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孔子拜师教案

孔子拜师教案

时间:2023-06-06 09:30:44

孔子拜师教案

孔子拜师教案范文1

今天我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孔子拜师》这文章,我深受启发。

故事的内容是:孔子已经60多岁了还要拜师学习音乐。别人学一首曲只要一到三天就学完,可是孔子学一首曲子要五天到七天,他为什么要学这么多天呢?最因为孔子要从音乐中弹出这首曲子作者当时的心情,还弹出老师教这首音乐时心情,孔子的老师见了真内疚。孔子这种精神让我吾出了一种道理:“学习要认真”这个道理

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有一个问题不会。我记得有一个本子有参考答案,我便把答案抄了下来,第2天。我发现我得是的是优老师还表扬了我,我忽然再打开作业,发现等级右边有个黑点我又在想是不是向我你真懂了吗?后来我又想起了孔子拜师的文章,我就一直觉的很惭愧。

自从我读了《孔子拜师》后,我就觉得我们小学生不能一遇到不会的问题,就靠参考答案完成。要自己用头脑去思考问题,将答案搞明白了,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五年级:15615600

孔子拜师教案范文2

[关键词] 《孔子》; 姓氏称谓;跪拜礼

一、姓氏称谓

电影《孔子》里的人名看起来奇奇怪怪,如公山狃、季孙肥、漆思弓等,让人迷惑,不知他们到底姓甚名谁。其实,这与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姓氏称谓有关。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古代的姓氏。古人的姓和氏是不同的概念,来源也不同。夏商周包括春秋战国时期,古人以“姓”来表明自己的母系来源,同姓的男女不能结婚,否则对后代不利。当某个大姓的后代人数众多了,有人要出去独立族群时,就会被赐以支姓,也就是氏。据《春秋》整理出淼墓判罩挥22个:、姒、子、姬、L、A(秦姓)、己、任、吉、芊、曹、祁、u、姜、董、偃、w、曼、d(楚姓)、隗(原北方少得褡逍)、漆(m)、允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百家姓绝大多数都是当时的氏。所以姓和氏各有各自的来源,不是一回事,古人对此很重视,区分得也很清楚。但是到了战国以后,天下分合无常,人们流离失所,便不再区分姓和氏了,往往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二为一。到了汉代,便通称为姓,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了解了这些,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影片:《孔子》中的鲁国人都姓“姬”,表明他们都是一个姓姬的母祖所生,相互之间不宜通婚;鲁国还有很多不同的氏,他们都是姬姓大树上的小枝条,比如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等,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人,俗称三桓,因他们各自组建家族为方便相互区分而各自拥有自己的氏号。

那么氏是怎么起的呢?情况比较复杂,有的以动物为氏,有的以封国、封地、居住地为氏,有的以官职、职业为氏,有的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等等。电影《孔子》中的孔丘就是以他的六世祖――孔父嘉的字为氏的。孔父嘉以何为字呢?我们来推理一下:首先,在汉武帝之前,称呼一个男子的名是不用加上他的姓的,所以“孔”肯定不是孔父嘉的姓;据考证孔父嘉的姓是“子”,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其次,“孔父嘉”是这个人的名和字的连称。而古人名和字连在一起说时都是先称字后称名的。那么我们可以知道:“孔”是这个人的字,“父”是表明这人的性别为男子,“孔父”是这个人字的全称;“嘉”是这个人的名。所以,孔子就是以他六世祖的字“孔”为氏的。此外,影片中的季平子、季桓子、季孙肥等也是以他的先祖季友的字“季”为氏的。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古人的名字号。古人的名,是出生3个月后由父亲赐予的。字是男子在20岁、女子在15岁行成年礼时,由主持成年礼的宾客赐予的。号则是由本人自己起的。所以,在古代人际交往中,自己的名只能由长辈或尊者来称呼,或在自谦时用;自己的字和号则可以由平辈或晚辈来称用。也就是说,上对下、长对幼、尊对卑时可直呼其名,下对上、幼对长、卑对尊和平辈之间需称对方的字或号,否则便是失礼。电影《孔子》开演伊始鲁定公和孔子商讨平定三桓之事时,便叫孔子为孔丘,直呼其名,上对下,这样做是合乎礼制的。在片中孔丘和颜回等自称丘和回,这也是合乎礼制的。但片中孔子喊弟子时,没叫其名,却称其字“子路”“子贡”等,这不但是违反古礼的,而且和影片所表现的孔子尚礼的主题是相悖的。为什么孔子不守礼呢?原来据编剧陈汗解释说:“这是为了照顾观众对人物的熟悉而刻意为之的;否则依照古礼,这些弟子一会被称名、一会儿又被称字,观众特别是外国观众容易弄蒙的。”

古人的字和名在意义上都有着某种联系,一般是根据名来命字的。最常见的是互为同义词,如颜回,名回,字子渊,《说文解字》说“渊,回水也。”孔鲤,名鲤,字伯鱼。也有的是反义词,如曾点,名点,字皙,《说文解字》说:“点,小黑也”,“哲,人色白也”。有时字和名之间则是其他联系,如孔子,名丘,字仲尼。那是因为孔子的父亲和母亲在尼丘山上祷告求子,才有了孔子,所以起名丘,字仲尼。

刚才在举例时提及“颜回,字子渊”“孔鲤,字伯鱼”“孔子,字仲尼”,根据名与字的关系都生生多了一个“子”“伯”“仲”等,这是与春秋之前取字的特别规律有关的:首先春秋时期,男子取字最普遍的方式是在字前面加上“子”,做男子的尊称,如子路、子贡、子有。其次,周代贵族字的前面要加排行伯、仲、叔、季等,如伯禽、仲尼、叔兴;还需要在字的后面再加上“父”“甫”“母”“女”表示性别,所以上述三个字的全称应该是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古人也感觉这样称呼比较麻烦,所以有时去掉排行或去掉父、甫,如称禽父、伯禽都可。

以上人物的姓氏名字号是可以依据古代礼制解释清楚的,但影片中还有一些历史人物的名字是需要导演和编剧来解释的,如公山狃和叔孙武。根据汉代以前称呼男人只称其氏不称其姓,我们知道“公山”和“叔孙”只能是这两人的氏,不是姓。“狃”的意思是拘泥、因袭,以此贬义词为名字仿佛很难理解。原来据演员张兴哲解释说:历史上这个人的名字叫公山不狃,影片为了从语言感觉上叫起来不拗口,便把公山不狃的名字简化为公山狃了。所以再去对比历史,我们才明白公山不狃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名不狃,字子泄,不知他在天之灵知道自己的名被简化成相反的意思了,会有何感想。至于叔孙武是不是由历史人物叔孙武叔的名字简化而来,笔者认为也是极有可能的了。

二、跪拜礼

在影片中孔子的扮演者周润发经常在现实生活中伏地跪拜行大礼,并呼吁大家一起跪拜。周润发的出发点是好的,呼吁我们知礼行礼,但是在21世纪行跪拜礼和春秋时期行跪拜礼的意义已经大有不同了。这得从古人的坐卧器具谈起了。

在唐宋以前,古人是没有桌椅床等坐卧器具的,他们都是坐卧在地上的。地位尊贵的或家境殷实的人则会坐卧在筵席之上:在地上先铺一层竹编的筵以防潮湿;再在筵上铺一层草编的或兽毛的席,质地柔软以求舒适。所谓“凡敷席之法,初在地者一重即谓之筵,重在上者即谓之席。”(《周礼•春官司•几筵》)遇到招待客人时也是铺筵设席,将酒器菜肴就放在筵席之上,送走客人便撤去筵和席,俗称撤席。所谓“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礼记•乐记》)后来出现了矮小的几案等,酒器菜肴便放在了几案之上了。

由于席在当时居家生活中的特殊用途,便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礼节。如“席不正不坐”,就是席要放得平平正正,与居室的方正平行,显示坐席之人的德行方正。“尊者居席中”,即尊贵的人要坐在席子的中央。影片中有一镜头:陈蔡被围之时,孔门弟子饥寒交迫,孔子却端坐室内中央弹琴,没有恬淡地坐在室内一角,就是因为孔子是当时所有人中最尊贵者,所以端坐中央是守礼的。“跣足入室”则是那时拜访尊者的礼节,也就是在入室前必须先脱去脚上的鞋和袜,然后赤脚入席,以此作为对主人的尊重。所谓“侍坐于长者,屦(草、麻等编织的鞋)不上于堂。”(《礼记•曲礼》)而出室迎接客人,则需要穿鞋相迎,以表示热情待客;古时有人在匆忙中将鞋穿反了,被当成热情待客的典范,被一些人效法下来。影片中子见南子的部分,周迅饰演的南子穿鞋见孔子是对来者的尊敬,而周润发饰演的孔子入室拜见南子,则应脱鞋脱袜了。按照古礼,即使当时孔子患有脚疾,影响观瞻,也是不能违例不脱鞋和袜的。

至于席上的坐姿,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跽坐,也就是跪坐,将臀部压在后曲的腿脚之上;一种是趺坐,即双叠,盘腿而坐,像佛教修禅者的坐姿;还有一种是箕踞,坐时将臀部直接着地,两腿前伸,身体后仰,从侧面看,形似簸箕。

