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与审计专业

财务与审计专业

时间:2023-06-16 16:06:01

财务与审计专业

第1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财务审计和审计业务方面也涉及了更多的内容,传统的财务审计手法和规则,已经不足以应付当前企业发展的进程。因此企业对传统财务审计的创新和业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在扩张和发展中审计业务随之增多,财务审计要紧跟企业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要注重财务审计创新与提升,还要注意其与审计业务之间的关系。本文将简要分析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创新的融合与发展,以期能为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的融合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财务审计;审计业务;创新;发展

正常运营的企业中必定会涉及财务审计事项,根据不同企业之间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时间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情况进行审计和考核。以此判定企业在发展中的盈亏状态,并根据审计结果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1.财务与审计

财务与审计两个工作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其中财务的主要工作通俗讲就是,企业日常经营的财务收支管理,属于企业日常经营的业务范围。审计则具有评定和考核的作用,权属上讲审计工作高于财务工作,财务工作需要向审计工作负责。审计工作在进行核查财务工作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善要求或是处罚意见。

1.1传统财务审计的作用传统财务审计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进行审计,并根据审计结果得出审计报告。主要的作用为考核受审单位的财务状况,行政财务审计中针对出现的问题,则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罚,严重时甚至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内部审计相对于行政审计更为严格,但主要是针对账务和支出的审计,相较于行政审计的行政处罚,内部审计积极意义更大一些。

2.财务审计

财务审计一般情况下特指两类的审计工作。其中分别为政府主导的行政性审计工作,以及企业主导的内部审计工作。

2.1企业内部财务审计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按照企业规定,对于下属企业或本身进行专业的财务审计。一般情况下企业内部财务审计,主要有季度性审计和跨年审计两种审计方式。两种财务审计工作中,基本审计业务都相同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资金报表、收支证明、发票等财务收据进行审计。其中跨年财务审计会涉及企业全年整体财务状况的分析和评定。

2.2政府财务审计相较于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政府的财务审计工作带有一定行政指令。企业在接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之后,然后提供相应的审计资料。主要涉及的审计资料为报税证明、发票开具情况与企业收入等方面的审计。上级主管部门的财务审计人员,会根据企业提供的审计资料和行政单位的内部登记资料,进行双向的核对。最后形成审计报告,审计结束之后审计人员会根据审计结果,为企业开具审计意见和决定,以此完成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

3.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创新的融合与发展

传统的财务审计和审计业务工作,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人工进行核对报表和书面资料。此种方法在当下的时展中,不足以全面应对企业中的财务审计工作。存在效率低下、出错率高、风险性高等特征。在此种情况下如何加快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创新的融合与发展,也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关注。在此现状下使用网络审计、加强审计人员专业技能等概念也随之提出。

3.1网络审计区别于传统审计多由人工操作的方式,网络审计的方法是通过网络软件进行审计工作。此类网络软件经过大量的试验之后投放市场,并取得了良好的客户体验。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背景下,网络审计的便利性也大大地提高。财务审计和审计业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操作,极大地提升了财务审计工作的效率。3.2加强审计人员专业技能财务审计工作是一门既简单又复杂的工作,在审计工作进行中。审计人员除了必备的财务专业知识外、统计学知识和互联网知识也要达到一定标准。其中涉及数据的统计,软件的应用。为了保证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政府部门和企业审计部门,要经常性地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市场中应用率较高的审计软件和常用的专业型软件,要及时地进行学习。保证审计人员跟进时展进程、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审计能力。

3.3改变审计模式传统的财务审计和审计业务都是根据企业或政府部门规定,在固定的时间段进行审计工作,此类工作设计下会涉及较多的问题。如原始账单或报表出现错误,但因时间久远凭证丢失无法找回,造成审计中的错误出现。在此情况下,单日审计的概念被提出来,单日审计指每天都进行审计工作,随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正。以此替代固定财务审计,既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也方便了政府部门的审计工作。

3.4改变财务审计的作用提起财务审计和审计业务,大多数财务人员都会认为财务审计就是找毛病。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时代在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财务审计工作作为企业运营中的一个核心工作,也需要适应企业的发展。审计人员需要转变思想,从过去的发现问题提出处罚,转变到发现问题帮助改善。政府部门也需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并联的处理方法进行改善,不能一直以处罚为主。需要改变其工作思想,使得财务审计和审计业务工作改变和创新,达到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的目的。

4.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也需要跟进时展的步伐,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减缓了受审部门与上级部门之间的矛盾。但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是一项专业而又严肃的工作,所以要求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在创新的融合发展中,一定要保证其专业性和准确性,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无误,能够为受审单位提供准确的参考标准,最终促进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创新的融合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方优波.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创新的融合与发展[J].中国商论,2015(30):11-12.

[2]孙艳华.会计师事务所新业务拓展现状与创新研究[J].财经界,2015(15):207,209.

[3]唐玉平,赵凤琴.影响高校内部审计质量因素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3,27(3):115-118.

第2篇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构建框架;体制

0 引言

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现代教育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极大地推动了网络教学。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学生不能快速检索和查阅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内容,导致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并发挥其优势,达不到预期学习效果。此外,高校财会类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是教学资源库大多以单一课程为核心建设,忽视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资源共享程度较低;二是教学资源中理论课程资源较多,而实践课程资源较少,特别是适合财会审专业的经典教学案例更少;三是教学资源库中传统理论与基本技能类的资源居多,而前沿理论与综合技能类的资源较少,不利于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如何充分利用财会审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发挥教育、教学服务功能,使网络教学资源更好地为高校学生的专业学习和高校教师的教学服务,意义深远而重大。为此,我们开展了高校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调查研究,希望满足学生对财务管理、会计和审计专业知识的需求,并满足教师对相关教学素材的需求。

1 财会审专业共享性资源库建设调查与分析

1.1 调研设计

为了配合陕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高等学校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优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1BY46)”的研究,课题组设计了“陕西高等学校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运行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分为教师和学生两部分。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及使用情况;调查对象涵盖陕西省13所院校的会计学专业的研究生以及30所本科院校、25所专科院校、11所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会计学、审计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师与学生;调查内容主要涉及现有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的质量、使用效果及优化建议等方面。

1.2 调研结论

课题组经过为期半年的周密策划、组织调查、信息整理与分析,完成了陕西高等学校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运行的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研究工作一方面了解了陕西高等学校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使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组织调查的过程也是引导财会审专业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的融合与有效利用。本次问卷调查的主要结论如下:

1.2.1 对财会审网络资源了解较少,获取资源的途径较分散。

被调查者对财会审网络教学资源库的了解层面较低,绝大部分处于基本了解的状态,致使其获取资料的途径宽泛,但是网络信息庞杂泛滥,信息的筛选工作量大,难以保证获取资料的实用性,从而导致财会审专业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率相对低。

1.2.2 学科之间缺乏整合。

通过调研分析可知,目前,陕西省内还没有以学科、专业大类为主线、能够联系产学研的财会审专业的教学资源库,不能全方位提供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支持服务。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导致学生难以系统性理解理论知识,很难掌握其共性,不能有效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1.2.3 现有网络教学资源时效性、权威性较低。

众所周知,财会审专业课程与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与时俱进,理论知识变更较迅速,然而目前网络教学资源的更新速度较缓慢,更新速度快的一些网站其权威性又受到质疑,甚至有的网站为了刷新流量采取“换汤不换药”的策略,这些因素是制约财会审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库良性运行的一大瓶颈。

1.2.4 现有网络教学资源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根据调查问卷中相关问题的开放性提问,归纳出被调查者的主要观点为:网络世界诱惑太多, 经常可以为不学习找到合理的借口,不能完全静下心来学习;长时间使用电脑不利于健康;缺乏实际操作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致其无法现场解决问题;优质的教学资源需要付费才能获得;一部分被调查者并不具备上网条件或者有的网站被学校屏蔽等,从而导致教师倡导学生使用网络教学资源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难以满足教学需要,无法提升教学质量。

1.2.5 教师的导向作用不明确。

好的教学资源需要分享,任课教师应将好的教学资源推荐给学生,方便其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减少不必要的搜索时间。在网络环境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其主导地位体现在对教学方向的把握、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教学节奏的调控上。网络信息复杂庞大,没有教师的引导与沟通,学生很难把握信息的可用程度。

1.2.6 对未来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展望。

通过调研分析,课题组得出当前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模块应涉及考试资源库、智力资源库、课程资源库、文献资源库、竞赛资源库、专业标准库等;其素材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包括WORD文本、PPT幻灯片、音频、视频等;其组织形式建议采用按学科知识点排列、按学习专题(或主题)组织或者按专业课程目录编排等。

