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科技人才培养研究

科技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12-19 09:43:20

科技人才培养研究

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篇1

一、校企合作对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影响

姜丽华(2007)指出,实践不但能将学科知识不断综合以及实践问题的相联系,而且能把知识技能变成有效的工具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创新。世界合作教育协会首席执行官PeterFrank在2001年泰国举办的理事会上,宣读了关于校企合作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参加过校企合作教育的毕业生比未参加校企合作教育的学生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无论是从工作表现还是企业的认可度方面都优于未参加过校企合作教育的学生,也更容易获得升职的机会,工作的起点也较高并在就业上有明显优势。因此,校企合作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可行性。

二、目前陕西高校校企合作模式及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在全球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许多高校建立了大学科技园、校外实习基地等,为大学生初始创业提供场地、政策指导、资金支持等。目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订单式”模式。“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指的是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签订用人订单,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该模式特色在于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采用“产学结合”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二是“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模式。该模式下,高校主要在校内为学生提供理论教育,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合作企业内接受实践教育,该模式特色在于高校和企业通力合作,通过双向介入的形式整合教育资源,为生产一线培养高级运作型人才。三是“4+1”模式。“4+1”模式指的是学生在高校就读三年后,剩下的一年在企业进行在岗学习。该模式下,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的培养主体为高校,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以实习、调研、实验等实践环节为辅。在企业的一年主要以实践为主,即在岗实习,同时学生在工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完成毕业设计。以上三种校企合作模式虽然表面上不错,但由于大部分是由学校牵头和企业签订协议,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在校企合作中的自主性,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有的企业追求当前利益而缺乏长期目光,在整个校企合作过程中参与较少,没有兼顾高校、学生和企业的最大利益,导致很多优秀的校企合作项目也是龙头蛇尾。虽然高校认识到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重要性,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体制在政府的高度管理下发展,形成了相对孤立、封闭的办学模式。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高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长期自我,封闭发展模式成为制约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高校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系统的培养计划。高校缺乏对市场的敏感度,很难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科技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对于一些新兴专业和热门专业,有些高校缺乏长期的培养目标和计划,在师资、软硬件都不足的情况下盲目设置,导致和企业需求脱离,学生就业后劲不足。第二,高校偏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人才,而非创新型人才,学校通过各种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适应将来工作的平台,使学生提早具备专业方面的工作能力,但是,这仅仅是表面的,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限的。第三,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目前很多高校都把科研作为评价教师成果和晋升职称的指标,导致教师把大部分精力都用于科研而不是教学。有的高校教师都热衷于拿项目,发文章,不愿意上讲台,导致了科研与教学的脱节。第四,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高校对创新型人才模式没有一个系统的设计,没有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培养由于不系统,各个环节之间衔接性不强,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持续性不强,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的人才之间的矛盾,高校重在理论,企业重在实践,两者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联系,没有互相配合。第五,企业参与合作的动力不足。我国的现状是高校一厢情愿,企业的合作意愿不强。企业的短期性和逐利性与高校培养人才长期性和公益性导致了两者合作过程中存在动力不足。许多高校在合作过程中的不规范以及流于形式的操作方法,也使得企业不愿意参与这种浅层次的合作。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陕西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方略

基于以上存在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陕西高校怎样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方略:

1.积极发挥政府的中介作用

高校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过程中,有的地方政府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没有发挥其领导与协调作用,支持过于口头化,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法规上,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高校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模式的发展动力不足。所以,政府要积极发挥中介作用,协调好高校和企业的关系,督促双方加强合作,在资金、政策上充分给予支持,并在双方合作过程中加强监督。

2.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培养一支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关键。高校要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需要有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自身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以及创新的实践,才能教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的学生。所以,高校除了不遗余力地吸引高质量人才,也要为现有的教师提供多途径的国内外进修机会,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为教师的进修、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3.加大高校办学创新力度,打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文化体系

