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马克吐温的故事

马克吐温的故事

时间:2023-05-29 17:49:08

马克吐温的故事

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1

1.马克?吐温小说叙事艺术的简析

由马克?吐温的作品可以看出,其在叙事结构和叙事风格等方面有着极为特殊的感悟。马克?吐温作为美国19世纪中后期的著名作家,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传统写作方法的影响,但是其在叙事艺术方面也做出了极大的突破,从而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创造性。例如马克?吐温在进行作品创作的时候,喜欢从不同的角度讲故事,并在作品中塑造丰富的多元角色,同时在作品中应用极为特殊的视角等。

我国对马克?吐温小说的译介开始于晚清时期。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这段时间里,国内对马克?吐温作品的研究一直是处于译介阶段,尽管部分学者也曾发表过相关言论,但是所发表的批评言论都是依据由苏联传入的社会学理论,或是对其作品的幽默风格进行研究;或是对其小说的语言艺术进行研究等。然而,从国内对马克?吐温作品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国内是将马克?吐温的作品定义为幽默讽刺风格的小说,其对我国批判类小说的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

叙事学,即叙述学,是由结构主义演变出的一种研究叙事的理论。在历经40年的发展变革后,这种理论逐渐形成了两种派系,即经典和后经典。经典叙事的本质是在叙事语法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叙事结构与组成因素等进行了科学的探究,并对相同作品在叙事结构方面的不同进行了研究。后经典叙事的本质则是将研究重心转向了对作品叙事结构的特征,以及对叙事作品蕴含的意义。后经典叙事的研究较为重视学科之间的结合,以及作者、读者和历史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马丁, 1990)

2.马克?吐温小说的叙述层次分析

叙述层次是指在作品叙述过程中,假如出现了几个不同的叙述者,则这些叙述者所讲的不同故事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一般情况下,作家在创作作品时,都是将主叙述者作为叙述结构的中心,并将叙述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次、低层次和超叙述层次。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一般只会出现一个叙述层次,比如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然而,由形式角度对马克?吐温的小说进行分析,又会发现其中的叙述层次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比如《苦行记》。

2.1主次分明的叙述层次

在马克?吐温的早期作品中,一般包含着多个叙述层次,其中主次分明,在主叙述层中往往会包含次一级的叙述层。而且,马克?吐温在其的作品中一般会从他人的角度来讲故事,这些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其的经历更加具有传奇性。比如在小说《苦行记》中,“我”是最主要的叙述者,即小说的主叙述者是“我”,但是在小说的下文中又加入了吉姆?布莱恩这个叙述者,只是吉姆?布莱恩是比“我”次一级的叙述者,吉姆?布莱恩的出现也是由“我”引出的,即是由“我”听吉姆?布莱恩讲老山羊的故事而引入了吉姆?布莱恩这个叙述者。

此外,在《苦行记》的下文中,马克?吐温又利用相同的写作手法引入了迪克?贝克这一叙述者,即由“我”听到了迪克?贝克讲猫的故事。由此可以看出,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尽管其中应用的叙述层次主次分明,但是不同叙述层次所代表的不同价值观之间却没有发生冲突。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之所以主次叙述层次之间不存在冲突现象是因为其巧妙的利用“我”这个主叙述者在作品中引入了其他次一级的叙述者,由此开启了一个新的叙述层面。

2.2超叙述层

超叙述在马克?吐温小说中所起的作用是使“我”这一主叙述者在作品中同时具备了两种身份,即主叙述层次内的叙述接受者与超叙述层内的叙述者,同时也使具有两种身份的“我”很自然的就产生了作为叙述接受者应该具备的心理认同,从而使读者对将要出现的故事情节产生极为强烈的期待心理。而且,超叙述层也起着对小说中故事叙述者的态度进强调的作用。超叙述层次作为马克?吐温作品中较为常用的叙事方法,其的作用是为了达到故事的引入与结束等目的。比如在《被偷的白象》、《跳蛙》、《车上人吃人见闻》等系列口头故事中,《跳蛙》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故事,在这些作品中都体现出了超叙述层次对故事的引入和结束所起到的作用。另外,马克?吐温小说中所应用的超叙述层次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在虚构语境中的应用较为真实;二是重点突出了叙述行为。

2.2.1在虚构语境中的应用较为真实

超叙述层次在马克?吐温作品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在其的作品中主叙述者的作用是为了引出其所听到的故事,即主叙述者从某人某地听到的故事。由此可以看出,在马克?吐温的小说中,一般都是以“我”这个主叙述者转述听到的故事,并原封不动的讲述出来,而故事的原讲述者的身份都不明确。这种开篇方式在马克?吐温小说中的应用比较多,且长短不一,而且其对超叙述层次中叙述者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有的叙述者是隐式的表现,有的叙述者却是显式表现,但是由于这些叙述者和主叙述层中的故事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自然也就无法对主叙述层故事的发表提出意见,只能被动地对主叙述层的叙述者的叙述态度进行认同。

2.2.2重点突出叙述行为

马克?吐温一般会被认为是一位较为幽默的作家,因为在其的作品中,往往都是以幽默、夸张的写作手法对现实生活中的善恶进行展现,这也体现出了去对叙事行为的认知。比如《跳蛙》。在没有《跳蛙》之前,美国小说是没有美国式幽默这种类型的,而在《跳蛙》出现后,这种说法才出现,因此,可以说《跳蛙》这篇小说的出现使得马克?吐温拥有了基础的文学声誉。《跳蛙》这篇小说体现出了马克?吐温对内战时期国人的心理和情绪有着极为准确的把握,同时也在讲述民间故事的基础上使得故事有了新的涵义。为了让故事的叙述能够以讲述者为中心,马克?吐温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喋喋不休的老人,并利用其来讲述故事,从而使得一个较为老套的笑话成为了一幕出色的喜剧,同时在《跳蛙》中还引入了一些美国西部的语法,比如“斯迈雷说:‘把它的前爪根丹尼尔的放齐了,我喊个口号’……可是丹尼尔喘了一口粗气,光耸肩膀――就这样―像法国人似的。”

另外,在马克?吐温的小说中,幽默叙述话语也是读者关注的焦点。马克?吐温在讲故事的时候,首先其会显露出一副无知的样貌,让读者在开始时就感受到他的无知,然后在结束的时候引发听众的哄然大笑。比如在短篇小说《跳蛙》中,主叙述者“我”只是故事的讲述者,是一个局外人,但是“我”却在有意的控制着故事的真实性,并像以很平静地方式与不知情的听众开了一个玩笑,以便使读者在晕头转向之际受到了“我”的影响,相信了“我”说的话,直到听“我”讲完整个故事后,才明白自己原来一直受到了“我”的欺骗,从而在作品中达到一定的幽默效果。

约翰?捷波在评论马克?吐温时曾说过:“……作为框架的叙述者,马克?吐温所使用的叙述风格较为程式化,构谨也较为呆板,这和其主要故事讲述中应用的丰富的方言之间形成了较有戏剧性的对比。而不同视角与不同风格之间的冲突也是喜剧形成的根本所在。”(John C. Gerber, 1988 )

3.“元叙事”与“不可靠叙述”

3.1元叙事

马克?吐温在其作品《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开篇使用了一个较为特殊的叙述者,而这一特殊叙述者也受到了当代叙事理论的关注。华莱士?马丁曾说过:“《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一本颠倒过去的元小说,被其创造出的小说人物开始对作者本身进行讨论。”(马丁,1990) 马克?吐温所创造出的小说人物对作者马克?吐温进行谈论所能达到的叙事效果就是叙事中较为特殊的策略,即元叙事。

马克?吐温小说中所展现出的叙述者声音,不论是阐释性的评论,又或者是判断性的评论,其都是指向小说的内部,也就是虚拟世界的内部,即其具有内指性。在现代小说的评论中,又出现了一种外指性的评论,这种外指性的评论是指叙述者评论的内容不是小说内部的人与事,而是对小说的叙述行为进行评论,而这种关于叙述的叙事理论就是元叙事。元叙事对叙事成规的研究,以及对叙述技巧的探讨,导致叙述的虚构性受到了关注,从而使得读者与小说塑造的虚拟世界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审美距离,并使读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现实生活被塑造成小说的过程。

元叙事,实质上就是叙事者自我坦白的过程,也是叙事者对自己将要开始的虚构性叙述进行有意识的坦露。元小说的创作者一般都很清楚讲故事的过程,只是他们的叙事过程却在反讽、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回到了叙事行为这一层面上。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过程往往是以现实为基础,以消除叙述痕迹、达到自然叙述为能事,而元小说的出现则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一种颠覆。由此可以看出,元叙事作为后现代小说的主要创作特征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现当代小说家的重视,但是在古典小说与近代小说中的使用却不多见。

3.2“不可靠叙述”

文学作品中的叙述者声音是读者感受作品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但是读者却没有仔细想过叙述者的声音是否可靠。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叙述者对某些事物进行的评价,是否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同?而依据叙事学理论分析,则是叙述者声音和作品体现出的作者的价值观是否相同,相同就代表“可靠”,不相同则代表“不可靠”。