在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投入使用阶段,学校、院系等相关教育部门应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为教学资源库的运行提供必要的支持。

2 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构建框架

2.1 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构建模式

以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从项目规划、实施、维护与评价等方面进行高等学校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通过建立教学资源的筛选与评估机制,来保证高等学校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质量。

2.2 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规划与设计

财务管理、会计学和审计学专业之间的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我们需要以学科、专业大类为主线,整合优化财会审专业的教学资源。在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三个专业的特色又要思索三者之间的切合点,形成“一个目标,二维递进,三层覆盖,突出互动式、体验式、创新式”较为完善的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因此,课题组认为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应该强调学科之间的共性,在资源库的设计上要突出专业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结合上述调研结果,高等学校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子库包括专业标准库、课程资源库、教学素材库、专业文献库、竞赛资源库、智力资源库、考试(认证)资源库和专业网站链接,并建成三级菜单式的教学资源库体系。

2.2.1 专业标准库的规划与设计

专业标准库主要提供重点院校财会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专业标准,为本专业师生提供在校期间的教与学的整体方案。该子库整理了重点院校会计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审计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会计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会计学学术硕士培养方案以及会计学博士培养方案;财会审专业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财会审专业主要介绍等资源。

2.2.2 课程资源库的规划与设计

课程资源库以财会审专业大类为主线,优化整合现有的财会审专业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建成由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所组成的课程资源库,实现理论教学资源与实践教学资源的紧密结合。基本形成了由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数据库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课程所组成的公共基础课程群;由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统计学、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所组成的专业基础课程群;由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ERP原理及应用等课程所组成的核心主干课程群;由会计实训、课程设计等课程所组成的专业实践课程群。

2.2.3 教学素材库的规划与设计

教学素材库主要为网络课件开发和教师备课提供丰富、优质的教学素材,教学素材库的建设可以避免大量重复性劳动,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及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优化学习。教学素材库主要包括会计凭证填制、会计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会计要素与会计核算、用友ERP-U8等动画演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无纸化模拟考试、用友财务(U8)等教学软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以及总分类账、数量金额式明细账、三栏式明细账和多栏式明细账等教学图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串讲、会计准则系列语音讲座等语音视频。

2.2.4 专业文献资源库的规划与设计

专业文献资源库主要包括财政法规、工商法规、国际会计准则、会计法规、金融法规、审计法规、税收法规、证券法规等财会法规资源库;系列财会论文;国内会计专业期刊、西方会计专业期刊等财会期刊介绍以及经济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系列会计名著概览;会计学专业方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阅读书目等。

2.2.5 竞赛资源库的规划与设计

竞赛资源库主要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用友杯”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对抗赛、“用友杯”全国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等赛事的大赛介绍、大赛作品和团队风采。

2.2.6 智力资源库的规划与设计

智力资源库主要包括硕博导师、会计院系、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名人、财务总监、会计领军人才等子库。已整理了全国1800多名硕博导师、80多个会计院系、10多个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60多名国外会计名人、10多名中国会计名人、25名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等资料。

2.2.7 考试(认证)资源库的规划与设计

考试(认证)资源库主要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税务师考试、注册评估师考试以及ACCA、CIA、ACA、AIA、ICMA、CIMA、CMA、CGA、管理咨询师考试、理财规划师考试、ERP工程师职业能力认证考试等考试资源的考试简介、考试大纲、历年真题以及模拟试题、题库等。

2.2.8 专业网站链接的规划与设计

专业网站链接包括会计相关网站、精品课程网站以及职业组织网站链接等。

2.3 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组织与管理

2.3.1 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组织团队

高校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需要有一个努力协作的组织团队,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负责设计和组织,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在高校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一支资源库研发团队,这是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组织保障。教学资源库研发团队的主要工作是资料搜集、整理与融合、课件制作和资源上传等,其成员由专业信息技术人员、一线教师和相关专业研究生组成,在一线教师的领导下,进行教学资源库研发的组织和管理,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在管理上做到组织有序、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奖惩分明。

2.3.2 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职责权限划分

确定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体,规范参建人员的行为,是教学资源库建设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实现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全员共建和分级管理,要求资源库管理系统能对资源参建者和管理者进行严格的权限设定,明确各自的职责。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管理权限划分的具体做法是对资源库采用分级管理的模式,将系统相关管理人员和用户分为四种角色,分别是管理员、专业库负责人、参建人员和用户。其中,管理员具有教学资源库管理的最高权限;专业库负责人由管理员设定;资源库参建人员由专业库负责人指定,只负责自己参与建设的模块;用户只有对资源检索、下载、浏览、评价的权限。

2.3.3 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审核、评价体制

为保障高校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质量,建立相应的审核和评价体系是保证其质量的有力保障。一方面,应建立评估制度,对财会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维护)成本、进度与质量等进行评价,从而形成循环式的修正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参建人员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形成良好的反馈评价机制,依照用户的需求对教学资源库做出整合与修改,不断提高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质量和建设水平。

3 结束语

高校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顺利运行将有利于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发现学习;有利于教学科研人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改革和深入的科学研究;有利于企业利用该平台提高会计、审计、财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结合共性与个性需求,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从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方式,针对财会审专业群体所需的知识、技能要求,开发普适性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同时注意规范教学的选用机制,确保资源的质量,不断促进高校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发展。

高校财会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充实的建设过程,只有不断地深化和促进高校财会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学校和企业有机地融合,依托先进的网络环境和可靠的硬件设施,才能建设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切实实现财务管理、会计学和审计学专业的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 尹德安.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科技创业家[J].2012(8):192.

[2] 周建.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教育与职业[J].2013(6):183-184.

[3] 方旭.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及管理机制研究.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23-124.

[4] 李真真.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2.

第3篇

审计委员会产生的根本在于公司治理,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在监督公司有效性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审计委员会制度建立的初衷是在董事会建立起一个独立的、专门的以强化外部审计独立性的部门,从而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从理论上讲,由于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存在利益目标上的差异,所以公司股东有必要通过审计委员会这个重要手段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实施监督,以缓解来自控制权与经营权分离、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所产生的各种代理冲突。

一、审计委员会对企业各层面工作产生的影响

(一)审计委员会独立性对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

企业财务信息是影响投资者决策重要的指标,会计信息的不真实会给企业投资者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所以,设立独立于经营管理层的专门组织(委员会)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充分关注、监督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由于,审计委员会承担着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重要职责,因此,它只有站在独立的、超然的立场上才能够公正客观地审核和评价企业财务信息。另外,由独立的审计委员会担任负责与外部审计机构的协调和沟通,既能够有效避免外部审计机构与经营管理层的“合伙共谋”,还能够最大限度的促使外部审计机构查错防弊,进而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因此,独立性是审计委员会开展顺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其独立性程度最终取决于独立董事人数在所有审计委员会成员中所占比例是否具有压倒性优势。

(二)审计委员会对于关联交易的影响

按照我国《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治理准则》的要求,审计委员会应当对企业重要的关联方交易进行全程监督、审计。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障股东权益;保证企业关联方交易的合规性与合法性。因此, 审计委员会全程参与关联方交易的行为有效的避免舞弊行为的发生,促进了企业对重大关联方交易的管理与监督,有益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审计委员会专业性对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

审计委员会的主要工作责能之一就是要审核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因此,这就要求审计委员会的成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与文化素养,尤为重要的是具有财务、审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就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文化水平、专业素养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审计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人要具备财务或相关专业知识”。这样才可以保证审计委员会成员能够效行使监督控制职能、降低企业违规现象的发生,能够对企业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有益的意见与建议,从而使审计委员会能更好的履行其职能、发挥其作用。

( 四) 审计委员会的规模大小对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审计委员会规模的大小反映出企业对财务信息监督力量的强弱。如果审计委员规模够大,那么人力和物力则可以得到有效保证,使其其监督和控制职能有效发挥;反之,如果规模太大、人数太多时又极有可能出现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畅和相互推诿。可见,合理扩大审计委员会的规模可高以有效其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但盲目追求数量则会导致信息沟通成本提高、并大大降低决策效率。因此应按照企业的规模,合理设置审计委员会规模。

(五)审计委员会治理有利于企业未来财务安全性

审计委员会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核、监督等活动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进行及时评价与反馈,从而提升企业风险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有利于企业的财务安全性。