其中,第一种跽坐是比较正式的坐姿,用于庄重严肃和人际交往的场合。而且坐的时候最好挺立上身,整理衣襟,正襟危坐,显示对对方的尊重。第三种箕踞,看起来比较舒适随意,在当时则是被视为一种轻薄的坐姿,被认为是轻视对方、傲慢无礼的举止,所以《礼记•曲礼上》规定“坐毋箕。”《韩诗外传》上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孟子回家进屋,看到妻子正箕踞而坐,便非常生气,认为其妻无礼,找到母亲要求休妻。幸好孟母明晓事理,说孟子进屋没有出声示意,其妻并不知道有人来,才没端正坐姿,可以原谅。这样,孟子的妻子才免于被休掉的命运。在电影《孔子》的后半段,当季孙斯与鲁定公在享用齐人送来的美女佳肴时,便是斜倚几案,箕踞而坐,此处细节便暗示了他们放荡无礼的行为和散漫松弛的朝政。

理解了古人的这种起居方式,就很容易懂得跪拜礼为什么会产生。因为在正常跪坐的时候,双手一般是放在膝盖上;在这种坐姿下,如果要行跪拜礼,只要身子稍往前倾,双手放到地上或席上就行了。因此,对于跪坐习惯来说,跪拜礼是一种十分方便的礼节。古人认为不跪不拜,所以跪拜由此而来。在《周礼•春官•大祝》中又将跪拜礼细分为九种:“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其中“稽首”,是最隆重的跪拜礼,是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要求施礼者从左右伸展双手至前方先拜,然后双膝跪地,双手合抱按地,头伏于手前触地,要停留(就是“稽”的意思)较长时间后起身。在影片中,孔子拜见鲁定公时、到达齐国宫殿前拜齐国国君时、拜见南子时和回到鲁国国门前时等,所行之礼都可以算是稽首大礼,而且当时脸上表情是严肃而恭敬的。

关于“肃拜”,先说明的是古代女子的行礼与男子不尽相同。从先秦到清代,女子多是在站立的情况下行礼,是不需要下跪行跪拜礼的。除非在向神仙祖宗、皇帝皇后、父母公婆、公堂判官、主人主子等行礼或表示特别敬畏时,就要行素拜礼了。拜时跪双膝后,两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时低下头去,到手为止,故又称“手拜”。肃,手到地的意思。影片中子见南子那部分:南子领悟到夫子的真君子的高尚品格后,作为齐国的第一美女竟然跪地而拜,而且长久不起,可见南子对夫子的尊敬。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南子所施之礼不是素拜礼,而是比素拜更隆重的稽首礼!敬重之心非同小可啊!难怪片中夫子为之动容再三,不知所措,收受不起,惟有以稽首礼还之,久久不起了。

当然,所有这些跪拜礼都是在桌椅未出现跪坐于地的情况下流行的。到了唐宋以后,桌椅普及了,人们由跪坐变成了悬足坐了,跪拜礼就由原来的生活礼节演变为等级礼节。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曾宣布取消过一些落后礼节如跪拜礼。如今,周润发再呼吁我们一起跪拜行礼,我想无论是稽首,还是素拜,其间包含的礼义都已经远远重于古代了。

其实,要想真正深入理解影片,还需要了解春秋官职文化、教育文化、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等。囿于篇幅,以后有机会再做阐释。

[参考文献]

[1]雁侠.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

[2]陈明远,汪宗虎.中国姓氏辞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3]朱筱新.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孔子拜师教案范文3

1、《孟母三迁》

《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段机杼。”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伙伴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孟母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给孩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孟母还是觉得这样不好,于是又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这才开始喜欢读书,变得守秩序、懂礼貌。这时候,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孩子适合居住的地方!”

有一回,孟子偷懒不学习,孟母就当着他的面划断了正在织的一匹布,说:“学到一半就停下,和这块织了一半就断开的布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用!”孟子听后,再也不偷懒了。

2、《黄香温席》

“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说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蚊子赶走,让父母睡个好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钻井被窝里,把被子暖热,让父母睡得温暖。黄香的故事流传到了京城,京城人都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3、《囊萤映雪》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是两个关于勤学的故事。

晋代的一个名叫车胤的孩子,他家中贫苦,没钱买灯油,又想晚上读书,于是在夏天的晚上,抓一把萤火虫装在白布袋子里面,靠着微弱的灯光读书;映雪是晋代的孙康,在冬天的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学之人。

4、《孟母断机》

孟母姓仉氏,孟子之母。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5、《五子登科》

《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

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还特地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经》也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又逐渐演化为“五子登科”的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连袂获取功名。

6、《孔融让梨》

孔融的父亲拿一些梨给孩子们吃,让孔融先挑,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吃。这故事被用作儿童教育的好教材,成为千古美谈,它美就美在孔融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谦让风格。

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中平初(185),举高第,为侍御史。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后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为相。兴平二年(195)领青州刺史。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征孔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因不满曹操雄诈,被奏免官。后复拜太中大夫,退居闲职,好士待客,座上客满,奖掖推荐,声望甚高。终为曹操所忌,下狱弃市。

孔融着有,《隋书·经籍志》载《孔融集》9卷,已散佚。通行本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1卷。孔融文又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其诗又见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汉诗》。

7、《苏洵二十七方才学习》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山人,北宋着名散文家。在妻子程氏的劝告下,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嘉佑元年,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后人因其二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为文见解精辟,语言锋利,纵横捭阖,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着有《嘉佑集》十五卷。

8、《母子同刑》

三国时期,魏国王经在征讨篡位的司马昭时被捕,司马昭要王投降,并抓来他的母亲相威胁。王说:“为国尽忠,死而无怨。”司脑羞成怒,决定处死王母子。临刑前,王苦着对母亲说,是自己连累了她。母亲却笑着说,自己为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王在忠与孝矛盾时选择了忠,实际上是真正的孝。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敬仰。

9、《孙敬悬发》

“头悬梁”的是晋朝人孙敬。孙敬,字文质,汉代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好学,后入洛阳,在太学附近一小屋安顿母亲然后入学。他曾采杨柳为简,加以编联,用来写经,这是历史上“辑柳”的典故。《太平御览》上记载: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常年闭门谢客,攻读诗书,人称“闭户先生”。他苦读诗书,常常通宵达旦,困倦得眼皮都睁不开了,就弄根绳子把头发绑起来吊在房梁上。打盹垂头的时候,揪一下头发就惊醒了,继续读下去。

10、《苏秦刺股》

古时候,有一个学者叫苏秦。苏秦自幼家境贫寒,连书都读不起。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得不时常卖自己的头发或者帮别人打短工,后来又离乡背景到了齐国拜师学艺。

经过一年的学习,苏秦认为自己已经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迫不急待告别老师和同学,去闯荡天下。但是一年后不仅一无所获,连钱也用完了。他只能穿着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到家时,苏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烂肮脏不堪,满脸尘土。妻子见他这个样子,摇头叹息,继续织布;嫂子见他这副样子扭头就走,不愿做饭;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还暗暗笑他活该!

苏秦看到家人这样对待他,十分伤心。他关起房门,不愿意见人,对自己作了深刻的反省:“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认小叔子,父母不认儿子,都是因为我不争气,没有好好学习。”

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新振作精神,搬出所有的书本,发愤读书。他每天读书到深夜,有时候不知不觉伏在书案上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都后悔不已,但又没有什么办法不让自己睡着。有一天,读着读着实在困了,不由自主便扑倒在书案上,但他猛然惊醒——手臂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一看是书案上放着一把锥子,他马上想出了制止打瞌睡的办法:锥刺股(大腿)!以后每当要打瞌睡时,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让自己突然“痛醒”。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鲜血淋淋,目不忍赌。

家人见到这样,有些不忍心,劝他说:“你一定要成功的决心和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要这样虐待自己啊!”

