱的世界以秩序”,后者则“解构这一秩序”③。而米歇尔・巴瑞在引用这两种话语形式概念时,不仅将巴赫金原意中的官方和非官方进行了区分,并且,更为创新的是,将民族内部事件和外国势力入侵两种形式与之对应。在米歇尔・巴瑞的概念中,“向心”对应着“官方”和“由外而内”的凝聚力,而“离心”对应着“民间”和“由内自外”的去心力。具体而言,“向心”是通过反对外国势力入侵,塑造民族共同意识,“离心”是来自民族内部的、官方的创伤性事件。米歇尔・巴瑞说道:

创伤的向心力是始于外部而向内部凝聚的,结果是导致新的“官方”或“民族”话语,而创伤的离心力是始于这种新的“民族中心”,并向外延伸,从而释放一种打破平衡的“非官方”的群体叙述――一种真实的异类结合――去骚动、挑战和摧毁国界的束缚。④

米歇尔・巴瑞的这种论述,实际上是回应文学文本及视觉文本(主要包括电影、电视剧、照片和图片)有塑造、呈现历史的作用。也就是说历史的创伤性事件,在被文字和视觉媒体重现的过程中,并非还原一种真正的真实,而是去创造一种想象的真实,而这种想象力是具有身份塑形力量的,并且这种身份塑形超越了个体层面,进入到群体/民族国家层面。米歇尔引述霍米・巴巴的说法,将其称之为“想象的共同体”。这个想象的共同体,当通过电影等媒介呈现时,有时是离心式的,有时是向心式的。

《痛史》将空间和时间作为论述的一个整体结构框架,本书的标题就是以“雾社1930”“南京1937”“台北1947”“云南1968”“北京1989”和“香港1997”分别命名的。实际上,这五个部分分别围绕着五大事件展开的。这五个事件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雾社事件、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和1989年事件。最后作者还将1997年香港回归作为了结语,来进行补充说明。其中,前三大事件属于“向心”话语范畴,后两大事件包括香港回归则属于“离心”范式。

在对雾社事件的讨论中,作者认为雾社事件的文学和视觉呈现,都突出强调了这个事件的“中国性”。更为重要的是,他以邱若龙拍的纪录片《GAYA:1930年雾社事件与德克族》(1998)和万仁制作的电视剧《风中绯樱:雾社事件》(2003)为例,指出了近期台湾对雾社事件的影视呈现,是反对20世纪中期雾社事件的电影叙事主流,后者主要是以政府支持、适用普通话为特点,代表作有何基明的《青山碧血》(1957),也就是说台湾关于这一事件的影视呈现发生了变化,从突出“中国性”变成了突出“台湾性”,而这一变化直接与台湾政治话语从亲大陆走向了亲独立紧密相关。如此,“在一套新的以台湾为中心的历史叙事来支持新的政治路线这一框架下,一个区别于大陆所持文化总体观的宏大叙事的新的台湾历史主体性开始出现。”⑤

在讲到南京大屠杀时,作者首先指出中国电影对这一事件的呈现,自南京大屠杀发生后的五十年里几乎都没有出现,而到1987年至1995年,这个题材的纪录片和电影才突然崛起,此后,就2007至2008这两年间,就在中外先后出现了六部相关的纪录片和电影。⑥米歇尔・巴瑞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见证》《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实证》《历史的见证》《屠城血证》《黑太阳:南京大屠杀》和《南京一九三七》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影片都有一个针对点,即日本对这一屠杀事件的否定态度,因而这些影片的意图是为了强调历史的真实性。米歇尔・巴瑞对此提出了质疑,但其出发点,主要不是针对具体的死难人数这些数据的真实性与否,而是“强调这些纪录片采取的有缺陷的战略”,相较而言,在西方制作的两部纪录片――王方正的《马吉的见证》和崔明慧、汤美如的《奉天皇之命》――却设法避免了这种危险。⑦

在对二二八事件的讨论中,米歇尔・巴瑞主要讨论了两部电影:侯孝贤的《悲情城市》(1989)和林正盛的《天马茶房》(1999)。作者对这两部电影的论述,是放在对“二二八事件”文学和视觉文本呈现的大框架中来看的,在他看来,台湾对“二二八事件”的呈现,以1987年为界(后戒烟时代的开启),发生了强调“受害”到深度的内省和反思意识的转变。在作者的论述中,《悲情城市》这部电影从多个角度,比如男主人公林文清只可“见”而无法去“证”的困境,呈现了一个悖论:试图呈现历史和这种努力的不可行性。而《天马茶房》则通过一则爱情故事,揭示了普通的台湾人在日本和大陆这个中间地带的艰难处境。从《悲情城市》到《天马茶房》的创伤呈现,是从边缘到中心、从沉默到有声、从隐涉历史到反思历史。