二、改革与建议

(一)独立性是审计委员会行使职能的根本

为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应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强化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相互独立。这种独立既包括经济上的独立,也包括业务上、人员上和组织机构上的独立。这就要求对企业进行审计活动的独立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同时为该公司提供会计咨询、会计服务等其它服务,避免出现“自己的报告自己审”的情况。第二,要进一步规范独立董事制度。除了提高企业独立董事的绝对人数与相对比例外,还要提高独立董事提名的独立性。否则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就无法顺利的对企业的重要交易活动、重大经营决策以及日常经营管理进行监控和审计。第三,提高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所占比例,尽量使企业审计委员会的成员的组成均为独立董事。

(二)专业胜任能力是审计委员会行使职能的保证

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监督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合法性,从而保证外部审计所需的经济资料质量,达到有效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审计委员会成员必须要具有深厚的财务知识以及经验能够对企业在运作过程成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独立评估和给予建议。特别是当企业业务十分复杂和多元化时,就要求审计委员会成员必须具有专家级的职业判断能力与职业素养。而目前我国对这方面的规定则非常有限,因此,企业在组建审计委员会时必须充分虑对不同专业素质成员的科学合理搭配,实现知识、经验、专业技能的平衡、互补。

(三)行使监督权是审计委员会的核心工作

审计委员会的核心工作除了监督企业的经济财务信息之外,还包括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质量。审计委员会是否拥有履职决策的相关权利决定了其能否顺利开展工作并获取相应的成果。因此,审计委员会应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控制检查权等,这样才能保证其获取信息的通畅性和减少信息的不对称,确保监督的有效和及时。这些权力主要包括:查阅和获取资料,质询(询问),直接参与调查等。

(四)资金保障是审计委员会运作的基石

这里的资金主要是指审计委员会正常运作所需要的工作经费,以及应支付给审计委员成员的薪酬等。其中,工作经费主要包括聘请外部专家经费、会议经费以及其他工作展开所必须的费用支出。

(五)勤勉尽职是审计委员会有效运行的必要保证

审计委员会是以团队共同工作为主的,在进行监督、沟通和反馈报告时需要审计委员会成员之间能够通畅的进行相互沟通与协作,才能达成有益于股东利益、有益于企业发展的意见和结果。审计委员会成员是通过例行工作会议进行沟通与决策的,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召开的会议次数越多,则说明该委员会的内部沟通越通畅、有效,达成的意见则更具广泛代表性,更符合全体股东的利益。同时,成员间越多的沟通越能促进工作效率的大大提高,同时有效减少其履行职责时可能遭受的各方阻力。因此,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尽职尽责是审计委员会有效运行、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

综上所述,一家企业审计委员会的完善程度决定了其财务信息质量的提高。而优化审计委员会制度,必须要从提高独立董事所占比例、增强成员专业素养、会议出席率和科学扩大审计委员会规模上展开。通过公开披露审计委员会的履职情况,增强审计委员会的勤勉度提高委员会的工作效率与成果。最后,企业在建立审计委员会、推选审计委员会成员时,不能仅仅流于形式,更应该注重实际情况,保证审计委员会职能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会计审计;促进作用;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会计审计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审计能够有效对企业财务收支、经营状况进行管理、监督,分析企业财务管理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检查企业财务报表的合法性与真实性,进而展开审核、分析,降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从实质上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能够呈现出企业经营状况,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进而保障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长足发展。会计审计通过审核企业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等有关资料,分析会计部门的运作状况,减少会计管理问题,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保障企业财务安全性。可见,会计审核与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会计审计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一)加强财务管理质量

会计审计工作通过审核企业财务报表、会计账簿等内容,保障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精准性、真实性,进而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的安全性,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提供有效依据。通过会计审计得出企业财务信息,能够被企业财务管理所利用,进而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推动企业发展。

(二)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

充分发挥会计审核与监督作用,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监督与约束,提出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为企业财务管理提出指导意见,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落实,保障财务报表的真实性、精准性、完整性、进而提高企业财务报表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解决依据,保障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健康发展。

(三)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会计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会计审计的监督、核查作用,能够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或者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中与企业发展相矛盾的地方,通过分析财务审计表报信息,针对性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保障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灵活性,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此外,完善、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能够对企业资产使用状况展开有效监督,保障企业资金流的合理性与真实性,避免损害企业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的行为发生。

(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

通^展开会计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负面因素。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如果企业财务管理出现问题,势必会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提高了企业经营风险。会计审计工作主要的针对对象就是企业财务管理,如果审计中出现财务问题、财务风险,即可在短时间内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弥补企业财务管理缺陷,减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管理质量与经济效益。

二、完善会计审计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任何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会计审计工作同样如此。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会计审计工作有着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无法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必须要打好基础,提高会计审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提高会计审计人员专业素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保障会计审计人员的基础知识。众所周知,会计审计工作具备技术性强、专业性高等特点,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必须要保障会计人际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实践经验,保障审计工作质量。

提高审计人员的道德素养。由于审计工作直接关乎着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经营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保障审计人员“硬实力”的基础上,必须也要加强审计人员的“软实力”,即道德素养,保障在审计工作中的公正性,避免,做到一切以企业经济利益出发。

加强培训、考试工作。为了保障会计审计人员能够跟上时展步伐,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至关重要,进而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优胜劣汰”岗位制度,对于多次不合格成员要给予淘汰或换岗,保障会计审计工作质量。

(二)完善会计审计规章制度

会计审计规章制度是会计审计工作实施的前提与基础。因此,企业必须要明确审计规章制度,明确审计人员的权限与责任,并归纳到考核依据中,进而加强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与责任感,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为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提供有效借鉴依据。

(三)提高会计审计能力

在信息时代下,想要加强会计审计工作质量,就必须要保障会计审计的时代性,不断提高审计能力,保障审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针对会计电算化模式,会计审计工作必须要以会计电算化审计作为重点工作,转变审计工作方法与审计重点,保障审计工作的时效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会计审计工作对企业财务管理、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会计审计工作,能够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并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会计审计工作质量,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志坤.分析会计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2: 200.

第5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会计审计;促进作用;完善措施

会计审计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审计能够有效对企业财务收支、经营状况进行管理、监督,分析企业财务管理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检查企业财务报表的合法性与真实性,进而展开审核、分析,降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从实质上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能够呈现出企业经营状况,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进而保障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长足发展。会计审计通过审核企业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等有关资料,分析会计部门的运作状况,减少会计管理问题,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保障企业财务安全性。可见,会计审核与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会计审计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一)加强财务管理质量

会计审计工作通过审核企业财务报表、会计账簿等内容,保障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精准性、真实性,进而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的安全性,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提供有效依据。通过会计审计得出企业财务信息,能够被企业财务管理所利用,进而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推动企业发展。

(二)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

充分发挥会计审核与监督作用,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监督与约束,提出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为企业财务管理提出指导意见,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落实,保障财务报表的真实性、精准性、完整性、进而提高企业财务报表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解决依据,保障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健康发展。

(三)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会计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会计审计的监督、核查作用,能够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或者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中与企业发展相矛盾的地方,通过分析财务审计表报信息,针对性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保障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灵活性,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此外,完善、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能够对企业资产使用状况展开有效监督,保障企业资金流的合理性与真实性,避免损害企业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的行为发生。

(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

通过展开会计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负面因素。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如果企业财务管理出现问题,势必会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提高了企业经营风险。会计审计工作主要的针对对象就是企业财务管理,如果审计中出现财务问题、财务风险,即可在短时间内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弥补企业财务管理缺陷,减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管理质量与经济效益。

二、完善会计审计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任何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会计审计工作同样如此。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会计审计工作有着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无法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必须要打好基础,提高会计审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提高会计审计人员专业素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保障会计审计人员的基础知识。众所周知,会计审计工作具备技术性强、专业性高等特点,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必须要保障会计人际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实践经验,保障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人员的道德素养。由于审计工作直接关乎着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经营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保障审计人员“硬实力”的基础上,必须也要加强审计人员的“软实力”,即道德素养,保障在审计工作中的公正性,避免以权谋私,做到一切以企业经济利益出发。加强培训、考试工作。为了保障会计审计人员能够跟上时展步伐,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至关重要,进而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优胜劣汰”岗位制度,对于多次不合格成员要给予淘汰或换岗,保障会计审计工作质量。

(二)完善会计审计规章制度

会计审计规章制度是会计审计工作实施的前提与基础。因此,企业必须要明确审计规章制度,明确审计人员的权限与责任,并归纳到考核依据中,进而加强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与责任感,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为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提供有效借鉴依据。

(三)提高会计审计能力

在信息时代下,想要加强会计审计工作质量,就必须要保障会计审计的时代性,不断提高审计能力,保障审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针对会计电算化模式,会计审计工作必须要以会计电算化审计作为重点工作,转变审计工作方法与审计重点,保障审计工作的时效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会计审计工作对企业财务管理、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会计审计工作,能够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并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会计审计工作质量,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志坤.分析会计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2:200.

