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时间:2023-05-29 17:50:48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范文1

关键词:现代 仁学 价值

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在科技文化、社会生产力、人性解放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在人性伦理、社会秩序、环境资源、教育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可以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我们思考解决现代社会问题时,作为传统社会中重要社会伦理基石的孔子仁学思想会带来很多深刻的启示。

(一)孔子仁学对现代社会人性发展、人生价值的启发与价值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财富也日益丰富。但是我们看到,当人们生活水平条件越来越不断地提高,物质生活越来越获得相当程度的满足的同时,人的人性发展和价值取向却出现了某些偏差的一面。一些人贪恋于物欲的享受,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唯一价值追求,甚至为了这些物质利益勾心斗角、与邻为壑、道德沦丧,人性尽显物欲、物化的一面。对此,连我们自己也时常困惑地问:现在的人怎么这样呢?

这实际上就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在人性和价值取向上的问题。无何厚非,人有自私、自护、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一面,而且,进入现代社会后,人的个性发展带来的个体权益意识不断强化。但是,人毕竟是以社会群体的方式生存,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同时也应该有德性、精神价值追求的一面,这是个体人和整个人类赖以共存的基础。当我们看到现代社会中人德性褪化,物欲横流时,人自身和社会人际关系出现了种种矛盾和危机,人人自护,同时也人人自危。

对于这一现代社会中人性、人生价值出现的偏差问题,我们可以从孔子儒家仁学中得到启示。其一,“仁”是现代社会中人性发展的基本素质要求。人性并非是仅仅停留在物欲、自私的一面,人性还有精神和无私的本性。这些精神中,有多种层次和内容,包括道德、理想、信念、信仰、自由等多个方面,而具备良好的仁德,既是人性的美德,也是一种无私的精神,是人性的基本素质要求。人应该“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论语・述而),否则,与禽兽无异也。尤其是在流动性、匿名性为主的现代社会关系中,作为自我形象和社会交往的基础的人性,要控制好物欲的过度膨胀和自私的过分张扬,应该以“仁德”为内容,以“德”严以自制,以“仁”宽以待人,做到个体性与社会性、物欲与德性的同步结合,才能避免人性滑向自私、物化的深渊。

其二,“仁”是现代社会中人生价值的重要取向之一。人生的价值取向并非是仅物质利益追求的自我满足这唯一层面,而应该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价值追求。应当承认,在当前经济社会中,人不能、也不可能像传统社会那样,更多的是生活在道德精神层面,物质利益满足也是人的自我价值的重要内容,这具有合理性。但是,道德价值始终是人的精神价值需求之一。“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 论语・卫灵公),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杀生成仁”、“舍生取义”。中国历史上千百年来无数英雄志士的壮举就是这种精神价值追求。即使是人为了生存所追求的基本物质利益,也应该遵从道义原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要求人们在道义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物质利益选择。尤其是现代社会中,仁德不仅是人生价值取向之一,而且也是控制、调节物质利益这一方面价值追求的重要导向标。

(二)孔子仁学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启发与价值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在科技、经济、人权等方面都不断取得进步,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人际关系紧张,社会矛盾加剧,环境污染破坏等诸多现实问题。社会中,我们看到相当多的人群、区域、行业等之间经常为了自身利益拼命争夺,甚至有意无意地伤害他人,造成人情淡薄冷漠,人际关系紧张,冲突不断。而且,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人们甚至无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环境,经济繁华的背后是满目苍夷的生活环境,就连人们想去享受一下少得可怜的自然美景时,也是面目全非,人满为患。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产生了前有未有的危机。

这固然与我们所处的市场经济,信息时代的客观现实紧密相关,但是,更多是因为我们在现实中人为的主观行为偏差因素所造成的。反思一下,其实就是人们在追逐个人利益、经济利益的时候,把自身利益视为至上唯一目的,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外在的人、物均可视为工具,为我所用,甚至随意伤害破坏。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范文2

关键词:孔子;道德修养;思想;价值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259-02

一、孔子道德修养思想的内容

(一)“仁”是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

孔子认为,“仁”是一种普遍的美德,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其他的基本美德都必须围绕“仁”这一中心思想。《论语》中,孔子并没有对“仁”做一个确定的定义,而是依据不同的环境、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对“仁”进行阐述。在《论语》中孔子提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仁的根本;孔子认为“仁者爱人”,仁者是富有爱意、具有慈爱之心的人。《论语・颜渊》一章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回问孔子,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周礼的要求。从《论语》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诸如“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等思想,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仁”超越了基本道德规范范围,具有崇高地位的一种个人道德修养思想。

(二)“礼”是道德修养的要求

孔子认为,“礼”是道德修养的方式,是人们交往相处的准则之一。孔子的道德修养思想就是通过“礼”,使人们对国家法律制度、社会伦理规范、家庭道德观念等具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克制自我行为,提高自我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社会规范、民间风俗,让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礼”的约束之下形成自觉行为,使人们不论是对自己、对他人还是对自然都有“礼”。在《论语》中,孔子关于“礼”的思想是很多的,如“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强调的是,人们只有通过遵循以仁义为本的行为模式与行为规范,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要求,才能建立有序协调的人际关系;“不知礼,无以立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强调用“礼”来规范人的言行举止。“礼”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条主线,是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有力保障,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石。

(三)“慎独内省”是道德修养的方法

“慎独”指的是个人在独处的境况中,其言行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与规范。慎独对行为人的自觉性要求很高,它不仅要求人们在无人监督的状态下不要去做坏事,而且要求人们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恶以善小而不为”。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一种很高的个人修养境界,道德高尚之人,即使在独处的环境下也能自觉依据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孔子对于个人的内在修养是非常看重的,这种修养主要是通过个人的内省来实现的。“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要求人们能够反省自身错误并能从内心责备自己。“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子认为,人在自我反省与警醒时没有做对不起他人的事,无愧于心,那他就不会有忧虑和恐惧存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通过道德与不道德两种不同情况的对比,使人对个人修养有更深层次的了解。通过“慎独内省”,人们能够出于自觉意识遵守道德规范,及时发现自身的缺点与错误并进行改正。

(四)“知行合一”、“立志有恒”是道德修养的原则

孔子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弟子言行一致,强调“知”与“行”二者的统一性。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的德行,就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观察其言语和行为是否一致;孔子强调“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不以言举人”等等,在《论语》中很多观点,都体现了孔子要求学生言行一致的思想。孔子认为一个君子,一个有道德的人,能深刻理解并遵守行为准则,这就是知行合一。

孔子认为,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或者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就必须要有远大的志向与持之以恒的精神。孔子经常与学生“言志”,如在《论语》里记载,“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义”,孔子这些观点都凸显了志向的重要性,孔子认为立志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他要求学生要胸怀远大的志向,并且拥有为实现这一远大志向的坚定不移的信念。

(五)“内圣外王”是道德修养的目标

“内圣外王”是孔子教育的最终目标。“内圣”指的是个人内在修养,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外王”指的是用道德价值治理国家,以达到仁政的目的。孔子道德修养的核心思想史“仁”,认为只要人人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要求,人们遵循道德标准与道德规范,就会使国家发展、社会稳定,达到太平盛世。所以,孔子特别强调君子人格的养成,个人通过自身的反省约束,重视内在修养,做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

二、孔子道德修养思想的当代价值

孔子道德修养思想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论语》中,孔子给我们阐述的是一幅讲仁爱、重诚信、注礼节、亲和睦的美好蓝图,我们继承和发扬孔子的道德修养思想,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完善道德人格,规范道德行为,实施人文关怀

孔子的君子理想人格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树立具有深远的影响,君子理想人格要求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与道德准则,注重“仁、义、礼、智、信”,强调“克己复礼”,重视个人的内在修养。在当代,孔子的道德修养思想仍旧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有助于完善人们的道德人格,规范其道德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过度追经济利益而致使人际关系淡漠、道德缺失,孔子的仁爱思想恰恰弥补了人们精神上与思想上的空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人文关怀的作用。

(二)调整他己矛盾,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文化价值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就看出孔子的人际交往思想,该书体现出五种人际关系,即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以及朋友关系,孔子对这五种关系阐述,为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亲亲”、“尊尊”、“尊贤”、“泛爱众”,这些人际交往关系思想强调,人们依据自己的身份尊重爱戴身边的人,彼此和睦相处,有助于调和他己矛盾。在当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日益密切,同时,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人们的交往趋向功利化。而孔子的人际交往思想,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彼此相互理解,弘扬和发展和谐的人际交往价值观。

(三)培养理想信念和价值体系,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孔子要求学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就是要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做到这些的基础上,还要“立志有恒”,拥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人都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标,而忽略了自身的内在修养,缺乏坚定的信念和信仰,贪图享受,“拜金主义”之风盛行。同时,这个社会对于道德的呼唤之声越来越强烈。孔子认为,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在对道德规范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一个人要树立远大的目标,用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一定的道德信念和信仰。现代人,应当用孔子的道德修养思想来武装自己,充实自己,使之具备正确的道德认识、发展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坚定的道德信念、并在实际生活中贯彻道德规范,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指导下,才不至于偏离道德规范的轨道,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才能不会被轻易影响,才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样,整个社会风尚良好,社会生活井然有序,国家安定,人民幸福。

(四)培养诚实守信意识,孕育道德人格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诚实守信的社会,诚实守信也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诚实守信有了新的内涵,就是互相关爱、和睦相处、诚恳待人。在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中明确要求我国公民要明礼诚信。然而,在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很多人丧失了诚信、丢失了自我,利益至上、弄虚作假等现象层出不穷,直接导致了人们彼此之间缺乏信任,从而扭曲了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真心相处、平等友善的关系,整个社会陷入了诚信缺失的大漩涡。“言不信,行必果”,孔子认为讲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君子的基本品质之一;“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在和朋友的交往过程中,要做到言而有信,讲信用;对孔子道德修养思想的学习与运用,有助于公民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公民诚实守信的意识,有助于道德人格的孕育与完善,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认同感及凝聚力。

孔子道德修养思想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意义,使人们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培养的过程中,从根本上转变其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及处世态度。孔子道德修养思想维护了人的尊严和人格,奠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孔丘.论语[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2]杨松贺.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71-77.