不可靠叙述不是指欺骗,也不是指叙述方面存在什么缺陷,而是现代叙事艺术突破传统叙事艺术限制的一种表现。从叙事艺术角度而言,叙述行为中主体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存在不和谐现象恰恰是现代叙述艺术能够成功的原因,这种不和谐问题不仅不会对作品造成伤害,反而会使作品的含义变得更加多元化。在马克?吐温所创作的小说中,其早期创作的小说的叙述声音是较为“可靠”的。但是在其后期创造的小说中,却开始出现“不可靠叙述”,而这种“不可靠叙述”也正是其小说叙事艺术变得更加成熟的标识。

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2

关键词:马克·吐温;地方特色主义;人物;语言;思想

一、地方特色主义写作风格简介

在19世纪的美国文坛中,尤其是在美国南部的作家中流行起一种独特的写作风格,即地方特色主义。这一写作风格强调以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元素为写作手法,作品要尽量体现特定的地方习惯、语言及背景。哈姆林·加兰在《崩溃的偶像》对“地方特色主义”提出过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运用地方特色主义写作风格就是要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人类思想、行为及风貌。只有美国的本土作家才能在作品中架构起具有美国本土文化特征的元素,除他们之外,其它地方的任何人都难以做到。起初以地方特色主义写作风格创作的作品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直到19世纪末,这种类型的作品才为人们所喜爱。马克·吐温,作为那个时期美国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他的许多作品都运用了地方特色主义的写作风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以下简称《哈》)。这部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用方言写成的小说,充分展现了密西西流域具有浓厚民俗特色的现实生活。《哈》在1884年出版之后,引起了美国文学界的轰动,而且也被普遍誉为最具代表的地方特色主义文学经典。

二、马克·吐温作品中所展现的地方特色主义

马克·吐温运用地方特色主义创作理念,着重体现在他们的创作理念、形象塑造和语言风格三个方面。下面笔者以《哈》为例,来简要介绍马克·吐温是如何在其作品中展现地方特色主义的。

(一)具有地方特色主义的创作理念

19世纪中后期,幽默文学在美国文坛备受推崇,虽然这个时期诞生了大量的幽默作家,但是能引起强烈反响的作品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是因为大部分幽默文学都缺乏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所以往往都在博得一笑之后而成为过眼云烟。马克·吐温不同于一般幽默作家的地方在于,他的幽默中饱含了浓厚的美国西部气息,是一种拓荒者式的幽默,他的幽默流露着对美国现实社会的深层思考。因此人们在读马克·吐温作品的时候既能感受到那种密西西比式的幽默,又能在捧腹大笑之后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现实性思想。这种思想就是马克·吐温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丑态的一种讽刺。在《哈》中,马克·吐温借用故事性的叙述表达了他对当时美国南部蓄奴制度的深恶痛绝。作品里他将美国奴隶制思想描述为一种"畸形的意识",而且认为这种畸形的意识与“不论种族、肤色、人人平等的理想”是格格不入的。

《哈》中的主人公哈克就是深受“畸形意识”和“健全心灵”矛盾影响的一个人。哈克在成长中深受社会意识的感染,他一方面按照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来判断是非善恶,另一方面他又否定自己的道德标准,而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行事。因此哈克是一个充满了内心斗争的人物,小说也主要是以这种矛盾为主线。小说中的另外一位人物吉姆是一个非常正面积极的人。他崇尚独立和自由,但是却心甘情愿地留在哈克身旁照顾他。吉姆是所思所为并不是矛盾的,因为他与哈克之间已经完全冲破了主奴关系的束缚,建立起来一直共同患难的朋友情谊。吉姆虽然具有奴隶身份,但是在马克·吐温笔下他却是一个充满了英雄精神的人物,这完全是对当时美国奴隶制度的一个极大讽刺和批判。因此说马克·吐温的作品并不是简单的幽默故事,而是深深触及美国现实社会的一杆长矛,他直面人们内心中比较敏感的社会性问题,我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愿望,可以说完美地体现了地方特色主义写作风格的深度。

(二)具有地方特色主义的人物塑造

马克·吐温对于作品人物的塑造也明显体现了他的地方特色主义理念。在《哈》中,哈克和吉姆两个主人公的塑造本身就是美国文学中的一个突破。哈克是一个白人小孩,他从小没有接受到正常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而变成了一个不受约束和束缚的角色。吉姆是一个黑奴,他有着一般黑人的坚强勇敢和忠诚无私,对于自由有着无限的向往。之所以说人物的选定本身是一个突破,是因为向吉姆和哈克这样的人物形象在美国当时的主流小说中是非常罕见的。马克·吐温笔下的两位主人公形象其实是当时美国美国南部密西西比河地区人们的缩影。

《哈》中所描述的故事是发生在美国内战前夕,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个山谷里充满了美国式的暴力和残酷,在那个小镇上,流行着等级制度、蓄奴制度等不容置疑的普遍价值观,人们将社会的丑陋和不平等当做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黑人长期遭受到奴役和迫害也被认为是非常合理的现象。在这样的社会中,有着不同价值观的人就会被社会所排斥。哈克和吉姆就是不苟同那种社会价值观的一类人物,哈克的行事尊则与社会完全相悖,而吉姆虽然是一个奴隶,但是他不甘于毕恭屈膝,任人摆布。可以说,这两个小主人公的形象与当时美国主流小说中那种光辉、高大的人物形象是完全不同的,是非常独特的。另外《哈》中其它人物的塑造哈克的父亲、骗子公爵、皇子、谢伯恩、伯格斯等等所有的角色都是当时美国社会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类人物,这些人物形象都是为体现地方特色主义而专门塑造的。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人物形象成为该部小说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三)具有地方特色主义的语言风格

马克·吐温作品的地方特色主义还体现在他对小说语言的把握上。《哈》中运用的是一种非常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这也是小说得以风行的一个亮点。马克·吐温借用19世纪中期的美国南部一个未经教化的孩子的口吻来讲述故事,这在美国文学界也是一个创新。因为在此之前,美国小说作品所运用的语言几乎全部都是社会化、规范化的语言。在《哈》中,马克·吐温通篇运用了当时密西西比河两岸人们的日常用语以多个地方的一黑人方言。马克·吐温对于这些语言的运用并非是随意的,而是经过了认真的选择和推敲。这些语言本身比规范语言优美、鲜活。运用这样的语言来进行描写,使得故事更具现实感、对于表达风土人情和刻画人物性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虽然这些语言读起来有一些拼写错误还有一些语法问题,但是这正是作品中地方特色主义的体现。简单、诙谐的地方语言在马克·吐温的笔下变成了针砭时弊的尖锐武器。在《哈|》这部小说流行之后,美国文学界中也开始流行起这种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薛丽萍 张永美;浅谈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 第08期

2、梁斌;论马克·吐温对美国现实的批判[D];山东大学;2008-04-01

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3

摘要马克・吐温是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著名的幽默小说家。其作品语言诙谐幽默,情节真实感人,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本文主要对他的经历及作品,做一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马克・吐温 个性 作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 -1910),是19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他的幽默不仅是让人捧腹的嘲笑细小或滑稽事物的机智言语,而且也是对社会不公正和沦丧的浪漫主义的讽刺和批判。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美国广大人民的苦难、希望和反抗,揭露了美国社会的拜金主义、种族歧视、虚伪的民主自由和伪善的道德。本文拟就马克・吐温及其创作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 马克・吐温简介

马克・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密苏里州的小村佛罗里达,其父是乡村律师兼小商人。由于自幼身体不好,家境又很贫寒,马克・吐温所受正规教育很少。1847年,由于父亲去世,12岁的马克・吐温开始了独立的劳动生活。他先后当过工人、水手、新闻记者,几乎走遍了美国各地,熟悉了各种人的生活,并对当时广大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命运深表同情。马克・吐温所处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在美国迅速发展并且进入垄断阶段的重要历史时期。他本人一生就亲身经历并感受了南方奴隶制、西部边疆领土开拓、淘金热、工业革命、镀金时代等巨大的时代变化。曲折的生活经历及体验,不但增长了他的知识和才能,还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来源。在创作初期,马克・吐温的作品诙谐风趣,但没有什么深意。随着创作的发展,他发现仅有幽默是不够的,于是在此后的创作中,加大了社会批判的力度,并塑造了一个个使人们倍感亲切、栩栩如生、喜闻乐道的人物形象,在使人们开怀大笑的同时,对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病和丑陋现象加以深思。在创作上,马克・吐温常常将个人的生活感受融入到作品之中,如他喜欢把自己家乡和家乡的人放在故事的最前沿,其作品也因此显得更真实,并在当时成为雅俗共赏的典范,受到人民的喜爱。在马克・吐温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虽然他的作品写的多是个人经历,表明的也多是一时一地的具体环境构成的乡土生活,但其作品还是经历了由轻快的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

