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红楼梦人物关系

红楼梦人物关系

时间:2023-05-29 17:33:22

红楼梦人物关系

红楼梦人物关系范文1

[关键词] 韩国;红楼梦;人物形象;语言艺术

Abstract:The artistic achievements ofstudies on [WTBX]A Dream of Red Mansion[WTBZ] in South Korea are mainly about the ambiguity, structure, narration, symbolism, character image, language etc., and have achieved prominent progress. More detailed studies are carried on in the aspects of character images and language arts.

Key words: South Korea; [WTBX]A Dream of Red Mansion[WTBZ]; character images; language arts

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到《红楼梦》的价值,认为“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1],其对《红楼梦》的评价之高,是之前小说所没有的。韩国红学界在《红楼梦》思想艺术方面的探索,主要是在多义性、小说结构、小说的叙事方式、语言艺术美、情感艺术美和人物塑造等方面。下面分别就这些方面加以简要介绍和评论。

一、《红楼梦》的多义性

韩惠京《〈红楼梦〉中对多意研究状况考察》中提到,因为曹雪芹运用了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象征手法,所以猜想作家的真实意图很难。当时文字狱盛行,创作文学作品正面对社会进行批判可能很难,因而作者才用含蓄的方式来表现。作家自己已经体验过很大的煎熬,可以推测他在进行小说创作时小心翼翼,不是直接地触动现实,而是运用有多样解释的象征手法,还经过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工作。小说的名称也有很多个,可知这部小说的创作过程十分艰难。《红楼梦》中到处安排暗示和多样的意味,比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扩张了情的意味还原到个人的情;用“真”和“假”的假托法让读者自然猜测背后可能有真实状况的存在,是种关联着作品意味体系的创作手法。这些原因造成小说刚出来就带着脂砚斋的批语,之后又出现了很多评点本。在《红楼梦》的考证、索隐等多种研究样相(情况)上,坚持了文学的独立性与文本的周边化倾向。这样的多义性的倾向使得文本具有多重阐释的可能。以后研究家们要努力找到文学的本来的整体性。

韩惠京分析了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的状况,从理论方面分析表明了《红楼梦》的多义性,阐明了小说具有多义性的原因。《红楼梦》中安排众多的暗示和多义,使得文本阐释具有多义性的可能。韩惠京的研究使我们可以得出《红楼梦》主题的多样化,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二、《红楼梦》的结构

韩国《红楼梦》结构方面的研究,有秦英燮的硕士论文《〈红楼梦〉的主线结构研究》、韩惠京论文《关于〈红楼梦〉的叙事结构考察——抄点化中心》和高旻喜《〈红楼梦〉构成状况研究》等。

高旻喜《〈红楼梦〉构成状况研究》提出,无论是在思想深度上,还是在艺术技巧上,《红楼梦》都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最高峰。他强调分析小说结构是首先应考虑的问题。写出小说的构成原理与因果关系,是为了突出作品的主题和论旨,选择和排列众多的资料(以实际生活资料为主)有一定的必然性,这是小说的基本结构。小说的结构直接关系到作品的优劣和成败。

高旻喜看到了《红楼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方面的杰出成就,他强调了小说结构的重要性,小说构成对突出作品主题和论旨的意义,小说结构直接关系到作品的优劣成败等,都是极为重要的观点。

三、《红楼梦》的叙事方式

关于这部分的研究有赵美媛的博士论文《〈红楼梦〉中出现的情的叙事化状况研究》、《〈红楼梦〉前五回中的叙事含义分析》和李治翰的论文《〈红楼梦〉对传统叙事模式的变革考察》。

赵美媛对《红楼梦》的叙事构成通过“情”的叙事化样相上进行分析,分析《红楼梦》中独特的美的特质和叙事的革新。现有的研究是在史实性的美学基础上进行详细的现实描写和反映,或者研究反封建性的侧面;赵美媛的论文着眼于《红楼梦》的主题与构成之间的密切关系的研究,相关地阐述明和明末以后中国的历史、文化的脉络,想突破现有研究的局限。分析了小说构成的三大空间:幻想的空间是预示情的世界;现实的空间是展开情的世界;回归幻想的空间是崩溃情的世界。

李治翰在《〈红楼梦〉对传统叙事模式的变革考察》中,认为《红楼梦》打破了传统古典小说的叙事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和创新。白话人情小说《红楼梦》试图摆脱说话体的叙事模式,经过新的形态叙事模式的变化,形成了个人化、个性化的感愤自叙的作品。观赏的对象不是听众,而是读者,或者是潜在读者。《红楼梦》不是依靠已有素材创作的小说,而是具有自叙传记特色的文人独创的作品。

赵美媛通过研究《红楼梦》的叙事,看到了其中的美的特质和叙事的革新,并分析了小说构成的三大空间。通过这些方面的阐述,可以看到赵美媛独特的见解,以及取得的重要成就。李治翰通过《〈红楼梦〉对传统叙事模式的改革考察》一文,看到了《红楼梦》在叙事模式方面的质的飞跃,是为读者或潜在读者而创作的文人独创作品,而不同于传统说话体小说,更不是世代累积型作品。这些都是具有相当价值的阐述,成就突出。

四、《红楼梦》的象征性

相关论文有高旻喜的《〈红楼梦〉中出现的暗示研究》,《〈红楼梦〉的浪漫性小考》,《〈红楼梦〉第五回设定的太虚幻境的意味》,《〈红楼梦〉中红楼与梦的意味》;李星的《〈红楼梦〉中出现的红的含义考》;韩惠京的《〈红楼梦〉的梦与象征性》,赵美媛的《〈红楼梦〉初5回的叙事含义分析》等。

《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很高,这已为读者和批评家所公认,但到现在为止,《红楼梦》的主题和包括枝叶问题等众多问题尚无定论,相互间的争论也是事实。高旻喜在《〈红楼梦〉中出现的暗示研究》中认为,研究作家通过暗示的方法如何传达小说的构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作家常常把小说里面设置了障碍和雾气,所以读者经常不理解作家的真实目的,但通过作家的暗示才能明白。当时时代背景是高度的中央集权统治时期,文字狱很严重。由于《红楼梦》是在对当时封建社会有批判见解和人道主义基础上写出来的小说,如果作家把批判和追求写得明白的话,是肯定不容于世的。所以曹雪芹不但要回避文字狱,而且要使作品容易传播,才使用了隐蔽的手法来创作。作家把《红楼梦》的大纲安排在前五回中暗示着叙述很适当,以后的事情是前五回的次第展开,引起读者的兴趣并诱导其深思,才创造了生动的艺术效果。前五回中可见:第一,暗示分布很均衡;第二,暗示内埋伏的每回的内容各个独立;第三,在第一回的暗示作用特别重要,是前五回中的序文;第四,起到复合的作用;第五,通过前五回的暗示能知道小说的主体和中心内容,主题是以现实批判的视角来暗示人生无常,中心内容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的暗示和贾府没落的暗示来分类,主要登场人物的命运的暗示从第六回以后展开。暗示的表现形态是:第一,从相异叙事主体来看,通过作家介入、启示者的设定和局外者的视角等写下来,变化多端;第二,表现手法上,适当插入以小示大、谐音字、真话假说、诗词曲赋等手法,不但有多视角的暗示内容,而且有良好的观感体验。高旻喜认为作家在小说里预设了众多的暗示,是预示红楼梦的悲剧结局。这种悲剧性是封建社会的情况下必然的归结。

韩惠京写的《〈红楼梦〉的梦与象征性》,认为《红楼梦》是以梦幻构图为中心轴展开内容的作品,是把一块石头在人世之间经历的事情写成一部小说。作家用石头的经历来表现一场梦幻的过程,才在小说总体的构成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梦,且相互间紧密联系,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高旻喜通过分析《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并有文字狱的频繁发生,所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了象征手法。高氏看到了前五回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前五回中第一回又起到重要的象征作用,并且分析了《红楼梦》象征的具体表现手法。韩惠京则分析了梦幻在《红楼梦》中的重要作用。

五、《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崔溶澈的《〈红楼梦〉人物的命名艺术与意味分析》,提出曹雪芹是个语言的魔术师,他运用象征、比喻、对比等魔术艺术的手法,让人叹服。真正进入曹雪芹的艺术世界有几种方法,尤其是登场人物的名字和名字蕴涵的意味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在《红楼梦》里登场的人物大概700多名[2],其中有姓名的人约300多名。曹雪芹一是用传统的命名方式给他们命名,再就是用他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命名,从而使作品人物相当生动。主要人物的名字在作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隐含着人物间的关系,作者安排他们的名字跟主体和内容结合起来了。

蔡禹锡在其博士论文《〈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研究》中认为,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是为爱情悲剧而设,王熙凤的命运与贾府浮沉相关。他分析了王熙凤的聪明幽默的性格,将其专制管理型管家跟民主管理型的贾探春相对照,以其对贾府上下的态度,对嫡庶的想法,重视人治跟聪明贤德的平儿对照等。小说中王熙凤主要为补天意识的形象,但描写是否定的,表示对补天的幻灭的感觉。《红楼梦》最伟大的艺术成就,是作家创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形象塑造把传统的平面人物发展到立体的人物加以描写了,深度地描写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继承发展了古代小说人物塑造的成就,使人物形象描摹的艺术水平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蔡禹锡的博士论文另有《〈红楼梦〉中尤三姐形象研究》、《〈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研究》、《〈红楼梦〉中贾探春的形象研究》、《〈红楼梦〉中关于人物描法试论》。其他相关研究有崔炳奎的《〈红楼梦〉人物理解》,《〈红楼梦〉感赏论》,《通过〈红楼梦〉人物看到人生的艺术》等。

六、《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崔炳奎在《〈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美探究》中认为,因为语言是文学的表现道具,所以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和第一要素。文学使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通过想象跟事物的形态反映现实的事件、自然景观和思维的过程,才创造了艺术的形象,给读者以深刻的影响。为了能产生这样的影响必须使小说语言具有形象性、准确性和生动性,才能使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加强。他认为文学表现的道具——语言,要使用日常生活中活的语言,因为只有用提炼过的口语才会有生活感、生动感和较强的表现力。中国文学的语言艺术比他种语言美的要素要丰富得多。在《红楼梦》中文学语言艺术格外突出,表现的生动性、准确性、趣味性方面,《红楼梦》中都具备了。

关于《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研究方面,李治翰有博士论文《〈红楼梦〉之文学言语研究》。他以在120回本《红楼梦》中的文学语言为研究对象,力图以体系化的方式,综合分析人物语言与叙述者语言的形式及功能。李治翰把他的论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红楼梦》人物语言之一——人物对话研究。立足于“对话开始时的对话参与人数”和“对话结束时的对话参与人数”两个基本点,以及“对话断续”的重要因素,来区分《红楼梦》文本里的七种对话类型,分析、说明《红楼梦》文本里对话的发音形式及其功能。

第二章,《红楼梦》人物语言之二——独白与内心独白研究。独白时的情境首先将自言自听的独白分成“有人听”、“没人听”两种类型,并以逼真行为标准分为独白的“生活化”和“舞台化”两种表现方式。而没有说出来的,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的内心独白,按照叙述者的公开与否,分成“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两种类型;二是使用方法按照是否连续使用分成“单独使用”、“连接使用”两种类型。论文通过准确的数据分析,说明《红楼梦》文本里独白与内心独白的使用情况,表现独白与内心独白在两个部分的不同特点。

第三章,《红楼梦》的叙述者与叙述者语言研究。叙述者语言在小说中是相对于人物语言来说的,由叙述者发出的语言。他注目《红楼梦》在叙述者与叙述方式上的转化,即“叙述者与作家分离”以及“叙述者多角度复合叙述”来分析具有复合功能的《红楼梦》的叙述者语言,以此证明它确实突破了中国小说的传统叙事模式。他还分析了《红楼梦》叙述者语言中的套语问题。

李治翰另有关于《红楼梦》语言研究的论文《〈红楼梦〉与北京试论》、《〈红楼梦〉中对话类型与发话形式》、《〈红楼梦〉中心理言语考察》等。在《〈红楼梦〉与北京试论》中,提到作家在第一回中:“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3]5是阐明了在小说创作上,不想蹈袭现有的因习。李治翰提出,虽然作家没有使用北京的地名,从第53回中贾府家人的举动来看,读者也能知道[3]724。《红楼梦》中,贾府在北京生活,小说是用北京方言写的,其中俗语使用多,起到很大的艺术作用。

李载胜写的《试论〈红楼梦〉中的俗语运用》中,认为使用多量的俗语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效果。他研究关于在《红楼梦》中作家使用俗语的状况。中国现有的俗语是经过很长时间才形成的,这里反映了一般大众的生活经验,是有教训、有智慧的语言结晶体。曹雪芹写小说的时候费了许多的心血,花了很长时间,这特殊形式的俗语收集、整理、加工和整炼,产生了语言艺术的升华。李载胜将俗语使用的效果加以分类:第一是塑造人物,描写他们的性格很生动;第二用来在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描写;第三是起着内容的媒介作用;第四突出呈现作品的主题,还暗示内容开展。

韩国关于《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在结构、叙事、象征性、人物塑造和语言等方面广有研究,在各自的方面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作为世界红学的一部分,韩国将来的红学研究将会更加多样和更为光明。

[参考文献]

[1] 鲁 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307.