第6篇

    关键词:比较;审计模式;审计业务

    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大多数时候难以、也没有去区分开展的审计业务类型,比如开展财政财务审计时,审计人员会自然延展到绩效审计内容;开展绩效审计,也会关注真实性和违法违规问题。但如果要审计人员具体说清各种类型的审计业务有什么差异,审计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估计很少有审计人员能够说清楚。为何审计人员没有严格区分财政财务审计、绩效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调查,也不能说清各种审计业务之间的差异,仍然能够将各类审计业务开展起来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各类审计业务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遵循一致的规律,审计人员在实践中不知不觉运用了这些规律。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这些规律、让审计人员自觉地运用这些规律,就可以减少审计人员的盲目性,不至于面对不同类型审计业务时,纠缠于概念,却不知该如何实际操作。本文以审计“免疫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用“比较”这一核心概念,将开展各类审计业务的模式统一起来,便于审计人员理解、掌握和运用。

    一、“比较”的审计模式的提出

    (一)审计“免疫系统”理论。

    刘家义审计长在2008年召开的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上,系统地阐述了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这一创新理论。刘审计长认为:“国家审计从促进广泛的社会受托责任履行、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秩序的角度,发挥着预防、揭示和抵御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障碍、矛盾和风险的免疫系统功能”。在医学上,“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机体保护自身的防御性结构,……构成免疫系统的核心成分是淋巴细胞,它使免疫系统具备识别能力和记忆能力。……免疫系统具有以下功能:一、保护:使人体免于病毒、细菌、污染物质及疾病的攻击。二、清除:新陈代谢后的废物及免疫细胞与敌人打仗时遗留下来的病毒死伤尸体,都必须藉由免疫细胞加以清除。三、修补:免疫细胞能修补受损的器官和组织,使其恢复原来的功能”。正是由于审计发挥着与机体中免疫系统类似的防护、纠错和改进功能,刘家义审计长才提出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

    (二)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基础是“比较”。

    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基础是淋巴细胞,它使免疫系统具有识别能力,能够发现非己物质,及时调动巨噬细胞吞噬外来入侵,从而使免疫系统发挥预防、纠错和改进的功能。国家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基础是什么呢?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又是如何得以实现呢?归纳起来,可以用“比较”一词来概括。

    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具有高度的辨别力,能精确识别自己和非己物质,以维持机体的相对稳定性;同时还能接受、传递、扩大、储存和记忆有关免疫的信息,针对免疫信息发生正和负的应答并不断调整其应答性”。与其相似,国家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首先必须能够发现或者察觉审计事项的实际情况偏离预先确定的目标、标准或者指标的异常现象,进而察觉风险、揭示问题、找出原因、提出建议,促使利害关系方及早采取预防、纠错或者改进措施。审计事项的实际状况与预先确定的目标、标准或者指标的偏离,我们将其定义为“差异”(Difference)。差异包括有利偏差和不利偏差即“异常”(Anomaly)或者问题(Finding),而发现“差异”或者“异常”的关键就是将审计事项的实际状况与预定目标、标准或者指标进行比较,因此可以说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基础是“比较”。

    (三)“比较”的审计模式。

    根据上面的分析,发挥审计功能的基础是“比较”。更进一步,我们可以用“比较”这一核心概念,将各种审计业务统一起来,形成“比较”的审计模式。不同类型的审计业务,从审计过程看,没有太大的差异,都可以用一种类似于逻辑学中思维形式结构的方式来表示(见图1):审计事项A,比较(可以视为一种运算符),审计评价标准B(即预先确定的目标、标准或者指标),A与B相比较的结果C.在获得比较结果的基础上,作出审计评价;寻找问题(不利偏差)成因,提出审计建议。

    在“比较”的审计模式下,各类审计业务的思维模式、审计过程相同,差异主要体现在审计评价标准、审计事项的选取,比较结果及其后续应用等几个方面。下面简要说明审计评价(比较)标准、审计事项、比较结果是如何在划分审计业务类型中发挥作用的。

    1.审计评价(比较)标准和比较结果是区分财政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重要标志。财政财务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报告的财政财务收支、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资源使用是否符合公认标准做出独立评价和合理保证的一种审计业务。财政财务审计的公认标准主要是指公认会计原则或者除公认会计原则外的其他会计制度和财经法规。而绩效审计则是对照相关标准,对审计项目(可以是政府机构、组织、具体项目、某项业务活动或者某项职能)的经济性、效率和效果作出独立评价,并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性、效率和效果的因素,为信息使用者提高绩效、改善经营、降低成本、合理决策提供有用信息。财政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主要差别,一是评价(对照)标准存在差异。财政财务审计的评价标准相对固定,主要是公认会计原则或者其他特定会计制度,以及相关财经法规。而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千差万别,既可以是预定目标、行业指标或者国家标准,也可以是管理原则、良好实务或者商业惯例。二是比较的结果不同。财政财务审计对照会计原则或者会计制度,评判被审计单位对经济活动的记录和反映是否遵守公认原则,比较的结果是“遵守”或者“未遵守”,是“对”或者“错”。而绩效审计对照有关标准,评判的主要不是对和错,而是实现既定目标的程度,与预订标准的差异程度,从而说明审计项目是否具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可见,审计评价(比较)标准和比较结果的差异,是财政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2.审计事项是区分专项审计调查与绩效审计的重要标志。专项审计调查与绩效审计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审计事项的差异上。很多时候,专项审计调查被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绩效审计,其与绩效审计的区别主要是,专项审计调查的特定事项,通常涉及一个或多个行业、地方、多个部门或者单位,由于其审计事项涉及的面较广,因而专项审计调查反映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宏观性、采取的方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而绩效审计选取的审计事项涉及的单位较少,一般仅针对被审计单位或者项目。

    3.审计结果是区分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调查)的主要标志。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计业务类型,目的是通过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地区、部门、单位或者企业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行审计监督,揭示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清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责任,准确把握和正确评价领导干部所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为组织人事、纪检监察、行业主管及其他相关部门监督、评价、考核和任用干部提供参考依据,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可见,财政财务审计、绩效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调查结果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经济责任审计实质上是对财政财务审计、绩效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结果的再利用,是在财政财务审计、绩效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调查的基础上,建立财政财务审计、绩效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调查结果与被审计领导干部责任之间的直接、间接联系。而财政财务审计、绩效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调查尽管也要分析问题成因并查找责任人,但问题责任人并不针对某个预先确定的领导干部。

    二、“比较”的审计模式在审计中的运用

    (一)“比较”模式下的审计过程。

    在“比较”模式下,各种类型的审计业务方法大体相同,在审计方法上不用去严格区分究竟开展的何种类型的审计业务,只需根据审计目标,选取适当的审计评价(比较)标准和审计事项,并在比较基础上,分析比较结果成因、分清责任、提出建议。具体讲,“比较”模式下的审计过程可以描述为:分解、细化项目总体审计目标,形成审计具体目标;找到可以反映具体审计目标的审计评价标准和能够为具体审计目标是否实现提供审计证据的审计事项;审查审计事项,获取有关审计事项实际状况的证明材料;将审计事项的实际状况与审计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得出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查找差异成因和分清责任;作出审计评价和提出审计建议。

    对于上述审计过程,可以用两个图形表示,一个是审计目标的分解和审计事项的选取(见图2);一个是审计“比较”过程(见图1)图2和图1的结合,就构成了适用于各类审计业务的完整审计过程。

    (二)“比较”的审计模式应用举例。

第7篇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央银行,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中央银行财务审计,是指审计署对中央银行(含国家外汇管理局)及所属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的审计监督。

第四条审计署对中央银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应当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作用,维护金融秩序;有利于促进中央银行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促进廉政建设;有利于促进中央银行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五条对中央银行的审计监督工作,由审计署统一组织,审计署及其派出机构具体实施。

第六条对中央银行会计凭证、帐簿、报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自制记帐凭证与所附原始凭证金额一致性的情况;

(二)帐簿反映的各项业务达到帐帐、帐据、帐实、帐款、帐表和内外帐六相符的情况;

(三)合并报表编制时遵守一致性原则的情况;

(四)系统会计决算汇总报表真实性的情况。

第七条对中央银行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情况进行测评的主要内容:

(一)总体内控制度与部门管理控制制度的健全性、相关性、制约性和有效性的情况;

(二)各项内控制度执行的情况。

第八条对中央银行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按照财政部批准的财务收支计划向所属分支机构批复财务收支计划的情况、财务收支计划执行中调整的情况和财务收支变化情况;