通过校企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过程就是将企业的文化和高校的文化融合的过程。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这种文化的打造是高校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为了能够实现为社会培养人才这个基础目标;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种文化体系的打造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科研能力和竞争力。因此,在进行校企合作的时候,应该形成一种校企共育的文化理念,有利于构建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路径。首先就是高校方面要不断地进行创业宣传,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网站、讲座等模式来进行,如通过宣传一些高校学生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或者邀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来校进行交流,加强学生对于自主创新创业的意识,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热情。其次就是高校要根据自身的文化特点将创新创业的教育文化和技能方面的文化进行融合,打造适合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体系。另外,企业也应该定期地组织人员来校进行学习交流,做好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工作,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提高。

4.建立统一的校企合作平台

单个高校在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个长期过程,但企业的发展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企业在不同阶段需要的学生也存在类型上、数量上的差异;高校一家一家地与企业谈合作,在时间、人力上都需要投入较多的成本。所以,摒弃单一的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机制,组建相当规模的合作平台,一方是相当数量的高校联合,另一方是相当数量的企业联合,使得校企合作更深更广地发展。在合作平台上,高校与企业应当秉持平等自愿的规则,尽全力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相应的选择、实习、培训的工作流程,推进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发挥平台优势,推动当地的教育资源与就业市场相吻合,满足高校与企业不同的需求,努力实现双赢的局面。统一的校企合作平台,不仅能为高校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就业培训、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等一系列问题,还能为企业解决招聘人才实际能力与企业发展需求不相符合的问题,实现企业未来优秀人才的定向培养。平台的建立,不仅能改变以往高校和企业单项行动的局面,还能调动彼此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实现高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美好目标。

5.基于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

校企合作是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关键,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两难”问题的根本途径。高校与企业能否深入合作的关键取决于合作双方的产出投入比能否大于单独行动。因此,探讨校企合作双方的最佳投入产出比,构建长效利益均衡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形成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战略联盟,充分发挥企业市场敏感性高与实践条件好、应用能力强的优势,发挥高校理论基础坚实与教学资源丰富的双方优势,联合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第一,高校要主动联系与加强和企业合作。高校首先要重视并加大引进著名企业家与高级工程师的力度,通过请他们到高校当兼职导师带研究生、搞讲座、开研讨会等方式让高校师生深入了解市场最新需求、产业发展最新动态,使高校人才培养能源于实践需求,又服务于社会发展,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其次和企业形成科研项目攻关战略联盟,包括攻关企业自身发展所面临的技术与管理难题,以及攻关相关产业领域的关键性技术等。第二,企业也要重视和高校的合作,利用好高校的人才和理论资源优势。企业往往缺乏良好的理论基础与宏观分析能力,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这恰是制约企业做强做大的瓶颈。因此企业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理论和教学资源,除了聘请高校高端人才到企业进行交流讲座,企业还要为高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践场所,在实习过程中发现并留用所需优秀人才。第三,就高校而言,要根据社会发展实际,有目的、有节奏地调整课程体系,开发创新性、实用性的课程教材,将实践能力的掌握,作为课程考查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考查目标与方法,力求实现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良好效果。学校还要与相应的企业进行良好、深入、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考察和参考企业的建议,进而调整学生课程体系。最终的目的是,高校的教学要能够以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为目标,整合高校的教学资源与教师队伍,对接行业内的先进企业、团队、个人,共同确定出有出强大效果的课程体系。

四、结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高校应该思考,在实践中如何按照企业的标准和实际需求来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思考如何为企业提供创新型科技人才,思考如何按照“一线需要什么样的人,高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来定位。思考如何借助校企合作的有利背景,构建校企合作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达到双方的资源互补和共享,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人才力量。

作者:高捷

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篇2

1科技人才

不同的研究者对科技人才有着不同的理解[2-4],具体详见表1。根据表1可知,对科技人才的定义都有一个最为基本的准则,即为具有专业知识或技能。相关学者为了定量分析科技人才,将其泛指为拥有专科或其以上学历的人才[5]。在相关研究基础上,对我国乡村科技人才进行定量表述,由于统计数据的限制,只对乡村地区户主的受教育程度进行分析,具体详见表2。由表2可知,乡村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大多数为小学或初中学历,专科及以上的占比从2013年的1.4%提升至2020年的1.8%,虽然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占比极低,说明乡村的科技人才十分短缺。

