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孔子犹江海

孔子犹江海

时间:2023-05-29 18:21:57

孔子犹江海范文1

在老一辈鉴藏家中,朱孔阳先生(1892-1986)的名字和生平现在的人却知之甚少。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朱先生的藏品极少在市场上流通,他在生前就已经将许多藏品都先后捐赠给有关的国内文博机构了。另外,他在自己的藏品上极少钤印。但朱先生在当年是一位鼎鼎大名的古印章和古砚收藏大家,他在“”之前有一别署日“三千三百方富翁”。三千是指古印章,三百是指古砚。另外他还收藏有古代书画、古今书画成扇、民国历史文献、中医古籍等等,堪称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文物鉴藏家。吴湖帆曾写有一联赠于朱孔阳:“爱书护似连城璧,藏砚多于负郭田。”

朱孔阳先生的“身份”和“头衔”极多:社会活动家、慈善家、金石书画家、文物鉴藏家、中医史学家和基督教著名人士等,也是上海文史馆馆员,但他名传后世的却是文物鉴藏家。朱先生是上海松江人,松江在古代又称云间,所以朱先生常署“云间朱孔阳”,他的家族在清末太平天国之前从苏州太湖边的洞庭东山莫蕉移居松江。朱孔阳在少年时就非常喜欢书画和篆刻,显示了在此方面常人所少有的天赋,并拜名师学习篆刻和中医。朱孔阳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但又历经坎坷,他九十五岁的人生我无法在此予以详述。在他诸多的“身份”之中,我想简述一下他的文物鉴藏家“身份”。

生平第一件藏品竟然是清代皇家用印

朱孔阳先生的第一件收藏品是一方瓷印,方形白文,印文日“清漪园”。清漪园是乾隆皇帝为其母亲祝寿而在北京西郊所建造的皇家园林,即为后来慈禧改建的“颐和园”。但不知“清漪园”一印当时是做何用?吴湖帆先生在他的《丑移日记》里也曾经记录过一方乾隆皇帝的瓷印“文源阁”,绿地绿龙,文源阁是圆明园中收藏《四库全书》之阁。所以可知乾隆朝时的确喜制皇家园林楼阁名字的瓷印。“清漪园”印是朱孔阳在他的同学、清代雍正朝刑部尚书和大书法家张照(松江人,1691―1745)后裔处觅得。朱孔阳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他平生的第一件藏品竟然是清代皇家用印。所以他一直将此印视若性命,直到临终前才将它捐赠给了上海文史馆。朱先生之所以后来能够成为藏印大家,也与他收藏此枚“清漪园”印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藏砚奇缘

1936年底,有友人到朱孔阳家中做客,他在与友人的闲谈中听说某人有七方古砚要转让,他立即请求友人引见。当朱孔阳见到七砚之后,几乎惊叹。因为此七砚中有宋代大书法家蔡襄小楷书《兰亭序》砚、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日用砚、明代书画家孙克弘书画砚、明代文学家顾元庆日用砚、清代著名篆刻家胡震的“人、地”两砚。另外还有一方据说是明代“打严嵩砚”,说是明代某人因与严嵩有杀父之仇,知严氏有砚癖,以借献砚之机,将此砚掷砸严氏,故此砚有一角缺损。至于此掷砚人究竟为谁则语焉不详。但卖砚者索价甚巨,朱孔阳一时无法凑足所需资金,就请卖主宽限半年为期。他就东借西凑,再出让一些旧藏,后来终于购得七砚。他某日将“打严嵩砚”清洗擦拭,除去砚侧的积垢之后,见有刻字显现,铭文日“弁州山人日用砚”六字,方知是明代大文学家、史学家和收藏家王世贞(1528-1590)之砚,王氏号弁州山人。因王世贞之父王仔确实是被严嵩诬陷而杀害,当年王世贞兄弟几人曾到京城严府跪请求情而未果。但以砚掷砸严氏而缺损一角则纯属卖家穿凿附会,史上并无此事。朱孔阳后来曾对人谈及此事时说:文物可遇不可求,购藏文物有时必须当机立断。如果稍有一丝犹豫,宝物就会失之交臂,后悔莫及。

藏品只收不卖

1937年年底,上海市博物馆联合上海通志馆和周边几个县,举办规模甚大的“上海文献展览会”,由收藏大家叶恭绰先生出任会长。朱孔阳有多件藏品被征集参加展出:王世贞弁州山人日用砚、孙克弘书画砚、“清漪园”瓷印、张照小楷《黄庭经》册、明陈继儒山水图轴、清姜壤白描《历代名臣图像卷》等,朱孔阳还与费龙丁、吴湖帆、孙伯渊、徐邦达等人一起被聘为“上海文献展览会”征集委员。从此朱孔阳收藏之名被文博界和收藏界广为知晓,并列入知名收藏家之列。但朱孔阳的藏品除非是万不得以,他一般是只收不卖,也只是偶尔与友人交换藏品。

“捡”来的国宝

一般而言,收藏家的藏品多为以钱购得、亲友馈赠或祖传,朱孔阳有几件“国宝”级的藏品竟是偶遏“捡”来,堪称传奇。1924年9月25日下午二时左右,朱孔阳偕夫人在杭州乘船游西湖,居然看到了千年古塔雷峰塔坍塌的全过程。他后来回忆道:“先是见塔顶冒出数尺高的尘柱,惊鸟四散纷飞。然后见塔身上半部如斧劈两半,向两侧倾斜,似稍停顿后,两半又合拢,塔顶部分即向塔心陷塌,而非传闻中的倾塌。然后一声轰然巨响之后,形同老衲一般的雷峰塔就像坐瘫一样陷塌了。仅数分钟,千年古塔即荡然无存,只留一砖土堆阜。”

当时朱孔阳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即命船工快速划向塔址,他奔到塔址前捡了数块塔砖以作纪念和见证之物。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塔砖侧面有孔,内藏有佛经小卷。后来经过考证,国内外的公私藏家共收藏有雷峰砖孔经卷十卷,而朱孔阳一人就收藏有三卷半。但“”中散失两卷半,仅存一卷《宝箧佗罗尼经》,后捐赠给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所藏雷峰塔塔砖也仅存一块,在“”结束归还后,见砚背已琢成鱼龙图案,上有永嘉姚允中镌刻的《塔影追摹图》和《古塔坍塌记》。朱孔阳遂自刻“云间朱孔阳日用砚”数字并加跋记。

“文物通才”

朱孔阳对各类古物品均有研究,比如青铜器、书画、古籍、砚石、古砖瓦、古印玺、古墨、竹刻、玉器等等,堪称是当代少有的“文物通才”。有些器物他一经上手即可立断真伪或年代,为鉴藏界人士所叹服。传说某藏家有一方古砚,上镌刻有“田水月”三字,几经考证都无法知道此三字为何义。就携此古砚到朱孔阳处求教,并言如果能释读“田水月”三字的来历即赠送此砚。朱孔阳一经上手,即在桌上以指蘸茶水写出一“渭”字。藏家仍然不解。朱先生笑道:“明代大书画家和文学家徐渭、徐文长有别署日‘田水月’也。‘田水月’三字非‘渭’字乎?故此砚似为徐渭之砚。”某藏家恍然大悟,叹服之下即慷慨赠送此砚,传为艺林佳话。

藏品多捐赠给公家

鉴赏是品评优劣,鉴定是辨别真伪,鉴赏与鉴定两兼者,方可称为真正的收藏家或鉴藏家,否则即是“好事家”。而像朱孔阳先生这样的人仿佛天生就是鉴藏家,有时真令后人百思莫解。他出身于一 个清贫之家,虽然他的第一位夫人惠华新女士据说出身于当年的“松江首富”之家,但她为了与朱孔阳结婚而不惜与家庭断绝关系,所以朱孔阳在收藏方面并没有得到妻家的任何资助。所以朱孔阳在收藏方面的主要资金是靠鬻书卖画和刻印所得,节衣简食,聚涓成川,这与当时上海滩绝大多数的收藏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后来将自己毕生的许多藏品都捐赠给公家文博单位,其中有些藏品堪称“国宝”或是国家一级文物,如果这些藏品在今日的市场上流通的话,则朱先生的后人必可成为“巨富”。他先后捐赠藏品的文博单位有: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上海中医药大学、浙江博物馆、杭州文管会、太原市文管会、杭州佛教协会、上海玉佛寺、上海文史馆、上海历史博物馆等。

1962年,上海博物馆要编制《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宋元明清――近代各家流派印谱》,但是当时上博独缺“歙派”创始人、明代篆刻大家程邃(字穆倩)的印章。因知朱孔阳藏印极富,故特地上门征集。朱先生毫不犹豫将珍藏的一方程邃圆形朱文印“寻孔颜乐处”,捐献给上海博物馆,填补了上博当时在古印收藏上的空白。此印堪称是程邃传世印章中的精品,也应是国家一级文物。每当我在上海博物馆的印章陈列馆中见到这方印章时,不得不对这位鉴藏前辈肃然起敬。

人缘极好的“跑街先生”

朱孔阳先生平时永远是剃半寸平头,身穿一件对襟中式黑布褂,一条索脚灯笼裤,有时裤脚上还束一根带子,一双圆口黑布鞋,纯是一身“草根”装束。平常极少穿长衫,而走路时又急又快,犹如当年上海滩上的“跑街先生”(即今天的经纪人或中介商),还时常被人侧目误认为是“黑道”中人。但你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此人竟是一个鼎鼎大名的鉴藏家、慈善家和虔诚的基督徒。朱先生的人缘和口碑极好,交际亦广。上至名人学者和巨商富贾;下至贩夫走卒或僧道尼姑,他都有真情交往,这倒有点像是坡所说的那样:“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每当有雅道同好到他家中做客,他就会笑着先问:“侬今早想要看啥么事?”意思就是:“你今天想要看什么东西?”往往是宾主尽欢,各偿所乐。家中客常满,杯中酒不空。故朱孔阳之名传遍海内,人皆誉之为当代“孔北海”。

孔子犹江海范文2

作祟 戳穿 臆断 翌日 门枢 宽宥 啁啾 颖慧 铰链

嗣后 炀之 峨冠 燔土 器皿 充沛 萎谢 阔绰 踱进

羼水 蘸水 作揖 腆着 簇拥 攥着 魁梧 俯瞰

海市蜃楼不胜其苦迥然不同优柔寡断聊以自娱天资颖慧惊诧不已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语双关红紫烂漫碧瓦飞甍

人烟市肆高插青冥黯然缥缈君子固穷不屑置辩

二、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海市蜃楼: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在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缈的事物。

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迥然,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的样子。

优柔寡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优柔,犹豫不决;寡,少。

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任凭;欲,想要。

可望而不可即:能望见,但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即,接近。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三、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是竺可桢,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物候学家、教育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2.《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的作者是伽利略,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被誉为“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和“现代科学家第一人”。

3.《活板》的作者是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4.《核舟记》的作者是魏学ィ字子敬,明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著名散文作家。

5.《花儿什么这样红》的作者是贾祖璋,著名科普作家与编辑家。

6.《孔乙己》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作家。《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7.《范进中举》选自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孔子犹江海范文3