“”事件的影视文学呈现是“离心”话语的第一站。在这里,作者集中讨论了《棋王》《孽债》和《午夜阳光》这三部电影/电视剧。作者在这里有一个新视角:他是以云南下放生活和这段知青生活对后代的影响,来揭示“”的创伤性质的。此外,作者还通过强调这一历史混乱事件的跨国视域,他指出在多部相关的影片中都出现了知青离开大陆而奔走他国的意象,这从另一方面揭示了“”的创伤影响。

作者对1989年事件的讨论是颇具特色的。他的讨论不仅囊括了以这一事件为建构核心的影视作品,这里主要有舒琪的纪录片《没有太阳的日子》、王水泊的纪录片《天安门上太阳升》、关锦鹏的《蓝宇》、唐晓白的《动词变位》、娄烨的《颐和园》,同时还包括了90年代以来的隐射和暗含了这一事件的作品,如张艺谋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和《英雄》、陈凯歌的《边走边唱》和于本正的《生死抉择》。

最后,作者以香港回归事件做结,展开了对“未来”视域中的创伤关怀。

三、边缘人在权力下的悖论心理:《中国电影中的权力

与创伤:张元与第六代导演的经验》(Shannon May,

“Power and Trauma in Chinese Film:Experiences

of Zhang Yuan and the Sixth Generation”,2003)在这篇文章中,杉侬・梅主要以张元的《东宫西宫》,讨论了创伤的权力机制。张元的《东宫西宫》改编自王小波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同性恋阿兰与一个小警察小史的故事。杉侬・梅对这个故事的兴趣主要集中在阿兰对小史的一番对话上:“死囚爱刽子手,女贼爱衙役,我们爱你。”

杉侬・梅首先指出中国电影拍摄首先要取得政府相关部门的同意并需在其原则的指导下拍摄,而张元的《北京杂种》则违反了这一程序规定。作者认为,张元在受到处罚后,还是在继续自己的电影事业,并拍出了《东宫西宫》,他的处境与选择与他在电影《东宫西宫》中讲的故事是一致的。作为一个“有病”的同性恋者,阿兰不是主动去逃避被警察,也就是小史抓走,反而自动送上门来。作者在寻找阿兰行为的动机时,找到了一个证据:阿兰童年时,他的母亲经常拿警察会把他带走来吓唬他促使他听话。而从此以后,被警察带走这个意象,成为阿兰梦寐以求的时刻。作者指出,阿兰的恐惧,不是来自想要逃离这个被抓走的行动,而是来自他在等待这个时刻的到来,而后者却迟迟没有发生。这正是为什么阿兰后来主动将自己交给了小史,让其将他带回警察局的原因。

这个故事在一般逻辑上有一个未解之谜:为什么被压制者会爱上压制者?作者是这样来理解的:

这句话让人联想到纠迪斯・赫尔曼(Judith Herman)对受害者长期心理创伤的研究。纠迪斯・赫尔曼的研究证明,使受害者感到痛苦式的心理创伤依靠系统的、重复的方法诱导受害者去建立与施刑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她总结说:“这些方法目的就是给受害者灌输恐惧心理和无能为力感,从而摧毁受害者在他者关系中的个人认识,同时也培养受害者对施刑者一种不正常的依赖关系。”⑧

通过这段话,作者明确了创伤的权力机制,并指出个体在这种状况下丧失自我的逻辑。作者接着将张元的整个电影生涯,都与上述论述联系在一起,认为他此后的电影拍摄,是从边缘角度,“等着警察的到来”。