2乡村振兴背景下培养乡村大学生科技人才的重要性

乡村科技人才相对来说比较匮乏,乡村亟需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科技人才来弥补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人才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最为关键的是依靠人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综合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性的相关研究[6-7],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有利于加强乡村科技人才的专业队伍建设

乡村科技人才需要具有一定的农业技术专业知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新型发展方式运用到农业的生产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农业的发展形势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相应地出现了“智慧农业”、“大数据农业”等创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这些模式的完善发展需要依靠科技人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将本乡村在外求学的高学历人才积极吸引进来,根据当地的政策及资源禀赋创造性地培养,完善科技人才战略,不断促进乡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人数激增,越来越多的各级各类人员返乡(具体详见图1,单位:万人),他们在家乡创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回到家乡就业。大学生具有高学历,对科学技术知识了解较多,对其积极进行培养,有利于加强科技人才的专业队伍建设,促进乡村地区的科技发展。

2.2有利于促进乡村地区农民的转型升级

乡村农民的转型升级是指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素养,能应对农业现代化管理,从而依靠农业获得相应的收入。传统的乡村农民仅仅是依靠种地来满足自身的基本生活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形式的农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很多乡村地区的农民进入城市,乡村人口出现老龄化,乡村农业就业人数逐渐减少(具体详见图2),乡村人口素质降低。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乡村地区的农业问题成为解决的重点。在此形势下,我国应加大对乡村的投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及现代化的生产加工方式,但是乡村人口的缺失导致机器无人用的尴尬局面,进一步阻碍了乡村农业发展。在培养大学生科技人才的基础上,动员乡村地区的农民转型升级,可以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方法与农业进行结合,使农业耕地逐渐增加,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农民的收入就会得到最大化的提高,解决传统的农业发展问题。2.3有利于乡村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乡村与城市之间的不平衡发展成为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乡村地区相较于城市发展条件有限,最为重要的是乡村地区科技人才短缺。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发展的今天,培养乡村大学生科技人才,以“创新型科技人才为支撑”,吸引并能留住乡村大学生,这对乡村未来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本科及以上的高学历人才在高校毕业之后往往选择进入城市,很少有人愿意回到乡村,为乡村地区的发展贡献力量,这会造成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一项关于某大学的调查研究显示,有50.6%的大学生毕业之后有回家的打算,但是只是初步计划,可能会因在城市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回到自己的家乡,只有27.3%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有明确回到家乡的计划。乡村地区应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时机,不断培养大学生科技人才,给毕业生一些优惠补贴,吸引大学生返乡就业。2021年,部分地区针对一定时间内在本区创业且正常经营,并带动3人以上就业的大学生返乡创业人员,直接给予5000元的返乡创业补贴,从而带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返乡就业,培养更多的大学生科技人才,更好地缩小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了乡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使得城市与乡村之间达到协调发展的状态[8]。

3结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科技人才对于乡村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完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培养环境,扩大培养范围。增加政府职能,增加经费投入,不断完善对大学生就业返乡的保障机制,加强对大学生的培养力度。政府应联合企业,为大学生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不应局限于高学历人才,还应积极动员当地农民,向当地农民宣传普及科技知识,加强农民的转型升级,从多方面培养科技人才,让乡村发展充满活力。乡村科技人才是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我国各乡村应重视对科技人才的培养,注重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完善相应的机制,促进大学生毕业返乡,为乡村营造良好的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令乡村真正实现现代化发展。

作者:张倩 刘晓航 单位: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篇3

1天津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概况

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引才、育才、聚才工程,天津市农业科技人才资源总量呈现稳定增长,职称、学历等也有较大提升。

1.1现有农业科技人才情况

天津市农业科技人才主要分布在高校、科研院所、农业服务中心、农技推广机构及农业龙头企业等单位,也包括扎根于农村的乡土人才。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天津市农科院和天津农学院等单位。2020年,市农科院有专业技术人才50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0人、副高级职称185人;博士学历88人,硕士学历164人,本科及以下254人。天津农学院有专业技术人才661人,其中教授114人、副教授237人;博士学历295人,硕士学历301人,本科学历65人;286人获得农业科技特派员称号,组建了16支市级科技帮扶团队,长期在天津、河北、内蒙、青海、甘肃、新疆、西藏、云南、海南等省市开展土壤改良与修复、作物新品种开发、农村环境治理等精准扶贫工作(表1)。基层农业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当地农技推广机构和农业龙头企业等组织。截至2018年底,天津市农业生产从业人员约70万人,其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3222人。从学历来看,博士63人,占比2.0%;硕士142人,占比4.4%;本科817人,占比25.3%;本科以下2200人,占比68.3%(图1)。共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325个,其中市级推广机构13个,占比4%;区级73个,占比22%;乡镇级239个,占比74%。目前天津市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2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拥有技术研发和推广人员2741人。另外,还有依靠长期经验积累和不断学习扎根于农村的大量农业乡土人才。