二 马克・吐温作品及分析

马克・吐温的早期创作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他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世界观也是在这个时期初步形成的。当时美国国内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带来了社会生活一片繁荣的景象,但与此同时,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的虚伪性、资本主义制度的丑陋性也逐渐暴露出来。当时的马克・吐温对资本主义制度还充满着幻想,所以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还多是对小市民的投机取巧、迷信落后等庸俗习气所做的嘲笑和揭露,作品风格也因此充满了轻松、欢快的调子。在其第一部短篇小说《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中,马克・吐温写了一个嗜赌如命的人,他凡事都要跟别人打赌。一天,他捉到一只青蛙,后花了三个月时间把这只青蛙训练成了跳蛙,还教会青蛙翻跟头,他得意地同别人打赌说他这只青蛙是整个卡拉维拉斯县最著名的。某天,他遇见一位陌生人并与其打起赌来,就在他去捉另一只青蛙时,那个人却在他的跳蛙肚子里装满了沙子,结果陌生人获胜,他的50元钱也被赢走了。在这篇小说里,马克・吐温没有告诉人们什么真理,只是把生活中有趣的人和事写下来,小说内容轻松幽默,但没有深意。1869年,马克・吐温发表了第一部使其登上文坛的著作《傻子出国旅游记》。在这部作品中,马克・吐温以其特有的风趣和幽默讽刺了欧洲贵族、封建宗教的愚昧可笑,以及富有的美国旅行者的庸俗无知。全书虽不乏作者的敏锐观察和真知灼见,但总的来说,这部小说仍有以轻松幽默取悦读者之嫌。马克・吐温意识到:“不能一味地逗乐,要有更高的理想。”于是在1870年,他接连发表了几篇虽以夸张荒诞语言著称却有着较为深刻思想内容的短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竞选州长》。这篇小说嘲讽了美国的“民主选举”的真相是造谣诽谤,欺骗民众;而政客们为了维护党派利益,无所不用其极。小说以幽默的语言揭示了选举制度的黑暗内幕,读者在开怀大笑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作者对美国社会问题的看法。

正是在这段创作时期,马克・吐温获得了甜蜜的爱情:1868年,他结识了欧丽维亚・兰登;1870年,二人于纽约市艾玛拉结婚。这在他后来的《自传》中都有着详细的描述。相对安定的婚后生活,使马克・吐温能集中精力从事长篇的创作,但接下来发生的一连串的不幸却给了他很大的打击――他的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相继死去;与他合伙的出版社也破了产。在马克・吐温早期的文学创作中,乐观主义精神一直是其作品的主要思想,但当小说《镀金时代》出版时,其作品思想已有了变化。在《镀金时代》中,马克・吐温对个人在疯狂投机和价值不稳定中的作用提出了怀疑。随着艺术上的日臻成熟和对社会认识的逐渐深刻,马克・吐温的作品也开始具有了较为严肃的思想内容。而他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一方面力图保持轻松欢快的笔调,另一方面又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在世纪之交,他出版了《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和《神秘的陌生人》。在这些作品中,马克・吐温从乐观主义向悲观主义的转变可以被感觉出来,他对社会问题的讽刺越来越尖刻和辛辣,而且批评也触及到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1876年出版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奠定了马克・吐温在美国文学界的地位。在这部小说中,马克・吐温通过儿童的眼光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作品率真、口语化却又不失诗意的语言风格,广泛的幽默,天真和自由的梦想都是令人难忘的。马克・吐温在写这部作品时,已感受到社会现实的可悲,但又找不到愉快的题材,于是开始将目光转向了描写童年生活。小说中汤姆和他小伙伴们追求冒险、寻找自由的经历,既反映了当时美国南方社会沉闷死板庸俗的生活现状,也表达了孩子们本性希望获得自由、公正的美好人生理想。小说的主人公汤姆・索亚,虽调皮捣蛋却天真可爱,具有诚实的品德和冒险精神,作者对他充满了赞赏之情;而故事中的圣彼得堡小镇则是美国南方社会的缩影,作者对充斥其中的宗教的虚伪、道德观念的欺骗性、人性的贪婪庸俗,逐次进行了讽刺和揭露。马克・吐温曾描写一个孩子被罚不停地背诵《圣经》而成了白痴,可见他对当时的社会黑暗面进行挑战的勇气和魄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小说“虽然是为儿童写的,但它又是一本写给一切人看的高级儿童读物。”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作者会受到当时“社会卫道士”的攻击了。

作为《汤姆・索亚历险记》续篇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文学创作的高峰。这部小说也是以一个14岁的少年为主人公,故事表面上轻松、浪漫、有惊无险,但实际上却反映了许多非常严肃的社会问题,如种族歧视、压迫的残酷、拜金主义盛行、贪婪的欲望、杀人的强盗、江湖骗子肆意横行、乡镇居民的愚昧无知等。马克・吐温本人就是一个天真的人,带有一种纯真质朴的气息。而他的童年也和哈利一样,是在密西西比河之滨的小镇度过的。少年哈利的那种蓬勃的朝气、对自由的向往、驰骋的想象以及自发的民主思想,都从某种程度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性格特点。因为马克・吐温就是个“彻头彻尾,地道的背经离道、不信宗教的人”。所以作品中哈利对牧师及骗人的教义的讽刺,对宗教虚伪的揭露,也间接地反映出作者对宗教迷信的态度。

海明威曾说:“这(《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我们创作的最好一本书。所有的美国作品发源于此: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为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充分展示了作者文学创作的艺术魅力:首先,作品把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和浪漫主义的抒情性很好地糅合在一起,哈克与吉姆的漂流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密西西比河上和沿岸的自然景物在作者笔下也闪烁着奇异壮丽的光华,而沿岸一带的城乡生活描写则翔实真切,具体可感。这种奇妙的融合尤其体现在哈克的思想斗争中,作家既纤毫毕露地呈示了人物意识活动的逻辑轨迹,又不无幽默风趣地调侃嘲弄了宗教谬说给一个孩子造成的荒唐观念。其次,作品以主人公哈克自述的口气写成。哈克一本正经地把故事讲给读者听,还不断地谈着自己的切身感受,这样一来,他的性格就不仅是在他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中,而且还在他本人的叙述中细致、传神地表现出来了。而哈克讲故事所用的语言正符合他这个乡村孩子的身份,字句间透着质朴、幽默,充满生动的口语和粗俗的俚语,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痕迹,极富表现力。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既有现实主义的精心描写,又有浪漫主义的抒情,既有人物心理具体剖析,又有奇特风趣的想象,小说主题的深刻性和艺术的独创性,代表了美国文学中空前的成就。而马克・吐温的创作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马克・吐温后期的作品以愤怒的揭发和辛辣的讽刺代替了早期作品具有的美国大众所想象的幽默,悲凉哀婉的情调很浓重。《败坏了哈得莱堡的人》就是他晚年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讽刺小说。这部小说讲述了在以诚实和清高而“闻名于世”的城市里的上等公民们非但没有抵挡住金钱的诱惑,反而都为了钱而费劲心思去进行欺骗,并演出了种种闹剧,败坏了哈得莱堡的声誉。在这部作品中,马克・吐温以辛辣讽刺的语言,剖析了金钱社会里人们的灵魂――表面上的正人君子,其灵魂却是由金钱来操纵的,由此抨击了美国社会的腐败、道德虚伪现象以及金钱在社会中产生的魔力和罪恶。小说中19位首要公民毫无廉耻地进行伪装和欺骗的心理状态,通过作者辛辣的嘲讽、精到的描绘,得到层层揭露。在此,作者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侧面,揭发了整个美国社会的道德虚伪、人性卑劣。但是,他把资本主义的贪婪自私的本性看成了全体公民的“共性”,又使其作品笼罩了一层悲观失望的色彩。在《什么叫做人》中,马克・吐温就表现出了他的悲观绝望的情绪和宿命论的观点。而在《神秘的陌生人》中,他说道:“人类的各种行为和感情在上帝面前是毫无意义的”,指出人们应抛弃宗教幻想,依靠自己力量去寻求幸福生活,“生命本就是一个梦幻”,“人连畜生都不如”,“人只是一个飘忽不定、毫无用途、无根无依的思想,在空虚中孤独地徘徊”。这些言语,充分表现出他的悲观厌世。马克・吐温的晚年完全被愤怒与绝望所笼罩,其作品也开始变得很注重表现美国社会的真实。在晚年的口述自传中,他曾以极端绝望的心情谈到人从苦难中的最终解脱:

“他们从世界上消失了,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无足轻重,无所成就;甚至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个错误,是个失败,是种愚蠢……这个世界赠给他们的是一日的哀伤和永久的遗忘。”

这种人生观是马克・吐温晚年真实思想的写照,也是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必然产物。

三 结语

马克・吐温这位同哈雷彗星一同升起,又一同陨落的文坛巨星,其作品生动有趣,充盈着实用的笑话、喜剧情节、智慧的语言以及动听的故事。在其近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中,他以其独树一帜的幽默诙谐、辛辣讽刺的语言与奇思妙想的风格相结合的创作艺术,将美国民间幽默和严肃文学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为我们留下了认识19世纪以来美国社会的宝贵遗产。马克・吐温的作品是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并在美国近代文学史上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注:此论文为成都大学校基金项目,编号为校基金2008XJR208;成都大学2008年精品课项目。

参考文献:

[1] 何昌邑、区林:《论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4

[关键词]美国式幽默 现实主义 方言 讽刺

一、马克•吐温是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马克•吐温(Mark Twain l835~1910),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

在这部小说中,马克•吐温将现实主义的描述与浪漫主义的描写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在对密西西比河畔的小村庄的描述中,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了人们的贫困;另一方面,又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书写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及两位人物:国王和公爵。吐温赞扬了吉姆的无私,肯定了他对自由的渴望,但同时也不忘提到他的迷信和愚蠢;书中的主人公哈克既热心善良,同时又是个爱撒谎的淘气孩子。