[3]徐俊军.孔子“德教”思想刍议[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6-15.

[4]陈雁.孔子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价值[D].苏州:苏州大学,2006:34-49.

[5]宋丽娟.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人本意蕴[D].漳州:漳州师范学院,2010:13-23.

[6]徐玲.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9-23.

[7]宋雪莲.孔子教育方法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7:14-44.

[8]王林琪.孔子的君子论对加强当代中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启示[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3-8.

[9]史磊.孔子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21-30.

[10]张力红.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33-51.

[11]仝迷锋.论孔子的道德教育[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13-20.

[12]贝尔库.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和政治关系比较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55-61.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范文3

关键词:孔子;伦理思想;双重性;冲突与调和。

从总体上看,孔子的伦理思想大致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在心理层面,它指一种“爱人”的思想情感;在具体的行为层面上,它指“恭、宽、信、敏、惠”等为人处事的行为方式;在行为法则的层面上,它指被称为儒家道德黄金律的“忠恕”原则,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我们认为,孔子的这种以“仁爱”为核心内容的伦理思想,蕴涵着双重的道德原则和价值理念,因而,它在处理社会道德问题时不可避免地将会表现出一定的“内在冲突”,需要一种外在的“主观调和”。那么,孔子的“仁爱”伦理思想具有两重怎样的道德原则和价值理念?为什么它会具有这种双重性?在什么情况下这双重的原则和理念会表现出自己的冲突?孔子又是怎样对它进行调和的?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出简要的剖析。

一、孔子伦理思想的双重性

我们认为,孔子的伦理思想之所以具有双重性,是与他在不同情况下对道德所持的不同哲学立场密切相关的。为了揭示孔子伦理思想中的这种双重性及其原因,我们有必要简要地勾勒出他的这种以“仁爱”为核心内容的伦理思想构建的基本思路。

《论语》有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以下只注篇名。)何谓“孝悌”?首先,这里的“孝悌”更主要的或者说本质上是指一种情感。原因很简单:仁者爱人,无情何以成爱?其次,这种情感主要是指血缘亲情。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孔子对其伦理思想的整体阐述中清楚地见到。再次,这种能够作为仁之根本的情感不可能是习得的,而主要是那种有着某种自然或先天的来源的东西即属于人性的东西。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能够作为社会道德根本出发点的当然只能是那种大家都有(相近)的“人性”了。总之,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作为社会道德之根本的东西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亲情,首先是直系亲属如父子兄弟之间的“孝悌”等天然情感。我们只有抓住这个根本,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才能真正建立起来。这显然是一种自然主义(或曰自然情感主义)的道德根源论。

为什么孔子会认为人类的自然亲情特别是父子兄弟之间的“孝悌”情感是社会道德的基本生长点呢?或者说,为什么孔子在关于道德根源的问题上会持一种自然主义的基本态度呢?对此,孔子本人似乎并没有作出详尽的形而上的论证与阐明。但是,我们认为,孔子对这种伦理理论出发点的确定并不是出于主观的任意,而是有着深刻的形而上的理论前提的。这种理论前提实际上就是孔子时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主要是老子的自然主义哲学观。

一般认为,

由此可见,孔子伦理思想中,包含有两种不同的道德原则(即“亲情”原则和“泛爱”原则)和价值理念(即宗族主义和普遍主义)。由于这两种道德原则和价值理念分别建立在不同的 哲学 立场之上,所以,它们之间并没有一种逻辑上的推演关系。这就使孔子的伦理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了双重性的特征。

二、孔子伦理思想的内在冲突与调和

在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发现,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包含有两种不同的道德原则(“亲情”原则和“泛爱”原则)和价值理念(宗族主义和普遍主义),而且,由于它们是不同哲学立场的产物,所以,彼此之间并没有一种相互推演的逻辑关系。正因如此,孔子的这种“仁爱”伦理思想在运用于社会道德生活时,就必然表现出一种内在的冲突。这种冲突就将发生在“亲情”原则与“泛爱”原则或宗族主义与普遍主义的交叉点上。这一点,实际上早已被孔子的同时代人清楚地看出。《论语·子路》中叶公对孔子的诘难,正是针对孔子“仁爱”伦理思想中的这种“内在冲突”而设置的。

《论语·子路》中叶公对孔子的问话是这样的:“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我们所认为的真正有道德的人是这样行动的:做父亲的偷了羊,做儿子的去指证他。对此,您的观点是怎样的呢?

叶公选择的这个“其父攘羊”的道德案例,显然是居于“亲情”原则和“泛爱”原则的交叉点之上的:假如父亲偷了别人的羊,做儿子的应当怎样对待这件事呢?你怎样去处理自己理论体系中“亲情”原则与“泛爱”原则的这种冲突与矛盾?

面对叶公的诘难,孔子的回答是明确而坚定的:“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孔子的这种对自己伦理思想中内在冲突的处理?

第一,我们认为,孔子的这种处理是一种“对内在矛盾冲突的外在调和”,而不是简单的否定或肯定。因为在“其父攘羊”的道德案例的处理上,孔子先后采取了两种不同的道德立场。首先,在道德判断上,孔子给予了“泛爱”原则或普遍主义优先的地位。因为“子为父隐”正是以承认“其父攘羊”这件事的不道德性即以承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泛爱”原则)作为道德判断的基本法则的普遍有效性为前提的。不然,儿子为什么要为父亲隐瞒呢?儿子为什么不到处去张扬此事或者与别人、官府辩理呢?其次,在道德判断之后的行为上,孔子却给予了“亲情”原则或宗族主义优先的地位。因为在道德判断之后的判断主体应当怎样行动的问题上,孔子又回到了“亲情”原则或宗族主义的立场之上——由于“攘羊者”是“父亲”,因而,只要扪心问一问自己心中的 自然 情感,你当然知道应当怎样做了——“子为父隐”。由此可见,在对“其父攘羊”的道德案例的处理中,孔子既没有因为肯定“亲情”原则而完全否定“泛爱”原则,也没有因为肯定“泛爱”原则而完全否定“亲情”原则,而是同时给予两者以一定的地位。所以,我们说,在面对自己伦理思想中不同道德原则和价值理念之间的冲突时,孔子实际上是试图寻求一种冲突中的平衡,从而使两方面能够相互调和、彼此共存。

第二,孔子对自己伦理思想中矛盾冲突的调和是通过造成道德判断和道德判断之后具体行为的某种断裂而实现的。这一点,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可以清楚地见出。因为,在道德评价方面,孔子并不认为儿子应当与别人有什么区分,但是在道德判断之后的具体行为方面,孔子却把儿子的行为与一般人的行为区分开来了。前面所持的是一种普遍主义的态度,而后面所持的却是一种宗族主义的态度,两者在逻辑上并不是可以一以贯之的。既然在道德判断时我们应当依据普遍主义的原则,为什么在行为上我们不应当贯彻它呢?在别人偷了我的羊时,我希望有人把他指出来,那为什么父亲偷了别人的羊,我不能把他指出来呢?所以,这里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判断之后的行为明显地存在着某种逻辑上的脱节或断裂。这就是说,孔子对自己伦理思想中矛盾冲突的调和是通过造成道德判断和道德判断之后具体行为的某种断裂而实现的。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范文4

关键词: “为人”;“为我”;“无我”;孔子;庄子

孔孟学派与老庄学派因其基本理念不同而思想各异,在很多层面似若水火不能相容。但细审《庄子》一书,似乎未必尽然,其中未有若儒墨之尖锐对立,却有一脉相通的气息,歧异与贯通并存。庄子思想中对孔子及其儒学既有称引,也存有歧异。但究竟是抑是扬、何者继承何者批判,颇费斟酌,令人困惑。而弄清楚两者间的关系,无论对儒学研究还是庄学研究都大有裨益,尤其对《庄子》中儒家问题的研究更具有不可逾越性。可惜,故往儒、道两派思想的比较研究中,作为道家学派的另一理论高峰的庄子思想,或被忽视、或荫蔽于老子学说之下,即使出现也大多直接作为孔子思想的对立面。鉴于此,本文以孔子与庄子思想的歧异与贯通为主题,不纠结于某一理论或观点而从整体出发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能对孔子与庄子思想的异同作宏观上的梳理和概括。