孔子拜师教案范文4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春秋时期的燕国,有一位姓项的少年,有一天在路上碰见孔子,就问孔子:“听说孔先生很有学问,特此请教。”孔子笑着说:“请讲。”这位少年拱拱手说:“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后捋了把胡须说:“你问得真是怪呀!江湖河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于开花。”这位少年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孔子叹服道:“后生有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

孔子之所以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语言,大概就是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得到的感慨。“师徒结对”仅仅是学校所赋予的一种传、帮、带的形式而已,实际上都是在相互学习,各抒己见,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之目的。

我与徐娟老师共事的五年中,我在徐娟老师的身上学到了许多的知识,许多的技能,许多的经验。再说没有一劳永逸的师傅,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徒弟,更多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徐娟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从2007年—2013年,徐娟参加各类教学评比,2008年,所任教的三(1)“鲨鱼”小队获“区优秀小队”称号;2009年所任教的三(3)“翱翔”中队获“区优秀中队”称号;2012年,在区“文化寻根·诚信文化校园行”活动中,获“千字文”评比教师组三等奖;2009年,《期望走向美好》在区班主任教育案例评比中获三等奖;2008年,在上海市小学生“心手相连”现场作文活动中,获优秀指导奖; 2009年、2010年,两次在上海市小学生优秀作文征文活动中获指导奖;2010年区三年期考核获备课优秀奖;2012年区五年期教师教学教研能力获一等奖;2011年区级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 2012年区五年期教师教学教研能力获一等奖;2013年,所任教的“启航中队”获“市优秀中队”称号;2009年、2012年,两次获得区级行政嘉奖。这一系列的成绩或荣誉记载着徐娟老师成长的足迹。诚然,徐娟老师的发展是比较快的,这次被胡爱花选中进福山小学,是在几十个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中脱颖而出所致。

我和徐娟师徒结对五年来,较多的是在一起研讨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时常提醒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教材,联系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生活积累来分析。曾有几次,徐娟老师对我说:“这篇课文很简单,应该没有问题可讲的”。于是我就和她一起研读了课文,帮助她提及了较多的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提及了听、说、读、写等技能方面的问题。一起研读后,她明白了看似简单的课文,教起来还有许多要教的地方。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她注意:语文教学中,有时可以让学生“不求甚解”,以读代讲,自我感悟,有时需要让学生“咬文嚼字”。教材是例子,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要把教材当作“一口井”,当作“一道泉”,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有时候,我也看看徐娟老师的教案设计,一起商讨,毫无保留地发表我的意见,谈谈我个人对教材的处理方法,与她一起进一步修改教案。帮助她把握教材的重点,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进行教学,帮助她针对教材的难点如何设置坡度,力求突破。有些课时教案,徐娟老师能落实“三维目标”,把“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把“听、说、读、写” 等技能,情感、态度的教学糅和在教案中,尤其是有些课文的课堂练习设计得精妙,我也应该向她学习的方面。

无论再好的教案,也仅仅是纸上的一个方案,作为一个新教师,要把教案牢记在心坎上,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教学中。在最初的课堂教学时,徐娟老师经常背教案,时常对着镜子说教案,有时把老公作为学生,听她叙述教案过程。几经磨练,徐娟较早的熟悉了课堂教学的流程、重点、要点、难点;这不仅有助于流畅的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对文本教材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利于她备课技巧的长进。所以说,教师对教案的理解、把握,是一个教师理性的思考,多年来,我和徐娟相互之间听了较多的课,每次听课,都会认真进行评课,总结成功的地方,指出需要改进的方面。也经常鼓励她多听听其他教师的课,即使她外出听课,回校后也会与我一起分享她听课的收获,一起研讨她听课中的疑惑。她的聪明之处就在于集他人之长,补己不足之处。

经常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也是新教师发展的捷径,“不积小溪何以成江河,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徐娟老师就能有一个动笔的习惯,她写了较多的教学反思,案例分析,作业设计的得与失,所有这些笔墨,是她成功撰写课题与揭题的素材。良性的向着学术型、专家型的教师发展。

我所做的带教工作是微不足道的,我的发言也只是“抛砖引玉”罢了。下面我想对带教工作谈谈一些个人的想法与建议。

1、“师徒结对”要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结对。有效沟通是师徒结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只有师徒双方彼此熟识,在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风格特长等方面有诸多兼容,才有可能结成真正意义上的对子。因此,多一些相互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师徒双向选择结对,应该是师徒结对方式的首选。

2、要想使“带徒”成为师傅的“份内事儿”,并让师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引领徒弟成长的工作中去,就必须减轻师傅的工作负担。师徒结对只有从“额外劳动”转化为彼此的“必要工作”,师徒双方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作为师傅,既要对他们进行“思想引领”,还要对他们进行“习惯培养”和“经验传输”,但这一切意愿的顺利达成必须有个前提,就是尊重年轻教师的成长个性。师傅首先要把准徒弟的个性,了解他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其次要共同研究和确定实施方案,帮助徒弟量身定做改进计划;再就是要多倾听徒弟的意见和感受,在充分的自我反思中引领年轻教师成长。

给新教师提出几点建议:

1、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求实。

语文课堂教学少不了品读、感悟,教师就要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的朗读与思考,多让学生交流发言,语文课上学生的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更为有成效,要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练。

2、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求简。

语文课上要让学生体会到愉悦感和成功感,就要在课堂上坚守“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应简约教学的内容,简化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简单的教学媒介,简洁的教学语言。教师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

3、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求活。

孔子拜师教案范文5

一、“行业祖师崇拜”的行情、民情、国情

应当说,行业祖师崇拜在中国有行情、民情、国情特别适宜的土壤。崇拜的思想基础,永远都是崇拜者自信的缺乏,而自信的普遍缺乏则有更深刻与深厚的社会土壤。在自然经和宗法社会的基础上,受制于封建制度管理的中国传统手工行业,自然滋生有“行业祖师崇拜”的强烈意识与情结,这是中国历史上各行业者身份认同与行业内外利益社会协调的需要。如果不从思想与认识论的视角审查,也不从社会与历史的文明标志去衡量,那么任何文化都应有其存在的理由与其独特的魅力。

1.业界行情

餐饮业是人类社会最早的服务性行业之一,最初是为流动人口提供饮食――应当是严格意义的“食”――充饥果腹之食――应运而生的。然后才会越来越发展健全,越数千年而至今天这样的各种享乐功能齐备、无限受用繁华。中国餐饮业的行情虽因历史因素差异而有各时代的不同,但餐饮业界声望和广徕生意的社会地位与市场利益诉求却是相同、相通的。不过,今日中国餐饮业“烹饪始祖”追认活动更突出的是厨师群体自尊、自重的心理趋向,这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烹饪文化热”及中国烹饪国粹文化心态的大势有关。寻始祖,认始祖――主要是完成隆重的礼拜仪式――许多期待与诉求借以体现,基本没有脱出“弘扬”的思维框架。所以,“谁是”中国烹饪始祖、“谁是”中国厨师祖师的“谁”是重要的,症结与分歧也主要在此。

季鸿先生在2015年11月4日回复我的“关于厨行祖师”的信中发表很重要的意见:“立某一古人为厨神,要分清是‘祖坛’崇拜,还是‘祖神’崇拜,如系‘祖坛’,最确当的是神农,而且神农之祭至今仍国家大祭,厨行源于农产品加工、尊神农庙为祖坛,……如果从餐饮行业看,不妨立司马相如为行业祖师,不仅形象好,而且也可以从梨园子弟立唐明皇为行业祖师的故事中得到佐证。其实,还有一个极称职的人物是北魏的贾思勰,立他作为中华食学祖师当之无愧,因此还有一个双轨制的方案,即立孔子为食礼始祖,贾思勰为食技始祖,物质与精神,人文与科技,都照顾到了。”季鸿先生分析得透彻准确,说得很好,但是,尚古――历史越早越好,爵高――历史地位身份崇高,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手工千行百业多数人认同祖师爷的倾向性心理,时下中国厨业依然如此。

2.社会民情

专制威权政治与祖宗崇拜制度,久之造成了华人倾向于怀旧尚古、敬权威畏大人的社会心理与文化传统。于是,某一社会行业礼拜崇敬的师祖或祖神若是史文有据、于理可通的悠久历史上的圣贤豪杰,便易引起广泛社会的同情与认同。中国社会是敬畏权威的,中国人是敬畏大人的,勿论这种敬畏是否理性、是否可取,但文化生态土壤如此,情势如此,应之则兴,顺之则昌。中国厨界或餐饮业界寻认远古圣人为师祖,也就不被世俗社会以为不然。

3.政治国情

割据、封闭与移动限制政治加之流通经济的落后,中国历史上的市肆餐饮基本都是小门小户的小店,即便是大小都会各种风味标榜的酒楼餐馆,其服务主体对象的半径亦是有限的,再加上手工业者习惯的保守性、封闭性,厨行帮会或协会组织基本都是狭小地方性和行业局部保护主义的。地方性的特点,历史上的“勤行”或曰厨行较其他许多行业尤为突出,因之没有可能形成全国统一的“厨行祖神”、“厨师祖师爷”偶像与统一的崇拜仪式。

迄今,被各区域认定的烹饪始祖或厨师祖师,事实上都不是厨师族群或餐饮业界传统信奉的偶像,严格说来这些被选定的偶像其实履历与资格都有些过于牵强,他们事实上都是历代读书人理解与赞美的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圣贤伟人,这些圣贤伟人中的任何一位,都并没有被主流意识明确为烹饪始祖或厨师祖师,他们或只是在某种需要的特定语境下被偶及烹饪饮食之事。而历史上的著名的职业厨师其实是有记录的,比如周幽王的太宰冢伯和膳夫申术,齐桓公的“御厨”易牙,都是史记明确的。但是易牙为了表达对最高领导的忠心,他把自己的儿子蒸给齐桓公吃了。尽管如此,班固《汉书》的“古今人表”的历史名人排序,易牙仍被列于“下上”等,而周幽王太宰冢伯和膳夫申术都是“下下”等,公输般、扁鹊、齐桓公、老子、墨子、孙子等居“中中”,秦始皇位列中下。班固的“九等之序”评列法是周代以来的等级序列法。只有“圣人”、“仁人”、“智人”居于上等,女娲、伊尹、颜渊、子思、孟子、屈原等同位于上中,老彭稍逊在上下。“膳夫”――厨行,在人们理解的社会地位中居于第三等,历史情态如此。

二、“先炊之人”与“中国烹饪始祖”(或“厨师祖师”)

