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历史论文

建筑历史论文

时间:2022-08-07 17:30:08

建筑历史论文

第1篇

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对某些地区的地域文化造成了强烈冲击,使之逐渐消失其原有的色彩,其中重要的体现就是建筑的色彩的地域差异逐渐模糊。相比与国内,许多国家很早就认识到历史建筑的色彩在表现地域文化中所代表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并在保护历史建筑色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在法国,从七十年代起,就成立专门组织对巴黎进行色彩研究设计,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巴黎形成特有的城市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英国,提出了“城市景观”,以及“色彩景观”的研究概念,把建筑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重要的组成因素进行研究,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人文、美学。欧洲的其他国家也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美国,《三维空间的色彩设计》的作者科帕茨在其著作中,研究了色彩三维感知的基础理论以及色彩在三维空间上的具体应用,并首次结合建筑材料探索了色彩研究在历史建筑保存、恢复及休整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在亚洲,建筑色彩研究最先进的是日本,对该项研究做了专门法规,为其提供了法律依据。目前,在我国城市色彩的研究方面,仅有哈尔滨、武汉、南京等少数大城市从城市色彩定位、主色调确定等方面做了色彩研究,并且将城市色彩以各种导则或法规颁布。随着城市色彩研究的逐渐深入,国内外针对城市建筑色彩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尚无针对历史建筑色彩作具体论述的著作。

2历史建筑色彩的特征与研究

2.1历史建筑色彩的地域特征

建筑的地域特征的定义为“在具有一定的自然地理或社会文化意义的空间范围内,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建筑色彩是建筑材料、建筑表面处理方式、、名俗、气候等许多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复杂性决定了建筑色彩的地域特色必然存在,建筑色彩的地域性同时受到地域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在长期的传承下,形成相对稳定的色彩风格和工艺,并深刻反映当地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2.2历史建筑色彩的研究方法

通常,历史建筑色彩的调查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相关历史背景信息的收集,包括该历史建筑的基本概况,以及历史沿革等;二是建筑色彩相关信息的收集与获取。历史建筑背景信息的调查收集包括地理区位,历史沿革等。上文已论述了地域的差异将必然造成历史建筑的多样化。该方面的调查方法是以查阅历史资料,记录拍照的方式为主。

2.3历史建筑色彩信息的提取与分析

从建成至今,历史建筑在自然环境下长久日晒、雨淋、风化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褪色、变色、脱落等现象。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实际上就是在原有建筑色彩的基础上进行保护、修复的过程。除了需要对文献查阅、梳理和总结外,还应该对具体的、需要保护的历史建筑色彩的现状实地考察,进行现场调查。

3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原则及方法

3.1历史建筑色彩保护的原则

3.1.1真实性原则

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必须遵循真实性,符合其原型,对其的保护也要尽量使其恢复旧貌。否则,若失去真实性,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也将失去意义。

3.1.2整体性原则

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不仅仅是对某一个单一建筑进行保护,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周边建筑与环境。

3.1.3可持续性原则

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还要体现时代性,保护不仅是简单的仿制,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先进工艺来实现。它要求我们要对色彩原型有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合适的方法途径,创造出能够联系与传承原型的新的色彩方案。

3.2保护方法

3.2.1建筑色彩的继承性保护

对于色彩面貌保存比较完好的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历史建筑和色彩比较容易保存的建筑,通常采用继承性保护。具体方法是,剔除固有色中不和谐的部分,保留并提取其建筑色彩的精华部分,建筑色彩的保护方案则要从原始建筑的色彩中提取。

3.2.2唤醒建筑色彩的集体记忆

在人类社会中,不同群体各自的特征大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中逐步形成,这些特征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保留下来,一代代的传承,成为一个群体的的“集体记忆”,这些记忆构成了一个群体集体认同的基础。历史建筑的色彩,也是构保存集体记忆的一个重要形式。地域色彩的消失,相当于将人们关于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抹去。对建筑色彩的保护,必须要重视这种内在的因素,唤醒人们对建筑色彩的集体认同感,这也是对建筑色彩地域性保护的根本目标-文化的传承。

4结束语

第2篇

《辽宁省历史建筑认定办法》规定,凡具备以下六项条件之一的可认定为历史建筑,即建成50年以上,具备以下六条之一的建(构)筑物:建筑风格、工程技术结构形式、建筑材料或施工工艺等方面具有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突出反映地方城乡建设历史或者社会生产、生活历史;代表性、标志性建筑或者著名建筑师的主要代表作品;重要的名人故居或纪念性建筑;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历史事件的实物载体;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历史建筑。同时,按照2008年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规定,历史建筑档案应包括下列内容:建筑艺术特征、历史特征、建设年代及稀有程度;建筑的有关技术资料;建筑的使用现状和权属变化情况;建筑的修缮、装饰装修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建筑的测绘信息记录和相关资料。2003年辽阳市城建档案馆制定的《城市建设档案分类大纲大类》将这类档案划归为J类。城建档案馆已存的馆藏包括清朝翰林王尔烈故居修复工程、辽阳白塔、白塔公园单位工程等在内的各种图文、影像、数字资料,这些都是具有鲜明建筑识别性的历史建筑。在历史建筑认定中,城建档案馆要借鉴已有的经验,为已认定为历史建筑的进行建档案立档,按照分类大纲逐一分类,编目,著录并入库做好保管。

2.把握历史建筑建档工作的关键环节,做好接收整理。

作为历史建筑认定工作的参与者,城建档案馆要全程跟踪,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主动承担起调研任务。如参加历史建筑户主见面会,与历史建筑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及相关人员见面座谈,明确身份,发放“历史建筑信息联系卡”,收集到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力争在历史建筑鉴定工作等环节尽早介入,与规划、文管、建设等相关部门和建筑、历史、民俗、文物等方面的专家建立良好的关系,把握好全过程参鉴定、认定、调研等环节,做好历史建筑档案材料的收集。

3.利用声像档案工作优势,对历史建筑进行有计划的摄、录,丰富历史建筑的立档信息。

辽阳市城建档案馆在建馆初期就对高度重视并收集历史建筑档案。如对古建筑、旧城旧貌开展抢救性拍摄;在护城河改造、白塔修复、广佑寺修建等过程中,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拍摄等等,积累了大量的照片和录像资料。为历史建筑建档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些是文字资料无法反映出来的宝贵信息资源。更重要的是,通过用录音录像记录下有关历史建筑的历史背景、历史建筑产权沿革等内容展现历史建筑,更加生动直观,更具证明力和吸引力。我们说保护建筑就是保护历史文化,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是最基本的要素,声像档案工作的优势正在于此,所以,声像档案工作的介入绝不能少。

4.加快数字化城建档案馆进程,做好历史建筑档案管理。

辽阳市城建档案馆自2008年以来,以加强硬件建设,引进先进管理软件系统为基础,以数字化本馆馆藏纸质档案为起点,以加强宣贯力度为手段,逐步开展电子档案工作,加快向数字化城建档案馆目标的迈进。历史建筑档案立档后,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和保护,另一方面,要及时应用信息化技术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历史建筑由于战争、自然灾害、人为因素、时间的流逝等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正逐渐地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建档留存固然重要,但保护更是重中之重。而数字化管理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必须加快城建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为历史建筑档案的保护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有条件的还应对历史建筑档案进行异地备份。

5.参与普查,面向社会公开收集和征集历史建筑档案。

城建档案馆应当积极参与历史建筑的普查工作,对被推荐建筑进行现场查勘,拍摄照片,做好记录备案。同时,由于时间的变迁,会使大量的历史建筑实物载体、照片图片或相关资料散失在民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作为推荐人,通过书信、电邮、传真、电话、来访等形式,提供有关信息和线索。城建档案馆要充分利用网站的平台,设定专项窗口,面向社会公开的收集和征集,拓宽历史建筑档案的接收渠道,进一步丰富档案接收内容,更好地保护历史建筑。

6.开发利用历史建筑档案资源,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

第3篇

【关键词】城市历史建筑 案例研究 建筑保护 建筑策划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很多历史建筑被拆除、历史街巷被拆迁。当人们幡然醒悟的时候,历史建筑已经所剩无几。历史建筑是一部生动的建筑史教科书,然而面对真实而丰富的现实案例,传统的建筑史教学却视而不见,仍专注于抽象的建筑历史知识的讲解。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重要事件、风土民情、经济活动、技术革新被抽象成几幅图片和几段文字,建筑与生活之间生动的联系被人为割裂。某种建筑形式的产生与消亡似乎只是一个逻辑推演,而不是社会生活与文化形态的体现。这样的建筑史教学很难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经济、文化与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很难帮助学生建立处理复杂建筑问题的历史观与真实感。

城市的历史建筑不仅包括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还有大量的一般性历史建筑,它们具有过去某一时代的典型特征。这些一般性历史建筑虽然接近或者超过使用年限,但建筑质量良好、结构坚固、形式美观,改造后仍然能够满足继续使用的要求。将城市的历史建筑作为案例引入建筑史教学,通过挖掘过去、分析现状、思考未来,帮助学生进入建筑历史的语境,建立社会生活与建筑型制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科学的建筑历史观。