海外从创伤视域来理解中国电影主要有以下几个路径:最主流的研究方式是从电影作为“证词”来看它对历史真实的呈现,上述前两本专著就属于此类,此外,尚有伊斯特・姚的《作为中国现代性证据的电影和数字视频:创伤、历史和写作》(Esther CMYau,“Film and Digital Video as Testimony of Chinese Modernity:Trauma,History,and Writing”,2010)较有代表性;其次则是从权力机制来看中国电影所受到的限制以及导演对这种语境的反抗式拍摄手法,比如除杉侬・梅的论述外,曾洪在《中国当代电影的逃亡符号》(Zeng Hong,Semiotics of Exil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2012)中从电影符号学的电影,揭示了逃亡这个意象所具有的创伤性特征;最后还有一种在大众传媒媒介上常见,即对中国电影进行介绍式的论述,这主要是针对海外观众对中国电影文本相对来说还比较陌生出发的,因而研究者倾向对影片的故事进行普及式的解读,但是在这种介绍中,他们还是有一些倾向性,如爱丽丝・阿什利在《痛苦和季节和变迁: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一个世纪的中国电影”》(Alice Shin,“Seasons of pain and change:Tiffs ‘a Century of Chinese Cinema’”, 2013)中,针对2013年所呈现的八十部电影中,就有意挑出了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大陆、香港和台湾的三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危楼春晓》和《冬暖》,分析了影片中普通人所面临的痛苦叙事以及其中对国外文化倾入的态度。

总的来说,国外学者较为倾心更具有解构意义的具有政治隐喻的电影文本,研究的主要关注点还是在权力、历史、压制性、反抗性这些关键词上,而较少从电影美学方面来看中国电影的特殊性,因而他们的研究视域不免具有意识形态和欧美中心主义偏颇。但是他们在方法论上的创新意识以及对文本细读的强调,还是具有借鉴意义。

注释:

① Zhang Yingjin:Screening China:Critical Interventions, Cinematic Reconfigurations,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2年版,第43页,第45页,第93页。

② Yomi Braester:Witness Against History: Literature, Film, and Public Discours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年版,第192页。

③ Morson Gary Saul and Caryl Emerson:Mikhail Bakhtin: Creation of a Prosaic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年版,第30页。

④⑤⑥⑦ Berry Michael:A History of Pain:Trauma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Fil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8年版,第7页,第94页,第112页,第114页。

⑧ Shin Alice:Seasons of pain and change: Tiffs “a Century of Chinese Cinema”,Cine Action,2013年第91期。

[参考文献]

[1] Berry Michael.A History of Pain:Trauma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Film[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8.

[2] Braester Yomi.Witness Against History:Literature, Film, and Public Discours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3] Gary Saul Morson,Caryl Emerson.Mikhail Bakhtin: Creation of a Prosaics[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4] May, Shannon.“Power and Trauma in Chinese Film: Experiences of Zhang Yuan and the Sixth Generation”[J].Journal for the Psychoanalysis of Culture and Society,2003(08).

[5] Shin Alice.Seasons of pain and change:Tiffs “a Century of Chinese Cinema”[J].Cine Action, 2013(91).

[6] Yau Esther C M.Film and Digital Video as Testimony of Chinese Modernity:Trauma, History, and Writing[J].Cinema Journal,2010(01).

[7] Zeng Hong.Semiotics of Exil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M].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2012.

[8] Zhu Ying,Stanley Rosen,edited.Art,Politics and Commerce in Chinese Cinema[G].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0.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范文11

在多年前的一次国际比赛中,一位名叫弗兰克・马歇尔的棋手走出了棋盘上最漂亮的一步棋。在与一位旗鼓相当的前苏联国际象棋大师进行一场决胜局比赛时,马歇尔发现自己的王后处境险恶。观众们认定马歇尔会墨守成规,把王后走到安全的位置。

马歇尔陷入深思,用全部可用时间考虑棋盘局势。他拿起自己的王后,踌躇片刻,把棋子放在了最不合逻辑的方格里――对方三枚棋子都可以吃掉这个方格里的王后。

观众和马歇尔的对手都感到吃惊。随后,对手和观众才意识到马歇尔实际上走了绝妙的一步棋。很清楚,对手无论怎样吃掉王后,都会很快落败。对方看出大势已去,只好认输。

震惊的观众们从马歇尔的大胆博弈中缓过神来,赞叹不绝。马歇尔用少见而大胆的方式取得了胜利――靠丢掉王后赢棋。

对我来说,他是否赢棋并不重要。实际上,甚至连他丢掉王后的那步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马歇尔并没有在公认的思路上浪费时间,甚至对此类走法的可能性都不加考虑。他无视传统和惯常的比赛模式,却在判断的基础上甘冒富有想象力的风险,作出了独特的抉择。无论胜负如何,马歇尔都是最后的赢家。

这个故事我听过无数次。在我的生活秘笈中便有了这样一句话:“该丢掉王后了吗?”