半城烟沙风云幻,骏马嘶风雨初歇。

汉末天下始大乱,董卓无才祸朝纲。

王允忧国献貂蝉,仪凤亭畔影双双。

杨柳腰舞玉环佩,冰肌清骨自端庄。

凌波款款摇金钗,莺儿燕语柔断肠。

金屋暗藏美人计,要斩奸贼于朝堂。

群雄争霸战纷纷,一片刀光天地荒。

曹操袁绍决官渡,败者为寇胜为王。

此间争鼎靠权谋,唯有玄德以义仁。

桃园豪杰立言誓,又是一年涿郡春。

犹记曹刘论英雄,此言一破天地惊。

恰如蛟龙入大海,笼中猛虎放归山。

三顾茅庐情谊真,风华正茂玉如颜。

隆中一对传千古,惊叹孔明乃神仙。

羽扇纶巾战群儒,腹有良策含诗书。

草船借箭见其智,东风擂鼓表其才。

赤壁大战迫在即,江南半壁荡火光。

万箭齐发杀如麻,血染碧波漫长江。

此战已定天下势,鼎足三分互不侵。

先主领兵侵古道,终有巴蜀成英名。

可叹好景不久长,关羽骄奢失荆州。

泪酒入肚恨绵绵,此情已成空悠悠。

一怒发兵攻江南,怎奈猇亭战事激。

火烧连营六七里,先主托孤与孔明。

惆怅仰望菱窗外,落花逐水许多愁。

当年桃园花又开,桃花朵朵含娇羞。

此情忆来最销魂,城阙孤耸草木深。

幼主登基本孱弱,孔明兴汉出祁山。

蜀道难于上青云,大雨浇灭心中愿。

青丝斑白如霜雪,丞相病逝五丈原。

《诫子书》存宁致远,千秋道义题祠匾。

蜀国丞相一身清,忠名长不没人间。

司马族氏专朝政,手握重兵篡大权。

魏军进蜀幼主降,从此幼主变后主。

江南孙皓有暴政,不历几世东吴亡。

呜呼悲哉三分国,三家争夺终归晋。

后人嗟叹伤不已,几番泪流打湿襟。

孔子犹江海范文4

关键词:儒家;道家;美学;水

中图分类号:B83-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7-0186-02

先秦时期,无论是在儒家美学还是在道家美学中,水都是一个重要范畴,呈现出不同的意象,使它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文明的象征,智慧的象征。但是儒家和道家对水的意象的阐释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本文欲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分析,试图揭示之。

一、先秦儒家美学中的水

在对水的观赏中,儒家认为人能从水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开发人生的智慧。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孔子将流逝的时间比喻成东去的流水,引人萌发生命无常,今昔兴衰的感嗟,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升腾于孔子心中,流露出了强烈的惜时观念,他看到了水的生生不息,永往直前与一去不返!因而对于水的尽头,孔子也做出了美妙的想象,因而他说“道不行乘将浮于海”。这是诗意的志向,也是返归自然的理想。在孔子的言行里,他把夜空里神秘的星斗,大地上的流水、松柏,都可以作为观赏的对象,把一个仁者、智者的心灵感动,融注于自然界之中,因而孟子称孔子“观水有术”,“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则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在这里讲,观水应有一定的讲究,也就是说,观水是要从水的形态流动形式中获得心灵感动的。

“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孟子•离娄下》)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孟子•尽心上》)

孟子所赞美的就是水的“义”,“唯无不流,至平而上”,孟子还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好比水总是向下流一样,人的本性没有不善良的,水的本性也没有不向下流的。抛开孟子的“性善论”不说,这也不能不说是对水的谦卑的一种赞赏。

中国哲人对水的取象是多方面的,荀子则是更多地是在社会、道德的层面从水的意象中隐喻出人民力量的巨大。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统治者和人民的关系就像船与人的关系一样,水虽然能够承载船,但是一旦掀起巨浪也能把船吞没。所以说统治者要看到人民的巨大力量,应该顺应民心,安抚人民,否则其统治就会受到如同洪水般的威胁。荀子还说:“君者,也;民者,水也;圆而水圆……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以水为鉴,向统治者提出了为政之道。因而说,水有时也能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孔子曾说:“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矣。”

所以说,水不但可以产生万物,也同样可以毁灭万物。孟子也认识了这一点,他指出:水是按照自然规律和它的本性去流淌的,因而治水就是要因循着水的本性去引导水流和控制洪水。

二、先秦道家美学中的水

“水”是老子之学的主题特征之一,集“道”之所有特征于一身,非常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道”的生命哲学的自然内涵。老子将具备天性物质的 “水”,与万物之灵即人的生命相结合,阐述老子生命哲学的自然本质,表现了水是老子富有自然哲学底蕴的生存理想。

“江涛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第六十六章》)

老子喜欢用川谷江海来比喻生命的处下居后,他认为,百川都能汇归于江海,就是因为水有向下的品性,以及江海能低洼处下的原因。生命也是一样,只有具备内敛不争的品性,谦下任物的德行,才能顺任自然,体现大道。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

老子认为水是最柔弱的,但没有任何刚强之物能够摧毁它,因此,水才是天下最坚强的事物。 “柔”是老子生命哲学最重要的特征,而水又集“柔”于一身,突出体现了老子贵柔的思想。“柔”是水的特性,又是人生命的自然本能。而这里所说的“柔”的韧性便是生命所要具有的意志力,它是老子生命理想最高层次的追求,即对生命之美的向往,表现了老子以柔胜刚的理想目标,达到了生命韧度的真正再现。

在庄子这里,大自然已经完全成为诗人的审美对象,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已达到心物交融的境界,他总是不断的观察自然,深深的热爱着自然,不仅是自己活动在大自然中,而且让他想象中的圣人等皆活动于大自然之中。他站在一个极高的不动的位置,以“道”作为参照物来俯视宇宙万物,他以大为美,这自然就包括了山水万物之美。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企众止。”(《庄子•德充符》)

“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庄子•天道》)

在庄子看来,人以水为镜,可以获得一种宁静的启示,达到静谧澄明的境界,庄子认为平静的水可以照出人们的面目须眉,虚静祥和的心境也可以照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第十六章》)这也就是说人的精神本来就是宁静的,就像那平静的水面。

三、先秦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中水的意象之差异

水的意象给了人启迪,给了人生的智慧,因而儒道两家都赞叹水,以水喻道,以水比德,但他们对水的赞叹又是不同的。

1,儒家欣赏的是活水,而道家欣赏的是静水。

儒家欣赏的是源头活水,是那种浩浩荡荡奔腾向前的流水,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欣赏的就是这种奔腾不息的精神;孟子的“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把有源的流水和无源的雨水作了比较,七八月间的雨水虽然密集,一下子排水渠道都满了,但由于它无本无原,过不了多久又干涸了,而从源泉流出来的水滚滚向前,昼夜不停,注满了坑坎之后又继续向前,直到流入大海。孟子指出只有有水源的流水,才会永不停息的奔腾,因此,万事万物都要有本有源,才不致枯竭,就像朱熹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浩瀚天边的海洋,水势汹涌,浪涛滚滚,就是因为有无数条大江大河在源源不断地流入它的怀抱。孟子眼中的水就是源头活水,它不畏坎坷,奋勇向前,它有蓬勃的生机,有奔腾不息的精神,所有这些,都值得人去效法,是人获得力量,获得启示的象征物。而道家取象的不是永往直前的流水而是宁静澄明的静水,从对静水的描绘中体现出对水的一种赞美,如“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企众止。”(《庄子•德充符》)、“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庄子•天道》)。在庄子看来,人以水为镜,可以获得一种宁静的启示,达到静谧澄明的境界。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第十六章》)这也就是说人的精神本来就是宁静的,只是由于外物的吸引,欲望的诱导,才使心灵失去了宁静,因此,回到原初回到自然即是心灵虚静状态。

2.儒家看到了水的勇猛,而道家看到了水的柔弱和谦卑。

儒道两家对水的赞赏另外的不同就是,儒家看到了水的凶猛及水所具有的摧毁万物的能力,如孟子:“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孟子•滕文公下》)。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王制》)等;而道家则看重了水的柔弱,水的向善。《老子》中曾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认为水是最柔弱的,但没有任何刚强之物能够摧毁它,因此,水才是天下最坚强的事物;《老子》中也曾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江涛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第六十六章》)很明显,《老子》所赞扬的也是水的谦卑,像江河吸引山涧溪流一样,圣人也应以卑下自居。

总之,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美学虽然有不同之处,分别从动和静、过程和结果等不同的视角对水进行了观察,但二者都是从以水为主要载体之一的大自然中寻找了本喻的源泉。在其中,水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文明的象征,智慧的象征;水的流动也是道德的流动,思想的流动,艺术的流动。在道德范围内一切高尚的词,诸如“德”、“仁”、“勇”、“智”、“正”、“善”“卑”等,在水的意象里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即便是最抽象的道德也永远与大自然融汇一起。这样,在对世界充满情感的观照中,大自然则充满了生机和诗意。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语今读[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2]艾兰.水之道与德之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孔子犹江海范文5

六月,在这些地方最美丽的时节,就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它们的美丽。

大自然的色彩诱惑

六月之美:云贵高原上有一片如彩虹般绚烂的土地,远眺之,似乎是被天地塌陷后的熊熊天火猛烈地燃烧过,呈现出一种极致的艳丽色彩,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美丽。这就是云南东川的红土地。

东川红土地位于昆明市东川区西南40多公里的新田乡,这里方圆近百里的区域是云南红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红土地。被认为是全世界除巴西里约热内卢外最有气势的红土地,景象比巴西红土地更为壮美。

这里已经成为摄影发烧友捕捉最美镜头的摄影胜地,层层叠叠的梯田里,火红的土壤上,一年四季洋麦花、荞子花、土豆花、油菜花和萝卜花交替开放,色彩斑斓,鲜艳浓烈的色块一直铺到云里、雾里、天边,还有驴友们的心中。

红土地上,不同的季节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夏季时,马铃薯生长旺盛,深绿色的豆苗田里开出点点白花,甚是可爱。麦子成熟了,一片金黄,好一幅丰收的美图。

一些冬季农作物收割后土地处于空闲期,着土地特有的红色。深绿、金黄、土地红,一块接着一块,宛如油画大师巧妙地玩弄着色块,加上此起彼伏的山峦的映衬,成了这如梦如幻、真假难辨的画卷。

想留下最真实的红土地,就要跟着农民的足迹。他们举家劳作,牧牛而耕,小孩子也在田里帮忙做着力所能及的农事。朴实的脸孔、憨厚的笑容、纯净的眼神都是这片土地上美丽的风景。

食宿:当地建了许多家庭式旅馆,价格从20元一个床位到120元一个标间都有。卫生安全状况良好。一般在哪家住就在他家吃,一般农家饭菜,开支不大。

交通:从广州飞昆明,在昆明市区的两个客运站(东菊客运站和南窖客运站)乘班车,2.5~3小时到东川区,在东川区客运站有前往红土地所在的“花沟”、“花石头”等地的车。或者在昆明汽车客运北站直接乘车到红土地,不过班车较少。如果是摄影发烧友建议租车比较方便。

摄影:每一个景点都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不同时间,景色都有变化。下雨后的红土地格外艳丽,早上的红土地色彩比较暗淡,傍晚的光线和色彩要好很多。观日出最佳点:打马坎;观日落最佳点:乐普凹、瓦梁房子。

北国风情 别样夏天

六月之美:呼伦贝尔草原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草原”,每年的六月到九月是其最佳旅游时节。今年雨水丰富,草原从5月中旬就已经发绿,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牛羊成群,在这能体验最纯粹的草原风情。