一、“德”境的构筑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的两种不同路向,两者之间存在着截然对立的思想理论,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处世态度。这两座截然对立的思想高峰,却共同根植于大地的母体,于深处涌动着潜流。尽管这种理论血脉的贯通湮没于思想对立的矛盾冲突之中,但古今仍有不少学者通过“望、闻、问、切”,摸索着两者间共同的脉动。韩愈等人对证明庄子出于儒学的努力,无论是否夹杂着其它企图,孔子与庄子思想上的某些相似性无疑是激发其探索的原动力。

孔子与庄子思想的贯通突出的表现在他们都构筑了各自的“德”的世界,并以心灵的锤炼为基础,以超越的精神为表现。

对于整个中国哲学来说,“德”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源于对生命本身的理解和反思。这些理解以及跟随着它的实践,体现着一个人的心灵所能达到的高度或境界,我们把这一高度或境界称为“德”。[1]“德”是对人的精神价值发掘和重视的结果,是人的内在人格世界开辟的产物。孔子与庄子都构筑了各自的“德”的世界[2],都同样地重视“德”,同样地发掘和肯定了精神价值。

孔子认为人的精神价值才是生命的本质,自然生命可以消逝,作为生命本质的精神价值则是永恒的。为体现生命本质实现精神价值,孔子构建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德”的世界。

“仁”不仅是一种道德质量和精神境界,也是一种修养方法。有关“仁”的界定,《论语》中有很多。其实从本质意义上讲孔子的“仁”就是人心对生命的珍惜、热爱与尊重[3],即仁者爱人。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为己,一为人。为己,即对自我生命的珍惜、热爱与尊重。对于孔子来说这一生命并非指自然意义上的生命,而是生命的本质——精神价值。所以,只有不执着于自然生命,必要时献上自己的躯体,才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才是对仁的成全。微子、箕子、比干、伯夷、叔齐等,之所以成为儒家的“仁人”,原因即在于此。为人,顾名思义就是对他人生命的珍惜、热爱与尊重。为人是孔子为己的目的,为己就是为了最终能推己及人。所以,对于有三归、树塞门、有反玷因而违背一系列儒家道德标准的管仲,仅因他帮助桓公九和诸侯,避免生灵涂炭与文化沦丧,反被孔子许以“仁”。因为管仲做到了对他人生命的珍爱与尊重,实现了精神价值,是真正的成仁。孔子的“仁”并不只是要求人的行为符合某种规范,而是要求人从内心深处认可自我生命的本质在于精神价值,诚心诚意的珍惜、热爱和尊重他人的生命,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从内心深处去认可和接受“仁”的精神质量,是孔子“仁”学思想中最关键的部分。所以孔子会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6]“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7]从这一层面看,“仁”又是标准的自我修养,是严格意义上的“心”的锤炼,是一种内心的反省与提高。也只有经过“内自省”、“内自讼”、“内省”、“躬自厚”、“求诸己”向上提高后的“心”,才是清澈、灵动、没有任何唯利主义污秽的,只有在这样的“心”的作用下的人的行为,才能不流于礼的形式而透显出诚敬仁爱之情,才能承载孔子“德”的世界。

一种尊重生命,将精神价值作为生命本质,注重心灵锤炼,开辟了内在人格世界的思想,其将客观的人文世界转化为内在的人格世界的结果,就是以人格的无限提高与向上的追求为目标,对这一目标的追求在有形世界必然表现为某种超越的精神。摒弃世俗的欲望追求理想的质量,不论经历多少挫折仍于乱世孤独地坚守自己的理想,这就是孔子“德”的世界反映在有形世界的精神超越。所以,孔子“德”的世界最终落实在“仁”对心灵的锤炼上,并以对固有世界的某种超越为表现。

对精神价值乃人之生命本质,庄子阐述得更为清晰和彻底,如在哀骀它一则寓言中庄子就曾借孔子之口用豚子食于其死母的例子[8],来说明“使其形者”比“形”更重要。单纯从形体来看,死去的母亲与活着的相比无任何缺失,豚子之所以“皆弃之而走”,就因为“不见己焉尔,不得其类焉尔”。形体虽仍在,但其母已不在。因为“使其形者”,即使其母亲成其为母亲的实质已经消失了。那么,什么是这个实质,是这个“使其形者”呢?显然是德,精神生命。精神价值才是生命的本质。为此,庄子塑造了一系列形体残缺却又因“德”充于内而魅力非凡的寓言形象,如王骀、哀骀它和??支离无唇与瓮盎大瘿[9]。他们之所以能使人忘其形体残缺而展现无限生命魅力,原因就在于“德”,在于他们的精神生命的感召力量。“德”在庄子的世界中表现为“用心”。王骀等人用心的独特在于它并不是朝着世俗的方向,而是渐行渐远,以忘仁义、忘礼乐、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为表现的“不动心”,不让心淹没在外物中,一直保持着心的生机与灵动。保持心的虚静空灵,从中感受另一个光明的精神世界,这就是庄子“德”的世界。它最终落实在“心”的外天下、外物、外生的功夫上。这一功夫的最终目的是丧我而“见独”——“德”的世界的呈现,使那颗承载“德”的世界的心灵将凡俗世界所认为的人之所以为人,人所“应该”的行为和想法在内心深处彻底消灭。这既是对心灵的锤炼,对无限向上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同时也是对有形世界的超越。

尽管落实在“心”的锤炼上的“德”的世界和“德”外化于有形世界所表现的精神超越,其所涵盖的内容和最终指向各不相同,但孔子与庄子都同样地重视人的精神生命,认为精神价值才是生命之本质,重视精神价值与德的感召和同化力量;其“德”的世界的最终呈现也都要依靠“心”的律动,靠“心”对一己之私欲[10]的超越。

二、“为人”与“为我”之别

同是注重人的精神价值,但精神生命于有形世界的体现却并不相同:孔子构筑了以“仁”为核心,含礼、义、智、信、勇等概念在内的道德体系与伦理系统;庄子则搭建了“虚静”的空灵世界。同是注重心灵境界,同是着眼于“心”处以修己,孔子是要培养与仁、义、礼、智、信相契合的心灵;而庄子却要忘仁义、忘礼乐、堕肢体、黜聪明,外天下、外物、外生,为“见独”留下一片生白之虚室。同具有超越的精神,孔子从未停下其俗世前进的脚步;而庄子则抛弃了他对凡间的最后一丝眷恋,义无反顾地追寻着逍遥精神的新世界。如此贯通又如此差异,而贯通又凸现着差异,这皆源自于孔子与庄子思想在起点与终点上的歧异。

先秦诸子哲学发生于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在不同程度上,“他们都把‘中国往何处去’当作一个基本理论问题”。[11] 孔子亦如此。他对出仕有强烈的热情,但这并不因为政治可以给他带来功名利禄等个人利益,而是他认为人,尤其是精英人物对社会和历史负有责任,要担负起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的使命。孔子认为在礼乐文明指引下的文化和社会都是和谐的。所以他所设想的新的社会形态是在传统文化精神引领下的,是通过文化和谐而形成的和谐社会。那么在动荡的先秦社会如何重建文化秩序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即如何焕发历史文化传统的新的生命力,解救礼坏乐崩的时代危机,就成为孔子思考的中心问题。孔子采取的方式是将代表春秋时代人文世界的礼安放于内心的仁,开辟了人的内在人格世界。仁爱精神与治世思想相融合,就构筑了孔子的思想体系。这即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内圣外王”的思想理路。人心对自我和他人生命的珍惜、热爱和尊重,并在此一信念支配下去重新审视、理解、运用和传承文化知识遗产,这是孔子所认可的“仁爱”精神,即完美人性。个体人性完美的结果必然是推广传统文化精神,导致文化秩序的重建和社会的和谐。所以他倡导教化,注重施政者的品行和人格。“内圣”只是手段,“外王”才是目的。所以孔子思想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是“治世”,是救人民于水火挽社会于危亡。

以个体人性的完美带动群体人性的完美,或者说“内圣外王”,是孔子认为天赋予精英人物的使命。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实现自己的精神价值,以培养社会精英为使命的孔子要求他的学生不间断的自我修养和人格锤炼,要求他们“自省”、“内自讼”、“内省”、“躬自厚”、“求诸己”。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忠、恕、孝、勇等等概念,提出对君子的要求,都是针对自我修养和人格锤炼的。对于人性完美的追求,孔子及其弟子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且身体力行不断实践。孔子几乎把他全部的精力都投放于此。这并不是否认孔子“治世救民”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只是他“以个体人性的完美带动群体人性完美”的使命意识,使他的思想体系着眼于人的精神价值,围绕着如何让人们认知自己的使命,如何更好地完成这一天赋予之责任,如何实现个体人性的完美而展开。因而,《论语》更像是一部指导人们如何自我修养,提高精神境界,锤炼健全人格的“修己”指南。虽然孔子思想是以“为人”——救人民于水火挽危墙于既倒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但其理想最终却落足于如何实现个体人性的完美的“为我”的“修己”层面。