与近代实验科学以来的发明史明显不同,人类历史――尤其是文字文明史以前的很多发明与创造大多是集体行为的结果,史前史的发明、创造大都是基于体能与手工操作的技术经验累积渐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烹饪――熟食,是生命维系需要的基本生存技能,不说更早,至少“经常性用火熟食”这一人类熟食史阶段标志的技能不会是由某一个人“发明”的,人类熟食的最初只能是意外的“发现”――因为是大自然中频发的自燃现象导致的天赐“可食之熟物”引发了人类祖先的群体思考。

烹饪,不会是某一个体的发明或创造,但它非常重要,于是更有效率生活管理的实际需要让人们逐渐强化它、规范它。于是族群内有了社会分工,看护火塘、照顾老幼病弱、煮熟食物都主要由留守在居留地的女性――老年和不便大运动量狩猎奔波的女人来完成。主理氏族饮食事务的年长女人被称为“先炊之人”――“古之始炊者也”,史前社会的“老妇之祭”即缘于此。史前社会的“先炊之人”演变到后来就是“灶神”,汉代开始变性为男神,民间俗称“灶王”――“灶王爷”,再后来又给他配祀了一个面容慈祥的老太婆――俗称“灶王奶奶”。历史的怪异与吊诡之处很多,“先炊之人”的种种演变即是其一证。

毫无疑问,“先炊之人”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人,是有年龄、有经验、有威望老女人们的泛称,是一类人,而非一个人,因此班固“古今人表”中无其位。但,“先炊之人”作为氏族中的事厨者角色身份与地位是明确的,因此才会有“老妇之祭”,“老妇之祭”时是要预选一女人妆扮成“老妇”――称为“尸”。“延尸入奥爨”――静默不语的“尸”端坐在灶神的位置上享受祭祀礼拜,这一过程谓之“节神”。唐代学者指出:“夫祭有尸,自虞、夏、商、周不变。战国荡古法,祭无尸。”“先炊之人”就是先秦时代的“中国烹饪始祖”或“厨师祖师”,“老妇之祭”就是其崇拜祭祀。演变后的“先炊之人”祭祀,直到今天任然存续在民间,它仍然担负着维系每个家庭三餐温饱、食品安全、一家人出入平安的神圣职责。

大概是因为灶神深入民间,成了每个家庭的主管,太平民化、太民俗化了,因此不够神圣、神秘,于是今天一些省区的厨师希望选择儒家推重的上等历史名人了。

三、认祖祭祀的责任与原则

对于这样一个关乎现时代中国烹饪文化、餐饮文化健康发展,甚至关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烹饪或厨师始祖问题,笔者一再强调:发表意见的研究者应有明确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应当立足于民族优秀文化承传并且有国际视野、发展眼光。而对此负有特别义务与责任的方面亦应坚持科学的原则与方法。因此,笔者曾明确建议:不应为了认祖而认祖,为了完成祭拜仪式而立个神主,那是封建制时代手工行业做的事。要将认祖与祭祀行为上升到民族文化重构、时代餐饮人心灵、情感、知识提升的高度,超越“烹饪”行业观念,引导时代餐饮人自觉担起餐饮业利益和社会需求。“行业师祖”,或“行业祖神”的论定,应当“立论”在先――要有科学的理论支撑,宜在世界格局思维和发展明天的思维框架中为社会、为民族遴选餐饮业界的“师祖”――如果一定要遴选的话。我所理解的“餐饮人”是个时代概念,包括红案厨师、白案厨师、服务师、管理人以及与餐饮业界深度相关的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和文化人。“师祖”的推定要有利于提高餐饮人自信、自尊、自重、自爱,让全行业自豪,有利于促进业界的“两个文明”同时进步。“师祖”的推定要最大限度得到社会各有关方面的认可,而且也应考虑到国际业界的理解力与认同度,开放以来我们的各种媒体不是一直在呼吁“中国烹饪走向世界”吗?“文化交流”能够实现应当是彼此需求、认知接近,不能一味自说自话;舞台是共同的仅仅满足于自娱自乐不行。

而本人的意见,应从俗随便。中华历史文化多元,即便是秦皇一y、汉武独尊之后,南北差异、四方异俗依然。家皆有灶,市皆有食,“一方水土一方人”,人们饮食与各地厨业风格、习惯、风俗、认识均不尽相同。为此,烹饪始祖或厨师祖师的信奉与礼拜,不若行以“禹入裸国”、入乡随俗为上的原则,尊重各地自主、自为,有关方面只负引导健康发展、文明进步之责。让地区都有积极性,都心情愉快、各展其能,无疑更有利于“中国”意义烹饪文化与社会餐饮的健康进步,百花齐放更宜春色满园。中华文化的历史就是吸纳包容、和谐发展才一路走到今天的,如果说“独尊儒术”尚且隐藏长久的负面影响,那么“焚书坑儒”则更不妥。何况历史已经对两者作出了判断。

孔子拜师教案范文6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④樵薪:砍柴。⑤执苦:干苦活。

【文言知识】

“经”在古文中往往特指儒家经典著作。《春秋》是孔子编写的一部鲁国的编年史。孔子教育学生,以《诗》、《书》、《礼》、《易》、《春秋》为基本教材,世称“五经”。之后,儒家学派的人又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俗称“四书”)作为经典必读书。所以后代有了“四书”、“五经”之说。

【思考与练习】

1. 解释:①孤②明③庐④笞

2. 翻译:①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恒荣勤学不倦

恒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

【注释】①桓荣:东汉人。②仓卒:匆忙,此指社会动乱。③太常:职官名称,负责祭祀礼乐及选拔人才。

【文言知识】

说“岂”。“岂”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指“哪里”,表疑问。上文“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意为哪里知道学习的好处能像这样啊!“岂敢”即哪敢。二指“难道”,表反诘。如“岂吾不若人”,意为难道我不如别人?

【思考与练习】

1. 解释:①初 ②厄 ③嗤 ④应 ⑤及

2. 翻译:①而荣讲诵不息 ②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

崔景拜师

余始识景于京师,与为友,景以兄事余。既数岁,已而北面承贽,请为弟子。余愧谢,不获。且曰:“之从先生,非发策决科之谓也。先生不为世俗之文,又不为世俗之人,某则愿庶几焉。”

【注释】①余:指本文作者张惠言。他是清代文学家。②北面承贽:拜师。北面,面朝北,即向朝南坐的老师下拜。③发策决科:科举考试中获得功名。④庶几:有希望。

【文言知识】

名词作状语用。在汉语中名词是不能直接用来修饰动词的,但上文“以史事余”中的“兄”,它属名词,直接修饰动词“事”,这“兄”就是名词作状语用(或称之名词活用为副词)。这句话的意思是崔景用对待兄长的态度侍奉我。又,《狼》:“一狼犬坐于前。”“犬坐”要理解为像狗一样坐着,“犬”也是名词作状语用。又,“车载之而行”,意为用车载着他前往,“车”同样是名词作状语。

【思考与练习】

1. 解释:①既②弟子③从

2. 翻译:①余愧谢,不获②某则愿庶几焉

3. 上文有四个“为”,请依次作解释:① ② ③ ④

参考答案

承宫樵薪苦学

1. ①年幼失去父亲②精通③屋,此指书舍④用竹鞭打2. 猪的主人对承宫没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寻找。

桓荣勤学不倦

1. ①早年②穷困③讥笑④回答⑤等到2. ①然而桓荣学习不停;②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才用得上它呢?

孔子拜师教案范文7

孔夫子搬家打一歇后语: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

解释:

孔夫子是指孔子,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家里肯定有很多藏书,因此,他搬家的话,搬的东西肯定都是书。所以这句歇后语取“书”的谐音,写成“输”,形容或是比赛的结果都是输的。

孔夫子搬家打一歇后语的答案摘抄拓展

孔夫子的背包 ———— 准是书(输)(比喻注定要失败。)

孔夫子念文章 ———— 咬文嚼字

孔夫子的箱子 ———— 净输(书)

孔夫子挂腰刀 ———— 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孔夫子搬家 ———— 净是书(输)(比喻总是失败。)

孔夫子游列国 ———— 尽是礼

孔夫子喝卤水 ———— 明白人办糊涂事

孔夫子背书箱 ———— 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 ———— 不耻下问

孔夫子搬家打一歇后语的答案精选拓展

孔夫子的褡裢 ———— 两头输

孔夫子的弟子 ———— 闲(贤)人

孔夫子的手巾 ———— 包输(书)

孔夫子的砚台 ———— 黑心

孔夫子的嘴巴 ———— 出口成章

孔夫子讲学 ———— 之乎者也

孔夫子门前卖《论语》 ———— 自不量力;不自量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 ———— 假斯文;冒充斯文

孔夫子念书 ———— 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孔夫子偷钱包 ———— 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搬家打一歇后语的答案推荐拓展

孔夫子唱戏 ———— 出口成章

孔夫子拿扫 ———— 斯文扫地

孔夫子教三字经 ———— 埋没人材

孔夫子的手帕 ———— 包输(书)