一、全球化与城市化背景下的历史建筑与建筑历史

全球化城市化是当代中国发展最鲜明的主题。当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时,当国家大剧院和奥运场馆出自国外建筑师之手时,我国建筑师该如何面对全球化与城市化对国内建筑市场的影响?建筑学高等教育该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教育市场冲击以及如何实现与全球化的建筑教育的接轨?当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时,发现我们真正亟需理解和面对的并不是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在建筑学的教学体系中,建筑史最符合这样的知识架构和研究视角,能够帮助学生从历史和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理解建筑设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常规的建筑史教学着重于世界几大文明体系中建筑范例的讲解,并已经形成对该建筑同时期的社会背景知识的理论梳理。然而仅从理论上阐述建筑设计思想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如何实现,难以使缺少历史知识积累、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学生将授课内容转化成自身的经验,难以使他们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建筑语言。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建筑史的教学内容,需要将现实案例研究引入理论教学,通过现实案例与历史案例之间的对比学习,产生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效果,使学生能够以历史案例的研究方法分析现实案例,并带着现实案例的问题到历史案例中寻求经验。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建筑资源,唐宋时期有少量遗存,明清时期留有的建筑数量很大且保存较好,清末到民国时期的建筑和早期的现代建筑分布于上海、南京、天津等城市。一般省会及大型城市都有历史建筑遗存,而这些城市也是建筑学院集中分布的地方,因此借助周边的历史建筑资源进行建筑史教学是现实可行的。同时,在房地产经济的刺激下,拆除城市历史建筑让地于新的房地产项目的事件层出不穷,城市特色也因为历史建筑的消亡而日益丧失。出于保护历史建筑的目的,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产生与消亡,和围绕其发生的人情世故,这有助于学生鲜活地理解建筑、理解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二、历史建筑案例教学的程序

历史建筑案例教学首先需要选择易于开展研究活动的案例,然后制定研究计划,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活动,经过讨论和反复论证的过程,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一)确定研究对象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从所在城市的历史建筑中选择便于开展研究活动的案例,这些案例可能包含文物保护建筑和一般性历史建筑。这些建筑类型不同、残破程度不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保护的紧迫性、社会影响力、相关项目的支撑情况确定研究对象。为便于学生了解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师需讲解相似案例的研究方法,通过讲解范例帮助学生建立案例研究的框架体系。

(二)文献搜集与现场测绘

历史建筑的过去隐迹于历史文献中,这些文献包罗广泛且内容繁杂,既包括地方志和建筑档案,也包括记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史书、民间传说、小说、戏剧、报纸杂志等。在文献搜集阶段需要进行仔细的甄别与梳理,带着问题搜集文献资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文献搜集同步进行的是现场测绘,现场测绘过程中需要秉持怀疑和追问的态度,多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现场测绘还需要分辨历史建筑哪些部分做了改变,以及这些改变对原来的形式、功能、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利益相关者调查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来自经济学,指的是“能影响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和目标的人或者团体,或是受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影响的人或团体”。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便于明确历史建筑与其相关群体的关系,以及这些群体的利益诉求。历史建筑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包括居民、公众、学者、房地产商、政府、媒体,他们各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一般而言,大多数居民关注的是改善自身的居住条件,他们愿意离开老旧而狭小的老房子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公众对历史建筑更多地是投射了怀旧的情感,因为这些老房子承载了他们的记忆;学者关注历史建筑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认为遗存至今的老房子大多设计精美,并维系着稳固的社会网络;房地产商追逐商业利益,希望简单地以拆旧建新换得高额的经济回报;政府既负有管理城市的责任,又有追求经济利益的现实需求;历史建筑的保护需要借助媒体引起公众的关注,媒体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虽然利益相关者具有上述基本态度,但每一个历史建筑的案例中,利益诉求会有变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力量对比也会发生改变。学生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调查,能深入理解与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各方群体的利益取向,调查工作也为今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积累了经验。

(四)案例比较研究

对于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国内外已经有许多成功案例。将这些成功案例与所研究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所研究案例的限制性要素,将抽象的经济、社会、文化影响转化成具体的经济测量指标、社会影响因子和文化表征。案例比较研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借鉴和实际运用成功案例经验,进一步体会历史建筑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五)改造利用的方案设计

在以上对历史建筑的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历史建筑改造利用的方案。这些方案需要有科学严谨的论证过程,包括历史建筑的文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取向、方案对各方的回应、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方案成果的评价方法等。改造利用方案的论证过程就是建筑设计的前期工作。历史建筑改造利用涉及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这种训练对学生今后解决建筑项目面临的实际社会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三、历史建筑案例教学的方法

将案例研究理念引入建筑史教学,改变了以往的以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发现问题――界定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多方案比较――设计成果”的研究型教育模式。通过研究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方法,进而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研究与授课相结合

在传统的建筑史教学中,学生缺乏独立进行案例研究的经验,因此在历史建筑案例教学中需要教师讲述案例研究的方法、示范案例研究的过程、监控研究的进展。同时案例研究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建筑史教学中各时期和各种文化语境中的建筑范例,使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社会现实产生联系。用历史建筑案例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学习建筑史知识,可以将学生搜集与组织的相关学科知识融入建筑史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个性化的建筑史知识体系。

(二)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信息的单面传递方式,促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设计思想的多向交流。讨论式教学不再以教师为教学中心,而是以研究问题为中心。学生和教师作为平等的研究主体,通过陈述、怀疑、提问、争辩等交流促成对研究问题的深度解析和对解决方法的多向思考,进而实现共同探索、共同发现、共同创造的教学结果。历史建筑案例研究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开展多层次的讨论,包括研究组内讨论、组间讨论、利益相关者讨论等。讨论教学的目的是各抒己见,拓展思路,求同存异,解决问题。

(三)开放式教学

历史建筑案例研究本身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涵盖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个相关学科的内容,这些学科知识为案例研究搭建了跨学科研究的平台。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历史建筑的社会调查,生动而丰富的社会现象构成了另一个开放的课堂。社会的感性体验与课堂的理性体验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放式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开阔的眼界,通过点拨思路、提供建议的方法形成师生合作的开放式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造性。

结语

把历史建筑案例研究引入建筑史教学与研究,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建筑学的教学一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在通行的假期实习和毕业实习的目的也是强化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然而建筑设计院的工作以实用性为导向,并不能帮助学生建立职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纵观建筑学的课程体系,建筑史能够很好地担当起将以史为鉴,承前启后,兼济天下的职业道德传继的重任。在当前建筑史教学缺少思想性、缺乏与现实社会联系的情况下,在讲述建筑史的同时研究现存在历史建筑,能够很好地弥补上述不足,校正建筑史教学纸上谈兵的倾向。

(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的优化与整合”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1YJC760038;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代城市文脉中传统建筑符号意义的重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1YSC012;南京财经大学预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2012018;南京财经大学教改项目成果,课题编号:JGY1539;江苏省教育厅哲社基金成果,课题编号:08SJD76000003)

参考文献:

[1](美)埃文斯,施马兰西.触媒密码[M].陈英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邓庆坦,邓庆尧.中国近代建筑在房地产业主导下的发展演变[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

[3]杨春蓉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中建筑的原真与模仿之争――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6).

[4](美)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M].王彦华,梁豪,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第4篇

关键词:类型学;原型;共时性;历时性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background, the central opinion and connotation of Typology as well as comparing it with the other theories of architecture revolved, the author draws the conclusion about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Typology in order to rethink and solve the history problem of urban architecture better.

Key words:typology; arch-type; synchronic; diachronic

20世纪,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强调功能性、实用性的现代主义建筑,使建筑师摆脱了历史建筑式样的束缚,但同时也忽略了城市发展的连续性。而历史复古主义者们则热衷于历史片断的复原和仿效,以达到与历史的传承。在这种背景之下,建筑师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探索着新的建筑发展方向,发展出了众多新的建筑理论,类型学理论便是其中之一。最富于代表性的则是罗西的类型学思想。

欧洲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历史内涵是类型学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古罗马时期建筑的类型法则及其所表达的建筑品格也一直是古典主义建筑师的创作源泉。身处意大利浓郁的传统氛围之中,罗西更是在这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1类型学的理论

早在18世纪,“类型”的概念已被Q·德·昆西提出:“类型并不意味着事物形象的抄袭和完美的模仿,而是意味着某一种因素的观念,这种观念本身即是形成模型的法则……”可见,所谓“类型”与样板的复制不同,而是通过揭示事物原初动因来寻求答案。罗西的类型学思想的形成深受Q·德·昆西建筑理论的启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类型学理论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类型的意义

类型与“原型”(Arch-type)有着不解的渊源。荣格关于原型的概念指出:人的精神分为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经过世代传承存在于人类内心深处的精神体验是一种集体的、无意识的、历史性的内容;同时存在着一种以特殊手法对原型加以修改得到的“同类物”,它与原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关系。罗西的建筑类型“是按需要对美的渴望而发展的一种特定的类型,是一种生活方式与一种形式的结合”,是“原型”在建筑领域中的一种变化,同原型一样试图透过事物的表象去探索事物的内在的深层结构。它往往与代表着特定文化背景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固有形象有关,凝结了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对其进行几何化和抽象化,最终可以赋予简洁的图形以丰富的历史意义。

建筑的创作就是以“类型”为依据的。建筑师在创造建筑时,只是在他的头脑中先存在建筑的类型,继而再将之变换。建筑师不可能去凭空创造一个建筑结构模式或一个与历史的建筑结构模式相违背的原则。我们的创作行为只是为建筑的变换实现提供了动力。