面对同样动荡不安、灾乱频仍的战国社会,庄子与先秦其它诸子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更多的关注于个人的痛苦而非社会的纷乱,且不再从社会出路上来寻求解救个人生存困境的方法。庄子对人的生存境遇展开全面的理性思索,对乱世中个人所遭遇的种种痛苦有独特的体验。这一独特的痛苦体验就是其思想的起点,他的目的就是反思这种种痛苦产生的原因并寻求摆脱之法,他的思想因此而发生、发展,这显然是“为我”的。所以,在思想的起点上庄子与孔子就已分道扬镳。

庄子并不认为社会秩序可以改变人的苦难境遇,人的痛苦、人类社会的无序状态都来自于人本身,来自于自我中心主义的观察、思考、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意识和行为。这一意识本身是错误的,是导致人们痛苦的根源,那么人在这一意识基础上对人类社会的构建,包括它的文化,它的传统,它的社会制度、价值体系、道德标准与认知手段和内容等等也都是错误的。即“我”有关现存世界的一切观念和与之相关的种种思虑都是造成人类痛苦和社会混乱的原因。无论现存世界是 “治”还是“乱”,只要人还在自我中心主义意识的支配下行动,只要那个“我”还存在,只要观念中的那个“人”还未消失,人的痛苦境遇就不会改变,在此基础上人的一切行为都不过是使原本孤弱的生命更加痛苦。这就是庄子所看到的人和人类社会,是人类痛苦的根源,是凡俗世界中人无法摆脱的悲哀宿命。所以在庄子那则闻名中外的寓言中,七窍初成的浑沌迅速地以死亡结束了它刚刚开始的“人”的旅程。

将人从痛苦中解救出来的唯一途径就是消除自我中心主义,复归浑沌。所以如何消除自我中心主义的意识,复归浑沌,将自我从痛苦体验中解救出来就成为庄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终极目的。而庄子“为我”的最高境界就发展成为摆脱对自我生命形式的执着和因此而产生的对外部目标的追逐,从而消解自我中心主义的思维惯性,是“心斋”、“坐忘”、“撄宁”后呈现出的虚静、空灵的“我”,是“本真”的、“浑沌”的“我”,是《齐物论》中“吾丧我”中的“吾”。所以,“丧我”虽也是一种“修己”,却远远超出我们所理解的自我修养,它意味着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与“我”的角度,一种全新的“我”的存在形式与意义,所以用“吾”来指称。“道”的境界就是“吾”所存在的新的世界。“吾”所指称的实际上是“无我”之境。以“为我”为出发点和终极目的的庄子思想,最终却走向了对“无我”的努力。

由“为人”到“为我”的孔子思想与由“为我”到“无我”的庄子思想,其各异的发展脉络,必然导致两种南辕北辙的思想体系的形成。而在其形成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存在某种交汇,即“为我”之境上的某种程度的重迭。但由于出发点和终极目的的不同,“为我”之境上的相会导致了孔子与庄子两者思想的更为激烈的冲突。它不仅直接造成作为庄子学派文献汇编的《庄子》中存在诸多复杂的“儒家问题”,同时也是造成千多年来对庄子与儒家暧昧不明关系纷争不已的罪魁。事实上,儒学作为庄子思想发生的学术背景,《庄子》对孔子的借助因其思想阐释针对的不同侧面而有所不同。如果以“无我”为旨归,庄子不会对任何一种俗世理论(当然也包括孔子思想在内)做过多地关注,他关注的是这些体系得以产生的观念、意识和方法,即使对世俗理论和人物的提及(包括孔子在内)也是为超越有形世界的终极目的而服务。如果对实际事物稍有关注,不仅庄子与孔子两者思想分歧将更为突出,而且只适用于为“无我”而努力的庄子思想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的捉襟见肘亦会愈加明显。其结果就是,庄子后学要么对孔子及其思想进行激烈地批判,陷身于庄子一再否定的是非论争而无法自拔;要么就是有感于庄子思想处理实际问题的困难,对孔子及其思想异乎寻常地借助,甚至以不惜改造庄子思想为代价。

参考文献:

[1]王博:《庄子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0~73页。

[2]孔子的“德”是宅心于仁、存心于礼,包括一整套的有关高尚人格的概念;庄子的“德”则完全和“仁”、“礼”无关,它宅心于“虚”,在虚静的心灵中发生出另一个光明的世界,一个完全不同于有形世界的精神世界。

[3]郭沂:《生命的价值及其实现——孔、庄哲学贯通处》,《孔子研究》1994年第4期。

[4][5][6][7]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3、65、24、185页。

[8][9]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09~210、187~217页。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范文5

论文摘要:伦理思想对构建和谐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孔子的“仁爱”、“诚信”、“孝涕”等伦理思想,对和谐文化构建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充分继承和发扬孔子伦理思想的合理成分,对于我们今天和谐文化的构建乃至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伦理思想对和谐文化构建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孔子的“仁爱”、“诚信”、“孝涕”等伦理思想,及其中对人性力量即人的内在情感力量的开掘和信心这一重要人文价值,对构建和谐文化,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孔子伦理思想简述

    孔子伦理思想核心是“仁爱”。仁是春秋时代的新观念。孔子认为,“仁”就是要“爱人”。他主张“出门如见大宾”,讲待人要恭敬;“使民如承大祭”,讲役使人民要谨慎,都有“爱人”的意义。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对人要温、良、恭、俭、让。他告诫统治者要行仁政,善待人民;要求人民应克制私欲谨守礼仪。他要求社会成员各安本分,守住自己的角色,这样社会就会归于“仁”。在这里,孔子所强调的仁爱,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而且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即对他人、对社会、对整个自然界都要有一种爱心。把伦理运用于社会生活的时候,孔子把“仁”规定为“克己复礼”,主张按照周礼的等级制度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孔子把“仁”作为儒学基本范畴,探讨人的价值。他的仁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他说具有“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才合乎仁的要求,又说:“刚、毅、木、呐近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为仁,“仁者必有勇”,“仁者不忧”。总之,“好仁者,无以尚之。”孔子认为,一个人违背了任何一项道德要求都可以被责为“不仁”,并且,一个人即使具备某方面的优良品德也未必够得上仁。他主张做人要诚信无欺,把“信”作为人的立身之本,将其看成社会关系中一种最起码的伦理道.德原则。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在世上就会寸步难行,讲究诚信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人道理。

    在孔子那里,道德出于人的内在情感;而在孔子伦理思想中,道德则是基于人的同情心而形成的普遍的社会成员的素质。他认为,人本性相似。这一相近的本性是人所具有的同情心,尽管有君子小人之别,但趋向于道德、形成道德素质却普遍存在于君子、小人之中。所以,人应该既“爱亲”,又“泛爱众”。在这个意义_l说,以“仁”为核心的孔子的伦理道德是适用于社会上每一个人的。

    传统的孝与德也被纳人孔子伦理思想“仁”的要求。孔子重视祭祖,但他祭祖是为了弘扬孝道。他之所以对鬼神存而不论,是顾虑不能以鬼神的有无而影响人们的现实之养。对孔子来说,“孝”最重要的是“养”和“敬”,这就把孝看成是现实的亲子关系,是一种具有此岸价值的行为。通过祭祖是要让人们了解孝道,培养人们孝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指丧礼,追远指祭礼,通过这一类礼仪促使人们伦理道德进步而达到仁。

    再一步来说,孔子伦理思想中的孝梯思想,是针对当时人伦关系颠倒的混乱局面,从解决家庭内部伦理关系人手提出的,强调各守其道,各安其分,用孝梯来规范、协调家庭内部人际关系。孝是子女对父母之爱的品德,强调子女对父母尊敬服从,扩展开来就成为家族系统中处理上下关系的道德规范,维系子辈对父辈的隶属。梯是弟对兄长敬重亲爱的品德,扩展开来就成为处理家庭系统中左右关系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只要人人做到“孝梯”,就不会犯上作乱,天下就会太平。

    二、孔子伦理思想解析

    孔子的仁者爱人伦理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和谐文化包括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的和谐,在某个层面上说,就是要求人们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都充满仁爱之心,以此来推动各方面和谐,从而实现文化和谐乃至整个社会和谐。没有爱,也就无和谐可言。继承孔子的仁爱精神,以这种仁爱及其所体现的伦理原则培养人们同情他人、关心他人和爱护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最终会使文化和谐更进一步。

    孔子主张“诚信”。认为诚信是立国之本,是治国的重要原则;诚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诚信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精神纽带。孔子的诚信思想对今天加强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和谐文化也因此而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孔子的诚信思想,社会将会营造出诚实守信的和谐文化。

    孔子主张的“孝梯”思想,对我们家庭和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家庭美德建设。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家庭美德需要用家庭伦理规范来建构。赡养父母、爱护兄弟、尊重妇女、养育子女,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孔子的“孝梯”思想,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尊老爱幼”、“赡养父母”、“兄弟友爱”、“夫妻和睦”等思想,对于建设新时期的家庭美德,推进和谐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伦理思想表现出对人性力量即人的内在情感力量的开掘和信心。他将道德视为内在情感的诉求,使人的道德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周代的“孝”、“德”因其同祭祀祖先、克配天命相联系,受鬼神的强制,还不是人完善自己本性的自觉意识,这时的道德还不能获得人类精神自律的意义。孔子将道德置于现实的人、现实人的真实情感之上,人因为这种真情实感并将其“推己及人”而获得了内在的规定,“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从而使人本性趋于完善。由于道德是人的内在心理追求,成为有德之人完全取决于自己意志:“为仁由己”,只要不懈努力,完善的道德境界就会实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样,就使人成为了道德的主体。而建构和谐文化,同样要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