红楼梦人物关系范文2

关键词:《红楼梦》 女性命名 名物关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369-01

引言

很多研究学者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即人类的活动大部分都是符号化的行为,同时,各种文化都是以其为基础向前发展的,文学作品就是其中一种表现方式,就像是《红楼梦》中各个女性的命名,是人物特定的符号。因此,下文主要运用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名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一、概论

名物关系是指:具有一定意义的符号与真实内容之间的关系。《红楼梦》中,人物的命名和人物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通常会先给出人物的命名,才会塑造出人物形象与个性,并且人名本身的语言性质,也表明了人名必须首先设定[1]。它可以从以下三个特点分析,即神话性、寓言性、自然理据性。

二、神话性

《红楼梦》女性人名的设计,会适当加入一些神话故事,把神话元素放入人物命名,隐喻的表达。而这种神话带入体现的神话性,并不是把神话加入到人名中,而是加入神话因素,用于突显人物的个性,让意指的表达变得自然。神话元素的加入是意识的植入,即通过意指展示出作者对于人物的理解,以及自身情感上的变化[2]。对于《红楼梦》来说,它是由数个意指性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其中包括个人、家族与社会现实,体现了意指性内容之间复杂的关系。

同时,神话元素也是一种隐喻,通过不知不觉间的带入,把这种隐喻加入人物的意识,以此改变人物的态度与行为,影响命运的发展。而神话元素在人物命名中的应用,没有让作品从现实中脱离出来,而是用真假混合的方式,表示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次的内容,展示出作品具有的内涵。作者正是用这种方式,在女性人物的命名中加入意指的内容,并把这些内容用一半真一半假的语言描述,体现“神式”态度。

三、寓言性

《红楼梦》各个女性人物的命名,体现了作者给每个人物的性格设定,具有一定的寓意,表达最初的创作思想。寓言性是通过一个较短的故事,引导读者不再只关注表象,而是深度挖掘故事具有的意义。《红楼梦》所使用的隐喻,没有明确的分辨标准,是一种模糊的文字表现手法。

作者撰写《红楼梦》时,会通过人物的命名,在不同的人物之间建立联系,然后再对这些联系进行描述,把自己的亲身经历隐喻的表达出来,需要读者仔细阅读,才可以发现[3]。因此,可以说《红楼梦》是一个寓言性较强的文学作品,经过很多次的阅读后,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为此,人们解读《红楼梦》时,可以从女性人物的命名着手,根据对其的深度理解,发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内涵。女性人物的命名,作者会把人物在社会交际中的特点以及人生的发展,隐晦的加入到命名中,运用半真半假的语言表达方式,确定作品的主旨,同时,这种文字的使用手法可以吸引到读者的注意力,增加作品的功能,激发出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自然理据性

作者给作品人物命名时,会使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命名方法,有很多相同点,但也有一定的差异。其相同点为:起名时,会遵循起名的相关原则,区别不同的人物,让命名成为人或作品人物独有的标志。其不同点是:现实生活中,姓名是人们互相交流的基础,但作品则是为了突出人物的个性,塑造形象,让人物变得立体化;并且,实际生活中大多是家里的长辈或父母给孩子起名,对孩子表示祝福,有很大的期待,而作品则是为了建立鲜明的人物形象,会按照美学的原则进行美化。但不管是人名还是人物命名,都会受约定关系影响,这在《红楼梦》中有充分的体现,每个女性人物的命名都有不同的含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展现人物的形象。

在古代,流行一种扎小人的做法,是指人们为了对怨恨的对象施加报复,会把对方想像成一个小人,用针扎小人身上的不同位置。虽然小人只是一个设定,但复仇者却把小人作为复仇的对象,此时就形成了神话思维。这种神话思维是指人们没有分清实际生活和思维,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半真半假的理解。这在《红楼梦》中的体现是,通过人物的命名,让塑造的任务和人名建立直接的联系,形成两种符号,一种是神话符号,另一种是名物符号,把这两种符号统一体现在人物命名中,这也是女性命名最突出的特点。

结语

《红楼名》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女性人物的命名除了不同人物的区分外,也会展示出人物本身的特点,作者把它作为创作的基础,完成整部作品的创作。并且,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命名,还可以表明其命运的发展,体现出性格特点,有多重理解,通过命运的翻转,可以展示出女性人物人生的曲折,表现出作品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高璇.《红楼梦》女性命名的名物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2]张运全.论《红楼梦》女性命名的名物关系[J]. 芒种,2015,04:69-70.

红楼梦人物关系范文3

关键词:红楼梦 人物 姓名 谐音 内涵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228-01

《红楼梦》全书中人物众多,民国初年兰上星白编的《红楼梦人物谱》中显示,书中所有出现和提到的人物总数为九百七十五人,其中有姓名称谓的七百三十二人。这些名字大多独具特色、含蕴丰富。

《红楼梦》人物命名关系到人物的身份地位、品行性格、才情命运等, 并且与整个故事脉络密切相关,与其他要素共同构建起整本书复杂的网状结构。《红楼梦》整体架构的取名艺术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较为罕见、甚至可以说开辟鸿蒙的艺术特色,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1 人物姓名喻示情节发展、结局走向

《红楼梦》中许多人物的姓名暗示了书中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情节,还有些名字的谐音则明确指出全书的创作手法和作者想要构造的故事结局。

1.1 人物姓名谐音暗示情节发展

人物姓名谐音,这种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带有中国特色,体现出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红楼中部分人物姓名的谐音起到暗示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连线脉络等作用。

如秦业,谐音“情孽”,“业”这个字还是佛教用语,指应当受到报应的恶行。它暗示我们,和他相关联的人物将造成“情孽”,故事情节确实如此:他的一儿一女,秦可卿、秦钟,分别教会了贾宝玉男女之间和男子之间的情事,是这个“天下古今第一淫人”的性启蒙者。

1.2 人物姓名涵义指向全书结局

《红楼梦》中有些人物的名字谐音及内涵向我们暗示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和红楼故事的最终结局。

如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空空道人,三者的名字都暗示世上的富贵荣华、生死荣辱不过繁华一梦。表达曹公对封建社会奢侈景象的清醒认识,并且预示封建社会最终的彻底消亡。

2 人物姓名寄寓作者情感,暗藏褒贬

《红楼梦》里很多名字寄寓了作者或爱或憎的强烈情感,暗藏褒贬之意。

2.1 人物姓名寄托作者喜爱怜惜之情

《红楼梦》中部分人物的命名寄托了作者较为美好的思想感情,或是怜惜,或是赞美。

例如柳湘莲,从他的名字中可以品味出作者的褒赞之意。他立誓“定要一个绝色的女子”,表现他对感情的认真和美好期盼。虽然最后由于他的轻信、草率,使得刚烈的尤三姐拔剑自刎,但他也斩尽情丝随瘸腿道士出家去了。至情至性,可堪相怜。

2.2 人物命名隐含作者厌恶讽刺之意

在《红楼梦》中许多人物的名字显示作者对他们的厌恶、讽刺等。

如贾府的众位清客相公,名字讽刺意味极其浓厚。詹光—— 沾光,单聘仁—— 善骗人,卜固修—— 不顾羞,胡斯来—— 胡乱瞎来。这些名字寓意的浅近直白,也昭示了贾政的识人不清。

3 人物姓名暗示人物命运、性格才情

《红楼梦》里,许多主要人物的姓名有的用谐音暗示人物性情命运,有的者名字中包含更为深刻的涵义典故,切合了人物本身的命运性情才学。

3.1 姓名谐音暗示人物性格命运

《红楼梦》里许多人物名字的谐音蕴含的意义与人物实际性格、人生际遇等有很深的联系。

比如贾政,可理解为“假正经”。他平日一副迂腐的道学先生模样,明知王夫人等私吞林如海留给黛玉的遗产用来修建大观园却默不作声。满口的子曰诗云、仁义道德,实际不过是个“假正经”罢了。

3.2 姓名含义昭示人物性情品质

书中很多人物名字经过作者反复酝酿,蕴含了极其深刻的内涵,有的包含典故,有的藏有特殊指示意义,细究起来无一字闲笔。本文以花袭人为例。

花袭人是贾母所赠、宝玉身边首丫鬟。袭人二字,充满了攻击性,看似与她为人不符,实际一语道破她的性格与行为。她表面老实稳重,却暗中勾引宝玉,投靠王夫人做她的耳报神,传谣言破坏林妹妹名声……种种行径,印证“袭人”二字,她是一个毫无反抗精神、把做奴才当做毕生事业来做的人。

4 丫鬟命名整齐成套,暗合主人性情命运

《红楼梦》中一些丫鬟的名字成一系列,安排十分巧妙。有些丫鬟的名字与主人的特长爱好相对应,并预示了贾府的最终结局。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人的贴身大丫头—— 抱琴、司棋、侍书、入画。

抱琴在书中并未明表。我们且说司棋,此名谐音“死棋”,暗示贾府及她主子迎春的命运最终是一盘无解的棋局。侍书和其主人探春性情相近,探春书法极好,对应侍书二字。而侍书又谐音“势输”,暗指贾府势必一败涂地。惜春喜爱作画,故丫鬟名为入画。入画者,“入化”也。

曹公所著《红楼梦》,草蛇灰线,伏脉千里,通篇伏笔极多,前后铺垫,不胜枚举,取名艺术的运用仅是书中较为精彩的手法之一。书中人物姓名寓意有明有暗,有的浅显直白,有的深刻隐晦,都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

通过分析,我们探寻了红楼人物取名艺术的独特与奇妙,感悟到《红楼梦》神秘面纱下的惊才绝艳,同时,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作者的创作思路,深入观察作者笔下立体化的红楼人物群像,并辐射开来,通过研究,为全书人物、思想、情节、脉络等方面的整理和分析提供进一步的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2.

[2] 曹雪芹,脂砚斋.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3]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2.

[4] 吕布麟.《红楼梦》人物的名姓美[J].运城学院学报,2005,2(12):28-36.