1.2培育中的农科科技人才情况

目前天津市共有124个镇、3个乡、121个街道办事处、3680个村委会,预计每年需要2000余名毕业生奔赴基层工作。在借助“海河英才”等政策引进高端人才的同时,更需要自主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天津农学院作为天津市唯一一所农业院校,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培育高端农业科技人才的重任。目前该校有本科生11523人,研究生668人,专科生239人。全日制在校生总数12508人,硕士研究生占全日制在校生的5.34%。现有45个本科专业(方向),涵盖农学、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7个学科门类,其中农学门类专业及专业方向15个,工学门类专业14个,管理学门类专业10个,理学门类专业3个,经济学门类专业1个。因此,农业科技人才后备军较为充裕,涉及学科门类较为丰富,每年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3000多名。

2天津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弱化农业科技人才作用

人才工作的活力主要取决于相关体制机制,天津市农业科技人才管理体制机制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创新动力。第一,政府管理层面,人才管理的市场运作机制尚不完善。如2004年天津市开始实施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仍实行政府委派方式,没有真正进行双向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部分特派员和农民之间的契合点难以达到。同时,利益共享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很多农业科技人才的派出单位没有制定专门的激励政策,导致大多数农业科技人才仍然停留在无偿服务模式上,影响了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农业科技人才的投入回报机制不够健全,还没有彻底突破技术服务和经营投入的最基本的回报模式,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多元化回报机制尝试还存在较大空间。有一些农业科技人才对市场行为有所顾虑,担心自身承担经济损失,导致其缺乏创业的积极性。另外,天津市还没有真正构建完善的多方沟通协作机制[2],如农业科技的供给方、需求方、中间的服务组织等,政府搭建的成果展示、信息服务等平台比较有限,难以完全满足农业科技供需双方的需求。第二,人才的考核、晋升机制不够科学、合理。申报课题和成为当下农业科技人才考核和晋升的主要依据,对服务“三农”中实际的工作量和工作绩效重视程度不足,虽然也有一些相关支持政策,但是缺乏具体的措施。事实上,绝大多数单位在职称评定中并没有对服务“三农”的农业科技人才进行政策倾斜,职称晋升仍然偏向于学术数量较多或科研项目较多的人员,绩效考核偏向于量化,这种机械化的量化考核标准致使很多高校教师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报项目、发论文上,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和服务“三农”的热情。这种情况既不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利于农业科技人才对乡村振兴的助力和支撑。

2.2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高端及实用人才较为缺乏

第一,农业科技人才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从事传统种植业、养殖业的人数占较大比重。以天津农学院为例,正高级职称人才主要分布在农学、水产、动科、园艺、食品等传统专业,占比达到60.53%,而从事农业经济、农业信息等新兴专业的占比仅为20.17%。第二,人才数量相对不足,农业科研“高、精、尖”人才缺乏,“大专家”少,实用人才少。据统计,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农业科技人才115万人,每万人农村人口中农业科技人才有6人,发达国家为40人。天津市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农技人员仅有2272人,每万人中农业科技人才仅有2人。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美丽天津建设和现代都市型农业向纵深发展,天津农业人才需求呈明显的增长趋势,特别是扎根于农村的农业实用人才更是存在很大的缺口。另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国内外公认的学术大家较少,尤其欠缺农业管理、农业信息等领域的高端农业科技人才。