呼伦贝尔草原从5月中旬就已经发绿,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牛羊成群,在这能体验最纯粹的草原风情。

六月的呼伦贝尔,正值一年中最美的时节。这里芳草萋萋,花朵片片,牛羊成群,一派自然好风光。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最美的湖泊呼伦湖边,可以进行充满趣味的牧民家访,让美丽的姑娘为你献上红丝带,热情邀请你到帐幕里喝马酒,吃全羊大餐。蒙古族小伙子为你演奏马头琴,你需要爽快地一连喝下三碗酒,才算不负主人的热情。

感受过草原热情的迎宾仪式,喝过下马酒,可以随牧民一起骑马出去牧场亲近牧群,感受放牧的乐趣。现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羊、牛、马、骆驼刚接完春羔,正是牧群活动最丰富的时节,最适合欣赏牧群哺乳的温馨场面。

呼伦贝尔草原风光核心的巴彦呼硕草原是游客们绝不能错过的。蓝天白云相映,牧群悠然游走,策马无边无际的草原上,尽情放松心身,无比舒畅。让巴彦呼硕更为出名的是这里的“天下第一敖包”,这里是电影《草原上的人们》的拍摄地,《敖包相会》的歌曲也出自于此。所谓敖包,正是蒙古人以石头垒砌用于祈福的地方,游客可以捡块小石头放在巴颜呼硕的敖包上,再顺时针转三圈,最后许下心愿。

水花竞放 清凉一夏

六月之美:荔波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更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六月前往荔波,大小七孔风景区当然不能错过。

大七孔的原始森林、峡谷、伏流、地下湖,大气壮阔。而小七孔则别有一番韵味。柔美恬静的涵碧潭、飞流狂泻的拉雅瀑布、潭瀑交错的六十八级瀑布、盘根错节的龟背山、林溪穿插的水上森林、密林镶嵌的鸳鸯湖……变幻的景色让你赞叹不已。

荔波喀斯特地貌所造就的奇山秀水,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夏天已至,宜人的天气使这里成为游客避暑的好去处。到了荔波,仿佛到了清凉的“夏日宫殿”。

涵碧潭,是来荔波旅游不可错过的喀斯特潭景观,由响水河与漳江河交汇前的一坝堵水所形成的。位于荔波县西南部的小七孔景区,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有“世界盆景”的美誉。泛舟至小七孔的奇景――鸳鸯湖,在湖的水上森林里迷宫般的水道上行进,听着潺潺水声,清凉舒畅。

如果觉得泛舟河上过于悠然平静,可以到小七孔最美丽的河段――68级瀑布玩水。不到2公里的河道上面密布着68级跌水,如此众多而密集的瀑布和跌水实属全国罕见,几乎一步一泻,刺激万分。层层叠叠的瀑布沿着高高低低的河床倾泻而下,水花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游完小七孔,不妨前往这里的山洞村寨。荔波以“瑶”字命名的山洞村寨有几十处之多,浓郁的瑶族文化是旖旎山水之外最独特的风景。在小七孔景区宽阔的樟江河上,有一座钢绳桥横空飞跨,这就是铜鼓桥。过了铜鼓桥,溯樟江河谷坡地上可见到闻名的瑶山瑶寨了。瑶寨的房屋都是“空中楼阁”,在离地面一人多高的半空搭建,楼阁建筑非常有民族特色。

妩媚的曲线世界

六月之美:山清水秀的龙脊梯田景区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它是壮、瑶民族智慧的象征。那依山而造,看起来如诗如画似的梯田,因山势太陡,最大的田不过一亩,大多数田都是只能种一两行水稻的“带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块田”的碎田块。这里的梯田分布在海拔300-1100米之间,一层层从山脚盘绕到山顶,晨雾缠绕,恍如仙境,煞是好看。六月时值“芒种”前后,农民开始往梯田灌水育苗,整个梯田景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龙脊梯田的特色是高、陡、梯田块多而小,因而其恢弘磅礴堪称天下梯田一绝。从河谷到云端,从林边到陡崖前,连绵不绝。六月炎夏,梯田处处吐露翠绿,排排绿浪伸向天。

等到田里放满水,就是观赏梯田的最好时节,阳光使得梯田形成如镜子般的银色条带,晶莹耀眼,白云倒映在“镜子”上,生机活现。要是在早上观赏,晨雾缭绕,仿如仙境。

前往山顶的途中,可以到金竹壮寨逗留片刻,这里是进入龙脊景区的第一个壮寨。从梯田下来,不妨入住最有民族特色的壮寨民居吊脚楼,在夕阳的余晖照耀下开始享受具有浓郁壮族特色的农家晚餐。

极富民族特色的壮族工艺品是旅游纪念品的不二选择。同时,别忘了品一杯香醇的龙脊茶,啖一口龙脊水酒。

浪漫紫海洋 美景赛江南

六月之美:春末夏初之际,乃“塞外江南”最美之时――草原花海、雪山峡谷、森林牛羊,还有随着微风波动的薰衣草田。

新疆伊犁河谷,是世界薰衣草的四大产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河谷农四师的65团场、70团场、71团场、73团场和67团场、68团场和霍城县三宫乡。其中65团场和三宫乡是国家命名的“中国薰衣草之乡”,上万亩薰衣草田汇成一片紫色海洋。紫蓝色的花海随风飘荡,伴随着薰衣草馥郁芳香,浪漫在此萌发。

每年六月,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区霍城县里,农民忙着收割薰衣草。置身万顷紫色花朵,闭眼畅想,一下子,心思跳到了法国的南部小镇普罗旺斯。

对薰衣草的喜爱是一种怀旧、依恋的情结。美景虽尽收眼底,但始终无法带走。然而,伊犁随处可见的薰衣草专卖店却可以把你对薰衣草的依恋带走。薰衣草有镇静安神的功效,因而许多游客都爱购买薰衣草精油,还有由薰衣草制作成的香枕、花茶等产品。

难得来一趟新疆伊犁,总不能看看薰衣草就结束了,昭苏近百万亩的油菜花到了6月中旬也开始竞相开放。这里是新疆最大的春油菜产区,漫无边际的油菜花在全疆乃至全国绝无仅有。大片金黄的油菜花,犹如金色的织毯席卷着广袤无垠的昭苏大草原,与天山遥相辉映,堪称西部盛景。

伊犁还有很多不容错失的好地方。被称为“天池”的赛里木河湖滨绿草如茵,湖水清澈湛蓝;那拉提草原被人誉为:“空中草原,”在这里策马驰骋,享受奔腾的欢快淋漓。

磅礴高山映湖镜

鸟飞鱼跃满生机

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被喻为“高原明珠”的青海湖,就镶嵌于青海省内。湖面辽阔,被古人叹称为“西海”。众山环绕于湖的四周,中央凹陷的湖面成为了聚满生机的“盆地”,雪线半退的高山倒影映于“湖镜”之上,穿插其中是草浪滚滚,点出丝丝绿意,拉开了一幅美意连绵的卷轴。

远眺至邻近的日月山,因文成公主失落“日月宝鉴”而闻名,其雄伟的风姿和磅礴的气势,成为了西宁景观的制高点,有青海高原皇冠的美誉。

孔子犹江海范文6

乱云飞渡的庐山,吸引着四海游客的脚步,也撩拨着游山者的眼睛。庐山,在常人眼里只是山,清秀,俊美,而又神秘。直到有一天,因“乌台诗案”而遭贬的苏子来了,既有儒家入世之心,又有佛家出世之道的苏子来了。他走进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他短暂的迷惘后是深沉的思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子,因庐山而顿悟,他不仅超然于庐山之外,也超然于俗世之外。苏子因了庐山而多了几分达观,几分超脱;庐山,也因了苏子而增了理性的光辉,变得更有魅力。

自然造化的山以它的沉稳、博大和丰富的内涵,给了多少人以启迪,以激励,以力量。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陶潜“悠然见南山”,李白则与山“相看两不厌”。他们读懂了山,同时也把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精神回报给这道“风景”,山,因了他们而闪烁着人文色彩。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屈子披发行吟于泽畔。屈子知道,这大自然的水是圣洁的水,惟有这清水,才可以容纳他的丹心。于是,他纵身投于汨罗江中。汨罗江水永不枯竭,屈子的爱国之心永不泯灭,他化作了汨罗江神,化作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永不消逝的浪花。汨罗江畔,屈子祠前,至今不仍然有30万民众祭奠屈原吗?“昨日你问天,今日我问河,而河不答,只悲风吹来水面,悠悠西去依然是汨罗……”屈子将这水当作了安息之所;这水,这风景,因了屈子才有了前所未有的壮观和无比深厚的文化积淀。

滚滚百川,奔涌而前,不因任何人的挽留而止,不因任何人的抽刀而断,却因了多少人的思想而积聚了丰富的底蕴。“逝者如斯夫”,是的,逝者确如斯夫,但不逝的精灵犹在——易水犹寒,乌江犹烈,苏堤、白堤仍是西湖双翼,韩山、韩水名姓不改。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山与水因了智者仁者的思想而有了灵性。不管智者仁者望峰息心也好,怆然涕下也罢,总归于一个人生思考:渺小的人类,只有将生命融入这山这水这风景这自然这宇宙才能得以永生。

孔子犹江海范文7

早在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郡县制分江西为18县,赣州城便正式建制,到了西晋,江上漂浮一只大鼓又改变了这座城市改变命运。那是西晋太康末年(288年前后),赣州洪水瀑涨,此时宽阔的江面上忽然悠悠荡荡地漂来一只大鼓。这只大鼓顺着水流,悠晃着飘进一座废弃多年的名为葛姥的土城内就再也不动了。城里居民发现了这“不速之客”,一下子涌来了许多人对它又拖又拉,可这只神秘的大鼓始终纹丝不动。由此,人们以为这是神的昭示,赣州城只有搬到这只大鼓停留处才能五业兴旺,于是一城百姓毫不犹豫地将县城迁到了这座汉代末年葛姥人抛弃的旧城,也就是现在的赣州城址。

赣州城墙的建造乃至赣州城的形成和发展,说来还得益于四位杰出人物:一位是东晋南康郡(今赣州)太守高琰,他以惊人的胆略在东晋永和五年(349年)夯土筑城;第二位是五代的卢光稠,五代时群雄纷争割据,使得偏安虔州(今赣州)的百姓军防御使卢光稠萌发了称王的念头,他将城区扩大了约二倍的面积,形成王城的规模,不料背疾忽发英年早逝。不过他人虽走了,赣州城的规模却被他扩大了;第三位人物是孔子第46代孙孔宗翰,北宋嘉年间(1056―1063)他担任赣州知州。为了解除江水年年灌城的灾害,他用铁水浇固城墙石基,用砖石全面改砌城墙,逐渐把土城墙改砌成砖石城墙,因而他成了赣州宋代砖城墙的创始人。风流倜傥的孔宗翰还特意在三水交汇处的城墙上砌建了一座石楼,营造起一处可以让官宦大吏、文人雅士们观景品茗的地方。这位风流才子的远见卓识,引出了后来坡数访虔州,为八境台赋诗作序的历史佳话;第四位是北宋虔州知州刘彝。这位著名的城建水利专家一心为民谋福,完成了卢光稠未竟事业,他修建城内福沟、寿沟,整理疏通虔州城的地下排水系统,在临江水道口又修筑了12座水窗,从而解决了年年江水倒灌的困境。