红楼梦人物关系范文4

在创作《红楼外梦》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和不幸:孩子年幼中年丧妻。20多个春秋寒暑,夏夜蚊虫叮咬,冬夜寒冷难耐,他全然不顾。

江苏省无锡市某厂退休干部、现已69岁的朱浩文痴迷于古典名著《红楼梦》,他花了20年时间写了200万字的《红楼外梦》(又名《红楼梦小人物外传》)目前,前6册已经陆续出版,第7、8册已经付印。

为了使自己写出的作品不失《红楼梦》原著的风格,又能适合当代读者的审美,朱浩文仅研究《红楼梦》的语言特色、人物关系就耗去了近10年时光,还看了上百部红学评论,又写下了几十本心得札记。

《红楼梦》中一共提到66个丫头,他根据《红楼梦》原著中主要人物命运和结局的提示、暗示,考虑到一些人物自身性格的发展逻辑,从原著中筛选了12个小人物,作为前6册小说的主角,以系列外传的形式,逐一写出她们的身世、遭遇和结局。这其中既有她们生活在贾府中的悲喜恩怨,也有她们进入贾府前的状况和走出贾府后的种种归宿。

朱浩文在创作《红楼外梦》的过程中,遇到了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和不幸:孩子年幼中年丧妻。20多个春秋寒暑,夏夜蚊虫叮咬,冬夜寒冷难耐,他全然不顾。很快,劳累过度的他患上了多种疾病。青丝渐成白发,白发也越来越稀。

1997年,第一册《鸳鸯外传》完成。中国红学会会长冯其庸先生题写了书名,作品被一家报纸连载,此后,他更是玩命似的投入到创作中,每月七八百元的退休金,一半用于养家糊口、购买笔墨纸张,一半用于治病吃药。晚上临睡前,他先是把各种急救药品放在床头柜上,再倒好一杯水放着,以备急救之用。

多名红学家十分关注他的创作,并给他的作品提出许多修改意见。四易其稿后,《红楼外梦》前6册于前年全部出版。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均为原著中的丫头和侍妾。作者自己创造出一种自拆自合的松散体,以12个红楼丫头侍女的生活命运为6条主线,把贾府里的男女主子与重大事件像穿珠子一样穿成一线,将与她们有直接关联的部分写进6个单元,组合起来便成一个整体。

如今,朱浩文并未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他又在构思新的红楼系列故事。

红楼梦人物关系范文5

胡玫导演为重拍《红楼梦》启动大型“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引发的争议尚未止息,由87版《红楼梦》编剧周雷发起的重拍111集新版《红楼梦》已蓄势待发。

不得不拍的理由

对于周雷而言,他顶着压力不得不拍的理由是,“87版《红楼梦》仍是不完美的艺术作品,曹雪芹未完成的四十回带给我们很多遗憾。”

他说,多年前,茅盾先生还在世时,他曾和茅盾提过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我对茅盾先生说,‘若说当今世上能有人续写红楼,唯有你。’结果茅盾先生很谦虚,他用我俩的家乡话说,‘我续不来’。重拍《红楼梦》如何处理后四十回,一直很困扰我。”茅盾虽然也说续不来,但周雷却一直想实现这个愿望。

红楼演员:专门开设万人学院

不同于胡玫为重拍《红楼梦》启动大型选秀,周雷仍坚持“培训演员”的老规矩,他还将为111集《红楼梦》开设“红楼梦品牌万人学院”,为重拍111集《红楼梦》培训演员。

故事改编:12位女编剧联手

四川一位女教授写了39集《红楼梦》新续,他这次特意请她与另外11位女编剧参与改编《红楼梦》,这个数字刚好暗合金陵十二钗,“我想女编剧会对《红楼梦》有新的认识。”

周雷预计111集《红楼梦》将于2007年5月开拍,“我希望111集《红楼梦》能在2008年8月和世界观众见面。”

(以上摘自2006年11月29日《竞报》,标题有改动)

与周雷面对面

对经典的完美追求

“尽管追求完美,但因为条件所限,36集的《红楼梦》还是有些遗憾……”周雷以这样坦白的语言开始了与记者一个多小时的谈话。

在这之前,《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以及各大网站的有关周雷版《红楼梦》重拍的消息很多,但记者还是向周雷老先生求证了其重拍经典的初衷。身为已经被奉为经典《红楼梦》编剧的周雷如此求全责备的原因何在呢?周雷的解释是:

首先,篇幅太短。根据红学家的研究,曹雪芹的《红楼梦》应该为110集,但87版《红楼梦》只有36集,不能反映《红楼梦》的全貌。

其次,人物命运交代不清楚。87版《红楼梦》对于曹雪芹原著后30回人物最终命运的展示,只用了6集就草草收场,不足以将《红楼梦》主要人物的命运交代清楚。

再次,制作过程中有些小的缺憾需要弥补。比如由于拍摄时间紧,有些演员不尽如人意。配音以及字幕中出现了一些错别字等等。

最后,现在的技术水平比20年前有了很大提高,一些那个时候拍摄无法实现的效果,都可以通过新技术的应用达到完美。

那么,周雷为什么将新版《红楼梦》定为111集呢?他的解释是,曹雪芹《红楼梦》原著是110回,“如果用110的话很容易让人想到报警电话,因此,我增加了一个序,专门介绍作者曹雪芹,这样就成了111集”。

经典的超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克服观众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呢?周雷说:“因为超越的是自己的作品,20年来,我一直专注于《红楼梦》的研究,就是期待给大家一个完美的解释。另外,我们将用最好的制作班底来保证新版《红楼梦》的制作质量,超越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达摩曾“面壁十年图破壁”,今天周雷积20年之功来打造一部新的经典,这部周雷新版《红楼梦》留给我们的会是什么样的悬念呢?(本刊记者郭凤琴)

人物

周 雷

红楼梦人物关系范文6

  

《红楼梦》是 中国 历代以来唯一以一本书的 研究 ,而建立起一门专门学问的作品,这就是大家所称的“红学”。进入“红学”圈子的人,上至高层官员,国学大家,着名作家,下至普通的研究者,人数之众多,可与西方的“莎士比亚学”相比美。特别令人困惑的是,不论 政治 权力如何变化,不论意识形态如何“操控”,《红楼梦》的文学经典地位不可撼动,不像其他作品那样在权力的更替和意识形态的变动中起起伏伏,可以说《红楼梦》是经典的“长青树”,这里究竟存在什么奥秘?

 

 

   

《红楼梦》作为中国十八世纪的一部古典小说,其后成为文学经典的“长青树”,首先是它的艺术品质非同寻常。它所描写的是当时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和一个爱情悲剧,题材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但他的描写、叙事和抒情,却带有高度的艺术印记。

   

《红楼梦》的艺术品质可以就以下四点来谈:

    1 、《红楼梦》艺术描写的重大突破。它把客观性的描写和主观性的描写艺术地融合在一起。《红楼梦》对生活的描写,就像生活本身那样原始、丰富、多样和复杂,可以说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虽然大体而言《红楼梦》只写了一个大家族的生活,但涉及的生活面是很宽的。我们甚至于可以说,生活有多么辽阔,《红楼梦》描写的世界就有多么辽阔。问题还不完全在作者反映生活的辽阔上面,而更在对待生活的忠实把握上面。即作者尊重生活固有的逻辑去写,“尊重”笔下每一个人物自身的性格轨迹,不把他们当傀儡,不把自己的好恶强加到人物上面,随意进行褒贬,哪怕就是对贾政、王夫人、王熙凤作者也能很客观地加以对待,让他们说他们所说,做他们所做,充分写出了他们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论作者同情谁,厌恶谁,决不把自己的感情倾向表露出来。作者喜爱林黛玉、贾宝玉、晴雯、鸳鸯等,但他尽力把这种喜爱隐藏起来;作者厌恶贾母、贾赦、贾珍、贾琏、王熙凤、薛宝钗等,他也尽力把这种厌恶隐藏起来。诚如曹雪芹自己所说的:“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

  

《红楼梦》描写的客观性又不是“冷”的,它是“热”的。或者说它的描写又是最主观的,因为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诗情画意的审美体验,充分地艺术地渗透进对生活的描写中,形成了“冷眼深情”的艺术特征。或者说,作者通过对描写素材的进行了熔铸和提炼,加以审美化和诗化,似乎每一回都留下了曹雪芹诗人的体温,灌注了他的心血,让人感受到所描写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生气勃勃的,趣味盎然的,读者不能不为他的描写所感染和感动。诚如作者自己所云:“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字字是血”我们可以《红楼梦》中从字里行间体会出来。

   

最客观又是最主观,在《红楼梦》中形成了一个具有张力的冷眼深情般的艺术悖论,正是这艺术悖论,是《红楼梦》的生活世界既超越了客观的世界,又超越了主观的世界,真正寻找到艺术的世界。

   

2、“言情”小说模式的重大突破。中国古代描写爱情的小说很多,为什么这许多爱情小说都经不起 历史 和时间的筛选,《红楼梦》独能“脱颖而出”,二百多年来赢得无数读者的青睐,在文学史上获得崇高的地位,成为永远不被摧垮的文学经典呢?这里我觉得有三点是其他言情小说无法达到的:第一,《红楼梦》创造了言情小说的新范式。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小说、戏剧和诗歌也有不少描写爱情的优美篇章。但是,其范式是这样的:“才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佳人”,或倒过来“佳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才子”,两人一见倾心,瞬间产生了感情,于是暗中传递消息,表达彼此爱慕之心。但他们的心思或行动终于被人发现,因为违反礼教而受到阻绕,“必旁添一小人拨乱其间”,彼此相思、痛苦,其状十分令人同情。最后必是“才子”科甲及第,一般是中了状元,皇上知道了事情原委,终于赐婚,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种范式的写法构成了一个“文学 社会 ”,如着名的《西厢记》、《牡丹亭》等,都属于这个“文学社会”,连朝鲜的《春香传》也无比如此。更不要说那些比这些作品更差的言情作品。有清一代所产生的言情、人情世态、才子佳人小说很多,如《林兰香》、《金云翘传》、《女开科》、《平山冷燕》、《情梦拆》、《风流配》、《春柳莺》、《玉娇梨》、《好逑传》、《吴江雪》、《定情人》、《玉之玑》、《赛红丝》、《锦香亭》等等,这些作品都是这样或那样地重复这个范式,而落入窠臼,逐渐湮没无闻。在这个范式里面所演出的各种各样的小说的意义都是有限的。《红楼梦》则冲破了这个陈旧的“范式”,开创了言情小说的“新范式”:贾宝玉与林黛玉则因经过长期的相互了解,并因都反对“仕途 经济 ”而相互爱慕。可他们的爱情终因违背了封建礼教的规定而遭到封建卫道士的扼杀而失败,并酿成了悲剧。林黛玉死了,贾宝玉出家了。这个爱情“新范式”的要点是:男女主人公的相爱乃是由于共同的思想感情的基础,和相互之间长期的了解和爱慕,但由于反人性势力的压迫或由于无法避免的原因 , 最终造成了悲剧。这个新范式容纳了 现代 爱情悲剧的要素,因而具有现代意义。实际上,《红楼梦》的爱情新范式一经流行,那种“才子佳人”式的“文学社会”就被拆解,而一个以《红楼梦》言情新范式的故事框架的“文学社会”就被确立起来。不论哪为作家,只要他写的是现代的爱情悲剧,就自觉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加入《红楼梦》新范式的“文学社会”中。鲁迅的《伤逝》、张爱玲的《金锁记》、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差不多都是《红楼梦》新范式的变异。可以肯定,我们今后还会有新的“爱情小说”,特别是爱情悲剧,不论如何创造,很难跳出《红楼梦》新范式的“窠臼”,真是写不完的《红楼梦》。

    

3、典型、意境和意象同时并现。一般的作品或者创造典型,或者营构意境,或者塑造意象。唯有《红楼梦》三者兼而有之。《红楼梦》创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许多典型,已经是十分可贵。但同样可贵的是,它还营造诗一般的意境.读者走进大观园,就会走进有情景交融所构成的或热烈或温馨或凄凉的或悲哀的意境中,让人体验到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情感,使人达到物我皆忘的境界。在《红楼梦》还有那奇怪的写满字的石头,有绛珠草,有贾宝玉生下来就挂在脖子上的玉,有“太虚幻境”,有“正册”、“副册”……这些象征意象,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其中的文化和 哲学 意味都耐人寻味,至今仍是未能解开之谜。典型属于“知”的领域,意境属于“情”的领域,意象属于“意”的领域,《红楼梦》是人的全部心理功能的全部展开,是人的智慧的结晶。

   

4、汉语白话的成熟形态。《红楼梦》所使用的语言是白话。它的白话是最纯净的,最典范的,最丰富的,最生动的,最具有表现力的。《红楼梦》之前,没有产生这样的白话;《红楼梦》之后,白话则因受东洋和西洋文化与语言的影响,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遭到各种“标准化”的影响,而遭到“污染”,失去了纯净的丰富的品质。我们现在很难想象还有谁能超越曹雪芹用纯熟的白话写出新的小说来。

   

以上四点,是我对《红楼梦》艺术品质的看法,应该说多数人都这样那样地肯定过《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只有着名的“红学”家之一的胡适尽管拿《红楼梦》的考证来宣传他的研究 方法 ,可他对《红楼梦》的文学价值缺乏认识的,甚至认为“《红楼梦》在思想上比不上《儒林外史》,在文学技巧上比不上《海上花》(韩子云),也比不上《儒林外史》――也可以说,还比不上《老残游记》。”①这只能证明胡适并不十分懂文学或他持有文学偏见。他的这些说法与鲁迅等绝大多数人的看法相反,因此他的观点无法掩盖《红楼梦》的艺术光辉。

   

文学经典有两极:一极是作品的艺术品质,即作品的艺术原创性、意义的丰富性、艺术描写的特点、艺术展现的辽阔空间和艺术语言的生动性等。只有高度的艺术品质所产生的艺术魅力,才能征服一代又一代的接受者。这才能保证作品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冲刷而作为文学经典保留下来。一部艺术品质不高的作品,可能因一时的权力推崇和意识形态的推波助澜而喧嚣一时而成为经典,一旦推崇它的权力和意识形态过去,那么它就必然要跌回非经典的地位。《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文学经典的长青树,是因为它的艺术品质这一极是经得起严格的审美检验的。离开这艺术品质这一极,无论谁权力多大,鼓吹得多么卖力,都无法保证《红楼梦》的文学经典地位。