孔夫子的徒弟 ———— 闲(贤)人

孔夫子门前卖文章 ———— 自不量力 孔夫子吃粥 ———— 心里没数

孔夫子出门 ———— 三思而后行;三思而行

孔夫子穿西服 ———— 土洋结合;不土不洋

孔夫子穿西装 ———— 不中不西;不新不旧;土不土来洋不洋;又土又洋;不土不洋;不中不洋

孔夫子打哈欠 ———— 一口书生气;满口书生气;书生气;文气冲天

孔子拜师教案范文8

孔子比老子小了大约20岁,算是和老子同时代的人,但我们所知道的孔子拜见老子,虚心向老子请教的故事,基本上是老子的传人庄子的记载,所以这个记载的可信度值得怀疑。孔子到底有没有见过老子,那是历史悬案,姑且不说,但即使是虚构的故事,也看得出孔子虚怀若谷的品质。

比如,孔子两次拜见老子,得到他由牙齿与舌头比较而得出来的关于为人做事的软与硬以及刚与柔的教导后,无限追崇,把他比作见首不见尾的、变幻莫测的龙,还说自己永远也无法与之相比。这和苏格拉底的“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学习知识,如同在地上画一个零,这个零画得越大,你越会感觉到自己的无知。真是觉得干的时间越长,越觉得自己的不足。似乎一切尽在把握,但似乎一切又是触不可及。

事实上,孔子的谦虚,丝毫没有影响他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当之无愧的祖师爷的地位。只是这几十年来,我们越来越推崇西方教育,而和孔子最初倡导的教育理念渐行渐远了。

关于教育的主体、内容、对象、方法等,孔老夫子能让人心服口服的大道理那是一套一套的:什么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学而习之,学而知之,知行合一等,一句话,那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有关教育的观点,简直是多了去了。孔子倡导的核心,很多内容和西方教育的核心都有不谋而合之处。

孔子喜欢在日常生活中,采用与众弟子散步聊天吃饭下棋奏乐等多种方式,通过言行举止观察学生,了解他们不同的智商、情商和个性。比如他在《侍坐》章里就看出子路的坦诚、鲁莽、直率,曾皙的懂礼、洒脱与卓尔不群,冉有的谦虚谨慎、言行有度,公西华的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孔子常对学生讲的话是:“你们随便说说吧。”这种“随便说说”在教学中营造出来的是一种无拘无束、可以自由发挥各抒己见的氛围,所以上他的课,学生是轻松自由、思维活跃的。这样的上课方式,何尝不是西方教育的课堂教学的一种典型形式?

了解学生后,孔子非常重视因材施教。这里有个故事: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子路匆匆走来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冉有也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就奇了怪了,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不一样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瞧,这就叫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这一理念,不断发展、创新,有了如今的因性施教即根据男女性别差异予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因龄施教即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施以不同教育。因为每个个体是千差万别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于是,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启发式教学思想。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做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只是,无论他多么反对填鸭式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依然是我们课堂教育的主要形式。

宋学家朱熹曾解释过孔子的不愤不悱:“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

“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把孔夫子的意思说明白了,就是说,学生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

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教育者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发现学生的思考状况并予以有效地启发。这样,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最行之有效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才会是效果最佳的。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相传清代名将年羹尧,幼时非常顽劣,他父亲前后为他请了好几个老师,都被他打跑了。后来没有人敢去教他,最后有一个老师是隐士,自愿来任教,唯一的条件是给他一个大花园,不要设门,而且围墙要加高。年羹尧最初还想将这位老师也打跑,不料老先生武功很高,打又打他不着。平时,老师却什么也不教他;到了晚上,老先生就运用轻功,一跃出了围墙,在外逍遥半天,才飘然跳回来。年羹尧对这位老师一点办法都没有。老先生有时候吹笛子,吹笛是可以养气的,年羹尧听了要求学吹,于是老先生利用吹笛来使他养气,开始慢慢教他。其他的知识、武功也一样,年羹尧自己想学,老师才教,这样,他学得有兴趣,学的速度又快,老师还教得轻松。

年羹尧后来文武双全,功成名就,这与他老师的精心教导是分不开的。他的这位老师,可谓启发式教育的成功实践者。

能稳坐杏林讲坛,侃侃而谈,教化了三千弟子,培育出七十二位贤人,这足以看出,孔子在教学方式上那刷子真是一把又一把的!作为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孔子还认为,当老师的要诲人不倦,要以德服人,要学而不厌,要无常师,不一而足。

孔子拜师教案范文9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一个人的成长就如那明艳的花儿,起初只是一粒小小的种子。如同种子的生长离不开土壤、空气和水,一个人的成长也有其背景和必由的道路。把伟人们的人生旅程倒退若干年,还原到他们学生时代的坐标系中,了解他们的求学历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他们的成长过程,看到他们自身的努力和为成功而付出的汗水。在学生时代,他们的脉搏就和那个时代的节拍扣合在一起。他们经历过社会的沧桑巨变,也经历过危急存亡的重要时刻。他们的志向各有不同,不论是“所好在六经”还是“忠心安社稷”,学生时代的他们都“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精力充沛,志向不俗。对于他们来说,校园生活是人生旅途中一段宝贵的经历,蕴藏着太多的思绪和回忆。

阅读前沿一

乡曲儒生

陆文夫

我6岁的时候就开始读书了,那是1934年的春天。

我们的学校只有三间草房,一间做先生的卧室,其余的两间做课堂。课桌和凳子各家自带,八仙桌、四仙桌、书桌,什么都有。

父亲送我入学,进门的第一件事便是拜孔子。“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的木牌供在南墙根的一张八仙桌上,桌旁一张太师椅,是先生坐的。拜时点燃清香一炷,拜烛一对,献上供品三样:公鸡、鲤鱼、猪头。

我拜完孔子之后便拜老师。拜完之后抬头看,这位老师大约四十来岁,戴一副洋瓶底似的近视眼镜,有两颗门牙露在唇外面。他穿着黑棉袍和洗得泛白的蓝布长衫,扎脚棉裤,脚上套一双“毛窝子”,那是一种用芦花编成的鞋,比棉鞋暖和。这位老师叫秦奉泰,我之所以至今还记得他的名字,那是因为我曾把秦奉泰读做秦秦秦,而被同学们嘲笑了好久。

我开始的时候读《百家姓》《三字经》。每天早晨老师教一段,我再坐到课桌前摇头晃脑地大声朗读,读熟了便到老师那里去背,背对了老师再教新的。老师规定每天背一次,如果能背两次、三次,他就会对我们加以表扬。但我们也不能硬充好汉,因为三天之后要“总书”,就是要把老师所教的书从头背到尾,背不出来那戒尺可不饶人。我记忆力好,记得快,不会挨打,几个月之后我便开始读《千家诗》《论语》了。秦老师很欢喜,一时兴起还替我取了个学名叫陆文夫,因为我原来的名字叫陆纪贵,比较俗气。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私塾停了,秦老师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授馆。新学馆的所在地确实很穷,偌大的一个村庄,有上百户人家,可学生只有十多个,教室也只是两间土房,两张床就搁在教室里。我和姓刘的合睡一张竹床,秦老师睡一张木床,课桌和办公桌就放在床前。房屋四面来风,冬天我们冻得簌簌发抖,手背上和脚后跟上生满了冻疮,冻疮破了流血流脓,只能把鞋子做拖鞋穿。最苦的要算是吃饭了,我们师生三人经常吃不饱。有一次轮到一户穷人家供饭,他们自家也断了炊,只好到亲朋家去借,借到下午才送饭来,我们师生三人这时已饿得昏昏沉沉的。

日子虽然过得很苦,可我和秦老师的关系却更加密切。我的毛笔字还是未能练好。秦老师大概见我在书法上无造诣,也就不教了,只教我吟诗作对,看闲书。吟诗我很感兴趣,作对子我也有兴趣,“平对仄,仄对平,反正对分明,来鸿对去雁……”这一套口诀我先背熟了,然后再读秦老师手抄的妙对范本。当然,我最感兴趣的要算是看闲书了,所谓闲书便是小说。

秦老师的桌上有许多不属于课本之类的书,这些书除掉医书、星相书之外便是小说了。以前我不敢去翻,现在朝夕相处,也就比较随便,傍晚散学以后便去翻阅。秦老师首先让我看《说岳全传》,这一看便不可收拾,什么《施公案》《彭公案》《七侠五义》《三国演义》我都拿来看了,看得废寝忘食,其中有许多字都不识,半看半猜,大体上懂个意思。

秦老师不仅让我看小说,还会和我谈论我所看过的小说。说岳飞应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应当被12道金牌召回临安,待他日直捣黄龙,再死也不迟。看小说还要有点儿见解,这是秦老师教的。这些道理都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扎了根,从而使我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选自《陆文夫散文》,有删改)

鉴赏评价

陆文夫平易而又隽永、自然而又淳朴的写作风格,在本文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无论是交代学校的状况,还是描述自己辗转求学的经历,文章始终以一种波澜不惊的笔调娓娓道来,似诉家常,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旧时代求学的艰辛。这种语言风格值得大家借鉴。以事叙人、借事抒情的手法是本文的另一大特色。文章通过叙述秦老师严谨的教风、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及对作者人生旅程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表达出作者对秦老师的无限感激之情。