如今,人口不知翻了多少倍的赣州城,排污水系仍然依靠900年前先人留下的杰作,它成了今天全国仅存的宋代府城完整而又珍贵的地下排水系统。

900年来历代州民们对赣州城墙不断修葺,垒高加固,增修马面、警铺等军事设施,特别是清代咸丰年间,因防太平军兵锋,赣城清军又在城门上增建了五座炮城。清代顺治间(1655年),荷兰派遣公使约翰・牛霍夫朝见顺治皇帝。牛霍夫漂洋过海,沿赣粤边界的梅关古驿道北上进京路过赣州,对赣州城墙留下深刻印象,他在《荷使朝华录》中写道:“该城是中国最有名的城市之一……城区四方傍赣江而建。该城有四个大门,依东、南、西、北方向命名,式样古朴。城墙高大坚固,用砖头砌成,所有的炮眼都有盖子,盖子上画着凶恶的兽头,绕墙走约需要两个小时。站在城墙上向北望去,可以看见来自数省的数不清的船只。”

坚固的赣州宋代古城墙不仅抵御了近千年来洪水的冲击,还目睹了一次又一次攻城之战。最残酷的一次莫过于1932年2月,当时的中央苏区在“夺取中心城市”错误路线的狂热下,数万红军连续3次大规模地攻打赣州城,虽然动用了挖地道、棺材炮等种种办法攻城,最终还是以3000战士的生命代价而失利,从而使横刀立马、英勇善战的将军,惨痛地留下了他一生中少有的败笔,故而人们又称赣州为“铁赣州”。

今天,这座3660米的宋代城墙,不仅给后人留下了悠悠历史的无限记忆,在它的伟岸躯体还留下了北宋以来的“熙宁二年”、“嘉熙戊戍年”、“至正壬辰年”等数以千计的历代年号和窑户、督造官的珍贵砖铭画押,它成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见证,成了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现在,古城墙已维修一新,并全部贯通,它犹如一条巨形的纽带,将赣州的众多名胜古迹连结在一起。游人登上古城墙,可以一路游览西津门、郁孤台、蒋经国旧居、八境台、古浮桥等名胜。海内外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大饱眼福,赞叹不已。海外客家人更是倾心向往,为先民们的聪明才智和不朽壮举而感动与自豪。

The Ancient City Wall of Ganzhou

By Zhang Sijie

Ganzhou in East China’s Jiangxi Province combines the wonders of man and nature. What nature gives the city is its gorgeous scenery. Man’s wisdom and endeavor can be best seen in its 3,660-meter-long city wall completed in the Song Dynasty (960-1279).

Take a stroll on the city wall that undulates with the terrain and you will be awed by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beauty of the ancient man-made structure and the beauty of nature.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 longest brick wall of the Song period in China today, the city government allotted 80 million yuan in 2004 to refurbish the architectural wonder. The project also involved the removal of indifferent buildings on both sides of the wall. Today, the wall looks more beautiful than ever before.

Administratively, Ganzhou came into being in 201 B.C. when the Jiangxi province was divided into 18 counties in the Han Dynasty (206 B.C.-220 A.D.). The fate of the city changed forever in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265-316 A.D.) simply because of a huge-sized drum that flowed down on the river. Legend has it that around 288 A.D. the residents of Ganzhou were amazed to see a large-size drum flow down the wide river in a flood. The drum got stuck in a deserted earthen city on the river. The residents rushed out to push and pull the drum, but despite all the efforts, the drum refused to budge an inch. The residents then believed it was an oracle from the heaven that they should move to the deserted city for prosperity in the future. Without hesitation, they moved to the site which had been desolate since the last years of the Han Dynasty. This is how Ganzhou stands where it is today.

The birth and maintenance of the city wall of Ganzhou are attributed to four outstanding persons in history.

The man who initiated the city wall was Gao Yan, procurator of Nankang prefecture (today’s Ganzhou)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317-420). He organized people to build an earthen wall around the city in 349. The second contributor was Lu Guangchou, a general who guarded the city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Five Dynasties (907-960). It was a time of wars and chaos when ambitious generals had chances to become a king. The ambitious Lu wanted to become a king. So he started to expand the city, planning to build it into a capital for his future dynasty. However, He died of a sudden disease before he had a chance to realize his ambition, but the city did expand out as much as twice its previous size. The third man who contributed to the city wall was Kong Zonghan, the 46th-generation great grandson of Confucius. Kong came to govern the city during the Jiayou years (1056-1063)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960-1127). In order to free the city forever from floods that would inundate the city every year, Kong first ordered to have the stone foundation of the city wall consolidated with melted iron and then to have the wall covered with bricks. Kong also had a stone pavilion built on the wall where three rivers converge. The pavilion was built for viewing the beautiful scenery. Su Dongpo, presumably the greatest scholar of the Song Dynasty, was attracted to Ganzhou several times and wrote poems for the pavilion. The fourth man who contributed to the wall was Liu Yi, the successor of Kong Zonghan. An expert of water control and conservation projects, Liu had the underground draining system of the city dredged and a network of additional ditches built to drain rain water from streets. And he also had twelve “water windows” built around the city to help divert flood water from one side of the city to the other side. The measures rid the city of annual flood disasters forever.

The draining system built in the Song Dynasty is still in use today in Ganzhou even though the city population has multiplied. It is China’s only existing complete urban underground wastewater system built in the Song Dynasty.

During the nine hundred years after the Song period, the city wall was reinforced and heightened on various occasions. Military facilities were also added to the city wall. In the Qing Dynasty (1944-1911) when troops of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1851-1864) threatened to attack the city, five emplacements were built on the city wall.

孔子犹江海范文8

【关键词】本原;神话本原;象;混沌;本体

郭店《老子甲》中,老子主张“以道治国”。其治国方略就是“视素保朴,少私寡欲”。面对礼崩乐坏的 社会 现实,老子认为机谋(智)、巧言(辩)、诡诈(巧)、贪婪(利)、用己而背自然(忄爲  )、私心忧虑(虑)是造成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必须绝弃。从治国考虑,根本 问题 是人,是人的思想。如果能活其人之本性以大其真,轻其私心以减少私欲(视素保朴,少私寡欲),就一定能把国家治理好。如何“视素保朴”?其形上根据就是“道”。什么是道?老子说:“有状昆成,先天地生,……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第21简至第20简)“道恒亡名,…… 侯王如能守之,万物将自宾。”(第18简至第19简)“道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定。”(第13简至第14简)老子明确地告诉我们“道”是实在性的存在,是本原性的,是可以作为社会生活依据的客观法则。

一、中国古始神话本原论

“道”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范畴,有儒家的“道”,也有道家的“道”。儒家的“道”有“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易·说卦》云:“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朱熹注曰:“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道,犹路也。”儒家的“道”是怎样产生的?儒家的“道”产生于天命之“性”。朱熹曰:“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P17道家的“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可以为天下母”的宇宙万物的本体。道家的“道”是怎样产生的?郭店《老子甲》云:“有状昆成,先天地生,敓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家的“道”乃春秋老子的发明,是中国古始神话本原的理性升华。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问往古之初,未有天地,固未有人,谁得见之,而传道其事乎?昼夜未分,谁能弄清?氤氲浮动,惟象无形,根据什么弄明白?)P49-51这是屈原在《天问》里发出的关于宇宙本原问题的疑问?

《庄子·应帝王》载:“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儵,同“倏”,迅疾。《广雅·释诂一》:“儵,疾也。”“儵”乃南方时间之神。忽,迅速。《左传·庄公十一年》杜预注:“忽,速貌。”《楚辞·离骚》云:“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忽”乃北方时间之神。浑沌,又称“混沌”,浑然一体,不可分剖。《山海经·西次三经》:“天山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沌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毕沅注:“江读如鸿,《春秋传》云:‘帝鸿氏有不才子,天下谓之混沌。’是此。”《史记·五帝纪》集解引贾逵曰:“帝鸿,黄帝也。”黄帝,中国古始神话的中央之神。《礼记·月令》:“[夏季之月] 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浑沌”乃中央后土之神。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儵、忽、浑沌是三个人格化了的“神”。这则寓言故事折射了中国古始神话的本原观,包含着开天辟地的神话概念:混沌被儵、忽(代表迅疾的时间)凿了七窍,混沌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整个宇宙,宇宙的原初乃混沌,时间的推移,混沌的变化,便出现了人类世界。

宇宙原初的混沌是什么状况?《淮南子·精神训》:“古未有天地之时,惟象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蒙鸿洞,莫知其门。”混沌之后何以出现了人类世界?《太平御览》卷一引《三五历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这些神话记述,告诉人们,宇宙之初,乃是“惟象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蒙鸿洞”的“混沌”,“浑沌如鸡子”,透露了天地开辟之前宇宙构成的秘密。这就是中国古始神话对宇宙本原问题的回答。

世界各民族和中华民族一样,都有关于“混沌”的神话本原传说。西方腓尼基人的创世神话中有这样的记载:“万物之始是一种黑暗而凝聚的有风的空气,或一种浓厚的空气的微风,以及一种混沌状态,像埃雷布斯那样地混浊漆黑,而这些都是无边无际的,久远以来就是没有形状的。但当这风爱恋自己的本原(混沌)时,就产生了一种密切的联合,那结合称为波托斯,也就是万物创造之始。混沌并不知道自己的产物,但从它同风的拥抱中产生了莫特,有些人称之为伊鲁斯,但另一些人则称之为****而稀湿的混合物。创世的一切种子由此萌发,宇宙由此产生。”

在西方,哲学里神话本原经过抽象产生了“逻各斯”。逻各斯最先出现在赫拉克利特的着作里,赫拉克利特把世界的普遍 规律 性、存在的规律称为逻各斯。在黑格尔哲学中,逻各斯就是概念、理性、绝对精神。在中国,老子通过对自然之“象”的领会,把握住“混沌”的运动和变化,直接进入“本体”(物自身),对古始神话本原中的“混沌”进行哲学概括,“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以理性的“道”取代神话本原,宣告古始神话本原的终结。

二、老子对宇宙本原的棎索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崩溃的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逐渐发展,奴隶和奴工也逐步向农民和手 工业 者转化。刚刚摆脱奴隶制枷锁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珍惜已得到的自由,希望得到更多的自由。当时的思想家们十分重视“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的主张。老子更重视“人”,主张给“人” 以充分的自由,不仅要尊重“人”,而且要顺其自然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老子在郭店《老子甲》中十六次使用了“民”这一概念。“民”与“圣人”(贤明的统治者)相对,“民”即庶民,就是 现代 意义的老百姓。老子说:“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身下之。”“圣人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教不教,复众之所过。”“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老子这里所说的“民”,不是“厥初生民”(《诗·大雅·生民》)的“民”,也不是“一君而二民”(《周易·系辞下》)的“民”,而是指从奴隶制枷锁下摆脱出来的取得了一些自由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谷梁传· 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在奴隶制崩溃,新的生产关系形成过程中,他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他们的态度是治理好国家的关键。