1.2形式对于类型的体现

每一种建筑都对应一种建筑类型,而任何一种建筑类型都通过一种或多种特定的建筑形式来表现。建筑内在的本质——文化传统的绝大部分则蕴含于类型之中。建筑的类型是从历史的建筑形式中提炼出来的核心的、本质的产物,在深层次上与历史相关联,具有历史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并且,类型与模型不同,并不是原型的复制或具象的样本,这就使建筑师在对类型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形式成为可能。构思这些构造物的思想的差异促使了形式独特性的形成。正如格雷夫斯所评价的:“无论是锥体、截锥、变截面圆柱体、还是传统坡屋顶,都是对发生在其中的行为活动的描述和说明。”用类型学的观点来考察建筑,我们不会专注于建筑的外在形式,而只关注其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问题。

1.3类似性城市

“城市中存在的现实形态凝聚了人类生存所具有的含义和特性,城市是他的聚合体、融合着意义和实体。”而城市类型其实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集体记忆,这种记忆是由人们对城市中的空间和实体的记忆组成的。这种记忆反过来又影响对未来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作为集体记忆的所在地,“它交织着历史的和个人的记录,当记忆被某些城市片段所触发,过去的经历就与个人记忆和秘密一起呈现出来。” 转贴于

受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思想和弗洛伊德将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物并置思想的影响,罗西将城市分为实体和意象两个层面:实体的城市是短暂的、变化的、偶然的,依赖于意象城市,即“类似性城市”;意象城市则由场所感、街区、类型构成,是一种心理存在,是“集体记忆”(Collective)的场所。城市的实体——主要是城市建筑——可能发生变化,但意象是长久存在的、超越时空的,具有无时性(Timelessness)和永恒性(Permanence)。城市的历史感也在变化着的实体的比较中体现出来。

2类型学关于城市历史的独到见解

类型学的建筑理论思考了两个概念——历史的“共时性”(synchronic)和“历时性”(diachronic)。其中,“历时性”的概念,正是现代主义建筑所忽略的。现代主义强调技术、功能和材料,而这些只是共时的,不可延续,历史建筑对今天的影响并不是来自于此;而历时性的元素可以转化为共时性的城市,只有城市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精神等才是历时的因素,才对今天有意义。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历史的思考方法和设计方法,使我们对城市历史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建筑与城市的形式,而应建立在对城市场所中发生过的事件的记忆基础之上,达到“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统一。

其次,类型学思想辩证地解决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把握住了“变”与“不变”关系。类型学注重历史,但与历史复古主义又不尽相同。正如艾森曼所说:“类型学的方法对于历史的使用与美国目前流行的对历史的掠夺是非常不一样的,美国是一种复兴主义的历史主义,而历史主义如果没有类型学的方法将流于摹仿。”罗西试图用历史元素取得人们的共鸣,但并不局限于具象的模仿,而是通过抽象的手段,理性地对待历史和传统,对其进行筛选,并从中提炼出本质的部分,以“类型”来传达历史信息,以达到“神似”的境界。

在理性和抽象的理论指导下,类型学设计出发点不是单纯的功能或式样,而是从城市结构中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入手,发掘类型和类型之间的结构关联。通过对历史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抽象的类型,并寻找类型与现实的对应,使我们认识到城市建筑不仅是空间的形式与功能组合,更是某种意义与精神的载体,历史问题的解决不只依靠形式的塑造更要依靠建筑元素之间、建筑与城市之间的有效关联来实现。这些都对城市建筑历史问题做出了独到的应答,对于我们在城市空间与功能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重新思考历史、延续城市的传统精神也是有益的启发和参照。

参考文献

[1] [意]Aldo Rossi著.施植明译.城市建筑.台湾:尚林出版社,1996.

[2] 刘先觉著.现代建筑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 汪丽君,舒平著.类型学建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4] 郭红,莫鑫著.解读建筑原型.新建筑,2005/01.

第5篇

【关键词】 历史建筑 文化传承 城市设计

1 历史建筑文化传承与城市设计的基本观点

(1)历史建筑文化传承与城市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传承与发展城镇文化的形象特色的营建。

(2)应从战略高度来审视把握“历史肌理空间特质下的文化传承” 与“历史信息可读性的表达”间的相互关系。

(3)城市设计战略层面:通过人文历史的感知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研究掌握区位空间的特质性;通过区位主体现状分析其历史肌理来审视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通过“历史肌理空间特质”的选择、比较、筛选、提炼确立出具有功能、文化、艺术、审美品质的城市设计战略命题。

(4)城市设计形态空间设计层面:在历史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城市设计命题指引下,把握设计所要表达的元素,进而进行整体空间形态构筑,使文化传承的延续空间与周边环境的空间协调统一。

2 案例分析

2.1 东流老街历史概述

东流镇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此种菊和那座古朴的陶公祠而蜚声四海。

东流老街是昔日东流县城的中心繁华地带。自唐初逐渐形成至明清之际,为后人留下数百栋的明清徽派古建筑街巷空间(如图1)。虽时过境迁,但历史风貌犹存。现存至今依然是“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阁窗,珠檐飞角迎风雨,绣楣雕拱氐璧双”。据专家评估,东流老街古民居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于1989年与屯溪老街同时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区。

2.2 东流老街区位特质

东流老街位于长江边上,因水运而发达,山青水秀,人们因商而聚居。这些商人南来北往,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许多新鲜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意识。不仅给东流带来了巨额财富,还将新思想、新观念引入东流,其中包括了西方建筑文化,建筑技术及建筑材料。这促使东流的传统建筑风格与外来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东流老街历史建筑中西合璧的异域文化融合现象(如图1)。

2.3 东流老街历史建筑整体空间肌理特征

鉴于东流老街历史建筑与古徽州民居建筑文化的渊源,又考虑到东流老街历史建筑中西合璧现象,历史建筑肌理特征总的概括起来有一下几点:

(1) 东流老街历史建筑群与徽州古民居建筑文化有着较深的渊源;

(2)街巷空间因商业活动变得更为开放、开敞。因“市”聚居,商业带动城镇发展。

(3)十字”的线形空间与“残垣断壁”、“曲折有致”、“此地错落”的空间肌理特征;

(4)中国传统商业街的建筑空间组合――前店后宅、下店上房、前店中坊后宅的建筑功能组合。

(5)中西建筑风格融合的形态艺术空间。

2.4 文化传承于城市设计战略层面的审视

(1) “老街”大量遗存的历史建筑与完整的街巷空间作为东流发展变迁、兴衰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2) 东流老街历史建筑,系属皖南民居的概念范畴。然而“中西合璧”是东流老街历史建筑与其它皖南地区的传统民居区别最大的地方,传承东流老街历史建筑文化,不仅对于皖南地域民居建筑风格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异域文化融合的历史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更具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文化传承意义的城市设计空间定位:东流老街历史遗存具有文脉关系的文化传承空间再现。重在东流老街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的历史文化意象感知;强调水运文化的再现;深刻把握东流老街历史建筑肌理空间生成与发展的脉络关系;对陶渊明文化形态、艺术空间的创造性再设计。

2.5 东流老街历史建筑文化传承的城市设计――东流老街“门景”建筑创作

2.5.1 总的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

(1)认真研究东流老街历史建筑文化特色,充分发掘和继承东流历史建筑的内涵,突出其历史信息延续性,提高老街的历史文化品位。

(2)正确处理历史文化保护区与周围环境协调区的关系,历史文化保护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3)注重对有形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无形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共同反映城镇的历史文化积淀,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持续协调发展。

2.5.2 “门景”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工作重点

创作出具有地域文化个性化的“门景”入口空间;把握东流历史建筑文化特色及其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特质性,再现东流当年“繁荣盛世”;关注旅游文化场所的营建与历史文化整体空间环境氛围的打造。

2.5.3 东流老街“门景”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

(1)“门景”选址

东流老街入口“门景”建筑选址位于解放东街与学湖路的交叉口(如图2),学湖路是联系东流老街与镇中心的主要道路,是进入东流老街的主要入口。

(2) 具体空间形态的城市设计

a、整体空间组合:突出“老街”历史建筑中天井、院落形态――台阶式递进空间,儒家“宗教礼制”思想的历史隐喻的文脉特质;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的建构,以现代园林的尺度空间把“门景”、“建筑”、“景观”有机结合,营建开敞、生态的整体空间。

b、具体形态设计:运用青砖机理、马头墙、天井空间、拱券、柱式、美人靠等历史建筑形态特质,来建构“门景”城市设计建筑意象。将一般“门景”中构筑物的形态空间形象与建筑使用功能相结合,运用中国传统园林亭、廊的建筑艺术形态空间设计手法;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再现;“船”的抽象艺术园雕的构筑,实为东流历史上“江波万里贾舶来”的长江商埠重镇的特质(如图3,4)。

c、周边环境协调:鉴于入口用地局促(如图2),拓宽了学湖路与解放东街交叉口成为入口广场。把学湖引到老街入口形成滨水空间,并结合雕塑、铺石、花池等小品构建园林绿地空间,将建筑、园林、滨水在空间上融为一体(如图4)。在老街入口周围建筑的设计上,考虑到与老街历史建筑环境的协调性,可读性与延续性,将学湖路西侧的建筑营建成具有老街传统建筑文化传承意义的建筑空间组合。在学湖路东侧L型建筑组合上,把握老街内中西建筑文化结合的特点,营建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特质的文化、艺术、审美情趣的建筑空间组合。