总而言之,马克•吐温十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以其对美国文学发展的卓越贡献奠定了他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上的地位,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是他把美国的民间幽默和严肃的文学统一了起来,是他是寻常百姓甚至粗俗之人变成了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也是他让方言土语甚至行话俚语登上了文学的大雅之堂。他的朋友豪威尔斯称他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二、马克•吐温是一位幽默大师

美国人的幽默有其历史根源。最早前来北美的拓荒者,在披荆斩棘的艰苦环境中,需用幽默来。陆续来到的各国新移民,在受到文化冲击的状态中,也需要幽默来自励。幽默往往是人在苦恼或愤恨而又无助的情况下的产物。来自俄国的犹太移民说:“幽默是我们对付美国文化冲击的最佳防御手段之一,幽默是连接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众所周知,马克•吐温擅长幽默,几乎所有他的作品中都充满了幽默的影子。要将幽默作为一种写作风格决非易事。作者须使自己的作品幽默而不乏味,轻松却不肤浅。吐温寓讽刺于幽默,从而使读者感到幽默而又不仅仅是幽默。例如,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当哈克下决心帮助吉姆逃跑时,他说:“好吧,就让我去下地狱吧!”这里有这样一段话,“这可是可怕的念头,可怕的话语啊,不过我就是这么说了。并且我既然说出了口,我就从没有想过要改邪归正。我把整个儿这件事从脑袋里统统赶了出去。我说,我要重新走邪恶这一条路,这是我的本行,从小就这样长大的嘛。走别的路就不内行了。作为开头第一件事,我要去活动起来,把杰姆从奴隶的境地给偷出来。要是我还能想出比这更为邪恶的主意,我也会照干不误。因为既然我是干的这一行,那么,只要有利,我便要干到底。”这是一段充满讽刺与幽默的心理描写:显然,营救黑奴是一件好事,可他却称之为“邪恶”。但如果我们以特定的社会环境去想这件事,它又的确是一件“邪恶”的事。这正是关键之处!吐温将白人语言和黑人语言混合在一起来描述这个黑白颠倒的世界,从而既使人发笑,又发人深省。美国文学教授卡尔•博德(Karl Bode)相信,是马克•吐温拓展性的将美国民间幽默和以前作家们的严肃的文学结合在了一起。

三、《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的美式幽默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做成功的小说之一,是他的代表作,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部小说中的美式幽默。

1.马克•吐温的作品总是令人忍俊不禁,不忍释卷。

马克•吐温是世界闻名的幽默大师,他的作品受到广泛喜爱部分原因在于作品的语言幽默,令人忍俊不禁。这些闪光点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使人不忍释卷,一口气将书读完。例如,书中的哈克藏身小岛时,以这样的语言表述他的感觉:“要是看见一根枯树桩,我便当作是一个人。要是我踩在了一根树枝上面,踩断了,我便觉得仿佛有人把我的喘气砍成了两半,我只剩了半口气,而且是短的那半口气。”(If I see a stump, I took it for a man; if I trod on a stick and broke it, it made me feel like a person had cut one of my breaths in two and I only got half, and the short half, too.)把踩断树枝比作砍断喘气是多麽滑稽呀!气怎麽能砍断呢?但我们却能脸上却带着微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哈克那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心理。吐温总是擅长用这样精彩的幽默语言抓住读者的心。

2.马克•吐温掌握了所有嘲弄和猛烈抨击的窍门。

要谈吐温的幽默,还得从细节说起。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双关语,各种各样满不该色的夸张,重复,和反语。马克•吐温掌握了所有嘲弄和猛烈抨击的窍门。

或许正是在船上作水手的经历,使他有机会了解各种各样的反语和讽语;或许他已习惯了注意这一类语言,吐温掌握了大量的这类词句。在这部小说中,我们能看到很多例子。

例1:“接着,老头子开腔骂起人来,不论什么人,什么事,只要是他能想得到的,一概都骂。接着,又一个不漏地重新咒骂一遍,好能确保没有漏掉任何一个,包括了连他们的姓名他都叫不上来的人。点到这些人的时候,就说那个叫什么什么的,然后一直骂开去。”(Then the old man got to cussing, and cussed everything and everybody he could think of, and then cussed them all over again to make sure he hadn't skipped any, and after that he polished off with a kind of a general cuss all round, including a considerable parcel of people which he didn't know the names of, and so called them what's-his-name when he got to them, and went right along with his cussing.)

例2:“他准是疯啦,我说。我一开头就是这么说的。在中间是这么说,到最后也还是这么说,始终是这么说――那个黑奴是疯啦――疯得跟尼鲍顾尼愁一个样,我说。”(He's plumb crazy, s'I; it's what I says in the fust place, it's what I says in the middle, 'n' it's what I says last 'n' all the time - the nigger's crazy - crazy 's Nebokoodneezer, s'I.)

这两个例子都表现了特定人物的特殊性格。例1是哈克的爸爸醉酒后骂人的话,向我们展开了一幅酒徒酒后的生动画面。我们似乎看到了那滑稽的景象,忍不住被逗乐。例2是一个农妇的话,她一再重复“我说”,“疯了”。这样一个里唆的农妇真是叫人又好气又好笑!吐温用极度夸张的手法逼真的表现了农妇的嗦,正是用这种方法,人物的个性幽默生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3:“霍勃逊牧师和罗宾逊医生正在镇子的另一头合演他们的拿手好戏去了,我的意思是说,医生正为一个病人发送到另一个世界,牧师就做指路人。”(Rev. Hobson and Dr. Robinson was down to the end of the town a-hunting together - that is, I mean the doctor was shipping a sick man to t'other world, and the preacher was pinting him right.)

众所周知,医生的职业是救死扶伤的,但吐温却说“医生正为一个病人发送到另一个世界”。在此处,作家用讽刺的手法,告诉我们庸医害人。这种幽默有讽刺的手法,使我们不仅会发笑,更会深思。

从上述例子我们能够看出马克•吐温掌握了所有嘲弄和猛烈抨击的窍门。

3.滑稽的语言与方言在马克•吐温手中成了成熟的文学武器。

在本书中,吐温使用了数种滑稽的语言和方言,包括黑人语言、西北地区广泛示使用的低俗的滑稽的语言和派克斯韦尔村(Pikeswille)的方言。

吉姆的语言就是典型的黑人语言。比如,吉姆说:“啊,要不是杰姆,你就不会得(耽)在这里,你就会留在林子里,没有饭吃,还会给淋得半死,真是这样,乖乖。鸡知道天什么时候下雨,鸟也知道,伙计。”(Well, you wouldn't a ben here 'f it hadn't a ben for Jim. You'd a ben down dah in de woods widout any dinner, en gittn' mos' drownded, too; dat you would, honey. Chickens knows when it's gwyne to rain, en so do de birds, chile.)这就是典型的黑人语言,发音模糊,而且总是省略很多音节。将方言运用到小说之中能反映出黑人缺乏教育的状况。

当哈克和吉姆到了一个贫穷的村庄时,那里的人说的是另一种滑稽的语言。“人们总是听到在说:

‘给我一口烟嚼嚼吧,汉克。’

‘不行啊――我只剩一口啦。跟比尔去讨吧。’”

(What a body was hearing amongst them all the time was:

"Gimme a chaw 'v tobacker, Hank "

"Cain't; I hain't got but one chaw left. Ask Bill." )

这些语言粗俗而滑稽,从而表达了村民的愚昧和粗鲁。

当他们来到派克斯韦尔村时,听到的又是另一种当地方言。萨利大妈是这样说话的:“再说,丢的也不光是衬衫啊。还有一把调羹不见了,而且还不只是这个。”(And the shirt ain't all that's gone, nuther. Ther's a spoon gone; and THAT ain't all.)

Macus Cunliffe这样评价马克•吐温对于方言的使用:“不突兀,就如亲眼所见,似乎简单,像听到了日常的对话,却又不尽相同。”这些方言并非有意拼凑出来的,而是经过了大量的研究调查后写下的,故小说才更加的真实动人。

4.马克•吐温用诙谐而讽刺的笔调写出来了许多令人伤心痛苦的事情。

马克•吐温的幽默,只是为了逗人发笑,为幽默而幽默么?如果真是这样,那还有什么驰名世界的大作家马克•吐温?千百年来,从古到今,也从来没有过这样为文学而文学的大作家。反话正说,恰恰是为了点出幽默中一片苦心。

吐温说:“幽默本身的秘密来源不是快活,而是悲伤。”他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了许多令人伤心痛苦的事情,却用诙谐而讽刺的笔调写出来,让人忍俊不禁,让人发笑,而笑,他说,是一件真正有效的武器,没有任何东西能抵挡得住笑的攻击。他用那枝幽默之笔写下的人物和故事,给了人们许多笑料,许多用以思考社会和人生的荒诞现象。他从不为幽默而幽默。他引以为自豪的是,当与他同时代的78个为幽默而幽默的作家先后消失后,他还在美国文坛上继续他那夹杂着针砭和嘲讽的幽默。

《哈克》之所以“不朽”,正因为它通过对一个14岁孩子的描写,在幽默逗笑声中酣畅淋漓地写出了一个民族的生活与灵魂。马克•吐温说得好:“……一个外国人可以复制一个民族的外貌……任何一个外国人都不能理解它的内在内容――它的灵魂、生活、语言、思想……只有一个专门家,他具有足以理解人民的灵魂与生活,并把它原原本本地描述出来的资格――这就是民族小说家。”

四、马克•吐温为美国文学的幽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威廉•福克纳说过:“马克•吐温是安德森文学之父,而安德森是我们这一代文学之父。”由此可见,马克•吐温为美国文学所作出的贡献之伟大,对后来的作家影响之深刻。

马克•吐温从纯粹的幽默中发展出了讽刺的、甚至悲伤的幽默,正是他是幽默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风格代代相传下来!