孔子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求统治者“克己复礼”,对内部提倡相亲相爱,对百姓要宽松一些,要给人民一些好处(“爱人”)。老子与孔子相比,其思想更接近“民”的要求,他不仅明确提出要重视“民利”(绝智弃辩,民利百倍),而且要求统治者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公仆而居于百姓之后(以身后之),应言辞谦恭而礼遇百姓(以言下之),应自知满足(知足),有所为而无所求取(为亡为),事奉他人而不役使他人(事无事),帮助万物自然发展而不妄为(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一切思想家,他们的 政治 主张都与他们对世界对社会的总看法紧密相联。孔子从 历史 文化本原观出发,上自三皇五帝下至周公,对历史的典章制度进行清理,修礼乐、述《易》理、作《春秋》,继承历史的人本精神,以便把历史本原清晰化、条理化,最后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经典,提出了“克己复礼”的政治主张。老子从古始的鬼神崇拜以及后起的宗教崇拜的疑问思考中吸取营养,以未有天地之前的混沌以及混沌的运动为对象,进行 理论 探索,提出“有状昆成”的哲学命题,“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以为“天下母”(万物的根本),从而建构了道家的天道本原论。老子从天道本原观出发,提出了“视素保朴,少私寡欲”的以“道”治国的方略。与孔子比较起来,老子所提出的政治主张更符合摆脱了奴隶制枷锁的“民”的要求。老子的“道”是可以作为现实生活依据的客观法则,如果统治者能够遵循,是可以把国家(邦国)治理好的,是可以得天下的。

老子是中国思想家中第一个用哲学的眼光来棎索宇宙本原的。他观察天下万物的生与死,观察天,观察地,注意一切变化之“象”。他发现“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亡”(第37简)(天下之物有的由可状之体演化而生,有的由隐微之体聚合而生),发现“天地相合也,

以输甘露”(第19简)(天地之气相合,甘露就会自然倾泻)、“万物旁作,居以须复也”(第24简)(万物普遍产生发展,皆有终止和复归)。在领会一切变化之“象”的过程中,老子得出了“天道员员,各复其根”(第24简)(自然之道周而复始,万物发展变化各归其根本)的结论。那么,在“天道员员”的后面又是什么呢?一定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存在。这个存在应该就是天地未判之前就已存在的“道”。因此,老子说:“有状昆成,…… 可以为天下母。”“道”,是老子所给定的名称,是老子对神话本原的哲学概括。

老子的“道”不仅是世界的本原,而且是天下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是支配天下万物的原动力。关于“道”,老子在郭店《老子甲》中,主要论述了“处下”、“不争”、“知足”、“不欲尚盈”、“辅万物之自然”、“亡为” 等。这些既是自然法则,也是社会生活的准则。这些法则或准则都是“道”的体现。“卑道之在天下,犹小谷之与江海。”(第20简)这是一个比喻,说明“道”与天下万物的关系,“道”是本,万事万物所体现出的规律性是末,自本而末,末而不离其本,以此说明“道”是天下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是支配天下万物的原动力。“道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忄爲   。忄爲   而欲作,将镇之以亡名之朴。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第13简至第14简)(道对天下万物永远无所求取,侯王能保有“道”的这种永远无所求取的精神,万物将自然和谐,自然和谐中如果有诈僞,用无以名状的物之真性使之安定。万物也自知满足、自知安静,将会自然安定。)“恒亡为”是“道”的本质属性,象它所支配的大自然一样,只有无私的奉献,永运不会有所索取。作为社会的统治者,若能守道保朴,自然能使万物和谐、天下安定。这说明“道”不仅是自然的总法则,也是社会的总法则。

老子在郭店《老子甲》中,在论述以“道”治国的过程中,对“道”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己作了基本的概定,但对“道”作为世界的本体以及如何生成天地万物之类的问题并未详细论述,这为道家后学留下进一步诠释的空间。尽管如此,老子的天道哲学的理论框架在这里己经确定,一个关于宇宙生成和世界本原的哲学己经完整的提出。

三、老子的“道”的二重性 

  

老子的“道”源于 自然 (天道贵弱),“道”的具象就是宇宙初始的混沌(有状昆成)。作为形上意义的“道”(可以为天下母)是宇宙初始的混沌运动变化的抽象(返也者,道动也)。从总体意义上来说,老子的“道” 是对世界本原的理性回答,是古始神话本原向 哲学 本原论的转变。然而老子并未完全摆脱巫史思想家的 影响 ,他所提出的“道”这一哲学范畴,具有“二重性”,既不是纯粹的“具象”,也不是完全的“抽象”,而是“具象”和“抽象”的统一。 

郭店《老子甲》曰:“有状昆成,先天地生,敓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滔,滔曰远,远曰反。”(第21简至第22简)“卑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第20简)“返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第37简)“有状昆成,先天地生,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滔,滔曰远,远曰反” ,描写“道” 的具象。“昆”,通“混”。《诗·小雅·采薇序》陆德明释文:“昆,本又作混。”“昆成”,混然自成。混然,混同未分貌,犹混沌。《淮南子·天文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于宇宙。”虚廓,天地未形成时的状态,亦即天地未形成时的“混沌”。“滔”,广大貌。形容范围极广或时间极长。“远”,遥远。指空间距离大。意思是:“道”从大而言,则广大;从广大而言,则遥远;从遥远而言,则又返回为近。它遥远则天地莫能尽,它返回为近就在人身的周围。“敓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卑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返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阐释“道”的“抽象”意义。“敓”,“夺” 的古字,更替。“穆”,和谐。“独立”,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不改”,王弼注曰:“返化终始不失其常,故曰不改。”“道”可以使四时更替万物和谐,它自己却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返化终始而不失其常,可以为天下万物之母。“卑”,谦卑。“小谷”,山间的小水流。谦卑之道在天下,如山间小水流在江海里一样,言“道”是本,自本而末,末而不离其本。“返”,往返。谓循环往复。“动”,运动。“弱”,柔弱。意思是说循环往复是“道”的运动;柔弱胜刚强是“道”所施为。“具象”, 说明“道”的 客观实在性。“道”产生于天地未形成之前的虚廓,不依靠其他事物而混然自成;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广大、高运,而又近在身边,似乎不在,又无所不在。“抽象”,说明“道”的形上性。“道”是天地未形成之前,“混沌”运动变化 规律 的抽象;它返化终始而不失其常;它在天下万事万物中发挥作用,“犹小谷之与江海”,自本而末,末而不离其本;它循环反复,使四时更替万物和谐,柔弱胜刚强。 

老子的“道”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物质的”是对“道”的本原性的描写,“精神的”是对“道”的永恒性的阐明。“有状昆成”、“可以为天下母”是对“道”的本原性的描写,“返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是对“道”的永恒性的阐明。老子的“道”的这种“二律背反”性正反映了 中国 哲学从神话本原向哲学本原论转变的特征。在对待世界本原这一 问题 上,老子的“道”虽然跳出了神话本原的樊离,然而却没有去掉神话本原的烙印。老子的“道”不是西方哲学纯思辩型的范畴,而是东方式的对世界本原的理性回答。 

老子在《老子甲》中提出的“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老子的“道”为什么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人们在对现实世界的否定中,总觉得世界不应该是这样。应该是怎样的呢?人们感到困惑。老子的“道”为人们展现了一个“应该”的世界,要求统治者守道保朴,像圣人那样“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要求所有的人“视素保朴,少私寡欲”。老子的“道”的这种“应该”,长时期以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感情,成为人们生活的原动力。老子的“道”不是一个“思辩的”概念,而是一个混然自成的实体。它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 发展 变化的根本。所谓混然自成,即是在混同未分的混沌现象中直接呈现出来的作为世界本原的“存在”,这个“存在” 就是世界的“本体”,是一个更深层、更纯粹的“世界”。 

  

  

[ 参考 文献 ]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孔子犹江海范文9

对于江南水乡的美好景致,从古至今人们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人尽说江南好”、 “东方威尼斯”,诸如此类,姑苏那温润恬静的自然万象,和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观相融一起,如梦似画。你也许早就慕名前往,在周庄赏过夜景,在西塘划过小船,但你是否留意过纵横交错的水巷上,连接过往的各式桥梁呢?这些历尽风雨沧桑的古石桥蕴含着水乡特有的美。有道是“水巷小桥多”,江南百桥别处难寻,作为苏州古城众多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一份宝贵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身处江南水乡,文人墨客难抑诗情画意,描绘江南的画作不在少数,而只有杨明义对“桥”情有独钟,也许这是因为他出生于这水乡泽国,那份对故乡情感真挚而纯粹,才能表现“桥”的江南水乡魅力之所在。年初,“最苏州,真水乡”杨明义百桥图展在苏州博物馆展出,这是杨明义耗时三年创作的水墨作品,著名画家陈丹青担任策展人,此次展览将世人的目光集聚江南百桥。

如今的江南水乡不比当初,人为的破坏和改造逐渐在抹杀最初的美好。画家的观察力是敏锐的,杨明义面对旧时记忆景象的不再时表示,“去过那里(泰来桥)很多次了,所以也很清楚此桥的变化。最初顶上的栏杆本是用铸成的铁质竖条,整齐大气,颇有民国时期的风格。在风吹日晒、雨侵露蚀中铁栏杆也已生锈了、腐烂了,最近修了木栏,又在桥上加了一顶桂冠,用竹子搭成的亭子。好像地方旅游局对这样一座宏大的石桥,桥顶上没有点装饰,就有些对不住它似的,大家看了竹编的亭子,她它似乎是属于桂林的。是锦上添花,还是画蛇添足?众说纷纭。从我心里说,还是喜欢原来此桥的装扮,简单的生锈铁栏杆,朴素的石阶,在一起排列得很协调,所以我还是画它最初的风貌和印象。”

桥之量

苏州古桥历史之久,可上溯到春秋,下及清末民初。有不少桥始建于春秋时代。据《吴地记》载:“定跨桥为吴王阖阊造。”另有都亭桥、鹤舞桥、临顿桥、剪金桥、胭脂桥等,也有千年以上历史了。汉代建的桥有皋桥,唐代陆龟蒙题皋桥诗:“横绝春流架断虹,凭栏犹想五噫风……”另有顾家桥,据《吴地记》载:“汉,顾悌,仕吴为虎头将军,父亡五日,绝浆而死,郡人感之造桥。”三国时东吴建造的有乐桥、钱都衙桥。隋代建有杨素桥。唐代建造的桥梁,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有石岩桥为白居易所建,夏侯桥为夏侯司空所建,宝带桥为王仲舒捐玉带助建。唐诗中提到的苏州桥梁,有“乌鹊桥红带夕阳”的乌鹊桥,“黄鹂巷口莺欲语”的黄鹂坊桥,以及“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的花桥。此外,还有唐张继诗中的枫桥,南宋始建的寿星桥、越城桥、行春桥,元初建的灭渡桥,明代建造的下津桥、普安桥,清代建的普济桥,民国时期重建的彩云桥。

唐代诗人、苏州刺史白居易有诗云:“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事实上当时苏州有桥近四百座。宋代《平江图碑》上刻有359座桥梁,至民国时城内有桥308座,加上城外700余座,总共达1000多座。据有人统计,苏州的桥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5座,桥梁之多为世界之最,远远超过了世界著名水城意大利威尼斯每半平方公里一座桥的密度。

而在苏州古桥最多的是直,桥梁密度达每平方公里四十八点三座,旧有七十二座半,现存四十座,绝大部分建于清乾隆年前,有的可上溯宋元。桥的造型有拱形、圆洞形、梁式,桥洞有单孔、多孔,用料有花岗石、武康石、青石,大小不一,风格各异,很值得观赏。而在海内外游人中人气最旺的莫过于周庄的双桥,一九七八年,杨明义因创作《水乡的节日》一画跑了许多地方,最后无意中只身一人来到了周庄,而后将周庄介绍给世人。其友陈逸飞后来以双桥为题材,创作了一幅使周庄名扬海内外的油画,杨明义亦被评论界称誉为“发现周庄第一人”。