再说一件事,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八月下旬,夏日炎热的一天,在希腊克里特岛古老的海港城市干尼亚,我到一家海滨咖啡馆帆布篷下寻找阴凉和冷饮。静止的空气超出37℃,人头攒动。游客和侍者的脾气都像天气一样火爆,周围充满了一触即发的火药味。

我旁边的餐桌旁坐了一对很有魅力的年轻伴侣,得体地身着夏季流行的起皱亚麻服装和精致的皮凉鞋。男人健壮结实,橄榄色皮肤,黑头发,留着小胡子。女人身材瘦长,皮肤白皙,金发。他们等待接受服务,挽着手,窃窃私语,咯咯地发出笑声。

忽然,他们站起身,抬着自己的金属桌,一起走过码头边,把桌子放在港口的浅水中。男人涉水回去,拿来两把椅子。他殷勤地让妻子坐在齐腰深的水里,然后自己坐下。旁观者笑起来,鼓掌欢呼。

来了一位苦瓜脸的侍者。他略有停顿,扬起眉毛,拿起桌布、餐巾和银餐具,走进水里布置桌子,带走他们的菜单,伴着其他顾客热烈的鼓掌欢呼涉水回到岸上。几分钟后,他端着一个托盘返回,带来一桶冰镇香槟和两个玻璃杯。他没有迟疑,再次涉水提供香槟服务。那对夫妻为彼此、侍者和众人干杯。众人回之以欢呼,投去装饰餐桌的花。另外三桌加入进来,在海里用餐。气氛由恶劣转为欢快。

人们不会穿着最好的夏季服装走进水里。为什么不呢?侍者不会给海里的顾客提供服务。为什么不呢?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范文12

关键词 《老乞大》 口语词 承古 近代汉语时期 现代汉语时期

《老乞大》是元朝时期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教科书。作为早期对外汉语的口语课本,它历经元、明、清三代,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对于书名的正确含义多有猜测,一般认为,《老乞大》中的“乞大”即契丹,“老”即为“通晓”,又因当时外人多以“契丹”一词来指代中国,所以《老乞大》即为“通晓中国”的意思。

按照吕叔湘先生的观点,即晚唐五代是近代汉语的起点,我们在分析词汇之前首先将历史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上古和中古汉语时期(晚唐之前)、近代汉语时期(晚唐—清初)、现代汉语时期。按照历史分期将相应的口语词划分为承古的口语词、近代汉语时期产生的口语词、现代汉语时期继承下来的口语词三类。

承古的口语词

【温克】本义为醉酒后能蕴藉自持,后也表示人持有温和恭敬的态度。

【如今】现在。

【火伴】 北魏时,军中以十人为火,共灶炊食,故称同火者为火伴。后泛指同伴。

【相合1】彼此一致;相符。

【商量1】1.商决;计议;讨论。2.意见;办法。3.买卖时还价。

【好生1】爱惜生灵,不嗜杀。

【比及1】1.及至,等到。2.未及,未等到。

【了了】1.聪慧;通晓事理。 2.明白;清楚。3.拍打谷物用的一种农具。

【如法1】按法律或方法办理。

【官司1】1.普通官吏;百官。2.官府。多指政府的主管部门。

【巡警1】1.亦作“ 巡儆 ”。巡查警戒。

【黑地1】1.焚烧后的焦土。

【家事1】1.古代指大夫家族内部的事务,后渐渐用以泛指家庭事务。2.家庭情况;家境。

【粉壁1】1.指白色墙壁。

【功夫1】工程夫役。

【什物】各种物品器具。多指日常生活用品。

【生活1】1.生存。2.使活命。6.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境况。8.家产;生计。

【卓立1】1.特立;耸立。

【家私1】1.家庭私事;家务。

【折辯】亦作“ 折辨 ”。争辩,分辩。

【歇息】休息。

【回避1】避忌,顾忌。

【十分1】1.按十等分划分。2.犹十成。3.副词。犹全部。

【不中1】1.不符合。2.不适合,不适当。3.不行;不成。4.没有中目标。

【利害1】1.利益与损害。2.指形势的便利与险要。

【口舌】1.口和舌。2.指劝说、争辩、交涉时的言辞、言语。3.指言语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相看1】互相注视;共同观看。

