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

时间:2022-08-11 02:25:26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范文1

关键词高校可持续发展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1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是科教兴国的必然要求

1.1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新的执政理念,是发展理念上的重大突破。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行动纲领,认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利于正确处理高校发展中内部和外部、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过程与结果等问题。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中,首先要注意高校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并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使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二是高校内部的协调,如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尤其要重视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和资金的使用效益,达到规模、效益同步提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1.2践行科学教育发展观,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找准办学目标,明确办学理念,走特色发展之路。正确把握时代背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正确定位发展目标和方向。要走特色强校的发展之路,要根据当地特有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经济资源以及人才的需求,培育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形成自己特有的培养模式。要适当控制办学规模,走内涵发展之路,不能被局部的、短期的“功利主义”阻碍可持续发展。使“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检验标准,否则,高校将面临着被兼并甚至倒闭的可能。

2高校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财务风险问题

2.1单纯追求跨越式发展,造成财务总体失衡风险

从1999年开始,高校开始大力扩大招生规模,高等教育从“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型”转变。由于政府教育投入增长缓慢,学费上涨空间有限,高校自身创收能力不足,高等教育经费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教育经费短缺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给学校的教学以及教学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高校亟待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教学仪器设备陈旧等诸多现实问题,以满足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了使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高校开始大量借贷负债办学。目前没有贷款的高校已不多见,贷款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的高校已非常普遍,高额贷款的利息支出已成为高校沉重的经济负担。使高校在中长期发展中出现了失衡现象,造成流动资金短缺、发不出工资以及不能维持日常运转的局面,而高校管理层对风险意识认识不足,办学自的不断增大,短期行为等也是高校财务风险加大的主要因素。

2.2总体筹资能力弱化,造成财务收支失衡风险

一是近年来国家财政拨款在高等学校全部经费来源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国家财政拨款仍然是重要部分。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提高国民教育素质的比例高于经济发达国家,各地经济发展差别很大,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相差也较大。各级政府的教育拨款逐年增长,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无论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还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除个别年份外,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不仅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相差较远,而且大大低于同期世界政府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平均为5.1%的比例,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4.1%的比例。在部分地方高校国家拨款只占总收入的20%~30%。

二是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已对社会公众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缴费上学已被人们所接受,这为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由于过高和过于片面地估计了人们对学费的经济承受能力,从而在制定学费政策时规定的学费标准明显偏高,对教育公平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从近几年学生缴费的实际情况看,新生的缴费率是相当高的,拖欠学费绝大部分学生是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老生欠费情况比较严重,有的高校缴费率只有50%,甚至更低,恶意欠费已成为一种“顽疾”。

三是高校自身“造血”能力不足,高校的性质决定了其是社会公益性的非盈利组织,不适宜对外大量投资,而近几年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效果也不够明显,学校与后勤组织的产权也不够明晰,后勤部门很难完全走向社会化,其给学校提供的财力支持是十分有限的。

2.3决策不够科学合理,造成资金使用效益降低

决策缺乏科学合理的判断或对外投资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另一重要原因。一些高校不经过科学论证,不考虑发展空间和经济承受能力,盲目扩大基本建设,乱铺摊子,造成重复建设,有些高校的对外投资没有经过专家的科学论证,不通过学校领导班子的集体研究决定,对外投资存在着盲目性、草率性和个人独断性,经济效益低下,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高校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3.1为预防财务风险,高校必须合理确定负债规模

银行贷款是要还的。教育部于1999年在[1999]10号文件中明确要求,高校必须本着“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开展银校合作工作。《高教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这就说明高校贷款要由高校自己承担责任,而不能寄希望于只付息不还款或由国家来还款的幻想上。不能在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缺乏信用观念,有人认为高校是国家的,欠银行的钱也是国家的,就可以不还,国家不可能让学校关门,对学校负债不可能坐视不管,这种认识和行为是极其有害的。国有企业的债转股与不良资产剥离是计划经济带来的特殊问题,不能成为学校今后不还款的借口。高校要改变过去习惯无偿使用财政资金,要提高对银行信贷资金的有偿性认识,在借款资金的管理上必须考虑其负债和有偿使用的特点。高校负债能力是有限的。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由于财政拨款基本上是一个定量,而只有学费是个收入来源的主要变量,所以学费的高低决定着高校还贷水平的高低,尽管到2005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已突破14万亿元,但这些存款主要为少数富裕者拥有,真正属于绝大多数平民百姓的积蓄并不多,加上购房、医疗费改革等,一般家庭能用于教育的钱并不多。国家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考虑,最近几年不会大幅度调高学费标准,所以高校学费在一个相当长的阶段会趋于稳定。因此,过度的负债经营必然会影响到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及维持费用的支出,影响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

3.2为消除财务风险,高校在收入管理方面应采用多元化筹资模式

教育经费的足额筹集和有效使用是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要在积极争取财政拨款和稳定学杂费收入的同时,要积极开辟新的筹资渠道。通过兴办高科技产业、开展科研活动以及对社会的教学、科技服务取得收入。要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实现后勤系统的规范分离,不断探索后勤实体法人化的实现形式,提高其自身的“造血”功能。积极争取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捐赠。要充分运用政策规定,发挥校友会的作用,加强横向联系,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和个人捐赠,使其成为高等教育筹资的重要来源。利用国债资金改善办学条件。高校扩招国债项目的建设,有效地缓解了高校办学条件的紧张局面。高校要利用这个契机,积极争取国债投资,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商业银行贷款来发展高校。高等教育正处于扩张发展阶段,几年来,连续扩大招生规模,在校学生数大幅度增加,必须迅速改善办学条件,为适应高校扩招的要求,学校建设、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急剧扩大,学校已有的资金不能满足学校基本建设的需要,在这种发展的大趋势下,学校应与银行建立“银校合作”关系,从银行获得贷款,对学校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设。当然,学校财力承受债务负担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贷款规模过大,超过学校财力承受能力,就会影响学校正常运转,加大学校的财务风险,因此,学校必须适度控制贷款的规模,降低负债给学校造成的财务风险。

3.3为控制财务风险,高校应合理安排经费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一,在精打细算的基础上,通过采用零基预算方法,对每一笔支出都进行认真地研究,将经费开支压到最低限度。在宏观调控上,通过确定一些指标使全校资金支出结构更趋于合理化。第二,对于经常费用开支,如水电费、差旅费、办公费、通讯费以及招待费等费用,要实行定额管理,指标落实到单位,严格控制使用。实行“节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原则,并结合制定一些奖惩制度提高各职能部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第三,对于专项经费支出,要在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的前提下,注重经济效益,力争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第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把好设备的购置和使用关,优化资源配置,做到各项资源共享,避免重复购置,造成浪费。第五,设立校(院)长预备费,解决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某些临时紧急和事先难以预料的开支,或因政策调整影响的预算失误,以保证预算方案的整体可靠性。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范文2

财务管理在风险投资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他包括风险投资机构本身及对所投项目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对人的管理,对制度的设计,是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环节。BVCC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活动,已在风险投资的财务管理上,探索出一套较为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风险投资做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新型事物,其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人的管理。财务上对人的管理,即对在风险投资这个特定行业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养和管理。完善的制度都是人制定的,而它的执行与实施效果完全是依赖于人的素质与能力而定。如果没有适当的财务管理人员,就无法满足公司对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对人员的管理表现在:

1、实行严格的选聘标准。应该说公司目前对人员选聘的门槛不低,财务人员的招聘条件一是要求人品好,要诚实、敬业,要有责任心,要有对工作的挚爱和热情。二是要求大学财会专业本科毕业,有三至五年的工作经验,CPA(注册会计师)和硕士研究生优先。这两年来,BVCC招聘了一批学有专长,业务素质良好,可以独当一面的财务管理人员,其中CPA和硕士研究生占到一半以上。财务人员良好的素质是公司向投资企业派出财务经理以保障公司利益的关键。