 

 

   

文学经典的成立不仅需要文本的艺术品质第一极,还需要“文本接受”这第二极。如同“接受美学”所阐明的那样,当一个文本未被阅读之前,还不能成为审美对象,文本的艺术品质再高,也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当文本被读者阅读之后,其艺术世界被具体化之后,那么文本才构成审美对象,才真正成为作品。对于文学经典来说,它必须经过历代作者的持久的阅读、评论和研究,特别被一些具有权力的人、具有学者资格的人所评论和研究。《红楼梦》成为文学经典的长青树,就是它的艺术品质被众多读者所评论和研究,并非常幸运地形成了“红学”,从而使这第二极变得十分强大。因此考察几代“红学”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考察它们从哪个角度切入《红楼梦》的艺术世界,对于解开《红楼梦》的文学经典长青树之谜,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从《红楼梦》的意义空间说起。《红楼梦》实际上围绕着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描写了一个大家族贾府由烈火烹油之盛到“落了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般衰败的过程。中国封建社会是由家族为单元的。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意味着,“家――国――天下”是一个链条,可以透过一个“家”看一个“国”,透过一个“家”与“国”再看一个“天下”。这样,曹雪芹的《红楼梦》由家族描写所展开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超越了许多小说。从这一个意义上看,《红楼梦》历史地具体地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家族”,其意义的多义必然是多元的,说不尽的。人们必然可以从中解读出不同的东西来。诚如鲁迅所言:对于《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②

   

大家知道,乾隆年间,曹雪芹家道中落后,他在北京住了下来,化了十年时间,默默无闻写出了《红楼梦》前八十回,正如他自己所言“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乾隆 56 年( 1791 年),高鹗续成了 120 回本,并两度印刷。在冲破了封建统治阶级以“淫书”为名最初的“焚书毁版”灾难之后,《红楼梦》开始盛行,遍及海内。当时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此后,有所谓“索引派”的“旧红学”的解释,有胡适、俞平伯的考证派的所谓“自叙传”观点“新红学”,有 1954 年受到毛泽东支持的“革命红学”,还有更为激进的“文革”红学,有“文革”后的五花八门的新新红学,……,虽然对《红楼梦》的意义发生了争论,各种意识形态在这里角力,赋予《红楼梦》各不相同的意义,但它们都不能不说是这样或那样地抓住了《红楼梦》部分意义,而《红楼梦》作为“文学经典”地位则不但始终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在争论中更更见灿烂和辉煌。各种意识形态都承认《红楼梦》是文学经典,都从《红楼梦》里发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且都有其一定的理由和说服力。这难道是偶然的吗?这说明了作品本身的辽阔意义空间,引来不同读者对文本的不同接受,这是《红楼梦》建构为文学经典的另一极。

   

那么,具体说来,各派“红学”都是如何来接受和阐释《红楼梦》的呢?这种阐释是否都是勉强的?他们把自己的意识形态投射给《红楼梦》的时候,根据的理由是什么呢?

    

我们首先来看最早产生的“索引派”。“红学”中的索引派是把《红楼梦》中的本事与历史上某些实有的人物与事件相互比附。那么这种比附是否能从《红楼梦》的描写中找到它的道理呢?原来红学索引派的产生确有作品本身的某些原因。《红楼梦》第一回引作者的话说:“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 : 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 , 故将真事隐去 , 而借 " 通灵 " 之说 , 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 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 ? 自又云 : ‘今风尘碌碌 , 一事无成 , 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 , 一一细考较去 , 觉其行止见识 , 皆出于我之上 . 何我堂堂须眉 , 诚不若彼裙钗哉 ? 实愧则有余 , 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 ! 当此 , 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 , 锦衣纨裤之时 , 饫甘餍肥之日 , 背父兄 教育 之恩 , 负师友规谈之德 , 以至今日一技无成 , 半生潦倒之罪 , 编述一集 , 以告天下人 : 我之罪固不免 , 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 , 万不可因我之不肖 , 自护己短 , 一并使其泯灭也 . 虽今日之茅椽蓬牖 , 瓦灶绳床 , 其晨夕风露 , 阶柳庭花 , 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 . 虽我未学 , 下笔无文 , 又何妨用假语村言 , 敷演出一段故事来 , 亦可使闺阁昭传 , 复可悦世之目 , 破人愁闷 , 不亦宜乎 ? ’故曰‘贾雨村’云云。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 , 是提醒阅者眼目 , 亦是此书立意本旨。”这段话对于一般的读者可能会觉得毫无疑义。但对于研究《红楼梦》的人来说,其意义是巨大的。作品中的确有“甄士隐”和“贾雨村”两个线索人物,看来作者的确是把真事隐去了,用假语村言写出来了,那么作者隐去的“真事”是什么呢?这就不能不使人去推测而想揭示其真事。其中又有“已往所赖天恩祖德 , 锦衣纨裤之时 , 饫甘餍肥之日 , 背父兄教育之恩 , 负师友规谈之德 , 以至今日一技无成 , 半生潦倒之罪 , 编述一集 , 以告天下人”等忏悔的话,似乎用此书回忆一个曾经兴盛过的家族的往事。这样,就怪不得有人去猜测这是否是写清初一个大家族的兴衰过程。于是早期索引派的“明珠家事”说、“傅恒家事”说、“和坤家事”说、“张侯家事”说相继问世。这些索引派总是通过小说人物与现实人物的所谓“关合处”,使小说与历史构成某种“互文”关系。

   

“红学”索引派的文化蕴含在于古写作文章的一种风尚,即所谓“文人感事,隐语为多;君子忧时,变风将作”。就是说,文章做法有隐有显,隐是一层,显又是一层。隐为谜底,显为谜。用今天的话来说,即通过文章的隐语来暗指某人某事,已发泄心中的感情,成为一种文化传统。所以索引派对于《红楼梦》的“真事隐去”、“贾语村言”特别加以关注,并由此切入展开对《红楼梦》的影射对象的解读,是有一定根据的,是 中国 写作传统的一种延续,根本不为足怪。至于说到后期的索引派,如蔡元培的《石头记索引》,明确提出《红楼梦》是一部 政治 小说,就更有另一重理由。那就是“排满”。蔡氏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持民主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以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义”。如“书中红字多影朱字,朱者明也,汉也。”即“红”字影“朱明”王朝;“宝玉有爱红之癖,言以满人而爱汉族文化也;好吃人口上胭脂,言拾汉人唾也;小说中之人都以生活中人为依据,并有象征的作用,如贾宝玉“言伪朝之帝系也;宝渔者,传玉玺之义也,即指胤初。”③这种解读中已经隐含“反满”的意识形态,这对于“反满”、“反清王朝”的一代知识分子来说,自有他们的批评眼光,也与《红楼梦》所写的事件与细节有某些“暗合”。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胡适、俞平伯的曹雪芹“自叙”说,相对于索引派的“旧红学”,被称为“新红学”。他们认为《红楼梦》是作者的“自传”。他们通过大量的曹雪芹家世的考证,力图说明《红楼梦》所写的人与事不过是曹雪芹自身的家世,是他的亲历亲闻亲见。应该说,这种“新红学”是有一定根据的。从大量的考证来看,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当时政府的重要官员,曾任“江宁织造”,很有权势也很富有,但后来获罪,最终被抄家,全家被勒令回北京。家族的这一由盛而衰的变故,对于少年的曹雪芹印象极深,体验极深,严重 影响 其日后的人生出路。 “新红学”从考证《红楼梦》作者的身世出发,得出结论:“《红楼梦》是一部隐去真事的自叙,里面的甄、贾两宝玉,即是曹雪芹自己的化身,甄贾两府即是当日曹家的影子。”④作者以“ 自然 主义”之笔墨,展现了一个封建世家由盛及衰的过程。这应该是一种“洞见”,它揭开了《红楼梦》“写实”的精神⑤,揭开了作品所展现的 艺术 世界与作者亲历亲闻、切身体验的密切关系,认为可以从曹雪芹家事的考证中,获得了解《红楼梦》的钥匙,为《红楼梦》的 研究 开辟了新路。胡适和俞平伯的“自传”说与《红楼梦》所描写的场景大体契合,也就具有了相当的价值。当然,这种研究是具有“五四” 时代 的意识形态性的,即从“五四”的新精神,特别是“个性解放”出发,更多关怀个人的身世变化,而与“索引派”往往关心影射某个家族不同。

  

1954年在批判胡适唯心主义的运动中,胡适和俞平伯的“新红学”遭到严厉的批判。而当时青年教师李希凡、蓝翎为代表的“革命红学”观点则得到毛泽东的支持。从今天的观点看,对胡适、俞平伯的“新红学”的批判并不恰当。“新红学”一派观点完全可以存在和继续 发展 。但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又不能否定以李希凡、蓝翎为代表的“革命红学”。李希凡、蓝翎的“红学”观点当然是充满政治意识形态含义的,那就是到了封建 社会 运转到了后期,封建贵族阶级已经不配有更好的命运,他们的没落是 历史 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从这种意识形态催化出来的“革命红学”,也自有合理之处,也贴近作品本身,也成为一种“洞见”。李希凡、蓝翎最早的评红论文《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⑥写道:“红楼梦出现在满清帝国的乾隆盛世,并不是偶然的现象。乾隆时代正是满清王朝行将衰落的前奏曲。在这一巨变中注定了封建官僚地主阶级不可避免的死亡命运。这恶兆首先是有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崩溃开始。曹雪芹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的封建官僚家庭在这时代的转变中崩溃了,使他不得不过着贫苦的生活。自然,作为在富贵荣华中生长起来的曹公子,在‘贫穷难耐的凄凉’的生活中,对‘当年笏满床’的盛世是不无惋惜怀念的。作者通过书中许多人物的对白,时常流露出追怀往昔的哀感,这正是作者世界观中的矛盾所在。像其他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一样,曹雪芹的同情虽然‘是在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但是他从自己的家庭遭遇和亲身生活体验中已预感到本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他将这种预感和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崩溃的活生生的现实,以完整的艺术形象体现在红楼梦中。把封建官僚地主内部腐朽透顶的生活真实地暴露出来,表现出它必然崩溃的原因。作者用这幅生动的典型的现实生活的图画埋葬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历史命运。尽管这是一首挽歌,也丝毫未减低它的价值。”我之所以要不厌其烦地引用这段话,是因为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概括出“革命红学”的基本观点: 1 、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必然灭亡论; 2 、阶级论; 3 、作者亲身体验论; 4 、挽歌论; 5 、现实主义论。应该说,“革命红学”的这些观点几乎统治了半个世纪,至今仍有它的价值,这是为什么呢?显然,这些观念尽管是充满政治意识形态的,但也是符合作品的实际的。从《红楼梦》具体感性的描写中,我们的确可以看到“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崩溃的活生生的现实”,的确可以感受到作者用一幅“生动的典型的现实生活的图画埋葬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历史命运”,的确可以感到作者的描绘是“从自己的家庭遭遇和亲身生活体验”得来的,的确感到这是作者为自己所同情的阶级唱起了“一首挽歌”,的确可以感到作者整个描写是“现实主义”的。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关于作者亲身体验的观点,与胡适、俞平伯的“新红学”观点并无二致,实际上是把“新红学”的考证的结果原本地接受过来,这说明了“革命红学”与“新红学”之间的联系,而且是密切的联系。

     

从索引派的“旧红学”到“新红学”,再到“革命红学”,它们的意识形态的支持是完全不同的,“索引派”背后的封建社会写作文化传统,或者是“反满”的意识形态;“新红学”背后的意识形态是“五四”时期所形成的启蒙主义思想,“革命红学”背后的意识形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马克思主义阶级论和唯物史观,但它们都支持《红楼梦》作为文学经典,都形成了对于《红楼梦》经典的“洞见”,都揭示出《红楼梦》所蕴含的某种意义。不同意识形态却都支持同一部文学经典,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首先,这三者都指向“一个家族的兴衰”,可见“家族的兴衰”对于中国社会历史面貌的一种缩影,具有广阔的意义空间,不同的观点都可以从“家族的兴衰”中作出不同的解读。当然,描写家族的兴衰的作品不止《红楼梦》一部,还有别的作品也写“家族的兴衰”,为什么就不能获得与《红楼梦》相同或相似的阅读效果呢?