桥之艺

苏州的桥梁用材和建筑结构,有明显的时代变化。最早为木桥,所以“桥”字是“木”字偏旁,而不是“石”字偏旁或“土”字偏旁。到了唐代,有木梁、木栏杆的石墩桥,刷以红漆,称“红栏”或画桥,所以唐代白居易有“绿浪东面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因木材易腐烂,不能经久,所以到北宋时,木桥逐渐被石板桥所代替,即“皆叠石瓷甓,工奇致密,不复用红栏矣”。后来又因长的石条易折断,南宋时期便发明建造了石拱桥,在南宋《平江图》中,可以看到石拱桥已比比皆是。同时,其建筑材料也就地取材,在宋元之际大多用青石(石灰岩),也有用武康石(产地在今浙江德清县)的。明代随着冶金技术的提高和金属工具的改进,木渎金山的花岗石能够大量开采加工,故现存古桥用花岗石的最多,少用青石与武康石了。岁月悠悠,沧海桑田,由于大自然的风化毁蚀,留存至今的苏州古桥,最早的是宋代,其次是元代,大部分是经明清两代修复和重建的。

苏州的桥精巧秀丽,似乎它们并不是供人行走的,而是让人欣赏的艺术品。大桥、小桥、拱桥、平桥、旱桥、纤桥、曲桥、廊桥、亭桥、暖桥、踏步桥、过街桥,林林总总,千姿百态,每一座桥有每一座桥的风韵,有每一座桥的特色。有的石阶连云,宏伟庄严,仿佛是天梯;有的长虹卧波,桥影横江;有的巨石覆盖,宛若混沌初开的千古磐石,散发着原始的浑厚朴拙;有的桥面上有飞檐翘角的小小亭榭,供人避雨歇息;有的石板平铺,质朴小巧,步履舒坦;有的稍许迂回曲折,悠悠绕行,富有情趣。此外,既有单孔的小石桥,又有多孔的大石桥;既有狭窄的平顶桥,又有宽敞的便于通舟的拱桥;既有装饰精美的双桥,又有平铺直叙简简单单的赤膊桥;既有左右相称的兄弟桥,又有一面仅三四级的半顶桥;既有两端石级成倒八字的翻转桥,又有桥上并列两个圆洞,可以用吊桶自下提水的“双井桥”;有中国最长的联拱石桥,也有中国最小的石拱桥,且有桥面上盖有供人烧香拜佛的庙桥;有私人家的暖桥,更有水陆通衢护守城关的吊桥或水关桥;有庙挑桥、桥挑庙,还有一步三条桥;在苏州园林中,又有富有画意诗情的曲桥、廊桥。总之,苏州的桥,大小有别,造型不同,姿态各异,或彩虹临空,雄伟壮丽,或精巧玲珑,酷似小家碧玉,但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苏州古桥桥碑极为普遍。如城东南郊的宝带桥,始建成于唐元和年间,为53孔连缀石拱桥,全长317米,是我国保存至今的四座古桥之一。宝带桥北侧有石塔和碑亭,碑亭以花岗石叠砌,单檐歇山造,虽然比不上卢沟桥碑亭那样庄重精致,却也显得古朴素雅。碑亭内置石碑,碑上刻有清代张松声的《重修宝带桥》碑记。苏州吴江风仙桥,南北两侧各建有碑亭一座,式样、尺寸相仿,隔河相望,犹如一对孪生姐妹;两座碑亭均歇山顶,正脊雕饰八仙图案,造型秀逸,四脊翼角飞翘,如春燕凌空;亭内均置石栏坐槛,供过路人歇脚休息;两亭碑石上分别阴刻联词,南亭是“化日光天,相安无躁;栉风沐雨,且住为佳”,北亭有“坐而言矣,起而行矣;老者安之,少者怀之”,生动地描述了过路人安逸自在的祥和气氛,还激励年轻人放眼未来,去开拓美好的生活,读来颇具情趣。

孔子犹江海范文10

北京高考满分作文:绿水青山图

北京一考生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你踏着微湿的土壤,淡绿色的裙摆轻拂过大地的发梢,轻转回眸,身后一片碧绿,硕果生机。望着自己的杰作,你展颜一笑,皓眸红唇,晃得娇美的樱花在微风的渲染下,静静飘落在你的头顶,在你柔顺的发丝里,留下一抹清香。

他们说,你是自然的女儿。

你总会牵着春姐姐的手,漫步在山间田野里,嗅着花儿的芬芳,用晶莹的露珠涤尽尘埃;你也会跟在夏哥哥的身后,左瞧瞧又看看,用红唇亲吻娇艳欲滴的荷,为受太阳炙烤的蚂蚁遮挡阳光;你常常伏在秋姐姐的肩头,趁她不注意掀起一群落叶,或是在红彤彤的果子里择一个吮着汁液的美好;当冬哥哥来了,你总会整个身子倒在雪地里,享受着冰凉与纯洁的雪,从指尖划到耳畔……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常用文字来雕饰你的美丽。自幼酷爱书卷的你,当然是喜去采撷。感觉自然的呼吸,窥测自然的神秘,听自然的音调,观自然的图画。风声,水声,松声,潮声,都是诗歌的乐谱。花草的精神,水月的颜色,都是诗意的范本。

春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词调闯入了你的梦境,你忽的醒来,轻嚼着诗的韵味。“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心随着白居易的步伐闯入春的世界。读多了诗,你渐渐学会了体味其中的意境。心潮随着诗人的喜怒哀乐而跌宕起伏。高兴得意时,你会吟一句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失落伤感时,你会用袖子轻拂去眼角的泪花,微微笑着诵一声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感慨着世事变迁,你呢喃出纳兰性德的“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他们的诗作感染了你,让你不自主地投入,高兴他们的高兴,悲痛他们的悲痛。

夏夜,你感慨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世美颜,“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秀美画卷,你吃吃的笑了起来。夏夜的湖水波微漾,你俯首,以湖面为镜,目视着自己姣好的容颜。你的感情细腻,多愁善感。你常在无形中与诗人进行交流,渐渐有了心灵的联系,你默然蔡确的“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嘴角又带着酸酸的絮语“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的悲怆。不得不说,你是个善解人意的女孩,你就是自然。

秋午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风景让你颇为赞服,而秋天本是个万物凋零的季节,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使得留下的名篇更加数不胜数。“红藕香残玉簟秋”你静静的来到李清照的身旁,为她系好外衣的扣子,说是自然赠予的礼物。“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你为李煜挽好了发髻,回给他一个恬淡的笑,说是自然的馈赠;“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你亦来到欧阳修的身边,搀着他,游历风水美景,又上一楼。

冬黄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景划过你的视野,甚美。可此时的你依然注意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悲凉场景,人在画中,画在诗里,诗在情中……

你爱着自然,感叹着自然,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感性,还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事实,都深深震撼着你。金圣叹曾说过“名山大河、奇树妙花者,其胸中所读之万卷之书之副本也。于读书之时,如入名山,如泛大河,如对奇树,如拈妙花焉。”有诗,有意境。正如你,走入了万千诗人的心中。

其实,你是谁。

你是自然的女儿。

你亦是人类。

天津高考满分作文:不器与器

天津一考生

“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中,孔子如是说。

“君子当器”。

我说。

孔子认为,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拘泥于某种特定形态功能,但求一技之长安身;而应当追求“道”,不断“致良知”,探求人间真理。而当今,信息时代洪流滚滚,人们忙碌如蚁,转而追求起“小确幸”“佛系”的态度,向往随遇而安的生活,追求偏安一隅的快乐,这虽无可厚非,然而不得不引起我们警觉:这样的生活,是否正离先哲的教诲渐远,而庸碌的我们,又是否活得越来越简单,以至把自己活成了警言中单调的“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博览群书,为探求人世真理孜孜不倦,终于成为“百科全书学者”,自成丰富的哲学体系,为后世景仰;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少年立下“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雄心壮志,三十载踏遍华夏大地,一部《徐霞客游记》写尽九州风流。此番例子,不胜枚举。这些人类星空耀眼的群星们,可能从未耳闻“君子不器”,但他们明白,一个处于时代之中的人,所要坚持的信念,所要追逐的目标。他们或许身处异代不同时,但都心怀天下,愿意为了人类的发展前进,不断追求真理,披荆斩棘。木桶或高楼,都无法阻挡他们。他们跳出了“器”的局限,真正成了孔子所言的君子。

而当代的我们,新时代的青年,面对改革浪潮的隘口,在先哲指引下,更应该胸中有志,敢于跳出舒适的安全区,不甘为“器”,放远目光,为时代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此,才不负千年之前,孔夫子对青年,对苍生的愿景。君子,不为器——

君子,也当器。

心怀天下,不囿于“器”,更当充纳自身,学习于“器”。学习“器”的包容,学习“器”的广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学习“器”,包含外物,也包含自己。

包含外物,要求我们心胸豁达开阔,学习“器”如一的品格,既要有不畏风霜的锐气,更要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不畏过往,也不忘初心。不断涵养,为自我发展提供更多的养料;包含自己,要求我们努力奋斗,学习“器”丰富的蕴含,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品质,锻炼自己,为接受知识、措置外物打下坚实的基础。

玉不琢,不成器。为了担当起时代的责任,在心怀天下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我们应当学“器”,又不囿于“器”,将内心的远大理想和个人修养有机统一,方能“成器”,方能不负韶华,成长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为新青年。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浙”就是你

浙江一考生

你是苏子笔下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你是戴望舒诗中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于我,你是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老者,时代与*族精神在“浙”里发扬。

初相识,你的柔美唤醒了我心中对人间天堂的感知。你的笔墨点染在宣纸上,一笔泼出苏堤春晓,描罢烟雨楼台。那时的我以为,“浙”就是你,一个娴静似娇花照水的江南女子。

渐渐长大,回望厚重的历史烟云,我方才知晓你的苦楚,更领略你的刚强。曾记否,嘉靖四十年,倭寇对你进行侵扰剽掠;又记清末,坚船利炮击穿了你的通商口岸。那时的你千疮百孔,垂命挣扎。然而,我并未看到你畏缩屈服,取而代之的是撼动人心的刚强。快看戚家军在浙东大败倭寇,扫平沿海;又望见数万浙江百姓,扛起大刀就与敌人拼死拼活,用坚强的脊梁撑起浙江的,*族的未来,不屈的浙江精神早已注入*族血脉。那时我方知,“浙”就是你,一个永不屈服的真正的猛士。

如今,你不再任人欺凌,你已是高新技术交汇,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省。你展现的不仅是强壮的肌肉与刚强的骨骼,更是你作为大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兼容并包,文化交融”的气度。G20峰会是你自信的笑脸,友好的态度;生态文明建设是你向善向美的追求;万物互联,“刷脸”支付是你创新精神的体现,开放包容的胸怀。当然,还有那滔天的浙江大潮彰显你高蹈的魄力,清芬的龙井孕育你文化的底蕴。于是,在“浙”里,我们足不出户方能了解天下事,网购的商品能迅速送达家门,无数外国友人来此游山玩水,感受浙江文化的滋养……你散发着温润而不耀眼的光芒,一朝一夕、一点一滴的变化向世界证明着,浙江精神不光有戚继光的刚勇,浙江百姓的团结不屈,鲁迅热血的革命精神,还有老子的淡泊,孔子的仁爱,谢高华的实干与坚守,马云的创新与魄力;你既保留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秀气,又增添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大都市气息。你用浙江精神照亮五湖四海,温暖世界友人。