(二)各项业务收入和各项利息收入的计算、反映和入帐情况;

(三)各项利息支出的计息范围、利率和按实列支情况,各项业务支出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情况,各项管理费的开支范围和提取标准情况,各项专项支出在限额内使用和专款专用情况,以及是否有以预提、摊销等名义虚列支出的情况;

(四)总准备金提取和使用的情况;

(五)所属事业单位年终利润并入财务决算情况;

(六)系统汇总决算反映的财务收支计划执行情况;

(七)盈利解缴或亏损拨补情况。

第九条对中央银行其他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专项贷款的财务收支情况;

(二)专项资金或基金的财务收支情况;

(三)所属企业单位的各项资产形成和运用,各项负债形成和偿还,所有者权益各项目增减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财务收支情况;

(四)所属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

第十条审计署按照审计程序进行审计监督,对查出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审计署发现中央银行制定的财务会计规章、制度和办法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或有不当之处的,应向中央银行提出纠正或完善的建议。

第十二条审计署对中央银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主要采取行业审计的方式,对重要审计事项进行专项审计。

实施审计时,以抽样审计为主,并可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第十三条审计署应当要求中央银行按照规定提供以下资料:

(一)财政机关批准的年度财务计划和调整财务计划的批件,对本级和各分支行核批的年度财务计划和调整财务计划的批件;

(二)汇总和本级年度财务报告;

(三)信贷、现金统计月报表、金融情况简报;

(四)信贷、外汇、财务和会计等规章制度与办法;

第8篇

企业的竞争力与经济效益存在紧密的联系,一切业务都是为了促使经济效益的不断扩大化,这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以,必须将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它存在于企业一些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企业管理制度要想合理化、有效化,就必须要加强对财务的科学性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企业各种经济活动拥有较高的秩序性,根据具体的财务情况做出有效的经济决策,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有利于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为企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基础。

二、会计审核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现阶段,企业的经济活动范围比较广泛,企业管理的重点就是对人员、物资、资产的管理。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与会计审核工作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对企业不同的工作间实现有效的联系,会计审核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能够对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审核工作,以及对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

(一)财务风险的降低

会计审核通过企业内部的财务情况,对与经济相关的活动进行监督与审核工作,在在进行会计审核工作时,会计审核人员要对全面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了解,能够及时的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会计审核工作对会计从业人员充分了解企业的动态信息提供保证,从而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

(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会计审核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有促进作用,会计审核是企业经济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计审核主要是对企业所有经营活动以及财务情况进行监督与审核工作,会计审核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明确企业预算的合理性,有利于确保财务报表与会计核算数据的可靠性,有利于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都能按照法律制度进行,也有利于预期目标的实现。会计审核能够全面的对企业财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与掌握,同时,采取有效的对策予以解决,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三)财务控制力度的不断加强

会计审核有利于企业财务控制力度的不断强化,会计审核有利于会计审核人员对财务进行审核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问题,为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同时,会计审核工作能够将会计工作中反馈信息的有效性充分的反映出。会计审核对财务控制力度的不断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有利于企业的总体发展。

三、强化会计审核的作用

(一)对企业内部会计进行有效的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助于企业各个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相互影响的同时也互相制约,从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1)根据采用职务有效分离的对策,将会计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有效的避免;(2)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力度不断加强。会计审核工作对会计信息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的予以解决,从而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完整性;(3)严格的按照授权批准制度进行工作。对企业资金的收入与支出业务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企业的货币资金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同时,还必须要对企业的实物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避免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出现流失的现象。

(二)内部财务制度的不断加强

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企业内部财务进行有效的控制。企业内部控制力度的不断加强,是促进会计工作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企业内部控制力度的加强,必须要对采取有效的管理控制,从而培养出更多素质较高的管理型人才。完善企业内部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稳定进行。

(三)有利于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

会计审核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高度决定了会计工作的质量,专业技术较高的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几率较低,审核工作质量相对较高。在具体实际工作中,加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可以按时的准备一些会计审核人员的培训活动,让其学习到更多、更现代化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促进工作能力以及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

四、总结

第9篇

财务审计教学目前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局限于传统的讲授和个案教学。而财务审计很多流程式操作是需要实践环节辅助认识,由于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财务审计职能岗位、审计程序、审计技术方法缺乏感性认识,从而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教材乏味。在教学中一直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难懂、难考,教学效果差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难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财务审计这门课程一直未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该课程一直从属于会计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各大专院校普遍重视“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和“校外实训基地”的研究与开发,“财务审计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几乎没有。笔者曾经在2009-2011年对我校会计系1000多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70%的学生认为财务审计理论多、枯燥、抽象、难以理解,25%的学生认为,财务审计理论理解了,但不知实际如何操作和运用,只有5%的学生认为比较好理解。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不知什么是工作底稿,80%的学生不知工作底稿如何编制。其主要原因是:财务审计普遍采用“满堂灌”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从而导致课堂上严重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目前,能采用的只是案例教学,而案例教学综合性、系统性差,比较分散,所以无法从总体上领会财务审计工作的精髓。财务审计实践教学目前的主要问题是:

1.思想观念传统化。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不重视财务审计课程教学,存在“重会计、轻审计,重理论、轻实务”的状况。有些院校只开会计专业,没有审计专业,而财务审计课程一直是“大会计”专业下的主要课程,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二是财务审计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及综合性学科,融汇会计、税务、统计学、经济法、计算机等理论与方法,它与这些学科相互渗透、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所以财务审计课程难度较高,本科院校将财务审计课程一般安排在三年级,高职高专院校一般安排在快毕业的最后一年。由于有的学生会计基础不扎实,再加上有较多的学生要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有的学生临近毕业又要找工作,时间紧张,心里不踏实,导致许多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积极性不高,学校领导对这门课程也不重视。

2.高职高专培养方案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目前,高职高专在课程设计上,没有体现出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过分强调理论教学,重视说教和灌输,在实践环节上蜻蜓点水,非常肤浅,没有深度和广度,没有发挥出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特点,不能满足社会和执业界的技术需求。

3.财务审计实践教材严重滞后,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一方面由于我国会计准则随着经济发展在不断完善、补充和修改,导致审计准则、制度、政策也处在不断修改和完善中,从而使财务审计教材、实践教材都无法及时更新,也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致使有些内容失去了应用的价值。另一方面,我国审计实践发展较晚,审计课教师难以获得第一手资料,财务审计教材和实践教材内容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再加上财务审计课程内容条块分割、逻辑性不够清晰,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难以系统把握。财务审计理论内容太多,各种理论互相穿插、渗透,导致学生一方面产生厌倦情绪,另一方面难以一次性理解透彻。

4.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践工作经验,缺乏必要的调研和实习。经调查,在财务审计方面具有“双师型”教师的学校平均仅占3%左右,这种现状使得财务审计教学只能停留在表面。财务审计模拟实验室对教师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懂得审计实务,还要懂计算机技术,不仅要懂会计电算化,还要懂计算机操作技能而真正适应这一要求的教师却是凤毛麟角。

5.财务审计模拟实验成本高,设计难度大。会计模拟实验室实验资料,只需要一个典型企业一个月的业务,从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制和整理,到明细账、记账凭证汇总表,再到登记总账,最后到会计报表的填制就可以了。财务审计一般采用逆查法,先从会计报表审计,再到账簿、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审查时间一般需要一年或一年以上,所以财务审计实验资料时间跨度较大。实验资料除了会计实验所需资料以外,还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合同、契约书、协议章程等,除了准备正常资料以外,还要设置“审计障碍资料”。同时根据审计目标,还要审查账实是否相符,需要对现金存货、固定资产、证券资产等通过盘点法以证实它的存在性。而实物资产的配备难度较大,它需要对银行存款、往来款项以及债权、负债采用函证法以证实它的存在性和所有权的归属,有时还需要直接观察法等其他方法来证实资产的存在。此外,一个单位一年以上的会计资料,企业一般不愿意给予提供,因为这会涉及到商业秘密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数据间的连续性、相关性与钩稽性,这就使得资料的筹集难度增大。随着计算机审计在实践中的应用,对财务审计实验资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充分考虑电算化财务审计模拟实验对数据和资料要求,不仅准备模拟手工资料,还要准备电子财务审计数据,要购买软件、计算机等,所以财务审计设计难度较大,需要耗费一定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同时硬件设备成本也较大。