2、实行定期汇报制度。风险公司的外派财务经理通常每天工作在投资企业,财务部门每月召开一至两次部务会议,专门汇报交流投资企业的财务情况及管理心得,其中重要的财务信息汇成文件上报公司领导及相关业务部门,以利于公司对投资企业的管理。

3、实行定期培训制度。应该说风险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有别于一般的财务管理,它要求较高的财务前瞻性及较综合的财务管理能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为尽快跟上这种变化,公司财务部门需要不断地培训。定期培训制度一是适应会计制度的变革,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二是向国际惯例靠拢,加强对国际会计准则的了解,以适应国际化的步伐,三是加强对科技动态与财会专业的发展等相关业务的了解,比如,已进行过包括新旧会计制度的对比、企业价值评价、内资企业与合资企业税收政策的比较、网络与会计、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异同系列专题培训。

4、注重总结研究成果。风险投资业务在我国是这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在公司开展风险投资的实践活动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风险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问题、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等,我们把在实践中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加以总结,形成了《风险投资财务分析与评价模型》、《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评述》、《风险投资企业财务管理的探讨》、《关于产权交易市场的思考》等研究成果。研究和总结的结果,使大家都有很多收获,既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又对下一步的工作有指导意义。

二、制度设计

设计财务管理制度,也就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和系统、一定的规章制度保证对投资企业管理的有效实施。风险投资的财务管理应该是一个系统,对于投资项目来说,它起始于项目的考察论证阶段,结束于项目资本变现退出以后,贯穿于风险投资公司从资金——资本化——资金的长循环之中。

1、投资前期财务评价

项目投资前的财务评价很重要,它关系到投资项目的价值认定问题,没有较大价值的项目是不值得投资的,但投资的价值点在何处,它是否真实可靠,这不能仅仅根据项目的技术是否先进,有没有市场来定性判断,还要做细致的经济可行性及投资价值的评价。财务评价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缺乏财务评价的经济可行性是令人怀疑的。在公司的投资决策程序中,其中一个环节就是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由财务部门参与并出具财务审核意见,公司制定了一套标准的《尽职调查-财务可行性分析工作底稿》,从搜集资料的完整程度到资产、负债、权益的个体评价的认定细节做了规范性的描述,使投资评价工作有章可寻,对投资项目的论证过程起到既有提示又有要求的作用。对投资项目的投资前调查与了解是否充分,对其价值的判断是否准确,定价是否合理,谈判条件是否有利,直接决定了投资后管理的难度,也决定了将来退出时获利空间的大小,因此,投资前的尽职调查和各种评审就显得非常重要。财务部门对可行性报告出具财务审核意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项目的投资价值,规避投资风险,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财务危机;财务风险;财务管理

一、从微观企业收状况考察财务危机

近年来,亚洲经济动荡不安,无论从宏观或微观方面,都应防范风险,建立预警系统。

首先,从微观的企业收益来讲,有三个层次:其一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其二是在其一基础上扣除财务费用后为经常收益.其三是在经常收益基础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也就是期间收益.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说明企业已近破产。即使期间收益为盈利,但可能是由于非主营业务或偶发事件所形成净资产增加,如出售手中持有有价证券及土地。但如果经营收益为盈利,而经常收益为亏损,可以说已经出现危机信号,这是因为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举债规模大,利息负担重。若经营收益,经常收益均为盈利,而期间损益为亏损,可能出现了灾害及出售资产损失等,问题不太严重的话,是可以正常经营。如三层次收益均为盈利,则是正常经营状况。

二、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

三、防范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然而,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

3.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3.2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从资产获利能力看: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对偿债能力,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上述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二大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帐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产销平衡率=产品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

对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选择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殖率.这里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然而,企业为适应未预料的需要和机会,应该具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的流量与时间的能力,这就是财务弹性。主要与企业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有关。反映财务弹性的指标有:用于测定企业全部资产的流动性水平的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应收帐款及存货周转率,其中:

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计算如下

(资产-负债-待处理资产损失-未弥补亏损-潜亏)/(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长期投资)。

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能够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对外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指标有:

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

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

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但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考核指标有;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其中:

债务股权比率=平均总负债/(平均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无形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

3.3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帐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途径。从大量负债经营实例,不难得出几点教训: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盲目投资,没有进行事前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是造成失误的原因,虽然适度举债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必须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如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过大,必然恶性循环。同时企业偿债能力强弱是对负债经营最敏感的指标,只从偿债能力看,负债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未必合理,如企业借款利率小于利润率。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不同产业的负债经营合理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是:第一产业为

0.2左右,第二产业为0..5左右,第三产业为0.7左右。

四、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二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入资金。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可长期使用,自由支配,其风险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而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从而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及防范有几方面:由于利率波动而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的风险,一旦筹集了高于平均利息水平的资金,可争取提前还债等补救措施。此外,还有资金组织和调度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然而,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如出现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无法取得收益,或虽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虽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或利润率虽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由于存在风险反感,投资者所要求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用于回报承担投资风险的那部分额外报酬,称为收益。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在决策中要追求的是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着一种平衡器的作用。

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帐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有必要降低它的成本,它的成本有:1)机会成本,常用有价证券利息收入表示。2)应收帐款管理成本,3)坏帐损失成本。应收帐款加速现金流出,它虽使企业产生利润,然而并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帐款管理在以下几方面强化:1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2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3确定合理的应收帐款比例。4建立销售责任制。

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的高速发展,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当水平,就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价值,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综上所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光远:《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

[2]朱翠兰:《论股份公司财务管理目标》,《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3期。

[3]刘惠利:《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新思考》,《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5期。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范文4

市场历来是机遇和风险并存的。低风险低收益的谨慎和高风险高收益的诱惑,往往使企业在决策面前进退两难,因此,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分衡量风险的程度,结合自身的承受能力,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权衡得失,选择最佳方案,以较小风险取得较大效益,是现代企业所共同追求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作出决定之前要针对不同风险制定一系列防范和补偿措施,使企业在风险出现时不致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企业的风险主要有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行业风险、制度风险、管理风险及财务风险,上市公司还有股市风险。财务风险是以上风险住要是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指财务方面的风险,包括由财务活动引发的企业风险和由各方面活动引发的财务所面临的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就是指企业现金支付风险和筹资风险。本文分析的是广义的财务风险。

按照成因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资产风险,包括资产质量风险,如不良资产(三年以上应收帐款、长期亏损的对外投资、长期闲置的存货和固定资产等)比例失调;资产结构风险,如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例失调、速动资产比率失调等。

2.资本风险,包括资本结构风险,如股本构成比例不当、所有者权益组成畸形、负债与权益比例失调等;分配风险,如是否分配的选择、派现与送股的选择、是否资本公积转赠股本的选择;筹资风险,如是否发行股票或债券及不同发行方式的选择、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的选择、股东的选择及信誉等级的评定。

3.支付风险,现金短缺,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4.投资及投资控制风险,如投资方向、投资品种、投资方式的选择,对投资项目的控制能力及效果。

5.机会风险,即机会收益或机会成本,指选择这一个放弃另一个从而失去一个机会。

6.纳税风险,如纳税品种的选择、纳税时机的选择、税收政策水平等,也称纳税筹划。

7.资产、债务重组风险,如重组类型、重组内容、重组方式、重组伙伴的选择。

8.财务政策、会计政策与财务预测、决策风险。指选择不同的财务会计政策的风险和进行近、中、远期财务情况预测(引导经营行为)偏差及财务决策失误的风险。

9.内部控制风险,指内部控制不到位,制衡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导致的风险。

10金融风险,主要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利率、汇率、股票和债券价格波动风险。

11.对外担保风险。

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对公司经营的影响一般不是同时发生,而是各在公司所处的不同阶段产生影响或相对重要的影响。如公司初建期的筹资风险、资本结构风险,成熟期的纳税风险、资产结构风险、分配风险、投资风险,衰退期的支付风险、资产质量风险、资产结构风险、分配风险、投资控制风险、资产重组风险。

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密切相关,财务活动本身就是经营与管理的结合。经营、管理决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伴随经营、管理风险,同时又对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起抑制或加速作用。