原来,“浙”就是你,有内蕴也有活力,有传统也有创新。而我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站在时代路口,将与你共同努力,争做时代弄潮儿,发扬熠熠生辉的浙江精神!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荆韵湘语

江苏一考生

诗经是典型的北方语言:黄土上的事,黄土一样的情感,他是中华平淡的多数,宽厚、坚忍。然而我们最华美的篇章是水的:楚辞。

它的语言是晦涩的,是文人才能跨过的门槛。在语言愈加简洁随意的今天,“有美一人兮心不绎”,独守着语言最典雅烂漫的用法。她是幽而独芳的兰芷,用语言的艰深把自己提升到庸众不及的高度,避免了堕落为俚俗。当今很多学生在作文里引用诗经,因为诗经是属于大众的,但匪彼君子,断不敢用楚辞作为藻饰。她的语言传递出曲折的情感。如果说诗经中的爱慕、悲苦把中国人从野兽中提拔出来,那么楚辞便把文人从庸众中提拔出来。没有宇宙心的人,断问不出“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没有自尊的人,定吟不出“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诗人,和读者,把自己提升到宇宙、泰初的视角,岂群小所能为?这是荆勋所传袭的高节:屈宋贾王,甚至是乌江自刎的项羽,孰非自重自爱?荆韵定是超远的《承云》,亢介的《激楚》。

如果人能自我提升到君子的角度,便可越过晦涩曲折,看到其中的简明与丰富,在语言有时虚伪的时代,有种可贵的诚实。湘水之畔的人们不善于隐藏情感。屈原问詹尹“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还含蓄,不多久就压抑不住,大呼“谁知吾之廉贞?”听者并不用揣度,就了然了。人与人之间真诚,自然生发出默契,是故詹尹曰:“用君之心,行君之意”,而渔夫则莞尔而笑,鼓枻而去。言语直白,很轻意到了“不可说”的境界。

诗人用诗语和自然交流: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一语道尽自己的感受。而人对自然之语的解读也不迟滞:贫士失职志不平。诗人是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与自然对话的,这是可以体会物哀的语言。

就是湘水之畔的神明也诚实得可爱,湘君一句“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把他思念爱人,又略带猜忌的内心表露地毫无保留,单纯而可爱。这是恋人不加掩饰的语言。

丰富的是语言之精神:“哀蟋蟀之宵征”,“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又把自己降到万物的地位上,去体察物情,诗人的内心敏感而细致。湘语定是诗人站在万物平等的地位上吟出的诗。

人皆仰视的荆韵,和众生同具的湘语,奇异地结合而光辉耀眼。

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东南风起

上海一考生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矣,非主不依。乐躬耕于南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青年一曲歌罢,遥望山路来处,似在沉思。

他仿佛在等谁,仿佛谁也不会来。

能征一国者,伏处茅庐,待天时,候明主。

他自比管仲、乐毅,自是不能埋没满腔才华。凤需栖梧,我需明主,更何况,天下也需要他。不论他怎么想,他都是被时代需要的。

孔明掩上草庐莲卷,和衣卧下了。

久仰卧龙大名,他探访三次。

上一次,彤云密布,他顶风冒雪,未曾想又扑了空。

如今已是春光明媚,山中万物复苏。

可是山外的世界,都是一片刀光剑影,不曾有片刻停歇。

他想要复兴汉室,或说是渴望权力与威严。山河变色,他需要卧龙助他一臂之力。

卧龙之才,倚玄德方可示于天下。

山路蜿蜒,他第三次站在草庐前,心中一片忐忑。

他怕如前番,求而不得。如今天下大乱,冬去春来,他等得起,江山却等不起。

童子说先生睡下了。他松了一口气,当下便恭敬行礼以待孔明醒来。

刘备不知自己等了多久,天光黯淡之时,方听得堂中孔明吟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先生。”刘备再次行礼。四目交汇,一边是一统天下之之,一边是经天纬地之才。电光火石间,已有了最深的契合。

孔明出山,有龙骧虎视,囊括四海之志。赏罚分明,众人皆畏而爱之。

孔明才得其用,有功于社稷,便也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不负一世英才。

刘备善用其才,择人而任势,便也与众想得,三分天下,留下千古贤名。

孔明将适东吴,刘备送行。

“先生……”刘备方欲启口,孔明早已了然他的顾虑——只怕是孔明有闪失之患。

只念明主知遇之恩,乱世之中,予他运筹帷幄、立功建德之良机,名实相生之美誉,孔明定当鞠躬尽瘁,披肝沥胆以报之。

今日不过是深入东吴周旋于群儒之间而已矣。

孔子犹江海范文11

历史上的华夏民族很可能来自遥远的西亚——“四海之内”最早当指两河流域或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状况,而象“神州”、“天子”、“神明华胄”一类的观念亦与希伯来文化若合符节。这支神秘的民族将太阴历、青铜器制作工艺以及一种杂糅祖先崇拜的原始一神教带到了东亚,其迁徙路线由上古寻根文学《穆天子传》可以推知大概。周人集华夏文化之大成,与犹太人相比一重礼法一重律法,儒象拉比,庠序国学则有类犹太学校。而周文作为民族宗教也和犹太教一样在其子代异变为泯灭种族界限的世界宗教。华夏族应与苏美尔人有很深的渊源,而犹太人的祖先则为苏美尔化的闪族部落——儒和拉比大约即是苏美尔教师之变种,这两类人使各自文化的基因恒久不变,从而成为远古两河文明的活化石。华夏文化与本土文化就象青白尼罗河在喀土穆交流融汇,流衍为古典中国文明——予人印象似乎一出世便成熟有如白胡子老人。“华夷之辨”本意盖指华夏族与土著居民之种族区隔,这一界限随着二者融合逐渐消失于无形。司马氏世典周史——当大一统国家崛起之时,太史公以如椽巨笔将华夏族的历史记忆延伸为中国民族的共同记忆。史部之籍只是副本而已——若将《史记》视同六艺一般的经典,便翻开了此书之名山藏正本。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丛。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尢。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五帝本纪》)。从《史记》的记载看,华夏族似以游牧为生,和苏美尔人一样有高山崇拜的习俗。三皇乃原住民首领,五帝则是华夏族首领——“帝”在世之时位格为天子,崩殂后亡灵即与昊天上帝相互混同,有如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本纪提到的涿鹿之战影响历史既深且巨——华夏族经此一役反客为主,开始作为征服氏族君临土著居民。唐虞三代皆是贵族共和,仿佛两河之苏美尔时代;至战国之世,随着本土民族自我意识的苏醒,中国文明才姗姗迈入阿卡德时代。“世家”主要折射前期的贵族社会,“列传”则更多反映后期的平民社会。当“始皇帝”之名号出现时,征服氏族与土著居民终于融合为统一的民族。三代贵族每以古帝血胤自矜,到汉高祖那里就无从得见高贵的出身。华夏族与后世华人的关系略类希腊人之于希腊化民族。华人每将自己混同于历史上的华夏族,故以黄帝子孙自居——像朝鲜人同是华化民族,因为没有生活在华夏族的历史记忆中,只将始祖上推檀君。檀君当为血缘始祖,黄帝则更多是文化始祖。他的陵寝就象以色列的锡安山一样成为民族意识的图腾,而王船山在亡国之后以黄帝为认同符记阐发的民族主义思想亦与近代的犹太复国主义依稀相似。从人种上说,河洛一带的居民与古华夏族最为相似——向以衣冠之族著称。当其将居处命名“中原”时,或许仍在怀念原始故乡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五胡乱华之后衣冠南渡,中国文明的重心才逐渐移到了长江以南。

近东是人类文明发祥地,犹如高峻的分水岭——岭西降水会聚于欧洲,岭东降水会聚于中国。在亚伯拉罕从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往迦南之前几百年,东迁的华夏族就在万里之遥的华北寻到了他们的神州。《史记》和《旧约》皆由民族历史的叙述阐发天人相与之际独到的宗教理念,顺流上溯源头或是苏美尔文化孕育的以天或安神为至上神的信仰。泰山封禅之柴祭和“以撒的燔祭”如出一辙;《伯夷列传》对天道的慨叹与《约伯记》对神明的怨诽理无二致;武乙僇辱天神为暴雷震死,以色列人亦因触怒上帝而遭惩罚;商纣无道,武王克殷革命——相似的是扫罗失德,大卫受膏继位。《史记》属于理性时代,《旧约》则属于信仰时代,更像《诗经》和《尚书》。《诗》、《书》之国命天授观即带有浓厚的一神信仰色彩——因其仅涉王者,不像犹太教与全民发生关系,故而可与社会上多神信仰并行不悖。商纣以为我生不有命在天,周人则相信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史记》在天命论上与《诗》、《书》颇有渊源,但更多受到《易传》、《春秋》所发明的新经学的影响。“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则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高祖本纪》)。太史公的“上帝”隐于历史运动之中而不在其外,仿佛黑格尔之理性——不同的是前者的历史观是循环的,后者的则是上升的。在司马迁看来,汉高祖所以得到天命并非由于德行纯粹,而是因为性情作为顺应了历史循环之势。天人之际悠关国本。辕固和黄生曾争论汤武受命于景帝前,景帝以为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争论使之聚焦,一旦息诤便不成问题。后来正史仅由叙述史实交代天命的传承与政权的转移——当其将造反者贬为盗贼时,就已暗示谁是真正的业主——手法略同佛家遮诠。

涿鹿之战和牧野之战的结局使中国文化演变为天坛祈年殿那样坛庙相连的复合结构——下层是光怪陆离的本土多神信仰,上层则为某种洁静精微的外来一神教。从子不语怪力乱神可以一窥二者间的紧张关系。作为古华夏族之精神后裔,儒在文化昌盛的承平时代始终掌握着中国之权柄——而到了唯力是尚的乱世便被内外蛮人所篡。他们诵习礼乐,以学显于当世,犹如拉比之于犹太社会。文言或司马迁所说古文乃其专用语文,推究原始大约是某种语法结构与本土口语截然不同之语文的直译——所谓“周《诰》殷《盘》,佶屈聱牙”。和希腊文拉丁文一样代表着一个已在历史上消失的文明民族遗留的教化典型——《太史公书》本身便是古文之范本。利马窦来华之初身着僧服,为士大夫所轻,后来改穿儒服、诵习五经,才融入中国的上流社会。儒在十九世纪的太平天国战争中站在洪杨的对面,却在二十世纪的共产主义革命中倒向朱毛的阵营。一位犹太先知显示了神通,他所散发的似曾相识的精神气息不知不觉地催眠了华夏的传人——欲知所以然就要从《史记》开篇《五帝本纪》慢慢道来。四诗之中《雅》、《颂》庄重肃穆,体现华夏风貌;《国风》纯真自然,象征本土精神——周孔和庄周分别是两种气质的人格典范。“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太史公书自序》)。《史记》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继二圣之业再度结集华夏文化——至若《历书》、《天官书》则远绍两河之苏美尔文化。比较之下史迁对庄周可说略无敬意——在《孟子荀卿列传》中径以“猾稽乱俗”讥之。魏晋名士则相反,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其人心思敏锐,已然觉察华夏文化与东亚民族人种气质之不谐。这就好像尼采厌憎基督教之犹太气质,转而青睐希腊悲剧、印度佛教以及查拉图斯特拉。在儒家内部,朱子为代表的保守派近于华夏气质,阳明为代表的自由派近于本土气质。晚明之时,保守派与基督徒缔交,自由派则与佛教徒结盟——二者阵线分明有如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