参考文献:

[1]Bode Carl.Literature for the Advanced Study of English, Book II. English Teaching Division, Information Center Service,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Washington D.C, 1971.

[2]Cunliffe Marcus.The Litera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新华书店发行所发行,1985.

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5

关键词:戏剧反讽;浪漫反讽;种族歧视主题

马克吐温的经典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由于成功地展示了19世纪后半叶黑奴制盛行的美国密西西比河沿岸社会生活真实、生动的画面而引誉世界文坛。20世纪美国文学的小说大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迷惘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曾评论道:“全部现代美国文学起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叫《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书…这是我们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一本。”[1](p349) 此外,即便是推崇现代主义文学“意识流”内在表现手法的美国南方文学的奠基者威廉福克纳也甚至指出:“我认为马克 吐温是第一个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大家都是他的后继人。我们是他的胄裔。”[1](p349)然而小说中有力昭示小说各种现实主义主题创造性成功运用的戏剧性反讽和文类反讽的表现手法长期以来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戏剧和浪漫文类反讽的娴熟运用,成功地增强了小说情节的张力,塑造了小说表现的各种人物,展示了小说主人公哈克心灵世界的真实轨迹,推动了小说情节的跌宕起伏,更重要的是深刻昭示了小说的各种现实主义主题尤其是种族主义以及当时美国南方社会充满暴力虚伪邪恶的腐朽堕落的现实主题,从而标志着美国小说发展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转戾点的来临。

一 戏剧性反讽(Dramatic Irony)

“戏剧性反讽(dramatic irony)涉及戏剧与小说里的这样一种情节:观众与作家共同了解的实情不被剧中某个人物所知,结果他不是表现出不合时宜的言行举动就是预期违背命运的事情,或者道破事情的未来结局而又出于无意。”[2](p163)因此,它是指书中、剧中人物所说的本是实话,而非故意说反话。他说话的对象听来也理解为实话。但由于读者或观众了解的实际情况更多,许多事情读者或观众了解,而书中、剧中人物却不知道,所以前者认识到后者所说的话与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在《哈克贝利o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对于戏剧反讽揭示种族歧视的现实主义主题的运用颇为引人注目的。例如:

“When we was ready to shove off we was a quarter of a mile below the island,and it was pretty broad day; so I made Jim lay down in the canoe and cover up with a quilt,because if he set up people could tell he was a nigger a good ways off.”(Chapter 9)[1](p56-57)

我们准备划走的时候,已经是在小岛下游四分之一英里的地段。已是大白天了。所以我让杰姆躺在小舟里,用被子蒙上。因为如果他一坐起来,人家老远就能认出是个黑奴。

在第9章中,为了防止有人登上小岛发现哈克与吉姆,两个人把独木舟和储备藏到了小岛上的一个大山洞里。黑奴吉姆的智慧首先表现在了他对天气情况的准确预报上面,果然不久降临了一场暴雨。而在本章结尾,我们看到,由于哈克在其潜意识中深受“白人至上、黑人非人”的观念的影响,所以这里他错误的认为,人们可能在距离相隔很远的地方就能识别并且发现一个黑人,仅仅因为他们与白人肤色不同。这里的戏剧反讽的情景是非常微妙和隐蔽的,它是通过马克吐温对哈克此时的心理描写暗示出来的,富于反讽修辞效果的克制(restrain)特征,因此,很难令读者立即发现。但是结合整个小说的前后情节和宏观主题,这里的戏剧反讽的现象和效果就能得以凸显。这里比较含蓄的戏剧反讽不仅与小说的现实主义种族歧视主题密切相关,而且标志着哈克对于黑奴的吉姆认识过程的起点。故事情节发展到此时,读者依然不难发现哈克对于黑人的认识仍然停留在黑人与白人存在种属上本质差别的感性层面,因此他的判断往往是基于表面和现象的。作为读者或观众对于这一点显然要比少年哈克认识的更加清楚,哈克此时的心理活动在马克吐温的笔下以戏剧反讽的形式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来。哈克的这个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他此时意识中的道德观念还受制于当时南方社会流行的种族歧视偏见的支配,所以他把杰姆用被子蒙上,显然在他看来帮助黑奴逃亡显然是见不得人的事情。作为读者或故事的听众可以轻松的看出或做出判断推翻哈克潜意识观点的判断,因为根据本章马克吐温对于黑人奴隶吉姆在旅途中的尤其在这一幕中两个典型场景中的描写不难发现吉姆是一个有着健全心智善良、机智的常人而且是一个体贴他人的高尚的人,如吉姆为了不让哈克伤心虽然发现哈克的父亲已经死在漂流在河面上的屋子的地板上,但是他却阻止哈克看到死者的苍白可怖的面容(ghastly face);而吉姆的机智又在他害怕让哈克发现自己的父亲死于抢劫未遂而陷于对父亲高大形象破碎的精神危机之中的担忧中尽显无余,而哈克对于吉姆的潜意识的偏见却与吉姆实际情况中表现出的出色才智大相径庭。其二,在杰克逊岛上,吉姆基于他对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天气变化的准确预报,表现出他对于自然知识的掌握。其三,吉姆时常表露出的对妻儿的正常人伦的思念也与哈克这一幕中关于吉姆的非人异类的判断形成鲜明的反差,构成了戏剧性的情景反讽,同时深化了后来出现的戏剧反讽。又如:

“…he judged it was all up with him anyway it could be fixed;for if he didn’t get saved he would get drownded;and if he did get saved,whoever saved him would send him back home so as to get the reward,and then Miss Watson would sell him South,sure.Well,he was right;he was most always right;he had an uncommon level head for a nigger.”(Chapter14)[1](p84)

因为他断定,这一切都是冲着他来的。反正他这下子是完了。因为要是没有人来搭救他,他就会给淹死;而且,要是他被救,他就会被救他的人送回家,以便得到那笔悬赏,华珍小姐又肯定会把他卖到南方去。是啊,他是对的,他往往总是对的。对一个黑奴来说,他的脑袋可不简单。

由于生活在南方黑奴制社会里,哈克不可避免的也受到世俗偏见的影响,在上面的心理描述中再一次得到表现,当时南方黑奴社会里普遍把黑人作为身体和智力上的劣等生物,因此这里哈克对于吉姆的“有深度的头脑”(level head)流露出十分的意外。这里的戏剧反讽效果是明显的,因为故事情节发展到这里,吉姆在马克吐温笔下已经建立起一个具有正常心智的人物形象,所以这里哈克对于吉姆智力的意外让读者感觉是与情节事实逻辑相反的判断,这种判断具有强烈的戏剧反讽意味,揭示了在当时的白人中即使象哈克这样对于当时南方社会的传统道德观念离经叛道的意识中,种族歧视的观念根深蒂固,几乎形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使得他们的日常判断偏离了一般的基本事实。显然,马克吐温这里运用了戏剧反讽手法成功的塑造了天真的哈克和善良机智的吉姆两个人物,而且又通过哈克的内心关于黑人认识的真实心理活动轨迹的描写凸显了小说的种族主义(racism)主题。

二 浪漫反讽(Romantic Irony )