6.财务审计模拟实验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开发缺乏足够的资金。建立财务审计模拟实验除了设计难度大以外,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比如,对存货、现金、固定资产的盘点,对往来款项的函证等,而这些在实验室里是不能满足需要的,只能通过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弥补。联系校外实习基地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保证,但财务审计课程一直从属于大会计专业教育范畴,在“大会计”的观念下,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只重视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开发,而对审计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的开发却不重视。所以很多院校财务审计实验室建设及实习基地的开发,由于缺乏资金,还处于探讨阶段。

二、财务审计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

围绕财务审计实践教学的理念,形成“案例教学+校内模拟实验+校外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要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以培养审计专业技术为主线设计课程,将财务审计课程一分为二。其中,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够用为度,加强实践性教学,在课时分配上,要尽量增加实践课时的比重,达到60%以上为最佳,突出高职高专实践性教育的特点。

1.单项实训主要是通过案例教学实现的。案例教学法要求专业教师提炼和采用审计实践中的一些典型的例子,对原理、理论和道理进行解释,将审计理论知识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让学生深入审计情境的现场,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审计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的审计思维模式和审计职业的洞察力。财务审计课程内容一般分成两块:一块是审计理论和方法,内容较少;一块是审计实务,内容占90%左右。在审计基础理论和方法这一块,笔者认为,主要以理论讲述为主,再结合案例,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审计实务方面,主要以案例讨论、案例分析为主,案例分析旨在说明哪些违背了审计准则、会计制度、法规,说明存在的问题和弊病。案例讨论旨在说明解决的措施和途径,做哪些调整分录。但这种案例教学比较机械,没有设置多种情境,不能培养学生审计的应变能力。为此,在教学中只有做到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综合实训包括模拟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财务审计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有贴近现实的感觉,犹如身临其境,切身体会到财务审计理论的内涵。审计模拟实验就是先确定一个被审计单位,以该单位的会计核算为基础,采用适当的审计的流程和方法,完全模拟实际工作中的做法。在获取审计的证据、出具审计报告的实验过程中,通过审计约定书的编制,审计计划的编制,实施审计,编写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等实践操作过程,熟悉财务审计的全过程。同时还要加强内部控制的评价、审计抽样、实质性测试,以及各种审计方法和概念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审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审计不再感到抽象,获得对审计的直观的认识,并能在毕业后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满足工作要求。

三、财务审计实践教学的对策

1.改变观念,重视财务审计实践教学。教育部已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希望高职高专重视这项工作,培养“顶天立地有本事的人”,因此高职高专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会计、轻审计的观念,重视审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开发。对于建设审计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所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一方面要指定专人负责,并派专人去会计事务所、企事业单位、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实践,尽快完成审计模拟实习资料的设计,联系好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演练的基地;另一方面要增加经费的投入,保证有足够的资金,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2.组建一个知识结构搭配合理的研发小组。无论是单项实训,还是综合实训,无论是案例教学、模拟实验室建设,还是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所以要成立研发小组来专门研究组织、设计实践教学。首先,案例教学特别是在案例选择上,既要符合教学需要,还要新颖、有时代感,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必须由研发小组搜集、组织设计案例,并编成案例习题集,以满足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审计模拟实验室建设,需要配备整套财务背景资料和一到两年实际的财务数据与电子数据,同时还需适用配套的工作底稿。由于实践资料的收集时间跨度大、技术性强、知识面广,所以要求研发人员不仅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理论知识,还要熟悉电算化会计及计算机操作技能。只有组成这样知识结构合理的研发小组,才能为审计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第10篇

关键词:会计与审计,经济管理

会计与审计学专业是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其中融合了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审计等各方面的内容,该专业主要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中介组织中从事会计、审计实务工作的实用性人才。

高职院校作为实用性人才培养基地,当然要承担为会计与审计系统输送各种类型的、掌握会计与审计专门知识和能力的人员的重任。事实上,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在为如何培养合格的会计与审计人才进行积极探索。根据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对会计与审计对象的选择,对合格会计与审计人才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估:(1) 会计与审计人才总体的合格性,即会计与审计人才在总体数量和总体结构上要满足不同会计与审计主体对相应会计与审计对象进行审查和评价以有效实现其审计目标的需要,培养的审计人才既要满足企事业单位、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大审计主体不同需要,也要满足各个重要行业的特定需要。(2) 会计与审计人才个体的合格性,即会计与审计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必须满足财政财务信息真实性、财政财务活动合法性、经济管理活动有效性的复合性要求,无论是会计、审计人员,都必须掌握相应知识和能力。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上述要求,折射出现行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模式弱点。

针对行业的需要,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很早就认识到会计与审计教育事业的产品是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和会计与审计事业的发展。为此,我院会计与审计学专业不断研究审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并以此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手段,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

根据国家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预测,会计人才的高层次要求增多,审计机关审计人才,尤其是高级审计人才供求矛盾非常突出。随着审计业务比重的增加,审计机关产生了新的人才需求。因此,会计与审计学专业立足国家审计,开发特色课程,实施特色教学,树立专业品牌,近年来该专业先后开发了基础审计、财务审计、审计电算化等特色课程,与时俱进,重点突出会计与审计实训。随着经济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和企业制度的建设完善,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意识到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也将有明显增加。据了解,我国大约需要35万名会计与审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但目前只有执业人员5万多名,且其中一大半得不到国际机构的认可,人才缺口很大。在未来10年我国需求的15类人才排行榜中,会计与审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位居榜首。从历年的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就业层次较高,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我院现况

资料显示,我省十所高职院校里只有有2所设置审计专业或审计专业方向,有6所设置了会计专业,这只是会计与审计学科的一个分支,而且是设置在管理学专业之下,从2所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设置来看,对会计与审计人才以培养社会审计人才为主,而这种专业设置,缺乏对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专门审计人才培养的功能, 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审计人才总体合格性的要求。

可以推断,我国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总体结构体现出以下主要特征:(1)我国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一些高职院校要么没有会计与审计类专业,要有就是注册会计师培训;缺乏所有会计与审计主体人才的培养功能;更加缺乏包括行政事业会计与审计、财政税务会计与审计、金融保险会计与审计、工程投资会计与审计等所有会计与审计门类人才的培养功能。(2)我国会计与审计人才的培养以管理学专业为背景, 会计与审计人才的培养中难免受管理学理论、思想、的制约,以管理学为背景的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机制,难以培养出既有会计操作技能,又能进行财政财务审计,又有绩效、效益审计知识和能力的复合性人才;作为学科来说,也难以形成促进审计与会计以外的其他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的平台。

(三)根据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调整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与审计专业优势经过多年建设,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已经成为我院品牌专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划分为基础审计、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和资产评估四个专业方向,体现了审计学专业结构比较完整和全面的特点,突出了审计本质性的内涵,而省内开设了同类专业的其他院校,大多将其定位在社会审计方面,与之相比较,审计学专业整体架构比较合理。财会知识只能作为审计专业的基础之一,而不是全部内容,甚至不是其主要内容,现代审计理论要求我们审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在文、史、哲和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课教学前提下,向经、管、法方面延伸。为此,会计与审计教学内容设计也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重实用”的原则,强调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不断拓宽其知识面,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培育其猎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调适和创新能力。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优良政治素质,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中介组织从事审计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基础审计、财务审计、绩效审计、会计电算化、审计电算化、税收实务、经济法、资产评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也包括一些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暑期社会实践、会计模拟实习、审计模拟实习、毕业实习等。  我院2009年 就业方向该专业的就业去向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队,其中,在各级机关就业的占总就业人数的10%左右,事业单位占15%,各类企业占55%,金融单位占20%。

(四)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发展展望。

1.充分认识管理学在会计与审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管理学是现代审计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关注管理学发展对会计与审计学的影响,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也就是说, 要从现代经济管理的角度而不是从传统的财务核算、财务监督角度认识会计与审计的重要性和,从会计与审计的对象、会计与审计的定位、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与管理学的关系、审计与经济学的关系以及审计与法学的关系等等认识现代会计与审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特别是要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等方面准确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同管理学科的联系和区别。对会计与审计的专业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2.在经济学、管理学学科建设的今天,可以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建设为核心,带动其他学科建设。首先,要加强对会计与审计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发展的规律。其次,要加强对会计学与经济学与审计学、管理学与审计学以及法学与审计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科学把握审计学科发展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趋势。这样,在不会把会计与审计单独认为成为“大会计学”。

3.按照现代社会需要优化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首先,要重新设置会计、审计专业作为管理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强化经济学和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学科基础科,满足专业培养对基础理论的需要。其次,重新确定专业主要课程,满足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要。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胜任会计与审计工作,必须对学生进行执业训练。在会计与审计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模块教学,这样就能以点带面,增加学生对流程、会计、审计程序等的具体认识。同时,在本科教学的后期,可以把学生安排到会计师事务所或大型机构财务部门实习,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一毕业就能立即投入实际工作,既保证了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的效果,又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是一举两得的。

会计与审计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与审计学科必须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培养满足不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会计与审计人才,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1] 潘颖. 《对审计教学的几点思考》. Zz66免费论文资源网.