    

当然,这与《红楼梦》的艺术品质相关,与《红楼梦》的意义空间是否辽阔相关;但更为重要的是与文本接受状况相关。文本接受的权威性、普及性很重要。像《红楼梦》接受的权威性和普及性,是任何作品无法比拟的。如索引派的存在,与乾隆的阅读参与有关。索引派中的“明珠家事”说,广为流传,据说与乾隆有关。据《能静居笔记》作者赵烈文回忆,他曾听说过:“曹雪芹《红楼梦》,高庙末年,和坤以呈上,然不知所止。高庙阅而然之,曰:‘此盖明珠家事也。’”⑦这条记载的可靠性如何,很难断定。但起码有此传说,则是无疑的。另外毛泽东对《红楼梦》的阅读、评论是大家都知道的,以他领袖地位和在国内外的崇高的威望,他的正面阅读参与和文本接受,使《红楼梦》的文学经典地位更为稳固,也是在情理中的。“新红学”的创始人也非平凡之辈,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在学术界颇有影响。更令曹雪芹感到幸运的是,他的《红楼梦》获得普通百姓的欣赏,自一百二十回的程甲和程乙本印出来后,不胫而走,红楼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这就回答了为何以一个“家族的兴衰”的故事写的小说,而获得大家都认同为经典原因。由此也说明,政治意识形态对于文学经典的建构,不完全都是负面的,不都是偏见,有时候倒构成一种研究的视野,而生发出对经典作品的一种真知灼见,那种认为意识形态只是一味“操控”的看法并不是完全妥当的。

 

  

  

前面我们以《红楼梦》研究为个案,阐明了文学经典化的两极。但是“艺术品质”这一极与“文本接受”这一极不能连接的话,那么文学经典的建构仍然是不可能的。那么文学经典化这两极如何才能连接呢?这是一个必须进一步探讨的 问题 。我们知道有不少作品艺术品质并不差,但因文本接受情况不好,而不能成为经典。反之,有些着作文本接受情况很好,却因艺术品质差,而难以成为经典。这里的问题关键仍然是作品本身的思想意义是否开阔,可供挖掘的东西是否深厚,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某部作品是否“说不尽”,总之仍然要“回到文本本身”。只要是作品的思想意义无限辽阔,可供人们挖掘的东西很多,那么虽有意识形态风暴和文化权力的横行,也可能出现作品的意义“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情形,而在“文学经典”里立稳脚跟。最典型的就是西方的莎士比亚和中国的曹雪芹。如上所述,曹雪芹的《红楼梦》由于它所描写生活的广度和深度达到极致,艺术表现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所产生巨大张力等,因而是一部具有辽阔阐释空间的超越性的作品。它经得起不同意识形态的冲刷和解释,也经得起研究视角的探索与挖掘。换句话说,由于作品本身的艺术品质,它以多元的召唤结构,可以向各种研究视野敞开,从而形成文学经典化两极的对接。

   

“红学”流派除了上面所举的“旧红学”、“新红学”和“革命红学”之外,也许更重要的还有王国维开始的《红楼梦》批评,这种批评的视野和价值取向显出更为多样的形态,从这里也许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两极”连接的桥梁。

   

例如,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与前述的索引派和考证派专从作品外部下功夫不同,它力图回到《红楼梦》自身的价值结构。王国维评论的视野是叔本华的生命 哲学 。曹雪芹乃中国18世纪作家,叔本华是德国19世纪哲学家,他们之间有何关系呢?曹雪芹的“色空”观念与叔本华的生命哲学有和关系呢?但是王国维在熟读了《红楼梦》之后,在理解了叔本华之后,终于在生活与欲与痛苦三者为一的生命哲学,与《红楼梦》“之人有与生活之欲相关者,无不与痛苦相始终”的现实之间,实现了一次顺理成章的连接。

   

又如,夏志清的《〈红楼梦〉里的爱与怜悯》一文,也是着眼于《红楼梦》的内部的“爱”与“情”的层面。但《红楼梦》的中的“爱”与“情”会与基督教的教义有联系吗?当然一般人根本不会从这个视野去考察《红楼梦》。然而,夏志清的上述文章就是从基督教的教义的视野对《红楼梦》作出诠释。夏志清说:“《红楼梦》虽是一部言情小说,它最终关怀的‘圣爱’( agape )原胜于‘爱’ eros ,是怜悯与同情远胜于情欲。”这种诠释对于《红楼梦》提出的“意淫”的确可以对接起来。

  

我们来说说王蒙的“红学”研究。我们读王蒙的《红搂启示录》,觉得王蒙把《红楼梦》读活了。似乎他把红搂人物和事件看成是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同行等,他似乎在评论《红楼梦》,又似乎在评论我们经历过的生活本身。为什么会这样呢?曹雪芹曾想到二百多年后,会有人这样来解读他的书吗?按照我的观察,王蒙是按照现实的人、人的生活来理解《红楼梦》的。在王蒙那里,生活里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到《红楼梦》中去寻找答案。印象非常深的是,他曾写了对王夫人的 分析 ,我读后,就觉得他是对照某个年生的人和事来写的。但王蒙否认这一点。他说他只是照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本来的样子分析王夫人。王蒙提问:“为什么《红楼梦》偏偏提供了歧义性?同是着名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怎么就没听说过被研究成‘密码’,‘缩微’,‘图是信息’?外国文学瑰宝多矣,怎么也没听说这种独特命运?”王蒙自己回答:“说来说去还是由于《红楼梦》相当全面、真实、丰富、准确、而又包罗万象地、规模宏大地反映了生活,反映了人。人们对《红楼梦》的兴趣就是对于世界、对于生活、对于人自身的兴趣。”⑧看来王蒙对于《红楼梦》的研究,也就是对于现实人生自身所存在问题的研究,他觉得红楼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角色。我们可以通过《红楼梦》种种人物来理解现实生活中的角色。王蒙的“红学”研究是通过人、生活本身在《红楼梦》文学经典两极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上面所举三例,研究的视野完全不同,但都可以“艺术品质”和“文本接受”两极实现连接。这就说明对于文学经典化过程的两极,可能会因作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连接。我们不能肯定那种一概以外部的所谓权力作用、意识形态的“操控”的单一视野,来解释文学经典化问题。在文学经典化问题上,充分理解这两极及其连接是十分重要的。对于 目前 正在进行的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我们理应有更具说服力的精微的思考。

 

参考 文献 :  

① 《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90页。

② 鲁迅:《〈绛洞花主〉小引》,见《鲁迅全集》第 7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419 页。

③ 蔡元培《石头记索引》中认为:“《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见《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上,第 319 页,中华书局出版社 1963 年版。

④ 胡适:《红楼梦考证》(改定稿),《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08 页。

⑤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红楼梦》“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见《鲁迅全集》第 8 卷,第 196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版。

⑥ 李希凡、蓝翎文章发表于《文史哲》 1954 年第 9 期,《文艺报》同年 18 期加以转载。

红楼梦人物关系范文7

关键词:胡适;新红学;实验主义;索引派

红学与敦煌学、甲骨学并称为上世纪初的三大显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成书于18世纪中叶,旋即流行。五四之前以新、旧红学论争为前导,开启古典文学研究的新里程,随之而来的是研究风气渐浓,到晚清的光绪年间,已有“红学”一词出现。《京都竹枝词》所“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说的就是当时的情景。如果以五四为界划分新、旧红学,那么这旧红学可划分为三派:一是评点派,如脂砚斋、王希廉、张新之、陈其泰、姚燮等人;二是题咏派,如明义、叶崇仑、沈赤然、潘德舆、唤明等人;三是索隐派,如周春、徐时栋、舒墩、王梦阮、沈瓶庵和蔡元培等人。此外,还有如王国维借鉴西方美学理论来评价《红楼梦》这样的特例。但若说五四时期进行过激烈论争的旧红学派与新红学派,那么前者是特指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后者是特指以胡适为代表的考证派。以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为代表的一系列研究论著,否定了“索隐派”旧红学,创“(曹雪芹)自传说”之“新红学”,为红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一、胡适对“旧红学”的批判

胡适,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五四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初名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参加留美考试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891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1962年2月24日卒于台北。

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建树。从1920年至1933年,胡适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在北大,发表一系列明清小说考证文字,其中关于《红楼梦》的5篇,否定了“索隐派”旧红学,创“(曹雪芹)自传说”之“新红学”。为旧小说写序,作考证,在这方面胡适的贡献是很大的,而影响也很大。在旧时代,小说不能登大雅之堂。由于胡适和其他一些学者的努力,小说公然登上了文学的殿堂,同其他昔日高贵的文学品种平起平坐。总的来看,胡适考证《红楼梦》和中国传统小说的方法,既得自西方的实验主义,又是中国传统治学方法的继承。

胡适撰写《红楼梦考证》的时候,正是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和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等著作广为流行的时候。《红楼梦考证》一开头就宣称:向来研究《红楼梦》的人“都走错了道路”,“去收罗许多不相干的零碎史事来附会《红楼梦》里的情节”,“其实只做了许多《红楼梦》的附会”。接着,胡适就将这种“附会的红学”分作三派予以评介:

第一派即王梦阮、沈瓶庵,认为《红楼梦》“全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兼及当时诸名王奇女”。

第二派即蔡元培,认为《红楼梦》是“清康熙朝政治小说”,“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

第三派是乾隆年间就开始流行的“明珠家事”说,以贾宝玉为明珠之子纳兰性德。胡适对这三派一一作了批评之后,便“忠告”“爱读《红楼梦》的人”:“我们若想真正了解《红楼梦》,必须先打破这种牵强附会的《红楼梦》谜学!”

索隐《红楼梦》的“本事”始于乾隆时代,到了清末民初,已有多种说法,如说是金陵张侯家事、明珠家事、傅恒家事,以及顺治与董小宛等事。这其中,最有学术价值的当属蔡元培的说法。蔡元培在1915年撰写的《石头记索隐》中认为,《红楼梦》是“康熙朝政治小说”,所“本”的是康熙太子胤祁及明末清初江南的十二个名士等事。“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当时虑触文网,又欲别开生面,特于本书以上加以数层障幕,使读者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状况”。他的索隐较此前的所有索隐都周详、审慎,鲁迅说是“旁征博引,用力甚勤”。

红学派为什么要索隐?其中当然有学术外之因素存在,例如政治斗争的需要;但《红楼梦》开篇就说书中有“真事隐”,因而试图揭发它所“本”何事,无可厚非,甚至实属必要。只不过旧红学派的索隐,尤其是蔡元培以前的索隐,绝大多数是些臆测附会,有害于学术发展,所以在倡导民主与科学的五四时代要批驳他们的谬误,理所当然。

二、胡适“新红学”的建立

红楼梦人物关系范文8

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不仅有两位性格不同的女主人公,还有刚烈不阿的晴雯,软弱无能的迎春,能言善辩的探春,看破红尘的惜春,活泼开朗的史湘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八年级红楼梦读后感,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

最新八年级红楼梦读后感1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社会生活,将其攫取、裁剪,再加以创造,《红楼梦》这幅画卷就这样展此刻我们眼前。一经问世就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

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另外还有芹圃、芹溪、芹溪居士等字号。祖籍襄平。出生在贵族家庭,年仅十岁的他亲眼看到家庭遭受沧海桑田的变故,对封建统治的没落命运有了切身感受。从1752年起,他最终挥洒出一部不朽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部有关感情的小说,但作者并没有把着眼点完全放在故事情节上,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下足了功夫,显示出高度成熟的艺术水准。全书共刻画了四百多号人物,不一样的身世命运,不一样的生活情景,在曹雪芹的笔下,人与事的来龙去脉,一概井然有序,从容自然。上至皇庭贵妇,下至走卒车夫,其神色、语言及个性,都贾宝玉,荣国府的嫡派子孙,衔玉而生。前世为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灵石。从小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

贾宝玉是小说的核心人物。他聪慧异常,出类拔萃,但他不肯“留意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他是大家庭中的宠儿,但命运却不由得自我做主,与林妹妹相契相知,抒发真性情真心意,却被逼着娶了宝钗,终离了俗世,走入茫茫大雪。

林黛玉,前世为三生石边的一株绛珠草,受赤霞宫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愿跟其下凡还尽眼泪。她绝丽脱俗,雅若天仙,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心思敏感,才华横溢,个性纯真灵净,说话率直有时却也刻薄。她常怀隐忧,感物伤情;暮春时节,见落花飘零,就锄坟葬花。最终黛玉泪洒百日,泣血而死,还了前世情缘,留下悠长的深思。

最新八年级红楼梦读后感2你们可知,《红楼梦》里的色彩是最多的!