电力企业(省级电力公司)由于是国有独资垄断经营,长期作为政府机关发挥职能作用,造成财务风险意识薄弱,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因此应该加强财务风险的研究和管理,认真分析、及时防范、化解。目前阶段主要是加强筹资风险、资产结构风险、投资及投资控制风险、支付风险、资产质量风险、担保风险的研究和管理。天津市电力公司今年提出了高度重视回避财务风险,加快建立预算、投资、担保、贷款和合同管理的内控机制,强化合同管理,严格控制对外担保。

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甚至破产清算的现象不断增加。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企业内外资料,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以财务指标数据、分析报告的形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危险预先告知决策者、经营者,同时,寻找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和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隐藏的问题,以便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企业可以及时采取对策,制定正确的战略性的财务计划,编制合理的财务预算,对生产经营进行控制,进行风险防范(预警),化解风险;同时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可用来帮助决定是否投资或发放贷款,使企业进一步获得融资空间。

二、风险预测

财务风险预测主要方法是充分认识、分析企业内外部的经济信息,利用财务比率,建立财务风险评价模型,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及时向决策者提交风险分析报告,形成财务风险防范(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分析报告应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现状评价、当前财务风险分析、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应对方案,附必要的发展计划、规划、财务、会计、审计资料。企业可根据财务风险情况制定报告间隔,如正常情况下可以年度报告,特殊时期可以月度报告或随时报告。

预测财务风险首先要设定财务安全系数(或财务风险系数),由于风险的未来不确定性,因此要测定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的安全系数。

财务安全系数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根据木桶理论和重要性原则确定的单一因素(比率)安全系数,二是根据权重确定组合因素(比率)安全系数。

单一因素(比率)安全系数的设定,是在某一风险因素(比率)比较突出、对公司影响较大,而其他风险因素较为正常的情况下,将这一因素的风险值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系数。这就要求预先设定各项指标的标准值,在这个基础上,设定风险级次,由此测定安全系数。

假设:某省级电力公司生产经营连续数月平稳进行,预先设定支付风险的安全系数如下:货币资金余额为5亿元,安全系数为1;4亿元时安全系数为0.8;3亿元时06;2亿元时为0.4;1亿元时为0.3*亿元以下时为0.1。如果货币资金到2亿元以下,可以说,公司财务处于高风险状态,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化解。

其他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借款比率、资产变现率、债务保障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负债比、资产收益率、应收帐款与经营活动现金比等比率的安全系数也是如此。

单一因素(比率)的风险分析,优点在于简单明了,但无法全面揭示企业财务状况,所以其有效性会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也需要对资产结构、负债结构、或有事项、盈利能力、筹资能力、投资控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综合分析,要求分析人员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判断能力。

组合因素(比率)系数,是根据各个风险因素的权重设置的数学模型,即建立多元线性函数公式,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需要预先设定一些重要因素及其标准值,并确定权重分布。假设:

z=0.sa+0.sb—1.co+4.cd+l.oe+5.of+5.og+5.oh-2.oi

a流动比率(标准值2)、b速动比率(标准值1)、C债务资本比率(标准值1.0)、d最近三年平均债务保障率(现金债务比(标准值0.25)、e利息保障倍数(标准值2)、正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比(标准值0.2)《资产收益率(标准值0.l)、h投资收益率(标准值0.2)一担保与权益比率(标准值0.5)。

财务安全系数Z一般应大于5(标准值)、低于5时,财务风险较大;达到3以下为高风险。

另外,从内部控制预测的财务安全系数模型可设置为Z=RkN

R金额,按影响资金额度预分5档次,由大到小代表资金量大到小;N内部控制评价,按评价结果分5档次,由大到小代表内部控制有效程度大到小;财务安全系数Z标准值为9、低于9为高风险。

组合因素分析的优点是比较全面的反映了企业财务风险程度,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是可能挂一漏万,尤其有些风险因素不便于以比率的形式反映,也就不可能建立在模型中,因此可能掩盖最严重的因素;二是通过历史数据评价过去,不能推测将来;三是要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性质的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初建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修订因素组成及其权重。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需要借助概率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公司的行业分类、经营状况、分配政策、经营环境,分析重要项目的特性及变动趋势。另外,各项指标应建立在合并报表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母子公司风险叠加的影响,如资产负债率因素,母公司60%,子公司60%,孙公司60%,合并后的资产负债率一般要超过60%,超过多少要看被投资企业的资本和负债规模。

三、化解风险

化解风险的途径: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审计风险,成因,控制

 

审计风险是随着审计应运而生的,有审计就有审计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大。为此,审计人员应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增强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审计风险含义及其成因

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存在重大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做出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是由经济业务本身的复杂性和审计手段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具体来说,审计风险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由于审计主体的因素所产生的审计风险,主要是由于审计人员自身的原因所形成的一种审计风险

首先,审计人员个人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审计经验有高有低,

驾驭审计方法的能力有强有弱,加之当前审计力量的不足,审计任务的繁重,致使审计难以达到社会全部期望,有时甚至被卷入不愉快的责任诉讼纠纷之中。具体表现在:审计人员素质、能力的差别会造成同类审计业务结论不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品质的高低决定审计行为的偏差,导致审计结论的偏差;审计人员在取证和选用证据上,都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果取证不充分财务管理论文,其结论也就不一定合理;审计操作不规范、审计程序脱节、主观臆断、凭经验办事,就增加了审计的失误率;审计方法选择不当,也将影响审计结论是否正确等。

其次,审计人员胜任能力跟不上各单位业务活动发展的需求。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经营单位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经营活动越来越复杂,各种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经营结构组织的多元化,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被广泛运用,使得被审计对象经营活动和财务报表编报和披露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审计人员传统的审计方法和知识结构。这些发展,大大提高了审计人员审计的难度,而对传统滞后的审计方法和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审计人员如果不能及时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包括知识结构和行业经验,将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从而无法胜任审计工作,审计风险随之产生。

(二) 由于被审计单位的因素所形成的审计风险

1、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的审计风险。主要包

括两种情况:第一,根据有关管理规定,单位应建立而未建立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所形成的审计风险杂志网。如:钱账物应设置3个岗位,而单位只设置了2个岗位,但单位现金业务又相当频繁。因此,在货币资金管理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第二,因被审计单位尚未严格执行内控制度所带来的一种审计风险。单位虽然根据有关规定建立了许多内控制度,但是存在部分内控制度执行不力,一些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2、被审计单位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客观存在的一些不确定

性,例如:会计行为和经济错弊,会计人员本身或单位负责人从主观愿望上要求会计人员违规违纪;因被审计单位无意识存在所带来的一种审计风险,

3、被审计单位提供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完整。一些被审计单位对收入、成本支出的会计资料提供得较为完整,执行财经纪律的情况也比较好。而实际上,这些单位的一些其他的收入、下属单位上缴的管理费等并没有纳入财务账,而是入了私设的“小金库”,而这些会计资料通常是不会向审计人员提供的。会计资料的不全面,留下了审计风险的隐患。一些部门、单位为掩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在会计资料上大做文章,记假账、报假账的事时有发生,其中个别支出原始凭证的填制存在明显的不真实性问题,例如使用普通收支凭证而无正式的发票、无填制单位或填制人签章,审查起来无从下手,严重影响到审计成果的真伪,这无形中也给审计部门带来了审计风险。 (三)社会环境影响产生的审计风险。 从审计发展来看,人们对审计意见的依赖程度及其影响范围亦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当审计产生之初,单位最关心的是诚实性,也就是说早期审计是检查单位的正直性,而不是检查他们会计账簿的质量。然而当社会步入19世纪下半叶财务管理论文,审计人员的职责是审查单位的经济运行以及会计报表管理者编制的正确性,而不仅仅是检查算术上的正确性,对资产负债表质量的重视,表明审计人员的影响开始扩大。到本世纪初期,随着世界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证券市场的涌现,广大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关心,使人们更加关注已审的财务报表,而且对此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多,不仅政府、投资者表示了极大的关注,而且潜在投资者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人们对单位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也日益重视,依赖审计意见的人越来越多。现代审计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建立和维护资本市场的完整性方面扮演着一个最重要的角色,社会各界都在关心审计、关注审计、依赖审计,从另一个层面上讲,这种依赖性也给审计部门带来较大的审计风险。/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审计风险的存在并不可惧,关键是如何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范围。笔者通过学习审计理论,结合平时审计实践,认为防范审计风险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增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包括:

转变观念,强化风险意识。随着人们对审计期望值的越来越高,审计人员的责任和风险也越来越大,会计职业界将会更加关心如何采取有效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在降低审计成木的同时,高质量地完成审计任务,并有效地避免审计风险及其损失。因此,审计人员要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并在执行审计过程中,寻求积极有效的方法控制风险。 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在从事审计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在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方面应达到的职业标准。审计人员一定要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审计质量,一般不会发生过失,至少不会发生重大审计风险损失。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我们处在经济变革时代,我们的业务知识,审计工作、审计范围都受到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每一个审计人员除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财务管理论文,还要更多地学习专业知识,包括学习审计基本准则,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工作。首先要在审计程序上合法规避审计风险。其次要学习好专业知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多元化经济成分日益增加,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规章不断出台,我们要随时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杂志网。

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敢于改进方法,创新手段。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系统会计处理的特点及审计目的等合理配置审计力量,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和技术,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在取证时,审计人员绝不能满足于被审计单位自行提供的资料,要获取强有力的外部证据,多角度地取证、印证。在选用适当的审计方法的基础上,还应该敢于改进方法,创新手段。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对象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审计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和应用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审计技术与方法,是提高审计质量,圆满完成审计工作任务的重要举措。

(二)审计单位应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建立科学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这包括采取措施督促全体专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审计人员达到并保持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审计业务,为此,审计单位应严格人事管理,并不断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增加审计人员执行各种类型审计业务的经验,提高其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建立分级督导制度,并要求各级督导人员对各层次的审计工作给予充分的指导、监督和复核,必要时应当聘请相关的专家进行协助;对全面质量控制政策和相应程序的执行情况及其结果适时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质量控制方针,建立、健全各项质量控制程序,保证审计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把审计风险水平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三)做好内部控制调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审计组及其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应当先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内部控制进行问卷调查和进行符合性测试,对被审计单位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高低做出评估财务管理论文,看其内控是否严密,并找出弱项,以作为实质性测试时的重点。 内部控制问卷调查可以由被审计单位管理部门自我评价,主要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内部控制问卷调查,只能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做出初步评价,要真正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必须通过符合性测试。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问卷调查和符合性测试后,根据其评价以及对内部控制松弛部分和汇总的弱项,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应当实施详尽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以便将检查风险以及总体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审计风险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提高风险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审计风险,这样审计工作才有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备注:增刊)

主要引用文献: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5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北京海淀区阜成路甲28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115-137页

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北京市东城区四十条24号青蓝大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1年,121-142页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范文6

一、经费测算是管控的起点

经费测算是管控的第一个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既要体现科学合理,又要考虑历史成因,在效益原则下体现可操作性,需要通过综合分析、合理调节和科学预测来进行。首先是在进行测算时要遵循的指导思想:坚持完整性、真实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原则,同时兼顾综合平衡、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公平透明、人性和谐。根本依据是本年度学校总体资金能力实现的可能性和学校事业发展的方向及带来的总体需求,参照系可以是政策、社会等因素的变化、以前年度的经费执行结果、同类院校的数据信息和专家的评估意见等等。二级财务的经费测算是在总体经费的范围内和总体测算原则下,根据二级系(部、院、所)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的。经费的测算流程是:二级单位在每年度开始前时根据上年度经费实际执行情况,结合学校年度总体目标和本部门具体任务,以零基测算,提出下一年度收入计划和所需各项经费开支的性质、用途和金额,提出经费报告;经费主管部门通过数据汇总、项目落实、综合平衡,结合学校总体需求,测算确定总盘和分解指标建议书,提交学校最高财务决策机构讨论审批、下达实施。经费的测算方法有定额法、因素法、评估法等等,在实践过程中,以因素法和定额法结合测算为最多。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采取的方法是:有定额的数据以绝对金额和增长比例进行测算,无定额的数据以历史数据结合增减因素进行测算,增减因素包括项目的具体变化、学校的发展导向、二级单位的效益情况、项目收支比、同项目平衡等等;同时,在测算中还充分参考了同类院校的相关数据标准。如:在某年度的经费测算中,对教学业务费、学生实习(训)费用采用定额,对学生活动费、校企合作业务费、就业经费、在定额基础上根据部(系)生源情况作调整测算,对专业建设调研费、进修培训、差旅费、耗材经费、人员经费在历史数据基础上调整测算。既充分考虑到社会物价水平、同类院校标准,也照顾到历史形成与生源变化,达到科学、合理、人性、和谐的目的。

二、管控重心在基层的执行

管理要下沉,要围绕系(部)具体业务来展开,因此具体执行人———报账员是核心。从选人、定位、建章立制到培训财务知识、政策规定,建设一支能适应管理需求的执行队伍;同时要通过宣传动员,向系(部、院、所)领导灌输经费管理理念,启迪自觉行为,在此基础上进行指导和控制,把矛盾处理在发生前。首先是明确职责,从大的面上划分经费主管部门和二级管理单位对经费管理的权限和操作范围,形成游戏规则,设职、定责、授权,从小的点上确立报账员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工作标准。如笔者所在单位的财务二极管理制度就明确规定部(系)要确定一名部门财务审批人,一名财务报账人员,部门财务审批人对部门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等等。同时,通过培训和宣传,把基层领导和相关人员纳入经费管理的有序渠道,做到事有人管,管事的人懂事。其次是加强对基层的指导监督,通过指派专人对口联系、经常性地检查落实、及时的情况沟通和政策解读等等,要在经费主管部门树立“基层管理是我们一切管理的根基”的观念,把基层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真正自觉地为基层服务。在管控执行中,二级部门首先要做的是严格执行预算,尤其是按月度、季度、年度计划标准安排经费的使用,杜绝擅自扩大经费支出范围和经费开支标准,严禁混淆开支渠道和篡改开支项目,确保经费预算执行的刚性、完整性和约束力,从而加强基层管理责任。经费主管部门要做的是及时跟踪分析,不仅监控基层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还要对完成进度和完成质量进行监控。通过有效的信息采集与反馈,及时指导基层做好执行与纠偏,对管控中发现的差异和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对策,并为是否进行调控提供依据。在基层执行中,尤其要注重细节,对具体事项,要在事前详细制定游戏规则,有章可循,易操作,可考核,好追溯。如涉及人员支出的经费,规定部(系)在执行时,应向职能管理部门提供完整的本部门负责人和财务工作人员审核并签字的相关考勤记录、授课记录及值班、考务、加班、劳务等工作记录,人员支出的现金领取必须是收款人本人取领,并在表单上签字。制表人、证明人、审批人、审核人不得代领。特殊情况须代领时,代领人签字后需提供收款人领到现金的书面证明并在表单后作附件;各项人员经费开支如通信费、劳务费、加班费、校内津贴、课时酬金等不得超标发放等等。这些规定对基层财务人员规范性操作提供明晰的标准,并通过网络公开,制度培训,会议交流等让基层领导和教职员工了解和熟悉,使经费运作进入良性循环,保证基层经费管控的严格性,也为基层财务人员顺利工作打好了基础。