    孔子使道德成为普遍的社会调节力量,按照孔子伦理思想,由于同情心是人人都有的,由此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必然是会见诸于每一个人的,使一种德的方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基本选择和常态,从而使道德成为一种有效的社会协调机制。孔子还重视教化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教化能够激发人情感,使人为善。孔子将人的真情实感看作是道德的基础:“刚毅木呐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通过“慎终追远”能够使“民德归厚”,这些礼仪激发了人们的内在情感,使人们去以孝为梯,道德感得到了强化。推而广之,能够用道德加以引导、用礼教进行规范,人们就能够自觉达到一定的道德要求。孔子看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表现了对人性向善的信心。在料现当代和谐文化建设中,我们要重视道德作用,加快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推进“以德治国”战略尽快实施,用道德来建构和谐文化。

    三、孔子伦理思想对构建和谐文化的启示

    当前,现代化潮流正在中国激荡,随之而起的,是思想意识的鱼龙混杂,是伦理思想的纷纭复杂,是文化的相互碰撞和磨合。文化和谐,对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主流文化,孔子所创建的儒家文化对民族文明进步和发展壮大发挥了母文化的纲领性作用。它的外山之学主导了数千年间中国社会全面的组织功能,为家庭建立起完善的伦理秩序,为社会构筑起良好的道德秩序,为国家发展出稳定的政治秩序。它的心性之学为中华民族成员提供了完善人性、追求祟高的生命意义系统,提供了物为心用、利由义统的价值标准,提供了天人合一、群己和谐的行为规范。数千年它有效地护持着这个东方涣涣大国的民族统一,社会稳定,民生福社,使中华民族成为人类历史上惟一文明未曾中断的伟大民族。

    孔子的社会伦理从宗法观念出发,比较重礼崇德,这有助于克服现代社会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只以机械划线、工具解决等弊端;他的社会伦理思想从群体意识出发,强调群体重于个体,主张义务重于权利,这有助于纠正现代社会在群己关系方面的片面性;他的家庭伦理由尊尊亲亲的家族情感出发,在现代社会这样一个人情友情日趋淡漠的时期,可以经由唤醒亲情意识而增强人间爱心和责任意识;他的经济伦理思想中的义利之辨,由于强调义重于利、义先于利的原则,这有助于缓和人们竞争的无情、夺利的冷酷而使社会趋于和谐;他的吏治伦理中的德仁址京则,由于强调官员的道德约束和仁政责任,对目前权力和权力制衡者的共同腐败、权力的广泛滥用等社会问题都会有限制作用;他的秩序伦理中的角色差别理论,能使社会成员更清醒地意识到社会差别的天然存在,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角色权责。总之,孔子的重礼祟德、群己关系、权责关系、重情厚义、以义为先、官德仁政、角色权责等伦理思想,对于我们现时代的和谐文化建设,无疑具有重大影响。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范文6

关键词: 孔子 教育思想 现代高校教学管理 启迪

一、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国内外有着崇高的地位和广泛深远的影响[1]。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集结。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系,探求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当代教育理论之间的渊源流变,是对儒家传统教育科学理论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从教育的视角来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能领悟到孔子智慧的价值,以及孔子尊重个体、弘扬主体,最大限度地从根本上实现个体社会价值的深刻意义。

二、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被打乱。孔子在极大的忧虑中深思着造成这种动乱的社会根源,提出由仁的伦理道德概括出仁的政治,强调只有拯救民心,才能拯救国家,认为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就需要提高个体的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以达“仁”的境界。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人“求仁”,即追求自身道德的终极完善。主张通过学习来认识生命的意义,端正人生的态度,成就伟大的人格[2]。

孔子教学方法是: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知行统一、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孔子还提出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张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当有人向孔子提问题时,他并不马上将答案告诉提问者,而是从问者的疑难处出发,从正反两面弄清问题的性质与内容,然后使提问者通过积极的独立思考得出合理的答案。他注重的是切磋讨论、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子贡请教孔子说:“《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可见,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通过互相启发来增进学识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反过来,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孔子就批评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以强烈的求知进学精神启迪学生。

对于施教对象,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孔子很注意对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主张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重视诱导式启发教育,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不到苦苦思索而不解时,不去启发,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不去开导,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就不再教诲他了。孔子还注重教学的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孔子的教育观体现着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及重视学习者主体性参与的教育思想,体现着对个体的关注与尊重,强化了个体的自我主体精神和价值意识,增强了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自我人生实现的期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可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社会和个体人生都具有无限的启迪价值和意义,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及教学思路的开拓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与启示作用。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1.以人为本,突出道德教育的根本作用。

如今,我们实施的素质教育,强调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及审美素质的有机统一,而这些素质中,“德”是第一位的,这与孔子教育思想中对“德”的重视是一脉相承的。尽管孔子教育思想中所强调的道德是为维护封建主义的政治统治,但是他所提倡的发扬明德、革新民心、达到道德完善的境地,在今天看来,无疑值得借鉴。当前,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应当强调:一是社会价值标准,即合作、正直、和蔼、尊重人类尊严等;二是个人价值标准,即诚实、守纪、宽容、上进等;三是有关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标准,即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和平的公民责任等;四是认识过程的价值标准,即实事求是、辨别真伪、慎于判断、追求真理等。在教育管理中要使学生构建这种新型的道德价值观,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孔子教育思想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培养人才必须符合社会需求。

人才,是世间诸多资源中最宝贵的第一资源,它事关国家兴衰、事业成败、社会进步、人心向背。孔子认为人才对社会的兴衰具有重要作用。他认为一个国家人才兴盛就会大治,一个国家的兴衰不取决于国君,而取决于人才。因此,孔子十分重视培养人才和发掘人才,在说到尧用贤臣五人,实现了天下大治;武王有能臣十个,创下了周朝八百年基业时,孔子感慨道:“才难,不其然乎?”孔子一生所追求的人才标准是什么呢?孔子的人才标准根据社会需要而定,子路问孔子怎样才是十全十美的人才?孔子说智慧像臧武仲,清心寡欲像孟公绰,勇敢像卞庄子,多才多艺像冉求,再用礼乐来成就文采,就可以说是十全十美的人才了。孔子又说现在十全十美的人才哪里一定要这样,看见利益便想起该不该得,遇到危险便肯付出生命,经过长久穷困的日子都不忘记平日的诺言,可以说是十全十美的人才了。这两个十全十美的人才标准,前一个是理想化的,后一个是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这正体现出孔子培养人才必须符合社会需求并为社会服务的宗旨。

孔子主张“非才不用,唯才是举”,只要是人才不论出身贵贱都要任用。孔子把人才分为一般性人才、贤才、十全十美的人才、圣人四种类型。将人才分类,是因为社会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而不是需要单一的人才。只有培养了各种类型的人才,才能为社会所用,社会才能发展。孔子对于人才的态度是:善用人,他赞美“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的与人合作共事的君子,肯定善改错“我非生而知之者”的做法,认为人才不培养就没有发展,人才不使用就没有价值。

3.学思结合,学行结合。

孔丘认为,学习固然重要,思考也是不可缺少的。他在阐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意思是,只记诵一些死的知识,而不通过思考加以消化,就茫然无所得;相反,只凭主观思索,而不通过学习获得新知识,也要陷入空想的危险。他还进一步指出,学与思虽然是不可分割的,但学是思的基础,思不能离开学,学不能离行,学行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相互讨论,大胆得出有独创性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现能力、探索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发散性、广阔性、变通性潜力得到有效的开发,从而为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奠定基础。搭建实践平台,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将教学的静态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品学兼优、适应社会的合格建设人才。

4.注意内省和改过。

孔子提倡内省、自讼和自觉改正错误。例如,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又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就是自觉地检查省察自己对人、对朋友是否忠实、守信。今天高校里的莘莘学子,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超强,凡事“我”字当头,较少顾及别人的感受如何,更是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要从严省察自己,吸取经验教训,可以避免重犯错误。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他一生对人性、人生本质的深切认识和体验,是对崇高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伟大人格的向往,其自身的历炼总结,使其教育思想人格理想能够引发历代学者深切的共鸣,其政治理想与教育思想施之于社会改造的理念给我们留下了有益的启示[3]。当然,孔子教育思想中也存在一些糟粕。例如君臣父子的封建等级观念,轻视劳动人民、歧视女性等的思想,都已被现代文明所摒弃。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探索提高现代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的新方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陈汉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2).