王熙凤是红色。热情大胆能干狠毒。她的出场风风火火,如一股暖烘烘的风,《红楼梦》中有好多场景都因为有她而热闹非凡,生动活泼。她深的贾母的宠爱,被昵称为凤辣子。这琏二奶奶还真是让人看着可爱,吃着害怕的“凤辣子“,她: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刀。”八面玲珑,巧取豪夺,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大闹宁国府——纵是一只火红的凤凰,也让人感到不尽的寒意,最后还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与“须眉齐步走”的王熙凤也“哭向金陵事更哀”了。

贾宝玉是粉色的,他的确有过多的脂粉气,却不让人讨厌。他认为“女儿是水做的”。从不因为丫头们的身份低贱而轻视她们,相反的,他房里的丫头把她当朋友,当哥哥,当弟弟,甚至可以向她发脾气,就是没有一个把他当主子看。说起他,不免想起两件事,一件是他撕扇为博晴雯一笑,再一件便是在大雪天为黛玉暖手。是的,他是可亲可敬的,橡粉丝,看看就让人喜爱。

薛宝钗是黄色,美丽耀眼却庸俗。她有出身,薛家的富有是“珍珠如土金如铁”。她的美貌,第一次与宝玉见面,就让宝玉:惊如呆雁,”她有才识,她的诗浑厚含蓄,与黛玉并称薛林双绝,而学识更在黛玉之上。她待人接物更是周到得体,上下称赞。

但她城府极深,为嫁宝玉,在贾府放出“金玉良缘”的话。她念叨“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劝嘱宝玉关心仕途经济,被宝玉斥为“好好的清白儿女,也沾染了禄蠹之气”。她像一大片黄色,看起来金光闪闪,温暖灿烂,走近不由得寒意袭人。

最后还是作者的“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为《红楼梦》画上了句号。还《红楼梦》一个颜色。我想应该是白色的,所有丑恶与美好,都被深深地埋葬在一片白茫茫的白色之中了。

最新八年级红楼梦读后感3四大名著,每本的厚度都不可小看,共计120回的《红楼梦》成为我的新目标……

话说自上个假期以来,就一直对《红楼梦》念念不忘,老师布置的作业,破例没有完成,根本原因就是认为看书不重要,可当老师再次布置读时,真是顿感忧喜参半呀!

就喜这一方面,主要因为可以有机会仔细了解《红楼梦》一书了。恨不得一字一字指着读,当然还没到这种地步。

通过假期的这几天,我已读了部分的《红楼梦》,对其人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主要人物有:贾宝玉,亦有金陵十二钗的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贾家四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妙玉,以及秦可卿和巧姐。丫头方面有袭人,晴雯,鸳鸯,平儿,紫鹃,司棋,入画,诗书。还有贾母,王夫人,贾赦,贾政,贾环,贾芸,赵姨娘,刘姥姥,北静王等重量级人物。试想一下,有这麽多人物演绎出的故事一定相当精彩!

《红楼梦》大体讲述的故事应该是这样的:《红楼梦》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同时反映了作者生活的社会背景,借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盛衰反映了盛极必衰的社会规律,又以甄士隐刘姥姥等底层人物体现了社会不平等。

而这一巨著的主要撰写人乃对生活有了极大认识的曹雪芹,为何说他对生活一词有极大极深的认识?且听我慢慢说——曹雪芹是清代的一名小说家,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曹家的先世与清王朝的政治经济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又有着文学方面很深的家学渊源,所以曹家一家算得上富有,而在当时的社会,有起伏衰败算正常,而曹雪芹正好生于曹氏家族衰落的前夕。在他少年时代,继承康熙皇位的雍正帝就把曹家的第四任织造曹兆从江宁革职抄家,遣回北京。到了乾隆时期,曹家可能又遭天灾人祸,彻底结束了曹雪芹无忧无虑的贵公子生活。

或许,也就是这千姿百态的人间生活,促成了《红楼梦》的问世……

最新八年级红楼梦读后感4那本书似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方迷茫的路;那本书又似一股暖流,流入了我的心田;那本书更是一颗怪味豆,耐人寻味,引发了我深深思考。我向你们推荐它《红楼梦》。

《红楼梦》,四大名著之首。曹公忍辱负重几十年,谱写了这一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巅峰之作。

全书的故事根由虽近荒唐,细读起来却很有趣。此书无朝代、年纪可考。以史、王、贾、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为中心人物。此书人物众多,多达九百人之上。全书讲了神瑛侍者贾宝玉与绛仙草林黛玉,投胎入红尘,经历了一场传奇的爱情故事。但在那复杂的人物关系与凄美的爱情故事背后又蕴含了什么?反映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平凡文字的背后,让人捉摸不透。

书中有许多的经典场面,如:元春省亲建大观园,刘姥姥二次游大观园,黛玉葬花这些场面气氛不同,我的`感受也不同:刘姥姥游大观园让人捧腹大笑,黛玉葬花却令人泪如雨下。元春省亲时大观园让人不得不感叹它的壮观、热闹,也不得不令人感叹封建社会的奢侈与铺张浪费。

我迷恋这本书,花瓣纷飞,梦演红楼。红楼梦里的人们啊,封建社会的黑暗,你们的悲惨命运谱写成了这一首断肠之曲。惹得了多少泪流?多少哀愁?她,林黛玉,如花般迷人,未华丽,先悲凉。她自尊自爱、敏感、悲观。她不想勾心斗角,她太累了,她放弃了挣扎,她将所有的"愁都转化成了眼泪,但她不只是为了别人那一点惋惜、同情。她的性格决定了她的结局。他,贾宝玉,又奇又俗,多情而又痴情,叛逆却懂得尊重他人。他不明白为什么有权力可以为所欲为,但权利真的那么重要吗?

人生有三大恨事,恨鲥鱼多刺,海棠无香,更恨《红楼梦》未完。让我们一起走进《红楼梦》,用心灵去品味这本好书吧!

最新八年级红楼梦读后感5一曲红楼梦,似梦似幻似迷。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亦假假亦真,真真假假假亦真,假假真真真亦假。一遍一遍地读《红楼梦》,感受也越来越深。

大观园中作乐,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宝玉痴笑,黛玉垂泪……何人知是衰败的前奏。

书中一开头,就提到了甄家,后又出现了贾家。开始我读到甄家和贾家时,并无多想,仔细一品,又想想书的中心思想——真假之说,便恍然大悟,这是在暗示“真的”和“假的”,来借此描写出两个不同的世界观和结局。如此一想,让我拍手叫好,不由得赞叹曹雪芹别出心裁的想法,又佩服他能写出如此背景和关系复杂的巨作。也让人若有所思,我也隐隐猜出了这“何为真,何为假”的真理。

书中最让人动情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宝玉和黛玉的凄美爱情,看得我也是潸然泪下。想想两个人都拥有新思想又情投意合,却最终阴阳两隔。阻挡他们的虽说是黛玉多疑,但实则是受到了世俗的限制。看似在描写两个人的悲剧爱情故事,实则在侧面描写世俗的枷锁。

当然,读完《红红梦》我还被其中曲折、凄美而又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了。最令我感到悲伤的莫过于黛玉泪尽而逝。

其实《红楼梦》一百二十回中。前八十回为曹雪芹而书,后续章节因曹雪芹未完成就早逝了,所以出现了许多后续,经比较,高鹗写得最为吻合前文,所以将高鹗写的那一部分又补了上去,但与前文作者文笔略有差距。不过,在读到黛玉泪尽而逝时,我还是感慨万千:“上一世的浇灌之恩,用一世泪水还尽,再无牵绊。”黛玉烧诗帕,眼中却再无泪水。那让人怜惜的林妹妹,终香消玉殒,让人惋惜。我也不禁佩服高鹗能续写出曹雪芹对世俗的不满。《红楼梦》不愧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

宝玉的善解人意;黛玉的多愁善感;宝钗的端庄大气;湘云的活泼可爱……终成贾府往事,衰败带走了一切,所有的世间万物终由盛至衰。仿佛看见曹雪芹讽刺的笑,世俗的眼光,清政府的腐败,又感叹“何为真,何为假,一切梦一场”。

想想自己平凡、简单的生活,无论是《红楼梦》还是“真假之说”都似解非解。就如书中道: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红楼梦人物关系范文9

从筹拍之日起,新版《红楼梦》便经历了一系列的话题风波。临危授命也好,身不由已也罢,李少红接下了这块烫手山芋。诸多的事实表明,《红楼梦》都不会是一次平静的创作。

三年之后,新版《红楼梦》终于与观众见面。它在赢得赞誉支持的同时也惹来了无数口角官司。不管如何,李少红说,我尽力了。“我对《红楼梦》充满了感情,一景一物、一个演员一句台词,我都无比熟悉,一部《红楼梦》拍下来,等于几乎我演过了所有的角色。新版《红楼梦》就像我的女儿一样,生儿育女不容易,现在女儿要嫁出去了,谁都希望能把自己的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嫁。”

珠穆朗玛峰永远在那儿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首,所竖起来的标杆,实在太高。

以至于从新版《红楼梦》开拍之初,就意味着这不是一次私人化的创作。而对于李少红而言,也是她第一次在众目睽睽之下如此高调的拍戏,“这也是我当初接这部戏一个最大的顾虑。《红楼梦》从第一天开始它就被公共化了,你可能要用和以往创作规律不同的态度和方法去面对它,我开始很不适应,就好像把我扒光了放在大街上,每一个态度和过程都要公开,我觉得跟一般的艺术创作规律是不一样的。后来我想通了,这是这部戏的特殊性,因为《红楼梦》这样一个古典名著,这部戏才有这么大的感召力,每天去挡去躲,还不如迎面而上,这也为我们创造了另外一个宣传《红楼梦》的机会,如果能把更多的人导向《红楼梦》这本名著的文化上和人文的内容上,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我们在这儿做这一件事,不就是因为我们大家喜欢这部名著吗?”

记得《红楼梦》还在筹备阶段的时候,接受笔者采访的李少红,曾说,“我没觉得有太大挑战性。”因为在此之前,有意或者无意的准备,已经很久很多,“我的确做了很多功课,没有去拍传统的文艺片。以前我们不太重视各种电影技术手段的表现力,这些年我侧重在这个方面做了些尝试,所以我现在才敢接拍《红楼梦》,电影是拍出来的,绝不只是谈出来的想出来的写出来的,这就是电影艺术的特殊性。”

李少红说,翻拍《红楼梦》有点像登珠穆朗玛峰,没有说有人登上顶峰了,其他人就不再去登了。每一代人都在不断地去登这个高峰。“爬不上去是我能力的问题,但是珠穆朗玛峰永远在那儿,它有它的高度,一直存在。无论是哪部名著的重拍,我想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就是发扬中国的文化。翻拍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过程,也是一种回味,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因为我们老在讲民族文化,但停留在空泛的概念上,这是个很具体化的过程。”

李少红将《红楼梦》定义为一部超级电视剧,所以就不能按照常规电视剧去构想,“《红楼梦》是一部那么好的古典名著,我们没有理由按照自己的意志去颠覆它,所以会有很多限制,但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分寸后,就在限制中找到了最大的自由。我要做的是在艺术化上下功夫去拍好这部戏。这是第一次完完整整按照原著来拍摄,我确实不是红学家,但我懂得怎么拍成戏,懂得其中的艺术含量,对于一部影视作品来说,这些技能足够使。在现有的拍摄水平支持下,我们要尽力按照原著去呈现,小到每一个水杯、大到每一处场景,在原著里都是有很细致的描写,它是一个具体的、有价值的事物,我们不能随便去更改它,而是要去尽最大能力去呈现它。艺术以外的东西可能就是我个人无法控制的。”

如今,困苦已过,艰难已走,尘埃落定。面对大家的检验,李少红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名著在不同时代都会有人去演绎它,重拍是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再认识。21世纪我们重拍《红楼梦》,也许到21世纪末还有人要重拍。所以不要担心身败名裂的问题,我的水平和历史时期的水平就这样。”