3 结论

历史建筑文化传承的城市设计相关研究,是一个没有终点的研究课题。笔者只是从“安徽东流老街‘门景’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实践案例开展了一些文化传承意义与思路方向的探讨,重在寻求城市设计思想方法与技术路线在历史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上的实践手法,由此关注并探讨了历史建筑文化传承的城市设计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松,周瑾.论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制度建设[J].建筑学报,2005(7):5-7

[2] 吴 强.文化遗产历史空间保护与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2007(5):93-96

[3] 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 镇雪锋,张松.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国际综述[J].理想空间,第15期:101

第6篇

关键词:历史街区;建筑保护;立面材质

与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城不同,长春市是一座仅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城市。在过去殖民与侵略的历史背景下,它的近代城市风貌和建筑样式在国内近代城市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图1)作为长春历史上第一块运用现代规划理念和手法进行规划和建设的现代城区,是长春历史上商贸、居住的繁盛之地,也是“满铁附属地”长春段保存最完整的区域。在该历史街区中有大量丰富的历史建筑,是展现长春城市历史风貌的代表地段。

2010年,长春市确立了包括南广场历史街区在内的六条历史文化街区。同时,结合重要历史建筑的保护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条例,以加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保护力度。但是,笔者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当下历史街区的保护中存在着保护表象化,忽视立面材质保护的问题。因此,笔者以南广场历史街区为例,指出色彩乱用、廉价涂料或人造材料覆盖原建筑立面等使得不少具有年代特征的优质近代历史建筑的原真性与历史场所感遭到严重破坏的现象,分析在当前的历史街区保护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希望可以完善今后的历史街区保护。

1 历史街区中建筑立面材质的保护价值

因为地理与自然环境的不同,每个地区会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独特社会风俗、生产生活方式,这些生产生活方式长期积累就成就了特有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与历史的大背景相结合便形成了每个城市都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而过程中留下的记忆都会通过城市的建造生动的反映出来。建筑的平面指向空间,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只有身在其中的使用者能够感受,但立面是外向的,它是大部分人感受建筑的第一步,也是大多数人对建筑最直观的印象,更是其所在空间环境的重要视觉表现。

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立面材质是一本记忆的日记,体现着历史特定的历史时期建筑建造中材料使用、色彩、样式选择和搭配等特性,随着时间的流逝,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形态和美的沉淀。对于历史街区来讲,保护的误区和漏洞,也往往最先从建筑立面材质上反应。因此,在历史街区中作为最基础和质朴的历史文化载体建筑立面材质具有历史价值、地域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美学价值等重要保护价值。

2 长春近代历史建筑立面材质的主要特征

2.1 用料特征

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涵盖了“满铁附属地”与商埠地建设时期及洲国建设时期的建筑,是长春城市近代化高速发展时期的产物。在规划与建筑设计理念的多元,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发展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建筑的形式、色彩和材质极为多样。建筑材质方面,青砖、红砖、石材、木材、铁质、钢混等相互结合,构成了形态丰富的建筑。按照其外立面处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它们大致分成四类:直接露出建筑材料,即红砖或青砖类建筑、贴面砖类建筑、抹灰类建筑、涂料类建筑。

2.2 肌理特征

长春近代历史建筑所使用的建造砖和饰面砖尺寸通常较小,质感粗糙。饰面砖常见为窄条形,表面在烧制过程中自然或人为加工产生粗糙质感或特殊纹理,有非常好的肌理感。肌理大致可分为光滑纹理面、竖向凹痕纹理面、不规则纹理几种形式。在施工中,面砖贴在墙上后会再用水冲洗,使砖缝中的水泥凹入,形成丰富的阴影变化,小面砖因工艺水平产生的尺差过大问题也同时得到了解决。此外,转角处的砖直接加工成转角形式也使得转角处肌理更为细腻(图2)。最终建筑整体形成丰富有层次的外立面肌理。因此,长春近代建筑历史建筑无论近距离感受材质自身质感,还是远距离欣赏建筑整体肌理都可以让观者感觉到亲切与原始的美,渗透出较为浓郁的历史底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3 色彩特征

就自身固有色彩来讲,无论清水砖墙、自然石墙、砂浆抹面或饰面砖墙,材质整体感觉一般都较为朴素,色彩都淡雅真实,体现了原真、自然、淳朴的特征。并且,因为制造工艺不高,建筑外饰面材料在烧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范围的色差。当这种色差体现在建筑上,会使立面颜色丰富而有变化,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此外,近代建筑立面质感总体较为粗糙,基于材料肌理对色彩的影响,这种富有层次的质感可以增强人们对建筑色彩的感知。

3 当前保护存在的问题

随着保护工作的进行,不少重要历史建筑得到了整体保护性的修葺与更新。但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一进程中因为各方面原因存在一定急功近利,求速度不求质量等现象,导致作为建筑所需保护面积最大的立面材质似乎处于弱势的位置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3.1 建筑自然老化修护不及时

建筑如同有机生命体一般,具有不同的阶段,会经历出生、发育、发展、衰落的自然老化过程。经过漫长时间的洗礼,近代历史建筑都进入了衰落的过程。在调研中可以看到许多建筑外饰砖产生脱落(图3),而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历史的痕迹是不可模仿与复制,历史街区中斑驳朴素的建筑立面具有浓郁的历史特征,有很明显的历史价值。在建筑老化之前或是老化初期进行合理的预防维护和保护,会自然延缓建筑老化的速度与破坏程度。

3.2 材质色彩的随意更改

涂料类装修是最常见的墙面维护方式,主要是在历史建筑表面上抹灰后再喷、刷涂料层。当下大部分建筑涂料的选择明显是没有考虑之前建筑的色彩情况而随意进行的,更有些极为媚俗鲜艳,与历史建筑柔和淡雅的色彩形成强烈对比,使建筑原有的整体风貌严重失真,甚至有些卡通化了。并且,当前使用的涂料多廉价性能低,一般两三年就出现老化现象,还因尘土堆积而显得脏旧不堪,进一步影响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

3.3 单纯的色彩模仿

不同的材料和工艺使建筑表皮具有不同的肌理效果。与当代建筑所大量充斥着鲜艳涂料的墙面和表面光滑如新的饰面砖、板材墙面或玻璃幕墙相比,长春近代建筑立面材质的质感较为粗糙,色彩具有细腻丰富多层次的特点,体现了原真自然淳朴的效果,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绝非现在饰面砖贴面和涂料勾画的仿清水砖做法所能比拟的(图4)。当下这种浮于形式上的保护使整个街区的空间质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3.4 整体性保护的意识不强

随着对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保护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升,各地政府都积极出台保护方案并采取行动开展保护活动。但似乎保护工作往往只着力用在重要的历史建筑上而非区域环境整体。建筑自身保护的同时还要注意与周围新建筑的关系,尽量使旧建筑保持其空间环境的完整性才能达到保护的效果。否则修复一新的重要历史建筑在陈旧、杂乱的环境之中展现不出应有的感染力,保护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

4 保护措施建议

4.1 全面系6统的普查、建立专门档案

对于长春近代历史建筑立面材质现状特征的研究,目前仅停留在对某些有特色单体建筑的简单记录和描述上,并不系统全面。保护实施前期的重要工作,应首先对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建筑进行科学、详细的调研,梳理其现况,并结合史料建立专门的名录档案,使保护工作做到有理有据可依。

4.2 采用科学的修复体系

不同的建筑立面材质的各方面属性是不同的,所以对不同历史材质的外墙的保护,以及对已被破坏表皮建筑的恢复往往不应使用单一方法,而应根据具体需求采用综合的手段科学、系统的进行保护与修复。

4.3 树立整体保护理念

单独的历史建筑是只能代表自己的“点”,只有当建筑聚集在一起,“点”连成“片”才能谈“风貌”一词。历史街区中的非重点历史保护建筑也是历史建筑,也拥有历史风貌的感召力。因此,历史街区的保护应该是整体的保护而不是只关注单独突出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4.4 对施工人员进行意识与技术培养

施工人员的意识与技术水平不高也是导致现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历史建筑立面材质的修复是一份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应该由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团队来进行,才能达到好的预期效果。

4.5 制度上不断给予保护和约束

将对建筑立面材质的保护纳入各种保护的规章和条款中,给予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坚强后盾,是有效而直接的可操作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规章制度不可以一成不变,应该在研究论证和长期实践过程中不断吸取经验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才能对建筑立面材质保护做出具体和有效的引导。

4.6 在新材料中寻求材质延续方案

旧的原始建筑材料是建筑原真性最直观的载体,但其可能已经不再生产、性能也已不适合当下的建造与保护条件。此时,就应该与时俱进与新材料以及先进的生产工艺相结合,以建筑独特的历史特色为依据,寻求物理属性更好且外在色彩与肌理特征合理的材料延续方案。

5 结语

今日城市从历史中生长、发展而来,未来的城市特色又要由今天来延伸。历史建筑立面材质作为传达历史信息的重要组成,是产生地域性场所感的源头之一。我们应该正视其重要的保护的意义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地域自然条件和当地建筑文化总结得出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的建筑材质保护修复的理论和方法,使其不断完善,实施更合理的保护以便更好地传承城市文脉。

参考文献:

[1] 于维联,李之吉.长春近代建筑[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

[2] 金春燕,赵要伟,翟剑辉.历史文化街区之“街道美学”初探――以长春市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 文集[C] . 2011: 7966-7976.