题型示例

1.作者上学时学校的状况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解题思路:本题的解答在于要找出作者先后两次就读的学校:一个是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一个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先把这两所学校的情况概括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当时作者求学的情景。

参考答案:作者就读的第一所学校的状况是:三间草房,桌凳自带。第二所学校的状况是:两间土房,房屋四面来风。这些状况表明了作者求学时物质条件的艰苦和求学的艰难。

2.秦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试简要分析秦老师的形象。

解题思路:本题的解答在于学生要在文中找出描写秦老师言行举止的内容,把这些内容予以归纳总结,由此得出对秦老师的评价。

参考答案:秦老师是一个教风严谨、学识渊博、爱生如子、品格高尚的人。他要求学生每天背书,并且严格督导;他的桌上有许多不属于课本的书,涉猎广泛;他异地教学,历尽艰辛,爱护学生,同吃同住。

阅读前沿二

华老师,您好

王蒙

我读二年级时,班主任叫华霞菱,女,刚从北平师范学校毕业。她二十岁左右,个子比较高,脸挺大,还长了些麻子。校长介绍说,她是“北师”的高才生。

她口齿清楚,态度严肃,教学认真。首先是语音,她用当时的“国语注音符号”一个一个地校正我们的发音,一丝不苟。我至今的发音,还深受华老师的影响。

华老师对学生非常严格,我们都认为她很厉害,怕她,但她教课实在是认真极了,所以包括经常被华老师处罚得哭泣的某些同学,也认为这是一个比葛老师强百倍的老师。谁说小孩子不会判断呢?

我们当时学习用词语造句,记得第一题是用“因为”造句。我造了一个长句,其中有些字不会写,是用拼音拼的。那句子是:放学以后,看到妹妹正在浇花呢,我很高兴,因为她从小就不懒惰。

华老师在班上念了我这个句子,从此,我受到了华老师的“赏识”。

但是,有一次我给华老师出了个“难题”,实在有负华老师的期望。华老师规定写字课我们必须携带毛笔、墨盒和红纸,但经常有同学忘了带,致使写字课无法顺利进行。华老师因此火了,宣布说再有不带规定文具来上写字课的,便站到教室外面去。

偏偏她刚宣布完的第二天我就犯规了。等我想起这一节是写字课时,课前预备铃声已经打响了,回家去取已经不可能。

我的心乱跳,面如土色。华老师来到讲台上,问:“都带笔、墨了吗?”

我和一个女生站了起来。

华老师皱着眉看着我们,问:“你们说怎么办?”

我流出了眼泪。最可怕的是我姐姐也在这个学校,如果我站在教室外面的话,她就会报告给父母……天啊,我完了。

全班都沉默着,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那个瘦小的女同学说话了:“我出去站着吧,王蒙就甭去了,他是好学生,从来没犯过规。”

听了这句话我真是绝处逢生,我喊道:“我同意!”

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厉声说了句:“坐下!”

事后她把我叫到她的宿舍,问道:“当×××(那个女生的名字)说她出去罚站而你不用去的时候,你说什么来着?”

我的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感觉无地自容。

这是我平生受到的第一次品德教育。我现在写到这儿的时候,心仍然怦怦直跳,不受教育,一个人会成什么样呢?

又有一次考“修身”课,其中一道答题需有一个“育”字。我头一天晚上还练习过好几遍这个“育”字,临考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觉得实在冤枉,便悄悄打开书桌,悄悄翻开了书,找到了这个字,还自以为无人知晓呢。

发试卷时,华老师说:“这次考试本来有一个同学考得很好,但因为一些原因,他的成绩不能算数。”

我一下子又两眼漆黑了。

又是一次促膝谈心,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华老师扣了我10分,但还是维护了我的自尊心,没有在班上公布我考试作弊的事情。

上小学时,每逢升级,班主任就要换的。因此,1942年以后,华老师就不再教我们了。

(选自《王蒙文存――冬之丢失》,有删改)

鉴赏评价

学生时代的生活,有着苦辣酸甜的滋味。作者的成长往事,也积淀着别样的滋味。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语言的概括性,主旨的鲜明性,内涵的丰富性,写人的特殊性,事例的典型性。这些使文章的美无处不在。读此文让我们在敬爱“华老师”的同时,也佩服作者的文笔。

题型示例

1.画横线句子“我的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感觉无地自容”,“我”“脸红”和“无地自容”的原因是什么?

解题思路:本题的解答在于学生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字课作者忘记带文具,又不愿意由此受到惩罚而让家人知道,便急于找一个“替身”,事后感到惭愧而脸红。

参考答案:为犯错而脸红,为同学替自己辩护而感到害羞,为自己逃避惩罚而惭愧,为有负华老师的期望而不安。

2.本文叙事详略得当,哪一件事是详写的?哪几件事是略写的?这样处理详略有什么好处?

孔子拜师教案范文10

【关键词】 建筑彩画 孔庙 形制

一、 彩画的产生及发展

1、彩画的产生

彩画与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绘画不同,作为建筑装饰手段,彩画是依附于建筑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早期油饰彩画主要以下做用:掩盖木质表面缺陷,使其美观;保护木材不受自然因素的的侵蚀。早期彩画作用带有明显的实用性。

2、彩画的发展

多种矿物质颜料的发现和绘画艺术的发展促使了中国建筑彩画发展。施涂彩画的颜料不断丰富,是建筑彩画由简单到复杂,由比较粗犷到比较精细的物质基础。而绘画艺术的发展,则是推动了彩画的发展决定性力量。就彩画纹式特征看,它的来源有以下几点:(1)中国固有的华夏民族的传统纹式概念,如龙、凤、寿、饕餮纹。(2)外来文化的影响,如:随着佛教传入,把古印度及相邻国度的绘画技法自然带进来,并很快与中国自己本民族的绘画技法融合。还有清代,西方郎世宁、王致诚等画师们将西方的光影画法带入了中国,影响了一部分彩画匠人。用中国画“三远”的构图法则,和西方的明、暗、光影、色彩相结合,使物象既具质感、立体感,又富有笔墨韵味。

二、 孔庙建筑群及彩画

1、各地特色孔庙

孔庙又称“文庙”,是祭祀孔子的祠庙。据了解,全世界约 2000多座孔庙,中国国内1600多座,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1座。在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当推山东曲阜的孔庙和北京国子监内的孔庙。前者是孔子的故乡、是家族为纪念和祭祀他而修建的。据称始建于公元前478年,最初仅“庙屋三间”,后来经过历代的不断兴建,发展成为拥有各种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占地面积约950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

2、孔庙彩画特点

孔庙现存彩画中,以清代彩画居多,作为传统建筑彩画艺术发展的成熟时期,清代的彩画不但传承了以往各朝各代画艺术的精华,其本身也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完善自身。该时期彩画的种类、题材繁多,纹样精美,各种形制严谨细致。作为一种工艺美术与建筑装饰相结合的建筑装饰艺术,蕴含了工匠们丰富的色彩学经验和深邃的人文智慧。

三、 地域孔庙建筑彩画对比

同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类似,传统建筑彩画亦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因不同的地区的气候、政治、人文等诸多因素的差别,其彩画在用色、图案选材以及施画位置等方面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也正是这种差异性,使得彩画艺术表现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表现形式

北方官式彩画以青绿为主色调,上青下绿。清代中期后,西方工业化带来西洋颜料快速发展,大量出口我国,彩画在颜料上更为丰富。中国传统颜料(花青、腾黄、红土子、烟子、石青、石绿、朱砂、铅丹)、西洋颜料(巴黎绿、鸡牌绿)两种颜料并存,红,黄、蓝、绿等鲜明的色彩在彩画中成为备受喜爱的颜色,它们给建筑物增添了明快和鲜亮的色彩。

曲阜孔庙及北京国子监内孔庙中旋子彩画主要的颜色是蓝绿两色,而用墨白金三色来点缀。

闽南庙宇内木构架,绘以彩画,闽谚称“红宫乌祖厝”,宫指庙宇,祖厝指祠堂、家庙。

宗祠的梁架大多以黑色为主色调,局部红色,或者以红色调为主,局部黑色,闽南油漆作的行话是“红黑路”,台湾闽南派匠师称之为“漆黑红”。一般的规则是“见底就红”,即梁架及大木构件以黑色为主,底面涂红,侧面涂黑。

四、孔庙彩画的文化内涵

孔庙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历代帝王无不尊孔、祭孔,并尊称他为“至圣”、“万世师表”,将其思想作为的教化人民,维护其统治的政治工具。其建筑形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极具代表意义。

1、政治寓意

自从萧何给汉高祖营建壮丽的未央宫,“以重天子之威”之后,统治阶级就学会了用建筑物来做政治工具。至元代“非巨丽无以显尊严,非雄壮无以威天下”这种建筑指导思想更是极大的刺激了建筑装饰文化的蓬勃发展。

2、图腾崇拜

龙同中华民族文化一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前朝的一片一片绘龙纹大约可分为二类自古帝王多以龙种自居,而民间加深,所以上颚较长博中商周时期龙纹是百姓则将龙当作喜庆吉祥的化身和播云降。朵云也由过去物博显直且分叉,比雨的神灵。龙的形象自在商代形成后也开显得锋利刚劲。焰纹、朵云、花卉等始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形成于清代,主要作为皇帝与下臣服装上纹饰的差别,皇帝穿“龙袍”,其它皇族和下臣穿“蟒袍”。