“比我强的人多的是。只是在特殊的情况下,特殊的地点,特殊的人,特殊的机缘凑在了一起,就落在了我的头上。我又在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时刻,传统教育的惯性导致了我的决定。到今天为止我都很难确定,这个决定是否正确。困难重重的时候,撑不下去的时候,被骂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我后悔莫及。但看到精美的样片,心血创造的劳动成果,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镜头,又像看到即将出生的婴儿,我又激动不已,忍不住想要保护他。但还是会被恶梦牵连,拍不下去了,惊出我一身冷汗。”个中艰辛,难以道尽。

别人看来很写实的东西,

在我眼里就成了意境

《红楼梦》可以拍出若干个版本,立意与审美都有许多种,而李少红只是想讲一个青春和成长的故事。曹雪芹是用青春、情感这条线来讲述背后的愤世嫉俗,他通过对建筑、场景、服饰等方面的描写,无形中带出了那个时代和那个阶层的社会生活、伦理道德。这是李少红看到的一条清晰主线,“叶锦添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很真实,他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他说他感觉《红楼梦》就是一部《恶童日记》。如果把这本书带到这个光环下,不考虑这本书的文化背景,我觉得他这句话并不为过。因为这本书有很多光环,历史的、文化的、时代的等等各种背景,你就觉得它遥不可及,怎么都不合适,怎么都不全面。但如果你只是把它看做是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那就都可及。每一个时代的人对同一个事物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我希望它是符合这个时代的理解的,不是我个人爱好的,是这个时代对这本书理解的角度。”

而李少红将要给观众展现的红楼重点全在四个字――亦真亦幻。“曹雪芹统领《红楼梦》只用了四个字――亦真亦幻,但这四个字真的能难死人!曹雪芹是一个影像艺术家,他的文字视觉性太强了。他用意境来写心情、写人物,用景物、用服饰等细节来写人物,这些手段,很多现代人都望尘莫及。但对于拍摄来讲,要表现出他笔下的意境简直太难了。”

所以逼得李少红必须用电影的手法来拍这部电视剧,否则绝拍不出她想要的意境。包括镜头、灯光和置景等各个方面,很难,但是必须这么做。“现代的技术条件使我们能够更有办法去表现你能想得到的东西。而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在把所有古典元素更大的艺术化的同时,也要加入我们今人的意识,加入现代的艺术。亦真亦幻四个字虽然难,但我们创作上的欲望和空间也恰恰在这儿,要是什么都是现成的还叫什么创作?”创作本身就是从无到有,把想象的东西变成现实的过程,对于李少红来说,乐趣也在其中。

每个人看《红楼梦》的视角都不同,在别人看来很写实的东西,在李少红眼里就成了意境。比如,大观园,“大观园就是一个超现实的园子,蕴涵着很多意境、意念化和情绪。所以我们不能陷进具象的情景中,作者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勾勒出一个豪华园林,而是要烘托人物。在一个像乐园一样的环境里,主人公们可以与世俗脱离,可以一尘不染,可以纯洁,他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与世界隔着高高的一堵墙。

“我翻了很多关于大观园的书,每一本都很不一样,书里面很多场景我都找不着地方,比如有一场过元宵节的戏,大家都在贾母的园里听戏、吃饭,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又搬到花厅里继续听戏,关于这个花厅的具置就众说纷纭,而搬的过程估计就有半集戏……我觉得这些传达出了他们生活的富丽堂皇和贵族气,留给人们很多想象的空间,也许花厅就在室内,那个季节外面比较冷,就在室内也建了个花厅。”

还有,“贾宝玉在一棵桃树下看《西厢记》,看的过程中,花瓣一片一片地往下飘落,打在他的书上,而当他试图整理书上的花瓣再一次抬头的时候,看到的景象是落花成阵,其实这是一个意境,他看完书再看这个世界发现世界已经变了――桃花满天。他特别怜惜落在地上的花瓣,他突然懂得什么是爱情……那个地方其实就是一棵桃树,但只拍一棵桃树视觉效果会非常单调,所以对于这么一个意象的世界,我们不能去考究桃花树的多少,桥的朝向等等,作者只是用这些东西去深化剧中的人物。”

甚至是宁国府,李少红也有不同的诠释角度,“大多数人认为宁国府是一个有城府的地方――刻板、冷漠、压抑,而我觉得恰恰相反,宁国府是一个吃喝玩乐、花天酒地的娱乐场所,宁国府的人都是奢侈成性的,世袭的头衔,拿着皇帝给的俸禄,不用忧国忧民地想事情,公公和儿媳妇有勾当,儿子可以视若无睹……所以宁国府的布置也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而不应被以往作品的常规所限定,人物丰富的信息给了我们足够的想象空间。”把意境变成影像是最难的,因为意境是需要创造的,李少红坦言。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我读《红楼梦》”之

李少红:我从前不喜欢黛玉

每个年龄段看《红楼梦》的感受都不一样。对这句话产生共鸣的,还有李少红。

她第一次看《红楼梦》是九岁。如今想来,李少红称,那时候纯属瞎看,“对宝黛爱情也很懵懂,更多的是好奇,看到男孩女孩之间的这种微妙的情感好像是偷看了别人的隐私一样,心怦怦地狂跳不已。那时候对《红楼梦》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那时候是和破四旧立四新的年代,一面在书上写批判封资修的口号,一面忍不住偷看。大概是里面的才子佳人爱情吸引的缘故,让我既有偷窥的,又有对神秘情感的好奇。但诚实地说我当时更喜欢《三国》,邻居家的三兄弟有一书架整套的《三国》连环画,我对此更着迷。”

再看《红楼梦》,是在李少红当兵的时候,枯燥的生活里,《红楼梦》是她的业余调剂品,“70年代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方式,大家私下里流传好多黄皮书,我看得最多的是《红楼梦》,当时也没意识到这是名著。那时看,会觉得书里描摹的奢华的生活离我们太遥远了,我们都是无产阶级,感觉他们太浪费了。那时候不准谈恋爱,大家对这类书比较好奇,于是就偷偷地读。为了不让老师说我骄傲自满不团结群众,我就给大家讲《红楼梦》,宿舍里的人听得又哭又笑,确实是团结了群众,但最后却把自己‘团结’到农场去了,领导说我是传播‘黄’书。”

红楼梦人物关系范文10

我能想起的就是一个“空”字。梦就是空,色就是空,财就是空,食就是空……直至“空”就是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实都在为一场空而忙啊。生是一场空,死是空对空,空中的空。表面上《红楼梦》好像充满七情六欲、人间烟火,但它更是在揭示这样的真理:无论轰轰烈烈的英雄爱,还是风花雪月的儿女情,终究将燃烧为灰烬。人力所能追求到的荣华富贵,所能构筑起的广厦豪宅,都不过是太虚幻境,展现的只是瞬间的辉煌而已。越亮的东西,灭得越快,灭得越彻底,也灭得越伤心。人去楼空,过往的一切,一切的一切,皆化作废墟。

这座在市井中高人一等,直入云端的红楼,像极了西方传说里的巴别塔。在永远无法完成的建筑工地上,所有人都忙着按照一己之意愿为之添砖加瓦,客观上却在无意识地摧毁着它,因为所有个人利益的无法调和,以及彼此立场之间的矛盾冲突。整座大观园里,只有焦大一个人未参与这徒劳的建设,他袖手旁观、坐吃等死,喝醉了还会指天谩骂,其实是酒后吐真言。他说贾府只有门口的两只石狮子是干净的,等于说这两只石狮子才有资格存在下去,才不会遭受伤害与报应,其余的一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都将灰飞烟灭。他比贾宝玉更早,更决绝地看破了红尘。焦大堪称大观园里孤僻而落魄的先知。以“多余的人”形象存在。其实,一点也不多余。

真正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曲终人散,红楼还是像巴别塔一样轰然倒塌了。那些叽叽喳喳,争个不休的同林鸟,大限到时各自飞,有的另栖高枝,有的零落成尘,有的下落不明。我只知道大梦醒来的贾宝玉是遁入空门了。

《红楼梦》更像是遁入空门者的回忆录,难怪我会把曹雪芹视为贾宝玉的化身。他是用隐晦的笔法遮遮掩掩地写一部苦不堪言的自传。他记梦,是为了悟空。他领悟了空的无边,空的无限,空的无敌。他的身心也融入这挡不住的空里边了。

曹雪芹写《红楼梦》,脑海里肯定早就有这个“空”字了,他需要消化“空”带给自己的痛。写着写着,他就接受了“空”的结局,理解了“空”的内涵。写着写着,他就不痛了。看破了,也就等于想通了。痛是因为不通,通则不痛。

只是许多读者,自称能看懂《红楼梦》,其实根本没看出《红楼梦》里的“空”,根本没看懂《红楼梦》里的“空”。他们顶多处于懂与不懂之间。看不破红尘的人是看不懂《红楼梦》的。红楼红楼,不过是红尘的缩影,是红尘万丈按比例缩小的微型景观。与大世界相比,大观园再大,也只算一尊小盆景。更何况寄生于小盆景的那些小人呢,那些小男人,那些小女人,那些小情人,那些小仇人……自以为是富可敌国的大庄园里长出的响叮当的大人物,其实仍是天地逆旅间稍纵即逝的匆匆过客。与路人甲、路人乙在本质上无异。

曹雪芹脑海里有了这个“空”字,他的写作还未开始,就已成功了一半。红楼,是以这个“空”字作为地基盖起来的。也将以这个“空”字作为结束,作为解体的咒语。有了“空”,什么都没有了。又什么都有了。有就是无,无就是有,不管无还是有,都是空的表现形式。

《红楼梦》是一部“无中生有”之书,无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了第一个人物,接着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人物,人物无穷无尽,人物的关系也无始无终,纠缠不休……譬如有了不可复制的林黛玉,必然会有与其心灵感应的贾宝玉,也就必然会有黄雀在后的薛宝钗,甚至很难说薛宝钗是把故事给搅乱了,还是理顺了?“无中生有”的《红楼梦》是一副牌,怎么打都可以,每洗一遍,都可能导致不同的发展与结局,王牌可不仅限于“金陵十二钗”啊。每一个人物都不简单,也不可忽略,牵一发动全身。《红楼梦》是一座大舞台,探照灯投向哪里,凝聚在谁身上,谁就是瞬间的主角。他或她展览的只是瞬间吗?不,分明又隐喻了其一生。他或她的每一个表情,心情,都注定了其命运本该如此,或活该如此。

如果不用“空”字来形容《红楼梦》,还可找到其它替代品,譬如“变”字,譬如“命”字等等。“命”就是空,“变”也是空。当然,不变也是空。因为你可能不变吗?世界在变,人可能不变吗?人在变,世界可能不变吗?人在变,人物的关系也会因之而变,此消彼涨,最终,故事也会变的。

《红楼梦》是写变化的,也是写命运的,说到底还是写因果的,写报应的。而所有的结果都是一场空。不管爱的结果,恨的结果,还是麻木的结果。

黛玉葬花,花成了空。黛玉焚稿,诗成了空。后来,潇湘馆还在,它的主人也成了空。黛玉那么年轻,为何怕欢聚?怕的是欢聚后的离散,离散后的寂寥。这么一个小美女,未卜先知地猜到了红楼梦的谜底,欢乐是一场空,团聚是一场空……人的悲欢离合正如月的阴晴圆缺,唤是唤不来的,挡也挡不住的。只能认命。认命就是向那既是最初,又是最后的“空”俯首称臣、缴械投降。

大观园的大小主人们,无论怎么傲慢,或怎么挣扎,都将沦为“空”的俘虏。可见真正的主人翁不是贾母,不是贾政,也不是一系列夫人、公子、小姐,而是比时空还要无情的“空”,它把时间的“空”与空间的“空”揉捏到一块了,再加上心灵的“空”。什么叫太虚幻境?太虚幻境就是空啊。什么叫风月宝鉴?风月宝鉴也是空啊。大观园正如桃花源,好像遗世独立,辉煌的时候,是男人的乌托邦,女人的理想国,可你要么在外面转悠半天也进不去,要么走出来就回不去了,因为再漫长,再缠绵的梦终究会醒的。醒来的人,比从未做过梦的人还要失落。他被梦给驱逐了!