[3] 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第7篇

关键词:历史建筑再利用 功能转换

1.概述

历史建筑具体反映了一个城市在某个时代所特有的文化、特色及历史特征,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建筑产生了新的要求,许多优秀的历史建筑被无情地拆除。显然,这种消极的改造方式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应当采用一种更为积极的保护方式,即结合历史建筑本身的特点对历史建筑做适当的改造和功能置换,挖掘原有建筑的新潜能,使它们能够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比如:年久失修的老住宅被改建成博物馆、美术馆;废弃的厂房被改造成展览馆和艺术中心等。

2.相关概念定义

2.1历史建筑的定义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对历史建筑的定义为:具有一定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多建造于20世纪初,并且目前仍处于较好的物质结构状态。

2.2再利用的定义

美国著名景园大师劳伦斯最先提出了建筑的“再循环”理论:“再循环不同于保存或修复,再循环是功能的改变,是将其内部组成再重新调整成为人能接受的”。1965年,劳伦斯在美国旧金山市吉拉德里广场的改造中实践了再循环理论,将一个意大利家族的巧克力工厂改造为当地具有特色的综合性休闲娱乐场所。

3.历史建筑再利用研究的发展概况

3.1 国外发展概况

从20世纪开始,对于历史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的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升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国际组织通过了一系列宪章及建议,确定了保护的原则。1933年,《雅典宪章》的颁布提出了对于历史古迹保护的框架和建议。1964年,通过的《威尼斯宪章》明确了历史建筑的概念,要求必须利用一切科学技术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1979年,在澳大利亚通过的《巴拉宪章》首次提出了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在改造的过程中尽量使对结构的改变降到最低限度,赋予建筑新的功能和用途。这些文献为各国的历史建筑再利用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建筑再利用实践方面,在20世纪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以及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的涌现,一批建筑师开始大胆地将新的建筑修复理念融入到再利用的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先固有的修复思维。1928年,在巴黎的一栋老式公寓的改造中,法国建筑师首次运用了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已有的建筑中插入一个裸露的钢结构,并将外墙改为玻璃砖墙,以充满想象力的手法创造出了适应现代生活要求的宽敞空间,也就是著名的“玻璃屋”(图3.1,图3.2)。

在第二阶段,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历史建筑的保护已经和整个城市的建设联系在一起。由于新建建筑将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因此对一些旧建筑进行再利用会是更为经济的方式。70年代中期,位于波士顿的昆西跳蚤市场由于当时的经济危机已衰败不堪,建筑师对其进行了功能改造,拆除部分隔墙和屋顶,原有帆布棚被改建成玻璃廊,使其成为娱乐休闲中心。这一实践的成功改变了以往大拆大建的观念,并在之后的类似建筑功能调整工程中被多次借鉴利用。

在第三阶段,历史建筑再利用在西方城市建设中得到大规模普及,保护的规模和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出现了一大批成功的旧建筑、旧城区的改造实例。人们对于历史建筑再利用产生了空前的热情,产业类建筑的再利用开始大量普及,越来越多原先被遗忘的废弃工厂被改造成博物馆、艺术中心和休闲娱乐场所。例如,奥地利维也纳的一座煤气厂被改造扩建成商业中心;原先生产螺旋桨的德国蔡瑟工厂被改造为汉堡媒体中心(图3.3)等等。

3.2我国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发展概况

我国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各个时代均有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历史建筑。20世纪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各城市快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对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

1930年颁布的《古物保存法》,将有价值的古物列为保护对象。1982年国家通过了《文物保护法》,该法是文化部门的第一部法律,为我国的历史建筑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颁布。我国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法规虽然有不少,但其在保护理念上存在一种潜在的将保护与再利用对立的意识。因此,我国的建筑保护和城市建设理念与西方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有很多理论及实践的工作可以做。

我国对历史建筑进行整体改造实践起步较晚,大致始于本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盛行的改造性再利用的新理念在国内仅有少数应用的实例,这些实例的规模较小,改造方法也不够完善。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值得一提的出色之作。例如,上海著名的“新天地”改造工程,设计者在分析了建筑物原有的结构特点后,进行了改建技术上的分析,采用内框架的结构形式形成内部大空间,同时拆除部分原有结构,完成了使用功能的置换,使其适应现代化的娱乐、休闲以及商业等生活形态。

另一个例子是位于上海沙泾路的“1933老场坊”创意园。该建筑原使用功能为上海工部局宰牲厂,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上将东西方特色元素巧妙融合,主体结构外方内圆,方、圆楼之间通过26座上下交错的廊桥连接,别具特色。该建筑还采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伞形柱无梁楼盖”的结构形式,是建筑艺术与生产工艺完美结合的典范(图3.4)。在改造前,由于长时间被空置已经面目全非,成为了城市的死角。2006年对其进行了改建设计,设计采用保护性再利用的策略,通过对水泥饰面的打磨保留了神秘的特色廊桥,同时在细部加入了金属和玻璃的元素,使建筑更富有现代感。改造修缮为该建筑注入了创意产业的新功能,许多设计创意公司、餐饮、工作室迁入其中,成为了时尚创意新地标。

然而,相对于国外历史建筑再利用实践的佳作频出,我国目前的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设计主要参照西方的成功经验,在改造手法上也比较质朴。已有的少数研究成果尚不足以满足我国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的社会需求,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总结经验,因地制宜,考虑建筑的历史性、空间特性、结构特征和周边环境等因素,发掘历史建筑中的有利因素,从而使之在城市建设中发挥新的作用。

4.结语

历史建筑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和年代沉淀下来的珍贵宝藏,也是凝结了无数建造者智慧和心血的文化结晶。对历史建筑进行功能调整转换研究可以使不同特点的历史建筑发挥其作用,展示文化的多样性,并创造出新的使用功能,更好地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应该以不损坏历史文化遗产为大前提,力求从物质层面上使历史建筑的功能得到延续,在有限的使用寿命内体现出尽可能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倪文岩,建筑再循环理念及其中西差异之比较[J].建筑学报,2003,(12).

[2]陆地.建筑的生与死[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许又文,孙继伟,“再生”的建筑——历史建筑保护中的一种积极思维[J],时代建筑,2000,(3).

第8篇

关键词:沈阳市;历史建筑;基本价值;旅游开发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日趋现代化 ,规模巨大的生产活动使人类的生存环境严重失衡 ,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建筑由于经济、技术、物质条件的不足而久经风雨 ,变得满目疮痍 ,濒临损毁 ,对它们的价值和保护亟待重视和加强。沈阳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一些造型、体量、风格、色彩能代表沈阳历史文化的建筑物、建筑群和街区正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目前,沈阳共有1100多处文物古迹,60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10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给城市的历史留下一段刻骨铭心的空白。所以,沈阳市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刻不容缓。

一、历史建筑概述

(一)历史建筑的概念

在我国的相关文件中,针对尚未纳入文物建筑保护范围且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还没有一个统一称谓。在我国及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中,出现了“优秀近现代建筑”、“历史建筑”、“优秀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建筑”等不同的称谓。虽然称谓有所不同,但含义是相近的。

优秀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评价标准为建成30年以上,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筑,可以确定为优秀历史建筑:

(1)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

(2)反映太原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

(3)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

(4)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

(5)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优秀历史建筑。

(二)历史建筑的基本特征

1.艺术性

中国历史建筑是东方三大建筑流派之一,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性,它不是单纯的物质体系,而是具有一定社会意识形态性的精神与物质统一体。中国园林是中国历史建筑的一项突出成就,园林一般采取建筑空间构图的手法,使自然美典型化,使园林具有艺术性。

2.文化性

中国历史建筑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与外国历史建筑相比外国建筑多了一些人文色彩。沈阳清昭陵建筑布局严格遵循“中轴线”及“前朝后寝”等陵寝规制,陵寝主体建筑全部建在南北中轴线上,其它附属建筑则均衡地安排在它的两侧。这样的设计思想主要是体现皇权至高无上的人文特征。

3.稳定性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中国历史建筑也随之延续至今。许多古建筑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已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虽然许多文物古迹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是扔有很多留存下来,正体现历史建筑的稳定性。

(三)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意义

历史建筑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体现了各国历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可以说是历代人类智慧的积淀与演绎。历史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意识形态的表征,它即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又体现了特定区域的自然环境,已渐成为城市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灵魂。所以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是当前城市建设中必不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二、沈阳历史建筑的基本价值

(一)沈阳历史建筑的概况

沈阳是一座文明古城,至今已有7200年的历史。它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蹉跎岁月:封建社会的遗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烙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脚步,都详尽地记载于沈阳的建筑之中。悠久的历史、复杂的社会背景,造成了现存沈阳建筑的多样性。在沈阳城内既有像故宫、昭陵、福陵等一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以银行建筑为主的西洋古典式建筑,有沈阳北站,东北大学等早期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有沈阳站中山广场建筑群等日本时期的建筑。这些建筑记载着沈阳城所走过的漫长历程,代表着沈阳地区的传统文化。应该妥善保护这些建筑物,使它们的形象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被积淀下来。