除了小说读者与人物之间认知反差形成的戏剧反讽之外,就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文类而言,它是典型的流浪汉体裁小说(picaresque novel),因为小说以旅行的方式描述了一系列插话式的丰富多样的故事, 同时它也是一部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尤其在整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过程中展示了哈克一个年仅十三、四的少年在独自面临一个又一个危机时如何成熟的故事,但是我们看到就文学的表现艺术形式的革新而言,《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更是一部嘲讽当时流行的通俗冒险和伤感的浪漫传奇小说的一种反讽和颠覆。马克吐温试图通过披露自己笔下人物角色从而打破原来传奇小说赋予读者对于浪漫传奇小说人物的种种艺术幻想,深化小说的现实主义主题。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小说中各种把他们的生活理想建诸于浪漫主义的种种陈词滥调和文学幻想之中的小说次要人物身上,体现着马克吐温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实践给美国文学发展带来的转折性影响。如小说中哈克的陪衬人物(foil)汤姆即是一个典型的小说人物例子,他把自己的生活和行动建立在浪漫小说的基础之上。虽然汤姆只是在小说的开始和结尾一闪而现,但是他的言行、世界观显然与小说主人公哈克形成了鲜明的反衬。虽然他也热爱自然世界并且与哈克同龄,但是与哈克出身于社会的边缘和贫困之中不同的是,汤姆出身于一个令人尊敬的、体面的、有教养的“文明家庭”(civilized family),因此他的价值观念完全处于生活在他周遭的那些成年人和他所读的那些充满天方夜谭般浪漫传奇小说的奇思怪想的支配之中。汤姆坚信行为举止要坚持所谓的规矩(rules),而事实上这些“规矩”更关注形式本身而非真正的道德原则和每个社会成员的福祉。其次,我们看到小说中遭到丧子之痛的埃米琳通过浪漫的手法创作油画表现啜泣的少女,创作伤感的诗歌怀念她逝去的孩子,显然马克吐温在描述这些不切实际的伤感情景时笔触是讽刺和嘲讽的。此外,我们看到小说发生的主要背景地区密西西比河岸上谢泼德森(Shepherdson)家族与格兰杰福特(Grangerford)家族之间为了捍卫所谓家族荣誉(family honor)不惜互相残忍的屠戮,这种口头的仁义道德与事实的血腥残酷之间的强烈反差对照无情的击碎了读者对于那些美国南方通俗浪漫传奇小说中宣扬的所谓骑士精神的幻想,而小说中那些关于诸如罪孽深重的恶棍逍遥法外而由于饮酒过度的互相辱骂等等轻微过失却被处以极刑重罚的对比描写比比皆是。此外,对于浪漫小说的文类反讽,还体现在小说中的故事背景发生地的设置上,对于小说中发生背景的反讽昭示了马克吐温现实主义技巧的独特匠心。小说的发生背景之一的彼得斯堡本身就构成了对于传统浪漫小说的一种互文性文类反讽。马克吐温关于彼得斯堡的描写显然建诸于他的家乡美国密苏里州的汉尼拔的原形基础之上的。密苏里州的汉尼拔正处于密西西比河河畔,马克吐温曾经在那里做过汽船上的导航员。在19世纪四十年代,密苏里州仍然是一个奴隶制盛行的南方地区。而在小说中汉尼拔被“彼得斯堡”所代替,这个名字在英语中本来指代“天堂”的意思,而且在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个小镇也的确被描绘成一个诗意盎然、睡意朦胧的小镇,即使是那里一些坏人也令人觉得有几分魅力。而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具有情景反讽意味的是,此时它与美国南方其它的小镇一样成为一个充斥着肮胀、暴力和虚伪的地方。它已经没有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世外桃源般宁静和安详。借助它,马克吐温向我们展示了美国内战前南方社会的真实情况,这与它的名字的所指含义与《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对于它接近人间天堂的无忧乐土脱离现实浪漫情调的幻想形成强烈的文类反讽。可见,马克吐温的这种反浪漫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反讽表现手法有力生动地昭示了小说意欲表现所谓文明世界的虚伪主题,深刻表征了当时社会并非真实关注大众福利,而是深陷于怯、自私自利和非逻辑的荒谬之中的真实状态。小说中,这种基于浪漫主义的理想主义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汤姆被枪杀,埃米琳也未能善终,谢泼德森(Shepherdson)家族与格兰杰福特(Grangerford)家族陷入致命的冲突中,难以自拔,走向毁灭。

三 结语

综上,我们看到马克吐温在其经典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在戏剧与文类层面成功的运用了反讽手法。在读者或观众层面即戏剧反讽方面,我们发现哈克由于受所生活环境白人成人偏见的影响,对黑人吉姆有诸多不合常理的推断,昭示了小说的种族主义主题;在作品文类层面,我们看到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通过小说人物如汤姆的浪漫主义幻想和其实践的恶果以及密西西比河岸上谢泼德森(Shepherdson)家族与格兰杰福特(Grangerford)家族之间为了所谓家族荣誉不惜互相残忍屠戮的丑恶行径等等反浪漫主义的反讽现实主义描写,看到了当时美国南方社会的虚伪和残酷的现实,这种对于通俗传奇小说文类的颠覆同时也预示着美国小说的发展由浪漫主义转向到现实主义的转戾点的来临。

注:

①文中小说的汉语译文均引自pku.edu.cn/study/novel/huck/cindex.htm

参考文献

[1] 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P349

[2] M.H.爱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 Twain,Mark The Adventures of Hucklbeberry Fin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2

[4] 张浩.当代西方视阈下的英汉反讽对比[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19:228-232

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6

马克・吐温是文学史上的英才,也是19世纪世界上稿酬最多的一位作家。中年以后,他定居纽约,一方面靠创作获取丰厚的稿酬,另一方面利用几百万美元的稿酬进行投资。然而,对于投资理财,他显然没有文学上的天分。最初,他办了一家出版社,一周之内就亏了几万美元。后来,他把更多的钱花在印刷机的研制上,结果造出来的印刷机,只能印刷“马克・吐温”几个字,令他血本无归!马克・吐温心灰意冷,从此对投资慎之又慎。

一天,一位朋友前来看望马克・吐温。共进午餐时,秘书向他汇报,一个年轻人请求拜访他,说是带来了个新奇玩意。出于好奇,马克・吐温接见了他。

年轻人怯生生地走进客厅,胳膊底下还夹着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见到大文豪马克・吐温,他有点忐忑地说:“这是我发明的一种新装置,有了它,即使距离遥远的人们之间也可以互相联络。”马克・吐温不禁大笑,暗想:哪有这么神奇的东西,或许这小伙子知道他钟爱投资,存心来骗钱的吧。他故意问道:“需要投资多少钱?”年轻人眼睛一亮:“我的公司刚成立,急需要资金进行生产和销售,您只要投入500美元,就可以拥有一大笔股份。”马克・吐温从口袋里掏出100美元递给他,然后婉言拒绝了他。

事后,朋友问马克・吐温,为何放弃这笔数额不大的投资?马克・吐温回答:“第一,这个小伙子衣着简朴,神色紧张,一看就不是生意场上的人,我怎么可能和他合作搞投资?第二,他吹嘘的玩意那么神奇,而投资又如此之少,这也太离谱了。或许他是个贫穷的大学生,想从我这儿骗点钱,我倒宁愿送他100美元去买些书本。”

马克・吐温的分析听起来无懈可击,朋友不由得佩服他的老谋深算。

5年后,马克・吐温由于身体有病,加之经营不善,负债累累,被迫到全美各地讲学以赚取酬劳偿还债务。而此时,当年那个年轻人创办的公司已遍布全美各大城市,他的产品正如日中天地销往整个欧美地区。这个年轻人就是贝尔,他胳膊下夹着的“新奇玩意儿”叫电话。曾给这个产品投资的人,皆已成了百万富翁。

马克・吐温感慨万千,他说:“以往各种看似诱人的机会,都让我掉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这个机会太朴素、太不像个机会了,以至于我错失了它。”

馅饼背后是陷阱,而真正的机会往往是朴素的。

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7

关键词: 马克・吐温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主题透视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Samuel Longhorn Clemens)。他的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充分反映了作者少年和儿童时期美国社会的现状,反映了人民对自由的热切向往和强烈追求,以及对旧的传统社会体系的反叛。同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创作成功和作者个人的经历和出身是密不可分的,平民的出身深深地影响了他多部作品的创作。

一、马克・吐温生平

马克・吐温生于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镇,在汉尼拔尔小城长大。他的父亲是地方法官,因家庭负担繁重,曾遭破产。马克・吐温12岁丧父,开始劳动为生。他当过印刷所学徒、送报人、排字工人、内华达银矿矿工。他在密西西比河的航船上当过水手和领航员,后因南北战争爆发,河上生意萧条,转而当记者,开始撰写通讯报道和幽默作品。他来自中下层社会,体验过各种各样的生活,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物,对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民间传说也非常熟悉,坎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比如,其处女作《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1865)以口语化的语言描写了美国西部地区一个广为流传的幽默故事,这是他体察下层人民生活的结果。同样《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成功,是与他童年的生活和他曾经做过水手和导航员的经历密不可分的。

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主题透视

多年来,人们对马克・吐温的研究多偏重于他的幽默和讽刺技巧,无意注重对他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的研究。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主题来看,整部小说以哈克贝利追寻自由为主线,从个人和社会的冲突入手,从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多个层面,充分表现了自由、孤独、异化及迷信的主题和社会现实。不过,在我们强调该作品的思想价值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该作品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自我追寻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自我的危机和自我的丧失意味着个人和现实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冲突。正是这些冲突造成了人的孤独和异化,从而促使人类追求自由和理想生活。另外,迷信作为人类探寻自我过程中的产物,必然会曲折地反映出人类面临的困境和潜在的希望。

哈克追求自由。自由是追寻自我的原动力,对自由追寻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的过程。一个多世纪以来,哈克在世人心中已成为追求自由的一面旗帜,时刻鼓舞人们冲破社会桎梏去争取理想生活。自由是这部小说的核心主题,其它主题由此展开。在争取自由的逃亡历险中,哈克与黑奴吉姆患难与共并成为知心朋友。他们之间的纯洁友谊既是与社会抗争的伟大胜利,也是哈克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所在。作家对哈克和吉姆命运的不同安排,反映出作者对个人和社会之间冲突的深层思考,“哈克向何处去”这一悬念,无疑给作品增加了无穷魅力。

从哈克的孤独心态、被社会异化的表现及其与自由主题的关系来看,说明了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原因及追求自由的深层意义所在。哈克的出逃既是出于渴望自由的天性,又源于他的孤独心境。小说中三处突出表现孤独主题的描写,充分反映了哈克孤独和异化的心态。卑贱的出身使哈克无权审判他人,而畸形的社会道德观使哈克不自觉地养成了狭隘的种族偏见,自觉高黑人一等。在他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哈克逐渐抛弃了自己的种族偏见,成长为一个正直、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人。田园般的河上生活构成了小说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这也正是哈克理想生活的缩影。