3、吉祥寓意

中国文化从古至今在追求吉祥幸福方面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反应在建筑方面,则主要以装饰图案来表达吉祥的寓意。各种富有喜庆意味的图案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种文化发展至明清时期,已经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其寓意手法也越发多种多样起来,把几种自然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寓意着几种吉祥内涵,如:蝙蝠和桃组合起来,寓意成“福寿”。

4、品格象征

古人对自身的品格与精神境界也有着极高的追求,这种追求反应到彩画装饰中,则是通过在建筑上绘制各种植物的纹样,借其背后的象征寓意来表达自身的所追求的理想品格和精神境界,最常见的如松、竹、梅的岁寒三友图案,松象征坚贞不屈的意志,竹象征潇洒脱俗的风骨,梅象征傲雪凌霜的气节;还有梅、兰、竹、菊的四君子也代表了高洁的品质;此外常用到的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五、文化与经济因素对彩画的影响

1、儒家思想对彩画的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历来把儒学视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儒家文化思想的创始人、集大成者——孔子,自然受到封建统治者重视。孔庙建筑作为这一特定意义构成的建筑,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意义。中国历代帝王、文人和史学家对孔子非常崇敬,为了宣传儒家思想、巩固统治,不仅对孔子不停地加封,追封他为圣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等,同时还扩建孔庙,祭祀孔子。

①、礼制

儒家“礼"制思想对建筑彩画的影响主要表现等级制度划分上。而彩画等级制度的划分首先表现在色彩的应用上。清代建筑彩画在技术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最高峰,不仅色彩等级严格,而且彩画图案内容的等级也规定得更为详细。以清代彩画按图案样式的不同主要分为和玺、旋子、苏式三大类。和玺彩画等级最高。这类彩画用金量最大,且绘制的图案多是金龙、金凤、龙凤、龙草等代表了最尊贵存在的纹饰。旋子彩画等级次之,用金量次于和玺,纹饰等级也稍有不及。苏式彩画等级排名最末,基本不用金,其内容也多为历史人物故事、神话传说、山水风景、花鸟鱼虫等。

②、儒学传统

古往今来,庙宇都是社会体系中最严肃,最隆重的组成部分,纵观最高等级的和玺彩画运用区域,不难找到其中的规律,举例来说,“天坛”、“故宫”、“孔庙启圣王祠”、“孔庙大成殿”这四处分别带表了孔子思想中“天地君亲师”这四种在儒学传统中最为尊贵的拜祭对象,“天坛”为祭天地鬼神的所在,其彩画等级为最高,体现了“天地”的含义;“故宫”为帝王居所,代表了“君”;孔子被封为“先师”,那孔庙的彩画等级就对应“师”这一内涵:值得一提的是“孔庙启圣王祠”,这是祭拜孔子父亲的地方,体现了“亲”的意义。

2、经济因素对孔庙彩画的影响

由于建筑与物质生产能力直接相关连,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彩画的纹饰、工艺等方面,就要昌盛发达一些,而当国家腐朽没落时,在彩画上则表现出掩饰不住的衰败气息。

清初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国力处于上升阶段,这时期的彩画富丽堂皇,用金量极大,做工细致,纹饰精美,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启圣王祠均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嘉庆以后,国力开始衰退,至清末期,清政府国库空虚,国力极度衰败,这一时期的彩画大多粗制滥造,做法往往是不施麻,仅仅在旧彩画上涂一层灰,然后直接重绘,从设计到描绘都显得简单粗糙,工艺大不如前。

六、结语

彩画作为其建筑物的附属艺术装饰,其从起源到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以中国孔庙这一极具代表意义的建筑群来说,其发展受到气候、政治、经济、人文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孔庙彩画在清代达到大成,其不论从艺术性,文化领域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了极为丰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清试营造则列》——梁思成.

[2] 《中国传统建筑彩画文化思想之表征》——尚书静、孟祥彬 .

[3] 《曲阜孔庙》——梁思成.

孔子拜师教案范文11

【摘 要】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是知识的乐园,老师是放松的,学生是轻松的,激发兴趣,利用“鲶鱼效应”,抛砖引玉,让语文课堂动起来。让答案求同存异,让学生学会质疑,让教学取于生活,让思维“舞”起来。

关键词 语文课堂;激发兴趣;鲶鱼效应;舞动思维

语文课堂应该是活泼的,是知识的乐园,学生在里面自由地遨游。课堂上,老师是放松的,像散文一样“形散而神不散”。学生是轻松的,可以笑、可以说、可以激昂、可以愤怒,甚至可以游戏、可以比赛。营造如此快乐、活泼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每一位语文老师所追求的。我在教学中尝试着以下做法:

一、让语文课堂动起来

1.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只有感兴趣才能真正调动出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借助一切教学工具,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让他们的每个感官都能活起来。如《尊严》一课,在十一、二岁这个年龄层,他们还看不清人生百态、世态炎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无奈对他们来说仅是文字,更别说体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所以在上这堂课之前我利用周一的班队会搞了一个“自由辩论会”,辩题是——哈默有没有必要这么做,规定正、反方,辩手等。当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不用我布置早把课文看得滚瓜烂熟,有个别同学甚至已倒背如流了。大家从报纸、电视、身边等找事例,连班上那几个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也积极行动了起来。“我觉得不必要,如果连生命都没了,尊严又怎么留下来?”“我也同意,生命高于一切,只要活着就有希望。”辩论赛上,大家纷纷畅谈自己的看法,悄然中何为尊严何为人格,已深入人心,我想即使不上这堂课,《尊严》的教学目标也已基本完成了。

2.利用“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故不少挪威人都以捕捞沙丁鱼为生。活的沙丁鱼鲜嫩可口,卖价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时间又长,因此最后抵港的沙丁鱼除了死的就是奄奄一息的,怎么办呢?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渔民惊奇的发现以前都会死的沙丁鱼竟然都活蹦乱跳地活着。原来误将鲶鱼放进了装沙丁鱼的鱼舱,由于环境陌生,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则因发现异己分子而紧张,加速游动,带动了水面的不断波动,从而使氧气充分,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便是“鲶鱼效应”。

课堂上,我经常利用“鲶鱼”来抛砖引玉。如《孔子拜师》一课中,“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这个问题对许多学生来说都有难度。当时,我观察了一下全班学生的反应,“水面”比较平静。为了让水面泛起“涟漪”,我找了一条“鲶鱼”。这条“鲶鱼”的特点是,知道的敢说,不知道的也敢说。“人们敬重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行。我从‘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这句话中看出来。”她的回答引来一大群“沙丁鱼”的参与。这些沙丁鱼顺着鲶鱼的思路踊跃举手,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接下来,我的任务是继续寻找新的“鲶鱼”来改变思维方向,因为“鲶鱼”思维敏捷,善于从不同的方向寻找答案。第二条“鲶鱼”的回答又把“沙丁鱼”的思维引到孔子不怕吃苦的品行之中。这样的设计自然、热烈,对课文的理解水到渠成。

二、让思维“舞”起来

1.让答案求同存异

语文的魅力就在于答案的不单一性,老师要根据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给他们以绝对的赞同,促使学生用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去。

作为老师,首先应吃透教材,掌握整体,把握每篇课文的思想感情,然后去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多求异,少求同,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喜欢只有一个声音,没有自己预期的答案,会很失望,即使是学生们是对的,也要把学生思维拉回到原定轨道。其实那样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必说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了。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鼓励这种轻舞飞扬的思维。

2.让学生学会质疑

俗话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点燃思维探索的火种。想要舞动学生的思维,必须让学生学会质疑。

课堂上老师尽一切办法,使学生保持质疑的积极性,使其思维在40分钟内处于兴奋状态。那么如何因势利导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呢?