[2]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范文7

一、“知”———道德认识阶段

重视对道德规范和准则的切实认知,是孔子德育思想的突出贡献。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仁”是众德之总,也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孔子所说的“仁”内容十分广泛。他对“仁”的解释也是多样的,最基本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即“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孝悌为仁之本”。在“仁”的统摄下,孔子提出一系列的德育概念,如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勇、敬、俭等。孔子主张“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强调不是出于外界的强制,而是通过自身的理性自觉从而对道德规范和准则加以认知、认同。“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认为,学习道德知识是德育过程的开端,某些道德品质必须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才不会发生偏差流弊。同样,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晓之以理,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充分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明确的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的高度概括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高校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党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态、通俗易懂的语言,充分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价值观的确立不是外部可以强加的,是一个陶冶养成的过程,是一种人们价值选择的自我内化过程。”高校思政教育者在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时,如果能从影响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两千年之久的孔子儒学的角度娓娓道来,让大学生知晓这一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就能唤醒大学生深层次的文化心理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缘起产生探求的兴趣。因此,学习了解孔子德育思想的过程,既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探寻,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深刻理解乃至认同的过程。诚如孟子所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孔子的德育思想非常重视君子人格的塑造。“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107次,并被赋予深刻的道德含义,孔子对君子提出“三戒”“三畏”“九思”等诸多要求和赞美。孔子认为:“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人人未必能达到“圣人”的境界,但一般人通过努力就能达到“君子”人格的高度。诚如胡适所言:“孔子指出一种理想的模范,作为个人及社会的标准,使人‘拟知而后言,仪之而后动’。他平日所说‘君子’便是人生品行的标准。”高校思政教育者要启发大学生依照孔子倡导的君子人格,引导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渊源,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点,借鉴吸收“君子人格”的有利因素,充盈自身的人生品行。

二、“情”———道德情感阶段

重视道德情感的陶冶,是孔子德育思想的显著特点。道德认知如果未能上升为道德情感,那么这种道德认知大多是不稳固的。孔子说:“心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孔子很注重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通过正面的情感教育,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善良本心,使之时时处于警觉状态。孔子重视诗教和乐教在完成人的德行中的积极作用,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认为由“知之”到“乐之”,是低层次情感到高层次情感的转化。因此,孔子很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应用,他对学生倾注了关爱和真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道德教育。他的学生颜渊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就是对他们动之以情的过程。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抓住“情感”这一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动因,才能激起大学生对教育者情感上的接近、尊重与信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其要达到的目的,并产生强烈的追求、实践的欲望。大学生这种情感活动的发生、进行,是他们追求、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目的的推动力量。孔子对“仁”的解答因人而异,但从未离开具体生活。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者要真诚关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交友、心理健康等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各种元素,让大学生真切感受到关心,从而拉近与思政教育者的距离。此时思政教育者再以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事件和社会上各种新闻热点为例,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学生对各种事件进行分析说理,引导大学生的道德觉悟,从而循循善诱地引导大学生悦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思政教育者要特别注意和大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自尊和受人尊敬是人的一项基本需求,在尊重和平等的前提下,大学生的深层次需求和自身的主动性才能激发出来。”高校思政教育者可以借助师生之间思想、知识交流,对大学生的情感乃至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意”———道德意志阶段

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过程十分艰苦,孔子很强调道德意志的培养。孔子认为,一个人为学修德首先要立志,要具有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其次,要对“志于道”有信心、有信念,故曰“我欲仁,斯仁至矣”。最后,要有恒心。明确了志向,坚定了信念,还要经得起各种欲望的诱惑和艰苦环境的磨炼。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眼前的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该有精神上的更高追求。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确立志向,树立人生的目标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的方向。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作为一个君子不应该过多地追求功利性的东西,而应该崇尚“道”,追崇那些看似无用实则颇为有用之“道”,这种“道”要求君子有远大的抱负。只有达到“不器”之境的君子,才是真正的君子。对大学生而言,好好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固然重要,但人生不能仅止于找到一份好工作,因为工作只能解决生活生存问题,并不能解决人们追求生活价值、人生意义、心灵拯救、精神慰藉等安身立命或终极关怀的问题。目前,大学生群体存在“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缺乏理想信念的引导。大学生需要科学、正确的理想信念来指引人生的方向,让大学生活以及未来的人生追求更加有意义、有价值。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仅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而且是大学生个人思想不断成熟、确立精神家园的需要。高校思政教育者要借鉴孔子“克己内省”的自我道德修养方法,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他认为,“克己内省”是日常必用的修养方法,应积极提倡。经常自我反省,省察改过,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就能做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会受到很多外在环境的影响,但最终还是取决于个体有无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孔子说的“为仁由己”就是这个道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高校思政教育者要全面、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需求、道德标准等新变化,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引导大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自我反省,启发大学生的道德觉悟,使大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激发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潜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内容“内化”为他们自身的道德思想、情感和意志。

四、“行”———道德行为阶段

道德意志只有通过具体行动才能体现出来,语言辞藻不足为据。孔子特别重视弟子的德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只是“四教”中的一种,“行、忠、信”三者都属于“德行”。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造次颠沛而不改其初衷,才是真君子。孔子反对言行相违的伪君子。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听其言而观其行”,要求学生“知行结合”,“言必信,行必果”。他认为知行要一致,否则根本谈不上道德。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大学生能否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要有意识地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让大学生在实践养成中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觉行动。高校可采取专题讲座、辩论分析、播放各种实践资料等形式,引发大学生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思考。此外,高校可结合党团活动、节日、纪念日等主题,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慈善活动、社区服务等校外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完善自身人格修养,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知情意行”的一体化融合孔子虽然没有对“知情意行”四要素进行专门论述,但其德育思想中蕴含了“知情意行”四个层次,即强调道德知识的学习,注重道德情感的培育,强化道德意志的锤炼,最终落实到日常的道德践行上。认知学习形成价值观取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的理论基础;情感体验与意志锻炼提升价值观意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的关键环节;行为探索促进行为履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的旨归。这四个层次彼此渗透、密切联系,构成循环往复的螺旋体系。因此,借鉴孔子德育思想,融“知情意行”于一体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的关键。李泽厚指出:“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在塑建、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经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时,要深入挖掘孔子德育思想中积极向上的因素,进一步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作者:王洁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范文8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那么,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一些什么特征呢?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孔子所谓的“仁”究竟是指什么?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这样一来,就给不同的价值主体在施行“仁”的过程中造成了理解上的自由空间,任何一种学说都可以从孔子的论述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论根据。

具体说来,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孔子的“仁”:

一、对待“仁”的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孔子强调在内心的价值观念上首先要明确对“仁”的态度,孔子这种在内心深处对“仁”的价值追求的思想,被后来的孟子引伸为“四端说”理论。孔子对“仁”的思想的重视,表明“仁”的思想和学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

二、“仁”的价值内涵。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三、“仁”的表现方式。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实践价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有”版权所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范文9

关键词:孔子;义命分立;儒家;价值取向;道家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其思想体系在整个中国哲学的范畴内都是有其重要地位的。儒家数千年的传统思想及保守理念深深地影响着后代,在往后历朝历代的封建王朝乃至工业化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其思想理念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

在对比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以及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先秦儒家的义命观及其决定的价值取向是值得重视的一个研究方向。从孔子的“义命分立”到孟子的“义命不二”,义命观是儒家极为强调的思想,关涉到一个人之安身立命的哲学,本文将会从其含义内容、形成过程、历史背景,以及与道家的价值观的对比,来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义命观作简要浅述。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察其如命何?”(《论语・宪问》)“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从《论语》中孔子的言行不难看出,孔子虽“知命”仍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义优于命”的义命观。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往往会有不为自己所控制的限制,它们超乎自己的主宰范围。这些客观限制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孔子称之为“命”。孔子所谓的“命”包含两种含义,一是“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的命令义,我们对其必须敬畏、服从、践行;二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篇》)的命运义,表示客观的限定或限制,应知之、安之、受之。而在孔子的时代,诸侯兼并,礼崩乐坏,政治黑暗,君子仕官是为了履行君臣之义,企图为政治社会奉献绵薄之力,孔子把这个领域称为“义”。简单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孔子主张的义命观,“知其不可”是命,而“为之”是义。

追溯孔子义命观形成的历史条件以及时代背景,我们不难推断出孔子的义命观是周朝时期人文精神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原始的宗教是对自然力量的恐惧与皈依,一直到殷商时代,“殷人尚鬼”(《礼记・表记》),亦没有任何自觉的意义,我们称之为“恐怖意识”;而到了周朝,周公在遗民前强调“殷革夏命”,来证明周革殷命的正当性,殷战胜夏乃以完全压倒性的胜利姿态,而文武王以寡敌众拿下殷,周公摄政加上天下尚未归服,内忧外患的政治形势,使得周人开始从自己身上反省自律。周人灭殷以后体悟到,政权能否延续,君王的权利是否受于天命,关键在于是否敬德,而这种自觉地承担起生命分内之责任的我们称为“忧患意识”,这是“敬”的关念的形成,是周初人文精神的开端。

在这种人文精神的影响下,孔子的义命观得到了滋养和孕育。徐复观先生的《中国人性论史》中这么说道:“忧患心理的形成,乃是从当事者对吉凶祸福的深思熟虑而来的远见,发现吉凶成败与当事者行为的密切关系及负的责任。忧患意识乃是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直接责任感的表现,即有了精神的自觉。”而到了孔子的时代,礼崩乐坏周文疲敝,孔子肯定周初人文精神之自觉,继承周文化方向发展,强调人的责任及意义,自觉而系统地发展周初的人文观念。