迷信在哈克追寻自由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马克・吐温在这部作品里巧妙地运用迷信来暗示人物不可抗拒的悲惨命运,增加了故事的幽默和讽刺效果,细致刻画了人物的纯朴性格等。这一技巧的运用,使故事情节顺理成章、妙趣横生,更重要的是使自由主题更加复杂化,丰富了自我追寻的内容。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腐败是造成哈克和吉姆困境的真正原因。通过哈克主要社会关系(其父和汤姆)的表现,我们可以了解哈克的社会处境及其向往自由的深层原因。“公爵”和“国王”等之徒的胡作非为,形象地揭露了社会的残酷和虚伪,人们的自私自利和尔虞我诈,以及那个时代美国社会扼杀自由压制人性的本质。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出现绝非偶然。1861年到1865年的南北战争,使马克・吐温一度对美国社会抱有很大幻想。他认为北部反对南方蓄奴制的斗争成功后,在美国将出现一个“黑人白人平等,政治民主,言论自由”的崭新局面。然而结果却使他大失所望:美国社会不是天堂而是荒原。《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正是作者这一思想转变历程的真实反映。小说中的自由主题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以及他对人类生存环境及生存价值的关注和探索;另一方面,作品对自由主题探讨中表现出的局限性有助于我们认清美国资本主义的社会实质,更有助于我们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来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社会意义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在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小说以犀利的笔触揭露奴隶制,深深揭开了美国社会的伤疤,因此它在美国一度被列为“禁书”。它继承了美国南方幽默文学的优良传统,把现实主义的精雕细刻和浪漫主义的抒情描写完美地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了数种方言,从而形成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部作品得到了许多文学大家的赞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曾说:“现代美国文学始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著名文学评论家豪威尔斯也称马克・吐温是一位不同凡响的作家,是“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在这部小说里,马克・吐温巧妙地把自由、孤独、异化和迷信等主题结合起来,表现了人们对自由的追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尽管作品的结尾部分从小说面世起即争议不断,但近年来舆论界更倾向于肯定作者对结尾的巧妙处理,认为作者意在强调对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深层探索,这无疑是号召人们关注自我,完善自我,热爱自由,追求自由。

参考文献:

[1]王誉公编.美国小说家述评[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2]张友松,陈玮译.洁丽・艾伦著.马克・吐温传奇[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3]Smith,Henry Nash.Mark Twain:The Development of a Writer[M].Cambridge:Hat。yard IJniversity Press,1962.

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8

1、马克吐温四大名著分别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苦行记》。

2、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全书语言幽默,文字清新;人物性格刻画鲜明,资产阶级凶狠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与哈克的纯真善良形成明显对比。作品揭露了宗教的愚昧,谴责罪恶的蓄奴制,宣传种族平等,主张人人应有平等权利。

3、《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发表于1876年。小说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富于幻想和冒险,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4、《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是马克.吐温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哈德莱堡以“整个地区最诚实清白的小镇”而享誉四方。一天一个陌生人在爱德华.理查兹家丢下价值4万美元的黄金,以答谢给他出主意使他致富的恩人。后来全城竟冒出许多人自称就是那个“恩人”,而且他们都是城里的知名人士,结果一个个成了被嘲弄的对象。

5、《苦行记》是马克·吐温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写他1861年——1866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全书由几百个妙趣横生的故事组成,有的叫人捧腹,有的令人哂然。

(来源:文章屋网 )

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9

劳拉·怀特是一名退休教师,每天过得单调寂寞,内心却不乏一份明丽与温热,就像黄昏时风中摇曳着的一支蜡烛。

一天,有人送给她一幅大文豪马克·吐温的照片,是他年轻时的模样,英俊儒雅,仪表堂堂。她捧在手中,端详着,凝视着,内心顿时有如风吹湖面,荡起涟漪阵阵。那人想让她讲讲她与他的故事。这时,他已去世多年。她沉默着,脸上一时风云变幻,

很久,她终于开口说话:我所有的话,都只能同他说。他去了,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那是1858年5月的一天傍晚,美国新奥尔良码头,鼓荡奔涌了一天的海面开始沉静下来,太阳的余晖为海水涂抹上一层碎屑般的金黄色,有淡淡的花香味从海岸飘过来……

此时,在宾夕法尼亚号当水手的22岁的萨姆·克莱门斯,即后来的马克·吐温,正想抓住这一天最后的日光读上几页书。突然听到从另一条船上传来熟悉的声音,他一看,欣喜不已。原来他以前工作过的罗伊号不知何时泊在了一侧,距离不过十多米远。他赶紧合上书,快步来到罗伊号,要和数月没见的老友们说说彼此间的思念,交流交流见闻。

这时,一个女孩出现在他面前,袅袅娜娜,秋波流转,有如临水照花。这个女孩就是劳拉·怀特。劳拉此时只有14岁,家住密苏里州圣路易市附近的华沙镇。而她的叔叔正是罗伊号上的舵手,学校放假,叔叔让她来感受大海的浩瀚与神秘。不曾想,她在这里邂逅了马克·吐温,也邂逅了一段爱情佳话。

什么是爱情?爱情是埋藏在心底的两条暗流,隐秘的汇合处,波光粼粼,春色浪漫。爱情犹如一本好书,只看了一眼封面,便觉有珠玑落盘,没曾开口,就已全部懂得。他说,她是那样与众不同,令人怦然心动,心驰神往;她说,他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让人终生难忘。

时光之锚似乎从来不系春晖,只系离愁。三天后,宾夕法尼亚号就要离开新奥尔良了。劳拉没想到欢乐的时光会如此短暂,当船起锚时,她把手指上的一枚戒指摘了下来,送给马克·吐温。

从此,她屡屡走进他的梦中。梦醒之后,他就枕着波涛,将这些绮丽温婉的梦,细细构思成散文或小说,在笔底流云,成为一段段锦绣文字后,寄给她看。

然而变异突生,几个月后的一天早晨,宾夕法尼亚号发生了爆炸,伤亡极其惨重。当时马克·吐温并没有在船上,那天,是他的弟弟亨利替了他的班。弟弟在爆炸中严重烧伤,一周后,治疗无效,在孟菲斯医院去世。

深深的自责使马克·吐温痛不欲生,他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和劳拉联系。劳拉反而从中看到了他是一个极重情义的人,不仅没与他有丝毫疏远隔膜,反而与他的心系得更紧了。

伤痛过后,两人非常渴望再见。1860年,马克·吐温去华沙镇看望劳拉。24岁的船员小伙看望自己16岁的女儿,劳拉的母亲并不欢迎,充满戒备之心。从言语间,马克·吐温怀疑她偷看了自己与劳拉的通信,脾气暴躁的他一气之下,离开了华沙镇。

后来,马克·吐温十分后悔,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我几乎过不了几天,就会梦到她一次。”他实在忍受不了思念之情,提笔又给她写了一封信。之后,他每天盼着她的回信。没曾想,却是“云归月不圆,雁到人无信”。

原来,此时劳拉参加了南北战争,并成为南军的谍报人员。为了隐藏间谍身份,匆忙间她和一名叫查尔斯·达科的水手结了婚。此时,别说不能和马克·吐温通信,她甚至与家人也断了联系。

战后,劳拉和丈夫一起去了西部,在旧金山开办了一所女子学校。随后,她又移居到达拉斯,在公立学校做了一名教师,后又担任校长。

1880年,44岁的马克·吐温意外地收到了一封信,信是一位12岁的达拉斯少年写来的。少年在信中向他请教了一些有关写作的问题,并告诉他:“我听说,我们校长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就和您认识。她叫劳拉·怀特,您对她还有印象吗?”马克·吐温立即回信:“我一直都没忘记她。”

劳拉将这份感情好好珍藏。二十六年后,她62岁,马克·吐温已是古稀之年。这时,她很想帮助一个旧日的学生上医学院,可她没有力量。马克·吐温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给劳拉寄去1000美元的支票,这在当时称得上是一笔巨款。此后,两人再没间断过通信联系,直到五年后他去世。

时间到了1925年,有一位专门研究马克·吐温、名叫查尔斯·古德的学者,听说劳拉有高高几摞与马克·吐温的来往信函后,希望劳拉能出售给他。此时,更有出版社争相出高价购买这些信函,有人甚至出价2万美元。但劳拉说:要在她死时,销毁这些信,不让任何人读到,因为那是他写给她一个人的,不是写给别人看的。

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10

〔关键词〕 导语;设计途径;解题式;悬念式;故事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1―0075―01

一、 解题式导入法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读者接触的第一步,很大一部分文章,可以透过标题看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精巧的构思意图。解题式导入法就是帮助学生透过对标题的讲解与分析,从总体上抓住文章要旨,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然后才能较顺利地逐步深入地掌握课文内容。如我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先引导学生分析标题,猜测内容,然后归纳说:“同学们从题目的示意中已经看出三点‘可能’:(1)这个题目可能告诉我们百草园是怎样一个园,鲁迅先生在百草园的生活是怎样的。(2)可能告诉我们三味书屋这个地方是怎样的,鲁迅先生在那里的学习情况如何。(3)也可能告诉我们鲁迅先生是怎样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文内容是否如我们猜想的那样呢?下面我们翻开课文一起学习。”这个导语一是可以透过题目,分析猜测课文的结构和大致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题目与课文内容及文章结构的密切关系。二是这个导语仅仅是猜想,就使得学生急于翻开课文以印证自己的猜想是否准确,从而为进一步探求课文的细节内容和解决“我”为什么不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的问题打下基础。三是容易触及并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悬念式导入法