第11篇

论文摘要:就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以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务操作,在培养中突出“强实践、善实务、能创新”的要求,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应根据目标进行教学研究、分析。

会计与审计学专业是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其中融合了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审计等各方面的内容,该专业主要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中介组织中从事会计、审计实务工作的实用性人才。

高职院校作为实用性人才培养基地,当然要承担为会计与审计系统输送各种类型的、掌握会计与审计专门知识和能力的人员的重任。事实上,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在为如何培养合格的会计与审计人才进行积极探索。根据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对会计与审计对象的选择,对合格会计与审计人才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估:一是会计与审计人才总体的合格性,即会计与审计人才在总体数量和总体结构上要满足不同会计与审计主体对相应会计与审计对象进行审查和评价以有效实现其审计目标的需要,培养的审计人才既要满足企事业单位、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大审计主体不同需要,也要满足各个重要行业的特定需要。二是会计与审计人才个体的合格性,即会计与审计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必须满足财政财务信息真实性、财政财务活动合法性、经济管理活动有效性的复合性要求,无论是会计、审计人员,都必须掌握相应知识和能力。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上述要求,折射出现行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模式弱点。

针对行业的需要,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很早就认识到会计与审计教育事业的产品是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和会计与审计事业的发展。为此,我院会计与审计学专业不断研究审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并以此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手段,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

根据国家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预测,会计人才的高层次要求增多,审计机关审计人才,尤其是高级审计人才供求矛盾非常突出。随着审计业务比重的增加,审计机关产生了新的人才需求。因此,会计与审计学专业立足国家审计,开发特色课程,实施特色教学,树立专业品牌,近年来该专业先后开发了基础审计、财务审计、审计电算化等特色课程,与时俱进,重点突出会计与审计实训。随着经济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和企业制度的建设完善,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意识到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也将有明显增加。据了解,我国大约需要35万名会计与审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但目前只有执业人员5万多名,且其中一大半得不到国际机构的认可,人才缺口很大。在未来10年我国需求的15类人才排行榜中,会计与审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位居榜首。从历年的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就业层次较高,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我院现况

资料显示,我省十所高职院校里只有有2所设置审计专业或审计专业方向,有6所设置了会计专业,这只是会计与审计学科的一个分支,而且是设置在管理学专业之下,从2所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设置来看,对会计与审计人才以培养社会审计人才为主,而这种专业设置,缺乏对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专门审计人才培养的功能,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审计人才总体合格性的要求。

可以推断,我国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总体结构体现出以下主要特征:一是我国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一些高职院校要么没有会计与审计类专业,要有就是注册会计师培训;缺乏所有会计与审计主体人才的培养功能;更加缺乏包括行政事业会计与审计、财政税务会计与审计、金融保险会计与审计、工程投资会计与审计等所有会计与审计门类人才的培养功能。二是我国会计与审计人才的培养以管理学专业为背景,会计与审计人才的培养中难免受管理学理论、思想、的制约,以管理学为背景的会计与审计人才培养机制,难以培养出既有会计操作技能,又能进行财政财务审计,又有绩效、效益审计知识和能力的复合性人才;作为学科来说,也难以形成促进审计与会计以外的其他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的平台。

三、根据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调整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与审计专业优势经过多年建设,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已经成为我院品牌专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划分为基础审计、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和资产评估四个专业方向,体现了审计学专业结构比较完整和全面的特点,突出了审计本质性的内涵,而省内开设了同类专业的其他院校,大多将其定位在社会审计方面,与之相比较,审计学专业整体架构比较合理。财会知识只能作为审计专业的基础之一,而不是全部内容,甚至不是其主要内容,现代审计理论要求我们审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在文、史、哲和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课教学前提下,向经、管、法方面延伸。为此,会计与审计教学内容设计也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重实用”的原则,强调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不断拓宽其知识面,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培育其猎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调适和创新能力。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优良政治素质,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中介组织从事审计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课程设置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基础审计、财务审计、绩效审计、会计电算化、审计电算化、税收实务、经济法、资产评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也包括一些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暑期社会实践、会计模拟实习、审计模拟实习、毕业实习等。我院2009年该专业的就业去向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队,其中,在各级机关就业的占总就业人数的10%左右,事业单位占15%,各类企业占55%,金融单位占20%。

四、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发展展望

1 充分认识管理学在会计与审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管理学是现代审计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关注管理学发展对会计与审计学的影响,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也就是说,要从现代经济管理的角度而不是从传统的财务核算、财务监督角度认识会计与审计的重要性,从会计与审计的对象、会计与审计的定位、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与管理学的关系、审计与经济学的关系以及审计与法学的关系等等认识现代会计与审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特别是要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等方面准确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同管理学科的联系和区别。对会计与审计的专业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在经济学、管理学学科建设的今天,可以会计与审计学专业建设为核心,带动其他学科建设。首先,要加强对会计与审计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把握会计与审计学科发展的规律。其次,要加强对会计学与经济学与审计学、管理学与审计学以及法学与审计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科学把握审计学科发展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趋势。这样,在不会把会计与审计单独认为成为“大会计学”。

3 按照现代社会需要优化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首先,要重新设置会计、审计专业作为管理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强化经济学和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学科基础科,满足专业培养对基础理论的需要。其次,重新确定专业主要课程,满足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要。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胜任会计与审计工作,必须对学生进行执业训练。在会计与审计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模块教学,这样就能以点带面,增加学生对流程、会计、审计程序等的具体认识。同时,在本科教学的后期,可以把学生安排到会计师事务所或大型机构财务部门实习,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一毕业就能立即投入实际工作,既保证了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的效果,又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是一举两得的。

会计与审计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与审计学科必须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培养满足不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会计与审计人才,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潘颖.对审计教学的几点思考[j]zz66免费论文资源网.

第12篇

一、混乱的农村财务管理要求加强审计监督

农村财务问题历来是农村工作的难点 , 也是广大农民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 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由于农村人员素质及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农村财务管理与监督仍存在诸多问题 , 农村财务越来越成为农村诸多矛盾的焦点。11农村财务管理的制度及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 在财务及资金管理上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 缺乏较为严密的内控机制 , 财务工作没有进行明确的职能分工 , 会计资料比较分散。制度不健全导致的财务管理比较混乱 ,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会计基础混乱。会计科目不健全 , 账簿设置不规范。有的村总账、明细账不分 , 现金账、存款混记 , 有的只设总账 , 未建立相应的明细账 , 或只设现金、存款科目 , 未设固定资产科目和固定资产登记簿 , 也不设应收应付款和内部往来明细账 ,收支均在现金、存款中反映 , 出现多头设账 , 账外账、小金库等 , 而且记账不及时 , 报表不准确。(2) 会计原始资料不规范。有些村的财务工作仍使用传统的收入减去支出方法 , 缺乏足够的原始凭证 , 代之以大量的自制自支的白条、收据和报销单 , 白条入账、白条抵库、以支代收现象普遍存在。收支单据凭证要素不齐全 , 收款不出收据。在记账凭证的使用上 , 出现重复编号、所附原始凭证数与实际数不相符等现象。(3) 会计处理方法不正确。会计处理方法不正确是村级财务工作中最常见的错误 , 也是许多重要问题、热点问题的症结所在 , 具体表现: 一是会计科目使用的不合理; 二是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不强。(4) 财产物资管理混乱。资金管理混乱 , 借支欠款量大。物资管理手续不全 , 资产损失严重。村组干部对村集体资产数目不清楚 , 财产物资报废处理后在账务上并没有反映; 或是将集体财产物资作为私有财产物资进行处理 , 占用集体资产长期不还。(5) 虚假报销。其表现手法: 一是发票不真实 , 常以白条作为报销凭证 , 甚至隔年的无效单据不经审批照报不误; 二是单据不合法 , 通过虚开发票或虚假数量、提高单价的做法进行报销; 三是重复报销费用; 四是不该报的费用通过非法手段进行报销 , 这在招待费中作假情况最多; 五是涂改单据 , 自制单据 , 中饱私囊。21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差 , 队伍不稳定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往往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或系统的培训 , 通常是从村民中指定的 , 所以业务及职业道德素质普遍较差 , 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出现诸如账账不符 , 账实不符 , 总账不平 , 年终不结账或不及时记账 , 不合规发票入账 , 私设小金库, 集体资金被挪用、挤占等严重违反财经法规的现象。财会队伍不稳定 , 财务人员常变动, 会计跟着村干部走 , 更换比较频繁 , 造成村财务工作专业性和连续性差 , 出现了多人收钱、多人管钱、多人用钱 , 不结账、不记账等突出问题。31监督弱化 , 现象严重由于群众监督和乡镇管理部门对村组财务检查和审计的缺乏 , 村组干部现象比较严重。由于村级财务管理混乱 , 会计行为不规范 , 在民主理财名存实亡的情况下 , 挪用公款的情况常有发生。常见的做法是通过挂账的形式 , 借款长期不还 , 名为借支实为挪用。村干部随意截留收入作为小金库 , 平常财务不公开 , 收支情况封闭 , 为应付上级检查 , 设置两套报表、两本账 , 以假乱真。税费不按政策分摊 , 干部趁着任职期间多领补助。少数村干部滥用手中的权力私分集体财物 , 将村办企业的产品通过不入账或少入账的手法 , 进行私分 ,吃尽分光、分钱分物现象严重。