三、调整是管控的艺术

预测、执行都有可能出现偏差,,事前筹划是良策。对易偏差点要有预测,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预判,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有预案。比如执行后资金沉淀是常见问题,如何解决在于有充分准备和既定的调整办法。为维护经费预算的严肃性,从严格意义上说经过测算、审批后下达的指标在执行过程中是不能调整的。因此在经费测算时的环节,需要建立差异调整模型,应对经费实际支出与测算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偏差值,给出一个范围,并制定管控方案,对调整范围、调整程序、调整权限进行严格规范。对于超出该范围的,必须根据相应的规定、程序和权限,由责任部门写出书面报告,分析原因,说明调整要求和调整理由,由经费主管部门进行分析、评估,逐级呈报审定,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安排调整。一些事前不确定性较大或是变化因素较大的经费项目,往往是差异和调整的发生点,需要在测算时要求二级单位详细说明各种可能,在测算中预留弹性空间,差异范围可相应增大,在基层执行过程中可列为重点监控,经费主管部门则发挥指导、监督与调控作用,可以在预案范围内及时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只是一种微调,对经费预算的实际执行与预算目标并不做大的变动,确保经费在不失控制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同时,经费主管部门还应及时向二级单位反馈执行信息、差异信息和调整信息,共同分析差异原因、调整理由和满足条件,以便各二级单位及时掌握经费调整政策,避免重复差异,确保不偏离本部门的经费预算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经费不足实施追加的操作较多,而对结余经费的调整较少,这主要是考虑鼓励基层增收节支积极性,同时也有出于对基层的照顾。但是,笔者认为,在新年度进行零基预算是更为合理和科学的柔性调整,通过预算,将结余形成的沉淀清理,同时考虑对增收节支的激励,形成更合理的经费预算,才能真正体现合理管控的初衷。

四、风险控制很重要

财务二级管理带来财权相对分散、基层管理粗放、财务管理制度落实难到位、具体执行人员素质低等等风险,风险管控手段也必须强化。组织控制、人事控制、程序控制、纪律控制等、提高透明度等等是事前管控;实施三级审核、预算刚性管理、规范经费开支是事中管控;加强审计监督、落实追究、查处责任与奖惩是事后管控。把握全过程管控链就能有效降低风险。事前风险控制是预设条件,各部(系)在行政决策过程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事关各系发展的重大决策(包括分配方案)必须经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并要听取和吸收多方意见,经各系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以控制决策风险。事中风险控制的重心是落实责任、严格把关,针对容易发生风险的经费项目要形成多重制约和监管,特别是对已被证明容易发生风险的经费项目加强审核。事后风险控制是补救措施,要加强内部的审计监查力度,有必要对风险高发项目、调整、追加经费、超进度付款等不按合同执行的项目进行及时的跟踪审计,避免经费的随便使用以及盲目调整预算方案的风险。

五、总结

经费管控是贯穿于二级财务管理全过程的管理行为,具体操作要力求精细化、精准化。要建立健全二级单位经费的管理制度和办法,规范经费的使用权益,细化经费预算规划,强化事前、事中管控,通过内审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还应加强经费的绩效管理力度,将经费使用与二级单位绩效挂钩,从根本上提高二级单位对经费严格使用的自觉性。

作者:郑鸿 单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范文7

一、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的策略

(一)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降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

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是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内在要求。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应以降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为前提,尤其是对企业融资,要进行全方位的考研,以最佳的资本结构,实现发展中的有效融资。一方面,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要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促进企业资本结构逐渐趋于科学合理性;另一方面,企业资本与负债的失衡问题,应在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中得到良好的调整,以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有效防范及控制。因此,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资本结构的优化,立足于企业发展之需求,迎合市场环境之变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推进,创造低风险的发展环境。

(二)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水平

当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强化,应着力于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夯实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强调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应突出管理标准化,确保工作的有序开展,并在规范化的考核办法之下,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其次,企业要注重财务风险管理的现代化,在明确岗位界面之上,贯彻落实自身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三)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抓好财务管理过程控制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强调企业应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对财务风险的识别、评估及有效防范。首先,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应对财务风险有着及时而清晰的识别,这是提高财务风险防范的第一步;其次,基于财务风险的识别,进行全面的评估,以便于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再次,企业应注重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实现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实时性监控,这也是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二、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具有复杂性、专业性等特点,强调管理制度、风险控制体系的完善性。当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的强化,应注重内外环境的夯实,逐步通过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建立财务控制体系等举措,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优化,确保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此外,多元化的市场环境,强调企业在抓发展的同时,要实现风险管理的同步推进。风险管理落实到位,企业的发展前途才能更加顺畅,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王丽萍 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范文8

第一,投资风险,该种风险指的是企业在投入一定的固有资金进入市场后,因为市场自身的需求变化与市场自身的环境变化,造成了燃气公司发展的影响,对事业单位发展而言是一种过程中的变化。这种风险的存在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动态性随时可变化的,这种状况可能导致事业单位盲目投资与扩张而失去发展的机遇,导致燃气公司资金链断裂而降低了燃气公司内部循环的工作动力,导致资金使用的效率降低。

第二,资金运营风险,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现代化商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快,资金使用与信用的关系越来越紧,如何有效的提升燃气公司资信评估,全面获取市场的信任,开发新的市场都是燃气公司未来发展需要面对的挑战。资金运营风险过程中,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应筹集长期资金的一些燃气公司却停留在短期资金的筹集过程中,筹集长期资金的公司很多面临破产,缺乏政策和市场的引导。因此在举债的过程中,燃气公司的经营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导致燃气公司存在一定债务,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在筹资顺序上,要求发行债券必须置于流通股融资之后,并要求注意保持间隔期,如果发行时间、筹资顺序不当,必然会加大筹资风险,对事业单位造成不利影响

二、燃气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特点

在燃气公司进行整顿与市场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财务风险是其中最难以避免的问题,只要存在这一生产经营活动,风险就会随之而来,所以事业单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规模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制定燃气公司财务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且做好严格地控制与执行程序,对燃气公司内部存在的财务问题进行及时处理,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并且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有效控制。具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风险规避,其主要内容是改变或者规避一些可能存在风险的业务,不承担那些超出事业单位可以承受范围的风险,这样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第二,风险降低,风险降低是采取一切可行的方式改变燃气公司当前所处的环境内遇到的问题,让燃气公司克服障碍,解决存在的问题,处理各种遇到的难题。采取相应措施降低相应风险,可以避免损失,尽量将风险控制在自身可控制的范围内,这样可以多元化经营,处理好燃气公司财务风险,通过多种解决措施,多方向、多渠道的解决财务问题,降低风险,降低损失。第三、风险分摊,风险分摊是燃气公司财务部门将单位整体资金进行不同投资的使用,在未来预期收益中可以获得不同渠道或不同比例的获益,尽可能的分散资金的投资方向,保证资金回笼的增益效果更大。一些燃气企业通过外包业务,投资项目,业务合作等方式降低财务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燃气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人性化创新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意识

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意识,让每一个在燃气公司的员工都意识到财务风险的重要性。培养员工认真思索和区分风险内容的能力。燃气公司要培训员工正确的工作思路,要在满足事业单位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改善燃气公司的投资决策方式和影响力。燃气公司内部员工要积极展开财务调查,任何人都可以联合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与支出进行核对,存在问题的财务指标或经费问题,可以向经理举报,经过核实,确实存在该行为的,给予严肃处理。要在环境和经济上提出风险赔偿的具体数目,请燃气公司的管理者自身意识到资金的筹借重要性,使用、分配活动的风险与保护。

(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财务部门的工作能力提升也是燃气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的主要工作。要从人性化角度培养员工去思考如何规避风险,尽量发挥个人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审计能力。会计信息是燃气公司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会计信息的质量对经济决策的影响较大,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使决策者对以往燃气公司经营成果做出错误的评价,还会导致燃气公司未来的决策偏离经济规律,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隐患。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防范燃气公司财务风险至关重要。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包括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核算水平,使会计对企业经济业务的反映尽量做到全面、准确、及时。

(三)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人性化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燃气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完善人性化管理机制,主要是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机构与体系,在财务部门中,工作人员相互监督与管理,对财务数据进行公开审查,放宽人员监督权限。在市场发展的不断变化中,风险的种类和风险的类别受到了影响,产生了变化。完善人性化管理机制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要提高燃气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燃气公司财务管理风险分析能力,对投资前的环境进行调查和研究。第二、燃气公司中财务部门将财务和会计分设,职责分工也进行明确区分,设立两种制度管理两种工作岗位人群,单位分管,领导与管理者对职责和工作内容的管理分开,分别设置管理中心,各行其责。第三、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四、结语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范文9