2.3基层农技推广队伍薄弱,科技“最后一公里”有待完善

基层农技推广人才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一支队伍。就天津市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队伍建设现状来看,农技推广工作中心人员较少,乡镇级一般设置3人左右,工作量较大,经费又难保障。由于地方财政紧张,故农技推广人员走出去参加培训、交流学习的机会非常有限,知识、理念可能与时代有些脱节,从而导致农业科技人员业务能力、水平无法匹配乡村振兴的需求[3]。另外,农业科技人才职称晋升比较困难、人才梯队断层、人才补充难等现象仍然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作用的发挥,科技“最后一公里”不够夯实。一部分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对当地优势特色农业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技术研究较少,推广内容多数限于在单一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层面,缺乏前沿先进、成熟配套的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在农业技术服务方式上,一些农技人员仍停留在走门串户、田间地头、以会代训、口授面授等传统的农技推广方式,通过实地进行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的相对较少,较难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总之,农技推广人员队伍规模偏小、人员结构不尽合理、专家型人才缺乏,无法满足乡村振兴对于基层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

3推动天津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3.1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激活人才创新动力

第一,为让农业科技人才在农村扎根,必须引入市场机制,促使农业科技人才以资金、技术、管理入股等形式与农民利益捆绑在一起,实行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真正孕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多元化投入和回报机制,增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内生动力,努力做到农业科技成果供需服三方市场化协同机制科学建立。同时,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精准选派、精准对接;完善人才创新成果汇集、展示和推广机制;落实成果完成人、转化人员收益分配机制,进一步激发成果转化专职人员内生动力、活力。政府主管部门还要加强成果转化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人才培训实体平台建设,做好全方位服务,真正做到农民诉求有去处、科研成果有展台、农民培训有场所、供需沟通有渠道。第二,要建立科学完备的农业科技人才评价、晋升、激励机制,对管理目标、评价制度、评价标准、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构建以实际成效、人才品德、自身知识和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职称评定制度,打破唯论文论、唯科研论,分配一定比例的职称晋升名额,优先支持深入基层为民服务、农民满意度高并取得较好经济成果的农业科技人才。通过完善报酬体系、实施物质奖励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物质待遇,加大对做出重大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的奖励力度,使知识真正体现出经济价值,避免“脑体倒挂”现象出现[4]。在科研项目申报方面也要优先支持在“三农”服务中成绩突出的人才,通过建立科学奖励与惩罚机制最大程度激发出农业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

3.2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做好农技人才培养工作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而且人才培养组织要根据社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做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并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首先,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探索适应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多元协调、内外联动的科学机制。为确保为社会输入足量、高质的人才,可以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就业方式或减免学费等优惠政策,为偏远地区培养扎根基层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科研院所和高校一样,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培养农业人才的同时,还要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才快速流动的有利时机,借助各种渠道加大对海内外相关人才的引进力度,以有效弥补自身人才培养的不足,尤其要引进能带动产业发展、在学术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大专家。其次,政府主管部门作为农业科技工作的主抓手,要大力培养管理型、服务型人才,做好服务三农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最后,要切实做好基层实用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各区制定具体培养、培训制度,市、区、乡镇三级提供财政支持,对积极参与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并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基层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激发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3.3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注重乡土科技人才培养

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在资金、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力度,补充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的在编人员,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薪资待遇,贯彻农技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及时帮助农技人员更新知识和理念,不断壮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才队伍。同时,健全市、区、乡(镇)、村四级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定期组织农村信息赶集、信息超市活动,免费为农民采集、信息,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人才的作用,尤其要保证优质良种推广、病虫害测防、动物防疫等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渠道的通畅。农业科技人才长期下沉在基层去科技帮扶也不太现实,只有培养一大批乡土人才,才能有效解决根本性问题,才能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必须要重视乡土科技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传授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不断摸索适合当地农业人才的培育体系,可以优先对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大学生村官、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进行多种方式的深层次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扎根于当地的乡土科技人才,助其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支主力军。

参考文献

[1]张宪省,王彪,韩力,等.乡村振兴的人才挖掘与培育策略[J].中国农业教育,2019(1):6-12.

[2]向闱,黄祥国.湖北农业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SWOT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7(15):65-67.

[3]王喜红.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以山东烟台市为例[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9(5):13-18.

[4]郭婷婷.农业科技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视界,2016(9):175,192.

作者:张金来 尹川 单位: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