(二)沈阳历史建筑的基本价值

1.沈阳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

儒学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后的两千多年中,始终是居于统治地位的一种意识形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切方面有着重大影响,是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中的精神主轴,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历史建筑在建造方面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2.沈阳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

历史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城建历史,不同年代的历史建筑,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年轮,见证着城建活动的史实,是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古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根据。如沈阳,有着2600年的建城历史,沈阳故宫、沈阳清福陵、沈阳清昭陵、抚近门、中街、长安寺、中心庙、南关天主教堂等各类建筑,是了解沈阳当初的城市规模和城市布局的实物依据,也是了解两千多年来古城发展变化的重要依据。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同时也构成了特定时代的建筑语言。如沈阳的故宫,是中国现存的第二大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通过这些历史建筑的建筑语言和时代特征,便能解读城市建设与发展演变的历史。其中许多古建筑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已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由此可见,历史建筑是记录城市建设与发展历史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和恢复城市历史本来面貌的直接依据,特别是对缺少详实记载的远古时期,它成为人们了解和认识这一阶段城市建设与发展演变的重要依据。

3.沈阳历史建筑的艺术价值

建筑体现的不仅仅是文化,而且代表了一种艺术。沈阳历史建筑经过长时期的积淀,吸收了其他传统艺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三、沈阳历史建筑旅游开发策略

(一)沈阳历史建筑的开发现状

沈阳旅游资源丰富,共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是除北京之外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但是长期以来,城市发展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人们文物意识的浅薄,导致许多文物古迹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重工业基地的沈阳,工作重心偏重工业。正因为如此,沈阳人的旅游意识很淡,沈阳的旅游开发观念不强,沈阳的旅游业发展迟缓。

(二)沈阳历史建筑的开发策略

1.开发保护相结合

要想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好沈阳历史建筑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首先要保护好现存的历史建筑。

首先要建立、完善历史建筑保护的法规,目前沈阳市有关历史建筑保护的法规文件中只有《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因为缺乏正式的立法程序,在法治社会中,在沈阳市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将会出现很大的难题。所以,要尽快建立新的法规,并完善已有的法规。

其次要加强保护意识,保护意识薄弱也是沈阳历史建筑无法得到妥善维护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重工业基地的沈阳,旅游意识淡薄。应加强对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宣传,从短期来看法规是必要的,但循循善诱的教育才是长久之计。同时,要让人们理解和接受这些规定条例,还须依仗教育。向社会传播有关历史建筑的正确理念和准确知识,切实唤起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强化保护观念,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文物古迹保护,扩大文物古迹保护的影响力。

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对保护沈阳市特色、实现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这也是一项复杂的大工程。

2.塑造品牌形象

历史建筑旅游是区域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部分,所以建筑旅游开发的首要问题就是对区域文化旅游开发进行正确定位,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确立区域旅游的文化主题,进而塑造区域文化旅游品牌形象,作为历史建筑旅游产品品牌基础。目前辽宁省的旅游口号是“满韵清风,多彩辽宁”。沈阳做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亦可以以此为主题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3.加强景区管理

现在一些历史建筑已经被开发利用,但是管理还不完善,例如沈阳故宫,沈阳清福陵,沈阳清昭陵等。提高景区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有助于景区更好的发展。一方面,严格按照人员从业标准,招收更多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从事景区的服务和管理工作,从而更好地服务顾客,打造高质量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加强员工知识技能的培训力度,使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在岗位上得到提高,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景区的文化水平,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结论

在日趋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中,沈阳市这座历史古城具有着其独特的价值,我们要在合理的保护和开发沈阳的历史建筑的情况下,创造沈阳市独特的形象,相信在沈阳历史建筑被合理开发的情况下,沈阳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会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孙珊.武汉市历史建筑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2]张剑,雒丹阳,李红文.历史建筑的价值探讨[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04(10)

[3]李浈.历史建筑价值认识的发展及其保护的经济学因素[N].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0

[4]陈克元.浅谈历史建筑保护.科协论坛[N],2007-1:126-127

第9篇

关键词:场所理论;文脉;空间规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五夫镇

Abstract: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 of Wufu, which is the birthplace of Zhu Xi, has a history of thousand years. However, such an ancient town is moving towards decline with the increasing speed of urbanization. In this paper, Place Theory will be employed to re-plan the layout of architecture, courtyard, streets and open space. The historical town will flourish again via maintaining the particular style and features of Wufu and improving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round.

Keywords:place theory;context;special plan;conservation plan of historic town;Wufu town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5-0074-02

1 引言

历史文化名镇是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城镇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然而,在城市化的热潮之下,历史城镇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反而呈现出一种“非正常”的死亡。以武夷山市五夫镇为例,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保护规划和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匮乏,建筑年久失修,破败现象严重,新建建筑缺乏必要的规划设计,正逐步蚕食着古镇。笔者以场所理论为基础,在保留地域人文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对五夫镇进行合理的保护与更新。

2 场所理论与历史文化名镇

2.1 场所理论

《寻找失落空间》一书中,作者罗杰・特兰西克提出将场所理论与图底理论、连接理论相结合,结合环境的独特形式和内在细节给与物质空间丰富的内涵,对城市文脉给予回应。场所理论,其本质在于对物质空间人文特色的理解。“空间”是有边界的或者是不同事物之间具有联系内涵的有意义的“虚体”,只有当它被赋予从文化或区域环境中提炼出来的文脉意义时才成为“场所”。“场所理论”比物质-形体分析前进了一步,它加入了人的需求和文化、历史及自然环境等考虑因素。

2.2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

历史文化名镇的整体环境风貌体现着城镇的文化与历史内涵,营造出独特的场所感,反映着城市发展的脉络。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规划应整合包括社会在内的城镇整体环境的各部分以创造具有文脉内涵的场所,其方案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和空间的灵活性。因此,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城镇文脉的延续性,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积极进行文化产业的挖掘,在一定程度上发掘历史遗产的社会经济价值,从而体现场所精神。

3 五夫镇现状研究

五夫镇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东南部,具有闽北传统村镇形态,是朱子理学的发源地,素有“邹鲁渊源”之称。一学宗师朱熹在此生活了50余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古镇特有的理学教育环境,以兴贤书院、朱子巷、朱子社仓、朱熹手植古樟等为代表。当地的武夷文化,以古闽越文化为背景,中原文化为核心,外来文化为点缀,融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为一体,南北交织,中外并蓄,形成了极富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五夫镇中主要劳动力涌向大城市和东北方向的新城,居住人口流失,大量建筑空间闲置,社会活动趋于消亡,古镇逐渐趋向衰败。同时,镇中随意搭建现象比较普遍,且建筑密度大,占用开敞空间,破坏了整体建筑肌理。城镇的发展也导致古镇边缘建设与其内部环境不协调,使居民对传统古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进一步降低。

五夫镇部分街巷空间杂乱无序,随意性大,系统性、可达性与可识别性差(见图1)。主要街道如兴贤古街、朱子巷等,以步行交通为主,机动车无法进入。古镇主要公共建筑沿兴贤古街布置,主要是商业功能,但是多为小规模作坊经营形式,缺乏统一的控制与管理。商业建筑与居住建筑混杂,降低了当地的居住环境质量与生活空间品质。古镇内公共服务设施欠缺、不成系统,且布局杂乱无章,如缺少公共厕所,给游客带来不便,电线乱扯乱接现象严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给排水设施老化,影响居住质量。

4 五夫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中场所理论的应用

历史的发展使五夫古镇留下了大量历史建筑和传统街巷,在这些建筑的物质躯壳上,或多或少都留下了当地的历史特色、地域特点,适应当地气候,反映当地的文化和审美观,是武夷文化的物质载体。为了使五夫镇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为了保持五夫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复兴古镇区势在必行。武夫历史文化名镇保护针对居民改善居住环境,发展地区经济的要求,从古镇整体环境、现状出发,试图对历史文脉、人性需求和场所本质予以呼应,实现新旧建筑和空间在已有城市肌理中的融合,提升空间质量,丰富建筑功能,以改善居民生活,发展旅游业。

4.1建筑及院落空间

通过对历史建筑及传统院落空间的保护与更新,使五夫镇的传统风貌得以延续,从而增强城镇的识别性,界定出一个有意义的场所。五夫镇的历史建筑是朱子理学盛行时期历史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极其珍贵的物质文化资源。对于当地重点历史建筑如兴贤书院等,恢复理学学堂的功能,成为理学研讨基地,展示耕读及理学文化。作为重点保护文物的独立的古建筑应与周边的传统民居有机结合,形成簇状空间。

古镇的闽北传统民居高低错落、排列有序,屋顶成片,颇有气势(见图2)。对于空置的建筑单体,可以改造其内部空间,增加新功能,鼓励当地居民进行家庭式商业开发,如家庭旅馆、家庭茶楼、农家乐等。这样通过保护其物质遗存保留了场所特色,通过复兴场所的记忆和再生经济活力又延续了其特有的场所精神。

新建建筑应该延续传统建筑符号,达到风貌的协调统一。对于规划的公共建筑,例如博物馆,其形式可仿造兴贤书院,八字墙装饰精致浮雕,陈列五夫朱子文化文物、农作物、五夫特产、老家具、农具等。