因为孔子的义命观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命”是客观的限制,“义”是自觉的主宰,我们虽“知命”却也要“尽义”,这同时也体现了孔子主张的价值取向。虽然知道客观条件的限制,束缚了许多条件,可还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尝试,不在乎结果,不在乎成败,不在乎得失,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

在孔子的时代,“命”就是无法主宰的客观政治环境: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纵横捭阖极尽狡术之争;礼崩乐坏,残留的周礼徒留形式而逐渐僵化,失去了约束和衡量人性的标准和作用;周公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宦官争权尔虞我诈,掌权者昏庸无道残害百姓……这些都是孔子所谓不能主宰之“命”;而“义”就是“修身、R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在政治昏庸的黑暗年代仍然做官参与仕途,仍然要携带一众弟子去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企图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国家做出一丝贡献。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义命观决定了其“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的价值取向,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行动,四处奔走,企图在几近崩溃的社会秩序中寻找良方;推行仁政,企图恢复礼乐秩序,改变不合理的事实。曾子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正是整个儒家学派的共识。

而另一边的道家则是截然不同。“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鄙哉,乎!莫己之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论语・宪问》)“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耕而不辍。”(《论语・微子》)等论语中隐士的行谊也可见一斑。虽然出自儒家的《论语》,可是其中隐士的观念深深影响了老子的思想,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一样属于“隐居避世”型阶层。

隐士和老子都认为自己置身于无可挽救的乱世,与其和孔子及其弟子一样求仕行义,不如和鸟兽同群栖身山林,做一个清静的避世之士。他们对现实的失望多与希望,痛感天下无道,既无力改变之,又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只有隐姓埋名,才能恢复所谓的“道”。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范文10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价值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75-03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学校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导向、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和开发功能。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价值认同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在拉近人们之间距离的同时,也促进了世界各国的思想和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交流和传播。同时,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还使得世界各国在经济和贸易上的合作与往来日益密切,共同应对和解决带有全球性的经济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对话与沟通的主题。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已经发展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是由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也使得改革开放的中国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结构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上,正经历着极为深刻的变革和转型。因此,在中国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异质性增强下,利益导向渗透到生活的众多领域,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不再统一,其中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在大学生身上表现的尤其明显,更为突出。当前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应当把价值认同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取向。价值认同从狭义上来理解主要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体对社会核心价值从内心深处产生的认同,是社会核心价值认同化的过程,是个体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保证。价值认同具有主体性、互动性和生成性等特征。主体性是价值认同的基本特征,反映了个体在价值比较、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过程中的自觉状态。互动性是价值认同的历史性和共时性特征,既体现了价值认同化和流变性,也体现了当代社会主体间、主体与环境间的交互影响关系。生成性是价值认同的创造特征,是价值内化与外化统一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依据价值认同的上述特征,因势利导、切实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大学生中的认同度。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对于提高我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对于筑牢社会主义的思想防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以下四个途径入手,切实增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理论教育,让大学生在比较与认同中坚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基本的理论武器,它在帮助我们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帮助我们认识和改造着客观世界。由于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快速成长期,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且接受能力很强,因此在思想上还很不成熟,极易被西方的一些社会发展理论所迷惑。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渠道,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教育学生,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分析和判断各种社会思潮,并在比较与认同中坚信马克思主义。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彻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一些社会科学要科学分析社会现象,也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政党科学分析现实社会、正确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战略、策略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和帮助人们深层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社会管理规律,把握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高推动人类进步事业,保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伦理教化功能,它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哲学基础,指导人们树立和巩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它指导人们科学分析社会的道德现象,正确处理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和群众、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把握自我,规范人生,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它引导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提高人们精神境界的功能。首先,它能指导我们树立和巩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精神支柱。它能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同时,它能不断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阔眼界、不断创新,提高人们的理论认识境界。它还是批判和克服各种错误、落后、僵化、腐朽思想的锐利武器,从而提高自己的境界。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分析判断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大学生在比较与认同中坚信马克思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增强正确的社会思潮在主流舆论中的传播力,积极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文化是思想的载体,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而文化又通过它的教育和传承功能被人们所接受和继承,从而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借助舆论的力量成为引导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潮。因此,我们必须从优化校园环境入手,借助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成为主导整个校园文化的主流思潮,使我们的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3.关注学生需要,加强形势教育,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和成才的实惠中弘扬民族精神。任何一个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总是受到其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的、第一位的原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而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第二位的原因,要通过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每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都希望自己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强烈的进取心往往使他们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关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每一个巨大成就,同时他们也对社会上种种不公平的现象深恶痛绝。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需要,加强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和成才的实惠中弘扬民族精神。

4.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优良道德品质,让大学生在文化传承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传统文化自秦汉以来,以儒家伦理文化为主流,经与道家、佛家等思想流派相融合形成以人伦道德和家族政治为本位的特色。其道德思想的特点表现为:追求“天人合一”的道德目标;主张中庸以及个体对集体的服从;在道德和利益关系方面,主张“重义轻利”。应该说,很多人认同儒家文化对学校德育具有重要影响。儒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道德教育经验,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道德教育理论。从内容上来看,“仁”是儒家整个道德教育的核心;儒家把人类美德和有价值的道德规范都包括在“仁”之内,所谓“仁”者,乃是指人之爱心。孔子认为,“仁”不仅具有一般生物爱自己、爱亲人的特征,还具有博爱万物的能力,为人之道,即在于伸展生物之爱,并且在此爱己、爱人、爱物、爱天下的生命实践中感受人生自在通达的逍遥之境,由此人方才得以实现自己的全能和使命。孔子这一思想有着深远的意义,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进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所谓“仁者”只有在真心之爱中才能实现。面对当今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如何处理金钱与道义的关系,孔子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人只能做自己本分的事”。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贵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讲人之为人而不同于他物,就在于人能够在生活中反思自己,通过这种反思了解自身的欲求,进而推而广之,将心比心,学会尊重,理解别人,再进而明了人与万物各自不同的成长原则,尊重自然,从而使人与万物和谐共生于无限宇宙之中,做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各自实现自己的存在使命,从而实现并行不悖、和谐共生的目的。实践也再次证明无论是人类对自身的征服,还是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不都是以深重的报复收场吗?因此仁爱既是人的天赋本职,亦是人自身的求生之道。对于大学生自己行为的合理约束,我们也可以从孔子对“礼”的论述中得到启发。孔子承认人与其他生物一样具有自然的欲望与情感,但是孔子认为一个富有智慧的人总是善于把握自己行为的界限,使自己时刻处于恰如其分的状态。所谓“礼”就是人在理解人与万物各正性命的前提下,对人自身行为进行规范化。换句话说,就是在知道事物间的联系与区别后,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行为准则。“仁”是从内心的情感讲做人的人道关怀,“礼”是从人的行为准则上讲人道关怀的具体合理实现,是防止美德转化为恶习的手段。当代大学生大都是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生人,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习惯了一个人说了算的生活,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由、崇尚个性,对自己的言行举止缺乏必要的约束,做事往往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主要表现为不适应大学生活,性格孤僻难以与他人相处。《论语》中孔子与其学生子夏有这样一段对话。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眉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子夏曰:“礼后乎?”子曰:“起市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段对话的大体意思是:子夏问孔子:“《诗经》上说甜蜜的笑容流盼的眼神必须得体且合乎礼仪,方显绚丽多姿。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道:“这就如同绘画一样,各种颜色必须与底色合理相间,方才文采斐然。”子夏说道:“所谓底色也就如同礼仪对人的作用吗?”孔子一听欣然叹道:“子夏呀,你悟性很高呀!和你说话我自己也很受启发呀。既然如此,我现在可以和你开始谈《诗经》中高深的道理了。”孔子和子夏那番对话的深刻含义就在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是否得当,一幅绘画作品是好是坏,需要合乎一定的规范,即要得体。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我们必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礼仪教育,使其言行举止都能在发乎情、止乎礼的状态下实现。同样《论语》中孔子与其学生子贡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段话的意思是,子贡问孔子:“一个人修身立世的要旨是什么?”孔子回答:“不过忠恕之意而已。自己所憎恶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它。”它基本上涵盖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它强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由己及人,相互贯通,从而在彼此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和谐、充满人性关爱的世间,忠恕教育对于克服大学生的个人主义有其很好的作用。

由此看来,传统文化在对人的道德品质教育上往往善于从大处着眼,从长远着眼,充分关注人的真实感受和相互间的和谐沟通,共存共荣,并把它看作人生意义的所在,这对大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郑永廷,等.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尹伶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武汉:湖北教育报利社,2007.