企业的风险财务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企业资金的流向总是出现一些不确定性,并且可能会使得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和预算不相符,种种不确定性导致了企业的财务活动存在一定的风险,涵盖在企业的生产、销售、存储以及回收的各个环节。对于通信企业来讲,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意味着对于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都需要重视,尤其是通信企业的材料采购以及生产销售的过程,都容易出现风险。通信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存在自身的特点,和其他的一些普通行业风险管理有一些区别。

第一,风险涉及范围较广

包括企业外部和内部两个部分,企业外部主要包括供销商经营环节,内部风险主要包括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以及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活动,包括资金的运动等,这些环节都需要通信企业合理使用资金,提高通信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水平。

第二,就是风险财务管理综合性更强

对于通信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落实具体责任人,负责具体的财务管理责任。通信企业的财务管理最终资金风险都需要通过风险财务管理的制度体系去规避。

第三,管理内容更加复杂

包括对于企业风险的识别以及评估、决策和控制以及具体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通信企业掌握一定的科学管理方法,同时还需要通信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以及广泛的知识面。

2通信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方法

风险财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按照先后的顺序主要包括风险财务决策、风险财务决策、风险财务预算控制和财务处理四个过程,管理者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采用灵活科学的管理方法提升我国通信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水平。这几个过程需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风险识别和风险估量。

通信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当中会存在对于社会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的分析,识别潜在风险,并且对于风险和收益进行定量的分析,采取科学的风险财务管理方法。通信企业需要根据国家政策制定企业战略,尤其也要关注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政策等,尽量使用可以利用的资源,及时降低和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

第二,最大期望收益和最大后悔值方法。

财务管理人员通过罗列决策矩阵,计算每一个备选方案风险投入产出比,通过各类科学分析确定最优方案。其中也需要也有风险爱好型以及风险规避型的区分,对于很多风险规避型企业来说,采取最大后悔值的办法可能更加适应企业决策,就是选取风险最小,可能后悔的概率最小,付出的投入最低的方案。

第三,风险转移。

通信企业可以通过发行企业股票和债券以及保险联合经营的各种办法将部分的财务风险转嫁给其他群体,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出现难以承受的资金风险的可能性。风险转移的过程当中一旦出现了风险或者损失就可以得到其他群体的及时跟进和补偿,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第四,自我风险承受消化。

通信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督,有计划地预留风险损失预算,有计划地储存一些计划风险资金,可以增强我国通信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浙江省作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其通信业的发展需要省里拨付一定的资金加以扶持,尽量减少企业出现风险造成的损失,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促进通信企业的不断发展。

3通信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具体内容

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内容内涵比较丰富,主要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以及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

第一,自然风险主要就是指各种天灾人祸造成客观破坏和摧毁的结果

这类风险往往难以预测和估量,而且一旦发生对于企业的危害可大可小,企业只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和信息采取一定的方法措施,但是很难有万全之策确保企业不受到自然风险的影响。自然风险一旦发生,就不是针对个别的企业造成的风险,可能是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城市到一个国家造成巨大的影响。企业只有站在具体的财务决策的理性角度去采取适当的措施规避自然风险。

第二,社会风险主要就是指因为出现或者其他社会动荡因素导致社会革命、战争、国际金融危机等情况出现

这些风险很多也是致命的,但是绝大多数不会轻易发生,大部分出现的社会风险就是国内经济政策或者法律法规变化、国际贸易震荡等,这些都会导致企业的销以及筹资和投资活动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企业对于社会风险的财务管理应该是需要保守型的管理方式。很多情况下,社会风险不会直接对具体企业造成具体的影响,只会对行业产生影响,企业需要做的就是及时识别这一风险,并且尽快地采取措施降低对自身的影响,这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密不可分。

第三,市场风险是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市场是企业活动的一个基础型平台,任何财务活动无论是内部控制还是外部性活动最终都是为了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而采取的,所以说市场风险应该是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活动具体风向标,市场和企业之间互相影响、紧密联系,市场的波动会引起企业各种经营活动出现相应的波动,因此如何保持企业和市场大方向一致性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十分复杂而且庞大,企业要想规避市场风险基本是很难做到的,只能最快速地对市场风险做出识别和评估,并且及时反应,降低市场的风险对于企业造成的损失。企业需要将市场风险财务管理提升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层面上来,与企业的经营风险结合在一起。

第四,经营风险是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内部环节,与前面三个风险具有显著的区别。

经营风险能否规避,处理得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的风险财务管理水平。尽管也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都是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相关的,都是处在企业可控范围之内的,这就十分考验通信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水平和能力。企业不同的经营活动存在截然不同的经营风险,主要包括供销生产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以及资金流动风险和外来资金风险等,这些风险都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较高的风险财务处理能力才可以很好地规避,也是浙江省乃至全国通信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环节。

4结论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范文10

1.1垫资风险

在现代诸多建筑工程项目中,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取得工程的建设权,往往需要垫付大量的资金,导致企业的流动资金变少,使得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而且工程项目如果缓建和停工,均会导致其陷入债务危机,同时也加大了资金回收难度,进而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加大。

1.2成本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现代化的管理离不开成本的控制。尤其是财务管理中,一旦企业的施工成本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将会导致企业成本风险增加。而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影响工程成本的因素较多,而施工企业为了获得自身的经济效益,往往会将工程的中标价格降低,进而导致施工预算降低,而工程质量就难以保证,施工企业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势必会付出更多的投入,导致决算超预算,引起成本风险,最终导致血本无归的情况都可能发生。

1.3回收风险

在建筑工程项目竣工后,虽然施工企业会及时的与工程业主进行结算,但是在结算时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例如验收不合格、质量不达标、业主资金缺乏等而难以及时的结算资金,这就给企业成本的回收带来影响,进而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难度,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被降低,后续工程也难以及时高效的开展,加上竣工结算不成功往往伴随着大量的保修,而这就会影响企业资金的运转和企业风险的增加。

2.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因素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因素不仅有外在的因素,还有内的因素。从外在因素来看,主要有工程成本提高、环保施工的需要、汇兑政策的变化、竞争环境的激烈、突发因素等均属于外在因素。而内在因素主要是内控不足、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施工人员的成本意识缺乏等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可控性不足。而这些因素的存在,不仅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还会导致工程成本的降低。因而必须加强对其的分析和控制。

3.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类型和影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必须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具体来说,主要采取以下几点对策。

3.1健全财务风险预控机制体系

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必须致力于企业财务风险预控机制体系的健全,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达到预防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因此,应在财务风险预控机制体系健全过程中切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工程项目开工之前,提前对其进行整体性的财务监测,并在整个施工全程对其进行监视,并及时的构建详细的监控信息档案,从而及时的找出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二是结合监测的信息档案及时的建立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的模型,对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三是全面综合的分析和判断企业的财务风险,为企业财务风险的反方提供科学的依据,并对财务风险预控是否成功进行评估和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其改进。由此可见,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致力于财务风险预控机制体系的健全,才能更好地促进财务风险的控制。例如下图,就是建筑施工企业常用的财务风险预控机制体系。

3.2以企业内控为着力点,致力于企业融资管理工作的开展

融资管理是整个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因而在融资管理过程中,应以企业内控为着力点,紧密结合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以企业长远利益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同时还应对融资方式进行拓展,从传统的银行贷款转移到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上来,例如债券融资、融资租赁等方式。但是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作为企业必须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及时成立企业融资团队,策划融资方案,并通过对融资方案的评估和分析,确保融资方案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在确定融资方案的基础上,企业就应以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为契机,对企业的财务目标进行有效的确定,并对企业资金的需求量进行有效的预测,结合确定的融资方式,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有效的确定,并将多种融资方式进行有效的组合,结合企业的实际及时的偿还债务,得到资本结构最优化的目的。