【亡殁】亦作“亡沒”。死亡。

【根前】身边;附近。根,通“ 跟 ”。

【明白1】1.清楚;明确。2.确实。3.明净;白净。4.清白;光明。5.了解;知道。6.聪明;懂道理。7.犹明证。

【看命】算命。一种预测人吉凶祸福的迷信活动。

二、近代汉语时期产生的口语词

【根底】1.底细,究竟。2.犹跟前。

【相合2】会合;集中。

【商量2】1.估计,估量。2.准备。

【那般】1. 犹言如此这般。

【好歹】1.好坏。 2.指结果。犹分晓。 3.意外的变故。多指死亡。4.不管怎样;无论如何。

【吃食】指食物。

【地面】1.地表面。2.房屋等建筑物内部及周围的地上用某种材料铺筑的表层。3.地区;地方。

【省得】亦作“ 省的 ”。免得。

【怎生】1.犹怎样,如何。2.犹务必。

【好生】1.用心;当心。2.甚,很。

【打火】1.用打火刀敲击火石以取火。参见“ 打火刀 ”、“ 打火石 ”。2.生火,烧火。 3.旅途中休息做饭。

【比及2】1.既然。 2.与其。 3.如果,假使。 4.连带,连同。

【如法2】1.守法;守规矩。 2.得法;适宜。 3.越发,更是。

【官司2】1.指官府里摊派的赋税劳役之类的公事。2.指诉讼。

【布衫】布制的单衣。

【好不】1.犹多么,很。2.很不,甚不。

【黑地2】1. 黑暗之处。

【家事】1.家产;家业。2.家什,器具。

【定害】打扰;麻烦;搅扰。常用于表示歉意的口气。

【生受】1.受苦;辛苦。 2.困难;不容易。3.犹烦劳;多谢。 4.引申为无回报地接受馈赠。5.犹享受。 6.生硬,不自然。

【粉壁2】1.指 宋 元 时代张贴法令、书写告示的墙壁。2.引申为将法令、告示写在粉刷成白色的墙壁上。

【功夫2】1. 谓作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2.时间。3.本领;造诣。

【怪道】怪不得,难怪。

【立地】1.立刻;即时。2.站立着。

【牙子】1.即牙人。2.特指人贩子。4.器物的外沿或雕饰的突出部分。5.狼牙草的别名。

【端的】1.真的;确实。3.始末;底细。

【生活】1.指恤养活人。2.犹生长。3.活儿;工作。4.指用品;器物。5.美事;美好的时光。 6.笔的别称。

【脱空】1.丧葬所用或庙宇所供的偶像。因须脱出胎心,仅有中空的外壳,故名。2.落空;没有着落;弄虚作假。

【面皮】1.脸上的皮肤。也指脸。2.脸色。指脸上的表情。3.面子;情面。

【卓立2】1.独立,自立。

【家私2】1. 家财;家产。2.家世;家中底细。 3.家庭日用器物。

【家里】方言。指妻。

【克落】犹克扣。

【定然】一定;必定。

【回避2】1. 躲避;避让。2. 清 代科举考试时为防考场内官员作弊而设的制度。3.旧时防止官吏徇情的制度。

【街坊】1.街巷;街市。2.邻居。

【歹人】坏人。

【歇涼】亦作“ 歇凉 ”。方言。乘凉。

【不中2】1.犹不堪。

【在先】1.预先;事先。2.早先;从前。

【是必】务必;必须。

【文引】准予通行的文书。

【利害2】厉害。

【新近】最近;近来。

【相看2】1. 提亲后家长或本人到对方家相亲。2.探望。3.对待;看待。

【瞅睬】亦作“ 瞅采 ”。看顾;理睬。

【明白2】1. 公然;显然;不含胡。2.辩明;辩白。

三、现代汉语继承下来的口语词

【根底】【那般】【好歹】【吃食】【地面】【相合】【商量】【好生】【打火】【如法】【官司】【巡警】【布衫】【好不】【黑地】【家事】【功夫】【怪道】【立地】【牙子】【什物】【生活】【面皮】【定然】【只是】【如今】【歇息】【街坊】【回避】【不曾】【十分】【歹人】【歇涼】【在先】【利害】【新近】【口舌】【相看】

结语:以上对《老乞大》中的口语词按照历史分期进行了系统的汇编和简释,其中有的口语词含有多个义项,而义项产生或继承于不同时期,这样的口语词我们按照其意义产生或继承的时间将其归入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本文参照汉语大词典对词的释义判断出口语词每个义项的首现年代,再进行归类和简释。可以发现,承古的口语词和现代汉语继承下来的口语词数量相似,而且数目不小,这两种词应引起学者的高度重视。产生口语词最多的为近代汉语时期,因为《老乞大》本身诞生于这一时期,得出这一数目也是不难理解的。本文对《老乞大》中的口语词进行了系统汇编和简释,期冀能对断代口语词研究以及汉语口语词的历史演变研究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罗竹凤(主编). 汉语大词典. 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

【2】蒋绍愚. 古汉语词汇纲要.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张永言. 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