闽北传统民居建筑大都有多重院落,既有单轴线式,也有因地形而灵活布置的自由式。对院落建筑群中的院落空间实施恢复性的整治,拆除院落及庭院中搭建的建筑,恢复完整的院落空间、对院落空间地面进行重新铺装及绿化。铺装采用传统的铺地材料,绿化植物选用乡土植物及当地庭院常用植物。

4.2街巷及开敞空间

街道作为城市文脉中的空间元素,可以提供混合功能和社会交往,将公共和私人生活融合。五夫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应完善古街体系,并延伸至新区,形成新的景观街道体系。保留街道原有形态、格局、位置,整理街巷体系,疏通巷道,使古街的鱼骨状街巷格局更为清晰。维持古街巷亲切、人性化的尺度,为街道游客提供安全的步行环境,形成连接性较好的步行网络系统。整修古街青石板路面,加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沿兴贤古街两侧建筑的材料、色彩、形式、尺度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日后商业和旅游发展带来的对城镇风貌的破坏。对严重影响老街传统风貌的建筑要拆除重建,拓宽局部街道,增加公共活动空间,恢复老街古色古香的风貌韵味,数百米的古街串起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五夫镇地方特色的集中体现,由此建立居民的乡土意识,促进古镇旅游经济的发展(见图3)。在潭溪的两侧利用开敞空间建设游览步道,发展商业街,设置商业网点、手工艺作坊、地方特色店、家庭式旅馆、餐饮设施等,提升古街活力,增加游客驻留时间。

人们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场所系统来建立社会生活,这个场所既要具备与城镇文脉相呼应的场所内容,又要有与周边环境相区别的有可识别性的边界。在古镇中增设街头绿地、 公园、 生活性广场等,吸引本地居民以及外地游客,为人们提供交流、见面、休憩的场所,增强街道空间的活动能力(见图4)。利用雕塑小品,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以此来建立起人与古镇的情感联系,使五夫古镇具有较强的归属感与识别性。保护汇集于五夫古镇的两条溪流――潭溪与籍溪,将自然山水与农田景观引入到城镇中,改善五夫镇的生态环境,优化城镇景观。在五夫镇古镇区南端,规划新建一处宗教公园,这不仅体现了当地宗教的文化内涵,并且也限制了城镇向南部的扩张。

4.3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表达了场所独特的特质,它不仅具有建筑实体的形式,而且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体现场所精神的空间是包容和多元的,过去与现在的物质空间建设通过丰富和层叠的混合方式结合。自生且演变中的城市形态,其场所如同历经时间变化而形成的,五夫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不仅要依托于古镇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更要发展新的具有感情内涵的空间场所。一方面,要挖掘五夫镇的理学文化、闽越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利用闲置地营造不同主题的公共空间,通过建立民俗博物馆、雕塑小品等形式展示于游人面前;并且在节庆日子里举行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让人们对五夫历史文化名镇的民俗文化形成认同感,延续城镇文脉,增强古镇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对于曾经代表古镇重要产业的场所,在恢复的同时,也可以进行适当改造,使之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例如对于极具当地特色的烤烟产业,结合烤烟楼建筑建设景点,作为当地旅游特色之一,带动当地手工业的发展。

5 结语

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过程中,场所理论的应用可以避免历史文脉的丧失。五夫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关键在于尊重古镇原有的场所精神,在保留历史风貌和文化氛围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空间环境,丰富五夫镇的活动与体验空间,使人与古镇建立起一种联系,从而传递出场所特有的精神内涵而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罗杰-特兰西克. 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M].朱子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122113.

[2]布伦特・C・布罗林.建筑与文脉――新老建筑的配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3]阮仪三,王景慧,王琳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4]张鹰.基于愈合概念的武夷山五夫镇的保护与更新[J].南方建筑,2009,(4):36-41.

第10篇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措施

古建筑一般是指古人留下来的具有较长历史年代的寺、庙、殿、塔、楼、宫、陵等建筑,它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历史资料,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瑰宝。古建筑作为体现古代建筑风格的唯一遗产,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城市发展与古建筑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主要是:现代生活方式与古建筑的矛盾;现代社会价值观与古建筑的矛盾;现代城市发展与古建筑的矛盾;人口增长与古建筑的矛盾。这些都是古建筑保护与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重大意义

古建筑的存在,已远远超出了其作为建筑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它将历史学、文化学、宗教学、哲学、美学、考古学、民族学乃至旅游学等不同学科的价值集于一身,是民族文化的综合体。

1)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建筑不论在结构上,还是有形式风格上,始终是承前启后、一脉相传,保持着一贯完整的建筑体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征,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2)古建筑的社会价值。中国古建筑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做好继承和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越快,古建筑文化就越需要得到切实保护。建筑作为凝固的艺术,承载着大量而丰富的历史信息,通过对各个古建筑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艺术,政治等等各方面历史问题等到详尽的研究和了解。所以对古建筑的研究与保护是重要的且需不断坚持,不断完善的一项重要的文物保护工作。

二、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主要原则

1)要从城市全局和城市整体发展来做好古建筑保护与利用。2)要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改善,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3)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对古建筑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4)研究分析古建筑的特色,充分挖掘和继承历史文化内涵,促进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5)保护修缮、整治和恢复应使其“整旧如故”、“以存其真”,文物古迹和古建筑的保存应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

三、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内容

(一)古建筑的保护。主要包括类别众多、零星分布的古建筑、古园林、历史遗迹、遗址以及古代或近现代杰出人物的纪念地,还包括古木、古桥等历史构筑物等。

(二)历史地段的保护。历史地段包括文物古建筑地段和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地段是由文物古迹集中的地区以及周围环境组成的地段;历史街区是指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构筑物且风貌相对完整的生活地区。

(三)古城风貌特色的保护与延续。涉及的内容具有整体性与综合性的特征,在实践过程中主要包括古城空间格局、自然环境及建筑风格。

(四)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主要包括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如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等,它们和有形文物相互烘托,共同反映着城市历史文化积淀,共同构筑城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四、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方法

(一)古建筑保护方法。1)冻结保存。将保护对象原封不动的保护起来,允许必要的修缮和加固,但必须以不改变原貌为前提,并且修复和增添的部分应该是可以识别的,即修旧如旧原则。特别是对具有较高考古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在修复工作中,强调对其进行全面的考古历史研究,一定要尊重原始资料和确凿的考古学证据。2)重建。历史上一些十分重要的古建筑由于各种原因已被损毁,但由于其具有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对其进行重建。但重建必须严格谨慎,因为重建必然失去历史的真实性,在更多的情况下保存古迹更有价值。

(二)历史地段保护方法。1)博物馆式保护。其主要是指将地段的古建筑进行复原和修复之后,将从前的生活方式也一起保护起来,作为供人参观、学习和观光旅游的重要设施。2)拼贴式保护。这种方式是针对有价值的古建筑比较分散的城市而言,其中可迁建的古建筑可以按照环境的要求择地集中在一处,创建一个“历史地段”,尤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改造的地段和历史建筑,这种方式较为可行。

(三)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保护方法。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保护反映了古城的整体风貌与特色,它一定要从城市整体出发,采用整体性与综合性措施对城市整体空间环境进行保护与控制,一方面要对体现城市传统空间特色的原有因素实施保护,另一方面要对影响城市风貌特色的新建因素实施控制与引导。

古建筑保护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保护与发展本就是城市发展变化中的一个全方位可持续的矛盾和统一的过程。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注意对古建筑的建设性保护,使城市化建设与古建筑保护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从而达到保护与发展的整体协调。

参考文献:

[1]刘乃涛,试论中国古建筑保护理念[J],文物春秋,2008.

第11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历史建筑;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虽然城市现代化建设是城市发展必经的道路,但是不应建立在破坏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弥足珍贵的人文资源,是城市最独特的风景线。因此,要加大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在实现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保证城市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一、历史建筑的概述

历史建筑[2]一般是指受国家文物保护法保护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以及古城历史街区中的传统建筑物等。保护的概念不仅是文物式的保护,还应该扩展到对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的层面。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既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面貌,还要考虑城市的持续发展。

二、对于历史建筑的价值认识

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历史建筑本身的价值认识是不一样的,他们会因社会的发展,对其价值有不同的认识和需要,因此保护观念是不断变化的。一些城市的古建筑以及旧街道虽然不醒目,但也能体现出这座城市的历史轨迹,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因此不能因为这些建筑的不醒目,就对其进行破坏以致淘汰。历史建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整体面貌,并且其展现的不仅是表面的形象,更蕴藏着这座城市的灵魂。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历史建筑更加体现出重要的地位,更应该引起重视,并寻求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

三、城市历史建筑保护和现代城市建设的关系

城市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的遗产,也是不可再生资源。对它的保护能够延续城市的历史和保持城市的特色,并且可以提高城市综合的竞争能力。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3],历史建筑的保护对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的过程就是增加城市价值的过程。