3.3加强预算管理,强化财务管理成效

在整个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除了加强融资管理外,还应加强企业的预算管理,才能更好地促进财务管理成效的提升。所以在整个风险预控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工程的合同进行工程资金预算的编制,达到最大化的优化企业资金配置的目的,并及时的加强对预算的审批,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3.4针对性的进行各种财务风险的控制

一是企业筹资风险的控制,保持合理的现金储备,确保企业的正常支付和意外所需,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快资金回笼,保持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优化企业的现金流量,树立风险意识,注重财务决策,降低筹资风险。二是企业垫资风险的控制,施工企业自身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设计图纸以及合同要求进行施工,认真做好工序验交和签证工作,使投资方没有任何拖欠工程款的理由;并关注业主的资信状况,了解其资金的运转情况,按时催收工程款项,如果遇到不能够正常还款,而业主的资信状况又是呈现不良的趋势时,施工企业就要采取果断措施,包括必要时停工,以此敦促业主履约,尽可能减少或挽回企业损失。三是企业成本和回收风险的控制,合理计算拟投标项目的成本价格,加强管理人员的成本观念,控制人工费支出,加强材料的控制,重视竣工验收工作,及时回收工程款。

4.结语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范文11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由于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中广泛性和复杂性与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理论研究。

一、财务风险管理基础理论和理论结构

近年来,我国在财务风险基础理论方面,如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念、基本特征、职能等基本理论问题上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由于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起步比较晚,加上无法摆脱我国传统财务观念以及研究方法的影响,对国外研究几十年的成果重视程度、消化程度不同,使得在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的见解,如在财务风险概念的研究上,就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之争,财务风险基本特征和财务风险管理基本职能的认识上出现了分歧,而对整个财务风险管理意义重大的财务风险目标这一最基本的问题缺乏认识和概括。同时,由于财务风险及管理内容的研究没有与实证研究直接相联系,所以,概念上的含糊对定性的理论推导也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由此,增生出财务风险理论诸多“研究成果”,深刻与肤浅共存,正确和错误并生,应该说不利于我国财务风险理论向纵深发展,影响了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进程。所以,今后我国在财务风险与管理研究上,必须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只有对财务风险的概念、本质、特征认识界定清楚,才能为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提供基础。这就要求,一是必须注重中外财务风险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的比较研究;二是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要注重研究方法的选择。

首先,必须下大力气借鉴国外实证的研究方法开展财务风险研究。国外风险理论研究较多采用实证方法,而我国使用较多的则是定性和规范研究方法,造成概念可以模糊地给出,较轻易地建立和概括概念和特征,无法支撑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不能保证理论的逻辑性和一致性,难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会误导人们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财务风险理论中将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和可靠性。其次,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应注重学习和应用西方理财学研究中应用极广的相关性或结构性研究方法,即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结构的研究。理论结构是该领域各基本理论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组成的有机理论体系。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结构是财务风险管理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组成的有机体系。理论研究的真正价值在于明确存在的各种现象、各种要素以及这些现象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所谓相关性。能否将财务风险管理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清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程序研究的科学性、明晰性和有效性。如财务风险管理目标、财务风险管理本质、职能、财务风险管理要素与财务风险管理程序与方法之间的关系等。如美国,现代财务理论围绕着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财活动的目标函数,把各种财务决策如投资决策、融资决策等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构建了前后一贯、逻辑严密、浑然一体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以目标为出发点进行相关性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重要的、运用极广的理财学及经济学研究方法。美国理财学界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如多篇论文研究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从而根本上改变了理财学的面貌,使理财学成为现代经济学体系中的主流成分之一。充分吸收国外财务理论研究成果,在财务风险基本理论上注重实用,讲究科学方法,少走弯路,取得共识,达成统一,以推动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深入。

二、财务风险管理教育

财务风险意识的增强和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开展广泛的风险管理教育。从当前美国和英国风险管理教育情况基本类似,各大学风险教育课程不少,多所大学偏重财务导向型风险管理教育。财务风险管理现今已成为各大学财经系中财务理论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如美国的宾州大学、天普大学、乔治亚州立大学与纽约保险学院,英国的各拉斯哥兰大学、城市大学与诺丁汉大学等。另外,风险管理职务的改变、风险管理协会的成立、风险管理专业证书的考试、风险管理杂志以及风险管理书籍等方面,美国和英国情况也基本类似,都体现出越来越对风险管理的重视。两国的风险经理职称已经取代了过时的保险经理,职责范围扩大,位阶提升;多家风险管理协会、风险管理学院对企业风险管理事务、专业证书考试制度极具贡献,其中,美国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每年举办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证书考试;多家协会和学会出版风险管理方面的刊物杂志;出版为数不少的财务性风险管理书籍等。受国外风险教育的影响,尽管我国目前部分大学也开设风险管理课程,但为数较少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的课程;在专业职称考试、出版书籍方面差距依然很大,一是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受其影响风险教育方面起步较晚。二是从观念上人们还未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教育的特别重要性,三是没有成立相应的协会或学会,没有相应的职务、资格考试等配套措施,直接影响了财务风险教育的发展。

随着经济与科技全球化带来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需要我国教育能尽快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财会类人才。为此,我们必须改变目前财务管理风险教育落后的局面,除了积极向国外学习,采取设立各级风险管理学会、协会,在资格考试中尽快设立风险管理资格考试等举措外,在大学教育方面,要研究风险管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研究风险管理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在学历教育中应单独开设财务风险管理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让师生与实务工作者结合共同采集案例,增强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财务、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中应加大对财务风险管理学习和研讨的力度。

三、财务风险文化研究

我国多年来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局限于方法和程序,即使在财务文化研究中也忽略了财务风险文化的研究,不能不说这是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薄弱环节。国外风险理论有主观建构派,视风险文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事实上,不可否认的是,风险由人们特定的文化社会因素建构而成,风险随不同的人与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而有所不同,财务风险文化亦不例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文化背景亦会有区别,使得人们对待财务风险管理的价值观、反应程度、行为方式、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出现差异性,形成一定的特色。中外风险案例的研究发现,企业的最大风险往往是由于企业文化、企业人的行为,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知识不足、能力有限、品德欠佳等弱性造成的。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集体与个人行为复杂性的增大,财务风险文化的研究不仅不能忽视,而应作为重要课题。

四、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研究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务上看,我国财务风险管理都缺乏对组织架构的研究。在实务上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没有专职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这说明了人们尚未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作用。在理论上,与前面所述财务风险文化原因类似,我国已有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比较重视方法和程序,忽略了组织机构及机构的职责权限等对实践有特别重要意义的课题的探讨,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离。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管理组织架构下的人们进行财务风险管理采取的模式必然不同,是集中还是分散,是集权还是分权、是兼职还是专职等等管理模式问题是研究实施财务风险管理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应结合我国各类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开展风险管理模式研究。

五、结束语

财务风险管理各方法的有效性依赖于风险管理责任的落实。否则,研究财务风险管理没有具体研究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制,财务风险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无从落实。总之,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了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日益重要,而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是巨大的科学工程,需要整合优化财务学、会计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人文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于一体,全方位、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以不落后于风险管理学科整体发展和满足实践中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范文12

关键词:财务风险 ; 预警 ;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2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越来越大,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面临的财务风险日益突出,同时,职务犯罪也呈上升的趋势。因此,合理科学、规范管理和依法管理的财务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通过全面分析企业内、外部经营财务情况,以财务指标数据的形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预先告知经营者, 同时通过寻找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和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隐藏的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1】

要做到有效的预警,最基本的问题是应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实时监控,从而在前期、中期、后期的财务管理上规避风险,促使企业的经营和财务工作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实践证明,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 提高对财务风险的防控 是应对财务风险的最佳方法。【2】

a、 财务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任何国家的政府为了解决本国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总是根据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方针,当这些政策方针发生变化时,如果企业不能正确预测和估价这些变化,会使其经营处于被动的局面,面临各种程度的财务危机,进而影响到企业最终的生存和发展能力。【3】