二、农管部门主导的农村审计存在诸多不足

农村审计是指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农村审计站对乡 (镇 )、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单位的资产管理、财务收支和提取、使用农民承担的费用及劳务状况进行的全面审计 , 以及会同乡镇企业等有关部门对占有、使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情况进行的专项审计。农村审计不属于政府审计范围之列。农村审计机构是靠国家财政拨款 , 不交纳税赋的行政管理型事业单位 , 在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农村审计以审计监督为主要职能 ,是有计划安排的例行审计、受委托或根据群众举报进行的审计 , 不管被审计单位或个人是否同意 , 都有权对其进行强制审计。农业主管部门所主导的农村审计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 使农村财务管理逐渐向正常化和正规化的方向发展 , 在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但是由于制度等方面的因素 , 农村审计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11农村审计制度不适应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农村审计工作由县级农村经济管理机构承担 ,县级农村经济管理机构多为站 (科 ) 级事业单位 ,机构规格低 , 任务重 , 工作协调难 , 落实难 , 工作缺乏权威性; 农村审计工作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 ,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 , 审计经费无法保证 , 严重影响了农村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审计人员无编制 , 均为农村经济管理员兼职。机构改革后 , 有关乡镇、街道都设了农村经济管理部门 , 专门配备了编制。但目前有不少乡镇、街道的经管部门 , 不是人员编制被其他部门占用 , 就是人员与其他部门混岗使用 , 真正专门从事经管工作的人寥寥无几 , 有的只有经管站长一个人 , 严重影响了对农村财务的监督管理 , 造成农村集体资产审计工作质量不高 , 农村经济监督管理工作难以开展。21农村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审计工作的特性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审计专业知识和会计、法律等相关知识。但目前 , 农村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政策水平参差不齐: 他们中有大、中专毕业生, 有在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从事过财会工作的 , 有乡镇其他部门调入的 , 也有文化程度较低的领导干部的亲属和亲戚等。有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对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 , 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农村会计专业技术知识等掌握得不熟练, 这离实际业务工作的需要相差较远。31农村审计的环境较差一是农村统计工作不规范 , 虚假资料过多。某些乡、镇干部为了表现自己的工作业绩 , 指使统计人员在统计资料和报表中做假 , 虚夸业绩。二是农村审计机构的横向联系过少 , 如与公检法等部门的配合较少 , 这些部门在面对农村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时 , 常常怀疑其法律效力。41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工作难度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多 , 审计人员少 , 群众亟需解决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 需要审计的工作范围广 , 包括乡 (镇 ) 合作经济组织 , 村、组合作经济组织 , 乡村办企业等; 多数村存在 “包包账 ” 、“堆堆账 ”现象 , 有的甚至无账可查 , 致使审计工作难度增大。51农村财务监督流于形式民主理财制度形同虚设 , 没有定期财务公开的实际内容。按上级要求 , 村社财务收支票据应该由村社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才能入账 , 并且每季度进行一次财务公开 , 但很多村社都以各种借口排斥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工作 , 有的民主理财小组由村社主要干部的亲朋任职 , 难以起到监督作用。

三、注册会计师从事农村审计具有独特优势

由于农业主管部门主导的农村审计存在诸多不足 , 可以将注册会计师引入农村财务审计监督领域 , 在现阶段作为对现有农村审计制度的补充 , 待条件成熟时考虑作为主要的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形式。在需要对农村财务进行例行审计、专项审计、干部离任审计以及涉及经济案件的审计时 , 由上级政府或者行政主管部门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介入审计工作 , 并且在审计的范围内授予会计师事务所一定的权力 , 便于事务所进行审计取证,进行审计工作。与农业主管部门所主导的农村审计相比 , 注册会计师从事农村财务审计具有其独特优势。11不占用编制 , 不列入财政支出农业主管部门主导下所建立的农村审计机构是靠国家财政拨款的行政管理型事业单位 , 审计人员纳入事业编制。维持农村审计机构的正常运转需要一笔固定的开支 , 其中不仅包括审计人员的工资以及各种保障 , 而且还包括审计工作经费 , 而这些开支及费用是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的。目前的情况是 ,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沉重 , 仅维持政府日常的运转都存在困难。如果将注册会计师引入农村财务审计监督领域 , 在需要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 政府和主管部门只需支付审计工作经费 , 省去了维持农村审计机构的费用 , 这对财政困难的地方政府来说无疑是有益的 , 而且也适应了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要求。21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 , 素质比较高农业主管部门主导的农村审计 , 审计人员构成比较复杂 , 且缺乏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 , 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较低 , 面对农村审计的复杂困难局面很难进行有效的审计监督。注册会计师作为专业的审计人员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计经验、较高的技能水平 , 能利用专业优势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 , 采用规范的审计程序 , 得出规范的审计结论 , 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审计意见 , 真正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面对在审计中出现的取证难等问题 , 注册会计师能利用他们丰富的审计经验采取针对性的审计方法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农村财务管理中出现的财务制度不规范的问题 , 通过审计取证完成审计后 , 注册会计师能利用专业的财务会计知识来指导村组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 , 使建立起来的财务制度能真正起到规范农村财务、监督农村财务管理的作用 , 真正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31审计地位更加独立 , 更加客观公正可信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上级政府聘请的审计机构 ,在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时 , 由于注册会计师不是政府事业编制 , 与政府人员特别是基层乡镇政府和村组干部没有直接的利益联系 , 进行审计时其审计地位更加独立。而且作为上级政府聘请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 ,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范围内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权力 , 因此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 , 向各个横向部门进行沟通取证的阻力和障碍比较小 , 减少了和相关部门的利益牵扯 , 审计工作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审计结论也会更加客观和公正。特别是在进行离任审计和涉及经济案件的审计工作时 , 会计师事务所的中介机构身份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注册会计师独立的审计地位 , 客观公正的审计工作保证了审计结论的可信性, 使审计结果更加具有权威性。41更能适应税费改革后的审计工作农村税费改革后 , 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经济来源的乡统筹、村提留取消 , 但是农村审计的主要对象是农村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以及农村经济组织的收支状况。村提留款只是小部分集体资产 , 集体资产还包括各种自然资源和固定资产。上级财政给付村级的转移支付款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并没有改变 , 仍然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对其使用情况的监督依然是农村审计的重要内容。另外 ,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 , 支农资金审计、粮农生产资金及相关补贴审计以及各项农村社会事业相关资金审计将会成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的重点。地方上的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不仅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 能为农村财务审计提供有力的质量保障; 由于地缘上的优势 , 接近农村 , 比较了解农村实际 , 熟悉农村政策 , 所提出的审计意见能结合农村存在的实际问题 ,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可行性 , 并且由于事务所的规模比较适应农村财务审计的需要 , 可以根据委托随时进行审计 , 因而更能适应税费改革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审计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 1 ] 敖力布 , 王月英 1农村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j ] 1前沿 , 2001, (6) 1

[ 2 ] 马根龙 1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 促进村级财务规范化建设 [ j ] 1农村财务会计 , 2003, (12) 1

[ 3 ] 田峰 1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 j ] 1农村经济与科技 , 1998, (5) 1

[ 4 ] 黄涛 1农村财务管理的思考 [ j ] 1农村 农业 1农民(a版 ) , 2005, (6) 1

[ 5 ] 廖树琼 1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 [ j ].云南农业 , 1999, (6) 1

[ 6 ] 张彦廷 , 宋锦秀 1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几个问题[ j ] 1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5, (2) 1