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制礼作乐的周公便是标帜三代历史的伟大人物。“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周本纪》)。宋乃文化保护区,像“桃花源”般延续了有殷一代的文物制度——涉足其间仿佛沿着历史长河溯流而上,回到了前朝。使无文章著述,由其政治举措也可想见周公的思想深度和文化修养。道理上说宋国诸侯并非周天子臣属,而是前任,于其封地享受退休待遇——先有《殷本纪》才有《周本纪》。“本纪”彰显天命传承,项羽立为本纪即言汉家合法性自楚继承,改称“列传”则表示政权承自赢秦。存亡国的周公视人为文化人,而灭六国的始皇只视人为生理人,以为收天下兵便可传位于万世——素质高下判若云泥。若将周公拟于摩西,孔子就有些像耶稣,周文在他那里流衍为有教无类的世界宗教。今文经学将孔子尊为受命改制的救世主,略类基督教;古文经学则视之为绍述古典的伟大教师,有如犹太教——前者之文化华夷观完全泯灭了种族的界线,而后者之历史记忆又使华人混同于史上的古华夏族。《史记》即熔今古文经学于一炉。《孔子世家》讲孔氏年轻时因出身微贱遭人歧视,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终于成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至圣。内圣之学即大人之学,千千万万的人只是生理上的大人,而儒家所言大人则是精神上的大人。赵括谈兵辩才无碍,以为天下莫能当——其父赵奢知道他很不成熟,将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视若儿戏。如何才是大人?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蔺相如是大人;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弗取的鲁仲连是大人;致富有方而僮仆赖以为生的古代资本家某种意义上也可说是大人;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的孔子更是大人中的大人。

“世家”象征贵族时代,古乐为其时之声文;“列传”代表平民时代,新乐为其时之声文——前者像古典音乐,后者则像流行音乐。魏文侯听古乐唯恐卧而听新乐则不知倦,当此之际,《左传》里面隐于幕后的小人已随心智成长走上了前台。原始生命的爆发终于塑造出前所未有的超级利维坦——秦汉帝国相当两河之古巴比伦王国。帝国的兴起使政治家的视野超出《禹贡》九州的范围,开始关注最具威胁的战略对手。“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姓字”(《匈奴列传》)。此类文字为政策制订提供参考,极具实用价值,可以说与今日之地区研究一般无二。列传由汉匈交往的历史了解对手性情思路,检讨己方政策得失,有些像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从记载上看匈奴的民情风俗异常适应自然界的生存竞争,而中国之礼乐文明则以反自然抑本能为特征——今文家以及诸子百家针对周文之敝阐发的损文用忠的观念肯定受益于周边原始社会之考察。匈奴王族亦出华夏系统——南至蜀越,北到匈奴,黄帝子孙每藉政治实力与文化专长成为土著民族首领。华夏族携带苏美尔文化,又在吸收东方各族文化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创新,终于造成风靡东亚的华化运动。中原为华夏文化辐射中心——最近在二里头宫殿区发现贵族墓,葬俗即与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相似。匈奴举事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此和金文所见生霸死霸一样皆乌尔月神崇拜之流衍。“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甚至玛雅文明也有可能濡染华夏之风——美洲金字塔就像两河塔庙而与埃及金字塔相去甚远。今日考古学者惟于本土忣忣探察文明之源,而当日汉人却在西域展开寻根之旅。张骞在报告中说安息长老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不知是否将西王母混同于西亚传说中的示巴女王。穆天子与西王母之艳遇简直就是所罗门与示巴女王之情事的东方版本——前者男方拜访女方,后者则女方拜访男方。汉武帝富于幻想,对神话传说充满好奇——太史公则极为理智,一向不语怪力乱神。《大宛列传》开创了中国的西方学传统,唐人《大唐西域记》以及清人西北史地之学皆可视为这一传统的延伸。泰西东方学的兴起亦与欧洲人的寻根意识不无关系——比如,亚述学有助了解《圣经》背景,印度学则有助了解雅利安人种和文化。

自禹铸鼎象物以来,九鼎就成为华夏王权的象征。“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子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楚世家》)。楚掌握硬权力而周则掌握软权力——资历和威望同样是政治权力的组成部分。楚庄王观兵周郊,炫耀有形的实力;王孙满则侃侃而谈,展示无形的实力。管仲所以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就因为巧妙地融合了两种权力——桓公与其他诸侯伯仲之间,假借王室的威望才能使已意畅行无阻。三家分晋及田氏代齐皆因周天子之认可获得了合法性。而至五国相王之时,东周垄断的软权力已然销蚀殆尽。按照周人的观念,王生前是天子,死后依然为子,在帝之左右——秦齐称帝连横,从此确立了帝尊于诸侯王的地位。七雄之中赢秦与山东六国大不相同,秦像一往无前的青少年,山东则如瞻前顾后的老成人——吕不韦曾尝试将后者的记忆嫁接于前者的躯体,惜乎功败垂成。至秦并六国,外部的敌人潜入腹心而函谷关顿失屏障——青少年只看见权力带来的荣耀,却低估了其所隐涵的风险。这支强悍的民族依照丛林法则削平群雄,终因无法化敌为友以出丛林走到了自己的末路。秦之驟亡与君主个人性格上的弱点亦密切相关。始皇帝专制集权,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至以衡石量书,不中呈不得休息——偌大疆域只一头脑,反应迟钝可想而知。汉高祖就比他豁达,封建诸侯,将大公司拆成若干分公司管理——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回顾前史,周室譬若父母,诸侯则如儿辈——幽厉以降,前者日益衰老而后者逐渐长大,相互间龙争虎斗、四海沸腾。自汉兴天下一统,父母换了身体、健壮如昨;自立门户的儿子则又回复童稚、受到监护。

汉继周业,所不同的是贵族时代蒙昧的小人已然成年,需要集体的记忆。太史公便将华夏各分支的历史融会贯通,编织了一张珠珠交辉、影影重叠的因陀罗网。《秦本纪》有个“我”,《赵世家》有个“我”,《魏世家》有个“我”,《韩世家》有个“我”,《楚世家》有个“我”,《燕召公世家》有个“我”,《田敬仲完世家》有个“我”——诸多小我在因陀罗网里泯灭了是非恩怨,化成兼容并包的大我。和这个大我融为一体的人则获得新的身份认同,成为“华人”。

孔子犹江海范文12

沿着石阶路向上走去,两旁的房屋已是残垣断壁,处处散发着古老的气息。村民田建国告诉笔者,这里的古民居至今还剩有36座,其中一部分房屋已是破旧不堪了,距今天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春公宗祠

今年76岁的田久尊老爹爹是田氏后人,他带着我们来到一座据说是村里保存最完整最大的古民居――“春公宗祠”。据介绍,小溪村田家姓家谱中记载,元朝太和知县田某自江西迁至临武蓝山落户,清朝乾隆年间,其后代迁至小溪,因为这里山势巍峨,气势磅礴,乃一龙脉所在,所以一直以来田姓人丁兴盛。后来田姓先祖开枝散叶后分有了五房。“春公宗祠”是为了纪念迁居到小溪的田氏一脉的先祖春公,由田氏。五房中的其中四房修建的,建于清乾隆年间。祠内梁上挂有田氏一族历代德高望重之先辈所获彰显贤德、功绩的牌匾9块。祠内祠外雕梁画栋,做工精细,可谓远近驰名。祠内石碑上雕刻有“皇清乾隆岁次庚戌季夏月朔六上浣旦嗣孙增广庠名题之沐手书”,字迹清晰可辩,工整隽永,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据说在民国23年的时候,“春公宗祠”发生了一场意外的大火,祠内外那些雕梁画栋、名家牌匾都烧毁了,只有乾隆年间雕刻的两块石碑尚保存完整。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春公宗祠就是民国25年,后人按照其原来的样子重建的祠堂,连牌匾也是那时候重新仿制的。而在民国时期火灾中幸存的一些老牌匾和石雕等也在“破四旧”中毁坏了。

在经过“破四旧”的摧残以及岁月的磨蚀,“春公宗祠”日渐破败。近几年,为了重现“春公宗祠”百年前的兴盛,村民再次整修了祠堂,为门窗都刷了一层红漆。窗户上的花纹也是后人请当时村里擅画的工匠模仿从前重新雕刻的。但是不仅无法神似,比起从前,形也差上一筹。对此,田久尊老人不胜唏嘘。据了解,春公宗祠原来是小溪文化娱乐中心,族人祭祖集会的场所。如今繁华落尽,只能在零零碎碎中依稀寻找到它过去的影子。

德高望重的孔彰公公“尝”粪劝弟

祠堂内正前上方挂着好几块巨大的牌匾,居正中间牌匾写着“江南遗泽”四个大字。牌匾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字迹不再金灿灿了,但岁月的磨洗仍然掩盖不了它的苍劲有力。村民们说,如果不是那场大火,祠堂内那9块牌匾将是最有价值的文物。但是即使是仿制品,也昭显了田氏一族先祖的荣耀。梁上最右边的牌匾写着“齐眉介寿”。据田久尊老爹爹介绍,“齐眉介寿”这块牌匾是道光22年,先祖孔彰公八十一大寿时,为了表彰他的德高望重,乡亲们合力做了这样的一块牌匾送给他。

说起孔彰公,田久尊老爹爹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孔彰公本人没有念什么书,为了养家糊口,供弟弟念书,每日辛苦奔波劳作。但是弟弟对读书并不感兴趣。有一天,弟弟对哥哥孔彰公说自己不想念书了。孔彰公并没有立刻责备弟弟,而是问他,如果不读书他将如何立身处世。弟弟说:“不读书我还可以下地干农活啊。哥哥你干什么,我就跟着干什么!”哥哥瞧见弟弟脸上的神情很坚毅,知道不好劝,很快他便心中有了一计。于是孔彰公道:“行啊,既然你不肯念书,那你明天和我一起去挑大粪吧。”第二天,兄弟俩一前一后挑着大粪走在回家的路上。途中休息时,孔彰公对弟弟说:“我们干农活的要想知道挑的大粪质量好不好,就要亲口尝一下。”说完,便迅速握紧拳头伸进大粪里又抽出来。这时整只手沾满了粪便,他松开拳头,当着弟弟的面毫不犹豫地在手掌心舔了几口。由于整个过程速度很快,弟弟根本没看清楚就已经吓得目瞪口呆,看着臭气熏天的粪桶,怎么也不肯尝大粪。哥哥顺势规劝弟弟:“你既不肯念书,又不肯尝大粪,做农民你都当不称职,那你想干嘛?”此后,弟弟发奋图强,学有所成。他们的子孙后代也都是读书入仕为官、行医。而孔彰公的这段佳话在这一带也广为流传,加上他备受族人爱戴,后人都亲切称呼他为“孔彰公公”。

精细的雕刻为古屋增添魅力

为了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古居的魅力,老人又带着我们来到了村中昔日最为兴盛、后来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房――村民田国海的祖屋。一路行来,古屋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有鸡冠垛、有人字垛。据说,这是以前的防火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邻家火势的蔓延。每家每户的门窗均饰以各种花纹图案雕饰,有人物的,有花鸟的,还有瑞兽,古香古色,见证了它曾经辉煌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