财务管理是指企业财务管理在一定时期内,企业财务管理的奋斗目标。【4】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根据财经法规制度和财务管理的原则,合法地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在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不断降低成本和财务风险;认真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力求提高投资报酬,降低投资风险;合理使用资本,加速资本周转,不断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同时资金的回收影响企业的偿债信誉和资金周转;资金的分配决定企业的消费和积累,以及投资者、经营者、员工等各方利益。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抓住了财务管理,就可以使企业效益达到最大化,抓住了财务管理,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关键,就可带动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因此,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是其他部门不能替代的。

b.财务管理的风险

财务管理是一种现实和预期的管理,由于在经营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企业不得不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与充满竞争的市场,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也在不断加剧,其中之一便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财务危机问题。【5】具体体现在:1、企业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不是很准确,导致投资失误;2、企业的财务结构弹性不足,结构脆弱;3、盲目扩张,过度负债经营;4、自有资本比重过低,对银根的扩张和收缩的敏感性和依赖性太大;5、对跨省、市、区和跨国经营的政策把握失误;6、追偿债权的能力有限;7、产品的同质化倾向过于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

2.研究的必要性

既然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同时,财务管理在经营的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风险,那么,研究企业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提出预警,促使经营者加强风险的防备能力,化解风险;以科学性的原则,能得出科学的结论,不走弯路,少走弯路;系统性地研究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影响风险的因素,真实反映企业的风险程度,从而更好的规避风险;动态性地分析过去的经验和不足,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查找文献方法概述

本文的数据、文献来源主要是基于今年以来在中国经贸导刊、中国总会计师月刊、财会通讯、经管空间、现代商业、经济论丛、网络财富、经济论坛、财务会计、经济与法等数十种学术报刊中发表的20篇论文。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的设想、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财务风险预警的对策、财务风险预警的必要性等方面。的时间均为2010年以来发表的,充分显示了研究的实效性,从期刊作者的地域性来看,包含了全国十余个大中城市的专业技术人员,说明研究地域的广泛性,论文涵盖了财务风险、风险预警、风险预警的研究、财务风险预警的对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三、概念界定

1、风险

所谓风险,是指概率不确定、程度不确定的一种后果。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等要素组成。换句话说,是在某一个特定时间段里,人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与实际出现的结果之间产生的距离称之为风险。风险大致有两种定义:一种定义强调了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而另一种定义则强调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若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说明风险只能表现出损失,没有从风险中获利的可能性,属于狭义风险。而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说明风险产生的结果可能带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属于广义风险,经营风险属于此类。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所以一般积极性进取的偏向于高风险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稳健型的投资者则着重于安全性的考虑。

本文研究的是广义风险。即风险产生的结果可能带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

2.财务风险

陈红慧老师认为:每个企业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财务风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出现破产及陷入其他财务困境现象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见参考文献《论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6】

龙爱月老师认为:财务危机是指企业丧失支付能力,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以及出现资不抵债的经济现象,包括营运失败、商业失败、技术性无力偿债、正式破产等(见参考文献《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7】

薛启芳老师在论证了20世纪末亚洲爆发了自二战以来经济最剧烈动荡的"亚洲金融风暴"危机后,深刻感受到企业过度负债、财务结构不稳定、抗风险的现金支付能力极差的风险。她认为:财务风险无时无处不在(见参考文献《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对策分析》)。【8】

杨建斌老师认为:开展项目的风险分析与管理,预防和化解风险的发生,将风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已成为保证项目成功,创造最大效益的重要措施。【9】

从以上老师的观点中,我们可以得知: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因此,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相应对策,保证经营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分析机制不健全,必将导致内部监控失效。【10】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应遵循整体性、协调配合、成本效益原则。原则。【11】具有收集信息、预知危机、控制危机,增加免疫的功能。【12】

1.基本监测系统

“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 【13】这个基本检测系统主要对宏观经济状况、行业及公司的现状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包括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预测分析、公司适用税收政策的预测分析、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同行业公司财务状况的预测分析和公司经营目标变动的预测分析。一旦企业内外部财务管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就要适时调整财务预警体系,以适应新条件的要求。【14】同时,可以通过分析营业现金流入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 能够对企业集团销售收入的质量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以便发现问题,不断优化销售方针, 加大收账力度, 在实现销售收入的良性增长的同时, 减小以至消除财务危机的隐患。【15】

2.适时监测系统

它是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适时监测,主要包括对企业的现金流量、应收账款、存货、成本费用、获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销售收入等指标进行警源、警兆、警度、排警四个步骤进行监测。【16】通过对企业的具体情况与某些外在特征的分析来加以判断。例如在财务危机潜伏期,企业可能出现过度大规模扩张导致支付能力下降;无效市场营销使销售额下降;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企业资源分配不当,短期资金大量挪作长期用途;无视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未能对本企业做出相应调整等症状。在财务危机发作期企业可能出现自有资金不足,对负债的保障程度下降;过度依赖贷款,利息负担重,资金周转失调;债务拖延支付等症状。一旦发生上述情况, “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避免未来类似情况再次发生。”【17】以摆脱财务危机,恢复财务正常运作。

3、跟踪监测、监控系统

跟踪监测、监控系统是对企业主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影响的重要财务指标进行监测,其目的是尽早发现引起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潜在趋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一般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一些财务决策可能一时并没有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却是企业以后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 因此,这种长期的跟踪监控非常重要。

4、信息预警系统

构建IT平台下财务预警系统,建立信息采集、警兆识别子系统。从企业各部门采集企业经营运作的财务或非财务信息,在决定信息采集的范围和内容时,还应关注各种风险的早期信号,如企业现金流入量减少而现金流出量增加、财务结构不合理、过度负债、投资比例失当、企业信用下降 、无力偿债、市场竞争力减弱、产品积压、人才流失、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等等;进而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18】

5、预警指标系统

预警指标库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设置不同的预警指标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选择重点预警指标和敏感性较高的指标,以便预警指标体系能真正、 全面地反映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或财务危机的真实现状,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现代预警信息系统的关键核心之一。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应包括反映企业获利能力、资产运营、偿债能力和发展潜力四个方面的指标。此外,由于目前大多数公司存在着“饮鸩止渴、效益惟上”的短期行为。这种短期行为的存在,所以,财务预警指标应包含企业发展潜力方面的指标。

6、财务预警机制建立后的运用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 企业要对风险信号进行监测, 如政策面出现大的波动,就要根据情况,扩大或缩小经营规模,实事求是的利用政策面的变化来顺应和规避风险。如出现产品积压, 质量下降, 应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 这些,都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 采取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 降低危害程度。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途径。【19】(见参考文献《企业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思考》)。

五、结论

综上所述,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规避风险造成的损失,必须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全方位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作出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分析风险源头,采取有利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水平。【20】保证企业的经营和财务工作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张赛英刍议财务预警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湖南 科技学院学报第31卷第6期

【2】杨晶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应用分析财税纵横2010年第25期 P806

【3】邓秀英从企业财务危机研究到预警系统的构建 中国经贸导刊 2010年第 7期 P58

【4】 张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3月P91

【5】文玉华对构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研究经管空间2010年 第7期

【6】陈红慧论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 经济论坛 2010年2月 P194

【7】龙爱月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财务会计P113

【8】薛启芳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对策分析经济与法2010年05期 P259

【9】杨建斌构建适用于企业的风险预警系统Value Engineering P79

【10】李丽莉关于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探讨 中国总会计师月刊

【11】卢闻天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经济论丛P198

【12】钱光明浅论现代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财会通讯2010年第3期 P135

【13】应朝辉构建工业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分析现代商业 P228

【14】杨晶煤炭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P85

【15】杨相和试论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会计与审计P54

【16】董发国 周 伟国基于流程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5期 P95

【17】田小利关于建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探讨网络财富 2010年5月 P153

【18】朱祥德陈可喜IT平台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 财会通讯2010 年第9 期P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