导语中有意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地思考问题。 如:在教鲁迅的《孔乙己》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个短篇小说的人,无不被鲁迅先生所塑造的那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所感动。鲁迅自己也这样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己》’。为什么鲁迅创作了许多小说,而最喜欢《孔乙己》呢?鲁迅究竟用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孔乙己这样一个形象呢?我们学习课文以后,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且人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鲁迅的《孔乙己》写的是孔乙己一生的悲剧。读悲剧时人们的心情往往很难过,洒下同情的眼泪。但读《孔乙己》时,你的眼泪流不出来,心里阵阵绞痛,眼泪往肚子流……”。这则导语抓住课文的重点: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巧布疑阵,而且还明确告诉学生答案就在文中,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对解疑有信心,学习主动性自然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讲故事导入法

故事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的讲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如我在讲授《竞选州长》时,先讲了马克・吐温的一件轶事:马克・吐温发表了《竞选州长》的小说后,一次在大街上遇到了纽约州州长霍夫曼。霍夫曼对这位小说家极端仇视,对他说:“马克・吐温,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吗?什么东西最锐利吗?我告诉你,我的防弹车最坚固,我手枪里的子弹是最锐利的!”马克・吐温听了微微一笑,说:“我了解的和你说的可不一样啊,我觉得世界上最坚固最厚实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呢?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样厚,可你的胡须居然能刺破它长出来,还不锐利吗?”听完这则故事,学生在快乐的笑声中明白了马克・吐温的语言是多么的幽默辛辣,那么读了《竞选州长》这篇课文,就更能了解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语言和讽刺手法,更想学习《竞选州长》这一课了。

四、应用多媒体导入法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教《春》一文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前,先用多媒体出示了几幅多姿多彩的春景图,再请学生口头简要描述画面,并背出表现春天的诗句,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读录音。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行云流水的朗读,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感受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花草树木竞相争荣的景象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11

关键词:《镀金时代》;黑色幽默语言艺术;应用

《镀金时代》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扭曲的价值观以及人们对于财富的疯狂向往。其中,应用了大量的黑色幽默表达方式,让“镀金时代”这个词语成为美国社会的代名词。本文拟对《镀金时代》中黑色幽默语言的应用进行探析,以深入理解马克吐温的写作手法。

一、《镀金时代》的创作背景

《镀金时代》是马克吐温创作生涯中的首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受到了业界的高度评价,为读者展现是美国经济膨胀时期人们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扭曲。《镀金时代》完成于1873年,当时南北战争结束,为经济的发展扫平障碍,大量移民聚集到美国,希望可以趁机发笔横财,而当时美国西部的矿产资源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者,整个美国经济实力开始膨胀,一跃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美国南北战争彻底摧毁了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工业革命大大提升了当时的工业生产效率,让美国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马克吐温用诙谐、幽默的表达手法创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镀金时代》。

二、《镀金时代》中蕴含着现实主义的黑色幽默语言

《镀金时代》中,作者应用大量蕴含现实主义的黑色幽默语言来讽刺与鞭笞当时美国社会的掠夺和投机行为,成功的刻画出西部投机者、政府官吏与东部企业家等人物形象,将当时社会的投机取巧、贫富差别、巧取豪夺刻画的入木三分。书中内容描写的是美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阶段,看起是“黄金时代”,实际上人性异化、物欲横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单纯,而演变为裸的金钱交易,每一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着小算盘。在《镀金时代》中,郝金斯老爹为了给子女带来巨额财富,期望他们“生活得像王子,受到追求和崇拜,名字在大洋与大洋之间传播”,于是乎大肆买地,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中,有钱就拥有了一切。小说的主人翁塞勒斯上校一贫如洗,但是内心深处却有很多的发财计划,其中一个计划就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销售假的眼药水。一些贪婪的投机者,骗取他人钱财来给自己投资,露丝的父亲正是因为想一夜暴富而屡屡被骗子欺诈。露丝不禁向父亲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难道所有戴着大钻石胸针的人,都是这样在餐桌上挥舞刀叉,讲话时语法错误百出的来欺骗么?”这种哭笑不得的幽默表达方式给读者揭示出当时美国社会人们心理的畸形,其中应用了大量的现实主义表达手法,也让马克吐温氏的黑色幽默更加直逼人物内心。

三、以反语、讽刺表达手法为基础的黑色幽默艺术

《镀金时代》语言中最显著的艺术特色就是反语与讽刺表达手法的应用,这种表达手法,在《镀金时代》的卷首语中便得到了体现。马克吐温在描写亨利与参议员的交往时,就应用可这样的表达手法:“参议员热情好客,喜欢在自己的家中招待朋友,亨利谈笑风生、口若悬河,参议员听起来觉得非常有趣,连最忙碌的政治家们、最虔诚的人,都会抽空来散散心。”然而,亨利的虔诚,是对自己利益和金钱的虔诚,参议员所谓的忙碌,并不是为了人民而忙碌,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种畸形的虔诚与忙碌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屡见不鲜,也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马克吐温反语、讽刺表达手法的应用极为成功,起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四、源自与小生活环境的黑色幽默语言

在马克吐温生活的美国社会,相当一部分的民众都是早期建设开荒者,他们的生存环境非常艰难,只能够苦中作乐,后期移民时代中又到处充斥着文化冲突,因此,幽默也开始成为人们化解生活烦恼的重要手段。研究显示,幽默主义是早期美国人缓解生活压力的重要手段,在艰难的环境下,美国社会中大量充斥着幽默、乐观的精神。马克吐温《镀金时代》的最大价值就是多元化的幽默讽刺艺术,这种艺术的应用与马克吐温的自身经历密不可分。马克吐温黑色幽默艺术的诞生正是来源于他对于美国太平洋沿岸、边境矿区与西南部的深刻感悟,当时的边疆生活异常艰苦,文娱活动匮乏,面对着生活的苍凉与冷瑟,马克吐温产生了深刻的悲观主义情绪,交织着憎恨与愤怒的情绪。一个长期悲观的人,需要用乐观的情绪来丰富他们的生活,于是马克吐温开始用独特的幽默艺术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黑色幽默能够将憎恨、愤怒和乐观的情绪融为一体,有的时候,他会用乐观的语言来描写血腥的流血事件,令人人俊不俊的同时却又毛骨悚然。马克吐温由于对边疆生活的绝望和失落,用幽默的表达方式为人们讲述这一个个的故事,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摆脱这种绝望的生活,马克吐温的黑色幽默中既有讽刺,也有哀怨。

总而言之,马克吐温在《镀金时代》中大量使用黑色幽默语言,不仅为了逗人发笑,而是为了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他曾经说过“:幽默本身的来源并非快乐,而是悲伤”。《镀金时代》中的人物和语言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笑料,但是却能够从中透视到社会的荒诞。

参考文献:

[1]詹虎.从马克吐温到约瑟夫海勒——试论美国的传统幽默与黑色幽默文学[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02).

[2]陈恩黎.以幽默的名义——对三部获奖幽默小说的文本分析[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3]董丹丹.马克吐温笔下的美国现实[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12

我们是孩子。想象是我们亲密的伙伴,梦境是我们达成心愿的一条捷径。

谁有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年谁就拥有了世界,并可以让我们留恋往返!

汤姆!汤姆·索亚!

是的,马克·吐温先生笔下的小机灵。全世界少年儿童的伙伴。

马克·吐温是世界文明的小说家,他擅长将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和谐地统一,因此他的作品被世人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人翁汤姆是个有理想有抱负也有烦恼的男孩,在马克·吐温的笔下汤姆以其栩栩如生的顽童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它描写的是以汤姆为首的一群孩童天真浪漫的美国生活。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条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他们作了种种冒险来改变自身的环境。

汤姆的父母早年就去世了,寄养在姨妈家里,在姨妈眼里,他是个捣蛋将军,而自己却又情不自禁地喜欢这个孩子。汤姆本人则是一个天真活泼又调皮的典型美国少年,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影子:聪明、勇敢、正直、乐观。在那个年代,汤姆有一点叛逆,有一个梦想就是去当绿林好汉。在他们的头脑里,强盗就是劫富济贫的英雄好汉。“西班牙海上黑衣大盗”,“血手魔王”,“海上霸王”,这都是孩子们向往的头衔。在此次冒险中,他们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而汤姆成了这三个离家出走的孩子的领袖。逃到荒岛后,人们以为他们淹死了,正在为他们举行丧礼时,他们却回来参加自己的丧礼了。

小汤姆的故事是一个个令人废寝忘食的故事。

在主日学校里,他是顽皮,惹老师头疼的问题儿童。周末被罚刷墙,汤姆竟施出诡计,不但让那些男孩不知不觉地自愿成为他的“俘虏”,还自动奉上谢礼。去墓地探险,他目睹了一起凶杀案,在无辜者即将遇难时,汤姆勇敢地站了出来,指证凶手卓依。成了一个不起的英雄。去郊游,他救了自己和小伙伴佩琪还找到了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宝藏。

汤姆·索亚的作为,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一个孩童所能经历的一切,在汤姆的身上我们能看见许多人童年的幻想。而实现这一梦境的就是鬼精灵汤姆和赐于他“生命”的小说家马克·吐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