[4]王利华.当代社会思潮影响下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思考[M].武汉:湖北教育报刊社,2008.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范文11

孔子雕像安静地矗立在长安街边,就在天安门中央躺着的遗体不远处。

曾经,对孔子的批斗贯穿了与我同龄这一代人的整个启蒙教育期,那时高喊的口号是:“万岁,打倒孔老二。”如今,“万岁”的人已躺下,而被打倒的“孔老二”却不声不响地站了起来。

有人说,把孔子搬出来,就是要确立孔子的地位,就是要复兴儒教,就是要找到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来抵制所谓的“普世价值”。另一批人站出来迎战,从贬低孔子入手,把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奴性顺从与思想僵化现象都一股脑地归咎在孔子身上,一句话:孔子和“普世价值”是你死我活的。

这两种对立的观点我都不认同,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孔子太偏激,更因为他们根本没搞清楚什么是“普世价值”。

简单的“普世价值”

当今,“普世价值”最普通的说法包括自由、民主、法治、宽容、人权。

如此看来,“普世价值”放置于今似乎变得很普通,但即便在西方也从来都不是古已有之的。如果你一定要从古希腊那时的反民主学者的著作里找到“普世价值”的光辉,不要说中国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就是一部《论语》里也能挑出很多。既然西方人说起“普世价值”的时候,从来不引经据典,我们也没有必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拿现代西方的发展来说,我们今天所说的“普世价值”也是从二战以后才逐渐成形的。

现在西方人所说的“普世价值”已经越来越简单,简单到你无法提出反对意见。我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美国人拥抱的“普世价值”在历史上可并不都是这么简单的。例如他们从建国起就鼓吹自由――宗教自由,可在一百多年后,中国华工“猪仔”被运到美国时,因不信仰基督教而被歧视得一塌糊涂。同时,有记载称中国人带着自己的信仰物(菩萨之类的雕塑),被白人当成之物予以没收、烧毁。

从这一方面来说,西方之所以大多数信仰宗教,并且一国人大多信仰同一种宗教(例如天主教),正是宗教“不自由”的结果。哪里像中国,一个小乡村,信菩萨、信土地爷、信猫儿狗儿的都有,没有绝对的信仰自由,能有这么多信仰?

这个例子有些极端,但至少可以告诉我们,现在说的“普世价值”,不但不是西方古已有之的,甚至二战以前,他们自己都没有完全拥有它。现在的“普世价值”里的宗教自由,绝对不是信仰基督教的自由,也不是信仰佛教的自由,而是信仰各种宗教的自由,以及更重要的“你还拥有不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

这种例子还有很多,而一些反对“普世价值”的人,却常常陷在早期资本主义确立的一些带偏见的价值观与文化观里。他们认为西方的自由,就是资本家的自由,就是支持民主的人的自由,却不知道,在西方民主制度已经确立的国家,所谓自由,更多的是反对民主的那些人的自由。支持民主的人能够上街游行,反对民主的人照样可以去。

更有意思的是,悬置道德判断与具体的某种文化理念不说,过去半个世纪发展起来的“普世价值”,还加上了必不可少的“宽容”因素(也有人用“包容”或“多元”)。这一宽容,让“普世价值”的界限更加宽广。也可以说,“普世价值”本身包含了对不相信甚至反对“普世价值”的人或者组织的“宽容”,有了他们,就是多元的一部分。现在,大家应该清楚为什么西方人几乎从来没有为“普世价值”而战,甚至争吵得面红耳赤吧。没有必要啊,普通人接受这些价值理念,至于一些不普通的人不愿意接受,大家给予的是宽容。

这就是简简单单的普世价值的威力所在。

“模式价值”的日本模式

大家应该发现,当今“普世价值”里根本不包含我们常常说的某种意义上的文化因素,而且也排除了道德因素――那些被视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一般人都不会认为“普世价值”里包含了不要随地吐痰与尊老爱幼这样的的美好品德。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美国立国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民主大佬都认为共和国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美国人。用什么教育?当然是西方的文化精粹与西方价值观里的道德标准。仅仅从这点来说,当时的“普世价值”根本不能普及。所以,美国人自己也知道,没有相同文化的黑人不应该立即拥有民主等“普世”的投票权。

和早期西方人(例如英法与美国)动不动就搞殖民、搞文化歧视、搞种族主义不同,当今的“普世价值”不是穿西装的,也不只是吃麦当劳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被美国占领了,被美国人用“普世价值”洗脑了,但却没有被美国人殖民。于是,接受了“普世价值”的日本,他们文化几乎完好无损,一些习惯或者毛病,例如温文尔雅过头的礼貌、变态得连我都顶不住的AV,有哪一个不散发着日本文化与道德的原汁原味?甚至很多文化产品(例如日本动漫)已经开始渗透与蔓延到西方国家。

这些文化,剔除了糟粕,带上了“普世价值”的光环,在日本畅通无阻,威力无穷,一点也不比所谓西方文化差多少。

而孔子的思想与说教更多地集中在教育、道德与人际关系上。其思想相当一部分代表了中国文化,当我们用现在的“普世价值”来审视这些文化的时候,会发现这些文化与“普世价值”根本不存在冲突,甚至完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

活在今天的我们,最幸运之处就在于可以在简单的普世价值观支配下,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缺失的框架与环境

西方国家目前推崇的几乎成了空壳的“普世价值”,需要的内核正是各个不同的民族与国家自己的文化、风俗、习俗与道德标准。如果没有了自己的道德标准,给你一个民主制度,给你一个好的法治环境,又能如何?

同样的道理,哪怕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有孔子这种思想家、教育家留下的精神富矿,可始终没有一个符合“普世价值”的“自由、民主、法治”的框架与环境,结果又会如何呢?很简单,孔子宣扬了几千年的道德便无法深入人心,更不可能在这块土地上开花结果。

那些要复兴中华文化,抬出孔子的人不妨回顾一下:要想真正贯彻孔子的思想,最好的办法难道不是接受“普世价值”,建立一个制度框架,让大家在框架里,制定出符合中国文化与道德标准的法律法规?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范文12

关键词:仁学 人权 法治 理念 实践 作用

人权是由若干不同层面的具体权利构成的一个系统。所谓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其本质特征是自由和平等,主要目标是人的生存和发展。

一、孔子“仁学”的人权思想概述

孔子学说博大精深,核心就是“仁”。对于“仁”,尽管孔子曾从不同层面做出解释,但“仁者,人也”[1],就是说,“仁”的全部内容就是关于人的问题,包括人之所以为人、人的价值与作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生存与发展、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等等。还有“仁者,爱人”[2],即重视人、关心人、爱护人。

孔子的“仁”以人为本,所体现的正是现代人权的基本内涵,它内含了人权思想中的生命权、生存权、发展权等基本思想。

二、我国的法治现状

我国法治建设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拨乱反正,确立了现代法治观念,提出了加强民主法制、实现依法治国的法治现代化任务。在短短20年间,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在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正式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但是,在肯定我国法治的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不足之处,包括理念上国家的制定法与民间法的风俗、习惯并存却难以兼容,以及实践上人治法治的杂糅并存。

三、孔子的“仁学”人权思想对我法治构建的积极作用

孔子“仁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儒家文化能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就已说明它其中蕴涵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对我国法治理念的启示意义

孔子“仁学”的人权思想对我国法治建设的积极意义,首先就表现在它理论方面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指导作用。

1、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

孔子把爱人作为“仁”的核心,时刻彰显着对人的重视,强调尊重人格、合乎人性、讲究人道、保障人权。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是法治的基本精神,它要求从确立原则到从事实践的所有法律活动,都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与归宿。

当前,在法学理念中仍存在问题,包括一些法律制度的设计脱离现实、法理研究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分析、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的研究,推动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在立法、司法和执法各个层面上贯彻实施,加强保障人权的制度建设。

2、有利于缓和不同法治理念的冲突

面对东西文化的交融、古今传统的交替,法治理念的冲突在所难免,其冲突的实质就是法的价值冲突,而解决冲突途径在于采取积极的法律调整的方法以缓和冲突。法律所调整的权利义务关系实质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人与人关系建立的中介或桥梁就是“信”。因为人与人基于“信”而达成社会契约,基于社会契约的信赖力而行为,由此,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再者,“信”也是法的价值目标是实现的“引契”:法的秩序目标的实现基于人们的互信的建立,法的正义目标的实现基于人们对审判机关的信任;法的平等目标的实现基于信益的内心衡平来实现的。因此“信”价值显得尤为重要与突出。

对此,解决法治理念冲突的“信”与儒家“仁学”的人权思想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因为缓和法治理念冲突的“信”目的在于吸收各方法治理念的精华,由上至下地确保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生活。儒家的“仁学”中的人权思想则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互相尊重,由下至上地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对我国法治实践的指导意义

孔子“仁学”人权思想对我国法制建设的理论价值须要在行动上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1、有利于制衡公权力的滥用

当今中国存在公权力滥用的一个原因是公权力掌握者并未真正做到爱民,却将自己看做权力的拥有者。儒家实现“仁学”中人权的最高理想,要求君主“施仁政”[3],强调要“爱民”,而“爱民”就要尊重人民的基本权利。这些对于公权力的行使者极具

教育和警醒意义。

2、有利于增强百姓的主人翁意识

此外,儒家“仁学”的人权思想对公民人权的肯定也有利于百姓主人翁意识地培育。儒家“仁学”的人权思想倡导对人权的尊重与保障,让人具有生理身份,更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