北京的历史源远流长,有丰富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以及革命纪念性建筑物等,通过对历史建筑物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不仅保持了古城的格局,还发扬了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北京经过了60年的城市发展,不仅对文物古建筑进行保护,对城市的重要地段以及历史街道也进行了大规模更新,将其变成了体现首都性质和形象的新建筑物。前门大街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前门大街历史悠久,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但是在2003年前门地区的建筑破损非常严重,导致其缺少了北京的韵味和特色,因此北京市政府对其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和建筑,并且在2008年顺利完成,构建出了中华老字号传统前门大街商业和旅游商品区,从而提升了当地的整体面貌,带动周边地区重新焕发生机。一个城市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采取这种“护旧迎新”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继承传统文化,还能使新建筑、旧建筑和周围环境相互协调,从而促成当代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

上海历史积淀非常丰富[4],并且城市景观具有独特风格。近代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相互衬托辉映,体现出了上海历史演变的轨迹。老城隍庙由存留下来的明清建筑组成,通过保护,被赋予新的社会功能与意义,现已成为上海的旅游胜地。外滩是百年上海的缩影,不同风格的西方建筑都集中在那里,如何保持它们的完整性以及能够形成协调的建筑界面,是影响城市形象及发展的关键环节。从1984年首次提出外滩建筑群风貌保护开始,上海市规划局先后提出了四次保护规划。首先是详细的规划了保护范围、保护项目,明确规定了保护区的建筑风格、建筑规模等。其次是大力控制居住用地的扩展,搬迁工厂,保护绿地。而后是严格规范保护区的新建筑风格和形体,要求在保留时代特色的同时,与原建筑风貌相辅相成,不允许有新建筑喧宾夺主。最后是采用三级保护,一级为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持此区内的历史建筑,新建筑必须与历史建筑相协调;二级为严格控制区,一级比较相对松动一些,但是此区内的任何新建筑都不能对一级保护区造成损害;三级为环境协调区,是保护区与非保护区之间的过渡区,区内的新建筑应尽量与整体环境相协调即可。在上海的老城区里,设有若干像老城隍庙和外滩这样的历史风貌保护区,每个保护区都保存完整,独具特色,实现了延续性发展,也都成为上海最具魅力的区域。

在中国古都中,南京是格局保留最完整的城市,同时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基地之一。南京老城的历史风貌在现代化建设中并没有得到破坏,保留的比较完整。像“十里秦淮”的城南地区体现出的传统民俗风情[5];明代遗存包括明故宫和明孝陵,反映出的南京作为都城时期的历史风貌。南京成功的在基于独特的历史文化基础上,完善了城市现代化功能,让人们在尽享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仍然可以感受到历史曾经的繁华。目前,在世界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即具有大型化和现代化的特征,同时又保持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使城市的形象独树一帜,更加鲜明。

可见,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取其精华,处理好历史建筑保护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不仅要传承历史文化,还要突出城市的独特风貌,从而创造更高的城市价值。

四、对于历史建筑保护和城市现代化发展关系的启示

(一)城市现代化建设,要处理好新建筑[5]、历史建筑以及周围环境的关系。现代化新建筑物既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匹配,还要与历史建筑相协调,从而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有序发展。

(二)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既要突出城市的特点,还要保护城市的特色,从而使其适应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6],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使其具有唯一性以及不可复制性,因此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在注重城市特色的同时,还要突出民族区域性,在继承发展的过程中突出城市的特点,从而增加历史建筑的保护价值。对历史建筑的有效保护和利用,不仅可以留存历史建筑物,还能提高城市价值。城市在实现历史资源再利用价值的同时,还能传承历史文化,塑造地区精神,从而激活城市价值。

结语:

历史建筑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轨迹,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繁荣兴旺,因此应该注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历史建筑的保护,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要在现代化进程中体现历史建筑的价值,使不同时代的建筑相互协作和衬托,从而促进城市建设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青云.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10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

[2] 郑国.总体城市设计视野中城市历史信息的几点探讨――以“杭州市主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研究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

[3] 董晓卿.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以潍坊市十笏园街区保护性开发为例[D].山东建筑大学,2011.

[4] 陈文杰.上海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以和平饭店北楼为例[D].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0.

第12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现状概况

马兰峪镇位于遵化市西北25公里的长城脚下,镇域总面积50.8平方公里。马兰峪镇东临汤泉乡,西与东陵乡相邻,南接石门镇,北靠长城与兴隆县相接。据《遵化县志》记载:过去因当地山上马莲草繁茂丛生,开兰色花,又名马蔺或马兰花,由此而得名马兰峪。

马兰峪镇区西侧为清东陵的历史环境恢复区,镇区内马兰河以西以及公主园寝等东陪葬区为清东陵环境协调区。位于马兰峪北约3公里的官房,是马兰峪镇绿营官兵的驻地,现在官房内的房屋虽已改建,但街道还依然保留着原来的格局。更为难得的是围墙基本完好。镇区内的横街及周边的街区巷道大多还保持着宜人的尺度,青砖灰瓦,坡屋顶的民居到处可见。

全镇分布有自明清时期至民国年间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等文物古迹17处,主要有惠陵、惠妃陵、明长城、三皇庙、永旺塔、端悯固伦公主园寝、奉圣夫人园墓、佑圣夫人园墓、保圣夫人园墓、穆成格墓、傅达礼墓、王爷府、马兰镇总兵府二堂、官房、二郎庙。

马兰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国粹京剧、花会、庙会、铁画艺及饮食文化。

二、规划介绍

历史文化名镇区域定位

守关要塞,护陵衙署、文化之“郡”、商贾重镇、京东名镇

历史城区保护区域的确定与控制要求

1.规划将镇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和更新区。

1.核心保护区是为保护古镇传统街巷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而划定的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

规划确定核心保护区一处,即王爷府以及三皇庙片区:面积25.7公顷。区内建筑应保持其原有高度,重建和修建的建筑檐口高度小于3米。沿街商业立面控制高度3层,檐口高度小于8米。

2.建设控制区范围是为了与核心保护范围的历史文化风貌相协调而必须实施规划控制的周围区域。

王爷府片区西以现状邮政储蓄所西侧的道路为界,东以东圈路为界,北以满族中心学校南侧为界,建设控制范围面积59.39公顷。区内建筑高度控制为二层或二层以下,规划建筑檐口不超过5.6米,

3.风貌协调区为历史城区中除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以外的区域。建筑高度控制为三层或三层以下,新建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小于8米。

4.规划依据《马兰峪镇总体规划(2006—2020)》将历史城区周围部分区域划分为城市更新区。为了保护马兰峪镇区的整体环境,要求新建建筑必须采用坡屋顶、檐口高度不大于8米。

马兰峪镇区西侧为清东陵的历史环境恢复区,镇区马兰河以东以及公主园寝等东陪葬区为清东陵环境协调区,该地区面积为4平方公里。应严格遵循《清东陵的总体规划》的保护控制要求。

建筑保护与更新规划

规划根据保护与更新模式,将镇区现有建筑划分为五类:保护的历史建筑、保留历史建筑、改善的历史建筑、需整饬建筑以及应当拆除建筑。

1.需保护的历史建筑

主要有镇区的永旺塔、三皇庙、王爷府、清真寺,镇区的二郎庙、官房、保圣夫人墓、奉圣夫人墓、傅达礼墓、穆成格墓、端悯固伦公主园寝,镇域的明长城、马兰镇总兵府二堂。

2.需保留的历史建筑

需保留的历史建筑外观风貌有明显特色,建筑质量也比较好。包括对古镇历史文化风貌特征具有重要作用的历史建筑单体和建筑群。保留历史建筑大部分为历史价值较高、细部精致、现状保护较完整的传统民居。

3.需改善的历史建筑

需改善的历史建筑主要指建筑质量尚可、有一定细部装饰,与保留历史建筑一起构成连续性的街道、巷道界面的宅院、和公共建筑。

主要建筑有:横街及其两侧的传统建筑。

4.需整饬的历史建筑

需整饬的建筑为风貌价值比较差,但是质量比较好,需对其立面进行整治,包括降低高度、屋顶平改坡、改变外墙和屋顶色彩等。

5.应当拆除的建筑

应当拆除建筑为危棚、临时性建筑、违章建筑、通过改建仍然无法与风貌相协调的建筑以及其他规划需拆除的建筑。

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

马兰峪全镇分布有明朝时期至民国年间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等文物古迹16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

镇 域 文 物 保 护 单 位 保 护 范 围

四、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开发规划

1.王爷府

作为清代守陵的重要机关,是古镇发展的核心,规划将王爷府原址恢复,作为陈列馆,展示马兰峪的历史和文化。

2.三皇庙、永旺塔

结合山体与对三皇庙周围环境的打造,使之形成镇区的景观中心。

3.部分历史遗存(栅楼、鲁班庙、古戏楼)

规划复建古戏楼与鲁班庙并结合府君山山体绿化,使之成为马兰峪镇区的大背景游园。待条件成熟时原址复建栅楼,恢复兰阳古镇的清时风貌。

4.保护盒传承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档案。

结合清东陵旅游区总体规划,打造本镇七大特色的展示体系:“皇家陵寝观赏游、长城怀旧游、古镇风貌观光游、寺庙宗教文化游、民俗风情体验游、休闲购物游、区域自然风光游”。

发挥马兰峪千年古镇的魅力、积极打造一个与清东陵、汤泉乡等大东陵旅游景区相配套的区域。将马兰峪建成遵化市西部的中心城镇。

参考文献:

吴瑕·山西省润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研究·学位论文·2007

傅娅、赵炜·成都古镇综合价值评价研究·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国家建设部(GB 50357-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