首先,设计问题要有价值。一个问题提出来,让课堂气氛跌宕起伏,抑扬有序,这个问题就有价值。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上课伊始,我讲了诸多关于李白、孟浩然之间交往的小故事,为学生理解后两句诗埋下伏笔,然后在品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先引导学生理解“碧空尽”、“唯”的含义,这样便让学生根据前面的基调感悟了李、孟之间深厚的友谊。

其次,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对于难度较大的内容,如果从正面切入难以奏效,教师应旁敲侧击,问此及彼,给学生指明方向,进而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的最佳学习状态。

3.让教学取于生活

生活即教材。生活中的很多知识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源泉,老师在课堂中适时地引入生活情景,既可以解决学生由于地域、家境、经历等不同而带来对课文感知能力不同的问题,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兴趣,甚至还可以反过来提高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孔子拜师教案范文12

关键词: 共同体“会诊”课 案例 反思

教研活动是教师的工作常态。作为一名教师,从教十六年来,我记不清楚参加过多少次教研活动了,因为这些活动都已经融入了忙忙碌碌的教育教学生活之中。但是,参加“湘南五校”教育共同体会诊课的经历,我每一次都感受至深,铭刻在心。特别是对自己在共同体内开展的课堂“会诊”教研活动,让包括自己在内的共同体成员们受益匪浅,一次次的课堂“会诊”犹如航标,指引着大家在教海里奋然前行。

――题前

一、试教阶段对学案框架的研讨设计

200年的上半个学期,我接到“湘南五校”共同体负责人的电话通知,作为共同体的一成员教师,我需要在贺知章学校上一堂观摩课,内容是《灿烂的中华文化》。接到通知后,我立即开始构思上课思路。

那个礼拜,适逢我在学校值班,一周的时间里,有两次我都是睡到凌晨3点钟左右的时候就醒了,然后翻来覆去睡不着,因为满脑子里都是上课的事情。醒来之后的大脑在高速运转,思路上一会清晰,一会又模糊,忽然想到一个好的环节,甚至一句话,我就急忙从床上坐起来,打开灯,把这些思维的火花用笔记下来,我害怕清早起来后回忆不起来。

思考了两个晚上,我把学案的框架设计成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因事引文;第二环节,因事说文;第三环节,因事拓文,并给每个环节配入案例材料。11月24日上午,我在自己的学校进行了第一次的试教,请本校教研组的教师先来个初级“会诊”。

在课后的诊断分析讨论中,傅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你这样的标题不太合适,这样的标题应该是让评课者说出来的,或者是让你谈教学设计时你要说的,最好不要直接作为课时内容的小标题。”他的意见得到了其他教师的认同。接着,大家一起帮助我重新构思小标题和每个标题下的内容设计。

二、展示课前设计的二次改动

经过大家的讨论,三个环节的小标题分别换成了:第一,看谁说得多;第二,看谁说得准;第三,看谁说得好;第四,看谁说得深。具体做法是:

环节一,看谁说得多。具体做法为上课时教师投影奥巴马登长城的图片,并预设如下师生对白:

教师:今天和老师一起来上课的,还有一位新朋友,请看大屏幕。你们认识他是谁吗?

学生:……

教师:他这在哪里呢?

学生:……

教师:他为什么不来我们的校园呢?

学生:……

教师:除了长城,你还知道哪些优秀的中华文化的代表呢?比一比,看谁说得多。

设计该情境的目的是根据教材内容,用近期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再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共鸣和探究欲望,从而引入课题。运用这种方法既可以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拉近与教材的距离,又可以体现出本学科的生命力。

环节二,看谁说得准。具体做法是,教师问:从以上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小组学生代表回答:……

教师小结:……

此环节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在上一个环节学生个体说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能够归纳概括出中华文化的特点,考察的是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难度增加,因此安排合作学习方法是适宜的,因为它能够集中学生的集体智慧。

环节三,看谁说得好。具体做法是,教师:投影教师自己2008年游览长城的图片和“山海关旅游收入”材料,请学生说说中华文化的影响或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投影孔子学院的建立情况,“截至2009年11月,全球已建立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共计554所,分布在88个国家(地区)”。请学生说说中华文化的作用。

学生回答:……

此环节主要由教师呈现材料,由学生根据材料探究中华文化的影响或作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投影教师自己的图片为的是调节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安排不同的材料为的是说明中华文化影响面之广。

环节四,看谁说得深。做法是教师投影“〃Lh铮疑gO孀.举『头RTh_,低头く锶诂乡d╈.、、。”让学生猜文字要表达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再问学生,请列举一些不利于中华文化发展的实例。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从网络上常见的“脑残体”文字入手,去体会这是对中华文化之一的汉字的破坏,从而为继承、发展中华文化作铺垫,激发学生珍爱、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这样修改好之后,傅老师建议我第二天把试教的场地换到贺知章学校,进行第二次试教和“会诊”。在贺知章学校试教的结果还算比较满意,在课后的诊断讨论中,贺知章学校的一位教师又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他说,你何不把这节课设计成“小崔说事”的形式呢?把笼统的“看谁说得多”等换成说具体的事物,给学生以具体的抓手。会诊的同行们肯定了他的见解。于是,大家又开始酝酿如何对四个环节的小标题进行修改,经过一番斟酌之后,一致的结果是:课时总标题为“大家来说事”,第一个小标题是“说说奥巴马游览长城的事”,第二小标题是“说说山海关的事”,第三个小标题是“说说孔子学院的事”,第四个小标题是“说说脑残体的事”。

带着第二次会诊后的学案,我在贺知章学校进行了正式的展示。这堂课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三、设计的第三次改动

几个礼拜之后,共同体内义桥实验学校想让我在他们学校施教展示该课。在展示之前,共同体内五所学校的成员代表又坐在了一起,商讨如何才能上出更有新意的展示效果来?朝晖初中的陈老师说,如果省心起见,可以把上过的课如放录像一样再呈现一遍就可以了。但是,这样的放录像式的上课对于上课教师而言是轻松了,可是原封不动再次重现,就让听课的老师又失去了新鲜感,怎么办?我再次把求教的目光投向大家。义桥实验学校的凌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根据萧山区中小学教师新的教学规范及我们所教学科的教学建议,是不是可以设计大胆些,应该换成另外一种上法。大家纷纷问她如何大胆,凌老师说,教师前面施教时不是在呈现完材料后把要问的问题都给学生设计好了吗?现在的展示课为何不让学生自己根据材料来设计问题呢?她这个观点提出来后,得到了参加研讨会教师的一致掌声。

因此,在义桥实验学校进行展示之前,大家又集思广益对我施教的学案进行了再次修改,最大的变化是让我只用多媒体呈现材料,要求学生自己围绕材料来设计问题,再进一步让学生来回答同伴提出的问题。刚开始还有教师担心学生能否设计出符合课时目标的问题来,实践的结果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以课堂中的实际例子为证:

在贺知章学校展示时,在投影了孔子学院的建立情况之后,教师自己呈现设计好的问题“请说说中华文化的作用?”问学生。在这次的展示课时,学案被设计成了教师投影材料后,由学生围绕材料来提问。有一个学生设计的问题是:为什么全球要建立这么多的孔子学院?另一个同学设计的问题是:孔子思想对当今世界有何借鉴意义?应该说这两个问题都是很合理、很科学的问题。在肯定了他们的问题之后,我请另外的同学来回答前面学生设计的问题,课堂在对话中顺利进行。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更加开放。

这堂展示课,学生表现积极活跃,在课后的交流研讨中,共同体成员一致认为这堂展示课与以前试教的课相比又提升了一个大台阶。

我深知,之所以能得到广大教师的肯定,主要得益于课前共同体成员的多次“会诊”和施教。这一堂展示课前前后后的经历,带给了我许许多多的思考。

四、案例反思

首先,共同体“会诊”课堂,打破学校界限,有效提升了课的品质。

以前,一所学校的教师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课堂教学评比,施教、研讨等活动一般是在本校教研组教师间进行,地点也基本上安排在本校。现在有了校际之间共同体组织的平台,对一堂课的打磨就有了更宽广的平台。大家集思广益,围绕一堂课的教学进行反复探讨,有效地提升了展示课、公开课的品质。以本次案例中提到的展示课为例,仅仅是对教学环节用词的设计,共同体成员们就进行了三次修改完善,用一句老话来说就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为精品课的打造孕育了温厚的土壤。

其次,共同体“会诊”课堂,给不同学校教师提供了观点相互碰撞的舞台,利于取长补短。

以本案例为例,为了上好一节课,教师在共同体内三所学校里进行了施教、展示,每一次活动中各校教师都围绕教学设计、施教或者展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交流。诚如西方有谚语说的,两个人交换苹果,吃到的还是苹果;两个人交换思想,就拥有了两种思维。

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共同体的“会诊”课堂,让共同体成员对学案设计有了新的认识。

1.在进行学案设计时,教师胸中要装着学生。纵观日常学案设计,很多的学案设计都是教师的一厢情愿,真正能在学案设计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还不算很多,能在实际教学中敢于营造开放性课堂的更是少见。为什么这样?因为老师一般都爱面子,开放的课堂老师难以驾驭,如果出了丑怎么办呢?所以,只好把学生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求得放心、安心。如此一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课堂开放程度越来越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一种理想。

2.欲打造开放性的课堂,须做好开放性的预设。如果没有在义桥实验学校的展示汇报,估计大家还一直沉浸在过去的成功里,为以前完美的设计沾沾自喜。而展示汇报课前的研讨经历告诉我,任何事物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在贺知章学校进行展示,对以前的设计学案进行改动后,当在义桥实验学校展示课上问题的设计权利归还给学生后,课堂出现一片生机之时,大家才突然发觉原来课还可以这么上,才意识到被老师死死控制的课堂是错误的。

3.学案开放性的程度事关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从理论上讲,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去充当了主角,自觉不自觉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时候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展示汇报课的时候,教师只是一个幕后的人,学生被推向了台前。结果证明,第三次展示课与先前的展示课相比,学案及课堂更加开放。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确实如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时时处处都是机会。在家里,父母让孩子自己动手完成自己的事情,在不违背“安定”的前提下去“胡作非为”;在学校里给学生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在课堂上给他们自己表演的机会,等等。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回答,比老师吃力地替他们完成,不知道好多少倍。

最后,就用《众人划桨开大船》里的一段歌词作为结束语:

一支竹篙呀,难渡海

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

一棵小树呀,弱不禁风雨

百里森林哟,并肩耐岁寒,耐岁寒

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

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