这,恐怕既是贾宝玉告别青春时的心情,又是曹雪芹人到中年后的心情。没有谁,可以永久地成为梦的钉子户。红楼会拆迁的,梦会崩溃的。用个现代的比喻,再牛的股票也会下跌的,直跌到谷底,谷底跟波峰一样,不过是一种空与另一种空啊。

红楼梦人物关系范文11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分组 方法 讨论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15

众所周知,《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在“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中,《红楼梦》的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在高等教育中,各种文学史和红学著作选取的角度不同,学生往往接受的只是一家之言,并不能全面深刻地了解这些学说的形成逻辑,更不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研究性学习法”,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思考活动,是学生们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应是指导学生进行脑力劳动,让学生学会思考。本文认为,通过启发学生对《红楼梦》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对《红楼梦》进行研究性学习,少不了教师的合理引导和启发。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安排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有一些心得:

1 分组研究,细化课题

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使小组成员间资源共享,智力互补。所以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研究一个课题。由于《红楼梦》的内涵和分支繁多,学生的兴趣也不一样,所以分组要讲究技巧,教师也要进行一定的引导。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三个大组,分别是“曹雪芹与脂砚斋”、“红楼人物面面观”、“情节结构大家谈”。指导学生分别就“作者”、“人物”、“情节”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性学习。再将每个大组分为若干小组,如研究“曹雪芹与脂砚斋”这个课题的学生,可再分为“雪芹家世与《红楼梦》成书之关系”、“曹雪芹和脂砚斋之关系”;研究“红楼人物面面观”这个课题的学生,则可按书中人物再分为“贾宝玉组”、“林黛玉组”、“王熙凤组”等等;而研究“情节结构大家谈”这个课题的学生,可再分为“‘大对称’之说是否合理”、“‘草蛇灰线’去何方”、“续书的真与假”、“隐笔和曲笔”几个不同的小组。在分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个人兴趣、文学素质的差异,避免某课题组人太少或某课题组中都是“门外汉”的情况出现。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调配,保证每个课题组的研究性学习都能顺利进行。

经过实践检验,在分组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以下一些情况:

第一,选易避难。选择课题组时,学生往往会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从实践过程来看,研究“红楼人物面面观”选题的学生就非常多,其中又以研究贾宝玉、林黛玉的学生居多。原因不难理解,由于“90后”的大学生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书本的阅读相对匮乏,他们所熟悉的经典文学作品内容甚至不是通过阅读而是通过影视作品获得的。而影视作品中,人物的言谈举止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注目,男女主角更是打眼。而这也正是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笔者认为宜疏不宜堵,切忌强行阻止学生选题,应该对学生的兴趣进行疏导。比如对基础比较好的一些学生,可引导其思考:“在曹雪芹的原书中,黛玉和宝玉的未来将会如何?”或是“贾宝玉身边的丫鬟们将去往何处?”这样就将这部分同学引向了“情节结构大家谈”这个课题组。而对基础比较弱的一些学生,也可对其引导:“贾宝玉固然很有意思,那他的朋友们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或是“林黛玉很美很有才,但大观园中的其他女子又各有什么特点呢?”将这部分同学从贾宝玉、林黛玉引向“红楼人物面面观”中次要一些的人物。

第二,浑水摸鱼。这是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常遇到的一类情况,部分学生求知欲不强,对研习经典兴趣不大,虽加入某个课题组,却“出工不出力”,到最后没有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要设立绩效评价体系,分别让课题组组长和其它课题组成员从多个方面对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定。

如此一来,教师可以得到两个成绩,一个是以课题组为单位的总得分――这个分数的依据是每个课题小组的整体表现,包括学习内容的深入程度、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开创性、课题组成员的思考积极与否、各个小组的发言是否清晰流畅等等;另一个是以个人为单位的“绩效得分”――这包括了在“提出设想”、“搜集资料”、“合作交流”等几个方面,课题组其他成员以及课题组组长对其进行的评价。教师以这两项得分综合评定每个同学的最后成绩,以起到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激励作用。

2 推荐资料,指点方法

由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参差不齐,对《红楼梦》研读的深度也不一样。所以虽是“研究性学习”,也需要教师进行一定指导:

教师可推荐一些相关的著作和讲座视频。如对“曹雪芹与脂砚斋”这个课题组的学生,教师可推荐一些《红楼梦》作者研究方面的著作,像胡适《〈红楼梦〉考证》,吴世昌的《红楼梦探源》,周汝昌的《曹雪芹新传》、《红楼梦新证》,冯其庸的《曹雪芹家世新考》等,皆可推荐给学生参考。前些年十分盛行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之类的讲座视频,虽有索引派痕迹,但也可推荐,无论是非对错,皆可启发学生的思考。

除了推荐资料以外,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并对思考方向进行引导,具体表现在:

在人物方面,须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对人物心理充分挖掘。由于《红楼梦》的人物语言非常生动,体现出的人物心理极其微妙,在学生进行人物形象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可放任,必须常常启发学生,提供参考的意见,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暗示了宝钗和黛玉微妙的心理,这是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易觉察的。教师可适当启发:莺儿所露为谁的“意”?引导学生关注宝钗心理。然后,教师可进一步提出问题:莺儿所露之意为何“意”?学生或许一时体会不清楚,教师可再进一步启发――为何宝钗见到宝玉后,首先提出的要求是“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联系宝钗金锁上镌刻的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学生可以体察到宝钗良苦的用心。另外,教师再启发学生思考:黛玉的“半含酸”体现在哪些地方?引导学生关注黛玉的语言“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以及“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从这些语言,学生不难发现黛玉心中的醋意。

在情节方面,《红楼梦》多有隐笔伏笔,光靠学生自己,是比较难把握的。教师可适当提出一些“疑点”,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如在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为何作者对贾蓉描写不多,却写“贾珍哭的泪人一般……拍手道:‘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儿媳死了公公如此悲伤,原因何在?又为何作为婆婆的尤氏非常凑巧地“正犯了胃疼旧疾,睡在床上”?联系焦大“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的言论(第七回),引导学生对贾珍和秦可卿关系进行思考,再进一步鼓励学生研究“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轶文,可以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又如在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有这么一段细节:“只见贾母房里的丫头找宝玉林黛玉去吃饭。林黛玉也不叫宝玉,便起身拉了那丫头就走。那丫头说等着宝玉一块儿走。林黛玉道:‘他不吃饭了,咱们走。我先走了。’说着便出去了。”这时宝钗揶揄宝玉,让他赶紧“陪林姑娘走一遭”,而宝玉故作无谓,答道:“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宝玉去找黛玉时,黛玉正在裁剪,文中写道:“有一个丫头说道:‘那块绸子角儿还不好呢,再熨他一熨。’黛玉便把剪子一撂,说道:‘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此处情节,提出问题:“为何二人说的话一模一样?”以启发学生思考,并提供原文旁的脂批作为参考:“连重二次前言,是颦、宝气味暗合,勿认做有小人过言也。”(甲戌本眉批)。前人研究表明,此答案的可能性较多,但作为一处隐笔理解最为贴切。教师可启发学生将自己代入书中情境――假如你是黛玉,为何会说出跟宝玉一样的话呢?学生(尤其是女生)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得出恰当的结论:“之前宝玉说话时,黛玉并没真的走远,而是躲在门口等宝玉追上来。听到宝玉的话后,暗暗生气,后面说的话正是借机讽刺宝玉。”这样,由教师启发,再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可以使学生对《红楼梦》情节有更深入的理解。

3 发起讨论,鼓励辩论

在学生进行《红楼梦》的研究性学习后,除了提交研究报告,还要开展一次讨论会。在讨论会上,除了各组同学的代表陈述本组的研究报告之外,还要发动大多数同学进行充分的讨论。讨论的目的不仅在探究学习成果的对与错,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使大家对《红楼梦》产生兴趣。

讨论的内容可以有浅显、轻松的一面,比如围绕红楼人物,可以发起“哪位金钗最美丽”、“《红楼梦》中的男性各有何种特质”等。这样的论题较简单,又符合大众的品味,参与讨论的学生无论对《红楼梦》了解多少,都会有参与的热情,也都可以发表一些看法。这样一来,讨论的圈子得到了扩大,大家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当然,讨论的内容也必须要有专业性强的一面,比如本次讨论会中提出的“脂砚和作者的关系”、“根据前文判断八十回后的各条线索走向”等,这些论题一般的学生虽然无法参与,但可以使一些研究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形成比较明显的层次。

另外,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由于学力不够,常不能提出适当问题,教师就必须承担责任,多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带动大家思考。并且对思考的方向进行一定的引导。一方面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也不能让学生漫无目标,想入非非。

总而言之,经笔者实践和分析,只有在以上三个方面都下了功夫,方能把《红楼梦》的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红楼梦人物关系范文12

贾宝玉曾颇有感触地读了几篇《庄子》,后人便煞有介事地以为《红楼梦》中有庄子的厌世思想。这种捕风捉影的说法,并不见得如何高明。未曾真正懂得庄子恣肆的意趣和绝世独立的超脱,就冠其以消极厌世之名,是把庄子看得太轻了,且《庄子》一书的韵味并不适合《红楼梦》的风格。曹雪芹加此一段,只是衬托宝玉的心境而已。若因此牵强附会,则犯了文人爱溯源的老毛病了。《红楼梦》给人的整体印象,应是红颜转瞬即逝,世事变幻无常,美梦易醒的慨叹,如此才合曹雪芹往昔金玉满堂,今朝茅椽蓬牖的心境。而稍稍细读几章,体会体会其言辞工笔之丰沛生动,便知厌世的说法,只是妄语。

历来读《红楼梦》的人有两种趋向。清朝时,将其视为野书禁著,因其所言无非男欢女爱、风花雪月之类,不上档次、不登台面。否则梦阮先生也不会辛辛苦苦地“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仍无人立其碑、传真名,晓于后世。今人读《红楼梦》似又太慎重,察考曹家远祖疏亲,不厌其烦,视为“曹学”,研究书中婚嫁琐事、津津乐道,称为“红学”。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落魄子弟和一本儿女情长的“言情小说”如此大费周折,不惜血汗,确实令人哭笑不得。依我看,如此殚精竭虑的考究,倒不如视其为闲书,聊以怡情解闷,解怀抒情,反能更尽书中意味。试想曹沾非政治家,非史学家,连个书生都算不上,只是一个家道中落的纨绔子弟,宿居庙内,举家食粥,何必苦费心思去写什么“阶级斗争”和“四大家族兴衰史”?若视其因家族败落而托书责骂朝廷,则其不光人品堪忧,其呕心沥血的红楼之梦,也只是一般庸俗的文字罢了。

然而在中国文学史上,《红楼梦》又无可置辩地是一个前人未越、后人难攀的“高峰”。说来尴尬,古来难以计数的进士舞文弄墨、卖弄,其文或云匡挟天下,舟济黎民;或曰建功立业,光宗耀祖。谁料转眼灰飞,竟不如破落膏粱笔下的一双含情目、两弯笼烟眉顾盼生姿,流芳百世。而我以为《红楼梦》最为精妙的地方,倒不在人物的塑造――《红楼》中的女子的确丰满生动,然未免有些矫饰做作;也不在诗词――其词再妙,毕竟不及李杜苏辛,至于词中暗留谶语,前呼后应,虽然读来饶有趣味,也不过是小智取巧,如灯谜般的文字游戏罢了。其最佳者,莫过于书中看似可有可无,无关宏旨的缩写小事的记述。《红楼梦》中人物繁多,关系复杂,藤蔓交错,如此大的故事构架并不容易把握,倘若遗漏了某处,则显得情节突兀,临时补凑,又显得稚嫩生涩。既然人物繁多,故事之间便不好穿插,即使在一主线旁插副线,也往往会顾此失彼。且诸事之间如若过渡不自然,全书便会支离破碎,难以卒观。而补缀家常琐事,便一石多鸟。仔细读来,便会发现,《红楼梦》中许多线索早就埋在了一些琐碎的小事中。如此一来,既省去了赘笔,又使文章读来前后连绵,浑然一体,无斧凿之痕,使人不得不叹匠心独运、构思精巧,夺天人之工。若少了这些琐事,书中人物那些复杂的关系就露骨得多,整部书也如同少了血肉的骨架,单薄生涩。

此外,曹雪芹的难得之处还在于他能将琐事写得真实、贴切。虽是琐事,用笔却干净利落,毫不粘连,读来不觉得生硬无味。关于琐事的来源,我想大概得益于曹雪芹早年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日子。诚然,钟鸣鼎食之家,即使是琐事,也沾满了富贵繁琐和雍容华贵的情调。这对一个没落的膏粱子弟,尤其是曹雪芹这样由盛转衰的穷困书生,则意味着无法重温的美梦。而曹雪芹将这些写入书中时,却洗掉了其中的庸俗与痴迷,使其萦绕着一种淡淡的温馨与伤怀。而这些若没有几分见识与阅历,是很难体会得到的。

(指导教师 赵同宇)

(选自雨凝文学社《雨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